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心得体会

新媒体工作者四力教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3 08:00:03 来源:工作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水文工作者履职能力心得体会

水文工作者履职能力心得体会

水文工作者履职能力心得体会 履职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履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我们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自已所承担的工作或任务,作为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履职能力应该从爱岗敬业、不断学习、脚踏实地三个方面来提高。

一要爱岗敬业。敬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体现了对本职岗位的珍惜,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做到敬业,首先要“干一行,爱一行”。一个人只要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他的身心才会融于工作中,时传祥是掏粪工人,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李素丽是公交车售票员…..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

平凡的事迹。

在水文工作中看水位测蒸发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做为一个合格的水文人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技能,而且还要与时俱进。今年局里开展了“创新年建立幸福水文”活动,要求做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业务创新。体现了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我要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善于从简单的水文监测做起。力争在工作中有创新。 二要不断学习。学习是事业的基础,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水文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文人的履职能力应该体现在,制订完善水文测验和预报方案,不断提高监测能力,做到测得到,测得准,报的快,报的好。要达到这个能力,就必须学习和跟踪先进的技术,熟练使用现代化水文仪器设备。今年通过局里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眼界变得开阔了,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三要脚踏实地,用心做事。认真,体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做人最怕应付,做事最怕敷衍了事。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一个人只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会随时保持紧迫感,会经常思考、改进、完善工作方法。水文工作天天和各种数字打交道,要确保各种监测数据的准确,就必须认真的做到脚到、手到、眼到、心到,做到监测工作中白天和晚上一个样,好天气和坏天气一个样,有领导检查和没领导检查一个样。不能凭估计凑数字,不马虎,不敷衍,严谨细致,才能为防汛减灾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履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先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创新上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下一步打算自觉寻标达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为幸福水文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第2篇:新媒体与当代文学心得体会

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结课心得

03212726 叶广宇(17小组成员)

这学期稀里糊涂地选上了新媒体与当代文学这门选修课,开课之前也不知道这门课是干什么的,后来听老师讲了讲,才知道主要是讲新媒体下产生的当代文学。原来一直没有过当代新媒体文选这个概念,觉得是写了骗骗小孩子的东西,现在才意识到,不经意间,它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部分了。

说来也巧,假期看了《相爱十年》这部电视剧,觉得还不错,感觉是国内近几年拍的为数不多的贴近生活的好剧。看完电视剧,回想整个剧,觉得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故事,也就是一个很平凡的故事,故事里的人也是那么平凡,让你恍惚间觉得,他们似乎,就是你身边的人。后来了解到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小说《天堂在左,深圳向右》改编而拍的,于是在地铁里各种间隙的时间读完了这部小说。读完原著,觉得电视剧还有很多地方欠佳,比如肖然的绝望与阴郁,对于韩灵的种种纠缠与心理上的矛盾。

再到后来,陆续读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原谅我红尘颠倒》这两部小说。都是出自慕容雪村之笔。说来也巧,后来在课上,老师着重介绍了慕容雪村的作品。慕容的三部作品都是讲述城市喧哗中迷失的三个主角,金钱,权利,利益,女人…这些看似华丽的东西,让陈重,魏达,肖然他们疯狂追求,却又在最后,迷失在自己一直的追求中。

对于作品的看法,我觉得慕容应该是仔细观察过他们这一类人的生活,或者说身边的朋友有过类似经历(只是个人猜测)。三部作品涉及到三个不同的行业。法律,经商,白领。都是社会的中上层。他们有着自己的小聪明和自己内心的偏执,却又控制不住自己,拥有了很多,却又空虚,长期纸醉金迷,最后却沉沦于空虚和空洞。我想这是现在很多当代人的毛病。虽说有yy成分,但是总体上还是很能反映生活的。毕竟,偶尔用夸张的手法,是能够让作品更加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但三部作品都是同一个套路,让我不禁觉得慕容是不是仅仅只擅长写这种类型的作品,比较别的作品我没读过。但这三部被认为是他的经典之作。个人觉得,文学的作用就是用来反应生活。一切都离不开生活,我们不能把当代文学和近代作品德纯文学性对比,时代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不同。这是个什么都很快的时代,纯粹文学性的东西,大部分人都消化不了。我们无法再像上一辈大师那样,潜心研究纯文学。所以这个时候文化就要与时俱进了。文化和文学不是死的,它应该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并用其多样的影响力来影响我们当代人。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媒体的不可离开性,将文学贯穿于媒体是必然的。但网络上的小说的确太多,容易让人鱼目混珠,一切都更自由。随着我们信息量摄入的增大,筛选信息的能力对我们来说也是越来越重要。

文学与新媒体的结合当然是好事,但多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味的沉醉于没有营养的小说,修仙,yy,穿越等类型的小说只会让自己陷入虚幻之中,分不清现实和虚拟,就适得其反了。三观不正毁一生。希望我们都能在新媒体这个鱼目混珠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的启发。

推荐第3篇:某新媒体学习心得体会

XX新媒体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新媒体学习有哪些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心得体会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XX新媒体学习心得体会

利用计算机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此谈谈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小学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一文,利用多媒体可以直观的看到大榕树,降低教学的难度,省时高效。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在普通的教室里上课,老师要用粉笔板书教学内容、习题、解题过程等,这样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预先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第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刻体会到它的优势,从而促使我去认真学习计算机操作,学习制作课件,在网上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好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当然我清醒地认识到它也有弊端,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用处,扬长弊短,这也是我所要思考的。

XX新媒体学习心得体会

初次见小兵老师,风趣亲和是第一印象。老师显然有备而来,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演示提纲,从用脑,走心,有骨,见胆四个方面一步步引导我们,让我们知晓写作必须的要素,告诉我们好文章是如何“炼成的”。其后,老师为我们分享成熟的新闻报道,层层剖析,找结构,寻脉络,读懂文章内涵。

而听了老师的课以后,我的写作视野确实开阔不少。用脑:提笔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胸有成竹,更要写出思想的高度,写出自身的亮点。走心:写出真情实意,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引读者共鸣。有骨:文章结构脉络顺畅,更要有线索贯通,这样读之畅快,看之紧凑。见胆:意在敢于表达,勤于思考,只要你的论点足够有说服力,就要大胆发声。

而在我短暂的阅读生涯中,我觉得在老师讲的基础上,一篇好的文章还有两点因素必不可少,一是对文章节奏的把控,这个与老师的用脑有骨观点有相通之处,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好节奏,才能让人“看进去”;另一点就是对气氛的渲染,好的文章把读者带进故事,带入现场,气氛烘托必不可少。

总的来说老师的讲课逻辑严密,深入浅出,让我们大家都掌握了一些很好的写作方法。而在讲课过程中我更看到一个新时代媒体人的原则与操守。在以前浏览网上的一些言论时,经常碰到一些无良媒体记者为了点击量访问量及博人眼球,故意歪曲事实,做出误导的报道,却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

但是今天,通过小兵老师的言行举止,我逐渐的放下了我对部分媒体人的一些成见。尽力还原事实真相,宣传先进典型,为社会播撒正能量的同时,敢于针砭时弊,敢于批评不良风气,真正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媒体人还是占多数。

最后,相信大家都知道桃花源记这篇古文,里面有这样一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不管是写作抑或是其他,总有会经历低谷,创作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只要坚持多走几步,坚定信心,前方肯定会有开朗坦途。 XX新媒体学习心得体会

前些天,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培训,这次是由微信组对我们进行培训,在整个过程中,让我受益最多的是微信组他们内部的明确分工,让我最为赞同的是他们所提到的工作展望树立品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所说的创新了。

老师说我们内部要进行培训,我觉得这样的培训真的很有必要,它不仅仅能增强新媒体中心各个部口间的了解,也能丰富每个成员的知识面,让他们学到除了自己工作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其实在这次培训之前,我对微信,对微信组的了解相知甚少,微信只是停留在和朋友的聊天发消息,而微信组也只是停留在每晚官微推送的那几篇文章。这次之后,对他们的了解也变得更为深入了。

很赞同微信组同学所提到的,接下来的工作展望,要树立品牌,建立互动平台,扩大信息量,提高工作量。其中的一点,树立品牌,我觉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对微信组,更是对整个新媒体中心。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新媒体中心,树立一个品牌,能代表安师,而我觉得,这个形象树立,第一要靠贴近学生、贴近日常,亲切活泼,第二要更新及时迅速,就是做到快且准,而第三点,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树立一纷权威,让同学,领导,老师,都能够信任我们新媒体中心,信任感很重要。

很喜欢他们所说的创新,的确,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前景,创新必不可少,更何况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传输速度快且信息量大的事物,所以更应创新。然而这个创新在我们新媒体中心里,不仅是微博组微信组,他们写东西,做东西,发东西要创新,而其他部门也必须具备,比如我们影视部,我们拍照片拍视频时,题材、内容、主题这些都是需要创新的,不能一层不变让人审美疲劳,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从多种角度去发现安师的美。而美工部作图,修图,也需要创新,太过平常没有新意的东西,是很难吸引人的眼球,而采访组推广部他们亦是如此。

在如今,一个团队只有分工明确才能立于不败,只有树立品牌才能顺应潮流,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开拓未来,愿我们能以新媒体之力,让安师更美!

推荐第4篇:新媒体

一)网络媒体的原因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角色。但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对于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往往力不从心。煌

难 。在诸 多新 兴 媒 体 的夹 击 与 围 高层次需求,比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之后 ,生存 与发 展 的 环境 日趋艰

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①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人肉搜索”在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侵犯隐私权、影响当事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弊病,它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信息,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材料,促使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形成。②

(二)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易失去理性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7.4%。③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从众心理又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多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当某些“意见领袖”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崭新渠道,在网络传播中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普通民众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话语权、表达权,他们把对现状的不满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排解,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刻思考,网络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秀场,大众以娱乐的逻辑

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快感,极易挑战道德底线,冲破法律禁区。④

(三)外界管理的原因 1.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发布者滥用自由表达权。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网络“把关人”的相对缺失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从传统的单向、被动的线性传播中解脱出来,对“把关人”的特权形成了颠覆性的冲击,随着传播权利的广泛分布,原有的信息→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的分层传播关系正在改变,昔日的“把关人”不再拥有传播话语的霸权,“把关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技术基础、受众基础,把关的任务便落到了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传播媒介身上,原有“职业把关人”的把关难度进一步加大。

微博满足了最基础的需求--生活因微博而完整

信息传播也好,媒体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一般说来,一个人的需求可以被概括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吃喝住行的需求

安全需求:生活有安全保障,有安全感的需求

社交需求:与朋友交往并从中获得帮助的需求

尊重需求:在社会交往中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自我价值,扩大自我影响力的需求 这五种需求,从最低的满足层次,到最高的满足层次,都是每个人客观存在的基本需要。各类媒体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方面,扮演了信息提供者、信息发布者、知识引导者、潮流引导者等不同的道理很简单,传统媒体是少数信息源对多数人的传播方式,当人们自己无法参与、控制信息内容的制作时,高层次的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

微博的出现,让人们通过社会化媒体来满足高层次基本需求成为了现实。 首先,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社交网络,在微博上,很容易依靠"关注"和"被关注"的链条,实现交朋友,或与朋友互动,从而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例如,对于你喜欢的微博主,你可以通过"关注"他而成为他的粉丝,也可以直接评论、转发他的微博,或直接在微博中用"@"提到他,实现与他的互动。反过来,其他网友也可以通过"关注"你而成为你的粉丝,并评论、转发你的微博。如果已经关注的微博主越来越多地发布你不喜欢的内容,你也可以随时"取消关注"他。甚至,对于讨厌的网友,你还可以把他"加入黑名单",禁止他查看和评论你的微博。微博的这些功能特性,为我们在微博上完成各种社交需要,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其次,因为微博允许每个人创建自己的内容,这种创建和发布本身就是赢得更多粉丝和更多尊重的过程。只要你的内容足够好,你就很容易赢得尊重,微博并没有为任何人设置门槛或障碍。你的内容被转发和评论的越多,你受到的尊重程度就越大。在微博上,有些人经常会和朋友互比粉丝数量,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粉丝有多少多少,其实,就是一种满足虚荣心的表现。

更进一步地,当你的粉丝数量足够多,当你在微博上的影响力足够大,你可以用微博来发表作品,可以通过微博传播自己的思想,也可以通过微博发出希望大家听到的声音。比如,我自己就把我帮助青年学生的阵地,从此前的"我学网"搬到了微博上。也就是说,你在微博上不再仅仅是一个被聆听、被关注和被尊重的个人,你有机会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真正让你的影响力最大

对 当今传 媒 行 业 的众 多从 业 者来 说 , 用 “ 雨 后 春 笋 ”、“ 日新 月

异 ”来 形 容本 行业 所 面 I 临的新 情

况、新 事 物 ,可 以说 一点 也 不过

分 。随着 以数字 化技 术 为基 础的

各 种新 兴 媒 体的 大 量涌 现 ,报纸

行 业 作 为 最 传统 的媒 体 样式 , 在

经历 了超 高速 度发 展 的短 暂 辉

攻之 下 ,报 纸行 业所 面 I 临的竞 争 形 势 日益严 峻 ,发展 速度 日趋 放 缓 。 对 一个 个 的报社 来说 , 如果 陶

醉 于 暂 时 的 繁 荣 而 不 能 自省 , 看

似遥 远 的生 存危 机 则可 能 随 时到 来 。

作 为一 个 产业 来 说 ,报 纸 行 业 业 已取得 的繁荣 与 发 展 ,得 益 于数 字 化技 术 的进 步 。从 报 纸 的 编辑出版环节来说 ,因为激光照 排 技术 的采 用才 有 可能 告别 铅 与 火、电脑 与 网络 技术 的普及 才 使 告 别纸 与笔 成 为现 实 ,笔记 本 电 脑、数码 相 机、远程 传 输等 新 技术

的采 用 ,使 传统 办 报所 遇 到 的时 空 障碍得 以顺 利突 破 。正 因为 自 身发 展得 益 于采 用新 技 术 ,所 以 报 纸 行 业 在 国 民 经 济 各 个 行 业

中 .是 最 舍得 为技 术 进 步花 钱 的 行 业之 一 。令 报业 同仁 没有 想 到 的是 ,我们 在 主观 上 对新 技 术 的 热 情参 与 ,在客 观 上加 速 了新 兴 媒 体 的出 现和 发展 ,可 以说是 我 们 自己培育出了一个个要与报业 分 享蛋 糕 的竞争 者 。

现 在 , 对 于报 业来 说 , 我们 不 但 面 临 着 与 同质 媒 体 的短 兵 相 接 , 而且还 遭 遇着 广播、电视 等业

已成 熟 的大 众 媒 体 的市 场 蚕 食 ,

以 网络技 术 为代 表 的新 兴媒 体 与 报 业竞 争 ,也 已经 从 概 念成 为 现 实 。各种 媒体 在广 告 市 场份 额 的 变 化说 明 ,报业 在 广 告 市场 的地 盘 与 比例在 日 趋 萎缩 。对 这一 趋 势 , 我们必 须 有 清醒 的认 识 , 不 能

因为 全 国报业 广 告全 面 下滑 而 自 我 安慰 。为什 么在 全 国广 告 市场 持 续发 展 的情 况下 ,报业 广 告会 出现全 面下 滑? 对 这个 问题 , 业 界 有各 种各 样 的说 法 。本 人没 有 进 行 过 系统 的研 究 , 不敢 枉 加评 判 。

但 我认 为 有一 点必 须 强 调 ,报 业 同 仁 还 是 应 该 多 从 主 观 去 找 原

因 , 而且 目的是通 过 自我剖 析 , 以 便寻 找应 对之策 。 报 纸与其他新兴媒 体相 比, 具 有 日趋 淡化 的优势 ,也有 日 趋 明显 的劣 势 。我们 自 认 最 大 的优 势 是 ,报 纸所 提供 内容 的权 威性 与 准确 性 以及深 度 报道 ,我们 常 常 以此 为 由 ,责 怪 网络 所 发布 海 量 信 息 的不 确定 性 。 但是 , 情况 是

在 不 断变 化 的 , 网络 在 一边 发 布

信 息 的 同时 ,也在 不 断 的核 实 与

更 正 已经 发布 的 内容 。现 在 国内

重要 新 闻网站 的权 威性 ,与原 来 我 们 印 象 中 网 络 信 息 的 混 乱 状

况 , 已经 不 能 同 日而语 。否 则 , 你

就 不 能解 释 ,国家为 什 么会 对 重

大 新 闻事 件进 行 网络 直 播 。而 报

纸 在传 播 新 闻的过 程 中 .有 两个

明显 的劣 势难 以改 变 :一 是 时效

性 明显 滞后 ,二 是 互动 性严 重 不

足 。 这 两方 面 的劣势 , 不但 与 网络

相 比如 此 ,而 且 与广 播、电视相

比 , 也是 如此 。

报业 要 想在 新 兴媒 体 的挑 战 面前 有所 作 为 ,必须 虚 心 向新 兴

媒 体 学习, 强 化 自身 优势 , 突破 自

身 弱点 。

新 闻 的生命 力在 于他 的 真实 性 。报 纸在读 者 心 目中有一 定 的

地位 ,是 因为报 纸所 提 供 的信息 是 经 过过 滤 的 ,而其 中 的把 关人

就 是 编辑、记 者 。网络 则不 同 , 信

息 来源 非常 繁 杂 ,没有 足 够 的人

手 去充 当 “ 把关 人 ” 。真真 假假 的

“ 博 客, 形形 色 色 的“ 论 坛 ” , 千 奇

百 怪 的 “ 帖 子 ” , 只 能是 有 话 说 的

就 “ 姑 妄 言 之 ” , 想 上 网看 的就 随

意 看看 , 信不 信全 由你 自己。 报纸

的公 信 力、影 响力 , 来 源于 所提 供

内容 的真 实 性 以及 由此 所形 成 的

“ 权 威性 ” 。为什 么 中央 要在 全 国

新 闻从 业 人 员 中轰轰 烈 烈 的进 行

三项 教育 ,为什 么要 三令 五 申的 强 调新 闻工作 者必 须遵 守 职业 道

德 规范 ,为什 么 中央 各大 报 纸都

要公 开 表态 不搞 有 偿新 闻、不 登

形象 广告 , 用 意十 分 明显 。 都是 为 了保 持报 纸 在读 者 心 目中的 “ 权 威 性 ” 。 每一 名新 闻工 作者 都应 该 自觉 履 行 “ 把 关 人 ” 的 角 色 , 千 万 不 要 因为 贪 图蝇头 小 利 ,而 让 有 偿 新 闻流 向报端 。 小世界现象(又称小世界效应),也称六度分隔理论(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后来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根据这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5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见右图。 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要通过6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不过,超过30年来这个理论所谓的人际连系网(例如上述的“世界上所有人”)仍然有所争议。从论文发表至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不过,在应用层面方面却很多,特别是保险及直销业的从业员。另外,早在1980年代初期,《读者文摘》就已经利用此理论鼓励订户向公司推荐其他潜在订户。

推荐第5篇:新媒体

姓名:xxx 班级:12广播电视传媒 学号: 18

我对新媒体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踏着时代紧张的脚步,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年代享受这科技的成果——新媒体。

那么什么事新媒体呢?“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现在是21世纪,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都因为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而在尽情的享受它,它是有顽强的生命力的载体,给予一个与现实相反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诞生了许多的虚拟产业,拉动中国的GDP成长,作为新兴的产业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就让我说说我了解的一个互联网产业的一个小的角落吧——淘宝。

说起淘宝,那是很多女大学生每天闲看的网页最热门的网页之一,当然我也不例外,作为中国一夜成名的网络拍卖网站,淘宝网在2003年诞生。2004年7月份,当马云宣布阿里巴巴将投资3.5亿元人民币发展淘宝网的时候,淘宝网的身价和他的竞争对手还差上一个档次。 到现在的2013年淘宝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成为各种宅男宅女的淘宝天堂。

现在,淘宝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升级、突破、甚至打价格战。有人说淘宝网在“烧钱”,就像当时其他的国内几家电子商务网站,也都一个个摩拳擦掌,动辄一掷千金。淘宝进入了高速扩张期。作为淘宝网的实际控制人,马云更是口出狂言:“淘宝三年不许盈利!” 马云的成功并不会是偶然,怎么说都是一场有准备的战争,近几年狂热全民疯抢的双十一,所谓的购物狂欢,激起了一浪浪的购物消费波澜,例如,今年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总交易额高达350.19。亿(去年为191亿),其中53.5亿来自手机淘宝。据淘宝官方公布的数据,手机淘宝2013年11.11整体支付宝成交额53.5亿,是去年的5.6倍(9.6亿);单日活跃用户达

1.27亿;手机淘宝单日成交笔数达3590万笔,交易笔数占比整体的21%。马云表示,希望双11是厂家向消费者感恩的日子,改善消费者和商家的关系。也让这天成为中国消费者拉动需求,发现需求的日子。“不仅仅希望天猫、淘宝能够卖得好,我们希望其他电商也能够卖得好,我们不会为数字而做,我们希望数字是健康的结果,健康更为重要,而不是冲多少亿。”这就是淘宝创始人马云的看法,有趣的是,在双十一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同学们更是连夜奋战,直奔着优惠的价格跑,我们看着电脑的倒计时,时刻准备着要下单……但是老实说,虽然我是有在购物,但是作为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大学生,我还是比较理智消费的。 新媒体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说来,我们对新媒体的应用大多数是积极方面的,能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有效获得信息和进行方便交流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用洞察的眼睛来判断事物的是非真假,正确运用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不能迷失自我。

推荐第6篇:“四新”教育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四新”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永太镇双凤学校 向 婷

最近学校组织所有教职工参加了“四新”教育大讨论活动,本人感受颇深,现汇报如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她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推荐第7篇:税务工作者整治四风心得体会

税务工作者整治四风心得体会

近来,通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查摆、对照,我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同时也净化了思想,并充分认识到,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大敌、顽敌,其要害是一方面使党脱离群众、丧失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另一方面使群众同党若即若离乃至离心离德,长此以往,必将从根本上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根本上摧毁党。四风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反对四风是一场及时雨,应注重教育先行。习总书记的反对四风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像是下了一场及时雨,及时督促提醒党员干部要保持头脑清醒、随时认识自己、剖析自己。我认为要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入党为什么、当官为什么、执政为什么的大讨论活动,既要以老一辈的典型事例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也要以反面例子进行警示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忧患意识。特别是结合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教育引导工作,使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至上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反对四风是一番决心,要切实做好四个一:一是贯穿一个总体要求。

推荐第8篇:四新课心得体会

参加张掖市“四新”送教活动心得体会

4月3日,我有幸在南关学校参加了张掖市2013年小学科学“四新”送教活动。活动从上午8:30正式开始,分别观摩了四位市级优秀教师展示的科学课。这四位优秀教师以及他们展示的科目分别是:南关学校邹虎老师展示的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临泽县李小萍老师展示的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高台县陈老师展示的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以及甘州区西街小学王海燕老师展示的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听这四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和两位教学教学专家对四节示范课的点评意见以及专家组和参加听课的骨干教师的研讨等一系列教研活动,让我感触颇丰,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下面就谈谈自己这次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此次优秀教师的展示课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才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每位教师教学思路新颖,在导入时语言简洁,设计新颖,都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较为强烈。从课堂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如何深挖教材,讲透教材的。他们新颖、巧妙的设计、引导与启发,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一节好课是如何上出来的。每一位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具体亮点如下:

1 1.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2.3.4.5.6.7.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注重创设有效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

能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夯实“双基”。 注重方法、技能、技巧的训练,目标意识强。 能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情绪。

从而,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联系得越紧密越巧妙,学生的感受也就越深,学生就越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这四节展示课中,老师们都特别注重学生的相互配合,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究有趣而有意义,学生即动手动脑,又学有所获。

总之,这次“四新”送教活动使我触动很大,他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数学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借鉴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心竭力把数学教学工作做到更好,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9篇:“四新”培训心得体会

态度决定成败

——“四新”——地理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欧玉龙

耽误课程来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四新”培训学习,本来没抱多大的希望能有什么收获,但不尽然,通过学习,发现这次培训和以往的培训有了一定的变化——形式多样,有培训人员的讲座,又有观摩课堂的分享点评;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时还能针对相关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虽然我个人认为所谓的观摩课堂有些不尽人意——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样值得学习,但总的说来我还是有所收获的,特别是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可以说都是我们共同存在,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多少转变了我对培训的态度,也转变了我在教学中的态度。下面将谈谈我此次培训的一些感受。

一、转变教学观念

过去的地理课程教学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所谓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讲述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职责是将基本的地理知识点和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技能提供给学生。而学生通过练习,熟练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基本的地理规律,学生的任务基本上是熟知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掌握基本的套式的地理分析方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即使老师非常讲究教学方法,大多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教师是课堂思维的控制者和操作者的情况,学生依然是被牵着走。 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逐渐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强调规律的探索和原理的应用。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自行将知识进行连接,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形成属于自己的地理能力。很显然,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自己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和变革,才能真正培养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具备地理思维和能力的学生。

二、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地理的教学策略形成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对于目前的地理教育而言,大班化的教学、学生地理思维明显差异、课时的紧张、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学生表达水平的差异等等,都是影响教师教学的限制因素。对于地理教师本身而言,要形成地理的新课堂教学,我个人认为应从这些方面入手:

1、建立浓厚学习兴趣的班级气氛:班级气氛的形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要利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在遵循民主教学、以学生为本管理的思路和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进行营造和建设,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实际和生活趣事融入课堂的每一环节。

2、加强自己专业的提升和发展:地理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学科,地理教学中所需要的素材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展,教学要做到常讲常新,要充满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方可不断维系学生的学习热情。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兼具的特点,既可以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动像,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我们现代教学非常得力的好帮手。

和许多同仁一样,我们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地理了,这不仅是和“地理不中考”有关,更多是的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关。其实在很多老师心里不也是对本科教学不看重吗?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多轻松呢?我又何必那么费力的去钻研教材、制作课件呢?久而久之,老师也好、学生也罢,大家都混混得了。然而,新的课程要求已经让我们认识到,态度决定成败,不学习、不进步,我们终将会被社会淘汰。

总之,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索耍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最重要的是转变我们的认识态度,在实践中去感悟,在教学中去升华,让自己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荐第10篇:“四新”学习心得体会

“四新”培训学习总结

陈绍英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抓手,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深度谋划、密度实施、高度推进。坚持“质量为本、改革创新、均衡发展、和谐共进”的方针,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质为目标,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为 “十二五”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通过学习,明白“四新”就是让我们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和接受新的知识,采取新的方法,运用新的技能去教新时代的书去育新时代的人。

新理念:就是要我们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新知识:就是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管你是年青的还是年老的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我们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新方法:就是要我们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技能:就是要求我们能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不断提高我们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新”让我找准了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要从研究教学入手。我们知道,新课程的核心,是转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师生课堂行为和方式的变革,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实现。师生课堂行为与方式变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四新”它体现长远目标的追求又能体现近期目标的递进;也就是观远方我们要终生学习,看近处,我们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好当前的每一堂课,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技能上好每一堂课。我们要用“四个新”精心构思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用“四个新”为形成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提供前提保证,从而为促进课堂教学中“人”的主动发展提供前提保证。“四新”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当前形式下,培养教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更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时时想着我们的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

总之,“四新”是挑战自我,挑战传统的挑战书。要想立足这个新时代的教育,我们就要时时更新充实自我!

第11篇:“四新”学习心得体会

“四新”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搞好“适应新常态、落实新要求、树立新形象、彰显新作为” 主题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教师思想作风纪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自身表率作用,教育局统一部署,以“四新”为主题教育。通过认真学习,我对“四新”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本次“四新”主题教育,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学校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做到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整顿作风与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教育整顿和当前工作两促进,两不误,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

二、立干见影,从我做起。从现在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作风、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始终牢记教育宗旨,认真落实"双常规";爱岗敬业干实事。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释放出自己最大的能量,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更好的业绩。

三、落实行动,求真务实。树立务实形象,勇于治"虚"治"假",敢于治"漂"治"浮"。崇尚实干,绝不空谈,扭住目标,锲而不舍;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搞浮夸,让事实说话。把精力和时间全部放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上。

四、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我要通过学习,增强自身工作的预见性、洞察力和驾驭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

五、改进方法,大胆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我要通过“四新”为主题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讲究工作方法,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把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新教学手段的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新贡献。

第12篇:学习“武定精神”(四力)心得体会

学习“武定精神” (四力)心得体会

武定县白路乡财政所 李兴海

武定精神就是凝心聚力、务实创新的罗婺风格,坚韧执着跨越赶超的雄狮气魄。践行“武定精神”的方式是四讲(讲学习、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四爱(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亲人) 四力(公信力、执行力、向心力、凝聚力)。

武定县委提出全县人民要学习实践“武定精神”,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践行“中国梦”,充分考虑武定的历史发展积淀和区位优势基础上提出来的。因为“武定精神”是武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引领性要求,是前瞻性要求,是实践性要求,是具体性要求,是打造“插甸经验”升级版,推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县建设的迫切需要。弘扬践行“武定精神”要求真务实,关键在行动。

一、公信力。使公众信任的力量,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府公信力、传媒公信力、司法公信力、民间组织公信力,是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属政治伦理范畴。

我县公信力建设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及其表现:一是维护群众利益不够;二是落实依法行政不力;三是提高办事效率不快;四是与群众互动交流不畅;五是公共政策遵循民意不充分;六是职能转变不到位。 政府公信力,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这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经验总结,政府无法选择人民,只能以人民的需求来变革自身。为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全方位提升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提升政府公信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人民意志,归根到底就是要塑造人民满意的政府、经得起人民问责的政府。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应抓住四个要素:深化民本价值取向,是赢得信任的思想基础;有效解决现实矛盾,是培植信任的关键所在;认真落实行政问责,是提升信任的有效手段;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是获取信任的保障。通过六个途径来增强公信力建设:一是建设法治政府取信于民;二是建设责任政府取信于民;三是建设阳光政府取信于民;四是建设效能政府取信于民;五是建设学习型政府取信于民;六是建设清廉政府取信于民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政府是抽象的,干部是具体的。政府的形象,取决于干部的形象。干部的作风,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广大干部就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真爱自己的形象,真爱政府的公信力。

二、执行力。政府执行力贯穿于政府执行活动的始终,表现为执行过程中行动前的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行动中的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行动后的评估力、问责力、调整力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干部的执行力来表现。政府执行力就是政府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在推动、监督、保证既定的公共政策落实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实际能力。力度、手段的总和。

当前干部中,执行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个别党员干部对上级部署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效率不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归集为拒不执行(抗令不行、有禁不止、逃避执行)、消极执行(被动执行、机械执行、盲目执行)和错误执行(谈条件、混淆黑白、张冠李戴)。基础干部执行力存在的问题是:本位利益多,群众利益少;客观原因多,主观能动少;从众心理多,工作激情少。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有:认知偏差、执行偏差、反馈偏差

抓好执行力建设要把握好五个要素:科学民主决策、强化执行意愿、提高执行能力、明确职责和流程、培养执行文化;三个重点: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认识是基础、要突出一个“干“字、贵在持之以恒。加强执行力建设,从组织管理上应着力抓好普及执行力理念、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从干部层面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要在牢记职责中提高执行力、要在勇于担当中提高执行力、要在开拓创新中提高执行力、要在团结协作中提高执行力、要在加强学习中提高执行力、要在克服困难中提高执行力、要在心理疏导中提高执行力。

三、向心力。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从社会意义上看,爱国主义以其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整合、团结、凝聚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形成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使个人的意志交互作用而升华为具有明确指向的历史合力,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不能离群索居,不仅人生产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是靠群体的力量创造,而且人的技能、语言、知识也是从群体中取得的。群体给其成员的实惠越多,其吸引力就越大;群体给成员以安全感、归属感,其吸引力就越强;使人流连忘返、引人怀念追忆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人文建筑,也能增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向心力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及表现,一是经济总量小,发挥不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不高;二是发展市场经济能力有欠缺,难以适应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需要;三是基础干部带头致富和带民共富能力弱,难以适应农民增收需要;四是思想观念和执行政策能力有差距,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领导班子提升向心力要做到重责任、慎用权、厚感情、淡私利、合心合力合手。

四、凝聚力。国家凝聚力是社会凝聚力的核心,民族凝聚力则是社会和国家凝聚力的基础。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不断增强当代中国的凝聚力、党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力对社会发展有着凝聚整合、精神激励、稳定社会的功能。

领导班子凝聚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民主意识不够,“班长”为“家长”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擅自更改决定,把“鸡毛”当“令箭”问题时有发生;个人至上,缺乏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的情况时有发生;集中不够、议而不决、当断不断的问题也还存在;有章不循,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较普遍。

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一把手”必须以身作则,争当团结的模范;班子成员必须讲究配合,着力夯实团结的基础;班子整体必须团结和谐,保持强劲的凝聚力

公信力、执行力、向心力、凝聚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作用,相互体现,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四力”中,党的凝聚力是根本、是主导,是政府公信力、干部执行力、领导班子向心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凝聚力是党的生命力的根本保证,是党能够担负起革命和建设领导的内在政治优势。”

对一个领导班子来说,执行力是“四力”建设的基石,凝聚力是领导班子的核心和灵魂。提升执行力,才能提升公信力、向心力、凝聚力。

第13篇:央视新媒体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精品学习文档

央视新媒体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后来被责编改为《水果越甜所含热量越高?西瓜:憋瞎说!》标题改过之后,很多人都在后台评论给标题点赞。类似的还有《花钱成为视频网站VIP就能不看广告了?天真! 专属推荐 了解一下》介绍了腾讯、优酷、爱奇艺等视频APP为会员推送专属广告的行为。《那只出生时 没墨水了 的大熊猫有媳妇了》则是一篇关于棕色大熊猫七仔首次配对的视频档

推文的标题到底应该怎样起? 内容为王 和 标题党 ,到底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标题党 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诟病,但现实中却仍然无法避免?这些不仅是在新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学界不停被探讨的问题。并且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没能找到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评论的重要性不亚于新闻本身

新媒体一个颠覆性的特点是受众的主动性 。这既是技术特征上的,也慢慢成为一种新的交流模式。

评论很重要,这已是众多新媒体从业者公认的事实。但我觉得,央视新闻对用户评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当然,这种所谓 不够 是有客观因素影响的。央视新闻的每一篇推文都有数百条甚至上千条留言,如果让编辑将每一条留言都认真看完并进行精选,工作量实在太大了,而且也没有太大意义。只是我觉得相比其他类似的公众号,我们对用户的留言还可以再多重视一些。

新华社刚刚创立 刚刚体 的时候,有一篇关于沙特王储的推文

精品学习文档

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那篇推文只有短短一句话,却由三个编辑共同完成。有网友在后台留言提出了这个问题,新华社的小编非常认真地回复了每一位编辑的工作:一位负责 刚刚 ,一位负责 沙特王储 ,还有一位负责 被废 。据说这篇推文一发出,就为新华社增加了数十万粉丝量。我想,这与新华社和网友的良好互动是分不开的。

主编说,微博的一大作用就是要说出网友想说的话,要让网友们通过一个转发就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微博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叫作 舆情监控 ,就是要对网友形成一些引导。

我想,在这个人人都可以生产新闻的时代,评论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新闻本身。

要 10w+ ,还是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是该迎合受众还是该引导受众?一个媒体是该追求 10w+ 还是要吃相好看?在现在这个信息量爆表的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又该何去何从?

一个好媒体,不应该仅以市场为目标。 课堂上,我常常听到这种说法。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和我们从课堂上听到的不那么一样。

那些年有人问我为什么想读新闻学,或者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记者。我的回答是,我想亲自体验新闻现场,想揭露社会的黑暗面,想通过自己的笔来改变世界。

或许每个新闻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做出 水门事件 那样惊天动地的报道,但是那难度真的太大太大了。就像我们即使来到了 央视新闻 这样的平台,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也只是寻找新闻素材、追求更多个 10w+ 啊。这是一个很现实又很好量化的目标,可是我总觉

精品学习文档

得少了点什么。

一次课上汪凯老师问过我们: 如果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都在将依赖水军制造十万加作为己任,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在哪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量成了衡量一切的准绳,也进一步导致了标题党的出现和专业主义的衰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10w+ 已经能充当一篇SCI了,只要拥有了流量,你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活在自己的象牙塔中,潜心研究我期盼中的新闻事业。

至于新闻专业主义究竟该何去何从,我愿用一生去探索。

【生活在北京】

如果给你三百万日元,你会离开东京吗? 为了疏散东京过于密集的人口,日本政府采取了这样的激励措施,凡是离开东京回到家乡或者小城市找工作发展的,可以得到最多三百万日元的补偿。

可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宁愿放弃那三百万,也要留在东京。

会不会有一天,中国政府也出了这样一个政策,给你三十万人民币,让你离开北京,回到家乡找个小公司工作。到了那时,你还会想要留在北京吗?

来到北京的第一天,刚刚和爸妈一起从外面回来,就近(以及稍稍图便宜)住在了北京西北部的昌平区。第二天早上,我提前两个小时起床挤地铁到复兴路上班。那一个早上,我乘了四趟地铁,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在昌平线上被挤到怀疑人生,最后上班还是差点迟到。那天我不停地和爸妈感慨:北京真可怕,我将来可不要来这里定居。

可是很快我就反悔了。

刚来北京的朋友说他好喜欢这里,我却一脸不屑:这里比台北

精品学习文档

和杭州都差远了呢,人们常常不会排队,坐地铁也不懂得先下后上,过马路也没有车辆礼让行人。但是北京依然对很多人有种神奇的吸引力。

我也不例外。

这里有更加光明更多可能性的未来,这里有激励你不断前进的动力,这里有更公平更开放的平台。北京虽然让人觉得压抑觉得疲惫,但是没有背景的平凡人却可以找到更多元的选择。

这或许就是一个一线城市能让我们感受到的。

从小在天津长大,北京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帝都,更是一个邻省。它很少成为我心中旅行的目的地,所以也没有在北京长时间停留过。这次实习,应该是我到目前为止在北京生活最久的一次了。

这一个多月的时光,是又一段与众不同的体验。

央视的实习作息是上二休一,两天朝九晚六的生活之后可以休息一天。休息的那一天里,我约了很多个朋友一起逛北京。

刚开始我对北京的感受是,北京可逛的地方可真多。除了老牌旅游景点故宫、长城、圆明园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展览、高校和博物馆。当然啦,还有我喜欢的各种美食和奶茶(可惜没有我最爱的春水堂QAQ)。

我曾经为了一杯奶茶从西城区跑到朝阳区,结果买完奶茶一抬头就看到了央视的光华路办公区(俗称 大裤衩 )

有机会见老朋友,又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这就是北京。繁华、复杂、忙碌,但却让我魂牵梦萦的北京啊。

这个夏天北京的天很蓝。每天晚上下班后看着漫天的晚霞,觉

精品学习文档

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很多小伙伴问我是怎么找到这份实习的。其实说来惭愧,我还是多亏了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才能有机会一睹央视新闻中心的芳容。也多亏了学校每天逼着我们做很多从未想过的尝试,我才能有机会体验这么多种不同的生活。

北京,是我这个2018年生活过的第四个城市。

我喜欢这个城市。我希望将来的某天,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定居在这里。

第14篇:新教育心得体会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

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

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 “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总之,读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犹如邂逅好友、知己,心里迸发出深深的喜悦。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内心深处的滋,收获的是人生大厦的稳固根基。今后我还会读更多的书,读出壮阔,读出豪迈,读出人间万象,也读出新教育的真谛。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第15篇:新教育心得体会

一本书竟可以改变一个人

三月份孩子们读了《大林和小林》,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它竟改变了一个人。我班有个叫张博怡的孩子,他是家中的长子(上有两个姐姐),在家人眼中他就是小皇帝,孩子乐意写作业就写,不乐意写就不写,所以写不完作业对他来说是正常现象。更有甚者,有一次其家长来向我请假说是孩子不想起床,她也没办法,我听后无言以对,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但这周博怡突然来找我说:“周老师,我也想取得好成绩,但我基础太差,不知现在努力行不行?”我愣了一下,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说:“博怡,只要你想学,就一定行,基础差了我们就从基础做起,你只要先把当天老师讲的知识学会,基础部分我们慢慢补。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博怡有些质疑地说;“我真能考好吗?”我用信任的目光打量着他:“你很聪明,为什么不能?”他看着我开心地笑了。当晚我打电话告诉了他的家长,并告诉他们要多多鼓励他,特别是在他想放弃的时候。此后两天,我发现他一改往日上课昏昏欲睡的状态,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还居然主动回答问题。我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还多次在班上表扬了他。

我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没想到一本书,短短的一个月竟也可以改变一个人。虽然只是暂时的,但我相信,只要家长和老师引导得当,他一定可以成功蜕变的。我多么希望班里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能像他那样早日感悟到书的力量,书的神奇。

共读有感

尝试新教育已有一个月了,我觉得孩子们有了很大改变。就拿今天下午上的读书交流会来说吧,我再一次真切体会到孩子们一改往日怯生生的展示状态,变得自然和娴熟了许多。我想可能是孩子们对我们共读的《大林和小林》这本书太感兴趣了,所以对书中的很多情节都记得非常清晰,课堂中就表现得自然、娴熟。也可能是孩子们从心底真正喜欢新教育所推广的教法,他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是童心和书中的主人公所碰撞出来的心灵火花。不管是何种原因,有一点我坚信------孩子们喜欢上了读书。

教学随笔

——“情到深处自然生” “情到深处自然生”这是我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给孩子们读书 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我喜欢给孩子们读书,不管是课文,还是自己读到的有趣小故事。我都非常想读给孩子们听。虽然自知朗读能力差,读出来的内容连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但我还是乐此不彼。

就拿星期二的午读来说吧,周一晚我给儿子读故事时,读到了一篇十分感人的小故事——《一块巧克力》。说的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为了让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把自己视若珍宝的储蓄罐连同里面的半罐钱一同交给售货员阿姨,只想换回一块据说能让妈妈快点康复的巧克力。我被孩子的孝心深深感动了,我决定在周二的午读时和孩子们分享这个故事。读故事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声音沙哑,热泪盈眶。孩子们也都嘤嘤地啜泣起来,虽然我明知不是自己读得好,但我知道孩子们深深地被感染了。

此时,我不禁想起上小学时,邢清安老师为我们讲述小英雄赖宁的故事时声泪俱下,同学们泣不成声的情景,至今我都历历在目。赖宁的高尚品格、邢老师的深情诵读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至此,我才悟出“情”字在读中的重要性。虽然我这次读得依然不是神情并貌,但真情的流露一定会影响孩子们的,或许很短暂,或许也将是一生„„

第16篇:新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第二章读后心得体会

《新教育》第二章从\"发展论、行动论、潜力论、个性论\"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学理基础,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不敢高呼大口号,只对扎扎实实的教育行动微具发言权,有行动,就有收获。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是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无数事实证明这决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记得放寒假期间看过一部电视记录片,讲述了一对父女的感人故事。年近半百的父亲晚年得女,不幸的是孩子患有脑瘫和癫痫。为了女儿,父亲毅然辞去中学历史教师的职务,专心在家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为了让女儿多吃几口饭,每次吃饭时,父亲都会给女儿念唱自编的英文歌谣,孩子边听边大口地吃饭,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身体锻炼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天数次上下楼梯,上上下下之间,父亲口中不停朗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瘦弱的小女儿认识了生命中第一个字\"好\",父亲喜极而泣。看着女儿粉嫩的小脸和灵动的眼眸,那位父亲略显沧桑的面容让我肃然起敬。虽然脑瘫很难治愈,但在父爱的感召下,在经典文字的熏陶下,小姑娘大脑中受损的细胞也许会被激活,重新焕发活力,她必将成为世间最幸福的天使,因为她拥有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深沉宽广的父爱。

已经记不得这位父亲的名字,但永远难忘的是睿智而慈祥的父亲用行动和坚持创造出的奇迹,这个奇迹让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是一句实话,秉承这个理念,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将会收获更多芬芳的果实。

新教育实验所强调的行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行动,旨在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师生共读共写的过程中,在学科共同体的集体行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发挥自己的潜力,彼此交流创造性成果,\"思考--行动\"循环往复,直至跃入真理之高峰。读书和写作更是极大地激发参与者的激情,在教育理想的鼓舞下,在经典的推动中,师生付出劳动并收获着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自从认识新教育实验以来,我本人深受感染,与阅读和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半年来,我陆续写下近七十篇短文,人生感悟、教学随笔等,不拘一格,随感而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真正体会到读写的乐趣,那种感觉真的叫\"幸福\"。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试图将这种幸福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幸福,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新教育的行动,很重视师生精神状态的培养,用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感动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位满怀激情,充满爱心的教师影响每一位学生。师生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拥有了可贵的自信,同时拥有了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力量,而最终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们已经行动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铭记在心,无限相信自己与学生的潜力,执着地走在新教育路上。

因为有梦,所以冲动;有了冲动,所以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新教育实验所强调的行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行动,旨在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师生共读共写的过程中,在学科共同体的集体行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发挥自己的潜力,彼此交流创造性成果,\"思考--行动\"循环往复,直至跃入真理之高峰。读书和写作更是极大地激发参与者的激情,在教育理想的鼓舞下,在经典的推动中,师生付出劳动并收获着教育的快乐与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们理想的教育努力。

新教育同仁们,一起加油吧!

《新教育》读后心得体会

最近用心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这本书其中有一章谈到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的,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爱憎分明的人。而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所受的思想又非常新潮,所以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受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举个例子来说吧,一位同学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够认真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应联合班主任找来家长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学习有困难,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的,则可以通过恳谈,鼓励的方法解决;倘若是最后一个原因,那么就可以适当调节作业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何谈社会的民主。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谈话,适当的引导,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更有利于教师在稳固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这是《中国新教育》给我的启发之一。

《新教育》给我的另一个启发是要善于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任何一个优秀教师都离不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样,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很高,他们把我们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那么他们就会很失望。所以教师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教师还应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善于和他们沟通,要和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教师还应该要有丰富的学历,经历和阅历,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才能教育好学生。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可以说是教育上的有心人了,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有心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教育,要不断的总结教育,并记教育日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创造自己的品牌和旗帜。不断的总结自己教育的经历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体系,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还应该要有社会责任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生活就要有责任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理想教师,就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在课堂里面和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唤起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对于教师来说,“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作者对我们的真诚规劝,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以本书中的理想优秀的教师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要羡慕别人,不要感叹时运,要做起来,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顺,哪怕艰难。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读后心得体会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作为教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居多,唯有胸怀理想,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能振兴,教师不能满足于“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手捧教材,满堂灌输,唯我独尊,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新课改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的队伍中不少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初尝了教科研的甜头。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合作带来双赢,校本教研需要建构以校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研究型集体,少数教师个人素质虽然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与别的教师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不会有多大出息。1-1=0,只会严重影响工作,伤害彼此,有害无益。人格魅力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俗言道,同船过渡都是前世所修,与同事处好关系,尊敬领导有助于我们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实现1+1>2的成效。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沔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而且要有一颗童心,要学会微笑,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少数教师甚至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缺乏爱心,俨然一位“教育警察”,不是肯定成绩、激励学生,而是发现缺点,有意无意地数落学生、挖苦学生,以极端的言语,数十遍乃至数百遍的罚抄对待学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伤害、毁灭性的打击乃至恶劣的悲剧。作为教育超市的服务员,我们应该修炼好自己的基本人格,从而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关注生命成长。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教师的“霸主”地位依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做引领者、激励者、参与伙伴,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感知体验、交流协作、张扬个性、实践提高、探索发展。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感悟,反思前行,教育科研不可畏,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有效作法。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坚持写教育札记,摄下自己的得意瞬间,记下自己的某一失误,录下自己的困惑,这些就是校本教研很好的素材,是我们提炼案例从事行动研究的源头活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的队伍中不少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初尝了教科研的甜头。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活动是润泽人的一生中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习是一种“解读”,能推动我们观念的变革:人本主义、多元智能、任务驱动型学习、建构性学习、发展性评价等先进理念,我们唯有学习才能融会贯通;学习是一种“唤醒”,能激起我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学习是一种“整合”,促进我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学习是一种“激发”,能挖掘我们创造的灵感;学习是一种“沟通”,能带动我们彼此的合作。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心境,读书是一种收获,读好书就是与大师对话,品尝精神的大餐,感受心灵的启迪。

《新教育之梦》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气势恢宏,凝聚着朱永新先生一腔教育热血、一份教育诗意、一种教育理想,激励着我们务实创新,追求卓越,做理想的教师!

新教育心得体会

今天,我校举办了新教育推进活动。胡校长对我校的新教育做了介绍。王改梅老师和杜慧琳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晨诵和绘本公开课。课后,我校老师积极研讨,探究教法。教研室的领导对晨诵和绘本也给出明确的指示,并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为我们明天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领导的指引下,榜样的带动下,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新教育之路定会开满鲜花,芳香四溢。

我惜书,书亦懂我。我爱书,书亦香我,无需其他,彼此之间的会心一笑,便已是一个静谧而富足的世界。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成为一种习惯,在读书中幸福生活”新教育下,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去读书。提到新教育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的教育大师-——朱永新。

最初知道朱永新这个名字,是在一次例会上校长提及时的眉飞色舞,从此,我记住了朱永新这个名字。随着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将《新教育》作为我校教师的必读书目之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朱永新教授对梦想的痴狂、执着、追求,使我非常钦佩他。朱永新教授说“真正的教育家也应该具备诗人的品格”我说,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敢做梦、又敢付诸于实践的追梦人。梦想是一种动力,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有梦才会那一点不安分的冲动,有那份无悔的坚守。

朱永新教授的坚守让新教育遍地开花,芬芳四溢,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广大的一线教师已经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将相同的理想与信念传播开来,坚定地迈向了同一个方向,越走越远,不断接近新教育的明天。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让怀揣梦想,不服输的我们又多了一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或许这就是新教育的魅力吧。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17篇:新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心得体会

我喜欢梦这个词语。因为有梦,李白穷尽一生奔波在通往心之故乡的诗句上,因为有梦,谭嗣同在英勇就义时方显英雄本色,因为有梦,我们民族朝向幸福的坚定步伐才永不停息。我也有梦,可是当我遇到了做着教育之大梦的浩浩荡荡的新教育队伍,才发觉自我追逐的孤独和狭隘,于是我梦想的溪流义无反顾的汇入新教育的巨大洪流。

我是有教育理想的,只是我的理想太现实,就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四年的学习,升入理想高中。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我才明白,理想的德育,是净化灵魂,提升品质,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理想的体育,是磨练意志,超越自我。反思我的教学理想,再不能仅仅局限于中考的指标,而应该指向学生更为广远的精神未来。于是,我也有了我的新教育之梦。

我的寻梦之旅便从每天伴随着朝阳款款而来的晨诵开始了。

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是多么美好的教育生活啊。“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校园里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还有歌声,琴声,我一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尝试新鲜的教学模式要大胆为之,我克服了自己的畏惧心理,以诵读开始,简明扼要点出背景,然后过渡到吟唱。刚开始还担心自己会成为学生的笑话,但在我努力认真的吟唱下,孩子们渐渐安静了下来,沉浸于我创设的情景,还不由自主的跟着吟唱起来。我想,孩子们宁静的心灵一定在与古代圣贤进行着崇高的对话。我也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那宽厚仁和、淡泊宁静的心态,定会成为我们共同的心灵密码,润物无声的植根于孩子最柔软的心灵,内化为美好的品质。

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不读书,没有理由。假如我们一年背

三、四十首诗词,背

一、二十篇文章,12年时间,至少可以背诵诗文六百篇。午读时间,你也可以与学生重温《论语》,和于丹品茶,与刘心武谈红楼,持之以恒,自然会“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国民阅读,社会阅读的广阔前景则为之不远。

新教育崇尚的田野意识其实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回归,如何守望自己的心灵,拯救他人的灵魂,一位老禅师道出了其中奥妙。 相传有位老禅师,夜晚到禅院里散步,看见墙角处有一把椅子,便明白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了。老禅师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不到半个时辰,果真他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个小和尚黑暗中踩着禅师的脊背跳进院子,当他发现自己踩得不是椅子而是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惩罚。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添衣”。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大音希生,大象无形”。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虽然无形无声,但却有踪迹可寻。执着并献身于教育不仅要大步向前,也要回头反思。一则小故事让我们理解了宽容的含义,体会到宽容的力量,老禅师以博大的胸怀宽恕了弟子,这种宽容不是纵容,而是以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弟子的心灵,让他的心灵受到无声的教育。这比那些严厉的说教更有力量,心灵的教育应该是柔韧成刚。

享受成长的快乐,细数生命的点滴。坚持写日记,师生共写随笔是一项磨练师生意志的道德长跑。的我从98年开始写日记,至今已有十几年了,真实是日记的生命,回望自己的成长足迹,泪水、欢笑都成为生命的珍贵财富。在我的带动下,学生也开始每日三省吾身,坚持写暮省日记,在相互倾诉中我们的心更加亲近了。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的日记汇聚起来就是一部新教育的史诗,民族精神文化的史诗,国家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历史。

我相信,新教育的明天在我们手中,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在新教育的田野里,我们将怀揣着梦想,以农夫的姿态去播种,耕耘,等待,并且勇敢地承认,有一些种子不会发芽。但梦想会赐予我们无限的力量,我们将手捧幻想王国最后一粒沙,让它变成整座森林!

第18篇:新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心得体会

我拜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新教育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致力于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这种教育理想,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热情,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感慨颇多。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因为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1.专业阅读。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阅读。正像《新教育》所说的: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使教学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富有教育教学机智,才能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老中医、老政治家随着年龄的增高和资历增长越来越增值,而教师则不然,很多中小学生喜欢年轻教师,年轻教师除了身上所散发出的青春的活力外,还因为年轻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或代沟很小,与学生很容易沟通。我是一名老教师,怎样才能在工作中保值增值,永保青春的活力呢?那就是读书——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读专业类的书,学习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寒假里的阅读学习和听了有关新教育的两次专家报告,不能说给自已带来立竽见影的学习效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开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豁达的胸襟、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构成了教师素质的骨架。而一个乐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师是一个永不停止学习的人,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近期,有关专业类的书,我读了魏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漫谈》、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朱永新的《新教育》等,深刻体会到越学越感到自己的不足。我将不依赖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学习,不求超越他人,但求超越自我。

读经典文学类的书,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近几年,一直担任毕业班教学,每日忙于备课、管教、批改,忙忙碌碌的生活总有些怅然若失。课堂上,讲解、练习等应试性教育的思想强烈的占据了头脑,教参代替了涵咏吟诵,再美的句子也引不起感情的波澜,如同课堂上听不到学生读书声一般,课堂之外的我也疏远了读书。在课改的大潮中,难以消化各种新名词、新概念、新模式、新理念。忙碌中却总感觉缺失了什么,缺失什么呢?静心思量,缺失的就是自我的阅读,自我的提升。只有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智慧。

2、专业写作

《新教育》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

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第19篇:新教育心得体会

潜心灌溉

静待花开

——《新教育》读后感 金堂县转龙镇小学

黄爽

至今还不能忘记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的茫然与困惑——新教育!心底安然、毫无知觉,又觉得是上级给我们的一次“理论洗脑”,打心底的把它放在那个最不起眼的角落。不可否认,总有些机会外出学习,也羡慕那些优质小学精致的办学,习得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我们总会给自己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农村小学家长素质不高、硬件设施不到位、信息蔽塞„„于是释然了,把教学质量落后、学生素质提不高都归咎于上述原因,一切都觉得是那么心安理得。

第一次接触新教育是在去年听钟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把课外阅读巧妙地延伸进课堂,让我不由得惊叹,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也是新教育提倡“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个体现,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看着她班上的孩子们脸上发自肺腑的纯真笑容,我在心里对新教育多了一份向往。后来,钟老师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

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给全校教师人手发放了一本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让我对这个名词有了真真正正最为“实在”的触碰。在书中,有朱教授对教育那份执着胡流淌,有最平凡的普通教师感人的故事„„夜晚,当一切都沉寂下来,我和“新教育”的亲密接触便由此开始。

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是的,一颗的种子的身体里蕴含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它能扎根在岩石的缝隙里,能冲破重重阻碍,舒展身姿。而这样的过程,离不开悠悠岁月的成全。于教育而言,更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或饱满,或干瘪,但只要孕育者给予它们足够的养料、水分,细心呵护,辛勤灌溉,岁月一定会见证它们的伟岸身姿。可是,我们的老师似乎缺乏了足够的耐心,总想“拔苗助长”。我们知道挫折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命历程,也明白困难对于学生情感丰实的重要意义,但是实施起来时,确实是“越俎代庖”了。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把自己沉静下来,静静等待,等待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为,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粒种子都应有自己的品格。沉香美酒的悠香一定是经过漫长时间的酝酿,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一定是经过年复一年岁月的洗礼。

对于新教育的其中一个观点——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我是极为赞同的。不可置否,虽然“素质教育、给孩子减负”等口号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但我们显然把它们都抛之脑后了。更多的教师都围绕着“考试分数”这根指挥棒在转。关注面不一样,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显然也不同了。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更别说重视成功体验了。天才毕竟很少,但成功的人却很多,孩子们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发自肺腑的鼓励,或许,我们一个微小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却意义深远。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一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学启蒙老师!把目光从分数聚焦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上,健全人格,才谈得上教育真正的成功!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的,在新教育里辛勤耕耘的老师无一例外都是辛勤的耕耘者。他们开博客、建立班级QQ群、每天写日志、反思„„点滴生活中,我们曾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一起跌倒,一起成长„„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记录下孩子们成长路上精彩的瞬间。有的东西可以补救,但有些情感体验却无法弥补。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那些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那些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让感动在纸间流淌,让灵感在笔尖倾泻。我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朱教授还颇有心的开办了一个“成功银行”,他说,只要每位教师每天能坚持撰写1000字以上的教学日志,十年以后,包成名师。是的,相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的去记录、学会反思,我们一定会实现最初那纯真的教育梦想。

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写作;我们一起晨诵午读暮省,探索积极的生活方式; 我们一起推进每月一事,学会吃饭,学会节俭;我们一起构建理想课堂;我们一起聆听窗外的声音,一起培养卓越口才,一起建设数码社区,一起缔造完美教室,一起研发卓越课程,一起合作共建家校„„

新教育是每一个教育人心中那份最质朴的情怀。相信,经过岁月的洗礼,新教育的种子一定会在金堂这片厚重的土地里悄然生根、茁壮成长! 期待新教育的姹紫嫣红的春天!

第20篇:新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教育行动,它是由朱永新教授提出来的。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前总认为教育里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组成了教育,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是很幼稚的,自己考虑的太浮浅了。当今时代的教育一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校的,更要有家庭的和社会的,要符合新教育的理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正是因为这一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在课堂评议时,参与者往往自说自话,用不同的词典解释同一堂课,最终无法通过有效的对话,达成共识。朱永新认为: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

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得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不应该只是教师,而更应该是全体学生。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追求的是“倾听”与“应对”,也就是要实现真正的主体间的对话。这就必须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是用高超的应对在组织课堂教学,而且教师理解的高度就是课程及课堂能够达到的高度。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把这份珍贵的经历铭记在心,开始我教学生涯新的征程,我会努力把学到的理念、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提升教学水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的教学方法回馈给学生,我会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无悔于我的教育事业。

新媒体工作者四力教育心得体会
《新媒体工作者四力教育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