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心得体会

佛法对工作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23 08:34:39 来源:工作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佛法对科学的补充

佛法对科学的补充。

佛法把世界分为器世间和情世间,器世间就是科学研究的物理世界,而情世间则是思维存在的灵性世界,而我们科学研究的领域在过去停留在器世间。而且有个巨大的误区就是用器世间的标准去衡量一切,完全否定了情世间的存在,这相当于拿一个苹果的标准去评价一个橘子的好坏,岂不荒唐。现有的科学理论之存在于物理世界当中,研究的也是物和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佛祖不但讲述了物和物的辩证关系,而且更进一步阐述了心与心的辩证关系以及心与物的辩证关系。现在的科学领已经承认了灵魂的存在,也在研究轮回转世,但是还没有办法证实因果报应,因为再微细的显微镜没法办法观测到善有善报,再先进的望远镜也没有办法证实到恶有恶报,因果报应就是心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相上的一种体现。我为善后者为恶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叫作业,业包括善业、恶业、和不计业。遇到缘分会起现行作用的是善业和恶业,这种业的力是无形无相的,虽然无形无相,但是时时刻刻有在显示和发挥他的威力,我们因他受生,因他沉浮。现在为善为恶种下的善恶业将来遇到缘分就会起到现行作用,种善因的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自种其因自食其果,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善恶不可相抵,万万不要认为我做了许多坏事,再做一些好事就可以弥补过来,其实不然,能弥补的只是你的心,而善业和恶业遇到善缘和恶缘分别成熟,丝毫不爽,但是心善行善可以感召善缘,善果先成熟;而种下恶的种子,遇不到恶的缘分,恶果不会成熟,但是也不会消亡,就算是你今生明白善恶有保的道理,断了一切恶,但是来世可能还会迷惑颠倒,在那个时候,过去世种下的恶因纷纷成熟,所以说,因果通三世,这个三世不是前世,今世和来世,而是过去的无量世,今世,和未来的无量世。善业将我们推至更高的生命层次,而恶业则会让我们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种业因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亡,可能会在今生成熟,这叫花报,也可能在来世或者无量劫后的某一世成熟,这叫果报,佛家有四句偈:假使百千劫,唯有业不亡;因缘汇聚时,果报还自受。如果明白了因果道理佛菩萨,就会在因上断掉一切的恶果,广修一切善缘,而凡夫却不同,只看眼前而不顾长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早下无量的苦果,等到受苦是只知道怨天尤人,殊不知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罢了,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怕果。凡夫为了眼前利益换来的是无量的痛苦,而佛菩萨却是越过越是安乐自在。

一切正如佛所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莫言不报 时刻未到。

又 云:

万般自作还自受 ,地狱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无人见 ,远在儿孙近在身。

佛菩萨告诉我们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推荐第2篇:佛法治病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缘起缘灭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的疾病之外,还包括心理的疾病,也就是贪瞋痴等无明。佛陀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以一生的时光演说三藏十二部经典,指出一帖帖疗治身心的药方。因此,经典里比喻「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依于此义,则佛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学,佛法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佛陀是世间第一良医。

一般疾病的产生,往往与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以及周遭社会的生活环境有关。佛教对此也有各种疗治之道,例如:节制饮食、礼佛拜忏、持咒念佛等等。

第一部分 节制饮食(略)

第二部分 礼佛拜忏:就“礼佛”的效果而言,从外观看,为屈伸肢体的全身运动,实是达到体操健身,舒筋活血,治病健身的效用。“礼佛”,尤重心意,心志专一虔诚,动作徐缓安详,意作观想,观一身化无量身,遍往十方无量世界,礼拜供养无量诸佛,利益无量众生;观“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从内心言,信仰者礼拜时的虔诚恭敬,不只表达对诸佛菩萨最深的感恩,也是消除我慢、我执的有效法门,更是消除身体业障的修行妙法。忏悔心,如同清水一般,可以洗涤衣服上的垢秽,洗净内心的尘垢。

可选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选此法本有三因:一是普传,也就是公开传教的,大众都可以做的;二是易行,照本宣科,一次做下来时间不长,一日以一次为底限,待熟悉之后体力可配合之后多修。三是达到体操健身,舒筋活血,治病健身的效用。

第三部分 持咒念佛

持咒念佛,选择《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及咒合并《大悲咒》

现就

二、三部分具体行持方法如下:

如果恳切、有时间可早午晚修三次功课,也可只选择晚上。自己安排,坚持是最重要的。

1、如有佛像,可先焚香供养,一杯清水即可,有条件可供花等等。

2、礼佛、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一次,三次,七次(随时间自身条件安排)。附法本

3、持《大悲咒》

1、

3、7遍,最好是21或49遍(越多越好)。最初建议3遍。

4、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如来”108遍,越多越好。

5、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出,我今一切皆忏悔,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三遍)

6、发愿:“弟子XXX,现在诵持《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及咒,回向给导至弟子之XXXXX的所有冤亲债主,使他们都能得到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之利益及佛力之加持,与我解怨结善缘,而皆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遍)

7、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遍,之后持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7、

21、

36、

42、49遍。(建议最初

7、21遍,慢慢加至36遍,一日最好持咒108遍以上,可分开持。

注: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可以在网上找到教念的视频,有一个卡通片,不错。

8、回向文:可根据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回向。

弟子XXX,以此功德回向给导致弟子之XXXXX的所有冤亲债主,消业障增福慧,与我解怨结善缘,乘此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脱轮回苦受涅槃乐。

愿弟子XXX,乘此功德拔除一切XXXX的恶因,消业障增福慧,身体健康等等(自己的需要)

9、大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推荐第3篇:初学佛法

这同样是一篇很难写的博文。因为我要回答很多朋友都问过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想了解佛教,那么,我该读什么样的书。

在这之前,我的回答都是,让我想想。

我足足想了快三年。

我首先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有这样的资格回答这样的问题么?我是一个学识非常粗浅的佛教徒,我生怕我的不正确的指导,会害得一个人失去了方向。

然而,我又不能辜负问者的信任。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有人真心想了解佛教是怎么一回事,而他又没有遇到自己相信的老师,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我如果被赋予了这种信任,那是我的的荣幸,所以,即使是诚惶诚恐,我也应该承担起这份信任。

下面就说说应该读什么书的问题,关于这个,我和鱼曾经有过热烈的讨论,之前我认为,如果想读佛教相关方面的书,首先要有一颗皈依的心,就是对三宝的皈依。(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鱼不同意,她代表广大对佛教不甚了解的网友们表示不同意,她说,因为我们对佛教不了解,所以才要首先去读,去了解。但是,你首要我们对不了解的东西马上全身心的信任,这个我们做不到。

这个说法还真让我比较苦恼,我仔细地考虑了一番,想到这可能就是我们藏族人和汉族人的区别吧。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对于佛教并不了解的时候,对佛祖的信任就已经深入骨髓。因为我们的祖辈,父辈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佛祖的传说和故事,在这其中,我们知道,佛祖是一位成就者,他的经文就是解脱之路,所以,我们从小就培养了对他的信任。当我们看书的时候,都是带着信任的心情去看,而不是怀疑犹豫的心情。简单地打个比方说,当你看到一个苹果,佛祖说这个苹果是圆的,于我,就会去想,哦,是圆的,为什么是圆的呢?接下来我就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论证他为什么是圆的。但是,如果是一个对于佛祖都不信任的人,他首先想起的会是,佛祖说的对么?真的是圆的么?带着这种思想去学习佛法的人,那可能就有点累了,就好比你对着一个丝毫也不信任的人,你还如何去了解他的所说呢?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了解佛法,你至少有一个信任的态度。先要敞开怀抱,信任他,然后去考证。佛祖是欢迎这种态度的,他说过,我不要求每一个众生都先信任我,崇拜我,我要你们了解了我,然后再信任我。也就是说,佛祖不希望我们对他是盲目的信任,而是对他所说的经过切实的论证和考证,然后再去相信,而这样的相信才会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决心。(当然,同理而论,不仅仅是对佛祖要有完全的信任,对早就被证实过的大成就者们,我们也要有同样真诚信任的态度,比如说宗喀巴大师等等。)

如果有的朋友说,我恰好就是那群带有怀疑态度的人,怎么办呀,那么,我只能说,你也可以带着好奇的心去看,不管怎样,当你的心萌生起读佛经的意念,那就是一种福气,当然我觉得,像我这样,能够带着完全信任的心去看的话,福气更大,哈哈。

接着我们再说说看什么书的问题。这个让我想起了某个小说中的一句话,那就是,经过了时间考证的书籍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书。

我下面所要介绍的,仅仅限于对佛教刚刚入门的朋友。

眼下的佛教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书架上的两本书,讲的理论也不相同。对于一个学识比较深的人,他是有辨别能力的,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可能马上就被绕进去。甚至走进邪路。所以,我们看一本书之前,必须带着挑剔的眼光来看,首先就是看作者,他是不是一位成就者。(我这个说法只限于初学者。因为学识较深的人已经有了辨别能力,他不需要看作者,只需要看内容就知道是否是正见了)我看过的人大多是藏文的,所以没法具体推荐给大家,我只看到基本汉语的书,有多识仁波切的《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系列书,还有兰仁巴大师写的《心传录》,另外,还有j.w仁波切写的《四圣谛》等等。文字流畅,含义深刻,我作为一个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普通人都能够读懂,且为之深深陶醉,所以,特别推荐给大家。

另外,还有一点,我不奢望大家读的量太大,但是,我希望,你们读的时候,要思考,比如《四圣谛》,只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我读了好几个月,因为里面的文字虽然明白,但含义很深刻。有时,我在想,这样的书籍,如果你哪怕只读懂了一本,也是今生无憾了。相反,当你读了五花八门的佛教书籍,全部塞进脑子,很容易出现乱码,很容易矛盾。当然,当你的学识深刻了,这个节奏和步骤,你就可以轻松去掌握了。

另外,我不赞同初学者马上就去读金刚结或者版若波罗蜜多心经。因为看不懂,有的人好奇,马上就去找相当的译文来看。但眼下的译文解释的也是五花八门,所以,对于初学者容易产生歧义,矛盾的心理,所以,不建议一开始就读这么高深的理论。

还有一些朋友可能会说,我没时间看书,但我真的想接触佛教,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平时多年一些咒语,比如六字真言,莲师心咒,宗喀巴大师赞颂文,绿度母心咒等等,在心里升起相续不断的种子,就会得到加持力。(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哈哈哈哈哈)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努力。

猫于深夜 绞尽脑汁想出的办法,不足之处,望高人跟帖,多多指教。

推荐第4篇:如何修佛法

第一条,要善良,要善待生命;第二条,吃素;我也是学生,我宿舍有个家伙情况和你类似,平时喜欢读佛经,建议你试试,最累人的是他的一个同学就是佛家弟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全中国唯一个哈尔滨佛学院,如果你有这个意向的话可以试试。另外我想说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佛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一定需要你完全遵守传统的佛家戒律,例如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就用家业,还成了富豪。刚问了我同学,他建议你关注佛教里面哲学的部分少去关注宗教仪式,佛教本身是让人更好的去了解自己。

阿弥陀佛!建议您先看看《认识佛教》吧,然后再看看《弟子规》知道在生活当中要怎么样做一个好人,如果有时间的话那么《弟子规》应该要看很多遍的,不能够看几百遍也要看到自己记得住,这样才能够在生活当中去运用,知道如何孝顺父母,知道如何好好的跟人相处,把《弟子规》落实在生活当中,然后在选择要修哪一个法门。这就是最初的下手之处。

阿弥陀佛!赞叹发心。功德无量! 看看妙智人生网站:

http://zhidao.baidu.com/

如果想入门学佛,请看妙智人生网站里《佛教基本知识》及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

欢迎认识佛教,信仰佛教。学习佛法。

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

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净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离垢地章》、《华严第一回向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最重要。

(六) 怎样念佛

问:念佛不就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

问:那不是很难吗?

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地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呢? 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各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

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可以念佛,耕种除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做得更好。

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

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问:学佛要供佛像吗?

答:最好供一张释迦牟尼佛像,或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菩萨,称作西方三圣。)

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呢?

答:有闲屋收拾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面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就不至于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佛的。

问:实在没有适宜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

答:假使实在办不到,那末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

问: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呢?

答: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供奉酒和荤腥,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

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呢?

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着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来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 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烧得越多,烛点得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是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 问:念佛的时候必须跪在佛的面前吗?

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坐着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当然啦,能跪更好。

: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

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

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内的字不要念。)

(一)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拜。)

(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

二、三千声,越多越好,虽各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

(五)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六)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这一课就算完了。) 《觉海慈航》

首先不知道你了解的是哪一宗的佛教思想,虽然都是佛教,但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是佛针对不同根器、不同缘分的人而讲的法,你可以针对你自己兴趣和因缘多看该宗的书籍,慢慢了解后可以到寺院皈依。

佛教最基本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少欲望少烦恼,胸襟开阔,其目的是使人们转迷成悟,获得真正的快乐。如果你真的信仰佛教,首先应当做的是皈依和拜师,假如你还处在了解阶段,建议你看一本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藏传佛教*多识仁波切的《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多识仁波切现为西北民族学院教授,精通汉语,书中用语也很适合知识分子包括大学生阅读,我读过后使我深化了对佛教的信仰。有缘你可以深入读一遍。

1、学佛法知识

2、受三皈依

3、依佛法教导去执行。例如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对佛法、气功感兴趣吗?请参考「法迄巴」贴吧

听经,我是听净空法师讲经入的门,然后又学习了禅宗。感觉不错。阿弥陀佛

做个好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然后在看佛经,念佛语。

1.多读些佛教经典,因为初学不建议通读。(推荐金刚经,心经,地藏经等。只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常挂嘴边就好,没有书的话可以去当地寺庙去请书)

2.孝顺父母,这条极其重要。(不孝顺父母,佛都难度你)

3.依自己经济情况坚持放生,多少不限。(放生是积累福德最快的,不会的话网上搜集放生网或注意事项就可以)

4.尽量吃素,可以先从吃肉边菜做起。(吃素可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5.心存善念,举手之劳,助人为乐。(学佛不是相信就可以,要身体力行去做)

6.雍容大度,不要于人争执,口角。凡事要忍。(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生气非常损福德)

作为初学者,能做到以上几点,就非常好了,最后随喜赞叹楼主发心向善。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建议你 看《地藏菩萨本愿经》

如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做的话

对你本人也会有极大益处

念: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睡梦中悉皆安乐。

《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持斋10天 去寺庙烧香拜佛 在佛像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7遍 每读完一遍 读如下回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亲 冤亲债主即可解脱!

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自己名字)愿以此所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自己名字)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祁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

读经是消业障的第一步,以后坚持在心中默念

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名号,可使本人逢凶化吉 转变不好的命运。

在读佛经的问题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明确说明可用来读 可消业障 可用来超度亡人的。佛经不打诳语,有此经典明确说明,不必疑惑。对于佛经,一信解百惑。

不杀生,少吃肉,到寺庙里去礼拜佛和菩萨,平时在家里多读诵佛经经典,这样的话,你敬佛就算诚意已经到了。

先从概论开始吧,呵呵。

佛教的脉络要理清楚,佛法的目的要理清楚。不然,学了再多理论,不得其要,也会变得糊涂,反而障碍了自己的眼睛。

认真学习,将来利益社会,孝敬父母。

平时远离杀生邪淫等恶业,多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坚持恭诵佛经,多向出家师傅请教。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先看看入门的书吧,比如净空法师的认识佛教或是觉海慈航。

佛门不舍一众生,只要你至诚发心依止三宝,没有问你要什么条件的。

至于怎么做,入了佛门,第一戒杀,不要看见小虫子一定要拍死它哦,戒杀养慈悲心,让心地柔软下来,在用恭敬心诚敬心去求法。

因为你是入门,先做到这些,在次第深入

佛法初学者怎样学习经典?

(1)理论方面:本人认为应先了解印度佛教史(基本佛史)、南传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含日本、台湾)、藏传佛教史(南传、汉传、藏传三系)(以上4本佛史不用太厚的书,100-200多页的书已足够;如《印度的佛教》水野弘元,是本人认为清楚又讲出重点的印度佛教史书籍,有些太厚的书反而推砌数据没重点)、佛教概要、异部宗轮论(南传:论事。可知佛经与部派关系)、南北传佛教差异(如明法比丘「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的差别」)、基本佛典书籍(杂阿含经等;佛经当然是读越多越清楚不同论点,但100-200卷经论已足够),最好多知道不同论点,讨论以决疑而得正见。

建议基本佛典书籍:杂阿含经、中长增阿含经选(南传:四部尼柯耶)、法句、经集(北传:义足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十善业道经、异部宗轮论(南传:论事)、清净道论、罗睺罗化普乐《佛陀的启示》、顾法严译《原始佛典选译》、杰克康菲尔德《当代南传佛教大师》、南传内观禅修书籍(阿姜念《身念住内观法》孙伦《禅修者与内观》、马哈西《实用内观练习》阿姜查《正确的修行》隆波田《自觉手册》、阿姜达磨多罗《内观禅修手册》帕奥《观呼吸与观世界》毗玛拉兰希《定慧禅修法》)」。

(2)实践方面:阿含经中,佛陀遇到优婆塞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进一部再说「蕴处界、缔、道品」。

修行也当先布施、持戒、忍辱,先行人天善法。如要进一部,再从四预流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定资粮(戒律仪、六根之防护、于食知量、初夜后夜精进修行、正知而住)→四念处→七觉支→断五盖→→正定(心清净--初、

二、

三、四禅)→见清净(名色分别智,初阶智慧)→疑盖(度疑)清净(缘摄受智,第二阶智慧)→道非道智见清净(思惟智,第三阶智慧)→道迹智见(行道)清净(生灭随观智至种姓智,第四阶智慧)→道迹断智(知见)清净(道智、果智、省察智,第五阶智慧、解脱)。

佛经部分,某些人只相信杂阿含经(相应部尼柯耶)五阴、六入、杂因、道品4诵是原始佛典,某些人相信杂、中、长、增阿含经(四部尼柯耶)是原始佛典,某些人相信南传经、论皆是佛典,某些人相信不论南北传皆是佛典。

本人由异部论、论事,详究上座部、大众部不同论点,认为[原始上座部]严守佛说,[原始大众部]将佛教神话,部派分裂后,说一切有部又显现与上座部不同说法,反而有些上座部观点与大众部一致。有人说「分别说系是立足于上座部却颇同情并吸收大众部的一部分进步思想而成」,本人却认同印顺观点,「观念不一定每派分支都与本派一样,且观念是互相渗透、激荡的,不能说某些观点分别说部同于大众部,就说是同情大众部。」只是比较上来说,最接近佛说者是上座部,其次说一切有部,其次正量部,其次大众部,再者是北传大乘。

原本部派分裂由十事、大天五事引起,明显是严守戒律僧侣与开放性僧侣观念不同造成,后代竟有依《五分律》及《大唐西域记》等,说第一次结集另有富楼那等「窟外结集」,想将大众部合理化成「窟外结集」的说法(另种说法,窟内结集由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富楼那诵论。窟外结集或大众部结集,以婆师婆为上首,结集经、律、论、杂、咒禁五藏)。更好笑的是,西藏布顿佛教史竟说,大众部系承大迦叶,上座部系承迦旃延,反将严守诫律的迦叶说成开放性僧侣的始祖。

本人认为如果要知道「原始」「佛所说」,那么不只杂阿含前4诵要看,南北传四阿含经(四部尼柯耶)中共同部分也需注意。释迦必有与众多弟子共论法义的情景(在中长阿含里),舍去中长阿含,也少了「中阿含念处经、长阿含游行经(南传涅盘经)」等重要数据,法句、经集、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也有许多是最原始的「佛说」(依学者考究),只要剔除掉南北传不同部派的说法即可。要知南北传共同部分,需比对其数据,且须找到原始版本,如四十二章经有不同版,需除去后来所加入大乘论述的部份。

本人早在十多年前即读过北传千卷以上佛经律论,又喜欢看诘难论辩、正反意见的文章,现在多看南传数据,觉得佛教经论那么多,又有外文、古文障碍,南北传不同论述,初学者不知怎么去看,但不看又不知法义,且觉得如果只读经而略去论,恐怕修行会无下手处,因此,建议杂阿含(相应部尼柯耶)多看,上述中长阿含、法句等原始佛说资料看选本(如圆明、文殊版、佛光山版、庄春江版、欧阳竟无藏要版),且可看清净道论。

本人认为原始佛说,杂阿含约90%,中阿含约80%,长阿含约70%,增阿含约55%,法句经集约60%,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约50%,南传律不计,南传小部、论、北传经律论皆不足50%,但南传论是依四部尼柯耶而作,仍比北传经律论要接近佛说。

其它经典(南传小部、七论、北传大乘经、论),可不看,也可只取其重要者(如本人注重瑜伽师地论卷21-34本地分声闻地之毗钵舍那、卷77【即解深密经卷3】、小止观具缘第一至善发第七【去除觉魔第八至证果第十】),这需有人指导或互相讨论才能得法义。

在这里说说我个人的心路历程,希望你少走弯路。

从过去学习的论语、道德经、心理学、哲学、圣经、气功、太极拳,最后因一部金刚经之义趣,而于98年皈依佛门,在修学过程中,同样也是走着一条否定再否定的心灵之路。刚开始学习念佛法门,之后禅净双修,再到咒语的诵持,最后又返回禅宗为主。每到一步,就自以为是佛法的全部,过去的确是这样的心态。于是就感觉像得了宝贝一样,逢人就想推荐,自然少不了论辩之举。和外道辩论、和同修论法,知不足而勇进,从破绽中省悟自身,故而转学佛教思想发展史深研,于是慢慢接近了原始佛教的根本佛法。从各个宗派(汉传藏传)追溯到印度大乘佛教前期之两大思想体系:中观和唯识。再从中观唯识,追溯到阿含的四谛和缘起。再由四谛和缘起追溯到南传的相应部对读。一路下来,深感佛陀教法好比纯牛奶,为利众生故,方便求适应,多次加水后,虽无奶味,于苦味中犹胜千倍,终趋于解脱。不学上座部,不知佛法之根本;不学大众部,不知佛法之方便。

最后赠予楼主一些话望共勉:学佛,就要先看看佛陀本人怎么讲、佛陀本人给了什么启示。而不要一上来就道听途说,法师的论集是解释佛经的一面镜子,但是这个眼镜会让你带着有色的心态看佛经,这样看的话,佛经也就理解偏了。就好比有法师说成佛就是一个大柱子,等你看佛经后,才知道法师所言不过是大象的一条腿。无论谁试图在往你空杯的心态中注入水分,你最后依然需要亲自拿来佛经看看,到底佛陀是怎么说的,这个最关键,否则学了一辈子,学的只是法师的法,而不是佛陀的法。

只心诚二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多看大德开示,佛教网站、书籍、多诵经、多做善事、存善念、放大胸量,不计较,勤奋努力读书。吃不吃素看自己实际情况做,不一定照做。做好一个学生该做的,我也是大学才开始学的,慢慢来,路还长的很。

【五戒】

〔出增壹阿含经〕

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智慧。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十善】

〔出法界次第〕

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如何修证佛法》,认真看完,改变你的一生。

诸恶莫作,老实念佛。

人无贪欲便是佛.不要总是想要从什么地方开始信奉,也不要想该怎么做.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可取.不要刻意的想要步入佛门.那便着相了.顺其自然,心中有佛,与人为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到底,佛学的最终思想是净化人的心灵.

行好事,做好人

我也是大学时候开始信佛学佛的。

作为学生,我建议你先读书。了解佛教讲的究竟是什么,有没有道理,如何去实践。 不知道你了解过哪些佛教思想,可能无法给出特别适合的建议。

但是不建议三件事:

1、不建议马上找一个法门一门深入去修,先要有广博的视野再去选择才比较稳妥。

2、读书不建议从读佛经开始,因为不容易读不懂。

3、修持不建议从吃素开始,因为吃素不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就像其他修法一样,经过学习了解一段时间后如果很愿意做再去做也可以。佛经里讲过吃肉有弊端,但佛陀也没有要求他的弟子必须吃素,很多声闻弟子次第乞食,要到什么吃什么。所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可以随缘去选择。

如果想了解佛教,读书可以先从通俗的书入手,比如《西藏生死书》、《正见》、《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这些书其实内容很深,但相对比较好看。

如果想了解佛经的内容,可以读一下现代人讲解的。比如慈城罗珠堪布讲的《金刚经》,黄念祖居士讲的《华严念佛三昧》。如果很想读佛经原文,可读一些故事性强的佛经,建议从《增一阿含经》开始,包括药师经、涅盘经、华严经、地藏十轮经等等,都可以读,但佛经里面讲理论的部分,一般只能了解个大概,别想着一下子读懂,佛经是佛为弟子解答问题的讲课记录,很多弟子程度很高,他们提的问题初学者还无法了解。还有,像华严经里大段的赞颂和很多不可思议境界,看不明白可以暂时先跳过去,很多佛经里是自成章节的,这并不影响后面的阅读。《四阿含经》是没有争议的公认的最经典的佛经之一,很多现在学佛人却从来没读过。读一下里面的实修的境界和方法要点,对你会很有帮助的。以免误以为佛经只有讲空有的道理,实际上佛法是有理论有实践的。

特别要提的是,不建议先看南怀瑾的书。(因为楼上有人提到,那些书我也都看过,所以才这样建议,接受不接受完全在你自己选择。) 如果想自己学着做点什么,要从五戒十善法入手。常行布施。 如果真想认真学,首先要找一位合格的老师去依止。找老师的标准和依止的方法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相关资料。找到老师后,先要系统的闻法,闻思修,闻法是第一位的。有老师后很多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和道友。以免被网上素昧平生的人有意无意的误导。

推荐第5篇:供佛法要

供佛法要

1.请佛供奉

归依佛门,诚修净土,应请与净土法门相应的佛菩萨,做为自己依止的导师、修学的楷模。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为此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辅弼,协助阿弥陀佛接引度化众生,合称西方三圣。因此净宗弟子,应请阿弥陀佛供奉,或请西方三圣供奉亦可。 (1)装藏

通常请回佛像要装藏,其实装藏所置各物亦属俗情,并无深意。若以大乘经典、咒语装藏则有益,余均俗派。方法如下:

根据所请佛像尺寸大小,将下列经咒装入藏中即成。佛像小,可置《心经》、《大悲咒》;佛像大一些,可放《阿弥陀经》、《往生咒》;大佛像,可装《无量寿经》等。

总之,装藏的佛经咒语,应与本人所修的法相适应。这样,通过每天虔诚礼拜、读诵,则可得到三宝加被,以期早日证道。

(2)开光

开光,是佛像的启用仪式,即接受弥陀教育的开学典礼。意在请佛加持我们,去掉妄想执着,使我们的自性佛光彻底显现。从此刻起,我们要完成持戒、修定、开发智慧等学业,从而圆满我们的人生,使我们成为真正的觉者。这是开光的真实意,所以开光与否,与供佛灵不灵毫无关系。

2.供佛位置

家庭条件好,房间多,可单独用一间做佛堂。

如果没有条件,可将佛堂设在客厅,大位醒目之处。房小无客厅,亦可供在卧室,但像前必须挂一幔帐,念佛时拉开,不念时拉上,以免犯亵渎之过。佛像最好坐西面东,如条件不允许,任何方向都可以,不必泥执。如果实在没地方,只要至诚,心中有佛,不供也可。

3.常用供品

供佛所用供品,常用香、灯、蜡烛、清水、鲜花、瓜果、饭菜等物,切忌酒肉荤菜。其中供食品,因诸天早食、佛中食、饿鬼夜食,所以供佛时间应从上午11 时开始,下午1 时以后撤供。平时买回新鲜水果,应该先供佛,然后再食,若非上供时间可不必。其它供品随意。

4.问讯法要

问讯表示恭敬,常在课堂或大众集会,不宜礼拜时用之。方法如下: (1) 身体直立,两足呈八字,足跟距离二寸,足尖距离八寸。 (2) 两手十指并拢,自然合掌于胸前,且掌背微躬、掌心略弯、轻合,不宜合实应为塔形(经

云:掌心紧闭,是为外道合掌,将来会沦为外道,并感生在无佛之地,不闻三宝之名)。

(3) 身体前倾90 度,此时手由合掌,移至腹前结印(定印),即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大拇 指相接,其余四指重叠。

(4) 起身时,两手食指相抵、大拇指相并,食指向上,举至齐眉。 (5) 双手落下,合掌当胸。此为结印问讯。

5.礼佛法要

礼佛又叫拜佛,较之问讯更加虔诚恭敬,是佛教的最高礼仪。意在以至诚之心,请佛加被。常礼,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拜佛应遵守佛制,其拜法与俗家叩头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1) 合掌当胸,立于拜垫之近前,足跟距离二寸,足尖距离八寸,两足呈八字形。

(2) 身体前倾,分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心,左掌不动,两膝弯曲,跪于拜垫之上。

(3) 左掌按于拜垫左前方。 (4) 右掌从拜垫中心移至拜垫右前方与左掌齐,两掌距离六寸。 (5) 翻足掌、臀部下坐,身低俯、头触两掌中间之拜垫。

(6) 两掌缓慢曲指向上翻转伸开(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故曰头面接足礼)。

(7) 两手曲指翻转向下,按于拜垫之原处。 (8) 头离拜垫,身抬起,翻足掌。 (9) 右掌移至拜垫中心。

(10) 左掌离开拜垫,置于胸前,作合掌之状。

(11) 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开拜垫,身体直立,与左掌相合于胸。

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增,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拜毕尚有一礼,即一问讯, 然后离去。

6.上香法要

在众多供品中,香是每天必供之品。上香方法如下:

(1) 净手,取香(三柱或一柱)点燃,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香杆,无名指和小指相贴重叠,大拇指顶在香杆尾部,香头平对佛象,置于胸前。

(2) 将香举至齐眉。

(3) 然后落下,如果是三柱香,用左手分香,第一柱插在香炉中间,同时默念“供养佛”。第二柱香插在右边,默念“供养法”。第三柱插在左边,默念“供养僧”。三柱香应在一条直线上,且高度相等、距离相等。如果是一柱香,用左手将香插在香炉中间,默念“供养三宝”。上香完毕后,合掌默念:“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 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象持长香的方法一样,举香时,口中默念:“供养三宝。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然后放入炉中。

要是上枝香,以双手食指、拇指分别捻枝香两端,其余三指直竖,举至齐眉,而后落下,以单手插入香炉。第一根枝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根枝香,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根与第一根相同,默念同前。

上完香后,礼佛三拜而退。

7.诸圣诞辰

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 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初八日 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 观世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三日 地藏王菩萨圣诞七月三十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九月十九日 药师佛圣诞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日

8.供佛仪规

每逢重大节日或佛菩萨圣诞,均应上大供。所谓大供就是较平时供品丰盛,除水果外要有饭菜,并按照一定的仪规进行。如果没有能力,不要勉强,一切随缘。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南无灵山会上佛菩萨( 三称)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

南无历代祖师菩萨( 以上圣号周而复始三遍) 变食真言

南无萨怛他多, 噜枳帝,唵。三跋啰,三跋啰,吽。( 三遍)

甘露水真言

南无苏噜婆耶,怛他多耶,怛姪他,唵。苏噜,苏噜,钵啰苏噜,钵啰,苏噜。娑婆诃。( 三遍) 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普供养真言

唵。曩,三婆,伐日啰斛。( 三遍) 唱赞

天厨妙供。禅悦酥酡。户唵苏噜萨哩。怛他阿多。怛你也他。苏噜娑诃。

南无禅悦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9.求祈之法

我们一生所享受的一切、遭遇的一切,都是前世所修的果报,这就是命。若想改变这一命运,就必须改过修善,积功累德,消除自己的宿业(即前世所造的恶,此是求世福之障)。只有业消障除,才能一切所求,无不满愿。不修善,业障不除,

仅凭烧香、礼拜,佛菩萨也保佑不了你。道理简单,只有种善因才能得善果,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如果佛菩萨成就了你,那么,他和世俗贪官就没什么区别,就不是佛菩萨。知此,当如理如法求祈,否则休怪佛菩萨不灵。

请君切记:“人为善,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但福已远离。”故断恶修善,是世人祈福消灾之妙法。

10.废像处理

佛经、佛像毁坏,如果不能读不能供者,应当妥善处理,即置净器焚化之。焚毕,将其装入布袋中,同时加净沙或净石,使其入水即沉。最后将其投入江、河、湖、海深处,或觅净地深埋。若是金属佛像,可暂时收藏,过一段时日,即可做为废品处理。

本文出自: 哇嘎视频www.waga123.net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第6篇:各种佛法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是广说,若细说,每个法门又有八万四千细行,每一细行又有八万四千微细行。就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法门看,光密部就有五十几个分支,禅宗仅我国就有五个分支,天台、华严止观就有诸多入门法,法相唯识心法就以百计,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所述圆通法门还只是从大处说,若细说,穷劫不尽。

兹列举二十五圆通法门如下:

佛于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于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根之圆通者,因此方之人耳根聪明,入法易也。而声与耳根为初后者,是首尾相贯之意也。 一音声,陈那之圆通,即声尘也。

二色因,优波尼沙陀比丘之圆通,即色尘也。 三香因,香严童子之圆通,即香尘也。

四味因,药王药上二法子等之圆通,即味尘也。 五触因,跋陀婆罗之圆通,即触尘也。 六法因,摩诃迦叶等之圆通,即法尘也。 七见元,阿那律陀之圆通,即眼根也。 八息空,周利盘特迦之圆通,即鼻根也。 九味知,憍梵钵提之圆通,即舌根也。 十身觉,毕陵伽婆蹉之圆通,即身根也。 十一法空,须菩提之圆通,即意根也。 十二心见,舍利弗之圆通,即眼识也。 十三心闻,普贤菩萨之圆通,即耳识也。 十四鼻息,孙陀罗难陀之圆通,即鼻识也。 十五法音,富楼那之圆通,即舌识也。 十六身戒,优波离之圆通,即身识也。 十七心达,目乾连之圆通,即意识也, 十八火性,乌刍瑟摩之圆通,即火大也。 十九地性,持地菩萨之圆通,即地大也。 二十水性,月光童子之圆通,即水大也。

二十一风性,琉璃光法王子之圆通,即风大也。 二十二空性,虚空藏菩萨之圆通,即空大也。 二十三识性,弥勒菩萨之圆通,即识大也。

二十四净念,大势至菩萨等之圆通,是见大,即根大也。 二十五耳根,是观音之圆通,即六根中之第二,即耳根也。

(术语)就能诠之教曰法藏,就所诠之义曰法门,皆有八万四千之数。胜鬘经曰:‘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参见:法藏)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璎珞经法门品曰:‘吾今当说菩萨璎珞八万法门。’胜鬘经曰:‘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心地观经七曰:‘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心地观经之说也。(参见:法藏)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陀之一代教法的总称。又称八万四千法蕴、八万四千法聚、八万四千法藏、八万四千度门,或八万法蕴、八万法藏。为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所施设的法门。八万四千法是表示法门之多,并非实数。《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大正14·553c)︰‘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云(大正27·385c)︰‘受化有情有八万行,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为说八万法蕴,彼诸有情依佛所说八万法蕴,入佛法中,作所应作各得究竟。’

此外,慧远《维摩义记》卷七记载,佛答喜王菩萨,有三昧名‘了法本’,菩萨行之便速遂致八万四千诸度门。佛德具有三百五十种门,一一门中皆修六度为因,便有二千一百诸度,以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之患,便为二万一千诸度。再以二万一千诸度对治四种心病,便有八万四千诸度。其中,治多贪病二万一千,治多嗔病二万一千,治多痴病二万一千,三毒等分二万一千,合计即为八万四千。

[参考资料] 《俱舍论》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大悲经》卷二;《成实论》卷九;《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三;《贤劫经》卷

二、卷六;《佛地经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

三、卷二十五;《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八。

推荐第7篇:佛法真实不虚

佛法真实不虚!

历史学中大家都学到过,释迦牟尼佛是放着太子和国王不做,为了究竟了解宇宙真相的、解决生老病死种种的苦而出家修行吃了种种苦,最后证道的。证道后,说过的话,被弟子记录下来,即成了佛经。2500年前,没有各种精密仪器,但佛经中记载的很多事例都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了。至今为止,佛陀所说的都是真实不虚的。 1.佛在《治禅病秘要经》及《正法念处经》中告诉我们说:人身是个虫巢,大别之,有八十种虫。佛不但说出各种虫的名字,而且描绘了它们的动作形态。《毘尼日用》中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佛观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虫。佛陀时代是没有显微镜的,佛陀、阿罗汉们用天眼就可以看到一钵水中有无量的微生物。微生物在佛经中被称作户虫、太末虫等。一钵水中有亿万的细菌; 2.佛讲地球是圆的,地球被佛陀称为“地圆”,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天圆地方,但佛经丝毫不含古代常识错误。佛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有十万万个太阳。现在用天文望远镜证明天空里所有密集的恒星,一个个都是太阳系。佛在《楞严经》上讲白月黑月,不说圆月缺月,包含了月球反射日光的道理。

佛教关于宇宙年龄的定量接近于科学。朱芾煌《法相辞典》中解释一大劫『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这样的话,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我们处于成、住、坏、空四大劫的住劫。成劫住劫总共134.384亿年。现代宇宙运用从最先进检测手段如荷兰天文学家通过测定钍和钕两种元素比例,测得宇宙年龄是120亿年。 爱因斯坦说过:“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物质和时间只是人们的错觉。”而佛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缘起性空,诸法无我。”

一九○五年,爱因斯坦(EINSTEIN)预测物质与能力可以互相转变,并认为极小的物质,可以变成极大的能力。他把物质和能的关系立出一个公式 EMC*C,E代表能,M代表物质,C代表光速,C就是光速的自乘,换句话说,物质乘光速自乘的数位,就是能。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即是说极小的物质可以转成庞大到惊人的能量。原子弹的爆炸,证明了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定律的正确性。确切地证实了物质和能可以互相转变的。更让人们惊奇地认识到,这就是佛早已开示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理。时间和空间都是一种错觉,可以相互转化。

3.佛在《修行道地经》《大宝积经》中描述了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从第一个到第38周,每周胎儿的发育情况,和现代科学一样。

4.佛在《华严经》里,陈述了这个宇宙的结构,是三千大千世界。而不是常人认为的地球中心论。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华严经》。科学家们用最现代化的天文望远镜,望出去100亿光年那样远,也还没有看到边。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因为宇宙空间太大了,用我们日常所用的公里来表示实在太小,所以就用光线跑一年那样长的距离做单位。光线一秒种就跑三十万公里,30万乘60秒乘60分再乘24小时再乘365天,这样远的距离就是一光年。(946,080,000万公里)。

一切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更小的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是由中间一个原子核和外面围绕它旋转的电子所组成,而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肉眼是看不见原子的。如果把原子放大到十层楼那样大,原子核也不过黄豆那么大,而电子呢,大约也就是一粒微尘那样大。十层大楼那么大的一个原子(放大了的),除了黄豆大的一个核,和一个或几个,或十几个微尘那样大的电子之外,就空空如也了。就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原子组成了空空的分子。就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分子组成了你眼睛看得见手能摸得著的各种物质,于是人们就以为这相世界是那样坚固,那样真实。

那么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核里有质子、中子等粒子。进一步把这些粒子再分就是所谓基本粒子,已经有300多种基本粒子了。再研究,这些基本粒子会互相变化……再研究下去,就没有了,不存在了——不是说全没有了,而是再分下去的那些粒子,‘寿命’太短了,通常只‘活’万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你刚看见它,它就不见了,这真是:万物本空,空而妙有!

也就是说:宇宙之大,大而无外,宇宙之小,小而无内。世尊二千五百年前的教导,已经为当代科学所证明。

在微观世界里,很多常识是不成立的。比如“无中可生有”,在一个相对真空的器皿中,我们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它的基本粒子产生了和增加了。这说明无中可生有,这所谓的“无”不是绝对的无,而是虚空的状态,其实就是“暗物质”(即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黑洞状态)。宇宙中暗物质是主要的,比我们通常能感应到的物质要多得多。这是科学证明的。而暗物质或者这些反物质的特性,是完全有悖于常识的。所以不要以个人思维去揣测这个宇宙规律。根据爱氏所讲:时间是假的,空间是假的。这也被科学所接受,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你怎么去思考?而霍金直接证明了,人类可以在超越光速的情况下,产生时间蔓延现象,就是说人类可以找到未来,可以回到过去。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论上,如果乘数倍于光速的飞机在太空飞行,时光同样能不流或倒流,看到过去世的种种事物,这种科学的时空概念,与佛家的时空体证,正复相符。 5.佛在2500年前就讲了,众生因为业报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法界。于是有了不同的维次空间。阿弥陀佛世界就是另外一个法界(维次空间)。我们生活在四维空间里,而佛说宇宙有无数维的空间,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五维到十一维的空间,而且科学也证明了从理论上更高维次的空间是存在的。美国科技应该是最高的,它的科学宣称:我们永远无法和另外维次空间的生命取得联系。因为我们的科技永远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的确是存在的。这就是说从维次空间和量子物理学的科学角度证明了极乐世界存在的依据。

6.再说轮回的科学证明。有关轮回转世的报导很多,有人研究由催眠之中,慢慢由现在往幼年催去,再往前催到出生时,然后再往前生去找。这种叫‘前世催眠法’,听说被催眠者在回到前世之前会经历一段‘光明期’,有人见白光,亦有人见红光或金光等,经历‘光明期’后,被催者才能被引导到前世中,说出他的身世,据说用这种方法有人说出前世后,再去查证,发现确有其事。

钟茂森教授有8个片子,从五个层面向人介绍百年来世界科学家证明因果轮回的案例。而这个视频现在还可以自己看,在全世界演讲,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做过这个演讲。现在统计到2005年,全世界有20万轮回学家(包括科学家 心理学家 通灵人士 医生等)。超过1000万人通过濒死体验知道了自己的前生。 中国现在还有两位转世的活人。一个是海南的唐江山。一个湖南的张四目。他们都能记起前生。而且可以得到印证,被前世的双亲和朋友认同。 7.舍利和肉身不坏。 九华山有15尊肉身菩萨,有的已经有1000年,广东韶关有六祖慧能肉身,六祖开元二年(713年)圆寂,至今有了1300多年,肉身不坏。

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著佛经的正确。兹再举新近出现的两则此类事例: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乐莫寺的堪布阿琼上师,于1998年8月29日下午两点,身体无恙,手持佛珠,吉祥卧式,口诵六字真言,安详而逝。当天傍晚七时,弟子们按照藏传佛教处理大德法体的仪式脱去上师的衣服,准备覆盖法衣,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上师全身上下,衰老的皱纹已消失不见,皮肤完全变为

七、八岁孩童一般,白红细嫩,根本就不是生前老态龙钟之身。8月30日早晨,侍者到上师禅房供灯,发现法衣下的躯体缩小了许多。以后,躯体一天比一天缩小,弟子们不知所措。七天过去了,第八天早晨,上师的亲属赤诚加措、根桑朗加和一个小喇嘛,以及洛桑宁扎、索朗加措、仁青才让等三名侍者,一共六人到屋里,拉开床上的法衣,大家顿时目瞪口呆,床上空空如也,甚至连一根毫毛也没有。就这样,一个完整的血肉之躯,一未入天,二未入地,在人们身边,完全虹化了。当地的罗布卓玛母子五人,曾看见扁平形的五色彩虹由上师屋顶伸没空中。后来还有许多人看到这一景象。贡波吉等很多人看见从上师禅房两侧,发

推荐第8篇:修练佛法

修练佛法,邪淫不堪一击

[ 作者:佚名 ]

在下戒邪淫已一个半多月了。原来邪淫三十多年。很重的邪淫淫行。不算手淫,最多时,一天找淫女

三、四个行淫。罪过!现在,心情平淡,淫欲不在。以在下戒邪淫的经历来看,最难受的就是戒邪淫刚开始的十多天吧。虽然意志控制住自己,身子不去邪淫。但心里面意淫,那是非常地重!戒淫也是种生命呀,是邪魔的生命,是慢慢地要人命的东西。你要叫它死,它不甘心。这时,意志一定要坚定!每天诵念“南无阿弥陀佛”无数遍。还有“南无观世音菩萨”,大明咒等。特别是淫心欲火上涌,心里有一种不去干邪淫之事,就很难受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快速地诵念“阿弥陀佛”我这时诵念时,连“南无”两个字都来不及念了,直接就是诵念“阿弥陀佛”。快速地一遍遍地不断地诵念。直至淫心消去。每天,修练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子,一天天的,邪淫意念就越来越淡,越来越淡,直至淫欲不在。那个淫魔一看,你就是不邪淫了,它再附在你身上,它就要死了,就滚蛋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的那个时刻,在戒邪淫初期的近十天时间吧,有一天,我想起自己过去邪淫的非人生活,就对自己说:我再也不去***了。(一个淫女很多的地方。)这时,我突然就哭泣了起来,好象我受了很大的痛苦,一下子解脱了出来似的。哭的是泪流满面。在个大街上,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赶紧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哭了能有

四、五分钟。我知道这是神在给我消业障。我一下子就真实感受到神的力量。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再一个事就是,戒邪淫的初期,白天戒得挺好。就是有时晚上,做梦的时候,会做有些邪淫的梦。说有些邪淫,是说梦见淫女调逗,或是自己有淫欲的想法。虽然是一触就控制住自己不往下再邪淫了。但毕竟是犯了邪淫了呀。每有这样的梦,你看吧,第二天,我就非有报应。记得是二月

三、四号的一天,头天晚上做了邪淫的梦,虽然在梦中,刚开始有淫事时,我就控制住了自己的邪淫。守住心性。但第二天,我有一点很小的个人小事跟科长说了说,五号有半天时间不能来上班了。我们的科室活较少,象这样的小事,其实不跟科长说,不来,她都不一定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无所谓。但我跟科长说了,她竟然说,快过年了,该准备送些东西了吧。开口管我要礼品。唉!

原来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是无法戒掉邪淫了。这是决对办不到的事。根本办不到的事情。除非我死了。觉得邪淫就是人的生理欲望,怎么能戒掉呢?过去也戒过邪淫,但不是因为信奉佛教。是害怕得上性病。这样的戒邪淫,也就是最多戒个把星期,虽然不去邪淫的地方,但心里面的意淫真是难受死了。——都邪淫三十多年了,邪淫就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了。实际上邪淫带给我很大的恶报。我自己都不知道。唉!我可能是前世就是个邪淫之人吧。不知怎么地,我从小,也就是

五、六岁吧,还没上学嘛,就对女人的脚很感兴趣。也就是恋袜、恋足癖。有一次,院里一个少妇有病,她家人把她抱到车座上躺着,她就在车座上疼地扭动身子,一双脚也扭来扭去的,我在一边看到她扭动的脚,就觉得很爽。你说,一个

四、五岁的小孩子,他懂什么性的事。真是!前世的罪孽!十三岁就手淫。我也就是

四、五岁的时候,就口吃,从小父亲就对我粗暴不好,上学学习也不好。上班时,也就是上了个电大。毕业后该干啥干啥。工作不管是刮风下雪,酷暑严寒都要在马路上干活。就是最近

五、六年才换了个轻点的活。虽活轻,但单位帮派关系的原因,工作也不顺心。一侧腿经常疼得象刀子割似的。结婚后,对象也厉害,常为一点小事,就不算完,又骂又打的。

实践证明,一个邪淫的人,只要是真心进入佛门,真心修练佛法,区区一个邪魔邪淫,根本就不堪一击。罪孽深重的邪淫,在真心修练佛法的人面前,就这样完蛋了。写到这里,我突然就不由自主地哭出了泪水。知道这是在消业障。我虽然戒邪淫才一个半月多点。但这觉得我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口吃很轻了。基本上就不口吃了。腿上刀子割似的疼痛也没有了。只是走长路,有时会轻微地有点疼感。对象对我也不象过去那样野蛮了。过去过年发短信。基本上是我先给别人发,别人才给我发。今年却是他们先给我发的短信。

我现在每天都在诵念学习佛经,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等佛号。一心向佛,消除业障。要修练得功德圆满,今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在戒邪淫之前,戒的是对钱的贪欲。由于工作的关系,能得到一些油水。在三年前吧,开始信佛教的因果报应。断贪欲。不做贪不义之财之事。行恶之人,看到我这样,就逐渐不与我来往了。戒了烟、戒了酒。就是没有戒邪淫。不知道邪淫的恶报利害。真乃无明。自己还觉得断了对金钱的贪欲,还是一个比别人心性要高的人。

---------------

有一次,做了有关邪淫的梦。虽然说淫心只是现了一现,及时止住。没有纵淫。但第二天,我到一个常去的地方。从小超市出来,原来应该是出门向北边的路走。但我不知道怎么的,竟然顺着向西的路走了。虽然是旁边有拆迁的工地,天刚下完大雪,但也不至于走错路了呀。就在个居民小区里面。而且走了能有个

五、六分钟,才觉出来走的路不对。就是知道走的路不对以后,又走错一段路以后,才走出了迷路。走出来以后,看了一看,原来应该是出超市门向北走。我却正好向西走,转了一个大圈,走到超市南边去了。我的工作就是整天在市区、有时在市郊马路上工作。城市里的路,可以说比出租车司机还要熟。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来。真是犯了戒的惩罚。

推荐第9篇:佛法真实不虚

佛法真实不虚!

历史学中大家都学到过,释迦牟尼佛是放着太子和国王不做,为了究竟了解宇宙真相的、解决生老病死种种的苦而出家修行吃了种种苦,最后证道的。证道后,说过的话,被弟子记录下来,即成了佛经。2500年前,没有各种精密仪器,但佛经中记载的很多事例都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了。至今为止,佛陀所说的都是真实不虚的。 1.佛在《治禅病秘要经》及《正法念处经》中告诉我们说:人身是个虫巢,大别之,有八十种虫。佛不但说出各种虫的名字,而且描绘了它们的动作形态。《毘尼日用》中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佛观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虫。佛陀时代是没有显微镜的,佛陀、阿罗汉们用天眼就可以看到一钵水中有无量的微生物。微生物在佛经中被称作户虫、太末虫等。一钵水中有亿万的细菌; 2.佛讲地球是圆的,地球被佛陀称为“地圆”,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天圆地方,但佛经丝毫不含古代常识错误。佛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有十万万个太阳。现在用天文望远镜证明天空里所有密集的恒星,一个个都是太阳系。佛在《楞严经》上讲白月黑月,不说圆月缺月,包含了月球反射日光的道理。

佛教关于宇宙年龄的定量接近于科学。朱芾煌《法相辞典》中解释一大劫『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这样的话,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我们处于成、住、坏、空四大劫的住劫。成劫住劫总共134.384亿年。现代宇宙运用从最先进检测手段如荷兰天文学家通过测定钍和钕两种元素比例,测得宇宙年龄是120亿年。 爱因斯坦说过:“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物质和时间只是人们的错觉。”而佛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缘起性空,诸法无我。”

一九○五年,爱因斯坦(EINSTEIN)预测物质与能力可以互相转变,并认为极小的物质,可以变成极大的能力。他把物质和能的关系立出一个公式 EMC*C,E代表能,M代表物质,C代表光速,C就是光速的自乘,换句话说,物质乘光速自乘的数位,就是能。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即是说极小的物质可以转成庞大到惊人的能量。原子弹的爆炸,证明了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定律的正确性。确切地证实了物质和能可以互相转变的。更让人们惊奇地认识到,这就是佛早已开示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理。时间和空间都是一种错觉,可以相互转化。

3.佛在《修行道地经》《大宝积经》中描述了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从第一个到第38周,每周胎儿的发育情况,和现代科学一样。

4.佛在《华严经》里,陈述了这个宇宙的结构,是三千大千世界。而不是常人认为的地球中心论。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华严经》。科学家们用最现代化的天文望远镜,望出去100亿光年那样远,也还没有看到边。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因为宇宙空间太大了,用我们日常所用的公里来表示实在太小,所以就用光线跑一年那样长的距离做单位。光线一秒种就跑三十万公里,30万乘60秒乘60分再乘24小时再乘365天,这样远的距离就是一光年。(946,080,000万公里)。

一切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更小的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是由中间一个原子核和外面围绕它旋转的电子所组成,而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肉眼是看不见原子的。如果把原子放大到十层楼那样大,原子核也不过黄豆那么大,而电子呢,大约也就是一粒微尘那样大。十层大楼那么大的一个原子(放大了的),除了黄豆大的一个核,和一个或几个,或十几个微尘那样大的电子之外,就空空如也了。就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原子组成了空空的分子。就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分子组成了你眼睛看得见手能摸得著的各种物质,于是人们就以为这相世界是那样坚固,那样真实。

那么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核里有质子、中子等粒子。进一步把这些粒子再分就是所谓基本粒子,已经有300多种基本粒子了。再研究,这些基本粒子会互相变化……再研究下去,就没有了,不存在了——不是说全没有了,而是再分下去的那些粒子,‘寿命’太短了,通常只‘活’万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你刚看见它,它就不见了,这真是:万物本空,空而妙有!

也就是说:宇宙之大,大而无外,宇宙之小,小而无内。世尊二千五百年前的教导,已经为当代科学所证明。

在微观世界里,很多常识是不成立的。比如“无中可生有”,在一个相对真空的器皿中,我们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它的基本粒子产生了和增加了。这说明无中可生有,这所谓的“无”不是绝对的无,而是虚空的状态,其实就是“暗物质”(即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黑洞状态)。宇宙中暗物质是主要的,比我们通常能感应到的物质要多得多。这是科学证明的。而暗物质或者这些反物质的特性,是完全有悖于常识的。所以不要以个人思维去揣测这个宇宙规律。根据爱氏所讲:时间是假的,空间是假的。这也被科学所接受,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你怎么去思考?而霍金直接证明了,人类可以在超越光速的情况下,产生时间蔓延现象,就是说人类可以找到未来,可以回到过去。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论上,如果乘数倍于光速的飞机在太空飞行,时光同样能不流或倒流,看到过去世的种种事物,这种科学的时空概念,与佛家的时空体证,正复相符。 5.佛在2500年前就讲了,众生因为业报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法界。于是有了不同的维次空间。阿弥陀佛世界就是另外一个法界(维次空间)。我们生活在四维空间里,而佛说宇宙有无数维的空间,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五维到十一维的空间,而且科学也证明了从理论上更高维次的空间是存在的。美国科技应该是最高的,它的科学宣称:我们永远无法和另外维次空间的生命取得联系。因为我们的科技永远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的确是存在的。这就是说从维次空间和量子物理学的科学角度证明了极乐世界存在的依据。

6.再说轮回的科学证明。有关轮回转世的报导很多,有人研究由催眠之中,慢慢由现在往幼年催去,再往前催到出生时,然后再往前生去找。这种叫‘前世催眠法’,听说被催眠者在回到前世之前会经历一段‘光明期’,有人见白光,亦有人见红光或金光等,经历‘光明期’后,被催者才能被引导到前世中,说出他的身世,据说用这种方法有人说出前世后,再去查证,发现确有其事。

钟茂森教授有8个片子,从五个层面向人介绍百年来世界科学家证明因果轮回的案例。而这个视频现在还可以自己看,在全世界演讲,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做过这个演讲。现在统计到2005年,全世界有20万轮回学家(包括科学家 心理学家 通灵人士 医生等)。超过1000万人通过濒死体验知道了自己的前生。 中国现在还有两位转世的活人。一个是海南的唐江山。一个湖南的张四目。他们都能记起前生。而且可以得到印证,被前世的双亲和朋友认同。 7.舍利和肉身不坏。 九华山有15尊肉身菩萨,有的已经有1000年,广东韶关有六祖慧能肉身,六祖开元二年(713年)圆寂,至今有了1300多年,肉身不坏。

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著佛经的正确。兹再举新近出现的两则此类事例: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乐莫寺的堪布阿琼上师,于1998年8月29日下午两点,身体无恙,手持佛珠,吉祥卧式,口诵六字真言,安详而逝。当天傍晚七时,弟子们按照藏传佛教处理大德法体的仪式脱去上师的衣服,准备覆盖法衣,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上师全身上下,衰老的皱纹已消失不见,皮肤完全变为

七、八岁孩童一般,白红细嫩,根本就不是生前老态龙钟之身。8月30日早晨,侍者到上师禅房供灯,发现法衣下的躯体缩小了许多。以后,躯体一天比一天缩小,弟子们不知所措。七天过去了,第八天早晨,上师的亲属赤诚加措、根桑朗加和一个小喇嘛,以及洛桑宁扎、索朗加措、仁青才让等三名侍者,一共六人到屋里,拉开床上的法衣,大家顿时目瞪口呆,床上空空如也,甚至连一根毫毛也没有。就这样,一个完整的血肉之躯,一未入天,二未入地,在人们身边,完全虹化了。当地的罗布卓玛母子五人,曾看见扁平形的五色彩虹由上师屋顶伸没空中。后来还有许多人看到这一景象。贡波吉等很多人看见从上师禅房两侧,发

推荐第10篇:佛法名言汇总

1、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2、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3、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4、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5、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6、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7、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8、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9、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10、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1、智者善植因果。

12、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13、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14、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15、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16、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7、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18、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19、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2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21、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22、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23、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24、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25、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7、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28、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29、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30、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31、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32、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33、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34、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35、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第11篇:佛法与科学

佛法与科学

作者:广超

发布时间:2010-02-26 来源:《网海莲舟》

今天,我们来谈谈“佛法与科学”。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从佛教的观点来说,科学是人类以有限的能力,观察后所得到的结论。根据佛法,人类的能力之所以有限是因为人类有某种障碍,在佛教称为“所知障”。所知是所知道的东西,障是有障碍。就是这个“所知障”限制了我们对世间观察的准确性。

若以现在的观点来看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科学,我们就会说他们的科学已经落伍了。那什么叫科学落伍呢?所谓科学落伍,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子才是最科学的,到了以后也不是了。也就是说科学不是永远对的,而一个接受科学的人,应该先接受这点。

举一个例子来说,关于光线的理论在科学里曾经有过一个很大的转变。在爱因斯坦(Einstein)发现相对论(Relativity)以前,人类认为光是走直线的。但是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以后,却说因为有地心吸引力(Gravitational Force)等的影响,光线会弯曲,而不一定是直的。

爱因斯坦发表了这个理论后,有些人不能接受,因为他是用数学证明出来的。但是后来通过观察星辰的运转证明了他的理论是对的。太阳系(Solar System)里有颗土星,这土星有个卫星(Satellite)绕着它旋转。根据他的推测,当这个卫星还被土星遮住的时候,人们就应该看到它了。那是因为从这个卫星发射出去的光被地心吸引力弯曲了。后来人们利用高能的天文望远镜证明了这件事实。

所以说科学是我们以有限的能力所得到的结论罢了。

这个结论在当时的情况底下是对的,以后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对科学需要有这样的一种认识态度。我们不应该迷信科学。很多人迷信某一种宗教,包括迷信佛教,也有很多人迷信“科学教”。科学教他的东西他都信,都认为一定是对的,这就是迷信科学。

当我们对一个东西真正搞清楚了,在你的知识能力范围里认为没有错了,你相信它,那以佛法来说,这不是迷信。但是你的知识范围里面,所知道的可能是一种错误,这就是佛法所谓的“所知障”。这障碍使你没有能力更进一步超越你所知道的。

许多人都认为科学的理论是第一的,什么都要用科学来判断对与不对。若以一个佛教徒的观点来看,他会说佛法才是对的,应该以佛法来判断科学对与不对。那么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我们先以科学的角度来看佛法。佛法里面谈到很多的道理和现象。如果以科学来看佛法,我们就需要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佛经里所讲的某些东西超越你的能力,你不能因为科学没有说,你就先否定它。你只能说科学还没有办法解释,可暂时保留。你不能因为科学无法证明,就说它错,不然这就是迷信。

比方说,佛经里有这样的记载,说时间可以变长缩短。有一部经叫《维摩诘经》,这部经里说有一些菩萨,他们有神通,能使时间加长缩短,你说科学吗?有些人认为那是神话,但是现在科学却证明可以。当一艘太空船,以快到接近光的速度行驶的时候,时间就会转变了。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所提到的时间可长可短。这不是很科学吗?但是当你没有学到相对论的时候,你不了解这件事,就会认为乱说,时间怎么会变呢?

同样的,佛法有生死轮回的说法,即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过去这说法被科学否定,现在却开始接受了。外国已经有很多间大学在研究这个课题。他们把它叫做灵魂学或灵学。

其实科学最大的毛病在那里呢?科学最大的毛病出在从事研究跟实践的是不同的人。比方说某某人有能力做到一些现象,但是他却没有去研究,而那些所谓科学家,就想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那个现象。譬如一个运动员,他赛跑第一,其他人就专门研究他的赛跑技巧,但是他们自己却永远不能跑第一。科学家往往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在脑袋里构思做研究,可是他们本身却做不到,这就是科学家最大的一个毛病。

那么科学为什么会有这个毛病呢?因为科学家在从事研究的时候,为了获得超越人的能力所能得到的讯息(Information),就得依靠种种仪器的帮助。但是就是这个科学态度使得人退化。怎样讲使人退化呢?根据佛法,人原本有很多能力,但是因为迷于应用种种的物质,不懂发展自己的本能,所以就退化了。

我们应尽量运用自己的本能,因为根据佛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拥有跟佛一样的神通自在。由于我们没有加以训练怎么去运用它,在佛教称为修行,结果我们就失去了一些本能。

科学家都犯上了一个毛病,那就是过于依赖仪器的帮助。近代有一类科学家,他们发现人类有很多的能力超越科学所能够解释的,他们就专门研究这类现象。在中国,他们把这种能力称为特异功能。

我举个例子,在中国北京科学院,有一个人拿着一瓶药丸,在手中搓一搓,一颗药丸就会从瓶子里面掉出来。其他人打开瓶子数一下,果然少了一颗药丸。接着他把那颗药丸,往那个瓶子一按,药丸就进去了。科学家都傻了。这个现象恐怕是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科学家就把它叫做“心灵至动”。但是有什么用呢?他又做不到。他只不过是在把他所看到的现象讲出来,给个名称罢了。至于解释呢,他是一窍不通。

再来说,有一个人拿了一张卡片,叫那些科学家在上面签名。然后,他把那卡片放在口内咀嚼到碎烂了,再吐出来,搓成药丸的形状。过后他说要将这个纸团还回那张卡片给他们。谁相信?结果那个人用手搓一下,一张卡片就出来了,而且上面的签名全还在。那么你说科学怎么解释呢? 刚才我提到现代科学家在研究生死轮回的事。他们收集资料,记载各种生死轮回的现象。有些记载人死后的情况,有些记载某个人在转世后,述说他前世的事情。这类由科学家亲自记载的书证明了佛教所讲的生死轮回。但是若一个科学家不深入研究佛经里所讲的生死轮回就一口否定,那么这个科学家就是迷信科学。所以不要以为科学永远是对的,而一口否定不符合科学的说法。你不去了解,不去深入探讨,这样就否定,这种人是最迷信科学的人。

我们来看佛教里面讲的种种现象。根据佛教,我们人类这个世界只是无数个世界的其中一个罢了。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人在居住。这个跟现在的科学所谓外星人的说法是一样的。

佛经有提到这个世界是怎样慢慢形成又会怎样慢慢毁坏。当这个世界形成的时候,是没有人类的。是后来才慢慢有人类在这个世界居住。当你看到这类超越你所能理解的经典时,就先一口否定,那你就是迷信。

再来,佛经里曾说过,佛观一杯水,有八万四千虫。也就是说佛用他的一双眼睛看一杯水,就能看到里面有很多的细菌。一杯水里面有八万四千虫是形容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生命。这说明了佛能够直接用他的眼睛看到水中的细菌。

又有一部经典说,佛有一位弟子叫做阿那律,是一个阿罗汉。他看世间好象看手掌上的一个水果一样。这就有如一个人登上月球看着地球一样。他凭什么这样说?

他不需要用任何仪器,而直接以他的能力去观察。这种超人的能力在佛教叫做神通。那我们为什么没有这种能力呢?那是因为我们有种种障碍,使我们没有办法启发这些神通。

在中国,他们研究一个人只要打坐、练气功,就能激发出这种能力。佛教里也说,如果一个人修禅定,就能够产生神通。为什么呢?这道理是很简单,很科学的。根据佛法,众生的心本来是能够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你一出生你就执着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种种现象,一直迷惑于现前所接触的东西。结果你的能力就被限制和约束着,使到你的思想乃至你的一切无法超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范围。当一个人修禅定的时候,就会不再执着他所看,所听和所接触的一切,而本身的潜能就能慢慢地发挥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神通了。

所以说,我们人类本来有很多的能力。但是因为我们迷惑我们眼看耳听的种种事物,使到我们失去了这种种的能力。这就如一个人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一样。他迷惑于荧幕上光影的变化而产生喜怒哀乐,却不知道这么做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人在世间也是如此。

我这么说是否在否定科学呢?并不是的,而是要告诉你们,科学是人用他的感官和仪器,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所得到的结论和知识罢了。超出他能力所及的,就说是违反科学,这种态度将使人没有办法进步。他应该认识到有很多现象是科学还不能解释的。一个研究科学的人必须接受这一点。

现在有许多关于外星人的影片,有些提到外星人如何来到地球,并且教导人类许多知识。同样的,人间有很多东西我们人类还不懂。有些人通过修行,激发了一些超能力,再把他所体会到的讲出来,教其他不懂的人。比方说,现在的科学相信我们的身体有经脉,也承认了针灸。但是这些经络穴位都是眼睛看不到,手也摸不到的东西。不过,那些有打坐练气功的人,却能慢慢地感觉到这些东西。根据佛法,当一个人打坐、坐禅、静坐,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甚至能够观察自己的内脏和血液的流动。那么这是不是科学呢?其实这也是科学的。

研究科学往往逃不了眼睛和耳朵。例如当你用望远镜观看天体,你还是在用你的眼睛观察,对不对?根据佛法,当一个人打坐,修练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的骨头和内脏。而练气功的人,他们能够感觉到气在身体运转,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当一个人用这种方式去得到他的知识,他是用他的能力直接观察到,不是凭推理的。如果科学家要从事研究,就必需借助仪器,若要通过感官来观察并发现人的身体有气脉在作用,这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所以你说什么是科学呢?说穿了还是那句话:科学只是在人类能力的范围里面所得到的知识罢了。

释迦牟尼佛具足各方面的能力,他把对这世界所觉悟、所知道的现象告诉我们,这是否非科学的呢?把亲身验证到的东西说出来是绝对符合科学的,除非那是凭空捏造,或是出自个人的思想和推理。因此,我们看佛经时要弄清楚,凡是佛经上所讲的一些科学没办法证明的东西,你只能说那超越现在科学的能力,我们还无法证实,却不能说那是迷信。比方说,佛经里面提到世间有鬼;从前的科学家认为有鬼的说法是迷信,但是现在的科学家也在研究鬼了。而鬼实际上是有的,只是你没有办法看到罢了,但有些人却能够看到啊!根据佛法,鬼很难自己找到吃的,要靠人供给。我们人布施给它,它才有饭吃,那是不是很迷信呢?不是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人亲眼看到。

根据佛法,所谓的科学应该通过三种方法来印证,在佛法里面叫做“量”。实际上佛法是很科学的。佛在经典里面有提到我们怎样能得到正确的知识。他说获得的知识有三种:

一、现量:这是你亲身现前所体验到的,你认为没有错误而得到的知识;用这种方式而获得的知识叫做“现量”。

二、比量:当你用现量所得到的知识还没有办法得到结论时,便通过推理去寻求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的知识叫做“比量”。

三、圣言量:圣言就是指圣人所讲的道理。他们的能力超越我们,所讲的道理都是可信的;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知识叫做“圣言量”。

但是现在的科学家,他们只相信现量和比量所获得的知识,他们不信圣言量。但是他们对那些曾研究出一些结论的科学家所讲的话,却是深信不疑;其实这样也是通过圣言量来获得知识。比方说,爱因斯坦说光是能走曲线的,你看到了吗?没看到,但你相信,对吗?那就是因为你把他当做圣言量,你认为他不会骗你,他讲的话是值得相信的。其实我们人类自古以来,一般人,包括科学家,都是用这种方式得到知识的。

因此当佛经记载了一些事实,我们没能力知道是非对错时,我们只能把它当做是一个圣言量,目前没办法证实罢了。我们需要用这样的“科学态度”来看待佛法。

现在让我们用佛法来看科学。根据佛法,我们人类因为过去的种种因果,形成了现在的身心。我们现在身心所具备的能力就局限了我们的知识范围,所以有很多东西我们没办法知道。一旦我们转换了另一个身心,我们又会具有其他的能力了。例如,火箭炮飞行时所发出来的声音我们人类听不到,狗却听得到,它就吠起来,也就是说狗有某些方面的能力超越我们人类。在这个世间,有很多动物的能力超越我们人类。它们只是思想上比我们差,但它们的触觉和感觉能力不一定输给人类。佛法里面说甚至有些动物,它们也懂得修行,可能修得比我们人类还好。人类自命是高等动物,但是不等于说没有其他动物能够强过我们。只是我们人类不知道罢了。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这道理是很简单的。比方说,你现在去买一些鱼,然后放在鱼缸里养。过了一些日子,这些鱼生了小鱼,那么这些小鱼就只知道你的家,它的世界就是你的家罢了。它们就好比中国的一句成语所形容的“井底之蛙”,对吗?

我们人类也是一样。根据佛法,我们众生是井底之蛙,有很多很多东西我们没办法知道。那为什么我们没能力知道呢?佛法说有几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所知障”,一是“烦恼障”。

所谓“所知障”就是说你现前的能力障碍着你,使你没办法知道。而所谓“烦恼障”,就是你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使你没办法知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上一节数学课时,假设有一个人,他爱上了另一班的同学。那么,他在上课时就整天想着她,上课时老师讲些什么他弄不清楚,对不对?这就使到他的学习能力降低了,这就是所谓的烦恼障。 我们人类有很多的贪、嗔、痴烦恼在障碍着我们,使到我们有很多东西没有能力知道。因此根据佛法,你要知道更多的东西,就得先清理你的烦恼。接着,你必须将你现前所得的知识丢掉,如果你一直运用现前所得的知识,那你就有所知障。因为你的所知就在你原本的范围里,用来用去也在这个范围里,如果丢不掉,你就永远只是知道那套学说罢了。那丢掉了怎么办呢?根据佛法,当你丢得干干净净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把这个世间看得更清楚,那时候你看东西就会有另一个层次的认识;这就叫做修行。所以说,修行本来就是很科学的。比方说,你有很严重的贪心,要怎么克服呢?

佛教说应该从布施开始。起初别人向你讨东西,你给他一毛钱。他第二次讨时,你还是给他一毛钱。当你觉得布施一毛钱对你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时,那么你就可以慢慢地增加布施的数目,两毛,五毛,一块钱的布施,以后你就不会那么贪心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方法,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

其实佛法所讲的一切,完全都符合科学。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不要随便听信别人讲的,也不要因为那个人的权威而相信;也不要因为别人一个传一个,传了大家都在说,你就相信。”你必须自己去体验,通过佛教的三种量来印证。你认为正确,你才接受。如果没有通过这三种量,你就接受或反对,那你就是迷信的人。反对其实也是迷信。这怎么说呢?比如你家里,妈妈或婆婆在那里拜神,你极力反对,你也是迷信。她迷信在拜,你迷信在反对,你根本不知道她在搞什么。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她为什么对某个神这样尊敬,原因可能有好几个。例如:可能她到一间神庙去,神庙里的乩童向她说种种事情,结果很灵验,她就相信起那个神,然后她就回家拜。你没有经历过,就否定她的信仰,这样做你就对吗?其实你也是错的。因为她曾有一些事实的东西证实给她看,她才相信有值得信的一面,而你只看到她在那里拜拜罢了。同样的,如果一个佛教徒每天拜佛,而你是信科学的,你会觉得拜那个木头来做什么?在还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的时候,你这样说他,那你是什么?你是在迷信科学。 至于圣言量,你凭什么相信某某人讲的东西都是圣言量?那是因为你相信他讲的话从来都没有错。那什么人值得你相信而从来没有错呢?当然,佛教徒说是释迦牟尼佛,基督教徒说是谁呢?上帝?错!上帝从来没有跟人说过话,你们错了。他们所相信的圣言量从那里来呢?是相信耶稣说的,相信圣经里记载的,相信他们的先知说的。这些先知是什么呢?他们跟某种神灵界接触,把所得到的东西写下来。在我们佛教,我们就相信佛所说的是圣言量。为什么我们这么相信呢?那就有几个原因了。

根据佛法,在这个世间,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你相信他所说的一切,完全是对的。

(一)这个人必须没有烦恼,也就是没有烦恼障。

(二)他必须没有所知障,也就是说,他想知道什么,他就能够知道。

根据佛法众生是可以有这种能力的,是可以没有所知障,我们佛教徒相信佛没有烦恼遮盖住他,也就是说佛有智慧现前,没有所知障,所以他讲的我们都可以相信。

佛教里面说,有些人通过修行,解脱烦恼了,而证得阿罗汉果。他讲的都可以信吗?根据佛法,这是不一定的。阿罗汉有时候也会讲错的。佛经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佛有两个大弟子,一个目连尊者,一个舍利弗尊者。他们两个人各别收了一个徒弟,并教他们修行不同的法门,结果两个人都教错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两个人应该修什么法门,这是他们的所知障。还有很多东西阿罗汉是不知道的。如果你以为他们没有了烦恼,他们的话是一定对的,那你就错了。

不要以为一个人证了阿罗汉果就什么都会,绝对没有这回事的,所以我们要弄清楚一个人的智慧,他的能力是否受到了各种限制,而佛教认为最严重就是这个烦恼障和所知障。 至于佛法,以我们佛教徒的眼光来看,全都是由智慧所讲出来的道埋。你可以凭你的智慧判断对在那里,错在那里。不像某些宗教,他说你要相信他,你就得救,佛教并不是这样。佛在教导某一位众生时,若他的智慧不够,能力不够,佛劝他信就好了。就是说他没有能力通过现量跟比量来衡量佛法,只好依靠圣言量。这是佛教导众生的时候,针对某一个众生在没有办法之下所用的法门。

我们看佛经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白佛向不同的众生讲不同的佛法。我们众生有种种烦恼,所以佛就必须讲不同的法门。佛法就像一种药可以对治我们种种烦恼之病。佛法说病药对治,不是病治药,也不是药治病。

其实你们如果有研究化学,病与药是互相克制着对方,不是吗?当你身上有不平衡的地方,你会感到不舒服,但当综合了你就没事了,这就是佛法说的病药相治。

谈佛法与科学就是要让你们认识到要以怎么样的科学态度来看待佛法,不要用迷信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佛教,这是很大的损失。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的能力所不解的,如果你相信圣言量,你便得到了这些知识,对你是很有益的。但是若你一定要用比量或现量来衡量这些知识,而你又做不到,那你就会损失了许多有益的知识。

举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如果一个人跟你说打坐了身体会有气在走,你说怎么会有?气是什么鬼东西?然后你就不愿意去尝试。你不去尝试,你就永远无法体验到这个气在体内的运行,你就永远不信。但是如果有一个练气功人,气很强能够把你推倒,那怎样呢?你就佩服他了!为什么?因为你用现量证实了,那时你才肯去学。

所以我们不要一直以自己的能力为准则,认为我们的能力所知的我们才接受,能力所不知的我们就不接受,这是一种损失。 我们在这个世间,要相信有一些人,在某一些地方超越我们,如果他讲的话值得相信,你应该接受。刚才我说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一个圣人。根据佛法,佛没有过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口、意无失。他将他所觉悟的一切告诉众生,而他抛弃他的一切来利益众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真正觉悟到这个世间的真理,他过去世的因果使他今生能够这样做到。他把所觉悟到的讲出来,让众生朝着他同样的路去修道,去觉悟。用佛法来讲是修道觉悟,以科学来讲就是照科学去实践。前人实践过的,你照实践罢了,不过这些实践被人讲成宗教。

佛法一点也不迷信,一个人如果学了佛法,他看这世间的事物会更深一层。为什么呢?因为他将看到自己。怎么说看到自己呢?比方说,你们可能有听过这样的故事,爱迪生在读小学的时候,问他的老师,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那老师骂他笨蛋。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呢?很多人都没想过,其实一加一等于二是近五十年来数学家才能解决的问题,你们知道吗?五十年前的科学家,数学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爱迪生很聪明,他早就看到了,一有多大?到底一有多大?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这些我们从没有质问过,是不是?在佛法里,佛说你该观察自己,人家讲这个是这样一回事,你就应该观察看看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有深入学习佛法,你就会看到它独特的一面了。根据佛法,世间的一切是人类命名的。这个叫一,那个叫一,这个“一”跟那个“一”放在一起就叫二。这是个很简单的比喻。但是里面所牵涉到的道理是很复杂的。所以我们人类整天说一定要事实证明,但是人类是最不现实的,一加一等于二,我们却从不追究。

整个世间宇宙的一切,在佛法里面都有深入地说明,这是因为佛有全知的智慧。哪一个人能够将一切的东西讲得清清楚楚,这是很了不得的。

你们看佛经,要去探讨释迦牟尼佛讲的道理有没有错。我以前是信“科学教”的,后来看了佛经,却找不到释迦牟尼佛的错误,反而是发现很多科学家的错误。结果我就信了我原本以为是“迷信”的佛教!

现时代,如果你想让修行尽快进入轨道,少走弯路,不受人蛊惑、不落入偏执当中,最稳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深入地研习《法华》、《楞严》《金刚》、《起信》等经论,并经常地诵习《地藏经》和《普门品》。

第12篇:《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

末学从2006年开始接触《弟子规》,由《弟子规》而入佛法,专修净土法门,在不断的修学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弟子规》是我们做人和学佛的基础。没有这个根,佛法修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成就。佛云: “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师长告诉我们:中国过去的修行人不学小乘,之所以能够契入大乘,是因为古代的读书人都有深厚的儒、道的基础,而儒、道之学足以替代小乘。我们修学多年仍然不得其门而入,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弟子规》是儒学的基础,也是大乘佛法的基础。

末学最近有幸参加当地暑期《幸福人生(弟子规)讲座》义工,落实《弟子规》的教诲,略略体会到《弟子规》就是佛法修学,与“三学”、“六度”、“三福”、“六和”、“普贤十愿”无二无别。例如:为学员叠被子这样一件小事,细细琢磨竟然也是修“菩萨六度”:真诚为人服务的心行是“布施”;按照一定的方法,循规蹈矩,叠成标准的“豆腐块”是“持戒”;每天要重复很多遍,不厌其烦,极有耐心去做是“忍辱”;一次比一次叠得更快、更好是“精进”; 叠被子的整个过程中,心地清净(外不著相、内不动心)是“禅定”;悟到“叠被子”也是修行、无一法不是佛法,好像“智慧”也开显了一点。

以下末学按照“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次序谈谈个人修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入则孝

末学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的缘故,与父母及兄弟姊妹之间产生了极深的隔阂,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几乎不往来。现在才明白是“养不教”的结果。父母没有教导我们孝弟的道理,也没有为我们作出孝亲及兄友弟恭的榜样。“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也不能怪罪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教导过(圣教衰落都一个多世纪了!末学今日能够听闻圣贤教诲,何止三生有幸?)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孝”既是儒家成圣成贤的根本,也是佛家圆满成佛的根本。古圣先贤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末学现在知道:自己一切不顺皆因不孝,修学没有功夫也因没有力行孝道。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亲憎我,孝方贤”。目前,在自己力行孝道的过程中,逐渐化解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重新找到了一些“父子有亲”、“知恩报恩”的踏实感。

出则弟

“兄弟睦,孝在中”。与兄弟姐妹不能和睦相处也是不孝。《幸福人生(弟子规)讲座》期间,我劝导哥哥姐姐和他们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大姐和侄儿参加学习并明显受益了,证明至诚是能感通的。虽然兄弟姐妹之间的坚冰完全消融尚待时日,但末学庆幸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多因财物及言语不能相让。因此“菩萨六度”修“布施、忍辱”;“四摄法”修“布施、爱语”。末学从事医务工作,面对来自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以前感觉压力挺大,今天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心态面对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警醒自己顺境不起贪著,逆境不生嗔恚,历事练心,久而久之心态慢慢变得平和些了,恭敬心也能生起来了。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末学业习深重,一直不能克服昏沉懈怠的毛病,非常惭愧!

“晨必盥,兼漱口„„入虚室,如有人”。是恭敬心的体现,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对一切人与事物的恭敬。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做事慌张,畏难懈怠正是我的毛病,许多事因此做错了,有些事虽做了却不能善始善终。末学深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此悠悠放任,何时成就道业?忏悔!

《无量寿经》中的善护三业, “善护口业”放在第一,口业最易造作。“话说多,不如少”,作为念佛人,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冷静观察,当我们起心动念想说什么时,许多妄想分别执著夹杂其中,心已经不清净了。真是“出口动手便错”。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都是教导我们谨言慎行,勿造新殃,否则无意之间会造成许多修行的障碍。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无论善人、恶人都是我们的好老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学生只有我一人 ,一切人都是佛菩萨示现教导我们。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学佛贵在知过能改,不但行为不能再犯,起心动念处也要时时检点。如果知过不改,还要掩过饰非,那是罪上加罪,根本不是学佛。

泛爱众

师长教导我们放下十六个字(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尘、贪嗔痴慢),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众生与我本是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一切众生就是为自己。

修行重在修心。“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体现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与“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是从存心处区别。劝善与规过是为利益他人,而揭短与说私却是存心不善。“将加人,先问己”、“恩欲报,怨欲忘”,莫不体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心。

亲仁

有缘听闻佛法,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有幸遇到净土法门,更是稀有难逢。“能亲仁,无限好”。末学今日有幸得人身、闻佛法,愿时时与仁者(圣贤佛菩萨)为友,依靠他们的教诲,断恶修善,以期“德日进,过日少”,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亲仁”则必亲“小人”。烦恼习气是自己无始劫来形影不离亲近的恶友,害我们在六道三途生死流转、苦不堪言,真正是“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佛法讲“解行相应 ”,解帮助行,行帮助解。学佛要老实真干,故“力行”是关键。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师长教导我们读经就是戒定慧齐修。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整个佛法修学要想成就,必须“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是对一切事物的恭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不读圣贤书则不懂做人,邪知邪见还会染污自己的清净心。古人云:“宁可终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不仅世间邪知邪见之书要摒而勿视,即使佛书也不可博而杂,末学决心抱定一部《无量寿经》,先读三千遍再说。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师长教导我们“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末学相信只要“老实、听话、真干”,循着佛陀指引的目标和方向,仰赖师长一生修学的经验,道业一定会有成就的!

以上是末学学习《与佛法的修学》之修学报告,祈请老师批评指正!

第13篇:佛法并非是思想学

佛法并非是思想学、哲学,也不是心理学,所谓研究佛教思想学、哲学的任何人都是门外汉或者说是迷了的人用自己的妄心去靠量的假象,因为他们是在用妄心,而非用清净心,更远远比不上修行的高增大德。象智远、慧能等等历代祖师。因果是最客观实际的,现在科学研究都是在遵循着有因必有果的客观事实规律,只是科学研究受人的妄心干扰无量之多,因此非常受限制,看到的也就是宇宙大千世界的一丝毫毛大小。因果轮回在智慧的年代包括老子、孔子、唐朝、哪怕是晚清时代,都是至真不变、惠及众生的生命指导。所以中华老祖先、老一辈都对因果报应深信不疑,信是首要,下来就是愿、行,然后就能“解”,解:通过皈依佛法,人生问题迎韧而解。

能晓得以上佛法的智慧,每人的人生因果我就不多说,自己自然能明了,自然会皈依修行,自然能知真实智慧。

因此妈妈的表象是疾病,实际是业果,归根到底是心所起的因,上次君怡所放的关于病从何来录音讲法,最简单明了最实际有效不过了,可惜迷妄多的人肯定会比迷妄少的人更难听进去,也更难相信,然万事随缘,佛法普及也是随缘的,强加了反而引起别人误解。

第14篇:还原最原始佛法

还原最原始,最真实的佛法,用佛陀当年还不能使用的一些概念诠释佛法给有缘人作者:不要穷得瑟发表日期:2011-5-20 13:36:00

首先说明,我是个无宗教信仰的人,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对唯物,唯心我也都持怀疑态度,对佛理的研究也只是喜爱,这可能是造成我可以发这样一篇帖子的原因。而我在很多论坛,书籍中却发现,真正对佛法的理解有科学精神的简直凤毛麟角。对佛法理解的越深,越感觉世人对佛法的误解越深。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客观的看待佛法,他们学佛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期望从中找到自己臆想的,带有某种宗教色彩的信仰而已。

在阐述我的看法之前,我想强调以下几点,这可能会打击一片人,但我只想说,你支持也好,不支持也好,这篇文章是只写有缘理解的人。有质疑和谩骂的,以及胡乱宣扬宗教教义刷屏的,恕我概不回复。

1、很多学佛的人本身就对佛的理解偏离了十万八千里。你不要说别人谤佛,先谤佛的就是你自己。

2、神棍也不要在这里卖弄你那些肤浅的东西来为佛辩护,你的做法不但没有为佛辩护,甚至还是在给佛抹黑。什么咒语啊,十方世界啊,有多远赶紧走多远。

3、神秘主义者可以歇歇了,装神弄鬼的语气,只会暴露你更多的无知,真正的佛与你那些yy的东西八杆子打不到边。试图把佛教,道教,哲学,物理,科学混在一起,然后自我YY出一套宇宙终极理论的人可以回家洗洗睡觉了。

4、打着佛教旗号,欺世盗名,骗人骗钱的蠢猪们,你们比那些诽谤佛的人更加可恶。

5、很多人对佛教的理解也都是建立在后人歪曲了的佛教历史上。虽然很多论据是成立的,但却与真正的佛毫不相干。

6、其实"佛教"这两个字,是让人误会太深的词。即使是季羡林的《佛教十五题》里也免不了诸多的偏见。甚至很多国内国外的知名佛教大师也是满嘴鬼啊,神啊,报应啊,上天堂啊,下地域什么的,非常令人失望。

看到这里,你先不要急着发言,耐心看完我下面所说的,再发表你的观点不迟。

不管对佛教是污蔑,还是信奉,其实都违反释迦牟尼的最初的原始思想。这个问题从佛灭度百年就已经开始有点偏离了。从佛教分“上座部”和“大众部”开始,佛意就已经开始有被曲解的趋向。从我个人的观点看,释迦牟尼的思想,佛义根本就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也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释迦摩尼是个传播宗教宗教头子,更是与神话扯不上任何的关系。我这样一说,有些人就会糊涂了,这没什么,继续看我后面所说。佛法并不是哲学,也不是一种理论,他只是引导人走向世间真相的一种方法。而这个方法的依托核心是语言并不能够完全解释的“轮回说和因果论”(非常反感一些知名大师宣扬报应轮回,恶鬼,地狱天堂的说法),某些人抓着因果轮回,就开始想象,因果轮回是什么样子,执念于这些释迦牟尼本身不愿细谈的问题, 而自己想当然的去理解因果轮回,用一种连三岁小孩都能幻像出来的情景去描述因果轮回,实在是愚蠢至极。我看过很多高僧大德的人,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业报,果报,地狱天堂的理论和景象,而全然忘记了佛教最根本和最基础的教义,试图用恐吓,害怕,诅咒来使人们信佛,供佛。殊不知,这不但不会对宣扬佛法有任何好处,甚至还会给佛法带来对立面,使佛法更加迅

速的消亡,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所说的人类的愚痴。正法不会在世间流传很长的原因了。有人说,你不信因果轮回,你就根本不了解佛教的核心,那我告诉你,你太信因果轮回一样是不了解佛教的核心,因果轮回到底是什么样子,不是要你去凭空武断的解释它,否则这和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两样呢?如果有人和我讨论因果轮回,恕本人概不回答。

释迦摩尼强调的是实证与实践,这与现代人单纯的认为佛教是一种信仰,大相径庭。释迦牟尼本人从未说过要相佛陀是神,这样的话。释迦牟尼在灭度前曾经告诫出家人,他不是别人的领袖,其他人也不能把他作为精神的依托,这样对于理解佛法毫无用处。甚至对于他本人说过的言语,也希望出家人能够进行审视。而这些话却被众多的佛教信仰者们集体选择性失明。

佛法中说,无常即苦,很多人把"苦"这个字狭隘的理解为"痛苦",这是错误 的。人类发明的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字注定是不能把一切思想表述完整的。释迦牟尼说人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而又说:"人生无常,无常即苦"。 是不是很矛盾?既然释迦摩尼承认人类有“乐受”,那又为什么把“乐受”归于“苦”里呢?这就是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别人也要审视他所说的话的原因。因为此“苦”非彼“苦”,前一个苦与后一个苦,完全不是一个层面意义上的,在巴利语原始佛教中对“苦”字的解释也是试图从三个方面去审度的“一般的,变易的与因缘和合的”,而个人理解,进一步的解释就是动态的“五蕴执取”和“欲贪的过程”。无常之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苦,比如吸毒的人,在吸毒的瞬间是快乐的,而这种“乐受”却是短暂的,乐受的本身其实就是苦,这种苦并不一定是感受,而是一种概念。再比如我们被一件事情所感动,盲目去追求一种理想,这过程是苦,但苦中却有乐,“苦受”仍然存在,虽然有乐受,但整个过程确实是苦的,是“五蕴执取”和“欲贪的过程”。人类的文明发展也是一种苦,说白了文明其实就是人类欲望推动的结果,但文明却又需要给这种欲贪扣上枷锁。在这种永恒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间不断的变换中,不变的是五蕴执取和欲贪的执取。释迦牟尼很可能是人类中最早发现自身悖论并超越此悖论的伟人。只是他不是用哲学去凭空思考而得到这种智慧的,这种智慧也无法用思考得来,而是通过实证发现了事实的真相。人类的愚蠢在于,用已知去解释未知,这是思维的线性递增,就像盖楼,楼再高, 都是砖堆砌的,一层一层累积出来的,从根本上说永远都是用已知在解释已知。不论这已知有多庞大复杂,始终是已知,而真正的未知却永远都是未知,就像楼盖的再高,再大,再漂亮,也永远不可能知道天有多么广阔一样。而把已知无限放大后,已知最终的定义却是无限的未知,这时候悖论就出现了。人类的思想就永远在"已知"与"已知是不可知"的悖论思想里打转而出不来。人的思想是建立在对已知事物的感知之上,但“已知”本身却又是“未知”,所以,你又感觉似乎思想里“未知”更多一些。这不是什么二元对立的辩证产物,这两者只是同一个概念,不分彼此,如果将两者割裂看待,人就会限于愚痴而被困于一念。所有的事物都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你说“是”也好,你说“不是”也好,其实最终都离不开把你自己的思想推向“无知”。而文字与语言的表述,永远都会产生偏见,就像我现在写的这些,仍然会因不同人的理解而产生不同的偏见。只要你的思维还是建立在已知之上,那就永远不可能了解未知的事物,所以释迦牟尼涅磐前说自己终身未说一法,他不希望别人因为是佛所说的话就不加审视的执着于这些话,这样无益于对佛法的理解。中国的老子也是悟到了这个层次的人,道德经中有很多模棱两可的话,也是被语言局限之后产生的结果。

有一次,佛陀取了几片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几片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林中的叶子多?”。弟子们:“世尊,你手中只有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多得不可胜数。”

佛陀:“同样,我所知的法如同尸合婆林中的叶子,而我已经告诉你们的如同我手中的叶子,只有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有很多!而我为什么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他们没有用处,不能引导人证得涅槃。这就是我没有说那些法的原因。”

因此,斯里兰卡著名的佛教学者jayatilleak说:“并不是因为某些事佛陀不知道,而是因为语言的限制,佛陀无法将那超越感官的境界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 佛陀手中的叶子很少,叶子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而是导向真相的钥匙,佛陀的法,只是一只指向月亮的手指,佛陀的目的不是要人去信仰和关注这个手指,而是顺着手指看到天空的月亮。我认为,释迦摩尼终身只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告诉你世界是虚幻不实的,无常的”;第二件事是“教导你如何去做,才能达到真理的彼岸”,就这么简单。

其他不多说了,我试图用语言来把佛法的内容说的准确点,这可能本身就是个错误,但如果我不说,也仍然是个错误。所以我在两个错误中选择了一个错误,仅此而已。大家也许会说,既然你这么看重佛法,为什么又说自己没有信仰呢?这个要谈到佛陀说法的目的,佛陀说法只是为了渡有缘人,佛陀并不指望此法能拯救世界,也不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佛法,与其说佛陀说法是有目的的,不如说佛陀说法只是顺其自然,根本没有目的。就和中国的老子一样,老子也是悟到了这层境界,所以老子说“顺其自然”,就是不能有固定的目的,而世人总喜欢把事物先套一个框框,再让自己往里跳。这里顺便强调一下,老子说的“顺其自然”和“随波逐流”是两个概念,而“顺其自然”本身的含义实在太深了。所以有没有信仰并不重要,只是每个人需要走在属于自己的实证的路上,你不亲身体验到,亲身了解到,亲身感悟到,就不要相信那个东西的存在。包括我自己实证理解的东西,你有怀疑,仍然可以继续思考,直到你完全明了,确认这就是真实的,你确确实实的感受到这是真实的,明明白白这是真实的,而没有任何猜想的成分,你才可以信他。

最后,希望这篇有疏漏的文章,能给予有缘的人以启发吧。

第15篇:佛法是不二之法

佛法是不二之法

今晚想与各位讨论的是如何整体认识佛教的问题,并希望从宗门(禅宗),不二法门的高度去认识佛法与宗教的关系,佛法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与精神文明(道德)的关系。佛经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瞎子摸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认识要整体性,同时又告诉我们对佛教也要有整体的认识。不然要犯“瞎子摸象”的错误。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后来集结为三藏十二部。内容有权法、实法,权实截然不同。他老人家亦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立了一套对机说法的教育方法,就是对不同根基的人说不同的法,犹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对中下根器的人说权法,佛法比喻为化城、方便,即《法华经》喻说的羊鹿牛三车(乘)。对上根利智的人说实法,这个实法就是不二之法。唯独这不二之法代表了释迦牟尼的根本思想,因为不二之法直指宇宙人生的真相,直接解诀千古生死之谜。释迦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大觉”,大彻大悟的就是这不二之法,故体悟不二之法就是体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古往今来很多宗教家,哲学家,思想家所追求的真理,虽然他们各有见地,阐述了种种颇妙的思想,但不能不无遗憾地说:从宇宙人生真相的层面来说,都只得其一隅而未能观其全貌,佛典喻为“瞎子摸象”。

佛祖告示我们:宗门不二之法和教下权法截然不同,权法教下要断烦恼,不二之法针峰相对说“若欲解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志公《大乘讃》);权法教下说三大阿僧祈劫修持成佛道,不二之法说“修行恐落断常坑”(永嘉《证道歌》),“佛是大杀人贼”(德山语)。

佛灭度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南传入东南亚,称声闻(小)乘佛教。北传入中国等地,称为大乘佛教。大乘与小乘历史上也有相互对立,小乘说“大乘非佛说”,大乘说“小乘是焦牙败种”。中国佛教一千多年来,宗派林立,有西藏密宗,汉地有所谓的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三论宗、慈恩宗、天台宗、贤首宗、成实宗、俱舍宗十大宗派,各宗派因所列的宗义与指归而引起的对立,孰是孰非?翻译过来的经典浩如烟海,清末等明初的《频伽藏》多达8000多卷,就经论内容,有时说有为,有时说无为;有时说空,有时说非空;有时说不了义(权法),有时说了义(实法),使人如堕迷宫。有的学者如欧阳竟无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佛陀究竟是人还是神?不可思议的神迹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怎样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是否能透过历史的重重雾霾,还佛法的真面目?这是本讲想与各位讨论的问题。

当我们走进烟雾缭绕的佛殿,见众多的善男信女在佛像前顶礼膜拜,或祈祷消灾得福,或祛病延寿,或早生贵子,或生意兴隆,或诸事顺利„„有的说是佛菩萨显灵,因而久病得愈,故更为虔诚。这是佛力加被使其久病得愈吗?这是佛法吗?人们不禁要问:不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同样有庄严的教堂,同样有许多的

信徒在宗教主前顶礼膜拜,虔诚祈祷,同样有信徒说不可思议的神迹使他们久病霍愈吗?

试举一例:一位久病百医无效的的基督教女信徒,她坚信朝圣城耶路撒冷,主耶稣定会使她的病不治而愈,她怀着极度虔诚的心态,不辞万里,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当她望见日思夜想的圣城时,感动得跪倒在地哭泣起来,又战战兢兢进了圣城,几乎是爬进了教堂,更激动地匍伏在主耶稣的十字架前,当她用颤抖的手,摸触祭台一刹那间,她的病霍尔而愈。

这是主耶稣的神力吗?并不是。

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治疗,因为她深信主耶稣会使她的病好,当她从家出发,一直到用颤抖的手触摸祭台的这一段时间,是一种心力集中训练过程(只是她不自觉而已),而到了触摸祭台这一刹那间,是心力高度集中的顶点,确实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应,病愈只是千百种效应的一种而已,这是现代心理学家、医学家早已说明的问题。这种效应不管是什么宗教都是相同的,各宗教首先强调“信”,信则灵。佛教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愿行”;基督教说信上帝,信主耶稣,伊斯兰教说信真主阿拉,故宗教徒易产生效应,从这层意义上说,越迷信越有效应。各宗教的殿堂造得巍峨庄严,使人感到崇高伟大,加之殿堂之布置,宗教活动的仪式、音乐等都使人强烈的感染到一种宗教气氛,使人不知不觉感到自卑、丑陋和宗教主的伟大和圣洁。这一切都加深了对宗教主的信仰。毋庸置疑在这种圣洁的气氛中是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且对那些在人生旅途上彷徨、迷茫、无所适从的人是良好的安抚剂。

自然,倘若对一根木头或一块石头虔诚地礼拜祈祷,深信它是万灵的神,同样会起到某种效应,效应也是随着人的信心、心力集中程度不同而不同(催眠术暗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佛教高僧永明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也早说过:“卧冰鱼跃,寒林抽笋,非神力也,乃心力也。”《佛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但这与佛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佛经记佛对五百商人说因果,说布施福德,舍一可得万,说人生无常,“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要为来世培福,守五戒、行十善可升天道,商人根性的人必然盘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财富,妻子是带不走的,可带走的是善恶业,多种福田,现世得安乐,来世可不失人身,甚至可升天道,故信受皈依,佛陀堂弟难陀前期正是这种“为欲修善”的典型。

这是否是佛法?这不是佛法,这是佛陀针对商人根性的人所设的方便教化。梁武帝集一国的权力,造寺度僧,甚至几度舍身出家,以为功德无量,达摩针峰相对地说,无功德,乃是人天有漏小果。永嘉《证道歌》说:“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佛法是究竟不二之法,有漏福德都是不究竟法,故说不是佛法,从现实意义来说,佛劝人布施,使人不执于财富,为社会穷

人办些好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守五戒,行十善,使人改过从善,有益于世道人心,对稳定社会、起了法律所不能起的作用。

佛陀四十九年说大小乘,二乘修道阶梯为四谛十二因缘,所证者阿罗汉果,辟支佛。大乘以三学五道,六度万行,为修道阶梯,所证者十地等妙二觉。

这是不是佛法?这同样是权法,不是佛法。

三乘亦是法华会上有名的羊鹿牛三车之喻(三车即三乘,喻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乘)。佛视众生犹如赤子,众生贪着五欲(财、色、名、食、睡),不知三界犹如火宅,故佛陀权设羊鹿牛三车,方便诱化众生,离苦得乐,出三界,羊鹿牛三车比五欲更好,故众生愿弃五欲而登三车,此所谓以贪出贪,亦不过是针对我执贪心所设的方便法门吗?故六祖说“羊鹿牛权设”(《坛经•机缘品》)。

为什么说以上说的都是方便权法,不是佛法?

佛菩萨保佑,是为我,商人根性为欲,修善布施为我,乃至羊鹿牛三车也是为我。法华会上佛陀开权显实,“十方佛土中,无二亦无三”,明确扬弃了大小三乘。《法华经》又说“小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三乘。”《楞伽经》又说:“三乘皆以方便,无有实性”,“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华严经》云:“而实如来无有出世,亦无涅槃。”《华严经》又云:“实无菩提,也无涅槃,而众生妄谓诸佛有菩提涅槃。”《大集经》云:“凡愚之人有如是分别戏论行,此是生死,此是涅槃。”黄蘗《传心法要》云:“言化城者,三乘十地等妙二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大般若经》卷八十六佛说:“修四谛、三十七道品、三解脱、十地、乃至断烦恼成佛道皆是戏论。”佛说“诸法无我”以破我执,而以上一切为了我,恰恰加强了我,有我就有能所,有能所就是二法,不是究竟之法。三乘说禅定解脱,谁禅定?谁解脱?无不是“我”禅定,“我”解脱,故六祖答印宗“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金刚经》也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彻底否定了教乘权法。不二之法广见于大乘经典,如《大般若经》云:“善现白佛曰: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色无缚无解,受想行识性无灭,故无缚无解。”《诸法无行经》云:“贪欲之实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实性,即是贪欲性!”“贪欲与菩提是一而非二。”《大宝积经》云:“诸佛法与凡夫法无有胜负差别之相”,“一切法如,与佛真如无二无别,非一非异。”

佛法核心思想是无我、空、无常三法印,三法印即一法所印,通达无我即通达无常、空。佛陀“夜睹明星成大觉” ,就是彻悟宇宙万物及人生,无不是缘起性空,由缘起明无我、空、无常,如《中论》所说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即“不二法门”。

然则佛说“诸法无我”,何以要说三乘十地众多方便法门?

因为众生根有利钝,佛陀不得已,权立化城,黄叶止啼,此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入佛智”才是佛陀四十九年说法的终极目的,此即《法华经》

所说的,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倘如直示“佛之知见”,中下根性的人未免疑谤;正如佛在法华会上说的“疑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大宝积经》也说:“恐生惊怖,隐覆如是甚深之义,但以杂句绮饰文辞而为演说。”《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也说:“为将获初学心,故隐甚深法不为说。”《法华经》云:“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为说甚深法,令其闻者不惊怖。”故不得已,方便提携。又如《大般若经》记跋陀罗说佛是大惑乱,因为佛“不见少法是生死往来而说往来,如我意者,唯有如来是大惑乱”,佛回答说“善男子,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诸法如来于无我中乃至无有生死往来随世俗广说,众生等亦无有少法,名为涅槃。”《阿差末菩萨经》云:“五浊之世甚难开化,当分三乘,开化诱进,然后能入无上大道。”因此佛弟子如果离开了“悟入佛知见”这一大事因缘,把方便当作目的,那就如俗言“出丧忘记棺材”了。遗憾的是:从历史至今,众多的佛弟子,恰恰忘记了这一大事因缘。然则什么是“佛知见”?就是体悟缘起性空;体悟“诸法无我”(直下无我);体悟“一切法如幻”,体悟“一切法皆是佛法”,体悟“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就是六祖说的“佛法是不二之法”。亦即是《大般若经》说的“若能了知诸法无二,即能了知一切佛法”。《大宝积经》也说:“便知诸法但有名字,是佛智。”故《华严经》说“无尽古今,总不移毫念,须当如是信解、修行,名佛知见,入佛知见。”

有人问现在美国盛行“禅宗热”、“寒山热”,一些嬉皮士以为反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皆是佛法”,并从寒山诗中找到所谓理论依据,高唱所谓“虚无飘渺的禅,无处不在的禅”放纵恣欲,无所不为,不亦是佛法吗?不是“淫欲即是道”吗?

“佛法是不二之法”,难道佛法是诲盗诲淫吗?佛法令众生“入佛知见”,使人彻悟宇宙的真相,我与宇宙不二,然而觉悟的人是如何状态呢?佛是裟婆世界第一位觉悟的人,佛是如何行履的?继后衣钵代代相传的祖师是如何行履的?哪一个有嬉皮士的形态?嬉皮士只学得寒山的外相,而不体悟寒山的内涵,此乃东施效颦者也,斥之为豁达空,恶取空可也,此所谓下士闻空而放恣,嬉皮士之流“盍归乎来”!

青原惟信禅师说了有名的“三见”偈: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这才是真见性者,真见性者,智与悲必定同时升起,亦即是悲智双运的大菩萨(菩萨请勿误解为寺里泥塑木刻的像,而是现实生活中发心度众生的人,决不是放纵恣欲的酒色狂徒)。“见山还是山”,故古德所说的“且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华严经》云:“知一切法无我,故教化众生无疲厌。”彻“一切法如幻”,“于无作道未尝废离。”《维摩诘经》云:“幻士为幻人说法。”此所谓上士知空而勤行。“见山还是山”,既我辈缘起此幻人,那么世人还是行人道,六祖所以说:“佛法不离世间法。”“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出家人行出家道,士农工商学士

农,行工商道,各行其道,各行其本份,请问嬉皮士之流行的是什么本份?

那么觉者与迷者行本份,是同是异?

觉者知缘起无我,一切如幻,知我身但缘起假合,以此幻身在人道行其本份,且以四摄行菩萨道,唤醒尚在迷道中的众生,此所谓晨钟暮鼓以醒世人,而迷者不知根身器界乃是缘起性空,以假为实,处处胶着,终生役役,如黑夜中虚生浪死汉。

然则觉者是否要持戒?

佛法最彻底解决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虽然持犯不二,但为度众生故仍严守戒律,此乃为人持戒,乃是大悲心的流露。

然则与不觉者持戒是同是异?

不觉者持戒,处处从我出发,我持戒,我得定,我发慧,一切为了我,我成就,我涅槃,我升天,乃至我成佛。此佛陀所以说不得已,为下根劣机开的方便法门,黄叶止儿啼而已。法华会上所以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方便说法,断佛道故”斩钉截铁!。觉者觉缘起无我,一切如幻,一切示现,示现持戒,示现度众生,故与佛同。此所以说佛者觉义,觉即众生是佛。

然而菩萨道持戒不同声闻、缘觉,可开可遮,既了“诸法无我”,一切为众生,遮也是为众生,开也是为众生,度众生即是发心,发心即是佛。经云:“与菩萨同事,尚作奸偷屠贩,淫女寡妇,靡所不为。”“先以欲望勾牵,后令入佛智”(拙著《文集·核心思想传入中国历史过程和影响》有详述宗门宇宙道德律超越人世伦理围墙)。一切为度众生故,这就是持犯不二。菩萨在在处处,皆不离道,遮也是为道,开也是为道,此所谓“纵横自在,无非道场”。美国所谓“寒山热”嬉皮士之流,可得同日而语吗?此不言而喻的了。

有识之士都认为,现在高科技急剧发展,人更成为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奴仆,人类社会显得纷繁混乱,更感到失落了自身。现代人产生了如何认识,把握安顿自身生命的疑问。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问一问:一个把无量劫以来遮蔽在眼睛上的雾霭一扫而光的人,并彻底放弃了向上祈求的欲望,他的内心即刻获得了极大的平静和自在,他的全部身心不是为了追求什么,而是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引导人们认识人类自身和宇宙,引导人们抵达人类智慧的山巅,又省悟到无山巅可到达,只是安立假名而已,人世间难道再有比这更完美的人生了吗?这就是佛教的全部意义。

陈世忠

1990年暮秋讲于华东师大

第16篇:佛法求财100万

佛法求财之前,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要将求到的钱财广形布施,弘扬佛法,另一部分可以用来改善生活。

要求财,先忏悔,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犯下的偷盗、抢劫、贪污等等罪业如恒河沙,这些罪业都会招致我么感得贫穷、资材匮乏的果报。而且业障会障碍我们的福报现前。

首先,忏悔《八十八佛大忏悔文》1000遍。 这是基础,《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其中一条即是忏悔业障。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行愿品》

关于八十八佛:

至诚礼拜八十八佛,最为殊胜,最为简便,亦最常用,极易感应,得见瑞相,身心轻安,足以证明,罪灭障除,堪可进功,修行办道。是故古德大善知识,将之列入早晚课诵。从“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满王佛”,这五十三尊佛号,出自《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经典),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尸弃如来、毗舍浮如来、拘留孙如来、拘那含牟尼如来、迦叶如来,亦赞是五十三佛名,亦复赞叹,善男子,善女人,能闻是五十三佛名者,能称名者,能敬礼者,除灭罪障。” 释迦牟尼佛所以与贤劫千佛出兴于世,与往昔末法闻是五十三佛名大有关系,所以在本经中亦作是言:“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以是敬礼诸佛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千人者,花光佛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庄严劫,得成为佛,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于星宿劫中当得成佛。佛告宝积,十方现在诸佛,善德如来等,亦曾得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面各皆成佛。” 现在千佛,未来千佛,皆因称诵,恭敬礼拜五十三佛,而早成佛。

从“南无释迦牟尼佛”到“南无宝莲华善住婆罗树王佛”,三十五佛功德名号,出自《佛说决定毗尼经》,经中言“若有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塔犯僧,如是等余犯菩萨,应于三十五佛边,所犯重罪,昼夜独处,至心忏悔。”《宝积经》言:“一切众生,若有身具五逆十恶重罪之者,万劫千生不通忏悔,应须顶礼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皆得除灭。” 由此可见,称念礼拜八十八佛,功德威神不可思议,能除一切极恶重罪。是故我等末世行人,不论罪障迷惑,若轻若重,悉应至诚,恭敬礼拜八十八佛功德名号,早得成佛。

取相忏中(对着88佛像),至诚礼拜八十八佛,最为殊胜,最为简便,亦最常用,极易感应,得见瑞相,身心轻安,足以证明,罪灭障除,堪可进功,修行办道。是故古德大善知识,将之列入早晚课诵。

忏悔八十八佛之后,如理回向,此时的回向要放开心量。

《八十八佛忏悔文》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拜)(以下一佛一拜)

南无普光佛 南无普明佛 南无普净佛 南无多摩罗跋旃檀香佛

南无旃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 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南无摩尼幢•灯光佛 南无慧炬照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 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 南无大悲光佛 南无慈力王佛 南无慈藏佛 南无旃檀窟•庄严胜佛

南无贤善首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广庄严王佛 南无金华光佛

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 南无虚空宝华光佛 南无琉璃庄严王佛 南无普现色身光佛

南无不动智光佛 南无降伏众魔王佛 南无才光明佛 南无智慧胜佛 南无弥勒仙光佛

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无世净光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日月光佛

南无日月珠光佛 南无慧幢胜王佛 南无狮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无妙音胜佛

南无常光幢佛 南无观世灯佛 南无慧威灯王佛 南无法胜王佛 南无须弥光佛

南无须曼那华光佛 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 南无大慧力王佛

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 南无无量音声王佛 南无才光佛 南无金海光佛

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南无大通光佛 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勇施佛 南无清净佛

南无清净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 南无水天佛 南无坚德佛 南无旃檀功德佛

南无无量掬光佛 南无光德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 南无财功德佛 南无德念佛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南无红焰帝幢王佛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善游步佛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南无宝华游步佛 南无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佛 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以上八十九位佛,八十九拜)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一拜)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一拜)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一拜)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一拜)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一拜)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拜)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一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一拜)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一拜)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一拜)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一拜)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毕起立)

补阙真言:唵,呼噜呼噜,社曳穆契,娑诃(七遍)

回向: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正法久住,法论常转,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忏悔1000遍之后,开始求财,这里是向地藏王菩萨求财。

地藏王菩萨又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是因为地藏王菩萨发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而且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发过要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地藏王菩萨也是我们的“财神”。

根据《地藏经》,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求财的依据: 1“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2“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

先根据1,布施钱财,布施100元,“舍一得万报”,果报就是100万,回向自身利益此生受乐。

在根据2,诚心地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王菩萨,祈求早日获得100万元的果报。

结合起来:到寺庙地藏殿,在地藏王菩萨前布施、供养100元,然后跪下,诚心归依地藏王菩萨,瞻礼并赞叹地藏王菩萨,然后回向祈求。

赞叹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妙难伦 化现金容处处分

三途六道闻妙法 四生十类蒙慈恩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累劫恩亲蒙接引 九莲台畔礼慈尊

回向、祈求: 原将布施、供养100元钱的功德回向给我自己,愿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我,令我业障消除,让我早日获得100万元的果报。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在求财的过程中,切忌心浮气躁,要多做善事,念经、放生、印经、供花等等来增厚自己的福报,然后要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将布施供养的金额平摊,每次1元,10元等,相应的回向祈求的果报金额1万,10万(遵循一万倍的原则),虽然获得果报看似少了,但是这样增加祈求的数量,就像投篮一样,投的次数多了,投中的数量才上的去。不然有人一下子布施很所钱,然后祈求获得巨富,结果等了很久没实现,反而灰心丧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细水长流是中道。

第17篇: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发布时间:2011-9-13 0:05:11 繁體版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惟贤长老 演讲地点: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

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法尊法师是我的亲教师,我从16岁到21岁,在北碚缙云山读书,他任代院长,给我们讲课,主要讲宗喀巴大师编撰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一部论著法尊法师给我们讲了两年。在法尊法师的讲授之下我得益很大,领会很深,为我终身坚持走菩提道路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很感谢我的亲教师法尊上人。

参加开光法会回到北京以后,夏林长请我跟大家见面,结结法缘,我很高兴。我在两年前到居士林来讲过一次,今天是第二次,可以说我跟居士林、夏林长及各位居士,有甚深的法缘,这是很殊胜的,很难得,希望大家尊重这个殊胜的因缘。

我今天的讲题是: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佛法修行的基本纲领,涉及三藏十二部教典,内容很多,与居士们修行有很深的关系,今天由于时间比较紧迫,只能提个大纲,希望大家认真听讲。

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般世俗人,是背觉合尘,整日为油盐柴米酱醋茶、功名利禄、是非得失,忙碌一生,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到何处去,不晓得如何正确对待现在的人生。我们学了佛,那就是背尘合觉,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人生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宇宙又是怎么形成的?对于这些问题,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才能引起道心。

(一)四念住与六如

四念住是佛在涅槃前答复阿难的提问。当时,阿难共问了三问,其中有一问是:佛在世,我们依佛而住,同佛共住,佛去世以后我们应该怎样住,应该依何为住?佛答复阿难说,我灭度后,你们(弟子)应该依四念住而住。 四念住是什么呢?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本体到世间,要存在这几种观点。拿人的这个五蕴之身来讲,五蕴之身是不干净的,七窍:两眼、两耳、两鼻、嘴巴及毛孔、大小便,排的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说明我们身体内脏装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祖师讲,修行就是要把臭皮囊改成莲花身、金刚身,那就干净了。一般人就是执著这个身体,一切为我,为我的身体,于是就发生贪嗔痴,损人利己,造业无边,结果害人终害己,也使自己永远在生死中不得解脱。

观受是苦,我们从生下来以后,所领受的一切都是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八种苦。《瑜伽师地论》上还讲了一百零八种苦。念珠为何是一百零八颗?寓意是要以念佛修定来消灭一百零八种烦恼和痛苦。世间有些事情比如家庭聚会呀,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啊,亲友聚会呀,升官发财呀等等,看起来像是好事、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在变,变了就是苦,叫坏苦。所以说人自生下来以后,所领受的一切无不是苦。

观心无常,就是说心法能生万物,心法是刹那刹那转变、没有实体的,一切万物、万象森罗,也在刹那刹那转变中。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进行新陈代谢;世界呢,也在成住坏空变化中;星球也是如此,这个星球坏了又到那个星球。从小宇宙到大宇宙,都是由成到住、由住到坏、由坏到空的过程,都在瞬时变化中。知心法是变化的、无常的,没有实体,就不要执著。

观法无我,法代表一切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包括一切社会现象。一切法如幻如化,在演戏,像海市蜃楼,没有个我体,既无五蕴我,也无法我。

以上就是四念住。从这个内容可以知晓佛法对于人生宇宙的基本看法。我们学佛人要以四念住而住。

另外是六如,六如是《金刚经》讲的最后一首偈: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个四句偈是《金刚经》的扼要,是缘起性空的精髓,你能够了解一切有为法、缘生法,它的变化如梦幻泡影,就可以去掉我执,达到真空境界。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后,才有决心和勇气把身心放下,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全心全意去救度众生。

(二)念四难

四难是什么呢?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善友难遇。

人身是难得的,依经上讲,人死了以后要再得人身,很困难,而堕落三恶道的,那就多得很,像大地的尘垢一样。得了人身都是由于过去的善根,有功德、有善根才得人身,宗喀巴大师取名叫增上生。什么是增上?人生是苦乐参半,也可以在苦中走正道、修行。你能够走正道修行,死了以后起码不堕入三恶道,这对于修道是一种增上的因缘。古人讲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佛法难闻,在八难之中的人闻不到佛法。什么叫八难呢?地狱、恶鬼、畜生是三难,佛前佛后第四难,盲聋喑哑第五难,世智辩聪第六难,长寿天第七难,边地是第八难。

你们想想,地狱、恶鬼、畜生,哪里闻得到佛法?不停地忙着受苦。佛前佛后,是生在佛之前或者生在佛之后,没有佛说法或者没有正法。不像现在还有正法,还可以听法,还可以修行。盲聋喑哑,指残疾的人,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什么都不方便,有佛像不能看,有佛经不能读,有佛法不能听,都是难啊!世智辩聪,指那种世间上头脑很聪明的人,他不信三宝,也不信因果,不知道生前死后的问题,他嘴巴能说会道,但说的世间法、世俗法,不解决生死问题,这也是苦难啊!长寿天,指那些修神仙的,想长生不老,想活万年万万年。边地,就是偏僻的山区,交通不方便,文化很落后,没有寺庙,没有法师,怎样听法?

在以上这八难中是听不到佛法的,所以佛法难闻啊!

中国难生,为什么说中国难生?因为中国是佛教的第二祖国,佛教的大乘小乘,包括般若、法相、戒律、密宗等各宗派,都是说明佛的教诫、教授。现在国外都在向中国学习佛法,为什么?因为中国保持了佛教的优良传统,保持了道风、戒律,保持了完整的教义。所以对于佛法来说,中国是第二祖国。

善友难遇,就是善知识、善朋友不容易碰到。你假若遇到邪师邪友传邪教,像什么法--轮-功、观-音-法门、本-愿法门、圆顿法门等,你就走上邪路,会跌到悬崖下面。可怕得很!你们在居士林,都是善友在一起,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经常听经闻法,是很不容易的。 因此要念四难: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善友难遇。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三)求四种转化

明了以上的道理后,作为一个学佛人就要求四种转化。哪四种?转恶为善,转邪为正,转识成智,转染成净。

转恶为善,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必须要利于人,广修一切善法,做好事,不管小善、大善都要做,培功德。

转邪为正,就是不要走邪道,要走正道。邪师邪友不要亲近,邪说不要听闻。要走正道,只有学佛才是正道。

转识成智,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在众生境界中叫染污识,由于染污识的作用,使众生永远都在流转痛苦中,必须修学佛法,在阿赖耶识中熏习善法种子、清净种子,逐步去掉恶种子、染污种子,把阿赖耶识转成如来藏、真如,就可以得到最高的智慧。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就可达到佛的智慧。

转染成净,就是把染污的烦恼除掉,去掉虚妄分别、种种颠倒妄想。去掉烦恼以后,就可以得到涅槃。涅槃就是清净,你们不要以为死了才叫涅槃,你在当前一念中能够去掉妄想、消除烦恼,没有贪嗔痴,就在涅槃境界中,涅槃可以现证,死了才叫涅槃是个错误的看法。

二、正确的信仰

(一)信三宝的功德

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在印度语叫做佛陀,就是觉悟的圣者。佛陀在因位中、果位中有很大的功德,我们应该学习。在因位中的佛为了求无上菩提度众生,受种种痛苦,甚至舍弃头目髓脑,舍弃家庭,舍弃国家,舍弃一切;果位中的佛,证了菩提以后,尽管在法身中、在常寂光中,但是要现报身为地上菩萨说法,以悲心又现化身为地前菩萨、凡夫、二乘说法,以悲心度众。这些都是他的功德,佛具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大力。打个比方,佛就像大海中航船的舵手,假若没有舵手掌握方向,船在大海中就要沉没,只能靠舵手把舵掌好,方向正确,我们才可由此岸到达彼岸,所以我们要信佛的功德。 法宝就代表佛说的法,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广明因果,指示正道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的烦恼、痛苦。世间有法宝,就有了光明,这是众生的福报。打个比方,法宝就像长夜中的明灯,没有明灯,长夜就永远都是黑暗,有了法宝,我们就可以看到光明,看到前途,走上正道。

僧宝,代表僧众,出家僧众。僧众叫和合众,以戒为师,组织六合僧团,成为道德典范。这个功能好像医院的看护,给病人打针吃药,送茶送水,很爱护众生。

以上,就是三宝的功德。作为一名居士,一定要相信三宝的功德。依佛转迷为觉,依法转邪为正,依僧转恶为善、转染成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的原因。

(二)信佛法的真理

佛法是佛亲口宣扬的道理,是佛教最高的哲学,精深博大。缘起性空、万法唯心、法界缘起、一念三千、六大缘起等等,都是佛法真理。其中缘起性空和万法唯心,为大乘佛教的两大系统。

缘起性空讲真空,西藏中观叫真空见,但是要得真空见必须要了解缘起,缘起是如幻如化,从如幻如化的缘起中达到无我的境界,就进入真空,所以,真空不离妙有,妙有不离真空。《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不二。了解空,就可以离一切相,而积极行一切善。这是大乘般若系统的内容。

大乘佛教的第二个系统就是法相唯识,讲万法唯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佛教从世出世间、生死轮回到佛陀境界的根本理论。众生世界是由染污心、阿赖耶识心而形成,佛土世界、清净世界是佛的清净心、广大心、平等心、慈悲心而形成。人尽管躯壳不在,但是阿赖耶识在,去后来先做主公。众生在因缘中,这个主人公受业所障碍,颠颠倒倒,迷迷糊糊。若能够修习正法种子、善法种子,把它转过来,熏成清净种子,就可以逐步走上正道,证得佛果,进入佛国世界。一切唯心,认识一切事物离不开心,万法生起,离不开心。这个心从过去世到现在世、未来世,都相续不断。

过去欧洲的哲学家莱布尼茨,他承认这个心的相续而提倡单子论。他有这样的观点:一个生命从另一个生命得来,一个生命从另一个生命继续而来,等于物质的运动,一个运动继前一个运动而来,有前面的运动就有后面的运动,运动相续,因此,有前面的心就有现在的心,有现在的心就有未来的心,心心相续,生命不断。所以佛教讲必须要改造我们的心,净化我们的心,才能改变我们的生命,才能把染污的色壳子转成清净的莲花身、金刚身。

大乘佛教的这两个系统:缘起性空的般若和万法唯心的唯识法相,这是佛法真理,说透了宇宙人生的一切真理。

(三)信业报真实

业报论也是佛教的基本观点。你学习佛法,假若不信仰业报,不信仰六道轮回的话,那你这个信建立不起来。佛学者和学佛者是有很大区别的。研究佛学,把佛教作为知识研究,不相信业报,不皈依三宝,只能说是佛学者,对于佛法甚深真理很难真实契入。学佛者就不同,学佛者真诚地皈依三宝,相信因果,相信业报,就能真正建立道心,才能修学佛法,得到体悟。

(四)信无上菩提可修可证

无上菩提就是佛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经讲,众生佛性平等,不管种族、贵贱、老幼,佛性一律平等,不是只有佛是唯一的一个佛,其他的都不能成佛。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

《法华经》上有一个常不轻菩萨,见人就拜,他说过两句话: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有人取笑他、骂他,他还是磕头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别人打他,他就远远避开,还是给他磕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呵呵,八风吹不动。这是常不轻菩萨,尊重众生,佛性平等。

众生是未成佛,我们应该视大地众生都是未成佛。要尊重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不要扰乱一切众生,不要使众生受痛苦,要使众生得到安乐。所以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众生可以成佛,我也可以成佛,逐步修、逐步证,从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到究竟位就可证得。这是唯识法相上讲的五位次第。《华严经》叫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从资粮位到修道位都叫做修,十地以上进入等觉到妙觉,就是证。 无上菩提可修可证。中国古语讲:“彼即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他是丈夫,我也是丈夫,我只要好好做,好好修,我就是丈夫。佛就是大丈夫,我可以学佛,可以证得佛果。

三、学佛之行

学佛之行包括善趣之行、解脱之行、大士之行。拿《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讲,善趣之行是下士道,解脱之行是中士道,大士之行是上士道。

(一)善趣之行

善趣之行就是要保持人身,哪怕死了以后没生极乐世界、没得到解脱,我也要保持下一世得到人身,才能修善,这是善趣之行,其中包括要皈敬三宝、明白因果、修五戒十善。五戒是: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进而就是十善:对身的要求是不杀、不盗、不邪淫;对言语的要求是不妄语、不粗恶语、不绮语、不离间语;对意的要求是不贪、不嗔、不痴。修五戒得人身,修十善可升天,起码在五净居天,可以继续修行,这就是善趣之行。

(二)解脱之行

解脱之行就是要达到生死解脱,对世俗要有厌离心,《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也叫出离心。你若贪恋家庭儿女、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是得不到解脱的。修解脱之行的内容就包括三学八正道。三学就是戒定慧三学,要持戒、修定、修慧。对于你们居士来讲要好好持五戒,结合修定,每天静一下,在静中观察就可以得慧,修戒定慧才能获得解脱。

三学的内容发挥出来就是八正道:

1.正见,要有正确的见解,见解要符合缘起性空之见,要有相信因果之见。 2.正思维,你的意识、思维不要邪思维,不要落入断见,不要落入常见,要落入中道之见。人的起心动念就是思维,我们要有正确的思维。一般人的思维逻辑离不开功名利禄,离不开是是非非。佛法的逻辑叫正思维,符合正道的、有利于众生的、明因果的、不违反缘起性空的都叫正思维。

3.正语,要说正确的语言,不妄语、不粗恶语、不绮语、不离间语,要说诚实语、正直语、柔软语、和合语,这是我们佛教的语言。 4.正业,正业就是正确的行动。不要杀,不要盗,不要邪淫。

5.正命,就是以正法而活命,不要以邪法而活命。居士需要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那就要好好工作,多做有利于国家人民、有利于大众的事情,以此过生活都叫做正命。

6.正精进,就是精于修善法,遇到困难不退,百年如一日。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叫正精进。

7.正念,就是每个念头都保持增善,念佛、念法、念僧,你就要相续念下去,念念相续。

8.正定,正念相续叫正定。

(三)大士之行

大士之行就是菩萨行,菩萨称之为大士。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大士。什么叫大士呢?能够发大心度众生,这种菩萨都叫做大士。

1.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以悲心为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讲:“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学菩萨就要以悲心为主,发广大心,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具体来讲,菩提心的内容有三种:一是正直心,佛心就是正直心,你的心要合佛心,广大正直,没有偏私;二是深善心,你的心应该深广,像大海一样修一切善法,以利于众生为前提;三是广大回向心,你不要将一切功德据为私有,你的功德应该向所有众生回向,愿一切众生得一切乐离一切苦。

祖师讲,要为菩提心而念佛。净土三经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其中《观无量寿经》讲要以三心来念佛,此三心就是菩提心,不是你念佛一个人解脱就算了,那要不得,要发菩提心念佛才可以。你生净土以后,继续修行,具足条件以后再下来度众生,这就是菩提心,而不是我解脱了就算了,那就不行,那样不能成佛。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第一,为忏悔消除众罪故发菩提心。我们要忏悔,忏悔业障。我们的业障多生累劫以来,假如有形体的话,堆成须弥山那么多,难以计数。人人都有重罪,我们要靠佛力加持,靠智慧加持,就要发菩提心,就像冰山虽然又大又坚硬,但太阳一出来,它就慢慢溶化了。太阳光在佛家来讲就是智慧的光明、福德的光明。你能发菩提心就可得到佛的加持,具备智慧福德,哪怕一座冰山也可以消融。

第二,为念众生苦故发菩提心。众生在苦难中、轮回六道中受苦无穷,我们为救度众生而发菩提心。一般来讲历代祖师开悟以后,明心见性以后,想到众生会大哭一番,为什么?众生在苦难中需要救度!

第三,由知众生恩而发菩提心。由众生恩想到父母恩,回报父母恩故发菩提心。忆念父母恩、报答父母恩,知恩报恩必须发菩提心。

第四,为弘法利生求正法久住故发菩提心。我们要弘扬佛法真理,利益众生,使正法久住,不发菩提心是不行的。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够报答众生,而报答众生的唯一途径就是说法、弘法。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

第五,为求无上菩提故发菩提心。要求证无上菩提,你不发菩提心就不能证佛果,你是小乘心就不行。

以上就是作为一名佛子,必须发菩提心的五种原因。

《金刚经》上讲了五种菩提: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道菩提、究竟菩提。整个《金刚经》的内容就是说明这五种菩提。

发心菩提,就是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我都要度它,使它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叫发心菩提。

伏心菩提呢,要度众生,首先要消除我执烦恼,遣除我相、法相,与佛心相应。《金刚经》第一段就提到,要降伏其心。怎样降伏呢,就要把相遣除,把我相、法相遣除。

明心菩提,就是到了明心见性后,入于见道,内心的一颗明珠显发光明,真如体现。《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住,不住于相。而生其心,生大悲心、大智慧心、大愿心、大行心,生起这种“悲智愿行”心,叫明心菩提。

第四种叫出道菩提,什么叫出道菩提?使众生都能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在行动上修六度四摄,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六度四摄之行,叫出道菩提。

究竟菩提就是圆成佛果了,由等觉到妙觉,已经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佛果的三身四智,叫究竟菩提。

2.要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根本,哪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见善随喜。舍是什么?就是救度众生平等不要分别,无缘慈、同体悲。

3.要发心受菩萨戒

具体在行动上,要发心受菩萨戒。菩萨戒叫三聚净戒,具体表现在四弘誓愿里面。四弘誓愿是四种宏大的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代表饶益有情戒。烦恼无尽誓愿断,代表摄律仪戒。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代表摄善法戒。

菩萨戒本有好几种,《梵网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瑜伽菩萨戒》是四重四十三轻,《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是六重二十八轻。这些都要学习。菩萨戒不管出家在家,都包括三聚净戒,都要发四弘誓愿。你们在行持过程中,既要忏悔,又要回向,也要发愿。忏悔、发愿、回向三结合。

四、以佛法指导生活

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都可以佛法来指导生活。在家学佛并不妨碍工作,在你的生活工作中,能够以佛法思想来指导,那就走上了正道,人生就不辜负,也就是学佛。学佛不单是坐下念佛,在生活中以佛法思想来指导都叫做学佛,都是履行正道。《法华经》有这么几句: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世间上经书哪怕儒家、道家、马列主义等经书;治世语言就是能够治理世间的,使家庭、社会、国家都有秩序的语言;资生事业指工业、商业、农业。这些皆顺正法。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你在生活、工作中,以佛法思想来指导,就是正道,都是正法。

(一)保持日常功课

你们大家保持日常功课没有?不管禅门日诵,还是净土日诵,都不要间断,要保持礼佛、念佛、拜佛,不要时冷时热。

(二)与戒定道相应

思想行动言语必须与戒定道相应。受什么戒就守什么戒,居士五戒,好好守,结合每天静一下,定中生慧,就与正道相应,与菩提道相应。所以戒定道要相应。

(三)修慈悲心

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心是无上妙法。发菩提心就以悲心为主,不能脱离慈悲心。要消灭嗔恨心、贪心、痴心。人的嗔恨心特别不容易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就引起世间争斗,痛苦不已,灾难不息。一切灾难无不由杀生引起,五戒、菩萨戒首重不杀生,提倡戒杀放生。人害怪病、短命以及其他灾难,无不是杀生业,世界上的水灾、火灾、风灾、地震灾等也是杀生引起的。这个因果很可怕!吃素最好,不能吃素的话,一定要戒杀。

杀气重灾难就重。抗战期间日军的飞机炸重庆,我当时是学生,为了躲飞机跑到狮子峰,爬到最高的地方,在崖边站着,远望朝天门。朝天门是重庆很出名的一个码头,只见飞机旋到朝天门顶上,要丢炸弹之前,一股黑气,一片乌云,是我亲眼看到的。黑气、乌云出现以后,才听到炸弹掉下去。你以为杀生是好事情吗?不祥之气。有些家庭,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杀猪宰羊来庆贺,不好。若把那个猪、羊当成你的六亲眷属、当成人来看,你是什么想法呀?

二要怜贫惜苦,尊老爱幼。对苦难人、贫穷人要爱护他、怜愍他,要给予布施,解决他的困难;对老年人要尊重;对于幼年儿童要爱护,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尊老爱幼,如孟子所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仁爱呀!是德政。

三要利行公益慈善事业,救济贫困儿童,救济下岗母亲、贫困母亲,救济贫苦人、残疾人。我们就要多参加这些工作,出力出钱。对于很多困难问题,政府没有办法解决,也号召搞各种形式的公益慈善。边远地方与城市生活是天壤之别,是两个世界,那种贫穷落后、困苦需要救济,使其能够自力更生。

(四)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间净土 社会和谐,如何促进?就要以佛法的思想,弘扬佛法。不管大乘空宗般若还是有宗唯识,不管讲的缘起性空观还是法界观,都是以佛陀的真实心、广大心、平等心、慈悲心来融摄,使世界得到和谐,使众生得到和谐,证得安乐。

佛法中心就是讲和谐。今天来讲,就是要发扬佛教文化,多宣传祖国的传统文化,使人人都能净化心灵,人人都能够有正确的行动,走正道。人人能如此,从家庭到国家到社会,整个世界都成为人间净土,就可以使灾难不生,战争不起,就可以永保和平,永保人类的和谐。进而达到生物和谐、自然和谐,就可以消除一切染污,人心染污、社会染污、空气染污、水源染污、地质染污都可以消灭。2001年8月,中国佛教协会在普陀山举办“佛教与环保”讲演会,就是这个中心。

佛教徒既要提倡环保绿化,搞绿化,搞生态平衡,同时更重要的要发挥佛教文化,发扬佛教真理。人心和谐,社会就和谐。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金刚经》讲:“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不是形式的庄严而是内心的庄严,由内心的庄严到形式的庄严这才是真正的庄严。这不但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任务,这个任务是正大的、光明的。这样子才能荷担如来家业,使正法久住,才能使众生脱离痛苦,这是我们的愿望。希望在座的出家众、在家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这个愿望共同努力!

第18篇:佛法如何解决一切问题

(三月初五下午 寂静法师) 佛法如何解决一切问题

上午讲了疾病有很多原因,大约可以分为八类,有六类是没有办法用医药来治疗的。比如慢性病、癌症、白血病,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我们的免疫系统不活跃引起的,这是医学的定义。为什么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好呢?就是我们的灵魂有问题,不是我们身体有问题。今天跟大家谈一谈佛法的解决之道,就是佛法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一切问题的。

我自己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体会到佛法解决问题特别的简单。过去我还没有接触仁焕法师的时候,我也接触到一些病人,我不了解他们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但是只需要带他们一下,念念佛,拜拜佛就好了,所以我就总结了一下佛法解决之道。佛法把我们生命中所有的问题,统称为一个问题,不管是婚姻不顺,或者小孩不成器,生意不顺,心里烦恼,家里爱召小偷,人际关系不好,身体不好„„等等,所有我们生命的问题,统称为两个字,叫做业障。所以只要看到我们生命中出问题了,我们就知道业障来了。

业障来了怎么办呢?佛法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加一个字就解决了,加哪个字啊?加一个“消”字,叫做消业障。所以啊,为什么我也讲小孩的问题,讲健康的问题,讲企业管理生财的问题,人家以为你懂很多,实际没懂那么多,就懂得三个字:消业障!业障消了,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怎么样消业障?根据前人经验,我总结了几条:第一条就是要听经闻法,一定要听闻真理,一定要生出智慧。在我们听经闻法的时候也会消业障,所以我们每天上午下午的开示,就是一种消业障的过程。紧接着我们念佛也是消业障,再到后来的放蒙山,上供也是消业障增福慧,再到后面的忏悔,是消业障,拜佛礼佛唱诵都是在消业障。甚至晚上分享的活动,我们分享的时候有些人不来,分享的时候我们听别人的分享就是在消业障,所以啊,分享也要来,不要忽略我们佛七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所以我们来到南山寺整个就是消业障的过程。

不在念佛堂的时候,我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吃饭前还供养佛,也是消业障。吃完饭,我们赶紧去洗碗,也可以消业障增福慧。我们走在寺院里边,看到哪里有垃圾,咱们捡一下,都是消业障增福慧。还有晚上睡觉,在这里睡觉跟在家里比还是消业障,还有打地铺的,很艰苦,正在消业障。我们睡觉的时候,不能睡在床上,那睡在哪里啊?睡到马路上去?马路上也不行,就不准睡在地球上。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先皈命,回归极乐世界,要睡在极乐世界,要睡在阿弥陀佛的怀抱里,这个睡觉也在消业障,所以我们来到南山寺整个过程都是消业障增福慧的过程。

消业障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要持戒。我们来这里就是在持戒,没有吃肉,没有吃蛋,没有抽烟喝酒,没有杀生偷盗。回去了也要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该的一定不要做,这就叫做持戒。持戒就是保护好自己,不要把业障引爆。

消业障的第三个方法就叫忏悔,忏悔是我们修行佛法最重要的一个法门。你看我们每天都要洗脸,最少每一个星期都洗澡,房间最少一个星期要打扫一次,衣服最少一个星期也要洗一次,为什么要洗呢?因为不洗就很脏,脏了就很难看,除了难看也很难闻。我们都知道把身体和脸洗干净,把衣服洗干净,把房间打扫干净,然后我们就觉得美好,可是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人教我们怎么样洗心。为什么小孩子快乐,而人越大越痛苦越烦恼?因为小孩子有一颗干净的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不断地染污,年龄越大就越染污,所以痛苦烦恼灾难就来了。痛苦烦恼灾难的根源就是心灵的垃圾太多,我们从来没有清洗过。当然来到南山寺的人已经清洗过了。我们没有信仰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清洗,清洗心灵的方法就是忏悔。

忏悔不是后悔。我见过一个人,她说她堕胎就堕过三个,每天都在忏悔,但是越忏悔越觉得病严重。一了解她怎么样忏悔的,她后悔不该堕胎,并且把堕胎的过程再想一次,这就越想越痛苦,越想越沉重。她这个不叫做忏悔,忏悔是把它清除了,清洗了,然后就放下,怎么放下呢?要放下真的很难,所以我体会到师父非常伟大,他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法门,就是舍命全交,就放下了。不是放在口袋里,也不是放在家里,他是放在极乐世界,这个放下比一切放下都先进。

比方说我们的小孩有问题,总是心中不舒服,放不下,有一天有人开示说,你要放下。好,他就放下了,也不难过了,可是小孩子放在哪里啊?放下是放在地球上,就好像一个孩子,不管他,也没有人照管了。师父给我们的方法是放到极乐世界去,让佛去照管,这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第四个是要发愿,发大愿。如果有人命数到了,一发大愿就可以活起来,发怎么样的愿呢?如果我能活下来,我再不为自己活了,我要为佛法而活,我要为众生而活,寿命立刻延长。这样延寿的方法非常好,什么道理呢?比方这个人是六十五岁的寿命,他说“我不再为自己活了”,他就不在自己六十五岁的圈子里了。师父经常给我们开示“为十方众生而活,就会有十方的智慧,就会发十方的财”,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灾难多,福报少,智慧少,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为自己活了,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从今以后不再为自己而活,要为众生而活,要为真理而活。你们跪在佛前去发一下这个愿,发完这个愿,你就感觉世界变了,好多烦恼也没有了,灾难也跑了,福报智慧也降临了。

我经常跟年轻人说,佛法讲,修福修慧,那用什么方法让福慧快速增长呢?就是定位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佛法而活,就是为真理而活,就是为众生而活,来这个世界就是奉献的,这个定位会很快长出福报。定位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引导众生,就是来教化众生,会以最快的速度增长智慧。我们过去以为要花很多功夫,才能把福慧修起来,如果有上面讲的这个定位,福慧增长非常之快,否则修福修慧来得很慢。

我们怎么理解定位呢?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有两个小鬼到阎王爷那里去,阎王爷就说,现在有两个名额,一个是投生以后总是接受别人给予,一个是投生以后总是给予别人,你们俩个自己选择,有一个小鬼就跟聪明,反应非常之快,阎王爷话音未落,他就抢先答道,我愿做一辈子都做别人给我的那个人,第二个小鬼就选一辈子给予别人的人,阎王爷就把他们放到人间去了。一辈子都接受别人给予的人是什么人啊?乞丐。一辈子都给予别人的呢?大富翁。你看这个定位重要不重要?这两个小鬼各自选择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就是不同的命运。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里面家很贫穷,有一天来了几个客人,他就给他们煮饭,买了一点菜,烧了一锅汤,招待他们。他准备盛汤的时候,一看这些碗很破也很旧,看起来不太好,他想这样把汤装在盆子里对客人不够尊重,他就想起刚刚新买的痰盂,就把汤装进去,正要端出去的时候,他看到桌子上很脏,他想,先把桌子擦干净吧,回头去拿抹布,一看抹布又脏又黑又烂,他觉得这样对客人也不尊敬,他突然想起刚刚新买的白色棉内裤,就拿去擦桌子,边擦边给客人解释,新的,没有用过。擦完之后,再把痰盂里边的汤端出去,解释我家的盆太破,这是我新买的痰盂,也没有用过的。假设你们是客人,你们要不要吃?吃不下去,为什么?这就是定位,一块白棉布如果做成了内裤,就是定位了,实际上它也是棉花,它真的很干净,痰盂它很干净,但是定位是吐痰的,对不对啊?

所以我们一个人如果把自己定位成是自私的,为自己而活,当然灾难麻烦都要过去找他,就好像一个痰盂一样,只能吐痰、大小便用,没有人拿去装汤。也就是说,定位自己是自私的,老天怎么会给他好运呢?是不是这个道理啊?这是消除业障的第四个方法:发大愿

第五个方法是超度,要好好写牌位。来到南山寺写牌位不要钱,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你们到别的地方写写看看,要交钱的啊,所以这是南山寺,是师父给我们的恩典。我们要使劲写,尽量多写,把内心不好的都写在黄牌位,还有我们的仇人都要给他写红牌位,祝福他。我们讨厌的人也要给他写牌位,我们的员工和顾客要给他写牌位,要给自己的老板写牌位,写完牌位,命运就变好。写完牌位还要发短信

告诉他,我现在在南山寺,参加一个三千八百人的法会,无比殊胜,奇迹不断,能量非常强大,我在这里为你祈福了,请你打开开关注意接收。要是你的老板听到欢不欢喜啊?他就在想,回来是不是要给他加点工资。那你的顾客听到也很欢喜,我以后东西就跟他一个人买,我不跟别人买了。为什么呢?因为跟别人买东西,他们都不去南山寺帮我写牌位,只有他好。所以你会使用我们这个南山寺做靠山,会使用这个资源,使用得越好,佛越欢喜。

第六个方法就是接受。我们有麻烦,有苦难,有疾病,有灾难,接受它,不要老想把它赶跑,就像腿上长了一个疮一样,不要老想把腿锯掉,让它慢慢地好,只要我们改变,它就会改变,所以第六个叫做接受。

第七个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舍命全交南无阿弥陀佛。舍命全交,一了百了,就好像一棵不好的树一样,它有了枝,有了叶,又在开花又在结果,我们不喜欢这棵树,有些人就先把果子摘了,下午又把花打掉了,明天又去摘叶子去了,后天又去砍树枝去了,大后天又准备去砍树了,这个搞得太复杂了,来一个一了百了的方法,找一个起重机连根拔起,是不是这样?所以舍命全交是一了百了的方法。

我讲完了要赶快去赶飞机,因为我要从湛江飞往广州,从广州飞往成都。我的恩师海山老和尚病了,我在这里请求大家,念佛的时候回向给他老人家,我们念佛的时候,也请带着我的师父冥阳两界一起皈命西方极乐世界,也请法会请法的同修为老和尚请法,也请大家为老和尚回向。他目前是我们四川佛教界的第一元老,在中国佛教界,这样的高僧也不多,所以希望他能够长久住世,谢谢大家。

第19篇:如何得到佛法的正见

如何得到佛法的正见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2-8-9 22:06:42 繁體版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陈兵教授把“得正知见”做为大乘根本四加行之一,并依经论和古德的开示,断言“无正见而修,称为盲修瞎炼”。

龙树菩萨把正见对于学佛修行的作用比喻为我们走路的时候要“先以眼见道而后行”,如果不能先认清道路,就会步入歧途。唯有正见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圆满解脱,《正法念处经》说:“出世涅槃,正见为本”。只有正见才是我们超脱生死苦海,证得涅槃的保证。相反“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根本系缚,所谓邪见。一切众生以邪见故,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邪见只会使我们沉溺于无尽的轮回。《杂阿含经》说:“邪见者,谓此岸;正见者,谓彼岸。”

就像农夫如果拥有了一块良田,就可以在上面种出甘美的果实。当一位佛弟子具备了正见就可以出生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佛陀在《大宝积经》里说,只有具备了正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佛弟子,“若正见者名真佛子。”所以佛法的修行,所谓道谛,实质是以正见为体的。

既然得到正知正见如此重要,那么佛弟子怎样才能获得正见呢?依据各种经论的论述,我们把获得正见的途径整理为前提、助缘、正行三个方面,共九个项目。

一、获得正见的前提

1、皈依三宝,具足净信

要真正获得佛法正见,必须要以正信为前提,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只有皈依三宝,建立正信、净信,才能产生正见,进入佛法。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一个人如果不相信佛陀是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者,具足十力、四无畏等无上功德,不相信佛陀

说的法是宇宙间最彻底究竟的真理,不相信佛的圣贤弟子们是佛法真理的实践者和证明者,那么他对佛法就不能真正认同和接受,当然就无法真正理解,产生正见了。没有建立正信的人,哪怕精通三藏十二部,于佛法也只会是入宝山而空手还,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如佛陀所说:“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这正是因为没有对三宝的信仰,也就失去了获得正见的前提和基础。

《华手经》说:“如是诸经违逆不信,不受不赞,不如说行,名坏正见。”没有信仰,恰恰是正见的最大敌人。建立对佛法的宗教信仰,具足三皈依,护持戒体,既是佛弟子的本份,也是产生正见的根本前提。

2、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是众生修行成佛的种子和本因。《大日经》说“菩提心为因”,大乘佛法一切修行成就都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就失去了这个修行成就的种子。《华严经》说到菩萨有十种魔业,第一就是“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

佛弟子只有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动机、立场和方法去追求无上菩提,才有可能获得正见。只有当一个人发菩提心时,才具足正见成就的根本条件。《大集经》说:“为菩提心而听法者即是闻声;至心忆念菩提之心是善思惟;观菩提心是名正见。”真正的菩萨既因发菩提心而得正见成就,又因菩提心和慈悲心,为救度众生而为他们宣说正见,令入正道。

3、严持净戒

戒定慧三学的因果关系和修行次第是因戒生定,由定生慧。严持净戒是定慧二学成就的前提。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为本性的正见,既是建立在戒定二学的基础之上,又含摄了戒学的内容。《大集经》说:“从他闻法生于正见。所谓闻者持戒威仪,威仪具故戒聚具足,戒聚具足已定聚具足,定聚具足已慧聚具足,慧聚具足已解脱聚具足,解脱聚具足已解脱知见聚具足。”一位真正具足正见的人,必然会持戒清净。同样,要想获得圆满正见,也必须要持戒清净。

二、获得正见的助缘

在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善恶因缘。做为佛弟子要学会去判断利弊,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去抉择什么是有利于正见成就,什么是不利于正见成就的环境和条件。

1、远离恶缘

依据各经论所说,佛弟子要获得正见,就必须远离各种会增长愚痴、破坏慧命的外缘,必须要不毁谤三宝,不否定佛教的根本法印,对佛法不生疑悔,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恶见,远离恶友,不以外道及其典籍为究竟,不从事算命占卜的行当,对佛法的闻思修不放逸懈怠,不浅尝辄止生增上慢,为人不奸欺谄曲,具足十善业道。

2、修诸善业

佛弟子要获得正见,除了要远离各种恶缘和过错,还要修集福德智慧,修习身口意善行,培养增长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华严经》说:“是诸众生成就身善业、口善业、意善业,不逆贤圣,信受正见,行善业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处。”

《成实论》中说有四个条件可以使人增长善法,成就解脱。第一是住善处,指生于有佛法流行的地方,远离五难之地;第二是依善人,指能够生值佛世。第三是宿殖善根,指没有聋哑等残疾。第四是自发正愿,指学习佛法,得到正见。这四个条件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要生生世世都能值遇佛法,修习正法。佛弟子们都知道,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如果想要满足这个条件,依《大智度论》,说到底还是要“自行正见,亦教他正见”。《大智度论》:“是菩萨常乐为他说法,亦深爱善法故,得随意善众生共生,所谓为中国。人于中国不生邪见家。何以故?是菩萨世世常自行正见,亦教他正见,赞正见法,欢喜赞叹行正见者,是故不生恶邪见家。”

三、获得正见的正行

对于如何修行才能获得正见,小乘大乘经论一致都说要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修习止观,渐次生发闻慧正见,思慧正见和修慧正见,如实了知四圣谛,亲证诸法实相,从而获得圆满正见。如《增一阿含经》说:“有二因二缘起于正见,云何为二?受法教化,内思止观。”《瑜伽师地论》说:“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次

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

1、依善知识

《华严经》说:“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杂阿含经》记载,佛陀曾对弟子们说只有善知识能令我们产生正见,增长正见。因此,我们对于真正的善知识应该恭敬承事,请问听受,随顺不逆,如法依止,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见的教诲和传授。

我们在依止善知识以前,应该尽量观察其是否有德有证,应该依经论所述善知识的德相多方考察。在现时代,佛弟子堪为依止的善知识,最起码应该具备正知见,对佛法的核心有着透彻准确的把握,善于观察弟子根性,对修行的道路具有正确的判断。佛弟子对与自己有缘的善知识,应该生起决定的信心,能够从其见地、修证、行为、人格等方面,强烈地感受到佛法的巨大力量。一旦决定依止,要视善知识如父如佛,不再以怀有成见和苛求之心,刻意去寻觅其过失,要对其教诫,信受奉行,依经论开示作圆满亲近。

2、听闻正法

《成实论》说:“正见必从闻佛法生,是故应习此佛法正论。”《大毗婆沙论》说,就像明眼人能避开艰险一样,一个人“多闻能知法,多闻能离罪,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若人闻经深信解,正见能除颠倒心。”听闻正法是生起正见、产生正信的起点。佛弟子应该多多闻听学习善知识的开示,阅读古今公认的大善知识的著作。尤其在今天真正的善知识寥若晨星,说法之人却多如牛毛的情况下,佛弟子更应该深入经藏,多读佛经,以佛菩萨所说了义正法为依止,认真系统地学习教理,对最重要的大经大论应该反复阅读,生起闻慧正见。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些佛教徒由于种种原因,参禅而偏空,念佛而废理,修密而成狂,或因文化程度不足,或因懒惰懈怠,或因贡高我慢,轻视教理的学习,毁坏产生正见的基础,不但自己执着邪见,还以盲导盲,害人害己。这些过失,其实都是由于闻思不足所造成的,正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说“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

中国目前的年轻一代传统文化修养普遍低下,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佛典的学习能力普遍不足。很多人根本没有深入阅读经论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倒是对于市面上各种以佛法为幌子的快餐读物欣赏有加,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似是而非的相似法言听计从,分辨不清什么是正法,什么不是正法。完全不顾唯有佛陀与其圣弟们宣说的经律论三藏方能称为正法,反而把道听途说来的东西认为就是佛法。在根源上首先就出了问题,正见又如何能够建立起来呢?

这一点,我认为除了个人要纠正错误以外,佛教界应该也要负起一定的责任。因为这种状况的实质,是住持佛教者为四众弟子提供的佛法教育不足所造成。我们一方面要求佛弟子要广学多闻,另一方面佛教界应该要为他们提供听闻正法的机会和场所。

3、如理思惟

佛弟子在产生闻慧正见的基础上,应该更进一步对所闻法义如理思惟,产生思慧正见。因为依据《解深密经》,仅有闻慧是不能对佛法的义理产生胜解,只有圆满的思慧才能够真正理解佛法的义趣,较为准确地把握佛法的全体和基本原理。《杂阿含经》说:“正思惟者,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大集经》说:“如是二法无有差别,谓善思惟及以正见。”

如理思惟一方面要从宇宙人生最终极的问题出发,如世界的本源问题,生死问题,因果问题等,将佛法与其他各种宗教、哲学、科学等进行比较思考,从世界观、人生观上,深刻认识到唯有佛法才真正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是解决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众生超脱生死轮回、得大自在大解脱的唯一依靠。以思所成慧的力量,促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彻底转变,以正见的力量,建立坚固正信,成熟信根信力。《成实论》云:“信亦二种,一从正见生,二从闻生。从正见生,信则坚固。从闻生者,不能如是。”

如理思惟更重要的是对于佛法的基本原理:三法印,实相印,四圣谛,二无我,因果缘起,涅槃寂灭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抉择。既要在思辩逻辑层面搞清楚,更要在止观当中,观察到身心内外世界的实质确实符合佛法所说,从而生起定解,成就世间和出世间正见。

4、修习止观

依《解深密经》,思所成慧虽能“善解义趣”,但是对教理的认知仍旧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不能使实相谛理明显在前,成为现量的亲证,见道解脱。所以,还要在思慧的基础上,法随法行,修习止观,成就圆满修慧,获得修慧正见。

获得修慧正见主要是通过在定心中修观,《涅槃经》云:“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佛弟子以毗婆舍那的思择力,对世间正见的染净因果,出世间正见的二无我、四圣谛等称量观察,“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在三昧中如实证知,以无分别智现证诸法实相,以后得智慈悲济世,获无漏有学、无学正见,方才成为真正清净圆满的正见。

止观修行是一套有着严密次第和技术要领的实际操作。学习者应该在有修有证的善知识的传授指导下修学,应以正见为导首,采取定慧双修、解行相应的方法,精勤修学,自知其心,自净其心,逐渐深入,得尝法味,获大利益。

四、结论

以上三个方面,九个步骤,是大小乘经论共说的获得正知正见的必经之途,尤其正行部分其实是《瑜伽师地论》所说三皈依后的四正行,是一切学佛人的必修功课。佛弟子应该深刻认识到正确的见地对佛教,对人生,对修行的重大意义,对正见生起大希求心,依照经论所示,如法受持,如说修行。我们应该如《优婆塞戒经》所说,观察“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受持。”佛弟子应视正见如命,护正见如目,修正见如宝,发大菩提心大慈悲心,以正见自利利人,令正法久住,众生得度。

第20篇:佛法的解释及造句

佛法拼音

【注音】: fo fa

佛法解释

【意思】:(1)佛教的教义。(2)佛教徒和迷信的人认为佛所具有的法力。

佛法造句:

1、你参加过佛法课程吗?

2、“我们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禅宗佛法,”他说。

3、史蒂夫·乔布斯如此出众和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对佛法和禅的感悟力。

4、出家前,最好是经常去寺庙(或中心)系统地学习一下佛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试着多了解一些出家知识以及出家生活的要求。

5、但是作为一个已皈依的佛徒,我发誓我会尽可能的多学习佛教教义,并且运用佛法义理来帮助芸芸众生。

6、在其他国家注册少林品牌有助于提升包括功夫在内的少林传统文化,了解和信奉禅宗佛法的人到处都有。

7、与佛教老师和其他住在法堂的同学的交流也很重要,确定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清除疑惑,启发自己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

8、在寺庙的办公室里,释永信沏上了一杯茶,他平静的为自己辩护,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进一步广大佛法。

9、但是我参加过一些佛法的讲座,并看了一些有关佛法的书。

10、我们必须在佛法教义的基础上寻求方案。

11、没有真正参加过。但是我参加过一些佛法的讲座,并看了一些有关佛法的书。

12、在佛法的传授中,同样有两个对等的术语:世谛和法界。

13、在此之前,对佛法的悟也能减轻绝望,当然他的祈福能被佛祖听到。

14、在紧急情况中,如果你对佛法有信心,你可以向我祈祷或持诵我的心咒以得到这类帮助。

15、这是一个探讨和修证佛法的小组。莲花是佛法的象征。

16、除了设计出一种正念觉知的练习,佛法鼓励慈、悲、喜、舍的培养:也既是四无量心。

17、师父对我们的关心不光在佛法的修学上,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师父都关注到了。

18、我们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一个是把佛法的一面作为真法来接受,而把另一面作为伪造或附赘加以排斥。

19、如果没有像阿育王那样的伟大国王,佛法甚至不能流布到今天;

20、当然,向上师学习佛法是很好的,因为他们会引导我们的心趋向所有能带来证悟的思想。

21、但实际上,所谓的数劫或数世纪,是以前的人在沟通时的一种计量方式,而这些东西被流传了下来,用以阐明佛法,好让那些具足圣眼及圣耳的人们能够明了。

22、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信仰。

23、有佛法的地方就有般若。

佛法对工作心得体会
《佛法对工作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