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苏木镇党委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47:51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苏木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苏木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前德门苏木位于扎鲁特旗东部,西接乌额格其牧场,东与科右中旗毗邻,南与道老杜交界,北与乌额格其苏木相连。

前德门苏木总土地面积66.6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80亩,草牧场44.67万亩,林地9.58万亩。全苏木总户数1958户,7285人。行政区划分为8个行政村,是典型以农业为主体的农牧林相结合的经济类型区。

二、进展情况

自从旗动员安排部署以来,我苏木按照《扎鲁特旗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扎党办字﹝2018﹞123号)精神,结合我苏木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高度重视,健全了组织机构。我苏木成立了党委书记苏木达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苏木办公室。

(二)制定了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扎鲁特旗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扎党办字﹝2018﹞123号)精神,结合我苏木实际,制定了《前德门苏木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三)广泛宣传培训。我苏木通过动员会、培训会、调度会、推进会,对苏木嘎查宣传培训,全面开展推进了我苏木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四)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去年12月末前,我苏木8个嘎查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目前8个村已完成了清产核资结果确认,公示工作,并做好了软件材料。

(五)安排部署了确认成员身份工作。4月份,我苏木召开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重点安排部署了产权制度改革确认成员身份工作,参会人员有苏木党委书记、苏木达、分管领导,经管工作人员,各村书记,村主任,报账员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清产核资工作方面,各村还未全面完成债权人、债务人的询证函、送达回执工作。

(二)确认成员身份工作方面,嘎查村进度缓慢,部分嘎查村初步排查认定工作都还没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推进改革工作。各嘎查村债权人、债务人的询证函、送达回执工作与身份确认人口排查同步进行。

(二)做好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按照扎鲁特旗开展农村牧区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验收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前德门苏木农业服务中心

2019年6月21日

推荐第2篇:在苏木镇党委换届会上的讲话

在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1年4月)

同志们:

全旗党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旗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全委会研究此项工作,对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具体政策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各苏木镇党委也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夯实了换届工作的基础。当前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已到了推选党代表的关键阶段,今天我们召集旗委各常委、苏木镇党委书记开会,是对各苏木镇党委换届选举具体细节工作的一次再强调,是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圆满成功的一次再要求,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对各项政策的把握程度,把工作做深、做精、做细,保证苏木镇党委换届选举圆满成功。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 这次党委换届,是在全旗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进行的,是我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影响全局、关系长远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是顺利实施全旗“十二五”规划,加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提高苏木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契机;是提高基层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实践。可以说,换届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牧区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的加强和执政基础的巩固,直接关系到旗域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在思想

1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把换届选举工作、开好党代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决把旗委的安排部署落实好。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高质量完成苏木镇党委换届选举各项工作任务

换届工作政治性和政策性强,干部群众关注程度高,按照自治区党委、市委和旗委的要求,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各苏木镇党委必须在4月底以前完成,时间紧,大家一定要有紧迫感,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科学谋划,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各苏木镇要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提出的“平稳有序、风清气正”目标;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班子内部的沟通交流,加强与苏木镇其他干部、党代表、党员的上下交流,扎扎实实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苏木镇党委书记是苏木镇党委换届的直接责任人,要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直接抓、具体抓、深入抓,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操作,要认真研究换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换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前做好预案;要密切关注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对换届筹备和大会期间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解决,并及时报告,确保换届各项工作步骤和程序合法。各常委包片负责人和指导检查组成员,要迅速进驻苏木镇进行实地指导,把好政策关、程序关和质量关,指导苏木镇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筹备、宣传,代表的选举,报告的起草,大会的召开等,突出抓好重点环节,确保每一个工作程序和环节不出纰漏。要注意社情民意的收集,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置预案,做到未雨绸缪,确保问题出现

能及时得到解决。要旗帜鲜明的贯彻旗委人事安排意图,确保下派到各苏木镇的旗党代表和组织安排的新一届苏木镇党委班子人选当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把换届可能出现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组织意图体现好、实现好。

三、加强领导、严肃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换届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换届成败。我们必须一手抓换届、一手抓教育,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换届工作环境。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对严肃换届纪律明确提出了“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等纪律要求,各苏木镇党委要把匡正换届风气作为换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明纪律、警示在前,全程监督、综合治理,惩防并举、严格问责,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筑牢纪律防线,严守纪律规定,苏木镇领导干部要带头作出遵守换届纪律承诺,坚决抵制换届中的歪风邪气,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依法处理选举中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对搞贿选或利用宗族派性、恶势力操纵选举的,对以暴力、威胁、欺骗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的,一经发现,坚决查处,以保证换届选举的正常秩序。

同志们,搞好这次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事关全旗发展大局,特别是对各苏木镇今后五年发展至关重要,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换届期间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迎接我旗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推荐第3篇:镇党委党建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镇党委按照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为了更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服务群众、树立干部形象、促进群众致富,今后还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展代理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工

作再创新局面,取得新实效。

积极的探索

全市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现场会后,××作为我县唯一参加会议的乡镇,镇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将此项工作作为切实转变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方式,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平台,列入了全年重点工作抓实抓好。

(一)健全服务网络,规范运行机制。一是镇机网关设立了为民服务中心,村设立了为民服务代理室,村民小组根据地域特点设立了为民服务代办点,层层建立代办场所,健全服务机构网络,方便群众办事。二是镇为民服务中心结合为民服务内容,设置了农村经济服务岗、计划生育服务岗、乡建土地服务岗、综合事务服务岗和基层党建服务岗等五个

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代理服务内容。三是健全制度、规范代理程序。为民服务代理工作明确坚持遵循“便民、公开、依法、无偿、效能”的原则,明确代理范围及主要内容,明确规范代理工作程序,即:群众向代理机构提交申办事项的受理环节,为民服务代理中心(室)接到申请办理事项的承办环节,代理事项办结后,由为民服务代理中心(室)及时将办理结果通知送达申办人的回复环节,通过为民服务代理制“登记簿”、“意见簿”、公开监督电话收集意见、建议的反馈环节。同时,还制定了公开规范的服务制度、上报件上报代理制度、禁办件明确答复制度和回访反馈制度等工作制度,并将这些机构、内容、制度上墙公开,让群众全面了解代理制工作,规范程序运作,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全镇为民服务机构成立、人员配齐后,镇上先后3次召开了代理人员及有关业务人员的培训会,让其明确代办的具体内容、工作方式和代办事项必需的相关证件,同时还通过意见的反馈,改进代理工作,不断提高代办人员的服务水平。五是镇代理中心针对工作情况,制定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时间、工作要求,有效规范工作运行。

(二)加大经费投入,狠抓硬件建设。镇党委及时筹措了万余元,全力支持为民服务工作硬件建设。一是落实镇为民服务大厅办公场所,重新规划、布局进行装修,安装了玻璃门窗,铺设了地面,配齐了办公桌椅,安装有电话。各村也分别落实了代办室、各组代办点,配齐了必要的办公设施。二是悬挂有镇为民服务中心牌子,制作有工作桌牌、胸牌,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制度、机构网络图、代理工作流程图以喷绘形式上墙公开,并配备了办公用品及档案盒。镇上统一内容为各村制作工作制度喷绘挂牌,有为民服务代理室、代办点牌子,有力保证了工作开展。

(三)完善保障措施,确保代理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成立领导机构。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和镇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副职领导为成员的镇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组成驻村指导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营造宣传氛围。镇为民服务代理中心统一印制宣传资料3000余份,全镇办宣传栏12面,书写标语52条,并采取镇村干部召开群众会议宣讲、利用干部会议和党员活动日宣讲等形式宣传介绍,使为民服务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群众支持、参与的良好环境。三是人员配备整齐。全镇选聘品行端正、服务意识强、业务熟练、接待热情的为民服务代理工作队伍90余人,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四是监督考核有力。镇上将为民服务代理工作纳入党建重要内容进行同检查、同考核、同部署。实行季度检查,查出问题限期整改,年度总体评价,考核赋分。

取得的成效

我镇开展为民服务代理工作以来,方便了群众办事,增强了政府服务职能,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了人心,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

(一)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过去群众为办一件事,往往需要到村、镇、县几个部门去跑,费时又耗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后,群众就可以变多次跑为只需要找到受理代办机构的任何一个门,由代办人员集中受理事项跑熟路,既省时又省力,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又不必群众多操心,真正方便了群众办事。据统计,近一年来,全镇累计承办各类事项286件,其中,办结268件,即将办结18件,及时办结率达94%,群众满意率达98%。

(二)密切了干群关系。一直以来,由于办事程序不熟悉,办一件事要多头跑,若某个环节找不到人,就会大大延迟了办事进程。“路难跑、门难进、脸难看”就是群

众办事难的真实写照,往往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群众将麻烦事交给了干部,干部也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把方便带给群众,办理结果还让群众监督,更好地体现了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密切了干群众关系。

(三)转变了干部作风。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为政府转变职能,干部增强服务,创立了一种有效平台,也很好地实现了“群众利益无小

事,群众服务无盲区”的执政理念,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受到群众称赞。

(四)促进了透明政府建设。为民服务代理实行全方位公开、集中服务办事、群众参与监督,把各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杜绝暗箱操作,增强了干部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意识,防止了“吃拿卡要”和腐败不正之风,规范了政府行为。同时,干部承诺限时办结,办结上门服务,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

今后的措施

为民服务工作经过半年来的探索和发展,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干部认识不明确。他们认为,乡镇、村组事多,群众的事群众自己会办,何必自找苦吃,为自己增加负担。工作不积极、欠主动,有消极应付现象。二是宣传不深入。代办事项整个程序有待进一步透明、规范,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让群众全面了解,真正做到经得起群众监督,让群众放心。三是服务不周全。为民服务领域尚需拓展,代理服务事项不仅只局限在代办各类证件、手续等具体事务上,而且还应该向经济发展、科技服务的领域延伸,更快地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四是措施不完善。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积累经验,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形成推动工作永葆生机的长效机制。

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是密切联系干部、群众、政府三者之间的纽带,是塑造基层组织形象的良好平台,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开展,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合力。加大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明确此项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密切干群关系,有效解决群众长期以来“办事难”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化解群众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达到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形成共识,推动工作的目的。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增强干部责任感,变消极怠慢为主动服务,切实发挥镇、村组干部推动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密切协作配合,提高效率。为民服务代理机构网络人员要紧密联系,镇为民服务代理中心工作人员要保持与县上有关部门紧密联系,熟悉相关业务和办理程序,做好对村、组代办人员的指导;村、组代办人员要多与镇上相关人员衔接、交流,随时掌握代办事项的新要求、新变化。同时,镇为民服务中心人员抓好对村、组代办人员培训,全体工作人员注重平时认真学习工作业务,提高服务质量。镇、村、组工作人员要紧密配合,密切协作,防止在任何环节拖拉、延误,不断增强时间意识、效率意识,力争按时办结承诺事项,让群众满意。

(三)规范公开程序,公正办事。为民服务代理工作在限定时间内为群众提供无偿全程代理服务。代理整个过程务必公正、廉洁、高效,才能取信于群众,代理工作也才能达到服务群众的目的。在公开服务内容、代办程序的基础上,代理机构要进一步详细公开所代办业务内容所需证件、相关收费标准、办理程序等,并注明相关单位咨询电话,张贴各村、组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对办结事项可通过意见簿、电话等多种渠道反馈意见、建议,推动工作改进,不断规范廉洁、高效为民办事的政府行为,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四)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发展。一是要通过协调,建议将税务、工商、公安户籍等驻镇单位业务人员纳入镇为民服务代理中心工作人员,并将办理相关业务内容、程序等予以公开,满足群众代办事项的需求。二是要不限于只代办各种手续审批,今后要注重向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科技培训、信息咨询等群众生产生活多个领域延伸,拓展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产品需求和价格信息、产业调整等方面便民利民服务。三是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代理工作需要不断拓展领域、拓展服务内容,创新载体和工作形式,为公众提供形式多样、有效服务,从而达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五)完善长效机制,务求实效。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制度、工作职责、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有效管理人员,积极发挥作用。各村也要结合工作特点,以便民利民为目的,夯实责任,提高效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二是要把镇、村、组为民服务网络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责任纳入干部管理的重要内容,结合平时工作,通过年终总评,进行奖优罚劣,推动工作。我镇在实行村干部集体办公和轮流坐班制度的过程中,做到与为民服务代理工作相衔接、相互促进,既保证了接待群众来访、申请代理事项的充分时间,又方便了群众办事,有效化解群众矛盾,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要切实加强对工作的检查、指导,并将此项工作作为政府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行为,加大督导力度,努力改进工作,抓好落实,务求实效,同时,形成工作制度,常抓不懈。四是要加强监督镇、村代理工作全部过程,一经发现有违规操作和不廉洁行为,将依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五是要在实践中改进完善,汲取先进经验,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创新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推动为民服务代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推荐第4篇: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

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区近期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在总结2010年党委政府工作,分析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诚团结,迎难而上,为促进我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建设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谨代表雅溪镇党委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大家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部分: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初,在区委区政府的调整下,雅溪镇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成立。一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2010年初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强化组织建设,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紧抓党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党建工作是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的关键。我镇党委在2010年初即组织制定了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本镇党建工作重点,努力形成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加强理论武装,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认真落实区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制定了《雅溪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镇党委理论中心组2010年理论学习计划》,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培新制度、考核制度和干部自学、夜学制度,推进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党政班子集中学习12次,每次确定一人作中心发言,并围绕主题开展讨论。

(二)、抓好活动载体,切实开展先进性党组织创建。

以区委关于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和农村“135”工程及“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及时认真地组织制定本镇活动方案,召开动员会、党委专题会,对活动进行周密安排,强化督促检查,使本镇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把好党员发展关,输送村级党组织新鲜血液。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要求,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坚持个别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各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努力下,2010年全镇共发展党员32名,其中女党员9名,35岁以下的党员18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1名。同时,培养确定考察对象39名,入党积极分子42名。

(四)、做好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镇党委制定下发了《雅溪镇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雅溪镇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意见》。并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定党委会议事规则,明确了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由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努力推行“村集体工程大家建”创新模式,以本镇洪渡等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一条村集体工程建设新模式,以村集体统一承包村建工程,盈余资金归属村集体的方式。在全镇各村党支部积极开展“评星晋级”创建廉政村建设活动,共评出四星级党支部3个,三星级党支部28个,二星级党支部2个,一星级党支部1个。畅通党员出口关,结合“莲城清风进乡村”活动,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开除党籍3起。

二、紧抓发展,开创农村建设新局面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1、中心村培育

2010年,依据上级政府对中心村建设的要求,镇党委政府确定对莲房村实施中心村建设。莲房村围绕中心村建设,对村里3公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新建了1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治理池,新增改厕46户;并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改造和提升。

2、旧村改造、危旧房改造

2010年新审批建房23户;补助86户困难群众房屋改造,修理民房392户。新建旧村改造3个村。上金竹村已拆15户,约1700平方米。小桃村已拆12户,约1100平方米。上黄村已拆25户,约1400平方米。续建旧村改造1个村,莲房村正在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

3、村庄整治

2010年,我镇确定岱后、麻舍、陶坑、北郑山、雅里5个行政村为整治村。我们因村制宜,针对性的制定整治方案,5个村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共计投入272.2万元资金,完成道路硬化8.1公里,公厕5座,分散式净化池90个,180立方米,30吨集中净化池1座,配置垃圾箱80个,改厕农户435户,受益农户1124户,绿化面积5000多平米,拆除简易棚145个,池塘整治面积1850平米,改造危旧房650平米,安装路灯162盏。在11月通过了市、区有关部门的验收。

4、镇区规划建设

雅溪镇文化中心拆建工程总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48平方米,室外水泥地面积约450平方米,绿化面积2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81.09万元。该项目现已完成基础浇筑工作,正在进行一层施工。 双桥路东段建设工程长401米,道路规划红线宽9米。项目总用地8487平方米,现在已经完成了土地测量,协议签订的工作,等征地补偿款拨付到位即能完成该项目的土地征用工作。

5、康庄工程

2010年,在陶坑、箬坑、龚山实施康庄工程,总计里程达到13.8公里。其中,陶坑村、箬坑村的康庄工程现已完工,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初验;龚山村康庄工程现已完工,待验收。板染至库头村3公里长的连接线道路路基基本完成。

(二)、因地制宜、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1、优化发展环境,工业经济逐步增强

2010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工业增加值200万元;在管理服务好现有企业的同时,对我镇工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不断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全年共引进天宇建筑公司等5家企业。 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全年未发生一起事故,动态考核为满分。

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落实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员,建立了镇食品安全应急网络,制定了《雅溪镇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和《雅溪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制度,共收到农村集体聚餐申报170起,监管率达100%。

2、调整发展思路,农业经济迅速壮大

加大宣传,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在2009年金竹208亩水稻统防统治的基础上扩大到上陈、双源、库头等村;鼓励农民改革农作制度和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稳粮增效。按照“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对雅里村500亩老柑园实施了改植改种,做好金岭头、黄场岭头的千亩农业开发;继续做好600亩章山桃、1050亩后山坪梨精品园建设,重点发展上黄村树莓基地。

食用菌是我镇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保持6000—8500万段菌棒的生产规模,产值超2亿。大力发展草菇、蘑菇等非木腐类珍稀食用菌新品种。继续实施“走出去”、“两头在外”发展战略,引导菇农赴外开发。

充分利用我镇良好生态环境和林果资源优势,推进“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生态规模养殖。重点培育了雅溪绿健生猪养殖场和山羊养殖项目。引进潘百娃娃鱼种苗繁殖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20亩,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娃娃鱼种苗繁殖基地。现在该项目的征地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做好防汛防台工作,成立雅溪镇防抗汛旱指挥部、防汛办和村级防汛防台小组,添置防汛设备和物质,设置避灾设施,制定了防汛防台应急预案,雅溪镇基层防汛体系形成,有力地保障了农业正常生产。

3、重视优势资源,培育林业经济

围绕上级政府相关政策,努力开发丰富的林业资源。2010年,完成八石坑、上金竹、板染等村14公里的林间道建设项目。完成抚育笋竹林570亩,新发展西溪、小桃小径竹种植240亩。完成2010年公益林补偿资金重新发放工作,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71户、2240万。

三、紧抓民生,统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计划生育工作

2010年,我镇围绕“双创”主题,加强干部力量,加大工作力度,计生工作有了很大起色。至2010年11月全镇共出生258人,计划内187人,计划外71人,其中当年计划内生育176人,计划外28人,当年计生率为86.3%。共征收社会抚养费2303533元,其中往年征收100例,金额为1528101元,征收率为27.8%;当年征收25例,金额为775432元,征收率为85.9%。全镇已婚育龄妇女4520人,落实综合措施为4011人,其中落实长效节育为3451人,累计长效节育率为76.3%,综合率为88.7%,当年长效节育率为83%。应参加查环查孕2537人,实查人数为2296人,查环查孕率为90.5%。

2、助残扶贫事业。

2010年我镇残联落实残疾人种养大户8户,足额及时发放“特困残疾人家庭专项补助”4户,残疾人危旧房改造11户;将贫困残疾人纳入节日慰问对象,积极组织开展春节期间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共计慰问65户。

2010年共上报新申请低保人员61人,其中批准54人,新低保存折及时发放到位,完成低保续保人员96人,现在全镇总共有低保人员574人。发放现役军人立功授奖慰问金2700元,目前全镇共有困难退伍军人84名。慰问困难群众69人次,共计慰问资金2.7万元。

2010年脱贫229户,497人,脱贫率达23%。其中对181户低收入农户实行产业帮扶措施,对每户进行500元的资金扶持,对年老体弱,失去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采取低保和劝导子女孝敬等脱贫措施。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完成劳动力转移173人。通过办班培训,完成实用人才培训281人。

3、开展下乡服务。

一是按国家规定开展家电下乡优惠政策,在2010年度共办理了家电下乡补贴771份,汽车补贴375l辆。二是开展科技宣传活动,实施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科学技术知识,为农民提供了方便。

4、群众文化活动

镇党委和雅溪文化站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举办元宵节大型灯会活动,10支代表队500余人参加了表演。成功筹办了“欢乐莲城”XX区第四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组织村民自编自导多个文艺节目参加汇演。组织文艺团队开展送戏下乡9场,为10个村7000余村民送上了精致的文化大餐。

5、社会保障

2010年,在巩固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我镇广泛发动,措施得力,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共有1万8千多农民参保,参保率达到91.5%。另外我镇农民分别在市、区两级社保分别参保33人和390人,共落实36名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从而推进全镇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

2010年已享受领取养老金人员3390人,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57人,共804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39.5%,超过区政府下达任务9.5个百分点,多完成参保人数1932人,也为完成2011年的50%的参保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第5篇:科左后旗圆满完成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

科左后旗圆满完成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

科左后旗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按照市委的要求,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在抓好六个环节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2006年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旗委高度重视这次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多次召开旗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并成立了旗、乡

两级领导机构,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意见》,及时召开了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动员会,统筹安排换届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和要求。三是精心培训,提高工作质量。旗委组织部专门组织各苏木镇的党政“一把手”、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培训,各苏木镇党委也相应层层组织学习。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上级的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明确搞好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在换届工作中把握好政策界限,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提供了保证。

四是搞好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媒体广播、设置宣传栏、悬挂横幅和张帖标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全旗农村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和苏木镇党委、党员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切身感受到,在当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身边所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增强了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和参与意识,为开好党代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是严格把关,选好代表。在选苏木镇党代会代表过程中,该旗坚持做到把好“五关”,即:把好代表名额的分配关;把好代表的质量关;把好代表构成的比例关;把好代表推荐的程序关;把好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审批关。通过严格把关,切实保证了代表的政治素质和结构比例,为苏木镇党委换届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通过党委换届,使苏木镇党委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旗12个苏木镇党委班子成员均获高票当选,选举产生的136名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26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8人,占72,妇女干部18人,占13.2;少数民族115人,占84.5;35岁以下干部40人,占29.4。经过换届,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层次高、专业合理、气质性格互补相容的苏木镇领导干部队伍,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各苏木镇党委紧密结合本苏木镇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新一届班子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

推荐第6篇:镇党委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2015年镇党委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党建强镇、环境优镇、规划塑镇、工业富镇、商贸兴镇”的发展战略和“明确一个中心,加快两个建设,形成三大支柱,实现四个提升”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增强经济竞争实力,促进协调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党建职责,圆满完成了基层党建的各项任务。现镇党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党委辖16个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17人,女党员101人,占党员总数的31.9%。党员中60岁以上的有88人,占党员总数的27.8%;35岁以下的有96人,占党员总数的30.3%。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有146人,占党员总数的46.1%;高中学历的有54人,占党员总数的17.0%;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17人,仅占40.0%。

镇党委现有入党申请人41名,积极分子10名,发展对象9名,预备党员26名。

镇党组织:

1、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

2、企业单位支部(1个):

3、行政村党支部(9个):

4、社区党支部(2个):

5、镇机关党支部(1个):

二、主要做法

(一)坚定不移抓党建,齐心聚力促提升

1、抓制度,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镇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各自分工,建立了党建联系点,每个领导挂钩2-3个党组织,着力从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入手,不断发展和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指导帮助村(社区)建章立制。一是建立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制定轮流值班安排表,建立值班日志,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建立每半月一次的两委工作例会制度。从5月起,村两委每半月召开一次班子成员碰头会,回顾总结处理村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村内重要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坚持“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重大事项、重要事务做到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抓服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一是我镇推行“一查一卡一台帐”机制,通过查一查与百姓的感情,想一想与百姓的距离,建立每户一卡一台帐,开展一户一走访,进行一户一页入户调查登记。摸清群众所想所需所求,拉近党群干群关系。一年来,共为群众解决困难诉求15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二是设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立轮流代办点,规范了办事服务窗口。三是开展机关党员、党组织到社区“双报到”活动、党员义工日活动。

3、抓队伍,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强化党员队伍管理,以加强培训、健全机制的形式,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和返乡农民工,积极引导优秀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靠拢,并由村党支部委员采取“1+1”(即村党支部委员每人每年负责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发展1名优秀青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结对的形式进行培养。努力使党员队伍在行业分布、年龄、文化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今年,全镇已吸收22位优秀青年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有33名青年递交入党申请书。二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为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方便工作的开展。建立了支部班子成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采取电话随访、短信问候的方式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放松。

4、抓整顿,不断深化后进党组织提升。为巩固拓展我镇深入学习实践十八大活动成果,整改落实后进党支部查找出的在基层党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选派镇司法所所长孙虹同志担任春厂村第一书记,负责对该村党组织进行整顿。自开展整顿工作以来,春厂村党支部以建章立制、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规范村务账目为突破口,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时做好村务账务管理和公开。特别是帐务公开非常精细,村上购买的一支笔、一瓶水都做到了记录在册,提高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二是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种制度上墙,村级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化的正常轨道。三是部分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排除了不稳定隐患,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和支持村级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使得村级各项工作走在了前列。五是理清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发展规划,明确加快新街村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六是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村容村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转变。

5、抓提升,不断巩固先进党组织成果。镇党委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扎实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经过摸底调查、发放问卷、群众初评、支部自查自评、党员群众审议,评定镇党委工作。为切实巩固提高,把有效做法制度化、成功经验长效化,镇党委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组织自身效能建设,不断改进干部作风,以制度完善为抓手,不断巩固先进成果,全面开展镇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与日常工作挂钩,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6、抓创新,不断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今年,按照州、县工作安排,6月前我镇完成了新街社区和营盘社区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结合新街社区和营盘社区内的居民住宅小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综合考虑居民小区、单位、户数、区域、交通走向等情况,将2个社区划分为13个网格(新街社区7格、营盘社区6格),做到格格铺到位,合理划分,13个网格各配备1名网格员(网格员由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构成),每人配备一部手持终端机,镇网格服务管理中心设系统管理员1名,2个社区网格管理站设系统管理员各1名。网格员通过入户调查、定期性开展集中进网格走访活动、信息采集、民主评议等方式全面掌握各网格内的党群信息、常住人口信息、流动人口信息、房屋信息、综合治理信息、安全生产等信息,并及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格系统。同时,各网格员还利用入户调查等有利时机为民服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收集群众的诉求、困难和意见,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截止目前,网格系统共录入各类信息9600条;镇、社区根据网格员提供的信息处理信访事件475件;网格员入户走访3224户。

(二)坚定不移抓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1、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难题。一是提早谋划,精心准备。通过动员大会、院坝会、横幅标语和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多种形式,至始至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在一种热烘烘的氛围中开展,让群众耳濡目染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的重点要求,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以及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具体要求。在教育学习阶段,共发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320余册,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学习先进典型、开展学习教育活动20余次,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从正反两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我反省、见贤思齐,达到了边学边改的效果;二是征求意见,查摆问题。以层层推进、统筹征集、上下联动为目标,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取专题座谈、个别走访、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听取收集意见。把“面对面”、“背靠背”结合起来,把“个别听”与“集体谈”结合起来,把“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把聚焦“四风”问题与找准制约发展、影响民生的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民情恳谈,解决问题。自觉“对号入座”,深刻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加强自我认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专门制定了整改方案及清单。切实做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扎实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2、认真做好“走基层”工作。为切实发挥我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以“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走基层”工作,深入联系各村、社区了解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与基层群众真诚沟通,真心交流,关心群众冷暖、把党委、政府的关怀带给群众,为群众送去大米、面粉、清油等慰问物资,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为民服务能力,拓展了工作范围,丰富了工作内容。整个“走基层”活动期间,镇干部职工下村共计200余天700余人次,走访800余户3000余人。

3、扎实开展社区“双报到”和“党员义工日”活动。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深入推进“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安排部署,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化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我镇“五强举措”扎实开展社区“双报到”和“党员义工日”活动。一是强组织,提高认识。“双报到”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多次联系相关单位开展活动,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双报到”活动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员自愿服务活动。二是强宣传,营造氛围。社区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双报到”活动的目的意义,大力营造社会氛围。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党员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确保活动实效。部分联系帮扶单位和社区党员干部共同开展了走访廉租户、慰问老党员、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让“双报到”党员更加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员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强服务,双向互动。社区党员接受监督管理,服务居民群众,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志愿服务在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各项服务,促进社区的发展。根据部门工作实际与社区就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突出了很多符合当地特色的“金点子”,切实做到工作和生活中“双报到,双服务”。党员“双报到”,进一步密切了社区党组织与机关在职党员之间的联系,提高了社区党组织与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水平,有效整合了机关、社区组织资源。四是强制度,分类管理。报到党员与2处社区签订服务记录、填写进社区服务反馈表,并对个人资料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实施分类管理,随时更新。社区设置在职党员联络员1名,负责各单位在职党员日常事务的通知、召集等工作,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截至目前,已有30余家单位到社区进行了“双报到”。五是强结合,提升服务。镇党委将“双报到”工作与“走基层”和“挂、包、帮”活动等有效的结合起来,拓宽机关党组织走基层的领域和范围,拓展加强基层组织、增强党员活力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全办党员积极参与党员服务队、志愿行动等活动,激发全体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热情,做到了全面覆盖、双向互动、群众满意。通过活动开展,共为社区居民解决困难诉求120余起,解决就业困难人员50余人。

4、积极创建“爱心社区”。镇营盘、新街社区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核心,全面创建温暖和谐的“爱心社区”,进一步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社区弱势群体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盘、新街社区在创建活动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爱心”帮扶。一是小额贷款助困创业。依靠县妇联牵头,县财政、县人社等相关部门协助,各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引导和帮助社区困难家庭、贫困妇女申请小额贷款,立足本地资源和特色开展创业活动,增强困难家庭和妇女致富能力,切实脱贫致富。二是“健康阿妈”行动关爱贫病妇女。依靠县卫生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健康阿妈”行动进社区巡诊、义诊活动。原则上每季度开展1次,为妇女免费体检,建立“健康阿妈”信息卡,为社区贫病妇女、60岁以上老阿妈提供医疗救助,免费送医送药,减轻家庭负担。三是“微心愿”认领圆梦。依靠团县委牵头,各部门配合,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不定期深入社区收集孤寡、老弱、残疾、特困家庭、困难妇女、留守儿童灯弱势群体的“微心愿”,建立“微心愿”台账。通过党员直接认领或支部转交等方式认领“微心愿”,帮助社区不同群体“微心愿”圆梦。四是“植绿爱卫”助推公益活动。依托“党员义工日”、社区“双报到”等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周末假日,依靠部门党组织牵头,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开展“植绿爱卫’’公益活动:整治卫生死角,清理街道垃圾,维护街道设施,植绿、养护花草树木,帮助孤寡、空巢老人和病残家庭义务清洁,营造优美、整洁的社区环境。五是文娱汇演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依靠县文体广新局牵头,每半年1次组织文体服务队深入社区,通过开展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等方式与社区居民及锅庄队互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娱生活,创建平安、幸福、和谐新社区,展现社区新风貌。六是节日慰问温暖民心。依靠部门党组织牵头,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利用春节、“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以送慰问信、慰问金、慰问物资等方式,开展困难群体慰问活动,为社区孤寡、老弱、残疾、特困家庭、下岗失业人员送去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七是开展宣传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依托司法、民政、人社、科技、卫生等部门,每季度1次不定期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中,通过现场讲解、现场咨询、散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法律、维权、科普、文化、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相关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

(三)坚定不移转作风,着力提高机关效能建设

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镇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为切入点,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有效地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1、针对机关效能建设运行特点,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为目标,先后制定了《机关会议制度》、《机关考勤制度》、《机关保密制度》、《机关厉行节约实施方案》、《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准则》、《机关印章管理》、《机关办公用品采购办法》、《机关用车管理》等20余项制度,对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2、整合政务服务资源,设立了镇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所有人员实行全日值班制度,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等工作制度,各窗口人员亮牌上岗,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3、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在落实干部3本日志的同时,建立机关为民服务台账,推行每周一党政班子例会制度,成立镇督查办公室,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今年镇设立统一的财务核算中心,中心配备精通会计核算的专职人员,实行村财镇管业务,村级财务开支由村委会主任签字后报村民理财小组、包村干部、联系领导、镇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主任、镇长逐级审批后方可支取。

(四)坚定不移抓党风廉政,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向乡镇党委提交一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辖区内单位开展一次廉政谈话和征求意见活动)。二是为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采取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忏悔实录、发放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的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做出正确评价。三是加大信访件的查办力度,做到件件有回音。一年来共查办纪委交办信访件2起。四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廉政文化“八进”和“9+2”专项整治工作,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五)坚定不移创建基层法制,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1、按照依法治县的要求,镇党委认真开展了基层民主法制创建工作。一是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的形式共同商讨、拟订村规民约,实现民主管村。二是采取在各村社区设立法律图书角、法制文化宣传墙、法制创建宣传展版的形式加强依法治县、依法治村的宣传。三是开展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培训班,讲解人员调解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了人员调解员的整体素质,为依法治村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排查和化解并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年纳入人民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70起,其中调解成功68起,成功调解率达到97%。调处重点项目建设、纠纷等矛盾20余起,预防群体性事件4起;接收上级交办信访案件3起,均已经会同相关单位对信访人反映的事情作了处理并给予答复;开展“六五”普法2014年法制宣传12次,采用讲座、广播、进村入户的方式对向民众讲解与民众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普及群众6000余人,接受各类法律咨询22起计47人次,接受法律援助5起计7人次。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9人,解矫4人,完成了19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目前,我镇正积极申报州级法治示范乡镇创建,并将五个村纳入县级依法治理示范村创建项目。

(六)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增强镇域经济实力

1、重点项目建设征拆工作。2014年,镇在重点项目征拆工作中,共完成153户的征拆任务,征用土地533.144亩,征拆房屋21户,安置征拆户21户。一是2月完成春堂坝电站征拆任务;涉及征拆户51户,征用土地108.9亩。二是6月完成立业电子二期扩容征拆、安置任务;涉及征拆户16户,征用土地46.364亩,征拆房屋12户,安置完成12户。三是10月全面完成崇美(过境)公路征拆任务;涉及征拆户57户,征用土地195.79亩,征用房屋8户,安置完成8户。四是10月全面完成县城焦子坪新区征地任务,涉及征地户33户,征用土地170.69亩。五是11月完成会师广场改建征拆任务,涉及征拆户2户,征用土地2.6亩,征拆房屋1户。六是2月完成沙棘新厂区征拆任务,涉及征拆户1户,征用土地7.5亩。七是9月完成沙龙乡道镇辖区内的征拆任务,涉及征拆户1户,征用土地1.3亩。八是目前城市之门、县城高家山新区建设征拆工作正在有序进中,两个项目建设现都只剩1户的征拆工作,预计年内全面完成征拆任务。在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中,镇共组织协调186次,参加人员372人次。

2、规划建设管理工作。2008年以来,受灾后重建先批后建政策和县城规划滞后的影响,镇作为县城城区所在地建房户在利益的驱使下,辖区内的乱建、超建等违法违规建房行为层出不穷,难以遏制。一是严格执行建房审批“6+2”会审程序。二是2013年镇成立城镇执法中队,加强对违建的整治力度,201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开展“国土规划执法年”活动,镇不断加强违建整治力度,截止目前开展巡逻500余次,开展违建执法行动87次,出动车辆500余台次,执法人员609人次,拆除构建筑物19处,查封暂扣违建物品29件。在严格的违建执法和管理下,现辖区内未批先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已批乱建行为正在逐步规范。

3、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今年,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决定对镇马桑村、卯梁村、营盘村、三关桥村四个村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幸福满意度。预计完成特色水果、苗木、蔬菜、中药材种植共计1350亩,全面完成4个村委活动室的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垃圾处理池2个,新建篮球场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硬化活动场地1660平方米。

4、藏区新居、浙川帮扶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紧紧抓住藏区新居、浙川帮扶等项目落地三关桥村、营盘村的有利机遇,提升城市品位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止目前,三关桥村群众无偿拆除圈舍21户,围墙5户,房屋2户,厕所5户,无偿占用群众土地284.904平方米。三关桥村道路加宽平整基本完成,水、电、污水管网入地,中间路硬化120余米,完成风貌改造1500平方米,安装沿河波形护栏100米,完成观景台钢骨架铺设50米。营盘村沙棘厂沿线道路浇筑已完成50%,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毛家磨房景观道路提升工程,路面平整完成80%,2座拱桥正在架设中,预计年底前2座拱桥全面竣工。

5、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我县“公路建设攻坚年”实施意见,镇积极组织,集中人力、物力,在通村通组建设上完成全镇6条、12.88公里通村路和10条、25.887公里通组道路硬化建设和通村、通组路安防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通村路硬化12公里,通组路硬化17.4公里,村、组道路采取波形护栏安装和堆土防护的方式,安防设施已基本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村干部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党建工作缺乏创新、载体不多,没有把党建工作与具体工作有机结合。

四、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将进一步强化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多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力求活动学习中,培养村、社区支部党员带头学习,带头提高的表率作用。二是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党建活动载体,将党建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全,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推荐第7篇: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县委组织部: 2005年,我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肃北县2005年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和任务解表》的要求,结合我镇工作的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经过全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镇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镇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进展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 镇党委狠抓政策理论学习、班子团结、转变作风三个环节,结合党性实践为目标,以“三会一课”为手段。坚持每周

一、

三、五政治理论学习和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并经常性地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同时,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自己的分管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年内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各2篇,做学习笔记在1万字以上。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以较强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每项重大事项,做到决策前发扬民主,决策后一种声音,一个步调。开创在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各负其责,各显其能的良好局面。

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管好自己“八小时”外的“社交圈”和“生活圈”。首先镇党委召集5个村、2个社区及镇机关的党员在4月份开展了一次反腐倡廉理论专题学习,主要学习了《实施纲要》的内容;其次在5月份镇党委书记严虎同志为我镇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腐倡廉专题党课;三是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期间举行了大型的表彰大会,组织各村、社区、机关200多人在周末文化广场参加歌唱祖国歌颂党‘千人演唱会’。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增强业务工作能力,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活动。举办了政治理论、科技、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办培训班11期,参加培训累计达2100人次。通过培训,增强了党员的义务意识,提高了党员的素质,为农村、社区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使党费管理走上正规化。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以推进依法治镇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我镇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及时打印上墙;与各村(社区)签定目标责任书,定期与不定期对各村(社区)工作的进展进行督查;大力推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社区管理;及时地督促各有关职能部门、村(社区)的政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组织各村(社区)两委进行互相评比、打分,召开政情通报大会,以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经济目标任务进展

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完成农作物播种8487亩,其中小麦播种2183.95亩, 玉米播种407.25亩,蚕豆播种628.21亩,洋芋播种2481.64亩,较上年增长690.94亩,增幅38.6%;胡麻播种1287.14亩,蔬菜播种68.5亩,瓜类播种23亩,牧草707.21亩。完成退耕还林700亩续建任务,零星植树7300株。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草比例由去年的39:43:18调整到今年的38:46:16。畜牧业稳中有升,牲畜存栏13044头(只),其中山羊8212只,绵羊3476头,牛1356头。

2、项目建设情况。筹建的东山村洋芋淀粉厂,投资30万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计划7月安装,9月投产,预计年利润15万元;新建的青山道村千头猪场,总投入资金160万元,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可盈利30万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拉动全镇经济的增长。

3、科技推广服务情况。完成化肥调运475.44吨,良种调运300余吨,农药调运2254.6公斤,地膜调运1522.8公斤。引进

织村民修善村组道路;同时将废砖拉入村组有效利用;

4、党委、政府领导组织全体职工疏通道路,及时地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5、配合县城建部门,社区安装了垃圾箱51个,同时协商修建平房区垃圾池4座,清理环卫垃圾,治理了社区的环境卫生。

6、筹集资金和向上申请3万元,对3个行政村的机井进行维修,现已筹办当中;

7、协调和调查摸底,设立了社区治安室,增强了控制辖区社会治安氛围;

8、对全镇困难户的摸底调查,掌握弱势群体的详细情况,以便帮扶结队子“五个一”工作的开展;

9、组织开展小学生以爱护花草树木、路灯、广告牌和公共设施的“爱我肃北、从我做起”游行宣教活动;并举办,以“争当模范公民”、“家乡的变化”为内容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唱会。

10、镇人大组织部分人民代表利用一天的时间对五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农田管理、田间道路、水渠维护、卫生等视察、观摩,并采取评议打分的方式,来促进党员干部的工作力度,增强服务意识。

五、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业结构调整难度依然很大。由于我镇耕地面积总量小,优质农产品无法形成规模种植,在市场上占有份额小,市场竞争弱。同时广大农民种植庄稼为“杂货铺”、“小而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优质农产品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2、项目建设依然滞后。项目建设虽然立项较多,但动工建设的项目不多。

3、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力度仍不够。全镇目前有富裕劳力984人,转移的仅占40.5%。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低。

4、干部群众思想仍不够解放。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等、靠、要现象依然存在。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不强,职能作用发挥不够。

5、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尤其在带头致富方面不能很好地起到“一个党员一盏灯”的作用。

6、个别村两委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互相扯皮,相互配合不够密切。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观念的差距,从本质上说是体制的差距,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在工作中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好地促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今后的工作打算

1、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中去,对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要常抓不懈。促进村(社区)党支部建设,加强村(社区)党建工作,探索建立有利于党员活动和党员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协调机制,调整和完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健全社区党的组织机构;把非公党建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认真总结非公党建工作经验,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组建形式和灵活有效的工作方式,保证党的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大力举办法制教育、“绿色证书”等各种类型的培训,不断提高村(社区)党员的素质;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和各项制度,并全部上墙,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的良好格局。

2、常抓农业不放松。农业是我镇的基础,对此我们必须常抓不懈,确保农作物稳产丰收。要引导农民科学防病治虫,合理配方施肥,适时收割打碾,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镇牧农业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做好产中、产后的跟踪服务,促使农民全身心投入到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要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引导并组织有运输能力的农民加大农产品销售,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舍饲养殖业,加大优良畜种引进,让广大农民赶着牛羊奔小康;要坚持“以质量创市场”的思路,积极扩大我镇优质农产品特别是洋芋、胡麻等在周边县市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使党城洋芋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3、完成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任务。按照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原则方法、步骤和工作任务,精心组织,扎实安排,切实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先进性教育达到中央、省、市、县的要求和目的,为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4、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创建精神文明模范镇为目标,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各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交通通讯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社区继续开展“一创建,两教育,三营造,五工程”活动,搞好社区服务,优化社区环境,活跃社区文化,维护社区治安,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5、切实加强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继续推进依法治镇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依法治镇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认真搞好“四五”普法,不断增强全镇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积极强化“打、防、控”一体化治安管理体系建设,以落实“四防工程”为目标,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7、加大民政司法建设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成镇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低保范围,做到动态管理的“应保尽保”,并探索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主动做好城乡弱势群体和特困群众的生活安排,积极开展以工代赈、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活动。

推荐第8篇:牡丹镇党委换届工作汇报

牡丹镇党委换届工作汇报

根据区委关于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区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镇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方针贯穿于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始终,保证党委换届依法有序进行。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7月11日,我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干事参加了在中梁乡召开的秦州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暨培训会议,认真学习了省、市、区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精神,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镇党委于7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区委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党委换届工作法律法规和知识,明确了目标任务、换届程序、进度安排。 二是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换届氛围。7月13日,召开了镇党委换届工作动员大会。镇党委书记安葆嘉同志作动员讲话,对整个党委换届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并对如何搞好党委换届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了我镇党委换届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镇着力加强对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操作程序的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及悬挂横幅等形式,开展换届纪律要求和法定程序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为换届选举做好思想准备。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我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安葆嘉同志任组长的党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党委换届工作日常事务。同时,成立报告起草小组,负责中共牡丹镇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纪检工作报告的起草、修改、完善等工作。 四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换届程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乡892名党员,37个党支部的实际,制定了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秦州区牡丹镇党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对整个换届选举的时间、方法、步骤和标准,都做了统一规定。同时,制定了《牡丹镇党委换届工作推进计划表》,明确了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五是严格按程序操作,完成了党员摸底情况。以支部为单位,对党员逐人进行摸底,造册登记。我镇共有党员892人,有705名党员能够参加党委换届选举。经过镇党委认真研究讨论,并征求广大党员干部意见建议,初步确定党代表人数136名。

六、按照民主、公开原则,推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我镇各支部按照镇党委领导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代表推选比例,结合本村实际,已经按照差额比例推选出了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并进行公示。

七、结合镇情民意,确定代表名额比例。镇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拟定为136名。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代表16名,占11.8%,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14名,占11%,农民党员代表104名,占77.2%左右。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代表10名,占7%;妇女代表13名,占10%; 35岁以下代表20,占15%。上述比例均为指导性比例。代表名额的分配,拟参照上述各方面的比例要求,按照各选举单位党员人数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工作需要确定。

按照区委的安排部署,中共牡丹镇第七届委员会拟设委员9名,提名候选人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镇纪委拟设委员5名,提名候选人6名,纪委书记1名,专职纪委副书记1名。

我们将按照区委党委换届会议精神及有关要求,继续做好正式代表选举和党代会筹备工作。

二0一一年八月三日

推荐第9篇: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县委组织部:

2005年,我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肃北县2005年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和任务解表》的要求,结合我镇工作的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经过全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镇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镇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进展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镇党委狠抓政策理论学习、班子团结、转变作风三个环节,结合党性实践为目标,以“三会一课”为手段。坚持每周

一、

三、五政治理论学习和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并经常性地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同时,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自己的分管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年内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各2篇,做学习笔记在1万字以上。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以较强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每项重大事项,做到决策前发扬民主,决策后一种声音,一个步调。开创在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各负其责,各显其能的良好局面。

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管好自己“八小时”外的“社交圈”和“生活圈”。首先镇党委召集5个村、2个社区及镇机关的党员在4月份开展了一次反腐倡廉理论专题学习,主要学习了《实施纲要》的内容;其次在5月份镇党委书记严虎同志为我镇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腐倡廉专题党课;三是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期间举行了大型的表彰大会,组织各村、社区、机关200多人在周末文化广场参加歌唱祖国歌颂党‘千人演唱会’。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增强业务工作能力,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活动。举办了政治理论、科技、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办培训班11期,参加培训累计达2100人次。通过培训,增强了党员的义务意识,提高了党员的素质,为农村、社区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使党费管理走上正规化。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推进依法治镇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我镇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及时打印上墙;与各村(社区)签定目标责任书,定期与不定期对各村(社区)工作的进展进行督查;大力推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社区管理;及时地督促各有关职能部门、村(社区)的政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组织各村(社区)两委进行互相评比、打分,召开政情通报大会,以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经济目标任务进展

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完成农作物播种8487亩,其中小麦播种2183.95亩,玉米播种407.25亩,蚕豆播种628.21亩,洋芋播种2481.64亩,较上年增长690.94亩,增幅38.6%;胡麻播种1287.14亩,蔬菜播种68.5亩,瓜类播种23亩,牧草707.21亩。完成退耕还林700亩续建任务,零星植树7300株。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草比例由去年的39:43:18调整到今年的38:46:16。畜牧业稳中有升,牲畜存栏13044头(只),其中山羊8212只,绵羊3476头,牛1356头。

2、项目建设情况。筹建的东山村洋芋淀粉厂,投资30万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计划7月安装,9月投产,预计年利润15万元;新建的青山道

推荐第10篇:高山镇党委换届工作汇报

严格程序 精心组织

全面顺利完成高山镇第二次党委换届工作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距市中心16.5公里,全镇辖19 个行政村,镇党委下辖45个党(总)支部,党员1725人。此次党委换届工作中,在荥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第二次党代会于2011年4月18日正式召开,推选出了党员满意、群众拥护的新一届两委班子,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本次党代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筹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接到市委关于召开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后,我镇党委就迅速召开党委会进行了研究讨论,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换届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于2011年3月28日召开了党委换届工作动员会,对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各村也按照要求相继召开动员会议,确保了思想发动覆盖到每个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为确保党委换届在程序上不出问题,在资料上不出差错,在纪律上风清气正,在选举中保证民主,我们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解,严明责任,事事到人,设立了人事安排、代表选举、文件起草、会务筹备、纪律督查等五个推进小组,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为确保换届筹备工作人员和各村支部书记先学一步,真正成为换届选举工作的 “明白人”,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协助指导”的方式,把换届选举过程中的每一个程序学深学透,有力地促进了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程序,抓住关键,确保选举顺利有效进行 一是坚持民主,体现民意。在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提名中,各党(总)支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推举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

人,差额比例达到30%;在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时,支委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

人,差额比例达到20%,各支部以张贴公告的形式对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了公示;在正式代表选举中,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正式代表,各支部党员参与率分别达到

%以上,选举产生正式代表118人,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代表

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名;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代表 名。在代表产生的三个环节中,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党员参与率,针对外出不在本地、行动不便和卧病在床不能参加大会集中讨论的党员,采取电话联系和走访约谈等方式征求本人对代表候选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参与,群众全知晓。

二是严肃纪律,营造环境。为确保此次换届选举的公平、公开、公正,我们召开了严肃换届纪律的专题民主生活会,17个不准和5个一律”换届各级领导干部签订了 “5个严禁、纪律保证书,做到了预防针提前打、警钟提前敲。同时,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督导,成立了19个包村督察组对各支部换届工作进行巡回督察,确保换届选举的各道程序和每个环节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三是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为确保党代会有序进行、不出纰漏,我们对会议的各个程序和环节充分考虑、严格把关。在会议材料上,我们对主持词、党委工作报告等会议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审查,严格按照“三审”程序,一审由材料撰写人负责,二审由党政办主任负责,三审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把关;在会场安排上,我们在主会场对每个代表的座位张贴了代表名单,在各分团代表会场,我们设立了标识牌,做到了标志明显,引导到人,保障了大会流程顺利进行;在选举程序上,我们严格按照会议议程安排,使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有序衔接,规范到位。

四是选优配强,干群满意。大会在公开、公正、公平、民主的氛围下顺利进行,选举产生了高山镇第二届党委委员7名,平均年龄

岁,35岁以下1名,35至45岁4名,45岁至50岁2名,体现了干部以中年为主、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委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2名,占29 %,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名,占57 %,其余为大专学历,领导干部知识层面和素养进一步提升。选举产生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名,平均年龄为

岁,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

%,女干部3名,占60%,大幅提高了组织的年轻活力;在文化程度上,大专学历2名,占40 %,本科学历3名,占60%。大会产生的新的领导班子更加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为高山镇今后五年各项工作的启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本次换届工作共选举产生了7名党委委员、5名纪委委员和 名出席荥阳市第 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认真总结,依然存在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1、对文件的精神没能够很好的吃透和领会,导致做了许多重复性的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2、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对于换届工作的现场布臵和服务存在一定的不足。

3、各方面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做细做实。

第11篇: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县委组织部:2005年,我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肃北县2005年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和任务解表》的要求,结合我镇工作的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和党员队

伍建设。经过全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镇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镇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进展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镇党委狠抓政策理论学习、班子团结、转变作风三个环节,结合党性实践为目标,以“三会一课”为手段。坚持每周

一、

三、五政治理论学习和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并经常性地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同时,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自己的分管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年内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各2篇,做学习笔记在1万字以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以较强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每项重大事项,做到决策前发扬民主,决策后一种声音,一个步调。开创在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各负其责,各显其能的良好局面。

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管好自己“八小时”外的“社交圈”和“生活圈”。首先镇党委召集5个村、2个社区及镇机关的党员在4月份开展了一次反腐倡廉理论专题学习,主要学习了《实施纲要》的内容;其次在5月份镇党委书记严虎同志为我镇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腐倡廉专题党课;三是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期间举行了大型的表彰大会,组织各村、社区、机关200多人在周末文化广场参加歌唱祖国歌颂党‘千人演唱会’。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增强业务工作能力,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活动。举办了政治理论、科技、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办培训班11期,参加培训累计达2100人次。通过培训,增强了党员的义务意识,提高了党员的素质,为农村、社区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使党费管理走上正规化。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推进依法治镇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我镇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及时打印上墙;与各村(社区)签定目标责任书,定期与不定期对各村(社区)工作的进展进行督查;大力推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社区管理;及时地督促各有关职能部门、村(社区)的政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组织各村(社区)两委进行互相评比、打分,召开政情通报大会,以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经济目标任务进展

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完成农作物播种8487亩,其中小麦播种2183.95亩,玉米播种407.25亩,蚕豆播种628.21亩,洋芋播种2481.64亩,较上年增长690.94亩,增幅38.6%;胡麻播种1287.14亩,蔬菜播种68.5亩,瓜类播种23亩,牧草707.21亩。完成退耕还林700亩续建任务,零星植树7300株。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草比例由去年的39:43:18调整到今年的38:46:16。畜牧业稳中有升,牲畜存栏13044头(只),其中山羊8212只,绵羊3476头,牛1356头。

2、项目建设情况。筹建的东山村洋芋淀粉厂,投资30万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计划7月安装,9月投产,预计年利润15万元;新建的青山道村千头猪场,总投入资金160万元,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可盈利30万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拉动全镇经济的增长。

3、科技推广服务情况。完成化肥调运475.44吨,良种调运300余吨,农药调运2254.6公斤,地膜调运1522.8公斤。引进种羊51只,种牛10头。新建舍饲养殖暖棚29座,引进了西门塔尔肉牛冻精和荷斯坦奶牛冻精,冻配奶牛5头,肉牛10头。注射牛疫苗800头,羊疫苗3500只,禽流感疫苗4000只,举办科技培训班3期,散发科普资料2000余份。新确定1个科技示范点和4户科技示范户,并进行了挂牌命名。在县委副书记张积强的亲自带领下,推行种植了36亩的玉米套种带田;组织35名科技致富能手到外地进行观摩学习,并引进、试种“太空”黄豆6亩。重视劳务输出工作,输出劳动力399人,缓解

了全镇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成挑挖农田灌溉渠道18390米,整修田间道路5330米,新建桥涵13个。据统计,2005年全镇第一产业(农业)较上年增加投入33.5万元,第二产业(加工业)较上年增加投入35万元,第三产业较上年增加投入144.99万元。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为全镇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5、社区工

作进展情况。为下岗职工协调解决下岗就业资金12万元,为24名下岗失业人员解决了工作岗位,为45名下岗职工担保小额贷款10万元,为824名困难居民申报最低生活保障金。清运城市垃圾800余吨,清理公厕25所,保持了城区清洁卫生。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生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散发法制宣传资料2000余份,推进了依法治镇进程。

6、其它工作情况。镇村两级投入2万余元,慰问贫困户、老年人167人。配合市、县做好“光明星”工程,为11名白内障患者争取了免费医疗机会;在阳关网上发送信息8期,报送工作信息45期,典型材料7篇。

三、“三级联创”活动、“双培双带”工程进展健全镇级机构29个,调整充实了人员,制定了工作目标;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有78名无职党员竞争上岗,开展各项工作。巴音、紫亭两社区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组织城市党员开展了“五个一”行动(即每名党员包一个楼院、包一片区域卫生、帮教一名失足青年或劳教释放人员、帮扶一名孤寡老人、组织参加一次文体活动),激发了党员服务群众、践行宗旨的热情,为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引路作用、体现先进性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严格组织发展,努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按照“双培双带”工程的要求,坚持优中选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今年共发展预备党员1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6名;开展了评优树模活动,评选先进党支部3个,优秀党务工作者3名,优秀共产党员11名。创建“文明单位”2个,“文明楼院”11栋,“市级诚信家庭”25户,“十星级牧农户”75户,“模范文明五好家庭”36户,并开展了“法律进社区”、“美德在农家”、“美德进社区”活动,积极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纵深发展。春节期间我镇组织6个社火队800余人参加了全县社火汇演,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开了好头。在“三八”节、“五四”节期间,我镇举行大型文体活动,表演文艺节目47个,参加人员5000余人次,各村、社区也根据各自实际举办文体活动,参加人员4000余人次,同时镇党委、政府表彰奖励了“好婆婆”“好媳妇”“科技致富女能手”“优秀团员”“优秀团干”36名。“五一”期间举办了“春耕杯”体育活动,5个村2个社区组织了参赛队参加了拔河、蓝球、乒乓球、象棋等比赛。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既陶冶了情操,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达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目的。另外,还成立了相应的养殖协会、洋芋协会,协会的任务重点把村两委、年青农民、青年致富能人纳入协会,搞销售,寻路子,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以激发广大村民种植的积极性。

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镇作为第二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本次安排参加有3个党支部,应参加110人。其中:机关党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2个;除长年外出半年以上和因病不能参加的党员35人外,参加教育活动党员75人。

1、根据全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部署,我镇于7月11日召开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为加强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由9名同志组成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机关支部、两个社区支部也相应成立本次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实施方案,细化安排,以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统一进度整体推进。

2、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根据县委统一要求,按四个月时间安排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7月8开始到2005年11月5日结束,每个阶段40天。结束后再用一个月的时间,切实做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为保证我镇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效,要求有书写能力的党员,书写读书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撰写心得体会2篇。

3、坚持按照制定的《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进度表》学习教育,并制定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制度》、《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制度》、《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外出党员联系制度》,以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展。

4、认真学习,积极开展党性实践活动。为了确保集中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我们在认真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着力抓好“三课”、“三为”、“三走访”党性实践活动,主要领导包片、其它领导包点深入社区、农村,走访弱势群体,帮助解决困难,提出合理化建议,联系群众,交流思想,倾听呼声,密切感情,寻找差距,锤炼党性,实现了知与行、学与做的有机统一。

5、积极开展党性实践活动。

1、农村、社区受到严重的水灾,党委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深入农户、社区居民家,详细了解掌握灾情,组织村民、居民进行生产自救,并积极筹集和向上争取救灾资金3000元,对受灾居民的房屋及时进行维修,对受灾的农户进行走访慰问,把党的先进性送到了群众中;

2、积极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落实了原居会主任的工资补贴11000元;

3、与交通局联系将城区道路废弃沥青渣拉入我镇村组,并组织村民修善村组道路;同时将废砖拉入村组有效利用;

4、党委、政府领导组织全体职工疏通道路,及时地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5、配合县城建部门,社区安装了垃圾箱51个,同时协商修建平房区垃圾池4座,清理环卫垃圾,治理了社区的环境卫生。

6、筹集资金和向上申请3万元,对3个行政村的机井进行维修,现已筹办当中;

7、协调和调查摸底,设立了社区治安室,增强了控制辖区社会治安氛围;

8、对全镇困难户的摸底调查,掌握弱势群体的详细情况,以便帮扶结队子“五个一”工作的开展;

9、组织开展小学生以爱护花草树木、路灯、广告牌和公共设施的“爱我肃北、从我做起”游行宣教活动;并举办,以“争当模范公民”、“家乡的变化”为内容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唱会。

10、镇人大组织部分人民代表利用一天的时间对五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农田管理、田间道路、水渠维护、卫生等视察、观摩,并采取评议打分的方式,来促进党员干部的工作力度,增强服务意识。

五、存在的问题上半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业结构调整难度依然很大。由于我镇耕地面积总量小,优质农产品无法形成规模种植,在市场上占有份额小,市场竞争弱。同时广大农民种植庄稼为“杂货铺”、“小而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优质农产品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2、项目建设依然滞后。项目建设虽然立项较多,但动工建设的项目不多。

3、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力度仍不够。全镇目前有富裕劳力984人,转移的仅占40.5%。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低。

4、干部群众思想仍不够解放。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等、靠、要现象依然存在。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不强,职能作用发挥不够。

5、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尤其在带头致富方面不能很好地起到“一个党员一盏灯”的作用。

6、个别村两委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互相扯皮,相互配合不够密切。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观念的差距,从本质上说是体制的差距,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在工作中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好地促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今后的工作打算

1、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中去,对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要常抓不懈。促进村(社区)党支部建设,加强村(社区)党建工作,探索建立有利于党员活动和党员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协调机制,调整和完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健全社区党的组织机构;把非公党建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认真总结非公党建工作经验,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组建形式和灵活有效的工作方式,保证党的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大力举办法制教育、“绿色证书”等各种类型的培训,不断提高村(社区)党员的素质;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和各项制度,并全部上墙,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的良好格局。

2、常抓农业不放松。农业是我镇的基础,对此我们必须常抓不懈,确保农作物稳产丰收。要引导农民科学防病治虫,合理配方施肥,适时收割打碾,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镇牧农业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做好产中、产后的跟踪服务,促使农民全身心投入到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要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引导并组织有运输能力的农民加大农产品销售,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舍饲养殖业,加大优良畜种引进,让广大农民赶着牛羊奔小康;要坚持“以质量创市场”的思路,积极扩大我镇优质农产品特别是洋芋、胡麻等在周边县市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使党城洋芋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3、完成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任务。按照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原则方法、步骤和工作任务,精心组织,扎实安排,切实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先进性教育达到中央、省、市、县的要求和目的,为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4、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创建精神文明模范镇为目标,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各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交通通讯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社区继续开展“一创建,两教育,三营造,五工程”活动,搞好社区服务,优化社区环境,活跃社区文化,维护社区治安,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5、切实加强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继续推进依法治镇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依法治镇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认真搞好“四五”普法,不断增强全镇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积极强化“打、防、控”一体化治安管理体系建设,以落实“四防工程”为目标,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7、加大民政司法建设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成镇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低保范围,做到动态管理的“应保尽保”,并探索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主动做好城乡弱势群体和特困群众的生活安排,积极开展以工代赈、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活动。

第12篇:关于认真做好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实施方案

巴林左旗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市委《关于认真做好旗县区、苏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赤党发[20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全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旗委的总体部署,以谋划和推进科学发展,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为重点,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扎实做好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把苏木镇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 1

领导集体,为促进全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有关政策及时间要求

(一)领导班子职数要求。按照市委规定的“苏木镇党委委员职数一般为7至9名”的要求,参照上届职数配备情况,苏木镇党委委员职数为9名,苏木镇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一般不超过3名(含政府正职),党委班子成员由书记、副书记、政府班子党员副职及其他需要进班子的人员组成。按照市委规定的“纪委委员职数一般为5至7名”的要求,参照上届职数配备情况,苏木镇纪委委员职数为5名,苏木镇纪律检查委员会设书记1名,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设专职纪委副书记1名,委员3名。苏木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低于20%。各苏木镇党委要严格遵守领导班子职数规定。

(二)领导班子结构要求。坚持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合理配备,苏木镇党委书记以35岁至50岁的干部为主体,一般应具有苏木镇、街道工作经历,优先从具有苏木镇、街道领导岗位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注重改善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重点选拔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善于解决复杂矛盾的基层一线干部。注重选拔优秀女干部和少数 2

民族优秀干部。提名为苏木镇党委班子成员的,原则上要能干满一届。其中新提拔进班子的,至少要干满一届。

(三)领导班子考察要求。对新一届党政班子成员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考察,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全面准确的评价干部,扩大预告、公示范围,丰富公示内容,改进公示方式。采取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提名候选人,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人员的范围。现任班子成员在全额定向推荐中推荐票未过半数,或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数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不宜继续担任原职务的,不再提名。

(四)干部交流要求。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在同一职位任职5年以上的,有计划地进行交流。交流干部一般要提前到位,以利于换届选举。

(五)换届时限要求。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在4月底前全部完成。

三、抓好几项重点工作

(一)选好党代会代表。注重从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党员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中产生代表。注重改善代表结构,注意推荐工人、农牧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先进模范 3

人物;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应在上次党代表大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党代表大会代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般不交叉。代表产生要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基层组织的意见和纪检等有关部门的意见。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按市委规定的“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不低于上次党代表大会的比例”的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出席苏木镇党代会的代表名额,一般为100至200名。党代表组成结构比例: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代表占20%左右;农牧民代表占50%左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占15%左右;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占10%左右;其他党员代表占5%左右。妇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所占的比例不少于本地区妇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年龄在45岁以下的代表一般不少于50%。代表中还要考虑到离退休干部。党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25%。上述比例除妇女、少数民族代表和年龄在45岁以下的代表比例外,其余均为指导性比例。

(二)起草好凝聚人心的工作报告。各苏木镇要按照旗委的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党委书记要亲自主持起草报告,党委一班人要认真讨论。要按照全旗“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科学制 4

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把干部、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旗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引导到抓住机遇、干事创业上来,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要起草好纪委工作报告。

(三)做好大会选举工作。各苏木镇要按照党内有关规定,科学制定选举办法。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充实介绍内容,可采取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书面述职、回答提问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适当提高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苏木镇党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低于20%。苏木镇党委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举时,除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外,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投票方式,创造有利于充分表达意愿的环境和条件,切实保障党员代表的民主权利。

四、加强领导,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一)高度重视换届工作。各苏木镇党委要认真贯彻旗委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各苏木镇党委要成立相应的换届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好换届工作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苏木镇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掌握换届工作动态,认真分析和研究换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 5

问题,提前做好预案。苏木镇制定的换届工作方案,要报旗委组织部备案。

(二)切实加强舆论引导。要认真做好党员代表大会有关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引导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创先进,党员干部立足本职争优秀,确保整个换届工作中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努力做到换届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三)严明换届人事工作纪律。要把换届工作纪律教育覆盖到与换届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采取多种方式,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民主推荐人员、代表和委员认真学习上级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相关材料,特别是“5个严禁、17个不准”,知晓率要达到100%。民主推荐时,要组织参会人员进行换届工作纪律问卷调查,对知晓率低的地区进行通报。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将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严肃换届工作纪律专题谈话,覆盖率要达到100%。领导干部要填写遵守换届工作纪律承诺书,做到100%承诺。对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拉票贿选的,一律取消其考察人选或候选人资格;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提拔重用,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者想应的组织处理,并记录在案;对换届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对顶风违纪的, 6

要从快从严、重点查办;对查处的案件,要及时予以通报,以儆效尤;对换届风气不好、查处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严格履行有关报批程序。苏木镇党委要及时向旗委报送关于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汇报本次党员代表大会筹备情况。大会召开时间、党代表名额及比例、选举办法等要由旗委组织部审查。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要报旗委和旗纪委审查。党委委员和党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纪委委员和纪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要经旗委审批。当选的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委员、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要向旗委报批。

各苏木镇党委要全面了解掌握换届工作情况,加强信息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妥善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换届结束后,各苏木镇形成书面总结报旗委组织部。

附:

1、巴林左旗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名单

2、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检查组建议名单

附件1:

巴林左旗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

建议名单

长:王玉树(旗委书记)

副组长:邱文博(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

赵国新(旗委副书记)

宝音图(旗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庆虎(旗委常委、旗委办主任、统战部长) 鲍爱民(旗委常委、组织部长)

员:史吏更(旗委办副主任)

邵立军(旗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李承革(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旗直工委书记)

李成智(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杜宝龙(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正科级组织员) 付宝利(旗委组织部副部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鲍爱民(兼)。

附件2:

苏木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检查组

建议名单

第一指导检查组

组长:绿秀林(旗纪委副书记) 成员:斯钦达来(旗监察局副局长)

张海鹏(旗委组织部干部二室主任、副主任科员) 联系苏木镇:林东镇党委

第二指导检查组

组长:钱贵武(旗发改局纪检组长) 成员:辛慧廷(旗纪委宣教室主任)

任国良(旗委组织部组织二室科员) 联系苏木镇:碧流台镇

第三指导检查组

组长:吴卫东(旗老干部局局长)

成员:卢战豹(旗纪委常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正科级检查员)

王冬燕(旗委组织部组织一室主任) 联系苏木镇:隆昌镇党委

第四指导检查组

组长:吴秀明(旗法院政工科长、正科级审判员) 成员:常国民(旗纪委纪检监察二室主任、正科级检查员)

琪(旗委组织部考核办科员) 联系苏木镇:十三敖包镇党委

第五指导检查组

组长:赵亚辉(旗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成员:卢景全(旗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

田鹏翔(旗委副科级组织员、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 联系苏木镇:富河镇党委

第六指导检查组

组长:姜

岩(旗卫生局党委副书记)

成员:王慧聪(旗纪委信访室主任、正科级检查员)

王东晗(旗委副科级组织员、组织部二室主任) 联系苏木镇:哈拉哈达镇党委

第七指导检查组

组长:刘泽书(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成员:顾向东(旗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

苏亚拉图(旗委组织部组织二室副主任科员) 联系苏木镇:白音诺尔镇党委

第八指导检查组

组长:孟根巴干(旗民政局副局长) 成员:陈艳军(旗纪委纠风室主任)

天(旗委组织部干部一室主任) 联系苏木镇:查干哈达苏木党委

第九指导检查组

组长:侯志天(旗党校副校长) 成员:陈玉英(旗纪委常委)

韩玉祥(旗委组织部旗直工委科员) 联系苏木镇:乌兰达坝苏木党委

第13篇:伯克苏木

原始描述

图标。 排位。6:T。593-594(1843)。

家庭

Caesalpiniaceae(豆科)2-5(-7)对羽片;托叶分钟,很快就脱落,叶柄和叶轴一起长7-32厘米,叶柄长2-5毫米小叶5-15(-18)每耳廓,通常互生,椭圆形,1.5-7.5厘米,宽0.5-4厘米,基部稍不对称,钝略有缺口顶点,银色短毛茸茸的,但变得无毛。 花序细长的穗长5-30厘米,下垂,多花的树枝的两端附近,拥挤。 花两性,定期,5基数,桂花,无梗,花萼短管和圆润的耳垂ç。 长1.5毫米,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无毛,白色至奶油色;雄蕊10枚,免费,C。 长5毫米,子房上位,卵形,密毛,1细胞,花柱短,柱头漏斗状。 果实椭圆形,强烈扁平荚3-8厘米,宽2-3厘米,明显stiped,呈淡棕色至红棕色,不裂,1号种子。 种子椭圆形,扁平,9-12毫米×7-8毫米,褐色,有一腔两侧。其他植物资料

Burkea包括一个单一的物种。 似乎与非洲的属Erythrophleum,Pachyelasma和Stachyothyrsus。 当不开花或结果,Burkea AFRICANA经常被混淆。非洲Erythrophleum(Welw.前广藿香)。的危害与合欢antunesiana危害,但它不同于其红棕色天鹅绒毛幼龄生长的树枝提示。

解剖学

木材解剖描述(IAWA的硬木代码):

年轮:2:年轮界限不明显或缺失。 船舶:5:木材散孔; 13:简单穿孔板; 22:管间纹孔互生; 23:交替坑形状的多边形; 26:管间纹孔介质(7-10微米),27间纹孔大(≥10微米); 29:玄学笼罩坑; 30:容器射线具有鲜明的边界坑整个射线细胞间纹孔的大小和形状相似; 42:平均弦向直径血管管腔100-200微米,47:5-20艘船只平方毫米; 58:心材血管牙龈及其他存款。 管胞和纤维纤维简单的微小接壤坑; 66:非纵隔纤维; 69:61:纤维薄厚壁。 轴向薄壁组织:80:轴向薄壁组织翼状; 81:轴向薄壁组织翼状菱形; 82:轴向薄壁组织翅翅状; 83:轴向薄壁组织合流; 85:轴向薄壁组织带三个以上的细胞宽; 86:轴向薄壁组织在窄带或线三格宽(89:轴向薄壁组织在边缘或看似边际税阶)92:(3-4)细胞每实质链。 光芒:97:射线宽1-3细胞; 104:所有射线细胞平卧;(106:身体射线细胞平卧有一排直立和/或方形边缘细胞); 115:每毫米4-12射线。 矿物包裹:136:棱柱状结晶; 142:腔轴向薄壁组织细胞中的棱柱状结晶;(143:棱形晶体纤维)。

(EA欧本,P.巴斯&H.BEECKMAN)

生长和发育

的Burkea的AFRICANA树生根往往是肤浅的,和树根可以延长多少米的树干。 幼树达到性成熟时,树干直径约12.5厘米。 花序通常出现在树叶,往往在旱季结束。 在南部非洲的树木往往花,10月,11月和1月至4月在西非。 花授粉昆虫如蜜蜂。 据报道,树木果实只有每两年一次。 水果可能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在树上,往往仍然存在后叶秋。

生态

发生Burkea AFRICANA落叶林地和树木繁茂的热带稀树草原,在50-1750米高度。 在其分布区的年降雨量为1000-1200毫米。 它通常是轻,排水良好的土壤,经常松动,沙质或砾红色的土壤,但有时也对岩石山丘或壤土,粘土土壤。 在南非洲Burkea AFRICANA往往与银叶榄仁伯奇。EX DC。 和Ochna普克拉 Hook.f.,在纳米比亚与Colophospermum mopane(Benth.)J.LéonardCombretum imberbe Wawra 紫檀angolensis DC。 与树干直径以上12.5厘米的树木防火,充分保护它们的树皮。

传播和种植

Burkea AFRICANA难以培养的声誉。 种子发芽10天,但也可能需要6个月才能发芽,发芽率往往较低。 在布基纳法索的实验表明,在种子发芽率明显较高,导致机械松土或暴露于硫酸15-20分钟。 种子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在干燥的地方,但他们很容易受到昆虫的攻击。 据报道,苗木种子托盘或移植时往往死于。 然而,实验表明,如果苗移植到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与过磷酸钙,生存率是相当高的。 苗应给予70-80%的遮阳和水,每星期一次。“红色砂质土壤给出了最好的结果。 扦插生产叶片和新梢,往往很快就死光了。管理

在许多地区Burkea AFRICANA的是共同的,当地丰富的,但它通常发生在分散和不合群。 然而,在南部非洲,它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天然更新往往发生火灾后。 人们已经注意到,再生好在纳米比亚天然林,由苗和矮林作业。 每公顷树苗的数量平均为350。

病虫害

很大比例的种子豆象甲虫损坏。 豪猪已记录严重破坏树木的疤痕,使他们容易受到火灾损坏。 树叶被消耗几个蝴蝶和蛾类毛虫; 福达Cirina已被列为害虫。

产量

在纳米比亚的树库存表明平均每公顷80成熟的树木和平均木材蓄积量为16.5立方米/公顷。 然而,的原木质量好,平均收益率,即2米长,直,无缺陷,是只有0.05立方米/公顷。收获后处理

树干的中心往往是有缺陷的。 药用收获后,树皮洗涤并风干。 当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它可以被存储为3-6个月。 树皮煎剂立即使用或存储在使用瓶一周内。

遗传资源

Burkea AFRICANA遗传侵蚀威胁是没有根据,因为它是在大范围的广泛和普遍。 然而,在许多地区天然林下降由于农业,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土壤盐渍化,过度燃烧和本地大象种群也越来越清。 系统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具体保存方案不存在,但也有小植物园,私人花园和科研院所在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南非的集合。

前途

伯乐通常是小尺寸,这限制了使用的木材的地板,家具和镶块更小的块。 如果加入开发大而直的树干将提供,Burkea AFRICANA可能是有趣的,种植木材树,因为它产生高品质的木材。 将需要造林方面的研究,以及对传播技术和增长率。

Burkea AFRICANA是一个真正的多用途树,不仅是重要的木材,也可作为的药物来源,柴火,染料和食用毛毛虫,而它的普及作为观赏树上升。 作为一个重要的和广泛使用的药用植物,它值得更多的研究,其活性的化合物,其中一些已经显示出有趣的药理活性。保护措施和驯化,应考虑与实现可持续利用这一重要的非洲树,这是在一个相当高的速度被耗尽。

主要参考文献

第14篇:苏木政府工作报告

团结群众 带领群众 为建设美丽富裕的沙德格苏木而努力奋斗 苏木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苏木政府,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苏木经济社会取得一定成效的一年。在旗委、政府和苏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苏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苏木十一届人代会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民族”的沙德格苏木奋斗目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多方筹措改善民生、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提升畜牧产业水平,牧业发展加快转型。共投资724万元,狠抓了畜牧业生产五项实事:一是投资720万元,新建规模化养殖场5处、棚圈25栋,养殖规模超过1000只的养羊户达到16户,超过100头的养牛户达到4户,养殖大户的规模效益、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二是投资4万元,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饲草供给得到进一步保障。三是积极鼓励引导牧民走合作互助道路,扶持成立养殖合作社4家。四是狠抓强制免疫工作,年初与4个嘎查签定畜牧业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集中开展春秋两季的动物防疫工作。全年注射牛羊口蹄疫苗18万(头)次,猪口蹄疫苗150(头)次,禽流感疫苗0.2万羽,并及时跟进补针,防疫密度达到存栏数的95%以上,建立规模养殖和散养畜禽免疫档案,对免疫情况实行跟踪制度,确保了我苏木无重大疫情的发生。五是有针对性地举办了肉羊肉牛养殖大户防疫技术培训班,传授防 。

钢城包头的区位优势,积极鼓励年轻牧民进城就业创业,全年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160人。三是成立苏木文体服务站,配备三名干部从事文体服务工作。四是投资2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投资150万元,建成公租房30套。五是投资 万元,在集镇建成硬化篮球场一处,乒乓球室一间,在毕格梯嘎查建成文化大院,内设草原书屋、棋牌室、综合培训中心等,有效满足了牧民开展文体活动的硬件设施需求,注重促进文体活动常态化,积极组织干部和周边牧民参与“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体育锻炼活动,丰富了牧民的文体生活。六是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苏木卫生院医疗条件。稳定牧民参合率,全苏木参合牧民较上年增加66人,达1893人,参合率稳定保持在100%。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人群进行体检,并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受惠牧民600余人。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实施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使用率达100%。健全完善卫生院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强化防控物资、人员等的储备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七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各项人口指标,全苏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保持在100%。八是对符合民兵条件的青年进行详细的摸底,根据人员情况进行合理编制,做好民兵整租工作,苏木2名合格人员参军入伍。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一是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年检退牧转移养老保险109人,续费33人,办理新入退牧转移养老保险42人。年检城乡养老保险143人,续费47人,把真正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困难户纳入了低保。与此同时,对苏木所有低保户档案进行了统一整理、录入微机,加强动态监管,城乡低保管理步入科学规范化轨道。二是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并完善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提高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提高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助标准,共为8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贴2800元。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困难家庭及时救助,申请救济款4万元,对20户特困家庭重大疾病人员进行了救助。对全苏木20名优抚对象、1037名贫困牧民及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慰问,共发放慰问金15万元,提供慰问物资大米200袋、白面2000袋、色拉油150桶。三是加大残疾人帮扶力度,圆满完成第二代残疾证换发工作。申请1.5万元爱心捐款,帮助了3户特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统计了全苏木重度残疾人数,为其中两名残疾人捐助了两台轮椅。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完成了2户“阳光家园”计划托养任务。四是继续推进牧区危旧房屋改造工作。年内改造危旧房30户,牧民居住条件得到保障和改善。

——创新完善社会治理,社会大局安定有序。一是深入开展信访积案 “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开展下基层、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明白群众所思所想,掌握各种矛盾纠纷苗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包案、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等各项工作制度。健全综治维稳工作站,全面推行“三一四全”工作法,建立了综治办、维稳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移动法庭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的“六方联调”机制。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通过“三进驻”活动、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新排查出矛盾纠纷63起并建立了基础台账,明确了包案领导干部,处理矛盾积案8起,处理新生矛盾52起。二是成立了土地管理与矿业整治执法队,出重拳依法打击违法占地、非法建筑、乱采滥挖、以采代探、偷矿盗矿等行为。三是落实草原森林防火责任制,与各嘎查签订草原森林防火责任状,完善防火应急预案,组建防扑火应急小分队,并对防火物资进行了储备,年内及时处理了两起由于电线短路引起的火灾。四是召开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与境内所有矿山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要求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强化安全生产领域检查,严把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关口,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一年来全苏木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零事故目标。五是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了牧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社会治理的有效推进,为苏木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集镇规划建设,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一 是提高集镇科学规划水平,以苏木党政大楼为中心,完成集镇详细规划修编。二是攻坚集镇环境整治。充分利用“迎会创城”契机,选择集镇所在地三居圪卜为高标准示范点,以集镇绿化、房屋亮化、环境净化“三化”为主线,大力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四是投资60余万元,打造集镇“小游园”,栽种果树、景观树75亩,并对园内树木进行粉刷美化,为牧民营造了公共休闲绿地。五是实施通道绿化工程,在集镇中心街道两侧造林1.5公里。开辟并围封育苗基地20亩,栽种苗木3万余株,在栽种过程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后安排专人管护,确保了造林质量与树苗成活率。六是对镇区内居民房屋院墙、屋顶进行了粉刷喷涂,亮化房屋120户,2.8万多平米。在院墙表面描绘蒙古族风格图案,凸显牧区文化特色。对牧民废弃已久的、影响镇容的土房、棚圈、网围栏进行了拆除,镇区面貌焕然一新。以“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为重点,推进环境净化工程,居民居住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第15篇: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汇报

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

专项述职汇报材料

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发展基础

中共XX镇党委书记???

(2010年12月3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带领镇党委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党管农村工作的重大原则,大胆转变观念、用活载体、完善机制,努力提高全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向县委报告2010年度我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请各位领导审定。

今年以来,镇党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XX”为主题,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和转变作风抓落实年活动,严格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坚

持开展每周五的“党课日”活动。规定每位干部每年的学习笔记不少于5万字,写心得体会6篇,班子成员每人做辅导发言2次,一般干部作交流发言2次。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力度,通过座谈、党员“冬训”等形式,开展干群互动学习形成了面向群众探讨学、树立标杆典型学、联系自身实际学的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优化管理机制,形成干事创业风气,进一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

二、努力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

一是严于律己,树立基层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作为镇党委的“班长”,认真落实“一把手”岗位职责,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艰苦朴素,勤政爱民,以身作则带动干部。二是强化学习,提升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积极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等会议精神,学习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实用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班子整体素质。三是依法执政,全面实行党内民主。认真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委工作透明度。继续完善《党委议事决策规则》、《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了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机制;完善了《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创新思维和领导水平;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评,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我镇除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按时选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外,还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到邻近的规模化种养基地参观考察,今年以来,共组织4批109人次赴外县和兄弟乡镇参观学习。通过看人家的,想自己的,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决心,激发了创业热情。

三、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发展党员工作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基础,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采取公推直选、公益事业考察选拔、参加县上公选、驻村干部“兼”“任”等有效办法把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同志充实到村级班子中,共调整村干部12名,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村干部报酬绩效挂钩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XX镇双选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了使村级组织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010年,我镇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上重点抓了两项工作。首先是后进村集中整治和转化。为了确保后进党组织及时转化,我镇坚持经常排查和整顿,按照“五个好”支部建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改措施,抓好后进支部的整转工作,使产业结构调整落到了实处,解决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是村级组织活动

场所建设。投资24万元,新建??、??2个村级阵地;投资30万元,完成??村村级活动场所扩建。截止年底,共纳新党员36名。

四、努力提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党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镇班子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思想,以建章立制,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建立了“一把手”重点抓,班子成员集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了班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组织参加中心组学习、班子集中学习和自学等形式,系统地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各级纪委全会精神,班子成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加强。相继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干部谈话提醒教育制度、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和审计制度等,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

五、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

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

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的认识到我镇的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有些支部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待加强,“两委”关系处理不当;有的村干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不够高;还有的班子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村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方面尚欠规范。究其原因,是我对大家的要求不严造成的,致使某些干部纪律松懈,工作不力;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抓的不紧,不能大幅度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不断把农村党建工作推向深入:一是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把它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二是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三是进一步加强镇村党务、政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努力提高村干部依法施政的工作水平。四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氛围。

第16篇:牛武镇党委党建工作汇报

牛武镇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2年,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县党代会精神,紧扣“抓党建、兴产业、促民富”这个主题,按照县委扩大会、县委综合工作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形成了常规工作不掉队,重点工作有创新,亮点工作有特色,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工作格局。下面,我就牛武镇党建及当前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镇党委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党员学习日程安排,并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人员坚持每周学习两个小时,我们坚持每周一次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每月一次农村党员集中学习,建立镇级领导联系村组制度,以辅导支部党员学习、培训,使党员的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针对基层党组织换届后部分支部书记调整的现状,我镇从年初开始共安排了3期支部书记培训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我镇创先争优活动以“产业提升,工业推进,组织保障,富民强镇,创先争优”为主题,以“四进、四实、四好、四强化”为载体,切实做到“五始终”、“五坚持五结合”,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线,突出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比学赶超、解决问题、兑现承诺五个重点、健全创先争优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三亮三比三评”做法,扎实推进 1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组部提出的“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健全组织、扩大覆盖,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学习先进、创先争优” 的要求,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推动基层党组织普遍晋位升级,党员创先争优。

(三)认真组织开展“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

为了确保全镇“三问三解”活动扎实开展,镇党委先后3次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部署“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委副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的“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牛武镇“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安排意见》,并于3月18日召开了牛武镇全体干部职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县直部门单位包抓领导参加的“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动员大会,对我镇“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全镇64名机关领导干部进村入户,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交流,详细了解困难户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帮助查找困难根源,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制订了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我镇机关党员干部与低收入户建立帮扶对子41对,制定帮扶方案80多个,承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44件,现已兑诺69件。扎实开展了“三问”摸实情,“三解”办实事活动。

(四)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党员互助组活动。

我镇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党员互助组活动,全镇117户党员互助组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各自实际,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互帮、生活互助、技术互教、信息互传等活动,在牛武镇处处都闪耀党员的身影。涌现出了烤烟型、苹果型、

二、三产业型等各具特色的党员互助组。牛武镇安子、曲家湾等村以烟叶生产为主,在生产中以党员互助组为载体,合理搭配生产资料,整合人力资源,集体作业、轮流栽植、互相指导,今天给你干、明天给他干,懂技术的出技术,有机械的出机械,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调动了群众种烟的积极性。塬面八条硷等塬面四村组以党员互助组为单位,组织果农开展“比、学、帮”活动,发挥了党员示范作用,促进了苹果生产。目前,党员互助组已成为我镇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党员服务群众的纽带。我镇党员互助组的推广,使全镇7060口群众,紧紧围绕在党员的周围,形成了群众想干不敢干、党员带头干,群众想干不会干,党员教着干,群众想干无力干,党员帮着干,党员干的怎么样,群众说了算的良好局面。

(五)综治维稳工作

今年我镇在综治维稳工作中,坚持以“创建平安社会、构建和谐牛武”为主题,把综合治理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镇上制定了《牛武镇维稳工作预警机制》,从制度上确保维稳及安全工作,并对党员干部进行综治及维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对严禁赌博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镇、村两级都制定了巡逻制度,遇事慎重稳妥处理,重要事情及时报告,坚持带班领导24小时接处突发事件,确保一方平安。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每月将村上的矛盾纠纷排查摸底情况上报镇综治中心。

(六)生产进展情况

园区建设工作 我镇积极做好富县现代农业生态养殖示范园建设的协调引导工作,着力解决项目必须的用水、用地、用电等问题,做好项目各项配套工作,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该建设项目已在5月2号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烟叶生产工作 今年落实烤烟面积5200亩,育苗1750畦。为烟农提供烟草专用肥260吨,地膜130吨,起垄覆膜机具6台。开展技术培训2次,参训烟农960人次,发放生产技术资料3000余份,建设堆积式烘烤炉85座。目前正在进行大田移栽,已经完成栽植3600亩。

苹果生产工作 在苹果产业上以整村推进和示范园建设为重点,镇上主要领导各包抓一个整体推进村、其他领导各包抓一个50亩以上的示范园。建成标准化生态示范园1220亩,召开培训会3次,分村组培训会4次,培养农民技术员15人,累计培训果农12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600份,发展经纪人4人,为苹果生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蔬菜生产规模效益逐步凸显 按照“三菜并举、四季有菜、整体推进、棚栽为主”的发展思路,旧棚恢复240座,新建60座,育苗20万株,现已全部进行移栽,长势良好。组织开展菜农技术培训4场次,培训菜农416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5人。

畜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按照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的工作思路,狠抓猪、鸡规模养殖大户建设,加大扶持力度,政府聘请兽医4名,逐村逐户落实防疫工作,牛免疫102头,鸡免疫2.5万只,猪免疫1500头。

安全生产齐抓共管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今年镇上专题研究安排了2次安全生产工作,与全镇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6份,制订和完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

极预防和妥善处臵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全民动员搞好防火、防汛、防地质灾害、防学校安全事故。共开展了3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煤矿、加油站、学校、幼儿园、钻油队作业人员、安全员进行了培训。

(七)、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我镇出台了《牛武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组,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实行镇村环境卫生“四包两禁止”责任制。全镇开展以“一区两线”(镇区、309国道沿线和南牛公路沿线)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全镇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6次,出动全镇干部、站所职工、学生及群众3600余人次,动用铲车24台次,挖机12台次,垃圾清运车20余辆,共清理街道死角垃圾130余处,填埋垃圾350余方,清理乱贴乱画野广告160余处,清理27余公里包茂高速公路沿线死角垃圾360余处,清理垃圾780余方,全镇各村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全镇内卫生进行了美化、净化。为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我镇将16个行政村划为七个片区,实行片长负责制,将镇区包茂高速公路两侧划分给十个驻镇站所,实行站(所)长负责制,并实行一包三年不变,要求经常打扫,天天保洁,镇区街道在专职保洁员的基础上,全体机关干部在每周一和每次镇区集会后进行大扫除。机关院落、办公楼内外确定有专人负责清洁。

二、工作亮点

今年,我镇通过抓阵地、抓队伍、抓班子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升级晋档与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相结合,促进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党员干部素质大大提高。我镇以创建良好村级支部为目的,通过对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干部作风整顿和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邀请理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村干部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要求机关领导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

采取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记写学习笔记。镇党委和村支部每月定期集中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就当前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争取将各种问题矛盾及时消化。

二是村级组织阵地达到标准化要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我镇充分利用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对八条硷、曲家湾、安子、寺庄等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工程。

三党员承诺制全面推行。全镇普遍实行了由党支部、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开承诺的“承诺制”,由群众监督履行承诺。镇上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由党员直接和服务对象协商,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愿提出承诺事项,然后召开支部会议逐人逐条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正式确定党员所承诺的内容,并由支部统一制作承诺书公布于众。

四是镇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镇党委年初召开党建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党建、综治等工作,建立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站所联系村制度。进一步落实了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明确镇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层层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将党建工作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和村级主要工作考核中,实现了党建工作面上有人管、点上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新格局。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工作力度不足。由于部分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够强,少数党员认识不深,导致有些工作开展不力;有些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党员老龄化问题和学历偏低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党员教育培训还需要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党员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党建

课题、党建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干部到位不够。少数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上不到位,亲自过问、亲自抓党建工作力度不够,个别大学生“村官”下村工作时间和效果上还有一定差距,深入基层群众不够,在考核管理制度上有待于完善。

(三)创新效果不明。在如何结合本镇实际出发建立创先争优,兑现承诺等重点工作上,作了一些探索创新,但目前效果上还不够明显。对抓基层党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些鲜活的经验和典型做法总结提炼不够,没有及时转化为管用的制度、办法来推进面上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住重点工作。一是切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兑现承诺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兑现措施,确定兑现重点,明确兑现时限,落实兑现责任。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改善基层党组织落后的办公设备条件,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努力改变干部作风,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二)突破难点工作。一是采取多形式培养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二是进一步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方案,深化“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的开展,让机关干部真正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户,贴进群众,融洽感情,真正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

第17篇:某村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推荐)

某村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

某村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

某村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

现将尹村镇今年重点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今年总的工作思路是:发挥三大优势突出两大重点,夯实一个基础,推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社会安定和谐。

工作目标是:

1、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年项目投入完成2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 %,财税收入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和指标。

2、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市、县下达各项指标,努力

实现晋档升级;全面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争取在小城镇容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一个大的进展。

3、高度重视社会稳定确保不发生有社会影响的事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农村支部优秀率达到 75 %以上,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一季度全镇财税收入完成万元,实现了开门红。

2、项目建设开局良好。今年我镇共计划安排25个项目,其中立县项目4 个、立镇项目10个、立村项目11个,年度投资计划277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 11800万元,占年计划的%。县级以上项目进度情况是:投资6400万元的金隆水泥年产1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现正试车; 投资6000万元的隆纺纺织3万锭精纺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实施,已完成前纺设备投资500万元;远大集团精密铸钢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万兴建

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准备工作正在实施。立镇、立村项目也在加紧谋划实施。

3、计划生育工作截至目前上站率、计生率、社会扶养费兑现率分别达到%、%、%。

4、信访稳定工作,截至目前,没有出现一起集体越级访,全国两会期间,没有出现进京赴省上访事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情况

1、在项目工作上,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下一步,我们要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突出抓三点:一要力保4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围绕远大为主的项目建设搞服务,并积极为其谋划今后发展协调解决土地问题,全力抓好远大投资亿元,年产5万吨16—42兆帕铸钢阀门项目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的工作和该集团不锈钢项目前期运作。同时认真做好纺织小区为缓解电力供应的100kv专用输电线路改造工作。二要实现两个转变,第一由过去的重项目建设向重项目谋划、重项目前期推进转变,全方位加大

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帮办力度;第二从重视抓大项目向大小项目一起上,工业农业项目一起抓转变,积极谋划一批短、平、快的支撑项目,促进农业增收致富的产业化项目。已经谋划了红山乳业扩建项目、东尹养殖小区扩建项目、玉珠淀粉二期工程项目等几个项目。三要加大三个力度,第一加大思想解放力度,计划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企业老板分两批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第二加大项目服务力度,牢固树立始终把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加密切与企业的交流,更加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在企业与部门之间充分发挥乡镇的沟通与协调作用;第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准备将东、西尹107国道两侧近4000亩未利用地规划成工业小区,充分发挥区位和土地优势,做好以地招商这篇大文章。争取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新上1—2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

2、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我们已在城镇

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振兴路街道规划详规,按照县里的要求,正在制定《尹村镇小城镇建设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方案》,明确我镇小城镇的定位是,工业重镇、区域商贸中心。今年我们要重点抓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容貌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一支专职队伍,抓振兴路两侧绿化改造,建筑亮化,卫生治理。二是以107国道拓宽为契机,按规划全面启动破旧建筑的拆除和新建工作。三是从提升形象角度进一步规范振兴路广告牌位的管理,尤其是两侧电杆上的企业宣传广告牌的管理。争取用三年时间把尹村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工业重镇和区域商贸中心。

3、认真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要在规定时间内确保兑现。二是抓好东尹、西尹、田村万亩良种优质小麦的种植基地建设。三是养殖业方面,在抓好红山乳业

和东尹养殖小区两个龙头带动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家庭散养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在家庭散养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推广工作上,年内重点抓好西尹、彭村、小霍、大霍等几个村的试点工作,由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四是抓好西尹村亩土地农业开发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为企业发展置换用地指标打下基础。

4、统筹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一是抓好东尹至西尹、前良、后良三个村共公里,投资65万元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二是抓好西董小学的搬迁改造工作。三是抓好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四是狠抓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指标,在各项检查中不出问题。

5、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力确保社会安定和谐。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拟组织村干部培训6次,以提高干部的政策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

建设,确保支部优秀率达到75 %以上,彻底消除两年不发展党员村。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结合我镇特殊的区位特点,针对今年是特殊的年份,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来抓,一是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由片长和包村干部对其所包的片和村负责,重大信访隐患由镇主要领导亲自分包,继续实施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乡镇干部要经常深入乡村,深入基层。二是充实专职队伍,抽出镇纪委书记、信访主任,司法所长和一名专职信访接待人员,脱离行政包村工作,专职抓好信访接待、信访协调和疑难重大案件调处。三是加大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和对大信访稳定工作的政治敏锐性。实施矛盾纠纷“周排查”和 “周一信访例会”制度,即每周由镇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对各村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在落实到人头,限期解决;周一例会由镇班子成员、派出所、法庭、土管所负责人参加,集体研究重点信访案件,属治安案件由派出所配合,属涉法案件

由法庭配合,属土地案件由土管所配合,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化解在镇村,把隐患消除在基层,努力开创我镇安定和谐的新局面。

第18篇:苏力德苏木六五普法中期工作汇报

苏力德苏木“六五”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汇报

旗依法治旗办: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苏力德苏木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为我苏木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现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法活动的管理、指导,苏力德苏木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定期和适时研究法制宣传工作。了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全苏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明确目标,推动工作任务落实

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按照旗依法治旗办有关文件精神,苏力德苏木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立足我苏木实际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普法教材实用性、知识性的需要,及时制定了“六五”普法实施方案和《苏力德苏木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并以正式文件下发至各嘎查村(居委)和相关单位。及时调整充实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组成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并落实了相关工作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三、精心组织,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使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努力提高辖区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着力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增强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1、法律进嘎查村。立足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法律进嘎查村”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深入农村牧区、深入农牧民家中了解情况,解答有关法律问题,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先后向群众散发法律宣传资料2400余份。每年在春耕和禁牧开始之前,均要举办农牧民法律知识讲座,着重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森林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以及基层依法管理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牧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六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每年为嘎查村两委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举办不少于2次的法律法规知识专题讲座。通过深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及新农村牧区建设涉及的移民安置、房屋拆迁、安全生产、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明显增强,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调解,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2、法律进学校。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把法制教育

2 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行,使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着重抓了学校在法制教育中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工作,使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要有8课时法制教育课,组织学生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学生守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针对学生课程安排,司法所、派出所干警对沙尔利格小学学生进行了法制讲座,以案例说事,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六五”普法以来,先后在沙尔利格小学举行法律、法规知识讲座4次,共计800多人次的师生聆听了讲座。推广学生带法回家、“小手牵大手,我与父母同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普法手段,弥补农村牧区普法薄弱环节,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水平。

3、法律进企业。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坚持每年利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培训,涉及有关宪法知识,尤其是有关公民权利、义务和社会公德的内容;有关刑事法律和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有关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婚姻家庭的法律法规;有关工商、税务、诚信经营

3 的法律法规;有关民事诉讼、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有关交通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涉及外来务工人员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了企业及外来务工流动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能力,实现企业及外来务工流动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法律进机关。“六五”普法期间继续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干部职工日常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使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培养干部职工树立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积极做好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和考试工作。机关工作人员年度内自学法律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并组织干部职工学法和法律知识考试,将学习成绩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让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执法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自觉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持和完善苏木党委中心组集体理论学习的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党委中心组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学法活动,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学法用法的表率作用,有力推进了我苏木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5、认真举办法律服务活动。“六五”普法以来,苏力德苏木

4 先后举办各类法律咨询活动8次,接受群众咨询近400人(次),提供上门服务30次;举办各类培训班7次,培训人员800多人(次)。每年“3.8”、“3.15”、“12.4”等特殊节日,在街道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立咨询台,利用标语、横幅、宣传画等工具开展系列活动,突出宣传主题,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份、悬挂横幅7条等。

四、普治结合,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苏力德苏木在抓好“六五”普法工作的同时,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积极推进我苏木依法治理工作。嘎查村委会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构,全面开展工作,做好综合治理及人民调解,在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推动我苏木法治文明建设,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普法宣传教育,苏力德苏木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苏力德苏木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日

第19篇:苏木乡镇机构改革

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是中央和自治区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减轻农牧民负担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和制度上防止农牧民负担反弹的关键环节,是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农村牧区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化、加快城镇化、促进发展的重要措施。

今年5月,凉城县作为自治区12个旗县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之一,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操作过程慎重稳妥,全县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做到了循序渐进,平稳过渡,人心不散,工作不乱,扎实推进,同时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切实做到了机构改革与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截至目前,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完成3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99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9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80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中,该县成为自治区进人第五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19个县市之一,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91位,是自治区进入全国基本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26个县市之一。

合理区划乡镇 有效整合资源

凉城县从2001年撤乡并镇机构改革后,由20个乡镇精简为14个。截至2005年,全县乡镇实有党政领导124名,一般工作人员783名。作为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该县按照自治区关于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及时成立了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政府县长、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抽组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负责具体改革工作。

按照《凉城县建设一流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规划(纲要)》和“四化三县一循环,富裕和谐进百强”战略构想,县委、政府将全县划分为北部煤炭运输和餐饮服务带、南部能源工业及相关产业集群带、中部环岱海旅游三个经济发展带。在乡镇区划设置中,充分考虑各乡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将区划设置统筹于经济发展规划和三个区域带中,着眼于开发经济资源,完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进一步有效整合资源。如撤并原城关镇、三苏木乡和厢黄地乡10个村委会设为岱海镇,将环岱海文化遗址群和岱海湖、温泉、卧佛山等旅游景点全部纳入区划之中,一方面努力打造高原环湖文化旅游城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东扩南进,强化建制镇的集聚、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全县由14个乡镇设置为5镇2乡,通过“公推公选”与干部考察、短期目标考核相结合,最终确定任用了14名乡镇党政正职,配备了37名乡镇党政副职,乡镇领导配备后精减了48.4%,改革后乡镇行政定编240人,比原编制300名精简20%;事业定编220名,比原编300精简36%,加上三站编制,行政事业一般人员定编523,比原有人数783名精简近40%。

转变乡镇职能 增强服务功能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努力促进乡镇政府由“无限政府”转为“有限政府”,“全能政府”转为“责任玫府”,“管理政府”转为“服务政府”,“人治政府”转为“法治政府”,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该县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设置内设机构,各乡镇由过去平均12个精简为行政“三办”,即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和社会事务办;事业“五站一所”,即农业综合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科技信息服务站、林业工作站、畜牧兽医站、国土资源所。内设机构减少62%,而服务功能却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要求并结合乡镇职能转变,各乡镇为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由农业综合服务站牵头,深入各村组引导组织专业生产,帮助成立农副产品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日前,全县共成立专业协会39个,秋季以来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6800吨,人均增收200多元。同时,各乡镇大力组织开展农村适用科技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80多期(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和乡镇干部4800多人(次),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80%的乡镇干部能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乡镇干部们纷纷说:“机构改革了,职能转变了,不学点服务群众的真本事就跟不上时代步伐了。”

强化班子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

去年,该县公开选拔74名科级领导干部,搭建起了公开选用领导干部的竞争平台,营造了“赛场选马”的干部选拔环境,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机制。今年7月,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该县聘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考试中心公开选拔乡镇计生站站长和中心校长及部分中学校长。随着改革的深入,10月20日,按照“公推公选”办法,由县委委员、县直单位、乡镇主要领导民主推荐了7名乡镇党委书记和7名乡镇长;10月27日,再次通过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考试中心,对乡镇54名副职组织笔试、面试,选拔了37名乡镇党政副职无论是公推公选还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该县始终坚持以德才兼备、群众公认为标准,以“公推公选”结果、“公开选拔”考试结果干部考察结果和短期目标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主要依据,并且张榜和在媒体上公布,“阳光操作”进一步增强了透明度,有效遏制了“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乡镇机构改革后,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37.6岁,文化程度全达到大专以上,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积极稳妥推进 以人为本操作 乡镇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直接关系到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也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败。

凉城县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和谐稳定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建立“预警机制”,把工作重心下移,把解决矛盾关口前移,充分调查研究针对问题确定症结,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各乡镇结合第二批先进性教育的开展,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改革的内涵实质,从战略高度领会乡镇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积极面对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全部过程进行“阳光操作”,通过公开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开展平等竞争,尽可能避免矛盾的产生;开展“人性化安置”。针对每个人的工作实际情况,提供带薪学习培训、带薪下派工作、按比例计发工资离岗、提前退休等多种形式的安置方法并且把最低生活补助提高到80%包底,确保分流人员必要的生活费用,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按照分步实施的工作安排,目前,各乡镇正在开展一般工作人员的竞争上岗工作。

促进经济提速 有效减负增收

针对改革可能带来的人心浮动、工作混乱等局面,按照“预警机制”的要求,县里制定了短期目标考评办法,每月定期分阶段考核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干部到岗、出勤、履行职务、工作努力创新等情况。县委在5月份改革开始之时就宣布把短期目标考核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乡镇掀起了“比、学、赶、超”等工作热潮,把精力花在了创业上,把思想集中在工作上,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现在,乡镇完成财政收入3727万元,同比增长260%。 乡镇机构改革带来了四个“由多变少”的现状,即乡镇数量由多变少,内设机构由多变少,领导职位由多变少,工作人员由多变少。随之也带来了公用经费、人员工资的节约,仅此两项,全县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180多万元。此外,改革后,乡镇普遍成为大乡大镇,可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财力上项目,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减负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2001年撤乡并镇后,原东十号小乡并入厢黄地乡,撤并后,厢黄地把大部分退耕还林任务落实到了原十号境内,使原本致富无门的农民通过这一项工程,年人均增收1800多元,加上种草养畜,人均收入2400多元,走上了致富之路。经过全县上下广泛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半年多时间的探索实践,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展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文/刘俊平)

岱海镇

岱海镇成立于2005年11月,因乡镇机构改革由原来的城关镇、三苏木乡和厢黄地乡的10个村委会合并而成,三苏木除园子沟和兵坝营于2009年4月29日又划归岱海旅游区办事处。岱海镇是凉城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的中心镇之一。位于凉城县中部,东接麦胡图镇,西与永兴镇,蛮汉镇毗连,北倚洞金山脉与卓资山县接壤,南临岱海水域并与六苏木镇相连,镇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全镇总土地面积368平方公里,东西长25公里,南北相距30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6%,辖15个村委会,9个居民委员会,有107个村民小组,49个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19606户,人口67862人,其中农业户7865户,人口28913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0.4%,非农业户11741户,人口38949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9.6%,全镇少数民族16个,人口4241人,占总人口的0.053%,其中蒙古族524人,满族769人,回族199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和谐相处,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全镇现有在职职工干部214人,离退休干部63人,离岗退养4人,在职行政干部62人,事业干部152人,有党(总)支部47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8个,乡直机关支部13个,社区党总支部9个,非公有制经济支部7个,全镇现有党员1176名,其中农民党员370名,流动党员235名。 岱海镇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 ,年降水量350mm--450mm,年日照时数为3026,有效积温2500C,无霜期一般为125天左右,全年有3个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温暖期与作物生长期相吻合。

该镇地势北高南低,呈不规则的“菱”形,北面山区紧靠洞金山山脉,南部滩区紧临岱海滩岸边,全镇山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的61.4%,滩区面积142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的39.6%,现有耕地10.5万亩,其中水浇地4.15万亩,旱坡地10.25万亩。森林面积136平方公里,覆盖率达37%以上,其中,天然林面积7.8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人工造林7.4万亩,摸拟飞播造林0.6万亩,退耕还林种树种草面积6.34万亩,全镇现有农防林4.1万亩,果园面积2178亩。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一步加大。境内交通便利,道路纵横交错,呼阳、凉左、集凉、麦凉等六条公路穿镇而过,有乡级公路114公里,村级公路42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大,全镇现有机电井573眼,筒井509眼,截伏流工程16座,修防渗区36000米,山区一线90%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全镇共建日光温室大棚610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近一步加大。建沼气池218座,建节水灌溉工程一处6000亩,埋设低压管道7600米。

以农区畜牧业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工作成效显著。奶牛、寒羊产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规模进一步扩大,牲畜总头数达到13.9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达到7737头,进站奶牛4941头,有奶站47座,建奶牛养殖园区7处,寒羊达到6.9万只,其中基础母寒羊5.3万只,优质种公羊91只,建寒羊养殖园2处。建多寒杂交改良16个。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镇招商项目13个,引资额达到1.4亿元,初步形成圪臭沟高载能工业园区、西厢经济建设开发区、西厢粮食贩运园区为体系的工业、流通园区。全镇现有工商企业22家,私营企业29家,个体工商户4500户,各类企业产值达到2.1亿元,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为重点,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五横、五纵、两环”、四大出口的镇城总体布局和“三化”要求,投资1.3亿元,修建街心公园一处,完成岱海植物园改造工程一处,完成呼阳路东面出口延伸1500米以及青林、胜利路的东扩工程,铺设排洪管道7210延长米,硬化人行道85700平方米,栽植路旁风景树1200株,新上路灯594盏,维修旧灯200多盏,新建公厕20座,维建公厕30座,使市镇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镇共有8所中心小学,8个教学点,86个教学班,2160名在校学生,教职工196名,其中民办教师2名,专任教师学历人数符合规定要求的比例为100%,全镇校舍建筑面积为1.56万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面积6.75平方米,现有图书2.15万册,生均9.5册,教师图书3405册,人均38册,教学仪器、电教设备、音、体、美、劳动、卫生、少先队员活动教材全面按标准配齐。全镇现有村级卫生院2所,现有在职职工24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8人,医士9人,其它人员5人,卫生院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临床治疗、卫生防疫、儿童接种等各项工作得到正常开展。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一定会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岱海镇的腾飞。 天成乡

(1)天成乡基本概况

凉城县天成乡位于乌兰察布市南部,呼阳公路142公里处。东与丰镇市接壤,南与山西省相邻,属浅山丘陵区,境内交通便利,呼阳公路穿乡而过,大准铁路横穿全乡8个村委会,为发展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地理优势。全乡辖26个村民委员会,150个村民小组,27672口人,其中常住人口18490人、5760户,总面积498平方公里,耕地11.7万亩,其中水浇地1.3万亩,2000年至2006年六年来全乡共退耕50032亩,还林74108.5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000万斤,年末牲畜头数11.2万头(只),其中牛4283头、奶牛2400头,羊84280只、寒羊68200只,人均纯收入达到4450元。

我乡现在干部154人,其中在职干部121人,离退休干部33人。

行政编制31人,事业编制37人。

(2)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设情况

一是以稳粮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建设了绿色种植基地。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突出地方种植特色,壮大主栽作物规模,创造性地规避自然灾害,使种植业面积稳中有增,去年全乡完成播种面积11.7万亩。坚持为养而种,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人工优质牧草面积达到了5万多亩,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65%,为高效舍饲养殖业奠定了坚实的饲草基础。坚持为卖而种,积极响应建设乌兰察布“薯都”的号召,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全乡达到4万亩以上,特别是充分发挥覆膜薯种植优势,建成了东起樊家OO,西至干草忽洞的万亩覆膜薯种植带,并且迎接了区、市等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的参观调研,既壮大了规模,又提升了特色效应。坚持特色种植,继续扩大莜麦、荞麦、蚕豆等杂粮杂豆作物和烤烟、甜菜、蔬菜等特色作物种植规模,播种面积近2万亩,逐步形成规模生产和特色优势。

二是以提质增效为目的,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建设了高效养殖基地。养殖业仍以奶牛、肉羊、禽类为主,认真落实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布局,扩张规模,提升效益,努力实现数量扩张型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奶牛养殖上,坚持鼓励扶持个体养殖与引进规模养殖并举,养殖规模提而不减,去年全乡奶牛达到2400头以上;肉羊养殖上,按照“限量、舍饲、提质、增效”的思路,在全乡范围内发展舍饲养殖,落实风沙源项目,新建暖棚圈舍1000平米,年内肉羊出栏达到17万只以上,基础母羊存栏7万只以上;禽类养殖上,坚持引进与扶持并重,以现有1万只以上规模的青龙湾、樊家OO和安家营养鸡场为龙头,进而逐步覆盖全乡农户,去年全乡达到了8万只以上。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了兽医技术培训、良种扩繁、疫病防治、棚圈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工作,牲畜重点疫病防疫率达到100%,有力地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预计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65%以上。

三是以增效增收为目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了农畜产品加工转化销售增值。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和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队伍,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畜产品转化增值,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我乡的小杂粮市场,在全市乃至全区都有名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大集散地,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发展规模,每年交易量达到数十万吨,去年销售本土产杂粮杂豆16000多吨,薯类2万多吨,有力地拉动了全乡及周边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增值,进一步延伸了农牧业产业链条,形成产、购、贮、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加快了农牧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认真落实兑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具补贴和生态工程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实现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去年人均收入达到4450元,较2007年纯增300元。

四是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切实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改善生态环境,认真实施了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同时加大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抚育管护力度,去年补植沙棘230万株,杏树2万株,容器柠条25万株,发放柠条籽8000多斤,种草5200亩,完成荒山造林和恢复植被工程5800亩,风沙源项目围封工程5000亩。继续加大禁牧防火力度和打击盗伐林木力度,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始终坚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进一步强化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乡完成流域治理1000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1000亩,新打机电井3眼,新增灌溉面积600亩,使全乡的灌溉面积达到了2.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800亩。新上前营、八号村自来水工程各1处,解决了180多人、1500多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争取到上级交通部门新修了后滩--冀家OO、水泉庄--大圐圙、天后路--后营三段约10公里高标准沙石路,天成--六苏木通乡油路顺利动工,去年完成了基础工程,今年8月份可通车,使全乡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五是以增加税收和发展后劲为目的,大力实施了全方位招商引资。

去年一年来,我乡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加财税收入、加快全乡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实施了全方位招商引资战略,共引进注册了金昊正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商贸企业,引资额达到2亿多元,这些项目的引进为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增加了我乡税收收入,全乡税收收入完成了3010万元。

(3)社会事业情况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三年来,在全乡范围内就读学生累计享受“两免一补”资金突破30万元,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全乡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85%以上,群众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优质服务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落实了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兑现了独生子女奖励费,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人口与计生指标全面完成。民政救济工作得到加强,弱势群体救助落到实处,全乡享受五保、低保人数达到了1460人。敬老院条件进一步改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入院集中供养老人达到35人。全面推行了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增强了办事透明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推进了一系列干部管理考核制度,使乡村两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在奥运期间为了防止电力系统和设备遭受外力破坏,全乡两级干部按各自分工,明确职责,加大巡查力度,确保了我乡境内送京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警民联防和乡村巡逻护村制度的进一步全面完善,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4)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按照县委和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乡去年在三个行政村开展了“公推直选”党支部书记试点工作,通过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公推候选人、直选党支部书记等程序,圆满成功了试点村的选举工作,同时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整顿工作,使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提高,真正使党支部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了发展党员工作,去年新发展党员3名,为增强党的活力注入了新鲜血液。切实加强了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利用闲置教室,在原来配齐配强7个村两委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去年又修建了2处村两委活动场所,有效地改善了部分村支部活动场所的条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力开展了以“生态文明、和谐凉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并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5)远景规划

按照天成乡新农村建设规划图,在全乡26个村委会分年度建设,具体建设内容:

1、修缮天成街道。在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修缮路面,埋设下水管道,改善村民和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生活环境。

2、修缮道路。进一步管护好安家营至马王庙、后滩至双山、呼阳路至干草、天后路至后营、后营至冀家OO等高标准沙石路。同时修缮好天成至狮子村村级道路,彻底解决全乡行路难问题。

3、人饮工程。在维修好原有的人畜饮水工程的基础上,计划新修狮子村、永兴梁、八号等村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好这两个村吃水难问题。

4、实现零无电村。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在没有电的二号村委会的十四号村架设低压线2公里,解决该村常年无电的问题,使全乡实现零无电村。

5、紧紧挂靠国家投资项目,加强我乡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我乡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永兴镇

永兴镇位于凉城县西南部,东、南、北分别与岱海镇、六苏木镇、蛮汉镇接壤,西与首府呼和浩特市相毗邻。境内交通便利,丰准铁路、兴托高速公路、呼阳公路横贯全镇,东距县城22公里,西离呼市70公里,是晋、蒙两地重要的经济传输纽带和桥梁。全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8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5万人。总土地面积363.9平方公里,有耕地4.5万亩(其中水浇地2万亩),有林地 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

——丰富的物产资源,优越的投资环境

境内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花岗岩、金刚砂、铁矿、金矿等,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以玉米、马铃薯、奶牛为主的农牧业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奶牛存栏1.2万头,日产鲜奶40吨;特色产品远近闻名,主要有三庆的马铃薯、天然蘑菇,永兴老豆腐、永兴湖鲜鱼,板城香葱、北棚大蒜等。

——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情风貌

永兴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01年老虎山古人类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载着永兴6000多年前的历史。清朝初年设“宁朔卫”,雍正年间,改设宁远厅。1914-1937年曾是凉城县政府所在地,一度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了打通进入绥远的通道,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田家镇惨案”,屠杀我平民299人。之后,这里几易其名于2001年8月与三庆乡、多纳苏乡合并为永兴镇。

深厚的文化积淀,蕴育了这方热土淳朴的民俗风情,同时,也造就了这方人民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多少年来,他们用智慧的双手缔造了美好的生活,共同推进着全镇的文明、和谐、富裕、进步。

——和谐的新型集镇,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永兴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凉城精神,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如今,全镇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龙盘虎踞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今天的永兴镇,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积极承接经济社会的大好来势,精心谋划未来的美好蓝图,各族儿女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农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已逐步确立了产品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产业格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两项作物占总播面积的80%。高效养殖业效益逐步提升,奶牛存栏已达1.2万头,建设标准化奶站 座,日产鲜奶40吨,肉羊存栏3.8万只,农民年人均来自奶牛、肉羊产业的收入达2500元。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发展设施农业和实施户用沼气实现有机结合。今年,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全镇新增喷灌设施12套,新增保灌面积6000亩,新建大棚 座,新打机电井8眼,新上防风林带6400延米,埋设低压管道2万料,新修沼气池130座。 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维修乡村道路90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8处,自来水覆盖了80%以上的村户,有线电视、电话覆盖全镇。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共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10万亩,天然保护工程4383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0%,林草覆盖率达到了60%。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05年免征农业税,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00元,新建卫生院1座,完善村卫生室19个,全镇低保、五保、医保等各类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累计达10607人,保障功能日趋完善。

蛮汉镇

一、概况

蛮汉镇位于凉城县西北部,西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和林格尔县盛乐镇毗邻,北靠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南接凉城县永兴镇,东连凉城县岱海镇,距凉城县所在地岱海镇45公里,呼阳公路102线经镇政府所在地越近而过,出行方便。地形地貌特征东部山区,中部丘陵区,西部平坦,气候条件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无霜期在12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300-400毫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镇总土地面积5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3.8万亩。全镇辖18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总人口27134人,其中,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等多种少数民族3754人,占总人口的11%,2008年底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全年财政收入1118.15万元。

近年来,经过政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群策群力,大力调整改变种养业结构,现已形成了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地方特色的玉米、奶牛、林草、蔬菜、肉羊、杂粮杂豆产业。特别是厂贡梁小米和菜园子马铃薯已取得绿色食品标志,驰名中外,远销呼和浩特。全镇年产粮食0.5亿斤,小牲畜78000头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3%,尤其是奶牛数量,在两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更是与日俱增。日产鲜奶60吨,为企业供应鲜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出栏肉羊1.6万只,庞大的农牧业生产规模,为镇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建设方面,全镇通乡油路90公里,80%的村用上自来水,2007年结束了无电历史,无线信号覆盖全镇,有卫生院2处,村级卫生院室3处,各卫生院卫生室都配备有行医资格的医师和专业技术的医护人员,每个卫生院分别拥有10张床位,同时可安排10位病人住院治疗,规模虽小,但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在群众事业方面,我镇共有中学校舍1处,小学校23处,新建高标准校舍2处,维修改造校舍3处,各个学校都拥有高素质教师队伍,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术,为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远景规划 1.经济建设方面

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坚持绿色、特色、高产、高效的发展方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和高效畜牧业的比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社会事业方面

一是计划生育工作要常抓不懈。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全面强化,全力打造平安乡镇。卫生工作要进一步发展,医疗点覆盖面大力扩大,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逐步解决。重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乡镇文化站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普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三是社会保障工作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完善低保体系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完善分类施保办法,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改善五保户供养条件,提高供养标准。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扩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捐资助学力度,落实优抚补助政策,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 六苏木镇

一、概况

六苏木镇位于凉城县西南部,共辖22个村委会、17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1.3万户,总人口4万人,总土地面积5 8 8.5平方公里,耕地13.7万亩,其中水浇地5万亩,境内受益水库6座,有机电井170眼。历年累计退耕64845亩,还林100442亩,种草60000亩,农牧业基础条件比较好,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滩区种玉米养奶牛、山区种马铃薯、退耕种草养寒羊的主导产业和发展以红萝卜、烤烟、“123”苹果、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的生产格局。

二、经济发展现状

六苏木镇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即“玉米、马铃薯、烤烟、甜菜、林果业、蔬菜、奶牛、寒羊”发展农村经济。现已种植玉米5万亩;林果业以“123\"金红苹果示范园区为主向南山一线延伸,现面积已达到4700亩;蔬菜以设施农业为主,大土台50座塑料大棚、马莲滩3O座日光温室凸显成效,0.5亩塑料大棚年收入300O多元,0.5亩目光温室年收入8000多元,马莲滩蔬菜基地60座日光温室正在搭架扣棚,预计入冬即可种植;预计种植马铃薯4万亩、甜菜1.5万亩、烤烟1000亩;奶牛业虽然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养殖数量有所下降,但仍存栏7000多头;山区一带重点发展肉羊养殖业,现肉羊存栏4万只。

三、远景规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订单产业、亮点产业、避灾型农业;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带动各项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链条、致富链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麦胡图镇

一、麦胡图镇概况

凉城县麦胡图镇位于东经112°45′、北纬40°38′,地处呼和浩特市、集宁市、大同市的三角地带。全镇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3万亩,其中水浇地6.9万亩,林地8.4万亩,天然和人工草场8.6万亩。全镇辖13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总户数8869户,总人口32500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镇区常住人口6500人。民族构成为汉族、蒙古族、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占总人口的95.54%、2.43%、1.86%和0.17%。全镇的基本地形特点是“南北两山中间夹一滩”,土质为粟钙土、灰褐土、盐土和其它,各占42%、40%、12%和6%。该镇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5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590.6毫米,最小降水量201毫米,年平均气温5.2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3.3摄氏度,七月平均气温20摄氏度,无霜期为125天左右。

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甜菜、烤烟、温室蔬菜为主,今年种植玉米4.5万亩、马铃薯2万亩、甜菜5000亩、温室蔬菜2000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养殖业有奶牛、肉羊、生猪和池塘养鱼。全镇现有奶牛7800头,运营奶站11座,有肉羊杂交点6处,有规模养猪场两个,私人养猪规模上百口的5家,养羊专业户20户,肉羊存栏3000多只。全镇牲畜饲养量达到12.5万头(只)。目花渔业养殖继续发展壮大,现有养鱼大户11户,有鱼塘27个,面积2200多亩。同时发展池塘垂钓、旅游项目。

特别是我镇从2006年开始发展温室蔬菜,目前已建成温室600座,占地2000亩,有效的整合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温室一年可种3-4茬,每座温室年收入1.5万元左右。下一步发展订单蔬菜、蔬菜仓储外运等,市场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04年投资300万元实施集镇供水工程,6500多城镇居民吃上了自来水。全镇现有65个村吃上自来水。去年争取280万元项目资金新修2500延长米排洪、排污工程,投资30万元建起了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海滨广场,新建公厕一座。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去年新打配套机电井35眼,新增保灌面积3000亩,全镇现有机电井341眼。今年,在三合村新建喷灌圈420亩。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2、社会事业日臻完善。麦胡图中学是全县仅有的2所乡镇中学之一,现有教职工65人,在校学生550人,2004年新建三层教学楼,今年现已动工建设四层宿舍楼。麦中更名为凉城县第五中学正在审批当中;始建于1947年的麦胡图小学于2003年由北京卫戍区投资建设了新校舍,现有教职工57人,在校学生879人。近年来教育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去年新建镇卫生院,更新了设备,今年正在新建村级卫生服务室,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解决了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2008年265人享受到合作医疗的成果,2009年参合人数达2.2万人,参合率90%以上。

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①引进山西客商高喜平,规划建设投资三亿、养牛万头的海高牧业,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现有2000头奶牛入园,完成投资1.3亿元,消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60多人,带动草玉米规模化种植,农民种植草玉米每亩收入1000元,粮饲兼用玉米每亩收入1000元,两项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②引进富民和惠民两家生猪生产项目,投资600万元。其中富民养猪厂已购进种猪30口。③引资300万元建设小杂粮加工生产项目。④投资2亿元的水泥熟料生产项目,即将在三合小宝岱沟开工上马。⑤投资近亿元的铁矿开工运行。

4、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麦胡图街面有商铺门脸210多间,商业买卖、建材市场、餐饮服务等琳琅满目,集贸市场比较繁华,不仅满足当地消费需求,还为紧临的卓资县、丰镇市的部分乡镇提供了服务。岱海东岸有滑雪场、垂钓旅游区、民俗馆,旅游业日益兴盛。由于重大项目的开工上马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2008年3月麦胡图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全国试点小城镇共278个,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仅有3个,我镇是其中之一。这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县、镇两级领导非常重视,经多方讨论形成了《麦胡图镇发展改革试点方案》和《2008年—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全面起动。

6、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去年共发放粮食直补380万元,优质后备母牛补贴50万元,农业保险资金28万元,农民享受农机具补贴18万元。农村低保、城市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近3000人,享受补助共计215万元。全年共发放惠农资金691万元。 2008年完成财政收入11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20元,增长10%;居民储蓄存款累计上亿元;全年粮食总产达到6000万公斤。

滑雪厂位于麦胡图镇东南方向100米处

(三)远景规划 1.主要经济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GDP) 2008-2010年GDP年均增长25.94%,2010年GDP达9.2亿元,人均GDP达2.6万元。 2010-2015年GDP年均增长16.21%,2015年GDP达19.5亿元,人均GDP达4.9万元。

2015-2020年GDP年均增长10.82%,2020年GDP达32.6亿元,人均GDP达6.9万元,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区城镇前列。

(2)财政收入

2008-2010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0.75%,2010年财政收入达0.25亿元, 2010-2015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9.20%,2015年财政收入达0.9亿元。 2015-2020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32%,2020年财政收入达2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32亿元。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63亿元。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元。

(4)城乡人民人均收入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元。 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亿元。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亿元。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亿元。

(6)产业结构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25:47:28 。 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18:51:31。 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12:56:32。 2.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2020年,城镇化率达75%以上,城镇燃气普及率达80%,供水普及率达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3.2平方米,镇区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左右,人均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电话普及率达100 %,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9%。 3.社会发展目标

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2020年,科技普及率达98%以上,幼儿入园率达85%以上,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毕业率分别达99 %和90%,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将全镇建成民族优秀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展示岱海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镇,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充分构筑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口覆盖率达89%,卫生院规范化管理率达80%,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80%,计划免疫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稳定低生育水平,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35 ‰。

曹碾满族乡

曹碾满族乡位于凉城县东南部,属马头山区,与山西省左云、右玉接壤,交通便利,境内两条科左、厂鹊公路,是构通蒙晋两地的主要通道,全乡21个村委会,14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3800人,总土地面积60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无霜期一般在12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350--450m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5,是个典型的旱作农业乡。2009年共完成播种面积8.5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4.2万亩,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2.8万亩;六月末全乡牲畜头数达5.3万头(只),其中肉羊达3.1万只;历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11.9万亩。几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调整种养结构,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培育马铃薯、杂粮、肉羊和林草等几大特色产业,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了农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向高效养殖业为主、单一农村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岱海旅游区办事处

一、概况

岱海旅游区办事处于二〇〇九年四月组建成立,位于凉城县东15公里处。东与麦胡图镇毗邻,南与电厂隔海相望,西与岱海镇接壤,北靠洞金山卧佛。总土地面积168.5平方公里,呼阳油路横贯东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距丰镇59公里,南距煤都大同110公里,西距首府呼和浩特107公里。

二、社会经济现状

岱海旅游区办事处现辖6个村委会(三苏木、五苏木、元山子、苏义、西营、松树沟)、44个自然村,总户数3340户,11480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其它少数民族有蒙族、满族、回族等。办事处地形特点整体平坦,北部多山。经济以农业为主,现有耕地54540亩,其中水浇地2万亩,农作物以马铃薯、玉米、甜菜、杂粮豆为主;畜牧业以奶牛、肉羊、猪、鸡、渔业等为主。六月末牲畜饲养量3.8万头,其中奶牛存栏3600头,运营奶站6座,日产鲜奶40吨;肉羊存栏18500只。赵家村作为乌兰察布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山水、人文为一体的农家乐,远离城市的喧,感受新农村气息。

目前,办事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线电视覆盖率100%,程控电话、移动、联通信号覆盖率100%,林、渠、路配套。

三、远景规划

办事处从成立伊始,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翔实全面地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以岱海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入住办事处的重点企业有:金隅岱海庄园、永顺渔业、码头、温泉洗浴城等。办事处将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全民招商,网上招商,使引资企业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继续以具有凉城特色的草原湖泊,人文古迹,地文旅游,生态公园,疗养、避暑、度假康体旅游资源为重点,扩大旅游面。

蓝天迷人,湖水多娇,年轻的岱海旅游区办事处张开热情、好客的双臂,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创业。

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配套推进 全区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具体意见 (内党办发[2005]30号 2005年7月28日)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4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1号)、《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区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内党办发〔2005〕20号)和2005年全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经自治区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并报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现就配套推进我区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若干具体意见。

一、关于苏木乡镇布局调整

要本着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有利于服务农牧民的原则,充分考虑地缘、产业、人口、资源等因素,以确定中心苏木乡镇为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苏木乡镇布局调整规划。以2004年底苏木乡镇数为基数,以盟市为单位计算,苏木乡镇数量原则上要减少一半。每个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布局调整和撤并力度视实际情况,由盟市确定,试点旗县撤并苏木乡镇原则上要达到一半。今年各盟市至少要在一个旗县进行苏木乡镇布局调整和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鄂尔多斯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试点。其他盟市是否全面开展试点,可根据各自情况酌定。各地在确定中心苏木乡镇时,要重点考虑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同时考虑人口应相对集中,

二、三产业相对发达,有发展潜力并对周边地区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等因素,目前看不准的,暂不要确定为中心苏木乡镇,中心苏木乡镇的数量原则上控制在调整后苏木乡镇数量的三分之一以内。

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县乡事权划分的原则要求

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促进苏木乡镇政府由管理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苏木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牧区稳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不能再干预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交给农牧民和各类经济组织,从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着重在制定发展规划、谋划发展思路、改善农牧业发展环境、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日常工作重心应放在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业发展、农村牧区稳定、农牧民增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牧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开展计划生育、民政、文化、卫生服务,推动农村牧区两个文明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和指导等方面。

进一步理顺旗县(市、区)与苏木乡镇的关系。旗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一律不得对苏木乡镇政府下达硬性经济考核指标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达标升级活动。法律、法规规定由旗县级政府部门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不能转移给苏木乡镇政府承担,旗县级政府及各部门需苏木乡镇政府配合完成的工作,要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并赋予苏木乡镇相应的办事权限。苏木乡镇政府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行政执法、安全生产、土地管理、市场监管等工作。

三、关于行政事业机构设置

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苏木乡镇机构。一般苏木乡镇党政设2—3个综合办事机构(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旗县所在地的镇可设4个(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城镇管理办公室),较小的苏木乡镇机构可再精干一些。具体设置什么机构由旗县在限额内确定。苏木乡镇可在党政综合办公室设专人承担财会和经管工作。对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法庭、国土资源等旗县派驻机构,应根据苏木乡镇布局调整情况和业务工作需要,重新进行整合,合理布点,不一定每个乡镇都设派驻机构。

要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整合苏木乡镇现有事业机构,强化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要通过签定合同、委托代理、政府采购等方式将财政拨款逐步由“养人”为主向“养事”为主转变。经营性事业单位应走向市场,自我发展。苏木乡镇不再新设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凡中央和自治区明确要求上划旗县级管理的事业单位可上划,其余事业单位均由苏木乡镇管理。对现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要进行整合,苏木乡镇一般可设置3—4个综合性服务机构,具体设置什么机构,由旗县在限额内确定。......乡镇机构改革——听听基层干部心里话

年初,中央作出决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开乡镇机构改革。前不久,由中编办提出的《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下发全国执行。

乡镇机构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作为身处改革中心的乡镇干部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他们的思考和呼吁,对于我们顺利推进改革,很有启发。基于此,本刊记者深入到试点乡镇,与乡镇干部就乡镇机构改

革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养人”包袱日益沉重 乡镇改革势在必行

地处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市阳罗洲镇是一个有近5万人口的大镇。谈起乡镇机构改革,镇党委书记兼镇长李志文用“早改早主动、迟改会被动,不改没出路”来形容。“机构改革之前,乡镇一把手的日子很难过,那时几乎天天有下面的干部找上门,都是为了要钱来‘扯麻纱’的。”李志文说。在沅江方言中,“扯麻纱”意为“扯皮”。李志文告诉记者,阳罗洲镇是由两个乡镇合并而来,在机构改革之前这两个乡镇各有近20个站、所,人员不下两三百。“各站所少则十来人,多的几十人,每个站所都要花钱。无论谁当乡镇党委书记,第一件事就是要想办法养活这些人。”

李志文说,乡镇“七站八所”虽然打着“管理”、“服务”的牌子,但实际上不仅不能发挥管理和服务的功能,还往往成为乡镇的“乱源”。“七站八所”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或是“自收自支”,人头和办公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为了满足“养人”的需要,一些站所难免向下面伸手“搞钱”,“违法者养活执法者”现象也十分普遍。

改革后,沅江各乡镇的下属机构由20多个精减至6个,一些多年来难以清退的乡镇富余人员终于有了出口。经过改革留下来的站所人员待遇也全部列入了县财政预算。“机构改革后乡镇也真正实现了由‘养人’到‘办事’的转变。”李志文说,现在的沅江乡镇领导不用再为人员包袱而发愁,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公共服务。

草尾是沅江市的另一个大镇,地处洞庭湖水陆交通咽喉之地。虽然交通便利,但在机构改革之前草尾却被分割成3个乡镇,3个乡镇各有一个“政治经济中心”,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各搞各的、竞争激烈。草尾镇党委书记李向前告诉记者,机构改革后由三个乡镇合并而成的新草尾镇人口超过8万,在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规模效益很快便体现出来。过去草尾街上的门面根本卖不上价,现在一间房的普通门面也至少要卖20多万元。

“改革难,但一定要有信心”

湖北“咸安乡改”是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范本,被全国许多地方学习和借鉴。横沟桥镇党委书记、镇长杜新国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改革之初他也有畏难情绪,因为矛盾太尖锐了。在农村有个干部身份那是很风光的事,很多人通过升学、参军或领导批条等方式好不容易挤进来,一起分享财政蛋糕。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哪个政府部门都认为在乡镇中该有自己的站所。而改革恰恰是从这里开刀:精减乡镇机关人员,撤销“七站八所”、富余人员置换为社会自由人。 这在当时无异于刮起了一场风暴,咸安一时风起云涌。各乡镇“七站八所”人员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不断。为此,上级一些部门搞项目制裁、资金制裁甚至进行政治处理。双溪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孙金海还记得,有一个干部就曾当面威胁他说:我不能下,我下了以后到你家里去吃,下了以后我要杀你。

杜新国则差点搭进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当时计生站被撤销后,上级计生部门要对他们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时任咸宁市委书记的李明波得知情况后决定当这个“裁判”,亲率调查组,裁决这场上下级之间的改革之争,并明确指出:改革是好是坏让事实说话。

事实表明,计生站虽然没了,人员也分流了,但政府通过把计生服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配以严格的管理考核机制,计生服务反而比有站有牌有人的时候做得更好。

杜新国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当初走这条路,胆子可以说是大了点。但我们有信心,直面矛盾,因为我们的方向是对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改革的核心是要给群众话语权、评价权”

咸宁市咸安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李昌平说,咸安的改革是发自一股内在的动力,在处理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压力时,他们都选择了群众参与的方式,通过让群众参与到改革中并表达他们的意愿,使改革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许多乡镇干部对当初的竞争上岗记忆犹新。就乡镇级的领导干部看,当时每个乡镇平均有18人,多的20多人,改革要把人数精减到9人,如果仅靠组织部门考察、圈定,很难避免错综复杂矛盾的发生及各种权力或关系的交锋。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咸安区委、区政府选择了“两票推选、竞争择优”的办法:符合规定条件的干部都可以报名参加竞聘乡镇班子成员,然后由乡、村干部和村民中产生的村民代表推举,按得票高低产生10个~12个候选人,党代会再从产生的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产生9名领导班子成员。

“打破旧的制度不容易,而建立一个新的机制更需要智慧。”李昌平说,咸安乡镇机构改革的成果之所以能够得到巩固,关键在于建立了“以钱养事”的新机制。在这种新机制下,原来“七站八所”的事业单位“公家人”都已经变成了社会人,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向他们购买服务,从而实现“突出服务、体现效率”的目标,用咸安区委书记袁善谋的话讲:“改革的核心是群众签单,政府埋单,给了群众以话语权、鉴定权。”

杜新国告诉记者,在选择服务对象时,不是政府指定,而是群众选择,“每个岗位35张票,15个村民代表,加上主管局、分管领导和村级代表,四个层面的代表一起投票决定。在2008年的竞聘中,我们有一个农技人员,大学毕业,演讲口才也不错,但是老百姓不投他的票,因为他的服务不热心、不主动、不积极,他就不能再上了。”

农村公益服务事项,每年需要多少钱,都通过岗位设置经费,不仅要竞争上岗,还要严格地进行考核。“这个事项一年多少钱,我考核你,你做到了,钱给你,你做不到,就按得分的情况进行扣减。这个考核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我们说了算,得群众说了算,让群众有了话语权,有了评价权,考核才会发挥作用。”孙金海说。

“我们有了监督权,他们在服务中就不能马虎了,我们要是不满意,还可以去投诉,我们一投诉,政府就要扣钱了。”横沟桥镇孙祠村村民周本源对记者说。 政府职能转变面临诸多制约 “历史上机构改革进行过多次,但往往走不出‘膨胀-精减-再膨胀-再精减’的怪圈。我认为,不重蹈覆辙的关键在于改革要上下联动。”沅江市改革办主任周锋说。

周锋认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能否巩固,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上级政府是否顶得住压力。同时,改革的氛围也十分重要。如果单靠一个地方“单兵突进”,也难免会使基层干部产生抵触情绪,改革很难推进。

此外,乡镇机构改革目的是促使乡镇实现职能转变,但仅靠乡镇自身的改革这一目的也难以实现。李志文说,机构改革后乡镇干部服务意识确实有所加强,但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原因一是财力有限;二是村民自治水平难以跟上。

“我认为,服务型政府必须建立在节余型财政的基础上。”李志文说,通过机构改革,乡镇的行政成本虽然大幅降低,但还仅仅停留在“温饱型”,巨额的乡村债务化解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目前的财政状况下,即使乡镇干部意识转变了,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时还是捉襟见肘。

另外,村民自治制度不完善也是乡镇职能转变的一大制约。李志文认为,正是由于村民自治步伐远远跟不上农村形势的发展,许多本来应在村一级解决的问题都变成了乡镇干部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政府还是“无限政府”,乡镇干部还是“万金油干部”,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是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乡镇机构改革

百科名片 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政机构核编定员,精兵简政;二是财政体制改革;三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原则,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保障长效机制。 目录

基本信息

工作进展

主要任务

工作要求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启动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

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乡镇改革存在的难点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全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2010年10月11日在京召开,国务委员兼

乡镇机构改革

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乡镇机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本段工作进展

2004年以来,为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经济

乡镇机构改革

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央启动实施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各地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试点,大胆创新,改革逐步从试点转入全面推开阶段。目前,全国已有70%的乡镇进行了机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编辑本段主要任务

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

乡镇机构改革

要求,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协同推进。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切实解决乡镇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等问题。积极为乡镇转变职能创造条件。二是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进一步优化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站所设置,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这条底线。三是改革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分类改革,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四是创新乡镇行政运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转变服务方式,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编辑本段工作要求

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严格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201

乡镇机构改革

2年如期顺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对乡镇机构改革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

编辑本段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启动

从2004年的“破冰试水”起算,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已在各地进行了整整5个年头。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启动。

而这一艰巨任务的时间表也已经划定——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五年试点 经验丰硕

●试点乡镇约1.8万个,占全国乡镇总数一半以上

乡镇机构改革,涉及中国34600多个乡镇,“工程”之复杂、任务之艰巨,可想而

乡镇机构改革

知。2004年3月,为配合农村税费改革,中央决定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一直到次年2月,试点主要在黑龙江、吉林、安徽和湖北4省进行。这一时段,被视为先行试点阶段。

自2005年3月到2006年6月,试点进入扩大阶段。国务院强调,试点要严格守住“两条底线”,即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5年内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相比第一阶段,各地开展试点积极性高涨,推进速度很快,试点乡镇绝对数增加了近7000个。

从2006年7月迄今,属于逐步深化阶段。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用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在试点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在执行中完善。5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不断深化试点内容。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试点乡镇已有约1.8万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浙江、重庆8省(区、市)已完成全省(区、市)范围内机构和人员精简等阶段性任务;有的省份则选择部分市县乡进行试点。

5年试点,经验丰硕。税费改革前,一些乡镇是一幅“乱进人、进乱人”的乱

乡镇机构改革

象;试点后,乡镇人员编制呈逐年下降趋势,乡镇人员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乡镇干部的观念也悄然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少乡镇干部感慨:必须从“老爷”、“当官”向“服务员”、“服务”转变。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也向前迈进一大步。首问负责制、办事代理制、“和谐110”联动体系;村村通公路、饮水工程改造……随着各地一系列创新之举、务实之举频频推出,乡镇公益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全面启动 时机成熟

●既要“切一刀”搞改革,又不搞“一刀切”

试点成绩突出,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多年来,乡镇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并存,“有限权力、无限责任”尴尬,条条干预乡镇运行、机构人员编制压力依然很大……一个个现实难题依然有待实践破解。

如今,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已经进入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渐次推开。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指出:“乡镇机构改革既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全面启动乡镇机构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精神,中央决定,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全国推开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

“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三农‟工作全局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一级的功能定位,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央编办主任王东明表示,全面启动乡镇机构改革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推动乡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穿改革的一根红线。”

依照改革“蓝图”,乡镇机构改革将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乡镇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重点。“全国有几万个乡镇,情况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所有乡镇既要„切一刀‟搞改革,又不搞„一刀切‟,不能只搞一个模式。”王东明说。

改革坚持权责一致,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长期以来,由于事权和财力的不相匹配,导致乡镇权力没多少、责任却无限大,严重影响了乡镇的正常履职与运行。“改革在这一点上的调整,旨在权力、责任相一致,保证乡镇的正常运转。”王东明强调,改革后的乡镇要在四个方面全面履职,即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单看这四项职能,并不都是全新内容,但把现阶段乡镇应当履行的四项职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却是第一次。”他表示,改革同时强调不同类型的乡镇要结合实际,确定工作重点,“这既体现了共性,也突出了差异性。”

新意迭出 成效可期

●严控“一票否决”事项,坚决清理规范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虽然《意见》只有1900余字,但其间透出的改革气息,令人耳目一新。

曾几何时,“食之者众,生之者寡”,是对乡镇机构和人员膨胀的真实描述。

乡镇机构改革

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是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乡镇工作实际,确定党政机构设置形式和数额,可设若干综合办公室,也可只设若干综合性岗位。”中央编办副主任吴知论介绍,譬如,有些地方设“三办一所”,有些就设“四办一所”,还有的设“一办四所”。“只要符合当地实际,如何设置,不划框框,但总体要求是:要精干、要高效。”

在同一层级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行政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跨层级调整行政编制的,必须按程序报批。“划定这个硬杠杠,目的就在于避免将空余的乡镇行政编制随意调整到上级机关使用,从而产生行政编制分布的倒金字塔现象。”他解释。

同时,为切实把住5年内机构和人员编制只减不增这条“底线”,中央编办多次强调,加快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多年来,原来由县级各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乡镇工作的“指挥棒”。尤其是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事项层出不穷,以致乡镇干部整日疲于奔命:“工作要是样样都像计划生育那样一票否决,就是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

2006年,河南开始全面清理“一票否决”和检查评比项目。全面清理后,原有的“一票否决”项目取消了6项,保留5项;涉及乡镇的143项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取消了135项,仅保留8项,一举为乡镇减了负、解了压、松了绑。

在充分总结地方经验基础上,《意见》强调,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坚决清理和规范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指出,对乡镇的考核由县级党委、政府统一组织,不属于乡镇职能的事项,不得列入考核范围。“这实际上就把工作的„指挥棒‟统一归口到县级党委、政府,避免„条条干预‟泛滥,给乡镇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履职环境。”吴知论说。

站所改革 加强服务

●综合设置乡镇事业站所,乡镇不再兴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在创新事业站所管理体制方面,改革也有新内容。

《意见》提出,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

乡镇机构改革

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目前,各地对乡镇事业站所的改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多数地方将乡镇事业站所整合为3—5个服务中心;第二种是湖北等地将乡镇事业站所转制为企业或中介服务组织,由政府通过签订合同、项目招标的办法向其购买服务;第三种是改由县里派驻。有的地方将乡镇事业站所上收到县级主管部门管理,有的还实行了跨行政区域设置。

《意见》对乡镇事业站所改革提出三点原则要求:

——乡镇事业站所原则上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根据实际情况,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实行以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体制。

——推进事业站所分类改革,区分事业站所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活动,对公益性机构加强财政保障,经营性机构要转制为经济实体。特别是,要综合设置乡镇事业站所,乡镇不再兴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

事实上,各地在这方面早已进行大胆探索。如湖北等地探索的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等做法,便深受基层欢迎。“把为民服务的事办好了,也没增加人力成本,可谓一举两得。”中央编办三司司长李晓全说。“从实际出发,政府购买服务,使公益服务也走出一条市场化的新路子。”

王东明表示,随着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完成,中国的基层政权将更为巩固而有力。[1]

编辑本段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 摘要

到目前为止多次以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为目标的乡镇机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和人员膨胀等核心问题,其原因在于:忽视了通过竞争推动乡镇政府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在精简编外人员的同时忽视了精简在编人员;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忽视了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在调整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同时忽视了“上改下也改”的配套改革。鉴于此,今后要以竞争为重点,精简乡镇党政机构和人员,转变政府职能,从撤消事业站所、置换职工身份和建立“以钱养事”的新的为农服务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改革中的难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镇改革;配套措施乡镇机构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改革主体与客体合一,是自己为自己动手术,所以直接导致了改革受阻。以往多次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目标的乡镇机构改革,不仅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反而产生了机构越简越大、人员越简越多的现象。在现阶段或近一个时期内,要以竞争为重点,对乡镇政府机构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乡镇基层政权。

以竞争为重点,改革乡镇政府管理体制

1.加强新农村**政治建设,改革乡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行“两票”直选初步候选人。我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予以改革。具体的改革办法有二:一是实行自荐报名,让人才充分涌现。凡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乡镇机关干部和上届班子成员,只要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均可自荐报名。自荐报名结束后,由乡镇党委进行资格审查,报市县委组织部审核确定并公布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名单及其简历,接受群众公开监督。二是以“海选”方式推荐候选人,充分尊重民意。各乡镇分别以政府机关、直属部门、所属村、企业为单位召开会议,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推荐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初步候选人。根据市县委的决定,每个参加推荐的党员、群众代表限推荐9名党委班子成员(其中党委委员兼副乡镇长3—4人)为初步候选人。推荐结束后,由市县委常委会按照推荐票数,综合乡镇换届考核情况确定12名乡镇党委委员正式候选人。

2.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乡官”竞选。在直选乡镇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时,要严格遵守法律和党章规定的程序和议程,实行竞职演讲。党委委员正式候选人进行竞职演讲完毕后,由全体党员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9—11名党委班子成员。党委委员选举产生后,由市县委确定两名党委书记兼镇长候选人分别进行竞职演讲并接受代表们的现场提问。全体党员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党委书记后,由全体党代表从落选的党委书记候选人和3名副书记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产生3名副书记。在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按照规定的议程,由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委书记作为候选人等额选举产生乡镇长,从党代会选举中未选上书记的副书记中选举产生一名常务副乡镇长,从其他党委委员及群众推荐的非党副乡镇长中差额选举产生3名副乡镇长。

3.改革乡镇行政体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和竞争上岗。一是设立“三办”。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二是规范编制管理。所有人员按核定编制竞争上岗,实行一人一编一卡管理。落岗的人员下岗分流,出现空编时优先从原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中录用。三是实行四大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要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编办)有关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人数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公开竞争将乡镇主副职调整到位,分别为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3名、委员4名。政府班子成员全部由党委委员兼任,其中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3名党委副书记中1名兼任人大主席,1名兼任纪委书记(兼管政协工作),1名兼任常务副镇长;其他党委委员兼任副乡镇长、人民武装部部长、组织宣传员等职务。中层干部竞争到位,担任“三办”主任;一般干部按编制竞争上岗,担任乡镇工作人员。落选下来的干部一律进入“三办”,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由“三办”主任按各办的岗位设置“点兵”,或按量化评分的办法确定上岗人员,落岗人员自动分流。

4.按区域设置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不搞一乡镇一站(所)。农村税费改革后,撤并乡镇和行政村的工作正在全国展开,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一乡镇一站(所)的设置,已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整体需要。归并乡镇行政站所、按区域设置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精简人员、压缩编制,已成为乡镇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县可根据实际,以3—4个乡镇为一个区域,按区域设置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对税务所、工商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按区域设置;根据各乡镇实际和优势设置2—3个公安派出所和市县垂直部门管理的站所;其他机构不延伸或派驻乡镇。这些单位的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按有关规定征得乡镇党委同意,经费按谁设立谁负担的原则由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不增加所在乡镇政府和群众的负担。对这些单位的编制要实行严格管理,分流超编人员,清退无编制人员和临时工。

5.改革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管理办法,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目前,乡镇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无章无序,导致多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极易造成乡镇领导干部权力膨胀,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各种收费项目泛滥。为了有效控制乡镇的各类支出,确保乡镇干部职务消费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要重点抓好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严格核定补贴标准,把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从票据报销方式逐步统一到货币支付上来。目前改革的重点是招待费、通讯费和交通费三个职务消费项目。

(1)通讯费分单位公共通讯费和领导干部个人公务通讯费(包括移动电话费)两部分。公共通讯费由乡镇党政办公室集中管理,实行限额控制、节约滚存并按比例奖励责任人的办法,主要用来维持乡镇机关的正常工作,保障上下畅通。领导干部个人通讯费补贴主要用于与其职务和分管工作相关的公务通讯活动,可按照职务、分工、工作量的大小,因人因事核定标准,按月随工资发放,超支自付,节约归己。关于移动电话费补贴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乡镇党委书记、常务副乡镇长(主任)、党委副书记兼人大主席、政协主任、纪委书记以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确定每人每月的具体补助金额。

(2)各乡镇只保留一部公务用车,乡镇办其余车辆一律封存。对公务用车采用承包、租赁的经营方式,由单位与司机签订协议,司机的工资及补助、车辆折旧等费用从小车营运收入中解决。公务用车交通费的总额控制在5?5—6?5万元以内,包括公共交通费和个人交通费。公共交通费由单位承担,主要包括处理突发事件、开展防汛、抗旱、防火、救灾工作、到市县外招商引资等公务行为而发生的交通费用。公共交通费由乡镇党政办公室集中管理,限额控制(限额不得超过交通费总额的30%)。个人交通费主要用于在市县内开会、办理日常公务、到基层开展工作、对口接待、迎接检查等所发生的交通费用,以及公共交通费中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个人交通费依据领导干部的职务、分工和工作量的大小核定到人、包干使用,节约归己、超支自付。

(3)公务接待费包括公共接待费和领导干部个人接待费。公共接待费包括因招商引资、乡镇党委或政府组织召开会议、市县级以上组织在乡镇召开会议、外地领导或兄弟单位来学习视察、协助市县级以上新闻单位从事宣传报道工作等发生的招待费。这部分费用由乡镇党政办公室集中使用,限额控制(限额不得超过接待费总额的30%)。领导干部个人接待费按照其职务、分工和工作需要核定标准,节约归己、超支自付。

撤消或转制事业站所,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一般将重点集中在清退和分流超编人员上,而忽视了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转变乡镇政府服务职能和调整县乡两级政府行政执法职能。我们认为:只有转变政府职能,从撤消事业站所、置换职工身份和建立“以钱养事”的新的为农服务机制入手,调整县乡两级政府的行政权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问题。

1.撤消“七站八所”,置换职工身份。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乡镇事业站所人员占乡镇机构人员的80%。为了确保乡镇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必须对乡镇农技站、农机站、水利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农经站、文化站、广播站、城建所、房管所、土地所、计划生育服务站等事业站所或综合设置的服务中心进行“收章、摘牌、改制、人员整体分流”改革。一是市县编制办对财政供养人员进行“锁定”,对事业站所的总资产、债务、净资产等家底进行清理,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财政筹资等途径组建新的经营实体,在乡镇政府委托下承担相关的农业公益服务项目。二是引导和鼓励原站所人员自愿转换身份,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人事关系,退出财政供养序列,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对转制事业单位的在编、在册人员实行全员保险,对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实行全员保险后由社保机构发放其退休养老金。

2.重构乡镇财政所,实行人员竞岗分流。为了确保乡镇政府资金的科学管理,各乡镇政府应设立财政所作为乡镇直属事业单位,承担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农村经营管理、土地承包管理等职能。乡镇财政所人员从原财政所和农经站人员中竞争产生,竞争上岗考试分别由市县财政局和农经站组织,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高分向低分择优录用,在市县范围内统一调配、定编管理。对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全部实行内退;对落岗的人员实行分流。分流人员领取生活费,退出编制管理,进入各乡镇成立的中介性质的财政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中介服务获得相应的报酬。

3.保留个别重点站所,充分发挥乡镇“龙头”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乡镇的产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各乡镇应在坚持整体转制的前提下,保留一个发展较好的支柱产业、重点宜林山区等特别行业和有区域优势的乡镇站所。各乡镇只准转制、保留一个集体性质的企业。可将重点站所的正式员工整体转入社会服务部,该服务部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人员全部退出事业编制。同时,按照执法主体在市县、服务工作在乡镇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由市县局委和乡镇政府共同从有资质的乡镇人员中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防疫、检疫、护林、防火等为农服务工作,实行一年一聘,动态管理。

4.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服务体制,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改革思路,将乡镇原事业站所的行政执法职能收归县直主管部门,将其行政管理和公益性服务职能分别向乡镇“三办”转移。乡镇政府应本着在改革中绝对减人、相对减支、减人不减政府责任、减支不减政府公益性支出的原则,对原事业站所的服务项目制定“乡镇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改革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和购买劳务的办法,落实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责任。

5.改革干部职工养老办法,建立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确保乡镇置换身份人员和乡镇干部无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应该建立“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包括分流人员)应积极补交保险费,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对乡镇站所人员应建立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补建10年的个人账户,以职工1995年以来历年档案工资为缴费基数,按11%(单位8%、个人3%)的比例补缴个人账户资金。

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的事业单位人员“置换身份”资金标准,解决长期困扰乡镇体制改革的难题。乡镇事业单位要彻底改革,必须集中大量资金给予站所人员一次性置换身份补偿。改革需要成本,长期看要绝对减人,短期内要相对增加一定的支出来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和买断职工身份。考虑到全国乡镇人员较多,资金投入量大,建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从资金上对县一级政府予以支持,拨付“置换身份资金”,制定科学的“置换身份”标准,如按每人每年工龄补当年1个月工资的补偿标准置换身份。同时,国务院和省市级人民政府、市县级政府应增加专项预算,各负担置换身份资金的1/3为宜。

2.改革资金划拨标准,调动乡镇改革的积极性。乡镇“七站八所”撤消转制之后,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原来对“七站八所”下拨的补贴和各项经费不应停拨。因为虽然事业站所撤消或转制了,但农村的社会服务需求还存在,仍需加大力度予以满足,原事业站所承担的大量的为农服务项目仍需要通过招标发包的形式寻找专业技术队伍去做。为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改革政策,做好资金划拨与乡镇体制改革的衔接工作。对于合村并组的乡镇,各省市、自治区应改革以村组个数为标准划拨资金的办法,结合当地人口、耕地、历史等因素确定下拨转移支付资金,以调动乡镇改革的积极性。

3.改革市县局委管理体制,做到“下改上也改”。市县派驻乡镇的站所按区域设置后,原在岗在编人员下岗分流达80%左右,对这部分群众如不及时出台方案予以分流安置,将难以完成改革任务。因此,在制定乡镇体制改革方案时,应将派出机构和垂直机构按区域设置方案与撤消转制事业站所改革方案配套进行。市县级垂直局委对已改革的乡镇和部门不应以站所撤消为由从资金、物资、项目上予以限制,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市县局委为了增设或保留站所和人员而卡乡镇,同时制定市县局委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物资发放等改革方案,做到“下改上也改”。

4.取消“一票否决权”,建立宽松的改革环境。据调查:有关部门下达到乡镇的“一票否决权”有154项之多,乡镇领导为了应付众多的“一票否决权”,四处奔波以平衡关系,争取过关。众多的“一票否决权”本应属于市县的工作范围,市县却将其一并压到乡镇,这无疑造成了权利和决策方面的不对等。因此,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取消“一票否决权”的改革方案,确保乡镇体制改革后有宽松的工作环境,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

5.建立领导干部改革承包责任制,确保农村社会整体稳定。乡镇体制改革后,机构和人员大量减少,人员交叉任职,职数相应减少,其影响复杂而深远。一方面,调动乡镇党政干部积极性的难度加大。不仅落选的原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因为领导班子职数的减少,本身就意味着中层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的机会减少。如何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是今后一个时期干部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转制改革的阻力加大。部分原站所职工对乡镇体制改革持抵制态度,认为改革砸了他们的“铁饭碗”,要求改革后政府包干解决其养老保险费续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对此,市县乡应建立领导干部包乡镇、包人员的改革承包责任机制,做好每位分流人员和置换身份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农村社会整体稳定。

6.卡死人员入口,逐步消化超编人员。要解决乡镇政府机构人员多的问题,就必须逐步消化富余人员。省级人民政府应对乡镇的行政和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规范其机构和岗位设置,任何地方和单位都不得要求基层设置机构和专职人员。编制一经核定必须严格执行,坚决把住入关口。我国现有乡镇干部约400多万人,每年正常退休20万人左右,如果从现在开始能够卡死人员入关口,则通过置换身份和分流人员,每年就可以减少几十万干部。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就可以逐步消化富余人员,在确保社会稳定的情况下,把我国庞大的乡镇政府机构精简下来,保证****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2]

编辑本段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农民切身利益的改革,是关系到乡镇干部及基层事业单位去留的改革,其意义重大,史无前例。

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配套工程-------乡镇机构改革,无疑是税改工作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湖北,一个走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前列的农业大省,从2002年下半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通过减免农业税、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着实取得极大减轻农民负担的成绩和工作经验。从2005年起,农业税全面停止增收,种田农户每年还能从国家财政领取数额不等的种田补贴,这无疑是中国农民史无前例的奇迹,“千年的皇粮国税从此销声匿迹”。“政策好,但这样的好政策能持续多久”,这无疑又成为中国农民心中的一个疑问。减轻农民负担,关健在减支,如何减支,又关键在减人、减机构,但机构精简工作能顺利进行吗,人员能按期分流吗,机构改革工作又进行的怎么样了,工作中是否还存在不可逾越的矛盾和阻力。如何处理好乡镇机构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对我们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编辑本段乡镇改革存在的难点

湖北省乡镇机构改革,在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作为配套工程,它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的根本所在。作为中国最庞大的机构群体,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人员如何分流,今后的工作如何做,这都是各级领导苦思铭想的问题。

编辑本段乡镇政府职能难定位

过去,乡镇政府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承担着中国农村大量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安、催粮派款等都是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长期如此,行政干预是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一个俨俨实实的计划经济的执行者和各项政策的实施者。 改革后,由于职能转变,出现一些新问题在所难免。

1、职责难履行。乡镇事权、责任无限大,人权、财权不断弱化,与乡镇承担的职责相比,乡镇履行职责的权力极其有限,处于一种权责不对等的尴尬状态。

2、事务难应付。由于上下机构改革不协调,“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减人难减事的矛盾十分突出。

3、干部难适应。税改后,乡镇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部分乡镇干部在思想上、能力上、工作方法上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感到工作无所适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愿望没能力,有想法没办法,心有余而力不足。

编辑本段乡镇机构人员分流难

一提到改革,马上就让人想到减人、减机构上来。有人戏称,改革就是减人革命,每次改革都提减人,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这虽然是一句戏言,但也确实说明了长期以来的改革存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历次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成效向人们的预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尚有不少差距,许多时侯还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宗羲定律。这其中存在着一些很普遍的现象,也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症结所在。

1、乡镇机构组成人员复杂,清退难。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的社会事务都由政府直接承担,由于人少事多,公共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到位,这就促使乡镇机构聘请大量临时人员来直接从事公共管理。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趁机将自己的“三大姑、八大姨”招工进来,并转了正,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有的单位就是“夫妻站”、“父子所”。这些通过关系进来的人,背景都较为复杂,很难清退,改革成本很高。乡镇机构中还有合同制工人,国家安排的复退转军人,这都决定了乡镇组成人员的复杂性。“好进不好出,你有我也有,大家都一样”,对乡镇机构改革来说,这就是难点。

2、遗留问题处理难。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乡镇的“七站八所”由县主管局管理,乡镇政府主要是事权。县管时期,人员进编,都由主管局决定。在这种人事管理体制下,必然会出现超编进人和违规进人现象。县局主管期间,进编收费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在交了进编费后才能进入单位。还有五花八门的所谓调剂费、好处费、上岗费,这些高昂的费用全部来自于单位职工。机构改革后,被清退的职工以交了钱为由,拒绝退出工作岗位。

3、各项待遇落实难。长期以来,乡镇财政主要靠收取“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及特产税来维持运转,在除去各项征收费用后,勉强度日,有些差乡镇甚至只能发最基本的生活费来维持。在收不抵的情况下,干部职工的待遇就很难得到落实,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拖欠现象严重,职工对自己年老后的生活充满担忧。对乡镇单位的自筹部分,湖北省也早有规定,但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也无法兑现,“白条子”满天飞。

4、清退人员补偿难。改革是阵痛,但也必须付出成本,清退职工必然涉及到经济补偿。根据>规定,用人单位清退职工必须对职工进行经济补偿,但在实际工作中,改革的成本没有着落,根本无法落实。有些职工认为补偿额度过低,要求提高标准。有些职工就是要钱,但却无钱可给。这样直接形成单位想清退退不了,职工想走人人走不了的现象。

编辑本段乡镇债务偿还难

现在乡镇很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债务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债务不断增加,已经危胁到乡镇机构的正常运转。做事要钱,不做事也要钱,钱从哪里来,对紧张的乡镇财政来说简直就是一筹莫展,借债保运转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保运转的唯一途径。这多年来,债务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直接债务

为了建设基础设施达标乡镇,这些年来镇政府不惜借债上马搞街道硬化建设,以求提升自己的形象,这些政绩工程往往是建好之日,就是债主上门之时。复退转军人的安置是一项政治工作,基层政府为搞好这项工作,在无地方安排的情况下,只有出钱,但财政无能力,只有欠债,这就直接增加了政府债务。

政府职能延伸形成的债务

主要有“普九”债务、教育比例划债、防汛购物用工债务、重大事故赔付、农业结构调整付出的成本、修路等。

政府接管债务

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关闭后,镇政府将其所有资产,往来进行了接管,成立了债管中心,所有债务由政府来偿还,还有供销社股金兑付工作也由政府来承担,这都增加了债务总额。

改革留下的债务

机构改革后,管理区和有些单位被撤或并,其债务也随着一并划入新机构,造成新单位还未运转就已经是负债累累,运转艰难。

其它债务

多年来,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及特产税的征缴任务是决定乡镇干部升迁和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有些乡镇在未能及时完税的情况下,采取借本付息的方式举债上缴完成任务,年复一年,本息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编辑本段改革后乡镇工作难

机构改革后,新的单位应该有新气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有很大的提高,工作方式方法应有很大的改变,但就从改革后来看,存在的问题也确实不少。

1、管理方法没有变化。改革后,乡镇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但过去的管理方式方法在现在依然大有市场,乡镇干部已习惯于发号施令。本应该是从行政命令转为主动服务的工作,一些干部依然是习惯于高高在上,指手划脚,想做好却还是做不好。

2、上下关系难捋顺。乡镇机构改革主要是对众多的镇一级机构,并不牵扯到县一级单位。乡镇改革后,一些职能弱化的部门和单位被撤或并,新单位与县一级及更高层级的管理机构并没有对口,但人员比原来减少,而事却没减轻。许多原来部门的业务一下集中到新单位,每个主管部门都认为自己的事重要,这让乡镇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各种检查是接连不断,减人减事的初衷并没能达到,下面改了,上面不改,改了也是白改。

3、上级、群众难兼顾。新的机构,要做的事很多,上级有上级的安排,群众有群众的要求,对于夹在中间的乡镇政府来说,压力很大。现在人员减少后,但上级的工作必须得做,各种检查还得应付,但群众的要求也变高,乡镇的工作目标发生了变化,群众要求脱病致富、改变落后的生活环境,保障自身安会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强烈,乡镇加快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担子更重了。这一切都要人去做,要有人去做,上级和群众很难兼顾。

4、走出怪圈难上难-----黄宗羲定律。这个怪圈是个循环定律,我们想走出机构改革的怪圈,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我们的职能还不能很好的转变,富余人员还难以真正分流,这为机构、人员回升、财政负担加重都留下了隐患,跳出这个定律,难上难。[3]

编辑本段镇机构改革的对策

a) 将乡镇的职能重新定位,并加以明确>为依据,改变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现状。

我们要科学定位,解决“路往哪里走”的问题,找准乡镇职能重新定位的出发点。

i.要理顺乡镇工作职能,把握乡镇工作重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职能应转到抓好经济发展、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治安、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在工作重点上,要致力于落实政策、组织协调、科技示范、行政执政、市场服务和管理社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ii.要理顺乡镇管理体制,建立起权责对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的乡镇工作体制。

iii.要理顺管理秩序,建立起上下配套、运转协调的乡镇工作运行体系。

我们要转变观念,解决乡镇“事该怎么干”的问题,找准乡镇 职能转变的中心点。

1、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由抓大农业向抓大市场转变,走市场化的路子。学会依靠市场配置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积极为农民把产品转为商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2、要树立民本观念,由行政推动型向优质服务型转变,走示范引导的路子。加强政策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法律服务,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要树立开放的观念,由具体管理向间接调控转变,走社会化的路子。

4、要树立民主法制观念,变人治为依法行政、民主管理,走民主化、法制化的路子。

我们要加强培训,解决乡镇“队伍怎么带”的问题,找准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路子。

1、要由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变,不断提高落实政策的能力。乡镇干部要注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熟悉政策、精通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用政策化解矛盾,用政策指导实践。

2、要由权力型向能力型转变,不断提高领导的工作能力。要学会用说服、教育和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群众工作。

3、要由指挥型向示范型转变,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

4、要由随意型向规范型向规范型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乡镇干部要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5、要由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麻烦事耐心解决,难事想办法解决,小事不马虎,难事不推诿,急事不拖拉,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3]

编辑本段县(市)乡机构改革要同步进行

机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对湖北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喜事,但对广大的基层干部来说,是压力,同时也是动力。在改革后,新的机构承担了原来绝大部分事情,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改革后人员减少,事没减,乡镇财政依然紧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转变职能,必须先理顺上下关系,减少不必要的事情,使干部能从繁重的琐事中解脱出,从“收款催粮”的主力军转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来。要理顺上下关系,就必须实行县乡同步改革。

我们要改乡镇改革为县(市)乡同步改革,要减负放活乡镇,要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做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

对于改革,应该适当加快步伐,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大力做好县(市)乡改革联动工作。在改革中,根据各级财力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改革成本上尽量能做到分级负担,减轻基层的财政压力。[3]

第20篇:苏木镇基本情况

[苏木镇概况]阿拉腾朝格苏木

一、概况

阿拉腾朝格苏木位于阿右旗西南部,东界额肯呼都格镇,南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山丹县等市县区相邻,西接甘肃省金塔、高台、临泽等诸县,北邻额济纳旗东风镇,与甘肃省边界线总长 232公里 ,总面积 20135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以山地、沙漠戈壁为主。现辖6个行政嘎查,总人口569户1788人,其中牧业人口365户1214人,农业人口60户211人。辖区内主要有陆家井、白芨芨、沙口3个农业区,总耕地面积7240亩,粮食播种面积达4860亩,产量达2410吨。2006年6月末牲畜头数25859头(只),其中骆驼2320峰 ,白绒山羊 18374只 。

该苏木地广人稀,资源较为丰富,除白山羊绒、驼绒等畜产资源外,还有煤、铁、金、铜、铌、钽、冰洲石、金红石、石灰石、云母、镍、石榴石、白云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苁蓉、甘草、锁阳、麻黄等野生药材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还有大鸨、金雕、岩羊、黄羊、雪鸡、猞猁等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海森楚鲁怪石林、阿拉腾特布希庙等自然、人文景观极具特色,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阿拉腾敖包镇基本情况

一、阿拉腾敖包镇基本情况

阿拉腾敖包镇位于阿拉善地质板块三旗交会处,北与蒙古国接壤,东与阿左旗诺日公苏木毗邻,西与额济纳旗雅干、拐子湖等地相邻。总面积 28654平方公里,边境线长 45.25公里 ,距旗政府所在地 296公里 ,是阿拉善右旗唯一的边境苏木镇。地形地貌以戈壁、丘陵和沙漠为主,境内无地表流径,植被稀疏、生态脆弱。全镇 13个嘎查、1个社区,总人口782户2889人,其中,蒙族2205人,汉族684人,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76%,牧业人口2471人。2006年12月末牲畜总头数14350头(只),其中骆驼11050峰,舍饲养殖牲畜1600头(只)。可利用草场面积14720平方公里,其中沙化、退化草场面积9000万平方公里。天然梭梭林面积300万亩,为全旗梭梭林总面积的92%,现已围封230万亩。年产肉苁蓉60吨(干)。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省道317线横贯全镇 60公里 ,通村公路 5条,全长 230公里 ,对阿拉腾敖包镇发展路边服务业、沙漠旅游业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阿拉腾敖包镇位于华北和塔里木两大板块结合部位的阿拉善地台处,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为各类矿产资源的生成和储藏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北山成矿带横贯全境,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萤石、金、铜、铁、镍、锰、铀、石膏、硅石、盐硝、玛瑙奇石等 30多个矿种,50多处矿产地,20多处矿化地,其 1

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6处,目前已形成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有金、盐、萤石、铁等矿产资源。但由于地质勘探工作力度小,资源家底至今没有摸清。

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

二、三产业,全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2006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0万元,超额完成10万元,比2005年增加70万元,增长30.43%;财政支出459.4万元,比2005年减少了0.0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43元,比2005年增加724元,增幅17%。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镇现有农牧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卫生所、信用社共5个事业单位,有塔木素工作站、塔木素边防派出所、笋布尔边防派出所、林业公安派出所、塔木素卫生工作站、公益林管理站、中国石油公司第四经营部等7个派驻单位。镇驻地常住人口650人,其中机关在职干部职工36人,事业单位在职职工45人(不含派驻单位)。

园 区 简 介

一、基本情况

巴彦高勒有机农业开发建设园区成立于 2002年10月,以发展羔羊育肥养殖和有机农产品为主,是全旗最大的饲草料基地,全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区畜牧业的示范基地,同时也是阿拉善右旗实施搬迁转移发展战略的重要迁入区之一。

园区位于阿右旗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01°47'---102°04',北纬38°50'---39°10',总面积263.6平方公里,总人口215户,763人,常年流动人口200多人。园区东与甘肃民勤县接壤,南与金昌市相邻,距旗政府所在地额镇 35公里 ,距额周公路 6.8公里 ,交通十分便利。全年无霜期 160天,日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种植。园区土壤土层厚,土质好,为通体粘质灰漠土,现有耕地2.2万亩,实播1.6万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饲草、苜蓿为主,兼作经济作物籽瓜、棉花、葵花等。灌溉用水为地下水,地下含水层主要为承压水,水量丰富,水位深20 -25米 。

辖区内有巴彦高勒林场、学校、信用社、卫生院、供电所、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二级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 7个,嘎查1个(149户,535人),党支部4个,党员30名。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额肯呼都格镇基本情况

额肯呼都格镇(简称额镇),是阿右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是阿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额镇已成为集工业、农业、交通、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型城镇。

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额镇位于阿右旗的西南部,东临甘肃省金昌市、民勤县,南连甘肃省永昌县、山丹县,西邻阿拉腾朝克苏木,北靠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地理坐标为东径101。30,——102。05,,北纬38。46,——39。15,,全镇总面积403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

2、气候及地形地貌特证:额镇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位于中温带荒漠干旱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平均气温 8.3℃ ,最高气温 38℃ ,最低气温 -27℃ 。无霜期长,为 140—168天,全年日照时间3100小时,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近五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 80.3MM ,蒸发强烈是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 1520米 ,东、南部为山丘,西、北为戈壁荒漠草原,著名而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额日布盖大峡谷分别离镇区 40公里、48公里,是天然的旅游胜地。

3、人文环境:额镇现有常住人口4794户、15805人,有蒙、汉、回等8个民族构成。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进、为加快额镇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基础设施:

——交通方便。镇区有通往各苏木镇的柏油路或砾石公路,与阿盟、额旗、甘肃金昌市、山丹县等公路干线相通, 2002年10月“乌山”公路全线贯通,使镇区进出交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极大地增强了输入输出能力。

——电力充足。镇区已建成一条 110千伏的输入(输出)线路,建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三座35千伏变电站,设有10千伏输出线路,可满足镇区生产及生活全部用电需要。

——通讯畅通。镇区有国际、国内程控直拔电话网络,移动通讯网络, 2005年电话装机容量达到6000多部,移动电话和无线市话每百人拥有量为36部,互联网用户从无到有发展到201户。并与全旗各苏木镇通邮通话,通讯畅通。

5、资源状况:镇区内有丰富的铁、铜、锰、磷、白云岩、石灰石、硅石、石墨、天然碱和烟煤等矿产资源,其中石灰石,硅石、石墨贮量丰富,烟煤常年开采营销。天然植物药材肉苁蓉、锁阳、甘草等,品质优良,药用价值高,且分布较广,倍受外地客商的青睐。此外,巴丹吉林沙漠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碧湖、鸣沙等旅游资源神奇无比,它必将引起中外投资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

经济及社会发展现状

1、2006年全镇工农牧业总产值达6.89亿元,,同比增长33.7%,财政收入完成1180万元,,同比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00元,同比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788元,同比增长19.16%,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控制在3.5万头(只)。

2、非国有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42亿元,同比增长16%。上缴税金660万元。镇区拥有私营企业24家,个体工商户606家,从业人员2700多人。

3、城镇建设及环境卫生工作:市镇建设坚持国家投资、社会集资、个人出资三位一体的筹资政策,成立了额镇市政管理局,对镇区主要街道进行了规划改造,并对商服营业门店前用地进行了硬化、美化、净化;改造了原有的菜市场,使营业面积增加到了2万多平方米;完成了镇区下水管道铺设工程,解决了主要街道排污水难的问题。环境卫生工作坚持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经常工作与突击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保持街面和居民区卫生清洁。

4、基层组织建设:额镇辖区内设有7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4个二级单位,有驻旗党群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128个。镇党委下设1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22名,其中,有居民党员99名,农牧民党员76名,干部职工党员43名,离退党员104名。现有干部职工173人。其中:行政机关人员49人,综合站13人,市政管理局99人,社会保障事务所3人,国土资源管理所5人,街道办事处4人。

5、文化、教育布局:镇区内有全日制中学2 所,完全小学3所,职业中学1 所,幼儿园1所,教职工300多人,在校学生数3200多人。

6、生态治理工作:“额镇家园保护工程”全面启动,目前,完成围栏18公里,植树12000棵。有效地遏制了风沙侵蚀,极大地改善了镇区生态环境。农牧区草场封育面积达25平方公里。

曼拉苏木基本情况

一、社会经济状况与自然条件:

曼德拉苏木位于阿右旗东北部,境内与阿拉腾敖包镇和雅布赖镇相临,东与阿左旗相接,南与民勤县接攘。有国土总面积 5757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0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平均海拔 1600米 ,地质地貌以山地、丘陵、戈壁为主,气候属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常年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寒暑剧变,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100毫米 ,年平均气温 8.4摄氏度 ,光能、风能资源丰富。地表植被稀疏,植被覆盖度在 2—3.5%之间,主要生长有棉刺、霸王、沙竹糜子、白刺、山杏、珍珠等旱生和超旱生灌木、半灌木植物。

苏木现辖 7个行政嘎查。共有人口642户1690人,其中农牧民512户1444人。现有派出 所、信用社、邮电所和加油站 4个外驻单位,有卫生院、学校、农牧业服务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4个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96 人,其中退休人员33名。有10个党支部143名党员。

截止目前,有 247户享受护林员待遇,15户28人享受退牧还草养老待遇,63户163人享受退牧还草补贴待遇,358户652人30岁以上牧民参加牧民基本养老保险, 44户居民享受社会低保待遇,以上人员年享受国家资金补助727.21万元。474户1484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其中农牧民430户1394人,城镇居民44户90人。

三、曼德拉山岩画 :曼德拉山岩画分布于阿右旗曼德拉苏木克德呼都格嘎查境内的曼德拉山中,距阿左旗巴彦浩特镇 300 多公里,距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 200 多公里。距苏木所在地 14 公里 。在 18平方公里内,分布着 4234 副数千年前反映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生活和当时的经济、自然环境、社会风貌。山脊、沟谷旁布满了黑色玄武石,起伏蜿蜒,犹如长龙巨蟒,与山下的茫茫草原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奇伟瑰丽的自然画卷。曼德拉山岩画就雕刻在这些光滑的玄武石上。曼德拉系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绵延几公里的曼德拉山曾经是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留下了这一幅幅神秘的符号,创造了灿烂的岩画文化。据岩画专家考证,岩画的制作时间,从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早期开始(以岩画中的鸵鸟、麋鹿形象为证),历经新石器时代的狩猎盛行时期和原始社会牧业萌芽时期,经历了夏、商、周、秦、汉、北魏、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已经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术史以及民族迁徙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专家考证岩画的色泽和水温水源资料推测,大约在几千年前,曼德拉山周围湖水环绕,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当时曾经有许多游牧、狩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满山岩石上留下的精湛生动的艺术图案, 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岩画题材之广泛, 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形象生动、古朴粗犷, 内容之丰富,可与阴山岩画比美。 几千幅优美动人的图像中数量最多、凿刻得最精美的莫如各种动物形象,如山羊、盘羊、岩羊、北山羊、骆驼、马、牛、驴、骡、大角鹿、狼、猎犬、虎、豹、狐狸、龟及飞禽等。除此之外,那些展示大型围猎、狩猎、列骑、征战、弓箭、搏斗、出行、放牧、村落、男女交媾、西夏文字、宗教活动、图腾等的画面也很精彩。这些作品刻制手法主要以凿刻、磨刻和线刻为主,像儿童笔下的形象画,既刻画其所见,又抒其所想,充满天真、稚拙的自然纯朴美,它达到了庄重中见活泼、方正中见变化的艺术效果。我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将其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堪称“亚洲第

一、世界第二”

雅布赖镇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雅布赖镇(雅布赖一词由蒙语“雅巴赖”演变而来,意为“走”,雅布赖镇,因雅布赖山而得名)地处阿拉善盟西南缘。雅布赖镇驻地贡呼都格位于阿拉善右旗东南部,距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109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01°52′---103°33′,北纬39°08′---40°18′,东靠孟根布拉格苏木,南与甘肃省民勤县相连,西与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接壤。北隔巴丹吉林沙漠与阿腾敖包镇相望。雅布赖镇于1999年9月,由原莎日台苏木、雅布赖苏木、雅布赖镇合并而成。集工业、牧业、农业及第三产业为一体的新型集镇。

自然条件

【 地形地貌 】地形呈西高东低,平均海拔 1585米 左右。地貌有沙漠戈壁、山地、沙漠丘陵、湖盆、滩涂等 ,土壤大多为砂砾土、灰漠土,在湖盆地有盐碱土。西北有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东南与腾格里沙漠相连,中部有雅布赖山横贯全境,西南部为低山、沙漠丘陵。 土地总面积 11717.6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总面积7028.4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6565.4平方公里,占草场总面积的56%。山地面积23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9.6%;内有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沙漠面积达4689.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高原滩地和戈壁472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3% 。

【 气 候 】雅布赖镇地处内陆高原,属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 9.6℃ , 1月平均气温 -9.2℃ , 7月平均气温 25.8℃ 。无霜期 211天,年平均降水量 84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 3225.7毫米 ,年均日照时数 263小时,年均大风35天。光、热、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水资源贫乏,无长年性河流,地表缺水,水位较深。

行政区划

【 矿产资源 】雅布赖镇矿产资源丰富,土特产品品种繁多。主要有:盐、芒硝、铁、铜、白云岩等矿产资源。雅布赖盐湖资源保护区面积 160平方公里,其中盐湖面积22.6平方公里,海拔 1230米 ,探明盐储量 4979万吨,芒硝1600万吨,氯化钾5.1万吨,氯化镁30万吨,原盐的氯化钠含量97%;盐层平均厚度 2.71米 。中泉子硝湖可采面积 14平方公里,有效开采储量1095万吨,同储工业盐200万吨。此外,铁、铜、白云岩等矿产资源正在进一步勘探之中。

苏木镇党委工作汇报
《苏木镇党委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