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道德经诵读(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30 09:03:3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最新版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今年我校将《道德经》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天的早晨上课前和下午上课前,还有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道德经》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进行经典诵读、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道德经》、争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3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道德经》章节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道德经》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道德经》默写或《道德经》手抄报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道德经》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章《道德经》,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章《道德经》。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道德经》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

0分钟《道德经》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经》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道德经》朗诵会”、“

《道德经》擂台赛”、“

《道德经》背诵大王”等评选活动。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经》诵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对《道德经》诵读的兴趣,使《道德经》诵背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各班利用班队会深入开展《道德经》诵读宣传工作。各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诵读《道德经》,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道德经》诵读比赛,提高全体师生人文素养。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每个月各个班级评选“《道德经》诵读小明星”,大力表彰、宣传;

4、各班组织学生根据《道德经》诗文编写手抄报、讲故事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5、本学期学校举办了“《道德经》诵读活动”,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勤奋工作,我校一定会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扎实。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谷阳办事处朱桥学校

2015年12月14日

推荐第2篇:道德经

道德经

道经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无名 天地之时 有名 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 恒有

欲也 以观其所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恶已 皆知善 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刑也 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

弗始也 为而弗志也 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不上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之不敢弗为而已 则无不治矣

道冲 而用之有弗盈也 渊呵 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 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

出 多闻数穷 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是为天地之根 绵绵呵 其若存 用之不堇

天长 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

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 善地 心 善渊 与 善仁 言 善信

政 善治 事 善能 动 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功成身

退 天之道也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 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 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 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 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

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 是

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

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视而不见 名曰夷 听之不闻 名曰希 搏之不得 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 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

首 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夫不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

能安以静之徐生 保此道者 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 其贵言

功成身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

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 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 荒兮 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 其未兆 沌沌兮 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 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 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 澹兮 其若海 飂兮

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 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无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

行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 故明 不自

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长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

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 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 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

者 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 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是 是曰远 远曰反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

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

轻天下 轻则失根 躁则失君

善行 无辙迹 善言 无瑕谪 善数 不用筹策 善闭 无关键而不可开 善结 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

者 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 守其黑 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 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 守其辱 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 常德乃足 复归于朴 朴散

则为器 圣人用之 则为官长 故大智不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 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 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 或觑或吹 或强或羸 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

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 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

夫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 用兵则居右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 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 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 以悲哀莅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常无名 朴 虽小 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

者寿

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有 衣样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 可名于

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执大象 天下往 往而不害 安平太 乐与饵 过客止 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

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 必固与之 是谓微

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

之朴 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

德经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 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 前使者 道之华 而愚之始 是以大

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 处其实 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其致之也 谓天无以清 将恐裂 地无以宁 将恐废 神无以灵 将恐歇 谷无以盈 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 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 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

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 非乎 故致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方

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 善贷且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 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

教父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我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

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

长久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静胜躁 寒胜热 清

静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 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不出户 知天下 不窥牖 见天道 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 不为而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

以取天下

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 吾信之 不信者

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 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 人之生 动之于死地 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盖摄生者 路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

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

德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

天下有始 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塞其兑 闭其门 终身不勤 开其兑 济其事 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 用其光 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 是为

袭常

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 而人好径 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采 带

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 是谓盗竽 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 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 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 毒虫不蛰 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 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是为玄同 故不可得而

亲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好静 而

民自正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 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人之迷 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治人事天 莫若啬 夫唯啬 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 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 是谓根深固柢 长生久视之道

治大国 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

伤人 夫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

大邦者下流 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 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 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 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

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为下

道者 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 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 求以得 有

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

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

学 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 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 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 国之福 知此两者 亦稽式 常知稽式 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 远矣 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

莫能与之争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愿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 甘美食 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为人己愈多 天之道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天下皆谓我道大 似不肖 夫唯大 故似不肖 若肖 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夫慈 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善为士者 不武 善战者 不怒 善胜敌者 不与 善用人者 为之下 是为不争之德 是为用人之

力 是为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 而为客 不敢进寸 而退尺 是为行无行 攘无臂 扔无敌 执无兵 祸莫

大于轻敌 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 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言有宗 事有君 夫唯无知 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

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知不知 尚矣 不知知 病也 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 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 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

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 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 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应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

司杀者杀 是谓代大匠斫 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

之厚 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 是贤于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天之道 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 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惟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

不处 其不欲见贤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

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 是为社稷主 受国不详 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和大怨 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 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完

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水无形 入器随形

流水不腐 生命在于运动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柔能克刚 坚持就是胜利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委屈才能保全 不争就是最好的争

吃亏就是占便宜 生活中的辩证法

枪打出头鸟 不要过分炫耀自己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跟着感觉走 万事不苛求

兔死狗烹 功成而身退

树大招风 学会掩饰锋芒

脚踏实地 才能一飞冲天

做人要厚道 人生的基本准则

人心不足蛇吞象 知足者常乐

宰相肚里能撑船 做人要有度量

认识你自己 才能找准位置

距离产生美 与人交际的哲学

好话一句三冬暖 赞美是交往的第一步

君子成人之美 交往中的双赢之道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信是人言 信用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保证

冤家宜解不宜结 与人为善总有好处

心静自然凉 活着就是心态

天有不测风云 万事顺其自然

塞翁失马 宠辱不惊的道理

冲动是魔鬼 困难最怕冷静

利令智昏 看清诱惑的背后

会找平衡 活得快乐最重要

养生首先要睡好

动静结合 气功养生的原理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男性养生 重在寡欲

女性养生 内外兼修

阴阳和谐 房事养生

推荐第3篇:道德经

《道德经》读后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道德经》,我很是惭愧只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来读,勉勉强强算是读完了。起初读起来很是费力,首先这是一篇先秦诸子时期的著作,其古文甚是晦涩难懂。但是难度最大的地方还是经文的内容太过博大精深。老子短短五千言,却凝聚着他一生的思想结晶,其中涉及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军事观,宇宙观,文章简短而精华,句句微言大义。由于研读时间实在太短,所以只能就自己的一些简单的感悟付诸笔端。

首先对这篇巨著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道德经》,东周春秋末周收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址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著书《道德经》上下篇5千余言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与孔子同时,长孔子20余岁。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更值得一提的是,《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老子也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尤其在现今,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与信息革命带来的又一次经济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令全世界头疼的难题,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他们对东方的哲学更加感兴趣,大多人便试着通过《道德经》以得到解决之道。

其实西方人最初了解老子不是通过电视的形式。早在唐朝,玄奘法师就将《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等国。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一代文豪托尔斯泰对老子也十分推崇,有人问他,世界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对他影响很大,而老子对他影响巨大。他对老子的《道德经》很有研究,曾帮助日本著名神学家小西增太郎翻译出版《道德经》,还亲自编选出版了《中国贤人老子语录》,并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论老子学说的真髓》一文。

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很推崇老子,与中国萧师毅合译《道德经》,其晚期思想与老子思想有多共性共识之处。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 Inner Light》。 哈佛知名讲师泰勒用《道德经》诠释“幸福学”。

毛泽东晚年时最爱的书是《道德经》《庄子》《易》,这一切都说明道家思想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的我们一直忙于学习西方文化,可能无暇顾及学习《道德经》,但是我们应该都听过,“无为之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等,这些早已家喻户晓,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所熟悉的,也许我们并不清楚这是出自道德经,但是这一切已经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指导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老子的无为:

“无为”是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思想,其贯穿整篇经文。刚刚翻阅的人看到这样字眼一定会十分不解。正如林语堂先说所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其实这正是老子高明之处,他以一个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高度审视着整个世界,看到了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根源问题就是“有为”,统治者为了到达自己的目的,压榨人民,如老子所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而他所崇尚的也并非孔子的儒教,法家等诸子的理论,他所崇尚的是“上德”,所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由此而观之,老子是绝对反对一切“有为”的思想,因为他认为想要有所为,必须采取“无为”方能与道合一,老子称之为“玄德”。只有这样才能与道合一,才能真正到达让天下太平,民各有所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由此观之,老子的无为的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能为了欲望而妄为,要有所节制。“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老子的反战观念,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干扰民生的行为,他所崇尚的是一个道法自然的和谐社会,在这个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社会,尤其是科技日新月异的中国,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物质财富大量积累,中国从30年前一个贫弱、千疮百孔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日益突出。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中国经济反而逆流而上,一直保持着9%的增长率,然而在这个时刻,国内人民的生活也出现了各种不和谐现象,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文化问题,住房问题接踵而来,于是政府也迅速调整政策,采取放慢经济增长,积极转变经济架构与模式,把焦点聚焦在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不折腾”,他认为不折腾的官员才是好官员,这也秉承了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宫崎骏是日本动漫业的神话,他的动画多数获得奥斯卡,《幽灵公主》《天空之城》《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动画更是深入人心,他所有的动画几部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那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抵制战争,甚至是抵制科技的肆意发展。在《天空之城》中在神秘的天空之城中,其科技领先于地球几千年,然而就在这样的发达社会里,并没有任何的高楼,高科技的东西,仅有的就是绿色的植物,各种动物还有机器人一起和谐的生活在一个生物圈内,这一切显示出他对在日本当年科技发展迅猛的年代,想要复归当初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万物自然生长,天地和谐的向往。在《千与千寻》中,小千的父母因为贪吃而变成了猪,擅长使用的魔法的钱婆婆从来不使用魔法,并对小千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魔法做的。《幽灵公主》更是显示出宫崎骏对环境保护的呼吁。由于宫崎骏经历了二战,家族经营飞机工厂,然而这一切也让他对战争产生一个反思,虽然我不明确他是否也读过《道德经》然而,他的哲学理念与老子的重合之处不在少数。日本曾经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道德经也是日本所崇尚的一本著作,因此可以知道《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可见一斑。以上可以看出,老子所崇尚的道法自然的社会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是人类最高的愿望,用现代眼观来看便是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这与马克思的观点也不谋而合,而英国的另一位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提出“无形的手”强调市场有自己的运作规则,政府不应该强加干预,而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为。以上四位分属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职业的人对于“无为”却是不谋而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谈起这个话题,我们似乎都会想到孔子的《论语》,这历来就是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最高目标。然孔子曾数次请教于老子,并称老子“犹龙”。在《道德经》中也提出“

推荐第4篇:道德经

解读这第二章,酝酿了一个月,又花了十天的时间才写完。写出来没贴上来的,比贴出来的要多一倍。为了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有些东西贴在这里,名之曰“心得体会”,和各位读者交流一下:

第一,《道德经》是本很难懂的书,难就难在它“太好读”,语句太稀松平常,几乎可以望文生义,随便解释,结果整章的意思却不知所云,歧义百出。

我们都知道学习英文有个语感问题,语感好的人词汇量不大,却可以把一篇英文的意思解读得很清楚;反之,语感不好的人即使词汇量很大,甚至靠查字典把每个词的意思都查清楚了,整个文章的意思却还是翻译不好。其实语感就是对全文的语境的把握。一个字词本来可以有多种含义,全靠上下文的限定来把握其当下的准确意思,上下文甚至能“规定出”一个词格外的含义或韵味。

相比于英文,中文的语境就更加重要了。对于中文来说,每个字几乎都像光光的玻璃球,其含义都是多维的,可以四面放射。其准确的含义,更加需要借助上下文来限定。在近代借用西方的标点符号以前,中国的文章根本没有句读,因为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基本功夫,就是断句,而断句,正是见其捕捉上下文含义的功夫。

《道德经》的麻烦正在这里,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其关联非常稀松,让人难以捕捉到上下文关系,搞不清楚全文的语境。结果道德经五千言,就变成了五千个玻璃珠子,每个都光彩照人,但就是串不起来。结果,结果出现两种结果:第一种,有的注释家只做最简单的字义考证,词义解释,至于整章的含义内容,交给读者自己体会,结果注释者对读者的帮助很少;第二种,注解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想随意发挥,结果读者倒是很有收获,但是收获的到底是不是老子想要传达的思想,还是解读者自己的新思想,不知所云。

个人的看法是,尽管《道德经》有错简问题,但并不是错乱到很严重的地步,我们应该相信,起码摆在我们案头的流行本(王弼本)的绝大多数章节应该是符合原创的安排的。那么,作为作者,把这一段话语接着另一段话语,这个字接着那个字,就一定有其深意。所以,在章节之间仔细琢磨其相互的关联,把握语境,是非常值得下功夫的,这也许是解读《道德经》的最为关键的环节。本章的解读,主要就是在这一点上下功夫的。

本章我分了四节,差不多每一节都有歧义,到处都是断章取义的解读,凑在一起一看,真是觉得乱七八糟,好像老子是个神经错乱,或者好像段誉段公子的神经刀,东一榔头西一棒。但是仔细推敲,对四节之间的关联性终于找到了一个让自己欣慰的线索,对各节的含义把握也就有自信了。当然,这里还是希望有心的读者给以批评指正,大家一起研磨。

第二,第二章的读解,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下了不少功夫,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总感觉这一章就是三十章的总纲,后面的章节实际上是对本章的思想的分论或者展开,所以本章的含义非常丰富;另一个,还在于,这一章读起来,越读越觉得它几乎是给今天的当政者写的,仅就今天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思路来说,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上就是一个:有为而治。中国经济治理的出路,或许就在于回归老子的基本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的写作年代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但不管怎么说,跑不出先秦,而先秦的社会时代与今天相差两千多年。但是伟大思想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抓住了社会运作的最基本法则。今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当时代的社会经济问题,把它重新阐发出来,所谓“新瓶装老酒”,《道德经》这瓶老酒,今天喝起来味道正醇厚的很呐。

第三,笔者感到,无为而治,是本章的核心。通过一个月的解读工作,终于使郁积在这四个字头上的迷雾(实际上使自己心中的迷雾)云开雾散。欣慰之际,还想把本人解读这四个字的心得体会说出来,与读者共享,也便于存疑者批评指正。

如正文中所说,我看到的对“无为而治”的注解,绝大多数就是两个:

1、统治者什么也不作;(比如北大的李零先生就是这么说)

2、统治者因顺自然,因势利导。

说无为而治是什么也不作,显然难以服人,什么也不作,还要统治者干什么?现实生活中,古今中外,政府该做的事情很多,怎么可以什么也不作?大多数注家都说无为而治决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有的进一步说是因顺自然,因势利导。这样说意思总是积极一些,但问题是政府怎么才算是因顺自然,因势利导?好像没有几个诸家能够给出一种明确的法则,让人把“无为”和“什么也不作”很好地区别开来。那我只好直接求教于原文了,就是在上下文的关联性上下功夫。

线索的来源,首先就在于这一段的一个“故”字,它说明,无为而治是针对前文提出来的。而前面的两段说了什么呐?第一段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可见老子本章上来就是批判,如果说无为是立,那么前面就是破,破的当然就是“有为”,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实际上就是“有为”。

那么,有为是什么东西?错在哪里呢?最丰富的含义,就隐藏在第二段。第二段的含义相对最清楚,几乎所有注家都可以顺畅地解释其含义。近代人说老子思想有什么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最主要的就是根据这一段的说辞,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都读过毛泽东的《矛盾论》,那是结合抗战形势做的最活泼的讲解,所以都很明白。这一段实际上承上启下,一方面说明“有为”为什么不对,一方面说“无为”为什么对。那么,“有为”是什么意思,“无为”又是什么意思,就很容易从这一段中找到最好的启示。

我找到了什么启示呢?就人事来说,就是人的意愿,或者人民的意愿,怎样处理人的意愿,就成为判定你的做法是

1、“有为”,还是

2、“无为”,还是“

3、无为的歧义------什么也不作”的关键。那么我举了大禹治水的例子来说明人事,人的意愿,就好比洪水的水头。

1、“有为”,就好比逆着水头来,好比逆着人的意愿来,人家有这个意愿,你非要给人家堵上,禁止人家这么做;人家不想干,你非要死拉或拽地让人家这样做,你看这样多累?最后结果,肯定还是强扭的瓜不甜嘛!

3、“无为的歧义------什么也不作”,就好比放任洪水的水头,那肯定不行,放任群众的意愿,领导跟在群众屁股后面做尾巴,那肯定也不行。这个谁都有体会。不论对自己的私欲、对孩子的欲望、对群众的意愿,都是不能说让他想怎样就怎样。那会招致毁灭,由此判定“无为”肯定不是放任不管。

2、“无为”,那就是因循自然,可是大禹治水治的是水,现在把水头比作人的意愿的话,怎么个因循自然法呢?那就要从第二段寻找启示,第二段的启示关键就是条件性。每个事物的价值意义,生灭消长都有个条件性。那么好了,好比人的意愿,我逆着来不行,我放纵你也不行,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所有的人的意愿都有个条件性,我不从你这个意愿本身下功夫,我根据万物相生相克的规则,从你的意愿的依存条件上下功夫。结果你本来打死不愿意的,我把条件一变,你却主动求着来了;或者你本来拼命要怎样怎样的,结果我从后面给你釜底抽薪,结果你自己忽然不想干了。你看这样不是显得很轻松,很悠闲的样子?这大概就是老子为什么要用“无为”这个词的道理了。

第二段是不是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呢?显然是可以的。而且后面的个章节到处都是这样的思想:“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少则得,多则惑;洼则盈,敝则新”。你看看,全是从相生相克的依存条件上下功夫。也是基于此,我对这样的解释有一种自信了。“无为而治”在政治上经济上应该怎么做,这个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无为思想的基本法门,大概就在这里了。

推荐第5篇: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推荐第6篇:道德经

《道德经》读书笔记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历代哲学家比较普遍的观点。历史教材是这么说的,哲学教材也是这么说的。因此,在强调“有为”的社会里,很少有人去读《道德经》。也许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也许是自己还沉不下来,虽然早就附庸风雅的买了本书,可一直都没读过。这次趁着读书活动的东风,促使我终于翻开道德经走进了老子的世界。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著作,亦称为《老子》。全篇5000余字,81章,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她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所反映的认识论极具丰富的社会经验。作为一个普通的读

者,我尤为喜欢和崇尚老子提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它教我认识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道德经的写作背景是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当时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着想。然而,借尚贤之名,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带来恶劣的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子以人体科学为理论基础,由养生理论扩展到治国理论,成就了《道德经》,它既是治身理论,又是治国理论。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德经》说是的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世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哲理成语,比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福祸相倚‛、‚大智若愚‛、‚哀兵必胜‛、‚和光同尘‛等,均源自《道德经》。

自从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我之前对无为的理解是多么狭

隘,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老子幻想着统治者能以‚圣人‛的方式治理国家,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玩弄心计,搞独裁统治,而是虚己谦下,无私忘我,还百姓以自由,充分利用全体人民的智慧,建设公平、公正、正义的国家法律。总之,就是抛弃人治,实行法治。统治者“无为”,法律才会健全、神圣,以神圣的法律治国,国家必然有持久的繁荣和稳定。统治者的智力是有限的,法治的力量是无限的。“处无为之事”,收获的却是无所不为的成果。

老子的无为管理思想有着科学的成分,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现实意义。我国提出的‚以‘德’治国‛,就是在《道德经》的长期感化下自然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含义实质上是以‚道‛的规律作指导,通过‚德‛的感化,使人民实现自身‚德‛的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即实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

反思自己之前对‚无为‛的错误理解,反应在平时的对人做事上,就是比较消极,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和解决不了的事情,常常逃避,还用豁达、无为而治的借口来安慰自己,而不去积极寻求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它。这次读书,让我

又直面了自己的缺点。以前每每想到自己这些缺点的时候,总是心浮气躁,想改掉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无为‛的真正含义让我有了答案。

道德经的温暖和朴素,在于它不仅有治世之道,而且他还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脚下的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意思是说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的事业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强调要辩证地看待困难和容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张做事要从易到难,由小及大。就拿自己的工作来说,我每天干的事情都是一件件具体而实在的小事情,看似简单,其实做好了也很不容易,自己刚接手这些工作的时候,也觉得这些事情不过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而已,可越干越觉得不简单,在不断的出错后,自己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小事,给自己上了很深刻的一课。

《道德经》初读时感觉很枯燥,可越读越觉得身心受益,每次读都有每次读的收获。古人的智慧让我折服,让我的身心得到涤荡,自己做事不像以前那样浮躁了,思考问题也全面、深刻了,我相信《道德经》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不止于此。有人说,人在四十岁时该看道德经,五十的时候要看《易经》,我现在就读还有点早呢。读完道德经我也深有感触,读书跟人的阅历、经历、心境都有关系,同一本书在20岁读和在40岁读肯定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哲理的体悟水平会有所提高。没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丰富的哲理

思维,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经》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觉得自己现在理解的境界还很浅很浅,但学问是要靠大家做的,希望我今天的发言能对大家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推荐第7篇:道德经

《道德经》学习感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儒教,佛教相比,道教既没有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教的推崇,也没有历代君主大兴佛教对释家的重视。道教一直植根于民间,发展为与儒教,佛教并称的中华民族的三大宗教。而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其中一定蕴含着大智慧,大道理。

通过道德经的学习,《道德经》的博大精深的确深深地震撼了我。道德经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政治,社会到自然,几乎都能看到道德经的影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我最早接触的道德经中的论述。几千年前老子就提出了人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处于现代人的我们却一心想要改造自然,我们贪婪的掠夺着地球的资源,把生产生活中的垃圾都排向了自然,混凝土覆盖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我们本以为世界会更美丽,更和谐。却尴尬的发现天不在蓝了,水不在清了,空气不在新鲜了.....受到大自然惩罚的我们才提出了“环保”,“低碳”的概念。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老子认为水是最能体现其“道”的思想的,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所以君子要像水一样,温文尔雅,柔中带坚,为人处世要如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老子第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为”。老子的很多理论中都体现了无为,然而这里的无为并不是听之任之,。“无为”指的是不要去特别地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如此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君子才能潇洒的为人处世,国君才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和谐的运转。

学习完《道德经》,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困难而我们又无从下手时,为什么不从道德经里汲取一些方法,经验亦或是一种心态。也许就能帮助我们度过人生中的一次磨练,从而获得处事不惊,临危不惧的心态。

在如今这个诱惑颇多烦恼也颇多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也许《道德经》中的气定神闲,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能够帮我们平稳那颗为功名利禄所劳累的心灵。所以我们需要读《道德经》来陶冶我们的情操,来洗涤我们庸俗焦灼的心灵,来寄托我们无所栖息的灵魂,来指明我们前进中的道路。相信当你在生活,工作不顺心的时候读读《道德经》,仔细的聆听一下老子这个人中之龙对生活的见解,对为人,对处世的高见,你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回答,而这会帮你走出生活的阴影,走向人生的巅峰。

推荐第8篇: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首家的主要经典,据传是由春秋末期李聃所著。

老聃,通称老子,是春秋时的思想家,首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 曾做过周王管理藏书官。在当时,老子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其学识举世闻名。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并称他是为“龙”。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各内乱,老子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老子应关令尹喜的请求,写成一部书,这就是《道德经》

《道德经》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 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等其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概括起来,《道德经》的见容主要有三,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

《道德经》中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天帝,而是“道”。《道德经》中谈道、谈天道,不仅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霍华德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主张人法自然,道 的准则完全适合人类生活,老子的宇宙鸡肉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道德经》中对人生、对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道德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躯体 就人与人的关系 而言,主张柔弱不争。 有道 的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

推荐第9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在我国流传已久。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道德经读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道德经读后感一

人类的认知和自然界存在的真正规律是有差距的,毕竟宇宙已经存在几百亿年,而人类从有文字到今天也才1—2万年,近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快速发展,但是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类如大海的水滴一样渺小。而我们今天所谓的科学和认知,是极其有限的,并非真正永恒不变的道理,所以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自己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当做正确无误的真理,不可逾越。这只能说是画地为牢了。更可怕的是,把别人的话当做真理,无条件追随。这就演变成社会灾难。

不论是宇宙,还是人类社会,都处在不断地变动当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道德经读后感二

我今天把《老子》读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是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正在灾难中,努力幸福就快来了。正在幸福中,不要得意,因为一骄傲就可能变成祸事了。

我有自己的生活事例来证明他。上学期,因为表现较好,当选了“三好学生”,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结果。然后我太高兴了在课堂上自由散漫,结果被老师把“三好学生”和体委都给撤了。自从老师训了我以后,我就开始努力学习并加劲写博文,结果竟在校讯通第八届“书香班级”活动中上得了一个“阅读之星”的称号。我现在要加倍提防,不能骄傲,因为“福兮祸之所伏”呀。而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得了奖不要骄傲,有了能力不能伤人。

一篇篇“道德经”,讲述了生命的道理,我要多读它。

道德经读后感三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有点懂又不太懂。“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孕育而不占用,养育而不主宰,是有德啊。这是在批判君臣父子封建等级制度吗?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个说的是无用之用,空空什么都没有,反而才能当容器。就像一个满的水杯,要想倒入茶或者别的,必须把里面的水倒掉,才能在装进别的。所以有是优点,没有是用处;如果心理面有太多成见,或是意见,就不容易客观看待事物。反而看不清事实。打破偏见,放开心胸,兼容并蓄。

道德经读后感四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

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读后感,实在是笑话。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在假日惬意的下午,品上一壶上等的茶,细读《道德经》,感受它对心灵的洗礼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久远,但它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却一点也没有“久远”的意味。每读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以上仅是我对于《道德经》的一些浅见,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素养,也能使国家素养水平整体水平提高。

道德经读后感五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读了《道德经》,我们先了解认识了它的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我知道了老子曾经担任过周朝守藏室史官,是当时名声很大的学者。由于老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不满他曾经辞去了官职,出函谷关西去,写出了《道德经》。

书上说,老子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道”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著名的道家学派的名字就是这样子由此而来的。

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各地的道观里看到老子的塑像,不过在香烟缭绕之中,他已经成为了“太上老君”了。

道德经读后感六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何谓道,水即是。

道德经读后感七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读后感八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

在我校开展了学习《道德经》的热潮。刚开始是枯燥无味的,可是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下,我的求知欲开始蠢蠢欲动。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我走向另一个世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向世人诠释了同为道却又行不同道。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不同的走法的,一是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圣人之道。另一条是追求外在名利的常人之道。行走下来却又拥有不同的人生,而我们走的又将会是什么道呢?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也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毕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改变自己去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道德经》这五千余字中,它像我们阐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同时也为人类树立了行为准则“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是人类灵魂的精华所在,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要为于社会于人类有益的事。不为就是不做那些损害社会损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秉承就先贤得美德,人类的文明在会在欲望中得到升华。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它就像良师益友,伴随你走遍人生的旅程。我希望大家可以共享《道德经》,让流传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来洗涤你的心灵。这只是我对《道德经》肤浅的理解,只希望与大家共勉。

道德经读后感九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推荐第10篇:道德经读后感

穿越时空,看尽春秋

第一篇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我

李耳本是我,我是穿越时空来到当代生活的老子!

两千多年前的我活在在奴隶制没落、新兴封建势力成长时期,曾经担任过周守藏史。对于天命鬼神我表示很淡定,一方面对于神的权威我置若罔闻,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宇宙本体—道。道乃万物之本,宇宙万物都是它繁衍而生的,虽然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玩意,也没有必要去给他什么定义,随心随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来到了当今社会,虽才经历数十年时光,但已经是看尽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也未曾想到如今世人口口是道,对我狂热倍加推崇,甚至有人对我的著作理解横生斜枝,旁门左道啊。其实也没什么,毕竟那是几千年的代沟啊,就按照他的想法来吧。很多人不理解我,都来解我,说实话经历了这数十年时光以后我也似乎快要不理解自己了,我想看看这个社会到底与几千年前的我的主张与愿望的差距究竟多大,也想反思下过去自己有些偏激的想法。不妥不当之处,还望世人尤其是研究我的那些教授学家们见怪莫怪。

第二篇如今再看这春秋

一、关于修身立命及治国平天下

感谢万能的道,造就这美仑的世界。未加修饰,都不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而之后一切是由生命开始的,最自然的生命是最美的,不要刻意追求,美是不经意间的透露。在修身的时候,就把自己当个小婴儿。婴儿代表着纯真,每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心就应该像婴儿一般纯洁天真,看看心平气和的婴儿谁能比的上呢,婴儿境界便是最高的境界。再看看这个狂躁至极的社会,人们尽是嚎叫怒骂,怨声载道,连我都感觉有点忐忑了。

立身淳厚,抛弃虚华,做人啊一定要大气。不要妄自菲薄,斤斤计较,那些世故和圆滑都要抛弃掉。吃亏是你的福分,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不要争面子不要争一时,要看到长远看到根本,要经得起委屈,受得了冤枉。总而言之,就是要善于守拙,善于韬光养晦。反观当今时代,学生争学校争奖学金,出来争工作挣工资,老板们还要争利益争地位,什么东西都要争到手。但争真的是一门艺术,像争着做好事争着当好人,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但不该争的千万不要去,像考试作弊,行贿受贿,假公济私等等此类现象屡屡曝光,这个社会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这种行为的可悲可怜之处。

我们应该向江海学习。处在下游,虚心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大小河流,才会积少成多波涛汹涌,最终有所成就。这才是最高尚的品德,我们应该学习那种守柔不争处下的水的精神。如今共产党执政始终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首要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 1

此人民才会拥护它,它的执政地位才会得以巩固。但是也有少部分党员狂妄自大,居高临下,蛮横专断,这严重损毁了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给当带来了执政信任危机,这也是这个社会的不幸。再看看国际上,美国把自己作为世界警察,理应虚心处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但事实是它自恃国力强大,无人能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人心向背定成败,美国的这种做法必定会遭到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对,注定没有好下场。

现在的人谈论到“无为”思想的时候,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无为”便是不作为,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理解,不作为的人何能存于世?衣食住行不都是有为?在我看来,真正的“无为”通过“有为”来体现的,最终以实现“无不为”,即整个过程是“为—不为—无不为”的,所以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无为”要求人们应顺其自然,不按主观意志行事,运筹于心而不妄为,效法自然之道,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无为”思想也讲求“不争”和“守柔”的智慧。将自己处于底下的位置,这样才能充分扬长避短,发掘自身潜力,这样就能攻无不克,无往而不胜。“无为”思想作为我的核心思想发展到现在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当年函谷关著书的时候早已料到,并且即便在未来的时间里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但愿“无为”思想依旧活力旺盛。

二、关于企业发展之我见

当年我生不逢时,处在纷纷扰扰的岁月。才华不能得以全部施展,如今穿越时空来到现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大型跨国企业多如牛毛,企业的发展左右了国家间的竞争,而我也终于有机会施展抱负,幸甚至哉!

说到这儿,企业界成都恩威集团,我就不得不说了,其总裁将“无为”思想用于本企业的管理中,使企业迅猛发展,而况且是在这种思想应用的不是至善至美的情况下。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运用“无为”思想管理现代企业必将大有作为!当然企业管理与发展需要整个完备的体系,而不能只靠这个。下面我来说说几点我的关于企业发展的看法。

首先,成就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一步一步来的话无以到千里之外。企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有少到多由小到大的过程,要尊重这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能一口吃下个大胖子。其次,.要持之以恒,始终明确目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再次,不自以为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领导人要有谋略,有敏锐的洞察力,有明断是非的能力,而不是居功自傲,以我为中心,这是一个成功领导人必须要有的基本素质。最后,要爱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对待员工不能把其视之为劳动工具,而是要以爱自己的心去爱护他们,与他们共同奋斗。

三、对于反腐廉政的看法

前面已经提到过共产党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根除,将祸患无穷。我也认为,从政做官必须与众不同,首先应着重提高品德修养这个做人的根本。领导者必须要做到廉洁自律,“不欲以静,天下自正”。除去自己的私欲,天下为公,其乐融融。多彩的世界使人感到头晕目眩,靡靡的音乐让人思想麻木不仁,甜蜜的滋味使人不能自

已,酒肉财色使人心躁动难忍,而克服它们的方法就是“不欲以静”要懂得知足者常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并且要崇尚节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第三篇反求诸己莫若以明

本来想谈谈自己的养生观的,可不得不让人汗颜的是在这一方面,圣人神人百出,在这里谈倒显得不知自我了,所以这事还是安排给研究我的专家教授们吧。

最后我也要反思一下自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春秋时代的局限性,我对事物的认识是有缺陷的,有时候甚至是偏激的,比如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反者道之功”,最终使人们走上了形而上学的道路,为相对主义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又如我看到了事物的转化,却忽略了事物转化是有条件与质的区别的。再如我一味的认为“圣人不行而知”,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显然夸大了经验的作用,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社会终究是进步的,社会也无法去倒退,我主张的„三绝三弃‟在现在看来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么不可为之。最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我也知晓了知识与进步的根本力量不是来源于统治,而是伟大的劳动人民!

第11篇:老子道德经

读《道德经》有感

——心静、心净、心尽

当今这个社会,科技愈见发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可我们在如此现代的社会中,却更少的思考精神给我们带来的财富。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我们更因踏下心来想一想。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是对精神和思想的洗礼,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读一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浮躁的心静下来,眼前的混沌变的清晰,耳边的嘈杂渐渐安静。

《道德经》中蕴含了三个精髓,第一就是天人合一,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养生和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第二就是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中事物间的关系,是人们处事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三就是无为而治,强调了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人们应该采取的行为方式。人生并不长久,我们更应该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渡过无悔的一生。我总结,我们应该做到心静、心净、心尽这三点,便会减少遗憾,让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在那样蜿蜒曲折,磕磕绊绊。

六个字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其中的内在,真要我们做到,却是很难的一件事。静心、净心、尽心是我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老子以“清净为天下正,清净无为”为修道之本,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就是先要消除心灵的屏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方后才可通过静,深蓄后养洞察力。就好比我们的工作,每天或许会有很多繁杂的活放在自己手边,需要我们及时完成任务,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这样凌乱而又繁重的工作,就会心烦意乱,不知从何下手,便会心浮气躁,怨声载道。带有情绪做工作,不但没有质量,而且没有效率。所以我们这时要学会静心。先让自己处在一颗平常心态,让自己的思路清晰,理清工作的主次,给繁杂的工作进行规整,心中有数,在一一完成每项工作,做每一项工作时,不去想之后还有什么需要去做,只是踏下心来完成手头所做之事,会觉的工作量减少,心情便会平稳,有了良好的心态,做起事来会有很多好的思路,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

所以,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

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更好的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如今这个世界,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垂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真金白银使人望眼欲穿。就从视、听、味、嗅、触、物这六个方面,非常形象的勾划了人们因为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古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就是在约束我们,收敛贪欲之心。老子写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人们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总认为自己过于聪明机智,心浮的太高,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的太重要,不能够恬淡处世,少私寡欲,惹来众多麻烦。总之一个贪字,让人们的心不再洁净。

所以,只有净心才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分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老子也说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教导我们做事要遵道而行,不忘为,但却要有所作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讲究一定的道理,并不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要遵循事理有章可依,这样才是有所作为的前提条件。有为就是要我们尽心扮演好社会角色,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干好本职工作,不妄自菲薄,无所事事,杞人忧天,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不推卸,不抱怨,不退缩。

所以,尽心是我们生存立足的重要,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责任心,不懈怠,不懒惰,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

其实,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它微笑,他会还给你一个灿烂笑容,如果你对它抱怨,他会还给你一生的不满,如果你对它哭泣,他会还给你一世的眼泪。我把“静心、净心、尽心”衍化为六心去面对生活,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朋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我想大家都用这六种心态去面对生活,会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间的温暖,人民的团结,友谊的真诚,工作的尽职,家庭的和睦,自己的奋斗。

景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沈楠

第12篇:焦道德经

《道德经》演讲稿

焦临菊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用我自身的感受来察照别人的言行,用我的家族的发展来察照别的家族的兴亡,用我的乡邻的状况来察照别的乡里的状况,用我的国家的处境来察照别的国家的处境,用我的人民的生活来察照别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我是怎么知道天下的状况的呢?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而已。 老子认为,修身是一切的根基,是完善自我和为人处事的基点。只要每个人都明了修身的基本道理(德),就能活得真实,如果能带动全家人都正确的生活,他对德的掌握和运用就绰绰有余了,如果能够把这些道理(德)普及到乡邻里,就会得到大家的尊崇,如果能用这样的德来治理国家,他对德的掌握就够丰盛,如果他能把德普及到全人类中,让每个人都学会了生活的基本准则,他就掌握了人生修行的大道了。

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尊重个性的观点。老子倡导的是充分尊重发展个性,然后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指的是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事应该替别人设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宽容、理解,多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张平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zhā)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她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张平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张平,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张平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老子的观点很符合西方成功学的基本逻辑,我就是我生命的主宰,我是人生的设计师,我的改变才能带动别人的改变,进而引导社会和世界的改变。我是要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唯一主体。当人人都愿意做责任者,推己及人,社会就会进步和文明。

第13篇:《道德经》读书笔记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感悟:

道德经开篇,“论道”,道不可诉说,不可轻言;“论名”,不可诉说,难以表达。所以只能从“有”和“无”中体悟。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就像黑暗与光明,成功与是失败,生与死,水与火,都是阴与阳。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命运双生子,相生相克,就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互促进的。

而”道”,是万物奥妙的汇总。是不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理工农商文?这些在道之中,让我想起哲学某个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说起来就是形而上的哲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读哲学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指导任何的学科。

思考:既然道不可言状,那如何体悟?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第14篇:道德经心得体会)

学习使人聪慧,学习是掌握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业务知识,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认识、分析、理解、处理事情的能力。由此可见,市委在春节过后安排三个月的学习和机关作风整顿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干部队伍中的思想、作风、纪律等诸多问题方面的紧迫性意义重大,也为我们今后更加努力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行为规范。

一是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学习不是一时的事,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出现,只有不断的由浅入深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不走过程,不应付上边的检查,不只是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学习,从中领悟道理,掌握基本原理、方法、观点,并做好学习笔记。近期单位给我们发放了《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书本。这些书在以前也只是听说而已很少接触,最近领导让我们系统的学习,这的确机会难得,是我们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知识的机会。虽然书本上有些观点、言语说对我而言是初次接触,但对我受益匪浅,长期坚持学习下去,力争弄通弄懂弄明白,掌握书的核心价值。

二是学以致用,不断警示自己廉洁自律意识。

圣人孔子,一生在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文化、教育等诸方面,都有着极其光辉的业绩,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两千多年来,对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执政者要有与国家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高尚品质。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而自己因不会理财而贫贱,是没有能力的表现,这是一种耻辱;如果一个国家政治黑暗,国困民乏,自己却乘国家之难、人民之急,捞取不义之财,而富起来,这也是一种耻辱。孔子之所以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教导我们,要求别人做到的事,首先自己做到。他为什么强调当权者要以身作则呢?原因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就是说,正己的目的在于正人,关系到政令能否实行,确实是为政之大端。因为,我们做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别人的时候,只有自己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知过必改”。才能真正做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样才符合孔子的教导。

三是学以致用,不断转变自己的工作生活作风。

老子的《道德经》中分别给我们从做人、做事、修身、管理、学习、养生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许多准则与方式,它帮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不论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首先要拥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才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谦虚是成长的土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觉学习就是一种谦虚,我们为了更好的,更科学的的工作,所以要学习。我们为了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升华理论知识,更要不断学习。由此可见,学习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通过这次整顿学习,我深刻感觉到自身有很多不足,今后我将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认真把握学习方法,向领导,老同志学习吸取他们的长处和学习方法、技巧,使自己言行符合纪委的工作要求。

以上是我近段时间学习方面的肤浅认识,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15篇: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

“道”乃万物总规律。“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在《道德经》中提到了70多次。老子首先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所谓“道生天地万物”。这非关本文宗旨,谨从略。此外,老子说“道”,还具有万物的共性,万物的总法则的涵义,韩非子云:“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稽是考量之意,他正是把“道”解释为万物的总法则的。

“道”本来是指人行走的道路,经过引伸具有“规律”、“法则”的意思。如“天道”系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过程和规律;“人道”则指人类社会秩序,包括道德规范、道理和原则等。老子吸取了“道”的这些涵义,认为“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天”、“地”、“人”都要以“道”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德之人的行动也要“唯道是从”。日月星辰按道(自然规律)而运行;树木花草依道而生息。人有道而前进,人无道即碰壁,明君有道而国盛,暴君无道而政亡。因此说,不学“道”不足于修身;不识“道”不足以治国。 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概括自78章,后人也常以“守柔”来表示老子的这一思想。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胜过水的……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道理天下人尽知,却无人能实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躯体却是僵硬的。草木生存之际也是柔软脆嫩的,死亡之后就变得干枯了。坚固强硬属于死亡,柔弱则归于生存。因此,用兵逞强不会胜利,树木强硬就会折断。坚固强大走向衰落,柔弱则向上发展。 老子号召人们向柔弱的水的品质学习,柔弱胜刚强。对人而言,不可逞强。人之处世,必经谦虚谨慎,以“柔弱”为原则。“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就须谦和恭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因此圣贤之人要想处在人上,必须对人表示谦下;要想处在人的前面,必须把人放在自身的前面。圣人从来不自以为是,也不自高自大,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

第16篇:道德经8

《道德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诵《美言不信》一章。

2、讲解《美言不信》一章。

3、谈谈自己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和“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的看法。

二、教学过程:

读诵《美言不信》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三、讲解

诚实可信的话不一定好听,花言巧语不一定是老实话。

善良的人不会巧言令色,巧言令色的人不一定善良。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一定真有知识。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他不会为自己而积累财富,而是尽力帮助照顾别人,反过来别人也会帮助照顾他,他自己也会更为充足了;他会尽力给予别人,反过来别人也会尽力给予他,自己反而更丰富了。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利益均沾,而不是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按照法则行事,而不会争天下先。

四、谈谈自己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和“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的看法。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用辩证法的观点告诉我们辨别“真”“伪”的方法。

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点,大公无私的人反而能够成就至高无上的荣誉。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之道是减少多余的部分,以补充不足的部分,从而维系着自然平衡法则。这个平衡法则是自然调节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保持着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辨正关系,不管哪一方面发生了变化,都会自然调节弥补,从而又会达到新的平衡。

五、给学生2分钟展开背诵竞赛。

六、布置作业:直面人生的两个题中任选一个。

第17篇:道德经心得

《道德经》心得——知足常乐 道德经》心得——知足常乐 ——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 今天我想跟在座同仁一起分享一下我前段时间学习《道德经》一 书的心得,众所周知, 《道德经》是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所写的一部著作,而它本身又被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因此, 《道德经》经常被认为是道教学说。其实宗教上的道教,和哲 学上的道家,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只能说道教吸收了道家的思想,但 它还不能涵盖《道德经》思想的全部。虽然说《道德经》仅仅只有五 千余字,但它却包罗万象,包含了许多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 世的哲学思想,下面我就想借《道德经》中的只字片语来和大家一起 解读一下其中“知足常乐”的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指出: “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 就是说只有内心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真正而又永久的满足。这也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足常乐, 一个人的内心对自己已有的一切都满 足了,就不会有贪欲了,这样的人就会时常感到快乐。相反,贪得无 厌,不知满足的人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 是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现实中,我们也常听到一些 诸如“要是他早一点收手,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这些感叹所流露的 就是“知足”的思想。当然,在我们周围,也存生很多对“知足”有 着不同见解的人。 有人认为“知足”就是平庸、没有追求的表现。但我认为它是一 种非常难得修炼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是应 该有更高追求的,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你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 准备下一个,但不能在这个还没实现时你就想得更多,那就沦为贪婪 了。事实上,老子也说过: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 , 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其实知足才是最 好的追求动力。 也有人认为知足就是自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它们都是对自身 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 但事实上, 它们的出发点和外在表现是不同的。 骄傲自满的人依据心理学上的说法,他们往往是心理上欠缺安全感、满足感的人。因为缺少安全感、满足感,便相对地失去了自信,因此 便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中找回自信, 证明自己如所希望的那样不同凡 想,其实这是一种十分可悲的心理状态。而知足是一个人觉得自己生 活到了这种程度,余愿已足,能够正视客观条件,不妄想,不贪求, 不去与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态去对待生活,这也就是老子 所说的“自知者明” 。 知足常乐的人也

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胸无大志。 因为这些人在竞 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不去争,不去怨,不去嫉妒人,也不去伤害人, 乐观地生活着,这样就容易导致别人认为他们没出息、没能力。这显 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无大志,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老子指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一个人如 果能始终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丰衣足食,爱已所爱,没有虚度这 岁月年华, 那么他实际就是一个心灵富足, 胸怀大志的人了。 所以说, 知足是一种看透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罢了。 老子说: “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 换句话说, , 能知足才能知不足。 现在我们明白了“知足”的真相,再反观一下“不知足” 。对于不知 足,老子是这样告诫我们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 。就是说天下最大的 祸害莫过于不知道满足。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老子认为追逐外物 必然会丧失自己的本性,而不知足就会让我们去追逐名利,这样就会 使我们全身心地沉浸在名利的追逐中, 那么得到的也就可能会越来越 多,然而物极必反、“物壮则老” 最终它还是会导致灾祸与不幸的。 , 当然,在我们这个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我 们还是应该要辩证地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知足,它可以使人平静、安祥; 不知足, 则使人骚动、博击; 知足的智慧在于知不可行而不行, 不知足的智慧在于知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可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 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堕落和懈怠。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 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知足与不知足也总是在相互转化的。 其实知足与不知足也是一个量化的过程, 我们不能把知足停留在 某一个水平上,也不能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种需求上。这两者之间实 际上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也是智慧。老子也提出凡 事都要适度,不要过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 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就是说:过分的吝惜,一定会造成巨大的 耗费,过多的保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要“知足” “知止” , 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这样的人可 以长泰永存。老子强调“去甚、去奢、去泰”也是这个道理,其要旨 就是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 所以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们应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知足 会让我们心中坦然,无所需,无所求,也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担;不 知足则有可能让我们偏离中心,走向极端,误入歧途。知足它是一种 境界,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

第18篇: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赵瑞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张玲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袁丽霞)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袁)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赵)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袁)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19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上善若水】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道德经——读后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能“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

开始想小学的路上游着小蝌蚪的水,老房子门前臭水沟的水,98抗洪电视里惊涛骇浪的水,外婆家把石头“砸”出了小坑的水,早年随妈妈去那漳河风景区让我头晕目眩的水,中考那年湿了我的衣服和课本的水,在阳台上我用来细心浇灌花草的水,我日日饮下的形形色*色*味道各异的水,乘轮渡过江时汉江归入长江处那“泾渭分明”的水,寝室后的杨柳依依下波光粼粼的水,我时时叨念“静如止水”的水……

我想,我有必要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了。

首先,“润物细无声”是我们众所周之的了,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 “水乃生命之源”是不争的事实,牵强些说,这应该算是水的一种“博爱”了。不禁有些疑惑,人类的信仰有上帝,有佛祖,有神明,都还是人类自己的形象的变异,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其实,大胆设想一下,我们似乎应该把水的化身作为信仰之源。当然也绝对不是传说中所谓“龙王”、“河神”之类了,只是水本身。

其次,是“水往低处流”,又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应该也算是它“不争”的写实。因而才有了“人往高处走”的对比了。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已是最伟大的了,却又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循环着,“生命不息,流动不止”永远想着前方行进。难得的是,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与为争?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又不断向前呢?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之前,我从一本写给女子的励志书上看到“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力量”时,还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这“温柔到极处”应该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然后将其占满。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女人既是“水做的”,当是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温柔的女人是便是清凉剂、暖手宝,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庄子?山木》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总之,这水,明净、清澈、甘甜、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而且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保持明净。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无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第20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无我:从不紧密围绕自我算计

在《老子》所能证悟的时空,天道的特性之四即无我。“无我”并非“我”已无存,什么都不再“有”,而指不将“我”在低层时空的形象与实物看得紧要,而是追求“我”在高层时空的伟大境界与殊胜获得。

用老子的话说,灵魂可以与人身同一,但人身易去,灵魂却永恒不灭,故不必执著人身;尘世有百结,人便易生百念,它们都由尘世之物引发,并非高层时空的状态,故当如婴儿一般纯洁;尘世万物皆有瘢疵,包括人的各种感觉、

经验与观念,只有将这一切排除,人才可以洞见玄机;政令滋彰,是“我”的私念得以强化的外在表现,除了纷扰百姓,别无益处;执迷“我”的五官,尤其在意它们对色、香、味、声等等的感觉,也就将其可借以获得真知灼见的窗口封闭;如果强调“我”在人中的智巧,必难明白四达于多维时空的奥秘,因为它们本是心灵与更高时空之间的强大阻隔。因此,将“我”之所有施与万物,将“我”之所为视作寻常,将“我”之所长埋没光芒,“我”即积下大德,“我”即行在道中,“我”即“大有”于更高时空。

天道在层层时空展现为不同的标准与境界。生命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才能升华到更高境界。“无我”正是顺应天道的最佳体现:将人所看重的身体、五官、智巧、名利、施舍与治理等等淡化,即使身在其中,心却不在其中,宇宙的更多真相必定次第展现;生命一旦超越人的标准,即能从更高时空俯察尘世,那时的尘世一览无余,也龌

龊不堪,无一人、无一物、无一念值得为高级生命所用。

老子得道之后,知道尘世险恶,所以匆匆出关西去。老子教导孔子之时,孔子所执著的东西,无论是士大夫出则有车的礼仪,还是企图借以救世的仁义,都是尘世之人的认识。老子从制高之点打量,它们都无补于乱世,而且并非更高境界的标准。因此,老子对孔子的赠言,才是不要把身份看得太重,不要把理想看得太重,不要把礼仪看得太重,一切都可以凑和与将就。 发表99

道德经诵读
《道德经诵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