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稻草定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0 09:03:3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届高考作文模拟《稻草定律》

【作文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3.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稻草定律”材料作文的立意参考 5.【从综合的角度】

6.从文中关于稻草价值的不同观点出发,探讨:何为“价值”/人(事物)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人(事物)的价值应怎样体现。

(1) 从稻草卖了螃蟹价却并不具备螃蟹的价值这一点出发,①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看问题不能看表象)。②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值”倒置的现象。

7.【从“有人”角度】

8.①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9.②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 10.【从“稻草定律”的角度】

11.①环境可以影响/决定事物的价值。②联系现实探讨如何增加人(事物)的附加值。

本真所在,灵明所在

“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自己的归宿.”亦舒曾叹世人迷途,附上外物的稻草终究为一棵稻草,它终不会散发出螃蟹的香味,为寻回自己的本真所在,如稻草孕育稻米的芳香,寻到自身真正的价值,找到灵明安在处.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一分流水,二分尘土.”苏子与黄州惠州,回忆宦海沉浮,无达官之本,终难为1 能者之事,你的本质便是那豁达的词人啊!狂饮醉舞之间的恣意行走于山水之间,寻问灵明,询问本真,皆在你的豁达一笑间.而秦观呵,:“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你师从豪放的苏子,却发觉那并非是你的价值所在,你的本真,在那潇潇暮雨中,在那斜斜夕阳中,你在婉约的道路上寻回本真,寻回自己真正的价值,不为外物所惑,本真所在,灵明所在。

“因为我是编辑。”这是你在面对世人问及不写作时,你淡定而从容的回答。你知,你不是作家,不工于写作,而擅长寻找会写作的人。那菲茨杰拉德,那海明威,不皆出于你的挖掘么?明悟价值的你,不亦合同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么?百年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却是同样明悟本真的淡然。

“我的心在火上备受炙烤,滋滋作响”你知,时尚非你所求,你知,你的价值不在于跟随潮流,当最高文学奖欲予你时,你拒绝,你知,你的价值在那天光与黑夜交织之处,你永远写自由的诗,永远自由的歌唱,你的本真在那不随流的从容不迫,你从自己的姿态中孕育自己的稻米,你将自己站成一位吟游诗人,将自己站成一座黑夜中独自闪耀的灯塔,你是莱昂纳德,你是明悟本真的智者。

那“即使写一辈子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的威廉知自己的价值在那南美的风土人情,你将那一份份情融入一片片文章;那“我的弯腰不是妥协,而是与命运的抗争”的卢梭知自己的灵明在一幅幅画中,弯腰拾笔,却惊动世人;那“从生活中挖一口井,那素材就取之不尽”的李佩甫,知自身价值便在生活的本真,以生活化为《生命册》

何不寻问本真所在,悟得灵明所在呢?

“我的心已听到远方的呼唤”昆德拉的境界却亦难得,在流火骄阳下走马,迎着风在旷野上歌唱,明悟本真所在,灵明安处,却亦圆融安详。

当你途经我的绽放

叶脉中飘出一缕米香,结出最沉甸甸的稻穗;血液中流露一脉情思,期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指头间淌一派风流,希望美丽无处不在。当我们途经别人的绽放,便放下自我,将自己套入别人美的模式,如此,路的尽头回是何方?其实,最吸引人的美,便是做回自己。

明代作家洪应明在《菜根谭记》中写道:“岁月本长,而狭者自隘;天地本宽,而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攘者自冗。”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我们把自己装进了别人的牢笼里,承受着所有的桎梏,走上不归的征途。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我,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方式,我们的美不必和别人一模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采,才造就了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

当我们途经别人的绽放,我们渴望着自己的生活也像别人一样精彩。于是我们便“戴朱缨宝2 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于是我们便去整容,把自己修改成别人的模样;我们便去减肥,把自己拼命的向魔鬼身材靠拢······但这一切,都不是真正的美。当我们因此日渐丧失了自己,丧失了天真,即使你拥有了世人眼中的美,你的灵魂也会将你深深的孤立,而你也只能是一具“美丽”的躯壳罢了。

做回自己才是真正的美。“菜花甜妈”没有埋怨自己没有苗条的身材与秀丽的脸庞,而是做回自己,用自己甜美的声线把《送你葱》唱响中华大地,谁说稻草不敌玫瑰?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仗剑行走天涯间。饮酒歌舞花团锦簇间,秀口赋诗月华如练处。谁说荣华定胜潇洒?黄渤追随心中所想,把一个个小人物的风采尽情表现在荧幕前。谁说大叔赢不了小鲜肉?威廉·惠勒没有看中妖冶艳丽的好莱坞少女,而是选中了优雅做自己的奥黛丽·赫本,谁说浓妆一定胜素颜?用心做自己,无论外界对你有多少评判的标准,你都是那最美的自己。做我所想,追我所爱,不管明天是康庄大道还是人间沧桑,你就是你,不一样的自己!

回想起那个把袜子反穿的小男孩所言:袜子是给自己穿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仔细推敲你会发现,原来这世界上所有的不快都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飞翔的翅膀长在你的身上,太在意别人对你飞行姿态的看法,反而飞不起来。

当我们途经他人绽放的时候,我们无须倾叹,无须模仿,只要做回自己,让自信的微笑散发出温暖,也让你途经我的绽放。

稻草,不一样的价值

能救人命的稻草,不是稻草,是救生圈;能给沙漠中濒临死亡的一杯水,不是一杯水,是清泉;能带给陷入绝境的人的一缕阳光,不是阳光,是摆脱困境的希望.因此,纵是一根无人理睬的稻草,也有不一样的价值。

一根微不足道的稻草,可以梱白,也可以捆螃蟹。但是,他已经不单单是一根稻草的价值。没有稻草捆绑,白菜.螃蟹难以包装出售,反而引起滞销,其损失的价值也远远地超过了稻草的价值。到运用稻草则可以弥补损失:难道这仅是是一根稻草所具有的价值吗?

有时候,一箱黄金的价值与稻草的价值别无差异。因为当你在街边的电话亭打电话时,你不可能用黄金替代硬币,稻草也无法替代.它们如同缠身的累赘,而整箱的黄金更容易拖累人.因此,任何东西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殊不知,它也因时而变.

价值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人的需求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东西的价值离不开人的需求而单独存在.就如一个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粮食对他有价值吗?美味佳肴对他有价值吗?结果人人皆知。

钱,能买一幢华丽的房子,遮风挡雨,因而有价值,盐能让才要更加美味,因而有价值;稻草能捆上东西,为人们所利用因而存在价值。但这种需求已经不再是一根简简单单的稻草而是超越3 了稻草的价值。

因此,不同的需求而呈现不同价值。谁又能说,稻草终究是一根稻草呢?在人类哲学上,这样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并且物质不是绝对静止的。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知道我们身边的每一样物质都是变化的,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更何况是一根无人理睬的稻草价值?

米店中的大白米,售价仅是1.5元四两;但四两的大米到了巧妇的手里,却成了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售价3元但更令人惊讶的是四两大米到了商人的手中,变成诱人的米粉,售价已翻了两番。短短的时间,四两大米的价值已经从米店的价值,实现了华丽转身。回顾一下,那附着螃蟹的稻草不也是这样吗?

价值的高低,不是原本就有或是固定的。因为如何去使用改造却是决定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使用的恰当,普通的石头也能被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价值连城;一把便宜的小提琴也能拉奏出天籁之音。同东西的不同价值,殊不知也就如此诞生.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而如何去创造人生的价值,则在于我们如何把握人生.因此,人生才有不一样的价值!把握好人生,纵使你是一根稻草,也有非凡的价值!

价值源于自身,非外物能易之

莫锡栋

人们会惊叹高山巍峨,但不会感慨藤蔓伏壁而长达到的高度,因为那并不是藤蔓自身高度的体现。依靠外物而闪着光,那光芒始终不属于自己。

引起众议纷纷的“稻草定律”似乎在强调自身的价值要依赖外物才得以有更高的提升和体现。对于这个观点,我不以为然。一个人的价值,会有内在的光芒,吸引人去发现,而不是通过与他人相捆绑去反射他人的光,这样只会掩盖了自己的光芒。借他人肩膀而立者,虽能吸引一时,得到肤浅的肯定,但那并不代表着自己攀登的高度。

沙粒只有经受牡蛎重重磨砺成为珍珠后,自身才会闪着耀眼的光,若依仗着明灯,光芒始终暗淡。没有经验四方的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推介,没有大牌明星的参阵助威,《大圣归来》这部国产动漫片就这样成为今夏的荧屏大热。导演田晓鹏并没有用所谓的明星效应为该片增加亮点,去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是八磨一剑,以高品质示众。人们一致的好评,以及影院内孩子的欢笑,足以体现该动漫的价值所在。若是没有内在品质的保证,只是与明星效应相捆绑,借助发布会博取关注,恐怕最终赢得的只是骂声连连。

一个人的价值是源于自身,它的提升也需要自己的努力,并非外物能易之。作为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陪跑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一直是人们热议的人物。虽然至今未获得诺奖,但他4 的才华和文思却是不容置疑的,他文字如风,拂过了每位读者的心弦,激起了阵阵天籁。村上春树虽然没有攀上光彩的王座,但在读者心中,他的位置已在宝座的盛名之上。

如果你是太阳,何必再烦恼去寻找光来润色自己呢?自身价值的光,是要靠自己发出的。在《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中,没有大牌搭档,也没有主办方为他邀请名嘴调动现场,但他却在40秒内,播完了长达几页的广告台词,语速达到每分钟400多字,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他被铭记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他就是胡乔华,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好舌头”。他的成功,并没有依赖与明星的搭档,以捆绑明星的方式出名,是他自身的苦练而成就了自我。如果一个人没有实力,纵使借助别人而上的高空,在惶恐中,也会随着无内涵的皮囊躯体而飘忽不定。

稻草虽因捆绑着螃蟹得到电光火石般的虚渺“价值”,但当螃蟹烹煮后,它最终也被视为废草而丢弃。正如林清玄所说:“如果你是一朵花,就全心全意去绽放去证明自我,无须借助外物。”一个人的价值源于本身,风物长宜放眼量,非外物所能易之。

用对了,才有价值

谢钰

有的人说价值与自身无关,就看自己与谁在一起,但是,有人却说:“价值不会因为攀龙附凤而得到提高.”而我认为价值与自身有关,而且只要适当的 “攀龙附凤”是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的。就像卖咖啡一样,装咖啡就必须得用杯子,而不是用纸来装。咖啡的价格也会因杯子的漂亮与否有关,即使是一样的咖啡,用漂亮的杯子装,它的价格就会略高些,而用难看的杯子装,这价格自然会低一点。因此,用对了,事物才有好价值。

古诗很讲究平仄与词的作用。一种意思可以用很多字来表示,但是为什么诗人会因为一个字而停下来冥思苦想呢?难道这不是因为不同的字会有不同的含义而使诗人苦想?正像晏几道的《鹧鸪天》中的“殷勤自与行人与语”的“语”字。如果把它换成“说”字,即使同样是用了拟人手法,但是却表现不了杜鹃与人的亲切。一个字有它自己的价值,但是用在对的地方,它的价值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一个字用对了,它便更好的表现诗人当时的思想,才有了更好的价值。

三国时期,庞统投靠刘备,刘备却以其样貌丑陋而把它放在乡野小县,殊不知庞统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最后还是张飞回告刘备庞统之才。当庞统亮出鲁肃与诸葛亮的荐书,刘备大惊失色,连忙向庞统道歉。虽庞统肚中有墨,但他不懂得“攀龙附凤”,因此孙权鄙夷,刘备嫌弃。世人首先看的不是事物的内在而是外在,外在跟上去了,内在也有了,自己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现实生活中,做推销的总是先要求五官端正后才要求具备什么学历。因为即使自己本身拥有推销才能,你的样貌丑陋,推销的商品也不会比那些推销能力差而样貌好的人多处多少。因此,我们自身不仅要追求提高自身价值,而且要懂得“攀龙附凤”,适当“包装”自己。

5

韩愈曾在《杂说》里写道:“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虽常有,然未有伯乐,只能劳作槽枥,其自身价值也终究被降低。倘其能千里传书,甚至驰骋沙场,其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用在对的地方就有大价值,就像稻草也可以绑白菜,螃蟹。若是用在不对的地方,即便你是一匹千里马,也难以发挥你真正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自己的价值才最重要

杨文强

有人说:稻草用来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若用它来捆绑螃蟹,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和螃蟹一样。对此,我认为不然。稻草就是稻草,螃蟹就是螃蟹。但是,稻草也有其价值,它孕育出来的米香可以滋润人们的心田,这是百个螃蟹都无法做到的。因此,我们不必攀龙附凤去提升自己价值,只需立足自身,发挥自身优点。

俗话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它拥有什么,而是看他贡献了什么。”确实,若是稻草生下来就是绑白菜,绑螃蟹,那么,这只是体现了螃蟹的价值,稻草只是可有可无的。假如稻草成长孕育稻米,稻米又孕育整个人类,那么稻草贡献给我们的是生命。因此,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比攀龙附凤更重要。

女孩子常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孩子常说:“才能不如学历,学历不如背景。”殊不知,他们傍上了“大款”后,其价值并没有改变。如同一盒劣质的月饼被套上华丽的包装,我们能说它是高贵品,能说它好吃吗?一杯难喝的咖啡,用着再好看的杯子装着,我们能说它好喝吗?买东西时附送的包装袋,我们能说它等同于被买的东西吗?狐狸跟在老虎的后面,周围的动物惊吓,我们能说这是狐狸它自己的威风气势造成的吗?不能!因为自身的价值并不会因他人而变。对于稻草亦是如此,即便卖螃蟹的人没有把你当成稻草,但是买螃蟹的人还是会把你当成稻草,到最后仍不能躲开成为垃圾的命运。

攀龙附凤,趋炎附势在社会上并不少见。例如曾盛行于网络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此外,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贪官受贿现象,正是因为弱者知道自己无能,因而不去追求人格尊严,想方设法地去傍上“大款”才有了后来的受贿现象。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社会病,是劣根,不仅危害了自己,更是危害了他人。

对比攀龙附凤,我们需要做的是立足自身,发挥自身价值。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呢?首先,认清自我,知道自身能力何在,特长如何,不能明知力不足却学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其次,拒绝平庸,坚定本心,不能看到他人攀龙我便附凤,不能因小小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最后,要懂得经营自我,只有认清自我,顺着自己的优势发展自我,才能在百花丛中绽放6 我那最独特艳丽的一抹红。

攀龙附凤者,无能者也。体现自身价值者,大智者也。

人生价值由己定

张曦彤

“稻草定律”说,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价值无关,而取决于你与谁在一起。但倘若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价值,而要依附他人成全自身,那么他在人生棋局上永远都是被动的一方,无法操控大局。

藤蔓柔软,绕树而生,蜿蜒向上地攀爬,急于向世人展现其曼妙的身姿。但如果有一天,它依附的大树不复存在,它又该何去何从,是陷在泥里化作肥土,还是另寻一颗苍翠的大树?如此不如做一株静默的野花,虽渺小不起眼,但能自己汲取养分,发芽挺立,而非随势而变,依附他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个人价值的实现并无衡量标准。你若渴望屹立于山的顶峰,那就要忍受路途的崎岖。你若盼求归隐于山林的安逸,那就应舍弃浮华的名利。由自己决定人生价值,才能把自身经历变作财富。

小野洋子,是上个世纪出生于日本人,她的父亲是有名的银行家。家世显赫的她,放到今天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而她没有选择依附家庭的势力去从商,而是遵循本心,做了以为行为艺术家,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言行为他人开创可能性,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己所决定的人生价值。

若是小野洋子满足于自身家庭的优渥,像今日那些挥金如土的“富二代”一般,那艺术界便会失去一颗璀璨的星,她的价值亦是另一副模样。

一根稻草,不管是用来捆白菜或是绑螃蟹,它都仍是原来那根稻草,永远不会散发螃蟹的美味。人也一样,如果将自身的价值与他人联系紧密,那别人看到的只是另一个人散发出的光芒,而你则沦为了陪衬。月亮失去了太阳的光辉,会变得黯淡。这样依附他人,从何实现自身价值呢。

由自己决定的价值才有意义,攀龙附凤只会引来非议。就如前些时日,某中学高挂“热烈祝贺我校女婿获奖”的横幅,让人啼笑皆非。校方想要提高知名度这无可厚非,但公然打出“女婿”的名头就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了。把心思花在“套近乎”的攀附上,不如实实在在地考虑如何提升办学质量,这样便可不必依附,也可实现自身价值。

人一生的价值所在都是由自己决定的,攀附他人只会让自己变得脆弱与浮夸。宁做毫不起眼的扎根野花,也不愿为攀藤附枝的藤蔓。请用一步一脚印的踏实,去实现自己决定的人生价值。

自是花中第一流

7

伍尔夫在《一件自己的屋子》中写道:“我只是很平凡地说,成为自己比什么都要紧。”你可能曾惊羡牡丹花开动京城,你可能曾向往荷花出淤泥不染,但切莫妄自菲薄,你自有独属于你的一脉馨香,因为“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浅碧轻红色”。

木心先生在《素履之往》中以柔软的笔调写下:“美就是做自己,享受真实的自己,自由,自在。”即使仅仅是一根稻草,也能演绎自己的传奇。在血脉中淌一份自我的情思,默默地支撑着稻菽成就千重浪的风采,用最本真的自己沐浴阳光雨雪,如此,便无愧于天,了然一生。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风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在心的空谷绽放一朵幽兰,绽放你的价值。 洪应明在《菜根谭记》中写道:“岁月本长,而狭者自隘;天地本宽,而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攘者自冗。”攀权附贵者碌碌终生,汲汲名利者颠沛流离,妄自菲薄者无处心安。没有找到自己的稻香,一味去迎合别人的味道。拿着别人的地图去找自己的路,终究只有迷茫和烦恼。要记住: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你的价值只由你来定义!

卓别林说:“玫瑰不会应为长在阴沟里而丧失它的芳香。”卓别林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去依附和追逐,只是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却让全世界的人都铭记。这便是找到自我价值的力量。与它类似的人不胜枚举:不向贵族弯腰,贝多芬的红木小提琴中拉出命运的交响曲;不向政要屈膝,梅兰芳的红黄脸谱中上演自我的君子戏;不向上帝祈祷,刘伟的黑白琴键中奏响一曲《梦中的婚礼》。他们让自我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心灵的土壤,让流言蜚语,嘲笑讽骂随风飘逝,让成功的花轻轻地绽放在苍峰黛岩之上,让世界看到了他们的人生!

顾城说:“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里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人生这只量筒中承载的分量,于他人只能估读,于你才真正清楚。不可否认,人是群居动物,人性的深处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让自己不孤立彷徨。但若一个人连自己的棋子都无法相信和肯定,就只能徘徊在他人意识形态的十字路口,迷失在芜杂的人生棋局中,虚妄终生。所有宣称着人生的价值尺度要靠所依附的事物衡量的人,相信着所谓“稻草定律”的人,其实都是在掩饰着自己至今都没有找到让自我驻足的地方的尴尬。

岁月如水经年无痕。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生命有限,生活会一直往前,愿你在前行的路上:开出自己价值的花,为其坚守一生,永不停息。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对自己的诺言!blue

做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不要羡慕大海的壮丽,清泉虽小,也可滋润心灵.如果你是一只燕雀,就不要羡慕鹰击长空,因为蓬蒿虽小,也有其乐趣.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面对别人的不属于我们的一切,我们应该做到虽一毫而莫取,如此才能坚守本心,做真正的自己.8

一粒沙子,为何一定要成为闪耀的珍珠,终生困于精美的盒子牢笼中,或辗转于各权势人之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呢?也许躺在海边,享受着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才更加舒畅吧!因为在海边,沙子才能无忧无虑地雀跃,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一棵稻草,为何要用于绑螃蟹,随螃蟹出入个大海鲜市场,才能提高自己的价值呢?也许随着稻穗一起成长,一起在风中翩翩起舞的日子,才是它最怀念的时光吧!因为在稻田里,即使被割下,它也可以重新回归土地,滋润那片它成长过的地方.只有这样,它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发现官途黑暗时,李白高歌,拂袖而去.做真正的自己,在想饮酒时,你开怀畅饮;在感慨世事时,你仰天高歌;在路见不平时,你拔刀相助.做真正的自己,你活出了自己的风采,豪放不羁便是真正的你.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认为自己终是自然的后代,在那个世人对权力趋之若鹜的时代,你坚持做真正的自己,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怀抱.做真正的自己,你活出了真正的自我,你的五斗诗魂,依旧闪亮人世间.

玛蒂尔德,没有做真正的自己,想要闪耀于贵族的舞台,最终,也不得不为自己的爱慕虚荣,付出自己宝贵的十年青春.如果做真正的自己,她可以每天和自己的丈夫幸福的生活,但她的爱慕虚荣,毁了她于她丈夫的一切.

如果你是一个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茁壮,即使不能撑天而立,你却可以绿满人间.

如果你是一块砖头,就不要羡慕钻石的光辉,即使不能闪耀世界,你却可以撑起高楼.

如果你是一面镜子,就不要羡慕金子的光泽,即使不能被世人追捧,你却可以为人正衣冠.

做真正的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如此,便够了.

小谢

9

推荐第2篇:稻草教案

大班活动:小动物(稻草编织)

执教:廖阳芳

活动目标:

1.知道稻草可以作为美工材料进行创做;

2.能用细铁丝设计出小动物的形状,并进行缠绕;3.感受稻草编织物独特的美,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稻草的几个组成部分,并能用中间管的部分进行编织成长条。 物质准备:以编织好的稻草长条、细铁丝、双面胶、剪刀、各色卡纸、皱纹纸、小眼睛等,以及各种辅助材料;PPT(稻草艺术品图片)、稻草制作的小猪一只。 活动指导:

一、观PPT稻草艺术品,引导幼儿感受稻草艺术品的造型美 提问:“你看到那些小动物?你最喜欢那个,为什么?”

二、师出示成品,并示范操作

师:“今天廖老师带来了我自己制作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小猪) “你看看他都由那些材料制成?你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介绍制作所需的材料)

三、师讲解操作要点

1.先构思动物的造型(重点引导幼儿把动物设计为立体的) 2.要沿着一个方向一条挨着一条不留空隙密密地缠绕 3.接头处要用双面胶粘紧

4.可用一些材料进行装饰,让小动物更生动

四、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欣赏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他的作品好在哪里?哪里还有不足,为什么?” “今天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推荐第3篇:届高考押题作文:材料作文“稻草定律”写作示例

2016届高考作文押题:材料作文“稻草定律”写作示例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稻草定律”材料作文的立意参考

立意参考

【从综合的角度】

(1)从文中关于稻草价值的不同观点出发,探讨:何为“价值”/人(事物)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人(事物)的价值应怎样体现。

(2)从稻草卖了螃蟹价却并不具备螃蟹的价值这一点出发,①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看问题不能看表象)。②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值”倒置的现象。 【从“有人”角度】

①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 ②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 【从“稻草定律”的角度】

①环境可以影响/决定事物的价值。②联系现实探讨如何增加人(事物)的附加值。 【写作示例】

稻草与白菜、螃蟹

蔡宏伟

生活在习惯把人脉关系置于个人实力之上的畸型群体中,一根稻草也会蒙受两脚动物们的炎凉趋避。在势利之徒看来,稻草绑了白菜,其价值便等同于白菜;绑了螃蟹,其价值便等同于螃蟹。于是乎,他们为稻草代言励志:“我是一根不一样的稻草,我一定要绑上螃蟹!”

可惜,稻草的价值终究是由自身实力决定的。不管捆绑的是白菜,还是螃蟹,东西提回家清理,两根稻草最后的结局一模一样——扔进垃圾箱地干活。

一个人不注重自身实力的营建,不在德、能上砥砺自己,妄想着、筹措着攀龙附凤,以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傍上“贵人”便能事半功倍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结局大多如绑过螃蟹的稻草,腥味是沾足了,但进锅入席的梦就不要做了。 的确,当稻草与螃蟹一同在秤盘里接受买卖双方眼光的检阅时,稻草是够荣耀的了。傍上大款的平民佳丽、博得富翁青睐的寒门青年、暂得升迁的尘俗小吏,甚至刚得到一碗烂肉面赏赐的乞丐,他们的脸上差不多布满同样的神情。

倘若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片刻,螃蟹价的稻草完全能忘记自己的稻草身份。可惜,时间不会停留。光阴流转,不断提醒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是谁。

春秋时晋国有位姓董的官员,他见到范氏家族势力煊赫,想要是娶了他家的一位姑娘,自己不也就有了可供攀附的大树,成了捆绑螃蟹的稻草。他的朋友叔向反对他的这个想法,希望他安心做根稻草。他不听,硬是风风光光地做了范家的姑爷。绑螃蟹不容易!范家的姑娘脾气大,娘家的人更嚣张。终于有一天,董姑爷开罪老婆,被大舅佬叫仆役吊在院内大树上反省。他请求叔向为之缓颊,叔向笑道:“你不就求取一个攀附的机会吗?现在不正如愿以偿!”

吊在树上时的狼狈与结婚盛典上的荣耀,恰如稻草被扔后的寂寥与绑在螃蟹身上的自得。而身处所谓的“荣耀”与“自得”中的稻草,早忘了自己不过是一根稻草。那位攀了高枝的董姓官员,自认已是范氏家族的一员,习惯用螃蟹的态度颐指气使,可一根稻草怎生“横行”?终究是要露过本相来的。他的身后,是长长的一串诸如被逐出豪门的怨女、失宠遭摈的谪吏、投靠失路的清客等等组成的人流。他们笑过、哭着,风光过、失落着„„时间的公正与不可逆,将人世间的悲剧与喜剧糅合在了一起。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怯于正视,便会勇于、甚而至于不惜一切甘心附丽于他人身上。稻草自有稻草的价值,至于是捆绑白菜,还是捆绑螃蟹,那只关乎它的使用对象的选择。

题目: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锻造自我价值(原稿) 羽毛依附于大鹏之翅,纵然一时凌乎万顷,终会被甩下,坠落泥潭;鸟儿依已之力奋力飞翔,哪怕仅能遨于蓬蒿之间,却是自由无悔!

我不赞同“稻草定律”稻草攀附他物虽可一时卖得好价钱,却终会被主人弃如敝履,重回一根普通稻草。

人生亦然,成功从不垂青于妄想攀附之人。唯有努力锻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才能闪耀出灿烂光芒。

锻造自我的价值,如退潮后沙滩上的珍珠。那曾经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一时塘塞,坐享其成,最终因畏惧独奏而落荒而逃。时代风云变幻,有时浊浊大潮难免裹挟入一些乌合之辈。但历史的经验告诉世人,总会有风清气正的一天,待到那时,优劣自会显现,高下自见分明。

锻造自我的价值,但求问心无愧。古时科举是寒门士子登入天子之堂的唯一途径。于是便常有士子为求功名而干渴清托,借重臣之荐而平步青云。然而此法之弊甚矣,选拔为官的人少了一份才华,多了一份奉迎。终致唐末吏制腐败、朋党乱权,成为了压倒大唐盛世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哪怕被埋没也不愿堕落,纵终老山林也要塑造高尚的自我。实则佳作流千古,芳名代代传。

锻造自我的价值,活得无悔、活得磊落。昔日有小仲马不借父亲光环,改名易姓发表作品,终成一代与其父大仲马比肩的文豪。近来有爱新觉罗、启功不附家庭显耀,刻苦钻研国画,以清雅画风服人。抛却既有的光环与优势,潜心锻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反观当下,浮躁的“二代”们正忙着“拼爹”。刘铁男之子借父权营私被捕,李双汇之子借父名炫耀而入狱,上演了一幕幕“拼爹”到头反“坑爹”的闹剧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是螃蟹所不具备的。如若认清自己的身价,甘心潜心锻造自我的价值,也许结果便是云泥之别。

锻造自我的价值,如那个抱看瓦罐漂洋过海的希腊英雄弗朗索瓦,普渡人生之洋,唯有自身实力才足闪耀的唯一资本。

锻造自我价值(修改稿)

羽毛依附于大鹏之翅,纵一时扶摇而上九万里,终会甩脱坠落;鸟儿凭一已之力奋飞,哪怕仅能翱翔于檐树之间,却是自由无悔!

我不赞同“稻草定律”。稻草若去攀龙附凤,狐假虎威,虽可显耀一时,却终会被弃如垃圾——一根稻草,依然故我。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成功从不属于攀附;唯有努力奋力锤击,才能锻造出自我价值。

锻造自我的价值,方能安身立命。南海珍珠,贝藏沙粒,历经磨砺,始现绝代光华;东郭先生,滥竽充数,侥幸一时,最终落荒而逃。时代大潮,鱼龙混杂,但天日昭昭,历史无情——自己站起来,才拥有整个世界。

锻造自我的价值,足以无愧无悔。科举考试,是寒门士子跻身庙堂的唯一途径。于是便有士子干谒清托,依附重臣。钻营攀附盛行,缺的是才干,有的是奉迎。终致唐末朋党专权,吏制腐败。攀附,成了压倒煌煌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具有真才实学的正直士子,哪怕终老山林,也不甘堕落。他们塑造出高尚的自我,佳作流传万代,芳名彪炳千秋。

锻造自我的价值,但求坦荡磊落。小仲马避离父亲光环,改名易姓,倾心笔耕不辍,终成与大仲马比肩的一代文豪。爱新觉罗·启功不凭靠皇族显耀,悉心钻研书画,清雅风骨,独树一帜,折服世人。抛却唾手可得的光环,潜心锻造自我的价值,才能挺直腰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反观当下,浮躁的“×二代”们正忙着“啃老拼爹”。刘铁男之子借父权,舞弊营私而被捕,李双江之子借父名,炫耀犯法而入狱。一幕幕“拼爹”到头反“坑爹”的闹剧,让人唏嘘不已。

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是螃蟹所不具备的——这话说得多么好啊!认清自己的身价,锻造自我的价值,云泥之别又何妨?最贵重的莫过于本色相见。

锻造自我的价值,如抱看瓦罐漂洋过海的希腊英雄弗朗索瓦。泅渡人生之洋,唯有自身实力才可靠。此刻,仰望暑气蒸腾的天宇,我紧握双拳——如果我的基因就是一根稻草,那就让我把圆莹香实的稻米,奉献给天下苍生吧,我无怨无悔!

推荐第4篇:稻草与人生价值

材料作文“稻草定律”写作示例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示例】

稻草与白菜、螃蟹

蔡宏伟

生活在习惯把人脉关系置于个人实力之上的畸型群体中,一根稻草也会蒙受两脚动物们的炎凉趋避。在势利之徒看来,稻草绑了白菜,其价值便等同于白菜;绑了螃蟹,其价值便等同于螃蟹。于是乎,他们为稻草代言励志:“我是一根不一样的稻草,我一定要绑上螃蟹!”

可惜,稻草的价值终究是由自身实力决定的。不管捆绑的是白菜,还是螃蟹,东西提回家清理,两根稻草最后的结局一模一样——扔进垃圾箱地干活。

一个人不注重自身实力的营建,不在德、能上砥砺自己,妄想着、筹措着攀龙附凤,以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傍上“贵人”便能事半功倍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结局大多如绑过螃蟹的稻草,腥味是沾足了,但进锅入席的梦就不要做了。

的确,当稻草与螃蟹一同在秤盘里接受买卖双方眼光的检阅时,稻草是够荣耀的了。傍上大款的平民佳丽、博得富翁青睐的寒门青年、暂得升迁的尘俗小吏,甚至刚得到一碗烂肉面赏赐的乞丐,他们的脸上差不多布满同样的神情。

倘若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片刻,螃蟹价的稻草完全能忘记自己的稻草身份。可惜,时间不会停留。光阴流转,不断提醒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是谁。

春秋时晋国有位姓董的官员,他见到范氏家族势力煊赫,想要是娶了他家的一位姑娘,自己不也就有了可供攀附的大树,成了捆绑螃蟹的稻草。他的朋友叔向反对他的这个想法,希望他安心做根稻草。他不听,硬是风风光光地做了范家的姑爷。绑螃蟹不容易!范家的姑娘脾气大,娘家的人更嚣张。终于有一天,董姑爷开罪老婆,被大舅佬叫仆役吊在院内大树上反省。他请求叔向为之缓颊,叔向笑道:“你不就求取一个攀附的机会吗?现在不正如愿以偿!”

吊在树上时的狼狈与结婚盛典上的荣耀,恰如稻草被扔后的寂寥与绑在螃蟹身上的自得。而身处所谓的“荣耀”与“自得”中的稻草,早忘了自己不过是一根稻草。那位攀了高枝的董姓官员,自认已是范氏家族的一员,习惯用螃蟹的态度颐指气使,可一根稻草怎生“横行”?终究是要露过本相来的。他的身后,是长长的一串诸如被逐出豪门的怨女、失宠遭摈的谪吏、投靠失路的清客等等组成的人流。他们笑过、哭着,风光过、失落着„„时间的公正与不可逆,将人世间的悲剧与喜剧糅合在了一起。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怯于正视,便会勇于、甚而至于不惜一切甘心附丽于他人身上。稻草自有稻草的价值,至于是捆绑白菜,还是捆绑螃蟹,那只关乎它的使用对象的选择。

推荐第5篇:干稻草订购合同

干稻草订购合同

购买方: (以下简称甲方)

供应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解决牛场干稻草私聊供给,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经甲、乙双方共同商议,达成如下约定条款:

一、乙方自愿为甲方收购干稻草200吨,每天保证送给0.8吨。价格为:

干稻草每段贰佰捌拾元人民币。并交给甲方保证金伍仟元人民币。

二、质量要求:干稻草要求“色泽鲜艳,味道清香”,无混杂物;无发霉

发黑。否则甲方有权拒收或拒付货款。

三、由乙方运送到养殖场,经甲方验收后过磅交货,卸车后立即过磅除

皮。存货前,双方在场共同封存“标准干草”100公斤,作为备用期间自然损耗标准,中途的实际喂量如与进货数量出现较大差异时,超过“标准干草”比列部分,由乙方如数补齐,乙方所送来的稻草在过磅后堆积备用期间,发生霉变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并负责把霉变稻草拉走和清理现场。

乙方在为甲方收购干稻草期间所发生的交通安全、车辆损、人员伤亡事故等均有乙方承担。

四、付款方式每十天结算一次。

五、违约责任:

1、如不能按质按量准时运送干稻草,中途停止履行本合同时,保证金伍仟元人民币则作为甲方损失补偿费,不退还。乙方供应问题导致奶牛停喂干稻草时,每天处罚100元人民币。

2、甲方不按时支付货款时,每天按所欠货款的万分之五处罚滞纳金。

六、合同有效时间:2009年9月2日至2010年9月1日。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

代表:

乙方:

2009年9月2日

推荐第6篇:大数定律

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02班段波 100706021

32012年5月1日

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law of large numbers),是一类描述当试验次数很大时所呈现的概率性质的定律。

有些随机事件无规律可循,但不少却是有规律的,这些“有规律的随机事件”

在大量重复出现的条件下,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统计特性,这个规律就是大数定律。

通俗地说,这个定理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偶然中包含着必然。必然的规律与特性在大量的样本中得以体现。

简单地说,大数定理就是“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事件发生的频率无穷接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发展历史

1733年,德莫佛—拉普拉斯在分布的极限定理方面走出了根本性的一步,证明了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是正态分布。拉普拉斯改进了他的证明并把二项分布推广为更一般的分布。1900年,李雅普诺夫进一步推广了他们的结论,并创立了特征函数法。这类分布极限问题是当时概率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卜里耶为之命名“中心极限定理”。20世纪初,主要探讨使中心极限定理成立的最广泛的条件,二三十年代的林德贝尔格条件和费勒条件是独立随机变量序列情形下的显著进展。 伯努利是第一个研究这一问题的数学家,他于1713年首先提出后人称之为“大数定律”的极限定理。举例说明

例如,在重复投掷一枚硬币的随机试验中,观测投掷n次硬币中出现正面的次数。不同的n次试验,出现正面的频率(出现正面次数与n之比)可能不同,但当试验的次数n越来越大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将大体上逐渐接近于1/2。又如称量某一物体的重量,假如衡器不存在系统偏差,由于衡器的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物体重复称量多次,可能得到多个不同的重量数值,但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一般来说将随称量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接近于物体的真实重量。

常见大数定律

由于随机

变量序列向常数的收敛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按其收敛为依概率收敛,以概率 1 收敛或均方收敛,分别有弱大数定律、强大数定律和均方大数定律。

常用的大数定律有:伯努利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柯尔莫哥洛夫强大数定律和重对数定律。

设有一随机变量序列,假如它具有形如(1)的性质,则称该随机变量服从大数定律(见左上方图片)。

伯努利大数定律:设μ_n为n重伯努利实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p为每次实验中A出现的概率,则对任意的ε>0,有(2)成立。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设{X_n}为一列两两不相关的随机变量序列,若每个X_i的方差存在,且有共同的上界,即Var(X_i)小于或等于c,则{X_n}服从大数定律,即对任意的ε>0,(1)式成立。

马尔可夫大数定律:对随机变量序列{X_n},若(3)成立,则{X_n}服从大数定律,即对任意的ε>0,(1)式成立。

辛钦大数定律:设{X_n}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若X_i的数学期望存在,则{X_n}服从大数定律,即对任意的ε>0,(1)成立。表现形式

大数定律有若干个表现形式。这里仅介绍其中常用的两个重要定律:

(一)切贝雪夫大数定理

设 x_1, x_2, ..., x_n 是一列两两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服从同一分布,且存在有限的数学期望 a 和方差σ2,则对任意小的正数 ε,满足公式(见右图)

(切贝雪夫大数定理)

该定律的含义是:当n很大,服从同一分布的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数将依概率接近于这些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将该定律应用于抽样调查,就会有如下结论:随着样本容量n的增加,样本平均数将接近于总体平均数。从而为统计推断中依据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贝努里大数定律

设μ是n次独立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且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P,则对任意正数ε,有(如图公式);

(贝努里大数定律)

该定律是切贝雪夫大数定律的特例,其含义是,当n足够大时,事件A出现的频率将几乎接近于其发生的概率,即频率的稳定性。

在抽样调查中,用样本成数去估计总体成数,其理论依据即在于此。

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02班段波 1007060213

2012年5月1日

推荐第7篇:螃蟹定律

螃蟹定律.

如果把一只螃蟹放在一米高的竹篓里,你不加盖盖住,那不出10分钟它就能爬出来,甚至加了盖,它也能爬出来;如果你把两只螃蟹(或多只螃蟹)同时放在一个半米高的竹篓里,你会发现,过了N天两只螃蟹一只也没有爬出来,尽管竹篓的高度还比一只螃蟹的低.这就是著名的螃蟹定律.当一只螃蟹要向外爬的时候另一只螃蟹一定会死命把它拉下来,我没有出去,你也甭想出去,螃蟹就是这样自私,这样横行霸道,他们是最没有团队精神的动物之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螃蟹定律,运用联系到股市上也是类似道理.多年来A股的七亏二平一赢规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股市是少数人的乐园.在这个负和游戏里,要想做胜者,必须忍受寂寞与孤独.只有这样,方能形成自己的投资思路与理念,成为那只爬出来的螃蟹,从这个意义上说,炒股是孤独者的游戏!然而,出于善意的原因,市场中很多朋友都会给出我们投资建议和对策.但往往这些善意的信息却成了拽腿的\"第二只螃蟹\".对于投资者而言,学习认识螃蟹定律其重点在于摒弃和过滤掉一些防碍自己独立思考的\"第二只螃蟹\".博客并非看的越多越好,有时过多的杂音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例如,同一时间有人说涨,有人看跌,最终扰乱了我们的正确思路,所以挑3,5个适合和自己和有用的就足够了.在取长补短后争取做一个独立自主,坚定信念的\'孤独螃蟹\".当然,孤独只是形式,实质还要对市场规律有所认识.总之,最值得我们记住的还是这句:\"寂寞高手多是股市里的最后胜者\".

推荐第8篇:大数定律

性的暗示。

大数定律【基本概念】

概率论历史上第一个极限定理属于贝努里,后人称之为“大数定律”。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的算术平均值向常数收敛的定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又称弱大数理论。

【主要含义】

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大数定律。通俗地说,这个定理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小概率事件的必然发生,并非仅仅是一个统计学命题。在统计学上,大数定律叙述了这样一种现象:某一个极小概率事件,当它发生的次数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纵观整个发展历程,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趋向于1,即必然发生。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

这里谈到极小概率事件,一般用独立同分布的某个随机变量描述,它的发生次数用同分布的随机变量的个数来描述,遍历性可以保证:一个随机变量在不同时间上的取值行为,与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在同一时点上的取值行为,这两者之间

没有什么不同。人们常用购买彩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你买的彩票没有中奖,我买的也没有,但是总有个人中奖。这是因为买彩票的人足够多。以上的解释是给mak以外的读者看的(因为为了便于理解,我把大数定律稍稍做了一下歪曲,所以请mak不要追究,毕竟有遍历性作保),接下来的则是写给所有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mak提到的“微小的”事件无数次地发生着。数量大到足以使大数定律发生作用。其中有那么几件产生了不相称的大影响。mak认为这些事情可以追根溯源,从而规范这些意外事件的效果。但是在事件发生之前、在影响产生之前,无人可以知道“这就是那件事”。如此,唯一可能的防范方案就是对每一件事都小心翼翼。然而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所在谈论的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已经完全变样了。原来那些“微小事件”已经消失,另外一些“微小事件”出现。而新的这些,一定是被疏忽的那些。如果它们没有被疏忽,它们就不是“微小事件”了。一个人生活中有可能不存在大量“微小事件”吗?不可能。

因此我们必然会被一些小概率事件超出比例地影响,从而产生出荒谬的效果。我们的选择也应这些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看似是无数的偶然,实际上这是生活的必然。很多荒谬的事情的组合,也就成为了一个正常的生活。

我既然无法逃脱必然的荒谬,就无法指望生活有可能完全如意地向前发展。这种如意并非是平时人们在互相问候时随口说出的“万事如意”,而是说,例如,我小时候设想我长大做什么职业,等我长大以后还是持这种想法,我在这其中可能遇见某些荒谬,驱使我去做了完全相反的事——这就是一个运用了我的“如意”概念

的不如意。我心甘情愿去做了某事,看起来是顺心如意的,但是它并非我最初的愿望,但是我仍然为这种境况感到高兴。这是荒谬、是小概率、是偶然性的魔力。然而在人类历史中、也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中,它才是最强大、最被确知存在的力量。在偶然性的面前,我们的大部分郑重其事的、所谓的选择,都不值一提,都不堪一击。那么对于这些选择为什么还要那么犹豫、那么谨慎?

生活是不可预见的。我谨慎了解了某一个选择的后果,实施了选择,实现了我的预见,然而它很快就会被一个偶然性粉碎。我一次又一次地实施选择,然而偶然性是接连不断的,它是个淘气鬼,唯一的目的就是歪曲你的意念,给你制造意外。那我们就随它去好了,欣赏这些偶然性的产物,不把生命再浪费在做决定上面,仅仅是生活和欣赏。

活下去就是我们的责任,欣赏则是我们的乐趣。 。

无论大数定律还是中心极限定理都表明在偶然性中可以发现必然性,可以把这两个定理看作是哲学可知论的数学论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考题 1.有关概率论发展的历史。 2.随机性与必然的数学基础与认识。 3.随机变量的直观认识与数学描述。 4.古典概率型的计算技巧。7.概率论中数学期望概念。9.期望概率在概率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特征函数与因数在概率论中的作用及其含义。12.大数定律与中心定律之含义。 13.大数定律与概率的统计定义。17.概率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19.概率题目

计算26.学习概率统计的实践与体会。28.如果我讲概率统计的话,我将这样讲(要求具体详细,资料充实,结构新颖)。1引言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来源于古代博彩游戏,现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博彩。早在1812年,数学家拉普拉斯在一篇有关概率的论文———“概率分析理论”中就说:“这门源自考虑赌博中的机运的科学,必将成为人类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中的大部分,将都只是概率的问题”。概率表示在已经发生的随机事件中,某一种随机事件在整个随机事件中所占的比例,它是由巨大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论,它告诉人们某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概率是不确定性的数学语言,它以数字来表达类似的观点和看法。本文拆解理论,分析数据,讨论概率统计中的小概率事件、彩票中奖的期望问题,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随机事件,引导人们适当抑制盲目应对随机事件的冲动。2大数定律及彩票中奖问题2·1小概率事件与大数定律概率是刻画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事件A的概率P(A)满足0≤P(A)≤1的性质。对于概率值很接近于1的事件,其对立事件的概率也就很接近于0。在概率论中,我们把概率接近于0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因此,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不大可能发生,数学(本文共计4页)......[继续阅读本文] 对未来的希望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特征,不断地在寻找掌握自己命运的方式。在大多数的人类历史上,当人们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只有诉求神谕,依直觉行事。不确定的事务往往隐藏着更深的哲学思考。和中国人一样,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都相信“运气”、“命运”的说法。基督教在欧洲传播开了以后,欧洲人接受犹太人的观点,相信人在地球上的未来是一个谜,受一个更高意志的支配。在其它地区,神的愿望有无限的形式,决定着未来。当命运,或神,或其它强大的力量横跨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便无能为力。但问题是,人有自由意志,人在多大程度上受上帝的支配,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如果时间的箭头是单向的,那么未来是否可以通过量化,用数学的方法做出预测?自文艺复兴、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对自己未来的认识,推动了人类史上第一次严肃的争论,结果发现: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

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当时在误差、人口统计、人寿保险等范筹中,需要整理和研究大量的随机数据资料,这就孕育出一种专门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但当时刺激数学家们首先思考概率论的问题,却是来自赌博者的问题。

1651年的夏天,法国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帕斯卡在前往浦挨托镇的旅行途中,偶然遇到了一位名叫梅雷的贵族公子哥儿,他是一位赌场的好手。为了消磨旅途的寂寞,他同帕斯卡谈起了他曾经在赌博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合理分配赌注”的问题。

梅雷说有一次他和赌友掷骰子时各押32个金币的赌注,双方约定如果梅雷先掷出三次6点,或者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就算赢了对方。结果当梅雷两次掷出6点,赌友一次掷出4点时,梅雷因有事赌博只好中断。剩下的问题是两人如何分这64个金币,他俩因这个问题产生了争执。赌友说,他要再碰上两次4点,或梅雷要再碰上一次6点就算赢,所以他有权分得梅雷的一半,即梅雷分64个金币的2/3,自己分64个金币的1/3。梅雷则认为即使下一次赌友掷出了4点,他还可以得1/2,即32个金币,再加上下一次他还有一半希望得到16个金币,所以他应该分得64个金币的3/4,赌友只能分得64个金币的1/4。两人到底谁说得对呢?

梅雷提出的“分赌注”的问题,把帕斯卡这位神童数学家难住了。他苦苦思考,不得要领。一直过了两三年,到1654年才想出点眉目。于是他写信给好友费尔马讨论这个问题,两人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认为梅雷的分法是对的,他应得64个金币的3/4,赌友应得64个金币的1/4。当时荷兰的数学家惠更斯在听到这件事后也参加了他们的讨论。惠更斯把讨论结果写成一本书叫做《论赌博中的计算》(1657年),这是有关概率论的一部最早的著作。帕斯卡用纯算术的方法,费尔马则用组合方法都得到正确解答。费尔马区分了独立概率事件和条件概率事件,还讨论了某一赌徒在第一次轮到他掷骰子时不掷让出而应该得到的赌金比例,甚至应用了n重贝努利试验的思想。他们三人提出的解法中,都首先涉及了数学期望这一概念,并由此奠定了古典概率论的基础。又由于贝努利、拉普拉斯及棣莫弗等人的努力,在十八世纪中叶前,一般的关于求赌博中所涉及的概率的方法,便发展得很完全了。

当然,数学家探讨概率问题的原动力,主要还是出于好奇心或因科学上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保险及

统计学的兴起,促使了概率论的成长。当然经济发展的同时,亦使赌博兴盛,引起探讨其中牵涉到的概率问题,用概率来研究赌博,挑战在骰子、扑克和轮盘赌里的胜负几率问题,人们乐此不疲地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为了解决实际应用时所遇到的问题,促使数学家更深入地探讨概率的理论。1933年,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发表了“概率的公理化结构”论文,实现了概率论的公理化,使概率论能与数学中一些传统的领域,如代数、分析及几何学等分庭抗礼,各领风骚了。由此概率论成为许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并带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时至今日,概率论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应用的范围则几乎包括所有科学、工程、医学及工业。

现代生活中的很多决策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例如,抽奖、保险和天气预报等等,掌握概率知识,学会以概率的观点来思考生活中与概率相关的问题,就不会再问一件事是否会发生,而是问其发生的概率。其实,早在1812年,有法国的牛顿之称的数学家拉普拉斯在一篇有关概率的论文——《概率分析理论》中就已经说过“这门源自考虑赌博中的机运的科学,必将成为人类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中的大部分,将都只是概率的问题”。因此,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是经常的事,语言中的“可能”、“大概”、“也许”等词就是人们用来表达对此类事件的看法的。概率论是不确定性的数学语言,是以数字来表达类似的观点和看法。一只狗会飞的概率有多大?为零。明早太阳升起的概率有多大?由于这几乎是肯定要发生的,因此概率为1。任何其发生既非肯定又非不可能的事件的概率为0到1.0之间的一个小数。这就是概率论所探讨问题的全部。

过去人们认为炒卖期货是纯粹的赌博,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了数学的解释范围。期货以预先固定的价格购买存货,如果将来存货升值你将获利;如果贬值你将亏本。如何确定那个预先固定的价格?过去人们凭的是信心和勇敢,现在人们则可以用数学来预测,1997年哈佛和斯坦福大学的两名教授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与数学的其它领域相比,概率论是发展较晚的,无论古代埃及、希腊、罗马、阿拉伯和中国的数学家,还是中世纪的数学家都不觉得风险管理值得他们花时间来研究,认为不确定性是自然而然的现象。费马时代的数学家也不认为概率论是一个自成一体系的数学中的领域,那时尚无法有系统地来解决赌博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梅雷所提的问题却引起了数学家们的兴趣,从而诞生了概率论这门学科。而中国人向来认为命运是不可抗争的,把赌博的胜负往往放在“手气”上,麻将的复杂组合似乎曲折地反映这种宿命倾向:一方面不断锤炼技巧,另一方面又对“运气”无可奈何,不屑去研究麻将里的数学问题,不像西方人对赌博里的概率问题津津乐道,对赌博问题的深刻思考,带给西方学者无数的灵感,形成的学问早已超出赌博本身,深刻的影响着当今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

普通赌客相信运气,赌场相信数学,而数学揭示的风险可以打败最有运气的赌徒。如果一个来赌场赌的赌客,赌场老板还要和他比比谁的运气更好才能赢到他的钱的话,这赌场老板岂不是也当得太累了。我想不会有人相信赌场老板赚钱是凭运气,那么又怎么会有人觉得凭运气能把赌场的钱赢过来呢。

赌博,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规则不过是根据了最简单的概率。古人发明了原始的骰子却没有发现概率,现代人发现了概率,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赌场用与概率无关的方法与赌场对搏,我们不得不感叹,赌场真“走运”。

赌场老板把钱投到赌场,就是为了赚取利润,赌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赌场老板赚取的可能是超额利润。用纯粹是碰运气来解释赌博现象,要么是不懂赌,要么就是希望赌客不懂赌。虽然赌博理论已经很完善,但值得赌场老板高兴的是,赌博就是碰运气之说在赌客中还是相当流行。

也许有人会说,我在赌场里赌不是凭运气,而是靠技巧和技术,笔者承认,很多赌博爱好者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不过仔细想想,凭着那点人人都能想到的东西就想赢赌场,岂不是把赌场老板当白痴。我们还是要强调,赌博不是技术是知识。

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们将用概率的方法对赌场里常见的赌戏进行详细、细致的分析,依据准确的数据得出明确、完全令人信服的结论,看不到任何猜测和模棱两可。仔细看完本书,相信读者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赌博是科学。

科学的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可重复性,同样的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谁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是科学保证了开赌场的老板能够赚钱,你开赌场赚钱,我开赌场也赚钱,他开赌场还是赚钱,因此,大家都争着开赌场;进赌场的绝大多数赌客都是输钱,张三输,李四输,王五还是输,这也是赌博是科

学不是碰运气的证据。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视赌场为轻松挣钱的场所,为赌博中的输输赢赢费尽了心思,深陷病态赌博的深渊而不知。赌博是科学,只有相信科学、掌握了科学,才能从病态赌博的深渊里解脱出来,打败赌场。

赌博的理由只有一个,为了赢钱;而不能赌博的理由,本书也列举了很多,最科学、最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的还是收益率和大数定律,其中收益率是任何赌戏中最根本的,收益率是正数,你就能赢,是负数,最终的结果输是谁也抗拒不了的。

尽管大数定律看起来很复杂,但它其实和1+1=2一样,都是对世间一些事物或现象的描述,只是大数定律描述的现象更复杂而已。1+1=2作为一种常识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地运用,而大数定律作为描述随机现象规律的科学定理,不仅在科学实践中常常用到,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也需要常常用到,只是多数人目前还不习惯它的应用。大数法则是近代保险业赖以建立的数理基础。根据大数法则,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多,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小,反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少,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大。因此,保险人运用大数法则就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危险,是保险精算中确定费率的主要原则。赌规的设计者也正是利用了大数定律,赌博的时间越长,就越逃不掉赌博中的各种概率所预测的结果。这也是赌场从不计较一时的输赢的根本原因。

收益率和大数定律,既是赌场赚钱的法宝也是战胜赌场的法宝。在收益率为负数的情况下,想要赢赌场就无异于希望大数定律不要发生作用,这和人人都知道1+1=2,但有人却希望1+1=3没什么两样。

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掌握赌博中的数学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在与赌场的对博中健壮的对手,否则,将与无力的幼儿无异。笔者经常在莫斯科赌,发现赌客中俄罗斯人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这可能和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接受能力比较强有关;还有,莫斯科有专门的赌博研究机构,其成果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并出版了一些相关赌戏的书籍,同时,这些机构还向赌客提供收费咨询,因此,尽管在莫斯科正规赌场存在的历史并不长,但比起有些已经有了几十上百年赌场历史的地方,赌客的赌技要高。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同一个城市莫斯科,在职业赌家活动频繁的大赌场,赌客的水平比小赌场的也要高。其实原因很简单,职业赌家和普通赌客不一样,普通赌客有了钱才能赌,而职业赌家由于多数时候都能赢,所以经常出现在赌场,耳濡目染,这会对普通赌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赌博是知识,知识是无价的。任何赌戏,不管简单还是复杂,对博的双方究竟谁是最后的赢家,这其实是一道有关概率的习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由于很多人不知道相关的信息,赌场才有存在的价值,由于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算牌有一种日益贬值的趋势。

显然,如果人人都掌握了与赌博有关的知识,个个都是职业赌家,世上就不会有赌博和赌场,赌博和赌场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人不知赌不懂赌。如果你要赌博,就首先应该掌握这门知识,把赌博当作是技术,这是对赌博的最大误解。

炒股和赌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它们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赌博不具有投机性。股市边卖茶叶蛋的老太太偶尔来了兴趣,可能也会在股市露一手,甚至可能炒了很长时间还赚了钱,但如果她不懂赌进了赌场,赌了很长时间还赢到了钱,这却是不大可能的。学习有关赌博的知识,掌握相关的赌博策略,这是一个想在赌场娱乐,特别是想赢赌场的赌客,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系统地介绍赌博理论,并应用这些知识对赌场里的常见赌戏进行详尽的分析,以无可辩驳的数据来说明非赌的含义,以理性之光破解赌博谜局。

第二篇 赌博的真相

最早的赌博起源于赛马,在中世纪初当时的庄园主之间为了展示自己庄园马匹和驭手的实力,展开赛马比赛。起初是两个庄园主之间的较量,后来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围观,又吸引了更多的庄园主和个人的兴趣,最后逐步形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在赛马活动前人们对比赛结果持有不同的观点,这样一些人为了证明自己的预测观点正确,通过下赌注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正确。为了这种赌注能公平合理地使获胜者得到,人们一般把赌金交给德高望重、诚实可信的中间人保管,并且支付一些小费。中间人获得了一定的好处以后,他们更加热衷于这种比赛活动,后来他们成为职业博彩商。职业博彩商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种下赌注的活

动,把两匹马之间的比赛扩展成了多匹马的竞赛,并且为这些匹马中某一匹马获胜或多匹马获胜提出了不同的赔付标准,这种不同的赔付标准就是赔率的雏形。

像赛马、赛狗之类的赌博,一次活动需要很长的周期,满足不了赌性中急迫的翻本需求,需要以更加频繁的赌博活动来满足。对赛马、赛狗这些赌博活动加以抽象,就产生了轮盘、二十一点、百家乐和拉号子这些纯粹的赌博活动。

作为赌博的博彩业发展到今天,不仅没有日益没落,而是道路越来越宽广,人类的赌性甚至能支撑起巨大的欣欣向荣的赌城,这力量也许我们自己也不敢相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开赌场的稳赚不赔,进赌场的赌客久赌必输?是赌场老板更有文化?更有钱?由于出生于贵族家庭而更有修养?其实这些都不是原因,这些条件很多赌客也具备。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在于略微偏向于赌场,因而往往不为赌客所在意的赌规。赌场里的所有秘密都在这精巧设计的赌规上,赌规是智慧和知识的结晶,赌客把钱输给了赌场是表象,其实是败给了自己所缺乏的正确的赌博知识。知识能够被掌握,赌场就能被打败,掌握正确的赌博知识,这是打败庄家、战胜赌场的第一步,找到赌规上的漏洞,这是赢赌场的关键。

不懂赌的人精明而又无知地在赌场里赌,他们把轮盘中的小球、拉号子、二十一点和百家乐中的扑克、最多是少得可怜的几次“输输赢赢”当对手。这是愚昧与科学的对垒。

赌场里的赌博并非是杂乱无章的现象,但也不是用一般的方法就能够研究的,基于概率的方法才是研究赌博有效的方法。赌博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只有了解这些理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赌博、认清赌场。

相信科学的人知道“久赌必输”的赌戏不能赌,不赌就是赢,只可以赌久赌必赢的赌戏。在他们眼里,赌博是一种投资,他们以科学来反制赌场,赌场不是他们的对手。

第三章 赌博究竟赌什么

几百年以前,人寿保险事业和各种自然灾害保险事业的出现促进了对概率与数理统计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成为最重要和最活跃的数学学科之一,它既有严密的数学基础,又与各学科联系紧密,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工农业等各个学科和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最初刺激数学家思考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却来自掷骰子游戏。

赌博体现为输输赢赢。和我们无法确定扔硬币到底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一样,任何一次下注,我们也无法确定赌博的结果是输还是赢,也无法确定输输赢赢到底将以什么方式排列出现,但这并不是说赌博活动没有规律;长期赌博所有输输赢赢的总和就是赌博活动的结果,“久赌必输”说明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大量的输输赢赢中来把握赌博胜负的规律,这正是概率的方法。对赌博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概率的方法,研究赌博必须从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论入手,随机现象的规律就是赌博的规律。

人的赌性让很多人只见输输赢赢,并对其中的赢印象深刻,而概率和大数定律,却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杂乱无章的输输赢赢后面更本质的东西,当你明白了赌博究竟是在“赌”什么以后,赌就已经不再是“赌”。

第一节 谁是对手

赌博是两人或多人之间对金钱的竞争。那么,有一个简单而又复杂,一个想要战胜赌场的人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在赌场里,赌客的对手是谁?是轮盘上的小球,二十一点中的扑克牌,赌大小的骰子,还是操作它们的荷官,或者是„„赌场的老板?其实他们都不是,小球、扑克和骰子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无法和赌客作对;荷官也无法和赌客作对,比如轮盘,荷官如果可以和赌客作对,那么,就可以和赌客联合,这是赌场所不容许的;我们看到的赌场老板个个彬彬有礼,面带微笑,没有一点要和赌客作对的样子。奇怪了,赌客在赌场里算计来算计去,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对手,如果没有对手,赌客的钱为什么都到了赌场那里,那么,究竟谁才是赌客真正的对手?

世界上的赌场有很多,它们的规模虽然各不相同,但所设置的赌戏却大同小异,主要就那么几种:轮盘、

二十一点、扑克、百家乐等。赌客的对手不是这些赌戏本身,而是它们所遵循的原则和规律,多数赌戏都有了很长的历史,甚至比现代科学的历史还长,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遵循了概率论所揭示的原则和规律,随机试验的规律就是赌博的规律,如果不知其中的奥妙又岂是赌场的对手。

人人都可以赌博,但远非个个都懂概率论,把概率知识和赌博很好地有机结合的更是不多,因此赌场老板利用概率知识大赚特赚,多数普通赌客都败给赌场就并不奇怪。

赌场赚钱正是利用了概率的原则和规律。正如很多有钱人都不是最有学问的,赌场老板也不一定要知道概率论,更无必要精通赌规所规定的各种复杂概率,但毫无疑问,他们个个都知道开赌场很赚钱。赌场老板只要把赌桌往那里一放,雇来荷官往旁边一站,再用一个小牌把相应的规则写上,任凭各路赌客用尽千般手段万般方法,我们看到的是赌场的日益发展和壮大;有人开赌场成了亿万富豪,更多的人却由于进赌场而家破人亡;让赌场练就不败之身的不是前面所提到的,而是那一看似乎就能明白的赌规,正是这些规则遵循了概率论所揭示的原则和规律。

在赌场,国人喜欢把筹码称作为子弹,相当巧合的是,在笔者常玩的莫斯科,俄罗斯人也把筹码称为子弹。其实把筹码称为子弹又何尝不可,但如果要把它作为向赌场进攻的武器那就大谬。进攻赌场的真正武器是赌博理论和正确的策略,基于概率方法的赌博理论和研究赌戏的规则而产生的赌博策略才是让赌场害怕的科学武器。学习赌博理论,彻底地了解和认识你的真正对手,手里才有了和赌场较量的真正武器。

赌博受到世俗的诅咒却又大行其道,科学接受社会的膜拜却又和大众保持距离。科学家眼里趣味无穷的数学原理和数据,在赌客看来往往只是一无是处的理论,在赌场里,他们相信自己的直觉,用直觉来把握事物可能偶然有效,但利用直觉来对付赌场,是对直觉的滥用,而且赌场里的直觉往往和错觉等同,永远也无法揭开简单而又复杂的赌场的神秘面纱。“赌博”与“科学”,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名词,是概率论把它们连在了一起;赌场里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输输赢赢,概率论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利用概率的知识,我们能够知道赌戏中主宰胜负的、由规则所确定的各种重要参数,正是这些参数揭示了赌戏的秘密,知道了它们就能对赌戏了如指掌,赌场将不再神秘。

赌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数理,是知识;赌博,不是头脑一转念的猜测那么简单,赌博甚至不是技术。对赌博涉及到的理论不屑一顾,嘲笑赌戏分析中那些可怕琐碎的细节,并不会使你的赌技更上一层楼,相反,只有从这些无趣的观念、公式和数据中,才能探索出赌博的真相。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找到赌规上的漏洞成为可能,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赌戏被破解,掌握赌博理论,耐心仔细地研究各方能人在赌戏分析中得到的成果,才能在和赌场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赌博是一门学问,要把赌博或者赌场从根本上讲清楚,必然要涉及到它们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同样,读者要从根本上认识赌博了解赌场,也必须了解这些理论。赌博理论其实并不复杂,虽然不能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但也绝非高深莫测,在人类已经开始探测火星,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赌博理论和赌戏分析实属雕虫小技,不需要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作基础,只要有耐心,掌握它不是什么难事。

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可把这一篇看作是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和这些知识在赌博上的具体应用,不具备这些知识的人也不用紧张,这些知识其实都很简单,一些概率论的入门知识而已,很容易理解,一看就能明白。

为了吸引赌客,很多赌场规定,玩够规定的时间,赌客还会得到免费往返机票、免费住宿和免费餐饮等诸多好处,这可能超过了在赌桌上可能输掉的钱,想到可以免费旅游,赌客当然要去赌场了。但是赌场怎么担负得起这些开支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大多数赌客的玩法都不对,如果你肯多花时间,研究赌博与概率的关系,就可让那些不懂赌的赌客来为你支付食宿和赌博娱乐的费用。请仔细阅读以后的章节,别做那替人买单的玩家。

第二节 入门知识

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不外乎两类,一类称为决定性现象,这类现象的特点是:在一组条件下,其结果完全被决定,要么完全肯定,要么完全否定,不存在其它的可能性。决定性现象实际上就是事前可以预言结果的现象。

还有一类现象称为非决定性现象,这类现象的特点是:条件不能完全决定结果,每次所发生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非决定性现象实际上就是事前不能预言结果的现象,只有事后才能确切知道它所发生的结果,在概率论中,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要注意,随机现象不能理解为杂乱无章的现象,我们说一种现象是随机的,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对这种现象进行观察,其结果不是唯一的,可能发生这种结果也可能发生那种结果,究竟出现哪一种结果,事前是不能预言的,只有事后才能得知;第二,在一次观察中,这种现象发生哪一种结果往往带有偶然性,但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大量观察,会发现这种现象的各种可能结果在数量上呈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一 随机试验

概率论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是描述不确定性的数学语言。

为了研究随机现象内部存在的数量规律性,必须对随机现象进行观察或实验,举一个最简单的随机现象例子——扔硬币,硬币我们想扔多少次就可以扔多少次;所有可能的结果就只有两种:正面或反面;在每一次扔之前我们并不能知道到底是出现正面或反面。这类试验有三个特点:

一、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可以重复进行;

二、每次试验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性,而且在实验之前可以明确试验的所有结果;

三、在每次试验之前不能准确地预言该次试验将出现哪一种结果。

我们称这类游戏为随机试验。在每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试验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如在扔硬币考察它的哪一面朝上的随机试验中,“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都是随机事件。在随机事件中,有些事件不能分解为其它事件的组合,这种不能分解成其它事件组合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而有些事件可以看成是由某些事件复合而成的,这样的事件称为复合事件。

概率论研究的是随机现象量的规律性。因此仅仅知道实验中可能出现哪些事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量的描述。

对于事件A,若在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μn,则称μn/n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

某个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偶然的,但在大量的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却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总在某一确定的常数附近摆动,这种规律性称为频率的稳定性。而且一般说来,试验次数越多,事件的频率就越接近那个确定的常数。这就是概率这一概念的经验基础,确定常数就称为随机事件的概率。

事件频率的稳定性是概率的经验基础,但并不是说概率取决于实验,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完全取决于其本身的结构,是先于实验而客观存在的。电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十分抽象,但却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因为电能让灯泡发光,让电视机产生图像,让洗衣机为我们洗衣服,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与随机现象有关的概率也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也看不见摸不着,与电不同的是,概率不会“发光”,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到它,但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观察大量随机现象的基础上并加上理性思维的作用,的确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旦理解了,其实十分简单和自然。

直接计算某一事件的概率有时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仅在某些情况,才可以直接计算事件的概率。

有一类实验,每次试验只有有限种可能的结果,即组成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为有限个;每次试验中,各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完全相同。具有上述特点的实验称为古典概型试验。

在古典概型试验中,如果能够知道某一事件的基本事件数,就可以通过这个数与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之比计算出概率。

在扔硬币的例子中,随机事件有两种:“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因此,“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这两种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都等于1/2,即50%。为进一步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性,需要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这就是随机变量,简单地说随机变量就是一个随试验结果而变化的量,是随机事件的数量化。

随机变量所有取值发生的概率称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它是对随机变量的一种完整的描述。

所有随机变量的取值乘以随机变量的概率的总和称为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通俗地讲,就是随机变量的

加权平均值,用数字表示了随机变量分布的特点,是随机变量最常用的数字特征之一。

下面介绍概率论中与赌博有重要关系的大数定律的概念。

测量一个长度a,一次测量的结果不见得就等于a,量了若干次,其算术平均值仍不见得等于a,但当测量的次数很多时,算术平均值接近于a几乎是必然的。

掷一颗均匀的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幺点的概率是1/6,在掷的次数比较少时,出现幺点的频率可能与1/6相差得很大,但是在掷的次数很多时,出现幺点的频率接近1/6几乎是必然的。

转动轮盘的小球,出现36点的概率是1/37,在转动的次数比较少时,出现36点的频率可能与1/37相差得很大,但是在掷的次数很多时,出现36点的频率接近1/37几乎是必然的。

从二十一点的牌盒中取出一张牌,出现牌“K”的概率是1/13,在取的次数比较少时,出现“K”的频率可能与1/13相差得很大,但是在取的次数很多时,出现“K”的频率接近1/13几乎是必然的。

在一副牌中随机的抽出五张牌,出现一对的概率是0.42,在抽的次数比较少时,出现一对的频率可能与0.42相差得很大,但是在抽的次数很多时,出现一对的频率接近0.42几乎是必然的。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这些例子说明,在大量随机现象中,不仅看到了随机事件频率的稳定性,而且还看到平均结果的稳定性,即无论个别随机现象的结果如何,或者它们在进行过程中的个别特征如何,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实际上与每一个别随机现象的特征无关,并且几乎不再是随机的了。这就是概率论中大数定律的概念,由“频率稳定性”导出的“大数定律”,成为整个概率论的基础。

以上知识在有关概率论的书籍中均可以查到,这些内容都在书的前半部分,欲了解详情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二 赌博是随机试验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赌场里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赌博游戏,如轮盘、二十一点、拉号子„„等等,各显神通的赌客想方设法要对游戏的每一次结果进行预测,尽管看起来有的时候似乎做到了,但事实上,赌客不可能对赌博试验的任何一次施加影响。例如你可以一次猜中轮盘出哪一个号码,但重复多次后就会发现猜中的概率其实只有1/37。

赌场里的各种赌戏体现为随机现象,赌博就是做随机试验。大家仔细想一想,又有哪一种赌戏不符合随机试验的三个条件呢?以轮盘为例,只要你的钱足够,想让轮盘转多少次就可以转多少次;轮盘转动的结果是小球掉到37个标有0~36等数字的小方格之一;在每一次轮盘转动之前我们并不能知道小球会掉到哪一个数字中,尽管有的轮盘爱好者以为自己似乎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能预知小球的去向。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满足前面提到的三个条件的试验就是随机试验,这可以帮助我们澄清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下面这段文字择自网络上的一个论坛,是笔者在网上和人谈论赌博时一位网友贴出来的,反映了不少人对赌场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每天的赌场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输钱,其中必然会有人赢,只是赢钱的少于输钱的,假设有65%的人输,有25%的人赢,另有10%的人不输不赢,我的概率比较简单,就是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寻找一种方法,把自己加入到那不到25%的行列中去,那么赌博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听起来似乎蛮有道理,能迷惑不少人。

其实谁又在赌场没赢过钱?的确,某一天的赌场,有人在输钱也有人在赢钱,一般说来,输钱的是大多数,赢钱的是少数,不妨把一个人在赌场里赌一天看成是一次试验,由于无法预知结果,这也是一种随机试验,有人赢钱是赌一天固有的特性,但就和某一注押下去根本无法预知到底是输还是赢一样,究竟是谁能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也完全是随机的,谁也无法把自己硬性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如果有人要为此作出努力,无异于想把硬币扔出正面比反面多,显然是荒唐和徒劳的。

任何人都可以对赌博中的各种事件进行猜测,如果猜中了也没什么希奇的,就和扔硬币出了正面或反面一样正常,如果你对猜中和猜不中的比例心中无数,通过事件概率的计算就能准确地知道,这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除非有特异功能,一般来说这个数据是无法改变的,对谁都一样。

随机试验中的任何一次,在实验之前其结果是不可准确预测的,这在概率论中是一个无须证明的结论,

作为一门精确的数学学科,概率论研究的是大量随机试验的规律性。就拿轮盘来说,每一次轮盘出什么号是不可准确预测的——这是轮盘的基本功能,但在无数次的试验中或实验的次数足够多时,轮盘的出号是完全有规律的,从大量的轮盘出号数据中以及很多人的轮盘赌实践中都可以发现久赌必输、不赌就是赢这个轮盘的真理。

赌博是随机现象是指赌博中每一次的输赢都与预测无关,不管由谁来猜,其猜中的概率与猜的人无关,是一个常数,因此赌场从来不猜,而绝大多数赌客却无休止地猜来猜去。其实爱好赌博的人都很聪明,都很努力,但普通赌客的最大误区在于,以为用赌场提供的记录纸记录轮盘出的号,就能从出号数据中发现每次轮盘出号的规律,并用它反过来指导预测小球会掉到哪个号上或者是哪个区域里;以为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提高技术,总有达到能赢赌场的一天。普通赌客由于指导思想和研究的方法不正确,得出的结论自然就很荒唐,反而以为输钱是因为自己技术不精所致,从而更加勤学苦练,希望能有达到目的的一天,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愈赌愈输、愈输愈赌的怪圈,这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赌场为普通赌客准备了轮盘记录纸和百家乐记录纸,倒不是因为赌场有多么的高尚,它是在误导赌客,让你进入怪圈,自制力强者可能从此少与或者干脆不与赌场来往,少数人可能因此走火入魔、患上病态赌博症。

赌博不仅是随机试验,而且是古典概型试验,因而赌博中的各种概率都可以准确计算,只是有的简单,几乎不需要思考;有的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巧妙的算法。例如,轮盘赌中出现号码“0”、“1”、‘“2”„„直到“36”等都是基本事件,而大小、红黑、单双则是由基本事件组成的复合事件;拉号子中,任意五张牌都是基本事件,共有2598960种,而对子、双批、三条„„一直到同花大顺等则是由基本事件组成的复合事件;二十一点的情形比较复杂,荷官从牌盒中每发出一张牌都是基本事件,而出现“2”、“3”、“4”„„直到“K”、“A”等牌则是复合事件(因为每种牌都有四种花色);同样的,荷官从牌盒中先后取出两张牌也是基本事件,而这两张牌的点数则是复合事件;一般地,从牌盒中依次取出某个数量的牌是基本事件,而这些牌的点数则是复合事件。在所有的赌戏中,输或赢更是非常复杂的复合事件。

每一种赌戏都有很多随机变量,其中有些是独有的。如,二十一点中下一张牌的面值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取值可以是从1到11之间的任何一个整数;荷官按规则补牌,其牌点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取值可以是从“17”到“21”之间的任何一个整数,此外还包括“Blackjack”和“爆牌”两个点数;又例如,百家乐中下一张牌的面值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取值可以是从0到9之间的任何一个整数;庄闲的点数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取值可以是从“0”到“9”之间的任何一个整数。

不管什么赌戏,都是以输或赢作为赌博的结果,输和赢都是随机事件,把它们数字化,其中,输为负数,赢为正数,就得到了取值随赌博结果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随机变量——赔率,这是赌博中最重要的一个随机变量,是任何一种赌戏都必不可少的。

赌博作为随机试验,概率分析才是我们研究赌博的有效方法,它涉及到概率论的一些初步知识和现代计算手段,只要不是赌神,其赌博就必然服从于由各种概率所确定的胜负关系,赢赌场的关键在于要洞察概率上是否有有利赌客的情形出现。

第三节 概率与预测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这离不开对事物和现象的规律的认识。对确定性现象,只有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才能准确地预测结果。而对随机现象,却只要知道了概率就能进行预测,但应该注意的是,概率要预测的不是随机事件的结果,而是大量随机事件的结果在数量上的规律性。例如,扔一次硬币,你无法说出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对此你毫无把握,只能说:“出正面的机会有二分之一”,如果这时还有人说:“出正面的机会有三分之一”,不管这次出的是哪一面,这两个结论都不能体现出来;但如果扔的是一百次或更多的次数,如一万次,那么“有三分之一机会出正面”的说法就明显站不住脚,而“有二分之一机会出正面”的说法却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体现。下面我们详细地阐述用概率进行预测的原理。一 大数定律

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大量试验时,根据频率的稳定性,事件A的频率必然稳定在某一个确定的常数p附近,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为:

P(A)=p 这称为事件概率的统计定义,相应得到的概率称为统计概率,概率的统计定义给出了计算事件概率的近似方法,

即当试验次数充分大时,可用事件的频率作为该事件概率的近似值。然而不能理解为,试验的次数越多,事件的频率就越接近事件的概率。例如,对于扔硬币这样的试验,一个人扔了两次,正好一次正面一次反面,出现正面的频率为0.5,正好等于出现正面的概率;而另一个人做同样的实验,扔了10000次,出了4985次正面,出现正面的频率为0.4985,反而不等于出现正面的概率,这扔10000次还不如扔两次的结果精度高,那这多出的9998次是不是就白扔了呢?要解释这个现象,必须更详细地研究频率和概率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频率是一个随机变量,有多种以至无数种可能的取值,可以是0-1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而概率是一固定的常数,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数字。我们对以概率为中心的某一区域感兴趣,频率可能落在这个区域内,也可能落在这个区域之外;对于确定的试验次数n,频率落在区域内这个事件也有一个概率,当试验次数n增大时,这个概率也增大;当试验次数无限增加时,这个区域将变得无限小,频率落在区域内的概率将等于1。

一般地,频率和概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以普通的等式来表达,而是以事件的频率和概率之差落在某个范围之内的概率来表示,即:

P( | μn/n―p|

当试验次数n无限增加时的结论,就是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概率论中一系列定律的总称,又称“大数法则”或“平均法则”,是概率论主要定律之一。

历史上,贝努里第一个提出大数法则。通俗地说,这个定理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

除了文字表述形式,大数定律还有精确的数学表示形式。

在贝努利试验中,当试验次数n无限增加时,事件A的频率μn/n(μn是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依概率收敛于它的概率p。即对任意ε>0,都有:

lim P( | μn/n―p |

这就是贝努利大数定律。当然,上面这个公式看起来有些费劲,这没有关系,因为人人都懂它的文字表述,其实对赌客来说,大数定律的文字表述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概率的统计定义“频率稳定于概率”的意思是很不明确的,贝努利大数定理从数学上讲清楚了这个问题,“频率稳定于概率”的含义是:事件A的频率μn/n依概率收敛于它的概率p,也即当n充分大时可以以任何接近于1的概率断言,μn/n将落在以p为中心的ε区域。

大数定律以明确的数学形式表达了随机试验的规律,并论证了它成立的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这种大量的、在一定条件下的、重复的随机现象呈现的“频率稳定于概率”的规律性。由于大数定律的作用,大量随机因素的整体作用必然导致某种不依赖于个别随机事件的结果。

如果说概率论是有关随机现象预测理论的话,那么大数定律就告诉了我们预测的方法,该如何进行预测。贝努利大数定律从理论上证明了通过试验来确定概率的方法:做n次独立的重复试验,以μn表示n试验中A发生的次数,当n足够大时,那么我们可以以很大的概率确信:p≈μn/n。在事件的概率未知或者需要验证理论计算出的概率是否准确时,我们常用这种方法。

反过来,已知事件的概率,当n足够大时,就可以用事件的概率来预测n重贝努利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 μn≈p×n ,其中n越大,预测的可信度就越高。赌场里任何赌戏的每一次都只有赢和不赢两种结果(“和”或“平”可看成是50%的赢),赌博就是贝努利试验。准确地计算出赌戏的赢率,就可用来预测赌博的结果,其依据就是大数定律。赌的时间越长,预测就越有效。

现在就可以来解释前面提到的现象。扔两次硬币,还有可能出现两次都是正面或两次都是反面的情况,把这时的频率当作概率显然是错误的,就是说把扔两次硬币的频率当作是概率,发生严重偏差的概率高达50%,而把扔10000次硬币的频率当作概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结果都是相当可信的。结论是,试验10000次比试验两次得到的结果更可信,并不违反直觉所告诉我们的。

因此,用统计方法来确定事件的概率时,频率随试验次数的增加接近概率也是以概率的方式。统计的次数越多,频率接近概率的可能性就越大,其结果就越可信,可以认为,统计次数反映了结果的可信程度,而此时的频率结果与概率有多接近则有一定的随机性。换言之,通过试验来确定概率是有风险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频率偏离概率的情形存在,增加试验的次数,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却不能消除风险本身,只有在试

验次数为无穷大的情况下,才不存在这种风险。不过,当试验的次数是足够多时,尽管把频率当成是概率还是有出错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以至可以完全放心而无须担心出错。

二 赌博就是赌概率

轮盘上连出了十次红,有人就觉得第十一次该出黑了;连出了二十次红,第二十一次就更应该出黑了„„因此产生了在赌博中经常遇到的连续出大后押小、连续出庄后押闲、连输后加注等错误方法,称为反向赌法,反向赌法配合赌注的变化就产生了在赌场广泛流行的“注码法”,并有了一个似乎更充足的理由:在多次的连续投注中,只要赢一次,就能把以前输的全部赢回来,并再多赢一点,有必要把它弄清楚。在此只分析反向赌法,对注码法留待后面轮盘一章里详细分析。

这类反向赌法有个特点,就是概率已经事先知道且接近二分之一,例如,我们可以一口说出扔硬币出正面的概率是1/2;轮盘上除了0之外,代表红黑的数字的个数是相等的,无疑出红和出黑的概率是相等的且接近二分之一„„这给我们一种感觉,似乎概率是随机事件随时可以表现出来的一个性质。而在股市中,涨和跌的概率是模糊不清不明朗的,因此大家都追涨杀跌,更少有人采用注码法,表现得完全相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无例外只有一个结果的确定关系法则,例如,在时间上,某个节日越来越近,我们甚至用倒计时的方式来表示这种关系;在距离上,只要我们朝着目的地进发,我们将离它越来越近,我们习惯于这种物理上的接近,也就是通常的越来越近。却还不习惯若即若离,总的态势是趋近的这种概率方式的接近,概率方式的接近意味着有的时侯离得近,有的时侯离得远,不接近是很自然而然的,例如,在小样本时,频率偶尔会集中在概率附近,在大样本时,频率多数时候会集中在概率附近,但不管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都无法避免频率严重偏离概率这样的情形出现;而这时人们习惯于套用从无例外的确定关系法则,以为小样本时经常性地连续出红这种严重偏离的情形是一种反常,在随后的试验中会很快得到纠正;其实,轮盘没有记忆,记住以前的结果并要对此进行纠正的是人不是轮盘。以确定性关系来代替对象之间的概率关系是人们不知不觉中易犯的错误。

频率和概率之间的关系是用概率来描述,通常二者是不等关系,一般不能划等号,只有当试验的次数很大时,才有μn/n≈p,并始终存在例外出错的可能性。认清频率和概率的这种关系,将有助于克服连续出大后押小、连续出庄后押闲、连输后加注等不正确的赌博心理,这类错误认识的根源就在于不分条件地把频率和概率用等号联系了起来。

下意识里,我们对扔硬币这类机会均等的随机试验有个预测,就是在连续的数次试验中出现正反的次数应该很接近,由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可知,这个预测经常会有很多不准的时候。轮盘出十个结果,多数时候这十个结果中红和黑的比例比较接近,如果连出了十次红,只说明预测是不准的,就好比天气预报,如果连续十天预报不准,那么第十一天的预报是不是会更准一点呢?一般人都不会这么认为,我们更有理由认为气象部门内部出了什么问题,预测结果将更加不准。当然,与天气预报不同,对轮盘的预测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用概率来预测少量试验的频率还要糟糕的是,人们习惯于用概率来预测下一次随机事件的结果,并把它和前几次试验的频率联系起来。其实,不管前面的频率和概率差得有多远,继续试验,后来试验的频率只和概率有关,和以前的频率无关,而对于仅仅一次试验的结果,我们只能泛泛地说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概率只有用来预测大量试验的频率可信度才很高,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只有靠提高所预测的范围。如预测从第11次到第1010次,你说出正面的次数接近500次,这预测的准确性要远远高于预测第十一次的结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样本可以划分为许多等量的小样本,把小样本中某类特定的组合,如连续出正面看成是一个事件,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由大数定律很容易推论出,在长期不断的实验中,小概率事件是几乎一定会发生的,但人们往往把它当成了不会出现、不应该出现的概率为零的事件。在扔硬币这样的试验中,出正反面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当出现正面时,不会产生马上要出反面的错觉;同样的试验,当我们以不连续出“正面”和连续出“正面”作为观察对象时,二者的概率大不一样,前者的概率远大于后者,由于后者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马上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应该马上终止的错觉;事实上,连续出“正面”的

概率再小,也是一个不为0的数字,只要它不等于0,只要试验的时间足够长,连续出“正面”就几乎一定会发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一旦出现了,就和扔硬币出了反面一样正常,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趣的是,同样是小概率事件,有的我们希望它发生,有的又希望它不发生。赌博中连输是赌客不希望发生的,一旦发生了,总是希望这种已经发生了的小概率事件能很快终止,因此往往在连输时加大注码。另一个事实是,对个人来说,中六合彩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却希望它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有人中了,不会因为这是个极小概率事件而拒绝它,都会很乐意接受这个事实。应该象接受中六合彩一样来接受已经连续出了十次红这样的事实。

《测度论讲义》

推荐第9篇:人脉关系定律

【人脉关系定律】

1、不要总显示比别人聪明

2、想钓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3、让对方做主角,自己甘愿做配角。

4、目中无人让你一败涂地。

5、常与人争辩,你永难赢。

6、锋芒太露,下场不好。

7、刺猬原则,保持适当距离。

8、树一个敌,等于立一堵墙。

9、谦虚不虚伪,不苛求完美

 【克服七大心理】1.自卑心理—磨损你的个性。2.怯懦心理—深思熟虑都

不敢表达 。3.猜疑心理—无端猜疑,捕风捉影招人厌。 4.逆反心理—

爱抬杠来表现标新立异 。5.作戏心理—表面文章,没有深情厚谊。 6.

贪财心理—互相利用,过河拆桥毁自己 。7.冷漠心理—态度孤傲,让人

难接近

 【决定你前途的12种能力】1.逆向思维能力;2.换位思考能力;3.总结能力;4.文字书写能力;5.信息收集能力;6.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7.目标调整能力;8.自我安慰能力;9.沟通能力;10.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11.岗位变化的承受能力;12.能做好份外之事的能力。 【办公室生存法则:五要和五不要】要:

1、要爱你的工作。

2、要学会微笑。

3、

要善解人意。

4、要有原则。

5、要尊重别人隐私。不要:

1、不要轻易表达意见。

2、不要迟到。

3、不要因为个人好恶影响工作。

4、不要和上司发生冲突。

5、不要太严厉。

[语录】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人生有许多东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无谓的负担,才能一路潇洒前行。

送给努力中的朋友】1.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灭他人的灯。2.对别人有利的,才是对自己有利的。3.只有诚心才能换来诚信。大诚信其实就是大智慧。4.世上没有傻子,今天你可以剥夺别人的利益,明天也可以剥夺,但后天你将得到一颗苦瓜。

 【如何让别人信任你】

1、给自己的嘴巴安上一把锁,不要试图讲出全部

的想法;

2、少作承诺,并保证它们的信誉;

3、永远不要错过赞赏和鼓

励别人的机会;

4、保持开放的心态。讨论但不要争论,即使不赞同也

不愤忿,这是内心成熟的标志;

5、谨慎地对待别人的情感。

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容易烦恼。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凡

事太过较真,烦恼无处不在;而糊涂的人,不知如何计较,虽然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人生的大境界。我们喜欢仰慕着别人的幸福。乍一回首,却发现自己也被别人仰望着、羡慕着。只是,你的幸福,常在别人眼里,却不在自己心里。

推荐第10篇:大拇指定律

大拇指定律

“大拇指定律”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一般用来阐述风险投资收益的一个普遍现象。创业路上艰难坎坷,长路漫漫,一个企业的命运就像在海上行船,就像迷路在十字路口充满了不确定性:

——产品没特色,被市场淘汰 ——质量不过关,被消费者淘汰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被竞争对手淘汰 ——前景不明朗,被投资者淘汰

——缺乏先进管理体系,被资本市场淘汰 ——没有远景规划,被经济发展的趋势淘汰

只有战胜了重重困难,自如应对市场的变化多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创业梦想的成功;只有高瞻远瞩,步步为营,才能在众多的胜出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卓尔不群的明星企业和业界的领头羊。不仅在风险投资领域有着这样一条定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同样面临多种多样的选择。走对了一步,是为了今后前进的方向奠定基础;而走错了一步,往往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人生之初,我们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而多年之后,之所以有人默默无闻,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脱颖而出,是“大拇指定律”在起作用。

做人也像做企业一样,只有战胜困难才能避免被淘汰,只有精益求精才能避免被落下,只有高瞻远瞩才能取得卓越非凡的成就。失败的人和企业都是一样的失败,成功的人和企业却分成很多的层次。你是否是金字塔上最高的尖顶?是否是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五指连心,大拇指却只有一个!只有不断进取,卓尔不群,才能永远站在顶峰。

如果你不够强大,那么就只能依靠更拼命,更迅速,更勇猛来赢得长足的进展。不做第一,就注定被埋没。只有奋起直追,勇往直前,才能缔造一个个商业帝国。

今天学了“大拇指定律”,使我更加坚定生活的信念: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到大拇指,我们就会联想到那些功名显赫、自己很崇拜的人物。的确,众所周知,大拇指是为别人竖起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它不仅仅可以为别人竖起,同样也可以为自己竖起。

生活之路上不免有太多的挑战、太多的坎坷、太多的考验。当你在面临这些绊脚石面前,你可曾感到举步维艰过?哲人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既然,他们都这么认为,由此可见,如果你同苦难作斗争,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人生的财富。那么,你还害怕什么?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拿出你的信心,相信苦难是奠基你美好人生的基石,勇敢地去拼搏,相信你一定会干得很漂亮的,相信阻挡你前进的一切终究会变成你人生路上的垫脚石。

为别人竖起大拇指是发自肺腑由衷的敬佩,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则是一股强大的动力,能驱动着你;是一条有力的鞭子,能鞭策着你;是一个足劲的肋推器,能推动着你。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其实就是一种赞扬,是一种鼓励。准确来说,它是人类的“加油站”,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它会在我们身边说:“加油”!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毛泽东、宋庆龄、温家宝、许地山等一些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不管遇到多少磨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勇敢地面对。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坚强的心和勇于面对困难的意志,再加上他们也曾为自己竖立过大拇指,鼓励自己,所以才有今日的成功。

一个普普通通的动作——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其意义重大,因为它是人类无穷的“加油站”和“精神宝库”。

第11篇:二八定律

1.管理学: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3];这个80/20定律被一再推而广之--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有这样两种人,第一种占了80%,拥有20%的财富; 第二种只占20%,却掌握80%的财富。

2.心理学: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出生就鹤立鸡群。

3.日常生活中的“二八法则”:以下是二八定律在生活中的体现: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20%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

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

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

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

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

20%的人相信自己会成功--------------80%的人不愿改变环境

20%的人永远赞美、鼓励--------------80%的人永远谩骂、批评

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会放弃

20%的人敢于面对困难--------------80%的人逃避现实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

——20%的汽车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2]

——20%的已婚者,占离婚人口的80%(那些不断离婚的人,扭曲了统计数字);

——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20%的人口所消耗;

——世界财富的80% 为20%的人所拥有;

——80%的能源浪费在燃烧上,只有其中的20%可以应用到车辆中,而这20%的投入,却回报以100%的产出;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为企业赚得约80%的销售额;

总而言之,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的这种不平衡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第12篇:黄金定律

为什么7个人做1个人的工作反而更忙?

为什么优秀的人在一起却变成了乌合之众?

为什么合情合理的提升下属却招来更多不必要的事端?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为什么总是越怕犯错却偏偏犯错?

为什么一条道走到黑的悲剧一而再、再二三的重演,而善始善终者却少得可怜?

如果这些困惑一直在围绕着你,你可以看看以下的人生感悟,看看是不是能让自己有所收获,对自己是不是能够有所改变。

1.帕金森定律:二流上司造就三流下属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辞职,把职位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两个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一般人不愿意选择的,困为那样会丧失自己的权力,第二条路也不愿意选择,因为担心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从而可能替代自己,所以,一般的人都会选择第三条路。选择两个平庸的人当他的助手,他自己则可以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这就是帕金森定律,它由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

定律启示:正视组织管理者存在的权力危机感;要彻底执行“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防止组织陷入“官僚化膨胀”的恶性循环;认真考察,确保管理者能够绝对担任其管理角色。

2.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在层级组织里,每个人都会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无论任何阶层中的任何人,迟早都会有同样的经历。这是加拿大的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研究的结果。也称为“向上爬原理”。

定律启示:员工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不合理的晋升机制将导致机构臃肿;决定提拔谁要考察其是否能适应将来的职位而非仅仅是当前的表现;不要把晋升当做最主要的激励手段。

3.“金鱼缸”效应:早一步监控,多一份保证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这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因为玻璃鱼缸有很好的透明度,这就使得养鱼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能对鱼缸里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所有鱼儿的活动,都尽收养鱼者的眼底。这就是著名的“金鱼缸效应”。而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广泛的灰色空间,比如开

车的时候,我们就会存在着视角上的死角,企业管理也一样,存在着很多的盲点。

定律启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减少灰色空间;强化监控措施,做到信任与监控的和谐;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以“责任导向”强化授权效果;强化自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个体的分散效应。

4.“刺猬”法则:合理距离,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定

两只困倦至极的刺猬,因为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体温又不至于被扎伤。这就是有名的“刺猬法则”。人身上没有刺,但人与人之间相处也要讲究距离,距离太近或者太远都不适合彼此的交往。

定律启示:与人保持亲近并非都是一件好事;不远不近的合作关系最利于工作;不要过多干涉,除非涉及到业绩的行为;与人打交道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5.酒与污水定律:警惕破坏者

把一杯酒倒进一桶污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杯污水倒进一桶酒中,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就是著名的“酒与污水定律”。企业中往往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幸免。如果你的企业中存在这样一个烂苹果,你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将其清除,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定律启示:有些破坏行为可能很小,但影响却可能很大;不要让个别人的行为破坏整个团队;如果发现“鸡肋”,则越早扔掉越好;每一个元素都“强”才叫真强。

6.木桶原理:劣势部分决定整体水平

用几块长短不一的木板围成一只木桶,这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呢?这与最长的木板,或木板的平均长度无关,它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是良莠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水平。

定律启示:劣势部分往往成为成败的决定因素;关注优势部分的时候更要多关注一下薄弱环节;差距在所难免,但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发挥优势的同时必须补齐劣势,才能提高整体水平。

7.手表定律:多不如精

如果你只有一块手表,你能很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而如果你同时拿着多块手表,你就不敢肯定了,因为每块表的时间都不同,你反而失去了对手表指示时间的信心。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对同一件事情不能同时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有多种不同的要求等。如果你手中有很多手表,除了保留其中最好的一块,其他的都应该扔掉,保留下来的手表也要尽可能的校准,使之成为你的标准。

定律启示: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法会让人手忙脚乱;两种不同的目标会让人失去方向;对同一个人不能有两种不同要求;目标一致,策略趋同者才能齐头并进。

8.墨菲定律:做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努力

美国空军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某一事情可以有两种或者以上的方法来实现,而其中有一种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一错误往往就会发生。他的这一说法在后来得到广泛流传并被总结成墨菲定律: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且可能引起更大的损失。

定律启示:如果问题有可能发生,那它总会发生;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把好坏充分地考虑清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那只会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保持谨慎的乐观是成功的应该具备的心态。

9.路径依赖:锁定的选择很难改变

一旦你做出某种选择,就会在以后的道路中对这一选择进行不断的自我强化。这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最早提出路径依赖的是W·B·阿瑟,将这一理论扬名海内外的则是道格拉斯·诺思。

沿着既定的路径,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个人的选择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就很难从中脱身。

定律启示:正确的决策有助于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错误的路径一量被锁定,就很难从中脱身;一旦发现错误,趁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之前,就要及时更改;做任何决定都不能轻率,要三思而后行。

10.奥卡姆剃刀:保持简单高效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是英国人奥卡姆威廉的“思维经济原则”,因为这一原则倡导的是“无情地剔除所有无用的累赘”,所以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指出,许多所谓的现代文明成果实际都是有害无益的,而人们正在被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简化是这一法则的核心。

定律启示:别被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复杂和烦琐直接导致效率的低下;所有的累赘都必须剔除;速度制胜,你必须保持简单高效。

11.霍桑效应:耐心倾听就是最好的沟通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这个工厂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况状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

4年11月,产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关系。课题中有一个“谈话实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多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

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又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定律启示:沟通是持续发展的永恒话题及一流手段;每个人的不满情绪都需要发泄;耐心倾听比强暴压制更有效;平时要多听多看,多了解情况,千万不要犯“闭目塞听”愚蠢错误。

12.“翁格玛利”效应:说你行,你就能做得更好

“翁格玛利”效应来源于一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又经常被译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到了爱神阿芙锹罗忒,她给了雕像以生命,皮格马利翁的希望了变成了现实。

这一法则本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术语,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并从而产生良好的结果。

定律启示:心理暗示的效应远远超出你的想像;肯定别人,并给别人以信心;人的潜力需要被不断挖掘;奖励的效果远比惩罚的效果要好得多。

13.达维多定律:抢先开发,主动淘汰,才能时时领先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达维多认为,一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他就要永远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产品,并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

定律启示:竞争就是要创造或抢占先机;“先入为主”是一条绝对的真理;要做就做“第一”,而不是“第二”;要始终保持第一,你就必须不断的否定自己并超越自己。

14.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章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由于这句话广为流传,并在生活中导之以行,便成了众所周知的“马太效应”。最早提出马太效应一说的是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

定律启示:这是一个讲究赢家通吃的时代;不管你做什么,你都需要强化优势,力求形

成“滚雪球效应”;无论如何,你需要至少保持一个绝对优势,千万不能在各方面都平庸无奇;要善于资本积累,然后博取更大的资本。

本帖隐藏的内容

15.凡勃伦效应:价格越高,越受青睐

同一类型的高品,品牌影响力高的往往比品牌影响力低的在价格上贵上好多倍。有些商品的价格高的离谱,却又销售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在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观点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定律启示:仅有好的质量无法保证你获胜,符合消费者口味更重要;有时候,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感性因素比理性因素更具有决定性;要始终迎合消费者的品格和格调,并加以引导;不要把自己的感觉凌驾于消费者的感觉之上。

16.零和游戏:改变“有输有赢”的游戏规则

零和游戏是指在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的正是另一方面所输的,无论如何,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现在,“零和游戏”观念正在被“多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出现各方都皆大欢喜的局面是可能的。

定律启示:在我们这个时代,利己已经不需要一定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任何时候,多赢比零和更利于持久发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健康思维的体现;成功者必须具备更长远的战略眼光。

17.多米诺效应:一荣难俱荣,一损真俱损

多米诺效应源于一项全球普通的体育运动,这项运动就是多米诺骨牌游戏。这种游戏的规则是按照点数的大小以相接的方式把骨牌连接起来,其难点就在于骨牌一倒则俱倒,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后来“多米诺”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术语,无论各行各业,只要出现一倒俱倒的连锁反应,人们就会想到“多米诺效应”或“多米诺现象”。

定律启示: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切勿功亏一篑;该集中时就集中,该分散时就分散;不要漠视自己的局部危机,它往往是整体崩溃的开始;要懂得保护自己,免受殃及。

18.鲇鱼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前有一个群渔夫到海里捕捞沙丁鱼,可他们捕到的鱼总是还没有到达岸边就死了,渔民们想了无数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个渔民总是能带着活鱼上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池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池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

拼命游动,激发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定律启示:引入良性的竞争有助于激发人和团队的活力;沉湎于安乐之中往往更容易导致灭亡;有必要让每个人都保持紧迫感;不要让平静迷惑了眼睛,它往往是危机的开始。

19.不值得定律:心态决定成败

所谓不值得定律,就是:“你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结果自然也就是做不好。”这是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敷衍了事,这样,事情就很难做好,而且即使做好,也没有成就感。相反,如果人们认为某事值得去做,那他们就会满怀信心地做好这件事情。

定律启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目标产生绝对的认同;强化自己“选对路,做好事”的行为作风;注意每个人对工作的真实态度;不值得做的事,一定做不好。同样,值得做的事情,一定能够做好。

20.二八法则:80%的成效取决于20%的努力

1897年,著名的意大利社会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法则”,又被人们称为“80/20法则”、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二八定律、最省力法则和不平衡原则等。这一法则最简单的描述就是:“任何一个事物80%的价值实际上集中在这一事物20%的组成部分上”。

二八法则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小部分的努力,可以获得很大的收获;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和成败。

定律启示:付出得越多未必得到得越多,关键看付出在哪里;特殊对待某些事物很必要,这有可能带来更高回报;做事在精不在多,力度要下在“点”而非“面”上;在重要的少数与繁琐的多数之间,应当选择前者。

21、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定律启示: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2、鸟笼逻辑:人们通常是采取惯性思维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定律启示: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除了以上定律,还有很多重要的法则,也能起到左右人生命运的作用,如丛林法则、华盛顿合作定律、光环效应、蘑菇定律、羊群效应等等。等以后抽时间再介绍它们。

第13篇:中国定律

30、化装定律:在修饰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你需要掩饰的缺点就有多少。

1、矛盾定律一: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跟领导走得太近

31、省时定律:要想学会最节省时间的办法,首先必须学会说“不”。了不行,离得太远也不行。跟得太近了怕站错队,一旦大树倒下,大

32、承诺定律:承诺未必能够保证成功,但是没有承诺,也就没有难就会临时;离得太远也不行,好处永远得不到坏事却少不了。成功。

2、矛盾定律二: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

32、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上,有人站在山下,虽然站的地位不同,

3、帕金森定律:官僚机构自我繁殖和自我持续膨胀的规律,是行政但是两者眼中看到的对方是同样大小的。系统中存在的可怕顽症,目前还尚无药可医。

33、失败定律:失败并不意味着浪费时间和生命,却往往意味着你

4、权力定律:如果权力高于法律,人民就会向权力求助,运用“关又有理由拥有新的时间和生命了。系”解决;如果法律高于权力,人民就会向律师求助,通过规则解决。

34、经费定律:上级下来指导工作的次数多,证明单位的经费充足;

5、尴尬定律:苦干的不如巧干的;还有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若上级长时间没来指导工作,则反映近期经费短缺。蛋的。因而上去的不一定是能力强的,原地踏步的不一定是低能的。

35、编制定律:人员超编的,一定是“肥缺”单位;长期缺员的,

6、变脸定律:见到上司唯唯诺诺,这是逼出来的;见到同级嘻嘻哈一定是“清水衙门”。哈,这是装出来的;见到群众凶凶巴巴,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学会

36、变动定律:每次新领导上任,机关必有一次人事变动。随机应变,因人而异,看风使舵,是机关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

37、晋升定律:年底受表彰嘉奖的都是些做工作的;年底升官晋升中国定律

7、活跃定律:领导在办公室的时候,气氛永远是“团结、紧张、严肃”而不“活泼”;而领导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气氛就会变得异常活跃,海阔天空、说说笑笑、无所不及。

8、不公定律: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事情,不能干的总是没有事情干。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机率就高,到头来往往吃力不讨好;少干或者不干的人,往往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给领导的印象却是个好同志。

9、加班定律:领导到了下班的时候不走,下级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走;加班等于敬业,至于效率可以不闻不问。而领导不在的时候,加班等于白加。

10、新官定律:新上任的领导不管见到谁都是笑容可掬,亲切有加。如果你认为新来的领导平易近人,联系群众,没有架子,那就大错特错了。三天过后,原形毕露,眼睛朝上,目无群众,官腔十足。

11、趋同定律:领导的爱好,往往会成为办公室成员的共同爱好,即爱好着领导的爱好,幸福着领导的幸福,快乐着领导的快乐。

12、转移定律:领导的领导批评了领导,作为被领导的你就得小心领导拿你当做“出气筒”;你要是觉得窝火,可以再找被你领导的人发一通脾气;如果没有,那就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有经验的老婆、孩子发现其脸色上阴到多云,一般都会知趣地走开。

13、关系定律: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问题在于自认为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有本事和没本事的,都要拼命地找关系,有了关系的则不惜一切巩固好关系。

14、竞争定律: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踏实本分的往往不如擅长张扬的;遵守制度的往往不如听领导话的;坚持原则的往往不如灵活变通的。

15、对错定律:错了马上认错的是科员,错了保持沉默的是科长,错了也能找到理由的是副处长,错了也从不认错的是正处长,错了众人还一再说没错的人是“一把手”。

16、忌讳定律:在办公室通常听不到牢骚怪话,人人都会把握住“说古不说今、说外不说中、说远不说近”的原则。

17、归因定律:凡是职务上不去的,众口一词就是不会拉关系,朝中无人没后台。没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不行。这是最体面的理由;但在领导面前却从来不会说自己怀才不遇。

18、痛苦定律:死亡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比死亡更痛苦的,那就是等待死亡。

19、错误定律:人人都会有过失,但是,只有重复这些过失的时候,你才犯了错误。20、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总是想着自己是否幸福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幸福。

21、沉默定律:在辩论时,沉默是一种最难驳倒的观点。

22、动力定律:动力往往起源于两种原因:希望或者失望。

23、愚蠢定律:愚蠢大多在手脚或舌头比大脑还快的时候。

24、价值定律:当你一旦拥有了某种事物以后,你就会发现这种事物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有价值。

25、社会定律:行得通的并不表示正确,有时歪打正着。

26、名声定律:窝里人不认可,越往外走越行。

27、升迁定律:仕入官场,每升一级,人情味便减少一分。

28、危难定律:总是问题越复杂,期限越短。

29、会议定律:所有重要决议,都将在会议结束或者午餐前最后五分钟完成。的却常常是未受表彰嘉奖的。

38、提拔定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应该被提拔的时侯,这个人肯定得不到提拔;单位一把手觉得这个人应该被提拔的时候,这个人很快就会得到提拔。

39、先进定律:单位里年终评选出的先进工作者,并不是单位里工作最多或最有成绩的人,而是最会在领导面前干工作的人。40、职称定律:能晋升高级职称的人,准保不是单位里业务能力最强的人;而业务能力一般的人,却最会搞公关。

41、尊重定律:单位里越是表面上被大家尊重的人,就越是容易受到大家轻视。42 个性定律:在单位里,一个人的个性与他的业务能力成正比。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强,个性也就越强;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差,就越没有个性。

43、玩笑定律:单位里的男女之间,表面上玩笑开得越大,实际上什么事情也没有;有时连句玩笑话都不说的男女,说不定背地里已经搞到一块儿了。

44、会议定律:参加会议的人越多,会议的内容也许越不重要。

45、谎言定律:人非生而知之,说谎也一样,原因无非有四:大人教的、被领导吓的、利益驱使的、社会风气使然。

46、蓝斯登定律:往上爬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梯子的稳固,否则,你下来的时候,你可能会摔倒。

47、托利得定律: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要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48、彼得定律:许多人爬到了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架错了墙。

49、布尔克定律:如果官员不把气发在太太身上,就会把它发在下级身上。50、成功定律:站起来的次数要比被击倒的次数多一次。

51、弗雷德定律:今天是威风凛凛,明天就可能威风扫地。

52、法兰克定律:就爱而言,女人是专业的,男人是业余的。

53、哈里定律:憎恨别人就象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自己的房子。

54、政客定律:他们可以许诺你在没有任何河流的地方搭起一座桥。

55、诺尔斯定律:辩论时间的长短与问题的重要性成反比。

56、游戏定律:赢家说说笑笑,输家高喊“发牌”。

57、能力定律:在两种情况下,人们特别容易抬高自己的能力:一是恋爱中的男人,他们发誓要为女朋友做的事情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二是当了科长想当处长,当了处长想当局长的人。

58、哈里森的行动定律:行为者常常不如评论者高明;但评论者往往没有行动。

59、詹姆斯的历史定律:历史本身不会重复,重复只出现在历史学家之间。60、杰克逊的虚伪定律:如果别人看不出你的虚伪,你就不虚伪了。 6

1、杰佛里的成功定律:当有人到处议论你不如他的时候,那你就一定在某些方面比他更成功。6

2、康威尔的组织定律:每个组织中都会有人清楚地知道该组织的底细,这个人应当被开除。6

3、建设与破坏定律:交一个朋友,需要千言万语;和一个朋友断交,只需要三言两语。

第14篇:Benford定律

Benford本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数字统计的一种内在规律,指所有自然随机变量,只

要样本空间足够大,每一样本首位数字为1至9各数字的概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稳定性。见右图。即以1开首的样本占样本空间的0.3,以2开首的样本占样本空间0.17-0.19,而以9或8开首的样本始终只占0.05左右。

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数据的开头数字是1到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而且每个数字打头的概率本应该差不多,但如果你统计的数据足够多,就会惊讶地发现,打头数字是1的数据最多。

1935年,美国的一位叫做本福特的物理学家在图书馆翻阅对数表时发现,对数表的头几页比后面的页更脏一些,这说明头几页在平时被更多的人翻阅。

本福特再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只要数据的样本足够多,数据中以1为开头的数字出现的频率并不是1/9,而是30.1%。而以2为首的数字出现的频率是17.6%,往后出现频率依次减少,9的出现频率最低,只有4.6%。

本福特开始对其它数字进行调查,发现各种完全不相同的数据,比如人口、物理和化学常数、棒球统计表以及斐波纳契数列数字中,均有这个定律的身影。 1961年,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本福特定律其实是数字累加造成的现象,即使没有单位的数字。比如,假设股票市场上的指数一开始是1000点,并以每年10%的程度上升,那么要用7年多时间,这个指数才能从1000点上升到2000点的水平;而由2000点上升到3000点只需要4年多时间;但是,如果要让指数从10000点上升到20000点,还需要等7年多的时间。因此我们看到,以1为开头的指数数据比以其他数字打头的指数数据要高很多。

2001年,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宣布破产,当时传出了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涉嫌做假账的传闻。事后人们发现,安然公司在2001年到2002年所公布的每股盈利数字就不符合本福特定律,这证明了安然的高层领导确实改动过这些数据。

第一数字定律描述的是自然数1到9的使用频率,公式为F(d) = log[1 + (1/d)](d为自然数),其中1使用最多接近三分之一,2为17.6%,3为12.5%,依次递减,9的频率是4.6%。科学家们仔细研究第一数字定律后,无法对这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定律的主要奠基人Frank Benford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物理和化学常数、素数数字等各种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由度量单位制获得的数据都符合第一数字定律。当然彩票上随机数据并不符合。第一数字定律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但对于这种数字奇异现象人们依旧是迷惑不解。

上图表中的几个数据范例来自于西班牙国家统计局,数据是按照本福特对数定律统计的。然而,按照彩票获得的数据是随机的和统一的。

您住宅地址号码是以a 1开始的吗?根据一个奇特的数学定律统计,约三分之一的住宅号码是以1作为其首个数字的。其它许多几乎没有任何共通性的地区也有相同的情况:比如道琼斯指数的历史数据、个人电脑中文件储存的大小排列顺序、世界主要河流的长度、报纸头版头条的数字及其它许多事情。

该定律根据其第二位奠基人弗兰克.本福特的名字被命名为本福特定律。通

用电气公司物理学家本福特于1935年发现了这一定律。该定律告诉人们在各种各样不同数据库中每个数字(从1到9)作为首个重要阿拉伯数字的频率。

除数字1始终占据约三分之一的出现频率外,数字2的出现频率为17.6%,3出现的频率为12.5%,依次递减,9的出现频率是4.6%。在数学术语中,这一对数定律的公式为F(d) = log[1 + (1/d)],此公式中F代表频率,D代表待求证数字。

这一现象让人觉得很奇怪,来自科尔多瓦大学的科学家杰赫斯.托里斯、桑索利斯.费尔罗德滋、安东尼奥.迦米洛和安东尼奥.索拉同样也如此认为。科学家们在《欧洲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数字如何开始?(第一数字定律)”的文章,该文章对这一定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他们的论文同时还对第一数字定律的有效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为何没有人能够对这一数字出现频率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等离子体物理学专家托里斯说,“自从我了解本福特定律以来,它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在统计物理学课堂上,我一直将此定律作为一个令人惊奇的范例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托里斯解释道,在本福特之前,有一位深受尊敬的天文学家名为西蒙.纽库姆,他在1881年发现了这一定律。纽库姆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对他的科学发现引起足够重视。本福特和纽库姆两位科学家均对这一定律感到困惑:当浏览对数表书籍时,他们注意到书的开始部分要比结束部分脏得多。这就是说他们的同事到图书馆后,选择各种各样学科书籍时首选第一页开始阅读。

本福特对此疑问的观察要比纽库姆更深入一些。他开始对其它数字进行调查,发现各个完全不相同的数据,比如人口、死亡率、物理和化学常数、棒球统计表、半衰期放射性同位数、物理书中的答案、素数数字和斐波纳契数列数字中均有“第一数字定律”现象的出现。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是由度量单位制获得的数据都符合这一定律。

另一方面,任意获得的和受限数据通常都不符合本福特定律。比如,彩票数字、电话号码、汽油价格、日期和一组人的体重或者身高数据是比较随意的,或者是任意指定的,并不是由度量单位制获得的。

正如托里斯和他的同事所解释的,数十年来科学家紧随本福特对这一数字现象进行研究,但是除了发现更多的例子外,他们几乎没有发现有关比第一数字定律本身更多的东西。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发现一些奇特现象。比如当对数据库中的第二重要数字进行调查时,该定律仍然发挥着作用,但是第二重要数字的重要性却降低。同样,第三和第四重要数字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就开始变得相同起来,第五重要数字的频率为10%,刚好是平均数。第二个奇特现象引发了更多的科学兴趣:

科学家们在他们所发表的文章中写到,“1961年,皮克汉姆发现了首个常规相关结论,该结论显示本福特定律是一个尺度不变原理,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提出数字尺度不变原理的定律。那就是说,由于是以公里来表示世界河流的长度,因此它满足本福特定律,同样以英里、光年、微米或者其它长度单位数字都会满足这一定律。”

托里斯同时还解释到,在二十世纪晚期,一些重要的预测理论(基数恒定性及唯一性等)被特德.希尔和其它数学家证实。虽然一些范例(比如住宅地址号几乎总是以数字1开头,低位数总是出现在高位数之前)得到了解释,但是目前仍然没有找到任何能解释各种范例的能用判断标准。科学家们同时还解释到,没

有任何优先标准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当或者不应当遵守这一定律设置数字。托里斯说,“现在对该定律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但是一些理论成果仍然是前途未明。为什么一些数字设置,比如通用物理学恒量会如此完美地符合这一定律?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一定律的数学原因,还要掌握这一套实验数据的特征。比如他们的连接点是什么?他们来自哪里?很显然,他们是相当独立的。我希望将来能够找到这一定律的总体必然性和充分条件。很多人都对这一定律感兴趣,特别是经济学家。但是我也知道这一定律也许有可能是永远都不可能的事。”然而,科学家们已经使用该定律进行了许多实践应用。比如,一个公司的年度账目数据应当是满足这一定律,经济学家可以根据这一定律查找出伪造数据。因为伪造数据很难满足这一定律。(非常有趣的是,科学家发现数字5和6,而不是1是最流行的数字,这表明伪造者试图在账目中间“隐藏”数据。)本福特定律最近还用于选举投票欺诈发现。科学家依据这一定律发现了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佛罗里达州的投票欺诈行为,2004年委内瑞拉的投票欺诈和2006年墨西哥投票欺诈。

托里斯说,“有关第一数字定律是通过脏书页发现的故事是完全不可信的。本福特定律不可否认已经得到应用。当这一定律被发现是其能够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朗。对我而言,它仿佛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奇异现象。这就是简单中可能蕴涵有意想不到神奇之处的典型范例。”

benford定律在审计方面的应用:

一、本福德定律

对于抽样审计,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讲解。抽样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抽样和重点抽样。随机抽样是采用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的原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进行检查;重点抽样是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和职业判断有针对性的抽取样本并进行检查。我们回顾这两种抽样形式,会发现如下缺点和不足:

(1)随机抽样如果要达到一定精确度,样本必须很大。这对于强调效率、效果和时效性的审计来说,有时可能存在成本高、在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审计人员为了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必然存在大量开飞机(没有执行的审计程序在审计底稿中记录已经执行了)的现象,反而大大影响审计效果。

(2)重点抽样强调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在审计实务中,一般是根据金额大小、性质严重程度并结合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的。这种抽样方法对于总体中样本金额差异大、个体数量少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但是对于总体中个体数量多、个体间金额比较均匀的情况则显得很吃力。

那么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祢补这些不足呢?这就是本节要讲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随机抽样、重点抽样审计方法的有益补充,该方法就是富兰克•本福德(FrankBenford)定律(Benford\'s Law)。

本福德早年在通用电器公司(GE)实验室工作,是一名物理学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学规律,即在任何一组同质随机发生的数据中,排在数据第一或第二位的数字是存有一个可预测到的概率。例如,在一组数据中1排在第一位的概率约为31%,而9排在第一位的概率仅有5%。本福德测试了多种来源的数据组发现存在这样的概率。

本福德定律的含义如下:

一组随机发生的数字,各个数字的首位存在一定规律,越小的数字出现的比率越高,既0出现的概率是100%(实际上首位不可能是0,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其出现的概率是100%),1出现的概率是31%,2出现的概率是18%,依次类推,9出现的概率只有不到5%。

其实,本福德定律也服从大数法则和中心极限定理,但是其证明比较复杂,这里不赘述。下图是美国物理学家 T.P.Hill 于1998年7-8月试验本福德定律的概率图:

本福德定律的应用条件是:

(1)数据不能是规律排序的,比如发票编号、身份证号码等;

(2)数据不能经过人为修饰。

二、本福德定律在审计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本福德定律的适用条件是数据不能经过人为修饰。如果数据来自舞弊所得到的结果,则这些数据将不再服从本福德定律。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本福德定律来发现被审计单位舞弊,提高审计效果。

第15篇:20,80定律

生活中的定律——80/20法则 个人提升, 生活金点子 July 30th, 2007 弥缝强力打造——《生活中的定律》。 褪墨上新一系列绝对值得阅读的好文章!

80/20法则:世界80%的财富来至于20%的人

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指在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常产生80%的结果。这一法则在很多方面被广泛的应用:如80%的劳动成果取决于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维基人贡献了80%的维基条目等等。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80/20法则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它强调“一分耕耘多分收获”,只需要抓住重点,便可以获取多数的成果。举个例子:

一位石油界的老板请来一位效率专家,让专家教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专家请石油老板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10件事情,石油老板为此花了5分钟,效率专家又让他花5分钟时间写下明天最重要的10件事情,并且按照重要程度编号。效率专家告诉石油老板,每天写计划,并且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依顺序完成。效率专家同时希望将这个做法在公司内推广,并要求石油老板在一个月以后按收效付款。一个

月后,石油老板给效率专家寄来1.5万美元酬金。若干年后,这家石油公司发展为大型连锁企业。

10分钟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如果你用来考虑一天的大事时,它产生地作用却很大,这就是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所以将80/20法则应用到生活中来,只需20%的时间就能创造出80%的效益,那么,就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80/20法则告诉我们:一些关键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多数的结果、产出或酬劳——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点。

第16篇:柏林定律

柏林定律

柏林定律解释

柏林定律是指:成功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取得不断的成功。在不断成功之后,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已无所不能。即是说,对于下一步的成功来说,上一步成功往往表现为一种惯性陷阱。提出者是法国行为科学家欧文·柏林。

柏林定律操作实务

如果成功地完成了某件事,人们会把它程序化:经验--规则--继续。习惯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一旦习惯了某条成功的路线,就很难去尝试其他的路。正确的态度,套用著名影星周润发的一句广告词\"对我来说,成功是另一个起点。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对于企业来讲,通常情况是,市场和消费者行为不停地发生变化,企业却还在一意孤行。即使是一些刚开始做事非常灵活、以顾客为导向的知名企业,都很难批评或挑战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于是它们逐渐丧失了灵敏度和适应能力,然后就有可能成为成功的牺牲品。外界条件变化得越快,成功经验就越容易落伍。如果公司想继续保持领先,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放弃固有的组织流程。

经典案例分析

在《个体的崛起--欧洲首席管理大师谈自主性管理》中,作者莱恩哈德·斯普伦格指出:不要落入成功的陷阱。企业通常都不喜欢听到坏消息,这是阻碍创新的最大问题。而等级制度总是能过滤掉坏消息。\"在利多富、IBM、AEG、根德和飞利浦,还有其他的知名企业,你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连企业领导阶级也是如此。一旦你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或者掌握了最好的或惟一的方法,你就不可能再前进了,你就掉进了成功的陷阱。如果有人说:我有 25年的管理经验!那么我们说,他只有一年的经验,其余的24年只是在简单的重复而已。如果你无法找到新的出路,就只好留在原来的路上。\"

第17篇:大数定律

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在讨论数学期望时,又看到在大量独立重复试验时,“平均值”也具有稳定性。大数定律正是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证明了“频率”和“平均值”的稳定性,同时表达了这种稳定性的含义,即“频率”和“平均值”在依概率收敛的意义下逼近某一常数。

一、切比雪夫不等式 设随机变量X具有数学期望有下列切比雪夫不等式

,方差

,则对任意正数,证明:(仅对连续性随机变量加以证明,离散型留给同学课下练习) 设,则

例1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随机变量与其数学期望之差大于3倍标准差的概率。

解:由切比雪夫不等式 令

,有 。

例2 设随机变量X的方差为2,试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

解:由切比雪夫不等式

令,有

二、大数定律

(一)重要概念及性质

1.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列

。 如果对任何是相互独立的,那么称随机变量列

都有共同的分布,则称是相互独立的。此时,若所有的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列。

2.依概率收敛 设

为随机变量列,若存在随机变量

或则称随机变量列{}依概率收敛于随机变量

,对于任意

,有

,并用下面符号表示:

注:依概率收敛与高等数学中的收敛是不同的。

在高等数学中,{,可找到 在概率论中,{意味着对任意给定的

}为确定性变量,若

的,都有

,这是指对任意给定的,而不会有例外。 }依概率收敛于

,对所大于

}为非确定性变量(随机变量),{

,当充分大时,事件“

”发生的概率很大,接近于1,但并不排除事件“” 的发生,只不过是它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而已。

因此,依概率收敛的条件比高等数学中的收敛的条件要弱,具有某种不确定性。

3.大数定律

设{}为一随机变量列,并且

存在,令

,若

则称随机变量列{}服从大数定律。

(二)重要定理

1.(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设随机变量列所界;

相互独立,均具有有限方差,且被同一常数C,则对于对任意的正数。

,有证明:设,则代入切比雪夫不等式即得。

特殊情形:若

具有相同的数学期望

,则上式成为 2.贝努里大数定律 设是n次独立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p是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发生

,则的概率,则对于对任意的正数,有证明:设

令而

代入切比雪夫不等式有 所以由极限的夹逼准则得

3.辛钦大数定律

是相互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且

,则

例3设{}为相互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并且

的概率分布为

试证{}服从大数定律。

证明:因为 由辛钦大数定律可知{例4设{

}服从大数定律。

}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序列,且

试证{}服从大数定律。

,依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证明:由题意可知 得随机变量序列{

}服从大数定律。

第18篇:生活定律

生活定律

1.

2.墨菲定律

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3.羊群效应

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4.水桶定律

若个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短板,那就要尽快把它补起来。若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块最短的木板”,那就应该迎头赶上,不要拉集体的后腿。

5.不值得定律

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6.手表定理

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自己才能成功。

7.80/20法则

一些关键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多数的结果、产出或酬劳。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点。

8.华盛顿合作规律

团队一定要有合适的团队协助方式。而作为一名团队成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团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取得成果。

9.酒与污水定律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10.减法哲学

减出轻松,减出自在;减出健康,减出年轻;减出快乐,减出幸福!

11.奥卡姆剃刀定律

万事万物应该尽量简单,而不是更简单。

12.破窗理论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行动起来!

13.贝勃定律

理性的分析事实,不要随意凭感觉论事

14.蝴蝶效应

防微杜渐,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15.马太效应

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16.晕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最新更新:

1.青蛙效应

一个公司和个人都应该时刻充满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只有不断地保持自己的饥饿意识,设定远大的目标,才不会在生活中各方各面的竞争中被打败

2.刺猬理念

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

3.约拿情结

成功源自克服内心的成长障碍。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除了我们自己,还能有谁能够打败我们呢!

我的2011年考研经验分享 学习技巧 September 26th, 2011

本文由 姬良 原创投稿。

我去年考的研,一路走来,各种意外事件不断,最后好歹把整个流程走了下来。虽然最后没过初试线,但这一年的历程还是给了我不少难以从别处得到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固然好,我这失败的经验更能给人启发。

我报考的北大ccer,因为我对经济理论比较感兴趣,既然研究生又要上三年,不如选个好点的学校考考。这里我要说的是,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尝试,很可能自己把自己吓着。而一旦开始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没什么。

考研中最不可饶恕的“罪行”是什么?不是学不进去,身在曹营心在汉。也不是光说不练,整天瞎混。而是做太多无用功!

太多的人在“假装”学习!考研自习室里面,那么多人,几个人在真正学习?学习就是练习和背记,除此以外,都是无用功!

曾经快临考的时候,我的一个研友有一道线代题和我讨论。这个哥们做笔记的功力令我大开眼界,他的笔记,和印刷的没两样。但就是这样做数学笔记,我发现他对这道题涉及的最基本的概念不理解。课本上白纸黑字的东西,他也做过笔记,但是他根本没理解。就导致做起题来似是而非,理不清头绪。试问这样的工整笔记对我们的成绩提高有何益?

还有一个无用功就是不及时复习。专业课厚厚的一本,有人说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样的话,等看过一本之后,还得回过头来重新看。这看完一本的时间大部分就白白浪费掉了。头脑里没留下多少印象。为何要求进度,搞那么快?其实如果采用看完一部分,立马复习的策略,看完一本书的时间反而用不了那么多,结果却更好,头脑里印象更深刻。所谓欲速则不达。

再有一个无用功就是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帕累托的二八法则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但几个人真正在生活中运用过这个法则?

无论哪门功课,都有基础和末节之分。基础的核心的东西只占两成左右的课本容量,而由这些核心引申出来的东西占八成。如果平均用力,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白白浪费时间还得不到好结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核心的东西理解不透彻,会影响对整体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核心的东西理解得非常透,掌握整体易如反掌。如果有十个小时学习时间,要把八个小时花在理解核心上面,剩下的2小时用去掌握其他。

要以理解去代替记忆。死记硬背虽然也有好处,但要把东西运用灵活,出神入化,就不是死记硬背能带来的效果了。理解看起来很费时间,其实是最省时间的。因为一旦理解了,记忆就是小菜一碟了。理解越到位,记忆越深刻。单纯的死记硬背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书里面有段话,他说单纯的“学习”是不用脑的容易事,看书加一些下划线,摘抄什么的都是表面功夫。最好的方法应是用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总结。小曼同学这个哈佛天才把他的方法都公开出来了,我们这些凡人又怎么好意思视而不见?单纯的看教材,很多东西你就不知道你不明白。题目还是要做,而且在做的过程中问自己,为什么我就想不到这种程度?如果叫我自己出题,我会怎么出,我又该怎么答我自己出的题?

看书要精。精到这本书好像是你自己写的一样。考研自习室里面动辄就是书的海洋。敢问诸位大神搞这么多书来,能看完几本?看完了能理解多少?理解了能够应用多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克劳塞维茨的经典,战争论里面说,战争的胜败,在于能否在战局整体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点上面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很多书必然导致精力的分散。精力一分散,付出远远不够收获。经典书籍,学校指定的参考书,历年真题,这些都是精华,要把你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研究这些东西上面。彻底搞会这些才能游刃有余。

关于占座问题。占座在各地已成为蔚为壮观的场面。很多人打破头为了争一个位置。我不禁感到有些难以理解。禅宗里面说,手指指月,手指非月。意思是,我用手指指着月亮,是为了叫你自己去看月亮,不要把我的手指当成月亮。占座也是如此。一切都是为了考上研,为了让学校录取你。很多人抢座位的那个阵势好像是占到座了就等于自己考上研了一样。越到最后,自习室里不务正业的越多。有人甚至座位占到了,自己反而不去上自习了。或者是在那里坐着神游太虚。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到自习室刚开门那阵,那么多人挤在门前,快把门都挤爆了,究竟是为了什么?真是荒谬。

所以我这一年压根都没占座,天天打游击,去教室里面自习。图书馆开门挤到暴的时候我在宿舍里面睡大觉。关键是精力集中,要心无旁骛到忘了时间。精力集中了,看书所需时间是很短的。这个我深有体会。曾经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那么厚一本我很是畏难。天天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分钟也不愿浪费。却因为畏难好几天没看几眼。最后我觉得再这样下去要完蛋。狠狠心,不管那么多,踏踏实实一点一点看下去,没想到心一沉下去,六天多一点我就看完一遍了。这个速度是我没想到的。

看到论坛上有人说要考名校的研每天必须奋战十几个小时,拿身体健康玩命;还剩四个月,有人就说晚了,来不及了。现在的同学还真是浮躁不堪啊。四个月,每天十小时的话,考全中国任何一个学校都够用了。前提是你这十小时是有价值的十小时,而且必须是十小时,不能缩水。人和人的智商相差并不大,为什么别人每天八小时名校都考上了,而有人口称自己每天奋斗十几个小时累到快死却考不上哪怕是一个非名校?关键在于你是否把功夫用到了正确的地方。每天奋斗十几个钟头,让明眼人过来一看,真正起作用的不到一个小时,那就不是奋斗了,是瞎折腾。死学不如聪明的学习。每个人每天都有那么24个小时,可是每个人

对于自己的时间怎么用却有各自的用法。造成最终结果天壤之别的就在于日积月累的时间使用差异。每天起来,最重要的事情要先做,要划分出来重要的事情与不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不做也罢,重要的事情不去做一个人的命运就没法改变。不做完重要的事情就不做别的事情。明白这个道理,100%的时间管理书籍可以不用看了。

很多人觉得考研难以坚持下来。甚至觉得必须像苦行僧一样才有可能成功。我这一年坚持得不是那么痛苦。累的时候也是每天十几个小时,坐的屁股都疼。但是我只是生理上的疲劳,我的心不累。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过程,每天能领会这么多东西,太充实了。而且每天都知道还有那么多道理我不明白,这个探索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学宏观那时候,每天睡觉一闭眼眼前到处是各种曲线移动。这么有意思的理论,怎么会痛苦呢?集中能够带来趣味。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你能够在那上面进行集中思考,都会慢慢变得有趣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够把书本像打魔兽一样去研究,自然乐趣无穷。

一定要培养成就感,无法坚持就是因为没有成就感,老是挫败感。先从比较容易的地步开始,为大于细,图难于易,培养成就感。培养成就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每天看书八小时坚持不了?ok,每天看书三十秒总能做到吧。内容看不下去,目录总能看吧?别小看这看书三十秒,慢慢你就会养成习惯,从高山上滚下的一丁点雪没什么吧?等到它滚到山下,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雪崩了。 有本书叫《Talent is Overrated》。中文译名叫《天才哪里来》。里面的核心概念就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没什么神秘的。所谓刻意练习,就是挑出来一些特定的任务,一般来说是稍有难度的任务。然后反复练习,进行微小改进。天才就从这里面出来的。遵循这个原则,能够培养出来世界级的能力。表现在考研上面,就是拿出一块你感觉比较有难度的内容,或你掌握不好的部分,进行刻意练习,真正去尝试运用它。做题要反复,还要有微小改进。这次做了要比上次有进步。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哪个不是整天上班?花的时间还少吗?为什么行业精英了了无几?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工作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他们缺乏的就是刻意练习这种过程。得过且过,每天重复,成了一个智能机器人,而不去思考改进,练习。单纯的重复虽然也能培养一点能力,但是要达到比较高级的层次是不可能的。

毛主席说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固然很难,但看不懂的东西要像敌人一样去攻击它。读不懂的书要不留情面地硬攻。有的人不取攻势而取守势,这样不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不会让步。我认为这是一个真理。是解决你与知识间的矛盾的根本方法。毛主席没有像成功学一样去忽悠人,你自信就行了,关键是自信。也没有叫人去遵守什么吸引法则,羊皮卷。他告诉你要硬攻。没自信怎么了,攻下来不就有自信了?如何解释人的能力差别?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人的天赋决定,不是那块料也没办法。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不是这样。人的认识是能动的反映过程。能力不够是因为实践不够,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是一个循环。能力的强弱与这样的循环经历过多少次有关。而不是什么天生注定的,一成不变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么个道理。

我考研前和中间,看过数不清的经验介绍。可是这些成功者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成功的。我看到,他们的做法和普通人别无二致。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人家的天赋,学也学不来。其实这些成功同学不知道,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做事的方法,和普通同学是完全不同的。还是那句话,智商的差别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我的英语,高考137,四六级都是裸考,连单词都没背,都是六百多分。考研因为专注于专业课了,英语也是裸考,单词连书都没买过,最后考了68分。其实我的做法就和别人完全两样。语法我根本不懂,但不妨碍我选出正确选项和翻译对句子。辅导班我根本也没上过。但是我要告诉你我做过什么。王若平老师编的一本书里的序言道出了真理。里面说英语真正的阅读能力都是实践出来的,写作能力也一样。给出的建议是简单的英语,即初中生也能看懂的英语要看够100万字,不然无法练出真正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我听从了这个建议,把书虫那些简单的英语英汉对照丛书看了个遍。十几本书,什么大战火星人啊,九十九级台阶啊,都利用闲暇时光看完了,而且从互联网上面下载了不少英文书籍直接看,什么肢体语言,心理学,小说,喜剧写作乱七八糟的英文书籍都看。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全集都是看的英文原版,怎一个美字了得啊,翻译过来的实在不能看,把柯南的好文笔都浪费了。高中时候,我把一本新概念第四册里的文章都背下来了。没背过的就可惜了,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语言的艺术之美。

什么是秘诀?这才是真正的秘诀。如果要克服阅读问题,不是什么阅读方法,什么划段落,长句分析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能解决的。当你看过了几十本英文原版书了,要说你的阅读还不得分那简直就是个笑话了。

我考研的失败都是因为直接或间接的违反了以上我列出的这些原则。当然在其中的时候,我是不知道的。考完研了,仔细总结分析过后,我才明白了这些。如果没有那么多弯路,我不会明白的如此快和彻底。希望后来人看完之后,能够领悟点什么,少走弯路就是更快的达到目的地。

写了不少,大家各取所需吧。ps 本人今年二战,继续挺进ccer,哈哈。

第19篇:画皮定律

陈坤和甄子丹本来是战友,两个人都喜欢赵薇。赵薇选择了嫁给陈坤,甄子丹愤而远走。画皮定律一:再好的朋友,抢一个心上人,也会翻脸。无论男女。

陈坤救了一个女人周迅回家。周迅其实是妖怪。

画皮定律二:如果一个有家的男人把一个单身女子带回家,这绝对是场冒险,不管这个姑娘会不会画皮。

赵薇怀疑陈坤喜欢周迅,进而发觉周迅来了之后,城里开始死人。认准周迅就是妖怪,画皮定律三:如果一个女人发现自己的男人外面有了女人,那么到处跟人说那个女人是狐狸精,只能显得自己像个疯子,太小气。

但是没有人相信她。她写信喊来了甄子丹。

画皮定律四:还是去找自己的旧情人,是正路!(找旧情人来干什么,看你的兴趣)

周迅想嫁给陈坤,不是做妾,而是做夫人。

画皮定律五:如果一个小三,喜欢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又不像只是玩一玩就吃掉他,而是想要个名分,会搞得三个人都很凄惨。

甄子丹来了,降魔者孙丽也来了,孙丽看着甄子丹很有感觉,甄子丹对孙丽也有点感觉。画皮定律六:男人终究是要变心的,不管他当初多么爱你,只不过是动手没动手的差别,而且,总是有更年轻的姑娘出现的!!

还有个蜥蜴精追随周迅而来,蜥蜴精爱着狐狸精周迅,周迅不喜欢他。

画皮定律七:讨厌长得不帅的男人,女人讨厌“长舌头”的男人,讨厌知道自己当年底细的男人,讨厌,吃的东西,跟自己口味不同的男人„„之后数条,都是第一条的借口。

甄子丹表示自己相信赵薇,赵薇说甄子丹是个好人。

画皮定律八:如果一个人给你发了“好人卡”,基本来说,这个人打算送死你去,吃定你一辈子了。不知道逃的,是傻瓜。

周迅想色诱陈坤,蜥蜴精吃醋,进攻陈坤,大闹府里。

画皮定律九: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的男人,比较吃香。在两个男人之间摇摆的女人,其实比较危险。女人斗心计,男人斗体力。

蜥蜴精又进攻赵薇,关键时刻,陈坤选择去保护赵薇。

画皮定律十:所有的男人,都会先考虑自己的老婆的,小三们的悲哀„„ 其实,不是因为他更看重老婆,而是他的身份促使他必须先救自己的老婆,否则,会被人说,没有人味。

周迅终于明白,陈坤更在乎身为老婆的赵薇。

画皮定律十一:情人早晚会发现真相的,这个时候,怎么选择,能比较出一个人的智商。

于是周迅直接胁迫赵薇离开,逼赵薇服毒。

画皮定律十二:偷情的乐趣,就在于偷偷摸摸,有人争抢的感觉比较刺激,直接逼宫„„注定是悲剧

所谓,凡事,不能十三点。那就到此为止吧。

爱情这种事情,都不能仔细推敲,一推敲,就千疮百孔。

第20篇:定律、法则

一、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下面是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人生哲学

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 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 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

 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爱情意义

 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生活常识

 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 19.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二、二八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附:破窗理论等 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 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

“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如一个人应该选择在几件事上追求卓越,而不必强求在每件事上都有好的表现;锁定少数能完成的人生目标,而不必追求所有的机会。

三、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四、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五、“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六、彼得原理

管理学家劳伦斯·丁·彼得(Laurence.J.Peter),1917年牛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人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亨、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原理首次公开发表于1960年9月美国联邦出资的一次研习会上,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彼得认为他们多数人“只是拼命地想复制一些老掉牙了的统计习题”,于是引介彼得原理说明他们的困境。演说召来了敌意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呈现彼得原理,尽管所有案例研究都经过精确编纂,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最后定稿于1965年春完成,然后总计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无情地拒绝了该书的手稿。1966年,作者零星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述论同一主题的文章,读者的反应异常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趋之若婺鸳。正如彼得在自传中提到的,人偶尔会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身影而不能立即自我辩认,于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这样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自己,“彼得原理”扮演的正是那样一面镜子。

七、零和游戏

一个游戏无论几个人来玩,总有输家和赢家,赢家所赢的都是输家所翰的,所以无论输赢多少,正负相抵,最后游戏的总和都为零,这就是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之所以受人关注,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与零和游戏雷同或类似的现象。我们大肆开发利用煤炭石油资源,留给后人的便越来越少;我们研究生产了大量的转基因产品,一些新的病毒也跟着冒了出来;我们修筑了葛洲坝水利工程,白鳍豚就再也不能洄游到金沙江产卵了……

发展是硬道理。人类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曰益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之后,可持续发展理论才逐渐浮出水面。零和游戏原理正在逐渐为“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利己”而不“损人”才是最美好的结局。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合作,实现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的。

领导者要善于跳出“零和”的圈子,寻找能够实现“双赢”的机遇和突破口,防止负面影响抵消正面成绩。批评下属如何才能做到使其接受而不抵触,发展经济如何才能做到不损害环境,开展竞争如何使自己胜出而不让对方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每一个为官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企业经营管理定律只能供我们参考和借鉴,至于什么条件下适合借鉴哪一种,回到手表定理上去,你需要自己选择一块戴着舒适而又走时准确的手表。

八、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九、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十、水桶定律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

任何组织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劣势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可它却让你那些长的东西白长了!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水桶定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你个人身上某个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带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叫艮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一件事没做好而毁了所有的努力。有些人也许不知道水桶定律,但都知道“一票否决”,这是中国的“水桶”,有了它你便矢口道水桶定律是多么重要。

决策和执行发生的机率。让谋划的人尽心谋划,让执行的人全力执行,让他们都从中获得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功利,这样我们才能把“粥”分得更好。当然,还应有必不可少的独立的监督。

十一、蘑菇管理原理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蘑菇管理有着先天的不足:一是太慢,还没等它长高长大恐怕疯长的野草就已经把它盖住了,使它没有成长的机会;二是缺乏主动,有些本来基因较好的蘑菇,一钻出土就碰上了石头,因为得不到帮助,结果胎死腹中。

让初入门者当上一段时间的“蘑菇”,可以消除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他们更加接近现实,更实际、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领导者应当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不可过长,时间太长便会使其消极退化乃至枯萎,须知不给阳光不给关爱不仅是任其自生自灭,而且更是对其成长的抑制。如何让他们成功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尽快吸取经验、成熟起来,这才是领导者所应当考虑的。

十二、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爱钱的心理不谈。马克思说,金钱是“人情的离心力”,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财富的画面挑逗自己。金钱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这种影响有时是潜在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致富的驱动力并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动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现象。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 -的确,“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为金钱而互相伤害,远超过其他原因。

附:一街东头那个乞丐去摸彩票。中了五等奖,得款50元。甚喜!这个冬天好过了,他拥有棉袄、棉裤、和棉鞋了。街西头那个乞丐也去摸彩票。中了一等奖,得款50万元。狂喜!

首先大宴宾客,热闹三天,煞是风光,耗款3千元,小意思。然后买西服、配手机、穿金戴银,容光焕发,一扫穷气。再次,买房子,满街转悠,要带车库的。第四,就是买车了。“夏利”太便宜,“奔驰”太贵,还是“桑塔纳”吧!第五……第六……第七……过年的时候,街东头那个乞丐还在到处晃悠,穿着那50元买的“家当”;而街西头那个乞丐却在劳教所里,据说是因为赌博、嫖娼、吸毒、闹事……拥有50元,街东头的乞丐不再受冻,自得其乐;拥有50万元,街西头乞丐成了个大富翁,却也把自己送上了死路。不懂得善用钱财的人,还是没钱点才安全。

十三、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却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噗”地吐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以看见吐痰、便溺、打闹、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

又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苛希纳定律

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250定律

美国著名推销员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他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产品,又第一个淘汰自己的老产品。这一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因为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取较大的份额和较高的利润。

木桶定律

一个有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一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某一关键环节,把这一个矛盾解决了,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a、领导

一、素养 蓝斯登原则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刺猬理论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

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

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雷鲍夫法则 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6、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

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洛伯定理

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r·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斯坦纳定理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s·t·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

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l·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牢骚效应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

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避雷针效应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四、协调 氨基酸组合效应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米格-25效应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磨合效应

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作出必要的割舍。

五、指导 波特定理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提出者:英国行为科学家l·w·波特

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蓝斯登定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吉尔伯特法则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 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权威暗示效应

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点评: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没走过的路。

2、特色不特,优势无优。古特雷定理

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

点评: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十

四、计划 列文定理

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P·列文

点评: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 弗洛斯特法则

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提出者:美国思想家W·P·弗洛斯特

点评: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十

五、参谋 波克定理

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点评: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 韦奇定理

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点评:

1、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2、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六、决策 福克兰定律 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D·L·福克兰

点评: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王安论断

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点评: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 十

七、执行 格瑞斯特定理

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H·格瑞斯特

点评: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 吉德林法则

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 点评: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 d、调控 十

八、信息 沃尔森法则

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点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塔马拉效应

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雷达,它与其他雷达的最大不同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 点评: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 十

九、监督 小池定理 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 提出者:日本管理学家小池敬

点评: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 赫勒法则

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

点评: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 二

十、控制 横山法则

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 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

点评: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 蝴蝶效应

\"紊乱学\"研究者称,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可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他们将这种由一个极小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点评:善终者慎始,谨小者慎微。 阿什法则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m·k·阿什

点评: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 二十

一、法纪 洛克忠告

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 提出者:英国教育家洛克 点评:简则易循,严则必行。 热炉法则

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二十

二、改革 柯美雅定律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r·柯美雅 点评: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 达维多夫定律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提出者: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

点评: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自吃幼崽效应

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崽\"。

点评:

1、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

2、敢于对过去告一个段落,才有信心掀开新的一章。二十

三、创新 舍恩定理

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 提出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点评:只有信之不疑,才能持之以恒。 吉宁定理

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h·吉宁

点评:不怕错误的人,错误往往也离他最远。 卡贝定理

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稻草定律范文
《稻草定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