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为什么要学习毛概(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5 09:04:2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毛概学习总结

毛概学习总结

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其理论充实了许多重要观点。十三届四中全会选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继做出了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同人民联系的决定,善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善于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等一系列重要决定。这些正确的在决定保证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这个谈话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以及面临和挑战的基础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以来,围绕改革开放过程中姓“社”姓“资”等问题所展开的思考和探讨,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了新的深刻的概括和总结。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概括,关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了是解放生产力的新概括,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的新概括等。这些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做出的新回答,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大会依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并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做了市度的概括。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网四:张标

推荐第2篇:毛概学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

)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D.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

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起(

) A.基础性作用

B.全部作用 C.主导性作用

D.决定性作用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4、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民主

B.依法治国

C.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稳定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

)战略目标 A.“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B.“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是(

) A.科学发展

B.弘扬中华文化

C.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D.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以人为本

B.群众利益

C.发展经济

D.共同富裕

10、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

)为重点

A.GDP持续增长

B.区域平衡建设

C.保障和改善民生

D.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1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12、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 A、江泽民“八项主张”

B、“九二共识” C、反分裂国家法

D、胡宋会谈

1

13、“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14、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因是(

) A.以武力使台湾统一

B.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C.对付台湾人民的

D.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

C.民族矛盾日益严重

D.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1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提出了(

)战略 A.真正的不结盟

B.一条线 C.一边倒

D.和平与发展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

) A.工人、农民和新的社会阶层

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

C.工人、知识分子和企业家

D.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18、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 A.党的领导

B.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

C.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 D.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

19、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是(

) A.能否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能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能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D.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

) A.是什么阶级构成其阶级基础

B.坚持以什么理论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C.它的理论和纲领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D.坚持走什么样的道路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2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起(

) A.基础性作用

B.全部作用 C.主导性作用

D.决定性作用

2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4.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

A.以党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治国

D.依法治国

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2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是(

) A.科学发展

B.弘扬中华文化

C.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D.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共产党领导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爱国主义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以人为本

B.群众利益

C.发展经济

D.共同富裕

3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32.十八大提出要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有(

A.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B.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C.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D.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创造自然

33、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 A.江泽民“八项主张”

B.“九二共识” C.反分裂国家法

D.胡宋会谈

34、“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35、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

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

A.《国家统一法》

B.《反台独法》

C.《反分裂国家法》

D.《国防法》

36、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是(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37、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世界和平

B.反对霸权主义 C.真正不结盟

D.独立自主

3

3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

C.民族矛盾日益严重

D.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3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

) A.工人、农民和新的社会阶层

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

C.工人、知识分子和企业家

D.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40、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 A.党的领导

B.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

C.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 D.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总量上占优势 C.公有制经济在在财政收入贡献上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

)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坚持走中国特色四化发展道路

C.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政治制衡

D.参政议政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政府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构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包括(

)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7、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做到(

) A.树立尊重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B.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8、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政治和法律方面享有的自治权包括(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立法权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和平友好、不结盟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 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岗位流动加快

D.改变了领导阶级的地位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创办国有企业

B.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C.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D.加强市场监管

12、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 A.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政府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构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包括(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6、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 A.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D.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17、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做到(

) A.树立尊重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B.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18、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A.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B.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C.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 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岗位流动加快

D.改变了领导阶级的地位 20、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5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密切联系群众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

5、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6、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7、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8、试论述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认知?

9、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10、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1、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12、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1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4、试述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5、怎样理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6、中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17、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花生、红豆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材料二:计划经济时期全靠国家管理市场,市场边角被忽略,很多小商品没人去生产,有些新的市场需求也没人去注意。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只要市场有需求,它就会去满足。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就需要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经济学家成思危讲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科学家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就要建立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型银行,让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因为从商业角度说,大银行本身就嫌贫爱富,嫌小爱大。小微企业市场风险很大,交易成本也高。跟大企业签一个1亿元的合同,相当于跟小企业签20个500万的合同。现在居民和企业手中有大

6 量存款,而小微企业却贷不到款。这就需要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民营的、小型的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大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小微企业是血肉。没有大企业国民经济站不起来,但是如果小微企业垮了,那国民经济不成了骨头架子了吗?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减负添力。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对民营银行长期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给与了充分肯定。为小微企业打开直接融资大门,是开创性的制度安排。一大批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小微企业将会成长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参天大树。摘编自 光明网(2013年11月15日)、新华网(2014年11月21日)

(1)怎样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如何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8、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9、如何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两个方面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认为当前怎样才能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21、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81年6月27-29日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请回答:

(1)在当时正确解决如何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地位。

(2)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2、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前途和发展规律。

23、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推动世界经济的4个“药方”: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谈谈习近平提出的推动世界经济4个“药方”是怎样凸显中国对外政策的主动性的?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5、如何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26、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 材料三

2013年4月9日,正在海南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习近平总书记就近到农村考察。在了解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的情况后,习近平十分感叹地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1)如何理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7 (2)如何理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3)为了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庄严承诺,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推荐第3篇:《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浅谈《毛概》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毛概》,回想起来,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情景历历在目——

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以为它很枯燥,所以内心充满了排斥,不想学,不爱学,没兴趣,就是当时内心最好的体现。但是接触之后才发现,其实这门课是非常有趣,而且对于我们大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说让我们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就去报销国家,就去高喊口号“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太不现实的话,那么至少这门课教给我们的一些人生哲理确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回首来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何谓实事求是?说白了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总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从大方向来说是一个国家要走的路线,要依据的思想,从我们自身来说也是这样。比如我们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首先,如果你不正确认识自己,你就不能为自己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合理的道路。我们都说,人生就是一条通向美丽殿堂的路,如果这条路你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向,轻则走很多弯路,重则一辈子也不能到达殿堂。那你的人生可以说是失败的。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从大的层面来讲,作为大学生来说,学习了这个知识之后,不只是单单停留在知道这么回事的层面上。细细来想,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呢。我们自身要进步,不能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思想之中。先从解放思想的本意来看: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到的是:解放思想是在我们自身正确道路方向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自身出现的新问题。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真正的意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应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因为首先,一个大学生,只有独立、自主,才能性格独立,思想独立、人生独立。人生路慢慢,维有自力更生方能永存。

三言两语说不尽学到的东西,对于这学期将要开始的课程,我也充满期待,满怀憧憬。第一节课,我就又收获颇丰,以前一直认为的一句话是:性格决定命运。围绕着这句话,每次失败是我都会去反思自己的性格。认为是性格方面出现的问题才导致的失败。但是俗话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改变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这样的自省方式往往收获颇少。张老师说,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思想决定命运,因为成功之人必有坚定正确的思想,思想独立则人格独立,则人生独立。对的,性格难改,思想易改,只有进步的思想才能成功,因此决定命运的应该是思想。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更加期待即将开始的学习,首先,希望牢固掌握该学的知识,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内容。然后学而为己用,真正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身上,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推荐第4篇: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毛概课总结与建议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即将过去,时间总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之间偷偷溜走。但是,昨天一过去,我们不应该浪费今天去感慨昨天,而是要把握今天去总结昨天以便更好地迎接、规划明天。所以要好好总结一下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党政课是最无聊的甚至认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我想说,每个当代大学生都会说自己热爱自己的祖国,认真学习好党政课就是热爱祖国的最基本的爱国方式。首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画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讲起,到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精髓,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毛泽东思想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结合,是我们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再加上老师生动别开生面的讲解,相信你同学们都对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国家对党有更深一层地拥戴。这少不了老师的诲人不倦,课前有心良苦的备课,还有课上各种材料、方式的教学,比如个人的亲身经历,文字,视频,课件等各种传播讲解方式,使我们受益匪浅,思想和道德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个人的亲身经历更有说服力,老师与我们的年龄相仿,不会有太大的代沟,还可以说是我们的师姐,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我们很多共鸣。适当的视频教学给了我们一定的吸引,消除了一向的课件教学那种枯燥感,起到把我们从枯燥的边缘突然拽回的功效。还有下个星期的外出调查也是我们非常期待的,这个活动可以让我们亲身去验证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又可以让我们好好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端砚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使我们得到历史和艺术的熏陶。

如果这门课程是100分的话我觉不会给自己地狱85,因为我做到了所有最基本的要求。虽然有时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上课铃声即将想起几几十秒以刘翔赛跑的速度冲进教室,但按时交作业而且没有缺课纪录。当然瑕疵就是还没有上去带读过。

当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也要对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做出一定的建议,纯属个人看法。首先,我觉得最应该改进的是对作业的字数限制,特别是具体到一个实数。也许尊师认为这样可以锻炼我们对待作业的认真态度。但我觉得这样会使们表达的内容赘余或者亏缺。当然我不会建议却笑对作业的限制,我提议限制的做法是根据作业内容的客观性与内容的多少,做出一个符合大多数人的不低于某个实数的限制。而不是限制具体到某个实数或者一个范围。如果字数太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已经表达完而字数还没够的话,为了达到要求就会胡乱说一通造成内容的空洞与虚假,更糟糕的是上网找不属于自己原创的材料。就拿着异彩来说吧。我认为一千字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字数范围应该设定为不少于1000字。因此,我认为对作业字数苛刻的限制是弊大于利的。

其次,我觉得老师应该加多点课堂上互动的环节,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举行小型的辩论赛。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课堂知识更深刻,更容易掌握并熟练所学到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过程,为了帮助当代大学生掌握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与实践联系,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改变传统的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的教学方式,调动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自主创新学习方法,给广大同学创造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比赛考验了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同时还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表达出来(15分钟),为了表达的直观性、克服上场的胆怯,提高大家运用现代教学方式的能力。

还有,就是这门课程应该与时俱进,理论与时事相结合。让我们更好地融入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去。又可以了解当时的国情与时势,对自己国家又更好地了解,更清楚自己可以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能做多少贡献。

以上纯属个人建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内容丰富与强大的课程。更多更好地方法需要我们在以后更多的学习与实践中慢慢发掘。篇2:毛概心得体会

毛概心得体会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犀利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 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矗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

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篇3:毛概ppt总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ppt制作总结

13物理2班 13物理2班

在制作ppt时,我和其他同学分工明确,我负责查找相关资料,然后阅读课本教程,理清结构关系,列出ppt制作大纲,思考怎样提出问题,同学们如何作答,标准答案是什么?然后制作出ppt的框架,为了丰富课外资料,我又查找了相关视频。下载相关图片。做好ppt后,我发给我的另一位组员,由她来整理思路,上台为大家讲解ppt,通过这次合作,我感受到分工合作,合作共赢的快乐。 我们讲的是第三章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通过此次ppt的制作,我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1、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

⑴国际形势:存在着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形势对我们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①从有利的方面看,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得到苏联、东欧等人民民主国家和若干资本主义国家的承认、同情和支持。到1951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有25国家承认中国,其中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②从不利的方面看,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美国千方百计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对新中国施加

压力,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这对新中国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⑵国内形势: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任务已摆在全国人民面前。这是形势的主流。另一方面,新中国在旧中国的废墟上艰难起步,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主要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还很艰巨;国民经济千疮百孔;财政经济严重困难。

上述国内外形势表明,建国初期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2、建国初期党的任务

建国初期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三、没收官僚资本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

新中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逐步建立起来的。到1950年初,合计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800余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构成了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部分。

稳定物价,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的一个突出任务。当时各大城市军管会或人民政府均发布了以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的法令。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相继组织了 “银圆之战”、“米棉之战”,使全国物价开始趋于稳定。

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三个统一: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这个决定实行后,很快收到明显效果,财政收支接近平衡,市场物价开始回落,并趋于平稳。至此,建国初期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初战告捷。

总之,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财政经济战线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胜利。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是强有力的,在经济上也是完全有办法的。

四、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

为了及时总结经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上,毛泽东提交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

毛泽东在书面报告中提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指出,实现这个任务,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为了保证上述任务的顺利完成,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的战略策略方针,这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就是必须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该集中力

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七届三中全会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制定的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对统一全党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土地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的进行

1.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按照新的《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开始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各地大体上都分三批进行,每期约半年左右。每一期各地都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分赴农村,领导土改。每一期大体上都经过发动群众、划分成份、没收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步骤。

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大约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历史意义:⑴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⑵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摆脱千百年来封建宗法的人身束缚,极大地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六、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到1952年底,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具体表现:

1. 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1952年,工

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平均每年增长21%左右。

2.城乡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1952年同1949年相比,职工工资提高70%,

农民收入增长30%。

3.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实现了根本好转。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准备了基

础条件。

4.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

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五种经济成份是: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国营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并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是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党在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篇4:毛概总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 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

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 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

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3) 科学内涵: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

1) 历史地位: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 意义: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 发展: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 主要内容: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e.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f.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

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意义: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形成和发展过程:

a.十二大(1982):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b.十三大(1987):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

c.十五大(1997):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

d.十六大(2002):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

又一次与时俱进

e.十八大(2012):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 主要内容:

a.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b.主要内容: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c)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d)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e)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f)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h)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i)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4) 历史地位: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的理论成果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a.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b.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c.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 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

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对象(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 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 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

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

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5) 经济纲领: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3.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 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 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

3)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

2) 武装斗争

3) 党的建设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6月提出,12月形成完整表述)

a.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 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

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2) 理论依据:

a.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 1956年,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

系》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转载于: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a.我国的主要矛盾:

a)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 意义:

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 经验教训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 急于求成

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e.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f.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

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

越这个阶段

2) 基本特征

a.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 主要矛盾(在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中表述):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 基本路线:

a.十二大:

a)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b) 后来被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

想逐步形成

b.十三大:

a) 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c.十七大:通过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

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

局面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

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2) 党中央从20c90s以来,相继又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 坚持科学发展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 “三步走”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第一次提出,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定下来)

a.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

的温饱问题

b.第二步:从1991年到20c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第三步:到21c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

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五大把这一步具体化,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

a) 21c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篇5:毛概总结

第一章总结:

1. 2. 3. 4. 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进程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科学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教学时间: 2 学时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推荐第5篇: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毛学习经验一个学期下来,毛一本厚厚的书完成了,说什么样的思维上的飞跃是真的不现实的。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关心的是政治新闻,更倾向于关注国家政府的政策趋势,是学习这门课程后最实用和最有价值的成果。

首先谈谈我们学期的知识书: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新民主革命胜利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和措施,改革开放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尊八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后三点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虽然理论已经死了,但方法还活着,可能是政治家和政治人物一代后的代代学习和毛泽东的理论进入自己的指导思想的政治行为。正如毛主席学习厚实的马克思主义一样,总结了四个字 - 阶级斗争!

学习练习和实践真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马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意义:任何东西都有其特殊性,必须根据原始的东西,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条件,以避免教条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根据这一理论逐步发展起来,这些理论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告诉我们学会应用自己,用测试真理的实践也应该是我们未来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上是正确的还是不是最好的测试方法。

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了更多的理解和理解,了解了一些革命的错误根源的过程,其实在革命探索,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的总数可以果断出错了,继续前进。

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第一条丰富的路线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唯一途径,符合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事实也证明,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对于第一富人富富后,我认为这条路线本身是非常正确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期,在资源和业务 机器有限的条件,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可以集中精力做伟大事业的优势。但是,正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制度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两极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扩大的趋势的国家说,是一个非常和谐的现象。这包括一些官方的第二代,丰富的第二代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导致一些人对心理上有仇恨,其实不是那么多的仇恨不如仇恨那么好。

对于老师的班级模式,个人认为老师非常耐心,非常负责的去每一课,也适合我们介绍一些写作或电影和电视信息,这使得课程很有趣,效果也不错很多

没有无聊的修辞,没有无聊的气氛,传说中的大学课程,最催眠的一类可以听到笑声,这是罕见的。

当然,这首先得益于老师的讲座。每个班都是第一时间做的不是一步一步打开教科书,而是介绍节的最后一周,时间 一个长,我们都习惯性地思考:这个星期,今天会是什么节?不仅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节日,在节目的介绍中同时,还引用了很多与之相关的知识。电影,图片,音频,各种丰富多彩的方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外,一些与真相有关的话题,老师也鼓励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导致自己的事情走上更深的一步。

有时候我在想,老师谈什么,直接和毛泽东教授谈话?事实上,在家里介绍的信息乍一看似乎与课程无关,但想想,毛玉成给学生传递信息,中国的国有化进程,中国社会的发展,知识,科学......所有我们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理解,接受,甚至实现精神反思的目的,不一定符合我们通常所想的勺子教学方式。突然,一个学习方法的转换,可能在被灌输的习惯之前或在毛泽东的课堂惯性恐惧,面对这样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室,将会惊讶。当然,更多的兴奋和教室的内容将被教导 期待和积极的思考。

我认为我们的头发课不再是rote,而是在于接受知识的快乐。我们的总课程以内容的形式没有考虑太多的优势,由于各种条件,所以在我们的课程过程中,不必追求完美的形式的类。相反,我们可以在学生的利益。同学的所谓兴趣意味着学生在课程中对课程和教师感兴趣,以便学生可以主动地了解和理解课程,并在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深入学习,讨论,学习本课程的冲动。真正的学生做出自己的想法,行为等变化。加强对学生思想,行为等的教育。我们课程的重要思想。

对老师提到这些建议,只是建立我们的课程更好。以上是纯粹的个人。如果有罪行,则不在意。

推荐第6篇: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20132630 杨金龙 交运三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

课程收获及学习体会

进入大二下学期,我们接触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这门课,在徐文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改造理论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等相关知识。刚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的时候,由于不是很了解,就对此产生了误解,以为这门课一定会很无聊,学不到东西。不过通过后来学习了之后,才了解到毛概这门课程不像其它课程那样,也许其它课程一学完可能马上就能应用,但是毛概这门课程注重的是对人思想的教育。也许它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人影响的作用确实非常大。我相信它已经不仅仅对我这样的一个大学生有思想上的影响,也肯定影响着很多成功的人。指导他们,使他们在困难面前少走弯路,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经过这个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的全面学习,让我对党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了解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和经历的历史进程以及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认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一直比较喜欢历史,所以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平时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特别喜欢老师每次第二节课放映的的那些视频素材,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这些视频很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我们学习到的知识也很多,比如建国初期的发展的纪录片,看到了在经过重重困难之后中国人们脸上的幸福笑容,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和毅力。最感动我的是那些为中国奉献毕生精力的革命前辈。从一位农民到一位国家领袖,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也是时世造就的英雄,毛泽东从小心怀大志,参加革命,带领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其中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的艰苦生活磨练了革命前辈非一般的耐力和毅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的出路,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了,历史证明他的思想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大到可以指引一个国家,小到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经典语录,确实给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启迪。

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以及人民的悲惨命运越发的让人们意识到:中国期待着也需要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的理论,开创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坚持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随着党的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将中国共产主义事业领上发展的快车道。由此,毛泽东思想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首先从毛泽东思想方面来说,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功绩和不朽的历史意义就在于:从根本上理顺了千百年来中国腐朽混乱的封建思想,从总体上开创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泽东思想就是这种具有中国作风的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完全是中国的东西。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最重要的被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情相结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独立自主方针的提出充分尊重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有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保持独立而不受制于人的优势地位,是需要长期坚持不可动摇的根本方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用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尽管这一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上述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基础上,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6个春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推荐第7篇:学习毛概有感

本学期学习了毛概以后,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思路。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

在如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认真学习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要时刻记住理论永远得由实践证明的真理。国外的许多成功方法并不一定在中国行得通。正如创造了十月革命辉煌的苏联革命经验并不适用于中国。我们得学习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创造性的运用所得来的经验,而不能拘泥于理论。另一方面,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切不能盲目自大,一概排除外来经验,因为实际上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通过这门课,我知道遇到问题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思考,事物是有多面性的,要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然后权衡利弊,从而找到一个最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应该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替别人着想。我深深认识到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另外形势与政策课帮助我正确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极大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

推荐第8篇:学习毛概心得

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展开,总共分为三大部分:总论,毛泽东思想,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在课堂上,陈老师通过十三个专题,从毛泽东思想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而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并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我们电院女生303宿舍作为一个小组,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为大家展示和讲解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构建,从知识层面,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我对“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提出、内涵以及其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体会,从能力层面上来讲,在搜集整理资料以及ppt的制作过程中,我也锻炼了能力,并且作为主讲人,我也体会了老师教学的感受,这些都使我获益匪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丰碑,我们能深切感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是丰富的,灵魂是活的,生命力是旺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回溯历史,“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望未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毛中概》这本书中我们得到了答案。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八次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通过对《毛中概》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会更深入地学习这些理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学以致用,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发挥党员先进性,并且关注国际风云局势和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更加进取。

推荐第9篇:毛概研究性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战略优势的研究

系别:物电学院 组长:陈禹嘉

小组成员:龚政、熊刚、林亚军、杨攀专业班级:电信13102班 指导老师:曾主荣 联系电话:15886631248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背景:

我国目前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是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随后,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等一系列重要文献中都作了相同的重申。在此之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在我们党的文献和宪法中是作为一种方针和原则来表述的。十五大之后,我们党则把这一方针和原则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这种提法上的改变告诉我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包括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而且包括必须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也就是说,必须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确认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即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和必须共同发展的多种经济成分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作为基本制度,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框架的形成、其他方面的经济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具有决定意义。从经济体制来说,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基础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我国的经济体制必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理论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践意义:

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出现了市场竞争、贫富差距、通货膨胀、失业等过去我们认为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产生了这些与资本主义似乎越来越相似的现象。

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是当前理论界迫切需要澄清的重大问题。故此本小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优势,论证中国应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启发困惑的中国当代青年。

二、该主题研究现状综述

(一) 参考文献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方面 的知识,我们小组粗略的阅读了一些相关方面的著作,如王其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策略研究》;张家杰《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冯大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学习十二大文件的体会》;人文杂志;董辅初《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问题》;财贸经济;我们将在下面简要地说到这些著作的内容。

(二) 学术界研究的成果

由于学术界研究的成果比较多,所以我们小组选取了几个 有代表性的文献来研究。

董辅初在《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问题》中谈到我国政府采取坚决的措施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这是从1979 开始的经济调整的继续。最近实行的对经济的进一步调整的直接目标是力求今年内达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消灭赤字;信贷收支平衡,不再进行财政性的货币发行;物价恢复基本稳定。从进一步的目标看,这次调整则是要继续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 冯大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学习十二大文件的体会》中总结到党的十二大文件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现代化经济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中央制定了到本世纪末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有关战略全局的正确方针。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将保证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顺利地得到实现。

王其藩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策略研究》中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我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策略问题.文中揭示未来近百年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趋势、特征和面貌,对不同时期存在的矛盾、动力和障碍因素进行总体定量的分析。

张家杰的论文《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是有关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发展观的演变、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等概念,以历史时序为线索考察了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主要集中在他的“三步走”这个总体发展战略的分析上。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文章概括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八个构建要素:战略指导思想、战略主体、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环境、战略机遇。接着又分析它的特点。最后,通过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研究,揭示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全面继承与开拓创新,引发了新世纪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些重大战略问题的现实思考。

(三) 研究的不足:

但是这些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说,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探索过程中没有体现出科学性,和经济发展的和谐性,而且对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其实践性的研究也并不全面,我们将在下一步补足这些不足之处。

三、研究的主要成果

成果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探索过程中体现出的首要特征是科学性。

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在实践的检验中证明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坚持经济发展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四个坚持”上: (1)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创新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经济发展为了人民、经济发展依靠人民、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过程中,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方法。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过程中,始终注意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善于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 成果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具有其和谐性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特征。经济发展的和谐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各个主体、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稳定有序、共同发展的属性,突出表现在发展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适度结合、经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等方面。

成果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具有其开放性

开放性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主张对外开放,他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们成功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市场,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成果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具有其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必须在永无止境的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实践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任何经济发展道路和任何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都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用实践来证明其正确与否,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从“两步走”战略到“三步走”战略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主要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教训,同时参考了外国包括前苏联的经验教训,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明确和实现的。

四、该主题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性学习设想

(一) 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便是我们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1、信息不全面

由于网上信息公布不多而且信息杂乱不全,相关书籍资料有限导致我们在研究该论题时不能及时得到最新资讯。虽然各大新闻网站多多少少有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但信息都不全面,更多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去猜测联想。

2、课本知识学习不到位

首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课本知识时,我们大都抓住考试内容来学习,往往忽略了很多细节的学习,导致我们在做研究时很多细节内容不能很好的表达甚至出现了错误。其次我们忽略了从实际出发来研究,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导致我们的研究不够具体,最后我们只是抓住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课本知识的重要性。

3、研究内容不够深入

由于此次研究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在研究过程中只能大概了解,浅尝辄止。所以在有些方面的表达是不够到位的。

(二)解决方案

今后再有类似的研究我们将根据此次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的改正自己提高自己,使研究能够更好的开展。如:我们会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动态,时刻关注新闻内容,方便我们第一时间获得一手讯息;我们也将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多关注细节内容,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

(三)下一步研究性学习设想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课题,我们会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动态,关注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时刻关注新闻内容,方便我们第一时间获得一手讯息;我们也将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多关注细节内容,而且要从理论中走向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更具体的信息,增加自己的知识量的基础上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研究报告,争取做一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帮助的研究报告出来。

五、研究性学习中过的体会收获

通过此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优势的研究,我们收获了许多的知识和经验。

(一) 知识方面

本次的探究对于我们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扩展了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学习方法

经过此次的学习研究我们懂得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资料,比如在网上、在生活中、在书中等等,只要对我们写报告有作用的都可以,通过此次研究,我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见团队合作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还使我懂得了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能蛮干,应该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和计划,这样才会使我们在工作中事半功倍。

(二) 政治觉悟

这次研究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会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

推荐第10篇: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工程技术学院 09车辆工程 仝明跃 20091617

这学期经过对《毛概》的学习,听了任老师的课,我多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毛泽东思想对于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很多的时候,感觉这位中国的创始人的思想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睿智,真的让人莫名的崇拜。是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是他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潜移默化中,他的思想已被我们所接受,他的理念在延续,影响着中华儿女。

就所学的知识,我谈点具体的感受。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就是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毛泽东思想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历史是真理的最好注解。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作了科学分析,毅然抛弃了苏联“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并最终依靠这条新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用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尽管这一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上述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深深认识到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他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他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第11篇:学习毛概心得体会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心得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这门课来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说。它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史论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之中,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也是近现代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其二,则是与现实结合的问题。让我懂得毛泽东的这些很多道理不是照搬书本上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其他国家胜利的经验,最主要的是,结合过去的失败和教训,发展出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发展的学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第12篇:毛概学习心得体会

与时俱进,实践真理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时间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完善的并且还在不断完善的真理,是与时俱进的,因此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并在实践中运用毛泽东思想理论。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

正文: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使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树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初步懂得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了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我拥有了和全体人民相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我认识到了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应该义无反顾的积极投身到全面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有人会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了,毛泽东没见过计算机,不知道因特网,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理论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没有了指导的意义,其实这种的认识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惯用的诡辩和历史虚无主义。因为结论和论据说的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马克思没有见过电灯,恩格斯没有看过电影,难道就能证明他们的思想都过时了?孔夫子

没有见过的东西更多了,难道就可以否定他的思想遗产?当然,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要同今天的实际相结合,而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这恰恰是我们这些后人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真理是不可能会过时,只是因为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我们的现实问题相对遥远了一些。以自然科学中的牛顿三大运动定理为例子,牛顿的经典力学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宏观的宇宙领域和微观的分子领域就不适用了,要使用天体力学和量子力学来解决问题。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否定牛顿经典力学的真理性。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也是这个情况,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立场来评价古人的行为,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因此,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看待毛泽东思想,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更不是从“臆想”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要与当今时代变迁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学以致用,实践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原有事物基础上,根据实际环境时间因地因时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着这条理论逐步发展的,并且这些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真理。即将实习的我们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学习工作中得到鉴证。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对自己理论体系正确与否检验的最佳途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党一路艰辛走来的理论经验,这也应该是保持党先进性的要求。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主要参考书: 《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

二、三卷)、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的重要文件。

第13篇:学习毛概心得体会

学习毛概心得体会

——学习是要吸收精髓,不丢个性

自初中上“历史”这门课开始,我们就渐渐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发展,共产党人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但是光光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生搬硬套是不能解决中国当时实际面临的种种问题的,这就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从哲学上来说,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也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历史上有不少照搬照抄所带来的血淋淋的教训。大跃进是我党我国在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随之而来的是一次中华民族甚至是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的饥荒。大跃进的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查找了有关资料之后,总结如下:1958年到1960之间,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我想,错误应该由大部分头脑发热的领导人承担。毛泽东之所以会如此看重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忽视客观实际的原因,我想,来自于带领红军的作战经验。红军的装备是小米加步枪,面对的是飞机大炮,靠的就是一种不怕死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以及敢于牺牲奋勇拼搏的豪情壮志。在毛泽东看来,战争胜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来自这样高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到了经济与生产,主观还要由客观限制。较低的生产力摆在那,单凭人数和干劲是无法拟补的。所以说,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失误之一。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旧,我

们在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它,并不代表就是先进的了,而应该符合自己的国情,明白自己真正该运用的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掌握精髓了。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意识到了学习一样技能时,灵活运用的重要性。读书的目的,是要把书中知识当作工具,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果只按照书中的条条生搬硬套,会把事情办坏。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说过,死读书不如无书。我们应该把书读活。

要把书读活,就应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拿到一本书,粗翻一下内容介绍,就知识它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确定自己从中应该得到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明确的目的性会指引我们注意书中的事实或见解,并帮助深入思考。

目的明确以后,要抓住书中最根本的东西,达到对书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读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根据书中对问题的看法,进一步思考这些看法究竟对不对,自己的想法与书中所讲的差别在哪里。这样可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理解与掌握知识不是目的,目的是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借助已有知识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南北朝时有个贾思勰,读了荀子《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话,他想:细长的蓬生长在粗壮的麻中会长得很直,那么,细弱的槐树苗种在麻田里,也会这样吗?于是他做试验,由于阳光被麻遮住,槐树苗便拼命向上长。三年过后,槐树果然长得又高以直。贾思勰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思考和实践,发现植物生长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是把书读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还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

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它既是一个学风问题,也是一个党风问题,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对于组工干部而言,理论联系实际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地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组工干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思想作风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排除各种错误倾向,避免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另一方面,我们组工干部队伍学风的现状要求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决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应付主义等。

不管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来说,要想自身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清楚明白自己哪些是优点,哪些是不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系统的理论方法是在纵观历史长河中的许多事件之后归纳总结出来的,它具有科学性,普遍性,适用性。但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发展是具有特性的,抓住它试用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或是某个看问题的角度,进行一些必要的转变,就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帮助。

因此,学习重要的是学到精髓,而不是照搬照抄。

第14篇: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决定,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是统一性的。我们由此就可以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则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时,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为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我们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面

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第

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革命时,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的结果。但在这一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不够自觉,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遭受挫折,陷入绝境。后来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的共识。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

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如何进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

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15篇:毛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原本蔚蓝的天空,被浑浊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劂鱼肥”的河水被发臭的水沟所代替;原本撑起的一把把绿色大伞,被人们以愚昧的思想,锋利的斧子所砍掉。面对这样的惨状,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大力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对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气质量日报,禁止农民乱施农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人们的愚昧、无知,总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为了眼前的利益,烟囱个个“吐黑烟”随处可见,树叶片片“缺了补”枯枝败叶,原本清脆的鸟儿叫声,也已经销声匿迹了。人类的所作所为不但危及着幼小的生灵们,连人类自己也自食其果。倘若人们不行动起来,我想过不了多久,人们所面临的环境将一片黯然失色。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

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

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

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

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

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 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总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也应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证现在的经济发展,又保证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让我们世代都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小建议: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装饰品,可回收物品可以卖出,换来金钱买实用的东西岂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装饰品,你也能开小店赚大钱了!化废物为贵宝,让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让自己的心灵更纯洁,让自己的家庭更温馨!

第16篇:毛概

《论法的精神》 -- 孟德斯鸠

这段时间为了提高我对法律的认识,经同学的推荐读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这本书。以前只是在历史书上认识过这位法国思想启蒙家,社会学家,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流于表面的认识让我对他的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论法的精神》也只局限在知道这本书是他写的,很是惭愧。

大略读了这本书后,我对其稍稍发表一些自己的读后感。法律不仅跟政体和领导者有关,也和地理、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商业等都有关系,而这些关系也就是法的精神。能力有限,太多的地方不知其奥妙所在,但也有许多的感受的。

《论法的精神》以探寻和阐释法的精神为中心内容,又涉及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为丰富,是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

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对法的精神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法律与地理、气候、土壤、政治、宗教、风俗、贸易、习惯、商业等都有关系,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所谓的“法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上帝的法,兽类有兽类的法,人类有人类的法,世界万物都遵循一定的法。

另外,他还对政体、政治自由和分权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把政体分成了共和、民主和专制三种,在专制政体中无法律,统治者靠的是个人的意志和反复无常的性情,在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中都是有法可依的,所以他对专制政体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孟德斯鸠最反对的是专制政体,最欣赏共和政体。因为在他看来,评价政体好坏的标准是“有无法治”,不管是一人之治的君主国,还是众人之治的共和国,只要是建立在法治与自由的基础上,权力能够在法的统治下相互制约、均衡运行,就是良好的政体。他认为在法制的国家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被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并且,他还指出,为了保障政治自由,必须实行“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他主张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并监督行政权,行政权由君主掌握,君主有权否决立法但无权立法,只能按照法

律办事;司法权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来行使,三权同时受制于宪法。这样,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就可以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三权分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虽然有利于防止独裁统治的出现,但是三权的分立和制衡是在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跟其他所谓的民主的制度一样,并不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三大国家权力机关相互制衡,有时也容易导致效力低下。

我国现代化建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全面改革的今天,需要借鉴并吸收被实践检验证明的他国体制的精髓部分,加强并完善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是有很大差别。我们确实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盲目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不仅误读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也将会极大的危害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任何的改革,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共和国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的举措都有可能工程浩大,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毕竟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是建立在研究西方社会的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有极大的局限性,并且由于三权分立各部门相互制约,在他们的利益、目标各异时,常常难以达成一致,最终将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国家将难以应付。正如汶川大地震,为什么我们的政府反应如此快速,就是因为我们团结一致,联合出击,积极应对灾难。我们成功的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也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政体制度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这些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十分佩服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羡慕我们的。

真的感觉《论法的精神》是一壶佳酿,值得我们慢慢去品味,而孟德斯鸠就是那个酿酒人,更加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17篇:毛概

毛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五、问答题(共19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0分)

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第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最后,“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9分) (1)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的要求。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 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 C)

A、按劳分配收入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经营分配

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归根到底是(A )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1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B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B)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ABDE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ABC

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

C.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E.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统一

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ABC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还存在着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是根本原因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原因

4、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ABCD)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E、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5、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指(BCDE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ABCD)

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B、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C、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E、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C、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E、是市场对社会经济完全起作用的

8、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B)

A、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B、增强国际合作 , 促进共同发展

C、坚持独立自主 D、和平共处E、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9、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包括(ABCDE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E、自由职业人员

10、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E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国企改革 D、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E、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分左右) 2,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5分左右)

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5分左右) 3.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答案: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分左右)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分左右)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分左右)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2分左右)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分左右)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分左右)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答案:(1)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两大目标是互为条件的。(3分左右)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条件的。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企图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因此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4分左右)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级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

发展。(4分左右)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答案:(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3分左右)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3分左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分左右)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1

科学发展,第一是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1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5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

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

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1、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3、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5种经济成分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

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

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

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

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

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

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答: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B理论意义:

1) 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顺利进行。

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a) 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d)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七章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

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18篇:毛概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①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③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分,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道理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6、科学发展观

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主要内容:科学发展 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 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①科学发 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 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四项。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四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为什么说在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 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 概括。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 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在 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③坚 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 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还 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①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②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每一个重大发展、重要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长提常新的事情。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③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④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10、为什么说革命、建设、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①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③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如何理解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下确立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它的领 导权问题?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 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 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 阶级手中。

1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4、如何认识这个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和巨大贡献?

重大意义:①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②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这个革命。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具体的光辉典范。巨大贡献:①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1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相互关系:①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②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③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现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革基本结束,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得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7、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①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②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③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④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19、如何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①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②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③社会主义改革不是要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20、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提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为探索设计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②坚持以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的经验。

3.党为什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①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②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前一

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 条件、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所 需求的物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所决定的。

6、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党和国家兴 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和国家生产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 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7、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③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8、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9、全民建设小康目标有哪些?为什么?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精神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式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他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①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②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的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出苦头,付出代价。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③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④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全方位就是无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登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领域。

3.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①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19篇:毛概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在什么时候?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3、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历史地位)

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理论基础,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中国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正是因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最主要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主要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6、新民主主义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9、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主要法宝。

(2)相互关系:①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③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2、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4、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利润分配: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方面进行分配,及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步骤?

答:改造方法: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称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公私合营。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成果:(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呼吸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路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14五位一体的总建设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盛昌黎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2、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1)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3)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3、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民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美好。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5、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性质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社会主义改革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改革方向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色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设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来推进,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机制,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

5、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原则。

答: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把不断改善人们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点结合的。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6、改革开放30多年成就: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7、改革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依据问题: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公有制为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创新驱动战略发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四大内容: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质改革。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

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的内涵: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成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0、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1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3、树立生态文明三大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定的依据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四点意见。

(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2)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首先要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其次要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让更多民众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坚定振兴中华的共同信念。深化经济合作。

第十二章

1、中国共产党是党的领导核心

2、当前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清醒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3、学习服务 创新,三者是相互关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学习是基础、服务是目的、创新是动力。

第20篇:毛概

1、围绕《战争中的女人》谈谈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发展乃至到后来的壮大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1)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2)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4)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中共始终重视建立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使统一战线在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创建新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

《战争中的女人》以1947年五月发生在山东省中部沂蒙山的一次重大战役——孟良崮战役为背景,描写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老区人民积极支前的故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影片《战争中的女人》中,村庄中的人们忙着生产、开会、支前。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了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并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地发挥了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相互促进。

纵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统一战线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社会的主人。

2、《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无疑置否,伟大的革命先烈们这样的人,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忠实地实践着爱国的使命,为祖国的振兴作出了感天泣地的不朽勋章,成为万人景仰的人物。影片《我的法兰西岁月》生动地再现了邓小平青少年时代的光辉形象,让我们在重温他年轻时精神风范的同时亦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怎样爱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艰辛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一场篝火晚会、一场足球赛,让人觉得欢乐与美好,而从幸福的顶端一下子掉落到深渊,挨饿受冻、流落街头,强烈的对比,让观众更加强烈的感受到主人公所承受的精神与命运的跌宕。正是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从剧中,我们看到一群充满了朝气,冲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的年轻人,他们在苦难中探索,在黑暗里追求,从可爱的不成熟以及激情中的不沉稳,引领中国革命的风暴。所有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初到法国时都充满了求学和工业救国的希望。记得聂荣臻说过一句话:只有先低头认输,有一天才能够昂首做人。这句话不仅振奋了片中学生们的精神,也印在了我的心里。这就如同中国的一个成语——韬光养晦。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与西方列国尚有差距,只有先低头认输,向他国学习,找到救国的办法,才能拯救中国,救四万万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法国,邓希贤他们处处受欺负。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邓小平不屈的性格。当一个16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的码头上背负那沉重的大包,当一个矮小的中国人,在法国的钢铁厂里被累倒,被工头骂为黄狗时,他没有屈服,依旧为了自己的救国梦,在异国他乡艰苦的生活着,依烤土豆充饥,却实现了自己的盗火者的梦。他们为的是中华之崛起。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的盗火者,中国才能走到现在,才能越来越好。那时的中国提倡“革命”,有时难免会采取“以暴制暴”的策略。米歇尔一家让我想到了曾经深陷水深火热的中国劳苦大众。不管怎样,经济不景气或者世界不和平,受苦的总是老百姓。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把世界称为“地球村”,我们都向往“和平”与“发展”。 在影片的结尾,当被法国驱逐的的邓小平说出“总有一天法国人民会铺着红地毯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的”,一切不可能的事,小平都做到了,这就是伟人的风采。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伟人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伟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可敬的,也是我们该学的。

《我的法兰西岁月》深刻的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激情岁月,同时也深刻的教育了我们现代的中国人。曲折与磨砺,不应成为我们的阻碍,而应是我们过往的一丝插曲。逆境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唯有积极主动地去拼搏才是我们人生的成长。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是迂回曲折的,往往是清醒与迷惘、正确与错误、成功与挫折相互渗透和交织在一起。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党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深灰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为什么要学习毛概
《为什么要学习毛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