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日本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6:30:24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日本沉没》读后感

读《日本沉没》有感

“3.11”日本大地震震动了全日本,更震撼了全世界。作为他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们深感哀痛。最近,无独有偶,去图书馆时刚好让我看到《日本沉没》这本书,借来看了一下,完全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感慨万分。 本书讲述的大概是:田所雄介博士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他直觉地认为,根据地震的观测数据,日本列岛将会有灾害发生,于是他便展开了调查。他与小野寺俊夫及助手幸长信彦助理教授一同乘坐潜水艇到达伊豆冲海底,发现海底出现异常的龟裂与乱泥流。田所继续收集到的数据令他确信将会有灾难发生,并得出唯一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列岛历来最坏的情况——1年内的地壳变动导致大部分的陆地下沉到海中”了。

起初政府对这个结论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后来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计划发动「D计划」——一个将日本国民及资产转移到海外的方案。然而事态的发展正在以大大超出当初田所所估计的速度进行中。

各地相继发生巨大的地震。几乎停止了活动的休眠火山开始活跃起来。在已经被撕裂成碎块的日本列岛中,D计划被拼命地推展„„

看完这本书后,我大吃一惊,这次地震怎么那么像书上所描述那样呢?莫非是小松左京先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莫非是2012提前彩排?地震、海啸、火灾,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啊!

说实话,我向来对日本人没什么好印象。一来是从小到大各种课本、图书、电视剧对侵华日军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宣传,二来是奶奶给我讲的当年鬼子去村里扫荡时对百姓的烧杀抢掠,使我一直觉得日本人是畜生。但随着我知道的越来越多,我发现日本人也并不像印象中那么凶神恶煞。要说人性这个东西,杀人放火的鬼子没有,那些普通日本老百姓还是有的,而且,是很有。我认识的一个日本朋友,不但谦和有礼,而且慷慨大方,对于有困难的中国人,哪怕是装出来专门骗钱的中国人,也是能帮就帮,他说这样能让他心里踏实。让他一比我倒是不近人情了?日本人的素质的确比我高,这点我乐于承认。只是脑海中那个被妖魔化的形象太过于深刻了,可能有时候会转不过弯来。

日本的这次地震,处处在拷问着中国人的良心。汶川地震时,日本捐款捐物,民众表示强烈的关心,并祈福。而这次日本地震呢?多少小愤青在第一时间跳出来大声欢呼,热烈庆祝日本地震。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就会知道,灾难来临时,损伤最大的永远是百姓,他们没有拿起枪支挑烂你的头颅,你凭什么冠上爱国主义的帽子落井下石?心寒。日本受灾,几乎第一时间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同样的云南盈江地震,有多少人知道呢?两

会期间,要控制各类新闻报道,只报喜,不报忧。日本的一次强灾正好转移了国民对盈江的关注,从而维护了两会期间舆论氛围的“安定和谐”。装吧就!看了诸多关于盈江地震非官方的报道,到处都是红色的旗子,这场面怎么感觉都不是在救援,而是在作秀,人命关天的时候不赶快冲上去挖土救人,反而浪费十几个人擎着十几面红旗,照出来的照片是让人感觉救援有力,可特么这跟救援有关系么?还有的官兵围在一起打扑克,一打就是一下午!很多房屋倒塌了,根本不能住人,捐到灾区的帐篷竟然高价卖给百姓,我算明白了,这群人缺的不是钱,而是德!

我不想灭自己的志气长别人的威风。可是作为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国人,在地震面前显得多么的不堪一击。人家的领导在积极地救灾恢复生产,我们的领导将全部精力放在两会上。人家重视教育与建筑安全,房子受损却没有倒塌,最安全的避难场所是学校,可我们呢?多少孩子被埋在学校的废墟里,多少人消失在豆腐渣工程里!人家在避难购物时仍有序的排起了长队,我们呢?洗劫一空这个词用的并不过分。太多太多了,这似乎关系到一个国民素质的问题,是个案还是共性?我看问题向来浅薄,思想没那么深刻,思维也比较混乱,讲不出太大的令人信服的道理,顶多就是骗骗自己。

在大自然面前,所有人类都是一家人。唯有祈祷,祈求各路死亡人数不再上升。

推荐第2篇:《日本乱象》读后感

日本战败后实行志愿兵役制,政府还把还义务兵役制视为违反宪法。虽然一直被公认是“武士之国”,不过近年来,年轻人不愿当兵的现象愈演愈烈,以至于日本自卫队频现兵荒。我认为这反映了时下日本年轻人的一种态度,即对国家过去的历史并不太感兴趣,就像他们对政治缺乏热情一样。对他们而言,没有必要去对那段悲惨又不光彩的历史过分关注。日本年轻人态度的复杂性在于,尽管知道是侵略,但大部分人不愿向别人,尤其是向中国这样的受害国家民众提及此事。可以说,这是日本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内心一种民族主义情绪的反映。至于日本年轻人对华持何种态度,我想,中国的年轻人怎么看待日本,那么他们也是怎么看待中国。大部分日本年轻人对华缺乏了解,对华持漠视态度,认为中国的年轻人脾气容易暴躁,一有事情就喜欢动用暴力。很多年轻人也有某种不安心理,他们普遍担心中国强盛发达以后,会对外采取扩张性的强硬外交政策。

在我看来,中日的年轻人就好像水和油的存在。对中日问题,日本年轻人也许有着宛如水似的轻快洒脱,中国年轻人却有着宛如油似的执拗纠缠。遇到不愉快,挫折的事情,日本年轻人可以让它像水一样地轻轻流逝,中国年轻人往往多会耿耿难于忘怀。即使这样,我认为只要中日两国年轻人彼此相互理解,水和油也是能互相融合的。

推荐第3篇:《漫画日本》读后感

《漫画日本》读后感

这几天我看了《漫画日本》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

这本书通过漫画的形式生动地讲了日本与韩国的区别、日本成功的七大秘诀、日本的崛起及日本的苦恼。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几个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条心,大家齐心协力就成功了一半,难怪有句老话只要一条心,黄土变黄金,其次是做事情前要计划好,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要不那样只会让自己措手不及最终以失败告终,还要学会取长补短,就像日本人采用其他国家的物品加上自己的技术改良就形成了日本自己的物品,这就是日本汽车、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电、多媒体、高级食品高速发展的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原因。但是,做这些的时候也不要做得太奇特了,不然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而与生活格格不入,1898年就是因此日本的经济像漏气的气球突然下落,迅速滑坡,这就是日本的苦恼了。这本书既风趣幽默又能让我学到知识,明白道理,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江苏南京浦口区琅琊路小学明发分校三年2班三年级:王昱天

推荐第4篇:《日本电产》读后感

读《日本电产》有感

《日本电产》的领导理念深入我心,让我真正领悟到领导者的重要性和员工培养的必要性。遥想电产当年,破破烂烂,不成方圆,管理之不善,组织之不严,前景不为外界看好,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众多优秀企业学习的榜样。他们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这些让人深思,通过《日本电产》的学习,我不仅看到了它的成功,更看到了它成功背面一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它是一个事迹,更是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哲理。

一、人

无论哪个企业都是由人创造的,都是由人组成的,都是由人去管理的。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京东方的最底层员工我们称之为“MS”(制造专家),如何将他们心连心,手牵手,真正培养成“专家”带动产能的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做领导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企业的领航者,我们要有一个有力的领导才能。我们要做到用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正确,只要这样才能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未来的道路。培养出合格的员工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全身心的投入到生产工作中,积极的去履行我们规划好的企业发展规划。

我们和员工二者是一个互相的作用效果:好的领航者和差劲的员工的配合因为只有理想没有实际的效率而制约企业发展;没有前瞻性的领航者和优秀的员工的配合同样不能给企业带来好的前景,因为虽然有效率但是大家走的路是错误的,这也是最危险的;使企业发展壮

大的完美配合是具有慧眼的领航者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员工,这样企业不但有着切实可行的能使其壮大的道路,而且还有积极配合完成任务与尽其责任的员工,这样才是最有前途的企业。

我坚信人定胜天,只有在员工身上做好“基础投资”,员工必定能给公司创造奇迹。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团队、一流的领导和一流的员工,才能做出一流的品质和服务,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引领风尚。

二、DO

DO,即做事,《日本电产》中永守社长提出“有时间去证明怎么“不行”,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投入在寻找“别的方法”上来的实际”,我们做为企业的领导者,要给员工灌输“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任何事都要竭尽全力,而不只是尽力而为”的思想,让我们有“立刻做,一定做,做到为止”的执行力度。

作为Module科长的我,在2011年过年期间,面对大量人员离职,许多路程远的员工提前返乡,Module出现了严重的人员缺失问题。为了保证正常产量的达成,为了保证大家都过个幸福年,我亲自带队,组织班组长、品质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人员,一同上一线,对应一条线的投入,我只想让我的员工们知道,任何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都可以得到解决,Module的产能实现从30K到90K满产到现在的提升150K的突破。通过2年的摸索,人员的管理、设备嫁动的提升、工艺的完善、物料的优化方面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终于在2012年2月我们实行了公司现金流转正,这使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

光,有了前进的动力。

我可以带领着我的团队,自豪的说这一切都是我们一起做到的,我们可以,我们行,我们会笑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

三、现场、现物、现实

作为液晶显示企业,作为制造的领导者,如何保证产量的同时提升品质,我们要投身于实际现场、现物、现实,只有对现状情况认真观察、分析,才能进行检讨,得出更好的应对决策,不要一味的凭借经验,经验可以指导工作,但不能作为决定工作的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提出,“活下来的物种不是强悍的物种也不是优良的物种。只有‘不断变化’并适应的物种,才能得到最终的生存权”。

我们要做好现场现物的3正7s(正位、正品、正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用此标准去规范生产,保证品质。对于Module制造,这个可能是最难管理的,我们面临的是人员多,物料多,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为手工作业),这就强调我们要有很完善的管理团队,从我开始到我的制造专家们都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彻头彻尾变身成为有思想的好职员,共同去维护和改善我们的现场现物。 面对日益竞争的液晶显示行业,我们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更肩负着强大的使命,带领我的团队众志成城,持续拼搏,锁定使公司盈利的目标,用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去面对一切困难。

推荐第5篇:源氏物语读后感日本古典文学

硕士研究生学期论文

题目:『源氏物語』感想文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日 语 班

级: 1308001 学 生: 羅 林汐 学 号: 130824050

5指导教师: 刘 明

2013年 12月

i

竹取物語感想文

要旨

54帖から成る「源氏物語」は世界最古の長編小説と言われている。日本文学史上における代表作の一つとして、無論、その古さということだけで価値があるというものではない。1000年の月日を経て、時代の流行り廃りや長い歴史に埋もれることなく、今なお、名作として、10種類に及ぶ現代語訳のほか英語など10カ国語の翻訳が存在し、写本、版本により多少の違いはあるが、100万文字に及び、795首の和歌が含まれている。筋立てが細部にわたってよくできていて、心理描写の巧みさ、文章の美しさなどから、日本文学史上だけではなく、世界文壇にも最高の傑作として知られて、賞されており、後の文学作品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訳文を参考してこの巨大な物語を読んで、まるで当時の社会を目の前に映ったような感じである。

キーワード:源氏物語;皇族;愛情;感想

ii

目次

要旨 ..............................................................ii 1 『源氏物語』の構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内容についての紹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源氏物語』に関する感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

iii

1 『源氏物語』の構成

「源氏物語」は平安朝中期(10世紀頃)を舞台にして、天皇の皇子である光源氏およびその子孫の人生を描いた。三部構成説は広く受けられている。第一部文は「桐壺」から「藤裏葉」までだが、数多の恋愛遍歴を繰り広げながら人臣最高の栄誉を極める光源氏の前半生を描いている。第二部は「若菜」から「幻」までだが、愛情生活の破綻による無常を覚え、やがて出家を志す光源氏の後半生と彼をとりまく子女の恋愛模様を内容としている。第三部分は「匂兵部卿」から「夢浮橋」までで、「源氏」の息子が主人公となりだが、物語の舞台が京都から宇治へ移り、「宇治十帖」とも言われている。

2 内容についての紹介

桐壺帝の2番目の皇子として生まれ光源氏は、幼少のころから輝くばかりの美貌と才能に恵まれたことから、光君や光源氏などと呼ばれます。見ればわかるように、本の中は光源氏の生涯は、彼をめぐる数おおくの女性達の人生を詳しく描かれていますが、巨大な愛情物語でも認められていた。光源氏にとって、母親となる桐壺更衣以外、藤壺宮、紫の上、女三の宮の3人の女性も彼の人生に濃く色を染めた人物である。母である桐壺更衣は高貴な家柄に生まれたわけではないが、ひときわ美しく気立てもよく、天皇に大変気に入られた。天皇のそばに仕える女たちは、将来は皇后になろうと密かに思っていて、嫉妬を受けることが積もり積もって、病気がちになっていきます。「源氏」の評判が高まるに連れ、桐壺更衣は他の女たちから一層憎まれるであろうという恐ろしい思いをした。やがて、気の弱い彼女は、体がやせ衰え、御所での勤めも続けられなくなり、3歳になった光源氏を残して亡くなってしまった。

母親に似ているという理由で父親の後妻に入った藤壷宮に憧れ、一度だけ(セックスを持ち、不義の子供を作ってしまいました。二人は会えなくなった後、少しでも藤壷に似ている人を探しながら様々な人と付き合う。

一方で、藤壷の姪である若紫も引き取り、幼い時から自分の手元に置いて、母親のような理想の女性に育てあげて、後に自分の妻にした。源氏の正室は、葵の上の死によって、ずっと空いていた。

女三の宮が光源氏の最愛の女性藤壺宮の姪で、それと朱雀院の強い希望ですので、女三の宮という身分の高い新たな妻を正妻としてに迎えましたが、あまりにも幼稚で教養が無い為、光源氏はがっかりした。それまで正妻のような立場だった最愛の妻の若紫がショックを受けて、病気で死んでしまった。源氏は世の無常を悟り、出家を志す。

iv 3 『源氏物語』に関する感想

一見単純な恋愛物語に見えるが、吟味してみれば、いろいろなことが感じられている。出身が大事にされている社会に、皇帝の皇子だというけれども、天皇と正妻の間から生まれた第一皇子と比べると自分の母親がそれほど高貴な家柄の出でなく、また、高麗人は源氏が天皇にも上がるべき相だが、そうなると国が乱れるであろうと言ったことから、皇族から外されて、「源氏」の姓を賜ることになった。孤独な人生を最初から歩んできたのではないかと、可哀想にと思う。天皇の子ではあるものの、身軽に動くことができ、多くの女性と関係を持つ、いわゆるプレイボーイとして生涯を送ることになったのも自分は家族に認めされないからだろう。誰でも愛しく顔をして、見た目は多く方から愛されたいたが、実は誰にも信じせずに、ゲームみたいな恋愛しかできない。描いた愛情から分析すれば、源氏が一番あいしたのが紫の上ではないかと思っている。まず性格から考えると、二人とも真面目で人あたりの良い性格で、おだやかで真摯なところが似ていると思う。光源氏と紫の上が出会ったのはまだ紫の上が子供の頃のことである。その可愛さに光源氏は少女ながらに惹かれていた。また、幼い時から光る源氏の手元に置いたため、最愛の人である藤壺宮の面影を紫の上に感じながら、彼が若紫を自分の理想な女性まで育ててあげてきたと言えるだろう。藤壷宮の姪である女三の宮は藤壷に似ていた為、源氏の君の正妻となったが、しかし柏木との間に不義の子を生んだ。若い頃に自分がした行い、つまり父親の妻である藤壺宮と寝たこととは一緒ではないか。老いてから自分もやられて、父親の気持ちを経験することになってしまった。順風満帆で栄華な人生に見えるが、逆に彼は普通人に想像できない苦しみを心に染み込んできた。これはまさに「栄あるものは滅びる」、「因果応報」などの仏教思想が根底的に影響された物語ではない。

参考文献:

v

1、《日本古代文学作品选析》徐仙梅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安徽大学出版社) P158~162页

2、《源氏物语译本》丰子恺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ウィキペディア 登場人物

4、ヤフー知恵袋

vi

推荐第6篇:《冰眼看日本》读后感

令人又恨又佩服的邻国——日本

令人又恨又佩服的邻国——日本

没上小学前,对日本的印象,仅仅就是一个画漫画、制作动画很厉害的国家;上了小学,开始接触历史书,觉得日本是一个残忍的国家;上了初高中甚至大学,又觉得日本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国家。这么多年来对日本的印象一直变来变去,只因日本的确一个让你又恨又佩服的邻国。

《冰眼看日本》以轻松有趣的笔调,通过社会风气、政治、科技等方面为读者勾勒出日本的文化与文明。在二维的文字世界中,能够想象和感受到日本这个三维的世界,令我知道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更令我对日本的态度和看法,变得冷静。以下两个方面,是我对日本的最大感想。

民族主义催生的恨

在中国,提起日本,首先会联想起它的各种不是:“钓鱼岛主权问题”、“参拜靖国神社”、“南京大屠杀”等,而且国人的情绪总是那么激愤,动不动就喊着“把日本给轰了”的口号。前段时间的购岛问题,导致有些在华的日本人遭殴打,中国生产的日本车遭受焚烧。这些行为的发生,民族主义是诱因。

小泉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在我没看过这本书之前,也没有太多地关注其深层的原因,只是主观地怀疑小泉是不是有意挑起国际民愤。但是看了书之后,才知道是政治的原因促使参拜行为的发生,因为靖国神社背后有一个“日本遗族会”。那里有不少票源,拜个神社就能获得遗族会的全部票源,为了能够当选,即使往死里去也不得不去。

日本以前在亚太地区制造的万人以上的屠杀案,是世间所公认的,但是日本总有意无意地否认或者将借口归为别国的强迫而非自己主动的。就如老冰在书中所言:“这就是游就馆的手法:用真实的照片、真实的文物来指东言西,偷换概念。不提战争的原因,不提日军的残虐。”凡是有爱国情绪的人,一想到自己国家曾在某个时期里遭受日本的蹂躏,满腔热血在沸腾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小泉一个人的错误,能够表示是全部日本人的错误吗?小泉一个人的观点,能够代表全部日本人的观点吗?答案显然不是。因为党的派别不同,代表的阶层利益也不同。不是全部日本人都有参与这个那个的政治党派,他们之中有些只是普通百姓,所以这些政治家的立场和观点只能代表该党派的,而不能够代表全部人的。

日本入侵中国的第一站,是东北。“九一八事变”使《松花江上》一曲唱遍全国;1937年7月7日有以寻找失踪士兵为借口蓄意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在东北建立一个伪满洲傀儡政权。连派出到美国参加运动会的选手的身份也要贴上“伪满洲国”的标签。弄得现在世界上还有挺多人的头脑中印着这样一条公式:“东北=满洲国”,这令中国人听起来感到诧异之余还有些愤恨,中国已经这么多年独立了,怎么还有人会有如此的想法?虽然日本在二战中战败,但在战后,世界人民的满洲国观念还有残余,加上钓鱼岛问题又一直与中国来个纠缠不清。日本为中国带来的这些“硬伤”,出于民族主义,中国人民是很难既往不咎的。

谋求发展而生的佩服

数千年前,日本是向中国学习,近代以来,变成中国向日本学习。这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哪个有优点,就向哪个学习。日本人的责任心强,手工精细,也是出了名的。中国与日本,大家同为农耕文明的国家,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质量是不一样的,个人认为这是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中国常称自己“地大物博”,这的确是个事实,毕竟论面积来算,要25个日本才勉强等于一个中国,资源缺乏,是日本铁定的事实。或者出于一种自卑的心理,以前日本管自己叫“大日本帝国”,如同“大韩民国”“大不列颠”一样,这样的小国总爱在自己的名字上加上一个“大”字,以求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正因资源缺乏,所以日本人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节约资源、能源的办法,力求投入最少,产出最多、最好。精雕细琢的工艺制作风格,就在这时被锻炼出来的。相比之下,中国“地大物博”的环境,培育出中国人的“大”思想,什么东西都是越大越好,唯有那样,才能显出本国的王气之道。故以往是粗放型经济,直到近十年来,才往集约型经济方向发展。

“进口—加工—出口”是日本经典的进出口贸易模式。进口的材料经过日本人的精细加工,再外销。西方学者将日本的文化总结为“中空”文化,因为中间空,能够容纳其他东西,故此日本人都善于吸收别国的长处,与此同时,也练就了一些别的国家即使奋力追赶也追赶不了的独门技术(书中提及的碳素纤维、无缝钢管、天然气LNG船等产品的制作技术),这些技术让日本在制造业领域中赢得较高的国际信誉。就技术这点而言,就不得不让中国人佩服。所以中国每年在不同领域中挑选不少技术人员到日本进修、考察,希望能够学到一招半式,教会

你基本的,可是核心的,就留着来看家。因为日本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制造核心技术传授给外人的,所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话语权。之前在应对钓鱼岛日本国有化问题上,有人倡议抵制日货,说只要中国人不买日货,小日本不到一年就完蛋。在我个人看来,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而这些技术能够发展到如今这种无人能及的程度,教育是关键。无论科技多么发达,离开了人,就不复存在;而人离开了教育,等同于失去作为人的意义。正如此话所言:“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科技的竞争,但深究其理,则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比较,是国民综合素质的大比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成都,教育机制的竞争。”由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就重视教育,所以二战后的日本,即使现代化的几乎丧失殆尽,也能够奇迹般地、迅速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与日本相似,弊端的存在是固然的,但从投入的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中国少于日本。中国早在十几年前就说要提高教育经费的比例,每年也有人大提出增加教育经费的比重,要到真正实现比例上升时,却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

经济科技是硬实力,文化就是软实力的一种。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日本的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产业中独占鳌头。日本对外的文化输出力度之强大,令中国咬牙切齿的同时不禁发出感叹:何时才能提升我国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的文化从没有被中断过,泱泱大国的五千多年文化,影响力竟不如这个小岛国?原因在于中国有太多的“思想包袱”,文明古国承载着太多深厚的文化底蕴。

论想象力,个人认为日本人不会比中国人强到哪里去,只是有时候,中国人跳不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论创新能力,中国人和日本人也差不多,自主研发和拥有的技术实在不多。只是在更多的时候,日本的那股“傻劲”比中国人高一筹,被权威判了“死刑”还死心不息,绞尽脑汁也要把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况且日本现在所拥有的技术,有不少都是从别的国家“批发”过来,如果说中国爱“山寨”,那么日本就是“山寨”高手,因为它已经将别人的东西融入了自己的特色。

在此,我并不是主张中国应该搞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摒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去发展经济。纵观日本的历史,日本没有培育出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或者

思想家,相比之下,中国就多的是。中国那些经过千年沉淀的深厚文化,只是被活用的程度不高而成了发展的“思想包袱”。在日本的动画、漫画中,就有不少中国风的动画和漫画。人家借用我们的文化就为一个动漫产业注入新鲜感,并且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我们却老是固执地认为别人盗用了我们的文化“版权”,其实是自己没能为旧元素增添新活力。

千年的中日交往历史,历尽风风雨雨,纵然日本给了中国总体好印象,但是一次的坏印象,足以抵消十次好印象,所以直到现在,我身边人的抗日情绪还是相当激烈,有时候我说出自己的专业,免不了受到歧视,甚是有一种被当成“卖国贼”的感觉。其实我们对日本的感知,是不是仅停留在“恨”的层面上?当然,“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是世界上大多数的民族信条,但是我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是不是还应该展望未来,学习日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推荐第7篇:《日本商业四百年》读后感

《日本商业四百年》读后感

近年来,国际话题中的“中日关系”送播的密度越来越大,钓鱼岛问题、亚太经济、最近的G20峰会等。我便决定想再次进一步具体地了解一下‘日本’这一个国家,若单一地从‘历史’这一角度去了解剖析,每一位国人的情绪在爱国民族精神这一关上是很难平复的,所以我选择了从‘商业-经济’这一角度入手,加之历史还原和联系开展阅读、学习。通过朋友的推荐,我选择了《日本商业四百年》这本书,网评是目前市场流通书籍中书写日本经济史最全面的一书,这也是我选择此书的原因。

日本对我们来说很孰悉,确也很陌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痛苦过、迷失过,所以在我们国人绝大部分对此留有的记忆只有仇恨;对于他的成长史和我们是同一血脉,他的经历为何与我们不同,甚至决然反面?就在这份熟悉与陌生的矛盾进化过程中,我们两国依旧在全世界这个大环境中各自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站在世界历史长河的宏大视角来说日本,我很赞成书中一言“关于日本,我们想说的太多,而直到的又太少”。

《日本商业四百年》一书对这几个问题做了很完整的回答和分析:三井财团如何从一个小绸缎庄成长为拥有24万雇员的大财团?谁又能想到享誉世界的三菱财团最初只是个贩卖天水桶的小作坊?有400年历史的住友财团如何基业长青?你可知道世界大商业银行富士银行的前身仅仅是安田财团的一部分?这本书的真实意义不是炫耀它国的各类优势和经历丰富,我国历史之富有,经历之坎坷,可谓没有可比性。我认为是在当今经济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肩和谐发展的环境下,鼓励各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能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正确面对历史的态度下,相互学习,共同践行“和谐”的理念。这本书介绍的日本商业史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

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小至公益行的志愿团体,大至一个国家同一个世界,在这样的组织里一定有领导这个组织的中心人物、核心人物。反观历史而已看到,人们的命运为集团领袖左右,领头羊的思想和执行决定着一个群体的发展方向和成果。他们区区一个小小岛国,靠的就是几个大集团(企业)的推进和强大。换回来的是今天世界经济圈中的不可比拟的竞争力和地位。

日本的近代史也是连续的,虽经历了二战的战败,是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来的积累得以延续。当年日本军旗没有插到的地方,今天这些市场却被日本产品所占领。溯古思源,延续400多年的家族企业构筑了日本这个财富帝国的今天。

此书开篇介绍的是历史渊源中那些不可遗忘的伟人,采用‘以时间推进为主线贯穿集团领袖的成长锐变过程’的书写结构。笔墨最多的数三菱集团的崛起壮大,它也是明治维新运动后(如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的第一批追逐现代的企业。在岩崎家族住友、广濑宰平等几个人的打拼管理下成长壮大,直至今日依然矗立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心。

此次日本大地震摧毁的不仅仅是福岛核电站,也使得日本的经济和商业受到重挫,进而引起一场世界商业的大地震。备受瞩目的iPad 2供货出现问题,日本品牌的Canon相机、Nikon相机、Sony电脑、丰田汽车等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缺货和价格上涨„„日本的商业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全球商业的各个角落。出

生于日出之地,成长于蛮荒之野,武士儒商,布局天下。

作者以亦正亦谐地讲述了日本商业四百年来的历史,住友开山攫取了第一桶金,三井家族放下纠葛在非常时期与政府共进退,三菱财阀的缔造者弥太郎也是“北漂”一族,安田善次郎曾经是个英俊的卖花少年。四大财阀与日本共同崛起,经过历史的风雨,把分支洒向了全世界。

使之得以长期发展的核心是领导集体思想的更新速度和衔接完善,一个个完善的机制建立、维护及时更新。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作为企业中下层领导集体应该反思总结的方面,如何正真实现企业在经济上发展壮大,文化上在历史中得以长存,经济与文化和谐进退?

我们每一位真诚的读者脑海里都应该有一种认识:历史永远是一脉相承,真实的历史永远是跨越时空的价值观,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从中国古代的儒家到前期资本主义,从后金融危机后的资本主义,又回到改革开放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在这个探索知识结合点的旅程中,日本那样小小的岛国的“兴衰史”,也有幸能够为大家理解历史的脉络,发展的接点以及未来的方向,起到一点点作用。而这一工作是被一名“中国”80后正在完成,意味深长,令人欣慰。

震惊世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过有200年的历史,而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日本各大财阀的生命岂止延续了400年?这个问题意识不错,让我深思祖国的历史。这本书涉及到的公司包括三井家族、安田家族、住友集团和三菱集团,用生动的细节描述他们的创业故事、经历的风险以及获得的荣耀。“他们大都游走在政治与金钱的边缘,用独特的方式塑造着自己的商业帝国。他们时而阴险狡诈,时而又充满关怀,他们复杂多变却又坚定勇敢”。

目前,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多以政治经济合作交流,合作共赢的基础事实上也是组织群体领导之间的思想磨合、相互牵制。外交、合作、会谈等工作的成功标准其实就是除了领导组织群体之外的民众参与了多少,思想和行动上认同了多少?一个企业也一样,同样是领导层面和基层职员之间相互影响,体制作用与时代变更重合、各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的上下传承衔接。

2013年10月10日

推荐第8篇:日本大国崛起读后感

日本大国崛起读后感

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扬长避短,不停地完善自己; 中国当局对于中日关系的描述往往有两句:其一曰“一衣带水”,其二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个说法倒也恰当。第一句话讲的是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容易交流并相互影响。第二句话意义就比较复杂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日本可以说是从中国获益最多的国家却同时也是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

首先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

法国早10年。

另外,日本崛起,还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

不得不承认,日本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且不说,她脱颖于亚洲诸国,一枝独秀,位于世界强国之林。单看看,日本在二战失败后,从一片废墟,又迅速崛起上,就可以看到日本是多么的可怕!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强国之梦,也每天铭记着日本给予我们的痛苦国难。但是,我们要知道,只有我们真正的强大,才能让他们对我们俯首称臣!抛开战争时期日本对于邻国的侵略事件不谈,能够在几十年时间内从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国家,中间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何等不易?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推荐第9篇:日本镜中行读后感

《日本镜中行》读后感

今年暑假,利用闲暇时间有幸拜读了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历经15年探索研究写就的学术著作《日本镜中行》,受益良多。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强国,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等一直是我们追逐的焦点。可是即便是邻国,我们却始终无法深入的挖掘它。作者说自己初进日本的时候,像是漫游镜中世界的爱丽丝一样,以一种欣赏探究的心情将自己深入日本后的所见所得诉诸笔端。作者强调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在文化上受到的震撼,樱花、菊花、茶室、武士、相扑、艺妓等一大批文化程式,文化的传承沿袭不断侵染人们的想象力。作者极为赞赏日本的艺术,他觉得依日本的艺术和寺院而论,日本是一个最美丽的文明。然而社会生活上日本方方面面突破了中西方思维的局限,像个矛盾体,既保守又创新、既尚武又温和、既自傲又懂礼...他们表面合群又和谐,可是内心却无比孤独,我想起自己阅读过一些川端康成《雪国》等名家的作品,淡淡哀伤和人生虚无感总是贯穿始终,可能孤独正是其性格多样性的根源,如谷崎润一郎说的那样“如果世上真有过孤独的人群,那就是日本。无怪乎日本文学艺术中存在一股深深孤独的潜流。”我想是日本人缺少西方人独立的自由人格,因而他们才觉得每个人的中心是虚无。

文中写道,一生痴迷日本文化并入籍日本的小泉八云讲述一位日本朋友在临终前对他说:“再过四五年,当你发现自己根本不能了解日本人的时候,那就是你了解日本人的开端了。”读完书后才深有体会,未来探索的道路依旧任重道远。

推荐第10篇:字解日本衣食住行读后感

字解日本衣食住行读后感

暑假时看了一本轻松有趣的书,名叫《字解日本,衣食住行》。书的作者茂吕美耶是中日混血儿,她将该书分为衣食住行四个主题,挑选了38个关键字,以字为经、故事为纬,娓娓道来日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门道,带我们领略日本文化的精髓。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一壶浊酒喜相逢”中浊酒的含义,知道了日本男学生制服的第二颗扣子是定情信物,明白了日本进入不同居室为何要换拖鞋,还了解到日本艺伎的脸为何涂成白色……书在介绍日本衣食住行的小事时,涉及到许多小典故,十分有趣。书中引用的中国诗词与精美插图相搭配,给人以诗意与美感的享受。

读完书,我意识到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现代日本大学毕业典礼时女生依然会租用传统校服即和服参加典礼,而西方的方形帽和披风则少见。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也是西化得厉害的,而如今还是回归到自家传统文化。中国大陆现在在毕业礼服方面已经完全西化,是否可以考虑在毕业礼服上增加中国元素,如汉服元素呢?同时,书中介绍的许多日本传统节日最早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这些节日或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或传达着某种精神,日本人过得津津有味,而我们中国则反应冷淡甚至不过这些节日了。节日是一国文化的体现,体现了民族习俗和民族信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方法,我们应当保护好那些优秀传统文化与节日。

“日本人对细节美的坚持”也让我感到佩服。美丽精致的和菓子看起来十分诱人,那是因为制作者像雕琢美玉般细心制作。爱妻的便当如此美味,不仅因为食物本身好吃,更是因为妻子在便当外观上作了细节处理,倾注满满的爱。音姬是以前日本女厕的必备设备,这也体现了日本人对细节的坚持。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未免显得粗糙些?!

日本人是一个聪明的民族,他们吸收外来文化,又将它加以改造并发扬光大。“改造从中国传去的汉字、汉服”“明治维新时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民族的聪明智慧。

日本人礼貌谦让、负责认真、热爱环保在书中也有体现。读完书,真的觉得日本人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应减轻并放下“仇日”心理,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这个一水之隔的邻国。我衷心希望中日和平友好,类似钓鱼岛的事件快快和平解决。

第11篇:大国崛起之日本读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读后感

07国际金融3班赵晓萌

大国崛起之日本读后感

沿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上,在浩瀚无际的太平洋西北角处,自东北至西南分布着一列弧形的岛屿,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这就是日本——“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

对于日本,或许很多热血的中国青年都会想起中国被其欺压凌辱的那段不堪回首历史,为何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智慧的中国会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日本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我们和日本的差距是在是太大了,我想在教育和民族精神方面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 日本的文化

至日本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日本文化开始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自身特色的“国风文化”。正如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总结7至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时所说:唐朝三百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来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提炼,咀嚼消化,终于在平安朝中期以后,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

宋、元时代,中国曾出现铜钱大量外流的现象。而在当时的日本,中国钱币的流传是非常广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一时期中日

两国贸易联系和民间往来的密切程度。即使是元代,在蒙古大军发动了两次侵日战争(1247年、1281年),导致两国官方断绝往来的情况下,民间的商贸联系依然相当频繁,甚至超过了宋朝。

二,日本的经济

在明治维新时期,明治政府还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废除了各藩之间设立的关卡。这些措施无疑为日本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日本的各种文化,经济使人深思,为什么一个曾经落后的国家如今是世界上的强国之列。能够在几十年时间内从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国家,中间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何等不易?

中华民族历经甚久,至今仍没有一家企业成为业界龙头。有时候自己也想,其实我们真正欠缺的是什么?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怎样才能快速发展,振兴我国的大国梦?这部电视剧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保障。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这和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目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择,为自己的崛起

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代,实践表明只有建立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才能有效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是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培养目标、质量、办学模式等,但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可改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教育可促进科技发展,使科学技术及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可改变人的收入分配。因此,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的 与改革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日本,原先比欧美国家落后,现在不但赶上,而且还超过了欧美国家,连续十多年来一直保持是最大的债权国,其原因就是日本注重国民的文化教育,使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得到了遵重,消除了对抗,使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携手向前,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大踏步前进。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第12篇:岩松看日本读后感

感觉像个小学生或中学生命题作文似的,想起了当年被老师逼得焦头烂额半夜游魂在客厅想第二天参加作文大赛参赛题材的某个晚上了~~~~

事出偶然,办公室的网络连接两天断网,加上一向白痴的某人竟然赶上在这个节骨眼休假,导致联网希望变的越来越渺茫,岩松看日本读后感。反正我不是一个人战斗。总会有人急的,咱不急。

说了这么多废话,最终要说的就是,因为,1,断网了2,手头没有需要急于处理的工作。既然上不了开心网淘宝网果皮网天涯猫扑人人网~~~我该干点啥呢?

跑去阅览室找本杂志,花花绿绿的CANCAN太刺眼,跑去AV中心找个电影,目标忒明显肯定会引起鬼子侧目。不得已抽出这本不起眼封面的《岩松看日本》,一溜烟儿跑回座位打发时间去了。

看了几眼,浑身不舒服。我呢一向是能够以影画方式了解某事的话就不倾向选择用文字方式去了解。也许楼下那几张《岩松看日本》的专辑会出乎意料的好看呢?总之,这书,实在是不怎么样。。。。

现在我还没有看完,举两个印象深刻的例子,一个是p2~3出现的“我们下榻的酒店”。我们下榻??我平生第一次看到自己说自己下榻的。是我太孤陋寡闻的吗?我寻遍网络未果,但是从google出现的例子来看,的确“我们下榻”的说法,但极少。我仍然固执认为用于第一人称肯定是错误的。

第二个是p60讲述转战大阪取材相扑选手的环节。莫名其妙的在讲述前插入一个莫名其妙的花絮,说他的同事赵海燕过安检时因为腰带有个大金属扣的原因导致报警器一直在响,不得已把腰带解了下来,大家看后哈哈大笑~~

不莫名吗?还是我理解能力太差?这个小花絮跟大阪相扑有关系么?还是说这本书就是个流水账啊?

看到80页左右的时候,我准备放弃了。觉得这类电视解说的文字版,不深入、太浅显,叙述的基本上都是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熟知的日本的情节,比如相扑、比如垃圾分类等等。当然,应该因为我是学日语的,我了解这些知识,而这本书针对的是不接触日语日本人的大众,所以内容上讲目的在于普及知识。但即便成功达到了这个目的,文笔也太不过关了。采访渡边淳一的环节除外。这个环节肯定是翻译过来的,所以貌似还比较有深度。我对《失乐园》类一向没什么兴趣,在此不多加评论。

----------------------

这本《岩松看日本》的书大部分是在坐地铁和公交车的时间里看完的,比我计划要看完的时间早了不少,当然也是sunny催着我快看的缘故。看完这本书,感觉不知该怎么描述,总体认为一个国家就像是一个人,你不去亲身地体会一下,想通过电视或者报纸来观望,终究是不能了解清楚地,就好像一个人你没有很深入地交往,是没有办法真正看清楚他的本质。还有就是一个国家是由很多面组合起来的,所以有时候没有绝对的真理与对错,就像一个多面体,只有全部感觉之后,才能有一个真实的总体的评价。

我只能是记录几点对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节点或者说画面来陈述一下了:

1、关于防灾,无处不有的国民意识。日本是一个处于地震带上,所以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他们从小就教育和培养小孩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意识,每年3月初的第一周是日本的全国消防周,每一所中小学都会举行一次和地震火灾有关的预防和宣传活动。而且日本还有很多的防灾生活用品店,里面各种各样的防灾急救用品是应有尽有,读后感《岩松看日本读后感》。 而且每个家庭都有备有一个急救包或者紧急时候需要用的包裹,等真的发生事情了,拿着就去避难室躲避起来。而我们这方面确实挺欠缺的。

2、关于环保和垃圾处理:在很多城市,家庭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的已经细分到17类了,比如说瓶类还要分为无色瓶、茶色瓶、其他瓶等,这些垃圾被分放在不通的袋子里,而且一周只回收两次,固定的垃圾有固定的丢放地点和时间。她的垃圾处理厂外部看上去像一个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丽庄园,内部又像一个儿童科技馆,所以处理的工序都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可以让来参观的儿童直接看到整个过程,还建有一个关于环保的科普观摩走廊,不仅美观清洁,而且各种关于环保的科普动漫琳琅满目,很受儿童的家长的欢迎,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

3、老年人的问题:在日本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还会自己出去工作,比如出租车司机中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这个目的有很多种:第一,有事情做,有利于健康‘第二,感觉被社会需要,心理上更自信。而且很多城市都有这种老年职业介绍所,是免费服务的,政府掏钱。我想这个在中国还很难形成,那么多年轻人还没活干呢,另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老年人就应该休养生息,都干了一辈子了,该歇一歇了,谁知一没事干,一歇,很多病就找上门来了。

4、细节决定品质:转述一下书里的话,在日本无论是2个人还是200个人,只要去做同一件事情,肯定都会规规矩矩地排起队,绝不会有人上前插队;乘上下滚轮电梯时,所有人都会站在一边,留出另一侧让他人行走,绝不会并排站立;交通拥堵时,看不到开车的人会抢道并线,或者按汽车喇叭;无论有什么约会,都有准时到达,从不迟到;虽然很多人吸烟,但街上看不到一个烟头,抽烟的人自己都会备一个小小的便携式的烟灰缸,将烟灰弹在里面,用完合上后再装进衣袋里......前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这样说:中国人有大局观,擅长宏观思维,从官员一直到退休工人、出租司机,都能谈论一番国际国内大事,但中国人没有谈论和琢磨小事情。小细节的习惯,这一点与日本人正好不同,日本人很少谈论宏观问题,他们的思想大部分都集中在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精。所以中国人自古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热衷于谈论甚至争论政治大事”,而日本人平时想的和说的大多是怎么做菜最好吃,怎样洗衣最节水,怎么用车最省钱,怎样干活最有效等。中国人做事情常说的一句话是“差不多就行了”,恐怕日本人是不敢说的,他们是差一点都不行。

5、几个生活场景: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很多,但秩序井然。车厢里都非常的安静,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使用手机,接手机也到车厢结合部,甚至还有女性专用车厢;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地方,一个废庙旁边的简易厕所,发现有刚换不久的新手纸,洗手的时候发现洗手池是马桶的水箱盖,这样,洗手的水又流进马桶的水箱,水资源就这样被循环使用;过街红绿灯真的起作用;服务业的人员是真的为您服务,那谦卑和顺从的态度甚至有时让你不自然起来;几乎每一个残疾人的设施都被很好地维护着,而不是被占用......

这样的场景需要我们一点点去体会,也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去实现,建设一个良好的文明国家实属不易,那句话说的真是很有道理,当每一个中国人都很文明,素质很好的时候,才可以说是中国真正强大的时候,国民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点点地去完成和提高,我希望那一天不会来的太晚。

第13篇:《来自日本的信》读后感

《来自日本的信》读后感

让我们翻开书的第一页,书里讲了一个今年九岁叫富米的小男孩他们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学习情况。他们学日文、数学、音乐、手工、烹饪、裁缝。他平时帮妈妈买东西、打扫房间他们。他们没有统一的校服,但必须穿同样的运动服,他们的教室很旧,桌子都是横七竖八的摆着,他们上课很自由,教室里只有一台小小的电视,墙上凌乱的贴着照片和大小不一的纸片。

他们在学校必须打扫厕所、操场,还要在学校午饭时轮流做服务。读到这些让我觉得日本孩子很自立,非常讲卫生,他们从小培养了为人服务的意识。深圳育才四小二(2)班 夏灏轩

第14篇:《中国与日本》读后感初中作文

《中国与日本》读后感

《中国与日本》读后感

在图书馆翻阅书籍时,无意中看到莫泊桑所作《中国与日本》,毫无疑问的,顿时便被吸引了。细细地读了几遍,感慨颇深。

《中国与日本》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一篇随笔。文章刚开始描述日本小摆件在巴黎的流行程度,讲日本的时髦。作者通过这种现象来引出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的追溯与分析。

从审美角度看,审美,是一种细腻的人的嗅觉,而在\"呆头呆脑、功利主义\"的社会中,这种嗅觉是十分缺乏的。在百万富翁的沙龙里,都是一批\"令人鼓噪\"的物件在\"炫耀\",这些装饰,是\"完全丑陋\"的,只能吸引\"未开化的人\"和\"新暴发户\"。放眼现代中国社会,有多少人具有\"审美\"这种灵敏感觉去鉴赏和了解雅致的东西?有多少人是\"新暴发户\"?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未开化的人\"?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呆头呆脑,功利主义\"?

从阶级角度看,法国新社会阶层的继续上升,不断地导致劳动群众的产生,但艺术家并不多。从经济角度看,日本小摆件有魅力,做工精细,小巧且便宜,满足大多数买主的需求。从这两点,我懂得了一点生活中的经济学。正是这些原因,日本小摆件才\"入侵\"了其他国家。当看到\"它们把我们变成了一个富有而无风雅,灵巧而无思想和敏感,强大而无优势的国家\"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陷入了沉思。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在众多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是不是富有而无风雅,灵动而无思想和敏感,强大而无优势?显然,这是一个深奥而受争议的问题。但是,我们真的应该静心、认真,理性地想想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努力解决的方向了。

接下来,作者便开始谈中国了。法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是:\"固步自封,难以进犯\",自从四大发明后,\"便与进步无缘了\"。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心里很不舒服,很气愤,可是想要开口反驳是,却觉得无言以对了。因为是事实。然而,看到下文,我就越来越钦佩莫泊桑了。因为他不仅仅停留于对中国的批评,而是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是啊,当其他国家还没有语法、没有书法、言不成句的时候,我们中国就知道了他们的科学家以后发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接踵而至的厄运缠绕着我们?什么样的不成文而又有无限权利的法律僵化了我们的民族?

作者还谈到了中国的戏剧。他说中国戏剧几个世纪没有变化,但它还是赞扬中国戏剧的魅力,举例描述了中国哑剧的哲理性和历史剧目中演员的高超演技。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啊!

莫泊桑成我们是\"奇异的民族\",他很疑惑:\"是不是因为中国过去可能走得太快,和早在我们有历史之前就已经耗费了全部精力,中国现在才停滞下来了呢?\"其实历史原因很复杂,历史不堪回首,但毕竟已成为历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努力使中国进步得越来越快,变得越来越强大我而有优势。

作者还引用了伟大诗人路易布斯的赞颂中国的诗来表现中国的迷人,引用一手新体诗来表现中国这个\"情感含蓄而有特色的国度\"。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魅力。最后,他向读者发问,\"难道能造就这类诗篇和这类诗人的国家不值得引起我们全部兴趣吗?请在这方面拿出日本的来让我看看。\"我不由得拍掌叫好!是啊,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所沉淀的文化,日本能比吗?

读完此文后,我觉得莫泊桑虽以小说著名,其随笔亦著文直率,痛快淋漓,颇具特色。我感到他的文章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喊,既非聊以自娱,也非闲情偶寄,有一种坦陈肺腑的感人魅力。我喜欢真诚的作家,真诚的人。

第15篇:李国栋《日本美术教育》读后感

《日本美术教育》读后感

听说日本的美术教育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找来了张小鹭的《日本美术教育》仔细研究了一番,从书中了解到日本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和创造性。我国的美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中也阐明了这一观点,但由于这一标准现在在教学实践中还处于摸索和改进状态,所以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国家现在还存在部分老师、家长为了画画而画画,千篇1律的简笔画,没有创新,纯属临摹,这样不仅限制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还抹杀了孩子的个性。

本书中讲了两点:

1.培养造就学生个性。日本美术教育的目标是“扩展表现及鉴赏能力,在体验到造型创作活动喜悦的基础上,培养爱好美术的心理,培养高尚情操。”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深刻独立的自我。因此,美术教育必须考虑在美术指导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发展审美趣味。美术教育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自然、人类和社会之美,感受美术表现和欣赏的喜悦,并使孩子们的心灵不断丰富与充实起来。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日本教育界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为基本出发点,在探索发现中不断创造。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感受生机勃勃的事物。激动自己的心灵,张扬自我。因此,各种各样的制作经验和技巧,都是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表现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目的。随着技巧的提高,表现过程中更加入了形象思考,仅仅训练技术并不能扩展表现力。在这方面,生活阅历和知识素养就起着积极作用。

2.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指导。日本的学者认为,美术教育良好的授课方法来自教师的个性发挥,优秀的教学不是某种概念化的东西,而是教师个人思想文化素养的体现。具体的美术教学,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审美趣味、格调及研究成果,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计划。其中有一个确定学习内容的标准,就是学习指导纲要,在理解纲要的基础上,教师确定指导的方向。了解、把握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兴趣和技能水平,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良好的授课取决于每个教学单元内容的充实,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活泼地参与活动

而我们的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制约着我们的美术教育

1.首先儿童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家长就教他临摹简笔画,不用作任何思考,画的好坏都以简笔画书作参考,要求他们画的象,画的整齐,颜色涂的匀,在以后绘画班中还是学较复杂的简笔画,他不管画什么画,都会是简笔画这种模式,不会有自己的特点。老师、家长、学生都认为“画的整齐、画的象,颜色涂的匀”这就是好的儿童画。试想一下,当所有的儿童画都是一种简笔画的风格时,这种画还有什么看头。真正的 “儿童画”很早就吸引过先知先觉的学者和现代名家,有人戏称儿童是“天才”的“艺术家”,他们给予幼稚的、天真的、抽象的、浪漫的儿童画极高的评价,称为“儿童绘画艺术”。

简笔画是经过成人思维概括是成人思维的“儿童画”,100个儿童学这种画就会出现一百种风格一样的画,极大的限制了个性的发展。

2.不做任何思考,没有创新,没有个性的临摹教学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低龄儿童处在一个易受暗示阶段,绝大部分儿童容易被人左右,特别是父母,父母“好心”的指点其实是害了他们,因为大部分父母心目中的“好画”标准就是画得像,经常会毫不客气的对孩子的画进行“讲评”,如:

“这里的线画歪了,那里画得不像,这里应该怎么画,哪里把它擦掉,甚至有一半的家长会亲自动笔帮孩子画。”经这一折腾,本来画得好的,喜欢画画的、很有自信的孩子就会变得很不自信,画面形象越来越小,修改次数越来越多,这样出现恶性循环。

还有当学生临摹时就不必进行构图的审美选择,认识不到真实的空间和形体,没有直接观察和直接验证的经验,更没有以自然为师模仿表现绘画语言的艺术实践,思维活动受到很大的局限。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活动越积极,观察的收获就越大”。长期临摹教学,封锁了学生的视觉感官,限制了学生的手和脑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依照着范画样本摹仿描画,一旦写生实物和进行忆、想、创作就束手无策,有眼睛不会看,有脑子不会想,有手不会画,更不能会创作。对感觉器官的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的目的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这个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使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与美术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面。作为老师要首先明确绘画课的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且主动发展,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

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放开思维充分想象;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将自己想画的说出来,相互补充,完善各人的构思;观看各种图片和影像,学会观察实物;资料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说出它那里好,并说出其作品哪里与众不同;布置学生课外去观察、发现,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不给他们任何压力,不管学生画的怎么样都应该讲鼓励的话,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美术教学选择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把促进“儿童画”的发展作为启蒙教学阶段,在“儿童画”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以后,选择沿着具有科学性的写生模仿教学和突出艺术性的忆想创作教学互相配合的教学发展途径,不但能够摆脱了临摹和模仿对创造才能的束缚,保护儿童创造才能的启蒙和连续顺利的发展,而且是一条能够让写实能力和创造才能并行不悖同时发展的最佳教学途径

第16篇:《古代日本的女性天皇》读后感

古代日本の女性天皇吉野裕子人文书院2005年5月版

凡事师法中国古代的日本,在女皇帝这一点上却胜过中国很多。中国古代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而日本历史上却有推古天皇、齐明天皇、持统天皇、元明天皇等多位女天皇登基。

本书以作者吉野裕子和小柴昌俊(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人围绕天皇制的座谈会开始,从原始日本社会的女性上位(如祭祀、军事方面的女性上位)和古代日本的女性天皇两部分来分析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

从日本原始的蛇信仰来分析古代日本的女性地位。首先,蛇的形状与男性生殖器官形状相近,被认为是生命之源;其次,蛇很凶猛,通常一击就能将敌人打败,具有作为神灵的强力;再次,古代日本人憧憬永生,认为蛇能通过蜕皮来完成生命的更新和永生。在日本神话中,蛇的形象经常出现,而作为最高蛇巫的女性祭祀者地位最高。

从五行来看,为弥补作为女性的德的不足,女天皇们就积极地运用五行。例如,齐名天皇的“酒船石”(专给善男信女向神仙奠酒之用)等设施、持统天皇的“吉野御幸”(天皇到吉野去)等,都是在积极利用五行中“水”的力量。

此外,在作者的其它著作中,如《蛇》《阴阳五行和日本的文化》《阴阳五行和日本的天皇》中也有相关的阐述。

第17篇:《日本读本小说名著选》读后感

日本民族好学,善于取他人之长为己所用。远的如派出遣唐史,几乎从国家制度、思想文化到民风民习,大规模照搬唐朝,这种引进的影响力迄今仍处处可见;近的如明治维新,又是一次整体性的对西方文化的模仿,从而使国家一跃而变为东亚强国。

读读日本的读本小说,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

所谓读本小说,主要指日本江户时代译介改编中国明清世情小说而成的一种文学作品。它采用中国《剪灯新话》、“三言”、《水浒传》之类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把人物、地点、历史背景改换成了日本的,又融入日本的民风民情,从而开创了日本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这本《日本读本小说名著选》收录了《英草纸》《繁野话》《雨月物语》《忠臣水浒传》《曙草纸》《南柯梦》《飞弹匠物语》等读本小说名著,从中可以看出日本读本小说发展的主要脉络。

日本古代把小说称作“物语”。近世以前,物语文学主要为少数贵族阶层所欣赏和把玩。随着文化的世俗化需求不断增长,旧有的“物语”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一些日本作家便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其时正是明清之际,中国的世情小说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发展,水准之高,内容之精彩,都是空前的。这倒为善于吸纳先进文化的日本人打破其国内小说创作停滞不前的状态提供了便利。于是,自浅井了意翻改明朝《剪灯新话》为《伽婢子》后,便陆续出现了一批译介名家,如都贺庭钟、上田秋成、山东京传、曲亭马琴等等,也产生了一批影响巨大的读本小说名作。这样的引进改编,对于中日文化交流,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也不是盲目的。读本小说吸纳了明清小说中儒家文化的仁义道德主旨,佛教文化的劝善惩恶思想;也充分借鉴了世情故事情节的传奇性、可读性。然而,他们没有把他们认为是糟粕的东西也译介过去。他们认为,像《水浒传》《西游记》之类作品,固然是“裨史之大笔,和文之师表”,但也存在过于注重“强人之侠义”的不足;而“三言二拍”之类,则存在淫秽之弊。他们更需要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故事,需要“示劝善惩恶于儿女”的故事,因此,像中国小说中的男盗女娼、偷香窃玉之类描述,就难得见于读本小说中。诚如石川五老跋《忠臣水浒传》中说:其内容认真记述三纲五常,可谓完全是警世之书。可以看出日本所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之深。而用意如此,并不意味着其作品内容一定枯燥泛味,他们会努力“施国字陈俚语”,让故事通俗易懂,让田客村童都晓畅明白,“使所谓市井之愚夫愚妇,敦行为善耳”。

日本人学习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艺术,经历了一个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初期读本小说总是以保留中国格调和汉语文风相尚,尽可能在小说故事中完整地再现明清小说原作里的精彩情节和精彩言词,从《英草纸》《繁野话》到《雨月物语》,无不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古典小说烙印。尽管当时日本有少数人嘲讽这样做不过是制造了一批“傀儡院本”(式亭三马《阿古义物语》中语),但这样的作品反映了日本人最初是怀着一种对中华文化无比敬仰的心情来认真模仿的,而且这种模仿,客观上也深受日本民众欢迎,并有力地促进了日本近世小说创作的新发展。随着译介作品越来越多,也随着作者们翻改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关注于把中国式的小说本土化——虽然终究不可能彻底摆脱汉化影响(没有汉化影响,就不称其作品为读本小说了),但他们努力从本国历史中寻找创作素材,借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形式,写出了具有浓郁日本风味、代表读本小说创作高峰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如《忠臣水浒传》《南总里见八犬传》等,从中倒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在经过学习和模仿后,总会把他山之石变为自己攻玉之具,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从日本读本小说的发展中,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意的启示。

第18篇:日本电产的故事读后感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F工厂 把成功养成习惯

-------------日本电产的故事读后感 根据公司统一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日本电产的故事》,读罢带有传奇色彩的企业成功故事,感慨颇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收获就是:

1、要坚定信念、

2、要理性分析、

3、要坚决实行,只有这样,最终才会取得团队的成功!

1、坚定信念

有正确的信念才能有好的结果,在树立个人信念时,首先就要把“不行”从自己的脑子里剔除掉!在故事的第四章节,《改掉写“不行”报告的习惯》中,永守社长将录音作为一面镜子,让找借口推脱的人员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现实状态的可怕,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逃避和退缩行为,无论用什么样的言语也是无法粉饰的。这种“不行”思想会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和表现,但是在骨子里是一模一样的。类似“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理论上也是绝对说不通的。时间太紧了。我们尽力了。这个规格我们根本达不到。从设计开始就是不合理的。单价是无法接受的。研究的人员太少了。部件的收购太难了。设备上的投资太大。这是早在几年前我曾经尝试过的方法。从经验来看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近100种的话语中,都是在修饰着一句核心的词汇:不行。永守社长:有时间证明怎么“不行”,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投在寻找“别的方法”上来的实际。不要事先就以“不行”的话来麻痹自己的大脑,一定要尽全力寻找“谜底”,只有这样才是最优的做法。记得我在参加一次拓展培训时,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是用

普通的吸管把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刺穿,我们开始尝试时,学员们都没有成功,老师说,大家把吸管看成一把钢刀,把土豆看作豆腐,想着二者相遇后的样子,默念100遍去试一下,结果多数学员都成功完成了吸管穿刺土豆的挑战。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良好的开端中,正确而又坚定的:“我(们)能行!”的信念应该占有绝大比例。

2、理性分析

要实现目标必须有大智慧看待出现的状况,看问题的角度要用积极的方式去看,而非消极的态度。比如故事中所说的当与其他大的企业一起竞标,有些规模和实力强过电产的企业退出竞争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是用大企业完成不了所以也放弃努力;还是竞争者纷纷退出,胜算又增加几分!显然日本电产选择了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同样的永守社长也是积极看待所有的事物和现象的。又如,在创业初期时招聘不到他心仪的毕业生,他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独特的择人标准并且取得了骄傲的成绩,类似的案例在故事中有很多。结合我们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也应该用积极的、阳光的心态去看待和处理周边发生的事,用正确地态度去面对一切。目前液晶行业面临着原材料涨价和销售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同行竞争更加激烈了。B3的生产量也比年初预计少了很多,原定的9月满产,如今只能达成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说60%的产品要负担100%的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费用,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加很多,难以形成更好的边效。如何才能化危难为机会,坚持度过行业的冬天,我想应该贯彻落实王东升董事长和陈炎顺总裁在年中工作会上的要求,形成我们自己的边效高的A类

和B类产品,在这类产品的诞生过程中可能是由研发部门主导推进,立足于本岗,我想还是要全力配合开发的进程安排,协调研发和量产的关系,确保生产和研发的目标全部可以实现。

同时,竞争的加剧最终一定是在管理水准上的竞争,特别是基础管理上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我第三方面的体会。

3、坚决执行

“立刻做、一定做、做到为止”的信条,让日本电产的执行力超出了普通的企业,理性的Hard Working让日本电产员工的进步超出同龄人。好的企业和员工是“熬”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宝典之类的东西,楼房的高矮取决于基础的坚固与否,管理的高低也是在于基础,公司反复强调的“现场、现物、现状”以及3正5S的要求对于公司是否能够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来说,具有深刻意义,对于5S管理已经推行多年,但是依然没有得到最根本的改变----“素养”的提升,客观上讲,因为日本终身雇佣的用工形式让人必须跟随企业进行根本性变化,中国自主择业的用工形式给予人员更大的选择自由,人员管理上相对难度会更大一些。所以就更需要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的理解和执行相关的要求,养成习惯,将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落实,夯实基础。对于公司订立的目标像狼一样扑上去,攻克所遇到的难关,咬碎所有的“骨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让我们付出全部的意志、智慧、汗水,共同成长,实现愿景。时间仓促下,自觉领悟浅显,又感触动心灵,简述如上,望人斧正。

11年9月

第19篇:《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2000字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2000字

CURRY

去年临放寒假前想着去图书馆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本好书,现在看来我还是挺幸运的。一开始是书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我知道足球的改革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体育环境,而且其中的故事定是传奇。

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与日本有差距的原因是在根上,树根是健康的,树才会茁壮成长,反之就是我们看到过的职业足球的假、赌、黑,国家队成绩的不敢入目,乃至人们对中国足球失去信任。出现问题就得解决,而我们在寻找解决方法的时候往往有些好高骛远,想学德国、英国、西班牙、巴西,但别忘了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日本国内幕府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幕府实行幕藩体制,推行严格等级制度,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对外方面,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1853年起英美等西方国家入侵,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上个世纪初期的日本足球也面临着恐韩(韩国)又恐中(中国)的外患以及国内足球无人问津的内忧。看来日本人历来就有改革的传统,一旦出现了问题,总有人站出来呼吁改变,明治时期有吉田松阴、大久保利通,而日本足球有川渊三郎们。

足球世界从来都是结果决定一切,1917年第三届远东运动会上日本0:5大败于中国,2:15惨败在菲律宾脚下(至今这仍是日本国足历史中失利比分差距之最),2010年南非世界杯日本队成为了亚洲第一支在非本土世界杯中杀进十六强的球队,而且日本队自1998年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以来,再也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世界杯,日本女足也在2011年的德国夺得女足世界杯冠军。从结果来看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初见成效,然而日本国家队的成绩只是日本足球崛起的一种体现,其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日本人根据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体条件、历史背景、足球环境和体育大环境所进行的循序渐进的改革至今让每一个喜爱足球的日本人都找到了归属感。日本足球在最初的设计理念就将青少年、球迷群体纳入制度设计,因此社会凝聚力成为日本足球强大的生命力,足球不再是无水之源,岭上之花,摆脱了曲高和寡,自娱自乐的尴尬。说到这就得提一提最著名的地域密着型理念了,俱乐部确保与地域居民、自治体和企业的三位一体化,让俱乐部与当地社会共治、共有,最终实现共享。想想日本的足球俱乐部是不是更加接地气呢,这和他们的足协以及政策的制定者不无关系,因为日本足球人从一开始就秉承着足球不只是运动,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内在的精神价值,它意味着打拼、奋进、自我发现与自我实现,意味着尊重对手,团队协作,这些不无促进这一个人的成长,提升着一个人的境界。

这本书中有一章的标题叫做《大树之根》,看到这我突然兴奋起来,我很好奇日本足球的根为什么这么健康,原来J联盟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整个日本职业足球就被纳入了日本社会的法制框架。在日本有这么两个法律概念,财团法人以及社团法人,像日本足协就是财团法人,它是日本国内主办J联赛、JFL联赛(全国业余足球顶级联赛)、女子足球联赛及天皇杯、全日本女子足球锦标赛等官方赛事和选拔组建国字号的团体,而J联盟则是社团法人,J联盟是日本足协旗下专门管理运营J联赛的团体。虽然日本足协和J联盟都属于公益性民间机构,没有任何来自国家财政税收资金的流入,但是财团法人的法人资格在于财产本身,而日本足协的原始资产多来自于大型企业或皇族的嘱托,社团法人的法人资格在于俱乐部本身。()根据日本的《公益法人认定法》,财团法人与社团法人一旦目的事业失败、破产,就会遭受被解散的命运。其中目的事业失败的判定标准特别有意思,如果从事的事业未能达成或偏离了当初成立是的初衷就会被认定为失败。我们再来看看日本足协成立的初衷是什么,第一是让体育使日本变得更美好,为地域社会做贡献,第二是提高日本足球水平和促进足球普及,振兴体育文化和推动国民身心健康,为国际交流和友好贡献力量。而最主要的是管办分离,日本足球的监管工作是由文部省根据法律进行监管,办则是由足协来施行。如此看来日本足球之树的根是很健康。

日本足球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纵观日本足球的历史,现代日本职业足球是从业余时代演变过来的产物,其领军人物亦是从日本一流学府进入一流日企的非纯粹足球意义上的社会精英,这批人物在足球领域之外的见识和能力,其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或者说日本足球历史自身所演绎的,由学校足球进化为企业足球再至社会足球这一世界上也蔚为独特的发展进程,无形中让现代日本职业足球受益良多。因此日本足球的人才培养现在有两套青训系统,一个是校园,主要是走兴趣路线,另一个是职业俱乐部的精英路线,两套系统互为补充。而且校园路线似乎已经发展成一种类似败部复活的特殊路径,1998年,12岁的长友佑都未能入选当时还是半职业俱乐部的爱媛FC的U15,为了兼顾足球梦,不得不从家乡所在的四国岛跨县入读东福冈高中,后来上了大学,一步步的进入到了职业联赛,如今日本的头号球星本田圭佑也有相似的经历。而现今中国也在倡导校园足球,不知相关部门和领导有没有了解一下日本出色的校园足球,我相信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日本青训体系的三大台柱子:教练、训练环境、比赛环境,我们能保证吗?

第20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

大家一定认识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将军吧?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他的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聂将军的在前线作战的八路军战士救出了两个日本孤女,大的五六岁,小的还不满周岁。后来,聂将军如父亲一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还设法将他们送回了日军指挥部。

我很是敬佩聂荣臻将军,他不把日本人民及士兵视为仇敌,他具有慈善心肠。这事要在什么“大日本帝国”发生,孩子还不得死光光?读了文章,我对这样的一句话十分有感触:“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让警卫员去老乡家帮她找奶吃”。

瞧,这就明显地看出了聂将军的细心、和蔼可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怪不得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说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因为他用实际的行动在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同学们,你们一定感到奇怪,为什么聂将军会这样善待日本孤女呢?要知道,我们那么多的同胞都无辜地惨死在日本人手里呀!说不定,这两个孤女的父母就是日军指挥官呢!

别急,听我慢解释,其实,从聂将军写给日军官兵的那封信中,我就咀嚼出他那柔中带钢的话语的意思:“我们共产党人反对这战争,我们期望和平,我们要保护因这战争而受害的人……”

现在,我们已远离了那场战争,在此,我祝愿中日友谊天长地久!

日本读后感
《日本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