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质量控制检查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02 08:00:26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质量控制检查总结

卫生局联合检查检验组检查总结

根据《xxx卫生局“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督导检查》的文件要求,对我区各个医疗单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经行了系统性的检查,现将此次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全防护基本设施设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二级以上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生物安全实验室,以xx医院尤为突出。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规章制度、人员资质方面,都符合要求。值得其他单位学习。

二、实验室质量控制

大部分医院检验科都很好的开展了室间质量控制,部分医院积极参加省级室间质控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质量控制方面,一些医院、卫生院实验室质控工作简单、粗糙,没有系统的质控图,缺少规章制度,个别单位甚至不做质控。这样就不能及时的发现、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没有保障。可能会为后续的医疗工作留下隐患。临床医生也会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产生质疑。

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检验工作准确无误的基本保证、反映一个实验室的技术水平,也是反映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各单位检验科认真做好质控工作,把质控工作培养成一种习惯、一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有能力的单位要积极参加室间质控活动,和其他医疗单位进行比较、学习,提高检验科技术水平。

推荐第2篇:3月份质量控制检查总结

3月份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本月月底医务科组织医疗质量检查小组会同病案室、输血科分四组(外科组、内科组、医技组、专业组)对全院医疗质量、病历书写规范、输血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大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上月医疗质量通报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医政记录(7大本)进行检查,在夹及归档病历,专项工作等。经综合分析后,现将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在夹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病历书写规范较前有所好转,但是还是有部分科室的低年资医生对病历书写规范不了解,反复发生同样的小错误。3月份未按期归档病历较上月有所减少,其中心内科最多。 消化内科4份 心血管内科45份 泌尿外科11份 呼吸内科1份 肿瘤内一科8份 骨一科2份 骨三科2份 妇科1份 产科22份 特优科4份 骨二科2份 精神卫生科1份 疼痛科3份 血液内科5份 耳鼻喉科3份 内分泌内科10份 普外科2份

2、关于住院病历存在的问题:①医生未能在病人入院后按规定时间完成大病例和首次病程记录。②大病历审阅医师签字不及时。③病程记录不及时。④上级医师查房签字不及时。⑤术后首程记录不及时。⑥前一天将后一天病程提前记录。⑦上级医师查房不能体现学术内容(医务科已经多次要求)。

二、病历书写内涵情况及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一)、患者评估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大多数科室均能遵照医院相关病情评估制度及要求对入院患者病情评估分析,制定检查及治疗计划;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手术风险及手术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危重病人按危重病人病情评估表标准进行评估,对转科转院均进行评估,保证转科转院安全进行。其中心胸外科执行优秀,少数手术科室对术前术后病人,危重病人病情评估不够详细,评估过于笼统简单。

(二)、住院诊疗计划检查情况:

肿瘤内科,急诊科,骨科等按诊疗规范、按最新诊疗指南指导临床,进行诊疗活动。同时根据大多数科室医师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及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检查中少部分年资较老的门诊医生知识较陈旧,特别对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变化不了解。同时在一些人才梯队不健全的科室,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较差,例如眼科,耳鼻喉科。

(三)、患者合法权益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经过前两个月持续整改,多数科室均能很好的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患者入院后病情、检查结果及治疗均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制定多种治疗方案,告知诊疗方案利弊及推荐方案,由患者选择,尊重患者知情选择权。患者病情及个人信息,未获得病人允许,替患者保密,特殊部位的检查有遮挡措施,尊重患者隐私权,普外科手术知情同意书签字不及时。

(四)、诊疗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检查情况:

部分科室医生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不了解,特别一些年资较老的医师,知识更新慢,知识陈旧,对新的诊疗指南了解不全面。过多的经验治疗。

(五)、尊重患者隐私、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本月少数回族患者,科室均依照其民族习惯制定诊疗方案和饮食习惯,并在诊疗活动及言语中尊重其民族习惯,本月未发现特殊宗教信仰患者,

(六)、科室分级诊疗检查情况:

科室均能严格按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手术分级制度执行诊疗活动,无越级越权情况。

(七)、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经过强调和督促,目前全院科室肿瘤患者首次入院未明确病理诊断者,实行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计论后决定治疗方案;疑难、危重患者均能按相关管理制度,先进行科内讨论,如仍有疑问或困难者申请医务科进行综合讨论指导,并进行相关方案调整;

二、医政记录(7大本)

1、疑难危重病历讨论记录:全院会诊时仍有部分科室记录在草稿本上然后再转抄到讨论记录本上,容易使记录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而且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2、培训记录本:骨二科、骨三科、血液内科无培训记录,少数科室培训记录流于形式。

3、交接班本记录:骨三科交接本书写不完整、血液内科交接班本不及时。

4、质控记录本:大部分科室能及时完成质控,消化内科、神经外科、骨二科、骨三科、血液内科质控未及时完成。

5、危急值登记本:按要求登记比较详细,完成良好。

三、专项工作

1、重大、急诊手术

多数科室按复评新要求要求,建立了相应的资料档案盒。同时督促科室在病程记录中对手术的指征,并发症,预后,知情告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

2、术后并发症

科室对术后并发症上报不够积极,少数科室对术后并发症的理解有偏差,认为仅认为术后并发做了手术才需要上报。

3、非计划再手术

经过上月督促改进,病历中病程记录对非计划再手术分析均分析,基本能够履行上报制度。骨二科分析详细,上报规范,值得表扬。手术科室均按复评新要求要求,建立了相应的资料档案盒

4、抗菌药物使用,肿瘤放化疗药物,血液制品,肠外营养,激素类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肿瘤放化疗药物,血液制品,肠外营养,激素类药物使用少数科室在病程记录无记录,同时存在记录分析仍过于简单,使用指征记录不详细,同时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

5、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进行诊疗操作是患者身份确认均通过两种不同的身份标识进行确认,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手术病情评估,少数科室术前手术部位标识执行不好,术前未按要求进行标识。

6、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监管

住院超过30天的记录及分析较前详细。

7、医师院内会诊

院内医师会诊部分科室能按照会诊制度执行,存在住院医师会诊,会诊不及时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作出评价、分析:

1、部分科室科主任责任心弱化,对科室监管力度不够。

2、各质控员对科室质控监管敷衍,检查不够认真,仔细,流于形式。

3、对医院新发制度,科室未进行认真学习,敷衍执行。

4、少数医师工作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

鉴于以上检查情况,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加强病历书写及16项医疗核心制度:

1、医务科将继续加强病历管理力度,特别是对病历内涵检查,重点检查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向科主任反馈,责其改正,并拿出整改方案和措施。必要时对全院医生进行了病历书写规范专项培训。

2、加强对科主任,质控员的督导,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科室医疗治疗监管,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3、督促相关科室继续加强新增制度的学习,加强新增制度的理解。

4、鉴于2月份未按期归档病历仍较多,医务科与病案室继续进行院网通报,警示科室积极按时归档病历。

5、医务科将继续加大对16项医疗核心制度监管力度,对交接班制度、知情同意告知制度、谈话制度等进行重点督查,要让16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于实处。

(二)、加强科主任管理,强化医生责任心,加强病历管理制度的落实,按期病历归档,严禁上级医师查房冒充签名。

(三)、加强对手术并发症,术前讨论及术前评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非计划再手术,住院超过30天病人相关知识及制度教育,并对出现问题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促整改,必要时进行现场整改,若仍不能执行到位,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进行经济处罚。

(四)、书写规范性:严禁医嘱涂改,签名医生签名要求能够辨认;申请单要求填写完整。医技科室报告单要求规范:项目完整、签名规范。

(五)、督促科室加强肠道外营养疗法,激素类药物、血液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严格按照相关分级制度执行,杜绝越级使用。

医 务 科 2013年4月2日

推荐第3篇: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宫颈癌检查质量控制制度

一、严格按照《湖南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实施方案》,成立县级质量控制小组,实施质量考核和复核会诊制度,避免误诊、漏诊。

二、质控小组成员对乡镇卫生院开展的宫颈癌项目进行现场质控和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及以县妇幼保健院组织的集中筛查进行质量控制。

三、按照《安化县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质控方案》中的要求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四、每次质控需填写“安化县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检查质控表”及“安化县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质控抽查表”,并写好质控小结。

五、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及时进行整改。

推荐第4篇: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岗位职责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岗位职责

1.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 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 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 每月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 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 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收集门诊和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 分析、确认后, 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6.定期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 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 接受咨询, 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 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8.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在院内部公布。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制定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按时总结汇报。

2.负责医疗质量管理体制策划, 制定医院医疗质量方针和医疗质量目标, 组织制定医疗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并保持现时有效性。 3.负责组织对医院相关领域开展的新工作审查和检测结果的验证评估工作。

4.深入科室, 了解科室标准化医疗工作情况, 保证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5.开展医疗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工作, 加强员工医疗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职工医疗质量管理技能。

6.经常性地检查督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加强预防性的管理, 并控制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 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7.参与医院的重大事故、医疗差错的调查和原因分析, 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完善意见。

8.医疗质量控制管理部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医疗质量控制干事岗位职责

1.利用医院质量管理网络开展质量控制活动。不断完善院级质量控制方案。

2.协助科主任制订医疗质量标准, 建设医疗质量标准化体系。 3.协助组织开展全院性医疗质量教育, 贯彻落实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思想。

4.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 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5.对重点患者实施监控, 督促科室或诊疗组加强诊疗护理措施,及时检查治疗效果。

6.及时了解并掌握在临床中暴露出的医技质量缺陷, 在投诉和满意度调查中发现的质量缺陷, 应深刻剖析, 并及时整改。

7.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及相关文件为依据, 检查、落实服务质量, 确保患者权利。

8.加强对病历、输血、麻醉、急诊、手术、介术、其他有创操作、重症监护、会诊等过程质量的管理。对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的开展与应用实施监控。

9.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学习医疗质量控制新技术、新方法, 总结医疗质量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10.完成科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护理质量控制干事岗位职责

1.每天深入科室了 解危重患者的病情, 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各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2.每周实地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做到有记录、有反馈。 3.每月抽查每个护理组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基础护理工作, 检查内容为各项基础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4.每月抽查每个护理组一份一级护理或相对重患者的出院病历。 5.每月抽查每个护理组一位重患者病情观察符合情况, 检查内容为重患者实际病情与护士掌握、病历记录是否相符。

6.季度对每个护理组所管辖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满意度的测评, 调查患者数原则上每组不少于 10 人。

7.每月对各科的急救物品、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和执行护理制度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并提出书面意见。

8.每季度参与对每个科室 25%的护士技能进行考核。 9.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及临时性工作。

推荐第5篇:质量控制师岗位职责(材料)

1.与开发和系统集成等各部门紧密合作,协助部门经理建立软件过程、质量管理、测试过程规范,以不断创新与改进工作流程和效率,缩短周期,并提升开发与实施质量。2.制订质量计划,按照质量计划审计项目开发过程以及工作产品,针对所发现的不一致问题进行跟踪、验证和汇总,编制QA报告,并定期向项目经理、质量经理汇报。3.外部审计:协助项目经理对所负责的外包项目进行过程审计,参与外包项目验收,保证外包项目和发布产品的质量。4.跟踪软件开发过程缺陷直至解决,并分析和统计软件项目质量情况,提出过程改进建议。5.参与技术评审。6.产品测试。7.完善并维护QA跟踪流程及相关工具。8.为所负责项目提供过程咨询和指导,协助部门经理开展本部门的测试、质量管理技能培训。9.负责过程数据的采集。

推荐第6篇:感染质量控制干事岗位职责

1.每天一次去病房巡视,做相关记录每周五将记录情况向科长报告一次,发现严重问题立即报告。(1)每天一次对上述科室作医院重点病人查询,同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和现症病例调查,提出控制措施。(2)对全院1/3病房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半年1次统一调査)(3)每天一次对上述科室的医生换药、穿剌、导尿、护士化药、注射等无菌操作进行监督检查,作记录。2.医院感染监测:与科内同事合作,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年终作总结报告,监测结束作终结报告。(1)易感人群“院感”监测。⑵高危因素“院感”监测。(3)侵人性操作“院感”监测。(4)细菌耐药性监测。(5)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3.对病房报告的“院感”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登记、保管、调查、确诊,完善记录。4.对全院下列重点科室(部门):手术室、门诊小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导管室、输液科、急诊清创室、治疗室、门诊换药室、注射室、门诊妇科治疗室、门诊耳鼻喉科治疗室、门诊眼科治疗室、针灸科、内窥镜室进行医院感染巡视监控,每日作记录,每周报告科长一次,发现重大问题立即报告。5.对病房进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并进行统计总结。6.对医院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1)对采购管理的监督检査,查验登记账册、“三证”、产品批号、产品合格证和供需双方经办人各类资料的査验。(2)库房物品与证件资料的核査、物品存放管理。(3)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发放工作的监督管理。(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消毒、毁形等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査(核查供应室和各科登记资料)。(5)有关资料的保管、统计、上报,每周五将检査情况向科长报告一次。

推荐第7篇:质量控制工程师岗位职责(汽车公司)

组织各种形式的产品审核,编制并传递产品质量问题报告,以协调推动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1.制订年度产品审核计划,并组织检验员实施。2.按照客户的要求,组织检验员实施新产品检验。3.组织检验员实施巡检,并监督各工位操作人员执行标准化操作的情况,以验证产品质量问题的整改实施状况。4.综合产品在客户处的表现,编制质量表现报告,识别优先级问题,并及时传递给相关方。5.协调推进优先级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

推荐第8篇:质量控制工程师岗位职责(液压)

1.油紅加工制造和组装过程的质量控制。2.制定液压零部件的质量检验要素并予以实施。3.配合不合格的管理,实施整改、返工、复检等。

推荐第9篇: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拟定质控科工作计划,经院办会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按时总结汇报。

2、负责全院质量控制体制的策划,拟定全院质控方案、质控目标、质量考核标准。

3、深入科室了解调查,保证各项质控措施落实到位。

4、开展质控管理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职工质控管理意识,提高职工质控管理技能。

5、检查督促质量控制工作,对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性管理,使全院综合质量不断提高。

6、参与医院的重大事故、医疗护理差错的调查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完善意见。

7、随时监督、检查质控方案、落实情况。

8、负责质量联评通报的发布工作。

9、参与终末病历的质量控制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推荐第10篇:医疗质量控制干事岗位职责(全文)

1.了解和掌握各业务科室医疗技术工作情况,协助医务部主任协调各业务科室的工作,分析各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帮助协调重危病人的抢救、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院内外会诊。2.协助安排医疗工作的内外联系,办理医疗日常事务,安排特殊病人的诊治工作。3.协助安排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4.协助医务部主任协调、支持、检查和管理各医疗部门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5.处理病人的对外联系事务(如转院、会诊等)。6.做好医疗保险的有关指导和协调工作。7.贯彻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

第11篇:质量控制

★ 知识点精要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2)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要求;

(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有关施工操作规程;

(4)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项目计划。

2.基坑(槽)验槽,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3.边坡塌方的原因:

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或放坡不当;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砂涌泥、涌水;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等。

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原因:

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土的密实度降低。

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

(1)经返工重做,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6.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确定;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实验要求;改进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表2-2工程质量事故分级

1.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整改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负责。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答案】D

【解析】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整改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2.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协调处理。

A.验收组织者.

B.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C.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D.总监理工程师

【答案】 B

【解析】

竣工验收时,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不需要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签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虽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但仍不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一律不予验收

【答案】 B

【解析】

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4.钢材、钢铸件的()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A.品种

B.规格

C.性能

D.出厂时间

E.生产单位

【答案】 ABC

【解析】

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5.造成挖方边坡大面积塌方的原因可能有()。

A.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

B.土方施工机械配置不合理

C.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D.边坡顶部堆截过大

E.开挖次序、方法不当

【答案】 ACDE

【解析】边坡塌方原因:

(1)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边坡失稳而塌方。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砂、涌泥、涌水,内聚力降低,引起塌方。

(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边坡内剪切应力增大,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土体失稳而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6.重大事故书面报告不包括( )等。

A.事故发生的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B.监理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C.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结论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E.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答案】 BC

【解析】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案例题

7.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土建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该工程土建施工和装饰装修进行工程监理。在该工程装饰装修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装饰装修合同中规定5000m的花岗石石材由建设单位指定厂家,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当第一批石材运到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由建设单位指定用的石材,在检查产品合格证后即可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认为必须进行石材放射性检测。经抽样检验发现石材质量不合格。 事件2:

为了赶工期和避免人员窝工,在屋面防水工程、室内轻质隔墙、安装管道和电气管线敷设、专业工程预埋件、预留空洞还未完工之前,施工单位就进行了室内抹灰、吊顶、裱糊、饰面板工程施工。

事件3:

该写字楼外墙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在填充墙上也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在现场室内混凝土构件上埋置了两块后置埋件,并委托施工单位直属的有专业检测资质的检测中心对这两块后置埋件进

行了检测,作为后置埋件检测的依据。

事件4:

在玻璃幕墙安装完毕后,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了\"三性试验\",符合规范要求,于是对该幕墙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了合格验收。

问题:

(1)对于事件1,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指定厂家的装饰材料进场做法是否正确?若施工单位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造成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是否有责任?说明理由。

(2)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相关规范的规定,对水泥、室内用人造木板要进行哪些性能指标的进场复验?

(3)对于事件2,请问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正确的建筑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程序是什么?

(4)对于事件3,填充墙上是否可以作为幕墙的支承点?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置支承点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5)对于事件3,施工单位委托的检测单位可否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为什么?施工单位检测的样本是否正确?为什么?

(6)对于事件4,幕墙的“三性试验”是指什么?施工单位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之处。在幕墙施工过程中,主要应进行哪些性能试验?

【解析】

(1)

①不正确。对到场的建筑装修材料进行检验,是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责任。

②若施工单位将该批石材用于工程,则应承担责任,建设单位无责任。因为石材是施工单位采购的。

(2)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饰面板(砖)和地面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复验;室内用人造木板应进行甲醛含量复验。

(3)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不正确。应该在屋面防水工程、室内轻质隔墙、安装管道和电气管线敷设、专业工程预埋件、预留空洞施工完毕后,才进行了室内抹灰、吊顶、裱糊、饰面板工程施工。

(4)不可以。如因构造要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支承点时,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拄、梁等构件作为支承点,并经设计单位认可。

(5)

①施工单位的下属检测中心不可以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因为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②施工单位检测的样本不正确。因为检测的样本是施工单位在特定室内埋设的后置埋件,不具有代表性,检测数量应根据不同情况按比例在现场随机抽样检测。

(6)

①幕墙的“三性试验”是指规范要求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供建筑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的检测报告。

②施工单位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的做法不正确。错误之处如下:

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不符合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测的相关规定。“三性试验”应该在幕墙工程构件大批量制作、安装前完成,而不应该在幕墙竣工验收时进行。

8.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接了某市重点工程,该重点工程的建筑面积为4.5万m2,地

上28层,地下2层,由该市某甲级工程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大模板施工方案。建设单位委托本市某甲级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监理。并到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经建设单位同意,该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基坑围护与基础工程施工分包给某专业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但在签订分包合同之前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

问题:

(1)针对该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分别是什么?

(2)针对现浇混凝土工程所用材料、施工过程和实体应检查哪些内容?

(3)监理工程师是否有权要求施工单位对已经检验过的钢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剥离检查?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应由谁承担?

(4)施工总承包单位选择分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 正确做法如何?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责任造成基础施工质量问题: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承担责任?原因是什么?

【解析】(1)

①在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基地与基础施工单位为自控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站为监控主体。

(2) 检查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的合格证及进场复试报告、配合比、搅拌质量、坍落度、冬季施工浇筑时入模温度、现场混凝土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及其强度试验等)、现场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方法(包括预铺砂浆的质量、浇筑的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高度、施工缝的留置、浇筑时的振捣方法及对模板,支撑的观察等)、养护方法及时间、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实体检测应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

(3)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对钢筋隐蔽工程进行剥离检查。

如果钢筋隐蔽工程剥离检验合格,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追加合同价款,赔偿施工单位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如果剥离检验不合格,施工单位应承担发生的全部费用,工期不应顺延。

(4)

①不妥当。

总承包单位选定分包单位后,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批准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后,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责任造成基础施工质量问题,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承担责任。原因是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工程分包合同,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分包工程施工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9.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3723㎡,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程结构施工采用外双排落地脚手架。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9年5月1日。

2008年5月20日7时30分左右,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9层未设门槛的管道井坠落至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问题:

(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2)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落地的竖向洞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

【解析】

(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需要制专项方案:理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整理办法》规定:要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脚手架高度24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本工程中,用脚手架3.6mm×11m +4.8m=44.4m>24m。必须编制专项方案。

(2)事件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楼层管道井竖向洞口无防护;

②楼层内在自然采光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设置照明灯具;

③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对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整改;

④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3)采取的措施有: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固定式或工具式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10.背景资料:

某市一综合楼,结构形式为现浇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檐高66.75m,建筑面积56000㎡,于2005年3月12日开工口屋面卷材防水层(卷材及其配套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直接在上面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形缝等部位防水层出现裂缝,并逐渐发展,在女儿墙泛水处出现了渗水现象。

问题:

(1)简述该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2)分析屋面卷材防水层开裂的原因。

【解析】

(1)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到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2)屋面卷材防水层开裂的原因有:

①变形缝设置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变形缝节点构造处理不正确;屋面面积较大,温差变形明显,防水层产生胀缩现象,引起裂缝。

②刚性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之间漏设隔离层,刚性保护层因胀缩变形,引起防水层裂缝。

第12篇: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1清除焊渣、毛刺; 质检要求:毛刺打平,焊渣除净。

2除油除锈;

质检要求:预涂件表面无油污、锈蚀和氧化皮;表面平整。3磷化(含表调); 质检要求:

a.磷化膜细致、均匀;b.膜厚1~3 μm。4水洗; 质检要求:a.预涂件表面不得返锈(发黄);b.预涂件洗水滴液:电导率<50μs/cm;PH<6.5。应指出,该工序对洗水水质要求较高,这是保证水洗质量的重要环节,生产及其管理者应做好纯水生产水质的监控工作,把好质量关。5电沉积;质检要求:电泳漆液均匀、细腻,呈均相状态;漆液固含量、颜基比、电导率、pH值(助剂含量)、浴温及施工电压(电流)均处于正常范围。6电沉积后洗; 质检要求:洗液流量,压力均正常;手触湿膜:干净;指压湿膜:压印明显—涂膜厚度可望获得保证。7干燥固化。 质检要求:a.对刚出烘炉涂件的检测:涂膜不发黄、发脆,如出现上述情况,说明烘烤温度过高;趁热触摸涂件不粘手,如粘手,说明温度偏低,涂膜内在质量将降低;涂膜色泽正常。b.仪器检测涂膜厚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技术要求。 阴极电泳涂装的质量管理2.1阴极电泳涂装的典型工艺流程由于处理的材质和表面状态不尽相同,所以所采用的工艺流程、特别在前处理的工艺上也不完全相同。但其总体要求是一致的。较为常见的流程如下:机加工成形产品→清除焊渣毛刺→上线→脱脂(除锈)→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电沉积→电泳后洗→干燥固化→产品。2.2涂膜质量问题及质量要求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涂膜将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1)外在质量即装饰质量问题,主要是颜色、光泽和平整度三项,其质量要求主要看该涂膜是作底漆还是作“底、面合一漆”的不同而异。(2)内在质量问题,包括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两方面。·机械性能涂膜附着力(级):级数越大表示附着力越差,一般以“0”级为最好。涂膜厚度(μm):由于受到电阻的影响,涂膜厚度总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一般而言,涂膜不宜太薄,太薄不仅降低其光泽和平整度,而且会降低涂膜综合性能。不管属于何种产品,增加涂膜厚度,对提高涂膜的光泽、丰满度和内在质量都是有利的,但从降低涂装成本考虑,过厚是不必要的。涂膜硬度(H):硬度适中为好(如2H)。过小将降低其机械性能,同时,其耐腐蚀性能亦无法得到保证;过大,涂膜变脆,其柔韧性、耐冲击性将降低,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降低涂膜的使用寿命。涂膜柔韧性(mm):这是一项保证涂膜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一般以试验涂膜裂纹长度小于2mm为符合要求。冲击强度:一般要耐50cm的冲击才符合要求。·耐腐蚀性能包括耐水性、耐汽油性、耐化学药品(酸、碱)性,常用耐盐雾性综合表示。对阴极电泳涂膜而言,其耐盐雾性至少要达到720h以上才符合要求。涂膜的机械性能对涂膜的耐腐蚀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户亦应加以重视。

2.3涂膜质量的影响因素在阴极电泳涂装中,影响涂膜质量的因素主要有5个。(1)购进的涂料产品质量不佳或不稳定。此因素对涂膜质量的影响是首要的,影响的大小视产品质量优劣程度的不同而异。(2)预涂件的材质及表面状态。预涂件材质及表面状态用现有的表面处理方法或工艺无法提供质量保证,即表面处理方法(工艺)不佳、不完善所致。表面处理方法虽好但操作不到位,导致处理质量不过关。此因素对涂膜质量的影响较为广泛,不仅影响涂膜的外观质量,而且将影响涂膜的附着力、厚度乃至它的耐腐蚀性能。因此,它不仅是一个从始至终不能放松警惕的操作因素,而且也是工艺设计者需要着意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3)电泳槽液不稳定,涂料溶解性、分散性差,乳化效果不好,导致电泳特性差。影响电泳槽液稳定及其电泳特性的因素有:涂料产品质量(差);槽液工艺参数控制不到位;循环搅拌系统失控、运营不正常;杂质离子(污物)干扰和破坏。这是一个大的影响因素。此因素对涂膜质量的影响是全面的甚至是致命的。涂膜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基本集中于此。

(4)电沉积后水洗不充分,多余涂料未洗净或洗涤冲力过大,将已沉积的湿膜冲薄。此因素主要影响涂膜的外观质量,或使涂膜变薄。(5)湿膜干燥固化条件不充分或失控,如:

烘烤温度过高或过低;烘烤时间过长或过短。此因素对涂膜质量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它的外观质量,而且还影响它的内在质量。(6)人为因素。人员技术素质和职业操守好坏不等。显然,这是一个需要调动和值得开发的因素,涂装线的成功或失败全赖于此。由上可见,影响涂膜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或是一个措施跟不上,都会使涂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3质量管理措施(1)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职业操守;(2)健全质量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使质量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3)加强涂料产品质量验收,对每批进厂涂料必须进行系统检钡0,非标产品不能入库;对每次投槽涂料亦需进行相关检测,不符合质量技术要求的,亦不能投槽使用。(4)保持操作环境整洁,防止污物(如悬链轨道上的锈迹、尘埃、润滑油等)掉入各工作液(特别是电泳槽)或涂件上,造成“二次污染”,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5)明确质量控制点,加强质量监控。4质量控制点及质检要求总的要求是: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每个工序的处理质量,而且要每时每刻关注每个工序中每个参数的细小变化,并将瞬间突变所造成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简而言之,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力求“微观管理”。从阴极电泳涂装的工艺流程得知,其质量控制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上线前控制点;第二部分为上线后控制点,现分别予以讨论。4.1上线前质量控制点上线前质量控制点只设一个,这就是清除焊渣、毛刺。该控制点主要是针对有切割、电焊作业的机加工产品在成形后其表面的焊渣、毛刺等“多余”部分,必须在上泳涂线之前将其清除,其处理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不仅关系到预涂件相关部位的涂膜厚度和附着力,而且还将影响涂装产品的外观质量。这是因为焊渣、毛刺的凸出部、焊渣中被烧焦的碳素等物质不清除,不仅降低预涂件表面的平整度,而且将降低有关部位的导电性。该工序多为手工或半机械处理。为了保证处理质量,要求有比较严格的质检制度。质检要求:毛刺、焊渣除净、表面平整。4.2上线后质量控制上线后主要分为4个工序,分别是:前处理工序,包括脱脂(除锈)、表调、磷化、水洗;电沉积工序;电沉积后洗工序;湿膜干燥固化工序。4.2.1前处理工序(1)脱脂除锈。该工序是表面处理最为重要的工序,其处理质量的好坏是保证涂膜质量的一个关键所在。该工序的处理方法较为常见的有酸洗(或“二合一”)法、超声波法等。影响处理质量的因素虽略有不同,但亦有共同点。如预涂材质及表面状态、工作液的种类、性能及其pH、操作温度、Fe3+离子含量、工作液的使用周期等。质量控制应关注工作液的pH、操作温度和工作周期(Fe+离子浓度)。当处理效果明显下降,采用提高pH或温度仍无效果时,主要是工作液使用周期过长(Fe2+离子浓度过高)所致。此时为了保证处理效果应果断采取措施即更换新液。质检要求:预涂件表面无油污、锈迹、氧化皮和其他杂质(金属表面完全裸露),表面平整,不返锈。(2)表调、磷化。电泳涂装要求涂件有较高的磷化质量,一是膜厚要均匀无遗漏;二是结晶细致;三是膜不能过厚。为了保证磷化质量,磷化前预涂件表面预先经过“表调”是必不可少的。影响磷化质量的因素除r与磷化剂的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外,还与工作液的温度、总酸度、游离酸度、促进剂浓度等参数的操作控制有关。这些参数因磷化产品的不同而不同,管理者和检测人员应定时或不定时地做好监控工作,切实控制好这些参数。质检要求:磷化膜均匀、细腻、膜厚1—3μm,不能过厚,否则,将使涂膜变得粗糙或者降低涂膜厚度甚至电泳不上。(3)水洗此处水洗包括2个工序的水洗:·脱脂除锈后洗。该工序的水洗主要是为了洗净预涂件表面的残酸、残碱,以避免它们污染和干扰下道工作液(表调、磷化)的处理效果和使用寿命。对涂装质量本身并无直接的影响。只要洗后保证了洗件的洁净度(不降低表调剂、磷化剂的使用效果)就算达到了洗涤目的。质检要求:滴水pH中性,洗件湿润均匀,无挂珠。·磷化后洗(附纯水水质要求)。该道工序的水洗远比前道工序水洗重要,而且对水洗质量要求非常苛刻,其原因在于磷化后如果不洗净工件表面残存的磷化剂和其他杂质,将会引起两个严重后果:①残存磷化液中的Zn2+、Fe2+、H2PO4-、HPO42-、HPO43-等可溶性盐

类离子是电泳涂膜“蛤蟆皮”、“针孔”等弊病的“元凶”,随着它们的混入和含量的增加,将造成大量的涂膜质量问题,后果极为严重;②残存磷化剂中可溶性盐类离子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含量过高引起树脂析出而沉淀,从而降低涂料利用率,严重时甚至会使电泳槽液报废,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质检要求:预涂件洗水滴液pH小于7;电导率小于50μS/cm。应特别指出,磷化后最后一道水洗对纯水水质要求较高,这是保证该道水洗质量的重要环节。管理者及操作人员应做好纯水水质的监控工作。纯水水质要求:电导率小于20μS/cm(pH

第13篇:啤酒公司日常质量控制检查项目

啤酒厂质量控制检查

一.酿造用水、蒸汽及冷凝水的检查

1. 主供水管道:定期取样,确定日与日,月与月,季与季之间的水质是否一致,如若

基本一致,只需:

1) 每天对水的外观、口味和气味进行一次检查;

2) 每周做一次平板培养,记好好氧和厌氧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

3) 每月定期对水中沉淀物的微生物镜检一次,观察记录其变化;

4) 根据需要水质全分析;

5) 将加入25%水稀释的瓶装啤酒,经巴氏灭菌后品尝,进行不定期检查。

如若不一致,则需对可能受到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染的水源上游或水源井中进行检查,要弄清所在地区所有水源质量。

2. 贮水罐、水塔(包括冷、热水贮罐)

1) 每周次频率检查水的外观、口味和气味;

2) 每周次频率做平板培养: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计数,对粘稠物的生长进行记录

分析;

3) 每月次频率对水中沉淀物、微生物(硅藻、变形虫等)进行显微检查。

3. 酿造用水

1) 至少每日或每班一次对酿造用水的口味、气味和油污染情况进行检查;

2) 至少每日对PH值和碱度进行一次检查;

3) 加氯处理过的水要进行氯含量检查;

4) 对用石膏或酸处理过的酿造用水,则需每批次进行检查分析。

4. 蒸汽及冷凝水

如在酿造过程中直接使用蒸汽和冷凝水则需仔细检查,因为大多数厂家都使用添加剂处理锅炉用水,所产蒸汽有可能带这些成分,质量管理部门需对锅炉添加剂和蒸汽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如糖化和包装车间的冷凝水回收供做锅炉用水,则需确认水中未含麦汁和巴氏灭菌用添加剂后才可使用。

二.糖化原料的检查

啤酒厂可按照自己的内控标准做一些必要的项目检测,麦芽进行以下检测:

1) 物理检查:品种、发芽率、粉状率、夹杂物、霉变粒等;

2) 浸出物:最大细粉浸出率、粗细粉差、糖化时间、过滤速度、麦汁透明度、麦汁口

味和气味、PH值及粘度;

3) 酶活力:DP值(糖化力)、蛋白质分解能力;

4) 蛋白质:总氮、可溶性氮、蛋白分解率;

大米进行新鲜度、碎米粒含量、黄米粒含量、水分和浸出率等检查。

三.酒花及酒花制品的检查

压缩酒花按包数的平方根数抽查;颗粒酒花每批抽查10%;酒花浸膏每批进行检查,并保证批与批之间的均一性。另外每半年对贮存的压缩酒花和颗粒酒花的外观、香味和α-酸含量复检一次。

四.添加剂的检查

1. 石膏:常规检查,包括外观、碱度、酸度、直接溶解度。当石膏的来源发生变化时

需要进行全分析,包括PH值、溶解度、粉碎度、铁及其它金属元素。

2. 酸:包括磷酸、乳酸、盐酸等,必须用食用级酸,因为其铁、镉、汞等含量较低。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浓度和金属离子含量。对于乳酸应检查其气味,并做平板试验。

3. 澄清剂:包括卡拉胶、单宁,检查外观、色泽、溶解性及PH值等。

4. 过滤助剂:应为惰性不溶性物质,包括硅藻土、硅胶、PVPP等,检查内容:

1) 筛分试验:常用600目以上的细目筛;

2) 对刚进货的助剂做平板培养,以检查是否受到污染;

3) 从添加罐取样做平板试验,看是否受到污染;

4) 对啤酒酒体进行检查,包括PH值、口味、可溶性铁、钙含量等是否有变化。

5. 杀菌剂:应选择高效低毒,残余痕量低的杀菌剂。检查项目主要是进货时的浓度、

使用时的浓度PH值。

五.生产过程控制检查

1. 糊化锅:检查项目为糊化用水的PH值及碱度,糊化醪的PH值、气味及碘反应。

不定期用显微镜和粘度计检查淀粉糊化和液化质量。

2. 糖化锅:糖化时间、温度、糖化醪的PH值、糖化用水的成分、麦芽和辅料的特性

都将影响麦汁的最终组成。检查项目有:

1) 定期检查糖化用水的PH值、口味、碱度、钙镁离子;

2) 定期检查糖化反应各阶段的醪液PH值,特别是原料批次发生变化时;

3) 每批次糖化醪进行碘检。

3. 过滤槽

1) 过滤各阶段的麦汁清亮度,并与标准麦汁作对比;

2) 洗糟水的PH值、碱度、口味和外观;

3) 过滤结束清洗过滤槽后,检查滤板下和麦汁流出管里的麦汁是否变酸。

4. 煮沸锅

1) 检查每批次麦汁的清亮度、PH值及“结块”效果;

2) 定期检查加热盘管和内加热器表面结垢情况;

3) 不定期抽取麦汁样品,冷热麦汁均可,重新加热,观察记录其生成“结块”过程。

5. 旋涡沉淀槽

1) 检查麦汁清亮度,麦汁循环泵和麦汁清亮度是否有影响;

2) 热凝固物沉淀程度是否达到要求;

3) 热麦汁即将排尽时是否带走过量的热凝固物;

4) 对旋涡沉淀槽的清洗是否有效、达标。

6. 薄板冷却器:定期打开薄板冷却器,检查薄板的冷媒面的结垢情况,及时清洗;检

查密封圈是否渗漏;采用棉拭和刮剥的方法取样做平板试验。

7. 麦汁的检查:麦汁的技术质量要求,直接影响啤酒的质量。麦汁分析能了解所用原

料质量和糖化操作水平以及麦汁的组成成分。原麦汁(第一麦汁)检查浓度、碘反应;混合麦汁检查残糖、PH值和混合麦汁浓度。冷却麦汁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一般在冷却中期取样,因为进麦汁开始和结束时都有一部分管道水。冷却麦汁检查内容为:

1) 化验室常规分析包括浓度、碘反应、PH值、色度、α-氨基氮、浊度、还原糖、苦

味值及快速发酵试验;

2)平板培养试验:营养琼脂有氧培养;

3) 麦汁溶解氧含量:在发酵罐入口处、酵母添加前检测;

4) 麦汁稳定性试验:冷却开始5分钟充氧后、酵母添加前取样,一般用每日或每周第

一班麦汁;

5) 每周检测一批麦汁中的钙、镁、铁、铜等离子含量。

8. 发酵液的检查:一般是指主发酵全过程和结束时的检查。检查内容;

1) 发酵罐满罐浓度、满罐和三天后酵母细胞数,定期检查发酵液浓度;

2) 发酵液满罐48小时后,取发酵液做厌氧培养作为是否回收该罐酵母的参考依据;

3) 化验室常规分析:浓度、实际浓度、酒精度、双乙酰、PH值、苦味值、色度、二

氧化碳、口味及香味。另外过滤前检查待过滤酒液的口味、香味和细胞数。

9. 清酒的检查:常规分析,包括浓度、酒精度、浊度、二氧化碳、溶解氧、色度、口

味和香味;平板培养,平行做好氧和厌氧培养,将结果与过滤机样品及未杀菌瓶装啤酒相比较,以确定可能污染的细菌及野生酵母的位置。

10回收酒的检查:啤酒经过全部或部分的贮藏和包装后,因为某些问题而不合要求,但还有一定的价值,所以被回收利用。这些啤酒一般已受到严重污染,而且已严重氧化有异味,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检查内容:风味、溶解氧、总酸、浊度、ITT指示剂时间检测,了解啤酒氧化状态;平板培养,对细菌及野生酵母进行检查。

11.发酵罐、酵母添加罐、清酒罐及管阀:它们是污染微生物的大本营,它们良好的卫生状况是保证啤酒风味和生物稳定性的关键,应经常对发酵罐等进行卫生检查,定期采用棉拭、括削样品及清洗水样作平板培养试验。

第14篇: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1]

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试

行)

自治区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

在自治区卫生厅的领导下,由新疆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乌鲁木齐地区的10余位超声医学专家参照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有关文献,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新疆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与控制》),内容涉及心脏、腹部、泌尿、妇产、浅表器官、外周血管的超声检查规范;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与治疗;科室质控管理制度及人员,设备的要求等。

《规范与控制》的制订旨在把超声检查技术纳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使全疆超声诊断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有章可循,努力提高诊断水平及服务质量,满足各族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也将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医疗质量提供依据和标准。

由于自治区各级医院超声诊断设备的技术性能及使用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规范与控制》的制订难以完全顾及每家医院的不同基础现状,要真正做到全疆统一要求,尚需时日。因此希望全疆超声诊断工作者在试行过程中,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使之逐步完善。

自治区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

2006年2月

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泌尿、男性生殖系与肾上腺超声检查规范„„„„„„„„„„

1 7 13 22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7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30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36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39 超声介入性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 44 超声声学造影一般注意事项„„„„„„„„„„„„„„„„„ 46

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6.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

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3.本次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是现阶段行业内的基本质量标准,而绝非最高标准。

三、质量控制原则

1.质量控制的内容必须对多数医院具可操作性;而且必须考虑到超声检查的病人数量与占用时间。应删繁就简,又不遗漏要点。

2.质量控制应经权威部门授权组织检查,普查与抽查互相结合。普查由各医院超声诊断部门自查填单,获得面上数据;抽查则可获得多种实际情况,并核实上报内容及数据的真实性。抽查不应事前通知。

3.超声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手法、记录报告与随访制度等方面。

4.在检查过程中,应同时核查该单位对《自治区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记录;并对其不规范术语进行纠正,使术语科学化、标准化。

四、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 1.人员专业素质

(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正规培训;操作者须持有执业医师证及超声诊断上岗证。

(3)对超声诊断专业的继续教育积分记录或考试分数。

2.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具体调节

(1)主机要掌握调节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或机内已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在启用超声彩色血流成像之前,应预选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参数。在使用频谱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时,应适当调节流速量程及滤波器。在检查眼球或胚胎时,应注意声功率的输出(mW/em2或TI、MI数)不超过规定范围。只会使用电源开关、总增益等几个简单调节钮者,不符合专业人员的标准。 (2)超声探头 ①原有性能指标。

②电缆断线或图形黑条情况。 ③探头表面开裂或磨损情况。

④仿体(标准模块)测试。

凡性能降至原指标参数75%以下者;或者②~④条中具1条?明显不合格者,定为不合格探头,由计量监测部门开具鉴定不合格证,即行报废,不得作诊断使用。

(3)图像打印、记录设备

对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切面,应作图像打印或其他图形记录提供临床资料并存档。 3.操作手法、图像记录与观察分析 必须观察标准切面及特写切面。前者主要查询脏器整体结构,依靠超声解剖学作病灶的定位;后者则针对病灶放大、细察,分析其物理性能等。如做超声血流成像,则进一步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观察过程中,必须经常调节仪器面板上有关功能钮,使之呈现最佳显示。 4.图像记录

对疾病有关的声像图表现或对临床拟诊不符的图像表现,检查者应给予记录。记录媒体可采用热敏打印,计算机打印,CD盘存储,工作站存储,光盘刻录等。 (1)观察分析后特征认定。

(2)图像中病变(要点)加注释。

(3)写出重要观察记录结果,重点指出图像特征。 5.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通常,超声检查时就诊病人较多,无法追询病史并进行体检。故要求临床填写超声检查申请

单应逐项认真填写。特别对简要病情、体检发现、其他医学影像报告与有关检验结果填写完整,并写清楚检查目的、要求和部位。超声复查病人,必须填写原超声号。

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也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报告单上分上项、中项及下项:

(1)上项为一般项目。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必要时,需加填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检查方法与途径(如:经直肠法),记录媒体的编号。

(2)中项记述检查时的发现,应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一般描述为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病变描述首先叙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以及各种脏器中各类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局灶性病变应作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3)下项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①病变部位或脏器。

②病变在超声声像图上所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③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④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⑤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⑥必要的建议如;超声随访和建议进行的其他检查。 ⑦签名与日期。报告单必须由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的超声检查者亲自签名。技术员或进修医师检查后的报告,必须由上述规定的上级医师加签。日期按年、月、日排列,简写时可用“年/月/日”(如:03/0I/07)代表。

6.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识认,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7.随访

(1)常规、重点或专题。

(2)随访问期分为单次、不定期、定期。 (3)随访内容。

8.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科主任负责、重视,根据自治区超声质量控制要求统一规定,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制定具体项目及要求,严格自查,超声质控中心或卫生领导部门抽查、评比。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接待需要进行超声检查者。

(2)检查前认真阅读超声检查申请单,核对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 (3)向候诊者介绍将要进行的超声诊疗过程及注意事项,耐心回答候诊者的提问。 (4)留存阳性及必要的阴性声像图作为诊断依据。

(5)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及书写诊断报告。

(6)对急、危、重患者要及时进行检查,记录接诊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7)遇有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和相关临床医师联系并进行紧急救治。

(8)认真核对超声检查报告单内容,确认无误后签字,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报告单。

五、超声科仪器管理制度

1.操作医师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熟练地进行操作。

2.仪器实行相对专人专机,使用前应检查外观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操作中若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科主任及技师汇报,不能擅自处理,须按照正常渠道进行检修。

3.仪器与仪器资料不分离,便于随时查阅。诊断室内应有简明操作规程。

4.进修、实习人员不允许单独使用仪器,必须在指导老师严格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并由指导老师负全部责任。

5.严禁在诊断室内吸烟、聊天、接待客人。

6.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每台设备的标书原始资料复印件、使用及维修情况。

六、超声科仪器操作流程

1.每日交接班时认真交接所有仪器及配套设备,特别检查探头有无损坏,有无软硬件故障,若有故障及时登记并上报。

2.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章制度先启动稳压器电源,电压稳定后再开机,关机时先关仪器开关,待停机后再切断稳压器电源。

3.遇有突然停电时,应及时关机,来电后待电压稳定后再按顺序开机。

4.按照所检查部位对诊断仪进行适当调节,在保证安全使用的条件下,力求获得最佳的声像图。

5.检查时必须做到轻拿轻放探头,避免碰撞或跌落探头等事故发生;如有此类事件发生,应及时报告技师和科主任。

6.每次检查完病人后,应用柔软纸巾擦去探头上的耦合剂,以保持探头的清洁。 7.结束检查时,及时按冻结键,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8.结束一日的工作后,检查仪器及探头是否完好,并做好交接班。 9.每周彻底清洁仪器及除尘网一次,做定期保养并登记。

七、超声科感染控制制度

1.室内环境卫生要达到整齐、干净等要求,定期进行室内通风换气。

2.各检查室每周至少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3次、消毒时间≥30分钟。

3.传染病人相对固定诊断室,传染病人使用一次性床单,检查完后及时更换。 4.普通病人每周定期更换床单1~2次,特殊情况随时更换。

5.严格按照感染控制要求实行医用与生活废弃物分装,封闭运送;感染性垃圾装入黄色专用塑料袋内,进行专门处置并登记。

5.引导介入诊断及治疗的器具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60分钟后方能使用;使用的耦合剂应保持密闭,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如发现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情况,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Tel:2803),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7.发现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或环境有严重病原污染时要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心

【检查方法及内容】

受检者一般需要静卧于高度适当的检查床上,体位适当,自然放松,安静,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一般要求腰部以上没有衣物覆盖,尤其是胸前区域。受检者体位依检查部位和状况而异,一般常规胸骨旁、心尖部检查时,受检者通常取仰卧体位或45度左右的左侧卧位,左侧卧位的倾斜程度需根据检查目的进行调整。

将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

三、四肋间,与胸壁垂直。

左室长轴切面:

M型超声取主动脉根波群,测量主动脉窦部(舒张期)及左房腔(收缩期)。M型超声取左心室波群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左室收缩期末期、室间隔(舒张末期)、左室后壁(舒张末期)的内径及厚度,并由此计算出左室舒张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期容积(E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

二维于该切面测量主动脉环部、右室流出道、右室。观察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中段与基底段有无运动异常。

CDFI可观察二尖瓣主动脉瓣瓣口血流及左室流出道血流,室间隔是否完整。 胸骨左缘大动脉短轴切面: 观察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主肺动脉及其分支、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左心房、房间隔、右心房、三尖瓣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心包膜等心血管结构,并测量肺动脉主干内径。 胸骨左缘乳头肌水平左心室短轴切面:

观察右室前壁、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乳头肌、左室前壁、侧壁、后壁及下壁,和心包膜等心血管结构。二维观察左室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的中段有无运动异常,通过M型超声观察左室前壁及后壁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较为直观。

CDFI可观察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肺动脉及其分支、主动脉瓣血流,室间隔有无异常分流。

心尖部四腔心切面: 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或从胸骨旁心尖部断面继续向外下移动探头,直至左心室壁完全消失,在将探头方向标指向右胸锁关节,与左室长轴断面基本垂直,使图像的扇形尖端位于心尖部,扇面指向心底部,心脏十字交叉一般位于图像中央,同时显示四个心腔,二尖瓣和三尖瓣处于左右排列方向,以此作为确定切面位置正确的标志,图像的左右方位与心脏实际位置相同,上下位置正好倒转。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及其心壁,乳头肌,房室瓣,房、室间隔,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和心包膜等心血管结构。 二维观察二尖瓣,三尖瓣口活动情况,房、室间隔有无回声中断,左室侧壁及前室间隔尖段、中段、基底段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测量右房内径(收缩期)。

CDFI观察二尖瓣、三尖瓣瓣口血流,房室间隔有无过隔分流、肺静脉开口位置是否正常。 PW及CW观察二尖瓣、三尖瓣瓣口、肺静脉开口血流,通过二尖瓣瓣口血流频谱测E峰、A峰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心尖部五腔心切面:

探头放置部位及其指向基本与心尖部四腔心切面相似,但稍将探头向上偏斜,并顺时针序旋转15-20度,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图像中央十字交叉处出现左室流出道和近端主动脉根图像。在主动脉根内可观察到主动脉瓣。

CDFI观察主动脉瓣上、瓣下及左室流出道血流。

PW及CW观察主动脉瓣上、瓣下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频谱。 心尖部两腔心切面:

将探头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90度。

观察左室前壁及下壁,心尖段、中段和基底段的室壁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左房、左室及二尖瓣结构。

CDFI观察二尖瓣血流。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患者将枕头置于肩部,头部后仰,平卧于检查床上,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指向后下方心脏方向,探测平面基本与主动脉弓长轴平行,介于矢状面与冠状面之间的一定角度,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为标准。 观察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降主动脉起始部、肺动脉和上腔静脉等心血管结构。 CDFI观察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降主动脉起始部、肺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流及有无异常分流。

PW及CW探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降主动脉起始部血流频谱,检查有无高

速血流,通过降主动脉起始部血流频谱可以估计主动脉瓣返流程度。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患者平卧,屈双膝,腹部放松,探头置于剑突下,探头方向指向左肩部,与胸骨旁长轴切面基本垂直,扇形图像的尖端和右侧为肝脏,随后为靠近心尖部的右心室壁,扇面指向心底部。 有助于观察心脏四个心腔各部位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和功能,房、室间隔,尤其是房间隔的完整性。

CDFI观察房、室间隔有无分流。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 检查前的准备

所有经TEE检查前,均经常规TTE检查,明确TEE检查的目的。在行TEE检查前应禁食3~4小时。对门诊清醒病例需用2%地卡因咽喉部喷雾麻醉,•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和疑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患者可加用镇静剂。手术中作TEE检查者,•则需在全身麻醉后进行。 食管探头的置入 病人意识清醒,应先介绍检查经过,取得病人的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检查。多取右侧卧位,先放入撑口器,以防病人牙齿损伤食管的电缆,有假牙者必须移去。将探头涂以耦合剂自口腔插至咽喉部,令其作吞咽动作,徐徐送入。全口假牙者只需取除假牙,不必用撑口器。手术病例,由于已气管插管及全麻,放置食管探头通常无困难。 观察切面

主动脉短轴切面:

将探头顶端置于第六胸椎水平,一般探头深度为距门齿30-35cm左右,探头角度多为0-25度,可观察主动脉根部的短轴及主动脉瓣、左心房、右心房、右室流出道、主肺动脉瓣、房间隔、三尖瓣等结构

CDFI可观察有无房间隔分流、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瓣口血流。

左心耳短轴切面:

探头顶端主动脉短轴切面基础上稍微向外退出并旋转,观察左房心耳部及其内部结构。 四腔心切面:

将探头顶端置于第八胸椎水平,一般探头深度为距门齿35-38cm左右,做水平扫描。可显示与经胸超声四腔心切面相似的图像,但方向相反。

可观察四个心腔,两组房室瓣,房、室间隔,肺静脉的位置结构, CDFI观察有无房或室水平的分流,房室瓣及肺静脉的血流情况。 胸主动脉长轴切面:

将探头向后旋转180度,可显示主动脉弓及不同水平的各段胸主动脉,该切面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分离尤为重要。 瓣膜病

1.房室腔是否扩大。

2.瓣膜形态与结构:瓣膜有无增厚,结构是否蓬松,二尖瓣及三尖瓣包括腱索,二尖瓣乳头肌;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瓣膜数量,瓣膜分割是否均匀;瓣膜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粘连,粘连部位。

瓣膜的运动:瓣膜运动是否僵硬,开放是否受限(轨迹法测量瓣口面积),关闭有错合(或裂隙),瓣膜(或腱索)有无脱垂。CDFI于瓣口(或瓣上、瓣下)检出高速射流或返流,频谱测量瓣口跨瓣压差和返流压差。M型超声观察瓣膜运动曲线,典型的为二尖瓣狭窄“城墙样”改变,二尖瓣脱垂“梿枷样”改变,肺动脉瓣“W”征。

3.左房及左心耳部是否有附壁血栓形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各心室壁有无肥厚,室壁运动是否协调,室壁增厚率有无减低。 5.是否合并心包积液。

先天性心脏病

1.房室腔是否扩大,房室腔是否正位。

2.房室连接,心室与大血管连接受否正常。

3.房室间隔缺损,可见回声中断,CDFI必须有明确的过隔血流,频谱于缺损口检出高速血流(合并肺动脉高压时流速较低),测量分流压差(指室间隔缺损),缺损大小,缺损定位尤为重要。主动脉是否骑跨,骑跨率为多少。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异常通道(通道形态),CDFI检出大血管水平分流,频谱确定分流时相,测量分流压差。 1.各心瓣膜有无脱垂,关闭不全,狭窄。 2.心肌运动是否协调。

3.房间隔缺损要观察肺静脉是否都开口于左房。

心肌病

1.房室腔是否正位,房室腔是否扩大。

2.心室壁有无肥厚或变薄,室壁增厚率(正常、减低、增强),静息状态下心肌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心室壁有无膨出,有无反常运动。M型超声观察室壁运动较为直观。 3.心室流出道及流入道是否通畅。

4.心肌回声有无增强,心内膜有无增厚,回声是否增强。

5.各瓣膜形态和活动有无异常,瓣口有无异常血流。与瓣膜病鉴别较为重要。 6.房室间隔连续无中断,CDFI有无房室水平分流。

7.大血管走向和内径是否正常,CDFI有无大血管水平分流。 8.心包回声是否正常,心包腔有无液性暗区。

心包疾病

1.房室腔是否正位,房室腔是否扩大。右室前壁有无塌陷。 2.心室壁有无肥厚或变薄,室壁增厚率(正常、减低、增强),静息状态下心肌有无运动异常; M型超声观察室壁运动较为直观。

3.各瓣膜形态和活动有无异常,瓣口有无异常血流。瓣口血流频谱变化。 4.房室间隔连续有无中断,CDFI有无房室水平分流。

5.大血管走向和内径是否正常,CDFI有无大血管水平分流。

6.心包有无增厚,回声是否增强,心包表面有无沉积物,心包腔内有无纤维条索,积液,测量积液量及积液集中的位置,心尖部液面宽度。

二、颈部血管

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 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5cm范围的内膜厚度)与分叉部内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否导致狭窄,若狭窄测该处直径狭窄率、面狭窄率。CDFI及PW于狭窄处及其远端检出高速血流。

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管腔内径。

CDFI纵向及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异。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检查方法】

1.检查前准备

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查以及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的变化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查。 2.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0~90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3.扫查方法

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行。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首先从左肝开始扫查。

肝脏超声常规切面

探头位置:右季肋下横切观察第一肝门 剑突下横切观察第二肝门

右肋间斜切观察右叶间裂

肋缘下矢状面观察左外侧角、左叶间裂、左叶经腹主动脉、正中裂、膈顶部、肝下缘 【检查内容】 1.肝脏的测量

(1)肝右叶最大斜径:需显示观察膈顶部,以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肝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不超过12~14cm。 (2)肝右叶前后径: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测量8~10cm。

(3)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的距离,正常测值不超过10cm。 (4)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以通过腹主动脉的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测量左半肝厚度和长度的标准切面,尽可能显示膈肌,正常测值为左半肝厚度(包括尾状叶)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

(5)肝右叶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上下移动度亦大,深呼吸

时,长度明显增加,与平稳呼吸的比较甚至可有5~6cm之差。

2.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 3.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加或减低。 4.肝实质内异常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空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

5.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血管内有无栓子形成。 6.体位移动、深呼吸时观察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7.肝门部及腹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注意事项】

1.在肝脏超声检查中,应对上下、内外等部位进行连续性滑行扫壹,在某一位置进行断面观察时,应做左右或上下方向最大范围的侧动扫查,避免跳跃式扫查。

2.对肝脏径线测量时要坚持标准体位和标准切面,避免因呼吸深度和检查体位的不同而带来的误差。

3.在右肋间扫查观察右膈顶部肝组织结构时应让病人尽可能呼气,使横膈尽量上升后做屏气动作,以便超声束能有效投射至上述区域,井使检查者有足够时间调整声束投射方向及观察,分析声像图特征。同理,在肝脏其他部位检查中,让病人尽可能吸气使横膈尽量下降后再屏气,以避开肋骨、肋弓和胃肠气体的遮挡而获得最佳显示。

4.在肋下缘肋间断面扫查时、右肾上极、右肾上腺及腹膜后病变易重叠在肝脏断面上、故应重视纵断面或冠状断面的扫查,并配合呼吸运动动态观察,帮助确定病变是在肝内还是在肝外。

5.在测量血管血流频谱时,应充分取得病人的合作,暂时屏住呼吸3~5s,在此时间内获取一段平稳频谱即可。切不可长时间屏气.以免造成频谱误差。

胆囊与胆道 【检查方法】 1.患者准备

(1)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2)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可灌肠排便后检查。

(4)急诊患者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可在密切观察下及时进行检查。 (5)一般胆囊检查须在X线胃肠造影三天后,胆系造影二天后进行。

2.仪器条件:实时超声诊断仪都可以用于胆道系统检查,仪器的调节与肝脏检查相似,以能清晰显示观察部位的胆系结构为原则,探头选择凸阵、线阵、扇扫探头,凸阵探头效果更好,探头频率一般选用3~5MHz,小儿可选用5~7MHz。观察胆囊血流信号时需要随时调节聚焦区、彩色显示范围、灵敏度、滤波频率等,并设法消除伪像。 3.扫查方法

(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及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

(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隔肌斜面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

外胆管。

(5)胸膝卧位可能使积聚于胆道周围的肠气移开,更清晰的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 【检查内容】

1.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壁的厚度及是否光滑。 2.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

3.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5.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正常胆囊及参考值】

1.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椭圆形。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

2.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右支。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床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 3.超声测量

(1)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过8.5cm,前后径数不超过3.5 cm;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映较长径更有价值。

(2)正常胆囊壁厚度空腹状态下不超过2.5mm,测量时探头必须垂直于胆囊壁,否则会产生胆囊壁增厚的假象。 【正常胆道及参考值】

1.肝内胆管,左、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内径在2mm以下;正常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示。

2.肝外胆管,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前方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伸进入胰头背外侧。下段胆管由于胃肠道气体的干扰,不易清晰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不超过5.0mm,下段内径不超过8mm,高龄者有增宽趋势。

【注意事项】

1.胆囊壁增厚呈双层,不是急性胆囊炎特有的表现,肝硬化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腹水、急性重症肝炎时都可出现。

2.初期单纯性胆囊炎超声表现不典型。胆囊稍增大,囊壁轻度增厚。

3.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炎时,胆囊不大,仅显示囊壁增厚、模糊,内有沉积物。胆囊壁外肝组织有低回声带可能为严重胆囊炎的炎性渗出。 4.胆囊结石易误诊的常见于以下:

(1)胆囊内炎性沉积物或陈旧的浓缩胆汁等易误诊为泥沙样结石。 (2)当结石不大或嵌顿于胆囊颈管时容易漏诊。

(3)位于近肝门部的肝外胆管结石误认为胆囊结石。

(4)胆囊颈管部结石、粘连瘢痕组织、癌肿、胆囊颈部淋巴结钙化灶等易误诊为胆管结石。 (5)肝胆管积气及后方多重反射易误诊为结石声影,应注意鉴别。

(6)胆总管末端的癌肿、蛔虫尸体碎块和黏稠胆汁、脓性胆汁、胆管乳头部溃疡炎症等也有同结石相似的超声表现。

5.胆囊气性坏疽,胆囊增大,囊壁显著增厚,囊内含有气体,后方显示不清。

6.或胃切除术后,常见胆囊增大伴沉积物回声,但囊壁不增厚无压痛,有助于鉴别。 7.轻度慢性胆囊炎声像图无特异性,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常显示不清。超声诊断困难。 8.胆囊炎增殖型需与胆囊癌的厚壁型、胆囊腺肌样增生症鉴别。

9.结石的胆囊轮廓不清晰,仅见胆囊前壁的弧形高回声,伴宽大声影,看不到结石轮廓,

呈典型的“WES”征。(wall echo shadow,囊壁回声的正影)

超声检查中易误诊为“WES”征有下列情况:

(1)钙胆汁或钙化胆囊声像图显示为高回声带,其后伴有清晰的声影,胆囊内腔不能显示,鉴别困难。

(2)胆囊过小或先天缺如,肝门附近含气的胃肠道易误诊为胆囊充满结石。

(3)胆囊切除术后瘢痕组织或胆囊窝纤维化,应结合病史诊断。

10.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发病率高,较多结石高回声团及声影掩盖肿瘤是漏诊的主要原因。实块性胆囊癌有时与肝癌不易区别。

(1)突到胆囊腔,肿物似与门静脉右支接近; (2)内有结石强回声;

(3)来自胆囊动脉,应高度提示胆囊癌。

11.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的依据。

12.肝外胆管扩张是超声检查梗阻性黄疸的灵敏指标。胆管的扩张先于临床黄疸出现。 13.梗阻水平判断

(1)总管扩张是下端梗阻的可靠依据。

(2)外胆管正常或不显示而肝内胆管或左右肝管仅一侧扩张提示上段肝门部阻塞。 (3)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态是一致的,即胆囊增大提示下段阻塞,胆囊不大符合上段阻塞。

(4)有时胆囊与胆总管处于矛盾的张力状态,提示胆囊颈部阻塞或胆囊本身存在病变。胆囊是否增大不能作为判断梗阻水平的标志。

【检查方法】 1.仪器条件:

(1)常规检查胰腺,对仪器无特殊要求。根据病人腹壁厚度调节检查深度及聚焦区。胰腺检查常规采用3.5MHz探头,其中凸阵探头效果较佳。对小儿和瘦弱体型者还可加用5.0 MHz探头。

(2)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及血流速度,随时调节彩色多普勒取样范围,调节速度范围、增益、灵敏度、滤波频率、彩色优先显示级别等,达到既能够满意显示感兴趣区内的血流信号,又不出现彩色噪声、彩色外溢和严重混迭。

(3)调节频谱多谱勒取样区的大小、取样角度、探测速度范围、滤波频谱、扫查速度等,以获得清晰稳定的流速曲线。

2.体位:

(1)被检查者体位取平卧位,侧卧位和坐位以及立位。

(2)探头常规沿胰腺长轴走行检查,同时辅以胰腺各部位的短轴超声扫查。 (3)在左第8-9肋间以脾脏为透声窗,在脾门静脉旁观察胰尾。

(4)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如:肝脏、脾脏、胆囊和胆道、胃于十二指肠、胰腺周围的血管和胰腺的关系。

(5)肝外胆道扩张者须观察胰腺及胆道的全长。

(6)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超声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引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检查内容】

1.胰腺的形态、大小、轮廓、边界。 2.胰腺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

3.胰管的长度与内径。

4.胰腺周围主要血管,胆总管,相邻器官与胰腺的关系。

5.胰腺病灶的所在位置、数量、分布范围、大小、形态、边缘、回声强度及其对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影响。 【正常参考值】

1.正常测量部位:

剑突下(上腹部)横切面测量胰头、胰体、胰尾厚度,胰头于下腔静脉前方进行测量,胰体于腹主动脉前方进行测量,胰尾于腹主动脉左侧缘进行测量。 2.胰腺正常参考值:胰头:≤2.5cm ,胰体、尾≤2.0cm。 【注意事项】

1.测量和判断胰腺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约1/4人的胰腺形态或位置有变异。 2.胰腺炎时胰腺肿大程度、实质内炎症侵袭程度、周围炎性液体积聚。

3.注意胰头部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胆道系统、胰管受压狭窄闭塞或扩张的范围、程度。判断和测量胰管扩张,发现胰腺结石。

4.胰腺囊性病变的位置、大小、数量、囊壁和囊液情况。假性囊肿邻近的动脉可形成假性动脉瘤、门静脉血栓,超声检查必须警惕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存在。

5.发现胰腺内1.0cm以上的实性肿瘤,确认胰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 边缘和边界、内部回声等级和回声均匀程度,超声对胰尾部和较小胰腺肿瘤的敏感性较差。。 6.胰腺病变对胰腺后方血管的影响。

7.胰腺外伤时小网膜囊积液积血,严重的胰腺破裂。

8.区分胰腺病变和周围病变①与胰头紧贴的肝尾叶容易被误认为胰腺肿瘤,多断面扫查可判定肝尾叶与肝左叶背侧的连续关系②胰腺周围肿大的淋巴结与胰腺紧贴时易被误认为胰腺肿瘤③部分胰头和钩突部的原始副胰呈低回声易被误认为胰腺肿瘤,多切面观察其为非球形结构。

9.严重黄疸伴胆道全程扩张,而胰头未发现明确病灶者,应考虑十二指肠壶腹部病变。 10.胰岛细胞瘤多数位于胰腺体、尾部,通常瘤体较小(约1-2mm),呈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规整,内部回声均匀,绝大多数伴有发作性低血糖症状。

【检查方法】

1.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必要时可行空腹检查。 2.体位:可取右侧卧位、仰卧位及左前斜位。

3.选用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0-5.0MHz,亦可用相控阵扇形探头。 4.标准切面:左肋间斜切、左肋下斜切。

5.探头位置:左肋间、左肋下。探头置于左腋中线、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的第9-11肋间进行扫查。

6. 常值测量:正常脾脏前缘不超过腋前线,下缘不超过左肋缘。

(1)厚径:探头顺腋前线至腋后线9-10肋间斜切面显示脾门及脾静脉,测量自脾门垂直于脾对侧缘间的距离,即为脾厚径,正常参考范围为3-4 cm,个别也可

(2)长径:通过与左第10肋平行探测显示脾脏肋间斜切面,测量其下极最低点至上极最高点的距离,即为脾脏解剖学上的长径,正常参考范围为8-10cm。

7.有条件者可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观察脾门及脾内血管分布,用频谱多谱勒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 【检查内容】

1.检查时因观察脾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脾实质回声改变、有无钙化及异常团块回声,如有占位病变,应观察其边缘、内部回声高低及分布均匀程度、形态等。 2.必要时再行彩色多谱勒血流检查。 【注意事项】

1.超声基本上可明确提示的病变包括下列五种:

(1)脾肿大。

(2)脾含液性占位病变,如脾囊肿、多囊脾、脾脓肿等。 (3)脾实质性占位病变。 (4)脾实质钙化。 (5)脾外伤。

2.部分病理结合声像图与临床病理情况及其他检查有可能确定病变的性质: (1)脾急性局灶性感染。

(2)脾动脉栓塞。

3.超声提供病理声像图改变但应进一步检查的病变包括下列两种: (1)脾实质弥漫性回声异常。

(2)脾实质实性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判断。

泌尿、男性生殖系与肾上腺超声检查规范

【检查方法】

1.使用凸阵和扇扫探头,成人一般用频率为3-5MHz,儿童选用频率为5-7MHz。 2.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3.扫查的切面

(1)扫查冠状切面。病人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向扫查,使声束指向内前方。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标准肾脏冠状切面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

(2)扫查矢状切面。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季肋角部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状切面图。

冠状和矢状切面可统称为肾脏的长轴切面。

(3)扫查横切面。在冠状扫查的位置,旋转探头90度,可获得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似马蹄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并使显示的前后径(厚度)和宽径最小。 (4)利用冠状切面和(或)横切面显示肾门部血管。使用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诊断仪分别探测肾动脉、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加速时间。在上腹部横段扫查,检测肾动脉起始段的各种血流参数。 4.测量方法

(1)测量肾脏长径。标准肾脏冠状切面或肾脏的最大矢状切面,从上极的上缘至下极的下缘。

(2)测量肾脏宽径。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肾门内上缘至外侧缘。肾窦宽径从肾窦高回声的内侧缘到外侧缘。

(3)测量肾脏厚度。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前缘至后缘。

【检查内容】

1.肾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回声是否正常。如果一侧找不到肾脏,则应了解有无手术史,注意有无异位肾(盆腔、胸腔)、萎缩肾或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缺如(单肾),并作

检查和鉴别。

2.注意肾皮质、髓质(锥体)的厚薄和回声强度有无异常改变;有无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征象。

3.观察肾内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回声异常。

4.若发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应确定其部位(肾实质、锥体或肾窦区)、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

5.观察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征象。

6.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 【注意事项】

1.决定有无肾内局限性病变,必需从肾长轴断面(冠状、纵断)和短轴系列断面来观察,以免漏诊或误诊,对于肾的赘生性肿物(囊肿、肾癌)尤应如此。

2.注意识别正常肾脏变异和伪像干扰,勿将正常肾脏表面的分叶状切迹和肥大肾柱误诊为肾肿瘤。

3.超声检查虽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尚存在许多局限性,甚至是“盲区”。超声诊断医师必须对各种疾病的超声检查价值和局限性有足够的认识。超声检查“无异常”,不等于“无疾病”,更不能称正常。必要时,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4.对肾血管检查,仅在临床有特殊要求时进行。

输 尿 管

【检查方法】

1.有条件者采用彩色超声检查仪有助于区别扩张的输尿管与腹部血管,识别结石(常出现彩色快闪伪像)和观察输尿管口尿流喷射现象。成人应用3~3.5MHz探头,以凸阵探头最好。儿童应用5MHz探头。

2.宜在晨间空腹检查,以排除肠气干扰。必要时,前一日禁食产气食物,服缓泻剂、消胀片等。检查前大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必要时,饮水后服用呋塞米(速尿)或肌肉注射呋塞米(速尿)15~20min后检查。

3.扫查方法和切面

(1)受检者侧卧位冠状扫查输尿管长轴切面,以肾门或积水的肾盂为标志,显示肾输尿管衔接部,然后沿长轴追踪扫查,逐段显示输尿管。也可取仰卧位分别在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外侧1~2cm处纵向扫查,寻找扩张的腹段输尿管,向下追踪盆部输尿管。

(2)以膀胱为声窗,在膀胱三角区显示膀胱壁段及两侧输尿管口。向上逆行追踪检查盆段输尿管。有条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辨认输尿管出口并观察和对比双侧输尿管喷尿。

(3)受检者取仰卧位,以髂总动脉末端及髂外动脉为标志加压倾斜扫查,在髂总动脉前方寻找到输尿管后,调整探头方向,显示输尿管第二狭窄部。若充盈的膀胱影响检查,可先检查输尿管盆段和膀胱壁内段,排空膀胱后再检查第二狭窄部。

(4)受检者取俯卧位经背部扫查,显示积水的肾盂后,向下追踪探测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上段输尿管,直到受髂嵴声影影响为止。在经腹部显示输尿管困难时,此切面作为补充,不必常规检查。

【检查内容】

1.自肾盂开始向下扫查,观察输尿管是否有扩张、扩张的程度及部位。

2.正常输尿管内径狭小,超声不能显示。大量饮水使膀胱高度充盈后检查,可能显示输尿管下段和膀胱壁段及其蠕动,其内径可达2~4mm。

3.最易显示的部位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和膀胱壁段(即第一和第三狭窄部)。通常首先依次

检查该两处输尿管,若能确定病变所在,可不必常规检查第二狭窄部。

4.输尿管走行是否正常,有无迂曲。

5.扩张输尿管末端的部位、形态,管壁有无增厚及增厚的范围;观察输尿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其大小和回声特征,如结石、肿物等。 6.尽可能找到输尿管开口的位置(膀胱壁段),观察开口处有无结石或肿物等异常回声。 7.有条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口的尿流信号。也可利用彩色快闪伪像发现微小结石。

胱 【检查方法】

1.一般腹部超声检查,若有条件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以凸阵探头最好,3~3.5MHz。 2.检查前大量饮水,使膀胱充分充盈。

3.经腹检查时在耻骨上膀胱区由低向高横切、由中线向两侧纵切,进行系列扫查。 4.经直肠检查膀胱与检查前列腺方法相似。 【检查内容】

1.膀胱壁回声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2.膀胱壁(黏膜)回声有无局部增厚、增强及局部隆起。

3.膀胱腔内有无异常回声,注意异常回声的部位、强度、形状、大小、移动性、后方声影及其与膀胱壁的关系。

4.输尿管膀胱段、盆段有无扩张。

5.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口喷尿的情况。

前列腺

【检查方法】

1.需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兼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功能。仪器配有经腹壁扫查的3.5~5MHz凸阵式或线阵式探头和经直肠端扫式5~9MHz宽频或变频探头。 2.患者查前准备

(1)经腹壁超声扫查需事先多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 (2)经直肠超声扫查,排便后检查,膀胱无需充盈。 3.体位与姿势

(1)经腹壁扫查者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至耻骨联合。

(2)经直肠扫查者取左侧卧位,两腿屈曲,暴露臀部和会阴部。 4.操作步骤和方法

(1)经腹壁扫查,耻骨联合上缘盆腔纵切扫查与横切扫查。

(2)经直肠扫查,进行前列腺系列横切面、矢状切面以及双侧精囊切面扫查。 【检查内容】

1.前列腺的大小(径线测量)、长径(上下径)和厚径(前后径),利用矢状切面测量。宽径利用前列腺横切面或斜冠状切面测量。

2.前列腺的形状、包膜是否完整,左右侧是否对称。

3.内部回声有无异常,有无局限性回声异常,如囊性或实性病变,有无点状、斑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及其分布。

4.彩色多普勒检查,正常前列腺血流信号左右两侧对称。注意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血流信号增多或减少。 【注意事项】

1.经腹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图像分辨力远不及经直肠检查法。如有腹壁厚、局部瘢痕、膀胱充盈不良等情况,常使前列腺检查不能满意进行。

2.经直肠前列腺检查时,探头和乳胶套表面应由耦合剂充分润滑。插入肛门时动作必须轻巧,避免疼痛。有外痔和肛裂患者慎用。

肾上腺

【检查方法】

1.高分辨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凸阵或线阵式探头,频率3~5MHz,小儿可采用5~7MHz。 2.患者空腹,必要时口服缓泻剂。 【检查内容】

1.肾上腺的形状、大小、回声强度。

2.肾上腺区有无异常回声,注意其位置、大小、分布、强度及其与肾脏和相邻组织的关系。 【注意事项】

1.正常肾上腺呈中等回声,显示的形状可因体位和扫查的断面而有所变化,故应从多个方位、多个断面进行扫查。

2.部分患者肾上腺在声像图上不能清晰显示。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一、经腹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

1.膀胱充盈,以显示子宫底为标准。 2.一般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

3.患者取卧位,于下腹部先纵向探测,后横向探测,多切面探测。 【检查内容】

1.子宫体位置(前位、中位、后位)。

2.子宫体大小(纵径)*(横径)*(前后径),标准切面为纵切面测量宫底至内口最大距离为纵径,垂直于子宫纵径为前后径,横切面垂直于子宫体纵切面为横径。 3.子宫肌壁回声。

4.内膜厚度为子宫矢状切面双层内膜的厚度,成人月经分泌期内膜厚度<14mm,如怀疑内膜病变时,超声检查应选择月经干净后3~4天进行。绝经期妇女内膜厚度<4mm。 5.宫腔分离时测量分离宽度。

6.子宫纵切面节育器的上缘至宫底外缘的距离应<2cm。

7.卵巢大小为相互垂直的最大径,必要时观察卵泡的个数,大小及有无黄体。 8.双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 9.子宫直肠陷窝有无积液。

10.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可以在宫体与宫颈交界处显示子宫动脉,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随月经周期、妊娠期变化而变化。

二、经阴道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

1.毋需膀胱充盈,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使用阴道或通用腔内探头。 2.探头套入一次性避孕套内,在避孕套表面涂以耦合剂使用。

3.右手持探头在阴道内作多角度旋转,获得子宫矢状切面的长轴和冠状切面图像。探头在阴道内作推拉式移动,必要时左手可在腹壁配合加压,使盆腔器管接近探头。 【检查内容】

1.子宫肌层及内膜

2.卵巢形态、大小和卵泡。 3.盆壁、子宫直肠险窝、宫颈等。 【禁忌证】 1.未婚妇女。 2.阴道畸形。

3.月经期、生殖系炎症。

一、经腹超声检查早期妊娠 【检查方法】

1.将仪器设置在产科条件下,以达到国际安全标准的要求。一般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

2.膀胱适度充盈,患者取卧位,进行下腹部纵、横、斜向探测。 【检查内容】

1.测量子宫三径。 2.宫内孕囊三径。 3.测量头臀长(CRL)。

4.观察孕囊、胚胎形态,有无胎心搏动。

二、经腹部超声检查中晚期妊娠

【检查方法】

同早期妊娠检查,但患者毋需膀胱充盈。 【检查内容】

1.胎儿个数,胎位,测量胎心率,观察胎动。

2.测量双顶径(BPD)、股骨长(FL)、腹围(AC)、头围(HC)。

3.羊水测量:羊水最大深度≤2cm为羊水过少,≥8.0cm为羊水过多。羊水指数,四个象限内羊水之和≤5cm为羊水过少,四个象限内羊水之和>18cm为羊水过多。 4.胎盘的位置、分级,与宫颈内口的关系。 5.脐带有无饶颈。

6.有条件的单位可应用彩超检测脐动脉血流指数(S/D比值≤3)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检查方法】

1.选用7,5 -15兆赫的高频探头。

2.体位采取仰、卧位。

3.轻闭双眼直接在眼皮上涂沫藕合剂。轻柔按压眼睑上方,进行纵向和横向扫描,扫描中瞩患者上下左右移动眼球以利全面观察。 【检查内容】

1.眼球的超声检查

(1)测量眼轴长度 ;将探头置于6点角膜处通过晶状体到对侧眼底视神经暗区中心处(正常值23厘米+-0.26)。

(2)观察前房:了解房水的透明程度(正常超声为无界面回声)。

(3)观察晶状体:了解其形状、大小、位置、前后囊厚度和回声强度(正常值厚度为4—5mm、直径9mm)。 (4)观察玻璃体:测量玻璃体的轴长(正常值16.5cm+-0.26)了解其透明程度和内部回声的变化有无占位性病变(正常玻璃体为广阔的无回声静区)。 (5)观察视网膜:了解视网膜的光滑程度有无脱离和形状改变,内有无新生物凸起和裂孔。 2.眼眶的超声检查

(1)经眼睑法扫描检测眼球赤道部以后的病变。

(2)经眼周扫描法将探头直接置于眼球外上方皮肤处检测眼前部病变有无泪腺病变、黏液囊肿、皮样囊肿了解病变眼球与眼眶的关系。

(3)用纵向和横向扫描法观察眶脂肪体有无占位性病变、异物、出血、蜂窝织炎、有无眶部血管扩张及眶脂肪体增宽(眶脂肪体表现为均匀的亮带)。 (4)用纵向和横向扫描法将探头置于角膜上垂直观察视神经暗区的形状、轮廓有无占位性改变(纵切为V字形暗区、横切为椭圆形暗区)

3.眼血管的超声检查

(1)用彩色多普勒和二维B超联合使用,对眶血管、眶肿瘤进行血流检测观察彩色血流信号、流速频谱形态、收缩期最大流速、舒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参数。 (2)眼动脉:取样位置在距眼球后壁15MM以后视神经一侧脉冲多谱勒为三峰两谷型。 (3)视网膜中央动脉;取样位置在视神经球后壁3 mm处脉冲多谱勒频谱为三角型; (4)睫状后动脉;取样位置在视神经两侧距球后壁10-15mm处脉冲多谱勒频谱为三角型。

甲状腺

【检查方法】

1.仪器条件

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2.体位

仰卧位。一般采用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

3.侧卧位

个别病例,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仰卧位不能得到满意的声象图时,可采用颈问侧向健侧探查。或采用侧卧位,躯体侧向健侧,可分别探测左、右甲状腺组织及其病变部位。 一般取仰卧位,肩部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方及侧方。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头可偏向对侧,也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4.扫查切面与测量

(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2)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3)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 (4)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5)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左叶横径。

(6)斜切扫查,必要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以观察甲状腺的上下活动范围。 【检查内容】

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甲状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 2.甲状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

3.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微粒样钙化。 4.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5.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

正常参考值:目前国内尚无正常值标准。为便于记忆,可以下列数值作为参考:通常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均为2cm,上下径为4—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协和医院初步认为:正常甲状腺侧叶前后径1-2cm,横径为2-2.5cm,上下径为3.5-6cm,峡部前后径0.2-0.6cm,左右径为1.2-2cm,上下径为1.5-2cm。 【注意事项】

1.如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病变。

2.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应考虑来自鳃裂囊肿。 3.如怀疑病变有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腺 【检查方法】

1.仪器条件 选用7.5-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若肿块位置很表浅,需提高探头频率或使用水囊衬垫;而5MHz的探头对于深部较大的占位、硅胶填充物等效果较好。

2.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用半侧卧位。

3.方法

由于乳腺腺体范围较大,每位检查者应按固定程序进行扫查,以免遗漏。有以下两种方法供参考:①按顺时针和逆时针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向外行辐射状扫查;②按先横切后纵切的顺序,从上倒下、从左到右逐一扫查。总之,变换扫查位置时与已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都应达到乳腺周围脂肪为止。

【检查内容】

1.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

2.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是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的部位更应仔细扫查。

3.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如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是否光滑或有否“蟹足样”改变,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并观察淋巴引流区,有无肿大淋巴结。 4.如有彩色多普勒应观察每一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 5.对于发现的任何病变均需进行前后径和横径测量。 【注意事项】

1.检查乳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显示。

2.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乳房悬韧带)等是否有病变,特别是周围脂肪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仔细加以鉴别。

乳腺是女性副性器官之一。其作用与体内其他腺体不同,只在婴儿娩出后哺乳期间具有分泌功能,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从发育至老年,分成五个阶段:

(1)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性成熟期:此期的乳腺,则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妊娠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 (4)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

(5)老年萎缩期: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检查方法】

涎腺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毛发或胡须较多干扰超声穿透时,需在检查前剔除。体位宜仰卧位,应用7.5-10MHz线阵探头直接行纵、横、斜切面检查涎腺。 【检查内容】

1.涎腺肿大或萎缩(涎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 2.涎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

3.涎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钙化结节。 4.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5.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

6.涎腺内导管状态:有无扩张,走行是否正常,导管内有无异常回声。 【注意事项】

1.检查涎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显示。

2.检查时应注意对两侧腺体的检查与比较,注意对比原则,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3.检查时,除腺体和导管本身外,还应注意相邻动脉、肌肉、骨骼等的状态。

4.舌下腺位置较深,正常舌下腺超声不易显示,当增大或发生肿瘤时,超声才易发现。正常左右舌下腺可以连接在一起,呈马蹄形。

阴囊与睾丸

【检查方法】

1.宜采用高分辨力的实时超声诊断仪,具有灵敏度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功能的超声诊断仪最为理想。线阵式探头,频率>7.0MHz。

2.①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和外阴部。检查精索静脉曲张时,可采用直立体位补充检查。②将阴茎上提至前腹壁,用纸巾或衣物遮盖,嘱患者用手固定。用纸巾将阴囊适当托起。阴囊表面涂以耦合剂,以保证皮肤与探头充分接触。③进行阴囊纵断扫查和横断扫查,以灰阶图像为主,辅以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检查。 【检查内容】

1.纵断扫查:分别观察阴囊左、右两侧。从阴囊根部开始扫查,注意包括精索、附睾和睾丸各个部位。

2.横断扫查:自上而下地双侧比较扫查,观察左右两侧阴囊皮肤和内部结构,包括双侧睾丸和附睾的形态、大小、包膜和内部回声改变,观察睾丸、附睾周围有无液体及其量的多少。 3.根据具体需要,观察和记录睾丸和附睾的纵切面,最大横切面,以及病变部位的若干切面,进行必要的测量。

4.正常睾丸实质呈均匀的中等回声;附睾头部为中等回声,体尾部呈低回声。 【注意事项】

1.现今超声仪灵敏度和分辨力提高,应避免将生理性的鞘膜腔内少量液体误诊为病理性积液。

2.超声征象本身仍属非特异性,临床仍有少数患者如限局性睾丸炎、既往睾丸外伤所致局部梗塞等易误诊为睾丸肿瘤。因此超声诊断结论必须十分慎重。

3.实时灰阶超声对睾丸扭转诊断不敏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关键性的检查方法。 4.对于腹膜后和腹腔内隐睾,超声定位常很困难,不可贸然诊断“睾丸缺如”,应借助其他影像技术。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检查方法】 动脉:

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

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

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 m。

3.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脉开始。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

4.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 静脉:

1.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

2.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 3.探测上肢静脉:

(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

(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 4.探测下肢静脉:

(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小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

(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5.注意静脉窦处为血栓好发部位,要仔细探查。 6.内径测量尽量在短轴上测量,断面为圆形。

7.测量位置:髂外静脉在远心端1cm处,股总静脉及股深、浅静脉在汇合为股总静脉处的近心及远心端段1-2cm处测量。

8.下肢静脉探测时,常须做探头加压试验,人工挤压检查段远侧肢体试验以及valsalva动作等。

【检查内容】

1.二维显象(二D)

(1)血管的位置:包括起始、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无血管成对移位、异位及受压等先天畸形或继发性改变。

(2)管壁情况:内膜是否光滑、连续,动脉壁是否为三层,有无夹层;与邻近血管有无异常通道;管壁有无附着斑块,斑块的位置、回声、大小等。测量管壁的厚度。

(3)管腔情况:观察它们的通畅性,有无狭窄及扩张,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探头加压静脉是否可压闭等。

2.彩色血流显象(CDFI)

观察血流方向、充盈情况、彩色的强弱,紊乱信号的颜色。以颜色表示方向,以色彩亮,暗反映流速。五彩镶嵌为高速湍流,充盈缺损考虑异常,无血流信号则考虑闭塞。 3.多普勒频谱显象(PW及CW) 包括频谱方向、幅度、亮度、频窗等。

从形态及定量两方面分析观察:(1)频谱形态是否正常。(2)各种定量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常用的指标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PSV /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较粗血管的血流量测定(至少分析6个以上心动周期)等。

【注意事项】

1.常规检查时应由血管的近心端向远心端逐步扫查。先纵切后横切,保证对血管全方位的检测。

2.探头始终与皮肤表面密切接触,移动范围与距离要适当,必须保证血管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这是血管超声的最基本要求。

3.检查下肢血管纵切时超声束入射方向常是由前内向后外。 4.检测中应该注意两侧对比,了解左右是否对称。 5.静脉检查时:

(1)要注意探头放置压力适当。

(2)四肢静脉变异较大,防漏诊、误诊。 (3)设置相应的低流速标尺。

6.彩色多普勒显象

(1)注意调节适当的血流速度标尺、增益。 (2)缩小彩色框及改变彩色框倾斜位置。 7.频谱多普勒显象

(1)注意声束与血流方向之间的夹角

(2)调解好取样容积的大小及位置,大小一般为2-4mm,位置须置于管腔中央。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超声引导穿刺的适应证】 1.超声导向穿刺诊断:

(1)超声引导经皮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2)超声引导经皮细针、粗针、切割针组织学检查。 (3)超声引导心包、胸腔、腹腔、盆腔及羊膜腔抽液检查。 (4)超声引导囊肿和脓肿穿刺抽液检查。 (5)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造影。 (6)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影。 (7)超声引导经皮胰管穿刺造影。

(8)超声引导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造影。 (9)超声引导经皮肾盂穿刺造影。 2.超声导向穿刺治疗:

(1)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 (2)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3)超声引导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穿刺引流及造瘘术。 (4)超声引导腹部脓肿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 (5)超声引导经皮肾和膀胱穿刺造瘘。 (6)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引流或注药。

(7)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肝、肾囊肿。 (8)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 (9)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液治疗胰腺囊肿。 (10)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 【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准确。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穿刺前准备】

1.在穿刺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要明确穿刺的目的是用于诊断还是治疗。 2.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前应仔细观察穿刺病灶的内部及周围组织解剖相互关系,确定穿刺途径,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并将实际情况通报临床医师及病人。

3.实验室检查:检查血液常规,凝血机制测定。肝、肾脏作介入性治疗应做穿刺脏器的功能检查,必要时检查心脏功能和其他检查。

4.治疗前一周停止服用抗凝剂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5.对于特殊病人腹胀消化道充气明显,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和治疗前禁食4-8小时。 6.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术前谈话让其明确适应症、穿刺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须有病人及家属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7.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房间实用面积不

2.要求配置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的超声诊断仪,并配备有专用超声引导穿刺探头及引导架。(穿刺探头要根据产品厂家要求消毒,普通探头须配置灭菌探头套,引导穿刺架术前应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3.配备麻醉应用的注射器、麻醉药品,有关药品须按说明书要求做皮肤试验。特殊病人做介入治疗必须请麻醉医师和心肺功能医师进行全程监测。

4.治疗前事先准备需要的穿刺针、活检针、导管针、导管、导管导丝、引流管、活检枪、负压引流器。

5.根据介入诊断及治疗的不同类型应该事先调试好所需要的仪器。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穿刺仪器设备】 仪器:

1.选用有灰阶或实时显示功能的高分辨力的超声诊断仪。 2.穿刺探头,目前使用超声换能器有两类。

(1)专用穿刺探头,专用穿刺探头穿刺槽有三种类型: ①中央孔型; ②侧旁孔型;

③中央槽型。

(2)普通探头附加穿刺固定架,(即穿刺导向器)。

另外,应用“+”字交定位法引导,普通探头也能用于较大病灶的穿刺引导。 2.激光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射频治疗仪、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仪、冷冻治疗仪。 3.穿刺针具。

(1)经皮穿刺细针;又称细胞学检查针或PTC针,为套管针由针鞘和针芯两部分组成,常用型号国内为6-8号(相当于国外的21-23G针),外径0.6-0.8mm 。经皮穿刺细针用于细胞学取材、囊肿和含液性病变诊断性穿刺抽吸,以及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造影。

(2)经皮穿刺粗针:指外径大于1mm,常用型号国内为12-18号,以

12、14号最常用(相当于是国外的16-18G针)。主要用于抽吸粘稠液体,如脓肿、血肿等,也可用于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

(3)组织学检查针:目前常用进口组织切割针有Sure-Cut针(组织切割缘针,常用型号为21-23G)和Tru-cut针(组织切割槽针,常用型号为14-18G)。国产有槽式穿刺切割针和多孔倒钩针二种。

(4)置管引流用具:常用有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导管、导管针、PTCD引流导管等。 【超声引导下穿刺器械消毒】

探头及穿刺所用针具必须严格进行消毒,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

(一)探头消毒: 1.液体浸泡消毒法:

一般穿刺探头虽具有防水性能,仍只能用气雾(甲醛、环氧乙烷等)消毒。不允许用酒精或其它消毒液浸泡。目前只有少数厂家穿刺探头可用消毒药品液浸泡消毒,探头如果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应该仔细查阅设备说明书。在浸泡消毒时探头与导线连接部切勿放入液体中浸泡,以免损坏导线。 2.气体熏蒸法有二种:

(1)24小时密封消毒法,玻璃容器(干燥器),隔板下方放入固体甲醛(晶体)50g,隔板上放置穿刺探头,密封24小时后可使用,此方法目前被认为最佳消毒法。

(2)快速熏蒸法,干燥器隔板下方放置弯盘,先倒入40%甲醛溶液10ml,然后加入过锰酸钾(PP粉)4g,探头置于隔板上方,5分钟后即产生白色气雾(次氧乙酸),30分钟后即可使用。熏蒸方法必须将探头插件部分进行密封。

3.无菌隔离套:

目前已广泛使用一次性探头无菌薄膜套,无菌隔离套在超声引导穿刺诊断、治疗中使用简易方便。

(二)穿刺针消毒:

穿刺针目前均使用一次性、其它操作器械各种敷料采用高压蒸气消毒,塑料导管中硅胶管可用浸泡法进行消毒。(一次性穿刺针避免重复使用)。

(三)穿刺活检包:

血管钳1把,布巾四快,巾钳4把,无齿镊1把,弯盘1个,消毒碗1个。注射器目前使用一次性无需放在包内消毒,但穿刺时应配置5ml2付,10ml2付,20或30ml1付。 【超声引导穿刺操作方法】

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进一步了解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确定穿刺体位和穿刺经路及脏器靶目标,包括穿刺深度和角度,酌情选择不同类型穿刺针和导管。穿刺全过程必须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操作者必须戴帽子、口罩,穿消毒隔离衣和消毒手套。换用消毒的穿刺探头,再次核定穿刺点,作局部浸润麻醉。

2.在监视器观察下将穿刺针沿探头孔槽经皮肤刺入病灶部位,监视器可显示进针方向和针道针尖到达的部位。

3.穿刺针到达预定的深度后,可根据需要进行抽吸活检、置管引流、注入造影剂或药物治疗等。

4.操作完成后迅速退针,抽吸物涂片、组织块固定送检。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1-2小时,无不适反应方可离开介入超声室。 【注意事项】

1.介入超声的突出价值不仅在于微创,重要在于定位精确。否则所有的介入治疗均可导致失败。所以高质量的超声设备、精确简便的引导穿刺系统、经过严格训练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超声专业医师是保证介入超声在临床成功应用的三要素。 2.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1)开展介入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应事先对治疗部位进行预测,特别是进针点选择及穿刺角度。在实施介入治疗操作中,若目标不清晰、针尖位置不确定,不可盲目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

(2)穿刺操作要求准确快速,一次到位,禁止针尖在监视器显示不清条件下反复试穿。 (3)介入术后应根据不同的治疗种类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有无加剧性疼痛,咯血、血尿等异常表现。有无异常离开医院前必须做治疗部位超声检查。如有异常必须明确原因,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不可有侥幸心理以免误诊。

(4)介入超声治疗过程中常见突发问题有三类:内出血、过敏反应、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动过速,事先应该有相应的药物、器械、人员准备。

超声介入性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病案号

临床诊断:

一、检查/治疗项目:□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 □腔内超声检查。

二、检查/治疗目的:□明确诊断

□协助治疗。

三、检查/治疗适应证:

(1)超声引导经皮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2)超声引导经皮

□细针

□粗针

□切割针组织学检查。 (3)超声引导

□心包

□胸腔

□腹腔

□盆腔

□羊膜腔抽液检查

□穿刺引流

□造瘘术 □注药。

(4)超声引导

□囊肿

□脓肿穿刺抽液检查

□置管引流

□注药□清洗。

(5)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造影

□置管引流

□注药。

(6)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影

□置管引流

□注药。 (7)超声引导经皮 □肾盂

□膀胱穿刺造影

□造瘘置管。 (8)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肝囊肿

□肾囊肿。

(9)物理能量导入

□射频

□微波

□高强聚焦超声

□激光 □冷冻

□核素

□无水乙醇注入。

(10)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

(11)腔内超声

□经食道超声检查

□经阴道检查

□经直肠检查

四、本项检查/治疗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广泛应用已证实有较高的安全性,只要您和医师配合,一般均能顺利完成,但因本人健康状况、个体差异及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接受检查/治疗时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出血

2.感染

3.药物过敏反应

4.诱发或加重原有脏器功能损害

5.损伤临近脏器

6.药物刺激性疼痛、发热

7.操作不成功

8.其它。以上所述是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并发症,如实介绍和了解此项内容,是医师和患者及家人的共同责任。

五、出现上述并发症的治疗对策:

此项检查/治疗的执行医师是按医疗操作规程认真准备、观察、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所述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并发症后,医师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处理的同时向家属紧急征求意见,可能来不及征求家属意见,需要采取紧急抢救治疗措施,希望得到家属的同意理解。

六、患者、家属意见:患者家属对本知情同意书中的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兹同意贵科实行该项检查/治疗,并望医师及相关人员恪尽职守,尽治疗之责任,执行好本次检查/治疗,如果期间发生意外紧急情况,同意接受贵科的必要处理。

患者签字:

家属签字:

患者与家属关系:

家属联系方式:

家属住址

医师签字:

上级医师签字:

签字日期

超声声学造影一般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经国家质检部门批准上市的声学造影剂。

必须使用具有造影功能的超声设备及记录、分析装置。

严格掌握禁忌证、造影剂用量及间隔时间。

声学造影对仪器设备有一定要求,造影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推广。

左心声学造影 【检查内容】

心腔与心内膜边界的对比;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房室水平分流;动脉导管未闭;其他:通过左心房内注射造影剂可观察房间隔瘤的形态、大小、部位以及有无破裂等;通过测定心房和心室内造影剂的排空时间可评价心脏功能等。 【检查方法】

左心导管法;右心导管法;外周静脉注射法;我国市场上目前允许使用的是Levovist(利声显)。

右心声学造影 【检查内容】

心内分流;肺动静脉瘘;静脉畸形引流;改善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心内膜及心腔结构;其他:心包积液穿刺时注射器内含有声学造影剂可帮助判断穿刺针是否已进入心包腔;可测量循环时间。

【检查方法】

基本准备:头皮静脉针,三通开关,硅化塑料管,各种规格注射器,穿刺左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以建立静脉通路。

副作用一般无副作用,极少数可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或头晕、头痛、眼花、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多发生于右向左分流患者。一般持续几分钟,1小时后所有患者可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相对禁忌证】

1.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2.严重心功能不全;

3.明显紫绀; 4.严重贫血;

5.有血管栓塞病史或高凝状态;

6.既往对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有严重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造影次数不宜过多,一般在5次以内。

2.两次造影时间间隔应在5min以上,以免蓄积。

3.造影剂不必全部注入,当所需造影目的已达到、所需观察的切面显示后,即可停止注射。 4.注射造影剂过程中病人若感不适,应立即停止。

5.注射完毕后应观察10min以上,患者无不适方可让其离去。

心肌声学造影 【检查内容】

1.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与处理选择; 2.估侧再灌注后的梗死面积。 3.评价溶栓疗效;

4.评估侧支循环和心肌存活性; 5.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和血流储备;

6.术中应用评价血管桥的移植位置;

7.指导心脏停跳液的输入途径及评价停跳液的分布;

8.指导肥厚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检查方法】

经外周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需应用新的超声成像技术:二次谐波显像,瞬间反应显像,能

量多普勒显像,能量脉冲反向技术,能量调节实时心肌声学造影,背向散射技术。定性分析:肉眼观察。定量分析:视频法、射频法。 【注意事项】

1.声场能量不均匀分布,近场大于远场,中心大于两侧,导致超声对微气泡的破坏不均匀,在同一切面内难以对比不同节段的心肌灌注。

2.声场衰减心腔内声学造影剂回声强度远大于室壁,短轴切面左心室后壁处回声由于心腔内微气泡的影响而明显减弱,可出现假阳性,使用低机械指数以减少微气泡的破坏,可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3.心肌声学造影剂的图像处理分析软件,目前还不能得到精确的定量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分析要求。

肝脏声学造影

【适应证】

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 【检查内容】

1.肝囊肿在整个造影过程中均无造影增强表现,但须与肝转移癌鉴别,应当结合二维超声特点。

2.典型肝血管瘤的造影增强方式为周边结节样造影增强,造影剂逐渐向中心充填。

3.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为早期动脉相病灶高灌注状态,属于完全增强,而门静脉相和延迟相表现为低回声。

【检查方法】

低机械指数技术

低机械指数特定造影技术使用低溶解度气体的超声造影剂,可以进行动态成像并对随后的三个不同血管相进行评估。

高机械指数技术

高机械指数可使微泡破裂,对探测局灶性肝病更有作用,也可用于鉴别诊断,可以在所有三个时相采用间歇扫查。

第15篇: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查质量控制流程

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查质量控制流程

一、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程序,确保临床报告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的各类真菌检测。

三、职责

实验室检验人员均必须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四、程序

(一) 临床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皮屑

边缘、疱壁、脓液、深层趾(指)间皮屑或活动边缘皮屑,取材前75%酒精消毒,作KOH涂片。

2.甲屑

用细挫或牙科磨钻取病甲与正常甲交界处并且贴近甲床部的甲屑,作KOH涂片。

3.毛发

取病发(变色,无光泽,弯曲,脆易折断,松动易拔除)15根,75%酒精消毒,3~5根作直接镜检。

4.脓液

无菌采集,注意颗粒,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寻找。可作革兰染色,常规的KOH涂片。 5.CSF

采集于无菌试管3~5ml,立即送检。置冰

1 箱不宜超过1h。离心后以无菌吸管吸取离心沉淀物1ml,作墨汁涂片镜检。

6.血液

无菌抽血3~5ml立即于无菌抗凝管中,BHIB:血标本量为培养基量的1/10,37℃5~7d出现浑浊或菌团,挑取镜检同时移种SDA(注:每天检查完毕后需摇动培养基,37℃震荡培养可加速真菌的生长,提高检出率。不作直接检查,因其直接检查阳性率低。

7.体液、痰液、尿液、粪便

①体液标本量10ml离心沉淀取2ml沉淀液做直接镜检培养。②晨痰3~5ml集于无菌瓶中(无菌生理盐水漱口数次后),挑取黏液或脓性部分:KOH涂片培养。③早晨中段尿或清洁尿10ml,离心取沉淀液1ml做KOH涂片培养(SDA每管种0.5ml)。④拭子:一般尽量不用,缺点:A.不能得到足量的标本;B.采集的标本也不易从棉花纤维上分离下来;C.容易干竭。采集标本后应迅速放入内装1~2ml无菌蒸馏水的试管送检KOH涂片培养。⑤纸盒送检,挑取黏液、脓血、乳酪样部分KOH涂片培养(加抗生素)注:单纯培养阳性,不一定有临床意义,KOH涂片发现菌丝,有诊断意义。

8.组织:标本置无菌平皿中立即送检,置无菌匀浆器加2ml蒸馏水,研磨成浆或1~2mm的小块,KOH

2 涂片培养。

(二) 涂片染色和直接镜检的质控

1.氢氧化钾/复方氢氧化钾法: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浮载液,盖上盖玻片,放置片刻或微加热,即在火焰上快速通过2~3次,不应使其沸腾,以免结晶,然后轻压盖玻片,驱逐气泡并将标本压薄,用棉拭或吸水纸吸去周围溢液,置于显微镜下检查。检查时应遮去强光,先在低倍镜下检查有无菌丝和孢子,然后用高倍镜观察孢子和菌丝的形态、特征、位置、大小和排列等。

2.胶纸粘贴法:用1cm×1.5cm的透明双面胶带贴于取材部位数分钟后自取材部位揭下,撕去复带在上面的底板纸贴在载玻片上,使原贴在取材部位的一面暴露在上面,再进行革兰染色或过碘酸锡夫染色,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双向胶带粘贴在载玻片上时不可贴反,而且要充分展平,否则影响观察。

革兰染色检查法:在载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将所采集的标本均匀涂在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或甲醇固定。再选择革兰染色方法,染色后,以油镜观察。

3.染液的质量控制

(1) 革兰染液每次新配置和使用中每周一次进行质控,并进行记录。

3 (2) 氢氧化钾/复方氢氧化钾每周进行一次质控。 (三) 真菌鉴定质量保证

1.对酵母样真菌如念珠菌或隐球菌在常规临床细菌室已有较成熟的方法学,可用显色培养基。

2.常规鉴定丝状真菌主要依赖于其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特点,所以要求从事丝状真菌检测的检验人员应作专业短期培训;任何实验室都应建立规范的涂片鉴定方法,要正确区分酵母样真菌或丝状真菌、毛霉菌和曲霉(有顶囊),对不常见的真菌不要轻易作为污染菌报告。 (四) 结果报告

1.药敏岗位检验人员综合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形成检验报告并签名,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人按照相关抗菌药物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核对药敏结果,尤其注意异常和少见结果。

2.告病人结果之前,应确定质控在可接受范围。3.经双人双核后的报告单交报告发放员分发到各病房或门诊病人,注意签收并记录。缺乏审核者得报告结果,应由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人在 24 小时内进行评估。

4.血培养阳性涂片为真菌和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的初步报告经核实后,按《三级报告程序》报告。

4 5.完成分析后的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后标本保存程序》安全保管标本和平板,要求有明确标识以备复查。3-5 日后,由废弃物处理岗位人员按照《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

遇到来自临床或病人对检验结果的抱怨,应按照《投诉与抱怨处理程序》处理。

第16篇: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负责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围绕医院中心任务及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全面制定并定期修订、不断完善医院各项工作质量控制标准有关规章制度,使之持续改进更加符合医院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2、对全院质控体系工作进行监督、考评,并组织、协调医院质控体系各职能主管部门抓紧抓好质控方案的实施;定期向被检查科室反馈质量考评信息和不定期检查反馈后的整改情况,定期编写«质量信息简报»。

3、负责实施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员质量管理素质。

4、每月一次深入科室进行全面检查、督导、考评。

5、负责病历终末质量的抽检,以及各种申请单质量的抽检,提出奖惩意见。

6、定期组织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通报医院近期全面质量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质控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7、及时了解和协调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

8、做好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的质量控制。

9、承办院领导交办的临时事宜。

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在主管院长的指导下,负责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并定期修订全院各项工作质量控制方案有关规定。

2、根据医院对医疗、医技质量的要求,制定质量管理标准,经领导和质量委员会审议后,组织实施,并做好检查、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3、制定医院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质量考核方案、质量控制目标、监测方法、主要质量措施等。

4、组织、协调、监督医院质控体系实施各项工作质控标准,定期向院领导和质量管理委员会通报全院各项工作质量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及建议。

5、不定期进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6、每半年有工作安排和小结,每月下发«质量信息简报»,按时参加全院组织的行政查房工作和积极开展院长质量查房活动。

7、主持科务会,领导全科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

8、做好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的质量控制。

9、承办院领导临时交办的事宜。

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相应的工作,主任不在时负责日常工作。

第17篇:质量控制工程师岗位职责(标牌制作公司)

1.负责管理和跟踪产品存在的问题。2.负责制定产品测试流程及相关规范。3.负责编写维护与产品相关的测试用例。4.负责归类整理和确认提交的问题。5.负责将归类整理后的问题提交相关人员,及后期跟踪测试。

第18篇: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相关的岗位职责

医学影像科岗位职责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上岗人员必须爱护各种影像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度和湿度,保证X线检查的正常运行;各种仪器设备及附属用品使用完毕后应复位并整理机房、清洁设备。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的使用条件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参数。未经岗位责任者同意,任何人不得开机使用设备。实习人员必须在老师指导下工作。

三、根据临床要求,进行常规和特殊摄影以及特种造影,及时和相关岗位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反馈质量信息。各种检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应请患者稍候观察结果,在使用碘对比剂时,工作结束后再观察15分钟,及时发现迟发反应。

四、坚守工作岗位,按时检查机房内不得会客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机房内不准吃食物,严禁吸烟。发生医患纠纷时,应克制、忍耐,多做解释,妥善处理,及时汇报。

五、加强防护意识。在对患者敏感部位进行必要的照射时,应尽量使用最小照射野。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正在工作的环境。对陪护人员应进行防护辐射教育和提供防护措施。

CT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人负责维护CT机房内所有设备,保证各项设施完整,并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定期校正各种参数,保证CT机正常运转。

二、CT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

三、CT诊断医师对病人进行扫描前,应审阅申请单,了解病情,提出扫描计划。CT扫描人员须按常规程序操作;对常规以外的选层、加层等应和诊断医师共同探讨,扫描结束要签名。诊断医师必须及时阅片,书写或打印结果,按时发送检查报告。

四、CT检查前必须确认无碘对比剂使用禁忌症者才能增强扫描。注入对比剂后应随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扫描结束后记录对比剂使用情况。患者离开机房后,仍应在候诊室(处)观察15min,以防碘迟发反应。

五、保持CT机房的清洁。扫描室、控制室、计算机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一般控制室、扫描室控制在22±4℃,相对湿度为65%以下。每天填写工作日志和机器运转情况。

CT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工作人员不准任意调班,非上机工作人员一律不准操作机器。

二、严禁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进入操作室。

三、不准在CT室内吸烟及吃零食。

四、进CT室前要换好工作鞋,未穿工作鞋的一律不准进入。

五、每天作好清洁卫生工作,发现机上有血迹、污物的,要及时予以清理。

六、每周五下午对CT进行比较全面的清洁和维修保养,每次维修保养时要有文字记录。

七、机器发生故障时要立即停机,并及时向科主任和设备科汇报。

八、服从科主任领导。

CT扫描操作岗位职责

1、检查电源,并严格按程序开关机,开机后注意观察机器初始状态是否正常;

2、开启空调机,必须根据气候变化情况,适当选择制冷或加热,确保室内温度保持在24~25度,并随时根据气候变化,选择制冷或加热及风量大小;

3、开机正常后,应检查机器外涉容量状态,根据实际需要清除并确认光盘已复制备份的多余图像,该工作由指定专人负责,避免造成误清;

4、开启照像机电源,并由指定专人定期清洗热敏头,确保胶片质量,避免任何划痕;

5、凡设备已设定的任何参数不能随意修改,确因技术条件的要求需要修改的报主任同意,

6、熟练掌握各菜单的操作应用,不清楚的命令不能随意点击;

7、扫描者负责扫描间监控电视的开关,并正确应用;

8、每天扫描前必须做X线管预热准备(校机);

9、关机前必须充分冷却X线管,未充分冷却前不能马上关机;

10、每周一做一次空气校准,确保图像质量;

11、输入病人自然情况,必须三查三对以避免造成错误或张冠李戴;

12、使用原辅材料注意节约,特别是胶片等费用较高的消耗物品;

13、每日工作完成后必须清理完所有物品,并做好当日检查人数设备状况等登统记录。

CT摆放病人位置岗位职责

1、根据扫描部位,准确摆放位置;

2、摆放位置正确,病人舒适自然,并做认真细致的解释,使病人充分放松,消除顾虑配合完成扫描;

3、随时注意空调温度,扫描间内必须保持在24~25度间;

4、根据扫描部位,准确计费开单,严格执行云南省制定的收费标准,不能错漏收;

5、做好病人扫描的登记工作,做到准确无误;

6、对急危重病人给予及时安排检查,对老弱残幼病人给予适当提前照顾;

7、对急危重病人需配合家属协助上下检查床;

8、扫描过程中应注意病人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9、定期检查扫描间内各种物资,不能丢失;

10、维持好检查扫描和病人秩序,做到忙而不乱,按顺序逐个检查;

11、扫描间内每周紫外线消毒一次;

12、扫描间内物品摆放整齐,定期清洁机器;

13、保持房间内照明完好,如损坏及时请电工房有关人员修理。

CT照片岗位职责

1、按时完成当日照片任务,准确使用窗宽窗位保证照片质量;

2、根据扫描部位,收费金额决定照片数量,在确保病人和诊断需要的同时注意节约,维护共同利益;

3、随时注意照片机运行情况,定期清洁热敏头,确保照片质量;

4、严格按技术要求添装胶片;

5、机器发生卡片时要正确处理,以免造成更多浪费;

6、补照片前必须慎视核对后,确实未照才能补;

7、点击照片前必须明确照片张数后才能点击;

8、照片时根据诊断需要进行排列组合,随时保持与医生和扫描者联系,避免盲目照片达不到诊断需要;

9、每天早晚上下班时注意开启弱电系统,应用该系统高质量的为病人服务;

10、准确无误的使用机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向主任报告;

11、照好的片必须随时清理,按病人姓名CT编号扫描部位三查核准后归套;

12、负责午间急诊扫描工作,并负责中午的安全保卫工作及来要求预约的解释工作。

CT注射岗位职责

1、坚守岗位,热情接待病人,并说明检查前注意事项;

2、根据医嘱做好造影前过敏试验,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试验完成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并做准确记录;

3、严格无菌操作,按感染办要求定期上报消毒记录和菌落采样;

4、治疗室和机房定期消毒,工作时必须配戴好口罩帽子;

5、需要口服造影剂的病人应提前安排喝药水,根据检查部位的要求决定口服量和时间的间隔,与扫描室密切配合,选择最佳时段进行扫描;

6、口服造影剂必须按1~2%标准配制,如有特殊需要根据医嘱执行;

7、保管好造影剂,用后注意回收,确保不遗失;

8、根据需要充分使用高压注射器和监护仪;

9、定期更换急救用品,急救器械定期检查消毒,并妥善保管。

10、定期检查吸引器运行状况,随时检查氧气气压状况。

11、造影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反应,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发现过敏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请急诊科协助。

12、定期检查介入所需器械用品保证随时可开台使用,节约用材。

13、与扫描者共同维护好扫描秩序。

CT接诊登记室岗位职责

1、登记室是CT检查的直接对外窗口,应做到 文明礼貌,热情接待,有问必答耐心解释,态度和蔼;

2、认真做好申请单的登统工作,预约登记检查部位、科别、姓名、年龄、CT扫描编号、日期和联系电话;

3、正确无误发放诊断报告单及病人片,必须三查三对;

4、认真搞好影像保管存档工作,不能错号漏号,归档整齐;方便存档资料的查找,防止遗失;

5、存档片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时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外借;

6、严格手续防止漏费;

7、与夜班医生认真交接班;

8、记时必须保持整洁;

9、无关人员请勿入内。

CT医师诊断室岗位职责

CT检查最终结果出自于医师诊断。为了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必须达到等级医院的标准,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90%。为此特做出以下规定:

1、诊断医师必须把好坐机质量关,包括扫描技术参数的确定、层厚及层数的把关、确定是否增强等。

2、技术组照片者,根据诊断要求合理地选择层面进行排列组合,并做必要的数据测量。

3、带领下级医师及进修医师集体阅片,认真耐心地指导书写高质量的诊断报告,并于下午4时前签发完报告单。

4、凡属疑难问题及有争议的诊断问题,需提交全科集体讨论,报告由科主任签发。

5、凡属遗留问题需做好标记,在医院规定时间内给病人圆满解决,不能推诿给下一班。

6、做好每天的登统工作,检查病人的CT资料,三查三对后交登记室。

7、每天工作结束后,需关闭计算机、空调机等电源及门窗。物品应摆放整齐,诊断室应保持干净整洁。

8、杜绝一切浪费现象。节约使用消耗性材料。

9、正确使用PACS系统,与诊断无关的或有毒的软盘、光碟禁止装入机器使用。不能任意对系统指令进行修改,不准装载与诊断无关的软件。

CT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一、CT室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以身作则,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制定科室业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

3、指导医疗工作,监控医疗质量;

4、签发疑难病例及干疗科的CT诊断报告;

5、掌握CT机的一般工作原理、性能、使用及操作技术并指导下级医生执行操作规程;

6、完成科室的医、教、研及管理工作;

7、加强科室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检查工作;

8、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并指导下级医生应用新技术。

二、副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坚守岗位,完成科室安排的医疗诊断工作;

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不断提高CT诊断及治疗水平;

3、承担疑难病例的诊断工作,参加会诊及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4、指导下级医生(含进修医师)的诊断和技术工作,对下级医师的诊断及治疗质量负责并签字;

5、掌握CT机的一般工作原理、性能、使用及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6、完成好病例登统和病案追踪工作。

三、主治医、住院医(讲师、助教)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生指导下进行工作;

2、坚守岗位按时完成CT扫描和诊断工作,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3、参加科室集体读片和疑难病例讨论;

4、掌握CT机的一般工作原理、性能、使用及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防损坏机器及差错事故;

5、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密切联系,完成好病案追踪工作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6、负责对下级医生及进修医生的诊断及技术指导;

7、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教学任务,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四、副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1、应以身作则,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2、协助科主任制定科室发展规划;

3、在科主任领导下,重点履行医技质量的把关工作;

4、亲自参加本室复杂、疑难、重大业务技术问题的处理;

5、每月参加和主持业务技术质量检查,掌握下级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工作指导;

6、督促下级技术人员,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CT扫描操作规程;

7、检查轮换岗位必须的交接班制度;

8、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引进开展新技术应用。

五、主管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2、坚守岗位,按时完成CT扫描操作及暗室工作,并对质量负责;

3、严格按CT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爱护机器设备,严防操作错误;

4、在扫描过程中,集中精力,注意观察影像及病人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上级技(医)师;

5、在上级技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对CT机工作原理及扫描操作等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

6、指导下级技师和进修医工作;

7、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总结经验,提高科研能力,参加集体阅片;

8、记录机器使用情况,轮换班时必须交接班。

六、技师(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2、坚守岗位,按时完成CT扫描操作及暗室工作,保证质量;

3、严格按CT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熟悉掌握,爱护机器,严防造成机器损坏;

4、遇有不懂或机器异常情况,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上级技师报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提高基础理论知识,刻苦学习CT机工作原理、操作使用,参加集体阅片;

6、每日记录设备使用情况,严格交接班制度。

七、负责注射、护理、接诊的主管技师(技师)的岗位职责

1、坚守工作岗位,热情接待病人,应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有问必答、耐心解释、态度和蔼;及时安排急诊的检查。并协调好患者和操作人员、诊断医师之间的关系。

2、根据医嘱,做好造影前过敏试验,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腹部检查按医嘱做好胃肠道的准备。

3、做好过敏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包括氧气、急救针剂等;

4、在造影过程中严格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反应,如有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及时向医师报告,实施急救;

5、严格无菌操作,配制药品实行三查三对;

6、负责造影器械和治疗的消毒工作;

7、定期检查急救车内药品,随时补充更换,保持氧气充足;

8、定期按感染办的要求,做好消毒记录及菌落采样;

9、转岗时必须严格交接班;

10、认真做好登统工作;

11、准确无误发放报告单及片子;

12、认真做好胶片的保管、归档工作,号码准确无误;

13、CT片一律不外借,严格手续,防止漏费;

14、以上工作在科主任和上级医技师指导下工作。CT室三级医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

一、三级医师的岗位职责

1、三级医师全面负责本组的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工作及科室主任授权的行政管理工作。对组内诊疗质量、技术操作和质量控制负有全程责任。

2、负责对本组下级医生的业务工作进行培训、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做好本组医疗文书质量控制、医疗过程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和人才培养工作。

3、完成医院和科室规定三级医师必须完成的各项医疗、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任务,并达到相应考核指标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4、带头执行,并指导、督促本组医技人员学习、贯彻《执业医师法》等国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定、颁布的各种医疗、技术规章制度。

5、对本组疑难疾病诊疗、重大质量控制和新技术应用等医院规定必须及时或事前向科室主任请示、报告的事项,负有请示、报吉的责任;对下级医师请示、报告的业务工作,负有及时答复、现场审核、指导的责任;对其它小组的业务工作,负有协助和协作的责任;值班期间,对全科发生的所有业务问题和医患关系问题,负有及时组织处理、通报和报告的责任。

6、对本组疑难疾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确定进行最后确认与审查。

二、三级医师的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

1、三级医师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临床工作需求,完成卫生部规定医技部门三级医师应完成的业务技术工作。三级医师每年在院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全年市常工作日的五分之四。三级医师应对本组发生的一切诊疗违规行为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对本人应报告而未及时报告的事件或本人应审核指导而未审核指导的事件,承担直接责任。

2、三级医师对本组工作实行24小时负责制,24小时负责组织、指导本组重大技术操作和急、危重、疑难病人的检查、诊断。在接到下级医师或临床科室或医院要求帮助的请求后,必须立即赶到工作岗位,组织进行相应的检查、治疗工作。

3、三级医师必须组织每周不少干2次的本组业务工作分析例会,讨论、总结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审查质量控制标准执行情况和设备运转情况。上述工作必须进行专门记录。

4、三级医师负有指导二级医师及时对本组医疗文书进行规范书写、报告的责任,必须确保本组诊断报告无分析、书写错误。疑难病人诊断报告、复检病人诊断报告、高级干部诊断报告,必须由三级医师亲自签发。

5、CT室三级医师应组织本室人员,每月至少抽检20份诊断报告,充分听取临床科室意见,分析、总结诊断符合率大于98%,定性符合率大于65%,每月写出一份诊断质量分析,由三级医师签改后报医务处。

6、三级医师每月至少应组织二次本室医技人员进行下列工作:疑难病例诊疗经验教训讨论;重要操作技术讨论和质量控制标准;组织开展新技术的应用;

上述工作必须详细记录。

7、三级医师应主动参加临床科室会诊,必须负责协助科室主任进行本科诊疗过程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8、三级医师因事外出或正常职业休假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处备案。

9、三级医师必须组织指导本室医师的规章制度学习,对本室不能协调解决的行政和业务问题必须及时向科室行政主任汇报,主动协助行政主任协调解决。

10、组织本室医师每年申报省级科研项目一次。

11、完成本室工作量定额和工作质量考核达标。

12、完成科室(教研室)下达的教学科研任务。

13、杜绝一切浪费,节约使用消耗性材料。

14、负责指导正确使用PACS系统,协助科主任管理所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15、负责指导急危重病人的诊疗工作,负责对碘过敏严重反应病人的抢救。

CT室护士职责

一、在科主任及专业医师和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产生。

三、做好CT检查患者的基本护理和精神护理工作。

四、热情接待患者,做好CT检查前后的介绍工作。

五、做好碘过敏试验及观察反应情况

六、准备好各项急救用品,在抢救过程中协助医生工作。

七、熟练掌握CT检查前注意事项。

八、护送患者进机房,并与扫描技师联系有关扫描事宜。

磁共振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磁共振是精密贵重的医疗设备,也是一种先进的医疗影像诊断手段。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临床诊断价值,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科室全体医技人员应严格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并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磁共振室医疗、行政、设备、科研、教学的工作。

二、主持每日的疑难片讨论,对扫描质量及诊断报告进行把关。

三、指导疑难病人的扫描及诊断。

四、承担院内外会诊任务。

五、指导科室的科研工作。

磁共振医生岗位职责

一、医生和技术员共同坐机扫描。医生应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和病情需要制定扫描方案并选择扫描序列,技术员协同执行。

二、参加每日集体读片,对病人的图像质量及诊断问题进行讨论,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认真登记。

三、进行临床病案追踪及随访。每月将追踪随访的结果进行集体复习、讨论。

四、每位医生(研究生)应每年就某一新技术或专题做一篇综述,每半年就某一疾病做一读书报告。

五、当日坐机医生为当日的值班医生,不得脱岗,负责医疗业务及急诊报告。急诊报告应在扫描完成后半小时内发出。

六、下班时关闭门窗、水电!!!

磁共振技术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每日开启、关闭主电源、主机、中央空调及磁体室风扇。

二、每日观察液氦情况,并做好记录,观察冷头、冷水机、氦压机及空调机的工作状况。

三、每天写操作日志,随时记录故障信息,并及时通知工程师。

四、爱护机器、精心操作,线圈轻拿轻放,定期擦拭机器。

五、负责摆放位置,对患者热情、耐心、细致。

六、按照登记室所安排的病人顺序进行检查扫描,急诊病人尽快检查,不得推诿、延误。

七、按照坐机医生的要求进行扫描操作。

八、不得脱岗。

九、遇到失超这样紧急情况时,应将病人紧急疏散出磁体室。

十、下班时关闭门窗、水电!!!尤其是水龙头。

磁共振登记室岗位职责

一、负责每日病人的预约安排、编号及诊断报告的发放。病人所带的其它医疗资料应收取后装入其MRI片袋内,以供医生参考,注意不得丢失、拿乱。

二、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应热情、耐心。

三、住院病人的预约时间不得超过一天,门诊病人不得超过两天(周

六、日除外)。

四、急诊病人即刻安排检查,不得推诿、延误。

五、负责管理好片库,片袋按号顺序摆放,不得出错。存档的胶片不外借(因病人已有一套完整的胶片),如有个别临床特殊情况需借用胶片时,须经主任签字同意,并有健全的借还手续。

MRI室护士职责

一、在科主任及专业医师和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产生。

三、做好MRI检查患者的基本护理和精神护理工作。

四、热情接待患者,做好MRI检查前后的介绍工作。

五、准备好各项急救用品,在抢救过程中协助医生工作。

六、熟练掌握MRI检查前注意事项。

DSA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分别由技师和医师专人负责导管室内的机器、器械等,做好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导管室的正常和应急运转。

二、DSA室人员(医师、技师和护师)均应相对稳定,定期轮转,确保其工作程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导管室医师应事先了解患者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时必须符合医疗规范。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接患者时要确认病历、影像资料,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手术名称、术前准备、术中用药及有关用药的试验结果。技师在造影前必须检查机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导管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五、工作结束后,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及时写好医嘱;技师应复位机器和整理机房;护师应清理、消毒器械,每天对导管室进行常规紫外线照射,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填写工作日志。

介入室护士职责

一、在科主任及专业医师和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配合专业医师进行各项检查的无菌操作技术,做好敷料、器械的消毒和准备工作。

三、接诊介入治疗患者,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名称、各种药物试验结果、皮肤准备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做好介入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监护及抢救工作。

四、负责所用器械、药品、物品的请领、管理工作。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守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督促无菌操作,并作好记录。

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巡视观察患者血压,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作好抢救工作。

七、每日清点各种药品、抢救器械,发现缺少补充,故障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八、介入治疗前铺好床单、枕头,准备好手术包、手术器械,术后及时清理房间,物归原处,做好房间消毒。

九、指导工人搞好卫生,垃圾分类处理。

第19篇: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

第一节

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1.1.3

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2.1.2

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2.2.1;4.2.2.2

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4.2.2.3

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4.3(针对科室)

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1;3.9.3.1

二、住院质量管理

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5.1.1

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2

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2,4.5.3.1

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4.5.6.1;4.5.6.2

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4

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5.7.5

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

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4.6.1.1

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4.6.2

3、术前知情同意-----4.6.3

4、重大手术审批、急诊手术管理、流程(及时、安全)------4.6.4

5、手术记录及术后首次病程及时、完整----4.6.6.1

6、离体组织必须病理检查--------4.6.6.2

7、合理术后医疗、护理、病情评估-------4.6.7.1

8、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4.6.7.2

9、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列为重点监测指标,建立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4.6.8.3

第二节 医务处质控指标

一、院、科质控数据库能提取与以下内容相关的数据

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手术与介入操作及并发症、麻醉操作、急危重症管理、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不良事件?)等--------4.2.7.1

二、临床路径监测指标

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4.4.4.1

三、医院对全部科室的质控指标:------------4.5.7.2 (具体计算方法见第七章) A: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死亡例数、两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非预期手术例数等; B:患者安全类指标(HQMS需细化到科室);

C:单病种质量监测定期分析持续改进。-------------- -检查方法4.4.6.1,第38页,+第七章; D:合理用药监测指标(HQMS需细化到科室);

E: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HQMS需细化到科室)

四、手术科室质控指标:----4.6.8.2(具体计算方法见第七章)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 (2)手术后并发症例数; (3)手术后感染例数;(第七章院感:术后感染率?院感提供,我科督促整改)

(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手术预防用抗菌药?药剂科提供,我科督促整改)。 (5)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的病种。

五、三甲评审中监测指标:(除单病种外,其他为每季度、每年统计分析)(全院总指标)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1、住院重点疾病:

总例数、死亡例数、2 周与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2、住院重点手术:

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3、麻醉

4、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二)单病种质控指标()

(三)ICU监测指标

六、其他专科性指标:

1、急诊科-------4.8.6.2

2、精神科---------4.14.6.2

3、血液净化(肾内)--------4.22.7.2

4、介入(DSA室相关科室皆查)-----------4.21.6.2

5、中医科---------4.11.4.1 第三节

质控相关专项检查与他科协作

一、医疗技术管理-----------准入审核、年度单项检查。------------4.3 主要针对第一类、

二、三类医疗技术,高风险医疗技术开展是否完成伦理审核、开展情况,人员资质,参照《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进行质量管理

二、与病理科、输血科、疼痛科、药剂科、院感科开展协作检查质控。

第四节 医疗质量控制职能部门 (医务处或质控处)资料(公共部分)

主要任务为“督导临床及相关部门完成医疗质量各项指标的考核,督促持续改进,有检查记录、分析、反馈、指导、再检查、改进记录”。

所以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最重要的一块工作是“落实对临床全部考核内容的检查、分析、指导,体现持续改进,遵循PDCA流程管理”。

故对临床的检查指标的分析、反馈即是质控办的工作内容,其余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院质控体系: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持续改进,有记录。------------4.1.1;4.1.2

2、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4.2.1.1

3、制定全面医疗制度,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体现持续改进4.2.2.

4、督促继教科完成“三基”考核,100%合格。

5、患者安全管理中,督促相关部门、科室妥善处理与医疗相关的一切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责任)------3.6.1;4.2.4.2

6、有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4.2.6.1

7、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4.2.7.1

二、医疗技术管理

1、医疗技术服务项目符合医院执业许可证中诊疗科目范围要求------4.3.1.1

2、医学伦理委员会承担医疗技术伦理审核工作------4.3.1.2(新技术伦理审核没做?)

3、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含“检查方法”中6条内容P24---4.3.2.1

4、医疗技术分类目录,包括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4.3.2.1

5、

二、三类技术审批文件------------4.3.2.1

6、医疗技术管理档案资料完整:

A、各类医疗技术审批记录、开展情况、上级批文、上报文档------4321 B、主管部门和伦理委员会对器官移植、三类医疗技术、临床科研项目、新技术、新项目的全程监管资料---------4.3.2.1

7、提交的器官移植、二三类技术临床应用年度情况报告------4.3.2.1

8、废止的医疗技术目录---------4.3.2.1

9、医疗技术的追踪管理,尤其是高风险医疗技术---------------即检查方法中的6条内容4.3.2.1

10、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科研项目的追踪管理

11、新技术医疗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4.3.3.1

12、对新技术的分级、准入、授权、中止进行动态管理4.3.2.1

13、有可能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条件(如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变异时,有中止实施诊疗技术的相关规定。4.3.3.1

14、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包括立项、论证、审批等管理程序4.3.3.2

15、申请诊疗新技术准入,应有保障患者安全措施和风险处置预案4.3.3.2

16、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进行全程追踪管理与随访评价4.3.3.2

17、主管部门有完整的新技术档案资料,包括项目阶段总结与监管资料4.3.3.2

18、根据监管评价。实施动态管理,确定新技术中止或转入常规技术4.3.3.2

19、有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4.3.5.1 20、有需要授权许可的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目录

21、有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及考评标准,对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管理4.3.5.2

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医疗、护理、医技、药学)4.4.1.1

2、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实施科室和实施病种目录4.4.2.1

3、对相关的科室人员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与考核,包括患者的知情同意4.4.2.1

4、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平台4.4.3.1

5、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时监测4.4.3.1

6、临床、医技科室、药学负责人及职能部门及时收集、记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7、通过医疗、护理、质控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8、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4.4.4.1

9、对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4.4.5.1

10、监督上报单病种病例,尤其死亡病例。4.4.6.2

四、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有对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病情评估的相关培训4.5.1.1

2、对抗菌药物、化疗药、激素、肠外营养的监管。4.5.2.3

五、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有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目录4.6.1.1

2、有手术医师定期业务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档案资料4.6.1.2

3、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明确需要报告审批的手术目录,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对临床科室手术医师进行相关教育与培训4.6.6

第20篇: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检查质量信息反馈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检查质量信息反馈

为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效的控制医院的感染,根据我院实际,感控办定期不定期到相关科室进行的监督、检查,现将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反馈如下:

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抽查各科室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灭菌后的器械和物品进行监测,全部达标。

二、发病率监测:医院感染发率在标准范围内,无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

三、科室管理方面:大部分医护人员都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但个别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七步洗法操作不熟练、手卫生依从性差。个别科室消毒记录不及时,物品摆放较乱,止血带未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较规范,个别科室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管未及时毁形处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有混装现象。个别使用后的针头没有放入利器盒。个别科室地面遗留有污染的棉签。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全部达标。

以上存的问题原因分析:

1、个别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2、个别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3、个别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不强。

1 改进措施:

1、加强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意识。

2、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3、规范操作,重视院感制措施在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的落实。

新蔡信和医院感控办2016-6-30

质量控制检查岗位职责
《质量控制检查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