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8 18:06:4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曹操的故事

曹操的故事

孟德献刀、捉放曹、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华荣道、割须弃袍等

曹操少年故事

少时,曹操就机警过人,喜欢飞鹰走狗,围猎比武,不拘礼俗,放荡不羁。他叔父看不惯它的所作所为,经常向他的父亲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斥责,决定寻找机会对叔父进行报复。一天曹操看到叔父走过来,就马上到下,口吐白沫,一副中风的样子,他叔父立刻跑去跟他父亲说,等他父亲慌忙跑过来,曹操却安然无恙,于是问他病是不是好了。曹操说;“我根本就没有病,可能是叔父不喜欢我,所以才诬陷我”。此后,父亲不再相信兄弟的话了。

曹操借刀杀祢(mí)衡

东汉名士祢衡,有才学,而狂傲不羁,但在当时的文人学者中间很有影响。连大文学家、孔子的后人孔融也十分尊重他,说:“吾的朋友祢衡,当世奇人。其才学是我的十倍!”

曹操闻听,很生嫉妒之情,他难能容忍在魏国境内,竟有名声超过他的人!哪怕只在一部分文人范围之内!

于是,曹操便派人把祢衡叫来,想当面侮辱他一 回,打下他狂傲的气焰。然而,在席间狂妄不羁的祢衡却大骂曹操,边击鼓边历数曹操的罪行。

曹操气得七窍生烟,面目青紫,切齿咬牙。曹操怒视祢衡良久,忽然笑了笑:“我马上派你到刘表处,作为我的专使说他来降。你有才华,曹某也最重天下人才。等你完成这个任务回来,我可以让你做公卿,以示我求贤若渴之诚意。”

众人不解,纷纷问曹操:“他痛骂主公,为什么还委以重任,还预封官爵?!” 曹操笑而不答。

祢衡到了荆州刘表处,仍是一派名士风度,狂妄自大,对刘表也讽讥、责骂,一如既往。 刘表想道:“侮辱曹操,而没遭杀害,是由于曹操怕影响世人的好感,失去自己成就大业的重要支持。所以想借我之刀杀这狂妄的家伙,让我承担杀贤人、害名士的罪名,而为他出气解恨。我为什么干这傻事呢?!”于是他就将祢衡派到另一个地方军阀黄祖那里任官。

黄祖粗蛮身负,当祢衡对他稍有冒犯时,就大发雷霆,立刻把祢衡砍了。

曹操听到祢衡终于死在黄祖刀下,轻松又轻蔑地一笑:“这迂腐不堪的书呆子是自已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痛打恶霸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

那时候,蹇(jiǎn)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

神医之死

曹操带兵驻在洛阳,自从埋葬关羽之后,每天晚上他一合上眼便见到关羽。有一天,他从梦中惊醒,感觉头疼欲裂。曹操连忙召神医华佗给自己治病。华佗诊断后说:“大王头脑疼痛,是因为患了风疾。痛根在脑袋中。只有请您先喝麻药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就可以除掉病根。”曹操一听,勃然大怒,说:“你要杀我吗!”华佗说:“大王没听说我给关羽治病的事吗?关羽中了毒箭,伤在右臂,我为他刮骨疗毒,关羽一点都不害怕。现在大王只是患了一点小病,为什么多疑呢?”曹操说:“臂疼可以刮骨,脑袋能随便砍吗?你肯定与关羽很熟,想趁此机会报仇。”于是命令左右把华佗关到监狱中,严加拷打审问。十天以后,华佗屈死狱中。后来曹操病情愈来愈重,不久也气绝身亡,死时六十六岁。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有一爱姬陪曹操午睡,曹操枕着爱姬,对她说:“过一小会儿叫醒我。”她见曹操睡得很熟,便没有叫醒他。等到曹操醒来,发现自己睡过了头,便怪罪爱姬,把她活活打死了。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佑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译文: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佑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满,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

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译文:

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

推荐第2篇:曹操故事汇集

曹操少年故事

少时,曹操就机警过人,喜欢飞鹰走狗,围猎比武,不拘礼俗,放荡不羁。他叔父看不惯它的所作所为,经常向他的父亲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斥责,决定寻找机会对叔父进行报复。一天曹操看到叔父走过来,就马上到下,口吐白沫,一副中风的样子,他叔父立刻跑去跟他父亲说,等他父亲慌忙跑过来,曹操却安然无恙,于是问他病是不是好了。曹操说;“我根本就没有病,可能是叔父不喜欢我,所以才诬陷我”。此后,父亲不再相信兄弟的话了。

曹操借刀杀祢(mí)衡

东汉名士祢衡,有才学,而狂傲不羁,但在当时的文人学者中间很有影响。连大文学家、孔子的后人孔融也十分尊重他,说:“吾的朋友祢衡,当世奇人。其才学是我的十倍!” 曹操闻听,很生嫉妒之情,他难能容忍在魏国境内,竟有名声超过他的人!哪怕只在一部分文人范围之内!

于是,曹操便派人把祢衡叫来,想当面侮辱他一回,打下他狂傲的气焰。然而,在席间狂妄不羁的祢衡却大骂曹操,边击鼓边历数曹操的罪行。

曹操气得七窍生烟,面目青紫,切齿咬牙。曹操怒视祢衡良久,忽然笑了笑:“我马上派你到刘表处,作为我的专使说他来降。你有才华,曹某也最重天下人才。等你完成这个任务回来,我可以让你做公卿,以示我求贤若渴之诚意。”

众人不解,纷纷问曹操:“他痛骂主公,为什么还委以重任,还预封官爵?!” 曹操笑而不答。

祢衡到了荆州刘表处,仍是一派名士风度,狂妄自大,对刘表也讽讥、责骂,一如既往。 刘表想道:“侮辱曹操,而没遭杀害,是由于曹操怕影响世人的好感,失去自己成就大业的重要支持。所以想借我之刀杀这狂妄的家伙,让我承担杀贤人、害名士的罪名,而为他出气解恨。我为什么干这傻事呢?!”于是他就将祢衡派到另一个地方军阀黄祖那里任官。 黄祖粗蛮身负,当祢衡对他稍有冒犯时,就大发雷霆,立刻把祢衡砍了。

曹操听到祢衡终于死在黄祖刀下,轻松又轻蔑地一笑:“这迂腐不堪的书呆子是自已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痛打恶霸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

那时候,蹇(jiǎn)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

神医之死

曹操带兵驻在洛阳,自从埋葬关羽之后,每天晚上他一合上眼便见到关羽。有一天,他从梦中惊醒,感觉头疼欲裂。曹操连忙召神医华佗给自己治病。华佗诊断后说:“大王头脑疼痛,是因为患了风疾。痛根在脑袋中。只有请您先喝麻药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就可以除掉病根。”曹操一听,勃然大怒,说:“你要杀我吗!”华佗说:“大王没听说我给关羽治病的事吗?关羽中了毒箭,伤在右臂,我为他刮骨疗毒,关羽一点都不害怕。现在大王只是患了一点小病,为什么多疑呢?”曹操说:“臂疼可以刮骨,脑袋能随便砍吗?你肯定与关羽很熟,想趁此机会报仇。”于是命令左右把华佗关到监狱中,严加拷打审问。十天以后,华佗屈死狱中。后来曹操病情愈来愈重,不久也气绝身亡,死时六十六岁。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有一爱姬陪曹操午睡,曹操枕着爱姬,对她说:“过一小会儿叫醒我。”她见曹操睡得很熟,便没有叫醒他。等到曹操醒来,发现自己睡过了头,便怪罪爱姬,把她活活打死了。

折叠

早年经历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三国志·武帝纪》中说曹嵩“莫能审其本末”,而在裴松之注《三国志》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法可信度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1]。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 ,《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小说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推荐第3篇:曹操的历史故事

历朝历代对曹操的评价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宋代以后,兵变上台的赵匡胤为了统治的稳固,倡导正统思想,开始贬低曹操。批评曹操的言语出来了: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还有的抨击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篡汉之心。元代以后,社会上对正统的思想逐渐淡泊,没人再提篡汉一说。

曹操嗜色如命?

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女性尸骨,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却也可窥曹操的好色一斑。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

曹操年轻时,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有一年,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新娘颇有姿色,便商定劫持新娘。天黑之时,两人溜至后花园,大喊有贼,调虎离山。当众人离开去捉拿贼人的时候,袁绍在门口接应,曹操冲进新房,持刀劫走新娘。不想新娘呼救,其家人尾追而来。惊恐的袁绍摔倒在路边的荆棘丛中。眼见追者将至,曹操丢下新娘,助袁绍仓皇逃跑,这一次劫色未遂。

曹操年轻时好色,年长更是变本加厉。曹操迎汉帝都许后,风闻以前的老上级大将军何进的儿媳貌美如花,不禁色心大动,将其据为己有。这便是曹操后来的尹夫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

曹操好色,也惠及曹丕、曹植两兄弟。曹植曾为袁绍的儿媳甄夫人作《洛神赋》,把这位美人比喻成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文弱的曹植也许只满足于精神恋爱,但曹丕就不一样了,他对甄氏早就倾心,在曹操攻破邺城时捷足先登,将甄氏迎娶入门。

关于这段故事,《世说新语惑溺》有过记载,曹操率军攻破邺城时令左右速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找来,左右回答:曹丕已经去了。曹操马上改口:今年破贼,正好赏给他做奴。当着众人的面,曹操当然不好意思承认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送儿作奴是个很好的给自己台阶下的借口。

更有人大胆推测,赤壁之战,也是曹操为美色而发。东吴有绝色大乔、小乔,曹操垂涎不已,于是挥师百万,欲夺得双娇还。不想东风不与曹公便,铜雀无法锁二乔。曹操对女色是否狂热到大动干戈的地步,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

曹操嗜色如命,也颇多情。曹操原配丁夫人被休,二夫人卞氏原为歌姬,曹操尚未入仕之际,于春楼见其颜色不俗,便娶之为妻。卞夫人生下曹丕、曹彰、曹植兄弟,一直在幕后为曹操操持,曹操做了为魏王后,感念卞夫人功德,将她立为王后。曹操不离不弃,破格立贱,封其为后,足见其用情之坚。

无论如何,提笔会写诗,上马能打仗,曹操这种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易中天就称他为可爱的奸雄。曹操的文治武功为人所熟知,但生活中的曹操又是何许人?拂去岁月的尘埃,安阳墓的发现再次撩开他神秘的面纱,展现出他盖世奇才的另一面。

推荐第4篇:关于曹操的故事

关于曹操的故事

孟德献刀、捉放曹、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华荣道、割须弃袍等 望梅止渴”的故事

相传曹操的大军来到了沙漠的死亡地带,热的要命,再加上没有了水源,士兵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士兵们有气无力的走着,随时都有可能倒下来。终于,士兵们停了下来,一个士兵说:“反正我们是走不出去了,累死还不如在这里等死。”其他人纷纷响应。曹操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对了!曹操清了清嗓子,说:“前面呢,有个山庄,庄主是梅老爷。那个梅老爷啊,有个前金小姐,视为珍宝。我呢,和梅老爷是世交,梅老爷曾经要我给他女儿做媒,到现在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士兵们一个个来了劲儿,因为曹操选的士兵一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曹操看着有了收效,接着说:“你们有没有妻子儿女啦?”士兵们齐声说:“没有——”曹操说:“那就这样吧,你们赛跑,看谁先跑到梅庄。第一的,我就给他和梅小姐做媒,第

二、第三均有赏!”士兵们一听,哪还想等死啊?一个个加足马力向前冲。结果,士兵们一个个那个冲啊,跑了半天还没看到什么山庄,跑着跑着,曹操的军队就穿越了沙漠的死亡地带,来到了一片绿洲上。士兵们声嘶力竭地问:“梅小姐呢?”曹操得意的大笑:“哪是什么梅小姐啊,我认识他的时候才几岁,现在啊,梅小姐都成了梅老太婆喽。”

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华容道的故事

一日,曹操正与刘晔对弈。曹操正高兴之即,忽有士兵来报:关羽持刀跨马见我士兵就杀,扬言要血洗曹营。曹操大怒:关羽乃我兄弟,哪个敢谣言中伤!破坏我兄弟感情我定不饶他!滚出去。士兵大急:丞相,属下以生命担保,句句属实。“混帐东西,还不快滚出去,不然杀无赦。”曹操继续下棋道。士兵无奈,只得退出,并召集其他人逃离保命。帐内曹操棋兴正浓,刘晔深知刚才士兵所言为实,又知道曹操的秉性,无奈不能劝信,只好做腹痛状:丞相,我不舒服,去去就来。(借此溜之大吉)曹操正急之计,忽听帐外关羽大呼:曹操,快快出来,我来取你的狗命来了!边说边进了帐里。曹操闻听此言大惊失色转身躲进“华容道”牌柜厨内,琢磨着:关羽呀关羽,我曹操待你不薄,你为何恩将仇报!这时关羽已经来到橱柜旁,道:曹操,快一点出来,我念及兄弟一场给你个全尸。如若不然,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关羽又在帐内搜了一圈,还没找到。双眼紧盯橱柜,快速拉开柜门„„.没有曹操,有一只可爱的考拉用眼睛深情的看着他。本来关羽还有点怀疑,但旁边还有一个可爱的小熊在打呼噜,睡的正香呢。关羽思到:生命本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残害生命的人!我不是人啊„„关羽痛苦流涕,转身而去„„曹操就此逃过大劫。这就是有名的华容道故事。

推荐第5篇:曹操

高考满分作文与文化名人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最能体现曹操的奸恶。

但现实生活中的曹操,却有着对理想的追求,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极高的文学造诣。《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写的。 【原文再现】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素材评析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适用话题

曹操爱惜人才,胸怀大志,杰出的军事才能值得大家学习,但是曹操狡诈多变,性格多疑也常常提醒大家,适用话题有“智慧与狡猾”、“理想”、“抱负”及“诚信”、“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人与路”、“谈意气”等。 【精彩范文】

致曹操的一封信 2004年高考全国卷考生

孟德君:

悠悠千载,别来无恙否?千载之后,您的枭雄气概仍让晚辈钦佩万分,你横槊高歌,你长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时,眉宇中流露出的求才若渴的神情,仍让我想后心有余香。可是——孟德,我仍觉得您性格中有一极大弱点,这虽没阻止您最终成功,却至少使您的时间推后了。

您对“人言”的态度错了!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三把大火烧出了刘氏基业,可是赤壁一战让您狼狈不堪,那把火烧在你的心头啊!您叹息,可您又可曾细想,失败之源是过分相信人言啊——“北兵不善水战,宜用铁链子,船只,则行之平稳,丞相之成功之日亦不远矣”——那个与卧龙齐名的人口舌生花,您敬若神明,可最终„„

的确“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但相信一切是一个人致命的错误。

是的,赤壁一役让您清醒了一点,可您又犯了又一种错,那就是——怀疑一切。

杨修乃千古名士,对您又忠心耿耿,偶尔有点恃才放旷,可人无完人啊!您最终以“扰乱军心”之名杀之,使贤良之士心寒。您为什么杀他?是他对着被您“梦中”杀死的近侍痛哭“丞相非在梦中,君在梦中耳”时下的祸根吧?他说的没错!您怀疑任何人又表现在——杨修细陈“鸡肋”之涵意时,您就该放弃这“食之无味”的一战,可您又过分刚愎自用,执着进军,可最终却几乎丢丁性命。赛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您就犯了这个错误啊!

但丁有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话虽自信,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人该常听别人的意见。人啊,“应当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所以,孟德君,小女子有一言进上:别人的意见,当听则听,自己的自信,当信才信,别被人言遮望眼,亦防自信扫慧云。

无知晚辈,出言放肆,尚请见谅。无知言论,

请君斟酌,认为有理,可信则信!认为无理亦可弃于案头,哂笑即可。

顺祝身安!

无知后生:XXX敬上

XX年XX月XX日

所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名师点拨:书信形式,采取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的方式,可以拉近阅卷老师的距离,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以一“小女子”身份直陈“你对‘人言’的态度错了!”真可谓“出言放肆”!作者注意谏言委婉开篇,先褒扬其功德,在曹操或许沾沾自喜时当头棒喝!虽出言大胆,却又因精熟三国,依靠丰富的论据说得句句在理,字字有情。曹操泉下有知,当为之汗颜。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004年高考福建考生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苛,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象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柽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大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刻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所用话题:选择所列举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文章

名师点拨:运用逆向思维,对历史人物进行大胆评说,是一种聪明的写作方式。文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受到世俗看法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作者认为,“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曹操这位集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于一身的枭雄,之所以会招来“汉贼”、“乱臣”的骂名,是因为“‘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这样的看法是非常有见地的,因而对曹操的评价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是一篇精彩出色的人物述评

曹操遗书

曹丕吾儿:

呜呼,为父大去之日不远矣!于此海内战乱纷仍、国家鼎足三分之时,吾委实不忍撒手而去。想当年吾雄心

2 勃勃,欲拯万民于水火,一统华夏,建宏图大业。如此夙愿,今日将

成泡影。天乎?人乎?而今已乎!父死不瞑目也!

人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父有紧要之言欲告于汝,望汝切记!

甲子年,黄巾作乱。吾挺身而出,集思广益,与众多仁人义士并肩携手,齐心协力,斩贼首级万余,终大破之,故得以入朝为官。后吾败袁术,诛吕布,身居宰相之高位,挟天子以令诸侯,欲定天下。

袁绍恐吾势大,率兵四十余万来攻,决于官渡。其时吾兵微将寡,粮草不济,世人莫不以吾必败。然吾了无惧意,欣纳谋士雅言,从长计议,与绍巧妙周旋。时许攸“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方其来投,吾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攸出奇计,献良策,吾军智劫乌巢,火烧粮草,遏绝退路,令绍首尾无暇相顾,终获全胜。自古及今,以寡敌众、以弱克强者寥寥,然吾创此奇迹,岂不快哉!

后,吾取冀州,夺荆襄,灭刘表,拥军百万,上将数千,兵精粮足,横扫中原。意气洋洋,踌躇满志,旌麾南指,与孙刘联军决于赤壁。

此时北方初定,诸侯或死或降,天下与吾争雄者,唯孙权、刘备而已。然其兵卒之和亦不过五万,吾自以孙刘必败,一统江山指日可待,遂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又轻信庸碌辈蒋干之语,误中庞统连环*计,拒纳其他谋士之谏,被周瑜小儿、诸葛村夫火烧战船,八十余万大军顷刻烟焰张天,岂不痛哉!吾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几至走投无路。后败走华容,险些丧命,徒留笑柄。

此奇耻大辱,吾没齿不忘!回朝后反复自念,始知刚愎自用,轻信偏听,拒谏饰非,祸莫大焉!

曹丕吾儿,为父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渐灭,止有孙权、刘备,未曾剿除,余皆不足为虑。而今不起,引以为憾。未竟事业,望汝继承。汝当记取父之教训,遇事不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亦不可忠*不分,是非莫辨,偏听轻信,切勿重蹈父之覆辙。临终遗言,儿其切记。勉之!勉之!

父字

建安二十四年冬 所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名师点拨:忠实原文,但是又要有所突破。从古典名著中取材,就意味着“带着镣铐跳舞”:既不能严重违背原著基本内容,犯常识性的错误;又不能脱离话题范围,离题万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本文给我们提供了范例。首先,作者非常熟悉《三国演义》,原著中的情节、人物,乃至重要历史事件准确的时间、细节和人物的性格,甚至某些原文词句,都了如指掌,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其次,文章始终扣住话题,不蔓不枝,紧紧围绕话题选取材料,展开论述,除此一概不涉及。本文实际是借名著之材料,表达作者自己对话题的看法,这正是文章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 曹操事略:

1.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2.废除寒食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3.提倡薄葬: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4.割发代首: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5.望梅止渴: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6.煮酒论英雄: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7.裸足迎才: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8.东临碣石:公元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9.滥杀无辜:董卓败乱朝纲,曹操带领儿个人逃回乡里,经过友人成皋吕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个儿子。夜晚听到他们食器碰撞的声音,误以为是想谋害自己,于是在夜里杀了他们。而且还凄怆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由此可见曹操阴险冷酷的权谋。

10.曹操焚稿:《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11.生性多疑:曹操死后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邮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名家点评:

(晋)陈寿: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梁)钟峡: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卷下)

(宋)苏轼: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有所轻为而至于败。(《魏武帝论》)曹操阴贼险艰,特鬼蜮之雄者耳。(《孔北海赞》)

(清)刘熙载: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艺概?诗概》)

章太炎: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魏武帝颂》)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昔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毛泽东: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郭沫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沈伯俊:文学形象曹操不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真实复制品,但他却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既有雄才大略、志在统一的杰出政治家的一面,又有极端利己、残民以逞的封建统治者的一面:既有精通韬略、长于用兵的一面:又有忌贤妒能的一面。

素材运用

话题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记得历史上常有这回事。比如说某政权到了不得不更替之际,某些人便兴兵起义,等到江山到手,便口口声声称他的“起义”是顺天应命,大势所趋,而当其治下的百姓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起来反抗了,则为大逆不道,是造反,当诛九族!明明同是起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何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事且如此,况于人乎?我不得不怀疑史书上记的某某欺师灭祖,某某体恤万民的真实性。鲁迅曾就关于曹操的记载而说因为曹魏运短,歌功颂德的少了,而作史的又大半是后朝之人,口诛笔伐的多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戏台上那面目可憎的曹操并不是真正的曹操。(2003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偏心》节选)

话题2:规则

材料加工: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昔日汉人宽袍大袖,看上去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霸业。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褚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有才干而身份低下的下级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一生不得称帝。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

话题3:宽容

材料加工: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横溢,义正词严。曹操看到后,大为震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头痛病也好了,他笑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袁氏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建议杀陈琳的。曹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曹操的部队在袁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的下属与袁绍私通、图谋反叛的信。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但曹操否定了这个意见,并且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单”付之一炬,不再追问。张郃天荡山失守,曹洪告诉曹操,认为张有罪,但曹操却说:“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曹操退守阳平关,派许褚接应粮草。许褚饮酒大醉,粮草被张飞夺去,自己兵败负伤逃回。曹操没有责怪他,白己承担了失败的责任,并令医生为许褚治伤。曹操曾派人招安张绣,张因过去与曹操有仇,杀了曹操的儿子,怕曹操不会容忍他。贾谢告诉他,曹操是个英雄,为了延揽人才,一定不会记私怨的。张绣遂即见操,拜于阶下。曹操把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并封张绣为将军。(《论曹操的用人政策》节选)

话题4:人才

材料加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更是极端的渴望。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惟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从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臼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拨上来,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够做到?

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由价值观的角度来谈曹操的爱才论》节选)

话题5:谋略

材料加工: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假谲》里说,曹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兵士们很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口里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据此故事,后人引申出了一句成语,叫做“望梅止渴”。

曹操说:“欲攻敌,必先谋。”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曹操的军事思想》节选)

话题6:进取心

材料加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这首诗充满着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东汉末年的战乱,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破坏,经济萧条,白骨累累,给人带来一种感伤颓废的情绪。曹操的这首诗如一阵春风,吹散了这种伤感的情绪。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激励人生进取。在闲难时期,曹操能激流勇进,积极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这是一种十分高尚的人生情操。(《论曹操的诗》节选)

话题7:英雄

材料加工:英雄还是奸雄?

你招贤纳杰,知人善用。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帐下,收许褚、张辽于阵前,座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你是想海内之士都越陌度仟来归。

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你行于“蒿里”,但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于是从心里悲恸,“念断人肠”;你东临喝石观沧海时,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横槊,旋即生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骚独领:你挥洒笔墨,笑傲文坛。你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满洒!马背上,勒缰援须,豪情满腔,又在酝酿新的诗篇?

你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但仍有人称你为奸雄。是因为你生性多疑,屠吕伯奢全家,还是因为败你诗兴而槊死刘馥,忌才学而杀杨修?抑或是你功高震主,无视汉天子存在?奸雄,时人作下的预言,史学家对你的评判,小说家给你的名号。

孟德啊!只有你自己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功与过留与后人评说,我只管把酒临风,歌以咏志!

话题8:角度

材料加工:罗贯中笔下的《三同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己根深蒂固,„„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

\"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占恨,上了周喻的当?

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罗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

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NO\",他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好友去世使得家族破裂,惟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怎么又不让人感动?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已,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我们却应多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提笔论曹操》节选)

推荐第6篇:曹操

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

鸡肋:

曹操出兵汉中时,本来企图进攻刘备,可是驻入汉中后,估计情势,却又发觉很多不利,进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于面子不好看。正在犹豫,恰巧厨子送进一盘炖鸡来,他就一边吃,一边继续盘算。这时,部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便随口说了两个字:“鸡肋”。杨修知道了,便叫勤务兵给他收拾行装。别人问他,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公把汉中当作鸡肋,他觉得留在这里没有什么味道,所以要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还朝。

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为父报仇:

公元193年,对历史名城徐州来说,是个不祥的年份。这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经过徐州的时候,遭到了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张闿(黄巾军降将)的伏击,不幸全家遇难;也就在这一年,曹操亲帅大军杀奔徐州为父复仇,没有抓住元凶,便血洗徐州百姓泄愤,“凡杀男女数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制造了一幕人间惨剧,几乎毁灭了这座城市。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专权,朝廷重臣议论如何除掉他。司徒王允假意做寿,实际召集众朝臣商议翦除国贼董卓的办法。想到董卓的跋扈贪婪、汉家江山的岌岌可危,大臣们悲从中来,哭声连绵,中间却只有曹操哈哈大笑。王允询问之下,曹操随王允单独相处,并自荐要前去刺杀董卓,王允将家传宝刀七星刀赠予曹操作为刺杀的凶器。曹操与董卓获得独处机会,

曹操佩着宝刀,来到丞相府。见董卓坐在床上,他的干儿子吕布在一旁站着。董卓见曹操进来,问道:“孟德,今天怎么来晚了?”曹操说:“我的马太瘦,跑不快。”董卓对吕布说:“我有西凉送来的好马,奉先(吕布,字奉先)你去选一匹,送给孟德。”吕布领令出去了。董卓身体肥胖,不能坐得太久,便面朝里在床上躺下了。曹操一见,急忙掣出宝刀刺杀董卓。哪知,董卓从衣镜中看见了曹操在背后拔刀,忙翻身问道:“孟德干什么?”这时,吕布已牵马来到小阁外边。

曹操惊慌间,把刀举起,跪下说:“我有一口宝刀,特带来献给恩相。”董卓接过来一看,果真是一口宝刀,便递给吕布收下了。

随后,董卓领着曹操出来看马。曹操拜谢说:“我想骑上试试。”便纵身骑上,狠打几鞭,往东南方向飞也似地逃跑了。

如果曹操当时拿去刺杀董卓的是普普通通的刀,也许他已早成了董卓的刀下亡魂了,就不会有曹操的下文。

张绣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亲自率军,打算南征宛城张绣。张绣的谋士贾诩听说曹操来攻,便劝谏张绣前去投降。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随即派他去联络曹操。曹操同意了张绣的投降请求,便引兵进入宛城屯扎。但曹操也有犯错的时候,他做了两件愚蠢的事情,一是纳张绣的婶婶邹氏入房,二是赏赐张绣的贴身爱将胡车儿,这让张绣是又恼又怕,于是举兵谋反,曹操不知其会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逃跑途中被乱箭重伤,自己的长子曹昂被杀,大将典韦也因护主而死。对此,曹操痛心不已。照此来说,曹操便与张绣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他定是要将张绣置于死地才能后快,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准备择曹袁二人之一降之而不能决定,谋士贾诩对张绣再次谏言说:“袁绍此人,连兄弟都不能相容,又怎么会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呢?与其投降袁绍,还不如再次投降曹操,这是最为合适的了。因为其一,当今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诸侯,我们投降他是归附大汉,名正言顺;其二,袁绍如今强盛,我们这么点人马,袁绍怎么可能看中我们而重用我们呢?而曹操则实力稍弱,如果能够得到我们的支持,必定是欢喜异常;其三,但凡是有称王逐霸的野心的人,一定会将私人恩怨放在一边,并以接纳我们的举动来向天下人彰显他的爱才及宽容之心。希望将军不要再疑虑了,速速做决定吧。”于是,张绣听从了贾诩的话,再次向曹操归降。这回曹操便要考虑了,在中箭丧子损将之仇和联绣抗袁的大形势之间的抉择来看,曹操确实对自己够狠,因为在大势之下权衡了个中利弊之后,他最终还是将仇恨搁置在一边,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并宴请张绣,拜其为扬武将军。在怀有深仇大恨的情况下,曹操为了自己的事业和胜利,他不惜向自己的敌人伸出了友谊的橄榄枝,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确切地说,我想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这不得不说明曹操对其技巧的贯彻是多么彻底--要想实现心中的大目标,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这三次战役是官渡之战(烧粮曹)、赤壁之战(烧战船)和夷陵之战(烧军营)。

《资治通鉴》就认为它是以多胜少。官渡之战使曹操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使他一跃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赤壁之战确立天下三分的历史格局,使三国的走向日趋明朗。夷陵之战则最终确立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使三国成为事实。

王粲出身于望族,又是名扬四海的才子,刘表原打算将他招为东床快婿,无奈王粲身材短小,长相丑陋,刘表又很看重外表,所以联姻之事终究未成。这对王粲来说,当然是一件不小的憾事。更有甚者,刘表在政治上也不怎么重用他,只是将他的文学才能为己所用罢了。

在荆州十余年,王粲始终只是依附于刘表的一个普通幕僚,有一个安身之处,却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建安十三(公元208年)年七月,曹操起兵,攻打刘表。刘表死后,次子刘琮继位。章陵太守蒯越、荆州府东曹椽傅巽和王粲等人力劝刘琮投降曹操。刘琮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九月,刘琮举州降曹,王粲也来到曹操幕府工作。从此后,王粲仕途得意,官运亨通,不断升迁,一直被曹操委以重任。王粲先是因劝刘琮归降有功,被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建安十八年(公元213 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魏国既建,王粲官拜侍中。

如果说,此前的王粲一直是在失意中度日,那么,自从来到曹操幕府工作后,王粲却如拨乌云见青天,命运有了实质性改变。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他连升数级,最后成了“建安七子”中政治地位最高的人,是唯一的封侯者。这样的结局,恐怕是他在刘表手下工作时想都不敢想的。

推荐第7篇:我与曹操相遇

我与曹操相遇

曹操墓的考古,留给我一个疑问。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也罢,我去见他一面。

真实曹操

我与他在舞台上相见。他一张白脸,一双三角眼,里面的奸诈、阴狠,自不用多说。但当我拨开艺术创作的迷雾时,我见到了一个真正的曹操。

东汉气数已尽,朋党之争,外戚宦官争夺权势,桓灵二帝的亲贤远佞,使它必然要走向衰败。此时谁能扭转乾坤?孙权?刘备?孙权四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虽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感慨,但长年偏安一偶消磨了英雄气概,当年的射虎孙郎英勇不再,孙权不行。刘备呢?刘备也不行,靠的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收罗诸葛、关羽、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始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在这种情况下,我与他相遇了。

他出身宦官,年轻时期的他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二十岁举孝廉,入洛阳,后入洛阳北部卫。洛阳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整治。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之后“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董卓当权时,败坏纲纪。我见到他夜带七星宝刀只身行刺,当年易水河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想起。论其勇不下当年荆轲。行刺失败,他随机应变以献刀为由,骗过董贼,最终星夜离京。 诗人曹操

他不仅仅是政治家、军事家,他还集勇武、谋略、才气于一身。他开创建安风骨,他的诗歌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我与他在文坛相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体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诗人的情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他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广阔胸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他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和态度,这是他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去精神的真情表白。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与一个真实的曹操相遇。

推荐第8篇:历史孝道故事11则——孝廉曹操

【孝福之道】古代孝道故事《孝廉曹操》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纵横天下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拜子路刚正不阿、习武忠君的精神和“负米养亲”的孝行事迹。他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顺,未入仕途之前,就专程到顿丘子路墓前拜谒。他认为向圣贤名仕学习,也是一种积德表现。曹操饱读经纶,能文善辩,从小就很招人喜欢,常用他的巧嘴向当地父老乡亲讲述历代感天动地的孝行故事。因此举荐孝廉他成了最佳人选,曾有巧嘴孝廉的称呼。步入仕途之后,在朝里仍念怀孝风浩荡的中原顿丘,于是主动向皇上奏表,一心要到中原为官,建安三年,他终于出任顿丘县令。任期之间调拨银两对子路墓地进行修整,并亲笔题写“仲墓寒烟”四个大字。后成我县的八大景观之一。

推荐第9篇:百年堂阿胶传奇故事之曹操与官渡之战

百年堂阿胶传奇故事之曹操与官渡之战

百年堂阿胶 赵燕

曹操迎接汉献帝定都许昌,做了当家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东击刘备,收降张绣,又进兵青州,攻下齐和北海,这可惹恼了袁绍:“好你个曹操,你仗着天子的威风指手画脚,如今又来到我的地盘虎口夺食,我岂能容你!”于是发兵十万进驻黎阳,又派先锋颜良南渡黄河,把白马围了个水泄不通。

消息传到许都,丞相府乱成一锅粥,孔融一班文臣吓破了胆,对曹操说道:“丞相,袁绍兵多粮足,难以抵挡,还是不战为上。”曹操反问道:“那么依你之见,既然不战,是降呢?还是逃呢?”孔融说:“丞相英明,但凭决断。”曹操听了,不由得一阵冷笑,朗声说道:“袁绍志大才疏,鼠目寸光,兵虽多而组织混乱,将虽广而号令不一,至于土地广阔,粮食充足都不过是为我们准备好的礼物罢了。”于是决定抗击袁绍。留谋士荀彧守卫许昌,自带三万兵马陈兵官渡,而后分一小股部队开赴延津,假作渡黄河之势,而以奇兵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

袁绍以为曹操要从延津渡过黄河抄他的后路,赶忙分兵来堵,却不料兵败白马,于是又派大将文丑追击曹操,曹操退至白马山布下口袋阵,将文丑人马来了个一锅烩。

袁绍连折两阵,恼羞成怒,于是带十万大军渡过黄河,连营数十里,陈兵官渡。官渡在河南中牟县东北,是南北交通要塞,守卫许昌的门户。曹操也屯兵三万摆出决战的架势。这三万兵马袁绍哪能放在眼里,他高兴坏了:嘿,我俩打一个还富余哩,对服曹阿瞒还不象老鹰抓小鸡一样!

袁绍急欲速战,曹操却给他玩起了花花肠子,他凭借有利的地形,闭门不出。袁绍也有两下子,他调集三万人马,用了三天三夜,筑了一座三十丈高的土城。土城筑好了,他令兵士居高临下,朝曹营放箭,万箭齐发,曹兵死伤无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曹操调集九千兵丁,连天加夜,造出了九十九尊“霹雳炮”。造成之后,九十九尊炮火齐发,巨大的飞石一下子摧垮了土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袁绍命兵士挖地道直通曹营,想来个“掏心”战术。曹操呢,命兵士在阵地前沿挖了一条深深的壕沟,袁绍的计策又落空了。就这样,两军对垒,相持了几个月。曹操的粮草越来越紧张。

这一天,曹操巡哨回来,正在中军帐里洗脚,忽然有军丁来报:袁绍的谋士许攸求见。曹操大喜过望:好了,破袁的计策有了!脚也不洗了,连鞋也顾不上穿,连忙将许攸迎进军帐,臵酒相待,向许攸求教破敌之策。许攸是袁绍的谋士,袁绍刚愎自用,听不进他的意见,他见袁绍不是成大器的家伙,就弃袁投曹,见曹操这样礼贤下士,也很感动,就试探着问:“丞相粮草还能坚持多久?”因为许攸新降,粮草又是军中机密,曹操哪能实话实说?于是说道:“一年。”许攸说:“恐怕没有这么多吧?”曹操脸一红,又说:“半年。”许攸没吭,笑了笑,说道:“丞相既然不以实言相告,我也就不必多问了。”曹操这才说:“实言相告,还能坚持一个月。”许攸这才说:“粮草不足,利在速战,现在袁绍粮草万乘(车),屯于乌巢,虽有重兵把守,但兵疲将骄,疏于防范,丞相若能出奇兵直捣乌巢,焚其粮草,则袁兵不攻自破。”曹操听罢,拊掌大笑,采纳了许攸的意见,自带精兵五千,打着袁军的旗号,人啣枚,马摘铃,骗过袁军的岗哨,从小路直捣乌巢,迅速包围了守将淳于琼的部队,又用硝烟硫磺将屯粮一火焚之,淳于琼舍命来救,死于乱军之中。

曹操回师官渡,与那里的曹军南北夹击,大破袁军。袁绍见大势已去,慌慌张张带领着八百余名残兵败将逃回邺城老家,没多久呕血死了。

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皆有文采,在文学史上称为三曹。其子曹植曾在《飞龙篇》赞美阿胶“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才高八斗的“东阿王”说的“仙药”就是阿胶,曹植初到东阿,骨瘦如柴,受人指导服食阿胶,受益非浅特有感而作。

阿胶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就被历代名医和道家以及研究养生的学者列为补血、安胎、润肺、养颜、美容、护肤、延年益寿的滋补上品,东阿产的阿胶自唐代以来一直都是被视作滋补圣品,难怪行遍天下的李时珍也感叹“真阿胶极难得”,并将其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

目前现有的医学研究证明,阿胶是由胶原蛋白及其部分水解产物所成,含有明胶原、骨胶原、多肽、蛋白质、硫酸皮肤素、生物酸及含有20多种金属元素,蛋白质水解后又可产生18种以上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都是人体营养必需的重要物质,它们在阿胶中的含量远远高于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等,而且比例非常合理,非常易于人体吸收。长期服用可以补血养气、美容润肤,具有延缓衰老、长寿益智的神奇效果。难怪自古以来,阿胶和瓷器,丝绸、茶叶,被定为外交国礼,随着商队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晋商商道,以及郑和下西洋,传播四方,留下诸多的传说和故事。被世人誉为“中国四大宝——瓷器、丝绸、阿胶和茶叶”。 众所周知,上好的阿胶必须要选用乌驴之皮(东阿县的驴体壮膘肥,毛色乌亮,皮质特别适宜熬胶),加东阿之水配合极特殊的技艺才能得到。而对于熬胶来说,比驴皮更珍贵的乃东阿之水(阿井水并非普通之水,井水中钙、镁、钠等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每担阿井水比普通河水或井水重3市斤左右)和东阿特殊的气候条件(离开东阿,同样的熬胶师傅,熬出的胶,晾干后质量就是不一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驴皮常有,而东阿水和东阿的气候只有东阿县才有,所以东阿又是“中国的阿胶之乡”,与景德镇、茅台镇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镇”.百年堂人始终恪守遵循“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业训,严格按照“古方、古法、古料、古工艺”的原则制造“最地道的阿胶”, 因此,大家选购阿胶尽量选择由东阿出产的地道阿胶【百年堂阿胶】才能确保效果。百年堂一直致力于“国宝阿胶”的形象推广,致力于把阿胶推动为真正的“中国国礼!中华名片!华夏形象!中国的骄傲!”。

寻瑰宝,知其出处,文章的结尾,我们重温阿胶民谣: 百年堂,老胶坊,东阿阿胶王中王, 老坊老号老地方,古井古方古工艺, 戒欺戒妄戒贪念,守训守规守信誉, 修心修性修仁德,丹心济世美名扬, 百年堂,阿胶王,益寿延年话吉祥, 补钙补鉄补气血,养血养颜养肤发, 安胎安神安宫位,止血止泻防辐射, 滋脾滋胃滋肝肾,润心润肺润精血, 调经调孕调妇科,防病防老防痛经。 培元固本滋阴阳,阿胶首选百年堂!

本文版权归百年堂阿胶网http://www.daodoc.com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推荐第10篇:曹操与杨修剧本

音乐悲壮,哀鸿呼号】

【一束追光,引招贤者上,他正值年少,黑发无须】

招贤者:(夸张地)汉相曹操,兵败赤壁,招贤纳士,鸿图大业,招贤吶……。(隐去)

【灯亮】

【松林墓地,皓月当空,墓碑上四字「郭嘉之墓」】

【曹操率鹿鸣女、蒋干、公孙涵、曹八将,在墓前祭奠】

曹操:大汉丞相曹操,率督护将军曹洪、陈桥太守夏侯惇、中郎将张辽、许褚、李典、徐晃、张合,中秋月明之夜,祭扫故参军郭嘉之墓。

【音乐起】

曹操:(慨然吟诵)明月之夜兮,短松之岗,

悲歌慷慨兮,悼我郭郎!

天丧奉孝兮,摧我栋梁。

鹿鸣女:(接诵)从此天下兮,难觅贤良。

曹操:(接诵)哀哉奉孝兮,伏维尚飨。(白)郭嘉呀奉孝!你若不死,我岂有赤壁之败呀!(哭)

鹿鸣女:爹爹保重!

公孙涵:丞相如此礼贤下士,天下贤士必然闻风来投。

曹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哇!

公孙涵:鹿鸣小姐即兴续诗,与你老人家的诗韵天衣无缝!

曹操:鹿鸣女儿虽非亲生,胜似亲生,她的才诗不在蔡文姬之下,当初老夫欲将她许配郭嘉,只恨苍天不佑,郭郎弃我而去了……。

【内马蹄声,曹操等倾听】

杨修:(内唱)半壶酒一囊书飘零四方……。

【曹示意,众隐入松林中】

【杨修骑马,与书僮上】

杨修:(下马,醉步,唱)冷眼观孙曹刘三霸争强,

欲报国无明主心中惆怅,

僮儿:相公,到了郭嘉先生的墓台了!

杨修:(接唱)中秋夜念故人来会郭郎。

僮儿:相公,郭嘉先生的墓台,已经有人祭扫过了!

杨修:(心领神会)噢!

僮儿:这香灰还是热的呢!

杨修:年年今日,只有杨修前来祭扫这冷落的坟台,今年为何这样地热闹起来了?

【僮儿发现曹操所书祭文】

僮儿:相公,这祭扫人名叫曹操!

杨修:(故意高声地)哈哈哈,你说的是那个曹孟德么?

(唱)曹孟德也曾东征西讨,

得荆襄灭刘表意气自豪,

赤壁兵败如山倒,

十万战船被火烧。

残兵败将逃至华容道,

幸遇着关云长,

他本是老曹的就知交,

悲悲切切苦哀告,

刀下捡得命一条,

他若想力挽狂澜于既倒,

求贤纳士谋略高

曹操:(更成便服上)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既知曹操招贤纳士,先生何不投在他的麾下,以展济世之才?

杨修:老头儿,你晓得我是那个?叫我去投曹操!

曹操:先生乃是当今奇才杨德祖,那曹操正愁寻你不着。

僮儿:你怎么知道我们相公的名讳呀?

曹操:年年中秋,只有杨修祭扫这冷落的坟台……。

杨修:哈哈哈……老头儿,你当真叫我去投曹操?但不知曹操能封我一个什么官儿?

曹操:以先生之才,少不得封你个长史之职。

杨修:长史之职?忒小了。

曹操:哦,大才小用了,封你个兵马大都督!

杨修:荒唐!

曹操:怎说荒唐呢?

杨修:杨修岂是个披坚执锐之人?

曹操:但不知要怎样的官儿,才称先生的心意?

杨修:我若投奔曹操,却要做他的仓曹主簿官。

曹操:怎么,先生愿为曹操掌管军粮战马?

杨修:掌管军粮战马有何不可?

曹操:哈哈哈……先生不嫌这仓曹主簿,官卑职小?

杨修:哈哈哈……你不要小看这仓曹主簿,那曹操如今是军中缺战马、仓中少米粮,他的当务之急,乃是国库空虚!

曹操:(大喜)先生定有富国之策,来来来,老朽洗耳恭听。

杨修:说与你听,对牛弹琴?

曹操:(尴尬)实不相瞒,老朽就是曹操。

杨修:哈哈哈……丞相到底自报家门了。

曹操:怎么,先生早知孟德到此?

杨修:丞相不也早知杨修到此么?

【二人同笑】

曹操与杨修,由相互倾慕、结识到深谈,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为一展报国长才,杨修终于同意担任曹阵营仓曹主簿一职,同时,他也推荐好友孔闻岱为帮手,令他潜入东吴、匈奴,设计搜购军粮战马,并慨然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必使曹营「军粮满仓,战马充厩」。

由于,闻岱与曹操有杀父之仇(闻岱之父孔融,被曹操所杀),曹操碍于杨修之面,勉强同意他承担此大任。 半年已过,闻岱毫无音讯,曹操忧病成疾,杨修终日国政操劳、以药当酒,思起闻岱之事,亦不免心烦意乱……

【追光引招贤者上】

招贤者:大汉丞相,明察秋毫,奖功罚罪,胜似尧舜,招贤啰!(隐去)

【灯亮,仓曹主簿府后花园,丽日蓝天,风送鸟语,杨修在操持公务,小炉上在熬着汤药】

杨修:(唱)青天外白云闲风清日朗,

洛阳红绕回栏阵阵暗香。

处乱世遇明主欣喜过望,

酬知己那顾得夙夜奔忙,

坐花间药当酒无事一样,

怎知我胸臆间沸水扬扬。

当初立下军令状,

到如今恰似半载时光,

孔贤弟无消息叫人悬望,

更无有战马军粮到洛阳,

难道说稳操的胜券成虚妄?

僮儿:(内喊)老爷,大喜了!(急上)老爷,大喜了!

杨修:(唱)莫不是城外边已到了战马军粮?

僮儿:一点也不错,数不清的胡马,一群群的从北边运来,千船米粮顺着洛水、黄河,从西南两路而来,都快到京城了!

【内声:有客商求见】

杨修:送粮送马的人来儿了,快快有请。

杨修欣喜欲狂,可是……,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能完成使命、为汉室立下大功的孔闻岱,却由于曹操不能平复始终存于心底的猜忌之心,此时早已成为他剑下冤魂了!

曹操既杀了孔闻岱,乃来到仓曹主簿府……

曹操:扬主簿,我来问你,这三位外邦客商,是怎样到此?

杨修:就是那孔闻岱,半年之前,乔装改扮,单人匹马、西出龙门、北转雁门,走遍塞外匈奴,历尽千辛万苦,又从华容道,东过长江、下洞庭、绕柴桑、入巴蜀,置生死于度外,谋大事于敌帮,才赚来这十万胡马、千船米粮,解我军国大难,立下不世之勋,丞相你要格外升赏。

曹操:呀!(旁唱)闻言如听惊雷炸,

孟德做事差、差、差!

仇者快、亲者痛、贻笑天下,

怕只怕招贤大计流水落花。

杨修:丞相为何沈吟不语?

曹操:杨主簿,这军粮战马,解了我军国大难,真乃不世之勋,老夫升你官阶三级,为丞相主簿!

杨修:谢丞相。

曹操:来、来、来,这件锦袍,随我栉风沐雨已有年矣!赠与先生聊表寸心!(解下锦袍,授予杨)

杨修:(接过锦袍)杨修肝脑涂地,当报知遇之恩,只是这军粮战马的首功孔闻岱,丞相如何升赏?

曹操:这孔、闻、岱……,老夫素有夜梦杀人之疾,昨夜,孔闻岱,回到洛阳,相府回话,老夫正在书房朦胧困睡之中,不想一剑哪……。

杨修:怎么样……?

曹操:我把他误杀了!

【杨修惊呆,手中锦袍落地,凝视曹操,很陌生】

【招降者画外音: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招贤纳士,一片诚心,招贤啰!招贤啰!】

【曹操拾起锦袍为杨修披上,曹操搥胸顿足,痛悔不已】

招降者:曹丞相礼贤下士,大礼祭奠孔闻岱,升赏主簿杨修,犒赏三军将士,再下求贤之令,招贤吶!

【幕启,一片肃杀的孔闻岱灵堂,夜】

【曹操、杨修、功孙涵、将士等,哀立灵前】

曹操:(念)梦中失手,错杀无辜,痛悔何及,泪落如豆!

杨修:(冷笑)呵,呵呵……

(唱)曹孟德大英雄令人钦敬, 有过错为什么不肯坦承?

夜梦杀人谁能信,

万马齐喑实堪惊,

非是我愤世嫉俗甚,

我心头悲、眼中泪,

满腹疑猜,一腔悲愤,

我那苦命的孔贤弟呀!

可怜你做了一冤魂。

曹操:杨主簿,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要过于悲伤。

杨修:丞相的祭礼如此丰厚,我却只有一样。

曹操:一样什么?

杨修:一片真心。

曹操:如此说来,旁人就无有真心了?

杨修:他们自己明白。

曹操:老夫要为闻岱守灵一夜。

杨修:哦……少不得要我作陪。

曹操:正要与先生清夜长谈。

杨修:不可、不可!倘若丞相又患夜梦杀人之疾,如何是好?

曹操:杨主簿,你也知道怕死?

杨修:(有恃无恐,调侃地)我死事小,丞相的大业要紧。

曹操:……好,你安寝去吧!

杨修:(略一踌蹰,心生一计,旁唱)

后堂我把夫人请,

叫她来会梦中人,

料丞相梦中杀妻心不忍,

到那时水落石出见真情,

但愿他引咎自责明心境,

方见得汉丞相磊落坦诚。

【三更鼓响,杨修下】

【曹操示意众退下】

曹操:(唱)寂寂三更人去后,

迟迟钟鼓惹人愁,

闻岱呀!

你若能黄泉路上留一步,

我与你负荆请罪三叩首,

赐你庆功酒,

封你万户侯,

叹只叹有功未赏反遭殒首,

悔只悔错杀无辜覆水难收,

无奈何假称作梦中失守,

杨德祖咄咄逼人不罢休,

求才难啊,才难求,

只觉得遍体冷飕飕!

【丫环捧锦袍,引倩娘上】

倩娘:(唱)乱世夫妻多忧患,

祸福相倚共悲欢,

餐风露宿常相伴,

偕卧兵车渡关山

千危万难终不散……

(为曹披衣,唱)春宵风清也觉寒。

曹操:(唱)戎马倥偬苦征战,

贤妻伴我十余年,

老夫今又遇危难,

连累贤妻夜不安!

倩娘:(唱)相爷你误杀闻岱非本愿,

何况你彻夜守灵也堪怜,

说什么今又遇危难,

得道多助心放宽、心放宽。

曹操:(唱)误杀了孔闻岱我的肝肠悔断,

设大礼祭亡灵为把人安

百般担忧只一件……。

倩娘:那一件?

曹操:那杨修……唉!

倩娘:那杨修为了相爷的军国大事,日夜操劳,就是相爷的起居冷暖,他也常挂在心,适才,就是他去至后堂,请我来为丞相添衣。

曹操:(一愣)怎么?是杨修、他、他……(唱)他请妳为我把衣添?

倩娘:正是!

曹操:(唱)马到临崖收缰晚,

投鼠忌器两为难!

倩娘:相爷为何如此惊慌!

【曹操拉住倩娘手,凝视】

曹操:(唱)牵玉手、睹芳容,

可怜贤妻懵懂人,

我在灵堂方入梦,

妳不该把我的好梦惊。

我梦中杀了孔闻岱,

文武百官尽知情,

倘若容妳安然去,

我枉杀无辜担罪名。

不舍贤妻难服众,

欲舍贤妻我怎能,

事到此间乱方寸,

进退维谷难煞人!

倩娘:(唱)曹丞相手握重兵天下驰骋,

难道说保一亲人都不能?

曹操:我的贤妻呀!

(唱)汉祚衰群雄起狼烟滚滚,

锦江山飘血腥遍野尸横,

只杀得赤地千里鸡犬殆尽,

只杀得众黎庶十室九空,

献帝初天下人丁五千万,

今只剩七百万劫后遗民,

儿郎铠甲生虮虱,

思之断肠复断魂,

曹孟德志在安天下,

赤壁折了百万兵,

招贤纳士重振奋,

误杀了孔闻岱大错铸成,

怕只怕天下贤士心寒透, 我宏图大业化灰尘!

(向倩娘跪拜)

倩娘:(唱)相爷一拜如山重,

拜得倩娘梦魂惊,

为妾一死不要紧,

怎忍你白发人反送我黑发人?

倩娘: 相爷呀!

曹操:(同唱) 贤妻呀!

曹操:(唱)有朝一日狼烟尽,

我为妳造一座烈女碑亭,

夫妻到此悲难忍,

英雄泪染透了翠袖红巾!

倩娘:(唱)愿相爷金戈铁马多保重,

莫为我薄命女黯销魂,

待到海晏河清把功庆,

到坟前奠一碗剩酒残羹!(向曹操深深三拜)

【曹操扶起倩娘,倩娘推开曹,至灵前取剑自刎,曹悲痛欲绝】

曹操:(凄厉呼喊)来人哪,来人哪!

【鹿鸣女、杨修、ㄚ环、士兵急上,见状大惊】

鹿鸣女:母亲……!

杨修:曹丞相,你……你这梦中杀人之症,就如此沉重么?

曹操:杨主簿,你看今日之事,怎样处置方好?

杨修:但凭于你!

曹操:好,我女儿鹿鸣,许配杨主簿为妻!

巴山之麓,白雪茫茫,曹操率大军出斜谷伐蜀,杨修再三阻谏无效,只得随军出征,曹操派人向诸葛亮下战表,诸葛亮批文:「黄花逐水飘,二人过木桥,好景无心爱,须防歹徒刀。」杨修一见大怒:「诸葛亮好欺人也!」

众人皆懵懂不解诗中之意,曹操说:马行十里,我若仍猜不出,愿与杨主簿牵马坠镫! 大军行至绝壁悬崖,曹操仍未猜到,杨修说:「十里已过了!」

众人却说:「十里未到!」

杨修怒:「分明二十里了,你等未何睁眼瞎说?」

曹操:「好,老夫与杨主簿牵马就是!」

众人:「丞相牵马,那个敢骑!」

曹操:「休得多言,杨主簿你放开缰绳!」

杨修松缰,曹操牵马,步履踉跄,缓缓而行,不觉又过十里……

杨修:丞相,你早就猜出来了?

曹操:不错,我早就猜出来了,(念)黄花本是一女字,女旁有水是汝字;木上二人是来字;无心之爱是受字,歹徒之刀是死字;诸葛亮的战表是「汝来受死」四字……老夫之才不及杨修三十里!

杨修:(冲动地)丞相啊,说什么不及杨修三十里,智者千虑也有一失,这兵出斜谷之事……。

曹操:(断然的)今日不议军机,休要多言!

杨修:当初我再三劝阻丞相,休要发兵西蜀,如今被困斜谷,危机四伏,眼见又是一个赤壁惨败……。

曹操:住口,用兵作战,大计已定,谁敢扰乱军心,军法无情!

杨修:丞相啊……。

曹操:带马!(拂袖上马而去)

【杨修茕茕孓立,不胜怅然】

军营中,鹿鸣女正捧着一盂鸡汤,欲前往敬献曹操,听说曹操为杨修牵马之事,忍不住数落起他来……

鹿鸣女:老爷恕妾直言,今日巡营,当着满营将士,你叫我父相与你牵马坠镫,此举忒过了!

杨修:事已至此,你们父女如何处置,但请明言!

鹿鸣女:你……(情感极为复杂的)老爷啊!

(唱)一句话说得我泪拋襟袖,

你……不该把鹿鸣的苦心当成仇,

你不该才华过人常显露,

你不该当敛收时不敛收,

我父纵有沧海量,

难容你恃才傲主强出头,

到如今也只好夫妻父子离营走,

免教你等闲拋了少年头。

杨修:(深为感动,唱)

只说是夫妻们同床异梦强聚首,

万不料中原才女情意厚,

把杨修祸福安危挂心头,

夫人哪!

言语不周请宽宥,

听杨修吐一吐满腹忧愁,

处乱世寝食不安心忧汉祚,

择明主才把丞相投,

感丞相知遇恩天高地厚,

无奈事与愿违志难酬,

讨西蜀枉费我婆心苦口,

劝不得悬崖边万马回头,

危难时你我夫妻抽身走,

杨德祖仰天俯地岂不羞,

叹当年曹丞相青梅煮酒,

天下英雄汉魏侯,

今日一曲英雄误,

我岂能对水看流舟?

士为知己死亦足,

为苍生我何惜此头!

曹操传下军中口令,乃是「鸡肋」二字,杨修大喜,因为……

杨修:(唱)鸡肋肉在骨缝中,

食之无物肚内吞,

兵陷斜谷不能进,

丞相心中忧虑深,

既以鸡肋为口令,

我料他今晚必撤兵!

众多军士们听此,均欢乐异常的准备返乡行装,曹操获报,大怒,路上与正要回营的杨修相遇……

曹操:(盯住杨修)杨主簿哪里去?

杨修:军情紧急,整装待命。

曹操:莫非你要上阵厮杀?

杨修:丞相十万大军,尚且不能前进一步,我一介书生上阵厮杀何用?。

曹操:如此说来,我只有退兵了?

杨修:丞相不是已经有退兵之意了么?。

曹操:老夫并未传令退兵,你自作聪明,乱我军心,该当何罪?

杨修:啊呀……。

曹操:(勃然变色)你,你怪不得老夫了!

杨修:丞相……。

【二人争执,鹿鸣女上,向曹操跪求,曹操拂袖而去】

【静场】

鹿鸣女:(悲泣)我父相屈杀你了!

杨修:(唱)休流泪、莫悲哀,

百年好也终有一朝分开,

杨修一死无挂碍,

后事拜托妳安排,

我死不必把孝戴,

我死不必摆灵台,

我死不必棺木载,

我只求一杯故土把身埋,

休将我的死讯传出外,

也免得世人笑我呆,

亲朋问我的人何在,

你就说远游未归来,

尸首运至皇城外,

你将这酒醍醐与我同埋,

我要借酒将愁解,

做一个忘忧鬼酒醉颜开, 在生落得身名败,

到阴曹我再去放浪形骸。

斜谷冷月如盘,空旷的斩台边,曹操与众将肃立,刽子手押着杨修来到,突有探马十万火急来到,向曹操密报「诸葛亮派出奇兵,要断曹军粮草」,杨修见曹操神情,料系军情紧急,立即言明,已派大将前往蜀军行经处往埋伏,不会儿,果有回报:蜀军已中了埋伏,大败而去。此时,众人对杨修的聪明与才智,莫不叹服,曹操亦实不舍杀害杨修,只是见其倔傲不驯的样儿,如果径自宣布将之赦免,自己怎能下的了台……正在犹豫之中,众将却纷纷跪倒,愿以性命杨修做保,请求曹操赦免其死罪……

曹操:(环视众人,大惊)哦…呀!

(唱)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

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

杨修:(对众人连连作揖)列公啊!你们帮了倒忙了…。

曹操:老夫有话要对杨主簿讲,你等退下……!

【众下】

杨修:丞相,你险些打错主意了!

曹操:(由衷地)杨修哇杨修,你委实太聪明了,坐下来,坐下来,我二人谈谈心……!

杨修:(高坐斩台之上)为何要坐下来,我乃临死之人,你还怕我高你一头?

【曹操语塞,拾级而上,与杨修同坐,二人背后,对着一轮皓月】

曹操:德祖,你可知今天是什么日子?

杨修:(抬头望月)哦,今日是冬月十五了,好月亮啊!

曹操:曾记得,老夫与你相逢在郭嘉墓前,也是月圆之夜,转眼又是三年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杨修:(黯然神伤)空怀壮志,岁月蹉跎啊……!

【一阵鸟鸣掠过长空】

杨修:(吟诵)宿鸟悲鸣兮,人之将死。

曹操:(吟诵)生死永别兮,促膝谈心。

杨修:说什么促膝谈心,只怕你的知心话,不敢对人言讲。

曹操:德祖,老夫实在不想杀你呀!

杨修:你实在是三次要杀杨修!

曹操:(一愣)请问这一……。

杨修:丞相杀孔闻岱时,你实在是已经有意杀我,此乃一也。

曹操:二呢?

杨修:你假借梦中杀人,被我点破,你又有诛我之心,此乃二也。

曹操:这三?

杨修:踏雪巡营,你为我牵马坠镫,乃是三也。

曹操:杨主簿啊!三次要杀你的是曹操,三次不杀你的,也是曹操,我已费尽苦心了,今日,我也实实不想杀你,却又不得不杀!

杨修:敢问丞相,你那内心之中,到底为何不得不杀我呢?

曹操:……你当初对我立下誓言,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此心此志,如今安在?

杨修:当初群雄混战,你思之断肠,招贤纳士,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此心此志,如今又在哪里?

曹操: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杨修:我更是初衷不改,人神共知!

曹操:可惜呀,可惜你!

杨修:可叹哪,可叹不明白的是你!

曹操:啊?

杨修:啊?

曹操:(笑)哼哼哼哼!

杨修:(笑)嘿嘿嘿嘿!

【二人由笑,变为痛哭失声】

【夏侯惇急上】

夏侯惇:丞相,诸葛亮的大军,从四面杀来了!

【众将士急上】

杨修:丞相,快快撤兵,免得全军覆灭!

众:(痛呼)丞相…。

曹操:斩了杨修,退兵,斩!

【刽子手斧落灯灭】

【追光引招贤者上,他须发皆白,步履蹒跚】

招贤者:大汉丞相,斜谷兵败!招贤纳士,再图大业!(咳嗽)招贤喽……!

【招贤者隐去,他的呼声回荡在空旷的舞台,有顷,大幕沉重地落下】

[剧终]

第11篇:曹操真正死亡的背后历史故事

一代枭雄曹操是怎么死的?要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汗青的年代的却是好久远了。幸亏有史书的纪录以及一些对汗青感爱好的考古学家。有的人说曹操是由于得了头风病而死的,凭据其时的医疗技能和曹操的职位得了头风病就没有医治的要领了吗?并且其时的曹操但是魏国统治者,没有好的大夫来救治?一起来看看曹操毕竟是怎么死的。

鼎足之势之势未定之时,诸葛亮就知道曹操终究是孙、刘两家的仇家。诸葛亮找来刘备和孙权,探讨怎样把曹操撤除。颠末一番谋害,想到一个措施。有一天三人把曹操找来煮酒论天下,末了诸葛亮说:“当下阉人当道,汉室杂乱,我轻易来没事,不如出去旅游旅游。”曹操问:“去哪?”诸葛亮说:“天上怎样?”曹操说:“好主意,天上是神仙住的地方,咱就去转一圈,也不枉今生。”刘备说:“怎样上得天上?”诸葛亮看看孙权,似乎孙权会有措施。孙权公然有措施,他说:“不如租一架飞机来方便。”诸葛亮立刻说“云云甚好”。于是由刘备出头去租来一架飞机。上了飞机,刘备给飞行员打了个招呼:“老弟迩来可好?”飞行员点颔首没语言。

飞机呜呜的飞到了天空,突然飞行员说:“大事欠好,油不敷了,各人只能跳伞逃生。如今我们五小我私家只有四个降落伞,你们赶紧探讨一下怎么办?我先跳伞了。”三人面面相腆,都往诸葛亮脸上看,显然各人信赖诸葛亮有措施。这时诸葛亮说:“为了公正起见,我出题目你们答复,谁答复不上来谁不要坐降落伞。”“喏”三人异口同声。

诸葛亮问:“以什么为题?”

孙权说:“我等在天上,就以天为题吧。”

于是诸葛亮问刘备:“天上有几个太阳?”

刘备答:“一个。”

诸葛亮说:“对了,你先走吧。”刘备挂上降落伞跳伞走了。

诸葛亮又问孙权:“天上有几个玉轮?”

孙权绝不夷由地答复:“哪还用问?一个。”

诸葛亮说:“对了,你也走吧。”孙权也走了。

诸葛亮说:“曹公呵,你说天上有几个星星呢?”

曹操答复不上来。诸葛亮说:“对不起曹公,你自想措施吧,我走了。”

曹操没有措施,只好赤身跳出飞机。

曹操恰恰掉在一条河里,他宁静逃生了。曹操知道孙、刘和诸葛亮未来还不罢休,他想,以后如果再坐飞机,绝不能让诸葛亮问住了。今后他苦读经卷,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直到军事,无不通晓。并且今后几十年鼎足之势之势形成,曹操依附所学知识,渐渐占了上风。

他发动赤壁之战,想一举打败孙刘同盟。但是由于有诸葛亮的到场,他吃了败仗。孙、刘以为曹操新败,一定心智杂乱,若此时邀他上天旅游,他一定答复不出诸葛亮的题目,于是他们给曹操发了个邮件说:“曹公,你方才败绩,心情欠好,咱们再去旅游旅游,等你心情好了,我们再在战场上见崎岖怎样?”曹操仗凭有几十年的积聚,固然不怕他们,于是就愉快地允许了。公然,飞机飞到高处飞行员又说没油了。飞行员给他们四小我私家留下三个降落伞本身先走了。诸葛亮又提出答复题目。曹操这次自动说:“方才打完赤壁之战,我们胜负两边归去都举行了总结,不如就以赤壁为题发问吧。”诸葛亮说:“好,就以赤壁为题。”

诸葛亮问刘备:“赤壁之战是在那里打的?”

刘备答复:“在赤壁。”

诸葛亮说:“答复精确,你走吧。”

刘备跳伞走了。

诸葛亮问孙权:“赤壁之战曹公投入几多部队?”

孙权答复:“号称八十三万雄师。”

诸葛亮说:“答复精确,你也走吧。”

孙权跳伞也走了。

诸葛亮问曹操:“你哪八十三万将士都叫什么名字?”

曹操着实是说不上来。

诸葛亮说:“对不起曹公,你照旧自想措施吧。”说完诸葛亮也跳伞走了。

曹操没措施,闭上眼睛,一咬牙跳出了飞机。只听得嘎吱吱树杈断裂。曹操掉在一棵大树上。他再次宁静着陆。曹费心想,好你个孙刘诸葛亮,三反五次想灭了我,殊不知天不灭曹,老曹我再也不怕你们了。

过了几天,孙刘听说曹操平安无事,又约请他上天旅游:“曹公,你福大命大造化大,咱们再到天上溜达一圈怎样?”曹操有恃无恐:“溜就溜,谁怕谁。”于是他们四小我私家又坐上飞机上了天。又没油了,飞行员留降落落伞走了。刘备刚预备语言:“曹公你看……”曹操说:“别说了,你们都逐步坐降落伞吧,我先下去了。”说完头也不回自顾自的跳出了飞机。

这次曹操头朝下掉在了一个水泥墩子上,脑浆迸裂一命呜呼。

曹操就是如许死的。

听完张银两的回想,一个年轻人说:“你简直是瞎编,我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没有曹操和孙刘旅游的说法。”另一位年长的说:“老张就是瞎编,当时候基础还没有飞机。”

第12篇: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

“鸡肋”事件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梦中杀人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所以常对侍从说:“吾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曹操昼寝于帐中,翻身时被子掉落于地,一近侍拾被欲盖,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之,复上床睡。半晌醒来,惊讶道:“谁人杀我近侍?”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

改建园门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cuījué),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杨德祖(杨修)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一职,当时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亲自来视察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教植斩令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 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 “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 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 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1,曹操在门上写了1字活 众人不知其意 杨修明白曹操是嫌门太阔 所以叫人改建 后来曹操知道 十分妒忌他的才能。

2,塞北送给曹操酥一盒 曹操在上面写上 一合酥 放在桌子上 让众人进来 杨修见后 便跟他人分吃 操问原因 杨修说 上面写的一人一口酥 不敢违抗曹操的意思 曹操表面笑 却更厌恶他。

3.曹操说喜好在梦中杀人 后杀了个近侍 曹操假装十分痛心后悔 杨修知道后说 丞相非在梦中尔 君乃在梦中尔 曹操听说后更生气。

4.曹操的儿 曹植爱修的才能 操想立植为太子 曹丕知道后想陷害植 修知道后直接去找了操 结果操 认为修中伤丕 更讨厌修。

5.操打算 看看丕和植的才能 令2人出城却又派人不让其出城 丕看不让便回来了 植去问修 修说 可以斩杀门卫 于是操以为植当立 后有人说是修告诉的 操大怒 因此不喜欢植。

6.修总是交植有关天下大事 操经常来考问植 植每次都对 操大疑 只原是修告之 此时便有杀修之意。

7.鸡肋事件 操 进军无意 退军恐人耻笑 副将问操 如何 操 随曰 鸡肋 修之后便 让所有人收拾行李准备 回去 操知道后大怒 杀了杨修。

第13篇:曹操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熊弘扬,来自15级法2班,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一代枭雄——曹操。

著名的评论家许邵曾评价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让我们来看看,曹操为什么在清平之世会是个奸贼呢?

曹操,宦官之后、权贵弟子,爷爷曹腾是“十常侍”之一,一个大宦官,封费亭侯,任大长秋。父亲曹嵩曾官至太尉。如此家室,自然是富贵不愁。而曹操呢?《曹瞒传》里说了,曹操年少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真是一个活脱脱的问题少年,而小曹操呢,觉得自己是个游侠,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游侠的轶事吧。

曹操有个二叔,经常跟曹操的父亲告状,小曹操因此经常受罚,他就想了一个法子。一天曹操正在院子里玩呢,看到二叔来了,曹操赶紧装作中风的样子,眼鼻歪斜、口吐白沫,这可让二叔慌了神,赶紧去找曹嵩,曹嵩一来看到曹操就好好的站在那儿,跟个没事人儿一样,但曹嵩还是很紧张啊,就上前围着曹操从头到脚摸摸看看,问曹操:“你没事吧?你叔叔说你中风了。”曹操装作很委屈的样子说:“啊!没有的事,我怎么可能中风呢?叔叔他就是看不惯我,所以才跟您说我的坏话。”这下结果可想而知了,曹嵩不再相信二叔的话,曹操自由了。

曹操的哥们呢,也大多都是这样的纨绔子弟。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说,有一次,一家人家结婚,曹操和袁绍去看热闹,居然动念要偷人家的新娘。他俩先是躲在人家的园子里,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声大叫:有贼!参加婚礼的人纷纷从屋里跑出来,曹操则趁乱钻进洞房抢走了新娘。匆忙间路没走好,袁绍掉进带刺的灌木丛,动弹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声:贼在这里!袁绍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来。

这样的游侠恐怕只能打个引号吧,一个活脱脱的纨绔子弟模样,要按我们现在的话说,曹操长大以后啊恐怕也就是一个没出息的啃老族,在路上开跑车约炮撩妹也说不定啊。

但就是这样一个曹操,偏偏被几个高人看好,这其中一个就是东汉太尉乔玄,乔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乔玄是谁?东汉的大太尉、大名士。《续汉书》中写道:玄字公祖,严明有才略,长于人物。著名的大学士何颙初见曹操时,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他们说这话都有一个前提,而且这个前提是那个时代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天下将乱,就是因为曹操生在这样一个乱世,也就成了许邵口中的乱世之英雄。那么我们来看看曹操是如何成为乱世英雄。

曹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了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令,在任洛阳北部尉时,面对十常侍之一的大宦官蹇硕的叔父时也毫不客气,用五色棒打死、就地正法,从此名声大噪。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曹操讨伐张绣时,路上军士都干渴难耐,曹操只靠一句话就解决了所有将士的饮水问题,可谓聪明至极。 在曹操与袁绍的交战中,面对兵多将广、补给充足的袁军,尽管曹军处在劣势,曹操却带领己方军队一战白马,斩了颜良,二战延津,杀了文丑。官渡之战更是以少胜多,一举击溃了袁绍。

我们再来看看曹操的“煮酒论英雄”。刘备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英雄,曹操一一反驳,而且十分中肯。他说袁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孙策“孙籍父之名,非英雄也”;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谈到张鲁,曹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最后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此番言论可见他的见识非常,善于识人。

会识人还得会用人吧,这一点啊,曹操可一点都不差。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曹操用人评价到:“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论大小,卓然皆称其职。”意思就是说啊,曹操这人很清楚每个人的优势劣势,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的合适。

这曹操不仅善于识人、用人也善于留人,他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不仅能招来天下奇才还能招来敌方阵营的人才。直到曹操去世之前,他的谋士共102人,其中最重要的五大谋士,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都是自己来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从敌营当中来投奔曹操的,贾诩来投奔的时候还捎带了个张绣。大家想想,你跟别人正打得热火朝天呢,对方的大脑蹦到你身边,告诉你你的对手手短,打头就行。他最怕痒了,挠他的痒痒吧。这不想赢都不行啊,这不赢得叫不尊重对手了。

但人终究是人,更何况是曹操这样一个卑鄙的圣人,他有仁义博爱的一面,自然也就有狡诈凶残的一面。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曹操错杀吕伯奢,曹操在逃出洛阳的期间借住于曹嵩的老朋友吕伯奢家,忽然,曹操听见了磨刀声,以为吕伯奢想要杀了他,便杀了一家八口,在出门撞见吕伯奢后,曹操又骗而杀之。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说出了一句令所有人到现在看到都会不寒而栗的话“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从破黄巾军起家到最后位极人臣,必须要残忍而多杀,而在那个乱世,也许也只有曹操这般果决仁义而又奸诈狠辣的人才能建功立业吧。

曹操这一生,击陶谦,灭吕布,降张绣,败刘备,破袁绍,收刘表。赤壁败而胜马超,下张鲁。最后得疾而终。

曹操,虽有圣人之情怀,而不脱世人之俗;虽有卑鄙行径,却未泯仁爱之心。

第14篇:演讲稿曹操

讲 稿

这节课呢,我给大家讲讲曹操。为什么要讲曹操呢? 因为我觉得民间和文学方面对曹操的评价太差了,对曹操是不公平的,希望从曹操的一些鲜明的性格的讲解,让大家认识真正的曹操。

其实曹操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是个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诗人。只不过是三国演义把曹操丑化的太多了,要了解真正的历史,还应该去看三国志。

而且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嘘的太神了,可以说是“状诸葛而近妖”,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只是一个政治家,并非军事家。举例,“空城计”大家都以为是诸葛亮发明的,其实不然,“空城计”的真正主人应该属于曹操。 可见 三国演义的 历史可信度不高,七分实,三分虚。 而历史上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应该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评价曹操是个十分有本事的人。

这样一来对曹操就有了三种评价——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个评价是准确的呢?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我想这句话大家都十分熟悉了,当时曹操说这句话,是有这一样一个故事:曹操因为遭董卓迫害,从京城里逃出来,路过了一个老朋

友吕伯奢家,曹操到吕伯奢家里的时候吕伯奢本人不在,曹操由于疑心太重,以为吕伯奢的家里人要害自己,然后把他们一家都杀了。 但是这句话呢,是错误的,在正史上是不对的。

《三国志》记录:曹操发现自己误杀人后,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凄怆”这两个字很重要,就是杀错了人,然后,唉,他也是很难过的,算了算了,宁肯我辜负别人,不可以别人辜负我啊。这个语境是曹操的一种自我安慰。

但是到了《三国演义》上呢,就变成了理直气壮,而且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前面加了天下两个字,这个就大不一样了。曹操当时说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虽然我错了,我错杀了人家我对不起人家,我现在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这里面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里面,而到了《三国演义》变成理直气壮说我对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对不起我,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奸贼。这两句话的差距是很大的。 所以我觉得曹操的奸险歹毒这一点,应该说是有疑问的。

曹操:真小人,非伪君子

《三国演义》的毛批还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什么呢,他说“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他说即便是这样,这也是曹操比一般人不一样的、超过

我们的地方!

为什么呢?

因为其实当时包括现在,很多人干着跟曹操一样的勾当,但是却没有曹操的坦率。很多人,即便干了这些事,还装着自己是个好人,都是些伪君子。但曹操则不是,他敢说出来,这就是他过人的地方,他真小人,但非伪君子。

曹操真诚的一面

• 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

在官渡之战中,当许攸来投奔曹操的时,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 “跣足而出”(跣足:光着脚)迎接许攸。( 在古代光着脚是表示尊敬,而且是十分高贵的礼仪了)。在当时,估计也只有皇帝才有这样的待遇了,可见、曹操对于有才能的人是十分尊重的。并且 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

• 例如每当曹操的爱将(例如典韦、郭嘉)战死时,曹操总是十分悲痛的,他宁愿用自己的儿子的生命去换他爱将的生命。 • 对于曹操奸诈的一面,我觉得他这种奸诈某种意义上也是逼出来的。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他如果事事都说老实话,这还能够克敌制胜吗? 兵不厌诈,这跟别人说自己足智多谋都一样

的。

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

在曹操和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来。 并且被曹操气回娘家了,在后来曹操到其娘家,想把丁夫人接回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操也是个温情的人,重感情的人。

并且当曹操临死的时候,曹操认为他这一生做的最错的事就是把丁夫人气走。因为要是到了九泉之下,曹昂跟他要妈妈,他应该怎么回答呢?你想曹操这一生犯多少错误,他居然认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这个,就是把她的妻子气走了!说明曹操是一个多情的人,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是曹操的温情。 所以这也是十分了不起的。

但是你要认为曹操多么温柔,那就错了。曹操是很狠毒的,可以说是翻脸就不认识人。这也反映出曹操的性格的复杂。

曹操确实是一个很宽容的人

例如:对于在曹操最不顺心时,背叛曹操的魏种,当曹操将他抓

回来后,看重魏种的才能,也把他放了,官复原职。

再例如:在曹操与袁绍的一次战争中,袁绍要手下文人陈琳写了一篇檄文 (即声讨书)。陈琳是个笔杆子,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痛骂曹操,并且是从曹操的祖宗开始骂起。再后来袁绍战败,陈琳被俘。 但是曹操还是看重陈琳的才能,赦免了他,再后来陈琳就成了曹操的笔杆子,为曹操做事。

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 •

• 在有一段时间,当时的很多文人看不起曹操,说曹操的出生卑贱,因为曹操的祖父是太监,而东汉的朝政就是被宦官给搞坏的,所以文人们都很憎恨宦官。很多文人都大写文章,嘲笑或是辱骂曹操。后来边让、桓邵这些人被曹操抓到后,曹操都将他们杀了。

所以曹操这个人是很复杂的人

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他的方方面面,这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能够如此地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易中天先生也给予曹操“可爱的奸雄”的评价。

所以,我们不能从单一方面去看待曹操,曹操是个人才,希望大家都看到真正的曹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看看三国志了解真正的曹操,谢谢大家!

第15篇:《曹操》读后感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曹操》,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一类的书,特别是历史人物的故事,所以我仅花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共209页的书。

当我们一提起曹操,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那阴险的笑声,想起他那种种恶行。可是,自从我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曹操了有很多优点,比如: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能求访人才;战争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这个中队长,也很受启发,学会了取长补短这个道理,还知道了不少历史知识。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以后可不要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了,那可是些守旧的看法,曹操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向他学习呢!如果有时间的话,也请大家去读一读曹操写的诗《短歌行》,也许你也会体会到曹操那种求才心切的心情。

第16篇:品曹操

品曹操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曹操,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有些人说他是英雄,有着出众的领导能力,在乱世中挺身而出,并且广纳贤才、知人善用。有些人说他是奸雄,《三国演义》中的许劭就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曹操本人也是一个凶残成性的人,至少杀了几百万人,其中有许多都是无辜百姓。各种观点层出不绝。对于曹操,我在阅读完《三国演义》,结合书中的情节,分析了一下这个被受人关注的“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他残暴无情,出于自身的恐惧与猜忌而将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并留下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还以为父报仇为由,将徐州十多万无辜百姓一律斩首,血流成河。

曹操的性格多变,既偏执又多疑,既奸诈又妒才的多重性格让他的仕途上沾满了鲜血。华佗被害,近侍被杀,就连为他卖命打下江山的能臣将士也毫不留情。就如他手下最聪明最能干的杨修,曹操也因嫉妒他的才华,知道的太多,便找个理由一杀了之。可见他的性格是多么的令人不齿。难怪在民间,将曹操作为“奸诈”、“虚伪”的代名词。

虽然曹操杀人如麻,并且性格也不太让人喜欢,但他也做过不少的好事,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政局混乱,军阀混战的时期,曹操挺身而出,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留下了不少光辉的英勇事迹。推行屯田,招贤纳士都是他的壮举。

当然在政治上他也占了很大的优势,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使天下暂时的安定下来并统一了北方,为以后的三国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也是曹操的聪明之处。

《三国演义》给曹操塑造了一个奸雄的形象,但是,我们也不可以磨灭他所作出的贡献,毕竟,在那种混乱的年代,他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统一而战,也是英雄之壮举。所以,总的来说,曹操既是一个英雄,又是一个奸雄。

第17篇:《短歌行》曹操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领百万雄师,饮马长江,要与孙权争夺江东之地。大战前夕的夜晚,明月皎皎,曹操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于是大摆酒宴,与众将士痛饮一番。席间,曹操诗兴大发,慷慨而歌,写下了《短歌行》。这时一首典雅厚重的文人乐府诗。

短歌行 (汉乐府)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18篇:话说曹操

话说曹操

曹操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英雄。也许有人对于“英雄”这个名号有异议,但请稍安勿躁,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的智谋。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一个聪明机警的政治家。曹操的出身不是很好。他的父亲叫曹嵩,是大宦官的养子。所以从小曹操的物质生活是不用说的,但在当时,宦官的地位不是很高,自然曹操的地位也不是很好。因此他需要依靠自己的魅力和智谋来为自己谋取一条求官之路。从小曹操的智谋就出现端倪。小时候,曹操是一个公认的浪子,整天游手好闲。他的叔父看不下去了,就叫曹嵩好好照看儿子。但有一次,曹操找来叔父,之后做生病痛苦状,叔父没办法,找来了曹嵩。谁知曹操好好地在干自己的事情。自此,曹嵩不再相信他叔父的话。再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准确的说应该是奉天子。体现的是曹操绝顶的智慧。尽管奉天子后,许多某事和武将都是为了皇帝而来,但在当时,为曹操效力和为皇帝效力又有什么区别呢?不得不承认曹操的这一步棋为自己赢得了胜利的资本。三国史中,体现曹操智谋过人的地方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细说。

喜欢曹操,喜欢他的直接果断。其实对于奉天子的想法,袁绍的谋士们也提出过相似的理论,不过他们的才真正叫挟天子。但大家都知道,袁绍这个人其实只是空有虚表。对于这个建议,他只是置之不理。但曹操当机立断,随即下了命令将此事进行到底。袁绍知道后,心里一直不是很服气。甚至当曹操封他为大元帅时,他还是认为低人一等。如此表现让两人的差距就此体现。我想如果我是一个谋士的话,我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投奔曹营。由此观之,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袁绍必败无疑。

喜欢曹操,喜欢他的唯才是举。之前说过,曹操的社会地位不是很高。他没有袁绍的一表人才,没有刘备皇叔的称谓,没有江东孙权的一分现成基业,他如果要取得天下,就必须靠他身边的人才。事实上,曹操身边的能人很多,比如郭嘉·荀彧·荀攸·许攸·毛玠等,都是旷世奇才,典韦·乐进·夏侯惇各个勇猛无敌,为曹操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里边的许多人,都是从敌营投靠过来的,曹操能够不避嫌疑,放心地任用他们,是曹操作为伯乐的慧眼使他们这些金子发出了闪耀的光芒。

曹操是一部读不完品不完的书!

第19篇:曹操形象

武艺高强,能力出众,深谋远虑:

侧面描写,朱俊说要破凶恶的山东群贼,必须要请曹孟德出马,不须几日就可以破贼。 陈宫说曹操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的谋略可以让曹操插翅难飞。

陈宫说曹操诡计多端,吕布不可轻敌。 正面描写:

曹操带军杀到济北,投降的人数不胜数,兵马所到之处,无不降顺,不到一百天,就已经招安了三十余万人。

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自己亲自上马。

曹操中计围困在濮阳城中时,遇到吕布,曹操没有正面冲突,用手掩面,蒙混过关,给吕布指了错误的人。

曹操逃脱回寨后,使用将计就计的方法,假装自己死了,骗吕布出城,想生擒吕布。 曹操布局捉拿黄金余党,战绩显赫。

曹操使用计谋,布局让吕布以为山中有精兵,放火烧山,但是在河边埋伏下精兵,进行突袭,并且早就收买了田氏,且宽恕了其之前的行为。 山东一带,基本被曹操得去,安民修城,不在话下。

知人善用,重用人才;

正面描写: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震山东。招安人群中挑选精锐人士组成青州兵,其余人归农。并且在兖州招纳贤士。不论是曾经辅佐过袁绍的荀彧,还是弃官归乡的荀攸只要有才都可以重用。而且还派人去乡间寻访程昱、郭嘉等能人。

在攻打黄金余党时,曹操看重许褚的能力,用计拿下后礼待,希望他可以归顺自己,而许褚却是后来杀了李封,帮助曹操重新夺回兖州。

侧面描写:在曹操慌乱逃走时,正是夏侯惇、典韦带着援军前来救援,截住吕布,救了曹操。

陈宫用计想捉曹操,派人送假消息时,是刘晔提醒曹操陈宫多诡计,要提防,也因此救了曹操。

曹操上当后,李典、典韦冒死杀敌,两问主公何在,拼命也要救出曹操。 曹操冲动想去攻打徐州时,是荀彧给了中肯的意见和计谋。

有主见,适度听取谋士意见:

在夏侯惇引荐典韦给曹操时,说典韦很厉害,曾经追着老虎过山涧。曹操观察后判断此人有勇力,但仍让其当面表演上马耍铁戟,眼见为实后,才予以官职,赠其物品,重用之。 在吕布逃走时,曹操听取刘晔意见,趁胜追击,不能让吕布有喘息的机会。

重情义,爱家人:

在威震山东后,曹操派人去接自己的父亲。在父亲被杀后,为其报仇雪恨。

虽然曹操知道陈宫前来是为了劝说他,想不接待,但是由于陈宫之前对他有恩,他仍然没有忘记这份恩情,还是请他入了帐,听他说完那些话。

固执残忍,好用武力:

为父亲报仇雪恨的方法就是屠城,用武力解决。其实残害曹操父亲的是张闿,陶谦本想通过讨好曹嵩来拉拢曹操,于是派了人去保护曹嵩。一片好心最后酿成祸端,但是曹操非常固执,没有听任何人的意见,一定要杀了陶谦来为父亲报仇,而且一路上残害了许多无辜百姓,却没有去找真正的凶手算账。 对于刘备得徐州一事,曹操心怀嫉妒和愤怒,不仅想杀了刘备,还要鞭陶谦的尸体,又想领兵去攻打徐州,挑起战事。

高傲自恃,好胜冲动:

陈宫就是利用了曹操好胜心强这一点,利用濮阳城中的富豪给曹操送去假消息,曹操竟然相信了,还重金奖赏送信人。

高傲的曹操没有听取李典的话,不让手下先去探路,相反还说我不亲身前往,谁肯向前?虽然勇猛,但是太过高傲,没有思考周全。

中了吕布的计谋负伤后,他将计就计,进行复仇。

侧面描写:从荀彧劝说曹操不去攻打刘备掌管的徐州中看出,荀彧认为曹操冲动攻打徐州是因小失大,舍本逐末的行为,思考不周全、

第20篇:曹操读后感

曹操读后感 (1) 前几天,我读了《曹操》这本书,我对曹操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每当人们提起曹操,就会联想到戏台上那一位白脸奸臣,想起“挟天下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可我读了《曹操》这本书后明白了,这不是对曹操的公正评价。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比如:经过战争的洗礼,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农业生产遭受极其严重的破坏。

于是曹操采用种种方针才使中原农业得意恢复。

还有,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用官吏的标准,宣布重用那些出身微贱,门第低下,虽有偏短而有专长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是生活作风有些小缺点的人都可以良才任用。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虽然出身低微,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了大将,所以当时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有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基矗

曹操不仅访求人才,而且在战争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把被动变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如:公元199年袁绍想以10万大军的优势兵力,一举消灭曹操。曹操那时只有2万兵力,当他得知袁绍要发动总功时,便一同与谋士分析当时的形势,利用袁绍迟疑寡断、内部意见不统一的弱点,采用种种计谋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读了《曹操》这本书,使我看到了曹操是怎样利用人才,怎样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知道了怎样看一个人。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以后可不要说曹操是奸臣,那可是些守旧的看法,曹操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曹操》是我在书店中无意中发现的,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感觉挺有趣的,就叫爸爸买了下来。 《曹操》的作者是陈舜臣作家。曹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每个人都说他是白脸奸臣,都说曹操“挟天子以立诸侯。”原先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改变了人想法。我觉得曹操是个“官方教材;不念旧恶;生活节俭;勋劳宜赏的明主。

古往今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曹操传读后感 (2) 从小,我就看过四大名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既不是孙悟空,也不是宋江,更不是林黛玉,而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东汉丞相魏王——曹操。 一提到曹操,大家一定会想“白脸的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当我看完《三国演义》之后,我终于知道这是对曹操不公正的评价,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比如:经过了无数的战争,中原出现了“白骨蔽平原”悲惨的场面,农作物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幸好曹操使用了“屯田”政策,中原才得以恢复发展。

还有,曹操打破了东汉以来使用身士族用人的条件,只要有本事,有专长,不管多贫穷,地位多低下,都可以提拔使用,所以,当时投奔曹操的人很多,形成了“武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形势,为自己打天下作了很好的基矗

曹操除了自己会用人,自已也很有谋略,了解敌情,想当年,袁绍有80万大军,准备消灭曹操,可曹操只有20万大军,袁绍是曹操的4倍,可曹操发现了袁绍内部意见不统一,就利用这一点,就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我才真正了了解到了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我过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战略家。我才知道了我们评价一个人物的好坏不能只听单面的戏说,要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眼睛去多读书,从这个人物身上所经过的事情,再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自己用自己了解到得给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

所以,小朋友们,我们以后不要只听别人去说曹操是“白脸的奸臣”,就认为这个人很坏,要多看书,多了解,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哦! 天,我读了《曹操》这本书。通过读《曹操》,我对曹操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每当人们提起曹操,就会联想到台上那一位白脸奸臣,想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可我读了《曹操》这本书明白了,这不是对曹操的公正评价。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比如:经过战争的洗礼,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现象,农业生产遭受极严重的破坏,于是曹操采用了屯田方针,他的屯田方针分“民屯”、“军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出组来开荒种地,政府成了最大的地主。屯田农民直属国家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交给国家。由于曹操采用了屯田方针,才使中原农业得以恢复。 还有,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用官史的标准,宣布重用那些出身卑微、门第低下,虽有偏短而有专长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是生活作风有些小缺点的人,都可以量才任用,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虽然出身卑微,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了大将,所以当时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今后夺取天下大小了基矗

曹操不仅访求人才,而且在战争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把被动变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如:公元199年袁绍想以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直捣曹操的政治中心许昌,一举消灭曹操。曹操那时只有两万兵力,当他得知袁绍要发动进攻时,便一同与谋士分析当时的形式,利用袁绍迟疑寡断、内部意见不统一的弱点,利用种种计谋打败袁绍,平定了北方。

卑鄙的圣人曹操读后感(3) 不管是从京剧还是电视剧,电影还是话剧。曹操无疑都是一个奸诈类的人物。“白面曹操“、”奸佞小人“都在他身上徘徊,今天我读了《卑鄙的圣人:曹操》之后,对曹操有了更深的见解。例如:

当年,关云长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了汉朝四位州郡太守,以及曹操赠予他的战袍置之于地.大骂奸臣的作为,而他统统不计较,反而敬重他,让使者放行,这充分的体现了曹操敬重忠义之士的大度与仗义,奸佞小人会这样做吗?肯定不会,他们早把关羽剁成肉酱了。

曹操杀黄祖,令其部下陈琳不满,上缴文讨曹,击鼓骂其为奸佞小人,曹操礼贤下士,询问他原因,原来陈琳的故友被曹操奸杀,曹操见他如此重义气,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尊他为上卿。曹操的大度与胸襟是如此的宽广。

曹操这个人,他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天才横溢、柔情万丈、敏感、孤独、自卑的诗人,他的作品有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 公元220年3月25日,临终前,这个一代袅雄的遗言却是如此温柔:老婆们要学会做鞋子来卖,挣钱养活自己,想改嫁的就改嫁。说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曹操的一生就像一个传奇,痴迷着所有人„„

之前,我抽空到了图书馆看了一本书《卑鄙的圣人:曹操》,作者是王晓磊(说实在,第一次听这名字),上面说什么曹操至今最心服口服的一本传记,什么21世纪曹操的代言人,我看,下了一跳:这么厉害。于是就拿起来看了,的确,从第一张开始,就把我深深吸了进去,很详细,人物的各个特点都很鲜活,我当时就不仅感叹道:这是继藏地密码之后,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

由于只是第一部,所以还不是很全,只写到了皇帝一句话让曹操翻身的那一部分。我看完了那本书,感叹道:我对曹操的认识还是太少了埃

仅从这第一步看,就能看的出,曹操的命运,可以说是曹家的命运是如此曲折。曹家生活的年代是东汉末年(历史书上有写)的汉灵帝时期,是一个皇帝无能的时代,整个朝廷都由宦官掌握着,曹家是一个通过巴结大宦官王甫而“存活”的家族,曹操的爸爸曹嵩是九大鸿胪之一,位列三公,官位极大,但是谁知道,曹操的一个叔叔曹鼎则有着南海宋家的这座大靠山,然而,汉朝的统治者将宋家给灭了,随着宋家的败落,曹鼎也被关进了大牢,可能危及到整个家族,而且,王甫的种种罪行不知怎么的,也被一一揭穿,想想都知道,这对曹家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打击啊,曹操也被撤了官,只有曹嵩还战战兢兢的留这位子。一天,皇上在文武百官面前念了名士桥玄告老的一封信,信上可以说是像皇上推荐人一样,叫皇上重用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月旦评对曹操的评价)曹操,曹操跟桥玄是好朋友,因桥玄看到了曹操自己注释的兵书,觉得很有道理,所以认为曹操是个有前途的人。正巧,皇帝也认识曹操,只是当时没想起来,之知道是大鸿胪曹嵩之子,是、曹嵩便提醒皇帝,皇帝立马就想了起来,因为之前曹操正是洛阳北部尉,因自己的那一对五色大棍治理洛阳的北部而小有名气,并且他被月旦评评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时,一经点评,便可大有名气,所以皇帝认识曹操,更不可思议的是,皇帝尽然按照桥玄的信上说的,将曹操排进了朝廷(就看到这),曹操真是命大碍„

这本书我是大概十几天读完的(毕竟时间有限,不是在家),读完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真的很大,让我真正地认识了这个平凡又有着传奇的人生的人——曹操。

曹操能走到这种地步,成功的关键无非是朋友。曹操的朋友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什么袁绍袁术啊,夏侯渊、夏侯淳啊,什么桥玄之类的文人,还有许攸等人,这都是曹操要好的朋友。在曹操小时候,当时正在追捕逃跑的太学生,一天曹操深夜想找邻家的小孩斗公鸡,正巧碰见了正在通缉的太学生:何颙,曹操二话不说立马救起何颙,也不由得他是通缉犯。后来,何颙一直和曹操、袁术保持着联系,甚至一起商讨着如何去宫中刺杀皇上,何颙也送给了曹操一把青缸剑,曹操用这把剑还救了父亲一命。朋友的用处多大埃还有就是桥玄公的帮助,桥玄公为什么如此看重曹操,是因为曹操给他看了他自己注释的兵书,这就说道了曹操给我的另一启示:为了自己的爱好不顾一切。

曹操小时候很调皮,不爱读书,长得也并不好看,因为,救了太学生何颙,被父亲曹嵩知道了,送去了乡下七叔那地方,在整个曹家中,七叔可以算是最有才有道德的了,但,偏偏他最淡泊名利,只愿意在这村庄读他的书,过他的生活,曹操在这有样学样,也读起书来,曹操就这样渐渐对兵书感兴趣,七叔于是就用现在家长普遍都用的手段:先背老子论语之类的书,才能看一点兵书。而曹操却因为兵书,豁出去了,就这样,曹操渐渐从一个野小子到了一个有文化的少爷,不再被人说是什么宦官遗丑了,就这样,他也结交了另一个好朋友:夏侯渊(也是个有才人)。

还有曹操其实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当他在洛阳做官时,自己做了对五色大棒,专门对付那些罪人,也得到了好评,把洛阳的北部管得好好的。就算后来因为得罪了王甫的人,被贬到了一个贫困的小县当县令,曹操在那可以说是励精图治,把整个县可以说是管得好好的,为人民着想,积极防御当时的邪教:太平清领道(张角),为了人民而躲过了征兵。这样的人,能干不成一番事业吗? 只要自己有实力,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曹操,我以你为榜样。

与曹操有关的故事
《与曹操有关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