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4 18:05:3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宏观经济学论文

班级:IBA0902学号:200905168091姓名:黄涛

200905168084梁艳

200905168067徐苏瑜

“80”后主导的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

摘要:随着“80”后这个名词的兴起,中国的经济逐渐走向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有人称这是中国进入了第三个消费的黄金时期。“80”后在中国经济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下面就来详细地论述“80”后所带来的经济思索。 关键词:“80”后、失业、消费、储蓄

“80后”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已不再陌生。其实这个词最早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是文坛对于上世纪 80年代出生的年轻写手的统称。随后“80后”的指称迅速流传并在网络中被高频率使用,后又被各个领域借用,被用来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代人。为什么“80”后如此广受关注?原因很简单,“80”已逐渐成为社会历史舞台的主角,而他们的经济活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8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阶段,受思想解放的影响,他们的职业观、消费观,和储蓄观等与前人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些区别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与方向。

一、“80”后的就业难题

近年来,很多调查报告显示,社会失业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现象。那就是失业人员结构日趋年轻化。由于近几年的金融风暴,很多人都无奈地从岗位上退下来,人们第一直觉会认为这部分人群应集中于四五十岁。应该是那些无法紧追时代潮流更新思维方式,以致被淘汰。但没想到四十岁以下的占了绝大部分,也就是“80”后成了失业人群的主力。究其原因,一方面确实是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还有另一原因,“80”后的思想较为活跃,很难在一个企业好好地干上几年。而且在工作时的态度也与前人迥然不同。就拿对加班这件事的态度来讲,稍年长点的职员对加班很少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宁可牺牲掉自己休息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70”后便是这部分人群的代表,网络上号称是“拼命三郎”。而作为“80”后,加班在他们眼中看来却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且认为加班是没有效率的表现。从对待加班的态度这一点,不难看出,生活于不同年代的“80”后,在职业的价值取向方面,更追求自由、舒适。

近两年,每当春节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些有关招工难的新闻报道,“80”后既是失业的主力军,也是就业的主人群。既然如此,那为何还会有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时代的就业人以不同于以往,企业急需根据现实的情况,改变招工策略,以引起“80”后的关注。

“80”后的这种职业观无疑会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年轻一代失业率的增加所导致的最大损失便是实际国名收入的减少,而这一批失业的群体又恰巧是最具有潜力,且劳动力较为庞大的“80”后,这部分闲置的劳动力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一些招工未满的企业,生产设备和其他一些经济资源没得到充

分的利用,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导致了社会产品的减少,从而降低了国民收入水平,而即使失业率得到缓减,那部分失去的经济也无法得到弥补,这才仅仅针对那些真真失业的人群,还有那部分工作不稳定、追求舒适自由的人群,他们游离在社会上,使得劳动力不能够集中,这也阻碍了国民收入增长的步伐。

二、所谓的消费黄金年代是福是祸

居民储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一环。市场经济历来提倡“藏富于民”,因而它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各国政府及学界的高度关注

据资料显示:25-34岁展整个消费比例的33.4%,是我国绝对的消费主力。

据巴黎百富勒研究报告,中国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消费高峰,依据是计划生育以来,即1978年之后,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骤增,而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好,在消费上追求舒适便利与品牌形象。中国的消费结构随着“80”后生一代的消费能力的提升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消费主体的“80”后显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80”后作为社会的主流,他们已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忙忙碌碌,他们更具有个性与思想,喜欢具有独特风味的商品,这一特点,使得很多商家都为之而疯狂,毕竟他们是这一消费时代的主角。不仅如此,“80”后的消费者花钱比较洒脱,尤其是这一群体中的女生,学历越高,收入越多,花钱就越冲,追求时尚,展露个性,服饰重款式,香水看香型等等。除了这种个性消费外,“80”后还热衷于娱乐消费、潮流消费、体验消费、成就消费等等,“80”后很多的消费都属于一种感性大于理性的消费,消费行为变得情绪化、感性化、冲动化,期望借此来体现自身的独特,消费的重点有时甚至脱离商品本身,热衷于其衍生的各种附加价值。

“80”后的这种消费模式体现了中国消费结构发展的的趋势,而了解这种模式有助于国家把握住这个潜在的庞大消费市场。在经济学中,长将消费、投资和进口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其中消费的权重最大,因此政府经常通过一些干预来促进消费,比如减少税收,加大采购等等。“80”后这种消费固然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那种。他们的这种消费是建立在冲动、攀比等一系列不理性的想法之上,所以如果简单地认为这种消费是积极的,是不正确的。拉动消费,需建立在较好的就业状况之下,消费水平并不取决于人口结构,或是人们的消费意识。关键决定因素应该是消费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而政府所需做的应是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比如教育、社保、养老、住房等,让消费者安心消费。

三、储蓄变零、变负的背后

“80”后被冠以很多理财的美名,如“月光族”、“日光族”、“三光人士”, 甚至是什么“透支狂”之类的。这些显然与中国的传统理财观念不同。受中国传统思想的限制,用宏观术语来讲就是预防性动机,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人们都不怎么懂得花钱,只希望将钱存着,为将来不能预料的意外事或者儿女买房买车之类做下充分的准备,但这样的高储蓄渐渐使得中国的消费需求增长变得较为缓慢,当然这部分人群大多属于“80”后的父辈们的一代,而“80”后,他们所想的便是如何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对储蓄并不那么热衷。这主要由于他们生活在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时代,况且,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方面是自己努力工作的薪酬,另一方面是父母多年的储蓄。而这两者之间后者往往成为了“80”后们“坚强”的后盾。

“80”后的零储蓄与负储蓄让很多专家议论纷纷。储蓄率的适当降低固然很好,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低储蓄率意味着国民的消费水凭较高,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但像“80”后的这种消费趋向与过度消费,而其中又有一部分人的消费是建立在牺牲父母消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啃老”一说。这种意识,已趋向于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信用消费,而当信用消费过度时,难免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危机。所以“80”后的这种消费意愿远大于储蓄意愿的经济行为使信贷业务和内需过快地发展,这种推动经济增长的理念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相反过分地“刺激”内需会带来更严重的“房奴、车奴和卡奴”问题。

总结

“80”后新一代的价值观念,让一部分人感到担忧,害怕中国经济的命运将会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受到严重挫折,在这部分个人眼中,“80”后是那么的不沉稳、不实干和不理性。而作为“80”后的后继者们则认为这是与时俱进,现今社会是思想高度解放的时代,是追求创新的时代,“80”后的价值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新生力量。无论是何种评价,“80” 后的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已不可改变,我们只有认真地去了解与分析“80”后的价值观念,把握住这群社会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实时动态,了解他们独特的经济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帮助我们其实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经济结构,才能培养后来者们健康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合理的经济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从而让中国经济在历史的长流中得以不断地前进。

参考资料:吴建安《市场营销学》

市场经济论坛

推荐第2篇:宏观经济学论文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趋势

姓名: 学号:

摘 要:文章从收入分配差距分解角度看,可以将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分解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三大差距。转型期,我国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的同时,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区域的居民之间及不同行业的职工之间也呈现出显著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转型期,收入差距,变化

一、转型期中国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概况

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整体水平已经十分可观。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我国居民基尼系数1990年是0.343,1995年是0.415,1998年是0.403,进入新世纪后则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发展,2000年为0.417,2001年为0.447;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提供的数据表明,1996年全国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为0.424,1997年为0.425,1998年为0.456,2000年为0.458,2002年为0.460.2005年的全国基尼系数,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数据是0.454;南开大学研究的结果已经超过0.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虽然不同来源的基尼系数在具体数值上有明显差异,尚无法得到统一的数据,但大致上各机构的数据皆显示出居民收入已存在明显的内部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中国则显然已进入重视该问题的阶段。

表1 1990~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二、转型期不同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主要分解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三大差距。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不仅表现出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均存在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且区域内部居民之间及不同区域的居民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都呈现较大的收入差距。

1.转型期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转型期,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居民收入差距是中国收入分配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区域之内。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发展的东西部差距早已形成。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同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其所造成的各种区域差距的格局至今尚未完全被改变。

1.1区域间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化

伴随转型期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是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以及东、中、西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随之扩大。1978年,东、中、西部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2.5%、29.70%、17.80%,1995年为59.00%、26.50%、14.50%,2005年为55.6%、18.8%(东北地区已划出)和16.9%。1980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488.3元、336.0元和274.3元,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1.78倍;到了2006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7567元,中部地区为12269元,西部地区为10959元,东北地区18277,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2.52倍。该变化趋势促使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见表2)。

表2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及东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

从省际收入分配差距来看,转型期,中国省际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而且从变动趋势上看呈逐步扩大之势。省际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无明显的改善趋势。

从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前列的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基本均为东部城市,与收入位于较后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后的城市基本均为西部城市,且收入水平与居于前列的城市差距十分可观。2006年,主要城市中上海居民收入以7.7%的薪酬涨幅为列第1,广州以7.6%的涨幅排在第2位,北京则为7.2%,东部城市以较高的薪酬增幅继续位于城市收入前列。

1.2区域间不同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从具体情况考察,同一社会群体的收入区域性差异明显。

(1)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国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过程中,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西部与中部相比,收入水平仍较低,在1980~2005年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农村居民纯收入水平,详见表3。

表3 农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比较(单位:元/人)

(2)区域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十分微小,但随着东、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目前东部地区已远远高于西部地区。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3~2006年,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的变化基本呈现出小幅扩大的趋势(详见表4)。另一方面,西部与中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则相对接近,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两者之间收入水平地位的变化上:在2004年以前,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中部地区,2005到2006年间西部开始略低于中部地区。在收入增长速度上,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较大增幅,上海和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较2006年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4.3%和13.9%。

表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差距比较(单位:元/人)

1.3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以上分析表明,随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将对遏制地区经济差距及区域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起到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国家实施了一些措施来调节收入差距,但是收入差距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别不仅是GDP增长上的,也是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卫生和文化方面的,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既受历史和资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增长阶段等规律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总的来看,由于经济增长惯性、运行机制以及发展基础等差异,东部地区已积累的可观实力将使其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在未来若干年间将继续存在。

2.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转型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在我国各类居民收入差距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难点问题。

2.1转型期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从时间上看,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改革的深化不具同步性,大体可分四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城镇居民收入变化不大,增长低于农村,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下降至1984年的1.54∶1;第二阶段为1985~199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几度陷于停滞,结果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1984年的1.54∶1上升至1985年1.8∶1,1992年回升到1978年的水平,到1994年已升至2.86∶1,年均增长8.57%;第三阶段为1995~1997年,国家干预使城乡收入差距有所降低,由1994年的2.86倍下降至1997年的2.47∶1,年均下降4.55%;第四阶段为1998~2006年,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见表5)。

表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年份城乡比年份城乡比年份城乡比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程度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恶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数额不断上升。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纯收入的31.02%,比1997年的40.5%下降了约9.5个百分点。此外,恩格尔系数也从侧面反应出城乡居民在社会水平上的实质性差距。自1992~200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高于城镇居民9个百分点左右,以2005年为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为36.7,在总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高于城镇,说明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没有改善。纵观中国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情况,自1992~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与农村居民收入的比例是不断增大的。

城乡间以存量财产表征的贫富差距扩大得更快。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是一种组间差距,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居民高得多的房产价值、金融资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例如,2004年占全国人口总数41.76%的城镇居民的储蓄占了全国储蓄总额的83%,而占全国人口总数近60%的农村居民,其储蓄仅占全国储蓄总额的17%。如果考虑各种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福利待遇,如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等实物性福利,城乡间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提高。这种差距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在世界各国的情况中,仅有少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超过了2。 此外,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区域分布差异明显,除东部沿海地区的城乡差别相对较小之外,各省内都存在着严重的明显的城乡差别。

2.2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已十分严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2005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平均贡献率高达63.73%。从整体上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中国收入差距整体水平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进入转型期后,其扩大趋势十分明显,且目前并无减弱迹象。

3.转型期产业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2002年行业中的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的年人均工资与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的年人均工资的比率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工资相差2.99倍,2003年迅速扩大到4倍以上并在其后的年份持续扩大,到2005年达到4.88倍,2006年差距略有缩小,但仍维持在较大的差距水平上。

3.1不同生存状况的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不同生存状况的行业间存在极大的收入差距。20世纪90年代,各行业就业者收入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各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的趋势,收入高低位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兴产业,如IT电子等行业,收入状况良好,而一些依靠财政补助的基础性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和地质水利业和一些充分竞争性行业如社会服务业、餐饮业和建筑业由于补贴减少和利润下降,从业人员收入减少。

三、结语

转型期,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等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采取对策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应对该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要减弱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控制其扩大趋势。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因此对于解决当前各种分配矛盾和问题,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和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7.

[2]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199

2、199

6、200

3、2000/2001.2005)[M].中文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

2、199

6、199

7、2000/200

1、200

3、2005.

[3]曾国安,胡晶晶。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8,(1)。

[4]约翰·奈特,李实,赵人伟。中国城镇工资和收入差异的区域分析[A].载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C].255-25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胡日东,王卓。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转移支付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2,(4)。

[6]常党生。浅析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推荐第3篇: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年级专业:09国金1 班

学号:0960403038

姓名:吴彬彬

指导老师:刘飞翔副教授

2010年06月 20日

石狮服装对石狮经济发展的分析

摘要:服装市场是石狮发展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我们的市场。石狮市的经济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关键在于服装产业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石狮服装,石狮经济,服装城,发展问题

正文:提起福建石狮,人们就会想到服装。这里是我国“闽派”服装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散地之一,聚集着1万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年产值达600多亿元,休闲服装销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这使得石狮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级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持续保持福建省第2名。从1993年起连年跻身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2002年位列“全国100个最发达县(市)”第16位。石狮的发展令人惊诧,每一步的发展几乎都与服装有关。

石狮人从石狮实际出发,敢于拼搏,大胆试验,抢抓机遇,发展自己,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石狮试验、石狮速度、石狮效益,将昔日的农村集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贸工港口城市。这主要是由服装产业带动了一切发展,从而让石狮的经济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大跃进。

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就必须运用好试验区品牌,不断开拓创新。在我国改革开放整体推进,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石狮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地位并没有改变,试验区的历史责任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大胆试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继续推进综合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塑综合改革试验区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闯出新的路子,赢得竞争发展的主动权,开创石狮发展前进的新局面。石狮市的经济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关键在于服装产业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石狮服装产业具有明显的集群性特征

石狮发展的初期,在市场的带动下,服装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服装业的发展,关联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产业相互带动,形成了产业集群现象。目前,石狮已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为核心,涵盖纺织、漂染、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的产业链。

2.服装及其原材料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正在升级

与服装业的发展相应,石狮的商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街无处不经商”的城市。市场的发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服装市场,该服装城将是亚洲最大的,集产品展示、品牌孵化、商品交易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

2.2面料市场,服装原料交易市场比较发达,闻名全国的鸳鸯池布料市场、新兴的亚太纺织面料市场和南洋街布料商业街汇聚了来自东南亚及全国各地1000多家布料供应商。

2.3辅料市场。辅料专业市场除供应以石狮为中心的服装加工产业带所需,也辐射到外地。

3.建立了服装城,使经济发展更加方便

石狮服装城拥有八大优势,这是其他服装批发市场无法比的。

1、优越的区位条件。

2、发达的产业基础。

3、成熟的商业网络。

4、有效的组织保障。

5、优惠的政策措施。

6、标志性商业建筑。

7、完备的配套。

8、服务巨大的升值潜力。

这些优势使得石狮对于服装城的发展更加快捷,从而也带动了石狮的经济发展。石狮服装城不仅仅是一个服装交易市场,他还具有其他功能并且扮演了多种角色。他不仅是商户和物流的协调人,是销售商与采购商的中介人,他也是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传递信息的纽带。石狮服装城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创造了一条有别于传统服装批发市场的价值链体系。石狮服装城以产业基础、交易市场、物流市场、展览中心、信息中心为核心,整合入场经营的上下游资源,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从而不断聚集更多的上下游厂商和商品,使市场辐射面更为庞大。如今石狮服装城及其周边各专业市场辐射全国各大二级批发市场。

四、石狮产业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石狮服装产业群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的原因在于较早地利用市场机制、在国内取得了先行优势、劳动力成本较低、资金相对宽裕、信息比较灵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石狮服装产业所具有的传统竞争优势已经逐渐丧失。

五、竞争使得石狮的发展更进一步前进。

随着石狮服装业的发展,经侦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部分企业开始注重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又带动了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当时,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服装设计。石狮成立了“石

狮服装之恋研究学会”,专门研究设计具有侨乡特色的适销对路新产品。2,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当时,我国服装企业的设备还比较落后,但石狮企业直接从国外引进设备。虽然与国外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但是与国内其他地方的企业相比,则先进多了。3,强化质量管理。部分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开始从计划、选料、做工、检查每道工序进行标准化管理,并形成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使得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六、政府的大力作为,带动各界人士的努力

石狮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化运作的项目运作形式。在目前我国市场开发中,大部分能做大做强的都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主导,实行行政强力推动,在税费、车长、物流、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产业支撑,抓住机遇,加大广告宣传造势等,使市场知名度迅速提高,这样就能够使市场从培育到成熟的时间大大缩短,并将在同类市场中拥有更强竞争力和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吸收社会精英,促进市场融合,达到市场创新,创造多方共赢,使经济总体得到了发展。

七、商贸兴市,增强石狮经济发展的活力

人气旺、商气更旺,是石狮发展的希望。要大力加强特色市场建设,继续开拓国内外市场,营造浓厚商贸氛围,把石狮建设成为购物的“天堂”。建市场,开商行,抢商机。市场是石狮发展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我们的市场。加快建设各类专业特色市场,进一步凝聚人气,创造商机。坚持“政府主导、股份运作、分期建设、突出特色”的原则,集中力量抓紧动工建设中国石狮服装批发城。

走出去,拓市场,占份额。要动员全市力量,突出专业化、国际化和对台特色,充实内涵,提高档次,扩大影响。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各种适销对路的展销、展示活动,加大中西部地区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发展特许加盟、代理经营、连锁经营,形成“有城必有石狮店,有店必有石狮货”的局面。大力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力争纺织服装、体育用品等主要支柱产业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尽快出台开拓国际市场、扶持外贸出口的若干意见,积极协助生产性企业申报自营出口经营权,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提高直接出口份额。继续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巩固东南亚市场,拓展欧美、俄罗斯、中亚、中

东、非洲等市场,鼓励企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

提层次,拓领域,畅流通。要更新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方式,积极推广电子商务、虚拟经营,大力引进外资商业,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我市商业经营与管理的层次。适时发展拍卖、典当、租赁业,拓展商贸新领域。大力培育发展金融、保险、人才、技术、信息、中介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海陆运输,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开辟物资流、客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通道,促进石狮商贸业的进一步繁荣。

总结:石狮传统产业,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脏乱嘈杂、四处尘土飞扬的沿海集镇的石狮就以服装款式新颖、种类齐全而成为全国有名的服装市场。当时,全是石板路和尘土路,只有区区几平方公里的“城区”,竟然有十八条商品街,八千个商铺,许多商铺都是用木板和竹子临时搭盖成的。每天前来购买服装、小商品或慕名前来的国内外客商超过五万人。当时竟有“没到石狮不算到福建”的说法。福建石狮市是内地服装及纺织面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从面料到成衣上下游配套产品齐全的生产格局,年产服装7000多万件(套),产值约50亿元。石狮在八十年代中期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服装批零中心,在高峰时期日进出石狮的商贩达3万人以上。近年石狮在服装批发方面的集散和辐射能力似乎有所减弱,但在面料批发方面仍相当活跃。

服装业一直是石狮市的传统主导产业,多年来,这一产业的产值超过石狮全市总量的半壁江山。石狮服装批发市场是全国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中心之一,与晋江有大量的全国知名服装品牌企业不同,石狮服装批发市场作为石狮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和石狮服装批发价的价格体系。石狮的服装业让石狮的经济得以发展,让它在世界站有一席之地。

推荐第4篇:宏观经济学论文[推荐]

研究宏观经济下的中国贸易自由化过程对中国内就业的影响

一、引言

宏观经济内部平衡是指一国实现并保持充分就业以及相应的产出水平。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着较大的失业压力,这使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保持就业水平稳定具有更加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学术界曾对贸易自由化给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出贸易自由化改革时期,不恰当的汇率政策是导致宏观经济失衡和贸易自由化失败的重要原因(Papageorgiou etc.,1991)。此外,西方不少经济学者以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建立了许多理论模型,试图对经济开放对一国经济的冲击及汇率政策维持经济均衡的作用进行考察和解释(Johnson,1966;Aizenman, 1981;Bruno,1983)。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汇率政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缓冲贸易自由化的负向冲击,从而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笔者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贸易自由化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简明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贸易自由化给中国就业带来的冲击,同时考察汇率政策对维持中国贸易自由化期间国内就业水平稳定的作用,并对理论分析进行经验检验,在其基础之上提出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假设本国生产n种有相互投入产出联系的产品,这些产品均为可贸易品。为了使理论研究框架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假定贸易自由化采取渐进方式。本国在初始状态之下,对进口征收t的从价关税(或同等程度的进口数量限制),对出口则不进行征税或补贴。考虑到中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特点,假定劳动是生产过程中除各种中间产品投入之外的惟一初始生产要素,它可以在不同产品的生产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且其总量是外生给定的。同时,本文在理论分析中使用小国假设。如上所述,国内生产的每一种产品都需要各种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同时还需要一种初始生产要素——劳动。不失一般性,假定产品i的生产函数为: Xi代表i产品的产量,S1,S2,…,Sn表示i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的各种产品的数量,Li表宏观经济学论文示i产品生产所使用的劳动量。在此假设, Xi/ Li>0,即 2Xi/ L2i

从行业均衡产量(9)式可以发现,一个行业的均衡产量取决于该行业的附加价值比率、有效保护率、劳动需求系数以及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行业附加价值比率越大,该行业的均衡产量越高;关税结构对一个行业的附加价值保护程度越高,即该行业的有效关税保护率越高,行业的均衡产出就越大;本国的汇率越是低估,即名义汇率值越高,各行业的均衡产出量越大;而一个行业的劳动需求系数增加会使该行业的均衡产出水平下降。从这里还可看出,在贸易自由化改革过程中,随着绝大多数行业有效保护率的下降,本国的总产出在一定时期内很可能会降低,产出的降低又会通过劳动需求函数使就业水平下降,而采取适度的名义汇率贬值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能促使厂商提高产出并增加劳动需求,从而维持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就业水平的相对稳定。本国的均衡汇率水平还有赖于充分就业条件,即ΣLi=L*,其中L*是本国外生给定的劳动供给总量。将劳动需求函数Li=biXi+ciX2i代入充分就业条件,可以得到:

将均衡产量表达式(9)代入充分就业条件(10)式,可解出充分就业时的均衡汇率水平:

从(11)式不难发现, e/ L*>0, e/ bi>0, e/ ci>0, e/ vi

e′为贸易自由化之后的名义汇率,e为贸易自由化之前的均衡名义汇率,d为名义贬值率。下面来考察为了维持就业水平与贸易自由化之前相同,即保持充分就业水平,需要汇率政策对名义汇率做出怎样的调整。利用(9)、(10)、(12)式以及渐进贸易自由化的相关假设,可以得到贸易自由化前后就业水平不变的条件:

由(13)式化简整理后可以得到维持贸易自由化前后就业水平不变的名义汇率贬值率d的表达式:

从(14)式可以看出,只要本国有足够多产品生产行业的有效保护率在贸易自由化开始之前为正,等式右边的数值就会大于1,而这意味着d>0,即为了使贸易自由化改革之后的就业稳定在原先的水平上,必须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配合名义汇率贬值政策。由于这里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为了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如何采取合理的汇率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内部平衡,因此有必要考察中国各生产行业的有效保护状况。表1给出了中国历次关税调整后的有效保护率。表1的有效保护率数据借用了国内学者金祥荣、林承亮(1999)的研究成果。表中列出了中国22个部门的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趋势。不难发现,从动态的角度看,中国保护工业的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有趋向一致的情况,同时,总体的保护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这体现了中国贸易自由化的基本方向。

从1987年以来的五次关税调整,除了金属矿采选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出现了绝对值不大的负有效保护率之外,其他行业的有效保护率在这期间均为正值。非金属矿采选业在1997年10月关税调整之后出现了-1.8%的有效保护率,但在此前的有效保护率为正。因

此,假定中国在贸易自由化之前的名义汇率处于均衡水平,根据(14)式,结合中国实际的有效保护水平,中国要想在贸易自由化改革的过程中减轻失业的压力,维持稳定的就业水平,应当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使名义汇率适度贬值。同时,在当前绝大多数行业的有效保护率均为正值的情况下,维持稳定就业所需的名义汇率贬值幅度与渐进贸易自由化系数α的值正相关,即贸易自由化的幅度越大,维持原有就业水平不变所需的名义汇率贬值率也就越大。综上所述,本文理论分析的基本结论是,中国要在贸易自由化改革进程中保持内部平衡,维持就业水平的相对稳定,需配合适度的名义汇率贬值政策,而且名义汇率贬值幅度应当与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关税减让的幅度和非关税壁垒撤销的程度)正相关。

三、经验检验

下面对贸易自由化、汇率政策等因素对中国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以检验本文理论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结论的可靠性。

(一)方程式本文在对贸易自由化、硕士论文代写汇率政策与中国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的过程中,把失业率作为中国就业状况的衡量指标。在具体计量模型的设计上,以中国的失业率作为计量方程的被解释变量,把贸易自由化、汇率、需求管理政策等变量作为计量方程的解释变量。由于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对解释变量需要取一定数量的滞后期。具体的计量方程为:

在计量方程(15)中,UNEM表示中国失业率,c为常数项,AT表示中国的实际关税率(进口关税收入与进口总额之比),在计量方程中AT是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衡量指标,LNEX表示中国名义汇率的对数,FDEFRA表示政府财政余额(正值表示财政盈余,负值表示财政赤字)与当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FDEFRA反映了中国财政政策的松紧程度,EXCRE表示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它等于当年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减去上一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EXCRE反映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RGDPGR表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INVRA表示投资率,即投资总额与当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γ1—γ6表示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u为随机误差项。

(二)数据估计计量方程(15)所需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历年《国际金融统计年鉴》(IFS),或根据上述两种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三)结果利用中国1980-2000年的数据,使用E-views计量软件对方程(15)进行回归估计,可以得到如下的估计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实际关税率的系数为负,而且能在0.01的水平上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冲击(造成失业率上升)效果在计量方程中是显著的。这对于计量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考虑到滞后因素以后,名义汇率贬值能够起到降低失业率的效果,而且这一效果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名义汇率贬值充分发挥其降低失业率的作用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对增进就业的效果在统计上不够显著,提高投资率对就业的影响不确定,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提高对增进就业、降低失业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计量分析的结果说明,在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汇率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是必要的,适度的名义汇率贬值能够缓冲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国内就业的负向冲击,有利于维持贸易自由advanced macroeconomics thesis论文化过程中宏观经济的内部平衡。计量分析结果基本上支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的进程中保持国内就业的稳定和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据有关专家估计,在2000年,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约为8.6亿,到2005年将增加到9.1亿左右。中国经济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经济增长开始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加之中国经济已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基数已超过万亿美元,今后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很难再保持1978-1998年期间平均将近10%的水平。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率会有所降低,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将会相应减少。此外,随着中国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单位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将相对减少。

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市场化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快。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现有的国有企业将会分流出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贸易自由化的提速会对国内企业造成更大的冲击,与此相联系的将是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增加。而与此同时,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3亿人左右。所有这些都将使中国在未来数年中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本文分析中所得出的采取汇率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保持内部平衡的结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富有现实意义。下面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一)中国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应当以灵活的汇率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改革,维持宏观经济内部平衡。具体地讲,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之下,贸易自由化需要一定幅度的名义汇率贬值相配合,以保持就业水平的稳定,缓解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冲击,减小中国经济短期内的调整成本。根据我们在前面对(14)式的分析以及经验分析的结论,中国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需要及时地进行足够幅度的名义汇率贬值,才能将贸易自由化之后的就业保持在原先的水平上。如果由于汇率制度缺乏弹性或是汇率政策过于僵化,造成名义汇率贬值难以实施或贬值的幅度不够,中国经济中的失业率将会上升,经济的调整成本必将增大。这说明至少从纯经济利益的角度分析,中国在现阶段采取刻意追求名义汇率稳定的政策不是最佳选择。

(二)在利用汇率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对那些劳动需求大的行业还应采取产业政策加以支持。通过对(10)式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各行业的劳动需求系数存在着差异,因而各行业产量增加对就业增长的贡献是不尽相同的。而汇率贬值本身是一项无歧视的政策,无法对劳动需求大的行业给予更大的激励,以进一步增进就业。面对贸易自由化改革过程中较大的就业压力,中国可以在利用汇率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对那些劳动需求,尤其是非熟练劳动需求大的行业制订适当的产业政策加以支持,促进其提高产量,以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把贸易自由化的代价降到最低。在当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新增劳动需求很难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世界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给予那些能对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量非熟练劳动力就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行业和企业一定的支持,是符合经济现实要求的。上述的分析同时说明,中国在进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时不可片面强调引进最先进技术,一味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同时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

和使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中国在采取汇率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改革时要把握好政策使用力度,同时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相协调,兼顾增加就业和抑制通货膨胀。根据本文的(7)式,名义汇率贬值会造成国内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名义汇率贬值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压力。这要求相关决策部门在运用汇率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出汇率贬值所需的幅度,避免汇率过度低估给经济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同时,需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使整个宏观政策体系能够兼顾增加就业和抑制通货膨胀,以使中国在贸易毕业论文自由化的就业损失代价尽可能降低的同时,避免潜在的通货膨胀危险发 无忧论文网 生。

内容提要:中国入世以后,必须按照相关协议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会对中国国内就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这在当前中国失业下岗相对严重的形势下尤为引人关注。代写经济学论文本文将建立一个简明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国内就业可能受到的冲击,以及汇率政策对维持就业水平稳定,即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重要性并对理论分析进行经验检验,之后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以适度的名义汇率贬值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于维持入世后中国宏观经济内部平衡是必要和有益的。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 有效保护率 内部平衡

推荐第5篇:宏观经济学

(1)2011年的名义GDP=5*15+3*10+4*5=125

2012年的名义GDP= 6*16+4*20+3*6=194

(2)2012年的实际GDP=15*6+10*4+5*3=145

(3) 2012年的GDP平减指数=(2012年的名义GDP/2012实际GDP)*100

=

GDPDeflator

iiPQttPibQit100(i1,2,3...,n)

=(194/145)*100=133.79

(4) 2012年的

PQCPIPQit

i

bibib100(i1,2,3...,n)

(此处注意CPI计算只包含消费品)

=[(16*5+20*3+6*4)/( 5*15+3*10+4*5)]*100

=(164/125)*100

=131.2

推荐第6篇:宏观经济学

计算:

1、假设某一经济中收入恒等式为Y=C+I+G+NX,其中C=100+0.9(1-t)Y,I=200-500r,

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L=0.8Y-2000r,令G=200,t=0.2,试求(1)IS曲线(2)当名义货币供给M=800,P=1时的LM曲线(3)双重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4)双重均衡时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解:(1)由总收入=总支出,即NI=Y=AE=C+I+GP+NX

代入有:Y=100+0.9(1-0.2)Y+200-500r+100-0.12Y-500r

整理得到Y=1000+2500r 即为LM曲线

(2)由货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L=M/P

代入有:0.8Y-2000r=800/1 即Y=1000+2500r为LM曲线

(3)联立(1)(2)方程,得到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r=0.1

(4)将r=0.1,Y=1250代入相应表达式得到C=1000I=150 NX=-100

2、假定货币需求函数L=0.2Y-5r,P=1,(1)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求LM曲线(2)若

名义货币供给量为200,求LM曲线,并与(1)中的LM曲线相比较,若r=10﹪,Y=1100,货币供给是否均衡?若非均衡,r如何变化?

解:(1)由货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L=M/P

代入有:0.2Y-5r=150/1 整理得到Y=1000+25r即为LM曲线

(2)0.2Y-5r=200/1,有:Y=1000+25r 即为LM曲线

Y=1100,货币市场均衡利率r=8,而实际利率为r=10,表明货币市场供小于求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实际货币供给Ms/P=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

I=140-5r,财政支出G=50(1)求IS、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收入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解:(1)由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即NI=Y=AE=C+I+GP+NX

有:Y=90+0.8(Y-50)+140-5r+50 即IS曲线为:Y=1200-25r

由货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L=M/P

代入,有:0.2Y=200,即LM曲线为:Y=1000

联立IS\\LM方程,得Y=1000;r=8;I=100

(2)政府支出增加,得到新的IS方程:Y=90+0.8(Y-50)+140-5r+50+20

即新IS曲线为:Y=1300-25r,LM曲线仍为:Y=1000

新的均衡:r=12Y=1000 I=80 利率上升 投资下降 收入不变

(3)有完全的挤出效应

推荐第7篇:宏观经济学

姓名:王炳翔

班级:市场营销三班

学号:1014110083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近日阅读了一部揭示市场经济奥妙的宏篇巨作——《经济学原理》感悟颇深,本书是19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 ` 马歇尔所著,该书被西方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全书由七篇构成。第一篇《导言》讨论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马歇尔说“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异端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生活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研究了财富、财产、消费、劳动、必需品、资本和收入等概念。第

一、第二篇具有总论的性质,为以下几篇的原理作了理论铺垫。第三篇至第六篇是《经济学原理》的主体部分,依次考察了消费、生产、交换、分配。第三篇 《论需求及其满足》研究人的需要和消费。第四篇《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研究了包括人自身在内的,能够作为满足欲望手段的因素。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的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中,把第三篇中研究的需求理论和第四篇里研究的攻击理论结合起来,依据供求平衡的原理,提出了均衡价格理论。在第六篇《国民收入的分配》中,马歇尔提出了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在他看来,各种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分别形成它们各自的收入。所以,分配论不过是用供求均衡观点去研究各个生产要素的价格。总体来看,供求均衡价格体系是贯穿《经济学原

理》各篇的理论核心和主线。

《经济学原理》中的各个理论因素,基本来源于传统的经济学原理。它以边际效用论来说明需求,而以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但是本书对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不再把边际效用论或生产费用论当作是决定价格的独立因素,而是通过供求理论,把这两种原来互不相容的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本书的理论核心——均衡价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分配论,应该说,《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结构为当代微观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框架。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运用的分析方法也是对各经济学派的综合。在此,我作一个简要总论。

第一、以心理分析为基础。马歇尔和主观学派一样,认为经济学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他认为人的心理动机会有力地影响人的选择行为,从而支配人的经济活动。人类行为动机分为两类:一是追求满足,这可以激发人们经济活动的动力。二是避免牺牲,这可以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阻力。这两类动机的均衡是绝大多数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基础。

第二、强调“边际增量”分析。这是受到数理经济学派的启发而产生的。马歇尔认为“在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数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的关系那样大”。因此,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广泛运用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例如,作为需求理论的基础的边际效用就是效用“增量”与消费“增量”的比值,而需求弹性则是需求量变动比率和价格变动的比率之间的比率;同样,供给理论和供给弹性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是以报酬递减率和“边际”生产费用原理为基础的。

第三、强调“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把物理学中作用和反作用达到均衡的观念用来说明经济力量的均衡。马歇尔强调的均衡不是一般均衡而是局部均衡。在局部均

衡之下,马歇尔研究的是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而不考虑厂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种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微观分析方法的基础。

第四、强调“静态”分析。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总是将自己研究的现象置于经济关系和相关因素不变的环境中,认为静态下,生产和消费、分配、交换的一般条件多是不变的。

由于马歇尔一方面继承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引入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使古典经济学理论获得发展,所以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可看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

总之,此书是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入门之作,她关注于现实生活,深入浅出地为人们描述了理性人的选择和市场行为。从而对社会中的经济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它是经济学者们必须拜读的经典。

推荐第8篇: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结课论文

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摘要: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并从近期、远期来论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国内经济形势、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变慢,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而我国,也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失业人口增加等现象。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充分发挥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扩大消费内需的必要性

对我国来讲,扩大消费外需和内需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全球经济环境。

目前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已经使欧美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现象,直接导致我国的出口需求下滑,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外需是难以长期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二、扩大消费内需的政策措施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但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而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已经明显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增长。因此,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创造公平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2.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公共投资对社会消费的带动作用

由于多年来我国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减灾防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急需的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所以只有通过扩大公共投资、降低公共产品价格,才能建立起启动城乡消费的长效机制。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政府要增加对健康、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乡消费条件,改善消费环境,降低储蓄意愿,从而带动消费的增长。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从而使农民收入增加,最终实现启动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扩大消费内需。

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者预期

消费与储蓄是此涨彼消的关系。目前我国国内居民人民币储蓄超过15万亿元,所以,提高消费的根本之策在于降低储蓄率。为降低国内储蓄,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三、如何使消费热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使消费热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传统的导向型经济已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要充分认识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适当鼓励消费,而不能限制消费,要重温马克思早就强调的一些著名论断:“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鼓励合理的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

其次,充分利用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现在还要注意,克服消费品生产“小而全”和“散”、“乱”现象,要组织大企业集团,提高技术水平,一方面使刚出现的消费热点尽快转向成长期,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增长,使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强大动力,突破消费需求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瓶颈”,使消费热点升华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要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要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掌握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特别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的变化。

四、对消费需求进行正确引导

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自发性,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第一,要引导购买力的流向。对我国居民来讲,收入有一部分用于储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人还将收入用于投资。要引导居民把收入尽量用于消费。用于投资的收入,也要使其尽量进入最终需求领域,多开发一些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而又适销对路的消费品和劳动产品,

吸引购买力,开拓市场。

第二,要引导居民提高消费倾向、减弱储蓄倾向。近年来尽管储蓄利率一再降低,但储蓄倾向仍很强烈。因为很多人有后顾之忧,牵涉今后养老、医疗保健、子女上学甚至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费等问题,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第三,要针对城乡不同情况、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消费需求进行具体引导。

第四,我们要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通过扩大并实现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经济增长主要受储蓄率政策和促进生产力政策的影响。而这两项都要靠国家政策的影响,只有国家出台符合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应的措施,才能很好的应对经济危机,使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总之,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政府只有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扩发内需,对消费需求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合理消费,使消费热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2李培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3周勇论我国经济形势与增长方向

学习收获

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使我在以前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白了怎样从整体角度上去把握经济类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不再是像微观经济学一样以分析研究经济个体为主,它注重的是一个经济整体,研究的是这个整体的经济运作和产生的问题。在学习期间,我也越来越重视到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开始留心国家与世界的经济形势以及各国面临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手段。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会接触一些以前司空见惯,却没有细心思考的问题,比如失业和通货膨胀,它们没有我们以前所理解的那么浅显,而是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学习宏观,理论须与实际相结合。在了解了各种宏观理论之后,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它们与实际相结合。经济学家们创造出宏观经济理论并不是为了纸上谈兵的,是为了分析形势,为国家更好地采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2008年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自从去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各国通货膨胀严重加剧,可以说2008年世界经济领域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波动。此时各国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取各种策略来稳定国家经济。FED(美联储)从去年底开始连续七次降息以防止美国的经济衰退,而中国则不断加息以防止经济过热和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为什么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中美两国会出现如此截然的反差,为什么FED不顾国内通货膨胀的威胁依然采取降息策略,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股市保持牛市状态数年而却在短短两三个月内暴跌一半,这些都是在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后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中,我发现这是一门充满争论,不断发展的学科,在一些领域尤其是

失业,通货膨胀,商业周期中各个流派都有他们独自的理论,各种理论都有充分的依据,而这些依据又是基于一些特定的假设之上的,所以他们都存在一些优点和不足。因此为了学好这一门学科我们必须较好的掌握各种流派的理论,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BLANCHARD在他的《Macroeconomics》里说过:“学会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内容我用了一年,但真正了解这些内容背后的约束条件我用了8年。”因此在这门课结束之后我们应该抽出足够的时间继续学习和研究。

推荐第9篇:宏观经济学(定稿)

新一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现状研究

摘 要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劳动者,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背景下解放的大批富余劳动力,这一群体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一庞大的群体正逐渐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已成为城市用工市场的生力军。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的现状不仅推进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农民的增收问题。然而,近年来“民工荒”已从我国沿海地区延伸到内地,并且是总 量过剩、结构短缺。近来农民工“回流”倾向也非常明显。

本文就我国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农民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城市就业的概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的对策及建议,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企 业、个人关于就业的积极合作,共同解决农民工就业矛盾。

关键词:回流, 城市就业, 农民工现状

I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2章 农民工城市就业现状分析 ........................................2.1农民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2.1.1 农民工现状 ...............................................2.1.2 农民工转移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3 农民工现状的新动向、新趋势 ...............................2.2 城市就业的现状 ................................................2.2.1 城市总体就业概况 .........................................2.2.2 城市大学生就业概况 .......................................2.2.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状况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3.1.1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 .......................................3.1.2 推进深入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 .............................3.1.3 要共享城市公共服务资源 ...................................3.2 加强培训 ......................................................3.2.1 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 .................................3.2.2 有针对性地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3.3 构建农民工双向流迁就业体系 ....................................参考文献 .............................................................

II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2010年年初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短缺的严峻形势。而珠三角地区更是频传“招工难”的问题,据报道用工缺口曾一度曾达到200万人之多,到了2011年春节前后这一现象逐渐波及更多地方。今年1月,本来应该很多农民工应该开始坐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出门打工,而今年却冷清了许多,很多人不愿意再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了。“招工难”与“用工荒”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内地。

其实,劳动力资源局部紧缺的现象,并不是从近年来的问题。从2004年年初开始,珠三角地区就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当时媒体称之为“民工荒”现象。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同叫“缺工”。此后愈演愈烈,进入下半年,在一些一贯是农民工输出地的内陆省份,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到了2008年和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严重受阻,对农民工就业的需求急剧下降,一度掩盖了“民工荒”问题。2011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暧,用工短缺问题又再次凸现。

1.2 研究目的

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关系“三农”问题和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公正、和谐和稳定。据调查,2010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2.3亿人,其中1980年后出生的达到1.41亿人,也就是80后农民工占总数的61%。他们虽然是农业户口,却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却又无法完全融入到城市中来。现如今,新一代的农民大都是80后和90后,他们的安置问题的解决,不但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一代农民科技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法律知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2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力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中富余人员也逐渐地转移出来。近年来城镇的各大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带来

二、三产业大发展,原来出去打工男性居多,现在在家附近工地、企业就业的妇女的比例也在不断地扩大。外出务工人员规模还会不断扩大,如何面对规模较大的农民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一个城市应关注的问题。

(2)农民工现“回流”倾向

调查中发现原来农村以向国外、省外输出农民工为主,现在去国外、省外打工的相对减少了,大多农民工主要是就近、就地就业为主,农民工“回流”倾向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镇的

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不少本地农民工,不离乡就能找到工作,实现了农民工与企业的双赢。另外,外出后农民工的花销占了工资的很大比例,在家乡找工作与在外出地区挣回的钱差不多,也是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原因。

(3)农村农业服务发展较快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商贸流通的繁荣,交通的便利,带动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在农村中雇人拔地、种地、收割庄稼的多了,这使得与之相关联的农业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4)农民工就业趋于理性

原来劳动市场中潜在劳动力资源过剩,老一代农民工难找工作的问题正在发生变化,新生代民工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会委曲自己。不仅看重工资收入,更看重企业的环境和自身发展,这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打工收益和企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后的理性选择。

(5)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

调查发现,老一代民工更愿意回到农村,继续生活在农村,新生代民工大多不懂农业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基本不参与土地种植,他们对城市更加向往,渴望融入城市。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意愿结婚时在城市里买房子,生活在城市。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将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将持续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6)工作耐受能力较低

新一代农民工生活条件相对老一代农民工较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怕吃苦、爱面子、较挑剔,缺乏对工作压力的忍受和毅力,但是,却喜欢追求物质精神享受,攀比思想,阻碍了他们在城市就业中的健康发展。

2.2 城市就业的现状

2.2.1 城市总体就业概况

近几年,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一方面,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约有一亿人,他们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而经济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从而出现“就业难” 的局面,这也就加剧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企业也在不断的调整用人政策使得在就业方面出现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差异的特点,在一些高技能的工作岗位的招工中出现严重的空缺,从而出现“招工难”的局面。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人口总体就业难的局面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2.2.2 城市大学生就业概况

自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呈直线上升,每年递增60万到70万左右。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10年7月份)最新统计在校大学生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大学扩招,必然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据了解,近三年来,大学生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相比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从地区来看,我国中西部虽然对大学生有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条件艰苦,很难招到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有些大学生为了得到跟好的就业机会而选择继续攻读学位,比如考取硕士、博士学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 5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3.1.1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

新生代农民工对现在的户籍制度的心态是矛盾的。首先,新生代农民工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工资收入的增长,渴望融入到城市生活,尽情享受城市带给他们的快乐生活。但是,户籍将农民和城市居民区别开来,造成一定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

其次,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农民的大力扶持,农民享有了优惠的土地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又不愿意迁户口进城而放弃农村土地。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城市的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应有的权利,又使他们不失去土地,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打消他们的顾虑。

3.1.2 推进深入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

正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和地位。有关部门应强化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宣传,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规范企业行为,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健全农民工公平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社会教育资源,享有义务教育,实现农民工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健全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期望的诉求,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彻底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构建劳资纠纷协调机制,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城乡结合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同工同酬、同工同权。

3.1.3 要共享城市公共服务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要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诸多问题,这就得需要我们当地政府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资源。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趋于稳定化、移民化,他们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子女都能受到更良好的文化教育。稳步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在城市里提供廉租房是现在农民工迫切需求。只有住房问题的解决,才能维持家庭的稳定,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为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教育等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3.2 加强培训

加强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职业要求较高,职业期望值较大的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5%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技术,70%左右的农民工有要求进行技术培训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拓展就业面。

3.2.1 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

新一代农民工有一定教育基础,渴望接收新知识,学习技能文化,但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了其接受再教育的程度。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新一代农民工的培训投入,确保农民工具备就业的相关职业技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受益主体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企业、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

3.2.2 有针对性地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新一代农民工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传统的普及性就业培训内容已不能满足其培训需要,新兴技术职业的发展也要求培训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培训课程内容体系可以更加丰富化、专业化,针对性更强,如汽车驾驶、新机器操作、安全知识、电脑使用等,除此之外,对职业道德操守,职业健康、职业新技能的培训也应该广泛普及。

3.3 构建农民工双向流迁就业体系

回乡创业可以在保障新一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硬软件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回乡就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困难的问题,可以设立返乡创业专项资金并与科研单位、高校联系,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具备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项目论证、投资意向、资金融通和法律维权等培训服务,在工商、税务等部门下设创业咨询服务职能窗口,为农民工创业释疑、提供便捷服务,简化相关手续环节,为农民工提供创业项目资源库,拓宽回乡创业的外部融资渠道,规避创业陷阱和骗局,从而极大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和成功率,通过回乡就业和创业的路径引导农民工向城市和农村双向流动。

参考文献

[1]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彭万.80后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现状与对策建议.职业时空,2012,第8卷第1期 [3] 蓝景力,佟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启示与制度完善.学习与探索,2011,第2期

[4] 韩少华,郑亚红.青年农民工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农业考古,2011,第6卷 [5] 欧阳慧.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9

推荐第10篇:宏观经济学十日谈

宏观经济学十日谈(1)

从今天开始,将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宏观经济学十日谈。由于我并不推崇在未认真阅读教材的情况下,泛泛而谈经济学,因此本十日谈不是杂文,而是完全参照中级宏观的基本框架进行介绍。一个默认前提是读者已经具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与知识,内容也会以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为主,而不会从零到全的讲解基础,更适合大家用于进行基础宏观经济学回顾或者复习。

为什么是十日谈,不知道,本来一开始想定的题目是十二讲,后来想想怕讲不了十二讲,还是保守一些选择十日谈。出于对宏观经济学的热爱,讲授初中级宏观经济学是我唯一可以不考虑薪酬并且热情似火的工作。因此,写作本十日谈,也算是给未来讲宏观课做基本教案。考题也从里面出。哎,我真是偷懒的天才,哇哈哈。

基本框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认为针对经济学的最好最有效的入门方法就是,认真学习教材。我并不推崇在没有认真学习教材的情况下针对经济学问题泛泛而谈,或是看一些名流所谓的精辟文章而学习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优秀教材很多,但我更偏好推荐“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它清晰,简单,系统,没有对“主义与学派”的泛泛之谈,仅有每年持续更新的现实案例分析与具体问题的有效讨论。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没有哪个训练系统可以称之为绝对真理,但是只有一个人在建立了自己对经济运行理解的基本框架后,才能知道他遇见的需要分析的问题到底在这个框架里面的哪个位臵,该怎么去分析,如果在框架内不能完全分析,又该朝着哪些方向去寻找答案。框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避免东一榔头西一锤,避免轻重不分抓不住主要矛盾。而看杂文,只能增强一个人分析看待经济问题的经验,却不能构建这样的框架,事实上要通过看杂文达到同等完备的思维体系,要远远比认真学习教材来得曲线救国得多。

在十日谈中,我并不会对凯恩斯主义以及其它学派进行直接的“主义讨论”,而是从介绍每一个具体问题当中,让大家去感受新凯恩斯框架的实际意义。它不是绝对真理,但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经济运行与经济政策的一套有效方法。在Day 1中,将总体介绍新凯恩斯框架下理解经济运行的大梁。在Day 2~Day7中,将分别结合短期、中期、长期、开放经济中的重点问题,来阐述并帮助理解Day 1中介绍的大梁。在Day 8~Day 10中,将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给出教科书式的分析回答。

Day 1——新凯恩斯主义下的基本框架 (1)产出由什么决定?

在短期中,产出由需求方决定。 在中期中,产出由供给方决定。

在长期中,产出由教育、研究、技术进步、资本存量、政府效率、制度等决定。

在短期中,我们通常认为一个生产商的供给能力是保持不变的,这同理于微观经济学中生产理论部分,即生产商在短期中是具有固定成本的,而在中长期中只有可变成本。比如,一个钢铁企业要提高产量,就必须上马新的设备与锅炉等,而这些设备和生产线全部建设起来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而在短期之内是不能立即投入生产的。因此在短期中,这家钢铁企业的供给能力不能发生变化。但是由于要建设新的生产线,这需要原材料、人工、资本等等,这种需求可以在瞬时使得需求总量增大。因此,我们通常认为在短期中,需求对总产出(例如GDP)具有决定性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往往都是短期需求刺激政策。

而在中期中,我们通常认为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等还没有产生作用,供给能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的供给增长。尽管钢铁企业建设了新的生产线,无论是建设新的生产线本身,还是利用新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都不会提高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需要的仅仅是新的劳动力。因此在中期中,我们认为由于供给能力可以发生变化,供给对总产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尽管我们使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短期需求刺激政策,但是大量的短期需求被用于刺激基建、高速、厂房等设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就业与劳动数量增长,即我国采用在短期内进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往往也是投资于那些在中期内可以转变为供给能力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刺激消费,比如发放更多的福利提高消费能力抬高价格指数却不能提高在中期的供给能力。 在长期中,我们认为制度红利、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将会发生效用。这很容易理解。因此不作赘述。 事实上,短期、中期、长期并没有明确绝对的界限,三年既可以是短期也可以是中期,十年既可以是中期也可以是长期。这三种划分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以及在社会反馈机制下一项经济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并不是绝对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对于新建高速高铁来说,即便是在中期中也可以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通运力,提高社会生产率。新建钢铁生产线,在农业主导结构向工业主导结构过渡的年代也可以因为劳动迁移与劳动替代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这三者的划分并不绝对。但是,不代表,这三者之间没有区别。这个问题,一定要非常非常重视。因为,经常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常常把一个长期中才会发生的效果因素用来分析短期问题侃侃而谈,这是不合适的。某种外部冲击或者经济变化,对于有的产业,短期就可能发生作用,而对于另一些产业来说,可能中长期才会出现影响。时滞的理念是一种逻辑,要清楚每一种政策或者经济变化都可能存在时滞,而不同问题下的时滞分析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2)用什么来进行分析?

短期,IS-LM模型。描述利率与产出的关系。 中期,AS-AD模型。描述价格与产出的关系。

长期,新古典增长模型。产出由劳动增长、资本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 国际经济,利率平价条件(或者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再加上一个,预期、时滞。

短期,由于需求决定产出,IS(invest-saving)代表商品市场均衡,由投资=储蓄的关系得出利率与产出的关系。LM(liquidity preference-monetary)代表金融市场均衡,由流动性偏好与货币供需平衡关系得出利率与产出的关系。所以必须注意,LM曲线是基于凯恩斯对于流动性偏好的阐述,人们对于持有通货(现金)的比例是由一个人的流动性偏好来决定的。打个比方,如果你每个月工资10000元,现有银行利率10%,你觉得存起来3000元就够了, 剩余的应当全部用于消费以获得满足。但是银行将利率提升至30%,你觉得现在存钱更加划算,因此将每个月的消费降低至5000元,即储蓄5000元,等于是手中的现金下降了。这就称为一个人的流动性偏好,显然,持有通货(现金)的比率与利率具有负相关关系。当然,在今天,由于我们的交易行为已经可以脱离对通货(现金)的持有,因此在交易的瞬时,自己的活期存款就可以转变为对方的活期存款,流量与存量的概念也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基于流动性偏好来理解LM曲线的意义。事实上,在后面的某日谈中,我们将会在“通货比率与通胀”的关系涉及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但在这里要强调是,如果你不认为流动性偏好是某个群体所共有的一种行为模式,那么整个经济分析的框架就可能会与凯恩斯主义产生差异。

在中期中,AS(aggregate supply)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所得出的价格与产出的关系。其中涉及到“价格-工资”螺旋,其前提是对未来的价格预期会取决于当前的价格指数,且个人消费始终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以保证“价格-工资”螺旋成立。如果你并不认为这正确的描述了正常经济体中的行为模式,那么同样的,新凯恩斯框架将不再有理。AD(aggregate damand)来自于IS-LM曲线所得出的价格与产出的关系。在AS-AD中,需要记住以下图。

如上图所示,产出→失业(奥肯定律),失业→通胀(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产出(总需求关系 AD relation,同时受到外部冲击如名义货币扩张影响)。这将是我们在AS-AD基础上对中期政策和经济运行进行分析的基础,尤其是在此可以体现凯恩斯框架下时滞对政策抉择的影响。

在长期中,依靠一个基本的关系式:

产出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劳动回报+资本增长率*资本回报+全要素生产率。但是要注意,这个关系式仅仅用来大致描述其相关关系,而并非精确的数量关系。一方面,它具有柯普道格拉斯函数的设定前提,另一方面,新古典增长模式仅仅是高级宏观经济学,或者说讨论真实世界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开始。但是由于长期讨论并非我们通常理解和思考经济决策与运行的范畴,我们往往更加关心短中期的问题,因此仅仅涉猎新古典增长模型已经足够理解基本的经济发展事实。

国际经济学,要理解的核心就是利率平价条件。汇率分析、货币政策都可以从利率平价条件中衍生出来,蒙代尔弗莱明三角关系也可以在利率平价条件中得到清晰的讲解。这也会成为后面某日谈的主题。其基本逻辑如上图所示。除此之外,还需要理解一些基础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分析。

至此,我们就已经介绍完了新凯恩斯框架的基础大梁。这么简单?没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我认为讲解中级宏观经济学,大概在集中三天左右的课时最为有利。要将此框架详熟于心,仅仅依靠一两次听讲或者看书是不够的,至少三遍以上,还需要常常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3)总结

回顾一下,我们大概都提到了什么:短期,产出由需求决定;中期,产出由供给决定;长期,产出由资本、技术、制度决定。

以及五个基础:一是流动性偏好。二是价格-工资螺旋。(或者说价格预期与工资制定的逻辑)。 三是政策与时滞。四是技术进步。五是利率平价。

核心:理解每一个基础来自于对现实的观察,对经济活动的基本认识,这里面的微观逻辑要比数学推导更为重要。

如果否定前三个基础中的任何一项,都不会是新凯恩斯主义的推崇者,即这三个基础对于新凯恩斯框架的成立具有极其重要的前提意义。只要牢记这五个基础,就可以理解80%以上的宏观经济学问题,无视80%以上的媒体经济学。

(4)宏观教材推荐、顺序、时间成本(初中级)

这主要来自于张老师的推荐,以后等我把张老师推荐过的高级教材也全都看完后,会写一个读后感。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看三遍,至少两遍。入门看一遍,绝对掌握不了。详熟于心,需要至少半年。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是时候深入理解一下货币政策与央行运行了。需要一周。 余永定《宏观经济学》。是时候系统回顾一下了。需要一周。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不懂国际在今天怎么混。需要一个月。

托达罗/希金斯《发展经济学》。林毅夫简直就是中国模式的形象大使,得了解了解为什么好评如潮。需要一个月。谢谢。Education is not to teach, just introduce.

宏观经济学十日谈(2)

怎样证明宏观经济学是否学得到位?在我看来,至少有两种检验方式,前一种又比后一种要厉害得多。第一种,诚如何帆老师所说的,不敢做预测的经济学家不是好经济学家。要敢于讲清楚自己的逻辑和预测,在已掌握的信息下进行预测,逻辑没有错就可以。第二种,就是要敢于给人讲课,给不同的人讲课。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越多奇葩问题和错误问题,就越能检验自己的宏观到底掌握得如何。

而在Day 2中,我将结合在知乎上遇见的一个问题来介绍在短中期分析学习中常被忽视的两个重要原则,并再次用实例生动的突出了“为什么建立框架如此重要?”。

Day 2——宏观分析的哲学:行为共性与静态比较

宏观分析的哲学,嚯,好高逼格的题目。事实上,以我粗浅的学识,真心不敢在这种题目上班门弄斧,纯粹是为了逼格而已。但是我想讲的这两个问题,是很多人在短中期分析中常犯的错误。行为共性与比较静态,是所有主流宏观分析的一个基本哲学。既然是哲学,就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论。我们重点来说说这个方法论,为了避免空洞的哲学语言,用一个例子的分析来说明。先看一个同学在知乎上提出的问题。

知友提问:降息真的能提高通胀吗?从公司角度,低利率→更多投资新业务、更低成本→更激烈的竞争→更多降价空间→降价,降息怎么会提高通胀?

这位同学在问题中分析有没有错?心里默念一下,教材上说,降息类同于货币扩张政策,AD曲线右移,在中期AS曲线上移,回到初始产出水平,货币扩张在中期为中性,价格指数上升,不影响产出和利率。诶,不是说了降息嘛,怎么结果是不影响呢,这个…,好吧,还是先看看他在问题中的分析。降低利率,公司会投资新业务或者投资业务扩张,没错。利率低了,经营成本低了,好像也没错,资金成本低了嘛。经营成本低了,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似乎依然有理。更激烈的竞争,在完全市场中,会带来更多的降价空间,也对,本来嘛,边际投入等于边际产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成本都降低了,价格当然应该下降。好像他说的有理噢。哎,头疼,可是宏观教材上说降息等同于货币扩张啊,在中期应该是中性的,价格指数也应该上升啊,糊涂…

请学习过宏观经济学的各位自己思虑一下这位朋友的问题(此处点名107办公室的同学,你们可是上周刚刚听完我的串讲)。这位知友提出的问题,其实正好忽略了宏观分析是基于“行为共性”与“静态比较”这两个前提。

一、行为共性

进行宏观分析,一定不能忽视它的假设前提来自于对真实世界的抽象把握,而这种抽象把握并不是反映了所有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是从中抽取了“行为共性”,或者说异性互相抵消之后剩余的共性。好比我们讲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即人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进行替代转移,利率上升时,人会增加投资需求,这是一种共性假定,不是说所有人都会增加投资。或许,有一部分人对利率不敏感,他们就不会因为利率变动而进行替代转移,甚至在利率升高的时候正好想增加消费。再或许,有一部分人的行为正好相反,利率提高时喜欢更多消费,这也不是不存在。但是,我们假定这部分人总是能找到足够的与他们行为习惯相反的个体,正好抵消了他们的差别行为,从而使得剩余的“行为共性”是满足流动性偏好的,事实上,我相信大部分人也愿意承认流动性偏好是满足常理的。

而“行为共性”的假定,决定了“宏观分析不能依靠单一经济主体的逻辑分析而进行”,这是我见过许多跟我同辈的同学常犯的错误,即常常以点及面,抓住某一些局部经济主体的行为或者某一个行业产业的情况就泛泛谈及宏观预测,忽略了宏观分析的“宏观”二字。好比在利率降低的时候,该公司是会增加投资引起知友所说的连锁反应,看似有理,问题就在于这位同学只看到了该公司的行为,却忽视了其它经济主体。其一,公司要扩大投资,这些投资等同于其它经济主体的收入,这些收入流动到其它主体手上是什么情况?其二,公司扩充投资,真的会带来更低的成本吗?毕竟成本并不仅仅是资金成本。其三,公司成本会降低吗?成本降低,一定会增加竞争压力吗,其它的经济因素有没有控制?就算会引起竞争压力,是立即引起,还是滞后引起?

二、静态比较

“静态比较”,顾名思义,就是在初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把时间做成一张一张切片,对比切片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必须考虑比较静态之间的变化效果,而不仅仅是开头一张片,结束一张片。(本括弧里的内容可跳过:静态切片也可以为无限张,但是只要不研究变化过程的多阶导数,仅仅讨论切片之间的比较,就是静态分析。在高级宏观课程中会考虑变化过程的多阶导数,即成为动态分析。事实上,只要是可列的,尽管是无数张,也就是有限的,测度仍然为0。)

因此,这种利用某一个经济主体来分析降息的宏观效果,本身就是逻辑错误的。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按照这位朋友的想法前进,从微观主体上来说明降息的静态比较结果。我们简单的将短期与中期对应为第一期和第二期(即做两张切片)。由于该公司属于利率敏感投资偏好型,假定新的投资业务为提高生产能力,比如扩建厂房和生产线。第一期为厂房扩建中,第二期为厂房扩建好投入使用。(这纯粹是一种超级简化,忽略了大部分有关主体,主要是为了通过剖片展示行为共性与静态比较,事实上全面的微观部门分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微观逻辑

【此第三部分有点绕脑子,如果不想看请直接跳过看第四部分曲线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为了说明短中期分析中的微观逻辑:实际利率、名义工资刚性】

(1)第一期

短期产出由谁决定?需求。即在公司开始扩建厂房和生产线时,该公司的供给能力还没有提高,产量仍然是原有生产能力下的产量。而扩建厂房和生产线的投资决定,使得建材与钢材等固定生产资料需求增长,假定这是一个很小的封闭经济体,那么建材与钢材的供应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建材与钢材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建材与钢材有限啊,价格上涨带动房地产等其它产业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升高,房屋价格上涨,最终全社会价格指数上涨。

同时,由于扩建厂房,需要新的劳动力。可以是社会的劳动力总量增长,也可以是从其它工作岗位上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如果是社会的劳动力总量增长,那么等同于全社会的失业率下降。失业率下降,会带来工人的工资议价能力提升。很显然,失业率下降等同于到处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人,那工人就会跟老板说,涨钱吧老板,不涨就走人,隔壁那个公司扩建厂房也开始招人了,而且给的待遇高多了。如果新增劳动力是从其它岗位上转移过来的,显然本公司就是隔壁那个待遇更高的公司。这种劳动力增长和转移直到什么时候停止,直到达到新的自然失业率为止,此时工人已经获得在该水平的最高平均工资,公司也仅支付在该水平上的最低劳动边际成本。

建材与钢材需求增长,引起建材钢材等部门增加投资以扩大产出能力,同时带动就业增加,进一步降低失业率,推高平均工资水平。而这样的效应就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一直传递下去。同时在第一期,公司原有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即公司产品的商品市场竞争也没有变化,宏观经济的变化仅仅存在于公司的扩建投资导致的生产资料需求增长引起的连锁反应。

凯恩斯框架下还有三个假定:一是未来的价格预期依赖于当期价格指数,二是当前工资制定与未来价格预期呈正相关,三是当前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呈正相关(尽管可能是边际递减)。因此当第一期中,价格指数上升→价格预期上升→工资制定要求加薪+初始的失业率下降带动的工资上涨→当期居民收入(社会产出)增加→当期消费增长(产出-消费的乘数效应)→当前消费需求增长导致当前商品价格指数上升→价格预期上升→…如此“价格-工资”螺旋上升,直到当前价格指数=未来价格预期为止。这一过程,是怎么到达最终的均衡点的呢?让我们看看第二期发生了什么。

(2)第二期

到了第二期,厂房与生产线都建成了,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此时,新的厂房和生产线投入使用,公司的供给能力得到提升,社会总产出上升。但是由于此时建材与钢材等扩建资料的需求已经恢复到原有水平,即社会总产出下降。如果假定投入=产出的话(无技术进步),那么这两者在总量上就正好相抵。后续生产的原料价值也正好等于产出的商品价值。 由于社会价格指数上升,资本的购买能力下降,即实际利率下降,信贷就会收缩,贷方也会开始重新提高名义利率。打个比方,原来钢材1元/吨,利息为5%,那么100元的利息就能买5吨钢。现在价格涨到2元/吨,那么100元的利息仅仅只能买到2.5吨钢。那么借钱的人就会考虑原来我借出去的时候利息是5吨钢,现在只有2.5吨,不行,要提高名义利率到10%,此时利息为10元,在2元/吨的价格下又能买回5吨钢。换句话说,如果完全借钢还钢,我借出去的是100吨钢,实际利率就等同于“不管将来价格如何,你要还我5吨钢利息”。名义利率上升,引起信贷收缩,在第二期投资需求将快速下降,引起总需求下降。正好到达均衡点时(当前价格指数=未来价格预期),名义利率恢复到降息之前的水平。实际利率不变(都是5吨钢嘛)。换言之,在LM曲线中,M/P不变。信贷扩张引起的M增长全部表现为P的增长结果。

即:第一期信贷需求增加1个产出单位(名义利率下降)=用于第一期建材需求增长1个产出单位(扩建需求)→第二期建材需求回调1个产出单位(扩建完毕)→第二期供给增长1个产出单位(投入生产)→第二期信贷需求减少1个产出单位(名义利率上升恢复)

假定扩建时所使用的建筑工人正好全部转化为新厂房新生产线的产业工人,那么公司的投资行为带动的劳动力增长就不会再下降。但是建材钢材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也已经恢复到原有水平,即过去带动的劳动力增加将会再次减少,失业率从最小值时上升。失业率的增加,使得工人的工资议价能力下滑,这同样会波及使用新厂房和生产线的公司。理论上,工人的工资应当有所下降,同时使得当前收入下降→当前价格指数下降→价格预期下降→当前工资制定进一步下降→…“价格-工资”螺旋下降。而这正好与上面提到的“价格-工资”螺旋上升匹配,加速收敛至当前价格指数=价格预期的位臵。此时达到新的自然失业率。为什么是新的?考虑一下, 在整个过程中,有什么在第一期发生了变化,最后也没有回到初始水平的?劳动力增长。如果劳动力数量增长了,这将会在中期当中带来更多的产出。中期的产出由什么决定?供给。如果劳动力数量没有增长,即公司的新生产线的产业工人来自于过去其他产业的其它岗位,就代表公司的新岗位更有吸引力,能提高更高的工资,由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即公司的边际收益得到了提高,等同于社会的总供给增加。如果是一个完全市场,那么边际收益的提高只能源于生产效率即技术的进步。

(3)名义工资刚性

事实上,在理论上,失业率的上升可以引起工资回到新的均衡水平。但是事实上,由于存在名义工资刚性,往往现实中不能实现。其一是存在货币幻觉依赖。即人们对于自己的工资量度,很少使用实际购买力来衡量自己的工资变动,而对名义货币总量存在依赖。而且从雇员的心理来说,工资是对自己价值的认可,加薪是对自己奋斗历程的认同,在接受了一个层次的工资以后,即使物价下调,通货紧缩,也不能让人接受工资的名义数量下降。其二是老板们也不喜欢由于降低工资使优秀员工失去积极性甚至跳槽,而且在未来经济复苏的时候如果进新员工还需要重新支付培训和适应成本。其三现实中存在合同等制度制约了工资很难向下调整。因此在现实中,工资的下降比名义工资的上涨要困难,只能由价格指数不断上涨,来使得实际购买力下降,或者说是使得对未来的价格预期不断逼近当前的价格指数,直至相等。

四、曲线分析

增税和增发货币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各是什么?

(以下:纯教科书式回答,仅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构架下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回答仓促,可能有误,敬请指正。)

基于新凯恩斯的构架,分析这个问题需要先承认三点前提:一是人们的持币行为或者说交易需求受到流动性偏好影响;二是对未来的价格预期会取决于当前的价格指数,且个人消费始终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以保证“价格-工资”螺旋成立;三是短期产出由需求方决定,中期产出由供给方决定,参考初级微观经济学生产分析中固定成本在短期中无法变化,中期均为可变成本,因此短期中供给能力受到约束。以上几点在宏观教材中都有讲解,就不细述了。在本问题的描述中,还需要两个合理性假定,一是这个决策者的国家很小,新机场的筹资会对GDP或者说产出具有显著性影响;二是在短期中的政策效应和价格效应都可以即时发生,不考虑时滞。分析如下。

一、发行货币比如由财政部发行债券,央行购买债券发行货币,等同于实行货币扩张政策。那么在非常短时期内,货币扩张政策推动LM曲线向下(或向右)移动,产出增长,在中期内AD曲线向右移动。

此时,LM曲线到达LM\'\',AD曲线到达AD\',产出由自然均衡产出Yn→Y\'。而此时AS曲线与AD‘曲线交点所代表的价格水平P\'>Pe。Pe是什么是,是当失业率U=Un时的价格预期,而此时的价格预期应当等于当前价格水平,即Pe=P时,Y=Yn,U=Un。(中短期之内,不考虑资本存量与技术效应,因此供给均衡主要受劳动力市场影响)而由于P\'>Pe,即当前价格指数高于过去对当前的价格预期,因此,人们会自动提高对未来的价格预期,即Pe\',而这种更高的价格预期会促使人们对当前工资的要求提高,工资的提高会促使当前消费的提高和当前物价指数上升,而当前物价指数上升会进一步提高对未来的价格预期。(这里的当前,不一定是今天或本周本月,可以是“短期”的一个缩影。上面已经提过了,在短期中不考虑时滞的假定,即这些效应具有即时性)打个比方,由于央行为筹建机场发行了更多货币,机场建设需要购买建材,建材需求增长促使建材价格上涨,建材价格上涨造成其它行业比如房地产受到影响,地产价格上涨。过去预期的是今年的房产价格上涨为3万/㎡,结果受发行货币推动价格上涨影响,已经涨到了4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提高对明年房产价格的预期,原来认为明年才能达到4万,现在立马调整为5万了。在觉得明年会增长到5万的情况下,对当前的工资水平进一步不满意,因此要求继续涨工资,不然更买不起房子。因此,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带来了实际收入的增长。由于假定个人消费与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尽管可能是边际效应递减),但是也会推动消费增长,带动当前物价指数进一步上涨。受制于当前物价上涨,人们会进一步提高对未来的价格预期,又要求加工资...如此反复,形成“价格-工资”螺旋。直到什么时候为止呢?直到产出Y恢复到自然均衡产出Yn时,此时失业率U恢复到自然失业率Un,对未来的价格预期等于当前的价格指数,即Pe\'\'=P\'\',便不再继续波动。如下图。

即在短期内,A→A\',而在中期内A\'→A\'\'即采用货币扩张政策,在中期内,产出会恢复到自然均衡产出上,而物价指数则会上升(P→P\')。但是由上图中的下半部分IS-LM可知,尽管采取货币扩张政策,使得LM曲线向下移动至LM\',但是由于价格指数上涨,即不仅M增加了,P也会增加,一开始M增加的时候P不变,因此M/P变大使得LM曲线下移,后来P也增加了,M/P又恢复到初始水平,因此LM\'会重新上移到原来的LM位臵上。这就说明,货币扩张政策,在中期内,无法影响利率与产出(也被称为货币中性),仅仅使得物价上涨。或者说,货币扩张将会完全被物价上涨所吸收而表现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货币扩张的效应。

二、增加税收

由于我们知道财政平衡=T-G,税收-支出。为了修建新机场,不得不增加T,增加G。这个问题需要考虑时滞。假定这个经济体是一个和谐的计划体制经济体。(本段非常牵强,可以忽略,直接跳过。或者参考对@迟钝朋友的回答的评论部分。)如果不考虑时滞,即增加当前税收,立即投入当前建设支出,那么等于是在公民收入与公共建设中形成了转移支付,财政平衡政策不会受到丝毫影响。但是由于在短期内,个人税收的增加,会使得消费下滑,产出减少,但是又由于政府建设机场带来的支出增加,正好对冲了消费下滑的数量,因此产出不会有丝毫的变动。(当然,这取决于非常理想化的条件,理想化的经济体,理想化的假定比如不考虑其它人力成本或是损耗等等)而在中期中,由于劳动力数量不变,会使得产出继续维持在自然产出的水平上,但是由于机场建成之后提高了生产率形成了新的供给,自然失业率下降,自然均衡产出上升。由于在机场建设时的征税是临时行为,税收已经恢复到原先的水平,人民收入上升会使得消费迅速上涨。说白了,在这样的一种超级理想化的假定下,等于政府引导人民将兜里的钱拿出来进行储蓄(投资),在将来再形成产出分配给大家作为收入。因此无论短期或者中期,这种临时征税进行修建的行为等于是总产出或总收入的跨期替代,减少的部分消费被投入了新的生产率研发(修建机场等高效设备),社会整体从这种跨期替代中获得生产率进步(技术进步、机场)的福利。考虑时滞。如果当前为了修建机场,采用的是过去的财政盈余,即过去的税收,即等于在当前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张)。财政扩张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AD曲线向右移动。还是采用上图.(由于修改简易,因此标注不是很清晰)

即在短期内,A→A\',而在中期内A\'→A\'\'。价格-工资螺旋带来的价格预期增长效应,直到恢复到自然均衡产出Yn停止,上面讲过了。一样的道理,政府开支增加,修建机场,带来建材价格上涨,物价上涨…但是在此时,由图中下半部分中可以看见,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但是由于并没有实行货币扩张政策,即货币数量M不变(不考虑政府存款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仅仅存在价格指数P上升的效应,因此M/P变小,LM曲线由A\'→向上移动到A,此时恢复到自然均衡产出,但此时的利率由i\'上升到i。因此在中期当中,实行财政扩张政策同样不影响产出,产出会恢复到自然均衡产出水平上,但是会使得社会物价指数增高,利率(资金成本)上升。反之,如果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如消除赤字),会使得社会物价指数下降,利率下降。还有一个情况是当前增加税收,但是在未来才增加政府支出。由于财政平衡为T-G,因此这等于财政紧缩政策与财政扩张政策的跨期。在以上具有时滞的税收-扩张政策下,都可以获得由于投资生产率研发(机场)而带来的技术进步福利。

三、留作习题→政策组合

(1)在第二部分财政扩张政策中,可以看到财政扩张政策会推高价格指数和资金成本,是否可以使用货币政策组合来进行配合?在短期中如何?中期中又如何?

(2)如何评价我国过去长期采用货币扩张政策和财政扩张政策,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以及“投资结构”是否是采取扩张政策进行投资时应注意的要点?(比如投资工厂高速基建尽管在短期而言是需求刺激政策,但其在中期中投入使用以后又可以提高生产率、节省交易成本、并增加供给,是否又是一项有效的供给刺激政策?)PS:弄清楚问题在每个人自己的框架中的位臵,是分析问题的起点。否则泛泛而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将不会得到有效结论。经济学教材,就是介绍不同的框架,以供每个人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逻辑体系。

五、总结与启示

事实上,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由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逐步推导出IS-LM,AS-AD的过程,就是为了在短中期分析中逐步提炼出“行为共性”。正是以“行为共性”和“静态比较”为基础,才使得短中期分析建立起可循的方法框架。这两者事实上也做隐含前提扎根在后续会提及的各种分析当中。全部展开以微观部门间的来往进行分析,基于时间的完全连续性进行分析,将繁重不堪,也无法达到。事实上,本文中对知友提出的那个问题进行的微观分析纯粹是超级简化,试图用微观主体分析来得到宏观结果一般来说是不可取的,除非这个微观主体不在某一外部冲击引起的“行为共性”既定范围之内,那就是特殊范畴下特殊主体特殊考虑了(更加接近于现实宏观分析,这个嘛,吃的就是经验,我经验不够,也介绍不了太多)。

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或者说从别人身上总结的启示:

不要试图用个体分析全体,不要试图用微观说明宏观(容易犯错);

不要试图用追求一个静态结果,要看到不同静态之间的对比和变化(不够专业);

一定,一定,要先构建好完整的框架,切莫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太重要了!)。 知乎上有许多人动辄对经济金融学教材提出批评,事实上,往往都是一个原因,书没看完。 【谈完了,估计各位也看累了,茶也喝了,思考三个题复习一下吧…】

(1)实施财政扩张政策,比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在短中期会带来什么效果,是否可以通过超简化下的微观逻辑与曲线分析分别进行说明?是否可以使用货币政策组合来进行配合?配合在短中期分别有什么效果?

(2)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或者财政盈余政策,比如减少政府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名义工资刚性会使得理论目标跟实际结果发生什么样的偏离?

(3)推导IS-LM,AS-AD关系表达式。(提示:商品均衡→IS,金融均衡→LM,劳动力市场均衡→Price-Wage→AS,IS&LM→AD)。

谢谢。

宏观经济学十日谈(3)

很抱歉,最近几天没能腾出时间。今天继续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导读。讲一下利率平价。Day 3默认读者在进入开放经济部分前已对货币政策的基本与外汇储备的由来等有基础认识。

要了解开放环境中的宏观经济,基础就是要理解利率平价条件。如下图所示,它直观显示了利率平价条件是怎么得到的。

此图是什么意思?

即假如你拥有1美元债券(资产),那么由于美元债券的利率为it,那么你持有美元债券到明年所可以获得收益为(1+it)美元。

假如你把这1美元债券按照汇率Et兑换为Et单位英镑债券(资产),而英镑债券的利率为it*,那么如果在今年把这1美元债券换成英镑债券持有,(不考虑交易成本)到明年的收益为(1+it*)Et。而假设明年的汇率变为Et2(图中为Eet+1),那么明年再将持有英镑债券所获得的收益换回美元收益为Et(1+it*)/(Et2)。 那么如果不存在套利空间时,即无论持有美元债券还是英镑债券,到第二年的收益都应该相等,否则就会存在套利行为发生。如果(1+it)>Et(1+it*)/(Et2),即持有美元资产要比持有英镑资产收益更高,那么就会出现大量的英镑资产兑换为美元资产。此时,等于甩卖英镑购买美元,美元需求上升价格上升,英镑供给上升价格下降,即美元相对与英镑升值,慢慢的消减了这种套利空间,直到两种收益重新满足相等。

即(1+it)= Et(1+it*)/(Et2),我们称此式为利率平价条件。

蒙代尔弗莱明三角关系(三角形据说还是克鲁格曼给画的)代表了,一个国家在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稳定,资本的自由流动之间无法同时兼顾,或者说这三者最多只能选取两个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下面我们来看看利率平价条件告诉我们为什么。

(一)独立货币政策+稳定的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ATM 假设一个国家实行固定汇率锚定,那么就代表着Et=Et2,此时1+it=1+it*,可见两国的利率应当等价。如果该国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又允许自由流动,就代表着,当该国将利率上调至it+10%时,大量的他国货币资产就会兑换为该国货币资产以获取更高的利息,1+it+10%>1+it*。而无论有多少他国货币兑换为该国货币,由于该国执行稳定的固定汇率政策,因此货币流动都不会影响该国与他国之间的货币汇率,这种套利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等于该国成为一个ATM。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弱国只能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资本强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强依赖性。那么,我们可以问,是否是因为汇率稳定导致了这一切,那么我们实行浮动汇率政策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独立货币政策+不稳定的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

当一个国家实行浮动的汇率制度时,当该国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时,货币流动造成的冲击就会通过汇率的自由浮动而抵消。打个比方。以人民币和美元为例。假如两者的货币兑换汇率为1:1,即1人民币兑换1美元。在起初,两国的利率都为10%。初始资产拥有100美元。即到第二年,无论持有人民币资产还是美元资产都将获得110美元。

此时,我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加息至20%,那么如果持有人民币资产到第二年就可以获得120元。大量的美元开始流进中国。这样的行为,等于卖美元买人民币,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可能到了第二周,100美元就只能换80人民币了(即人民币:美元=4:5),那么此时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收益为80*(1+20%)=96元,到了第二年汇率恢复到1:1,换回美元就仅有96美元,还不足上一年初始的100美元资产。当然,如果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那么当然就会获得更高的收益,比如第二年汇率继续下降到1:2,那么第二年换回美元就得到96*2=192美元,远远超过了持有美元资产的收益。

而反过来,到第二年,假如人民币资产大量的外流兑换为美元,等于抛售人民币买美元,美元升值,那么汇率就有可能恢复到1:1甚至更高,使得后进的套利行为发生损失。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预期,在上一年的套利行为进行到某一定程度时,就会停止。

而且,在第一年美元大量涌入兑换为人民币时,由于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实际利率下降,而美国货币供给减少,实际利率上升。这种效应,也进一步减少了独立货币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率差距引起的资本套利行为。

那么,这样做既然看起来行得通,那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因为,其一针对国内状况进行刺激的独立的货币政策会因为国际资本流动大打折扣。而且因为无法预测某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会引起多大的国际资本流进流出,所以也就无法制定有效的政策目标。其二,资本的大量涌入涌出,会使得通胀和失业波动加剧,汇率波动加剧导致出口获利和进口成本大起大落,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有利于资本强国通过资本输出赚取更多生产价值。而小国试图稳定汇率和经济稳定的行为将严重消耗小国的外汇储备与国内财政,甚至引起小国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所以这是一项资本强国所鼓吹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的模式。

我国采用的什么模式?“独立的货币政策+名义上的汇率浮动+资本管制(不能自由流动)”。名义上的汇率浮动,是因为我国央行也是市场公开交易参与者,而央行拥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和发售人民币的权利,足够对汇率进行短期调控。过去二十年中,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此方面,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利率平价条件大概就是如此了。应用举例:如果国内实行货币扩张政策,会引起什么情况?

国内实行货币扩张政策,等同于降低利率,根据利率平价条件,资本会追逐实际利率更高的货币资产,因此国内实行货币扩张政策会引起资本外流,而资本外流等同于购买外币抛售本质,造成本币供给大量增加贬值。所以你看,只要理解了利率平价条件,就可以对国际经济有基础的了解。尽管这并不代表,理解了利率平价条件,就可以进行国际经济学分析。利率平价条件将两国的货币汇率与资产收益率联系起来,而要考虑实际利率,就必须考虑通胀问题,因此由利率平价与费雪效应就可以将两国的经济政策联系起来。

其一,我们讲利率平价条件衍生出的MF三角形,往往都是比较绝对化的,事实上,可能货币政策存在相对独立性,资本流动也存在相对自由,汇率稳定也可以进行区间控制。此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只能根据具体国家具体事例具体分析。

其二,即便了解了利率平价条件,也不能进行数量上的分析。比如上面所举的应用例子,国内进行货币扩张政策,实际利率降低,资本流出,此时货币扩张政策等于打了折扣,这资本流动会不会导致经济下滑,引起更严重的资本流出,导致货币扩张量甚至不及资本流出量呢?而资本流出导致本币贬值,引起的出口增加,这增加的外汇是否又可以弥补资本流出量呢?因此,即便了解了利率平价条件,我们面对实际问题时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经济主体的当量、情况、结构、产业等等问题具体分析。

但是,事实上,假如我们把开头图中的美元资产和英镑资产并不理解为不同货币,仅仅看作是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资产收益率,那么就等于需要我们通过预期在两种资产的配臵中进行选择。如果我们再引入风险收益,即风险和收益必须同时考虑,那么就需要我们计算两种资产持有的所有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率,并在两种资产组合配臵中选择最优平衡。那么,我们就进入了金融学的基础。事实上,利率平价条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础,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思路。

当然,要了解开放环境中的宏观经济学,还有一个需要了解的基础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请自行查阅)。 下面贴一个在知乎回答过一个知友的问题(粗浅意见,随便一说,请各位指正)。 美元加息是否会导致中国经济危机?为什么?

美元降息确实会对资本流出造成压力,但应该造成国内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就按tz的描述顺序来说吧。其一是今年资本流出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有利于贸易出口。而且大宗产品从四季度以来持续下跌,原料进口占尽优势,但应该不能跟贬值压力持平。整体来说经常账户顺差比较乐观。至于输入通缩问题,我很乐观。国内能打的牌很多,随便动一动就能对冲掉。

其二是美元加息,美元回流,美国国内货币减少,企业或许会缩小生产规模。这事,还真不好说。没做过这方面的详细了解。从面上看,美国加息投资应当下滑,通货减少,需求减少好像有道理。但是美国目前是处在一个整体缓慢复苏的上行通道中,加息之后还要看看实际利率的变动,未必会对通货、投资规模及需求带来不利影响。我个人更偏向于乐观态度。所以我认为整体形势对国内外贸企业应该影响好多于坏。

其三,尽管有资本流出人民币贬值压力,但是今年不会放弃适度宽松导向。二月开月就降准,来得比普遍预计得还快,主要就是上层看到的第一月和四季度增长数据肯定不容乐观。外媒肯定也要大肆挤挤中国增长的水分。而且现有资金杠杆已经比较严重,过去许多年大中型央企国企都是利率不敏感型主体,造成了资金成本的长期走高,中小企业现在也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成为闯关第一要题,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货币政策会适度宽松,以稳定经济增长局面。@EasonSun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很赞,推荐一看目前其他各国央行都采用降息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中国央行施行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为什么不也采用降息呢?中国人民银行。毕竟,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隐性服务于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与工作目标的。

其四,因为今年资本外流压力,所以预计二季度或者年中降息的幅度空间有限(我比较保守,也有意见认为会降准降息四五次以上的)。总体来说,今年货币政策要兼顾国内政策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具有两难问题,因为在今年,这两头有些冲突。虽然知道宽松会引起资本流出,但也没办法,但是总体问题预计不严重。一是国内降杠杆稳增长提升经济预期可以减少资本流出,二是个人预计会任由人民币在一定区间内贬值,扩大经常账户顺差,三是人民币到达贬值心理底线后,会放弃外汇储备小幅增长的目标以稳定收支平衡。外储也在调整资产结构,这些都是同时进行的。我国目前仍有两万亿海外净资产,运用得当,资本外流引起国内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可以及时避免。事实上,我们看看上年12月国际收支,资本账户-900多,经常账户+600多,外汇储备减少300多,基本就可以知道今年在国际收支平衡上的政策导向。

其五,however,资本外流引起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的连锁反应,在理论上是可能的。(推荐一个系列帖子《九论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张明,百度google即可)。到底现在国内各部门问题有多严重,我也不清楚。但我相信十几年来表现斐然的周行长对此心中多少是摸过底的,核心层的信息庞大,掌握的情况也肯定更加清楚,专业实力又非常高,我们这些外围人士就不要多担心了。

最后,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google就有很多解读,或者做做literature也行。这个问题太大,就跳过了哈。

开放经济的复杂性,其中有一点与封闭经济一样,就是政策时滞的问题。比如资本流出引起本币贬值,经常账户顺差可能扩大,即便这两者能够相抵,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下一节,我们将认真的讨论一下政策时滞的问题。我也会尽量在做好LR的基础上来向大家介绍,跟各位一起由宏观初中级基础学习向实际分析逐步前进。

今天将基于Day

1、2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在短中期分析与货币政策选择中的所涉及的争论点,以补充深化对新凯恩斯基础框架的认识。提及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本应简述一下DSGE模型。但它属于高级宏观的内容(罗默版本的五六两章初涉),在国内大部分经济系的高宏课程中也是略去的,因此本文无涉及。朋友推荐Michael Wickens的《Macroeconomic Theory: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由于国内经济系通常是不单独开“Dynamic Programming”这门课的,因此我打算把它作为学习罗默和萨金特之间的插曲,也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宏观经济学十日谈(4)

Day 4——政策时滞、传导机制与我国货币政策

在前面几谈中,我们提及了政策时滞、工资刚性,会对短中期分析的结果造成影响。事实上,进一步走进宏观经济学,会发现所涉远不止这两个问题。Day 4只重点讲一下政策时滞与传导机制的影响。

一、政策时滞→权衡利弊有效可行→相机抉择

政策时滞,简单来说就是宏观政策的实施距离目标实现具有一定的时滞。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短期产出由什么决定?需求。因此凯恩斯提倡通过短期需求政策,对宏观经济失效进行调控。好处是可能快速见效,坏处是容易增加经济波动。先说好处。看下图。

产出→失业(奥肯定律),失业→通胀(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产出(总需求关系 AD relation。) (具体描述为:即失业率的变化与围绕均衡产出增长率的增长率变化成负相关,通货膨胀的变化与围绕自然失业率的失业率变化呈负相关,产出增长=货币增长-通货膨胀。)因此理论上,当面临恶性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紧急的货币紧缩政策来降低通胀。但通常这不是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做法,为什么?看下图,为上面三角形关系的具体表达式(其中本期通胀预期等于上期通胀)。

理论逻辑是:根据上图中的(3),当降低货币增长速度时,gmt会下降,由于即时的通胀πt还没有变化,因此产出增长速度gyt下降。而由(1)可知,gyt下降,导致ut升高。而由(2)可知,ut升高使得πt下降。随着πt下降,由(3)可知,gmt与πt+1的差值重新上升恢复,gyt+1恢复到初始水平,失业率也重新回归自然失业率,使得ut-un=0,通胀不再变动。即通过货币紧缩政策,使得恶性通胀得到抑制。

(插入:卢卡斯和萨金特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工资制定会针对政策的变动而改变预期(我们在式(2)中默认了下期通胀预期等于当期通胀),除非完全一致的确信政府的调控政策仅仅是为了降低通胀,否则政策效果将会受到扭曲。也就是通常来说,这种想法往往不能实现政策目标)

大家都记得针对短视决策的批评,凯恩斯有一句回应,叫“在长期中,我们都死了”。新凯恩斯主义同样,认为政策时滞在政策选择的问题中有关键影响。好比如果政策目标预计将通胀降低10%,而式(2)中的α=1,那么假如使得失业率上升2%,我们就必须忍受长达5年高于自然失业率两个百分点的偏离,长期持续的高失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其它的经济问题,甚至造成预期严重下滑,陷入通缩的严重痛苦。而为了减少这一痛苦,比如希望在一年中就完成对恶性通胀的解决,就需要瞬时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的10个百分点。而我们知道,这不仅会对经济变量带来严重冲击,也会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带来社会稳定问题。尽管政府大力宣传经过阵痛就会更加晴朗,但是公众并不全是经济学家,更不会完全信任政府的初衷,因此不考虑政策时滞而仅仅依靠我们所讲过的短中期分析来选择宏观政策,往往达不到效果政策就被迫终止,甚至引发更大的乱局。必须考虑政策时滞对宏观政策选择带来的影响。

这一点在与许多其它经济学派的对立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自由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绝对信奉者,往往认为将所有的问题交给市场自己去解决。或许这在理论上听起来很完美,但是请问解决的时间呢?当发生经济衰退的时候,你不能要求公众理解这是结构性问题,于是捏紧裤腰带众志成城发扬整体主义每天只吃一个馒头经历漫长痛苦的调整期。公众要求的是,必须快速见效的,解决当前最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凯恩斯主义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后得到推崇的一个主要原因。即,尽管我们不能从理论上证明它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它是快速有效的。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经济学理论上显而易见,但是现实政府却做不到?难道是因为政府里面的人不懂这么浅显的道理?(这个问题很庞大,此处只说政策时滞)。政策时滞就是一个原因。就像我国在许多领域进行的改革一样,渐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宝贵经验。有太多事,欲速则不达。可能当前的选择仅在所涉问题上并不是最优解,但是考虑对于全国整体利益的影响来说却是最有利的。

既要考虑政策风险,又要考虑快速见成效,这是凯恩斯主义提倡采取部分的相机抉择理念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它具有充分的有效性可行性。(当然,我个人有个观点,就是选择追随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人性的全面理解和承认)。而且,参考上面对于通过紧缩来调整通胀过高的分析,微调政策是有效实现权衡利弊的一个途径。比如为了降低5%个通胀点,预计要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减少基础货币投放5000亿元,但是为了避免造成严重冲击,又不愿因为政策时滞而经历漫长持续的不景气,因此将5000亿元分为5份,每年上半年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下半年恢复正常,持续5年,使得不景气与景气交替进行,同时针对实际执行效果进行相机抉择微调。

二、相机抉择→经济波动加剧→稳健政策 嚯,相机抉择这么好,那是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就辛苦辛苦宏观政策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呢?显然它也有它的坏处,就是容易增加经济波动。这也是货币学派强烈反对实行相机抉择和微调宏观政策的原因之一。货币学派认为,由于微调会使得经济波动加剧,不利于社会形成稳定的预期,不利于经济增长。由于弗里德曼通过他的经典分析与历史考察提出货币需求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短期内相对稳定,因而应该实行单一的稳定的货币政策(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波动的原因),详细公布货币供应增长目标,经济发展会自然平稳增长。

相机抉择是不是会增加经济波动呢?起码在我国来说是的。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曾陷入“通胀→收紧信贷→资金缺口→扩展→投资膨胀→通胀”的循环。如下表(1978~1996年流动性管理政策)。

年度 1984 1985 1986 1987-1988 1989-1991 1992-1993 1994-1996 流动性 短缺 过剩 短缺 过剩→短缺 短缺 短缺 过剩

货币政策 宽松 紧缩 宽松 从紧→宽松 宽松 宽松 适度从紧

显然,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克服经济的短期波动,以满足抑制一时膨胀或弥补供给不足的需求为目标,必然只会导致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关于货币供给的锚定问题,我国学术界在1984-1997年间长期存在着“单一目标论”(币值稳定)和“双重目标论”(币值稳定,经济发展)以及针对不同目标如何设定锚定的长期争论,1993年我国中央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并于1996年起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直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才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币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直至1998年,我国央行宣布彻底放弃信贷规模管理,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98年以来,我国年均M2增速16%,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健高速发展,通常央行会在上年底公布下一年的货币增长区间目标。

这是否说明我国的实践成就充分验证了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所倡导的使用单一稳定的货币政策的真理性呢?并不是。我们中国人是善于学习的,并且懂得中庸之道。

三、稳健政策→传导机制→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尽管凯恩斯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的滞涨中失效,但是很快凯恩斯主义的继承者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并将围绕“可行性与有效性”的政策哲学发挥到了新的高度。

在Day 1中,我们介绍了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框架。在此,我们将进一步介绍其中的几个要点。一是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二是利率选择与银行风险偏好。三是信贷规模与货币传导。

(1)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

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顾名思义,即工资与价格不能得到理论上的完全调整,因此即便在中期,货币政策也很难实现真正的中性,即货币政策势必影响产出、利率和失业率。这就决定了仅仅依靠实行单一的稳定的货币供应调控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即时问题。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它在丰富原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分析基础同时,坚持了一贯的论点:市场是非出清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干预)是有效且必要的。追随新凯恩斯主义者,也都认同非瓦尔拉斯均衡(罗默高级宏观教材中的第6章)。

(2)利率选择与银行风险偏好

利率选择与银行风险偏好,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逆向选择”。熟悉逆向选择的人都知道,米什金在其货币金融学教科书中描述为,“那些越是具有不负责倾向的人,越是愿意去接受高利率并获取贷款”。事实上,这类人并不是全部贷款者。如果我们将贷款者分为,低风险偏好与高风险偏好两种,那么当银行利率很低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很容易获得信贷,因此大量投资于低风险低收益率事业,银行的信贷业绩良好。而当银行提高利率的时候,高资金成本会促使部分低风险偏好贷款者望而生畏放弃贷款,而推动部分高风险偏好者开始追逐高收益高风险事业,银行的信贷业绩出现坏账。当这种利率高到一定的时候,剩下的贷款者可能全部是米什金所描述的“逆向选择”下高风险信用低的贷款者。尽管高利率使得账面利息收益预期很高,但是银行将因为无法收回贷款而经营不良。因此在此之中,银行对贷款利率的选择,是依据正向选择效应(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反向选择效应(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减少)的均衡来选择的,使得银行收益最大化。这也直接影响了银行在风险偏好上的表现。不同风险偏好的银行在决定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时都会采取不同的选择,这使得货币扩张实际情况并非如同只要引入货币乘数的小学计算那样简单。

(3)信贷规模与货币传导

由上利率决定可知,银行的利率选择往往不等于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同时存在信贷效应(低息贷款)与配给效应(本来发放高息贷款却依发放了低息贷款),使得实际具有高风险偏好且有能力支付高息的贷款者无法获得信贷。因此,从理论上当货币供应调整时,信贷供给调整并不会严格按照预期发生,单一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存在扭曲。因此,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对信贷规模进行监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尽管从98年就宣布彻底放弃了对信贷规模的管控,事实上直到今天从来也没有完全放弃信贷管控这一锚定。尽管并不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将信贷管控作为一个中介目标并进行些许偏执的直接干预,但是依然非常重视信贷配给的实际情况。而由于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它不能作为反映信贷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唯一地定位在利率上有不合理的一面,信贷配给应该成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另一渠道。

(4)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

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应该放在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增长上,特别是在市场长期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利用货币的非中性来影响实际变量,促进市场均衡和经济增长。

中介指标:原凯恩斯主义主张把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定在利率上,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由于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利率和信贷渠道共同起作用,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不能仅仅盯住利率,还应该把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作为中介指标,通过政府的政策操作来稳定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修正信贷市场的失灵,引导公众的理性预期,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5)我国的货币传导与内生性

我国货币政策在传导机制上具有扭曲和典型的内生性,这也决定了我国在货币政策哲学选择上的多样性。

先说扭曲。一是上世纪是“刹车易启动难”,而现在“启动易刹车难”,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在过去十五年中取得的巨大成果,公众对于货币扩张性政策的信任度要明显高于紧缩性调控政策,即在政府实行紧缩性调控政策时依然保持足够的乐观预期,这种信心和预期在不同方向货币政策上的不对称性,对我国将来的货币工具组合留下了隐患;二是利率市场化未完成,价格型工具引导预期历史短,数量型工具有效性仍然高于价格型工具,加上存在许多大型利率不敏感机构,资金成本长期扭曲,利率调控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加上前一点所述的不对称,长期积累留下了连锁的金融风险隐患;三是在行政机构上,我国商业银行与人行属于平行单位,地方在落实货币政策目标上往往因为政府增长目标与调控目标存在分歧,这一点加剧了内生性。

内生性,简白说就是指货币供应不是外生变量。我们在学习LM曲线的时候,得到了货币乘数。似乎中央银行改变基础货币,然后货币总量就会随着变化。其实教材上说的是一个相关关系,从来都没有完全说是单边机制。事实上,实际货币需求也会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决定,这也是我国针对短期流动性管理逐渐采取越来越多的非常规工具的原因之一。货币乘数、流通速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既往研究表明,中国的通胀水平决定是后顾性的,政府年底发布的来年经济增长目标公信力高于货币数量目标,如果公众通胀预期相应提高,也会使得央行包容公众的通胀预期。我国货币数量管理具有内生性,即基础货币的创造是供给和需求共同协商的行为,还有存贷比管理下政府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货币政策目标隐性服从于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

我国的实践,既不是单一参考货币学派的理念,也不是仅采用新凯恩斯主义的论点。说到底,根据上面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我们可知进行适度的国家干预确是必要的。而这种适度到底是什么度,就是真正的难点了。(在引导预期调整与微调政策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微调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加剧危害也会大大降低。)

四、关于预期

在上面关于货币传导与政策选择中,我们多次提到了信心和预期两个词。我希望我有能力在后面某day中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预期的内容,预期非常重要。有人说经济学逻辑其实也简单,信心强就好,信心弱,经济就差。没错,预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难度在于信心无法预测无法估计,事实上看历史分析不过都是后验的。每个人的信心都来自于对信息的掌握,事实上我们掌握不了所有的信息,所以如果你试着问一个人对某件事的信心,在你告诉他新的信息前后各问一次,他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判断。直到次贷危机爆发前,超过90%的机构与报道都信心十足,陡然一月,超过100%的机构和报道都失去了信心。社会科学的普遍难点之一可能就是“哲学上简易,可行性很难”。因此,我个人的确更偏好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论点。仅从哲学上来说,一个在大方向下进行微调的方向盘,比你告诉我这是按照卫星雷达精准引导下的不用操心的桅帆让我觉得更安心,谁知道海路上有什么。

后记:

关于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货币学派的争论,并非简单就能讲清楚。我希望可以在最后一谈中与大家一起简要回顾一下上世纪主要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以加深对新凯恩斯主义与当前宏观问题的理解。关于宏观经济学流派,推荐三本书:

第一本是Harry Landreth的《经济思想史》。这一本简单但比较细,可以在初中级学习阶段开始看。 第二本是方福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流派》,豆瓣上好评也很多。但最好是看完初中级教材后再看它,作为中级复习,没有中级基础估计看它还是有点吃力。

第三本是布莱恩·斯诺登的《Modern Macroeconomics : Its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e》中译名《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这本是张老师强烈推荐的,因此对我来说是必看三遍以上。准备放在熟读罗默之后看这本。

宏观经济学十日谈

(五)

在这里做一个补充。针对最近有的朋友提出的问题,发现有不少人对于“需求”和“供给”的概念没有弄清楚,甚至对一项政策的影响是作用于AS还是AD搞不清楚。货币供应量增加是供给还是需求政策?需求政策。财政扩张投资建生产线,是需求还是供给政策?需求政策。怎么都是需求政策?因为,短期产出由需求决定。只有到了中期,我们才谈论供给的变化。短期中期没有绝对划分,在Day 1中说过。一个社会的产出就是收入,需求和供给也是一一对应的,并不存在“供给部门”和“需求部门”的绝对划分。而我们谈论一项政策影响供给还是需求的时候,主要标准是短期还是中期,而不是部门,千万不要看见供给供应这等词就认为是影响AS的政策。AD曲线来自于IS-LM中衍生出的产出-价格关系,因此宏观政策在短期都是需求政策,作用于AD曲线。AS由什么影响?由价格-工资关系(Price-wage setting)决定的劳动力市场影响(长期中也包含技术、资本存量、制度等),比如像古代一样发生大面积灾害或战争,在短期使得劳动力迅速下降才可能使得瞬时AS曲线发生移动。

开学之后各项工作学习都比较紧张,半天写作笔记时间也不易抽出,因此更新速度会慢一些。宏观十日谈开扯半月以来非常意外地收到很多好评,也收到不少人的回应和讨论,在解答不同的问题中发现对中级宏观理解得更加完善,所以多交流讨论是件好事。如果我的笔记能对那些正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但感觉云雾中行走的学弟们起到帮助,那将是鼓励我继续写作笔记的最大动力。Day 5较长,又是一口气写下来的,难免有错漏之处,还请各位不吝指正。

Day 5——预期、通缩与通胀

预期,在经济金融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只股票的价格会上涨,是因为人们认为它的价格会继续上涨所以才会持续买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因为预期它的价格会继续上扬,因此才会继续繁荣。反过来,当一项资产的价值预期下跌时,人们会争相抛售这项资产,造成这项资产供多于求,价格进一步下跌。这在系统理论里,称之为正反馈效应(或者索罗斯的反身性)。以至于上世纪大萧条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唯一值得恐慌的,就是恐慌本身”。因此一门初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如果没有讲授预期的基础,我个人认为课时的安排是不充分的。它将会决定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否运用得当?财政政策是减轻波动还是加剧了恶化?宏观调控能对经济失势起到多大作用?等等。Day 5将结合预期的重要性,结合日本与欧美的历史,对通胀和通缩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尤其在当前有关我国是否会陷入通缩的新闻不绝于耳之时,让在宏观学习中顺便回顾日本与欧美的经验教训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胀问题与通缩问题非常宏大,不是中级宏观可以吼住的问题,因此本文也只期抛砖引玉)。

一、引入预期

我们知道,通常的费雪方程式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其实,其原型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这很容易理解,好比你借出去一万元,你要考虑的不仅是利息问题,而且会考虑明年的通胀,因为你考虑的是你借出去资本的收益在实际购买力上是如何体现的,而不仅仅是名义利率。换句话说,这种实际购买力所体现的利息就是实际利率。而显然,名义利率就等于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和。

1、预期→货币政策→实际利率变动

在中期分析中,我们讲基于古典凯恩斯主义模型,不考虑市场不能自动出清的时滞与粘性,货币扩张政策将会全部被通胀所吸收,即货币增发全部表现在价格指数的上涨上,利率和产出都不会变动。那么在这里,我们所称的利率是实际利率还是名义利率?如果是名义利率,那么名义利率在中期回归初始值保持不变,而价格指数即通胀率上涨,是否就意味着货币扩张政策一定会导致实际利率下滑(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这也是在知乎上一位同学在评论中提出的疑惑。

答案,是的,但又不是。如何解释?

其一,简单的使用两期类比进行讨论。即将中期看作是两个短期分析的叠加效果。事实上在短期中,我们构建IS-LM模型的时候,IS由物品或商品市场均衡得到,其考察的是产出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因为影响人们的投资与消费行为的是实际利率。而LM曲线是根据金融市场均衡或者说货币供需均衡得到,其考察的是名义利率。但是,让我们回想一下在定义短期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短期中产出由需求决定,因为供给能力在短期中不能发生有效变化,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在短期生产函数中存在固定成本,即厂房生产线等在短期中都不能得到扩张,还有一个假设是短期中价格指数不能迅速调整,即具有价格粘性。因此在短期中,由于价格不能立即调整,等同于通胀率为0,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变化是一致的。

因此在第一期中,实施货币扩张政策,通胀率暂时不变,名义利率迅速下降,等同于实际利率迅速下降。而从第一期到第二期的中间,价格进行适应调整,价格指数上升,随着通胀率上升,名义利率开始上升。直到第二期为止,通胀率再不变动,名义利率回归原位,实际利率保持低位。

其二,为什么又不是?因为如果我们考虑IS关系,即Y=C(Y-T)+I(Y,R)+G,可知自然产出Yn决定了一个自然实际利率Rn。所以当实施货币政策时,由于产出在中期回归Yn,因此实际利率会回到Rn。这是怎么回事,跟我们上面的“其一”中说“是的”是否矛盾?不矛盾。因为事实上,在“其一”中的第二期,虽然通货膨胀率随着第一期跨越到第二期上升,并反映在名义利率上,但是到了第二期,由于我们已经讨论过在短期中通胀率为0的假设,也就是说这些增长了的名义利率会直接体现为实际利率,即实际利率迅速由于产出下滑回到自然产出而回调至初始位臵。事实上,我们对于上述过程从等式中的其它项着手进行静态比较分析,也可以得出一样的结果。因此,我们说货币扩张一定会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在这样的中期框架下又是不成立的。

事实上,对于这位知乎朋友的疑惑,采取多种方法解答都可以,取决于你将利率的变动分在哪一项上,在不少初级宏观教材中也涉及了古典二分法来解释在IS-LM模型下的利率分歧,我个人以为只要解释得通符合经济学逻辑就可以。因为,货币中性,在现实中是基本不存在的,即名义利率不变是不会发生的。即便维持名义利率不变,在货币政策下,也会对实际利率造成冲击。货币中性,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概念,不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在实施货币扩张政策,在中期名义利率不变,而是告诉我们实施货币扩张政策,虽然在短期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都快速下降,但是在中期利率会发生回调,即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可能下降的预期。 其三,事实上,我们很容易理解这种预期。即当实行货币扩张政策的时候,我们普遍会预期社会上货币会增多,在短期内自然产出不会增长的情况下,所有资产价格都会上升,而既定的名义利率显然会带来一个更低的实际利率预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会推动调高名义利率,进而引起资金成本走高,引起物价指数上扬,使得通货膨胀迅速地真实发生。换句话说,由于人们希望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因而货币扩张往往会制造一个走高的名义利率结果。换句话说,货币扩张不影响实际利率,但是会使得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等量提高,我们将此称为费雪效应。

那么,如果如此所说,货币扩张在中期会全部被价格上涨吸收的话,那岂不是实施连续的货币扩张政策会使得名义利率和价格持续上涨?显然现实中并不会。原因就在于,在Day1中我们已经说过了短中长期的分割不是绝对的时间分割,而是为了建立理解宏观经济的一套框架。所以即便在短期中期中,自然产出也会随着劳动力的增长,生产效率和资源配臵效率的提高,资本存量和资本结构的优化等而增长。也就说即便在中期,实施货币扩张时,AD曲线向右移动,但AS曲线并不会向左移动到使得产出恢复到初始水平,而会恢复到一个高于初始产出水平的新自然产出水平,此时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价格指数与价格预期相等。而此时获得的通胀率提高低于理论上完全恢复到初始自然产出水平的通胀率,在实际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也就等于名义利率的提高是有限的。

事实上,预期的作用还没有在上面的讨论中真正体现出来,由于预期的存在,货币扩张政策在短期将影响的不仅是LM曲线,还包括IS曲线,这将使得新的框架与过去我们所讨论的基本框架有所出入。我们会在后面讲到通缩的时候再对此进一步解释。而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预期。

2、预期→远期利率→现值

在Day 3中,我们围绕着利率平价条件,介绍了蒙代尔弗莱明三角形的由来,和我国的外汇政策选择。其中我们看到了,在利率平价条件中,对未来的汇率预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事实上,如果我们把任意两种货币看作两种不同的资产选择,利率平价条件就代表预期对资产组合配臵的优化选择基础。

事实上,在长短期利率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当然长短期利率还受到流动性与风险偏好,金融市场分割等等基础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在此着重介绍预期的影响。简单打个比方,如果我有100元,那么今年的一年期短期利率为5%,而两年期长期利率为4%,那么就代表着我对明年的一年期短期利率预期是要下降的。很显然,如果明年的一年期短期利率依然是5%,那么我就会考虑把100元存两次一年期,这样我的收益率就是(1+5%)^2,显然要比我直接存两年获得(1+4%)^2的收益大。而如果今年的两年期长期利率为6%,显然存两年期就会比分别存两年一年期划算,因为(1+6%)^2>(1+5%)^2。这样就存在套利空间,不能实现平价条件。套利行为会使得最终落到平价均衡上。

如果今年的一年期短期利率为5%,两年期长期利率为6%,那么就意味着明年的一年期短期利率x满足(1+5%)*(1+x)=(1+6%)^2,此时无论是分别存两次一年期,还是一次存两年期,最终收益都是一样的。而此时x就是对来年的短期利率预期。因此可见(近似),当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时,就表明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是上升的,而当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时,就表明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是下降的。这将会直接体现在收益率曲线上。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预期分析,为讨论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变化建立一些基本框架。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得出市场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确定性关系。但是仅从每种资产产品本身而言,其估值预期将决定其当前的价格走势。而大量的行为经济金融学,以及在Day 4中介绍到的新凯恩斯主义对市场出清的怀疑,都表明市场自动依靠反向预期出清是难以达到的,总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过度预期,进而引起经济波动。

如果有接触过一点点投资学或公司财务的同学,都会清楚这种基于预期的平价条件,本质上与现值计算是一致的。预测未来的价值是否平价,跟进行贴现计算是一个意思。当然进行贴现,对于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都有不同的各种方法,Valuation Modeling也会着重强调在这方面的训练,这也是financial analysis的基础之一。当然,我们今天主要是为了讨论通胀通缩问题,不能在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这也不是宏观经济学内容所重点关心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我们明确,就是预期在整个经济金融活动中,从微观到宏观都极其重要。离开纳入预期的分析,都可能是失偏的。

3、综合以上两点→货币政策有效性 通过以上两点讨论,我们知道了以下两个方程式(近似):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当前通货膨胀

预期实际利率=预期名义利率-预期未来通货膨胀

为了这种考察货币政策对预期名义利率的影响,先假定预期当前通胀和未来通胀都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是相等的。如果假定IS曲线非常陡峭,LM曲线非常平缓,那么货币扩张所起的直接作用对产出影响就比较小。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由于IS比较陡峭,LM比较平缓(关于陡峭和平缓的讨论涉及利率弹性等问题,可参考余永定老师的《宏观经济学》),因此当实施货币扩张政策时,LM-1移动到LM-2,名义利率短期迅速下降,产出由A点移动到B点,显然效果非常不显著。但是如果此时,社会普遍认为央行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正如上面第一点所说的,形成了未来实际利率为下降的预期,而根据IS曲线的关系,实际利率下降将会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或者说信贷扩张,在这种情况下,IS曲线向右移动,由IS-1移动到IS-2,产出获得极大增长。即在预期的作用下,货币政策最终也达到了较好的目的,并且避免了名义利率维持在很低的位臵(C点的名义利率比B点高一些),给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留足反应空间。我们把建立在向前看的方式上的预期叫做理性预期,这是过去30年来宏观经济学中重要的发展。即对预期的解读并不简单是以向后看为准则,也不再假定对未来的预期与当前一样。因此我们在通常的费雪方程式或者菲利普斯曲线中,都应当引入通货膨胀预期,而不是使用当前通货膨胀率。但是在做短中期分析,我们认为通货膨胀预期部分取决于当前通货膨胀率也是有道理的,我想用北京的房价作比恐怕就最容易被大家接受和理解了。

如果在上面的基础上,我们也同时考虑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就可以构建起更贴近实际未来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而决定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部分取决于当前通货膨胀,部分取决于其它宏观经济变量,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政府改革的决心,或者说对政府宏观政策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这一话题。

二、通货紧缩

1、预期对修复的反作用效果

由于当下我们对通缩的紧张,因此先介绍通缩,再介绍通胀。继续上面关于预期的话题。由于政策也会影响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因此实际利率的变动就要分情况来看。以布兰查德的教材中的例子,假如名义货币增长、初始通胀、初始通胀预期都等于5%,名义利率为7%,那么实际利率就等于2%。假设,此时产出的水平低于自然水平,通胀1年后降低到3%(为什么?请参考Day 4中的“通胀-失业-产出”三角形,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总需求关系)。那么实际货币增长就等于名义货币增长减去通胀,即5%-3%=2%。而实际货币增长导致名义利率降低,比如由7%降低到6%,即低通胀导致更高的实际货币存量和更低的名义增长。而如果通货膨胀的下降使得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下降,由5%下调到3%,这就使得实际利率必然上升2%。综合起来,实际利率的变化就由2%(初始名义利率7%-初始通胀预期5%)变到3%(变化后名义利率6%-变化后通胀预期3%),即通胀下降超过了名义利率的降低,实际利率反而升高了。这种情况下到底会发生什么?不一定。我们用曲线分析来具体说明。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上面讨论到了决定IS曲线的是实际利率,决定LM曲线的是名义利率,且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胀预期。由于初始点A的产出Y1低于自然产出Yn,因此按照一般框架,会使得通胀下降,即价格指数P下降,引起实际货币M/P的增长,促使LM不断向右移动,直至交点恢复到Yn的水平为止。即IS-LM框架本身体现出了宏观经济具有自我修复性。但是由于预期的存在,使得这一过程并不顺利。假设,这种自我恢复过程经过一年,促使LM曲线由LM-1移动到LM-2,达到新的理论产出点B,朝着自然产出的方向正在前进。

然后可惜的是,通胀的下降,导致通胀预期的下降,而通胀预期的下降在既定名义利率下回引起实际利率的上升,投资与消费均减少。所以当央行维持既定名义利率时,会使得IS曲线由IS-1移动到IS-2,那么此时这一作用将使得产出移动到新低点B1。而综合两中作用,宏观经济的自我修复实际效果在一年期后达到了B2点,新的实际产出为Y2。而Y2大于初始水平Y1还是小于初始水平Y1是不确定的,取决于那种作用效果更强。因此我们在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见,当通胀预期下降比名义利率下降还快时,实际利率净值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宏观经济并不能自动朝着自然产出Yn前进,反而陷入更低的产出Y2,从而陷入衰退,甚至通缩。即,即便我们不需要引入新凯恩斯主义中关于货币不能中性市场不能出清的讨论,从引入预期的IS-LM框架本身来看,市场也不一定会自然出清,期盼一味依靠市场的自我调整功能,可能会陷入更严重的衰退。

2、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指在名义利率降得很低的时候,人们会存在流动性恐慌,因而利率的进一步降低将不能带动投资与消费的增长。事实上,在名义利率接近于0的时候,货币与债券的区别就被取消了,货币需求会水平扩张。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扩张政策就显得失去了效果。以上图为例,我们可以看见,如果延长IS-2曲线,其与X轴的交点远远小于自然产出Yn,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最大产出就是IS-2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无论LM曲线向右怎么移动,都不可能恢复到自然产出Yn。当然,这不仅是作图的问题,作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

3、综合两点的结果

如果市场发生通胀快速下滑,通胀预期也会快速下降,甚至如果是在通缩的情况下,那么无论实际通胀还是预期通胀均为负值。此时为了避免上面第1点中的自动修复失控,央行决定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但是由于情况实在恶劣,以至于名义利率已经下调接近0点,仍不见好转。此时货币扩张陷入流动性陷阱,LM曲线向右移动对产出的增长影响极其微弱,而反而在一个通缩预期的作用下,实际利率为正高挂(通缩=通胀率为负值,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预期,名义利率接近0点),使得IS曲线继续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实际产出进一步减少。而这会导致进一步的通缩,实际利率也会进一步增加,产出会进一步降低。即货币政策在处理通缩问题上失效。

事实上,我们回顾日本在90年代至今所做的政策努力,就不难想象这种预期对于其政策乏力的说明力。昨天日本农林中金的南武志先生来院里与我们学生交流,我听了他的讲述对日本的通缩问题大为不解。因为如果仅仅从表面来看,日本的经济学家都成了一群笨蛋,但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其背后深层次的内容,仅从初级的凯恩斯框架中去看问题,因而不能正确的认识日本的通缩问题。而在上世纪以来,面对通缩,总结出最重要的两点经验就是稳健微调和信心预期。预期的重要性,在面对经济危机和衰退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良好的预期,再好的政策决策都只会加剧恶化。

上世纪1933年以后的美国是成功的,凯恩斯主义是成功的。一是针对信贷收缩引起的货币乘数下降,美国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力度,罗斯福总统上台后的前十年内,名义货币存量增加了140%,充分弥补了货币乘数的下降。二是财政扩张计划,大规模的基建民生改善。三是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避免银行破产信贷进一步收缩。四是针对失业可能引起的工资削减问题(菲利普斯曲线),通过了《国家产业复兴法案》,要求产业界签署行为准则,确立最低工资,不能因为失业率高而进一步削减工资,避免了价格工资螺旋加速通缩预期。四是美国产出增长非常高,科技发展快。五是政权改革的信心预期,更换了联邦委员会主席,成功的树立了降低利率和结束通缩的普遍信心预期。政策本身并不好说对通胀会有什么影响,但是这种良好的信心预期使得实际通胀朝着好的方向回调。

不得不说日本在此方面就非常倒霉。当然这是跟日本自己的问题原因紧密相关。日本在73年转入浮动汇率制度,与中国从90年代一路过来发生情况类似,巨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货币升值压力,使得被动货币投放过度,使得两次石油危机中发生了恶性通胀。但是日本央行对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并不积极,反应过度迟缓,使得这一弊端日渐久积。到90年前后爆发了房地产泡沫危机,日经指数由7000多点曾飙升至26000点,而跨入新世纪之后依然徘徊在10000点左右。泡沫危机之后,信贷收缩银行破产在90年代达到顶峰,但日本央行的货币扩张仅仅因为通胀并没有显著下滑而又来得如此迟钝。但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的宏观政策可谓慎之又慎,一直没有多大错误。从2001年以来实行了几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但通缩的影子自从95年以后就挥之不去,反复出现。财政政策大规模扩张,也鲜见成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由于昨天时间有限,我没能具体问上南武志先生实质性问题。我大概试着从债务通缩的角度来介绍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债务通缩

Fisher认为经济衰退主要涉及过度债务负担引起通货紧缩的问题。假定债务/资产=A,过度债务就是A过大。即由于在繁荣时期,人们的预期过于乐观,加上非理性繁荣下的资产价格高估,举债变得更加容易,社会整体的风险偏好上升,信贷扩张超过了实际潜在增长容量。到了一定时候,经济增长放缓,预期回归中性,资产价格不再持续高估,就会形成过度债务负担,而部分主体就会开始清偿债务。由于市场供给超过需求,因此清偿债务带来资产出售中估值下降,进一步引起A过大,引起进一步的资产甩卖。社会价格指数下降,实际利率会快速上升,债务负担会进一步加重,信贷迅速收缩,经济进入衰退。这在上一轮次贷危机中表现得非常清楚。张明(2008,2009)在“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针对次贷危机的传导路径,清楚的解释了次贷危机中风险机构在清偿债务负担的过程中,资产甩卖引起实际估值下跌,又由于机构为了满足一定的风险资产净值,引起的连环收缩效应。而且不仅次贷危机,1990日本资产泡沫破裂有企业过度信贷的影子,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有部分是国家政府债务快速上升的原因。

具体来说,有三点问题。

其一,过度信贷造成供给超过需求,需求乏力,社会价格指数降低,通胀与通胀预期都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名义利率如果居高不下,就等于债务的实际利率上升。因此在通缩初期,会加剧企业与机构进行债务清理的行为。

其二,资产估值的下跌,会引发资产负债表恶化的连锁效应。加上对于不少企业与机构,在资产负债上具有期限错配的情况,随着大量的短期债务到期,流动性本来就匮乏的机构与企业就会遭遇流动性破产风险。而去杠杆化是每个经济周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进行的过程,旨在激发市场活力,修复资源错配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加快激发信贷扩张朝着有利于新型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流动。

其三,信贷会收缩,预期会走向悲观,这是衰退的典型标志。通常默认举债主体要比放贷主体的支出偏好与风险偏好都要高,因此在清偿过度债务的过程中当资本从举债主体流向放贷主体时,社会总体支出与风险偏好都在下降,社会总体的预期也朝着悲观方向前进。否则,清偿债务并不一定会引发正反馈连锁效应。 然而,“其三”往往总是存在的。如果将社会中的借贷简单看作两个人,一个叫借方,一个叫贷方,那么显然贷方的风险偏好是不如借方的。事实上,在我个人看来,通缩在很大程度上与分配失调有关联。我们知道在一个非理性繁荣时期,信贷快速扩张,往往会造成结构性供给失调,而总产出就是总收入,总产出失调就意味着总收入失调,即供给失调就等于分配失调。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我组建了一支工程队,去某县开展了一个政府工程,政府向银行贷款出了资本金,我也向银行贷款出了保证金,修建完成后,工人获得基本工资,投入使用后由于突然类似工程大面积增加使得估值上不去,政府与我都发生亏损,银行形成不良贷款,债务率上升,但是这笔钱并没有随着工程的废弃而消失,它流入了水泥钢筋等原料商手里或其它主体手里去了。随着市场估值下滑,这笔资金的新持有者的投资偏好降低,即这笔钱不会再被投入新的投资与消费。从而使得信贷扩张仅仅是增加了存量与债务比率,和不良贷款。因此分配失调与供给失调始终是并行存在的。

债务比率本质上就是一种分配失调。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现想了下面这个草率的例子,可能不是很恰当。假设不考虑政府央行的存在,社会上仅存在两个分配部门A和B,其中A欠B钱。这个债务比率有多少呢,占GDP50%,即假设A和B的生产能力一样的话,即A和B分别生产50%的GDP,即A当年所有产出均需要还本付息。而假设因为A具有风险偏好,因而具有更高的创新精神和生产率,A产出60%的GDP,B产出40%的GDP,那么如果当年还本付息后A只剩下10%的GDP,B持有90%的GDP。而由于B的风险偏好更低,B不愿意在下一期增加投资和消费,A除了自我生存所必需的10%GDP之外也没有多余能力增加投资和消费,因此他只能继续借贷。这有一点像封建时代的雇农,依赖于租种地主的田地。我们只是举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事实上A要考虑到并不是还本,仅仅是付息。但是这个例子可以直观的告诉我们,这个债务比率不宜过高,否则,A的生产积极性将会严重受损。好比在后面一个假设中,债务比率为80%,虽然A产出了60%的GDP,却仍然不够还本付息的,净债务仍然占GDP20%。

如果B和A对于A持续的生产增长有信心,就会维持下去,使得A终有一天还清所有债务,并进入一个新时代。但是如果B对A失去信心,当前就要求A清偿债务,或者A自身失去信心,那么这个分配失调就会使得经济停滞和改善全民资产负债表乏力。比如负债率为200%GDP,利息为10%GDP,即利率为5%,A每年生产50%的GDP,B每年产出50%的GDP,每年各自生存需要基本的20%GDP。那么需要多少年A才能清偿所有债务(不考虑GDP增长率)?在此不进行精确计算。近似一下, 假设看看十年会有什么情况。十年的利息为100%,加上本金,总计要归还300%。十年A的总产出为多少,500%,除了基本生存剩余多少,300%。也就是十年之后,A分文不剩,B获得600%的GDP。显然,A并不一定具有改善资产负债表的动力。这个草率的例子并不恰当,但是它可以给我们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分配失调可能带来进一步的通缩或者通胀恶化后果。究其原因,需要对不同环境下的主体进行分部门讨论。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也没有考虑政府这一主体,和资本回报是要比劳动回报更高这一因素,即A所获得的产出可能更低。(我有一种猜想,如果要把增长理论与分配理论紧密联系起来,可能通缩通胀经济波动的研究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献,事实上,这也符合马克思或者皮凯迪的新旧资本论。)

负债率200%,正是日本今天正在发生的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企业部门的负债率迅速下降,甚至产生了大量的企业资金剩余。而政府负债随着大规模赤字政策进一步恶化,与企业部门的债务比率完全呈反方向变化。不负责任的推测,甚至可以说是政府为90年代初的泡沫破灭受损的财团买了单,因而使得企业负债随着贸易和其它与财政扩张相关的经营活动得到改善的同时,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却在恶化。南武志先生也讲到这一问题,在日本农村甚至为了抑制通缩发生了给每个村直接发一亿现金的事情。然而居然也没有带动价格指数上涨。据他介绍,这些钱大部分都没有规划没有形成有意义的产出提升,甚至有些村直接买一个大金元宝回来放在村里。这是匪夷所思的。因为无论如何,这些钱最终会被消费掉,并没有引起价格指数的上升。事实上,日本在90年代至今长久维持低利率,12%的M2增速,却依然无法有效克制通缩威胁。在我看来,除了其独特深层次的经济增长乏力原因外,债务过重,分配失调是导致预期不能得到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高的不良贷款情况下,银行修正资产负债表的动机缺乏。政府不能为社会形成捏紧裤腰带缩减债务创造良好的信心预期。包括南先生介绍日本央行部分在政治上受制于大藏省(财政部),缺乏独立性。对待经济波动也缺乏行政调控手段和作为。货币扩张不是本质,关键是货币扩张被投向了哪里,是否能引导形成通胀上升的预期,以及全民同心去杠杆消减债务的决心。

5、稳健微调与信心预期

通过国际面对通胀通缩的经验,形成稳健性的微调推进,与强调构建有利的信心预期成了货币与财政政策发挥作用至关重要的基础。Woodford在2012年撰文《Methods of Policy Accommodation at the Interest-Rate Lower》中强调了前瞻性指导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政策,针对流动线陷阱问题给出了进一步的解决讨论。尽管从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将利率降低维持在0到25个基点之间的水平,直至2012年仍然没有未来出口可以好转的迹象。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三轮的量化宽松,都遵循了与woodford类似的论点,格外强调使用稳健推进的微调以及引导社会的预期和信心,以确保信贷市场良性复苏。然而这对于许多政府来说是做不到的,在我人个人看来,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面对经济波动时能更好的锁定预期,坚决执行有利的政策并促使社会相信这一政策的后果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前进。而在这一点上,日本可能做得还不够。

6、中国的债务有多重

我国持续以投资进行短期需求刺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以及08年的四万亿大规模刺激行为,都为当前的结构性失衡留下伏笔。事实上,在08年,4万亿是预算外,实际到10年共进行了近10万亿的刺激计划。要说好不好?当然是有用的。每一项政策都有利有弊,在当时是利大于弊,而其负面效果不断积累下来,到了今天,又成了需要赶紧解决的问题。我国在此时启动去杠杆化的进程,那么我国债务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以下两张图均参考渣打王志浩《大国经济之路》中第9章“财政刺激计划能否拯救中国”中的内容所作。我也向各位强力推荐这本书。无论如何,货币扩张,信贷扩张都是造成过度债务的直接原因之一。

(1)4万亿都投向了哪里?

(2)政府负担到底有多少?(09年数据)

尽管中央政府债务占GDP并不高,但事实上,由于我国国情,有许多其它债务在本质上仍然是中央政府债务如出一辙。包括政策性银行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银行不良贷款、资产管理公司债务、养老金。各项占GDP比率为下图,即最终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为70%。

(3)企业债务

参考最近的研究显示(数据均来自ryan rutkowski /刘天培,“国有企业去杠杆化进程”),我国家庭与企业的信贷产出比例由2008年的117%升至2013年的180%。截止至2013年,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权益比例已经超过200%,建筑部门和农业部门面临更为糟糕的情况。而外企和私企的债务比率却下降到了120%附近。2014年3季度,国有企业资产回报率仅达到各种银行贷款利率组合(7.33%)的一半。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我国的债务问题也不可轻视。虽然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引发私人部门及公共部门的金融风险,但不可再继续积累下去。必须吸取国际经验,尽早开启稳健微调和信心预期,坚决的进行调结构和去杠杆,修复资产负债表,充分保障长期增长潜力。

三、通货膨胀

说实话,写到这里,真心都已经快写不动了。但是我还是不想将这样三个紧密关联的主题分开来介绍。让我们回到第一部分中,不知各位看到这里是否还记得,货币扩张引起名义利率和预期通胀的同步上升,实际利率理论上保持不变。事实上,当货币扩张过猛时,就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比如二战后的德国,解放前的上海。原因与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为什么现实中没有出现名义利率持续上升的局面一样,因为自然产出在增长。但是当货币扩张过快,严重超过了自然产出的增长速度,就会出现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的恶性增长。

在此,就不再像通缩一样,通过曲线分析去细致介绍通胀的每一个影响了,但具体过程都类似,各位请自行推导。同样的是,预期在治理通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政府不能建立有效控制通胀的预期,那么通胀就不会被控制住。

往往,为了控制通胀,需要实行缩减财政赤字计划,货币紧缩计划,等等。但事实上,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或者民众的团结,很难实现。一是政府缩减财政赤字计划,可能遭到利息相关者的阻挠,二是货币紧缩计划要求货币当局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在许多国家这一点都做不到,三是为了构建削减通胀预期,要求工资制定下调以引导预期通胀下调,但是由于工会力量对政治的巨大影响力也可能不了了之,四是无论在通缩通胀中需要治理的分配失调问题,包括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给出了一个空想社会主义式的解决方案,实行财富累进制税收制度,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实现这一制度,财税制度确实是有效调节分配失调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一手段往往只能停留在空想之中。然而货币总量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分配失调问题,也就不能从形成巨额债务的根本上有效解决债务问题。强有力的政府,在政策的连续性上,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如果一项宏观调控政策预计可能需要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就必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有公信力的政府、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而我想,这也是我国能有效控制经济波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四、Day 4 and 5,不仅如此

Day 4 and 5一定要联合起来构建宏观分析的框架,三个基础问题,一是产出-失业-通胀三角,二是弗莱明蒙代尔三角,三是预期。在这两日谈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宏观预期和微观市场,解释了在新凯恩斯主义中,为什么“坚定地认为市场不能出清,以及稳健调控是必须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种调控会对经济波动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但是只要负反馈作用能超过正反馈,就应该支持宏观调控的取向。用一个网上最流行的平等和公正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下图,即市场自由主义可能是平等的,但是完全放手市场可能是不公正的。我们需要的,是在放手市场与不放手中寻找到合适的度,这也是中英文中“调控”的意思。

事实上,对于预期、通缩和通胀的讨论远不止于此,也不仅仅包含供给的角度或需求的角度,对于经济危机、经济波动的讨论从初级一直持续到高级中的高级。由于这个问题实在庞大,仅仅是为了简单叙述,就已经码得如此长文。因此希望这方面的话题,我可以在将来具有更好的基础和认知之后,介绍得更加系统。毕竟,我现在对此问题,理解尚浅。

后记

要问为什么我会喜欢上宏观分析,因为打开它就跟打开了夏洛克开场音乐一样,充满了侦探的韵味,从现象中去探索原因,一幅幅曲线勾画出来,引发一幅幅猜想,一次次去验证,这与所有自然科学的探索好奇心是同理的。想起我曾经面对一个某经济侦查的offer,想想现在正在做的事,才是真正令我心旷神怡的经济金融侦探。我觉得写到这里,夏洛克开场音乐应该响起来了。

相关书推荐:

本杰明・弗里德曼/罗伯特・索洛/约翰・泰勒等著《通货膨胀、失业与货币政策》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预防通货紧缩和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研究》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

试着搜索通货紧缩的书,无论是图书馆,网络书店,中文,外文都非常少见。可见经济学往往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仍然不知道怎么解决,一种是知道怎么解决但就是解决不了。通缩可能两者兼有。

宏观经济学十日谈(6)

Day 6——经济增长与中国奇迹

让我们来回顾在Day1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框架,中级宏观我们主要试图探讨什么问题?对,产出由什么决定。短期产出由需求决定,中期产出由供给决定,长期产出由制度、资本积累、生产率等决定。而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也就说明了短期增长主要取决于需求方的变动,中期增长主要取决于供给方的变动,而长期增长就取决于制度、资本、生产率等决定。

我国虽然有部分特有国情,但并未脱离这个基础框架的影响。比如短期中,我国成功运用了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度过了制造业下滑风险,这是利用需求扩张影响短期增长。中期中,我国成功的利用劳动力转移和制造业与基建投资带动供给增长,从而使得中期增长得到维持。而长期中,我国向着市场化制度的改革,以及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都给我国过去几十年的长期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从中级向高级过渡的学习中,我们重点考察两个问题,一个是经济增长,一个是经济波动。经济波动相对比较高深,比如Day4-5(预期、政策时滞与政策传导)只是一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描述,Day 6重点放在经济增长上。而要考察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我们必须首先来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一)新古典理论经济周期

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框架,我们将经济增长分成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类别来进行分析,而且我们已经提过不止一次,这三者的划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时间区间划分。让我们进一步来直观感受一下,不同的周期与周期要素(动力)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如下图。

在图1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四条曲线具有共同的长周期,由第一个函数或者说大圆决定,而四条曲线又在长周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小周期,由大圆上套着的小圆,以及小圆上进一步嵌套的小圆决定。曲线的振幅就是点在大圆与小圆的共同运动上划出的距离轨迹。看到这里,想到了什么?行星系统。没错。如果仅仅从地球考察月亮的运动轨迹,就只是一个圆周。如果从太阳系中的一个立足点看月亮的轨迹,就会发现它距离自己的立足点具有一个大周期(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决定),以及些许小周期(由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决定)。学过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的同学大概都清楚,所有的运动(级数)都可以分解为无限且可数个傅里叶级数的叠加(包括我们每天的生活,世界与数学是不是很神奇),类似音乐由各种不同频率混合而成,可见光由不同的频率波混合而成,这也满足波粒二象性与量子化的基本物理哲学。

我们将上图1中的大圆转动的动力理解为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循环,大圆上的小圆转动的动力理解为中期增长动力的循环,小圆上的小圆转动的动力理解为短期增长动力的循环,就可以很直观的领悟到,由此三种动力共同作用而成的经济增长周期(波动)是如何建立在长中短增长周期(波动)的基础上的,也就等于建立在需求、供给、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三种经济周期叠加的图(如下图2,先只看红色的曲线,它是否具有周期性?)。

(图2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田志宏老师的“经济时间序列分析”课件)

以图2所示,如果仅仅观察红色的曲线,我们怎么可能轻易的发现它其中的周期性。而事实上,它正是下面三条周期波动的叠加结果(加入了一个简单的技术生产率增长影响)。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学软件来模拟更为复杂的傅里叶级数叠加(正余弦级数)。而图2上所示的,正是古典理论中的经济周期。

其中最上面红色的不规则曲线为“熊彼特周期”,于1936年由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他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下面三条中的最长周期波动为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称作“康德拉杰耶夫周期”。另外两条中的稍长周期波动为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称为“尤格拉周期”(或朱格拉周期)。而最短的那条周期波动为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称为“基钦周期”。此外,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也曾提出一个以建筑业兴旺和衰落的周期为基准的经济周期,约为15年至25年。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朋友已经非常清楚了,现实的经济波动看起来复杂没有规则,其只是背后“可能”存在的某些周期波动的叠加。而探寻这些周期中的主要周期,以及主要周期的影响因素,就成了基于新古典理论理解经济增长的基础。而新凯恩斯主义如何为经济增长构建一个这样的框架,在前五谈以及Day6的开头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让我们来简单列举几个对于长期经济增长与波动其它角度的思考解释。

一是基于自然物理原因。比如有的人认为太阳黑子的周期影响了地球上的经济周期变动,英国经济学家W.S.Jevons于1875年提出,认为经济周期与太阳黑子十年一次的规律非常接近,尤其是在过去农业占大比重的社会经济结构下,太阳黑子的周期会影响农业收成波动,进而影响经济周期。

部分研究农业经济史的学者也认为经济社会周期与农业周期有极大关联,研究证明历史上的朝代更迭都与农业气象的周期有很大关联,而盛世富朝都与农业气象周期中的产值顶峰区间紧密相关,这可以解释部分历史现象。好比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尽管在位十七年节俭至身穿补丁批阅奏折到半夜干得比现在Bulge还累,也无力回天,国内年年闹荒而外国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真真“气数已尽”;而每一代开朝都励精图治,而有的朝又会比别的朝更加富足盛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与社会周期与地球的生态承载周期有关系,因此每到一定阶段这种隐性因素就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与世界生物结构。还有很多其它假说。总体来看这些都是基于自然物理原因对经济周期给出的一种解释。

二是基于外生因素波动。比如熊彼特认为技术的进步到转移扩散具有一定的时滞,生产率更迭也需要一定时间,而这种跃迁叠合转移扩散及更迭就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周期。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政治周期对经济周期有着显著影响,在Day4政策时滞与传导中我们提及了政府出于其本身的行政职能以及资源约束,往往带有相机抉择性先行解决紧急重要的问题,使得政策带有相机抉择性,比如为了选举而反复的重点解决通胀或者失业率问题,反复重点针对增长与分配问题,造成过度决策从而引起经济周期。

还有基于系统理论和心理学的观点,将经济运动理解为复杂系统中的正反馈效应(反身性),即在预期好的时候人们的过热信心与行为会增强这种信心,而在预期坏的时候人们过度的担忧与行为又会进一步恶化预期(在Day5中已经更详细阐述),而人自身的心理缺陷必定会带来并且使这种正反馈效应变得更加显著(比如Neuropsychology n Embedded Cognitive Psychology对delusion n existence cognition的研究解释了金融市场中的self-bias是如何产生并影响过度波动的)。

也有人认为任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与欲望,只能借由比较才能产生的优越感,都是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以我们自己来体会,我们大部分人的情绪也总是在“满足+努力”与“欲望+消极”的波动中起起伏伏。这些都是基于外生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三是基于经济本身的内生因素。这与我们在前五谈中针对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介绍是一致的。由于投资过度或消费过度引起的未来供需失衡(不足或过度),以及货币的供需周期等等。比如英国经济学家R.Hawtrey在1913年提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度对GDP波动有决定性影响,而银行体系交替的扩张和紧缩信用往往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

(特别插入:我一贯反对部分知乎红人推荐的以媒体经济学或者杂文经济学入手的经济学学习方式,比如ray dalio的“how the economics machine work”。事实上,ray是我的偶像之一,他最精深的论述与观点并不在经济学问题研究,他的观点一百年以前也已是经济学界共识之一,并非什么特别创新,就算知道预期坏的时候会如何,但是为什么预期会坏并不能通过这种简单共识获得回答。关于预期与波动的问题,在Day5中讨论Fisher的“债务通缩”理论也已经描述得很清楚,其中ray的去杠杆化中后两阶段并未超过Fisher在上世纪30年代的论述。因此完全不存在部分知乎红人推崇的“看杂文可以完爆经济学教材”的事实。事实是,不打算学经济学或者只是想了解着好玩对生活其实没什么影响,不学宏观更是没什么影响,宏观本来就不是普惠学问,但是要学就“一定、必须、Must”要从基础教材开始。)

Fisher的债务通缩结合预期也很形象地部分解释了经济周期的成因,以及通胀通缩反复的问题。对经济周期的内生因素,由于前五谈已经较多阐述,因此我们进入下一环节。针对经济周期的解释的假说可能有几十种角度,但都可以分为外生与内生两大类,自然物理原因也是外生。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种与新凯恩斯主义不一致的新的理论发展,即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 Cycle)。

(二)真实经济周期(Real Busine Cycle,RBC)

1982年,Edward Prescott与F.E.Kydland于Econometrica发表了一篇论文“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基于瓦尔拉斯均衡的Ramsey模型提出了RBC(在Ramsey中加入了真实扰动、政府购买、就业变动),认为市场本身是有效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对经济持续的实际冲击引起的,比如大规模的技术进步,新资源开发的波动,否定将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观点,反对经济长期增长基于资源与技术等要素的平稳增长,而认为技术进步会改变增长路径,实际GDP的波动是增长趋势自身的波动,而不是围绕着产出趋势而上下波动。这与新凯恩斯、货币主义与其它新古典理论不同,即产出波动并非围绕着周期趋势的波动,而是产出增长路径本身的波动。两人因此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动态宏观经济学研究,这也是开头为什么说针对经济波动的讨论比较高深。其后,Thomas J.Sargent与Christopher A.Sims进一步拓展动态研究而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化学中有一条原理叫做“勒夏特列原理”,意思是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状态,如果使得一种平衡条件发生改变,那么平衡就会朝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面移动。而在宏观经济中,由于预期的存在,有可能使得这种修正平衡政策还未发生作用就可以到达政策的目的,从而减少政策需求或者使得政策没有必要。)

RBC否定了我们在前五谈中建立的“短期需求决定,中期供给决定”的理论,认为在任意时期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供给也有需求,将经济分为短期与中期没有显著意义。在Day 4(政策时滞与传导)中我们以我国货币政策为例,阐述了基于新凯恩斯主义为什么认为市场机制不能自然出清,而RBC反对这一论点,认为市场经济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短期中都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但是无法预测各种冲击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发作出迅速反应,而是需要一定的时滞来进行调整,这使得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而宏观经济政策在RBC的理论中也属于外部冲击的一种,这种冲击同样影响了经济周期。放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好比在短期实行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一方面作为需求不足的内生调节度过了短期下滑风险,但从RBC的角度它也是一个外部冲击进而导致了今天结构性失调(产能过剩与部门分配失调)的结果(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新凯恩斯主义是重要且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市场失灵,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货币主义与RBC所不能提供的可行性角度)。

因此,RBC认为不应实施国家干预,需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来稳定。而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滞后的,因为政策调控往往并不可能具有预测性,而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现象而制定的(无论现象的轻重都已发生),以及决策者信息并不一定充分(市场主义者信仰只有市场机制自身才可能掌握所有的市场信息),众多原因使得政府决策可能起不到预期中的效果。而且由于预期、时滞与机制的存在,使得这种决策变得更加复制和困难。政策往往会限制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国家干预会破坏经济稳定和经济本身自发调节的功能。从市场自由的角度来看,从上世纪初的奥地利学派,到战后的货币主义(弗里德曼),理性预期理论(Lucas),RBC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相承性,即信用市场自由主义,国际贸易投资自由主义,稳健的中性货币政策目标。但从对新凯恩斯等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冲击来说,RBC要比其它理论要有力得多。

在我个人看来,事实上,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正是因为这种信息不均衡,微观市场参与者也不可能基于充分的信息作出决定,导致市场自发机制在达到反转点之前,或者在自发调节形成的波动限度之内朝着失灵方向前进,如果我们把经济在短时间内朝着某一方向的单方向调节或波动理解为短期失灵,那么这种失灵或波动的时间长度与限度幅度往往是真实世界所不能忍受的,而使得新凯恩斯主义更加“正确”。(当然我也并不是一味的新凯恩斯主义盲信者,只是谈论我自己的看法与众君讨论。)

(三)中国奇迹

(此部分受到个人理解影响,欢迎指正讨论)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超过三十五年的快速增长。对这种奇迹怎么理解,前五谈中提供了部分线索,比如投资拉动短期需求刺激并进而提高中期供给的增长模式。下面我们从一些角度来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理解进行介绍,并结合一并讨论中国奇迹能否持续。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Solow模型),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我们将经济增长分解为资本增长、劳动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三个部分。即构建了一个如下的等式:

经济增长=资本增长*资本回报+劳动增长*劳动回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TFP)

比如,一个国家某年的资本增长为3%,劳动力增长为2%,TFP增长1%,则总体GDP增长为三者之和6%。(这个等式是简单不失一般性的假定。)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主要就来自于资本增长、劳动力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资本增长方面,由于我国具有高度的储蓄文化与传统(比如张明2007,在“中国的高储蓄--特征事实与部门分析”中基于Ramsey与理性预期持久性收入假说REPI对三个部门同时高储蓄的成因进行了讨论),以及中产阶级的形成、劳动力转移、结构转型、文化导致的男女比例缺口等因素决定了资本的快速积累(相关文献暂不赘述)。劳动力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人力资本(知识文化水平)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一来自制度红利,朝着市场化体制的改革使得资源配臵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样可以提高资源配臵效率,四是开放带来了需求扩张与技术转移红利,以及充分发挥众所周知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一种观点,即我国由于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可以获取发到国家在既往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避免走弯路,并通过技术转移与扩散获得相对“便宜”的技术进步,从而实现后发优势。由于我国目前距离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三十年左右的距离,因此林毅夫认为我国还有再持续较快增长二三十年的空间。而部分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以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当量,要实现与美国比肩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世界供需结构与生态承载力来说都是一种新挑战,因此赶超美国不应成为中国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是应该将长远目标定在达到中上发达国家水平并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与国民福利环境上。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会在农业社会朝着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朝着服务业社会的过程中经过两次大的结构转型(比如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林毅夫等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比如产业升级、多元化、市场化体制深化、软硬件设施升级等等都需要改进的动态过程与巨大的公司交易成本、资本投资回报起伏与制度更迭等外部性相协调。因此结构转型不能仅仅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进行,政府也要发挥积极在的作用。而且由于市场化体制不成熟,资源配臵往往导致不平衡现象加剧,比如结构转型在短期中不利于某行业某公司,使得微观主体基于理性行为从而避免结构转型导致产业的恶性循环,并影响尚未进行结构转型的国家发挥比较优势,而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调控以使得资源配臵最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及进行结构转型。

在此,插入一个对“比较优势”理解偏误的纠正。王志浩在“大国经济之路”特别指出这个不少同学惯常的错误。比较优势,不是说互相比,谁在哪方面更有优势就发挥哪种优势。而是首先自己跟自己比。打个比方,比如你力气比我大,所以力气活应该你来干。这种论点是对比较优势的偏误。你力气比我大,比如你的力气比我的力气是2:1,但是你智力也比我高,你的智力比我的智力是3:1(我的智力力气比为1:1),即相比“你出力气,我出智力”,你出智力带来的利益比你出力气带来的利益更大,所以应该实施“你出智力,我出力气”。即尽管我的力气不如你,但是我的智力更加不如你,所以只能由我来出力气。换到我国的情况,我国不是因为人多所以在过去就应该实行劳动力密集发展方式,而是相比资本的边际成本收益比,劳动力的边际成本收益比更加划算,因此我国应当实行劳动力密集外向型经济,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这种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随着资本的大量积累,资本的边际成本收益比也很划算,因此就会逐渐加大以资本的相对优势而减少劳动的相对优势为基础的外向经济(比如根据国际投资的一般折衷理论对外直接投资也会在这一时期逐渐超过国外对内直接投资,而过去几年正是这种情况的典型现实)。

而蔡昉对劳动力方面的洞见,与一般理论不同他将“劳动力的需求增长超过供给增长”就定义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认为随着我国劳动力增长的持续下降,经济增速将会一直放缓是必然趋势。但是他近年也有不少文章论述了他认为中国还存在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会,即人力资本与民生的红利。比如教育医疗卫生平均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迁移的制度自由,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发展,社会保障朝着均等化改革等可以带来我国的第二次或者第二层人口红利。蔡昉认为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会使得老百姓对收入改善的期望提高,并使得部分人在结构调整为脆弱人群,而这会加剧劳资关系的紧张与社会稳定风险。虽然建立完整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是有成本的,往往也是痛苦的,但是他通过研究认为度过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无一都度过了这一痛苦过程并建立起了完整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而相比拉美国家的失败在于,往往承诺过多,引起过高预期的民粹政策,结果又因为不能触碰利益集团不能实现过高承诺,收入分配反而恶化,只好又采取高压政策,陷入政策的循环反复和疲于应付。而只有规范完整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才能使得劳资关系在市场体制中得到优化解决,而不是造成政府行政负担。(强有力的政府从来都是进行改革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这一点放到过去二十多年来的日本、今日部分欧洲国家与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显著,以寡头控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利益集团(即寡头政治)的存在使得去杠杆化过程从来都不能真正有效展开,从而形成真正的信心,难以爬出通缩与波动的泥潭。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我国的制度基础与发展信心非常强劲。)

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我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资本政策)等都对过去的经济增长和保护国内经济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意义,这一点Day 3谈得比较多。比如汇率干预(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从某种意义上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冲击构建了一层缓冲,而且为我国出口行业(外向型经济)的长期繁荣带来了稳定的汇率基础。尽管余永定在06年时针对双顺差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他关于支持人民币小幅主动升值的论点。而张五常反对这种论点,因为他认为我国的人民币汇率锚定改革并不完善,针对美元升值或贬值,会引起针对其它货币比如欧元或澳元的大起伏,从而影响贸易行业总量,随着我国贸易结构的不断变化,这个问题在今天也依然少许存在。由于Day 3对我国的国际经济政策问题讨论较多,在此不赘述,并为大家介绍一个从制度经济学的新视角。

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近些年针对中国问题的调研与思考。他对现行制度的评价为“考虑到人口与资源的局限,中国的县竞争制度是我知道的最佳经济制度”。我想大部分人没有去看他的经济学论述,就显然对这个问题不同意。当然我无意在这种是非问题上浪费时间。(不过我曾看过许多以张五常与真实经济学为论调到处发表反对观点的同学,显然连张五常与周其仁的真实经济学都并未深入学习。)张五常基于他的调研体会认为县的设臵等同于一种公司制度,县就是公司,权力不在市、不在省、不在村、在县在镇,而县际竞争某种意义上类同于大公司之间的竞争,积极争取资源开拓思路,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臵与效率提高,甚至在广大的东部地区,相当长时期内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地方政府的主动招商态度和实际支持行为表示出惊讶。当然他的观点也带来了许多批评与骂声。显然张五常以佃农理论为大作,不可能不知道产权在所有权、交易权、使用权、分配权上的分离的利与弊。他对此问题的观点在我看来可以理解为,朝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制度红利根本,但是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动态过程,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理性主义空中楼阁式的经济学论述。尤其张五常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资源相对少的国家,实行目前的制度效率可能要远优于快速过渡到西方式的经济制度。书中他也对我国的反贪污进程与贫富差距修正表达了同样的重要关注和非常乐观的信心(显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然会带来寻租行为与发展不均衡现象)。

我在制度经济学方面的修为非常浅,当然我也不是很喜欢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有一点神秘主义的意味(即不好控制比较)。张五常年轻时就与科斯曾对许多制度经济学中的概念性问题进行过理想主义式争辩,这在我的偏好中不是经济学研究的乐趣所在,也缺少我赖以理解这个世界的数学范式。但是我觉得对于中国奇迹,用张五常书中的一段开头来描述,应该是比较贴切的:“我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写一本厚厚的批评中国的书。然而,在有那么多的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尤其是,不要重复某些人相信的:贪污对经济发展有利。朱镕基的肃贪行动早就把这假说推翻了。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见到的经济奇迹。那是什么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四)推荐书籍(仅围绕Day 6主题)

其实这才是Day 6的重点。导读嘛,就是要以推荐书为根本。全部都是五星推荐!!! 第一本,张明,《中国的高储蓄:特征事实与部门分析》

推荐理由:配合Romer的高宏,作为理解Ramsey与REPI的实际运用,辅助高宏学习佳作。 第二本,余永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推荐理由:国际经济学的佳作。

第三本,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推荐理由:张五常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开放性的态度给我们带来了对中国经济增长认识的一种新角度。独特视角上面讲了,开放性态度,就以他在书末的一段话为代表吧。“结笔之际,我要对一个我批评过的人致敬。他是朱镕基。老师艾智仁当年屡次提醒我:成功只能以效果──而不是以热情──来衡量的。上述我排列为首的两项奇迹,都出现于朱先生掌管经济的时期。将来的历史不会忘记这个人。”

(PS:批评或赞同一个经济学家,一定要去看他的著作看完了再说话。光看论点,是看不出其背后的基础逻辑或者这句论点的真实意义的。)

第四本,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推荐理由:对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的理论阐述。不愿意买此书的人,可以简单地通过林毅夫在经济研究等刊上的论文理解他的论点,但是我依然建议你买一本。

第五本,余永定主编,《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未来》

推荐理由:汇集了中国各领域最严谨务实负责的经济学家的论述。余永定讲国际货币体系,蔡昉谈对人口问题认识的误区,张晓山谈粮食安全,温铁军谈城镇化城市化,潘家华谈气候与低碳。这是一本严谨且丰富的经济学科普著作。喜欢经济杂文科普的就请看这个,别再看市面上充斥的奇怪书了。

第六本,周其仁,《改革的逻辑》

推荐理由:作为改革经济学家的先锋,本书系统地从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各个方面讲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来龙去脉和趋势。

第七本,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推荐理由:我想我已经不用再赘述什么理由了。难道看了Day6的你仍然不好奇这样的一本书?? 第八本,黄益平,《告别中国奇迹:告别“中国奇迹”》,《超越奇迹:变革世界的中国改革》

推荐理由:这两本书都是2012年同年出版。我想,这也不用多说了。买吧。尤其适合已经有些经济学基础的同学(并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部分亮点其实很精练)。

第九本,黄益平、何帆、王碧珺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推荐理由:这是目前对中国ODI研究非常系统的一本论文汇编,对理解我国当前的ODI发展具有非常高的意义,基于生命周期的假说也具有有产业经济结合从分产业分部门的就角度对折衷理论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其实这也是我目前的一个选题思路,嘻嘻,欢迎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与我联系共同讨论)。 暂时就不推荐了,多了也不看不过来,以上我也还没有看完,只是每天在早晚公交地铁上看了大概,后面还会继续作为公交地铁书细读。以及,以上所有推荐书中涉及到的人名,都是“可读性”的保证。

后记

距Day 5已经近一月,久未更新原因有二。其一是才疏学浅,觉得五谈就已经讲完了。而且以新古典理论的初中级内容来说,已经可以覆盖市面上超过90%的时评。其二是实在抽不出空来。本打算后五谈很想针对每一个当前的时事论题进行更为细致的阐述,但是碍于没有针对每一个问题去做文献的时间,掌握不够全面就不敢妄论。因此,从Day 6开始将更像是一种导读,让大家跟我一起结合实际经济分析慢慢由初中级内容进入高级教程。我希望正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本硕生可以通过此十日谈达到一个复习拧总的作用,对那些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朋友起到向高级教程过渡的作用。而这正是过去三年我刚走过的路,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这就是写作十日谈的来由。

宏观经济学十日谈(7)

距离Day 6一个月,没有来得及更新实在抱歉。今天跟大家闲扯一下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到实践有多远。这个话题看起来很容易回答,但恰恰是在学习初中级宏观中同样最需要重视的要点之一。可以说,对这一点不进行思考,就不能理解初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精髓。我今天举的例子都比较极端,不包含任何偏向性的观点,仅仅是随意列举。杂文嘛,没有严谨性,随便扯。越极端,越容易说明。

Day 7——理论到实践有多远?

时常看见网上的评论,经济学家都是骗子,经济学都是伪科学。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到实践分析,乃至于预测,到底有多远?我认为,大概也就是站在一条小河对面那么远。但是,小河深不可测。也就是说,很近。但可惜,几乎没有人能走过去。

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约束条件。二是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源生缺乏。三是复杂系统(概率)。这三个原因也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科学会引起质疑的源生难题。

(一)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也可以理解为适用性。就是字面意思,好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都是从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设出发来形成的。而现实情况中,往往存在许多约束条件。但是相比起来,宏观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合理性比起微观经济学仍然要好得多。这一点,在Day 2中我们已经提及。 打个比方,初级微观里面讲生产理论中有一个“等产量线”,事实上,这条线对任何环境任何行业任何主体都适用吗?你能说对于一个农民的种植生产来说,资本和劳动具有边际递减的替代性吗?不能。所以,微观主体的生产是受到更显著的要素制约的。部分要素如果没有足够充分,无论投入多少其它要素,都不能达到同样的产量,比如化肥不可能通过劳动得到替代,土地与水也不可能通过资本得到替代,当然可以认为要素可以通过资本购买,那这就是一个内生处理,并且同时还要考虑将要素市场分析纳入。再比如,要素替代一定是边际递减的吗?对于我们个人发展来说,如果考虑人力资本的积累,显然时间与其它要素的分配并不是边际递减的(比如Mincer Equation)。再比如,我国农业的TFP低不低?低。是否受到小农经济影响?当然。但是这种缺点有多严重?小农经济使得留土农民成为了与上世纪中叶西欧农民一样的兼业主体,如果考虑农村的TFP是否会有较大程度的补偿?我想这还得因事而论。

我没有任何偏向性的结论,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往往需要因事而论。而事实上,在大部分的学位与期刊论文中,到处可见不加考量地通过要素替代生产函数去研究微观主体的生产行为,并在这种行为上去考察微观主体的效用函数最大化,显而易见最后得到的是自己的数字游戏。由于数字天然在99%的概率区间内具有的关联性(如内生、共线性),合适的数学方法总能得到显著的估计检验结果。

然而,当我们考虑一种作物种植的整个行业时,这种生产函数假定就显得相对合理一些,或者说合理性区间扩大了。当我们考虑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即便是肯定地指定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合理区间也是显著的(因事而论)。所以,在考虑这样的问题时,就必须考虑要素之间的替代性,在什么样的区间与程度上是合理的。否则就会觉得经济学理论一无是处。

再比如国际经济中讲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理论上是有趣的,但放到现实中,由于考虑到了多个宏观经济主体,就更加不适用。比如理论上的国内需求曲线仍然是右下倾斜的,现实中是否如此呢?不同的产业是否如此呢?比如粮食、石油。在什么的时间长度内看作如此是合理的呢,三个月、一年、三年?即便最简单的比较优势,考虑到一国决定采取比较优势策略的转移成本了吗?加上这个社会改革成本之后的贸易比较优势是否还是有利可图的呢?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准确的回答?不能。因而,理论上的自由主义贸易经济学,从基础假设上就已经完全沦陷,失去任何实际意义。

事实上,并不是经济学理论一无是处,往往是没有正确地理解经济学的初级理论,一味胡乱照搬。所以在本文开头,我说如果不思考本文标题的这一个简单问题,可能无法对初中级宏观有准确的理解。比如Day 1中我们就说了短期、中期、长期的划分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概念,中期的事情可能在短期中也许就已经发生在部分主体上,样本过于庞大,没有办法准确跟踪。但是新凯恩斯框架中的这一套逻辑体系,非常伟大,就在于给予了我们从模糊中寻摸出相对清晰线索的机会,而这种框架往往是合理的,但却是实践无效的,至少是难以从科学逻辑上证明效果来自于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因此,它往往看起来就像一条小河那么近,却几乎没有人能走过去。

(二)科学性的源生缺乏

社会科学研究,一缺乏精准的定义,二缺乏试验场。因此它难以具有源生的科学性。

有许多人都说学术研究都是骗子,没什么用。我每次看见这种评语,都笑出声来。谁说过学术性研究会有用?学术研究有用,那是学术研究的偶然性。学术研究往往都是没用。不是因为它不具有科学性,恰恰是因为它太追求科学性。

我们常说,思考的前提就是“质疑”,尽管我并不skeptical。事实上,在我们进行文献综述时,我们常常引用前人的结论。事实上,对于这所有的结论,你都可以问一句,“他说得对吗?”。所以,文献综述是所有PhD学生日以继夜煎熬的一项任务,因为你必须了解原作者在得出该结论时的假设、背景、逻辑等等一系列,有可能跟那个时代的气候都有关系。你敢说没有吗?多大概率区间内敢说?

学术研究,即便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严格追求科学性的。因此,社会科学的源生科学性缺乏,导致它事实上在本质上是不可行的。不同于自然科学,H2O就是H2O。比如你说一个人“高兴”就会怎么怎么样,我可以问,“那是高兴吗?怎么区分兴奋、惊喜、傻笑、呆萌、天生喜感等等?你敢说,这种情绪对于投资或消费决策会具有同样的效果吗?”可能有些人觉得我这两段,有点诡辩,偏执,神经病。没错,是有一点。下面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的基本区分。

通常来说,我把研究或者说分析分为三种层次,哪怕是每一句话,都可以分为这三种层次,第一种:忽悠客户;第二种:忽悠政府;第三种:忽悠学者(同行)。第一种,比如咨询报告、行业报告、演讲、杂谈、时评等等。它不要求严格的严谨性,但需要基本的把握是较为正确的。比如我说我国某某行业现阶段ODI仍然是大中型企业为主。这个无需任何佐证,无需任何基础材料支撑,对于大部分客户来说是实用的。第二种,比如政策分析、一般期刊、专业报告等。比如说根据来自哪里哪里的500个某某行业ODI项目数统计,现阶段仍然是大中型企业为主。这种东西有一定基础支撑,但是可靠不可靠,无需深究。第三种,就必须有更精确地样本统计,而且要对“什么叫‘为主\'”进行定义,以金额、积极性、项目数、区域、还是规模为标准啊?不同的定义可能导致不同的失效(如自我证明)或不准确。所以,忽悠客户往往是研究中最简单的一种。当然,忽悠客户的主要能力不在于研究,请大家不要会错意了,以为既然简单,就可以随便忽悠。

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或者对于你想挣钱,判断一个趋势,一个现象,需要严格的逻辑吗?不需要。有没有事前的严格逻辑?可能没有。有许多趋势与现象,是因为你的行为,或者说你认为会如此,而变得如此的。此时,只需要了解第一个层次就可以了。了解第二第三层次对于发财有什么帮助吗?有。浪费你更多的时间,让你少挣钱。这也是往往许多人说学术研究没有用,经济学家都是骗子。我不反对。学术界充斥滥竽充数的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科学性研究,并不是说就完全不重视可行性。事实上,对于任何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来说,都是会考虑可行性的。然而这对于宏观经济学往往难以实现。

PS:所以我私认为针对政策评价与微观结构(主体)行为的两种理论研究应当是大部分Phd学生考虑避开的主题。因为它缺乏源生的科学性试验场。比如一季度以来的降准降息,你敢说有什么样的用处呢?即便从时序上讲,可能可以因为“先后”关系因而代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你敢说你控制了所有变量了吗?你怎么敢说天马座星系的黑洞运行对这个“伪因果”没有影响呢?由于不存在一个一季度以来没有降准降息的中国,因此政策评价就无法从逻辑上具有完全的科学性。当然,如果你在数学处理上非常得当,仍然可以做出有意义的研究(比如“我们认为的\'99%区间内\'”),因为毕竟我们一般不考虑天马座的影响。但是,绝对意义上,它是存在的,甚至可能是观察到的“因果关系”的实质主导。哪怕在0.1E-100%的概率区间内。微观结构行为研究亦然,会面临的困难不同,但同样难以证明科学性。

(三)复杂系统(概率)

这一点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一样的。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社会科学是一样的复杂系统,才会变得如此有趣。才会使得物理学中关于复杂系统的许多研究在当代经济学研究中大行其道。

关于复杂系统就不作过分繁杂的说明了,因为要完全说明,超出了我的能力,也并非一两篇杂文可以实现。简单来说,就是一切都是“概率”的,或“不确定的”。用英文来说,就是“probability”,“probable”,“uncertain”。你的开心、健康、成功都是“probable”, “uncertain”,probably。所有的收益都是风险收益,包括你的人生收益也是风险人生收益。因此对于宏观分析及预测来说,简单不简单?简单。在90%的区间内。因为,你了解大部分专业人士跟你受过一样的经济学训练,你懂的他们会怎么预期怎么思考,因此你大概估计一下整体行为,还是简单的。难不难?难。90%以上每增加0.1%,可能都需要增加5~10年的修为。然而,往往有用的,就是0.1%。90%都没用,可能任何一个阅历丰富的人都能在不稳定的思维分布中达到90%。

有的人,看了几本书自认为很有想法,就懂了经济学。笑掉大牙。事实上,不看那几本书,多了解了解生活,多一些阅历与人生,在实际工作中多思考,也可以完爆这些想法。经济学的理论学习,是为了建立起稳固的90%,即期望达到90%,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使期望增加0.1%。了解整个世界是“概率”的,包括你每天的刷牙吃饭买卖股票的行为,当然,它们可能并不服从一个稳定的不可解析分布,而是动态的(有点never know myself till the dying day的意味)。

了解整个世界是“概率分布”是如此的重要。对于理解宏观经济学也是同样的重要。当然,你如何利用这种概率分布思维来考察你的主题,取决于你实际面临的任务,政策研究、还是投资组合管理、还是学术期刊投稿写作等等。尤其是,反馈性(反身性,反射)的存在,在第二点中已经说明了你没有办法去验证你的判断是否准确。“人不可能踏入看见的河流”。因为你踏入了,它就是有你脚踏入的河了,就不是你看见的河了。你要把握的是期望,并且懂得适当地控制你的多维中心矩(比如二维或二阶=方差估计值)。这就是意义,读书或者说正统地进行学院派学习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宏观经济学那些与现实距离一条不可跨过的小河的理论的意义。这种过程并不是不可以替代的。只是对于大部分人比如不失一般性95%的人,它是难以替代的(比如其中90%不可替代)。

PS:写到末尾,插入一个对中心矩的解释。我曾打算想在宏观十日谈之后,再写一个初级计量十日谈,主要谈一下个人对计量思想的体会,尤其是大部分高校计量教学中惯例没有提及却十分重要的根本性逻辑,希望届时我有如此多的领悟能够跟大家分享。事实上,在许多问题中,我们都要提及方差(估计:二阶中心矩),比如广义矩估计方法。但是,n维矩并不是一个无实际的主观定义,而是对变异程度的事实刻画。打个比方(3,1,-4),(2,2,-4)均值均为0,距离均值的绝对值加和均为8,然而距离的平方和却不同,前者为26(9+1+16),后者为24(4+4+16)。所以你看,它有没有意义?n维(阶)矩同理(这个意义事实上还可以有许多扩展,我想对于数学系的PhD们来说,我们经济学系就是一群傻逼!)。

刚才翻出了2011年写的《关于学术训练对职业工作益处的一点看法》,那时张老师刚指导我选完硕士论文题目,回想也是当时看了贺力平老师2003年所写的《关于选题的建议》和费贝尔曼的《仅仅博士毕业还不够》有感。今天回头看,感觉过去做的东西都是小意思。正像张老师在他毕业几年之后所著的书名:《觉今是而昨非》。

距来到学校正好一年,如果你问我目前的感觉,就像是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淡然前行。既没心情关心明天,也没心情怀念过去,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每一步吸引,心里期待着下一脚能踏在相对干硬的位置上。想起Navy Seals少校在书里说通过buds cla的秘诀就是“focus on today,don\'t think about tomorrow”,非常类似。就是专注于现在,一步两步,一步两步,相信总能踏上,未知的平坦道路。那边有红花,那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当年欲报考北师大,钟伟老师曾对我说,如果不是矢志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念一个博士是非常不划算的。当时我被吓住放弃了师大,结果后来时运把我送到这边的应用经济系,不但学制比师大多了一年,课程压力与师大不相上下,日益米帝化的应用系对metric的严谨科学性导向更是超过了过去我对大部分经济系博士的认知。尽管可能到最后我们都只能做出A7一般的毕业论文,学科组还是孜孜不倦地以A2的标准要求我们,JCE之类的A3paper被我们秒成渣渣。不信,不信你把你的计划书发给我,让我给你挑挑刺。我一度担心自己会形成一些over skeptical的bad sense。回想当初只读了60多篇媒体文渣渣就开了硕士题真是so划算。至今读了百多篇strict paper才初步有了两三个可行的偏误的思路。

这就完了吗?NO。课程压力大也就罢了,留那么多作业是干什么?不过考虑到考试难,反正都要做练习倒也罢了。但是连续的mid加 final交错碾压是什么意思?好吧,第一年辛苦一下,后面时间会宽裕点吧。NO。6月完成了micro n metric final,过了夏天就要 macro micro metric n personal major test,没错,就是所有博士吃不下睡不着的qualify。这就完了吗?NO。qualify之后不到一个月就要提交proposal,并且准备圣诞的开题答辩。Wh…?可能有人说现在国内怎么学米帝也都是形式主义,没关系的…。看见我的眼神了吗?呵呵。少年,太乐观。经管院本学年的开题与毕业预答辩挂了20%,博士不像本科硕士可以二轮,预答辩挂了就是再读一年。生命科学院去年开始实行每轮只有1/3的人可以通过的制度,经管院作为全校自诩近年国际化第一,好吧,第二牛院,今天下午听说院里准备未来几年积极向生科院靠拢。F…Wh…Th…?那博士嘛,学习研究辛苦点也是应该的。NO。少年,太天真。

事实上上面全部讲的占用时间还不到我在学校全部时间的一半!如果刨去上课时间,不到20%!仅此一年,已参与课题项目15+个,不要忘了什么讨论都离不开中国国情。当然,做了这么多国情,有没有用啊?当然也都是大有收获的。现在回头看,以前做咨询和实习时写过的研究报告,too simple,naïve。现在周周都能做完那时候自己一个月伏案的工作量,随便搞几个模拟都不知道比那时做过的迭代高到哪里去了。你说要几个峰就有几个峰,要尾巴多长就有多长。二维三维坐标系分分钟画得像梵高,评价结果就像点缀圣诞树挂彩球,那叫一个漂亮。冯诺依曼知不知道啊,我上厕所的时候,突然遇见,跟他谈笑风生,回来就搞出一个不可解析分布模拟创新,这里面就有项目锻炼的功劳。你们这群少年啊,不要太天真。你们有一个好处,就是听说哪个学校难考,就跑去考哪个学校,喜欢挑战想要提高自己,可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结果浪费了一年又一年时间。进去了又坐井观天。你以为难考的学校毕业生就不水吗?你们清楚哪些学校的训练更加严谨吗?你们以为憧憬自己牛逼的感觉就是真的喜欢挑战了吗?少年啊。泥泞的道路是漫长的,长过十八弯,长过心头绕。当然了,我不是说难考的学校不好,也不是说严谨的学校就有多好,你们不要乱讲我的意思。我是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考虑,我是真的替你们担心,怕你们轻视了博士学习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加强学习端正态度,好好考虑自己要不要踏上泥泞之路,踏上哪种泥泞之路。不要人考亦考,人博亦博。

你们以为博士就会越懂越多吗?NO。博士一年,感觉自己关注的越来越少,懂得越来越少,跟上的时事越来越少。每天看的专业公众号从十个变成四个,现在变成零个,偶尔看一看。博士以前,我能内谈金融财务经济咨询,外扯天文历史地理政治。博士初期,我能内谈锁长放短降准加息,外谈内生骗贷土地农险。博士一年后的今天,我只能内谈国际经济,外谈国际经济。咳咳,其实这也是严重的自我美化,什么主修国际经济,我也好意思说,还不是觉得说出自己是国际贸易系的特别土。念啥的,国贸,干啥的,报关走货的,我就这么回答路人。为了修正这个土气问题,博士论题我下定决心就得选国际投资,多少高大上一点,听起来也洋气些。时不时再点缀几篇金融货币之类的,顿时觉得自己的名片简历比克鲁格曼时尚多了。

贺力平老师说(2003),“我们需要摸索,可能为此花费大量工夫,并经历很多的曲折和烦恼。这些,应当看成事自然的事情,几乎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如果这也算代价,那么应该说,值得去付出,值得体验一下”。当然,我也清楚,如果一开始就能一眼看清楚的选题可能不是一个有足够价值的选题,但是也不是说费的功夫越多就一定会做得越好。钟甫宁老师(2014)也说过“没有半年伏案时间,根本不可能选出一个题目”。

本来吧,我今天是想好好地总结并分享一下最近读paper的经验体会,方便你们以后少走我的弯路。结果不知道怎么就说到这里。话说我还在回家的出租车上,今天就这样吧。至于为什么是“淡然前行”,我一开始用的是“艰难前行”,觉得又不对,一我觉得还行,就是泥泞一点,比起山区下过雨的农村也就小case,好歹我也是到处都去过的;二艰难体现不出那种直直的眼神,就是一个人,走在泥泞路上,傻乎乎的,直勾勾的,盯着前面每一步,像是去赶婚宴,生怕去晚了吃冷饭,又像是怕一会还下大雨,更加难行,旁边村庄的小孩在玩闹啊,狗吠啊,人声啊,都完全注意不到。这种眼神,看见了吗?对,这就是“在泥泞的道路上‘淡然\'前行”。

第11篇: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本文)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1)

读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才真正知道和曼昆相见恨晚啊!读了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学,写一点感受吧,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进入宏观经济学的第一步是看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最重要的数据是国内生产总值(既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又衡量经济为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生活费用和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和失业率(衡量想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占劳动人口的比例)。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之后进入正式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即宏观经济学模型。

首先探讨长期中的经济,主要用古典宏观经济学来解释,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 的变量)。

长期中的经济有几个重要的变量:真实国内生产总值、真实利率、物价水平、真实汇率、贸易余额和失业率。以下分别解释这些经济变量的决定因素和适用的模型。

在长期中,一国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该国的劳动人口、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和将这些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的技术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生产函数Y=AF(K,L)。

在长期中,真实利率是由投资和储蓄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可贷资金市场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解释真实利率的决定还可以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包括对投资的税法,对储蓄的税法以及预算赤字。

在长期中,一国的物价水平是由货币供应量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古典货币数量论(MV=pY),该模型还解释了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在长期的开放经济中,一国的贸易余额和真实汇率是由投资储蓄和资本净流出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将可贷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净流出与国内真实利率负相关关系相联系起来的几何图象模型。该模型不仅解释了贸易余额和真实汇率的决定还解释了财政政策的长效应(包括对投资的税法,对储蓄的税法以及预算赤字)、贸易政策的长期效应和资本外逃的长期效应,读后感《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在长期中,自然失业率是由就业率和离职率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模型。造成失业的原因有两个:寻找相匹配的工作(摩擦性失业)和工资刚性(结构性失业)。

以上就是对长期中的经济的理解。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2)

告别了长期,我们就要进入在超长期中的经济,如果给我们50年的时间(超长期),我们的经济会是怎么样变化呢?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这个经济中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用人均收入来衡量),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该经济中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就进入了宏观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人均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决定了该经济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索洛增长模型,该模型不仅解释了人均资本存量,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别导致了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还解释了各个国家经济能够永久性持续不断的增长的源泉是技术的进步。

长期和超长期中的经济尽管迷人但是我们终归生活在我们的短期经济之中,所以我们更关心的是我们的短期经济到底是怎么样运行的。并且长期和短期中的经济非常的不一样,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说:“长期对我们来说,通常是一种误导。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如果在暴风雨的季节,经济学家只能告诉我们暴风雨终将过去,海洋终将恢复平静,但这样我们给自己的任务就太简单且无用了。

短期经济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价格是不变的,资源未充分地利用。短期中的经济也有几个重要的变量: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利率,贸易余额,名义汇率。

在短期中,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内生变量)是同时决定的,决定他们的变量是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变量),政府支出,税收(财政政策变量),以及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外生变量)。一个有用的模型是IS-LM模型。该模型解释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

在短期的开放经济中,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利率,贸易余额和名义汇率(内生变量)是同时决定的,决定他们的变量仍然是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变量),政府支出,税收(财政政策变量),以及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外生变量)。一个有用的模型是浮动汇率大型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同样解释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

因此长期中仅存在物价的波动而产出不会发生变化,而短期中仅存在产出的波动而物价不会发生变化。

联系长期和短期经济的是中期中的经济,中期经济不仅产出会发生而且物价也会发生变化。在中期经济中有四个重要的变量:物价,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在中期中,物价和产出是由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AD-AS模型。该模型解释了中期中物价和产出的波动。

在中期中,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实际上和物价和产出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物价描述了通货膨胀产出描述了失业率,因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也是由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关系。该曲线实际上是由总供给曲线推导出来的,因此它和总供给曲线也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

第12篇:《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杨衍江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宏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二版。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

本课程的性质:经济类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 计划总教学时数:54节。 考试方式:考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为主线,介绍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SNA体系的理论模型和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国民收入的相关概念,熟悉国民收入决定的三大模型;要求学生了解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掌握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有关的经济增长理论、失业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

本课程适应的专业: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专业。

第一章 导 论

学习目标:认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及其与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介绍宏观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沿革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分歧,使学生初窥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宏观经济学动态发展的性质;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几对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解析宏观经济学的定义,说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心理论和研究方法。说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基本内容、理论体系和授课的框架结构。介绍说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凯恩斯革命”及凯恩斯主义者的基本观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GNP与GDP。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流量与存量。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学习目标:了解SNA体系的理论模型和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理解两部

I 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的供求均衡方程式;掌握广义国民收入五个基本总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与国民收入核算有关的价格指数概念和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奥肯定理的含义;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当代的重大发展;掌握凯恩斯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当代的重大发展;理解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的公式推导、乘数原理和财政政策“挤占效应”的含义。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衡量

一、收入与支出的环流模型

两部门收支环流模型及其供求衡等方程式。四部门收支环流模型及其供求衡等方程式。

二、衡量GNP的支出法

支出法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用支出法衡量GNP方法的各项说明。

三、衡量GNP的部门法

部门法的概念、计算方式和表格说明。

四、衡量GNP的收入法

GNP与收入:广义GNP与狭义GNP,广义GNP的五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衡量GNP的收入法。

第二节 价格指数和失业率

一、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的基本含义和计算公式。价格指数的具体形式:GNP(或GDP)消胀指数;CPI;PPI。

二、失业的统计

总人口的划分。劳动参与率、失业率和就业率的计量。

三、奥肯定理

奥肯定理的基本含义。奥肯定理的应用。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消费

一、消费理论及其发展

消费概说。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经验结论与凯恩斯“平均消费假设之谜”。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发展:跨期选择理论;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性收入假说。

二、投资理论及其发展

投资、投资决策。MEC(资本的边际效率)和MEI(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的加速原理。当代投资理论:企业固定资本需求的决定因素;住宅投资的影响因素;存货投资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宏观经济均衡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乘数原理。

II

二、金融市场的均衡

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

三、财政政策的作用

G和T变动对宏观经济均衡点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挤占效应”。

第三章 总需求理论: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学习目标: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基本内容和模型的前提和结论。掌握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的基本内容,熟悉IS曲线的图形推导和公式推导;掌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LM曲线的公式推导。理解IS-LM模型均衡点的经济含义。能够运用扩展的国民收入模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基本的分析。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计划支出线

计划支出线与总需求。计划支出线的公式及其经济含义。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的决定:图解。宏观经济趋向均衡点的方式。

三、均衡国民收入与支出的变动

自主性支出的变动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政府税收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节约的“悖论”。

第二节 IS-LM模型:扩展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

一、IS曲线:产品市场的均衡

投资需求曲线:图形和投资函数的具体形式;IS曲线的图形推导;IS曲线的公式推导。IS曲线的特点。

二、LM曲线:金融市场的均衡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利率传导机制与均衡利息率的决定。LM曲线的公式推导。LM曲线的特点。

三、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IS-LM模型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的调整。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决定:公式求解。

第三节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及其有效性

财政政策概说:概念、分类和主要的财政政策介绍。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图示法和公式法。

二、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

货币政策概说:货币政策的概念、分类;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比较;货币主义者的货币政策思想。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图示法

III 和公式法。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的局限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类型。“相机抉择”。

第四章 AD-AS模型:一般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

学习目标:掌握总需求曲线的图形推导和公式推导。掌握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形状和不同假设下总供给曲线的含义与特点。认识长期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的类型及其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的关系。了解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

总需求曲线的定义。总需求曲线的图形推导和公式推导。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诠释。

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预期、政府政策和世界经济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总供给曲线的定义。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同供给假定下AD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水平是影响。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 AD-AS模型和宏观经济发短期均衡

一、AD-AS模型

模型的图示。均衡点宏观经济均衡点的理论说明。

二、短期均衡与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的三种类型。经济波动的原因和波动的幅度。

三、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

总需求冲击对宏观经济均衡点的影响。总供给冲击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

第五章 总供给理论

IV 学习目标:了解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倾斜原因的理论解释,掌握工资粘性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和不同全信息模型的前提、基本内容(含公式推导)和结论。熟悉菲利浦斯曲线的基本含义和政策含义,菲利浦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的原因。了解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区别和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分歧。

第一节 总供给模型

一、工资粘性模型

二、价格粘性模型

三、工人错觉模型

四、不完全信息模型和附加预期的AS曲线

第二节 总产量的波动与调整

一、总需求冲击

二、总供给冲击

第三节 菲利浦斯曲线

一、菲利浦斯曲线:提出、修正及其推导

二、菲利浦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短期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学习目标:熟悉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分析。掌握哈罗德模型、新古典模型、新剑桥模型和索洛模型的前提、基本内容(含模型的公式)和模型的结论。了解经济增长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V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四、索洛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代表

五、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学习目标:熟悉充分就业的含义和失业的类型划分。掌握职业搜寻理论、贝弗里奇曲线和实际工资刚性对失业现象的理论解释。了解失业治理的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了解货币的基本知识,掌握商业银行创造货币机制的理论和货币乘数的概念,掌握费雪方程和通货膨胀的概念。熟悉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成因和通货膨胀效应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失业的类型、理论诠释及其治理

一、充分就业和失业的类型

二、对失业现象的理论诠释

三、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

第二节 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一、货币与货币数量论

二、货币供给

三、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VI

四、通货膨胀与利率

第三节 对通货膨胀的理论诠释

一、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二、对通货膨胀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学习目标: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明确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及其互相矛盾性,认识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工具的基本分类。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掌握政策时滞的分类及其基本含义。了解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基本分歧,掌握固定规则和相机抉择的含义与分歧。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说

一、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地位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四、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认识分歧

第二节 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

二、主动与被动——政策问题上的分歧

第三节 有规则和无规则

一、相机抉择与固定规则

二、制订规则的困惑

VII

第13篇:宏观经济学流派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流派:争论和共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宏观经济学学派的演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

济理论;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供给学派与

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宏观经济学流派观点的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古典综合派

一、代表人物: 汉森、希克斯、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

二、理论特征:

(1)继承发扬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2)充分就业前提下,肯定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把均衡方法引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

IS-LM模型与AD-AS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理论

哈罗德-多玛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兼顾效率与平等

混合经济制度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1)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多种政策的综合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收入政策、就业政策、浮动汇率政策、外汇管制政策、人口政策,等等。

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货币主义

一、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安德森、罗宾斯和帕金等

二、货币主义理论特征:

(1)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2)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三、.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

(1)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

(2) 短期中,货币供给可以影响实际就业和国民收入。

长期中,货币数量不影响就业和实际国民收入。

(3) 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反而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四、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

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提倡“收入指数化”。

实行负所得税制度。

提倡浮动汇率制 。

第三节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

一、理性预期学派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

二、理性预期学派理论特征:

(1)引入理性预期假说,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传统;

(2)反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

用附加预期变量补充传统总供给曲线。

用理性预期解释价格与产量水平的均衡。

政策主张

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

政策目标单一论

信誉重于规则

四、理性预期学派主要理论

1)理性预期假说。

理性预期是长期中最准确的预期,可以有效利用一切信息进行预期。

理性预期是与预期者使用的经济理论和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2)自然率假说。原本是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之一,理性预期学派将其含义加以引申,并将它发展成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3)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政府债券与税收等价的命题,巴罗对这一思想重新作了阐述,使其成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

第四节、供给学派

一、代表人物:拉弗、罗伯茨、芒代尔、伊文斯和吉尔德等。

二、理论特征:

(1)否定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2)肯定萨伊“供给创造需求”的定律。

基本理论

(1)萨伊定律

(2)拉弗曲线

三、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

产量增长决定于要素的投入和生产率增长。

生产要素变动取决于对各种要素的激励机制。

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

四、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减税。

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

第五节新凯恩斯主义

一、.代表人物

斯蒂格利茨、曼昆、萨墨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费尔普斯、格特勒和伯南克等人。

二、.理论特征:

(1)反对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2)反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理论的机械结合,试图给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一个不同于新古典传统的微观基础。

三、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

(1)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从而把供给与需求相等作为经济运行的常态。 老凯恩斯主义坚持非市场出清的假设,但认为其原因是名义工资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模型则假定工资和价格粘性,即工资和价格的调整十分缓慢。

(2)粘性假设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名义工资粘性指名义工资不随名义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实际工资粘性指各种工资之间的相对工资比有粘性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

厂商只有在调整价格后的利润增量大于菜单成本时,才会调整价格。

交错调整是成本量小的价格调整方法。

劳资双方通过雇佣合同调整工资,也是交替作出。

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存在逆向选择。市场出清的利率与银行最优利率往往不相吻合

政策主张

(1)抑制价格粘性,修复市场机制。

(2)国家干预劳工合同,增加工资弹性,减少失业。

(3)国家干预信贷市场,利用贷款补贴或贷款担保降低市场利率。

第14篇: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164B3 学时:54课时 学分:3分 适用对象:本科(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考核要求: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

黄亚钧,袁志刚主编,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曼 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宏观经济学属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和微观经济学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和理论的争论,宏观经济的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宏观经济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为学生理解宏观经济的现实提供依据。

要求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准确理解记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的理论体系,领会其基本原理并能熟练地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鼓励学

1 生自学指定的参考书目,完成适量的课外习题。引导学生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获取与宏观经济有关的知识。

三、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学时 1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4 2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6 3 4 5 6 7 8 9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8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4 第十七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6 第十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6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 8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4 10 课堂讨论 2 11 课程论文 2

合计 54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体系庞杂,争论颇多,不同教材版本的结构差异较大。对本科生要讲清其中主要的基本原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一定要结合现实,尤其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所学理论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宏观经济理论的流派和争论较多,要讲清争论的现状、原因以及目前已经达到的共识。

五、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的核算

1.基本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的导论

1.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宏观经济学的简要发展历程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 2.国民经济核算的SNA体系和MPS体系 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

三、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1.国民收入核算的概念 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四、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GDP的概述

2.GDP的核算方法 (1)生产法 (2)支出法 (3)收入法 3.三种核算方法的一致性

五、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相关总量指标的关系 1.NDP与GDP的关系 2.NI与NDP的关系

3.PI与NI的关系 4.DPI与PI的关系

六、不同经济部门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1.两部门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2.三部门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3.四部门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七、现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与矫正 1.现行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的缺陷 2.GDP指标的矫正

2.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将研究与宏观经济核算有关的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找茬SNA体系和MPS体系;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大总量指标及相互关系;储蓄-投资恒等式;现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及矫正;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3.教学重点难点: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大总量指标及相互关系是本章的重点;收入支出的循环流动图和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以及国民收入的分配是本章的难点。

4.教学建议:

理解收入支出的循环流动图,通过计算题的练习掌握核算的三种方法和五个指标体系 3 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1.基本内容:

一、均衡的产出 1.几个假定

2.均衡产出的概念 (1)均衡产出 (2)图形 3均衡的条件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4.社会消费函数

三、其他消费函数 1.相对收入假说 2.生命周期理论 3.永久收入假说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

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乘数及其理论

4.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掌

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3.教学重点难点: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4.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

1.基本内容:

一、投资的决定 1.投资的边际效率 2.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 3.投资需求曲线

二、利率的决定 1.货币的需求

2.货币的供给 (1)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量 (2)货币的供给曲线 3.利率的决定

4.货币政策与利率的传导机制

三、IS-LM模型 1.IS曲线

(1)IS曲线的由来 (2)IS曲线的斜率 2.LM曲线

(1)LM曲线的由来 (2)LM曲线的斜率 3.两种市场的同进均衡与IS-LM模型

(1)IS-LM模型 (2)市场的推移及其调整 (3)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四、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总需求

五、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投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IS 曲线和LM曲线的概念及其移动,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了解利率的决定,掌握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和凯恩斯的主要理论内容。

3.教学重点难点:

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中推导IS曲线和LM曲线、投资的概念,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移动,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内容。

4.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推导IS-LM模型和总需求曲线。

第十五章:宏观政策分析

1.基本内容: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5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二、财政政策效果 1.财政政策效果和分析 2.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3.挤出效应

三、货币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 2.古典的极端情况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运用IS-LM模型的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分析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3.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产生不同效应的原因,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4.教学建议:

代数和几何方法的共同运用,结合中国的政策现实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和“规则”的争论。

第十六章:宏观政策实践

1.基本内容:

一、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概述 1.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必要性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三、政策效应时滞

1.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的划分

6 2.财政政策的时滞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争论 1.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的争论 2.有规则和无规则争论

2.教学基本要求:

在现实经济中,正常的经济运行往往受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测因素的干扰,在这些干扰的冲击下,经济运行会偏离其正常的均衡位置(即潜在产出水平),从而形成经济过热或衰退。由于价格变动的缓慢性,靠市场机制调节去消除冲击产生的经济波动过程是漫长的,因而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去抵消经济冲击的影响。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保证经济政策去抵消经济冲击的影响。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保证经济的平衡运行,消除有可有出现的衰退或过热。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必要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财政政策时滞与货币政策时滞。

3.教学重点难点: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是本章的重点;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演变是难点。

4.教学建议:

结合近年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理解宏观政策工具的使用;结合中国的政策现实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和“规则”的争论。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基本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时间范围的划分 1.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2.宏观经济模型的分类 (1)短期模型 (2)长期模型 (3)超长期模型

二、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AD) (1)总需求的含义 (2)总需求的构成 2.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函数 (2)总需求曲线的形状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

三、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AS)和总供给曲线 2.长期总供给曲线(LAS) 7 3.短期总供给曲线(SAS) (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2)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上倾斜的原因 (3)水平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4.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四、总供给曲线的类型 1.古典总供给曲线 2.凯恩斯总供给模型 3.常规总供给曲线

2.教学基本要求:

宏观经济在短期内的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主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章将建立一个简单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与均衡,这个模型是以后各章分析的基础和概括。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联系和区别;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的特点及其与长期均衡的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

宏观经济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学小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4.教学建议:

结合中国的现实说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动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第十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1.基本内容:

一、失业的种类及原因 1.失业及其衡量 2.失业的种类及原因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职业搜寻理论

(1)职业搜寻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2)最优搜寻时间的确定 (3)失业保障制度对失业率的影响 2.贝弗里奇曲线

(1)岗位空缺与失业的并存 (2)贝弗里奇曲线 3.奥肯定律

四、失业的成本

1.失业造成的经济损失(1)社会产量损失 (2)失业者的收入损失 (3)人力资本损失

8 2.失业的社会成本 3.失业对分配的影响

五、失业的构成和失业治理措施 1.失业人员的构成 2.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 3.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4.失业治理措施 (1)主动的失业治理措施 (2)被动的失业治理措施

六、通货膨胀的描述

1.通货膨胀的概念 2.通货膨胀的衡量 3.通货膨胀的分类 4.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七、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2.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3.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八、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1.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2.收入政策

九、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2.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3.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4.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2.教学基本要求:

失业既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经济学家研究失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其原因,指出失业给社会及个人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有利于降低失业的政策措施。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古典失业理论与凯恩斯失业理论的区别;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的划分及原因;宏观经济处于一般均衡时失业的特点;工资刚性的含义及原因;失业的成本;主动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措施。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话题,又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难题。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对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和影响,以及治理通货膨胀的有关措施做了大量研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成因及影响。此外,要掌握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应用。

3.教学重点难点:

9 职业搜寻理论和贝弗里奇曲线是本章的难点;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是重点和难点。

4.教学建议:

建议学生用失业理论思考我国的下岗工人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来理解通货膨胀问题。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基本内容: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源泉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增长的源泉与总量生产函数

(1)经济增长的源泉 (2)总量生产函数 3经济增长恒等式与要素贡献率

(1)经济增长恒等式 (2)经济增长率的分解 (3)要素贡献的计算

二、新古典(索罗)增长模型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2.资本积累与稳态 3.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 1.人口增长时的稳态 2.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人口增长与黄金律稳态的条件

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1.技术进步与劳动效率 2.技术进步时的稳态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技术进步与黄金律稳态的条件

五、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 1.基本模型 2.两部门模型

六、政府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七、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特征 3.周期理论的回顾

八、乘数-加速数模型 1.加速原理 2.模型内容

10 2.教学基本要求: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什么样的增长是合乎理想的?一个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实现这种理想的增长?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掌握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乘数和加速数原理。

3.教学重点难点:

新古典(索罗)增长模型的推导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4.教学建议: 要从模型的假设条件起掌握索洛模型的推导及其含义,结合现实理解索洛模型的政策含义。建议通过习题理解各个变量在模型中的作用和现实中的意义。

第二十二章:宏观学在目前的争论与共识

1.基本内容: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1)基本假设 (2)主要内容 (3)古典两分法 (4)萨伊定律 (5)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结论 2.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1)产生的背景 (2)有效需求理论 (3)政策主张 3.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观点的比较

(1)供给决定与需求决定 (2)货币中性与货币非中性 (3)市场出清与政府干预

二、货币主张学派 1.概述

2.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3.货币主义与现代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比较 4.货币主义者的政策主张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模型:附加预期的供给曲线 4.李嘉图等价定理

四、新凯恩斯主义 1.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

2.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11 3.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五、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2.教学基本要求: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在多种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本章在前面各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作进一步的分析的归纳。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货币主义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3.教学重点难点:

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的对比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对比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4.教学建议:

建议学生阅读经济思想史的相关内容,了解目前宏观经济理论争论的现状。建议结合学派的基本假设理解争论。

执笔人:马 昊

审核人:

分管教学院长:

2006年09月28日

第15篇:宏观经济学(推荐)

作业 ID: 8320 1.(教材第一章,视频课件第 1—6 讲) 经济周期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B.2.(教材第二章,视频课件第 7—9 讲) GDP 和 GNP 的定义不同,但从数值上看,两者是相等 的。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B.3.(教材第二章,视频课件第 7—9 讲) 在均衡分析中,GDP 和下面的这些指标等价:GNP、总 产量、国民收入、总供给。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B.4.(教材第二章,视频课件第 7—9 讲) 在计算通货膨胀率时,价格指数既可以选择 CPI, 也可以选择 GDP平减指数。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5.(教材第二章,视频课件第 7—9 讲) 国民幸福指数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高。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 6.(教材第三章,视频课件第 10—18 讲) 宏观经济学中,产量也可能成为一种调节机制。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7.(教材第三章,视频课件第 10—18 讲) 边际储蓄倾向总是一个正数。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8.(教材第三章,视频课件第 10—18 讲) 乘数效应的前提是:总产出的变动要影响下一轮 消费的变动。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9.(教材第四章,视频课件第 19—25 讲) LM 的含义是:货币需求 L 等于货币供给 M。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10.(教材第四章,视频课件第 19—25 讲) 流动性陷阱就是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大 大高于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市场利率极低的情形。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B.B.11.(教材第五章, 视频课件第 26—37 讲) 中央银行能准确控制货币供给量。 (选 A 为正确; 选 B 为错误) B.B. 12.(教材第五章,视频课件第 26—37 讲) 总量税不具备自动稳定器功能。 (选 A 为正确; 选 B 为错误)

B.B.13.(教材第五章,视频课件第 26—37 讲)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同时斜率变小。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B.B.14.(教材第六章,视频课件第 38 讲) 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属于失业者。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15.(教材第七章,视频课件第 39—44 讲) 长期总供给曲线和古典总供给曲线都是垂直的。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16.(教材第七章,视频课件第 39—44 讲) 菜单成本论很好地解释了实际价格黏性的现象。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17.(教材第八章,视频课件第 45—47 讲) 适应性预期只关注被预期变量的过去值,存在信 息的浪费。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18.(教材第八章, 视频课件第 45—47 讲)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理性预期的一个应用。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 19.(教材第九章) 在总产量的构成中,工资和利润的分配份额相当稳定,没有出现马克思 预言的阶级差别扩大的现象。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A.A. 20.(教材第九章) 索洛模型中,总产量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人口和技术进步两个因素。 (选 A 为正确;选 B 为错误) B 21.(教材第一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6 讲) 宏观经济学不包括这样的内容( ) 。D A.A.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 B.B.什么决定失业率 C.C.什么决定一国的发展速度 D.D.什么决定政府上调成品油价格

22.(教材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7—9 讲) 下列各项,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D) 。 A.A.拍卖唐伯虎画作获得的收入 B.B.出售国库券获得的收入 C.C.晚上为邻居照看小孩获得的收入 D.D.以上均正确

23.(教材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7—9 讲) 一国 GNP 小于 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国外获得 的收入( A )外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A.B.C.D.A.B.C.D.大于 小于 等于 大于等于都有可能

24.(教材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0—18 讲) 下列各项属于宏观经济学意义的投资的是 (D ) 。 A.A.企业收购另一家公司 50%股权 B.B.企业租赁一套新设备 C.C.企业用年终未分配利润购买一笔国债 D.D.以上均正确

25.(教材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0—18 讲) 当经济出现紧缩缺口时,不能使经济达到充 分就业均衡水平的是( D ) 。 A.B.C.D.A.B.C.D.增加自发消费 增加计划投资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进口 26.(教材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9—25 讲) 假定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国民 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 IS-LM 模型,如果不让利率上升,政府应该( B ) 。 A.B.C.D.A.B.C.D.增加投资 增加投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减少货币供给量 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

27.(教材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9—2A5 讲) 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影 响,是因为( A ) 。 A.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C.支出乘数较小 D.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28.(教材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9—25 讲) 货币的交易性需求(C) 。

A.A.由于货币具有交换媒介的职能而产生 B.B.在名义收入降低时增加 C.C.由于货币具有计量单位的职能而产生 D.D.在利率上升时增加

29.(教材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9—25 讲)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 IS 曲线的左下 方,LM 曲线的右下方区域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 A.B.C.D.A.B.C.D.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30.(教材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26—37 讲) 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为保持经济的平稳 运行,政府应最可能采取哪种财政政策( C) 。 A.A.增加公共支出 B.B.发行国债 C.C.增加税收D.D.降低利率

31.(教材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26—37 讲)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C )A.B.C.D.A.B.C.D.在 LM 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IS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力就越大 在 LM 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IS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力就越大 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力就越小 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力就越大) 。

32.(教材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26—37 讲) 假定一国的银行体系实行完全准备金制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 A.A.银行没有能力发放贷款 B.B.银行将不会获得利润 C.C.货币乘数为零 D.D.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不会使得货币供应增加

33.(教材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26—37 讲)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则有(D ) 。 A.A.银行越愿意贷款 B.B.货币供给量越大 C.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34.(教材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38 讲) 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A ) 。 A.B.C.D.A.B.C.D.总需求不足 工资刚性 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 。B 35.(教材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38 讲)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A.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C.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 D.D.消灭了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36.(教材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38 讲) 在过去 20 多年的时间内,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大约有 40%——50%的失业者失业时间超过一年,而同期美国只有 13%左右 的失业者失业时间超过一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 A.B.C.D.A.B.C.D.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结构大转型 失业津贴、最低工资等劳动法规存在 欧洲大陆持续的经济不景气

37.(教材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39—44 讲) 以下四个选项,用以解释实际工资粘性的理 论是( B ) 。 A.A.效率工资理论 B.B.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C.C.长期合同理论 D.D.隐性合同论

38.(教材第七章, 视频教学课件第 39—44 讲) 下列有关效率工资的说法, 错误的是 (C) 。

A.A.效率工资总是高于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 B.B.效率工资有助于缓解工人“出工不出力”现象 C.C.效率工资提高工人流动率为公司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 D.D.效率工资是企业的一种理性选择

39.(教材第八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45—47 讲) 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 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A ) 。 A.A.只存在于短期 B.B.只存在于长期 C.C.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 D.D.在短期和长期均不存在

40.(教材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39—44 讲)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C ) 。.A.A.只存在于短期 B.B.B.只存在于长期 C.C.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 D.D.在短期和长期均不存在

41.(教材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7—9 讲) 一个支出大于收入的国家必然会有对外贸易赤 字,为什么? 由恒等式 S I=(G+TR TA)+NX ① 一国总收入 AS=C+S+TA TR 一国总支出 AE=C+I+G AE AS=I S+G+TR TA>0 ② 由恒等式①可知 I S+G+TR TA=-NX 代入②得:NX

42.(教材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0—18 讲) 为什么平衡预算乘数为 1?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之和。平衡预算乘数并不是总等于 1,其等于 1 的前提是纳税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支出接受人的边际消费倾向相等。

43.(教材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19—25 讲)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是如何影响 LM 曲线的斜率的?

有 M/P=F(i,Y)得出,当货币需求弹性变大时,货币需求曲线斜率降低,变得更平坦,而相应 的,I1-I2 降低,这个你可以想象当两条曲线斜率为 0 时两者差最小,或者干脆用三角形相 似来得出。 因为在 LM 曲线中,LM 斜率等于(I1-I2)/(Y1-Y2)所以 LM 斜率降低,更平坦。

44.(教材第八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45—47 讲) 简述适应性预期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适应性预期是指各个主体是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的。 其优 点 是缓慢地真实值趋近,具有较好的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其缺点是只能缓慢地逼近真实值, 而不会相等, 因此, 在价格剧烈波动的时期, 适应性预期是不适用的, 适应性预期只是汇集 了 被预期的变量的过去值,对当前的信息存在浪费。

45.(教材第八章,视频教学课件第 45—47 讲) 货币主义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1)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因此,扩张总需求的政策能够有效地降低失业率。 (2)在长期,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这样菲利普斯曲线上移。一 方面,失业率稳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即长期中,扩张总 需求的政策无效。

46.(教材第四章, 视频教学课件第 19—25 讲)假设两部

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 投资 I=150 -6r,货币供给 M=150,货币需求 L=0.2Y-4r。 (1)求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方程;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 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 M=150,求均衡利率和 均衡收入。

(1) 两部门经济社会中: S=Y-C=Y-100-0.8Y=0.2Y-100,, I=150-6r。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S, 即为:0.2Y-100=150-6r,化简得到 IS 曲线:0.2Y+6r-250=0 方程 1 同理, 两部门经济中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L=M, 150=0.2Y-4r。 化简得到 LM 曲线: 0.2Y-4r-150=0 方程 2 (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就是方程 1 和方程 2 联立,解出 r=10,Y=950 (3)若为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G=S+T(注入=漏出) ,其中 S=Y-T-C(收入税-消费,剩下的就是储蓄)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联立方程得出:r=25,Y=1000.47.(第九章) 在索罗模型中,集约化生产函数为 y=f(k)=2k?0.5k2,无折旧、无技术进步,人 口增长率为 3%,人均储蓄率为 0.3。 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 k 值; (2)满足黄金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2解: (1)经济均衡增长时,sy=(δ +n)k=nk(假设折旧率δ 为零),将=0.3,

=3%代入得:0.3(2k-0.5k2)=0.03k 20k-5k2=k k=3.8(2)按照黄金分割律要求,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 的增长率,即ƒ,(k)=n。 于是有:2-k=0.03解得:k=1.9

第16篇: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投资成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3.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4.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5.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时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成为IS曲线。

6.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部分货币的动机

7.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成为“凯恩斯陷阱”和“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9.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与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0.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支出降低的效果。

12.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价格和利率的行为。

13.利率效应: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14.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15.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6.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书本上)当一个经济中绝大数商品和劳务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17.摩擦性失业:指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18.最终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19.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与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的总和。

20.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21.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22.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产出和支出下降所造成的。

第17篇:宏观经济学感想

宏观经济学感想

相比上学期的微观经济学来说这学期的宏观经济内容上难度大幅提升,很多内容学完就不记得了,还有一些是上课模模糊糊的听懂了,但是还是不理解,所以这学期的宏观经济学需要我们的多次复习才能真正理解。以下是我对于树上的一些知识的理解和总结。

第十三章我们学习了“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三部门经济”,宏观经济运行三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1.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⑴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⑵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⑶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GNP 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 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价变动的GDP 称为实际GDP ,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 ,称为名义GDP.几个重要的总收入量1.国内生产净值(NDP ):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折旧后的总值。

2.国民收入(NI),这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它是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等于工资+ 利息+ 利润+ 地租。

3.个人收入(P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等的总和。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扣除个人纳税部分所余下的收入,它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个部分。

五个指标的关系: NDP=GDP-折旧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转移支付 DPI=PI- 个人所得税

5.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支出法和收入法。

(1)用支出法来测算GDP.支出法是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于测算GDP 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而P1P2„Pn分别表示对应的价格,则GDP= P1Q1+P1P2+ „„+PnQn 从支出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 主要包括家庭,厂商和政府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及存货方面的支出。政府的支出包括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还包括净出口。

设家庭支出为C ,厂商支出即投资为I ,政府购买为G ,出口为X ,进口为M.则 GDP=C+I+G+(X-M )如表:

利用支出法计算GDP ,简单易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有些支出项目不应计入GDP 中。这些项目包括①对过去时期生产的产品的支出(如购买旧设备),②非产品和劳务支出如(购买股票、债券的支出)以及对进口产品和劳务的收入,此外,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不应计入。第二,避免重复计算,这主要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往往无明显的区分,因而容易造成重复计算。)

支出收入个人消费(C)① 个人收入耐用消费品工资和薪金非耐用消费品 ②租金收入其他劳务支出③ 净利息私人投资(I )④利润机器设备:公司利润厂房、股息民用住房、未分配利润存货、公司所得税政府购买(G )、非公司利润净出口(X-M )⑤折旧总计:支出方法测算GDP 总计:收入方法计算的GDP 。

(2)用收入结束测算GDP 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 的方法,由于厂商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法测算的GDP 是所有生产要素的货币收入总和,(其构成见上表所列,于是,用收入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个人收入+ 租金+ 利息+ 利润+ 间接税+ 折旧这些收入按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C ),储蓄(S ),税收(T )。

所以GDP=C+S+T 要注意的:第一,销售上一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第二,与生产无关的收入不计在内,如出售股票和债券它们只是一种金融交易。第三,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不能算作接受者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描述个体经济的话,那么宏观就是描述总体经济的;如果说微观的主题是讨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话,可以称为价格理论的话,那么宏观的主题就是讨论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可以称为收入理论。

宏观研究什么?以上是从总体性质上的定义,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们是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与对外政策还有就是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是研究这些东西的,所以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搞清楚了宏观是干什么的,要学习宏观,我们又更清楚的了解到一些基本概念,例如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什么叫两部门模型、三部门模型、物价指数等什么的。

从内容上讲,宏观的核心内容肯定是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有几章是单独列明讲国民收入的决定,什么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是怎样决定的,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又是怎么决定的。其实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也是讲国民收入是怎样决定的,从AD-AS曲线上就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它是讲当产品市场、货币市场还有劳动力市场三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是怎样决定的。除了这几章很明显是讲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外,我个人觉得,其它的几章像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实际上也是讲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不同的是,如果说前面直接讲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几章是讲短期国民收入决定,那么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讲的就是长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如何波动的。通胀问题其实是在讲物价上涨时国民收入是如何变动的,失业问题就是说劳动力市场是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至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就是一个四部门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就是把外国市场也纳入进来了。所以说,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是宏观的主线。

看看书的目录,就会发现书上讲的内容基本上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目标是一致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模型是与经济增长对应的,通货膨胀与维持物价稳定对应,失业问题是与充分就业这一目标对应的,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是与国际收支平衡对应的。

最后说下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两大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工具。我觉得这也是宏观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前面纯理论知识的一个运用。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说到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刺激总需求,使AD曲线右移进而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这就是一个应用。如果说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的起点的话,那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理解应用就是宏观经济学最终的落脚点。

第18篇: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

(红色部分不考)

《宏观经济学》考试课:3学分,有计算题;2学分,没有计算题,其余内容一致。

第九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的均衡

一、宏观经济学循环流程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

二、储蓄、投资、政府预算与对外贸易 第二节 经济活动水平的衡量

一、衡量经济活动水平的指标

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三、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两种常用的核算国民收入方法

二、以GDP为核心核算国民收入的缺陷

复习要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即投资储蓄恒等式,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以GDP为核心核算国民收入的缺陷。

第十章

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二、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 第三节 乘数作用

一、投资乘数

二、政府购买乘数

三、税收乘数

四、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五、平衡预算乘数

六、税收随收入变动条件下的乘数

七、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复习要求:总需求、总产出、消费函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乘数的含义以及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十一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一、投资函数

二、产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LM曲线

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

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函数

三、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四、货币市场的均衡和LM曲线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

二、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第四节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复习要求:投资函数、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的推导、货币需求、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给、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的推导、IS-LM模型、均衡国名收入和利率是如何变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第十二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汇率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汇率和汇率制度

三、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第二节 引入对外贸易后的宏观经济运行

一、影响出口的因素和净出口函数

二、开放经济中均衡产出的决定和开放经济乘数 第三节 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际资本流动和利率水平:净资本流出函数

二、国际收支平衡函数

三、国际收支平衡与BP曲线

第四节 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和失衡

一、经济的内外均衡和IS-LM-BP模型

二、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

复习要求:汇率及其标价、汇率的决定、净出口函数、国际收支的平衡、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IS-LM-BP模型、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和类型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和基本类型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

一、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

二、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一、财政政策的效应和财政政策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和货币政策乘数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必要性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

第五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国际传导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

二、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

复习要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内在稳定器、货币政策及其基本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乘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第十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和总需求函数

二、总需求曲线和总需求函数的推导 第二节 劳动市场的均衡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和劳动市场

二、劳动市场的均衡和总量生产函数

三、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AD-AS模型和经济波动

一、AD-AS模型

二、用AD-AS模型说明经济波动

复习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长期和短期的总供给曲线、需求冲击、供给冲击、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第三节 失业与奥肯法则

一、失业和失业的经济影响

二、奥肯法则

第四节 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二、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 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一、用经济衰退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收入政策

复习要求:失业的含义、自然失业率、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含义与描述、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经济后果、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内生增长理论

第三节 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和制度创新

一、促进资本积累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政策

二、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三、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

四、制度创新

第四节 短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一、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类型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类型

三、经济周期的原因

复习要求:经济增长的含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经济周期的类型特征与原因。

第19篇: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 年制定)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同一名称不同性质的课程,应制定不同的大纲) 前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后置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

学 分:3学分(注:学分与课时的折算为1学分17课时) 课 时:51课时 课程负责人: 主讲教师: 考核方式: 成绩构成:

使用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版 课程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及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它以国民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阐述一国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说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包括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国民收入核算;第二部分,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包括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IS-LM模型,三部门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IS-LM-BP模型;第三部分,AD-AS模型;第四部分,财政和货币政策分析;第五部分,经济增长和波动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让经济及管理类本科二年级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理论分析和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为他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同时又与现实经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实中丰富生动的大量案例阐述宏观经济理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案例分析有利于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第二,教学中注意介绍经济分析的逻辑,强化图形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的训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判断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将数学分析与经济学教学有机联系起来。第三,讲授与自学结合,加大学生的阅读和训练。针对宏观经济学本身课程特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系统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重要模型,同时,督促学生加强课后自学,注重教学互动,安排适量学时进行课堂讨论。第四,加大课程训练力度,配套系统完善的习题册,配备研究生助教批改作业并上习题辅导课,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第五,鼓励学生阅读主要参考书,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写出读书心得,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2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特点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宏观经济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揭示国民经济在短期内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长期有哪些力量决定经济增长的学科。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还要知道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演变。

本章以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如何核算为主题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国民收入包括多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在现行的国民经济统计中普遍采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体系,运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方法来度量一国的经济活动水平。虽然GDP 和GNP 是衡量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的福利水平。本章学习的关键是:掌握GDP、GNP、NNP、NI、PI、DPI、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等基本概念,明晰其相互关系,为深入学习宏观经济学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和支出法,了解名义GDP和GDP的关系。了解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二、为什么总产出总是等于总收入或总支出

三、用支出法核算GDP

四、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五大总量的关系

二、GDP与GNP的关系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一、名义GDP

二、实际GDP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失业的衡量 物价水平的衡量 思考题:

1.怎样理解GDP的含义?与GDP有关的总量有哪些? 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3.你对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有何看法?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课时分配:9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从总需求角度阐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学习本章首先重点掌握凯恩斯消费理论、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和乘数理论,知道三部门和四部门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了解其他消费理论。

本章在讨论国民收入如何核算的基础上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即收入与支出的相互作用及其波动是怎样决定国民收入及其变动的。这一分析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第一,实际的国民总产出由总需求方面所确定;第二,只存在产品市

场;第三,短期分析。由此,从支出角度看:Y=C+I+G+X;从收入角度看:Y =C+S+T+M。通过学习,弄清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假设前提存在什么差异;掌握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各种经济状态下的均衡收入如何决定,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外贸乘数怎样计算;了解其他消费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三、投资等于储蓄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的关系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

参考书目

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曼昆.大卫R.哈克斯.经济学原理学习指南(第六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杰弗里·A·杰里等.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4.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Andrew Schotter.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

执笔人: 年 月 审定人: 年 月 学院负责人: 年 月

6

第20篇: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及考核方式

一、课程目标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该课程通过对各种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的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提高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为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打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运用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分析的学习和借鉴。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重点难点:国民收入的一些重要核算指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0.5学时 2.国内生产总值 0.5学时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总产出、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学时 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收入法核算GDP。

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0.5学时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学时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6.名义GDP和实际GDP 0.5学时 名义GDP与实际GDP、GDP折算指数。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均衡产出的概念;消费理论;乘数理论。

1.均衡产出 1学时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均衡产出的概念、投资等于储蓄。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2学时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1学时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1学时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5.乘数论 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学时 7.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1学时 8.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1学时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本章重点难点:IS 曲线;LM曲线;IS-LM 曲线分析。

1.投资的决定 1学时 实际利率与投资、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2.IS曲线 2学时 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 1学时 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2学时 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5.IS-LM分析 1学时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学时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本章重点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把宏观经济政策应用到实践中的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学时 2.财政政策效果 2学时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挤出效应。 3.货币政策的效果 2学时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2学时 5.经济政策目标 1学时 6.财政政策 2学时

财政的构成及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和斟酌使用、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7.货币政策 2学时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第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重点难点:需求曲线的推导;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形状及原因;用AD—AS模型分析一些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

1.总需求曲线 0.5学时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0.5学时 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劳动市场。

3.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1学时 4.古典总供给曲线 1学时 5.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1学时 6.常规总供给曲线 1学时 7.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学时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第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本章重点难点:通货膨胀的原因;菲利浦斯曲线。

1.失业的描述 0.5学时 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0.5学时 3.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1学时 4.通货膨胀的描述 2学时 5.通货膨胀的原因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6.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学时 7.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学时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 线。

第七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点难点:绝对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组织、倾销。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1学时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 2.国际贸易组织 1学时 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1学时 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 4.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及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 1学时 倾销的含义、国际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干预。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新古典增长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

1.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1学时 2.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3.新古典增长理论 2学时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稳态分析、储蓄率的增加、人口增长、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4.内生增长理论 2学时 5.乘数-加速数模型 1学时

四、考核方式

该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20%,包括上课考勤、平时作业、课堂互动等;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时,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知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本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宏观经济系学的基本理论。

六、教材与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关注的经济实际问题、思想中存在的疑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