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国画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13 08:32:1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国画

填空:

1.生叶处:丁香头;相合处:鹊爪;直杖处:钗股;从外画入:叠;丛里画入:迸跳 2.中国画全称“中国传统绘画” ,古时称“丹青”,简称“国画”,它是一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并且有着鲜明民主特色的绘画形式,是世界美术领域自成独立体系。按照体现内容题材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中国画的三种题材分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分的,中国画初期是以人物画为主导地位,山水画在魏晋时期才从人物画背景中脱离出来并逐渐形成独立画科,花鸟画到了唐代才开始独立成科。至明清两代更为突出,按照技法和艺术风格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236 3.梅花

1.徐黄一体:指的是“两家画风,两种面貌”,即西蜀黄笙、黄居寀父子与南唐徐熙、徐崇嗣祖孙,他们都是五代和宋初的著名花鸟画家。黄家父子多服务于官廷,多画宫中珍禽瑞兽,奇花怪石,画风工细巧整,富丽明艳。徐熙则为江南处士,放达不羁,作画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墨迹与色彩不相掩映,这种画风颇具潇洒野逸之趣。他们形成了当时花鸟画的两大派也就是后来花鸟画“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绘画风格的前身,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评他们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2.四君子:是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明万历年间,黄风池辑《梅兰竹菊四谱》,陈继儒题称“四君”,以梅、兰、竹、菊隐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此,称这四种花卉为“四君子”。学习水墨画的初学者以“四君子”入手是最好的途径:不仅因为体现了画家人格的高尚,其寓意好,而且竹子可学直线的配置和组合,兰草曲线的构成,通过对梅花枝干的学习可联想到其它树枝干画法,菊花叶子的构成了解之后就可画各种各样草花了。随后,中国文人花鸟画家常以梅兰竹菊抒发自己情怀,利用兰竹表现高洁,梅菊表现不畏强暴的高傲姿态。这种比喻如此贴切,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超出了花卉本身的自热形象,真正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地步。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七人亦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

3.《梅花喜神谱》南宋画家宋伯仁所著现存最古老的梅花画谱,“喜神”是写生、写像之意。全书分上、下两册,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情态的木刻画谱。因宋时俗称画像为喜神,故名。它收录 100幅图,分别描绘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梅花的种种形态。 每图多一枝一蕊,形象鲜明而富有变化;图左边题诗四句,图上部根据花的情态标以寓意性画。

4.文人画:也称“士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专门名称。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所谓文人画再具体点讲就是指有修养,有学问,重视人品画品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学者画的画。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文人画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体现出“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枯、润而不滑”的韵味。 5.写意画:写意画是相对于工笔画而言的一种画法,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我们民族艺术最高的美学原则,是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助笔墨、以意造境的一种形式。写意就是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心境。古人说作画必先立意,所谓立意就是画的主题。画家在作画之前应把意放在笔先,通过绘画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把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感情结合在一起。

6.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

7.梅妻鹤子: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三百棵梅花为妻,两只仙鹤为子,种植梅花饲养仙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8.王者之香:指的是兰花的别名,说的是孔子与兰花之间的一段美丽的传说,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有受到重视,从卫国返回鲁国途中,在一幽谷里,孔子看到一株独自生长的兰花,孔子于是感叹道:“兰花具有王者之香,而现在都变成了杂草一般。”随后又取琴弹琴一曲“奇兰操”。来慰藉自己的失意心情。孔子将自己不得志的境遇比喻那株兰花,兰花别名王者之香正是由此而来。 9.竹林七贤:古人说,竹子“既非花,亦非草,仍为竹”。竹子的美是非凡的,特别是成群的竹子形成静谧而美好的空间,从古代就深深抓住了中国文人的心,其代表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向秀七人远离当时充斥着战乱和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现实社会,聚集于“竹林”之中,尽情于痛饮与“畅谈”之中,对于他们而言竹林无疑是超俗世间的场所,这七人的行为更是被后世所敬仰。

10.梅花主干、枝条、枝梢的用笔用墨关系。画梅花起手先画枝干,梅花的枝干是贯穿一副梅花作品的关键。画梅花枝干的方法有很多,所有的方法古人云:“姿态,梅之骨骼。或疏而骄,或繁而劲,或老而媚,或清而健,本各不同...”都是为了表现梅花的不同姿态。用笔要肯定有力,中侧锋并用,同时注意行笔的轻重缓急。画梅花老干时要注意干笔的用法,用笔是要中锋、侧锋结合运用,行笔要苍润瘦劲。画写意梅花枝干用墨要注意浓淡变化。古人画梅有句“浓写枝头淡写梢...”正是强调不同质感的用墨变化。尽量保持使画面和谐统一。 11.《芥子园画谱》:是清代文人沈心友邀集画家王概、王著等人编辑的木板画谱,成书于康熙48年,以木板彩色套印而成,并以沈心友的岳父李渔的别墅“芥子园”为此书命名。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山水画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人物之精华内容。 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故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当初入门,皆得惠于此。《芥子园画谱》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所以“芥子园”这部书的名气很大。从用笔方法到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从创作示范再到章法布局,为学习者提供了完整的学习解决方案。

12.分析”孔雀升墩”和”月季花蕊四季不同”。这两个例子表明了宋代画风的一个侧面,也就是“尽物之情态”。孔雀升墩:升,就是从低处向高处移动,墩,就是土堆。宋徽宗赵佶设立画院,招考各地的画师,造诣高深的就给予职称。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掉落的荔枝, 把画院的画师叫来当场写生。画师各显本领画出了一幅幅的荔枝孔雀图,送给宋徽宗评赏。赵佶看后,说:“你们虽画行不错,可惜都画错了。”“错了?”画师们个个非常惊愕。“孔雀上土堆,你们都画成了先抬右脚。”赵佶指着画上的孔雀,停了一会,他朝地上的孔雀一扬颏,说:“事实上,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举左脚的。”画师们有些不信,他们反复观察,果然如赵佶说的。月季花蕊四季不同:徽宗在位时,龙德宫刚刚建成,徽宗诏令御用画师在龙德宫的屏壁上绘图,所挑选的画师都是当时一流的高手。待到所有图画画成后,徽宗浏览一遍,都看不上眼,唯有当他走到壶中殿前柱廊的一幅“拱眼斜枝月季花”前,才驻步观赏起来,问随从这幅画是何人所作。听说是一个新进宫廷画院的少年,大为高兴,马上给予奖励,恩宠有加,众人皆不明所以。一次,近侍瞅了个机会探问徽宗,少年之画究竟好在哪里,徽宗回答说:“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原来徽宗发现,一年四季,同样一株月季,前开的花、蕊与后开的花、蕊以及生长的叶子,都有不同的状貌,不仅如此,一日之中,早晨、中午、黄昏的花、蕊、叶也是各一异其态;而少年所画,为春季中午的月季,徽宗认为他画得丝丝入扣,符合实际。这说明,徽宗赵佶以及这位少年画师对月季花有长久而细致的观察,他们对月季花一物而多态、一种而千变的美有深刻的领悟。正因为宋人绘画对客观事物这种极为细致的登峰造极程度的追求,也就形成了宋画“工细巧整,富丽明艳”的艺术特色。

13.理解分析写竹口诀:“晴竹重人一川风,雨竹原来叶写分。风竹顶风枝借雨,雨垂低覆也重人,其间晴竹原无借,鹊爪多排人少重”。画竹难画叶,前人已把叶组的写法,高度概括为人字、个字、分字三大类,重人叠个叠分组成叶组,一定要练得烂熟,然后套在枝爪上即可成竹,叶子用笔,一般用中锋,落笔轻然后按提收起;叶子分布根据枝而生发,一般中旺、上下稀。晴竹的叶,人字加人字为重人,一般向上撇出,风竹叶如个字斜撇,类川字样。雨竹用分字,叠分字为之,最下几笔可用重人,顶风面的叶,分字来表现,表示风向,晴竹要在枝上多排鹊爪尽量少排重人。

推荐第2篇:国画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绘画,凝注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精神,它历史悠久,技法丰富,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美术之林。国画教学是训练学生造型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发展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画讲究笔墨意趣,注重发挥笔墨的表现功能,因此笔墨是国画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国画常与诗、书、印有机结合,构成完美的艺术形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绘画艺术,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

2.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国画技法、技巧等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欣赏和实践,了解国画的意境、技法等特征。

2、难点:领会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方法。

四、学具准备:

生宣纸、毛笔两支以上(分软硬、大小)、颜色、调色盒、盛水器等。

五、教学建议;

1、结合欣赏名作,介绍国画的基本知识。

2、每节新课内容,教师都要演示国画用笔和用墨的技法,指导学生练习。

3、抓好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六、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国画\"是中国画的简称,是我国独具民族形式和风格的绘画,它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对民族文化艺术产生兴趣和爱好,实践证明:从生理上来说,儿童的手臂活动能力大大增强,从脑对手腕的控制力也大大增强,基本适合握笔的要求;从心理角度来说:此年龄阶段儿童对外界的事物已有很大的好奇心,对自己所未接触过的东西,总想摸一摸、看一看、试一试的欲望,国画教学它那具有变化的线条、丰富多彩的墨和色、变幻无穷的水墨渗化、并通过了了几笔就能构画出万能胶态千姿的画面。正好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并且,开展国画教学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对于少儿国画教学,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必须选择通俗易懂、简练易学的内容作为教材。

儿童国画教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智力特点,选择教材教法,让儿童学习用一些他们能够接受和容易掌握的国画表现技法,进行创造表现活动,应坚持一下五个原则:

1、审美性原则:在儿童国画教学中,无论是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选择,还是活动的实施都应注意审美性。

2、创造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性,以儿童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3、兴趣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等都应考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充分激发和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系统性原则:国画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逻辑,在帮助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方面应该是有序的、连续的、层层推进的,同时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

5、个别对待原则:儿童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

儿童虽然很小,但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追求。有人做过调查,儿童大都喜欢画小动物和一些色彩鲜艳而熟悉的水果或蔬菜。对儿童教学就必须用这些通俗的、常见的、儿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简单易学的东西作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进行强化教学。根据这一点,我就从名家画苑、儿童绘画等中筛选和裁剪出一些适合儿童特点、而又被儿童所喜欢的画卷作为教材,然后对所选教材从步骤、运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进行解剖,自己再反复多练,在能熟练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二、必须抓好进行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画水墨画需要使用较多的工具,如:毛笔、调色盘、盛墨盆、清水盆、垫布等,儿童一时难以适用,为了使儿童能正确灵活地使用这些绘画工具,并能整洁地完成作业,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一点,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用一定的课时向儿童介绍这些工具及其用途;其次,讲述示范使用多种工具的正确方法和姿势;最后,采用游戏的形式,指导儿童反复练习怎样收摆工具、怎样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及课后收拾工作。这些事做的次数多了,再加上我每次课前反反复复地强调,使儿童逐渐领悟了这些常规的重要性,做起这些事情来也就很自觉了。

三、必须培养并提高儿童学国画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它可以启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然而它的来源并不是儿童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是儿童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还必须采取先易后难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儿童感到国画画容易,画国画好玩,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儿童对画国画的认识。于是,我先用游戏的形式给儿童讲解绘画的工具和基本笔锋及焦、浓、淡墨特点和配制方法,让儿童在纸上乱画,使他们感受到墨在宣纸上自然成形的现象,了解了墨色变化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更深一步的认识到画国画的工具与以前所常用的工具不同了、自己所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了,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儿童学习国画的愿望;我还将收集的许多儿童国画作品给儿童看,告诉他们这是小朋友的画,在比赛中得过奖,并在许多书上刊登过。因而调动了儿童学国画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紧扣这一点,第一节课一定要上得生动有趣。使儿童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为了达到这一点,我在课前反复筛选教材,研究绘画的最佳方法,将绘画方法和绘画对象编成易记的儿歌来配合教学,准备了漂亮的示范画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有的时候还将实物给儿童观看,增强其感受能力,再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每节课后都布置小作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觉得国画好学、学国画好玩,从而激发儿童学习国画的愿望和兴趣。

四、必须抓好国画的基本技能训练

国画是由形体结构、笔峰、浓淡不一的墨色组成的具有欣赏价值的画面,要使儿童学好,就必须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

首先,抓好握笔姿势训练:国画是用软质的毛笔作画,它有独特的握笔方法,握笔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作品的效果。而毛笔的握笔方法与以前儿童所接触过的笔的握笔方法不一样,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事物,要想让儿童很快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讲解示范握笔的姿势、再手把手的教儿童进行练习,然后在每次作业的时候加以提醒指正,通过一段时间,儿童就能正确、轻松、自如的握笔了。

其次,抓好蘸墨技能训练:刚开始学国画的儿童,一般不大会蘸墨,不是画得较干枯、缺乏墨色变化,就是笔的水分太多,将画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团。其原因就是不会用水。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讲解再让儿童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使儿童掌握这一技能。然后抓好用笔技能训练:用笔方法有中峰、侧峰、卧峰等,我教这一技能时采取用形象语言来示范了讲解。如:中峰,用笔笔杆象立正、卧峰,用笔笔杆象睡觉等。然后让儿童用笔在纸上任画各种笔画,在儿童其本能区分用笔方法时,就选一些儿童喜欢的动植物进行巩固练习。如:荷花、樱桃、金鱼、虾等。

最后抓好用墨技能训练:国画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不同墨色的变化使人产生不同感觉起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而\"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笔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产生了焦、浓、淡等墨色的变化。为了让儿童掌握墨的这三层变化,我先让儿童观察焦、浓、淡三层墨色的水墨色,使他们在直观上感受这三层墨色的不同,然后用小故事让儿童在理性上理解三层墨色的不同。如:小朋友,笔宝宝好久没吃东西了,请小朋友给它喂它没有水的墨吃,让它在宣纸上走走,它的脚印是\"焦墨\"。给它喂有一点点水的墨吃,让它在纸上走走,它的脚印是\"浓墨\"。再给它喂有很多水的墨吃,让它在宣纸上走走,它的脚印是\"淡墨\"。通过这种游戏使儿童掌握好用墨的技能,在掌握好这些技能基础上,再进行作画练习。

五、布置小小画展,进行讲评工作

布置小画展,能让每位孩子都有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对每幅作品进行讲评,讲评是对儿童的作品进行较透彻的讲解和评论。通过讲评,使儿童知道什么样的画才是美的、怎样画的画最漂亮,从而形成初浅的审美观。并能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在讲评时要注意以表扬为主,儿童的不足之处轻轻带过,以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我在每次绘画后都布置小小画展,将儿童的不同作品放在一起进行观摹、比较,引导儿童评论谁的画画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怎样画这幅画才会更漂亮等等,对儿童绘画有很大作用。在此同时,其它儿童也得到启发,将画面画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了。

推荐第3篇:国画有感

国画有感

轻化0801 陈和英

记得第一次开始画水墨画,是美术课时老师要求绘画的一幅花鸟图。简单的几笔浓墨画出树枝,再抽象的运用水和墨的比例调配出浓厚浅淡,最后只是几笔就勾勒出一只不太像又有点像的小鸟。那时,水墨画在我的心里就是神秘而有趣的,又可以说是神似形非似的绘画。简单的黑白灰,寥寥的数笔,就给人一个广阔的空间去想象,去描绘。

真正的喜欢上国画是上初中的时候吧!应该是简单意义上的山水画泼墨画吧。这都得益于初中时候学的一首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只是粗糙缭乱的数笔,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更让我体会到了:垂钓者的旷达胸怀及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情。让人觉得生活可以这样空灵高远,这样与世无争。只有浅淡的水墨才能描绘的画卷,是黑白灰的世界。那时知道了,水墨不仅仅可以给人美的想象空间,还能给人精神上的感染。

上了老师的国画课后才知道,以前对于国画的理解是多么的浅薄。从颜色上来讲,它原来不仅仅只是黑白的世界,它也是五彩缤纷的。表达的也不仅仅是那时“独钓寒江雪”的旷达,也可以是欢快的、喜悦的、悲伤的、愤怒的……甚至于华丽的,朴素的……感觉到,这个五彩的世界都可以是用水墨表现出来的。

深的就是:水墨画并不是简单的勾勒!它是那么注重细节。每个细小的部分都处理的很好,无论是用笔轻重,线条的粗细,还是水墨的浓淡。

由这张《江雪图》就可看出,国画的用笔细腻之处。从近处水中倾斜的芦苇可以看出,似乎寒风凛冽。茫茫的江面上,之余一条乌篷船,船头,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正在垂钓。它蜷缩的身子以及斗笠、蓑衣还有乌篷船上的点点积雪可以看出是个寒冷的雪后。再远一点是层峦叠嶂的山水交错,绵延到天际,有点旷达深远,无边无际博大无边的意味。近处的山用典型的“披麻皴”画法,体现出山的嶙峋。山的用笔十分细腻,山上的树木以及点点积雪都可以看出。而远处的山着采用留白的处理方法。简单的几笔勾勒出层次与蔓延无边的意境。

国画的细腻与 旷达均在此中清晰可见。让我们感受到了江雪独钓的孤寂以及寄情山水的旷达,是多元的感情载体。

记得唐代诗人王维说过一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柳宗元的《江雪》里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而在上面的两张《江雪图》里,我读到了:茫茫天地,唯我独立的旷达诗情。古有“诗情画意”之说,我觉得,每一幅水墨画作品都是一首韵味久远的诗歌,需要我们细细体味——品出其形,味出其境!

推荐第4篇:国画教案

国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2.指导学生在中国画表现中,逐步掌握水与墨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工具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表达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笔法与墨的训练 教学难点构图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安排

1课 教学示范用20分钟时间教学生怎样运用毛笔笔法中锋、侧锋墨的使用方法浓、淡、干、湿、焦以及颜料的三原色调配法朱红、藤黄、花青感知水墨画的独特效果。二十分钟后进入教学阶段。国画书6页樱桃的画法注意疏密搭配。

2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7页蝌蚪的画法注意掌控水墨的浓淡。

3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8页小草鱼的画法注意循序渐进掌控水与墨颜色的搭配。

4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9页鸭梨的画法注意三种颜色的搭配。

5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10页草莓的画法运用笔法分左右画出注意颜色搭配。

6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11页枇杷果的画法注意作画步骤。

7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12页荔枝的画法注意先后顺序干湿结合。 8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13页天鹅的画法注意先后顺序水墨的掌控。 9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14页蜻蜓荷叶的画法注意先后顺序。

10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15页马蹄莲的画法注意先后顺序由淡到浓。 11课 教学示范国画书16页向日葵的画法调色侧锋墨与色搭配。 12课 老师命题由学生进行创作。总结评比课堂作业。  第一课国画的基本知识与樱桃的画法

教学目标学习写意国画的基本知识感受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颜料调配感知水墨画的独特效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的水分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大胆尝试把握樱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学过国画吗?那么你们知道国画都需要哪些工具吗?好那我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画画的工具

笔狼毫、羊毫、白云 墨松烟、油烟 纸生宣、熟宣 砚研墨的石头 颜色有十几种或更多主要的三原色是朱红、藤黄、花青。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墨加入水之后有几种颜色吗 那你们就用手中的笔来试一下 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

老师示范逐一让学生领会。

中锋、侧锋 好了小朋友们那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樱桃该怎么画的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画。

绘画过程老师进行示范注意画面布局。 讲解什么是藏锋 露锋。

藏锋笔锋从内部开始起笔 露锋笔尖在外面起笔 1.找出颜色“曙红”、“胭脂”“墨”“花青”。

3.重复以上动作将樱桃错落有致的放在一起要有遮有挡、有疏有密。4.一组樱桃画完后用小笔蘸浓墨勾 樱桃柄。

5.洗笔挤出多余水分调花青 勾盘子。注意起笔露锋二笔藏锋 6.焦墨题名字。晾干完成。 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学生自评、互评。课后小结

要学生记住今天所讲的主要内容多做练习。 3.好学完了墨的五种颜色那我们就再来来学一学毛笔的用法。

2.白云笔润水调曙红笔尖蘸一点点胭脂用侧锋两笔勾出樱桃留出高光点。

第二课蝌蚪与荷叶的画法

教学目标学习写意国画的基本知识感受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颜料调配感知水墨画的独特效果。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蝌蚪与荷叶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1.小朋友们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有谁能讲一下 2.好的那你能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吗 绘画过程

老师进行示范注意画面布局。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调出淡墨在废纸上试试轻重画出蝌蚪的一半身体然后补上一笔画出整个身体。 3.画出蝌蚪的尾巴

4.调出藤黄笔尖蘸浓墨画出荷叶注意先后顺序。5.蘸焦墨点出蝌蚪眼睛。 6.完成

7.由学生自己重新画一遍老师对个人进行详细指导。8.焦墨题名字。晾干完成。 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学生自评、互评。课后小结

要学生记住今天所讲的主要内容多做练习。 整理工具。

第三课小草鱼的画法

教学目标学习写意国画的基本知识感受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颜料调配感知水墨画的独特效果。

教学难点怎样把握好小草鱼的体型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上节内容。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草鱼是生活在哪里的吗江河湖泊。 2.你们能抓得到他吗 那么我们把它画到纸上好不好? 绘画过程

老师进行示范注意画面布局。 1.准备花青、墨。

2.控制毛笔水分调和花青在蘸重墨。3.起笔露锋中锋下压一笔画出鱼的身子。 4.用笔上残留的颜色画出 鱼尾、背鳍中锋下压。 5.用重墨点出鱼眼、鱼嘴。

6.调淡墨中锋勾出鱼头、鱼的身体中锋。7.侧锋画出鱼的双鳍。

8.换大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画出荷叶侧锋干墨画出茎浓墨中锋勾叶茎。

9.重复以上动作画出多条草鱼注意要动态不一大小长短。10.等待画干完成题名字。 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学生自评、互评。课后小结

要学生记住今天所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笔法的运用多做练习。 整理工具

第四课鸭梨的画法

教学目标学习写意国画的基本知识感受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颜料调配感知水墨画的独特效果。

教学难点颜色的搭配。 教学过程

导 入 复习上节内容。

1.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吃鸭梨

2.吃鸭梨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能祛痰止咳对咽喉有养护作用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3.那么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绘画过程

1.准备颜色赭石、藤黄、紫色、绿色、墨。2.小笔调淡赭石画出鸭梨外轮廓中锋两笔画完。

3.重复以上动作画出另一个鸭梨轮廓可以根据想象多画几个。4.调淡墨点出鸭梨的斑点要有变化。 5.狼毫笔调出浓墨中锋画勾梨把要有弧度。

6.在鸭梨外轮廓下方画两串葡萄中锋用笔一笔一颗重复动作。7.调淡紫色笔尖蘸墨中锋露锋勾出盘子。 8.大笔调淡藤黄填上鸭梨外轮廓的颜色。 9.焦墨题名字。晾干完成。 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学生自评、互评。

课后小结要学生记住今天所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笔法的运用颜色可以适当调多一些要大胆。不怕错多做练习 整理工具

第五课草莓的画法

教学目标学习写意国画的基本知识感受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颜料调配感知水墨画的独特效果。

教学难点怎样掌控好壁上的两种颜色。 教学过程 导 入 复习上节内容。

1.小朋友们都吃过草莓吗 2.那你们还记得草莓长得什么样吗 3.好谁能给我画一下 绘画过程

老师进行示范注意画面布局。

1.学生找出颜色藤黄、曙红、胭脂、墨。

2.大笔调藤黄保证水分笔尖蘸曙红中锋顿笔自下向上画出草莓左半部。3.用同样的笔法画出右半部注意停笔时间不要过长。 4.小笔调藤黄由下向上点出草莓的小刺注意刺不易过大。 5.重复以上动作画出多个草莓。

6.小笔调浓墨在多个草莓上点叶蒂露锋快速点出勾柄中锋。7.可根据学生喜好画上盘子或者上节课的东西。 8.焦墨题名字。晾干完成。 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学生自评、互评。课后小结

同学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绘画的技巧那么下次课你们就可以画出你们喜欢的东西或者你吃过的东西。要大胆尝试。

第六课枇杷果的画法

教学目标学习写意国画的基本知识感受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颜料调配感知水墨画的独特效果。

教学难点叶子的画法及大小的控制。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枇杷果吗我还真没吃过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好既然我没吃过那就画一画解解馋吧。绘画过程

老师进行示范注意画面布局。

1.找出颜色藤黄、赭石、墨。

2.中笔调藤黄注意水分笔尖蘸一点赭石中锋顿笔画出枇杷形状。3.重复动作多画几个可大可小三个一组、两个一对。 4.用浓墨画脐淡魔勾枝。

5.中笔调花青笔尖蘸淡墨侧锋画叶子。6.等待画半干小笔勾出叶筋。 7.焦墨题名字。晾干完成。 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学生自评、互评。课后小结

注意画面布局整体统一。 多多练习

推荐第5篇:国画教学大纲

水墨画( 课时)

一:果蔬类画法(丝瓜、葫芦、柿子、山楂)叶的浓淡层次变化(狐狸食果)。

二:小鸡的画法 (彩墨画小鸡,正八倒八画法) 小家雀、燕子、扇面作品(小泼墨画草地)

三:兰花的画法(中锋顺峰、叶的反转变化、五笔画花下字点蕊),加写意山水。

四:梅花的画法(枝干的交叉,梅花的变化),可加背景变雪梅。 五:菊花的画法 (双钩画法、墨骨画法)。 六:荷花的画法(泼墨、荷上露珠特效)。

七:水族类的画法 (金鱼、虾、螃蟹)金鱼加到荷花下。 八:葡萄的画法(彩墨、墨色变化、高光点),画中加家雀。 九:竹子、竹笋的画法 (板刷中空画干,中锋顺峰画叶、一字人字个字介字,草书八字画节),竹下画小鸡、竹笋。 十:飞虫类画法 (蝴蝶、蜻蜓),补充画面完整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花鸟水墨写意画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审

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可以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观察方法和

表现方法,形成幼儿园的教学和工作的能力。

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用生宣纸、毛笔、一得阁墨汁、中国画颜料。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手段: 教的方式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示范法。 教学手段有:讲授、直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学的方法主要有:

耳听理论讲授,用眼观察,用脑分析思考,用手操作完成。

推荐第6篇:国画调色

国画常用顏料配色表(今天读博文见此表,发来与同道共用

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

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牡丹]: 藤黄+少许酞青蓝(+三绿)

葡萄紫:花青+曙红 或花青+胭脂

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

赭绿色: 赭石+草绿

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芽绿色: 汁绿+藤黄

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

桔黄色: 藤黄+朱膘。畫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 墨青色: 花青+墨

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

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畫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

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

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

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褐色: 赭石+墨

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

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

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

四绿色: 三绿+白粉

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

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

蓝色: 酞青蓝+三青

朱红色: 朱膘+曙红

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

粉黄色: 藤黄+白色

绿色:草绿+翡翠绿

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

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

青蓝色:石青+酞青蓝

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

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畫枇杷果、葫芦用色。

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

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

朱红:曙红+藤黄 (樱桃、柿子根据需要藤黄用量非常少或不用) 各种颜色+水可以使其变深或变淡

推荐第7篇:国画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及历史源流。

2、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通过学习,学员基本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能成功地临摹出好的范画及具备创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的性能及选购、使用的一般知识。

2、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础技法。

4、掌握禽鸟、畜兽的基本技法。

5、掌握虫、鱼、蔬、果的基础技法。

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本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突出重点、难点、重演示、重辅导。

3、搞好作业点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教学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牵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绘画技法。

3、花草的绘画技法。

4、禽鸟、畜兽的绘画技法。

5、虫、鱼、蔬、果的绘画技法。教学重点:

笔法与墨的训练 教学难点:

构图,造型,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1课 兴趣课常规教学 2课 教学示范,荷花 3课 教学示范,鱼 4课 教学示范,虾 5课 教学示范,牡丹 6课 教学示范,葡萄 7课 教学示范,紫藤 8课 教学示范,海棠

9课 教学示范,配景、点缀物的画法。 10课 教学示范,松树

11课 教学示范,石头

12课 教学示范,点景人物的画法 13课 山水

(一) 14课 山水

(二) 15课 山水

(三) 16课 自由创作

(一) 17课 自由创作

(二) 18课

自由创作

(三)

王 龙

二〇一三年九月六日

推荐第8篇:国画小品

《 国画小品》教学大纲

林启泉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国画小品创作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3、周学时/学分:总共四周36课时

4、授课对象:美术学(国画)专业

5、教学形式和方法:集体课,讲授、示范、训练为主。

6、教学设备:多媒体、宣纸和不同类型的宣卡、笔墨

二、课程简介

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审美,历来都是小中见大,寸幅而见万象。国画小品创作是国画专业学生提高国画涵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课题训练培养学生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创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水平,从而搭建起通往创作国画艺术殿堂的云梯。 2.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驾驭笔墨的能力大幅提高、综合形象能力和笔墨造型能力不断加强;

(2)、能以鲜明而又多样的表现手法对艺术形象进行捕捉,表达强烈的个人感受。

(3)、大幅提高形式美感、艺术观感等。

(4)、培养学生对艺术形式进行深入探索的艺术精神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笔墨涵养的训练

(2). 小品创作的工具与材料(指不同质感、肌理及各种类型的纸张)表现训练

(3). 表现形式

工笔

水墨

兼工写 (4). 表现题材

人物、山水、花鸟 (5). 作品欣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合理运用笔墨综合表现物象的方法 (2)、准确表达艺术感受的技能

5、教材的选用

(待定)

6、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考核范围为本学期大纲规定的训练教学内容。 (2)、成绩评定办法:

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聘请其他专业教师二位以上共同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平时成绩含课堂抽查和书面作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小品创作的表现形式和类型介绍( 4 学时)

一、

工笔

水墨

兼工写

二、人物、山水、花鸟

三、速写的表现类型

(1)、表现类型

斗方

册页

圆光

扇面

横幅

条屏

四、小品画一般创作过程

1、物质准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以及颜料等是画家在创作前段必备材料。根据不同创作形式确定不同材料。或者根据不同材料确定不同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

2、创作构思

一幅作品格调的高低,与创作前的构思关系密切,是作者综合素质的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就是创作构思的要素。“造化”,即作为绘画原型的客体大自然。“心源”,即发乎主体(画家)的思想、意念、情感、修养。心师造化,是一番艰苦的功夫,也是取得卓绝成就的必由之路。

3、创作过程

“经营位置”是作画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宋代郭熙说:“凡经营下笔,须留天地。何谓天地?有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绘画构图,应有主宾虚实、疏密繁简,即“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芥子园画传》说:“画花卉全以得势为主,枝得势,虽萦高下,气脉仍是贯穿;花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不去常理;叶得势,虽疏密交错,而不紊乱。”可见创作过程中“经营位置”的重要性。

4、作品收尾

大胆落笔,细心收拾,是前人总结的经验。说明一幅绘画作品完成后的收尾工作十分重要。清代山水画家王时敏,每做完一幅画必挂于堂前收拾数天,对不满意处,或补景或复作石、树以衬之,然后再邀画友同赏,如友人提出不足处,在修改,反复数日,一幅绘画作品才算完成。已故大师黄宾鸿、黄秋园对作品完成后的收尾都十分看重。清代笪重光就提出了“失势则尽心收拾”的主张。

诚然,慎重处理一幅作品完成后的收尾工作固然必要,但也不必面面俱到。尤其是大写意画,应更为慎重。题款落印在作品收尾工作中也是重要的一环。

本章难点:对技法与创作关系的认识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示范与讲解

第二章

课题训练(人物)( 8学时)

一、本章要点:

以形写神,传达情感,形神兼备

二、本章难点:

向表现性转变过程,对对象形象特征大胆进行夸张、取舍、概括、提炼与变形

三、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1)掌握笔墨与人物结构的表达方式。构图基本规律。人物结构中的体块意义,人体运动规律,笔法的神采。动态于构图中的表现。

(2)、研究大量形神与笔墨的关系,衣纹本身的形状和美感。画速写头像。鼓励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训练。

四、强调三分画画,七分看书写字。加强画外修养。

五、欣赏、示范与讲解

第三章

课题训练(山水)

(8学时)

本章环节:

1、山水的人文情怀

2、笔墨构成

3、山水境界涵养

教学要点:

1、笔墨构成

2、山水境界涵养

教学难点:笔墨的驾驭和境界涵养

建议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结合法、多媒体、范画、录相、幻灯、资料相结

合。

第四章 课题训练(花鸟)

(8学时)

一、欣赏(花鸟画小品)

二、写生与写意的关系

(三)题材与构图的关系

推荐第9篇:国画教案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二课借物寓意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荷花的情趣;

2、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 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新课讲授

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 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 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出示《蔬果图》(吴让之 清代) 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 。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氮化镓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

活动一:

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出示王冕的《墨梅图》,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活动二:

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 和所有的花朵 。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在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笔墨精练,含蓄蕴藉,自成一格,取枯枝败叶,孤影怪石,表现他心中那种高傲、冷漠和仇视现实的精神状态。

齐白石的《荷花》此作是齐白石90岁时所作,笔墨简约,意蕴丰厚,是典型的“红花墨叶”风格。绿叶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黑色和绿色相互映照。两叶之间,用胭脂红涂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画中的荷叶以厚重的块面绘出,塘底的涟漪以细劲的线条绘出。下半部的横向线条起伏变化,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

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

“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想必同学们也想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国画的“借物寓意”吧!

活动三:

体验与练习

课堂临摹荷花,教师讲解步骤。

一、用大笔在清水中湿润后蘸中墨,侧峰画出荷叶的前展部分。

二、按照荷叶的结构,依次以向心聚拢的笔法,由外向内运笔,画出荷叶的后部分。

三、画侧面的荷叶。

四、画叶梗,花蕾和花朵。

五、画水草和浮萍。

六、落款。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

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推荐第10篇: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大全

国画技法大全 很是方便 点击就看

2013-12-03 18:59:51| 分类: 国画精选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转载自 墨韵书香《国画技法大全 很是方便 点击就看》

国画技法大全

很是方便

点击就看 play齐白石绘画技法_2TE

(一)——七彩墨老师TE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3)| 评论(0)| 转载 (1) |举报

【转载】[清]康熙临董其昌小楷《金刚经》展示(1)

历史上的今天

【转载】学做菜视频教程全集2012-12-03 17:38:09 【转载】四百首现代最流行的歌曲2012-12-03 17:34:29 【转载】生活常识《 永不牙痛奇方》2012-12-03 16:03:42 【转载】最全的牙疼治疗处方【收藏备用】2012-12-03 16:02:42

【转载】年龄和血压对照表以及注意事项******2012-12-03 16:02:07

lgm350

第11篇:关于国画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独有的绘画形式。它形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 成熟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国画的工具是我国特有的毛笔、墨、纸、砚,特点是 以线条为主,以形写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这与西洋画以写实为主的“艺术 即模仿”的“形似”不同。它与诗文、书法、篆刻互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 格。幅式上有壁画、屏障、卷幅(横披、立轴)、扇面等形式,并有独特的装裱工 艺来衬托、保护和收藏。

中国画的形式

写意画——以简练的笔墨,画出物象的神态,以墨的皱点、浓淡、干湿变化

为主。它一般只是寥寥几笔,就大致表现物象,显出物象的气韵神态,不求形似, 只求神似。

工笔画——用细微精刻的手法描摹物象,以勾为主,线条细致,-一丝不苟。 它最擅长画翎毛花卉,亭台楼阁。

水墨画——不用彩色颜料,纯用黑色的墨作画,以黑代色,用不同的黑色(焦 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表现不同的深浅和颜色,故有“墨分五色”之说。 用墨的方法,有积累法、泼墨法、破墨法等。

按题材分,有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三大类,此外还有界画[建筑画、风俗 画、宗教画(佛像)]等。

中国画的技法

白描——有线无色: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修饰,多画人物、花卉。

勾勒——有线有色:画出轮廓后再着色,多画工笔花鸟。其中用笔顺势为勾, 逆势为勒。

没骨——无线有色: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多画山水。渲染——用水墨或颜色强化物象的明暗色彩,是画物象本身。

烘托——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外廓衬托,使其明显,如画云来表明月色,画 背景以显现、突出要表达的东西。

此外,中国画技巧还有破墨、泼墨、钩研、点苔、点簇、折枝、十八描等。

第12篇:国画教案

国画教案

1、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一、教学时间

第一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五指执笔法”。

2、对坐姿的培养、学习悬腕的书写方法。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准备:字帖、毛笔

四、教学过程 1.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

师: 一(1)班的孩子,我听说学习特别努力,可上进了!看你们这精神气,我想:这肯定是真的了。所以,老师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能把你的名字写在这张纸的白边上吗?让我们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生:好。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大声读读你的名字,快,看谁先和老师成为朋友。

生:(陆续上来。)

师:你们长得这么漂亮,想不想把你的名字也写漂亮呀?那今天,我就教你们一些把字写漂亮的小窍门,谁想学习呀! 生:我。 师:请你先抓住关键的地方,体会体会,同桌之间交流交流,一会儿,我们再请你讲讲这些话,你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进行自由讨论。

师:其实我走了好几桌,我都能听到同学们的发现,你们真了不起,会读书啊,谁来谈谈,想说哪就哪,两位同学想说了,三名、四名、五名!越来越多了!好!请你来说说!

生:要想把字写美观,“五指执笔法”是十分重要的。 师:给他掌声!谢谢!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生:正确的握笔方法是: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 指关节略弯曲。

师:记住我是怎么写的了吗?来试试。(师生重复书写时的要点) 生:好。 师:咱们写一个试试,来!(师一笔一笔板演,学生看后再书写,教师巡视)

谁写得最棒,到前面来。

三颗星标准:大小合适、方正、有运笔 2.同桌互相纠正,示范。

师:要想把字写漂亮,还要有正确的坐姿。 你们边看边体会老师是如何写字的。

师: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 1.手腕要悬空。

2.头部稍低,肩平,双脚平放。

3.左手的肘和手掌平放在桌上,要撑开,并与右手保持基本对称。4.练习手腕运笔 手腕做圆周运动 5.师:谁来做个示范? 给他掌声!谢谢! 生:(展示,评议,教师印奖章)

师:再感谢这名同学让我们明白了正确的坐姿。 生:好,给点掌声!(鼓掌) 师:下课!

教学反思:大部分同学的拿毛笔的方法已经掌握了,只是有少部分同学还是不会拿,坐姿方面同学们都能坐得端正,

2、学国画

教学目的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重点难点1,认识中国画特点。 2,“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新授:

介绍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介绍工具: 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 b)墨:有松烟、油烟。 c)纸:宣纸——生、熟。 d)砚:砚墨用的是石头。 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 1,题材:人物、山水、花鸟。 2,方法:工笔、写意。 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 笔法:中锋,侧锋。

分辨: 浓淡墨。 中侧锋。 干湿画法。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讲评。

3、认识藏锋和露锋

一、观察“三”,三个的起笔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的三条横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知道。第二条横比较短,第三条横比较长。

师:对!那么“三”的这三条横在起笔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和第二条横的起笔是尖的,第三条横的起笔是圆的。

师:是啊,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两种起笔方式。

二、揭示藏锋和露锋的概念。

师:你们知道怎么才能使你写出来的横的起笔是尖的吗?

生:我觉得毛笔的笔头是尖的,写出来的自然是尖的。 师:是啊,这样的笔锋我们把它叫做“露锋”,是笔锋外露的用笔,一般用于笔画的起笔处。用露锋写出来的笔画常是尖笔或是方笔,显得锋芒毕露,神采飞扬。

师:还有一种笔锋叫做“藏锋”,它的写法是让笔锋从笔画内部起笔,把笔锋藏起来。用藏锋写出来的笔画显得浑厚。就像“三”的第三横那样。

师:(拿出钢笔)你们看,钢笔的笔头是尖的,把笔尖露在外面起笔的叫做“露锋”,把笔锋从笔画内部起笔的叫做“藏锋”。

生:用钢笔练习一下,加深印象。

三、指导书写藏锋和露锋。

1、学生书空。

2、学生指名书空、集体书空、同桌互相书空,纠正错误。

师:总之,我们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欲下先上,欲右先左”。

四、指导认识米字格,并学会画米字格。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米字格,你知道它和田字格有什么不同吗?

生:米字格里有四条线,而田字格中只有两条线。

生:田字格中有横中线和竖中线,这两条线把田字格分为了四格,而米字格比田字格多了两条斜线,并且把米字格分为了八个部分。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说的也很完整。

师:让我们来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师:下面让我们来学着画一画米字格。

师:先在空格中打两条斜线,再过交点打横竖两条线。

(学生练习画米字格。)

五、学习在米字格里面描写“三”的轮廓。

师:你们知道在描写“三”的轮廓时要注意哪些吗?

生:我知道:四条边线要对齐。

生:我还知道对齐之后不能再移动。

师:你们真聪明,是啊,的确要注意这两点:四条边线要对齐,对齐之后不再移动。

师:下面就让我们试着描摹一下。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描好了的同学来说说自己写的怎么样?

生:我描的还可以,就是第三横有些斜了,还需要改改。

生:我觉得只要认真描,一定会描得很好。我描得就很好。 „„

师: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同桌互相点评一下。 (学生互相点评)

师: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描摹得很好,为写好这个字打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六、下课。

4、墨与彩的韵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 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

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5、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

一、教学时间 第三周

二、教学目标

了解文房四宝就是笔墨纸砚。

三、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

四、执教班级

一1班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房四宝就是笔墨纸砚。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吗? 生:我知道。文房四宝就是笔、墨、纸、砚。 师:对!文房四宝就是指笔、墨、纸、砚这四样。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文房四宝。

二、具体介绍文房四宝。

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文房四宝中的笔呢? 生:写书法用的是毛笔。

师:对了,写书法时我们用的是毛笔。 师:毛笔是用动物毛做成笔头,柔软而富有弹性,主要为狼毫笔与羊毫笔两大类。

师:那同学们,你们知道选择毛笔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买毛笔的时候要买好的。

师:我们在选择毛笔时要注意“尖、圆、齐、健”四点。 “尖”,指笔锋尖锐;“圆”,指笔头形状圆润、饱满;“健”,指毛笔弹性好;“齐”,是指笔毫用水化开后,笔锋顶端的毛排列整齐。

生:原来选择毛笔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

师:对,别小看这小小的一支毛笔,它的学问可大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使用毛笔时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出示毛笔讲解)在使用毛笔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它。

1、新的毛笔必须用冷水或者是温水泡开。

2、使用后必须清洗。

3、清洗后平放或者挂起来。

师:有谁能向大家介绍文房四宝中的墨呢? 生:墨就是墨汁。

师:对。古人用墨锭研墨写字,而我们现在用墨汁写字。 古人用的墨锭主要分油烟墨、松烟墨、漆烟墨三种。

我们现在用的墨汁则有“一得阁”、“中华”、“曹素功”等品牌。 我们同学在使用墨汁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天使用倒新的,以免墨汁沉淀并发出臭味。

师: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写毛笔字用的是什么纸吗? 生:用白纸。 生:用发黄的纸。 生:用宣纸。

师:我们一般使用的是颜色发黄的元书纸,在书写作品时则使用宣纸。

宣纸又分为两种:“生宣”和“熟宣”,我们一般使用的是“生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砚台吗? 生:我在电视里见过。 生:我在书上见过。

师:古时候人们用砚台来磨墨,现在的砚台一般用来储存墨汁。 我们中国有四种最名贵的砚台。分别为“端砚”、“歙砚”等。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中国的书法真有意思。 生:书法的用具中还有很多学问呢! 生:我想现在就用文房四宝来写书法。 „„

三、作业。师:同学们,请你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根据本课所讲的“文房四宝”的选择方法,去书画商店购买笔、墨、纸、砚,好吗?

生:好。

师:购买好以后,用温水化开毛笔,作好学习书法的准备。

四、下课。

6、国画《枇杷》教案

国画教学:枇杷图 活动名称:枇杷图

活动目标: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活动准备:

1、学生有画枇杷和小鸡的经验。

2、课件;范例。

3、宣纸、毛笔、颜料、墨汁等幼儿国画用具;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2、师:看到了吗?长在哪里?怎么样的?

3、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1、师:以前我们画过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枇杷,今天我们要学习画长在树上的枇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草绿蘸墨点染,上下部叶要虚实分明。

步骤二:次穿枝画干,可用草绿蘸墨画出。

步骤三:再次填果,用石黄或藤黄点染,用重墨点“脐”。 步骤四:题字钤印。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1、师:下面就请你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2、画上小鸡,使画面更加丰富。(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分享: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鼓励学生发现同伴画的好的地方。

7、国画《寿桃》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寿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寿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寿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寿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寿桃的生物性。

2、寿桃造型特点。

3、寿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寿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寿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寿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8 、国画《樱桃》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樱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樱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樱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樱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樱桃的生物性。

2、樱桃造型特点。

3、樱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樱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樱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樱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9、国画《葫芦》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葫芦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葫芦。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葫芦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葫芦的外形特点

二、绘画过程

1、章法——布局。经营位置

2、画主体,要主体突出。(1)用笔 (2)用墨 (3)用色 (4)用线

3、葫芦的画法 (1)先画葫芦 (2)画叶,勾叶脉 (3)画藤 (4)画小鸡 (5)落款,盖章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构图

(2)画葫芦——画叶——画藤——画小鸡——落款

四、小结、讲评

五、整理用具下课

10、国画《柿子》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中国画技法,中国画 蔬果通过学习中国画 蔬果。 重点难点:

如何用笔用墨才能使画面更具情趣中国画 蔬果。 教学准备:

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柿子

三、交流

1、柿子的生物性。

2、柿子造型特点。

3、柿子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柿子。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作业:创作一幅柿子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柿子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11、国画《石榴》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樱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樱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樱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樱桃的外形特点

石榴又名安石榴,落叶乔木,干高可达一两丈。花分单瓣、重瓣两种。有红、黄、白、玛瑙等颜色,萼肥厚,筒状。叶长椭圆形。果实为球状,前端有“嘴”。

一、花的画法

石榴花多用点厾法。一般多画红花。单瓣石榴花,可参照茶花画法。外型宜圆些。重瓣花可采用“外拓法”画,即抓住花形碗与盘的大关系,从内瓣画起。先画浅色内层外瓣,再添内层深瓣;也可以先画内层深瓣,再画内层浅瓣。画好之后再向外拓展画出。花瓣用朱磦蘸胭脂画。花头点好后可趁湿以稍重色勾筋,亦可不勾。最后以胭脂合墨点蕊(也可以粉黄点蕊)。花萼肥厚,可先用淡墨勾,再染黄(略加朱磦)。

二、果实的画法 1.勾染法

先以淡墨勾出形体。线不仅仅是画出轮廓,更要把体积起伏关系表现出来。勾石榴可从“嘴”画起,再勾果身。用笔要有轻重顿挫,要借助体面转换在轮廓上形成的变化,用线与线相“搭”,来表现果实的体积起伏关系。勾出形体后,可略皴几笔以增强果实的厚重感。干后可用淡赭石染。染要见笔,实为点染。

2.点厾法

点厾法常以清水笔蘸赭石,再以笔尖蘸少许重墨稍加调整,先点石榴“嘴”,再点果身,半干时以重墨点斑;青石榴则以草绿蘸赭石点;红石榴则用朱砂点,亦可先用重墨点,半干以朱砂罩点。石榴成熟后,表皮绽裂,露出籽粒。画籽粒可勾可点,红籽可用胭脂点,籽粒要有大小变化,用笔要利落。

三、叶子的画法

画石榴叶子,要弄清叶子的生长特征。新枝上的叶成簇,一组一组的;老枝条上的叶为对生。根据果实的画法不同,及色调需要,可勾可点、可墨可色。

四、硕果的画法

步骤:

步骤一:先以浓墨点写出画面左下方的两个石榴,而后添枝条。画枝要注意前后、轻重的穿插关系。再用稍淡的墨补画左侧后面及右侧的石榴。半干时在墨上点朱砂。点朱砂要见“笔”,用笔不可太碎。

步骤二:用墨勾叶。勾叶要注意叶的前后、浓淡虚实关系。为求厚重感在叶子外缘用淡墨复勾,复勾要断断续续以求松动。最后用草绿填叶,填色时不必太拘泥,要见“笔”。

步骤三:用淡墨画帘子。帘子宜虚,中锋用笔,宜松活。要注意线的疏密变化。

步骤四:整理画面。以胭脂点出石榴籽,颜色不宜过重。籽粒与果皮处点以浓黄、枝干上点苔,钤印。

12、国画《白菜和蘑菇》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中国画技法,中国画 蔬果通过学习中国画白菜和蘑菇。

重点难点:

如何用笔用墨才能使画面更具情趣中国画白菜和蘑菇。 教学准备:

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内容,强调用笔用墨方法.二:构思引导

1:生活中常见的白菜和蘑菇有哪些?打算画几样? 2:怎么样画出白菜和蘑菇?

3:怎么样安排画面?中国画白菜和蘑菇 三:教师示范

以白菜为例。先用课件中国画 蔬果分析白菜的形象特征,再讲用笔用墨方法。

中白云笔调淡墨,墨中水分不宜多。 先画菜帮和菜根,勾画线条手灵活。 大提斗笔浓墨浸,自上而下侧锋行, 水分多来叶儿嫩,一笔下去深浅分。 白帮绿叶大白菜,画叶毛笔用大楷。 墨色中间稍加深,浸透颜色添叶脉。

为使画面不单调,可添加萝卜、香菇等,但必须注意画面上的蔬果有大小之分、蔬密之分、浓淡之分等。

三:创作练习

鼓励学生大胆用笔用墨和用色 四: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五、教学后记

13、国画《西瓜和葡萄》 水墨画:西瓜和葡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国画欣赏图片,范例、墨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引发学生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学生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学生进行比较

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绘画西瓜和葡萄

提问:画西瓜和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学生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 引导学生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

提问:水多会怎么样?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学生作画,教师知道,知道学生拿笔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五、延伸: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14、国画《荔枝》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15、国画《丝瓜》

一、活 动目 标:

1、体验在绘画过程中所感受的快乐。

2、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作品中对不同季节的丝瓜的不同水墨表现效果。

3、乐意并能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水墨画创作。

二、活 动准 备:

1、学生认识、观察过丝瓜的经验。

2、教师准备教学挂图《丝瓜》、毛笔、宣纸、小木桶、墨汁、国画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丝瓜。

你们见国丝瓜吗?是什么时候见到的?那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中的图一,引导学生欣赏。

你们看画上有什么?丝瓜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它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看到这样的丝瓜,你有什么感觉。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中的图二,引导学生欣赏。

你们看这副画上面有什么?和刚才我们看的那幅画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什么季节的丝瓜?为什么。

4、教师鼓励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水墨画的创作。

如果要你们来画丝瓜,你会画什么时候的丝瓜?周围还会画些什么呢?

5、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学生相互交流作品。

16、国画《萝卜》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技巧特点,认识大画家齐白石,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萝卜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空白生宣纸1张,课件。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蔬菜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国画大师。今天,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位大师的画。

2、媒体展示:

(1)《柿子》:用的是什么笔法?有什么特点?

(2)《平生所欲》:画的是什么?画家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名字? (3)《蜻蜓飞舞》: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画法,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4)《鲤鱼》:画家用了什么墨色表现了鲤鱼的鱼鳞?你认为什么地方画的最好?

3、看了这么多的画,你觉得这位画家的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生:是一位技术高明的画家。

5、出示〈虾〉:这位画家是谁呢?(齐白石)

6、你觉得齐白石画的题材都取自于哪些方面?

7、生:都是一些花鸟鱼虫和蔬菜水果,都来自生活与大自然。

8、师:从齐白石的画中,你能发现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9、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

10、师: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大师的足迹,一起来学习萝卜的画法。

11、出示课题:画萝卜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萝卜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萝卜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再看看叶有什么不同?颜色又有什么不同?

2、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

3、生答,师小结: 外形:中锋(淡墨),

身体:侧锋(淡墨+花青) 叶子:中锋(藤黄+花青) 根须:小笔中锋

4、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构图有前后,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形: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

②画体:侧锋从左右两边画,画出萝卜的体积感;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理解齐白石大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含义。

六、课后小结:

学生对齐白石大师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在中国画的欣赏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较好,能够用正确的笔法和墨色画出生动的萝卜图,并能将先前学过的辣椒、樱桃等结合画在一起,使画面更为丰富。

不足之处为,一些学生在构图上与老师一模一样,少有自己的想法,创新的意识还有待加强。用笔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有待提高。

17、国画《南瓜和茄子》

教学目的:

1、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2、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书、诗、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画、书、诗、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四、教学难点: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笔墨技法和用水用墨的方法。

五、教学教具:

幻灯、图片、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碟。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南瓜和茄子》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入教材分析进行。

二、教师示范以青菜为题材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初学者可用铅笔、炭素铅笔或森炭条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6、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水墨应如何调合?浓的还是淡的?运笔采用铡锋还是中锋?运笔方向如何确定?总之应“意在笔先”。 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讲评: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七、板书:

中国画——南瓜和茄子

一、复习上节课的用笔用墨及用水的基本技法。

二、绘画方法:

八、后记:学生对运用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绘制蔬菜掌握不够好,特别是课室的卫生没有注意。

18、国画《竹笋和豆角》

教学目的:

一.参照范画,临摹其笔墨技法,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二.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即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 二.画菜叶; 使用教具:

(1) 范画2张 (2) 步骤图6张 (3) 竹笋和豆角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答) 教师小结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入新课。拿出大竹笋和豆角实物,说明本节课教学任务,并简介其结构,然后,板书课题——《竹笋和豆角》(中国画)(两分钟);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然后出示教师示范作品,简单介绍一下。

2.教师示范以竹笋和豆角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画菜帮: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4)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

(5)题字和盖印: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15分钟)。 2.出示作业要求:

(1)临摹一幅《竹笋和豆角》的水墨画。

(2)用笔大胆、肯定。

(3)保持画面、桌面、地面的干净。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20)分钟。

三.讲评:选出几件好的和差的学生作业讲评,然后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3分钟)。

第13篇:国画教案

国画《枇杷》教案

国画教学:枇杷图

活动目标: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活动准备:

1、学生有画枇杷和小鸡的经验。

2、课件;范例。

3、宣纸、毛笔、颜料、墨汁等幼儿国画用具;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2、师:看到了吗?长在哪里?怎么样的?

3、

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1、师:以前我们画过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枇杷,今天我们要学习画长在树上的枇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草绿蘸墨点染,上下部叶要虚实分明。

步骤二:次穿枝画干,可用草绿蘸墨画出。

步骤三:再次填果,用石黄或藤黄点染,用重墨点“脐”。 步骤四:题字钤印。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1、师:下面就请你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2、画上小鸡,使画面更加丰富。(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分享: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鼓励学生发现同伴画的好的地方。

国画《寿桃》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寿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寿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寿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寿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寿桃的生物性。

2、寿桃造型特点。

3、寿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寿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寿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寿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国画《樱桃》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樱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樱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樱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樱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樱桃的生物性。

2、樱桃造型特点。

3、樱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樱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樱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樱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国画《西瓜和葡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国画欣赏图片,范例、墨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引发学生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学生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学生进行比较

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绘画西瓜和葡萄

提问:画西瓜和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学生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

引导学生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

提问:水多会怎么样?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学生作画,教师知道,知道学生拿笔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五、延伸: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国画《荔枝》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国画《萝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技巧特点,认识大画家齐白石,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萝卜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空白生宣纸1张,课件。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蔬菜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国画大师。今天,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位大师的画。

2、媒体展示:

(1)《柿子》:用的是什么笔法?有什么特点?

(2)《平生所欲》:画的是什么?画家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名字? (3)《蜻蜓飞舞》: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画法,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4)《鲤鱼》:画家用了什么墨色表现了鲤鱼的鱼鳞?你认为什么地方画的最好?

3、看了这么多的画,你觉得这位画家的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生:是一位技术高明的画家。

5、出示〈虾〉:这位画家是谁呢?(齐白石)

6、你觉得齐白石画的题材都取自于哪些方面?

7、生:都是一些花鸟鱼虫和蔬菜水果,都来自生活与大自然。

8、师:从齐白石的画中,你能发现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9、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

10、师: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大师的足迹,一起来学习萝卜的画法。

11、出示课题:画萝卜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萝卜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萝卜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再看看叶有什么不同?颜色又有什么不同?

2、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

3、生答,师小结: 外形:中锋(淡墨), 身体:侧锋(淡墨+花青) 叶子:中锋(藤黄+花青) 根须:小笔中锋

4、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构图有前后,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①画形: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

②画体:侧锋从左右两边画,画出萝卜的体积感;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理解齐白石大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含义。

四、课后小结:

学生对齐白石大师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在中国画的欣赏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较好,能够用正确的笔法和墨色画出生动的萝卜图,并能将先前学过的辣椒、樱桃等结合画在一起,使画面更为丰富。 不足之处为,一些学生在构图上与老师一模一样,少有自己的想法,创新的意识还有待加强。用笔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有待提高。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难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1) 继承: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进行创作:

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

(1) 确定思路,构想

(2) 写生、搜集资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 自描定移:

(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特点?)

白描:也称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

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 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构图的方法和规律:

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③呼应:画面上所有的特点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联系。

④画里画外:构造时,要冲出纸的边框,使画里与画外互相先发呼应,补充、使观者通过画面产生联想,达到画面有限而意境无穷的效果。

(5) 工笔花鸟画的设色

渲染手法:(提问:常用的渲染手法有几种)

①分染 图1②罩染 图2③统染 图3④接染 图4

⑤平涂 图5⑥哄染 图6⑦注水注色法 图7(6) 色彩的配置

(7) 提款(8) 印章

二、课堂小结:

把所学的绘画知识能够运用到创作上去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作业布置:

牡丹花创作一幅

第14篇:国画教案

《蔬菜》(中国画) 教学目的:

一.参照范画,临摹其笔墨技法,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二.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即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 二.画菜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答)

教师小结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入新课。拿出大白菜和辣椒实物,说明本节课教学任务,并简介其结构,然后,板书课题——《蔬菜》(中国画)(两分钟);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出示范作,简单介绍一下。 2.教师示范以大白菜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画菜帮: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4)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 2.出示作业要求:

(1)临摹一幅《白菜》的水墨画。

(2)保持画面、桌面、地面的干净。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20)分钟。

三.讲评:选出几件好的和差的学生作业讲评,然后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3分钟)。

国画《(水泡眼)金鱼》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画金鱼的过程,练习点、线、面的组合。

2、操作: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巩固基本的用笔用墨方法(掌 握运笔的走向,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恰到好处地调出所需颜色。

3、情感:通过国画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陶冶其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侧锋、中锋的用笔方法,三次调色法。

2、难点:侧锋画鱼尾,鱼在水中的游姿。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国画也称为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宣纸为工具,以水墨丹青为颜料,以奇异绝妙的表现手法,描绘人物、山水、花鸟等,表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画一幅国画。画什么呢?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谜底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出示谜面)

3、大家都说是金鱼,那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不是?(播放金鱼录象)

4、鼓鼓的眼泡,飘逸的尾巴,鲜艳光亮的鳞片,金鱼真象一朵水中的鲜花。金鱼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要画其中的一种,它的学名就叫——水泡眼金鱼。(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金鱼,金鱼真美丽,让我们来认识你。

2、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大家金鱼由哪些部分组成?(随机出出示出示称)

3、美丽金鱼象朵花,巧用笔墨画好它。画好它要用到国画中的哪些基本用笔方法?(中锋、侧锋)

4、请你再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哪些部位用了中锋?哪些部位用了侧锋?(随机显示各部分的用笔)

5、用笔方法要正确,用色方法也很关键。画这条金鱼用了哪些颜色?这就要用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三次调色法。请你用“第„„次,调„„色,到毛笔的„„。”句式来说说,如何调藤黄与曙红。(根据回答,出示三次调色法步骤)

6、朱老师按大家的方法调笔,也来画一条色彩鲜艳的金鱼。请大家记住我的绘画步骤,并完成儿歌填空。(出示儿歌)

7、(切换到实物投影,示范步骤)

8、(切换到电脑)大家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形式回答,与朱老师一起来完成儿歌填空。(显示儿歌答案)

9、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还能画出其他颜色的金鱼。你们看到过的金鱼还有哪些颜色?

10、金鱼的颜色如此丰富多彩,因此,我们不仅可以画一条,还可以画几条,甚至一群金鱼。然后加上曾经学过的背景,金鱼有了新家,游得更欢快,更栩栩如生了。最后加上格式正确的落款,便是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出示添加背景、落款的绘画步骤)

11、碧波荡漾,水草摇曳,这又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出示范画)

12、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人物和学过的动物来进行构图,并给它们取一个有趣的题目,也可以成为非常有意思的画。

13、接下来,就请大家快快动手,让我们一起来办一个隆重的金鱼画展吧。

三、学生作画:

四、师生点评: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小结:国画历史悠久,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韩美林、程十发等许多优秀的画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并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极大的光彩。老师相信,只要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未来的画家一定会在你们中间诞生的。 国画梅花

1.演示并分析笔墨变化。

焦墨、浓墨、交融的墨色分别可以表现梅花的哪个部分?(演示) 2.分析作业 步骤:

(1)画干:先从树干转弯处,向右下方侧锋运笔,使主干笔触出现飞白,再向右横出,向右上斜出主枝。(同学们用侧锋随意表现树干的体态。在画时可以留空,在空白处待会添加梅花。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调墨,用干涩的线条表现树干。) (2)画枝:从主枝向前生出新枝。

(3)点花瓣:用中锋变侧锋渐次点出可呈现浓淡变化。

(4)点蕊:正面的花丝画全,侧面花宜过半,背面花交界下方及花蕾的下方点花萼。

第15篇:美术国画教案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

2013-05-09 | 中国 教案 菊花

.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摘要: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md...

相 关: ◇ 国画四君子之菊 ◇ 国画四君子之菊

◇ 大班美术教案:手指印画 ◇ 国画的装裱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③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

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 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概,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第16篇:国画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创作)成果及过程材料

(2011 届)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12月 26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成果

目 录

表a-1课题任务书„„„„„„„„„„„„„„„„„„„„„„„„„„

表a-2课题开题报告„„„„„„„„„„„„„„„„„„„„„„„„„ 表a-3指导教师指导和检查记录表„„„„„„„„„„„„„„„„„„„ 表a-4成绩评定表„„„„„„„„„„„„„„„„„„„„ ** 附件(成果或成果照片等)„„„„„„„„„„„„„„„„„„„„„ ** 文本(论文)„„„„„„„„„„„„„„„„„„„„„„ ** 表a-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任务书

表a-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开题报告 篇2:美术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简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一:选题原因。

首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南齐画家谢赫的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绘画理论专著,他在序言中中提出了中国绘画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行、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用简洁的语言,从六个方面概括出了中国画所具备的要素,也可以说是画好一张中国画所需要的条件。

其次,我认为色彩是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更直观的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是用笔设色,但是中西方的色彩观念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的古典绘画带有科学精神的色彩观,而中国的色彩文化笼罩在传统哲学中意象审美的范畴之内。它带有“写其意”的艺术精神,崇尚意蕴、淡雅、简单的设色原理。把复杂的色彩表象加以概括和提炼,形成独特的色彩表现体系,追求一种意象化的表现情趣。

因此,我把论文的方向定为论述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对中国画的影响。中国绘画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各自崇尚的风格样式,设色差别,或推进或变革,使中国绘画的设色体系不断的发展、完善。如果都论述起来,选题似乎有些太大了,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对于“随类赋彩”在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方向研究的资料甚少。经过思考之后,我最终把选题确为《简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二:研究现状分析。

由于“谢赫六法”在五代时就提出了,所以从古至今论述“六法”的文章有很多。“随类赋彩”在“六法”中排其四,相比之下,比重虽不算大,但也有不少理论研究。

有的是论述“随类赋彩”的发展史,其中也谈到了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但是不够全面,只是简单的谈论几句而已;有的是论述 “随类赋彩” 对古代,比如像:五代、唐代、宋代、清代这样的某一个朝代,在山水、花鸟、文人画中的变化发展和影响;还有的是从“随类赋彩”谈起,来论述现代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发展。

总之,目前研究《“随类赋彩”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这一选题的文章,还只是凤毛麟角。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挑战。

三:论文提纲。

1)总述“随类赋彩”的含义,提出论点。 “随类赋彩”,单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讲对色彩的运用,紧随“应物象形”提出了“随类赋彩”,是在进一步讲物象外形的描绘。随着不同类型的事物,赋于不同的色彩。即依据不同对象渲染其色彩,客观地描摹对象而已。这里的“彩”,用来指中国画的色彩,也可以指墨色。中国画里讲“墨分五彩”,其实就是意象形的色彩。中国画发展到近现代,无论是以水墨、淡彩还是重彩的形式出现,都属于“随类赋彩”的范畴。而“随类赋彩”的最终目的是赋情、赋意,这也是对近现代中国画影响的重要体现。 2)分论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三个方面。

“随类赋彩”这种设色观念表现在山水画上,形成了青绿、浅降两种基本设色模式。在近现代山水画中,就青绿山水本身而言,既包括以色彩表现为主的大

青绿,或称为重彩青绿;也包括在文人水墨的影响下产生的小青绿,或称为淡彩青绿。举例说明:张大千泼彩的笔墨意趣??林风眠突破传统赋色的观念,作品中色彩的微妙变化显示出作者并不是根据某种事先的概念来赋予对象颜色,而是作者瞬间的、临场的色彩感受,十分具有情趣。

在花鸟画方面,任伯年尝试各种鲜艳的颜色。在统一的色调中使用补色对比,一幅画中往往使用一点极为夺目的红色、蓝色或橙色,这种在统一色调中的补色运用,使画面明快利落,取得“画龙点睛”的效果??齐白石的绘画色彩具有强烈的民间性,他善于使用高纯度的鲜艳色彩,善于将色彩进行对比组合;善于以色扶形,作品赋情、赋意。正如他所说的:“太似则媚俗,太不似则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意象性的赋色观念是建立在物我和谐相融的艺术精神之上的中和之美??潘天寿擅作水墨画,他的指画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发挥的淋漓尽致,“如老将用兵,颐指气使,无不如意”,元气淋漓,尽得其神?? 在人物画方面,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气质、心理活动、所处环境加以设色,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给观者带来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举例:如姚有多先生创作的《流民图》,他把整个画面都用灰色调来处理,更加表现出画中人们的痛苦、伤心与落魄?? 3)总结论点,突出论题。谈谈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近现代的中国画发展中,“随类赋彩”的表现在,一方面作者依照物象的固有色着色;另一方面根据构图的需要、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随“意”赋彩,使画面更具有笔墨意趣。“设色好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应当通过“随类赋彩”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从中受到启示,在作品的设色上赋情、赋意,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画笔墨趣味这一特色。 四: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 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随类赋彩的美学意蕴》 旷昌龙

【3】《任伯年、齐白石的花鸟画色彩》 硕光篇3:开题报告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注:开题报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篇4:中国绘画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绘画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原始社会,以记事目的的岩画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画___展子虔的《游春图》,再到现在的自然、人、绘画相融合的《中华魂》,说明,从古到今,而在中国的绘画著作中也会直接或间接的提到“自然”这个词,唐代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宋代黄修复说“得之自然”;董其昌说“成于自然”;明朝文征明说“天地生生之气,自然淡泊笔下”。这些个不同朝代的画论无不说明绘画于自然存在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南朝刘勰思所著的《文心雕龙》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说明了人在自然面前被激发发出的艺术冲动,自然是艺术之源。人类至少在学会适读文字之前,就学会了以画画的形式,与自己生活其间的自然进行交流。

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绘画的天分,这是自然启发的人来本能。当人们惊异于大自然的奇伟壮立非常之观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用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艺术于自然的关系,是艺术的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但是,这种基本关系却不是固定的,非常复杂,在文中就对中国绘画于自然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众所周知,秦汉以及秦汉之前的绘画,处于萌芽状态,人类在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这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绘画虽然有所进步,但绘画在人来的初级阶段,它的发展还是很

缓慢的,而现存已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四幅人物帛画,基本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绘画水平。在秦汉时期发现零星的以人物为主是很不成熟的,这时期的绘画处于稚嫩状态,且几乎都以人物为主。魏晋南北朝出现的顾恺之的人物山水《洛神赋图》证明这一时期山水只是充当人物的背景,人们在一开始并没有十分重视在绘画中表现大自然。当山水画真正作为一种绘画题材时应是在魏晋时期,但迄今发现最早的山水画___ 《游春图》却是在隋唐时期,而要认识中国山水画也就必须从此开始。理论方面,唐代大师王维在他的《山水诀》中也说道“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谓名手之画山水也”“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都说明唐代绘画的敦本务实,所重视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宋时期逐渐成熟且成绩斐然,不但技法十分娴熟而且还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画派,有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清新秀润的南派画风和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浑厚雄的北派画风。所画山林可居、可游、可卧。到北宋时期绘画开启了一片新天地_____ 文人画的兴起,文人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其中张衡,蔡邑皆有画名、画品。魏晋南北长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新论调。文人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喜爱梅、兰、竹、菊、高山、鱼隐,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画家从开始的由对自然的客观表现,转向借自然之景表达主观感受。且忽略一直以来对“形”的约束。“文人画”是绘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文人画”代表画家倪云林他所作的《渔家秋霁图》近景只有一个坡上的六株杂树,这几个仅有的树木身姿挺拔,树枝舒展,但叶已脱尽,中景空白以示水面,近景矮山映带,全面突出谈谈的忧愁,可谓借景抒情的典范。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山水发胀的一个顶峰时期,大师们既有表现客观自然的顶级技法,又有借自然之景的绝对精神。自然景物之精神已经融入到了画家的画作之中。 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

中国二十世纪是一个残酷的世纪,它经历了未有的巨大变化,在*、战争、革命的风暴中,中国社会异常艰辛地前行。在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在知识界掀起了一股学习“新学”“西学”的热潮,在这股强大的革命潮流中,涌现出一批与传统封建文人迥然有别的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正是基于这样文化背景,与整体文化心理的失衡与变化,才出现了包括陈师曾、何香凝、李叔同、高剑父、陈树人等在内的一大批中国青年到日本留学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中徐悲鸿、林风眠等直接到欧洲学习的现象。陶渊明的饮酒诗,也是我们观察林风眠的绘画所得到一种审美感受。即绘画要恢复自然的宁静与率真。画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绘画与自然的关系。相比历代画家,林风眠更迫切地要回归自然,力求表现最纯静的自然。比如他的作品《芦塘飞鸟》画面中大风突现了芦苇的强韧,黑云黑水见间犹如箭般飞翔的飞鸟,在构图也没有传统的大面积留白似乎天地间只有那一行飞雁和几束芦苇画面虽只有翱翔的鸟,但给人的感觉确是宁静和谐的。黄宾虹的《蜀中山水》描绘了四川巴蜀地区的山水景色,全幅构图饱满,黑亮而厚密,在浓厚黑密之间留出数出有限的空白透气。如边景昭的《竹鹤双清图》画面有几株竹子与两只鹤构成,手法极为工致,形象刻画极为谨慎细心,画面造作刻意没有自然的感觉。著名的郎世宁的《百骏图》设色艳丽,画面工整。齐白石先生的《牡丹图》,红花墨叶完全是以情入画、以趣入胜,绘心中之色。郑板桥的《墨竹图》也是绘心中之竹,主观之美更胜于客观。画家通过对物象的观察,依据自身的心理感受和文学素养,使客观对象的色彩和主观的审美趣味达到高度统一。董其昌曾在其《画禅室随笔》中论画云:“画不可熟”,又说“画须生外熟”。从此画的风格、用笔、设色和构图中均可印证他的画论的实践结果。此作设色轻丽明靓,色墨之间互为融洽又见骨见笔,皴法则一反常见的披麻皴而兼用折带皴的手法,近景的树法则穿插得宜,层次分明,整幅画的境界可称“骨力洞达,气韵超逸”,实是董氏平生少见的奇绝之迹。五代梁荆浩《山水诀》说“: 凡描枝柯、苇草、楼阁、舟车,运笔使巧;山石、坡崖、苍林、老树,运笔宜拙。”也

本课题有待解决的是中国绘画最大的毛病是忘记自然,忘记自然的和谐。我认为学习绘画与自然必须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要注意观察自然。本文将通过对绘画与自然地关系来强调绘画中的自然之景要得到自然的本质,要师法自然是心中的本源,而不是单纯的照抄自然。 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了从绘画萌芽期到现代绘画中绘画大师对自然与绘画关系的不

同理解,从开始的对自然不断摸索渐渐发展到唐代,画家们开始注意观察自然,在绘画中力求表现自然规律的,早就唐代绘画务实求行的精神。到五代宋时期画家运用纯熟的技法再现大自然的大山大水以表“林泉”之乐。画家们开始把对自然的客观表现变为主观的表达,充分运用自然之景表达画家的心中之情。时代的不同造就了绘画与自然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我们不能说它是进步或是发展,只是画家对于心中理解的自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罢了。而今天的我们正处于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环境的污染,竞争的残酷以及乘车难、住房难压得我们甚至透不过气来,所以说现代文明越是方达,社会文化秩序的制约愈是严峻。我们也就越需要回复到这种正在日益失落的精神上的原始之中及自然给予我们的自由更加迫切。这时人们的努力没有了自然的因素其书画作品也就不具有传世的功效了,所以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就必须根植于自然的本源性。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中国绘画与自然存在的本质关系 1.1中国绘画的起源

1.2画家如何运用自然之景来表达心中之情 1.3中国绘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 1.4 中国山水画中如何追求“神韵” 1.5画家如何如何追求大自然的宁静、韵味的美 2.中国绘画如何表现大自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充分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查阅有关绘画与自然等方面的篇5:线在国画当中的运用——开题报告

学号:200706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线在国画中的运用 学 生 尹利心

指导教师 李 岗 副教授

年 级 2007级 专 业 美术学 系 别 美术教育系

学 院 美术学院 说 明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第17篇:国画鉴赏(一)

欣赏一幅中国画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常常是能否“看懂”作为评判标准。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的,属于看得懂范畴。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国一金典国画研究专家告诉我们,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中国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中国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

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画的实质,因为“神韵”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目标。

当然,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国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第18篇:读《国画》有感

读《国画》有感

黄文琪 历史2班

开始看书名时,我以为是写关于美术的书,但真正翻开书时才发觉是讲有关官场的小说。小说男主人公朱怀镜可谓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早就摸索一条“为官之道”,练就一身投机取巧,拍马溜须,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一无背景,二无钱财,就凭他的“为官之道”从一个乌县副县长当上荆都的财政局的副局长,反映了官场浑浊,尔虞我诈的现象。

小说不纯是讲官场的尔虞我诈的利害关系,它也讲到一些正直讲情义的人。比如朱怀镜的好友李明溪、曾理和仆未之,他们可谓真正表里如

一、真性情,也是朱怀镜没有利益关系的值得推心置腹的朋友。李明溪是美院的老师,画技高超,境界也高,为人潇洒清高,“放浪于形骸之外”,不拘小节,比如他从不与人握手,不在乎别人的眼观;曾俚是一个报社的记者,他心怀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看不惯政府人员“鱼肉百姓”,“花天酒地”,弄虚作假的行为,他更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崇拜顾准,曾说“令我佩服的是他的理论胆识。他当时生活在最屈辱的境遇里,他思考的问题都是足以把自己推向极刑的。可他没有畏惧。他说国家要有笔杆子,要有用鲜血作墨水的笔杆子。”他以顾准作他的人生风向标,实践上他的确做到这个境界,不管面对什么政府压力,他依然坚持为民请命。而仆未之一生坎坷,但他淡定地对待人生,李明溪对仆未之做的挽联“惯看丹青知黑白,永入苍茫无炎凉”最匹配他的境界。但与这些正直的人交心,朱怀镜依旧没有触及他的官场浑浊习气,在朱怀镜眼里,李明溪生活在梦幻里,曾俚生活在理想里,仆未之生活在古风里,每与他们交流,怀镜总能回到他文人的圈子里,洗荡一下官场浊气,但一回到现实,他不得不又与官场打交道,放下文人的习气,逢迎拍马,爬上官阶。

在作者描写男人的名利场的同时,也会描写到一些男人身边的女人,比如梅玉琴、香妹、陈雁。陈雁是报社的记者,外表美丽,性情清高,但她谄媚于权力,成为皮市长的情人。香妹是朱怀镜的原配妻子,可谓温柔娴淑,开始于朱怀镜过着安稳平凡的日子,但在朱怀镜飞黄腾达之时,却遭朱怀镜背叛,她知道朱怀镜在外有外遇时,她毅然与他离婚。梅玉琴是天元大酒店的经理,也是朱环境的情人。在职场上,她是典型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但在生活中,她是个温柔、体贴、貌美如花的小女人。她不计后果的与有妇之夫朱怀镜发展恋情,沉迷于朱怀镜编织的情网中,最后她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堕入牢狱。玉琴的遭遇是令人悲悯的,她为了救朱怀镜,自己一人承担后果这一行为值得钦佩。可从另一种角度考虑,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她被爱情冲昏的头脑,在一开始见朱怀镜时就心生爱慕之情,她知道朱怀镜去了桑拿房一下子出来了,实则与桑拿女草草了事,就断定他是正人君子。这些围绕在官场男人的女人曲折命运,都反映了小说体现的官场的社会浑浊现实。

另外,小说有关一些神奇的情节又是小说的亮点。小说一开始就描写朱怀镜被算命先生料算说朱怀镜以后会出人头地,当大官。还有就是朱怀镜与梅玉琴、李明溪、曾俚一起去且息亭后发生了奇怪的事,除了朱怀镜其他人都夜晚梦见被蛇缠绕,而白天就打不起精神。原来,据说只要去过且息亭的人夜晚都会梦见被蛇缠绕,厄运缠身,重则致死,除非是大富大贵的人。结果梅玉琴堕入牢狱,李明溪疯了,曾俚遭受排挤,而朱怀镜依然稳坐官位。这些神奇的情节不仅推进情节发展,而且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小说魅力。

《国画》这本书涉及人物官场与欢场的经历、权力与情欲的追逐等方面,刻画深微,叙述周严,既有现场感亦有透视感,随成为一部难得的警示之作;还因着重写出了文化与良知的存在,所以难掩全书的深切的忧患之心。

第19篇:国画英文介绍

国画的英文介绍(各方兼备,条理分明)

(原创文稿,欢迎朋友们交流借鉴)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refers to paintings painted on Xuan paper or silk in ink by brush made of animal hair.It is the most highly appreciated form of Chinese art.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paintings and western paintings.

First of all, as you can see, only black ink are used in Chinese paintings while there are as many kinds of colors as one can finds in the nature.

Secondly, Chinese artists attach much importance on grasping the spirit of the subject matter ,Chinese painters think the final goal of painting is not to reproduce what they see on the paper but is to expre their own feelings.On the contrary, the western artists spare every effort to make their works vivid like photos.

At last, the primary subject matter of Chinese painting is landscape while the most common subject matter of the western is the people from the upper cla and religion legends.This is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of the painters.In western society, most of the artists are profeional and they make a living by drawing portraits for the rich and the churches.Things are much different in ancient

China.Most of Chinese painters are teachers or work in the government.They look painting as a leisure activity to cultivate their character.

第20篇:国画教室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国画教室工作计划

教师:胡艳霞

国画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良好途径,使学生能从少年时期打下良好的美育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丰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我在国画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国画这一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校第二课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按部就班。

学生在教学楼前集合以后,轻声漫步进入楼内,进入书法教室后,要按规定位置就坐,摆放好学习用品,静候教师上课。保持室内肃静,整洁,不准打闹喧哗,不准做与国画学习无关的事情。注意室内环境卫生,不乱涂乱画,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洁,不得随意搬动桌子。室内严禁大声喧哗,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使用国画班教室上课的教师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以进行设备检查,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正确使用书法室的设备。使用完毕书法教室后,要及时清理活动现场,将物品归放整齐,检查水源,电源是否关闭。坚持每周定时清理卫生,关好门窗,保持室内整洁,按顺序有序下楼。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有素。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认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留心注意事项,努力提高国画水平。认真做好国画教室使用记录,教师借用器材要及时登记,如有人为的损坏要追究责任及赔偿。管理员与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学生,有意识的培养班级干部,主动分担教师的任务,培养小组长,主动分担班干部的任务。在纪律和学习上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三、国画课程的教授。

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学国画,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在国画教学中,帮助学生普及国画常识,绘制初级难度的国画作品,从而使学生建立国画功底。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在平时训练中严格按照标准督促学生。

四、开展各种国画展览活动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国画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小组开展国画作品比赛,让一些优秀国画习作在校园中展示,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国画素质好、绘画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习惯。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更要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去完成工作任务,把国画校本课程活动开展的更好。

2015.09.01

国画读后感
《国画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