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年俗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27 08:35:05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

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

摘要: 广西玉林拥有独特的民俗特色,而其丰富多彩的年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这次调查报告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示玉林璀璨的年俗活动而开展的。调查范围为玉林城区,调查方法为网上搜索及对个别经验丰富的老人进行采访,力求形成一个系统的玉林年俗概括。

关键词:玉林 三忙 卅夜 挂灯 正月十六过元宵

玉林,古称郁林州,玉林城区州郡史两千多年,玉林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千年古城;同时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著名侨乡。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南迁的粤语支系和客家支系的汉族人与土著的越(壮)族等先民相互交往、认同、融合。一方面农业耕种为本与手工业、商贸经济的相当发达和活跃,使玉林呈现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并存的特点,培育了人们的传统意识、经济意识、开放意识和兼容意识,这种汉人与土著、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等多种矛盾元素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碰撞、磨合、认同,进而融合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与当地土著的越人文化相融合独具玉林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玉林人过春节颇具地方色彩。

从冬至开始,玉林人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第一件事就是做玉林的特色美食之一:白散。选了上好的糯米,搓洗干净再浸几分钟,捞起来滤干水,再放到大木桶里用隔笼蒸。当屋子里飘起糯米饭的香味时,就可以揭锅了。糯米饭刚熟就好,若蒸得太烂太粘是做不出好白散的。煮好的糯米饭放到簸箕里晾一会就可以做模了。把糯米放到模具中,用力一压,一个白散胚就出来了。一个胚不能做得太厚,必须薄一些,否则炸不开。烘白散胚最好是用谷壳,老人说这样没有烟熏味。将干谷壳烧旺后,火堆上架个竹蔑框,将白散胚放在上面烤,注意烤时要两面翻转轮烤。烤到快干时,将白散胚放到煮好的白糖水里浸一下,糖水不能太清,也不能太稠,好让糖水渗进胚中。然后捞出继续置于火上烤,直至白散胚变干变硬。晾凉之后就可以存于干燥之处,待临近年关时才拿出来油炸。下油锅前,最好将白散胚炸白散晒一下或烤一下,让里面的水汽散去。油锅烧沸后,将白散胚放进去,用筷子翻动,两面轮炸,直至白散胚炸发,一粒粒糯米像爆米花一样炸得白白胖胖就大功告成啦!

过年前几天,大家就开始进行所谓的“三忙”。一是忙着打扫房子,玉林人俗称“扫屋”——就是把家里打扫干净,力求“除尘”,取“除陈”之意,辞旧迎新。二是添置过年的物件,比如对联、供祭祀用的香和纸钱、熟鸡熟鸭、猪肉、各种青菜等。三是忙着炸制各种过年才有的特色食品,例如白散、翘莲、薄脆等。快过年的时候,玉林几条老街上会出现各种炸制这类食品的小摊,摊主一般同时制作蛋卷销售。

玉林人称除夕为“卅夜”。玉林人在那天张贴对联,燃放炮竹,宰杀生禽供祭祀之用。供桌上不仅摆放了“三牲”,一般还有五碗面条或者米饭、三杯茶、五杯酒、捆成一把的葱蒜芹。玉林人的年夜饭与其他地区大致相同,极其丰富,一般会吃不完留到第二天,即初一,取“年年有余”之意。现在,少数玉林人还保持着一个灯火通明的习俗。在除夕当天还未天黑的时候,一些家庭还会将家里

所有的灯都打开,一直到初一早上才关掉,也是取“从头到尾家里都光明”的好庆头。 “守岁”也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一家人聚在一起守零点,然后互相用最美好的言辞互相祝福。同时,春节最热烈的一次鞭炮燃放开始。各家争先恐后地鸣放鞭炮,一时间鞭炮声惊天动地,震憾宙宇,人们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辞旧迎新。

大年初一人们都衣着一新,各家进行拜年活动,凡熟人见面必称“恭喜”,小孩子会得到不少的“打赏钱”(即“压岁钱”)。是日不杀牲、不扫地、不说不吉利的话,这是玉林人世代遵循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往往扶老携幼,合家上街观赏舞狮、舞龙表演。正月初二,出嫁女儿偕同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初三之后,人们开始自由走动,有的寻师访友,有的结伴游玩。这时便有民间舞狮、舞麒麟唱麒麟歌的艺人们穿街过巷到各家各户各店各铺来恭贺新年。

年前制作的特色吃食在这时候就可以享用了。比如制作过程漫长的白散。“吃‘白散’,是祈祷新年吉祥。”老人们说。玉林人对和谐、吉祥的中国传统“和”、“合”观念根深蒂固,这圆圆的白散象征着“合家团圆”。鼓起的形状配上吉祥字样,是在恭祝大家新的一年里“福多、禄多、寿长、喜悦”。

玉林人在春节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特色民俗活动,即“挂灯”。史料记载:“正月灯节,是添丁者挂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玉林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一年四季皆可耕种,而在田地上耕作的主劳力男丁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乡村家中生了男孩,新添了男丁是一件喜事。在玉林的年俗中,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初十那天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灯为竹架纸糊的五彩宫灯),至正月十六日即告结束,故有“十六元灯”之说。挂灯那天,主人办酒席款待前来恭贺的亲戚朋友,这叫吃挂灯酒。挂在社头的花灯要一直挂到正月十六才烧掉,叫完灯。在乡村,从正月初十开始,各处社坛都挂满了头年添丁者所送的大小花灯。求子者,半夜到社坛去偷灯,人们争先恐后地“争抢头盏灯”,因为传说“谁抢到头灯,谁的子孙就能得到更多庇佑”。偷灯的同时并焚香,对社神许愿,待到自家添丁后,再送灯还神。清代有诗人写道:“元宵佳景约同俦,社稷坛中喜共游;灯带已稀无觅处,不知还有几人偷。”指的就是这种习俗。挂灯是玉林的传统节日,也是重男轻女的习俗,笔者觉得不宜提倡,但因已经成了传统,也非是一时能改变的了。

元宵节是玉林春节的最后一个重大节日,但是玉林人观念上的元宵节并不是正月十五,而是正月十六。为什么玉林城区会形成正月十六过元宵的习俗,网上给出了这么一个解释:旧时,玉林人在前一年生了男孩,到了下一年的正月初十就要买纸灯悬挂在社头或厅里,以此告之列祖列宗家里添了男丁,到正月十六再把灯拆下来或者烧掉,这个事情才算一个完结。因此,玉林人正月十六过元宵也称之为元灯。过了正月十六之后,玉林的年俗活动就结束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玉林年俗活动也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而改变。例如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在除夕当晚灯火通明的习俗了,这是在节能减排的倡导下所进行的民俗扬弃之一。再比如“挂灯”这一习俗,有些人对这个仪式越来越不重视,原来花灯的红纸上须写上“奉严慈命×××之子”、“新灯之喜”等字样,现在直接简化成“贺×××花男”;原来需要添油的灯,也被人们用手电筒和电灯泡取代了。这是现代人对民俗所进行的简化与修改,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但是这些扬弃在另一方面是对民俗的破坏,政府与民间组织应该在一定前提下采取一些对民俗的保护行为,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推荐第2篇:陕西 年俗

安康农村一带的过年,是从农历的腊月初五拉开了序幕。 腊月初五:“煮五豆”

一大早,就把苞谷、小麦、大米、小豆、黄豆等粮食和豆类掺在一起煮着吃,凑够五种以上材料就可以,而且要多煮一些,从初五起每天掺一点进去吃,一直吃到腊月初八。“煮五豆”,寓意五谷丰登,连年能有好收成,“吃五豆”也是享受一年来辛勤的劳动果实。

腊月初八:“吃腊八”

农村一般进入“数九”后就开始杀猪,选择这个季节杀猪,一是到“数九”天后,也没有什么新鲜饲料可以喂了,二是这个时候杀的肉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质。到初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吃腊八”,所谓的“吃腊八”,就是吃腊八粥,主要是包“扁食”,将“扁食”和红白萝卜、白菜、肥瘦肉丁、豆腐丁和大米一起煮,还有的顺便擀几个面片,搓几个“麻食”,凑够八样一起来煮。“包扁食”大有讲究,“扁食”又叫“背抄手”、“疙瘩”,各地的说法不同,但做工却是一样,都是擀面后,切成方片,中间包馅,对折后(下边的皮稍微高一点),把上方两个边子向背稍弯,再把两头弯回在一起,捏紧就可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叫“背抄手”的原因,做工十分类似包饺子,只是“擀皮”和“包”的工艺不同而已。 腊八粥也是早饭吃,初五的五豆一直要掺着吃到今天也才算结束。

用自己收成的谷物熬成腊八粥,以此庆祝一年的辛勤劳动硕果,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腊月二十三:“打烟牵”

“打烟牵”就是打扫自家院落和房前屋后的卫生,把沉积的烟尘和四处牵附的蜘蛛罗网打扫干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天,也是各家送灶神上天的日子,传说中,灶王爷的妻子(就是灶母)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这一天,灶王爷和灶母一起要回天庭团圆了,为了答谢灶神、灶母一年,同时,也为了让他们二人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各家在白天打扫完卫生后,晚上八九点后,就在自家厨房的案板上的灶神画像前,点上几炷香,把烙好的“灶饼”(薄薄的类似锅盔),拿出来祭奠,之后就将“灶饼”分食而净。

民间流传有“花鼓子”为证:“灶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免言;少下米多做饭,人来客去吃不断”!

腊月二十九:“蒸馍馍”

这一天,到哪一家看,大家都在做一件同样的事情,就是“蒸馍馍”,农村这个时候蒸馍馍一来是正月天自己吃,二来是招待客人,三来是正月初一女儿回娘家和亲戚拜年送礼用,所以蒸馍要挑上好的面粉,蒸上几“箁篮”(装粮食的很大的敞口竹器)。

蒸的品种有馒头、油旋旋(花卷)、包子等,而这里数包子的细分品种最多,分糖包子、豆包子、油渣包子和“糊油包子”,值得一提的“糊油包子”,它是用生猪板油和生小麦面粉拌在一起,用刀直接剁出来的,直到剁茸为止,最后在“和”(huo)上切好的葱姜蒜等调料,再捏成小丸作为馅,用包包子的皮裹上,揉成“飞碟”状,四周再捏上小齿,蒸出来趁热吃,非常可口,只是现在会作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最早的“糊油包子”是甜食,加上比较油腻,所以很少有人做这个馅了,只是改良成咸品口感才非常独特。 农村“蒸馍馍”从早上一直要蒸到晚上了,最后,趁着热锅,再把过年的丸子和酥肉放在油锅上炸好,把过年的肉再卤好,就等着过年了。

大年三十:“团年饭”

大年三十中午十二点左右,家家就开始贴对联,并开始张罗着年三十的“团年饭”,贴对联,农村可是“逢门就贴”,大门、后门、幺门,逢门就贴,同时,还有猪圈、羊圈、牛圈、鸡圈等地方也是少不了,几指宽,一尺长的红纸上大多写上“牛羊满圈、六畜兴旺、鸡鸭成群、槽头兴旺”等语句,寓意尽在几里行间了。 年三十,看谁家的饭吃的早,看谁家麻利,一般下午两点多就开始了,在家劳作的,在外打工的,这个时候都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一起吃“团年饭”。这个时候。听到谁家的鞭炮响,肯定是这家开始开饭了。在农村,“团年饭”又称“谈年饭”,一般吃的时间比较长,办吃边聊,一年末了,轻轻松松的谈不完啊。

黄昏时分,要给家里的老先人(故去的祖宗或长辈)或故去的亲人去“送亮”,在坟头前,拔几把荒草、捡几颗碎石,然后用纸糊上两个灯罩,用树枝撑开,放置在坟前两侧,把蜡烛或者煤油灯放去点燃,然后敬上几炷香,磕上几个头,燃一串鞭炮,化数叠纸钱,一切的追思和怀念尽在这一切的举动中,过年了,还有故去的先人和亲人需要记住啊。

晚上要熬夜,一般都在“笼火烤”,一家人围着火炉,边烤火边聊天,饿了,烤几个馍馍,下一碗浆水面吃吃。“烤火”很讲究,有俗语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三十晚上就是要烤火“坐夜”,还有一句话:“有钱人烤炭,没钱人烤柴”,这里的“炭”就是指木炭,农村叫“板炭”,形容木质好;这里的“柴”指的是“木头疙瘩”,平时挖的木头疙瘩这时早已风干,像“黄荆木疙瘩”,一边烤,一边还吡吡吧吧作响,一家人“坐夜”、“烤火”真是其乐融融。

这一天还有几个讲究,一个是“三十的垃圾不能倒,要堆起来”,还有一个是“忌口”,尤其是小孩子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到这一天,大人都要给自己的孩子交待不要乱说话,以免带来不吉利。 到晚上再把次日的饺子一包,半夜十二点放一个鞭炮就迎来了新的一年。 辞旧迎新,这一刻,意味着新年已经到来了。

大年初一:“大拜年”

初一一早,天不亮就起来,把自家的孩子从熟睡的热被窝中悄悄地叫醒,穿上新衣,戴上新帽,把锅里的水烧开,出门放一挂鞭炮,俗称:“出行”,鞭炮一放完就可以不用忌口了,说话也可以随意了,不用那么讲究了,然后就开始煮饺子吃。

有的家初一早还要给自家的牛喂馍馍,把白面馍馍和黑面馍馍(一般是苞谷面的粗粮馍馍)拿给牛,看牛吃什么,如果吃白面馍馍,意味着来年的收成好;如果吃黑面馍馍,意味着来年的收成要欠一些。 吃完早饭,女儿带着女婿和孩子一起回娘家拜年,外甥也要给舅舅家拜年去了,背上至少“六色礼”(烟、酒和馍馍等)一大早出门,还等着去赶晌午饭呢。

这一天,倒洗脸水时不能叫“倒水”,因为农村说:“水了”,就是穷了,水就是财,这和中国传统文化如出一辙。

这一天的垃圾仍然不能倒,直到正月初五;这一天,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儿。

正月初五:“出五清”

自大年三十的垃圾起,初一到初五这几天的垃圾都不能倒掉,初五这一早,要烧点香、放个炮,把积攒多天的垃圾选择一个十字路口倒掉,香就点在十字路口上,所谓“出五清”,终于送走了过去,清清静静,干净利索了。

正月初十:“看天管物”

还有这样的说法,从正月初一到初十这十天,每天都有一个“实物”被天看管,分别是:“一鸡、二犬、三猫、四鼠、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举例来说,到了初一,如果天气非常好,那就说这一年的鸡就喂的好;到了初四,如果天气不好,说明这一年老鼠就不好过了;到了初九天气不错,说明今年的豆类作物长势会喜人,反之亦然。

正月十

一、十二:“不做针线活”

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大年初一做了针线活儿,整个正月可以不忌手;如果正月初一没有做,则整个正月是不能做针线活儿的。” 而到了正月十

一、十二这两天,是传说中的“老鼠嫁女”,是万万不可做针线活儿的,

当地还流传一句话:“懒婆娘没一双,勤快婆娘一箩筐”,“懒婆娘哼哼,还有谷雨、清明”,是说懒婆娘经常找借口,说正月不能做针线活儿,正好可以不用干了,正月过了,还有谷雨和清明节,理由很多,总有不想干活的理由;而勤快的媳妇,则每一天都可以找活儿干,单单一个正月就可以做上一箩筐的针线活儿。

这两句话,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好吃懒做的人成天找借口,这两句谚语有很大的教育、警示作用。

正月十五:“狮子、龙灯、彩(采)莲船”

其实,有的从正月十三就开始玩了,但大多以正月十五最多,“花鼓子”中唱到:“正月十五月儿圆,狮子龙灯采莲船”。

正月十五下午吃完饭,再给故去的先人和亲人“送完亮”,自个的家里也是点上长明灯,挂上灯笼,天一黑,人们就开始疯狂的载歌载舞,玩起了狮子龙灯,毕竟是“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嘛。 “狮子”是用麻布做的身子,头是用钢丝箍,用布缝制,用纸装饰的彩色头盔,还有九个大的疙瘩在头顶,一般两个人玩;“龙灯”是一组长龙,分别有龙头和龙身构成,下边隔一截就有一个手柄,多人在举着玩,这些和电视上没有两样。“采莲船”是用木棍铁丝搭建而成,形状像小船,有篷、有船头船尾,中间站立一个人,用手提起两侧就可以玩。边上还各有一个少女,称作是“帮船”的,船尾有艄公“撑船”,并伴有一个“摇婆子”(类似媒婆,很疯癫),船的前边还有一个大头和尚开路。

如果你赶得好,有时候还有“鹭鸶和蚌壳”的造型,时不时玩一下“蚌”啄“鹭鸶”被夹住的场景。 “锣鼓喧天一声响,花鼓子打的累香香”,一般玩这些,最抢眼的当属唱“花鼓子”了,伴奏的一般是“五件套”,分别是鼓、锣、大锸、勾锣、马锣五件。

演出的顺序也有“花鼓子”为证:“狮子龙灯头里钻,彩船花鼓子随后跟,你说爱坏多少人”,同样还有:“你不来了当我来,莫叫花鼓子冷了台”。

先是狮子龙灯舞到各家各户,走到谁家,这一家都要放炮迎接,还要送钱、送烟或送吃的东西,图个喜庆和吉祥;接着,彩船和唱“花鼓子”的就来到,照旧要给彩船喜钱和喜烟,如果遇到谁家的院坝大,场地宽,还要来个“盘滩”,就是指采莲船搁浅了,搁置到滩上去了,不得走了,要把船撑到水里去。这时候,一边“花鼓子”唱得欢,一边玩“采莲船”的很卖力的表演着,撑船的“艄公”更是夸张之至,不停的撑着船,看样子很卖力,“摇婆子”在后边也疯疯癫癫的玩耍,还不时的给“艄公”用扇子扇扇风,而大头和尚则在边上敲着木头棒棒,一边把场子维持住,不让看热闹得人群缩小表演场地。

而玩采莲船的大姐一般非常漂亮,不时的随着“艄公”的动作配合着或停或进,起起伏伏,煞是好看;而有幸能选作“帮船”的都是非常漂亮的少女,她们拿着手绢在“船”两边不停的来回走动,一扭一扭,成为正在表演队伍中最抢眼的一道风景。

而这时候,小孩子们也举着用竹篾做的各式灯笼,点上红色小蜡,还有的在县城买的电子灯笼,造型独特,色泽艳丽,不用担心小孩玩火的危险。三五成群,或自个成群玩耍,或跟在耍狮子龙灯采莲船的人群后嬉闹。

玩耍一直要到深夜才结束,大家才依依不舍得回到各自的家里睡大觉,这一夜,玩得真是酣畅淋漓、尽兴满意而归。

整个春节 ,就数这一夜最热闹不过。

正月十六:“游柏柏(音bei)”,

昨夜热闹了一夜,正月十六白天,人们则在头上插上“柏树”枝,到处游玩,走街访友,“窜门子、盘家常”,寓意百病消散,大吉大利。

这个时候,农历的“年”才算真正意义的结束。

推荐第3篇:年俗——过生日

年俗——管日子

要过年了,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作为中国人,对年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年前是各家各户的备年货、吃年饭、聚会,忙的不亦乐乎。乡下打工的长途奔袭,回家团聚,看父母、陪孩子,走亲访友,了却一年的心愿。在忙着过年的同时,一些有意思的年俗也一代一代的传递着独特的年味。

在我老家,小时候过了除夕,从初一开始,大人们就叨咕,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健康平安,六畜兴旺,粮食丰收。乡下有习俗,新年的人、牲畜、五谷好不好,就看上天安排的对应管他们的日子天气如何了。大人告诉我们:初一到初十分别管着: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棉花。前六种是牲畜之类,后三种是粮食之类。如果对应的天气晴朗,那么这一年这对应管着的人就健康、平安,牲畜喂养就顺利,粮食就丰裕。这天要是下雨天或是阴天,作为人就要注意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别惹事生非,如果是牲畜就要细心喂养,注意不要让它们生病。如果是粮食,平常就要记得节约,免得丰裕不足造成生活困难。

大人们在对应日子的头一天晚上,就告诉一家老小,要在心里默默祈祷第二天天气晴朗,不要乱开腔,以便这一年无论是人或是牲畜、粮食都能顺利和丰裕。

小时候是非常的相信这个年俗的。长大了却深深的理解了这个年俗其实就是人们对新年的人、牲畜、粮食的兴旺最美好的祈愿。

推荐第4篇:潍坊年俗

山东潍坊年俗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习惯看作年节,俗称“过年”、“过大年”、“旧历年”、“阴历年”。年节早见于《尚书·舜典》,到汉代民间习俗就已相当繁多,至今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在年节之前,需要进行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请神、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拜祖先,祭灶(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等活动。在春节的前一天下午往往要去祭祖。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除夕在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而现在,农民一般都分家族在祖宗墓地里现场祭祖,同时,一些农户还在家中供起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寄望家族源远流长,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绚丽迎新春。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临清初一拜年,男子与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过自家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神位,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纠纷怨气,此则谓“拜团结年”。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钱,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胶东各地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手持碎片,不回头,不说话,直走到井边,将碎片抛掷井中,否则“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商店过年吃饺子同时吃蒜时,因“蒜”与“散”音同,改称蒜为“义和菜”。

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胶东地区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时要摆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摆上供桌,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邹平初三下午送年,俗称“送百神”,又称“圆年”。临清有初二祭财神的习俗,商人之家都要供着财神的牌位,桌上摆着“钱龙”和“枣山”。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祀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一般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孙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称“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较远的亲戚家。* 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 地区俗规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球赛等形式多样。正月初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内有鼓楼门会,并开放孔庙。会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戏表演,有曲艺表演,有卖玩具、卖花炮、卖花、卖油炸糕等诸种摊贩。此会以十四日为最盛,乡下有不少人进城赶会,俗称“赶逛会”。孔府的小姐、太太为观赏会中热闹场面,在孔府大门里面墙边筑台搭棚,悬灯结彩,在台子临街一面挂起竹帘,隔帘观光

借用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来结束这关于年俗的介绍吧。

推荐第5篇:年俗变化

中国年俗变化

买年货,贴年画,写春联,请福字,剪窗花,春节染上了喜庆的红色;逛庙会,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春节充满了欢快的笑声……几千年,中国人的春节就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一路走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节也在变化。这些变化,清晰地印在百姓过年的年货中、服装中、休闲娱乐中和拜年方式中。可以说,春节民俗所发生的诸多变化,折射出了我们龙腾虎跃的伟大时代。

清末,老北京人拜年,互贺新禧: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而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因此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但春节的传统色彩,如亲情、和睦、欢乐、及对未来的美好祈盼,仍是任何年代的春节不变的底色。拜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古***俗。这是清末民初,老北京人拜年,互贺新禧。五十年代“逛厂甸”的北京人争先恐后地观看“拉洋片”。

厂甸是北京传统的春节集市。在

六、七十年代商品短缺时期,年货也需凭证配给。

这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山服务站的送货车将年货送到居民大院。1984年春节,山东省昌邑县史家庄农民舞起“财源茂盛”的彩球,表达内心的喜悦。庙会是北京最具传统特色的春节文化大观。在九十年代北京牛街庙会上,传统小吃仍不乏喜爱之人。

清末民初,晚辈在正月初一给家里的长辈叩首拜年:早晨姑娘戴花晚间全家迎神,守岁为父母增寿,五更发压岁钱红包——旧历腊月三十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因此,这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了点缀年景,营造新春“纳福迎祥”的气氛,从早晨起,人们就都梳妆打扮整齐。女人们都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绒花、绢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门心,词句因户而异。有的还要贴上红绿“挂钱”(一种剪纸工艺品),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窗花。室内贴上“一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欢乐,人口平安”之类的春条和福字。钱柜及大型生产工具,买卖店铺的幌子、招牌上都贴上黄纸砸成的“道有儿”。但是,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装点,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气死风”灯挂起来就行了。为表“慎终追远”和“思时之敬”,有祠堂的一律将宗亲三代的主牌亮开,先人有画像的一律要悬挂起来。没有祠堂和主牌的也要临时设位,供几个装有花红纸钱的包裹。三十儿晚间至初一凌晨,诸神下界考查人间善恶。因此,院内须设“天地桌”,上设五供,焚香秉烛,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如家里有佛堂、神塞,一律要上供。饭后至接神之前不能就寝,为自由娱乐时间,谓之“守岁”,有珍惜年华之意。年轻的守岁是为年事已高的父母长辈增福延寿。

建国后,春节成为法定节日:建国后,人民政府规定仍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从正月初一起,全国放假三天。这有传承节日成为了法定节日。城乡群众仍以春节为大节日,基本保留春节传统习俗。如吃腊八粥,扫尘,过小年,贴春联,贴年画,吃团圆饭,给孩子压岁钱,换年,出天方,过元旦,拜年,一直到元宵节等等活动,都为城乡广大群众所继承下来。但祭拜神灵,祖先的观念淡漠了,如换年只是放大鞭炮,形成迎新年的热烈气氛。拜年只是拱拱手,禁忌也减少了。风气已有所改变。元旦日给烈军属拜年,机关公教人员则提倡团拜,同事朋友间相互走访,见面就说新年好。春节期间,开展电影戏剧舞蹈等多种文艺活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年夜饭后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成为全国人民群众的新风俗。春节副食品供应丰富,人人都忙着上街采购食品。而在农村,仍然是家家杀猪宰鸡,做糖打豆腐,做糯米粑,为孩子们添新衣,是一年最热闹的节日。

改革开放后,春节今非昔比:近几年来的春节,守岁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是或看电视,或睡觉、打牌、上网,几乎无人静下心来守岁。 虽然很多现代人将“网上守岁”、“打牌守岁”等都归于守岁,然而守岁净化心灵、让灵魂通过安静“回家”的作用似乎正在消逝。如今随着互联网日渐普及,网上拜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亲朋好友亲自见面、亲自拜年比较难做到,这样,比较方便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贺卡拜年被人们逐渐的接受。平常的时候同学之间群发短信拜年祝福的理由很多,但是,同质化祝福容易冲淡真情,这也已引发不少人的忧虑。网络拜年更出了视频拜年等新花样,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科学或者不方便的禁忌逐渐被淘汰。在南方,现在取水一俗基本上已经徒有形式了,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现在不同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丧葬的习俗已经不多见,不过理发的习俗仍有不少地区沿用。饮食方面,旧的时候在这一天严禁吃药,但是人们难免有时候会生病,尤其是春节时候大鱼大肉,油腻过多,很多老人、小孩会犯消化系统疾病,所以这一禁忌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人们不仅鼓了腰包, 同时也解放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更提高了人们的口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对吃喝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意,所以人们对于制作年饭的方式、途径有所改变。 同时,人们生活中的享受资料所占比例增加。对于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春晚的高要求也是人们对高文化生活追求的反应。旅游爬山等活动中所含的精神上的享受也逐渐为人们所追捧。使外出旅游爬山等活动的风气渐盛受现代生活冲击,如今春节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是春节习俗在坚守中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推荐第6篇:各地年俗特点

各地年俗特点

北京年俗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

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

十、七

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福建年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湖北年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山西年俗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山西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湖南年俗

湖南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云南年俗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推荐第7篇:我们那儿的年俗

我们那儿的年俗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我们杭州的年俗基本是这样的:除夕是指每年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拿压岁钱,最最开心事是燃放各式各样的烟火爆竹。屋内灯火通明,屋外震天响声,喜庆爆竹辞玉兔,吉祥梅花迎金龙,辞旧迎新贺新年,红红火火过大年。看春晚,短信贺,祈祷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更好,事业更旺,人更健康!大伯伯零点在灵隐敬香,为家人和我们祈福。

新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放“开门炮”,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全城一片爆竹声,我被爆竹声吵醒,赶紧起床,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去河坊街玩。节日的河坊街人山人海,张灯结彩,到处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气球和红红的条幅,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我们看到装扮着龙王和随从的演员们,为在河坊街的商家拜年送福,祝福商家新的一年事业高升,财源滚滚,风调雨顺,大吉大利!还有,我们带着礼物走亲访友,一般晚辈要给长辈拜年,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呢。

春节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安宁。春节祝老师同学龙年吉祥,万事如意,平安健康,龙马精神!

推荐第8篇:年俗文化调查讲稿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畔,辖区囊括七县三区,人口总数超过740万,历史悠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闻名遐迩丝绸之都,久负盛名水果之乡。南充既是忠义之邦,又是三国之源,既是三总故乡,又是丝绸之都。(三总:邓小平、朱德、罗瑞卿)南充市既有优美的风景名胜,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充的春节年俗文化。

我家住在顺庆区,我对南充三区更为熟悉。贴红包、放鞭炮、发红包、吃饺子、游园,这些全国各地的春节文化活动在南充都看得到。而川北木偶、川北皮影戏、逛大庙会等等,恐怕在其他地区就少见了。

川剧在中国戏曲中可以说是一颗明珠,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川剧的表演艺术有很深厚的生活基础,其中川剧脸谱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变脸又是川剧表演的独门特技。在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南充籍歌唱家陈小涛演唱的《变脸》就展示了变脸,赢得了一致好评。

春节游园活动是年年都搞,年年都有新花样。今年的春节游园活动主要在顺庆区北湖公园和西山广场。正月初一到初三,人们竞相走出家门,游园、竞技,公园里、广场上人们是络绎不绝。

今年推出的“文化体育大拜年”活动在西山运动场举行,相当隆重,吸引了大量观众。活动中,16个精心准备的舞蹈、合唱、川剧等节目一一呈现在市民面前,活动中还穿插了与观众互动的猜谜、有奖问答等趣味环节。当然,这个活动略显得普通常见,但依然获得了不少掌声。

这是今年在参加大庙会时留下的图片。大庙会在栖乐山、开汉楼、万卷楼三大景区举行,以欢庆兔年春节为主题,以喜庆、热闹为主旋律,其中有文艺表演、组队游园、川北民间民俗节目等等,历时18天,天天好戏连台。很多市民还上栖乐山点灯祈福。

在西山运动场日月馆隆重举行的嘉陵春江闹元宵晚会是座无虚席,高雅艺术令人陶醉。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的指挥为近年来活跃在美国乐坛上著名的华人指挥家、现任美国迈阿密地区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刘江,他执棒四川省交响乐团,兼有空政文工团著名独唱演员李美怡“拱卫”,整台晚会无疑成为一场视听盛宴。

推荐第9篇:胶东年俗风俗过年

胶东年俗 风俗 过年

胶东年俗?事历(1)——蒸年糕,年年高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以往,主妇们大约自腊月初八后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的年糕或蒸或炸,多用小黄米磨粉制成,是以往人们庆丰收的美食。但即使在北方,年糕的口味仍旧因地而异。山东人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而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最早的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胶东年俗?事历(2)——贴年画讨彩头 春节贴年画的习俗,如今依然存在。

进入腊月临近春节的市场,俗称花花集。我颇有兴致地前去游逛了几趟,偌大的春联、福贴摊位上,卖年画的只有一家,而且画的种类很单调,与过去花花集上一望无际、琳琅满目的年画种类,可就大相径庭了。 在我上小学之前,《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以及《水浒传》、《封神演义》中的很多情节都已记得滚瓜烂熟,这都是得利于年画的熏陶。记得,小时候过春节时,除了穿新衣戴新帽放放鞭炮之外,就是盼着看新年画了。那时除夕晚上吃了饺子之后,就围坐在张贴一新的年画前,听老人一幅一幅地讲故事。什么狸猫换太子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啊,牛郎与织女啊等等,一出一出,像看幻灯片似的,特别有味。可别小看这些年画,很多历史和民间文学知识,都能令少年终生难忘。站在花花集上,我想念着过往那些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连环画式的年画。

胶东年俗?事历(3)——烧芝麻秸聚金银财宝平常我们习惯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但在胶东一些地方,还有过年烧芝麻秸聚集财宝的习俗。

农家在播种庄稼时,特地在田边地角耧上几垄芝麻,芝麻成熟了,晒爆出子粒,过年时炒熟了捣成细末拌好凉菜洒上一些,调剂菜的香味(尤喜拌海蜇),剩下的秸秆带着一串串的皮壳,捆成一捆捆,留着过年好烧,但芝麻秸不是一般的燃料,傍年做什么吃的都很上讲究,过了腊月二十三,就要忙年了:发面、做粘高粱米干饭(年年高)、

隔夜饭、包饺子,三十 晚上煮芋头炒花生,芋头母象征聚宝盆满锅,花生象征长生不老。做这些过年吃的时候,都需烧芝麻秸,有多的多烧,没多的烧上一把。烧火也有讲究,老人在灶下烧火,若有人进来,把芝麻秸丢进熊熊的火苗上,口里念叨着:“芝麻秸大张口”,来人马上要回答上:“金银财宝往里走。”来的若是生人(贵人),说出的话更难得,更灵验。这就是所谓的,借贵人的口气,图未来的吉利。 胶东年俗?事历(4)——立春吃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叶夹。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胶东年俗?事历(5)——素窗绽红花

过去春节,家家都在窗口上下功夫,把窗口布置得鲜艳如新,很有喜庆的味道。 老式的窗都是白纸封的,过年图吉利,人们便在窗口贴上大红的福寿字,在窗顶上挂一排纸剪的过窗钱,来辟邪、求吉利。后来又出现了十二生肖、五子登科、娃娃喜庆图等名目繁多的窗花样式,并有了专门的剪纸手艺人。

窗心位置,人们一般喜欢贴上五子登科窗花,也有的贴上梅花等,四角贴上福、寿字,然后均匀地布置上这一年的吉祥物,狗年贴狗,虎年贴虎。

有的妇女更巧,剪两个大公鸡或者两只虎,用线绳拴住尾巴,固定在窗两边,再用两条线绳,各拴住动物的头部,两条线通过一个铜钱的中间,

到窗外,窗外有一根一米长的伸出去的固定

木棍,木棍顶端下垂一根线,线上绑着玉米皮或者树叶子,从鸡头拉出的线绳拴在叶子上。风一刮,叶子活动,拉动线绳带动鸡头抖动,风越大,鸡头越活跃,两两相凑相斗,非常逼真,仿佛在演木偶戏。有时斗得激烈,缠在一起,还得用手掰开它们。

窗口上边还得贴上一溜纸剪的过窗钱,绿的红的搭配起来,从外面透过白纸看,朦朦胧胧的,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 胶东年俗?事历(6)——除陈布新迎大年 腊月二十三日是辞灶节,又叫扫尘节。 扫尘节,也叫扫尘日。据说此节源于尧舜时代的“扫年”习俗。原本是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到了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成了祈求新岁平安吉祥的一种活动,以后才发展成为扫尘节。由于是一种清洁卫生和除害灭病的文明习俗,所以便流传下来,久而不衰。 扫尘节,北方叫“扫房”或“扫屋”,南方叫“掸尘”或叫“打洋尘”,东北叫“大洗(喜)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洗刷家俱,粉刷墙壁,糊窗户,贴窗花,挂年画,除陈布新,迎接新春佳节。扫尘节又叫小除夕、过小年。 扫尘节为什么会和辞灶节在同一天呢?传说,古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附有三个尸神,如影随行。这三个尸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一团漆黑。一次,他们密报玉帝说,人间在诅咒天帝,欲谋反。玉帝大怒,降旨三尸下界查勘,将欲谋反人家的屋檐下,以蜘蛛织网为记号,又命王灵官务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蛛网记号的人家,一律满门斩杀。三尸的行径被灶王爷发现,大为震惊,急忙与灶王奶奶商量了一个解脱办法。他叮嘱人们,在他辞灶上天庭之后,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掸去蛛网,除去污迹,擦净门窗,把宅院内外收拾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无比欢乐,根本找不到劣迹之记号,心中十分惊奇,急忙奏明玉帝。玉帝听后大为震怒,将三尸神永拘天牢,不得再到人间作恶。玉帝还决定,每年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视察民间。为了感激灶王爷为百姓除难免灾,也为了迎接玉皇大帝下界视察,所以民间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总在辞灶节期间进行。 实际上,民间春节的扫尘,倒不一定拘泥在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譬如莱州习俗,进了腊月门就可以扫屋,但必须选择一个吉日。如果是日不方便扫尘的话,也可以象征性地先扫一下梁头,以后随便哪天都可以扫了。有的人家连扫帚都不用绑,就用一棵干高粱秸的

子,除扫一下屋内的大梁,也算是扫过了。老百姓认为,过了扫尘 节,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天都可以扫屋。有谚语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杀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快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在这个腊月“日程表”上,有两天与扫屋有关,足见人们对扫尘节的重视。 胶东年俗?事历(7)——年根儿忙年忙 来到年根儿,家家户户都在“忙年”。

咱胶东这儿的风俗,一般过了小年,就要开始蒸年糕,寓意年年高。接下来,就要做花饽饽,大枣饽饽了。在农家,做饽饽是一件很累的活,首先和面就很有讲究。面要调得筋道,还要稍微硬一些;然后放到温暖的锅里或炕头上醒面。这样要经过一宿的时间,面才能醒好。再就是揉面。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要让家里的老爷儿们帮着干。在过去,做花饽饽的花是很细心的,红花绿叶,都要搭配得当。另外还要做大枣饽饽,农家又叫它“枣眼饽饽”。上锅蒸的时候也有讲究,先烧开锅里的水,然后将醒好的饽饽放进去,再烧25分钟到半个小时。临出锅的时候,要放放气,从老辈儿传下来的风俗,意思是闺女出嫁后不受气。

到了年底,一天忙似一天。蒸完了饽饽,还要包包子,而且要多做,到了正月,就专门吃现成的。腊月二十八九,家家户户要炸面鱼,俗称“炸锅”也有同时炸一些麻花,酥条等。这两天,大街小巷到处充溢着炸面鱼的油香味儿。到了晚上,还要烀猪头,烀猪下货,打猪皮冻,鸡冻等;往年生活条件差,正月里来了客人,猪皮冻也拿上桌,招待客人。大年三十的上午要贴年画,封门对儿,又叫封门。在封门之前,要把缸里挑满水,因为封门之后,就不能再往家里搬东西了。 胶东年俗?事历(8)—过年要说吉利话

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正忙着迎大年。迎年期间,人们不仅要精心准备吃的、穿的、用的等各种物品,就连说话用辞也都要格外用心。

为了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以求得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千百年来,胶东民间产生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语。譬如,农家蒸大饽饽时,忌说“裂了口”,要说“笑了”;过年(过小年)煮饺子时忌说“破了”,要说“挣了”;物件不慎掉落在地,忌说“碎了”,要说“岁(碎)岁(碎)平安”; 农家蒸大饽饽时通常要烧炕,炕席因过热而自燃,忌讳“炕烧糊了”,要说“炕烧得旺”。年关临近,卖鞭炮的多了起来,鞭炮市上会发生意外,这时要说鞭“升了”,忌讳说鞭“炸了”或“响了”。

另外,小年过后直至正月

,“ 死”、“坏”、“不好”等不吉利的字眼深为民间所忌讳。 关于这,还有个故事。很久 以前,有个财主非常讲究过年期间都要说吉利话,他总叮嘱同村一个叫发财的傻子说:你正月初一早早来我家敲门,我一说“谁啊?”你就说“发财来啦”。头几年,发财早早来敲门报上“发财来啦 ”财主开门给赏钱,财主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一年,由于下雪,发财赶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一瘸一拐地来到财主家。财主照常在院里问发财来了吗?发财正疼得难受呢,就没好气地说:还发财呢,倒霉吧!从此,财主家日渐衰败了„„ 胶东年俗?事历(9)—饽饽高巅巅日子甜上甜 “二十八,把面发,蒸饽饽,过年啦!”腊月二十八日,是民间蒸过年饽饽的日子。过去,蒸年饽饽有许多说道,讲究个吉利喜庆。饽饽要蒸得白净、起发、高巅、造型好,象征日子兴旺。民谣曰: 过了小年过大年,蒸锅饽饽供祖先。 饽饽蒸得白又白,明年是个丰收年。 饽饽蒸得高巅巅,日子过得甜上甜。 饽饽蒸得开口笑,全家幸福又平安。

做年饽饽还有一些禁忌。除了发好面以外,还要多用红枣和红糖,寓意红红火火早发家。蒸饽饽的烧材最好用农作物的秸秆,如高粱秸、芝麻秸、大豆秸等,燃烧时能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表示火爆、吉利。蒸饽饽时,最怕外人进屋来“踩”,“踩”了的饽饽就不起发了。 年饽饽的形状和用途也有说道。供神灵和祖先的有:发纸大饽饽、枣饽饽和元宝。民谣曰:

发纸大饽饽,就做这一个。 顶上一个“鼻”,塞上枣一个。 内包一铜元,越聚钱越多。 伴随纸钱烧,留在“发纸窝”。

发纸,是正月初一早晨煮好饺子后,由家长带领全家在天井里祭拜的仪式,要对天地众神供上枣饽饽、饺子,烧香,烧纸,祈求神灵赐福降祥。发纸窝子是用土坯事前垒好的,用来烧纸钱时防火、防雨的。发纸大饽饽就放在这个窝里同纸钱一起烧,烧完后仍留在窝里,到初三早晨才收起来。

枣饽饽比发纸饽饽小,用以供奉祖先、财神、菩萨和天地众神,每组五个,其摆法为:底层三个顶朝上,二层一个顶朝下,三层一个顶朝上。另一类年饽饽是“压锅”用的面鱼、面富贵。“压锅”,就是除夕夜不空锅。吃完年夜饭,锅里放上新箅子,再放上表示吉利的面元宝、面鱼、面富贵、豆腐和年糕,意为年年有余粮。 如今,讲迷信和供奉神仙那一套旧习俗早就消失了。祭祀祖先的习俗虽有保留,但也淡化了许多。年饽饽还是要蒸的,只不过花样少了一些。 胶东年俗?事历(10)—浓浓年味烟台情 除夕夜“

望春、盼春”。除夕这一天,家中要做供养(即祭祖)的准备。在请家堂之前,先在正房的中间

摆好八仙桌子,墙上挂上的“家堂轴子”,是一幅祭祀专用的中堂画。桌子上摆上九样贡品,每样上面点缀一些芹菜叶子。然后摆上酒盅、茶具、筷子等,在中间摆一个香炉,一切就算是收拾停当了。

在锅台上摆上贡品香炉,灶王爷被称为“掌锅老爷”。香是一小扎为“一管”,整齐码放在香炉旁,把纸钱、香连同家堂折子,用簸箕端着,再拿一挂鞭炮,就开始“请家堂”了。先是点燃三柱香,插在地上,嘴里要念叨着先人们的名字:“过年了,都回家过年吧。”磕头、放鞭炮,家堂算是请了。收拾好折子,举着几根点燃的香在大门和院子里各插一根,寓意是顺着香火回家。第一道程序完成后,还要上香、上茶、上酒,供桌两边的椅子不能坐,院子里不能随便洒水、扫地,这些都要特别叮嘱孩子们注意的,以免冒犯神灵。 除夕夜守岁,被称为“熬年五更”,希望“平安到年底”。婆婆一早就准备“蒸米饭”,公公去准备纸钱和香,“发纸马”是除夕晚上的隆重仪式。每间屋子的大门口、水井、禽畜的栏圈,都要烧纸钱,感谢祖先一年的庇佑。烧纸用的烧火棍,要拿到鸡窝里搅一下,据说是可以保证来年六畜兴旺。饺子包好了,先煮几个去供奉,剩下的每个人象征性地吃点,没有煮的水饺留着年初一吃,意在新一年有吃不尽的东西。

初一的早晨,先放一挂鞭炮,在院门口横放一根“拦门棍”。吃过新年的第一顿饭,就可以挨家挨户去拜年了。拜年一直要持续到初五之前,“破五”之后就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胶东年俗?事历(11)—守岁压腰保平安

过年给压岁钱,也叫守岁钱,是胶东乃至全国流行最广的习俗。不过今天给守岁钱,和当初的本意已大不一样了。

有关守岁钱的来历,传说古时有一种小妖怪叫“祟”,专等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偷偷去摸熟睡的孩子的头,被摸过的孩子往往吓得大哭,头疼发热,甚至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对夫妇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夫妻俩守在旁边不敢合眼。半夜里,忽然一阵阴风吹来,门开灯灭,“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道道金光,吓得“祟”一溜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跑“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

暗中保

护了孩子。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纸包的钱逐渐演变为“守岁钱”,简称就是“守岁”了。到了明清,人

们以彩绳穿钱,编成一条龙的形状,用来驱邪压怪,谓之“压岁(祟)钱”。长辈对小孩拜年时给的钱,亦称压岁钱,或压腰钱(主一年不缺钱花)。这一习俗延续至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新中国建立后,铜钱停用,则改用纸币,虽然也叫压岁钱,但已没有驱邪压怪的含义,只取其压腰的意义了

胶东年俗?事历(12)—压灶压囤压水缸 百姓过年,家家户户都希冀生活过得富足有馀。这一美好的精神诉求就深深地蕴含在过年压锅灶、压粮缸、放压(水)缸钱这一古***俗当中。

过年压锅灶、压粮缸,要用面塑的鱼和圣虫。早在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锅大饽饽,还要蒸些面鱼、瑞饼、团圆饼、猪头、圣虫之类的面塑。面鱼和瑞饼是用面模(音mú,俗称“榼子”)磕出来的。蒸好的大饽饽、面鱼、瑞饼等凉透以后,女主人掐一截麦秸莛,蘸着红颜色往上着色。这样,描出来的大饽饽、面鱼、瑞饼愈发显得鲜亮光彩。 年夜饭过后,家家忙着压锅灶。龙口境内压锅灶多用面鱼和花鱼。所谓“花鱼”,就是将买回来的咸廷巴鱼浸泡、切块、勾芡,尔后放在油里烹炸而成。无论是面鱼和炸花鱼,都寓意连年有馀。按照龙口坊间的说法,锅里既然有了余头,灶口里也就不能空着。于是,家家忘不了在灶口里添块大木头,用来“压灶口”。 在压锅灶的同时,龙口农家喜好用圣虫压粮囤(或面缸)。圣虫用面捏制而成,眼睛用花椒粒填充,背上尽是小刺,口里还衔着一枚硬币,活泼可爱。因圣虫的“圣”与“剩”谐音,农家用它来压粮囤,寓意吃陈粮,即粮食年年有剩余。 除夕夜,家家进间屋里水缸盈满。主人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可保农田一年不会干旱,农家五谷丰登有余钱。

总之,大年夜里压锅灶、压粮缸、放压(水)缸钱等种种民俗事象,充分反映出千百年来龙口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胶东年俗?事历(13)—龙口过年撒马草 旧时过年,龙口百姓家沿袭除夕夜里撒马草的习俗。笔者认为这一习俗是源于民间对马的尊崇。旧时,马享有“义畜”的美誉,无论是拉大车运货,还是拉水车浇地,都离不了马。而且,一旦将其和英雄人物相提并论时,马还是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为民间敬若神明(实际上,项羽与乌骓马之间

、关羽与

赤兔马之间、秦琼与黄骠马之间,无不演绎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这一点,《龙口市志》所载“旧时黄县城中有马神庙”,即是很 好的例证。

大年三十黄昏时,家家上坟把老祖请回家过年。晚饭过后,趁着夜色将财神、喜神、福神、贵神、平安神诸神请回家。据说,神仙们都是骑着神马而来,既然诸神已经请进了家门,那么神马自然也不能怠慢,正应了老百姓的那句话,“有神吃的,也得有马吃的”。 这时,各家男人开始忙着撒马草了,那些秋收时留下的成捆的秆草(即谷的秸秆),从厢房里搬了出来,没预备秆草的人家尽可以用豆秸充当马草,但撒马草的顺序一律从进间门开始往外撒,一直撒到大门口,马草撒好后,有的人家会把辘轳架子置于街门过道处,也有的人家将磨棍或扁担等搁在院子里,当作“揽马桩”。 有趣的是,农家在撒马草之前,提早将鸡赶进窝棚,在窝里备足饲料,一直关到大年初三清晨才放出,以免它们玷污了马草。初

一、初二两天,家中长者会将笤帚藏起来,谁也不能动笤帚扫马草,也不能扫地。大年初三一大早,家家送神后,方能扫马草,要一边嘟囔着“一扫金,二扫银,三扫扫出个聚宝盆”之类的吉利话,一边将马草从街门口往进间门的方向扫,据说这是往家里“扫元宝”。 胶东年俗?事历(14)—五更拜年

春节最热闹的,当属初一五更拜年。

子夜时分,家家忙着准备五更饭。放过鞭,吃了饭,大人孩子穿上新衣服,出去拜年。黑灯瞎火的,打个手电或者提个灯笼,先去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家里问好磕头,再去同族长辈家里。走着走着,就自然有了领头的老大哥,自觉排起了队,一家家拜年。孩子每进一家,问了好,就得到三两块糖,或者一两毛钱。领头的大哥们大声喊着好,在主人的盛情邀请下,坐在炕沿上,喝上一杯白酒,搛几口菜,尤其尝尝肉冻的味道。我们栖霞人过年,家家都会打一盆肉冻,就着喝酒,那是一绝。到谁家都会让你尝尝这个菜。

有一年,村里有一家五更时分死了个小毛驴,主人守着死驴,哭丧着脸,心疼得不行。拜年的进了院子,连声喊着“过年好、过年好!”主人也连连喊着:“好、好、好!大家同好。”打那儿以后,我们村有了条歇后语:“过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

如今,村里有了电灯,生活富足,每天都跟过年一样。五更拜年的少了,都起得晚了,千年沿袭的风俗习惯也渐渐淡化了。 胶东年俗?事历(15)—大年初一看新妇

龙口一带有大年初一看新媳妇的旧俗。过去,不少农家选择在腊月办

喜事。因为 时隔不久,即是新春。新年新开端,新人新生活。大年初一看新媳妇,喜上加喜,双喜临门,老百姓就图个吉利。

早在年前,新人的房间就被装扮一新。墙壁粉 刷得光彩耀人;墙上贴一大红“囍”字;屋内贴一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贺联;窗上贴的是红窗花。屋顶是新扎的仰棚,粉红色的花纸饰以蝴蝶戏牡丹图案,为新居平添几分喜庆。炕上铺的是由红、黄二色高粱篾编织而成的高粱席。因高粱的“梁”与“良”谐音,“席”与“媳”谐音,“梁席”寓意“良媳”即好媳妇。居室门框上垂挂一幅新门帘。殷实人家选用华丽的缎面做门帘,上面或绣一大红“囍”字,或绣一对栩栩如生的蝴蝶。

缘何新人居室的仰棚及门帘要采用蝴蝶图案?这得从成语“瓜瓞绵绵”说起。《诗?大雅?绵》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它讲述的是葫芦创世说,即人类出生于葫芦瓜。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伏羲、女娲兄妹躲入葫芦避水,幸存于世,并相婚孕育成人类。“绵绵瓜瓞”的“绵绵”是延续不断的样子;“瓜”指大瓜,“瓞”指小瓜。“瓜瓞绵绵”涵义为瓜始生时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后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因“蝶”、“瓞”谐音,人们常借蝴蝶图案来表述祈福求子的祝颂之意。

大年初一早上,村里的老婆婆们争着看新媳妇,一来要好好端量她长得啥模样,二来要瞅瞅她的针线手艺。按龙口当地的婚俗,过去,闺女出门子(方言,即出嫁)时,娘家一般要陪送八床褥子、八床被。陪送的被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炕尾的被搁子(一种条桌,下面带抽屉,上面搁被)上。

初一早上,新媳妇端坐炕上,跟进屋的三婶子二大娘们相互拜年问候。在看媳妇的老婆婆心里,能拿得起针线活儿的媳妇,才是持家的好媳妇。于是,新娘身上的穿戴、被搁子上陪嫁的被褥、新人居室的门帘,无不成为她们议论的话题。孩子们跟在老婆婆身后赶热闹,新媳妇屋内压窗台的吃食,如花生、地瓜糖、瓜子之类,总是被小孩子们抢个精光。 大年初一看新媳妇这一民俗事象,承载着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和殷殷关切,饶有趣味

推荐第10篇:首届年俗文化节宣传报道[全文]

徐州市首届年俗文化节于1月20日开幕

举办本届年俗文化节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舞动汉风”系列行动,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徐州独特的传统文化,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形成全民同乐、欢度春节的年俗文化氛围,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是为了积极响应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委的号召,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更好地利用传统佳节引导全社会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加深乡土感情,并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这次文化节活动,将从1月20日开始,至2月7日结束。整个文化节期间,主办单位紧紧围绕“红红火火过大年、民俗文化展新颜”主题,荟萃徐州民俗精华,体现徐州年俗文化特色,为市民朋友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内容,主要有:汉风锣鼓、舞龙、秧歌、传统婚俗等民俗风情表演;书法家现场为市民免费写春联、送福字;传统戏曲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绝活展示;“龙之魂、汉之韵”传统手工艺“龙”作品特展;徐州年俗文化讲坛;以及传统花灯和灯谜展等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徐州民俗博物馆、徐州文化馆承办,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彭城书院、市书法家协会、市楹联协会、威风锣鼓艺术团、滨湖晚霞梆子剧团、彩虹艺术团、佳艺源艺术培训中心等单位协办。

第11篇:有趣的年俗(4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有趣的年俗(400字)作文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每年到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腊月里的每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老人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但它最害怕声音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习俗。重庆开县汉丰一校一年级:周晏齐

篇1:有趣的年俗文化节

有趣的年俗文化节

六(3)班 彭洁清

上个星期五,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年俗文化节。“咚咚咚”,忽然我们听到了一阵锣鼓声。向校门口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头栩栩如生的醒狮向我们走来。伴着锣鼓的敲打声,醒狮如愿以偿地吃到了青菜。大家看到后,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随着醒狮表演的结束,我们的年俗文化节活动,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年俗文化节正式开始后,同学们有的去相应会场猜灯谜,有的在班里的展区里,为参观的同学进行解说,有的则在欣赏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茶的插花比赛。

在每班的展区里,都摆放着许多作品:有剪纸,手抄报,关于春节的工艺品,精美的图画......这些作品都来自与同学们的巧手。有些同学在欣赏作品,不禁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同学在品尝别班同学带来的各地特色食品。在吃到食品的同时,还能听到解说员给我们介绍这些食品相应的文化知识,真好!

在猜灯谜的现场,有的同学为了猜到灯谜的正确答案而手舞足蹈起来,有的却为了猜错了答案而十分沮丧。不过,不要紧,我们重在参与嘛!

在插花比赛的现场,同学们用自己聪明的脑袋,和一双灵巧的手完成了一份份成功的插画作品。博得了在场同学和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这次年俗文化节,举办的非常成功。当天的场景会一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却!

篇2:年俗 过年

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因为姥姥怕我生病每年春节都留我在城市度过。记得那是2006春节,我

一声,牙被咯了一下,我赶紧吐出嘴里硬物,居然是一个一角的硬币,这就更奇怪了。“这孩子真有福,肯定今年会交好运,能考出好成绩了”奶奶在一边笑呵呵的说着,原来如此呀,这时我这才明白刚才奶奶神神秘秘的去西屋的目的了。

这个春节,我是一家的福星,我最高兴,我们一家也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篇3:各地年俗特点 各地年俗特点

北京年俗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

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

十、七

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

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福建年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

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湖北年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

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篇4:民谚里的年俗 民谚里的年俗

1、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尘——陈,辞旧迎新、破旧立新,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2、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吃豆腐渣的习惯,是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3、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4、腊月二十七,宰鸡赶集市。

杀家禽,买年货。年货如鞭炮、春联、香烛、纸钱、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头花饰物等。

5、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马。

6坟请祖上大供。

7初三初四拜街坊。

初二去岳母家过年,初三初四是亲戚朋友间相互走动拜年。贴花花就是张贴年、腊月二十九,上、初一崽,初二郎,初一在丈夫家过年,

第12篇:年俗文化活动摄影展前言结束语

律回春辉渐,万象始更新。孝河水激荡发展旋律,胜溪大地跳动和谐脉搏。携尊孝崇义精神,载文化之乡魂魄,“精彩XY”迎新春摄影展在全市上下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下拉开帷幕。

XY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是我国历史上有置县记载最早的九个县(市)之一。唐贞观元年,因“邑入郑兴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敕赐改名“XY”。淳朴的民风营造出人际关系之和谐、经商合作之诚信、仁义之风尚,“义虎亭”、“仁义巷”的故事至今流传。被誉为“文化三绝”的皮影、木偶、碗碗腔沉淀下来,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化亮点。近年来我市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文化先进县(市)”。

此次参展作品主题突出,弘扬“孝”、“义”文化主旋律,着重展现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节日和风俗,描绘我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新天地,刻画人民重厚、知义、善信、好文的新风尚;作品意境深远,或展示文物景观,或赞美家乡新姿,或讴歌古风古韵,或诵吟社会和谐;作品个性张扬,或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或舒缓细腻娓娓道来,或隽秀飘逸轻灵洒脱。作品表现力彰显清纯激情四溢,艺术性凝炼厚重热情飞扬,作者热爱家乡赞美之情跃然纸上。

诚谢社会各界、各位朋友的鼎力相助。期待这次作品展能

成为“孝·义”年俗文化节百花园中的奇葩一朵,营造文化之乡艺术氛围,盛赞胜溪大地更加繁荣富强,日益和谐!

结束语

一张照片,凝结一个瞬间;一张照片,蕴藏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还原一段历史。或许你见证过,或许你亲历过,或许你就是这幅“长廊剧”中的一个角色。

让怀旧的情绪滋长,让崇尚的激情高昂,让向往的心灵飞翔。当我们倘佯于或大或小的作品之间,当我们流连于影像作品搭建的五彩世界,当我们在积淀深厚、底蕴悠远的文化之河中重走一回时,怀念、敬佩、感慨、自豪、希望,诸种心情或许都会在你我心头泛滥吧?

那就让你我共同携手怀着更加饱满的热情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秀民俗民风,让“割股奉母”和“义虎救樵夫”的动人故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第13篇:年俗知识问答题目及答案

年俗知多少

1,春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哪一天被称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2,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什么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殷商时期

“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俗称“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 春节称谓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明确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亟待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广为流行至今。

3,春节有哪些习俗?春节前扫尘搞卫生、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灯等。

4,过年有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吃饺子,北方包饺子时会放什么东西进去,寓意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硬币

5,过年吃饺子,源于哪个朝代?战国

从战国开始,就有除夕吃饺子的习俗,大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大年三十无论吃了多少酒肉,年夜饭必需要吃饺子。

中国北方有俗语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蕴含「包容」、「和谐」、「美满」、「团圆」 图吉利的中国人,年节饺子很重视馅料的寓意,比如,芹菜馅,寓意「勤奋上进」,「勤财」;韭菜馅,寓意「长长久久」,「久财」;白菜馅,寓意「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百财」;香菇馅,寓意「鼓财」,荷包鼓胀;酸菜馅,寓意「算财」,善于理财

6,关于“春节”有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个破坏百姓财运、好运的想象中的动物,请问它叫什么?年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7,王安石的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桃符是什么的原始形式?春联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这就是春联最原始的形式。

8,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但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春联的普及与明朝的哪位皇帝有关?朱元璋

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此后形成了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9,春节有贴门神的习俗,到唐代门神的位置又由那两个取代?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10,长辈为什么要给晚辈压岁钱,有何寓意?

大概解释: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11,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叫什么日? 解: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

12:正月初几不能扫尘?正月初一

解: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13: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这有时寓意什么呢?

解: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

14: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一句是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

15:初五南方有祭财神习俗,这五路财神是指哪五路? 解: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16: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几天?5天

17,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_____”(熬年)

18,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

三、二十四的什么习俗?

吃灶糖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

19,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是哪里?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

20,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着腌制腊味了?自腊月初八以后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21,什么事盘长结?中国结又称盘长结

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22,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汉族传统工艺品,春节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23,\"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怎样贴“福”字的习俗?倒着贴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24,春晚出现次数最多的节目是什么? 难忘今宵

25,“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腊八节这一天,有吃什么习俗?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26,正月初七是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这是为什么?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27,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除夕的年夜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年夜饭上必然会出现的一种食物是什么?鱼,表示“富贵有余”。 28,春节有一种传统饮食,“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这种食品是什么?年糕

年糕是汉族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29,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那一天开市?正月初五

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30,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汤圆起源于哪个朝代?宋朝。

31,以前,每到农历正月表演者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穿街而过,这是春节期间各地皆有、深受百姓欢迎的哪种娱乐项目?踩高跷

32,逛庙会也是春节的一大习俗,庙会的主体活动大致有三项,他们分别是哪三项?一是庙里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即举行祭祀神佛的仪式,二是善男信女们进香朝拜、许愿求福;三是借此机会进行的文艺和商贸活动。

33,“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说的是什么习俗?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第14篇:年俗文化手抄报:太原过年习俗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

[年俗文化手抄报:太原过年习俗]相关文章:

第15篇:中国年俗文化展示活动主持词

中国年俗文化展示活动主持词

主持人从升旗台一左一右上台(做拱手作揖状) 冯:过年好! 谭:过年好!

冯:祝你新年吉祥如意! 谭:祝你新年恭喜发财!

冯:同学们,刚才我们都是一些特定时节的祝福语,你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吗?

(春节、过年)

谭:是呀,在中国多姿多彩的节日里,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为世人周知的传统节日。

冯:说到春节,还要追溯到它的起源。新年习俗定型于汉朝,到唐代时,春节转型为娱乐型的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欢乐节日,人们借此破除迷信、祈福,祝愿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人对于春节的观念似乎逐渐在淡化,为了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至于流失,为了更好的探寻和继承中华民族的精髓,我们在寒假进行了一次“学中华年俗文化”的实践活动。

冯: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年俗,其中有贴春联;猜灯谜;包饺子、元宵;挂年画、送压岁红包等等,老师和同学们还亲自动手制作了年俗作品呢。

谭:今天,我们就请各班的学生代表将这些年俗文化作品一一进行展示。

挂年画

冯:年画是由古时的门神画发展演变而来的,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岁末春初,万象更新,人们将红火热闹,五彩缤纷的年画往墙上一贴,顿觉四壁生辉,喜庆气氛扑面而来。今天展示的四幅年画是3.3班郑乐晨、6.2班尹文文、6.4班魏文佳、孙雪梅等四位同学。

包饺子、吃元宵

谭:扫房、年夜饭也是春节的一个重头戏。春节饮食丰富多彩,南北风格各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元宵和年糕。人们一般于除夕晚上包好饺子,到零点煮食,取其“更岁交子”之意,盼望年年有余,富足安康。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来自4.3班的同学。

猜灯谜

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也是中国人过年的必不可少的节目。它将灯谜结合赏花灯,变成许多人可共同参与的猜谜游戏。今天各个班的同学都做好了灯笼,准备了灯谜,形状大小不一的灯笼,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谜语,真是让人目接不暇呀!同学们,课间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做猜灯谜游戏吧!

贴春联

冯:说到春节,不能不提贴春联。贴春联是过年的一种文艺形式,人们常常在年三十贴春联,有雅兴的人甚至舞墨挥春,春联一律用红纸写。分为上联、下联还有横批,贴春联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福和心愿。

谭:据说最开始的春联是写在桃木板上的,又称为桃符,能起到驱鬼辟邪的作用,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纸质春联。

冯:现在展示的两幅春联是由夏兴奇校长和吴道东主任书写的,代表着老师们对株董路小学以及全体同学们的期望与祝福!

谭:吴主任书写的春联是:上联(学优才赡凭修炼)下联(海阔天空任展为 ),寓意为:知识是学来的,有知识、有才学走遍天下都不怕。让我们用掌声对吴主任表示感谢!

冯:夏校长书写的春联寓意更为长远、深刻,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夏兴奇校长亲自为大家解释这幅春联的意思!

红包大派送

冯:同学们,你们过年拿到红包了吗?今天,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只小黄鸡来为同学们发红包了。不过,只有上交了寒假作品并获奖了的同学才能上台领取哦!下面请刘书记宣布寒假实践活动获奖学生名单。请念到名字的同学上台到小黄鸡手中的盒子里抽取红包!

结束语

谭: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演变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中国文化的进步。

冯: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了解年俗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将中华之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谭:今天的“中华年俗文化展示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16篇:都市化的鄂尔多斯蒙古年俗.2.19

都市化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年俗

2013年的鄂尔多斯春天来的很早,久违了的热闹在春节前到处弥漫,融化了一个冬天连续不断的冰雪,也催促人们忙碌着备办过年了。作为都市里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城市化的生活早已经习以为常,传统的节庆仪式久而久之演绎形成了都市化的蒙古族年俗,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节庆礼仪与时尚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范例。

都市化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年俗主要有备办年货、年节礼仪、拜年走亲等过程:

备办年货:城市里蒙古族腊月二十三前后才开始备办年货,准备的东西也随着年货市场越来越丰富,品种质量越来越好,特别是近年来适应蒙古族生活需求的货物越来越多,大多数年货能卖则买,备办年货的重点放在了采买的环节了。以传统家庭为例准备的年货中饮食类不外有羊肉、牛肉、奶食、茶食、米面、白酒、纸烟、糖果;此外就是粉条、豆腐、土豆、干豆角和少许猪骨头和绿菜。过年的服装一如平时都是大众化的现代服装,传统的民族服装一般一人一套,过年不在多余准备。过年的居室布置主要的就是备办齐全蒙古人家供奉藏传佛教神像和成吉思汗画像供台上所需的供品,蒙古族也贴春联,但是贴的是蒙古文的春联,过去的春联是请人书写,现在贴的是印刷好的蒙古文对联,现在还有很多的传统家庭在居室里要请来蒙藏文不同的经语单,按照喇嘛的指示贴在屋内的某个高位处,或祈福或消灾。

年节仪式: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年节主要以腊月二十三和除夕为主,只有西乌审的部分蒙古族过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的上午打扫家,据说这一天打扫家神鬼不怪。下午煮羊肉,最重要的是要煮羊胸叉,家里有一个炉灶就要配备一个胸叉祭灶。这一天的羊肉是按照骨缝卸开的大块肉,煮肉料放酸奶酪和食盐,肉煮熟后在汤里下两米(大米和糜米)做饭。煮熟的羊胸叉要由男主人动手剔肉留骨,然后将胸叉垫在画出八瓣莲花的四方麻纸上,胸叉上置少许熟肉、两米饭、三颗红枣、三炷香等,这些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仪式与做法。而在祭灶的方式上由于燃气灶的时代没有了火灶遇到了麻烦,现代解决的办法大致有三:一是在小区空地架起火撑燃火祭祀,二是在燃气灶上放厚铁板,打火加热替代火灶上置胸叉祭品煨祭,三是将准备好的祭品在燃气灶的火苗上点化洒祭一番。不管哪一种方式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按照传统仪式恭敬祭灶。祭灶之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开始用餐,用餐之前,先行供佛和供成吉思汗之礼,然后由家长接过第一口饭、第一杯酒要将“德吉”按惯例敬献给神灵祖先,接下来正式开餐,用餐过程中家人依次向长辈们敬酒,长辈将最讲究的肩甲骨上的肉一块一块分给众人品尝,蒙古族普遍讲究这是自古以来英雄共同分享的一块肉。从这时开始,蒙古族进入了春节。 除夕的年节仪式按照传统比较复杂,现在城里人多数只保留了一些主要的环节。除夕的早上开始喝茶、贴春联、沾春花。中午饭是传统的猪骨头、土豆、干豆角烩菜米饭,方言叫做夹年捞饭,意为今年吃到明年,日子过的富裕。在出锅前首先将饭食供在灶前,神佛前不供(藏传佛教讲究一般猪荤不供神佛),再取出一份作为祭祀祖先的份子暂放一边。然后家长敬献“德吉”、品尝饭食、席间晚辈依次向长辈敬酒。餐毕,或到祖坟或至郊外祭奠家族祖先,祭祀品主要是中午的饭食、蒙古族茶食、白酒,过年准备的其他各类食品,再就是麻纸钱、现代祭祀专门印刷的巨大面额的钱币:天地阴阳钱、人民币、港币、美元以及金条、金元宝、银元宝,在一堆旺火中尽数烧祭。

临近晚上,开始进入过年的高潮,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从现在开始直到初一早上要一直不间断在神佛和灶台前点灯、上香,第一盏酥油灯和第一组三柱香要由家长点燃,紧接着就是熏香净室、室内外奠酒、带领家人叩拜,之后要到楼下燃放炮竹,至此这组仪式圆满完成。时间临近中央电视台春晚播出,家人围坐在摆满蒙古茶食的桌前开始隆重地喝一顿丰盛的蒙古传统茶。接下来就是全家人看着电视春晚包饺子,炖一整条鲤鱼,直到午夜12点前后用食、燃放炮竹,意寓交子之时,连年有余。到了黎明时分,天蒙蒙亮起,全家人统一来到楼下迎接新年的火神回家。在楼下面南摆桌,上摆一盘饼子和一只香炉插三炷香,在取新火的勺中燃起火种也摆放在桌上,然后每个人分别用热腾腾的奶茶、新开启的白酒由家长开始依次向东南西北中敬洒,之后由家长捧举盛火前行回家,在穿过家门时向家人问到:“席尼嘎勒布沙”,回答:“布沙”,汉意问到:新年的火神下来了没有?回答:下来了!过去是将火种放入炉内,现在的燃气灶只能开灶放火意思一下,女主人用新年的第一炉新火熬出新年第一壶奶茶,象征热气腾腾,红红火火的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享用这新年生活的第一道奶茶美味之时,首先要由晚辈按大小顺序依次 向长辈叩首拜年,长辈坐上手位置,晚辈行躬身曲膝礼,双手捧哈达向长辈敬献,再单手敬鼻烟壶。行礼时晚辈要向长辈问候新年好、健康快乐,长辈则祝福晚辈快乐成长、事业进步,对于儿童长辈还准备了数量适中的压岁钱,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辈与晚辈在快乐融融的气氛中互致问候,互相祝福,有时长辈向晚辈有针对性地致以长长的祝福和颖颖的期望,言语间传递着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良好家训、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茶食是非常丰盛的,奶茶里飘着甘醇的香味,在室内四溢着欢乐幸福的激动与氛围之中,计划出外拜年走亲的年轻人准备出发了。

拜年走亲:拜年走亲先要出行,出行是要有仪式感的,城里的出行是要在楼下摆放一张小桌,桌上放一只香炉燃三炷香,每个人自己持一枝燃着的香炷,按照喇嘛提前看好的出行方向,以香桌为中心出发后再转回原地,如“向东南走,从南回来”等等,每个人的出行方向是依自己的年龄和性别等推算确定的。这种静默庄重的仪式最后是在震响的炮声中完成了。至此,拜年走亲的年轻人在问候了家里的长辈后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拜年礼仪是按照拜年对象的不同,礼仪也不尽相同。拜年的第一处自然是长辈们,到了长辈家见面首先向每一位长辈行曲膝礼,用蒙语问候一声“新年好!”再行献哈达、敬鼻烟壶恭敬的问候叩拜之礼。接着长辈的家人邀请落座喝茶,蒙古族招待人的茶是要在碗里放少许炒米等食物,俗称不舀“空茶”,拜年的人们在接了茶简单品尝一下之后,开始“掏礼”,即把孝敬尊者的拜年礼物敬献给老人:请老人入上座后,在带来的酒、饼等礼物上放三颗红枣,恭恭敬敬地递与老人,老人接住礼物后说几句祝福和感谢的话语,随手将礼物上面的红枣以右手指掐小块状分三次向上扬洒敬天地祖先。

鄂尔多斯的蒙古族在正月拜年期间多数人是要到成吉思汗陵拜祭民族祖先成吉思汗,或初一,或选正月合适的日子,带上酒茶哈达酥油等祭品在圣主灵前恭敬叩首祭拜。过去蒙古族拜年用的是一个正月,而现在城里的蒙古族拜年大多集中到正月十五之前。拜年的对象主要是亲戚和至好朋友,一般的左邻右舍、同事友人不像过去那样结队成伙拜年串门了,一般的拜年也很少带大堆的礼物、走传统的礼节、喝大量的白酒,拜年活动多数是看望问候、吃喝娱乐、座而谈天、围桌玩牌、歌厅唱歌、城边微旅。 金蛇起舞,万象更新。都市化步伐迅猛的鄂尔多斯,激情与魅力辐射着春天的草原大地,都市化的年节礼仪覆盖着每一个蒙古族的家庭,正如这些家庭的组成与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产生出的都市化的蒙古族年俗具有多样化的多重版本,然而,他们的蒙古族传统情结与现代时尚的结合,终究将汇集成为当代蒙古族民俗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民族固有的精神世界与理想追求、文化特征和发展方向终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存在和真实写照。

第17篇: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

记者 张玉玲

2013-2-25 6:51:00来源:《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5日 07 版)现在对春节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把春节看低了——春节不是简单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会的心理调试期,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二是把春节功能异化了——春节不仅拉动消费、具有经济功能,更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的功能。

2013年春节在元宵节的鞭炮声中结束。

这个春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有的出国旅游,有的在家休闲,更多的人是费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人们似乎都感慨“年味”越来越淡。

什么是“年味”?怎样看“年味”?春节还有无吸引力?春节该怎样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作为“中国节日志工程”的主持人,他负责围绕春节在内的2000多个节日进行调研,对中国节日的现状和历史流变等做了系统记录和梳理。

不同的“年味”,相同的“心情”

“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李松把对“春节”的认识放到了大的转型背景中:中国从农耕文明到了工业文明,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传统“年味”变了是可

以理解的。

传统春节,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在每一年新旧轮回、物质生产的间歇时间,不断播种希望、消解困惑,节日中都有对来年的祈愿和设计,有仪式、有神圣感。李松认为,传统春节是个精神安顿时间,春节的文化核心是调试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强社会交流和沟通促进和谐。

“虽然现在春节期间‘年味’似乎不够浓了,但看看元旦以后到春节放假前那段时间,却洋溢着这种传统的‘年味’,全社会处于‘过年’的心态中: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团拜会、茶话会、年会、看望困难群众、看望老干部、发放慰问品等活动„„”李松认为,虽然表达时间变了、表现方式变了,但却同样是“过年”的心态,“年味”也就浓浓地萦绕在那段时间的空气中了。

“传统过年是由家庭到社会,大年三十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正月初三开始家族之间的社交,最后正月十五是全社会的狂欢;现在却是逆向的,从社会到家庭,先是单位团拜,春节放假后各自回到家中团聚。”李松如是总结——有没有“年味”,纠结的本质是农业文明怎样向工业文明转型,如何适应农村一元结构向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很多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用新智慧营造新年俗

那么,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在一起,又应该有哪些年俗活动?传统的年俗,有穿新衣服、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看演出等,大多以“吃”和“玩”贯穿其中。但在物质高度丰富的当下,人们平时的日子就

比以前的过年要丰足得多,因而这些年俗对现代人已没有多大诱惑力。

为适应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发地形成:央视春晚,已成为全国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户或打电话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一度沉寂的庙会又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这些春节新年俗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李松认为,原因在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了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

传统春节的年俗是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调试出来的,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磨”出来的,是文化的积淀。李松表示,构建新的春节文化传统,也需要时间,要坚信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和智慧。节日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要找到规律,抓准文化的核心因素,顺势而为,把活跃的因素活跃起来,把松散的因子凝聚起来,以满足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

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

“真正深刻认识节日,才能过好节。”李松指出,现在对春节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把春节看低了——春节不是简单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会的心理调试期,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二是把春节功能异化了——春节不仅拉动消费、具有经济功能,更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的功能。“站在这种高度看春节,就要通过一些形式和活动来激发社会,营造好的节日气氛。”

纵有历史变迁却没有改变13亿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大年三十家人要在一起,这是全民的文化认同,是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团聚,是中国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政府要服务好人类史上每年最大的“迁徙”,铁路部门全力“保春运”、高速公路免过路费,这些都是惠民的好做法„„

节日的社交能让人的心情释放,但人群聚集,又受到城市安全因素的制约,这该如何平衡?开心过节,又怎样防止铺张浪费?

现在一些城市的烟火晚会、灯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停办了。李松认为,这是因噎废食,烟花,为全城的老百姓而燃放,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浪费,是与民同乐,获得市民的认同,这个社会成本政府可以评估如何承担。“‘一刀切’只能说明管理服务水平不够。节日中人们不聚集、不交流,社会不释放,这种节日的文化需求没有满足,就会外溢,就会去过‘洋节’,圣诞节就会在中国高热不下。”李松说,国外有巴西的狂欢节,西班牙的奔牛节、还有西红柿节等,也都有人群的聚集,关键看如何管理。“如何服务春节,政府从理念到管理服务方式都需要改进。”

第18篇:中国少数民族年俗教案及反思

4.《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年俗》教学设计

庄河市暖水小学

李晶

教学内容:中小学专题教育综合读本三年级下册P10—13内容。 教学目的:1.了解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年俗和来历,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

2.通过对少数民族年俗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能表达自己对各民族年俗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了解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了解少数民族的年俗,来历,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少数民族年俗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谈话: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我们是哪个民族?你能说说咱们是怎样过年的吗?

2.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少数民族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习新课,了解各民族不同的年俗。

(一)、了解藏族、蒙古族的年俗。1.同学们看书上第10页上面的彩图,你们知道这两幅画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吗?他们是庆祝什么节日呢?

2.对了,这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自己的春节时的场景,谁能说说这两个民族又是怎样过年的? 3.学生汇报。

4.教师出示课件,师生一起了解这两个民族过年时的情景。

蒙古族:盛装、美味、拜年。

藏族:戴假面具、载歌载舞、穿新衣、背吉祥水。

(二)、1.其他少数民族又是怎样过年的,他们的年俗又有哪些来历呢?同学们自学书上P11—12的内容。

2.学生汇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民族的年俗。 3.教师随机出示相应的课件。 4.总结

达斡尔族

蒸年糕

壮族

吃立节

布衣族

守岁、

挑水、

打靶 哈尼族

舂粑粑

、荡秋千

瑶族

扮演耕作

傣族

围炉

三、除了文中所提到少数民族的年俗之外,你还知道其他民族过春节有不一样的习俗吗?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四、猜猜以下各是哪些民族在欢度春节,他们在进行什么活动,教师课件出示问题。见书上P12第二题。

他们分别是:藏族、傣族、哈尼族、达斡尔族。

五、拓展。了解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不过年的。见P13冲浪区。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主要是围绕着少数民族的年俗展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关民族的知识有专业的网站、网页很多,所以在课下让学生通过网站收集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获得掌握知识的基本技能。然后在课上,采取小组交流,一起探讨的方式培养了交往与表达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培养同学们团结友爱,热爱祖国的品质。不足之处:在这次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激发的不够热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达到教学相长。

第19篇:传承中华年俗主题调研报告

传 承 中 华 年 俗 主 题 调 研

实践类别:主题调研学 院:土木工程专 业:工程管理班 级: 学 号:姓 名:赵1

2013—1

20132763

晓 博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正月十六,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历数千年,传承后世诸多以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的风俗习惯,简称‚年俗‛。

2 这些年俗的内容涉及饮食、装饰、娱乐、游艺以及各种禁忌,包括语言、行为、饮食等等。她承载着民间信仰、哲学、道德、娱乐、教育等内容,充满了人性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与智慧之美。而在我的家乡,过春节又有哪些年俗年韵年文化呢?对此,我专门利用寒假的时间,对我家乡的的年俗年韵年文化做了调查。

老辈子的张家口人过年,从腊月就开始了。腊月初八吃过腊八粥,人们就开始忙个不停:男人们走进集市,卖掉自家的农副产品,买回过年用的布匹、棉花、纸张、香火、窗花、麻糖等年货。女人们在家准备过年的年货,给老老小小缝制过年的新衣。各家各户打扫卫生,剃头理发,清扫院落、房屋,擦玻璃,挂年画。俗话说,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张家口人也是按照这个节奏准备过年的。

清乾隆的《万全县志》(万全县是张家口下辖的县)这样写道:‚十二月八日,民间多用米、豆、果实合煮,为腊八粥,食之。二十四日为交年,用饼、糖、酒、果,祀灶神,多用饴糖。传云灶神升天,令粘口不言人间事,即古醉司命意也。除夕,爆竹、鼓乐彻夜,谓之守岁。‛‚正月。元日昧爽,爆竹设庭燎,酒醴牲馔,礼神祀祖,亲友拜贺。

三、四日乃已。亦有酒食燕会者。‛‚立春先一日,令诸色人等扮演故事,在市迎春。‛‚上元张灯设放花炬。村庄、城市多立竹木,设黄河九曲等,男女竟夜观游,名为走百病。又随处演戏,唱秧歌,及节节高等戏,以为乐。‛这些文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张家口人过年的情景。从农历十二月到正月,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里,人们都在为辞旧迎新做着各种

3 准备。

在坝上农村,过大年要贴春联、吃年夜饭、熬年、点旺火、吃饺子、拜大年等等。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们买上红纸,请村里会写毛笔字的‚文化人‛七扭八歪地写上祝福的语句,在腊月二十

七、八,自家火炉上熬好浆糊,把春联贴到门头上、墙垛子上,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每逢除夕晚上,无论穷富人家,都要吃一顿年夜饭,劳动了一年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祝酒欢歌。后来这种习俗在坝上地区逐步演变成年三十晚上煮骨头了,每家每户在灶台大锅里煮一锅骨头,有煮猪骨头的,也有煮牛羊骨头的,还有煮柴鸡或山鸡、鹌鹑等野味的,煮熟了,捞一大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喝酒吃肉,不亦乐乎……吃完年夜饭,人们长夜不眠,后半夜的时候开始‚点旺火‛---这也是坝上人过春节的特有习俗。每到除夕下午,农户家捆一捆柴火,外面拴上红纸条,插上松柏树枝,然后立在院中央待用。后半夜点旺火时,会同时燃放烟花爆竹,还要往火里扔两个白面馍馍,象征着新的一年兴旺火热。在旺火正烧得火光冲天时,男女老少还要‚烤旺火‛,以祈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点完旺火,天也开始蒙蒙亮了,也到了正月初一了,家家户户又开始清锅、炒菜、摆茶点、沏茶水,等待上门拜年的晚辈或者去长辈家拜大年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坝上大多数人家日子过得紧巴巴,过年拜年,只能给前来拜大年的晚辈一小把瓜子、花生或三两块糖,有的给几根儿不值钱的劣质烟卷儿,只有家境好的人家才给至亲的晚辈几分或者一两毛钱压岁钱。亲戚多的孩子们初一早上拜半天大年,亲戚们给的‚好吃的‛就可以吃很长时间了……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初一拜大年,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以表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4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民俗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拜年时跟除夕守岁直接相关的。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 ‚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还要喝一种素菜汤,这种汤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

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

5 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二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

6 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农历正月十四。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因此,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

7 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和文化现象,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沉淀、凝聚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而春节更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集中地体现了农耕社会生活中人们所需求的基本祈盼,如丰收、团聚、平安、兴旺、亲情与和谐等。显然,这也是现代人的共同祈盼。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由于春节特殊的时间意义,它天生就带有除旧布新的含义。从民间过年的众多‚年俗‛来看,其核心意义有两条:一是祈求吉祥、辟除灾祸,这其实是中国传统节日共生的意义,只是在春节时分显得尤其突出;二是增进人际感情,对于家人亲族而言,是团圆、和睦,重温血缘之间的伦理关系,对于邻里同事而言,是通过互相拜贺,消除隔阂,增进感情。由此可见,‚年俗‛在传承民族文化中起到了一种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传统‚年俗‛的变迁,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使中华民族的春节传统文化继续绵延不断地传承下去,需要对春节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进行创新,并积极地将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内容融进传统节日之中,让旧年的郁闷、旧年的压抑在送旧的鞭炮声中随风而逝,让新年的期望、新年的祝福寻着迎春的鼓点落入人们的心田,让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重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期盼。这不是我们的梦想,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8

第20篇:话年俗说成长杂文随笔

伴随着过年,有很多有趣的年俗,我们是在年俗中逐渐长大。比如大年三十要进行大扫除,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扫得干干净净。到初一,就不能动扫帚了,这一天是扫帚的生日,扫东西出屋,这一年就要“破财”。在这一天家里无论多脏,都得忍着。如果看不下去,就去外面转悠,看到柴就捡起来,然后抱回家,这就是“抱柴(财)回家”。

在初一这天,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小的时候,起床之前,妈妈总是很紧张地盯着你的嘴,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只准说“好”话,不准说“坏”话。一旦不吉利的话出了口,马上就得吐口水,“呸、呸、呸”,掩盖这种不吉利。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都希望“开个好头”,讨吉利,说话要说好话,吉利话,开心话。

过了年,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的标志,就是长高了。没有人不想长得高高的,像一棵俊拔的白杨树。在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写的那样,“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

期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在除夕的那天,妈妈会把我拉到门前,在门框上刻画上一个痕迹。这个痕迹每年一条,相隔的距离参差不齐。看到不断升高的刻痕,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刻痕就是长高长大的证据。

到了初一,家里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吃饭,喝酒,聊天,打牌,玩闹,也会逗我们这些孩子玩。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孩子们比身高。孩子们站在一起,嘻嘻笑笑着扭成一团,大人们的手扒拉着,把我们拉在一起,背靠着背,看谁的头冒出去,判断谁高谁低。

年龄有差别,身高有高低。年龄差不多的,就暗中攒了劲,想要争个我高你低。比一比,是你比我高一头,还是我比你高一点儿的。高的自然开开心心,笑呵呵,矮的就嘟嘟着嘴,要掉眼泪。矮就是“失败”,还因此被叔伯婶姨们调笑几句。

我的个子长得慢,属于矮、圆类型,不仅比同龄的堂(姨)兄弟姐妹矮,甚至不及比我还小两岁的弟弟。

“你吃的东西,都到哪里去了呢?装到肚子里,变成石头往地下坠吗?我是喝一斤就嘴,你是一年一个千斤坠!哈哈哈——”

“笨蛋,大笨蛋,连自己的弟弟也长不赢。”

“长心眼去了吧?个子也要记得长才行啊!”

纷纷扰扰的言语,简直要摧毁我的眼眶。我包着一眼泡的泪水,跑了出去。我听说,只要找一棵最大的树抱一抱,这一年就会长高。

我在村子里找树,凡是大树,我都去抱。很多树都大,伸展着手,根本就抱不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棵树,一棵是学校里的泡桐树,可能要四五个人才能抱过来,我抱着树,脸贴在粗糙的树皮上,嘴里喃喃着,“泡桐王、泡桐王,你长粗我长长,你长粗了能做梁,我长长了穿衣裳”。还有一棵是河滩边的一棵大榕树,那棵树大得分出不少的根须枝丫藤蔓,都找不到该抱的地方。

抱了大树,也没有什么效果,只是心里多了一些期待而已。妈妈看我情绪不高,就说,“你要多跳。跳高,跳高,越跳越高。”

跳几下,就会腿酸脚痛,不想跳了。在过年之前,妈妈拿了一根细长的荆条,朝我脚上抽。

荆条软软的,但抽在脚上像被蛇咬了一般,火辣辣的痛。我痛得直跳,“妈,妈,你干嘛打我呀!”

“打,就是要打。”

“打我的理由?”我着急地喊,“长不高,我也没有办法。”

“打,发。只有打,才会发。”

我不知道“发”的含义是发财。我以为“发”的含义是“发面”。一块死面,“发一发”就能变得松软,肿胀起来,长高起来。

我的个头,没有像面一样“发”起来,在新年的身高比试中依然落后,依然成为嘲笑的对象。

我二哥娶了一个北方女人。这个二嫂和善,对我很好。她偷偷带我到厨房,拿了一块东西给我。

“什么呀?”

“你吃吃看。”

她给我的是一块糕,在北方称为年糕,是她从家来带来的。年糕软软的,黏黏的,甜甜的,还挺好吃。

“吃吧,吃吧,到明年你就会长得很高,超过他们。”二嫂说。

“为什么呀?”

“年糕,年糕,年年高。”

我又有了一件利器,“年糕”,我对长高有了新的期待。但是,吃了年糕,我的身体还是那样不紧不慢地长,落后兄弟姐妹们。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每到过年,没人跟我比高矮了。长大以后,我回到家乡去,那些跟我比试过高矮的堂(姨)兄弟姐妹们,居然大多数比我矮。我心里一下子自信爆棚,感觉兴奋。那些兄弟姐妹们都责怨距离让他们失去了比试的对象,忘记了生长。哈哈,生长也会有遗忘的时候。

年俗调查报告
《年俗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