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观后感

春风化雨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01:09 来源: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春风化雨电影观后感

成长的思考

摘要:

春风化雨是一部讲述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在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带领下,对生活做出反抗的电影。威尔顿预备学院一起稳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新来的基廷老师一反此校传统刻板的教学风格,鼓励同学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思索人生。他的自由散发式思维是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森林的山洞中击节而歌。 但就在这之后不幸发生了,尼尔的父亲得知他演话剧后愤怒不已,决定将他送往军事学校。你而悲愤交加,在一个雪夜吞枪自杀。尼尔的父亲到学校将此完全怪罪于基廷老师的不良引导。学校为了平息事件胁迫所有学生签名开除了基廷老师。但当基廷老师即将离开时,大家又用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示对他最后的致意。

影片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学生如何去认识世界与改造自我,体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的思想变化,反映了一代青年人成长的血与泪。

关键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自由,叛逆,成长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1]

关键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自由,成长

如果自己的梦想没有得到实现是不是坚决不屈从?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么怎样的爆发才算是有效的呢?

老舍认为个人面对社会变革的改变往往显得无力,因此才有了《断魂枪》。同样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努力反抗,却最终选择了精神胜利法。电影中的他们选择

了“阳奉阴违”,成立了死亡诗社,但是这短暂而虚无的自由让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好友的自杀,朋友的退学,组织的解散,基廷的离去。一切恢复了原有的平静。但对于他们内心而言,波涛汹涌。

以陶德为例来说,陶德的反抗意识已然萌芽,但也只能站在桌子上对基廷老师说一句:Oh,captain,my captain!陶德其实是一个生长在哥哥光环下的男孩,因此他有些卑怯。当他过生日时父母送了一套和去年生日一样的文具,他很失望。也许他心目中的父母关心的不是他好不好,而是他能不能跟他哥哥一样好。当然其实他渴望着世界,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在纸上写下“seize the day(及时行乐)”,却又扔了它;当尼尔第一次邀请他加入诗社时他拒绝了,但后来他还是参加了活动并自得其乐;当他得知尼尔的死讯时疯狂地在雪地中咆哮。他其实也很痛苦,我认为其实他恨自己不能摆脱这一切,他的懦弱让他签字同意开出基廷老师。但是他最后又站了起来,这个勇气对于他来说是难得的,基廷老师和他的同学对陶德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他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有的客观世界告诉陶德尊师重教,认真完成学业,以后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或律师;然尔基廷老师的教育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观。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过程。[2]陶德原以为按照父母设计的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后来却发现真正的必然是应该符合自己灵魂的追求而不是满足他人的意愿。虽然他对世界仍有屈服,但相信他在未来的道路上,在人生的重要决定上他会坚持自我,不轻易放弃。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热爱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热爱真理。我曾如果我经历了这一切,我会如此勇敢地站起来吗?我想我会,但永远不会是第一个。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不敢做第一人,但一旦有人敢站出来,愿意不计后果的跟随。这有些类似于政治起义,古代政治起义不在少数,成功者居少数,陈胜,李自成皆败给自己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思想的起义总能够得到胜利,比如文艺复兴。然而中国反抗封建统治的共产党胜利了,因为他在思想和行动力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踩在中华历史的民族史册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我们发现任何动摇统治者主导地位或影响其利益的起义与反抗都是难以成功的,所以鲁迅说的不是“不在沉默中胜利,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是“不在沉

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么反抗有没有必要?当然了,即使是注定失败有时我们也要去尝试。任何改革之路必是鲜血铺撒,骷髅堆砌的。但尝试的方法是不是就无所谓了呢?

尼尔的梦想是成为演员,父亲却坚决反对,父亲努力让他成为一名医生,为了让他专注于学业强迫他辞去校报编辑的工作。这样一个文艺青年被逼迫的走投无路,选择自杀。但他真的是走投无路吗?他无助的时候去找基廷老师,老师劝他和自己的父亲好好谈谈,争取出演的机会。尼尔开始还比较抗拒,最后还是执行了老师的意见。然而演出结束后在家中的争执使他感到无望。尼尔的父亲的确是个偏执,专制的传统形象,但我相信如果尼尔在任何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梦想,父亲终将改观。但尼尔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其实是反抗与顺从并行的一个人,他渴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但大部分时候父亲下令他就不会拒绝。最终这种萌芽状态的意识在他的冲动和悲愤中夭折。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世界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但是不应该因为挫折而轻言放弃,尤其是当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观意识超前于改造世界的客观能力时,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不理智而功亏一篑,应该冷静下来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电影背景设置在1959年,垮掉的一代迷茫无措的时候。这个年代产生的很多元素都未在此片中出现,如《on the road》,《麦田里的守望者》都没有出现,只有那几段象征着自由与梦想的诗句,如seize the day.我想导演是想在暗示我们这种自由本身就是狭隘的,是粗化的。因此才会导致尼尔自杀的悲剧。因此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是没有终点的,我们应该时刻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迎接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

传统与自由,很多时候都充满冲突。基廷老师说过:人只有在做梦的时候才是完全自由的。任何自由都伴随着责任与义务。社会往往达到相对稳定而给公民以巨大束缚,行为上的束缚形成习惯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束缚,自我囚禁而不求进步。当然有一部分人与生俱来的反抗能力让人钦佩。影片中基廷老师并没要求学生正面反抗学校,当达顿受到校长的惩罚后,他劝戒达顿谨慎行事;尼尔自杀后学校让他离开,他也没有表现出强烈反抗 。其实他希望学生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保持一点自我,不至于沦丧的和他们的父辈一样。但这些年轻人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图,最后酿成惨剧。所以我认为他还是符合当时社会的,希望培

养自己的学生成为有教养而不乏思想的人。他的教学是成功的,因为他至少给予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然他们尝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与文章开头是一样的:生命的价值在于生活而非生存。

《春风化雨》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影片,我想他表达了很多,很可能我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我相信有三点是一样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的道路需要我们个人的他所与努力;在实践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如果选择放弃就是永恒的失败者;失败不是必然,但要总结其中的必然错误,防止再一次的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思想使之适应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3]

参考文献:

[1]

[2]

[3]实践论.毛泽东

推荐第2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徐育龙,男,1973年生,1993年师范毕业分配至今仍一直于闻韶学校任教,参加自学考试1996年获得大专学历,小教高级教师。在偏远贫困的山沟里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二十年风霜雨雪,二十载苦辣酸甜,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我的职责,为发展山村的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力量。在从事教育工作的21年中,我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我勤奋工作、教书育人的座右铭。为了学生,我愿做\"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为了学生,我愿做\"人梯\",双肩擎起他们稚嫩的身躯,让他们去拥抱更美、更灿、更为广阔的人生;为了学生,我愿做\"春蚕\",吐丝到死丝不断,留作他人御风寒。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二十几年来,我矢志不渝,爱洒教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时都在演绎着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如何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的点点滴滴,时时都在诠释着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的滴滴点点!

特别是我儿子身患有地中海贫血病,必须有人细心照顾,面对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实际困难的现实,能坦然处之,处理和安排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以学校和教育工作为重,忠于人民教师的职守。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认真负责,充满热情、一如既往,毫无怨言,努力做好,经常放弃休息,加班加点,自觉履行人民教师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一、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本人一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

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爱心助人,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山旮旯默默耕耘二十余载,这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并认真写心得体会。工作期间,我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做一个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

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查找翻阅有关资料。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作为班主任我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

己的创造强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

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培养学生素质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2006年至2008年除了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外,我还是兼做住宿生的管理员, 120多名住宿生管理工作,工作繁重而琐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都得操心。那时我小孩刚出生不久,我小孩身体不好,经常要去医院就输血和除铁治疗,但我也从不耽误工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都取得

一些的成绩,如论文:《浅谈小学教育应加强正确劳动观念的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学数学思维能力》等。

课例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

思能力》、《教学中运用有序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索》。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等分别获县的

二、三等奖。

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我眷恋山

区这片土地,我更眷恋山区的孩子,我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这希望的田野上!今后我将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3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观后感

10体育教育5 杨兵 201005034166 今天,我们在赵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美国电影《春风化雨》,这部影片正像片名一样,春风化雨般的感染这我们每一个人。主人公基廷老师以改革先驱者的化身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教育着一群既朝气蓬勃又困惑迷茫的青年学子们,使 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理想的目标迈开了新的步伐。

电影的内容是: 一群新生来到美国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开始了新生活。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教师基廷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耳目一新。基廷大胆挑战狭隘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爱,受到学生们的拥戴。从学校的一本旧年鉴上,学生们发现了基廷在学生时代主持过的一个诗歌团体??死亡诗社,决心重建,恢复它的活动,经常在山洞里举行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尼尔不顾父亲反对,偷偷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演出虽然十分成功,但父亲强迫他转学,尼尔愤而自杀。为掩盖丑闻,校方把基廷当成替罪羊,基廷被迫辞职。在他离去之前,学生们用特殊的方式向基廷表示对他的热爱和“死亡诗

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在他们之间究竟什么有是值得我们去深思?

电影中基廷老师的几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一,在基廷老师为学生上第一诗歌课时,他就告诉学生“我们读诗和写诗并不是玩,我们是人的一分子,是有激情的„„”,“只有在梦中,人才会有真正的自由。”,这位充满激情的教师把他对诗歌的最深刻理解用简单的话告诉学生。其二,当校长用很不满意的口气问基廷老师,为什么要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走来走去,而不是在课室里上课。基廷老师的回答是:“教育的根本是学会自我思考”,这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真实地反映了基廷老师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深的思考。老师的愿望总是美好的,总是希望带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有时却往往会忽视学生的需要,用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会产生了惰性,把自己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我觉得能培养出“会自我思考的学生”才会是成功的教师。 电影中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托特是一个怯懦、沉默寡言而又勤奋学习的学生,但他平凡的外表却隐含了激情。基廷老师要每个学生写一首自己的诗,并在课堂里读出来,托特却没有勇气读出来,他谎称自己没有写,基廷老师这时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说:“你认为你想法是没有价值的么?” „„然后让他上台表演“野性的咆哮”,他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终于能如实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在剧终,基廷老师要走了,托特突然站在桌子上,呼喊着:“船长,我的船长。” 是什么使性格怯懦的托特变的如此勇敢,是爱,是基廷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鼓励。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学会欣赏学生,其实鼓励是学生最需要得到的。有时课堂上一句:“你说得很有道理。”“你的发现很重要。”„„可能给学生带来了他举行努力的动力,继续学习的勇气,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这些鼓励孩子的话。

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很值得我们回味,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因为它隐藏了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把这些理念真切地贯穿在平实的故事中。

推荐第4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牛桂舟

闻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和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能撑起一片天空。”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都是教师职业的精髓就是“贡献”和“爱心”。是呀,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千遍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黑暗,收获硕果。尤其是中职生,他们大都是纪律、学习上的双差生,这就要求我们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而且这份特别的爱要一直漫延在学生的四周,永远都不消失。

一、尊重与信任搭起爱的桥梁

一般来讲,后进生会主观地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不信任他,同时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那样,进步不了了;他们想努力上进、改过自新,却既管不住自己,又怕别人讽刺、挖苦,这个时候,后进生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尊重的眼光,信任的目光。针对后进生这样的特点,我就抱着尊重与信任的态度去迎接他,让他去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小A同学平时常迟到、惹事生非不说,学习更是一塌糊涂。但是我观察到他脑子还可以,尤其是语文方面,一些基础知识能够掌握好。一次叫他来重默时,我就私下对他说:“小A同学,虽说你对好多知识不能够都掌握,但老师发现你对基础知识有点偏爱,而且通过你的努力,这种偏爱会越来越明显,老师想看到你更多的偏爱!永远信任你,加油!”这句话或许让他感到了我的尊重和信任是对他进行教育转化的途径,所以小A每次默写这些知识前,都会精心作好准备,每次默写后,我都会写下:“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再努力一点,相信你能行!”等词句进行沟通,让涓涓细流汇成一条无形的爱的纽带,架起一座爱的桥梁,而更多的是在口头上表扬他,适时地在全体学生面前亲口夸奖他,让他找到了学语文的自信。此时,小A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这快乐的表情说明后进生已感受到由于老师的尊重与信任才使他做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树立起了要进步的勇气。使我欣慰的是,通过他的全身心的努力,后来每次语文考试都能考到及格,这于他来说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教育就是尊重与信任,在热爱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我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这一点,善于捕捉到了小A身上的闪光点,也让他明白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对他没有偏见,用与其他学生同样的眼光去对待他,让他体会到了做后进生的尊严,尝到了后进生一样可以得到老师尊重与信任,一样可以赢得老师的鲜花和掌声,一样可以博

得老师的关切和呵护,我也因此成为了他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于是后进生的转化便从这里开始了。

二、理解与宽容点燃爱的火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些。”宽容能触及人的自尊心最敏感的地方,只要学生不是出于恶意,教师谅解他们一时存在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也会使他们深深悔恨,主动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我教过一位学生小胡,成绩一向较差,平时专爱捉弄别人,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多次教育引导,效果不大理想。有一天中午,他用讲台的粉笔去掷人,我知道后,就罚他买回两盒粉笔,并写检讨书,当他将粉笔和检讨书交给我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不对头的自得神色。我看了检讨书,没新问题。最让我欣赏的一句:“我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当我打开袋子看到那两盒粉笔,我火冒三尺,粉笔全被人全折断了,小胡竟笑出来,显得更自得了。我压住了怒火,我想以罚代教,不行,我要来个表扬的。我说:“你能买回两盒粉笔,并且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我感到兴奋,不管你买的粉笔质量如何。我欣赏你能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举动。这时他没有笑了,脸红了,很尴尬的样子。第二天,我的桌子又多了两盒完整无缺的粉笔。

三、严格与关心扩大爱的内涵

后进生是班级中的“另类人群”,所以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温暖和热爱是一个教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对后进生严格要求则更能体现出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上课铃响了已有二三分钟,小A同学才慢吞吞地来到教室门口,之前已有迟到过的现象,这种不守纪的行为使我大为恼火,因为一方面影响了上课,更主要的是对后进生来说,在全体学生面前又多了一条“罪状”。依据这些情况,课余我先叫他写下迟到心得,签好姓名,写下日期,一式两份,我和他各存一份,彼此都记住这份心得,引起两人的警醒,然后跟他进行心与心的交谈,交谈时面前放着他写下的迟到心得,严肃批评,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同时注意了批评的措辞温和,态度诚恳,那次谈话后他能准时进教室一段时间。之后,又出现一次迟到,我再次叫他写下心得,找他谈话,面前依旧放着一份迟到心得,而这份迟到心得是他进步后的心得体会,交谈时我肯定他取得的点滴进步,再一次对他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还及时地告诉他最重要的是付出行动。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直到现在,我去上语文课他没有迟到过,两份前后不同的迟到心得、终于换来了来之不易的三个字“不迟到”!这个不起眼的事例让我更充分相信了“严是爱,松是害”的重要性,对后进生的防微杜渐马虎不得!

“爱之愈深,责之愈严”,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小A的事例中,我将严爱相济作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如一缕缕春风滋润他干涸的心海。天越来越冷了,小A同学衣服穿得非常单薄,我关切地送上一句:“这几天天气很冷,要多加点衣服,注意身体!”看到小A桌上的书本、文具凌乱的样子,我和他一起收拾有序,有时只是简单的一句“饭吃好啦”的问候,也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又增添了一分。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当老师的严格要求被学生看作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时,他就会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和进步的。严而有格,爱而有度会使后进生转化得越好越彻底。

四、耐心与等待收获爱的惊喜

每个后进生不论是在思想品德方面还是学习成绩上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的、反复的、发展的结果,其形成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所以给予后进生鼓励和宽容是转化后进生关键的一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对小A同学在学习上所作的任何一点点努力,都给予极大的鼓励并对他寄予期望,因为在我的眼中,每一个后进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进步。小A同学的转化过程中,鼓励起着支持鼓舞的作用,因为我知道对他的抱怨与惩罚往往只能起破坏性的作用。一次期中考试,小A又考了60多分,我找到他说:“前一阶段你的努力没白费,合格的成绩已能证明这一点,为你再次鼓掌,期待下次有更好的消息发给我!”期末成绩也出来了,小A果真带来了好消息,又一个合格的分数摆在我俩的面前。小A是学校有名的后进生,语文笔记、作业等几乎为零,很使我头疼。在这种情况下,我先从思想上稳定他,跟他有共同语言可谈,反复和他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随之在知识的记忆方面,不要求他像其他学生那样将所有的知识都要去掌握,而是给他将所有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层次化,只需他记忆一些基础的、重点的就可以了,因为他要掌握这些知识,是和其他学生掌握所有知识付出的努力是相当的,有时甚至会比其他学生付出的努力还要多,要把这些知识吸收、消化、运用的难度可想而知,小A却能做得非常好,这就是宽容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吧。事实告诉我:与其要求后进生难上加难地掌握他们所不能掌握的知识,不如退而以宽容的态度,量他们的力而行去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学习,何乐而不为? 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转化小A同学,我常手持爱的灯盏,用我鼓励和宽容的美丽眼神为之引路,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为他点亮了一盏心灯,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给后进生

一些鼓励,一些宽容吧,有了你的鼓励宽容,后进生才能在一次跌倒后又一次站起来。同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带给你的惊喜。“十年树人,百年树木”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小A同学在周记里这样写到:“我现在感觉到了自己原先是那样的不懂事,老师您一直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我觉得很愧疚,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我一定要努力出色地表现自己。老师,我想起你对我的尊重和信任、严格和爱护、鼓励和宽容,我就信心倍增,请你一定要相信我!”那一刻,我深深地理解了什么叫“春风化雨”。

爱写出来是一个字,思考起来是一片海,奉献出来是一团火,“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是的,甘为人梯,吃也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却背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虽然清贫,我们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

推荐第5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育自学”课题实验中的个人经历和心得

阜阳市七里河小学郭晓凡

2011年8月,我校无比荣幸地被“自育自学”总课题组正式批准为该课题组的实验学校,由于当时我们许校长外出学习,没能到会,深表遗憾,特让我转告何主任自己的歉意。我和教导处张亚颍主任有幸参加黄山“自育自学”课题年会,聆听了何炳章教授的报告,收获非常之大,回来后,我们按照何主任的工作部署安排,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我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我们全体教师在许巍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践行何主任“自育自学”的理论精髓,从原点出发,视生如子、关怀备至,给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下面我将结合学校课题研究的实际状况及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一粗浅叙述。

1、从原点出发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统一组织“留守学生”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吃、睡、炼”的安排计划及实施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利用节假日把学生接到家中,像父母一样关心照顾,让他们重新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我校老师以亲情般的温暖和“留守儿童”沟通,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内有这样一位“留守儿童”,名叫金义雪。因为家里女

孩多,在她出生时就被寄养在她姑奶奶家,她常年跟年迈的姑奶奶生活在一起,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金义雪同学性格孤僻,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见此情形,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瞅机会就跟她聊聊。每到课间我给她补课,她虽然不怎么跟我交流,学习总算慢慢在进步。节假日里我带她到我家小住几天,我们一起逛超市,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听音乐„„记得当时听盲人歌手杨光唱歌时,金义雪很触动的样子,她偎在我身边,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亲热,她低低地说:“老师,我比杨光要好一点,因为,我身体的每个零件都完好无缺,虽然我没在父母身边,但我有您,老师——妈妈,„„”当时,看到她那幸福而有灵气的眼神,我心里暖暖的。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一向性格孤僻的金义雪同学竟以她出色的表现,赢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校长颁奖的那一刻,孩子哭了,我也哭了„„此情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这一切,怎一个“情”字了得?

开展学生“结对子”活动,鼓励父母在家且家庭和睦的同学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便于平时的作业辅导、生活关心、思想交流;以宣传栏、团队活动为载体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解决学生集体荣誉感弱、道德品行低、学习成绩差等问题。为了给“留守儿童”一个大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少先大队部特意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这个栏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课间休息的时候,这群孩子可以在这里诵读诗文,讲讲故事,读读表扬稿„„对于那些特别内向的“留守儿童”,老师总会先告诉她:“孩子,别怕,这里只有你

和老师,先读给老师听„„”当他们读的时候,我悄悄地把他的“播音”录了下来,等节目结束的时候,再拿给他们听。“瞧,你表现得多棒啊!全校师生都听见你的声音了。”我亲切地说。这时孩子的那份兴奋之情早已溢于言表了。有了第一次的演练,孩子的胆量自然就会日益见长了。四是建立家校联系卡。整理好学生详细信息并建成家校联系卡,代理监护人和学校各持一份,定期电话联系和家访,把“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反馈给代理监护人。这样,跟踪思想教育,共同管理好留守生。

每学期的家访是我们每位班主任的必修课,尤其可贵的是校长亲自到留守儿童家里去看望他们,若是赶到节假日,校长总会自己掏腰包给孩子带点吃的,有一次,校长去了我们五一班的一名留守儿童张心怡家里,我也陪同去了,这孩子的父母离异了,爸爸不在身边,,她常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们在麦地里找到了她的爷爷,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弯着腰,汗流浃背地收麦呢,见此情景,我们一阵心酸,校长则一边主动帮他们收麦,一边和他们攀谈了起来,那亲切劲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作为老师,有这样的榜样,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呵护这些孩子呢?

2、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每周开设一节心理教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指导。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采取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或设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等个别辅导方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四是采取

正确引导、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这学期,开学之初,一(1)班的老师找到了我,我班的魏泽浩同学,现在跟奶奶生活在一起,上课没有好习惯„„第二天的下午,魏泽浩随张老师一起来到心理咨询室,一进门,我看到一个衣衫不整的孩子,他怯怯地躲在老师的后面,我拉着他的小手跟他玩了一个游戏,慢慢地他对我亲近了许多,我帮他擦好鼻涕,告诉他,要做一个讲卫生、注意听、好学习的好孩子,他郑重地点点头,我顺势抱起他说:“老师喜欢你这样的好孩子,当时孩子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不过从他那红红的眼圈中,我看出了他的感动,以后我又连续给他做了两次咨询,他真的慢慢改变了很多,每当我经过他教室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做好,看到这一切,我是多么欣慰啊!

3、提升“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自主规划,引导学生描绘人生理想,厘定优势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行动,时时对照、检查,看其是否偏离发展目标。二是签订自律承诺书,鼓励学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诺限期有计划地改正,并写明改正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三是鼓励自我评价,教师要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

4、“自育自学”出成果,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在各项工作步入正常轨道的坚实基础上,我校又开设了经典诵读、心理健康教育、绘

画班、音乐班、乐器班、英语角„„丰富多彩的特长班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了一大批特长生。这不,绘画班的作品登报了,英语角的同学能排演出精彩的话剧《猴子捞乐》、《白雪公主》等,音乐班里的孩子们组成合唱团也唱出点名堂了:六一儿童节那天,在王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合唱团的孩子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个个英姿勃发,他们款款步入舞台的中央:一曲嘹亮的《红星歌》唱出敬党、爱党、颂党的心声,《鸟归林》歌声清新婉转、意韵悠长,专业而甜美的唱法赢得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经过激烈地角逐,我校在全市三区五县十六支代表队的高手林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最终以

9、74分的最高分取得一等奖中第一名的好成绩。用市委宣传部耿玲部长的话说:“七里河小学的孩子们不简单!”

总之,教育教学的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关注的就是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水平,返璞归真,从原点出发,注重感染熏陶,追求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育自学”课题实验中的个人经历和心得

阜阳市七里河小学郭晓凡

推荐第6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方能“风平浪静”

三门县沿江中学邱永平

我班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开小差,被任课老师发现后,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批评中有一句话刺伤了这个学生:“你有娘生没娘教的!”他发怒了,顶嘴中数落了老师很多不是,任课老师也火了,随即打了学生一巴掌。随之在课堂上发生了尖锐的人身冲突,师生情感尖锐对立,一节课基本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这位学生被任课老师硬拉到我的办公室,双方均情绪失控。得知这一情况,我迅速介入处理。首先我迅速支离开他们,给他们营造单独的处理的空间。二是冷处理学生失控情绪,暂时不与他谈话。三是等学生哭闹等情绪接近平稳时才开始谈话,先从学生这边了解情况,无论客观与否由其说完。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言不发,说完后我特别问道:“你为什么对‘有娘生没娘教’这句话特别反感?”他说:“因为我妈已过世了。”原来这是他后来情绪失控的一个结,这也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当时也没有说谁对谁错,这不是事情的根本,解铃还须系铃人。我随后找到任课老师交换意见,任课老师是个年轻女教师,气得直哭,也意识到了不该刺伤学生,我说完情况后,任课老师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向学生道歉。这时学生却主动承认了刚才的种种不是,丝毫没有刚才你死我活的架势。后来在大家的互相的道歉中泯嘴一笑。之后我想到这孩子没有妈,更需要爱,便拿出自己的钱,叫他平时买点学习用品,他很受感动„„。

启示:

1、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他们也会和相信自己的老师交流沟通,有人会倾心于老师的机智幽默;有人会欣赏老师的奕奕风采;有人会喜欢老师的活泼开朗„„

2、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科任老师的长处优势,充分利用之,缩小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3、走进学生心灵,多了解学生,包括家庭、心理等等,为我们科学处理班级事物打下基础。

4、面对学生发生的事情要多问“为什么”,不要过分注重“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接近事情真相,才不会出现“只掐草,不拔根”的认错型教育的思路,使学生口是心非。

5、学会换位思考,传统的教育方法面对新时期的教育问题不一定都是灵丹妙药。

班主任工作困惑之一:对学生违纪我们一般采用教育与惩罚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但对个别学生收效甚微,刚教育了或惩罚了又犯错误甚至是同样的错误。我也知道犯错不外乎是过失而无故意、性格习惯、心理、生活环境等原因引起,特别是一些学生面对学校的处分无半点羞愧和警示作用,当然“处分”无用有其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缘故,比如有的学生处分了也就辍学了,甚至初中学业没完成然后可以读中专和高中,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生源争夺激烈,好多学校招生不会过多在乎学生的过去。面对社会环境我无能为力,但无论怎样,作为我们班主任这样一个教育个体来说我们得面对,得想出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虽然混混也能过去,但始终是一个结啊!不吝赐教!谢谢!

推荐第7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观后感

《春风化雨》这部电影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一部纯粹的教育电影,我看了两遍,让我对生活,学习,周围的人以及自己都有所思考。

现在的人们愈来愈互相依靠,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大家都不敢鼓足勇气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关注的往往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哪?我们现在的社会倡导我们要冲破枷锁,要创新,可我们所缺乏的也正是这样不仅有创新能力而且有勇气创新的人。电影中的基廷老师真的很值得我敬佩,他的教育方式是如此的不同,与学生相处得如此融洽,他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我情感,带领学生们在思想中遨游。 第一堂课基廷老师就带学生们在校史陈列室聆听前人的声音,使学生们那么神秘、那么专注地感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我们现在一再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师生的生命历程,基丁老师早半个多世纪就已经认识到了而且已经这样教育他的学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在电影中多次被老师和学生提到,也激励着我们。在基廷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们纷纷撕掉课本——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冲出权威的束缚!这也是学生个性真正能够萌发、演绎和生长的关键之举。基廷老师带着学生在院子里“散步”。表演的几名学生刚开始的步子个性淋漓,可是走着走着,他们的步伐逐渐统一了,有规律了,旁观的学生甚至可以为他们鼓掌打起节奏。基廷老师正是用这别出心裁的“散步”活动,让他的学生生动、深刻地体验了盲从、随大流好象是人的“天性”,它对人们个性的施展起着多么消极的影响!基廷老师鼓励学生站上讲台,用另一种视角审视周围、审视我们朝夕与共的十分熟悉的情景。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换一个角度观察,一切是这么奇妙!从而学生们也牢牢地记住了,从不同地角度观察事物,常常能得到新的观感。这种认识观和我们所提倡的辩证法好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呢!正如片名,基丁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春风化雨式的,是细腻而有效的,是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而且是能内化为素养、外显以导行的。所以,当基廷老师被迫离开时,学生们突破校长的威胁,一个一个登上课桌,以无言的行动为他们的基廷老师送行,对他们的基廷老师表示支持。一个老师能受到学生的如此爱戴,那是多么的满足与欣慰。

电影中尼尔一个青春阳光有着大好前途的学生,在传统的束缚下逼得自杀。他的自以为的爱他,为他安排好未来的道路,只需要他按部就班的学习。可正是这自以为是的爱让尼尔走上了不归路。他父母的爱让人窒息。而基廷老师的爱却受人尊敬,因为他尊敬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电影最后以尼尔的死与基廷老师的离开为结局,让我看的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创新的道路是多么的崎岖。我国的教育正在进行革新,可步履艰辛,要想成功还得加倍努力,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更应该努力。

推荐第8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Keating)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拉丁文:carpe diem,英文:seize the day),并以该原则行事。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的生命的真谛。[2]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另译:古人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但不久后,学校发现这个小组,校方对基廷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3]

基廷的学生尼尔(Neil)热爱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自杀了。小组成员之一卡梅隆(Cameron)出卖了他们。校方逼小组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并说著\"哦,船长,我的船长!\",以表达老师传达给他们的信念会在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着。

“非主流”的好莱坞导演

电影在情节的安排上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喜剧式的上半场和悲剧式的结局使得观众的心情也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跌宕起伏。在本片中,导演彼得·威尔更深入地涉及到成人与小孩的矛盾冲突,妥协服从与自我实现的无奈对抗,禁锢的思想与年轻生命的对立。

影片从1988年11月14日开拍至1989年1月15日结束,历时两月整。故事虚构了一所位于佛蒙特州的威尔顿预备学院,而影片的实际拍摄地是位于特拉华州的圣安德鲁学校。电影剧本根据作者托马斯·舒曼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一所位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男子预备学校)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影片中基廷老师的角色灵感来自于康涅狄格大学的英文教授萨缪尔,是作者托马斯·舒曼曾经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读书时的老师。电影的另一个灵感来自于詹姆士·希尔顿的小说《再见,基普先生》,该书至少4次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8] 更改的结局

原著中故事的结尾,佩里先生控告基廷毒害了内尔的心灵,要求学校赔偿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托德和其他死亡诗社的成员联合起来为基廷老师进行辩护。此时身患白血病的基廷老师病情日益严重,孩子们也被留校察看,最终基廷老师死于白血病,但是却对孩子们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导演更改了原著的结局,更加突出了孩子们的个人成长经历,但他同时表

示他希望当时遵循了原著的意思。同时,该片成为北美高中英文课上的电影教材。为了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孩子们之间友谊的微妙发展,以及他们对基廷老师日益增长的敬佩之情,导演特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拍摄。[8]

关于演员

当年在选演员时,比尔·莫里和达斯汀·霍夫曼都是基廷老师的人选,但是杰夫·凯纽打算执导这部电影后,就让罗宾·威廉斯出演了该角色。事后达斯汀·霍夫曼对罗宾的试镜大为赞扬,认为他一定会比自己演的更加出色。

罗宾·威廉斯饰演一位50年代的英文老师基廷,他热爱文学、爱好诗歌,鼓舞年轻人发挥个性的。他尽量收起一贯的搞笑伎俩,但他的即兴幽默已经深深融进基廷老师的教学风格当中,他出色的表演为本片增色不少。

当年年仅18岁的伊桑·霍克饰演一个害羞、缺乏自信的好学生托德(Todd),并在片中大放异彩。在采访时他对导演彼得·威尔盛赞有嘉,认为导演对他的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对导演的第一印象是“他讲话很有意思”,尤其是当时伊桑还没怎么遇到过澳大利亚人,但是他很快明白了导演想要的效果,他也交出了自己完美的答卷。

影片9分40秒的开场,由103个镜头组成,其中80%为特写或近景镜头。通过典礼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为观众营造出学校所特有的严肃呆板的气氛。典礼结束,人物开始走动,镜头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固定。通过人物和镜头的综合运动,剧情发展到宿舍内部阶段,镜头语言已经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辟的对话,剧作的功力得以展现。[9]

《死亡诗社》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影片,且各有特色和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潮,例如安德森课堂吟诗,诺克斯追求到了心爱的女孩,死亡诗人俱乐部聚会的情景等等。尼尔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自杀的一段成为全片的高潮,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也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背负着父母的厚望,尼尔始终在抗争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在基丁的鼓励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可惜的是,尼尔在听到父亲要他转学的决定后,绝望的选择的自杀的道路。尼尔的死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也为最后基丁的离校作出了铺垫。[6]

影片结尾想表达的是一种为了自由而产生的抗争,这才是死亡诗人俱乐部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5]结尾在提到课本撕掉的那几页时,基丁笑了,这一笑本来可以作为全片的终结,但影片要表达的是抗争,所以一些学生必须站出来。影片用了近40个镜头表现这种抗争,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镜头分切如此之碎,是前面片子所未有的。影片最开始镜头也是很碎,分切很快,表现对典礼的准备,结尾这种快速分切的镜头正好和开头形成对照,在节奏上首尾呼应。

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的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

推荐第9篇:《春风化雨》观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态

《春风化雨》观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态

陈建红

《春风化雨》,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所寄宿制高中里发生的故事。1959年秋,开学了,一群身份背景各异的学生们在父母的期望中来到这所寄宿制学校——美国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开始了新生活。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教师基廷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耳目一新。基丁大胆挑战狭隘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爱,受到学生们的拥戴。从学校的一本旧年鉴上,学生们发现了基丁在学生时代主持过的一个诗歌团体——死亡诗社,决心重建,恢复它的活动,经常在山洞里举行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尼尔不顾父亲反对,偷偷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演出虽然十分成功,但父亲强迫他转学,尼尔愤而自杀。为掩盖丑闻,校方把基廷当成替罪羊,基廷被迫辞职。在他离去之前,学生们用特殊的方式向基廷表示对他的热爱和“死亡诗社”的团结。

看了这部影片,几个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

画面一:基廷老师带学生们在校史陈列室聆听前人的声音,使学生们那么神秘、那么专注地感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我们现在一再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师生的生命历程,基廷老师早半个多世纪就已经认识到了而且已经这样教育他的学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在影片进程中多次被基廷老师的学生提起,并且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画面二:基丁老师带着学生在院子里“散步”。表演的几名学生刚开始的步子个性淋漓,可是走着走着,他们的步伐逐渐统一了,有规律了,旁观的学生甚至可以为他们鼓掌打起节奏。基廷老师正是用这别出心裁的“散步”活动,让他的学生生动、深刻地体验了盲从、随大流好象是人的“天性”,它对人们个性的施展起着多么消极的影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会自我思考”,它真实地反映了基廷老师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深的思考。

在我们的大多数家庭中,家长用自己的意愿替代了孩子的潜质与爱好,用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规定了孩子们的自我,还记得上次张家港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报道,家长盲目的帮孩子到少年宫报兴趣组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很多项目都是家长临时跟风报的,因为他们总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比不上人家,真想让自己的孩子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的知识与技能都能掌握在手。到了高年级,家长又在为孩子的成绩操心,奥数,英语,写作,还有其他各门功课都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为的就是孩子能考上一所重点的学校。很多人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累啊!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快乐。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所以要谈教育的“原生态”,就是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光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个体。教育就应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回归到学生的具体年龄、成长阶段和时代背景中去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培育人格健康、素质健全的人。

让我们的教育走近原生态,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洋溢在孩子脸上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灿烂的微笑吧!

推荐第10篇:春风化雨体会

观《春风化雨》有感

作者:香水古轩 日期:2007-9-29 13:47:00

2 推荐

昨天第一次看《春风化雨》,受到强烈的振撼。这部美国影片又名《死亡诗社》,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影片以波澜不惊的叙述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位极富个性特征的老师——基丁先生,歌颂了基丁老师所代表的那种敢于向传统挑战、追求自由、追求诗意的精神。

这部影片的内容讲述的是: 一群新生来到美国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开始了新生活。然而,在第一堂课上,他们就遇到一位另类的教师----基丁,这是位叛逆的老师,他让学生把诗歌的序言全部撕掉,因为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开始时,没有人照做,因为他们受传统的影响太深了,后来一个叫尼尔的学生带了头,因为他强烈要求自由,强烈反对传统,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撕书。然而他的授课方法也与以往的教师大相径廷,是一种反传统的教学法,也是一种叛逆!这是对传统的最直接的叛逆!基丁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会自我思考”, 它真实地反映了基丁老师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深的思考。老师的愿望总是美好的,总是希望带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有时却往往会忽视学生的需要,用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会产生了惰性,把自己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教育就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其实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我觉得能培养出“会自我思考的学生”才会是成功的教师。影片中有很多细节很值得我们回味,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因为它隐藏了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把这些理念真切地贯穿在平实的故事中。

这部由美国制作的教育反思巨片,让人如此清晰、生动地体验到教育改革的步履艰难。我国的教育也正在脱胎换骨式的改革之中。正视我们的教育改革状况,结合《春风化雨》所揭示的美国的教育改革场景,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确实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但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活生生的社会环境!

看完整部电影,给予我心灵触动的是他在雪夜拿起枪,对准自己的脑袋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年青才俊的生命就像一朵雪花刚在空中旋舞便消融了。静美的氛围里的那一声枪响,让我们震撼、愤慨、惋惜,最后只能做一声叹息:生活是何其无奈,生命是何其脆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我们不能舍弃的。但是,我仍然认为他的死是一个遗憾,他可以在珍惜生命的同时捍卫着自己的独立与自由。

爱孩子就应让他们获得独立与自由,以他们的方式来爱他们,而不只是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来打造孩子。教育注入了爱的理解与支持就不会出现电影里他自杀那一幕的悲剧。

其实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可是他们却有时亲手扼杀了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我想《春风化雨》可以推荐给大家看,或许还能挽救不少生命。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观看《春风化雨》有感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春风化雨》这部影片主要塑造了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基丁和一群受传统教育束缚的学生,基丁老师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使这些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心灵恢复了飞翔的勇气,他帮助学生坦然地面对自己,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做真实的自己,走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他给学生带来了光明,即使最后只能背负恶名默默离开,他依然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船长。

在影片的最后,当一向懦弱的托德带领大家站在课桌上,高喊:“船长,我的船长!”时,我当时真的很震惊,觉得很无奈,但同时也很羡慕,作为一名老师能给学生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他的离开能让学生有如此举动,这无疑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成功,莫过与学生对他的肯定。看了这部影片不禁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教师这个职业,思考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思考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汉代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唐代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苏联加里宁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写道:“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从上面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教师职业从古至今,从内到外都备受人们关注,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能力素养,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教育事业中,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教书育人。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要懂得“为师之道,育人为重”。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一定会决定他的一生,但是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会影响他的一辈子。教师不能只注重自己的业务发展,让学生死读书,而是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帮助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因为这可能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一些专业的知识也许在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未必会有的放矢,但是拥有一个正确的面对事物的态度,必将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起到积极的效果。记得高中的化学老师就常说“要想学好知识,首先要先学会做人。”“态度决定一切!”他的话和他平时认真的工作态度,当时给我们全班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态度决定一切!”这六个字至今还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到现在我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遇到什么事,都会想起老师的话,使自己能够坦然地去面对。《春风化雨》中基丁老师说的那句“及时行乐!”教给学生的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他是用自己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做真实的自己,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使学生能够多方面的、创造性地发展。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热爱教师工作。基丁老师说:“我爱教书,我不想到别的地方去。”这就是一种执着,一种热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选择了平凡与伟大,就应该忠于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信念,不要把教书当做养家糊口的职业,要把它当做一生奋斗的事业。其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校,对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能对学校的要求置之不理,对工作敷衍了之,忽悠学生,而应该对教学活动中的一点点差错也要仔细反省,加以改正,对学生不满足于“教过”,而是力求“教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不断进取、勇于献身的精神,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不断进步发展的,教师更应该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开拓进取,并且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利益,为学生的茁壮成长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应该关爱学生。首先,教师应该具有明锐的洞察力,去了解学生。教师是一个每天和鲜活的生命打交道的职业,教师就应该有很敏感的神经及时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春风化雨》中的基丁老师这一点就做的很好,他虽然每天总是吹着口哨进出教室,但他却是非常有洞察力,他对学生的理解有时候我觉得简直是一种心灵感应,就像托德,这位平时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内心又充满丰富思想的学生,基丁老师就能够及时发现他,并且去发掘他的潜力,其实这种学生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很多学生某一方面比较薄弱,很多老师总是不能及时发现,使一些学生原本拥有的潜力无法被挖掘出来。再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毕竟是孩子,心灵上还是比较脆弱,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不分场合地伤害学生,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要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遇事多和学生商量,听取学生意见,相信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沟通,便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爱护全体学生。无论学生家庭情况如何,学习成绩如何,都是教师的学生,都需要关心和爱护。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对其的影响外,教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不管是多么小的细节,学生都会很敏感,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模仿和体验,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改正不良行为,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实际行动给学生起榜样作用。 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需要一点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指教师身上的那种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像基丁老师他身上就有一种独特的东西、吸引学生的东西。人格魅力我觉得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有些人他不用怎么挖掘身上就会透露出他独特的地方,吸引人,而有些人就是给人感觉没有感染力,作为教师,要注意这一点,在使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要个性发展,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无私的、是奉献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成为引导学生青春航行的船长,教师必须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与时俱进。对于向往教师职业的我来说,更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各方面的技能,使自己具备教师应有的素质,将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老师看待学生是看他的成绩还他所拥有的资质呢?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更是父母的一桩心事。当他们被送到学校,便多了一位守护他指引他的人——老师,班主任„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到底会发生的是感动还是尴尬与摧毁?

八岁小男孩Ishaan与他的美术老师Niambh之间所发生的这段故事的确发人深思,让人感动不已啊!从过去的儒家教育到现代化教学,作为一名老师是否能够真正地看透看穿孩子的需要呢?当我们吝啬地把希望的目光仅仅投向“乖孩子”、“好孩子”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在老师眼中的所谓的“坏学生”、“差学生”他们又该怎样生存呢?

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所感兴趣的是家庭作业,分数和整洁„而他并没有如他们所愿。在学校里,他调皮,捣蛋,贪玩而且与人相处不好。得到的是老师的责罚,学生的嘲笑与弊视,他甚至连最基本的读和写都做不到„他将字母写反„面对老师和学生的冷笑,他幼小的心灵怎能承受如此的痛苦与折磨?于是,他逃避,叛逆,只是没有人能够读懂他内心的彷徨与恐惧!他被迫转学,父母心疼,却不理解他的孤独和无助„只好一个人沮丧与沉默!在新学校,所有人对他的待遇一如往常„被视为智障,没有人会认可他。这样的待遇,谁还能接受的了?他的世界只剩下了可怕与绝望!直到他遇到了一位新来的美术老师Niambh„将他的一生彻底改变!当别人都无视他的时候,只有Niambh看出了他的无助与求救。从这个孩子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或许是因为他很容易被这个世界的点滴所感动,他对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了崇敬与爱。对于这个孩子的遭遇,他甚至心疼地流下了眼泪„ 当Niambh发现了他的沉默,他的与众不同„于是,Niambh想尽办法了解他:找出他几年来所有的作业,认真地查看,仔细地阅读;甚至到几十里远的Ishaan的家里拜访,指出他的父母对孩子认识的不足;为他专门安排了一节特殊的课,给他讲了好多伟人与天才的故事以及成长经历。Niambh所有的付出终于没有白费!也可以说,他或许以自己的爱心以及耐心挽回了一个时代的天才!小男孩认识到原来自己也可能是一名伟大的天才,原来自己并不笨„终于,在小男孩的生命里,他对自己的成长有了希望„他似乎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在Niambh的努力和耐心的辅导下,小男孩学会了所有的他该掌握的东西„而且在师生绘画比赛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老师也证明了自己!当小男孩看到老师的画纸上是他的画像时,顷刻间,热泪夺眶而出,他拼命地扑向Niambh紧紧地拥报着他。那一刻,Ishaan的世界才是七彩斑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梦想,作为一名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多关心关注一下那些更需要关怀的孩子,让他们不被世界遗忘,让他们发掘出原本属于自己的潜力。如果,一个老师能够真正地把心交给他的学生,那么他所就不只是一句的感恩!那是对社会,对一个生命的抚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一次会上,谢校推荐我们看《地球上的星星》,之后便听到了李特大赞这部影片。影片到底如何感人,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欣赏。

画面一开始,跳动的字母,让人迷茫,老师一连串的报分,是否已经在暗示什么?紧接着,专注于玩耍的伊桑跃上了画面,他捉蝌蚪忘记上学,他上课不知所云,他考试时浮想联翩,他把0分试卷扔给狗撕咬,他和邻居大打出手……他总是与人格格不入,而所有的一切他都不知悔改。

这就是伊桑。是一个令老师讨厌,家长无奈的孩子。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当伊桑目送父母离开,孤独地站在校园哭泣的时候,我的泪也不知不觉留下;当伊桑的妈妈在翻看伊桑留下的那本绘画本时,我的心也随着伊桑一起滴血。一个孩子,在新的环境下不仅承受别人的嘲讽和还要忍受家庭分离的创伤,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没有人读懂伊桑的苦楚,他与大家,与这个世界渐行渐远。

幸而,有一个新的美术老师的出现。他戏剧性的出现是否预示着什么? 尼库巴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伊桑。尼库巴很快也发现了伊桑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库巴对伊桑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桑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尤其喜欢最后一幕:伊桑奔向尼库巴,脸上泛着喜悦与自信的光芒。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总根于爱。”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就有一切。”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尼库巴老师正是这种有爱心的老师,是他打破了常规,用乐观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是他懂得爱的真谛,用心去关注伊桑;是他别出心裁地通过绘画比赛,让大家看到了近乎弱智的伊桑原本也是一个绘画天才。 如果没有尼库巴老师,会有伊桑的今天吗?不会系鞋带有什么?学习不好又能怎样?难道所有的学生都要成为全才吗?

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关爱学生的心灵,拔开学生眼前的迷雾,以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使学生信其道。唯有爱才能改变一切!

我忽然想到了顽童木子,想到了单纯的奇鸣,想到了班上33个性格不一,各有特点的学生们?木子上课坐不好就做不好吧,他爱看课外书就让他看吧,大不了课后多花点时间帮他补习一下!奇鸣喜欢想象有什么不可,哪怕他总是与众不同,就让他保持一点天真与课外吧!至于小安,作业写不写也没什么重要,他不爱写作业以后就少布置一点给他,省得让他家长帮着做,家长也不在乎我又何必自讨没趣呢?我可以多花点时间关爱单亲的怡雯,鼓励胆小的洋冉……同样作为老师,尼库巴值得我学习和效仿的太多太多。

谢校推荐我们看《地球上的星星》用意大概也在于此吧?

我也把此影片推荐给了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我要让他们知道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突出的伊桑,致远的每个老师都可能是尼库巴

一所印度有名的理工科高等学府里,三个好朋友兰乔(Rancho),法兰(Farhran)和拉杜(Raju)所经历的种种趣事。兰乔天资聪颖,却不喜欢循规蹈矩和照本宣科,他不满现有的教育体制,经常跟严厉而死板教导主任作对,是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拉杜家里贫困,全家都寄希望于他以后找个好工作飞黄腾达,以致他精神压力巨大不得不虔心于神明。法兰也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他的父母和无数中国家长一样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物质条件都让给了他,却不知道自己儿子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丝毫没有热情和动力。

三位主角的性格反差形成了第一组对比。兰乔是一个光辉的存在。其他两位则不敢放下心中的包袱,心底还是希望能按世俗意义上的标准生活下去。拉杜一度甚至觉得兰乔是个不切实际满嘴跑火车的家伙而不愿与他来往。但最终,在兰乔的指引下,法兰和拉杜也渐渐走出最初的懦弱胆怯,开始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兰乔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己朋友的弱点。法兰是没有热情,把生命消耗在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上。拉杜是对未来过于畏惧。“如此害怕明天,今天怎么生活?”

而第二组对比来自外号叫“病毒”的教导主任和三位主人公之间的冲突。“病毒”的理念很简单,人生就是一场战斗,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地随时干掉对手,只有第一才有意义,就像人们都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却不知道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他对学生冷酷无情,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在学校里,这种优胜劣汰的达尔文学说是靠成绩说话的。像中国孩子所经历的一样,分数是判别一切的标志,连照毕业照的位置也要根据排名来安排。特立独行的兰乔的出现,成了他眼中的尖刺。这小子大言不惭:“我要教你们如何去教。”“病毒”自然不容许别人这样蔑视他的权威。

除了“病毒”之外,还有一个不那么正面的角色“消音器”,他是一个所谓的好学生,玩命的念书,恨不能把所有的公式都记入脑海,甚至不惜买药来吃,不料此药的副作用是放闷屁,为此人送外号“消音器”。他秉承了“病毒”的处世哲学,以打倒一切对手为快事。为了考试第一,除了自己拼命之外,还要影响别人,在考试前夜把playboy塞到其他同学的寝室里。他和“病毒”是天然的同盟,自然也被兰乔等人所憎恶,从而组成了影片的第三组对比。

电影的一开始,是毕业多年之后,法兰,拉杜和“消音器”一起去找兰乔。毕业伊始,他们就断了联系。法兰和拉杜是急着和好友相聚,而“消音器”是为了炫耀自己美国的豪宅和跑车,以此来证明他的活法才是最正确最光明的。寻找的过程一波三折,再加上不断穿插他们校园里发生的往事,构成了影片的主体架构。

这部电影在商业上是极为成功的。人物鲜活,细节丰满,各种伏笔天衣无缝。尽管几个桥段有些似曾相识,但绝不突兀,和故事走向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很少有这样的一部片子能让人看得全情投入,完全进入了影片的情境中,跟着主角们一起经历喜怒哀乐,手舞足蹈而不自知。

在观影过程中,我经历了若干次的情感变化。先是欣赏兰乔的活泼机智,蔑视权威,接着又渐渐对他嚷嚷的“为自己活着”,“做你所喜欢的”之类口号不以为然。因为这种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很容易流于空洞的说教。每个人都会这么去说,但每个人都不会这么去做。那个叫“现实”的可怕怪物会轻易地把我们变成口是心非的家伙,靠着自我欺骗过活。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又慢慢修正了自己的想法,兰乔确实在践行自己的信念。他的道理不是苍白的,而是有很充实的行动作为根基,这也使得他周围的人能被深深地感召。到了影片最后,我甚至都忘了这是一部皆大欢喜为标准结局的印度电影,而为他暗暗捏了一把汗。理由很简单,理想主义者被现实击垮是一件非常杯具的事情。

理想主义的胜利总是因为稀有而令人激动。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现实中,理想最容易被拿来作点缀,而一旦遇上抉择,最容易牺牲的也是理想,与社会同化的过程往往也是理想破灭的过程。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在现实中,还是“消音器”这样的人往往成为标准定义的成功者,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也不断会有新的模仿者前赴后继。而一个人的理想太过纯粹,往往会遁入虚无。

第11篇:《春风化雨》影评

《春风化雨》观后感

刚开始看到老师播放《死亡诗社》。我觉得这肯定是一部恐怖片。后来看到屏幕字幕显示片名:《春风化雨》。我很好奇和困惑,“死亡诗社”和“春风化雨”有何联系。抱着这样的心情期待着心中早已构想过的奇幻,神秘的“死亡诗社”出现。但剧情与我所想相差越来越远,可是我并不感到落,反而越来越期待影片带给我的惊喜。看完后我大为震撼,忍不住泪流满面!

剧中的尼奥,安德森,纳克斯等诗社成员就像生活中不同面的自己,所受的压力,困扰一样,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尼奥品行端正,成绩优异是老师,父母的希望和骄傲。可在剧中我看到更多,感动更深的不是他为学习而勤奋努力的场景,而是他满怀热情,积极勇敢地追逐梦想的画面。深夜组织同伴重建“死亡诗社”,专注的完成话剧《仲夏夜之梦》。面对对他保佑殷切希望的父亲对自己所热爱,所追逐的梦想的一再阻挠和否定,他只能无奈,痛苦的含泪放弃。对此我感到无比的心疼。尼奥,这个积极,勇敢,热情洋溢的男孩永远无法做自己想做的,得不到父亲的尊重和理解。他的存在只得为了完成父亲的安排而痛苦!终于,为理想的最后一搏,在面对父亲再一次愤怒的指责后,尼奥感到无比的绝望。在这样压抑,窒息的午夜举枪结束了这年轻的生命。

安德森是一个有点怯懦,羞涩而又木讷的男孩。有一个优秀的哥哥让他在家和学校都逃不掉被拿来比较的命运。这样的环境下的安德森带着一份无法摆脱的自卑感。总是好好学习,认认真真地完成老师的作业。但缺乏热情和自信的他很难像尼奥一样开心的和大伙打成一片。每年生日父母送的礼物都是一成不变的文具盒,使安德森被学习压抑的越发呆板和痛苦。

以上角色让我觉得很贴心,很被理解。但真正令我最终泪流满面的却是怪咔老师——基廷老师。他教学生用惠特曼的诗句称他“船长,哦,我的船长”,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朋友般的关系。鼓励学生站到桌子上看事物,“一旦你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就必须换一种角度”。这样独特的方式让学生们理解道理。在庭院中,让同学们随便走,走自己的步伐。教学生写诗,在讲台上激发怯懦,羞涩的安德森的创作天份。暗示学生寻找灵感,组建诗社„„这些被校长反感的怪异行为,却在一步一步地解放学生的思想。尼奥选择了追逐梦想,出演了《仲夏夜之梦》。安德森逐渐勇敢起来。这样的老师正是教育所缺乏的人才。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及思想值得深思和学习,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一种幸运。但尼奥的死却使校方无耻的逼走基廷。学校和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尼奥的死是一个悲剧,但更是一种反抗,一种警鸣!这令人何其愤怒,痛心!当基廷最后一次回教室拿行李的时候,安德森,纳克斯等同学勇敢的在校长教授的课上站到了桌子上向他们的船长坦诚自己的错误,无奈。并在一次深情地呼唤“船长,哦,我的船长!”此情此景令我禁不住泪流满面。这一刻,校长,您开始反思了吗?

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看一看这部《春风化雨》,启发您新的教学方式和思想。我更希望所有的父母看一看《春风化雨》,用理解和宽容代替那份偏执的,自以为是的爱。最后,我只想高呼一声:放法孩子们自由吧!

第12篇:春风化雨1996

春風化雨1996

劇情介紹

•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老師--葛林賀蘭,早上教書晚上作曲。在教室裡則是一位全新的葛林賀蘭,他丟開教科書的教學,取而代之的是「海灘男孩」、「披頭四」、「搖滾」等音樂。他非正統的教學方式使校長也被迫承認這種教學法。之後在賀蘭的號召下,組成了學校軍樂隊,對賀蘭來說,軍樂隊是一種挑戰。此時,賀蘭太太又懷孕了….討論題綱

•從這部影片中,你是否得到任何有關對待聽障孩子的啟示? •如果你是賀老師,你該如何處理師生之戀?

•假如你是位高中老師,當學生對你的教學毫無反應又無精打采時,你會如何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討論題綱

•影片中校長曾說:「教師的任務有二:傳授知識,更要當羅盤引導學生,以免妄用知識。」請發表對這句話的感想。

•影片中男主角面臨了在校教學生和在家教孩子無法取得平衡的矛盾。試問,假如你是影片中音樂老師的孩子,面對父親照顧別人家孩子比照顧你的時間還多的情況下,你會如何與父親溝通?

•影片中那一幕最令你震憾且刻骨銘心?

討論題綱

•如果面臨家庭與工作不能協調時你該怎麼辦?

•足球教練要求賀老師讓一位成績很差又不懂音樂的學生加入樂隊,如果你是賀老師,你會接受嗎?假如會的話,你會以何種心態去教導他?假如不會的話,原因為何?

•當你發現孩子是個聽障生,家庭經濟又有困難時,那麼你將有何建設性的做法和安排?

•當學校決定刪除所有藝術方面的課程,如你是位藝術工作者,你會有何反應?

動動腦

1、聲音大小聲的測量單位是「分貝」,在繁忙的馬路口,噪音的大小約為:

30-50分貝50-70分貝70-90分貝90分貝以上 變成白痴、笨蛋會影響他說話的能力 配戴助聽器就可以完全聽懂別人說的話 常常成為搶奪財物的瘖啞集團成員2.一出生耳朵就聽不到聲音的人,下列敘述何者是對的?

動動腦

3、聽力有嚴重障礙的人下列那一種溝通方式不合適?

E-mail手語 筆談打電話 行動上的協助同學幫忙轉達廣播事項同學借他筆記教師多用板書、投影機

4、聽障的同學在校園裡不需要那些協助?

動動腦

5、下列那一種不是聽障者適用的輔具?

相關影片人工電子耳震動式鬧鐘點字印表機 閃爍式電鈴

•走出寂靜(Beyond Silence)

•悲憐上帝的女兒(Children of Leer God) •妙聽聞(See No Evil,Hear No Evil) •無聲的吶喊(Sound and Fury) •緊握你的手(日劇)

•無聲世界有情天--台灣省聲暉協進會 •讓愛飛揚-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中山女高 臺北市教育局

第13篇:言传身教春风化雨

言传身教 春风化雨

桦川县第二中学

李婷

言传身教 春风化雨

桦川二中 李婷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榜样来引导学生”。我们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就要用我们的言语和行动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就要对学生言传身教,春风化雨。

现在的学生思想较活跃,认知力很强,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但他们的模仿意识又极强,内心里非常希望有一个偶像和榜样来指引他们的成长,加之现在的学生思想很叛逆,所以我们教师在引领学生成长时,既要发挥榜样的作用,言传身教,又要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困惑,当然,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工作的外延很大,但不管怎样,我们每位教师都要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来切实影响学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所谓“言传”,就是用言语传知教人,这应该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因为我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言传”的主渠道就是课堂,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展示出我们教师的职业技能。我们要用精彩的授课来吸引学生,我们要有渊博的知识,用从容的教态,用全新的课改理念,用得当的教学方法,来驾驭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光彩。经验证明,一个教师能否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关键看教师的讲课水平如何,教师的课讲得精彩,学生自然爱听,他们在课堂上也就很少溜号,从而保证了学习质量。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难忘的记忆。

我们的“言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用我们的言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思想教育。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我们每位教师要用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既不夸大其词,也不可忽略。

所谓“身教”,就是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躬亲示范,真正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我们的穿着要力求落落大方,仪表端庄,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效仿。用我们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来影响着学生。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应做到,真正做好学生的表率。

要想做好“身教”,我们就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班级地面有纸时,我弯腰捡起;大课间跑步时,我与学生一起跑;每次班级劳动时,我都亲自与学生一起干;学校要求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我保证不穿;每次捐款时,我都带头捐;要求学生不带手机,我上课绝不接打手机。其实做好教师的“身教’’并不难,我们教师不搞特殊化,就很容易做到了。

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不应简单粗暴、方法单一,而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有的还是单亲家庭,难怪现在有的人说,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其实不是学生难教育,而是我们没有注意方法。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力求感情真挚,要力求态度诚恳,对每一位学生,我们都要信任和爱护,尤其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我

们要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们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当学生体验到我们老师是在尊重他们,是为他们着想时,他们内心才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才能把老师的要求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理。以往,我对待学生的错误,常常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学生,有时难免冤枉了学生,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确实有些过分。现在,我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先让他们讲清事情的真相,然后我再做具体处理,在处理时,我能够做到静心和耐心,这样学生对我也就言听计从了。

我们教师要严格约束自己,为人师表,品行端正,用我们的言行举止来切实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第14篇:《春风化雨》影评

《春风化雨》影评

《春风化雨》这部电影反应了上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佛蒙特州 “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一件“传统教育和反传统教育流血碰撞”事件。这是一部上半场充斥着喜剧元素、下半场弥漫着悲剧色彩的教育片。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历久弥新,一次次对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愤怒的质问。特别对于正处于课程改革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切服务于考试的教育理念已激起了无数学子的愤怒与无奈的情况下,这部影片中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无疑对这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学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时对广大课程工作者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在课堂上观看完《春风化雨》后,我觉得受益匪浅。

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表现原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的空镜头,从未见过这么多鸟在一瞬间飞起,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飞腾,它们扑翅的声响惊起原野广袤的宁静,即使是短暂的,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它们自己的声音。

影片在一片喜庆的开学典礼中拉开了帷幕,作为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预科学校,威尔顿预备学院迎来了又一批“大学生的原材料”,这所拥有着不错升学率的学校一开始就定下了它“保守传统”的教育理念,以传统、纪律、荣誉、卓越作为学校的四大支柱。新老师基廷的到来把一种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带给了一批出身富裕家庭、前途已经明确的学生,给崇尚古风和传统教育方法的学校带来生气。

在一张已故校友的毕业照前基廷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carpe diem(拉丁语,意为抓紧时间,及时行乐),sezie the day,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抓紧时间,让你的生活与众不同)。基廷老师的课程是不同寻常的,他让学生们撕去了犹如圣经般的教科书上伊凡所写的前言,告诉他们诗歌是美丽的,浪漫的,我们为它而活;让学生们站在课桌上叫他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无论这是否看起来愚蠢或者不正确,你必须要尝试;在操场上踢球前每人大声朗诵一句诗;逼迫胆小的托德倾泻出内心真正的诗句……

基廷巧妙地教给学生们另外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他启发他们,努力使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最隐秘的愿望充分发展,获得人生的成功。他通过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年轻的学生们知道生命的意义。他通过一切方式,让学生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站到桌子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世界,告诉他们不要一味服从,一味地按照既定的规则来生活。他引领学生摆脱了传统思维方法的束缚,唤醒他们心中的激情和欲望。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学生们被基廷的人生哲学和反成规的教学方法搅得心绪不宁。一些学生被迷惑了,另外一些迟疑不决,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最勇敢的学生们愿步其后尘,毫不犹豫地重建秘密社团“死亡诗社”。那是一段天堂般的幸福时光,然而在那个年代,天堂是不被允许的。

故事的结局,让人沉重,心灵开启的学生尼尔,无法忍受父亲的强压,最后选择了结束生命,而基廷老师也因为该事件,被学校开除。这部影片的教师形象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和迷惑,自由、开放、融和与意外的结果给人很压抑的感觉。在同情基廷老师的同时,更多的是欣赏他的教学方式和做人原则等素养,在这一点上他是成功的,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基廷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这与学校固定的教育模式是冲突的。他对学生说: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但是诗、美、浪漫、爱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在基廷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育人者如何在体制和教条下成为放逐者的故事。如果说,这部片子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体现了自由和激情的梦想世界,那么,基廷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是拥有现实世界里诸多光环的人,但他更是指引着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船长,帮助学生坦然面对自己,面对生命的友人。他教会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在别人眼里是金科玉律的教条,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而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基廷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得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这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这与教师的素养是不可分割的。一位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这样的教师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到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在自觉疑惑不自觉中树立远大的目标。

也许我们都曾经暗暗盼望过生命中出现基廷这样一位老师,他热爱文学、人生,热爱诗歌、梦想,鼓励年轻人张扬个性,告诉我们“Seizing the day”。所以当那个男人哼着小曲在教室里露面时,那些孩子的眼睛里隐藏的光芒闪耀了。他在第一堂课上,就撕去了庄严的教科书上对诗歌的品评,告诉孩子们青春的激情原可以和动人的诗句如蜜糖般从唇边滑落。他让孩子们称他为“船长”。这个彻头彻尾的诗人,不合时宜的船长,他的到来是为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贯彻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诗歌无法以理性坐标的方式去度量,人类充满着激情!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诗歌、美、浪漫和爱才是生活的精髓。他告诉他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站到桌子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世界,告诉他们不要一味服从,因为,那对采摘真正的生命的花蕾是有害的。他的到来,是早春的第一滴雨水。

基廷老师定不是春风化雨的第一人,基廷虽然有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失败的,但他将春风化雨的理念延续了下去。没有人能保证,尽管在如何糟糕的强压下,不会有第二个基廷老师出现,有许许多多的基廷老师出现。在主流成为主流之前,都是非主流。真正民心所向的话,总有一天会出现一种更合理更适合成长的教育方式。只不过,时间更迭,每一步摸索前进都是血泪交融。

老师对于一个人产生的影响将是一种生命的源泉。教师在学生的眼中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素养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整个民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素养的影响,不是用强制的命令,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形象直观来影响。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从中实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其影响下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真正的好老师,需要做的依旧不过传道授业解惑。传其思想之道,授其基本之业,解其生命之惑。从学生的被动接受,到他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年轻人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将行怎样的道路,才是根本目的。

第15篇:春风化雨总结

短暂的经历

漫长的感受

——“春风化雨”培训总结

草桥小学

海阔 20

10、2

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春风化雨”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使对我在语文学科、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这对刚刚工作四年的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

细细回忆四年的语文教学,我对如何做好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创设一个精彩的课堂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困惑。

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视野,解决了疑惑。培训中我面对不同风格的教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对教学工作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上认识什么是新课程改革,什么是有效的语文教学。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细读文本、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在我以前的教学中有时会忽略了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感悟,自觉内化,进而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如果教学没有让学生细读文本,那么我们的课堂不是学生的课堂,我们就没有真正关注学生。

课堂生命力的生发是以品味为基础的。在《自然界之道》一课中,我通过学生自读、划出相关词语、体会情景、观看课件交流心情以及感情朗读的方式来解读向导那句“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从而体会人物的痛心与无奈,体会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学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层层深入的思索与感悟,蓄积了情感与能量,达到了对文本的由浅入深地品味。

二、合理开发、利用课堂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在开放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张扬,他们敢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这些信息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但是我们决不可忽视学生这个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提供一些有效的平台,将这些资源运用到语文课程中来。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阅历不同,每个人所了解、认识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教师关注到这一点,多想一些办法,在课堂上为他们搭建起校内外沟通的桥梁,这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呢?

三、认真反馈信息,调节教学

在开放性的教学中,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发展,就需要教师不断运用反馈信息,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教学活动。(1)从学生回答问题中反馈信息,准确地知道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2)通过观察学生情感变化反馈信息。在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种举止都是一种信息。都是我们调控教学的依据。或变换一下节奏,或缓解一下气氛,或调整一下教法等等。(3)利用作业、测试反馈信息。教师从学生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来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向,使教学目的更趋合理,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二、要注意教学实际中的不平衡性

课堂教学绝不是平衡的。“平衡”的教学只是把丰富的数学课进行了“约化”。它把学生看成机器,始终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敢于改革的老师却不是这样。他们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好、习惯等各不相同的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保证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独立学习的异步教学环境。授课时,他们既把全体学生纳入教学范围,又随时从教学的对象身上获取信息,寻找平衡中的不平衡因素,切实地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智能。比如说,指导写作,既教会学生一般的写作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能动地探索写作模式。因为学生的认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和阅历不同,怎么可以“一刀切”地进行指导呢?当前,学生写作呆板,缺少能动变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应该说,这与课堂上千篇1律地写作指导很有关系。 课堂教学中注意不平衡性的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讲课中要因文而异,因“材”施教。就以分析课文来说,一般的方法总是按课文的自然段顺序进行,但是作为作者来说,他能动地创作的一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小节都能沟通各个局部和全局。因此,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打破平衡,把分析的突破口选在某一局部,甚至还可以从文章结尾进行,完全打破顺序。

因为教学具有自身的审美性、多义性,所以教学对象和教材中的不平衡性,并非每个教师都能注意得到或都能应付自如的。这就启示我们,教师本身平时要积极提高鉴赏能力和应变能力。否则,就会使自己的教学陷入凝固、单

一、通用的模式之中。如果教师对此一无研究,而千篇1律地进行教学处理,那不仅不能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还会使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图像简单化、公式化,从而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要注意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性

如果说学生的“学”是内因,那么教师的“教”就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工作。提到“怎样学习”,目前多数是从方法到方法的单一指导,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学法指导应该是教与学同步进行。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学法指导。这样针对性强,有典型意义,学生一学就会用,立竿见影。为什么教法与学法指导要同步进行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有同一性,双方的目标指向同一认识过程,完成同一个任务。实际上,教法和学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法与学法辩证地统一起来,并及时地迅速地获得转化。下面我们就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例,对教法与学法必须同步进行再作一番阐述。

学生的学习过程,大体上可分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1)定向。这是学习过程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里,学生将要弄清学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等内容;(2)感知。这一阶段学生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分清主次,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把新的事物与旧的印象尽快联系起来;(3)思考。在感知的基础上将学到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4)归纳。将知识综合后排成序列,把获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5)应用。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去,或练习,或实验,或测试;(6)评价。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定,并根据评定情况去有效地调整学习方法

如果课堂教学将上述五个阶段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那么教师就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开窍有术”,使他们得到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就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来作一对照说明吧。第一步“定向”,让学生学会控制信息接受的范围,排除非重点的、干扰性以外的知识;第二步“自学”,则是学生主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它与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思考”密切相关;第

三、四步“讨论”和“答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过程。其中师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接受器。它们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综合、归纳、比较而完成;第

五、六步“自测”和“自结”,是课堂信息传递的终极部分,它的任务与学习过程中的“归纳”、“应用”和“评价”相同,是接受到的信息的反馈与强化。通过对照,不难看出这样一个事实:教学与指导学法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并且只有“同步”,才能真正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综上所述,改革课堂教学,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反映。这种能动,既表现为接受常规的启发,又能摆脱各种常规的束缚。我们相信,只要在借鉴和运用常规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就一定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的体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有关其他课件制作的知识,同时有意涉足网站的建设,从而努力创造现代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争取在新的课程改革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16篇:爱岗敬业,春风化雨

爱岗敬业,春风化雨

罗华光2013年2月23日上午九时,成都高新实验中学迎来了四川省教科院张乃文教授,张乃文教授结合自己工作几十年的经验,给全校教职工做了一场精彩的《敬业》的专题报告,让我受益匪浅。

回首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敬业是自己作为教师的本色,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任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他的身心就会融合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个人只有首先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唤起他人对其职业的尊敬,才能使其从事的行业焕发光彩。

做为一个新到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工作的普通一员,个人认为,\"敬业\"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勤奋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看似每天都在做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并不轻。因为这些工作虽然琐碎,但是一件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其他同事、其他工作的工作,影响到整体的效率,从小的角度来说影响学生个人的前程,大的角度来说就要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腾飞。。

周总理曾说过:“外交无小事,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个道理,没有日常点点滴滴的努力工作积累,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敬业,并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决定了你是不是一名值得信赖、可以勇担责任的人;做一名教师,需要我们一心扑在工作上,立足本职、踏踏实实、一点一滴、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能够积极承担起岗位赋予我们的职责,能够有效地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不回避;我们就可以成为一名对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真正有用的人;我们个人也因此会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我们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来很小的事情都把他做好、做精、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绩,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才会有所突破!

做好工作就是通向高山之巅的阶石,缺少了这样的阶石,就会走弯路、摔跟斗,甚至半

途而废,所以只有甘于并善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我们才会认识到以往工作的不足,提高认识,我们才能取得真绩实效!

做为一个新到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工作的人,我没有放松学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不懂就问,对于每一项工作,我都以着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热情,从最基本的做起,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认清自己肩负的担子,热爱本职、注重团结,勇于改革、努力提高业务本领,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正在做的事情,为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光和热。

第17篇:春风化雨 副本

春风化雨,雁过无痕 ——观摩王崧舟执教《孔子游春》有感 (2013-11-15 15:26:18)

转载▼

标签:分类: 学习日志

王崧舟

课例观摩

教育

(课文) 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

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春风化雨,雁过无痕

——观摩王崧舟执教《孔子游春》有感 接到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高晓玲校长的通知,11月15日上午,我来到华工附小观摩王崧舟老师执教《孔子游春》,整堂课听起来就是一种艺术享受,让人流连忘返。王老师把语言的感悟跟积累、应用整合,使语言的积累化成了在语用视野下的一种无痕积累。 “春风化雨,雁过无痕”。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从写景入手,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的育人智慧和对弟子的关爱,以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课文不但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泗水河畔的美景,而且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课文的教学难点就是启发学生对孔子所说的一段饱含哲理的论水的话语的理解。

对于这类具有较强情节性的说理文章,许多教师会以“赏春、品水、言志”为思路展开教学活动,拘泥于对道理的理解,把“理解”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与借鉴,忽视了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感悟与提升。

王老师的这节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主抓点。他紧紧抓住课文中描写“课堂”和“课文”两个部分,依托课文的重点句段,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设计成课堂练习,通过自己跌宕磁性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带着同学们引读、和着优美的古典乐曲品读,把孩子们带到了孔子的课堂上、书本中,从熟读成诵中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感受到孔子这位老师的伟大形象。

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王老师一次次的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整堂课,王老师没有过多的对字词的理解,没有太多的朗读指导,这一节课就在王老师创设的语境渲染之下,孩子们学会了太多太多„„也让所有在场听课的老师感受到太多太多„„

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我们总能借着美妙而恰当的背景音乐,循着他跌宕起伏的语调,在回环复沓、余音绕梁的诵读中,体验着王老师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的境界。王老师的课堂体现出来了整体的“诗意”的享受。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完全沉浸在了课文文本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每一个细节,都能够给我们带动无穷的信息和思考。王老师的课堂不矫揉造作,没有煽情和绚丽的画面,所有的只有语言和文字的表述。王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语言的魅力,诗意的教学。课后,王老师指出,课的定位决定教学方向,我们的教学应体现人文性与语文性。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能运用好语言文字,但是语用教学应从表层到深层,将感悟、积累与应用进行系统设计,不可割裂,同时要将语言的积累与情感的陶冶、学法的指导融合在一起,只有在语用视野下的积累才是积极、灵活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许多老师都曾发出这样的追问。王崧舟老师这样回答:“‘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听、说、读、写、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涵养学生的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润泽学生的情感。

是啊!语文课区别于品德课和简单的故事课,必须透过语言文字,习得表达方法。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课的尾声部分,王老师感叹道:“我多么向往成为孔子一样的老师!”而听课的老师们也在心中默默感叹着:我多么向往成为您这样的老师。我想,一位教师的进步与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内驱力在作用着呢?借用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话,便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18篇: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善教乐教 化作春风细雨

在教育工作中,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效,耐心细致的工作,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关心保障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喜好,教育教学效果好。

一、善教乐教,深受师生尊敬

为了完成上级、学校交给的任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不断探究新课标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示范、讨论、评讲、实践”四结合,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浓浓师情,化作春风细雨

善于与学生沟通也是我干好工工作的秘诀。我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心,深受学生欢迎。浓浓师生情,化作春雨,滋润大地。用孩子的话说:“我们班比别的班的同学更幸福,因为我们有一个大哥哥,这个大哥哥与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却对我们像亲人一样。”多年来我教书又育人,舍小家为大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我感到自己无愧于自己的“教师”称号。

第19篇:春风化雨[材料]

春风化雨

湖南日报(2007-3-21)记者谭克扬

田蕊(中)和刘家望(右)等在马福村新卫生室工地研究建设方案。湖南日报记者谭克扬摄 本报记者 谭克扬

3月15日,潇潇春雨中的保靖县水银乡马福村,显得格外清新和谐。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舍掩映在绿树薄雾中,还有那田间油菜花的点缀,俨然一幅绝妙的田园风景画。下午3时多,省卫生厅的同志冒雨来到村医田蕊家。

“你长期坚持为农民群众健康服务,辛苦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同志特意派我们来看望和慰问你!”一进门,省卫生厅厅长刘家望就握着田蕊的手,转达张春贤对她的亲切关怀。

“这是我们乡村医生应该做的,衷心感谢张书记的关怀„„”田蕊激动地回答。

正在陪孙子看病的龙显英大娘说:“田妹子是我们土家山寨的好医生哩。省委书记关心 她,就是关心农民、关心我们农民的健康!”

田蕊所在的马福村,是一个土家族农民聚居的老少边穷山村,距乡里有20多公里,离县城40多公里,部分村民生活徘徊在贫困线以下,村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还不少。1993年,23岁的土家族姑娘田蕊从常德市卫生职工中专毕业后,带着治病救人和为乡亲们健康服务的满腔热情回到马福村。她自筹资金6万多元,创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在全省率先做到了诊

断室、注射室、留观室、药房和预防保健室分设,并按照省“示范村卫生室”的标准,配置了清创缝合包等必备医疗设备和600多种常用药品。

田蕊始终坚持把搞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摆在第一位。她风雨无阻,跋山涉水,积极协助乡卫生院防疫专干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现在,马福村的儿童规划免疫“五苗”接种合格率已高达99%。她特别注重为群众普及卫生保健知识,自费为育龄妇女建立健康档案,使全村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100%。14年来,田蕊已累计为村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9万多人次,为贫困村民减免挂号费、出诊费、检查费和药费8万多元。

今年1月,田蕊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作为我省4万多名乡村医生的唯一代表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在吴仪主持的座谈会上,作为全国86万名乡村医生的8名代表之一介绍经验。

村医服务农民,书记牵挂村医。张春贤了解到好村医田蕊的先进事迹后作出指示,委托刘家望专程看望田蕊,要求省卫生厅帮助田蕊尽快建好马福村新卫生室,从而带动全省村卫生室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为落实好省委书记的指示,省卫生厅立即与自治州卫生局及保靖县卫生局联系,将马福村新卫生室建设列入今年全省村卫生室重点建设计划,厅里已安排5万元特别支持经费,3月底前便可直接拨付到位。

潇潇春雨中,田蕊领着刘家望一行到了村里的新建卫生室工地现场。“这里作为诊室比较好,这里作为注射室还要增加一点面积„„”行家们与田蕊一起商量着设计方案。村民们也围拢来,笑逐颜开,指指点点,因为他们知道农民的健康有了更多更好的保障。

第20篇:春风化雨暖心田

春风化雨暖心田

——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工会工作综述

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工会围绕集团的目标任务和楚雄卷烟厂的工作重点,发挥工会组织自身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突出维权职能,提高工会执行力,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职工参政议政平台,按照“一个目标、两个创建、三项任务、四个突破”的要求,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求发展、在“实”字上求效果,使工会工作呈现新特色。

围绕“一个目标”,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个目标就是围绕把楚雄卷烟厂打造成为“优秀卷烟工厂”。2010年,国家局明确将“卷烟上水平”作为今后的战略任务。红塔集团提出了“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和“51518”的品牌战略目标。楚雄卷烟厂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了“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推进 “基础管理上水平”以及“规范楚烟、效率楚烟、活力楚烟、和谐楚烟”建设的工作重点。

楚雄卷烟厂工会围绕集团的目标任务和我厂的工作重点,发挥工会组织自身优势,引导广大职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的战略部署上来,积极引导职工认清集团所面临的形势,明确集团的战略目标和楚雄卷烟厂生产管理中心任务。各基层工会通过对集团和我厂职代会精神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使广大职工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立足岗位,保持充足的干劲,凝聚力量,克难奋进,为实现楚雄卷烟厂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目标任务当好主力军。

实施“两个创建”,服务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一是创建职工之家。楚雄卷烟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围绕企业生产管理中心,规范和提升了基层工会各项工作,以建家促进生产管理,以建家促进创优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根据形势的发展,对职代会制度、工会委员会制度、女职工委员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着力提高工会工作者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提高工会整体执行力。二是创建和谐企业。围绕和谐红塔、和谐楚烟的构建,针对集团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推进、职工团购房项目的实施以及绩效考核、职工职业发展通道等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楚雄卷烟厂工会建立了舆情上报制度,各基层工会以月报的形式,对职工群众中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意见建议进行及时的反馈,通过分析、研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及时开展解释宣传引导工作,加强分析和舆论引导,掌握工作主动权,做好稳定和谐工作。

抓好“三项任务”,营造良好民主氛围

一是依法维权。职工与企业是矛盾和利益的共同体,要做到切实维权,首先采取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组织职工代表、工会干部知法懂法。其次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同时把握职工的合法需求,做到维权的责任落实到位、做到维权的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做到维权的督促检查落实到位。二是民主管理。首先是坚持和发展职代会制度,树立职代会在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的权威性。其次是充分发挥代表组长会的积极作用。在职代会闭幕

期间,代表组长会对我厂生产管理、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保障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效地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再次是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细化民主管理事项,扩大民主管理的层面,完善合理化建议机制。在企业生产管理、职工关心的热点事项上,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保证了企业的各项改革的平稳推进,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为创建优秀卷烟工厂营造了和谐的环境。三是队伍建设。围绕楚雄卷烟厂“基础管理上水平”中心工作,发挥工会“大学校”积极作用,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搭建平台,促进职工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楚雄卷烟厂工会积极倡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以学习促进工作的提高,争做“知识型职工”,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攻关、职业技能竞赛、劳动竞赛等活动,促进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为职工搭建提升职业技能成长的平台,在车间总结会、楚烟职代会上通过对业务技能高超,脱颖而出的职工进行表彰奖励,在职工中树立起榜样。今年,在各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活动中,打造“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继续纳入考核项目之一,其中,动力车间的“流动书屋”面向全厂职工,并开展了“读书之星”评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制丝车间开展“我的经验你分享”技术分享活动,受到车间职工的欢迎,复烤车间在修理工中开展的“擂主争霸赛”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卷包车间、制丝车间、动力车间、复烤车间、工艺、质量检测分站基层工会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劳动竞赛、岗位技能竞赛、计算机操作竞赛等活动,参与职工达900多人;

在第二届红塔杯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中,楚雄卷烟厂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参赛,得了良好的成绩。其次是营造氛围,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厂工会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和劳模精神,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今年在我厂职工中,涌现出了“楚雄州十大杰出女性”杨艳梅,“楚雄州第八届劳动模范”善健,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楚雄州道德模范”王跃斌等先进模范。

力求“四个突破”,发挥工会应有作用

一是在关爱职工工作上有新突破。工会组织是企业党政和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是工会的重要工作。一方面,为党政分忧,为职工办实事,圆满完成了职工团购房认房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开展送温暖工程,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组织全厂职工体检、流感疫苗接种、流行病药物发放等;各基层工会坚持开展职工住院、职工丧假探望制度。今年,经过厂工会积极酝酿筹备,我厂的帮扶基金工作即将启动,帮扶工作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帮扶基金的建立,有效地开展扶贫济困工作,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同时,工会办所辖幼儿园坚持“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幼儿”的办园宗旨,为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新突破。首先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大力宣贯楚烟子文化,为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提供生机与活力。通过参加集团、楚雄州市工会举办的文体活动,加强各厂之间,楚雄州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以“三八”

节为契机,开展女工特色的系列文体活动;依托楚雄卷烟厂现有的篮球、网球、羽毛球、摄影、书画、足球等兴趣爱好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职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各项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各基层工会开展了读书活动、登山、拔河、趣味运动等活动。其次是通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培养良好的共同价值观,通过组建乒乓秋、羽毛球、篮球等体育俱乐部,吸纳各种有专长、有业余爱好的职工入会,活跃职工业余生活,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体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三是在女工工作上有新突破。一方面切实加强女工基础管理工作。今年,按照集团工会的要求,工会完成了对我厂《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系统》4641人的基本信息的采集、录入,实现了计划生育基础数据从落后的手工台账管理到高效的计算机管理,使我厂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绿色家庭、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和“节能环保进家庭”等活动,使女工特色活动不断创新。工会在做好女职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春节前夕,厂女工委对因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造成困难的26户女职工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做女职工的贴心人。一年来,在集团工会和厂党政的关心和指导下,女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厂女工委员会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被楚雄州妇联授予“万名妇女学科技、创佳绩、促和谐”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在楚雄市鹿城镇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四是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上有新突破。一方面,以对标创优工作为抓手,发挥基层工会积极作用。

今年,楚雄卷烟厂以‘对标’管理为抓手,以 “明星机台、样板班组、样板车间、优秀科室”的争创来推动优秀卷烟工厂的创建。各基层工会积极围绕“创优”来开展工作,通过学习、交流,引导广大职工在实际工作中,立足岗位,以创建明星机台、样板班组、样板车间、优秀科室为着力点,发挥基层工会、工会小组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卷包车间基层工会通过“岗位技能培训”让车间有技能专长的职工进行讲授,交流学习,以培促学;动力车间基层工会以“读书社”为平台,促进职工热爱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制丝车间以“学习沙龙”“连心桥”的形式,加强与职工之间沟通交流;复烤车间以职工“生日晚会”形式,增强车间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工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今年,楚雄卷烟厂工会根据实际,将基层工会组织由18个调整为17个,部分工会主席、工会委员及时进行了调整补充,保证了工会组织的健全和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在集团的部署下,楚雄卷烟厂工会将在年内完成对工会44个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严格按照《工会会计制度》、《工会法》规定,认真履行好工会财务“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职责,认真开展“小金库”自查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合理使用工会经费,使工会经费在建家活动、劳动竞赛、职工文体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断夯实基层工会管理工作,为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打下良好的基石。

可以坚信,在未来的征程中,楚雄卷烟厂工会工作必将跃上一个新台阶。(楚雄日报社记者赵文丽)

春风化雨观后感
《春风化雨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