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古代书信范文欣赏(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8 18:06:2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古代书信常用语

古代书信常用语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宁望白云之信。 (三)饮佩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

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

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五)时令问候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近闻贵地大风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古代书信常用词语大全(中)

(六)祝贺

顷闻嘉讯,再祝鸿猷大展,万里鹏程。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与希望之心。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谨具刀笔书谒,恭贺嘉事吉礼。

1、贺新婚

忽鸣燕贺,且祝新禧。

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 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忽弃是幸。 喜闻你们有缘终成眷属,至为欣慰。 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

近闻足下燕尔新婚,特此祝贺。

顷悉你不日西厢叙情,蓝田得玉,天成佳偶,谨祝秦晋和欢,白头偕老。 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遥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贺嘉祝。

2、祝寿

×日为先生××大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恭祝延年寿千秋。

谨颂受寿家多,长命百岁。

喜贺福寿双全,恭贺全家安好,寿星永照。

3、贺生儿女

闻育祥麟,谨此恭贺。

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贺生女) 弄璋之喜,可庆可贺。(贺生子) 弄瓦之庆,遥以致贺。(贺生女) (七)致谢

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八)致歉

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书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 (九)拜托

冒味唐突干请,惟望幸许。

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 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

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 特沥寸函布达,祈忽他言推诿。 为书请之,便中还请一询为荷。 乞赐„„,以志厚谊。

鉴于此情,望您能大解善囊,尽力相助。

人生友谊,唯君多谊,切望惠泽大诿,鼎力为之。 岁月悠悠,与君多谊,还望滋润再三,泽被延绵 古代书信常用词语大全(下)

(十)致哀

惊闻××作古,家失栋材,悲痛万分。

尊×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

前闻令×逝去,为之惨然,人死不能复生,尚望节哀。

闻悉××仙逝,不胜伤悼,足下遭此不幸,伤感必甚,恳请宽辟哀情,善自珍爱。 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希高年珍摄,勉抑哀思。谨函驰陈,藉申慰问。 惊承讣告,悲悼不已,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 (十一)赠物

奉呈薄资,尚望笑纳为幸。

区区小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晒纳。 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但物轻情意重,望勿嫌弃。 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微物奉上,聊祝吉安,幸祈笑纳。

寄奉百元,聊佐薪水,为数甚微,将意而已。 (十二)请教

风雨同舟,愿闻明教。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倘承不吝赐教家,幸甚幸甚。 甚盼时赐物,匡我不逮。

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

一切恳请详示,万望莫以鄙陋而不堪教也。 苦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

倘有所闻,尚祈见告,俾资改进,不胜为盼。 (十三)商讨

愚直之言,尚祈嘉纳。

蒙雅爱,沥胆直谏。

叨称至好,故敢缄阻,草沥数行,请鉴纳。 相见以诚,请恕不谦。

微开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

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朗照,不尽缕衷。

吾敬先生,尤爱真理,故秉笔直陈,希原谅之为祷。 缘承下询,草复寸笺,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

此等事本不累述,惟既屡承下问,慨然如感,遂略布鄙怀,万乞曲矛谅察为幸。 (十四)结束

匆此先复,余容后禀。 铁此布臆,余容续陈。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日来事冗,恕不多叙。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驰函寓意,亻宁

望示复。 匆此草就,不成文进,原宥是幸。

忙中即书,言不由衷,不足之处,恕见谅。

羽檄:就是插有羽毛的书信。古代战事紧急时,把羽毛插在书信上,称之为“羽檄”。

羽书: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古人认为鸟能飞翔,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快莫过于飞,所以在书信上插或粘上鸟的羽毛,表示此乃急件,必须飞快递送。在战争年代,在信上贴着鸡毛的鸡毛信,就和这个有些类似。

信鸽传书: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这种方式历史悠久,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时,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据说,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时,为了和朋友联络,就把写好的诗稿装入竹筒中互相寄送,这种竹筒又叫“邮筒”,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急脚递: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俗称“传金牌”。急脚递传递过程中中途落脚的地方称为“急脚铺”。相传岳飞一日接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这就是金字牌急脚递。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一般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 或绸 )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其他别称如下:

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 双鱼”、“双鲤”、“鱼书”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

书简: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八行书:旧时信件每页八行,故称为八行书。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专此即请专此布达,即颂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岁祺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祉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宏猷大展行止佳顺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古代书信常用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接获手书,快慰莫名。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拳拳盛意,感莫能言。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喜接教诲,真解蒙矣。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大作拜读,敬佩之至。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自术语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阖寓无恙,请释悬念。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音问久疏,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匆此先复,余后再禀。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谨申数字,用展寸诚。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请长纸短,不尽依依。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手此奉复。敬候回谕。

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推荐第2篇:古代散文欣赏

古代散文鉴赏

一、五人墓碑记⑪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⑫,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⑬,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⑭;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⑮。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⑯,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⑰,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⑱。吾社之行为士先者⑲,为之声义⑳,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⑴,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⑵,抶而仆之⑶。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⑷毛一鹭,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⑸,则噪而相逐⑹。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⑻,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⑼。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⑽,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文本注释】

⑪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⑫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⑬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⑭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⑮旌(jīng):表扬,赞扬。

⑯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⑰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⑱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此处属于作者笔误,实际应为天启六年(1626)丙寅年。

⑲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⑳声义:伸张正义。

⑴缇骑(tíjì):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⑵堪:忍受。

⑶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⑷“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 ⑸其:指毛一鹭。呵:呵斥、责骂。 ⑹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⑺匿于溷(hùn)藩:藏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 ⑻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⑼傫(lěi)然:聚集的样子。 ⑽詈(lì):骂。

(21)函:匣子。这里是用棺材收敛的意思。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人,即士大夫。缙,同“搢”,插。绅,大带。

(24)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假托君命颁发的诏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28)株治:株连惩治。

(29)逡(qūn)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发,突然发动。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吊死在路上。投缳,自缢。投,掷、扔。缳,绳圈,绞索。

(32)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35)暴(pù):显露。

(36)赠谥(shì)褒美: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 (37)加其土封:增修他们的坟墓。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指家里。户,门。牖,窗。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隶,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41)屈:使屈身,倾倒。

(42)扼腕墓道: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振奋或惋惜。 (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44)匹夫:指平民,这里指五义士。社稷:国家。

(45)冏(jiǒng)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 (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二、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â)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î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jī)死者数(shuî)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gē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ï),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往往而死者相藉(jiâ)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dàn)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文本注释】

1.之:的。

2.野:郊外。

3.产:生产。

4.异:奇特的。

5.黑质而白章:黑底子,白花纹。质:原指质地,在这里指蛇的身体,花纹的衬托面。章,花纹。

6.触:碰。

7.尽:全。

8.以:假设连词,如果。

9.啮:用牙咬。

10.御:抵挡。

11之: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

12然得而腊之:然,但。得,抓住。而,表顺接。之,它,代永州的异蛇。

13腊(xī):干肉,这里作动词用,指把蛇肉晾干。

14以为饵:以,用来。为,作为。饵,糕饼,这里指药饵。即药引子

15可以:可以用来。可,可以。以,用来。

16已:止,治愈。

17去死肌:去除腐肉。去,去除。死肌,死肉,腐肉。

18三虫: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19其始:其,助词,不译。始:刚开始。

20太医以王命聚之:以,用。命:命令。聚,征集。之:这种蛇,指永州异蛇。

21岁赋其二:岁,每年。赋,征收、敛取。其,这种蛇,指永州异蛇。二,两次

22募:招收。

23者:„„的人。

24当其租入:(允许用蛇)抵他的税收。当,抵。

25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26焉:兼词,于之,在捕蛇这件事上。也可理解为——语气词兼代词。

27专其利: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用交税的)好处。

28则:却。

29死于是:死在(捕蛇)这件事上。

30今:现在。

31嗣:继承。

32数:几次

33为之:做捕蛇这件事。

34几死者:几乎死掉的情况。

35数:多次。

36言之: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37貌若甚戚者:表情好像非常忧伤的样子。戚,忧伤。

38余悲之:我同情他。

39且:并且。

40若毒之乎:你怨恨(捕蛇)这件事吗。

41将:打算。

42于:向。

43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44更若役:更换你的差事。役:给官府做劳力。

45复:恢复。赋:赋税。

46则何如:那么怎么样。

47大:非常。

48汪然:满眼含泪的样子。

49涕:眼泪。

50生:使„„活下去。

51斯:此,这。

52若:比得上。

53甚:那么。

54向:从前。

55为:做。

56病:困苦不堪。

57自:自从。

58居:居住。

59积于今:算到现在。积,一年一年累积起来。

60生:生活。

61日:一天天。

62蹙:窘迫。

63徙:迁移。

64殚:尽,竭尽。

65竭:尽。

66庐:简陋的房屋。

67顿踣:(劳累地)跌倒在地上。

68犯:冒。

69疠:这里指疫气。

70曩 :从前。

71其室:他们的家。

72非„则„:不是„就是„。

73尔:用于句尾,表示限制的语气。

74嚣:叫喊。

75隳突:骚扰。

76骇:使人害怕。

77虽:即使。

78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提心吊胆的样子。

79缶:瓦罐。

80弛然:放心的样子。

81之:指代蛇。

82时: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83退:回来。

84甘:有味地。

85有:生产出来的东西。

86齿:年龄。

87盖:用于句首,带有估计的语气。

88犯:冒着。

89熙熙:快乐的样子。

90旦旦:天天。

91毒:怨恨。

92是:这,指冒死亡的危险。

93苛:苛刻。

94乎:相当“于”,对.

95于:比。

96故:所以。

97以:用来。

98俟:等待。

99人风:即民风。唐代为了避李世民的讳,用“人”字代“民”字。

100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永祁盆地),潇水由南至北纵贯全境;两水汇于永州市区(零冷城区)。

三、李士谦传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

(选自《隋书?隐逸传》)

四、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文本注释】

1、浣衣:洗衣服。

2、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五、曾子杀彘

《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本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 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10.之:到

11烹(pēng): 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六、画鬼易

《韩非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犬马,人之所知也,旦暮见之,不易类,故难;鬼魅无形也,人皆未之见,故易也。\" 【文本注释】

1、鬼魅:鬼怪,即魅:\"(妖)怪\"

2、夫: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3、旦暮:早晚。

4、罄qìng:显现。

5、类:画得像。

6、易:容易。

7、何为:宾语前置,即\"为何\",为什么。

8、故:所以。

9、夫犬马,人之所知也:因为狗和马人人都知道。

10、鬼魅无形者,故易之也:因为鬼怪没有固定形态,所以容易画。

11、之见:宾语前置,即\"见之\",见到它们。

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颜之推

夫①学者②,所以③求益④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⑤长者,轻慢⑥同列⑦。人疾之⑧如仇敌,恶⑨之如鸱枭⑩。如此⑪以学自损⑫,不如无学也⑬。 【文本注释】

1、夫:句首发语词。

2、学者:学习的人。

3、所以:是为了。

4、求益:求得长进。

5、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6、轻慢:轻视。慢,傲慢。

7、同列:同辈。

8、疾之:怨恨他。

9、恶(wù):厌恶。

10、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1、如此:像这样。(代指:才读数十卷书,就自高自大,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

12、损:损害。

13、也:罢了。

八、黄牛滩

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 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经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俊俏,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文本注释】

1、径:经过

2、既:极,很

3、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

4、信:再宿叫信,住两夜

5、宿:停止,留住,住下

6、纡:弯曲,绕弯

7、负:背

8、东:向东

九、鹬蚌相争

《战国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惠王曰:\"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惠王之熟记也。\"惠王曰\"善!\"乃止。 【文本注释】

1、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产珍珠。

2、曝(pù):晒(太阳)

3、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4、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5、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6、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7、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8、相舍:互相放弃。

9、禽:同“擒”,捕捉,抓住。

10、弊:同“蔽”,蒙蔽。

11、惠王:指赵文惠王。

12、相支:相持。对峙的意思。

十、齐人攫金

《列子》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juã)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耳。\" 【文本注释】

1、欲金者: 想要(买)金子的人。

2、有„者:有一个„的人。

3、清旦: 清早.

4、被:通\"披\"。

5、6.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穿衣戴帽。

6、适: 往,到。

7、所: 地方。

8、焉:那儿。

9、攫(juã):夺,抢。

10、鬻(yù):出售.卖。

11、徒: 只,仅仅。

十一、乞猫

刘基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十二、孙必振

蒲松龄

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

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

孙既登舟,回首,则前舟覆矣。

十三、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十四、屠龙之技

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十五、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推荐第3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发展性评价探讨

一、指导原则: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史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教学还作了如下要求:“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造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二、具体评价目标及措施: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界定,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我们在实验中将《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发展性评价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学会诵读。

学会诵读,学会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读出古代诗文的三味——“韵味、情味和意味”,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读诗,要读出诗的韵味,古代诗文语言高度凝练,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自应别有一番韵味;读诗,要读出诗的情味,古代诗文是情感的载体,儿女情,山水音,田园乐,童真趣,读出诗文情感,才能读出古代诗文的情味;读诗,要读出诗的意味,古代诗文借意境展现魅力,或恬淡闲适、或华美壮丽、或清新自然、或安谧娴静、或雄伟壮阔、或明快高旷,朗读古代诗文宛如身临其境,才能读出其中意味。

为将朗读活动推动开来,我们提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背景乐,让学生在朗诵中体味,在朗诵中感触。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一次大型诗歌朗诵会,首先以班为单位进行预选,各班选手再参加年级举行的决赛,通过朗诵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诗文的水平,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积极性,为选修课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会感悟。

重视感悟,倡导学生将感悟到的诗歌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将诗歌改写成文质兼美的散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知、理解能力。为了把这次教学改革推行下去,我们首先组织了一组材料唤醒学生思维。在材料中,我这样写道:

《古代诗歌欣赏》选修课的开设,偕我们进入一个诗的季节,进入一个文学和情感共同孕育的季节。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唐诗的胸怀里,有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飘逸,也有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有心怀报国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士情怀,也有肠结百般乡愁“意恐迟迟归”的游子思绪;有“春日凝妆上翠楼”的思妇的孤独,也有“晨起动征铎”的旅人的愁苦。一部唐诗,就是一部情感史书,就是一部人生世相的百科全书。

走进这个季节吧!摒弃内心的虚妄与轻浮,感受人生的坎坷与悲欢,用灵魂触摸唐诗的情怀,让心灵与唐诗碰撞出生命的火花。

为此,我还给这次活动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唐诗漫步”。

为了把这次评价活动搞好,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当代散文家改写的《夜雨寄北》,让学生作为参照: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雨渐渐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下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若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依靠。我拥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渐渐沥沥的雨。

优美的文笔,抒情的语调,激起学生心灵的层层涟漪,有了感触,学生佳作迭出,涌现出一大批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把这些改写文章结集出版,我亲自为它写了序言:

当你打开这卷《诗情词韵》的时候,你是否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当你徜徉这卷《诗情词韵》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种沉甸甸的收获的感觉?

打开《诗情词韵》,我仿佛看到一颗颗跃动的心灵;读过《诗情词韵》,我如同听到一声声稚嫩的呐喊;更感受到那种怡人的情怀,愉悦的心灵。

一位学生的文章如此写道: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锱。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

渐渐地,云的身影远了。于是,第一米阳光照在了檐下久积的雨水上。最后一滴雨滴沿着茅草笔直的腰杆滑了一程又一程,如何没有丝毫的疲惫与损伤?忽然,便看到这旅程的终点。留恋,怀念,徘徊……踯躅的思绪无法阻止前进的步伐。终于,晶莹的雨滴脱离了预定的轨道,投向了水温情的胸脯。激起的涟漪映在静静的柴扉上,像一支支舞动着的琵琶。

雨水洗礼后的村庄如此朦胧、静谧。炉中的木柴也燃烧得如此温柔,与风霜悠然的呼吸交融相应,组成和谐的交响曲。锅里泛着一层水汽,笼罩下的不是山珍海味,但却在这米粒之间达到了亲情的饱和,辛劳的极致。

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稞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被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

悠扬的啼声擢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

盘腿坐在山间,吸收天地精华,让心在山谷中流淌。在青松树下接一滴日月琼浆,在山岗上饮一杯晶莹朝露。是一滴水吗?是一滴千年神酿,悠远、醇香。

生命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二班 魏延宝) 3.学会鉴赏。

鉴赏诗文语句,提高审美能力,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表达出学生自己对诗文的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为此,我们举行了一次“我最喜爱的诗句”征文活动,让学生表达出自己都诗句的独特感受。在征文的通知中,我这样写道:

诗是色香味俱佳的文字,诗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精灵,它携带着一切情感与梦想翩翩起舞,总会在某个时刻让你怦然心动。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一句诗,也许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许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也许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许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许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是泰戈尔的“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诗歌的天地江河奔流,群星灿烂,谁让你怦然心动?请打开你尘封的记忆,用精粹的文字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钟爱,写出自己的心声,学生如此写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有一种精神叫豁达,它可以在我们最失意的时候令我们保持年轻。

有一种精神叫乐观,它可以在我们最黑暗的环境中使我们不会衰老。

有一种精神叫自信,它会在我们开始怀疑时坚定我们的脚步。

失意与黑暗终究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自信、乐观、豁达,青春没有失败,年轻没有苍白,我们痛并快乐着。

(一班 邢加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披一路风尘,你从亘古走来,带着你无怨无悔的选择;数千载风流,你从诗海中走来,怀着你横空出世的才华。

始终保持那份超脱功利的痴情,饮自己的酒,洒自己的泪,唱自己的歌。 你也梦过,梦醒了,望尽四周,一片空寂,惟有东水长流,空山自碧。但你始终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纷落,淋湿我无边的思念。

(二班 刘云) 4.学会评价。

评价是展现学生对文本、对作家的再认识,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启发,我们组织了一次我为古代诗人写颁奖词活动,活动的发动辞这样写道:

五千年的文明累积,五千年的典雅韵致,是任何一个中华魂的骄傲,也是世界上最瑰丽的宝库。在这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中,最为灿烂,最为夺目自然就是诗歌。最先走来的是那行吟江畔的屈子,他用不屈的精神唱出了《离骚》的别致;继而走来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一曲“采菊东篱下”让多少后人为之陶醉;更有李白、杜甫这两座诗歌史上的珠穆朗玛,让世人仰之弥高……他们或浪漫,或飘逸;或沉郁,或激昂,总有一股血脉在涌流,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内心的感触,颁发出你心中的赞美!。

学生纷纷为心目中景仰的诗人撰写颁奖词,下面是他们的作品: 豪放的歌者:李白

谁能有飘逸自然的处世态度,谁能坦言愤世嫉俗的内心之苦?他衣袂飘飘,骑白鹿于青崖间,放飞心灵,做人生的主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他高尚的灵魂!(一班 李海龙)

一壶清酒,挥洒出一片豪放,一支墨笔,涂抹出大唐的盛世之风。在文学的长河里,你是一朵奇葩,你的诗,是这奇葩永久的芬芳,踏着水中的月华,你已远航。(五班 苏晓林) 不朽的行者:屈原 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22班 刘兆禄)

自然之子: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宫阙,他选择了江湖,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上!(二班 王斌) 5.学会运用。

倡导学生重视诗句运用,将丰富的文化宝藏运用到写作中去。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野,借经典诗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胸臆,会使语言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典雅,多一份古典之美。

如一位学生在《雨中读古诗》写道:

“于是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作者将杜甫等八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巧妙串联,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的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望了望卑微,他彷徨的走了过去,慢慢扶起,同样的倒下,倒下时溅起的碎石向他飞来。他满不在乎地一次又一次扶起,知道自己头破血流……望着高而深远的天,太白扬手长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陶渊明的傲气高贵是众所周知的,他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不因五斗米而折腰”;清贫的生活却给了他怡然自得的心境,获得了生命的洒脱。贫贱并不是卑微,权贵并不是高贵。有谁还记得陶渊明时代权势最高的官吏?但我们却永远铭记住了一个归隐诗人的诗篇。

作者将高贵与卑微赋予李白和陶渊明,巧用诗句,写出自己独特的视角。

推荐第4篇:书信漫谈古代文化名人与书信

教学资源——趣味语文课堂

书信漫谈·古代文化名人与书信

原创设计 / 姜石恩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书信这一通讯方式的悠久历史与不可替代的特征,以及它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传统正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的现状。

2.文史不分家,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名人(东方朔、王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与相关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苏武牧羊、琴挑文君、文君当垆与相如涤器)。

3.通过了解书信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精彩历史故事,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

1.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纸质文档的形成。3.师生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书信这一通讯方式的悠久历史与不可替代的特征,以及它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传统正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的现状。

2.文史不分家,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名人(东方朔、王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与相关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苏武牧羊、琴挑文君、文君当垆与相如涤器)。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书信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精彩历史故事,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教师:教学设计,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课前调研“我周围的同学曾经写过信吗”。3.教具:小黑板(用于展示古代文化名人的书信原文)。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写过信吗?你收到过信吗?(请同学举手,教师分别做两项统计)同学们在学校想爸妈和老同学的时候,通过什么方法与之交流呢? 导入语: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信息时代,电话、短信、“伊妹儿”(电子邮件)、QQ、博客,微博(在过去的2010年和2011年,“微博”是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这也催生了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之间——尤其是情侣们最时尚的举动:赠送围脖。千万别以为那是宠物狗身上的饰物,不,那是最潮流的礼物,因为它与“微博”谐音。)„„各种通讯方式应运而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然而,当这些通讯方式在方便快捷地为我们传递祝福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祝福大打折扣而变得廉价。因为无论是短信还是QQ,尽是千篇1律的宋体字,而不是我们的个性亲笔字体;短信的内容转发泛滥,不像书信书信饱含亲人或友人的真挚深情;QQ软件弹指间即可送达问候,却也让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一份甜蜜的期待;QQ视频聊天让“千里眼”的传说成为了现实,相隔天涯的情人近在咫尺,却也使他们的心灵各自丢失了一份距离产生的美丽。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生活中仍然不能缺少书信这一通讯方式,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实,书信不仅仅是一种通讯方式和工具,同事,它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先来了解它的历史。

【古代怎样传递书信或信息】

教师提问:书信在世界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传递书信或者信息的吗?(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点拨:

一、鸿雁传书

事例:西汉爱国大臣、外交家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长达二十余年,宁死不降,冬季与羊为伴御寒,汉人皆以为离世。武帝在上林苑猎鹰,见鹰腿上有一绸条,上面就是苏武写的字。汉使于是与匈奴王交涉:“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从异域带回了冶铸精钢的技术以及匈奴的汗血宝马,为李广、霍去病大败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飞鸽传书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三、信猴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四、其它方式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等等。

【古代文化名人与书信】

「“吹牛信”——东方朔的求职信」

汉武帝刘彻登基后,招贤纳士,广罗天下英才。 四方有识之士纷纷上书自荐,以求谋取一官半职。然而在众多的求职者中,唯东方朔脱颖而出。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汉武帝刘彻读完东方朔的求职信后,赞叹不已,大称奇才,并立即封其为常侍郎。

在做常侍郎以前,东方朔乃一介平民布衣,无背景,无关系,无钱财,那么他是如何创造这个神话,而名垂青史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封让东方朔从草根一跃为显贵的求职信(括号内容为教学设计者所作注):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讲述自己身世)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三年就读完了天下所有的文史书籍)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文武双全)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诵二十二万言。(精通兵法)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说自己读书勤奋刻苦)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西汉一尺约等于23.1cm-23.6cm,九尺三寸相当于现在的两米出头,有易建联那么高),目若悬珠(眼睛像珍珠般明亮),齿若编贝(牙齿像贝壳般洁白整齐),勇若孟贲(孟贲是古代最勇敢的人),捷若庆忌(庆忌是古代身手最敏捷的人),廉若鲍叔(春秋战国的名相),信若尾生(尾声最信守诺言。有次他和女朋友约好在桥下见面,等了很久女朋友没来。这时河水开始暴涨,尾声不愿离开,就被淹死了),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总可以做个公务员吧?)

从总体来看,东方朔的这封自荐信,简短明了,字字珠玑,思路清晰,目的明确,也不乏文采与渊博学识。从内容来看,东方朔主要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年龄,身高,容貌,讲述了自己的学识、才能和竞选的职位。在文中,东方朔没有具体阐释治国之道,也没有表明将来当了辅政大臣以后,要如何如何,更没有针砭时弊,夸夸其谈。这正是东方朔的高明之处,他将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不让人觉得他恃才傲物,不可一世。从叙述的语气来看,平静而沉稳,豪迈而旷达,理直气壮,不亢不卑。东方朔就是凭着这一百五十余字的自荐信,打败了成百上千的竞争对手。

汉武帝每天都要看太多求职信,看到这封信之前正昏昏欲睡,东方朔的求职信让他眼前一亮,睡意全无,逗得他哈哈大笑,一下子就记住了东方朔这个人,第二天立马召他进宫做官,成了皇帝的一个秘书。

「“数字信”——卓文君催人泪下的“情书”」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补充,见附录)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感人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后来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惋惜和痛心的事,为这个故事划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无言的结局。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日子,不久,汉武帝下诏来召,相如与文君依依暂别。

岁月如流,不觉过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丈夫写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

——同学们,你能替文君猜猜这封书信的意思吗?(学生讨论,试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原来,司马相如重新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后,身份地位与财富随之水涨船高,他已经在京城纳了年轻美貌的妾,也许还不止一个呢!

分别五年之久,长达近两千个孤寂的日日夜夜,文君苦苦等到的却是一纸数字,知其心变,悲愤之中,就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夕夜遥望银河鬓微霜,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提问:同学们,故事发展到这里,虽然司马相如也把文君接到长安了,但他们的生活还会像以前一样幸福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是的,不会,因为他已纳妾。)当我们看到电视剧或者小说里年轻男女为了爱情自由而选择私奔时,相信每个人都曾为之神往。但是,我亲爱的同学们,这只是文学作品里的爱情童话,相如与文君的故事给了我们启示,当童话遭遇现实,当你们长大以后,如果爱情不得自由,你还会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私奔呢?

「“药名信”—— 王维买药遇姻缘」

中草药不仅有着神奇的疗效,而且,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尤其它的命名独具特色,有以入药部位命名的;有以其突出疗效命名的,也有用人名命名的,追溯这些中药名的历史每味药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正因为如此,许多文人墨客常借用药名巧妙地与文学创作结为一体,或赋诗,或填词,或书信给这些草木以情以景,令其妙趣横生。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因此,许多名门望族、达官显贵,都希望王维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有的托媒前去说合,有的亲自登门求亲,但都被王维一一婉言谢绝了。

那年刚入冬,忽然下起雨来,天气骤然变冷,王维受了风寒,感到有些发烧,身上难受,便去找郎中诊治,郎中给王维开了几味草药,让王维拿上药方速去药店买药。

且说药店的掌柜有个独女,名叫紫云,芳龄二九,长得貌若仙女,精通诗词联谜,是镇上有名的才女。

那天正巧掌柜的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理药店。王维来到药店,见紫云虽非大家闺秀,却别有一番风姿,一时竟看呆了。而紫云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问王维道:“公子有何贵干?”

王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昨日偶染风寒,特买几味草药疗疾,不知贵店有无?”

姑娘微微一笑,又问:“有药方吗?”

王维素闻紫云颇有才华,决定试她一试,灵机一动,说:“来得慌张,药方忘带了。”

紫云道:“还记得药名吗?”

王维说:“记得,头一味是——酒阑宴毕客何为?”

紫云不由一怔,但马上明白过来:此人借口买药,实为前来考试姑娘我的才学。便将身子一扭,背对着王维,面对着药橱,道:“酒阑宴毕客当归,当归当然有了。”

王维一惊,暗暗钦佩紫云果然才思敏捷,又说道:“夜深月黑路不迷。”

姑娘又马上猜中,仍然背对着王维,以问作答:“‘熟地’要多少?”

“再要百年美貂裘。”

“‘陈皮’也有。”

“还要夫妇偕白头。”

“‘百合’是新进的。”

„„

王维被紫云姑娘的才思折服了,一种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买药回去之后,心里久久平静不下,觉得紫云正是自己所希望的未来伉俪。但他不知道人家意下如何,又不便直接去问,决定重新试探姑娘一回,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然后折叠几下,唤来书童,吩咐他道:“我方才前去买药,买得少了,你拿上这个药方,速去再买两服来。”

书童来到药店,言称王公子派他前来买药,说罢将药方递给了紫云。紫云展开一看——哪是什么药方?原来是一首谜诗: 二者缺一真可叹,书房偏又无石砚, 金童身边少玉女,晴天无日烦心添。

紫云斟字酌句,原来是个四字成语:一见钟(钟)情。不禁两腮飞红,连忙假装取药转过脸去,问书童道:“那位王公子叫什么呢?”

书童忙答道:“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呀!”

啊?原来他就是王维!其实,紫云姑娘也对那个英俊潇洒、才华不凡的买药书生产生了爱意,一听那人就是王维,心中更加欢喜,低头一想,便对书童谎称王维所买之药本店已经不全,让他明日再来。说罢也给王维回了首谜诗,然后叠好,让书童带了回去。

王维接到紫云的回信,急忙展开看去——

“一月一日喜相逢,二人结缘去问僧, 竹林深处见古寺,伊刚张口人无踪。”

王维乍一看,顿时凉了半截,再一琢磨,不由会心地笑了。 (明天等君)

【附录:琴挑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

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人称“巴蜀第一美女”。

卓文君之父卓王孙,生卒年不详,祖籍为战国关东赵国(今河北)人。卓王孙是冶铁世家,对冶炼技术有专长,他以廉价食物招募贫民开采铁矿,冶铁生铁,冶铸铁工具,供应当地民众和附近地区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之用,还远销云南等地。由于他善于经营,终致巨富,富可敌国,在当时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名列全国首富。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

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羽毛一般被描述为赤红色,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司马相如穿着仆人的衣服洗碗刷盘子。“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女儿与女婿的举动让卓王孙卓总非常没面子,卓总发誓与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这时有人给他出主意:你干脆给他们一些钱,他们的酒吧不就关门了?卓总想了几夜,狠下心来给他们送去了“三个一”,“童仆一百,钱百万,一大批名贵嫁妆”,这\"三个一\"一到位,酒吧立马关门。

推荐第5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一、填空

1.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2.搴汀洲兮杜若,。3.长风破浪会有时,。 4.小楼一夜听春雨,。 5. 出师未捷身先死,。 6. 7.塞上长城空自许, 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 9. 10. 11.春水碧于天,12.红颜弃轩冕,。 13. 14.吴楚东南坼,。 15. 16.星垂平野阔,。 17.念桥边红药,。 18.,使我不得开心颜?19.

20.春江潮水连海平,。 21.江畔何人初见月??22.,江月年年望相似。 23.,可怜春半不还家。 24.,忽到庞公栖隐处。 25.谢公宿处今尚在, 26.世间行乐亦如此, 27.吴楚东南坼,28.,春来江水绿如蓝。 29.山寺月中寻桂子, 30.,惟有幽人自来去。 31.忽魂悸以魄动, 32.,凭轩涕泗流。 33.,波撼岳阳城。 34.迟迟钟鼓初长夜,。35. 36.可怜楼上月徘徊,。 37.戎马关山北,。38.未老莫还乡,。 39.垆边人似月,。40.熊咆龙吟殷岩泉,。 41.心非木石岂无感?。 42.,千斤散尽还复来。 43.女娲炼石补天处,。44.岁暮阴阳催短景,。 45.问君能有几多愁,。 46.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1

47.,忠言逆耳利于行。 48.泻水置平地, 49.?吞声踯躅不敢言。 50.鸿雁长飞光不度,。 51.身既死兮神以灵,。 52.人生得意须尽欢, 53.卧龙跃马终黄土, 54., 梦入神山教神妪,。 55.战士军前半死生, ,孤城落日斗兵稀。 56.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 5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58.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戍卒叫,函谷举,,! 59.,。

60.,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珊珊可爱。 62.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推荐第6篇: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古文明之旅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欣赏课中属于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外国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难度较大。但本又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节课,学生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兴趣。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2、通过图片的欣赏,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3、通过学习和对比,体会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自豪与骄傲。

通过系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学会用时代背景和地域风格来分析艺术作品。

一、

古埃及、两河流域

埃及和两河流域⒁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早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它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都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胡福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高146米,故亦称大金字塔。它不仅突出地体现了古埃及无与伦比的建筑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以巨大而又极其单纯的几何形体,给人以高大而又无比稳定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势与神圣。

与胡福金字塔相邻近的狮身人面像,高约20米,长约57米,高达6米的头部据说是法老哈夫拉的容貌。建造这尊巨像的目的,是为了护卫哈夫拉金字塔前祭殿的大门。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狮子是力量的象征。所以,狮身人面像实际上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老权力的象征。(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出于和建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同样的目的,古埃及统治者十分重视自己雕像的制作。他们常将自己的雕像放置在自己墓室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通体着色,人物形象安详、庄重,公主的形象尤其生动、优美。用宝石嵌成的人的眼珠,使雕像显得更加栩栩如生。(用多媒体展示)

与埃及文明几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文明,在美术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公元前七世纪的著名浮雕《受伤的母狮》,十分引人注目。身中数箭的母狮,满身鲜血淋漓,身子的后半部已瘫倒在地,但它健壮的前爪仍在挣扎着想从地上站立起来。那昂头怒吼的神态,极其悲壮。像这样极其真实而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在那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是不多见的。(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二、

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产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从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到笈多王朝(公元4-5世纪)这近千年的历史中,佛教美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且对亚洲其他各国佛教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存的等身大的佛立像,是笈多王朝时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佛像的姿态肃穆慈祥,袈裟紧贴身体,衣褶清晰,线条流畅,头后有精致华丽的光环,表现了一种庄严静穆之美。(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伊斯兰教十分流行,各地兴建了许多清真寺(21)和其它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这是莫卧儿王朝全盛时期的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早亡的爱妻泰姬·玛哈尔所建造的陵墓,由来自波斯、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国杰出的工匠共同设计建造。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陵墓全部用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征泰姬的美貌和爱情的纯洁。陵墓的艺术形象既有肃穆的纪念性,又具有开朗的亲切感。各部分之间比例匀称,既讲究对比,又十分统一和谐,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建筑物。(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三、

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它们在雕刻、建筑等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美术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米隆⒂的《掷铁饼者》,抓住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瞬间,完美地表现了运动员健美的身体和强劲的力量,充分显示了古希腊美术家塑造人体的高度技巧。(用多媒体展示)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著名雕刻《拉奥孔》⒃,以它精心的构思和对人体解剖的深入理解,在保持人的形体美的前提下,表现了拉奥孔及其两个儿子身遭巨蛇袭击时痛苦挣扎的情景。(用多媒体展示)

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采用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式——列柱围廊式,造型庄重宏伟,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配以大量精美的浮雕,从而成为西方古典建筑的典范。(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古罗马的美术是古希腊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华丽的《奥古斯都像》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公元前27-后14)的肖像。奥古斯都⒄的形象像一个被神化了的英雄,赤着双脚,脚旁的小爱神丘比特,暗示出他受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的庇护。雕像的写实风格使人联想到传统的古希腊雕塑。(用多媒体展示)

推荐第7篇:古代人物画名作欣赏

古代人物画名作欣赏

《武侯高卧图》

朱瞻基(1399—1435)作。即明宣宗,朱元璋之曾孙,在位十年(1425—1435)。朱瞻基虽为皇帝,但是喜好闭目酣睡。诸葛亮的神情安闲自在,而举止则狂放不羁。全图素雅清淡,不施色彩,十分恰当地表达了诸葛亮清闲的田园生涯。画面线条流畅,顿挫明显,采用了“钉头鼠尾”的描法,很有表现力。

《文苑图》

五代·周文矩(生卒年不详)作。周文矩为五代南唐画家。画面右上方有宋徽宗赵佶题“韩滉文苑图”。据考证,此图是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的后半段。

《莲塘纳凉图》

清·金廷标(?~1767)作。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句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结合。此画笔墨工细,人物动态幽闲自在,衣褶用浓墨勾勒,略似折芦描法,起伏转折,回肠荡气,笔势流畅。其布景简洁,设色雅淡,山石似用小斧劈皴,锋棱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

《渔父图》

陆治(1496—1577)作。字叔平,吴(今苏州)人,居太湖包山,因号包山子。善诗文书画,师祝允明、文徵明。画擅花鸟,工笔、写意均能,人谓得徐、黄遗意。“渔父”一图,画渔夫们在水上捕鱼,一个渔夫正撑船而行,一个渔夫正要撒网,一个渔夫正在收网,水波滟潋,细柳飘浮,芦苇摇荡,一幅优美的渔民生活图景。

《临韩熙载夜宴图》

明·唐寅(1470-1524)作。画家晚年信奉佛教,取号六如居士,日趋消沉。他的《桃花庵歌》有“别人笑我成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他的自题的七言绝句中有:“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此图为唐寅临摹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五代名士韩熙载故意耽于声色以避后主李煜的召用。唐寅临摹此图时,在背景中作了较大的改动,而人物形象更显得浓艳华丽,具有明画风格。

《宋仁宗皇后像》

宋·(佚名)作。 《宋史》记载,仁宗皇帝有两个皇后:郭皇后和曹皇后。而郭皇后被废,后世猜测此幅所绘应为曹皇后画像。画中取传统构图定式——主大从小:仁宗皇后居于画面中心,宫女分立两旁。曹皇后头戴九龙纹钗冠,面贴珠钿,翟衣绶带用环佩。人物神态庄重肃穆,服饰华美而光鲜。

《孔子像》

宋·马远(1140~1125)作。 《孔子像》人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设色浅淡,韵味高雅。

《元世祖像》

元·(佚名)作。 此图师法古人,严守法度,工整细致,人物形象威严,表现手段比较写实。图中所绘为元世祖忽必烈头戴银鼠帽身着白衣的半身像。丰颐,蓄须,重髯,神态肃穆,已是老年的容颜。画上无题款,故无从考证画像的作者。

《东山携妓图》

明·郭诩(1456-1532)作。 郭诩擅长画人物、山水,善用简笔写意法,三二笔横涂竖抹,放逸脱俗;此有工整的轻勾淡染,然亦具逍遥豪迈之韵。此图是以东晋名士谢安栖隐东山的轶事为蓝本。谢安,字安石,未入仕前已名重于时,朝廷屡次征召,皆以病辞,隐居会稽之东山,放情山水,以声色自娱,每出游必携妓同行。后出仕司马,又升任宰相。在此画面上,谢安清须飘洒,气宇轩昂;三妓云发高耸,缓步随后。

《红衣罗汉图》

元·赵孟頫(1254-1322)作。仿古工笔重彩,画一红衣罗汉于大树下杂石上,盘膝侧坐,平伸左掌。人物神态自若, 风格静穆古朴。此画多保持唐人风范,法度严谨。画卷后题:“余尝见卢棱伽罗汉像, 最得西域人情态,故此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西域人,耳目所接,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虽善画,要与汉僧何异。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与罗汉像,自为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观者以为如何也。庚申岁四月一日, 孟书。”《文姬归汉图》

宋·(佚名)作。画中刻画人物颇见灵动,线条气脉贯通,有笔不到而意到之妙。表现汉末蔡文姬被匈奴人掳去,后由曹操(155-220)派人接回中原的故事时,历来的作品画面,总被一种离愁别绪所笼罩,而此图却从文姬与丈夫的相互顾盼和微笑中,体现出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虽然被掳的悲愤和屈辱使文姬莫名难忘,但舔犊之情胜过了一切。

《归庄图》

元·何澄(1223—?)作,燕(今河北)人。元世祖时被召待诏内庭。后因献界图而被超擢为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是一官职品级很高的宫廷画家。善画人物、故实、界画、鞍马等。山水人物画有南宋院体遗规,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

《槐荫消夏图》

宋·(佚名)作。此图原签题王齐翰作。齐翰,金陵(今南京)人,事江南主李煜为翰林待诏。“画道释人物多思致;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卜,无一点朝市风埃气。”今存有《勘书图》)。与此图笔墨风格迥异,故以此画为北宋画院中人所作为是。

《蕉荫击球图》

宋·(佚名)作。此图原签题苏汉臣作。古人中有见戏必题曰苏汉臣作,正像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题韩之类。故今改作无名氏。其作风正和陈宗训相似,故列于此。

《绣栊晓镜图》

宋·王诜(1036~?)作。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

《杨贵妃上马图》

宋·(佚名)作。以丰腴柔媚著称的杨贵妃,在宋人的笔下,表现得娇柔而不胜风力,这与宋代的审美特征有着直接的渊源。画中唐玄宗骑在马上,英姿勃勃而兴趣昂然地回首招呼杨贵妃,颇为生动传神。画面细腻的线条和浓艳的设色,又体现了宋代院画的风格。

《秋江渔隐图》

宋·马远(1140~1125)作。马远的人物画存世作品不少,其艺术造诣甚高。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圣贤、文人雅士,也有农民、渔人等,题材面较广。马远人物画的鲜明特色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此图显示出马远的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

《番骑猎归图》

宋·赵伯骕(1124-1182)作。字希远,宋朝宗室,太祖七世孙,赵伯驹之弟。曾任和州防御使,并出使金国。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上与兄齐名,风格亦相似。此图绘番骑猎归后,一目闭,一目睁,专心一意地检验其箭羽形状,最为得神,可以代表其人物画的成就。

《梦蝶图》

元·刘贯道(1258~1336)作。元代画家。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山水师法北宋郭熙,花竹、鸟兽亦能集古人之长,为一时高手。《图绘宝鉴》称其“一一师古,集诸家长,尤高出时辈”。此图取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此图将场景置于炎夏树荫,童子抵树根而眠,庄周袒胸仰卧,鼾声醉人,其上一对蝴蝶翩然而乐,点明画题。

《调琴啜茗图》唐·周肪 绢本没色纵28厘米横75.3厘米

此图为唐代杰出画家周肪作。图中共画五人,中间三人为宫中贵妇,一人于石上调琴,另两位一边啜茗,一边侧耳静听琴声。两侧侍者,一人手端茶托,一人执茶杯。人物神态娴静端庄。人物组合有坐有立,疏密得体,富有变化。从“以丰肌为美”、“曲眉丰颊”、“雍容自若”的人物造型特征来看,与唐代对女性审美的趣味相一致。此图虽可能为宋人的摹本,但也不失为一幅体现了唐代画风,尤其是周肪仕女人物画风格的重要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五代)·顾阂中 长卷

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此图描绘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以长卷形式展现了夜宴活动中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场面。韩熙载形象具有肖像画特点,神态抑郁苦闷,被夜宴的欢快反衬得格外明显,符合他当时受到宫廷猜疑和权贵排挤的背景。此图人们的身份表情及相互关系处理得妥贴自然,衣着服饰、樽俎灯烛、帐幔乐器与床椅桌屏也描绘得细致逼真。在用笔赋色方面也达到很高水平,表现出与唐人不同的风格。

《牧马图》唐·韩幹

册页 绢本设色纵27.5厘米横34.1厘米

此图为《名绘集珍册》之一。画一马官骑白马与另一黑马并辔缓行,背景不作任何点染。图中黑白二马体态硕肥,气势雄壮,颈项高耸,独出风神。设色较为单纯,以黑白为主调,掺以少量的朱红,用色虽简,但并不使人感觉单调。骑在马背上的马官也刻画得生动有致,他眼睛平视前方,神情若有所思,与两马缓缓前行的步调是相一的。画面静中寓动,平中寓奇,细腻而有情趣,富有诗意。

韩幹,生年不详,卒于780年,唐代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天宝(742—755)中,召入供奉,官至太府寺丞。擅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师曹霸而重视写生。能摆脱“螭体龙形”的陈旧形式,而着重描绘风采神态。内厩名马如“玉花骢”、“照夜白”及岐薛宁申王之骏马等,悉图之,遂为“古今独步”。传世作品有《牧马图》、《照夜白图》。

清明上河图(部分) 北宋·张择端 长卷 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图中画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都市生活万象。首段描写郊原景色,枯树草桥,行旅不绝。中段描写虹桥之景,大船两艘,穿过虹桥。桥头摊商栉比,行人云集。末段画城内街景,歌楼酒市,作坊医家,人物众多,街头繁华。作者采用了传统的手卷形式,从鸟瞰的角度,以不断推移视点的办法来摄取景物,段落节奏分明,结构严密紧凑。全卷总计人物五百余,牲畜五十余,船只、车轿各二十余,安排得有条不紊,各得其所,繁而有序。各种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劳逸苦乐,对比鲜明,按一定情节进行组合,富有一定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使人看来饶有兴味。至于笔墨技巧,无论人物、车船、树木、房屋,线条都遒劲老辣,兼工带写,设色清淡典雅,不同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在艺术手法和处理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在内容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城市社会各个生活层面,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是一幅写实主义的伟大作品。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山东诸城人。宣和年间(1119~1125)为宫廷翰林待诏。明王梦端《书画传习录》说他“性习绘事,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迳,别成家数也”。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长卷。

《簪花仕女图》

唐·周肪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横180厘米

推荐第8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材料]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P13《行路难》第

一、

三、六句

P14 最后两句

P16二三四句

P17第二句

P18 咏怀八十二首 第二句

杂诗十二首 倒数第二句

P20 一剪梅 除了第一句全部

P25 第六 第十二句

P28 归嵩山作 倒数第二句

P29 赠孟浩然 中间两句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P34 波岳阳楼下 最后一句

P35 菩萨蛮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长相思》全部

推荐第9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1 《湘夫人》(第二课时)

5 《游沙湖》

7 《将进酒》

9 《项羽之死》

11《将进酒》

13《将进酒》

14《书愤》和《蜀相》

16《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 19《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1《项脊轩志》

24《登岳阳楼》

27《春江花月夜》

29《江南词专题探究》

32《菩萨蛮》(其二)

33《项羽之死》

推荐第10篇:欣赏第一单元写书信

范文欣赏: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陈彬同学:

你好!

我是校际合作组的一名普通组员。我是通过校际组的网络认识你的,我十分希望能与你成为朋友。这次校际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更让我交到了不少朋友。

我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孩,嘴边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我还是一个超级体育迷,对足球和网球更是情有独钟。想让我快乐起来很简单,只要玩一会儿电脑或陪我打一会儿网球就会让我心情舒畅。不过,有一件最高兴的事还是我曾是一届安徽小提琴比赛的冠军。那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省小提琴比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战胜了许多高手,拿了第一名。如果说网球是我放松神经的方式的话,那么音乐就是我抒发情感的桥梁。

我期待着你给我的回信,我也想知道你喜欢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顺便告诉你我的梦想是周游世界。我更想知道你的偶像是谁,你对未来有那些憧憬和理想。如果你嫌回信太麻烦,也可以我们俩在QQ上交流。我的网名为凉粉宝贝,因为我喜欢张靓颖哦,哈哈……其实我还有许多想说的话……

对了,写这封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非常希望和你们成为手拉手的对象啊!我们小组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为了能够和你们长期地保持联系,特拟订了如下计划:

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

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你看我们的计划怎么样?假如你们愿意,请尽快回信,并在信中提出你们的想法。

祝你

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健康快乐!

真诚想念你的王思岩

2011年12月28

第11篇:古代名句欣赏教学教案

【读书、求学篇】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 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 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代) 董其昌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道德品行】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4.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格言联璧从政》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待人处世】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生活哲理】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2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1.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32.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3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第12篇:如何欣赏古代山水画教案

第三阶段

如何欣赏古代山水画教案

红光中学美术教师 周剑梅

课 型:中国山水画鉴赏课。 教学目的:在中国的山水画里,东方文化的体现优为深刻.有中华武术的阳刚之美,也有高山流水的韵律之美,更充实着华夏人的朴实无华,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大度之美.我们的国画远源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想。

欣赏山水画,只注意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还远远不够.当然这是基础,必须从这里入手.山水画描绘的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云树石木,它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充满着节奏美,旋律美.其结构是开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这正是其博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讲究气势,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大山圣水赋予人灵气,智慧和博大的胸怀。

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缺憾进行梳理和调整。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会将新旧知识串成串,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1、师提问:经过前两次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相关常识的学习,谁能说说怎样欣赏中国山水画? 学生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派一代表阐述讨论意见。

本课内容为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评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⑴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斜、“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放映录象)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放映录象)

(一)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学中通过中西绘画作品的比较,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现内容、造型方式、空间与透视、绘画理念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能够正确鉴赏中国古代山水画。在此,我们先做两方面的比较: 1.表现内容的比较

还记得那首古诗谜语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是“画”。可是,西方风景画适合这个谜面吗?这说明什么?同样是表现自然景物的绘画,为什么中国画家独独锁定山和水?“山水”、“山河”、“江山”这些词汇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象征着什么?─中国山水画不止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 2.空间与透视的比较

塞尚《有房子的风景》是站在山上极目远望,它所描绘的空间广度,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相比差距何止千里?直到印象派后期,西方人画的一直都是目之所及,为“眼中之风景”。而中国画家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把画家自己看作一个巨人,将千里江山视为盆景,移步换景、咫尺千里,为“心中之风景”。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创造的这种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不仅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和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其视野之开阔,心胸之广大,艺术思维之活跃,怕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也不能比拟的吧!散点透视体现了中国人豁达的自然观,焦点透视体现了西方严谨的科学的自然观。它们是否恰好形成了思维方式的互补?

从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造型艺术,一直高举着“艺术模仿自然”这面大旗,在具象描绘中探索了几百年,才于19世纪后期进入到了意象和抽象的高级阶段,而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画家们就已经领悟到了艺术创作的真谛。──谁说中国画不如西方画?

(二)自然山水与画中山水的比较 1.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风光各异,名山大川各具特色。虽然课堂上不能身临其境,好在可以借助摄影录像让学生感受,黄山的奇松怪石,高耸峻拔;庐山的云蒸霞绕、飞流直下。把它们与刘海粟的《黄山图》、张大千的《庐山图》进行比较,画中之山水比自然山水特色更鲜明,气韵更生动。

中国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仅从各种山石皴法中就可体会到中国画家认真严谨的的治学态度,和高度提炼的笔墨技巧。可以说:中华大地有千山万水,中国画里有万水千山!画漓江有《清漓烟岚图》、画富春山有《富春山居图》、画春季有《早春图》、画秋天有《秋兴八景图》、画冬雪有《雪山潇寺图》、画细雨有《潇潇暮雨图》„„。──谁说中国山水画不写实?

(三)景、情、意、志的联系 1.诗情和画意的联系

苏东坡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又说“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山水诗和山水画异曲同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营造了一幅空旷而壮美的大漠落日景象,诗中有画意。中国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宋代王希孟穷尽年轻生命的长卷《千里江山图》不正是一部赞颂祖国山河的恢宏篇章吗?试着把画中的情景与曹操的诗《观沧海》一一对应,你会发现两个不同时代、身份的人,他们的视角、视野、审美的境界竟惊人的相似,到底是诗配画,还是画配诗?吟颂着韩愈的《江雪》,品味着《寒江独钓图》,再次感受到了诗画之中相同的意境和心境。再看看其它的山水画精品,精练的笔墨宛如字斟句酌,章法构图宛如律角和韵格,联想到作画者无不是饱览诗书的文人雅士,诗和画如同他们的动脉和静脉,让他们的艺术生命生生不息。──谁说中国画的意境难体会?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悟 中国画中表现的物象,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从北宋的外师造化到南宋的诗情画意,中国山水画提前近千年完成了相当于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的,从客观表现到主观能动的过程。紧接着,在历史的车轮的推动下,中国绘画创作进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精神境界。“文以载道”这时的道可理解为画面之形象、画面之立意和画面之表意。造型艺术中的道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倪瓒的《六君子图》,画前那六棵立足与贫瘠土坡、不太繁茂、相互簇拥的树,距离人间繁华是多么遥远,那一汪深水隔开了气节与诱惑,元代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歧视,成了艺术家挥洒笔墨的精神动力。与倪瓒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简”相比,王蒙的“繁”,从另一个极端,表达了隐居的决心„„。借助这两位画家的时代背景和作品,中国山水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共性、经营画面的个性,一目了然。而隐含在山水之中的民族气节,被一代一代的文人画家传承着,已然突破了狭义的汉族情节,上升为更为广义的中华民族的气节。──谁说中国画单调乏味?

(四)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美

山水画特别是写意山水画追求的是笔墨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和激情宣泄.讲究用笔用墨 ,讲究皴法.讲究急缓顿错,讲究一波三折,讲究韵味,就象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其实艺术的高境界是相同的.中国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气﹑韵﹑思﹑景﹑笔﹑墨,同时在“意与象”﹑“情与景”的意境美表现为空灵之美﹑外象之美和诗意之美三个方面。 1。空灵之美

中国山水画意境美中所体现的空灵之美,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生命的灵以空为前提,没有空灵,气就无法产生;反之,没有灵,空就是死空和顽空。空灵是对立统一的。空灵之美的境界,只有具备相当文化修养的人才可能领会,并且只有靠„禅学‟中的„静悟‟才能感受。”宋代马远在《寒江独钓图》 中只表现茫茫寒江,纵一叶孤舟,渔翁独坐舟之一端,身体如冻结一般,全神贯注着那随着流水飘浮的钓丝。除了周围寥寥几笔微波外,其余皆是空白。从而一种江天空旷、寒意萧瑟的气氛油然而生。与柳宗元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述的意境异曲同工。画面布局具有独特的疏密关系,画中大片的空白,但空白并非虚无,而感到四周江水的宽泛,从而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之美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中寥寥数笔,用极其洗练的线条﹑笔墨来传达极其富有内涵的意蕴,画面使人回味无穷。正如宗白华所说“画境是一种„灵的空间‟。就象一幅好书法作品也表现一个灵的空间一样。”“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2.外象之美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品本身,也包括画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这种风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宗白华曾说“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 3.诗意之美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 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在宋代郭熙其画著中《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 。诗画的一致,乃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之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最高之境界。一幅意境妙生的山水画,题上一首富有情趣清新优美的诗词,使其诗情画意更浓,加上书法和篆刻,溶诗书画印于一炉,从而使诗与画﹑时间与空间﹑听觉与视觉得以升华,从而诱发思古鉴今的意气和品物流笔的风雅。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其作品《江山雪霁图卷》,使人自然而然想起他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苏轼评王维的画为“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⑧意思就在此。山水画既写景又抒情,情景交融;它既“外师造化”,又“中得心源”,既“似”,又“不似”,介乎两者之间。画中题跋是中国山水画独有的形式,它丰富了山水画意境的表现力。当然,画中题诗或跋只是一种形式,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并非题诗所能包涵,而是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虽无题诗,也富有诗的意境。“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三.小结(课件使用完毕)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求新求变这是根本。

山水画的意境是熔铸在理想化和感情化的艺术表现之中而又经过高度的意匠加工,同时给观众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使观众在观看之后能够感到景外景、景外意、景外情、景外味,才算有意境。因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中国山水画家,面对山水自然,“妙会感神”,捕捉它的精神美,以无我之心契合对象的精神美,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境界,从而创作出一幅凝聚画家心灵世界的作品。而鉴赏者在披图幽对时,在虚静的状态下,达到“万趣融其神思”的境界,从而捕捉到山水作品中的神韵,达到“畅神”的目的。

第13篇: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

短篇古典散文的阅读欣赏

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注意短小散文的阅读欣赏。如以下篇目: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秋述

杜甫

冷泉亭记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养竹记

白居易

新乐府并序 白居易

李贺小传

李商隐

喜雨亭记

苏轼

放鹤亭记

苏轼

游沙湖

苏轼

书巢记

陆游

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题解】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序中写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2],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群季俊秀,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7]。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8]。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数行罚。(王运熙杨明)

[注释]

[1]逆旅:旅舍。逆;迎。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尸子》:“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又如《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此用其意。[2]浮生若梦:《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又《庄子?齐物论》称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意谓死生之辨,亦如梦觉之分,纷纭变化,不可究诘。此用其意。[3]秉:持,拿着。二句原出曹丕《与吴质书》:“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4]大块:指大自然。假:借。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指出,天上日月,地上山川,以及动物、植物等,均有文采,“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5]序:同叙。天伦:天然的伦次,此指兄弟。[6]季:少子为季,此指弟弟。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灵运所赏爱,常一同写作游玩。[7]康乐:谢灵运,南朝宋诗人,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以写作山水诗著名。[8]琼筵:美好的筵席。琼,美玉。羽觞:酒器,形如雀鸟。[9]金谷酒数:晋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游沙湖

选自《东坡志林》

原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冰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难。”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从苏轼的《游沙湖》看其格调美

就散文的解读而言,对散文格调的把握,也就是要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具体说来,我们要能够通过那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人性\"的因素??如文本独特的选材和叙写角度、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基调等等的细致观察,去领略文本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我们正可以从上述思路来读苏轼的《游沙湖》。

现代学人吕淑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或直抒所怀,或因事见理,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这是一种深识之见。这篇似乎是随手所记,决无刻意痕迹的《游沙湖》,就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人格品味,能让我见\"其为人,其哲学\"的佳作。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本文前一部分以文写人,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文写人的角度和文中《浣溪沙》词抒发的情感。作者是从庞安常与\"我\"同\"异\"的角度来写人的。因此,只选取安常\"以眼为耳\",\"虽聋,而颍悟绝人\"的特异之处,仅用\"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一个细节,点化成文,写出人物之不同一般。这种写人的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细细品味,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写法其实本身就蕴含深意。庞安常字时安,湖北蕲水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及长耳聋,但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为人治病,十愈,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行状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这样写人,其实也是在写自己。庞安常\"以眼为耳\"成一巧手神医,而诗人\"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权充一名村医,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两人连境遇都有同\"异\"。更\"异\"的是他们都不用\"耳\"。庞安常不用耳是因为耳聋,耳聋而不听,只凭自己的眼明心慧。作者不用耳,则是出于性情。\"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陆游:《题东坡贴》)率性而为,不为世风流转,不为时论所惑,活出自己的独立不倚,一派天然,凭的也是眼明心慧。如此看来,作者那一句\"皆一时异人也\",实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叹。从这一句谐谑之中,我们自然也可以见出作者开朗诙谐、活泼风趣的性情。而作者贬居僻远却自居\"异人\",这又是多么乐观、自信。这种乐观、自信,在后文记游的《浣溪沙》词中表现的更加充分。白居易有《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高歌\"谁道人间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

【题解】

本篇1作《游兰溪》。兰溪,在湖北省蕲水县东,水出竹箬山,其侧多兰,唐置兰溪县。时兰溪之水颇有盛名,《煎茶水记》说“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游兰溪是元丰五年(1083)三月事。文章记述了与聋人医生庞安时结识的过程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笔墨颇为风趣,略有苦中作乐的味道。

冷泉亭记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我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山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英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象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导读:冷泉亭是杭州的一处山水胜迹,位于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时亭在水中,宋移建于岸上,并建起水闸蓄水排洪,“冷泉放闸”成为古代灵隐寺的景观之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出了对联上联:“泉从何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清末大学者俞樾对得巧妙:“泉从冷时冷起,峰自飞处飞来!”。一时成为美谈。

这篇《冷泉亭记》是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772??846年)的名作之一,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第一段用逐层递进的写法,介绍冷泉亭景色为杭州灵隐之最,用笔工整;第二段是重点,举出了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五座亭子及其建造者(唐代有姓名可考的杭州刺史共有99位)。

注释:“东南”,唐代人的“东南”概念多指江南东道(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全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余杭郡”,指杭州,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间杭州尝改余杭郡,此处用作雅称。“寻”,古代长度单位,为八尺。“薰薰”,指花草的芳香。“欣欣”,形容草木繁盛状。“??”,水停滞,水面平静。“泠泠”,清冷。“蠲”(读juān),免除。“酲”(读chéng),指酒醒后疲乏如病的状态。“矧”(读shěn),况且。“潜利阴益”,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四封”,与“提封”同义,指四周行政边界之内的疆土。“长庆”,唐穆宗年号,起始于公元821年,终于824年。(钱塘导读、注释)

又 题记:第一段用逐层递进的写法介绍冷泉亭景色为余杭灵隐之最;第二段是重点,共举了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五亭及其营建者。本文在写法上,将状景、抒情、文化融为一体;句式上,在长短错落中见对偶整饬。

此文一如白居易的闲适诗,明快简洁,悠然可掬。诗人文中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如此看来,冷泉亭是最好的去处了。在冷泉亭,春天“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夜则“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作者简介:(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晚年官太子少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著有《长庆集》七十五卷。

秋述

杜甫

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昔襄阳庞德公,至老不入州府,而扬子云草《玄》寂寞,多为后辈所亵,近似之矣。呜呼!冠冕之窟,名利卒卒,虽朱门之涂泥,士子不见其泥,矧抱疾穷巷之多泥乎?子魏子独踽踽然来,汗漫其仆夫,夫又不假盖,不见我病色,适与我神会。我,弃物也,四十无位,子不以官遇我,知我处顺故也。子,挺生者也,无矜色,无邪气,必见用,则风后、力牧是已。于文章,则子游、子夏是已,无邪气故也,得正始故也。噫!所不至于道者,时或赋诗如曹刘,谈话及卫霍,岂少年壮志,未息俊迈之机乎?子魏子,今年以进士调选,名隶东天官,告余将行。既缝裳,既聚粮,东人怵惕,笔札无敌,谦谦君子,若不得已。知禄仕此始,吾党恶乎无述而止。

【赏析】杜甫擅长咏秋,《登高》《秋兴》诸诗脍炙人口。此文亦写秋,与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透写出一种因看破世态人情而滋长的人生悲凉,这恰是杜甫特有的生命情调。

此文是如何层层渲染人生悲凉之感的呢?作者落笔即题一个“秋”字,既是点明节令,更是借助秋的特有文化意蕴,弥散“悲哉秋之为气”的情绪气氛。此文作于天宝十载(751),杜甫困居长安已历五年,故文章直状病卧长安旅舍之悲境:“多雨生鱼,青苔及榻。”次则运笔极抒世态炎凉之感,作者就眼前气象借雨喻人,以“旧雨来,今雨不来”喻写旧友仍来、新人绝迹的人情冷暖;又征引庞德公与扬雄(字子云)的遭遇,曲写自己的寂寞冷落;然后以慷慨抑愤之语点出门庭冷落缘由:士子一心追逐名利,故朱门不见涂泥,而嫌穷巷多泥。继则描写魏子与众不同,踽踽然来告别,作者明赞魏子“不以官遇我”,暗寓怀才不遇之愤。

本文旨在赠魏子以壮行色,文中写杜魏之交突出“神会”两字,纲举目张,情长志远。一写魏子此来,不以官遇我,乃知我信奉安时而处顺的人生准则。二写我知魏子是卓特文士,必为世所用,成为黄帝之相风后、黄帝之将力牧式辅弼统帅。三写我知魏子性无邪气,又得正始诸彦之正传,必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如同孔门弟子中以文学著称的子游、子夏一样。四写我知以“道”铨衡,魏子尚有不及之处,即胸怀少年壮志,未息俊迈之机心,故有时赋诗如同建安诗坛的奇杰曹植、刘桢,谈话涉及汉武时西扫匈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五写我知魏子此去东京洛阳为官,实乃迫不得已而入仕。作者笔意深婉,写我即写魏,写魏更即写我??写出了杜甫的心志襟怀才学。

本文在写作上还有两个特点不可不说,首先,全文构思贯彻对比手法,大者有众士与魏子之比,小者有朱门与穷巷之比。其次,作者学识渊博,故文中多处引用典故。

唐朝诗人杜甫在京城长安闲居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这时一些人认为杜甫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都争着和他拉关系交朋友。随着杜甫做官的消息越来越沉寂,那些曾巴结讨好他的“朋友”便不再和他来往了。一个秋雨连绵的季节,正当诗人贫病交加之时,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来访,这使他很受感动,于是作“秋述”一首。序曰:“秋,杜子病卧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高车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从此“新雨”“旧雨”便成了新老朋友的代称。“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斤*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戚*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伫*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

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霓*,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单*,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睛显晦,昏旦含叶,千变万状,不可殚纪,锣*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骞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

?山草堂??? 原作:唐?白居易

指?:?大?邱德修教授

翻?:新竹中??彭元岐

?起:民?八十二年,在?大?文研究所四十?分班受?於邱德修教授。?堂中,教授提起?本篇之激?,余亦素好之。??乃作白???,??教授指?,爰成此篇。?由?表,?在??,以?同好。

??: ?山的?景,秀?至?,?直是天下?山的冠?。山的北峰,叫做香?峰;香?峰的北面,有一座??寺;就在香?峰???寺之?的?景?更是漂亮得不得了,恐怕??超??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天一?就?上他了,就像?行的?子路?故?一?,眷?沈迷、依依不?而不忍?去,於是就?著香?峰,傍著??寺,?了一?草堂。

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屋子,?根楹柱;???房,四扇窗子;坪?大小及??的奢?,都完全符合我原本的心能力。打?北向的小?,就吹???的??,可以避酷暑;敞?南?的天窗,就照入?暖的?光,又可以防寒?。所用的木?啊,只是砍下?就用,?不再漆?;所?的?壁呀,抹平就好,也?不再抹白。砌??,就用石?;糊窗?,也全用?,竹子做的窗?,?麻做的??,??大概就是???素啦!屋子??有木?椅榻四?,素色屏??座,?有古琴一?,和儒、?、道各家?籍呀,?意?了?本!?天我已?到???主人翁,仰?山色,俯?泉?,靠著、看著??的竹啊!?啊!?哪!石啊!看得?直是目瞪口呆、?接不暇。看了一??,禁不住美景?般的?惑,整?人的精神就?之而?移默化了,外在也安?,?心更和?。只要住一宿,身?就十分安?,住?夜更感到心情恬?,住三?晚上以後,就完全忘?自我的存在,而跟?物融合??。也不知道?什,反正就是???就是了!?忍不住再?到底?什??其?,我?座草堂啊:前面的平地?有十丈??,中?又有平?,面??是平地的一半,平?的南?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又是平?的?倍左右。池?到?是山竹、野花,池???了白?、白?。再往南走,就到一?石?,石??旁古松、老杉交??立著,?的腰身?乎都要十?人才抱得住,?的高度不知?百尺,修?的?枝摩娑著白?,低垂的枝柯?拂著潭水。像旌旗般地直立著,像雨?般地??著,也有的像?蛇?走般地分?著;古松下多灌木?,??枝?蔓生,交?遮?,使得日光月?都?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的?候,仍像月的秋???。地下?著白石做?出入的通道。草堂北?五步?的地方,?踞在?崖、?石,?石玲?空透,就像???的土堆一?,各??木、奇花?草覆?其上,?色的枝?繁密迷?,?色的果?多得分披四垂,也?不出他?的名字,而且四季都是???子。又有天上?落的泉水,就地?植的茶?,可以直接用?煮水泡茶,若被?好?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用?快?地渡?一整天呢!草堂??有一座瀑布,清水??三尺高,?落在??角落,然後注入石渠中。清晨或傍晚望?去,就像?白的?幔一?,要是在夜??起?,就像珠玉琴?的?音。草堂的西?,就在北崖?山上,用剖?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些竹管如血?般地分?著、如??般地??著,?屋?灌注到水池?,一滴一滴??不?,就像??的珍珠,散出?的水?就像雨露一般,滴???,??逝去;那附近拄著拐杖穿著鞋子,耳?目?可以欣?到的?景:春,有??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的皓?;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峰的白雪;不管是晴天的明亮、?天的晦暗之景,或是晨昏的含?、吐露之姿,可以?是千??化,?在是?法全部?下、??描?,所以我才???的景色是?超??山本身啊!

唉!一般人只要?潢了一?房?、?有一???的席子而生活在?中,就免不了有?傲?足的?子。何?是我,已成了?些?西的主人,而每??西只要到我跟前,我就用我的知?官能?他交感相?,他?又??色色??地?感?我,我又怎能不外在安?、?在和?,身?安?,心情恬?呢?想?年??高僧慧永、慧?、居士宗炳、雷次宗等人一起住入此山,就直到老死也都不肯??,?然距?我?在已有千年之久,但是我可以??到他?的心境就是?了??和我同?的理由啊!

更何?我?小到老,不管住的是白色的茅屋?是朱色的大?,只要住一天?天,我?是要搬??畚箕的泥土?做??子,聚集一些卵石??座假山,再???小小的水池,可?我?山水的癖好已?到了如此?可?救的地步。

一旦被???佐九江郡守,那郡守又用?厚的心???待我,?山更以他?秀的美景迎接我,??直是上天??了我最好的??、大地送?我最好的空?,我?於能得到自己的最?,?有什?好苛求呢?只不?目前?有些小官俗事??著,?有些家庭的拖累尚未解?,而不能真正安?於此。等到有一天:弟妹各自成家了,官?期制??了,一切的?退取?,都由得我作主成全的?候,我一定?左手?著老伴和孩子,右手抱著古琴??本,?老在此,好成就我一?子的心?。我?誓,清泉哪!白石啊!你?都?到了吧!

??是在唐元和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搬到?新居草堂,和河南元集?、范??允中、南??深之以及?林寺、西林寺的?老大德?、朗、?、慧、?等二十二人一起??了?果茶???新居行落成典?,於是?下了?篇?草堂??

题记:诗人在庐山游玩的时候,终于看上了一个好的去处。在庐山香炉峰的北面,遗爱寺的南面,有一处风景秀丽甲于匡庐的地方。竟然向远游的人回到了故乡一样而不忍离去。终于决定在在盖一处草庐,第二年盖成之后,诗人住在那,可以看山,可以听泉,真是美不胜收。况且在草庐附近还有一个水池,在池塘周围有很多山竹野卉,而池子里面又有白莲、白鱼。这是诗人下了决定,等到以后,弟妹们都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就和妻子儿女们搬到这里来住,“终老于斯”。

唐代白居易的山水游记,尤显自我的风格,享有盛名的《庐山草堂记》,即是其个性的显现。白居易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酷爱山水癖好,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在记文开篇对庐山发生这样的赞叹,此后这就成为对庐山众口一词的评判。“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香炉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作者对庐山草堂的四周景物环境,落笔悠悠,却倾吐了真诚的爱恋和审美情趣。“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蔑,纳阳日,虞祁赛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碱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帏,率称是焉。”作者对庐山草堂建筑的率真写实,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料,而《庐山草堂记》亦被视为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翳*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仁宗嘉?六年至英宗治平三年。?四年中??任?翔?判,他的上司?希亮,其?子?季常是??的好友(後???到?州?,曾?季常?了一篇很有名的「方山子?」,因同?期的著名作品很多,在此不另介?。)在?翔期?曾?生春旱,後?下了大雨,有一亭子?好在此?落成,???其取名“喜雨“,?作了一篇「喜雨亭?」。

《?析》文中?力渲染人?「久旱逢甘雨」的??,充分「民以食?天」的民本思想,反映了作者?百姓同?共?的感情。全文,??清晰,如??抽?。?言?快活?,文?淋漓酣?,充分表?作者的喜?心情,?富感染力。 ?篇文章可以充分展?出??年??的?人思想及?格。

又:

苏轼于嘉?六年(1061)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第二年修建此亭,恰逢喜降春雨,于是命名为“喜雨亭”。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亻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熙?十年至元?六年。?二年,在徐州做知州,他有?朋友名叫?六?,山人,在彭城(今江??城?)建了一座亭,亭中?有二?,早上放出去,晚上又??回?,??常?朋友在亭中?酒?玩,因有所悟,故作了一篇「放?亭?」。

?析本文在描??士的情趣,假使是帝王,???也?招??害;但作?一??士,就是?酒也不要?,反而可以逍?自在,?放逸的生活。

第三段?述?者和南面王在生活情趣上迥然不同。?士不但可以??,甚至?酒,?可以?名;?君?不然。

?篇文章,妙在,自然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放?亭?不算是名?,?因?篇文章的??,也同?流?下?。此篇所言不??「超然??」不?而合,同?此文中他道家思想的表?更是?露??。

又:

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主要描写与山人游宴之乐,并通过引古证今,歌颂隐逸者的乐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时想往清远闲放的情怀。文章写景精约,却特征突出;叙事简明,却清晰有致;引用典故能切中当今;用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抒情达意,显得轻松自由,读来饶有兴味。

宋代隐者张师厚,字天骥,隐居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曾于东山建亭,因自驯二鹤出入山中经过此亭,故名“放鹤亭”。

又:这是诗人谪贬徐州时说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访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特别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鹤本是清远闲放之物,但卫懿公却因好鹤而亡国;酒本是荒惑败乱之物,因此“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来劝戒人们不要为酒所迷。但“刘伶阮籍”却因酒而出名。是什么原因呢,云龙山人解释到,隐隐山林的人酒色都不能惑乱,何况鹤呢,观点妙极了。作者能不羡慕吗?何况还有那令作者陶醉的放鹤招鹤之歌!

白居易:《?竹?》

竹似?,何哉?竹本固,固以?德,君子?其本,?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其性,?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道;君子?其心,?思?用?者。竹??,?以立志;君子?其?,?思砥?名行,夷?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庭?焉。

?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及第,授校?郎,始於?安求假居?,得常?里故?相?私第之?亭而?之。明日,履及於亭之?南隅,??竹於斯,枝?殄瘁,???色。?於?氏之老,?曰:此相?之手植者。自相?捐?,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焉,?帚者刈焉,刑?之材,???焉,??百焉。又有凡草木?生其中,?茸?郁,有?竹之心焉。居易惜其???者之手,而??俗人之目,翦?若是,本性?存。乃芟??,除?壤,疏其?,封其下,不?日而?。於是日出有清?,??有清?。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而人?惜之,封植之,?其真?者乎?然?竹之於草木,??之於?庶。?呼!竹不能自?,唯人?之。?不能自?,唯用?者?之。故作《?竹?》,?於亭之壁,以?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於今之用?者云。

一.作者??有修?的君子多於庭院中?植竹?的原因是甚??(5分) 作者??有修?的君子喜??植竹?原因是竹?特性??者相似(1分); 它的根柢?固,令人想到意志?定不移的人(1分); 竹身挺直,令人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1分); 竹空心,令人想到?心求道者(1分); 竹的?,令人想到砥?名?、???通?福,始?如一的人。(1分) 二..??原文?明?相?府中的竹???了哪些遭遇。(5分)

?相?居於相?府?,?自?植那些竹?,?然??有加。(1分) 後?,?相???了相?府,??的人居住,庭中竹?便?人料理,更遭人任

意砍伐,?目越?越少,周??草?生,了?姿?。(2分) 及至作者入住相?府,重新扶植竹?,??竹?成?,清?吹?竹林???清

新?耳的?音,呈?一片欣欣向?的生?。(2分) 三.??出作者?作本文的目的是甚??(5分) 作者?此文刻於亭的?壁上,以待日後居於??的人看。作者指出竹?好像?者

而人皆?之。作者希望他?能好好打理竹?,不要令它像昔日般遭人任意砍伐。

(2分)

作者亦希望?治者(用?者)能看到?篇文章,然後明白?人和竹?一?,本身

??有??不?的分?。?者一定要得到在上位之人??才能成?真正的?者

,作者希望在上位之人能善用人才。(3分)

文中诗人尽情抒发、描述了竹子刚直、不倚的风格。诗人托物寓意,把竹子喻为读书人,养竹喻作用贤,以留给居住在这里的后人和用人者借鉴。

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不仅是由于其自然外观,而更多是由于它那“比德”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新乐府并序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

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

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

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

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

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

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元和四年,为左拾

遗时作。

《七德舞》,美拔乱,陈王业也。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二王後》,明祖宗之意也。

《海漫漫》,戒求仙也。

《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胡旋女》,戒近习也。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捕蝗》,刺长吏也。

《昆明春水满》,思王泽之广被也。

《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骊宫高》,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

《百链镜》,辨皇王鉴也。

《青石》,激忠烈也。

《两朱阁》,刺佛寺浸多也。

《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八骏图》,戒奇物,惩佚游也。

《涧底松》,念寒俊也。

《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卖炭翁》,苦官市也。

《母别子》,刺新间旧也。

《阴山道》,疾贪虏也。

《时世妆》,警戒也。

《李夫人》,鉴嬖惑也。

《陵园妾》,怜幽闭也。

《盐商妇》,恶幸人也。

《杏为梁》,刺居处奢也。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官牛》,讽执政也。

《紫毫笔》,讥失职也。 《隋堤柳》,悯亡国也。

《草茫茫》,惩厚葬也。

《古冢狐》,戒艳色也。

《黑潭龙》,疾贪吏也。

《天可度》,恶诈人也。

《秦吉了》,哀冤民也。

《鸦九剑》,思决壅也。

《采诗官》,鉴前王乱亡之由也。

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宣布,这些诗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事核而实”,宣称自己写的都是真实事件,更表现了一个中青年诗人扶正疾邪的战斗精神。

在诗歌表现方法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原则:①“辞质而径”,辞句质朴,不加文饰,表达直率,不绕弯子;②“言直而切”,直书其事,不作隐讳,切近事理,说尽说透;③“事□而实”,内容真实,经得起查考,不说空话,不加虚夸;④“体顺而肆”,文字流畅,容易上口吟诵,便于配乐传唱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云。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言:“阿妈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竞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直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作者没有详叙诗人生平,而是选择一两件逸闻轶事,从侧面烘托渲染,描绘出一奇特诗人的形象。

本文通篇围绕一“奇”字展开。先说杜牧之序“状长吉之奇甚尽”,然后写李贺形貌之奇:“细瘦,通眉,长指爪”。再写他作诗之奇:“未尝得题然后为诗”,骑驴觅诗,呕心苦吟。接着写他临终之奇:天帝征召,烟气勃勃,?管声声。最后就“奇才”的遣遇展开议论,用一连串的反问句,表现出作者对诗人坎坷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不平与愤懑。文章构思奇特,议论深刻。

《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溟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

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牡丹亭记》是汤显祖的传世之作,在当时就“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部作品的题旨是什么?《题词》阐释了这个问题。

剧中,杜丽娘是一个渴慕爱情,追求幸福的痴情女子,这是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所不容的。《题词》肯定了丽娘“可谓之有情人”,并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里所说的“情”,不仅仅是男女之情,更是顺乎自然的人性,是封建理学的“理”的对立面。这就揭示了《牡丹亭记》的创作,是针对理学的压抑、扭曲人性,而倡导人性的解放,维护人性的尊严,发展人性之美的。丽娘因情而死,缘情而生,一往情深,生死以之的情事,如“以理相格”,则迹近荒诞,但在情的世界里,却是必然如此。因此,《题词》指出:“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这里寄寓着作者对适合人性发展的理想社会的追求。所谓“人世之事,非人事所可尽”,在人间实现不了的,企求在另一个世界里实现。要之,争取人性的解放,追求适合人性发展的理想社会,这就是《牡丹亭记》的题旨所在。而这篇《题词》也在阐释题旨的同时,成为古代文论史上主情论的重要篇章。

第14篇:《古代散文欣赏》名句翻译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翻译练习

1、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6、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

17、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19、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2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文学常识练习题

1.选出正确的选项(

) A.《湘夫人》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天问》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B.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北宋爱国诗人。风格豪迈,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记体游记。

C.歌行体,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歌”“行”为最多,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名。《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凭箜篌引》《燕歌行》都是乐府诗。 D.鲍照,“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此诗和《湘夫人》《拟行路难》《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均为古体诗。

2.选出错误的选项(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是其代表作。

B.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花间词人的鼻祖,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善于描写手法,独辟蹊径,语言华丽。

D.乐府——两汉时指音乐机关;到了魏晋六朝,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涉江采芙蓉》《湘夫人》《国殇》都是乐府诗。

3.选出正确的选项(

A.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诗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旅夜书怀》《蜀相》《登岳阳楼》等律诗都表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B.李贺深受屈原、李商隐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多以乐府诗题材驰骋想象,具有极度浪漫主义的色彩 。《李凭箜篌引》是其代表作。

C.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元朝古文家,唐宋派代表作家。《项脊轩志》抒写对三代女性的深情,是其代表作。

D.刘基,字伯温。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他的书室名“苦斋”。

4.选出错误的选项(

A.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3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为孔子所作。 D.高适,字达夫,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之一,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燕歌行》为高适所作。

5.选出正确的选项(

) A.《庄子》,又称《道德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5篇。《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

B.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赠序是亲友间以作文相赠;宴集序是古人宴集时,赋诗后公推一人作序。《伶官传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陶庵梦忆序》《兰亭集序》都是宴集序。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伶官传序》为欧阳修所作。

D.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虞美人》是其代表作。

6.选出表述有误的选项(

A.位列唐宋八大家的“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本册选录苏轼的作品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方山子传》《游沙湖》和《新城道中》等四篇。

B.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C.韦庄是唐朝末年的重要词人,花间派词的代表作家,与温庭筠齐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则为韦庄所作。 D.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本册选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越中览古》等四篇。

7.选出表述有误的选项(

) A.“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阿房宫赋》是杜牧创作的文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骈散结合,和《过秦论》一样都揭示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散曲中的套数,作者睢景臣。其中“般涉调”是宫调名,“哨遍”是曲牌名,“高祖还乡”是题目。 C.《狱中杂记》的作者是明代的方苞,桐城派代表作家,为文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 D.《苏幕遮》(燎沉香)的作者是宋代的周邦彦,他精通韵律,被誉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

第15篇:古代散文语言美的欣赏

古代散文语言美的欣赏

古代散文使用古代汉语,这种书面语,由于词以单音节为主,遣词造句特别灵巧而富有神韵,语句简短,多用四字句或四字短语,多对称,整散相同,长短错落,节奏明快,音韵谐调,琅琅上口,容易记诵。而虚词在传情达意上也有很强的功能,能使文章神气十足。因此古代散文语言是非常值得欣赏的。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当然要以了解语义为前提,所以在欣赏之前,先要下功夫扫清文字障碍。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最好的方法是诵读。一遍一遍诵读,就是一遍遍欣赏。语言的妙处,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好的赏析文章,也不能把所有妙处都讲个透彻。自己诵读,有自己的联想,自己的想象,诵读者的神思在自己参与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翱翔,这才会感到亲切,感到会心的愉悦。

欣赏古散文语言,要含英咀华,细细品味,尤其要注意比较。一般地说,这比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扣住句中的关键词,或删去它,或更换它,然后再比较它和原句的效果;另一种是,选择不同篇目中存在着可比性的句或段,进行横向比较,以达到鉴赏的目的。

对于第一种方法,朱光潜《咬文嚼字》中举了很好的例子,在此不再赘述。

至于横向比较就更多见了。比如,同是写“赤壁”的景色,苏轼在《赤壁赋》里写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在《后赤壁赋》里写的就不同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下,水落石出。”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那“赤壁”就更是另一番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为刻画“赤壁”那安谧幽静的意境,作者用“清”“徐”“不兴”“徘徊”等一系列与之相配的轻柔的词或短语,使人似乎身临其境,亲受那“清风明月”的抚慰。为了表现赤壁冬景的惊险、恐怖,作者又另选一组图像,将“高山”与“小月”“出石”与“落水”对举,将“江流”的声响“断岸”的高度夸大,使人读来不得不心生恐惧。为写尽赤壁的壮观,苏轼又精心选取了“乱”“穿”“惊”“拍”“卷”等一连串声音响亮、气魄宏伟的词,不得不让人惊叹。同写长江水,《赤壁赋》称“波”,且是“不兴”之波;《后赤壁赋》则称之为“流”,且是“有声”之流;到《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则成了“涛”,更何况是“拍岸”之“惊涛”。所称各不相同,气势也俱不能比,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也只能一一体味了。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还必须注意作家的独特风格。韩文气势磅礴,曲折自如;柳文意境幽深,语言精粹;欧文跌宕唱叹,流畅清新;„„每位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是分析语言艺术时应注意到的。

当然,根据大纲要求,古代散文的鉴赏不仅仅是语言,还包括对古代散文的选材、内容主旨、结构、表现手法等的鉴赏。只有全面把握,才能对古代散文有个完整系统的了解。在此不再一一涉及。

第16篇:古代诗词欣赏与写作教学大纲

古代诗词欣赏与写作教学大纲

(杨子怡编)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在本科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开设,也可作为诗词普及性教育课在全校开设。本课程主要引导学生从艺术、写作两个方面欣赏古典诗词中一些重要的、有艺术价值和美感特质的名作,讲授一些诗词的格律知识和结构布局、诗句锤炼、押韵要求、词调选择、诗意提炼、联想运用、意境藏露、诗句修辞、题材取舍、典故运用、诗词审美、鉴赏标准等写作技巧和欣赏方法。

(二)、开设本课程的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一绝,是中国的文化长城。在中国,人们爱诗、颂诗、用诗、写诗,生活中“一切皆诗”,泱泱中华成为诗的国度。重视诗教,重视诗词的写作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绵延到“五四”以后,建国前高校还非常重视旧体诗词的写作,写作诗词在高校蔚然成风。建国之后,这种传统慢慢丢失,诗词的写作逐渐退出了高校校园。“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现在该是让诗词这一古老的艺术重回大学校园的时候了。为了继承中华文化的传统,为了陶冶青年学子的性情,为了加强青年学子的艺术修养,为了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丰富青年学生的文化知识,开设这一课程意义重大。这也是我们建设课程特色,从事教学改革的尝试之一。

(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懂得旧体诗词的格律知识和一般的写作技巧,能写出基本合符格律的且有一定艺术水平的诗词作品。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力求在本科三年级唐宋文学课和古代汉语课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做到理论讲授与基础知识讲授相结合,作品欣赏与诗词创作基本技巧的讲授相结合,理论讲授与诗词创作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能有深度地欣赏古典诗词名作,基本了解和掌握古典诗词的格律知识和写作技巧,能写出合律的、有较高艺术水平的诗词作品。

(五)、总课时数

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六)、考核方法:或写出5000字篇幅的欣赏文章,或写作合律的诗词。

二、教学大纲具体内容

诗律篇(13课时)

第一章:近体诗的平仄

第一节:四声和平仄第二节: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句型

第三节:近体诗的平仄谱第四节:交错与粘对

第五节:拗与救

第六节:四声递用

第七节:平仄余论

第八节:平仄变体

第二章:诗歌的押韵

一、用韵的标准和基本要求

二、诗韵的禁忌

第三章:近体诗的对仗

第一节:对仗的位置

第二节:词性对和类别对

第三节:对仗的语言修辞

第四节:对仗的禁忌

第四章:古体诗

第一节:字数和诗行

第二节:通韵和换韵

第三节:平仄三字尾

第四节:对仗的特点

第五章:近体诗的章法与句法

第一节:近体诗的章法

第二节:近体诗的句法

第三节:近体诗的字法

第六章:吟诵与唱酬

第一节:古典诗歌的吟诵

第二节:古典诗歌的唱酬

词律篇(10课时)

第七章:词调及其体制

第一节:七音十二律

第二节:词调的由来

第八章:词的分片

第一节:片的称谓

第二节:片的格式

第三节:过片和意脉

第九章:词的用韵

第一节:韵字的句位间隔

第二节:同部相押与异部通押

第三节:特殊韵格和避忌

第十章:词的句式和平仄

第一节:词的基本句式

第二节:句子的点顿与分合

第三节:领字的应用

第四节:对仗的变化

第四节:四声阴阳

第十一章:选词择调

第一节:长调与小令

第二节:豪放与婉约

鉴赏篇(13课时)

第十二章:诗词的鉴标准

情真·味厚

格高

第十三章:写作技巧

工于起势·质直与深婉·语短意长

咏物要有新意·写诗与逻辑和训诂·自嘲要幽默·难于分解偏分解 蒙太奇手法

临去秋波那一转·谈豹尾

说谋篇·谈凤头

动词的妙用

炼字锻句

第十四章:写作题材

于卑微处赋高标·生活切片

各具匠心的咏雪诗·反映时代精神

第十五章:艺术篇

要注意形象性

典型的瞬间·观和感

问的艺术

创新无止境·绿叶成荫的魅力

寓情于景·以物喜和以己悲

藏和露

意境浅谈

比喻和联想

再谈联想

超人的联想力·活用典故

咏物诗要有寓意

风云气与儿女情

以少胜多·动人春色不须多

“灼灼”与“依依”·律诗的对仗

成语入诗小议

笔底波澜·行舟欲系千斤石,又怕寒生隔岸衾

继承与因袭

说“悟”·谈古人的“偷诗”·戏改清明诗及清明诗趣

诗的构句、紧缩及调整 工于炼意

含蓄委婉

艺术夸张

巧妙取舍、忌琐细的描摹 以小见大

以情感人

立意要高

第十五章:古典诗词审美谈 反常为美

诗趣味美杂谈

第17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长恨歌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重申誓言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4.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拟行路难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 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蜀相

1.《蜀相》 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3.《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书愤

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2.《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春江花月夜

1.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句子是 2.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

3.写不停移动的月光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捣衣石上的句子是 4.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5.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6.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_______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7.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

8.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1 9.写出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发出没有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啊!的感叹的句子是

10.“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

11.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

12.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13.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14.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有用的句子是

15.写出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的句子是

16.写出时光不断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着消逝,然而碣石、潇湘,水远山遥,怎能乘月归家的句子是 夜归鹿门歌

1.《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2.最能表现作者比起权臣贵戚的傲骨性格的句子是 3.表现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句子是

4.这首诗中作者有现实转入梦境的过度句是 5.这首诗中作者由梦境转入现实的句子是 6.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7.这首诗中流露出作者消极情绪,包含作者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的句子是 8.描写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

9.描写登天姥山的所闻所见,只见东方的海中流露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天顶山鸡的鸣叫声 的句子是

10.描写山石、泉水、峰峦都因熊吼龙咆而发抖的句子是 11.描写诗人正迷恋花石美景,千言万转,忽然夜幕降临的句子是 12.描写仙人出场时以霓裳为衣,清风作骑,纷纷从云中而来的句子是

13.体现作者暂且将白鹿放于山林,待兴起时访问名山,表现出作者乐于徜徉山水的句子是: 阿房宫赋

2 1.《阿房宫赋》中描写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秦被灭亡,阿房宫被焚烧的诗句是 2.《阿房宫赋》中写六国衰亡,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 3.《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 4.阿房宫赋的文眼是:

5.宫妃久久站立,盼望帝王来临: 6.描写六国珠宝全被运往秦的句子

7.人民口不敢言却心里愤怒,秦皇越发骄傲顽固: 8.为什么把珠宝收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 9.一个人的意愿也是千万人的意愿: 10.函谷关被攻占,可惜阿房宫化为灰烬:

11.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老百姓和统治者是一样的心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

12.六国和秦国灭亡是咎由自取,不怨他人: 13.运用比喻描写建筑物多,不知有几千万座的句子:

14.金块玉石被丢弃得四处都是,秦人看见却不觉可惜的句子: 15.文中用十四个字交代秦国灭亡的过程的句子: 16.通过阿房宫赋的兴毁,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5.《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6.《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古今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8.《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3 上心头。

9.《书愤》中采用名词组合意象排列的蒙太奇手法描绘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浩浩荡荡军容画卷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0.《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2.《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13.《登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4.《一剪梅》中词人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5.《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6.《关雎》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7.《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18.《旅夜抒怀》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心境的诗句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9.《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0.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表现自己在风雪夜中强烈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1.《伶官传序》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2.《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3.杜甫《旅夜抒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4.杜甫《旅夜抒怀》中正话反说含蓄表达悲愤心情的诗句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25.《新城道中(其一)》中描写野外远景的诗句是: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而描写农家近景的诗句是: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26.《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尽荠麦青青。

27.姜夔《扬州慢》中用诗句“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

28.李白《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不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 29.《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波心荡,冷月无声。

30.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1.《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32.杜甫《阁夜》是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33.杜甫《阁夜》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诗人夜中所闻悲壮之声的诗句是: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34.杜甫《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35.《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6.周邦彦《苏幕遮》中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的诗句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7.高适《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8.《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9.《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40.《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1.《燕歌行》用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4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描写风急雨骤景象的诗句是: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43.《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44.《阿房宫赋》中描写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秦被灭亡,阿房宫被焚烧的句子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5.《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6.《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7.《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8.《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9.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有异曲同工之妙。

1.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苏洵《六国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3.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表现诗人隐居处境况的句子: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不愿委曲求全这一心志的句子)

6.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8.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0.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1.韦庄《菩萨蛮》中描写江南景色美和人物美的句子: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2.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3.杜甫《阁夜》中写夜哭、夷歌之凄惨的句子: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14.周邦彦《苏幕遮》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

15.李煜《虞美人》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1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7.《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 18.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19.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一、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毛泽东《七律 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二、鲍照的《拟行路难》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三、杜甫《蜀相》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 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四、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4.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既从正面又从侧面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7 7.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五、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之地宁静清幽的自然景色,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夜归鹿门歌》写人们渡河回家的情景,以此表现世俗之人的争名夺利和尘世的喧闹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六、杜甫《登岳阳楼》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2.《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七、韦庄《菩萨蛮》

1.韦庄《菩萨蛮》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写出江南的人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忆江南》总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忆江南》写“最忆的杭州”用了虚实相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忆江南》以最具特点的美酒和美女盛赞苏州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杜甫的《阁夜》

1.杜甫的《阁夜》中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创造了一种气象雄浑的意境,被人称赞写得“伟丽”的两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阁夜》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李贺《李凭箜篌引》

1.《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是

十、李煜《虞美人》

1.《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2.《虞美人》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3.《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虞美人》一词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一、周邦彦《苏幕遮》

《苏幕遮》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两句是

8 十

二、杜牧《阿房宫赋》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

3.《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14个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4.《阿房宫赋》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5.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描写“大梁的柱子与田地的农夫对比”的句子是____。描写“突出的钉头与谷仓的粮食对比”的句子是____。描写“宫内的栏杆与九州的城郭对比”的句子是____。描写“屋梁上的椽子与织布机上的女工对比”的句子是____。描写“房屋的瓦缝与衣服上的丝缕对比”的句子是____。 6.《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7.《阿房宫赋》一文最后借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对晚唐当权统治者这样提出警告说 8.《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9.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

10.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11.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12.杜牧在本文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十三、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以一个“夫”字领起,抒发个人“人生短暂,韶光易逝”的感慨的句是

2.表达兄弟们都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的句子是

3.化用《庄子》的典故,表达诗人“美景在前,不容辜负”的思想的句子是 4.表达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的句子是

第18篇:古代清官自勉佳联欣赏

古代清官自勉佳联欣赏

古代清官自勉佳联欣赏

古代官员没有发表施政演说的习惯,也没有报刊杂志发表长篇文章的地方,因此从宋代起就开始在官署衙门撰题对联,以表明自己的官风、心迹,对施政纲领,对建立威信、贯彻政令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副对联言简意深,不但醒目,还可久存,此举至明代就已多见,到清代则几乎成了各级官衙普遍的故事了。在古代封建社会,吏治败怀,贪污成风,难免有口是心非之徒,但也不缺洁身自好,廉洁自律的官吏,并留下许多廉政佳联。

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

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

这是江西靖安县况钟墓后清风亭一副对联。况钟(1383---1443),字伯津,江西靖安人。任苏州知府13年,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勤于吏治,廉洁奉公。上任之初,即清理积案,平反冤狱,除暴安良,深受百姓爱戴,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死于苏州任上,归葬靖安故里。

上联中的\"一肩行李\",化自况钟离开苏州赴京时写的诗:

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同盟。

在贪污纳贿盛行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检点行囊一担轻\",是极为少有的。下联中的\"两袖清风\",谓居官廉洁,除两袖清风以外,别无长物,典出都穆《都公谭纂》卷上:\"于少保(谦)尝为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其还京日,不持一物,人传其诗云: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闾阎,借指平民。况钟自己也在\"赴京诗\"中写道: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

惭愧士民相钱送,马前洒酒泪如泉。

此联语朴实无华,极切亭名\"清风\"二字,高度概括赞扬了况钟清正廉明的高贵品德。并劝戒后来为官的人们。

张伯行,仪封人,仪封即今焦裕禄任过县委书记的河南兰考县。康熙二十四年(1685) 他24岁考中进士,以内阁中书任用,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看中他很有才干,便派出搞黄河修治工程。他通晓河务,督修堤岸二百里,走马上任,正逢荒年,他倾家财运粮救济灾民,并载数船棉衣,粮钱分发给冻馁户。康熙皇帝南巡,驻跸江宁,赞扬张伯行是\"江南第一清官\",即升拔为福建巡抚,后转任江苏巡抚。 任巡抚时,他发布一份安民告示,叫《禁止馈送檄》,全文如下: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

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文字简洁,琅琅上口。张认为当官不能牟取白姓一丝一粒、一厘一毫、一分一文不义之财。数量虽微也是民之脂膏,虽说交际是人之常情,来路不干净也伤廉耻。所以禁止馈送。

张伯行他的前辈,嘉靖年间有位叫钱显的藩司参议,令所属官衙都要贴类似如上的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上联直刺那些爱钻钱眼的贪官污吏;下联则说明官爱民与民爱官的关系。

《七修类稿》载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题联悬于吏部大堂: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

\"馈遗\"、\"苞苴\"均指贿赂。此联告诫人们,切莫以贿赂买官卖官,并以此自律。

清代余小霞不仅很会写诗,而且很是清廉,深受人民喜爱。他任三防主簿时的衙联为: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他为桂林知府写的仪门对联也很有名:

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那些想循私舞弊的人见此,免不了要心寒腿软。

为官者,责任重大, 南宋有个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有军政大权。他一到任,就在行署大门自题对联: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跟牢。

横批是“靠实功夫”;对联表明他肩负重任,脚踏实地,以十年为期,治安全蜀的决心和意志。

清代宁波府郡署有一任太守写过如下的对联:

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表示了自己重职守、勤政事、兴群言、慎举措的作风。

为官者,应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清代画家郑板桥,早年生活贫寒,四十九岁时,当上了山东范县知县,五年后又调任潍县知县。他自己表白,当官是想“得志加泽于民”,他经常穿着布衣,到乡村田间关心农作,他不摆官架子,以至老人们和他见面时,还不识他是知县。六十一岁愤而罢官,去官的那一天,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象以祀,并为建生祠。离开县衙门,两袖清风,两书夹板,一具阮弦,就是他全部财产。正如他在一幅画竹题款中,写道: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

他喜欢画竹,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题款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幅画是送给大官的,劝告做官的应该时时刻刻想到百姓的疾苦。

清代潘先珍,任蓬溪县令时,在县衙三堂自题一联:

扣心自惭兴利少,

极目只觉旷官多。

他扪心自问,觉得为民兴利太少,深感惭愧;同时,又看到不为民办事,甚至鱼肉百姓的官吏太多,警戒自己不做旷官。由于他为官廉明,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天\"。

清代余云焕所撰与义府大堂联,也是以联告诫,联曰: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此联告诫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什么特殊的事迹,更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也就是说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清代山东金乡县令王玉池这样提醒自己: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命恩情。

如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今,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四副对联作安民告示。其中衙前照壁上的是:

罔违道,罔怫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大堂联为: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些对联语露冷锋,话带刀音,好人感到快意,歹徒觉着无情,联语一贴出,“四乡人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悚息危惧,右避至他省者”。

清代清官的赵慎畛在桂林府衙所写对联,更是表达了其克已奉公廉洁的决心: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楹联更可谓掷地有声,把贪污害民提高到欺天负国的高度。其联曰: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益极大,他的道署对联就是要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对联写得也很艺术: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十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当官常法严法慎。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十五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他的大堂对联立意是:我不判错案,你也别错告人: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忌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

清康熙年间,徐士林任桌司(相当于高级法院院长)时,在大堂自题楹联:

看阶前草青苔绿无非生意,

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此联意思说:看到院里草木春浓,要惦记百姓生活的安定;听到墙外鸦鹊啼叫声;要想到是否有错案冤狱。由于他体恤百姓,断案精细,史书上称赞他\"治狱如神,多决疑案\"。

往事越千年,但今天官员腐败案件时有所闻,远华走私案、胡克杰、胡长清受贿案……一件件触目惊心,我们编缉佳联不是在提倡学古人,而是借鉴与告诫 ,当你走在平坦大道上要谨慎小心。唐代杜荀鹤《泾溪》诗云:

泾溪不险人竟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在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虽说是写溪水,但给为官者也是深刻的的启示。

第19篇:欣赏古代形容缘分的词

欣赏古代形容缘分的词

欣赏古代形容缘分的词

临江仙 晏几道(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锦瑟 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更漏子 温庭筠(唐)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绮怀 黄景仁(清)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张若虚 你若无心我便休 你若无心我便休,青山只认白云俦。 飞泉落韵怡然夏,飘叶成诗好个秋。 十五情形怜月冷,三千愿望对星流。 前尘影事皆如幻,浩气当初贯斗牛。 巫山原属古追求,你若无心我便休。 冬雪寒江抛直钓,春潮野渡泊孤舟。 落花成土多真爱,飞叶随风有至愁。 许是今生缘未了,还从梦里记明眸。 意趣曾经慕十洲,云笺封月遣谁邮? 缘如有梦情长在,你若无心我便休。 俗侣花间蜂又蝶,仙朋波面鹭和鸥。 至今尚羡袈裟客,竹杖芒鞋任远游。 为谁消瘦为谁忧?二月桃花五月榴。 燕舞莺歌翻寂寞,凤衾鸳枕忆温柔。 水因有性山难转,你若无心我便休。 红泪笺成何处与?天涯渺渺路悠悠。 清水寒潭落叶浮,忍将往事下眉头。 纵然桂魄都圆缺,况复萍踪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梦,吟鞋怕上凤凰楼。 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君不见,妾泪如雨.归心似箭,愿化零羽,欲为秋风所挟.十年生死越,与君再少年.妾亦无所求,妾亦无所忆,但欲与君共华年.朱颜改,音犹在,沧桑遗世情似箭上弦.悲夫!君不见,沉湖落月素染天颜.妾不见.君心如火自似轰顶⒍月雷..君在东来妾在西,相思朝朝暮暮.暗凝泪,今世惟恐手难牵.回魂黯看漏雨,花错月影无痕。前尘,宛如凝眉淡淡愁今世,恍是天际消失忧曾忆伊人对镜梳云髻,再挽情思,任风雨飘摇.满地梨花雪.君不见.妾泪如雨.自似梨花⒊月雪.妾不见.君心如火.自似轰顶⒍月雷.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了。-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6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8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8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8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8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8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8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8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9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9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9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9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9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9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9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10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苏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第20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三) 座号姓名成绩

1、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虞美人》)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乐,。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但愿长醉不愿醒。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

3、昆山玉碎凤凰叫,。十二门前融冷光,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4、岁暮阴阳催短景,伐,。

5、, 。…五月吴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

78、汉家烟尘在东北,男儿本自重横行,,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战士军前半死生,!敌,。铁衣远戍辛勤久,肠,。,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相看白刃血纷纷,,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6、城上高楼接大荒,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7、…,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古代书信范文欣赏
《古代书信范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