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幸福感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24 08:34:28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幸福感调查报告

关于春节回家过年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对外汉语1001杨诗琴

又是一年新春,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每个中国人民的家中,都充满着中国元素,从象征到日子红火的中国结到寓意幸福的“倒福”,从腊月里面急急忙忙的置办年货到除夕整点沸腾漫天的鞭炮烟花,再到年夜饭上家家必不可少的“年年有鱼”。春节是中国人最自豪的节日,它自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全国都浓浓洋溢着新年的味道。春节是中国人最幸福的时刻,每一个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团圆,都要在三十晚上与家人一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可是在今年新年过去之后,我们却从媒体上听到了“过年不幸福”、“春节回家压力大”的声音,不少人表示过年压力过大。这种情况的存在范围有多广,当代人们过年还有幸福感吗?就此我对周围的亲戚和同学进行了口头的询问。

问题如下:1.今年你是一放假就回家的吗?

2.你对回家过年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期待的?

3过年的情况有满足你之前的期待吗?

4今年过年的开销是多少,大概占你月收入的几成?5你对今年的春节满意吗?你感到幸福吗?

从以上五个问题,旨在了解被调查人心中对今年春节的满意程度,还有过年开销对其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年前年后的心里落差。最后总结出春节回家过年的幸福程度。

由于调查对象的不统一性,调查结果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上一辈人的普遍是一放假就回家过年了,而对回家过年的期待期却不是很长,对于他们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对于今年过年的情况也另他们满意,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过年并没有什么新意,所以不能说是十分满意,也只是“意料之中”的大致满意而已,并不至于有多幸福。而过年的开销大致为一个到两个月的月薪之间。

而年轻的一辈,都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没有太大的社会负担,他们相比上一辈人更加自由自在,很多人并不是一放假就回家等待过年,因为大学的寒假相较较长,很多大学生会在年前进行一段社会实践或者找朋友聚会,等到年底菜会考虑回家。由于过年大多年轻人早早都有自己的安排,所以大部分对回家过年还是很有期待的。而由于过年时间充裕也尚有压岁钱可拿,可以跟老同学一起相聚。所以对今年的春节感到非常满意,幸福感也很高。过年的开销并不大,女生过年的开销低于男生。但均低于月消耗。

由之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一、社会负担影响幸福感。

上一辈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较大,是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社会关系广,过年从年前的置办年货到过年的走亲访友,他们都是主力军,开销大。从小辈的压岁钱到过年孝敬给老人的红包。都是由他们承担,过大的社会负担使他们对过年的期待度下降,过年成了一件并经的过程,导致了春节回家过年的幸福感不高。而长久的社会经历使他们拥有强大的社会家庭责任感。即使对春节没有太大期待,春节也仍旧是他们十分重视的节日,并且花大开销使一家人满意。

二、年龄影响幸福感。

春节的“经验”。上一辈人对于年轻人来说经验丰富的多。对于上一辈人而言,他们更加怀恋的是儿时的新年,他们往往认为那个时候年味儿更浓,那个时候一家人一起等待庆祝的新年的感觉更加幸福,而当前的春节已然没有了过去的感觉,虽然更加方便了,但是年味儿也就淡了,幸福感也就低了。而现在的年轻一辈,没有过去新年的记忆。当下新年对于他们来说是同学相聚,是好吃好喝。是无需早起晚睡的学习,是有崭新的压岁钱。是享受的节日,所以他们对于春节的幸福感也相较高。

三、性别影响幸福感。

这俩点在两辈人身上的影响不一样。对于上一辈而言,男性在过年期间的幸福感低于女性,过年的走亲访友往往意味着高密度的应酬,餐餐大鱼大肉,喝酒抽烟,伤身伤神。很多人坦言,在年后一个月内都喜欢吃素,过年丰盛的大餐已然让他们“腻了”。过年对于他们而言,压力很大。而对于年轻一辈来说,男生的幸福感高于女生,同样的,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加热衷于老同学老兄弟之间的聚会。但是感受却不同于上辈人。因为,年轻人之间的聚会没有那么多的社会因素参与其中,虽然是聚会,但大家都量力而行。快乐为主,所以他们同样聚会,却更加幸福。

根据上面的三点,我们可以总结建议以下,

一、春节应该更加有新意。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人都感叹当今年味儿与过去相比已大大不如,过年对于中年人而言已经更加像是一个任务。但社会一直在进步。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节日中发展出更多新意,让传统节日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才能让每一个人都沉浸于过年的期待和幸福之中。

二、春节的庆祝应该量力而行。

过年的聚餐是并不可少的,但是大家的庆祝也应该适可而止,从近几年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年的时期也是车祸和酒精中毒的高发期。这些都是过年庆祝过度的后果。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在过年的时候出现悲剧。这会大大影响大家的幸福感。因此春节的庆祝应该量力而行。

三、年轻人应该在春节中为家长分担。成为家庭的助手。

两代人在兴办春节的责任存在很大声的差别。父母往往是主力,而对于儿女而言,新年更多是享受和放松。而辛苦一年的父母依旧要为过年而操劳。儿女应该在过年中为父母分忧,做父母的助手,不仅儿女可以感受办年“乐在其中”的感受。父母也可以放松一下,享受一下新年。这样对于双方的幸福感增加都有益。

四、钱多钱少都是新年。

每一个家庭的收入是不同的,但是我们看到收入的差距并没有太大影响人们对春节的幸福感受。大多家庭的春节开销都是在一个到两个月的月薪之间。钱多有钱多的过法,钱少也有钱少的新年,但是,他们是同样的新年的感受。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当下某些媒体的一些“过年不幸福”的言论太过于片面。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最为重要的传统的节日,虽然每个人对它的幸福感不同,但他们依然是每个中国人最为热爱的节日。

(受调查对象的限制,以上观点仅限对于社会上中年和青年的大部分群体,老人与儿童不在之内。)

推荐第2篇:幸福感调查报告

幸福感调查报告

报告一:广东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么?回答肯定是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与你所生活的社会状态,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化词,现在的中国国情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主义岌岌可危。

也有人说这几十年来,中国愈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走了社会中国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人们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那么在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

为此,我在中国特色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 D 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调查发现: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近"比较幸福水平".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59.2%,两项相加为74.2%,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

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为3.74,标准差为0.912,也就是说整体平均分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二。 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来看

⑴ 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52.9%,女性47.1%.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经卡方检验,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为3.71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⑵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

统计分析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人员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组,商业服务人员组,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组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为3.9

5、3.8

2、3.7

7、3.7

7、3.6

9、3.63和3.65.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居民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为14.9%,和丧偶居民,这一比例为11.7%,离异居民的比例最低,仅为 5.4%.把"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合并来看,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65.30%,已婚居民为77.40%,离异居民为53.10%,丧偶居民为61.70%.做负向评价的趋势与此相同,离异居民倾向于不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离异和丧偶各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别为3.

58、3.8

1、3.29和3.53.2.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反向评价上结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无受教育子女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值为3.78,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这一数值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比例分别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组。有自有住房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数为3.8,租房居民组为3.5.

4.家庭收入差别。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00元组、2001—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组幸福感平均值分别为3.40、3.6

2、3.7

8、3.89和3.95.各组在幸福感各选项上的选择比例与这一结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虑到家庭人口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发现,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评价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评价波动较大,随着收入增加表现为从低向高震荡变化,特别是人均2000元以下变化复杂,之后的变化幅度减小逐渐平缓,达到一定高点后不再变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东、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幸福感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有关。

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人总体上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并未觉得更幸福。更富的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人并不比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人更幸福。从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增加。

这并非说经济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对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国家来说尤其明显。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又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

(二)民生与幸福感

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布伦诺·S·弗雷等人的多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为0.20;在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达到1.5万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

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为0.106,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不公平问题等等,如何正确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

报告二: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摘要: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平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本校大学学生,其中低(

一、二)年级20人,高(

三、四)年级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调查过程及预想:

由于时间匆忙和实践经验不足,我组成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讨论,确定了问卷试题。并对四十名大学生(其中每年级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因为人数较少,对于所得数据也许会有所偏差。预先估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和学习中的困难。调查后,又经小组成员共同统计,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对调查的学生统计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后有如下结果:.总体分析:

(1)大学生幸福指数总体状况

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32.5%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17.5%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习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习,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只有12.5%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平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97.5%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7.5%的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努力奋斗,72.5%的人则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学生打100分,12.5%的大学生打80~99分,67.5%的大学生打60~80分,17.5%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注:此结果真实有效,且从整体来看,与预测状况基本符合。

(2)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

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平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大学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议:

1.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例如个人的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标。外倾性的人能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喜欢并相信自己,恰当的认同和接纳别人,能够理性的面对和接受现实。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不断地汲取知识,知识可以让人聪慧、充实更能体现自身素养。

2.积极的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和朋友关系。要能正确处理得到社会支持与付出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触人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3.职业生涯规划。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幸福指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个好的选择,就应该尽早的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让自己充实、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4.休闲。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习中分出想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上的休闲。例如参加体育锻炼,看电影,参加社团活动,听音乐,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都能增加个人的身心健康。

5.培养积极情绪。情绪是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放大镜,好的情绪总是作为一面积极的暖色镜来加工所面对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渐渐的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的循环圈中,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其他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议:

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取向,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共同的关注,并做好其协助工作。如 教育者要重视增强其自我效能,让同学在价值展现时,体现快乐,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估计和期望,提高学业成就,而学校应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中的积极因素。去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扭转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社会支持能让人内心感到快乐和幸福。大学生作为没有经济独立的群体,外界的社会支持会使他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更能体验幸福。

我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报告三:教师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将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考试成绩,许多教师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职业倦怠产生,教育的幸福感更谈不上了。为此,我们在"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实施之前,在学校进行了教师的幸福感调查,然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概况

采用自编的《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了19个单选题和3个多选题和1个直接打分题,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10个分类指标和23个分项指标。问卷内容见表1.表1 教师幸福感调查的指标

评价目标

分类指标

分项指标

教师总体幸福感

在学校工作、生活的总体情况

生活状况

自己生活总体状况

幸福人生的构成元素

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帮助陌生人不计报酬

职业认同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识

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

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自己的专业素养

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

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工作压力

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

学生素质满意度

对所教学生的印象

学校评价满意度

觉得学校对您的评价客观、公正情况

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

学校环境满意度

学校给您的整体感受

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

认为学校比较关心您的哪些方面情况

在学校感到很大压力的方面

制度管理满意度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情况

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

与学校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问卷中的回答分4个选项,结果进行赋值,如:5分表示"满意",4分表示"比较满意",3分表示"不太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19日至26日,调查对象为全校教师,高中107人,初中66人,共173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感分类指标分析

本调查的教师幸福感的分类指标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10个方面。

1.教师总体幸福感

量表分数表明的教师的幸福感的一般状况。

表2 教师的幸福感测量比较

学校

样本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高中

107

91.

452.6

73.

39.4

初中

66

95.3

54.9

77.0

9.3

总体

173

95.3

52.6

74.7

9.4

量表分数的平均分为77.0、73.3,标准差为9.3、9.4,表明来源不同的样本组平均分与标准差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从总体上看,教师幸福感并不高,表明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是不平衡的,接近于对幸福认知的发展状况。

2.生活状况

教师对于生活状况总体满意度较高,达到81.5% .对生活总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占64.9%;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占66.7%;拥有亲密、持久朋友的占91.8%,不计报酬帮助陌生人的占79.6%.具体数据见表3.表3.教师生活状况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生活状况 满意23.8 比较满意57.7 不太满意15.5 不满意3.0

2.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符合15.2 比较符合49.7 不太符合31.0 不符合4.

1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符合20.5 比较符合46.2 不太符合28.7 不符合4.6

4.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符合46.7 比较符合45.1 不太符合8.2 不符合0

5不计报酬帮助陌生人 符合31.6 比较符合48.0 不太符合17.0 不符合3.

5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幸福的家庭 ②身心的健康 ③自由的生活 ④财富与物质⑤杰出的子女 ⑥成功的事业 ⑦良师益友 ⑧浪漫的爱情 ⑨爱好广泛。

3.职业认同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一般,达到74.2%,其中十分热爱,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的占25.7%.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满意程度较低,只有32.5%.具体数据见表4.

表4.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职业认同 十分热爱25.7 喜欢、适合自己48.5 为谋生、很无奈31.7 很烦、想改行4.8

2.自己的劳动收入

同其他行业相比 满意5.3 比较满意27.2 不太满意34.3 不满意33.

14.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很高,达到97.1%.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轻松、愉快,有成就感的占52.1%;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的占94.7%;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的占50.6%.具体数据见表5.表5.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专业素养 优秀、很自信45.9 基本称职51.2 缺乏自信2.9 较差、需要提高0

2.上课时的心情 愉快,有成就感52.1平静,能完成工作42.6 无奈,不得不做4.1 不情愿、厌倦1.

23.教学效果自我评价 满意29.6 比较满意65.1 不太满意4.7 不满意0.6

4.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学科组集体研究22.6 个人钻研26.2 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50.6 顺其自然0.6

5.工作压力

教师对工作量的满意度较低,达到63.9%.其中认为在正常范围的占33.1%,稍大,但可承受的占30.8%,很大,勉强承受的占29.0%,很大,很难承受的占7.1%.6.学生素质的满意度

教师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一般,达到79.3%.其中认为所教学生很好的占36.7%,大部分很好的占42.6%,认为素质差、不好教的占20.7%,师生关系紧张、看到学生就心烦的为0.

7.学校评价满意度

教师觉得学校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公正的满意度一般,达到69.8%,其中认为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对待,很满意的占19.5%,评价还算公正,比较认可的占50.3%,认为看重教师的不足,批评多,表扬少的占13.6%,不够客观、公正的占16.6%.教师觉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一般,达到70.5%.具体数据见表6.表6.学校评价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学校评价客观公正 满意19.5 比较满意50.3 不太满意13.6 不满意16.6

2.自身能力、水平

得到发挥和认可 满意17.8 比较满意52.7 不太满意24.2 不满意5.

38.学校环境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的环境总体满意度一般,达到73.4%.教师对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满意度很低,达到35.5%,其中适时开展,能有效放松心情的占11.8%,基本能够满意的占23.7%,内容较少,流于形式的占33.7%,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的占30.8%.具体数据见表7.表7.学校环境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学校环境 轻松、愉快20.1 受约束、还算开心53.3 很多限制、工作小心翼翼19.5 心情压抑、痛苦7.

12.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 满意11.8 比较满意23.7 不太满意33.7 不满意30.8

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工作成绩 ②纪律、制度的遵守 ③专业素质 ④师德修养 ⑤身体健康 ⑥心情、感受 ⑦生活中的困难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是"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教学成绩②评职称 ③班主任工作 ④检查评比 ⑤工作聘任 ⑥人际关系 ⑦教育改革。

9.制度管理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满意度一般,达到79.4%,其中满意的占20.6%,比较满意的占58.8%,不太满意的占13.5%,不满意的占7.1%.10.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很高,达到94.1%,其中认为融洽和谐、非常满意的占40.6% ,认为相安无事、较满意的占53.5%,认为有一些小矛盾、小烦恼的占 4.1%,认为关系紧张、比较痛苦的占1.8% .

(二)教师幸福感分项指标分析

依据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进行排序,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3项指标排在满意度分值的前三位。而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业相比3项指标居于最后三位。具体数据见表8.表8 各项指标满意度排序

排序

分项指标

满意度

(%)

排序

分项指标

满意度

(%)

1自己的专业素养

97.

111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识

74.

22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

94.7

12

学校给您的整体感受

73.

43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94.7

1

3在学校工作、生活的总体情况

73.

34与学校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94.

11

4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

70.

55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91.8

1

5觉得学校的评价客观公正情况

69.8

6自己生活总体状况

81.5

16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6.7

7帮助陌生人不计报酬

79.6

17

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64.7

8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情况

79.

418

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

63.9

9对所教学生的印象

79.

319

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情况

35.

510

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76.8

20

自己劳动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

32.5

三、结论及分析

1.满意度的分类指标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最高、学校人际关系次之,以下依次为制度管理、学生素质、生活状况、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学校评价、工作压力、学校环境、职业认同的满意度。教师的幸福感并不高。

2.满意度的分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最满意的是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说明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感觉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业相比、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说明当前师生课业负担较重、工作时间长、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的情况下,教师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收入,不能令人满意。另外虽然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趣味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等,但大多数教师每天只是忙于本职工作,基本没有任何活动的时间,感觉很枯燥。

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 说明教师关注的重点在生活,而工作仅占到第六位,说明教师对幸福人生与职业的成就感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

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说明学校关注的重点与教师关注的重点形成较大的反差。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是"的选择顺序,说明以教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管理,必然带来相应关注及压力,教育改革几乎没有带给教师较大压力,也正好说明教改没有引起必需的重视。

3.学段影响被调查者的满意度。随着学段的增高,被调查者满意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初中教师的幸福感略高于高中教师。在教师的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教师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等七个维度的满意度,均好于高中教师。表明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是不平衡的,接近于初中、高中知识及教学的难易,中考与高考的压力的大小,不同校区的文化氛围的差异等,以及对幸福认知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1.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提高收入待遇

教师普遍感到报酬偏低,在这一点上缺少幸福感,值得重视。学校管理者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教师内心深处,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这也是能为学生做的最好的事情。的确,如果校长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教师内心充满幸福,就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所谓"以爱生爱".因此,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一样,也值得学校高度关注。

2.提升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传统上把教师职业当做一门崇高的职业,像"蜡烛",像"春蚕",以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而崇高。无形中暗示给教师在从事一种悲壮的职业,必须过着奉献和含辛茹苦的生活,没有幸福可言。学校要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师的劳动在学生身上结出果实,学生的成长并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剥夺,而是教师价值的实现、生命的肯定,还有什么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让人幸福的呢?如果教师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发生转变,以好的心态来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教师就不应当过愁眉苦脸的阴郁生活,而应该是热情洋溢、乐观豁达,把教育活动做为幸福的体验过程,这是职业境界的提升。

3.引领教师思考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关系密切。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加强专业培训。优质的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有没有好的学习机会更加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训成为教师的必然需要和迫切要求。重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将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除了需要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教师的智慧,教育的艺术等方面,更需要开发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训,比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以及潜能的开发,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等,解决教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困惑。

4.丰富精神生活,保障文体活动

学校有条件为教师的健身和娱乐等提供保障,需要的只是行动的支持。一是提供时间。这是最重要的条件,因为老师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二是举行培训。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特点,在学校里开设太极拳、健美操、书画、歌唱等短期培训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开展活动。例如假期旅游登山观海,举行球类等体育比赛以及唱歌、书画等艺术活动。四是服务健康。请专家为老师作健康知识讲座和治疗。为教师们定期体检、开出运动处方、设计合理膳食等服务。

5.改进评价管理的方法,为教师减压

切实转变观念,"给学生减负,同时给教师减压",教师的减负,是学生减负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教师,才能解放学生。

教师压力过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自身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①改进教案检查管理。为了应付,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写教案,而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却很少。这种新老教师"一刀切"的教案检查应该予以改进。②改进成绩评价管理。要像保护学生的自尊一样保护教师的自尊,不搞成绩排名。首先公布分数产生的导向性,会产生只讲考试得分点,而使学生厌学的无趣的课堂。再次要适度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促进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因为合作能促进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焦虑,解放教师心智,并在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压力,解放学生的心智。

推荐第3篇: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5级学生暑假社会实

践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系 别:工商管理系 专 业:会计学 姓 名:许泳博 学 号:02150125 班 级:39 完 成 日 期:2016年9月19日

摘要:大多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是以希望自己和家人朋友能生活的幸福为基础的。每个人对能使自己感到幸福的条件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迅速发展,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可以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生活幸福感受程度有所提升,但是并不是经济持续发展就可以真正满足居民对幸福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居民在某些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居民生活的幸福状况,了解造成幸福感较低的因素,经过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对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指数有所助益,使社会居民能够切实感受到社会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幸福。

关键词:幸福感 社会保障 主观感情 精神文明

一.调查情况简介 1.调查对象 普通社会居民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网络调查

3.调查时间

2016年9月1日—9月10日 4.调查结果

从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今社会情况下,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一般或是比较幸福的人数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而感到非常幸福和不幸福的人都是较少数的。对家庭状况以及工作或是学习状况的满意程度调查得到的结果和对幸福程度调查的结果是类似的。在对幸福生活影响元素的选择中,家庭、事业、健康、财富以及主观性格是被选择几率较大的几项。通过对社会方面影响幸福程度的调查中,我发现发展中的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得不够令人满意,而严峻的社会生存现状在社保不完善的情况下凸显出对居民生活幸福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主要是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工作问题和生存环境。

以下是部分问题的结果:

1.您觉得您现在幸福吗?

非常幸福·······················································3% 比较幸福·······················································48% 一般···························································35% 比较不幸福·····················································7% 不幸福·························································7%

2.您对您的家庭生活:

非常满意·······················································7% 比较满意·······················································57%

一般···························································10% 比较不满意·····················································16% 不满意·························································10%

3.您对您现在工作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3% 比较满意·······················································40% 一般···························································37% 比较不满意·····················································11% 不满意·························································9%

4.您的身体健康状况:

非常好·························································27% 比较好·························································52% 一般···························································17% 比较差·························································3% 非常差·························································1%

5.您觉得您的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多选)

财富与物质·····················································65% 名誉与地位·····················································8% 健康与长寿·····················································78% 自由的生活·····················································56% 美满的家庭·····················································92% 成功的事业·····················································76% 杰出的子女·····················································23% 良师益友·······················································65% 乐观的性格·····················································62% 相比之下的优越感···············································4%

6.您觉得你的幸福感水平和以前相比:

下降了·························································34% 没有变化·······················································32% 提高了·························································34%

7.你觉得你的生活状况和以前相比:

下降了·························································11% 没有变化·······················································28% 提高了·························································61%

8.您认为你所在城市的治安状况:

非常不好·······················································3% 不太好·························································28% 一般···························································64% 非常好·························································5%

9.您认为当前分配政策是否公平?

不公平·······················································70% 公平·························································30%

10.您认为教育机会是否公平:

不公平·······················································86% 公平·························································14%

11.您对居住地的环境感到:

满意·························································39% 一般·························································43% 不满意·······················································18%

12.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

非常满意·····················································0% 满意·························································3% 一般·························································70% 不满意·······················································18% 不清楚·······················································9%

13.您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

社会公平(主要是教育机会及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指医疗) 安全问题(社会治安和食品安全)

14.您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很赞同······················································40% 一般························································43% 不赞同······················································7% 不清楚······················································6%

15.您认为物价水平怎样:

非常高······················································15% 比较高······················································44% 还可以······················································25% 比较低······················································12% 非常低······················································3%

16.城市绿化、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文化场馆建设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38% 满意························································48% 一般························································11% 不满意······················································2% 非常不满意··················································1%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以及上网浏览相关资料可以看出,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在实践领域中,其可以成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因此,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由此可以看出幸福感是十分抽象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调查量化幸福,从而有助于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上居民大部分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感到幸福,但是这其中感到十分幸福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说明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然而感到不幸福的人也是在少数,这就需要我们直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进行改善,尽量使每个社会居民感到幸福。基于对相应问题的提问,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事业、健康、财富以及主观性格。通过对家庭生活以及工作或是学习的满意程度调查,我发现这和幸福的感知程度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可以说明家庭和事业是影响人们幸福感高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社会环境方面,大部分人对居住环境和城市建设是比较满意的。这说明近几年来,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居民对城市治安方面不是很满意。通过报章杂志等传统媒体和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我们可以轻易地了解到抢劫、偷盗这些案件是无法禁止,现今有大宗诈骗案件都是团伙作案甚至有重大案件不时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解决或是降低案件

发生率。

除了以上的问题,我还调查了人们对社会保障问题这一现下热点问题的看法。我们的社会生存现状并不是很能让人乐观。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可是工作却越来越难找;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是否能达到教育的目标;大城市堵车问题严重,中小城市也开始显现这方面的问题;连续曝出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民众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忧等等。但是我们国家毕竟处于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不会万无一失,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使国家体制政策更好造福于人民,使更多的人感到生活幸福美满,这是这次调查我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除了社会种种问题影响居民幸福感之外,个人心态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现象,某个人的生活条件在外人看来已经是十分不错,可是其仍然感到不幸福。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可能有: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缺乏信念或是目标,没有奉献精神,对生活不知足,过于焦虑等等。当然并不是幸福的人能够事事如意,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怎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知也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

三、可行的解决方法 1.社会方面

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毕

竟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现今人们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所以社会保障不到位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增强人们的幸福感知在社会方面我们的可以做的就是加强社会保障力度,这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我们也都很清楚,加强社会保障力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这需要我们国家财政做出强力支撑,也就是需要保证我国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其次,在现有基础上,我们要尽量做到公平、监察、宣扬这几个方面。公平是指对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我所做的调查是在我们河南省,而河南省教育力量薄弱是众所周知的。河南的学生要比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学生多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同的回报。所以要增加幸福感,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不可少的,这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还影响到学子的家人们。监察就是要政府部门要切实行使好自己

的职责。例如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药品的检测。近几年,大型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三鹿集团、双汇食品、修正药业等等。民以食为天,良药利于病,如果连这两样安全都无法保证,让民众何来幸福感。除此之外,还有物价的监管等等。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物价的极度变化,这对富有阶层也许不算什么,可是我国大部分的民众是工人阶级或是农民阶级,生活本不富裕,越来越贵的物价使得生活必要支出越来越高,从而减少了在文化等方面的投资。宣扬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否认的是,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情,个人心态和认知是十分重要

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使国民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国民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国家的形象,还对国家各种秩序有益。例如人们排斥不劳而获、相互真诚相待等等,就可以利于医患关系和谐,社会医疗保障更好的实行。而民族自豪感提升可以使人民更加热爱国家,愿意付出和奉献,从其中感到幸福感的同时还可以利于国家的发展。

2.个人方面

基于幸福感是是主观感情,单单社会方面进行改善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自身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应该学会知足和感恩。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生命中如果只是奔波,没有驻足于美好的风景,再好的生活条件只是徒劳。所谓知足者常乐,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不能只看

到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不能总是攀比。也要学会感恩于现有的生活,我们脚下的热土是无数革命先驱用鲜血换来的,现今的和平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其次,我们要有一个信念。如果只是要追求财富物质,那不能称之为信念。我们的信念应该够“大”,够“远”。我们的信念中应该有着奉献,这样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一缕清香给你带来幸福的感受。

四、总结

幸福感体现的是民众一般的心理体验,它必然受到长期的和短期的、宏观的和微观的、主体自身的和外部环境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考察幸福感是力求通过其来考察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而调整政策取向,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水平也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社会财富,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幸福感作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必要补充。幸福指数作为幸福感的量化指标,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化、夸大化、片面化,认为其有绝对性,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

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和创建者的我们,更加应该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增强自己的精神文明素养,积极投入建设美好未来的队伍中,善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精力,让我们国家永远立于最强民族之林,人民安康而幸福。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完成。

推荐第4篇:中老年人幸福感调查报告

中老年人幸福感调查报告从本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对于幸福的定义着重放在了家庭是否和谐,家庭成员是否健康上,当然,也有少数已退休的中年人将自己的幸福放在了与人交往和休闲娱乐上。而对于子女的孝举,大多数人认为是看望,关心和理解父母。大多数中年人的心智,能力以及事业都处于人生的最高峰,同时,他们也承受着比其他年龄阶层的人更大的责任,对于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生活学习的供给以及对老人的赡养。这也使得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大多数中年人正处于更年期,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更加不自信。所以他们更需要家庭给予关怀与鼓励,从家庭中得到温暖快乐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老年人对于幸福的看法主要集中与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全家人的健康和团聚;二是与同龄人一起娱乐交流。老年人与中年人相比,没有家庭的负担和工作上的压力,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和娱乐。而且由于老年人年纪增大,身体变弱,他们很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子女常在外工作,老年人更加希望子女能多回家看望、关心老人。

关于中年人的建议,一是要合理安排自己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劳累之余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二是要注意心理健康,如果有压力或者困惑不能排解可以选择咨询心理医生;三十多与家人交流,这样既可以排解压力又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对于老年人的建议,首先,老年人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睡眠、锻炼的规律。而心理方面,一般来说,老年人心理状态要比中年人好,所以这里我更想建议老人的子女能如老人所愿多看望老人,关心老人。

推荐第5篇: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导语: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我们经过分析,将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大家对幸福的把握。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xxxx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习,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习,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推荐第6篇:教师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农村初级中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在物质条件日益发展的今天,校园在美化,教学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先进,教师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里真的感到幸福了吗?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将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考试成绩,一批批的学生被这种教育压得气喘吁吁,许多教师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职业倦怠产生,教育的幸福感更谈不上了。家长、教师们也往往过度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于孩子们其他方面的特长和爱好却不予足够的支持,甚至强烈反对,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升学、评价等竞争压力正逐渐使教育远离应有的幸福。为此,我们在“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对学校教师进行了幸福感调查,然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概况

采用自编的《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了9个选择题和 4个简答题,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中的回答选项包括A 满意、B 比较满意、C不太满意、D 不满意,调查时间为 2016年9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感分类指标分析

1、教师总体幸福感

从总体上看,教师幸福感并不高。

2、职业认同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一般,达到 74.2%,其中十分热爱,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的占25.7 %,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满意程度较低,只有 32.5%。

3、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很高,达到 97.1%;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轻松、愉快,有成就感的占 52.2%;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的占90%;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的占 50.6%。

4、工作压力

推荐第7篇: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2012公共关系学实践作业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梁广成汉播四班 :严思101180

431一调查原因: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 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哈佛夏哈尔教授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什么是幸福?在物质日益丰沛的现代社会,为何人们却难以感受心灵的幸福?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幸福的含义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它不是由外在的物资条件或者所处环境决定的,它更加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满足。幸福的标准既不能用尺来量,又不能用秤来称,它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的。而我们认为,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由于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生活目标与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体系。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群体可能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在现实中,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追求实现幸福途径的认识,构成其幸福观。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此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的幸福观,这关系着我国的未来。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

调查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方法:采取随机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6份。

三:调查内容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幸福观调查,重点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的内容,他们对金钱与幸福关系的看法,大学生责任感等方面。并且通过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幸福观中所存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四:调查结果显示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体现

由于当前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原因,大学生里呈现各种不同的幸福观。这些对于幸福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表现为:他们能把追求幸福和道德结合起来,把事业和家庭生活的美好作为基本点,能够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和自我利益结合起来。但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幸福感淡化、幸福感偏颇甚至扭曲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幸福理想的缺失,80 90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整个社会价值观混乱,以及西方价值观影响等。使得大学生有了太多的迷茫、求职的迷茫、爱情的迷茫….这些迷茫导致他们对幸福的迷茫,对幸福的目标持有怀疑。不知道幸福在哪里?

2: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幸福观盛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大学生经受不起诱惑。把金钱、财富和及时行乐作为人生追求目标。认为只要物质上的富足、享受才是幸福。

3: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潮滋长。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腐朽的思想影响,有些大学生把个人幸福放在首位。为追求个人幸福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于集体利益不顾。没有意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内在联系与统一,结果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更不利于个人幸福观的实现。

4:盲目的认为拥有事业就拥有幸福。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教育越来越普及,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也更大。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因此在整个大学期间,他们过分注重热门专业、实用知识的学习,为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奠定基础,却对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不屑一顾,客观上造成他们身上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淡化。

五:提出建议

(一)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大学生在人生活动中对各种事物、现象和自身价值进行认识、评价和取舍要受价值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对金钱的正确理解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幸福生活的产生和维系是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有价值的人生。财富的积累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人才会真正赢得人们的尊重,同时才能获得个人的幸福。

(二) 增强与周围同学互动,学会换位思考。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我们只有与周围同学融洽相处,学会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三) 提高个人素质。当代大学生应通过自身的努力,以社会为己任、正确地认识自己,并由此为出发点,把握自我、驾驭自我,为自己寻找最佳的人生方位,设计和塑造自我,从而达到升华并最终超越自我。

(四) 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教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导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为谋求职业做准备的层次。大学教育应该更注重文化情操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使学生得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的素质培养。学校通过多开设关于幸福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让有沉重感、负担感或缺乏幸福感受的学生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情境,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奋斗者常常是充实的,奉献者常常是幸福的。幸福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充足,更是我们对自我、对家人、对社会的积极投入,认真生活。我思,故我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感受幸福,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人很难想象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幸福需要我们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中,融入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奋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社会也会添一分和谐、多一丝暖意、增一股力。

附加: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

性别院系班级

1.你是在哪一年进入平顶山学院的呢?A.2007 B.2008 C.2009 D.2010

2.你认为哪类人对你的幸福影响最大?

A.父母B.朋友C.爱人D.子女E.工作伙伴F.亲戚

3.你认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A.拥有美满的家庭B.事业有成C.生活自由自在D.为社会做贡献E.拥有健康F.有很多的钱G.拥有知心的朋友H.有权有钱有地位

4.失去什么会变得不幸福 A.金钱 B.自由 C.亲情 D.爱情 E.友情 F.自我

5.你目前月平均生活费是? A.300以下 B.300-500 C.500-800 D.800-1200 E.1200以上

6.你对目前在学校的开销状况感受 A.很大压力 B.较有压力 C.有点压力 D.没有压力

7.你什么时候有幸福感产生?A.你考试考的好,得到别人的夸奖 B.班级获得了荣誉

C.自己努力后解决了问题 D.看到别人不幸后,觉得自己幸福

8.现在是我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光* A.很不同意B.一般C.很同意D.不同意E.同意

9.你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如何?A.精力非常充沛,享受目前生活状态,心理平衡能力佳 B.有精力应付学习生活,不怨天尤人,心态平和 C.精力有限,心态平衡能力尚可 D.精力不济,时常感到郁闷精神状态低迷,很难接受现实,经常感到苦恼

10.你想改变现状吗?A.非常不想,生活很好 B.不是很想,现在还过的去 C.无所谓,顺其自然 D.比较想 E.很想,现在生活应该彻底改变

11.你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A.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让我受益匪浅,很满意 B.课余生活较丰富多彩,但有时觉得没有意义,还算满意 C.课余生活比较单调,但这样挺好 D.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感觉一般 E.课余生活很单调,非常希望能够改变

12.你觉得自己在不开心的时候,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快乐的方法?A.很经常,并且绝大多数情况很快就开心起来 B.经常,很多情况下能够很快开心起来 C.偶尔有,比较难很快地开心起来 D.我很少去找快乐的方法,也找不到

13.你在什么时候会有幸福感产生? A.班级获得了荣誉B.自己努力后解决了问题C.看到别人不幸后觉得自己幸福D.与亲人感情融洽E.学习成绩好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 F.融入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 G.和谐的家庭 H.和知心朋友一起/和恋人一起 I.第一次靠自己赚到钱的时候 J.外出旅游 K.看到别人不幸后觉得自己幸福 L.其他

14.假如幸福感最高分为100分,你认为可给你现在的幸福感打多少分?A.91——100

B.81——90 C.71——80D.61——70E.60分以下

15.你将依靠怎样的方式获得幸福? A.父母的帮助B.自己的努力C.依靠社会力量

D.依靠朋友E.依靠爱人

16.你现在是否已经为自己设定了人生目标?A.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特长和梦想 B.有了初步的打算,但还犹豫不定,尚不明晰 C.比较迷茫,正在寻找中 D.没有,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走一步看一步 E.无所谓,没有目标对自己的生活并不影

17..为了追求幸福你会选择怎样的工作? A.富有挑战性的B.安逸稳定的C.轻松自在的D.其他

18.你对自己毕业的前途有什么看法A.前程似锦 B.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C.应该可以养活自己 D.有点迷茫 E.非常担忧

19.你对未来的幸福?A.充满信心 B.有信心 C.一般 D.没信心 E.很没信心

20..你的恋爱经历是? A.还没谈过恋爱B.恋爱中C.曾经爱过,已经分手D.其他

推荐第8篇:中国家庭幸福感调查报告

2013中国家庭幸福感调查报告

2014年1月15日,“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在北京发布。该调查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瞭望周刊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中国人的“大健康指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幸福感、中国家庭的生育意愿,成为本次调查的三大关注点。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汉湘发布了调查报告:67.10%的被调查居民家庭幸福感标准化评分超过6分,24.70%的家庭超过7分,全国平均水平为6.22分,这意味着大多数家庭感觉幸福;

63.60%的被调查者认为周围人群绝大多数和大多数家庭幸福,这表明在中国人眼中,身边的大多数家庭都幸福;

家庭幸福感较高的人群特征明显:健康状况良好、家庭收入较高、人际关系良好、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较高安全感和获得良好卫生保健服务。

调查还发现,2013年中国人的家庭幸福感预期显著提高,城乡家庭幸福感差异发生逆转,城市家庭幸福感评分首次超过农村家庭;

“大健康指数”成为家庭幸福感的首要决定因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更受国人关注。中国家庭的生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生育意愿仅为1.84,持续低水平徘徊;

仅有半数左右的外来务工者打算留城、最大困惑是“就业”与“住房”。如果计划长期居留的外来人口都要购买自有产权住房,北京市未来住房需求套数在167万 到233万套之间,深圳市的这一数值在195万 到327万套之间,缺口惊人。

本次调查按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状况,抽取北京、辽宁、安徽、浙江、河南、宁夏、重庆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1个县级单位作为全国概率抽样样本点,采用调查员直接入户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实地调查总样本量为6000份,其中北京作为试调查地区,总样本量600份,其他6省每省样本量900份,共5400份。本次调查共获得成年人有效样本5998份。

为深入了解城镇化背景下2.6亿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幸福感的来源和渠道,本次调查专门增设了针对这一群体的独立问卷,采取在工作场所集中调查的方式进行。其中,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北京和深圳各完成500份样本,在抽样6省各完成200份,集中调查的样本量共计2200份,有效样本2198份。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表明,实地调查结果对全国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发布后,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精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齐亚强副教授和郭静副教授,结合此次调查数据反映出的家庭幸福感若干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并提出政策建议。

主办方表示,为持续了解中国家庭的发展状况和家庭需求,本调查将在以往三年的基础上,每年度举办一次。同时,为了满足更多中国家庭广泛需求,国家卫计委家庭司正式启动中国家庭网,并于2014年1月15日正式全新改版上线。未来,中国家庭网将成为全国家庭用户获取家庭健康、家庭教育知识的课堂,服务民生,促进家庭发展、社会和谐,树立政府良好、温暖的公众服务形象。

推荐第9篇:秘书职业幸福感调查报告

秘书职业幸福感调查

当今的社会,传播媒介是广泛的、发达的,同时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说,对人们的影响具有高度的普遍性。

随着传媒技术以及高科技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时俱进,他们给予人类的信息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非常有利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那么这里面就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影响是双方面的,像一把双刃剑一样,有积极的一面,理所当然的就会有消极的一面。比如说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是特种兵》、《火蓝刀锋》等这些青春励志的电视剧,就会有很大的反响,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想自己的理想进军,这些昂扬向上的剧情可以让人回味,让人激动,让人热血澎湃,这种有利的影响不是三分钟的热血,这些力量是可以激发我们一起女里前进的不竭动力可是在另一方面,各类篡改历史的宫廷大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别人,让人们学会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勾心斗角。在社会交往中也产生了不良的风气,甚是让人感觉到心寒。可能是由于我所学的专业中文文秘的原因吧,我在电视节目上来说还是比较关注秘书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角色。电视中秘书的角色和老师们在课堂上所传授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电视中所塑造的秘书这种角色过于简单化,好像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去从事这个职业,而且秘书的外表是那么的光鲜亮丽,受人尊重。这在无形之中给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让人们误认为秘书工作会是高级白领,整天跟在老板的身边,升官的机会有很多。这种现象在当今来说是非常可悲的;对于秘书来说也是非常的不公平的。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设计与现实严重偏离的故事情节,过分的夸大了秘书这个职业的实况,给人以视觉上的混淆,对人产生不必要的误导。 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秘书工作的状况吧!“秘书”但从这一个词来看,不难看出秘书是非常不简单的。“秘”就是要做好工作上的保密工作,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做,这些都要有自己的原则。“书”就不用详细的说了,秘书还要有基本的书写能力,一定要有写作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到老板,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业能力。

现在的秘书分为好多种,有私人秘书、机关秘书、企业秘书、事业秘书。秘书有时会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团体,有时也会是一个个体。总之,秘书就是一个高素质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如果在一个比较大的公司,秘书会是一个庞大的团体,每个人各取所长,分工不同而已。有专门负责接待的,有专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还有专门负责写作的······通过大家的同心协力,公司的实力才会越来越强,所以说秘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公司,秘书的工作量就会多一些,忙着接待,忙着写作,忙着处理日常琐碎的事务,但是这样才能锻炼出认得能力,挖掘出人的潜能。人的发展空间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秘书这个职业看似简单,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好的。就算你成为了一名秘书,可是你能坚持多久,在这个圈子里,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在工作当中,秘书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经验不足,无法将上司与职员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桥梁。所以说,这就是考验秘书的时候了,秘书人员要做好本职的工作,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担负不同社会责任和服务的人员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通过人们的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而起作用,成为人们评判是非、辨别好坏的标准和尺度。作为秘书人员,如果不能把“德”放在首位,即使有“满腹经纶”、“张良之才”,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秘书。提高秘书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秘书人员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做秘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尽心尽责的工作。邓颖超同志曾为《秘书工作》杂志写过一篇文章,说秘书的高尚可贵之处,恰恰在于他的献身精神、埋头苦干精神、热爱事业的精神、不计报酬待遇的精神。秘书不为名,不为利,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经常拟稿,但自己不署名,也不拿稿费;经常组织会议,但自己从不上主席台;经常熬夜,但白天还得正常工作;节假日他人可以逛公园、溜马路、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自己还得值班,不能休息;其他人员受了委屈还可以说几句,而秘书必须像军人一样以绝对服从为天职,等等。秘书人员责任重大,要求秘书人员在工作中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不能越权或滥用职权。再者,辅助领导,当好参谋。但是要值得注意的就是,秘书人员要有明确的认识——领导才是最终的决策者。秘书无权强要领导者采纳自己的意见。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组织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下级服从上级,”“对于上级的决定、指示,下级必须执行”。不自以为是是秘书人员职业品德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秘书人员要做到为人正直,人格高尚。秘书在领导人身边工作,随时随地需要向领导人汇报情况,提供对事物的看法。这种工作条件要求秘书必须公正、客观、超脱。涉及人事,决不可借工作之便假公济私说别人的坏话,这是一条美德,也是一条纪律。最后秘书还应具备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秘书人员应服从领导和上司,关心体贴下属。如果秘书人员自恃有才干而不服从领导或因为自己有地位而不尊重下属,那就缺乏了最起码的职业品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恪尽职守。秘书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的作风建设。只有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秘书人员才能随时随地注意维护单位的形象和声誉,才能做到工作认真、态度端正、处事果断,在任何人面前、在处理任何事上,都表现出良好的思想文化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真正提高秘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果秘书人员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办事拖拉,得过且过,势必会给工作带来损失,给单位带来影响,同时也是缺乏道德素养的具体体现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到一些应对之策。除了秘书人员自己注意到这些问题以外,企业领导者也应该重视这样的问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可以专门的去培训秘书人员,促进他们的职业道德更进一步,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的办事能力。

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对于秘书人员来说,一般秘书中的首领大多数为男性,而基层的秘书,一般来说女性比较多。因为秘书的这个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日常琐事繁琐,日复一日,比较适合女性工作。而且女性更适合做,男性主要比较喜欢动脑来分配工作,所以才会产生这种状况。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她们大多数都会埋怨工作的琐碎繁忙,有时会应付不来。极少数的秘书人员充满自信,能够更好的、更快的完成上司给出的任务,男性还是表现的比较自信的。。 秘书的职业幸福感调查来看,还是很不理想的。其实职业的幸福感来源于和谐温馨的团队,个人职业幸福感的好坏,最主要的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当中,并且在团队中的融入程度。一个和谐温馨的团队能让人产生一种凝聚力,发挥团队成员的爱好特长,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尽致,达到1+1﹥2的效果,达到“圆满完成任务,高度实践过程”的目的。同时好的团队,不但有融洽的同事之间的关系,干群关系的和谐,也就是管理者的融入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管理者能积极参与团队的建设,能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和谐的团队,影响着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影响着每一位职工的职业幸福感。

通过这次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我的收获还是蛮多的,进一步、深层次的了解到秘书这个职业,虽有困难,还是坚持自己所选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推荐第10篇:居民幸福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中山市居民幸福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两会热词。很多地方逐步呈现了“GDP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准备: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行业。并且在中山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31日 2.调查对象:普通社区居民及及街道路人 3.调查单位:中山市

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居民的幸福感,加深对此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网上问卷。

6.内容概述:(1)被采访者所从事行业所对应经济收入多少。

(2)被采访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3)被采访者的居住环境。 (4)被采访者的家庭关系情况。

(5)被采访者对自身工资及生存现状感受如何(自身价值满意

度)

(6)被采访者对于影响自身幸福感因素排序

四.数据统计:

调查表共制了60份,收回60份。网上问卷76份。 典型举例:

1.身份:公民 性别:男 工作:企业职员 年龄段:31~45 婚姻状况:已婚

对目前收入满意度:比较不满意 幸福感较低

影响因素:收入比较低,与周围人关系欠佳 2.身份:学生 性别:女 年龄段:18~30 收入:0 幸福感较高

影响因素: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比重

3.身份:普通居民 性别:男 年龄段:45~60 收入满意度:一般 幸福感较强

影响因素: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态乐观

五、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市区的改造,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城市中干净的免费公厕、环境优美的街心公园、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越来越齐全的健身设施、越来越便捷的交通设施,这些都是对于政府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高的依据。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

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社会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其中生活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其次,交通便利会不仅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还关系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外出旅游,购物逛街等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幸福感也会比较高一点。

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

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居民在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时,还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便利和一定的帮助,自然也就能提高社会幸福感。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乐观的心态,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

六、调查结果总结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

(1)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百姓的幸福感,心理和和身体越健康,越有机会接触新事物,越有能力和活力去创造新生活。家不仅仅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还是人们爱的发源地,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为家庭拼搏,有更多的心情去进行家庭活动。因此,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对居民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

(2)收入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感较低的居民,往往是那些收入不高或者是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的人群。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幸福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呈阶梯式增长,这就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3)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幸福感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31~45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感最高,18-30岁之间的次之。 (4)女性的幸福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感要高于男性。

(5)幸福感较强的是政府人员、在校学生,幸福感较弱的职业是个体户,普通居民,企业职员及其他。前者有固定收入,职业稳定性较强,社会地位高,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险,这些方面都优于其他职业,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在校学生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故其幸福感较高。而对于幸福感较低的相关职业,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幸福率看,超过74.70%被访者感觉生活比较幸福。

所谓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群众中表示幸福的群众所占的百分比,是用来测评群众幸福广度的一种方法,其单位是百分比。

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分为五种层次,从下至上: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可以从答案中得到,以得数1为分界岭。比1小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证明是幸福的。如果我们的欲望指数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来的幸福指数就是零点几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不好,让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不幸福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数字来衡量的,数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数就比1大,那就证明是个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数也是根据得数来判断,数字越大就证明越幸福,即幸福感越高。即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常住居民中分别有11.76%和52.94%的居民表示生活的很幸福和比较幸福,35.29%的居民表示幸福程度一般,也就是说0%的居民认为自己不幸福。 七.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在确定幸福感时,想当然地设定一些和百姓幸福毫不相干的内容,将幸福感调查统计变成了数字游戏。有些官员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到处宣传炒作,作秀造势,搞华而不实的“幸福形象工程”,甚至民众还未评定,已提前将自己所在城市宣布为“幸福天堂”或“幸福百分百城市”等,这种到达了顶点的幸福指数评比带来的只能是官员的幸福,纸面上的幸福,对老百姓则毫无幸福可言。

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民众的幸福感归根结底不能靠官方数据“一锤定音”。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只能靠老百姓说了算。幸福在百姓的生活里,幸福在百姓的心里。

各级政府和领导者,让幸福指数变成百姓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幸福指数工程真正变成为民工程、富民工程、惠民工程,以幸福指数作为测试百姓冷暖的温度计,设身处地地体察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经常想一想,在这些数字背后,还有多少群众看不起病,多少家庭买不起房,多少孩子上不了学,经常问一问,群众能否能用上干净水,吃到放心食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对群众的冷暖,感同身受,对民众的困难和问题,逐项解决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幸福从冷冰冰的数字变成充满温暖的切身体验。

对于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实现感、需求满足感等主观的抽象的指标,决策者要以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准确反映百姓的实际感受,以此作为加紧完善政策措施、纠正偏离的基本依据。 八.改进建议

虽然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但是物价的疯长、工资的平稳态势也成为了大众的后顾之忧,政府应更多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制度,让市民“幼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样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了,政府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

九.自身的总结与体会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个人力量的薄弱,团队合作才是一个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形式。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有了机会更深入的与各个阶层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这一捷径我能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虽然说我们在大学里已经不再扮演新生这一角色,但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我们脸上的稚嫩把我们彻底的出卖了。 在这里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东西,在这里没有你做不成的事,只有你不去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做事才是生活的真谛!

第11篇:“大学生幸福感认知”调查报告方案

 附件1

“大学生幸福感认知”调查报告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喜迎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

二、实施对象

20

11、2012级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实施细则

1、主题:关于“大学生幸福感认知”的社会调查

2、要求:

(1)社会调查的最终成果为调研报告,每篇字数800字以上,电子版文档或纸质文档皆可。要求原创,严禁抄袭。

(2)每个合班采用分组形式进行调研,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并合作完成一篇调研报告。

(3)每篇调研报告要注明每组合作同学的姓名、班级、学号及具体承担的任务。

(4)评分标准:

①主题凝练,观点鲜明,材料翔实,数据确凿、创新突出。 ②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语言准确,文字流畅。

(5)本次活动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20

11、2012级学生全体参加。任课教师依据所交作品等级,给出分数,计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本学期实践成绩(占实践总成绩的50%)。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

二0一二年十月九日

第12篇:大学生幸福感个来源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来源调查报告分析

陈奕迅在《稳稳的幸福》中唱到:我要稳稳的幸福,能抵挡末日的残酷,在这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幸福在人生中的意义可见一斑。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的界定,心理学上曾给出这样的公式,幸福感=幸福商×满足感,幸福=幸福感×时间。在幸福的要素中将衡量标准主要集中于一种内心感受而非大多数人认为的外在物质条件。幸福是人生活的根本动力之一。好多人以房子,车子,票子为幸福,并将之认定为幸福,当这些目标实现后又时常觉得空虚。其实这些不能称为幸福,只能说是欲望。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平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以本校大一年级学生为主,其中男生37人,女生73人。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10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幸福指数总体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幸福感来源于家庭生活的占86%。上述数据表明有86%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1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10%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39.09%的大学生则处于马马虎虎,一般满意状态,20.91%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期望值过高、缺乏关爱、人际关系紧缺乏对目标的执行力、生活费不够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还有其他因素(可多选)分别占48.

18、13.64%、45.45%、20.91%、53.64%、22.73%、42.73%、67.5%、0.91%。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缺乏对目标的执行力首当其冲,期望值过高和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认为自己做出何种改变会更接近幸福(可多选),74.55%的学生表示知足常乐,尽可能减少自己多余的欲望,69.09%的学生觉得努力进取,珍惜自己的每一项成就,24.55%的学生觉得过平淡的生活,还有9.09%的学生认为我行我素,努力开创自己的风格化生活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平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自己毕业后前途的看法,认为前程似锦的占16.36%;认为能够找到满意工作的占41.82%;认为应该能够养活自己的占14.55%;有点迷茫的占27.27%。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71.82%的人选择了乐观,68.16%的人选择了自信,40%的人则选择了开朗,30.91%的认为应该心态平和,40.91%认为应该是具备努力奋斗、有创造力有生活目标,18.18%的选择了人际关系和谐,还有17.27的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91%的大学生打0-2分,8.18%的大学生打3-4分,32.78%的大学生打5-6分,45.45%的大学生打7-8分,12.73%的大学生打了9-10分。

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平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第13篇: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李锦倩、何秀雯、陈丽萍、陈广欣、黄凯玲、黄巧川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全体——农民工,他们是最广大农民的代表,他们的幸福感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个人、工作、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因素上分析了农民工当前的幸福感和导致他们感到不幸福的问题所在,并对此提出了思考与对策,其根本措施就是要通过各方的相互协调建立相关的机制,立足于最广大农民工的根本利益上。

关键词:农民工;幸福感;和谐社会

自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就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然而,农民工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农民工幸福感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农民工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出现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他们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并让他们安心地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既是城市的责任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政府系统地推进和落实一系列关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的同时,我们更要关心他们的心态与幸福,给予其更多的关爱与尊重。

为提高农民工幸福感,共促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对广东省内6个地区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日— 2011年8月20日

调查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花都区、珠海市斗门区、深圳市龙岗区、佛山市顺德区、韶关市始兴县

调查对象:广东省内6个地区,共90名农民工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以及农民工自身对自己幸福感的看法。

调查概况: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共设计了4项个人基本资料和20个问题,其中最后一道题是简答题:说出他们自己认为的幸福。主要侧重于个人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关系、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几个方面。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成功率为98.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统计分析的数据仅为相对数据。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农民工幸福感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症下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尊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农民工的幸福感内涵

什么是幸福?难道是《裸婚时代》中所提到的“幸福是我吃鱼,你吃肉,看着别人啃骨头”吗?其实不是的。“幸”字是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衣、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家里的人丰衣足食,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而幸福感就是对幸福的感觉,即人们对于现实中幸福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应和心理觉察。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人口,这是在当今中国特有的户籍管理制度环境下,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农民工队伍结构上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外,还包括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这新生代农民工超过了农民工总数的50%,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201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的农民工不一样。作为“有梦的一代”,他们绝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对生活的追求直截了当,他们拥有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好的就业能力,更宽广的就业视野,还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改善了家乡的就业环境,内地和沿海的工资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在新生代农民工里面除了有普通的新生代农民工外,还有一群逐步变得庞大的全体——大学生农民工。与普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区别在于大学生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学历,对城市的期望值更高,不仅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并且大学生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更高,发展空间更广阔,维权意识更强,精神需求更高。

所以,农民工幸福感主要是指老一辈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生农民工对于现实中幸福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应和心理察觉。

三、农民工幸福感现状分析

(一)个人因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身体的健康状况比一切都重要,因为他们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在务工地创出一片新天地。

10%16%33%41%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图1 农民工对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农民工在个人因素方面,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较为关注。由上图可直观地看出,对于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大多集中于“比较满意和一般”这两个选项,而不是“非常满意和不满意”。这说明,广大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尚算满意,因此幸福感也较强。

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那些离乡别井,来到遥远的务工地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来到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熟悉当地的文化生活。因此,以前在家乡茶余饭后的生活,如到邻里家串串门,到广场上跳跳舞的现象也少了,这难免会让农民工们在乎个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设计了关于调查农民工精神生活的题目。

11%12%A、经常B、有时C、较少D、从来没有48%

29%图2 农民工对自己精神空虚或者感到自己整天无所事事的看法

从上图可知,有时会觉得自己精神空虚或者无所事事的有48%,快到一半,而从来没有这样觉得的只有11%。从数据可知,农民工对于个人精神生活的满意度较低,缺少精神生活,业余的文化生活少,从心理上影响着农民工的幸福感。笔者了解后得出结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们认为这些娱乐很多要花钱,而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根本舍不得花。二是他们每天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下班之后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没精力和 2 兴趣去进行活动了。

(二)工作因素

工资收入是决定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从调查问卷中看,从总体上来说,农民工对工资收入的满意度不高。随着社会的转型时期,物价飞涨,对于月薪只有一千多块钱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既要寄钱回乡,又要生活消费,压力非常大。在社会上,对自己工资收入满意度高的群体也没有几个,因此,农民工对工资收入满意度不高也是正常的。但对于付出与收获是否满意,却要另当别论了。

5%27%31%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37%

图3 农民工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的满意度

数据显示,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感到很满意的只有5%,感到满意的有31%,感到一般的有27%,而感到不满意的有37%。综合来说,农民工对自己付出与收获上的满意度不高,导致幸福感下降。结合实际来说,农民工就职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吃“人口红利”为主,但是为了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地区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再者,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倒闭,老板弃厂出走,拖欠工人工资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些现象令广大的农民工十分担心。因此,在工作方面,农民工的幸福感普遍不高。

另外关系到农民工幸福感的还有工作环境、住宿环境、饮食质量等因素,笔者到某些厂房看过,农民工的工作、住宿环境状况都是很一般,但是很多农民工对此表示比较满意,这反映了农民工的需求层次较低,容易得到满足的特点。

(三)人际关系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因此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农民工来说,乡村的人际交往与城市的人际交往大大不同,因此,我们对农民工的影响尤其关注。同时,人际关系也成为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其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家人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与邻居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对于这三种关系,农民工们大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较满意,虽有出现有一些小矛盾的时候,但总体上说,人际关系还是良好的。对于背井离乡的农民工而言,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地去工作;和谐的同事关

3 系,能够让他们开心工作。同时,当他们遇到同乡时,幸福感会更高。

(四)社会因素

在社会因素方面,包括城市认同感、市民的尊重、教育制度、治安环境、社会保障、国家政策等。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都能够得到所在地的市民尊重,对当地的教育制度比较满意,在这些方面幸福感较强烈。

稳定的治安环境是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周边治安环境。对于农民工来说,务工地稳定的治安环境会让他们更放心地工作。查阅资料可知,务工地的治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11%12%A、满意B、较满意29%48%C、不满意D、十分令人担忧

图4 农民工对所在地治安环境的满意度

从上表显示,虽然有48%的农民工对当地治安环境较满意,但是还出现了29%的不满意和11%的十分令人担忧的状况,很明显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安稳的社会环境会令人增强幸福感,而较为动荡的社会环境却会令人感到危机重重,从而降低幸福感。因此,农民工对此的幸福感不太高。

另一方面,在调查中,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农民工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不熟悉,这反映了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薄弱,导致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大多数农民工不懂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

(五)家庭因素

在调查中可知,家庭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家庭团聚、婚姻和谐,还是子女教育、家庭收入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父母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大多农民工一年只有一到两次。每逢暑假,子女放假,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工父母会接“小候鸟”到当地城市居住一段时间。虽然这时的工资收入、社会环境等因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作为父母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幸福感,那是因为他们家庭团聚。而对于经济能力较差的父母要等到春节,买高价票,挤着春运的浪潮,非常艰难才能回 4 到家。虽然如此路途艰难,但是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他们的幸福感依然会很强。

就总体而言,大部分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但是不同类别的农民工,所存在的共同原因不一样。

四、农民工幸福感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90后的农民工,他们的工作年长通常低于15年,而工作年长高于15年的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通常被认为是大学生农民工。

(一)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感到不幸福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从农村走向城市,开始他们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曾经有一位农民工描述道:“光守着田,靠天吃饭不踏实。打工至少能解决温饱,我们都来到广东,埋头在厂里干活。”

从开始到现在,虽然他们已经慢慢地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但是仍然有很多令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幸福感低。

第一是住房问题。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道题目是:“在个人生活领域您目前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什么”,其中大部分工作年长超过15年的农民工都选了个人住房,远比新生代农民工高。因此说明住房问题影响着其幸福感。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第一代农民工离开农村起到现在,他们一直住在简陋的房子或宿舍里面,有些人甚至已经在这简陋的房子里面组织了一个小家庭。有农民工反映,其实他们很希望能够继续留在这城市,住上一些正式一点的房子。但是房价飞涨,那仅够一家人日常开支的工资却没有租得到单元房,有些收入高一点的农民工虽然能够买得起郊区较为便宜的民房,但又离工作单位远,离孩子的学校远,不方便。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房子,没有一个安稳的家,孩子将来也难以有立足之地。因而这住房问题也令他们的幸福感下降。

第二是讨薪维权问题。大多农民工,特别是老一辈的农民工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国家出台了新《合同法》。在每一次临近过年,在外辛劳了一年的农民工们又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在外漂泊了一年,忍受着肉体的劳累和思乡的煎熬,终于等到可以回家放松几天的日子了。回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想起就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想象着和家人团聚的幸福,想象着把自己的辛苦所得交给家人的喜悦。可是,可是老板拖欠了好几个月工资,他们又两手空空怎么能够回去呢?全国总工会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已高达1000亿,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如今,各种恶意欠薪使被逼于无奈的农民工跳楼、跳桥、爬塔吊、上访、罢工等的引起“讨薪风暴”。由于他们没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知识,不懂利用法律法规进行维权,只能硬着头皮找老板,最后工资没有收到,却遭到老板的毒打或者是相关部门以扰乱社会秩序等理由让辛苦工作的农民工得不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对此,老一辈农 5 民工表示无能为力,同时也令他们的幸福感下降。

第三是养老问题。在外拼搏了快有半辈子的老一辈农民工,逐渐步入老年,他们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是靠儿女还是靠社保呢?在调查中显示,大多老一辈农民工对养老问题十分担心,并表示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最大。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老一辈农民工对于养老问题,他们希望自己能回到家中养老,但是子女又到外面打工,子女独守家中,担心生病或意外去世不能见到子女。另一方面,自己老了,子女又有孩子,两口子出外打工只有一点工资,却要养起这么多人,生活压力大,所以他们希望在当地买社保来养老。但这里头有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农民工多是属于民工性质,只有正式工才能享受到企业代购养老保险的待遇。虽然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国家已经给出制度安排:农民工可以参照灵活就业者,缴纳养老保险费,但是如此一来就要农民工就要自己缴费,企业的责任就可以避免了,养老保险也成为一项农民工的个人选择。事实上,不缴费的农民工大有人在。因此,老一辈农民工都对养老问题特别关注。

(二)新生代农民工感到不幸福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与老一辈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再也不是单单为了工资收入而奋斗,还有精神文化,政治表达等方面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的农民工不一样。作为“有梦的一代”,他们绝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对生活的追求直截了当,他们拥有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好的就业能力,更宽广的就业视野,还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改善了家乡的就业环境,内地和沿海的工资差距进一步缩小,他们的选择,将倒逼着企业和政府进一步改善用工环境。他们的影响力更为醒目的表现来自维权。作为“不安分”的一群,他们拥有者权利意识,他们不会等着别人来赐予更好的命运,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发起的数起维权的事件,震动了整个中国,如富士康员工的跳楼事件和本田等外企工人罢工事件。这些发生在大企业的维权事件,引发了转型时期的中国如何改善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结构改革的大讨论。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是有魄力,有梦想的一代,但是由于社会的种种因素,也令他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幸福感也因此下降。

第一是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在调查中显示,对自身工资收入水平不满意的多为新生代农民工,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付出与收入报酬是不成正比的,幸福感也从而下降。

第二是对精神、情感的强烈要求不能很好地满足。调查显示,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特别容易觉得自己精神空虚无聊,或者感觉自己整天无所事事,对前途迷茫。由相关资料可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虽然他们已没有乡音,对乡土的认同减弱,外表与城市同龄人接近,但内心却带着“我是外地人”的自卑,精神方面受到极大的挫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欲望强烈,但是精神生活苍 6 白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很少考虑到农民工的文化娱乐要求,他们消费得起的文化场所少之又少,从而降低了幸福感。

第三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受损。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比老一辈更有维权意识,但由于只是水平有限,因此采取维权的方式也是较极端的。同时,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需求较大,但社会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因此,在这问题上幸福感会随之下降。

第四是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是第二代农民工,他们没有第一代农民工那么的吃苦耐劳,同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由于第一代农民工教育程度低,每天早起晚归,对孩子缺乏教育和让他们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导致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调查中显示,在题目“在个人生活领域您目前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什么?”中,选择“找到更好的工作/个人职业发展”多为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存在着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前途迷茫,满意度较低。

第五是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要求难以有效实现,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你听说过你就业所在地提高的培训吗?”而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选择的是“听说过,但没有参加”。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多为年轻人,他们不同于老一辈的农民工,选择的“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通过各种现代化途径得知社会的动态,但由于所在地的学习培训的要求难以有效实现,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让他们幸福感下降。

第六是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从调查中可知,子女教育与社会保障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没有当地居民的户籍,导致子女读书难、看病难,不但不方便,而且相对于较低的工资而言,费用较大,令生活更艰难,幸福感较低。

(三)大学生农民工感到不幸福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有大专以上学历。同时他们也拥有农村户籍、农村土地(或来自失地农民家庭),过着城乡两栖的生活。与普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区别在于大学生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学历,对城市的期望值更高,不仅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并且大学生农民工知识水平更高,发展空间更广阔,维权意识更强,精神需求更高。但现实是,由于体力劳动者稀缺,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初期整体工资水平偏低,甚至低于新生代农民工。

导致大学生农民工幸福感下降的莫过于那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带着梦想,离开农村进入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虽然走出了那个校门却走不进城市。在工作中,慢慢地,他们就像上千颗沙粒,渗透在农民工聚居区,渐渐地和农民工融 7 为一体。仅从外表,难以分辨。岗位不稳定、薪水微薄,他们被掩埋在一个个尤其需要体力的工作中,渐渐地淡忘了所学专业知识。对于大学生农民工而言,他们的父兄多为建筑工、粉刷工、木工、石匠,母亲多为家政、餐饮服务人员;他们年少时是留守儿童,长大后怀着“跳出农家”的梦想走进大学,可走出校门时,发现那梦想不过是一串串美丽的肥皂泡——自己的收入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差无几,甚至有些还比不上仍在打工的父母、兄弟。

导致大学生农民工幸福感下降的另一方面是就业岗位问题。对于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学生农民工而言,社会提供不了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这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虽然国家强调科技创新,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企业的科技含量、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对等的。用人单位多事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情况揭示出背后的一个重要现实,目前我国的整个经济结构,还是主要是吃“人口红利”。这残酷的现实严重打击了大学生农民工的自信心,导致他们当前的幸福感也不高。

五、提高农民工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先实现“人”的和谐,而要实现“人”的和谐,则必先实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和谐。农民工作为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农民的代表,不仅起着联系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纽带作用,更是“和谐社会”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民工是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由于身份的差异,农民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这些因素不得不让他们面临权益保障受到威胁、生活质量差、社会不公正待遇等众多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整体的幸福感趋势还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比较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在当前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这些也恰恰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农民工经济租用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把农民工住房纳入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中统筹考虑与安排。

另外还要推动社会保险法规落实,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保面。加大源头参与和监督力度,推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的落实;重点加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职工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关系顺利的转移。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措施。

(二)正确处理好农民工的劳动报酬问题

8 对于工资拖欠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制度和自治制度。首先是依靠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制度来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和问题,其次是在政府、企业和工人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从而解决政府官员执法不公的问题。从更广阔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制度。这既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权益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

除了为农民工解决劳资纠纷外,提高农民工待遇,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现阶段,收入问题仍就是农民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同时,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弱小的购买能力对于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提高其工资报酬,不仅是对农民工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有助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

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有关问题的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使之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三)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竞争力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同时也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他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认同感

切实关心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农民工的精神世界。拨出一些资金建灯光球场、阅览室、阅报栏、休闲影视室、乒乓球场、文艺演出舞台,或组建了业余文艺演出队、体育队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每逢重大节日,组织举办文艺晚会、体育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或者是农民工中评选“杰出员工”等活动,定期与有关部门一起,在农民工中开展法制、交通、卫生、安全等知识讲座,经常举办厂纪厂规、交通、工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创建和倡导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农民工在学习、娱乐、消遣、健身强体中增长了知识,陶冶性情,净化了灵魂,变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指明了我国社会建设的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关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特别是要关注广大农民工的幸福感问题。

9 参考文献:

[1]刘大江,章苒,傅丕毅.社会转型:让劳动者有尊严地生 [J].半月谈,2010(12).[2]林嵬,刘健,李亚彪,茆琛.新群体——聚焦大学生农民工[J].半月谈,2011(2).[3]王新亚.“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群体”——新生代农民工[J].半月谈,2011(1).[4]吕国泉,王海龙.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J].工人日报,2011(2)

[5]陈宏斌.农民工幸福感调查[J].2010(7) [6]郭悦.农民工状况与对策[J].2010(1)

第14篇:关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关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09级英语专业

王欢 090900220

2011年7月30日

2011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

——以河北省涿州市桃园社区为例 导

人们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从上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提出“国民幸福指数”这个概念,以取代“国民生产总值”。他们认为,政府施政应该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把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置于经济发展之上。近些年来,法国、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试图将国民主观幸福感纳入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中。

在新形势下,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全面衡量人民的基本福祉。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幸福指数”成了一个被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高频提及的话题。而今年召开的十七大上,广东省代表更是提出在要用“幸福指数”代替GDP的统计,并强调幸福不仅仅是数字。

“幸福”一词被频繁提及。那么河北省涿州市的市民对幸福的感觉又是如何呢?对于幸福生活的建设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笔者就此,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过程及问卷设计

调查范围:河北省涿州市桃园社区;

调查对象:桃园社区内18——70岁的常住居民;

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并使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和人工分析。

由于调查对象分布于不同年龄段,男女比例适当,职业不同,生活于不同家庭,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客观。

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参考《居民主观幸福量表》(包括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感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制定。问卷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涿州市有关方面的评价,包括今年来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交通便利程度、教育发展状况、受尊重度等;第二部分是对自身及家庭的评价,包括收入状况、居住状况、就业状况、家庭和谐度、社会地位、事业发展前途等;第三部分是受调查者对自己生活幸福度的总体评价以及对影响幸福的因素的主观认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在河北省涿州市桃园社区的居民,其幸福感一般。只有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家庭)是比较幸福的,有近四成(36%)的受访者表示认可(认为一般),有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或家庭)不幸福。

居民幸福感调查-幸福感总体评价60%50%还可以36%40%30%20%10%0%非常幸福0%1幸福感不太幸福4%很不幸福4%比较幸福56%

1.不同年龄群体的幸福感有一定差别

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幸福感有差别,以31——40岁和41——50岁两个年龄组的幸福感与其他年龄组的差别最为显著。所有年龄组均未有表示“非常幸福”。以“比较幸福”一项统计,比例最高的是60岁以上组,比例达到85%,最低的是31——40岁组,比例为33%,而紧随其后的41——50岁组,比例也只有37.5%,其他几组:18——30岁幸福感比例达到75%,51——60岁组,比例是80%。选择“比较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受访者均分布于31——40岁和41——50岁年龄组。

2.男性比女性更感幸福

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男性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为67%,回答“还可以”的比例为33%,没有人选择“比较不幸福”或“很不幸福”;而女性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仅为50%,回答“还可以”的比例为37.5%,4%的人还认为自己很不幸福。

3.学生幸福感较高,就业者幸福感较低

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学生的幸福感最强,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其余的也表示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在就业者中,只有50%的人表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比较幸福,39%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一般,21%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

作为今天的学生,生活无忧无虑是他们的真实写照,除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外,生活上没有多少需要他们担忧的,因此,幸福感排在前位是自然。就业者则因工作压力、收入水平、事业发展前途等因素导致幸福感较低。

4.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强烈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并非正相关

在接受调查的60人中,有29人(48.3%)表示对自己的收入状况比较满意,但这29人中只有17人认为自己(或家庭)生活幸福,其余12人认为自己(或家庭)生活一般。31人(51.7%)表示对自己的收入状况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但有10人评价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或还可以,20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太幸福。

收入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非正相关,主要还是受到家庭因素、对社会发展及政府满意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5.文化程度高或家中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子女的人群幸福感比较强烈 调查结果显示,在40%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访者中,六成的人表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比较幸福,近三成的人表示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感觉生活比较不幸福。

在访谈中,一位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中年女性告诉笔者,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工作也很一般,但是她的子女正在接受良好的教育,这让她感觉非常欣慰,对未来的期望也较高,因而感觉比较幸福。

6.市区的发展状况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0%的人认为市区近年发展状况一般(包括经济、交通、治安、生活便利程度、环境、教育及医疗卫生),或对此表示不满意。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九成的人表示对生活在本市感觉一般,或不幸福。

7.休闲生活的多样性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调查结果显示,16%的被调查者有着较为丰富的业余活动,他们均表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另有20%的被调查者(集中于31——50岁的工作人群)表示自己业余生活枯燥,对生活幸福度感觉一般。由此可以看出,休闲活动是否多样对人们的幸福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在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当代,居民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更加关心身心健康。同时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又使得居民将物质条件看得很重要,这是城市生活的特点。根据调查所获数据和个别访谈收集到的资料,利用EXCEL等统计工具分析得出:身心健康、物质条件、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五大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强。

1.身心健康

81%的受访者表示身心健康极大影响着他们对幸福的感受。其中,身体健康最为重要,心理健康、心态平和次之。可见,拥有健壮的身体更容易让人们觉得幸福,这是人们的首要选择,然后才是舒适安逸的生活和心里的愉悦感。

2.物质条件

所有问卷回答者和接受访谈的人均表示物质条件对生活的幸福程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收入水平

物质条件中,影响幸福感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收入水平。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收入需要提高。在访谈中,受访者谈到,收入不高肯定要导致他们的“锱铢必较”;所有的工资基本上都要用来维持生活,业余活动基本就无从谈起,生活幸福感大打折扣。再者,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也有着影响。收入差距的悬殊难免让人们的心里产生不满,有了高收入者的对此,自然就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了。 2.2市内发展状况

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是生活便利程度、交通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状况等。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及收入状况,因而被摆在了首要的位置。生活便利程度主要是指人们的购物、出行等方面。桃园社区紧邻市区繁华的商业地带,购物非常便利,交通发达,受访者普遍表示对此比较满意。但是也有不少人指出,道路拥挤,交通条件仍需改善。

3.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在此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受尊重程度和人际关系。一般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和体制内的就业者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比较认可,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幸福感较强;而无业人员或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则表示自己受到的尊重一般或不受尊重,幸福感一般或不太幸福。

在朋友中有很好的人缘对生活幸福感来说很是重要。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帮助,与同事、邻里关系融洽,相互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自然也就提高了生活幸福感。

4.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影响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但是家庭中负面的影响因素仍然存在。

4.1离异居民幸福感低

笔者对一位离异居民进行了采访。她表示,自己现在的生活比较孤单,总会觉得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待遇不公正,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位受访者对自己的生活作出了很不幸福的评价。可见,婚姻的破裂对生活的幸福程度有着不小的影响,幸福的婚姻可以带给人安定感和满足感。

4.2有受教育的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

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家中有接受教育的子女对幸福感是正向影响。受访者表示,家中子女正在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比较满意于本市的教育状况,对子女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期望。因而,他们对当前的生活幸福程度评价较高。

4.3居住条件好的居民幸福感高于居住条件差的居民

住房关系到人们的归属感,住房条件好的居民比住房条件差的居民更感幸福。舒适的居住条件不仅带给人们归属感,而且使人身心更加愉悦。

4.4家庭和睦的居民幸福感更强

88%的被调查者表示家庭和睦是他们感觉幸福的重要因素,如果产生家庭矛盾或与家人关系不融洽会使他们感到不幸福。可见,家庭和睦在居民的幸福感因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自我价值的实现影响居民的幸福感

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感到很有信心、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对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十分有信心等都是影响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居民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自然会提高幸福感。另外,自身的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提高。

四、对提高居民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1.继续促进本市的经济发展,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设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使全市的经济均衡发展,提高所有居民的整体幸福感。

2.注重民生。

2.1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许多研究发现,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本市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增加收入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2.2保障居民有房住,并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使人人都住得舒适。在住房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商店、市场、休闲娱乐设施等,提高居民的居住愉悦感。 3.提倡建设和谐家庭。家庭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提倡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尽量避免矛盾冲突。家庭和谐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发展不再仅仅是关注经济的增长,也不是以现代化为终极目标,而是切实回归以人为本的层面,关注民生问题,关注人民的感受。幸福感这样的心理感受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本市居民的幸福感仍需提高,经济建设、交通建设、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工作机会、住房条件是重要的着手方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涿州市居民的幸福感会有大幅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居民主观幸福量表》

2.《你幸福吗?——2010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 王俊秀

3《居民幸福感的测量——关于北京居民幸福指数的编制与分析》 马立平杨作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

附录

关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为了解涿州市桃园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我们做了这一次调查。我们郑重承诺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个人信息。本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答案无对错;您的回答对我们的调查研究很重要,研究数据将保密,希望您能如实填答。

您的性别:

男_______

女________ 您的年龄段:18岁以下______

18——30岁______

31——40岁______

41——50岁____

51——60岁______

60岁以上________ 您的婚姻状况:未婚________

已婚________

离异_______ 1您对本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

非常满意___

比较满意___

一般___

比较不满意___

非常不满意___ 2您认为本市交通状况如何:

很好___

较好___

一般___

较差___

很差___ 3您觉得本市的环境质量如何

很好___

较好___

一般___

较差___

很差___ 4当您想起本市的教育状况时,您觉得:

非常满意___

比较满意___

一般___

比较不满意___

非常不满意___ 5当您想起本市的医疗卫生状况时,您觉得:

非常满意___

比较满意___

一般___

比较不满意___

非常不满意___ 6您对本市的治安状况:

非常满意___

比较满意___

一般___

比较不满意___

非常不满意___ 7您对本市政府的公信度:

非常满意___

比较满意___

一般___

比较不满意___

非常不满意___ 8您对现在的工作:

非常满意___

比较满意___

一般___

比较不满意___

非常不满意___ 9您对您现在的收入状况:

非常满意___

比较满意___

一般___

比较不满意___

非常不满意___ 10您觉得身边的人对您: 非常尊重____

一般尊重____ 不尊重____ 11您与同事、朋友和邻居等的关系:

非常融洽___

比较融洽___

一般___ 不太融洽___

很不融洽___ 12您与家人的关系:

非常融洽___

比较融洽___

一般___ 不太融洽___

很不融洽___ 13您对您的事业发展前途:

非常有信心___ 比较有信心___ 一般___ 比较没信心___ 根本没信心___ 14您对自己当前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

非常幸福___

比较幸福___

还可以___ 不太幸福___

很不幸福___ 15您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请选择您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收入丰厚___ 事业成功___ 家庭和睦___ 人际关系融洽___平安健康___ 社会公平___ 个人发展前景良好___

丰富的休闲活动___

个人价值的实现___ 16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最有可能让您感觉不幸福:(请选择您认为最有可能的三项)

收入太低___

居住条件差___

家庭矛盾___

人际关系紧张___

心态不好___

身体不健康___ 个人发展前景黯淡___

个人价值不能实现___

业余生活枯燥___ 社会公平缺失___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祝您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第15篇:大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报告(定稿)

关于江夏学院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前言: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而,对大学生幸福话题的关注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调查内容、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1.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专业、性别、生源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共计100份问卷。(附:问卷调查表)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运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能够比较合理的反映江夏学生的基本幸福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年级的不同显著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女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性别角色特征不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和别人说出自己的心事。而男生更多的是选择承担。男生所面临的压力比女生大,男生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对未来有着较高的抱负。作为即将毕业的在学生,大部分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找一个好工作。然而,双向选择、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给在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三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学习的功得性使他们对未来期望很高,却有对未来迷茫。

三、总结与建议

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以“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切实加强与父母问的沟通和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第16篇:关于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民众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二、调查对象:

生活在广州的民众。学生、教师、工人、个体户、餐饮服务业人员、行政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被调查者的年龄为16-65岁。

三、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问卷196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00%。本次调查范围广,样本容量大且具有代表性,对我们了解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具有参考价值。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于自己是否觉得幸福,56%的人觉得自己很幸福,33%人觉得一般。由此可见,人们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基本满意。

2、关于最有可能增加幸福感的因素,43%的人认为最能增加幸福感的因素是和睦的家庭环境,而31%的人认为是健康的身体,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选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厚的收入。由此看出,大多数人认为幸福的根本是健康和稳定,奢华的生活不一定是幸福的。

3、生活节奏对幸福感有影响,我们发现,有将近七成的人认为一般、比较慢和很慢的生活节奏能使他们感到幸福。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活节奏的地方生活将会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4、一座城市出行是否方便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根据调查结果,12%的人认为在广州出行非常方便,30%的人认为比较方便,41%的人认为还算方便,17%的人认为不大方便。由此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广州出行还是比较方便的。

5、与家人的关系对个人幸福感而言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和家人的关系是比较好的。

6、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在这次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和身边的人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有24%的被调查者和身边的人关系非常融洽,只有少数被调查者与身边的人关系不太好。由此可见,大多数人的人际关系都是不错的,只有少数人的人际关系不乐观。

7、一座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人认为广州的社会治安状况一般,还有16%的人认为比较乱,8%的人认识很乱。这说明广州的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社会治安有待加强。

8、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本次调查中,有7%的人认为广州的生活环境非常好,20%人认为比较好,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广州的生活环境一般,有16%的人认为比较差,6%人认为很差。这说明广州的生活环境一般。

9、压力是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因素。有较多的人认为压力来自于工作、学习方面和物质、经济方面,这说明大家在工作、学习方面和物质、经济方面的压力比较大。

10、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有7%的人对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非常满意,22%的人认为比较满意,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一般,有不到20%的人认为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由此可见,人们对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太满意。

五、调查报告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生活在广州的人们都是比较幸福的,大部份人们的幸福感来源于家庭的和睦与身体的健康。从调查结果可知道,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达、生活环境的条件,并不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中的幸福感,因此幸福其实很简单。如果人民政府要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不应该只提高整个国家的GDP和让经济快速发展,更要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在一个发展快速、经济发达的城市中,百姓的幸福来源还是如此的简单,不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物质需求,而是生活中最普通最简单的东西,那就是健康的身体和和睦的家庭。由此看出人们追求的不是金钱或者利益,而是健康和快乐。幸福感与财富的多寡没有联系,真正让人们感到幸福的是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从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幸福其实很简单!

六、提高幸福感的方法:

(1)生活条理化。研究显示,严谨性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所有因素中最大的。所谓“严谨性”,就是生活的条理程度,不仅是日常起居作息,还包括平日的处世也要有条理, 严谨克制,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审慎自律。具体到现在,日常作息有规律,工作有工作计划,严格控制自己的起居做息,生活有条不紊,平静了纷繁的思绪, 就可以用心思考,用心观察,才可以有更多的心力来体会生活的细节。

(2)克服神经质。神经质”不是神经病,它只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情绪稳定程度的术语。神经质的突出表现是情绪不稳定。研究显示神经质对幸福感的影响也挺大,神经质的个体通常非常敏感,情绪不稳定不仅让人感到不幸,也会带来诸多生理上的变化。比如,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让人更容易染病。

(3)掌握应对方式。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面对问题与压力时的第一反应有两种:问题的应对和情绪的应对。问题因对包括 采取行动,制定计划,感情支持,工具支持,合理化解释,接受事实等。情绪应对包括逃避,自责,情绪发泄,幻想,否认,忍耐等。研究证明,问题应对者会更幸福。

附件:

关于“幸福感”的调查问卷

您好!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所以我们想占用您一点宝贵的时间来做此问卷。此次调查不记名,不会对您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以下问题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单选题。希望您能在问卷中真实地反映情况,谢谢您的配合!

性别________ 年龄________ 职业________

1、您觉得自己幸福吗?______ A.幸福 B.一般 C.不幸福 D.没感觉

2、您认为以下哪一个因素最有可能增加你的幸福感?______ A.健康的身体 B.丰厚的收入 C.舒适的居住环境 D.和睦的家庭

3、怎么样的生活节奏最容易使您感到幸福?______ A.很快 B.比较快 C.一般 D.比较慢 E.很慢

4、您觉得在广州出行方便吗?______ A.非常方便 B.比较方便 C.还可以 D.比较不方便 E.不方便

5、您和家人的关系怎样?______ A.非常融洽 B比较融洽 C.一般 D.比较紧张 E.非常紧张

6、您和身边的人关系怎样?______ A.非常融洽 B比较融洽 C.一般 D.比较紧张 E.非常紧张

7、您觉得广州的社会治安状况怎样?______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比较乱 E.很乱

8、您觉得广州的生活环境怎样?______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比较差 E.很差

9、您觉得您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可多选)______ A.工作、学习方面 B.物质、经济方面 C.人际关系、家人关系方面 D.其他

10、您对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满意吗?______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第17篇: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暑期调研活动安全责任承诺书

调研活动安全责任承诺书

为自主参与和完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考核活动,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本人自主进行本课程期末考试实践考核的相关调研活动。兹承诺此项活动是在遵纪守法、确保本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人身安全责任,由本人和家长负完全责任。

承诺人(签名):学生家长(签名):

2011年 月日2011年月

2

3

4

。5

第18篇: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报告

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报告

经济增长与否、经济增长快慢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程度,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总体幸福感的增长

文 | 黄琳

《瞭望东方周刊》发起并主办的“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与推选活动近日揭晓,颁奖晚会于2009年12月2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背景下讨论城市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受,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描绘一张更为细致的和谐社会图谱。

获得2009年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有20个城市,其中包括10个副省级/地级城市和10个县级市。

10个副省级/地级城市,分别是杭州、成都、宁波、西安、昆明、长沙、南京、银川、南昌、长春。其中,杭州市因连续多年在这一调查推选活动中表现优异,成都市因为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对民生贡献突出,分获“建国六十年特别大奖”。宁波则因连续三年获奖,而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入选的10个县级市是: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吴江市、湖南长沙县、江苏江都市、浙江余姚市、云南安宁市、四川都江堰市、辽宁海城市、广东增城市。

本次调查活动继续沿用著名学者奚恺元主持研究的幸福学评价体系,内容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经济发展速度、文明程度、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生活便利等12类具体指标。

100个城市入围

为了更全面细致地了解人们对于幸福城市的理解和感受,本次调查活动所涉及的城市范围更为广泛,将县级市也纳入进来。考虑到副省级/地级市和县级市在经济、人口等因素上的差别,对它们分别研究比较。

组委会委托零点调查公司,在入围的50个副省级/地市级城市和50个县级城市中进行了覆盖60多万人的独立入户调查,全国各地参与报刊、手机短信和网络问卷调查者,累计约3000万人,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城市调查推选活动。

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

与2008年相比,本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副省级/地级城市中,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数量有所下降。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居民开始关注经济指标以外的因素。

就入选的副省级/地级市来说,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必然特别注重民生问题的均衡发展,要么是丰富教育资源,要么是城市品质提升;而那些中度发达城市由于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压力较小,也颇受青睐;另外,那些拥有独特风景资源的城市也往往得分较高。这些都说明,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

连续几年的城市幸福感调查显示,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程度,社会总体幸福感更应值得关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很多与经济无直接关系的因素,例如情感状况、社交关系、生活环境等。

与副省级/地级市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这届调查中首次参与的县级市中,入选前十名的大都是东部沿海城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城市规模有限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能够带给居民较明显的幸福感提升。

考虑到不同职业和年龄层的市民对各种媒介的接触机会不同,本次调查的方式分为:入户调查(组委会委托北京零点调查公司负责)、报刊调查、网络调查、网络投票、手机短信投票等五种方式。最终结果则是这五种调查方式根据不同的权重综合计算而来。

人情味最浓:成都、宁波、杭州

人情味,是指被调查者对当地人情味浓厚程度的感受。综合五种调查方式的结果看,成都、宁波、杭州等成为人情味最浓的城市。上榜的城市大都是一些休闲特征较明显的城市,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就县级市而言,人情味最浓的前三名分别是: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和江苏吴江市。

就业机会最满意:宁波、成都、西安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以出口为主的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在就业机会满意度方面,注重自身创业的宁波位居榜首,成都、西安紧随其后。

而县级市进入前10名的基本上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名列前茅的是:江苏宜兴市、山东邹平县、江苏吴江市。

交通:银川最满意

有趣的是,无论是问卷调查、网络调查,还是报刊、手机短信投票,对于自己城市的交通状况满意度最高的都是宁夏银川,大部分大型发达城市则未入榜。若想在交通状况方面获得居民的肯定,大型发达城市任重道远。

而很多县级市虽然经济发达,但人流量和交通状况尚在负荷之内,因此很多相对发达的县级市在这一项调查中仍位居前列,其中江苏宜兴市、山东邹平县、江苏吴江市列前三。

生活便利度南京获第一

与2008年的调查结果不同,这次进入生活便利幸福度前10名的城市多了一些新面孔,南京荣登榜首。

而生活便利幸福度排名前10位的县级市,一方面自身发展较好,另一方面都紧靠发达的地级市。前三名分别是: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吴江市。

西安、杭州、成都医疗卫生幸福度最高

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入选的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比如杭州,也有诸如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地区。

对县级市来说,长三角城市的医疗卫生整体优势非常明显,占据了前10位的大部分席位。山东邹平县获得冠军,江苏吴江市、湖南长沙县分获第二第三。

南京继续领跑教育幸福感

和2008年调查结果类似,在城市教育状况幸福感的排名中,南京继续领跑,位列榜首。西安、杭州分列第二第三。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既与当地知名高校的数量正相关,更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关。

教育状况幸福感排名前10位的县级市榜单上,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吴江市位居前三。

安全幸福感最高城市:宁波、西安、杭州

在城市治安幸福度排名前10位的副省级/地级城市中,宁波夺得冠军,成为居民的治安幸福度排名最高的城市,随后是西安和杭州。县级市的城市治安幸福度排名榜单上,山东邹平县夺得冠军,江苏吴江市、江苏宜兴市分列第二第三名。

环境:杭州、成都、宁波、西安幸福度高

就环境幸福度排行榜前10位的副省级/地级城市而言,杭州、成都、宁波、南京、西安等地的山清水秀或环境不断改善获得了市民的好评,分列前四。县级市的环境幸福度,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吴江市分享前三名。

房价幸福度:昆明一马当先

居民对于所在城市房价的幸福感受,位居前列的几乎都不是超大城市,昆明一马当先,紧接着是宁波、成都。

而房价幸福度较高的县级市,大多临近大城市。可能是因为这些县级市的市民通常将本地房价与附近的大城市比较,因此获得幸福感。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吴江市分获前三。

经济发展幸福度:杭州第一

就经济发展幸福度而言,副省级/地级市中,杭州排名第一,随后是昆明、宁波、成都等。一些大型经济发达城市未能进入前十,这可能是由于市民对于城市发展的感受,并非取决于当地的GDP总量,而是取决于城市的发展速度是否容易被人们所感知。

而县级市的发展幸福度却和经济规模一致,排名前10位的城市,基本上也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山东邹平县、江苏吴江市、江苏宜兴市分列前三。

文化娱乐:成都登榜首

成都居民2009年在大多数幸福度指标上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文化娱乐幸福度也不例外。其他获选前10的城市大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经济水平较高。娱乐幸福度排行榜上,成都、杭州、长沙、昆明、宁波分列前五。

县级市中,娱乐幸福度排行榜前四名的城市是,湖南长沙县、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昆山市。

文明程度:杭州、昆明、西安位居前三

市民文明程度幸福度排行榜前10位的副省级/地级市,与教育幸福度前10名的城市大部分重合,这显示出教育与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正相关关系。杭州、昆明、西安、成都成为市民文明程度幸福度排行榜上位居前四的城市。

在县级市的文明程度幸福榜上,江苏宜兴市获第一,山东邹平县、江苏吴江市和湖南长沙县位居其后。

在整个调查及其成果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幸福的体验与追求,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对于幸福内涵的理解肯定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第19篇:关于我校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关于广东省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100份,收回100份))

1.年级A大一30% B大二 20%C大三30%D大四 20%

2.性别男35%女65%

3.专业A理科 30% B文科 70%

4.户口A城市25%B农村75%

5.是否独生女A是5% B否95%

6.家庭经济情况A富裕 5%B中上 35% C 过得去38%D贫穷22%

7.是否来自单亲家庭A 是 6%B否94%

8.恋爱与否A 是48%B否52%

9.最近一个月你感觉怎样?A精神不错22%B很好 20% C不好10%D时好时坏48%

10.最近一个月里是否因为自己的神经质感到烦恼A 有些烦恼 48% B相当烦恼 20% C很少 12% D一点也不5%E极端烦恼15%

11.你是否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或感觉A大部分.17%B绝对的.20%C非常混乱9%D有些混乱54%

12.你是否由于悲哀.失去信心.失望或者许多麻烦而怀疑没有事情值得去做A非常怀疑15%B 相当怀疑 20% C有些怀疑30%D一点也不怀疑35%

13.你对自己的性格是怎样评价的A很外向21%B比较外向 35%C说不清 29%D比较内15%

14.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吗A是 56% B 否44%

15.你认为影响你家庭幸福的主要因素A 你与父母的关系 28% B家庭收入20%C家庭环境 27% D家庭教育方式25%

16.你觉得你的家庭是A 很幸福15%B比较幸福 30%C一般幸福 35%D比较不幸福 20%

17.你觉得在人际交往中最烦恼的是什么?A舍友关系35%B同学关系 35% C缺少知心朋友20%D恋情受挫 15%

其他

18如果你现在感到幸福,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学习成绩不好20%

B学业压力大28%

C.就业压力大38%

D.缺乏成就感14%

第20篇:不同阶层幸福感的调查报告(推荐)

不同阶层幸福感的调查报告3篇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水平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是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本文是不同阶层的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居民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一:

一.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两会热词。很多地方逐步呈现了\"GDP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准备: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行业。并且在中山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15年7月15日----2015年8月31日

2.调查对象:普通社区居民及及街道路人

3.调查单位:中山市

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居民的幸福感,加深对此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

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网上问卷。

6.内容概述:(1)被采访者所从事行业所对应经济收入多少。

(2)被采访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3)被采访者的居住环境。

(4)被采访者的家庭关系情况。

(5)被采访者对自身工资及生存现状感受如何(自身价值满意

度) (6)被采访者对于影响自身幸福感因素排序

四.数据统计:

调查表共制了60份,收回60份。网上问卷76份。

典型举例:

1.身份:公民

性别:男

工作:企业职员

年龄段:31~45

婚姻状况:已婚

对目前收入满意度:比较不满意

幸福感较低

影响因素:收入比较低,与周围人关系欠佳

2.身份:学生

性别:女

年龄段:18~30 收入:0 幸福感较高

影响因素: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比重

3.身份:普通居民

性别:男

年龄段:45~60

收入满意度:一般

幸福感较强

影响因素: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态乐观

五、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市区的改造,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城市中干净的免费公厕、环境优美的街心公园、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越来越齐全的健身设施、越来越便捷的交通设施,这些都是对于政府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高的依据。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

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社会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其中生活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其次,交通便利会不仅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还关系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外出旅游,购物逛街等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幸福感也会比较高一点。

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

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居民在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时,还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便利和一定的帮助,自然也就能提高社会幸福感。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乐观的心态,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

六、调查结果总结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

(1)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百姓的幸福感,心理和和身体越健康,越有机会接触新事物,越有能力和活力去创造新生活。家不仅仅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还是人们爱的发源地,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为家庭拼搏,有更多的心情去进行家庭活动。因此,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对居民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

(2)收入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感较低的居民,往往是那些收入不高或者是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的人群。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幸福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呈阶梯式增长,这就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3)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幸福感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31~45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感最高,18-30岁之间的次之。

(4)女性的幸福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感要高于男性。

(5)幸福感较强的是政府人员、在校学生,幸福感较弱的职业是个体户,普通居民,企业职员及其他。前者有固定收入,职业稳定性较强,社会地位高,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险,这些方面都优于其他职业,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在校学生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故其幸福感较高。而对于幸福感较低的相关职业,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幸福率看,超过74.70%被访者感觉生活比较幸福。

所谓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群众中表示幸福的群众所占的百分比,是用来测评群众幸福广度的一种方法,其单位是百分比。

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分为五种层次,从下至上: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可以从答案中得到,以得数1为分界岭。比1小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证明是幸福的。如果我们的欲望指数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来的幸福指数就是零点几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不好,让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不幸福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数字来衡量的,数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数就比1大,那就证明是个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数也是根据得数来判断,数字越大就证明越幸福,即幸福感越高。即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常住居民中分别有11.76%和52.94%的居民表示生活的很幸福和比较幸福,35.29%的居民表示幸福程度一般,也就是说0%的居民认为自己不幸福。

七.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在确定幸福感时,想当然地设定一些和百姓幸福毫不相干的内容,将幸福感调查统计变成了数字游戏。有些官员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到处宣传炒作,作秀造势,搞华而不实的\"幸福形象工程\",甚至民众还未评定,已提前将自己所在城市宣布为\"幸福天堂\"或\"幸福百分百城市\"等,这种到达了顶点的幸福指数评比带来的只能是官员的幸福,纸面上的幸福,对老百姓则毫无幸福可言。

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民众的幸福感归根结底不能靠官方数据\"一锤定音\"。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只能靠老百姓说了算。幸福在百姓的生活里,幸福在百姓的心里。

各级政府和领导者,让幸福指数变成百姓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幸福指数工程真正变成为民工程、富民工程、惠民工程,以幸福指数作为测试百姓冷暖的温度计,设身处地地体察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经常想一想,在这些数字背后,还有多少群众看不起病,多少家庭买不起房,多少孩子上不了学,经常问一问,群众能否能用上干净水,吃到放心食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对群众的冷暖,感同身受,对民众的困难和问题,逐项解决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幸福从冷冰冰的数字变成充满温暖的切身体验。

对于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实现感、需求满足感等主观的抽象的指标,决策者要以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准确反映百姓的实际感受,以此作为加紧完善政策措施、纠正偏离的基本依据。

八.改进建议

虽然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但是物价的疯长、工资的平稳态势也成为了大众的后顾之忧,政府应更多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制度,让市民\"幼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样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了,政府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

九.自身的总结与体会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个人力量的薄弱,团队合作才是一个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形式。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有了机会更深入的与各个阶层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这一捷径我能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虽然说我们在大学里已经不再扮演新生这一角色,但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我们脸上的稚嫩把我们彻底的出卖了。 在这里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东西,在这里没有你做不成的事,只有你不去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做事才是生活的真谛!

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二: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近代化带给我们的最大变化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然而,与客观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幸福感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问题,影响幸福感的主要由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等方面。我们针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若干个问题来体现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学生,事业青年,中老年,老年和女性分别调查幸福感,幸福或不幸福的原因。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共制50份问卷,回收34份

(3)研究方法。制成图表分析和百分比分析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居民幸福感调查的概述

(一)幸福与幸福感

幸福有很多现实意义,但就回答什么是幸福,有很多现实问题:法国作家罗曼提出来:\"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要是真的统计起来,不要说对\"灵魂\"、\"香味\"这些抽象的概念无从下手,即便是\"你幸福吗\"、\"你有多幸福\"这类问题,也让很多人无法回答。

幸福是相似的,工作稳定、收入高、各项福利有保障,这些都是幸福的物质保障;家庭和谐、和睦是幸福的精神保障。即便是如此,幸福的人中也有不幸福的一面,比如碰到感情挫折,可能就觉得不幸福,而更重要的是,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它是波动的。

(二)对待幸福的态度

没有幸福能一夜之间就降临。而人们更多的是希望幸福如同春雨一般,润物无声,生活每年都有新变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领域许多重大民生问题刚刚破题。如医疗、教育、生态等问题,都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社会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三、关于居民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 在被调查者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7%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35.3%,两项相加为50%;

有20.6%的人做了说不清的选择,20.6%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8.8%。

从性别来看,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这与国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

从学历水平看,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高,17%的感到非常幸福,61%的人感到比较幸福;职业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低,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3%,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为56%。

从不同年龄段看,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高的是61-70岁组,最低的为31-40岁组和41-50岁组。此外,30岁以下的青年人倾向于回答不幸福的比例最高,而7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无人认为自己\"不幸福\"。

(二)首先,幸福指数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已经使大多数民众摆脱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约,民众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成为可能。从追求生活水平提高到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开始成为多数民众的一种客观需求,也开始成为社会宏观决策现实的目标。其次,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开始关注包括幸福指数在内的人文社会环境指标,强调社会个体的内在体验和感受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新审视以往社会发展指标的必然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最后,它与社会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决定了党在政策选择上必然把为民众谋幸福、为民众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作为所遵循的价值标准。

(三)国家在越来越注重人文因素的健康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发展的每一项措施中,贯彻到改革的每一个行动中。

四、相关成因的讨论或措施

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中,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还有五个选项:A非常幸福。B幸福。C一般。D痛苦。E非常痛苦。历时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5200余张有效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掺着洗衣粉放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看了论文后,十分欣赏,批了一个大大的\"优\"!毕业后,爱德华·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爱德华·金森也由当年的意气青年成长为美国一位知名终身教授。

20xx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幸福感还像当年那么强烈吗?他把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 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 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 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连数日,他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

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他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论文结尾,他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幸福是有波动的,制一种身心愉悦的状态,懂得满足才有真正的幸福。

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三:

一、前言

(一)调查原因:

追求幸福是人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而对大学生幸福感话题的调查应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幸福感状态,我们组对不同省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的了解,提出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的建议,是我们的的大学生幸福更强。

(二)调查对象: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省份的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组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为多选题和单选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91份

(四)调查内容:大学生个人基本资料,对幸福感的理解,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以及对提升幸福感的看法等等

二、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往往决定了幸福观中其它问题的看法。在\"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的问卷调查中,被试者通过罗列方式回答问题,得到认识,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健康的身体,学业上的成功、丰厚的物质条件、能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知心朋友受到尊重与理解、无拘束的心灵世界等都是重要的的指标,百分数分别为86.81%、64.84%、60.44%、74.73%、74.74%、63.74%。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是积极的、向上的,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学习,大学生都能普遍理解到幸福的真谛,追求幸福,是每个大学生都为之努力的动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数据详细参见下图:

(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

1.对于\"你幸福吗\"这个问题,调查中有55%左右的同学认为自己很幸福,也有44%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幸福偶尔不幸福,只有1%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幸福,由此可见现在大学生的幸福感还是很强的。

2.关于大家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的问题,64%的同学认为是身边的普通人,13%的同学认为是父母他们那一辈人,当然,也有23%左右的人认为是明星或者社会名人,因此我们也分析出大多数同学的现实感很强,能关注周围的生活,也有些

同学不怎么知足常乐,以为光鲜亮丽的明星才是幸福。

(三)大学生认为对幸福感有影响的要素

1.金钱仍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如表所示,认为幸福与金钱有很必要的关系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3.19%,认为幸福与金钱有一定关系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76.92%,认为幸福与金钱毫无关系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1.1%。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学生中认为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比列只占了小部分,可以观察出,当今大学生对\"金钱\"的理解还是比较客观和理性的。

2.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有重要影响

如表所示,认为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有一般影响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

31.87%,认为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有很大影响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64.84%,仅有3.3%的人认为学习生涯教育对幸福没有影响。

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重要作用。拥有一个正确的幸福观对获得幸福有着重要导向作用。由此,可观察得到大学生对教育的重视与肯定。

3.幸福影响因素多元化

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多项选择题,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选项,都超过了50人选择,是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们对幸福的追求与感受并不是单单倚重某一个的要素,展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客观。

三、建议

(一)从学校教育来看

1.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人是幸福的本质

2.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3.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的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

4.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与机会。

6.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的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已在业余生活中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潜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

(二)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1.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3.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事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

4.切实加强与父母间的沟通与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5.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

6.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和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幸福感调查报告
《幸福感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