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审美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8 15:06:1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审美特征

浅谈商业插画审美特征

信息传达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插画的影子。由于插画所渗透的领域正不断扩展,只要存在信息交流,插画就都有用武之地,所以近几年的各大艺术设计院校都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商业插画的内容。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商业插画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与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商业插画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使得前者无论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探索,或是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展示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具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商业插画则成了应用学科。

在插画教学中,明确其审美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纵观商业插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虽然不可能取代绘画艺术,但是应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主要以四种形式出现:出版物插图、卡通吉祥物、影视与游戏美术设定、广告插画。商业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创作和表现与一般绘画规律和方法是相通的。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概念。它是商品设计中的一部分,具有明确的从属性与制约性,艺术表现必须服从于图形、图表等文字以外的一切视觉化形式,以达到设计所需要的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插画发展到今天,已拥有了丰富的表现表式及传播媒介,这一媒介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息简洁、明确、清晰展现, 让人一目了然,那么商业插画形式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审美特征。

一、目的性与制约性

商业插画与其它艺术品一样,都具有审美价值、功利价值、道德价值,其中功利价值是第一位的,这个因为商业插画自身有非常强的目的性与制约性,一般的艺术作品着重表现艺术家的个性与精神世界,诉求对象

是社会大众,也可以是自我。而商业插画,由于它是为一个特定的物或事服务,它的表现对象占主导地位,作者居于从属地位,目的性非常明确,使商业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最终达到商业活动的各种目的。

二、实用性与通俗性

实用性与通俗性是现代设计艺术的显著特征,首先,商业插画不像纯粹的艺术品,它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它是促进商业活动的催化剂,非常讲究实效。商业插画的主题是否明确,信息传递是否通畅,影响面是否广泛,引起公众的记忆是否深刻,阅读率是否高,检验商业插画是否有实效的标准。商业插画的受众是广大消费者,所以形式上要求通俗易懂,审美趣味独特,而又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

三、形象性与直观性

作为信息的传播,图像较之于文字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可以是写实的,抽象的,变形的。

对商业对象的内容做到形象化的处理,其效果直观,让人容易理解,另外许多人类肉眼所不能及的微观与宏观世界,以及幻想中的世界,都需要插画作形象化的处理,以达到直观的效果,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虚拟的空间,侧如许多科幻题材的插画把“星球大战”渲染得淋漓尽致。

四、审美性与趣味性

虽然商业插画受到目的性的制约,但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否则令人索然无味。商业插画家除了把内容表达清楚外,还多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具有

感满足人们的感情和审美需求成为一种引发注意的刺激因素,让人目识心记,欣然接受。

趣味性是商业插画常常具有的特点,它使许多枯燥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颇具幽默感。这种艺术手法能够洞悉,揭示平凡事物表面所掩藏的深刻本质。使人们轻松地接受插画所传达的信息内容。

五、创造性与艺术想象

现代生活是繁杂的、快节奏的,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因此,如何让人去欣然接受商业插画所传递的信息是设计师们首要的课题。

创造性是插画需要的是精心的思考巧妙独特的创意,创意是商业插画的灵魂,没有创意的设计让人觉得无味。出色成功的创意应该是让信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表现出来,让受众在审美享受的过程中去发现,把握信息,使信息深入人心。

创意的产生需要充分的艺术想象。创意在忠实、准确传达信息的目标宗旨下,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设计师的艺术想象能力,把表现对象经过认识、理解、处理,使其脱离原来的状态,成为一种经过提炼加工的艺术形象,以新颖独特,巧妙的面貌抓住观众,既出人意表,又在情理之中,往往会产生震憾人心的力量和感染力。例如巴赛罗那奥运会的广告插画中表现了运动员作的各种高难度动作,有鞍马、举重、马术等。运动员独特的器材不见了,背景衬托的是太空和地球。让人们看到的是:举重运动员托举的是地球,骑手跨越的是太空,守门员救球犹如九天揽月„„充分体现了“高难”二字,并展现出体育运动精心动魄,气吞山河的气势。

六、多样化、多元化

商业插画审美标准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因为它的媒体是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内容是多样化的,辐射面是尽可能广阔的。

随着商业插画媒体的增加、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促使着商业插画形式的多样化。插画最初诞生的是单色木刻、慢慢地可以套色,随后有了照相技术,电影、电视、电脑及其他媒体。插画必须适应不同媒体的要求,同时媒体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插画有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例如木刻的手法是无法表现逼真的现实的,摄影却能将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又如图像合成技术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是难以奏效的。电脑解决这一问题却易如反掌。实践证明,在插画领域,为了达到目的和效果,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又因插画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大到整于宇宙,小到微生物,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都可以涵盖其中。它的主题视需要而定,没有哪种东西可画,哪种东西不能画的限制,可谓大千世界,无所不包。再则,商插画的诉求对象要尽可能的广泛,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的欣赏水平的人都可能是诉求对象。但由于种种条件的不同,人们的审美价值标准是有差异的,丰富多样的,这种情形下,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难分高下,相互并存,就不难理解了。面对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的需求将不断推动着商业插画的发展,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段、技法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一方面,它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插画家拓宽了自由的表现空洞,能以充分认识商业插画基本审美特征,及时总结商业插画的形式、规律,将是现代设计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创作出更具实效、新颖独特的商业插画作品,服务于商品经济。

综上所述,商业插画由于媒体,内容表现手法、诉求对象的多样性,使其审美标准也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商业插画既然与商品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发展前景必将是灿烂煌的。

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2004Y026

参考书目:

《商业插画》张雪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第2篇: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 要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大致说来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创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想象

1

前 言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语文美育的目的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鼓舞教育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语文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

(一)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自从人类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世界以来,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到了魏晋,人的自我开始觉醒,人的本质力量开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得到延展,发现、追求、欣赏自然美成为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发挥程度的认识和追求。自此以后,自然美成了陶冶性情和培育知识分子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材中,自然美占相当一部分,如《桂林山水》《黄山奇石》《荷花》《火烧云》《望庐山瀑布》等等。在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换,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学生多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和群体的美。社会美广泛的存在着,哪里有人的生活,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哪里就能显示人的创造力量,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社会美也是各种各样的,十分丰富和复杂。如语文教材中的《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的壮烈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体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美,《手术台就是阵地》体现了人格之美等。社会美对于人的教育和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态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如《太阳》《月球之迷》《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等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如果老师只从抽象的理性角度去介绍,往往会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学生很快丧失了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3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

三、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

语文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课文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的,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 [2]。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3]。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的日月潭等;或者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负荆请罪的廉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等。

(二)愉悦性

语文美育使人“乐”的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当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时,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三)不可抗拒的,以情动人

语文美育是不可抗拒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诗歌使学生动于内,从内心情感的角度打动学生。如当我们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课文中人们痛失总理,送

4 别总理的悲伤场面感染了,读着读着,眼圈红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识,领悟意境。

(四)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语文美育的愉悦性,不仅满足每个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激励学生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的创造力,学生的兴趣也正是好奇的心理中产生的。当学习给学生带来快乐,而且能满足其创造欲,语文美育过程就变得更为积极、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画风》前,我让学生画风,有些学生在苦思冥想,伤透脑筋,有部分学生只参照书本画出来。学习课文后,学生都对画风很感兴趣,能画出各种不同于课文的画风方法,如小朋友在放风筝,小朋友的帽子被风吹走了„„画得很有创意。因此语文美育能通过其愉悦性激发个人创造性。

(五)能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陶冶的本意是造型、铸造,人在被造就的过程中通常不是一块白板,人性有自身的弱点。语文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减少、去除弱点,提高学生的品格。如学习《可贵的沉默》后,我也曾问学生:“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会为你祝贺吗?”答案大多是肯定的。“那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他们祝贺吗?”接着也是一片可贵的沉默,学生在沉默中反省自己。我又问:“那你以后会为父母祝贺吗?怎样祝贺?”学生又热烈地各抒己见。在学习课文后,学生懂得了不能只向父母索取爱,还要懂得回报爱、奉献爱。而“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活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5],这就明确了语文美育在人的身心陶养中的作用,能调节身心的矛盾, 使之臻于和谐。

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各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纵观语文教材,课文中富有凝练生动的文学

5 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等,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语言的分析,课堂形式的设计等,审美都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创造美的氛围

氛围,简而言之,就是气氛和情凋。教学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一学生身上。他们活动的主体性、情感的活跃性,又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1.教师应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营造氛围。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使用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的手段,也是创造课堂教学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优美的语言再加上丰富的表情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说: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6]。音调和表情属非语言行为,但在一个信息的总效果中占很重要的成分。据调查统计,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老师非语言的使用是否具有美感成正比。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速的。另外,上课前教师短短的几句导入语。或诗词,名言、成语,或故事、典故的引用,或几句有感而发的充满激情、富有哲理的话语,都能渲染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情境,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大海的歌》可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 来导入《和时间赛跑》等。

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教学《荷花》时,展示一池美丽荷花的图片,为教学增色不少,学生能知其形美,感其神美。又如教学《海底世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3.简明的板书、板画也能创造美的氛围。板书是教师在认真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以简明、精练的文字,将课文内容提纲列举在黑板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知识,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简明的板画也一样,能形象、简单地把课文内容以直观形式再现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儿童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活起来了。可见,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画面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使语文美育的过程更活跃、主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最直接的

7 感知材料。而朗读则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品的力量,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要领会文章的情趣,还必须多读文章,甚至熟读成诵。愈是美学价值高的作品,愈难深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想深入理解,单单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7]清代学者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8]“熟读”、“疾读”、“缓读”之说都强调了吟诵朗读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朗读方法:

1.范读与领读。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范读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抓住它的基调,并进入情境,让人感染,产生共鸣,这样听者在别人朗读时也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言。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如学习《太阳是大家的》,教师应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明快的节奏,读出人们对太阳、生命、和平的热爱。

2.有声有画朗读。借助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朗读。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揣摩角色的个性,把握好语调、语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人物的了解,感受到形象美,人格美,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去年的树》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对话的朗读中体会小鸟与大树的真挚友谊,感受失去挚友后小鸟落寞的心情,唤起学生对保护自然的初步意识。

4.比赛诵读。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提高朗诵水平,展示朗诵才华,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

8 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感知能力,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或感到美,感到愉悦;或心情不愉快,感到丑恶。作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喜、怒、哀、乐诸情感都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了。这种情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语文和语文学科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决定可以通过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每个人的审美观虽然不同,但它有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高尚和卑劣的区别。因此要明辨美丑,就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否则就有可能视丑为美,视美为丑。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理解课文和作文的观点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9]那么教师首先在钻研教材时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做到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这样,教师就具有了一种激情,然后在教学时,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从而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把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让学生学习包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寄寓的美好情感,让他们的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如教学《一个降落伞包》,我先向学生讲述当时飞机遇到的危急情况,再让学生读出当时机舱中的情况,抓住小女孩的“哭”

9 和周总理的镇定,及周总理的言行。周总理临危不惧,为了人民的安危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通过语文审美教育,给学生以美的感化,以高尚的影响,使个体的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结合,形成了美的道德行为。由于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强迫,而是把“美”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积淀成学生的内心道德情感,领悟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鉴察真伪,识别善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乐趣的一种能力。语文课中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排演课本剧,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戏剧,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人物动作、对话的操练排演,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场景,还可指导学生自制头饰表演。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实践,既可以激发阅读的积极性,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美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审美鉴赏力就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课内是流,课外是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诵读,使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唐宋名家词》„„要求他们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品和心得,把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中推广开来,掀起读书的热潮,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五)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由感知到鉴赏再到创造,这实际上是一

10 种知识的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这“输出”就是创造。“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创造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 [10]。学生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首先要有对客观事物很好的感受力,即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观察力;还要有调动起美感心理因素中的关键性因素--想象力。想象是审美的翅膀,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都需要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

语文教材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宝库,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如《寻隐者不遇》一诗,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妙就妙在一个“绿”字。我要求学生联系经验,从各个感觉器官展开联想。学生说:“我看见到处是绿油油的小草。”“我听到春雨沙沙沙„„”“我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味。”“我感觉到春风拂面,看到嫩绿的柳枝随风摆动。” „„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如何利用想象力去创造美呢?可以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作中体现美的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续写是其中一种创造美的方法。如作文题目:小明独自一个人在家,这时响起了门铃声“叮咚叮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情节设计合理。有些同学说:“家人回来了。”“骗子冒认他爸爸的朋友来骗钱。” „„大部分学生都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其实想象是离不开生活的,想象是对生活的审美,我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除续写以外,还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写作,听音乐作文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美、创造美,成为真正的审美者。

总之,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学生

11 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整个教学的始终,必须做到合二为一,而要重视思想教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变成美育的殿堂,带领学生去探寻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2]林治金:《语文课程标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4]徐诸标:《美育概要与例话》,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5]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引文注释

[1]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1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1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173页

[5]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08页 [6]哈佛商学院:《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哈佛商学院2006年2月版,第十二单元第五章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第168页 [8]姚 鼐:《惜抱轩集》卷四,上海会文堂书局1992年4月版,第449页

[9]刘 勰:《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518页。 [10]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12

推荐第3篇:审美表现

审美观的养成

主体对事物外在审美特性的直观感知。分为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前者指对事物美丑的直接的反射;后者虽也表现为直觉的形式,但已融合进理智情感的内容,是一种理性化、情境化的直觉。两者经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简单的说,就是对“美”的理解。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同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且,人也按照加强这种感受的方向来改造和保护环境。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并受社会制约,

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在当代,审美意识和环境意识的相互渗透作用更加强化。审美意识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促进了环境意识的发展,并部分地渗入到环境意识中成为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情趣、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是环境意识必然包含的内容。

在我看来,审美观照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必要过程,是审美主客体之间发生实践性联系的特殊方式。审美状态的进入,审美活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审美观照这个阶段的发生。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审美观照与直觉、想象、联想、回忆、移情等都是有密切联系的,但确实又不可以等同。在审美活动的实践中,观照与直觉等非常相近,甚至有相同的一些性质,但从理论上认识,审美观照是不可取代的。如果有的审美经验的要素在审美过程中,并不一定都要出现或存在,但是审美观照却是必不可少的。或者可以说,没有审美观照这个过程,就不成其为“审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审美观照是审美活动中最为关键、最为本质的环节,它的存在,是审美活动与一般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标志。

推荐第4篇:审美特征

艺术诸形态的审美特征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真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国书法艺术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线的艺术”。他兼备具象和表现两种功能。无色而具备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在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笔法墨法相间相润,使得字体肥瘦枯润,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而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经过秦始皇时小篆发展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他的自由而多样的线条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象和传达出各种形体、情感和气势,形成中国的审美风貌的书法艺术。

不少人坚持书法是抽象艺术。其中一种典型的看法:汉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而书法艺术是“抽象符号的艺术”总之,中国书法美学在艺术本体上的争论,反映了我国书法审美意识的自觉和书法精神的高扬。

书法艺术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弛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像物于飞潜动植流寺之夺”。那么,我们要问,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姿态美。书法艺术的姿态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取之于具象的书画和结构所体现的一定的形体美,二是取之于偏于抽象的“形势”,即动态美。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事物的具象美,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真云”。一般来说,汉字字形结构在书法创作者有意识的局中,可以形成一种间接曲折的艺术效果。加上对自身人格生命的反应,使点画笔墨形成一种用笔之力、运笔之势,而反映出生命的动态美。孙过庭对书法的具象美与动态美同意形成的姿态美非常赞赏,惊叹道:“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痜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这里,既有具象美、又有动态美,其“异”、“态”、“势”就是书法姿态美的不同层次和纬度。在书法作品中,篆书的回环曲折的用笔,给人一种字若飞动,流畅飞扬美。而结构整体统一,分行布白的圆润整齐,宽舒飞动的姿态美令人赏心悦目。而隶树和楷书的各种上、下、左、右挑起或拖拽的笔势,能给人在安定中以飞动流美的审美感受。而草书行书以富于运动感的点线去表现生命运动的或轻盈、或敏捷、或矫健的动势,都具动态美。如王羲之《兰亭序》,具有一种浑然天成、西联含蓄、迂回玲珑的秀润美;而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字字挺拔,笔笔奔放,园劲激越,诡异飞动,锋芒咄咄逼人,渴笔历历在目。孙悦和怀素的草书,仪态飞舞、放纵跳脱;笔势连绵回绕,酣畅淋漓;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笔致劲骨天纵,而又出神入化。他们在草书中追求“孤蓬白振,惊沙坐飞”的险绝美,达到动人的姿态美的高峰。

2、表情美。孙过庭《书谱》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阴惨阳舒,本乎天地之心。”将书法的表情美特征揭示了出来。我们已经说过,书法并不对现实事物进行亦步亦趋的模拟和复制,而是出自天地自然的人心营造之象,是由“形象”而直至“虚像”——“心话”的。书法从不以复制现实为己任,相反,他从写字到作为一门艺术生成的全过程就是努力挣脱现实世界现实形势强制的过程,它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文化创造形式,显示出独立于万象之表的“书魂”。书法不依附于物象和字义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其艺术的灵便性获得充分解放,更能自由而超迈地表现书法家满腔激情和诗意情怀。

3、意境美。著名书法家沈伊默说:“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书法的意境美是书法作品的总体审美意向和审美氛围,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一幅有诗境的书法作品,除了书法的形质之外,还有动态美和表情美,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体现出作者的某种审美理想和美的追求,也就是说,在有形的字符中,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氤氲着一种形而上的气息,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当中。

总而言之,意境美是书法艺术高低的标尺。有意境,则成高格;无意境,则成“奴书”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建筑被谢林称为“凝固的音乐”,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首先,表明建筑作为空间艺术,却可以在欣赏中逐渐还原或转化为时间感受。其次,建筑如同音乐一样,具有象征的寓意,可以激发观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再次,建筑的艺术手法上与音乐有许多近似之处。

建筑师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功用和审美的统一。建筑的象征之美与环境之美交融时,便就产生一种独具深蕴的审美意境,一种总体象征意味。

三、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美术又称“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是运用造型手段反映生活美丑属性、表现作者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

美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造型性。它运用形、光、色以及点、线、面等造型手段,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使人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联想,将凝定的画面或塑像还原为活动的情景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意味。

绘画艺术长于描绘静态的物体,其主要审美特征是具有可视性。与雕塑的区别在于,它只占有一个平面的二度空间,使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其绘画语言的直观理解,由二度空间产生三度空间感。也就是说,绘画具有瞬息美,长于把握生活中富于意味的瞬间,截取事物运动的一霎那,通过静止的平面和三维空间塑造完美丰满的艺术形象。

绘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有异味的形式”去完成内在心灵情愫的审美物化。

绘画线条的本质在于它与生命的某种异质同构,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线条的轻重坚柔、光润滞涩、枯硬柔软的变化,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绪。线条的审美特性在于,他传达出画像的生命情调和审美体验,反映了作者的风格、品格和精神意志。中国画特别讲究线条的美,晋代顾恺之以其绘画线条的敛约娴静,潇洒出尘,映衬出画师德简远淡泊的个性风貌。

色彩同线条一样,也是绘画语言的重要成分。现代绘画艺术在色彩美追求上,越来越注重每个画家的鲜明个性特色和审美标准。印象画派将绘画从古典主义绛红色调子中解放出来,让斑斓色彩流动在整个画幅之上。

除了线条和色彩之外,绘画语言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构图。一般来说,构图的主要任务是物体空间的组织、取舍和匠心安排。如果画面做横向线式构成,通常表现出宁静、平和、闲适之感;而斜线式构成,通常蕴含着运动、张力和痛苦的意味;金字塔构图表示稳定或僵化;倒三角形显示出危机和倾颓塌落感;而圆形构图则往往表现出完满、圆转和充盈感。一幅画采用不同的构图,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性和气势氛围。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毋庸讳言,绘画线条、色彩、构图等共同凝定为绘画的“有意味的形式”,并表现出绘画美的本质所在。

四、文学的审美特征

文学(诗、散文)作为语言艺术这一独立的形式与整个艺术相并列,所以,人们常常将“文学艺术”相提并论。

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运用词进行思维,所以能到一切思想所能达到之境。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要将作者头脑中的审美意象完美的转化为文学形象,文学语言应尽量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尤其应努力表达形象鲜明、凝练含蓄的境界,使作品的思想深入各个方面,使作品显出透明性。

文学语言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区域国别性。

文学作品的精神性意义因其复杂而多层,所以成为一个“召唤结构”,而表现出最大的魅力。

文学是语言艺术,然而使用语言的却不一定都是文学。

文学唯一只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艺术。语言对文学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语言艺术大师高尔基把它称之为“文学的第一要素”。

文学和艺术创造出来的是形象。可是,形象是什么呢?根据反应的原则,显示对象具体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会出像一般称之为“映像”的东西。“映像”存在于内心世界,形态不一,复杂多样。他可能是现实对象的单纯在线,成为再现性表象。他也可能是现实映像的复杂结合,构成创造性想像。文学和艺术创造出来的形象,是一种特殊的“映像”这种特殊的“映像”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称之为“意象”。这种“意象”如果只是作为内心映像在人的头脑中存在时,我们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旦用物质手段使之“物化”,“意象”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文学形象也正是这样。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灌黄鹤楼登高远眺,只见白日斜靠着一片晋南山岭,阳光映照着滚滚的黄河,黄河之水从西北天际一泻千里,流向东南奔腾如海,现实对象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情此景,历历在目诗人的耳闻目睹,唤起了心中的生活经验,在内心引起了反应,不禁使诗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激起了诗情。诗人心中的多种映像和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经过创造性想象的改造,在线那种构成“意象”。“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心中“意象”,用语言

表现,外化为形象,于是就产生了那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名诗《登黄鹤楼》

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科学的、政治的语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形象的、优美的语言,具有美的性质,能够完美的表现“意象”,能够由它的触发而把读者引入艺术圣境。语言艺术家运用这样的艺术语言来创造形象,“状难写之景,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语言外”。元代作家马致远在他的散曲《秋思》里,只用寥寥数语,就把路途的愁人秋色描写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里仅出现了九个词语,连接成三个短句,便使旅人愁煞的秋景,跃然纸上,如在目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短句,更进一层吧沦落天涯、秋旅彷徨的情景勾画出来,旅人的悲思愁情,见语言外。这里的秋天景物,也都染上了这种悲秋的感情色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样的艺术语言,优美动人,使人读了回味无穷,激起共鸣。

文学是用美的语言来创造形象的艺术。中外理论中都称为艺术的文学,或称为美的文学。

五、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戏剧美学作为文艺美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及规律。

首先,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舞台。戏剧既非过程性的表情艺术的绘画化,并非直观性的造型艺术的情节化,而是由演员扮演的角色,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戏剧的产生,反映出人们在审美领域一种共同的综合性的需要。著名导演黄佐临认为,话剧包容了哲理、心理、文学、绘画、演技、舞蹈、音乐等七种成分,这七种成分不能脱离戏剧艺术的特点而存在,相反,他们服从戏剧特性,互相联系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形式。

其次,戏剧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特点。戏剧是由演员表演的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在感性直观上更接近于现实生活。

再次,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也可以说,戏剧的本质在于它能够直接而集中地反映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必须表现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那么,戏剧冲突的核心是什么呢?它即是典型人物之间具有社会意义的性格意志冲突。可以说,这种由矛盾冲突引起具有强大审美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性质就是人们称之为的戏剧性。

戏剧冲突所引起人们震惊、怜悯或恐惧,使戏剧具有扣人心悬的艺术力量。而剧情的恐惧、巧合、误会、悬念、延宕、惊变等艺术手段,都能够成剧情的波澜冲突,获得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可以认为,只有由冲突引起的戏剧性事件和场面,才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六、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音响为料。音乐通过旋律等音乐语言组成的运动形式,表现作者的审美体验。当欣赏者聆听乐曲以后,对音乐作品产生再度体验,从而达到审美体验的传达,激起美感,得到陶冶和感染。

首先,人们在“音乐形象”一词上,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如果说,音乐形象的讨论,着种点是在音乐作品本体范围内展开,意在解决音乐艺术表现方式的特殊性,那么,当代音乐美学对自律和他律的探讨,就真正触及到美学的核心了。认为那种只能在音响结构自身中去理解音乐本质,只能从音乐自身中去把握音乐,换言之,制约着音乐的法则和规律不是来自音乐之外,而是在音乐自身之中的理论,就是所谓音乐自律论。而音乐他律论,则认为音乐的音响是一种次要的形式,音乐的内容或决定音乐之所以为音乐的东西是他律的,主要是情感与观念。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作为时间的艺术,以音响作为自己的表现手段 ,以表现审美体验为基本特色,使音乐与其他艺术具有以下不同的审美特征。

首先,音乐艺术的时间动态性和听觉性特点。音乐具有时间性和运动性特征,这使得音乐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象是不断发展、变化和流动的。在音乐的变化运动中,音乐犹如人的生命一样流动着,他的节律、他的律动与人的生命和谐共振。

其次,音乐语言的表情性及其不确定性与不具体性特征。海涅说:“音乐也许是最后的艺术语言。”也有人甚至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它是不需要翻译的。的确,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调式、曲式的表现手段)是没有国界的,它不像文学语言需要翻译才能听懂,他也不像绘画语言,通过视觉而作用于感官,音乐是通过听觉而直接作用于心灵的语言。从敏锐的直感、生动的想象和情感的体验达

到对音乐语言的领悟和语言意义的理解。音乐语言具有不确定和不具体性之故。音乐语言与人类语言相比,缺乏语言那种明确的概念性,没有语言文字那种固定不变的单义性词汇,它的最基本单位——动机是无限多样的,这就为其理解的创造性留下更多的不定点。

第三,音乐具有直接的灵魂震撼作用。它已不再是花前月下的小曲,而是一种唤醒人的艺术力量。音乐不止为人们提供优美的享受,他也直接参与了改造人的感受力、改变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音乐未来的发展,将以铸灵性为己任,他在艺术中所秉有的超验本质,使其将以动人心魄,唤人奋起的力量去塑造新的人生。

七、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一种完整的、独立的艺术,舞蹈就是创造和组织一个由各种虚幻的力量构成的王国。舞蹈是一种以经历过体炼、组织和美化的人体动作姿态为表现手段,表达审美感情和反映生活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而表现生命的力度是其最为根本的规定性。

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诗、乐、舞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和互相结合形成的艺术形式。东汉傅毅《舞赋》将汉代舞者的精妙舞艺及其精神超迈、意象旷远刻画的历历在目。可见舞蹈艺术是以抒情性为其本质特征的。同时,舞蹈的节律,反映了人的生命的节律,舞蹈的造型性,使人通过对动作姿态的美化,传达出情思(气若浮云,志若秋霜)。而且,舞蹈者既是创造者,也是物质材料承担者,又是被创造的审美对象。可以说,舞蹈这种时空综合艺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是有很大虚拟性的表现艺术。

舞蹈,是表现性艺术。他作用于人体的动作、姿态、手势来体现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其重心也在表现思想感情。但比起音乐来,舞蹈的在现性、造型性要更明显些。雕刻的造型师静止不动的,不能直接再现动态。舞蹈却不然,他要在运动中造型,动态和静态的造型相结合,而动态造型更是主要的。舞蹈中在动态性造型,在运动这一点上,使他和音乐更加接近,所以,舞蹈更多具有表现性,而与雕刻有别。

作为表现性艺术,舞蹈的动态造型,比起音乐来也许更能表现审美感情的外在形态。构成舞蹈形式的动作、姿态、手势等,最早可能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它已经不是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的东西,而成为表象内容美的手段。傣族舞蹈中有许多动作、姿态、手势,是从模仿孔雀的吃水、嬉水、照水走路而来的;朝鲜族舞蹈中有许多动作、姿态、手势是从模仿白鹤的样子而来的;蒙古族的舞蹈中许多动作、姿态、手势,是从模仿驯马的动作而来的。但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变为舞蹈的“语言”,已经由人去加以美化改造过,成为相对稳定而独立的东西。

正是这种由人体动作、姿态、手势等综合而成的形式美,造成了舞蹈所特有的美,不能为其他艺术所代替。而舞蹈的内容,就凝练、积聚在这种形式美中。使我们在欣赏到它的形式美时,也掌握了它的内容美。

推荐第5篇:审美自律

审美自律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

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课上或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请一些学生讲述一下活动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点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指出,从“审美自律”这一趋势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希望摆脱社会中流行的艺术程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阿拉伯幻想曲》,请同学们运用感悟式鉴赏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3.研究教材第40页关于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注意把《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和《自由引导人民》这两件作品跟表格中的文字描述对应起来。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师进行总结,并做一些必要的补充。

5.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第41页的“思考与交流”。可以把学生对比《浴女》和《阿拉伯幻想曲》的结果跟教材提供的表格进行对比,看对两个流派的特点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6.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请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

7.教师展示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请同学们与新古典主义作品进行比较(用形式鉴赏法和比较鉴赏法完成这一活动)。

8.学生研究并分析教材:教师请同学们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第41页关于印象派的材料。

◆注: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

你认为印象派在当时为什么会引起观众的震怒和批评家的指责?

9.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分析)。

10.教师总结:印象派画家由于突破了当时流行的绘画程式与人们的欣赏习惯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11.深入研究:请学生深入研究印象主义画家在哪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绘画程式。

12.学生分析并回答,教师总结。

13.完成“活动建议二”。

推荐第6篇:设计审美

第四章 美与设计审美

一、美

1、美的含义

美有五层意义:一是美丽、好看;二是使之美 ;三是令人满意;四是令人得意;五是憧憬、向往的心态。

2、美的特征

(1)美的形象性 (2)美的感染性 (3)美的时代性 (4)美的社会性

二、设计审美

1、设计审美对象

(1)审美对象的概念

被主体认识、欣赏、体验、评价与改造的具有审美物质的客观事物,称审美客体。

(2)设计的审美对象

(3)设计的审美对象主要是设计的成果,即造物活动的创造成果。

2、审美主体

(1)审美主体的概念

人是审美的主体,即认识、欣赏、评价审美对象的主体,包括个人与群体。 (2)设计中的审美主体

设计者是设计活动中的主体。

3、审美态度 (1)审美概念

审美是指人观察、发现感受、体验及审视等特有的审美的心理活动,又称为审美活动。 (2)审美的态度

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在鉴赏某个审美对象(自然品或艺术品)时所持有的心理态度。

A 审美的情景注意

在审美态度的复合心理结构中,审美情境注意是最表层的心理层面,它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心理中介,是审美主体的心意活动对特定情境中的具体对象的指向于集中。 A-1 1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所共有的心理特性,具有选择性和指向性。 2 审美注意

审美注意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力,这种特殊性在于能以一种非功利的关系去看待审美对象。审美注意是一种主动建构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短暂的心理现象。 3 审美注意与日常注意的区别? A-2

1 审美的情境

审美的情境是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所处的具体心理——物理场。这个心理

——物理场主要由三个元素构成,它们是:(1)客体所处的背景;(2)主体所处的环境;(3)主体当时的具体心境等。

2 为什么审美情境具有奇妙的审美功能呢?

(1)良好的审美情境有助于充分发挥欣赏者的感知功能的注意力。(2)良好的审美情境有助于造成一种“当众孤立”的心理氛围,从而使主体只将注意力放在对象上,不做无关的旁思迁想。(3)良好的审美情境还有助于人们进入一种精神恍惚,虚无缥缈,脱离尘世的幻觉境界,从而超越现实,忘怀自我等。 3 良好审美情境注意应该具备哪几个特点? (1)全神贯注的集中性:

这是指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对某个审美对象的高度集中。 (2)反复玩赏的持续性:

这是指审美主体的注意力不仅能选择性的集中于某个审美对象,而且这种选择的集中还能在意识中保持一个较长时间。 (3)分布优质的协调性

这是指在注意的总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主体把注意力合理的分配在各种心理功能上,以求取得最大的审美注意心理效能。 B 审美的心理时空:

“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在审美态度复合结构中,审美心理时空是第二层面。审美心理时空是不同于一般认知心理时空的特殊时空表象,是美感活动的感性直观形式,它在审美活动中具有整合对象感性材料与主体心理要素的功能,人们由日常注意活动过渡到审美注意活动,要伴随有一般认知心理时空向审美心理时空的转换。进入主体审美注意阈的对象,经过审美心理时空的整合,才能形成主客体融合的审美表象。 B-1

什么是审美心理时空呢?

它不同于一般认知心理时空的特殊时空表象,是美感活动的感性直观形式,是审美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所内化而成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具有主动整合对象的感性材料与主体的心理内容的作用。离开了审美心理时空这个中介,许多审美现象将是难以理解的。 B-2

审美心理时空有什么特殊性呢? (1)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

“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日常认知心理时空使人们现实的存在方式,审美心理时空则是人们的理想存在方式。 (2)审美心理时空的有机性:

日常认知心理时空是作为理性思维载体的纯粹认知性的单一时空表现,而审美心理时空则是由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以及无意识欲望等心理因素介入的复合时空表象。认知心理时空要整合对象给我们的感官提供的感觉材料,而审美心理时空则不仅整合这些感觉材料,而且还要整合主体的多种经验因素,并将主体的各种经验因素与客观的感觉材料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有机的“时空意象”。

(3)审美心理时空的互渗性:

这里的“互渗性”指的是在审美心理时空统一结构中,时间感和空间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

4、审美情感

(1)什么是审美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其中包括审美领域中的情感,审美情感是人对客体审美特征是否符合自己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的独特的、带有本质性、恒常性、又有变易性的主观体验和态度。 (2)设计的审美情感

a 满足精神需求,展开情感活动。 b 学会自我调节审美情感。 c 释放情感,寻求愉悦。 d 净化审美情感。 e 善于情感交流。

f 升华情感,激发审美创造。

三、设计的审美范畴 (1)自然美

自然界天然的或人类改造的自然物的美称为自然美。 (2)社会美

社会美是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中积极的社会事物与社会现象中的美。 (3)优美

优美是一种偏于静态的、和谐的、优雅的阴柔之美。 (4)壮美

壮美是一种动态的、充满冲突与气势的阳刚之美。 (5)悲剧

悲剧是指人及人类社会中不该发生的事。 (6)喜剧

喜剧是对美与丑、正义对邪恶的嘲讽,揭露展示新生战胜腐朽的必然规律。

四、审美经验

1、什么是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指审美主体在感受、体验、创造美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2、设计的审美经验

五、审美价值

1、什么是审美价值

审美对象对人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心理效能,称为审美价值。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人对美的需求,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程度。

2、设计的审美价值 (1)崇尚和谐 (2)返璞归真 (3)追求精神

第五章 设计色彩

一、平面设计理论知识(色彩搭配): 各种色彩的象征:

红色 :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橙色 :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黄色 : 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绿色 :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蓝色 :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紫色 :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白色 : 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灰色 :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黑色 :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色彩是人的视觉最敏感的东西。 (1)色彩具有象征性 (2)还有职业的标志色 (3)色彩还具有明显的心理感觉 (4)色彩还有民族性 几种常用的配色方案: 1.暖色调 2.冷色调 3.对比色调 三.色彩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刺激效果,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绿色---介于冷暖两中色彩的中间,显得和

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它和金黄,淡白搭配,可以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 橙色---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黄色---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它的明度最高。

蓝色---是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它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象天空的色彩:) 白色---具有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

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 灰色---具有中庸,平凡,温和,谦让,中立和高雅的感觉。 第六章 广告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广告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广告设计,如果遵循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就会使人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而达到较好的广告效果。

在广告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内容,当数消费者的认知规律和消费者的情感规律。在消费者认知规律中,以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尤为重要。

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是广告设计的重要内容。

1、广告设计与消费者的感知

在购买活动中,人的五种感受器官都参与接受商品信息,即视、听、嗅、味、触觉等。通过看、听、闻、尝、摸等感觉过程,形成了商品的完整形象。 (1)知觉整体性与广告设计 (2)知觉的选择性与广告设计 (3)知觉的理解性和广告设计 (4)知觉的恒常性与广告设计

2、广告设计与消费者的注意 (1)消费者的注意规律 A、消费者的注意。 B、影响注意的因素。 a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b 消费者主观状态。

(2)消费者的注意特征与广告设计 A、注意的稳定性与广告设计 B、注意的广度与广告设计 C、注意的分配与广告设计 D、注意的转移与广告设计

3、广告设计与消费者的记忆 (1)消费者的记忆规律 A、什么是记忆? B、人类记忆的内容。 C、记忆与遗忘。

(2)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策略

一般的心理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A、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B、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a新颖突出。 b开门见山。 c切忌夸张。 d富有趣味。 e富有新意。

C、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 D、设置宣明的特征便于识记和回忆。 E、合理地重复广告。

F、注意广告重点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H、提高人们对广告内容的理解。

4、广告设计与消费者的情感

(1)广告的情感设计有别于艺术作品的情感表现。 (2)畏惧的情感设计要适度 A、这种恐吓信息对消费者有多严重 B、出现这种凶兆的可能性有多大 C、什么活动可免受这种恐吓 D、怎样才能做出这种反应行为。 (3)、广告情感设计要重视语言感染力 (4)、广告的情感设计要有人情味。

第一章

设计与设计心理学

一、设计

1、设计的概念

设,设想;计,计划。设计就是实施头脑中的计划、方案、观念等。也就是说,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的方法、图样等。 2.设计的心理活动

设计的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设计过程中的冥思苦想正是设计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设计心理学 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

设计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满足需求与使用心理为目标,研究现代设计活动中,设计者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心理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对设计活动中一般心理规律和行为表现的研究构成了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之一。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1)增强心理素质 (2)利于人才培养

第二章 普通心理学概述

一、人类的心理现象 1、生理与心理 2、心理与客观

(1)客观现实引发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的多样性 3、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心理学的分类

二、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心理学的性质

人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科学命题,蕴含了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也就决定了心理学成为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 2、心理学的任务 (1)了解心理现象 (2)熟知心理规律 (3)指导实践应用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法的概念

由观察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用以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观察法的特征

观察法完全是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方法,不被观察对象所察觉。

2、实验法 (1)实验法的概念

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实验室实验法 B、自然实验法 (2)实验法的特征

通过设定的实验条件,借助精密的仪器进行量化处理。

3、测验法

(1)测验法的概念

测验法是以研究对象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制定科学的量表或问卷,由被测者自由地按题目回答,以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

(2)测验法的特征

科学的量表或问卷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对专门的对象展开大量的调查。 4、虚拟法 (1)虚拟法的概念

虚拟法是借助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图形技术,进行心理实验的研究方法。

(2)虚拟法的特征

虚拟法是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因而实验客观而准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实验方法。

第三章

认知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 感觉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认知的开端,是一种最直接的、最初始的心理现象。感觉作为客观世界信息与刺激的接受器官,因而,感觉是心理活动的先导。

2、感觉认知简介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也就是“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 (1)感觉产生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a、有物才有感

b、有觉才有感 c、有脑才有感

3、感觉的种类

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是属于人的机体表面的直接感觉形式。心理学中称为外感觉。

人还有机体的感觉,如饥渴、病痛、疲劳、困乏等,是来自身体的内部器官和组织,接受机体内部发生变化的信息,在心理学中称为内感觉。

推荐第7篇:审美南山

审美南山

烟雨红尘,在这春风轻拂的季节里,我将牵挂点缀成一滴滴春雨,带着我无限的思念飘落而下,编写成一幅风景如画。携诗情画意,情浓于南山,将你我撰写成一首青春足迹。 今日天气甚好,往昔的烈日已好久不笼罩于天空。翠绿的南山被春雨洗礼了半个多月,感觉仿佛身处于江南烟雨中。但良辰美景却触动我思恋的琴弦,我怀于种种情怀漫步在南山一片,却被我悄然窥视出南山另一种柔情的美。

我漫步在涂山湖,我发现我对家乡的怀念已经化作一缕青烟,笼罩着我看事物的心情,但我已顾不了那么多,我要在南山中尽情欣赏这属于我独一份的美,我带着对未来憧憬,对美好的向往将涂山湖镌刻出一份秀丽的画卷。熙熙攘攘的雨下得也没有那么激烈,趁着一点空隙,阳光也绝不吝啬地钻出一两缕,但这是我指缝中的阳光,看上去是那样的温暖而美好,可我总也抓不住,跋涉在爱的迷途,我一直追寻着你的脚步,竟然想不起来时的方向,感觉走过的路却不属于我的风景,往事已成沧海,无论或喜或悲,未来总在继续,而我漫步涂山湖的路也绝没有段落。穿过长廊,我忽然顿悟,这春季的南山,原来还有柔情的水一般的温柔,岁月总是来去匆匆,忙碌的学习生活我已不再详细记得这春的袭来。你来了,带着满山的芬芳,我站在山中,欣赏你美的绽放,我知道你是一阵风,谁也拦不住,你藏在怀里的孕育是生命的象征,你把爱送给沉睡的冬季,我唯独喜欢的是,你那无私的风景。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是道寻常,三百多年来还是会有人常常这样掩卷叹息,情深不寿,曾经以为天长地久,最终却恨不能一夜白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轻轻翻开我手中的纳兰词,仿佛可以看到三百年前那位谦谦君子在低眉吟诵。

转辗在重邮校园中,满园的书香,急促的脚步,全是渴望知识的旅行,没有闲情雅兴,最多情侣间的嬉戏在润湿的路上夹扎着虫鸣鸟叫和清风拂过树叶沙沙声,不经意间就融合成一曲春的五线谱,而我,将这五线谱尽收眼底,在心中演奏出这曲五味杂陈的狂想曲。数图的脚步最为承重与急促,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进进出出,这是重邮学子深处南山的修静之道,也点缀着南山独特的魅力。

匆匆的收笔,当然无法表达我对南山的爱,但这对南山的情爱岂能用言语能够诠释,南山的美绽放于每一个人,我们用美的眼光去审视这俊丽的南山也是我们饱受蕴含的力量。人生也不过如此吧,我意识到它时它已绽放许久,我无法意识到它时,终将不知它何时结束。 魅力的南山,我绽放的青春。

推荐第8篇:线性审美

论中国传统器物的线性美特征对现代建筑设计的范型意义

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古代器物则表现为线性美。纵观当代设计的种种新理念和 新思潮,会发现中国古代器物的线性美特征在许多方面与之有相符之处。将中国古代器物 艺术的线性美作为当代建筑设计的审美取向,或许可以为实现“中国设计”提供一条可行 的解决思路。我们探讨和研究古代的造物文化和设计历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寻求这些古代文化和设计智慧的当代价值。“继往”是为了“开来”。当我们在苦苦探索“中国设计”之路的时候,回顾我们几千年来的造物设计历史,却发现古代的许多设计原则和观念竟然与当今设计的种种思潮有不谋而合之处。基于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这一特征,我们认为中国古代的器物艺术表现为“线性美”。而这种传统造物艺术所体现的线性美,恰合了当代设计中的某些理念和思潮。这里,笔者想就此展开对中国古代设计线性美特征的考察,并试图寻找这种线性美对今天的建筑设计在某种程度上的范型意义。

一、中国艺术的线条、线性与线性美

线条是中国艺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形式特征。中国的绘画、书法、舞蹈、建筑、雕塑乃至音乐、园林等各种艺术都是以线条为主要审美旨趣的艺术形式。其中绘画和书法是最直观、最纯粹的线的艺术,而雕塑、建筑、舞蹈以及园林艺术,作为线的艺术的表征则相对间接一些,需要我们经过抽象和概括,从其艺术形象和艺术精神的整体意义上去体会线的存在与韵味。它们虽然不像书法艺术那样直接体现为线条形式,但却具有线条艺术的流动性与节奏感以及书法艺术那样的生命活力,能像书法艺术那样借助时间与过程来表现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往复的艺术世界。我们把这种特征的艺术称之为“线性”艺术。所以,陈龙海在其著作《中 国线性艺术论》中谈到“线性”概念时说:“‘线的艺术’指向两个向度。其一,是就外部形式而言的,即纯粹线条构成和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其主要艺术样式有书法和绘画等;其二,就内部结构而言,即在时间中延续和空间展开的‘线性’结构,其主要艺术样式有文学、音乐、建筑和舞蹈等。归纳起来,就是线条和‘线性’,前者可以直接诉诸视知觉,后者则需要通过理性分析才能抽绎出来。” [1]他又继续讲道:“所谓‘线性’,即具有线的意义和性质,但它不是直观的线条。对于艺术中的‘线性’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一致的空间方向性,主要表现在绘画艺术中的排列组合,无论是双体组合,还是多体同类组合以及多种事物的分类组合,都有意识地追求秩序感,体现出相似律原则,首尾连贯,层层递进,前后相连,始终朝着一个 方向,在视觉上形成一致的多层次空间方向性。其二,在时间中的绵延的‘线’如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就能充分展示‘线性’意识。”

[2]作者站在文艺学的角度讨论了这种线性特征。其实,中国器物艺术也同样是以这样的方式把线性特征和线性美体现出来的,如明式家具的线性特征和中国瓷器、漆器的线性美等等。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器物艺术应表述为线性特征的艺术,其审美特点为线性美。

二、中国传统器物线性美的表现形式 正如前文所述,这些器物所体现出的线性审美特征是中国古代器物所特有的,是在传统造物文化基因影响下发育生长起来的艺术样态。高丰的论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器物的线性: “对于大多数器物来说,造型上的对比主要表现为线的对比。这种线可以理解为俗称的形体轮廓线,边界线或者叫做造型影像的边缘线。尽管这种线本身实际并不存在,但作为表现形

体的一种形式,已被人们约定俗成。”

[3]中国古代器物的线性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圆浑、流畅的整体造型

中国艺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这种线条不仅仅是作为器物的外轮廓或是主要装饰手段,更重要的在于,它能让我们从具体的一件件器物上感受到优美的整体造型特征。就拿瓷器 来说,器型的整体形象是首要的,而器物的色彩和表面的装饰倒在其次。所以,在中国艺术成熟阶段的宋代瓷器就呈现为颜色单纯但整体造型优雅端庄的风格。著名的“梅瓶”、“玉壶春瓶”等都是中国瓷器史上流行时间最长、最受人喜爱的造型,自北宋以来一直流行到现在。高丰在谈到玉壶春瓶时说:“玉壶春瓶则是敞口、细颈、垂腹、圈足,瓶形轮廓线形成了正反曲线的对比,从口部到圈足构成一个流畅优美的S型曲线,给人以生动亲切的美感。” [4]与西方的器物不同,中国器物没有那种写实性的浮雕装饰,为的是保证造型的整体性与流畅性,即使是器物的口、流、把和柄,也都会设计得符合器物的整体线条趋势。正是 这种对器物整体造型规则的严格遵守,才实现了器物圆浑、流畅的线条感,即线性。在传统的制器工艺中有一种被称为“倒棱”的工序,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器物方中有圆、直中有曲、寓刚于柔的线条美,以体现委婉含蓄和圆浑完整的审美效果,这种工艺便可以理解为线性美的设计。

(二)中国古代器物决不是静物

中国器物的造型完整、流畅、轻盈、灵动,与西方器物大相径庭。前面已经讲过,中国器物的线条,除了显性的线条化装饰与轮廓线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其造型在整体上能给人以高度的动态感和回环往复的视觉效果。这种对器物动感之美的追求肇始于我们的远古文明。高丰在谈到在龙山文化时期的那件著名的白陶 时说:“整个造型具有冲天的力度,强烈的动感,昂扬的神态和流畅的伸展的美感。” [5]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一书中也说:“中国艺术有自己特殊的审美标准。刻意追求神动之美,神动之真,是其中之一。”中国艺术所追求的“动”就是一种“生命精神”。这种线性特征的传统器物通过线形曲直、张弛、急缓的节奏变化,运变、流转、循环的形态构造,会产生出一种音乐般的动感和神韵。由于器物的线性因素,线条的延伸、转、折和节奏变化等方面使得器物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宇宙”。我们的视线则被这种流动着的线条所牵引,落在器物上的任何一点,都会即刻被流动着的线条带着运转起来,在整个器物上循环,这就是“寰道审美”在器物艺术上的表现。所以,中国的器物绝不会成为西方所谓的“静物”,而是一种静中有动的生命活体。

(三)器物的价值以时间为本位被看待

“中国传统的思想原点是以时间为本位来审视、理解和对待世间的一切,这可以用整个中华

传统文化的内涵来说明。”

[7]我们中国有“养器”这一说法,器物是可以“养”的,如“养壶”、“养玉”等等。可以养的自然都是有生命的,由此器物表现为一个历时性生命过程,能在时间过程中被把握。中国人喜欢一件器物,或对一件器物进行审美,不是像西方那样在一定距离和空间里的“欣赏”,而是“赏玩”或“把玩”。这就是“以时间为本位来审视、理解和对待”这件器物。这是一个要在时间过程中才能完成的欣赏,欣赏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延续性动词”。这样,“文房四宝”就不仅仅是文具,紫砂壶也不仅仅是茶具,它们的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便在“赏玩”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其生命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养”出。王受之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讲:“只有那些有闲情逸致的,把美丽的东西放在身边赏玩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美的作品来。”

[8]中国人不是把器物摆在博物馆这样的空间中欣赏,而是在“用”的过程中从心中拥有;不是对其进行数量上的占有,而是从心理上和情感上进行赏玩。器物,在中国古代人眼里,是历久弥新的。 就像明式家具,其价值和魅力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彰显出来。“做旧”,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虚假的文物价值和历史感,还存在深刻的思想根源和文化内涵。所以,“旧”在中国人眼中并不意味着老朽、落后和该被抛弃,在心灵深处,正是“旧”才生长出一种与日俱增的情感。

三、线性美对当代建筑设计的价值

现代建筑设计也离不开线条这一手段。线是建筑造型的有力手段,建筑的外形轮廓线、各面的交线、面上的分割线,都是明确的造型语言。它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意蕴,直线的简洁明快,曲线的优雅柔和,垂直线的挺拔有力,水平线的沉稳安定。它们的不同运用可以丰富造型的表现力。”

[9]那么,古代器物的线性审美以及表现形式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价值表现在哪里呢?首先,古代器物圆浑流畅的整体造型完全不同于现代工业产品的机械线条与几何结构。机器产品生硬、机械的线条给人以冷冰冰的距离感。与此相反,具有圆润流畅线条和柔和完整造型的器物则可以令人产生亲近感。中国造物中的“倒棱”工序,就是为了使器物拥有一种柔和亲切的感觉而产生的。《考工记》中说:“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何以要“审曲”?也许,就 是中国造物的线性审美使然。线性美的器物是人性化的设计,是自然美的设计,那种圆润、完整的造型是让人们更愿意接受它的重要原因。当代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Luigi Colani)说过:“我的世界是圆的,因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圆的,地球是圆的,人类的胚胎也是圆的,

为什么我需要加入一切物体都变成有棱有角的设计世界?我追求的是伽利略的哲学,我的世界是圆的。”

[10]其次,我们说,中国古代器物不是摆在空间里的“静物”,而是有动态和生命精神的活体。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动感与活力也是衡量一件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现在流行会呼吸的建筑。成功的建筑设计要体现出建筑的精神气质,使其能够主动地抓住使用者的心,并能够展示其代表的功能、价值、身份、品质等。所以,现代建筑的设计必须赋予该建筑活的生命和个性气质。那种没有活力、没有个性的“静物式”建筑,只能是无人问津。再次,应该以时间为本位去考虑建筑。一座建筑只有与人建立起互动交流的关系,我们才愿意“养”它。一座建筑只有通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它的价值与意义。而反过来,对于愿意“养”的建筑,我们必然会改变对它的态度,产生对生命起码的尊重。对待有生命的东西与对待无生命的东西的态度是绝然不同的。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建立起对建筑的感情,我们就不会轻易受到所谓潮流、时尚和虚假广告的诱惑,随便抛弃“过时”的建筑去不断地建造新的建筑,从而陷入“物”的陷阱,成为“物”的奴隶。这样,就能实现“物尽其用”,而不再是“一次性使用”产品,不再“用后即弃”。那种“有计划的废止”的制度已经为我们所唾弃。总之,线性美可以让建筑摆脱工业化批量生产所带来的冷漠感和距离感,使建筑变得更加柔软和人性化,从而有利于建立起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人们在使用中获得情感体验,最终通过建筑实现怡情养性、提升生活品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使建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从而改变“一次性使用”和“用后即弃”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当代,流行着各种各样的设计理论、观念和思潮,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环保建筑、体验设计、人性化设计、情感设计等等。在我们看来,这些观念的总体概括就是线性美的设计。我们今天所不断寻找的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设计,也可以归结到线性美的设计中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器物线性美的特征可以从思维方式和美学根源上为“中国设计”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思路。

姓名:夏继磊 班级:城建建筑2班 学号:09290020228

推荐第9篇:审美情趣艺术欣赏

《清明上河图》赏析

一、片段欣赏

二、美术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 杰出代表。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 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今藏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艺术进行赏析。

《清明上河图》绢本,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渐而人物增多, 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 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 所有这些大者盈寸、小者如豆的人物及其活动,在画面上安排得纷而不乱,繁而有序;劳逸苦乐,生动有致;揖让呼应,形神兼备。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所写的《清明上河图记》中,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刻画作过十分生动具体的描述:“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隶、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授者、受者,问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搴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知道,画家把当时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惟妙惟肖地绘进了这幅画卷,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写实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已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三、美术赏析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推荐第10篇:中国民俗文化审美

中国民俗文化

主讲人:陈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风俗民情。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是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这个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征。民俗广泛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影响左右着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民俗也就不能充分认识这个民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并长久承袭下来的风俗。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了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中。

民俗与官方礼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民俗乃民间风俗,官方礼仪为规范和行文制度化的礼俗。联系是官方的东西往往向民间推行,也可逐渐形成民间传承的风俗,这是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民间的东西也可向上渗透,最为明显的是官方“成文法”的拟定,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民间的“习惯法”为基础的。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民俗的分类

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型: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民俗等;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末节日民俗及民间娱乐民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

三、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民族性

任何一种民俗事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由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由社会普遍传承的。同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种众多的民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在中国民俗上必然要呈现多民族性的特点,使中国民俗成为多民族民俗的摇篮。因此,民俗的民族性特点是很突出的。

民族性的特征,一方面表现在同一类民俗文化在不同民族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民族表现形式。例如,不同的民族对于舞蹈的表达方式各有差别,甚至风格迥异;傣族的舞蹈如水般柔美、多情,表现出温柔、质朴的民族性格;佤族的舞蹈像火一样猛烈、热情,传达出粗犷、强悍的民族特质。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

1 特民俗。例如,纳西族保留“阿夏走婚”的习俗。 (二)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上所呈现的基本特征,其决定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国民间谚语中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种特征也可以称为“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例如,同样是建筑,北方民族为躲避风寒发明了窑洞,南方民族为禁潮湿发明了通风的干栏。再如,佛教主要集中在中原汉族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主要集中在广大汉族地区,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西北穆斯林地区。宗教信仰不同,使得这些地区的民俗也具有了鲜明的宗教色彩和地域性特征。 (三)集体性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结果。具体而言,它是指民俗在产生、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为广大民间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特征。个人的习性与爱好是不可能构成民俗的。例如阶级社会中尽管出现官民之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无论皇帝还是臣民,都在遵守着共同的民俗准则,享受着共同的民俗文化。 (四)传承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约定俗成后,人相袭,代相传,今俗袭古,古俗沿今,具有承袭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的民俗特征。它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流传,即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历史的、纵向的概念;二是流行,即民俗在空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地理的、横向的概念。

民俗是靠人们的口头和行为方式,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因而总是绵延不断。传承作为民俗得以延续的一种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比如,许多民俗事象,它的产生是很早的,之后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但是其核心和“母体”部分仍然保留着,并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例如,桃符,自宋代为春联所取代至今,其吉祥喜庆的内容及其用红纸书写的形式,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 (五)变异性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民俗产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存在。

民俗变异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靠口头和行为的传承方式本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受地域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一民俗,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决定了民俗为了保存和传播,必须通过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三是受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许多新的内容补充到旧的传统民俗之中,以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任何民俗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民俗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民俗自身为协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进行的自我调试,另一种是作为政府行为的外部干预。民俗的变化.通常是民俗自身调试的结果,这种变化比较缓慢,也相对平稳,不会因激变而引发大规模的波动。 (六)神秘性

民俗神秘性的主要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人们在进行某些民俗行为时,带有一种神秘的心理,认为这些习俗之所以要如此进行,是因为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例如,巫术信仰、图腾崇拜等;另一方面,有些民俗活动本身也表现出一种

2 神秘气氛,人们慑于这种神秘气氛往往更加相信,面越相信,做起来就越神秘,例如,许多禁忌民俗。

民俗的神秘性和愚昧性、原始性、封建性密切相关。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人们的心灵中形成一股强固的势力,一时很难打破。

四、民俗文化的功能

各个民俗文化现象的性质、结构不一样,其社会功能也不一样,同一民俗文化现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态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起一定变化。总的来说,其功能主要有:

1、历史功能。

民俗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各自不同的民俗,对每个历史阶段人们的生活产生过影响。比如,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一次民族融合时期,也是铸造中华本土民俗文化的关键时期。在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中,周边少数民族逐渐华夏化。在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华夏文化不断地吸收、融会各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又是不断发展的,以婚姻为例,从蒙昧时代的群婚,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奴隶制和封建制统治者的一夫多妻制,旧中国的包办婚姻制,到现今的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在不断传承中民俗文化不断发展,直接对人民生活发生影响。

2、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集体的创造,负有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各民族总是通过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对本民族人民进行传统思想教育,帮助人民学会劳动本领和了解本民族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它还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仪态起规范作用。千百年来,正是通过不断地积累、淘汰,人们在人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形成了十大美德,仁爱孝悌的道德精神,谦和好礼的立身处世美德,诚信知报自主自立的品德,精忠爱国的民族气节,克己奉公的集体主义精神,修己慎独的道德修养,见利思义的伦理道德取向,勤劳廉正的优秀品质,笃实宽厚的质朴品格和务实精神,勇毅力行的道德意志方面体现的美德。可以说这些美德从民俗中产生,在民俗中传播、完善,还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人们处世立身的准则和奋发前进的动力。

3、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又供人民群众享受和利用。民俗文化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其中以节日民俗和游艺民俗最为突出,其娱乐功能还和各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结合在一起。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尤其是节日民俗文化的竞技民俗文化。

五、民俗文化的作用

1、规范作用。大至国家、地区根据国家宪法,结合民俗制定的法令制度,自治区规定的特殊制度,小到乡村的乡规民约都是对社会成员行为和仪态的规范化作用。比起法律道德,一是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二是潜隐不露。比如,广西金桂山婚俗中的“爬楼”婚恋习俗。这里房子多为二层楼,女孩成年后就住到舒适的吊楼上,姑娘在此社交、绣花、织锦带。小伙子看中姑娘不走大门进屋上楼,而是爬上吊楼与姑娘对歌。姑娘细辨歌声,如果是意中人便打开楼门,小伙子正欲爬楼,姑娘立刻向他伸出相助相爱的手拉他上楼。如果姑娘尚无意中人,会以歌试探,以歌声连结两颗心。姑娘如果不喜欢,而小伙子又赖着不走,姑娘则会以水泼。当然,爬楼有规矩,已结婚成家的不许爬楼,订下婚事的姑娘不允许非自己的恋人爬自己的楼。这种乡风对于培育正常的感情婚姻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2、凝聚作用。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州具有相同心理素质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蒙古、壮、布依、朝鲜、侗、瑶等族都过此节,而五大州华人圈的中国人也过此节。除夕之夜,家家团聚,吃团圆饭,唱守岁歌,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央台的春节晚会成了年夜饭中最有凝聚力的“饺子”,辞旧迎新,人们通过各种传媒互相拜年问候,整个中华大地融和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河山福满门”的祥和气氛中。

第二节 服饰民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缺一不可的。从广义上说,“衣”是服饰的总称,服饰主要是由服装与饰物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是由上衣、裤、裙、帽、鞋、袜等组成的服装;另一部分是由人体的头、手、足、颈、胸等部位所佩戴、刻绘和装饰的各种饰物组成;而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

早在古代中国,服饰就是人的身份的标志。过去“官有官服,民有民衣”,各种身份、职业的服饰差别很大。人们可从官员所着的官服,判断出他是文官还是武官,而且知道他属于哪一品官。例如,在清朝,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均以九个等级来划分,即“九品”。文官的服饰全以鸟为图案:鹤代一品,锦鸡表二品,孔雀显三品,鸳鸯示四品,白鹇为五品,鹭鸶是六品,鸂鶒(xichi)指七品,鹌鹑系八品,蓝雀属九品。武官的服饰则以兽为图案:一品有麒麟,二品现狮子,三品出豹,四品藏虎,五品隐熊,六品配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生海马。后来简化为:一至三品绣九蟒五爪,四至六品绣八蟒五爪,其余三品绣五蟒四爪。

在服饰民俗中,除日常服饰外,还有特殊的服饰,即婚服与丧服。婚服为结婚的新人在喜庆佳期所穿的服装(主要是新娘的服装),它服从于婚俗的要求,具有更广阔的民俗意义。丧服,一是服丧送葬人的服装;一是死者的寿衣。前者为孝服,后者为寿服。孝服有近亲、远亲及一般邻舍朋友之分,有重孝和轻孝之分:有帽衫俱全的全孝服,有帽无衫的半孝服。孝帽,姑娘与媳妇也有不同,孝带的长短、挂左还是挂右,也有讲究。白布包鞋,有全包的,有后跟有一段红的,有只包鞋尖一段的。丧服中的五服,以亲族关系的近蹴而定。寿服也有男女长幼之分,北方无论死者死于暑夏还是严冬,寿服都是棉衣,以便使死者能在阴司过冬。一般在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都要里外换新,一是结婚,一是临终。穷者也要设法做到这一点。 第三节 饮食民俗

陶器、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炊具、食具、酒具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烹饪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味道的调制也越来越重视。

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饮食民俗继续向前发展,中国烹饪技术在经过几千年来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现已形成了苏菜(江苏菜)、湘菜(湖南菜)、鲁菜(山东菜)、浙菜(浙江菜)、闽菜(福建菜)、徽菜(安徽菜)、川菜(四川菜)、粤菜(广东菜)等八大菜系。各民族、各地区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民俗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食俗传承下来后很难改变,如生活食制中的一日三餐,礼仪食俗中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相沿至今仍继续流传着。在饮食风俗中,有一些习俗体现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4 第四节 居住民俗

北京的三合院、四合院,造型独特,居住几百年,许多院落至今还保留了历史上各代汉人的住房建筑风格,是北方汉族民族的典型代表。四合院的选址是按照后天八卦的说法。尽管民居的选址千变万化,但要求通风、采光以及居住合理是一致的。

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汉族居住民俗的又一道风景线。自古以来,穴居就是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一种居住方式。黄土高原的窑洞有三种类型:①靠崖窑,始于原始社会依靠陡崖土壁挖掘出的横向水平穴。②地坑窑院,也叫天井窑院,先挖一个或几个长方形或丁字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垂直面上开凿窑洞。③锢窑窑院,指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材料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锢窑,用数座锢窑构成院落称之为锢窑窑院。这种开凿而成的穴居建筑在选址中,特别有讲究。首先,必须坐西北朝东南,躲开正北南子午线,据说是为了避邪。其次,土质的选择也极为关键,黄土生成的历史越久远,土质就越坚硬,越有利于窑洞建筑。

江南水乡的南方汉族民居多用砖木砌成,或以茅草、竹子盖成。一则因天热多雨,地面潮湿,同时也因当地竹、木资源丰富。山区住两层楼的居多,多为木质或竹质,上面住人,下边养牲畜。

我国各族人民居住习惯各有不同。有的民族长期没有定居。如过去蒙古族牧民就长期游动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居住的蒙古毡包,以木杆为骨架,罩以羊毛毡顶,周围也是毛毡围墙,根据气候和牧场的变换随时搬迁。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过去游动性也很大,他们住的帐幕式的仙人柱,就经常以马为运输工具搬动。仙人柱是用十根五六尺长的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上面盖上狍(pao)皮、芦苇帘、桦树皮等。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带耳锅煮肉。屋顶开小孔流通空气。这些圆顶帐式房舍,可称为穹庐式,它是游牧与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通常居住的形式。西北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牧民也有类似的居住形式。柯尔克孜称“勃孜吾”房舍,便是以红柳作栅栏的,呈方格形,围上芨芨草的帘子,再覆以毛毡,有天窗和活动毡盖。夏日移居平原沿河流域,冬日则迁到向阳的山谷。

南方竹楼,又是一种居住类型。黔东南苗族房屋,有平房和楼房两种。楼房多为吊脚楼,建筑在坡地上,楼下不住人,堆放杂物和牲口。壮族传统住房为高架式楼房,史称“麻栏”。麻栏建筑多用木桩或竹桩做成底架,离地面很高在底架上建筑住屋,楼上住人,楼下畜养牲畜、堆放杂物。

广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楼房,全部木结构,有外廊式小楼,也有连幢的大楼,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瑶族的竹楼,乃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食杂物,畜厩(jiu)不在楼内,而在楼后。白族的楼房,以座西朝东为正向,三间为普遍,布局平均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厨房、畜圈分开,人亦住楼下,中间一间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楼十分简单,用竹片编成,茅草盖顶。楼上,中央设火塘,火塘边吃饭、待客,四周安置床位。傣家竹楼由十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mie),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永宁纳西族的楼房为木质结构,

三、四幢组成一个院落,中央住人,

二、三幢客房为男女阿注偶居之所,第四幢是经堂,为念经、休息的处所。崩龙族矮脚竹楼分前厅后厅,以竹篱笆隔开,男人住前厅,女人住后厅,前后厅各有火塘。 第五节 岁时节日民俗

一、春节

5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确定夏历(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因此称为新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今。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为迎接春节,从城市到农村,人们进行各种准备活动。在农村,节日的准备工作一进入十二月就开始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家庭要清扫房屋、洗衣拆被,以示除污去垢,气象一新。家人还要不断地从市场上买回丰富的年货,如糖果、糕点、肉类、水果等食品,以备节日期间的食用、待客。在大城市,节日的准备工作也在很早就拉开了帷幕,文化部门、艺术团体要准备丰富的文艺节目,电视台排演各类型晚会,各大公园开办传统的“庙会”,为游客提供比往常多得多的娱乐项目,百货商店更是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调配商品以满足节日市民的需求,曾有一项统计说,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消费占全年消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在中国各地,人们过春节有着许多不同的传统习惯,但是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不管是北方、南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用开水煮熟,加上调料,全家人坐在餐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

除夕要守岁,在这一夜人们是在欢乐中送旧岁迎新年的。过去,在新年到来时,人们燃放爆竹,以示庆祝。春节放鞭炮,汉代已见记载,宋代更加普遍。宋代由于火药发明,改用“纸卷裹火药,燃之发声”,声尤震惊,故称“爆仗”。现在这种源于驱邪的习俗,由于安全和污染的原因,在北京和一些大城市的市区已禁止了。到了初一,全家老小换上节日盛装,开始迎接客人来访或外出拜年。见面时,相互以“新年好”、“春节好”等吉祥之词相敬,然后请回家中,吃些糖果、喝些茶水,谈谈家常。如果在过去一年里,亲友之间曾发生过什么纠纷,只要春节去拜年,那就是彼此谅解了。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地方演戏,放电影,有的地方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赶庙会,到处是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当然人们更多的是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各电视台在节日期间安排了大量的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观看的精彩节目。

贴春联、年画、点花灯,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活动。新年挂年画的习俗起源很早,为求喜庆吉祥;同时,相传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的门神,唐代以前多以桃符画门神贴于大门,用来驱灾避邪。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用题诗或联语来代替门神称“门联”。明代以后,门联改名春联,且题写春联之俗更盛。春节期间的灯会也是一项十分热闹的活动,花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品,历代制灯工艺也很兴盛,花灯上印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风景、英雄人物等内容,而且灯的造型多种多样。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及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指正月十五,即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意,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因元宵节的主要节

6 俗活动有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赏灯等,故称“灯节”。此外,还有耍狮子、舞龙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元宵节张灯习俗起源于汉代,在南北朝时蔚然成风。当时已有油灯、漆灯、燃香、点蜡等,灯明如昼,如有月色,灯月交辉,观灯则更具乐趣。谜语在我国早已流行,秦汉时期已较普遍。宋代开始把谜语贴在花灯上,成为灯谜,让人猜测,增加节日的雅趣。元宵在南方多叫水团、汤团、成为民间重要节日食品与点心,今民间认为吃汤团有家人团圆、幸福吉利、新一年圆满顺遂之意。

三、清明节

属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节期在公历每年4月5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上已节的风俗,主要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及插柳等。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扫墓拜祖在先秦已有,秦汉时多在寒食节进行。明清以来扫墓活动增多,不仅扫自己先祖的坟墓,且拜祭历代功臣,皇帝派大臣祭黄帝墓。今清明节则为革命烈士扫墓,举行纪念活动。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约始于春秋时期北方民族,传说汉武帝引进后庭,常作祈祷千秋之寿的祝愿活动,因此,本名千秋,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古代清明节还举行打马球和踢足球等活动,称为蹴(cu)鞠。宫廷多由宫女踢球;军队也举行蹴鞠以此习武娱乐。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端午节

7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因古代“端”与“初”同义,午与五同音,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此外,端午节还有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沐兰节、端阳节等名称。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诸说并存,但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影响广泛而深远,今之竞渡即源于此。端午节期间,民间有划龙舟、吃粽子、饮黄酒、采菖蒲等习俗。

龙舟竞渡主要在汨(mi)罗江,每年都举行竞渡仪式。人们抬龙舟到屈原庙朝祭,再下水竞渡。竞渡习俗在南方普遍。吃粽子起源于古时投五花粽于汨罗江,是为了赶开蛟龙,唐宋以来,粽子是端午节时人们喜吃的节令食品。饮雄黄酒庆贺端午,驱毒杀虫,有驱除邪恶之意。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旧多作中药。民间谚语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由于端午节在夏至前后,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止疾病,因此无论南方、北方人们都有悬白艾的习俗。艾,又名医草、冰台、黄草。医家用针灸百病,故曰灸草。插艾叶于门旁,以除毒气。春月采嫩叶作菜食之,治一切恶气,长服止冷痢。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一天正是农历秋季正中,故名。民间俗称八月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大节。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主要活动有祭拜月神、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习俗。早在汉晋时民间已有赏月之举,当时人们认为,秋天空气清爽,是赏月的佳节。月饼原为我国南方市民的点心食品,后流传全国。月饼原为祭奉月神的供品,吃月饼有团圆之意,亲友之间还以月饼相赠。

六、泼水节

傣族清明节后(四月十三至十五)的泼水节更与众不同,共进行三天。第一天有堆沙浴佛活动,表示祈求丰收,不泼水。人们盛装集拢江边,看龙舟比赛,优胜者在芒锣和象脚鼓声中狂欢跳舞。第二天最为隆重,是泼水日,上午十时左右开始,男女老少,携盆桶上街,在路边舀水,互相泼洒,表示互相祝福,免除疾病,风调雨顺。晚间举行盛大游艺晚会。第三天是“高升”和“丢包”。“高升”如同北方的起花炮之类,点燃后飞入高空,不过它是许多竹筒装入火药,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点燃后向高空飞升。“丢包”是男女青年的游艺恋爱活动,姑娘站一边,小伙子站一边,互相丢抛花布缝制的大荷包,嬉笑传情。

除此之外,还有重阳节、腊八节、七夕、中元节、冬至节、庙会以及少数民族的许多节庆。

第六节 人生礼仪民俗

一、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生的开端之礼,是为获得进入社会的资格而举行。这种礼仪一般包括婴儿出生前和出生后成长过程的一些礼仪,实际上主要表现在产妇和婴儿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求子、怀胎、分娩、报喜、命名、满月、抓周及洗礼等仪式。其中满月、百日较为隆重,“满月”,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为孩子做满月酒,是汉族的一种育儿礼仪,做满月时,来祝贺的亲友要携带食物、小儿衣饰等礼物,为庆祝家庭添人进口的大喜事,满月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将婴儿抱给来宾看望,表示答谢意愿。婴儿诞生100天为“百日”,本身含有祝愿孩子长寿的意思,人们又把“百日”视为一个新的起点,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二、婚嫁礼仪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它构成两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婚姻礼仪作为一种

8 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好的合情合理的婚姻礼仪,会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而历久不衰;一些恶风陋俗也会凭借旧的社会残余势力因袭衍留下来。

古代婚嫁以聘婚娶的形式最为普遍,就是男子以聘的程序而娶,女子因聘的程序而嫁。其程序有六,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纳征是指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汉族婚嫁大体经历介绍、相恋、认亲、结婚4个阶段:

1、介绍:青年男女进入谈婚论嫁年龄时,亲戚朋友便相继提亲,青年男女找对象主要从职业、学历、能力、家境、人品、收入、相貌等方面选择。如认为对方条件较满意,便约定时间见面。

2、相恋:青年男女介绍相看后,如同意,就进入恋爱阶段。双方通过频繁接触,加深了解双方的性格、爱好、品行等。城镇多数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

3、认亲:也叫订婚。当男女青年相恋达到情投意合时,由男方家长提议“认亲”认亲这天,双方父母、直系亲属到场,相互介绍,还要在家中或酒店摆酒席,并商定择吉日良辰结婚。男方视其经济状况要给女方适当的聘礼。

4、结婚:又叫“迎亲”,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以及吹打鼓乐,场面极为热闹隆重。

目前的结婚仪式主要程序是:到了结婚正日,由新郎家的一位长辈带领9人,拿着“离娘肉”(用红线扎好的猪肉约6斤和4棵去皮大葱),坐车去接新娘,后面跟着录像车。到新娘家后,新郎换上婚礼服,新娘新郎吃“喜面”,在面条里打两个荷包蛋,一人吃一个。新娘家要将“离娘肉”割下一半,另一半重新扎好带回。新娘要由娘家哥哥抱上车,娘家妈妈不送姑娘,不参加婚礼。新娘接到婆婆家门口时,先鸣鞭炮,迎亲队伍迎上前去,新娘在新郎陪伴下,身着婚礼服,手端红色脸盆走到婆婆面前,先给婆婆头上带一只红花,后将红脸盆送给婆婆,婆婆接盆后,要给儿媳红包。随后,送亲的人们便抬着新娘陪嫁的衣服、家电等进入新房。新娘新郎要上床“坐福”将一把斧头放在被褥下,坐在上面,约10分钟后离洞房去酒店。车到酒店也要鸣放鞭炮。酒店正厅左右两侧坐着双方老人的单位领导。主持人宣布结婚典礼开始,新娘新郎伴着音乐走进正厅前方。先由童男童女上台为新娘新郎戴花;在由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双方老人讲话;单位领导祝词;新郎新娘交换信物;夫妻对拜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向父母、介绍人、来宾敬礼。典礼结束后,酒席开始。酒宴一般为16个菜,四喜丸子是必不可少的。席间,新娘新郎要逐桌敬酒,男女双方老人要出资慰劳厨师,当地俗称“赏钱”,厨师要给娘家人的酒桌上“赏菜”二盘。并且要“回席”,就是将一桌菜肴分装起来,娘家人离席回走时带回。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保留着“回门”的习俗,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回门即算婚礼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

三、寿辰礼仪

寿辰俗称“过寿”、“过生日”。70年代前,过生日,只是早晨吃几个熟

9 鸡蛋、面条,意为长寿面。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老人、小孩、中青年重视过生日。小孩过生日,家长给孩子买生日礼物,礼物多为学习用品、玩具、衣物等。还要吹蜡烛,唱“祝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有的亲属也送生日礼物。

汉族人注重60大寿和66大寿。60大寿要宴请亲朋。66岁生日要用6两肉、6两面包、66个饺子给寿星吃,并邀请亲朋好友喝祝寿酒,一般在家里或在饭店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席间,客人要向寿星敬酒,献歌,分吃生日蛋糕,欢歌笑语,喜气洋洋。

四、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按照民俗学的说法,既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表示一个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终脱离社会。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尤其是长辈的丧葬礼仪。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丧礼礼仪:从初终到大殓(lian)、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其中出殡较为隆重。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礼送奠(dian)仪,以示哀悼。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丧葬礼仪的一系列程序主要有:

1、报丧:人临终前要穿上装老衣服,断气后,送至医院太平间存放。

2、吊丧:死者生前好友、亲属得知噩讯,都要前往吊唁,亲属臂带黑纱,腰系白带。

3、守灵:死者未火化前,亲属轮流守候死者身边,守灵3天。

4、出殡:出殡日清早,亲友跪于灵车前,众人将死者移入棺匣抬上车,长子上灵车后,又手执着死者遗像站立。火化前,亲友瞻仰遗容,进行遗体告别。火化3日后,子女要到骨灰存放处祭祀,当地俗称“圆坟”。以后每7日为一祭日,共五七。逢周年要祭奠,当地人对烧3周年祭祀很重视。子女为死者尽孝,3个月内不办喜事,不着艳装。

回族普遍实行土葬。至今,回族死亡皆按伊斯兰教风俗安葬。一般人家丧期不过3天,以体现“亡人为土安”之意。要请阿訇(hong,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回族公用墓地。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月日祭日。

五、礼节与禁忌

汉族礼节,路遇熟人,要握手互致问候。客从外来,全家热情相待,为客人敬烟、沏茶。亲朋邻里逢喜事,要前去庆贺。遇病、灾,要去探望、安慰。禁忌:干活时,忌与人握手。访友,忌在吃饭和午休时间访。正月里忌剃头。招待客人菜肴忌单数。丧宴菜为单数,忌双数。

满族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路遇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小辈要给长辈请安。小辈要给长辈装烟。亲友见面,握手互致问候,有的行抱腰接面礼。满族以西为上,室西炕上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杂物。禁忌:打狗、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近些年淡化,与汉族无多大区别。

回族讲究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或洗澡;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等,禁在人前袒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

第11篇:旅游审美文化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旅游审美文化,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随着世界的和平、稳定及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从古至今的旅游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的审美变迁。在旅游逐渐大众化的今天,旅游作为自身的心灵与自然交融的审美感应形式,可以达到健身壮体、陶冶性情,觉悟人生哲学境界的旨意。

关键词:旅游文化 山水文化 宇宙观哲学 旅游现实问题

中国的旅游自然审美思维方式并不像西方那样仅仅作为一种精神娱乐与休闲生活的方式来完成情感的陶冶,促进身心的健康,而是强调以自然宇宙景观作为精神审美的对象,拟取人生、社会、自然的精神意象。

中国是一直一个很讲究自然山水旅游的国度。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无数的圣人贤哲骚士墨客,从自然审美行旅中,寻觅人生宇宙灵感的思维,指示人生对社会、自然的价值取向,获以创造不朽文化的精神力量。中国旅游文化其实并不新鲜,由来已久,早在中国古代2000多年前便有史记载。论语中孔子和其学生曾点就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子曰:“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赤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一段本是表现孔子希望社会大同,和谐美好的理想景象描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当时的“童子”“冠者”等士族阶级的一项娱乐活动便是郊游踏青,四月暮春,芳菲始尽,邀上志同道合的好友四五人,一起于沂水沐浴,感受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始发的活力,又迎风起舞,意由心生,随风舞动,大声歌咏而归,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如同《诗经·小雅·鹿鸣》中有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这是一个有感就发的年代,这是一个歌颂美与爱的年代,旅游似乎可以追溯到那时候,从最简单的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中得到人文的生华,得出生命的感悟,与生活的体会,劳动的价值之可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山水水更是氏族名士们的最爱,寄情于山水,即使放浪形骸,也得一种超脱洒然的自在。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是真名士自风流,兴尽则好,此时的旅游集会是士大夫们交流开阔胸襟的最好形式,把一盏曲水流觞,奏一曲高山流水,酬尽知音,谢尽风流。如王羲之所书千古名书:《兰亭集序》。不从书法上讨论其如何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单从其文学文化价值上就有难以企及的高度。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所谓旅游,其最终目的仍是使自身获得一种身与心的洗礼,获得一种情感的浸染和释放。所以必然离不开人文,离不开文化,说古人喜欢山水,喜欢奇绝的自然景物,不如说他们喜欢开阔自己的胸怀,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视界的开阔远比旅游景物本身能带给人的东西多。同样,用于今日,当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当人人有能力有基础去旅游去消费,那个人所求亦不过寄情山水,开阔视界罢了。

说到审美:在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旅游审美中,人们往往把自然景观作为自己心灵感应的对象物,从中获取审美的精神力量。旅游热点和旅游路线的变迁能够很好的反映这个问题:古人很讲究以主体游心于自然山水之中体验情感,使审美观照与审美精神迈向高度自由的境界。古人西山水,即使是在自家的小园林里也要砌上假山,挖好渠塘,做一个缩小版的山水之境,其喜爱程度不言而喻。现代人似乎沿袭了这种喜爱。山山水水仍是大多数人的最爱。但凡和奇绝自然扯上点关系的都可以变成旅游名景区。除此之外,文化旅游的兴起也占了半壁江山。各人文景点也是一片爆满,于是乎,名人住过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晚上,那也叫做故居。比较新兴的旅游热点就是农家乐文化旅游和名族特色文化旅游了,其实这两个旅游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所体验,所感受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别人的,是自己不曾知道或很少了解的一种生活。这可以让人们体会不一样的环境,利用这样一种新奇感来达到旅游景点的吸引人的目的。

以西部民族特色游为例: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40个少数民族,他们生计方式不同,语言文字各异,有着彼此有别的宗教信仰,绵延着各具风情的民俗习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生态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吸引力。因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 ,对西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在保护西部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中找到一个契合点,使旅游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达到一个平衡这是旅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活动。中国旅游审美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旅游审美文化视域中的“山水景观”由单纯的自然山水升华为“人文山水”,自然山水文化已融入到人们旅行游览活动当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文化与审美心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审美观就是中国传统旅游审美观,而当代旅游审美文化与审美心理则受当代文化观念与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与演进。

一、旅游与审美: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从旅游现象产生的历史过程来看,旅游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娱乐活动,是人们为满足审美和娱乐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行。近现代旅游因旅1游产业的推动而得以迅速发展,内涵与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许多与时代需求相伴生的功能,如休闲、度假、猎奇、探险、康乐等。但这些功能并未在根本上改变旅游审美和娱乐的基本功能,并统辖在审美和娱乐基本功能之下。旅游的本质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但对旅游的基本功能与文化属性却有着趋于一致的看法。如果把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

再说哲学: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综合的文化现象,它的背景跟文化哲学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中国山水旅游更是以哲学思维去指导人们从自然宇宙观中,获以审美情感,伦理道德、人生价值、思想境界的哲学精神力量。

庄子逍遥乐游自然山水,从情感汪洋的《庄子》里,提示人生与自然互相感应的精神意义;司马迁早年“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写下名垂千秋的《史记》;南朝画家宗炳对自然山水审美痴迷到如此程度:“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此等等,都是从不同的哲学思维角度,来审察认识感悟自然旅游的文化精神。这种自然山水旅游的文化精神,蕴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精神。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可以来很好地说明中国山水旅游的哲学精神。

(一)天人感应。从现代旅游科学思维来认识,即是人在大自然景观中旅游,自然景观的物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体心理情绪、情感思维、生物钟节奏,血脉流通等等。这种“天人感应”的自然山水旅游效应,既能使人的精神愉悦,思维清明,性情陶冶,身心健康得到优化,又能提高人生哲学思想境界。如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居易可谓深悟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山水旅游的精神奥秘,从而点明了谢灵运把山水作为一种郁愤或情感宣泄的对象物,得到某种精神的藉慰。

人的生命存在于消逝的自然时空中,参与社会创造人生价值时,既要有积极进取的刚健创造精神,亦需要退守澹泊的思想作补充。从自然景象中体验人生向往的精神世界,感悟人类创造文化价值的精神意义,是旅游者从自然景观中,以自然精神意象作为心灵感应的对象物,体悟人生与自然审美的感应。

(二)天人合一。从旅游审美心理状态来认识,即是人在自然山水旅游中,使自身的思维情感,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取向交融于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中,进入到物我俱忘的境界。

人对自然的审美情感与心灵视界的融和,可以讲是一种自由的审美行为,没有受到社会功利或人为压抑的种种心理负担,而是一种纯粹原始情感的审美快感表现过程。因为人与社会情感的交换,往往带有某种功利的目的,造成人们心理的负担,制约审美情感抒发的自由性与舒展性。因此,中国古典旅游美学的“天人合一”审美思维方式能消除社会有时阻阀人的个性与心灵的自由开放,活泼灵性的弊端,使人在自然山水旅游中,将自身的审美情感纳入大自然中,与自然物象交融合一的忘我境界。

因此,自然山水旅游是以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与幽深远阔的生命情调相结合,使人生充盈着盎然生趣的生命意趣。从精神超越的身心澄淡中体悟人生艺术境界,使心灵体验大自然的美感,摆脱功利羁绊,万象混化,物我为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旅游哲学精神将是人类未来世界最高尚最重要的旅游哲学意识。也只有这种山水旅游哲学意识,才是人类摆脱现代科技文明所造成的种种消极因素的精神苦恼与心理疾病的科学旅游思维方式。

此外,中国传统山水旅游美学的特征就是把人的哲学精神“物化”为自然山水的人格精神意象,借助山水以澡雪消解种种现代精神的烦恼和痛苦,使困顿苦寂的心灵得以春萌和复苏。美国学者S·阿瑞提说:“创造活动可以被看成具有着双重的作用,它增加和开拓出新的领域而使世界更广阔,同时又由于使人的内心灵体验到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了人本身。”(见《创造的秘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旅游与旅游文化,除了强调人的生存空间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之外,还要求人的精神境界同样要与自然统一和谐。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种把人生价值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放在宇宙时空流程中去追求人生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作为解决当前人文精神所出现“物我所耗”的极度挥霍与“唯利而图”的唯我独尊的一种思维方式之一,是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审美观的变迁与发展——基于山水文化的视角》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作者:李向明;杨桂华;

2、《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西部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3期

作者: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巍

3、《浅谈中国山水旅游审美的宇宙意识》作者:凤博

4、《旅游文化与审美》作者:曹诗图 阚如良 曾文贵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12篇:审美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

路尘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①

活出人生梦的情致,活出悲剧壮丽的色彩——金大中,我不得不想到他。在所有的政客里,他是让我感动的少数几个中的一个。当一个人把自己面对死亡的困境都当作审美对象时,还有什么能让他屈服?审美的人生,金大中深刻领悟了酒神的精神。他的一生所遭遇的苦难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五次面临死亡,五次侥幸逃脱。被绑架到海上的临死时刻,他“拉住上帝的衣襟,乞求上帝拯救”②他,冥冥之中他感知了上帝的光芒,死亡都变得轻盈起来。是悲剧吧,更是信仰之光的闪耀。信仰的支撑让金大中的人生韧劲十足,“与无所希望中得救”。

而尼采,他也亲身演绎着审美的人生。是痛也好,是悲也好,他在他悲剧的人生里活出了一个骄傲的自我。“我的‘我’教给我一种新的骄傲,我又以此教人:不要再把头埋进天堂这类东西的沙堆里,而要使头自由,使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③

审美的人生并非审美化的人生。审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是发自肺腑的。因为内心极度渴求,才不得不这么做,就像马太,他激动得浑身颤抖着记录来自天堂的福音。尼采宣告上帝的死亡,他在自己的狂醉里活得壮丽;马太激动于上帝的存在,他在上帝的召唤中传播福音,一样精彩的人生。截然相反的人生状态,却都是完完全全自然而然的,都是审美的人生。如歌德所说,诗人作诗也应该自然而然,否则,他就只是“勉强的诗人”。④ 如果写诗必须痛苦,这痛苦决不是来自绞尽脑汁,而是来自于内容本身带来的激动。我们可以做的,是多多积累生活经验,从拥有中提炼,审美才不至于这么辛苦。歌德说:“如果有现成的材料,工作就会容易些,做得好些。” ⑤ 金字塔的底座够宽广,塔尖才可遥指天空。而审美化的人生却处在脱离现实生活的土壤、悬置于空中的状态。没有生活的土壤的滋养,生命之树的精彩之果何以结成?太唯美会丧失踏实感。

与审美化的生活相反,还有一种物质化的人生态度存在。功利使人生变成一种负累,审美的生活才充满情趣。审美的人生并不排斥功利,因为人始终都生活在社会中。但是,功利决不能成为人生的主导。虽然物质和精神是人生中均不可缺的两部分,但是,生活态度是决不可物质化的。相反,对生活中物质的追求却可以是审美的。“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⑥不仅是最高行动,我们大可以化解被物质化的生活积聚的焦躁、抑郁而使其处于一种审美的状态,只要人愿意收敛自己的欲望。物欲横流,会破坏人生的美。

审美与灵感在某些地方有相似点。灵感要求自然而然,我们常常把灵感的出现看作“顿悟”;审美也是,也要求那种自然而然的感叹。但是,灵感的突然闪现是与作家们日积月累的思索密切相关的。柴科夫斯基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他的音乐才华世人称叹。他每年至少有一部作品诞生,而且每一部都是可以在世界音乐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的佳作,并且这些作品几

乎涉及了音乐样式中的各个方面: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交响曲《“悲怆”》、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一钢琴协奏曲》等等、等等。无疑,这些作品里有灵感闪现的因子,但更多的是柴科夫斯基勤奋不懈的结果。在灵感闪现的时刻他努力捕捉,没有灵感的日子里他依然孜孜不倦。如尼采所说:“实际上,优秀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想象力是在不绝地生产着,产品良莠不齐,但他们的判断力高度敏锐而熟练,抛弃着,选择着,拼凑着;正如人们现在从贝多芬的笔记中所看到的,他是逐渐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多种草稿中挑选出最壮丽的旋律的。谁若不太严格地取舍,纵情于再现记忆,他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比较伟大的即兴创作家;但艺术上即兴与严肃刻苦地精选出的艺术构思深切关联。一切伟人都是伟大的工作者,不但不倦地发明,而且也不倦地抛弃、审视、修改和整理。”⑦

同样,要使生活变成审美的生活而不是审美化的生活,也需要审美经验的不断积累。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审美经验的积累有着紧密的联系。什么是要的,什么是不该要的,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不倦地抛弃、选择、审视、整理,才有形成自己独特审美品位的可能。这样的可能才为审美的人生提供可能性,也可以说是坚定了个人审美的人生的思想基石。

柴科夫斯基也好,贝多芬也好,都亲身演绎着审美的人生的真谛。活出人生梦的情致,活出悲剧壮丽的色彩。

伦理与艺术无必然联系,但是,与人生不能不说有着那么丝缕牵扯。个体审美的人生当以不危害他人为底限,以珍爱生命为总线。曾有一位功成名就的摄影记者,他有一件作品记录了这样一个事实:一只凶猛的秃鹰、一个孱弱的女孩,秃鹰从天际直飞向无助的女孩,恰逢遭遇的刹那,记者按动了快门。这件作品在国际大赛上获了大奖,但是记者却因此自杀了,因为他不能忍受自己眼见悲惨的发生却选择了摄录而不是拯救。曾经,他那么珍爱他的相机、他的作品,他用那第三只眼表达着他对人生的态度,然而,这件作品,却最终让他明白了美的底限是什么。

审美的人生需要抗争,对自己的苦难需要抗争,对别人的也是。别人的苦难并不在审美对象所属之列。

人生若是梦,就活出梦的滋味,在梦里陶醉;亦或是悲剧,是悲剧就将这悲剧演得壮丽。在生活的基调上奏出绚丽的乐章,是生命之乐和谐而惊异的所在。

第13篇:网络文学审美特性

浅析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09汉文一班38号 邵丽娜 090112138 网络文学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种类,与20世纪兴起的电影文学、电视文学一样,具有迥异于传统文学样式、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品位。它较之以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为载体的文学样式具有同样的广泛性、普及性,它在创作、传播、接受等诸方面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网络文学的大众性决定了它的审美品位的另一方面——世界性。网络文学决定着它的语言具有规范性,世界上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不再有狭隘的地域观念和种族歧视,传统的地域风格将渐趋淡化,而个体风格则越来越明显,写作行为越来越个体化。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人们更关心的是作品的个体风格,除了语言之外,还有网页的设计、版式的安排、插图的艺术等等,而不再是每一特定语种的风格。

平面性则是网络文学作为后现代文化最本质特征的表现。21世纪被人们称为后现代社会,无深度、平面化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而网络文学正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网络文学不把意义的深刻性作为其终极的追求,而是强调文学作品对人的情感的宣泄效果,强调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娱乐功能,甚至把网络文学作品作为表现自己操作网络语言技巧的一种能力的展示。

网络文艺有很多新的审美特征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研究和论说。第一,它和高科技密切结合,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和变化。它在创作、传播、阅读、存储等方面,都有和传统纸质文学作品不同的审美特点和审美作用。它有超强的传播力,有数字巨大的审美创作者和接受者,而且是在快速变化和快速发展着,审美感染力和影响力巨大得惊人。第二,它的作者和读者有巨大的大众性。各种年龄、身份、教育程度、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的人都有。这决定了它的内容复杂,形式多样,技巧丰富,新奇变化很快,作用也广泛而深入。第三,它有巨大的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它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个性、创造性、新颖性,真正呈现为百花齐放、众声合唱、交响齐鸣、蔚为壮观,形成从未有过的奇丽景象。由于有即时性,就会瞬息万变,新奇叠出,变化无穷,可以促进与满足各种各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需求。第四,它有巨大的娱乐性,并提升到高层次的审美性。既能悦耳悦目,又能悦情悦意,还能畅志畅神;既能使人快活畅怀,又能使人抒情愉意,还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第五,因为它有全民参与的大众性和高科技发布与传播的即时性,因而它又便于全民性群众及时抒情和言志的审美传播作用,可以迅速反映出民声俗情的新动态。网络文艺不受拘束,便于群众个体抒发情性,其审美作用互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值得重视。通过网络文学,还可知俗情民风和审美面貌而考得失,进而移性易俗,其作用也是值得重视的。第六,它能与高雅文艺协同互补。它能帮助通俗普及的作品与精深高雅的作品互相促进。它有大众性,可以逐步提高。它可以弥补高雅文学“阳春白雪”应和者少的缺陷,推动后者逐步增强大众性,达到雅俗共赏。它可以向高雅文学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达到雅俗共赏,使双方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远景。第七,它有无限大的言说自由的空间,带来新鲜活力和想象智慧,会突破传统纸质文学很多严格的边界标准,能激发新的创造力,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景象。大量的生产和点击率,促使作者首先重视文学的吸引力和娱乐性。为了吸引人,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以能满足不断更新的审美趣味,防止读者对单一的创作模式产生审美疲劳,就要不断探索和更新,寻求新的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满足日新月异的审美要求,推进审美创造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更新。第八,它创造了大众阅读个性化、互动化、共享化的新局面,它既要尊重和适应个性审美要求,又要尊重和适应群体审美要求,真正做到个体与群体的并重和辩证统一。全民可以参与的平民化创作与欣赏,推动了群众性、个体性的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人生经验、生活感悟的交流,会推动群众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创造能力不断更新,推动审美风格、形式、手法多样变化,丰富和提高文艺审美活动。以上诸点,也说明网络文学和传统纸质文学在文艺审美标准原则上既有共同性,也已表现出了一些新的不同的审美特点和审美规律,能丰富我们的文艺审美学,很值得我们重视、关注和研究。其中最突出的应该是群众性与自由性。

由于网络主体是青年,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青年文化的特征看成是网络主体的特征。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主体支配下的一种“青春型”文学现象。作为青春型文学,网络文学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明显特征:① 自我性。网络文学的自我性是一个突出的文学事实。这是青春型文化学习性的自然表露。②情感性。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大量的情感故事都可以归类为“情调”、“品味”,网络文学极为看重这份情调品味,认为是一个人没有被社会、物质完全异化为机械产品的人性气息,从而,网络文学的孤独不是鲁迅式的孤独、寂寞不是郁达夫意义上的寂寞,而是物欲喧嚣时代人在物的夹缝中的一声叹息,也许这种叹息不是无意义的却是微弱的。③浪漫性。这种浪漫不是生生死死的激情,不是剔除人间烟火的原始生态,而是装饰,一种利用各种自我喜爱之物充盈空间和时间的偏爱趣味,对网络文学而言,趣味就是浪漫。④时尚性。时尚本质上是城市的产物,是都市的民俗现象,因此,网络文学的生存氛围就是时尚习俗组织而成的,它和其中的人密不可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看着网络上流淌的时尚流,回想生活中的时尚消费,网络一代获得充沛的审美激情。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面目不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的网络文学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占据了当今文坛的重要部分。总体而论,网络文学在自由性、民间性、交互性、狂欢性、大众性以及多元性等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义,而这些审美新质都深深地刻有后现代文化和消费时代的烙印。

第14篇:艺术设计审美基础

第一章导论

艺术设计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前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的人类社会。 前工业社会的设计概念:前工业社会“设计”往往被理解为产品生产中的制作技术和装饰技巧。特点:设计和制作在时空上连成整体。

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有时又称现代社会。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

工业社会的设计概念:主要指工业设计,这是由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所引起的。工业化将设计与生产分离开来。 特点:设计工作表现为系统的工程,从外形、结构、功能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形成一整套设计方案。

后工业社会:又称知识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概念:设计的中心转变为对大众消费、地缘政治和经济的适应以及全球资源的道德关怀,设计的非物质性特征彰显出来。

按照设计的空间形态划分: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艺术设计的三大审美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审美观赏意义、审美教育意义

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体现在完善地满足人的功能需求上。 艺术设计审美性质对设计作品提出的要求: 1.创新:重视独创性 2.形式完善的表现内容

3.艺术设计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艺术设计审美特性的意义(原因):

艺术设计审美修养是当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审美需要是体现人的本质的高层次需要

第二章审美观念的流变和艺术设计的发展

前工业社会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设计三个阶段: 1.初始期(自远古至战国)

是传统审美观念与艺术设计的萌芽、奠基时期 2.成熟期(自秦汉至隋唐)

是传统审美观念与艺术设计的成熟时期 3.终结期(自五代至明清)

是传统审美观念与艺术设计的高峰与衰退时期 前工业社会西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设计分期

古典奠基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过渡期(中世纪)近代发展期(约14-18世纪)

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的原因:

工业革命的带来的工业技术进步:能源变化:新燃料和动力,如煤、电力、石油、蒸汽机和内燃机。 材料变化: 新原材料,如钢铁、玻璃等。 生产变化:发明众多新机器。 运输变化:蒸汽机车、轮船、汽车 分工变化:劳动分工细化、专门化。

手工生产转向机器生产造成审美和设计的迷茫与混乱。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

“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领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意义:引发的设计艺术革命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开端。确立了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设计大众化,即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为千万人服务,而不是少数人的运动。团队协作,即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不足:莫里斯的设计美学思想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与时代背道而驰。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新艺术运动: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和发展。

策源地:法国、比利时 新艺术运动代表: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德国的“青年风格”。

新艺术运动在美国:“芝加哥学派”设计主张: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代表人物:路易·沙利文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 工艺美术运动——注重哥特风格

新艺术运动——放弃任何的传统风格,追求从自然中寻找设计灵感

德国设计艺术的发展和包豪斯的诞生 德国工业联盟:“把机械化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

包豪斯:标志着艺术设计在工业社会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

西班牙安东尼·高蒂代表作:米拉公寓、神圣家族教堂 以建筑设计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主张和特征 特征:强调功能,不事装饰,力求简洁 美学主张:

(1)现代建筑设计要与新的工业时代相适应。 (2)强调功能美,形式服从功能。

(3)艺术和技术统一,技术决定艺术。 (4)体现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人性内涵。

(5)摒弃表面外加的繁琐的建筑装饰,以简洁、明快为外部特征,使建筑造型成为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

(6)主张人文建筑与自然环境统一,从人——建筑——环境的大系统中对建筑设计进行审美创造。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美国的发展,表现为以功能主义为核心的现代设计运动

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林林总总的后现代设计 二战后技术美学的兴起和艺术设计的发展: 技术美学学科的确立标志着工业美、技术美进入美学研究的范畴。

二战后各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美国:多功能、组合化、轻便舒适、批量生产。诺尔集团公司、米勒集团公司为代表 意大利:“实用加美观”。“艺术的生产”——“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 日本:“日本风格”,质优、精美著称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上占主导地性的设计风格。由战前的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而来,与现代主义设计一脉相承,以重功能、反装饰、求简洁和理性化、系统化为特点。不足:设计过于单调,导致世界变得单调

波普设计运动意义:突破传统审美取向,审美多元化、平民化、生活化

“后现代设计”:从时间上看,指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结束后的各种设计。这些设计具有个性化,主要潮流有后现代主义设计、解构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等。 主要审美特征:强调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兼容并蓄、折中混杂。

第三章艺术设计的审美要素 “艺术设计的审美要素”是指使艺术设计具有审美价值的必要因素。包括三方面:功能美、形态美、材质美。 1.“功能美”“功能美”是艺术设计最本质的审美要素,是指艺术设计产品的功能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美。主要包括产品功能的适用性、人文性、经济性、精神愉悦性四方面内容。

功能美的适用性是指满足人对物的基本需求。可以通过合理选材、因材施技、.结构合理来满足这一需求。满足功能美的适用性会导致使用价值的精细化、专门化、审美化。

功能美的人文性是指使用功能以人为主体中心,尊重、体现人的本质、利益和需求。

实现功能美的人文性,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体尺度、心理尺度、文化尺度,如“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并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环保意识。

功能美的经济性: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实用、优质、美观的设计,并注重设计作品的简洁性。

功能美的精神愉悦性。

2.形态美

形态美是艺术设计最直观的审美要素,是指构成产品形态最基本的要素所给人带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的价值。形态美的构成元素主要有点线面、色彩、造型空间。 要达到设计的形态美需要考虑:

(1)点线面的形状、面积、位置、大小的安排。

(2)注重色彩的表情性(包括色彩的性格、色彩的情感联想)、色彩效果的审美设计(既要注重色彩的文化内涵、又要不违背色系对色彩设计的要求) (3)体现出造型的创造性。

(4)注重空间的基本特征:感觉性(虚像概念)、多样性、有限性与无限性、表情性,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决定空间的要素:

视觉要素(点、线、面、体)

视觉要素之间的视觉关系(距离、疏密、比例)

3.材质美

材质美是艺术设计最基础的审美要素,主要是指物质材料的属性的美,如色彩、结构、纹样、肌理、质地等。 质地指物的自然本质、底色。

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结构形态和纹理。

第四章艺术设计的审美表现

韵律:

指物体元素有规律地重复或有秩序的发生,就会形成韵律。

连续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连续要素、重复排列形成,各要素之间保持着恒定的距离和关系。

起伏韵律:渐变的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时而增、时而减。 渐变韵律:连续的要素在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变化,例如逐渐加大或缩短、变宽或变窄。即渐变的韵律按照一定规律时而增、时而减。

交错韵律:各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交织、穿插而形成。

对称指等量等形。给人以安全、稳定、庄重、严肃和正规的感觉。

均衡是构图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指等量不等形,是知觉平衡,是与重力有联系的审美观念。给人以变化、活泼、动感及新颖等视觉感受。

“配置美”?

配置的关键就是把握分寸,通过细节的调整、处理,赋予作品一种氛围、意境和格调,最终呈现出美的效果,即配置美。

张力(tension)是指互补物、相反物或对立物之间的冲突或摩擦。这一概念源于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后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鲁道夫·阿恩海姆从运动的概念出发,提出“张力”这一术语,在他看来所谓“张力”是指视线观察不到的一种物体内在的运动趋势和力的集聚,但是视知觉可以感受到的。 包括形状产生的张力、明暗产生的张力、色彩产生的张力。 “张力”的作用在于提高美的程度,加强视觉识别性,减弱庞杂、繁琐的部分。

艺术设计整体性关系的体现:多样与统一

“多样”指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存在区别与差异。易于产生动感、丰富的效果。 “统一”指整体中各个部分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联系,造成一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易于产生和谐、宁静的效果。

多样与统一的相互关系:多样忌讳杂乱无章,统一忌讳单调乏味。

形式美的总则是多样与统一,只有即多样又统一,才能获得和谐美的享受。

比例是构成节奏的基础。

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在人体尺度和黄金分割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来模数理论,将黄金分割模数化了。黄金分割比:

1 : 1.618

尺度:指设计作品保持自己适当比例的标准,是设计中比例的质的规定。

美国建筑理论家哈姆林将尺度分为三种类型:自然的尺度、超人的尺度、亲切的尺度。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变化的手段,调和是统一的前提

第五章艺术设计的审美风格

艺术设计风格是艺术设计呈现出的独特面貌,是设计师作品成熟的标志。

影响艺术设计风格形成的要素: 1.社会背景 2.文化艺术背景

3.经济发展与消费者需求 4.科学技术的进步

艺术设计的审美风格类型:1.壮美与优美2.华丽与朴素3.幽默与浪漫

艺术设计审美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

艺术设计的审美个性,是指在心理学个性基础上,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设计者个人的独特的较为稳定的审美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理念的构筑是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时代需求。艺术设计师的个性化设计风格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消费的可能性,使消费者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去选择喜爱的产品。 设计师个人风格的形成

外因:时代、民族和地域影响

决定性因素:设计师的精神世界和创造才能 设计师与艺术家个人风格的不同:设计师的设计个性是有约束性的:设计观念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避免无限制的个人意识的流露

菲利普·斯达克设计的“多汁的沙利夫”柠檬榨汁机

德国冈特·兰堡土豆系列招贴设计日本岛妹和世 意大利埃特里·索特萨斯

第六章艺术设计的审美

心理要素

《视觉思维》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的代表作之一。

审美想象的初级形式是简单联想,高级形式是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再造性想象是以表象材料为基础,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形式的描绘,在头脑中重新再现出客观事物的映象;相关要素重组,形成新的形象

创造性想象则是依照审美情感本身的力量、复杂程度和持续程度,对审美表象进行重新改造、组合、提炼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意象。突破原有的结构模式,形成新的形象。

审美情感(aesthetic feeling)主体对审美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以及对自己进行内省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态度。审美心理形式之一。

情感:低级情感、高级情感(道德情感、美感、理智感等)

审美需要心理是艺术设计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层的心理基础,是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融合艺术和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核心是创造性审美思维。艺术设计的审美思维可分为形象思维、特殊思维和联动思维三大类。

形象思维的主要内容是寻找审美意象。

意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包括基形意象、完形意象和群形意象。

特殊思维方式包括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联动思维

联动思维:创造性审美思维具有由此及彼的联动性。思维联动可以有三个方向:一是纵向联动,产生纵向思维;纵向联动思维包括:纵向聚焦、纵向推理,特点:定向性、集中性、有序性。二是横向联动,产生横向思维;横 向联动思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逻辑起点进行思考、探索,如:头脑风暴法、KJ法,特点:流畅性、变通性、超常性。

三是逆向联动,产生逆向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实际上也是创造性审美思维的基本方法。逆向联动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指一种超乎常规的由结果向原因推演、从已知到未知进行探索的思维方法。特点:双向性、转移性、创新性。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是一种同样能充满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活动。

审美接受主体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自主性、期待性、自律性。自主性是指依照自己的目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去审视对象,期待性是指积极地要求设计作品的审美内涵接近于自己的反应水平,自律性是指接受主体的自愿态度和自由心态。

构成审美主体心理图式的要素:情感、认知经验、意志、心理定势

艺术设计与审美文化

走向世界与保护传统:艺术设计的文化选择 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情况下,为什么当今的设计界越来越注重保持设计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

设计与消费的关系:

一方面设计是以消费为导向的,另一方面设计可以促进消费,甚至可以创造消费。设计对于消费的发掘与创造,最明显地表现在对于时尚的推动和创造上。

第15篇:材质审美教案

课程名称:材质与审美 — 版画 课程类型:制作课 课程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版画的含义及其种类,了解版画运用不同材质来创造美的作品。

2.通过学习,掌握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及材料的运用。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同时激起学生对版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及印画方法。 教学难点:黑白木刻的制版方法。 教学用具: 1.教学课件;

2.范画约5张

3.刻刀、木板、棋子、勺子、马克笔、滚筒、墨汁等印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的形式,展示一些版画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在学生对版画还没 有很深了解的状态下,提出疑问:你能将以上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吗?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讲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提问,让学生们说说对版画有哪些了解。 3.课程讲授: ⑴讲解版画的含义及种类。

⑵通过图片讲解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用实物展示制版的各种材料使用方法.包括木板、刻刀等。

⑶引申出其他版画制作。欣赏

第16篇:审美自律 教案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第五课 审美自律1

【 课

型 】讲授课 【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绘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学过程:

1.导入:音乐导入

周杰伦《兰亭序》引导至王羲之《兰亭序》 活动一:填字游戏: 找位置

2.欣赏王羲之《兰亭序》

提问:一样的“之”字是否可以互换位置?为什么这些“之”字呈现出不同形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书法讲究气韵,兰亭序一气呵成,自然随意,适情适性,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当时艺术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形成了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

3.视频解析

兰亭备受推崇的原因,真情流露的表达,是人们所向往的,当艺术家的内在感受与外在环境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引出课题《审美自律》

4.山水画

山水画的空间表达——三远法,结合数学科的坐标帮助理科生理解山水画里的空间概念。

活动二:练一练

对比《早春图》和《潇湘奇观图》提问:比较作品给你什么不同心理感受? 5.文人画

绘画对文人来说不是谋生手段,而纯粹成为一种对美的内在抒发,个性表达,没有外在的目的。这就是艺术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变化,即审美自律。课堂小结:由学生自由说

第17篇:从体验到审美

从体验到审美

形体课的教学内容吸引着中学生的兴趣,教师如何把握好这类有音乐、身体造型,讲究动作的感觉、心灵感受的体育课,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教学过程的切入点。体育教学的方法无疑是讲、看、练,录像也提供了一种视觉手段。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的示范动作是进入学生眼睛的第一印象,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和姿态的优美程度,是使学生认识形体健美并建立学会、学好信心的前提。教学初始,学生的观摩成为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第一环节,教师展现的身体姿态,引发的是学生亲自体验的愿望,学生身体美的意识需要教师语言和优美姿态的诱发。

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形体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教学,应侧重提高学生对四肢的控制能力和四肢的协调配合掌握。

动作简单,并不意味着学生容易掌握,举手投足间蕴藏着细腻、味道和风格,简单的动作虽然枯燥乏味,但教师却不能放松,因为姿态的优美源于动作的规范。

教学目标的落脚点。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注重以下四个落脚点。

一是精神感受。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情感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非逻辑性使得音乐的表现手段与表现内容也更为丰富和深邃。音乐通过学生的想象被赋予生命。同样的音乐语言,在不同的个体感受中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种受情感左右的想象尽管会有环境的不同,但内在的情绪不会相差甚远。因此,在形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是前提。

二是情绪感受。音乐的情绪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如果让自己的身体动作随音乐抒情的情绪舞动起来,肯定会有一种轻盈的、飘柔的、舒缓的、流畅的意境。音乐本身没想强迫我们去哭、去笑,是我们把音乐变成了一种身体以外的精神,并赋予这种精神以思想。当学生们伴着音乐,通过动作去表达音乐情感时,他们身体的变化不再是随意的,而是被音乐的情绪所引导、所诱发,从而使得身体的动作与音乐的情绪保持一致。

三是节奏感受。不同的节奏引发身体动作风格的不同。进行曲的节奏,会带动身与心的跳动;华尔兹舞曲的节奏,使身体动作变得流畅、圆滑且有起伏。节奏诱发了身体的变化,而变化又使我们的身体扩充了更多、更广泛的神经联系,就是这种更多神经联系建立的结果,使人体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协调。

四是理解感受。理解的前提在于认识和经历,更多的身体练习与音乐熏陶,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身体的了解。并通过自己的表现,重新演绎音乐、塑造自我。这一过程,决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经历了听、看、练的积累,才能增强理解力,丰富感受力。

以往动作学习过程,重视的是学生的模仿是否逼真,而动作过程的体验与感受却成了次要目的。由于轻视过程、轻视体验,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爱美、想美、展示美、创造美的意识,其结果必然是考完试就还给老师。

从体验到审美。感受、体验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准确描述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它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并且由此而引起的生理反应也不尽相同。中学生的年龄并不意味着对音乐、对身体语言感受和体验就匮乏,反之我们更应该强调感受与体验的重要作用。在形体教学的过程中融进审美的体验,把富有感情的、大方得体的姿态融进无尽的身体语言之中。

第18篇:谈芭蕾审美

芭蕾的审美

芭蕾舞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芭蕾”这个词虽然属于法语“ballet”的音译,但是它的词源来自意大利语“ballo”。最初的意思就是强调用脚来跳的某种舞蹈。芭蕾舞历史的主要走向是:从民间到宫廷,再从宫廷到民间;或者说从平民到贵族,再从贵族到平民。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民众具备了欣赏专业芭蕾舞的资格和条件,甚至介入它的投资与创作,从而让它能够重返社会,成为融合多种时尚元素和流行色彩的广受欢迎的精妙之舞。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仙女》、《吉赛尔》、《爱斯梅拉尔达》、《海盗》等舞剧的产生,造就了一批芭蕾人才,如佩罗、布农维尔、塔尼奥尼、艾尔斯勒等。这个时期的芭蕾主要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内容和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情趣,或以死亡摆脱对现实的失望,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 其次是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大发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最后,在演出形式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服装和舞鞋,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

浪漫主义芭蕾的黄金时代极其短暂,从19世纪30——40年代,仅仅10多年就出现停滞枯萎的局面。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芭蕾的中心逐渐移致俄国。古典芭蕾的历史约有五百年,是沿袭宫廷芭蕾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方式,虽经过了不断地改变和革新,在19世纪形成的新流派芭蕾舞

古典芭蕾尚有浪漫派与古典派的区分。前者专指十九世纪的舞剧,如《天鹅湖》。后者为十七十八世纪的舞剧《吉赛尔》。两者较明显的差别在于舞者所穿的舞衣之不同,古典派的舞衣为纱质的短裙,舞鞋质地较软;而浪漫派的舞裙长及膝与踝之间,舞鞋为硬式,便于舞者跐立。

除此之外,古典芭蕾依动作又可分为快舞与慢舞。快舞孕育于意大利,最大特色是跳跃与旋转,专指男舞者与女舞者随著迅速的音乐踊舞的舞蹈,所有活泼迅速而华丽的舞蹈均属之。慢舞孕育于法国,是法国舞蹈的最大特征,舞者以缓慢的动作,或以单脚支立平衡身体,构成优雅曲线之舞步与舞姿等均称为慢舞,这种舞蹈充满了纤细的美感。

在古典芭蕾舞剧中,通常以慢舞来表现男女的情爱场面,如天鹅湖中的第二幕公主与王子的双人慢舞。双人慢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现出她的孤独和动人。慢舞基本上是属于女性的舞蹈,而男舞者只是支扶女舞者的陪衬而已,对于女舞者来说,无非是一个呈现其舞艺与优美曲线的大好机会,而此时表现身体的平衡更显得格外重要。

如今快舞与慢舞虽以交互使用,但仍可视其强调的程度,来分辨意大利派的华丽与法国的浪漫气质。

第19篇:《审美自律》教案

《审美自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外美术史独特的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掌握绘画艺术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学会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并透过作品反观时代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方法,并体味深刻地文化内涵。 【难点】

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能够鉴赏不同时代的其他美术作品。

三、教学用具

PPT课件、图片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有一位书法家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

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出处。大家来猜猜这位伟大书法家是谁?(王羲之)顺势导入课题——《审美自律》

(二)新课教学 1.体味书法韵味

出示王羲之作品《兰亭序》。中国书法理论就已经注意到美术创作过程与作者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全篇共出现了20处“之”字,但每一个“之”的体态和美感都各有不同。它们有的在结体、用笔上差别很大,如果将它们在作品中的位置进行互换,会影响整篇布局与审美和谐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行书虽变,但是因势而变。在变化中又统一。变又不可脱离章法。

继续追问:欣赏作品,思考《兰亭序》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美酒助兴,好友作伴) 师:运笔的方式与文章的内涵有什么联系?(率真流畅,直抒胸臆) 2.书与画的默契

播放名家画作《枯木怪石图》观察作品有什么特点?作者是谁?(诗画结合) 教师:苏轼善于墨竹,往往以“四君子”或“梅兰竹菊”为描绘对象,直抒胸臆。也是著名人文画表现的内容。

欣赏作品,思考人文画给你怎样的感觉?传达了怎样的内涵? 总结:文人绘画作品给人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受,给予单纯的绘画作品以深厚的文化气息。同时能够洞察作者内心。

3.山水画韵律之美

提出问题:比较《早春图》和《潇湘奇观图》,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前者全景式构图,画面中的主山巍然高耸,小的石山侧立两旁,与当时超臣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边角之景,融入画家的新的绘画形式,只为抒发内心情感之作。

师:中国山水画在章法布局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三个断裂层次。第二个阶段是在一个统一的空间延续中聚集形象,使画面具有连续性。第三个阶段整体描绘。思考:《潇湘奇观图》是属于哪个阶段?你能给它画出一个布局示意图吗?(第二阶段)

4.中国山水之抒情性

师:中国绘画艺术形式多样,观者往往饱含敬畏之情,崇拜其绘画视觉之美的同时,对作品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韵味使人津津乐道。

提出问题:欣赏不同朝代作品,组内探讨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意味,通过作品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了怎样的精神感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家善于捕捉器心中的奇观景象。元代画家借用植物作为题材隐喻自己的高洁,由于创作主体意识的增强,不同时代的作品也显现出不同之处,陈洪绶的人物画“逼真”叹为观止。徐渭、八大和石涛,在作画过程中融入强烈个人情感因素。

(三)小结升华、作业

总结:欣赏了这么多美术作品,不禁赞叹中国美术史的博大精深。

作业:上网浏览更多中国美术史的作品,选定一个朝代的作品尝试鉴赏分析。

五、板书设计

鉴赏步骤:

六、教学反思

审美自律

历史背景 画面内容 艺术形式 整体评价

第20篇:浅谈审美教育

浅 谈 审 美 教 育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教越没味,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倒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我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湖南师大杨安崙教授在《美学纲要》一书里,是这样解释”审美教育”的:“美育,是在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操,深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审美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智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入美育因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但能通过审美价值唤起人的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情感和激情,而且能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丰富的情感反应,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美丑观念和善恶观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趣味,影响着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美育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语文与审美教育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200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实际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许多语文教师也许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其中的许多精神实质,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尤其是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就没有到位,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缺失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教学文本,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具备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为应付考试,初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中考,高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高考。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经典美文,被肢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以及空洞、苍白的道德标鉴。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被白白地流失、浪费。

例如,教柳宗元的诗《江雪》,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苍茫寥廓、纯洁寂静、远离尘俗的独特意境,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这一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这样的意境无疑是一种极致的美。教师带领学生去揣摩这一意境,也就是一次绝佳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即通过意境的揣摩感悟到柳宗元那清高而孤傲的内心情感,而作为审美者的学生自己无疑也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情韵的美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应该把它作为美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赏析,带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清幽、静美的月下荷塘,去欣赏那月下荷花的别样的美,去体会荷塘之上月色与荷花相互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进而体察朱自清先生那含蓄蕴藉的内心情感。我想,如果用这样一种带着审美意识、审美眼光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荷塘月色》,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受到一次美的熏陶,甚至心灵的净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将教学过程肢解为结构层次的分析、段意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也浅化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主旨的归纳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本来优美的散文就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美,更不能深入品味其中美的内蕴,也就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误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甚至包括老师自己都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对美的文章,甚至美的事物感觉迟钝,从而造成审美的缺失。

(二)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凡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好文章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语言贫乏,让人读之乏味。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首先前面分析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深入领会文章的美,也就不大可能写得出美的文章来。其次,写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起、承、转、合”“总—分—总”“凤头、豹尾、猪肚”等等,但是却很少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漂亮,但内容却贫乏、枯燥、空洞,有些还很牵强、做作,这样缺少实际内容,尤其缺少美的内蕴的文章,怎么能打动人呢?而相反,那种真正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质朴、没什么技巧,也能打动人,也是好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蕴,有美的特质,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形式,不要技巧了,而是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而形式与技巧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美意识去发掘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了。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的参与。而且这与应试其实并不矛盾,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依据的始终是教学大纲,考的无非是基础和能力,而审美能力的考查其实在这两大考试中都有体现,比如阅读和写作这两大块。都要考察到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审美教育与应试对立起来,而应该从本质上认识到它们的一致性。越是重视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越会觉得考试其实很容易,效果也会更好。

审美范文
《审美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