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z理论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6 07:38:4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多元智能理论读后感

多元智能理论读后感

语言智能,就是诗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

数学逻辑智能,是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虽然最伟大的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自己研究了所有的智能,但我认为他研究的只是数学逻辑智能。虽然我首先命名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但我并不认为它们最重要。事实上,我认为这七种智能同等重要。然而,我们的社会今天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但当你一旦离开学校,是否仍然能有良好的表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拥有和能否运用除此之外的一些智能。我所给予同等注意力的,正是语言和数学逻辑以外的智能。

空间智能,是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模式的能力。水手、工程师、外科医生、雕刻家、画家等都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间智能的例子。

音乐智能,是我们认定的第四种智能。伦纳德·伯恩斯坦拥有很高的音乐智能,莫扎特的可能更高。

身体运动智能,是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等人都表现出高度发达的身体运动智能。

最后,提出了两种形式的个人智能。它们迄今未被人们很好地理解,似乎也很难捉摸和研究,但却十分重要。叫作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即理解和认识:什么是他人的动机?他人是怎样工作的?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好地合作?等等。成功的销售商、政治家、教师、心理医生、宗教领袖等,都是拥有高度人际关系智能的人。

第七种智能是自我认识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

每一种智能还可以再细分,彼此之间的顺序也可以重新排列,关键是提供智能多元化的论据。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智能的种类可能不同,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从技能的角度看,这种潜能只有在那些奇特的个体上,才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而外,几乎在所有的人身上,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或生产各式各样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化产品。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相信得到这种帮助的人在事业上将会更投人、更具有竞争力,因此将会以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服务于社会。这种学校对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都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使之得到最好的发展。可见此种学校与前面提到的统一规划的学校相比,有本质上的不同。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的悄然兴起,不仅有力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加德纳提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在实践中发挥多元智能理论的潜在价值,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更多的关注智能类型和学习类型的差异。我们应以在评价改革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尝试和探索,构建一系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努力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当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艺术、运动、音乐等活动时,学习会变得兴趣盎然。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方式,多元智能课堂就像“真实”的世界,学生学习更主动、更投入。学生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希望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样,反过来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建立在多元智能基础上的教育,意味着教学与评价要根据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弱势而定。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允许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理解,并且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教师的专业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为协助者、资源提供者、学习促进者、激励者和联系人。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要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激发他们的弱势智能,帮助他们把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其它学习领域中。强调智能公平的评价。每种智能需要在它运作中加以直接评估;教学与评估是结合在一起的,要重视在教学情境中直接评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的种种表现。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的思想,与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为我们挑战传统、形成新的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前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后者则可看作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新追求。我们在进行学校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力的发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推荐第2篇:理论热点读后感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读后有感

最近闲暇时读了《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收获颇丰。书中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7个热点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读后让我对国内外形势尤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认识更加成熟,党性更加纯正。

作为一名与医疗事业息息相关的工作者,我一直非常关注我国近一段时期的卫生医疗改革的推进,同时也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在阅读此书时,我重点看了“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这一章。从开头一直读到结尾,我对看病难的问题认识的更加全面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看病难在我国目前确确实实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大城市的大大小小的医院,每天每时每刻每一个挂号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北京有些医疗水平高的医院门前,前来就医的患者为了能挂到一个就医号甚至打起了地铺,通宵等待。在网络上也有人以代排队挂号为职业,一个大医院的专家号要价成百上千。同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设施的进步,医疗成本激发医疗费用迅速上升。人们逐渐开始接受感冒发烧也可能动辄百千花费才能康复的现象。由于医院惧怕承担医疗责任,有些患者在前一个医院

拍的B超,CT,做的各项检查,转院后又被要求再次负担费用,重做一遍。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人们开始越来越怕生病,开始埋怨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太差,将这一切的不理解归于国家没有提供相应的措施。

看了这本书后,我仔细揣摩,很多问题的根本在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发达国家尚有一段距离。这些都没有速效的解决方法,而且是我国逐步发展的必经的阶段。由于人口多,政府财政财力有限,尽管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的部分近年来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分摊到人均投入的绝对值则寥寥无几。因此个人得不到充足的医疗服务也就缘此而生。目前新医改的重点改革路线是尽量将就医压力大的地区向相对压力较小的地区分摊,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五项改革的目标都是使就医的横向面积更加广阔,同时逐渐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为公民医疗维权提供更多保障。然而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医改不是‘速效针’,更像是调养气血的中药处方”。因此我们应该对医改投入热情,抱有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希望,但是不能要求一蹴而就。我也相信在我国长年保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政府不断关注民生,励精图治寻求改革处方的双项作用下,将来我们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定会逐步改善。

推荐第3篇:音乐教育理论读后感

《音乐教育理论》读后感

通过一学期对本书懂得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大致的了解,教材中主要包括:前言、序言及十二个章节的内容知识。序言告诉我们为什么学习音乐教育原理。第一章梳理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历史,重点介绍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教育、中世纪音乐教育、音乐学院和音乐学校建立的情况及美国的音乐教育。第二章分析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详细阐述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音乐教育。

第三章主要讲音乐教育的原理和美学原理,详细介绍审美学原理及审美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第四章分析美国音乐教育的角色和目的。第五章阐述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第六章分析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第七章是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第八章详解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第九章说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详细说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开发、课程指南和教学大纲、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和各门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第十章主要讲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第十一章研究与音乐教育,理论性的细说音乐教育。第十二章讲音乐教师教育及其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中我对书中第

九、十二章内容侧重的钻研,其中

第九章的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让我深有感触。本节内容提到:就音乐而言,存在两种普遍性的误解,它们影响着多民族音

乐的教学。误解一:音乐是一种普遍性的语言,其基础是西方艺术。误解二:美国是一个大熔炉。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全球已经连接在一起,我们的音乐教育也在随波逐流。很多人认为西方的东西就是好的,是“进口”的就好、、、、甚至已经包括了我们的音乐,觉得西方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忘记了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一味的崇洋了。在当今的社会中是无处不见这样的情况,人们都喜唱流行歌曲,听摇滚音乐、布鲁斯、蓝调、乡村、、、、、、、自己家乡自己民族的音乐是什么却丝毫不知,更不提会去演唱了,这是社会中无处不见的。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也是一样,我们学习的基础音乐理论是西洋的吧,无非在里边加上了一些中华民族调式。我们在大学里的音乐课程:乐理、和声、复调等等课程无一不是西洋的理论体系。很少有中国自己的本民族的体系教材。现如今我们的音乐教育可以说从小学阶段起就是洋玩意了,我们是宣扬和发展的是西方民族的东西,完全是在帮他们工作了。自己家的音乐体系,山歌,民歌却在慢慢的淡忘。

我是一名在职的音乐老师,课堂上让学生学习一首民歌《赶牲灵》,我是教10遍也唱不完一个乐句,学生们说难听,难学,都不喜欢。广西俗称歌海,我们班里就有来自区内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上课让他们唱自己本民族的歌,个个都说不会唱。这个问题我已经发现几年了,很多少数民族

地区的学生都不会唱本民族的音乐,有的会但是不唱,他们觉得丢人、老土。以上的这些现象是可怕的,假设100年后我们的本民族音乐估计已经消失殆尽,届时当外国人问:你是什么民族的?(哦,我是壮族的)唱唱你们民族的音乐吧。(不知道、、、、、、)

这个假设的自我对话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民族的音乐不会了,那到时我们有什么来证明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呢?这些结果是我们自己照成的呀,所以我们不能再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失去自己的文化,只记住别人的文化。我认为书中讲道德多元音乐教育应该是建立在学习本民族的音乐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别人好的,先进的东西。不能做忘了自己,学习他人的音乐教育多元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我首先想起的一个就是把民族音乐民间艺术放到我们的教学中。让它在年轻一代能理性和持续的传播而不致使它会因为无人继承慢慢殆尽。这是我想起20多年前的一个响彻广西及全国的班级: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在1984年广西的一批进步音乐教育家、音乐家、民族艺术理论家、舞蹈家们统筹有广西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牵头办起了这个以广西少数民族歌手为主的特别班级,当时第一届是在全区各县各民族选拔优秀的歌师歌手到南宁统一学习。相互传播各个民族的优秀民歌曲调的同时也系统的学习基本音乐技能,

各位专家也得机记录整理音乐素材,在实践的同时储备办学的经验和材料。我觉得歌手班的教育教学模式正是书中提及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的主题方针,注重本民族的教育的同时接受它民族的优秀理论。这一点在当今形势我觉得是重要的。歌手班的老师教授们整理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音乐教育书籍,自己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这是其他地区 民族应该借鉴的一个音乐教育模式,毕竟歌手班是走在全国特色音乐教育的前列的,也是成功的。

除了把本民族的音乐艺术融入教育中还有一些方式可以很好的去引导后人传播民族艺术,如利用名人效应去推动民间艺术。像我国东北的二人转不是在赵本山老师的名人效应下如今红红火火,还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还有就是鼓励我们优秀的作家们多把自己民族的音乐融入新音乐的创编中,让古老的艺术能在当今的艺术海洋流动。如近几年流行音乐歌曲出现明显的中国风现象,很多名气流行歌手把中国的小调融入自己的音乐,讲中国的文化精华放在歌曲中,这也是很好的音乐教育模式。

总之,我们不能再音乐上去中国化去自我化去民族化,音乐教育的多元化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音乐是什么,才能更好的去完善自我。 学习了《音乐教育理论》 一书,让我在音

乐教育上思想得到重新洗礼,我们继续完善自己的能力,为我们祖国的音乐教育做贡献。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读后感,自己能力尚浅,理解只到此,忘老师见笑。多多给予指点。

广西站:韦啸

20

11、

1、19

推荐第4篇:《长尾理论》读后感

作者说,所谓长尾理论就是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下面是小编准备的《长尾理论》读后感,欢迎阅读!《长尾理论》读后感

长尾理论的核心就是由于各个环节成本的大幅度的降低,80/20原则的理论基础将会不存在,80/20是指小于20%的商品带来了大于80%的产品价值或者是大于80%的商品带来了小于20%价值。如果商家只选的热门商品,那20%的产品就可能的得到更高的收益,如果选的非热门产品,并由于各成本的降低,产品价格的下降,那么商家就可能只能亏本,不能获取好的利益,所以商家的采购商品只为热门商品。像这种大头现象和长尾现象,都是十分考练商家的,且长尾更具盈利能力。

在商业经济市场发展中一个大的热门商业市场后面由无数的非热门小市场跟着,就像一天长长的尾巴虽然看起来没啥用,但如果全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个超过热门市场的超大市场,所以长尾在市场中,其影响并不小,是很有潜力的…

文中说,“在一些大的商业市场中,大多数的非热门产品都不能在沃尔玛的货架上,自己想要的产品有很多都在大市场中难寻”因此在沃尔玛中我们很难发现长尾,这是因为

1,沃尔玛的商品货架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放下更多的非热门商品。

2,非热门商品的盈利远没热门商品的多,于是很少能上架。

3,顾客想要的非热门商品很难找,找到的机遇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成都越来越来高,长尾市场也将浮出水面,迎接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并且也将让人更好的认识长尾的强大。

文中说:“长尾理论阐述的实际是丰饶经济学——但我门的文化中的供需瓶颈开始消失,每个人都能得到每一样东西的时候,长尾故事便会自然发生。”网路的产生给了商家们更多的发展平台,他们有了更多的虚拟货架去放商品,无论是热门的,还是非热门的,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商品,并且商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成本大大下降,使商家的销售道路更加便利,收益更多。并且顾客也可以从千千万万中通过网络搜索自己想要的东西,方便购买。这就充分显示出了长尾的潜能,长尾对商业市场的发展起了重大贡献…

长尾市场被发掘出来不是一个偶然,它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而要想更好的发掘出长尾的价值,那就需要三种力量:“第一个是生产工具的普及,实现廉价的产品。第二个就是传播工具,使营销成本显著下降。第三个力量是连接供给和需求,将供求匹配服务做的更好。”并且安德森还提出了繁荣长尾市场的三大秘诀:

一就是提供所有的产品,使客户的选择面更加充分。

二就是现在就开始降低价格,对在线音乐来说,通过公平定价、方便的服务、稳定的质量,你也能够同免费同行竞争。

三就是帮用户找到产品,长尾企业真正把消费者看作有血有肉的人,有了它们的大规模定制化系统,消费者就不必再屈就于千篇一律的大众化商品。

安德森的长尾理论虽然来源于对媒体娱乐产业的分析,但长尾理论可谓无处不在,决不止于这些领域,我们可以把长尾理论浓缩为简单的一句话: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

第一力量可以使长尾的尾巴更长,涉及更长的领域,出现多样化色彩。

生产工具的普及和人们的积极参与而专业和业余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一个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宇宙行星的运动规律,而却有一些的业余爱好者也能发现一些那些天文学家没发现的东西。而《百科全书》是由很多的各类科学家和学者的知识共同组织而成的,这就显示出了其群众力量的强大,就如长尾市场一样,它们合在一起的力量远远要超过那些比自己强的市场。商业中很多商家通过使消费者变成生产者,还有“”“”孤岛“的例子使人们知道了大量的廉价生产的长尾商品是无处不在的,所以生产长尾的力量是大量存在的。

第二种力量要求我们把那个无穷尽的长尾集合起来。

有形的商品我们可以用分散化仓储的方法降低供应成本。例如亚马逊的书籍就可以放在柜架上经行出售,而它的那些无形商品就可以放在网络市场上进行销售,节约了库存费用,节约了运费,和各项成本,所以致使长尾越来越长。

第三种力量就需要我们替顾客找他们所需要的商品

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商品,并且还要找到能给我们提供客户所需产品工具来解决供应链瓶颈。

文中91页,”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当今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各种需求不断增加,而顾客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比较难,因此就需要一种方式来改变这种情况,长尾的存在给顾客带来了方便,搜索引擎的出现就解决了这种问题,实现了长尾的价值。

文中96页,”长尾中满是垃圾“。没有什么东西是十分完美的,所以长尾中出现垃圾也是必然的,但长尾中也不全是垃圾,精华也是有的,只是很少而已。当长尾更大时,精华也会增大,其作用和价值也不小。

文中96页”任何事物都有90%的是无用渣滓“说的太绝对化了,还有文中的114页的”80/20法则“,这是指小于20%的商品带来了大于80%价值或者是大于80%的商品带来了小于20%的价值。文中说”80和20是两种不同事物的比重“这是因为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之下,80%的产品远远要实现的价值早超过20%很多了。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

A、在降低成本方面

1,让存货集中或分散。

2,让顾客参与生产。

B、在考虑小市场方面,

3,一种传播途径不适合任何人。

4,一中国产品不适合任何人。

5一种价格不适合任何人。

C、在摆脱控制方面,

6,分享自己的信息。

7,考虑”和“,不要考虑”或“。

8,要让市场替你做事,

9,立即免费的力量。

我想”长尾理论“不仅充分的向大家展示了其力量和价值,而且也使社会商业的发展有了理论指导,长尾,这个词也将做到如这个词一样,带着市场繁荣发展。那条长长的尾巴就是大量的市场发展动力和一个庞大的新型市场,只有实现了长尾的最大价值,市场才会向一个新的阶段前景。

这本书的意义和作用很大,可以说是20%的理论和80%的例子,通俗易懂,能在书中感受长尾的力量和那巨大的价值…

《长尾理论》读后感

《长尾理论》这本书在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读,至今已经翻阅很多次了,由于吕本富教授的课程《战略和商业模式创新》中特别提到了长尾理论,所以又翻出来通读一遍,顺便也写下一篇读书感,与大家分享探讨长尾理论。

(一)长尾理论的含义

2015年,《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长尾理论“(Thelongtail):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长尾模型如下图所示,需要指出的是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大约市相等。

未来不在需求的头部,而在于无穷长的尾巴!Google的成长历程就是把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长尾“进行商业化的过程。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和个人,此前他们从未打过广告,或者从没大规模地打过广告。因为他们小得让广告商不屑一顾,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曾想过可以打广告。但Google的AdSense把广告这一门槛降下来了:广告不再高不可攀,它是自助的,价廉的,谁都可以做的。另一方面,对成千上万的博客站点和小规模的商业网站来说,在自己的站点放上广告已成举手之劳。Google目前有一半的生意来自这些小网站而不是搜索结果中放置的广告。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代表了一个巨大的长尾广告市场。这条长尾能有多长,恐怕谁也无法预知。无数的小数积累在一起就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大数,无数的小生意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大市场。

亚马逊也是对长尾理论的绝佳阐释,网上书店成千上万的商品书中,一小部分畅销书占据总销量的一半,而另外绝大部门的书虽说个别销量小,但凭借其种类的繁多积少成多,占据了总销量的另一半。一个前公司员工精辟地概述了公司的”长尾“本质:现在我们所卖的那些过去根本卖不动的书比我们现在所卖的那些过去可以卖得动的书多得多。对于如何抓住长尾市场,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提出了三项法则:

1、让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获得。

2、将价格减半,现在让它更低。

3、帮我找到它!

(二)长尾理论与美国总统竞选

美国总统竞选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也是长尾理论的胜利,是Web2。0的胜利等网站也给自己绘出了一条”长长的尾巴“:他建立了一个美国竞选历史上见所未见的筹款机制,吸引了大量的”大户“和”散户“、经验丰富的政治老手和首次关注大选的新鲜人、任何能上网的人——有电脑、上网本、手机、其他PDA智能终端的人。众所周知,美国大选是赤裸裸的金钱游戏,没有金钱做后盾是无法胜利竞选的。

美国总统在2015年2月份的一个月就立即筹到5500万美元,打破了美国纪录,其中4500万美元来于互联网,美国总统本人几乎没怎么出席过募捐会议活动,钱就这样滚滚而来,不可阻挡。超过10万人捐钱给美国总统参加总统选举,其中5万人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捐助的。整个选举过程,美国总统总计筹得的竞选经费高达近7.5亿美元,创下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个人筹款纪录,2015年10月15日至11月24日在这段时间里,民主党称有超过100万人向美国总统捐钱,其中有一半多是首次捐赠,美国总统的整个选举之路中,有超过395万人为其捐款助威。

(三)长尾理论的启示

长尾理论启示我们,在全新的商业模式下,公司的利润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20%的”优质客户“,也依赖于许许多多原先被忽视的客户,他们数量庞大,足以让公司挣得盆满钵满。从公司产品的角度分析,拳头产品主打市场的老套路将趋于末路!也要重视冷门产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将长尾无线细分下去!

长尾理论的提出,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以解决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很多约束。这也就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路,需要说明的是:”长尾“也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企业自身定位以及战略和战术行为的思维方式,如何利用这种理念形成一种利润机制才是最关键的。

不仅仅要思考怎么利用”长尾理论“,更应该思考”长尾理论“的产生过程。本来”长尾理论“就很直接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很多人在自然而然地在利用”长尾理论“时,并没有人将其作为一个观点进行系统化上升到理论,当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提出这个理论,我们再来看的时候,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些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确实就是这个样子,联系现实实际去理解别人的观点,这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但是怎么样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将生活中的现实进行抽象和系统化之后形成一种自己的观点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长尾理论》——(美)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

《长尾理论》读后感

在长尾的新奇世界里遨游了两天后,我读完了《长尾理论》。我兴奋异常,急于向身边的朋友讲述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市场和一种不可忽视的利基文化。如果我要向别人讲什么是”长尾理论“,我的理解是:在大热门的市场后面还许许多多非热门的小市场,这些小市场就像长长的尾巴,虽然单个小市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无数多个小市场加起来后形成的合力足以对抗大热门市场。因此,长尾市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其实长尾现象一直存在,那么为什么在我们21世纪这个时代长尾现象才被人发现,并表现得如此突出呢?我觉得这是时代的产物,肯定有这个时代决定的。任何伟大的变革都离开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长尾市场被掘出之因

文中说”市场上的音乐产品有99%不能陈列在沃尔玛的货架上,绝大多数你想要的产品都不在你身边的那些商店中。“我们在沃尔玛店中买到的大多是所谓的大热门产品,而那些可能我们也同样需要的非热门产品并没有陈列在店中。因此,在沃尔玛市场中我们很难发现长尾市场。就算发现了,也只是少许,不能形成合力,更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下在沃尔玛市场中为什么没有发现长尾市场。

第一,沃尔玛店中的货架是有限的,并不能陈列下无穷无尽的非热门商品。

第二,非热门商品陈列在货架中并不能盈利。因为”非热门“就决定了它们的购买量少,而大量的积压产生的库存费用使得商家很难盈利。

第三,顾客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非热门产品。要知道非热门商品存在于无穷无尽的长尾世界中,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滤器帮助查找,顾客找到所需非热门产品的机率很小的。

但在互联网席卷的这个信息时代,长尾市场再也不能潜伏在水底之下,它终于逐渐露出了水面,它那高大的身躯,为世人所瞩目。

文中说”长尾理论阐述的实际上是丰饶经济学——当我们文化中的供需瓶颈开始消失,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每一样东西的时候,长尾故事便会自然发生。“互联网产生后,网上拥有无穷无尽的虚拟货架,而虚拟货架空间是没有租金的,对那些数字产品(如音乐)来说,只是多了一些字节,生产成本可以说为零,再加上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的应用,可以帮助顾客从数量繁多的非热门产品中找到所需产品。当一个极大极大的数(长尾中的产品)乘以一个相对较小的数(每一种长尾产品的销量)仍然等于一个极大极大的数时,长尾市场怎能不会发掘出来。

长尾的价值

既然长尾市场被我们发掘出来之后,那就要深入的去研究,利用长尾市场去创造价值。

长尾的产生的三种力量:”第一个力量是生产工具的普及,实现廉价的生产。第二个力量是普及传播工具,使营销成本显著下降。第三个力量是连接供给与需求,将供求匹配服务做好。“

第一种力量可以帮着长尾更长,出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产品。这需要生产工具的普及和大众人民的积极参与,而专业和业余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学爱好者共同参与发现了天文现象。而维基百科的例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商业中很多商家都会提供DIY服务,让更多的消费者变成生产者。还有”孤岛“的例子等等都让我感受到大量低廉生产的长尾商品无处不在。也就是说生产长尾产品的力量是大量存在的。

第二种力量要求我们要把无穷无尽的长尾产品集合起来。对于有形产品,可以采取分散化仓储的方法降低供应链成本,比如说亚马逊的书籍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把那库存商品的费用全部转移到实体书店上了。对于无形产品,可以集中化存储到硬盘上。由于是数字产品,它的库存费用可以为零,而它是通过宽带网运输货物的,运输成本也可以为零,利用网络的搜索引擎可以提供无限的产品选择。因此数字产品更能使长尾更长。

第三种力量需要我们提供能使客户找到所需产品工具——过滤器,以解决供需链瓶颈。

尾声

文中P91,”统制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这句话用在当今的百度和Google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在无穷无尽的长尾世界中,肯定有顾客所需的产品,我们必需提供像Google这样的过滤器层层筛选才能在这如此繁多产品找到所需。过滤器可以分为事前过滤(如唱片公司星探、营销商、商场采购者等)和事后过滤(如博客、评论、推荐等)。也就是通过过滤器的帮助才能突破供需链的瓶颈,长尾产品才真正创造价值。

文中P96”长尾中满是垃圾“。的确,不要把长尾太过于完美化了。长尾中有很多垃圾,这的确是事实。但在糟糕的事物中都会有精华,只是概率很小。但长尾数量庞大,在小的概率乘以一个很多的数时,精华的数量也是客观的。而介于精华和垃圾之间的东西就更多了。这需要我们善于运用过滤器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事物。

文中P96”任何事物都有90%都是无用渣滓“。这太绝对化,外延太宽。随便找一个事物,你能说它90%都是无用渣滓。文中说”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渣滓大多都被过滤网过滤掉了“。如果要证明上面一句话完全正确,必须找出一点也没被过滤掉的事物,看其中的事物是否90%的都是无用渣滓。

文中P114”80/20法则“,即20%的产品创造了80%的价值,其余80%的产品只创造了20%价值。以前也听过这个法则。文中说”80和20是两种不同事物的比重“,这是我前没有想到的,它们合计不定等于100。在长尾中这个法则不适用了。因为在长尾中以前80%的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它们创造了价值已经超过以前20%的价值。

文中P137”公司失败的例子“让我明白了长尾市场的成功需要大热门的支持和强大的社交纽带。

文中P157的内容让我知道提供更多的选择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否则,消费者会在众多的选择中迷失自己,无法做出选择。

最后,作者总结了以下长尾法则,在降低成本方面,

法则1:让存货集中或分散。

法则2:让顾客参与生产。

在考虑小市场方面,

法则3:一种传播途径并不适合所有人。

法则4:一种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法则5:一种价格并不适合所有人。

在摆脱控制方面,

法则6:分享信息。

法则7:考虑“和”,不要考虑“或”。

法则8:让市场替你做事。

法则9:理解免费的力量。“

我想长尾九法则也是本书精华所在,只要我们把这些法则使用得当,那么我们也能真正感受到长尾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推荐第5篇:教育理论读后感

教育理论《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

龙泉驿区第九小学校袁菊

利用暑假的时间看了《工作就是责任》这本书后让我受益匪浅,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精彩的观点展现在面前,让我茅塞顿开,加深了我对“教育责任”的理解。也让我知道了教育中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我很喜欢这段话,态度决定一切。当我们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时,“责任”是一定要面对,勇于担待,而不能选择逃避。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责任意识,决定了干好工作的态度,有没有责任意识,有没有把自己的岗位重视起来,做事的结果绝对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实现自我管理,才能坚持原则,才能用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学生和家长。这样对所承担的工作和达到组织所设定的目标才更有意义,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才更有勇气。

“换位思考,互相帮助。”让我知道当困难来了的时候,不是“各扫门前雪”而是要更多的为别人着想,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工作当中很多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个学生太差了,教起来简直恼火得很;家长你还是把娃娃带回去好好教育。”虽然很多时候工作难免会有一些蛮横不讲理的家长,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当你责怨他人的时候,你有没有替他人考虑过? “才为本,德为先”简单的

几个字却让我读出了很多道理,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这是我们做事的必备条件,而在这之前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承担责任会使你比别人更强大,比别人更值得信赖。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主动的帮助别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尽善尽美,所有这些都是富有责任心的表现。

“有责任的人会怪谁?”谁都不会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内。当事情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呢?人们总是不能给予自己负责任的机会。当困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绕道而行会是很多人的首选,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聪明,可以躲避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失去了负责任的机会,就意味着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能够勇敢地担负起责任,认认真真地做好分内工作,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有价值,就会成功,就会获得集体尊重和认可。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能让我们战胜懦弱,责任能够使人们变得勇敢和坚强。工作中我们应当牢牢记住“工作就是责任”!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让负责任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提高了自己的责任心,增强了自己的荣誉感,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尊敬。

遇到问题要向前跨一步,遇到困难要向上顶一顶,遇到事情要多做一做。责任就是无处不在,并且相信方法总会比问题多。

推荐第6篇:长尾理论读后感

读书笔记----《长尾理论》

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简介:针对目前网络经济的一些现象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该书很快成为经管类畅销书的第一名,并且成为web2.0创业者的必读书。

感想:“长尾理论”的核心就是由于商业各个环节成本的大幅度降低,80/20原则的理论基础不再存在。“大头现象”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长尾现象”也同样存在,且比“大头现象”更加具备盈利能力。

同样做为销售音乐的商店,实体唱片店(4500唱片25000歌曲)会更加是80/20原则,即<20%的商品带来>80%的销售,>80%的商品带来<20%的销售。这个产生的原因是:成本(包括占地与人员)。(每张唱片必须每季度销售4张才能弥补放在商店的成本,任何推广活动必须要求更大量。)所以唱片店会偏重对热门排行榜的销售。

作为网上销售音乐的rhapsody则发现销售曲线要平得多,实体音乐店(25000首曲)之外的销售依然能够达到40%。同样网上书店Amazon在实体书店之外占25%。

在长尾的新奇世界里遨游了两天后,我读完了《长尾理论》。我兴奋异常,急于向身边的朋友讲述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市场和一种不可忽视的利基文化。如果我要向别人讲什么是“长尾理论”,我的理解是:在大热门的市场后面还许许多多非热门的小市场,这些小市场就像长长的尾巴,虽然单个小市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无数多个小市场加起来后形成的合力足以对抗大热门市场。因此,长尾市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其实长尾现象一直存在,那么为什么在我们21世纪这个时代长尾现象才被人发现,并表现得如此突出呢?我觉得这是时代的产物,肯定有这个时代决定的。任何伟大的变革都离开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长尾市场被掘出之因

文中说“市场上的音乐产品有99%不能陈列在沃尔玛的货架上,绝大多数你想要的产品都不在你身边的那些商店中。”我们在沃尔玛店中买到的大多是所谓的大热门产品,而那些可能我们也同样需要的非热门产品并没有陈列在店中。因此,在沃尔玛市场中我们很难发现长尾市场。就算发现了,也只是少许,不能形成合力,更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下在沃尔玛市场中为什么没有发现长尾市场。第一,沃尔玛店中的货架是有限的,并不能陈列下无穷无尽的非热门商品。第二,非热门商品陈列在货架中并不能盈利。因为“非热门”就决定了它们的购买量少,而大量的积压产生的库存费用使得商家很难盈利。第三,顾客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非热门产品。要知道非热门商品存在于无穷无尽的长尾世界中,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滤器帮助查找,顾客找到所需非热门产品的机率很小的。

但在互联网席卷的这个信息时代,长尾市场再也不能潜伏在水底之下,它终于逐渐露出了水面,它那高大的身躯,为世人所瞩目。

文中说“长尾理论阐述的实际上是丰饶经济学——当我们文化中的供需瓶颈开始消失,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每一样东西的时候,长尾故事便会自然发生。”互联网产生后,网上拥有无穷无尽的虚拟货架,而虚拟货架空间是没有租金的,对那些数字产品(如音乐)来说,只是多了一些字节,生产成本可以说为零,再加上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的应用,可以帮助顾客从数量繁多的非热门产品中找到所需产品。当一个极大极大的数(长尾中的产品)乘以一个相对较小的数(每一种长尾产品的销量)仍然等于一个极大极大的数时,长尾市场怎能不会发掘出来。

长尾的价值

既然长尾市场被我们发掘出来之后,那就要深入的去研究,利用长尾市场去创造价值。 长尾的产生的三种力量:“第一个力量是生产工具的普及,实现廉价的生产;第二个力量是普及传播工具,使营销成本显著下降;第三个力量是连接供给与需求,将供求匹配服务做好。”

第一种力量可以帮着长尾更长,出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产品。这需要生产工具的普及和大众人民的积极参与,而专业和业余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学爱好者共同参与发现了天文现象;而维基百科的例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商业中很多商家都会提供DIY服务,让更多的消费者变成生产者;还有“孤岛”的例子等等都让我感受到大量低廉生产的长尾商品无处不在。也就是说生产长尾产品的力量是大量存在的。

第二种力量要求我们要把无穷无尽的长尾产品集合起来。对于有形产品,可以采取分散化仓储的方法降低供应链成本,比如说亚马逊的书籍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把那库存商品的费用全部转移到实体书店上了。对于无形产品,可以集中化存储到硬盘上。由于是数字产品,它的库存费用可以为零,而它是通过宽带网运输货物的,运输成本也可以为零,利用网络的搜索引擎可以提供无限的产品选择。因此数字产品更能使长尾更长。

第三种力量需要我们提供能使客户找到所需产品工具——过滤器,以解决供需链瓶颈。

尾声

文中P91,“统制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这句话用在当今的百度和Google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在无穷无尽的长尾世界中,肯定有顾客所需的产品,我们必需提供像Google这样的过滤器层层筛选才能在这如此繁多产品找到所需。过滤器可以分为事前过滤(如唱片公司星探、营销商、商场采购者等)和事后过滤(如博客、评论、推荐等)。也就是通过过滤器的帮助才能突破供需链的瓶颈,长尾产品才真正创造价值。

文中P96“长尾中满是垃圾”。的确,不要把长尾太过于完美化了。长尾中有很多垃圾,这的确是事实。但在糟糕的事物中都会有精华,只是概率很小。但长尾数量庞大,在小的概率乘以一个很多的数时,精华的数量也是客观的。而介于精华和垃圾之间的东西就更多了。这需要我们善于运用过滤器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事物。

文中P96“任何事物都有90%都是无用渣滓”。这太绝对化,外延太宽。随便找一个事物,你能说它90%都是无用渣滓。文中说“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渣滓大多都被过滤网过滤掉了”。如果要证明上面一句话完全正确,必须找出一点也没被过滤掉的事物,看其中的事物是否90%的都是无用渣滓。

文中P114“80/20法则”,即20%的产品创造了80%的价值,其余80%的产品只创造了20%价值。以前也听过这个法则。文中说“80和20是两种不同事物的比重”,这是我前没有想到的,它们合计不定等于100。在长尾中这个法则不适用了。因为在长尾中以前80%的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它们创造了价值已经超过以前20%的价值。

文中P137“MP3.com公司失败的例子”让我明白了长尾市场的成功需要大热门的支持和强大的社交纽带。

文中P157的内容让我知道提供更多的选择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否则,消费者会在众多的选择中迷失自己,无法做出选择。

最后,作者总结了以下长尾法则:

“在降低成本方面,法则1:让存货集中或分散;法则2:让顾客参与生产。

在考虑小市场方面,法则3:一种传播途径并不适合所有人;法则4:一种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法则5:一种价格并不适合所有人。

在摆脱控制方面,法则6:分享信息;法则7:考虑“和”,不要考虑“或”;法则8:让市场替你做事;法则9:理解免费的力量。”

我想长尾九法则也是本书精华所在,只要我们把这些法则使用得当,那么我们也能真正感受到长尾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对《长尾理论》的读后感。我想把书中的理论运用在现实中,感悟会更多,可能以前的一些观点是错误,也可能获得以前从未有过观点。它提供一个新的世界观,给我们以后借鉴,这是我认为是这本书的最大贡献。

推荐第7篇:长尾理论读后感

着眼于个体需求----我眼中的长尾理论

每次接触到新的理论,我都会为之一怔——如此庆幸能够一睹它的容貌。新理论的提出总是离不开探索者的亲身实践与恍然间的顿悟,而这两者之间似乎互为照应,幻化为一。不单是物理学中的电磁感应,也不仅是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亦或是传播学中的5W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五要素),理论的结晶来自于生活现象的剥茧抽丝,披沙拣金。这让我想起了法国作家古斯塔夫·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乌合之众》,颠覆传统、独树一帜。它告诉我们换一种观察角度,得出的结论却是截然不同的,而它的光辉就在于这一独特的角度所诠释出来的精髓。《乌合之众》的精髓如此,长尾理论亦是如此。采用价值的视角去探索变化的本质、运行的规律与其深层的内核,便是理论之所以为之光辉的所在。

一、长尾理论的简单介绍

“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200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一个“长尾理论”。毫无疑问这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即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结合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二八定律完美解释了流行产品、明星产品为各类商家所追捧的本质原因。流行始终是少数的(约占20%),而这少数所带来的效益却是占大多数的(约占80%)。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亚马逊图书购物网站所引起的因一本沉寂十年的登山故事书突然火热导致的一场购书大**,让两位学者聚集在一块。安德森听到了阿迪布的“98法则”,便系统研究了亚马逊、狂想曲公司、BIOg、Google、eBay、Netflix等互联网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并与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的销售数据进行了对比,观察到一种符合统计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恰如以数量、品种二维坐标上的一条需求曲线,拖着长长的尾巴,向代表“品种”的横轴尽头延伸,长尾由此得名。换句话说,那80%用户的“长尾巴”是很重要的,将是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二、我眼中的长尾理论

任何理论的成立都离不开相应的研究背景,理论只是在某一角度、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成立。无论是“二八定律”,亦或是“长尾理论”,只有更确切地把握它所处的现实背景与存在条件,才能发挥其理论的纯粹性与可实践性。依我看来,长尾理论的依存条件是可承受的低成本与更广泛、有价值效益的各种产品,以及更方便便宜、更适合受众的低门槛浏览商店。也就是说,不仅要产品输出平台的低存储、低管理、低运营等系列要素构成的整个输出结构的整体低成本,还需要消费者高效率、高流通等构成整个消费市场的低门槛高进入的整体形势。这点只需多看看一些实际生活案例即可,如某一原本不畅销的书本销售量突然激增、上海巨人网络公司研发的《征途》游戏,开创的免费游戏时代以及goole的关注个体、提供私人化广告定制的运营目标等。

显然,一种理论有其发展的光辉,必然将存在相对于自身的缺陷,长尾理论依旧如此。上文所论述的客观背景是指长尾理论发挥的必要土壤,但不曾想有多少创业者在此中迷失。关注个人需求、创造个人价值,毋庸置疑在低成本高受众的现代将耗费更多的成本价值,相较于“二八定律”中发展明星产品中的“二”,它所付出的能耗将是以难以估算的倍数增加,产品的繁多而不精粹将使整个市场更混乱与难管理。市场将给消费者带来消费的冲动,与此同时也将会有疑惑与恐慌。浪费的能量越多,也将为环境造成更大的负担。另一角度,它将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沉溺于其中,零零后将是电子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将会不同于前代,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将使隔代间的矛盾更加显著。

总体看来,此种发展所带来的不适以及与原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矛盾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随着更加的深入、相应产品的逐步升级、人们生活理念与行为习惯的改变,此种问题会慢慢消失。最为关键是如何去消除,准确的说是如何最小程度的降低它本身所带来的缺陷,这,将是以后所要探讨的最大问题。

三、以三种角度看长尾理论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正是长尾理论依存的天然沃土,个体需求在此被放大,个体价值也于此得到了更深入的发掘。依我看来,长尾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依托互联网的便捷与高效,其所带来的价值也必将更大。在此便通过对商品、媒体、受众三方面的发展,简要叙述自己的观点。

1、商品的长尾营销:产品线的无限扩展

在互联网的音乐与歌曲、新书甚至旧书等等的销售中,尽管单项的热门制品 畅销,高居营业额的前列,但是,由于仓储的无限和联邦特快的存在,使得那些 看上去不太热门的制品也在创造着出乎意料的营业额,竟然成为这些新媒体销售 收入的主要部分!”自2004年“长尾理论”问世以来,它已经跨越了新经济的疆界而进入传统经济:越来越多的行业注意到,长尾市场不是新经济的独家特权,而是在各个传统行业无所不在的现实。从长尾模型的曲线可以看到:需求曲线中最高端的红色的部分是需求曲线的头部,而蛰伏的蓝色部分,是需求曲线的尾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更多企业注重需求曲线的头部,却忽视尾部,结果,实际形成了企业之间对头部的“红海”之争,而对蓝色所代表的更加广阔的“蓝海”市场,却有忽略之嫌。

2、媒体的长尾营销:产品线的无限扩展

网易有句广告词叫做“网聚人的力量”,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初,网易就 已经发现了人的力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了个人媒体的兴起,国内的三大门户网站,加上新进的TOM、QQ,和中华网、新华网一起构成网络新闻信息的供应主力部队,那么散落在各个BSP(博客服务供应商)上难以计算的博客们是不是就是那条长长的信息尾巴呢?主力网络媒体毕竟规模有限,而博客们的队伍则继续壮大,两者不同的地方只在于访问率而己。再偏门再边缘的信息也有需要,低成本制作出来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更是风头盖过了了数亿资金打造出来的《无极》。

因此我们可以说,个人媒体开始作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出现在主力媒体的面前。个人媒体之所以已经逐渐上升为能和主流媒体对抗的力量,乃是因为它的无限广度和无局限性。这些非主流的集合就形成了真正的主流。与商品的长尾相比,在传播方式上,媒体的长尾从单一的“宣传”变成了“宣传+个人媒体的互动”,媒体的长尾,除了运用了商品的长尾的优势之外,还重视了个人媒体的力量,加上了个人媒体的互动。网聚小众媒体的力量可以弥补单一的宣传由于宣传面太宽而效果不明显的不足之处,通过增加小众媒体的传播,可以进一步的增大信息与消费者的接触面,通过广而告之和小众媒体的互动让信息更有效地达到更多的受众那里。一些互联网的个人媒体己经开始成为一股新的力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媒体的长尾可以说是商品传播的新兴力量。 3.受众的长尾营销:精准传播的实现

不管是商品的宣传或者是个人媒体的互动传播,营销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商品 与目标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如何抓住散落在网络中的每一个消费者呢?受众的长 尾营销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北京开始流行MSN订饭,DELL网上直销,这些,都是在精准营销上的一些尝试。受众的长尾营销也就是要做到精准传播,使商品能够和受众面对面。不仅是信息到达率更高,信息匹配程度更高,而且信息成本到达足够低廉,使得众多产品都能实现有效的直销。借助互联网可以做到精准传播。而精准传播也真正的做到了消费者导向,抓住了消费者,营销的任务也基本完成了,所以说,受众的长尾是未来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前两者来说,受众的长尾营销是“精准直达”的传播方式。

我相信,一种理论不太会永久不变,尤其是这种以不断变化的实践现象所总结出的理论。当外界环境在变化时,要想获取更大的价值效益空间,它将被进一步优化或被搁置创造其他,可这并不影响它被人们发现时所创造出的价值,在被发现的那一刻,它将是辉煌的。在我看来,这将是不以时间更替为尺码的智慧结晶,它将给后来者一次长久的欣喜与思考。

推荐第8篇:毛泽东思想理论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理论读后感

学习了《毛泽东思想理论》后,对毛泽东主席生平的事迹和他的思想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学习和认识毛泽东思想是必要的,有利于我们思想的飞跃和进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我心中只是一位神圣的领袖,对于他的了解仅是表面的,但经过认真学习后,不仅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而且使我对毛泽东有了深刻的认识。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诗人。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但绝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是: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武装割据,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提出来的。当时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面临的情况是非常严峻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给共产党的前进方向指明了道路。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写了三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这些文章都给当时的共产党员思想上的振动,作为他们的思想指南。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我们只是仅仅学习毛泽东思想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发展毛泽东 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当今社会,有一些人认为毛泽东思想已不再重要,已经是落后的思想。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我们是必须坚持的,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当然毛泽东思想我们并不是完全照搬,我们必须灵活运用。我们不能再次重蹈“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覆彻。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

话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适用于我们的国情。要保持共产党先进性,必须深入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我党是执政党,决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而存在。毛泽东曾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当家作主。这完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

推荐第9篇: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究性、全员性。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看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文章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六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推荐第10篇:教学理论读后感

爱与思想者

读吴非《不跪着教书》有感

最近,我拜读了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翻开这本书,我看到的是一个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吴非老师像一位老者,轻轻地、饱含爱地给我讲着那些感动他的故事„„

《永不凋谢的玫瑰》中,苏霍姆林斯基夸奖摘玫瑰花的小女孩是懂得爱的孩子,而不是大加批评,教育她摘花不好云云,因为小女孩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感受到:这朵花,承载的是小女孩与奶奶间的一个美好约定。

我感动了,甚至眼眶都有些热乎乎、温润润的感觉。 接下来的《老师,我的神》这篇,吴老师写道了对4位老一辈教师逝去的怃然;还写了女学生看望老师,老师却很忙。然而这个学生很懂事,只是远远地看着老师5分钟,便离开了。通过这次的拜访,女孩子才发现老师原来这么的忙碌、操劳!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尽管只是远远地看着!

在《善良的心是一盏灯》里,吴老师说:“我喜欢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孩子”。说到这,他想起了自己的学生郭虹,那个在年初三的夜里为一位孤寡老人送终的小护士。吴老师在向我们呼唤同情心,有爱!一如他所说:“我逐渐懂得,对没有觉醒的民族而言,它的本能同情并不能衍生出爱情;而如果人没有真正的自尊,他的情感是会被强权玩弄的。”

在《人,不能和野兽一样》这篇随感里,讲述了坦迪放走希特勒的战时旧事;讲到一个警察冒死救下小偷的事迹;还说到了英国作家奥威尔作为狙击手,却没有对敌方阵地一个解手的士兵扣下扳机。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学生在听到上面的故事时却感到困惑不解,吴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血管中与生俱来流淌着复仇的血液?”细细思考,他似乎找到了答案:“中国历史,特别是封建专制史,写满了暴力与血腥,如果能引导青少年在认识中国文化光辉灿烂的同时,也让他们通过理性的反思与批判,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中反人性的丑恶残暴的一面,这样,有利于传承中国优良文化,更有利于让青少年认识到人的尊严,从而培养人的现代意识。”

这第一辑——《永不凋谢的玫瑰》,吴非老师把爱比作一朵玫瑰,一朵鲜红的玫瑰,他希望这种爱被传承、被感知、被发扬。一如那个苏霍姆林斯基面前小女孩手中的玫瑰花,美艳动人、沁人心脾! 在书的第二辑中,给我更多的是思考,这一辑的题目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终生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吴老师这样设问。“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教师“面对一本教参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丧失了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吴老师一直有这样的观点:语文老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就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追本溯源,吴老师写出了这么一段话:“中国人并不重视信仰,对什么问题都比较随便,这就形成了许多教育难题。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以至于现实生活中许多的教师沉溺于灯红酒绿的腐朽生活中,并且吴老师也亲耳听到有的教师自封为“混吃等死。”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

然而吴老师并不是那么消极,他仍然抱有一些希望。

在《做最出色的教师》中,吴老师这样期望:“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关于学生精神的培养问题,他只说了十个字“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但他同样也告诫道:“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为了避免这么情境,吴老师建议多读读书。“读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他不明白在许多班主任老师的眼里,读名著竟然成了罪过。

在《爱与敬重》这辑的《小睡有何不可?》、《跑,还是不跑?》、《昨天的故事》中,谈到了吴老师宽容学生小睡,并让同桌为小睡的同学盖上衣服;讲到了吴老师叫住那些怕迟到而在校园里飞奔的学生:“别跑,慢慢走”,“路滑,会摔跤的”;讲述了吴老师仁慈地准学生的假;吴老师带皮开肉绽的学生去医院,医院没麻醉剂,而吴老师让医生直接缝,并鼓励学生说:“你要是鬼喊,我明天告诉全班。”术后,连护士都感叹:“我还没见过这样做教师的呢。”这种种的情境,都让我感受着吴老师无微不至的仁爱,然而也遗憾自己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安慰与叮咛„„我并没有责怪或者埋怨谁的意思,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以后当教师,当不该忘了这些!

在《往高处飞》这一辑中,吴老师多次谈到的问题是,不希望学生事故、滑头。在《我不喜欢你的事故》、《致一个所谓的“另类”》、《你不该太功利》、《你为什么不苦恼》四篇随笔中,吴老师似乎是在说他的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说他如何事故,像同学炫耀暑期豪华游,两面派,左右逢源;说他怎样另类,有正义的冲动,却又每每作弊;说他太功利,没有信仰,有的只是假的信仰;说他深陷迷途,却惘然而不知,甚至向别的同学“传经”。读着读着,我似乎又感觉说的不是同一个人。再细细体会,似乎又感觉吴老师的笔下的那个人就是自己„„想到这,我脑袋突然“嗡”地一声,自己竟不敢再想了,有些害怕并战栗了„„

我深知自己曾经也被这些“处世经典”引导着,我也明白了自己离一个合格的教师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的心中会铭记着吴老师那些深沉、厚重的教诲:有爱、思想、站立着„„

第11篇:《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泉港第二实小陈美玉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究性、全员性。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看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文章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

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六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现代教育原理》读后感

泉港第二实小陈美玉

本学期,我广泛的阅读教育书籍,特别是通过阅读《现代教育原理》这本教育专著后,使自己对现代教育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的确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给自己留有深刻印象并对自己有较大启迪的是“教师人格论”这一章节。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审美人格是其内核,而语言举止与风度仪表则是其外在表现;教师人格的发生受到了社会条件、客观需要、实践基础和主体追求等因素的制约,其间外在的人格文化、人格环境与内在的选择、整合、内化诸机制相互作用,最终催生了特定的教师人格;教师人格在历史上既表现出继承性,又表现出时代性。总的看来,传统的教师人格具有价值取向的道德性、知识索取的人文性和成长环境的闭锁性等基本特征,而现代教师人格则具有形象的典范性、角色的丰富性和培养的专业性等基本特征。

现代社会对教师人格的要求具有科学性、民主性、时代性和职业性四大特点;教师人格塑造一般要经历“外部作用—产生内在动机—选择行为方式—行为变为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地由“知”经“情”、“意”再到“行”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方向性、协调性和统一性的原则,通过强化教师意识、发掘塑造动力、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塑造

方向、投身教育实践、积累体验不断自我激励、加大塑造力度等方式,使教师人格境界从“经师”走向“能师”,从“能师”走向“人师”,实现教师人格真、善、美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特别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我们教师应该以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还记得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为残疾人捐款的一天,当天下午,我们班的小干部张怡便独自跑到我跟前,对我说:“于老师,我也要为残疾人捐款。”我愣了一会,说:“为什么呀?”“因为老师们都在早晨为残疾人献爱心,所以我们应当向老师们学习,也让那些残疾的小朋友像我们一样快乐的上学。”说完,便从口袋中掏出10元钱,说:“于老师,这是我赞的零用钱,不多,但是我的心意。”说完便要塞到我的手中。我高兴得在班上表扬了张怡,表扬这个小干部能带头为残疾人捐款,献爱心。同学们也都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是啊,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了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为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的教育,在此项活动中,不仅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发挥,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抓住了教师良好人格的培养,就等于抓住了教师教育的灵魂,也就为实现教师人格真、善、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2篇:课程理论读后感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后感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的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本书作者施良方先生通过对课程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的探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思索,对课程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对课程的历史、现状的剖析以及对未来课程的展望,从而确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的框架,为我国课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就课程定义及其课程理论进行概述性的阐述;第二部分分析课程的基础,主要探讨了课程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三大学科的关系,及其相关学科流派对课程理论的影响与启示;第三部分对课程编制的原理及其程序进行了分析,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泰勒的课程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对课程探究的形式进行了分析,主要有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批判模式,分析其原理,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反思;第五部分是关于课程理论与研究,谈到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的基本问题(课程的分类问题等相关问题),以及课程的未来挑战和未来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绪论

本书的《绪论》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的剖析,使读者对课程处论探讨的基本对象有所了解,以帮助读者形成或澄清自己的课程定义。书本在绪论中首先对课程的定义做出了探讨,但是作者也提到,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对待现存各种课程定义的一种合适的方式,是仔细考察人们是如何使用“课程”这个术语的,以及这些定义的实际含义,这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所以作者在追溯课程定义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归类了过去六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

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6、课程即社会改造等。上述各种课程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课程的某些本质,但也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作者看来,与其对各种课程定义冲突程度做概念上的分析,不如去考察一下给课程下定义的方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对课程定义的方式做了一番探讨,使读者了解了课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经历了好几种转换。事实上,有些课程定义关注的是某一层次上的课程,而有些则把焦点放在另一层次上。当然,关注不同层次上的课程,本身也反映了定义本身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我们在探讨课程时应注意到,既然课程存在于不同层次,若如我们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完全忽略其他,则不但见不到课程的全貌更有扭曲课程的危险。作者在此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精确的课程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课程的基础

作者指出,所谓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考察课程的基础,实际上是要确定课程知识领域的外部界线,确定与课程最相关的和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也就是说,要确定课程的基础学科有哪些。然而,仅仅考察基础学科有哪些种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了解这些基础学科与课程的种种关系,以及对课程的实际含义。 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基础或基础学科,是大家比较公认的。“这些基础学科能使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更仔细地分析所提议的或所实施的课程计划,并更好地为之辩护。„„

1 它们为在课程领域中的思考和行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观念。”事实上,每一个课程工作者不论持什么观点,也不论自己意识到没有,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概念、观点、方法等来充实自己的课程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课程研究工作。

(一)、课程与心理学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持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心理学历来对学校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原理及研究成果,常常被用来作为各种课程抉择的依据。

作者在开篇考察了心理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过程,系统介绍了心理学发展成果与课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知道,心理学自发初起,从来就没有形成过一个大一统的体系,而是各种理论流派纷呈。当今学校课程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与各种心理学流派结下了不解之绿。其中,以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学校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

1、行为主义与课程

行为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J.B.Wtson)提倡, 在20世纪初期逐渐得到重视。行为主义分古典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者认为, 人的行为与其他动物一样,均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他们把人的意识和精神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用简单的动物行为研究的结果来解释人的行为。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赫尔(C.L.Hull)等人,不再坚持行为只限于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反应, 也不再坚持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建立是唯一的行为建立和改变的过程,而是把行为动机和认知的研究与行为研究结合起来, 开创了行为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后人将之称为新行为主义。当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F.Skinner)和班杜拉(A.Bandura)。其中,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为行为分析学派,而班杜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为社会学习学派。这两个学派的理论有些不同,从而对课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行为分析学派的观点基于两个基本假定:一是,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反应。斯金纳继承发展了古典行为主义理论, 把行为分成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认为前者需要刺激,而后者不需要刺激。行为不只是遗传的结果, 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的行为是由学习而来。二是,行为具有法则性,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 斯金纳建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由刺激引起, 对反应进行强化,则可以使某种行为继续出现;人的行为由学习而来, 也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分为外显示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可控制测量, 内隐行为不可控制和测量;

研究分析行为主义理论, 对于课程建设与发展,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课程目标的制订要明确、具体,而且要可控制和测量;课程实施过程应有序,循序渐进;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充分照顾儿童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上,要重视个别化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技巧、能力与教学效率,正确运用条件控制和强化原理, 改变和调节儿童的行为, 加强儿童学习行为的管理等等。

2、认知心理学与课程

自20世纪50年代中起,由于米勒(G.Miller)1956年关于信息加工酌论文、纽厄尔与西蒙(A.Newell and H.Simon)1956年对“逻辑理论机器”的研究、布鲁纳等人(J.S.Bruner)1956年的《思维之研究》、乔姆斯基(N.Chomsky)1957年的《句法结构》、皮亚杰在美国被“重新发现”,以及最后奈瑟(U.Neier)1967年的《认知心理学》的问世,从而导致了一场认知革命。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处理环境中各种事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试图解择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工作者使用“认知发展阶段”、“认知结构”、“认知策略”、“信息加工”等术语。当然,有那么多人以认知为取向,是由于一些人认为学校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是认知领域的学习,有些人甚至把学校学习与认知发展视为同义词。

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某种反应,而是学生头脑中

2 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不是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例如,布鲁纳认为思维方式是各门学科所使用的方法的基础。“对一门学科来说,没有什么比它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事情。” 鉴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所以,“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菜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而奥苏贝尔则认为,在设计课程时,员重要的是要时刻记住:“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尽管布鲁纲与奥苏贝尔都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课程如何设计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提出了很好的设想和建议,但是他们各自关注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布鲁纳强调归纳法,奥苏贝尔注重演绎法。因此,根据他们的课程设计原理,会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教材体系。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课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反对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之上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理念而提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其提出的理论对我国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而忽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教育观,以及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观、师生关系、教师角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本主义课程强调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学生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整合的必要性,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课程中如何把学生个人生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也是许多课程研究者目前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作者在此指出,由于心理学在对课程的表述、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整个课程编制过程都与心理学原理发生一定的关系。事实上,人们在设计课程或安排教学内容时,心目中都会对哪些内容、如何组织员适合学生学习持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说,都有其心理学基础,只不过没有明确阐述出来罢了。通过对课程心理学基础的考察,有利于课程工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依赖的是何种心理学原理,它们是否相互矛盾,以便少走弯路,更有效地解决课程问题。

(二)、课程与社会学

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现代教育社会学三种理论流派对学校课程的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课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是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受不同的社会观支配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

1、社会系统诸要素对课程的制约作用

社会系统诸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它们是制约和影响课程系统的宏观因素。课程受特定历史、社会条件所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是从广泛的知识中进行选择,在现时点被视为妥当的教育知识。从政治角度来讲,政治权利决定课程的权力系统,政治权利下的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影响课程的价值系统。从经济的角度讲,它主要以两种方式影响课程,一是通过政治意识、政治权利等中介因素影响课程;二是直接影响课程。从文化角度讲,文化因素则是影响课程系统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它往往跨越时代,绵延不绝,一般观点认为,文化影响课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只能在社会文化发展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它所负载的文化质量是由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决定的;二是文化对课程类型的影响,文化的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分科与综合与否起到相当重要的制约作用。

2、课程的社会功能分析

课程一方面受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与控制,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课程往往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分类、组织、分配、评价等过程以及通过不

3 同的课程载体、课程实施等环节和形式执行着为社会选择、培养、鉴别、输送人才的社会任务,并由此影响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一是对社会个体的社会功能,主要指促使个体社会化。二是对整个社会和社区的社会功能,主要指促使政治经济合法化的功能,促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3、课程系统内部的社会学分析

课程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知识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课程知识,特别是课程知识的分配问题,它们都打上了社会学的性质与痕迹。选择什么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就课程类型来看,潜课程的社会功能就在于社会控制;就课程知识来看,社会如何选择、分配、分类、传递、评价其公共的教育知识,既反映了社会权力的分配状况,又反映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就课程实施来看,教学中知识授受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灌输,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要进行着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结构;就课程评价来看,课程评价是维持社会现状、强化社会制度、准则、价值体系的强有力的机制,隐含着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往往带有文化偏见和阶级色彩,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

(三)、课程与哲学

就学校课程理论和实践而言,离不开其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基础,而在这二者中,最重要的当推哲学基础。因为不仅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哲学为依托,而且心理学与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导引、支配的。作者在开篇考察了哲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过程,系统介绍了四种哲学流派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从中可以透视出哲学对课程的制约作用。可以说,所有课程观都与哲学观存在某种联系。离开了哲学的基础,学校课程就无法竖立起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哲学是学校课程观的最根本的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源于哲学,都是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无论是心理学思想还是社会学思想,都是从某种哲学观念出发的,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作为其支柱。

第二,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的观点,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课程设计的模式,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第三,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价值的问题的探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关系甚大。

第四,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形式与分类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折射”为课程的类型和门类。哲学上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探讨,导致人们去分析知识的形式与分类。此外,哲学上对认识过程的看法,也影响到课程实施的问题。

三、课程编制的原理

本书论述了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是目前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或称为课程目标模式,因为后面三个步骤都是围绕课程目标而展开的。这种模式主要来源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是在美国本世纪初课程编制科学化运动推动下, 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 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而逐步形成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美国三四十年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首先,关于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事实上,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此,如何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进而用来指导课程编制工作,这是课程工作者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是作者在本章想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围绕课程目标的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本章首先分析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以便对课

4 程目标有一个明确的看法,接着论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然后考察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最后介绍一种确定课程目标的模式。作者指出,考虑不同的制定课程目标的取向,如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不同的取向导向不同的制定目标。如此,我们要区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三者的关系和区别,教育目的是国家宏观层面的目标,培养目标是学校微观层面的目标,而课程目标是在学科内容上的具体化,而教学目标则是在具体的课堂上的深化。在制定课程目标的同时,需要对学生、社会和学科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是泰勒模式的主要要素。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使用需要评估模式,其主要采用以下几个阶段:系统阐述试验性的目标、确定优先的课程目标、确定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可能性和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

(二)其次,课程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断,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虽说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于段,但由于内容直接指向“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因而导致一些人以为内容是课程工作者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些人甚至是在没有注意到课程目标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教的情况下,便对课程内容问题发表议论,这样做难免会有偏颇。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它们能否为学生所接受,以及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人们对课程内容的解释,往往是与各自对课程所下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在本章主要探讨四个问题:课程内容的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以及课程的类型与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围绕着三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和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在考虑课程内容时,需要相互联系得考虑以上几个取向,从而更好的兼顾学科体系、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需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在组织课程内容的时候,要相应得考虑课程的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以及直线式与螺旋式的编制原则。

关于课程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泰勒的课程组织方式可以把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完全未分化的结构四大类;以课程哲学观为基础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虽然分类的方式很多,但是在实际中需根据实际需要来寻求更好的课程分类方式。对于课程的结构,该书主要分析了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本人认为学校的课程在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上,主要以必修课为住,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活动课与社会活动。课程内容此章节主要围绕对各学科知识、原理的选择和编排来阐述。

(三)再次,课程实施是课程编制过程的重点。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船说来,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尽管有经验的课程工作者都意识到,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的阶段,但只是到了70年代以后,课程实蘑才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原因是由于50、60年代花了巨额资金设计出来的课程,大多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实施。目前,汉程实施作为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一个基本阶段的重要性,正在为大家所认识。

本章首先探讨课程实施的界定与三种不同取向;然后论述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方式——变革与教学,采取何种实施方式,与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有关;最后分析影响36程实施的因素。关于课程实施的概念的界定和课程的实施的不同价值取向,还存在着分歧。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其实课程实施的对旧的课程计划的变革,实施新的课程计划,要求

5 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要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适应。课程实施通过教学这个中介来贯彻执行。对此,不同的学者开始考虑课程与教学二者的关系。其实有效的课程计划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转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信息加工类教学模式、个性发展类教学模式、社会交往类教学模式和行为系统类教学模式等。不管采用何种模式或者教学策略,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原理、方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教师的培训(因为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阶段,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如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等。

(四)最后,关于课程的评价,在此简要地介绍相关理论,因为课程评价的理论,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虽说评价只有一个基本目的——评价其一事物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很多的作用。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如此等等。

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早已为人所知。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一种比较正规的评价活动。然而,教育评价,尤其是课程评价,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系统研究,则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在1934年至1942年进行的“八年研究”,标志着课程评价领域趋于成熟。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课程评价领域发展迅速,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作者在本章主要论述三个问题:(1)课程评价的取向,这涉及对评价的一些基本看法。不同的评价观会导致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技术和方法。(2)课程评价的模式,介绍几种主要的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分析各自的特点。(3)课程评价的过程。不同的教育者对课程形成不同的评价,必然反映出一定的取向,如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采用着目标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等评价模式。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基本延续着关注课程现象、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与报告结果的五阶段。

四、课程探究的形式

上一编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章,作者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课程编制模式展开的。尽管在这几章里也分别介绍了其他各种观点或取向,但从体系上来讲,还没有摆脱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应该说,泰勒课程原理并非他个人“首创”或“独创”,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泰勒本人也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这个原理是慨括和综合了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其中主要是博比特、查待斯、拉格、杜威和波特等人的学说。在这数十年来,泰勒课程原理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课程专家。有人甚至认为,“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也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所以,美国《教育研究百科全书》把它视为“课程研究的范式”。事实上,大多数课程专家所做的工作——不论他们自己意识到与否——或者是致力于使精致化、机械化,扣它转化成操作手册;或者是对它进行补充修正,以求使它更趋完善。这在许多课程论专著的体系上得到了清楚的反映。但近年来,目标模式受到了各种挑战。尤其是从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们不再满足于原有课程原理的修补工作,而是试图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来探讨课程问题。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house)提出的过程模式,美国学者施瓦布(J.J.Schwab)提出的实践模式,以及西方国家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批判模式。

(一)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提出的。斯滕豪斯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理性自主能力,使人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已有知识作为思考的材料,发展理解、“负责的判断’和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基本思想促使他对受美国影响而在英国流行的

6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实践作了系统的反思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种“过程模式”(theProce model)的课程编制方法。他明确表示,“我自己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是针对我所认为的目标模式的缺陷而作出的。过程模式不依赖于分解的目标来选择内容、活动和指导教学过程,它选择的依据是知识,活动的内在价值。斯滕豪斯认为真正指导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各种价值是体现在他所从事的教育过程本身之中,而不是在他想要达到的结果之中。过程模式的评价有意不预先阐述目标,而是用一种与教育过程的评价和判断比较接近的方式来描述具体的 活动,意在向课程决策者提供关于教育过程的信息,也为学生提供有关他们学习的信息,而不是测量他们学习结果的好与坏、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

斯滕豪斯对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目标模式作了较有影响的、系统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程模式。他强调,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好了的结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即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最大限度地教与学,本身就构成了目标。知识不是现成的让学生接受的东西,而是思考的对象;教育是要通过促进学生思考知识.使他们得到真正的解放。为了使学习更加有效,教师需要成为课程研究者。斯滕豪斯把课程看成是把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种尝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修正的过程。过程模式的课程编制方法符合了这一精神。过程模式实际上是要表明,课程编制的基本问题——内容选择、教学过程的开展、评价——不是通过把一般的教育目的分解成具体的目标而得到解决的。它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试,目的在于使教育产生最大限度的效益,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

(二)实践模式是由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提出。施瓦布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也是针对传统的“理论的”课程探究模式而提出来的。在他看来,课程领域已到了穷途末路,其原因是过于依赖理论。课程研究领域复兴的希望,在于把主要精力从用于追求理论(如追求普适的原理和复杂的模式,追求固定的次序和不变的决定因素)转向解决实际的问题。由于实践中的问题都是具体的、特定的,不可能只受一种理论的指导,为此,他提出了“实践一准实践一择宜”的运作方式。这种新的运作方式需要有新的探究方式——集体审议。“审议”的一般性描述。首先,审议既非演绎,也非归纳。其次,审议是复杂而又繁重的。最后,审议将形成一个新的工种,其成员之间将形成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课程审议的特点。第一,审议涉及被择方案的形成与选择。第二,审议遵循实践的逻辑,而不是形式的逻辑。第三,审议具有集体的和教育的特征。课程审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之复杂性,称之为艺术——实践的艺术,准实践的艺术,择宜的艺术。审议的重点应放在基本要素的协调与平衡上。课程的基本要素由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要使学术性材料转换成课程内容,必须同时考虑 到上述四个基本要素,他们是课程审议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足以代表这些方面经验的集体的共同合作。这个集体就是课程审议小组。审议小组 通常由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人组成。集体审议是要求所确认的问题是所有参与者所体验到的或所理解 的问题,审议最后做出的行动决定应该是集体共同的决定。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三)批判模式是西方60年代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构建模式,近年来影响日增,它以批判教育理论为支柱,对课程编制提出了一系列振聋发馈的见解。它指出了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大影响,揭示了因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并力图去克服这些现象的主张。这些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具有活力的感觉。也正固如此,批判教育理论及其课程的批判模式,被誉为“世纪末的狂飘”。

批判模式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自产生以后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有众多教育家卷入其窄。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摈式,往往以自己是一个批判教育理论家为荣‘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模式,以批判模式的批判者的身分出现在教育论坛广;还有的以学者的身分对批判模式进行学术研究,对之保持清醒的认识。这些推进、批评、研究的台力,构成了起伏跌荡的批判模式。本章力图在错综复杂的有关批判模式的认识窄,加以梳理、辨析,在尽力理清批判模式形成与发展脉络的前提下,论述批判模式的一般原理及其对课程构建过程的分析,最后对课程模式本身作些批判。在以

7 批判为取向的课程论者看来,“什么知识员有价值?”这一经典的课程问题巳不再有什么价值。因为,课程内容不只是教育上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批判模式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对学生生长和发展的影响。它试图指出因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权力、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并力图克服它们。根据批判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大体可以区分出三种相对独立的、相互渗透联系的取向:概念重建取向、新马克思主义取向及批判教育学取向。

批判取向的课程论者,提供了对传统教育意识形态提出挑战的各种分析的模式。他们反对保守的观点,即认为学校传递客观的知识,他们形成了各种隐性课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的理论,以识别隐藏在具体知识形式背后的利益。批判取向的课程论者把“解放”作为教育最终要追求的目标,要求个人摆脱权利的控制,把自己从其他人的操纵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取得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

课程批判研究所要经历的五个基本阶段。第一,要识别和理解目前的问题。第二,所有问题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都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背景的。第三,批判取向的参与者必须面对重大教育问题的政治现实,认识到其中体现的价值、信念和利益。第四,对知识的批判需要具有批判的知识。第五,批判探究必须既指导行动又从行动中获取知识。所以,批判性探究模式反对研究者与实践者,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两分法。批判探究的参与者本身就是认识者,他们必须在自己日常工作环境里不断地认识,再认识。

五、课程理论与研究

作者在本编着重探讨课程理论本身的构建,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课程理论发展的趋向。再看完本章内容后,我想着重探讨一下课程理论改革发展的趋势问题。

当前,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探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将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将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可以预见,在下一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决新世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面对新时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种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他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他要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他能察省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而加以发扬和克服;他会欣赏美的事物而有健康的身心;他还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以适应变迁的能力。因而他是一个能自律、自强而乐于进取的社会新人。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

显然,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世界主要教育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积极推动课程改革,而综观各国课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标不尽一致,但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作法则相同。大体说来,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

8 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

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南朝鲜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

9 势表明:新型意义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具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第13篇:毛泽东理论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 读后感

在认真阅读了《毛泽东选集》后,系统全面地了解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每次拿起《毛泽东选集》,都会被伟人毛泽东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毛泽东的人格魅力、领导风采、丰功伟绩„„时时萦绕在耳边、浮现在眼前,重重地震撼我的心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近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将《毛泽东选集》粗读了一遍,虽说以前也偶尔翻阅过几次,但当时认识肤浅,并无法深刻体会伟人的思想精髓。如今再次翻开《毛选》,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那是伟人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附在一篇篇文章纸背的红色历史。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是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好。

通过近几天的品读,在以下几方面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一、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又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位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校长,也需要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校长。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刻刻都要把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放在第一位。每遇学校的重大决策就先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虚心向他们学习,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在设计、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教师们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读了这些平时不怎么愿意碰的书之后才发现,收获远比想象中的要多。毛泽东以其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随着书一页一页的翻过,我们可以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体验那段历史,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

二、团结就是力量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记得在第一卷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载人航天精神”时指出的一段话:“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确实,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重要原因。据报道:为了这次飞行,航天人奋斗了足足11年,全国有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个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来自各方的高水平的科学家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一个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听说,在11年的艰苦奋斗中共有8位科学家献出了生命,他们没有看到杨利伟凯旋归来,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的功不可末。这项工程之所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对毛泽东伟大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气概,是一心一意干成现代化的志气,是中国“睡狮”醒来后的怒吼。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就是把“实事”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根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立场;“是”就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而承认事物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规律永无止境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求”就是去研究、去探索,通过科学研究和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然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方法。总之,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详细地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加以综合性的处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见,实事求是原则简洁明晰地表达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实事求是原则的根据,又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实事求是原则涵盖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就能胜利,就能发展;反之,革命就要遭到挫折,就要失败。这是我们党几十年的革命经验总结出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并概括为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进而把它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基础。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是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好。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系统学习了解了毛泽东思想后,在学习中要灵活运用这些历史经验的精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去实践。

首先,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等。平时要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要通过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清醒的头脑。

其次,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两篇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着重论述了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上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著作文章是这个哲学在各项工作上的成功运用。

第三,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一切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第四,以科学的态度,即以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对待工作,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要为着解决学习中在的实际问题,而去从马列主义中找立场、观点、方法,要有的放矢,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五,把理论的指南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在实际学习中,自觉地运用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在丰富的革命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学习方法、认识原则,在各种环境下经受得住考验,不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成为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

第六,坚持和发扬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方式方法。坚持一切从大家的利益、而不是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不隐瞒自己的错误缺点和个人观点,能够依靠大家监督和用自己的力量,去改正错误缺点。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泽东选集》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值得去学的有很多很多。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历史交给我们党的使命。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许多深奥之言未能得出透彻的认识,但收获已经很多了。《毛泽东选集》里的睿智之思,哪怕仅是融会贯通三五处,就足够我们受益终生。以后我一定还会专门抽时间研读这部精品,在与伟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14篇:长尾理论读后感

读《长尾理论》有感

先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第一章和第二章 科学技术以一种巨无霸式的力量碾碎了大热门,并将市场由卖方市场拉到买方市场。或者说是卖方市场被撕裂分化成无数个不同的领域,而自然消弱了其左右市场的能力。

二、第三章到第六章 长尾的三种力量:第一种力量是生产工具的普及、第二种力量就是通过普及传播工具降低消费的成本、第三种力量就是连接供给与需求,将新产品介绍给消费者,推动需求沿曲线向右移动。

三、第七章 从经济学角度阐述长尾经济以丰饶为常态,逆80/20法则,追求多产品生产的“长尾”,或者是对于各个细分市场的“不抛弃、不放弃”。

四、第八章和第九章 货架货位的有限性对产品销售的制约和《选择的悖论》到底孰对孰错,丰饶性对顾客来说是种迷惑或压抑么?

五、第十章及其以后长尾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主观客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作者通过ebay、kitchenaid、乐高、以及google等实例告诉了我们。

在读《长尾理论》的时候有一本书的思想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并与长尾理论进行着艰苦的拉锯战。它就是《摇钱树:锁定高利润客户》。纵观现在的企业管理精神,客户关系管理以其外在的可见的短期效果为我们深信不疑,而著名企业家李践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客户管理通过与风驰传媒的自身发展相结合实例而使其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司要想有持续的增长速度,保持增长速度去活动不断发展的能力,你就必须充分利用好你的高利润客户。

所以李践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不断地对你的客户进行分类和筛选,挑选出你的大客户。

二、企业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向那些大客户,因为大客户是最能创造大利润的。

三、大客户创造了企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是企业效益的主要来源,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动力。

很显然这些理念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知道由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存在限制了我们自由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去靠近边界。锁定大利润客户正是这样做的。生产、服务是无处不在的,而生产的后面是与其形影不离的成本,一个经济学常识就是:但边际收益少于所投入的成本时企业就会停止自己的扩张。于是一口大刀就在某点将长尾一刀斩断!1981年第一胎IBM私人电脑投入市场,1985年第一个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问世,随后是Web的出现和网景上市„„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地侵入我们的生活。现在任何实型的劳务或产品只要其能够数字化,那么他的成本会以1/x的速度迅速下降,少到甚至可以忽略。从而使被斩断的尾巴有复活了,而且像是一个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这就是我最初所理解的长尾。

在此书的序言部分列举了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关于Ben的生活,Ben是一个成长与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每天上学的时候骑着那辆多档变速的自行车,耳朵里塞着山寨版的OPPO而且会一直把手机塞在兜里或者书包里因为一直挂着QQ以会时不时传来滴滴嗒嗒的声音,睡觉的时候偶尔会被他那从来没听过的DJ铃声吵醒。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他们可以不受限制、不加过滤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和内容,从主流文化到非主流文化。作为很显然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人,那么作为企业应给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战略自己的营销策略去适应这些,去吸引跟多的货币选票呢?其实作者在叙述维基现象的时候提到了也在乐高的事例中讲到过这些。让消费者参与到生产中因为这样就给了他们一个追求自我个性的机会,而这时企业用市场调查、客户反馈所达不到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早期的共同介入。

书中总结了长尾时代的六个主题:

1、在任何市场中,利基产品都远远多于热门产品。而且,随着生产科技变得越来越廉价,越来越普及,利基产品的比重仍以指数级的速度提高。

2、获得这些利基产品的成本正在显著下降。数字传播、强大的搜索技术和宽带的深沟里结合成了一种了力量,凭借它,在线市场正在改写零售经济学。现在,许多市场已经有能力供应空前丰富的产品、

3、仅仅供应更多的品种并不能改变需求,消费者必须有办法找到适合他么特殊需求和兴趣的利基产品。从自动推荐到产品排名,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都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这些“过滤器”可以把需求推向长尾的后端。

4、一旦有了空前丰富的品种和用来做出选择的过滤器,需求曲线就会扁平化。热门产品和利基产品仍然存在,但人们产品的流行度会相对下降,利基产品的流行度则会相对上升。

5、尽管没有一个利基产品能实现大的销量,但由于利基产品数不胜数,它们聚合起来,将共同形成一个可与大热门市场相抗衡的大市场。

6、当以上几点全部实现,需求曲线的天然形状将会显示出来,不受供给瓶颈、信息匮乏和有线货架空间的扭曲。而且,这种形状受少数大热门的支配程度,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相反,他的分布就像人口本身一样分布。

其实这六点已经把本书的理论阐述的一清二楚了。我一直在读《侯卫东官场笔记》一书,很想在网上买一本第五集,于是到当网上订购了一本,省了10多元,我买书一直都在当当。作为一家B2C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我感觉要比亚马逊好很多,因为我也藏在长尾的某个地方。而前不久我发现在淘宝买鼠标就没有这么方便了,真可谓是大浪淘金啊。店铺太多了,价格差异也特别大,在我看中某个款式的鼠标之后,开始搜,卖家信用、买家信用、卖家好评率、卖家好评率、卖家的服务态度、宝贝与描述相符等等只要有一项不满意就刷下去,这样虽然给了自己更多的选择但是让人感觉到压抑而且浪费时间但有一项极好的好处:省钱。也许这就是看不到的边际成本吧。虽说选择的益处并非来自选择的本身,而是来自选择的过程。但是如果过程太长必定会是消费者产生反感,尽管它同时带给了消费者乐趣和欣喜。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归结为选择的无序性。其实专注于卖家的各种信息是存在这样一种事实:自上而下的宣传正在失去效力,自下而上的传言正在赢得力量。各种各样的促销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我们在虚假广告、“托”、电视直销下越来越成熟。所以在下载某个软件之前通常会先看看别人的评论,这个软件有没有病毒、能不能安装、解压时要不要密码、是否和其他软件有冲突,或者下载电影时候看看清晰度,字母等等。对于习惯使用他人的评论来判定一个产品质量的消费者来说,一个公司怎样宣传它的品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隐藏在长尾之中的“蚂蚁”怎么评价它,因为他们是%80的人,他们的“扩音器”也会影响那%20。

库存管理这些年来所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到较低库存能为企业创造不少的利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日本丰田的JIT(just in time)零库存,一种追求零库存的管理思想。而一旦产品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会出现什么状况呢?储存不在需要大的厂房、货架、叉车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及相关人员,那么长尾会自然而然地向右延伸。这种成本的降低对消费者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日本的一位企业家曾说过:“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不盈利的企业就是对社会的一种犯罪。”那么企业是怎么通过长尾理论来获利的呢?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你能提供的产品远比从前要多。

二、由于找到这些产品远比从前要容易,销售额在大热门和利基产品之间的分配更加均匀了。

三、由于利基市场的经济学与大热门市场相差无几,任何产品都能创造利润,无论流行程度是高时低。

现在市场上又推出了《长尾理论》2.0版本,还有姜奇平的《长尾战略》都是在说明本书思想的超前性、可预见性。没人可以质疑其对于这个社会的影响力及其指导意义。就像叶莺所说的:“了解每一位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要忽略这条长长的尾巴。读了这本书,一定有启发。”

第15篇:《国外行政理论》读后感

《国外行政理论精选》读后感

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研究生期间要通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一书。该书汇集了近100年来行政管理学各个发展时期的最有影响的一些经典著述,自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到1983年赖特发表的《八十年代政府间的关系:政府间关系的新阶段》,共选编了26篇文章,内容涵盖了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性。公共行政学科面临的具体问题、一些具体的管理学科的方法等等,详细地呈现了期间行政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这一行政管理研究领域范式变化的过程,读后受益匪浅,确如作者在序言里所说,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的特久价值和影响力,它使读者从第一手资料广泛了解行政管理学各学科有代表性的理论和观点,对于思考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进行行政管理学研究,都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里面三篇经典著述最感兴趣,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篇是《行政学研究》。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行政学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特殊困难,明确了行政管理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方法,特别提到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和实践的重要性。威尔逊在文中指出,到19世纪为止,在对于政府事务的研究上,主要关系的是不外是政治哲学、宪法调整和法律制定等事项。可是,不断增长着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随之而来的整政府规模与活动的扩大,使得工作重点不得不发生改变。因此,应该建立一门行政科学,这一学科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研究的目的在于“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验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根于稳定的原则上”。威尔逊在文中的重要贡献是将政治与行政进行了明显的划分,这也成为了公共行政学的一大特征。

第二篇是《公共行政科学:三个问题》。达尔在文章中从公共行政学是否具有普遍规则,这些规则原则是否会受到价值、个人个性和社会框架这三个问题的影响出发,讨论公共行政与三者的关系。针对民主与效率等价值、目的的矛盾,提出要确定将伦理问题从行政管理科学中排除出去这一基本前提,并如实地说明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普遍的公共行政科学。针对公共行政研究人的行为的重

要性,以及对人的行为研究对行政管理科学潜力的限制的矛盾,提出将人排除在外是不切实际的,公共行政科学必须产生对公共行政界定的这一领域中人的行为的理解,为此,研究者必须能够运用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而公共行政科学的发展,意味着在政府管理的服务领域中的一门人的科学的发展。通过英国和美国文官制度的比较,论述了公共行政必然受到各名族国家特有的文化环境或社会环境影响,并提出需要更多地研究比较行政学。最后,作者提出结论,只有能够清楚地规定规范性价值的地位、较充分认识到公共行政领域人的性质及人的行为有较高的预测性、有一批比较研究成果并能够根据这些成果发现某些超出国界和特殊历史经验的原则和一般原理,才有可能建立公共行政科学。

第三篇《论新公共行政学》。弗雷德里克森在文中提出新公共行政学在公共行政学的经典目标和理论基础中增加了公平。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回答如下的两个问题之一:(1)我们怎样才能够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2)我们怎样才能花费更少的资金保持服务水平?新公共行政学增加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服务是否增强了社会公平?新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为核心,渴望变革,改变那些妨碍社会公平的政策和机构,寻求增进它的目标的变迁;对社会公平的承诺还包含着发现具有灵活性和变化能力的组织与政治形式。新公共行政学要求一种划分行政学的新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研究范围及分支。按照、新公共行政学的观点,在公共组织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作用过程,即分配过程、整合过程、边界交换过程和社会情感过程,这四种过程适应于理解和改善公共行政学。

第16篇:《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都希望学习管理理论的知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阅读德鲁克管理理论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1

翻开这本书的前几页,我大致上了解了德鲁克先生,20世纪著名的国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一生著述颇丰,其作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2002年6月,德鲁克成为美国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德鲁克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曾说:“20年前,海尔创业初期,当时管理类书籍少之又少。当我知晓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后,很快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德鲁克先生就像是你的一位同事,虽然与你面对相同的事实,却从不同的视角说出了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新理念。”由此可见,德鲁克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

看完了这本书,我若有所思,心有所悟。中国不缺少好企业,而缺少真正有效的管理者。谁是管理者?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管理者对组织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许多人亟待了解的问题。那么,管理者是要管人么?不,这本书告诉我,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我觉得:很多管理者就是因为没有彻底的理解管理的真正内涵,结果忙忙碌碌导致了没有带动企业的真正发展。

我认为:一个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是管理,如何让管理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身为一名管理者,他只有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成绩,才算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管理必须有效,这样才有价值。管理者不仅要让人才充分发挥特长还应该要学会善用专精于某一领域的人,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做事应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以保证及时完成最先需要做的事,还应养成“对外界作出贡献”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别人的优点,而不是消耗时间去改造缺点,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身为管理者有些时候要做出一些重大的决策,这时他们就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例如,费尔先生,他就是一个伟大的决策者。费尔先生于20世纪初担任美国贝尔电话公司总裁,为该企业服务将近20年。在他任职期间,贝尔公司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他从“照顾社会大众的利益”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为社会服务是公司的根本目标”的口号。他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带动了公司的发展。我想,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向他学习。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一些道理。我们每一个人做事都应该要有重点,只有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才能把它完成得更加出色,更加完美。还有就是在我们工作的时候要有贡献性。从这本书中,我总结出了几个观点: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管理的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要善用有效的时间;管理者要学会做决策并保证决策有效;管理者必须对公司作出贡献;管理者要懂得先做重要的事;管理者要学会发挥他人的长处等等。

总之,看完这本书,我获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多看一些德鲁克写的书。

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2

虽然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已经离我们远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组织中,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会被推上负责的岗位,凭借着自己的地位或知识,为真正改善组织的运作能力并获得成果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核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核,那么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核为后盾。”

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管理,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认知。尤其是在管理的目的和责任方面。我觉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动力,使他们有工作激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找到自我,让他们爱上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组织作出贡献,这就是管理者对大的目的和责任,我认为管理者不仅要为自己、为组织负责,更要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身边的社会人负责。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外圆内方。通过我对德鲁克有关资料的查询,深刻的了解到德鲁克对世界管理学的贡献。很多资料对德鲁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通过德鲁克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还要培养一种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养成不急不躁的心理,这样才能考虑长远利益;其次,要有一颗包容心,这样才能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有一颗包容心,才能让他人充分发挥他人的长处,容他人之短处;坚持才是卓越之道。其实,这本书留给我们待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太多,以上所讲的这些不过冰山一角。认真去读、去身体力行,必定会有收获。

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3

书的开始介绍了德鲁克的生活习惯:每天九点半睡觉,早上五点起床,长年如此;每天晚上花两个小时阅读大量资讯,掌握全球政治、经济、金融动态;把所有收入的90%捐出去,只留下其中的10%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我的解读是生活自律性太强,对时间的管理非常苛刻,且思想上没有杂念,对目标追求执着。能够常年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广泛、深入地学习,坚持对物质、贪欲的抵制,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仅此就应该获得无比的敬仰。

谈到自我认知、发挥长处,我产生的共鸣。认知,就是要确定一项工作是该做还是不该做,如果做了,到底做得有效还是无效。自我认知,就是要通过探索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避免长期忙于现状,却没有任何成效。我在上高中时就明确了一个思想,人人都有长处与不足,伟人也是一样,没有过人之处不能做伟人,有了过人之处,并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成了伟人。

我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深厚,小学中学都是在勤勤恳恳、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的安排,即便我明白了寻找长处的重要性,也苦于文山题海里遨游而没有功夫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人生。上大学后,尤其研究生阶段,我觉得这个事情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了,于是好好地回顾了一下之前的人生,从生活、学习、课外活动等多方面精辟地把自己剖析了一遍,我的思维是不适合进行深入的理工学研究的,因此尽管我获得了工学硕士学位,也毅然选择了市场工作。

谈到价值观,德鲁克认为价值观是确定人生方向的基础,价值观就是面对不同选择时,你的价值取向,是重视这个,还是重视那个。德鲁克很成功,因为他不到20岁时就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一辈子只追求这个。我相信太多的人都知道需要树立正确、合适的价值观,但是就是树立不起来,一会想这样,一会想那样。很小的时候,我写作文说长大了要像妈妈一样当个镇长;长大了点,受到课本、小人书里很多大人物的影响,就想成为科学家或者统治者;上大学了,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物质欲望渐强,媒体对商业的宣传成为重点,我又想成为企业家;现在,已近而立之年,成家也一年有余,阅历更为丰富,思想也趋于稳重与成熟,本应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但深知生活的辛苦、社会的残酷,反而不知道怎样的价值观才是合适的,一直是在修正的过程中。

谈到时间管理,德鲁克认为,时间不是用来管理的,而是要认识自己的时间到底花在哪里,浪费在哪里,有生产力产生在哪里,要做到“把时间用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效果”。德鲁克告诉我们,在这个课题上有三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第一件事,记录自己的时间,有多少时间是在做这件事,多少时间在做那件事;第二件事,是管理时间,根据时间的记录,发现在哪些方面花费的时间是产生了生产力的,在哪些方面花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在哪些方面浪费了时间;第三,集中时间,就是分析之后,把时间集中起来做该做的事,做能产生效果事。

德鲁克建议我们多做贡献,这一点我想太多的人都很难做到。他认为,当一个人一直想着自己如何才能成功时,他往往是不择手段的,但是他会忽略周边的存在,甚至伤害到别人,有点一将功成万古枯的味道。德鲁克是一个很有胸怀的人,不需要客意地索取回报,只要不断贡献,周围的人都会知道回报你的,做大事的人往往都对他人做出了重大贡献。常人很难达到德鲁克这样的思想高度。

他强调重视知识工作者的思想,不能强制性要求他们进行各类工作,而是要充分地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效果更好。他总能从宏观角度发现问题的根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少提及或责备某个人,这叫做“观察基本制度”,他看到的是组织设计中的根源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结构、流程、规范以及惯例中,某个人犯了错误,可能是组织的非合理制度或流程导致的,企业高管的责任是牢记企业的最终目标,去挑战这种组织设计。

还有一篇评论,结尾部分说得太好了。德鲁克的著作不仅卷帙浩繁,而且包罗万象,阅读起来不是易事,但是阅读这些著作的价值在于为断学习他那严谨有序的思想活动,而不是一味沉迷于那些对其观点的表面释义,当然他书中的理念丰富多彩,的确也值得好好留意,十八世纪英国伟大的人文学者塞穆尔约翰逊博士说,书好比是一棵大树,重要的不是采摘树上的哪一朵花,而是牢牢抓住树干,这样就可以憾动所有树枝。

第17篇:《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时间: 2011-03-01 / 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系统的描述了作者在1978年所做的关于城市设计的实验,并为我们构想了一套全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这套新的理论中,他们强调了一种整体性的创建。“创建城市整体性的任务只能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它不能单独靠设计来解决。而只有当城市成形的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整体性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显然,“最重要的是过程创造整体性,而不仅仅在于形式。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适宜的过程,就有希望再次出现具有整体感的城市”。同时,作者将这本书称作定义这一过程的第一步。

的确,在我们分析欧洲过去城市发展的历程时,会发现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罗马等,都具有一种亲切的整体性,在这些城市中,无论是大的饭店、商店和公共花园,还是小的阳台和装饰物,在外观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有机的统一。然而,在现代城市的设计、规划似乎都忙于解决单个结构或执行法规的规定,难以产生有机的整体感。书中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一”来创造整体性的过程,即“single makes wholes”。

集建筑师与规划师于一身的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城市有机发展过程。为了找到创建日益增长的城市整体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规,作者提出了一套初步法则,共七条,它们体现了实际发展的过程,与城市日益发展要求相吻合。

1.渐进的发展。任何建筑项目都不可过大,要确保一种合理的大小混合比,保证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每个建设项目必须有助于在城市中形成至少一种更大的整体结构,它比起该项目自身要更大更重要。经营某项工程的每个人必须清楚的知道这项工程将试图帮助哪一种更大的正在出现的整体结构,并知道它将如何有助于产生这些整体结构。

3.构想。这条法则确定单个建筑项目的内容和特点,要求建筑是“由健全的现有建筑的构想中产生,而不是由头脑内的某个概念产生”,“每个项目都必须先被感受和体验,然后才能将其表达为一种构想”,即它是什么,建在哪? 4.正向城市空间。 “每座建筑在其附近都必须创建既有机联系又优美典雅的公共场所”,保证行人空间、花园、街道、停车场由周围的建筑物形成,同时建筑的体量必须是简洁美观的。

5.大型建筑物的布置。“入口、主要通道、各建筑模块的主要分隔、内部露天广场、日照以及建筑物内部的运转都应与该建筑物在街道和周围街区的位置协调一致”。从而使得建筑的布置显得有条理。

6.施工。包括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建筑的总体和细部。就是说,要求建筑的整个施工和外观上形成整体性“,保证建筑构造和细部的完整特征。

7.中心的形成。这条细则如作者所说,目的在于解决不同规模真题的集合形状问题,它要求每个整体不但要自成中心,还要在它周围发散成一个中心体系。 随后作者对这些法则进行了试验,并与许多研究生一起,对旧金山高密集区进行模拟城市再设计。启动了一项涉及大约90种不同的设计问题的项目,包括仓库、饭店、渔用码头、音乐厅和公共广场。这种大范围的实验都按工程顺序一个个记录存档,并用楼层平面图、立面图、街道网络、立体投影图和按比例缩小的模型照片对各项工程如何满足这七条法则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为城市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理论框架,极大地弥补了今天的城市所存在的缺陷。

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但是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 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而且作者还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重要性。此外还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第18篇:人力资本理论读后感(版)

人力资本理论读后感

----行管09班096010178温慧娴

人力资本理论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已经达到相当深的理论程度。课本通过介绍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近期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我国的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趋势五个方面内容,力图使读者能够了解人力资本并合理运用及开发人力资本。以下简要的援引书中著名人力资本理论学者舒尔茨、加里贝克尔、爱德华丹尼森的观点。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四个要点:

1、人力资本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即人的体力、智力、能力到那个素质的总和。

2、人力资本通常用人的数量、质量以及有效的劳动时间来计算。

3、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又可以理解为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表现为提高人力的各项开支,主要有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

4、人力资本可以带来利润。

加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主要强调教育培训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爱德华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增长和一国的人力资源密切相关。 主要通过这些人的人力资本理论思想的初步理解,结合其他的知识,我简单的归纳整理了一下我的观点感慨。我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可以归纳为一下一个要点:

1、人力资本非人本身,二十人所具有的质量因素;

2、人力资本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能力;

3、非与生俱来,而要考后天投入成本获得;

4、先天因素(如智商或体质)会影响人力资本形成及其效能的发挥。

介于以上的观点,我觉得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个人或是企业的人力资本能不能得到最优的运用,以创造更大的利润是个人或企业能不能走在社会高端的最重要因素。而事实证明对人的投资收益是最大的,那么如何投资也尤为重要。21实际最靠谱的是人才,所谓人才必须拥有持续、稳定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态度。如何成为人才?作为个人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作为企业、公共部门,应该为员工或是公务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开展职业教育,在职培训以提高人才对企业或是公共部门的贡献。这样不管是个人、企业、公共部门都能够获利,于此同时,企业、公共部门网罗高素质人才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19篇: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以及经典体现,它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的整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同时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 19 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反思对象,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发展、劳动者生产劳动,以及战后国家的现实状况出发,站在实际情况及需要的立场上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因而马克思发展理论有着历史实践性和批判现实性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的反思。马克思发展理论,第一次科学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对其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和体系。

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人类为了生存,就要消费物质资料要消费物质资料,就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消费的存在就必须有生产,这样才能满足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即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物质生活的生产中,必然要研究分析生产力本身,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俨然成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也是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根本的内容发展是人类历史变迁的永恒主题。

马克思认为: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这种最初的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在总体水平上是落后的,但是生产力本身缓慢地发展,并且形成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在社会发展中,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旧有的生产关系却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种社会关系也必将被扬弃,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资产主义社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力,和过往世代相比,这时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后者的总和还要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出现势不可挡的趋势。机器的大规模使用,自然也逐渐被征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之前无法想象的轮船、铁路、电报都出现在大工业生产中。从生产力本身来看以及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与社会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飞跃的进步,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人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与此同时,也促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从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来看,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也就是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以致上层建筑不断变化,从而使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客观

必然规律。因此,马克思认为: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表现。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是人和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这些生产力条件,人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无法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人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是人和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保证社会有序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程度。马克思认为,人们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会因为一定的生产力,使得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形成互相的关系,任何的前一代都会给下一代留下生产力,留下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每一阶段生产力的发展都影响着后续社会的进步,要消灭私有制社会的“异化”现象,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社会形态的变迁。没有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可能,社会最终会发展到如何的程度,还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

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停滞,民不聊生时,最容易发生社会动荡,更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

人的发展理论在一般意义上,是指自然与社会的长期发展,赋予个人的一切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潜能。它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应树立协调的 人本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加强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多,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内容。具体说来人的发展的表现包含着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四个方面:其一,个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它主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丰富和发展。其二,自由时间的增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会缩短人们的工作时间从而使人的自由时间增多。其三,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社会交往的日益普遍,使得人对社会关系有了共同控制的能力。社会关系是在人们日常的实践生产活动中展开的,人的发展也就是社会关的发展,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生活交往关系等等,由单一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而且个人之间实现对他们社会关系的共同控制,将各种社会关系维系、处理,实现个人的发展。其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个性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内的个体素质的独特性及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表现。只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才可以实现社会自由地发展, “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未来新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因而它也构成了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发展理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强调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遵循和谐共处的原则。重新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将两者看作是单纯的利用和被利用、改造和被改造、征服和被征服的对立关系,而是看作是一个共生共荣的整体。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补偿、养护、建设自然的责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第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互相协调的基础上,人类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维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潜力,确保自然界能够长期提供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类福利的增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既强调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满足,又要保障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第三,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原则。实现人、社会、自然的良性互动,减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防止社会因不堪重负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保护自然界的再生循环能力,既使人们从大自然那里不断获得正面回报,又使社会的繁荣发展获得生态文明支持。

因此,马克思发展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发展进程也是受到一定规律支配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都必须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才是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理论,从而改变人与自然相对立、人支配自然的传统观念。

马克思理论自创立以来,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马克思发展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求得进一步的完善。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基本原理会不断地同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将因为这种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而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马克思发展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正确揭示和把握。马克思不是用先天的观念来解释历史,不是关于社会发展的认知图式,也不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设计,而是对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和原则性说明,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更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出发来研究历史,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历史” ,而是在研究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随时修正原有不合时宜的观点与结论,因而它才体现出显明的当代性或当代价值。

马克思从各个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发展阶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同,都是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级社会阶段,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高级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敏锐洞察和长期研究,因而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是对往历史发展的详尽分析,而且对研究当代各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随着人们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发展理论依据、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积极应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将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重在探索象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加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在发展的目标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的战略构想等方面均进行了系统、深刻的论述。将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

第20篇: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

浅谈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

我所读的是一个叫中野明的日本人写得《图解德鲁克管理理论》,当初看到这本书内容时感觉它凝练的语言很吸引人,然后才认识了德鲁克。德鲁克是一名偏向于经验主义的奥地利的管理大师,他的管理思想对于二战前后企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是“组织的目的,就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这句话很接近“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义,但也为功利至上的那个时代带来缓和矛盾和继续发展的时间缓和。

对于书中的内容云云我想过一段时间,但我最在意的德鲁克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前期发展良好的企业最终丢失了自己的目标,走向了破产?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存在于企业,更存在与人类社会里许许多多的组织方面,可以说凡是人及人所构思的事物都有被这种问题的阴霾所笼罩的可能性,在历史不断重演的细节里,我感觉到德鲁克犀利的管理学目光。如果德鲁克的答案可以推广的话,那么我们在各种组织机制机构里,都应该好好反思总结改进工作,当然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讲也应有同等的参照价值。

德鲁克早期研究过奥地利,英国和德国的一些早期企业历史,也在企业里做过管理实践。早期企业多数为家族组织形式的管理方式,规模虽然不大,发展较为缓慢,但是存在的形式比较稳定,但是由于传统技能的壁垒式保护渐渐被日新月异的科技成长所击破,许多家族企业困在自己制度之下,而当时新兴的企业又往往是短暂存在就分崩离析的,究其原因多数是组织管理不善,另外成功突围的新公司企业在发展不断壮大中,却渐渐失去了核心目标,在漫游式寻找过程中触礁沉没的不在少数,或许这不叫发展叫膨胀更好一些。德鲁克为此着重阐述了目标机制的重要性,甚至在每一章涉及具体管理上体现了对目标热忱的关切。并把它作为联系成果与计划,未来于现在的重要桥梁和保障。应用目标来指引方向依次帮助企业摆脱纷乱的市场环境,求得内在的稳定发展,虽然只是用人们以往经验的总结,但对于提升企业公司整体管理水准和业务能力却是不可或许的灯塔,以此凝聚的力量也是惊人的。德鲁克把目标管理作为管理人首先的任务来去准备,当然也为其准备了许多的手段和案例。书中比较突出和肯定的首推日本人型决策,也就是目标的产生过程。它先由问题来导出目标的存在,通过前期的问题讨论来规划思路,凝结智慧,(这也很想以后的头脑风暴法)既可以推导目标,更可以扩大基础共识来延伸决策的执行。那时欧美的企业相比较而言缺少的是深入的沟通环节。由此而来的是日本企业黄金发展时期,当然德鲁克及早期管理学大师的引导功不可没。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以人性的基本面来试图理解:人的自然放纵,是人类常识里衡量自由权利的通用直觉。由此对于集体目标的认识自然不如对自己得失判断的更加关切。再者人类个体差异和自主生活也需要极大的信赖和安全感才能保证对集体的忠诚度。人不是生体内的细胞,不会像生物体内的生命系统一样高效有序的运行,当然生命运行多靠反馈调节,由此生成的智慧和记忆也是为了多变环境的演化的结果。对于集体性质的企业公司,要完成一个单纯的目标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来讲,确实需要极大的智慧支援。集体目标相比较而言会忽略个体的得失,却为共同的进步带来发展的动力。动力带来的生机活力,是企业日益发展壮大,但是就更不可忽略目标的起源。目标要在整体的希冀之上衍生进化,当然整体优势也会输给从众化趋势,平庸化趋势,推脱化趋势等等,但是作为起源发展动力,它还是要依靠集体的共识和推动。所以我认为,对于个体目标要要依靠与自身的认识和环境的考量,统和自己内在的需要才可以迸发活力,对于企业而言,目标要利于自身成员需要和未来发展大趋势,统和资源才可以生存赢得更大的发展,而每一次的进步和成长,都意味着对新环境的探究和新目标的制定,由此一点一点积累资本,发展人才,推动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提升。以

此扩大的影响将使企业走向成熟,脱离幼稚。

德鲁克管理思想作为经典的大成作品,其细节含义对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社会进步均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z理论读后感
《z理论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