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30:26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最近,读了老师介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从阅读的情况来看,我怕很赞同此书的翻译者在译者导读中所说的“此书很难读懂”的观点。也许是因为我的专业知识还没有学到位,而且伟大的本书作者凯恩斯当时本意是写给他的同行们即当时的经济学家们的,所以,难懂也是这本书的特点之一吧。带着这本书很难懂的观念,我开始阅读这本书。读了译者导读这一部分,译者剖析了此书难以读懂的多种原因,其中一点译者说到由于凯恩斯当时名声很旺,他认为自己的著作肯定会被人们所阅读,从这一点我可以看出,凯恩斯也是一个很自信的人,这也很符合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的。

其实我对于《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的作者凯恩斯的了解并不算是很深,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我也没有记忆究竟是从高中还是初中,但是,真正的对他有了了解,是在接触了“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开始的。自大一开始上这门课程,便了解到他是最有影响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很多理论都对现代的西方经济学产生重大的影相。之后,在接着学到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又涉及到了他的理论观点,像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然后,老师又介绍我们阅读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对他才有了更深的认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他在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把他的这本书的重要性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等同,更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和达尔文、爱因斯坦、佛洛伊德都同属宏伟层次的创新性的思想家。由此可以看出,凯恩斯在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且他为西方经济学带来的贡献,是到现在还在还一直存在并且将会更深远的。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中,对于当时西方人们所害怕的1929年爆发的危机,人们担心它会再度到来,因此他们采取了危机是暂时和削减工资的解决办法。而当时的凯恩斯就是旨在通过本书反对当时的传统学者们所信奉的就业理论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对付危机的态度。削减工资在书里收到凯恩斯的反复争论。他从投资乘数原理开始论述,对贸易差额与国民经济盛衰的关系进一步地做出了论述。书中,与他自己过去的立场不同,他一反过去的立场,开始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认为保护政策若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他认为一个部门的新增投资会使该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在连锁反应下,引起其他相关的部门的收入增加和引起其他相关部门对新投资的追加从而获得新收入,继而引起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是最初那笔投资的若干倍。他极力支持、主张贸易顺差,并提出应该尽力扩大出口,同时保护关税和鼓励“购买英国货物”来达到限制进口的政策。他的之一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者论证并发展成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就本书而言,凯恩斯在该书中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届被广泛地运用和传播,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所研究、运用。

书中,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总产量、国民收入和就业量在短期中是大致等价的概念。就是在社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的数量大概保持不变的期间中,总产量、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树枝会保持相同比例变化,三者中的任何之一的变

化可以表示出另外两者的变化。而凯恩斯撰写《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最终原因是想借此书提高国民收入,使它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从而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国民收入是由消费和投资所影响的,消费取决于消费倾向,而投资则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来决定。最后,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市场价格决定,而利息率则由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决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凯恩斯所要表达的最终意思是:国民收入(或者说是就业量)最终是由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投资的预期收益、市场价格、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来决定的。换而言之,危机和失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会经常出现的,而充分就业的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仅仅只是偶然存在的情况。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要就该结论来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政策帮助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

首先,凯恩斯对有效需求和就业理论进行了相关的讲述,从有效需求原理出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最终的目标。一个国家要达到和平、安定、发展的状态,必须要先解决就业的问题,只有在人们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稳地发展,走向世界。如果我们的顾家动荡不安,像先前阿富汗和伊朗等的国家那样,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连生命都会随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每个人每天想着的事情就是如何求生,生存就是人民当时所最迫切需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便不会主动想到要生产、要就业,经济不会向前发展,最终的充分就业便不会达到。在此书中,凯恩斯首先批驳了以往的“经典学派”根据萨伊定律对于充分就业均衡所作的错误假设。假设指出,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自愿失业”、“摩擦事业”和“非自愿失业”三种状态,这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是经常存在的,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失业是由于总需求的不足而导致的,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就业增加,收入也会随之增加,而当社会的实际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增加速度不如收入增加快,由此经常引起需求的不足。因此,给出我们一个道理,要扩大就业量,就必须要增加社会投资用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就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方面,充分的就业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就业一词,对我而言肯定不陌生,因为一年后的我,也即将要面临就业的问题。有人说“毕业等于失业”,现在我想来,也未尝没有道理。我认为,于我而言,我那时候的那种“失业”,可以说是“非自愿性失业”。因为,我认为自己是个可以耐苦耐劳的人,对于工作,我不会过于挑剔,只要求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好。我是一个非常知足的人,所以我不会特意去挑剔工作的缺点。可是,尽管如此,我也不能保证自己毕业之后是否就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失业,对于一个人自身而言,是一种压力,对于他的家庭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承担得起如此的重担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过多的就业,会影响国家经济的萎缩不前,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危害程度极高。因此,尽管看得不太懂,但是就就业理论而言,我本人也是相当的认同凯恩斯的观点的。

然后,对于消费倾向方面的看法,凯恩斯认为,消费物的需求是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而投资物的需求则是由“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共同决定的。为此,凯恩斯提出了“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理论,即: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它是凯恩斯就业理论方面的支柱。凯恩斯认为,随着 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储蓄的部分的比例就越来越大,而用于消费的部分的比例却越来越少。凯恩斯的这一观点的例子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是很好找的,现代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会随之增高,可

是,出于人的人性来讲,一般人都是多虑、谨慎和贪婪的,所以,人们无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以后着想、打算着,必定会对挣得的钱进行投资增值或是储存起来以防日后的需要用到钱的突发事情的发生。现在,人们一般拥有自己的存款、积蓄,不管是老人还是强壮的中年人,都会为自己储蓄点钱来过日子,这不是潮流,而是出于本性。在生活安定的时候,人们首先的是储蓄起一部分,然后才会选择去娱乐自我,这也就是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所认同的观点。当储蓄增多而又及时转化为投资的时候,就会出现“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降低国民收入水平,导致失业的形成。凯恩斯认为的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其实就是:当其他条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生产物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会呈现递减的趋势,加上存在着不肯定性、风险、期望、投资者的态度和信心等的因素影响,就更加加大可聚集需求量和先是消费量之间的裂痕。这里的资本边际效率等于一个贴现率,用这个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折现,该现值就刚好等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这也就是资本家预期所想要得到的利润率。如果按照“经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的建议,唯一可以解决资本边际效率规律的方法就是要降低利息率,可

是如果实行如此的方法,就会碰上灵活偏好规律的阻碍的问题。灵活偏好规律就利息率取决于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愿望和数量。其主要原因主要由于人们有货币在手,可以灵活运用。人们偏好货币 ,一是出于交易目的,需要满足日常生活,二是由于预防目的,留着货币来应付意外开,三是由于投机目的,想从市场中获利。所以,利息率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即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如果利息率太低,人们就不会放弃这种灵活偏好了,所以,利息率不可能太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需求会受到三大心理规律和货币数量的调节,对消费物的需求随消费物生产的增加相对减少;对投资物的需求随投资物生产的增加相对降低;投资会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息率的提高引起的投资障碍,生产就不能扩大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凯恩斯得出的结论是要:增加消费,引起投资,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以克服经济衰退和实现充分就业。

接着,凯恩斯还阐述了他在消费倾向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乘数原理的相关知识。乘数原理即: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总量带来的影响比对投资变动本身的影响要大得多,这种变动一般会是投资变动的倍数之多。一般来说,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使用在消费上的部分越多,那么投资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反映出来的效果也就越明显,并且总收入的增长也就越快了。成熟时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它的大小由消费支出和再支出来决定。正常情况下,就业的增加和投资的增加的方向是一致的,通过乘数的作用,政府的投资对就业的扩大能力就会大大加强。现在,有许多人对凯恩斯的这个乘数理论发出了争议性的声音。有的人认为凯恩斯乘数理论是虚妄的,他忽视了流量与存量的区别,忽视了时间因素,导致他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可是在我看来,这个错误是不好说的。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了:有些时候当政府的支出增加,确实是会增加总需求的。也许那也存在着一些什么原因是经济学家们还没研究出来的,可是,现在我们确实是看到了有这样的情况的存在,我们便不可以下“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是错误的”。在凯恩斯的众多理论当中,乘数原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概念而已,而是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总就业量、总所得和投资量间建起一个确实的关系,它是总就业量、总所得和投资量三者之间的一座座桥梁,才可以使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经济政策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并且可以知道经济的实践。总之,它还是一个重要并且正确的理论。

再接着,凯恩斯论述了他的工资与物价理论的相关知识。相对于从前的传统理论认为,充分就业可以依赖于工资率的变动使得就业量发生自动调节,凯恩斯认为,工资的削减会对企业有有利的影响,可货币工资率的全面削减又会影响总需求,使之按比例下降。由于预期成本降低,企业家们会扩大生产,可是又由于需求的减少,生产出去的产品并不会因此而卖掉。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较大的生产量和就业量并不一定会增加收入,而是只有在总需求增加的时候,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成果,所以,用削减工资换去取那点点的小甜头并不是好的经营理念。总需求和物价水平的改变蕴藏这复杂的关系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凯恩斯的物价理论中就作出了分析。其中主要的思路就是:货币数量的增加不能直接影相物价。货币数量的增加首先会引起利息率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利润率,企业家们便会增加投资,投资物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也会因此而增加,而国民收入的增加会通过乘数理论作用于消费品,使得消费品的需求也增加,最后,需求的增加会刺激生产,增加供给。需求增加虽使价格提高,但供给扩大又使价格降低。在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状态时物价不必与货币 同 比例增加。物价理论还包括了:当劳动供给缺乏的时候,就不应再增加货币数量,否则将引起真正的通货膨胀。当非自愿性失业广泛存在的时候,如果不增加货币数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有效需求,就会形成失业压力,对生产增加形成障碍。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存在着一个失业大军,所以,增加货币的数量,刺激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提高物价是凯恩斯认为的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后,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危机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凯恩斯认为经济具有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周期的一个环节,有它产生的必然性。未来收益的预期,一部分决定于资本物的丰裕程度,另一部分决定于企业家的悲观或乐观情绪。繁荣后期的危机的发生,是由人们对资本物的未来的过于乐观预计而造成的,当失望降临的时候,人们才会对未来的收益突然失去信心,这种落差是很大的。资本边际效率崩溃加上利息率上涨,会使投资量减退得异常厉害。投资下降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总收入和总就业的大幅度降低。对于危机的周期性,凯恩斯认为:危机爆发后,生产收缩,由萧条到复苏的恢复一般需要三至五年。这一来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要以资本物恢复稀少为前提;二来是由于存货的原因。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资本物稀缺性恢复了,存货收完了,资本的边际效率随之增加,因此投资扩大。投资的增长引起投机旺盛,经济周期又转入高涨,直到资本边际效率再度崩溃,危机又开始重演。所以,凯恩斯反对用高利息率的措施来遏制投资,他觉认为消灭萧条,永远处于准繁荣状态才是之力商业循环的最终办法。

读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我学到很多关于凯恩斯的经济观点,比以前更深入了,虽然读得不太懂,还特意上网搜寻了一下关于这本书和凯恩斯的相关资料,可是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对凯恩斯的伟大和对他的理论的高度、深度感到无比的敬佩。

推荐第2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通论》读后感

本书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他提出的“有效需求”和“乘数理论”代替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获得了经济学界的公认,并被人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由于本书,凯恩斯不但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而且还被置身于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西方经济学家,能与亚当斯密相提并论,他也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本书出版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世界通用的名词。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引诱。凯恩斯极其强调资本市场的力量,这是他高于后世货币主义者之处。

货币主义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数量,就可以控制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稳定发展。凯恩斯却雄辩地指出,带有投机需求的货币是促使利息率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投机需求主要是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主观预测,这种预测的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的。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在决定利息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以美国为主导爆发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发表了《通论》,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并被当时的美国总图罗斯福所接受,史称“罗斯福新政”,通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渡过了这次的经济大萧条。

凯恩斯认为,导致“经济大萧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政府要想办法促进有效需求,而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就业、增加工资以增加消费,增加穷人收入,实行赤字预算与适度的通货膨胀政策。 凯恩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充分就业的难以实现就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根据以往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商品供不应求,企业家雇佣更多的工人来扩大生产;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商品必然供过于求,企业家必然增加商品存货或者降价促销,这就导致利润下降和减少工人以缩减成本。我们在高中历史课本中也曾了解到,大萧条时美国资本家把新鲜的牛奶倒入河里,也不用于销售——这就是生产过剩,而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当出现经济萧条情况时,最重要的是促进就业,增加有效需求,而这些凯恩斯认为应该由政府干预。

而本书则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指出了政府调控的核心目标,既充分就业。因为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证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各国政府多数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来进行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和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很有启发的。具体来说,至少有两点。

第一,《通论》有力地证实: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中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所以经济萧条(乃至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市场失灵”的现象会时常存在。因此,国家有必要使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空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通论》也说明了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现象。凯恩斯认为,“市场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所引发的收入下降又导致了消费的萎缩。货币政策的推行便是通过利息率的降低来刺激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消费的增长。当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长的力度不足以完全消除“失灵”现象时,国家就必须同时使用财政政策的手段,把资金直接投资于“公共工程”等,以便扩大内需,从而达到消除“失灵”现象的目的。

此外,凯恩斯认为,虽然贸易顺差对于提高国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有好处,但各国应当尽量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来提高收入和就业水平,不应该过分依赖贸易顺差。这一点与中国的 情况非常相似,中国主要是依靠贸易顺差,在国际上以低廉价格销售产品,并经常被其他国家反倾销,这对我国是十分不利的。我们也应该提高就业与收入,拉动消费,促进有效需求。因为各国追逐出口顺差的结果,势必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结果使大家都遭受损失。

凯恩斯也批评了自由放任的企业制度。他认为,这种制度有两个最大的弊端:一是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二是造成财富与收入的分配不公平。但他依然认为私有财产制度对于保持经济的效率和个人的自由是不可缺少的。自由放任的企业制度是万事以盈利为先,不考虑公众利益,如果政府加以干涉的话,会有引导的作用。不过这个程度很微妙,不干涉不行,干涉的太过了也会影响市场的发展,这个度十分难把握,而且方法也很难选择。

旧的资产社会提倡自由主义经济,而经济大萧条时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为大家带来的新的光明。我认为,这个主张是十分有用的,因为是它帮助美国度过了萧条时期,带来了经济的复苏。哪怕在现在,我认为也是有价值的,像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这么多华尔街的公司倒闭,包括雷曼公司。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借贷体系出了问题,资本家利益熏心,把钱借给无法保证信用的人,所以当其中一条链锁出现断裂,整个体系就面临崩溃。如果政府加以干预的话,要求贷款人的条件更加苛刻,这样的话链锁就不会这么容易断裂。

凯恩斯还提出了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凯恩斯认为决定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这三大心理变量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所决定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往往低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从而使经济运行长长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并伴随着大量的、持续的非自愿失业。

除了三大心理规律,凯恩斯还提出了四个理论:乘数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物价理论、工资理论。

归根结底,该书中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的对策和政策,不外乎使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数值处于能维持充分就业的状态。消费倾向、预期收益、供给价格与流动性偏好这四个变量系由人们的自发市场行为所决定,因此,国家的政策很难加以控制。只有控制货币数量,能由国家的货币政策所掌握。所以,国家必须直接进行投资来使社会的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状态条件下的储蓄量,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

不断发展的凯恩斯经济学,不仅使资本主义世界获得好处,也使中国这样的社会注意国家从中受益。在马克思构建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强调了政府干预的重要作用的,认为对市场的适当引导和干预都是适当的。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很大一部分都与凯恩斯的这套理论十分符合,因为都是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不过我认为中国的政府干涉市场过多,反而阻止了市场经济自由的发展,还没有强大起来已被政府扼杀,导致市场的不平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美国实行政府干预市场,是美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出现了问题政府才进行干预,而中国的市场才刚一开放,政府就出手干涉,未免过早,应该先放养一段时间为好。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因此,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金融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可以从中学习到对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同时也对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为下学期的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以上就是我对凯恩斯本人以及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感想。虽然对该书中理论和表述不是十分理解,但通过阅读该书使我从中获益良多。

推荐第3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经济学原理》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为经济自由主义作了总结,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凯恩斯主义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由于力图挽救这次“经济学危机”而被称为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的。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本书共分6篇24章。第一篇引论中,批评了李嘉图及其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马歇尔、庇古等人的两个“前提”:

一、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物;

二、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的效用正好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这仅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能适用于普遍情况。进而他分析了“有效需求原则”: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时的数值,就业量就是这个交点值。第二篇中,他则主要阐明了预期、所得、储蓄、投资的定义,以及使用者成本等问题。第三篇研究了消费者倾向,分析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的关系。第四篇关于投资引诱,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偏好与利率、资本性质以及利息与货币的特征。第五篇货币工资与物价,阐述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与物价的问题。第六篇引用了几篇短论,分析了商业循环,论述了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论。最后是结束语,《通论》所引起的社会哲学。而起中则是“有效需求理论”是本书最核心精彩的部分,凯恩斯运用总量分析的方法,对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一系列总量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同时,独辟澳径地创造了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定理,精辟的分析出导致现实失业与萧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通论》中我们比较认知的理论是它的有效需求理论,以及产出变动而非价 格的变动的调节作用。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的有闲置资源的经济中,产出水平(即就业)取决于总的计划支出,计划支出包括两个部分:居民的消费支出(C)和厂商的投资支出(I)。《通论》中没有明确分析直接由政府支出刺激的支出变动的结果或间接由税收变动而带来的支出变动的结果。因此,《通论》中有两个部门(居民户和厂商),计划支出由下列方程给出:

收入(Y)=产品价值=消费(C)+投资(I)。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诱。 凯恩斯极其强调资本市场的力量,这是他高于后世货币主义者之处。货币主义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数量,就可以控制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稳定发展。凯恩斯却雄辩地指出,带有投机需求的货币是促使利息率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投机需求主要是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主观预测,这种预测的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的。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在决定利息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凯恩斯甚至早已预测到,未来央行可能不得不通过直接买入长期债券或者股票来调节利息率——这正是今天美国、日本和欧洲发生的事情。

这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和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很有启发的。具体说来,至少有两点:

第一,《通论》有力地证实: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中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所以经济萧条(乃至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市场失灵”的现象会时常存在。因此,国家有必要使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空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通论》也说明了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现象。凯恩斯认为,“市场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所引发的收入下降又导致了消费的萎缩。货币政策的推行便是通过利息率的降低来刺激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消费的增长。当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长的力度不足以完全消除“失灵”现象时,国家就必须同时使用财政政策的手段,把资金直接投资于“公共工程”等,以便扩大内需,从而达到消除“失灵”现象的目的。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 因此,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金融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以上就是我对凯恩斯本人以及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感想。虽然对该书中部分理论和表述不是十分理解,但通过阅读该书使我从中获益良多。

推荐第4篇:1_3600925_《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读后感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

说来惭愧,作为统计学院保险专业一名成员,也辅修了金融学,所学也算是经济学的分支,但一年下来对经济学的理论学却是一知半解,实在是汗颜啊!每当和人讨论经济问题,遇到外行尚可诌上几句,遇到内行根本就没插话份。理论知识的贫乏一直都是我的一块心病。有人说:“如果不读凯恩斯的著作,就没有资格谈论经济学。”,介于种种原因,当我在图书馆看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时,便毫不犹豫地借了过来,决心认真研读这夕阳的“武功秘籍”,苦练内功 。

不过《通论》被公认是一本非常难懂的著作,因此,我还同步地阅读了高鸿业教授为它注释的“译者导读”。让我更快更有效地汲取其中的精华。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经济学原理》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为经济自由主义作了总结,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凯恩斯主义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它修正了传统西方就业理论的核心——萨伊定理,同时凯恩斯试图推翻传统的有关就业理论赖以组成的劳动市场论,利息论,货币论的三部分,并且提出了治理危机的对策。

凯恩斯在1936年完成了试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曲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巨大反响,以至于凯恩斯被誉为“经济学领域的哥白尼”。

该书的重要性在西方更被认为是能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等同齐观,而他也被公认为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作为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泰斗,社会活动家,金融市场上精明的投资人,凯恩斯被列宁称为“布尔仕维主义的死敌”。

在《通论》中,他认为失业除了传统经济学认为的摩擦失业以及自愿失业外,还有非自愿失业,主要缘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则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又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预期,对货币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因素的作用。书中凯恩斯主张政府要想办法促进有效需求。失业的直接原因:当社会对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不断减少时,资本家就不会再增加投资(需求)了,这时就业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工人失业。而失业的终极原因就是资产所有者的货币愿望过强。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减少,而资产所有者的货币愿望不变,资本家为了自身的最大利润,就不会进行充分的投资;如果投资减少,有效需求就不能够充分实现,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也就会相应地呈现较低水平,这时便产生失业。因此,他提出节俭有害论:在非充分就业存在情形下,消费的增加会引起储蓄同步增加,从而引起资本积累的增加。反之,节俭则可能导致贫困。凯恩斯在非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提出了对消费和节俭经济功能的全新认识。

资本主义社会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误区,一讲市场经济,便认为是纯粹的自由经济,不须要政府的管理,而实际上任何体制下的经济,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的宏观管理,都需要宏观计划的管理,只有将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相结合,才能使经济真正健康地发展起来。因此《通论》它在当时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 第一,它所提出的建议和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

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避免了1929年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灭顶之灾,并使它们在二战后约为20年处于相对繁荣的状态。其次,它促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稳定战后西方国际经济秩序作出巨大贡献。此外,它还奠定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第四,它为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研究主题提供了学术源泉。本书共分6篇24章。第一篇引论中,批评了李嘉图及其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马歇尔、庇古等人的两个“前提”:1,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物;2,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的效用正好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这仅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能适用于普遍情况。进而他分析了“有效需求原则”: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时的数值,就业量就是这个交点值。第二篇中,他则主要阐明了预期、所得、储蓄、投资的定义,以及使用者成本等问题。第三篇研究了消费者倾向,分析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的关系。第四篇关于投资引诱,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偏好与利率、资本性质以及利息与货币的特征。第五篇货币工资与物价,阐述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与物价的问题。第六篇引用了几篇短论,分析了商业循环,论述了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论。最后是结束语,《通论》所引起的社会哲学。而起中则是“有效需求理论”是本书最核心精彩的部分,凯恩斯运用总量分析的方法,对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一系列总量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同时,独辟澳径地创造了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定理,精辟的分析出导致现实失业与萧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凯恩斯认为:除非刺激需求,否则经济就不可能增长,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因此他建议政府要经常干预市场,特别当经济衰退时更要采取赤字预算和灵活

的财政政策。而他的消费函数和预期的不确定性为国家干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

正如凯恩斯自己所说的那样,《通论》的基本内容其实是很简单的。它主要说明: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和资源而引起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时,国家应该如何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便真正有效地消除这些问题。不难发现,《通论》它只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撰写的;同时,凯恩斯本人的立场和思想的局限性,也使他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局限在这种市场经济所容许的范围以内。然而,尽管如此,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具有共同之处,所以《通论》的内容还是存在着可以为我国所借鉴之处的。具体说来,至少有两点:

第一,《通论》有力地证实: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中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所以经济萧条(乃至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市场失灵”的现象会时常存在。因此,国家有必要使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空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通论》也说明了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现象。凯恩斯认为,“市场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所引发的收入下降又导致了消费的萎缩。货币政策的推行便是通过利息率的降低来刺激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消费的增长。当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长的力度不足以完全消除“失灵”现象时,国家就必须同时使用财政政策的手段,把资金直接投资于“公共工程”等,以便扩大内需,

从而达到消除“失灵”现象的目的。

由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失调,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多种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失业、产品积压,资源短缺等“市场失灵”现象。就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解决这些现象而言,《通论》中的上述两点值得我们加以参考、利用。

此外,《通论》对股票市场的看法、对国际贸易难以顺利进行的说明、对数理经济学的评价、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展望等等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中经典理论更是值得我们借鉴过来,加以充分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让我对经济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更轻松、更有激情;对生产、需求也有了最基本的了解;针对目前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也可提出解决方案的皮毛了。此刻,相信再与同学老师交流时不会再言之无物了。

很庆幸来到山东工商学院,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大学,让我有此机会读到《通论》,受益匪浅。建议大家也去读读它吧,绝对让你终身受益,庆幸自己的明智选择。

金融09黄志振09044308

推荐第5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经济学原理》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为经济自由主义作了总结,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凯恩斯主义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由于力图挽救这次“经济学危机”而被称为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的。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

本书共分6篇24章。第一篇引论中,批评了李嘉图及其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马歇尔、庇古等人的两个“前提”:

一、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物;

二、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的效用正好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这仅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能适用于普遍情况。进而他分析了“有效需求原则”: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时的数值,就业量就是这个交点值。第二篇中,他则主要阐明了预期、所得、储蓄、投资的定义,以及使用者成本等问题。第三篇研究了消费者倾向,分析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的关系。第四篇关于投资引诱,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偏好与利率、资本性质以及利息与货币的特征。第五篇货币工资与物价,阐述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与物价的问题。第六篇引用了几篇短论,分析了商业循环,论述了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论。

最后是结束语,《通论》所引起的社会哲学。而起中则是“有效需求理论”是本书最核心精彩的部分,凯恩斯运用总量分析的方法,对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一系列总量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同时,独辟蹊径地创造了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定理,精辟的分析出导致现实失业与萧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通论》中我们比较认知的理论是它的有效需求理论,以及产出变动而非价

格的变动的调节作用。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的有闲置资源的经济中,产出水平(即就业)取决于总的计划支出,计划支出包括两个部分:居民的消费支出(C)和厂商的投资支出(I)。《通论》中没有明确分析直接由政府支出刺激的支出变动的结果或间接由税收变动而带来的支出变动的结果。因此,《通论》中有两个部门(居民户和厂商),计划支出由下列方程给出:

收入(Y)=产品价值=消费(C)+投资(I)。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诱。凯恩斯极其强调资本市场的力量,这是他高于后世货币主义者之处。货币主义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数量,就可以控制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稳定发展。凯恩斯却雄辩地指出,带有投机需求的货币是促使利息率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投机需求主要是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主观预测,这种预测的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的。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在决定利息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凯恩斯甚至早已预测到,未来央行可能不得不通过直接买入长期债券或者股票来调节利息率——这正是今天美国、日本和欧洲发生的事情。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带有很强的独断性,往往没有过硬的实证支持,至少在他的时代是如此。开篇的那个强硬的论断——工人与雇主争议的工资是名义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可以说是经济学史上革命性的一页,凯恩斯却从来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论证。他提出这一点,纯粹是一种天才的直觉和感悟,并非有统计资料或清醒逻辑的支持。他在后面的章节提出,由于中介成本的存在,长期利息的最低限度是2-2.5%,这个说法也值得商榷(凯恩斯再次以“大概仿佛也许是”的方式完成了论证)。这些观点对凯恩斯主义来说是基础性的,但凯恩斯仅仅以顽强的信心和天才的直觉来支持它们,所以说凯恩斯主义是建立在沙子之上的经济学。

本书从伦理学、法律学与经济学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论述。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指出了政府调控的核心目标,既充分就业。因为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证有效需求,而有

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各国政府多数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来进行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和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很有启发的。具体说来,至少有两点:

第一,《通论》有力地证实: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中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所以经济萧条(乃至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市场失灵”的现象会时常存在。因此,国家有必要使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空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通论》也说明了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现象。凯恩斯认为,“市场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所引发的收入下降又导致了消费的萎缩。货币政策的推行便是通过利息率的降低来刺激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消费的增长。当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长的力度不足以完全消除“失灵”现象时,国家就必须同时使用财政政策的手段,把资金直接投资于“公共工程”等,以便扩大内需,从而达到消除“失灵”现象的目的。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的贡献是极大的。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因此,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金融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以上就是我对凯恩斯本人以及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感想。虽然对该书中部分理论和表述不是十分理解,但通过阅读该书使我从中获益良多。

推荐第6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通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财政12-1 魏泽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前半叶世界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者,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在凯恩斯在世的这半个多世纪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一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内外矛盾的不断加深和尖锐化,在这不太长的年代里,爆发了七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理了两次世界大战。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就是在这个多事的、动荡不定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凯恩斯生前最后的也是最出名、最有影响的代表作。《通论》的问世,被西方经济学家们视为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凯恩斯革命》一书中写道:“简单古典体系与凯恩斯简单模型之不相容清楚地表明革命意味着什么。”那么,《通论》一书究竟提出了什么观点,使得其与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巨大的矛盾,从而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强大的冲突呢?

一、理论前提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一般情况;它所假定的情况,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的极限点,也不符合我们实际生活在其中的经济社会的现实。例如,其就业理论的假设前提是:①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②当劳动的就业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 而《通论》强调“通”字,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二、研究方法

新古典经济学着重于个量分析,主要考察个体经济的运行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构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而《通论》则着重于总量分析,创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为国家干预和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对付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长期经济增长,有助于揭示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商业循环中最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的对策。

三、经济危机理论

在经济危机理论上,新古典经济学派奉行“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按照“萨伊定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供给同需求总是趋于一致,不可能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而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理论。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因此资本家在投资生产时,既要考虑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又要考虑商品的总需求价格。

四、政策方面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自发调节可以合理地、充分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一般均衡和经济和谐,因此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的任何干预。

而凯恩斯认为,完全任凭市场自发调节,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必然产生失业。因此,政府应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来辅助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主要是需求管理,提高有效需求以与总供给相适应,实行有调节的资本主义、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凯恩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上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将凯恩斯主义与现代经济局面相比较,从而产生更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经济理论。

推荐第7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凯恩斯是20世纪前半期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思想的束缚,反对传统西方经济学中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建立了一套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经济学思想体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谱写了新的一页。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宏观经济学著作中,凯恩斯从学术的角度论证了古典西方经济学所暗含的假设条件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得到满足,在现实社会中不适用,深入挖掘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各种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策略以及危机的救治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发展到20世纪,人们发现现实的经济社会并没有经济学家预想的那样平稳,在以自由竞争为主流的发展中,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一次又一次地破坏着通向繁荣的道路。从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法国密西西比股票泡沫到英国的南海公司、美国经济大萧条,一个个惨痛的教训让人反思起资本主义本身。传统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是外部原因导致。而凯恩斯则从外因论转向了内因论,从而发展了一项重大突破。他创建了自己的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从经济运行内部找出不稳定的原因,解释“繁荣内部何以蕴含着使其自身趋向毁灭的种子”。

首先,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中的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身需求”只在极少数情况,即政府执行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使投资等于充分就业下的储蓄时才能成立。 所以传统贸易理论“各项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已经充分就业”以及价格论“价格变动,价格机制可以自动使供求平衡的理论”就无法立足。针对这一点,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亦即与社会总供给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他指出有效需求的不足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大量的非自愿性失业,失业和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凯恩斯对危机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与马克思的资本的积累过剩理论类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生产过剩,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生产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不同的是,马克思又深入剖析,提出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之间的矛盾。关于危机引起的失业问题,他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又绝对增加,其结果势必形成相对人口剩余,造成大量人员失业。

而凯恩斯则是站在内部审视资本主义现实。他注意到经济社会的显著弊端,一是它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二是它以无原则、不公平的方式对财富和收入加以分配。为了反驳古典学派的理论,他提出除了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外,还存在一种被迫的失业,即一部分人想找工作却无工可做。他进一步说明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由有效需求决定,后者又由消费和投资构成,而引起危机的有效需求不足归可以因为三大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在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中,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使预期的利润率有偏低的趋势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因此引起投资需求不足。

此外,凯恩斯通过对收入、储蓄、投资、消费、利息、工资等因素的探究,用经济周期理论具体诠释了危机周期性发生的原因。他把经济周期分为高涨、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周期的时间过程和时间长短的规律性,主要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不仅取决于现有资本品数量的多寡和生产它现在所需要的成本,而且也取决于对资本品将来收益的现行的预期。由于预期的依据捉摸不定,因此会发生突然的剧烈变动。凯恩斯认为,危机的典型的、往往也是决定性的解释是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

当经济发展到了高涨期(也就是繁荣阶段)的后期,人们对资本品的将来收益的乐观预期过分强大,这种盲目的预期足以补偿资本品数量的日益充沛、它们的生产成本的上涨以及可能出现的利息率的上升。但在有组织的投资市场(有价证券交易所和其他类似的市场)中,购买者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所购买的东西认识的本不是很清楚,而专业的投机者则更加关注预期下次市场心理的变动,而不是对资本资产的将来收益作出合理估计。在这种影响之下,在有组织的投资市场下,当过度乐观和过度购买的幻想破灭是,市场

价格会以突然和灾难性的巨大力量下降。

正如2006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事件,当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由于放贷机构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机构,许多投资银行、基金公司盲目地一味追逐利润,没有对投资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再加之美联储货币利率政策的变更以及美国负债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背景,次贷危机席卷金融市场,众多大型投行纷纷破产,最终灾难波及全世界。

此外,伴随着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人们对将来的惶恐和不肯定性促使流动性偏好急剧增长——由此导致利息率上升。可以看到,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利息率的上升这一事实会促使投资量严重下降。特别是对于促成一次繁荣阶段的新投资重点的那些资本品而言,它们的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作用更大。除了受到交易量增加和投机动机的增长的影响而增加的部分以外,流动性偏好会保持不变,一直到资本边际效率崩溃以后才开始过大。另外,资本边际效率的严重下降也趋于对消费倾向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种下降会直接引起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下降。对于关注股票交易投资,特别是对那些利用借款来从事经营的人们而言,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下降自然会产生非常消沉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恐慌期。

很快萧条便会到来,到那时社会上普遍商品销售萎缩,生产猛烈下降,工商企业竞相削价抛售商品,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大企业也不得不缩减生产甚至倒闭,失业工人急剧增加。而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不愿进行投资,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由此将引发一系列社会动荡问题,严重浪费社会财富,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通论》在危机的解决方法上也作了深刻的剖析。从宏观上看,国名收入系由消费和投资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前者数值的高低取决于后面两个部分的数值的高低。而消费的数值取决于消费倾向;投资的数量则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在这里,资本边际效率又取决于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而利息率则由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决定。因此,必须设法调整消费倾向、预期收益、流动性偏好、供给价格、货币数量这五个关键性因素来掌握经济命脉。由于前四

者较难很好的加以控制,只有货币数量能由国家的货币政策所直接掌控,所以,凯恩斯认为必须加强“有形的手”——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力度。另外,他更是凯恩斯提出了投资社会化的主张,即国家必须直接进行投资来使社会的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量。因此,在他的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客服经济危机,国家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是实行国家举债的财政政策,他认为\"消费式的举债支出在得失相抵之后还是可以增加社会的财富\"。并且政府通过增减税收和增减预算支出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与社会总供给相均衡,从而使经济既不发生萧条,又不会发生过度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加强监管力度。这一点完全打破了旧思想自由放任、完全市场导向的束缚,提出了垄断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现实,认为垄断统治的加强,将使市场机制受到限制,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从而缓解社会上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实现“可调节的资本主义”。

在这一点上亦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有一定的交集。马克思认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从全社会的角度合理地安排生产和流通活动,有计划地协调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再生产能够进行,以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和严重的比例失调。可以看出,他们两者都意识到了市场调节的不稳定性,认为必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全方位地调节经济。

从个人经济行为的角度,凯恩斯认为财富的增长不取决于富人的节欲,并且受富人节欲的阻碍。他摒弃传统理论的节约原则,鼓励人们扩大消费甚至是奢侈地消费,他曾引用孟迪维尔的“蜜蜂寓言”来说明奢侈对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这一在当时新颖的观点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人如今的提前消费模式也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思想。

然而,事实证明,凯恩斯的“扩大有效需求”的方针不能根治经济危机,危机情况虽有所缓解,但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频发。有学者称凯恩斯的理论是建立在短期分析基础上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这句话也只在短期情况下成立,在长期内决定经济增长的方案是有效率、有理性的经济组织,而这种经济组织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因而他的方案并未涉及本因。

经济学一直在永不停息地前进,有关资本主义危机的探索依然在继续着。但毫无疑问,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因《通论》而焕然一新。

推荐第8篇: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代表作,它于1936年出版,旨在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其核心在于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提倡政府干预经济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了一场经济学理论的革命,被誉为“凯恩斯革命”。因此,有人把凯恩斯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关于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我以前在高中政治历史课本上就略有接触。尤其是高二选修的《经济学常识》一书,其第二单元系统讲述了“凯恩斯革命”。我对凯恩斯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采取财政赤字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的思想记忆尤为深刻。因为08年我参加高考时,凯恩斯边际效率递减的理论考了一道大题目。今年在《西方经济学原著选读》课中,老师又着重介绍了《通论》这本书,这更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心,以及想要读一读的欲望。很可惜,我在图书馆并没有搜到这本书,不得不说有点小遗憾。还好,我在网上搜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我阅读的是199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学术丛书》系列由徐毓坍翻译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说实话,这本书我着重看了出版说明、引论和消费倾向三部分,中间的和最后的基本没看。一来由于高中课程的学习,我对凯恩斯的中心思想已基本了解;二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数学推理知识,由于大学政教专业不学高等数学,因此,像这种充满数学推理和逻辑性很强的书籍对我来说就十分晦涩,很难读下去。下面,我就我读过的部分谈谈我对本书的看法。

(一)内容概要 本书共六编24章。

第1章《正名》中,作者阐释了名为“通论”的原因:在于说明经典学派的假设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具普遍性,从而阐释其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之外建立的一套崭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体系。

第2章《经典学派之前提》中,凯恩斯在逐条反驳新古典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1、工资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

2、在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这些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

第3章《有效需求原则》是整个凯恩斯理论的基础。所谓有效需求,是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相交得到的,而这种“有效需求”才意味着充分就业。由于需求分为消费和投资,但投资并不会使总需求自动达到“有效需求”,甚至越富有的社会这种偏差越大,这就使得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能实现成为常态。

第4~7章(略)。 第8章《消费倾向:

(一)客观因素》中,凯恩斯分析了工资单位、收入和净收入之间的差额,资本价值的以外变化、时间贴现率的变化、财政政策的变化人们对将来收入的期望等因素,最终总结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产量和就业量。凯恩斯特别指出:消费倾向小于1,且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倾向不断减小,即其导数小于0。在这个假设下,就业量就只能随投资量增加而增加。但投资中,真正影响就业的是“净投资”而非折旧,作者特别引用了英美两国大萧条时期的投资数据,显示萧条期间折旧投资变动不大,而新投资大幅下降。

第9章《消费倾向:

(二)主观因素》中,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谨慎、愿望、算计、独立、管理、自豪与贪婪等都会影响消费,不过他认为这些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很小。

第10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高中学过,基本结论了解,论证过程没仔细看。 第11章到最后就是略看了。主要讲的就是资本边际效率、利率通论、流动性偏好以及货币工资与物价等知识,中心思想就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因素,这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造成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由于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扩大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由于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着手,而投资的变动会使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因而他更主张政府投资,以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长。

(二)“凯恩斯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解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并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因此,《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一些西方经济学者把《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并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三大著作。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不同程度地为西方国家所奉行,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凯恩斯革命”的实质 应该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这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根本目的仍然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他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

(四)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很多人认为,利用政府财政开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凯恩斯主义,这其实是对凯恩斯主义的误解。相反,凯恩斯认为政府财政开支只有在美国和英国这样的资本品积累很大、资本的边际效率很低的国家里,才是不可或缺的。换言之,凯恩斯主义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另外关于中国的消费状况,我想说几句。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处于中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较为突出,人们普遍对未来收入预期持悲观态度。加之,传统“勤俭持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国人的消费倾向普遍较低。人们有了钱,并不是用于投资,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中国当前的GDP仍然是依靠出口,这更加强了中国对外经济的依附性,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拉动国内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本国的内需。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就必需要动用凯恩斯所说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本国的消费呢?

目前,中国的失业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公共工程的建设似乎有一定道理。这是否意味着,政府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建设高铁),通过公共工程来吸纳国内多的剩余劳动力呢?我觉得未必如此。其实,中国并不缺乏投资资本。最近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揭示:中国大陆富豪首列百强,共有115人。俗话说,只有穷人才会把钱存进银行拿利息。是的,而富人则会把手中所持有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投入到新的生产领域中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大量私人资本仍然在寻找高利润的投资目标;只是他们苦于中国并未提供他们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时候,甚至是打压我们的民营经济。我们知道,私营企业可吸纳的劳动力要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得到,因此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我想,如果某些被政府管制的行业(例如电信产业)能够向私人部门开放,如果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不是朝令夕改,我们的私营企业可以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从而解决一大群人的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解决了,必然会带动消费,从而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的发展。

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向市场投发了4万亿人民币。而这4万亿财政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值得商榷。因为我们感受到的是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升温,CPI指数的不断攀升。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我们中国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积蓄在不断地贬值。而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从2010年10月份到现在,央行已经连续加了四次息,然而加息幅度远远小于CPI上涨幅度。同时,加息带来的是大量热钱的涌入,这无疑给人民币币值以及我国经济的稳定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不得不去怀疑,中国政府利用财政刺激消费的举措。其实,凯恩斯明确指出,“通过持续投资来增加就业量”是不可取的。随着失业问题的减轻,政府应该减少公共工程的投资。遗憾的是,我们的各级政府很难如此行动。我们的公共工程固然能够在目前的危机中吸纳劳动力,但它也能够在经济复苏之后变本加厉地挤出私人投资,从而演变成一种低效率的选择。

弗里德曼曾说过:“适当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与凯恩斯同时代的哈耶克也比喻说:“如果一个人要奔跑向前,那么他的身体不能不前倾。但是记住,前倾过度会跌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他们同意要通过适当的通货膨胀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适度。去年10月份,就在央行08年以来实行第一次加息举措时,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多出了4.6万亿元,而到了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而从当前的趋势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的比例在进一步加大。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 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这超发的将近43万亿的人民币是造成当前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由此,从目前经济状况分析,中国政府为因对金融危机而实行的刺激计划其实是错误的举措,它更违背了凯恩斯财政政策的应有之意。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由于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太粗浅,我只用自己所学到的一点点知识对当前的经济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感性的分析。不到之处,还请老师谅解。

推荐第9篇:《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会计1116王佳玲1203110121

有人说:“如果不读凯恩斯的著作,就没有资格谈论经济学。”大一大二的时候分别修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课,虽然有学习了一些凯恩斯的理论,但对其系统的观点和理论还是一知半解,便从图书馆借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利用课余时间把它给读完了。这本书被公认为是一本非常难懂的经济学著作,由于时间有限,我也只能勉勉强强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虽然也在网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但很多内容都是囫囵吞枣。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也确实感受到了大师的思想魅力,并将我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了下来。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经济学原理》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为经济自由主义作了总结,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凯恩斯主义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凯恩斯原本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他也是古典经济的信奉者和支持者,他自己也承认“对于我抨击的理论,我本人曾多年奉为圭臬,因而,我想我不至于忽视该理论的有利之处。”。然而,当环境的变化导致旧的理论不能指导和解释新的经济现象,他开始对古典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反思和改革,《通论》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就是凯恩斯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摆脱传统思想而长期奋斗的过程。《通论》也是由于力图挽救这次“经济学危机”而被称为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的,其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他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

书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凯恩斯的中心论点是:提高总需求是充分就业的关键。本书共分6篇24章,以下对各篇的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篇引论中,凯恩斯主要批评了李嘉图及其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马歇尔、庇古等人的两个“前提”:1.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物;2.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的效用正好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这仅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能适用于普遍情况。进而他分析了“有效需求原理”: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时的数值,就业量就是这个交点值。“有效需求理论”是本书最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凯恩斯运用总量分析的方法,对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一系列总量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同时,独辟澳径地创造了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定理,精辟的分析出导致现实失业与萧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第二篇中,他则主要阐明了预期、所得、储蓄、投资的定义,以及单位的选择等问题。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脱离主题的性质,凯恩斯在这里停下来对以下三个问题作了说明:1.选择一个合适与研究整体经济体系问题的数量单位;2.预期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3.收入的定义。

第三篇中,凯恩斯主要研究了消费者倾向,分析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的关系。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乘数原理占有重要地位,它绝不只是一个“数学概念”。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它是“整个就业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有了这一步,设消费倾向不变,则我们可以在总就业量、总所得与投资量之间,建立一个确切的关系”。也正是以此为桥梁,凯恩斯将其经济理论导向经济政策,并指导经济实践。

第四篇中,他主要介绍和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利息率的一般理论、古典学派的利息率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资本性质以及利息与货币的特征,并对一般就业理论做了重新表述。凯恩斯否定了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萨伊定律:供给创造了需求。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利率取决于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如果储蓄的人太多,利率会下跌,鼓励人们投资企业,产出最大化;如果储蓄的人太少,利率会提高,吸引更多的储蓄者。凯恩斯探讨了储蓄者的动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他认为储蓄者往往不把钱存入银行或投资于股票,而是喜欢把钱以流动的形式存起来,主要因为可能的三个动机:1.出于交易的目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2.出于预防的目的,以备应付意外的开支;3.出于投机的目的,“即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获利”。

第五篇中,凯恩斯对庇古教授的《失业论》做了详细的批评,主要阐述了货币工资的决定和价格、就业函数和价格理论。凯恩斯提出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诱。

第六篇引用了几篇短论,主要分析了商业循环,论述了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论,最后通过结束语的方式,提出了《通论》所引起的社会哲学思考。

《通论》中我所理解比较深的一点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心理规律,即消费边际递减,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和流动性偏好。凯恩斯认为,由于基本的心理法则,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的增加,但这是以递减的幅度进行的,造成了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在决定投资需求的两因素中,资本边际效率是比利率更重要的因素。资本边际效率是投资者预期增加的每单位投资与新增利润之比,深受投资者的心理和利率因素的影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使得投资很难随储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下去。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财富的心理动机。凯恩斯认为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三种心理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这三者共同导致了社会生活中,消费的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的不足。所以,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政策,以国家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凯恩斯曾把上街消费的妇女称为爱国者,认

为她们对国家经济做出了贡献。但是,凯恩斯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错误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凯恩斯主义掩盖了这一本质,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求。但并不能从本质上克服矛盾。

此外,凯恩斯认为,虽然贸易顺差对于提高国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有好处,但各国应当尽量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来提高收入和就业水平,不应该过分依靠贸易顺差。因为一国的顺差就是别国的逆差,各国追逐出口顺差的结果,势必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结果使大家都遭受损失。凯恩斯也批评了自由放任的企业制度。他认为,这种制度有两个最大的弊端:一是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二是造成财富与收入的分配不公平。但他依然认为私有财产制度对于保持经济的效率和个人的自由是不可缺少的。

任何理论都有它的有限性,是药三分毒。凯恩斯理论经常被大家说成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的,在盲目应用凯恩斯理论,运通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很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盲目地进行投资,导致产能过剩,例如去年的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就是一个很好地案例。所以在运用凯恩斯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凯恩斯主义有了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对凯恩斯的某些理论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虽然没有全部吸收与消化,但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激发了我对经济学浓烈的兴趣。

推荐第10篇:通论读后感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

一、通论——颠覆古典理论思想旅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了解了凯恩斯其人,读完其《通论》之后,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脑海中。凯恩斯出生于剑桥的书香门第,过人的天赋和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腹中有笔墨、胸中有抱负之人。他拥有一个灵光的头脑,在学校一直比同龄人表现得更为出色;他多才多艺,参加辩论,被选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剧团表演;他拥有一个独特的成长路径,先是学习数学,之后为政府工作,再到剑桥教书育人、研究深造,专攻经济学。

正是这些所有的特质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有常人难得的政治抱负之人,富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伟气魄。也正是有这样的抱负,使得他颠覆了古典理论任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希望从政府的视角上对经济作出积极的应变,来改善普天下人的生活。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这一点。

通论,乃贯通而论,既承接古典经济理论之精华,又颠覆古典经济理论之假设,凯恩斯在通论中将其自己的思想和古典经济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成一个创时代的凯恩斯主义。

《通论》开篇即概述通论的主要内容,篇幅不长,却言简意赅。短短两百多字中,凯恩斯提到“古典派的理论前提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用,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用,它所假定的情况仅仅是可能的均衡点中的一点,而且古典理论所假定的特殊状况恰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相符,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应用于现实,那结果会是误导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既承认了古典理论的经典,又推翻了古典理论从而为一个新的理论做出了铺垫。

古典理论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的,在斯密提出了自由之手之后,追随其后的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价格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然而,古典理论却有严格苛刻的假设,要求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产品,工资效用等于劳动负效用,劳动的供求均衡是以“实际工资”为基础,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提高组织效率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从而减少自愿失业,提高工资品产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费工资品价格都可以提高就业量。以上是古典理论对就业的唯一的详尽解释。

然而,在就业方面,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相交得到的,这种“有效需求”才意味着充分就业。而由于需求分为消费、投资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投资并不会使总需求自动达到“有效需求”,甚至越富有的社会这种偏差越大,使得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能实现成为常态,因此自由的手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发挥效率作用,需有另一只手来将偏离常态的经济扶上正轨,使得人们免受经济偏离常态所带来的痛苦。

有时,附庸于传统是因为对传统并无深刻的认识,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来挑传统的毛病,真正敢于质疑经典的是那些绝对理解和掌握经典的人。虽然,凯恩斯从小受古典理论的熏陶,但这并不阻碍他向传统挑战,真实因为他对古典理论认识得透彻,理解得深刻,才能够列举古典理论之不足,提出具有建设性革命性的一个新的理论。

二、深入挖掘——解构与建构

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

通论写作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影响就业的因素,沿着这个思路,凯恩斯首先提出了有效需求的观点,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就业水平,至此,开始解构,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这三个方面分析决定有效需求从而决定就业的原因;进而,将流动性偏好分成了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谨慎需求三个方面。在层层解构后,重新搭建起决定就业水平的一个框架,得出货币利息率在确定就业水平方面处于特殊地位。这一解一建,构成了通论的框架。

有效需求表现为收入的消费,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随之增加,而且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借此扩大就业量。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那么只要找到影响这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动因素,就可以探寻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凯恩斯将变动因素分解为三个:(1)边际消费倾向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3)灵活偏好规律。消费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物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

边际消费倾向。文中从第八章到第十章都围绕着边际消费倾向来分析,首先从客观因素分析了工资单位,收入和净收入见的差额,资本价值的以外变化、时间贴现率的变化、财政政策的变化人们对将来收入的期望等因素,最终总结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产量

和就业量。消费倾向小于1,且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倾向不断减小,即其导数小于0。在这个假设下,就业量就只能随投资量增加而增加,投资中真正影响就业的是“净投资”而非折旧。其次,分析了如同七宗罪一样的主管因素:谨慎、愿望、算计、改善、独立、管理、自豪与贪婪。然而主观因素相对于客观因素来说变化很小,因而在实际分析中,其重要性不如客观因素来得大。人们将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储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反映了有效需求,从而直接影响着总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亦能间接影响总支出,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是: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这便是边际消费倾向对有效需求的作用。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可以简化地理解成贴现率,它是使某项资本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资本供给价格的一个比率。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如同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一样是逐渐递减的,投资的资本越多,资本边际效率就越小,反之,则资本边际效率就越高。人们会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选择,将投资从资本边际效率低的领域转移到资本边际效率高的领域,从而使所有的投资达到一个平衡,最终,所有的资本边际效率趋同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凯恩斯在通论中第十一章首次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既而在十二章中就决定资产之未来收益得因素进行讨论,总结出,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受利率牵动,趋同于利率。投资量之大小,乃定于利率与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之关系,有一个当前投资量,即有一个资本之边际效率与之相应,利率的变动牵动着投资量的变动。而投资量的变化又影响着有效需求,因此,由利率变化引起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的变化,将会间接导致有效需求的增减。如上便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会带来收益。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等等。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

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生利资产例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有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但是会损失利息。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就较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则相反。因此出于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凯恩斯指出,在任一时刻,人们心中存在着某种“标准”的利率。假如现行利率高于人们心中的标准利率,那么他会预期利率将趋于下降。此时,他将预期债券价格上涨,买入债券。由此可以看出,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两者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当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此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债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会将持有的货币量全部换成债券。反之,在利率极低例如2%时,人们预期利率不可能再低下去了,也就是债券未来的价格只会下跌,此时,人们必然卖出债券以持有货币,由此,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活动中收购债券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必然全部被公众作为货币保存在身边,所以凯恩斯称之为“流动性陷阱”,此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在利率降低到2%时变成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依据正是体现在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上。当经济萧条时,政府通过政策的颁发来提高人们的消费或降低利率,从而鼓励人们消费和投资,以促进有效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引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许多国家带来福音,为全人类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三、新理论的影响——美国与中国

凯恩斯平息了二十世纪初的一场惊涛骇浪。

凯恩斯思想源于英国,却平息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一场惊涛骇浪。30 年代大危机发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密切关注着大洋彼岸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经验。1934 年夏,凯恩斯访问美国,在接受罗斯福总统会见时,进一步强调了政府支出的作用,而罗斯福新政也推动了凯恩斯的理论研究。在罗斯福新

政实施3 年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加以理论总结的产物。但是反过来凯恩斯主义也为新政所实施的诸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实际上,在1934 年在凯恩斯访问白宫,亲自向罗斯福介绍了他的经济思想后,凯恩斯主义就成为了指导后期新政的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几乎全面实施了凯恩斯政策措施:用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消费,提高消费倾向,举债救济失业,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用货币政策调节利率甚至直接前期就已经存在,但是直到1936 年,罗斯福都把财政赤字看成是不光彩的政绩,曾力图消除他。但是随着凯恩斯主义的传入美国,凯恩斯主义对赤字财政的确认,是罗斯福认识到,财政赤字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于是再也不提消除财政赤字的事情。随后新政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后期新政的经济政策确实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大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传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们对凯恩斯主义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是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哈佛大学教授汉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传播者,他在1933―1945 年期间还多次受聘为美国政府各部门顾问,曾对当时罗斯福总统新政进行策划和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战以后,美国主流经济学仍然是凯恩斯主义,不过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和战前30 年代大危机状态截然不同,各国为了恢复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生产能力,大量的资本投资和加速的科技革命,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20年内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如何使意在应对经济萧条状态的凯恩斯主义能适应相对稳定繁荣的经济状态,就成为经济学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美国,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就是在战后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在扩展凯恩斯主义和融合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而形成的。而且逐渐成为西方正统经济学,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他们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措施脱胎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凯恩斯认为当市场经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总需求时,就应由国家对需求进行管理或调节,内容为通过财政政策,增加预算支出增加税收来刺激或压制总需求;同时辅之以货币政策,增发或减少货币量以影响利率及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他们在总需求分析方面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总供给分析方面,短期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长期则采取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中国与凯恩斯亦有不解之缘。

在8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慢慢地从计划体制重围中走出。然而,这次初涉浅滩让对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尝尽了苦头。在80年代到90年代短短几年

间就出现了多次通货膨胀。1985年到1989年5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8%、6.0%、

7.3%、18.5%、17.8%。自1993年物价狂起,到了199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类价格竟比上年同期上涨34.1%,1994年是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达21.7%。

然而,对于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来说,虽然之前的计划经济中一直是大政府小市场,但在凯恩斯思想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遇到通胀这样棘手的难题,中国束手无策。在几次急刹车带来了教训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学着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凯恩斯主义逐渐被引进指导国内的经济政策。在调控期间,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 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元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

虽然,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依据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来设计的,虽然它更多地适用于西方国家的“富裕社会”,但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它弥补了中国在引进市场经济之后宏观调控方法的盲点,影响之巨大,不可置疑。

第11篇: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班别:经济1123班姓名:苏成炽学号:201211511317

一.作者简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约翰·梅纳斯·凯恩斯(1833~1946)。

凯恩斯,英国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一生对经济学作了巨大贡献,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剑桥一个政治经济背景浓厚的家庭。(凯恩斯出生同年,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两位对现代经济学都有着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在生存的时间是如此的接近。)凯恩斯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第二名通过英国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所,后辞去事务所职务,回剑桥执教。一战爆发后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1946年当上第一任世界银行总裁。另外,他也经营私有企业。

二.写作背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在1936年出版的,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在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程中。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史无前例的、被传统西方经济学家论证为不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濒临覆灭的边缘。经济危机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经济危机爆发期间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美国进入“大萧条”时代。

古典经济学派的市场自由理论遭到巨大挑战,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对古典经济

学理论的正确性提出质疑。首先站出来的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无疑是在经济学界投下一枚导弹,掀起了一轮经济革命热潮,市场自由的时代已成为了历史,开始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在传统经济学统治下的市场自由的矛盾,即社会生产过剩及未达到充分就业问题。通过对就业、利息及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影响收入、储蓄及投资的因素,提出有效需求原理,如何促进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对古典经济学的某些理论提出批判及论证其错误的过程,创立宏观经济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一个转折点。

三.内容分析:

首先我要在这里说明一下,我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理解不深,甚至可以说我根本就看不懂,我对此书的理解大部分是根据译者在书前所写的《译者导读》和其它的一些文献对此书的论述而来,当然我自己肯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凯恩斯在书的原文序言中也明确指出“本书主要是为我的同行经济学者而撰写的”,而且按译者的话来说,很多经济学家在第一次看这本书都表示“看不懂”、“不能理解”。按我来说,此书说是著作其实更像是一本笔记。

本书共分为六编二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批评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假设前提的特殊性,并不符合现实的一般性;提出凯恩斯自己的“有效需求原则”。第二编定义收入、储蓄和投资,方便后面的论证。第三编研究消费倾向的两个因素:主观和客观,分析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的关系。第四编是关于投资诱导,另外还附着古典学派的一些关于利息率理论。第五编阐述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及物价的一些问题。第六编我没有怎么仔细看,大概内容应该是凯恩斯在写这本书时的一些涉及的一些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问题。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在读这本书时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

1、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的批评

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前提——(1)、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2)、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效用。凯恩斯指出这两个假设前提的在现实的特殊性,在这两个假设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只符合现实中某些特殊情况。围绕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关系和它们对充分就业的影响,凯恩斯利用对现实劳动者就业情况的分析论证古典学派的假设前提

不符合现实。根据这两个假设得到的理论是有限制条件的,只能应用在现实的某些特殊情况。在古典学派假设前提下只有两种并且只能是两种失业范畴——“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因为只要现实符合第二个假设,得到的就只有这两种范畴),但在凯恩斯的分析研究下现实上还有一种失业——“非自愿”失业。根据这三种失业范畴,区别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区别,再结合凯恩斯后面的论证,就是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我觉得萨伊定律最大在的错误就是忽略了货币的性质,把货币看成只是一种作为交换的媒介,直接用市场产品来衡量劳动者所得的工资,无视了货币在市场流通中的作用及影响。就好像在萨伊定律支持者的眼中劳动者付出劳动,企业直接用所生产的产品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此,按照萨伊定律,社会是不会发生生产过剩这种情况的,但它的确发生了。这个在普通人眼中明显是个谬论却被古典经济学家一直做为一个准则,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其中有我们不能理解的内涵吧。

凯恩斯在本书表面内容上看似乎是否定了萨伊定律,然而实际上只是为萨伊定律提供一个限制条件而已。正如译者在导读里说到“真正给予萨伊定律以彻底批判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萨伊把直接生产交换和商品流通看成是相同的事物,也就是说在萨伊的分析里社会上只存在物物交换,货币仅是作为交换的媒介。按照萨伊的论述,资本主义在这种物物交换的情况下是不可能造成经济危机的,然而事实证明了萨伊定律的错误。

2、本书中的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在本书的第六章,凯恩斯给收入重新定义:企业家的收入是他的在本期中被卖掉的制成品的卖价超过他的直接成本的部分,也就是说毛利润。计算收入的方法有两种:(1)与生产有关,计算从上期继承下来的设备的方法。(2)与消费有关,计算上期继承的设备价值的方法,即计算设备的折旧。设备有三种损失情况:非自愿损失、补充成本和意外损失。

然后由三种等价的国民收入公式(即:①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②国民收入=A-U=F+利润 ③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其中A:卖制成品所得U:使用者成本F:要素收入)推导论证,得到现今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储蓄=理论。“任何系列的定义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便能得到相同的结论”。译者

高鸿业在他编制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里也作了重要介绍。凯恩斯虽然根据定义论述证明消费等于投资,但如高鸿业及其引用汉森的《凯恩斯导读》“在撰写本书时,凯恩斯自己还未能把这一点彻底弄清楚”。

3、消费倾向:

根据前面七章所论述,凯恩斯得到初步的结论: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在第

八、九章,凯恩斯分析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而求出总需求函数。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有:(1)、工资单位的改变;(2)、收入和净收入之间的差额的改变;

(3)、在计算净收入是没有计入的资本价值的意外变动;(4)、对时间折算的贴现率的改变,即现有物品和将来物品的交换比例的改变;(5)、财政政策的改变;

(6)、人们改变对其现在和将来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的期望。

主观因素有:个人不把收入用之于消费的动机:谨慎、远虑、筹划、改善、独立、进取、骄傲和贪婪动机;对应的消费动机:享乐、短视、慷慨、失算、浮华和奢侈。组织进行储蓄的动机有进取动机、流动性动机、改善动机、财务上的谨慎动机。

在这两章有个理论颠覆了我以往对利息率对储蓄的影响。在凯恩斯的论述中,“利息率的改变对实际的储蓄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影响的方向却与通常设想的相反”,利息率上升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储蓄和消费二者都要减少”。“只有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利息率测的上升才可能使我们进行更多的储蓄”。但是,“利率上升”引发“阻挠投资”导致“收入下降”最终“储蓄减少”。

四、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在我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我注意到凯恩斯批评的古典经济学某些观点时,一般指出有三个方面的错误,我在这里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古典经济学(按凯恩斯在本书的划分)的某些理论错误的原因:(1)假设前提在现实存在有限条件使结论的特殊化,即由其假设条件出发得到的结论在现实的应用是有限制的;(2)一些看起来似乎有道理(或经济学者公认是正确)的谬论;(3)某些西方经济学者为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而刻意而为,即一旦这个“谬论”更符合资本主义的生存。

前面两点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第三点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里也举有例子:在第三章有效需求的第三部分说到“可以忽略总需求函数的想法是李嘉图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李嘉图胜利的原因是“它(指李嘉图的学说)为资本主义家们的自由行动提供理论依据,使它能得到统治者背后的主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凯恩斯在提出他的就业理论时也不断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庇古教授的《失业论》来比较,还用了两章附录来简单介绍他们的就业论,让读者更能理性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凯恩斯虽然大量地批评了古典经济学的错误之处,还提出的市场自由的弊端,倡导政府干预,创立宏观经济学,但是他是始终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立场,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本主义的弊端。虽然在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后,罗斯福应用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做法使得美国从低谷中有所回复,但后来的在70年代后,西方世界出现了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存,给由传统和凯恩斯理论结合而来的新古典综合派以沉重的打击。因为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但它的确发生了。

五、书的理论对中国的用处

虽然本书是立足于资本主义,而且是凯恩斯根据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写的,但其中有些理论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的。尤其是凯恩斯所倡导的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凯恩斯用的论证方法和思维方式都可以作参考学习之用。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生产过剩以及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提倡刺激消费增长。正如他在第九章消费倾向:主观因素里所说的“我们越是有德行,越是致力于节约,我们国家和个人的财务越是坚持正统原则,那么,当利息率作出相对于资本边际效率的上升时,我们的收入会下降的越多”。而我们国家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提高效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才是正道。

六、总结

虽然此书不是写给我们这个层次的人看,我们还是属于经济学这门专业的初学者,这本书的许多理论我们都看不懂,而且翻译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的白话文,理解起来就更辛苦。但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如对传统的

知识不能全盘照搬,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另外我也学到一些关于我的专业知识,例如:我原以为经济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分配资源,更大程度地利用资源,经济学就像是化学里的催化剂,并不参与反应却能提高效率。但现在我对其理解有了点改变,譬如凯恩斯在本书提到修建金字塔、教堂和发动战争(倒不是因为战争可以劫掠,而是因为战争可以创造军火需求)可以增加就业;他甚至真心建议政府把钞票埋下地下,再允许私人企业把它们挖出来以解决失业问题。这种看似非常“愚蠢”的是竟能解决失业问题,这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但是,凯恩斯一再强调,以上观点适用于一个“富裕的社会”,消费动力已经越过最高点开始下行的社会,投资动力已经不足的社会。所以我们对于凯恩斯理论还是保持一种借鉴的态度。

第12篇:民族学通论读后感

《民族学通论》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收获很大,我知道了有关名族的一系列东西。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大,书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畅游在书海里。下面我就谈谈读了它的感受吧。

下面是我觉得书中比较精彩的部分,现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人类种族作为一种生物学上的奇观,原因决不在于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在于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整个地球生物史上,人类是唯一的一个分布范围遍布全球而没有在内部发生种系分化的物种。造成这种奇观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拥有文化。靠着文化,人类能够从赤道分布到南北两个极圈附近,生存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而保持着物种内部的一致性。这是任何一种别的高等生物无法做到的。总之,现代智人种自形成以来,一直就是个统一的物种。这个物种中的所有成员,在用双足直立行走,具有发达的大脑,能够创造各种文化事物,且能通过有性繁殖而生育出健康的子代等最基本的特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世界上任何种族类型的人都有自己的音节语言和全球各地遍布着各种混合的人种类型这两种现象即是明证。这也是我们一贯主张所有种族一律平等的科学基础。

第三节种族和民族上面的讨论更是深刻,我了解到种族作为一种生命科学现象,完全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的结果,其中本来不包含也不应包含任何社会文化意义。

读到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探讨种族和民族的关系问题呢?换言之,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之间又有什么相

干呢?后来我才知道了,从纯粹科学的意义上讲,二者的确是互不相干、泾渭分明的。种族所涉及的是人类种群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主要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民族所涉及的则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群体(简称族群)与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主要是社会科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我们也可以把种族和民族看作是两套分类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人类这个统一体所作的划分;前者主要考虑生物学因素而不考虑文化因素,后者则主要考虑文化因素而不考虑生物学因素。因此,从理论上讲,一个种族或种族类型中包含了若干个民族,或者是一个民族中包含了几个种族或种族类型成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前一种现象远较后一种现象为多。

就说这么多吧,总之,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受益颇丰,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而且把握住了机会阅读了这本书。

第13篇:管理学通论读后感

读《管理学通论》有感

辩论赛上经常讨论一个话题“企业是依靠管理者还是依靠底层工人”,当然了,答案不会偏向哪一方,对于资本家来说,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那就最好不过了,管理纳入企业板块在情理之中了。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协调,因其工作内容的多样性,环境,过程的复杂性,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们的欲望无限性与人们所拥有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管理的功能就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多的更高的目标。并且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在于能否实现效益和效率的共同追求。

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他在一个组织中是扮演从事管理工作,履行四大职能的一个角色,他们拥有直接下属,负责指挥下属开展各项工作。这样,组织的存在是由于个人力量的薄弱,组织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实现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并在分工中发挥个人特长。在协助中形成集体力量。由数据验证,在管理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履行四大职能中的每一项时间分布是迥异的,一般,高层次的管理者们用在组织,计划中的时间会多一点,而中层管理者时间花在组织,领导上,基层主要是领导。不合格的管理者不按如此分布,必然会导致组织工作的不协调。

管理者对员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或“目标导向,自我管理”的管理方式。但各有其理由。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 ,可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西方的发展进程来说,在非工业化时期并没有创业正式的管理思想体系或专门进行管理规律研究需求,主要以教会,政府,军队,家庭为管理手段。但新兴的工厂制度提出的管理问题不同于传统组织所碰到的管理问题。早期研究管理理论的人物代表有很多,第一位是罗伯特 欧文,他注重企业人力资源,以及企业人道主义。第二位是亚当 斯密,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的提出人,第三位是查尔斯 巴贝奇,他是科学管理思想和定量管理思想的先驱者。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系统的管理开始萌芽。从经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动管理思想,再到定量管理思想,最后权变管理思想。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发现我国古代还是比较注意人类心理和行为,并且运筹,决策,也毫不逊色。

管理理论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新的管理思想不断涌现,其中最著名的是企业再造理论与学习型组织。进入二十一世纪,竞争加剧,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将引起管理规则的重构,知识管理的兴起和网络组织的诞生。

第14篇:《写作通论》读后感

《写作通论》阅读感想

(电力天然气管理站

李佳佳)

感谢党支部孙学政书记借我一本与写作有关的书籍,这本书叫《写作通论》是刘锡庆、朱金顺编著。如果写作爱好者能够从网上买一本,认真阅读这本书会受益很多。这本书是集合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写作知识的专门文献。捧着阅读这本书,就像置身于图书馆,其中几万本书中关于写作的内容,编者都写在这本书里。阅读起来,让人觉得津津有味。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本书中谈到,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就是要强化写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注重积累材料,认真构思谋篇,事先拟制提纲,写后反复修改,确保文章水平的提高。读到这里给我启发很大,我想起许多专业作家修改作品好几十遍,虽然,我是业余爱好者,今后要修改5遍以上,确保文通句顺。

多阅读。书中说:“头脑里没有

一、二百篇比较短小精粹,能够熟读成诵的名篇、名作,是不行的。鲁迅先生阅读百篇外国小说,巴金阅读二百来篇古文启蒙。”看得多了,就能领悟写作的要诀。这本书还举了阅读200本书以上的作家,不禁让人震撼。想想自己阅读书本比较少,今后要多阅读好书。

多写作。这本书里谈到要多阅读储备材料、多从人民的语言中积累材料,要合理的运用材料,然后写出好的作品。这本书中谈到有的记者为报道一个先进事迹,他积累了十几万字的材料,最后出来的作品就是不到1万字,这里讲究的是精选材料,以质求胜。这本书中提到鲁迅写了六百万字的作品、巴尔扎克创作一百部作品„„让人赞叹,这些作品里凝聚着这些作家的智慧和勤奋。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感觉到自己就像在一个庄园里采摘自己欣赏的果实,这里的果实是那么的让人开阔视野,这些果实就是知识。这本书让人觉得写作知识的宽广和博大,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们站在全球的角度。

第15篇:货币读后感

《货币》观后感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 托里安诺

她是用作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她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标准、价值储藏、世界货币等职能。她是欲望的载体,她是交换的工具,她是我们最熟悉的,却也是最陌生的——她,就是货币。

近期观看了《货币》这部纪录片,使我了解到了货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纪录片讲述的是由货币的起源,到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崛起,货币的灾难和货币的未来。并对货币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运行秩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其中第三集——“黄金命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金本身是一种商品,也是人类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第三集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人类几千年的货币史中,试图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黄金如何成为国际货币?又是如何被美元取代?而回归金本位的争论又是基于怎样的世界货币环境?我们对黄金的探讨,也是对财富的探讨,对人性的探讨。 从整个世界来看,世界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美国、非洲、远东地区,传统上来说,硬币主要都是用金银来铸造的,之所以用金和银是因为他们是价值很高的贵金属。人们必须要找到一种价值很高的东西作为共同流通的方式。而金和银的价值很高,而且便于携带,数量较少且稳定,在各国中都很受欢迎。于是开启了其货币化的道路。牛顿为英国铸币厂厂长的时候,负责铸造金和银两种货币。在决定金和银两种货币的价格的时候,他犯了一个错误,他把金的价格定高很多,而银的价格却过低,这样导致了很多人到铸币厂去购买白银然后卖往国外,然后再把黄金卖给铸币厂。随着这一现象的持续发生,英国失去了很大一部分金属银储备,面对白银流失已经不可逆转的局面,牛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提出不如彻底放弃白银铸币,让黄金成为唯一货币标准,于是诞生了世界货币史上重要的金本位制。英国的强大也带动了世界货币体制向它靠拢。金本位制度将黄金推向货币之王的宝座。1914年一战的爆发,英国铸币局停止将黄金作为一种货币的金属。之后各参战国都加紧了对黄金的控制,自由铸造和自由兑换难以实现,金本位赖以生存的基础被破坏。政府不得不印刷纸币以维持战争经费。 以下是相关资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英国被迫停止金本位 1925年 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丘吉尔宣布英国重返金本位 1929年世界经济出现大萧条,为促进出口,各国再次放弃金本位。 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美元取代英镑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971年8月15日在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放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

不禁让我想起那本书《货币战争》。诚然,货币也能引起战争的硝烟。 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73年的中东战争等真刀真枪,血肉横飞的战争, 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 而一战和会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20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为了货币问题,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挑起战争,可见当时货币的重要性!

眼光看向21世纪,货币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经济问题。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都增加了钞票的发行量,通货膨胀问题持续发酵,政府可以不为人知的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恶性通胀使得人们的收入和购买力下降,使居民的财富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财富有一个重新的分配,造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现象。面对通胀的问题,普通老百姓的选择是相对保值的资产,如房子,黄金,耐用产品等。

以我国的现状为例,近年来每一个老百姓都会有切身的感受,食品价格上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借资源价格改革展开新一轮上调,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远快于百姓收入增加的速度,尤其是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一路攀升,使得人民的实际收入出现了下跌现象。2012年2月,“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显示:七成受访居民认为2011年通胀情况较高,低收入家庭面临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压力;47.4%的受访居民认为2012年通货形势将继续恶化;为应对高通胀,35.4%的人已经在缩减开支。可见,在中国,通胀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今中国,正面临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引进股市,防止金融泡沫化。未来的货币格局,人民币要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货币需要漫长的过程。中国的政策占很大的优势,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也不断上升,但中国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应吸取日元推行国际化失败的教训,

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人民币稳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更多的智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货币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的历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地区向全国扩展、进而走向全球扩展。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在全球货币体系中谋求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历史使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推动金融改革,激发创新,使中国成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的完善的金融市场。运用好货币的作用,把握经济平衡,又好又快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刘雨菂 201302213016篇二:《货币》纪录片观后感

《货币》观后感

《货币》作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大型纪录片,由货币的起源开始,讲述了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崛起,货币的灾难和货币的未来,真实记录和展示了货币以至金融体系的源流、崛起和力量,全面透视了货币的本质及其背后蕴藏的社会运行秩序与制度和人性基础,对货币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和景象进行了一次全面、开放、生动、深刻的解读。

在观看了《货币》这部纪录片后,我了解了货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货币的使用程度不断加大,货币逐渐资本化,并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逐渐出现。

通过这部片子,我们了解到。货币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货币融通了财货的往来,让市场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和低廉,市场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展,让人们的合作更加紧密。同时,货币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深化,她将完整的劳动分割为细小的碎片,继而又重新将这些碎片黏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扩展着人类合作和创新的力量,人类选择空间随之愈加扩大,自由文明程度亦随之不断攀升。

然而,就像纪录片中所说的,货币在经由商品货币演进到符号化货币之后,也会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滥用以及权力对货币的过度干预而引发通货膨胀等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给人类带来了混杂不堪的社会无序和难以磨灭的身心创伤。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关于政府干预刺激经济的思想形成体系,以及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主要国家政府更多运用货币政策以调节经济运行、平缓经济周期。拥有货币发行的权利机构怀抱着货币超发短期内不会引起过度通胀的美好愿望,期望借货币之力维持国家经济繁荣。但是货币超发的结果就是流动性泛滥,从而滋生资产泡沫,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之后经济需要多年调整才能回归常态。

货币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货币,发挥货币更大的作用,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篇三:货币观后感

《货币》观后感

一部《货币》,由货币的起源开始,到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崛起,货币的灾难和货币的未来,对货币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运行秩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以一种开放、通俗、生动的方式来解读货币。整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货币金融知识,历代经济家们的疑惑与答案,世界金融市场的疯狂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对中国金融界以及经济发展的深刻思考。 那么,货币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债券?是黄金,是钻石?是财富,是国家意志?是梦想,还是其他?

其实,关于货币的本质至今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曾这样描述货币:“货币化是市场化深化发展的前提或基础;同时,货币化的发展也是个人自由的前提。” 货币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要素,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疑惑。因此,研究和分析货币,既是对财富的探讨,也是对人性的探讨。 货币有着跟人类文明等长的历史,货币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息息相关,即使远在非洲的原始部落,也有货币的踪迹。 从最初的起源到局部的通行和无处不在,从交换的手段和价值的尺度到站在国际贸易的制高点,从成为人们欲望的来源到密西西比泡沫,再到今天成为世界经济浪潮中最棘手和最根源性的课题,人类社会已经跟货币密不可分。人们对货币从哪里来,它又将如何影响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期待得到最客观和最全面的解答。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地域,货币在全球几乎无所不至。货币化已经从实物交

易深入到对人的精神意识的影响,甚至连人的行为和喜怒哀乐都可以货币化。从货币诞生之日起,人类关于货币的思考就从未停止过。 货币如此复杂,它背后除了人类的一般劳动,如今还寄托着一个个国家的政治形式、独立主权、国民夙愿等诸多因素。货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各国都在争夺货币的霸主地位。

货币还面临各种问题——通胀、通缩、升值、贬值等,这些都无从规避,又影响甚广??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货币现象对道德的挑战,伴随着货币的广度、深度、力度的渗透,成为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货币困惑。

中国正在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全世界都把目光对准中国。当今社会,人民币不断升值,外资不断流入中国,正如八十年代的日本,金融领域发展迅速。中国新一代的战略思想家们,必须具有宽广的全球视角和深远的历史纵深感,才能形成长远和实际的国家战略。中国现在正面临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建立一个“蓄水池”,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引进股市,防止金融泡沫化。未来的货币格局,人民币要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货币需要漫长的过程。中国的政策占很大优势,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也不断上升,但中国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应吸取日元推行国际化失败的教训,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人民币稳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更多的智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货币的历史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是从地区向全国扩展、进而向全球扩展的历史。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在全球货币体系中谋求更加突出的地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一项历史使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推动金融改革,激发创新,建立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的完善的金融市场。篇四:货币观后感

《货币》观后感

201215260227 麻醉2班 王艺伟 货币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换工具,但货币到底是什么呢?是金钱,是债券?是黄金,是钻石?是财富,是国家意志?是梦想,还是其他。带着对货币的好奇我观看了央视大型记录片《货币》它主要分为十部,从货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到货币带来的战争通货膨胀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货币的诞生究竟给这个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它的利弊又有哪些?这恐怕是我看完《货币》这部记录片后最想谈谈的问题。货币依然伴随着我们,它是正能量,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它是负能量,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

首先关于货币产生的益处。货币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对物质交换的需要,到底要拿什么来作为物质交换的标准。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货币逐渐出现成为了人们等价交换的主要工具,这是货币最大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加速经济活动进程,大家不必要为了买米而拉只羊去交换。除此之外可以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物品也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存在的物品,一些无形的劳动力也通过货币进行等价交换。比如说老师的知识传授给同学国家会给老师开工资,医生治病救人他们所掌握的无形的医术会通过有形的货币进行等价交换,也就是现今的患者或国家会给医生现金作为报酬。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等价交换被命名为工资,即薪金。这种等价交换在现

今社会得到了更大的扩展,比如说体育的货币化,ac米兰在哪个地方踢球赛相应的本地的政府或有关人员会支付这些足球俱乐部大量的现金。2009年,中国一家企业为了能让意大利超级杯赛在中国举办,开出了7000万美元的价格,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价码。于是,意大利足协决定从2011年开始,连续3场超级杯比赛都在中国举办。正是这种体育的货币化使得全世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达到更高的高度。除此之外电影、摄影、绘画、书法等领域由于受到金钱的诱惑,也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使得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进步。这是货币对于社会整体的推动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曾这样描述货币:“货币化是市场化深化发展的前提或基础;同时,货币化的发展也是个人自由的前提。”

人们可以通过货币自由的进行买卖,满足自己的需求使社会向着文明的方向前进,通过货币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减少抢夺等社会现象的出现,进行公平的货币交易。

货币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货币融通了财货的往来,让市场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和低廉,市场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展,让人们的合作更加紧密。同时,货币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深化,它将完整的劳动分割为细小的碎片,继而又重新将这些碎片黏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扩展着人类合作和创新的力量,人类选择空间随之愈加扩大,自由文明程度亦随之不断攀升。

货币的害处主要表现在通货膨胀和对社会的风气影响方面。首先是通货膨胀,如果我们承认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按货币主义的观

点),那么,对于全社会来讲,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税,不管这种税是交给本国政府的,还是交给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政府的,本质上就是一种宏观层面的财富转移,因此,是一种单向度的增值运动;而对于老百姓个人和家庭来讲,则是一种微观的贬值过程。虽然,期间必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货币幻觉”。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就是因为通货膨胀而走向衰败,金银类货币纯度的降低导致更多的人放弃进行商业化的行为而走向乡村进行自给自足的生活,从而导致整个罗马帝国的衰败。所以说当你错误过度的去利用货币时,你同样会受到货币的惩罚。另一个弊端就是人们自身的欲望决定的,货币可以说等同于金钱。金钱的诱惑是很多人所抵挡不住的,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当人们面临金钱的诱惑时,有的人可以违反自己的道德底线去为钱而活,一切向钱看。贪污腐败的产生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金钱至上的例子,部分官员为了金钱坑害老百姓这种行为是令人唾弃的。前不久社会上炒得很火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商人为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丧失人格的行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当面对货币的诱惑时如果我们丧失了自控能力我们就会被货币所摆布,这就是货币的第二大弊端。 货币作为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利弊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的。善于利用货币的好处用货币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使我们最值得思考的问题。篇五:货币观后感

从货币的起源来看,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发展阶段。

从货币的发展来看,货币经历了一个由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到代用货币再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实物货币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作为货币的物品在不同的地区不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交易范围受到局限;二是某一些物品不便于携带与保存。金属货币由于较好的克服了一半实物货币的局限性,替代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是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质货币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雏形。信用货币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它的诞生满足了大规模商品交易的需要,但是政府掌握了货币的发行权,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这也为现代经济运行埋下了隐患。

随着货币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都要得益于其职能的发挥。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使用货币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它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且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实现。流通手段职能的发挥使得物物交换的困难被克服,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经济的运行效率,但是其也有缺陷:一是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货币的供应量不能满足商品交易规模扩大的需要,从而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受货币供应的制约;二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旦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就极易引起通货膨胀。支付手段是流通手段的延伸和扩展,是基于商品交换双方的信任而存在的,这也为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储藏手段是货币退出了流通领域,而世界货币则是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随着货币的职能的不断发挥,货币本身的价值到底是如何决定的也引起了许多的思考。货币的价值是在信息完全充分的情况下商品价值的均值。市场价格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游离于价值,当信息完全充分对称时,价值无限逼近与价格,因此,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又由于生产力是价值的函数,所以生产力是价值的基础。当货币价格脱离生产力基础和价值基础时,就会出现经济泡沫,经济运行就会出现失真的情况。 当货币的价值出现失真时,经济危机就很有可能会爆发。货币的出现是金融危机的一个诱因,在原始社会以物物交换为特征的时期,没有危机产生的基础,所以经济危机不可能出现。虽然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在某些地区重回我物物交换的呼声很高,但是这种交换过程复杂的方式只是辅助。除了金融危机之外,货币的产生也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日趋利益化,金钱成为了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随之而产生的是高利贷这种畸形的借贷关系。高利贷使得金融体系混乱,计划了各类社会矛盾,对社会的秩序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现在的货币体系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货币的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货币最初只是作为交换媒介而存在的,但即使是媒介,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况且,货币演化到今天,已仅仅是一个媒介,而成了社会在生产的第一推动力与持续推动力。社会在生产的能否进行,能再多大的规模上进行,就看生产主体能否取得货币,能得到多少货币。同样的,人们生活水平能否提高,福利面能否扩大,也取决于货币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货币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货币对于其他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货币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与传播方面也起过重要作用。人们在货币的驱动下,将各种不同形式的当地特有的习俗或者庆祝转化为一场场的表演,这使得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与继承;在货币的驱动下,人们开始进行贸易,将不同地区的货物进行交换,使得社会资源得到了更优的配置,也使得经济更加全球化;在货币的驱动下,人们开始将各种无形的东西用货币进行定价,是的各种不同的产业相继出现,社会的产业日趋丰富。当然,货币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在其他的地方也有重要的体现。 世界的发展告诉我们,货币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也在不停的增长,我们在现今社会应当正确的看待货币在经济当中的作用,正确的发挥其作用。

第16篇:货币读后感

《货币读后感》

我看的是2013年常春藤综合频道整理、出版的《魅力.记录——货币说实话这本书出版的很适合我们大学生 其中有一段,也许正是现在经济危机的解释之

一。该版书的引论部分,提到了“社会愈富,则其实际产量与可能产量之差别愈大,经济制度之弱点亦愈易暴露而令人愤慨。”爆发在美国华尔街的危机,就是在一个富裕的社会中,有效需求原则迫使其减少实际产量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爆发。如果人人都进行投资或者超超前享受的话,经济社会必然出现危机。一个社会不可能在脱离实体的经济的前提下,可劲的在虚拟经济上瞎折腾。

本书是专门为辽东学院的学生准备的,前后章节简明扼要的概括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从内容看,因为既有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家写成的部分,也有刚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的专家介绍的章节,所以有些相互矛盾和不连贯的地方。

正因为此,却恰恰代表了中国经济中货币银行的特性——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但仍带有很多计划经济体制的决策特点,也不完全是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市场化成分很重,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着完全不同的基础与特性。

虽然我是学习经济学的,但是我也读过几本类似的经济内容,用计划经济理论来思考,无法解释其市场运做中的规律,用市场经济理论来解释,又说不清楚为什么有些规律不起作用。所以,西方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一定是你们的市场不够完善,是事实有错误。而计划经济的理论家则认为——是理论指导错误,甚至有要求回到计划体制的现象出现。

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这是一个新问题,历史上还没有国家遇到过,我们不再有老师,而必须自己来研究这种转轨中的具体问题。中国幸运的是有个苏联的蓝本在那里,又有部分在苏区自己摸索出来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建国初期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目前,中国在原来——八分之一“商品价值总额”下,按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基础上递增17%的速度,发放货币,连续10年,也只造成2.2万亿的货币额与10万亿的国民生产总值的1/4.5的比例。

可以说中国是经济迅速发展的。但是也同样在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困难。 中国中流砥柱的我们有什么权利去视而不见了呢?

第17篇:就业通论与国际经济危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回归与金融危机

不论是福是祸,带来危险的始终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929—1933 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也不能为摆脱萧条提供“有效的”对策。凯恩斯就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及如何摆脱危机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并于1936 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这一伟大著作中,凯恩斯摒弃了市场机制自动恢复经济均衡的学说主张,提出政府应主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减少失业、克服萧条的新理论,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2007年4月,以美国“次贷”市场崩盘为标志的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学者将此次危机和“大萧条”相提并论,带动了对于《通论》的新思考。

一、《通论》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

《通论》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充分暴露出来的实际情况,如失业严重、产品相对过剩、消费萎缩等等,并提出了缓解这些矛盾的对策。凯恩斯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就业水平取决于总需求,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引起生产缩减,企业主解雇工人,造成失业。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以及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消费会伴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速会不断放缓,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是因为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从而使得资本家失去了投资的动力,造成投资需求不足。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可以根据该贴现率将资产未来收益折为现值,使现值等于该资产当前价格。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未来良好的前景使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上升,投资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利润率下降;二是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利润率下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对未来失去信心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会更强烈,更愿意持币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会进一步受到压缩,从而经济危机爆发。三个心理因素当中,凯恩斯指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作用最为重要,危机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此。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着手。《通论》指出,投资变动会对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即增加投资,收入和产出会成倍放大,减少投资,收入和产出会加速萎缩),因而政府启动的初始投资,会以乘数方式推动国民收入更快地增长。

二、《通论》对传统理论革命

在《通论》中,凯恩斯指出,传统经济学所强调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不具有普适性。《通论》在危机理论、货币理论、工资理论、通胀理论等几个方面均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所以,《通论》一部革命性的著作。

(一)在危机理论方面,凯恩斯抨击“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可以通过工资、物价、利率的变化将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从而实现市场自动出清。而《通论》批驳了这一观点。凯恩斯指出由于三个心理因素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市场无法自动出清,经济循环被打破,失业出现,严重时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如果仅依赖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先的就业水平。对此,马克思也有精彩的阐述,他从分配角度入手,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而工人收入低,无力进行更多消费,造成经济循环难以为继,资本家不能完成惊险的一跃(消费者不购买商品),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两者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指出传统理论关于经济均衡的结果是不会自动出现的,危机总会伴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二)在货币理论方面,传统经济学认为利率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若储蓄相对于投资来说过多了,利率就会下降,从而可以刺激新的投资,使投资与储蓄再次均衡。在《通论》中,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人们因“流动性偏好”持有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应(由央行决定),即货币的供求决定了利率水平。同传统货币理论相比,凯恩斯创新之处在于提出持有货币的“投机动机”,即人们持有一定货币希望在合适时机购买债券等生息资产。此外,凯恩斯还认为降低利率虽可刺激投资,但如果经济前景不佳,资本边际收益率很低,即使利率降到最低限度,也不足以刺激投资,而且此时债券价格处于最高状态,人们出于投机动机会大量持有货币,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三)在工资理论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决定于劳动力的供求,如果对劳动力的需求低于劳动力供给,出现失业,工资就会下降,工资的下降就会使就业重新增加。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想状态之所以不能够持续,甚至不能出现,传统理论认为是由于工资具有 “刚性”。《通论》中,凯恩斯认为即使工资不具有刚性,只要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非自愿”失业。劳动力毕竟不是一般消费品。而且,降低工资对于“救治”失业有一定帮助,但很可能会导致消费需求更加不足,危机状况进一步恶化。

(四)在通胀理论方面,凯恩斯认为物价水平同货币供应量有一定关系,但货币供应量增加并一定会带来通货膨胀。对物价起直接作用的不是货币供应量而是有效需求。如果经济运行处于满负荷状态,即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水平,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引起的有效需求增加,就会引起物价上升,但如果起始的就业水平很低,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对物价的影响很小甚至不发生影响。

三、金融危机与《通论》的回归

2007年4月,美国“次贷”市场受到房地产市场下滑的拖累而大幅下挫,大量金融机构包括很多华尔街知名的投资银行由于持有次级债券而陷入了困境,对于很多人来说,“次贷”市场的问题很可能只是一次金融游戏,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但不会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但实际上2007年10月1日,道琼斯指数重挫,股市陷入长期低迷,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很快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很多学者认为这将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出手救助部分金融机构,并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这

些行为完全遵循《通论》的经济思想,也因为美国政府的及时行动,“大萧条”时民生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经济逐步有了复苏的迹象。由此可以发现《通论》的理论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过时,解决问题的钥匙可能就在其中。

(一)有效需求不足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人们往往把此次危机的根源归于金融机构的欺诈、忽视风险以及金融监管者的不作为。每次危机爆发后,人们都乐于寻找替罪羊。事实上,金融部门固然难辞其咎,但很难判断此次危机都是金融体系自身惹的祸,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垃圾债券市场的崩盘和储贷协会的破产,上世纪90年代长期资产管理公司的破产,这些危及金融体系的重大时间虽然对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都没有演化成全面的危机。此次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的救助以及美联储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有足够的力量将金融体系拉出泥潭,而且部分商业银行,例如,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不仅没有在危机中受到实质性伤害而且借机吞并了美林和贝尔斯通这些遇到麻烦的投资银行,扩大了经营范围。因此,危机绝不仅仅是金融的问题。从《通论》理论来观察危机,可以发现有效需求不足或者说有效需求陷入瓶颈是危机爆发并持续的根本原因。

《通论》提出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心理因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货币“流动性偏好”,在金融危机中都有所体现。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消费的拉动,美国的消费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稳步攀升,但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对于大多数日用品的消费已经饱和,人们将多余资金用于金融市场和购买房地产,使得消费支出后继乏力。

当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良好时,即储蓄顺利转化为投资,经济将正常运行。2004年-2005年,受到当时美联储低利率政策影响,投资者可以获取低成本资金按揭买房,推动住房的价格持续上涨,而住房上涨的价格保证了以房价为基础的“次级”债券在金融市场上畅销,投资气氛浓郁。

在《通论》中,凯恩斯着重强调了资本的边际效率的作用,观察此次危机,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后,资本的边际效率则不断下降,一方面是投资者对未来房价的信心逐渐消退,投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按揭购房合约规定还款利率是逐年上升的,购买了住房的消费者承担不起还款的压力,或者违约由银行将住房收回,或者将住房出售,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下滑,进一步打击了投资需求,并且使得“次级”债券变成人人趋避的有毒资产,大量财富蒸发,金融体系受到很大影响,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后,信贷萎缩,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增加,人们处于预防动机更愿意保留货币,进一步推动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最终危机爆发。

(二)过低的利率水平可能导致“流动性陷阱”的出现

在《通论》中,凯恩斯强调了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陷阱”两个概念。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消费或投资,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受谨慎动机的影响,二是受投机动机的影响。其中,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减持货币而增持债券。正因为这样,市场利息率就不应太低,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非常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落入“流动性陷阱”,被人们储存起来,有效需求不会因此而增加,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采用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减税等政策措施来增加有效需求。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之一就是通过购买银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向市场投放货币,同时,大量银行和个人持有的货币都在以短期国库券为避风港,美国短期国库券的利率几乎降到零,甚至出现负值,流通中的货币购买短期国库券对于美联储的货币投放起到一定抵消作用。美联储还可以直接借款给银行,存款机构从美联储得到的总借款额直线飙升,2012年5月末,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下降0.16%,再贴现率也大幅下降至0.75%,市场的信贷环境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宽松。首先,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更严,违约可能性高的贷款人被隔绝了;其次,失业率高,人们的谨慎动机增强,保有货币减少消费的心理动机增加,对于信贷的需求减少;第三,商业银行或多或少受到危机的冲击,美联储注入的资金往往成了他们的保命钱。由此判断,美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通论》所描述的“流动性陷阱”之中。为走出“流动性陷阱”,增加有效需求,美联储采用的办法是不断增加流动性,填平“陷阱”,所以两次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后,一直在谋划是否启动第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

(三)摆脱萧条,走向复苏的出路在于经济循环的顺利完成

凯恩斯在《通论》中强调危机往往发生在繁荣后期,由于人们对资本物的未来作了过分乐观的估计(投资者预计美国房地产价格会不断上涨),投资增加,经济高涨。当失望来临时(房价下跌),人们对未来收益骤然失去信心,消费下降,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增加,使投资量骤减,失业上升,萧条到来。

关于如何摆脱危机,《通论》的观点认为由萧条到复苏的恢复一般需要三至五年,具体路径一是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吸引投资,增加有效需求;二是逐渐消化现有存货,使得商品供不应求,而后市场重新启动,形成新的经济循环。但由于市场已经沉寂,要实现经济重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有外力介入(主要是政府的投入),可以缩短萧条的痛苦,提高复苏的速度。起到“引子”作用的宏观政策包括:一是政府增加支出将多余的存货消化,二是通过降低利率,或增加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推动投资增加。

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9月以来,美国政府先后推出了5轮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持续推行减税政策;美联储连续降息,并且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增加市场流动性,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2011年,美国各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0.4%、1.3%、1.8%、3.0%;2012年一季度为同比增长1.9%。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消费者信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影响美国的复苏,一是目前较大的国债规模压缩了美国财政政策的空间;二是新的技术突破或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无法夯实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2012年1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需要重振制造业,鼓励企业家将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根据《通论》的药方,美国的经济向正确的轨道运行,但能否真正走向复苏,关键看财政政策所发挥的效力以及产业重臵能否保证收入增长,从而顺利完成经济循环。

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根源、美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以及后续的经济走势看,《通论》的理论对于经济的影响无时不在。保罗.克鲁格曼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提出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为萧条经济学基础的《通论》一书不仅在历史上对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它的理论和

政策观点针对今天的危机仍在发生重要作用。因此,《通论》的回归不仅带有历史的必然,更有突出现实意义。

第18篇:《德国民法通论》读后感

《德国民法通论》读后感

贾林娟 036940

要写《德国民法通论》的书评,委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首先,我没有熟读《德国民法典》。当然,我国的民法理论基本上是继受德国法,读书的时候我只能凭对我国法的了解来读这本书,这当然就大打折扣了。其次,拉伦茨的思想很深奥、分析手法也独到。作者并不是简单的对《德国民法典》进行阐述,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法院判例,学者论著,以其深厚的法哲学功底为基础对民法及其基本制度进行评析,从发展的角度思考民法理论。梅迪库斯也评价该书(1989年第7版):“作者对一切重要的材料都作了广泛的分析,分析的结论能够为实践所用,而且也经常为审判机关用作裁判的根据。”1再者,我不懂德语,而中文资料对拉伦茨和《德国民法通论》的介绍少之又少,一些相关材料也无从查起。所以,要写书评对我是非常困难的。作为只读过一遍该书的我——而且这遍已非常吃力,最多只能谈谈自己的一点零碎的读后感。

虽然有以上种种的困难,虽然我只读了一遍,但以下的感受是确定无疑的:这的确是一本经典之作,我因此受益很大。

一、十年磨一剑

拉伦茨考虑写此书时已经通过1953年出版的《债法教科书》奠定了在私法学界无可争议的地位。即使拥有这样高的地位,也没有令拉伦茨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写作民法总论,他谨慎的思忖:“其著者须具有对庞杂材料的整合能力,具有史学、法比较学、哲学与文学史的基本素养,并是抽象概括与条分缕析之高手”。“我自忖,无整整十年功夫,不可能写成。”事实上,拉伦茨用近十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传世之作。

书中无处不体现着作者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比如作者在谈私法的渊源时写到:“通行的学说认为,法只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国家法律和习惯法。”然后注释写道:“‘法律渊源’(‘Rechtsquellen’)的用法是违反语言习惯的。‘渊源’是指法律的产生原因,是立法的行为;习惯法的‘渊源’是体现在习惯法中的共同法律信念。”3而从前我在读书时,第一次读到法律渊源时,以为是自然法或者公 1

22 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 法律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第42页

张双根著《卡尔·拉伦茨生平及其〈德国民法通论〉》载 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等译 法律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第1001-1002页 3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等译 法律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第10-11页

1/7

平、正义等,后来看到学者要么直接将法源分类为法律、法规等开始阐述,要么直接解释为法律的表现形式。总之,我虽知道这里的“法律渊源”不是指法律何以产生,而是指法律的表现形式,但心中总有疑问:为何不指“渊源”,还要用“法律法源”一词。今日一看,方知是“违反语言习惯的”,顿觉清楚明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书中可以“解惑”的地方还有很多。

再比如作者关于《德国民法典》的思维方式分析中写道:“一部法典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者所追求的目标,也取决于那个时代法律科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法。我们将法律的体裁分为三类,即个案列举式、抽象概括式和指令准则式。”之后作者提到了作为个案列举式法典范例的《普鲁士普通邦法》,偏重于使用指令准则式的体裁以及简单易懂的语言的《瑞士民法典》,并中肯的评价了《德国民法典》作为高度抽象概括式法典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方式。而对《德国民法典》的语言,作者则认为是“抽象的、不生动的”,“是令人遗憾的。《瑞士民法典》(ZGB)的制定表明,《德国民法典》并不是非使用这种语言不可。”作者的分析是公正的,站在一个高处,无偏见的对《德国民法典》进行评价。这对于我们的民法典制定也是有所启示的,我们的选择和法典的制定应该思考自己追求的目的,研究我们这个时代法律科学的发展状况,我们的社会现实,所有这一切应该建立在全面了解、深入研究以及内心明了清晰的选择基础上。一味的学德国或排斥德国,或强调自己的本土文化仿佛都有失谦和。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作者深厚的法哲学基础。作者在阐述民法的体系时,不仅分析了作为法律事实和法律制度的“外在体系”,还力求揭示作为支配整个民法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原则之间的实质联系的“内在体系”。这一点在沃尔夫的序言中阐述的比较详细。这一内在体系即是“伦理上的人格主义”。作者在第二章专门阐述了这一问题:《德国民法典》的精神基础——伦理学上的人格主义。作者先从伦理学上的“人”的概念谈起,“人依其本质属性,有能力在给定的各种可能性的范围内,自主地和负责地决定他的存在和关系,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4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其他任何人尊重他的人格、不侵害他的生存(生命、身体、健康)和他的私人领域;相应地,尊重他人以上权利的义务。5将此概念移植到私法上即:人是权利、义务的主体,对自己的非法行为负责,体现在所有权是对物的支配,法律行为上是私法自治,信赖保护。合同中是约束、均衡与公平原则。拉伦茨将法人也放在了该节,认为法人是民法典中形式上的人,是人的概念形式化的结果。

45 同引注3,第45-46页。

参见引注3,第47页

2/7

作者的叙述自然、流畅,答案的得出也非常自然,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民法典中的“伦理人格主义”已经显现出其弊端:在高扬“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时,并没有给予人格权以更充分的保护,法典中对人格权保护的规定也是很少的。后来法院的判例发展了“一般人格权”后,该缺陷稍有弥补,但具体人格权却有待明确。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和1991年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则相继有所发展。当前,我国的民法典制定中,关于人格权独立成编的争论也是焦点之一,但少有学者可以从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法哲学角度给予详尽阐述。我因此也疑惑,距离《德国民法典》的公布103年之后,我们关于“人”的概念发展到哪一步?如何认识法人在生活中作用及对民法价值的影响?我们关于民法以及人格权的法哲学基础是什么?人格、民事主体、人格权、一般人格权的相互关系如何,从制度上如何更好的设计?

二、关于“形式”的误解

以上是对《德国民法通论》一些总体上的认识,下面再谈一点我在读作者对具体制度阐述时的感想。在以前学习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时,我们了解到德国是形式主义,法国是意思主义。所谓形式主义,指物权的变动尚须作成一个物权行为,并践行法定方式。6我们通常以为,这里的形式只是起到公示公信作用。再加上德国素来给我们的是严谨保守的印象,我们就以为德国民法中所谓的形式是相当严格的,不符合形式要求也是绝对无效的。读过该书后,方知这个“以为”是错误的。

1、德国民法典中的“形式”

形式只针对行为而言,法律发展的早期阶段,采用严格的形式主义,认为只有形式才是引起法律后果的原因。到了近代,私法自治的思想才占了上风,行为适用“形式自由的规则”。即无论以何种方式,只要将意思表示宣示于外部,意思表示即可有效成立。7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形式是指形式强制规则中的形式。

 在《德国民法典》的总则部分,第125条规定:“法律行为欠缺法定方式的,法律行为无效。欠缺意定方式的,如无其他规定,同样具有无效的效果。”第126-129条规定了如何遵守形式要件,包括如下几种形式:法定书面方式,意定书面方式,替代作成公证书,作成公证书,公证。另外,第144条第2款,第167条第2款,第182条第2款规定了可撤销法律行为的认许、代理权的授予无权处分中本人的同意无需采取为法律行为规定的方式,可以视为形式强制的限制。

6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一册 通则·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第72页

见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 法律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第459页

3/7

 在分则部分,债法中形式强制少见,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中较普遍的存在着形式强制。物权法中又区分为动产物权法和不动产物权法,梅迪库斯认为在动产物权法,处分行为通常需要有交付行为,但交付不是形式,而是合意之外的另一项生效要件。8

2、形式的目的

私法自治要求行为自由,却为何规定如此多的形式强制,其目的如何?这与我们要分析的其与探究当事人意思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在德国民法典的立法理由书9中,对法律应当规定形式强制的范围,作出了下列考虑。规定形式强制的理由有:

“遵循某种形式之必要性,可给当事人产生某种交易性之气氛,可唤醒其法律意识,促使其三思,并确保其作出之决定严肃性。此外,遵守形式可明确行为之法律性质,仿佛硬币上之印纹,将完整的法律意思刻印在行为上面,并使法律行为之完成确定无疑。最后,遵守形式还可永久性保全法律行为存在及内容之证据;并且亦可减少或者缩短、简化诉讼程序。”

我们可以看出,形式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公示公信。概括的来说,形式的宗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对当事人而言: a, 提醒一方当事人,认清有关行为的经济意义或固有的风险,敦促他们尽量表达得准确,不要操之过急,并保证当事人能够获得专业咨询(公证人!);b, 对双方当事人,均可保存证据,方便诉讼。这些行为有:承担移转或取得土地上所有权义务的合同(第313条)、关于移转土地所有权的合意(第925条);承担让与其现存财产或现存财产之一部分的义务的合同(第311条)、赠与约定(第518条)、保证(第766条)、独立的债务约定与债务承认(第780条、第781条)和抵押债权的移转(第1154条)等。而这些我国学者强调更多的是其公示公信的价值。 (2) 对第三人而言:a, 维护第三人要求这类法律关系具有清晰度和公开性的利益;b,维护某项公共利益。11有些行为,必须规定特别明了的方式,因为这些行为对于当事人本人,有时对于第三人或某个人的法律地位,都具有长时 89

10 同上,第460页。这里似乎与我国学者孙宪忠所述的物权行为的形式主义说法不同。

《立法理由书》第1卷,第179页以下,即穆格丹(Mugdan)编:《德国民法典资料总汇》,1899年/1900年,第1卷,第451页以下。转引自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 法律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第461页 10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第556页 11 拉伦茨在注释中引黑赛美耶尔:《法律行为的法定形式》中的注解释为“要求此类法律关系具有清晰度和公开性的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利益),而不是任何一项公共利益。”见该书第557页,而梅迪库斯在其书中则举例解释:“如有利于档案管理或审批程序的监控,有利于征收税金。”关于(2)中的两点,我也不太理解。

4/7

间的深刻的意义。 比如,结婚、婚姻合同、遗嘱和继承合同等。

形式的目的在于公示公信只体现为(2)中的a。这里的形式强制在某种程度上不是限制当事人的行为自由,而是保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在充分相信当事人有能力独立进行意思表示,并对自己意思表示的结果负责的基础上,又通过形式强制保证当事人免受操之过急之害。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很容易以为形式强制是好的,但如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形式强制的比较重要的弊端如下:形式强制对于不熟悉有关业务的人来说,可能成为一个陷阱,并有可能促使当事人滥讼。

形式的目的是多元的,而且形式的目的直接影响着对意思表示的解释和无效法律行为的补救。我们在考虑形式的目的,尤其是考虑物权法中形式的目的时着眼点多在于公示公信的原则,而不是对从事行为的当事人保护的角度,与德国有所不同。

3.违反形式强制的结果与探究当事人的意思

德国民法虽然重视形式,一般情况下没有符合形式要求的行为是无效的,但在对无效行为的补救中则处处体现了探究当事人意思的原则。以下按违反形式强制的后果分类加以分析:

  无效。如我们所知,这是违反形式强制的一般原则。

“补正”。义务人嗣后完全履行了其义务,法律允许形式瑕疵事后

1

213得到“补正”。德国民法典第313条第2句,第518条第2款和第766条第2句14即是。法律规定以上行为有效的原因就在于法律规定形式的目的在于保护因法律行为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免遭操之过急之害。如果当事人的所为表明形式规定的目的已经达到,法律则不拘泥之前的规定,直接规定欠缺法定形式的行为有效。这里的补正也是对当事人意思的尊重的体现。

 “确认”。《德国民法典》第141条第一款规定“无效法律行为由实施此法律行为的人认许的,应将认许认定为重新实施。” 拉伦茨认为:“只有当当事人所做的意思表示是针对以前实施的法律行为是否和这个法律行为的内容相一致,从而来确认这个行为是否有效时,人们才可以使用‘确认’一词。”当事人在这里必须认识到其法律行为的可能无效性,并有进行确认的意思。可见对 12

15 第313条规定如下:“1因合同而使一方有义务转让或取得土地所有权的,合同需作成公证书。”2不遵照此种方式订立合同的,在成立不动产转让的合意和登入土地簿册时,合同的全部内容为有效。 13 第518条规定如下:“(1)1为使以赠与方式约定给付的合同有效,需将约定作成公证书,2以赠与方式给予第780条、第781条所称的债务约定或债务承认的,对于约定或承认的表示使用相同规定。(2)方式的欠缺因履行约定的给付而补正。 14 第766条规定如下:“1为使保证合同有效,需要以书面方式给予保证表示,2保证人履行主债务的方式的欠缺得到补正。” 15 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第630-631页

5/7

“确认”一词的认定也是以当事人进行确认的意思为标准的。

 转换。《德国民法典》第139条规定“一个无效的法律行为,如果具备另一法律行为的要件,而且可以认为,当事人知道此行为无效即愿意另一行为有效的,可以“作为另一法律行为”而生效。”16 从定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转换并不是强制性规定,而是赋予当事人的一种选择权,是否进行转换是当事人的自由。同时,拉伦茨在书中还强调转换应“推测当事人的意思”而进行。联邦最高法院也指出,法律行为的转换“不应该导致一个和私法自治相违背的当事人的约束,并完全无视当事人特别意思轻响以及当事人特别的想法”。17

 部分无效法律行为

《德国民法典》第139条规定:“法律行为部分无效,在不能认为无此无效部分仍将实施该行为时,整个法律行为也就无效。”首先,行为需具有一体性,一体无效的法律行为的部分有效,所以,行为还需要具有可分性。但不管是关于一体性的认定,还是可分性的认定,均应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因为本条只涉及到对双方当事人具有重要意义的利益的调查和权衡。所以任何客观的通行的标准都该让位于当事人的约定。只有当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如此权衡标准或特别优惠办法的约定时,法官才必须根据客观的、通行的标准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权衡。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已经进行了约定,那么就要“根据当事人已经以合理方式对他们的利益进行权衡所作出的规定。18

以上的几种形式欠缺时的补救方式的基本制度,我没有多介绍,只是关注两点:违反形式强制的结果并非绝对无效;而关于无效的补救则多考虑的是甚至不厌其烦的考虑当事人的意思。

我们看到,即使在非常强调形式的地方也处处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思的尊重。在法律的适用中,不管是拉伦茨、梅迪库斯还是帝国法院、联邦法院都非常强调要推测当事人的意思。这与我们通常的看法是有区别的。

在读《德国民法通论》时,经常感觉我们对德国民法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而不是非常通透的了解整个制度和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们对德国民法的借鉴也存在断章取义的地方,比如关于物权行为与无权处分,所有权保留在理论解释上的协调问题登。代理行为中的授权行为与委任契约的区分与债权性为与物权行为不区分的整个法典的指导思想的协调问题。我们以为非常有道理的地方也许仍然是我们一知半解的地方,我们以为德国人很迂腐也许恰是我们的不了解导致的。

1617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第646页

转引自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第647页 18 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第639-640页

6/7

从读《德国民法通论》可以感觉到,《德国民法典》的确是一部令人惊叹的杰作,它不但有深厚的法哲学基础,新颖的体系,而且各个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也非常好。其之后有那么多追随者也理所当然。我们的《民法典》应该制定成怎样,能否以及如何这样制定,如果如学者所梦想的制定一部21世纪的范式民法典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总之,《德国民法通论》是一部非常耐读的经典之作。其思想是深刻的,文字于平和中有一种简洁精到之美。读了之后,才感到自己从前很多对民法的认识是机械、呆板、刻意的,自己对体系的认识是僵死的,对内容的理解也是苍白的。当然,也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学的太少。这本书还需要以后反复的阅读,揣摩,思考——只有这样方能逐渐的接近作者思想的精髓。

7/7

第19篇:德国民法通论读后感

《德国民法通论》读后感

贾林娟036940

要写《德国民法通论》的书评,委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首先,我没有熟读《德国民法典》。当然,我国的民法理论基本上是继受德国法,读书的时候我只能凭对我国法的了解来读这本书,这当然就大打折扣了。其次,拉伦茨的思想很深奥、分析手法也独到。作者并不是简单的对《德国民法典》进行阐述,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法院判例,学者论著,以其深厚的法哲学功底为基础对民法及其基本制度进行评析,从发展的角度思考民法理论。梅迪库斯也评价该书(1989年第7版):“作者对一切重要的材料都作了广泛的分析,分析

1的结论能够为实践所用,而且也经常为审判机关用作裁判的根据。”再者,我不懂德语,而

中文资料对拉伦茨和《德国民法通论》的介绍少之又少,一些相关材料也无从查起。所以,要写书评对我是非常困难的。作为只读过一遍该书的我——而且这遍已非常吃力,最多只能谈谈自己的一点零碎的读后感。

虽然有以上种种的困难,虽然我只读了一遍,但以下的感受是确定无疑的:这的确是一本经典之作,我因此受益很大。

一、十年磨一剑

拉伦茨考虑写此书时已经通过1953年出版的《债法教科书》奠定了在私法学界无可争议的地位。即使拥有这样高的地位,也没有令拉伦茨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写作民法总论,他谨慎的思忖:“其著者须具有对庞杂材料的整合能力,具有史学、法比较学、哲学与文学史的基本素养,并是抽象概括与条分缕析之高手”。“我自忖,无整整十年功夫,不可能写成。”2事实上,拉伦茨用近十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传世之作。

书中无处不体现着作者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比如作者在谈私法的渊源时写到:“通行的学说认为,法只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国家法律和习惯法。”然后注释写道:“‘法律渊源’(‘Rechtsquellen’)的用法是违反语言习惯的。‘渊源’是指法律的产生原因,是立法的行

3为;习惯法的‘渊源’是体现在习惯法中的共同法律信念。”而从前我在读书时,第一次读

到法律渊源时,以为是自然法或者公平、正义等,后来看到学者要么直接将法源分类为法律、法规等开始阐述,要么直接解释为法律的表现形式。总之,我虽知道这里的“法律渊源”不是指法律何以产生,而是指法律的表现形式,但心中总有疑问:为何不指“渊源”,还要用“法律法源”一词。今日一看,方知是“违反语言习惯的”,顿觉清楚明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书中可以“解惑”的地方还有很多。

再比如作者关于《德国民法典》的思维方式分析中写道:“一部法典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者所追求的目标,也取决于那个时代法律科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法。我们将法律的体裁分为三类,即个案列举式、抽象概括式和指令准则式。”之后作者提到了作为个案列举式法典范例的《普鲁士普通邦法》,偏重于使用指令准则式的体裁以及简单易懂的语言的《瑞士民法典》,并中肯的评价了《德国民法典》作为高度抽象概括式法典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方式。而对《德国民法典》的语言,作者则认为是“抽象的、不生动的”,“是令人遗憾的。《瑞士民法典》(ZGB)的制定表明,《德国民法典》并不是非使用这种语言不可。”作者的分析是公正的,站在一个高处,无偏见的对《德国民法典》1

2 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 法律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第42页张双根著《卡尔·拉伦茨生平及其〈德国民法通论〉》载 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等译 法律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第1001-1002页

3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等译 法律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第10-11页

1/5

进行评价。这对于我们的民法典制定也是有所启示的,我们的选择和法典的制定应该思考自己追求的目的,研究我们这个时代法律科学的发展状况,我们的社会现实,所有这一切应该建立在全面了解、深入研究以及内心明了清晰的选择基础上。一味的学德国或排斥德国,或强调自己的本土文化仿佛都有失谦和。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作者深厚的法哲学基础。作者在阐述民法的体系时,不仅分析了作为法律事实和法律制度的“外在体系”,还力求揭示作为支配整个民法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原则之间的实质联系的“内在体系”。这一点在沃尔夫的序言中阐述的比较详细。这一内在体系即是“伦理上的人格主义”。作者在第二章专门阐述了这一问题:《德国民法典》的精神基础——伦理学上的人格主义。作者先从伦理学上的“人”的概念谈起,“人依其本质属性,有能力在给定的各种可能性的范围内,自主地和负责地决定他的存在和关系,为自己设

4定目标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其他任何人尊重他的人

格、不侵害他的生存(生命、身体、健康)和他的私人领域;相应地,尊重他人以上权利的

5义务。将此概念移植到私法上即:人是权利、义务的主体,对自己的非法行为负责,体现在所有权是对物的支配,法律行为上是私法自治,信赖保护。合同中是约束、均衡与公平原则。拉伦茨将法人也放在了该节,认为法人是民法典中形式上的人,是人的概念形式化的结果。

作者的叙述自然、流畅,答案的得出也非常自然,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民法典中的“伦理人格主义”已经显现出其弊端:在高扬“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时,并没有给予人格权以更充分的保护,法典中对人格权保护的规定也是很少的。后来法院的判例发展了“一般人格权”后,该缺陷稍有弥补,但具体人格权却有待明确。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和1991年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则相继有所发展。当前,我国的民法典制定中,关于人格权独立成编的争论也是焦点之一,但少有学者可以从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法哲学角度给予详尽阐述。我因此也疑惑,距离《德国民法典》的公布103年之后,我们关于“人”的概念发展到哪一步?如何认识法人在生活中作用及对民法价值的影响?我们关于民法以及人格权的法哲学基础是什么?人格、民事主体、人格权、一般人格权的相互关系如何,从制度上如何更好的设计?

二、关于“形式”的误解

以上是对《德国民法通论》一些总体上的认识,下面再谈一点我在读作者对具体制度阐述时的感想。在以前学习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时,我们了解到德国是形式主义,法国

6是意思主义。所谓形式主义,指物权的变动尚须作成一个物权行为,并践行法定方式。我

们通常以为,这里的形式只是起到公示公信作用。再加上德国素来给我们的是严谨保守的印象,我们就以为德国民法中所谓的形式是相当严格的,不符合形式要求也是绝对无效的。读过该书后,方知这个“以为”是错误的。

1、德国民法典中的“形式”

形式只针对行为而言,法律发展的早期阶段,采用严格的形式主义,认为只有形式才是引起法律后果的原因。到了近代,私法自治的思想才占了上风,行为适用“形式自由的规

7则”。即无论以何种方式,只要将意思表示宣示于外部,意思表示即可有效成立。在这里,

我们讨论的形式是指形式强制规则中的形式。

 在《德国民法典》的总则部分,第125条规定:“法律行为欠缺法定方式的,

法律行为无效。欠缺意定方式的,如无其他规定,同样具有无效的效果。”第4

5 同引注3,第45-46页。参见引注3,第47页

6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一册 通则·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第72页

126-129条规定了如何遵守形式要件,包括如下几种形式:法定书面方式,意

定书面方式,替代作成公证书,作成公证书,公证。另外,第144条第2款,

第167条第2款,第182条第2款规定了可撤销法律行为的认许、代理权的授

予无权处分中本人的同意无需采取为法律行为规定的方式,可以视为形式强制

的限制。

 在分则部分,债法中形式强制少见,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中较普遍的存在

着形式强制。物权法中又区分为动产物权法和不动产物权法,梅迪库斯认为在

动产物权法,处分行为通常需要有交付行为,但交付不是形式,而是合意之外

8的另一项生效要件。

2、形式的目的

私法自治要求行为自由,却为何规定如此多的形式强制,其目的如何?这与我们要分析的其与探究当事人意思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9在德国民法典的立法理由书中,对法律应当规定形式强制的范围,作出了下列考虑。

规定形式强制的理由有:

“遵循某种形式之必要性,可给当事人产生某种交易性之气氛,可唤醒其法律意识,促使其三思,并确保其作出之决定严肃性。此外,遵守形式可明确行为之法律性质,仿佛硬币上之印纹,将完整的法律意思刻印在行为上面,并使法律行为之完成确定无疑。最后,遵守形式还可永久性保全法律行为存在及内容之证据;并且亦可减少或者缩短、简化诉讼程序。”

我们可以看出,形式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公示公信。概括的来说,形式的宗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对当事人而言: a, 提醒一方当事人,认清有关行为的经济意义或固有的风险,敦促他们尽量表达得准确,不要操之过急,并保证当事人能够获得专业咨询(公证人!);b,

10对双方当事人,均可保存证据,方便诉讼。这些行为有:承担移转或取得土地上所有权义

务的合同(第313条)、关于移转土地所有权的合意(第925条);承担让与其现存财产或现存财产之一部分的义务的合同(第311条)、赠与约定(第518条)、保证(第766条)、独立的债务约定与债务承认(第780条、第781条)和抵押债权的移转(第1154条)等。而这些我国学者强调更多的是其公示公信的价值。

(2) 对第三人而言:a, 维护第三人要求这类法律关系具有清晰度和公开性的利

11益;b,维护某项公共利益。有些行为,必须规定特别明了的方式,因为这些行为对于当事

人本人,有时对于第三人或某个人的法律地位,都具有长时间的深刻的意义。 比如,结婚、婚姻合同、遗嘱和继承合同等。

形式的目的在于公示公信只体现为(2)中的a。这里的形式强制在某种程度上不是限制当事人的行为自由,而是保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在充分相信当事人有能力独立进行意思表示,并对自己意思表示的结果负责的基础上,又通过形式强制保证当事人免受操之过急之害。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很容易以为形式强制是好的,但如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8

9 同上,第460页。这里似乎与我国学者孙宪忠所述的物权行为的形式主义说法不同。《立法理由书》第1卷,第179页以下,即穆格丹(Mugdan)编:《德国民法典资料总汇》,1899年/1900年,第1卷,第451页以下。转引自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 法律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第461页

10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第556页

11 拉伦茨在注释中引黑赛美耶尔:《法律行为的法定形式》中的注解释为“要求此类法律关系具有清晰度和公开性的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利益),而不是任何一项公共利益。”见该书第557页,而梅迪库斯在其书中则举例解释:“如有利于档案管理或审批程序的监控,有利于征收税金。”关于(2)中的两点,我也不

形式强制的比较重要的弊端如下:形式强制对于不熟悉有关业务的人来说,可能成为一个陷阱,并有可能促使当事人滥讼。

形式的目的是多元的,而且形式的目的直接影响着对意思表示的解释和无效法律行为的补救。我们在考虑形式的目的,尤其是考虑物权法中形式的目的时着眼点多在于公示公信的原则,而不是对从事行为的当事人保护的角度,与德国有所不同。

3.违反形式强制的结果与探究当事人的意思

德国民法虽然重视形式,一般情况下没有符合形式要求的行为是无效的,但在对无效行为的补救中则处处体现了探究当事人意思的原则。以下按违反形式强制的后果分类加以分析:

 无效。如我们所知,这是违反形式强制的一般原则。

 “补正”。义务人嗣后完全履行了其义务,法律允许形式瑕疵事后得到“补正”。

121314德国民法典第313条第2句,第518条第2款和第766条第2句即是。法律规定以上行

为有效的原因就在于法律规定形式的目的在于保护因法律行为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免遭操之过急之害。如果当事人的所为表明形式规定的目的已经达到,法律则不拘泥之前的规定,直接规定欠缺法定形式的行为有效。这里的补正也是对当事人意思的尊重的体现。

 “确认”。《德国民法典》第141条第一款规定“无效法律行为由实施此法律行为的人认许的,应将认许认定为重新实施。” 拉伦茨认为:“只有当当事人所做的意思表示是针对以前实施的法律行为是否和这个法律行为的内容相一致,从而来确认这个行为是否

15有效时,人们才可以使用‘确认’一词。”当事人在这里必须认识到其法律行为的可能无效

性,并有进行确认的意思。可见对“确认”一词的认定也是以当事人进行确认的意思为标准的。

 转换。《德国民法典》第139条规定“一个无效的法律行为,如果具备另一法律行为的要件,而且可以认为,当事人知道此行为无效即愿意另一行为有效的,可以“作为

16另一法律行为”而生效。” 从定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转换并不是强制性规定,而是赋予

当事人的一种选择权,是否进行转换是当事人的自由。同时,拉伦茨在书中还强调转换应“推测当事人的意思”而进行。联邦最高法院也指出,法律行为的转换“不应该导致一个和私法

17自治相违背的当事人的约束,并完全无视当事人特别意思轻响以及当事人特别的想法”。

 部分无效法律行为

《德国民法典》第139条规定:“法律行为部分无效,在不能认为无此无效部分仍将实施该行为时,整个法律行为也就无效。”首先,行为需具有一体性,一体无效的法律行为的部分有效,所以,行为还需要具有可分性。但不管是关于一体性的认定,还是可分性的认定,均应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因为本条只涉及到对双方当事人具有重要意义的利益的调查和权衡。所以任何客观的通行的标准都该让位于当事人的约定。只有当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如此权衡标准或特别优惠办法的约定时,法官才必须根据客观的、通行的标准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权衡。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已经进行了约定,那么就要“根据当事人已经以合12 第313条规定如下:“1因合同而使一方有义务转让或取得土地所有权的,合同需作成公证书。”2不遵照此种方式订立合同的,在成立不动产转让的合意和登入土地簿册时,合同的全部内容为有效。 13 第518条规定如下:“(1)1为使以赠与方式约定给付的合同有效,需将约定作成公证书,2以赠与方式给予第780条、第781条所称的债务约定或债务承认的,对于约定或承认的表示使用相同规定。(2)方式的欠缺因履行约定的给付而补正。

14 第766条规定如下:“1为使保证合同有效,需要以书面方式给予保证表示,2保证人履行主债务的方式的欠缺得到补正。”

15 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第630-631页

16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第646页

理方式对他们的利益进行权衡所作出的规定。

以上的几种形式欠缺时的补救方式的基本制度,我没有多介绍,只是关注两点:违反形式强制的结果并非绝对无效;而关于无效的补救则多考虑的是甚至不厌其烦的考虑当事人的意思。

我们看到,即使在非常强调形式的地方也处处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思的尊重。在法律的适用中,不管是拉伦茨、梅迪库斯还是帝国法院、联邦法院都非常强调要推测当事人的意思。这与我们通常的看法是有区别的。

在读《德国民法通论》时,经常感觉我们对德国民法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而不是非常通透的了解整个制度和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们对德国民法的借鉴也存在断章取义的地方,比如关于物权行为与无权处分,所有权保留在理论解释上的协调问题登。代理行为中的授权行为与委任契约的区分与债权性为与物权行为不区分的整个法典的指导思想的协调问题。我们以为非常有道理的地方也许仍然是我们一知半解的地方,我们以为德国人很迂腐也许恰是我们的不了解导致的。

从读《德国民法通论》可以感觉到,《德国民法典》的确是一部令人惊叹的杰作,它不但有深厚的法哲学基础,新颖的体系,而且各个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也非常好。其之后有那么多追随者也理所当然。我们的《民法典》应该制定成怎样,能否以及如何这样制定,如果如学者所梦想的制定一部21世纪的范式民法典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总之,《德国民法通论》是一部非常耐读的经典之作。其思想是深刻的,文字于平和中有一种简洁精到之美。读了之后,才感到自己从前很多对民法的认识是机械、呆板、刻意的,自己对体系的认识是僵死的,对内容的理解也是苍白的。当然,也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学的太少。这本书还需要以后反复的阅读,揣摩,思考——只有这样方能逐渐的接近作者思想的精髓。

18

第20篇:资本战争和货币战争的读后感

《货币战争》和《资本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改写了人民早已广为接受的实际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亚伯拉罕•林肯到约翰•肯尼迪,再到罗纳德•里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无一例外,在该书里统统被归结于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美国革命不再是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统治,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

一、盲目追随

金融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往往他们在世人眼中是“神”,他们的投资方向往往是众人跟随的目标,但是我们发现跟随战略有时并不能带给我们利益,反而会导致投资错误,损失惨重。

看一个案例:“当内森快步进入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高深莫测的脸。这时,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宝座上。此时他脸上的肌肉仿佛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大厅里立时一阵骚动,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

结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内森在公债价格大跌的时候大量吃进,当然他是最后的赢家了。在金融市场,资本家们图的就是利益,如果没有对手的损失,哪来的利益呢?真正的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在别人没有发现商机的时候下手,在风险来临前,赚上一大笔抽身而退,当别人发现在进入时面对的就是比较大的风险了。当某个赢利机会到来的时候,没有文化的人看到的只是赢利机会,而拥有较多知识的人不幸还拥有了这样的知识:不可一风而上。所以盲目跟随式不可取的,当所有人都渴望在同一地方赚钱的时候,意味着什么都不可能赚到,即使有利益,那也是些微的,试问基数庞大的时候,即使利润是较大的,分配到个人的话也就寥寥无几了。

二、信息系统

书中的罗斯切尔德家族应该说是掌握了世界经济的,不论这是否正确,我想提出的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成功与他们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是分不开的。

信息是重要的,在商业争斗、军事战争、政治角逐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说明掌握足够的信息对战斗的好处是大大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信息系统可谓遍布全世界,他们往往比国家机构都先得到信息,正是由于这个优势,罗斯切尔德家族在资本操作上可谓风生水起。对于资本家来说,隐瞒信息或宣布虚假的信息很重要。如一中的例子,内森一收到消息英

国战胜了法国,就去了交易所,但是确实抛售英国债券,所有人都以为英国战败,因此大量抛售英国债券,英国债券的价格一落千丈,而内森之后大量吃进,当英国威灵顿军队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基本上市场上的英国债券全掌握在内森手中,他成了最大的赢家。

三、英格兰银行

1694年,英王威廉一世颁发了英格兰银行的皇家特许执照(Royal Charter),第一个现代银行就这样诞生了。

“英格兰银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永久债务,由全民税收做抵押,由英格兰银行来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样一来,国王有钱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钱做自己爱做的事了,银行家放出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巨额贷款和得到了可观的利息收入,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只有人民的税收成了被抵押品。由于有了这样强大的新的金融工具,英国政府的赤字直线上升,从1670年到1685年,英国政府财政收入是2480万英镑,从1685到1700年,政府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5570万英镑,但英国政府的从英格兰银行的借贷从1685到1700年暴涨了17倍多,从80英镑涨到了1380万英镑。

更妙的是,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由于要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需求更多的货币,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增加,而这些债务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支出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果然从此以后,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还清债务,到2005年底,英国政府的欠债从1694年的120万英镑增加到了5259亿英镑,占英国GDP的42.8%。”英国皇室之所以让英格兰银行挂牌上市是因为当时英国面临许多战争,战争的消耗是无比巨大的,商人不愿贷款给皇室,因为他们不知道皇室的胜算是多少,要是战争输了,那么他们的钱就打水漂了。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银行的出现可以说拯救英国皇室与水深火热之中,英国皇室从银行得到了足够的借款,受益最大的其实莫过于英格兰皇室了,至此英国皇室与英格兰银行再也分不开了。

四、财富与政治

自古以来,政治与金钱是分不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剪不断理还乱。 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美国的总统的遇害都与银行家的利益密切相关,林肯被暗杀,以及后来几届总统的死亡都与银行家脱不了干系。举例来说,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被看做是一个银行家的傀儡,伍德罗.威尔逊一贯高调反对金融垄断,自然不肯与金融寡头的代言人亲近。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并不能弥补他极度缺乏金融行业的知识,对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赚钱技巧更是一窍不通。银行家们正是看中了威尔逊的单纯而容易被利用的特点,又是社会公认的反金融垄断的著名活动家,形象清新可人,真是一块难得的璞玉。银行家们准备在他身上投下重金,悉心“雕琢”,以备大用。可以说银行家希望的是在幕前有一个可供自己操作的人物,那么伍德罗•威尔逊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他们表面上是对立的,但那仅仅是在公众面前,暗地里银行家们投了不少钱支持伍德罗•威尔逊竞选总统,其中三分之二的经费来源于7 个华尔街银行家。

威尔逊竞选挑战的是当时现任总统塔夫特,与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还名不见经

传的威尔逊相比,塔夫特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塔夫特的前任总统老罗斯福突然横刀杀出,居然又要参加总统竞选,对于老罗斯福自己挑选的接班人和同是共和党的塔夫特而言,真是天大的噩耗。当年老罗斯福迫使北方证券解体而名声大噪,享有反垄断决不手软的胜誉,他的突然出现将会严重侵蚀塔夫特的选票。显而易见,最后的胜利者是伍德罗•威尔逊。而老罗斯福的参选被视作是银行家的又一杰出运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