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31 08:36:2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简析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摘要 列宁于1915年在瑞士的伯尔尼写成《谈谈辩证法问题》,他集中体现了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列宁在对帝国主义及其战争的综合考察中,在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中心思想是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客观世界和认识的根本规律。《谈谈辩证法问题》严谨的逻辑性与对物质本质深刻的理解与反思,至今仍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 辩证法;矛盾;对立与统一

通观全文,在我看来,该文章主要提及的是列宁关于辩证法的一些个人看法。列宁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拥有对立性质的两个方面,这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统一到一起的。换句话说,事物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的绝对性与对立面有条件的统一的相对性。文章的标题是谈谈辩证法问题,但我们可以明显从文章内容中看到列宁对辩证法的推崇与支持。通过对比其他形式的主义以及对辩证法本身的阐述,列宁得出了辩证唯物主义才是真理性质的之一,其他的各种形式主义都有缺陷的结论。

这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虽然文章篇幅并不多,却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 “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辩证法与诡辩论和怀疑论的对立”“ 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等突破性深刻性观点。

在此,我想谈谈其中对我与比较有启发的两点,一是列宁所述的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而后者为对于前者矛盾的统一性、斗争性以及统一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论述。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列宁所述的矛盾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矛盾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各个领域之中。这些矛盾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的。把研究事物自身中矛盾确定为辩证的实质,就是因为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对于辩证法的这种规定的正确性,可以由人类实践以及作为这种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史来检验。列宁列举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事实,来说明物质运动从最简单的形式到最复杂的形式,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过是对某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研究,科学史也就是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的历史。人类认识的运动、发展、也是认识的矛盾运动过程。

矛盾的提出是对立统一的铺垫,及矛盾并非我们客观所认知的是与非,对与错的绝对对立,而是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离异、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这两种倾向,本来是相反的,可是,它们又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成为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构成了事物自身的矛盾。

由此我想结合量子力学中的一个经典理想实验“薛定谔的猫”来谈谈我对与矛盾与对立统一的理解。“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

[2]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

。即在盒中的猫既活又死,充分展现了对立统一的两种可能性。打开盒子前对于猫的生死是不确定的、随机的事件决定,这个不确定(后者叫波动)其实就是辩证法主张的矛盾运作。

“薛定谔的猫”也充分证明了任何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又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而“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

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 则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差别的;统一性是暂时的、易逝的,斗争性则是长久的、稳定的。一句话,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但是,“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没有孤立存在的相对,也没有孤立存在的绝对,相对总是与绝对相联系而存在,绝对也总是与相对相联系而存在。一讲相对,就意味着是包含着绝对的相对, 一讲绝对就意味着是包含在相对中的绝对。所以列宁说:“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把这一相对与绝对的关系问题称 为辩证法的精髓。并且指出:“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1)。马克思主义关于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问题,同一切主观主义、怀疑论、诡辩论划清了界限。哲学上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诡辩论者总是割裂相对 与绝对的辩证关系,要么强调绝对的东西,否认相对的东西;要么强调相对的东西,而否认绝对的东西,正 如列宁所揭露的那样:“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至今仍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矛盾的对立统一更是作为基本理论运用于各个理论。更甚,对于世界思想,哲学发展他都有其不可磨灭的重要性。

参考书目:《毛泽东选集》

《列宁选集》

《薛定谔的猫》

引用:(1)引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307页

推荐第2篇:谈谈辩证法问题

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1925年首次发表在《布尔什维克》杂志第

5、6期合刊上,后编入《哲学笔记》。这是列宁对1914—1915年研究哲学问题的总结,虽然全文只有三千多字,却是是寓意深刻、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列宁的哲学思想从形而上学的认识水平进到辩证法的认识水平。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也是对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所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的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文章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强调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文中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述了形而上学发展观与辩证的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着重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分析了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等哲学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名论断。这篇论文是列宁研究辩证法问题取得的理论成果的突出表现。它补充和深化了《辩证法的要素》一文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九十年后再读这篇文章,我们理当从更全面的哲学史角度来认识其的意义和思想内涵。由唯物论发展到知性辩证法、乃至于理性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的认识发展经历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哲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论发展为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认识水平的历史进步,这个进步是思想的飞跃,标志着哲学思想走向成熟,这种成熟使人达到辩证法的自觉。列宁的认识发展,正也经过了这样的过程,但又有所区别。

列宁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黑格尔在论述辩证法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它只反映出认识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论述结构表现出来的封闭的圆圈。但是却没有反映出辩证法是开放的系统。列宁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提到:

“不论是黑格尔(见《逻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中现代的“认识论者”、折中主义者、黑格尔主义的敌人(他不懂黑格尔主义!)保尔•福尔克曼(参看他的《认识论原理》第……页304)都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

列宁明确提出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容是永远增加着的。他说: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的整个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说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我们说,看到了唯物与唯心对立性质的确立,而没有看到其同一性质,是形而上学式的观点;把握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两者的对立性,则是知性辩证法的观点。理性辩证法,是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本质,把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具体矛盾中。在知性辩证法看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在辩证法内部则是同一的,没有矛盾的。理性辩证法认为,本质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辩证法的实质。因此,在辩证法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对比来看,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是封闭的圆圈,它具有极限,即起点和终点;辩证法的特点是开放的系统:它的范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两者的特点恰恰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正构成了科学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具有的特点:由相互矛盾的两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列宁在具体论述时这样提到: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 在这里,列宁把认识过程比作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将他的这一思想提升到本质高度,剥离出其特征,就可以得到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是封闭的圆圈和开放的系统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科学理论所应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列宁的思想体系是从理性辩证法高度把握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以及逻辑学三者的同一关系,通过这篇文章和其他类似著作,可以确实的说列宁对于辩证法的认识深度已经上升到理性辩证法的高度。

另一方面,列宁把黑格尔的很多观点上升到了理性辩证法的高度,但却忽视了唯物论和辩证法之间的对立性,使黑格尔提出的一些理性辩证法的观点从间接性的本质高度下降到具有直接性的知性辩证法层次上。

在谈到发展观时,列宁对比了两种基本的发展观点(毛泽东的《矛盾论》开始提到的“两种宇宙观”基本就来源于此):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

根据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泉源、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神、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根据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第一种观点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分析两种观点的具体内容,第一种发展观: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显然,这种发展观把握了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减少和增加。而重复运动这种形式,则是机械运动具有的特征。可见上述两种运动形式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产物。

第二种发展观,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这里强调的不再是运动的表面形式,而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运动的源泉。由于事物内部具有矛盾性,矛盾双方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导致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第一种观点停留在运动的表面形式上,它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只有重复,没有转化,因此这种发展观具有片面性。第二种观点深入到运动的本质中,把握了自己运动的源泉,把握了变化的本质是飞跃和质变。这两种观点分别处在不同的认识层次上。它们二者之间属于形式和本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将两种不同的发展观从外部直接对立起来,从而作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本质区别看待起来,这是知性辩证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把握了运动的形式和本质之间具有的对立性,忽视了它们二者之间具有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二者都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运动的形式。它们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一个从表面形式上把握了运动,结果得出发展变化具有的直线性和周期性;一个从本质上把握了运动的特点,结果得出发展变化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运动。

列宁提出这样的两种发展观,是出于当时在革命斗争中同修正主义斗争的需要。但是在哲学上将革命实践经验直接作为一般规律,是不够科学的做法。从方法论角度上讲,对比法不能准确地把握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之间的本质区别,只能从形式上将它们二者区分开来。当人们通过对比方法将客观的运动形式与主观的认识方法直接挂起钩来之后,就会导致客观运动形式向主观思维方法的转变,结果直线性和周期性的运动形式就同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直接等同起来,而螺旋式和波浪式的运动形式则与辩证法直接等同起来。这种将主观的认识方法和客观的运动形式直接挂钩的结果,导致了辩证法的运动形式中失去了直线性和周期性。因为人们把这种运动形式当作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排除在辩证法之外了。 在实际中,直线性和周期性的运动都是客观存在的将两种运动形式同两种发展观联系起来、等同起来,是主观意志作用的体现。在现实中两种运动形式都是具有客观性的,它们各自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因此在两种运动形式之间不存在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问题。

以上的分析比较好的体现了知性辩证法的缺陷,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知性辩证法通常采取外在的对比法进行分析和论述问题,理性辩证法则采取矛盾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论述问题。然而必须明确的是,理性辩证法与知性辩证法也不是对立的关系。真正的科学辩证法,它的基本标志是将理性辩证法和知性辩证法作为其中的两个环节,收揽在自己的理论著作中。其中理性辩证法构成了本质环节的辩证法,知性辩证法则把握了形式上具有的特点。本质和形式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体,这就是科学辩证法具有的特色。 结合对这篇著作的思考去理解现实问题,很多疑问都会迎刃而解。比如说,我们往往会憧憬一个自由而有秩序的社会,但最终常常迷失在追求绝对的自由或秩序上。这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之一,而看似相反的两个方向,却是互相关联引起的。我们本能的渴望自由,但人本身的不自信和对未知的恐惧会促使我们将自己交给一个信任的团体,这种信任如果不像其表面那样可靠最终就会促成暴政与独裁。辨证的去看这个问题,就会知道真正的自由与秩序都不会存在,对其中一项的单纯追求都会促使其走向反面。惟有牺牲部分的自由与秩序,才能达到社会的平衡。

又比如说,我们常常认为民主就代表了民权,实际上民主这个词本身也包含了矛盾的对立面,民主可以代表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在形式上体现为少数服从多数制;民主也可以代表普遍的利益,即均等而有限度的权利,形式上可以体现为一票否决制。这两者的对立显而易见在于,一旦多数人否定了少数人的权利,普遍的利益立刻遭到破坏,反之亦然。对于同一个问题,两者是无法并存的,而这两者又都是避免出现极权的必要措施(如果认为极权仅指少数极权),因此只有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磨合不同民主的适用范围。

最后,作为新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来提高自身的哲学认识水平。同时我们也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随着不断的实践被继承和发展,未来也将诞生更系统、全面、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那又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指导实践的最佳准则。

推荐第3篇: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在1915年写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1914~1916年列宁被迫侨居在瑞士的伯尔尼。在这期间,列宁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写了很多笔记。汇集起来,就是后来出版的《哲学笔记》一书。《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列宁曾经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看来,《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这种“说明和发挥”。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第二国际的一些领导人公开支持帝国战争。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为了替他们的《巴塞尔宣言》进行辩解,用诡辩论冒充唯物辩证法。

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各种矛盾激化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非常错综复杂的新局势。在这种新形势下,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使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国内的革命战争,怎样进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这些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以理论上的回答。

1914年8月列宁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从俄国侨居瑞士。列宁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便在瑞士阅读了许多有关辩证法的哲学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

《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中心思想是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客观世界和认识的根本规律。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规律,首次提出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第一次支出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第一次指出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源及其同僧侣主义的关系。总之,列宁完整、系统扼要地论述了辩证法。因此,《谈谈辩证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唯物辩证法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今天学习这篇著作,对于全面、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及其方法论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讲解

这篇短文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1、辩证法的实质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第1段)

1 列宁在文章的开始就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是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的实质,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方面的矛盾关系的。

随后列宁指出,除了马克思之外,其他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错误之处。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还停留在直观上,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经常兜圈子,是动摇的。黑格尔进了一步,他把概念的矛盾运动贯穿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但由于他的唯心主义,他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马克思才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指出,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自身中的矛盾的。这和马克思的思想是一致的。

2、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第2-7段)

辩证法作为一种学说,它研究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现象,也不仅仅是某一类事物的现象,而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中的最普遍的规律。把研究事物自身中矛盾确定为辩证的实质,就是因为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对于辩证法的这种规定的正确性,可以由人类实践以及作为这种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史来检验。列宁列举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事实,来说明物质运动从最简单的形式到最复杂的形式,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过是对某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研究,科学史也就是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的历史。人类认识的运动、发展、也是认识的矛盾运动过程。

3、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第8-11段)

列宁对矛盾的统一性、斗争性以及统一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地论述。 对立统一的两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离异、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这两种倾向,本来是相反的,可是,它们又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成为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构成了事物自身的矛盾。 接着,列宁又比较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按照列宁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最后,列宁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作了比较。

4、辩证法与诡辩论和怀疑论的对立(第12段)

诡辩论和怀疑论,本质上也是形而上学。因为它们同样是把主观、片面的抽象原则看作是对的,并用它来观察事物。但在表现形式上,它们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形而上学把事物之间的差别和对立绝对化了,否认差别和对立的相对性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机械性.

2 诡辩论和怀疑论则不同。它们认为,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么,对立事物之间就没什么差别。诡辩论抓住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的相对性,把它夸大、绝对化,进而取消事物的客观性质,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灵活性”。这就是诡辩论的特点。 辩证法同诡辩论和怀疑论是相对立的。从诡辩论和怀疑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

5、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13-15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分析,是辩证思维的一个光辉的例子。列宁认为,一般辩证法的认识方法,也应当如此,也应当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开始。因为这里已经包含着辩证法的要素的萌芽。

还要看到,客观世界是由无限多的个别事物构成的。“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当我们把不同的事物联合在一个命题下时,不仅包含着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包含着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辩证法的因素。

“可见,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好像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58-559页。)因此,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写《资本论》时那样、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第16-18段)

这里,列宁指出认识过程不是直线,而是一串圆圈式螺旋式曲线。列宁举了欧洲古代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和近代的几个哲学史上的例子,来说明认识的圆圈式的发展。

同时,列宁还指出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在它看来,认识不是一个在矛盾中往复循环的过程,而是一次完成的。要么正确,要么错误,不会再有综合,提高和发展。所以,形而上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它也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

7、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第19-20页)

列宁根据认识的辩证法,又进一步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指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产生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人的认识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个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

3 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唯心主义就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无限度地吹肿、胀大,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列宁在分析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同时,也指出了唯心主义的阶级根源。列宁指出: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断,会把人引到唯心主义、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就是说,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不仅是认识上的片面性造成的,还有它的社会根源。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断之所以会被夸大成唯心主义,同个人的阶级地位,他的生活条件,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统治阶级的有意识的利用,是分不开的。所以,社会阶级根源是唯心主义产生、发展和得以巩固的内在根源,并不是外在根源。只有把认识原因和阶级原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给唯心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三、重点提示:

1、辩证法的实质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是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的实质,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方面的矛盾关系的。

2、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各个领域之中。这些矛盾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的。

3、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矛盾就具有双重属性,即同一(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渗透、使矛盾趋向稳定状态。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及其表现。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限制,又引起矛盾内部的变化,使矛盾处于运动状态,并推动矛盾的转化。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及其表现。任何矛盾都不能没有同一性,也不可能没有斗争性。同一性是“斗争”中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同一性就不能保持,也不能使矛盾双方都活跃起来,使矛盾得到发展。斗争性就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双方不发生相互作用,当然就谈不上斗争性。所以,同一性和斗争性始终是联结在一起的。

但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表现的内容不同,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4、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4 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好像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写《资本论》时那样、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既然是对无比生动、无比丰富的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的反映,既然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它就不能不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曲折复杂的、表现为一连串对立面的统一的不断前进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直线,而是一串圆圈式螺旋式曲线。

认识的前进是在往复循环中实现的。它包含着物质和精神,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等等,丰富的内容。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再到物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即由认识特殊本质上升到认识共同本质,然后又以这种共同认识为指导去认识新的特殊本质,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认识。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

四、问题思考

1、如何理解“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2、如何理解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如何看待矛盾就是“一分为二”的说法?

4、为什么旧唯物主义无法驳倒唯心主义?

五、原著文本

(见《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560页。)

推荐第4篇:《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对立统一律

——读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有感

在文章的开头,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在把它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论述之后就把它作为认识规律来论述。 列宁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问题,列宁明确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在为了说明“对立面的统一”这一辩证法的命题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先进成果,首先提到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400年以前就说过:“因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为两半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列宁还指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说:“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的”,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又说:“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最后,列宁还指出亚里士多德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徘徊动摇甚至反对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列宁批判地继承了哲学思想的先进成果,唯物地而且科学地解决了对立丽的统一问题,并把它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辨证的,认识也当然是辨证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当然也是认识的根本规律。辩证法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就其内容而言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说:“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旺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就是说,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外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必须反映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就必须遵循认识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前进。列宁举出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分析事物矛盾运动的典范。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马克思运用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根本方法,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经过分析。马克思指出商品有两重性,即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由此又分析出矛盾具有两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从而形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的萌芽。接着马克思又分析了价值形态的矛盾运动,指出由于劳动力成为商品,于是货币转化为资本。最后,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内部矛盾。从而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占有剩余价值;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所以,列宁说:“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列宁以马克思为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就必须把对立统一规律“当作认识的规律”。

科学发展史证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列宁首先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正确性,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由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了的普遍规

律。列宁说:“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普遍的客观世界的规律和人们认识的规律,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因为它是以科学的发展为依据的,是为全部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了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列宁举了科学领域中的五个方面的例证,指出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数学中是正数和负数,微分和积分的对立统一;在力学中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是阴电和阳电的对立统一;在化学中是原子的化合和分解的对立统一;在社会科学中是对立阶级之间的对立统一等等。这就有力地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在矛盾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发展的,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而是最普遍的客观规律。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既不是猜测,更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对全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列宁在对帝国主义及其战争的综合考察中,在对当时世界各种矛盾的深刻研究中,在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与对立统一律。《谈谈辩证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而言,它起了承先启后的重大作用。毛泽东的光辉著作《矛盾论》与邓小平“特色理论体系”都是对列宁这篇短文的继承和发展。

推荐第5篇:《谈谈辩证法》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1915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为了替他们的沙文主义立场辩解,公然用诡辩论冒充辩证法,列宁为了批判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者的诡辩论,为了解决社会主义革命所面对的新问题,潜心研究辩证法,做了大量的笔记,并在此基础上写了《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谈谈辩证法问题》和《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专门论述辩证法学说的上下篇。上篇即《辩证法的要素》是讲构成辩证法本身的基本内容,列宁在概括十六要素的实质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的”。作为下篇《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对这个核心的说明和发挥。该文即是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要求,也是当时俄国革命运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但是没有完成系统阐述辩证法理论的夙愿。列宁通过一系列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读,准确的把握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对辩证法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该文就是这一理论努力的成果之一。

(二)意义

在本文中,列宁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首次阐发了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和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的关键,并提出阐发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的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这篇文章文字虽然不多,但却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纲要和精华,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内容简介 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里既包括统一物分解为对立面的客观法则,又包括反映这些矛盾的认识法则,强调客观意义的辩证法实质上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2、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对立统一规律不是“实例的总和”,而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认为为了通俗化而举例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存在的普遍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像普列汉诺夫那样举例来替代论证,甚至举例来代替对规律的揭示。

3、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对立面的统一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这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具有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二者又统一又斗争构成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关键。

对立统一的内涵即统一的过程或现象具有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和斗争才导致事物的发展,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是否承认矛盾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的发展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5、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列宁认为,两种发展观的对立首先就在于辩证法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而形而上学发展观则否定对立面的统一,而把发展看成简单的量的增减。由于这一根本对立导致了第二个对立。辩证法将发展看成是事物的“自己运动”,即认为事物运动发展的泉源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而形而上学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放到事物的外部,主张外因论,因为物质世界之外的原因只能到神或主体那里去寻找。由于这个队里又产生了第三个对立。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是死板的,贫乏的,认为是同类事物的简单的重复,实质上否认事物的发展,列宁在这里指出只有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出发才能理解事物的发展何以经历否定之否定的道路,才能理解事物何以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或内在源泉,由于这一根本对立,便产生了其他方面的对立。

6、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辩证法认为相对的和绝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诡辩论则只承认相对而排斥绝对。由此引申的理论问题是:辩证法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划界等问题。矛盾两方面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就构成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列宁不仅第一次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对立面的斗争的关系式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指出辩证法和诡辩论在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上是根本对立的。列宁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

列宁系统的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并把此规律概括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列宁对辩证法理论的贡献,它不同于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辩证法核心的思想。

(二)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法是客观世界发展的逻辑而是人类历史认识发展的逻辑,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

1、分析矛盾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列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例,说明马克思以商品的内在矛盾的发展为核心,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构建的资本论的逻辑,既揭示了资本主义辩证转化的规律,也反映了人类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因而作为客观意义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所以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就是辩证的分析矛盾的方法。

2、任何事物、命题都有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体,人们对客体事物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A.个别和一般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个别也一定是与一般联系而存在,一般和个别相互连结,不可分割。

B.个别和一般是对立有差别的。个别和一般之间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每个个别的特性并不完全的包含在一般之中,个别比一般要丰富。

C.个别和一般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D.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中包含着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

认识离不开辩证法,辩证法就是认识论。正是在辩证法这个本质的为题上,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这一方面,因为他不懂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懂对立统一规律也是认识的规律,不懂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

(三)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1、黑格尔和福尔克曼都把人类的认识看作是一串圆圈。

由于外部世界是无限广大的,因而人对世界的认识只能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的进行。在圆圈的往复过程中,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确。

2、哲学思想的螺旋式上升运动。三个时期,四个圆圈,十三位代表性哲学家。

A. 第一个圆圈是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开始,经过柏拉图到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柏拉图:理念世界,否定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 B. 第二个圆圈是文艺复兴是到的笛卡尔、伽桑迪和斯宾诺莎。 C.近代,列宁认为有两个圆圈,一个是从霍尔巴赫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到黑格尔。第二个圆圈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近代哲学思想的发展。

3、列宁指出,由于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而使认识获得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调到丰富的发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四)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1、认识论根源。

在认识过程中,由于人的认识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这就存在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性,而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思想方法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由于思想方法上的直线性就会把无限曲折前进辩证发展的螺旋式认识过程中的任何一小段抽取出来,就会人为的把曲线变为直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加以扩大使其脱离物质自然界,变成超然于客观世界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而陷入唯心主义。

2、阶级根源。

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不仅依靠暴力镇压而且还从精神方面进行欺骗,他们是利用唯心主义和宗教作为精神武器,竭力支持它,吹捧它,雇佣和收买一批反动文人宣扬它。

列宁在这里说“唯心主义时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的一朵无实花”。这段话表明,第一,唯心主义时有根基的,有他产生的认识论和阶级根源,他不是偶然的产物,从人类社会产生那天起就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唯心主义这朵无实花适合唯物主义这朵结果实的花生长在同样这棵人类认识之树上,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总是想比较而存在的,相斗争而发展的。第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欺人之谈,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不仅无益而且极端有害,它阻碍着人们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加以批判。

思考题:

1、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

2、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3、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的?

4、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5、如何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简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区别?

7、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

8、为什么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9、简述唯心主义产生根源?

推荐第6篇:《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报告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报告

我第一次读列宁先生写的《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在高中学习语文时的一次偶然机会。不得不承认对于一个高中生,我的理解程度远远无法达到这篇文章的深度,所以我很快便忘了,唯一在脑海留下的只有一句当时没能理解的话:“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的这棵活树的一朵无实的花”。

随着个人的成长,我开始渐渐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唯心主义的本质,直至在最近,我重拾《谈谈辩证法问题》来阅读,竟然深深震撼了我体内已二十岁的灵魂,并且如拾珍宝般再读了两、三次。“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的这棵活树的一朵无实的花。”原来列宁先生早在近90年前就已经向世人揭示了当今普遍认同的真理。列宁主要提及到四个方面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些方面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在《谈谈辩证法问题》这篇文章中,列宁先生认为对立面的同一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我认为人类认识是运动的,人不能无视自己的动因,不应该移到上帝那里去。这个对于青少年对发展的认识尤为重要,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生的,而是为了理想而生的,而去生活的。

在文章的后一部分,列宁先生为我们揭示了认识的本质:“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低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段、碎片、小段都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引导泥坑里去,引导僧侣主义那里去。直线型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管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诚然,每次读到列宁先生写的这段话,我总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人类前进总是渴望直线,渴望平坦,因此人们的心灵往往会被陷入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统治阶级便利用这点加固自己的阶级利益,古代如此,当今的社会也如此。是啊,在拜金主义已成风气的今天,人们表面追求现实的利益,事实上已经被对金钱的欲望所腐化,坠入到唯心主义中去。由此不难解释当今社会,对金钱的崇拜者多如牛毛,为金钱做出令人发指的事屡见不鲜。因为人们为了深深陷入到对金钱的信仰中去,在某程度上是陷入到僧侣主义中去,忘记了在生活中求知,忘记了在成长中认识世界。

相比之下,共产主义正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让人们摆脱这种追求金钱信仰的产物。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马克思犹如一位先知一样,预见到在物质发达以后人类内心存在的缺陷,意识到终将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列宁先生事实上是在哲学的层面再一次阐述了共产主义在人类认知上的重要性,正如辩证唯物主义必然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样。

最后,我想谈谈“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的这棵活树的一朵无实的花”。无可否认,唯心主义在人类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犹如一朵美丽的花朵,确实存在着并璀璨地盛放。但是这朵花注定是没有果实的,因为它只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中片面地、过分地夸大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尽管唯心主义曾经如此辉煌,它拥有着自己的根基,但是历史证明,辩证唯物主义才是真正适用的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读完《谈谈辩证法问题》,我并没有像其他的学者那样看到更多的东西,或许我忽略了其中谈论到的“怀疑论”,或许我并没有得到更多很高深的结论。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的确是以一位20岁的学生的心灵去领会这篇文章并且从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启发。列宁先生是我自小最敬重的人物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曾经我觉得自己已经陷入到哲学唯心主义,因为我过于听信他人,过于盲目顺从生活中形形式式的“信仰”(或说是“教条”)。这篇文章真正让我学会用辩证的目光看待世界。

推荐第7篇:列宁《谈谈辩证法心得》读后感

]

读书笔记

列宁认为,对于客观事物分为矛盾对立和联系统一的两部分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

这个科学的命题可以由科学的经验事实来予以证明。他列举了客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典型例证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列宁指出,所谓对立面的统一,就是说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既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倾向,又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和谐的特征。客观事物内部和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性。

针对哲学界对于发展(进化)的两种不同认识,列宁阐述了他的认识。他指出,一种认识认为发展只有量的积累和变化,只是量的增加或者减少。另一种认识认为,发展(进化)是由客观存在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驱动的。旧东西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诞生就充分说明了事物的发展不仅会表现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而且还呈现出质的规定性。

客观事物的统一是需要前提条件的、短暂的、特殊的;而客观事物的对立是无条件的、永恒的、一般的。换句话说,客观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而客观事物的运动却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一般现象,即商品交换现象。商品交换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萌芽。

科学的辩证法就应该像马克思一样从最简单、最一般、最本源的东西开始。因为最简单、最本源的个别会折射出一般,即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的具体不一的个别叠加抽象的结果就是一般;一般具体反映在每一个个别之中。个别和个别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个别总是一般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完全反应一般。由此可见,现象(个别)和本质(一般)是又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

所以,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都普遍存在着辩证法。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运动的、联系的、全面的辩证法规律并没有被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的(列宁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发现。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仅仅停留在自然界,而不能看到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本身也具有辩证法的本质特性。因为他们未能看到认识本身是不断发展、不断地去观察客观存在、不断地去接近客观存在,主观和客观无限趋近的过程。 在辨证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者是将认识的某一方面无限夸大,以致于到了脱离物质现实的程度,绝对神话了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唯心主义者都是和尚或者尼姑。因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迷信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特性,而看不到它另一对立的方面或特征。

同时,列宁指出,也必须承认哲学唯心主义的历史作用,正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活动使唯物主义者认识到了通往辨证认识客观事物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的正确道路。 因为人的认识活动从宏观总体上看,是曲折前进和螺旋上升的。可是具体到每一微观的细小方面,却又是直线可分的。认识活动的这种总体是曲线,具体是直线的特征很容易诱导人们走上僧侣式的绝对、片面、静止之歧路。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本源是思维的刻板僵化、直线片面。列宁打比方说,如果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那么这朵花也是结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这一句话真切地反映了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哲学唯心主义作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种现象,具有某种存在的必然性,为唯物主义辩证认识论的出现做了必要的铺垫。唯物主义正是在扬弃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发现了科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辨证法。

在形式逻辑里,人们只承认一般只是一般,个别只是个别;偶然就是偶然,必然就是必然;现象就是现象,本质就是本质。形式逻辑不承认一般与个别的联系和转换,也不承认偶然与必然的转换,也不承认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和转换。形式逻辑只承认上述概念或范畴的对立而否认它们之间的同一。

我们来看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方面。我认为本质一定存在于现象之中,也就是说离开现象的本质是不存在的,离开现象的本质也是不存在的,但现象一定不会都是本质。由于事物总是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的,所以在一个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决定事物本质(同时也是现象的一个部分)的因素也是会变化的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

列宁谈到辨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因为辩证法是对客观事实和客观真理的正确反映,由于客观事实和客观真理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在方面的数目上也是永远增加着的,所以对它们的正确反映当然也必然是活生生的和多方面的。在认识事物的变化及其本质方面,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以及形式逻辑的局限性就非常明显。所以列宁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人们在处理日常的一些简单的事情、一些变化较慢以及比较稳定的事情时,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和形式逻辑还是可以接近于事物自身性质的。比如,我们每天的作息时间的安排和日常工作计划和执行等。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复杂的事情、一些变化较快的事情以及一些不稳定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等)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的方法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甚至会给人们帮倒忙。比如,人们在处理像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事情,就不能按照形而上学的方法和形式逻辑的方法来处理,而必须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处理。

如果人们按照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的方法来处理这次经济危机,那就会比较简单。首先是要找出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美国的次级债;其次,给已经出现重大问题的美国参与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注资或核销坏账;第三,让一部分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是这样简单的措施能够解决这样复杂和快速演变的问题吗?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由次级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但没有消除,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在解决这次金融危机问题上,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采用的方法过于简单和基于表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像他们这样采用的头疼医疼、脚疼医脚的办法,如果处理简单的经济问题或许能够奏效,但处理像这样一次经过多年积累所造成的复杂的经济问题就完全无能为力了。最近,由于欧盟组织没有用正确的方法预计到危机对他们的影响,也遭受到沉重的打击,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如果人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首先,要用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详细分析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个种因素,并最终找到其最根本的原因,包括形成这次危机的初始原因以及演化的方式(这个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并且这些方面的因素还在继续增加着);其次,要在上述原因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对这次危机的未来演化方向和发展趋势有一个非常清晰和正确的判断(影响这个趋势的方面仍然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第三,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要及时制订出解决这次危机的措施和执行这些措施的方法和步骤;第四,要认真总结这次危机的历史教训,为人们以后的经济行为提供警示。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问题,世界各国领导人也开始集体研究和重视这个问题,并在全球的发展角度和国家利益的多个角度上开始思考这个复杂的、世界性的问题,并开始采取前所未有的一致的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次危机可以使人们再一次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重要性,我们将拭目以待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

[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überschwengliches(狄慈根)[305]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唯心主义就是僧侣主义。这是对的。但(“更确切些”和“除此而外”)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列宁在最后的两个自然段里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评价来进行比较的角度阐述了唯心主义的实质,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什么是哲学唯心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话是相当具有启发性的。

列宁的话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来源与辨证唯物主义的来源是一样的,即被列宁形象地描述为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之树。但哲学唯心主义却犯了一个大的错误,这个错误的实质就是它把来自于正确认识源泉的部分性质主观地认定为全部,它把来自于正确认识源泉的某一属性主观片面地夸大了,从而使自己的认识偏离了客观事物自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犯的错误则在于它只看到了事物的静止的一面或只承认事物的简单机械运动,完全没有看到或否认事物的复杂变化、转换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从而使自己也远离了客观事实。唯物辩证法之所以成为人类惟一正确认识事物、事物运动及其规律的方法,就是因为它始终要求与客观事物、事物运动及其规律保持一致性,它要求人们主观的反映永远要服从于客观事实。虽然这样做会使人们认识的路线曲折一些和需要一个过程(有时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或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使这些正确的认识甚至会暂时不符合人们的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和短期的利益,也要按照事物自身的性质来如实地反映它,辨证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也就在于此。

学习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

推荐第8篇:列宁《谈谈辩证法心得》读后感

列宁在这段话里揭示了马克思运用唯物辨证法分析问题的实质。他告诉我们人们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找到这个事物的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找到了商品。

让我们试着按照马克思的方法去找一些其他领域里的“细胞”或“种子”性质的东西。

1、在学校的教育方面

在学校的教育方面,我认为具有这种“细胞”性质的东西就是学校中的“教学活动”。因为从学校教育这个事物中,我们发现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正是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离开了师生的教学活动,学校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从分析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出发可以发现学校教育的一切问题的本质和这些问题的线索。

2、在人生意义方面

在人生意义方面,我认为具有这种“细胞”性质的东西就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生与死”的关系(“对死亡意义的思考”)。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人们始终会不知不觉地在内心思考和追问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这样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解答迫使人们不断地去思考“死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把“死”的问题想得透彻了,他才能把人生的意义搞清楚。一个人在搞清楚了死的问题和生的意义后,只要活一天,他都会活的很充实和很明白。所以,像李天命这样聪明的学者才会在步入中年后的学术鼎盛时期,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人的生与死问题的思考研究上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所有的思想家都要把生与死的问题作为自己思考对象的原因。生与死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生就意味着走想死亡,死亡就意味着一种新生。任何人的一生都绕不开这个问题。在社会现实中,我们完全可以从一个人实际上是怎样的活法看出该人对死亡意义的理解;同样当一个人对死亡意义的观念和理解发生改变时候,我们就会看到该人活法的改变。

我个人认为学习一种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种方法用于实际生活与工作之中,理论的价值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生实践。对于一种正确的理论用不用是一个态度问题,用的好不好是水平问题。态度决定一切!

[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等等东西开始;从任何一个命题开始,如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303]等等。在这里(正如黑格尔天才地指出过的)就已经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参看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施韦格勒译,第2卷第40页,第3篇第4章第8—9节:“因为当然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房屋。”)。这就是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过渡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如此等等。这里已经有自然界的必然性、客观联系等概念的因素、胚芽了。这里已经有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因为我们在说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这是树叶等等时,就把许多特征作为偶然的东西抛掉,把本质和现象分开,并把二者对立起来。可见,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很像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胚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化、相互联系。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 ]

上面的段落比较长,但这里所阐述的观点却很值得注意。列宁在这里谈到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谈到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以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等重要的问题。

在形式逻辑里,人们只承认一般只是一般,个别只是个别;偶然就是偶然,必然就是必然;现象就是现象,本质就是本质。形式逻辑不承认一般与个别的联系和转换,也不承认偶然与必然的转换,也不承认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和转换。形式逻辑只承认上述概念或范畴的对立而否认它们之间的同一。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具体探讨上述概念间的关系。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有些人说在2001年7月13日晚上22点10分之前是偶然的,之后就是必然的。这种说法好象是在说选举的时间成为这个事件是偶然和必然的界限了。我认为,关于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国是谁的问题上确实有一个由偶然到必然的转换过程,但决定这个转换的关键因素绝不是2001年7月13日晚上的那个时间,而是由其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认为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取决于事物是否发生。日常生活中人么是这样看待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当人们没有找到该事件全部发生的条件时,它的发生人们就认为是偶然的;当人们找到了该时间发生的全部条件时,它的发生人们就认为是必然的了。其实,我们说一个事件一旦发生了,它就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当人们找到了某件事情发生的全部条件时,该事件没有发生,那么没有发生这件事情就成为必然的了。所以,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问题在本质上还是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方面。我认为本质一定存在于现象之中,也就是说离开现象的本质是不存在的,离开现象的本质也是不存在的,但现象一定不会都是本质。由于事物总是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的,所以在一个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决定事物本质(同时也是现象的一个部分)的因素也是会变化的。比如,一个人的健康因受流感病毒侵袭而患病毒性感冒,这时流感病毒就是威胁该人健康的本质因素;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流感病毒被清除了,但这个人的肾脏又出现了衰竭的情况,这时问题的本质因素就由流感病毒转换成肾衰了,而且这个肾衰可能恰恰是由于治疗流感的药物所致。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唯物辩证法并不否定和排斥形式逻辑,但形式逻辑也确实存在着它在认识事物本质(运动与普遍联系)方面的局限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唯物辨证法实质上是人的思维洞察到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而进入到思维的高级状态,唯物辩证法绝不是人为的抽象和想象。正是事物自己的运动导致个别向一般的转换,现象向本质的转换以及偶然向必然的转换,只不过人的高级思维能够把握到这种客观事物自身的运动,并且能够正确地反映它罢了。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

列宁谈到辨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因为辩证法是对客观事实和客观真理的正确反映,由于客观事实和客观真理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在方面的数目上也是永远增加着的,所以对它们的正确反映当然也必然是活生生的和多方面的。在认识事物的变化及其本质方面,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以及形式逻辑的局限性就非常明显。所以列宁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人们在处理日常的一些简单的事情、一些变化较慢以及比较稳定的事情时,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和形式逻辑还是可以接近于事物自身性质的。比如,我们每天的作息时间的安排和日常工作计划和执行等。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复杂的事情、一些变化较快的事情以及一些不稳定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等)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的方法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甚至会给人们帮倒忙。比如,人们在处理像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事情,就不能按照形而上学的方法和形式逻辑的方法来处理,而必须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处理。

如果人们按照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的方法来处理这次经济危机,那就会比较简单。首先是要找出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美国的次级债;其次,给已经出现重大问题的美国参与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注资或核销坏账;第三,让一部分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是这样简单的措施能够解决这样复杂和快速演变的问题吗?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由次级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但没有消除,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在解决这次金融危机问题上,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采用的方法过于简单和基于表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像他们这样采用的头疼医疼、脚疼医脚的办法,如果处理简单的经济问题或许能够奏效,但处理像这样一次经过多年积累所造成的复杂的经济问题就完全无能为力了。最近,由于欧盟组织没有用正确的方法预计到危机对他们的影响,也遭受到沉重的打击,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如果人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首先,要用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详细分析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个种因素,并最终找到其最根本的原因,包括形成这次危机的初始原因以及演化的方式(这个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并且这些方面的因素还在继续增加着);其次,要在上述原因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对这次危机的未来演化方向和发展趋势有一个非常清晰和正确的判断(影响这个趋势的方面仍然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第三,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要及时制订出解决这次危机的措施和执行这些措施的方法和步骤;第四,要认真总结这次危机的历史教训,为人们以后的经济行为提供警示。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问题,世界各国领导人也开始集体研究和重视这个问题,并在全球的发展角度和国家利益的多个角度上开始思考这个复杂的、世界性的问题,并开始采取前所未有的一致的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次危机可以使人们再一次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重要性,我们将拭目以待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

[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überschwengliches(狄慈根)[305]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唯心主义就是僧侣主义。这是对的。但(“更确切些”和“除此而外”)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列宁在最后的两个自然段里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评价来进行比较的角度阐述了唯心主义的实质,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什么是哲学唯心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话是相当具有启发性的。

列宁的话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来源与辨证唯物主义的来源是一样的,即被列宁形象地描述为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之树。但哲学唯心主义却犯了一个大的错误,这个错误的实质就是它把来自于正确认识源泉的部分性质主观地认定为全部,它把来自于正确认识源泉的某一属性主观片面地夸大了,从而使自己的认识偏离了客观事物自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犯的错误则在于它只看到了事物的静止的一面或只承认事物的简单机械运动,完全没有看到或否认事物的复杂变化、转换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从而使自己也远离了客观事实。唯物辩证法之所以成为人类惟一正确认识事物、事物运动及其规律的方法,就是因为它始终要求与客观事物、事物运动及其规律保持一致性,它要求人们主观的反映永远要服从于客观事实。虽然这样做会使人们认识的路线曲折一些和需要一个过程(有时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或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使这些正确的认识甚至会暂时不符合人们的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和短期的利益,也要按照事物自身的性质来如实地反映它,辨证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也就在于此。

学习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

《谈谈辩证法问题》的心得体会

列宁认为,对于客观事物分为矛盾对立和联系统一的两部分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

这个科学的命题可以由科学的经验事实来予以证明。他列举了客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典型例证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列宁指出,所谓对立面的统一,就是说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既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倾向,又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和谐的特征。客观事物内部和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性。

针对哲学界对于发展(进化)的两种不同认识,列宁阐述了他的认识。他指出,一种认识认为发展只有量的积累和变化,只是量的增加或者减少。另一种认识认为,发展(进化)是由客观存在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驱动的。旧东西的死亡和新事物的诞生就充分说明了事物的发展不仅会表现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而且还呈现出质的规定性。

客观事物的统一是需要前提条件的、短暂的、特殊的;而客观事物的对立是无条件的、永恒的、一般的。换句话说,客观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而客观事物的运动却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一般现象,即商品交换现象。商品交换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萌芽。

科学的辩证法就应该像马克思一样从最简单、最一般、最本源的东西开始。因为最简单、最本源的个别会折射出一般,即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的具体不一的个别叠加抽象的结果就是一般;一般具体反映在每一个个别之中。个别和个别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个别总是一般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完全反应一般。由此可见,现象(个别)和本质(一般)是又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

所以,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都普遍存在着辩证法。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运动的、联系的、全面的辩证法规律并没有被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的(列宁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发现。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仅仅停留在自然界,而不能看到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本身也具有辩证法的本质特性。因为他们未能看到认识本身是不断发展、不断地去观察客观存在、不断地去接近客观存在,主观和客观无限趋近的过程。 在辨证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者是将认识的某一方面无限夸大,以致于到了脱离物质现实的程度,绝对神话了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唯心主义者都是和尚或者尼姑。因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迷信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特性,而看不到它另一对立的方面或特征。

同时,列宁指出,也必须承认哲学唯心主义的历史作用,正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活动使唯物主义者认识到了通往辨证认识客观事物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的正确道路。 因为人的认识活动从宏观总体上看,是曲折前进和螺旋上升的。可是具体到每一微观的细小方面,却又是直线可分的。认识活动的这种总体是曲线,具体是直线的特征很容易诱导人们走上僧侣式的绝对、片面、静止之歧路。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本源是思维的刻板僵化、直线片面。列宁打比方说,如果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那么这朵花也是结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这一句话真切地反映了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哲学唯心主义作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种现象,具有某种存在的必然性,为唯物主义辩证认识论的出现做了必要的铺垫。唯物主义正是在扬弃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发现了科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辨证法。

推荐第9篇:第二讲 哲学部分《谈谈辩证法问题》

第二讲

哲学部分

第四篇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阐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的实质和核心,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理解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把握两种发展观的本质区别;领会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掌握认识的辩证本质,领会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2、难点:列宁关于认识的辩证本质的论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领会事物、认识的矛盾本性,把握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自觉地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

[学时] 4学时

一、应知知识

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应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掌握认识的辩证本质,领会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二、知识、能力拓展方面

把握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自觉地学会运用矛

盾分析方法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

一、中心思想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长期研究辩证法的总结。全文20个自然段。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本性,论述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露和批评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和阶级根源。

二、背景介绍

1、列宁生平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地位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

列宁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

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

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列宁去世后,苏联政府为了纪念列宁,在莫斯科的红场建造列宁墓并将列宁的遗体保存在水晶棺内供瞻仰。近年来俄罗斯科学院等机构提出将列宁的遗体迁出红场下葬,并得到了部分议会议员的支持。但这一提议同时也遭到包括普京等人的反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合称,简称马列主义。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并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2、《谈谈辩证法问题》的写作背景

本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1915年。 1914年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无产阶级政党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面临许多新问题。第二国际大多数党背叛《巴尔塞宣言》,堕落成为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沙文主义的党。一些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为了替自己政治的堕落辩解,他们用

诡辩冒充唯物辩证法,抹煞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欺骗工人参加战争为帝国主义卖命。

列宁为了从理论上批判和揭露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的诡辩论及其思维方法,阅读了大量有关辩证法的著作,并且做了大量笔记。

这些笔记整理汇编后以《哲学笔记》为书名出版。《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哲学笔记》中的一部分,和《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专门论述辩证法学说的上下篇。

上篇即《辩证法的要素》是讲构成辩证法本身的基本内容,列宁在概括十六要素的实质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的”。作为下篇《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对这个核心的说明和发挥。该文即是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要求,也是当时俄国革命运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但是没有完成系统阐述辩证法理论的夙愿。列宁通过一系列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读,准确的把握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对辩证法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该文就是这一理论努力的成果之一。

3、《谈谈辩证法问题》的地位与意义

(一)科学价值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思想武器。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精确地阐明了对立统

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次指明了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第一次揭示了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

其次,第一次论述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本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学说;第一次从论识论和阶级利益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第三、列宁彻底清算了社会沙文主义的理论根据的反科学性,指出诡辩论的形而上学实质,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二)现实意义

当前学习《谈谈辩证法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三、逻辑结构

全文20个自然段,可分为二个方面来把握:

1、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1—§12)

2、阐述认识的辩证本质,论证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3—§20) [原文精读]

一、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1—§12)

1、提出命题(§1.1)

列宁开宗明义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所谓‚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就客观辩证法而言的,意思是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所

谓‚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这是就主观辩证法而言的,意思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认识它的内部矛盾,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列宁认为,两个对立面的统一物是事物的主要特点或特征,因此,它就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列宁的这一思想是他联系革命实践研究辩证法所得成果的结晶,也是考察哲学史,批评地继承和发展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产物。列宁指出,黑格尔主义的实质也是在于把事物看成矛盾,但不同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思想首次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作了表述。他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2、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列宁主要是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发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1)、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1—§7) 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之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独立统一体,矛盾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法,也是认识的内容和认识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的、普遍的,世界就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列宁还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体事实说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着矛盾,矛盾就是世界,矛盾就是思想。

列宁不反对举例子,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并通过特殊表现出来,可以用实例通俗化地证明一般理论。但是他反对用实例代替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人们采取客观主义、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是区分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8--§9)

首先,列宁指出,哲学上的矛盾概念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的方面既分又合,既斗争又同一,构成了矛盾。其次,列宁还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由于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事物的一切发展过程都是自己的运动,要把它当作对立面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是质变,但从发展的总体上来看,对立面的双方不可分割,矛盾的统一是矛盾斗争的前提和结果,没有矛盾的统一就没有斗争。对立面的既对立有统一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形而上学把事物发展看作是数量上的增减,简单的重复,否认质变,否认‚自我运动‛,认为发展变化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的钥匙(§10)

无论是量变质变规律还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有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引起的,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把握了对立统一规律,就可以正确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掌握了对立统一规律,也就从本质上抓住了辩证法。这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分水岭(§11—§12)

列宁在进一步论述对立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是否承认相对和绝对的辨证关系是区别辩证法和主观主义即

怀疑论、诡辩论的分水岭。诡辩论和怀疑论都是否认绝对的相对主义,是形而上学绝对化和片面性的表现形态。

二、阐述认识的辩证本质,论证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3—§20)

列宁在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后,进一步阐发了对立统一规律也是人们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的核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1、唯物辨证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13)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人们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科学地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两重性入手,进一步分析劳动的两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价值。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表现为私人劳动,抽象劳动表现为社会劳动。这便形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里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和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深刻矛盾。紧接着马克思分析了价值形态的矛盾运动和货币的产生、发展及其向资本的转化过程,这样,马克思就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认为,马克思这种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的正确

方法。

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的分析,我们看到,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而且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因此,矛盾分析法应当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列宁说:‚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

2、任何命题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14—§15) 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人们认识事物或研究人类认识的成果,都必须应用辩证法。这是因为一切事物以及反映它们的每一个命题都包含着矛盾,包含着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

(1)列宁通过三个简单命题着重对其中包含的个别和一般的辨证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①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个别不能脱离一般,另一方面,一般也不能离开个别。列宁以‚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哈巴狗是狗‛等命题为例,提出一般就存在于个别之中,伊万是人的个别,哈巴狗是狗的个别,但伊万又有人的一般属性,哈巴狗又有狗的一般属性。通过千千万万的个别就可以抓住一般的属性。正如列宁所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就是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之中有共性,二者‚相依而存在‛。

②个别和一般具有差别性

列宁指出:‚任何一般都是个别(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只是一般中的一部分,而且一般不是个别的简单的总和,而是对个别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所以一般比个别更本质、更深刻、更普通。

③个别和一般可以相互转化

列宁指出:‚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这就是说,个别和一般除了相互联系和区别,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因为在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和外界隔绝的个别事件是不存在的。个别总要通过一般,把同类事物中的许多个别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同时,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的个别事物,通过千万次的相互转化,又把这一类的个别同另一类的个别联系起来,同属于一个更普遍的联系之网。这种个别与个别、个别与一般的相互转化,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本性,可见,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又包含了联系的必然性。列宁指出:‚在这里已经有自然界的必然性、客观联系等等的因素、萌芽、概念了。‛

(2)列宁认为任何一个命题不仅包含个别与一般的辩证法,还包含着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例如说‚伊万是人‛这个命题,已经把伊万的年龄、性别、高矮等偶然的、非本质的特征与‚人‛这个必然的、本质特征区分开来了。‚伊万是人‛这个命题就是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对立统一。

正因为在一切最简单的命题中都可以发现辩证法的‚一切要素的萌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所以列宁得出结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人类认识史的辩证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16—§18)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而认识的辩证法又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人类认识发展史以及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必然呈现出一个近似螺旋式的曲线。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辩证法的集中体现,由此,列宁以哲学史为例证明了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就是按照辩证法规律辩证发展的。

列宁指出,在哲学史上,把认识看成是‚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并不始于马克思、黑格尔和福尔克曼早就‚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只不过他们不可能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科学地总结认识史而已。接着,列宁依据唯物辩证法,勾画出了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四个圆圈,用以哲学史发展的辩证过程。列宁指出:

‚古代:从德谟克利特到柏拉图以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文艺复兴时代:笛卡儿对伽桑狄(斯宾诺莎?)。近代: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莱、休谟、康德)。 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

这四个圆圈不仅揭示出各个时代哲学思想发展的辩证过程,而且可以从中看到整个哲学发展的辩证图景。哲学发展史同整个人类认识过程一样,它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呈现出螺旋式地向前发展的。

①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圆圈,是从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到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再到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

②文艺复兴时代哲学发展是第二个圆圈,它是从笛卡儿的唯理论到伽桑狄的经验论,再到斯宾诺莎的唯理论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近代哲学发展是第三个圆圈,它是从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可知论,经过休谟和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再到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的辩证发展过程。

④哲学发展的第四个圆圈,是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经过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然后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如果仅就哲学发展史的全过程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如霍尔巴赫)、再到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思格斯)。从辩证法的发展看,也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如赫拉克利特)、唯心辩证法(黑格尔)、再到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这就说明,无论是唯物论还是辩证法,都不是形而上学式的直线前进,而是辩证地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因此,列宁指出:‚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之否定’),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

紧接着列宁论述了认识的过程性、全面性、曲折性,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进一步证实了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三)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19—§20) 列宁在全文最后两段,根据认识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1、认识论根源

列宁指出,由于人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典线,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深化、反复发展的过程。如果把这曲线中的任何一个部分、一个片断,夸大成为独立的完整的直线,就会把人们引向唯心主义。‚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2、阶级根源

列宁还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阶段根源是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当人们把直线性和片面性的认识,死板性和僵化性的看法,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唯心主义哲学时,‚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就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阶级根源。

3、唯心主义历史地位

列宁生动形象地把人类认识比作一棵大树,而唯心主义就是生长在这棵大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就是说,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的根基就是认识论、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产生出来。所以它是人类之树上开放出来的一朵花。但由于唯心主义只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某个片断,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因而把这个片断夸大到脱离物质,变成神化了绝对,这就从根本上歪曲了客观世界本身。因此,哲学唯心主义既不能科学解释世界,也不能有效改造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曲不结果实之花‛。

关注我国哲学界近几年来关于认识的真理性的研究。

1、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

2、为什么说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学习《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有何重要意义?

推荐第10篇:谈谈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而联系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他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另外,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综上三点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习哲学则不可不知辩证法。只有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对辩证法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概念,才能更好地学习哲学。

辩证法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些对我们为人处世的智慧影响颇深。辩证法对现实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谈谈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他教会人们如何巧妙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为人处世。事物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而正确认识事物改造客观世界则是主观性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在这里,唯物辩证法包括了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了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从活生生的现实具体事务出发,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从中抽象出反映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概念和范畴。“在通晓概念的本性上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的艺术。”列宁如是说。我们对事物进行概念性的把握。通过这些概念构成对事物系统的认识。在这系统的认识中,我们可以根据概念的运动和转化来全面、近似地把握对象。这与马克思提到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因此,灵活地运用辩证法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概念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对象的一个方式,应该灵活运用,不然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和绝对主义,思想僵化。

比如,处理问题时,就应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正确认识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在实际中,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变化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也并非任何时候都要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法本身就具有反思的特质,而非一成不变的知识,我们应该灵活运用。

以上两段讲的是灵活运用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除此外,辩证法亦指出事物具有具有共性,因此区别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科学合理地运用事物的个性与共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就要求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既要有策略的灵活性,更要有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学习与生活中实践固然重要,然而没有理论联系实践,则实践易出大方向上的错误。因此学习中定要认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

现实生活中,我们于不自觉间自觉应用辩证法指导生活,内化辩证法于学习生活之中,则可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勇于开拓、勇于创新。而非墨守成规,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觉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才能灵活运用辩证法恰当解决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对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正确认识;对质量变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认识。

最后,从大处来说,正确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灵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

第11篇:读《谈谈辩证法的问题》有感(张怡航原创)

读《谈谈辩证法的问题》有感(张怡航原创)

近日读了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领悟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有几处疑问。谈谈读后的感想,就让我先从列宁当时的写作背景说起。

1914年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无产阶级正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面临许多新问题。第二国际大多数党背叛《巴尔塞宣言》,堕落成为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沙文主义的党。一些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为了替自己政治的堕落辩解,用诡辩冒充唯物辩证法,抹煞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欺骗工人参加战争为帝国主义卖命。

列宁为了从理论上评判和揭露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的诡辩论及其思维方法,阅读了大量有关辩证法的著作,并且做了大量笔记。这些笔记整理汇编后以《哲学笔记》为书名出版。《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列宁在瑞士侨居期间写作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完成于1915年。篇幅不大,但内容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深刻,是带有提纲性的文章。它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列宁对于辩证法的实质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法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成果。列宁在这一时期致力于辩证法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革命斗争所面临的迫切的理论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为了深化和发展唯物主义辩证法这门科学。 本文主要阐释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辩证法的实质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文中原话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辩证法之所以成为辩证法,其最主要的特征或实质实在对立同一中把握对立面,即发现矛盾、研究矛盾、把握矛盾。列宁所提到的关于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特性,毛泽东在后来的《矛盾论》中也多次引用过。

第二,阐释了发展的两种观点,并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做出评价。第一种,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这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也叫庸俗进化论。第一种观点的动因、泉源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平滑的进化过程,这是对发展的窒息。因此列宁认为这是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发展观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发展观。列宁认为这种观点是活生生的,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也就是说,事物的对立面的渗透、贯穿、转化、统一等都是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刻不停、永不止境地变化的,事物也因此而时时刻刻地变化着、发展着,因此说第二种关于发展的观点是动态的,“活生生”的。 第三,也是全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即辩证法就是认识论。文中原句为:“可见,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很像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胚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化、相互联系。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在这里,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为什么说认识必然是对立统一的?为什么又说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首先,认识是外界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根据上面第一点所提到的辩证法的实质,事物又是对立面的统一,因此认识也必然是对立统一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是判断,判断中则包含个别与一般、必然与偶然、本质与非本质的辩证关系,因此辩证法也就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我想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两个问题。

第四,阐释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把僧侣主义,即唯心主义,更确切的说是哲学唯心主义,比作一朵无实花,即不能结出果实、不能认识真理的花,但却生长在人类历史这棵活树上,说明它是有认识论的根源的。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原文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独立的完整的直线”。更形象地说,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单独拿出来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产生的。因此,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扭曲,但不能否认,它确实是有认识论的根源的。

文章第一部分谈到辩证法实质中的“矛盾着的部分”,就是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部分。由此可见,文章也集中阐述了矛盾的地位。以本文以及我曾经阅读过的一些这方面的有关书籍为依据,在自己的理解上,我在这里把事物的内在矛盾谈得更详尽一些。

首先,矛盾揭示了事物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具有自己的内部的矛盾。其次,矛盾是一切发展的内在动因。一方面,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分离,这叫做矛盾的斗争性;另一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转化,这叫做矛盾的同一性。此为辨证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通过自己内部对立方面,也就是内部矛盾的冲突和斗争。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暴露和解决的过程。不能解决矛盾,事物的发展就停滞不前,或者出现暂时的后退。再者,揭露矛盾,就有可能解决矛盾。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形而上学的方法不揭露矛盾,而要掩盖矛盾。最后,矛盾观点提供了理解辩证法的范畴和基本规律的钥匙,矛盾分析法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普遍适用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需要结合文章开头介绍的社会背景对此加以理解。在当时的阶级社会里,将现实世界加以扭曲的唯心主义却恰恰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是相违背的,所以,他们歪曲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的理论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因此,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地宣扬、推崇唯心主义,把它法定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阶级根源。

另外,我认为文中的比喻用的非常形象。 “认识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 一串圆圈、螺旋曲线等都形象地将认识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特性表现出来了。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则代表了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等不完整的,残缺的一部分。将片段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则对应“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这条完整的直线就是唯心主义,或者按原文的话说“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到,唯心主义确实是有认识论根源的。

除此之外,我依然有一些疑问没能弄明白,为什么“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在查阅一些资料之后,我可以知道“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在于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但是我并没有理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哲学唯心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矛盾,希望老师能给予提示和指点,谢谢!

10经济系国贸二班 2011年5月1日

第12篇:《辩证法随谈》读后感

《辩证法随谈》读后感

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靠实践解决问题,用经验推动工作。

(摘自2000年3月1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之“经验”

最近我拜读了李瑞环的《辩证法随谈》,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对于自身的修养也有很大提高。

李瑞环的讲话和著作人们喜欢听喜欢看,因为他贴近实际贴近人民,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有问题,有思考,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给人以帮助,他说的话是真正出于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强烈的爱和责任感,而不是出于对自己利益患得患失的考虑,这一点我们要向李瑞环学习,要无私无畏,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宁可不要官。

李瑞环在谈到“经验”精辟地概括了: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靠实践解决问题,用经验推动工作。这也是邓小平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具体化。我们的企业以化工生产为基础,因此要谋求发展,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作经验,而获得这些大多来自于生产实践。对于我们刚刚离开校园不久的大学生来讲,理论知识是有的,可是生产实践经验就不及老师傅了,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端正自己的态度,从小学生做起,虚心向老师傅学习,通过实践掌握工作经验,反过来再运用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指导生产和工作。完成这样的一个循环,需要大量的生产实践,从实践中归纳总结,找出问题和规律,这个是不能光靠空想,空说就能做到的。

李瑞环在谈“经验“这一话题时,也指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务实精神,没有务实的精神就不能脚踏实地地工作,就不能掌握丰富的工作经验,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了。

通过学习李瑞环的《辩证法随谈》,我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素质,就像给思想境界打开了一扇门,他为我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指给我正确的行为准则。我会全心全意努力工作,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和工作经验,为企业的再次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3篇:辩证法

辩证法作业

王宝林

21世纪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发展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产生。环境问题使人类文明不能永恒发展,而是在孕育这些文明的故乡走向衰落和覆灭。在以前人们主要依赖自然而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自然界的自发调节作用抵消了许多不利的环境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仍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具体的环境问题包括人口膨胀、能源危机、森林面积锐减、土地严重荒漠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淡水资源日益枯竭、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出现频繁等十大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总人口约为13.4亿,并且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急剧上升。庞大的人口队伍带来很多的问题。医疗保限和社会保险的收支不平横,政府不得不用现在年青人交的款来支付退休金,甚至还要动用财政收入。过去中国马路上最多的是自行车,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买了轿车,特别是大城市,交同拥堵的情况更严重了,越来越多的车,尾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多,现在都说要低炭化,越来越多的车和尾气污染我们的环境。现在的物价再涨,贫富差距在拉大。那些有钱人第一年资产一千万,几年过去了,以经变成了几千万了。没有钱的人,每个月都用光了,还要去借钱用。富人为什么会更富,穷人为什么会越穷。富人那么多钱自己用不了,为什么不多分一些给穷人。不是说中国大部分钱是掌握在少数富人手中。即然国家好的大环境让少部分富人掌握了大部份钱,富人更有义务和职责帮国家帮助那些贫穷的人。现在的农民工工资增加了,但是企业也招不到工人,这些增加工资以后也要计算入产品的成本。中国人口重多,有许多不同复杂的社会问题正显现出来。摆在面前的是如和处理好这些问题。

经济的逐步提高,能源危机逐渐凸显出来。中国向以“地大物博”、“资源丰盛”而自傲。 然而,1988年中国科学院的国情报告却昭示,中国的资源危机十分严重。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有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分母,其结论是: (1)中国是缺水大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地下水开采过量,用水浪费,供需问题十分突出。 (2)耕地贫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3)中国是贫林大国,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成熟林赤字采伐消耗,森林资源锐减趋势十分明显。 (4)中国是贫草大国,长期重用轻养,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草原,退化草原已达可利用草场的1/3。 (5)我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浪费程度惊人,目前我国对矿产的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矿业资源形势将会走向全面严峻。 总之,我国的资源总

- 1

辩证法作业

王宝林

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臭氧层的臭氧每损耗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2%。另外,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发各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角膜肿瘤等。其次,它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实验表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影响到部分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使农作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再次,它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直接引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体鱼类以及整个水生食物链的破坏。可见,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紫外辐射增强将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促使皮肤老化和病变。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一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我们要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能永远老是依赖物质要素的投入,而是要把它转向依

- 3

第14篇:辩证法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毫无疑问,在历史的进步过程中,科学技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GDP的概念也让人们得以重新衡量经济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程度。可持续发展当今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我们对科学技术往往运用不当而带来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人的生存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1 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作用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合理的运用,毫无疑问将推动社会的进步,推进可持续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但是如若运用不当,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莫大的消极作用。从消极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运用所引起的社会危机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在某种程度上,科学技术还成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桎梏。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它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锐减、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社会危机和负面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出版,书的开头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小镇,她说:这个城镇座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象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但是,人类闯进来以后,由于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一切都变了,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这些地方也是寂静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死亡。在屋沿下的雨水管中,在房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在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象雪花一样降落到屋顶、草坪、田地和小河上。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已使自已受害。因此,我们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要时刻牢记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建设而努力,为子孙后代造福,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辩证法的角度讲,良好的自然环境反过来也能让社会和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人类要真正驾驭科技这匹烈马,摆脱科技发展的二难的窘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困难重重,不仅受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重大影响,还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的深 [2][1]

层制约。

2.1 科技整合制约

科技和政治彼此强化,相互推进。强大的科技力量不仅昭示了经济实力,而且也可直接作为政治筹码,而强大的政治力量反过来又为进一步控制世界尖端科技创造了条件。科技政治化的结果加速了科技发展的失控,科学技术这匹烈马愈益难于驾驭。

2.2 文化观念的制约

一个事实是,现在的许多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观念,每种文化观念都有形成的历史背景,比如美国为维护他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可能在他自己意识到一些事情之后只是自己保护自己的环境,而继续对别国的环境破坏置之不理,只是在联合国开大会的时候对别国的环境问题进行批评,正如寂静的春天序言所讲的那样,自《寂静的春天》出版以来,仅农场用的农药就加倍到每年11 亿吨,危险的化学药品的生产增长了400%。我们自己禁止使用了一些农药,但我们仍然生产,然后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不仅使我们陷入一种以出卖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公害并从中获利的状态,而且也反映出了在对科学无国界观念的理解上的原则性错误—毒杀任何一个地方的食物链最终会导致所有的食物链中毒。

3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我们要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的社会作用,对科学技术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作辩证的理解。我们还应该在创新的时候加强对新的科学技术的风险和后果进行有效地评估,以达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爱因斯坦说过:“人类真正的进步的取得,依赖于发明创造的并不多,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像布兰代斯这样的人的良知良能。”[5]在1937 年9 月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又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我们都知道, 那种限制发展科学技术、从工业化中后退悲观主义观点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不可能放弃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去谈可持续。至少发达国家不可能放弃工业化的巨大成果和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发展中国家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通过发展来改变其贫困和落后的面貌。同样, 那种盲目赞美科技进步的乐观主义也是很可怕的。[5][5][4][3]既然科技负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人类的目标、人对自然的态度上,那么我们改变传统的观念, 树立起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思想, 充分发挥科技的正效应,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显得愈发重要。可持续发展向科学技术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互利共生的新目标, 要求把从系统整体中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到“ 人与自然” 的有机整体中, 用生态学整体性的观点看待科技的发展。因此, 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观已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树立起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新的科技观。

4 结语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抛弃的,因此,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求我们有很好的理论知道,因此中共十八大也提出我们必须把四位一体总布局升级为五位一体总布局,重视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科技创新实践和科技合理应用。努力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加快经济文化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最终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黄涛.科学技术价值探析[ 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04, (4) : 92

[2] [4]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美国, 1962

[3] 彭列汉, 潘建红.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J ].科学学研究, 2004, 22(5):

471- 475

[5] 杜卡斯.爱因斯坦谈人生[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61- 75

第15篇: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题目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研 131 班 学 号: 1314393009 姓 名: 赵慧凯 指导老师: 练新颜

二〇一四年四月

1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赵慧凯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学号1314393009)

摘要:在论述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通过分析国家相关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 阐明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进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和谐;人与自然;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古代,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存在、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集中在对自然界的看法上。主要分为:朦胧的自然意识、朴素的自然观、神秘主义自然观三种。随着以铁制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古代中国在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如古希腊、古埃及,但进入封建社会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超过欧洲,特别是公元3—6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的辩证法的自然观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元气说很盛行。宗教神学自然观在中世纪的整个欧洲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其发展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早期直截了当地宣扬和推崇盲目迷信;第二,盲目迷信披上了精致化了的哲学外衣;第三,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宗教神学自然观的依据;第四,宗教神学同暴政相结合。14-15世纪初,欧洲在逐渐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机械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后,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1]。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腹中脱胎出来,迅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生产中所应用的近代科学革命和发现、发明有三个明显特点:工具多是机械装置,生产中所解决的大量问题是力学问题,机械力学分门别类地分析和实验研究十十分突出,其他学科发展还不充分;分流行;近代科学技术所继承的古代科学遗产,主要是同力学相关的原理、定律,如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所谓自然界,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千姿百态、无限多样的[2]。根据能否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特征,可以把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划分为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两大类。自然界的物质虽然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各种物质形态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根据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区可分为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天然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包括整体性和稳定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的物质要素构成的结构和性能相统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3]。物质系统的整体性,首先反映了物质系统的整体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整体由部分组成,因此,整体中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影响整体的性质和 2

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性质和行为不同于孤立状态下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受到整体的支配和制约。

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象性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人对自然界具有先天的、本原的依赖性。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4]。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首要之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地球,实现人类永续发展。

1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人类的出现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但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并不处于特别优越的地位,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永恒的物质前提。人同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质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生命在发生、存续、终结的过程中,始终受自然的规定和制约,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造就了人类。

一、人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对象和资源。

四、自然界为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提供了原材料。人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内在标志,能动性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造就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本质原因。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实现的。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使自然变得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人在进行劳动之前,能够设定目标,规定一定的活动程序和方式、方法,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通过劳动引起外部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要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促进人类之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5]。由此,要求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要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和体现公平要求,既要体现代际公平,保证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和收入上的公平分配;还要体现代内公平,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二、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共同性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在达成全球共识类家园即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前提下,采取全球的联合行动才能成功。总体来说,这种发展观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是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有机统一。

2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6]。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3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7]。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8]。

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少代表发现,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 4

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同时,提供生态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也要求我们从实践上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农业领域小而分散的污染问题。对地方政府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作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

可以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足以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4未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到“十二五”末期,主要生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总体进入生态养护保育阶段;生态友好型经济成为主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区域内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形成1至2个国际性的会议休闲度假名区。

在不断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中要时刻走在时代前沿。坚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9]。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效益,立足首都经济和国际大都市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突出优势资源,发展服务型第一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坚持把融合化发展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融合互促[10]。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延伸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协作,共同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山区县之间的产业互补和整体发展;加强与城区乃至国内国际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在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中我们要不断完善。第一,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深山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生态系统和城镇人工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建设,并结合流域治理、矿区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继续建设首都生态屏障体系。加强涵养区水源生态建设。以保护区域内各种河流和水库为重点,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地表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和水库。开发节水设施,提高水利用率,发展节水产业。通过植树造林加强山区生态建设,扩大生态林规模。加强空间管制,特别是生态涵养区中的密云水库上游、官厅水库上游要禁止开发;加大禁牧力度,保护野生动物,防止违规采伐和非法开矿,形成全面的生态林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农田林网为主要内容加强浅山区生态建设。更替过熟林带,培育新生林带,健全农田林网。以公共绿地为基本内容加强城镇生态建设。继续以公园大型绿地为主体,以街道绿化为骨架,以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为基础,植树种草,增加绿地,美化环境。第二,积极创新生态与农村发展模式。建立若干个生态建设试验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和统筹安排生态建设。建立各个区县之间生态建设协调机制,促进生态链在涵养区以及更大的范围内良性循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生态系统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

5

生态环境共赢[11]。建设科学、完善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涵养区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水源建设补偿制度,制定扶植涵养区发展的经济援助政策,积极支持涵养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继续把涵养区“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三农”发展的投入与分配机制和全面建立城乡接轨的各项保障制度。遵循“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两大原则,通过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山区农民转行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林果业等富民产业,引导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第三,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源治理,以提高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再生资源比重,减少直接处理投资;建设垃圾填埋场以及粪便处理场,提高城镇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提高县城和重点乡镇范围内的社会单位及居民楼房垃圾袋装率和县城内垃圾分类率;建立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清洁农村,文明乡镇。限制或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实施有机农业工程。推广缓释肥,提倡农家肥和有机肥,改善施肥方式,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控制化肥施用量。扩大生物治虫农田范围,减少农药使用量。杜绝污水灌溉,推广可降解地膜,控制白色污染;实施绿色畜牧养殖工程,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监管;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源示范工程。第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促进涵养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环境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产业项目筛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严格限制不合指标的项目进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保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广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生产方式。逐步降低资源依赖型工业比重,增加企业污水处理、废弃物利用的费用投入。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建立农业循环经济链。以加工企业及相关服务组织为纽带,链接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家庭生活,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倡导科学消费方式。通过宣传教育、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鼓励使用绿色标志食品、环保标志产品和节能节水论证产品。倡导使用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使用量,并实施“全程管理、清洁高效”的措施;在农村减少使用薪柴秸秆等燃料,发展生物质工程,提倡使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继续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扩大太阳能杀虫灯的使用范围。第五,加快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发展聚落,通过生态移民、生产移民、生活移民等方式调整人口布局,推进农村人口向新城的集聚,坚持以环境友好型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空间集聚,构筑科学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集约发展经济,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经济集约增长。要努力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繁荣,国家昌盛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政治体制,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繁荣社会而奠定基础。

6

参考文献

[1]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 胜.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1(3).[2] 浦明霞.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N].新华日报 .2010,7,6.[3]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报告

[4] 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5]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3-24. [6] 黄选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甘肃环境与监测,2000,13(1):52-54. [7]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8] 宫希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J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 5) : 28-29.[9]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 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7-28.[10] 李昭新, 张敏.自然和谐、社会公正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J ]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 18(1) : 76.[11] 熊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J] .中国环保产业, 2004, ( 1) : 14. 7

第16篇:实践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历史背景

马克思于1845年在布鲁塞尔写成的一份研究性提纲。这是一份准备作进一步研究和写作的提纲,当时没打算付印,故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过。

1888年,恩格斯在为其《费尔巴哈论》单行本作修改时,翻检了马克思的遗稿,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一提纲。于是,恩格斯特把《提纲》作为《费尔巴哈论》的附录,第一次公诸于世。为了使读者对这个《提纲》更易理解,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的时候,曾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这个《提纲》加了标题《马克思论费尔巴哈》。现在这个标题是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据恩格斯给《费尔巴哈论》写的序言加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马克思为了详细制定他们的新观点而写的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一笔记,认为它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二主要内容

《提纲》共11条,不到1500字。一切观点和论述围绕“实践”展开。

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1、第1条:从实践出发,分析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

2、第2到9条:运用实践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3、第10到11条:注重实践特性,阐发新世界观的目标、性质和功能。

1、从实践出发,分析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第一条) (1)分析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成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费尔巴哈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不洁”的、实践活动中“我完全以自私的态度对待事物”。 “在自由知性之光中,对象象金刚石一样发出异样耀目的光辉,象水晶一样的清澈透明。”

2、运用实践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第二到九条) (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所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经院哲学(Scholaticism)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它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为信仰找合理的根据。因而其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鼹鼠有没有眼睛?”等等, 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 (3)把实践引入自然观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人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是在实践中同时完成的,实践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基础、中介和机制。离开了实践,就无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没有科学的自然观。

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是靠每个人学生、老师、管理者、服务者等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洪堡大学的前身是柏林大学,二战结束后改名为洪堡大学。洪堡大学成立于1810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由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的新学校,他希望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大学之母”。洪堡大学共出了二十七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3、注重实践特性,阐发新世界观(第十到十一条)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霍尔巴赫:人若想改变世界的秩序,那只不过是一个叮在马车车辕上却以为自己在指挥马车行进的苍蝇而已。

第17篇:辩证法否定之否定

四川大学研究生试卷

院(所) 材料学院

学号 2015223015094 姓名 肖富强 记分

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教师签名

考试时间 2016年 4月 30日

浅谈否定之否定

——自我完善

摘要:事物发展存在着三个阶段,分别是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阶段。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与方向,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是对自我的否定,但不是绝对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对旧事物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于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显现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文章从生产关系的变革、玉米的生长、水稻研究、俄国十月革命、鲁迅的“拿来主义”、升学、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了些许探讨,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中否定之否定的必要历程。

关键词:否定之否定;扬弃;螺旋式;生产关系;玉米;经济

一、内涵

唯物辩证法有着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1]。这三大规律都贯穿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其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无疑是这三条规律中最为特别的。它从螺旋式的运动方面揭示事物的辨证发展,以最普遍的形式总结出事物自身矛盾运动过程的全貌,它的作用要在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这一规律为人们把握事物由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及其辨证过程提供了较好的综合分析。

首先,万物内部都必然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事

1 物存在现状的主要因素,它明确肯定了这一事物的真实存在;否定因素则是促使现存事物状态发展和转变的一项因素,它破坏现存事物状态使之改变,甚至消失[2]。开始时肯定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否定因素居于次要地位。但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肯定和否定因素由于对立统一规律则会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一旦否定因素的作用由次要提升为主导因素时,事物就转变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自身的否定。此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扬弃。所以由肯定到否定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由否定发展到第二次否定时又达到了对立面的统一。恩格斯从事物发展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角度,把作为事物发展的第二次否定、第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看作是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核心[3]。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就是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第三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则必然会与第一阶段有着某些相似的特征,但发展的三个阶段经过了这两次否定,也就是经过了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事物,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发展。事物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自我否定而实现其自我完善的运动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与方向,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把事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此为前进性;每一次的否定周期都是开放性的,不存在否定的终点,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现象。而在应对性上或许会有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但经过一系列的曲折进步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事物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自我否定,同时自身也会被更高级的后一阶段作为目标再一次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运动过程就显现为一个周期性的,在更高阶段上重复相对旧阶段的某些特征状态,由此构成事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5]。

二、表现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处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6];后来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公有制则变成了发展生产力的枷锁,于是被废除而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又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此时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生产 2 力发展的桎梏,这就必然地产生出否定了自身的公有制。虽然同为公有制,但此时的公有制已不再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下的公有制,而是建立在更高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公有制,它对当前生产力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这种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更高级的公有制则充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玉米的生长过程也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动态向前发展过程[7]。首先,玉米作为种子,在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具备后,如适宜的土壤、适宜温度和水分,则玉米种子得到发展而表现为发芽。此时玉米本身被否定,取代它的是从它内部发芽生长起来的玉米植株,植株是对玉米的本质上的否定。植株经过生长、开花、结果,最后又长出玉米。玉米一旦成熟,植株渐渐枯萎,本身又被玉米否定,这就是否定之否定。作为结果表面上是又回到了玉米,但实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外表和以前的玉米相差无几,但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玉米的生长也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向前的发展过程。

袁隆平专家在不断重复汲取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相对较新的更加优质的水稻品种。这是对相对旧的水稻品种的否定,是相对新的品种代替了过去的品种,是一种不断重复的、前进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相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曾经出现过一个“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建立无产阶级的数学和天文学,建立无产阶级的新铁路。他们写道:“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将拉斐尔火葬,我们要把博物馆破坏,我们将艺术的花朵加以摧残。”因此文化派的否定则是绝对的否定,对于一切的切都持否定态度,其中没有任何东西保留、继承和发扬。这是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否定。它不同于辨证否定观,它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同时还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历史的车轮并不是只要彻底否定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的,而是需要批判继承,批判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1934年6月发表的《拿来主义》中严厉批判了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是有选择的拿,能为我们所用的拿,不卑不亢的拿。 3 “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师夷长技以制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文中将对旧宅子持不同态度的人分为了懦弱无能的孱头、全盘否定的昏蛋、欣然接受的废物和懂得取舍的扬弃者。显然,鲁迅对前三者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而大加赞赏了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扬弃者。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我们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再进入大学,这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过程。在小学时,老师对我们而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到了初中,我们渐渐不满足于老师教给的知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此外高中是初中的延伸,在高中对我们而言,没有太多自主的机会,于是我们向往自由。终于升入了大学,我们否定了高中的题海战术,否定了高中那早出晚归的辛苦作息,开始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安排作息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领域。但同样地,我们也保留了以前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就像无论在哪个阶段,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学习,虽然每一阶段的形式和内容都不同,但总体而言,我们是在不断成长的,只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成长的。

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在不断地盘旋上升。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增[8]。如果仅仅看GDP曲线,我们的前景一片大好,可是在这辉煌的背后却是无数惨重的代价。在过去我们的环境是优美的,可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我们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一定范围的环境代价内求发展。山区虽然贫穷落后,但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城市虽然高楼林立,但是交通拥堵,矛盾突出。但这一切都不是不应该出现,而是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肯定和否定,以达到结合各自的优点来创造出更适宜的条件。只有不断地进行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才能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感想

否定之否定规律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地位,它清楚地揭示了事物在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自我完 4 善的总趋势。相信在此规律的指导下,我们会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中各个阶段的肯定和否定因素,并能积极应对各种因素所带来的曲折或倒退。要始终相信:自我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自我的完善也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完成的。

参考文献

1.邹陆林.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数轴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3):44-46.2.杨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再思考[J].教学与研究, 2008(8):17-22.3.赵家祥.“否定之否定”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核心地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1(5):19-25.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M].哲学笔记, 1915(2):55.5.赵家祥.简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独有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1):40-45.6.唐正东.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 2011(6):3-14.7.孟庆仁.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J].烟台大学学报, 2006(3):250-253.8.宋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发展及其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 2014[6]:56-57 5

第18篇:辩证法论文

辩证为基,数学为楼

——浅论数学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是根据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按照古希腊数学哲学的观点, 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的属性是正义,数目的属性是灵魂、理性或机遇,其他事物也能用数来表示。无限是偶数,把偶数拿来用奇数限定,就会赋予事物以无限性。万物都是成双的, 任何对偶的事物皆可以平分。计算两部分的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因为这种两两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但是,如果增加到奇数,平分就成为有限,就会使无限的二分终结。数学源自实物的实性,而数学方法是进人哲学殿堂的阶梯,是认识理想世界的准备工具。最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为解释宇宙生成而去研究数学,并从数学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数学研究抽象概念,一切对象均由整数组成,数乃宇宙的要素。古今中外,自然哲学流派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宇宙生成这一中心问题,力图在数学中寻求宇宙生成的圆满答案。

数学与哲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历史上,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同是柏拉图学派的门徒,柏拉图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生,阿波罗尼斯曾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和欧几里德的门徒相处很久。这些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在思想上、学术研究中相互影响,在同一时期使得数学和哲学都发展到各自的高峰。从毕达哥拉斯的自然哲学、机械决定论到逻辑实证主义都表明,数学确实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方法和内容。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精神,数学在今天已渗透到以前由权威、习惯、传统、风俗所统治的领域,并且逐步取代它们而成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南。有些数学成果,如非欧几何、哥德里定理,对人类的真理观、时空观、伦理观乃至人生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无处不存在着对立统一,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要求人们全面地看问题,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具有其独特的内部规律,不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得出的观点必然是主观主义的。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

数学所反映的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同样也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内容。如:正数与负数,实数与虚数,乘法与除法,微分与积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是数学整体性的具体体现。事实上,数学整体性是一系列繁简不

一、层次不同的具体数目和形体关系的内容,按一定逻辑和顺序组成的严密知识体系。强调数学的整体性,就是要使人们的头脑反映这种数学的整体性,使客观的东西逐步地变成主观的东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地看问题,对外界事物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用丰富的想象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发挥智力的独创性,形成思维的完整结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也给我们以方法论的指导。认识论把科学研究奠定到了实证即实验的基础上,认为科学必须是经过对经验的排列和归纳才能获得。思辨与实证、想象与逻辑、直觉与知觉、抽象与具体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辩证法的主导思想,只有把彼此对立的概念、思想、方法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诸多全新的科学概念、思想和独特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还认为,科学认识应奠定在实践基础之上,实践是创立理论、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基础与标准。要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就必须在科学认识过程的实践基础上,把观察和假说、实践和理论、归纳和演绎辩证地统一起来。科学真理既不能按现存的理论来判断,也不能按人数的多寡来表决。

在人类构筑的庞大的精神财富宝库中,数学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傅立叶级数使人们对音频的把握更加清楚,为创造各种优美的乐曲提供了可能;几何学成为西方近代画家的必修基

础课;散文大师着力体会数学的简洁明快及数学风格;文艺创作从模糊数学、实变论吸取指导思想和方法,而这些仅仅是数学成功应用的一朵奇葩。科学发展到今天,数学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应用数学的理论、概念、手段和技巧,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量和量变的分析、描述、计算和推导,找出其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形式以及发展变化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将理论模型付诸实际,检验其符合程度,并根据检验结果修正和完善模型。这一切都建立在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七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 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才能获得促进人类进步和幸福的数学成果。

第19篇: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篇1:《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

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

9、勇于追求。

【篇2:谈谈方法读后感】

世界上有许多哲学家在数学上颇有成就,如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的莱布尼兹。而欧洲近代哲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的笛卡尔也是这样一位即在数学有在哲学上成为佼佼者的人物。

笛卡尔在他的《谈谈方法》一书中说到,要认识真理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笛卡尔认为,人们的意见之所以不同,只是由于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运用我们的思想。将其观点归纳起来,便是单有良好的心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的应用它。笛卡尔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产生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笛卡尔在《方法论》中谈到:我觉得我有很大的幸运,从青年时代以来,就发现了某些途径,引导我做了一些思考,获得了一些公理。在一次沉思时,笛卡尔看到一只苍蝇在天花板上爬,他便想如果知道了苍蝇与相邻两个墙壁的距离间的关系,就能描述它在天花板上的路线了。这,就是解析几何的萌芽。而这种萌芽的诞生,正是由于笛卡尔从小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体现,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接触一样事物,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有益的考察,才能抓住其精髓。

笛卡尔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与行为守则,笛卡尔长期致力于寻找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意义适用性的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

1、不把任何没有明确认知的东西当作真的;

2、将难题划分为细小的部分解决;

3、从最容易的对象上升到最难的部分;

4、将一切情形都列举出来。我认为,以上四点关于方法的论断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和启示。首先,第一点告诉了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阐明了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极端重要性;其次,第二点和第三点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中的重要的,但却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最后,第四点强调了对待问题的严谨性,只有分条列出之后,我们才能充分认识问题、把握问题。1619年,笛卡尔在他自己的方法论的指导下,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它可能用一种一般的方法解决所有与量有关的领域中的问题,不论这种量是数值还是连续的。这正是他发明解析几何的方法。另外,在笛卡尔的著作《方法论》中还总结了三点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守则:

1、服从法律和习惯;

2、在行动上要尽可能做到最坚强、最果断;

3、始终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即相信除了我们的思想以外,没有一件东西完全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虽然其中的第三点有其作为二元论者的消极一面,但就一二点来说,它是积极的,尤其是第二点。如过我们行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话,我们就会丧失很多东西。相反,如果我们果断的处理事情,果断的反应,则我们就能够把握住许多东西。

笛卡尔还提到,为了给科学打下牢固基础,必须破除固有的意见。我们需要善于合理正确的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旧的思想终究会被新思想所取代。而我们,就必须对就思想保有一定的批判继承性,科学发展其新思想、新方法,开拓视野。

恩格斯对笛卡尔作出了如下的评价: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积分与积分也就立即变成了必须。我想,这是对笛卡尔最公正的评价了。虽然,笛卡尔是一个企图在唯心论和唯物论中起平衡作用的二元论者,尽管他努力的论证上帝是存在的。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仅仅是我们在数学中大量运用的解析几何方法,而且还有他所提供的方法论——我们学习的法宝。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一句话在笛卡尔身上是在明白不过的验证了一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就应该学习笛卡尔的这种方法。

【篇3:谈谈方法读后感作文】

在笛卡尔的《谈谈方法》中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体现的笛卡尔的聪明绝对是超出前者百倍。同怀疑论一样笛卡尔也去尝试怀疑一切,但他却特别指出,自己并不能怀疑自己在怀疑这个事实,这也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命题我思故我在的条件。

人的认识可靠吗?为什么不是一个强大意志的大骗局?如果你没出过国,会不会根本没有美国韩国。这些只是被虚构的存在,是我们的政府正在欺骗我们。就算是你出过国,也会不会没有火星水星,只是政府联合起来一种以所谓发射探测器为名的骗钱的手段。当然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不会有这种事发生。那么一下这种情况呢?你其实是在出生时候就死了,科学家救了你的脑子(只有脑子)他们把你的脑子放在装了营养物质的容器里,保持它的鲜活,然后拿来做实验,红色的导线是传导视觉信号,蓝色的传导听觉信号,白色味觉,黄色触觉,你没发觉到只是因为你从小便是如此,你的人生其实只是一场试验。那么你真的能相信你的感觉吗?所以,知识不可信,感觉不可信,逻辑不可信,抽丝剥茧般地剔除之后,最终剩下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我除了自己正在思考这件事没有任何事情是能够确切认识到的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不能否认的。而思考,却正是我存在(suis)的证据。只有存在,才能思考,这便是这个论断的内在逻辑。

关于这个观点的解释,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好像害怕人们没能理解这句话,所以就极力的解释。甚至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中国人对存在的理解,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容易把存在理解成为占有某时空。的确,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些难度。拉丁语系中的系动词,在中华语系中并不存在。但中国人的存在观点倾向于占有空间的存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认同,我们可以看看老子的有的概念,是与无相对的有。这个有难道不比西方人更倾向于施加影响、表现特性特点的存在更具有普遍意义吗?而且,在中国对外开放这么长时间后,中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甚至现在来讲,存在这个词甚至已经有了借代用法名词的意味,听人说道:像雅典娜之于星矢一般的存在,像夜礼服假面之于美少女战士的存在云云,这种说法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是很晦涩的语言了。所以说,存在的外延正在不断增加。

当然还是要向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致敬,也正是他们的这种一丝不苟,才使得西方的思想如此真实、没有扭曲地被中国人理解。

关于上帝,也即是神。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笛卡尔的神存在的论断,却不像我思故我在那样坚实。这一点,其本身也是违反笛卡尔方法论的。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甚至不如怀疑主义思考得那般深刻。

神的属性即是完满。笛卡尔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比自己更加的完满都来自于神。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以此就可以了解神所具有的完满。我觉得在笛卡尔证明神存在的论证中,有些地方并不严密。诚然,我们的确能看到自己的不完满,但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通过跟神这个完满的存在相比较而得出的。而可能只需要另外一种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就像乙比甲活得久,丙又比乙活得久,很容易就猜想有人能比丙活得更久,进而推想,另外一个人比前面所有人都活得久。这样长生不死的概念,也就很容易得到。而长生不死不是人所具有的完满,但这种完满(如前所述)是人自己推得的。所以就是凭借相类似的方法,人们获得了比自己更加完满的概念。这就说明,笛卡尔引入上帝的概念是有违自己方法论的。可能有人反驳说就算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也是从上帝那儿学习的,那么我问,当我们目前还没有确信上帝存在,只知道自己在思考的情况下,如果去假设人连着一点的归纳和演绎的能力都没有,与假设上帝不存在的观点相比,哪个更荒唐,哪个更符合我们认识的常理?当然是人有着归纳和演绎的能力更是人信服、更加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或者,换句话说,我现在提出的这种论点是与笛卡尔论证互斥的一种可能,我不能通过笛卡尔的逻辑来论证这种新观点的错误,笛卡尔如何通过自己的逻辑论证自身的正确?所以,在我看来,笛卡尔学术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并非必须的。既然上帝这个概念的是非必须的,那么根据笛卡尔自己的第一规则,这个观点也是不能轻率认同的。

【篇4: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方法》全称《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我是经过我们的数据库老师朱树人老师的介绍才得知这本书,选择这本书继续深读,就是因为它比较好读懂同时篇幅比较短。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书,真正介绍到笛卡尔本人的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只有60页之多,这本书一开始大致介绍了笛卡尔的生平及其哲学,之后总共分为六部分来介绍笔者的想法。之所以会选择容易读懂的,是因为我不认为连理解都困难的著作能使我产生许多真正独立的思考,恐怕读书笔记也只能是沿用别人的观点似懂非懂地写就,便于理解的著作才能让我自由自在地思考。另外之所以选择篇幅短小的,是因为我的水平有限,阅读速度不能够很快,在有限的时间里,较短篇幅的作品能让我读得更加细致、理解得更全面。

了解一位作家的思想著作,如果不对作者生平做一些简单了解,难免会在理解他的思想上存在一些困扰。笛卡儿(1596~1650),是一位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谈谈方法》(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1641年发表《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发表《哲学原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

读罢此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笔者-笛卡尔那种严谨,怀疑的精神,尤其是是的第四部分,谈到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我们也终于接触到了笛卡尔式的怀疑,笛卡尔使用了怀疑一切的方法,把一切都拿来怀疑,都认为不是真的,最后发现,只有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所以,我思,所以我是或者说我思故我在的结论产生了,这也是他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罗素谈到这段文字是笛卡尔的认识论的核心,包含着他的哲学中最重要之点。笛卡尔以后的哲学家都注重认识论,其所以如此主要由于笛卡尔。

这里要说明的是,笛卡尔彻底的怀疑并不同于怀疑论者为了怀疑而怀疑的做法。拿最典型的怀疑论来说,它们像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不能认识、即使能认识事物也不能传达给别人这样的典型结论在笛卡尔这里是没有被采纳的,最明显不过就是笛卡尔显然认为我们是可以通过理性认识事物的。接着,笛卡尔提出了自己的两条条标准:凡是我认为十分清楚、及其分明地理解的,都是真的,认识外界事物不能靠感官,必须靠精神。这两条也充分体现出了他的理性主义。接着他认为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完美的,那么既然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必然就有完美的存在,而且被创造物的性质不可能比创造者更完美,于是,他的第二条结论神的存在就被证明了。但是有时候,却会觉得笛卡尔是不是懦弱了?笛卡尔是懦弱还是谨慎?要知道,给一个历史人物的人格下结论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不像赞成或反对其观点那么简单明确,总会或多或少有些顾虑和主观,但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主观和武断而误判一个人。首先,我必须要怀着一种历史的同情心,假定笛卡尔及描述他的人是拥有健全理智并且是诚实的,那么我便可以从他的文字里和别人对他的描述里找到线索,否则这一切都无法进行。

即使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依然看到了不同的评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述道,笛卡尔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不希望惹麻烦、他一直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会员,而且这些还只是比较温和的说法罢了。但是《谈谈方法》中译本的译者王太庆则在序中写道,一般认为他胆怯的证据,其实只足以说明宗教顽固势力的淫威还大、笛卡尔心里明白,他要爆破的是一个关键性枢纽,怎么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呢?。这似乎就像笛卡尔说的,即使才智极为优秀的人也会出现分歧,那么不如我自己用理性通过怀疑一切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

谈古是为了论今,我们阅读前人的著述如果仅仅是为了知道和了解,那么这样的阅读便少了一份反思和提炼。所以,在这一段里我想和大家谈谈这本书对今天的启示是什么?我想就两点来说说。

第一,是方法上的启示。《谈谈方法》谈的是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应该说,这四条规则是确实能够带给我们正确指引的。无论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还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或者是分门别类、严谨考察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的自然科学得以迅猛发展,其背后所依靠的就是这正确方法论的指引。

第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中世纪的哲学里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我们作为地球上主人翁的意识更是薄弱,我们把一切都依赖于神,期望依靠自己的诚忱,换取上帝的赞许,带来死后的荣耀。而笛卡尔率先带给我们这种依赖自己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理性去发掘真理,而不是依赖教会。笛卡尔很让人敬佩的一点在于,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一个人去改变这个世界,去让所有人的主体性意识在短时间内提高,但是他可以跳出这个世界,以一种观众的姿态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当然也符合他的二元论,形体虽然活在这里,但是灵魂可以独善。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用自己的行动开创了一个时代。《谈谈方法》是他的排头兵,虽然写得很谨慎,但我们已经能够从中嗅出他心中的那团热情,那种希望摆脱经院哲学的强烈愿望。是笛卡尔带我们走出了中世纪,来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让我们得以氤氲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风月无千古,情怀自浅深,亘古不变的是已经尘封的历史,悬而未决的是今人的评判与论述。我想笛卡尔是不会忌讳别人评价他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最清楚他的人就是他自己,别人的评论对于他都是别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笛卡尔,不管是赞美他,或是批评他,请都保持着一份对历史,对古人的尊重和敬畏,静下心来,微笑着阅读这位哲人,这位才华横溢的哲人。清风起处,他衣袂飘飘,卷过岁月的沧桑。

第20篇:谈谈城环境污染问题

精细化工与城市生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国内外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精细化学品及专用化学品定义及分类

众所周知,精细化工即精细化学工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至于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迄今尚在讨论之中。目前,国外倾向于赞同美国克兰(C.H.Kline)博士提出的对精细化工的定义和分类。1974年,克兰博士提出从商品学应质力量的角度对化工产品在特性上与其他企业有无差别性而分为差别性Differentiated Products)和非差别性产品(Undifferentiated Products)两类;并结合此种分类,再以“量”为标准时,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则将化工产品分为如下四类。

(1)通用化学品(Commodity Chemicals)指大量生产的非差别性制品,如化肥、硫酸、烧碱和通用塑料等。

(2)拟通用化学品(Pseudo-commodity Chemicals)也称半通用化学品(Semicommedity Chemicals),指大量生产的差别性制品,如炭黑、火药和合成纤维等。

(3)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指少量生产的非差别性制品,如染料、颜料、医药和农药的原药。

(4)专用化学品(Specialty Chemicals)指少量生产的差别性制品,如医药、农药、感光材料和调合香料等。

目前,国外对“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这两名词一般通用。日本将精细化学品分为34类;而我国暂分为11类(据原化学工业部1986年3月6日颁发的《精细化工产品分类暂行规定》),即农药、染料、涂料(含油漆和油墨)、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胶粘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月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

从7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将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精细化工,故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其原因是:

(1)由于科学技术和工农业各部门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要求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以提供各种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

(2)由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并具有技术优势,能为精细化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中间体和技术条件;

(3)一些缺乏资源的工业发达国家,由于二次能源危机的冲击,不得不改变

1 化工产品的结构,将其战略重点由石油化工转向省资源、省能源、附加价值高和技术密集的精细化工,以便用技术优势弥补资源劣势;单从经济效益上看,精细化工具有如下特点和作用:一是附加价值率高.1975年日本精细化工附加价值率为50%,而化肥与石油化工仅为20%。二是利润率高。一美元石油化工原料加工成合成材料,可增值8美元;加工成精细化工产品可增值106美元。三是出口创汇率高。瑞士1977年进口21.88亿美元的化工原料,出口 35.84亿美元的精细化工产品,四是投资效率高。日本化学工业的平均效率为87.6%,而作为精细化工的医药工业为241%。

(4)由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已经发展到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目前其通用产品的量已能基本满足需要,故要求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那只有转向发展功能性材料、特种材料和专用商品;

(5)由于新技术的挑战,例如新材料、生物工程、新功能元件等是新一代产业的基础技术,它与精细化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故要求精细化工迅速发展。

8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精细化工的发展,从而使精细化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精细化率(精细化工在整个化学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 40%上升到50%以上。日本1987年某些精细化工产品的年平均增长率为:感光材料, 12%;医药, 9.l%;有机化工产品, 58%;石油芳香烃与煤焦油产品, 64%;塑料, 64%。

德国精细化工发展的历史较长,基础也较好。该国为了发挥自己在精细化工方面的技术优势,为了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和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及利润,近年来也在大力调整化工产品的结构,将发展重点转向精细化工,且其精细化率已超过53%。在德国化学工业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Hoechst公司、Bayer公司和Basf公司,都在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Hoechst公司的精细化工发展最快,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企业和欧洲最大的涂料企业。Bayer公司对通用塑料等原材料型的化工已经不感兴趣,正集中力量发展精细化工,目前农药和医药两个部门的销售额已占总销售额的35%以上。Basf公司的精细化工比重也已达30%以上。

美国尽管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且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不大,但在70年代就开始重视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许多化工公司纷纷调整化工产品结构,加快精细化的步伐。例如 Du Pont公司为了发展精细化工,关闭了在国外的纤维企业,购买了 Conoco Chemicals公司,并决定把重点转向精细化工,并准备在较短时间内将精细化工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其他如 Monsanto公司和 UCC公司,亦在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美国精细化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大大超过化学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其精细化率达到50%以上。英、法等国也都在进行化工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将战略重点转向精细化工,精细化率也在加快。前苏联虽未将化学工业的重点转向精细化工,但也在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

2 中国精细化工基础弱,但自80年代以来产量增长很快。我国的上海、广东(主要分布在深圳市及珠江三角洲区)及江浙地区的精细化工产业尤为发达,也是今后我国精细化工大力发展的重点区域。据权威部门分析预测,我国的精细化率也可达到35~40%。但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细化工尚存在精细化率低,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不高、创制品种少、生产分散、装置效益低,产品系列化不够、应变能力小,科技投入不够、应用研究和市场营销比较薄弱,原料和中间体少、配套性差,部分企业三废污染问题还相当严重等问题。

上述情况,说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都在调整化工产品的结构,并将化学工业的战略重点转向精细化工。

(二) 精细化工技术特点

由于精细化工的含义,决定了精细化工生产特点,它的生产全过程不同于一般化学品。由化学合成、剂型、商品化三个生产部分组成,由于其产品专用性能,就导致精细化工必然是高技术密集度的产业。对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l)多品种小批量

精细化工产品本身用量相对说不是很大,因

此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对每一个具体品种来说年产量不可能很大,从几百千克到几吨,上千吨的也有。由于产品必须具有特定功能,故而它又是多品种的。随着精细化学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商品的更新换代,专用品种和定制品种越来越多。不断地开发新品种和提高开发新品种的能力是精细化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2)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系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上又经常更换和更新品种,故要求工厂必须具有随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的高度灵活性,在生产上需采用多品种综合的生产流程和多用途多功能的生产装置,以便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由此对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3)高技术密集度

技术密集是精细化工的另一特点,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精细化学品是以商品综合功能出现的,这就需要在化学合成中筛选不同化学结构,在剂型上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与其他配合物的协同作用,在商品化上又有一个复配过程以更好发挥产品优良性能。以上这些过程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制约的,这就形成精细化学品技术密集度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由于技术开发的成功率低,时间长,造成研究开发投资较高。因此,它一方面要求情报密集、信息快,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占领市场,同时又反映在精细化工生产中技术保密性与专利垄断性强,竞争剧烈。

(4)商品性强

由于精细化学品商品繁多,用户对商品选择性很高,商品性很强,市场竞争剧烈,因而应用技术和技术的应用服务是组织生产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技术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应用技术和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以增强竞争机

3 制,开拓市场,提高信。

(三)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各国正以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空间科学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课题有:新材料(含精细陶瓷、功能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现代生物技术(即生物工程,包含遗传基因重组利用技术、细胞大量培养利用技术、生物反应器);新功能元件,如三维电路元件、生物化学检测元件等。所有这些方面的研究都与精细化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必将有力地推动精细化工的发展。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物理功能、化学功能、电气功能、生物化学功能、生物功能等的高分子材料,其中包括功能膜材料、导电功能材料、有机电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信息转换与信息记录材料等。在90年代,功能高分子材料已有许多重大进展,并获得蓬勃发展。

1.几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1)功能膜

经实际应用的功能膜有电渗析膜、扩散透析膜、微孔滤膜、超滤膜、逆渗析膜和气体分离膜等。膜材料正在向具有耐化学药品、耐氧化、耐细菌、耐有机溶剂、耐污染、耐洗、耐压、耐热、生物机体适应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性方向发展。美、日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2)电功能材料

由于电子工业、情报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导电功能材料的需要越来越多。目前,导电塑料、导电橡胶、透明导电薄膜、导电胶粘剂和导电涂料等的发展很快,并已经工业化。

(3)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分为体外使用的与体内使用的两大类。体外使用的有医疗器具,这在国外已大量生产。体内使用的如人工脏器、医用粘合剂、整形材料和心导管等。此外,还有高分子药物和在药物制剂上的应用等。

(4)有机电子材料

作电子材料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光刻胶和封装材料等。由于大型集成电路元件的封装密度越来越高,故要求开发能在300℃使用2 ×104 h以上的耐热性薄膜,要求具有更优良性能的电子元器件封装材料,要求具有更高分辨率的新型光刻胶。

(5)信息转换与信息记录材料

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的材料是光导纤维材料、各种信息记录材料和新型传感器用的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目前国外正在大力发展中。此外,精细陶瓷的研究、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主要开发的材料有:高绝缘性陶瓷,它用于集成电路的基极和放热性绝缘基板;软磁性陶瓷,它用于电子计算机、变压器和磁带录音机;压电性陶瓷,它用于超声元件、电子电路和时钟等;诱电性陶瓷,它用于高容量电容器。

2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工程(Boiengineering)是直接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机体或模拟其功能而进行物质生产的技术。此处所指的物质生产,包括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等生物活性物质;有机化工原料及甲醇、乙醇等能源物质;粮食和饲料的生产,以及为了净化环境而实行的物质分解。生物工程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把它作为21世纪的革新技术而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并主要围绕如下几方面进行。

(l)重组DNA技术

DNA(脱氧核糖核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生物由于DNA的核苷酸的碱基部分的排列不同,故储存的遗传信息也不同,并按照此种遗传信息生产各种物质。生物如果没有自己的DNA而复制异种DNA,那就只能按异种DNA的遗传信息生产异种物质。欲使此情况实现,就要应用DNA重组技术。

(2)生物反应器

现在,生物反应器已进入第二代,即最大限度地利用酶反应的特异性和精密的、多阶段的反应系统。正在研究、开发的生物反应器,根据其使用目的可分为两类:通过特定的酶和底物,合成有用物质的“合成用生物反应器”,例如多肽的合成;利用特定的化合物与酶反应而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装置,如诊断用生物反应器,它能精确地测定血液中的糖和胆固醇等微量成分。

今后,生物工程在精细化工的领域,将会有许多新技术被开发,并用于产品的生产,且使其实现工业化。生长激素和干扰素已商品化。另外,尿激酶等医用酶和工业用酶已经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生产。再如,在精细化学品的食用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兽药(如疫苗、激素等),以及石油钻井泥浆添加剂等方面也有应用。由上述不难看出,生物工程将促进精细化工的技术水平迈向新的阶段。

精细化学品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将出现质的变化,将从目前的经验式方法,走向定向分子设计阶段,从而定向开发新品种。这就可以缩短时间、减少费用、提高筛选几率,从而创造性能更优异的完全新型的品种。例如在医药方面,可能在防治肿瘤、心血管病、病毒性疾病、精神病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开发出较理想的防治药物;在提高人的智力和抗衰老方面,也将会取得进展。在农药方面,会出现高效、无公害和无残毒的新农药。当然,精细化工的其他行业也将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城市生活中的精细化工产品

(一)生活中的日用化工产品(化妆品)

众所周知,作为精细化工专用品的化妆品已经深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天,每个人都在使用,而且长期连续地使用。并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发 5 展趋势必然受到世界潮流、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和消费意识的支配而变化。

化妆品包括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三大部分。基础化妆品是为了保护皮肤、毛发以及增进皮肤和毛发健康的制品。而美容化妆品是为了修饰脸面、指甲等部位,使之增加魅力而使用的制品。特殊用途化妆品乃指用于面部、毛发等部位具有防御功能或需经过一些特殊的理化处理的制品,还具有一定的缓和的治疗作用。

回顾化妆品科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化妆品的消费上,其主要动机是实现个人的幻想——美,希望所购得的产品能符合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开始时,仅满足于护肤即为美的感受,逐步向美容和科学性过渡,从接受美开始向追求美进展。

20世纪70年代人们重视化妆品的安全性,要求化妆品无刺激性以及无任何副作用,长期使用亦无不良反应;80年代对化妆品除安全性外,还要求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独持功能,尤其是在回归自然的呼声中人们逐步地认识到“天然”的真正含义及其独特的魅力;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化妆品更有高安全性、高功能性及低公害性的环保要求,针对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一些著名的化妆品厂已树立了“化妆品应具有防污染功能”的观念,除了护肤、洁肤、润肤功能外,还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紫外线、污染气体、粉尘等对皮肤的侵害;至21世纪化妆品的趋势是“使人年轻”更为突出,由于人们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和追求,保持青春、延缓衰老已成为男女老少普遍的愿望,具备疗效佳,营养皮肤、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要求生物型化妆

6 品——对表面细胞的吸收有效原料的开发和要求生理物质含量高,由于生物技术化妆品更接近自然,且没有许多化学化妆品的副作用,因此在目前化妆品市场上生物技术化妆品以它独特功效脱颖而出,成为广大消费者首选的第三代化妆品。

纵观国际化妆品市场:天然品牌流行走俏;男士化妆品异军突起;环保主题日益风行……这一切都形成了化妆品市场的消费新潮。1997年世界化妆品销售接近500亿美元(见表1-1)。当然各国每人每年对化妆品的消费水平差异还很大,如美国47美元、德国41美元、法国39.6美元、东欧12.5美元、日本36美元,而我国仅0.3美元,消费的差距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物质及文化水准的差异。

近年来,有些工业观察家竟然称20世纪90年代为“α-羟酸的10年”。旁氏公司是在护肤产品中开发α一羟酸较早的公司之一。事实表明α-羟酸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仍在进行中。科研工作的方向朝着皮肤细嫩、难以维护的区域(如眼圈部位)以及减少药物刺激性,提高皮肤不受阳光损伤的保护能力来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除了α-羟酸外、还有从天然界取得的物料中进行探索,明显趋向药效化妆品,还着重于寻找许多特殊功效的化妆品添加剂。如:营养剂、抗菌剂、保湿剂、紫外吸收剂、各种特效功能的调整剂等,对香精和色素亦提出了—定的质量要求,甚至国外有些妇女认为市售产品加香太多,怕香精中的香料对皮肤有刺激而要求或自制不加香产品。在日本,已有以生物工艺学应用于化妆品的动向,资生堂、钟纺公司均已有产品问世。

利用天然动、植物来用于化妆品,这是一个新的起点。随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使人们对皮肤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现代护肤化妆品是在对皮肤细胞代谢过程和细胞基质组成的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再创一个保持皮肤健康状况的最佳环境,从而达到护肤目的。地球上,植物就达50多万种,以1993年版《中华药海》记载着可作药物的动植物就有8488种;1984年版《生化药物——药品集第8分册》所介绍的生化药物就达363种,何况一种生物就可综合开发多个产品,如猪身上目前可用于化妆品的物质就可达20多种。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分析技术的日臻完善和对陆地和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可用于化妆品的天然材料必将与

7 日俱增。化妆品领域将展示出诱人的前景。

(二)生活中的化工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涂料和医用生物材料)—化学是人类使用新材料的源泉

1、化工新型材料的范畴和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中的地位

材料科学是物理、化学和材料工程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这一学科领域,一直备受各国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而新材料更是众矢之的,所以有人说,“新材料是发展工业的生命线”。

化工新型材料是新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化工新型材料是指近期发展起来的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特异性能和效用的化工材料。

目前,化工新型材料已形成拥有十余大类或品种众多的新兴产业。化工新型材料产业的范畴主要包括特种工程塑料及其合金、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有机氟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金属氧化物)等等。另外,结合我国通用工程塑料发展的现状,包括以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热塑性聚酯树脂(PBT、PET、PIT)、聚酸胺(PA)、聚苯醚(PPO)为原料的塑料制品,还正处于发展的初期或正在发展之中,也可把它也列入化工新型材料范畴。化工新型材料还包括微电子化学品及信息记录材料、感光材料、特种涂料、特种胶粘剂等等。

化工新型材料既是最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是最新科学与技术(包括国防尖端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完全可以说,没有化工新型材料,就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和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例如,特种工程塑料和合金,由于具有重量轻、稳定性高、电绝缘性好、耐腐蚀、耐热等特点,可代替金属和木材,用于汽车、飞机、建筑、机械等的结构材料;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用于飞机结构、隐形飞机的涂层及隐身结构材料,特种纤维的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它的各种材料的特点更是相得益彰;有机硅、有机氟材料广泛用石油和化工、电子、机械及军事领域;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如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可吸收为自重100-1000倍的水,广泛用于儿童、妇女排出体液的吸收、农业水上保墒;高分子功能膜,例如用于氯碱的离子交换膜,可降低能耗,提高烧则浓度和纯度,功能膜还可用湾水淡化、自来水过滤消毒等;纳米材料加入高分子材料中制成的刀具,比金刚石制品还坚硬……。总而言之,化工新型材料,在科学、国防尖端技术、国民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将愈来愈大,甚至难以估量。

下面着重介绍几种生活中的新型化工材料。

2、生活中的新型化工材料—有机硅材料和涂料

(1)有机硅材料

有机硅材料一般是指以聚硅氧烷为主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其主要品种包括硅橡胶及硅树脂,除此以外,有机硅化工产品还有硅油和硅烷偶联剂(属精细化工范畴)。有机硅材料是二战期间作为军用特殊材料而发展起来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约有一千多个品种、型号,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纺织、造纸、金属与非金属涂料,化工、医药及航空航天等众多的领域。在化工新材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有机硅单体的生产量仅占需求量1/4左右,可见在我国发展有机硅工业的迫切性。

我国大陆有机硅化工各类产品的比例估计如下:

硅橡胶

50%

40%

硅树脂

7%

其它(含硅烷偶联剂)

3%

有机硅产品在我国各行业中的消费比例如下:

电子电气

20%

建筑工业

20%

纺织、造纸、皮革

20%

金属与非金属涂料

10%

化学工业

10%

医药工业

5%

其它

5%

下面是有机硅材料在健康和生命科学中的典型应用。 ① 食品加工业:

民以食为天,有机硅产品具有安全、无毒、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硅橡胶可用于食品工业和炊具等,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直接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例如。面包烘烤的烘盘上喷涂二甲基硅油或其食品级乳液,可使面包表面光亮、不会枯模、减少脂肪的用量,降低胆固醇。在豆浆、豆奶制品加工时,由于皂甙类物质存在而产生大量的泡沫,有机硅消泡剂对此有特效。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其它原材料配合,可用于油炸食品的消泡。

9 ② 发酵工业:

食品和医药工业的许多基础性原料例如L-谷氨酸,抗生素、柠檬酸、肌苷、维生素等通常是经过生物发酵工艺制得。所有这些生物加工工艺都需要通人大量的空气以及强力的搅拌,加之反应底物中常有表面活性物质,因此产生大量的泡沫、有机硅消泡剂能有效地消除并抑制此类泡沫。 ③医疗卫生:

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气相二氧化硅的反应物制成消泡剂,在美国药典( USP)和国家处方集(NF)中有收载,名称为Simethicone。本品可直接加入胃肠道X-射线钡餐或钡灌肠剂中使用,也可在内窥镜检查前或检查中加入,从而消除气泡,有利于检查和诊断。另外,本品与抗酸性溃疡治疗药物和促进胃肠排空性药物配伍,发挥协同作用,可消除病人的胃肠胀气、缓解反酸、暖气、腹胀等症状,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等疾病。

医用级硅橡胶可制作输血管、球囊式输液器、胸腔引流管、胃镜套管、静脉插管、腹膜透析管、人工心肺机泵管、中耳炎通气管、鼻插管等,能经受高温灭菌消毒,并保持其物理性能不变。硅橡胶还可用作移植管或永久性的导尿管。移植的硅橡胶胶管代替尿道的割断部分能愈合在体内,而不发生异物反应和排斥反应。

硅橡胶在整容和修复术方面已经长期广泛地应用。例如,用硅橡胶来修补面容的缺陷,修补前额、鼻子、下领、颚、脖颈等,治疗外耳的缺损,用来进行颅骨和胸部的整容手术以及修补内脏等。为增加妇女乳房的美容,施于她们所期望的形态,可以埋植一种内部填满有机硅凝胶的硅橡胶封套,有时这种封套内也可注射聚硅氧烷液体。第一例人工乳房是在1962年埋植成功的。但是,自从90年代以来,在美国陆续有投诉声称硅酮人工乳房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性疾病,影响机体免疫机能,以及疑有癌变等,世界著名的有机硅生产厂商道康宁(Dow Corning)公司因此而败诉,并为此赔付了38亿美圆!因此,在我国有机硅人工乳房在生产和使用现已十分慎重。

硅橡胶制成的婴儿奶嘴,无味、表面光滑,极易清洗,能高温消毒反复使用。

有机硅与丙烯酸酯类的共聚物可制成隐形眼镜,具有氧气透过率高,配带舒适等优点。

近年来,化妆品学科与医药学、生物学等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人已将化妆品(cosmetics)与医药学(pharmaceutical)两词合并,派生了一个新的词汇“疗效性化妆品( cosmeceutical)”,有机硅材料在这一领域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

聚二甲基硅氧烷经乳化制成硅乳或硅霜,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湿疹、职业性皮炎、“主妇手”等皮肤性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各种聚有机硅氧烷已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中。

10 (2)涂料

与塑料、橡胶和纤维等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同,涂料一般不单独作为工程材料使用,而总是涂覆在某、物件表面起保护、装饰作用或赋予某种特殊功能。被涂覆的物件既可以是金属材料,如钢、铝、铁、铜及其合金等,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混凝土、砖石、木器、塑料、纸张等,通称为基材或底材—即基材性质不同。这些被涂的物件既可用于室内,又可用于室外;既可以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又可以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盐雾、紫外光等)——即使用环境不同。涂料可使城市生活环境变得五彩缤纷。 ① 涂料的作用和分类

i) 涂料的作用

涂料总是涂覆在被涂物件表面,通过形成涂膜而起作用。对被涂物件而言,涂料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a)保护作用物件暴露在大气中,总是受到光、水分、氧气及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等)以及酸、碱、盐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的侵蚀,造成金属腐蚀、木材腐朽、水泥风化等破坏现象,在物件表面涂上涂料,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使物件免受侵蚀,使材料的寿命得以延长。一般工业用涂料均要求具有保护作用。

(b)装饰作用在被涂物件表面涂上涂料,形成具有不同颜色、不同光泽和不同质感的涂膜,可以得到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外观,起到美化环境、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例如,大家熟悉的建筑物的内外墙涂料、汽车涂料等。

(c)特殊功能作用涂料除了保护和装饰作用外,还可以经过适

当的配方设计,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涂膜,如用于饮料厂或食品厂等

场合的防霉涂料可以使涂饰该涂料的墙面具有防止霉菌生长的功能;

输油管内壁的防结蜡涂料,除了防腐作用外,还可减少石蜡粘结在管

壁上,减少输送阻力;防火涂料能够使被涂覆的物件产生防人特性。此

外还有防水涂料、防结露涂料、导电涂料、绝缘涂料、静电屏蔽涂料、

防辐射涂料、示温涂料、隔热涂料、防污涂料等等。

② 涂料的分类

涂料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l)按涂料的形态可分为水性涂料、溶剂性涂料、粉末涂料、高

固体分涂料等;

(2)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刷徐徐料、喷涂涂料、辊涂涂料、侵徐涂

料、电泳涂料等;

(3)按施工工序可分为底漆、中涂漆(二道底漆)、面漆、罩光漆等;

(4)按功能可分为装饰涂料、防腐涂料、导电涂料、防锈涂料、

涂料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品种繁多,用途十分广泛,性能各异。

耐高温涂料、示温涂料、隔热涂料等;

(5)按用途可分为建筑涂料、罐头涂料、汽车涂料、飞机涂料、家电涂料、木器涂料、桥梁涂料、塑料涂料、纸张涂料等。

家熟知的建筑涂料可以进一步分为内墙涂料(包括平光涂料、半光涂

料、有光涂料、防结露涂料、多彩涂料、喷塑涂料、仿瓷涂料、复层

和地板涂料。汽车涂料则可分为底漆、中涂漆和面漆。

目前世界涂料总产量超过23Mt,其中美国约55Mt,西欧约5.4Mt,日本约2Mt。据预测,至2000年,世界范围内的溶剂性涂料将减少到30%,水性涂料将占40%,粉末涂料占10%,辐射固化涂料占3%,其他“节约型”涂料将占17%。

即使对于同一类涂料品种,其性能和用途也各不相同。例如。大

涂料)、外墙涂料(包括平光涂料、半光涂料、复层涂料、防水涂料)

三、谈谈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在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主要使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造环境。那时,基本没有环境问题,更没有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人类学会了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开始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原,由此引起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和沙漠化;由于兴建水利.引起了土壤盐渍化、沼泽化等。

16、17世纪,人类发展史上出现厂一次以科学技术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伟大革命,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近百年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类在改造环境、征服大自然的历史过程中更以空前的步伐前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现代文明,但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总之,人类从地球深处唤醒了沉睡的自然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同时也带来了毒气、毒渣和污水。

由此可见,我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不是指自然灾害,而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人为环境问题。一般,将前者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把后者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豚’。而入为环境问题一般又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二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的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总之,它们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所引起的问题。 (2)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如大批森林砍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破坏和过度放牧导致大面积土地沙化;酷渔滥捕导致生物资源衰竭、生物多样性下降;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等等。

第二类是工业废气酿成的环境灾害。如二氧化硫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氯氟烃、氮氧化合物等源源不断进入k气层。导致臭氧层破坏,不仅影响地球生态,而且损害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发病率猛增;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的过量排放,导致大面积的酸雨,破坏土壤,酸化水体,腐蚀金属和建筑材料,也危害人体健康;燃煤产生大量烟尘,燃油产生大量碳氢化 合物和一氧化硫,冶炼厂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导致大片森林枯死,作物绝收,疾病肆虐等等。

第三类是工业废水引起的环境破坏。如有毒废水排入江河、湖泊,污染水源,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或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致使疾病蔓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和33 %的死亡都是因饮用污染水造成的,全球每

13 年因饮用不洁水死亡的儿童达500万人,工业废水的排入使越来越多的水体不适应生物生存,导致鱼类绝迹或致畸、致癌、致突变等,破坏生物种群结构,毁坏生态平衡冰体中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更导致各种“公害病”的发生。

第四类是固体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如矿山固体废弃物每年破坏80亿吨植被、土壤和岩石,其损害程度超过全世界河流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总和;矿业固体废弃物超过全世界所有城市垃圾的总量;工业固体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源,淤塞河道。

第五类是农业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如滥施农药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污染了大气、水体和土壤,破坏了农业生态系,危害了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存;不适当施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人类生存和水体净化,化肥中的有害元素残留在作物中危及人类健康;农业污水数量不断增加,可造成大范围土壤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物种失去平衡;农业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地膜的广泛应用产生了“白色污染”。

第六类是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例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堆积成山,不仅侵占土地,污染大气和水源,还滋生病菌,引发传染病;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洗涤剂含量与日俱增,使不少水域“富营养化”,甚至时常诱发“赤潮”。

第七类是放射性污染引起的环境灾难。核武器试验、核舰船失事、核电厂事故以及核废料的不当处置都可能使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并伴随着海产品的食用进入人体,产生长期、潜伏性的危害,损伤人体造血器官、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第八类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如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电磁波污染等都可导致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 (3)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所谓“公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

在众名的公害事件中,比较重大、具有代表性、世界著名的有八起,即通常所说的“八大公害事件”。

①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以SO2污染为主的公害。一周内死亡60多人。

② 多诺拉卒件。1948年10月20~31日发生在美国多诺拉镇,以SO2污染为上要因素的公害。受害发病者占全镇总人口的

43%,死17人。

③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以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污染为主要原因的公害。

④ 伦敦烟雾求件。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英国伦敦因燃煤产生烟雾在地表积累引起的公害。4天内死亡人数比常年同期多4 000人,同时诱发呼吸

14 道疾病成倍增加。

⑤ 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且年发生在同本四日市,由SO2和金属微粒形成硫酸烟雾,危害居民,致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多。

⑥ 水误病事件。1953—1956年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促市, 因废水排入海湾造成的汞中毒事件。受害者有万余人,其中60余人死亡。

⑦ 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含镉废水灌溉造成的中毒事件。导致几千人患病,80余人死亡。

⑧米糠油事件。1968年发生在日本北九洲市因多氯联苯污染食油引起的中毒事件。患者超过 5 000人,死亡 16人。 (4)当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① 大气污染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 78.09%)、氧( 20.95%)、氢( 0.93%),三者共占整个大气的 99.9%以上。这是恒定组成,还有少量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及臭氧等可变组分,随季节、气象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大气污染是指在任何大气条件下,某些物质的浓度高于它们的正常的水准,并对人和动植物产生有害的效应。城市大气污染始于18世纪末资本主义产业革 命时期。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大气污染已蔓延到了全球。

大气污染的分类详见表4.6

② 酸雨现象

大气污染的一个重大表现为酸雨现象。降雨虽同气象现象,但它涉及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循环。大气中的物质往往是通过雨又降到地球表面。自然界中的正常雨雪呈弱酸性,其 PH值约为 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洁净雨水中

而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地出现了酸雨现象,西欧、北美尤为严重,我国南方城市也普遍发现酸雨现象,重庆地区甚至出现pH。3这样的酸雨。这样对自然生态就要产生不良影响。酸雨的危害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SO2更

15 甚。会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 ②使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和合碳酸钙的建筑材料。 ③ 温室效应

为什么地球会变暖呢?早在19世纪末已有人指出,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将引起气温升高。在产业革命前,大气、海洋和生物圈之间碳循环是基本上保持平衡的。大气中的 CO2浓度为 280×10-6。产业革命推动了工业迅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的消耗量急剧增加,排放入大气的CO2也随之增加。

大气中C马浓度的增加使气温上升的原因在于CO2能吸收红外线。当太阳光照射到海洋和地球表面,使它们变暖,后者又以红外线的形式把热辐射回大空,其中部分为大气中的 CO2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除CO2外,N2O、甲烷(CH4)、臭氧(O3)等也是温室气体。但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层中非常稳定,一般可存留10年之久。因而必须查清楚大气中CO2来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延缓、减轻或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