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2 08:44: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及考核方式

一、课程目标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该课程通过对各种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的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提高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为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打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运用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分析的学习和借鉴。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重点难点:国民收入的一些重要核算指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0.5学时 2.国内生产总值 0.5学时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总产出、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学时 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收入法核算GDP。

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0.5学时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学时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6.名义GDP和实际GDP 0.5学时 名义GDP与实际GDP、GDP折算指数。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均衡产出的概念;消费理论;乘数理论。

1.均衡产出 1学时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均衡产出的概念、投资等于储蓄。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2学时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1学时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1学时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5.乘数论 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学时 7.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1学时 8.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1学时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本章重点难点:IS 曲线;LM曲线;IS-LM 曲线分析。

1.投资的决定 1学时 实际利率与投资、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2.IS曲线 2学时 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 1学时 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2学时 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5.IS-LM分析 1学时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学时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本章重点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把宏观经济政策应用到实践中的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学时 2.财政政策效果 2学时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挤出效应。 3.货币政策的效果 2学时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2学时 5.经济政策目标 1学时 6.财政政策 2学时

财政的构成及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和斟酌使用、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7.货币政策 2学时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第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重点难点:需求曲线的推导;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形状及原因;用AD—AS模型分析一些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

1.总需求曲线 0.5学时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0.5学时 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劳动市场。

3.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1学时 4.古典总供给曲线 1学时 5.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1学时 6.常规总供给曲线 1学时 7.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学时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第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本章重点难点:通货膨胀的原因;菲利浦斯曲线。

1.失业的描述 0.5学时 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0.5学时 3.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1学时 4.通货膨胀的描述 2学时 5.通货膨胀的原因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6.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学时 7.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学时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 线。

第七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点难点:绝对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组织、倾销。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1学时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 2.国际贸易组织 1学时 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1学时 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 4.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及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 1学时 倾销的含义、国际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干预。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新古典增长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

1.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1学时 2.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3.新古典增长理论 2学时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稳态分析、储蓄率的增加、人口增长、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4.内生增长理论 2学时 5.乘数-加速数模型 1学时

四、考核方式

该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20%,包括上课考勤、平时作业、课堂互动等;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时,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知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本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宏观经济系学的基本理论。

六、教材与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关注的经济实际问题、思想中存在的疑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农大)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目录)

微观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版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