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怒的词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2 12:09: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怒.绩效工资

 【怒】毫无人性的浙江苍南农村小学绩效工资

320点击 | 12回复

在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作为教师我自豪的庆祝着,而作为苍南农村某学校的教师,我感到悲哀,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我还专门为此提议过,参考我收集的绩效考核办法,不过霸权主义的当事人根本不屑一顾,哎!

08年入编到这所学校,义无反顾的做着自己喜欢的职业,更是以事业心对待我所喜爱的职业,全身心的投身到学校建设与学校教学工作中来,因此在短短2年时间,拿到了所有教师所能拿到的容易,甚至做到了某些教师一生都无法到达的高度。

不过这样的我在绩效下来之后,却拿到可怜的一点点。现在晒晒我的周工作量:

一周负责全校的所有体育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周20节;5次课间操的放广播集合整队做操退场;2次升降国旗;10多次的运动队训练,周末都在学校带队到其他学校训练;一周一次值日;4个手写详细教案;1节听课笔记;一学期一次的大型体育趣味运动会;阳光体育活动;1学期1篇市级比赛三等,2篇县级比赛三等,县优秀指导师,全国刊物刊登一篇文章,参加编写书籍一本,出版1万本。

如此多的工作量与荣誉,在一学期5500的县人均领取额时,我却只能拿到4050,必发金额在没有经过教代会同意签字的情况下独断为50%,远远低于教育局规定的70%,因此我就只能拿到可怜的4050。不过之后了解到,全校22位公职教师中,只有领导拿到6000以上,其他乃至于几位任教20多年的老教师也拿不到均数,只有可怜的4800左右。

另一不合理之处在于2位挂职的教师,没有在学校漏面,竟然一位拿到5500,一位拿到6332。而2位怀孕在家的女教师也拿到均数5500,这些钱最后到了哪去?也是无人知晓。

校长的均数5500也是拿来发放,但也没有看到。

因此,这样有争议的考核办法,引起全校教师的极度不满,强烈要求有关部门监督、纠正。予以重新修改发放。

推荐第2篇:十二怒汉

《十二怒汉》赏析

今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个黑白电影,乍看上去感觉不怎么样,但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慢慢从中发现了乐趣,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黑白电影的另一番不同的感觉。

《十二怒汉》拍于1957年,导演是西德尼·吕美特,由亨利·方达主演,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影片讲述的是十二个不同的人,他们以前素不相识,来自不同的职业,来自不同的年龄阶段,但因为一桩少年杀父案件而被政府征集到一起,组成了一个陪审团,经过六天枯燥的听证,这十二人开始在一间小的屋子里讨论,决定那个被告是否有罪。开始时,在各种有力证据面前,多数人坚信那个孩子是有罪的,第一轮投票结果显示,有十一个人认为那孩子是有罪的,只有8号陪审员不同意其他人的看法,由于讨论结果必须所有人都同意才能生效,所以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几次争论,8号陪审员通过各种细节来分析这个案情,慢慢说服了一个又一个原本赞同那被告有罪的陪审员,几轮投票后,赞同被告有罪的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全部认为被告无罪。

该影片将环境设置在一年的最热的一天,十二位陪审员坐在一间小屋子里面讨论,屋子里的电风扇也由于一些原因出了故障而不能正常运行,封闭而燥热的环境容易使人感到浮躁,而且陪审团中或者是跟大流,或者是游戏心态,或者是着急要走,不愿过多纠缠于此,这种环境的渲染突出的表示了众多的陪审员当是想快速的结束这个讨论,迅速做出裁决的心态,但是由于主人公8号陪审员戴维斯的质疑,大家只有耐下性子来讨论,戴维斯对各个看似毫无疑问的证据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观察到各种细节,就像女证人鼻子上的眼镜痕,使用折叠刀的方式,还有跛腿老头的证词等等,然后推翻了那些“铁证”,说服其他陪审员,证明了那少年是无罪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发现真相,但是他们却缺少了一份坚持己见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同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那种随波逐流的心态让多少真理被埋没,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质疑,真相永远都是越辩越明,但是,现实世界中拥有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的人只占少数,而大多数的人都是随波逐流,宁愿少惹些麻烦,这会让许多真相被外表所蒙蔽,让更多的人含冤。其次,我们还应该注意影片中的两个证人,虽然他们没有出面,

但是,从陪审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这两个证人,一个是跛脚老伯,因为常年没人在意他,但他在这案子中却是主要证人,他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因此他说了谎;而另一位妇女,她作证的时候把头发染了,也没有戴眼镜,精心打扮过,显然是想受到他人的关注。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两位重要的证人因为自己的一些私心而都说了谎,险些将一个无辜的孩子送上了死路,而且,辩护律师也因为自己得不到很好的利益而没有为被告尽力做辩护,从而没有发现那些细节,从这些方面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的私心让一些事实遭到了扭曲,让一些无辜的人成为了牺牲品,如果那孩子真的被叛有罪,那些作假的证人他们内心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会知道,但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应该多些正义感,而不是为了私心而成为他人的刽子手,因为也许某一天,你成了蒙冤之人。同时,从另一角度我也需反思的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太少,才会出现跛脚老伯作伪证的情况。总之,从这部电影我们能看出很多社会问题,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这部影片虽然是很久以前拍的,但是很经典,只用了一个很小的环境却演绎出很多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而且情节曲折,主人公以一搏十一也让我们看得振奋人心,该影片获得当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当之无愧。

推荐第3篇:恨妒怒

1.自己受的苦是自己以前造的孽,受苦即时赎罪,要感谢苦的经历和给你苦受的人。不应记恨更不应报复,因为那又是造孽。相反,给你苦受的人却在造自己的孽。

2.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和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3.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话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赋予他人;慢慢地,除了自己以外,每个人都成为了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4.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与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你是在伤害你自己。宇宙万物皆为一体。在你伤害大地、河川及上面的生灵时,你其实正在伤害你自己。

5.心是所有行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个充满仇恨及贪欲的心所引发出来的言论,行为及念头只会带来痛苦;相反地,一个慈善的心所引导的身、语、意运作皆会带来福乐。 6.如何克服嫉妒心

问:“《无量寿经》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说,‘不当瞋怒嫉妒’;《太上感应篇》中‘常行嫉妒’之罪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中也讲到‘勿嫉妒人之技能’,可见古圣先贤常劝人放下嫉妒心,请教恩师如何下手、如何思惟才能远离嫉妒?”

答:这桩事情确实是非常严肃,因为这个烦恼如果不能够把它彻底改过来,在菩提道上决定产生障碍,不但道业没有成就,堕三途的机会就特别大。怎么改法?《了凡四训》里面说得好,有从事上改,有从理上改,有从心上改,《了凡四训》可以多看看,很值得做参考。在事上改的功夫浅,勉强把自己嫉妒心压制住;这是石头压草,根没有断,这不是办法。想到嫉妒障碍的业因果报,这很可怕,才把嫉妒心稍稍压住。从理上,如果要是能够懂得是比较好一点,我跟人是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们的长处,别人的德能就是我们的德能,我们不但不能嫉妒人家,而且帮助人、成全人,成人之美。为什么?他的事业成就,我们社会大众得福,我们自己也得福报;这是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障碍别人,实际上就是障碍自己,是障碍社会许许多多众生的福利,哪里是对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所做的,他的作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响社会、能影响历史,我们从嫉妒心把他破坏,把他障碍,这罪过多重!常常想到这个道理,我们嫉妒的心自然就淡化了。

如果从心理上改,这是最高明的。佛教菩萨就是教所有一切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嫉妒是不善,怎么可以把这个放在心上?把你的良心破坏掉了,把你的善行破坏掉了。你这一生本来可以作佛、作菩萨,因为一念嫉妒心,你堕地狱了。真的,天堂、地狱就在一念之间。《感应篇》、《阴骘文》是从因果报应上来讲,这是最明显的从利害上来说,你懂不懂这个利害?知道一个人要是没有嫉妒心,确实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尊敬你;你有嫉妒障碍,诸佛菩萨、一切善神远离你。谁跟你接近?妖魔鬼怪跟你接近,这些道理不能不懂。常常想到别人的善,就是我们自己真性里头的一分胜德,一定要成全别人,绝对不破坏别人,就是自己的冤家对头,他要做一桩好事,我们也要把恩怨放下,帮助他。为什么?帮助社会、帮助一切众生。(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83)

我的嫉妒心很强烈,看到别人比我美貌、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我内心很难过,便生嫉妒,该如何降伏?如何净化?

嫉(梵语irsya)者,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唯识百法之一。此心所能引起某种特定之染嗴心,唯识宗归之于随烦恼之一。指对于他人之善、美等生起不悦之精神作用。

嫉妒会令人痛苦、不自在、情绪不稳、记恨对方。这种不正常的心态,往往是人类每个人都具备而有的,只是深浅广狭之别而已!有些人心生嫉妒很明显容易看出来,有些人生嫉妒心放在心坎上不表露出来,有些人心生嫉妒,却能将嫉妒心转为艺术化,但有些人心生嫉妒,马上爆发造口业(梵语vak-karman),无理批判对方„„。足见嫉妒心是很难控制的,何以故?因为嫉妒心不是物质界有形相的东西,没有开关可OFF,兹当嫉妒心现前之时,就任他宰割摆布,甚为无奈!

因此之故,我们应该化嫉妒心为随喜心,为何如此而为呢?因为你不随喜对方,别人也得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有美貌,一切的一切皆如往常故;但是如果你一旦为对方随喜功德、祝贺、美言几句、乃至随喜赞叹的话,你可大胆尝试一下,当你随喜赞叹对方后,内心当下有无比的快活、清凉、法喜充满,无有对立,心中这块沉重的嫉妒心即刻化为乌有,当下脸部频频展现出会心的微笑!一两拨千斤,轻轻松松只用随喜赞叹法门对治嫉妒心,就让自己活得多自在(梵语isvara)、多快乐、多喜悦,更可贵的便是与对方广结善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非但没有染嗴自己的心,同时又净化自己的嫉妒心,可谓双赢,一举两得哩!

我们要嫉妒别人,不如自己先自救,如何是自救呢?就是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短缺处,若短缺处修得圆满后,与对方平等无有高下,此时此刻,你想生嫉妒心都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把自己短缺修满了,该有的一切具足,内心嫉妒之病已痊愈了,这是根本之道,彻底解决嫉妒心的不二法门。

假使要认真的与别人相互比较的话,那你就有嫉妒不完的痛苦心。比较是好,但应该取长补短,做为增上缘,若能如是,岂不妙哉!天下间尚未成佛之前,人人都有自己短缺之弱点,倘若你跟佛来论高低,那你就不得不自卑而生我慢,嫉妒心堆积如须弥山之高了。所以与其自卑、嫉妒、比不上别人而心痛的话,不如自己勤加充实自己的才华,勇猛奋发图强,为自己种种有不足、有欠缺之处加以修补,令其庄严圆满,若能如此,诸佛赞叹,菩萨护持,天龙八部嘉许。

嫉妒有十二过:

一、人不喜见。

二、广结恶缘。

三、伤及自家法身,秽自性。

四、他人唾弃。

五、人缘缩狭。

六、鬼神不护。

七、日日不安。

八、诸事违逆。

九、德行损折。

十、命终堕落。

一、贤人远离。

二、菩提不生。(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7.佛说“傲慢”和“嫉妒”

“傲慢”是一种心态,主要表现在不知道尊重别人唯我独尊,说话口气生硬,完全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如果有点小才,还会持才自傲,目中无人,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生活态度。“嫉妒”对现实或想象的优于自己的性爱竞争者所持怨恨的情感。

在佛法中华智仁波切是这样说的:嫉妒心和傲慢心这两个很难认识。我们这些凡夫,每个人都有傲慢心,每个人都有嫉妒心,只不过是很难看出来。觉得自己好象没有,实际上都有。

如果你没有傲慢心,你能不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一切众生,包括自己周围的人,自己的敌人、仇人在内,都放在最高处,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如果能,你才是真的没有傲慢心。有一次,一位居士说他没有傲慢心,我问他:那你到街上给每一个人都磕一个头,能行吗?他说他不干。你看,还是有傲慢心!如果在你的相续中彻底没有傲慢心了,那个时候你肯定能,那有什么可难的?你没有傲慢心的时候,一定能做到。在你的相续中有傲慢心,就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毛病,这是傲慢心的特点。觉得自己比其他人都好,觉得自己很有知识,见解很高,觉得自己很聪明、很能干„„当你的相续中有这些想法和念头的时候,这其实都是傲慢,要注意啊!

傲慢不是对自己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不是傲慢。信心是一种正知正见,信心是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法喜充满。傲慢是一种无明愚痴、一种邪知邪见,完全是烦恼,这要分清。有傲慢就没有功德,这是佛说的。真正有功德的人不会贡高我慢,他什么时候都有谦虚的态度。

嫉妒心谁都有,有的重、有的轻。别人修行上有进步了,学习上有进步了,生活各方面有好转了,你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这叫嫉妒!你为什么不舒服啊?我们已经发愿了要饶益众生,众生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还是没有发心!如果你真正发心了,让众生高兴是你的任务啊!你没有为他们做什么,他自己就能得到好处,你应该随喜,应该高兴。没有嫉妒心,发自内心地高兴、发自内心地生起欢喜心,这就是随喜。我们真正随喜了,我们也能得到这个功德,多好啊!不管众生通过什么手段得到好处了,高兴了,我们就应该高兴;他得到好处了,我们就应该随喜。要为他的高兴而高兴、为他的满意而随喜,这就是无伪的欢喜心,这就是没有嫉妒心。

\"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没有敌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有傲慢心和嫉妒心。如果还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或者说你的智慧还不够圆满;如果还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或者说你的慈悲还没有到位。一定要好好地观察观察自己啊!

8.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根治嫉妒心病呢?那就是随喜。隋朝的吉藏在《法华玄论》中说:“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 如果要根治嫉妒心,按佛陀的教导修随喜心是最有效的。 “随”为顺从之义;“喜”为欣悦。随喜者,即为见他人行善,身心顺从,随之心生欣悦;亦即随他修善,喜他得成。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事业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升起欢喜心。其实随喜是一种很方便的修行方式,不需要出资出力就可完成,是一种彻底的修心的方法。 当别人的生活境遇比你好的时候,你应该升起随喜心。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即使他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安乐,我们也应该欢喜。要防止生起诸如“他人比我过得好,上天对我不公平”一类的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慈悲为善,拿出了自己的十万百万,救助伤残,而你看到别人这样的举动时,由衷地感到高兴,并且用美妙的语言去鼓励他,赞扬他的功德,你就做到了随喜。要防止生起诸如“他们行善是做秀、是为了争名争利的虚伪行为”一类的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建功立业,我随喜赞美;看到别人离苦得乐我随喜赞叹;看到别人救助弱小,我随喜赞扬;看到别人恤孤济贫,我也随喜赞赏„„人世间有太多的善行值得我们随喜!

当你发自内心地随喜赞叹他人的一切长处、一切成就、一切善举时,嫉妒心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你的心量就会得到无限的开拓!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每起一个念头都有果报,一个念头就是一次生死的亲因缘,可怕!一个善念,三善道受生;一个恶念,三恶道受生。

没有事情,想想过去,想善的,又是一个三善道;想恶的,又是一个三恶道,不得了!所以,不要想过去的事情,也不要想未来的事情。

三招化解心中怨恨

发布:火凤凰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4/3/29 12:21:00

收藏

微信分享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从一个身心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经常累积负面的能量,对你身体是很不好的。

你不要小看我们内心是无形无相的,《楞严经》一再强调,我们心中会创造相状出来。

所以你心中的恨会产生细胞病变,因为它的那一种力量,是无形相的。我们在观内心的时候─即空、即假、即中─它没有形状,但是它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适当的把自己负面的能量化解掉!蕅益大师他提出了:

如何来化解心中的怨恨?

第一个 随缘消旧业想:

这是我们一般常用的方法。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把我当一回事„那就是欠你的!前生欠你的,来还债!一个人经常去做一件好事情,但是你所得到的果报,却是跟你所做的因地不相符合,你的果报非常的差,那就是有两种情况:

(一)你本身有罪业,先把罪业逼出来。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善法,它不是先表现善法,它先进入阿赖耶识,先把恶法逼出来,就是你本来有三恶道的果报„重报轻受。

(二)你真的欠他,没办法,没得说!

随缘消旧业,这是比较消极的看法。

第二个 当善知识想:这是积极的!

诶!这个是菩萨示现来考试的,我必须通过这个恶因缘来增长我止观的力量、来增长我忍辱的功夫。忍辱的功夫不是在顺境完成的,忍力是从逆境的观照当中,点点滴滴的,不断的调整自己,失败了不放弃,不断的调整,慢慢、慢慢,你的忍力才会培养出来,是从逆境中培养。

第三个 代众生受苦想:这更难了!

代众生受苦想,就是我们从逆境当中学吃亏,从吃亏当中培养一种慈悲的胸怀、菩提心的胸怀。

忏公师父说:一个菩萨你不学吃亏,你很难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在学吃亏,这个吃亏就是─忍让。

不过也有人说: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唱唱炉香赞也不错,对了!妙境长老就这么讲:有时候我们在修念佛止观的时候,诶!很顺畅,这车子开得很顺,路上没有什么石头;有时候你怎么修,就是都不得力,挫折感很重,诶„唱唱炉香赞„真的有效。你就在山中哼个炉香赞,唱完再去打坐,诶,不同„整个情绪有变化„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把负面的能量,把它释放出来。

有一个西藏法王说:一个人经常把负面的情绪隐藏在心中,你很难去关心别人,你就很难发菩提心。

因为:你自己都不可能快乐,你不可能给别人快乐,这是个很重要的思考!你自己就闷闷不乐了,你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去化解自己的障碍,我们内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心本无生,因境有。

我们学习《楞严经》一路走来,得到一个讯息──我们心中是什么都没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因缘假相显现出来的,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一个东西─它会假借因缘生,它一定可以假借因缘而灭。

你有本事把它创造出来,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它本来就没有的。所以佛教是讲双向的,你能够让它缘起,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

如果说:烦恼是本来就有的,那就糟糕。本来就有你怎么消灭呢?所以菩萨要有善巧─你要怎么去化解„人生的确是充满了不圆满,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善业,但也累积了很多的罪业;在得罪业果报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些困境,我们应该要不断的去化解它,不要继续让它产生一个怨恨。

如何对待仇恨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把事情对慧清法师讲了,法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

慧清法师又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因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也该咬你。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

小沙弥一脸的不服:“可我不是圣人,做不到心中无恨。”

慧清法师微微笑道:“圣人不是没有仇恨,而是善于化解仇恨。”

小沙弥抢白说:“难道说我把被蛇咬当做被松果打中脑袋,或者半路被雨淋一样,我就成了圣人?如此说来,做圣人也太容易了吧!”

慧清法师摇摇头:“圣人不仅只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善于化解对头的仇恨。”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慧清法师。

法师说:“世人对待仇恨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心里搁了一块土坷垃,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第二种是尽快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种了花;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摘下花朵赠给对头。能做到第三种,就与圣人的境界差不远了。”

小沙弥点点头。

不久,北坡草地上出现了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弥修建的,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当他人无故伤害自己、损害自己的利益时,不应该对其生起嗔恨之心。对此自己心中可以去想以下几点:

1、世上一切法和现象都是前有因后才有果的。自己这次之所以受到了他(她)的伤害,是因为以前(前世)我必定做过同样伤害他人的事情,造下了相应的恶因。现在因缘成熟了才会遭次相应恶果。而且,自己以前必定伤害过他(她),现在你与他(她)的这段因缘(孽缘)成熟了,才导致了他(她)现在相应地也伤害(报复)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自己难道不应该欣然接受此次恶报吗?

2、由于自己以前造下了相应的恶因,现在因缘成熟,这次自己遭受了被他(她)伤害的果报。虽然不好受,但也是好事!为什么呢?因为受过了此次果报,自己罪业也就相应地减轻了一分,以后就再不会遭受此次的果报了。否则此次不受此恶报,将来(来世、后世)某一天必定也会遭次恶报,因果不虚,绝无侥幸逃脱的可能。因此这次自己遭遇伤害可以说是有利有弊,甚至可以说是因祸得福。明白了这些,自己还有必要生气、嗔恨吗?

4、“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当自己每次心中生起嗔恨心时,也就相应造下了一分业因,埋下了相应的一分恶因的种子。即便业因再小,也必定存在。将来不管什么时候,此业因必定会有一天成熟,那是自己将会遭受到此次一念嗔心的恶报。想想看,如果自己平时动不动就爱发火、起嗔心,久而久之,日积月累,自己因此将会造下多么慎重的恶业呀?!未来自己必将会因此而承受惨重的果报(甚至受堕地域之苦)!而且起嗔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修行和进步。真可谓太得不偿失啦!明白了这些,我们干嘛还要起嗔心,使自己无端造业,将来受苦呢?这样不是太冤枉了吗?自己如何还敢起嗔心呀?

5、他(她)表面上伤害了自己,实际上却给自己带来的是莫大益处。为什么呢?因为你能够因此有机会修习忍辱。修忍辱的功德是很大的呀!因此他(她)此次伤害自己,自己不但不应去恨他(她),而且还应感激他(她)呢!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想想当年佛陀被歌利王宰割身体的事,佛陀为什么还要发愿将来第一个要度救歌利王呢?这不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啦!)

如果想通了以上几点,相信再没有任何理由和力量让你伤害你的人生起嗔恨之心了。

南无阿弥陀佛!

观世界之流转,想世人之运命,似乎大多数人认为这世界事事不公平。有人健康壮实,有人生来虚弱多病;有人聪明漂亮,诸根灵敏,有人呆傻木讷,聋哑残疾;有人富足长寿,有人贫困短命。按佛陀的解答,上述所谓构成人类命运的种种情形,无一没有来由,无一不是种种因缘之果报。也就是说,众生现在的个性和行为必受到过去造成的意识生命流的诱导和制约,如果前生的身、语、意业,或者说意识行为是低劣的,就会给予意识生命流以恶劣影响:如果前世播下了良种,那就会在今生获得丰饶硕果。

当遭受到种种不如意的事乃至是无辜的侮辱和诽谤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心去对待这一切呢?无辜招受到侮辱和诽谤是由于我们前世造的孽业的因,今世招到了无辜的侮辱和诽谤的果。我们是继续造恶因呢,还是用“宽容”的心去消这个业,种下善的果?我常常看到电视剧里的所谓“债主”都实施了他们所应当的报复,没有人去干涉或苛责他们复仇的意志和行为。但虽然报得很合理,甚至符合公理正义,但那复仇的完成,真的可以除去那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痛苦根源吗? “怨恨”就像个“枷锁”,将我们的痛苦锁住,又像个心火的牢狱,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火焰中, 自己折磨自己。要超越“怨恨”是那么的难,更何况是“宽容”。

说到“怨恨”,我们知道“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那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执著有一个“我”在受到侮辱、伤害,但“我”是什么呢?如果“我”是身体的话,那么身体会腐化,就像空中花、水中月一样的虚幻,当我们的身体消失了,我们的怨在哪里?恨在哪里呢?如果身体不是“我”,而感觉身体存在的“心”是“我”,是我们的“心”在感觉受侮辱、伤害、杀害,是我们的“心”在怨在恨。但是,什么足“心”呢? “心”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吗?“心”是永恒的吗?当我们说“心”时,其时并没有—个实质不变且永恒的主体叫“心”,因为“心”是刹那变迁的。当我们说过去时,过去心己过去,已过去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未来时,未来心还没到来,还没到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现在时,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不住的心念也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所认为存在的心,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主休,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我们连实质的心都找不到,那么所谓依附在心卜的怨恨也如同中巾花、水中月般的虚幻。我们之所以有怨、有恨,全都是由虚幻的“心”和虚幻的 “执着”所产生,这使我们永生都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中!

当我们看透“怨恨”的本质后,我们就会学着去“宽容”。宽容别人,同时就是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广阔的空间!有—段话说得很好:用感恩的心去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用感恩的心去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用感恩的心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用感恩的心去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用感恩的心上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把“怨恨”的心变成“感恩”的心,那样你的心就会变得宽广,变得平和。因为宽广,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像广阔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像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像无限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小摄。愿我们的心胸像大地—样的宽广,像弥勒菩萨一样能容世上难容之事!

推荐第4篇:十二怒汉

这两天一直在反复看一个电影--《大学新生》,好久没有这样让我感到轻松的电影了,第一次看的时候也就是匆匆而过,但感觉不错,所以就静下心来看第二遍,突然发现,片中有那么多我熟悉的英语,那么多我喜欢的音乐,也突然间发现这个故事是那么的特别……

也许有人会问我,这种电影还值得你去这么深的理解它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对这部电影有我自己的感受,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感受,也许有人会说这部电影无聊,平庸,我不会去反驳的,因为我不是他们,我无权干涉他们的言论,我只想说我太爱这部片子了!Sydney White 的坚韧不拔精神,直爽的性格,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可能她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她有美丽的灵魂,我敬佩她,她超越自己,帮助别人,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容易,但她做到了,给我的感觉好像这不是一部电影,他们就好像真的存在。

有时候我就是紧张时会语无伦次,但这又有何妨,我们好好的生活,何必在意,也许这些会在不经意间消失,也许就是在我们成长的时候吧!

要说说两位演员,扮演 Sydney White 的 Amanda Bynes 曾演过《足球尤物(she‘s man )》,《what a girl wants》,反响都不错,男主角是由 Matt Long 扮演的,他还演过《Jack & Bobby》扮演Jack McCallister ,《鬼面骑士/恶灵战警/恶灵骑士/幽灵骑士 Ghost Rider 》,《 Deceit 》等电影,特别想说的是,Matt Long 我感觉是 汤姆克鲁兹 和 布拉德彼特 的结合体,还用我说吗,这两位是超级巨星呀,大家还不赶快一看?

我感觉片中有很多感人的细节,比如说Sydney White 被kappa社团羞辱后,他没有抱怨,而是选择自己承受,并且勇敢的面对;她和 Tyler 那种纯纯的相恋,他和七个朋友的融洽相处,时时刻刻都在感动着我,尤其是当她每次提到她的母亲时的怀念,以及后来不断超越自己……

这个故事就像很多人所说,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现代版,但它套用得很好,编剧真的独具匠心,能想到一这样的框架构造一个完美的故事。片中最有意思的就是 Tyler 向 Sydney White 请求约会,以及他们二人的浪漫约会,那种让你感到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不做作。

零零散散说了这么多,就是喜欢这部片子,太喜欢了!!!如果国内有这部电影的原声碟,一定要买一张!!

希望大家和我一样,能从这部电影中体会到快乐!

推荐第5篇:十二怒汉观后感

再一次被法的精神所触动,震撼。法是什么?法是公平,以及公平的可能。法是民主,以及民主的可能。法是即使只有一个人认为他是无罪,那么就要慎重的再讨论再思考,并且保护这样的质疑和讨论。这样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其实,抛开教育、环境、社会这些因素不说,人本性都是差不多的,懒惰、偏见、贪婪......中国人是这样,美国人也是这样。

当12个陪审团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有的人想着早点去看球,随便举手表决一下就结束无聊的讨论,反正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则是一开始就带着对贫民窟孩子的偏见在叫嚣着,似乎那些贫民窟的孩子都跟老鼠一样。有的人则是完全没有主见,谁有理就听谁的。当然也有人是正义的,也有人仔细的分析,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我想说的是,其实这几类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有的。你去中国一些贴吧论坛去看看就知道了,有些人偏执的要死,什么都看不过眼。有的很无知,把稻草当人参。有的很虚伪,明明不知道什么是CPI还在那里凑啊凑的。当然也有很多很有见地很有看法的声音。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其实最不缺乏的就是声音和意见。

那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在对法的理解。

在美国,法的第一要素是公平。其次是正义。没有公平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正义首先必须是公平的。“辛普森杀妻”案往往成为国内法学家指责欧美法系有失正义的最好例子,总是认为案子最终的获胜只不过是“富人”的胜利。但是最终打动陪审团的并不是辛普森的美元,无论陪审团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最终的酬劳都只有三美元。是因为警方在调查案件的时候,没有获得许可就搜查辛普森的家,在无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就取证。这看似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实际上在陪审团和法官看来这是对司法公正的践踏。

而在中国,法的第一要素不是公平和正义,而是权威。谁敢于挑战权威,谁就要受到法的制裁。从汉高祖的约法三章到大清律,再到现在纷繁复杂的各项法案。法条越来越多,而我们的公平环境似乎越来越糟糕。

因为,在美国,法律保护每个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保护公平的每一丝可能,所以,即使只有一个人有不同意见,那么案子就要重新开始。而这种民主的思想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他们每个人不管高低贵贱从来不放弃追求自己公平公正的权利。在中国,这样公平的权利似乎保护的力度不够,人们更看中正义和权威。有多少案子,为了早日破案,都不走法定的程序。有些时候正是因为警方的权利被滥用且无人监督,才导致了重庆那样的黑恶势力和经方的无耻勾结、才会出现刑讯逼供黑牢层出不穷。而这样的风气也深入一个民族的骨髓。对于权威,人们都顶礼膜拜,小的时候老师家长都说看《新闻联播》好,为什么?因为新闻联播是中央的,中央的就是权威,权威的就是正确的。难道《新闻联播》就不会错吗?难道中央就一定对吗?而更重要的不在于对错之间,在于我们对于不正确的事情有没有言论并且通过言论改变不正确事情的通道和对通道的保护措施。

也许将的太多太复杂了。对于我们普通人,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和改变。总之,当我们要做决定他人命运事情的时候,请大家都放一放手边的事情,慎重再慎重的考虑考虑。因为当你被人决定命运的时候,你也同样希望别人慎重再慎重。

十二怒汉。一个国家的精神,更是这种精神造就了一个国家。

推荐第6篇:《十二怒汉》影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看电影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娱乐项目,许多人喜欢看最新的电影,因为新拍的电影不仅代表着较高的拍摄技术和制作手段,也可以看到很多正当红的演员,而且当你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就跟上他们的话题。不过,前些天观看的一部拍摄于1957年的黑白电影《十二怒汉》,却带给我非常大的震撼:原来老电影,也不会土得掉渣;原来老电影,也可以在五十多年以后展现它的才华横溢。 《十二怒汉》整部电影除了开头结尾那一两分钟外,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场景,即法院的一间休息室内,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在里面讨论决定一桩谋杀案是否成立。谋杀案的被告是一个18岁的孩子,死者是他的父亲。12位陪审团成员必须讨论出一个一致的意见:孩子的谋杀罪名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孩子将被送上电椅执行死刑。如果不成立,那么不成立的理由必须是基于对整个审判的推理、问询、证据、证言或程序产生的“合理怀疑”。由于人证、物证齐全,一开始十二个人中有十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认定孩子有罪,只有亨利·方达所扮演的一名建筑师觉得此案有蹊跷之处。而电影的结局是,这个人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扭转了局面,成功说服其他十一个人全部判定孩子无罪。

电影不断的告诉我们:我们不是要证明这个孩子没有杀人,我们只是无法确切的证明这个孩子杀了人。一个又一个看似确凿的证据被推翻,一个又一个笃定的人产生了怀疑,每个人开始对自己的偏见怀疑和动摇,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对良知,对一条未知的生命,对自己的责任,越来越明确坚定。作者通过剧中人说:“这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

电影也告诉我们民主有时也会有些混乱,但是总体是有序的,有风度的活动。比如片中,我们看到了各色人的举动,他们争论不休,甚至几乎拳脚相向,但是总体上总会有人维持,让整个过程在理性中进行。同时,片中的人物也是背景相差很大,但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来讨论一个他们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死,这也体现着民主的包容性,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参与。片中有人显的正气凛然、有人显的吊儿郎当、有人从贫民区走出、有人对贫民区的人有固执的偏见,但是没关系,民主制度下会因为政治正确性问题影响你的结局,但是不会因此阻碍你的参与。同时,大家都原则上保持着理性和风度,如果真是缺乏理性的固执己见,那么也不会出现最后一个人说服大家的结果,大家大多带着严肃的态度看待这个事件,根据的是法庭上的证据做出抉择,不会意气用事,当发现最初的看法是错误时,也能很有风度的接受,大家都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争执并不是为了一个“输”与“赢”的问题,而是事关一个人的生命,事关法律的尊严。

虽然这部电影似乎在宣扬陪审团制度的优越和好处,但看过电影后,我还是觉得,幸好我们没有实行过这种制度,因为我们根本就无法保证作为陪审员的所谓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们,是否真的能够公平公正、全心全意的为法律,为保障人民的利益而认真思索,考虑。试想,如果不是有亨利.方达这样不为私利,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冒着得罪周围人,浪费时间去为一个贫民窟的小男孩辩护的“迂腐之人”,小男孩可能很快就会被送上电椅,不会有人再在乎他的死活。而当时的英国,也号称民主开放,民智极高的国度,若是放到我们国家,民智初开,再加上现代社会不良风气的灌输,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最后借用一句看到的话,逻辑和制度,正是这两个规则保证了少数可以说服多数,一个群体可以从各持己见到达成共识,接近客观真相。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法律和制度,用以在人不够理性的时候保证人的合法利益。

推荐第7篇:《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一开始,影片就给出了一个闷热午后的环境氛围,狭小的陪审团审议室里,电风扇也处在罢工状态,12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纪、拥有不同心态和成见的男人,大汗淋漓地开始对这起谋杀案做出判断。整部电影就只有这么一个单调的场景,但这一个半小时扣人心弦的剧情却足以让我看得如痴如醉。

让十二个与当事人没什么利益冲突的人决定着被告人是否有罪,只要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就无法定罪,这充分体现了西方法律制度“宁可放走一万,不可错杀一个”的民主特点。

但这样的陪审团制度看似民主,其实又存在着不合理。

十二个素不相识,又不懂法律的普通人,为了一桩杀人案件,他们坐在了一起。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就这么单凭着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看到被告举刀杀人;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声音,并发现被告跑下楼梯;刺进父亲胸膛的刀子和被告曾经购买的弹簧刀一模一样和被告声称从午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在看电影的证词极不可信,因为他连刚看过的电影名字也说不出来就决定被告的命运,那么未免也太轻率了。

假设没有一个“不走寻常路”的陪审人员出于自己对生命的尊重,说出自己的猜疑,提出五个“合理怀疑”,而是跟其他十一个人一样,想着早点去看球,回去参加舞会,持着对于贫民窟孩子的偏见,随便举手表决一下就结束无聊的讨论,反正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那么案件最后可能就会错杀无辜了。

偏见往往遮蔽了方向,“排除各种偏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这就是民主。”不过我想,所有提倡民主制度的国家都不能保证它真正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民主的,要想真正做到放下偏见,建立民主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经历,那些在我们记忆里的东西有时会阻挠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力,我们的决定会受到很多情绪牵绊,所以民主远没有口头上说得那么容易。当然,民主也不是多数人的暴政,少数人的思考也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现在跟风太严重,人云亦云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相,如果尺度偏了亦或是错了,那么民主就无从谈起了。

推荐第8篇:十二怒汉2

题目:《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十二个没有法律知识的人在法律强制下被迫组成的陪审团根据证据以及证人审判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是否杀害其父亲,剧中只有十二个人坐在一间闷热的房间里不断争吵讨论的场景,镜头都是围绕着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电影中的少年嫌疑犯是个小混混,而陪审团的成员们都带有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嫌疑犯,很显然这样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法律是讲求证据的,不能因个人性格职业爱好等去评判一个人是否有罪,证据才是真理。电影里的正因为存在这样的人讨论才会变得如此激烈。然而,电影中也确实存在证据,但是证据是否成立也是另外一回事。剧中的所谓证据显示出了种种破绽,陪审团开始提出了各种的怀疑,随着这些怀疑被证实是合理的,陪审团的票数也由是11:1渐渐演变成了0:12,最终,嫌疑人洗脱了罪名,当然也挽救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剧中有五个合理怀疑,分别是老人与妇女的证词(老人说的两个证词),嫌疑人由于情绪回答不出电影细节,死者刀口位置问题等五个。其中,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主要是女人说谎。

不得不佩服陪审团中的年纪最大的9号老人,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观察仔细入微,发现了女人有戴眼镜的痕迹,进而判断女人是视力是不好的,长期戴眼镜的人在鼻梁处会压出痕迹,而女人证词说她是躺在床上睡不着, 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认真想一下,有谁睡觉的时候会戴眼镜呢?女人很明显就是一个上了年纪,而且视力不好的人,当时她看到对面的时候根本就不够时间去戴眼镜,时间只有一秒多,而且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很少人会那么冷静与理智地去找眼镜,所以说,她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并不能肯定是嫌疑人,所以她的证词是不可信的。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怀疑。

其次,嫌疑人记不清他自己看的电影,这也是正常的。试问一个正常人,看完电影回到家看到自己的父亲躺在自己面前,谁能冷静下来?每个人都知道,只要一慌张就很难镇静下来,一紧张害怕自然脑子也是一片空白,怎么可能还想得起刚看的是什么电影?假如不是在那种情况下审问他,或许他也能回答出来,由于环境的关系,这个所谓的证词应该是不能作为呈堂证供的。这也是一个很合理的怀疑。

老人的证词更值得怀疑,年纪大听力不好的老人能在火车经过的瞬间能听到楼上的声音?一个行走有障碍的老人能在十五秒内跑到门口?这很明显也是不成立的,更是一个合理的怀疑。

虽然本案是有所谓的证据,但都是一些不合理的证据。陪审团们如果自私,只想赶快逃离讨论妄下定论的话,那一条无辜的年轻生命将毁在他们的手上,他们就间接成为了杀人凶手。

法律是公平的讲究证据的,但只要证据是不合理的话我们都可以怀疑,谨慎认真地去观察思考判断才能彰显出法律的公平。

推荐第9篇:诸神之怒影评

软件日语国际1101班王毅2011228

1《诸神之怒》的构图研究

首先简要回顾一下《诸神之怒》的故事情节,承接《诸神之战》的故事线索,不甘心失败的哈迪斯卷土重来,联合阿瑞斯与克洛诺斯达成秘密协议,谋划活捉宙斯。面对危机,珀尔修斯不得不再一次肩负起拯救人类与众神的使命,与“海神”波塞冬的儿子阿基纳、被贬人间的“火神”赫淮斯托斯一同前往冥界解救宙斯。

影片最让我惊叹之处便是构图上的震撼效果,饱满的色彩,恢弘的场面,N多帧画面都能截下图后直接拉去做桌面。更出乎意料的是,本片这套后期制作的3D场景,竟完全不亚于3D摄像机的效果,出乎意料般地很是令人沉醉与满意= =+当然低光区处理仍旧是这类3D电影的遗留问题,Tartarus中与牛头人的鏖战,光线之黯淡直接导致剪辑效果的一天世界,直到被男猪杀死后我才看清了这原来不是一团肉,而是一头牛。

另外与《诸神之战》相比较,特效、构图,特别是3D效果要好得多,运镜很华丽,场面很壮观,全片也是高潮不断,不错的一次豪华视听盛宴,至于剧情嘛,还不如没有, 太无聊了,整个一RPG游戏的设定,属性养成、道具收集、合成终极道具金箍棒、招兵买马、陆海空冒险、打小怪、走迷宫,最后打大BOSS、放大招、完美,只是众神打扮得太通俗化了,至少也要华丽一点嘛,最后宙斯与冥王一起放电很雷啊,独眼巨人、牛头怪的设计蛮有喜剧感的,呵呵。特效场面大幅升级,非常完美!:有身形魁梧、力大锤沉的独眼侠;有四手善使泼风十八斩,阵前砍人如切菜的双身连体侠;还有一出手烈焰

软件日语国际1101班王毅2011228

1飞腾、二出手地动山摇、再出手山河变色的终极BOSS——岩浆侠,各个都是色艺双修、风姿绰约、一见钟情、二见要命的极品俏佳人....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诸神之怒》的五个的震撼的构图场景,本

着“更高、更快,更强、更怪”的四项基本原则,编导们奉献出更加叹为观止的的恢宏特效及更多的怪物群体:一是开场对双头魔兽奇美拉,二是对30尺独眼巨人,三是对牛头怪米诺陶,四是对连体怪马赫,最后就是对熔岩巨兽克罗洛斯了。导演乔纳森·理贝斯曼曾执导过《德州电锯杀人狂前传》,营造紧张氛围自有一套,几场大战采用不同的动作风格来拍摄,像奇美拉属于近身搏斗,就用了大量追身手摇镜头突出紧迫感;打独眼巨人的丛林布阵很像《天国王朝》、《角斗士》等片的小分队战斗;打牛头怪是在地狱迷宫中,牛头怪又擅于变身迷惑,这一段的惊悚味较重。最后的主菜是打克罗洛斯,这位泰坦之王具有毁天灭地的力量,出手即是山崩地裂,熔岩身躯的特效做得相当不错,与场景融合完美。不过特效场面太抢镜,让萨姆·沃辛顿、拉尔夫·费因斯、连姆·尼森、罗莎蒙德·派克等人的表演沦为配角,至于导演想要表现的一点父子情、兄弟情就更不值一提了。

总之,故事是人伦惨剧,演员集体打酱油,本人拙见,本片大

胆震撼、丰富饱满、制作恢弘的构图才是此片的亮点,此片适合是用来看的,而不是想的。

推荐第10篇:形容怒的成语

形容怒的成语

众怒难任 〖解释〗指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

喜怒不形于色 〖解释〗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释〗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息怒停瞋 〖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人怨天怒 〖解释〗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人怨神怒 〖解释〗形容民愤极大。

怒气填胸 〖解释〗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疾言怒色 〖解释〗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积羞成怒 〖解释〗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

发怒穿冠 〖解释〗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 【出处】《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解释】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示例】【故事】

直眉怒目 形容发怒的样子。

心花怒发 犹心花怒放。

鲜衣怒马 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嘻笑怒骂 ①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②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③嘲弄辱骂。

神怒人怨 谓人人怨恨愤怒。

怒气冲冲 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

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恼羞变怒 见“恼羞成怒”。

雷霆之怒 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雷嗔电怒 暴怒貌。

惊涛怒浪 同“惊涛骇浪”。

惊风怒涛 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鲸波怒浪 犹言惊涛骇浪。

发怒冲冠 同“发上冲冠”。

东怨西怒 谓任意指责别人。

冲冠怒发 形容极为愤怒。

冲冠发怒 见“冲冠怒发”。

怒目横眉 〖解释〗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横眉怒视 〖解释〗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众怒难犯 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鲜车怒马 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喜怒哀乐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心花怒放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嬉笑怒骂 嬉:游戏。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天怒人怨 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室怒市色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迁怒于人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怒不可遏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恼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怒猊渴骥 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怒目而视 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怒气冲天 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怒目切齿 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怒火中烧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老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金刚怒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赫然而怒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横眉怒目 形容怒视的样子。

敢怒而不敢言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敢怒敢言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东怒西怨 比喻迁怒于人。

春笋怒发 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藏怒宿怨 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狂风怒号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第11篇:《怒焰狂花》观后感

《怒焰狂花》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恩爱夫妻牧师罗勃和他的妻子收养了一对姐弟孤儿,七岁的姐姐凯瑟琳有着又大又圆的眼睛,模样乖巧可爱。但是随着与姐弟俩相处的深入,罗勃夫妇发现凯瑟琳乖巧的面貌下却有着和同龄人甚是不同的内心。凯瑟琳的一系列暴力和攻击行为让罗勃与妻子越来越不安,妻子吉尔找到凯瑟琳的姑姑,得知凯瑟琳在十八个月大时就被亲生父亲性侵,母亲有毒瘾,对他们没有反应。夫妻俩这才得知,凯瑟琳的异常举动背后竟有如此深刻的痛苦。随即,罗勃夫妇带着凯瑟琳开始了漫长的心理、治疗。

从影片一开场,就可以看出凯瑟琳有着异于同龄小孩子的早熟和对弟弟的控制及对爸爸罗勃的防范。随后出现的若干次暴力行为,弄死窝里的小鸟,用针刺伤狗,虐待弟弟,多次破坏室内物品以发泄,甚至想杀死爸爸妈妈。这一切都显示着凯瑟琳的不正常。

3.5个月大的婴儿就有明显的立体觉,4个月大的婴儿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听觉是与生俱来的,且婴儿最早在出生后几小时后几小时内便产生了记忆。所以凯瑟琳在梦里或幻象里还能看到父亲性侵她时模糊的身影和清晰的记得父亲当时说的话。并且每次凯瑟琳做完噩梦后都会有攻击行为。由此可见,凯瑟琳的亲生父亲对她的性侵是她这些异常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因。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凯瑟琳的成长环境。罗勃夫妇已经是收养凯瑟琳姐弟的第四个家庭,遭到三次抛弃,让她感觉自己不被重视,没有存在感。并且在每个家庭的短暂相处中,没有与父母形成依恋,就是影片中心理医生所说的亲附感。当小孩没有依附感时,他们通常会变得很暴力,以及充满愤怒,尤其是凯瑟琳在婴幼儿时期遭受过极大伤害后,后果更为严重。没有是非善恶标准,没有道德观,没有能力去感受爱,这些都在影片中反应出。当她与心理医生对话时,理所当然的说出了她做了的以及想做的一切坏事,毫无罪恶感,反而语气中透露着快感,自豪。并在心理医生说出,其他的小孩不会有杀死自己父母的想法时,她表示很困惑,问到:“他们不会么?”。这时她表情疑惑,觉得不可思议。

在进行多次治疗后,可以从凯瑟琳的表现中看出,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从最开始对父母的敌对,到后来开始渴望母亲的拥抱。说明她已经逐渐在和母亲形成依附感,随着依附感的形成,她感受爱的能力也再慢慢获得。有一个重要的突破是,凯以前每次被噩梦惊醒时都是恐惧,和发泄愤怒,可是在治疗后的一次噩梦惊醒后,她开始反抗,把一只玩具当做是她亲生父亲,并“杀”了他,然后跑去向弟弟报喜。这时可以看出,她心中的愤怒得到了最大的发泄,杀掉了自己一直以来内心深处最恐惧的人,之后她的愤怒或攻击行为都会有所减轻。

最后,在凯瑟琳的治疗过程中,罗勃夫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无条件的支持她,给她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家庭。特别是母亲吉尔,用她的母爱感化了凯瑟琳,在影片的结尾凯瑟琳甚至为母亲留下了眼泪。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和凯瑟琳相同遭遇的孩子,我希望她们也能遇到像罗勃夫妇一样善良的父母,给予他们支持、鼓励和爱。作为一名在读心理学生,我也希望社会各界的人们关注孤儿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正常的环境下成长。影片最后有一句话“这仅仅是治疗的开始,接下来凯瑟琳还进行了隔离家人和行为训练”。但是我相信凯瑟琳在这个温暖的家庭的支持下,这会是她治疗的一个很好的开始。

第12篇:《十二怒汉》影评

《十二怒汉》观后感 每次看电影,就会先看片名,就像命题作文,一般便可推测出大致内容。而乍看片名,十二怒汉,全然不知所为何事怒。这一怒字勾起了我的无限想象。于是,我便满怀期待并且做好了与主人翁一起怒的准备。 黑白的影片,不太愉悦的开头场景,第一感觉,不是很舒服,在没有正式入题前,我的心情就像影片里燥热的空气,没了耐性。渐渐的,影片通过很简短的几人对话为我们描述了故事梗概,内心恍然。十二个素不相识,来自各行各业的陪审团成员,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在一间没有风扇的休息室里决定一桩谋杀案是否成立。从他们讨论开始,我便没有在分心,直到影片结束,没有任何场景变换,没有任何特技效果的影片竟让我如此聚精会神。我仿佛置身其中,会随着每一位成员的推理进行思考,会因为某一个成员的表情而擅自发笑,如小个子陪审员。从开始的1人坚持“无罪”,11人坚持“有罪”,到最后的第八次战役中11人认定无罪,3号也防线崩溃,投下“无罪”一票,不得不佩服天才编剧,环环紧扣,逻辑严密,构思巧妙。

影片中,法官对陪审团成员的指导中指出:如果能够提出合理的怀疑,从而无法确定被告是否有罪,那么基于这个合理怀疑,必须判定被告无罪;如果找不到合理的怀疑,那么必须基于自己的良知,判决被告有罪。十二位陪审员的决定必须一致。“基于自己的良知”一句至关重要,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摒弃自己的偏见,客观公正地对待整个事件,冷静地思考各种可能性及其背后隐藏的含义。然而,面对复杂的现实,我们会发现这么高尚的空谈不堪一击。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推理事件的发展,如有人认为“被告出自于贫民窟,其自小生活的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了其作出这种行为的百分之百可能性”,而又有人认为,有着可靠的证词,楼下的老人,对面“目睹”凶案经过的妇人。在第一轮表决中,11:1的结果仿佛已将被告送上了电椅。然而,8号坚持认为案情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即无法排除其合理的怀疑。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便是8号说服带有偏见的陪审员,大家一点点有依据的推测,每一步判断都拿出合理的怀疑。随着他们的推测,我也在脑海里思考: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到底这个孩子有没有杀害自己的父亲?我想,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给出结论就要有合理的依据。

其实,影片说到底是评价,如何评价,标准在哪里?我们如何根据当前状况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所下的结论有何依据?依据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在该影片中,或许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就像其中一位陪审员所说,或者我们放走了一个杀人犯,亦或者我们冤枉了一个无辜的迷途少年。因此,十二怒汉的核心就是“不在于探寻出真相,而在于找出合理的怀疑”。每一位评审员都有着其社会经验与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职业、年龄、经历等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也就造就了每个人审视事物不同的视角。建构主义认为,主体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作用,形成认知。因此,每个人作出的判断就会深深地刻上带有个人背景的烙印。于是,为了公平,我们制定了规则,我们制定了标准。我想这也是当时科举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慢慢地演变为今日的高考制度。当前的高考制度为大多数人所诟病,批判其抹杀天性,将中国的孩子一个个变成了考试的机器。在这种无形的枷锁下,中国的花朵变得枯萎。其实,在我看来,并非制度本身有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国情而言,权衡利弊,高考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一项选拔制度。而其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标准

过于死板严苛。换句话说,我认为是评价的实施上出了问题,诸如,语文,一篇优美的散文被拆的四分五裂,要求学生绞尽脑汁去思虑作者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自古以来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由于性格、成长背景的不同,对某件事物的理解与体会各不相同。即使是处于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条件,给出的答案也是千变万化。之前,我曾去参加一个心理讲座,主题是曼陀罗绘画,认识真实的自我。主讲老师要求所有人,摒弃外界一切事物,静静的闭上眼睛去欣赏音乐,5分钟享受过后,按照自己的心,将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跃然于纸上。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在认真的描绘。当时,在场的人是30个左右。绘画完成后,老师要求每个人展示并解释自己的作品,令我惊讶的是,没有哪两个人的画是相同的,连类似的都很少见。“人心一杆秤”果真不错。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时间,却展现了一个个不同的自我。而,再次反观我们的教育,单就试卷而言,答案千篇1律。由于所填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而造成的丢分可谓不在少数。我们是否想过,孩子看到标准答案后的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我们是否关心过孩子看到答案后不解的郁闷?这种情况,在中国小学教育中,发展尤甚,甚至可以说是病入膏肓。我想起了之前曾在一个辅导班做晚托工作,刚去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职责不仅仅是纠正学生作业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为什么,而老板却叮嘱我,你只要告诉他们答案,并且询问学生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就按老师的要求答,否则,老师就会判错。语文阅读,一定要在原文找,万不可随心所欲的写。最后,老板说了一句,这个学校的老师很死板的。我不禁摇头叹息,何以改变这种境地,我想比我们发现什么新媒体来的有价值的多。

何谓评价, 评价即指评价者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于是,我又在想,高考批阅试卷中,评价者对于非量化的题目有付出了多少心血对对象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剖析呢?几秒钟的扫视便可决定一个学生的求学命运,未免过于草率。就像影片中,或者每一位陪审员都不深入思考,直接11:1判定孩子“有罪”,是不是也过于草率。因此,笔者呼吁,关注高考试卷评析,多一点关注,多一份公正。关注教育评价的具体实施与操作,而非仅仅是制定量标。

第13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读后感

故事选自警世恒言,其主要讲述的是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很难归见父母,便日积月累地积攒了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并且欲望终身托付于他,因而让李甲四处借贷,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完成自己从良的心愿。投奔他人从良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姐妹们听说她顾从李甲离开妓院,大家都是纷纷相送,并以资相助为盘缠将百宝箱还给于杜十娘。其实,前部分的经历是杜十娘与李甲素不相识,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杜十娘便与李甲泛舟吴越,徐徐图之。在途中,与一富家公子孙富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然后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

在当时的社会,杜十娘属于社会底层的人物,但是什么使她打破世俗的眼光不顾反对选择与李甲私定终身,过一个平常人应有的生活。当然先要分析她的人物性格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为赎身,早有准备。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这样的一个人不难看出做出这样举动的意义,就是她渴望爱情渴望自由和幸福,勇于追求自家想要的。但现实确没有那么不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当然要从李甲说起。

李甲只是当时社会上名利和权贵追求者的一个缩影,他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深入社会本质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使得最终悲剧收场。即使李甲知道杜十娘箱中尽是宝玉,价值万金,父母性情再严,将来也可吃穿无忧,李甲也不可能终生不变对十娘的忠诚,因为李甲是富贵子弟、纨绔少年,他对杜十娘的感情是真的,但一旦和自己的终生利益、家庭地位名声相冲突时,他便动摇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因此说李甲不可能对杜十娘终身忠诚。

那么,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从情节发展过程分析,杜十娘的悲剧中透着许多偶然性,但这些偶然又是当时社会环境所滋生的必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妓女卑微的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以利相交的关系,这些都与杜十娘对纯真感情的追求格格不入,造成了杜十娘悲剧的必然性。也许你会说,杜十娘有不为人知的百宝箱,她可以自己赎出自己,或另觅知音,或泛舟江湖,但她却选择沉入江底,这究竟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认识:杜十娘追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也不是形式上的婚姻,而是一种相互珍爱与尊重的真情。在长期的妓女生活中,她受尽欺凌,当她苦心经营终于从良后,得到的却是被欺骗、被买卖、被遗弃。在这个人格、尊严、良知、情感等作为商品买卖的社会环境中,她追求真爱的理想破灭了,所以她选择了以死抗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而放眼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像十娘那样,在利益与爱情之间不被动摇,大胆追求,连一个封建社会的底层女子都能做到,何况当今人。十娘和百宝箱,爱情和金钱,一起付之东流,投入江中的是这一生害她最深的东西,既然不能带来就将这些与她一起带走。

第14篇: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此部影片中十一票赞成,而一个人因为发呆就投了反对票,其实他的本意只是对生命的尊重.(人文主义)因为他在反应过来之后,:这也太草率了,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我并不是反对而是你们都投赞成,那我就反对吧.就此拉开了十二怒汉的讨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大家都一个看法,一个观点,似乎没有问题,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其背后一定有原因,大一点就是独裁,小一点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特色.此时我想到了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那是为一个白马非马都能争得昏天地暗,多么幸福的争论呀!而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让言论名副其实的自由呢??我想大学生应该承担起这个任务,作为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学着批判,为社会送入一股新风!像蒋方舟那样。现在这样算什么呢?我看到我的高中都组织了反日钓鱼岛游行,而我们却被教育好好待着,别出去乱跑,内心不免悲哀……

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就知道了原来大家都是在赶时间,所以就匆匆投票,有的人是为了参加歌剧,有的是为了接女朋友,而这些却成了他们忽略一个生命的理由,而现在的我们呢?中国的社会呢? 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私人性极大的发展,利益至上已经吞噬了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小一点,我想到了红绿灯,我们中国式的过马路,把自己的生命都那么不在乎,那别人的呢外国人说了一个不过马路的理由当你要闯红灯的时候,你要想到此时恰好有一个小孩子在注视

着你……我们是否也需要这些呢?利益的腐蚀性不亚于权力的腐蚀性,我们社会什么时候能摆脱呢?或许说状况再轻一点呢?

第二个反对的人是一个犹太人,讽刺的是他是在厕所里思考的,因为在那里他思维才更清晰.这时候他说了一个词:理性.而理性思考恰恰是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理性是什么呢?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理性了。我找到了一些,或许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去act。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必须讲公共理性,学会换位思考。俗话讲,“公道不公道,打个颠倒” 摆事实,讲道理,实证数据和逻辑分析相结合,而不能以感觉代替事实,用直觉判替逻辑推理。直觉对我们理解现象是重要的,但通常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严谨的逻辑分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由直觉导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思考越多问题也就也多,这些思考希望有用

第15篇:12怒汉影评

12怒汉影评

这是一场通往进步的争论,是一场陪审团正确地发挥作用的争论。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皆在,似乎可以直接判决。但这只是表象,被告律师的不作为,证词的疑点,理性并不能放过它,于是精彩的论战在争吵中展开,并且最终陪审员们拨云见日,把合理的怀疑确认,认定从理性或常识角度,被告不应该是有罪的,因为证词的正确性并不为事实证明。陪审员们还坚持着一个原则,起码是那个八号陪审员所坚持的:无罪推定。当事实和证词不够有效证明嫌疑人有罪,他就是无罪的。形成对比的有罪观点的持有者的理由都莫名其妙,看起来都不是本着法律精神或正义精神的。同时逻辑的推展用理性抵挡了人们随意的猜想假设,帮助十二个陪审员探究出相对符合事理的说法,也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结论:男孩无罪。一条一条事实被推翻,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1.何为有效证据?2.陪审团制度的不足?3.权利和义务真能统一吗?要是没有那个八号陪审员,真相是不是就要被掩盖?

第一个问题,由十二怒汉的争论显现出来:法庭上提出来的那么多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证据和证词却在电影后来的推论中被一一击破,这个我们很难讨论,毕竟这不是法律问题,一方面是认识的不足,康德很早就怀疑了理性的认识能力,我们在此不多做探讨,这个问题在法律哲学和心灵哲学的范

围,也只能由哲学家们探究。第二个问题,陪审团制度的不足。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中国的很多地方(如政府、机关等)都是外行领导内行,这句话我觉得同样适用于对陪审团制度的讨论。陪审团成员是从与案情毫无关联的人中间选出,并且一定确保了对案件的无知,他们的职责是在法庭上了解情况之后,经过律师的引导、法官的领导和对事实的掌握,从普通人的逻辑出发,认定事实是否成立或有效。本片的事实本身并不是确定有效的,它存在很多疑点,这些在庭审时由于律师、证人等的原因并没有被提出来,而且由于陪审员的私人原因,差点就放过去了。所以可以看出陪审团制度的缺陷:一方面是人的认识和理性思考能力不能保证完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陪审团只是为了满足所谓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和公平民主的原则,而不是为了案件和事实本身。而且有时复杂的事实很难说得清楚或者探究明白。第三,陪审团对于事实和被告人以及整堂审判,行使的是决定事实的权力,要履行的是负责和保证正义的原则,很多时候就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本片开始时就上演了这一幕:除了八号陪审员之外的十一名陪审员,都没有认真对待。

我们再来讨论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是指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有罪,那么被告被假定是无罪的。八号陪审员从一开始的坚持不仅仅是从道义的角度,他无形之中也坚持了无罪推定:既然证据和证词存在可疑之处,那么被告不应

该被判刑。影片中还提到一段说法:这个案子将成为悬案,交给下一个法官和下一拨陪审团来裁决吧。这个就是“疑罪从挂”,是对案件不负责任的表现,隐隐反映了有罪推定的想法。就是说既然证据不足,我们也没决定出来,就先认为被告有罪,交给下一拨人再来处理吧。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杜绝之。

总之,管中窥豹,我看到的就是这样,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律影片,评分也非常高,演员的精彩对白、震撼人心的争论,反映了导演的深刻思考,也提醒我们:法律不是完美的,并且,人类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创造出的政治制度、法律条文等,在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更耐心谨慎地处理。

第16篇:十二怒汉读后感

《十二怒汉》读后感之

——“两大原则”的重要性

在美国司法制度中,陪审团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绝大多数的案件都是由陪审团参与审理的。其陪审员都是通过从最普通的民众中随机抽样产生的,因而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必要组成部分。

影片《十二怒汉》展示的就是在1957年的美国,陪审团讨论一宗谋杀案的过程。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利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美国自建立陪审团制度以来,也一直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此项制度。然而,如何才能使陪审团制度真正体现其民主政治的作用,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呢?

从影片《十二怒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由12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和地位不同,家庭背景、知识水平、个人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他们在法院却行使着一项相同的使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整个讨论的过程,经过陪审员相互之间的碰撞和激烈的争论,投票结果由11:1到一致通过无罪,让我们的心也随之波澜起伏,从一开始对大家各种不在乎的态度的气愤,到最后对大家维护公平正义的感动。

因此,要使陪审团制度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首先要从陪审员入手。通过观看电影《十二怒汉》后,我认为陪审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陪审员应该认识到陪审团制度的重要性,认真对待自己担任的这份工作,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责任心。

从影片《十二怒汉》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陪审员因为急着去看球赛而想草率的结束,他们想不经过任何讨论就直接投票。其中的推销爆米花的陪审员总是在讲他的工作或是笑话,在大家讨论案件时玩起游戏。

这一幕幕不禁让人感到愤慨,他们在从事的工作是决定是否将一个人送上电椅,他们决定的是一个才18岁的孩子的生命。但是他们却不经过任何讨论,仅凭自己的个人感觉,轻易地举起手,认为被告有罪。这种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行为是多么的可耻和可怕,他们将破坏政治的民主和法律的正义,他们将枉害多少人的生命。

其次,陪审员应该抛开个人偏见,从案件事实出发,分析和思考案件,从而

做出是否有罪的决定。

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开传呼公司的陪审员和感冒的陪审员都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而把自己对于被告的偏见加进了对被告是否有罪的判决中,他们顽固的认为被告无药可救,就算在存在很多合理怀疑的时情况下,他们仍坚持己见。

然而,作为一名陪审员是要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罪,这是一件极其严肃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更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和生命。所以,陪审员应该抛开自己的个人偏见,而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考虑问题。正如影片中的建筑师一样,他客观的从案件中找出疑点,提出合理怀疑,而并非向其他人一样,轻率地做出决定。

不仅作为陪审员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上这两点,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树立责任感和抛开个人偏见的重要性。

不管做什么,责任感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怀着一颗责任心去做事,才能重视工作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在生活和学习中,个人偏见经常会遮蔽了我们发现真理的眼睛,人们通常执着于个人偏见而无法认知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应该撇开个人偏见,从事情的实事出发,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将使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少走许多弯路。

树立责任感和抛开个人偏见不仅是作为陪审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而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认识到这两项原则的重要性,它们会使我们离成功更加接近。

第17篇: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由于“一个来自贫民窟的孩子被怀疑谋杀了他的父亲的事情”,十二个来自不同行业的男士聚集到地方法院,讨论孩子是否有罪。在这件谋杀案中,有两个重要的证人,一个是住在楼下的老人,一个是近视很差住在对面的女人,他们都声称亲眼看见孩子杀了自己的父亲,所有的证词还有证物都把矛头指向孩子,使大家相信孩子是杀人凶手。在第一次投票表决中,十一个陪审员都表示赞同孩子有罪,只有一个陪审员投了反对票。在这个一开始认同孩子无罪的陪审员的坚持下,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热烈讨论,一轮又一轮的投票表决,大家对孩子是杀入凶手的结果进行了怀疑,在最后一轮投票表决中,十二个陪审员一致认为孩子是无罪的。

我很欣赏那个陪审员的坚持,一开始就顶着那么大的压力,在所有人都认为孩子有罪的情况下,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坚守自己对社会正义公平的追求,铭记自己作为一名陪审员的责任。他的智慧也很让人佩服,他从老人的证词中,发现了破绽,然后通过其他陪审员的合作,发现了老人证词的不实之处。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陪审员慢慢的放下了自己对贫民窟男孩的成见,重新理性地审视这个案件。这个陪审员与男孩没什么关系,可是他对这个案件的重视,对社会公平的坚持真的很让人折服,现在很少人能够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尽力的帮助一个陌生人。

在这部电影中,涉及了许多法律文化的因素,看到了美国的法律制度与我国的法律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首先是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可是我国却没有这个制度。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国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但是不满21岁、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晓英语及听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没有资格充当陪审员。在电影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有14个陪审员在法庭上,其中两个是后备陪审员,在正式陪审员未能出席的情况下可以有后备陪审员代上,这12个陪审员来自不同行业,而且互不认识,可是他们的投票结果却决定着这个孩子的命运,这一点跟我国很不一样。我国的审批结果是由法官来决定的,可是美国却有陪审团来决定的,由此可见美国法律体系的民主性,这也是美国人对自己的民主制度的优越感的一个表现吧。其次是排除合理怀疑。在电影中,那个从一坚持的陪审员对证人的证词还有证据提出了怀疑,而且通过演示证明了怀疑的合理性,而且也得到了其他陪审员的认可。如果本案存在合理怀疑,那么不能认定该人有罪,即被告应该无罪。在这个杀父案件中,存在着合理怀疑,所以孩子才被认为是无罪。我想,如果在中国,即使本案存在的各种合理怀疑,只要真正的杀人凶手没被找到,那么孩子没方法那么轻易地被无罪释放。在这其中,可以看到两个国家的很大不同,我们国家对真相的迫切最求从而忽略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而美国法律却重视对公民生命的保护。

第18篇:12怒汉观后感

12怒汉观后感

这是一部讲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的电影,12个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各异的被随机抽来的美国公民聚在一起讨论并表决一桩一级谋杀案的嫌犯罪名成立与否,虽然看样子这起案件证据确凿,犯罪事实充分,嫌疑人铁定要被送上电椅了,但正因为陪审员中有人对“充足证据”的怀疑以及对“合理怀疑”的坚持,使得这件事情最终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最终让犯罪嫌疑人洗脱了罪名。我们知道,美国的陪审团是有所谓的废弃裁定权的,就是说,“在特定案件中,当陪审团——根据它自己的公平正义观——拒绝适用某法律来判定被告有罪,即使事实显示有罪,没有作成其他结论的可能。“而这部电影,就是在向我们展示,这群行色各异的人,是如何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利的。

电影一开始,就通过对话中的细节告诉了我们,这是一桩子弑父的谋杀案,不可胜数的犯罪前科,独一无二的犯罪凶器,两位证人的铁证以及被告律师苍白的辩护,几位陪审员觉得已无争议的言表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嫌疑犯被法办,似乎已是板上钉子的事情了,现在就等着看大家一致通过了。但12名陪审员中,独有一人觉得不妥,在他看来,大家不能不经一点思考的就把一个嫌犯送上刑场,哪怕他有一点点无罪的可能,我们也该籍此展开更多的追问,反过来去考虑罪名不成立的合理性。11:1,多么悬殊的差距,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样一个人的想法,完全可以被人们忽略不计,但这样一来,假如他是真理的声音,那么必然就会被扼杀在多数人的暴政之下了,情节足以延续下去的机会,当然是依靠它背后这种多数民主制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这剩下的11个陪审员必须听从那一个陪审员陈述理由并竭力说服他,而不是因为我们占绝对优势便可把你轻易略过,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向我们抛出了第一个包袱:旁敲侧击的告诉我们,一个民主的社会里,每一个个体,每一种声音都值得尊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不是二元制的,不该有独裁专制,也不该有党同伐异。

然后,那位有疑议的建筑师向大家提供了一把跟犯罪凶器一模一样的弹簧刀,而这把刀,是他在犯罪现场两个街区以外的商店里购买的,这样一来,说那把被抹掉了指纹的凶器独一无二,只有嫌犯身上才有的证词不攻自破。他的这番举动,得到了一位老伯的支持,他也赞同这样一桩尚有疑问的案子,需要有更多的讨论才行。

紧接着,更多的疑问浮出水面。一号证人仅仅是个步履蹒跚、甚至可能耳朵不太灵光的老头,他怎么可能,会在案发时有列车从窗外经过的情况下听清楼上那对父子的撕斗呢?这样一个有力的发问,说服了另一个刚刚还持“有罪“意见的人,同样使得刚刚还觉得自己的的决策无比正确的其他人,渐渐有了些动摇。当然,这也激怒了从一开始就大义凛然,摆出一副替天行道的架势,坚决要把这个孩子送上电椅的大汉,在他看来,那位建筑师的质疑与分析,无非是妖言惑众,颠倒黑白而已,不加严厉的制止和反驳,肯定要把所有人都诓骗进去,于是趁跟建筑师两句不合的时机就要动手。结果,赶紧被众人制止。到这里,我认为,电影给我们抛出了第二个包袱:言路自由市场固然可以让真理越辩越明,让相比下更合理的观点占据更多的市场,但这也可能会招致异议者的话语暴力或人身攻击,倘若一种制度设计可以让某种声音不合规则的无限放大并且吞噬掉不同的声音,那他注定就会成为所有人的灾难,没有制衡没有规则没有彼此的独立就不会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假若那位猛汉在旁人的怯弱眼光中把建筑师打倒的话,那么,这样的争论或许就难以继续进行了,而我们想要追寻的真相,也可能会在一沉一浮中悄然隐去,而其他有不同意见的人,或许也会三缄其口,不敢多说。那一句,或许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多么含义深邃,意味深长,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的品味。

一号证人曾说,自己在听到嫌犯杀死父亲后,在十五秒的时间里冲到房门,打开门正看到嫌犯夺命奔去的背影,但是,这样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真的可以在十五秒内走过50多英尺的距离吗?众人算好距离,用秒表计时,并且模仿老人的步伐来进行实际的测量,结果却发现这至少会花掉40几秒的时间。这样一个不合常理的证词,显然是不能作为定罪依据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毫无障碍的进行理性的思考,只能说所有的人都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有一个对贫民窟出身的孩子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歧视态度的老人,并不把这样的反驳当一回事,他仍然大声的说着他曾经的不愉快的经历,但这番话却遭到了一位钟表匠的反驳,在他看来,这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自我修正的能力,这也是它

能够变得强大的原因所在,携带个人偏见进行是非评判,是不应该的,每一个陪审员都需要有中立的理性人立场。

当所有人的脑筋都开动起来,当他们的思维都变得活跃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疑点被陪审员们挖掘了出来。比如,凶手比父亲矮七寸,要他将弹簧刀从上至下的插入父亲的胸膛无疑是有点困难的,而且出生在贫民窟的一位陪审员也证实,那种使刀方式并非混混的惯用招式。看到这里,我似乎找到了一点批判精英主义观念的论据,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位建筑师和股票商心思缜密、逻辑清晰,我们或许只能他们这种人说话的机会就够了,既便没有那些只惦记着球赛、少有个人观点、说话粗俗没有教养的人的参与我们也能讨论出东西来,但我却看到他们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人各有其才,各有其用,我们真不能随便抛弃任何人。

当然,就当越来越多的人发出“合理的怀疑“,赞同嫌犯”无罪“的时候,那位建筑师也表达了他的忧虑,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可能会挽救一个无辜的人,但也可能放走一个真正的凶手,这也是所谓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矛盾,在”宁可错杀,不许漏网“与”宁可落网,不可错杀“之间,美国的司法实践显然拥抱了后者。这样的制度,显然有明显的弱点,所有的“法治”也都会有“人治”的困惑,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只是找不到一个比它更好的制度罢了。杰斐逊甚至认为,陪审团制度在维护民主所起的作用上,比选举权还要重要。

就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那个说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被说服,在一开始还嘲笑说别人是墙头草的销售员,竟然以“想要快点结束这场无休止的纷争“的理由,投下了”无罪“票,此举遭到了钟表匠的严厉谴责,他的那番话,我觉得是给真正的散发着犬儒气息的墙头草最佳的回应:你不能用事关别人生死,事关真理之辩的事情来开玩笑,来当一种游戏来玩,倘若你选择它,那么你必须坚信它,而不应该仅仅受欲望或利益的驱使,你必须把对理性对良知坚定不移的信仰放在首位。到最后,似乎还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证言,那就是二号证人对犯罪过程亲见的描述,但那位视力极佳的老者回想起了那个女人站在证人席上,鼻梁上两个清晰的印痕,这必然是长期佩戴眼镜所致,一个视力不正常的人,有可能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时候,看清远处房间里嫌犯的一举一动?她不可能会犯错?

到这里,只剩下那位受过儿子感情伤害的大汉了,他咆哮着,说着前后不搭的话,但最后,他也被自己正常的思考能力,被理性说服了。12:0的逆转,这是理性的胜利。

最后的包袱,导演编剧把他放在了最后,12名陪审员走出地方法院,他们之间甚至还叫不出名字来,他们汇入了密集的人流之中,他们在这样的实践中变得成熟,与此同时,他们让这个国家变得坚如磐石。

第19篇:12怒汉影评

《12怒汉》影评

本人一直很喜欢推理、悬疑之类的电影,平时也很喜欢看辩论赛。因此这部电影很符合我的喜好。

《12怒汉》这部影片讲述了12个普普通通、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桩杀人事件而坐在一起组成了陪审团,来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名年仅18岁的少年是否有罪,决定他是应该活着还是死亡。经过了漫长的庭审,终于到了陪审团的裁决阶段,在已经有11个人裁定疑犯有罪的情况下,8号陪审员Davis(虽然名字结尾才出现)觉得事情可疑,坚持继续讨论下去,并且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说服了其他陪审团成员改变了原意。

全片只有一个场景——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在这间屋子里发生,可是布景的单调并不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就如同看侦探小说,推理动漫或电影的感觉,一个接一个的疑点地出现,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同时牢牢地牵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使其不会因为场景的单调而感到乏味从而失去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原本看上去合情又合理的地方,在经过仔细推敲和实际验证后,就显得不那么站得住脚了。 本片主要有五个疑点,正是这些疑点的提出使陪审团成员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一、住在案发现场对面的女证人说在她看见杀人经过时正好火车经过,而另一名证人跛脚老伯听见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实际上,火车经过时的噪音不可能使人听到这句话,就

算能听得见,也不能确定声音就是少年的。。

二、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的声音,他花了15秒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后,正好看见少年仓皇逃逸。但经由8号陪审员实际模拟发现,像他一样的跛脚老伯根本无法奔跑,以他的走路速度,大约需41秒才能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他却谎称15秒。十二人中年纪最大的九号陪审员认为:跛脚老伯穿着破烂,这辈子一事无成,没人在意他,但他在这案子中却是主要证人,他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因此他说了谎。

三、少年说去看电影却不记得电影的名字,主演的名字等重要信息,因此其不在场证明不能成立。并且因为被认为是在撒谎,也给法官和陪审团成员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但8号陪审员认为,少年与父亲争吵后,情绪不稳定,回家后发现父亲已身亡,警察问话时,少年情绪太过紧张,才会脑袋一片空白。为了证明这点,八号陪审员一直询问四号陪审员这几天晚上做了什么,结果四号陪审员前几天也去看了电影,却记错片名,也记错演员名字;四号陪审员是在没有压力之下回答,就错误连篇了,更何况是少年呢?

四、少年的父亲身高要比少年高,若是要杀一个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是不会高举刀子再刺下。有位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本案的凶器在使用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更何况少年对刀子很了解,不可能出现目击者看见的情景。也有一位陪审

员说作为凶器的刀子少年确实买过,而且店主还有印象,因此认定少年就是凶手,其坚持的自己的刀子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丢了的说法不成立。但8号陪审员在其他地方买到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小刀,否定了这位陪审员的说法。

五、对面的女证人说他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但该女证人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证明其经常戴着眼镜。而正常人是不会戴着眼镜睡觉的,因此可合理地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并不能确定那就是该少年。

以上五个疑点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点点被发现、推敲,整个过程衔接紧密,跌宕起伏,一个可疑之处的提出往往要经历一次表决,包括匿名纸条,举手,口头“guilty or not guilty”三种方式。结果从悬殊的11:1到10:2到8:4再到持平的6:6,之后逆转的3:

9、8:4,再到最后的1:11,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坚持声称少年guilty。但实际上,他已经承认了少年是not guilty的,只是由于其儿子也为不良少年而产生的偏见使他一直坚持,最终他也被说服,放弃了自己的立场。炎热下午的漫长讨论终于有了结果,少年被宣判无罪。

这种逐步发现疑点并层层剖析的模式给人一种观影的快感,与此同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人物间的对话“暗藏玄机”。某个陪审员说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必然犯罪,因为他们连英语都说不好,旁边一个人马上指出了其语法错误。还有那个性格易冲动、顽固坚

持到最后的陪审员在8号陪审员的刺激下说出:“我要杀了你!”当然他是不可能执行的,从而否定了他的观点:当一个人说出要杀人的话时是不可能不有行动的。这种自己的打自己的嘴的“笑点”与推理一样引人入胜。

我想简单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人性

其实可以说,那些最后改变主意的陪审员也许并不是因为某个人就做出改变,他们选择无罪的理由几乎都是“有了合理的质疑”。8号陪审员最初提出少年无罪时也并非确认其无罪,只是因为他不想轻易草率地把一个活生生的少年送上电椅。任何人都不能因为私心就轻易的“夺取”他人的生命。影片中,大家各自己有自己所忙,有的人要上班,有的要回家,有的要看球赛,因此到表决阶段时都因为想快点结案而不经思考做出了“合情合理”的裁决。确实人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连最公平公正的法官也不例外,但是最终还是他们的“人性”战胜了私心和“想当然”正确的结果,少年最终被判无罪可以说是8号敢于质疑的结果,但也可以说是陪审团成员被自己的人性说服了。

二、制度

少数服从多数是人们一直以来所遵循的,但在拥有一定的逻辑和制度下,少数也可以说服多数,本片就是一个例子。每当8号陪审员提出一个疑点,总会有人反驳他,言辞还很激烈。但当他说明其合理性时,反驳的人就会倾向于无罪。同时,在“多数”通过并不代表能

够执行,必须全票通过方可执行的这种的制度下,才给了8号陪审员质疑的机会。只有在合理的制度下,才有可能使团体成员由各执己见到达成共识。

三、事实

引起事情偏离真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偏见和固执。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本片并没有告诉我们真相,少年到底是应该有罪还是无罪并没有提及,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12个互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谈论一下午同样为了不认识的人最终能够排除个人偏见和固执达成一致。没有什么比先入为主的偏见更容易歪曲事实了,片中最顽固的那位陪审员就是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做出了选择。

(二)不正当诉求。片中两位没有出场的重要人物——两们证人,他们之所以做出偏离事实的证言,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重视,这种不正当的诉求引发了他们对事实真相的夸张甚至有可能是歪曲。

(三)冷漠。事不关己的态度让人有时懒得去深入思考。片中有人要看比赛,有人想着工作,有人想着家庭,都想“速战速决”赶快结案。这引起了8号陪审员的不满,他对其中几人说过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将要被处决的那个男孩会如何如何。好在有负责任的陪审员存在,否则,草草结案无法体现制度的公平公正,不管少年是不是真的无罪。

(四)从众心理。

Guilty or not guilty,仿佛两个帮派,一方人数多,就好像心理占有优势。“你是哪一边的?”明显地体现了这种帮派意识。人数多的一方总想着以各种方式手段拉对方“入伙”,当其拒而不从时,往往会引发更大的争执。少数的一方很容易在压力之下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事情偏离真相。本案中,最开始1:11时,8号陪审员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围攻”,幸运的是他成功的摆脱了从众心理,始终坚持着他的疑问。

这确实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很少有电影能让我聚精会神的从头看到尾,这是其中之一。简简单单的布景发生的事情却一点也不简单,情节紧凑、辩论精彩,主题也同样深刻,令人回味。

第20篇:《十二怒汉》赏析

《十二怒汉》赏析

如果不是上了老师的选修课—《法律电影赏析》,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出看这部电影,别说黑白电影,就算是彩色的,我也不会看去关注有关法律的电影。

然而看了这部电影或者说是选修了这门课后,我开始觉得,其实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还是一种生活的升华。有句话说得好,叫“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想看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当我们看到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等等一切有别于现在自己所遭遇到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内心会因此感到震撼,会开始思考,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会怎么做。

这部电影只是描述了一个很简单的场景,就是由12名陪审团为了一宗少年杀父的案件所组成的一次审判。然而在这之后所反映的却是一个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和缺陷以及其司法精神。虽然整个片子是黑白色调并且大部分镜头都集中在一个简陋的房子中,虽然不是很艺术,但是却不得不为此折服。

在观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注意到一句话“合理怀疑”。在我看来,整部影片所希望表达的应该是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中起最大指导作用的精神以及人性中所存在的那种对事物产生的“怀疑”。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案件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

“合理怀疑”,是相对于“想象的怀疑”、“推测的怀疑”而言的,是指证明之确切程度不足以使理智正常且不带偏见的人在心理上排除的怀疑。换言之,它是指理智正常且不带偏见的人在听取和了解证明的全部过程之后仍然持有的对证明效力的怀疑。它不是一种纯粹心理上的怀疑,它同具体的案件及其背景具有某种相关性。它不是一种绝对正确的怀疑,也不是一种显然没有可能性的怀疑。它表示证明之确切性有怀疑的余地,但也不要求证明之确切必须达到没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如果要求证明之确切达到没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那么几乎没有刑事起诉能够成功。

因此,英美法系国家都是采用“排除怀疑合理”来作为刑事诉讼中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可以说是要求条件最严格的证明标准。在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国家中,在涉案证据的基础上法官和陪审团更多的是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社会阅历和文化背景作为案件推理和判断的基础;这种经验和阅历在很多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它们又恰恰在正确推理和准确判断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对裁判者的经验和阅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虽然也有人会说“经验不可靠”,可是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案件,一个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由人去判断去衡量,即“普通人审判普通人”而已。那么既然最高标准“绝对有罪证明”是不可达到的,那么相对而言的则可以取低其一级的证明标准来判案吧。而且每个人都是由自身经验所组成的,其所见所闻都会影响自身的价值判断,你也无法找到一个完全没有情绪没有经历的人来主持审判。而这时候,我们所依赖的仅能是法官或者陪审团的经验以及作为正常人类的普世价值、良知以及人性的合理怀疑了。

法官判案和陪审团判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法官判案会比一般人更专业,想的问题更深入,能更好地运用法律和阐述法律为什么对这种行为作这样的评价。但是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法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良知,同时也很容易产生偏见和受情绪影响;而陪审团则大部分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有些刑事案件,例如死刑案件还要求全体通过一致意见。

这里我找到一些关于陪审团制度的利弊以供参考,

首先是陪审团制度的优点:

第一,陪审团制度有利于公民与政府分享国家权力,全面保护公民权利不受国家侵犯。 第二,陪审团制度可以保证社会公正。陪审团制度允许普通民众参与审判,以普通人的思维、善恶标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加上陪审团的成员众多,最终需要全体一致或大多数意见一致才能做出裁决,因而这种审判制度所能体现的社会公正的几率就会高出许多。

第三,陪审团制度有利于防止法官腐败。

第四,陪审团制度有利于对公众进行教育。

其次其缺点是一是审判成本高;二是陪审团成员受律师、社会舆论影响较大,难以做出公平裁决;三是诉讼效率低下;四是审判是否公平存有争议。

第四点缺点中其实电影中也有所反映,在第一次投票时,大部分的陪审员根本没有进入角色,他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想要尽快得出结论尽快逃离那个闷热的房间,那些所谓的公平正义以及为什么会有陪审团制度为什么国家会选择了他们赋予他们去审判他人的权利,他们根本就也没有去体会当中的精神所在。如果任由这样的一支陪审团队伍对案件作出审判,那还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呢?这也构成了陪审团制度的一些缺陷。

虽然写了很多,但中心思想不太明确,仅是写了一些很肤浅的东西和观点,但是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非常鲜明的反映了“合理怀疑”或者“排除合理怀疑”的观点。合理怀疑,在我看来就是人类的一种内心正义和良知,而这种正义和良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和法律契合的部分。并且我认为这种“合理怀疑”是一种“怀疑精神”,是对人类认识的批判,是一种有益的进步的思想,不仅可以运用在法律方面上,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i

怒的词语
《怒的词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