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风化雨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6: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短暂的经历

漫长的感受

——“春风化雨”培训总结

草桥小学

海阔 20

10、2

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春风化雨”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使对我在语文学科、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这对刚刚工作四年的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

细细回忆四年的语文教学,我对如何做好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创设一个精彩的课堂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困惑。

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视野,解决了疑惑。培训中我面对不同风格的教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对教学工作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上认识什么是新课程改革,什么是有效的语文教学。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细读文本、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在我以前的教学中有时会忽略了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感悟,自觉内化,进而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如果教学没有让学生细读文本,那么我们的课堂不是学生的课堂,我们就没有真正关注学生。

课堂生命力的生发是以品味为基础的。在《自然界之道》一课中,我通过学生自读、划出相关词语、体会情景、观看课件交流心情以及感情朗读的方式来解读向导那句“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从而体会人物的痛心与无奈,体会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学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层层深入的思索与感悟,蓄积了情感与能量,达到了对文本的由浅入深地品味。

二、合理开发、利用课堂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在开放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张扬,他们敢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这些信息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但是我们决不可忽视学生这个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提供一些有效的平台,将这些资源运用到语文课程中来。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阅历不同,每个人所了解、认识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教师关注到这一点,多想一些办法,在课堂上为他们搭建起校内外沟通的桥梁,这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呢?

三、认真反馈信息,调节教学

在开放性的教学中,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发展,就需要教师不断运用反馈信息,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教学活动。(1)从学生回答问题中反馈信息,准确地知道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2)通过观察学生情感变化反馈信息。在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种举止都是一种信息。都是我们调控教学的依据。或变换一下节奏,或缓解一下气氛,或调整一下教法等等。(3)利用作业、测试反馈信息。教师从学生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来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向,使教学目的更趋合理,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二、要注意教学实际中的不平衡性

课堂教学绝不是平衡的。“平衡”的教学只是把丰富的数学课进行了“约化”。它把学生看成机器,始终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敢于改革的老师却不是这样。他们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好、习惯等各不相同的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保证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独立学习的异步教学环境。授课时,他们既把全体学生纳入教学范围,又随时从教学的对象身上获取信息,寻找平衡中的不平衡因素,切实地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智能。比如说,指导写作,既教会学生一般的写作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能动地探索写作模式。因为学生的认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和阅历不同,怎么可以“一刀切”地进行指导呢?当前,学生写作呆板,缺少能动变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应该说,这与课堂上千篇1律地写作指导很有关系。 课堂教学中注意不平衡性的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讲课中要因文而异,因“材”施教。就以分析课文来说,一般的方法总是按课文的自然段顺序进行,但是作为作者来说,他能动地创作的一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小节都能沟通各个局部和全局。因此,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打破平衡,把分析的突破口选在某一局部,甚至还可以从文章结尾进行,完全打破顺序。

因为教学具有自身的审美性、多义性,所以教学对象和教材中的不平衡性,并非每个教师都能注意得到或都能应付自如的。这就启示我们,教师本身平时要积极提高鉴赏能力和应变能力。否则,就会使自己的教学陷入凝固、单

一、通用的模式之中。如果教师对此一无研究,而千篇1律地进行教学处理,那不仅不能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还会使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图像简单化、公式化,从而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要注意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性

如果说学生的“学”是内因,那么教师的“教”就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工作。提到“怎样学习”,目前多数是从方法到方法的单一指导,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学法指导应该是教与学同步进行。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学法指导。这样针对性强,有典型意义,学生一学就会用,立竿见影。为什么教法与学法指导要同步进行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有同一性,双方的目标指向同一认识过程,完成同一个任务。实际上,教法和学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法与学法辩证地统一起来,并及时地迅速地获得转化。下面我们就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例,对教法与学法必须同步进行再作一番阐述。

学生的学习过程,大体上可分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1)定向。这是学习过程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里,学生将要弄清学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等内容;(2)感知。这一阶段学生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分清主次,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把新的事物与旧的印象尽快联系起来;(3)思考。在感知的基础上将学到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4)归纳。将知识综合后排成序列,把获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5)应用。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去,或练习,或实验,或测试;(6)评价。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定,并根据评定情况去有效地调整学习方法

如果课堂教学将上述五个阶段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那么教师就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开窍有术”,使他们得到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就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来作一对照说明吧。第一步“定向”,让学生学会控制信息接受的范围,排除非重点的、干扰性以外的知识;第二步“自学”,则是学生主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它与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思考”密切相关;第

三、四步“讨论”和“答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过程。其中师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接受器。它们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综合、归纳、比较而完成;第

五、六步“自测”和“自结”,是课堂信息传递的终极部分,它的任务与学习过程中的“归纳”、“应用”和“评价”相同,是接受到的信息的反馈与强化。通过对照,不难看出这样一个事实:教学与指导学法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并且只有“同步”,才能真正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综上所述,改革课堂教学,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反映。这种能动,既表现为接受常规的启发,又能摆脱各种常规的束缚。我们相信,只要在借鉴和运用常规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就一定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的体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有关其他课件制作的知识,同时有意涉足网站的建设,从而努力创造现代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争取在新的课程改革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体会

《春风化雨》影评

春风化雨1996

春风化雨总结
《春风化雨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