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6 07:44:4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一)

《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至于北海……望洋向若叹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今天更应提倡。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态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虚心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和谐社会。

庄子秋水读后感(二)

秋水读后感庄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写得出色,善于用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着,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河伯少见多怪,知识浅薄。后来,看到了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知识浅陋。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庄子秋水读后感(三)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推荐第2篇: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请保留此标记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这种谦虚的胸怀,不正是牛顿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础吗?

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认识自身的有限,更加谦虚、勤奋地学习,尤为重要。进入了大学,并不代表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会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坚持,每日的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个自满的人,是不会知礼,知义的。懂的自谦,才会明白礼义廉耻。

推荐第3篇: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

【译文】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这种谦虚的胸怀,不正是牛顿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础吗?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认识自身的有限,更加谦虚、勤奋地学习,尤为重要。进入了大学,并不代表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会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坚持,每日的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个自满的人,是不会知礼,知义的。懂的自谦,才会明白礼义廉耻。满招损,谦受益。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万水之源,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干涸,四季或旱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这里也许要问:刚说了河伯自满,海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借用包老三之言曰:非也非也。因为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神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中国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罍空”,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 大海如此谦虚,我们更不可骄傲。现代科学所认识的东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能称为管窥蠡测。

可见,沿着河→海→天地最后一直到达道的境界的思路将我们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读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载之下,吾心通于庄子之心,乃至通于无量众生之心,通于宇宙万事万物,可得大自在矣。

推荐第4篇:秋水庄子的读后感

秋水庄子的读后感

秋水读后感

河伯望洋兴叹曰:“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满载秋水,至于东海,看见那浩瀚的大海,始旋其面目,后悔的发出这样一席话,虽有些晚,但却饱含了河伯的自卑感。这也告诉我们要:学会自卑,认清自己。

贝多芬在给兄弟的一封信中写道:“当站在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对于有如此敏感躯体的我,是莫大的羞辱啊!”从此,贝多芬开始过离群索居的日子。但贝多芬并没有从自卑中倒下去,他从自卑中,依靠自卑的力量站了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天赋,因而创造出自己新的艺术风格,完成了传世佳作——《第三交响曲》也就是《英雄交响曲》。

这里的自卑并不是普遍理解的自弃,而是换了形式的自信,是从压抑的心里中,爆发出的一种力求上进的力量。学会自卑,才能使这种力量得到有效的利用。贝多芬就是一位勇于自卑的舵手。也许你和我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舵手,但我们现在可能还是“少年不识自卑味”。看,学会自卑是多么重要呀!

竹子是一种坚韧的植物。当大风降临时,他们并不是逆风而站,而是弯下身躯,随风而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与风之间的力量悬殊,所以他们学会自卑,弯下身躯。但他们并不是俯首任风摇,他们从自卑中发掘出自己的坚韧性,用随风摇摆来保护自己,从而用坚韧性去搏击风的洗礼。

植物尚懂得自卑的重要性,何况有灵性的人呢?

学会自卑,是一种很难的事。它需要勇气,需要放弃世俗偏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因为他们怕世俗的目光;巫师乐师百工之人却不耻相师,最终巫、乐、百贤于士大夫。从中可以看出,学会自卑对于人的发展是重要的。更体现出,其实自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学会自卑,是一种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策略。只要你正确对待,你就是一位优秀的舵手。

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显明于世,必须要先学会自卑,认清自我,切不要如河伯般,临东海,才悔矣,晚也。

学会自卑,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2秋水读后感庄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写得出色,善于用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河伯少见多怪,知识浅薄。后来,看到了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知识浅陋。

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 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推荐第5篇:庄子《秋水》教案

庄子《秋水》教案

流渡中学

严庄坤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组识学生进行三次诵读:第一次,正音正字,疏通文句;第二次,理清思路,领会主旨;第三次,背诵,领会庄子的风格。

2、组织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3、组织学生讨论庄子形象化的比喻,分析河伯慨叹的内容,深入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投影)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

二、朗诵《秋水》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

2.放课文朗诵。(放录音的同时出示投影“秋水归至大海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再度课文。

三、简介庄子并解题

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多媒体投影)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四、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多媒体投影)

1、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2、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并理解。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4、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5、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小结:(多媒体投影) (1) 古今异义:

古 今

至于北海 到了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 特指黄河 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河伯始旋其面目 脸 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深明大义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①不吝啬 .. 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2) 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 名词做状语, 按时。 .顺流而东行 名词做状语, 向东。 .东面而视 名词作动词, 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3) 特殊句式: 闻道百 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4)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5) 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6)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五、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六、课堂小结

庄子和《庄子》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耐力甚至穷其一生才能欣赏一二。刚才有同学说,庄子的思想有些消极。这要看你怎么去理解庄子的思想。高三的时候我们将读到一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可给大家一个解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高三同学借阅“先睹为快”。学哲学的目的是什么,周国平说:“没有哲学,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哲学是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性诠释,哲学是人精神家园的支撑。现在有一个很流行也很沉重的词语“精神守望”,学了哲学,对人生对社会可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就能够把好心灵的航船,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我的话对你们来说也许太深奥了些,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突然想起了我的话,突然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一定要和我共享。

推荐第6篇:庄子《秋水》教案

庄子的《秋水》P225

一、庄子及其思想

参见教材P225注解①。

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家贫,但鄙弃功名利禄。其基本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的思想既有唯物的一面,又有唯心的一面;既有批判现实的一面,又有逃避现实的一面。

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文学价值最高的。正如教材的“评析”(P226首句)所言:“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写得最生动、最奇瑰、最浪漫,是诸子散文创作的颠峰之一。”

他文章的特点是:善用寓言说理,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言谈机敏,思想深邃,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二、庄子的著作

即《庄子》。今存郭象注本33篇,其中内篇7,一般认为是庄子自著,而外篇

15、杂篇11被认为可能出自其门人后学之手。

尽管外篇、杂篇的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如:政治上不仅主张绝对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的)。这些分歧或曰矛盾,表明了庄周之后,庄周学派也在发展、分化。反映了从战国中至秦汉间的社会变革及各种学派间的相互渗透。但只要不违背《天下》篇所表述的庄周观点,都应归属于同一体系。因此可以说,《庄子》是以庄周思想为主体,从战国中至秦汉间庄周学派的总集。它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从全书的基本倾向看来,完全体现了在野派的政治态度,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仇恨,尤其在哲学领域里,广泛而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见解,完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它那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性的寓言,辛辣的讽刺笔调,生动逼真的描绘,灵活多样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在中国古代的散文史上,是很少能够与之伦比的。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复杂的。知识分子几乎都爱读它,连封建帝王也很重视它。唐天宝元年,还诏号庄周为南华真人,《庄子》为《南华真经》。或取其无为寡欲,保命养生;或取其不满现实,鄙弃功名,或学其悲观厌世,自我超脱,自我陶醉。

从现存的晋人郭象《庄子注》算起,评注《庄子》的数以百计。有的说《庄子》与法家同源,有的把《庄子》与儒家合流,有的说《庄子》等同佛家,有的以阴阳家、神仙家的观点去解说《庄子》。虽然各有所见,但总未能揭示出《庄子》的实质,近几十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开展了对《庄子》新的研究和评价,而且对《庄子》进行了多种注释,出现了大批的研究论文,形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庄子热。但关于庄周其人,《庄子》各篇的写作年代,《庄子》在哲学、美学、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不少分歧、对立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

三、《秋水》分析

1、解题

秋水篇,主题思想为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秋水”即秋天雨(见课文注解①最后一句)。取篇首二字作为篇名。

《秋水》由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次对话构成。它根据“万物齐一”即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道家清静无为的人生观。课文节选的前两次对话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寓言,给人颇多启迪。

第一番问答,写河伯的自我中心心境——“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的自以为多,和海若的未尝自多,恰成一鲜明的对比。

第二番对话,述时空的无穷性与事物变化的不定性,指出认知与确切判断的不易。

2、课文翻译

第一段(P225)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音四,岸)渚(音主,水中陆地)崖(高的河岸)之间不辩(同“辨”,分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向东)行,至于北海,东面(即面东)而视(眺望),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改变)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虚数,很多,各种各样),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而且)我尝闻少(以„„为少)仲尼之闻(学识)而轻(轻视)伯夷之义(义举、义行)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参见注解14,指学识渊博且品性高尚之人。现在该词的意思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或某一领域的行家)。”

【译文】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如期而至,无数条江河的水都汇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洲岛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于是河神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它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脸朝东眺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得的面容,仰视大海对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还曾听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先前我还不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如果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耻)笑。”

第二段(P225—226)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同“墟”,处所,居处)也;夏虫(指夏生秋死的昆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固,拘限)于时(时令)也;曲士(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浅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①传说大海东边排放海水的地方;②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察觉。海之所以对水灾旱灾浑然不觉,是因为它们对它毫无影响,其水量既不会因水灾而增多,也不会因旱灾而减少,故云“不知”。)。此其过(超过)江(长江)河(黄河)之流(流量),不可为量(估量)数(计算)。而吾未尝以此自多(多,赞美,自负。自多:自我夸耀。)者,自以比形(比,并列;形,身形。比形:存身)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抱有„„的想法)乎见少,又奚以(何以,怎么)自多?▌计(盘算,下同)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小孔穴)之在大泽(湖)乎?计中国(中原)之在海内(世界),不似稊(提音)米(稊米:小米粒)之在大仓(读“太仓”:储粮的大仓库)乎?号(称)物之数谓之万(称物的数量叫做“万”),人处一焉(处:居,占。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人卒九州(卒:尽。九州:天下。本句的意思是:九州都有人。也可译为“人遍布九州”),谷食之所生(谷物生长的地方),舟车之所通(车船通达的地方),人处一焉(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里是以个人对天下人而说的,上文的“人处一焉”是以人类对万物而言的);此其比万物也(指个人与万物相比),不似豪末(毫毛的末梢)之在于马体乎?▌五帝【①通常指黄帝、颛顼(音专旭)、帝喾(音酷)、尧、舜,教材持本种说法;②另一种说法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连(连续统治),三王(指夏禹——即治水的大禹、商汤、周武王。教材注解④所说“周文王”值得商榷。因为周文王姓姬名昌,虽因仁义而受天下诸侯推崇,但并没有当过国君。后他的儿子姬发——也即周武王拥有天下,成了周朝的开国国君,追尊其父为“文王”——按现在的说法只是荣誉称号,并非实职。而夏禹、商汤、武王则分别是三朝的开国国君。)之所争(夺),仁人(指儒家)之所忧,任士(贤能之士)之所劳(操心),尽此(指九州)矣!伯夷辞之(辞让君位)以为名(即以之为名:博取名声),仲尼语之(谈论天下)以为博(显示渊博);此其(他们)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刚才)自多于水(因河水上涨而自多)乎?”

【译文】北海若说:“井里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是因为它受时令所局限;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谈论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如今你走出河岸之间,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浅陋,这样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江河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但大海不会满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但大海不会变空;大海的水量一年四季都不会改变,水灾旱灾都对它没有影响。海的水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测量。而我从不因此而自满,这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从天地的赋予中形成了形体,又秉受了阴阳之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存有见闻太小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湖中一样吗?盘算着中原在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粮仓里吗?我们称物的数量叫“万”,人类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遍布九州,这里是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只不过是这小小的九州啊!伯夷以辞让它(天下)来博取名声,孔丘以谈论它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3、内容要点 (1) 主旨

寓言通过黄河与大海、天地与毫末的对比,说明了物外有物,天外有天,时空无限,变化不止的哲理,强调人生短暂,知识有限,人不能自我满足。

(2) 层次

第一段:写景

思考:是怎样写景的,对表达主旨有何作用?

本段景物描写很出色:先展示了一幅——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水浩荡,以至于两岸不辨牛马的——壮观景象;然后又用简介的笔墨描绘了大海苍莽浩瀚的景观,令人为之一振。写景的作用是: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比照,来陪衬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主旨。

第二段:海若对河伯的开导。分四个层次(见原文上的层次划分符号“▌”) 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海若自己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认为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此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4、写作特点

(1) 善用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庄子散文善用寓言。秋水篇就是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假托河伯与海若这两个虚构的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这样,就把抽象的哲学观点寓于具体可感的寓言形象中。不直接说出道理,而让读者自己从中去领悟,将深刻的哲理说得富有艺术趣味。

(2) 援譬设喻,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

本文很能显示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且譬喻常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令人目不暇接。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与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原在海内,小米在太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可笑的。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3) 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先是由小到大: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测量。尽管大海无比浩瀚,但海若未尝以此自多,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海之于天地,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接着是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原之于海内、人之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样,经过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

(4) 运用排比、反诘等修辞手法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且连贯而下,造成文章宏大的气势。如写自己的渺小,就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这些反问,语气坚定,对大小关系的对比阐述一清二楚,增强了文章说理的艺术表现力。

四、研习与思考P226

1、《秋水》中共设了多少譬喻来说明人类的无知?

答:(1)河伯与海若(第一段);(2)海若所举的部分包含若干则(第二段)。

2、《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秋水》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推衍。请从《庄子》一书中再找出一些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或寓言。

答:这在《庄子》中随处可见,因为“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大”、“小”正是最基本的一组相对概念。

3、清人林云铭评论《秋水》:“是篇大意,自内篇《齐物论》脱化出来,立解创辟,既踞绝顶山巅,运词变化,复擅天然神斧,此千古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见《庄子因》)请结合阅读《庄子·齐物论》谈谈你对林云铭评论的理解。

答:《齐物论》是《庄子》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此篇认为客观事物本来就不分彼此,是齐同的,而人们关于是非、然否的争论都是出于私心成见所致,故万物应该齐同。

推荐第7篇:秋水—庄子 [节选]

秋水—庄子 [节选]

【作者】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蒙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si4,岸)渚(zhu3,小岛)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认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到达)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5),望洋(仰视的样子)向若而叹曰(6):“野语(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没人比得上自己,宾语前置)’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7),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8),吾非至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见笑于(被„„耻笑)大方之家(9)。”

【译文】

秋水随着时令到来,千百条川流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之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的尽处。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已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门下,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讥笑于大方之家了。”

【注 释】

(1)时:按时令。 (2)灌:奔注。河:黄河。 (3)泾: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5)旋:转,改变。 (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 (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简析】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在客观上: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本文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认知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只能顺物自化,返归无为,这当然又是消极的了。

推荐第8篇:《庄子 秋水》教案

《庄子 秋水》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学习对比的方法。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 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3、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一、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7,外篇10五,杂篇10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

三、庄子的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李白、贾谊、陶渊明等

2、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附:《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3、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旷达超迈,看得很淡

今天我们便来学习庄子关于相对论的文章。

四、正文赏析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是如何论述的呢?

第一番问答:写景,黄河秋涨图-----河伯沾沾自喜-------自惭形秽------河伯开导,小大之辩,相对的(五帝:黄帝、颛顼(专旭)、帝喾(酷)、尧、舜)(三王:大禹、商汤、周武王)(把自己看得太大)

怎样层层推进?

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海若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碧、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从这方面看来,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自满)进行嘲笑。

第二番问答:河伯陷入小不如大的新成见,海若从量、时、分、终始四个方面,说明小与大各有其不可穷尽的复杂性,小大都是相对的,其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小也许还有更小,大也许还有更大的事,所以不要看得太重,因此得出“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旷达超迈的人生哲学。

小与大根本无法具体界定,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认为小不如大是不对的。因为都是人为进行界定的。(大小,贵贱等全是人为界定的,对宇宙来说是没有分别的)

五、小结: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观点么?

明确: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六、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1、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

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棗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可以说,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

2、逐层推进

3、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

秋水翻译: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及时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灌注黄河。水流汹涌河面这样宽大,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分辨不清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得,认为天下 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海边。朝东面一望,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他才改变了自己得意的脸色,望着海洋对着海神叹息道:“俗话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不少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曾听到有人认为孔子懂得的知识少,伯夷的节义不值得看重,起初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了您的水流浩瀚难以穷尽才明白,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家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有见识的人所耻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谈论大海的事,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同它谈论冰的事,因为受到时间季节局限。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同他们谈论大道理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教育的束缚。现在你从河中出来看到了大海,才明白你自己的浅陋。这时才可以同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河流都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但不会漫溢;海水从尾闾泄流出去,虽不断地永无停止地流但流不完。春天、秋天都不会有变化,无论洪水、大旱也不会有感觉。这大海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量器计算。但是我未曾因此自满,自以为从天地那里接受形体并汲取阴阳二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林在大山上一样;只存在被人小看的念头,又怎么会自满?//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不是像蚁穴在巨大的冰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在大粮仓里一样吗?号称物类的数量说它有万类,人类只是占其中之一。人类聚集于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到达的地方,个人占其中的一员罢了。把这—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一根毫毛存在于一匹马身上吗?//凡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罢了。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取得名声,孔子谈论以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对河水暴涨的自夸一样吗?”

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

海神回答:\"不可以。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

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

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

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与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

推荐第9篇:庄子秋水赏析

庄子《秋水》赏析大全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庄子《秋水》赏析大全 2012-04-05 → 手机版

1.《秋水》赏析

庄子生活的战国后期,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大变动之中,奴隶主统治政体已分崩离析,封建君主制度兼并,天下纷争,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观厌世、否定一切的极端。总体说来,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先验的超乎万物的“道”,虽竭力描画人境界,但却终归于虚无缥缈;他的思想方法主要是相对主义,虽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却时文是

孔孟之道。但其中关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的观点,却具有积极意义。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满涨的景象,突出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识其丑。

第二部分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明人的条件的限制;第二个层次是说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第三个层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道理;第四个层次是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作为一篇说理文,《秋水》的意理结构十分严谨。与文章所阐析的认识的无止境问题相适应,作者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推进、生发无穷的论说方法。

先说河,再说海,再说到天地万物,这是举物的由小到大、层层推进;先说海比河大,再说天地比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结论,这是阐析事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推进;先让河伯的满溢,再让它看到大海的浩瀚而自卑自丑,然后海若才进行开导,这种循循诱导的方法,符合教规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说教,并顺势嘲笑伯夷、仲尼的“自多”,这就皆在层层推进中呈水到渠成之势。庄子的文章,不仅外观扬厉恣肆,而旦内在意理无间,故成千古内容述评

从哲学思想方法上看,庄子的《秋水》主要是宣扬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无论是大小、多少还是贵贱、得失、生死:都是相对的,都是不确定的,都是没有明确界限的;由此,他陷入了物的的无是非观。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那个以“无‟‟的形态存在的先验的“道”,才是至高无上的,才是绝对这种极端的相对主义,列宁曾给予明确批判。他说:“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中有绝对。对辩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他又说:“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相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并且还否定任何为我们的相对认识所逐渐接近的、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特儿。”(《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显然,庄子把相对绝对化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但教材中所节选的这一部分,尚未走到齐物我、无是非的绝境,因而其中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思想因认为,人的认识要受到三方面的限制:一是“拘于虚”,即受到空间的限制,二是“笃于时”』p受到是“束于教”,即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这概括是合理的、全面的,有启发人们放眼宇宙而匡正自我次,文章所展现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的无止境性,对鞭策人们永远不要囿于个人有限的自满自足,永远要努力学习,开扩眼界,力求上进,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至于庄子对孔盂之道的否定,显然有很大的片面性。这里涉及到儒、道两个学派、两种世界观的问辩证地考察分析,不可简单从事。 艺术特色

《秋水》是一篇说理文章,阐述的是哲学思想,但在写法上却不同于一般的论文,具有许多鲜明的

一、哲理与形象的结合

庄子散文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它的说理,不局限于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演绎,而是善于寓在形象的描绘之中,借助具体可感的景物人事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本文的这一特点,主个方面:

1.整体性寓言形式。本文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整篇是故事。先秦诸子中多喜引用事言故事来说理,但像本文这样,整篇都是寓言故事,却很少见;而且引用·,而是庄子自己虚构的,这也是庄子寓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寓言的基本特征,一是言在此而意哲理。本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而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通过两人的对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寓言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用鲜明话,避免了呆板、抽象说理的枯燥乏味,使哲理与形象结合起来,有化抽象艰涩为具体可感的效能2.寓理于意境描绘。通过景物描绘,创造意境,这是诗歌的基本表现方法,但在庄子的说理文中,寓意理于“境‟‟的诗歌表达方法。本文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牛马”的景象,接着又展现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的浩瀚景象。通过这两种景象的对比,不楼、天外有天的客观事实、事理,而且显示了看待世界的两种眼光、两种心态、两种境界,由此也说理,自然地导向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意境的描绘、两种境界的并列,不仅增强了说而且寓意比抽象说理更含蓄、更丰满、更有理趣。

像庄子散文这样寓理于寓言故事和意境描绘,在中国说理文史上是极其少见的,这恐怕与他所极力之“道”相关。庄子之“道”的深微玄妙,与其行文的生动奇谲,表里相应,十分合宜。“道可道,非过种种形象化的手段,将不可道之道传达得相当鲜明清晰,这是庄子散文最令人折服之处。

二、运用比喻说理

庄子散文,长于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本文中为了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于虚”、夏虫“笃于时”,曲士“束于教”三个比喻;在阐述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时,又连用了“犹小石“似碧空之在大泽”、“似梯米之在大仓”、“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一系列比喻。广义地说,文中的百川天地之大、九州之小等等事例,乃至整个寓言故事,也都具有比喻意义。因为认识无止境这一文章的普遍规律,其具体内容是不可能尽言的,故略举一二,则皆具有以例喻理、以一寓万的性质。所中的比喻本身,也都是在说明事物的相对性,在喻比认识的无止境,此之谓整体设喻,援譬设喻过理的过程。

三、宏肆有力的语言气势

文章贵有气势,说理文尤其如此。这气势,首先来自于理直气壮,但也常常得力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既来之于整体说理的层层推进、内在意理逻辑严谨(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也来之于大量排比句式和“井蛙”、“夏虫”、“曲士”三句是排比,“四海”、“中国”、“万物”三句是排比,“五帝”、“三王”、“仁也是排比。北海若的话几乎都是由排比句组成的。排比句的作用,就在于通过一连串同构句式的大文的一种滔滔莽莽、宏肆张扬、铿锵有力的气势。“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不似碧空之在于大之在于大仓乎?”“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这都是反诘句。不仅加强了肯定无疑的语气,而且与排比句统为一体,双重累加性地强化了语言的气势和说理的力

2.形象具体可感,意蕴丰满多彩——《秋水》(节选)赏析 作者:江苏省海安县西场中学 吉传琴 印文权

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的《秋水》虽是一篇说理文章,但由于庄子强调直觉体悟,在论道的时候阐述,而是把深奥的哲理化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写法上显然不同于一般的论文,具有鲜明的个

一、哲理因用形象表达而更具体可感。《秋水》篇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也就是说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确实很大,但是“四海”仍处在“天地之间”,如同蚁穴处在大泽之中一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而人在天地间显然很渺小,因此人才要顺应自然。《秋水》要表达无并不单纯说理,而是运用生动的寓言故事的形式,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通过七次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先秦诸子中很多人喜欢引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但像《秋水》这样故事,却很少见;而且这里的寓言不是纯粹引用,而是庄子自己虚构的。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通过两人的对话,通过正反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宣扬了境的哲学思想。《秋水》(节选)虽只是《庄子?秋水》的开头,却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是用鲜明生河伯面对河水的满溢时的自喜自傲,看到大海的浩瀚时的自卑自丑,一切都如在眼前,很少的笔墨明的形神特征,真是让人惊叹。而哲理与形象的结合,避免了呆板、抽象说理的枯燥乏味,达到化可感的神奇效果。

二、哲理因用意境描绘而更含蓄丰满。由于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智者的叮咛》),因此他不仅善于虚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寄寓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物描绘,创造意境,寓意理于“境”的诗歌表达方法来构建全篇,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其艺术境界局限和物我的分别,诙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秋水》(节选)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秋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辨)牛马”的景象,接着又展现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通过这两种景象的对比,不仅显示了楼外有楼、天外有天的客观事实、事理,而且显示了看待世界种心态、两种境界,由此再自然地展开说理,水到渠成地导向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意两种不同境界的对比并列,不仅增强了说理的形象可感性,而且使说理更含蓄、更丰满、更有理趣

三.哲理因用“暗示”手法而更多义丰富。庄子认为大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也不能用具体绪去把握。“道”的玄虚空灵使得庄子讲寓言故事时,往往并不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象思维,含蓄的“暗示”手法,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能够捕捉一二却又难以全部领悟,无形中更增加了文章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秋水》(节选)一段,作者本是通过对河伯看到黄河的壮阔而骄傲自满,见到北海后却自叹不如的情节描写,来说相对的这一道理,但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寓言故事来看,却可以带给我们多种启迪,既可以理解为要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永远不要自满自足,又可以理解为越是有真本事的人就越谦虚,人应该保因为谦受益,满招损;既可以理解为人贵有自知之明,也可以理解为人知耻而后才近乎勇;既可以较才有鉴别,也可以理解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既可以理解为要有广阔的胸襟气度和远大的志向目为人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这样作者越不作刻意说明,反而越能使读者产生丰富联

刘熙载《艺概?文概》称“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语,骨里却尽有分数”。确实庄子善于将抽象的哲理绘之中,借助具体可感的景物人事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不得不令人折服。

3.《秋水》个人感受&赏析

读了庄子的《秋水》,我不禁为其超凡脱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于天地间的清灵洒脱的思想却极其巧妙地以“个人”为切入点。我蓦地想到了《红楼梦》里“空云洁的也是老庄,自比为“樫外人”的她是否像庄周一般对人世冷眼旁观?

《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犹小石尘世间功名利禄变得可笑,诸公衮衮像红尘的丑态嘴脸成为社会的主体,叫庄周如何不幽愤?但他化为木简上嘲讽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让文以载道,从社会的泥滓中飞出悠然的蝴尾,漆园傲吏,终成了南华如诗的篇章。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当下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的形象,自负狂妄海若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对比之下不仅感慨,当时离我们是多么啊。受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濮水边拒绝楚王的庄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进取消极怠慢的自由们是多么需要自由的心灵世界啊,现实的实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会永远冷下去。几千年前,反被搜捕,几千年后,有人证明嫉妒者的本质是恐惧失去;然而庄子早就用鹓鶵栖梧的寓言告诉世高贵,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鱼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辩证色彩,虽然照唯物论的观心灵。如果撇开哲学,从诗意一点的角度看,庄周看到鱼儿高兴,仅仅是因为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河岸郁郁芊芊,庄子的心境替外物涂了一层明丽的光辉——鱼儿乐不乐不是我能指认的,但我看着乐。若干年有个叫王国维的替这种把感情加给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为蝴赏析:

一、思想

《秋水》是庄子哲学思想方面的一篇论述,包括了他寻求个人自由“全性保真”的处世态度,和他辩方面。

“濮水钓鱼”是庄子自由精神的直接体现,面对浩瀚的人世,是寂寂漫漫,还是庸庸碌碌。选择精神着一种和凡尘的剥离,只因为战国是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即使如此,庄子依然要选择剥离。拒绝小通向红尘的大门,红尘中不止有虚左以待的楚相之位,也有集体的认同,时代价值的体现,然而他的大门,打开了另一扇名位“性灵”的窗,窗外,白鹭在湍流中戏水。

如果说“濮水钓鱼”说的是自由的选择,那么“鹓鶵栖梧”则说的是自由的保洁,真正的自由是要如高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自由的高洁如莲花般不可亵渎。所以庄子宁愿饥寒,也要“饮梧桐枝的水”;宁薇而食”,落落拓拓,干干净净。

前两个例子讲的是庄子“自由保真”的处世态度,“河伯与海若”的寓言则体现了他辩证的宇宙观。这之辩,多少之辩,道德与天道之辩。河伯宽广得“百川灌河”,然而相对于海若的“东面而视,不见得微小,而海若相比天地“犹小木石在大山也”,仍然微不足道。在庄子看来,一粒可以是一个世界以是一粒沙。这是大小之辩。接下来是多少之辩。“人卒九州,似毫末在马体。”“中国之在海内,不乎?”强调个体的渺小,但反过来为渺小与博大的矛盾统一做了铺垫。最后引出人间的道德与天道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说的是泛化的仁义道德在亘古流传的天道面前,正如高山下的小草一般的原的王侯将相,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伯夷、叔齐死节首阳山的好名声,孔丘羽化八千弟子的博学慧神奇,天道的宝相庄严,难道不狭隘吗?

庄子在秋水之湄唱出一段放飞心灵,敬畏自然的清阙。松林泉下,斯人同谁?

二、文笔

铺张渲染的修辞,汪洋恣肆的句式,云水空阔的意境,构成了庄子语言最主要的特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张扬的比喻使人一下子感受到强烈的汤汤,衔远山,吞长河,横无涯际的江水流向远方。“吾之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让地有多么阔大,好似穷千里目也不能望尽。“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既有比喻,也有铺垫,奇特的想象给人以鲜活的意象,更好地说理。《秋水》铺张渲染的修辞在文构建境界,说理透彻的作用。

汪洋恣肆的句式是《秋水》文笔上另一个特点。“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秋不变,水旱不知。”对仗的句中透着一股肆意磅礴的张力,仿佛抬首便是万里江河奔涌,千秋斗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连续排比的句式自有锋芒,句句如剑发王霸图雄尽归尘土。“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反问句式的运用,选择之间神勇,异常执著,刹那间抓住人心。

读着《秋水》,忽然就有“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的寥廓,仿佛风生水起,字字句句如庞大小波是和庄子一样的斗士,他将自由化作与生命逆行的歌。庄子则用他行云流水的文字,构造一个分无常,始终无故。”的景地,那背后蕴藏着他深邃的智慧,《秋水》是庄子关于宇宙的解读,面对的文字却将我们代入云空水阔的意境,难道不像极了李白那个梦游天姥山的梦境?我们触摸意境,解释。

4.《秋水》赏析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七个片断,这里选用的是第一个片断,写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对比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性观点。进而说明了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是受到严重局限的,人应该清楚自身的渺小和认识的局限

全文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为了讲清楚相对论的观点,作者首先用河神和北海若作了一个小大对比十分鲜明,然而,北海若却不敢“自多”,因为他“比形于天地”,“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阐性的观点。第二,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了人与外物相比,无论是从数量上和其所占据的空间上,都识因而十分有限,因此,不可以“自多”。

作者虚构一个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深奥抽象的哲理得以准确生动的阐释。另外,作者在连类设喻和多重对比的方式,使其说理既形象生动,容易明白,同时又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寓言物均被逻辑说理紧密地联系为一体,互相关联,从而构成了一个寓言的整体,非常奇妙。

语言方面,景物描写的运用衬托了河神前后不同的认知境界;大量的排比句和反诘句配合使用滔莽莽的气势,强化了说理的力量。

5.庄子《秋水》赏析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大海是天下万水之源,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人们也许要问:刚说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其实,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中国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大海如此谦虚。 现代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能称为管窥蠡测。从空间角度来说间角度说也是这样的。我们所经历人类有文字的历史,也可谓“弹指一挥间”。

哲理因用形象表达而更具体可感。《秋水》篇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也就是说,世间没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确实很大,但是“四海”仍处在“天地之间”,如同蚁穴处在大泽之中一样。庄大,毫末也不是最小,而人在天地间显然很渺小,因此人才要顺应自然。《秋水》要表达无限相对纯说理,而是运用生动的寓言故事的形式,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通过河伯与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先秦诸子中很多人喜欢引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但像《秋水》这样,整篇却很少见;而且这里的寓言不是纯粹引用,而是庄子自己虚构的。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通过两人的对话,通过正反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宣扬了庄子的学思想。《秋水》(节选)虽只是《庄子?秋水》的开头,却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是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对河水的满溢时的自喜自傲,看到大海的浩瀚时的自卑自丑,一切都如在眼前,很少的笔墨就能写神特征,真是让人惊叹。而哲理与形象的结合,避免了呆板、抽象说理的枯燥乏味,达到化抽象艰神奇效果。

6.庄子给你一个真实的世界-《秋水》赏析

摘 要: 庄子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主张道法自然,顺时而治,将道大程度的宏扬。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气势阔大,历来为人称道。

庄子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主张道法自然,顺时而治,将道家的精髓宏扬。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气势阔大,历来为人称道。《秋水(节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第一册》)凡七句一百四十言,借助神话题材发端引导读者思考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可谓短见长,一直作为中学教材的传统课文选用至今。我读庄子,虽失之浅俗,然亦每有欣喜,比如《秋的庄子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

让我们从《秋水》中地地道道的主人公河伯说起吧。河伯虽贵为黄河之神,但不能免俗,感慨于“两辩牛马”的浩荡泾流,他自然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欣喜之情,不能自禁,这是普通人的正常表象,他“顺流而东行”时该有何等满足与得意,一路欢歌,送去暮色又迎来朝阳。愉快的旅程总显得不觉来到了北海。在他看来,沿途那些不成气候的小流很让人乏味,于是他“东面而视”,希望能看色,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北海“不见水端”……这时的河伯大概是心情最为复杂的那个人吧:唯我独大的证据,碰到的却是最不能接受的场面(北海之大,让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他失己所了解的世界之外,竟有另一个更为阔大的未知世界,所以他迷惘、震惊;甚至,这一刻他简直的河伯! 在此,庄子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目光短而自视高并正为此痛苦的真实的普通人,神话只是他穿着的外的世界,因为以上种种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河伯的自大是普通人大多会犯的错误,因为他一直生活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领地,“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有当他离开黄河,“顺流而东行”时的世界,先前的自负与眼下的情形造成的巨大反差使得河伯痛苦万分!了解河伯痛苦的人莫过于庄伯消沉,庄子苦心安排了新的情节──让河伯积极入世。从“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的动作和神出河伯的坚定:他首先对自己先前的无知浅薄做了定位,俗语中所说的“„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后顿悟,将自己归类于“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典型教材,最后表明自己认识上的变化:是世界指引了“井底之蛙”。毫无遮掩地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言由心生,情真意切,好一个河伯!这深思并敢于自新的真实的入世者。

事实上,从河伯的身上,我们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庄子:世界之大,山外有山,不知天高地厚轻狂笑柄;而芸芸众生因无知而自满,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敢于自省,省而能深,错而能改,也因为凭着莫大的勇气和可贵的精神,众生就可以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而到达自由王国。河伯的遭遇的一个故事,河伯所为才是现实人生最需要的东西,天下苍生若作如是观,生活将会实现“无为”,然。

换一个角度说,庄子哲学绝对不是一种消极的哲学,他所倡导的“无为”恰恰是为了有为和大为,在似不经意的文字中,到处充满人文关怀。又或者,在庄子的精神世界,对人类命运的凝视只是他的正的智者不忧于形色,真正的思想不一定就是最响亮的声音。洞察世象的庄子并非“敏于行而讷于然”的庄子恰恰是在贯彻“自然”的准则,通过最为瑰丽的神话、寓言故事,将自己对人世的理解和思“一人之心”,足可见“千万人之心”。他所示人的,可能只是一个冷峻的侧影,一副漠然的神态。反芸众生,或举世浑浊、唯我独醒,悲情于色、疾言厉行;或大厦将倾、于事无补,大有行为饱受约厄,以我之力难挽大势的颓唐……而那些真正关注现实,立足今日的人性化的入世者,始终萦怀的的人生!

谁说庄子冷眼看世界,他永远牵挂现实生活,一片热肠尽在天下。

7.《庄子秋水篇》鉴赏 朱宏达

《庄子》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这是人们对《庄子》其书的最高称誉。《秋水》篇是人们公认的一等文字。作为《秋水》篇的一则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尽管篇制短小,自然也应属〈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亦称《濠梁之辩》,因为全文着重在一个“辩”字上。辩论的双方庄周著名的论辩家。一个是聪明绝顶而又看透世情的学者,一个是专门研究辩术而又“自以为最贤”的“还谈不上旗鼓相当,并驾齐驱;却也是棋逢敌手,互不相让。《庄子·徐无鬼》记惠施死后,庄周悲个匠石运斤的故事,寄托自己的哀思。庄周说:“自从惠施去世,我就没有对手了,就没有辩论的周和惠施不但是辩论场上的对手,也是一对知彼知己,相互依存的挚友。

本文讲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而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略作交代外,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一句,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针式地把这场辩论深化。庄周肯定人能知鱼之乐,惠施则乐。且不说辩论双方谁是谁非,光两人在辩论中所反映出来的敏捷的思路,就使人应接不暇;睿智案叫绝;丰富的奇想,更能启人遐思。他们两人的辩论,虽则不可能谈惊四座,却也是洋溢着深厚趣横生的思辨力量和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文章起到移情益智的作用。

“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除了它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式却截然不同,因而辩论的结果也就很难判断出谁是谁非。惠施是从认知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鱼不可能有人的喜怒哀乐感情;庄周则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说,庄周的玩弄诡辩。他是根据相对主义的理论,不仅完全泯灭了人和鱼不同质的差别和界限,而且把惠施的前提。“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施展诡辩到了强词夺理的然而,庄周的诡辩却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人乐鱼亦乐,这是用。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高兴时,大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则蜡烛垂泪,兴到则青山点头,柳絮有时轻狂,光潜语)。这些和庄子人乐鱼亦乐的情境是相仿的,也是符合艺术规律的。鱼当然不可能有喜怒哀己游濠梁之上的快乐,移栽到出游的鱼身上;反过来更加衬托出庄周的快乐。所以,本篇所写不但子是在狡辩,强词夺理,相反倒觉得庄周说得机趣横生,使人读后感到融融快乐,趣味盎然。

知鱼故事的原意是表达庄子渴望自由,意欲打破物我界限,以追求超然物外的快乐境界。如苏东坡时作的诗所说那样:“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知。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把发挥得透辟深刻。

尽管人乐鱼亦乐的故事,是庄周的艺术创作,纯属主观精神世界的自我满足,但整则故事的高度艺许多多古今读者。今天,当我们漫步杭州西湖或游览北京颐和园,乃至全国许多旅游胜地,可以看用了庄子知鱼的典故。古为今用,给读者以美学享受。例如杭州玉泉有一副对联云:“鱼乐人亦乐又有一副对联云:“„泉清心共清,安知我非鱼。”所以,从美学价值上来说,“濠梁之辩”是庄周散文一篇。诚如明代王世贞所说:“还将吾乐同鱼乐,三复庄生濠上篇。” (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古文鉴赏大辞典》朱宏达撰稿)

8.从(秋水)看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想象丰富,文笔流畅,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

注: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指想象丰富,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而言,而不是体现爱情的浪漫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孟庄和孟叟。

庄子曾做过漆园(今安徽蒙城县)小吏,生活很穷。据《庄子·外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事。庄子以宁为泥里嬉戏的龟而不为庙堂之龟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

庄子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庄子独见》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人只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三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心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以此为基础,在深刻揭露“窃国者为诸侯”的政治现实的同时,庄承,主张一种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同时,庄子崇尚一种“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与我并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这种本于自然观,为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可能性。

庄子同时也采用了一种文学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就是寓言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庄子的思想像水后人的肢解。同时让他的观点不会被历史湮没。不同的时期拜读,会得更新的意义。庄周梦蝶、混牛……都是其出色的寓言。庄子的文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宛奇葩,将先秦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相对老子而言,庄子的思想倾于对艺术及自由的追求。从庄周梦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事情可见

9.断章取义又何妨——《秋水》的寓意赏析 作者:丁爱华

在一般的文学鉴赏中,人们常常讲究窥一斑而知全豹,反对断章取义,因为断章取义只是截取孤立地加以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会与原意不相符合,甚至是截然相反,容易造成错误。事实上,断完全是坏事,有时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反而能从悲观中看出乐观,从消极中找到积极的成分来,对人一册中《秋水(节选)》的寓意理解便是如此。

《秋水》一文意在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变化莫测的,庄子是借这篇文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虽有辩证的因素,但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是不可取达自己的思想时,很少作抽象的概述或理论性的逻辑论证,喜欢用寓言来说明道理,寄哲理于形象言的理解往往超出庄子本身的写作意图。课文节选的是《秋水》全文的开头一段,作者本是通过对壮阔而骄傲自满,见到北海后却自叹不如的情节描写,来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这一道理,但把的寓言故事来看,带给我们的启迪却是多重的,如:

①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②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谦受益,满招损;

③人贵有自知之明;

④有比较才有鉴别;

⑤知耻而近乎勇;

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⑦自大是由于无知;

⑧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⑨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⑩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

你能说这些寓意不符合寓言本身吗?而这么多的启迪正是我们对《秋水》断章取义的结果。其他的一些文章的理解也多采用这种方式,如《养生主》一文中,用庖丁解牛的故事阐述避开一切矛道,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但单独来看这则故事,我们又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切事物都有它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他的“吾也无涯”这一句名言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争分夺秒地学习,尽可能地在有限的生命中掌握更多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把整个一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限的,但知识的海洋却是浩瀚无边的,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既然如此追求,那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难以自拔了。”原来他的意思是叫人不要去追求知识,跟我们的理驰!

总之,特殊情况下的断章取义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只要我们学会从中汲取积极的有益的使我们从中明白事理,感悟人生,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但要记住:这种理解文章的方式仅仅适合非普遍实用。

10.对《秋水》中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 吴姜峰

庄子的《秋水》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全文通篇设喻,实质上是庄子在叙述故事并借助它讲明一个哲一语文(必修)教材中节选了全篇的第一节,可谓言简意赅。在教学中,常会走二个极端,有的把散文大讲其词语活用及其句式特点,有的仅仅抓住文章的比喻,脱离故事中的形象大谈其寓意、提我认为这样二者的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前者未免枯燥,后者未免抽象。

既然是故事,那么就要从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入手理解其内容,然后联系社会生活抽象出故事给样的教学思路在理解《秋水》一文的思想内容是很有意义的。

在分析《秋水》中的人物形象时不少人只注意到了河伯一人,其实不然。 海神若也应该是本文中只是在节选的文中海神没有具体的言语行动而已,但以河伯的目光看到的又何尝不是海神的形象(云诡)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文章既然通过“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能把河伯那么,在此就可以从河伯的惊叹来把海神若的形象比较出来。智者不言,大者不言。庄子想真正表位睿智的海神,它无言地静默着,只是以自己雄伟的形象向前来的河伯昭示着自己的广博和丰富。希形、大音希声”的辩证思想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可不可这样同学生理解:在文章中也正是没有具体象,才恰好地赋予了海神无穷的形象呢?是的,在庄子的文章中,它常常与自然同化的形象来展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庄子在《逍遥游》中的理想境界,我 们 实 在很难也逍遥游的智者做出具体的描摹。

在中国文化中是十分讲究个人的思想内化的,《秋水》中的河伯也正是在这样一位智者面前才悟出美、什么叫大智慧?与河伯开始的欣然自喜,后来的望洋兴叹相比,我们对这样一位海神是不是多它似乎并不在乎河伯的自狂,也不在乎河伯的赞颂,它依旧是它,接纳百河,吞吐吸纳,在这里,到这样一位海神,它又何尝不是庄子对自己理想的具体写照呢?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这是《秋水》中海神闻河伯感慨多”和“自多于”说的是一个人应该不断地汲取以成其“多”让人觉得你“多”,而不应该以为“多”比某某百川,有容乃大。因为,一个人要是一旦觉得自己“多”了,就会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就会停步来的进取力。

其次,《秋水》中的河伯这一人物形象,一般人都认为他骄傲自大,后来又知错能改,但有人还进妄无知,对后面这一点,本人实在很难苟同。如果他无知的话,又怎能发出“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方之家。”这样的感慨呢?其实,河伯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在于他的虚荣心,是虚荣心使得他欣然美已尽归于己;是虚荣心使得他骄傲自大要东行亲自和北海一比,对于这样的虚荣心,我想我们是际上,我们人性中的最普遍的缺点也就在于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往往就沾沾自喜、情不自禁地妄当然,也正是这一东行,才使得他幡然醒悟,明白自己之小。这样的人,我们用狂妄无知来形容恐最后,在把握人物形象时,我们还应挖掘这样一点东西:即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前进,哪怕第一了,你也应该学习,永保这个第一!《秋水》中河伯这一人物就有这样的内涵,如果他不去东么,他和我们成语中的那个自大的“夜郎”又有什么区别呢?夜郎因为故步自封,不肯承认别人的“了国、亡了家,而河伯不是这样,他虽自大,但没停止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他才明白了山人。如果一个人不走出山,他又怎么能知道山外还有山呢?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不停地探索,一一个民族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同别人(社会、民族)之间的差距,然后才能进步。就像海神若一样取,才能成其“多”成其“大”成其“美”。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海神、河伯的形象才能更全面地把握。

推荐第10篇:读庄子秋水有感

读《庄子·秋水》有感

2010080142

娄晓亮

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我读了庄子这篇文章之后,深刻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文章开篇即是“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给人感觉像是站在东海的河口下方,看着千万里的江河汇聚到了一处,然后倾盆而下。飞湍击石扬起的水汽便蒙然了眼睛。

然而在河伯欣然自喜的时候,他看见了海神。就像是攀登高峰的人,在翻越了他眼里的最高峰后,俯视脚下蝼蚁般的城镇车流后,回头却看见另一座高峰直插云霄,云雾环绕,几只苍鹰尖利的鸣叫着嘲笑他。

境界决定一个人的眼光。文章中曾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和井中的青蛙不能谈论大海,是因为青蛙拘泥于空间的大小;和夏天的小虫不能谈论冬天的冰雪,是因为受制于时间季节的变换;和乡村士绅不能谈论大道,是因为他们受困与教化的深浅。俗话说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站在乡下的县城,我们羡慕市里的繁华;在都市的繁华里,我们又向往省会的现代化;在省会的现代化里,我们依然会神往首都的国际化。这也可以说明,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庄子又借着海神的口说:五代帝王所延续的,三位君主所争夺的,仁慈的人所忧虑的,贤能的人为之操劳的,仅仅是如同马匹身上毫末般的天下。这是何等的气概,视天下万物如浮云浅土。但是庄子他却又同自身的大气磅礴之语相悖。“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伯夷因为名誉辞让天下,仲尼谈论天下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是他们所自傲的地方······一股子文士相鄙的气息悠然而起。蔑视天下的庄子,又何必着眼于这在他眼中如同毫末中得毫末的二人呢?

接下来,便是一番相对论的论述。大于小、善与恶、博与狭、生与死都是相对而言。做任何事情都出于无为忘我的角度。我认为,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大小高低盈虚,这样的大局观是值得称赞的(当然是我这是事后诸葛亮)。“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这些话语在现代来看,大多是诳语。庄子只主张修自身。他反对从本心出发,去分辨善恶好坏,他只是秉承着中庸的道路,不顾旁人的眼光,将自身与整个社会割裂开来。仿佛像是上帝一样俯视着这个世界。世俗的勋爵俸禄打动不了他,戮亲之仇不足以羞辱他。大小不去分辨,是非不去明了。我想如今的社会,大多都大小不分,是非不明吧···更有甚者达到了“戮耻不足以为辱”。但是“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这条,能达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庄子主张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时代的变化会改变人们的眼光,过去的道德准则不能应运到新的社会环境之下。人的价值判断不应该与社会环境相割离,就如同不能分割阴阳、天地一样。

他还主张顺应天命,其实就是道家的“无为”。我想他应当认为,天道自有定数,人的命运,才能,智慧,思想都已经被制订好了线路。明白天命的人,不会受到灾难的侵袭,因为他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人为的力量改变不了天地的规律。人们应该明确自身的才能和天赋,就像是单脚的夔不应羡慕有万足的蚿一样。

从全文来看,庄子是一个十分傲慢的人。他不屑于当楚国的宰相,更不屑于与惠子争位。他认为自己的大道才能不足的人无法学会,如果学了的话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忘记自己原本的本领。他就像是一个洞悉了万物的傲慢隐士。在先秦诸子百家并起的时候,驾着青云,骑着老牛而过。话语里都打着机锋,透露着些许大智慧。飘然而来飘然而去,他并不想去改变什么,只是在闲暇之余,透露些人生的秘密。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大概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写照吧。

第11篇:读庄子秋水有感

庄子,战国中期宋国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大量使用寓言,寓言这种文体的创立,使庄子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并且富有丰富的想象力,文笔变化多端,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丰富生动,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的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在古代汉语课上,我们学习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以河伯的自以为多和海若的未尝自多,形成鲜明对比,构成全篇的主要部分。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使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这段话叙述了河伯的自以为多,河伯在有限的世界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如果河伯没有看到大海,他将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如果河伯在看到大海之后还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必将贻笑大方。

所以,做人要“一日三省吾身”,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有涯,学海无涯。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不能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状况,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学习,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井龟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而束缚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这是愚昧者自大的借口。海神说:“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这正是智者所具有的谦虚态度。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相对于宇宙万物,人类只是“浮游”。世界之大,个人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沧海一粟。当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这点时,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并且更有目标的去认识、了解社会的全貌。才能更坦然的面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挫败感。但是这份坦然并不意味着消极,而是让我们拥有一份良好的心态,毕竟人无完人。

纵观本文,其中心思想是在论说判断、认识的相对性,认识事物的大小、多少、虚盈、始终、贵贱以及生死等都是相对的,其变化是不定的。

所以我们应该记住的是:满招损,谦受益?不是的。

有个成语叫“邯郸学步”,它的由来正是《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说的是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有关这个成语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只会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的人,他们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就是在说做人不能一味的妄自菲薄,那不是谦逊,是虚伪。所以我们应该记住的是:过满则招损,过谦不受益。

第12篇:庄子秋水Autumn Floods

Autumn Floods (英文版 庄子-秋水 全篇)

In the time of autumn floods, a hundred streams poured into the river.It swelled in its turbid course, so that it was impoible to tell a cow from a horse on the opposite banks or on the islets.Then the Spirit of the River laughed for joy that all the beauty of the earth was gathered to himself.Down the stream he journeyed east, until he reached the North Sea.There, looking eastwards and seeing no limit to its wide expanse, his countenance began to change.And as he gazed over the ocean, he sighed and said to North-Sea Jo, \"A vulgar proverb says that he who has heard a great many truths thinks no one equal to himself.And such a one am I.Formerly when I heard people detracting from the learning of Confucius or underrating the heroism of Po Yi, I did not believe it.But now that I have looked upon your inexhaustibility -- alas for me ! had I not reached your abode, I should have been for ever a laughing stock to those of great enlightenment!\"

To this North-Sea Jo (the Spirit of the Ocean) replied, \"You cannot speak of ocean to a well-frog, which is limited by his abode.You cannot speak of ice to a summer insect, which is limited by his short life.You cannot speak of Tao to a pedagogue, who is limited in his knowledge.But now that you have emerged from your narrow sphere and have seen the great ocean, you know your own insignificance, and I can speak to you of great principles.

\"There is no body of water beneath the canopy of heaven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ocean.All streams pour into it without cease, yet it does not overflow.It is being continually drained off at the Tail-Gate yet it is never empty.Spring and autumn bring no change; floods and droughts are equally unknown.And thus it is immeasurably superior to mere rivers and streams.Yet I have never ventured to boast on this account.For I count myself, among the things that take shape from the universe and receive life from the yin and yang, but as a pebble or a small tree on a vast mountain.Only too conscious of my own insignificance, how can I presume to boast of my greatne?

\"Are not the Four Seas to the universe but like ant-holes in a marsh? Is not the Middle Kingdom to the surrounding ocean like a tare-seed in a granary? Of all the myriad created things, man is but one.And of all those who inhabit the Nine Continents, live on the fruit of the earth, and move about in cart and boat, an individual man is but one.Is not he, as compared with all creation, but as the tip of a hair upon a horse\'s body?

\"The succeion of the Five Rulers, the contentions of the Three Kings, the concerns of the kind-hearted, the labors of the administrators, are but this and nothing more.Po Yi refused the throne for fame.Chungni (Confucius) discoursed to get a reputation for learning.This over-estimation of self on their part -- was it not very much like your own previous self-estimation in reference to water?\"

\"Very well,\" replied the Spirit of the River, \"am I then to regard the universe as great and the tip of a hair as small?\"

\"Not at all,\" said the Spirit of the Ocean.\"Dimensions are limitle; time is endle.Conditions are not constant; terms are not final.Thus, the wise man looks into space, and does not regard the small as too little, nor the great as too much; for he knows that there is no limit to dimensions.He looks back into the past, and does not grieve over what is far off, nor rejoice over what is near; for he knows that time is without end.He investigates fullne and decay, and therefore does not rejoice if he succeeds, nor lament if he fails; for he knows that conditions are not constant.He who clearly apprehends the scheme of existence does not rejoice over life, nor repine at death; for he knows that terms are not final.

\"What man knows is not to be compared with what he does not know.The span of his existence is not to be compared with the span of his non-existence.To strive to exhaust the infinite by means of the infinitesimal necearily lands him in confusion and unhappine.How then should one be able to say that the tip of a hair is the ne plus ultra of smallne, or that the universe is the ne plus ultra of greatne?\"

\"Dialecticians of the day,\" replied the Spirit of the River, \"all say that the infinitesimal has no form, and that the infinite is beyond all measurement.Is that true?\"

\"If we look at the grea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small,\" said the Spirit of the Ocean, \"we cannot reach its limit; and if we look at the small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great, it eludes our sight.The infinitesimal is a subdivision of the small; the coloal is an extension of the great.In this sense the two fall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This lies in the nature of circumstances.Now smallne and greatne presuppose form.That which is without form cannot be divided by numbers, and that which is above measurement cannot be measured.The greatne of anything may be a topic of discuion, and the smallne of anything may be mentally imagined.But that which can be neither a topic of discuion nor imagined mentally cannot be said to have greatne or smallne.

\"Therefore, the truly great man does not injure others and does not credit himself with charity and mercy.He seeks not gain, but does not despise the servants who do.He struggles not for wealth, but does not lay great value on his modesty.He asks for help from no man, but is not proud of his self-reliance, neither does he despise the greedy.He acts differently from the vulgar crowd, but does not place high value on being different or eccentric; nor because he acts with the majority does he despise those that flatter a few.The ranks and emoluments of the world are to him no cause for joy; its punishments and shame no cause for disgrace.He knows that right and wrong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that great and small cannot be defined.

\"I have heard say, \'The man of Tao has no (concern) reputation; the truly virtuous has no (concern for) poeions; the truly great man ignores self.\' This is the height of self-discipline.\" \"But how then,\" asked the Spirit of the River, \"arise the distinctions of high and low, of great and small in the material and immaterial aspects of thing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ao,\" replied the Spirit of the Ocean, \"there are no such distinctions of high and low.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ividuals, each holds himself high and holds others low.From the vulgar point of view, high and low (honors and dishonor) are some thing conferred by others.\"In regard to distinctions, if we say that a thing is great or small by its own standard of great or small, then there is nothing in all creation which is not great, nothing which is not small.To know that the universe is but as a tare-seed, and the tip of a hair is (as big as) a mountain, -- this is the expreion of relativity.

\"In regard to function, if we say that something exists or does not exist, by its own standard of existence or non- existence, then there is nothing which does not exist, nothing which does not perish from existence.If we know that east and west are convertible and yet neceary term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then such (relative) functions may be determined.

\"In regard to man\'s desires or interests, if we say that anything is good or bad because it is either good or bad according to our individual (subjective) standards, then there is nothing which is not good, nothing -- which is not bad.If we know that Yao and Chieh each regarded himself as good and the other as bad, then the (direction of) their interests becomes apparent.

\"Of old Yao and Shun abdicated (in favor of worthy succeors) and the rule was maintained, while Kuei (Prince of Yen) abdicated (in favor of Tsechih) and the latter failed.T\'ang and Wu got the empire by fighting, while by fighting, Po Kung lost it.From this it may be seen that the value of abdicating or fighting, of acting like Yao or like Chieh, varies according to time, and may not be regarded as a constant principle.\"A battering-ram can knock down a wall, but it cannot repair a breach.Different things are differently applied.Ch\'ichi and Hualiu (famous horses) could travel 1,000 li in one day, but for catching rats they were not equal to a wild cat.Different animals poe different aptitudes.An owl can catch fleas at night, and see the tip of a hair, but if it comes out in the daytime it can open wide its eyes and yet fail to see a mountain.Different creatures are differently constituted.

\"Thus, those who say that they would have right without its correlate, wrong; or good government without its correlate, misrule, do not apprehend the great principles of the universe, nor the nature of all creation.One might as well talk of the existence of Heaven without that of Earth, or of the negative principle without the positive, which is clearly impoible.Yet people keep on discuing it without stop; such people must be either fools or knaves.

\"Rulers abdica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the Three Dynasties succeeded each othe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ose who cam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ent against the tide are called usurpers.Those who came at the right time and fitted in with their age are called defenders of Right.Hold your peace, Uncle River.How can you know the distinctions of high and low and of the houses of the great and small?\'

\"In this case,\" replied the Spirit of the River, \"what am I to do about declining and accepting, following and abandoning (courses of ac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ao,\" said the Spirit of the Ocean.

\"How can we call this high and that low? For there is (the proce of) reverse evolution (uniting opposites).To follow one absolute course would involve great departure from Tao.What is much? What is little? Be thankful for the gift.To follow a one-sided opinion is to diverge from Tao.Be exalted, as the ruler of a State whose administration is impartial.Be at ease, as the Deity of the Earth, whose dispensation is impartial.Be expansive, like the points of the compa, boundle without a limit.Embrace all creation, and none shall be more sheltered or helped than another.This is to be without bias.And all things being equal, how can one say which is long and which is short? Tao is without beginning, without end.The material things are born and die, and no credit is taken for their development.Emptine and fullne alternate, and their relations are not fixed.Past years cannot be recalled; time cannot be arrested.The succeion of growth and decay, of increase and diminution, goes in a cycle, each end becoming a new beginning.In this sense only may we discu the ways of truth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universe.The life of things paes by like a rushing, galloping horse, changing at every turn, at every hour.What should one do, or what should one not do? Let the (cycle of) changes go on by themselves!\"

\"If this is the case,\" said the Spirit of the River, \"what is the value of Tao?\"

\"Those who understand Tao,\" answered the Spirit of the Ocean \"must necearily apprehend the eternal principles and those who apprehend the eternal principles must understand their application.Those who understand their application do not suffer material things to injure them.\"The man of perfect virtue cannot be burnt by fire, nor drowned by water, nor hurt by the cold of winter or the heat of summer, nor torn by bird or beast.Not that he makes light of these; but that he discriminates between safety and danger, is happy under prosperous and adverse circumstances alike, and cautious in his choice of action, so that none can harm him.

\"Therefore it has been said that Heaven (the natural) abides within man (the artificial) without.Virtue abides in the natural.Knowledge of the action of the natural and of the artificial has its basis in the natural its destination in virtue.Thus, whether moving forward or backwards whether yielding or aerting, there is always a reversion to the eential and to the ultimate.\"

\"What do you mean,\" enquired the Spirit of the River, \"by the natural and the artificial?\" \"Horses and oxen,\" answered the Spirit of the Ocean, \"have four feet.That is the natural.Put a halter on a horse\'s head, a string through a bullock\'s nose.That is the artificial.

\"Therefore it has been said, do not let the artificial obliterate the natural; do not let will obliterate destiny; do not let virtue be sacrificed to fame.Diligently observe these precepts without fail, and thus you will revert to the True.\"

The walrus envies the centipede; the centipede envies the snake; the snake envies the wind; the wind envies the eye; and the eye envies the mind.The walrus said to the centipede, \"I hop about on one leg but not very succefully.How do you manage all those legs you have?\"

\"I don\'t manage them,\" replied the centipede.\"Have you never seen saliva? When it is ejected, the big drops are the size of pearls, the small ones like mist.At random they fall, in countle numbers.So, too, does my natural mechanism move, without my knowing how I do it.\"

The centipede said to the snake, \"With all my legs I do not move as fast as you with none.How is that?\"

\"One\'s natural mechanism,\" replied the snake, \"is not a thing to be changed.What need have I for legs?\"

The snake said to the wind, \"I wriggle about by moving my spine, as if I had legs.Now you seem to be without form, and yet you come blustering down from the North Sea to bluster away to the South Sea How do you do it?\"

\"\'Tis true,\" replied the wind, \"that I bluster as you say.But anyone who sticks his finger or his foot into me, excels me.On the other hand, I can tear away huge trees and destroy large buildings.This power is given only to me.Out of many minor defeats I win the big victory.And to win a big victory is given only to the Sages.\"

When Confucius visited K\'uang, the men of Sung surrounded him by several cordons.Yet he went on singing to his guitar without stop.\"How is it, Master,\" enquired Tselu, \"that you are so cheerful?\"

\"Come here,\" replied Confucius, \"and I will tell you.For a long time I have not been willing to admit failure, but in vain.Fate is against me.For a long time I have been seeking succe, but in vain.The hour has not come.In the days of Yao and Shun, no man throughout the empire was a failure, though this was not due to their cleverne.In the days of Chieh and Chou, no man throughout the empire was a succe, though this was not due to their stupidity.The circumstances happened that way.

\"To travel by water without fear of sea-serpents and dragons, -- this is the courage of the fisherman.To travel by land without fear of the wild buffaloes and tigers, -- this is the courage of hunters.When bright blades cro, to look on death as on life, -- this is the courage of the warrior.To know that failure is fate and that succe is opportunity, and to remain fearle in times of great danger, -- this is the courage of the Sage.Stop bustling, Yu! My destiny is controlled (by someone).

Shortly afterwards, the captain of the troops came in and apologized, saying, \"We thought you were Yang Hu; that was why we surrounded you.We find we have made a mistake.\" Whereupon he apologized and retired.

Kungsun Lung said to Mou of Wei, \"When young I studied the teachings of the elders.When I grew up, I understood the morals of charity and duty.I learned to level togethe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o confound arguments on \"hardne\" and \"whitene\", to affirm what others deny, and justify what others dispute.I vanquished the wisdom of all the philosophers, and overcame the arguments of all people.I thought that I had indeed understood everything.But now that I have heard Chuangtse, I am lost in astonishment.I know not whether it is in arguing or in knowledge that I am not equal to him.I can no longer open my mouth.May I ask you to impart to me the secret?\"

Prince Mou leaned over the table and sighed.Then he looked up to heaven and laughed, saying, \"Have you never heard of the frog in the shallow well? The frog said to the turtle of the Eastern Sea, \'What a great time I am having! I hop to the rail around the well, and retire to rest in the hollow of some broken bricks.Swimming, I float on my armpits, resting my jaws just above the water.Plunging into the mud, I bury my feet up to the foot-arch, and not one of the cockles, crabs or tadpoles I see around me are my match.Besides, to occupy such a pool all alone and poe a shallow well is to be as happy as anyone can be.Why do you not come and pay me a visit?\'

\"Now before the turtle of the Eastern Sea had got its left leg down its right knee had already stuck fast, and it shrank back and begged to be excused.It then told the frog about the sea, saying, \'A thousand li would not measure its breadth, nor a thousand fathoms its depth.In the days of the Great Yu:, there were nine years of flood out of ten; but this did not add to its bulk.In the days of T\'ang, there were seven years of drought out of eight; but this did not make its shores recede.Not to be affected by the paing of time, and not to be affected by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water, -- such is the great happine of the Eastern Sea.\' At this the frog of the shallow well was considerably astonished and felt very small, like one lost.

\"For one whose knowledge does not yet appreciate the niceties of true and false to attempt to understand Chuangtse, is like a mosquito trying to carry a mountain, or an insect trying to swim a river.Of course he will fail.Moreover, one whose knowledge does not reach to the subtlest teachings, yet is satisfied with temporary succe, -- is not he like the frog in the well? \"Chuangtse is now climbing up from the realms below to reach high heaven.For him no north or south; lightly the four points are gone, engulfed in the unfathomable.For him no east or west - starting from the Mystic Unknown, he returns to the Great Unity.And yet you think you are going to find his truth by dogged inquiries and arguments! This is like looking at the sky through a tube, or pointing at the earth with an awl.Is not this being petty?

\"Have you never heard how a youth of Shouling went to study the walking gait at Hantan? Before he could learn the Hantan gait, he had forgotten his own way of walking, and crawled back home on all fours.If you do not go away now, you will forget what you have and lose your own profeional knowledge.\" Kungsun Lung\'s jaw hung open, his tongue clave to his palate, and he slunk away.

Chuangtse was fishing on the P\'u River when the Prince of Ch\'u sent two high officials to see him and said, \"Our Prince desires to burden you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u State.\" Chuangtse went on fishing without turning his head and said, \"I have heard that in Ch\'u there is a sacred tortoise which died when it was three thousand (years) old.The prince keeps this tortoise carefully enclosed in a chest in his ancestral temple.Now would this tortoise rather be dead and have its remains venerated, or would it rather be alive and wagging its tail in the mud?\"

\"It would rather be alive,\" replied the two officials, and wagging its tail in the mud.\"

\"Begone!\" cried Chuangtse.\"I too will wag my tail in the mud.

Hueitse was Prime Minister in the Liang State, and Chuangtse was on his way to see him.Someone remarked, \"Chuangtse has come.He wants to be minister in your place.\" Thereupon Hueitse was afraid, and searched all over the country for three days and three nights to find him.

Then Chuangtse went to see him, and said, \"In the south there is a bird.It is a kind of phoenix.Do you know it? When it starts from the South Sea to fly to the North Sea, it would not alight except on the wu-t\'ung tree.It eats nothing but the fruit of the bamboo, drinks nothing but the purest spring water.An owl which had got the rotten carca of a rat, looked up as the phoenix flew by, and screeched.Are you not screeching at me over your kingdom of Liang?\"

Chuangtse and Hueitse had strolled on to the bridge over the Hao, when the former observed, \"See how the small fish are darting about! That is the happine of the fish.\"

\"You not being a fish yourself,\" said Hueitse, \"how can you know the happine of the fish?\"

\"And you not being I,\" retorted Chuangtse, \"how can you know that I do not know?\"

\"If I, not being you, cannot know what you know,\" urged Hueitse, \"it follows that you, not being a fish, cannot know the happine of the fish.\"

\"Let us go back to your original question,\" said Chuangtse.\"You asked me how I knew the happine of the fish.Your very question shows that you knew that I knew.I knew it (from my own feelings) on this bridge.\"

第13篇:《〈庄子 秋水〉三则》教学设计

《〈庄子·秋水〉三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 欣赏《庄子》的幽默风趣,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 3 体味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 导入语:

庄子和孔子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他们俩的面貌截然不同,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五则》,感受到孔子的“仁”和儒家文化的含蓄隽永。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来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2 提问:

对庄子和他的《庄子》,大家了解多少?

指名回答后,投影关于《庄子和他的〈庄子〉》,学生自由读。(投影1)

二 朗读课文

1 自由地大声朗读 2 开火车正音(9人)(投影2) 3 齐读9个词语

三 研读《庄子钓于濮水》

1 积累文言词语,找出特殊句式(投影3)

字词积累(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句式是状语后置句 2 指名读 3 直译课文

4 思考问题(投影4) 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庄子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③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追求?(淡薄名利,追求自由) 5 课堂交流(投影

5、6)

四 研读《惠子相梁》

1 自由朗读翻译(同坐互读互译) 2 指名翻译(同坐,一读一译)

1 3 把握比喻的深意(投影7)

鹓鶵、鸱、腐鼠各比喻什么?表明庄子对朋友对做官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4 欣赏本文美点(投影8) ①比喻巧妙贴切 ②人物形象鲜明 ③情节出人意料

④描摹(细节)生动传神

五 研读《濠梁之上》

1 分角色朗读(三人 一惠子、一庄子、一旁白) 2 分角色翻译(三人 同上)(投影9) 3 思考:

①庄子坚持认为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景语即情语”——王国维,表现了庄子的豁达、快乐)

②你以为在这次辩论中,谁是胜者?

③比较庄子和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投影

10、11)

六 课堂拓展

阅读《徐无鬼》(节选),进一步感受庄子对惠子的友谊(投影12) 1 自由阅读

2 各自翻译(投影13) 3 共同分析

文中“匠石”指的是庄子,“颖人”指的是惠子。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庄子跟惠子之间的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样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七 课堂总结

1散文《庄子》的艺术特点(投影14) 2《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投影15) 3 后学对庄子的研究

①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庄子说——自然的箫声》对庄子思想、道家文化用漫画的形式加以阐释(投影16) ②央视10套“百家讲坛”《于丹说〈庄子〉》用演讲的形式阐发对庄子的理解

八 布置作业

比较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区别(投影17)

2 附投影片: 投影1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作过蒙城漆园吏。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继承并发扬了老子道家学派的思想,与老子合称“老庄”。

《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鲁迅先生评价《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投影2 濮水

巾笥

曳尾

鹓雛

醴泉 鸱

儵鱼

投影3

1、古今异义: 吾闻楚有神龟

闻,古 听说;今 用鼻子嗅..

2、一词多义: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走 .

3、词类活用: 愿以境内累矣

累,使……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贵:显得尊贵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巾笥:用巾盖,用笥藏 ..

投影4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庄子对此事是什么态度?采用了怎样的手法?可以看出庄子追求的是什么?

投影5 楚王派两位大夫劝说庄子出来做官。

庄子采用比喻手法,以神龟自喻,表明自己宁可像目前 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也不愿去做官, 使自己受累,并谢绝了楚王。

投影6 反映了庄子不慕富贵,不愿为世事所羁,追求自由生活的意愿(淡泊名利、追求自由 )

投影7 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

3 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投影8

1、情节出人意料。

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2、人物形象鲜明。

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3、比喻巧妙贴切。

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描摹生动传神。

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投影9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鲦(tiáo)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白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投影10 惠子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投影11 轻松闲适,趣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

投影12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1) ,使匠石斫之(2) 。匠石运斤成风(3)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4) 。宋元君闻之(5)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注释] (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è ):白灰。漫:涂。 (2)匠石:人名,木匠。祈(zhu ó ):砍。 (3)斤:斧。

(4)失容:失色。

(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

投影13

4 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了像苍蝇翅膀那样大小的白土子,让匠石把白点砍掉。匠石运斧如风,声声作响地砍它,砍尽了白土子而没伤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宋元君听到此事,召匠石说:„试试为我砍一次看看。‟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投影14

第一

想象奇幻。

第二

构思巧妙。

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投影15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思想或文风来说,都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juàn)”,正道出了庄子和屈原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在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中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投影16

投影17

观看央视10套“百家讲坛”之“于丹说《庄子》”,进一步感受庄子的思想。 比较道家与儒家观点的不同之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14篇:秋水读后感

秋 水 读 后 感

秋水是由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写的。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影响甚大。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本文用寓言形式设喻阐述深刻哲理。文中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北海若代表庄子思想,河伯则代表庄子思想的对立面,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故事,引领全篇,构思相当巧妙。

本文在表达上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如文章一开头,作者用“秋水时至„„不辨牛马”寥寥二十二个字,就把涨水时那种汹涌澎湃、气象万千而又浩淼无边的壮阔景象毫不费力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以不尽的韵味。文章的语言十分生动,写黄河,则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气魄雄伟;写北海,则渺茫空旷,无边无际,意境开阔;写河神,则有喜有叹,逼真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第15篇:秋水读后感

秋水读后感

《庄子》一书是由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的代表 作之一,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趁着寒假, 我细细品读了“外篇”其中的“秋水”部分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

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这种谦虚的胸怀,不正是牛顿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础吗?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认识自身的有限,更加谦虚、勤奋地学习,尤为重要。进入了大学,并不代表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会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坚持,每日的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个自满的人,是不会知礼,知义的。懂的自谦,才会明白礼义廉耻。满招损,谦受益。

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 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当一个人成就了一点事业,或得了一些什么小名利,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夸大自己的功劳,一自我为中心,然而轻视他人,这正是因为他还没有在外界碰见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所以才会在界内自高自傲。假如哪天让他到外界去出差或辩论问答,遇见比自己更高一层的人,这个时候就会认为自己还不如他人,所以说我们人,在还没有亲自接触到界外之事时,就不能以为自己很伟大。因为你一旦看见别人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强大时。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我们应该保持“中道”,不能被名利之事所牵引,否则你将会被比你更有见识的人讥笑轻视。我们只有在“中道”的界线上,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修。庄子的《秋水》让我看到了大智大美,道理与思想的引发。

第16篇:庄子的秋水原文及翻译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庄子的秋水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闾泄之(20),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2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3),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25),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26)?号物之数谓之万(27),人处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29);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0)?五帝之所连(31),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32),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33),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第17篇:秋水的读后感

《秋水》是由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写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水》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秋水》读后感篇一

读完《秋水》,明白了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文中提到北海若对河伯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此段从不能对井蛙谈论海,不能对夏天生死的虫子谈论冰天雪地,不能跟见识浅陋的人谈论大道理是因为它们各自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好的描绘出了人认识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而作为21世纪的我们,也经常能够感受到知识的有限和能力的有限。现在的家长从幼托班就开始给自己的孩子寻找最好的学校,为的就是想要好的教育和教学设施。而同时这些又受着经济的影响。每个孩子从幼托班到小学,再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毕业,期间接触了5个学校。而这5个学校中又能接触到多少老师跟同学,这期间的差异又能直接影响孩子的知识面。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的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量;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就算同属一个学校,不同教师的教育方法及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也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掌握程度有所限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智力,兴趣爱好不同也均能影响到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情况;从家庭环境来说,父母是自己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道德的学习楷模和引导者,父母的兴趣爱好,行为皆能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影响孩子所学所思有着太多的客观、主观因素,我们应该坦然的去接受。

《秋水》读后感篇二

《秋水》是由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写的。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影响甚大。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本文用寓言形式设喻阐述深刻哲理。文中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北海若代表庄子思想,河伯则代表庄子思想的对立面,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故事,引领全篇,构思相当巧妙。

本文在表达上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如文章一开头,作者用“秋水时至……不辨牛马”寥寥二十二个字,就把涨水时那种汹涌澎湃、气象万千而又浩淼无边的壮阔景象毫不费力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以不尽的韵味。文章的语言十分生动,写黄河,则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气魄雄伟;写北海,则渺茫空旷,无边无际,意境开阔;写河神,则有喜有叹,逼真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秋水》读后感篇三

庄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写得出色,善于用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河伯少见多怪,知识浅薄。后来,看到了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知识浅陋。

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第18篇:庄子读后感

智者中庸

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新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话甚是有理,而我说“以书为镜,可以通古今,明大义。”书不愧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寻求一门恰到好处的处事哲学?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哲学呢?我想《中庸》就是我们的源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我们要跟随本性而行,达到中和之境,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何谓中和呢?中和即中庸,包容与利用,做到不偏不倚,一切随时,随性,随遇,随缘....

慎独

要想达到中和之境,首先我们要做到慎独.慎独就是如元代曹鉴一般,一生秉持清廉守义之志。就是如杨震所言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作为医者更应该重视慎独,一个人独处时也不应该忘记医者救死扶伤的使命,于细微处更是要细致小心,要做到言行合一,于无人处嚼舌根种种嫉妒之心更是不可取。

中庸的思想不仅贯穿在《中庸》一书中,更是渗透于《道德经》《庄子》中。

无争

《道德经》中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因为无争,所以没有过失,那么人呢?因为处处争强好胜,所以错漏百出。刘邦退居汉中,火烧栈道之举,是以退为进。不争锋芒,只是一个人成大事的手段,而不是毫无进取的态度。偏安一隅,是蓄势待发的预备过程,而不是苟且偷生的活着。刘邦最后重返中原,打败项羽,告诉我们,忍耐一时,风光一世。不争就是我们中庸处事之道。于生活中不争,获友人无数,于工作中不争,既成全别人又保全自己。因此我们要学习像水一样有灵性的生活,遵循自然,顺势而为,游刃有余。

齐一

《庄子》中说过“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认为虽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千差万别,有时甚至是矛盾对立的,如生与死,寿与夭,贵与贱,富与贫,是与非等,但归根到底是没有差别的,是齐一的。天地万物都是等同的,因此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当我们认为万物齐一,那就不会刻意去追求财富,名利,就可以做到一切随缘的中庸之道。相反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整容风潮就值得思考了,美丑是相对的,在根本上没有区别,那我们何必要破坏我们的自然之本呢?

中庸之道,寓意深远,要完全做到,何其难也,吾姑且从慎独,无争,齐一三方面去要求自己,希望自己可以以此为尺,成为无尤之人。

第19篇: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书报告

1.《庄子》其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是既充满着诗意的感性文字、闪耀着文采精华;又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在这类“奇书”中,最有趣、最有灵性的莫过于《庄子》。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仅存郭象编辑注释的33篇。《庄子》在魏晋时期与《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到唐代正式成为道教经典之一,称《南华真经》。

2.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庄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与众不同的人。他懂得一切,却没有割舍一切,他知道人类有着无穷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却没有隐居山林,过着孤独而清净的生活。他喜欢做的事是唱着歌悠游于天地之间。

3.吾之感:

聆听自己

认识自己是永恒的话题,是一个人生历程。认识自己,需要有一个平和、宁静的心态;认识自己,需要不断的倾听自己的心声。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老人的故事:一个老者,年事虽高,却面如孩童。别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 老者回答道:我懂得道啊。要参透圣人之道,必须有所持守。这持守参悟,有七个阶段:“悟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也,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也,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也,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不死不生。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忘记天下所有牵绊自己的事故人情;也不去想明天自己生命中还有哪些事没有做。超越生死,活在当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安详地穿越人生,于是,心灵便开始进入了虚灵之境。当古人的切肤之感、天地之叹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时,就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第七重境界——不死不生。

当然,这七重境界,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实在太困难。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完全不顾及“物质”而单纯追逐“精神”的超脱。

但庄子的人生境界,给现在被物欲所累的我们一个提示: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庄子所提出来的“外化而内不化”,内在,是要我们把心灵逐渐腾空、把心中的杂念逐渐排除,最终,我们心底真正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承;而外在,则是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化,可能会使我们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活好每一个当下,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人生的整个流光。

这样,便少了很多纷争、少了很多矛盾,最后,我们会认识自己,达到一个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所以,我们不仅要仔细倾听自己内心的呐喊,积极响应自己内心的呐喊。而且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在当下。

至乐无乐

《至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颜回要去齐国宣传孔子的学说,孔子面有忧色。子贡离开自己的座位悄悄地问孔子:“先生在上,学生想问一个问题,不知是否妥当。颜回要去齐国,先生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过去管子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很赞赏。他说:小口袋不可以用来装大东西,短绳子不可以用来汲深井之水。这是说,每种东西都有固定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形体,只能从事与其性能相适应的工作,只能办成与其形体相适应的事情,既不能超越,也不能不及,超越和不及都会给它带来危害。现在颜回要齐国了,我怕他向齐王讲什么尧舜事迹、黄帝功果,再加上有关燧人和神家的业绩。如果讲这些,齐王一定会用来反省自己。反省而不得要领,那就会对颜回讲的道理产生怀疑。一旦有所怀疑,颜回就有可能被处死。你不是听说过吗?过去有一只海鸟落在了鲁国的郊外,鲁侯将它迎入庙堂之上,给它奏最高雅的音乐,给它吃最精美的食物。可是海鸟却感到满眼昏花,忧愁悲哀,不敢吃一嘴肉,不敢喝一杯酒,没有过三天便死了。鲁侯这是以养活自己的方法来养活鸟,不是以养活鸟的方法来养活鸟,与鸟的本性不相适应,所以鸟不能生活。用养活鸟的方法养活鸟,那就是让它居住在森林里,漫步在沙滩上,漂浮在江湖中,觅食于鱼鳅间,与自己的同类共飞同止,与自己的伙伴同游共处。综怕人声嘈杂,为什么要用那嘈杂的声音来招待它呢?《咸池》、《九韶》这些人们认为高雅的音乐,在洞庭的旷野中弹奏,鸟听到后会吓得高飞,兽听后会吓得逃走,鱼听到后会吓得深潜,就连一般的人刚刚听到,也不过是围观而已。鱼在水中才能生活,人在水中就会淹死。他们的性能不同,所以彼此的好恶也就相异。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不要求不同的事物有同样的性能,不要求不同的人做成同样的事情。他只要求名誉与实际相符合,做事与能力相适应。这就叫做理通情顺而福气常存。”

这个故事是说,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维持一种事物,保存一种东西,就不能脱离了它的特性,不能改变其存在的环境,也不能用其他事物的特性要求它,用其他东西存在的环境对

待它,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也就是说,事物存在的最佳环境,就是与其原本真性相适应的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事物就安闲自在,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安闲自在,也就既不觉甘甜、也不觉得、苦涩,无知无觉,这就叫做混沌。自然、混沌就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现世之人陷于滚滚红尘之中,诸多诱惑,更应该怀着一颗宁静、谦虚的心去学习这顺其自然的智慧,这样,才能不被这红尘世俗所累,达到自然、混沌的最佳状态。庖丁解牛

读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后感受颇多。现主要列出以下几点:

①练习过程--“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庖丁杀牛的动作和其所发出的声音既配合《桑林》舞曲,又吻合《经首》乐章,令文惠君不禁感叹。庖丁说:自己花费了三年时间才练就从一只完整的牛看到牛自然生理结构这个本领。可以说,庖丁具有X光的透射智慧。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两个很关键的词:“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天理”是自然的条理,“固然”是本来的样子。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上。庖丁用心神代替感官,练成如此技艺,我们学生也可以用心去学习、感悟真谛。

②操作技巧--游刃有余:一个人有充分的准备与足够的能力,再经过训练,做起事来不正是如此吗?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③工作状态--乐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他已超越了技术的层次达到了道的境界。每次工作后庖丁总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躇”,乐在其中。我觉得始终处于创作的喜悦之中,是最难得的状态,而这不正是很多人所缺乏的一种状态吗?

研读《庄子》非一朝一夕之事,《庄子》不只是一部书,更是一个世界、一个与宇宙、自然相通的大世界。想要从中汲取更多营养,得学艺日精才是。

第20篇:《庄子》读后感

《庄子》生死小感

初读《庄子》,欣赏老庄的睿智;又读《庄子》,感慨老庄的逍遥淡定;再读《庄子》,更被老庄的笑对生死而折服。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

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庄子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不要觉得: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人这一生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在整个这个匆忙过程中,其实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都心存畏惧,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笑谈生死呢?

《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庄子的生死观当然是建立在他“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既然如此,我们除了顺其自然,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节哀自便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可茫茫红尘中,有几人能做到和庄子那样呢?

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当代社会,人的寿命得以延长,已经远远胜于远古。但是,在心理上,对于死亡的畏惧,对于生命的留恋也远远超乎从前。应该说,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隐私,有太多太多的牵绊,有太多太多让人闭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头纠缠。

但是,庄子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生死故事,他对生死的看法与今人全然不同。在他已经穿越的这个生命中,他看重的是火光,而不是柴火的长度。人生的事迹是可以写下来的,但每一个人的判读又是各不相同的。

庄子在《养生主》篇里有这样一句话,说:“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油脂

在柴火上燃烧,油脂烧完了,柴火燃尽了,但是火却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庄子是隐士,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

只要开始接触庄子,你便会不自主地神往于他所开辟的思想园地。在那里,没有“撄人之心”的陈规,没有疲惫的奔波,也没有恐怖的空虚,更没有压迫的痛苦。

凡是纠缠于现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情绪的因素,全都在庄子的价值系统中烟消云散。他扬弃世人的拖累,强调生活的朴质。蔑视人身的偶像,夸示个性的张扬,否定神鬼的权威„„总之,接近他时便会感到释然,在他年开创的世界中,心情永远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间,我们每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的命运也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你想要什么 样的生活,其实在你的内心中都会不经意的流露,你的心态会决定你以后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奔波,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的,当你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为生活的一些小事去烦恼。

生活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用一棵平静的心去生活去面对发生在身上的不幸,换中心态你会发现原来不幸也是一种美

看见自己内心中生与死的较量,看见我们可以活下去的那个希望,其实我们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乐生,做到顺应,做到当下的快乐,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此生无憾。

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