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水—庄子 [节选]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7: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水—庄子 [节选]

【作者】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蒙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si4,岸)渚(zhu3,小岛)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认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到达)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5),望洋(仰视的样子)向若而叹曰(6):“野语(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没人比得上自己,宾语前置)’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7),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8),吾非至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见笑于(被„„耻笑)大方之家(9)。”

【译文】

秋水随着时令到来,千百条川流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之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的尽处。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已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门下,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讥笑于大方之家了。”

【注 释】

(1)时:按时令。 (2)灌:奔注。河:黄河。 (3)泾: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5)旋:转,改变。 (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 (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简析】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在客观上: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本文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认知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只能顺物自化,返归无为,这当然又是消极的了。

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教案

庄子《秋水》教案

《庄子 秋水》教案

庄子秋水赏析

庄子秋水读后感

读庄子秋水有感

秋水庄子的读后感

读庄子秋水有感

秋水—庄子 [节选]
《秋水—庄子 [节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秋水节选庄子 庄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