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普法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01 08:35:33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普法调研报告

关于普法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今年是“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的启动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有力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经永新县司法局会议决定,司法局成立了“六五”普法调查组,调查组在法宣办主任肖晓春同志的带领下,于3月下旬至 6月中旬,深入到部分机关、镇街、学校、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普法行政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普法工作自启动以来,永新县司法局认真执行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的决议》,组织县级各部门、基层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紧紧围绕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实现了永新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起步快、开局好的效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机构不断健全,普法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县政府组织研究制定了普法工作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及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制定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以下简称“法律六进”)的实施方案。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纳入了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是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永新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到了层层有组织、有计划、有经费、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

(二)以“法律六进”为抓手,着力抓好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对领导干部普法教育,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一是各部门、各单位都积极开展了专题法制讲座,开展了法制警示教育活动。其次,县政府大力组织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宣传教育。三是坚持了新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制度和年度公务员法律理论知识考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行为,有力地带动了全民学法的积极性。

2、扎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为破解学校、乡村、社区、企业普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路子。在增强群众参与性、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加强普法阵地多样性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送法制文艺演出、法律图书角、光碟等法制教育学习资料;组织法律宣讲团利用节假日、深入学校、乡村、社区、厂矿、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和开设法律讲座;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律咨询活动,拓宽了普法渠道,深受群众欢迎。

(三)以“3.15”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深化普法效果

一是县政府组织司法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以每年的“ 3.15”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开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二是以新颁布法律法规为普法重点。今年,我县把学习“五法一决议”(刑法、人民调解法、社会保险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邮政法、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普法教育的决议)和《江西省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臵和编制管理办法》作为普法重点,县政府司法行政部门邀请法律专家为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收到了良好普法效果。三是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组建宣讲团,在全县各机关、学校、企业集中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相关法律巡回讲座,巡回讲座深受基层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好评。

(四)坚持学用相结合,突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县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依法治县规划;各级政府、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二是县司法局、行政执法机关结合其职能特点和资源优势,将法制宣传与审判、检察、行政执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紧密结合,围绕建设平安、和谐永新开展了一系列依法治理工作,收到了“办案一件、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镇街与

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制社区”创建活动,公民的学法、守法、护法意识普遍增强。

二、普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单位负责人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同其他主要工作同抓共管,片面认为普法工作是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也不主动协调配合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普法日常工作开展怠慢,普法工作只流于形式。

(二)普法工作创新不够,普法中的薄弱环节没得到根本解决。从“一五”普法至“五五”普法,普法宣传教育的措施、方法变化不大,不少部门和单位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泛创新的意识,普法宣传工作没有深度和氛围。学校、企业(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乡村和城乡流动人口等普法教育薄弱环节仍未得到根本扭转。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依法观念、执法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普法工作开展不协调,整体推进仍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普法工作重视不一致,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抓普法工作“县里热,乡村冷、主管部门热、协作部门冷”。二是普法工作发展不对称,普法工作普遍存在司法行政部门好于镇街、乡村、社区和企业。

三是“法律六进”整体推进力度不够,法律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相对滞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社会无业人员的普法教育仍存在“死角”和“盲区”。

(四)普法经费投入不足。“五五”普法工作在“三五”、“四五”普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律六进”活动和基层普法依法治理任务,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我县目前普法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普法工作需要。

三、对普法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对于少数单位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议: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和督促部门和镇街的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常抓不懈。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奖惩制度,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交流。建立和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整合普法资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和阵地建设,形成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二)攻克难点,继续扩大普法宣传教育覆盖面

针对调研中发现普法中存在“死角”、“盲点”问题。一是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强对中、小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切实把法制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去,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规划、课时、教材、经费 “四到位”,

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使学校、家庭及社会多管齐下。消除学校中的普法教育“死角”。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消除普法“盲点”。要进一步创新普法措施,拓宽普法渠道,扩大普法覆盖面,力争在“六五”普法期间消除普法的“死角”和“盲点”。

(三)建立和完善普法工作制度,坚持学用相结合 县政府要加强对学法用法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普法骨干学法用法的教育和实践工作。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政府要及时组织职能部门开展依法治理工作。要把依法治理执法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努力提高行政机关管理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普法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普法能力。

(四)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总结交流普法工作经验

一是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县政府及司法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法制宣传平台,整合法制宣传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周密部署,力求每年在全县开展2次以上规模大、范围广、有影响、效果好的综合性法制宣传活动,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社会效果。二是新闻单位和报刊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加大对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宣传报道力度,要专门开辟法制栏

目,建立和完善法制网站,达到剖析一小案、教育一大片的普法效果。三是县政府要及时收集和整理普法宣传资料,从中选出普法经典案例和普法先进人物;对普法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要及时宣传报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要表彰和奖励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促进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发展。同时,县普法教育经费要列入财政专项经费,保障专款专用。各乡镇、各部门要合理制定“六五”普法教育工作经费,从财力上能得到保障。

推荐第2篇:普法调研报告

普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解掌握我省商务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提出进一步开展商务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建议,通过座谈交流,收集相关资料,我对商务领域开展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了商务领域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组织领导

1、建立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广泛履行国际规则的新形势,作为主管国内外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政府部门,本部门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设立了“五五”普法及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领导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的五年规划,决定普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五五”普法办公室,具体安排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协调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2、制定规划。根据普法规划的要求,本部门制发了《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五年规划》。明确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重点加强内贸流通、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普法,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增强履行入世承诺、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 1 -

3、保障经费。切实做到普法学习有教材、办公活动有经费、工作设备有保证。

二、以“法律六进”为载体,积极开展普法活动

根据“法律六进”活动要求,我省制定了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以法律进商务机关、进商务企业为主开展普法活动。

1、多种形式推进商务机关学法。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组织学习,着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组织参加全省依法行政知识考试,并牵头开展全省商务系统专业法律知识考试,达到了以考促学的效果;针对商务政策法规变化快、变化多的特点,定期不定期举办政策法规专场报告会十余场,有效提升了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政策法规水平。

建立了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将岗位所需的法律知识作为重点条件之一,干部任职前进行领导谈话,提出遵法守法具体要求,切实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法制培训推进全系统学法。以 “人才强商”工程为载体,加大对市县业务骨干法规培训。特别对各市县执法人员基本培训了一遍,保证执法人员基本掌握行政执法的有关法律要求。积极送法进企业,先后对企业开展各类业务和政策法规培训60余期,参训企业超过5000多家,参训人员达7000人次,显著增强了企业把握和应对商务政策变化与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特别是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及国际贸易摩擦,本部门把国际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及时组织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先后举办了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WTO争端解决规则、反倾销和贸易保障措施、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等政策法规讲座,提高了企业用好用活各项国际规则推进商务事业发展的能力,受到普遍好评。机关干部中涌现出了一批懂法律、善宣传、有热情的法制教育宣传骨干。

3、充分利用网络及重大活动推进社会商务普法。充分利用公众网站加强学法阵地建设,在单位公众网商务频道专栏,登载外贸、外资、外经、内贸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方便各类商务企业和公众查阅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宣传了新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及配套的进出口贸易管理规章、《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多次参加省法宣办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对职工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制定了《关于开展省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联系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力求履行好作为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对应联系点单位联系的职责。切实将普法与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推荐第3篇:普法宣传调研报告

普法宣传调研报告

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深入解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切实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乡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在组织领导上,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机构和人员任成员,将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普法工作与全镇总体工作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评比,确保了普法工作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在普法教育上,突出对重点对象的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对于乡镇领导干部、单位负责人和村干部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为主,提高干部依法执政水平;对镇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商户依法经营意识;对普通党员、群众广泛深入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教育,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交通、消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学生自我防范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在活动载体上,普法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增强企业经营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法治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开展“法律上门”服务活动,加大对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人员的法律援助力度,受到群众的欢迎。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农村普法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当前农村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以及执法不公、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等不良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学法用法脱节,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抓普法教育是一项“软”指标,既花钱又费力,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则认为普法就是要农民守法,强调群众义务多,宣传群众权利少;还有许多基层干部群众对法律存在实用主义思想,遇到问题才想起来去找法律,不能做到事前学习和预防。

2、农村普法干部队伍力量薄弱,法律素质不高。乡镇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工作压力重;村(居)普法干部全部都是由村干部兼任,这些村干部主管工作多,完成镇、村中心工作任务繁重,对农村普法工作不以为然;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自身法律学习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宣传法律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凭主观臆断,对复杂、疑难的纠纷更是显得束手无策,不知道依法该怎么办;有的在调解民事纠纷、处理村级社会事务时,涉及法律宣讲不到位,导致民事纠纷扩大和无序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3、农村普法宣传手段和形式简单落后,亟待突破创新。除了进村入户散发些法律宣传品或是上集市设个法律咨询台之外,就是搞宣传栏、标语进行普法宣传,传统形式多而创新形式少;传统普法“被动式”的教育由于成本高,加上组织难已不受组织者和农民的欢迎;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农民获取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网络等媒体,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法律新闻类节目,从其它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很少;大多数村(居)法制宣传阵地建设薄弱,正常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不多。

4、普法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需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各种新型矛盾逐渐产生,农民对学法用法有新需求,如在信访维稳工作中,面对个别“上访户”的诉求,法律宣传的技巧显得极为重要,这对乡镇农村普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留守在家的主要是“老弱病妇小”,他们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自我依法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普法教育组织难,时间落实难;加上镇流动人口多,组织松散,都增加了普法的难度。

5、农村普法经费没有保障,制约工作开展。乡镇无专项普法经费,宣传活动经费要临时筹集,列支主要依附综治经费报销,数量少、效果差,完全不能保障普法工作的正常需要;村(居)普法,没有经费,落实起来难,自然什么事也办不成。

三、工作建议和对策

针对农村普法调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乡镇农村普法实际,现提出如下工作建议和对策:

1、进一步更新农村普法观念,纠正基层干部群众对普法思想认识的偏差。党委、政府各级领导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普法工作,真正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普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逐步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价值的尊重和法律知识的追求,引导基层干部依法决策、按章办事;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维权和依法参与村民自治;要把普法与依法解决农民的实际法律问题结合起来,针对法治实践中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具体的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树立法治的权威,使人民群众养成崇尚法治的行为习惯。

2、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农村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志愿者等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加强对村(居)普法员的选聘、培训工作,把农村两委干部选聘到普法队伍中来,使他们成为各村(居)农村普法教育的宣讲人;实行农村普法宣传辅导员制度,在公安派出所、法庭等部门中选派政法干警到各村(居)、小学校担任普法宣传辅导员,指导村(居)、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服务。

3、要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农村法制教育阵地建设,镇设立法制辅导站,行政村建立法律图书角,依托公开栏设立法制宣传栏;在继续利用传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采取以案说法、图片解法、法制文艺、法律咨询、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网络博客等贴近群众的新形式,把多姿多彩的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务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4、要进一步把普法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相结合,增强工作灵活性和针对性。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与民间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农民依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有效地推进农村普法工作;譬如,对党员干部进行法制专题教育;抓住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机,对广大村民进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抓住春节民工返乡时机,对他们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抓住禁毒、禁赌等专项治理活动时机,大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等;此外,普法工作还要突出重点人群(如刑释解教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重点年龄层次(如15-25岁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

推荐第4篇:六五普法调研报告

六五普法调研文章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

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

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

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

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费资源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我县实际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全县舍得投入精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一些法制宣传必要的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全县以人口密集地、休闲场所、公园、车站、商场和主要街道等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内部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实现了“五化”,即:(1)办公场所实现专室化,从县办到各基层依法治理办都设有专室。(2)工作运行实现图示化,从上到下统一制作工作运行图板、统一制作牌匾,各种组织、制度、指标、任务量化上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3)宣传器材设备实现现代化,各级依法治理办都配置了数码像机、录像机、微机等宣传器材和办公设备,县办还配装一台专用普法宣传车。(4)普法档案实现规范化,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文字档案齐全、类别清楚、专室专柜。三是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以“八项”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并

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第一,开展常规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常规性活动,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第二开展“法制文艺”下乡活动。以县文化局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为依据,组织创作编排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第三开展“法律大集”活动。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确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每个乡镇每年举办5次以上。第四开设“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第六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和“银屏字幕”等形式,通过电视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实践,提出这个“1234”工程,就是从不同方面加强思路的科学性、目标的远近性、对象的彼此性、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灵活性、推进的整体性等要素的建设,使它们更趋完善、科学。当然,仅就普法“1234”工程的提出,它不可能包罗万象、尽善尽美。但它不是孤立静止的,可以通过它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更好服从服务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的角度,以未来向度的思维,用全局全程的视野,去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才能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结中,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镇坪司法所

二0一二年十一月七日

推荐第5篇:六五普法调研报告

东西湖职校“六五普法”启动工作的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五五普法”成效,了解大家对依法治理的认识、对普法成效的满意度以及大家的主动维权意识,推动“六五普法”的有效开展,特组织此次问卷调查。 调研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对“六五普法”的知晓率和主动参与率。

2、对学校普法工作的满意率,对社区开展普法工作的宣传率。

3、了解大家希望掌握哪些法律知识,以及希望通过何种途径学习法律。

4、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5、对法制的信任程度、大家主动维权意识。调研对象:

东西湖职校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共350人。 调研形式:

问卷为主,个别交流和座谈为辅。 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50份,有效率100%,按5:1的比列保留样本70份。从总体情况来看,大家对普法工作表示基本满意,对普法成效也表示基本满意,均达到了60%以上,具体情况如下: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汇总:

此次问卷调查,共有350人参加,男女比例为300:50即6:1;师生比为50:300即1:6 调研内容基本数据实录:

第一题:你知道“六五普法”吗?选择A(知道)的为240人,占69%,选择B(不知道)的占31%,达22人。

第二题:问是否会主动参加法制教育宣传活动,235人选择“会”主动参加,占整个人数比例的67%。

第三题:问所在单位、村、社区是否经常进行普法宣传。只有120人选择“经常举办”、230人选择“很少举办”或者“没有举办”。

第四题:对学校普法工作的满意度。共有330人选择了“满意和基本满意”,占人数的94%。

第五题:最希望了解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识?(多选题),根据大家的选择,依次为A(245人)、劳动用工和保障;C(220人)“未成年人保护法”;E(175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D(130人)、环境保护;B(婚姻继承赡养抚养;后两位的是“民事诉讼”和“土地管理”。

第六题:对法治的信任程度?选择非常信赖、信赖和基本信赖的共335人,占95.5%。

第七题:对我区普法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同样也是335人选择了基本满意以上的积极答案。 第八题: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纠纷是否会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选择A、“会”的人数为150人;选择B、“不会的”的人数为90人;选择C、“想,但是顾虑较多”的人数为110人。 第九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是否会事先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180人选择了A“想过”;选择B“有时想过”的人数为165人;但是也有5人选择了C项“从没想过”。 第十题:对行人过马路闯红灯有什么看法?选择A“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B“不闯,太危险了”;C“闯,因为大家都闯”;D“不闯, “因为这是不合法的”的人数依次为60:180:10:100。 第十一题:节假日加班,老板或单位不给加班费,你将怎么办?选择B“主动找老板或单位要”的比例最大,为60%;选择A“无所谓”的比例为37%。选择辞职的人为10人。

第十二题:对所住的小区物业管理不满,你将怎么办?选择A“算了,没办法”;B“找管理方理论,反映情况”;C“拒交管理费”;D“考虑到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比例分别为11.5%、66.5%、20%、12%。

第十三题:是否留意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选择“经常留意的”为105人;选择“偶尔留意”的为215人;选择“从不留意”的为30人。

第十四题:是否会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违法乱纪行为?选择C“想,但顾虑较多”的人数多达200人,占57%,选择B“不会”的达100人;选择A“会”的人为50人。 第十五题:对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了解吗?选择B“听说过一些,但是不太熟”的为250人,达70%以上;选择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为55人,不到16%。 调研分析报告:

通过“五五普法”的开展,总体上来说,法律知识基本普及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大家的法律意识相比以往有了较大进步,我校7000多人,没有出现违法情况,学校能够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武汉市学生资助管理先进单位”“东西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以及“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普法教育任重道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值得肯定的地方:

1、“五五普法”成效明显。

大家对普法工作的满意度、对法治的信任度,对我区开展普法工作的满意度持肯定态度,三项指标均达到了94%以上,充分说明了我区、尤其是我校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视,以及通过“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大家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对普法的知晓率保持在一定水平

第一题结果显示了65%以上的人知道“六五普法”;第二题的统计结果表明,70%以上的个人都有主动参加法制宣传活动的意愿;第九题的结果告诉我们,98%以上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第十三题显示,90%以上的人都会留意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说明了普法教育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大家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

3、主动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第八题表明,当遇到纠纷时,只有28%左右的人没有想过使用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第十

一、十二题的结果表明,在自身利益遭受侵犯时,60%以上的人选择要主动力争;对第十四题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大家对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违法乱纪行为心存顾虑,但是仍然表明大家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以上结果表明,大家主动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想运用法律武器的潜在趋势已经具备,也间接反映出前期普法教育的成果。 存在的问题:

1、普法教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急需加强。

第一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不知道“六五普法”,第三题选择“社区很少举办和没有举办过法制知识讨论、法制咨询”的人数为230人,达到了65%以上,说明了我们前期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六五普法”的宣传力度没有跟上,教育阵地和宣传手段需要更新。

2、大家的维权意识在增强,但是局限于自身利益。由于参加调研的学生人数与老师人数之比为300:50,第五题反映大家大家最希望掌握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识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家比较关心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于其他知识的了解愿望不是很迫切;第十

一、十

二、十四提的结果也表明了这一趋势;第十题对于闯红灯的看法,选择D认为闯红灯是违法的人只有100人,不到被调查人数的1/3;以上结果告诉我们普法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引导大家关注整个社会的法治状况,将个人维权与承担的维护法律正义的义务相结合是当前应予以思考的问题。

3、有维权意识,但是顾虑较多,法治力度显得薄弱。第八题和第十四题的统计分析显示,大家有维护法律的意识,也有承担维护法律规范的意识和主观愿望,但是顾虑较多,分别为110人和200人,说明大家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好不够强,需要我们加大力度。

4、部分同志法律意识淡薄,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不够。从这次问卷的整体统计分析,尤其是通过对第十三题和第十五题的分析,我们明显感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志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够,许多知识还是空白。经常留意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人数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对仲裁、公证、司法鉴定比较了解的人数只有55人,充分说明普及法律知识任重道远,普法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突出实效性。 对开展“六五普法”公证的建议:

1、典型引路,扩大“五五普法”成果,树立大家对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的信心。

及时总结反思“五五普法”的经验教训,抓好“五五普法”成果展示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典型人、典型事的宣传,使大家对普法工作有强大的信心,增加大家对法治的信任度,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六五普法”。

2、扩大宣传阵地,丰富宣传手段和途径。

在新的普法周期,除了保持原有的宣传形式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途径,扩大宣传阵地。结合现阶段特点,我们应努力做好网络宣传,如何利用好多种媒介的整合,如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络的资源整合利用,以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同时,要紧密结合社区搞好普法宣传,提高普法的普及率和知晓率。作为学校应将法律教育纳入德育课程改革体系,保证充足的课时,同时尽量创造条件吸引大家参与法律实践,使普法教育落到实处。

3、学习与实用相结合,宣传与服务结合,提高实用性。在学习法律法规的同时,应该想办法加大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讲解新的法律规范,让大家切身感受学习法律知识所带来的好处,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好处,从而使更多的人主动参与普法教育。

4.、构建普法教育网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法制宣传教育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我们应当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社区、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公检法、交通、城管等各部门,构建一个立体化全方位、全时段、全员参与的普法宣传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使普法成为大家的共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社会满意度。

东西湖区教育局

推荐第6篇:六五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六五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六五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基础。“六五”普法以来,我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精神,围绕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对象、坚持求实创新、强化组织保障,把普法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法治如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六五”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六五”普法实施情况

(一)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传播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时将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主要内容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并编印领导干部学法辅导材料,加深了领导干部对十八大以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县、镇(区)两级通过开设“扶海大学堂”、“周末大讲堂”等形式定期组织各类法制讲座,先后举办了“法治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突发事件应对”、“法治思维与法治政府建设”、“新环境保护法”等专题报告会50余场次,提升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是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组织宪法集中学习培训,将宪法列入全县领导干部、公务员“六五”普法培训计划,目前,已举办了数十期领导干部、公务员宪法专题培训班,引导领导干部、公务员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增强了领导干部、公务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举办书画巡展,2012年,举办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的“12·4”法治宣传暨法治书画巡展大型活动,历时2个月,集中展示全县53位书画名家创作的近100幅法治文化作品,营造了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浓厚氛围。开展学习宣传宪法征集活动,在全县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文艺作品、“宪法在我心中”征文等活动,共征集文艺作品、征文等263篇(幅),让广大公民在活动中学习宪法、感悟宪法、运用宪法,扩大宪法学习宣传的效果。2014年12·4活动期间,制作宪法宣传片,在文峰广场巡回播放。近期下发近万张宪法宣传广告,覆盖全县各个村居、社区和居民小区,让宪法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广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每年开办专题研修班、重点班次,组织干部深入学习项目建设与创新、金融服务与创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各镇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深入宣传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县环委会在全县开展“苏中电池杯”生态环保知识竞赛;沿海经济开发区、岔河镇、曹埠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深入宣传农村经营管理、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跨越赶超”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继续深化“法律六进”,重点对象的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

一是深化“法律进机关”,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学法报告会、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确保领导干部学法落到实处。拓宽学法渠道,每年定期组织公务员“5+X”暨“六五”普法培训;在“如东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安排法律课程,并实行学分制考核;按照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每年不少于60课时的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要求,加强对司法和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近5年来,公务员参加全县集中组织的“六五”普法培训8000余人次,参加法律知识考试10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公务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创新普法载体,每周向全县领导干部发放“普法信息卡”,发送普法短信,并在每年两会期间将“普法信息卡”合订本送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增强了领导干部学法“短、平、快”的效果。最近,联合组织部编印了《如东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案例汇编》,将于近期印刷,发放给领导干部,提高其自觉守法意识。

二是深化法律进学校,及早做好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扎实推进在校青少年法治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经费“五落实”,配齐全县91所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落实了法制副校长每学年到校上法制课不少于4次的要求。开展了“学法小童星”和“知法守法青少年”评选、“六五”普法百校行、校园“微”普法、“画说法律”漫画大赛、模拟法庭、学生带法回家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在校青少年的法治观念。积极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利用学校橱窗、板报、显示屏等阵地,开展法治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近5年来,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国县域经济报》、《江苏法制报》等媒体给予专题报道。

三是深化法律进企业(单位),联动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严格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把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知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内容。4年多来,共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6000余人次,举办讲座100余场次,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能力。利用送电影、送文艺、进工地、进车间等形式,广泛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组织送法进企业、进单位1000余场次,开展咨询6000余场次。在县城车站、酒店、医院等人员集聚的地方设立了25个法治宣传点,并聘请专人维护、定期添加内容,深受人们欢迎,进一步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四是深化法律进村居,务实做好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需求和现实案例,不断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普法“三宝”(学法掌中宝、说法小喇叭、普法文艺队)在农村普法中的作用,发放农民学法掌中宝2万余册,编印广播稿2500余期,开展法治文艺演出500余场,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法治观念。借助农村商店、农家剧院、村级法律服务站,精心打造了农村普法新阵地,方便群众学法用法,得到《法制日报》、《江苏法制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三)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开展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围绕“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建设法治如东”主题,积极探索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共征集法治文化建设调研文章100余篇,其中,《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看还要中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现状的调查》等20多篇理论研究成果被《中国司法》、《法制日报》、《中国法律援助》、《司法所工作》等媒体采用,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县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做法成为江苏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向全省推介。

加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编印全省首部民间法治文化书籍,传播如东民间法治文化。成立法治文化创作专家库,建立法治文化创作中心,每季编印《扶海洲》法治专刊,免费发到70多个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定期组织专家库成员采风,交流经验,提升作品创作的质量,《求求你相信我》等10件法治文化作品,在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大赛中分获金、银奖。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并编印成法治文化作品集。四年来,共创作书画、戏剧、歌曲、曲艺等各类法治文化作品1500多件,为有效地传播法治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做优做实全省有影响、南通最大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新增了法治大道、环境教育馆、人防教育馆等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每年有近6万名中小学生在基地接受“八个一”法治教育,截至目前,已接待学生近20万名。镇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快速推进,曹埠镇依托农家剧院办起普法大舞台;栟茶、马塘等镇借助市民广场建成了“法治广场”;岔河镇依托银河工业园区建成了“企业法治文化长廊”等,形成了“一域一品”。法治文化公共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举办了扶海法治辩论赛、扶海法治大讲堂等活动,着力传播法治文化理念。开展法治书画巡展,法治文艺巡演、调演等活动,广泛传播法治文化。将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行业文化相融合,放大法治文化的效应。依托民间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每年演出30余场次,深受群众欢迎,形成了法治文化宣传的全覆盖。

(四)广泛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全县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精心组织学法用法示范单位评选。明确机关、镇区、村、企业、学校等5类创建对象的28项评比标准。通过单位申报、实地检查、综合评审,确定了地税局、质监局、供电公司等25家“学法用法示范单位”,更好地发挥了先进典型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率先启动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出台了《如东县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实施办法》、《如东县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实施细则》,2012年,联合14家行政部门对70家重点企业进行了首次评估,评选出3A级守法诚信企业47家,2014年进一步扩大了评选范围,并研发了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软件系统,通过各部门的联合检查和评分,从抽选的209家企业中确认144家为AAA级守法诚信企业。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评估细则和评估软件,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企业提高授信额度、招投标、减少实质性检查的重要参考,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诚信经营。

三是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坚持将民主法治创建作为深化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对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力度,提升了创建质量。2012年,丁家店村成为南通唯一一家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县253个村居(社区)中,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40个、市级192个,全县“民主法治村(社区)”建成率达到100%。

四是广泛开展崇法示范户评选。我县从2011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在农村开展以家庭为单位,以法律知识、法律服务进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崇法示范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县、镇两级“崇法示范户”6000多户,大大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法律素质和致富本领。

(五)不断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全县法治宣传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普法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对“六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并以委员提案的形式对普法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监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保障了“六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深入推进条块联动。坚持“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每年都下发法治宣传教育要点,并加强对条块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工商、质监、国土、税务、建设等部门,在每年的“3·15”、“6·25”、“12·4”以及税法宣传月、环保宣传周、防灾减灾日等活动期间,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放大了“六五”普法工作的效应。县政法委组织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联合开办《法治天地》电视专题节目;县文广传媒中心(集团)开播了《今日说法》、《896政风行风热线》、《生活与法》等栏目;各镇、村也利用“小喇叭”、“法治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大大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达100%,知晓率达95%以上,全市名列第一。

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健全了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普法联络员等队伍,举办讲座1100余场次,接受法律咨询13000多人次。开展法治短信、“六五”普法金点子征集等活动,让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六五”普法工作,共征集“金点子”、法治短信2300余条。聘请了优秀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县、镇法律顾问,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供服务。聘请了150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义务普法宣传员,进一步充实了普法志愿者队伍。2014年“12·4”活动期间,组织普法志愿者集中宣誓。目前,我县已有617名普法志愿者,覆盖全县各镇区,涵盖法治文化创作、媒体宣传、文艺演出、文化教育、公检法、部门专业法、司法行政等多个领域,以专业性人才为主体。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为普法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调动普法志愿者的积极性,县司法局联合文广新局组织评选出十佳法治文艺节目、十佳普法志愿者,并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普法活动。 四是扎实抓好考核表彰。制定了《如东县2011-2015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表》,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做到主体多元、任务明确、要求具体、责任落实。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列入县委、县政府综合考核,并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滞后

2011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内县、镇、村公共设施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100%。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了一定的进展,建成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岔河企业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但对照省、市的要求,与周边兄弟县(市)相比,法治文化阵地规模小、数量少,明显滞后,影响了法治县的创建和“六五”普法的考核验收。

(二)经费投入不足

在经费保障方面,虽然目前县级普法工作经费已列入财政预算,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但按照省、市1元/人的考核标准,仍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县的普法经费仍是2011年的标准0.35元/人,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部门和镇(区)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普法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是务虚的工作,存在着做了也看不见效果、不做也没事的想法,对普法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少部分单位、镇(区)开展活动偏少,存在普法资源整合不到位,普法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三、下一步的打算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今后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在重点法律法规宣传、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法治文化建设、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上下功夫,锐意进取,创新创优,求真务实,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我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为全县赶超争先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突出宣传促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法律法规。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在生态县创建、放心消费创建、法律服务进百企等活动中,大力宣传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及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丽如东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二是突出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围绕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公平正义及社会和谐稳定,在法治县、法治镇创建等活动中,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信访、投诉、调解、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三是突出宣传服务和保障民生的法律法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目标,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与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弱势群体利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二)着力抓好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继续坚持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党校(行政学院)法律知识培训、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廉政双考核等制度,办好全县公务员“5+X”能力暨“六五”普法培训、如东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继续发放如东《普法信息卡》,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二是努力夯实青少年法律素质根基。深入开展“唱响法治、畅想明天”法治歌曲进校园活动和“六五”普法百校行活动,进一步培育校园法治文化,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开展中小学生法治征文、市县级“学法小童星”“知法守法青少年”评选、学生带法回家等活动,培育青少年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

三是不断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认真贯彻《江苏省企业学法用法评考办法(试行)》,全面实施《如东县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促进我县企业依法生产经营,营造守法、有序、诚信、公平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聘请法律顾问,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四是大力抓好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崇法示范户”创建活动和“农村法治广播学校”的推进工作。充分发挥村(居)、镇的法治宣传栏、崇法学堂、农家书屋等作用,增强普法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做好对新社会组织的法治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对社会闲散、流动人口及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三)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建设新亮点

一是扎实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依托青少年教育基地,建成中国法制史教育馆,打造成全市最大、全省有影响的法治文化新阵地。着力推进栟茶法治文化广场、曹埠赵家剧院、丰利家庭法治文化园等阵地建设,力争实现县、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深入实施“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工程”,争创一批省、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

二是深入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继续办好《扶海州》法制文艺期刊。着力构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编排、传播的新机制。县法治文化研发专家库加强与美协、作协、音协、文化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协调联动,研究、开发优秀法治短剧、戏曲和法治动漫等作品。

三是不断加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度。认真贯彻省《关于加强新闻媒体公益法制宣传工作的意见》,充分调动各类媒体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移动电视、户外显示屏等各类传媒优势,不断促进法治栏目、专栏、专题数量质量的有效增长,积极打造“法律e站”等普法新品牌,进一步巩固完善“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

(四)全力提高法治宣传工作组织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宣传工作体制机制,继续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综合表彰,确立法治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制度,落实具体责任,明确互动事项,确保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优化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法治宣传专兼职人员,强化业务指导,努力建设一支忠于职责、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乐于奉献的法治宣传专兼职队伍。抓好普法讲师团、法治宣传员、普法志愿者等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登记、培训、交流和奖励制度,以鼓励司法执法人员、法律工作者、农村法律明白人、大学生村官、“五老”志愿者等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个个学法用法、人人参与普法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目前,已制定并实施了镇区法治宣传考核办法,收效良好。接下来,将制定并实施县级机关部门法治宣传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表彰,促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推荐第7篇:普法依法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伊金霍洛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普法依法治

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全面了解和掌握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的法律普及程度及开展情况,经过一个季度的普法知识学习,执法人员行政监管有了好的开局,依法行政监管有了创新并稳步推进。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采取措施予以全面落实。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本现状

(一)机制基本建立健全

按照市、旗委政府的要求,全面部署“六五”普法工作。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普法知识宣传、培训等各项制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重点培训对象、重点培训内容和行政监管法律法规的培训规划。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并建立了普法宣讲骨干(宣传员)、普法联络员、法制宣传志愿者进行了补充调整并登记造册。并编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简报,不定期向媒体反馈相关信息。

(二)法制宣传教育有效开展

1.宣传内容抓好三大方面。

(1)突出宣传重点,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举办法制培训班和法制讲座,积极组织法律知识考试和竞赛活动。 — 1 —

加强单位行政监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制定了全局职工培训规划。通过开展法制培训、举办法制讲座、组织法律知识考试等,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方面,主要通过开展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等,增强诚信经营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经营管理人员运用法律知识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2)把握宣传节奏,抓好节日系列宣传活动

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活动。如利用每年“3.15”、“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月”、“普法宣传日”、“春节”期间,按照省市安排和部署,结合各自实际,举行大型宣传活动,并紧紧围绕宣传形势,确定宣传重点,开展形式、内容不同的宣传活动,力求出亮点、出特色,取得宣传实效。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举办行业法律培训,增强单位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2.宣传方式注重三个结合。

(1)固定宣传与流动宣传相结合。通过利用宣传栏、媒体专栏等固定宣传阵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各类宣传阵地交错分布,形成网络,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在进行固定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流动宣传的优势,以流动宣传车辆等为载体,深入乡村社区、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促进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2)重点宣传和专项宣传相结合。紧贴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进行专项法律法规宣传,同时执法人员加强其他法律知识的学习并进行必要的宣传。通过宣传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3)灌输式宣传与互动式宣传相结合。

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根据具体宣传情况,采取散发宣传单、设立宣传栏、开设媒体专栏等形式进行灌输式宣传;另外,针对特殊群体和不同行业的特点,采取设立法律咨询平台、举行法律知识考试和竞赛、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将宣传法律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进行互动式宣传。通过这两种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大大增强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领导重视不够

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个别的普法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经常出现敷衍塞责、草率应付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二)与考评体系的要求有差距

1.专职人员配备不到位

2.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专职人员较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常出现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现象,由于专职人员缺乏,

导致工作延误的情况比较普遍。

3.办事机构制度尚不健全。普法依法治理相关制度及办公室工作职责等基本工作制度建立不全。

4.经费不足,缺乏制度保障。局领导很难和财政部门协调,缺乏充分的文件依据,很难形成有效的保障制度。

(三)队伍培训和典型培育不够

1.人员培训不到位。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人员的频繁更替使日常工作严重脱节,加强培训可减少队伍更替出现的工作脱节现象。

2.培育典型不够,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五五”普法以来,各县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培育和树立典型方面工作不是很突出,工作亮点和突破点较少。

三、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普法依法治理长效机制

从长远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不能紧紧依靠领导重视来开展,领导重视了,突击抓一下,不重视了又搁置一边,必然影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解决工作开展不平衡问题。有了长效机制的保障,才能形成“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的良好局面,不管队伍如何更替,都不会影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二)努力解决经费等基本问题

经费、人员和各类办公设施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只有解决好这些硬性的基本问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础才能够更加牢固,才能够真正解除后顾之忧。

(三)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大大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督查和考核力度。

加强对普法人员的督查力度,有利于查找问题、整改不足。继续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考核力度,有利于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推荐第8篇:乡镇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对乡镇普法工作的调查及思考本文作者:安陆市司法局 陈定华 好范文原创投稿

在局党组的重视下,市局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对全市乡镇普法工作进行调查现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今后乡镇普法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才能抓出成效谈一些浅见:

一、存在的问

1、责任主体错位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设为法治国家。在中国没有全民的法治理念,就没有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而全民法治理念形成,最主要是靠全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作为普法工作又是全民学法的重要手段。应是全党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就列入常规工作来抓。按照十八大的精神及上级文件的要求,普法工作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环节。这项工作应是全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应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常规工作内容,由政府主抓,部门参与。在我市绝大多数镇党委、政府对普法工作的责任主体还搞错位。实际上搞成了部门主抓,政府参与。

2、位置摆不正

不少领导和基层干部(含村、居委会干部)其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等硬件建设上,更由于市、乡镇两级对这些“中心工作”督促紧、考核严,村(社区)干部将主要精力用于这些“中心工作”,普法工作在他们眼里,是可抓可不抓的事。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实用主义观念,觉得参与普法工作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其主动性不高,根本没有将普法工作摆到应有的高度和位置。

3、乡镇普法力量薄弱

目前乡镇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虽然全市各乡(镇)都设有司法所,但每个司法所最多的二人,绝大多数司法所只有一人,由于司法所承担了普法教育、矛盾纠纷调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众多事务,同时还要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所以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普法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单调

乡镇普法大多数时候还是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有时候通过挂横幅、贴标语进行宣传,往往造成农民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至于分发的宣传资料,虽然内容详细,但很多农民未必能看得懂。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

5、普法考核流于形式

对阶段性普法宣传考核验收,事前已将统一化的验收内容和有关要求印发下去先由各部门自查,然后抽调人员再进行抽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听汇报、查档案、看笔记等,至于普法的实际效果无从考核,这种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式的普法宣传,村组、农民都不当一回事,消极应付,走走过场。

二、试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领导认识不到位

部分领导干部对普法的认识严重不到位而且在普法教育中严重缺位,认识不到位是对法制建设在推动中国社会进程,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估价,没有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严重缺位是部分领导干部在法制教育,宣传普及方面没有发挥领导干部引领示范带头作用,从某种角度可以说“重人治,轻法治”这种传统封建意识,影响到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

2、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由于人治思想的根深蒂固和现实中生活存在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以罚代法等负面现象,使得不少的干部群众信访不信法,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质疑,挫伤了他们学法、用法和守法的积极性。

3、普法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需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各种新型矛盾逐渐产生,农民对学法用法有新需求,对乡镇农村普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留守在家的主要是“老弱病妇小”,他们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自我依法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普法教育组织难,时间落实难;加上乡镇流动人口多,组织松散,都增加了普法的难度。

4、普法经费保障不力

尽管省、市每年普法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但落实在基层乡镇很难,很多乡镇没有把它列入财政预算,有的虽然列入了财政预算,但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如打印费,甚至有的是开“空头支票”。还有不少乡镇的普法经费靠领导临时审批解决一点,甚至有的乡镇纯粹没有,这就导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由于没有经费保障而难以开展。

三、对策与思考

1、高度重视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普法宣传工作具有历史性、长期性、艰巨性,更具有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非一朝一夕之事,既不能靠运动,搞突击,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领导干部要把普法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纳于议事日程,进一步确立法治是“基石”,是“必由之路”的观念,把普法工作特别是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当作科学执政“硬件”来抓,要带头学法、懂法、守

法,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建立完善按照法律六进的要求分级负责长效机制,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营造全民学法、尚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更新农村普法观念

纠正基层干部群众对普法思想认识的偏差。党委、政府各级领导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普法工作,真正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普法工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价值的尊重和法律知识的追求,引导基层干部依法决策、按章办事;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维权和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把普法与依法解决农民的实际法律问题结合起来,针对法治实践中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具体的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树立法治的权威,使人民群众养成崇尚法治的行为习惯,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和学法兴趣。

3、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探索普法工作新途径,丰富新载体,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广泛开展“法律六进”和法制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运用绘制法制宣传画、印发法规小册子、普法故事会、流动法庭、流动调解庭、现身说法、现代传媒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要善于发挥法制文艺活动的作用,组建基层普法文艺队伍进行巡回演出,使职工群众在欣赏法制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4、完善乡镇普法保障与考核机制

完善机制,用制度推动基层普法工作。建立普法长效工作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推动普法工作,一是要完善保障机制。相关部门要按照区“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人均普法经费标准,把基层普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切实保障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确保普法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二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按照依法治场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六五”普法依法治区规划》制定具体计划、目标、步骤和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建立年度普法考核督查机制,把法制教育列入“平安”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督查、抽查。要按照考核标准,于每年底对普法工作进行考核验收一次,对普法工作不合格单位要坚决进行整改,推动普法工作朝健康、持久的方向向前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普法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基层普法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法用法的热情,不断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

安陆市司法局

2013年10月10日

推荐第9篇:普法知识调研报告1

伊金霍洛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普法

依法治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全国连续实施普法规划,2012年第一季度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提高全体职工法律素质和执法管理水平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反映出很多不足和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现状

很多普法工作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效果不明显,公民的法律素质还相对较低,对法律常识的了解还是很少,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本领还很低,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的同时,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法律水平追着社会发展走,这是不正常的发展,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费问题

普法依法治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的,普法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问题多,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如果没有经济支持,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通过多种方式协调解决普法经费的问题,但真正能落实的却很少,在开展普法工作要使用时,还得再打报告找主要领导批示,遇到领导心情好时还好,遇到领导心情不好时就会被拒绝。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也使普法工作人员创

新的积极性大大受挫,所以有时为了应付上面的工作安排,只得将普法工作流于形式,得过且过。普法工作以走形式、搞“造势”为主,以“搞活动”来代替经常性的普法工作,其成效难以提高。

(二)人员素质问题

这里的人员素质包括普法工作者的素质和接受普法的人员的素质。普法工作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有一方的素质达不到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到普法的成效。

一是普法队伍素质偏低,普法形式简单陈旧,严重影响了普法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然而针对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普法宣传队伍现状,人员自身的法律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在开展普法工作时,也只能做一些最简单的如学习一些法律条文、印一些法律知识试卷这种形式上。没有充分运用电视媒体开展普法宣传;没有采取对群众最有效的普法手段,没有将普法内容渗透进群众最感兴趣的信息中,也没有结合群众的生产和娱乐需求来宣传法律;采用的仍然是被动式灌输式的普及方式。最后的结果是,普法工作作了不少,可广大职工群众对法律知识不感兴趣,法律水平仍然停止不前。

二是普法教育对像的素质偏低。由于当前普法教育对象面对的都是广大的农牧民群众,对法律知识涉及甚少,群众都把人生追求目标放在了怎么样挣钱,怎样享受上去了,对

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没有热情去做,对局里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的兴趣点不浓,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低,对一些法律知识不能理解,听不懂,所以更没有兴趣去听。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顺应时势、符合国情、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亦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作为执法人员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制宣传教育就其性质来说,是由政府主导的,适应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益性社会事业,是国家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这方面花一些钱,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素质,形成维系社会的法律意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是一件低成本,高效益的事。因此,局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普法经费,为普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需要创新机制,完善机制,建立由局党委牵头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大问题。明确各股室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对于推动工作至关重要,创新运行机制,明确各股室工作职责,建立信息反馈和交流制度,建立“大普法”、“大治理”工作格局。

(三)努力提高人员素质

要提高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体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包括相关专业的法律内容及其他法律内容,加强职工的法律知识学习,重点培养一些有责任心的普法教员,从单位挑选一些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水平和责任心的大学生,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经常性以授课的方式给职工进行培训。伊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单位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宣传法律知识时要根据群众的素质潜移默化的深入,创新宣传模式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推荐第10篇:关于普法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普法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今年是“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的第二年,也是实施“十八大”召开之年。为了有 力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xx司法所深入到学校、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采取讨论、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普法行政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普法工作自启动以来,xx司法所认真执行上级指示,紧紧围绕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实现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起步快、开局好的效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机构不断健全,普法工作扎实推进。

上级部门组织研究制定了普法工作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及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制定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以下简称“法律六进” )的实施方案。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纳入了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以“法律六进”为抓手,着力抓好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对领导干部普法教育,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一是各部门、各单位都积极开展了专题法制讲座,开展了法制警示教育活动。其次,大力组织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宣传教育。三是坚持了新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制度和年度公务员法律理论知识考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行为,有力地带动了全民学法的积极性。

2、扎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为破解学校、乡村、社区、企业普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司法所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路子。在增强群众参与性、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加强普法阵地多样性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送法制文艺演出、法律图书角、光碟等法制教育学习资料;组织法 律宣讲团利用节假日、深入学校、乡村、社区、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和开设法律讲座;开通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律咨询活动,拓宽了普法渠道,深受群众欢迎。

(三)以“3.15”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深化普法效果。

一是相关部门,以每年的“3.15”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开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二是以新颁布法律法规为普法重点。今年,街道和司法所邀请市法制宣讲团作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普法效果。三是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组建宣讲团,在全街各机关、学校、企业集中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相关法律巡回讲座,巡回讲座深受基层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好评。

(四)坚持学用相结合,突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依法治街规划;各级政府、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二是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结合其职能特点和资源优势,将法制宣传与审判、、行政执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紧密结合,围绕建设平安、和谐xx开展了一系列依法治理工作,收到了“办案一件、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加强协调配合,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制社区”创建活动,公民的学法、守法、护法、意识普遍增强。

二、普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单位负责人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同其他主要工作同抓共管,片面认为普法工作是政府司法部门的工作,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也不主动协调配合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普法日常工作开展怠慢,普法工作只流于形式。

(二)普法工作创新不够,普法中的薄弱环节没得到根本解决。普法宣传教育的措施、方法变化不大,不少部门和单位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泛创新的意识,普法宣传工作没有深度和氛围。学校、企业(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乡村和城乡流动人口等普法教育薄弱环节仍未得到根本扭转。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依法观念、执法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普法工作开展不协调,整体推进仍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普法工作重视不一致,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抓普法工作“主管部门热、协作部门冷”。二是“法律六进”整体推进力度不够,法律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相对滞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社会无业人员的普法教育仍存在“死角”和“盲区”。

(四)普法经费、人力投入不足。普法工作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大工程,需要做的很多。但是现实情况是基层普法工作面临的是人少、钱少的情况,基层普法工作的难度因此被放大。

三、对普法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对于少数单位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议街道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和督促部门和街道的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常抓不懈。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奖惩制度,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交流。建立和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整合普法资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和阵地建设,形成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二)攻克难点,继续扩大普法宣传教育覆盖面 针对调研中发现普法中存在“死角”“盲点”问题。

一、是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强对中、小学生法律基础理 论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切实把法制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 去,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规划、课时、教材、经费“四到位”,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使学校、家庭及社会多管齐下。消除学校中的普法教育“死角”。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消除普法“盲点”。要进一步创新普法措施,拓宽普法渠道,扩大普法覆 盖面,力争在“六五”普法期间消除普法的“死角”和“盲点”。

(三)建立和完善普法工作制度,坚持学用相结合。

要加强对学法用法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普法骨干学法用法的教育和实践工作。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组织职能部门开展依法治理工作。要把依法治理执法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努力提高行政机关管理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普法 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普法能力。

(四)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总结交流普法工作经验。

一是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法制宣传平台,整合法制宣传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周密部署,力求每年在开展 2 次以上规模大、范围广、有影响、效果好的综合性法制宣传活动,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社会效果。

二是新闻单位和报刊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加大对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宣传报道力度,要专门开辟法制橱窗,建立和完善法制网络宣传项目,达到剖析一小案、教育一大片的普法效果。

三是相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和整理普法宣传资料,从中选出普法经典案例和普法先进人物;对普法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要及时宣传报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要表彰和奖励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促进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发展。同时,上级部门普法教育经费要列入财政专项经费,保障专款专用。各乡镇、各部门要合理制定“六五”普法教育工作经费,从财力上能得到保障。

第11篇:新时期普法工作调研报告[推荐]

新时期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王发荣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县供销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五五”普法定计划、强责任、立标准、明目标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基层、稳扎稳打、实事求是,五年来的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六五”普法来临之际,要认清新的历史时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做好“五五”普法与“六五”普法的顺利衔接。

一、调研对象

各股室、社直各单位、社管各企业。

二、调研背景

2011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为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的先进经验,全面规划“六五”普法工作,找准工作重点,确保工作成效,使“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顺利衔接,按照县委要求,在全县开展普法调研论

1 证工作,总结“五五”普法的得与失,进一步做好“六五”普法工作。

三、“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六五”普法期间,经过各级党委的共同努力,机关干职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民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构建了普法纵横网络 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基础工作,“六五”普法,各级党组高度重视,将“六五”普法列入了党政议事日程,在普法的宣传学习上达成了统一认识。

1、领导重视带头学,确保了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的先进性

一是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成立普法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确定了工作重点,制定了“六五”普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量化责任和任务,形成了环环紧扣,层层落实的格局。二是从领导、干部、党

2 员做起,真正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营造了学法用法的带头氛围,掀起学法的热潮,并逐步形成了党员干部普法学法的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三是紧紧围绕“六五”普法制定了“每天学法十分钟”、“会前学法十分钟”等制度,调动党员干部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对下属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法律宣传和讲座,确保普法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使广大群众对法律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一年来,领导干部普法效果显著,学法用法自觉性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提高。

2、依法科学抓建设,确保了普法骨干队伍建设的及时性

在认真总结前四个五年普法工作经验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普法实际情况,狠抓普法骨干队伍建设。一是整合和充实普法授课员、普法联络员、普法宣传员、普法志愿者等普法队伍,建立了机关内部普法工作骨干网络。二是树立普法骨干队伍的服务理念,加强服务型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三是深化其对建设服务型普法队伍重要性的认识,

3 把服务意识、服务理念自觉地融入普法工作实践中,并着力培养普法骨干队伍向“三会”发展和提高,即:会宣讲,会答疑解难,会调处矛盾纠纷,把单一的法制宣传教育同解答咨询、调处矛盾纠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服务为主导的法制宣传教育格局。

3、各个部门共同抓,确保了不同岗位学法用法的有效性

根据不同岗位涉及业务的不同,各股室、下属单位普法领导小组集思广益,认真分析,调整了以往“学习一本书,考试一套卷”的大锅饭现象,真正做到了分类分教。一是集中学习以《宪法》、《刑法》、《公务员法》等为主,是针对全体机关干职必须了解、掌握并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结合单位内部各部门实际工作情况及自身需要,有选择地重点学习《土地法》、《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会计法》、《税法》等。三是深入下属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抽调精英骨干,针对不同的人群重点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等。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营造了普法宣传氛围 六五普法期间,伴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推进和群众

4 法律需求的不断高涨,普法内容呈现出快速扩充丰富之势。以往简单的机械式灌输难以使人接受,只有灵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媒体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等发动宣传才能真正的在普法宣传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邀请专业法律人士做客机关,通过实例论证,讲解法律知识,并与机关干职开展座谈活动,以面对面的形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组织普法宣队伍传员深入各下属企业运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进行授课讲座,使授课人感受图文并茂的新颖教育方式,提高授课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接受效果。三是组织各个部门利用节假日开展法律宣传日活动,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发放宣传资料,使群众依法行事和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四是通过媒体、宣传栏、宣传单、广告牌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

四、“六五”普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普法工作已经展开了25个年头,但总体成果与预想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六五”普法依然存在形式主义、经费等问题。

(一)形式主义顽症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5 普法的进程

六五普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现象,认为普法教育是软任务、软指标,没有将其摆上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等走过场的现象,职责不落实,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普法工作积极性不高,措施不够有力,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例如,有部分人员存在考前不翻书,考试就糊涂的现象,而且替考、代考的现象时有发生;上级发放的法律图书成了填充书柜的摆设和上级检查的任务,不能很好的运用现有资源组织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二)部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普法“六进”

部分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发生矛盾纠纷时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上访,造成信访问题突出;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在解决问题时用情不用法,导致问题治标不治本,不久又引发新的矛盾;一些私营企业主由于涉及利益问题对普法工作不够重视,不愿投入,特别是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

6 育不够,拒绝普法人员进企业向员工宣传法律,企业普法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的普法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常年在外对法律的重要性不了解,遇到法律问题无从下手,无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部分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有的甚至不识字,

(三)普法经费无法切实保障,一定程度上停滞了活动的开展。

为了“六五”普法达到效果,党组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由于没有专项资金作保障,普法的活动开展受到阻碍。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涉及面不够广,甚至有的活动因为无资金保障而无法开展。

五、“六五”普法面临的形式和任务

(一)面临的形式

党的十七大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普法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消费和投资意愿减弱、财政收入有所下滑、农民增收难度加

7 大等。原有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收入差距拉大、城市拆迁、农村征地、企业改制等可能进一步激化。新旧矛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必然反映和影响到普法宣传中来。二是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社会矛盾层叠交织,各种社会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安全维稳形势错综复杂。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普法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利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权利,已成为广大群众学法、知法、用法的驱动力,法律知识需求迅速膨胀。四是现在是信息时代,宣传手段、宣传对象、人们生活方式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变。面临新情况,传统普法存在宣传形式单调、宣传阵地单一和对现代宣传手段研究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质量,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推进普法工作,已成为普法宣传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

8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使用“法制”这个词,诸如“法制观念”、“法制意识”、“法制环境”等。时至今日,“六五”普法在即,仍然停留在“法制”层面上,普法工作就不能与时俱进,“六五”普法也难有“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新发展”。因此,“六五”普法需把目标任务设定在由法制向法治转变的大战略上,不但是普法宣传教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发动全民共同打造法治生态环境,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推动依法治国、民主政治、科学发展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作用。

六、“六五”普法的新载体与方法

不可否认,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传统普法方式、普法经验可圈可点,普法效果有目共睹。在社会高度信息化时代,传统普法存在形式单调、古板、不够开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质量。新一轮普法宣传教育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效承担社会法律教育功能,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研究新载体、探讨新形式。

(一)普法新载体

1.手机载体。通过短信的形式将普法宣传内容发送

9 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在第一时间阅读到相关法律知识。手机载体具有即时性、方便性、互动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够根据社会各阶层人群的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宣传法律知识,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及反馈。

2.网络载体。网络媒体具有传播快、影响广、表现力强等诸多优势。目前,全国网民数量已达到4.2亿,已有普法网站 200余家,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各大门户网站都开办了法治网页、频道、专栏、专题,网络法制宣传教育蓬勃发展,法制宣传覆盖面大大提高。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许多新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使其成为普法工作的新阵地。通过博客、电子邮件、论坛、搜索引擎等途径,宣传普法内容,使普法工作更快捷、更丰富、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六五”普法形式 1.根据不同对象,灌输不同内容

一是普通民众。法律知识浩如烟海,仅从法律体系角度看,其博大精深、义理精微,即使是法律专业人员,穷尽白首不能尽一经之感。因此,对于普通民众,应从法律意识层面上下功夫,向其灌输《宪法》、《刑法》等

10 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提升民众的法律心理和认知。二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是人民当家作主题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行政执法人员作为执法主体,必须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做秉公执法的表率。要重点学习《宪法》、《刑法》、《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向其重点宣传《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能力。四是青少年。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点,要通过学习《宪法》、《国旗法》、《国徽法》、《义务教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五是流动人口。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明显增多,针对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违法犯罪率高的特点,应加强流动人口普法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流动人口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

11 处罚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2.根据时代特点,采用多种方式

一是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开展以法律为主题的“博客人气竞赛”、“视频竞赛”、“短信竞赛”、“摄影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普法;有效利用博客、电子邮件、论坛、搜索引擎等宣传载体。二是与文艺宣传相结合,创作法律宣传歌曲,制作法律知识彩铃,编写法律顺口溜、快板、相声、表演唱、小品等,组织拍摄法制专题片、法制影片等。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区域,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要通过文艺宣传形式扩大教育面,更好地发挥普法效果。三是与文化广场相结合。广场是百姓日常生活聚集之地,开展法制文化广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除表演节目外,可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免费法律咨询,当场为群众解答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而达到普法效果。

3.根据不同时段,开展法制宣传。

一是针对发生的社会热点,尤其是当地发生的、群

12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宣传,如就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二是结合重大活动、节假日开展法制宣传,根据需要结合博览会、“两会”、法制宣传日、法定节假日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做到重点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扩大普法效果。三是针对新法出台时机开展法制宣传。每一部新法出台都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公民的生产生活利益。要利用新法不多、关注程度较高的特点,抓住时机宣传、学习新法,做到出一部法律普一部法律,逐步完善普法内容。

七、“六五”普法机制

(一)构建普法工作组织保障机制

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组织保障机制。不仅要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普法组织机构,而且还要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不能让普法机构成为摆设。目前,绝大多数单位都有普法的组织机构,但一些单位的普法机构作用不大,工作推进力度不够,普法工作的质量难

13 以保证。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确立普法组织机构的职能和权限,让它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

(二)构建普法工作责任机制

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一方面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因此,必须要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构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这样才能做好普法工作,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

(三)构建普法工作资源整合机制

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拥有的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不沟通、开展工作单打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树立“大普法”观念,整合资源,使普法教育才能与其他教育互为侵透,协调发展,普法工作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四)构建有效的普法工作考评机制

在普法工作的落实中,绝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考评机制,但一些单位考评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普法质量。因此,要从法律制度上对普法教育的考评机制予以确认,同时从政府的角度解决部门考核、多头考核和重复考核等问题,把一切考核纳入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核的轨道上来,增强考核的权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普法工作与其它工作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普法工作质量的提高。

第12篇: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对自治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结合实际制定了关系本地区、本民族发展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规范性文件,为开展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行政、建设阳光政府”创造条件,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自治县自

1964年成立以来,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了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共160多件。其中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自治条例和林业管理条例各一个;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司法案件监督暂行规定、行政许可听证暂行规定等3个单行条例。县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157件,至2003年已废止2件,修改6件。这些条例及规范性文件对于有效开展**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国家法律权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法制建设基本步入了规范化轨道。

一、普法依法治理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全面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是在全体公民中正确树立法治观念的最佳手段。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努力使全县上下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尚。尤其是“二五”普法完成,“三五”普法期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主要依托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重要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以及“科普周”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地制定的自治条例以及各项单行条例。“三五”普法依治理载体在不断增加。一是以会代训、以案释法。二是利用更为直观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的新闻媒体和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竟赛、讲座等活动加强了法治宣传。三是以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县工作示范单位”为载体,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县乡村普法依治理工作。目前,全县有七个单位开展创建“依法治县示范单位”工作;3个社区90个村委会都开展“民主法治村”工作,此项工作,2007年受省级表彰1个、市级表彰6个。

(二)健全机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关注每一个关键环节,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从1996年起,即开始实施“一五”就较为规范地成立县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人大负责法制工作副主任、政府分管政法工作副县长、政协负责法工委工作副主席任副组长,公、检、法、司等20多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设办公室在县司法局,目前县委普普法办有专职工作人员3人,承担着县法律普及宣传和法律考试工作。全县有71个单位按要求制定了普法规划,成立领导小组71个456人,结合本部门实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法、检、公、税务、工商、环保等执法部门始终坚持以专业法为主,兼顾其他法律法规进行司法工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以案释法,用案例说话,力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双丰收。二是为了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法制建设进程,1997年成立县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设立办公室在县人大,安排工作人员一人。2004年9月将“中共**县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中共**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挂靠在司法局,并升为正科级单位。明确其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动法制建设进程,全面实施依法治县工作。

(三)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运行机制和检查考评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县自成立普法办以来,都坚持推行半年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即每年上半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联系会议,主要研究部署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定期报表制度和年终检查考评制度。落实普法考试对象,征订学法考试资料,确保年度普法考试任务如期完成。年终进行工作检查、考核、评估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会议,通报全年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推动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对工作不力的单位部门给予通报批评,以此促进工作均衡发展和整体推进。

(四)突出做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升依法办事、依法决策、公正司法的水平。针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学生、农民等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围绕“依法行政、建设阳光政府”的总体要求,一期不漏的认真组织县直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收看电视直播的“云南省领导干部时代知识前沿讲座”,从中使领导干部受到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和法学知识教育,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

要求基层领导把学法、用法、依法办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实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村务公,增强工作透明度,以诚信于民。二是制定出台了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事业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培训考试制度。提请县人大任命的领导由人大负责组织考试,合格者任命。新招录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进行法律学习培训。三是针对青少年学

生、农民、厂矿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等的实际,联合相关部门广泛开展送法活动,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四五”普法期间,全县共有104个普法单位,普法对象116228全部受到普法教育,其中26870人次参加普法考试,合格率达100﹪。培训农村法律明白人4845人次。培训各类普法骨干566期70042人次。全县有30所中心完小以上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县委党校培养法律专业学员325人,其中已毕业291人,在读34人,为搞好依法治县工作不断增加新的力量。

(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的经验主要有:一是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相关工作机构组织协调、齐抓共管,全体公民积极参与是开展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前提;二是机构健全,设置科学,人员编制合理,办公设施具备是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关键;三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必须实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四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并适度超前;五是正常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方式不断创新是搞好普法依法治理的基础。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一五”到“五五”规划20多年来,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对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只注重发号施令,会上强调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很重要,会后就忘了,学法不主动,考试不积极,甚至以工作忙为由请人代考,形成了“普法合格证是自己的,而法律知识是别人的”的结果。还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工作人员拒绝缴纳普法考试费,给顺利开展普法教育工作设置困难。

(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不够切合**县实际,导致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弱小。存在这种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县政府承担制定规范性文件的人员和政研机构工作人员设有把握好和吃透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精神,因而规范性文件的数量、质量都难以适应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可能是因县人大常委会调研不够有力、经费也得不到保证,囿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难以积极主动地对县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提出正确的修改意见建议。

(三)制定自治条例、规范性文件未能充分行使自治权,自治与非自治区别不明显,自治区人不能更多地享受不到自治政策优惠。具体表现为自治条例、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未能很好地与行使自治权和争取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扶持和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对现行的一些政策和法律研究不够深入细致、把握不准,从而影响了自治地方创业者大胆开拓创新,发展受限和缓慢。过去,凡在**县工作生活的公民不限族别一对夫妻可生2个小孩,现在仅这一政策也被取消了。

(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协调机构称谓不够规范、设置不够科学,工作职责难以落实到位。一是县委依法治县办的具体职责之一,是紧密配合司法领导机关对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协调、监督、督促、检查工作。依法治县是县级各项依法治理的总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县委普法办的一个主要工作职责,是县司法局法律宣传的工作内容。依法治县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是等同关系,其合并不够规范,因为职责不一样。二是不相隶属的两个正科级单位在一起设置不够科学,司法局局长不便对全县面上的依法治县工作作具体的协调、督促和检查。现在,下文件把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合并、挂靠在县司法局,有的领导还说这种设置是“叫司法局来代管”,以小管大降低了县委依法治县办的工作主动权,其红头文件的威信和作用因此受到压缩。

(五)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够高,依法治“权”、“治吏”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地方还存在偏重于让公民守法,而对严格依法治“权”、治“吏”,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缺乏足够的重视。

三、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对策

当我们看到问题和不足时,应冷静地思考为什么还存在这些问题,才能做好全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法治观念

开展好依法治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是知法、懂法,而后才能做到守法、用法、依法办事,推进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县健康发展。因此,全面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本身的迫切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员,关键是领导干部。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主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走出“我不做坏事,法与我无关”的思想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法治环境;对国家公务员,则是要求他们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依法办事,实现公正司法;加强领导至少有两层含意,一是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履行职责,务求实效。二是要通过领导立法、自觉学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建设法治社会。

(二)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工作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尽可能满足自治地方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需要。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非自治地区的不同点,就是除了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地规范性文件以外还有自治条例的学习宣传、掌握和运用,并努力做到用好用足自治权。目前,**的现行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从数量到质量都未能满足当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工作的需要,甚至还有空白点。立法机关应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针对**县的实际情况抓紧对单行条例的进一步修订、完善和制定,并确保其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突出自治特色,让自治区区人民享受到自治优惠。地方政府应针对**处于经济发展滞后,各族群众文化程度低,人均受教育年限短的实际,从维护边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制定出数量足、质量高的规范性文件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让没有文化的农村各族群众都了解和熟知,从而自觉参与各项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依法治县,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三)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左右协调,实行齐抓共管,切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是统一认识。普及法律知识,实行依法治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行动。统一思想认识极其重要,因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关乎每个单位部门和全体公民,不要认为抓普法依法治理只是职能部门的份内事,必须坚持职能部门主动牵头组织,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左右部门协调配合的原则,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齐抓共管,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二是继续理顺组织机构和工作关系,切实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法律最讲级别,所以出现了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划分;而管理组织又最注重层级关系,所以要求下级服从上级。因此继续理顺工作关系、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足工作人员是全面开展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础。

(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各种依法治理工作中彰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依法治“权”、治“吏”向纵深发展,消除社会认为“处罚领导干部从轻、追究一般干部和百姓法律责任从严”的不良影响。

(五)根据当地财力,将普法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解决工作基本保障问题。据了解临沧市内有多数县(区)已按人均0.2元或0.1元一次性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而**一直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每年普法考试费都要与个人收取,而且难度很大,甚至有少数干部拒交.为了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县财政应适当将普法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总之,普法依法治理,尤其是法制宣传队教育工作是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战略的重点内容,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形势强调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努力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意义极为深远。因此,既要深刻认识法制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着眼于未来;又要立足当前积极进取,深入研究**县的县情,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快依法治县的步伐,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第13篇:六五普法规划调研报告(材料)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2011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经验,全方位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的调研工作,对科学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六五”普法规划调研内容,我们组织人力,深入部分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进行调研,并认真分析总结调研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普法工作基本县情况

县情况介绍省略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依托生物、水能、矿产、旅游四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烤烟、黄姜、蚕桑、畜牧、青竹主导产业,壮大烟草、水电、矿产、医药、建材工业支柱,大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一个依靠主导产业支撑、工业项目拉动、具有旬阳特色的县域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县gdp达到55.44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10.13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1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809元。

二“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

,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五年来,我县在贯彻落实省、市、县“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中,坚持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大局,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以法治县创建创建活动为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创新工作机制,健康稳步推进“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完成了“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月,我县被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法治县创建优秀试点县。

(一)、基本经验:

1、完善三项机制,夯实“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责任

一是建立领导包抓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分管副主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政协分管副主席为副组长,相关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健全了相应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并根据各级领导人员变更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包抓责任制,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职责,为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工作考评机制。将普法依法治理,法治县创建工作列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制定了《县对乡镇、部门普法依法治理、法治县创建绩效管理考评实施细则》,年终组织检查考评,核评结果作为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对部门年度综合考评指标分值一并奖惩兑现。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县级普法及创建经费按全县人均0.2元的标准,共9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按实际需要将普法、普法依法治理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县级各部门将普法工作经费列入专项支出,有力地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开展”四大活动”,促进普法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为了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推进“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我们坚持开展好”四大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突出、学以致用、氛围浓厚、取得实效。一是坚持开展集中培训活动。以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青少年和农村基层村组干部为重点对象,坚持常年开展法制教育集中培训活动。各级、各部门理论中心学习组把法律知识培训辅导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为了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8月12日,县委、县政府举办了全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视频培训会,邀请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省政府法律顾问组成员王周户教授,为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了《依法行政理论与实务》的专题培训辅导。县委书记马赟在辅导会后,就全县领导干部自觉带头学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扎实推进法治县创建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各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加大执法人员学法培训力度。县经贸局、乡企局、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针对企业改制,规范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问题,对国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采取集中或深入企业的形式开展集中培训。。全县中小学校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的基础上,邀请当地基层政法干警,举办以案说法形式的法制报告会,聘请法制副校长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实现了课堂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了提高换届后村干部的法律政策水平,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门牵头,分别组织在县委党校对全县319个村(社区)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期进行一次有关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人民调解知识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了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能力。各乡镇每年组织2次以上乡镇、村干部法律及调解知识培训.据统计,自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共举办各类专题法制培训1060场次,53300人次。二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全县主要公路干线制作固定宣传牌30块,固定宣传标语85幅,固定宣传厨窗、板报1950余块,宣传展板1200余块。县司法局开设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站,30多个县直部门和28个乡镇开设的网站也专设法制宣传栏目,在旬阳县电视台开办“法治旬阳”电视栏目,采用以案说法、法律解读的形式对观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为了使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贴近实际,走进基层,,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等部门组织编排了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为主题的法制文艺节目,巡回全县28个乡镇及县直中小学校巡回演出,各乡镇结合新型农民教育、新农村建设,利用农民自乐班开展法制文艺演出共450场次,受教育观众累计12万人次。认真组织好每年“12·4”全国法制日活动。每年“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中,分别组织了县直20多个部门在县城祝尔康广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制作宣传展板,现场发放1万余份宣传材料,共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200人次,进一步营造全民学法用法氛围。三是围绕

“三项重点工作”集中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按照中、省、市关于政法部门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总体部署,县政法各部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针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全县就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针对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抓好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好特殊人群特别是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组织开展对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和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廉政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宪法和法治观念,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四是开展集中考试活动。我们从1999年开始,坚持每年编印一册《法律法规选编》,作为全县普法教材,发放到各类重点普法对象,并以此教材为内容,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全县干部职工年度学法考试,考试结果通报全县。通过坚持干部年度学法考试制度,各乡镇、各部门每年组织1至2次系统内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或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起到以考促学的良好效果。

3、突出四个重点,推进法治县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我们把推进法治县创建活动作为开展依法治理重要载体,突出“机关、学校、企业、农村”四个重点,采取“分类抓点、示范引导、边探索、边总结、逐步推广、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创建工作。一是明确抓点示范责任单位和工作任务。县委依法治县办制定了《关于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抓点示范任务分解方案》,围绕四个重点,县法治办、县司法局负责抓好3个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示范点;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抓好15个法治校园示范点;县经贸局负责抓好3个规模以上“诚信守法企业”的创建示范点,乡企局负责抓好5个规模以下的“诚信守法企业”创建示范点,县城建局负责抓好3个建筑安装企业的“诚信守法企业”创建示范点;各乡镇按照“完善、规范、提高”的要求,抓好2至3个高标准的“民主法治村(社区)”示范点。以抓好以上各类示范点的创建活动为载体,整体推进法治县创建工作。二是精心指导,总结推广示范点经验。各牵头部门按创建《实施意见》及各示范点创建的工作标准,认真履行牵头部门的职责,制定示范点的创建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措施,加强跟踪督促检查。各示范点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夯实责任、落实措施、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县物价局、公安局、地税局、环保局、林业局等22个重点执法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廉洁型”执法单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行政执法工作运行机制。旬阳中学、赵湾初级中学、蜀河中学等中小学的“法治校园”创建示范点,在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健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堂法制教育与社会法制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管理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旬阳烟厂、县信用联社等企业的“诚信守法企业”创建示范点,在健全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制度和加强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经营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责任义务统一并重的企业发展理念。各乡镇以强化“民主法治村(社区)”示范点的“四民主两公开”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加对全乡镇辅射带动作用。三是总结推广、示范引导、整体推进。我们对示范点的好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了梳理总结,通过县委“送阅件”、县政府网站及有关部门网站,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会议等形式予以推广。县委依法治县办结合全县行政执法检查对上述四个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单位经验进行了全面推广,、通过严格检查验收,县政府先后命名表彰了构元乡、吕河镇等5个乡镇和环保局、公安局等7个部门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9月全市法治县(区)创建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对我县创建做法和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进一步推进我县法治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基本成效:

我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四个增强四个提高”:一是领导干部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依法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在重大政策出台前,都要认真学习研究相关法律政策,请法律顾问把关,充分论证。在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方面,自觉转变领导方式,实现了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转变。二是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为民理念不断增强,公正司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五五”普法期间在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岗位执法责任制,过错(错案)责任责任追究制,执法公示制,增强执法透明度,从机制上要求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法律,做到执法办案定性定量准确,程序合法,提高执法水平。三是公民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公民遇事学法、有问题找董法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和意识明显增强。近几年来,无集体进京赴省上访,越级上访、无理缠访、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明显减少。四是各级、各部门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自觉性和能力明显增强,全县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开展普法依法治理中,注重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办事程序,把各项社会管理事务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法治化管理水平,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六五”普法对象分布变化及“六五”普法重点对象

我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452553人,其中农业人口395108人,城镇人口57445人。有法律接受能力公民约为428500人,其中在校中小学生共65073人,农民常年在外市及外省务工人员约为10人,外省市在我县从事经营等活动等暂住人口5000余人。外出农民工和暂住人口的增加,是近几年普法对象分布的一大变化,也使农村普法增加了难度。

“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应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工职人员(包括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包括个体工商企业)、青少年、农民。

四、“六五”普法长效机制机制

(一)构建普法工作领导机制

建立以党委、政府为核心的领导机制,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实施党政一把手问责制;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总体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督促、统一检查,形成以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体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构建普法工作组织保障机制

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组织保障机制。不仅要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普法组织机构,而且还要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不能让普法机构成为摆设。特别是普法主管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职责,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确立,让它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落实普法经费保障机制,县级普法经费按人均0.3元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乡镇普法经费按人均0.5元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县级各部门普法经费按工作需要列如部门专项支出。

(三)构建普法工作责任机制

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一方面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因此,必须要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构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这样才能做好普法工作,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

(四)构建普法工作资源整合机制

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拥有的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不沟通、开展工作单打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树立“大普法”观念,整合资源,使普法教育才能与其他教育互为侵透,协调发展,普法工作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五)构建有效的普法工作考评机制

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考核和评估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列入对部门、乡镇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制定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标准,实现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六五”普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疲劳状态。认为经过25年全民普法,该普及的法律法规知识已经普及了,再搞也没有什么新花样。因此对“六五”普法应搞什么、怎么搞还不清楚,特别是长期从事普法工作的同志会存在凭经验、凭老做法工作的情况,缺乏工作的激情和创造力;二是各级普法办公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不足,县级普法办公机构一般是设在司法行政机关,普法办公机构为非常设机构,又没有相应的规格,很难承担面大量广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三是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只剩下留守妇女、儿童和无劳动能力老年人,农村普法成为盲区,难度增大。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形式与法制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二)对策及建议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五五”普法成果和“六五”普法宣传启动,增强全社会公民对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全社会自觉参与“六五”普法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明确各级普法机构编制、规格,人员,赋予相应的职权,保障必要工作经费。县级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应为常设机构,3至5人,副科级别,乡镇普法依法治理办公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2人,各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1人负责本部门普法依法治理业务工作。明确县、乡(镇)、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办公机构职权和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职能作用。三是加强对外出农民工普法宣传教育。有必要建立由劳动就业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培训的普法教育模式,对即将就业的外出务工农民,劳动部门和中介组织可以将法制学习列入就业培训的内容当中,通过考核、发证或推荐就业等机会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自觉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外出务工农民不懂法,克服企业自行学法的片面性。利用春节期间和农忙季节大量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时机,到车站、码头等聚集地设立律咨询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咨询活动。四是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手机载体、网络载体、报刊、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大特点,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促进“六五”普法扎实有效开展。

第14篇:“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调研报告

某国有企业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长沙分校本部2009年秋季开放教育专科法学专业肖丹

指导教师应丹

我就读法律专业期间所在工作单位原来是一个国有甲级设计院,经过多次改制现在成为国有企业,到2011年7月,我从事现职工作已经7年,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多次普法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随着普法工作的展开,全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进而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崇尚法治、维护法律权威,将为国家的迅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调研报告就本人所在单位围绕普法展开的工作进行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随即抽查,总结出单位采用方法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的建议。

一、调研对象

某国有企业下属: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设计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部门员工。

二、调研背景

2011年以来,本人所在某国有企业,紧随国家政策,展开了多次普法工作。在每次的普法工作期间,我们单位都会以丰富多彩的普法形式展开工作,目前在我们单位所用到的普法工作方法有:现场的法制讲座、法律咨询、宣传展板、法制书报、法制电视、法制网站、法制知识竞赛等。每次的普法工作我们单位还会通过组织考试的方式队普法的效果进行总结。

在这个背景下,本次调研活动将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析普法工作的效果和不足,发掘出最受欢迎的普法宣传形式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经过2个月的时间,在各部门计划员的协助下,由本人亲自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31份,其中有效答卷28份。此次问卷设计为开放式问答形式,根据被调查人的回答:

1)约有97%的人认为在国有企业开展普法工作是必须的;

2)约有75%的人在普法期间能够在工作之余全方位参与普法工作;

3)约有85%的人希望能获得法律宣传资料、宣传小册子等载有法律知识的书面资料;

4)约有68%的人认为希望单位组织集中学习法律课程、开设免费的法律讲座或观看宣传片;

5)约有60%的人希望能悬挂法律横幅、标语、宣传画、制作法律黑板报、粘贴法制报纸;

6)约87%的人希望能通过公司局域网络点播的形式进行普法;

7)约有46%的人认为要从实际问题入手,采用法律咨询、法律座谈会等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普法比较有效;

8)35%的人认为竞争奖励机制,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考试并对优胜者予以奖励等进行法律宣传更有效果;

9)约有17%的人认为要坚持长期宣传才有效;

10)25%的人认为普法宣需要进行的进一步深入;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的观点,如有两人提出应该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一次全面的宣传。

四、普法效果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大致能反映出在普法工作中国企员工的一些特点。

第一,多数员工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接受普法教育,强调引入竞争机制或长期深入学习法律知识的人也只占相对较小的比例,说明普法工作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第二,多数人希望法律资料直接发到手中,或者等待他人组织学习,愿意主动通过网络或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接触法律的人相对较少,因此普法工作在国企具有较强的被动性。究其原因,除了国企员工工作之余没有时间精力等主观原因外,很可能是大多数人对获取法律知识、法律材料的途径不太了解,或者这些途径不太方便。

第三,有近二分之一的人希望普法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说明大多数人在实际生活中,对法律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着不少困惑,因而对普法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普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普法工作已经展开了二十几年,但效果与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通过在调研过程中的观察了解到:

1)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的效果

在本次调研中,部分员工对问卷没有认真回答,均流于形式,同在具体普法过程中一样,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现象,对普法工作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例如,部分人员存在考前不看书,考试替考、代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这部分员工而言普法工作效果无限接近于零。

2)部分人员重工作效益,轻普法工作,影响普法效果

在公司制度下,生产片员工的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年底采用工作产值考核,按产值发放年终奖,而普法没有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围,因此,当普法工作和员工正在完成的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普法工作就出现了上条中的现象。因此就生产片员工而言,普法教育的效果短期内不会十分显著。

3)法律意识淡薄影响普法工作的效果

对普通员工而言,“只要不犯法,法律就和自己很远”这种思想长期存在,影响了部分员工对接受法律知识的主动性,也导致了遇到法律问题无从下手,无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忍为上的思想导致的法律意识淡薄,同样也影响到了普法工作的效果。

六、对普法工作的建议

不可否认,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普法效果有目共睹。对于在企业工作的员工,特别是为企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员工而言,如果没有进行普法工作,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和法律手段产生交集,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高度的发展,为共建和谐社会,了解法律、应用

法律将成为每个人义务。为此如何在国有企业更有效的展开普法工作,结合调研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增加普法形式

1、通过短信的形式将普法宣传内容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在第一时间阅读到相关法律知识。手机载体具有即时性、方便性、互动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够根据社会各阶层人群的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宣传法律知识,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及反馈。

2、网络媒体具有传播快、影响广、表现力强等诸多优势,特别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门户,将更加快速便捷。目前,全国普法网站有 200余家,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各大门户网站都开办了法治网页、频道、专栏、专题,网络法制宣传教育蓬勃发展,法制宣传覆盖面大大提高。

3、在普法竞赛方面还可以开展以法律为主题的“博客人气竞赛”、“视频竞赛”、“短信竞赛”、“摄影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普法形式。

第二、普法内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

法律知识浩如烟海,仅从法律体系角度看,其博大精深、义理精微,即使是法律专业人员,穷尽白首不能尽一经之感。因此:

对于企业普通员工,应集合自身情况,从法律意识层面上下功夫,向其灌输《宪法》、《刑法》等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提升民众的法律心理和认知。同时应在广泛的层面上了解《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向其重点宣传《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能力。同时了解其它的法律法规。

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让每个员工可以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三、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纳入公司制度考核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国有企业中,要想切实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工作的展开必须和公司的制度挂钩,必须和员工的考核挂钩,才能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员工自身的法律意识必须有效提高,才能增强对普法工作的主动性。

第15篇:关于普法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普法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今年是“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的第二年,也是实施“十八大”召开之年。为了有 力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xx司法所深入到学校、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采取讨论、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普法行政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普法工作自启动以来,xx司法所认真执行上级指示,紧紧围绕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实现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起步快、开局好的效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机构不断健全,普法工作扎实推进。上级部门组织研究制定了普法工作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及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制定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以下简称“法律六进” )的实施方案。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纳入了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以“法律六进”为抓手,着力抓好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对领导干部普法教育,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一是各部门、各单位都积极开展了专题法制讲座,开展了法制警

示教育活动。其次,大力组织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宣传教育。三是坚持了新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制度和年度公务员法律理论知识考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行为,有力地带动了全民学法的积极性。

2、扎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为破解学校、乡村、社区、企业普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司法所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路子。在增强群众参与性、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加强普法阵地多样性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送法制文艺演出、法律图书角、光碟等法制教育学习资料;组织法 律宣讲团利用节假日、深入学校、乡村、社区、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和开设法律讲座;开通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律咨询活动,拓宽了普法渠道,深受群众欢迎。

(三)以“3.15”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深化普法效果。

一是相关部门,以每年的“3.15”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开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二是以新颁布法律法规为普法重点。今年,街道和司法所邀请市法制宣讲团作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普法效果。三是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组建宣讲团,在全街各机关、学校、企业集中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相关法律巡回讲座,巡回讲座深受基层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好评。

(四)坚持学用相结合,突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依法治街规划;各级政府、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

工作。

二是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结合其职能特点和资源优势,将法制宣传与审判、、行政执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紧密结合,围绕建设平安、和谐xx开展了一系列依法治理工作,收到了“办案一件、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加强协调配合,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制社区”创建活动,公民的学法、守法、护法、意识普遍增强。

二、普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单位负责人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同其他主要工作同抓共管,片面认为普法工作是政府司法部门的工作,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也不主动协调配合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普法日常工作开展怠慢,普法工作只流于形式。

(二)普法工作创新不够,普法中的薄弱环节没得到根本解决。普法宣传教育的措施、方法变化不大,不少部门和单位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泛创新的意识,普法宣传工作没有深度和氛围。学校、企业(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乡村和城乡流动人口等普法教育薄弱环节仍未得到根本扭转。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依法观念、执法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普法工作开展不协调,整体推进仍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普法工作重视不一致,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抓普法工作“主管部门热、协作部门冷”。二是“法律六进”

整体推进力度不够,法律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相对滞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社会无业人员的普法教育仍存在“死角”和“盲区”。

(四)普法经费、人力投入不足。普法工作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大工程,需要做的很多。但是现实情况是基层普法工作面临的是人少、钱少的情况,基层普法工作的难度因此被放大。

三、对普法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对于少数单位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议街道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和督促部门和街道的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常抓不懈。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奖惩制度,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交流。建立和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整合普法资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和阵地建设,形成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二)攻克难点,继续扩大普法宣传教育覆盖面 针对调研中发现普法中存在“死角”“盲点”问题。

一、是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强对中、小学生法律基础理 论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切实把法制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 去,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规划、课时、教材、经费“四到位”,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使学校、家庭及社会多管齐下。消除学校中的普法教育“死角”。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消除普法“盲点”。要进一步创新普法措施,拓宽普法渠道,扩大普法覆 盖面,力争在“六五”普法期间消除普法的“死角”和“盲点”。

(三)建立和完善普法工作制度,坚持学用相结合。

要加强对学法用法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普法骨干学法用法的教育和实践工作。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组织职能部门开展依法治理工作。要把依法治理执法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努力提高行政机关管理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普法 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普法能力。

(四)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总结交流普法工作经验。

一是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法制宣传平台,整合法制宣传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周密部署,力求每年在开展 2 次以上规模大、范围广、有影响、效果好的综合性法制宣传活动,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社会效果。

二是新闻单位和报刊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加大对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宣传报道力度,要专门开辟法制橱窗,建立

和完善法制网络宣传项目,达到剖析一小案、教育一大片的普法效果。

三是相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和整理普法宣传资料,从中选出普法经典案例和普法先进人物;对普法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要及时宣传报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要表彰和奖励在普法依法治理

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促进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发展。同时,上级部门普法教育经费要列入财政专项经费,保障专款专用。各乡镇、各部门要合理制定“六五”普法教育工作经费,从财力上能得到保障。

第16篇: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010-06-29 18:22:0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调研报告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对自治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结合实际制定了关系本地区、本民族发展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规范性文件,为开展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行政、建设阳光政府”创造条件,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自治县自1964年成立以来,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了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共160多件。其中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自治条例和林业管理条例各一个;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司法案件监督暂行规定、行政许可听证暂行规定等3个单行条例。县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157件,至2003年已废止2件,修改6件。这些条例及规范性文件对于有效开展**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国家法律权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法制建设基本步入了规范化轨道。

一、普法依法治理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全面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是在全体公民中正确树立法治观念的最佳手段。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努力使全县上下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尚。尤其是“二五”普法完成,“三五”普法期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主要依托每

年的“”法制宣传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重要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以及“科普周”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地制定的自治条例以及各项单行条例。“三五”普法依治理载体在不断增加。一是以会代训、以案释法。二是利用更为直观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的新闻媒体和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竟赛、讲座等活动加强了法治宣传。三是以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县工作示范单位”为载体,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县乡村普法依治理工作。目前,全县有七个单位开展创建“依法治县示范单位”工作;3个社区90个村委会都开展“民主法治村”工作,此项工作,2007年受省级表彰1个、市级表彰6个。

(二)健全机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关注每一个关键环节,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

强领导。从1996年起,即开始实施“一五”就较为规范地成立县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人大负责法制工作副主任、政府分管政法工作副县长、政协负责法工委工作副主席任副组长,公、检、法、司等20多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设办公室在县司法局,目前县委普普法办有专职工作人员3人,承担着县法律普及宣传和法律考试工作。全县有71个单位按要求制定了普法规划,成立领导小组71个456人,结合本部门实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法、检、公、税务、工商、环保等执法部门始终坚持以专业法为主,兼顾其他法律法规进行司法工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以案释法,用案例说话,力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双丰收。二是为了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法制建设进程,1997年成立县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设立办公室在县人大,安排工作人员一人。2004年9月将“中共**县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

小组”更名为“中共**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挂靠在司法局,并升为正科级单位。明确其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动法制建设进程,全面实施依法治县工作。

(三)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运行机制和检查考评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县自成立普法办以来,都坚持推行半年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即每年上半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联系会议,主要研究部署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定期报表制度和年终检查考评制度。落实普法考试对象,征订学法考试资料,确保年度普法考试任务如期完成。年终进行工作检查、考核、评估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会议,通报全年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推动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对工作不力的单位

部门给予通报批评,以此促进工作均衡发展和整体推进。

(四)突出做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升依法办事、依法决策、公正司法的水平。针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学生、农民等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围绕“依法行政、建设阳光政府”的总体要求,一期不漏的认真组织县直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收看电视直播的“云南省领导干部时代知识前沿讲座”,从中使领导干部受到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和法学知识教育,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

第17篇:“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调研报告

潍坊滨海长运公司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我深刻的认识到随着普法工作的展开,全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进而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崇尚法治、维护法律权威,将为国家的迅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调研报告就本人所在单位围绕普法展开的工作进行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公司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随即抽查,总结出公司采用方法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的建议。

一、调研对象

公司下属: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部门员工。

二、调研背景

2012年以来,所在公司,紧随国家政策,展开了多次普法工作。在每次的普法工作期间,我们公司都会以丰富多彩的普法形式展开工作,目前在我们公司所用到的普法工作方法有:现场的法制讲座、法律咨询、宣传展板、法制书报、法制电视、法制网站、法制知识竞赛等。每次的普法工作我们公司还会通过组织考试的方式队普法的效果进行总结。

在这个背景下,本次调研活动将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析普法工作的效果和不足,发掘出最受欢迎的普法宣传形式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经过2个月的时间,在各部门计划员的协助下,由本人亲自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25份,其中有效答卷23份。此次问卷设计为开放式问答形式,根据被调查人的回答:

1)约有97%的人认为在企业开展普法工作是必须的;

2)约有75%的人在普法期间能够在工作之余全方位参与普法工作;

3)约有85%的人希望能获得法律宣传资料、宣传小册子等载有法律知识的书面资料; 4)约有68%的人认为希望单位组织集中学习法律课程、开设免费的法律讲座或观看宣传片;

5)约有60%的人希望能悬挂法律横幅、标语、宣传画、制作法律黑板报、粘贴法制报纸;

6)约87%的人希望能通过公司局域网络点播的形式进行普法;

7)约有46%的人认为要从实际问题入手,采用法律咨询、法律座谈会等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普法比较有效;

8)35%的人认为竞争奖励机制,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考试并对优胜者予以奖励等进行法律宣传更有效果;

9)约有17%的人认为要坚持长期宣传才有效;

10)25%的人认为普法宣需要进行的进一步深入;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的观点,如有两人提出应该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一次全面的宣传。

四、普法效果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大致能反映出在普法工作中公司员工的一些特点。

第一,多数员工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接受普法教育,强调引入竞争机制或长期深入学习法律知识的人也只占相对较小的比例,说明普法工作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第二,多数人希望法律资料直接发到手中,或者等待他人组织学习,愿意主动通过网络或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接触法律的人相对较少,因此普法工作在公司具有较强的被动性。究其原因,除了公司员工工作之余没有时间精力等主观原因外,很可能是大多数人对获取法律知识、法律材料的途径不太了解,或者这些途径不太方便。

第三,有近二分之一的人希望普法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说明大多数人在实际生活中,对法律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着不少困惑,因而对普法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普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普法工作已经展开了二十几年,但效果与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通过在调研过程中的观察了解到:

1)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的效果

在本次调研中,部分员工对问卷没有认真回答,均流于形式,同在具体普法过程中一样,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现象,对普法工作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例如,部分人员存在考前不看书,考试替考、代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这部分员工而言普法工作效果无限接近于零。

2)部分人员重工作效益,轻普法工作,影响普法效果

在公司制度下,员工的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年底采用工作产值考核,按产值发放年终奖,而普法没有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围,因此,当普法工作和员工正在完成的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普法工作就出现了上条中的现象。

3)法律意识淡薄影响普法工作的效果

对普通员工而言,“只要不犯法,法律就和自己很远”这种思想长期存在,影响了部分员工对接受法律知识的主动性,也导致了遇到法律问题无从下手,无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忍为上的思想导致的法律意识淡薄,同样也影响到了普法工作的效果。

六、对普法工作的建议

不可否认,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普法效果有目共睹。对于在企业工作的员工,特别是为企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员工而言,如果没有进行普法工作,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和法律手段产生交集,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高度的发展,为共建和谐社会,了解法律、应用法律将成为每个人义务。为此如何在公司企业更有效的展开普法工作,结合调研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增加普法形式

1、通过短信的形式将普法宣传内容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在第一时间阅读到相关法律知识。手机载体具有即时性、方便性、互动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够根据社会各阶层人群的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宣传法律知识,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及反馈。

2、网络媒体具有传播快、影响广、表现力强等诸多优势,特别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门

户,将更加快速便捷。目前,全国普法网站有 200余家,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各大门户网站都开办了法治网页、频道、专栏、专题,网络法制宣传教育蓬勃发展,法制宣传覆盖面大大提高。

3、在普法竞赛方面还可以开展以法律为主题的“博客人气竞赛”、“视频竞赛”、“短信竞赛”、“摄影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普法形式。

第二、普法内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

法律知识浩如烟海,仅从法律体系角度看,其博大精深、义理精微,即使是法律专业人员,穷尽白首不能尽一经之感。因此:

对于企业普通员工,应集合自身情况,从法律意识层面上下功夫,向其灌输《宪法》、《刑法》等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提升民众的法律心理和认知。同时应在广泛的层面上了解《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向其重点宣传《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能力。同时了解其它的法律法规。

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让每个员工可以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三、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纳入公司制度考核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国有企业中,要想切实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工作的展开必须和公司的制度挂钩,必须和员工的考核挂钩,才能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员工自身的法律意识必须有效提高,才能增强对普法工作的主动性。

第18篇:我县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当前普法工作已经走过25个年头,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都得到了明显增强,绝大多数农民懂法、守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能自觉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村的普法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当前广大农村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农村普法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法制教育的成果

我县位于庆阳市西南部,全县共辖19个乡镇,215个村民委员会,19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13万人。全县共有普法对象47.74万人,其中农民35.07万人,干部职工0.94万人,学生10.28万人,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1.45万人。经过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在镇原辖区内,各类法律知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农民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法制宣传的形式也从过去单一的发宣传资料、看看图片,发展到现在的集中学法、远程教育网络普法、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依法明辨是非能力提高,动辄打人或械斗的情况明显好转。二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加深,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 1 -

提高。三是遇事依法办理的觉悟提升。在涉及经济或民事关系时,能够按法律要求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发生纠纷时,能够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与能力明显提高。五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农村各种事务,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办事。

二、农村法制教育的途径

当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难度比较大,宣传途径相对陈旧、单一,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利用乡村干部会和村两委开会、布臵工作等时机,组织村党员、干部、“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这是当前农村党员干部开展法制宣传学习最主要的途径。

二是参加乡镇及上级组织的法制宣传学习会议和培训教育。这种机会和途径相对较少,每乡镇、村组每次参加的人员也不会太多。

三是县乡组织相关人员送法下乡,分发学习资料,向村民和外来人口作简单的法制宣传。

四是利用广播、高音喇叭、法制宣传栏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

五是邀请普法讲师团或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派出所、法庭同志给村干部、村民上法制课、青少年学生作法制报告等。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农村法制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开展法制教育中,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镇、村干部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农村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还存有“死角死面”。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广大农民自主经营性不断增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同时,很多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数量增加,农村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为集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带来了困难。加之现在,有些乡(镇)、村(组)对于法制宣传仅限于开会时学习、在乡(镇)、村(组)公所张贴一块宣传栏;而村民自觉到乡(镇)、村(组)看着宣传栏学习法律知识情况较少,致使很多农村的法制宣传浮于表面,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农民群众本身根本得不到教育,形成“死角死面”。

二是普法队伍自身素质不高。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而农村法制宣传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村干部。目前,很多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甚至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建设,对组织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遇到矛盾纠纷绕道走,了解问题一般化,分析问题一般化,解决问题一般化,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致使群众遇事常常多头上访、越级上访或集体群访,严重影响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是普法形式针对性不强。现在农村法制宣传常用的形式有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宣传、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实践证明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方式的针对

性仍然不强,宣传的内容不一定是农民的需要,对农民的吸引力仍然不够。

四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物质基础薄弱。目前我县农村普遍集体经济匮乏,负债累累,乡镇财力又不足,财政转移支付只够保工资保运转,无力支撑普法经费,普法资料紧缺,宣传设备落后,普法人员难做“无米之炊”,力不从心,不同程度影响法制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四、解决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问题的对策

“法律七进”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中“法律进乡村”工作的支撑点和辐射面就是广大农民群众,而广大农民群众也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就是要引导农民积极学法、自觉守法、正确用法,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

(一)建立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机制,挖掘宣传资源。做好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健全是关键。要加强普法机制建设,充分调动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宣传涉农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农村普法义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普法讲师团和普法骨干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破解法律难题,扩大教育覆盖面,消灭“死角死面”和“盲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是落实保障措施。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宣传教育设施建设、农民法制培训、法制宣传资料等方面的经费保障工作。

(二)结合农村具体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农村民主法治村创建等工作相结合。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及时高效地把法律知识送到广大农民群众手里,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法律素质的,进一步规范农村民主法治,规范依法治村的行为。农村每年要举办多次各类形式的普法培训,根据培训的对象,结合普法,分类示教。一是领导干部参加学法培训、研究工作,安排法律教育的内容,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体学法日等形式,坚持干部带头,学有标兵;二是每年利用党员冬训班活动日组织千余名党员学习法律,接受面大,普及性强;三是集中骨干培训,采取三天、五天不同等级骨干培训,较好地落实普法任务,更好地帮助农民学法、用法教育;四是抓好企业厂长、职工培训,促进依法经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增收增效;五是推进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经济,依法勤劳致富;六是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矛盾纠纷,结合有关法律,向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七是采取其他不同方式的培训等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教育效果。

(三)丰富宣传形式,创新普法载体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要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和思维习惯,不断创新普法载体,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现成法制观念。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法制宣传栏、农家书屋等渠道开展宣传,广泛组织开展编演法制文艺节目,开

辟法制长廊,展出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编印法制书籍、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等,发放到单位、企业、学校、家庭进行宣传;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组织村民学法,制作大量的农民法制讲座系列录象VCD碟片进村入户播放,正确引导村民收看法制节目,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采取以图释法、以案释法、现场开庭、现场说法的形式,更贴近广大群众。搭建一些服务平台,经常性地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人员深入农村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宣传效果。

当前正处于“六五”普法启动阶段,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吸取“五五”普法的成功经验后,结合实际,充分运用农村的各种宣传教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把普法与遵纪守法光荣户、文明户、先进个人评比结合起来,与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比结合起来,与文明单位、先进单位评比结合起来,与争先创优结合起来,必将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进一步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

第19篇:利用民族文化开展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县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用好民族文化这个宝贝,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民族语言普法。贵州省黔东南州xx县龙额镇地处黔桂两省(区)交界处,该镇作为侗族祖先溯都柳江而上的首个居住地之一,侗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0%以上,同时接边两省(区)7乡(镇)均为侗族集聚地,是国内侗族同胞聚居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该镇受传统民族文化影响,大部分村民日常交流仍然以侗语为主,在文化交流传承、文明道德传播、村民自治管理等方面至今仍保存流传有侗族河歌传唱、侗族祭萨文化、归养六约等独具特色的民族自治文化。该镇党委政府针对当地民族文化特点,整合侗族文化资源,在县司法局的指导下,以该镇司法所牵头,在全镇挑选精通法律和侗语的干部为骨干,于2014年3月份组建了以侗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全县第一支双语法制宣传小队。2014年3月xx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成立xx县侗汉“双语”法律宣传队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自行组织“双语”法制宣传员,深入村寨、社区、学校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全县掀起了“双语”普法宣传教育热潮。

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升、深化“双语”普法宣传教育方式,以侗歌、侗戏、侗语法制讲座等为普法载体,将农村中常见的土地承包、山林砍伐、道路交通、计划生育、婚姻家庭、防火防盗、禁赌禁毒、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知识制作成侗语影音资料,辅以侗语翻译好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析法。无论是在法制宣讲、款坪讲款、鼓楼议事、调解纠纷,处理矛盾、侗戏表演都要结合当地语言进行宣传教育,便于群众接受。其中,茅贡镇将《宪法》编成侗戏进行宣传、龙额镇和地坪镇将法律知识编成侗语快板词进行宣传的方式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到目前,全县龙额、地坪、水口、肇兴、永从、尚重、顺化、平寨等乡镇村寨利用双语进行法律宣讲90余场次、广播40余次,上法制课47场次,侗歌侗戏表演36场次,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双语法制宣传法得到了省、州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黔东南州司法局在《平安黔东南司法创新为民系列报道》中对xx双语法制宣传专门进行了深度报道,省司法厅在《贵州司法》杂志进行了也进行了深度报道,同时《法制生活报》、《黔东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及上级部门也分别进行了报道。

(二)民族歌舞普法。xx县以侗族聚居为主,侗、苗、汉、瑶、水、壮、彝、布依等20多个民族杂居,民族歌舞文化丰富多彩,在庆祝丰收、婚丧嫁娶、欢度佳节等活动中,群众往往喜欢通过歌舞表达对客人的热爱之情,在民族交往中也经常通过歌舞的形式进行交流。xx县司法局、县检察院、龙额镇、县文工团等部门根据民族文化特色,将常见的法律知识编成山歌、侗歌、快板、酒歌、劝事歌等,有的还编排成舞蹈。xx县常见的民族歌舞普法节目有县司法局编排的《走向法治之歌》《法制宣传进万家》,龙额镇的《光阴可贵》《多耶》《农村清洁你我他》,县检察院编排的《接访》,德凤街道、高屯街道、敖市镇、罗里乡一带的“酒令歌”和山歌,洪州镇一带的劝事歌,龙额镇、地坪镇一带的侗族河歌,尚重镇一带的琵琶歌等普法节目和普法素材。其中,《走向法治之歌》于2014年12月4日在全省纪念首个国家宪法日大型宣传活动法治山歌竞赛中夺得了一等奖,洪州垒寨村的劝事歌已成为该村村民规民约和法治文化建设内容之一雕刻成文进行公布。

近年来,xx县坚持文化自信,以xx县司法局为牵头部门,联动县文体广电局旅游局、县文工团、县民宗局等部门,创造性的开展了以“文化引领为”主题的“文化引领送法下乡”“法治扶贫”等文艺汇演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民族歌舞普法。通过侗族琵琶歌、劝事歌、法治快板、法治山歌、法治小品、侗族河歌说唱、元宵玩故事等艺术形式将侗族传统侗款、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法规表现出来,让群众在听、看、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法律法规知识,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2015年2月15日晚,xx县启动“文化引领送法下乡”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活动,来自县文艺演出队和龙额镇群众围绕“文化引领和依法治县”主题展开了精彩演出,演出队将农村中常见的土地承包、山林砍伐、道路交通、计划生育、婚姻家庭、防火防盗、禁赌禁毒、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侗歌、侗戏、小品、快板、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精彩演出,赢得了现场群众阵阵掌声;2016年1月24日,xx“送法下乡暨省际接边地区民族团结法治文艺汇演”在三省坡启动,法治文艺宣传队通过小品、快板、侗族大歌、舞蹈、歌舞、弹唱、手语等形式将人民调解、精准扶贫、禁赌禁毒、安全生产等方面知识进行宣传;2017年1月23日,xx县司法局联合县法院、交警大队、消防大队、林业局、扶贫办、民政局、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到德顺乡开展“走百里侗寨·法治宣传进万家”活动;2018年7月19日,xx县司法局、xx县龙额镇与广西三江县司法局在一村跨两省的登晒村开展“法治扶贫进万家法治文艺汇演”法治联宣活动。小品《扶贫政策》展现了当前扶贫攻坚工作中政府帮扶及贫困户肯干愿干走向脱贫致富;一首首侗语说唱《农村清洁你我他》、侗族大歌《法治之歌》及小品《打麻将》、《以身试电》等节目将法治宣传推向高潮。除此之外,还先后深入九潮阡洞村、德凤蒲洞村、坝寨连洞村、孟彦岑湖村、岩洞岩洞村、雷洞岑管村等开展文化引领法治文艺汇演普法宣传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文化引领送法下乡”法治文艺汇演普法宣传活动21场次,开展侗歌、侗戏、山歌、舞蹈等形式普法达万余次,受教育人数30余万人,得到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一直认可。xx县民族歌舞普法活动得到了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瑞民的充分肯定,《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贵州司法杂志》《法制生活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贵州长安网等上级媒体也进行了深入报道。

(三)寨老文化普法。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文化引领”战略目标,引导寨老协助村两委从事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服从政府管理,更好地发挥寨老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作用,促进村民自治,由xx县司法局牵头组成教育宣讲团,从2016年3月份开始,分别对全县各村寨老、党员、村组干部开展了以法治教育为主的“法制、政策、形势教育”(以下简称“三项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对重点村寨开展集中整治和对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整顿之机开展宣教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寨老“三项教育”活动,特别是对比较软弱涣散的、重点的、治安复杂的、对村级管理意见较多的村寨进行集中整治。从2016年4月份开始,县司法局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宣讲团到各村举办法律讲座,为村组干部、部分党员、部分群众代表、寨老等讲授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寨老的作用、职责,使村组干部、党员、寨老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使他们认清形势,增强参与治理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抓好村民自治和集中治理行动。2016年分别到水口镇平善村、岩洞镇岩洞村、口江乡摆东村、德凤镇蒲洞村、洪州镇垒寨村、岩洞镇竹坪村、顺化乡高泽村、坝寨乡青寨村、九潮镇高寅村等村寨开展寨老“三项教育”活动,通过采取举办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州县委全会精神和农村村民自治、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援助等法律法规知识,共有820多名村组干部、寨老和群众参加了培训,向村民发放《宪法》《刑法》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2018年分别深入肇兴镇平团村、孟彦镇宰西村及顺化乡开展村组干部、寨老培训。二是深化法治扶贫,加强对寨老的培训宣讲。结合流动讲习所,举办农民法治夜校、鼓楼讲堂、院坝课堂等形式,组织寨老、村组干部开展学法课堂。围绕主题集中宣传普学,流动讲堂法治讲座深学,结合结对帮扶进村入户,以及现身说法等形式,先后开展禁赌禁毒、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洪涝灾害防范、十九大宣讲、宪法宣讲等主题活动,通过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理论,发放图书、物品等宣传资料,使寨老们认清了当前国家的大好形势,增强参与地方自治的信心和政治责任感。其中,把局班子成员分成6支理论宣讲队,先后分别深入平寨乡腊亮村和平途村、水口镇八劳村、永从镇豆洞村、等开展鼓楼、院舍宣讲十九大精神学习会、宪法宣讲,启动农民法治夜校开展脱贫攻坚、宪法宣讲、扫黑除恶等知识宣讲。三是借节开展文艺普法活动。在巩固完善“双语”普法基础上,组建法治文艺演出队伍,利用侗歌侗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全县各乡镇(街道)、村寨开展法治文艺巡回演。先后启动了“xx县送法下乡暨三省坡接边地区民族团结”法治文艺汇演、“文化引领法治文艺”送法下乡汇演、“走百里侗寨·法治宣传进万家”文艺巡回演出和“法治扶贫”文艺汇演等活动。四是开展法律赶大集活动。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为契机,由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服务队伍;同时联动法院、检察院、消防大队、交警大队、安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总工会、民政局、国土局、文工团等部门力量,利用乡镇逢集时间点开展了走基层送法下乡、春节期间送法下乡、宪法宣传、扫黑除恶等主题宣传活动,各司法所利用村寨节庆活动、赶集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使群众的法律需求得到及时解决。五是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指导修订完善相关款约、村规民约及移风易俗规定,通过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环境卫生等一系列制度,把村民的权利义务、村务活动的程序、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规定,使村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16年以来,先后在蒲洞村、垒寨村、登晒村、青寨村、地扪村、滚正村、岑湖村等村开展示范创建,258个村已完成制定村规民约,九潮镇在完成村规民约制定的同时,制定了移风易俗规定。其中高屯街道八舟社区、龙额镇登晒村、洪州镇小寨村和垒寨村、德凤蒲洞村、孟彦岑湖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通过开展寨老“三项教育”活动,寨老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提升,运用法律思维协助村支两委处理村级管理事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各村寨寨老充分发挥威信高等优势,肇兴、双江、岩洞等乡镇积极动员各村寨老参与到基层矛盾化解工作中,将大量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民族节庆普法。民族节庆普法是xx县利用民族文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xx侗族人口占全县的71%,侗寨遍布农村各个角落,几乎每个村寨月月有小节,年年有大节,五年有隆重节。每逢节日来临,就是进行法治宣传的大好时机。为此,我县以民族节日为契机,组织人力借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如:在xx的庙会,在双江镇四寨村的“摔跤节”、黄岗的“喊天节”,九潮镇高寅村的“甲戌节”、永从乡三龙村的“吃新节”、永从镇中罗村关秧门节,龙额镇“春社节”,平寨乡的“苗族小年”,尚重镇一带的“牯藏节”等民族节日节点,相关部门或单独或联合到当地摆摊设点,发放图书资料,发放法制围腰(手提袋),解答法律咨询、组织文艺汇演,浓厚了法制宣传氛围,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据统计,2015年以来,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国税局、县妇联、等单位深入25个乡镇280多个村寨借节开展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文艺汇演演出21场次,发放《xx县法律援助工作指南》2.6万余本、《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读本》3.2万本,发放法治挂历等宣传单1万份,发放法制围腰(手提袋)2.6万余个,解答法律咨询1.2万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五)民族建筑普法。一是鼓楼和风雨桥普法。鼓楼和风雨桥是我县少数民族较为典型的一种建筑,是群众聚集议事、看戏或“踩歌堂”、休息、娱乐的地方,人员聚集较多。我县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鼓楼开设普法课堂、鼓楼法庭,将鼓楼设置为村寨的人民调解室、法律图书室、法制宣讲室,适时开展法治宣传,发放资料,解答法律咨询。通过鼓楼普法,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通过“鼓楼议事”化纷争,有力促进侗乡的和谐稳定。肇兴、地坪、茅贡、坝寨、德顺、洪州等乡镇利用鼓楼普法较为普遍和典型,如地坪司法所、龙额司法所联动广西三江县富禄司法所到接边村寨鼓楼里开展普法联宣活动;洪州司法所联动镇综治办、安监站等部门到村寨鼓楼里开展宪法、人民陪审员法等法治宣传;县法院的鼓楼法庭先后深入双江、永从、肇兴、龙额、洪州、坝寨、德顺等侗寨鼓楼开展巡回审理,当庭宣判,以案释法,震慑违法犯罪,教育广大干部群众。2017年以来,xx县人民法院鼓楼巡回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292件,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群众反响强烈。二是法治文化长廊普法。xx县先后在敖市镇蒙村村、洪州镇垒寨村依托村风雨桥(花桥)建成了2个法治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村级戏台普法。为改善民生,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目前全县各村基本建立了戏台,戏台成为了群众开展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xx县司法局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多次将法治文化普法宣传活动选择在戏台里开展,实现了文艺演出与普法宣传的有机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普法宣传新路子,宣传形式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

(六)民族聚居点普法。xx县以“法律八进”为载体,积极组织各成员单位、司法所等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点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较为典型的有到接边地区开展“普法联宣”和款坪讲法两种普法宣传形式。一是普法联宣。以法治文艺汇演、鼓楼宣讲、村寨联谊等形式,在黔湘桂省际接边地区开展普法联宣活动,先后启动开展了“xx县送法下乡暨三省坡接边地区民族团结”法治文艺汇演、省际接边地区宪法主题联宣活动,联动黔湘桂省际接边县是司法行政部门和接边乡镇、村开展联合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各部门间开展的联合普法宣传活动得到了接边地区群众的一致认可。二是款坪讲法。坪是款组织固定的集会场所。一般设在村寨不远较平坦的山坡上或河坝中,款坪中央有一个供款首念诵款词土台或石台。“款约”是侗族村寨自治而制定的“村规民约”条文,是侗族民间的早期“法律”,具有强制性,其涉及内容极广,包括从族规、族约到社会治安、民事、刑事、生产管理以及封山育林、保护庄稼等各个方面,加上这些年的补充修订,款约更有合法性和治理性。有的村寨重新立碑,将款约刻在石碑上,有的讲款约搬上了戏台。每逢村寨开展节庆活动或文艺表演活动,都要由当地德高望重的款师(一般为村治安员或退休在家干部),将款词朗诵,告诫世人要遵纪守法,保一方平安。我县就是将法律因素纳入款约之中,以达到普法的目的。如:水口七佰南江公约,岩洞伍佰地方公约,竹坪十侗十三寨款约等款约对侗族社会有安定治乱、惩恶扬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侗族文化没有文字的限制,在编制双语普法资料时只能依托语音和舞蹈动作等形式开展,加之受汉文化的影响、地区间民族语音不同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宣传资料的编制。二是普法经费短缺,村级普法队伍少,对开展法治教育的力度不够;加上我局大多是点对点、村对村的宣传教育,缺乏规模性。三是普法宣传教育主要队伍力量集中在基层,但由于思想认识问题和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普遍偏低,开展民族文化普法宣传教育效果不佳。

三、对策建议

一是继续保护和发展好民族文化。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找到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结合点,如各民族村寨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对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相关规定进行提炼,形成弘扬法治精神、良好道德风尚的普法宣传材料。二是不断总结和提炼经验。进一步总结民间的各种利用民族文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提炼成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宣传方式,在全县进行推广运用。三是加强宣传攻势。通过政府网、外宣网、微信平台、报纸等媒体大力对已经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先进典型事件、人物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知晓度。

第20篇:普法报告

“五五”普法工作要点

今年是“五五”普法开展的第二年,为了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持续有效深入的开展,根据●●● 部署,特制订我●普法工作要点,确保●普法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法制氛围与道德土壤相结合,深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职工自身及单位特点,不断强化法治理念及提高依法办事的水平,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及●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二、目标与步骤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着力培养职工法制观念和法制自觉性,不断提高法制化水平,努力构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法制体系。

①组织职工学习宪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及相关行●规章,提高法治意识和●治素养;②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以讲座、座谈、演讲、征文等形式,使普法宣教有声有色,易于接受;③促进行业依法管理和职工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普法教育,在●行业掀起“学法”、用法、守法的高潮,以“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逐步完善我●内部管理机 1

制,加强我●廉●建设,提高我●监理●水平。

三、组织领导及要求

1、为加强我●“五五”普法教育健康开展及取得成效,我●成立普法教育领导小组。

①通过“五五”普法教育,促使我●干部、职工,强化“法治”观念和“民权”“人权”思想,营造依法行●,依法办事,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大力推进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建设,把学习和紧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的重要内容。

②通过“五五”普法教育,引导干部和职工树立权责相当、权利制约、依法追究的观念,督促干部、职工学好法、用好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坚持干部、职工年度学法考试制度,并将考试成绩纳入考核内容。不参加年度学法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得平为优秀等次。年度学法成绩显著的●给予适当表彰和奖励。

通过“五五”普法考试,着力提升我●干部、职工的●治素质和法治理念,促进我●管理及●管理水平,造就一支懂法、懂经营、高效益的 ···为●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年九月十四日

普法调研报告
《普法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