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及翻译(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5 15:01: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23.周亚夫军细柳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学习状态: A 进步○ B良好○ C优秀○ 课堂评价: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23.周亚夫军细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通过正面、侧面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探究周亚夫将军忠于职守精神的现实意义,理解严明的纪律对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2.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

三、预习检测

1、了解《史记》以及其作者司马迁。

2、给下列字注音。

棘(

彀(

弩(

辔 (

) 胄(

嗟(

曩(

) 被( ) 诏( ) 车骑( ) 祝兹( ) 作揖( ) 四课堂研讨

(一)、自主探究

1、根据注释疏通课文文意。

(二)合作探究

1.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

2.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你同意文帝的观点吗?请你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4.请你再深读课文,分析汉文帝和周亚夫各是怎样的人?

五、达标检测

A组

一、文学常识填空。

《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

1

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体通史,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二、课内阅读训练(原文略)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军细柳 ....

2、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说说“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句的作用。

4、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

5、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结合文章,分析汉文帝的形象。

三、拓展阅读

(一)淳于髡①传(节选)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②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

2 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②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数使诸侯/使人称谢 ...B、诸侯并侵/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淳于髡说之以隐曰/不亦说乎 ..D、奋兵而出/锐兵刃 ..

2、翻译下列句子。

(1)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2)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3、用三条“/”在下列句子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断开。此 鸟 不 飞 则 已 一 飞 冲 天 不 鸣 则 已 一 鸣 惊 人。

4、结合文章说说淳于髡的进谏艺术。

(二)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①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④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献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

3 业。③食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⑥刭(jǐng):割脖子。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问亲戚居处/居无何 ..B、士以此多归孟尝君/一屠晚归 ..C、以故倾天下之士/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D、皆善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

2、翻译下列句子。

(1)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2)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

3、用三条“/”在下列句子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断开。孟 尝 君 起 自 持 其 饭 比 之 客 惭 自 刭。

4、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六、课堂总结 1.教师总结:

2.学生总结:

4

附达标检测答案:

一.司马迁

西汉 纪传

二、

1.B(A.去,往/音节助词;B.派遣;C.担任/被;D.军队/驻军)

2.(1)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2)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3)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 3.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纪律严明;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治军严明。 4.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

次不得入,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5.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6.文帝亲临细柳营却不得入,进了军营处处要听从军令,亚夫也只是以军礼参见皇上,文帝不仅没有动怒,还礼仪周至,这体现了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劳军完毕,文帝对周亚夫赞不绝口,这体现了他的知人善任。

三、

(一)1.B(A.出使/派遣;B.一起;C.劝谏/高兴;D.军队/兵器)

2.(1) 齐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2)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的齐国的土地。

3.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用隐语暗示,委婉劝谏齐王,使齐威王乐于接受,从而励精图治,使齐国国力强盛,诸侯臣服。

【参考译文】淳于髡是齐国的“上门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没有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居于深宫,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

5 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的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声威竟维持了长达三十六年。

(二)1.C(A.居住/经过;B.归附/回家;C.因为;D.代词,代指“士”/助词,的) 2.(1)他的食客有几千人,无论富贵贫贱一律与田文相同。(2)门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门客父母家里抚慰问候,送上礼物。 3.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4.(1)舍弃家业给门客优厚的待遇(2)门客不论贵贱,一律同等对待。(3)善待门客家人(了解门客家庭情况,派人慰问他们的父母)。 【参考译文】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这些人都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无论富贵贫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门客,与门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门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门客父母的住处。门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派使者到门客父母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孟尝君曾经招待门客在夜间吃饭,有个门客被灯光遮住了。这个门客很恼火,认为自己的饭食和别人不一样,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门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6

推荐第2篇:周亚夫军细柳说课稿

《周亚夫军细柳》说课稿

蔡朝国

各位评委老师,中午好,我是语文第N号说课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周亚夫军细柳》(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周亚夫军细柳》是人教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史记》中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通过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教师教学用书中本单元的设置意图这样写道: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掌握古汉语,而且要通过学习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发、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继续积累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重点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人物特征。

3.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难点是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人物特征。

【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几个版块: 第一版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分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纪律在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场所需要纪律,行军打仗需要纪律,学校学习也需要纪律。想当年,岳家军纪律严明,威震八方;戚家军令行禁止,勇退倭寇;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称颂。今天,就让我们到课文中认识另一位纪律严明的将军吧!

1 / 3 此设计的目的是:由俗话及纪律严明的几个典型人物引出本文的中心人物,激活课堂,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同时,以岳家军和戚家军作导入,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本文主人公治军严明的特点。 第二版块:整体把握,感知课文。(13分钟)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尤其要注意语气、停顿。

关于这一小环节,可通过2个渠道完成: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检查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如重点文言一词多义:劳、军、居等词语的理解,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本部分对重点文言字词的学习是学习重点之一,应作突出。

3.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此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概括三个段落的大意,明确第2段是文本的中心段落,要做重点学习,

1、3两段的理解对本文的对比烘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起到辅助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以下要求:能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通过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此版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使之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言语段的能力。

第三版块:合作讨论,探究质疑。(25分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出示如下四组思考题:

1.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帝所说的“此真将军矣”中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巡视、迎接、评价),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4.用自己的话概括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下面具体谈谈问题的展开。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是为后文写周亚夫细柳的故事设下铺垫,同时也形成两者的鲜明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的严明。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意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两步实施,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寻“真”表现在哪几方面,加深对周亚夫这个人物的认识,培养学对文言文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让学生明白正面描写对表现人物特征的作用,“真”将军的三个表现(板书),既是周亚夫治军严明的具体表现,也是他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载体;理解这点,同时也有助于回答下面第

三、四个问题。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领会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形式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注意是三处对比(板书),引导学生认识通过对比,着重突出周亚夫治军的刚正不阿,治军严谨,从而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此问题是重点和难点的结合点,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发言,与上个问题一道形成板书。

2 / 3 第四个问题设计,是延续上两个问题的,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对周亚夫,已经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水到渠成,所以概括出他的性格特征这个难点突破也就不难了。(板书) 第四版块:拓展延伸,由古至今(3分钟)

1.假如有一天你也像周亚夫那样,成了国家干部,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那又该怎么样发扬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呢?

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借助周亚夫将军忠于职守的精神启发学生树立责任心和敬业的意识。学生互动交流后启发,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达到实质性的飞跃。这一环节可激活课堂,使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勾连,形成活泼热烈的辩论局面,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拓展视野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感悟到周亚夫“真”将军的现实意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从课本走出课外,从关注书本到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堂小结: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1分钟))

作业布置:完成《语文作业本》学习任务

三、学习任务四。(1分钟)

最后是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主要是完成一系列的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对文本内容的再次理解,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结合课外文言语段进行练习,也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板书清晰直观,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的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3 / 3

推荐第3篇:周亚夫军细柳 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

一、导入

从一则皇帝的朋友圈说起

二、读懂故事,疏通故事情节

1.小组合作,对照书下注释理解文意

耳:罢了 邪:吗

2.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齐读文章

老师纠正字音

三、悟形象,明写法

1.学生活动:师生合作,在括号内为演员设计恰当的语气和神态

天子先驱():“天子且至!”

2.“主角不出场,处处是主角”的影子写法

学生讨论,文中哪些为周亚夫代言

上自劳军地点

霸上和乐束门

细柳营 受到的待遇

直驱入

将以下骑送迎

文帝的感受

若儿戏耳,其将国可待也 周亚夫究竟有何可贵之处

如果你也有朋友圈,你会如何给他点赞、评论?

四、总结

1、重视朗读

2.关注文体

3、三维目标

4、目标需要有清楚的检测手段

5、文体的特点

推荐第4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营丘镇中学

刘振海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大体了解意思。

2、分析汉文帝称赞周亚夫的原因。

3、《周亚夫军细柳》对管理者的启示。课时设置: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谁知道西汉“七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这场变乱导火线是,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吴王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他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吴楚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派郦寄击赵,栾布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齐、赵兵。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建议景帝杀晁错,恢复王国故土,以换取七国罢兵。景帝在变起仓猝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一建议,处死晁错。暂时居于优势的吴王濞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东帝”的地位,拒不受诏,战事继续进行。

在吴楚军西向攻取洛阳的道路中,景帝弟刘武的封国梁国横亘其间。吴楚军破梁军于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当时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他不救梁国之急,而以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吴军居于不利地位。梁国又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吴军无法越过。吴军北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境)周亚夫军营求战。结果吴军一败涂地,士卒多饥死叛散。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濞率败卒数千遁走,退保长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苏镇江)。汉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东越人杀吴王濞。楚王戊也军败自杀。吴楚叛乱起于正月,三月即告结束。

在齐地,胶西等王国兵围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诸王或自杀,或伏诛。齐王将闾为汉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在赵地,赵王遂撤兵坚守邯郸,郦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吴楚兵败,也不肯入汉边助赵。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共同引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遂自杀。

传统教育

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1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营丘镇中学

刘振海

吴楚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全部平息,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同时取消了王国自行任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特权,削减了王国的属官,王国的丞相改称为相,国相还负有监察王的使命,规定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税”,即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王国的地位已与汉郡无异。 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见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们想不想知道周亚夫这位名将治军的奥秘啊?请看《周亚夫军细柳》一文。

二、读课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河内守〕河内郡的太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三、大体讲解意思: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四、《周亚夫军细柳》对管理者的启示。

举例:北方匈奴侵犯边境,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率军驻扎在细柳(今陕西咸阳附近)。汉文帝曾经到营地视察。周亚夫部队戒备森严,军纪严明,周亚夫自己戎装相见,并下令皇传统教育

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2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营丘镇中学

刘振海

帝的马车也得遵循军规,不得疾驰,与其它军营的松懈、混乱形成鲜明对比。正是凭借这支治理有方的军队,周亚夫后来一举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终成一代名将。

军队治理情况与战绩息息相关,同样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也是与生产绩效密切联系的。现场管理不仅仅是纪律严明这么简单,但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做基础,不论是5S、看板管理,还是JIT精益生产,再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是无法有效施行的。汉文帝视察三军、周亚夫戎装检阅,无不反映了领导对现场的重视。劳动纪律稽查中出现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公司领导干部没能深入到业务的每个细节和生产现场。厂长、科长经常到一线,主动发现问题,现场纪律就不会这么差;厂长、科长熟悉制度、流程,明确地知道每一个岗位怎么干是对的,下属就不敢犯错,领导一糊涂、下面肯定混乱。

五、课后作业: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对人对己严格要求的名言10句并背诵。

传统教育

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3

推荐第5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设计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2、请大家看屏幕: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3、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4、看大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6、好,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

祝兹zī侯棘jí门彀goù弓弩nǔ按辔pèi徐行

作揖yī介胄zhòu嗟jiē乎曩năng者

谁还有读不准的字音?

7、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

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9、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10、好,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éi介词wèi

军:驻军军营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非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

13、同学们没有问题了,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大屏幕)

14、译文:请3位同学讲课文简述出来.

15、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

16、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17、“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8、(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19、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

1、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20、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21、同学们的分析非常的有见地,有思想,854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2000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23、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推荐第6篇:周亚夫军细柳 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 教案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2、请大家看屏幕: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3、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4、看大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6、好,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

祝兹zī侯棘j门彀go弓弩nǔ按辔pi徐行

作揖yī介胄zhu嗟jiē乎曩nng者

谁还有读不准的字音?

7、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

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9、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10、好,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i介词wi

军:驻军军营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非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

13、同学们没有问题了,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大屏幕)

14、译文:请3位同学讲课文简述出来.

15、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

16、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17、“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8、(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19、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

1、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20、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21、同学们的分析非常的有见地,有思想,854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2000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23、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第7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设计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2、请大家看屏幕: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3、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4、看大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请同学们自读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6、好,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

祝兹zī侯棘门彀g弓弩nǔ按辔pi徐行

作揖ī介胄zhu嗟iē乎曩nng者

谁还有读不准的字音?

7、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文。

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9、下面请同学们依照文注释,合作完成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10、好,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i介词i

军:驻军军营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非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

13、同学们没有问题了,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大屏幕)

14、译文:请3位同学讲文简述出来

1、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

16、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17、“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8、(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19、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

1、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2、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20、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21、同学们的分析非常的有见地,有思想,84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XX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23、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第8篇:23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学习通过对比、反衬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授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了解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丰富了阅历,了解了社会。汉武帝元封三年,其父司马谈去世,他继任太史令,开始广泛阅读史料,着手《史记》的写作。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被捕下狱,受到宫刑。出狱后,满怀悲愤,以极大的毅力,继续《史记》的编写,公元前91年书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又是文学名著。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101)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杰出地传记文学。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到了唐代才称作《史纪》。全书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通过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互相配合和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从班固《汉书》起,历代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

三、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朗读课文,要求读文流利,字音准确。其他小组纠正、评价。

四、理解内容:

1.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遇见不会翻译的句子,组内交流解决。2.对于课文的理解,各组不会翻译的字、词、句,进行全班交流。 3.各小组分段翻译课文。其他小组补充、纠正。

五、探求中心:

1.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A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训练有素,治军有方 B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上至,又不得入。

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写法:AB侧面描写,C正面描写。

作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烘托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格尽职守的高贵品行。

2.细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述汉文帝慰问周亚夫驻守细柳的事,为什么前文还先提及文帝慰问刘礼驻守的霸上,徐厉驻守的棘门?

对比手法

A情势上做对比:在刘礼驻守的霸上,徐厉驻守的棘门,直驰入 在周亚夫的细柳两次受阻,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 体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

B性格上做对比:在刘礼驻守的霸上,徐厉驻守的棘门,将以下骑送迎。 在周亚夫的细柳持兵揖,介胄之士不拜。 体现周亚夫不阿谀奉承,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此外最后一段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赞也形成对比,提现了文帝的贤明。

推荐第9篇:23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周亚夫的性格特点,学习对比衬托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品格,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学习对比衬托手法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对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思路,而且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相信能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对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中英姿飒爽猎渭城的将军叫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作者及《史记》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司马迁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1.生字注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òu)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作揖(yī) 介胄(zhòu) 嗟(jiē)乎 曩(nǎng)者

2.对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 (1)细读第一段,理解下列文言词语,翻译。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乃:于是,就。以:把。为:任命为。军:驻军。 于是把宗正刘礼任命为将军,驻军霸上。 ②以备胡

以:用来。备:防备。胡: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指匈奴。 用来防备匈奴。

(2)细读第二段,理解下列文言词语,翻译。 ①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②一词多义

细柳军(动词,往、到)已而之.之

诏(助词,的)不闻天子之.使持节诏将军(动词,派,使)于是上乃使.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节).将军(动词,任命为)乃以宗正刘礼为.为 天子为动(介词,被).③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谓:对„„说,告诉。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 ④“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约定,规定。驱驰:骑马奔驰。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3)细读第三段,理解下列文言词语,翻译有关句子。 ①既出军门 既:已经。

已经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 ②称善者久之

之:辅助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复述课文内容,说说周亚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 4.大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介绍了作者及《史记》,另外还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翻译,为下节课的课文分析做准备。

五、作业布置:反复朗读课文,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分析课文

1.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情形。 2.汉文帝到周亚夫军营看到了怎样的情形?

(1)军士严阵以待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军令严明,军士忠于职守 (①没有将军命令,连皇上都不得入;②任何人在军中都不能骑马奔驰)。

(3)周亚夫以军礼相见。

3.从这些情形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个怎样的将军?

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个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的将军。 4.文中还写到了汉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中慰问的情形,情形如何?为什么要写这些? 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中是“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写汉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中慰问的情形,与周亚夫军营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美好品质。

5.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写了“群臣皆惊”,写了汉文帝对周亚夫的称赞。写这些,从侧面突出周亚夫的优秀品质。

三、文章主旨(课堂小结)

文章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劳军的情形,赞颂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

四、写作特点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文章在正面描写周亚夫军营的情形,表现周亚夫的优秀品质后,写到了“群臣皆惊”,写到了汉文帝对周亚夫“称善者久之”,这些都从侧面烘托出周亚夫的美好品德。

2.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

作者将周亚夫的细柳营的情形与霸上和棘门军中的情形进行对比。周亚夫的细柳营严阵以待,连皇上都不得随意进入,任何人都不得骑马奔跑;而霸上和棘门军中“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两相比较,更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优秀品德。

五、作业布置:完成同步作业

板书设计:

直驰入霸上、棘门将以下骑送迎 对比文帝劳军军士整装,严阵以待周亚夫军细柳

不得入

周亚夫刚正不阿、治军严明 细柳不得驱驰以军礼见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文帝评价细柳周亚夫:真将军矣

教后反思: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学生把课堂当成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小组讨论训练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质疑、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成功的体验中进取。在分析周亚夫形象时,教师适时点拨,进行人生观教育,完成了“文以载道”的德育任务。

边关吃紧,将士戍边

推荐第10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

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真将军”的风范。

学习重点

1、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3、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真将军”的风范。

学习难点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文本分析

《周亚夫军细柳》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六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孟子>二章》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愚公移山》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诗词五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周亚夫军细柳》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学情分析

《周亚夫军细柳》是一篇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文言文。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理解文章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对古文深厚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想

力求通过这篇人物传记,引导学生从文言、文章走向文学、文化,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课前预习时,我会设计以下题目:(1)试着疏通文意,读顺文章,把阅读遇到的障碍用不同的记号标注出来。(2)你认为周亚夫是一位“真将军”吗?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查找有关《史记》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物,导入新课。

1、关于作者(多媒体展示)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1、关于《史记》(多媒体展示)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二、练朗读,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补充:棘门(jí)弓弩(nǔ)诏(zhào) 揖(yī) 曩(nǎng)

2、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读,学生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人物语言的鲜明特点,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补充: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三、品词句,解读文意

落点一:讲故事,初识周亚夫。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积累“被”“彀”“弩”“揖”“动”等文言实词。辨析“军”“上”“使”

“之”“为”“以”“骑”“劳”等一词多义现象。把握“节”“壁”“请”“谢”等古今异义现象。整理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2、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示范朗读全文)

3、能不能用几句话从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概括故事内容?体

会一波四折。(女生读旁白,男生读人物语言)

落点二:做假设,走进周亚夫。

1、假使汉文帝出细柳营,大怒,立刻下旨治周亚夫的罪。结合上下文,你

认为周亚夫有几项“罪行”,请用“周亚夫你不应该┈┈而应该┈┈”句式来组织语言。

2、接着想像周亚夫面对龙颜大怒,他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

补充资料,多媒体展示。

周亚夫(公元前199年-前143年),沛郡沛县(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时期名将,官至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3、事实上文帝没有发怒,还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文帝又是什么样的

形象呢?你能否给“真将军”写一小段颁奖词。

落点三:品写法,刻画周亚夫。

1、同学们,能不能把没有提到周亚夫的内容删去?为什么?(多媒体展示语句,学生齐读)

2、仔细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四、巧拓展,彰显大丈夫气节。

1、同学们,文章是用来传情达意的。司马迁在这篇传记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与用意呢?(多媒体展示)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一方面是继承父亲的遗愿;另一方面是想继承《春秋》的精神,通过“春秋笔法”褒贬人物,他所赞扬的正是现实缺失的。司马迁自己遭受宫刑,原因是他有正义感,面对君王和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司马迁赞扬周亚夫其实是在赞扬他自己,属于司马迁的“发愤”之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全班齐读文章。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呢?请你们把收获记录下来与老师一起分享。

第11篇:《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主备课人: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方法:情境渲染法:合作探究法 诵读教学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导入新课:

二、我知周亚夫

1.作者——完善司马迁名片。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朝代)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先世为周代史官,父亲司马谈任汉武帝太史令。司马迁少时跟从大儒董仲舒、孔安国学习,二十岁后漫游全国。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得继父职,他博览汉室藏书,参以游历见闻,在其父累积编次的大量史料基础上,于前104年(太初元年)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前99年(天汉二年),因替孤军奋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腐刑。在狱中,他仍写作不辍,出狱后,被授以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书令。这使他更加发愤著述,终于在前92年(征和初年)左右,完

成了这部巨著。不久即去世,年约六十余。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百度百科)

2.出处——完善《史记》相关文学常识知识卡。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百度百科)

3.诵读 (1)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圈划出不认识的字词,小组内交流解决。教师在此基础上出示重要字词读音卡片,要求学生完善。

祝兹( ) 棘( )门 诏( )书 彀( )弓弩( ) 按辔( ) 徐行( ) 作揖( ) 介胄( ) 嗟( )乎 曩( )者 可得而犯邪( )

(2)读通、读顺、读出正确的断句

要求:先小组读,再请小组示范读,师生共同评价点拨,再请下组示范,最后齐读。

1 / 4 (3)读出人物 ①找出文中主要人物。

明确:霸上、棘门军士 细柳军士 汉文帝 周亚夫 ②这些人物中,谁是中心人物? 明确:周亚夫

③判断周亚夫是中心人物的依据?

明确:依据一:题目(在此释题:本文选自《史记•绛(jiàng)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周亚夫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军:驻军,驻扎。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题目意思为:周亚夫驻军细柳。)

依据二:主要内容。 (4)读主要内容

①文章共有三段,每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百度百科) ②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描写,表现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的特点。

(5)读重点字词(师生共同勾画课文重点字词)

要求:学生结合页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师生点评。老师再出示字词卡片检测。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 以:( ) 军:( ) ②上自劳军 劳:( ) 军:( )

2 / 4

③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乃:( ) 节:( ) 诏:( ) ④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 驱驰:( )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介胄:( )见:( ) (6)读重点句子(师生共同勾画课文重点且难理解的句子)

要求:结合重点字词的意思,以下组为单位翻译勾画出的句子,小组进行展示,师生点评。教师再出示重要句子检测掌握情况。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③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④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⑤已而之细柳,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⑥将以下骑送迎。

⑦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⑧为动,改容式车。

⑨称善者久之。(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来引到学生掌握字词句的知识点,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从而了解周亚夫。)

三、布置作业(设计意图:再次夯实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储备文言知识。) (1)用白话文疏通文意

(2)整理重点字词句知识卡片(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一义多词,重要句子,作者和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中的周亚夫和汉文帝的形象。2.思考周亚夫品质的当今意义。

3.学习利用生动事迹,巧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塑造人物。教学过程:

一、学习巩固,温故知新

二、我识周亚夫 1.周亚夫档案袋

要求:给周亚夫建立档案袋,包括年代、地位、品质、本文结局四个方面。 (1)年代 明确:西汉 (2)地位

明确:名将,绛侯周勃之子,封条侯。 (3)品质 ①从文本识周亚夫

明确:采用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与侧面描写(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细柳军的严明军纪)相结合的手法,从军容军纪等方面对比衬托,体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的“真将军”形象。 ②从文帝口中识周亚夫 明确:真将军。

周亚夫真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真要体现在军士戒备(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军纪严明(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军令畅达(将士言必说“将军令”,“将军约”)、周亚夫的言行(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参考育星教育网)

③从话剧中识周亚夫

要求:用话剧的形式表现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尤其是汉文帝巡营、慰劳细柳军的情节。用自我肢体语言和话语展现周亚夫形象。

(4)本文结局

明确:汉文帝称赞为“真将军”。

总结整理周亚夫品质明确:忠于职守、治军严明、有礼有节、刚正不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解读周亚夫,对周亚夫形象有一个整体把握。)

三、我悟周亚夫

(1)周亚夫是“真将军”的原因。

明确:第一:自身原因(品质)。第二:遇到贤明君主。(汉文帝形象:深明大义、知人善用、贤明的君主)

(2)周亚夫品质的当代意义。

明确:周亚夫的品质是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的。如果我们也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的精神。那我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周亚夫刚正不阿的品质。不能因为权势和地位改变自

我做事的原则和职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新一代的周亚夫。(设计意图:设计我

悟周亚夫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周亚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更加领悟周亚夫品质的难能可贵。并点出亚夫品质在当代同样适用,号召学生争做新一代的周亚夫。)

四、布置作业(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司马迁刻画人物的写作特点,并掌握本文的用典型事例和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手法,学以致用。

3 / 4

1.司马迁是我国汉代时期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的《史记》是历史的“实录”,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除了周亚夫,他还描写了一系列的下层人物和一系列的爱国英雄,人物各具姿态,栩栩如生。而且,在文末总要加上:“太史公曰„„”,表明自己的看法。请大家课后阅读《越王勾贱世家第十一》和《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了解《史记》里的其他人物,进一步感受司马迁塑造的人物个性特点。

2.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选取事例,巧用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写一300字左右的片段。

【参考答案】今年夏天,我爸去卖苹果。午后,天要下雨。爸忙收拾摊子,刚把箩筐捆绑到自行车后架上,就过来两个“老外”,他叽哩咕嗜连说带比划,看意思是想买苹果。爸爸为难地看看天。“五元一斤!”那“老外”赶紧递过来两张五元钞票。爸爸摆摆手,“老外”误会了,认为嫌少,又马上加了五元。爸只收了五元,说:“这一张就够了。”“老外”又是叽哩咕噜非要爸收下其余的钱。这时旁边一个小伙子给爸使个眼色,示意他敲“老外”竹杠。爸没理会他,称完苹果,递给“老外”,摆摆手,便麻利地收拾起来。“老外”一走,小伙子就指责说:“你这傻老帽,不要白不要。前几天,也是在这儿,一个老太太用一块蜡染土布兜着点花生卖,有几个‘老外’花了百十元连花生带土布一下买去了。他耽误你回家,还不该收点辛苦费?再说这家伙有的是钞票„„”“我知道他们有钱,可我得讲良心。”爸爸说。(参考百度知道)

【答案解析】此例文中选取爸爸卖苹果给老外的典型事例,将爸爸和小伙子、老太太进行对比,衬托出爸爸淳朴、善良、老实的品质。

3.翻译下列句子。①将以下骑送迎。

【解题思路】翻译句子,最主要的是考查句中重点字词的翻译,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即可翻译大意。但翻译时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翻译的句子一定要通顺,并要考虑结合前后文的意思进行翻译。

4 / 4

【参考答案】将士们用下马(跪拜的礼节来)迎接(文帝)。

【答案解析】本句翻译是一个难点。容易把“将”翻译成“将军”,“以”翻译成“以及,和”,“下”翻译成“下属”。“送迎”翻译成“迎接和送别”。这样这句就翻译成了“将军和下属骑着马迎接和送别汉文帝。”根据下文: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古代十分讲究礼仪。臣见君主是要行跪拜之礼的。周亚夫披甲戴盔,不能行跪拜之礼,所以行军礼。这篇文章主要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和治军严谨。所以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将士是脱掉铠甲和放下兵器迎接汉文帝。是下马行跪拜之礼。且文章主要讲了三个军营迎接汉文帝,略写了送别汉文帝。所以此处的“迎送”应是一个偏义复词,偏在“迎”上。

②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参考答案】此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

【解析】此句中的“曩”是“先前”之意。“若”是“像”之意。“耳”是句末语气词,译“罢了”。“固”译为“必,一定。”。“袭”是“偷袭”的意思。“而”表顺承,可译为“然后”。“虏”是“俘获”的意思。

第12篇:周亚夫军细柳案例分析

《周亚夫军细柳》案例分析

上海市杨园中学

黄皓 [案例主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有相当的分量,而且随着二期课改精神的要求,文言文比重已逐年增加。因此,怎样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很值得探讨。

语言是一个文化全息体,是储存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水库。而文言文教学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可是一直以来,文化气息浓烈的文言文教学却缺乏了“趣”。教师一味地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来教,文言文教学只是简单的字词解释;学生更是把它当成了背默的负担而“谈虎色变”。在这样一个越来越追求人才文化底蕴的时代,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样把文言文教学放在课改的前列,是作为语文老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努力追求文言文教学上的创新突破。每个学期都要开一节研讨课,我选择的大都是文言课文;而在平时的上课中,我也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我也上过一节校内公开课《周亚夫军细柳》,说实话,那时完全是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方法。去年学校举行语文研讨活动,我又一次选了这篇课文作为研讨对象。不仅是为了继续探索文言文教学的“趣”,更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超越。再一次和学生一起学这篇课文时,我找到了一点文言文的“趣”。 [案例描述] (《周亚夫军细柳》第一课时带领同学预习,学生借助注释和字词典,正确清楚流畅地朗读。本教例为第二课时)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我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散读课文。要求在正确清楚的基础上,做到抑扬顿挫,传情达意。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三分钟后教师拍手表示散读停。)

教师:朗读时,最重要的是能够传情达意,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把这篇课文朗读一遍,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做点评。

(一女生举手,老师点名她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之后学生点评,认为她读得过快过平,没有抓住人物的性格。)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顿、重读和语调的把握要有分寸,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分明。接下来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一男生站起来读,声音很好,而且声情并茂。同学们称好,老师也表扬。然后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教师:从题目看,我们知道本文主要描写“周亚夫”这个人物。那么,读了那么多遍后,你认为周亚夫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有什么依据?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进行思考讨论。

(同学小组讨论两分钟左右,有同学举手发言)

学生一:我认为周亚夫是个治军严明的将军,比如文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这句话,它写出了周亚夫军营中的军容特别的严整,而这正是他严明的表现。

学生二:我同意周亚夫是个威仪的将军,在文中还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比如“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句话,还有“上至,又不得入”,以及“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这些话都写出了周亚夫军营中,军纪特别的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

教师:很好,刚刚两个同学说得不错,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的性格特点。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要注意人物的感情,请同学读出这几句话的“严明”。(学生读)对周亚夫这个人物个性,还有不同的意见或有所补充的吗?

学生三:我想补充,文中对周亚夫的军礼也做了描写,比如“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写出军礼的严谨,一丝不苟。

学生一:我认为从旁人的言语反应也可以看出来。如“皇帝敬劳将军”“群臣皆惊”。

教师:对,那么你们认为“惊”字包含了几个意思? (学生踊跃回答)

教师:同学们一致认为周亚夫是个严明的人,并且也从文中找出很多依据,那么周亚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而不是和其他将军一样? 学生四:因为周亚夫忠于职守,坚守岗位。

学生五:我觉得周亚夫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天子来视察,想在他面前表现自己,以博得他欢心。 (学生笑,教师欲笑又止,一学生举手站起发表意见)

学生二:不对,从文中的句子看出,周亚夫的言行举止都是很自然的流露,是他善于用兵的表现。他既然连天子的面子也不给,要求天子也按照军中的规矩做,是他的严明所在,并不是奉承。

(其他同学点头称赞,学生五也点头认可)

教师:所以突出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以及旁人的看法和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周亚夫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个威仪,忠职的将军。那么作者司马迁对他是怎么评价的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再来揣摩作者的协作意图。

(同学们纷纷拿出课前查阅的资料,即《史记》中的《绛候周勃世家》) 教师:在原文的末尾,司马迁又一段对周亚夫的评价,请同学们现在散读这一段,然后讨论作者的态度。

(学生讨论得出作者对周亚夫的用兵是持赞扬的态度)

教师:司马迁是我国汉代时期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的《史记》是历史的“实录”,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除了周亚夫,他还描写了一系列的下层人物和一系列的爱国英雄,人物各具姿态,栩栩如生。而且,在文末总要加上:“太史公曰„„”,表明自己的看法。这里我给同学们印发了两篇,《越王勾贱世家第十一》和《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请同学们回去阅读,了解《史记》里的其他人物,进一步感受司马迁塑造的人物个性特点。 (下课铃声响起„„) [案例注释]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学生把课堂当成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小组讨论训练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质疑、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成功的体验中进取。在分析周亚夫形象时,教师适时点拨,进行人生观教育,完成了“文以载道”的德育任务。对课外阅读量的检验,可以督促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课内与课外结合,自觉提高语文素养。 在中学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也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在课上是自主的、开放的、交流是多边的,教材仅仅是师生、生生对话的文本,学生有可能生发许多疑问,有的甚至会把老师“挂”在讲台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只有在课前全方位准备,才能做到在课上游刃有余。这也是兵家所谓的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是,文言文虽然地位很重要,但在教学上总是缺乏“趣”,原因在于它没有活的语境。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因而无从听到;既无从听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所以学起来显得枯燥无味。

本教例很想从这方面来改进,即增强学生对这篇古文的兴趣,让他们能想学现代文那样有生机,主动、积极。在预习中我强调的是朗读,而不是通译。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

另外,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了“趣”的话,应及时地利用。课堂上补充的《绛候周勃世家》的结尾部分是学生主动去阅读的,从语气和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脉络。接着向学生推荐了《史记》里的两篇文章,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拓展学习,真正做到积累一点,延伸一点。并调动学生把新信息与旧信息相联系,在文言文教学上,体现这点的便是做文言卡片。可惜这节课上,并没有实践。

这节课只是个例子,存在许多的缺陷和遗憾,比如在点拨分析人物形象时,没有及时教会学生学法,从而没有做到知识的迁移。

探索尚未成功,今后还需努力!

第13篇: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4、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营,军队驻扎的地方。文题交代了事情的主要发生地。

2、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本纪”是叙述历代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世家”是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功臣的传记,“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特殊人物的传记。

司马迁记述历史人物,不仅忠于史实,而且能积极地运用史料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尽力避免泛泛地梗概式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常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为后世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典范。

3、学习生字: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îu) 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诏(zhào) 揖(yī) 嗟(jiē) 胄(zhîu) 轼(shì) 曩(nǎng) ......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匈奴。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这一场面,用对比衬托的手法,集中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同的性格特点。

第三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四、故事背景: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抢掠了不少财物。汉文帝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人马去抵抗;为了保卫长安,另外派了三位将军带兵驻扎在长安附近;刘礼驻扎在霸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

五、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第二课时:

一、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改容式车(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

2、古今异义词:

(1)、持节诏将军(节: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今常用于“节日”、“节约”.等义。)

(2)、壁门士吏(壁:营垒。今常用于“墙”或“像墙那样的直立的山石”等义。) .(3)、请以军礼见(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义。) .(4)、使人称谢(谢:告知。今常用于“感谢”义。) .

3、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介胄:名词用做动词,穿戴着盔甲。) ..(2)、军霸上(军:名词活用成动词,驻守。)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名词用做动词,“下诏”。) .

4、一词多义:

(1)、军:至霸上及棘门军(军:军营,名词。);军霸上(军:驻守,动词。)。 ..(2)、以: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以,介词,把。);以备胡(以,连词,来。);以军礼见...(以,介词,用,行。)。

(3)、上:上自劳军(上:皇上。);至霸上(上:与“霸”相连,地名。)。 ..(4)、使:使人称谢(使,动词,命令,派。);使持节(使,名词,使臣。) ..(5)、将:诏将军(将:高级将领。);其将固可袭(将:将士。)。 ..(6)、之:已而之细柳军(之,动词,“到”,“往”。);文帝之后六年(之,助词,“的”。);..称善者久之(之:补充音节,不译。)。 .(7)、为:天子为动(为,介词,表被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为:做。) ..(8)、诏:不闻天子之诏(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诏将军(诏:动词,下诏。)。 ..

二、细读把握:

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贤弟明君,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如果没有纪律,我们引以为荣德炎黄子孙何以踏向成功的大门!

三、材料补充:

周亚夫,西汉著名的军事家,绛侯周勃的儿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仁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方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既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壩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相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是西汉朝廷之大幸,是安内攘外、拯救国家的精神支柱,的确值得敬佩。“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周亚夫虽然严谨有方,但营门挡驾,毕竟令当时的人们吃惊不小。有的认为周亚夫吃了豹子胆,太目无君主;也有人为周亚夫担忧。所幸文帝比较开明,深知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片苦心,不仅没有责罚他,反倒倍加称赞,誉为“真将军”,其后更“拜亚夫为中尉”,具体负责京师长安的卫戍事务,甚至在临终时还特意嘱咐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可见,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他对刘礼、徐厉两位将军在工作上玩忽职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对周亚夫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表赞扬。

四、合作探究:

1、文中的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他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2、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可见军营戒备森严;在军纪上,必须由将军亲自命令才能开壁门,不能在营中驱驰;在个人言行上,“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作对比,以表现细柳军的军纪严明。这样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形象。

4、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明确: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课文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油然而生敬意。

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

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五、教师小结:

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四、板书设计:

23、细柳营

点明背景:匈奴入侵、边关吃紧,奉命备战匈奴;

上自劳军:霸上棘门——长驱直入;细柳军——先驱不得入、开壁门、按辔徐行。

文帝之口:赞周亚夫“真将军”的防范。 ————治军有方,刚正不阿,令行禁止。

第14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4、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周亚夫军细柳。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营,军队驻扎的地方。文题交代了事情的主要发生地。

2、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

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做是第二部《春秋》。他还接受了道家思想,他的思想中唯物论的因素和批判精神,尤其是自身的遭遇更增强了他的反抗性。这些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都有所体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跨度近三千年,详实地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历史,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了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本纪”是叙述历代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世家”是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功臣的传记,“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特殊人物的传记。

《史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勾画出他们的真实嘴脸;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歌颂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危难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尤其是司马迁把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和项羽分别列入“世家”和“本纪”,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的思想见解和救世济民的热情,这是历代封建正统史家所不可比肩的。

《史记》的思想内容是同作者的精心构思及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的。作

为历史著作,《史记》忠实于历史事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语),被历代史家赞为“实录”。但作者却在“实录”的基础上,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史记》作为传记文学著作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司马迁记述历史人物,不仅忠于史实,而且能积极地运用史料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尽力避免泛泛地梗概式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常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为后世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典范。

3、学习生字: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òu) 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诏(zhào) 揖(yī) 嗟(jiē) 胄(zhòu) 轼(shì) 曩(n......ǎ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匈奴。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这一场面,用对比衬托的手法,集中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同的性格特点。

第三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故事背景: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

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抢掠了不少财物。汉文帝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人马去抵抗;为了保卫长安,另外派了三位将军带兵驻扎在长安附近;刘礼驻扎在霸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

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三、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改容式车(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

2、古今异义词:

(1)、持节诏将军(节: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今常用于“节.日”、“节约”等义。)

(2)、壁门士吏(壁:营垒。今常用于“墙”或“像墙那样的直立的山石”.等义。)

(3)、请以军礼见(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义。) .(4)、使人称谢(谢:告知。今常用于“感谢”义。) .

3、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介胄:名词用做动词,穿戴着盔甲。) ..(2)、军霸上(军:名词活用成动词,驻守。)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名词用做动词,“下诏”。) .

4、一词多义:

(1)、军:至霸上及棘门军(军:军营,名词。);军霸上(军:驻守,..动词。)。

(2)、以: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以,介词,把。);以备胡(以,连词,..来。);以军礼见(以,介词,用,行。)。 .(3)、上:上自劳军(上:皇上。);至霸上(上:与“霸”相连,地名。)。 ..(4)、使:使人称谢(使,动词,命令,派。);使持节(使,名词,使..臣。)

(5)、将:诏将军(将:高级将领。);其将固可袭(将:将士。)。 ..(6)、之:已而之细柳军(之,动词,“到”,“往”。);文帝之后六..年(之,助词,“的”。);称善者久之(之:补充音节,不译。)。 .

(7)、为:天子为动(为,介词,表被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为:..做。)

(8)、诏:不闻天子之诏(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诏将军(诏:..动词,下诏。)。

四、细读把握:

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教师小结:

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贤弟明君,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如果没有纪律,我们引以为荣德炎黄子孙何以踏向成功的大门!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

一、材料补充:

周亚夫,西汉著名的军事家,绛侯周勃的儿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仁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方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既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壩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相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是西汉朝廷之大幸,是安内攘外、拯救国家的精神支柱,的确值得敬佩。“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

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周亚夫虽然严谨有方,但营门挡驾,毕竟令当时的人们吃惊不小。有的认为周亚夫吃了豹子胆,太目无君主;也有人为周亚夫担忧。所幸文帝比较开明,深知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片苦心,不仅没有责罚他,反倒倍加称赞,誉为“真将军”,其后更“拜亚夫为中尉”,具体负责京师长安的卫戍事务,甚至在临终时还特意嘱咐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可见,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他对刘礼、徐厉两位将军在工作上玩忽职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对周亚夫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表赞扬。

二、合作探究:

1、文中的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他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2、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可见军营戒备森严;在军纪上,必须由将军亲自命令才能开壁门,不能在营中驱驰;在个人言行上,“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作对比,以表现细柳军的军纪严明。这样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形象。

4、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明确: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课文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油然而生敬意。

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

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

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三、教师小结:

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四、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五、板书设计:

21、周亚夫军细柳

点明背景:匈奴入侵、边关吃紧,奉命备战匈奴;

上自劳军:霸上棘门——长驱直入;细柳军——先驱不得入、开壁门、按辔徐行。

文帝之口:赞周亚夫“真将军”的防范。 ————治军有方,刚正不阿,令行禁止。

第15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23 周亚夫军细柳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学会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

1、把握文言词语的意思,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学习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生朗读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吧。

二、展示目标,了解相关知识

1、明确学习目标。2.作者连接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3.作品连接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

1 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4、背景资料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劫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由于这三处地方离长安比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地慰问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劳军的纪实。

三、初读课文,要求:

1、读拼音,写汉字。jí(棘))门 弓nǔ(弩) 介zhòu(胄) gòu(彀)弓弩 作yī( 揖 ) zhào(诏 )书 按pèi(辔 )徐行 jiē( 嗟 )乎 驱chí( 驰 ) nǎng(曩 )者

2、听朗读,注意节奏的划分。

3、自由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同桌合作翻译句子意思。

2、教师检查学习情况并加以讲解课文。

3、归纳各段段意。

五、作业:熟读句子、词语意思。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周亚夫”的形象,感受其人格魅力。

二、读课文,对基本知识的把握。

(一)朗读指导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2)已而/之/细柳军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 (5)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二)理解词语 1.重点实词 彀弓弩(张开) .天子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军中闻将军令(听从 ) .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将军亚夫持兵揖(行礼) .使人称谢(告知) .2.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3.一词多义 (1)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 (2)军

①军霸上(驻军) ②上自劳军(军队) (3)之

①已而之细柳军(到)

②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无意义) (4)以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任命) ②请以军礼见(用) 4.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

3 5.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

(三)翻译句子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2.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译: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译: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

三、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用原句答) 【交流点拨】“此真将军矣!”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交流点拨】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二)人物形象

1.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4 2.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三)深层探究

1.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2.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四)写法探究

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交流】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

我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2、周亚夫的治军原则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板书设计

5

23 周亚夫军细柳

皇帝到霸上、棘门军营 对比 皇帝到细柳军营

直驰入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彀弓弩,持满。 将以下骑送迎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上至,又不得入。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天子乃按辔徐行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 改容式车。 “真”将军

6

第16篇: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设计

八年级《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单位:昌邑潍水学校 教师姓名:郝英伟、韩慧芳 联系电话:18863673901 电子信箱:1194128442@qq.com

八年级《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对八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材中已经给出了不少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手,学生可以“阅读提示”的引导下进入文本,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借助“思考探究”的提示思考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重点难点

1.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2.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朗读,研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生朗读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吧。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棘门(jí) 彀(gòu) 弓弩(nǔ) 诏(zhào) 按辔(pèi) 揖(yī) 胄 (zhòu) 曩(nǎng) 2.作者连接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3.作品连接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三、合作与探究

(一)朗读指导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2)已而/之/细柳军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5)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二)理解词语 1.重点实词 彀弓弩(张开)

天子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军中闻将军令(听从)

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将军亚夫持兵揖(行礼) 使人称谢(告知) 2.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3.一词多义 (1)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 (2)军

①军霸上(驻军) ②上自劳军(军队) (3)之

①已而之细柳军(到) ②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无意义) (4)以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任命) ②请以军礼见(用) 4.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5.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三)翻译句子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2.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

(四)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段:简要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第二段: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第三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2.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交流点拨】匈奴入侵,皇帝慰问军营,在周亚夫所在的细柳军营看到了与其他军营不一样的地方,虽然皇帝进细柳军营不太顺利,但对亚夫将军却有着极大的夸奖。

四、拓展延伸

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领军东进与叛军作战。出发前向景帝提出用梁王刘武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粮道的战略,得到景帝的认可。后实际作战中,梁军受到吴楚军压迫,不停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按兵不动,用轻骑兵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食供给。缺粮的叛军反扑未果,终于崩溃。叛乱历时三个月即被平息。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周亚夫”的形象,感受其人格魅力。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用原句答) 【交流点拨】“此真将军矣!”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交流点拨】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二)深层探究

1.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2.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三)人物形象

1.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2.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四)写法探究

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三、拓展延伸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交流】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七、板书设计

刘礼军

周亚夫直驰入,骑送迎军纪涣散 军细柳徐厉军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军纪相结合 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令;开壁门;以军礼见严明

八、教后反思

同学们整体上掌握较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第17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1.注释字义,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句意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显示意义。

四、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写的是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军营慰问军士的事。这周亚夫,可真是厉害。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可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司马迁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这“细柳”也因此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嗟乎,此真将军矣!”文帝这样赞叹,还“称善者久之”,了不起!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出示)

1、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丰富了阅历,了解了社会。汉武帝元封三年,其父司马谈去世,他继任太史令,开始广泛阅读史料,着手《史记》的写作。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被捕下狱,受到宫刑。出狱后,满怀悲愤,以极大的毅力,继续《史记》的编写,公元前91年书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文学名著。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101)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杰出的传记文学。《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到了唐代才称作《史纪》。全书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通过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互相配合和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从班固《汉书》起,历代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

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年),匈奴入侵,烧杀劫掠形势严峻。为了加强防卫,汉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劳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劳军的记实。

三、朗读课文,疏通句意

1.自读课文,圈点勾划课文中的生字词。

(1)读准字音:棘门(jí) 彀(gòu) 弓弩(nǔ) 诏(zhào)按辔(pèi) 揖(yī) 胄 (zhòu) 曩(nǎng)

2、师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语气。

重点语句朗读节奏示例:(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2)已而/之/细柳军(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5)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3、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结合文下注释,疏通句意 提示: a重点实词 彀弓弩(张开)

天子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军中闻将军令(听从)

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将军亚夫持兵揖(行礼) 使人称谢(告知) b.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c一词多义 (1)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 (2)军 ①军霸上(驻军) ②上自劳军(军队) (3)之

①已而之细柳军(到) ②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无意义) (4)以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任命) ②请以军礼见(用) d.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5、指名翻译,师生纠正错误之处。

四、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段:简要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 第二段: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第三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2.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五、探究: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用原句答)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3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5.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6、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小组内研讨交流,师抽查并点评)

六、拓展延伸

周亚夫治军方法有何现实意义。

七、作业

1、归纳整理文言词汇

2、背诵并翻译全文

第18篇:传统文化4《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目标定向:

1、

通读课文,大体了解意思。

2、分析汉文帝称赞周亚夫的原因。

3、《周亚夫军细柳》对管理者的启示。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谁知道西汉“七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见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们想不想知道周亚夫这位名将治军的奥秘啊?请看《周亚夫军细柳》一文。

二、读课文。

三、大体讲解意思: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四、《周亚夫军细柳》对管理者的启示。

举例:北方匈奴侵犯边境,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率军驻扎在细柳(今陕西咸阳附近)。汉文帝曾经到营地视察。周亚夫部队戒备森严,军纪严明,周亚夫自己戎装相见,并下令皇帝的马车也得遵循军规,不得疾驰,与其它军营的松懈、混乱形成鲜明对比。正是凭借这支治理有方的军队,周亚夫后来一举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终成一代名将。 军队治理情况与战绩息息相关,同样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也是与生产绩效密切联系的。现场管理不仅仅是纪律严明这么简单,但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做基础,不论是5S、看板管理,还是JIT精益生产,再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是无法有效施行的。汉文帝视察三军、周亚夫戎装检阅,无不反映了领导对现场的重视。劳动纪律稽查中出现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公司领导干部没能深入到业务的每个细节和生产现场。厂长、科长经常到一线,主动发现问题,现场纪律就不会这么差;厂长、科长熟悉制度、流程,明确地知道每一个岗位怎么干是对的,下属就不敢犯错,领导一糊涂、下面肯定混乱。

五。、布置作业: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对人对己严格要求的名言10句并背诵。

《视卒如子,而不可骄》教案

目标定向:

1、读诵《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2、讲解《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3、谈谈本章对员管理、教育的启示。教学过程:

一、导语: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读过本文,你就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诵《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三、给学生2分钟时间展开背诵竞赛。

四、讲解《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看待士卒如同看待婴儿一样,那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共患难;看待士卒如同看待爱子一样,那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同生死。但若一味厚养而不能使唤,一味宠爱而不能使他们听从号令指挥,违法乱纪而不能整治,那就有如娇生惯养的孩子,不能用来打仗了。

五、谈谈本章教育的启示。《孙子兵法》与商战之十四

企业家治厂犹如将帅治军。治军要有统御谋略,治厂要有领导艺术;将帅要恩威并用,企业家要刚柔相济。\"刚\"是以厂规制人。有道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定规章制度,难以治厂。如意公司制订了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管理条例,建立和健全上至经理、主任下至全体后勤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核算、财务、考勤、劳动人事、岗位责任、治安消防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公司上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凡达不到工作标准或违反规章制度的均处以罚款,不讲情面。\"柔\"是以真情感人。公司以规章制度约束人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以情感人,关心体贴职工的疾苦和生活。如为职工修建宿舍、食堂、篮球场、乒乓室,购置彩电,井为职工支付劳动保险金,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每年都要评定先进生产 (工作) 者,在全厂大会上进行表彰,戴大红花,拍照片,挂宣传窗,在《如意报》刊登。公司还设立\"西林杯\"

一、

二、

三、四等奖,凡有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 (被采纳) ,根据效益大小,分别给予奖励。最高奖金为 1 万元。2001 年度,评出\"西林杯\"最高科技奖 1 名,\"西林杯\"革新奖 1名。评出公司标兵 6 名、先进生产(工作) 者 20 名,表扬 41 名。你给职工一片情,职工给你一颗心。以情感人产生了柔情效应,如意公司关心人、体贴人,赢得了职工的\"心\"。

如意公司的实践证明:刚与柔、爱与严、赏与罚是不能偏废的。若是不从物质利益上去关心职工疾苦和生活,使他们得不到体贴、关怀,那么就会离心离德,人心涣散,企业没有凝聚力。若是不以规章制度约束人,那么职工就会像娇生惯养的孩子,企业一盘散沙,局面混乱。如意公司高明之处就是以厂规制人和以真情感人两手交替使用,互补互促,把刚性效应和柔情效应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了领导效能,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公司生产搬运车 16万台,居世界同行第一。产值 2 亿元,销售 2 亿元,实现零库存,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公司越来越兴旺发达。

六、布置作业:直面人生第2题.

第19篇: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23、周亚夫军细柳

教案

导入新课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多么震撼人心的语言,由此可见,军纪严明,才能成就伟业。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证这样一位刚正的将军。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学习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作品简介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 题目解说

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封为条侯。军,驻军,驻扎。细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文题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发生地点。 读准字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où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持节诏zhào将军

从属车骑 jì 介胄zhòu

作揖yī

称chēng谢

嗟jiē乎

曩năng者

其将固可袭而虏lǔ也 可得而犯邪yé

整体感知

匈奴入侵,皇帝慰问军营,在周亚夫所在的细柳军营看到了与其他军营不一样的地方,虽然皇帝进细柳军营不太顺利,但对亚夫将军却有着极大的夸奖。

1、朗读

2、字词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学习第一段

【3】大:大规模,大举。 【4】入边:侵入边境。

【5】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 【6】军霸上:驻军霸上。 【7】祝兹侯:封号。

【8】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9】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

政长官。

【10】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

北岸。

3、翻译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陵;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的侵略。

4、问题探究

结合全文,说说第一段的作用。

①首句“大入边”三字点出边关危急,渲染了烽火连天的紧张气氛;

②后面几句接着写三支军队奉命备战戍边的情况;

③结构上开启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 3 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小结: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学习第二段

1、朗读

2、字词注释 【1】上:指汉文帝。 【2】劳:慰问。 【3】军:军营。

【4】已而:不久。

【5】 之:到,往。

【6】被:通“披”,穿着。

【7】彀(gòu):张满弓弩。 【8】弩(nǔ):用机括发箭的弓。 【9】持满:把弓弦拉足。 【10】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1】且:将要。

【12】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13】闻:听从。

【14】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15】居无何:过了不久。

【16】使使:派遣使臣。

【17】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8】壁门:营门。

【19】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20】约:规定。 【21】按:控制。 【22】辔:马缰绳。 【23】徐:缓慢地。 【24】揖:拱手行礼。 【25】介:铁甲。 【26】胄(zhòu):头盔。 【27】为动:被感动。

【28】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

表示敬意。

【29】谢:告知。 【30】去:离开。

3、翻译: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直骑马进去了,将领们用下马的礼节来欢迎欢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

5 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着节牌通告了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4、问题探究

(1)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两个军营遇到的情形怎样?

明确: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细柳遇到的情形怎样?汉文帝到了细柳遇到的情形又怎样? 明确:①不得入;②又不得入。 (3)文帝进军营的方式怎样?

明确: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4)天子“为动”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5)第二段重点写的是文帝在细柳营劳军的情形,为什么要交代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劳军的情形?这种写法给你什么启示?

明确:①在细柳营劳军,文帝亲身感受到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军纪严明,将士恪尽职守,常备不懈,与在霸、棘门所遇情形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特点。 ②运用对比,让人事碰撞,能形成反差,使人物性格、事情的性质得到更鲜明的展示。

(6)你怎样评价周亚夫的军士?

明确:在周亚夫严格的训练下,他们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战斗力强;能够胜任任何作战任务。 (7)“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明在细柳营中,将军之令高于皇帝之令,足见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小结: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1、朗读

2、字词注释

【1】既:时间副词,已经。

学习第三段 【2】嗟乎:叹词,啊。 【3】曩:先前,从前。 【4】固:一定。 【5】虏:(被)俘虏。 【6】而:被侵犯。

3、翻译:

出了营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以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4、问题探究

(1)文帝在细柳营处处受阻,却不以为怒,反而直赞“此真将军矣”,从中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文帝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能够接受下级正确意见,胸怀宽广的明君。 (2)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军纪

严明,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人。

(3)文帝对周亚夫、徐历、刘礼三位统帅各是怎

样评价的?

8 明确:①评价周亚夫:“此真将军矣!”“至于亚夫,

可得而犯邪!”

②评价徐历、刘礼:“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小结: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

课文总结: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主题

文章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巩固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驻军、驻扎

军中不得驱驰

军营

2、上自劳军

慰问

劳其筋骨

使……劳累

3、已而之细柳军

到,往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4、居无何

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9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拓展练习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明确: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阅读感悟

【1】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君王,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校应认真遵守纪律,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

10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一词多义 【1】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 【2】军

①军霸上(驻军) ②上自劳军(军队) 【3】之

①已而之细柳军(到) ②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无意义) 【4】以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任命) ②请以军礼见(用) 【5】诏

①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下诏,下命令) 【6】上

①上自劳军(名词,特指皇帝) ②受上赏(形容词,上等)

11 【7】令

①将军令曰(动词,下令) ②军中闻将军令(名词,命令) 【8】入

①匈奴大入边(动词,侵入) ②直驰入(动词,进入) 【9】为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动词,作为) ②天子为动(介词,被) 【10】乃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副词,就) 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副词,才)

3、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4、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5、文言句式

天子为动(被动句,“为”表被动)

第20篇:20《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20《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周亚夫军细柳》语文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史记》中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学习本文不仅要学习、掌握古汉语,并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通过学习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虚词,且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疏通文章大意。但对个别重要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讲解才可牢固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内容,分析周亚夫与汉文帝的形象特点。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史记》的艺术特色,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史记》。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重点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人物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人物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走近作者

1、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2、《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事上起上古传说中的皇帝,下至汉武帝元狩年间,跨度近三千年,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成“前四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包括“十二

1 / 3

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

三、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îu 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诏zhào 揖yī 胄zhîu 轼shì 曩nǎng

2、字词积累

多义词:军 使 以 之 词类活用:军 介胄 古今词:谢 通假字:式

重要的实词与虚词:军 上 且 彀 劳 居无何 诏 既出 曩

3、理清结构

一部分(1)先点明背景,交代因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二部分(2)中心段,集中地表现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三部分(3)借文帝之口,赞扬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四、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记载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经过,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熟读注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字词积累 合作探究

1、提问:本文着重突出的人是谁?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明确:周亚夫。特点:治军严整、忠于职守

2、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可见军营戒备森严;在军纪上,必须由将军亲自命令才能开壁门,不能在营中驱驰;在个人言行上,“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作对比,以表现细柳军的军纪严明。这样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形象。

4、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明确: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课文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油然而生敬意。

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

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三、课文总结

1、写法总结:

提问: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 / 3

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主题

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对比

霸上、棘门—————细柳

文帝巡视:(上)“直驰入” 军士整装,严阵以待

两次“不得入” “军中不得驱驰”

“将以下骑送迎” “请以军礼见”

文帝评价: “若儿戏耳” “真将军也”

【教学反思】

3 / 3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及翻译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