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1 15:08:1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

陵阳镇中心初中 赵育

1998年,我行驶在教育轨道上的成长列车已成功启航,正处于全面提速的阶段,这一年,我写下了我的第一篇“教育论文” ——《广蓄水,可载舟》。当时的网络似乎总与网吧里的游戏、聊天和问题少年有关,我们可以翻阅的资料只有几本旧杂志,而我更是闭门造车,靠一腔热血,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教学尚显稚嫩的理解;展示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和期待。当我把精心装订的打印稿忐忑地交给评审办公室时,领导扫过一眼说:“自己写的吧?”我说“是。”“精神可嘉,不过以后写论文多参考一下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从格式到语言组织„„”后来我明白,我的这篇“论文”更象是一篇教育随感。

转眼已执教17年,我似乎从未停止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2006年以来,网络普及到千家万户,我的Qzone日志里,依稀可见我在教育工作中的成长轨迹:

2011年5月14日

近几年我深深感觉到,随着我年龄与中学生的年龄差距的不断增加,我的工作中,教育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

记得1997年我刚大学毕业时(21岁),教育教学是我得心应手的事。工作就是我享受教育的过程。因为那时的我与学生们的年龄差距只有四五岁,我们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重叠区,而正值青春的我,在乡镇中学生眼里俨然就是偶像,学生们热切地追随着教师的一言一行,而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只需要从专业知识和师德修养上,做好自己,学生大多会主动而快乐地把我的课学得很好。我对学生出现的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困难,也都能迎刃而解。因为我能准确得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

然而在2006年(我30岁)的一堂课上,涉及到一个话题,我像往常那样“引用”了一下自己大学时的见闻,忽然瞥见一个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屑,我环视了一下教室,事实上全班同学都很漠然。我的心被刺了一下,第一次,我感觉到自己的课这样乏味!我的生活我的课堂材料竟然这么没有创意和新意。怪不得那些时日,我总感到教学工作不如从前那样从容了。在这个大学毕业生泛滥、信息空前繁荣的年代,只要孩子睁开眼,视野广阔的很。教师仍在回味香港回归、申奥成功时的心潮澎湃,而学生只把它当成历史来看待;因为1997年他们只是些婴幼儿,甚至还未出生吧!如今的学生早已从我身上找不到了共鸣与崇拜,而我只是一味抱怨“你们积极活跃一点好不好”。

那天,那个嘴角流露出的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深深刺痛了我,唤醒了我。快十年了,我竟然差点沉睡在我的过去里,在当前的学生面前,我已褪色到如此贫乏。我这儿到底还有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学生渴望得到的呢?!就连那点可怜的专业知识,没有生动鲜活的生活载体,也已衰老褪色了。那一年,我潜下心来,订阅了《儿童文学》《英语文摘》《英语沙龙》各种杂志,从网上购买过很多于我教学工作有益的书籍。从那时起,我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甚至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可能重新年轻一回,我的人格魅力已经不能再依赖青春活力。但我可以全方面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全世界全人类的前沿文化,了解年轻一代的思想动态,体会他们的成长背景。

如今我正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自己的努力已有所成效,我又找回了在课堂上的自信,我的课堂也恢复了活力。因为丰富的老师可以丰富他的课堂。十几年来,在教育一线上,我感觉自己经历了洋洋自得、潜心自省、自我提升等几个阶段,希望自己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到更多更好。

2013年12月25日 外出学习前总有太多的纠结与无奈:学校总也忙不完的工作不得不放一放;班里孩子的课难免要耽误;更别说自己离家在外,对家务和孩子有多少牵挂。

然而从开始学习的第一天,我之前的所有犹豫与纠结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下榻于一个简朴的宾馆,同室于一位年纪相仿的朴素的教师,聊到当年,我们都曾是学生的偶像,甚至引领过本校学生的潮流。我们感慨如今少有学生崇拜自己老师,哪怕年轻毕业生能吸引学生引导潮流的也很鲜见。我的室友“ 一语破天机 ”:当今的价值观变了,人们包括孩子们不再崇拜知识,而是崇拜财富。我大呼“透彻”,甚觉言之有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即墨二十八中,一眼就看到几座建筑物的名称“致学楼”、“勤学楼”、“乐学楼”等等,短暂的诧异之后,我仿佛对昨晚的讨论有了新的认识。

如今学生不再那么崇拜教师,其根本原因似乎不仅仅是因为人们不再崇拜知识,而是,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还能真正代表知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网络与通讯没有如此发达,小地方的孩子们对外界的认知途径几乎只有书本电视和教师,而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生首次涌入小城小镇,几乎每个年轻的教师都成为了学生窥探外面精彩世界的窗口,学生眼睛充满着对老师的崇拜与尊敬。如今的网络、通讯技术极盛一时,知识的传播与更新速度象手机的升级换代一样快到令人应接不暇。试问有哪位教师敢说自己知识已够用,有哪个教师敢说自己代表了知识!教师的知识窗口角色已然被现代信息设备所取代了,一机在手,可知天下事。学生怎么还会仅因为知识就去崇拜一位教师呢?在信息海洋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知识无处不在、唾手可得,需要怎样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是每个教师该思考的问题。

话说回二十八中的几座楼的名称,以往称“教学楼”,教字当先,体现了那个代教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之突出。如今的“致学楼”等,不正是二十八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思想理念的渗透与体现吗?

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总点,教师未必是权威,课本不等于知识,教师是有经验的导游,教师要对学生说,这个领域我来过,所以我了解,你也来看看吧,也许你收获会比我还多。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在这个和谐互助课堂的发源地听当地名师名校长淡他们切身的课改体会,怎么会没有感动和收获呢?几天学习下来,我们深刻体会到,任何一位教师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合作学习毫无疑问是一味良药,有了良药还需善用药。

午饭时间,又有一位同僚语出惊人:全国名校走一走,我们彻悟:回去认认真真上好课是王道。不同的教学模式就是各式各样的宝剑,我们收集了许多宝剑,而用剑之人的最高境界是将有形之剑化为无形之剑,剑在胸中,无论身处多么复杂的情境,都能将无形之剑运用自如。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二十几岁的我,感慨教师需要“广蓄水”,方可 “载舟行”,因此我的课余学习侧重于学科知识;三十岁时,我发现“教与学”真的不仅仅是所谓“一桶水、自来水、海水与一杯水”之间的关系,于是感慨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修养的重要性;如今的我已近不惑,作为一名学科知识与教育理念已趋于相对成熟的教师,今后还将有一把什么样的神奇利剑需要我去磨砺?面对每一个正勃勃成长的孩子,我期待着下一个Ordinary Miracle。

推荐第2篇: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今朝谱新篇

——记德州兴德棉织造有限公司织布车间项目攻关组

德州兴德棉织造有限公司 吴金龙

山东德州兴德棉织造有限公司,前身即是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近60年,现在,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鲁西北大地上。在这里,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纺织能手和劳动模范,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管理班组,织布车间项目攻关组就是其中一个。

俗话说,男不进矿,女不进纺,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纺织工作的劳动强度大以及工作环境恶劣。但是当笔者来到织布车间的时候,还是被其工作环境给震撼到了,潮湿闷热,噪音大。对于没有到过纺织厂的人来说,很难想象会有这样的工作环境。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却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每天穿梭在布机间,在经线与纬线的穿插交错中织造着自己的未来。而在他们之中,还有这样一群佼佼者,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他们就是织布车间项目攻关组。今天,笔者将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付出。

在一阵阵的机器轰鸣声中,车间主任殷国萍迎面走来。作为一个从工人岗位上走出来的车间主任,同时又是攻关组的组长,她的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今年44岁的她,已经在车间主任的职位上干了6年,在她的身上,既有成熟女性的优雅,又有职业女性的干练。“很多人因为受不了纺织行业的苦而选择了离开,我们之所以选择坚守,更多的是心中的那份纺织情节。”“我们的父辈,祖父辈,他们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这里,献给了纺织事业,我们不能让他们的心血毁在我们的手里。”听到殷主任的这句话,我感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于是便更加迫切的想要去了解他们。“车间主任就像家长一样,无论大事小情都要想到,做到。也有人问过我,干主任这么操心,图个啥?说心里话,谁不想在家多陪陪家人和孩子?但是,当你看到你的兄弟姐妹们在车间汗流浃背的干活,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的时候,你便会觉得,你为他们做再多的事都是值得的。”

设备是基础,操作半边天

在纺织行业,工人的操作水平直接决定了产质量水平。因此,有一个好的操作技术辅导员,是及其重要的,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周俊平,就是织布车间的“总教头”,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为周老师。和她聊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爽朗的笑声,其中还带有些许的羞涩。当看到她的办公桌抽屉里一摞获奖证书时,我对她的敬佩油然而生。95年参加工作的她,已经集“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纺织行业首席技师”、“德州市

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真的很怀念以前拼搏的日子,那时候感觉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都是练啊练,每天都像在跑马拉松,哈哈哈„„”“现在不行了,老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了。尽我最大努力把员工的操作提高到最好水平,为提高产质量打好基础,为车间储备优秀操作人才。看到她们的成长,我就心满意足了。”

周老师现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车间全体值车工、帮接工的操作技术辅导与测评。每个月,她都会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有的放矢的安排练兵。每次练兵,她都会盯在现场,即当教练又是陪练,耐心辅导每位职工,即使只有一名职工在练兵她都会坚持指导到底。虽然常常累得筋疲力尽,但看到员工们操作技术进步很快,她的心里便感到莫大欣慰。2015年秋,她带领车间种子队员丁青梅、代宁宁参加了首届“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在全省棉纺行业织布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

“老黄牛”与“小牛犊”,都是车间的宝

来到织布车间生产现场,见到了攻关员岳拥军师傅。一见面,先是憨厚的一笑,给人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我在这工作已经28年了,见证了公司由盛到衰,再到重新崛起的全过程。真的很不容易,领导不容易,工人更加不容易。”“现在,我们大家都很珍惜能够在一起工作的时光,所以,我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的兄弟姐妹们排忧解难。”

在织布车间,甚至可以说在全公司,提起岳拥军的名字,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作为公司第一批评选的“一级技师”,岳师傅可以说完全对的起他“一级技师”的称号。他不仅技术高超,责任心强,人品也非常的好。值车工遇到难开的机台,跟他说一声,他会立即去调试,直到调好为止。每到车间有高难品种上机时,加班加点常常是家常便饭,而他却从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在攻关组,有谁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疵点时,都会去请教他,他也总是耐心讲解,出谋划策,直到问题解决。岳师傅用他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大家也都亲切的称他为织布车间的“老黄牛”。

除了“老黄牛”,攻关组还有一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牛犊”,他就是公司最年轻的一级技师——张晨。1983年出生的张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80后,作为该小组最年轻的一员,他凭借自己的灵性和干劲,得到了员工和领导的充分认可,同时也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一级技师,并且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初见张晨,个头不高,但浑身上下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车间里工作的张晨,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动与静之间,其实正是他那活跃的思维与娴熟的技术最好的展现。“都说我们80后是被宠坏的一代,我就是要给大家看看,其实我们也是有担当的一代人。”

由于人员紧张,张晨主动承担起了车间2个组117台织机的攻关任务,这在所有的攻关员里是最多的。但是,永远不要低估了一颗年轻的心,一颗党员的心,他所负责区域的产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一直名列前茅。“每次攻克难关都是对自己极大的提升,尽最大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持之以恒的韧劲,把所有的不可能变成可能。”2017年7月,张晨所负责的区域也被公司评选为“优秀党员示范岗”,成为了攻关组的骄傲。为解决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张晨还建立了“修机技术微信交流群”。 每天张晨总会在群中一一回复着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将自己的所学所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

新形势、新任务,敢于挑战,勇往直前

当我来到织布车间88厂房提花织机生产现场的时候,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跃然于“布”上,有五彩鲜艳的花朵,有栩栩如生的动物。这就是提花织机的魅力,可以将任何图案直接织在布上,无需后期进行任何处理。与这美丽画卷相得益彰的,是工人师傅们埋头工作的动人场景,而在他们之中,有一个瘦小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潘巨春。

潘巨春,人们更习惯叫他老潘,是织布车间白班工段长,提花织机区域总负责人。老潘是技术员出身,年轻时就对机械加工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工作中经常搞一些小小的发明创造,为车间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最让老潘值得骄傲的,便是2015年的提花织机搬迁改造工程。由于历史原因,公司提花生产线一度停产达3年之久。2015年底,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利润,公司决定对提花生产线进行搬迁、改造并重新开启,并指定老潘为该项目的总负责人。有着多年技改经验的老潘,对此次的技改也没有很高的把握,因为提花织机搬迁在国内还没有过先例,没有任何技术数据可以借鉴。但老潘就是有一股不服输的牛脾气,别人没干过,我们干。于是,他带领攻关队员深入生产现场,反复勘探测量,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拆卸、搬迁、安装方案,最大程度保持织机的原有状态。经过不懈努力, 2016年元月份,织布车间成功安装了24台大提花织机,并且顺利开车。这在国内大提花织机技改搬迁史上是首创,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公司节约上千万资金,为国内兄弟单位大提花织机技改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及数据支持。

说起这段历史,老潘说:“最要感谢的还是我们的攻关队员。要知道,那可是在冬天啊,车间里又没有暖气,在零下

4、5度的低温里,为了赶进度,我们的攻关队员们一呆就是10几个小时,真的不容易啊!”

当我从织布车间出来的时候,耳边回响的依然是那机器的轰鸣声以及一句句朴实无华却感人肺腑的话语。这就是织布车间项目攻关组,工作上,他们胸怀全局,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不管家中事有多急,身体有多疲劳,人生的“主战场”始终在织机轰鸣的现场。正是由于他们的担当和奉献,车间攻关才能做到24小时“无空挡”的“全天候”。多少次,夜晚或周日,他们从温馨的家中赶到灯火通明的车间,迅速投入到运转改车、改品的工作中……。每当员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心中的温暖油然而生。

天道酬勤,付出就会有回报。凭借着优异的表现,织布车间项目攻关组多次获得公司及集团先进班组荣誉称号。2017年,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以及“郝建秀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班组简介】

德州兴德棉织造有限公司织布车间项目攻关小组成立于1991年,现有成员12人,其中5名党员,2名女职工。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解决品种上机织造时遇到的质量问题,同时还包括了技术培新、技术改造、坏车维修、整机提速等。

【班组精神】

团结协作,勇往直前;来则能战,战则能胜。

【组长自述】

殷国萍:能够和这帮兄弟姐妹在在一起工作是我的荣幸,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车间的精英,都能够独当一面。我们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都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奉献在了这里。

【公司一级技师岳拥军】:我认为要想把产量、质量提高,作为攻关员要本着为车工、为运转班服务的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快最好的把每一个机台调试好。

【领导评价】

公司副总经理耿庆兰:织布车间攻关组,被誉为公司的“特种部队”,是冲锋陷阵的“尖刀班”,也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多年的专业磨练,已经把他们锻打成一支敢打硬仗的“铁军”。是有了这样的攻关小组,有了这样一群素质高,技术硬,工作任劳任怨,凡事冲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的组员,有了困难面前敢于亮剑的精神,织布车间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圆满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生产任务,为公司的和谐稳定、增产创收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第3篇:思想汇报十年磨一剑

思想汇报:关于“十年磨一剑”

2011-02-28 12:36

著作权所有,仅供参考!

----------------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常常被人提起的一句话,是“十年一剑”。语出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谁有不平事”。2006年“汉芯”造假事件后,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告,套改了这首诗,“十年磨一剑,未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可挡!”。我想就“磨剑”想。

首先,“磨剑”要有明确的目的。贾长江人称“诗囚”,因为他太喜欢推敲,常常是“两句三年得流”,但是贾岛并未点出他磨剑的缘由,磨剑铸剑都是匠人意志的体现,十年磨一剑,其中艰辛旁漫长的岁月里,磨剑者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波折和困难,究竟是什么理念和目标可以支撑他完成十壮举?我们谁都不知道。与此相比,李白的“铁杵磨成针”则更加的目的明确,要把铁杵磨成绣花的时间不一定会比十年少,甚至也有可能会超过,但是目的明确,也有有了坚持的能量。想曾经白暗无天日的中华大地,如果那些革命先驱们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没有建设新中国,解放劳苦目标,革命的火种也许就在某一场暴风雨中熄灭了,但正因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马列主义践和升华,才使得亿万民众在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反抗高压统治压迫、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道路上路越宽!

其次,“磨剑”也要做实验。虽然宝剑锋从磨砺出,但如果不进行试验,怎么能确定剑刃的锋利?所掌握的武器,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又怎么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人说,那是因为还没有遇到值手。可是你是如何判断出面前这个就不是真正的对手呢?拿着没有经过测试的武器上战场,只能是而如果对自己的武器了如指掌,即使从硬件上没有打倒对方的绝对优势,也可以凭借对双方力量的制胜歼敌之法,上兵伐谋,但首先要了解自己才行。要知道自己哪里能力强,哪里薄弱,最好的办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验,才能磨砺出真正可以战胜对手的宝剑,场上减少牺牲,直捣黄龙。

我们做事,就如同磨剑。特别是信息化的今天,在科学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下,要以科学的态度来时间是需要的,因为一蹴而就的不是科学;目标是需要的,因为它是指引方向的航线;试验是必须理容不得半点儿虚假。温总理以这首诗告诫科学工作者,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要有为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反对弄虚作假,要树立脚踏实地的作风。

我想,治学如此,做事亦如此,做人则更需如此。

推荐第4篇:中考动员报告:胸中久有凌云志,倚天霜刃斩楼兰

中考动员报告:胸中久有凌云志,倚天霜刃斩楼兰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春天万物复苏,播撒希望。伴随着春天的气息,我们满怀豪情相集在这里,吹响向08年中考进军的号角,去迎接又一个挑战与胜利。面对中考,我们信心百倍,在这一届初三任课教师里,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卓越、工作踏实认真的xx老师、xx老师和xcc老师;有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富有激情的教坛新秀xx和xx老师;有每天早出晚归、默默付出、不甘人后的xx老师;有乐于与学生沟通、平易近人、深受学生喜爱的xx老师、xx老师;有善于洞察学生心理,能与学生心息相通的xx老师;有工作劲头足、待人真诚、乐于奉献的xx等老师;总之,我们既有老骥伏枥英勇不减的xx等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精明能干的xx等中年教师,更有年轻有为、活力无限的xx等一批青年教师。我们的老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以校为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潜心耕耘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这届初三八月开课,我们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作为毕业班的老师,你们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付出的心血,那根绷得紧而又紧的神经之弦,一刻也放松不下来,从一开始就没有一天的松懈过,我们的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70天里,我们仍然不会松懈。因为未来的70天,是攸关学生前途与命运的70天,是攸关学校能否向家长与社会交一份满意答卷的70天。因此在座各位定会在最后的70天里再接再厉、不骄不躁、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坚定信心、再鼓斗志,抓住

四、五月份复习备考的黄金阶段,科学谋划、扎实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才情和智慧,从而谱写出茗中发展的新篇章。

老师们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为了教好学生,为我们每个学生的人生转折点抹上浓墨重彩, 付出了他们的全部心血。面对此情此景,我的感慨之心难以言表,一言蔽之,就是:我们的老师真好,好到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好,我们的老师真棒,棒到过去从来没有这样棒。在这里我只能用深深的一躬来表达我诚挚的感谢!我满怀激情地真实看到,我们已经摆开了xx年中考再创辉煌的强劲阵容。前景无限好,大战正当时,如何度过考前70日这一黄金时段,今天我在这里想给同志们提出四点要求:

一、认清形势 ,向既定目标前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大目标。才能产生大动力,带来大刻苦,出现大跨越,获得大丰收,全体教师在中考备考中要统一思想、精诚团结、协作共进。每班一中上线生7人,是xx年的奋斗目标。会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各科任教师积极参与,各班都要逐人列出决胜中考的起点位次及奋斗目标,报学校备案。中考成绩揭晓后,我们要一一核查,学校各部门要交帐,看看战绩如何,为中考作出了多少贡献;班主任要交帐,汇报本班作为一个战斗单位的战果如何;各科任教师要交帐,看看自己所带学生是否在现在基础上上了一个新台阶,是否仅因为某一科拉腿而未能跨进理想高中的大门。

二、加强计划 ,弱科补差,确保重点。要成功,首先要有一个计划,没有计划的肯定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班主任、教研组、科任教师都已经制定了计划,并付诸实施。各任课教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和重视《考试说明》的研究,复习要有针对性,在不要忽视差生的管理和提高,安全不容忽视的同时,要抓住尖子生,重视抓优生和临界生。从几次考试来看,优生跛腿、优生不稳现象突出,弱科补差是决胜中考的关键.在考试的七个科目里面,哪一科是弱科,弱科的哪个章节有漏洞,在这紧张的复习中如何挤出时间进行弱科补差,请班主任一定认真考虑,并和老师交流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细化的冲刺计划。

三、坚定信心 ,夺取更大丰收。 很多人不成功, “致命的”就是认为自己不行。现在有些同学已经认为自己就是剩下的10%,无论怎样,高中都和他无缘。老师们:曾几何时,朱自清先生笔下那月雾朦胧的荷塘,摇曳我们心底的未名湖,曾不止一次地在我们的血管里涌起一阵莫名其妙的冲动。而今,令人魂牵梦萦的中考,距离我们只剩下最后70天了。如同三千米的长跑,已经跑过了最后一个弯道,距离终点线仅有百米之遥。这时,胜负似乎已见分晓。也许会感叹70天,我还能做些什么?我还能改变些什么?这一切的可能都需要我们从今天的70天冲刺做起,化用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诗,就是:\"70天太久,只争朝夕!\"不要小看这区区的70天。在这129600分钟里,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奇迹!我们的初三30位任课教师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团队,你们手执一支粉笔,肩负千斤重担,是中考会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在学生的眼里,你们是智慧的化身,航行的舵手,导学的良师,在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集中学生的所需所求,讲解中要凸显针对性和导向性,使学生能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顿悟开朗,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要知道,没有一流的指导,就没有一流的质量。师生互促,团结奋战,在初三楼层打造“书香楼层”,“苦战励志”,“宁静备考”的品牌,使我校2007年的中考因毅力的辛勤耕耘而大放异彩。

四、讲究方法,注意劳逸结合。讲究方法,劳逸结合,是完成艰巨任务的钥匙,是通往胜利目的地的桥梁。只有讲究方法才能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学习效益,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经验证明,没有枯燥无味的知识,只有枯燥无味的 教学和学习,没有缺乏智慧的知识,只有缺乏智慧的教学和学习,教无方法,学无方法,成绩永远不会上台阶。因此,在剩下的 70天里,老师和同学都要认真思考,结合实际,找到适合的教法和学法,稳扎稳打。我们提倡“苦战过关”的 精神,但决不提倡无限度地加班加点,打疲劳战。我们必须严格规范作息时间,从今日起,加上第四节自习,活动时间任何老师不得占用,给学生自主发展弱科补差的 空间。另外,保证睡眠,适时锻炼也是备考阶段的两个重要环节,有利于精力充电和思维优化。所以老师不要布置课下作业,教育学生也不要浪费自己的睡眠时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朝气长存,科学安排,提高效益,调整心态,笑傲考场。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方略,教师要很好的组织,学生要很好的配合,加强管理,不得忽视。

--再搏70天,让汗水哺育不凡;--再搏70天,用智慧丰富内涵;

--再搏70天,凭激情创造辉煌;--再搏70天,靠实力熬头独占!

同志们,慷慨高歌赴考场、倚天霜刃斩楼兰!

我真心希望在明年的庆功大会上,有更多的同志走上领奖台,登上光荣榜,为自己的人生,为茗中的发展,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xx年的中考成绩成为我们执教生涯中又一个值得骄傲的战绩。

逝者如斯,70如瞬间;来者可追,梦想终成真。 让我们:

携手并进、鼓足干劲、脱皮掉肉、苦度七旬现硬功;

增强信心、规范训练、卧薪尝胆、谈笑六月凯歌还。

推荐第5篇:十年磨一剑贵在坚持

十年磨一剑贵在坚持

——江阴之行学习汇报

珠江小学王萍 12月22日,我有幸前往江阴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江苏省教育学会名校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由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协办的“孟彩娟校长读书成长特色办学实践研讨会”活动。虽然活动只有两个半天的时间,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山观实验小学的“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的办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日下午,活动在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正式开始。首先先举行了半个小时的开幕仪式。然后由山观实验小学的孟彩娟校长做了一个小时的《读书,灿烂了我们的文化》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孟校长谈到了三个“关注”:

1、关注孩子生命成长,让每个孩子有书读。为此,她们开展了让学生家庭创建红领巾小书房的活动。十多年过去了,这项活动还在山观实验小学继续着,学校颁布小书房的标准,还评选优秀小书房,家长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支持孩子读书,以致出现了“学校验书房,厨房改书房;昔日麻将房,如今小书房;为建小书房,再买一楼房”的现象。

2、关注学校持续发展,让学校成为书香校园。有了家庭中的小书房后,孟校长又考虑在学校建立大书房,让学校处处有书香,为此创设了“山源读书点”“山源书廊”“山源书屋”“山源书车”“悦读长廊”等读书环境,并开展了“读书鹊桥”“读书星级奖章”“亲子诵读”“我为母校留书香”等“感动山小十大读书品牌活动”。

3、关注社会不断进步,努力践行校长的社会责任。当家庭小书房、学校大书房为孩子们的读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读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孟校长又为将读书活动推向高层次而闪现了“用七彩故事点染儿童阅读”的灵感,并依此开展了“故事三进”活动,即“故事妈妈进校园”、“故事老师进课堂”、“故事少年进社区”。这个活动构建了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互动的学校德育新模式,深化、发展、提升了读书活动。孟校长还特别强调了,学校特色需要合适的土壤,需要扎根培育,需要生长发展。她的精彩发言让我感触颇深,孟校长用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在做学校的读书活动,她成功了,这成功源于一分思考,一分智慧,还有八分坚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十年磨一剑,贵在坚持。

接下来是一节课的活动展示,有三个内容供大家自主选择。一节是学生阅读指导课,一项是教师读书沙龙,还有故事妈妈进校园。我对“故事妈妈进校园”比较感兴趣,便先选择了观看这个活动。今天授课的是台湾著名的故事妈妈黄欣雯女士,她亲柔的话语,温暖的微笑,恰当的体态语,富有磁性的嗓音,让我也不禁沉浸在她的故事中,难怪孩子们都喜欢故事妈妈了。听了半节课,我决定再去探探山观实小的老师是怎样进行读书沙龙的,便来到了教师书吧。走进书吧,我不禁羡慕起山小的老师,宽大的书吧里,依墙而放的是几张长长的真皮沙发,高高的书架里堆放着各类精美的书籍,书吧被水晶帘隔成了三个小天地。多美多温馨的书吧啊!几位教师坐在书架前的沙发椅上,正在交谈他们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后的感受。每位教师都是妙语连珠,侃侃而谈,有的还使用多媒体播放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段。这样的读书沙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展示活动结束后,我们又来到江阴市天华文化中心文化馆剧场观看山观实小的专题演出《听校长讲那过去的故事》。整场演出以孟校长的回忆为主线,用序

曲《我要读书》、舞蹈《读书乐》、《听故事妈妈讲故事》、诗朗诵《感谢》、情景剧《故事少年进社区》、音乐快板《走向大世界》、舞蹈《葵花的孩子》向我们再现了孟校长十几年来坚持以读书成长作为学校特色的办学实践。整场演出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在演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实实在在办事、一心关注学生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的校长。

23日上午,我们在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大礼堂里先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演讲,一位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教育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施进军,他演讲的主题是《教师的文化使命与学校读书活动的思考》,另一位是《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社执行主编李振村,他演讲的主题是《关于特色学校文化的细节思考》,两位专家的演讲都非常精彩。接下来是由孟彩娟校长及众位专家与到场嘉宾的对话互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最后,由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同志对大会进行了总结。

本次学习,透过孟彩娟校长带领山观实小的老师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我真正体会到了,做教育,贵在坚持。我从事教师工作已经十二年了,越来越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可贵,一种品质的重要,那就是“坚持”。竹子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梅花有“凌寒独自开”的傲然,小草有“野火烧不尽”的韧性,石灰有“粉骨碎身全不怕”的不屈精神。这些都是成功人士所必有的品质,换言之是一种持之以恒,一种坚持,一种朝着即定目标永不言弃的精神。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守着一份责任,怀揣一份坚持,在教育事业上像孟彩娟校长一样,越走越执着,越长越坚定,越走越精彩!

推荐第6篇:十年磨一剑,换得梅花香

十年磨一剑,换得梅花香

——我的语文教学成长小记

沂源县徐家庄中心学校

李家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几年语文教学,十几年上下求索。今天,我还不敢说,我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因为,在实践中,我越来越发现语文的魅力,越来越看到了自己的浅薄,越来越责任的重大,越来越知道学习创新的重要。回首十六年的教书生活,才发现在通往圣洁杏坛的幽径上留下了一趟歪歪扭扭的浅浅的脚印,但每一步,我都记得那样的真切。

初登讲台,彷徨迷惑

十六年前,二十岁的我走出大学校门,幸运的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面对台下几十双渴求的眼睛,我震撼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从此,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教学当中。精心备课:仔细的研读教材,认真的阅读教学参考书,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仔细的写在教案上,生怕有所漏落。同时,把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好,甚至,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想好,写下来,每天备课都要到深夜。认真上课:课堂上,我总是一个不落的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认认真真的讲给同学们,生怕会有遗漏。细心辅导:我对于学生的自习辅导也是精益求精,每天,我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每节自习课,我也总是会去教室给学生讲解题目,检查学习情况。仔细批改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一定一本不落的认真批改,有时还做到了面批面改。

就这样,一学期下来,我带的两个班语文成绩获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欣喜之余,我又略有所失:我这样教学,只不过是照本宣科,我就是一个传声筒,这似乎不是我想要的语文教学啊。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我想要的呢?”我大声的质问。

初试身手,意外收获

看到我的疑惑,同级的老教师——刘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语文教学时一个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要大胆的按自己想法去做,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相信你一定会做的很好。”他的话就像黑夜的指路明灯,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我要走出我的路子来!”我暗下决心。

从此,我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再照本宣科,我开始按照自己对教材作品的理解来讲解,我发挥自己求学时课外阅读(我上学时,总是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去读课外书,不分良莠,照单全收,金庸等人的作品我全部读完了,也学会了各种阅读的方法)的积累,对作品进行筛选,有意识的只对一些重点的地方进行讲解,并大胆的按照自己作品的理解来分析。同时,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知识,甚至包括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现在看来就是做了一些读写结合的尝试。没想到,这样的做法,同学们很欢迎,学习兴趣更高了,不用说学习成绩也更突出了。

尝到了甜头的我,更加大胆了,对作品研读的也更加的认真了。我不再完全依赖教参,我也不再迷信教本,有时也敢对教科书上的错误进行大胆的质疑。在研读教材时,就发现文下的有的注解有问题,我就去查资料,去请教老教师,更大胆坚持自己的见解。如:在教读《桃花源记》一文时,我发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中“外人”文下注解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下同。” 下文还有“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比发现,此解释适合下文两句,而恰恰不适合此句。我认为句中的“外人”应该是“世外之人”的意思。带着这些想法,我又翻阅了关于秦朝时期和晋代服饰以及生活各方面的相关书籍资料,发现几百年过去了,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于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并很快整理了出来。

文章写好了,我首先拿给刘老师看,他肯定了我的做法,然后又给我进行了一些建议,并告诉我有一项“全国青年教师论文大赛”活动,希望我能参加。“我行吗?”我有一些犹豫,刘老师又推荐给我几本语文教学杂志,让我读一下上面的论文,然后,指导我誊写好,帮我邮寄了出去。没想到,我的这一篇论文,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并被《语文报》刊载了。

意外的收获,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想法,我坚信自己活做得更好。

接触课改,尝到甜头

一九九八年,教研室开始推广“目标教学法”,并聘请当时的泰安市教研员张志勇来做了专场报告,介绍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我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回到学校马上开始试验。开始严格照搬他们的做法,但是发现有些做法并不是十全十美,于是和同事们开始尝试改进,把其中僵死的,不合教学实际的一些做法改掉了。例如:我们把他们要求把“教学目标”一定要书写悬挂等教条的做法,改为了口述式,总结式,边出示边达成式等各种灵活使用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县教研室到校知道时,我率先提出了我们对“目标教学法”的看法和一些具体的改进办法,得到了教研员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后来,许多新兴的课改先进经验,推广到我们这里,我都认真和同事们研究、实践、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连续3年成绩位列全县第一名。

一九九九年,我们大胆实践,提出了“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课题,开始自己搞教学实验。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顺利通过了上级的验收。我也活得了更丰富的课改经验。

初次,接触课改,实验、实践让我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我课改创新的决心和信心。

走自己的路,开辟一片新天地

不断接触新的、更先进的课改新成果,不断实践,大胆创新,十六年光阴荏苒,我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且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我的教学模式是:课前语文活动——前置补偿——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预习反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达标——前瞻预习。

这种模式既保留了目标教学的优点,又借鉴吸收了“洋思教学”和“杜郎口模式”等先进之处,同时,也加进了十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摸索积累的经验。它既充分体现了还课堂于学生的“生本”理念,又能很好掌控课堂和监控、检测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同时,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面培养他们的语文技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教学模式坚持了以下几个原则,即:

一、坚持语文活动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上,我坚决贯彻小组合作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同学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设计各种竞争性活动,如“看谁说得好”,“我来当老师”,“我来仿一彷”等,让每一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学会知识,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语文学习活动更体现在课下,同学最喜欢的有:课前演讲、语文讲师团、诗歌大家背、成语故事天天说等几项活动。

课前演讲,就是上课前,同学们演讲自己撰写或摘抄的文章,大家针对写作和演讲进行针对性评议的语文活动。活动既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又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在更是成了我和同学们研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阵地。

语文讲师团活动,就是选取几名语文学习出色的同学,组成“讲师团”,课余时间,针对同学们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和典型题目、方法进行讨论、讲解。类似“洋思”中“兵教兵”。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既加强了同学们对重难点知识的和典型题目、方法的理解把握,更极大调动了同学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讲师团成员,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更为显著。很多同学要求参见讲师团,现在更是在其他学科中全面推开,效果斐然。

诗歌大家背和成语故事天天讲就是利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大家积累和把握诗歌和成语,并能够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我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外,更是一刻也不放松对同学们课外学习的指导,力求让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真正的大语文学习。除了上述语文学习活动,还指导同学们课外做好以下几种活动:一是每天练字,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减少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又提高了同学的自信,极大促进了课堂学习。二是推荐并指导名著阅读,开拓同学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又促进了他们的课堂阅读和写作。三是加强写作练笔指导。让同学结合课前演讲和名著阅读活动,每周写作一至二篇日记或作文,做好指导评改,优秀的推荐发表、文学社录用或通过我的博客上传到网上交流。这样,弥补了写作课的不足,大家的写作普遍有明显提高。

三、坚持读写结合原则。在阅读教学中,我不仅交给同学们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更帮助他们学习、把握经典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四、坚持知识、方法并重原则。教学中,我教给同学们语文知识,更注重传授语文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又的甚至形成了公式或固定句式,可以直接套用。既让同学们学会知识,更让他们形成语文技能,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十几年辛勤耕耘,十几年风风雨雨,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我和语文教学一起成长,我更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一起成长。我坚信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好,我也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

推荐第7篇:作文教学十年磨一剑

作文教学十年磨一剑

曲阜市尼山中学 田玉梅 2012年7月17日 11:27

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一提到作文,有些学生就会感觉头疼,想办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一、积累素材

生活处处皆素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广泛选材,因为广泛阅读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使他们的作文内容充实,可读性强。而适当阅读并背诵古典诗词是不无裨益的。通过广泛阅读,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另一方面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既让他们学到写作技巧,又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此外,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例如古典诗词要背诵,阅读诗歌散文时可以朗读,阅读文学性作品时可以默读。。当学生真正对阅读感兴趣的时候,就是激发他们写作灵感的好时机。

二、融入生活

写作首先要有当时的感受,观察细致,能写得充实具体。。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细致观察、真实生活的作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注意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写循环日记,记下自己有感受的那一刻。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放眼望去,生活中到处存在美,关键看我们怎样去发现和捕捉。只有充实了头脑,美化了心灵,才能展示我们的真性情,从而写出好文章来。

三、热情鼓励

孩子是在夸奖和鼓励中长大的。曾有学生对我说,每当她的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时,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更增加了写作文的兴趣。其实激励她的无非是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所以,我在写作文评语的时候,多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让他们继续发扬。实践证明,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探索,不断更新自己的写作理念,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不想写”变成“我要写”。如果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片蓝天,那么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就是悄然的春风,刚劲有力中不乏春风化雨的温柔。

四、学以致用

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这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要求学生们回忆自己父亲的点点滴滴,抓住父亲的特点来写。

五、综合学习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势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通过说写结合、讲练结合,提高书面语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有话可写、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我们定期组织开展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板报评比等等,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使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写作文就像打磨利剑,利剑慢慢才能磨出,学生才能在文字的“江湖”中游刃有余。

推荐第8篇:论阳刃格

论阳刃格

子平真诠》本义15

黄大陆著

论阳刃格

原文:阳刃者,劫我正财之神,乃正财之七杀也。禄前一位,惟五阳有之,故为阳刃。不曰劫而曰刃,劫之甚也。

解读:所谓阳刃,就是克正财之字,在天干叫比劫,在地支叫阳刃,也可以说是正财的七杀。凡五行阳干在禄前一位者即是阳刃。甲刃在卯,丙戊刃在午,庚刃在酉,壬刃在子。沈氏为什么说阳刃“惟五阳有之”,即五个阳干有刃,而五个阴干没有刃呢?现代命理学者都很难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不重视格局,而沈氏这里所说的阳刃却仅仅只是就格局而言的。换句话说,古典命籍里只有阳刃格而没有阴刃格,不像现代命书里,乙木生在寅月或辛金生在酉月等也叫阳刃格,这在古典命籍里是看不到的。查古典命籍,阴干确实是有阳刃的,如《渊海子平·卷一·论阳刃》中就明确指出:乙木阳刃在辰,丁火阳刃在未,癸水阳刃在丑等等,然而在阳刃格中却将又阴干排除在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阴干在阳刃位(即月令)都有用神,而阳干(在月令)则都是与日干相同五行的比劫,没有用神,所以才将阳刃格立于正八格之外,而将阴刃格都列入了正八格之内。

原文:刃宜伏制,官杀皆宜,财印相随,尤为贵显。夫正官而财印相随美矣,七杀得之,无乃甚乎?岂知他格以杀能伤身,故喜制伏,忌财印;阳刃用之,则赖以制刃,不怕伤身,故反喜财印,忌制伏也。

解读:阳刃是比劫中劫财最厉害的劫首,带有极旺极强极刚极暴之气,因此对它要有制约,或官或杀均可,若有财印相配合,便成大贵之格。本来正官是尊贵之星,得财印相配才是最佳组合,现在说七杀也要财印相配,财生杀,印护杀,这凶神七杀不是更加可怕了吗?其他的格局都因七杀善于攻身,故喜要有制伏,不喜财印生护七杀;而这阳刃格用杀,是为了制伏刚暴的阳刃,所以不怕杀来伤身,再说呢,阳刃与七杀都是相合的,七杀被阳刃合住了就难以为害,这时候反而喜欢财印生护七杀,不喜食伤制伏七杀。

原文:阳刃用官,透刃不虑;阳刃露杀,透刃无成。盖官能制刃,透而不为害;刃能合杀,则有何功?如丙生午月,透壬制刃,而又露丁,丁与壬合,则七杀有贪合忘克之意,如何制刃?故无功也。

解读:阳刃格以官星为用神时,不怕阳刃透干(即甲见乙之类),但是阳刃格透杀则不利,为什么呢?因为官星能够制伏阳刃,阳刃虽然透干也不能为害,而阳刃都与七杀相合,七杀被合住了虽然不能为害日主,但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抑制功能啊。如丙火日元生于午月,透出壬水七杀制阳刃,同时又透出丁火将壬水合住,则壬水贪合忘克,如何能够有效地制伏阳刃呢?所以说其无功啊。

原文:然同是官杀制刃,而格亦有高低,如官杀露而根深,其贵也大;官杀藏而不露,或露而根浅,其贵也小。若己酉、丙子、壬寅、丙午,官透有力,旺财生之,丞相命也。又辛酉、甲午、丙申、壬辰,透杀根浅,财印助之,亦丞相命也。

解读:然而,同样是以官杀为用的阳刃格,其格也有高低之分。如果是官杀透干而又有强根,则格局甚高,贵气甚大。而如果官杀不透干或虽透也无强根的话,则格局相应较低,贵气也相应较小。如某丞相命: 官

财 己

丙 酉

月令阳刃,年干透出己土官星,以午火为根,又得丙火之生,官星有力,格高贵大。 又如另一位丞相命: 财

杀 辛

壬 丑

壬水七杀以申辰为强根,又得辛金之生,能够制伏阳刃,故而命主大贵。

阳刃格倘若杀星太轻,便会失去贵气,如某男命: 杀

枭 壬

甲 戌

八字有两重阳刃,却只有一个虚浮无根的壬水七杀,且无财生,其力不足以制伏阳刃,故命主学业不遂,事业无成,钱财不聚,婚姻不定,以在路边摆地摊为生。

原文:然亦有官杀制刃带伤食而贵者,何也?或是印护,或是杀太重而裁损之,官杀轻而取清之,如穆同知命,甲午、癸酉、庚寅、戊寅,癸水伤寅午之官,而戊以合之,所谓印护也。如贾平章命,甲寅、庚午、戊申、甲寅,杀两透而根太重,食以制之,所谓裁损也。如丙戌、丁酉、庚申、壬午,官杀竞出,而壬合丁官,杀纯而不杂。况阳刃之格,利于留杀,所谓取清也。

解读:虽然说阳刃格的官杀不宜被食伤制伏,但是也有阳刃格带食伤而富贵的。为什么呢?只有如下两个原因:或是有印星保护官杀,见了食伤也无妨;或是官杀太重,需要以食伤裁损官杀,或者是取清官杀,以免官杀混杂。如穆同知命: 财

印 甲

戊 午

月令阳刃,得年支午火官星制之,月干癸水有破官损格之危险,喜有戊土与之相合,使官星得到救应,这就是以印护官的组合,格成而贵。 又如嘉平章命: 杀

杀 甲

甲 寅

年时两透七杀,杀星太重,喜食透裁减七杀,这就是阳刃格虽带食伤也不减其贵的八字组合。 再如下面这个八字: 杀

食 丙

壬 戌

丙丁官杀齐透天干,丁壬一合,去官留杀,格局反清,故而也贵。一位阳刃格最喜七杀,所谓“逢刃看杀”嘛,合官留杀就是很好的组合啊,这也叫取清。

原文:其于丙生午月,内藏己土,可以克水,尤宜带财佩印。若戊生午月,干透丙火,支会火局,则化刃为印,或官或杀,透则去刃存印,其格愈清。倘或财杀并透露,则犯去印存杀之忌,不作生杀制杀之例,富贵两空矣。

解读:丙火生于午月的阳刃格,由于午火中藏有己土伤官,可以克官,所以这种八字就更加要带财配印,防止己土伤官坏格。若是戊土生于午月,天干透出丙火,地支又会火局,则将午火阳刃化作了印星,这时或有官或有杀透露,便成了印赖杀生格,其格更清。倘若财杀二星并透,则财星坏印生杀,既破了阳刃用杀格,又破了印赖杀生格,命主就难望富贵了。

沈氏在此指出了戊日午月阳刃格的特殊性,那就是午火中不仅有己土阳刃,还有丁火印星,也就是说戊日午月还可以作印格来论命。本来阳刃格和建禄格都是属于月令没有用神的外格,因为月令没有用神,所以这两种格局的人一般都不能享受到父母的福荫,《四言独步》里的“月令建禄,难招祖屋”一句即是此意。但是,戊日午月的阳刃格却不同,因为午火是日元戊土的印星,因此古人一般都将其视为印格,条件是命局火多,如《喜忌篇》中就说:“戊日午月,勿作刃看,岁时火多,却为印绶。”沈氏也认为,必须在天干透火,地支会火的条件下,才将戊日午月的阳刃格作印格看待。

其实,据笔者研究,即使是天干不透火,地支不会火,戊日午月的阳刃格也可以作印格论命。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男命:

官 己

乙 亥

戊日午月,天干不透火,地支不会火,按说不能作印格看。然而,命主出生于官僚家庭,父母为知识分子,命主本人学业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父母还有房子留给命主,这一切却是印格所显示的信息啊,阳刃格是极少会这样的。

原文:更若阳刃用财,格所不喜,然财根深而用伤食,以转刃生财,虽不比建禄月劫,可以取贵,亦可就富。不然,则刃与财相搏,不成局矣。

解读:如果阳刃格没有官杀,只有财星可用,这是阳刃格所不喜的。为什么呢?因为既然月令是阳刃,那么财星在月令就一定处于死绝之地,这样财星就处于受比劫克制的状态,也就不是一种很好的组合,正如狼与羊的组合。这种组合就要求财星一定要有强根,而且还要有食伤化泄劫刃而生财,如此才可以成为一种较好的八字格局,虽然不如建禄格可以取贵,但也可以使人致富。若然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则阳刃与财星相战克,就不成格局了。 例如某男命: 比

印 丙

甲 申

阳刃重重,不见官杀,也无食伤,只有一个申金财星,如此便格不成格,局不成局了。命主自幼无心读书,好勇斗狠,长大渐成烂仔。申运中不仅不发财,反而惹祸坐了几年牢。出狱后变本加厉,在酉金财运中也尽干些偷鸡摸狗,坑蒙拐骗的勾当。戊戌运有食神生财,与人合伙开餐馆,发了几年小财。不发大财的原因,是午戌合火,戌土不全是食神的缘故。

推荐第9篇:往事未曾遗忘

往事未曾遗忘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记忆如风,不知不觉大一上学期已在自己忙碌的脚步下匆匆地溜走。回首伊始,清晰地记得刚刚踏进科大校门时,学长学姐为了迎接我们这些Fresh-man,无怨无悔地帮我们带行李、熟悉校园环境。然而还没来得及道声谢谢,那些陌生却又熟悉的身影早已悄然离去,去迎接下一位和我一样的新生。

报到处前,那块写有“欢迎你,新同学!”的醒目的黑板报记载着大学旅途的开始。第一次班会上,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们自我介绍时讲着生涩的普通话。现在回忆起来往事竟是如此地!大一一年,在三百多个青春追梦的日子里,和大多数新生一样也曾执着过、拼搏过、失败过、流泪过、迷茫过。未曾忘记经过笔试、面试的残酷选拔,终于被校大学生记者团录取时的那份激动。但记忆更深刻的是虽精心准备踌躇满志应试参加校青协面试,却因自己的一时紧张导致心慌意乱,最后无缘加入时的那份落寞。第一次做兼职,是为一家房地产公司发传单,自己面带微笑递给路人宣传页,却被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面对冷漠的面孔,无助时擦拭的坚强之泪,现在再次回味,眼前依然一片模糊。内心虽有酸楚但无遗憾毕竟经历了、懂得了、收获了。当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多彩的校园生活便如一幅精美画卷舒张开来,审美乐趣的背后可曾记得?深秋树叶未曾落尽之时,“缤纷校园”稿件细审过后,与编辑部的同事们一起相约到老城丽京门游玩,第一次吃“水席”时大家紧张得不知所措,然而吃到最后已早已忘乎所以。元旦来临之前,同学长学姐一道,为了文学梦想的我们,一起筹建洛神文学社,在文字的天堂里,一起翘首期盼:洛神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个个白天在自己忙碌的学习与工作之中悄然消逝。然深夜来袭,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念及往昔的时候,唯有静默以对。对家的眷恋、对高中时的那些人、那些事的思念,年轻的心便也忍不住多愁善感起来。时常梦中惊醒,写一首小诗、怀一段旧事、祭奠一份心情。写的诗由“三更天,独立窗边,看灯光阑珊。旧日里,手持书矜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却今日,科大嘉园,孑立凭风寒。怜谁岁岁年年?”“夜来梦半,恍惊起,独坐冥思无语。念往昔,点点滴滴。奈何记忆疏稀,道一声:凄凄惨惨戚戚。犹觉孤寒,更加衣,却引声声感叹,衣带渐宽。”到“浅夜深情,窗外月色正朦胧,丝丝心动。斜依轩,细思朝华挥遒梦,往事重重,心已渐静平。共追求,且奋斗,向前行。聆听曲一首,天空之城。”“如流水,一往直前,往事徒思念。人生苦短,理想尚未实现,怎可无故吟缱绻?青春年华有限,昨日莫留恋。闭眼休息,睁眼干,调整状态奋战!”虽然只是短短几行,只是一段心路历程,我想迷茫之中,自己已经长大。

成长就是这样一件事,它包含着疼痛、孤独、隐忍和坚强。当我们还在留恋昨日那点点滴滴幸存下来的记忆的时候,成长正一步一步地逼近、把我们逼向了所谓的成熟。长大了,真的长大了。回首往事,那些逝去的日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去永不复返。那些美好抑或痛苦的回忆,如同定格了的标本一样,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鲜活的感觉了。只是岁月安好,成熟了心。学会珍惜吧,在青春正一天天逝去的路途中行走的我们。

书中有宝细求索,学海无涯苦作舟。去的尽管去了,前方未知的世界仍在召唤。新学期、新起点、新出发。只想勉励自己和学弟学妹:独处莫迷惘,往事慎思量。前方道漫且途长,岂能彷惶?现实任君闯,放眼未来,相信前方!

推荐第10篇:中华文明未曾中断

中华文化未曾中断的原因探析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各自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的哈拉巴文化、古希腊文化毁灭殆尽,唯有崛起于东亚大陆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在坎坷跌宕中延绵发展数千年,经历改朝换代,分分合合,却始终未曾中断,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那么,为什么中华文化在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不仅未曾中断,而且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体系,被世人称为“神秘的东方文化”呢?

第一,“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从地理环境看,大中华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之中:一面临海,三面是高山险阻,由此造成了华夏人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人们不求对外的开拓发展,而只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稳定的生活方式,以及讲究个人的自我完善的道德生活。从社会性质看,古代华夏是宗法制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逐步向外辐射,形成家族、宗族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亲情编织起来的,道德伦理就成为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首先必须遵守的,也是自觉遵守的、高于一切的标准,从而形成华夏人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心理。

正是由于这种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华夏族社会独特的、稳定的生存系统,与此相适应,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显示了鲜明的伦理型特色。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重德求善的伦理价值取向的文化,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性质造成了独具一格原始信仰—— “敬天法祖”。而这种“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在六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以下观念:

一、宗法观念。中华民族自从开始在黄河、长江流域繁衍生息之日起,就产生了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以部落神、氏族英雄人物为崇拜对象,相传燧人发明用火,伏羲发明家畜驯化,炎帝、神农发明种植、医药,黄帝是发明舟车、宫室、衣服等器物制造的神,还创制了文字。他们是人,也是神,中国古代民族信仰,往往是氏族领袖死后被尊为神,受到本部族的祀奉。

在古代祖先祭祀与天帝信奉相伴相随,纠结在一起。随着部落组织形式的日趋完备,上帝的轮廓、形象逐渐形成,也日趋完整。祭祖先,敬天神,二者紧密纠结胶固,凝为一体,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的宗祖观念。

宗祖观念的核心是“孝”,它是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之情,并且通过宗祖神的崇拜和祈求保佑家族繁荣而表达出来,以此维护家族内部的团结。

家庭或家族成员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并有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作为家长的父亲,享有绝对的权威,有权支配子女,子女对其有尊敬和服从的义务。《尚书.酒诰》云:“肇率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诗.小雅》亦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孝”这一道德观念,主要是用来维系宗法制度的,周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大宗”、“小宗”的宗法制。由此看来,“孝”就不仅限于家庭伦理范畴,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已扩大到“小宗”对“大宗”的义务,并在政治上延伸为卿大夫对诸侯、诸侯对天子的义务。血缘上“追孝”、“尊祖”观念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纽带。于是,由家族到国家达到了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之后,孔子又在《孝经》中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把人放在了一个立体坐标中,一个人不仅要对当代家族的人负责,而且要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在老百姓心里,“忘本”、“没良心”、“败家子”、“数祖忘典”是最大的耻辱,而“光宗耀祖”、“德高望重”、“封妻荫子”、“流芳百世”又成为有志者的毕生追求,正是这种宗法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在秦汉以后,“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具体化为“忠孝节义”、“三纲五常”。它使“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内容更趋完善化,它是宗教信仰,又是政治思想,更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的生存要求。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到内忧外患,政权经过多次更迭,社会经过无数动荡,民族之间以融合为基调,也有过暂时的战争。总之,秦汉以后的中国,人民已习惯于在中央高度统一的政权下生活,因为大一统国家与国与民都具有重大利益:

(1)、大一统国家可以给人民带来实际利益。比如说,国家统一,老百姓可以不见兵戈,安居乐业地过日子;国家统一,可以借助强大的国力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调剂各地岁收丰歉,从而避免人民流离失所。

(2)、大一统国家可以充分发挥大国的综合国力办成大事。古代中国是个自然经济结构的小农经济之国,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除了供全家消费,所余无几。正是借助统一大国的高度集中,把分散、零星的少量财富集中起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如修长城、开运河、整治大河河道,进行重大项目的文化建设,修纂大的文化典籍,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战时还可以调动全国人力抵御外来侵略势力。

(3)、大一统国家吸引力强,便于光大中华文明。第二周期秦汉帝国把大中华文明光大于西域,乃至中亚、西亚;第三周期的隋唐帝国把大中华文明光大于朝鲜、日本,乃至东南亚;第四周期元明清帝国把大中华文明光大于欧亚大陆,乃至非洲。

(4)、大一统国家影响力大,即便分裂时期大中华文化仍占主导地位。第一周期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和东方六国都是华夏文化,逼迫西戎秦国首先把自己“华”化;第二周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出现了许多政权,华夏文化始终保持占主导地位的态势。魏、蜀、吴、两晋、南朝都是华夏文化,北方16国,更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自居,不失时机地进行汉化改革;第三周期宋代出了程朱理学,辽、夏、金、元无不争夺汉族儒家名士,接受道教;第四周期清朝相对于元、明仍是分裂时期大中华文明圈内的一个大国,尽管其曾推行“剃头令”,搞“圈地运动”,但是,之后它也极力奉行程朱理学,搞“华、夷之辩”,以证明自己是正宗的大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接受、支持、维护这个大一统的国家制度,从诸子百家到佛、道、儒三教分别站在自己的宗教立场论证其合理性。从“三纲”、“五常”的言行中体现天理,宣扬忠孝是出自人的本性,不忠、不孝是违背人的天性,不但不能成佛、成仙、成圣贤,甚至也不足以为人。从孝敬父母作起,推及到孝忠祖上、祖先、祖国,形成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以尊祖、爱国、报恩、报国为荣,以窃国、卖国、篡国为耻。在老百姓心里,最臭的莫过于“汉奸”、“卖国贼”,可以说比骂祖宗八代还厉害。这类人不光个人被判了“死刑”,就连子孙后代也抬不起头来。

就这样,大一统观念促进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大一统国家又进一步光大了大中华文明,形成滚雪球式的良性运转,使大中华文明不仅未曾中断,而且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体系。

第二,保皇的是儒家,造反的也是儒家。在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与当时中央政权的统治不太集中、中央统摄力还不够强大的政治形势相适应。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势力强大了,上帝的统摄范围也扩大了,不但山川、日月,连人们的内心活动、意念善恶也要受宗教神学的管束。由皇帝直接管理天下的郡县,参与管理的有丞相、三公。但皇帝经常受到诸侯、后党、权臣的干扰,甚至发生宫廷政变,皇权遭到篡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社会秩序,汉朝以后,加强了儒学的教化作用。特别是隋唐两代,以科举取士,官方用考试制度强力推行儒教思想,凡是走这条路的士人都要系统地接受儒教思想培训,这对儒教的普及起了有力的作用。宋朝以后,儒教以教化力量巩固了中央集权,使它更趋稳定,故有权臣而没有篡臣。曹操在唐以前有能臣的形象,宋以后,曹操成为奸臣;唐以前,扬雄在思想界有较好的声望,宋以后,由于扬雄做过王莽的官,声望下降。

中国的儒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高度的政教合一,政教不分,政教一体,皇帝兼任教皇,或称教皇兼皇帝。神权、政权融为一体,儒教的教义得以以政府政令的方式下达。朝廷的“圣谕广训”是圣旨,等同于教皇的手谕。中世纪欧洲的国王即位,要教皇加冕,才算取得上帝的认可。中国皇帝即位,只要自己向天下发布诏书就行了。诏书必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皇帝的诏书同时具有教皇敕令的权威。

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准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尊孔子为教主。儒、佛、道三教同为古代传统宗教。唯有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然而,一旦皇权制度被废除,儒教也随着皇权制度一同凋谢。

历史证明,行政命令打不倒信仰,但政权是可以更迭的,儒教与皇权融为一体,所以才随着皇权的废除而暂时销声匿迹,这便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保皇的是儒家,造反的也是儒家。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但不能算政治家。儒学被后人宗教化后,既是学术,又是准宗教。它不仅能为统治阶级服务,也能为被统治阶级反抗剥削压迫提供思想武器。

均平原则构成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和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均平原则是针对财富占有行为的一种分配理论,孔子对此有过经典阐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中国古代平均主义盖源于此。其实孔子的均平思想是对古代社会大同理想的描摹,也是体现其本人确立的“仁”学风格。“仁”是一种以普遍情感为基调的理论原则,它在分配行为上必然体现出和谐温馨,而不是巧取豪夺、毫不利人、专门利已。但孔子讲的并非绝对平均,他将“仁”、“礼”相互贯通,将平均原则寄于“礼运”之中,礼的实质是区分上下尊卑等级秩序,在分配行为上应该体现不同等级对财富的不同占有,超越或低于起码的标准,那也是不允许的,是对礼制的践踏。因此分配行为应该是依礼而行,均衡有序,使贫富、贵贱之间差距不至于无限扩大。荀子也指出“制礼仪以分之”的目的,就在于“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壳禄多少厚簿之称。使夫群居合一之道也。”主张“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因此均平思想成为民族意识和分配标准,成为历次改革和农民起义的重要目标和理论武器。从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王安石提的“方田均税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都是以均平为指导思想提出来的。

农民起义、骚动、*更是如此,“均平”始终是农民起义军最感亲切、最得人心、最有号召力的战斗旗帜。绿林、赤眉起义是因为“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赋税。”黄巾军的原发组织“太平道”宣称“人无贵贱,皆天所生。”隋末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发难,是由于山东地主是土地兼并及其严重的“狭乡”地区。唐未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打出了“均平”的旗帜,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南唐诸佑起义提出了“使富者贫,贫者富”的口号,宋代王小波、李顺起义明确提出“均贫富”。明末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纲领。

儒家不仅为造反大军提供行动纲领和鲜明的旗帜,还为造反大军提供了领袖人物和骨干力量。秦末农民起义的队伍中,范增、张良、萧何、陈平、陆贾、郦食其、曹参皆饱学之士。

《明史•儒林传序》说:“明太祖起布衣,定天下。当干戈抢攘之时,所至征召耆儒,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兴起教化,焕乎成一代之宏规。虽天亶英姿,而诸儒之功不为无助也。”意思是朱元璋虽然是个马上皇帝,但是在他的高级幕僚中诸儒占主要成分,在他兴兵造反、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诸儒功不可没。

朱元璋一开始就注重网罗儒者文士。早在渡江前,他即已征用冯国用及其弟国胜、李善长等人,冯氏兄弟“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明史》卷129《冯胜传》)。朱元璋进军滁阳,途经妙山时,冯氏兄弟“着儒服”来见,朱元璋谓:“若书生耶?试为我计安出?”国用曰:“建康,龙蟠虎踞,帝王都会,自古记之。幸而近我,其帅懦弱不任兵,宜急击下其城,踞以号召四方。事仿仁义,勿贪子女玉帛若群竖子者,天下不难定也”(焦竑编:《国朝献征录》卷六王世贞《宋国公冯胜传》)。朱元璋遂令其为幕府参谋,计议大事。不久,定远人李善长也到军营求见。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明史》卷127《李善长传》)。初谒朱元璋,即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同上),殷殷期其成为当今的汉高祖刘邦。朱元璋对他甚为信任,留在幕府掌书记。

渡江后,朱元璋更是大力罗致人才,“所克城池,得元朝官吏及儒士尽用之”(刘辰:《国初事迹》)。至正十一年(1355),兵克太平,儒士陶安、李习、潘庭坚、梁贞等出城迎接。陶安,博涉经史,尤深于《易》,与朱元璋语,甚合其意,遂留参幕府,拜左司员外郎,从克金陵,升左司郎中;李习,自幼老成持重,治《尚书》,又旁通群经,攻性理之学,被朱元璋用为太平府知府;潘庭坚,元末用荐为富阳县学教谕,朱元璋任之为太平府儒学教授,次年取金陵后改为中书博士;梁贞,元至正中为国子监生,后由国子伴读授太平路儒学教授,见朱元璋时,所言辄援《诗》、《书》,被命为江南行省都事。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军取金陵,得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各授官职。又因秦元荐而以书聘陈遇。陈遇,博通经史,尤邃于先天之学,元末为江东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称其“学贯三史六经,博览兵书百技,才兼文武,实我良辅”(《国朝献征录》卷116陈镐《陈静诚先生遇传》)。他与朱元璋相见后,希望其“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明史》卷135《陈遇传》),被命筹帷幄,诸计划多秘不传。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下徽州,召儒士唐仲实,问:“汉高帝、光武、唐太祖太宗、元世祖一平天下,其道何由?”对曰:“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今公英明神武,驱除祸乱,未尝妄杀。然以今日观之,民虽得归而未遂生息”,元璋深以为然(《明通鉴》“前编”卷一)。又素闻儒士朱升之名,遂“潜就访之。升因进三策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大悦,命预帷幄密议,“大抵礼乐征伐之议,赞画居多”(《朱枫林集》卷九《学士朱升传》)。

在建置百官的同时,又遣起居注吴林、魏观待访求遗贤于四方,以期使更多的儒者文士聚集在自己周围。这样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刘基、宋濂等出自浙东的儒家学者为核心的幕僚集团,这对朱元璋的思想及他的帝业之成功均有重大影响。

近代更是如此,洪秀全、石达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章太炎、毛泽东本身就是儒家,而且是大儒、鸿儒、通儒。毛泽东曾经崇拜过孔子、陈独秀。他的许多政略出自《论语》,其革命理想也是孔子说的大同世界。

治世治国安民靠儒家,乱时打天下也靠儒家,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治乱兴亡,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儒家,这本身就是文明的继承。换句话说,在中国只要有儒家存在中华文明就不会中断,而中国的文人中,百分之九十是儒家,中华文明怎么办会中断呢?

第三,道家有“兴灭继绝”的功能。道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基,具有旺盛的再生能力。鲁迅先生(1881—1936)曾经断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李约瑟博士(1900—1995年)也敏锐地指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学文化中既蕴藏着死而复生的活力,又具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品格。为什么中国文化在古代能接纳印度佛教,在近代又能接纳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这显然不是“严夷夏之防”的儒家文化的功能,而是靠道家善于融汇异质文化的博大包容的特性。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也都以儒守成,以道达变,人们深知道家智慧有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宽容气度,以及能生能化,善于应变的长处。

“反者,道之动。”说明道家的核心是革命的哲学。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大的社会变革,总是由道家首先发起对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旧体制的批判开路。从先秦的老子、庄子、列子,到近代的魏源、鲁迅都是旧社会的批判者,是革命的先行和旗手。

道学的策略思想是以曲求伸、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在士人被腐化,思想被扭曲,人民失去信仰时,道家以开放的思想体系和儒家自我封闭体系有着互补作用。每逢儒学走向唯心主义,成为僵化的“官文化”时,道家便对儒学进行补救。统治阶级既无创业的历史使命和事业压力,又抛弃了儒学德治思想的约束,逐渐成为“无道”。必然形成信仰危机。儒学道统衰弱,礼崩乐坏。而儒家刚性太强,“天不变,道亦不变,”、“士可杀而不可辱。”在这种情况下,道家发挥自己的优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而起到对中华民族兴灭继绝的作用。(见第八章第二节)

“无”和“反”是《易经》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道德经》所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无中生有是创新,反其道而行之是改革。有了改革和创新就可以达到“兴灭继绝”了。道学主导的历史阶段是“国乱”(久乱)一直延续到强治周期段的前期。“国乱”(久乱)周期段,国破了,(皇)家散了——诸侯坐大,法、儒两家的招数都使绝了,不灵验了,因此导致信仰危机,出了危机怎么办?只有道学出来救驾。但救驾的方式不是助一臂之力,而是挂倒档,开倒车,返本开新,另辟蹊径,重开新路。

第一周期,当神学出现了信仰危机之后,圣哲把人、神、道德、天文和巫、卜相结合出了《易经》,这便是道学的根基。

第二周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夫子发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呼喊。然而,他并未做到,真正做到的是道家。道家在批判神学、天帝、圣贤的同时,以法家的面目出现,运用“法”、“术”、“势”,推出一系列改革方案、政策和措施,最终实用武力完成统一大业。故司马迁在《史记》中特意将老子和韩非子写在一起。

第三周期,东汉末年经学地位下降,道家的何宴、王弼将道学和儒学相揉合,创立了“玄学”。

第四周期,南宋时期,儒学危机时,朱熹融合儒、道、佛创立了理学。可以说是道家一次又一次地维护了中国的“道统”。

第五周期,从启蒙运动、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异教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到文化大革命运动,儒学连续受到冲击,在这信仰危机、民族危亡的日子里,是道学在批判儒学的同时返本开新,敞开思想,对世界开放,实行“拿来主义”。实证主义进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进来了,新儒学复活了,古老的中国才又一次焕发生机。

道家的一个重要信条是“不为王者师,便为万世师”。在政局混乱的时期,一些有高深道学的人转而为师,如鬼谷子、文中子即是。他们是诸子百家中一流的、非常规的教育家。他们用改朝换代的帝王之术授徒课业,培养一批因缘时会、出入军机的人才,使之逐鹿中原,以求一逞。隋末天下鼎沸,文中子王通先生教出了魏征、李密、徐懋公等几个知兵领军的干才,他们都是扭转乾坤的命世之才。鬼谷子、文中子通过自己的学子达到了对国家、民族“兴灭继绝”的目的。

中华民族文化周期性的更新再造功能不是别的,就是“道”。因为它是开放型的,且具备“体”的特质,有隐性世界的力量,这也是中华文明未出现断层的一个内在原因。如自然界,月季花枝繁叶茂,月月开花,可是花农每年冬季都平一次茬。翌年生长出来的新枝条粗壮鲜嫩,开的花比上年更大、更鲜艳。

第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始民主制。公元前7——2世纪,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西戎小国——秦能打败政治、经济、文化相当先进的东方六国呢?13世纪,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仅有150万人口的蒙古能打平欧亚大陆,建立四大可汗国呢?为什么16世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女真族能打败6000多万人口的大明王朝呢?研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原始民主制胜过封建专制、独裁政治。而这种原始民主制与之后的专制、独裁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并存,经六千年之久,历三个大周天,九个周期。每当中原地区的政权走向专制、独裁,搞得民不聊生时,底层民众或边疆的部族就祭起原始民主制的法宝,组织起一支又一支的革命大军,摧毁专制、独裁的腐败政权,改朝换代,使华夏文化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原始民主政治制度是原始社会普遍实行的制度。我国在夏以前实行的“禅让”制度实际就是原始民主制。原始民主制始建于父系社会,是在家族议事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初的议事会由各父系的大家长(长老)组成,负责处理内部事务以及与其它氏族交往的事务。在母系社会民众大会观念淡薄之后,这些大家长(长老)逐渐形成氏族的贵族,是氏族酋长的辅佐兼保护人,对氏族的各种活动有参与权。

部落议事会由各氏族首领和家族族长组成。部落的重大事情,如战争、讲和、缔结盟约、推举部落首领等,都必须由部落议事会作出决定。部落议事会成员一律平等,采取民主的方式协商讨论,实行原始民主制。史载:“伏羲氏以龙纪,故龙师名官。”(《通典》卷19《职官一》)传说“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四岳”、“十二枚”,“官员六十名”。(同上)“少昊氏以鸟名官,风鸟为历正,玄鸟为司分,伯赵氏为司至,青鸟氏为司启,丹鸟氏为司闭,祝鸩氏为司徒,(且鸟)鸩氏为司马,(尸鸟)鸩氏为司空,爽鸩氏为司寇,(骨鸟)鸩氏为司事”。(《左传昭公十七年》)

原始民主是与之后的封建专制、特权相对的,要实现民主就势必反对特权。所谓特权是指超越任何制约、滥用国家权利的权利,必然遭到大多数人的强烈抗议,反对特权,就能取得多数人的拥护,产生极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二周期之交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和东方六国的封建领主专制制度已经走向穷途末路,在西南边陲的秦国,由于封建领主专制制度的基础薄弱,经过“商鞅变法”最先废除了封建领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封建地主制的生产关系。

秦原系颛顼之后,西周时是一个附庸小国,东周初年被封为诸侯国。长期活动在陕西和甘肃东部,与西戎部落杂居,非子为秦部落领袖,时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为附庸,由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迁至秦(今甘肃张家川东),始以秦为称号。公元前659—621年,秦穆公实行原始民主制,任用百里奚、蹇叔等,积极加强国势。插手中原国家的事务,谋求向东发展。但是晋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迅速强大,阻碍了秦国东进的计划。尤其在崤之战中,秦军惨败。因此,秦穆公转而向西发展。先争取到西戎谋臣由余归降,然后用由余的计谋进攻戎地,短时期内兼并了十二个戎国。开拓了上千里的土地,取得了独霸西戎的地位。

秦穆公称霸西戎国。但终因僻处西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力逊于中原华夏大国。秦孝公即位后,继续实行原始民主制,任用商鞅变法,大力招徕六国居士,迅速取得富国强兵的效果。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东并六国,建立秦帝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年的混战。

第三、四周期之交的夏、辽、金、元最初都是实行原始民主制凝聚本部各部落的力量。蒙古族的“库里勒台”就是实行原始民主制建立起来的,“库里勒台”是各部落首领举行的一种会议,它决定有关部落的重大事情,如战争、讲和、缔结盟约、推举部落首领等,都必须由部落议事会做出决定。后来演变成“宗王大会”。与会成员一律平等,采取民主的方式协商讨论,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一是人才选拔面宽。凡是各部落的首领及贝勒都是大汗的后选人,能够优中选优;二是即使选不上大汗,当摄政王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多尔衮就是以摄政王的身份指挥八旗入关,消灭大明王朝的的。由于夏、辽、金、元实行原始民主制还涌现出一批女主,如西夏惠宗秉常母梁太后、辽太祖阿保机皇后述津氏、辽圣宗母承天皇太后萧绰、金熙宗皇后裴满氏、成吉思汗皇后孛尔台旭真、元文宗皇后弘吉刺氏等,临朝称制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其中承天皇太后萧绰“裁决国事”长达40年之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中华文明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有四:根深蒂固的“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衍生了宗法观念和大一统观念是思想基础;儒学是个双刃剑,坐天下治国安民是儒家的长项,打天下安邦定国也离不开儒家;道家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华文化的“体”,具有“返本开新”、“兴灭继绝”的功能,在吸收异质文化,推动大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中具有隐性世界的力量;原始民主制是“德文化”的根基,是改朝换代的原动力,是专制、独裁、腐败分子的克星。

第11篇:时代未曾堕落

时代未曾堕落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终于又尘埃落定,屠呦呦获中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全中国为之震惊骄傲。但今年的气氛在喜悦之中,更显出几分沉重感。源于近日中国又一大新闻——中国娱乐圈当红明星黄晓明的婚礼。

一场耗资俩亿几乎让上海俩座机场瘫痪的“世纪婚礼”,一位获诺奖却在北京买不起半个客厅的杰出女科学家,一时间引发了无数人良知与心灵的思考。

俩亿的耗资和一生努力却买不到半个客厅。的确,在看到这种强练的反差时,我们会感到辛酸,甚至悲哀,我们会觉得中国正陷入一个“娱乐至上”的思想狂潮。这样的对比所体现出的是一个扭曲了的价值观,拜金主义盛行的堕落时代。

然而我们也可以想,耗资巨大,是为了一场婚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终身大事”之说,由此可见在中国人心目中成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人生大事,因此,可以看作是一对相爱的人极尽心思把自己的婚礼设计得完美难忘。这是人之常情。不过是恰好拥有丰厚的家庭背景,于是一场惊世骇俗的“世纪婚礼”脱颖而出。至此我们可以批评他们奢靡不懂勤俭,但是谈及不到时代的堕落。或许我们更应该祝福他们在“世纪婚礼”后依然能够白头偕老、相敬如宾。不是一场虚张声势的秀,而非带着羡慕而不能得到的情绪与盲目的“时代忧心”感慨不已。

相反,当我们用“在北京买不倒半个客厅”来衡量屠呦呦所获的奖金时,才是真正站在一种骨子里浸刻的拜金主义价值观上看待事件。北京房价高高在上,于是在北京买房成了一种有成就有地位的象征。与今年三月十三万人疯抢上海车牌一样,充斥着扭曲与虚浮、盲目与可笑。这样杞人忧天的断定与拯救了一百多个国家无数性命的高尚科学情操放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社会悲哀。

如果你觉得获诺奖拯救无数人生命的屠呦呦没有能办的起一场豪华婚礼的明星得到的多。只能说价值观的重心不同。在半生的努力中,她得到的是在自己痴迷并从事的事业中得到幸福、为造福人类而不懈追求的一腔理想。最终实现目标并获得世界认可,而为自己的国家带来无上的荣耀,这也本身就非一场豪华婚礼可比。每个人生在世上,有不同的特长、从事不同的行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你不能要求一个影视演员能为全世界做出太大的贡献。同样也不能认为一个获诺奖的杰出科学家获得的奖金必须能买下什么。

事各有态,人各有志。不能用统一的物质或精神眼光来衡量。 伟大的中国梦、民族复兴梦不仅需要一个民族有觉悟的意识。还需要有清醒不盲目跟风的智慧、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宽容绝非苟刻的心。对于大家关心的诺奖奖金的疑问,屠呦呦本人也笑谈说“买不起半个客厅吧”,学者的淡泊可见一斑,“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经拯救了全球数以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或许我们的科学家并不想在北京买房,我们又何必替此忧愤不已呢?

第12篇:霜材料

渫水河畔“女哨兵”

——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十大女杰胡雪霜同志事迹介

17年前,一位28岁的土家姑娘,告别了她心爱的三尺讲台,成为了常德水文局所市水文站的一名普通观测员,从此,在湖南屋脊——壶瓶山的深山老林,在湘西北最偏远、环境最艰苦的水文站一干就是17个春秋。

有多少次与洪峰生死搏斗?有多少次面临小家与大家的考验?有多少次往返于测点之间的山间小路? 17年,她默默的守候在渫水河畔,如一朵盛开在悬崖上的雪莲!

她,就是“悬崖上女哨兵”、全省水文系统“十佳站长”、“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十大女杰”荣誉称号获得者——胡雪霜同志。

爱岗敬业就要学好本领

28岁的胡雪霜,风华正茂,是一个优雅的小学女教师,然而,她为何选择了危险、艰辛、清苦的野外水文观测工作呢?

这还得从她的父亲胡泽华说起。父亲1959年毕业于省水利学校水文专业,22岁时离开家乡湘潭,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所市水文站,并在这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从胡雪霜懂事开始,父亲就是风里来、雨里去,默默无闻的积累着难以计数的水文数据。从小耳濡目染,她“过早”地习惯了风雨雪霜、明白了平凡之中的伟大,对水文人高度敬业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她曾在心里暗暗思量着:“我要能干水文工作,一定象父亲那样做一名真正的水文人。”而父亲正是看中了胡雪霜作为长女从小具有的诚实吃苦、内向心细、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在1990年退休之际,亲自把她送到所市水文站。女承父业,胡雪霜成为了一名守望江河的水文职工。

毕业于师范教育专业的胡雪霜,到水文后必须一切从零开始。水文测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测、报、整、算”,其成果直接体现在一组组测报数据与信息上,而这些测报数据与信息又关系到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她深知水文工作每一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一旦稍有差错,就会给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尽快掌握行业标准、规范,熟悉水文业务,她一边认真学习,熟记各种技术要领,一边动手操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她勤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体会,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水文勘测工,从外业测算到内业资料的整理、年报整编都成了一把好手,很快成为了站上的技术骨干。

随着水文工作的不断发展,新的设施设备以及新技术被逐渐应用到水文测站,对水文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掌握更多的水文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水文站的17年里,除出差外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站上度过的,把时间都用在了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上,深夜还在潜心学习一本本水文专业书籍,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水文基层得到广泛应用,资料整编和报汛都用上了计算机软件。为了尽快掌握这些新技术,胡雪霜同志总是坚持不耻下问,向站里的两名大学生求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她已能熟悉运用计算机对本站资料进行整编和水情拍报。 在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的过程中,胡雪霜不但认识到水文工作的艰苦,也更加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水文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对新分来的和不熟悉业务的同志,胡雪霜不仅在生活上处处关心他们,在工作上也是不厌其烦,耐心帮助,让他们尽快熟悉站上的环境、水文设施和水文业务,及早进入“角色”,挑起重担,胜任工作。一些在这里工作过的年青人,在她的帮助下很快就成为了独挡一面的业务能手。

胡雪霜任站长来,该站资料连续11年被省局评定为优秀,这与她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对水文工作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

越是艰苦就越需要奉献

有人说,“人最大的恐惧就是寂寞”。这句话,对没有在偏远闭塞环境里呆过的人来说,是根本无法体会的。

所市水文站地处石门西北部,交通条件非常不便,从石门县城出发,是180里的简易公路,汽车要在崇山峻岭的险要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水文站就建在麻纳口村胡家坡悬崖峭壁上,从站房到河床之间的水位观测码头,总共有222级在峭壁上人工开凿的台阶,“之”字形的岩板路直插河底。胡雪霜同志每天就是踏着这条险道,去准确测量每一组水文数据。

渫水是澧水的最大支流,在石门县境内153.7公里总落差1400多米,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所市站洪水暴涨暴落最大涨幅达每小时12米。这里的夜晚万籁俱寂,只有水声、风声和野兽的吼叫声。一个人呆在站里,不要说是一个女同志,就是一个男子汉都会感到恐惧和害怕。但正是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恶劣的工作条件,磨练了胡雪霜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只要刮风下雨,胡雪霜就会习惯地跑到河边查看。

1997年8月,全站三个人有两名职工去参加函授学习和培训,恰逢一场洪水突袭而来。当时站上只有胡雪霜一个人,为了搞好洪水测报,她抖擞精神,运筹帷幄,一个人带着一名请来的老乡,穿着被汗水和雨水浸透的衣服,在办公室、缆道房、水位井之间来回穿梭,在水位、雨量观测小道上往返奔跑,出色地完成了雨洪测验和水情拍报任务。

所市站现在的几间土砖瓦房建于60年代,后在80年代新修建了几间青砖瓦房,站房的外墙壁上至今还依稀可见当年毛主席语录。因为经费原因,所有房屋一直没有得到大的维修改造,与当地老百姓的住宅相比,都已显得相当破败和落后。面临这样艰苦的环境,胡雪霜没有怨天尤人,她带领同志们,积极筹措资金,自己动手,先后搭建了简易的浴室和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添置了电视卫星接收器、彩电、冰箱,尽力把这个集体营造出一个温馨的氛围。工作之余,带领大家搞庭院种植和养殖,由于来站工作的年轻人多而且走得频繁,她总是以热情和不辞辛劳来改善测站单调贫乏的生活。一如她在每次抢测洪水的间隙,总是为饥肠辘辘的同事送上热腾腾的饭菜,收洗衣裳,换洗床铺,同志们没有想到的站长想到了,同志们没能完成的站长替他们完成了,她常说:“对于这里的苦我已习惯,但对外地来这里的同志,特别是年轻人,我能为他们多做一点,就是让他们工作时少一些困难,多一些安心。”当年轻人离开测站去参加培训学习、节假日休息时,她就像送别亲人一样,帮他们收拾行李。天气凉了或热了,还叮嘱他们该带什么,而且她还把他们送上车。他们回来时,她早早就去下车的地方去迎接,并安排在家里吃饭,为他们接风洗尘。在他们离站期间,她帮他们打扫房间,敞开门窗透透空气、晒晒棉被、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让他们在外安心学习,回站高兴地工作。对同事她就是这样满腔热情和充满爱心,赢得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同事的爱戴和尊重,从这里走出去的匡永清、朱粒子、刘勇青年人,每年都给她发短信、打电话,向一直留守在大山深处的胡大姐表示他们深深的敬意。

“仪标水尺长相伴,孤灯陋室一线天”,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十七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她用她的脚步,在222级台阶上书写着人生;用她那已经变得粗糙的双手,在水文绞车上诠释着她的理想和追求。有人问她,一辈子在这个山旮旯里工作,难道没有什么遗憾吗?她说“要说遗憾,一是没有更出色的成绩,二是欠家人太多太多了”。

自胡雪霜同志参加水文工作起,每年的节假日她都在站里度过,和家里人团聚的时间也仅仅是在大年三十那顿年夜饭。她的儿子从初中起一直在石门一中读书,目前正处于高考冲剌阶段,这么多年来,学校和老师多次要求她尽可能照顾一下儿子,但她始终没能在生活上给儿子更多照顾。儿子也很理解妈妈,也能体谅妈妈。和丈夫结婚快二十年了,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她们后来虽然在石门勘测队购买了一套房子,可全家至今也没有在这套房子住过。而安置在所市水文站里的这个家,也仅仅是些简单的日常用具,每到雨季,屋里阴暗潮湿,谁都可以想象得出居家的情景与滋味。胡雪霜同志长期与水打交道,加之劳累并长期在艰苦的环境工作生活,使她患上严重的甲亢、风湿病和关节炎,每当天气变化或者工作量大时,她都要强忍着病疼一边坚持治疗,一边坚持工作。

17年来,所市水文站的职工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一没走的就是胡雪霜。问她为什么,她只说一句极为朴素的话:“我所在所市站工作这么多年来,对这里的河流特性和业务内容最熟悉。别人来了我有点不放心!”

所市水文站的工作环境艰苦、设备条件简陋,年轻人刚来站里或多或少有些抱怨,不能安心工作,遇到这种情况,胡雪霜总是以女性的细腻,以一个大姐的身份去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耐心的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浮躁情绪,坚定甘于寂寞、献身水文的决心。

说起来胡雪霜是水文站站长,实际上她手下的“兵”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两个人,却要负责水位、流量等多个测量项目和六个雨量站的管理,加上山溪性河流“说变脸就变脸”、洪水暴涨暴跌的特性,其观测任务繁重可想而知。每当测洪时期,同事们因为投入测报工作而顾不了吃饭、休息和调整,胡雪霜就利用测洪间隙,细心的准备好饭菜,待水势平稳后,又主动承担起他们的观测任务,并安排时间让他们休息。

2003年,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朱粒子,由于专业不对口,一度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胡雪霜了解这一情况后,找到朱粒子,在思想上促膝谈心,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在工作上手把手地传帮带。朱粒子在短时间内融入了工作,业务上也逐步熟悉起来,并在2005年的年报整编过程中担起了重任。曾经在胡雪霜手下工作过的人都说过同样的感言:“站长对我们这样好,如果不把工作搞好,首先就对不住她”。

站长就是排头兵

1994年,原任站长调离,组织上安排胡雪霜同志担任站长。初次接任站长,她心里像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没有一点底。以前,她都是协助站长工作,更多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可如今,身份改变了,想的事多了。看她有些不知所措,是党员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站里就两三个人,站长不是什么官,纯粹是个带头做事的人,你要身先士卒。”父亲的一席话,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位置:站长就是排头兵。

要真正干好站长这个岗位,当好排头兵,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什么事要想在前面,干在前面,关键的时刻还要冲在前面。水文站虽小,但样样俱全,站长都要统筹兼顾、左右协调,还要忙里忙外。胡雪霜同志刚当上站长的第二年7月,迎来了第一次大考。那天晚上8点多钟,乌云密布的天空几道强烈闪电划过,紧接着阵阵雷声就从山顶滚滚袭来,一时间,天河好像撕开了一条口子,暴雨倾盆而下,一时间河水陡涨,发生了她参加水文工作以来第一场特大洪水。当时站里只有她和一名同事两人,雨声就是命令,雷声就是号角,胡雪霜顾不上5岁的儿子一个人呆在房里有多怕,把门反锁上,任由儿子拍打着门哭喊,就一头和同事扎进了雨幕中,摇绞车、测水位、量降水、取蒸发水、拍发水情电报,工作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第一根水尺桩快要淹没了,必须马上增加临时水尺,可是,断面四周都是坚硬的岩石地面,怎么也不能打木桩贴水尺板,看到分秒猛涨的洪水,她急中生智,将水尺板上“E”字厘米格画在自记井的墙壁上。汹涌而来的洪水最终停止了上涨的脚步,17.11m洪峰水位在她的标尺上被准确记录下来,这场仅次于有资料以来的历史第二河高水过程共测流40多次。等到送走洪峰,时针已指向第二天上午10点。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站里,打开房门时,儿子已趴在地下熟睡,不仅脸上还留着一道道泪痕,而且裸露的身上密密麻麻留下了全是蛟子叮咬的红色肿块。眼见这种情景,胡雪霜的眼里流出了心疼和愧疚的泪水。是啊,哪个做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呢?事后,胡雪霜说“我是站长,那样关键时刻,我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

2003年6月24日,暴雨倾盆而下。傍晚6时许,所市站雨量达到惊人的362毫米!

“雨大得像从天上„砸‟下来一样,打伞出门都睁不开眼睛。” 与渫水打了10多年交道的胡雪霜预感到,一场特大洪水即将来临。

果然,汹涌的河水很快就像脱缰的野马咆哮而来,巨大的山石顺着湍急的浪头上下翻滚,发出一阵阵令人恐怖的撞击声。沿岸已有民房、道路被摧毁,所市水文站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还不到晚上7点,用混凝土灌注的钢管水尺被洪水卷走了5根,水位观测码头、自记井进水管、缆道拉偏索、流速仪遭受严重损坏;给站里供水的粗大钢制水管,来不及挣扎一下就被扭成了一股麻花……

除了胡雪霜,站里只有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工在岗。断水断电、设施被毁、涨水面难测、增援人员未到,怎么办?面对异常险恶的雨水情形势,胡雪霜深知,一旦洪峰走失,将给水文史留下永远的遗憾。由于人手不够,她迅速找来一位村民帮忙,把丈夫也喊上山来,按拟定的测洪应急方案开始了紧张的战斗。

1米、2米、3米……一个小时不到,水位竟然蹿上了10多米高!疯涨的洪水,很快淹没了河边上最高的一根水尺。胡雪霜赶紧叫丈夫打上一根临时水尺,不一会儿,第二根水尺也没顶了,又赶紧打上第三根……胡雪霜眼看着水涨到了一个惊人的位置——18.16米!

一波接一波激流急速涌来,笨重的铅鱼几乎快被冲走,缆绳摇起来格外吃力。村民坚持不住了,丈夫张先进就跟他合力一起摇。由于洪水涨速太快,测流布点时间缩短为每6分钟一次!

暴雨持续下个不停,洪峰接连不断涌来。整整两天,胡雪霜没有合过眼,身上汗水雨水混在一起,也没有时间去换早已湿透的衣服,她在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挺住挺住!一定要挺住!”实在太累了,就趴在缆道房的破桌子上眯一会儿。

在那次激战洪水过程中,他们连续测流40多次,准确地测到了历史最高水位的洪峰资料。洪峰离开后,张先进和村民两个身高体壮的汉子都累趴在地上,手臂都抬不起来。胡雪霜也累得虚脱了,双腿软得爬不上石台阶。可是,回到站房里,她仍坚持把测流的大堆资料全部测算完,及时把水情情报报出后,才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太阳底下睡着了。

据事后统计,24日下午至次日凌晨,所市水文站测到渫水在8小时内急涨14.96米,出现18.16米的洪峰水位,流量4800立方米/秒,是当地自1935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胡雪霜提供的水文情报,对下游的防汛调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就在他们抢测洪水过程中,一位好心人打来电话,说她家的小药店进水了,要她赶快去抢救。此时,胡雪霜同志夫妇俩心里明白,一边是公,一边是私,此刻他们没有丝毫犹豫,依然坚守在测洪工作岗位上。待洪水退落后,才匆匆赶往药店现场,哪还有药店,早已是断垣残壁,药品被凶猛的洪水洗劫一空。望着多年积攒并苦心经营的家业被毁,夫妻俩既有一份伤感但也增加了一份平静,她说:“我家的损失确实让我和丈夫心疼,但我们的测报可能避免了更多人家的损失。”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尽管胡雪霜在偏远的水文站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一个水利人的情怀,在平凡的岗位实践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她。

1998年12月,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5年10月她被授予全省水文系统“十佳站长”光荣称号。

2005年12月她被人事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6年6月她被中共常德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中共常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共湖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2007年3月她被授予湖南省“十大杰出女性”光荣称号。

17年,她用一颗滚烫的心灵相守着时空的寂寞,以一种旷达的胸怀包容着岁月的无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胡雪霜同志展现给我们的,是水文人的一种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是金钱买不到,是洪水冲不走的。

胡雪霜同志用青春和赤诚绣出的,是水文人的一面光辉旗帜,这面旗帜上镌刻着水文人对人民的无比忠诚。

我们相信:这种精神,水文人会更加发扬光大!这面旗帜,在水文发展的征途上会更加鲜艳! 谢谢大家。

第13篇:十年磨一剑,再创新辉煌

十年磨一剑,再创新辉煌

--在夏都水利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5257813259丽水的号码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衷心地祝贺夏都水利公司成立十周年,非常感谢 陈(合安)部长、徐(凤翔)主席、武(岗)县长、郭(维峰)主席、程(大庆)主席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同样也非常感谢市水务局有关领导、县委办局有关领导、区县友好单位、以及长期关心帮助夏都水利发展的社会各界友人,能够光临会场,与我们共同分享夏都水利这十年创业的喜悦,共商下一步发展大计。

我们看到,夏都水利创业的这十年,公司总资产由当初的十几万元跃升到了现在的上亿元,企业资质从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三级晋升到二级并增加了市政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工程设计领域得到了拓展,新办公楼也拔地而起,作为县水务局下属唯一实施股份制改革的一个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

刚才我们看了企业的宣传片,回顾了风雨创业的十年;大家也非常关心企业未来的发展,纷纷建言献策。我想,这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再认真总结自己走过的这十年,有哪些经验值得继续运用,哪些又是走过的弯路,在谋划下一个十年发展的时候,摸清自己的底数和细数过往的成败得失,尤其变得重要。

回顾过去,我想概括成三句话:一是夏都水利走到今天,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处在国家重视水利发展的历史时期,得益于市、县领导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二是企业经历了艰难的转制,能从改革的阵痛中崛起,从当年的人心惶惶到现在的众志成城,得益于我们夏都水利全体员工的精诚团结、辛勤付出。三是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口,在面对选择时没有走错方向,得益于我们夏都水利领导层,对形势正确的把握和判断,做出的正确的决定。

刚才,杨书全总经理用4个“靠的是”,道出了他作为企业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辛,相信在座的各位也能感受到夏都水利一路走来的坚持和坚定。在谈到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夏都水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思路非常清晰,就是“一个提升、三个迈进”,提的非常好,我完全同意。我也由衷地希望夏都水利在当前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大好形势下,继续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面向大市场、不断提高经营策略,拓展经营范围,以一流的技术和服务,奉献社会、回报股东。

我再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新的飞跃。改革是永恒的动力,要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二是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要不断探索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学习借鉴新的管理经验,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力求为社会各界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水利建设服务。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发展,建立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的优秀团队。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的希望,要重视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流动机制,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同时要建设学习型企业,及时掌握新技术,整体提高员工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技术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后劲。

同志们,朋友们,十年风雨砥砺,十年硕果盈枝。今天的夏都水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衷心地希望夏都水利能够发展成为具有雄厚实力、强大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大型现代水务企业,让夏都水利这面改革旗帜更加鲜艳夺目,让夏都水利这一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能够为延庆水务事业发展谱写更华美的篇章,为延庆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在这里也说几句过年话,祝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龙腾虎跃新气象,新年新景节节高! 谢谢大家。

第14篇:十年磨一剑风雨铸辉煌

十年磨一剑风雨铸辉煌

------钦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改革促发展的情况汇报

钦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是成立于1976年1月,1999年5月进行公共汽车经营机制改革,拓宽公交资金渠道,在没有任何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共筹集社会资金2500多万元,更新、购置车辆165辆,新开线路17条,新增线路长度234公里。目前共有公共汽车186辆,营运线路22条,线路网长298公里,从业人员647人,年营运里程1789万公里,运客量2128万人次。初步形成城区客运公交化,公交线路网络化,公交经营规模化的钦州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格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出行方便、行车安全、服务优良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钦州公交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社会各界和政府各级部门的肯定和赞誉,公司多次获得钦州市建设系统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公司经理包玉春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十年前的困境,是钦州改革的动力

十年前,业已成立23年的钦州市公共汽车公司仅有小公共汽车17辆,公共汽车线路3条,线路总里程22公里,年运营里程12.2万公里,年运量仅为9.2万人次,如此小的经营规模却要养活在册职工共106人的“大”公司,钦州公交经营举步维艰,沉重的亏损积累使公司一次次陷入停产停运的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客运市场的放开,个体三轮车、出租车、面的的不断涌入钦州城区客运市场,猛烈地冲击了公交市场,造成公交客源大量流失。在越来越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公司原来的经营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关系。司乘人员合起伙来贪污票款十分猖獗,票款流失严重。在外忧内患交困境况下,公司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由此认识到企业的经营机制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需要,“改则活,不改则亡”,经营机制改革已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二、坚持改革促发展。

面对严峻的局面,1999年春节刚过,公司就组织各科室、修理厂、车队等生产一线工人参加的考察团一行九人,远涉湖北黄石市学习,近取贵港经验。回到公司后,即成立本公司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以实行车辆租赁经营为主,以维修厂、材料库实行目标责任制经营为配套改革的思路。

(一)营运车辆租赁经营改革

借鉴外地公交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钦州的实际情况,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车辆租赁经营方案后,依次组织管理人员、职代会、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把钦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推上第一次改革的道路。

1、租赁的方式是将公共汽车经营过程中的运行成本分解给租赁者,包括车辆折旧、车辆维修费、车辆保险、燃油支出、司乘工资等车辆运行成本,公司收取一定线路管理费后,运营收入完全由租赁者支配。

2、实行租赁经营后,公共汽车的营运线路仍属公司所有,对所有营运线路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票价”。

“统一规划”是指线路的设置、站点的布局、车辆投入的数量等由公司根据钦州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客运市场的需求来决定。

“统一管理”一是司乘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的岗前培训和考试,上岗后公司进行考核;二是车辆由公司每天进行安全性能的日检,不合格的车辆不允许排班出车,车辆的保险由公司统一购买,车辆的年审由公司统一负责。

“统一调度”是指车辆必须在公司指定的线路按调度的指令进行营运,不准串线、串班。实行定点、定线、定时、定位的“四定”管理办法,做到有序运营。

“统一票价”是指统一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公共汽车票价。

公司根据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拓宽了公交资金的流入渠道,并且改变了以往单一由市政府投资建设公交的计划经济模式。“社会办公交”思路的实施,解决了我市公交事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促进我市公交快速发展。公司通过实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公司国有资产总额增加近10倍,企业经营规模及社会影响迅速扩大,确立了公司在钦州的重要社会地位。

(二)维修厂目标经营责任制的改革

随着营运车辆的实行租赁经营之后,公司改革领导小组针对本公司维修厂的现状,为了解放生产力,调动修理职工的积极性,进行了配套改革,实行了目标经营管理责任制,即公司制定维修厂的经营目标,公开在维修厂内招标,中标者要按公司的目标实施管理。

1、经营的范围是对汽车进行维修,本公司车辆、外来车辆者可以维修。维修厂所有权属公司,不得变买,转让、抵押。

2、经营条件是目标经营责任人健全修理厂的规章制度,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3、经营目标是维修厂每月向公司上交利润费,负责维修厂全厂职工的工资及养老金。

通过实行后勤部门的目标经营管理责任制,公司仍对其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督,杜绝以包代管,放任自由和经营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发生。

(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公司以经营机制改革为契机,以适应市场机制运作为准则,设立了“三科一室”、即营运科、安全服务科、财务科和办公室,明确各科室业务和各岗位职责,以岗定员,以岗定酬,全公司各项业务由各科室分工完成,改变以前管理上的随意性,杜绝了以前办事拖拉、推诿和责任不清的现象,规范了企业管理,树立勤于拼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为公司实行经营机制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管理人员的定岗定员,本着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在企业内部精选上岗。各科室的科长、科员和调度员都要实行竞争上岗。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考核,从高分到低分筛选出优胜者安排的公司的各管理岗位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机制的转换,使企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抓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彻底打破以往的“大锅饭”。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关系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硕果累累。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护改革成果。

为适应新时期的管理需要,巩固改革成果,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也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补充和完善,在营运生产上有《营运管理实施细则》、《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司乘人员岗位服务规范》等;在财务管理上有《会计人员的职责》、《会计人员的工作权限》、《主管会计岗位职责》、《出纳员的岗位职责》等;在企业管理上有《职工培训管理办法》、《科室业务和岗位责任考核办法》等共30多个制度,使公司规章制度系统化,管理制度化,运作规范化,公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了,企业的管理观念也要随之更新。公司根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管理需要,提出了“以服务求生存”的经营理念,并通过创建“以优良设施吸引人,以优质服务感动人”为品牌特色的优质服务线路,严格司乘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车容车貌、行车安全、服务质量的稽查,保证从出车到收班的动、静态管理到位,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创建了品牌优质服务线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同和赞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建立交流学习制度,提高职工素质。

由于各地公交的服务对象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各公交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可借鉴的程度非

常高。因此公司非常重视交流学习,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到区内外公交考察学习兄弟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了解各地公交发展的情况,开阔职工的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素质,为公司改革和推行新决策提前做了职工的思想工作,确保公司顺利实施管理工作。

六、培育企业文化,树立现代化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对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职工自豪感,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创造自动化办公条件,每个科室都配置有空调、电脑并宽带上网,让职工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感受企业的现代化气息。

2、统一企业标志,在公共汽车上、公司门牌上、上岗证上都统一印制上公司的标志,让每个职工随时感到作为公交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公司每逢国家法定节日,一般都开展一些晚会、游园活动等。同时组织有公司舞蹈队、羽毛球队,长年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各种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职工的业余生活,还促进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增强团队精神,有力的促进企业发展。

钦州市公共汽车公司

二○○八年五月三日

第15篇:十年磨一剑 青春献国税

十年磨一剑 青春献国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我叫XXX,来自XX县国税局纳税服务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十年磨一剑 青春献国税”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十年的寒来暑往,容纳了多少艰辛与欢笑、汗水与成功。十年的点点滴滴,填充了我美好的记忆,在漫漫长路上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还曾记得2000年,我刚刚分配到中阳国税时,头顶国徽的神圣庄严,肩扛税徽的光艳闪亮,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久„„,然而,兴奋过后我不得不单独面对纳税人,当我面对纳税人提出的各种各样疑问,总是张口结舌„„记得,有一次一个老会计问了我一个税收业务问题,由于知识累积的不够和经验的缺乏,我不知该怎样回答。老会计不满的看了我一眼,又去问了别的同志才满意离去。他虽然没有说我什么,但他看我的眼神,像无声的批评,让我羞愧难当。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作为肩负使命的税务工作者,只有掌握了足够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服务好纳税人。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我决心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十年来,我不断的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向上、在探索和总结中慢慢成长。当我再次面对纳税人时,我不仅能圆满的回答出纳税人提出的问题,而且特别申明他们在办此项业务时注意的事项及衍生的涉税事项,得到纳税人的普遍好评。

诗人艾青曾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我要说,为什么我的心里常装着纳税人,因为我对税收事业爱得深沉。记得,多少次我把生病的老人留给丈夫,把没人带的孩子反锁在家里;记得,多少次因为连续加班加点,生病发烧,为了工作正常运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打针,输液,坚守岗位„„我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每一句优质服务的诺言。与其说是一种品格,不如说是一种长期积淀的工作素养,一种具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精神境界。曾经,我们被有些人称为“傻子”,因为我们婉拒了企业送来红包和礼品;曾经,我们有意避开亲友期盼的眼神,因为我们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利,为他们安排哪怕一个再不起眼的工作;曾经,我们背负着“六亲不认的骂名”,因为我们不能丧失税务工作者的良知和原则,为朋友和熟人的不法行为开脱。我们深知依法征收是我们的天职。只有依法治税,忠于职守,才能树立一身正气、光明磊落的公仆形象,树立文明执法、服务人民的窗口形象,树立廉洁办税、严于律己的税官形象,树立精通业务、勤奋工作的敬业形象。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选择了大海/你就要与风浪搏击/选择了天空/你就要展翅翱翔/为了地方经济的腾飞和祖国的繁荣富强/我选择了这身蓝色的税装/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平凡的小事,能反映出高尚的人格。十年,在时间的长河或许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在我的一生中却是非常重要的十年,它代表着成熟,代表着收获,也是我奋发向上,茁壮成长的十年。我骄傲,我自豪,我是穿着蓝色税服的国税人;我骄傲,我自豪,我是联系纳税人的蓝色纽带!

第16篇:十年磨一剑,用心铸辉煌

十年磨一剑,用心铸辉煌

——纪中国建筑业协会成立30周年

十年弹指一挥间,转眼之间中国建筑业协会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秋, 三十载的风雨兼程,三十载的用心磨砺,终于成就了中国建筑业协会的良好口碑与服务品质,现已发展成为全国建筑社会系统最大的社会团体之一,它如一面旗帜,引领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开拓进取,勇立潮头!

开展“两学一做”,坚持反腐倡廉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到来之际,我协会党总支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进行了一次党课学习。我们的党是一个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的党,从1921年建党到现在,我们的党经历了95个春秋。建党之初,它以实现我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为己任,通过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最终实现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它又以实现富强民主而浴血奋斗,特别是自习主席上台以来,又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可以说,我们的党始终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指导者全国上下不懈奋斗。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个别党员和领导干部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渐渐失去了原则,做出了有损我党声望,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法违纪之事,我协会通过组织开展“两学一做”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党员的共识,坚决与腐败作斗争,增强了党性,提倡清廉为公。全体党员都表示要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响应政府号召,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站在战略的制高点提出的治国良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建筑业协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会议活动,鼓励国内建筑业抓住机遇“走出去”。我国建筑业企业充分重视和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改变国内传统的建设模式,培育资本运营能力,工程承包与投资经营并举,以创新项目建造方式来赢得市场,加快和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我国建筑业企业积极采用EPC形式的工程总承包,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以更好、更省、更快为目的实施工程项目,为业主创造更多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要更加注重标准的作用,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要在国际市场讲好高质量的中国企业标准故事。注意宣传“优秀工匠精神”,让全世界深入了解中国建筑产业工人勤劳朴实、爱岗敬业的风范,增进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理解和信任,为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树立良好的形象。

发挥互联网优势,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为了借力互联网的优势,我协会组织了多场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和会议。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务院也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016年,我协会组织了互联网+BIM技术应用的观摩会,号召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进互联网+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向纵深发展;通过将BIM技术全面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和管理活动中,促进各项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注重探索智慧建造技术研究,为智慧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举办质量推广活动,严抓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万里行”2015年活动方案》要求,近两年来,中国建筑业协会多次组织媒体深入企业进行采访报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树立正面典型,推广工程质量管理先进经验,推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各企业和团体深入贯彻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突出强化企业全员工程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职责,认真落实项目管理质量主体责任,并加强总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建筑业在“新常态”情况下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有利于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把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切实实现稳中求进、持续发展。 注重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同样,我协会也充分认识到国内建筑业改革和创新也是永无止境,通过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和组织一系列活动会议,号召国内建筑业深入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技术在住宅产业中的更广泛应用,并切实取得实质效果。经过8年左右时间,新建建筑已全面开展,每年可以实现节约近1亿吨标准煤,减排约3亿吨 CO2,拉动经济增长约3000~6000亿目标;每年可以节约2~3亿吨标准煤,减排5~8亿吨CO2,如按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每年可拉动经济增长约1万亿,改造3~5年即可收回投资)。深化改革,一是要抓住机遇向建筑节能及相关产业、钢结构及相关产业、合同能源管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垃圾处理、环境设计等纵深领域发展;二是要尽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既可节能减排,又可惠及民生,还可拉动经济。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改革建筑成本可压缩1/4~1/2,可以每天1~2层。有些城市政府已率先开始推动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筑市场模式的改革,实现设计施工总承包,使总承包单位有动因既讲节约又讲效率实现科技创新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实现“一口价、交钥匙、买成品、买精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如深圳地铁五号线采用总承包方式实现节省投资15%、缩短工期38%、实实在在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又好又快建设,有利于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做强做大,有利于公共投资项目提高效益效率有效杜绝腐败)。

今天,中国建筑业协会整整三十岁了,就像一个男人已经步入了而立之年,褪去了年轻时的浮华与焦躁,已经变得沉稳而有力量。未来,它将积极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带领我国建筑企业不断“走出去”,不断转型升级,向世界展示中国工匠精神,向国际展示中国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7篇:银行培训心得砺刃

砺刃

要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摆脱平庸,超越优秀,你必须变得“疯狂”,需要磨砺锋刃,需要经历脱胎换骨的过程,老天爷是不会轻易让人成功的,你不比别人拥有特别的才华和能力,你不是天才,你我都是普通平凡的人,唯有锁定目标,全力以赴,方能实现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更高的职位,梦想更高的年薪。。。。。。梦想总是美好的,但能否美梦成真,完全取决于你的信念,你的行动,你的执着,你的担当。国有银行的光环为我们造就了一艘抗击风浪的大船,无论在哪个岗位,你都必须合理规划人生,科学定位,做命运的舵手,让自己无怨无悔。

当我被推选为“8849”队的队长,我的肩上就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当团队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第一个站出来。当团队面临抉择的时候,我必须当机立断发挥决策力。当团队发生分歧的时候,我必须协调矛盾,确保沟通渠道顺畅。多形式,多渠道的沟通逐渐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那是团队继续前进的基石。在“全力以赴”的环节,既然把手指向了自己,那就应该去为团队的落败承担更多。那是一个“疯狂”的任务,当每一个俯卧撑都变得异常艰难的时候,每一个坚持都是一种突破,是那份勇于担当的团队责任让我走到最后。

作为网点的客户经理,我们在团队里的定位不仅是基层的执行者,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下达的指令,精确地完成领导的任务。我们更应该成为团队的开拓者,我们更应该学着勇于担当,磨砺锋刃,厚积薄发。维护客户,拓展业绩目标;及时沟通,为领导决策提供实时反馈信息。满怀激情,激励斗志,让你的能量场感染网点每一位员工和客户。

作为网店的客户经理,锁定目标后,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营销业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深谙自己的产品,确立绝对的自信,和客户反复沟通才能在取得客户信任的同时完成自我积累。或许我们都在为业绩突破而苦苦寻找出路,或许我们都在为发掘客户而摸索前行,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准备5倍、10倍、20倍、甚至100倍的努力和付出。同一款产品或许讲了10遍,才会有人开始接受。讲了100遍,或许才会有人续作。稍有迟疑,或许机会就转瞬即逝。网店的客户经理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虽然我身体累,但心不累;虽然我辛苦,但心不苦。要成功就不能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试想一下,水烧到99度会开吗?没有把排档推到极限,飞机会起飞吗?没有把自己推到极限,他的人生永远会停留在港湾或机场里。国有银行的大船,可以让你不经历大的风浪,但他的一生都不会有大的作为,大的成就。

锁定目标,全力以赴,就那么简单的一次突破,人生就会开始不断地突破,自信、激情,将自己的生命和潜能发挥到极致。

第18篇:未曾牵手牵手的爱情

说明:该剧本属于分镜头脚本(或导演剧本)。 编剧:李桂林 演员表:

剧中人 演员 林牧准(阿牧)

李桂林 苏以北(小北)

赵楠 孟昕然(然然)

卢瑾 陈抒怡(阿怡)

李董仪 曲宜宾(阿宾)

邓丽斌

未曾牵手牵手的爱情

场景一:邂逅

镜头1

早晨八九点

工十七楼下羽毛球场

林牧准

(旁白:林牧准是一个自恋自我的伪文艺青年,每新发表一篇日志、一条说说后,每隔两分钟就刷新一次看看有多少阅读量、多少条评论、多少条转发,他把自己当成了好友中的韩寒,自己动态就是所有人的焦点。) 远景(仰视), 从天空拍八九点钟的太阳往地面拉 天空 太阳 云 树 …… (紧接)全景, 整个羽毛球场,往来的稀疏的人流 切特写,(旁白起)林牧准的脸、上身、手中的书《野火集》。过肩镜头,林牧准拿起手机,开始更新状态:毛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归到底是你们的。可我们要接手的世界是怎样的烂摊子?(特写到手机上,第一视角)

镜头2 时间地点同上

林牧准 曲宜宾

中景(Two shot),林牧准、曲宜宾一左一右的坐在台阶上,林牧准已经没有在看书了,不停的看手机,突然站起来,对着手机呵呵的笑……在一旁背六级单词的曲宜宾猛翻了几页单词书,合上书,看向林牧准。

曲宜宾:(不耐烦地)林牧准你又傻笑个啥,有美女评论你说说了?发个状态,还不停的

刷新手机,又不是九把刀哪有那么多人关注你。傻×。

林牧准:(坐下来,拿起书)咦,没人关注?你这位大叔就很关注我,不然怎么知道我

发状态了还刷新了?嘿嘿……

特写,林牧准狠狠的望向曲宜宾,曲宜宾眨了眨眼睛低头选择无视。

林牧准:(坏笑)原来你这么关注我啊,我性取向可是很正常的,你 没 机 会。

曲宜宾:fuck!!!你太恶心了。你……

林牧准:(迅速打断)嘘!……我感觉有美女经过,还在看我们。别说话了,快看书。近景,两人各自拿起书,装作一副文艺青年看书的样子,眼睛在斜瞄羽毛球场走过的两个女

生。 特写,林牧准的心开始微跳,那就是他一直等待的女生呀,不由得瞳孔微张、脸红、吞口水;

曲宜宾无耐看不清楚,只好把目光死死的停留在单词书上,嘴里还念叨着:focus、Focus、focus……

镜头3 时间地点同上,林牧准 曲宜宾 苏以北 孟昕然

远景(POV视点),苏以北、孟昕然并肩欢笑着走过来,两人轻声细语的絮叨着什么,频频

发笑,轻盈而自由,就像这冬日里的阳光。她们步速比校园里的情侣要快一拍,走过

第一个羽毛球场,路过林牧准、曲宜宾,走过第二个网球场,(Moving shot 跟随镜头)。

走向去到十五舍-自强超市的楼梯。

特写,孟昕然紧握着拳头,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林牧准。在一旁的苏以北,双手握住半

拳,收缩在胸前,微微的发抖。

近景(Two shot)林牧准站起来,推了一把曲宜宾。

林牧准:走吧,我们去超市买吃点。还傻看什么书。(开始走,跟拍)

曲宜宾:哦。你确定刚才路过的是你喜欢的类型?

林牧准:除非中国足球进了世界杯、台湾突然回归了,不然我不会不相信我的眼睛,

还有个女生回头看我了,我注意到了她的目光那就是我要等的姑娘。快走。

曲宜宾:哦好。

镜头4 上午十点左右 工十五超市内 苏以北 孟昕然 林牧准 曲宜宾

近景(two shot)苏以北、孟昕然在牛奶货架边挑牛奶。

孟昕然:小北,刚才羽毛球场边的那个男生就是我喜欢的那个人,以前跟你说过的。

苏以北:哦……哪一个?

孟昕然:戴黑框眼镜的那个。我刚刚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他,真是羞愧死了,我都

感觉羽毛球场上所有的人都在看我回头了,唉,是不是太花痴了?(然后陷

入刚才的回忆里,痴痴的望着货架上的牛奶)

苏以北:(极力隐藏心里的忐忑,生怕被孟昕然发现)然然,要不我去帮你要电话号码

吧?(插旁白:苏以北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傲人的成绩、可爱的外表,从

大一到大三,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种比赛成绩骄人,但一直单身,不是不 想谈恋爱而是一直没有遇到让自己心动的男生,在温柔冷眼的外表下期待着

一场热血的爱情的心。看着闺蜜,花痴着自己三年以来头一个心动的男生。

只想在他成为闺蜜的男友前,和他说上话,至少曾经拥有过。)

孟昕然:……(没听到,一脸傻笑)

苏以北:(稍大声地)然然,要不我去帮你要电话号码吧?

孟昕然:(拉起苏以北的手,兴奋的点头)嗯嗯嗯。小北,谢谢你。 中景 (angle on)林牧准、曲宜宾走进超市,(POV)林牧准扫视着超市发现了苏以北和孟昕然在饮料区,(跟拍)于是快步走向了食品区。曲宜宾跟了过去。近景 (two shot) 林牧准开始从货架上拿两袋奥利奥。

曲宜宾:有钱的孩子啊。

林牧准:还没完呢。在超市里引起女生注意的办法就是买一堆好吃的,越贵越好越多越好。来你帮我拿。(林牧准开始了大扫荡,从各个货架上拿最贵零食、饮料,放到曲宜宾的怀抱里)

多视角镜头 曲宜宾怀里饱满了零食。林牧准双手也都不空着,开始感觉到超市里所有人的

的目光已经聚焦到他的身上,这里面也应该包括了她们的目光。林牧准已经兴奋起来了,

他都感觉自己有点发抖了。他走过货架转角,准备去收银台。

中景(POV) 林牧准看见苏以北步伐轻盈的走向林牧准。她是个矜持、好强的女生,认同要 做的事情,便不会迟疑。此时的她已经缓冲了内心的波澜。 中景(从苏以北的背后)苏以北走向林牧准。

特写 林牧准停住了脚步,仿佛走到漆黑的舞台中央,突然灯光把焦点打到了自己身上,看

着舞台的对面,已经苦苦等待的心仪的姑娘顺着打亮的灯光走过来。他已经整个人呆

在那里,目光如注。

近景(Reserve angle即POV互反)苏以北走到林牧准跟前,看着他的眼睛。

苏以北:(微笑着)同学,你好。

林牧准:(紧张地,开始感觉手上的零食是种累赘)额,你——好。

苏以北:(按捺内心的波涛汹涌)我叫苏以北,你呢?

林牧准:(自言自语般)苏——以——北,好名字。(回过神)我叫林牧准。

苏以北:(继续保持镇静,掏出手机,但声音开始出现颤抖)你的电话号码?

林牧准:(心想,好冷静果断的女生,真的就是自己喜欢的姑娘)13419530478 苏以北:(濒临感情崩溃的边缘)谢——谢。(准备转身离开)

林牧准:(心扑通的响了)等等。

苏以北:(耳朵里嗡的一下)嗯?

林牧准:我——喜——欢——你。

苏以北:(低下头来,停顿了几秒,感情大坝已经决堤)我也是。(苏以北顿时忘记了周围的所有人,忘记超市的其他人、忘记了闺蜜孟昕然、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了林牧准,任凭直觉回答出这三个字。)

特写:曲宜宾抱着东西傻笑,孟昕然愣住的不敢相信。

场景二:约会

镜头1 下午一点半左右 男生宿舍

林牧准、曲宜宾

中景(two shot)林牧准、曲宜宾坐在书桌前上网, 这时林牧准拿起手机看时间。

林牧准:哇,都一点半,我该准备准备了。阿宾,我该穿那件外套比较好呢?(在衣柜拿出两件衣服,又放了回去)

曲宜宾:你们第一次约会呵,是要注重一下,我帮你百度一下吧。 特写(背后镜头、POV)曲宜宾百度搜索里打开一个网页。

曲宜宾:网上的建议都乱七八糟的。我觉得你是不是要先刮刮胡须。近景(POV)曲宜宾回头看林牧准,林牧准已经在洗漱池在洗脸。近景、特写 林牧准洗脸、用剪刀剃须胡、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中景(背后镜头、跟拍)林牧准从水池走向衣柜,开始挑衣服。

中景(POV、POV互反)曲宜宾看着林牧准一件一件的换着衣服,不停的摇头,终于点头。近景 林牧准穿好外套,走到洗漱池照镜子,自信的笑了笑,拿起背包。(跟拍)走出宿舍。

镜头2 下午一点四十五分 男生宿舍楼梯 林牧准

中景(moving shot跟拍)林牧准走下楼梯,在六楼的走道的消防栓前照镜子,(俯视角度)然后下楼。 镜头3 下午一点五十分 湖滨小径 苏以北

中景(angle on)苏以北走在从标本馆到湖滨的下坡小路上,(近景)面带微笑。

镜头4 下午一点五十分 湖滨水吧 林牧准 苏以北

中景(angle on)林牧准走进水吧 (跟拍)在吧台要一杯原味奶茶,走向一个空座。拉了一下椅子,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巨响。(或不小心拉翻了椅子)近景(angle on)林牧准感到万分的窘迫,感觉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迅速的扶好椅子坐了下来,握住奶茶手不停的抖。(跟拍)不一会儿,他站了起来换了个靠里面的座位,这才镇定下来。 中景(angle on)苏以北走进水吧,(POV)目光搜寻了一会儿,走向里间看到了林牧准,(近景)笑了笑,走过去。

镜头5 下午两点 湖滨水吧 林牧准 苏以北 服务员(李董仪 饰)

中景(POV互反)林牧准看见了苏以北,有些紧张,动作稍显慌忙的站起来请她入座。苏以北坐了下来,看着林牧准。

近景(two shot)两人开始慢慢交谈,交谈开始慢慢升温。

林牧准:(因为紧张,稍显勉强的微笑)你喝点什么? 苏以北:(很小声地)和你一样的就好。 林牧准:嗯?什么? 苏以北:(更加紧张,但大声地)和你一样的就好。 林牧准:嗯。好。(转向旁边的服务员)麻烦来一杯XX奶茶。谢谢。 服务员:好。

近景拉远景(wilder angle)两人简短的沉默,没有正视对方。(先表现两人沉默的坐着,再用更远的角度表现)直到服务员送来奶茶。近景(two shot)

林牧准:(握了一下奶茶,此紧张已经换成了得意)那天,你是因为什么注意到我的? 苏以北:你猜呢?

林牧准:是因为那天我穿了一件好看的衬衫,还是那个上午的阳光刚刚好? 苏以北:都不是。(停顿了一下,看着林牧准)只是我注意你很久了,有一天在图书馆看见你的背影,有一种很美妙感觉。那时开始就觉得你会再次出现吧,就决定要让你知道,知道,恩。

林牧准:图书馆?(心微微一颤。心想,自己从不去图书馆看书的) 苏以北:那天上午,看见你低头看书的样子,我就知道那就是你。(有点沉醉) 林牧准:这样啊,还好啊,我比较喜欢在空旷的地方看书。(开始掩饰内心慌张。) 苏以北:那你呢? 林牧准:(愣了一下,心想:但自己是喜欢的她没错)其实我也喜欢你很久了。 苏以北:什么时候的事?

林牧准:一个多月了,记得那天我见你从羽毛球场走过,在最后的一抹晚霞下的你,我至今难过。于是我一有空就在羽毛球场看书,期待引起你的注意。终于,昨天第二次见到了你。你回头的那一瞬间我就决定让你知道,知道,恩。

苏以北:(心里一颤,弄到了奶茶。一时语塞,只好说)知道什么? 林牧准:(看着她的眼睛)我-喜-欢-你。 苏以北:(手不停的抖。心想:我是喜欢他的。但他大概弄错了,然而他说他喜欢我)哦。 林牧准:(已经兴奋了)我们在一起吧。 苏以北:哦。(停顿)好。(笑) 林牧准:(高兴地)我们出去吃东西吧。 苏以北:(点头)嗯。

(旁白:昨天,他们注意到的其实都不是对方,却以为对方注意到自己而鼓起了表白的勇气; 今天,他们喜欢其实大概也不是对方,却以为自己喜欢就是对方而决定和对方在一起。)

镜头6 下午三点 湖滨水吧外 苏以北 林牧准 孟昕然 陈抒怡

中景,(angle on)林牧准、苏以北走出水吧。(POV)看到迎面走来的孟昕然、陈抒怡。 特写,(POV)孟昕然欣喜地看了看林牧准,又把目光冷冷地移向苏以北。(同时特写孟昕然的目光)陈抒怡微笑的看了一眼林牧准和苏以北。 中景,四人擦肩而过,无语言。

场景三:分手

旁白:林牧准、苏以北如同所有的情侣一样进入了热恋,形影不离,恨不得每一秒都一起。

如果爱情就这样进行美好的进行到底,世界上大概就没有失恋这两个字了。如观众所

愿,他们和所有的情侣一样也陷入了冷战、争吵、和好的良性、恶性循环。当初因为

自以为的理由在一起,苏以北已经真的喜欢上林牧准,可林牧准,好像一直没进入状

态……

镜头1 女生宿舍 晚上十一点半 苏以北

特写,时钟指向十一点半,苏以北埋头电脑前,做PPT,为明天的演讲做准备近景,苏以北疲倦地拿起手机给林牧准打电话。切林牧准慢慢接电话的镜头

苏以北:牧,你在干嘛?

林牧准:准备睡觉了。小北,演讲稿做好了么? 苏以北:都做四个小时了,还没弄好。你想我了没? 林牧准:嗯,还要做多久。你是不是做的太认真。

苏以北:不知道。当然要做到最好,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反响,我要所有评委观众都被我吸引到。

林牧准:嗯,嗯。不早了,小北,你该睡了。

苏以北:嗯。那你明天八点叫醒我,我起来把最后的ENDING做好。我下午三点比赛别忘了来看。

林牧准:好。孩子睡吧。晚安。近景,两人挂掉电话。

镜头2 上午九点——十二点 宿舍里 苏以北

近景 (三个不同的角度)苏以北生气的给林牧准打电话,均无人接听。

镜头3 下午三点 教五前面 苏以北

中景,苏以北给林牧准打电话 无人接听,(背后镜头)走进教学楼。 镜头4,下午四点 宿舍 林牧准

近景,林牧准醒来,从床上跳下来,在桌子上找到手机,开机。

林牧准:完了,完了。

背后镜头,林牧准冲出宿舍,门被狠狠关上,一声闷响。

镜头5 下午四点半 樱园路 孟昕然、陈抒怡

远景,樱园路上,人来稀疏。老斋舍、樱花树、梧桐,厚重的历史感与静谧的气息浑然一体。近景,孟昕然和陈抒怡并肩(迎着镜头)走来。

孟昕然:小怡,小北和我已经一个月没说话了。

陈抒怡:嗯。然然,我觉得你应该和她和好吧。她不是找你解释过么? 孟昕然:是的。可是……

陈抒怡:爱情是两人的事情,既然他们彼此喜欢,这也不能怪她。虽然那个林牧准真的很不错。

孟昕然:这我知道,我已经没再怪她了。 陈抒怡:那好,然然,去找她和好吧。 孟昕然:可是,我怕她不会答应。

陈抒怡:然然,小北一定会答应的。你应该最了解她的。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陪你去吧。

孟昕然:嗯。好,现在就去吧。小北今天下午在教五参加比赛,我们过去吧。 陈抒怡:走吧。就知道你在乎她的。呵呵。

镜头6 下午五点 教五外 林牧准、苏以北、孟昕然、陈抒怡

中景 林牧准背着书包,手里拿着奶茶,从鉴湖跑到教五。在教五前,站着等苏以北。 中景(angle on)苏以北一脸失落地从教学楼走出来,(POV林牧准视角)苏以北看到林牧

准,走向他。 中景切近景,特写苏以北愤怒的看着林牧准。(POV苏以北视角)林牧准扬起了手里的奶茶。苏以北抡起小拳头打在林牧准的左肩上。 (two shot)

林牧准:小北,对不起。我来晚了。 苏以北:什么对不起。你没做错什么。 林牧准:(心一凉,不妙,来冷的)小北,给你买了奶茶。你看,还是热的。 苏以北:(别过头去,背对着林牧准)不要。 林牧准:(走到苏以北面前)小北,我帮你打开。你先喝着暖暖,刚刚演讲也肯定口渴了吧。(打开奶茶,递给苏以北)

苏以北:(接过奶茶,还是怒视着林牧准) 林牧准:(微笑着)小北,演讲肯定很不错吧,战果如何? 苏以北:(突然爆发了)糟糕透了。 林牧准:(以为苏以北开玩笑的)骗我的吧。

特写:苏以北一下扔掉了奶茶,撒了满地。林牧准看着被摔坏的奶茶,又看着一脸怒气的苏以北,然后看着周围的人群,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两人都愣住。苏以北开始觉得沮丧。

苏以北:(语气稍微冷静了下来)谁骗你。好像你是骗我吧。 林牧准:(还没回过神来,眼神一直看着周围,周围的围观的目光让他十分受罪) 苏以北:(语气变得激动)是谁答应叫我起床的,是谁答应要来看我的比赛的,是谁说会一直关心我,即使所有人不理我都会鼓励我的?是谁? 林牧准:小北,你听我说,我……

苏以北:不听,你这个胆小鬼。每次都人多的时候你都不敢牵着我。刚刚的演讲,我准备那么久的演讲,精心做的讲稿,下面的评委根本不仔细听,我的努力他们没看到,无所谓。可是我在台上演讲的时候一次次的找你,给我的是一次次的失望。你根本都丝毫的不关心我。

林牧准:没有。我……(目光依旧离散,时时的向周围的人看去)

中景(POV林牧准角度)扫视着周围,目光里出现了站在一旁的孟昕然、陈抒怡。

苏以北:(哭腔)我不听。跟你约会的时候,和你说话的时候,哪怕和你牵手的时候,眼睛总是会时时看着别处。你知道我有多不好受吗?如果你真的关心我,我不需要你的解释,你只要现在走过抱住我,你懂不懂? 林牧准:(无言以对)我……

特写,林牧准愧疚的注视着苏以北,第一次没有望向别处。 中景(two shot)(慢镜头)林牧准开始慢慢走向苏以北,想要上前去拥抱她。

旁白:林牧准心里知道,只要上前去紧紧抱住苏以北,就不会再放开了。只要这样走过去,

抱住她,自己也就完完全全的从心底喜欢上她了。只要克服自己过分在意别人的目光, 把自己当成焦点的毛病,他便解放了自己。只要上前一步,抱住苏以北,他们便能 开心地在一起。他将要拥抱的不仅仅是自己喜欢的苏以北,更是抱住他们的爱情。 特写,然而就在林牧准走到苏以北的面前,伸开双臂抱住的苏以北的时候,林牧准的该死的眼睛却偏向一个角落,(POV)看到了旁边神情木讷的孟昕然。而这时一直盯着林牧准眼睛的苏以北,也跟着他偏移的目光看见了旁边一直默默控制情绪,却最后遇到林牧准目光而没控制住情绪的孟昕然。

近景,苏以北回过头来,推开了林牧准。跑开。 旁白:苏以北其实在第一次见到林牧准知道彼此大概是因为错误而在一起。但是渐渐的真的喜欢上了林牧准,于是等待着林牧准在某一天可以在人潮里大大牵着她的手,那就表明他是真的也喜欢上了自己,那便够了。如此而已。可是在这一刻快要来临的时候,林牧准的目光还是偏向别处,而且偏偏偏向自己最了解的朋友、也喜欢林牧准的孟昕然。 中景,(POV林牧准视角)苏以北的背影慢慢离去,消失在人群里。近景,林牧准静静的伫立在日光渐暗的夕阳里。面无表情

拉远景、全景,西边的晚霞带着微醺的血色,几滴落寞消融在不干净的夜色里。

2011/12/11 By李桂林 ~~~~~~~~~~~~~~~~~~~~~~~~~~~~~~~全剧完~~~~~~~~~~~~~~~~~~~~~~~~~~~~~~~~~~~~~~~~~

第19篇:未曾走远的爱情

未曾走远的爱情

总有些事,有些人,有些话,沉淀在记忆深处…….——题记

两张干净不着铅华的脸,一样灿烂的笑容,一棵承载了生命之重的山楂树,一段似歌似泣的音乐,成就了一部被称之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的影片——《山楂树之恋》。我不喜欢“最干净”这个词,因为它包容了太多的噱头,看过影片,我觉得用“单纯而美丽的爱情”更适合一些。

《山楂树之恋》在宜昌已经放映了五天后,我才姗姗来到了天河影院,周围看过的朋友褒贬不一。我一直是很矛盾的,想看又不想看。因为看过很多书被翻拍成电影亦或是电视剧,总是在心里留下了一大堆的遗憾,所以只要是看过的书就不愿意在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早在90年代初期,我们刚踏出校门走进社会时,曾经流行过一部美国大片《廊桥遗梦》,我看过这本书,来到影院看这部电影,我被导演的高超技艺所征服,书中的意境依然可以通过画面来渲染。这一次,听过朋友们的表述,我不报有多大期待。我想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落。

影片里出现的两张干净的脸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静秋的眼睛并不大,不是象范冰冰那样有着咄咄逼人的目光,也不是象王菲那样目光迷离,静秋的眼神很纯粹,很干净,她的笑声听起来有点傻傻的感觉,但是却能一下子抓住你的心,让你忍不住跟着她在唇边泛起一丝笑意,从情窦初开到逃课去县城看望老三,留宿老三,她所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勇气,她的爱情之路有些艰难,打上了那样一个特殊年代的印记。“将来你会怀孕,会当妈妈,拥有自己的孩子,孙子……”“那你呢?”“你活着我就活着,你死了,我就永远不在了。”这是影片中最打动我,让我最心痛的一段对话。漆黑的影院里,除了静秋和老三的眼泪,我听见眼泪从所有人脸庞滑落的声音,老三用自己的牺牲成就了一个完整的静秋。记得曾经在自己恋爱时,母亲对我的告诫,听母亲讲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怎样和自己的爱人隔着一条街道约会,和爱人照相时那种正规……一如影片中的静秋和老三。老三的笑容非常灿烂,从第一次在河岸见到静秋到两人从医院给静秋包扎脚后骑在自行车上,他的笑容里包含了太多的幸福,有人说太幸福的爱情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天妒美眷,所以老三在留给静秋无边的痛苦,留给了世人无数唏嘘之后撒手人寰。

这不是杜撰的故事,这是发生在那个轰轰烈烈上山下乡,青年支边的年代,是那个人们比较单纯年代的真实的故事,我的父辈母辈的故事。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话,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在记忆深处……可以这样说书和电影演绎的爱情唤醒了一代人,打动了一代人。虽说每个社会阶段的道德标准不同,但是人们内心对纯美爱情的渴望从来没有走远,有谁能说在金钱魅影下的所谓的“爱情”没有暗自垂泪、独自叹息。这段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淘尽了那个年代的愚昧、自私、卑劣、痛苦、贫乏…….之后的情感,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充斥着感情快餐、爱情速配,流行着拜金女、富二代的时代,它是真的更应该称之为爱情,一段单纯而美丽的爱情,人们心目中永远的爱情。所以影片的介绍会这样蛊惑人心,每个男人都想娶静秋,每个女人都想嫁老三。但是没有人敢保证拥有之后不会有剑拔弩张,鸡毛蒜皮,七年之痒……也因为静秋和老三的不曾拥有,成为了人们那不曾得到了白玫瑰亦或者红玫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那不能触及的疼痛,人们在影片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影子,找寻属于自己的不朽的爱情。

喜欢那朴素的画面,喜欢那两张略显生涩却青春洋溢的脸,喜欢那些让人心痛的对话,喜欢…….虽然也有遗憾,却因为没有期待,而收获了感动。

第20篇:不曾忘却,未曾离去

不曾忘却,未曾离去

贤,我一次轻轻道了一下你的名字。

天边的流云缓缓而过,又一初秋了,曾想努力忘却的东西,在被风牵起。我独自徘徊于长廊里,一幕幕属于我们的回忆在眼前放映。 仍记得电话里那一阵阵清脆的笑声,记得深夜里的搞怪闹铃声,记得第一次抚摸小猫的情景,更记得第一次想你的时候。一切,历历在目。原来,不曾忘却,只是假装遗忘。从未发现,不经意间,你的名字,你的一切早已进入了我的世界里。抹不去,也不能抹去。 不知哪里开始播放方力申的“十分爱”,我偷偷地哭了。这首歌曾是你微博放置最久的一首,也是我听了无数次仍坚持听的一首。“爱过太深原来身体会疑问”“应该漠不关心仍然着紧”这一切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深有体会。 你还记得吗?你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那就跟他保持朋友的距离,这样一辈子都不会失去”。这句话,我从未忘却。只是,有时,在某个深夜,我会遏制不住。因为,这种朋友,好难做到

此刻想你,我独自坐在那雨季长长的故事里,盛在杯子里的,是慢慢的桂花香记忆。你是我梦中的蝴蝶,分别已久,没有你的身影轻盈的舞蹈,我青春的天空很寂寞。

在岁月山重水复里,我寻觅着你;在电话里,我寻觅着你的身影;在人群中,我寻觅着你的背影。曾经,你是最懂我的人。可时光冲淡了一切,如今,你却是最不懂我的。

曾有多少次,我鼓起勇气拿起电话,可最后还是默默放弃。贤,我再次轻轻的道了一下你的名字。不知你是否听到?我知道,其实你懂的,只是因为那句话。

你知道吗?在那个阳光猛烈的响午,大家都飞奔去饭堂。我在人海里穿梭,抬起头,发现前面那个是你。多么熟悉的背影,多么熟悉的声音。一路上,我默默注视着你。你缓缓回头,我猛地把头低下,害怕大家见了会尴尬。你并没有察觉是我,是我在你身后一直关注你。昔日,没有离去;将来,不会离去。

为什么要如此着紧,明明知道这只是个梦境;为什么不肯醒来,明明知道只只是多情人的结局。残日把眼前的镜头染得橘黄橘黄的,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正如我喜欢你的理由,没有多余的原因。

不能忘记2012年7月26日,那是我发了一条不起眼的微博,本想随便抒发下内心感受。可你却留意到了,也许你只是不经意间看到。最后,你评论了我,再后来,我们从评论到私信,再到QQ,知道最直接的通话。你无声无息的融入了我心底,谁也想不到,你简简单单的名字,却从那时起深深刻在了我心中。无论是时间的推移,还是可以的放弃。却怎么也抹不去刻骨的一切。 是啊!你说过:“我们只能是朋友”。可无论你怎么说,都无法改变我对你的关注。有人劝我放弃,可谁会知道我曾试过,可最后却被一句关于你的流言所激起。你对我说过,你要在高中踏踏实实的谈一次恋爱,那时的我,笑了,笑你好傻。最近,听说你找到了,我笑了,笑我好傻。为什么这样折磨自己,明明多情自古伤离别嘛。

贤,我又一次轻轻道了一下你的名字。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月挂天中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心于此,只能寄挂在眼前的木棉花中。木棉花啊,请你把我的心放在他身上,不要让他受伤。我不求有什么回报,只希望他能幸福快乐。

莫笑我对此情,只怪此心独属你。灼热之心熄不灭,可盼此情能寄去。贤人若懂我之心。但愿勿笑吾独傻。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