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广告词

广告评论文章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2 12:06:02 来源:广告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广告评论

成立于1867年的瑞士雀巢集团,以创始人亨利·雀巢(Nestle)的名字命名,德语意思是小小雀巢。如今,小小雀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食品公司的代名词。1994年,雀巢被美国《金融世界》杂志评选为仅决于可口可乐和万宝路的全球第三大价值最高品牌。2000年,雀巢集团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雀巢在81个国家建立了479家工厂,全球员工总数约为22.5万名,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 雀巢产品主要涉及咖啡、矿泉水、猫狗食品、冰淇淋,在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在奶粉、调味品、巧克力糖果、眼科医疗用品等产业也享有较高声誉。尽管生产线很广,涵盖各类食品,但在消费者眼中,雀巢就是速溶咖啡的代名词。雀巢公司是如何让雀巢咖啡深入人心的?除了保证产品品质外,成功的广告策略是关键--让消费者在记住生动广告的同时,记住了雀巢咖啡。

全球广告的标准化

大量投放广告是雀巢公司的一大特色。在创造消费者的强烈品牌意识和偏好方面,雀巢公司从不吝惜花钱,这使公司很快赢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在韩国,雀巢仅用7年时间夺得35%的市场份额,瓦解了卡夫(kraft)通用食品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这主要靠大规模广告战;但大量投放并不等于无序地投放广告,雀巢广告讲求的是精而有效。 为了保证雀巢广告传播的质量,更好地实现品牌传播的一致性,雀巢公司选择统一的广告代理商,大量减少它在全球的广告代理机构。经过对所有合作广告代理的精挑细选,现在与之密切合作的代理减少到5个,分别是麦肯、智威汤逊、Pubilis FcB、奥美以及灵狮,它们形成了一个国际广告代理机构网络。虽然在全球只有5家代理,但雀巢公司的广告均堪称经典之作。

雀巢总部为每个战略品牌指定了优先考虑的广告机构,给予一定的自由选择度,各地分公司可以从这些机构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如,负责雀巢咖啡广告的主要是麦肯公司和智威汤逊公司。

雀巢公司很注意宣传上的细节,为了保证世界各地分公司在宣传上的一 致性,公司通过一些文件来约束各分公司。例如,标签化标准明确规定雀巢咖啡的标识、字体、所采用的颜色,以及各个细节之间的比例,就连取名,雀巢 也费了一番心机。雀巢咖啡(Nescafe)这个名字在世界各国的语言中,都给人一种明朗的感觉。在中文中,雀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强化了雀巢咖啡可以在你紧张、疲劳之后,让你放松片刻的感觉。

塑造品牌的广告三部曲

作为一个多世纪的品牌,雀巢的广告发展过程也同历史一样,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雀巢产品线广告主要以雀巢咖啡广告为主,它代表着雀巢产品广告的整体特性。纵观它的广告发展历程,雀巢咖啡的广告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演变。

三四十年代,速溶咖啡刚刚面世时,雀巢在工艺上的突破给传统喝咖啡的方式所带来的革命作为卖点,在广告中注重强调因速溶特点,突出速溶咖啡与传统咖啡相比的便利性,但这一广告创意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相符。三四十年代是一个男尊女卑、妇女缺乏自信的时代,相夫教子是妇女生活的要务,女性很少外出工作。买速溶图方便这就导致了广告主题与许多家庭妇女的购买心理相悖,因为女性消费者认为购买速溶咖啡给人不够贤惠的感觉,这可不是男人期望的妻子形象。在这样的广告之下,速溶咖啡的销售不是太好。可雀巢着眼长期效果,坚持用这个广告。后来,随着时代进步,妇女解放,步入社会的女性日益增多,速溶咖啡这种既方便又能保持原昧的优势终于大放光彩,速溶咖啡的优势终于被消费者认识,销售稳步上升。

五六十年代,随着产品导向型广告的流行,以及速溶咖啡被消费者广泛接受,雀巢开始转换宣传的重点。这一时期的广告着重强调雀巢咖啡的纯度、良好的口感和浓郁的芳香。世界各地分支机构都采用了产品导向的广告,强调雀巢咖啡是真正的咖啡。雀巢咖啡1961年进入日本市场时,采取的就是产品导向的广告战略,电视广告首先打出我就是雀巢咖啡的口号,朴素明了,一时间反复在电视上出现,迅速赢得了知名度。1962年,根据日本消费者以多少粒咖啡豆煮一杯咖啡来表示咖啡浓度的习惯,雀巢开展了43粒广告运动,可谓典型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策略。广告片中唱着雀巢咖啡,集43粒咖啡豆于一匙中,香醇的雀巢咖啡,大家的雀巢咖啡,优美的旋律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在第三个阶段,随着雀巢咖啡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可咖啡就是雀巢咖啡后,雀巢咖啡广告的导向转变为与年轻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广告尤其注重与当地年轻人的生活形态相吻合。雀巢咖啡(Nescaef)这个名称,用世界各种不同的语言来看,都给人一种明朗的印象,和消除紧张、压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而在汉语中,雀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和家有强烈的相关性)。在英国广告中,雀巢金牌咖啡扮演了在一对恋人浪漫的爱情故事中一个促进他们感情发展的角色。70年代,雀巢在日本的广告至今仍让许多人印象深刻。了解差异性的男人的广告运动表达这样的概念:雀巢金牌咖啡所具有的高格调形象,是经过磨炼后的了解差异性的男人所创造出来的。广告营造了雀巢咖啡让忙于工作的日本男人享受到刹那的丰富感的气氛,雀巢咖啡所具有的高格调,正好表现了勤勉的公司职员的形象。

雀巢咖啡在我国的广告战略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早期,首先以\"味道好极了\"的朴实口号作面市介绍,劝说国人也品品西方的\"茶道\"。那时候,对于许多年轻人,与其说他们是品尝雀巢咖啡,还不如说他们是在悄悄体验一种渐渐流行开来的西方文化。\"味道好极了\"的运动持续了很多年。尽管其间广告片的创意翻新过很多次,但口号一直未变。它几乎成了80年代每个广告人津津乐道的成功范例。

最近,雀巢咖啡投放了新版的系列电视广告,主题是\"好的开始\"。广告以长辈对小辈的关怀与支持为情感纽带,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为主角等,表达雀巢咖啡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增强接受挑战的信心。

这是在意识到90年代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型态微妙变化后,雀巢公司作出的反应。

当今的年轻人,他们渴望做自己的事,同时又保留传统的伦理理念;他们意识到与父辈之间的差异,但他们尊敬他们的家长;他们渴望独立,但并不疏远父母;虽然两代之间有代沟,但有更多的交流与理解;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但也要面对工作的压力和不断的挑战。这就是当今年轻人的生活型态!也成了雀巢咖啡\"新的开始\"广告的沟通基础。

纵观雀巢的整体广告策略,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合理以及灵活的运用。广告的本土化和标准化各有优势和不足,将本土化和标准化有机结合是许多跨国公司所追求的目标。雀巢在遵循全球化经营理念的同时,尊重和考虑本土顾客的需求、习惯和文化诸因素,在广告中反映出各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使品牌真正地满足本地市场。正是这种出色的广告策略,小小雀巢才有了今天的大世界。

推荐第2篇:广告评论

Kami日式布丁短片:说不出的甜蜜

短评:

一对陌生男女,一杯日式布丁,造就了一则甜蜜的暧昧插曲。没有对话,没有旁白,留给我们的却是满眼的轻快和甜蜜。Kami日式布丁的广告短片,用6分半的时间道出了说不出的甜蜜心情。

有很多时候,淡然无味的生活,就是被这样的小插曲添上了色彩和滋味。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总是会让自己那么感动。即便是身旁有人陪伴,当这样的甜蜜来临时,也该是不会拒绝的吧。

产品简介:

Kami日式布丁已于 Market Place by Jasons, 惠康, Mos Burger, ThreeSixty, Freshne Burger, OK 便利店(150间), VanGo 便利店及 ēpöch coffee bar & deerterie 有售。

延伸阅读:

以高质素糕饼甜品和咖啡闻名的ēpöch,一直致力透过多元化具创意的产品,令大家更能享受生活中的点点甜蜜滋味。最近ēpöch推出全新日式布丁- Kami,并于鰂鱼涌太古坊分店举行产品发布会,邀请曾经为麦当娜设计生日蛋糕的星级饼厨、ēpöch集团总监Etienne Irazoqui及乐坛新晋唱作组合糖兄妹,为大家炮制得意有趣的Kami。

香港作为世界知名的美食之都,各式各样的食物应有尽有,而甜品更是一众食客的心头好。然而市民对食物的质素极为讲究,这种对甜品的热情和坚持,正好与Etienne的理念不谋而合。凭藉丰富卓越的糕饼製作经验,Etienne成功创制出高品质的甜品 – Kami日式布丁,让大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好滋味。

推荐第3篇:广告文案评论

评南宁市楼盘广告语

广告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好的广告可以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精彩的广告更是一种艺术,广告和经济效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广告也是和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在看电视、看杂志、逛街时常常会看到不同的广告,我们也会因广告的导向而购买商品。广告的名目,五花八门,广告的形式,异彩纷呈。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广告语和作用。一方面,广告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广告我无孔不入。也带来了害处,虚假广告、太多太滥的广告往往引起人们的反感。广告具有真实性、目的性、艺术性和功利性。

南宁房地产广告是记录房地产时代的音符。房地产广告也就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不断推向高潮。楼盘广告诉求也逐渐由原来的实用性诉求,走向功能化、环保化、理念化、品牌化的诉求传播阶段。

荣和·山水绿城-----大城理想照进现实。在如今房价日趋高涨的情况下,荣和推出这一广告语,无疑是想为每一位市民提供一个家。市民们由对房子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能转变为现实,这是商家的一个广告语同时也是一种承诺。 荣和·山水绿城将打造成为集住宅、商业中心、商务公寓、写字楼等为一体的大型都市综合体,在建筑规划上,采用总体围合、点面结合的手法,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外墙用色温暖,在园林上融合法国宫廷的巴洛克式园林风格及现代法式园林手法,利用丰富的雕塑水景和层次丰富的植物配搭,水体蜿蜒有致,巧妙布局雕塑、法式廊柱、跌水、生态人工湖等。尽最大能力为顾客打造一个和谐环境,为顾客打造一个幸福的氛围。让顾客对购房这一愿望由理想成为现实,同时也是商家在建立房产王国的梦想,为的是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有房住。我相信,家永远是人们的避风港,是人们在面对繁重的工作后能全心放松的处所。

华润幸福里-----幸福里,收藏广西一千个传奇。幸福,是人类对生活、对人生共同的心声。人人都希望能过得幸福美满。商家抓住顾客这一心理,以“幸福”为中心打造城市住宅。幸福是心中的平和,是对生活的享受,是感悟愉悦的舵手。只要有一颗感知幸福的心,一双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那么,幸福就在心里。幸福,源于怡然自得的环境,源于臻于完美生活的态度,源于品质之后的生活品味。

由此可见,广告的力量的很强大的,一个好的广告语不仅会吸引顾客的注意,还能表达商家对顾客的承诺,也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一个完美的方案离不开一个优秀的设计,一个优雅的人居环境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

推荐第4篇:评论文章.130

1.《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别以厚重换轻薄

据报道,最近,一段《黄河大合唱》视频居然被贴上了“搞笑”的标签在网络流传。这几年,以另类形式表演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公司年会或晚会的热门节目,甚至还曾被搬上电视荧幕。

《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的交响乐,它以黄河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战斗决心,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一首《保卫黄河》曾鼓舞了几代中国人,听者都为之澎湃。但在当下的一些娱乐节目中,它竟被多种形式以恶搞,美其名曰传统形式的歌曲听着让人提不起兴趣,用创新、包装等为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行为进行辩护。殊不知,拿着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厚重,换一时肤浅的欢乐,实在有些轻薄和无知。

恶搞《保卫黄河》,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早在几年前,一些学校、企业,甚至媒体就开始了恶搞风,除了所谓的以创新名义弘扬爱国歌曲这层外衣之外,可能考虑更多的是收视率和吸引眼球。有的点评嘉宾还口无遮拦地为这种恶搞点赞叫好——“没什么不可以调侃的,非常好玩”,当把好玩作为唯一目的,恶搞《黄河大合唱》,就变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敬畏感掉了一地。

《黄河大合唱》产生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清晰和不可辩驳的,年轻一代与这类歌曲确实有时代感差距。因差距而不熟悉,因不熟悉而产生疏离感、无畏感、戏谑感,可能就变成了自然发生的事。在一切可以挑战,一切可以调侃的如今,《黄河大合唱》没能逃脱被调侃的命运。

《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并非个例,那些被歪曲的革命先烈形象也是一样。电视、网络中那些相关革命英雄的影片,很多都被加上了一段传奇或者感情戏,综艺娱乐节目迎合恶俗之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近些年来,尽管对恶俗、丑化、歪曲的恶搞风进行了整治,但难抵一些自媒体自身利益高于一切,在明星效应、自我中心的作用下掀起恶搞之风。面对恶搞之风,光有气愤是不够的。恶搞《黄河大合唱》等行为,不光在民族感情上难以容忍,从著作权法等法律角度,此类恶搞行为也触犯了法律。著作权拥有者有权拒绝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丑化等,作为继承者,冼妮娜、张安东等完全可以对这些歪曲丑化者提起诉讼,对这些歪曲者形成震慑,而这,也将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

娱乐也需要有底线,娱乐也需要有底线,用戏谑的方式来表达《黄河大合唱》,并不是幽默,而是超出了底线的恶俗。是一种忘记本来,迷失自我,换取轻薄一笑的做法,最后只能被人嘲讽。

保卫黄河,彼时的民族有危机感。恶搞《黄河大合唱》,此时的你我可有文化危机感和文化自觉性呢?(张立

2.恶搞《黄河大合唱》,岂止无知和轻佻?

曾入选“十大抗战歌曲”的《黄河大合唱》惨遭恶搞。据报道,在某单位年会的视频中,这首歌曲被人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恶搞,引得台下哄笑。近年来,恶搞《黄河大合唱》已成为公司年会或晚会的热门节目,甚至还被搬上电视荧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黄河大合唱》被誉为“民族危亡时刻奏响的时代最强音”,如今的处境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细看视频中的表演者,摇头摆尾,搔首弄姿,不只是丑化经典,更是在亵渎历史,丑态令人作呕,何其荒唐?

一首《黄河大合唱》,交织着家仇国恨,抒发着卫国豪情,既有“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的悲戚,更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壮志。经典沦落至此,是时代之殇。抛弃经典,就是忘却历史。值得追问的是,恶搞《黄河大合唱》绝非个例,从企业到学校,乃至某卫视的综艺栏目,均有此丑陋行为。这绝非“集体无意识”,而是在过度娱乐化支配下的道德沦丧。把肉麻当有趣,把恶俗当宝贝,为了追求娱乐无所不用其极,这不仅是无知,更是麻木。

娱乐有边界,恶搞分对象,不是所有娱乐都该鼓励,更不是所有的元素都可恶搞。正如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所称,“父亲是用血和泪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之魂。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连浸透民族耻辱的经典作品都敢恶搞,不是忘本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承平日久,追求精神快乐无可非议,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公民权利,但是通过恶搞经典而获取快乐,这种快乐是廉价的,是庸俗的,也是不可宽宥的。

谈到文艺创作,总书记批评了一些现象,比如,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像这种恶搞,谓之垃圾毫不为过。

“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必须对恶搞经典说不。否则,会有更多的经典被亵渎。恶搞经典,只会让亲痛仇快,只会消解价值认同。就目前而言,除了谴责此类恶搞现象,还应该构建惩戒机制,对当事人依规处理。

3.别用恶搞毁了艺术

调侃经典作品、愚弄历史记忆,既超出了娱乐的边界,也亵渎了艺术的神圣

伴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一群人一边吼着“年终奖,年终奖,我们在嚎叫,我们在嚎叫”,一边摇头晃脑故作癫狂,时而瞪大眼时而张大嘴,时而扭动屁股乱舞手臂„„最近,一个“年终奖”版的《黄河大合唱》视频流传在网络上。低俗的歌词、夸张的表演,大多数观众看后不仅没有发出笑声甚至想“咆哮”:“怎么能这样糟蹋我们的经典歌曲!”

恶搞式表演,在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能逗乐别人固然好,但表演形式和内容本身并非没有底线。以恶搞经典作品的形式取乐观众,既不是传承经典,也绝非艺术再创作。《汉书·艺文志》中就提到了“哗众取宠”的问题,以浮夸的言行迎合观众,借此骗取信赖和支持,说白了就是一种对观众的欺骗。生活的确需要逗笑和欢笑,但一种表演能否达到逗笑别人的效果,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力和水平。一位老艺术家提醒过,“歌词最容易写,歌词最不容易写好”。娱乐有娱乐的底线,严肃有严肃的必要,调侃经典作品、愚弄历史记忆,既超出了娱乐的边界也亵渎了艺术的神圣,根本无法传递会心的笑声。

之所以说恶搞经典作品危害甚深,不仅因为恶搞本身的解构负能量很大,也在于“集体无意识”的破坏力量不容小觑。不可否认,恶搞在表演时可能激起一些廉价笑声。正因为解构和恶搞经典来得容易,博得的笑声也很廉价,所以表演形式容易被更多人模仿。有记者发现,恶搞《黄河大合唱》不仅堂而皇之出现在某些公司年会上,还出现在幼儿园、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晚会上,甚至登上了电视荧幕。嘻嘻哈哈一场看似无足轻重,但廉价笑声中所传播的,并不是什么娱乐精神或者欢笑氛围,而是价值的愈发虚无,道义的愈发破落。以无所谓的态度恶搞和篡改经典作品,会在温水煮青蛙中撕毁本应坚守和捍卫的道义底线、价值认同,从而拉低人们的审美品位,混淆正常的社会认知。由此而言,抵制恶搞和解构,人人都有责。

历史不是一个什么都可以装的“空袋子”,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文艺作品,同样不是什么都可装的“空袋子”、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的“草稿纸”。《黄河大合唱》中所歌唱的,是八路军东渡黄河、饮马太行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是全民族觉醒、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说它是“民族之魂”“不朽之作”毫不夸张。为图搞笑而篡改这一反映民族救亡之声的代表作,显然是一种对历史的亵渎、对民族精神的挥霍,与浑浑噩噩的“蓬间雀”何异?军人常常说,和平年代尤须警惕“和平积习”。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同样需要保持对历史冷漠病和虚无症等和平积习的警惕。

“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对待先辈们燃烧生命谱写的历史,抱持温情与敬意是最起码的要求。历史里不仅有先辈的奋斗,更维系着我辈的过去和未来;经典作品承载着的不仅是艺术创作的高峰,更有民族的兴衰和荣辱。尊重历史、尊重经典,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对未来的尊重。

4.克隆猴研究伦理规范不可或缺

日前,中国科学院发布消息: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人们在兴奋的同时,也隐隐觉得恐惧:会不会有一天,人也能被克隆?灵长类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会不会给人类带来更多伦理困境?好莱坞2005年的科幻大片《逃出克隆岛》中的情景,似乎已不再是科幻。

其实,从“多莉”羊诞生的那天起甚或更早,人们就已经明白:克隆人不再是个理论难题,技术层面的成功是早晚的事。因此,对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讨论从未停歇——2000年,首个胚胎细胞克隆猕猴在美国诞生,世界范围内就掀起了广泛的讨论。

不过,在大多数科学家看来,不能克隆人,不光是一个伦理问题,更是不可触犯的法律。不只是克隆技术,二十几年来,生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出现之后,科学家、宗教界、公众就一直在讨论其中可能涉及和引发的伦理问题,并逐渐在更大范围和趋势上达成一致。此后,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克隆技术在内的诸多技术的使用和研究进行伦理规范。比如,我国2003年发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规定: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

说回体细胞克隆猴这一成果。据介绍,这项实验是在严格的伦理规范下进行的。早在2005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就成立了由伦理学专家、生物学专家、医学专家和社会人士组成的生命科学伦理委员会,“对上海生科院及其有关项目的研究人员在涉及人体和动物的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和程序性问题上进行指导并给予帮助”,“开展伦理审查管理工作,制定生命科学研究项目伦理审查的基本标准,对计划开展的涉及人体和动物的生命科学研究事先进行审查,批准符合伦理标准的研究项目,并对获批的研究进行监控,以确保研究涉及的对象确实受到了保护,对所有有违伦理规范的研究项目予以否决或要求对不当之处进行修正”。体细胞克隆猴这项实验也是在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监督下开展的。

那么,用灵长类动物做实验是否违背了科研伦理,尤其是尽量保护实验动物生命的原则?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答案。不过,就如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介绍的,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每年都要用大量猕猴进行药物筛选等科学研究,但因为猕猴的遗传背景不同,需要大量动物实验才能进行有效筛选。有了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就能培育出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模式动物,这将减少实验用猕猴的数量。

当然,涉及人类存续和发展的伦理问题,再怎样谨慎也不为过,这需要包括科技界在内的各方参与和充分讨论。不过,技术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使用它们的人——能够威胁人类生存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类本身。

5.无人机,有了规矩才可成方圆

前两年不时有无人机闯入禁飞区的消息,让民众捏一把冷汗。近来类似新闻似乎少了,但对无人机加强监管的呼声不断。实际上有关部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相关法规的制订。1月26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一发布,在工信部官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立即引起了热议。 这是国内首部国家级无人机飞行管理专项法规征求意见稿,不难想象,出台后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和行业指引作用。无人机从一开始归属国家体育局航模运动管理中心管理,到从空中管制出发,要求无人机的所有飞行“必须预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再到如今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工信部、民航局等多个部门介入,这背后既反映了无人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也折射了无人机监管的沿革。

把无人机再当做航模运动,当然是过时了;可要求所有无人机上空就必须申请,也不现实,说得到、做不到。所以,对于无人机监管,现实的路径就是根据其不同用途和重量级分类加以指导。这也是征求意见稿的总体思路,即将无人机分为两级三类五型:先按执行任务性质分作国家和民用两级,将民用无人机从中打包出来,再按飞行管理方式,将民用无人机分作开放类、有条件开放类和管控类,最后再按照飞行安全风险和重量等指标,分作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民用无人机。这就清爽了许多,什么无人机该怎么管,一目了然。

这部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就是打破了“一飞就要申请”的原则,对微型和轻型无人机加以豁免,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轻型、植保无人机在相应适飞空域内飞行,只需实时报送动态信息。这就等于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迎合了行业发展的需求,给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无人机产品让出了市场生存空间。我们平常用来航拍和自拍的无人机,90%以上属于这两种类型。如何平衡市场需求与空中管制以及公共安全的矛盾,是原先无人机监管的突出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随着无人机日益普及,无人机行业的蛋糕也越来越大,有机构预测,未来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我看加上所能带动的相关产业,可能还不止此数。更重要的是,国内无人机企业发展迅速,如大疆等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领先地位。只是这两年,由于要求强化无人机监管的呼声很高,企业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挫折。从这个角度讲,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也是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无人机当然不能没有规矩,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受政策所限而扼杀了行业领先发展的机遇。何况,过去对无人机也不是说没有管制,而是缺乏权威性、统一而且可行的措施。如今,对于如何防止无人机闯入禁飞区、限制空域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已经基本上能实现动态控制。在这背景下,这部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和最终出台,相信既能够加强对无人机的规范化管理,也可以对无人机产业发挥助推作用。只要不偏离这一初衷,企业和公众在讨论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包括实名登记等问题,都可以在后续中进一步完善。

6.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

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楚霸王项羽自矜其功,直到四面楚歌时仍执迷不悟,发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叹;而汉高祖刘邦清醒自知,将“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归结为“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与程思远谈话时所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事实证明,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我们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认真发扬优点、纠正失误。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却背离了初衷。有人把总结等同于写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论道、凭空出理,只求辞藻华丽、句式整齐,不管是否源自实践,是否对工作有益;有人视总结为论功行赏的机遇,把尚在构思的蓝图包装成已经完成的工作,为明显存在的问题罗织借口,结果吹大了政绩泡沫,遮蔽了潜在矛盾;有人把总结写成流水账,抄抄文件、堆堆数字、列列表格,既囫囵吞枣应付自己,也草草了事敷衍上级。凡此种种,均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

如果对总结来个“总结”,敢于直面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心理学认为,人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或推卸,以拒绝痛苦情感的折磨。然而,哲人有言: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此以往,只会踟蹰不前、能力退化。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

法国作家福楼拜谈及写作体会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你必须把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如果我们缺少勇于剖析的心理素质,丧失探寻本质的研究精神,就容易制造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花架子”,总结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结是客观的观察,也是高度的概括、智慧的结晶,必须保证“含金量”。

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个“绿”字,就经历了十多个字的反复揣摩。安于做思想懒汉,惯于照猫画虎,难以成就高质量的总结。保持清醒、善于钻研、提高认识,才能知兴替、明得失,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7.餐厅服务费不能是“糊涂费”

最近,北京居民陈女士在一家餐厅用餐后看账单,发现比别家餐厅多了一项“服务费10%”,她询问“为什么事先没有告诉我有服务费?”服务员拿出菜单,指向菜单底部一行小字“加收10%服务费”。上海居民王大爷带孙子去迪士尼游玩,给自己点了368元的西式套餐,给孙子点了258元的儿童套餐,结账时发现加收了15%的服务费。王大爷也有疑问:“高昂的菜价里不包含服务费吗?为什么还要加收?”餐厅加收服务费到底合不合理?

按照一般人的朴素理解,餐厅加收服务费应该算是不合理的乱收费。因为顾客用餐支付了餐费,餐费已包含了食材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以及水电燃气等必要开销,而服务费显然属于人工成本之列,餐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本是应尽的义务,岂能要求消费者另行埋单?

有法律人士认为,餐厅收取服务费虽然没有法律依据,但目前也没有法律禁止收取服务费,“从法理上说,民事主体之间的行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所谓餐厅服务费,也循此理”。毕竟,商家的逐利本性是排于首位的,但顾客和商家相比,顾客弱势、商家强势,要较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恐怕不该赋予商家“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自由,随意收取服务费。

退一步说,即便“法无禁止即可为”在餐厅收取服务费上是成立的,那也存在一个收取标准是否合理的问题。从法律上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有获得公平交易的权利,公平交易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价格公平合理。就此而言,餐厅收取服务费的标准,应当坚持公平合理、质价相符的原则。然而,餐饮业是一个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上述消费者被加收10%服务费甚至是15%的服务费,收费之高,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难言其公平合理、质价相符。

要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经营者还应明码标价。按照相关法规,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有权要求经营者告知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等情况。据此,餐厅在向顾客提供服务前,也即是在顾客消费之前,就应当精准主动履行告知义务,让消费者实际获悉它们会收取一笔服务费。只有保障了顾客的知情权,才能保障其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若只是在菜单、桌签或店内某处使用不醒目的字体标注,不足以引起顾客注意,在结账时才告知,如此“糊涂费”则有侵权之嫌。

无论是早已被相关部门叫停的“开瓶费”“洗杯费”,还是现在的服务费,都屡屡暴露出商家“盈利大于服务”的经营惯性思维。然而,在一个开放的市场,消费者的选择是自由的,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惩罚不良商家。与其为蝇头小利伤了消费者的心,不如提高服务水平,赢得更多人的青睐。服务费引起消费者抱怨也提醒经营者,餐饮业价格虽由市场调节,由经营者自主制定,但也不能不顾及消费者,随意乱收服务费。(何勇海)

8.百年品牌,不要一个个倒在金钱的“石榴裙”下

在华北地区,驴肉火烧是大家所喜爱的传统小吃,大大小小的驴肉火烧店也遍布在华北的各大城市,一如“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声名远扬。“河间驴肉火烧”是拥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小吃,因此这些店铺,也多以“河间驴肉火烧”作为卖点。

然而在坊间,经常传出不要去吃驴肉火烧的声音。原因无他,以现有驴的养殖成本和数量,根本不够支撑起庞大的驴肉火烧消费市场。今天(1月8日),媒体的调查揭秘,坐实了坊间的这一传闻。

报道里,在被冠以“中国驴肉火烧之乡”的河北河间,多个乡镇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他们所加工的“河间驴肉”多不含驴肉,而是由骡子肉、马肉甚至猪肉,加上驴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剂煮成。这样的“驴肉”价格低廉,一斤在20元左右。

就此次媒体调查结果来看,恐怕大家所吃到的绝大多数驴肉火烧,用的都是调查中所说的用其他肉替代熬煮所制成的假“河间驴肉”。因此,有一个问题亟待明确,这些熟食加工黑作坊,是怎样生存下来?毕竟,坊间传闻不会空穴来风,而每日数吨的假驴肉流出,也不可能被掩盖的天衣无缝,为何监管部门就发现不了?

从报道中来看,有关部门并非没有做过努力。当地食药监部门负责人对假驴肉并不讳言,多年来当地相关部门针对驴肉制品也开展了多次打击行动,但现实情况并不如人意。报道中的这些黑作坊,基本都没有营业执照,现场照片显示生产制作条件极其恶劣,多在民房里进行。

执法部门并非没有强力依仗,掺假掺杂是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可为何多次监管的效果依旧如此?如此大规模制售假驴肉行为还需要靠媒体调查暗访,个中问题,恐怕还需当地监管部门自查并改进了。

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是一个长久性问题,并不能只靠一次监管或者一次专项执法行动解决。如何让执法成果落实长久,并非没有途径。比如建立食品从业负面清单制度,对曾经出现过制售假驴肉的从业者、从业地点,实现定时定点周期性排查;比如加大对当地参与食品运输、乃至货物运输的货运公司的常态化检查,控制假驴肉流出的可能性„„方法并不是没有,若河间有关部门愿意沉下心去,做好同假驴肉打拉锯战的准备,此次引发关注的假“河间驴肉”事件,就有可能不会发生。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只会造成对品牌的伤害,过分逐利不会带来品牌的长远发展。当年的金华火腿如此,现在的“河间驴肉火烧”也是如此。

真假驴肉,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是难以区分的。现时的食品安全环境,本身已经动摇了消费者对市场信心。正是基于此,唯有在“河间驴肉”的流通上,严控质量把好关,让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真“河间驴肉火烧”,才是有关监管部门的应行之举。而这,也是维护好“河间驴肉火烧”这块百年品牌的题中之意。(陈鸣默)

推荐第5篇: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人民日报:落实\"两学一做\" 炼就党性\"硬功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重视思想建党,是我们党90多年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就要炼好“四字功”。

筑牢基础,在“学”上下功夫。要把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作为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提升本领之“基”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党员要充分认识到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要明白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自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在讲话中找方向、找方法。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带头学习讨论,带头开展批评和

1 自我批评,带头解决自身问题,守住共产党员的底线,自觉在学习中强化规矩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落地落实,在“做”上下功夫。“两学一做”,关键在“做”。我们要把此次学习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做合格共产党员上,教育引导党员具备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党员合格的标准是具体的、明确的,刘云山同志指出,重要的是坚定信仰信念、强化政治意识、树立清正风气、勇于担当作为。“两学一做”,实质是把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融为一体,广大党员应当学做互进、知行合

一、表里如一,更加自觉地尊崇党章、履行党员义务,更加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聚焦问题,在“改”上下功夫。“两学一做”,重要的是端正思想作风、解决突出问题。这些年来,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但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松软、不严不实等问题,解决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要抓好党员队伍突出问题整改,忠实践行“三严三实”,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动真格、见真功。要运用好正反典型之镜,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身,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做到心 2 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蓄能转化,在“干”上下功夫。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学”和“做”的最终目的,是紧扣中心工作,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决战全面小康。开展“两学一做”,要与当前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干字当头,善于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勇于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勤于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更好地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咬定目标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鼓足“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开创新局面。要只争朝夕干,一刻也不懈怠、一天也不耽误,思想上绷紧、时间上抓紧、落实上赶紧,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新业绩。要与时俱进干,千方百计补齐补全短板,做强做优长板,走稳走好发展新路,以实干实绩造福人民群众。要担当负责干,增强思想自觉,强化责任担当,提升素质能力,敢作敢为,干净干事,善作善成。要齐心协力干,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干、带领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脚踏实地、建功立业,为决战决胜“十三五”而不懈努力。

如果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主要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展开的从严治党活动,那么“两学一做”则是将这种活动向纵深方向延续、向基层党员方向推进,促使普通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深化理论学习、锤 3 炼党性修养、炼就党性“硬功夫”。

通过“两学一做”,炼就规矩意识“硬功夫”。“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事先要立规矩,规矩意识是党中央尤其时中央纪委在推进从严治党过程中一再强调的内容。如何树立规矩意识?就必须先了解规矩界限。党章党规就是党员的规矩,就是衡量党员行为的标尺,就是悬在党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深入学习、认真践行党章党规才能做到懂规矩、守规矩。

通过“两学一做”,炼就思想理论“硬功夫”。思想理论往往决定着前进方向和前进的距离。深刻把握好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深刻把握好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是普通党员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指导广大党员生活工作的重要指南,把握好并贯彻好中央政策和领导讲话精神才能更好地做好一名合格党员。

通过“两学一做”,炼就干事创业“硬功夫”。在党中央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起总攻的关键阶段,加强各级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是这场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广大党员只有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踏踏实实落实“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就能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素质并在“中国梦”的历史篇章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第6篇:时政评论文章

秸秆“不烧咋整”还要问多久

老问题,老不改,不是没思路,就是没决心。与其大费周章地对农民烧秸秆围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秆利用率上想想办法。

今冬多地雾霾频现,“秸秆焚烧”再次出现在环保、气象部门对雾霾成因的分析结论中。而11月份黑龙江地区的秸秆点火数量创下新高,也让黑龙江饱受舆论炙烤。面对记者采访,有当地村民坦言“不烧咋整啊,只能是烧。”其实除了黑龙江,在全国许多地方,禁烧秸秆的宣传年年在做,烧秸秆的危害年年在说,甚至对烧秸秆的人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可秸秆的火光依旧闪亮。

为啥?根源是清晰的。过去,农作物秸秆用于取暖、做饭和喂牛,是舍不得扔的宝贝。如今,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秸秆失去用武之地变得“没用”了,甚至成为农民的负担——“不烧,种不了田;运走,费不少钱”。付之一炬,可谓最便捷、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方式。

咋办?出路是明确的。连垃圾都是“被错放位置的资源”,更何况是秸秆——粉碎还田,可提升地力;压成颗粒,可制生物燃料;混合应用,还能发电、做工业原料、食用菌基料等。笔者曾在安徽蚌埠沫河口村看到,村头开阔地,一块块打捆后的秸秆堆积如山,秸秆收购经纪人从这里把秸秆拉走,送往发电厂、养牛场等地。整个蚌埠的秸秆还田利用率59.8%,离田利用率达31.4%。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重视,迅速推进粉碎机、打捆机下乡入村,促进循环产业链的形成,给出农民“不烧咋整”的最好回答。

老问题,老不改,不是没思路,就是没决心。当前,有地方只满足于下发禁止文件,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地方只禁不疏,派干部职工驻村蹲点,白天巡逻,晚上蹲守;还有的地方就虚不就实,设立禁烧秸秆指挥部,还投入1000万元经费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然而,即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些地方也依然没能禁止秸秆的燃烧。实际上,与其大费周章地对农民烧秸秆围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秆利用率上想想办法。

经验表明,遏制秸秆焚烧,变废为宝是根本途径。这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两只手协同发力,特别是发挥专业化组织和企业的作用。毋庸讳言,在秸秆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市场这只手还很孱弱,充分挖掘秸秆的资源潜力,让秸秆大踏步从田头走向市场,现阶段政府的支持引导必不可少。因此,秸秆焚烧降幅有多大,取决于秸秆变现能力有多强,取决于政府扶持力度有多大,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政府掌舵人心中的价值排序。

小秸秆,背后牵动大民生。不烧,农民伤神;烧了,市民伤身。今天,随着社会利益主体日渐多元,许多做法都面临两难。但只要政府把责任扛在肩上,加快培育市场,让企业唱主角,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届时,农民只会说“烧了咋整啊,不能烧”。 文章来源http://www.daodoc.com

推荐第7篇:教师节评论文章

第一章 让教育回归本质

现代社会非常浮躁,经济上行,百姓热衷赚钱,政府忙于政绩;经济下行时,百姓迷茫于损失,政府勤于维稳。这是这个时代标志,争利。但今天是教师节,在这里讨论的,是更希望把利让于教育,让于社会。

查了一下2010年政府发布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里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所以第一章尽量按政府思路,发表看法。

高中毕业时,其实许多人并未树立起自身的世界观,高中生把太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语、数、英、物、化、生等等,他们从未真正接触社会,看新闻却不知道新闻后面代表的人的痛苦、不堪、歧视或者疲惫。选择大学或专业的原因,是因为分数只能达到或者根据父辈说法这个专业更有前途。而大学开设这些专业,也是根据社会所需。从大方向来说,这样的做法把更多的人才引向社会更需要的行业里,最好的人才到最需要的行业。

但,“最好得人才到最需要的行业“,是否正确?

在教育事业上,一个受本科学士学位的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否比一个来自乡村的有耐心懂礼貌的人才更适合作为一个幼儿或小学教师?不对吧。

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根本上,就是把“最好的人才到最需要的行业”,但要做到把适合的人才引进到适合岗位。这点非常难。高考制度之所以诟病至今仍不能破除,原因太多。一旦破坏,社会的人才制造机制面临颠覆,导致的社会问题绝不是抗议而已,会直接导致社会混乱。最后只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至死灰复燃。

但让适合的人才到适合的岗位,却必须触这个霉头,而且要避这个风头。方法就是逐步进行,不以“改”引“革”,而是改而不革。

即改变现状,尽量少触及当事人利益。

高考制度的主要受益人是广泛的,是全国的普通老百姓,有了高考,就有了从低贫走向富贵的道路。这是1977年政府给予人民最大的“公平”。但实施了将近40年后已经慢慢成为社会文化的负担。

要改。很麻烦,我们需要一个

17、8岁的高中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有自己的理想,并有为理想努力的动力。我们的初等教育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吗?不现实。所以改的方向应该是教育系统,改的是高考内容。 初步改革。利用高考。高考继续进行,内容不必变来变去,还是语、数、英、物、化、生等。但高考填报志愿只限于学校,而非专业。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后,第一年学习公共课程及最主要的各行业准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各行各业,知道作为教师、工程师、医师、律师等职业的操守,并以此准备论文及考试。而从第二年进行专业选择考试,专业考试主考行业原则及相应的法律常识,论文以对该专业的了解进行写作。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让学生在了解之后进行专业学习。

原则上就是分化高考的作用,让人才的成型延缓。因为人才一旦培养,就是为未来至少40年的社会生产做基础,急于一时,毁于一世,是得不偿失的。(本人从事建筑设计行业,一栋楼建成后使用寿命长则百年,短也有30余年,但往往由于投资期限,设计赶,审图赶,施工赶,甚至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也因为行政缘由被迫验收,这样的后果不言而喻)

而大学的专业设置状况,需要由教育部门统一调剂。不能房地产热门,就多设工民建专业,公务员热门,就设应(申)用(论)文写作专业。

另外一个有趣的想法,大学教师课程少,专业能力强,打工打两份的教师不在少数,教育学生心思随经济头脑发展此消彼长,如果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办法很荒谬,降低学生的学习费用,但毕业前签协议,工作10年内的收入1%~2%回馈教师。当然,这样教师就不用发绩效工资,每个月就发发基本工作,工作越久,能力越强,带出的学生越有本事,教师的收入就越高,并于工作10年后达到稳定。

这样一来,要么你别当教师误人子弟,要么就把本领倾囊相送,皆大欢喜。

其次,深度改革。在初步改革的基础上,改革高中学习,初步改革的作用在于弱化高考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高考好与否只在于能否遇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及资源。这样就可以在高中教育里引进更多样化的学科,体育、历史、地理、人文、少数民族语言、可持续发展、道德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科,使学生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识更全而非更专。

问一个高中生对抗日历史的了解,对抗日英雄为什么这样做的解释。

问一个高中生我国的矿产资源优劣所在。

问一个高中生历史上为何既有尊儒和辱儒的不同时期。

这些才是

17、8岁年纪的学生应该了解的事情,因为这些决定了一个人的容量,了解历史、地理、人文等等,可以让一个高中生知道,我要做一个怎么的人,做一些怎么的事,了解这个时代。学科多,分数多,门门都拿100分甚至80分都非常困难,这样要想进入更好的学校,则需要更了解中国、更了解世界。从而对自身的认识也会加深,以后选择专业时,就不会依靠父辈对世界的了解而去选择一生的道路。

第二章 义务教育之路

我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是幼弱的,需要关心、保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非常脆弱,一旦受到不公、虐待等,会摧毁一个人甚至一家人长达数十年的生活,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在目前的国内环境来讲,普及是重要的一方面,达到普及后应优先进行保护。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我的孩子进入小学后第一次家长会就听到校长这样说,但人在幼时,无法选择的东西太多了,她遇到的老师是无法选择的,遇到的同学是无法选择的,上得学校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无法选择的,她们是大海上的小船,随波逐流,真的是随波逐流,遇上恶父母,遇上老师给的大鞋小鞋,遇上不知底线的同学,任何一个人,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有一个坏念头,都足可毁其一生。

现在流行“细思极恐“,那些关心孩子的朋友当真想想,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有人对教师送礼,对学校有不满而不敢言,对孩童诱导其自夸,不敢独自留孩童于陌生的孩子群里玩耍。

在政府2010年发布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提及小学生的减负问题。是对小学生的保护,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少一些负担。这个保护是普及性的,但从实际执行上,想让孩子飞起来的家长,既然学校不给机会,那课外培训总是大把机会的,这样倒是造福了哪些肯加班的老师,最多辞职,反正又资历办个补习班一个月挣两个月的工资。减负、减负,孩子负担没减,家长负担增加。

与其这样,不如花多点心思去保护孩子的安全、及身心发展。

在政府层面,成立家庭孩童保护机构,专门明访暗访对家庭进行调查。对教师反映的性格有缺陷的孩子进行家庭背景调查,上报教育部门及司法机构。并引入西方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实在严重的,剥夺抚养权。现在不是拐卖儿童问题还是存在吗,主动提供孩子出来,让真正爱护孩子的人去抚养。

另外,生活小区的管理权属于业主委员会,物业只是靠业主委员会授权管理,因为业主是生活小区的主体啊。学校亦然,主体是6到12岁不等的小学生,那管理学校的权利应该属于小学生的家长,一个校长腐败可能发生,但一群选举产生的“校长“,怎么腐败?

成立义务教育阶段的家长委员会是可以成立的,选举出来的“校长“至少素质不会太差,并且都是自己的儿女,对学校的管理也会更人性化。7月、8月装修,9月开学,然后一大帮孩子帮忙做人体气体净化器,这事真不少见。但“校长“是我们自己,这事能发生吗?

还有一个好处,教育局减少负担,学校现在大事小情都要教育局领导把关,那么多小学,忙死公务员了。让新任的“校长“去验收自己小孩要读书的教室,让新任的“校长“去决定使用的校服,让新任的“校长“去决定教师的评优,犯错的几率大为减少,不是好事吗?

其实国内的义务教育,在人口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教育资源如此不均等的情况下(所指教育资源不止是工资水平、教师水平、教学楼高大上之流,包括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可改造因素),能做到现阶段,确实占用了国家不少财政投入。但政府对各个方面的投入,从根本上也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投入在市政建设上,交通更为便利;投入到农村建设,农民工更有保障;投入到医疗卫生上,人民的健康更有保障;投入到军事,国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护。投入到义务教育,我们才有后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推荐第8篇:中国梦评论文章

“理论体系”与“中国梦”相互作用互为推动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刘奇葆同志的文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文章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其

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党史、国史,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文章透过中国500年的大跨度和6个时间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等理论品格。文章从古至今,尊重历史,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增添了实现个人梦、民族梦和中国梦的信心。

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道路方向,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力量。这就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反过来中国梦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从一定程度上说,“理论体系”与“中国梦”是相互作用,互为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实现中国梦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而且凝结着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党实践探索的心血和成果。也凝结着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历程。还凝结着500年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孜孜追寻和执着探求。它不仅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开创性、继承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独特的理论品格,以及其独特品格展现的深刻内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是极其吻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和平发展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才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因此,只有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持之以恒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如期实现。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中国梦,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中国梦的根本体现是全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其释放出的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已把国内社会各阶层、海内外同胞凝聚在一起,成为了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再提升丰富理论并得到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中国梦就是在造梦、筑梦、追梦、圆梦中,不断地丰富改革开放实践,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人民的梦,而要实现人民的梦,当然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圆中国梦的历程其实就是不断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路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推荐第9篇:江西日报评论文章

《江西日报》评论员文章:来一次作风建设的大提升——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系列评论之一

昨日胜利召开的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承载着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历史使命,吹响了在更高层次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的奋进号角。

用一整天的时间,省委书记作开幕讲话和总结讲话,开会范围延伸到县(市、区)级,如此规格、规模的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全省性专题会议,在我省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抓住了制约江西发展的要害,给全省上下猛击一掌的警醒,彰显了省委对作风建设的极度重视,对整治作风问题的坚强决心。以此为序幕,江西开始了新一轮的作风大建设、大提升。

这是时代的命题。迈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我们前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于江西而言,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两次面对面的悉心指导,对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要求。这个重要要求,涵盖了发展、生态、脱贫、民生、三农、作风等各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充分展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引,体现了对江西工作的精准施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江西的具体指导,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路径,教授了方法。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作风就是关键的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体现了理想信念、忠诚老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光口头表态、喊在嘴上,而要以优良的作风,落实到行动里、反映在成效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即能力,包括领悟力、贯彻力、执行力。做好江西工作,最为关键的是在更高层次上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要求,这需要以扎实的作风,结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江西实际,更好地领悟精神实质,拿出更有针对性的贯彻办法,扎扎实实、一板一眼地执行好,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这是使命的牵引。江西是一片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红土圣地,把老区发展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党革命的初心,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4600万江西儿女与全国人民一起如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完成好这个任务,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啃下改革这块“硬骨头”,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等等,没有一件不是难事,没有一项不是逆水行舟、滚石上山。

发展的大考,归根结底都是作风的大考。以使命为牵引,我们需要更严、更实的作风。更严,严在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上,令行禁止、不折不扣,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严在工作纪律、工作标准上,江西全面小康攻坚战到了决胜的关口,任何松弛懈怠、慢作为假作为不作为,都是对使命的亵渎,对人民的不负责任。要以更严的工作纪律,更高的工作标准,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敢于动真碰硬,敢抓敢管,勇涉险滩,勇挑重担,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更实,实在定策上更精准、推进时更精细,要求我们不拍脑袋决策,不亦步亦趋当应声虫,而是真正沉下心来抓学习、俯下身子搞调研,让制定的政策吃透上情、契合下情,让推进的措施更符合百姓的利益、得到群众支持,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这是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人民对发展有多么期待,对更加美好生活有多么期待,就对干部作风有多么期待。总体上看,当前我省干部队伍作风状况是好的,担当实干谋发展是主流。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干部作风仍存在不少问题,与新时代的要求很不适应,与发展的任务很不相称,也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差距不小。在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刘奇同志从“怕、慢、假、庸、散”五个方面,全面系统总结了我省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针针见血、振聋发聩,直击灵魂、发人深省。

江西是我们党优良作风的发源地。苏区干部好作风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人民群众相信党、拥护党、跟党走。也像种子一样,扎根在江西这片红土圣地,代代相传。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拧成一股绳。要瞄准“怕、慢、假、庸、散”五个方面的问题,顺应人民的期待,顺应发展的需要,来一次作风问题的“大扫除”。特别是要针对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对腐败的惩治高压态势,持续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作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要针对人民群众最头痛的不作为问题,强化考评、理顺机制、加强监管,让蝇营狗苟、尸位素餐者成为过街老鼠。

更加深入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更高层次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和工作抓手,是做好江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省委对如何贯彻实施提出了全面要求,作出了系统部署,解决的是思想和路径问题;而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则从精神状态和作风保障上,对怎样贯彻实施明确了方向、提出了对策,解决的是行动和方法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这样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省委决策部署的全局性、战略性、针对性,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以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无愧时代重托、不负使命担当、回应人民期待,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让我们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拥抱江西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推荐第10篇: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学习心得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学习心得

2012年6月6日下午,在学校的统筹部署下,分院党总支组织了一次分院全体教职工学习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和《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诞生于2012年的两会之后,针对两会精神及政协提案,国家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所提出来的观点,实事求是得指出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所要努力的方向,字字慷锵有力,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中,我对《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篇文章尤其有感触,现谈谈一下个人的学习心得。

1、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

毋庸置疑,改革改革,既要改,也要革。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一系列的革命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巩固政权的革命。七十年代,国家进行了一次文化大革命,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高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中国应如何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通过改革来促发展,不仅仅是决策者的事情,也要应该引起全民的重视。

2、要实事求是看待改革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所以,对于一些改革措施,我们要审时度势,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觉得改革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就不支持改革,甚至阻挠改革。对于比如说,今年四月份,国家要在海南乐东建立火力发电站,遭到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因为当地人民认为,建立火力发电厂虽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但是,火力发电会影响到环境,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当地人民强烈反对在当地建立火电站。而根据国家发展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声明,建立火电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有利于人民和集体利益的改革,我们要支持,但是,对于损害集体和人民利益的问题,我们要反对。比如说, 通过所谓的改革,不断拉高公务员的工资,现在公务员平均工资要比事业人员高一万多元,公务员成为建国以来最吃香的行业; 通过改革压低企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费,同职级的事业、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要比公务员的退休金要少很多,更慌唐的是,高等学校退休人员增加退休金的费用竟然要高校自行负责,国家不负担这部分开支,这不是逼使高校乱收费吗; 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至今未达4%,有些媒体透露,国家还要进一步压缩投入; 在事业单位中竟然还有所谓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他们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各种工资、福利,不知道这是什么标准,恶意制造不公平。这些不合理的改革,很难得到民众的支持。

3、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用于改革的勇气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文中说, 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作为改革者,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作为高等教育的教学队伍中的一员,也要具有改革者的大无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民办高校,从办学到现在经历了短短的七年,从当初的一千多人发展到目前的两万多人,发展非常迅速,办学质量、知名度也不断扩大。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各方面做出了很多调整和改革,每一步改革,都会带来一步新的发展。今年学风建设每年,学校又采取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学校进行了机构调整,还有一个大的改革就是——“辅导员下社区”。所谓辅导员下社区,即辅导员的办公地点从行政楼办公室搬到学生宿舍区,通过辅导员办公地点的转换,使得辅导员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加强促进学生管理。 辅导员下社区,办公环境有所下降,不被看好,但是,学校为了学校整体发展、学生管理的全局出发,硬是坚持下来,辅导员进社区后,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也适应了到了进社区后的工作环境,并感受到了进社区办公的方便,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

第11篇:如何写评论类文章

如何写评论类文章

写评论类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详尽了解所评事件

在没有详尽了解事件之前,请不要撰写评论类文章,因为你的评论一定会偏离轨道。写评论类文章,需要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缘由及当前社会上已有的一些反响。

2、不夹带个人情感

要做到这点很难,真的很难。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时时记得这点,尽量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如果你认为,写不好,太容易夹带个人情感,那么就请尽早放弃,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写完,也不会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

有一点,可以做到不带个人情感,那就是:假如这事与自身有关,那么就不要去写。理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写,容易有偏向性。在没有良好的心态前,还是不去涉及比较好。

3、对事不对人

这是一名记者在写评论类文章时必须要做到的,我们写文章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当前的事件,不是吵架,更不是个人的报复行为。

在写评论类文章时,不到迫不得已,不要指名道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观点明朗

写评论类文章,要有自己的观点,同一篇文章中的观点绝对不能自相矛盾。

树立观点时,思路要清晰,树立的观点必须是自己能阐述得清的,以免到时候东扯西扯,扯了半天也没有将观点阐明。

最后,想说一点,评论类文章较为难写,特别是所写观点与众人的思想有冲突时,会遭来舆论,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1.1.怎样写评论文

怎样写评论文

评论文,顾名思义,是对一段论证的评论。评论文,重在“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全国很多辅导老师,考生都把评论文当成了驳论文。

第一点,我们面对的材料是“一段论证”,而不仅仅是一个观点,也不仅仅是一堆论据。而是一个从结构上来说,比较完美的一段论证。它既有论点,也有论据来支持它。 第二点,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着手:

1.评它在问中使用的关键概念:概念是否清晰,概念是否被偷换。

2.评它的论据:论据是否成立;论据是否足够;论据是否与结论相关;有没有更有

利于结论成立或削弱结论的论据。

3.评它的论证方法,论证逻辑:该论证方法是否合理。

4.评它的论点:论点有何影响。(该点由本文作者补充而来,仅供参考)

以2003年的真题为例,我们来看看评论文到底该如何写。

蜜蜂和苍蝇

如果昏暗中你把6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你会看到:蜜蜂不停的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和它们超群的能力,才使得它们走上灭亡。

在我们周围,很多企业现在仍然充当着蜜蜂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企业的生存的环境可能随时变得不可预期、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企业中的蜜蜂们随时会撞上无法理喻的“玻璃之墙”。企业领导者的工作就是赋予这种变化以合理性,并带领企业找到做出困境和危机的办法。“组织”的本意是稳定自身的直接环境,从混乱中理出秩序,但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不断的试错比有序的停滞好得多。

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我们来简化一下上述论证:有一实验表明,在瓶底面向光亮的环境下,长于试错的苍蝇能求得生路,而不会试错的蜜蜂只有思路一条。因此,处在复杂多边的环境下的企业应当像蜜蜂一样不断试错,以求得生存。

按照大纲的要求,显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写。

1.评它的论据:实验未必可靠;即使可靠,它也很不充分,不足以支持文中的观点。

2.评它的论证方法,内在逻辑:内在逻辑显然有问题---苍蝇试错活了下来,所以企业也应该经常试错。人毕竟不同于苍蝇,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同,“智慧”也不相同。

3.评它的论点:论点有何正负影响。强调试错的观点在带来更多创新的同时,会增加企业成本。

1.2.关于如何写评论

关于如何写评论

评论者的黄金定律∶请记住,你如果讨厌一篇文章,这是你的过失,而不是作者的。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批评,但是它应该影响你在评论时的措辞。不要对作者说「你没有做到┅」,应该说「在阅读时我似乎没有感觉到┅」

三明治方法∶开始和结束评论时都要给予作者支持和鼓励的话语。把负面的评论夹在中间。这样一开始便可给作者一个好的心态,也更容易接收你的建议,而在收尾时便提醒他或她的文中什麽地方做对了,也让他们知道你是喜欢他们的作品。

评论时要∶

.记住要告诉作者们,你喜欢他们的作品中的那些地方。如果可能,请给每一条负面的评论配上一条正面的评论。

.一定要阅读已经贴过的评论。如果你的负面评论已经被提过,只要同意便好,不要再重复一遍。

.在写之前请考虑到你是要写给一个人,而不是某一个没有面孔的存在。请事先考虑到你的意见会给人什麽样的感觉。请记住作者们在每一篇文章都留下了自身的一小部份,你恣意攻击一篇文章时也等於在攻击作者。

.请记住作者们写文是为了娱乐,有时一些小的细节会因为这个更大的目标而被放在一边。

.请记住评论的目标是为了让一位元作者有所进步,而不是为了摧毁他们的自信心或把他们赶出网路。

.你的评论,不管是负面或正面,都应有详细的描述。太广阔的评论对作者没有很大的帮助。当你在说到作者所作的某一件事时,请给一个例子来示范。当然,这得要有理性,用五个例子来述说同一点就太过了。

评论时不要∶

.不要质问一位作者的写作风格。请记住一位作者的特定风格(同其他作者相比)正是他独特的地方。如果你不喜欢他的风格,不要读他写的文,或读但不批评。

.不要认为你有要求作者去改变的权利。大部分的作者是为了自己而写。如果你不喜欢,请不要读。

.不要反复地质疑一位作者。如果他写作的方向不是完全的清楚,不要以为你就知道。认为你能知道作者所有的思路,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不要评论你不喜欢的文章。如果你认为一篇文章根本无法使你继续读下去,你的评论是绝对不会有建设性的。还是去读其他文吧。

.不要让评论成为人身攻击。不管你曾经说过、做过、想过什麽,当你对作者个人有所言论时,你那有建设性的批评就成了人身攻击。请记住,在给予他们的作品负面评论时你已经是在批评作者了,(即使是有建设性的批评也是负面的)。再加上任何对他们个人的批评,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

.不要一直拍作者的马屁。这种事请留在私人通信时做。正面的评论并不需要有过多的奉承伴随。作者们喜欢正面的反馈,但过度到了顶点便是恶心。这种事一定要避免。

第12篇:中国梦评论文章

中国梦评论文章

篇1:中国梦评论文章

“理论体系”与“中国梦”相互作用互为推动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刘奇葆同志的文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文章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党史、国史,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文章透过中国500年的大跨度和6个时间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等理论品格。文章从古至今,尊重历史,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增添了实现个人梦、民族梦和中国梦的信心。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道路方向,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力量。这就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反过来中国梦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从一定程度上说,“理论体系”与“中国梦”是相互作用,互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实现中国梦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而且凝结着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党实践探索的心血和成果。也凝结着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历程。还凝结着500年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孜孜追寻和执着探求。它不仅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开创性、继承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独特的理论品格,以及其独特品格展现的深刻内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是极其吻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和平发展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才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因此,只有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持之以恒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如期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中国梦,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中国梦的根本体现是全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其释放出的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已把国内社会各阶层、海内外同胞凝聚在一起,成为了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再提升丰富理论并得到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中国梦就是在造梦、筑梦、追梦、圆梦中,不断地丰富改革开放实践,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人民的梦,而要实现人民的梦,当然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圆中国梦的历程其实就是不断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路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篇2: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一至九论

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 —— 一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一路追赶现代化潮流,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望历史,找到这条正确道路,极为艰辛、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样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极大地增强了13亿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亿万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正是这条道路,把中国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臵,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正是这条道路,让我们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连“历史终结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留有一席之地。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13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满怀信心走好这条道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把历经苦难而

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

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 二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上,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靠什么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阐述精神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 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离梦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越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臶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3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深圳等特区的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项事业的开拓,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改革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无论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陷阱,才能赢 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三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家庭,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历经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篇3:评论员文章-论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同心共筑中国梦

发布日期:2013-03-21 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 一论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一路追赶现代化潮流,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望历史,找到这条正确道路,极为艰辛、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样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了13亿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亿万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正是这条道路,把中国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臵,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正是这条道路,让我们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连“历史终结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留有一席之地。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13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满怀信心走好这条道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

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二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上,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靠什么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阐述精神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离梦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越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 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臶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3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深圳等特区的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项事业的开拓,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改革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无论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陷阱,才能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三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员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家庭,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历经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亿万中国人组成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梦渐行渐近的步伐,来自2.6亿农民工劳动致富的创业热望中,来自社会各界心系国运的热诚参与中,来自无数志愿者投身社会的无私奉献中。有了每个人的共同“给力”,才有国家社会的不断前行,才能让更多人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凝聚起

《中国梦评论文章》

第13篇:光明日报系列评论文章

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我们党95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深入阐述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坚持不忘初心‛,深刻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的伟大担当。

近代中国曾黑云压顶,最终被上海石库门小楼的一盏灯火点亮;中华民族的摸索曾漫长无果,直到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领航。95年来,从‚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革命斗争,到‚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抗战伟业,从‚地动三河铁臂摇‛的建设热潮,到‚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的改革新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性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迹。

过程,荡气回肠;成果,震古烁今。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五千年文明史、四分之一世界人口的东方大国,在一个世纪中的沧桑巨变,不但回答了中华民族‚往哪里去‛的历史之问,也回应了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探索的世界命题。

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样是对未来发展的庄严宣示。建党95周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四年,距离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五年时间,因而在历史的年轮中形成了重要的刻度。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回望,是民族复兴与立党兴党的命运交织;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前瞻,是历史长河与时代浪潮的风云际会。如何将改革开放全面推向纵深,如何完成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如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如何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都在等着我们党在中华大地上挥笔作答。

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八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总结和提出了我们党面向未来、应对挑战的经验和要求。历史漫漫、前路昭昭,只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始终担当起复兴路上坚强领导核心的使命。

初心,是起点、是本色,是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是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源泉,是风雨不动的定力、是百折不摧的韧劲,是攻坚克难的底气、是开山拓路的力量。坚持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曾完成了从西柏坡进京的赶考,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赶考。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在前,需要每一位共产党员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鞭策,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流成海、贡献力量,赢得新的更大胜利。

走过95年光辉历程、拥有8875万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在这场历史性大考中经受考验,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特别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要求,其中首先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国的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是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越能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坚守的主义也就越能够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在时代的大舞台上正在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活剧。当然,在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奇迹的同时,也遇到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的问题和如此大的困难。面对它们,不仅要求我们在真理的认识、思想的探索、理论的创新上不能止步,而且要在寻求通向真理的道路上有新的进步。这些都需要在指导思想上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坚定信念,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历史和现实已经并正在反复启示我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我们的发展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就可能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出现偏差。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的指导地位,绝不是一般的认识问题,而是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实信仰者坚定实践者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追求,抓住了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没有志向不行,作为共产党员,更要在立志、持志以及践行志向上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这样,今天的共产党员也是这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今天,无数党员干部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公而忘私、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同样源自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

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理想信念高于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必须是最彻底最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必须是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唯有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站在最高层把握人类进步的方向。唯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才能‚以百姓心为心‛,才能真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不可否认,当前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动摇不定,甚至是缺失的。他们羞于公开宣布自己的信仰,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态度暧昧、不敢亮剑甚至立场模糊,而在一些个人名利方面却常常斤斤计较十分在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新形势下各种考验面前,广大党员必须不忘初心,高扬旗帜,牢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殷鉴未远,我们要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个从严治党的关键,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

学而后方知,知而后必行。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同时,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切实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坚持‚四个自信‛ 推进伟大事业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近代以降,中国人民在救国道路的选择上百般求索: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屡试屡败;‚洋务梦‛‚立宪梦‛‚变法梦‛,梦梦皆空。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党从50多名党员、力量微薄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执政67年的执政党;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贫穷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险些被开除球籍,到不能被忽视的世界大国。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发展的累累硕果,足以让我们信心满怀。

从十月革命的炮声到南湖红船上的宣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践表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中国各项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前途广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指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离不开先进理论的领航。

当西方国家遭遇经济危机、政治衰退、民主失灵时,中国经济发展却在一次次‚中国崩溃‛的论调中逆势而上。中国靠什么?制度。我们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保持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势头,使7亿多中国人脱贫,这一切正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也在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只有始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才能为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的动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不断刷新的发展速度赋予我们自信,更加辉煌的未来等待我们奔赴。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荡开如椽巨笔、写下新的篇章。

坚定发展信心 决胜全面小康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揭示了我们应自觉担当的使命,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小康决胜阶段这个特殊的节点,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如期建成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追求的梦想。这个宏伟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关键一步。这个目标的如期实现,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世界发展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扭住这个关键目标不松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逐步形成并加速推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和更丰富的内涵。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我们的锐意进取、团结奋斗中不断靠近。

任何成功都不会轻易获取。我们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打赢扶贫攻坚战、缩减城乡差距、争夺科技主动权、建设美丽中国等等,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辛劳和努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唯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实干坚持发展,人民群众才能收获更多的获得感,中国梦也才能收获更为坚实的基础。

发展,既要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局和大势,也要有新理念引领破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只能坚持、不能动摇。以发展新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必将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进而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站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高擎改革的火炬,坚定发展的信念,我们定能赢取光明的未来。

勇于全面深化改革 敢向顽瘴痼疾开刀 ——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要求,必将推动各领域改革全面攻坚提速。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30多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带入了一个崭新境界。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大方面330多项改革举措,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两年多来,召开了25次会议。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立案登记制改革……一一提上日程,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两年多来,我们看到了社会保障更加绵密,群众办事不再跑断腿,‚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协同并进。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会越来越艰难。我们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不懈努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再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贯穿着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肯定人民是创造历史、成就梦想的伟大力量,并号召全党坚守人民立场、永葆赤子之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已经证明,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顺应民意、尊重民意。人民有所呼,我们就得有所应。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我们就要顺应人民期待,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权益,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我们要继续坚定改革,加快补齐贫困短板,更加注重机会平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定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力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人民是推进发展的主心骨,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才能使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展才能始终保持正确航向、符合客观实际;只有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制度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形成,才能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识和最为磅礴的力量。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坚持人民立场,永葆人民情怀,我们定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开创发展新局面,开创美好新生活,续写新的光荣与梦想。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重申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贯立场。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始终崇尚和平,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尤其是近代以来,战争带来的苦难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和发展的价值,始终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未改变,合作共赢的国际趋势日趋强劲,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步入发展快车道,世界几十亿人口分享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国际力量对比总体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我们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愿意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敞开大门,广交朋友。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亚投行都欢迎四海宾朋的参与。

国际上总有人戴着有色眼镜打量中国,把中国视作‚威胁‛,抱着冷战思维,认定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把国际政治看成大国之间的零和博弈。这是中国一贯反对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一贯坚持国际社会的成员一律平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把中国维护合理合法的国家利益视作‚威胁‛‚强硬‛‚咄咄逼人‛,这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中国倍加珍惜和平,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愿意贡献中国智慧,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九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光明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总结建党95年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正是中国共产党95年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追求先进性与纯洁性,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最终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如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仅是摆在每一名党员面前的重大考验,更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重大考验。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每一点变化都影响深远。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必须高度重视。

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失去了这个根本,中国的发展就会失去最为重要的方向力量。中国现实发展面临的考验,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同步推进,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我们吸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我们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加强党的建设,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加强党的建设,要坚定管党治党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加强党的建设,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加强党的建设,还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原则,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当前,全党同志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刻把握新时期做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历史性的考试中经受考验,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创造功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14篇:话说春晚评论文章

吐槽春晚其实也是一道美丽风景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矫健步伐,央视春晚也走过了30年。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还只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唯一的全民娱乐;如今,单单春晚就已经有十来家,差不多大一点的地方卫视都推出了自己的“春晚”。同样,央视春晚也早已由当年全国上下掌声一片,渐渐演变成既收获鲜花、掌声,也遭遇板砖、臭鸡蛋的局面。

鲜花与掌声固然让人欣慰,板砖与臭鸡蛋其实也不是坏事。我甚至愿意相信,吐槽春晚也是美丽中国里一道很耐看的独特风景线。

对于吐槽春晚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人吐槽春晚,是因为他们对央视春晚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的“吐槽”正好应了那句“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古话;也有的人吐槽春晚,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某个节目、某个表演嘉宾、某位主持人甚或央视本身;还有的人吐槽春晚,也许是因为他们对现实不甚满意,春晚成了他们的一个“出气筒”,诸如此类。

不管是哪种情况,让人们吐槽一番,都不是坏事,不但央视可以从这些批评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就算是成为一些人的“出气筒”也是好事一桩,能让一些人在春晚的歌舞升平中发泄胸中的不爽,或者借春晚以消愁,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最怕的是,全国上下都对春晚点赞,尽说些言不由衷的“好话”,这样不但不能反映当下中国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也只会掩盖社会矛盾。

进而言之,在全民娱乐时代,吐槽春晚本身也成了一种娱乐,也成了春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把吐槽从春晚中剥离出来,春晚反倒会失真。只有把春晚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好评、吐槽加权在一起,才能真正品出“央视春晚”这道菜的色香味。而冯小刚的成功之处,不但在于尽职尽责地上好了“央视春晚”这道大菜,也在于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送出鲜花与掌声,或者扔出板砖与臭鸡蛋。(汪忧草)

人民日报:马年春晚创意多 人情味受观众喜爱

除夕之夜,亿万海内外观众期待已久的央视马年春节联欢晚会终于亮相,节俭、欢腾、诙谐、多彩的内容,迅即引发网友疯狂转播和热议,也成为次日媒体关注的焦点。

首次开门办春晚

马年春晚受到高度瞩目,是因为影视导演冯小刚(微博)出任总导演,而这是央视开门办春晚、外聘总导演的第一次。舞蹈家左青认为,春晚办了30年,这次从机制上加以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身就提高了春晚的期待值。

对于春晚来说,用“开场短片”打头令人耳目一新。在开场短片“春晚是什么”里面,各界明星和观众一同出场,道出心目中的“春晚是什么”,还不乏自我调侃,独具创意。

电影短片的不断出现,是马年春晚的特点,有的气势壮观,有的情趣盎然,天下风物尽收眼底,既衔接节目,又烘托气氛,既展示背景,又延伸意境。这样的舞台设计尽管没有舞美高科技的夸张,却包含着电影艺术的魅力。看过春晚后,中国国际文化艺术总公司总经理江凌一直感慨不已。歌舞节目展现精华

歌舞节目是马年春晚的重头,而语言类节目减去了不少。这是不少观众和网友的看法甚至意见。但歌舞节目节奏感强、衔接紧凑、高度凝练,每个节目都很短,展现的都是作品精华。“整体风格唯美大气,电影感很强,服装不繁重复杂,更显干净清新,舞蹈《万马奔腾》、杂技《梦蝶》都是歌舞的杰作。”公安消防部队南京士官学校的欧杰说。

创意,几乎贯穿马年春晚的始终。小彩旗4小时的旋转,令网友和观众惊叹不已;戏曲节目“同光十三绝”,不在“鞭炮档”而改在黄金档,不再是点缀,而且味道纯正、传承鲜明,让戏迷们大呼过瘾;创意形体秀《魔幻三兄弟》是全新的节目,3名演员侧躺在地板上表演,通过镜头把影像投射到大屏幕上;受年轻观众追捧的韩国明星李敏镐和让不少老观众难以忘怀的法国女明星苏菲·玛索, 1

分别与“中国好声音”导师庾澄庆、刘欢同唱一曲,体现出马年春晚的开阔视野。

人情味受观众喜爱

歌咏中国梦是马年春晚节目的主题,北京和平里一小的音乐教师齐奕认为几首围绕中国梦的歌曲都有新意:来自香港的张明敏30年前演唱一曲《我的中国心》,轰动了大江南北,如今又是一曲《我的中国梦》,依然亲切动听;总政歌舞团合唱团的《光荣与梦想》气势磅礴,让人感受到马年“马到成功”的希望。

在马年春晚中,几位道德楷模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92岁的龚全珍老人,当她代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向全国人民拜年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韩磊的歌曲《老阿姨》更让人情不自禁。与《老阿姨》同样感动观众的歌曲还有《时间都去哪儿了》,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联想自己的过去,眼泪难免夺眶而出。“这些作品亲切感人,生活气息浓郁,特别有人情味。”作曲家张千一认为。

虽然马年春晚也有一些受争议的地方,但人情味浓,是许多观众对马年春晚的评价。

人民日报:春晚寻求“开门”与“创新

2014年春晚在众人瞩目中展现真容。看完这台由外请总导演冯小刚和不少社会人士、央视团队

共同打造的晚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合作办春晚的方式,确实有创新,体

现了央视开门办春晚的决心和吸纳公众意见的真诚。

当然,公众不可能要求一种已经高度成熟的模式,在一夜之间就焕然一新。但人们可以从这种尝试中,看到春晚在它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传统之间寻求新的可能性的努力。毋庸讳言,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公众对于春晚的期待也在越来越多元化,众口更加难调。同时,春晚的功能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目不转睛”地观看,到现在的“伴音伴影”式存在。当年春晚是一家人团聚的中心,现在家庭团聚已逐渐并不以客厅中的电视机为中心,而是将之作为一个渲染过年气氛的陪衬。这些都为春晚的发展带来复杂的变化。公众一方面需要春晚作为除夕夜团圆的一个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对它的要求和趣味更加多样化。

正因为看到了这样的现实,这一届春晚开始时那段“春晚是什么”,把社会上对此的众声喧哗如实地展现出来,体现出组织者自我反思和坦诚面对公众的决心。这既是“懂得放下”的坦然,知道难以让所有人满意;又是“有所追求”的自信,明白通过反思才可能前进。基于此,今年春晚以“真诚、温暖、振奋、欢乐”的基调定位,不追求大场面和虚夸的作风,而力图用真挚淳朴感动观众。

由此开始的春晚,在从简不尚豪华的基调下,有了相对新颖的面貌。主持人老面孔和新面孔融合在一起,主持词也更注重生活化和生动化,让日常生活的语汇和接地气的幽默表达贯穿始终,这是“开门”的明确标志。这种“开门”,还体现在原来与春晚无缘的演员和各电视台选拔出来的新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节目的作者也有不少是新人,显现了开门的魅力和活力。虽然节目的提高空间依然存在,但新人新面孔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开门”的同时,今年春晚也体现了开放的精神和创新的追求。苏菲183;玛索和刘欢的对唱体现了向国际的开放,青年人喜爱的韩国明星的出现,也使得春晚在年轻人中的影响有了进一步提升,时常穿插的网络元素更增强了春晚的时尚性。这些都显示了“开门”带来的不拘一格的特色。这些特色当然是和传统的继承相映成趣的,如京剧的展现、武术文化的展示、传统民歌的展现等,让人们找到了对传统形式的认同感。

今年的春晚,是央视全面迈开“开门办春晚”大步的一年。它所做出的努力,为未来进一步开放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经验。事实证明,公众尽管对春晚仍有各种意见和看法,但30多年形成的文化传统仍在延续,公众仍然有较强的期待和关注,仍然需要春晚在除夕带来快乐。

第15篇:如何写评论类文章

如何写评论类文章

如何写评论类文章

写评论类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详尽了解所评事件

在没有详尽了解事件之前,请不要撰写评论类文章,因为你的评论一定会偏离轨道。写评论类文章,需要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缘由及当前社会上已有的一些反响。

2、不夹带个人情感

要做到这点很难,真的很难。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时时记得这点,尽量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如果你认为,写不好,太容易夹带个人情感,那么就请尽早放弃,在这种

情况下,就算写完,也不会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

有一点,可以做到不带个人情感,那就是:假如这事与自身有关,那么就不要去写。理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写,容易有偏向性。在没有良好的心态前,还是不去涉及比较好。

3、对事不对人

这是一名记者在写评论类文章时必须要做到的,我们写文章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当前的事件,不是吵架,更不是个人的报复行为。

在写评论类文章时,不到迫不得已,不要指名道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观点明朗

写评论类文章,要有自己的观点,同一篇文章中的观点绝对不能自相矛盾。

树立观点时,思路要清晰,树立的观点必须是自己能阐述得清的,以免到时候东扯西扯,扯了半天也没有将观点

阐明。

最后,想说一点,评论类文章较为难写,特别是所写观点与众人的思想有冲突时,会遭来舆论,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1.1.怎样写评论文

怎样写评论文

评论文,顾名思义,是对一段论证的评论。评论文,重在“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全国很多辅导老师,考生都把评论文当成了驳论文。

第一点,我们面对的材料是“一段论证”,而不仅仅是一个观点,也不仅仅是一堆论据。而是一个从结构上来说,比较完美的一段论证。它既有论点,也有论据来支持它。 第二点,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着手:

1.评它在问中使用的关键概念:概念是否清晰,概念是否被偷换。

2.评它的论据:论据是否成立;论据是否足够;论据是否与结论相关;

有没有更有

利于结论成立或削弱结论的论据。

3.评它的论证方法,论证逻辑:该论证方法是否合理。

4.评它的论点:论点有何影响。

以2003年的真题为例,我们来看看评论文到底该如何写。

蜜蜂和苍蝇

如果昏暗中你把6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你会看到:蜜蜂不停的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和它们超群的能力,才使得它们走上灭亡。

在我们周围,很多企业现在仍然充当着蜜蜂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企业的生存的环境可能随时变得不可预期、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企业中的蜜蜂们随时会撞上无法理喻的“玻璃

之墙”。企业领导者的工作就是赋予这种变化以合理性,并带领企业找到做出困境和危机的办法。“组织”的本意是稳定自身的直接环境,从混乱中理出秩序,但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不断的试错比有序的停滞好得多。

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我们来简化一下上述论证:有一实验表明,在瓶底面向光亮的环境下,长于试错的苍蝇能求得生路,而不会试错的蜜蜂只有思路一条。因此,处在复杂多边的环境下的企业应当像蜜蜂一样不断试错,以求得生存。

按照大纲的要求,显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写。

1.评它的论据:实验未必可靠;即使可靠,它也很不充分,不足以支持文中的观点。

2.评它的论证方法,内在逻辑:内在逻辑显然有问题---苍蝇试错活了下来,所以企业也应该经常试错。人毕竟不同于苍蝇,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同,“智

慧”也不相同。

3.评它的论点:论点有何正负影响。强调试错的观点在带来更多创新的同时,会增加企业成本。

1.2.关于如何写评论

关于如何写评论

评论者的黄金定律∶请记住,你如果讨厌一篇文章,这是你的过失,而不是作者的。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批评,但是它应该影响你在评论时的措辞。不要对作者说「你没有做到┅」,应该说「在阅读时我似乎没有感觉到┅」

三明治方法∶开始和结束评论时都要给予作者支持和鼓励的话语。把负面的评论夹在中间。这样一开始便可给作者一个好的心态,也更容易接收你的建议,而在收尾时便提醒他或她的文中什麽地方做对了,也让他们知道你是喜欢他们的作品。

评论时要∶

.记住要告诉作者们,你喜欢他们的作品中的那些地方。如果可能,请给

每一条负面的评论配上一条正面的评论。

.一定要阅读已经贴过的评论。如果你的负面评论已经被提过,只要同意便好,不要再重复一遍。

.在写之前请考虑到你是要写给一个人,而不是某一个没有面孔的存在。请事先考虑到你的意见会给人什麽样的感觉。请记住作者们在每一篇文章都留下了自身的一小部份,你恣意攻击一篇文章时也等於在攻击作者。

.请记住作者们写文是为了娱乐,有时一些小的细节会因为这个更大的目标而被放在一边。

.请记住评论的目标是为了让一位元作者有所进步,而不是为了摧毁他们的自信心或把他们赶出网路。

.你的评论,不管是负面或正面,都应有详细的描述。太广阔的评论对作者没有很大的帮助。当你在说到作者所作的某一件事时,请给一个例子来示范。当然,这得要有理性,用五个例子来述

说同一点就太过了。

评论时不要∶

.不要质问一位作者的写作风格。请记住一位作者的特定风格正是他独特的地方。如果你不喜欢他的风格,不要读他写的文,或读但不批评。

.不要认为你有要求作者去改变的权利。大部分的作者是为了自己而写。如果你不喜欢,请不要读。

.不要反复地质疑一位作者。如果他写作的方向不是完全的清楚,不要以为你就知道。认为你能知道作者所有的思路,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不要评论你不喜欢的文章。如果你认为一篇文章根本无法使你继续读下去,你的评论是绝对不会有建设性的。还是去读其他文吧。

.不要让评论成为人身攻击。不管你曾经说过、做过、想过什麽,当你对作者个人有所言论时,你那有建设性的批评就成了人身攻击。请记住,在给予他们的作品负面评论时你已经是在批评

作者了,。再加上任何对他们个人的批评,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

.不要一直拍作者的马屁。这种事请留在私人通信时做。正面的评论并不需要有过多的奉承伴随。作者们喜欢正面的反馈,但过度到了顶点便是恶心。这种事一定要避免。

第16篇:木糖醇广告评论

关爱牙齿,更关心你——彭于晏,桂纶镁演绎益达全

新广告片

发布日期:2011-07-16浏览:516次

益达的最新广告片让人眼前一亮,不仅是因为里面的彭于晏,桂纶镁的清纯组合,更是因为这则广告片超棒的创意和剧情,原来广告片也可以拍的象电影那样有故事有内涵,比我们经常看到的请个明星,在电视屏幕前竖竖大拇指那样的桥段真的高明不知多少倍。我相信益达的这个广告片会取得巨大的反响和成功,益达木糖醇的销量更会因为这个广告片成几何级的增长。这才是我们要追求和看到的广告。既有俊男靓女,明星大腕,又有故事情节,无限创意。

益达的这个广告开先河的地方,就是一反广告必须简短以秒算时间的常规,整个广告足足6分多钟,由酸甜苦辣四个小故事组成,而贯穿广告的主线是人类怎么演绎都不落俗的—爱情。爱情和益达有什么关系呢,爱情由很多其他的名称动词组成,青春,激情,流浪,关爱,刺激,微笑,甜蜜,失落,离别等等,短短的6分多种,这些爱情的元素都有了,益达是女主角表达爱意的信物,是两个年轻人爱情的见证。益达,关爱牙齿,也是关爱对方。

广告为益达赋予了关爱对方的意义,尤其是用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来演绎,真的非常深入人心。6分多钟非常唯美的画面,加上彭于晏,桂纶镁的本色演出,让人只想起这是个纯美的爱情故事,而非广告,要不是益达画面的反复出现,还真以为是他们电影大片的片花呢。 这个广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用电影的手法来拍广告,尽管之前益达的广告片都很出色,有剧情有创意,但这次无疑是更大胆也是更成功的,整个广告既可以整体播放,也可分四个小段播放,目前电视上放的都是一个个的小段,都能独立成篇,而且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频道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更有新鲜感和品牌强化效果,也方便拍出更多的续篇来。 时下,广告有种很流行的做法,就做电影植入广告,尽管很多导演制片都不太乐意承认,但电影植入广告现在确实是大行其道。益达这个广告片反其道行之,可叫做广告中植入电影,取的效果是惊人的好。

希望象益达这种类型的广告片越来越多,好给咋们观众同时也是消费者视觉上的享受,心灵上的感动

第17篇:英语报刊 英语文章 评论 读后感

这是一篇来自美国报刊《USA TODAY》的体育报道评论。

内容是关于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北京时间)结束的NBA东部半决赛:波士顿凯尔特人队VS费城76人队战况的实时分析。比赛以凯尔特人的失利告终,总比分3-3。 首先,文章标题:Celtics will need to rediscover offense to advance.言简意赅,指出了凯尔特人(Celtics)乃报道的主角,主角要做什么呢?那就是NEED TO后面的内容了。从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作者绝对是凯尔特人队的球迷或者至少是站在此队的立场来发表此篇评论的。同时,指出了主队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策略,即:防守(OFFENSE)。而且,用Rediscovery来表示主队其实有防守,但是不重视。这点又暴露了作者的立场和对主队的信任。最后,用WILL表示对主队的期望,希望在接下来的生死战中好好做好球队防守。短短的一个标题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显性和隐性的信息。倘若要求我们用中文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这可能要用上比这多得多的字数来实现,最简单的比如:时态,这里是WILL,一个单词就解决了,那么中文就得用“将要”来翻译才能把意思表示清楚。英语报刊的标题,一般很精短,仔细一斟酌,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英语在这种场合的表达优势。

正文来看,首句以HOW引领的问句开头,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引起读者更多的注意与思考,并随着作者的分析步步深入探究。紧接着做出If的假设句,如果主队想走得更远,到了东部决赛,碰上迈阿密热火队或者印第安纳步行者队,主队也必须拿起自己防守来捍卫自己的半场。所以,当下对阵76人队的时候,主队的防守也成了不得不提的关键因素。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作者的思想:做好防守。

在下文中,为了更好的阐述主队防守的不足,作者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官方实时数据。在刚刚败北的比赛中,主队只在犯规(foul shots)罚球中表现差强人意,23中20(20 of 23)。但是投篮命中率只有1/3(33%),三分球14中3(3 of 14)。对比之下,对手76人队却很好地把握了机会。虽然他们的防守强度也不高,但是对付主队已经足够了。言外之意,对主队的防守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虽然波士顿赢下了所有系列赛中的奇数场

(odd-numbered games),但是比赛可不是像中奖一样靠运气。再者,76人这样一群年轻力盛、欠缺经验的小伙子也不是省油的灯。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主队波士顿凯尔特人必须从主观上坚定自己的立场和意志,那么从拿起你强悍的防守开始吧。

正文末尾写出了两队球员的相关对照。这也是很多英文体育评论的小小潜规则,这样可以得到更多NBA超级球星粉丝们的青睐。就像麦迪(Tracy Mcgrady)造就了35秒得

到13分(包括4个3分球和一次3+1的罚球)的史诗神话一样,在文章末尾加上一句麦迪的名言可是能增加不少的阅读量的。但是这篇文章却有AI(Allen Iverson)和奥尼尔(Shaquille O\'Neal),了解NBA的朋友都知道这两位已经退役了,根本没有上场。这也是文章的小插曲,为文章增加了不少的笑点和趣味性。也体现出美国人骨子里面的玩笑天分。即使是评论篮球战术也少不了开玩笑。

这篇文章是很有代表性的英语体育评论,内容是时下全球最受关注的职业篮球联赛,写作中用到了对比、举例、假设分析等主要方式,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从文章的写作手法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于篮球运动的狂热和偏执,他们对于每一场的比赛都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喜欢把自己想象成球队的教练和超级巨星,可以说,10个美国人可以打出10种不同的战术和结局。同时,他们作为超级粉丝,无法足够客观地去看待一场比赛,尤其是重大和具有争议性的比赛。赢了则皆大欢喜,如果失利和重大挫折,他们容易把一场比赛的责任推到一个球星或者教练身上。这也是这篇文章立场的有失偏颇之处。

我们作为阅读者,重要的是从不同的英语文章中去学习它所独到的手法和特点。取其精华,来为我们更好地去学习语言知识和地域人文;洋为中用,来为我们更好地去反省自我不足和文化漏洞。

第18篇:南方日报评论文章9月12日

声音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在前往塔吉克斯坦的专机上,习近平对记者说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全国还有近2亿各类专业人才和各类技能劳动者,如果大部分能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形态,体力加脑力,制造加创造,甚至可以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乃至于所谓颠覆性的技术,中国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上新的台阶。

——在日前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致辞

如果我们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想赚大钱,你最好离开这个平台,你跳出去,别在这儿干,也照样能赚钱。我觉得意义不在赚钱,你把一个大公司发展好了,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了,像我们这些人,我的国际同行就尊重我,我走到世界哪儿我受尊重,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很难得的东西,比工资重要,比收入重要。

——日前,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谈及高管限薪等国企改革议题时表示

自从西非部分国家出现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之后,我国积极防控,认真研判疫情形势,加强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疫情国的沟通、联系,研判疫情在西非的发展情况,以及传入我国的可能性、趋势。同时,构筑坚强的境外、途中和口岸三道防线。落实境外离境检疫、途中症状申报和询问、口岸体温监测和医学询查工作。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下一步要做的是按照各项方案和预案的要求进一步严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这种质疑没有什么依据。中国的反垄断执法均严格依据法定程序,且始终从垄断行为出发,完全公正透明,没有针对任何市场主体,更没有针对外资或境外企业,不存在所谓选择性执法问题。中国开展反垄断执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竞争,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不是保护民族企业的工具。

- 12效力。三者关系中,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居于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未来的6年中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极为艰巨。执行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性系统。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互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是国家治理上的两种思想方法。“顶层设计”是一种战略筹划、宏观调控能力,表现为善于从战略大局上运筹帷幄、谋篇布局,擘划大政方针和改革方案的分阶段进程表。“摸着石头过河”则是一种循序渐进、“尊重现实”的治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的动力和需求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变迁和发展,“摸着石头过河”是对现实治理需求的诊断、把握和遴选。这种治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善于从现实发展中提炼治理命题、引入治理动力、确定治理任务,同时善于将成熟可行的治理探索上升为法规制度,及时将成熟可靠的改革创新上升为法规制度或全局性公共政策。把握好两者关系,做到相辅相成,既是提升治理能力的条件,亦是提升治理能力的表现。

摘自9月8日《学习时报》

一介书生的价值

周虎城

汤一介先生走了。

9月9日晚8时55分,这位北大哲学系教授、一代国学泰斗在北京永久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7岁。汤一介先生的一生与北京大学紧紧相连,他学于北大,教于北大,连爱人乐黛云也是北大的名教授。汤一介先生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汤霖是清光绪十六年进士,父亲汤用彤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与陈寅恪、吴宓并称为“哈佛三杰”,是中国近代史上融汇中国、西方、印度的学术大家。自汤霖先生而始,及至三代,皆为学术名家,这大抵算是中国学术史上少有的佳话。

汤霖先生有一句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样的家训也经由汤用彤先生传给了汤一介。“一介”之名,源于“一介书生”。以汤一介先生的一生而言,自然当得起这个名字。他曾经如此写道:“人不应没有理想,人不能不热爱生活。”他一生朴素,待人真诚,自1980年代迎来自己学术生涯的春天以后,勤奋用功,多次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哲学命题,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性的融合。汤一介先生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承认自己是大师,也不喜欢别人叫自己为大师。他认为,当代中国还没有大师,是因为还没有出过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还没有出过一本类似《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样的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

这是何等的清醒啊!在一个大师帽子乱飞的年代,真正的大师却又隐去了。上海有一位文化学者,名气颇大,当地给他设了一个大师工作室,他倒说:“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两相对照,高低立现。笔者并未有机缘访问过汤一介先生,对他的了解主要源于一些典故,研读中国文化史,又怎么能够不研究汤先生一家的笔墨春秋呢?未曾当面听高见,只能背后读文章,这实是一种遗憾。但我想,一个国家,总是需要有人仰望星空,汤一介先生的祖父、父亲做到了,他与他的夫人乐黛云先生也做到了。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财富如何累积,官场如何变幻,唯一不变的是民族内在的精神追求。我们的确需要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创富传奇,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奋斗诠释着市场经济时代的风云,但百年以后、两百年以后、三百年以后,也许财富传奇早已湮没不闻,流传的仍然是李白、杜甫、王阳明,是鲁迅、胡适、梁实秋,抑或汤用彤、汤一介、乐黛云,是那些致力于人文研究与追求的哲人、文人们。一介书生的价值,不能用市场来衡量,而需要用历史来评价,对一个社会的贡献,也许那些堂吉诃德更为重要,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才会成为永恒。而我们,仍然在渴望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的诞生。

一介书生的价值,远远超越当下。

“9·11”并没有深刻改变美国

丁建庭

在21世纪的国际大事件中,“9·11”毫无疑问是里程碑式的一起,它对美国民众的安全观念、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世界的安全形势产生了直接影响。在13年后的今天,再次审视后“9·11”时代的美国,关于这一事件的记忆犹在、影响

- 56 本埠媒体先前报道说,中秋节当天,广购开始对架上图书进行打包,做装修的准备。此言着实差矣。中秋节前5天的一个中午我去逛的时候,打包就开始了,在一楼、三楼的不少区域,五六格的书架大抵已经清空了下面的三四格,以至于要找的书踪影皆无。问店员怎么回事,说要给书重新编号,现在看来那是装修时间表正式公布之前,“不足为外人道也”。设施、器材、墙体等老化和损耗,肯定该动一动,安全第一;但以我的感受而言,广购其他硬件就现在而言也还是说得过去的,他们要适应读者对书店的要求,不必在安全之外的硬件上做过多的文章,关键更在于软件,就是他们所说的“服务配套”。

至少有两点需要配套吧。一个是图书的分布得更便于读者查找。有一次我因为忍不住了而问店员:为什么同一个作者同时出版的套书分散在几个地方,根据什么这样分类?答曰:按照封底印着的“上架建议”。不错,新出的书大抵都有个“上架建议”,但是不妨在遵循的同时,再想个什么办法能集中起来放置。与此同时,对新书该有一目了然之效,不能像一滴水汇入汪洋大海,每次来逛,都需从头到尾看上一遍。这一点,广购有了微信之后好多了,但利用微信得先知道书名,是找书;逛书店人的惊喜,更多时是自己发现心仪的新书。再一个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得有提升。这一点不想多说,免得有损人家的饭碗,只举一例。有一次我去找朱涛的《梁思成与他的时代》,本来微信“书架号”会显示方位,但那回出现的却是“咨询店员”,然几个店员竟然都不知梁思成是什么人,这……恐怕不行吧。

想起关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热词:凤凰涅槃。凤凰我们都知道,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西汉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就是弹奏了一曲《凤求凰》。然凤凰涅槃中的凤凰,却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这种,而是西方传说中的不死鸟,这种鸟每500年自焚为烬,再从灰烬中重生,循环不已。虽然这个热词舶来的意味很浓,但以之比喻立志变身为“智慧书城”的广州购书中心,非常熨帖。不知广购方面以为然否?

以改革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南方日报评论员

在日前举行的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致辞,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当全球经济从谷底艰难爬升之时,人们都在谈论“创新”。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处于价值链上游还是下游,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能更快地摆脱危机,进而抢得先机。创新对全球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都从未像现在这样生死攸关。

我国经济的活力正是来自创新。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2009年间,中低收入经济体在全球研发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增长了13%,其中中国贡献份额超过10%。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的国家。目前中国在技术创新上已有了长足进步,在一些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如中国电信企业、太阳能产品等。此外,中国每年的申请专利数量已经高居全球第一。实践表明,改革发展与创新紧密相连,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创新不仅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可以放大各生产要素的效应,从而提升全社会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转型升级。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理念、制度、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在引进国际资本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等,同时,要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培养和重用人才,整合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将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应用,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制度创新则是指通过改革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改过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新规则。一年来,中央政府以简政放权、大力度地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逐步剥离了错接在政府身上的手;以探索规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着眼点,清晰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开辟了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主体经济的渠道;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立足点,构筑起区域经济发展和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战略布局。

正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经济即将迎来一个创业大潮。创新与创业紧密相联连,有创新,创业才能成功,而创业的动力就是来自创新。在政府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之后,市场得到了松绑,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创业的风气。新一届政府正在努力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上着手,挖掘创新红利。今年以来,

- 910 -

第19篇:学习评论文章的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四篇评论文章的心得体会

4月18日上午,xxx地税局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学习讨论了近期《人民日报》刊登的评论员文章《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通过认真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引深学习、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众志成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税收工作的发展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一要坚定政治立场,坚决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切实增强大局观念,坚定不移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动摇、不迷失、不糊涂、不犯错,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二、把握精神实质,做到思想认识上新的提高。要清醒认识到,越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越是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情况新变化,越是各种思潮相互影响、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越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越要坚定主题主线总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无限光明,必须不断增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完成好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握扩大内需的基本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落实稳定第一责任,统筹推进转型跨越、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困难风险所惧,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最大限度增加促进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扎扎实实地取得税收工作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三、意气风发地开创地税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国内方面,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机遇挑战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将是我国继续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是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总体任务的关键时刻。而在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呈现低速缓慢与波动特点,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治理体系正在面临深刻变革,世界经济结构正在酝酿深刻转型。面对新形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税收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在“十一五”我国税收战线取得成绩并形成一系列新思路的基础上,订好规划,扎实发展,努力做好“十二五”时期的税收工作,意气风发地开创地税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20篇: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的解读

靠共治舞出“广场”的和谐

广场舞冲突双方的角力,表面看是不同利益群体的无序博弈,实际上是缺乏公共空间的行动规则所致。提出论点:广场舞冲突的实质

近年来,围绕广场舞噪音扰民的冲突时有发生。为了耳根清净,周边居民发明了各种令人错愕的办法,包括高音炮还击、鸣枪放獒甚至泼粪等。在一些地方,双方互不相让之激烈,如同解不开的死结。提出问题

除了对抗,就没有出路了吗?其实不然。日前,一度因广场舞之争硝烟弥漫的温州市鹿城区,想出了一个颇为可行的办法,为广场装上“中央音控系统”,由主管部门统一调控音量,并限定时间,实行资格准入管理,做到了让两方基本满意。成都也出现了戴耳机跳的“无声广场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温州、成都的对策(案例)

从技术上说,广场舞之争并非无解。科学家已经发明了定向扬声器,能把声波控制在特定区域内,出了这个区域,声波就很弱甚至没有。但这样的“降噪神器”能否普及,还要打个问号。更重要的是,广场舞争议的背后,远不是噪音的大与小那么简单。在社会自治空间,公民缺乏足够的沟通意愿和协商能力,更值得反思。为何没有第三方介入就不行?难道跳个广场舞,也得有警察或城管站在旁边看着?

面对这种批评,双方可能都满腹委屈。平心而论,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不想扰民,可就那么几个活动场所,还到处是停车位,城市空间设计也不合理,缺少隔绝居民区的“口袋公园”,能咋办?周边居民更觉得无辜,只是不想周围太吵吵,惹谁了?引出问题的实质一方有合理需求,一方是正当权益,发生矛盾怎么办,该适用什么规则?这是广场舞带给社会治理的深层挑战。冲突双方的角力,表面看是不同利益群体的无序博弈,实际上是缺乏公共空间的行动规则所致。盯着这块地盘的,是“公共资源先占权”“正当权益最大化”这两种相互打架的观念。不只是广场舞,公共场合里集体资源的分配纠纷,比如小区养狗、占道停车等,无不是它们在作怪。

也因为如此,周边居民往往对广场舞噪音充满敌意,只有被打扰的愤怒,缺乏谅解的互动。于是乎,“你扰民我泼粪,你泼粪我更大声”,在对抗中越过了正当权益的边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出来维权的人也仅是热衷于占据道德优势,并没有想到通过良性互动建立更公平的规则。出头阻击广场舞的往往是个人,少有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公民以有序、有组织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不高,让本该诉诸社会自我管理的事情不得不求助于外部权威,这是当前社会治理中的一个短板。 居民沟通意愿和协商能力不佳

另一方面看,该社会发力的地方,法治虽可以“隐身”,但不能缺位。一些地方因为广场舞引发对峙,双方互不妥协,最后冲突升级,往往和执法部门和稀泥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噪音扰民”行为,其实有规定。罚则不细、法不责众,并不是执法各打五十大板或撒手不管的正当理由。倘若任由争执双方自我调节,没了法律准绳,少了行为准则,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泥淖。政府处理不当,法治缺位

某种意义上,“广场舞角力”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在社会转型期和利益多元化时代,每个人都是社会治理主体,每个人都要面对其他利益主体,需要有理性协商的能力,但治理末端的畅通无阻,有赖于法律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支撑。有公平的规则、公正的执法,社会的公共理性和协商精神就有了生长的沃壤。反过来,这种理性的成长也是法治社会的坚强基石。 提出结论,需要法律制度的建立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三论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

哪里曝光及时、监督有力,改作风就容易打开新局面;反之,如果只唱赞歌、回避问题,就难免助长实功虚做的风气。这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作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现状 正因如此,打赢转作风的持久战,必须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让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无处藏身。开门见山提出落实八项规定须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离不开舆论监督的强化。马克思曾说,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他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理论论证 舆论是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有效途径,现实中,一些干部“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正体现舆论监督的威力。摆事实改作风的本质在于规范权力,通过舆论监督激发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效果,发挥好扶正祛邪、以儆效尤的教育警示作用,就能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舆论监督能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舆论监督具有敏捷性,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揆kui诸以往,生词 正是通过快速有力的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等领域的一些问题获得及时化解;也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舆论监督,惩防腐败、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得以健全完善。举例 事实证明,舆论监督是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等并行的利器。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发现一起、曝光一起、解决一起,必能促进八项规定落到实处、细处。舆论监督的敏捷性能促使问题尽快发现尽快解决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旦焦点转移、要求放宽,就容易使一些人觉得风头已过,导致不良风气出现反弹。舆论监督是全天候的探照灯,能够保持反“四风”的高压态势和舆论氛围,不断巩固和深化改作风成果。现在有的地方,公款吃喝由宾馆饭店转移至隐蔽场所,婚丧喜庆不摆宴席但红包照收,表情达意用电子礼品卡暗度陈仓。诸如此类“四风”变种、歪风反弹现象,亟待舆论监督“咬定青山不放松”,抓住问题不放,露头就曝光、松懈就监督,以持续不断的努力破除“四风”问题的顽固堡垒,让好作风成为习惯。舆论监督具有持久性,能有效避免作风问题的反复

让八项规定成为“铁八条”,舆论监督是重要的刚性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唯有适应在舆论监督下工作,把八项规定内化为一种修养,把从严从实外化为基本准则,处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方能以作风的切实转变,打掉党和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总结

广告评论文章范文
《广告评论文章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