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法治政府申论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3 21:01:4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申论热点: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申论热点: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宪执政、依法行政,就是各级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行使权力。

现在的法治政府建设还停留在口号阶段,法治政府目标看不见、摸不着,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要么顾此失彼、避重就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么主次不分、轻重失衡,“眉毛胡子一把抓”。如何让法治政府“看得见”、“摸得着”,防止法治政府建设的口号化、片面化和盲目化,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建立中央地方双重法院体制。建立中央法院主要负责经济案件、地方法院主要负责民事案件审理的双重法院体制,改变当前分级管理的司法体制,实现中央地方司法权的有效分工,发挥中央地方两个优势。

二、是司法体制去行政化。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司法机关人财物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将司法机关的人财物由中央统一管理,将司法经费单列,列入国家预算,经全国人大批准后,国务院统一拨款,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支配和管理。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所有的政务信息都应该公开。在公开的内容上,要一体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只要政务信息都切实公开了,政府的所作所为就被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这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来说,有重大意义。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四、创新方式方法,科学评价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权威统一的指标体系,把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逐一细化和量化,使法治政府变抽象为具体。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把内部考核和社会评议结合起来,找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有方向、有重点地加以改进,为全面建成法治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正向驱动和坚强保障。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www.daodoc.com/liaoning/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推荐第2篇:法治政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中国与中国梦

简单地说,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口号,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聚焦于“民族复兴”,那么何谓复兴呢,怎样就说明了中华民族实现了这种梦想呢?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个解释,他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全面的界定,它不仅仅着眼于某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并不是说我们GDP的总值达到了世界第一我们就实现了这个“中国梦”。中国梦聚焦于民族复兴,而何谓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概括而言之,实为文明之复兴。我把“中国梦”的实现、民族的复兴理解成为“文明的复兴”。我们知道文明是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既包括了物质的文明,也包括了精神文明,还包括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制度文明,而制度文明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就是法律法治。

从世界各个国家文明的兴衰更替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伟大的民族离不开伟大的法治。比如在中国的古代,特别是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最重要的时期。以唐律为代表的唐代基本律法制度便是我们国家唐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所以从唐代开始,周边的各个国家受中国立法的影响形成了我们法学界所说的中华法系,朝鲜、越南、日本等都受到唐律的影响,学习唐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学制度。我们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便一定包含了、并且离不开法治文明的复兴,离不开我们所建设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者们把中国面临的问题总结为一个个的陷阱——现代化的陷阱、工业化的陷阱等,能不能越过这些陷阱,靠什么越过?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想也离不开世界性的视野。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遭遇的问题和现在中国遭遇的问题是极其相似的,因为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也经历了一个大概30年的快速发展。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是一般化的,但是南北战争之后它实现了统一,经济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经济的产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了。但这并不表明它没有面临问题,美国历史学院把这段时间叫做“镀金时代”,是说这个时代很多的数据金光闪闪,就像一层金子,但是在镀金之下却掩盖着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卫生、腐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非常突出。而西奥多·罗斯福成功地带领美国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走出了这些陷阱。在其执政时期,美国掀起了“进步主义运动”,是用法律手段解决美国当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比如说垄断的问题。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法律手段,美国当时所面临的很多棘手问题才得到了良好地化解。我们中国要实现这样的转型,要成功渡过这样一个个陷阱,同样离不开法治的力量,我想这也是第为什么习总书记在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候特别提出了法治的重要性。

全方位全覆盖的法治概念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在我们国家提出法治以来,强调得特别多的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主要针对的是,在处理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政府权力与法治的关系上应当遵循法治的方针。我们现在提出“法治社会”,是强调要将三个概念一体推进,离开哪一个都不行。

怎么去理解“法治社会”这一概念?理解“法治社会”要从三重含义去理解才是比较全面的。第一重含义是,法治社会意味着我们对社会的治理、管理需要法治化,要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要善于运用法治精神引领社会治理与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的难题,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第二重含义是,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自身的法治化,不仅国家要法治化、权力要法治化、政府要法治化,还有社会本身也要法治化。在法治社会当中,社会的各个成员、社会的各种组织都要依法行动,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第三重含义是,法治社会意味着法治建设的社会动力机制。我们原有的法治建设的主导模式是“政府主导型”,法治的推动动力是由政府提供的,但是这种动力模式是存在局限的,因为法律原本是约束政府权力的。因此法治建设的动力机制需要转型,从“政府主导型”转变成为“政府与社会互动型”的法治模式,从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变为一种上下并进的模式,以此来发挥社会的参与作用,体现人民的主体作用。

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环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这里把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与宪法的权威性一致起来了,它们不是矛盾、不是冲突的。习总书记还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当中,不是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新来修改宪法、制定新的宪法,所以1982年便制定了新的宪法。北京大学教授龚祥瑞先生曾说过:“宪法拥有权威的关键不在于公民是否服从它,恰恰在于政府自身是否服从它。”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有这样一句话:“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这段话中最重要的便是“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这句话。 司法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一个重要方面。老百姓判断一个国家的法律有没有权威首先是看国家的司法有没有权威、法院有没有权威。那么我们国家的司法权威如何呢?判断这个问题有一个直观的方式,就是看法院的判决是否能够得到执行。通过观察发现,法院的判决执行确实存在很多困难的地方。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有当事人的原因,有法院的原因,还有政府的原因,有很多政府对于法院的判决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判决得不到执行,它的权威性地位在老百姓心目当中就会一落千丈,所以老百姓就容易不屑于司法,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

司法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司法权限不足的情况下,司法改革必定成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后的说明中讲到,司法改革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习总书记还说:“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司法工作与社会公平正义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习总书记说:“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意味着对于司法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定位,他的判断是非常清晰的。司法太重要了,一旦司法失守,社会公平正义再也无法在制度的渠道之内获得救济,一旦老百姓在制度之内寻求不到对于社会公平的救济,便会采取在制度之外寻求,而在制度之外寻求,很多时候便是违法的、暴力的,社会代价是巨大的。因此,总书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对司法非常高的要求。这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他要求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要让司法能够实现公平正义、还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在过去的司法实践当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冤案错案。这些冤案错案对于老百姓对社会公平的信心的打击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对于政府和执政党的公信力、执政基础的削弱和破坏是要引起我们极大重视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司法改革,要对现行的司法体系做“大手术”。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了一个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对这一要求进行了细化,提出深化司法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四块内容,其一是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破除司法地方化。司法权受地方的掌控在中国由来已久,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曾经有一个地方的中级法院在十年内所判案件没有一例是判当地的人、当地的企业败诉,是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和企业如此守法?显然不是,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提出的一个改革的办法,即省以下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其二是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消除司法行政化。与司法的地方化相比,司法行政化的危害甚至是更大的。我们的司法权为何与立法权、行政权不同,单列出来作为不同的权力?因为它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司法权严格说是一种审判权,所以在作出裁判前必须要经历“审”。但是在我们的司法审判当中,司法权力的运行机制很多时候与这一原理相违背,存在很多不审而判的现象。我们的很多案子在审理过程中存在请示汇报制度,如果说请示的上级并没有参与到案件的庭审过程当中,他们就没有权力来对这个案子的判决施加影响。这是原理上、逻辑上的一种背反,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大量地存在。因此这一方面需要改革。司法的行政化还体现在人员的管理上,我们的司法人员完全是一种行政化的管理方法。我国的公务员法将法官列入公务员行列,而公务员具有服从上级命令的义务,但法官判案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显然,公务员的义务与法官行使权力的方式是存在冲突的。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此提出了改革,提出探索实行符合司法职业人员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其三是健全错案预防纠正机制,实现司法公平正义。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看,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完善司法的责任制。要裁判者作决定,让作决定者负责任,并且这种责任是终生的。其四是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概括来看,这次司法改革总的路线图是先易后难,先内后外。从这次司法改革的设计来看,主要还是从司法机关内部先改起,我是非常赞同这一思路的,这样可以深化司法公开,提高司法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树立司法公信力。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

党的依法执政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最为关键的环节。习总书记对“依法执政”这一概念做出了很好的阐释,就是“三个善于,一个支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依法执政在政法工作上的体现作为例子来说明如何做到依法执政。怎样处理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其实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中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很好的阐释:“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政法系统各单位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委政法委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呢?这便涉及到了职能定位的问题。一开始党委政法委并没有协调案件的职能,后来我们强调维稳、稳定时,党委政法委又逐渐把这个职能承担起来了。承担这样的职能对于党委政法委来讲其实是很重、很危险的,因为党是领导机构,并不处理很具体的问题,但是去协调案件就意味着要冲到第一线;同时,不可能在处理过程中作出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有时难免会作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所以协调案件的职能必须要被很好地定位。2013年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中重新对其进行了定位:“各级党委政法委应当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支持政法各单位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不予协调;协调案件时,一般不对案件定性和实体处理提出具体意见。”这样的定位相对来讲更加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提出后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2012年12月4日习总书记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习总书记用这种带有鲜明风格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法治思维,就是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法治思维的概念,也可以作出一些解释。法治思维从性质上讲不同于其他的思维形式。第一,法治思维具有本体意义上的逻辑性或者理性,是说法治思维是一种讲道理的思维,要以理服人。第二,法治思维具有描述意义上的确定性,是说法治思维追求一种确定的结论,而不是模糊的。第三,法治思维具有认识意义上的程序性,法治思维是指要靠程序来解决问题,这是法治思维最大的特点,程序就是法治的灵魂。第四,法治思维具有功能意义上的建设性,是说法治思维是一种建设性思维,不是一种破坏性思维,不是革命性思维,它是要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第五,法治思维具有价值意义上的正义性,在法治思维看来,正义在价值序列当中永远是排得最高的。

法治思维还是一种分层的思维,它对于不同的群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老百姓,认识判断的层次便足够了,大家根据法治的尝试和原理来可以判断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于法律职业者,他们需要达到更高一级的逻辑推理层次,要运用法治的原则、规范、条文推导出事件的法律后果、责任。在逻辑推理之上是综合决策的思维层次,在认识判断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还要依照法治对很多复杂的事物做出决策,这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还有一个层次是制度建构,要求不但要对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当时的解决方案,还要提出长远的规划,就是要上升到制度。所以,对于不同的领导干部来讲,他们应有的法治思维的要求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法治思维对法治建设至关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不能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治的成败。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法治的底线思维,要带头守法,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

推荐第3篇:法治政府总结

依法行政 阳光服务 开创我市绿色建筑工作新局面

——我办2016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16年,我办在市建设工委、市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法规处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建设,认真履行依法行政工作职能,服从和服务于全市城建发展的大局,将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到单位工作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16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依法行政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制度建设

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切实履行人民与上级机关赋予的职能:组织实施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及“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承担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日常管理工作;承担全市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企业资质审核、质量管理和新墙材推广应用工作;承担征收、管理新型墙体材

(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实事求是、依法规范原则,对执法工作及处罚决定,按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政务公开

1 制度》等制度要求,办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商讨,并通过文件邮寄、网上发布等方式向全社会公开,以全过程监督、拉网式检查管控产品与工程质量,促进我市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发展。

(三)加强日常检查,严格执法监督

产用全过程监管:工程巡查重点检查“禁粘”执行、认定证书真伪、产品标识及产品合格证是否规范,外地进宁墙材产品检查登记备案情况。对于实名举报无证伪劣产品及假冒认定证书的,有报必查。

(四)落实保障措施,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1.强化组织领导。我办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结构及具体分工,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限,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业务科室负责人具体抓,保持我办法制建设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落实学法用法机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我办采取办支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方式,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公报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确保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我办工作实际,不断增强依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敬畏纪律,守住底线,防微杜渐,提高执行党纪国法

2 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工作。加强落实中心组学习和科室学习制度,突出抓好执法人员的法制学习。

3.强化社会监督。定期召开政风行风监督员工作会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保障依法行政。认真贯彻《信访条例》,按照《信访投诉举报案件的调查处理制度》,对信访事项、处理程序、接待人员的工作纪律等都做了明确要求。

(五)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

通过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办事手册、手机报等方式,主动将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办理时限、服务承诺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实现“阳光政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回顾一年来执法工作,发现存在执法培训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按级负责需进一步明晰,工作方法需进一步改进等问题。下一步,我办将紧紧围绕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关要求,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办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宣传与学习,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丰富宣传载体,突出宣传重点,充分利用行业内报纸、内部刊物、南绿色建筑网等媒体平台,及时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省内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注重联系实

3 际,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学法与解决工作中热点和难点相结合,学法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加大执法力度,大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使用无证以及质量低劣的材料产品,是查处的重点。由于部分企业质量意识的薄弱以及监管手段不够到位,在短时间内,新墙材质量问题难以全面解决。

(三)创新执法方式,有效制止违法行为。进一步拓宽社会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渠道;进一步加强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创新执法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加强与市质监、市质安、散办、区住建局等部门联系,形成依法行政合力。

(四)奖罚结合,保持争先创优常态。按照以人为本,教育为主,严肃执纪,从严治政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受追究责任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对那些行政效能高,群众满意的工作人员,在评优评先及年度考核中优先考虑;继续保持争先创优常态,在全办掀起“创新依法行政工作,争做依法行政模范”的热潮,奖罚结合,促进依法行政健康发展。

(五)改进作风,严格履行各项制度。防止敷衍塞责、粗枝大叶、弄虚作假等现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高标准履行好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工作态度,提升服务档次,确保人民群众满意。

4

推荐第4篇:建设法治政府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怎样理解《意见》的总体思路?

答:一是以加大《纲要》的贯彻力度为主线,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任务。根据《纲要》确定的推进依法行政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针对当前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规定了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7个方面的任务。

二是围绕上述7个方面任务的落实规定具体措施,增强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对建设法治政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意见》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还分别就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问:当前,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有的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法治观念比较淡薄,“权大于法”的观念仍然比较严重。《意见》在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意见》规定:①要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使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②同时,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还存在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够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意见》在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意见》规定:①政府立法要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②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规草案和规章草案都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③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④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把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

问:当前,一些行政机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拍脑袋决策问题仍然存在。《意见》在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为了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减少决策风险,《意见》规定:①要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②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③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问: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乱执法、粗暴执法、执法谋利等问题时有发生。《意见》在规范行政执法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经常、与人民群众权益最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针对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规定: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加强程序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评议考核,要把评议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问: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意见》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答:推进政务公开,是规范权力运行、方便群众监督、有效防治腐败、提供高效便民服务的有效措施。为此,《意见》规定:①要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②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③深入推进办事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

问:孳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还不到位。《意见》在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预防和制止腐败的关键。为此,《意见》规定:①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②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③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④严格行政问责,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问:实践中,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意见》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行政机关负有重要责任。为此,《意见》规定:要建立由地方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完善行政调解制度,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

问:《意见》在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意见》规定:①要建立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②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指导、监督检查和舆论宣传。③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④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使其规格、编制与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

推荐第5篇:公务员考试申论:法治政府建设要警惕形式主义

将依法行政列为政绩考核中的一项硬性指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细化,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规范化建设,是当下许多地方建设法治政府时应重视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为客观准确评价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全国法治政府评估”课题组,对包括直辖市在内的53个城市的法治政府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测评,发现各地法治政府建设发展并不平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本次评估主要针对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矛盾化解、公众满意度等7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300分。根据评估结果,被评估的53个城市的平均得分为188.87分。若以总分的60%为及格线,有36个城市得分及格。

评估结果表明,53个城市政府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相关制度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但也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一些地方政府对依法行政的组织推进工作呈现模式化、套路化,停留于口头承诺,缺乏实质举措;部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过于简略、粗糙,多宏观和原则性规定,少可操作举措,对行政权力刚性约束不足;一些制度,如行政问责等,有规定无落实,实际中运用非常有限;部分制度如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投诉举报处理,实际效果低于其形式规定。部分建设举措停留于应付上级要求、显示“政绩”上,不能有效提升行政权的规范程度。这同时也导致,本次评估中公众的满意度评价普遍偏低。

就行政决策而言,相当数量的城市没有出台行政决策程序规范,部分城市的规定也是形式大于实质;对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流于形式,对决策刚性约束不足;专家的论证缺乏独立性,易被操纵;重大决策民主程度低,人大监督与公众参与明显不足。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一些地方离法定要求差距明显,没有做到常规化和长效化,公开信息碎片化、短期性和滞后性问题严重;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决算等关键领域信息公开不足;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缺乏日常维护,更新不及时,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选准突破口,稳步推进。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机制,使依法行政真正列为政绩考核中的一项硬性指标。对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较低的地区,应加大督促和指导,通过签订责任书、诫勉谈话、巡视,以及输入精通法律的干部和人才等方式,推动当地法治政府建设。

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还需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细化,改变当下法治政府建设多宏观原则性规定、少操作性制度安排的现状,确保方案切实可行、切中要害,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规范化建设,完善专家评估论证,完善决策的公众参与。同时,还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并通过加强司法监督、人大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等方式,形成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外部压力。

推荐第6篇:法治政府汇报材料

以创新推进法治 用公开构建和谐

三台县西平镇人民政府

2011年9月13日

今年以来,西平镇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创建,结合镇情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办法、新举措,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创新管理,强力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三加强一规范,创新保障机制

㈠加强组织,明确职责。我镇以文件的形式,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党委决策、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落实人员、经费,加强了镇、总支、村、社4级工作制度建设。

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是通过会议、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法治政府创建的宣传。二是通过中国法制新闻网、新华网、四川新闻网、蜀龙网和三台政务网等媒体,对西平镇的依法行政做法和经验进行报道,截止目前,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226多件。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培训制度,积极开展会前学法、专题讲法、法律培训和宣传等。

㈢加强监督,规范行为。一是加强人大监督,由镇政府每年向镇人大主席团和县政府报告本镇依法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主要成效、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镇人大主

1席团认真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调研等工作。二是加强群众监督,通过设立群众举报投诉箱、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推进“挂包帮”制度等,不断重心下移,实现了由群众找政府向政府主动帮扶群众的转变,和谐了干群关系。今年以来,镇政府邀请群众代表36人次,列席政府重大会议,参与政府决策,群众反映良好。

㈣规范决策,完善机制。一是严格制定和完善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依法服务等各项制度,使镇机关和各部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完善执法体系建设,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三是以文件形式,出台了依法行政考核细则,科学的界定了行政决策权限,明确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将公共政策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

二、两优化一严格,构建和谐西平

㈠优化平台,提高效率。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近20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部门集体办公和一站式服务。二是规范行政审批,今年以来,便民服务中心累计接受各类申请6251件,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6227件,办结6182件。三是完善服务网络,便民服务中心各项制度落实,并建立村(居)“便民代办站”3个。

㈡优化调节,维护稳定。一是健全行政调节体制,建立

由镇人民政府负总责、“大调解”中心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形成“三大调解”联动。二是提高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能力,通过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和“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全镇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3起,调处化解矛盾纠纷60件,无一例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㈢严格执法,加强管理。一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执法主体正确、执法行为规范、执法方式适当。二是完善场镇管理,健全“门前五包”、社区联动、保洁员等制度,确保城镇干净清爽;建立了一支15人场镇固定保洁员队伍和16支1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狠抓软硬件设施配套、制度建设和机关干部服务理念转变等。

三、不断深化,推动法治政府向纵深开展

在法治政府创建中,我镇还存在着宣传不够深入、软硬件设施还需要提升、人员素质还需要提高等问题,下一步,我镇将按照相关要求,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学习和宣传,增强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法治政府配套制度,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完善执法程序,不断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努力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目标,推动西平镇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推荐第7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法治政府建设汇报材料

固阳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2017年11月)

2017年,在自治区、市法制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相关精神。县法制办立足本职岗位,围绕我县中心工作,以服务政府工作、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为我县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一)调整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工作。根据《包头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梳理行政权力的通知》(包依法行政办字„2017‟4号)要求,对照《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放部分行政权力的决定》(内政发„2016‟66号)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规章的生效、废止及职能变化情况,结合我县各部、

1 单位“三定”规定、“五定”方案及部门职责调整情况,对已公布的县本级行政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及时作出调整。对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明确要求取消的要坚决取消,对设定依据发生变化的要相应调整,对因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涉及部门职责调整的进行动态管调整,在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的调整和优化。

(二)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工作。按照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精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和明确行政审批申请材料的通知》(包府发„2016‟14号)和《固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梳理全县行政审批事项有关材料的通知》(固政办发„2016‟62号)文件要求,县法制办对全县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重新梳理和流程再造、时限压缩,并入驻县市民大厅。截至目前,我县行政审批事项涉及审批部门21个共有行政审批事项71,服务事项35项,精简取消行政审批1项。2017年,我县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5655件,服务事项58005件,合计63660件。

(三)建立“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推进方案》(内政发„2016‟68号)《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通知》(包府办发„2016‟250号)和《固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的通知》(固政办发„2016‟80号)文件要求,县法制办建立健全了相应工作机制,保障了 “双随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县法制办以固阳县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我县目前有行政执法人员

2 314名,分别从事市场监督、安全生产、环保、卫计、国土资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执法;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以权责清单为基础,结合日常监管需要,制定了固阳县“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和抽查方式等。目前,我县“双随机”执法事项清单共涉及204项随机抽查事项;以市场监督局企业管理系统为基础,立足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各自的市场主体名录库。通过对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管理,及时录入、更新相关信息,确保了监管对象全面、监管人员合格、监管事项合法、监管权责匹配、监管分类的准确。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产生,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防止任性检查和人为干扰,减少监管部门寻租空间,让监管对象不敢心存侥幸,黑名单等负面信息的披露力度,从制度上保障事后监管的公正、透明和公平,促进宽进与严管无缝对接。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度

(一)政府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我县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政府常务会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制度》;二是建立《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三是起草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等相关配套制度。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水平,固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固阳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的通知》(固正办发„2016‟83号)要求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应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由法制部门

3 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做出决策。制定完善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增强了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党办发„2015‟43号)和《包头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包府发„2015‟3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为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县政府办联合县委办下发了《关于印发固阳县建立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固党办发„2016‟66号)文件,成立了法律顾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县法制办真正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县法制办积极参加市法制办、县人大组织的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等相关科目的培训工作,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学习《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办法》,切实提高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县法制办自身能力建设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固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固政办发„2016‟84号)文件,确保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的质量。2016年,受理完成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3件。

(四)合法性审查工作。按照《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4 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系统报送和办理工作的通知》(包府办发„2017‟53号)相关要求,固阳县法制办对县政府的发文进行合法性审查,目前,共出具合法性审查145份,有效地保障了政府发文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力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及换证工作。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政府令第126号)精神,根据《包头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清理换发行政执法证件暨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方案》和《固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行政执法人员清理换发行政执法证件的通知》(固政办发„2016‟29号)文件要求,县法制办在认真开展人员信息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我县所有执法人员进行信息录入和清理,通过全面细致清理,彻底摸清了我县行政执法证件底数,目前,全县共录入执法人员信息573份,参加行政执法证换证培训530人,考试通335人,同时县法制办对通过考试的人员在报纸、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目前,考试通过的执法人员已经全部领取到新的行政执法证。通过行政执法证件换证工作,县法制办建立了新的、完整的、准确的行政执法证件数据库。

(二)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工作。按照自治区法制办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关于选聘万民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法发„2017‟39号)文件要求,县法制办积极组织开展此项工作。为提高行政执法义务监督水平,县法制办首先在义务监督员的选任上下功夫。把政治立场坚定、正义感强、责任心重,有丰富社会经验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行政执法工作做为

5 选任执法执纪监督的首要标准,选出100名义务监督员开展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工作。同时,兼顾行业的广泛性和职业的多样性。其次,为避免行政执法义务监督监督无门,或者不知该监督些什么、如何监督的情况,县法制办对行政执法义务监督的职责、权利、义务等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明确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是对行政执法纪律、人员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实施监督,提出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为帮助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更清楚地了解执法监督相关工作,县法制办积极向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送阅内部信息材料、年度工作总结等,帮助其更好更快的开展监督工作。

(三)案卷评查工作。为加强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和办案水平,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开展2017年度行政复议案卷评查活动的通知》(内政法发„2017‟9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督查月”专项行动的通知》(内政法发„2017‟44号)文件精神,县政府法制办对25个行政执法部门案卷进行评查,我县共有行政处罚案卷344宗,其中重大行政处罚案卷99宗。抽查情况是:公安局行政处罚案卷168宗,抽查60卷,合格59宗;市场监督局行政处罚案卷22宗,抽查18卷,合格18宗;城管大队行政处罚案卷5宗,合格5宗;国土局行政处罚案卷3宗,合格3宗;文广局行政处罚案卷11宗,合格10宗。案卷质量较上一年度有明显提高。

四、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创建和谐公正的社会氛围

(一)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提升行政复议能力。2017

6 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起:固阳县金山镇神水沟村委官府沟村组、厂汉门洞村组与官府沟村村民史建国争执林木、林地权属的复议,县法制办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西斗铺镇十四份子村委、十四份子村村组村民尚文斌争执林木、林地权属的复议,本案县法制办正在进一步调查办理中。

(二)提高行政应诉水平,积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17年,县法制办办理的行政诉讼案件10件,亦龙实业有限公司诉阳县人民政府工程合同纠纷案3起,其中资本金利息一案件上诉到内蒙高院,该案已经驳回中院重审未开庭,路面工程款中院判决完毕,目前该案已上诉到内蒙高院,路基工程款一案中院已经中止审理;红旗牧场诉固阳县人民政府土地登记纠纷案已由内蒙高院审理完毕等待判决结果;周智案、金山镇陈碾房案中院审理完毕,目前,两案件全部上诉到内蒙高院审理完毕等待判决结;下湿壕镇曹

七、石永峰案、已由包头市中院审理完毕,其中本案原告石永峰接受中院判决未上诉,曹七已上诉到内蒙高院其原告要求赔偿部分发回中院重审;鹏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固阳县人民政府行政行为违法一案,该案原告鹏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经撤诉;卢凤兰、张晓明、吕福明、吕福亮诉固阳县人民政府征地补偿纠纷案,该案内蒙高院审理完毕我县胜诉,已结案;王桂枝、王桂兰、王桂英诉固阳县人民政府房屋产权登记一案,该案原告与第三人王金贵已经达成调解并撤诉;武挺玉诉固阳县人民政府土地承包纠纷一案,该案等待中院开庭审理。

7 2017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纲要》为统领,以“全面推进依法治西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按照自治区、包头市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打造法制新固阳而不懈努力。

推荐第8篇:县法治政府情况汇报

**县法治政府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2017年,在省、市法制办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贯穿政府工作的主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现将2017年**县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如下:

一、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2017年,**县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和全县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提高政府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全县法治工作建设。

(一)以强化责任为重点,全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我县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县法制办,并配备了主任与专职副主任等4人的人员配置。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联系、有人督查”。投入**万元建成“市民之家”,进驻窗口单位**个,集中办理行政服务事项**项,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打造了集市政建设、公路、交通、水利、政府采购、土地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容纳**余人的招投标大厅,同时设立评标室、摇号室等招投标功能室,真正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加强统筹谋划,全面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印发了《**县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要点的通知》(**府办字〔2017〕**号),其中将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分解为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等三个方面15项任务,并确定了每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同时,为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出台了《**县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实施细则》(**法建办〔2017〕**号),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等方面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

3.加强目标考核,狠抓责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是我县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委办公室、县府办公室共同下发《2017年度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意见》和《2017年度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意见》,将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乡镇和县直机关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的考核分别占总分的2%和5%。全县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乡镇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均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未完成考核目标的,均予以扣分、通报及责任追究,有力促进全县法治政府建设。

(二)以程序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行政决策水平1.做好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行政执法证管理工作。组织参加网上行政执法证换证培训和申领省行政执法证专业法律知识和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同时,我县根据《**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证件清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县政府法制办制发了《**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证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对我县在**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信息系统中现行有效的《**省行政执法证》进行清理,杜绝了临时聘用人员、非行政执法岗位人员执法现象。

2.全面建立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和队伍。2016年12月,我县制定《关于在全县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方案》,面向社会各界公开聘请**县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并在主要门户网站上发布公告。公告明确了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的选聘条件、主要职责、聘任期限、报名方法和时间等内容。公示期满后,经县政府同意,决定聘任**等16位同志为第一届**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通过建立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促进了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有利于查处行政违法行为,减少和消除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三)以简政放权为重点,开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1.审批流程实现“精简再造”,出台《**县建设项目联合(预)审批流程再造实施方案》《**县联合(预)审批联席会议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在全市率先实施联合(预)审批流程再造,按照联合(预)审批联席会议制度要求,进行项目联合审批**次。

2.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通过市监、国税、地税、社保、统计等部门“五证合一”登记办理,实现“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最快时限仅需**小时。

3.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以同区办理,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

(四)以文件清理为重点,全面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 1.落实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制度和报备审查制度。严格按照《**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府办字〔2017〕**号)和《2017年**县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的要求,规范性文件已进入常态化管理。截至目前,对《**县燃气管理办法》等86个规范性文件进行报备;对《**县古城山公园动迁墓项目合作协议》等121份重大合同文件均进行了规范性审查,分别向市政府法制办以及县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件和**件。

2.开展规范性文件评估和清理工作。根据“谁制定、谁清理,谁执行、谁负责”的要求组织实施规范性文件清理。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对“放管服”改革和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要求涉及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府办字〔2017〕**号)文件要求,经评估、清理,2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因主要内容与法律法规规章、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相冲突,或因被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所替代,或因适用期已过或调整对象消失或因被县政府其他文件所替代,决定予以废止。

3.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在规范性文件审核过程中,严格把关,突出“三个坚持”,即坚持法制统一,坚持全面审查,坚持公开透明。修订了《**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制度》等议事规则,所有重大决策事项在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前交由县政府法制办和县政府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召开的县政府常务会均邀请了法律顾问列席,有效规避了重大决策制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五)以执法监管为重点,全面深化执法监督力度 认真抓好了省、市法制工作要点,大力推进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录入检查管理对象**个,行政执法检查人员**人,调整**个县直单位随机抽查事项**项,实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落实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制度。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件,出庭参加行政诉讼案件**件,今年以来,突出做好了督促我县政府机构尽快执行人民法院司法文书工作。依法做好了行政调解工作,妥善处理信访案件**余起。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获评全省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县。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组织全县**个行政执法部门做好了“一单、两库、一细则、一计划”信息录入工作。发放法制宣传汇编**份,以宣传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了执法部门职责,增强了广大群众干部的法律意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回顾过去一年,我县在依法行政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为树立科学定位,实现“五个**”发展目标,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体现在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第一,着力增强法治政府的协调性、联动性、精准性。我县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进一步承接行政权力事项和权责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权力、执行清单不走样。全面推行“一次不跑”改革,确保2018年上半年实现“一次不跑”改革目标。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加快构建政府部门间、政府与市场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形成改革整体推进合力。 第二,着力强化简政放权的针对性、同步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更为精准、更加精细地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对承接下放的审批事项,确保接得住、管得好。

第三,着力加强综合监管、分类监管、智能监管。积极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实行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改革。整合城市管理、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务管理、市场管理、交通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等执法资源,成立一支由**人组成的精兵队伍,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多帽合一”执法方式。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行业、区域的分类监管,健全随机抽查与传统监管协同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第四,着力强化信息平台、信用体系、社会组织等基础支撑。加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力度,畅通联接政府与群众的信息“高速路”。强化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应用,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让守法经营者一路畅行、违法经营者寸步难行。全面开展中介服务“减时、降费、提质”专项行动,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推行公开承诺、执业公示、限时办结、合同管理、收费公示、执业记录,促进中介服务规范化管理。

第五,着力强化法治思维、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及时修改或清理废除不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加快完善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工作人员激励和问责机制,营造主动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奇葩证明进行自查,在完成行政许可事项证明材料清理的基础上,对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的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进行全面清理。

推荐第9篇: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参考答案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一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单选

1.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议机关制定。(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情况。(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选 2 分)

[A]德治 [B]以民为本 [C]对外开放 [D]法治

4.( )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单选 2 分)

[A]硬法规范 [B]软法规范 [C]特定规范 [D]以上都不是

5.( )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单选 2 分)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7.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当中,尤以( )作用明显。(单选 2 分)

[A]党内监督 [B]人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司法监督

8.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单选 2 分)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9.城管粗暴执法凸显( )缺位。(单选 2 分)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10.( )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单选 2 分)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1.( )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单选 2 分)

[A]党内监督 [B]司法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12.“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 )。(单选 2 分)

[A]波斯纳 [B]马克思·韦伯 [C]伯尔曼 [D]贝卡利亚

13.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单选 2 分)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4.(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单选 2 分)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 15.( )同志明确指出:“有些行政立法和规则的制定尚未完全消除部门利益,借法扩权,以法争利的现象依然存在。”(单选 2 分) [A]李建国 [B]马凯 [C]张德江 [D]李源潮

16.( )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单选 2 分)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17.依法治国应当与( )相结合。(单选 2 分)

[A]依宪治国 [B]依法行政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权

18.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 )。(单选 2 分)

[A]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9.(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单选 2 分)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0.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 )的基本要求。(单选 2 分)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21.构建法治政府测评体系,目的是将政府考核从主要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转移到主要考核履行法定职能、严格执行法律、建设法治政府。(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2.我国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3.( )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单选 2 分)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24.依法行政的“法”不仅包括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硬法规范,也包括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软法规范。(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5.行政机关做重大决策时,应该提交国务院进行合法性审核。(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6.( )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单选 2 分)

[A]权责统一 [B]依法决策 [C]依法履责 [D]严格执法

26.( )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单选 2 分)

[A]公正 [B]公开 [C]公平[D]效率 27.( )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2 28.法治的核心是( )。(单选 2 分)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C]法的正义性[D]法的至上性

29.政治权力的( )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单选 2 分)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30.( )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单选 2 分)

[A]朱德 [B]邓小平[C]周恩来 [D]毛泽东

31.“高效率”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政府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2.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3.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单选 2 分)

[A]社会化 [B]真实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34.不是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权力都是不正当、不合理的。(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5.( )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6.从行政执法系统内部来看,有些行政执法机关的设置比较混乱。(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7.( )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单选 2 分)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38.( )要求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和职责。(单选 2 分)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39.( )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单选 2 分)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41.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2.依法治国是( )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单选 2 分)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43.( )是法治的内在机制。(单选 2 分)

[A]监管 [B]问责 [C]选举 [D]监督

4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单选 2 分)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4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A]原则 [B]重大任务 [C]意义 [D]总目标

46.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法治政府最关键的标志。(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7.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运用符合法律规定是程序合法。(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8.( )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49.( )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单选 2 分)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50.公正是公开的保障,公开是公正追求的最主要价值。(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1.( )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司法机关

52.( )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单选 2 分)

[A]有限政府 [B]责任政府 [C]诚信政府 [D]透明政府

53.( )是指政府权力要依法取得。(单选 2 分)

[A]程序法定 [B]行为法定 [C]责任法定 [D]职权法定

54.( )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55.法律信仰来自于对法律的学习。(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6.我国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至今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7.所谓重大决策权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国计民生,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决策行为。(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8.政府权力有限是法治政府的根本和关键。(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9.“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 )。(单选 2 分)

[A]王岐山 [B]习近平[C]温家宝 [D]李克强

60.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

[A]正确 [B]错误

二、多选

1.权责法定的宗旨在于保障政府( )。(多选 2 分)

[A]不越位 [B]不乱位 [C]不错位 [D]不缺位

2.下列属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法定程序”的是( )。(多选 2 分)

[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3.我国要加快建设( )的法治政府。(多选 2 分)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多选 2 分)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5.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包括( )。(多选 2 分)

[A]组织法定 [B]职权法定 [C]程序法定 [D]准则法定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多选 2 分)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7.( )仍然是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常用的不当的执法方式。(多选 2 分)

[A]运动式执法 [B]突击式执法 [C]割韭菜式执法 [D]经常性执法

8.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具体方式有( )。(多选 2 分)

[A]分事行权 [B]分岗设权 [C]分级授权 [D]严格防止行政权滥用

9.( ),这样才能构成法治政府的监督和责任保障机制。(多选 2 分)

[A]有权必有责 [B]有权要尽责 [C]用权受监督 [D]监督要全面

10.政务公开的范围主要包括( )。(多选 2 分)

[A]决策公开 [B]执行公开 [C]管理公开 [D]服务公开

11.政府职能的设定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是指( )。(多选 2 分) [A]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D]政府内部的关系

1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措施有( )。(多选 2 分)

[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3.法治政府应当是( )正确的统一。(多选 2 分)

[A]目标 [B]效能 [C]效率 [D]方向

14.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方式有( )。(多选 2 分)

[A]推进综合执法 [B]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C]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D]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

15.法律是政府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

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 )。(多选 2 分)

[A]依法决策 [B]依法履责 [C]严格执法 [D]信息公开

16.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形式主要有( )。(多选 2 分)

[A]党内监督 [B]人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17.行政问责立法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多选 2 分) [A]明晰行政问责与行政纪律处分的关系

[C]明晰行政首长的问责处分权

18.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多选 2 分)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B]明确行政问责的内涵和外延 [D]制定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问责程序

19.下列属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的是( )。(多选 2 分)

[A]廉洁高效 [B]守法诚信 [C]职能科学 [D]权责法定

20、政府诚信的基本要求是(

[A]诚信履约 [B]诚信执法 [C]诚信守法 [D]信息公开

2014-081-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3学时) 判断题:

108号令:向社会提供查询外,并可以通过邮寄、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错

2006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错

2008年中办、国办《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指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裁量权进行细化、量化和规范,防止混入滥用行政裁量权。错 2011年lO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避免执法的随意性。”错

与行政不作为:能够现场处罚而不处罚,只是记录违法证据,变为非现场处罚。对 农业技术指导、职业指导、职业训练、生活的改善指导、经营指导、保健指导等属于帮助性行政指导。对

依法行政需要强调其统一性,权力是基础,义务是核心。对

民法和刑法主要是纠纷发生后,如何应对和解决纠纷。对

行政许可制度是事先预防的机制。对

行政处罚听证: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对

对青少年的辅导、交通安全指导、违章建筑的拆除劝告、防火设施的改进劝告等属于预防性行政指导。对

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对

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方法》(1986):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错

非现场处罚需要与《行政处罚法》相衔接,同时需要及时告知制度。对

相邻权纠纷解决的劝告及其双方协商的指导等属于调整性行政指导。对

单选题: 非现场处罚的好处:解决( )、交通的影响、违法停车等。

不认账 无证据 交不了罚款 警力不足

权利是基础,( )是核心。

组织 行政 制度 义务

( )的承诺属于行政法律责任,因此需要研究、明确,但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 行政命令 行政许可 行政管理 行政行为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不是( )的范围。

行政管理 行政诉讼 行政劝导 行政督察

以( )为标准,社会管理创新可以分为:突玻法律的创新;在法律范围内的创新。 法治 人治 民治 德治

( )是在法律规定的比较大的裁量幅度之间。再详细地均等或者不均等划分为若干小格,同时,分别明确每个小格对应的违法行为及其情节。

等分 分离 分格 分立

( )是依职权的、负担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授益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 行政命令 行政管理 行政行为

( )创新是政府的一场改革,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

社会安全 社会管理 社会体系 社会治理 行政公产:行政主体支配下的,供公众使用或公务使用的财产,是行政管理的“( )”。 公的手段 物的手段 公的管理 公的态度

( )作为裁量个案所涉及各类利益的最直观表现,意指那些对裁量最终处理决定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诉各种主客观事实情况。

裁量情节 裁量许可 裁量管理 裁量分离

行政主体支配包括所有和管理,行政主体有所有权威( )。

行使权 判断权 支配权 推定权

( )的概念:是行政主体通过公开的承诺为自己设定单方面的义务,当其承诺兑现的条件具备时,即要履行该承诺义务,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承诺 行政许可 行政管理 行政命令

多选题:

非现场处罚?( )

与告知制度 与听证制度 与“一事不再罚” 与行政不作为

行政公产的特征?( )

由行政主体支配 以公用为目的 行政公产不限于有形财产 以上三者均不是 裁量基准设定的技术操作方法?

格内外浮动 累计制 折抵 裁量情节

行政允诺的内容?( ) 给付性允诺 奖励性允诺 工作时限允诺 以上三者均是

中国主要的行政法律有?( )

1989年《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

1996年《行政处罚法》 2000年《行政监察法》

中国主要行政法律有?( )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公务员法》 《行政强制法》

为什么需要行政?( )

纠纷、被害的预防及其简易的解决作用——民、刑事法的局限 制御社会无序发展、引导社会有序发展

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的确保

生活必需的社会服务的直接供给和供给的确保

其他的管理业务

为什么需要行政?( )

社会的各种管理业务 收入确保 财产管理 行政的内部管理 为什么需要依法行政?( )

公共性与公益性 行政权的优先性和推定有效性(关于拒绝权) 执行性与强制性 行政权利(权力)与行政义务的合一性 如何依法行政?( )

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以上三者均是 如何依法行政?( )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以上三者都是

单项选择题

1.(

)是指政府权力要依法取得。

A 程序法定 B行为法定 C责任法定 D职权法定 2.(

)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A权责统一 B依法决策 C依法履责

D严格执法

3.(

)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 A有限政府

B责任政府

C诚信政府

D透明政府

4.(

)要求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和职责。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5.(

)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

A公正

B公开

C公平

D效率

6.“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

)。

A波斯纳 B马克思·韦伯 C伯尔曼

D贝卡利亚

7.(

)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 A硬法规范

B软法规范

C特定规范

D以上都不是

8.(

)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

十七大

9.(

)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10.(

)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1.(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2.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

)。

A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原则

B重大任务

C意义

D总目标

14.(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以民为本

C对外开放

D法治

15.“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

)。

A王岐山 B习近平

C温家宝 D李克强

16.政治权力的(

)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17.依法治国是(

)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18.依法治国应当与(

)相结合。

A依宪治国

B依法行政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权

19.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0.(

)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1.(

)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A十七大

B 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22.(

)同志明确指出:“有些行政立法和规则的制定尚未完全消除部门利益,借法扩权,以法争利的现象依然存在。”

A李建国 B马凯 C张德江

D李源潮

23.(

)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司法机关

24.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当中,尤以(

)作用明显。

A党内监督

B人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司法监督

25.(

)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

A党内监督

B司法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26.(

)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四中全会

2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28.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29.城管粗暴执法凸显(

)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30.(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31.(

)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2.(

)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3.法治的核心是(

)。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34.(

)是法治的内在机制。

A监管

B问责

C选举

D监督

35.(

)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36.(

)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A朱德

B邓小平C周恩来 D毛泽东 37.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

A社会化 B真实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38.(

)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39.政治权力的(

)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40.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

)的基本要求。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4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

)年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A2017 B2018 C2020 D2030

42.守法诚信中的诚信是指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行使职权时应遵守(

)原则。 A职权法定 B信赖保护C公正公开D合理性 43.政企分开是指(

)要区分明确。

A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C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D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

44.政事分开是指(

)要区分明确。

A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C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D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

4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

)组织起草。

A政府各职能部门 B 专家 C同级人大 D政府法制机构 46.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制定实施《人民政府工作规程》主要是是为了(

)。 A职权法定 B责任法定 C守法诚信 D依法、科学决策

47.在基层工作中,如果严格按照国家的现行法规和上级政策去执行,某些工作根本无法得到推进,造成这种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

A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B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C上级政策与基层情况脱节 D上级政策落实不到位

48.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

)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 AC国家、省 B省、市C市、县D县、乡镇

49.推进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 )综合执法.A跨地区B跨部门 C跨级别D跨城市

50.(

)监督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 A立法 B行政 C司法 D社会

51.在国家行政学院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马凯强调,各级政府要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

)建设。 A政治 B环保 C法治政府 D防灾减灾

52.下列哪一现象是“有的行政机关在解决问题时,从便于自身管理的角度来确定制度,忽视公众的合法权益”的典型表现:(

)。

A钓鱼执法 B城管粗暴执法 C汽车、住房限购 D强拆违章建筑

53.下列哪一现象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高”的典型表现:(

)。 A钓鱼执法 B城管粗暴执法 C汽车、住房限购 D强拆违章建筑

5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将每年(

)定为国家宪法日。 A十二月一日B十二月二日C十二月三日D十二月四日

5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

)审查范围。 A审批 B许可 C批准 D备案

5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

)报告。 A国家主席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党中央

57.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立法法》2015年修正案的规定,(

)依法享有地方立法权。

A直辖市 B较大的市 C设区的市 D县级市

5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

)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 A中央B省级C市县D乡镇

5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

)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 A中央 B省级 C市县 D乡镇

6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

)政府执行职责。 A中央 B省级 C市县 D乡镇

6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

)的保证。 A重要B需要C 基础D根本

6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推行政府权力(

)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A登记B备案C清单D名录

6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

)机制,未经过或未通过的不得提交讨论。

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64.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

)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 A中央、省 B省市 C市县 D县区、乡镇

65.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

)制度。 A登记 B备案 C法制审核 D公众参与

66.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

)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 A标准B基准 C量化 D指南

67.加强对政府(

)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 A外部权力B内部权力C处罚权力D审批权力

68.探索(

)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A省 B市 C县 D乡镇

69.推进审计(

)建设。 A职业化B市场化C行业化D标准化

7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包括推行行政执法(

)制度。

A公开 B公布 C公告 D公示

7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

)。 A必修课B选修课C核心课程 D主干课程

7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

)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A尊法B守法C道德D诚信 73.党规党纪(

)国家法律。 A严于 B等同于C属于D高于 7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

),工作重点在(

)。 A高层B上层C上级D基层

75.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司法机关 D党委

76.《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

)相抵触。 A宪法 B党章 C执政党的政策 D道德

77.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A国家主席 B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78.行政法规的立法主体是(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D地方人民政府

79.(

)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政法委员会 D国务院总理

80.(

)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 A宪法 B党章 C执政党的政策 D道德

8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家主席 C执政党 D人民

82.《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A对价B赔偿C补偿 D抚慰

8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的原则。 A党委领导B行政首长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D民主制

84.社会主义(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 C个人所有制 D组织所有制

8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

)年写入宪法修正案的。 A1988 B1993 C1999 D2004

8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于(

)年实施。 A1997 B2004 C2012 D2014

8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年实施。 A1997 B2004 C2012 D2014

8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于(

)年实施。 A1997 B2004 C2012 D2014

8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于(

)年实施。 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

)年实施。

)。 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于(

)年实施。 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

)年实施。 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3.《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

)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

A调研员 B副调研员 C主任科员 D副主任科员

94.《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

)以下设置。 A省部级B厅局级C县处级 D乡科级

95.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A6个月B一年 C18个月 D三年

96.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A犯罪B违约 C违反行政管理秩序 D违反道德

97.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是(

)。

A行政机关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大常委会 98.行政复议的主管机关是(

)。

A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大常委会

99.《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取得(A对价 B赔偿 C补偿 D抚慰 100.中央人民政府就是(

)。

A全国人大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要加快建设(

)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2.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包括(

)。

A组织法定

B职权法定 C程序法定 D准则法定

3.法律是政府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

)。 A依法决策 B依法履责

C严格执法 D信息公开

4.(

),这样才能构成法治政府的监督和责任保障机制。

A有权必有责 B有权要尽责

C用权受监督 D监督要全面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措施有(

)。

)的权利。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6.政府诚信的基本要求是(

)。

A诚信履约

B诚信执法

C诚信守法

D信息公开

7.法治政府应当是(

)正确的统一。

A目标

B效能

C效率

D方向

8.下列属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的是(

)。

A廉洁高效

B守法诚信

C职能科学

D权责法定

9.政府职能的设定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是指(

)。

A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D政府内部的关系 10.权责法定的宗旨在于保障政府(

)。

A不越位 B不乱位

C不错位 D不缺位

11.下列属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法定程序”的是(

)。

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12.(

)仍然是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常用的不当的执法方式。

A运动式执法 B突击式执法

C割韭菜式执法

D经常性执法

1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方式有(

)。

A推进综合执法

B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C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D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

14.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形式主要有(

)。

A党内监督

B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15.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具体方式有(

)。

A分事行权

B分岗设权

C分级授权

D严格防止行政权滥用

16.行政问责立法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

A明晰行政问责与行政纪律处分的关系

B明确行政问责的内涵和外延

C明晰行政首长的问责处分权

D制定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问责程序

17.政务公开的范围主要包括(

)。

A决策公开

B执行公开

C管理公开

D服务公开

18.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19.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

)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20.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21.组织法定是指(

)必须依法进行。

A政府机构的设置 B政府机构的职权 C人员编制 D政府行为 22.程序法定要求政府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的(

)。 A方式 B步骤 C时限 D顺序

23.程序法定可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

)。 A知情权 B表达权 C参与权 D参与权 24.硬法规范包括(

)。 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 规章 25..硬法规范包括(

)。 A纲要 B指南 C标准 D 规章 26.法治政府建设必须落实于(

A强化严格执法 B转变政府职能C改革行政管理体制D强化行政权力的监督

27.下列属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依法决策方面设置的决策的“五大程序”的有:(

) A公众参与B专家论证C风险评估D合法性审查

28.以下属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明确的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八种形式的有(

A党内监督 B民主监督 C行政监督 D社会监督 29.政务公开中公开的内容应该包括(

)。 A政府职能 B法律依据 C实施主体 D职责权限

30.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

)法律化。 A部门利益 B人民利益 C官僚主义D地方保护主义

3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

)有机统一起来。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3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凡经(

)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A 经人大选举B经人大决定任命C经人大常委会选举D经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33.(

)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全国各族人民 B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C各政党 D各企业事业组织 34.以下具有宪法监督权有(

)。

A全国人大 B全国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35.以下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规定的,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的有(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6.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

)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A法官 B检察官 C律师 D专家

37.建立重大决策(

),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行政首长负责制B集体负责制C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D责任倒查机制

38.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

)的法律责任。

A行政首长 B领导班子C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 D相关责任人员

39.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

)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A严格控制编制 B减少层次 C整合队伍 D提高效率

40.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以下属于推进综合执法重点领域的有(

):

A食品药品安全 B公共卫生 C文化旅游 D农林水利

41.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

)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A择优招聘 B持证上岗 C资格管理 D纪律处分

42.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的制度是(

)。 A罚缴分离 B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C分税制 D税费相分离制度

43.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决克服(

)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A有案不移 B有案难移 C以罚补刑 D以罚代刑

4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

)等执法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 D行政征收

45.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

),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A地方保护主义 B部门保护主义 C官僚主义 D人治

46.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的部门和岗位包括以下的:(

)。

A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 B国有资产监管 C政府投资 D政府采购

47.以下属于政府纠错问责机制的有:(

)。 A责令公开道歉 B停职检查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 48.要实行审计全覆盖的领域有:(

A公共资金 B国有资产 C国有资源 D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49.重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域有:(

)。

A财政预算 B公共资源配置 C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 D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50.在社会治理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规范包括(

)。 A市民公约 B乡规民约 C行业规章 D团体章程

51.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包括:(

)。

A社会矛盾预警机制 B利益表达机制 C协商沟通机制 D救济救助机制

52.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括:(

)。 A调解 B仲裁 C行政裁决 D行政复议、诉讼

53.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需要依法强化治理重点问题的领域包括:(

)。

A危害食品药品安全 B影响安全生产 C损害生态环境 D破坏网络安全

54.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外,以下属于国家所有的包括:(

)。 A矿藏B水流 C滩涂 D农村宅基地

5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

)。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 C个人所有制 D组织所有制

56.下列主体享有立法权的有:(

)。

A国务院B江苏省人民政府 C江宁区人民政府 D南京市人大常委会

57.下列法律规范的立法主体是行政机关的有:(

) A法律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58.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有:(

)。 A警告B罚款 C罚金 D 吊销营业执照

59.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有:(

) A冻结存款 B查封C扣押 D拘留 C 60.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有:(

)。

A被行政拘留过的公民B被判处过有期徒刑的公民 C曾经辞职的公民 D被开除过公职的公民

三、判断对错题

1.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

)

2.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议机关制定。(

) 3.不是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权力都是不正当、不合理的。(

) 4.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运用符合法律规定是程序合法。(

) 5.政府权力有限是法治政府的根本和关键。(

)

6.公正是公开的保障,公开是公正追求的最主要价值。(

)

7.法律信仰来自于对法律的学习。(

)

8.“高效率”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政府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

9.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法治政府最关键的标志。(

)

10.依法行政的“法”不仅包括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硬法规范,也包括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软法规范。(

)

11.我国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至今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

(

)

12.我国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 13.行政机关做重大决策时,应该提交国务院进行合法性审核。(

) 14.所谓重大决策权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国计民生,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决策行为。(

)

15.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情况。(

) 16.从行政执法系统内部来看,有些行政执法机关的设置比较混乱。(

) 17.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

) 18.构建法治政府测评体系,目的是将政府考核从主要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转移到主要考核履行法定职能、严格执行法律、建设法治政府。(

) 19.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

) 20.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

)

21.国务院于2004年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 2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 23.依法设立政府机构是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

) 24.政府行使任何权力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25.法律只是政府重要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

) 26.法治政府中的责任法定,要求公民必须对法律负责,承担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各种法律责任。(

) 27.执法严明既要严格执法,也要刚柔相济。(

) 28.法治政府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 29.裁量基准属于软法规范。(

) 30.法治政府(

)的形成,应该以公务员是否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为最终判断标准。 31.当前我国行政执法领域存在不作为与乱作为并举的现象。(

) 32.行政执法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是造成多头执法,职权交叉的原因之一。(

) 33.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3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 35.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依法决策方面设置了决策的“四大程序”。(

) 3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行政执法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已经大为改观。(

) 3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

) 38.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工商质检、属于推进综合执法的重点领域。(

) 39.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海关税收属于推进综合执法的重点领域。(

) 40.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具体操作流程,行政收费、行政检查属于重点规范的执法行为。(

) 41.公共资源转让是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部门和岗位。(

) 42.公共工程建设是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部门和岗位。(

) 43.免职是政府纠错问责机制的一种。(

) 44.要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

) 45.行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4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 4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48.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49.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都属于集体所有。(

) 50.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

四、填空题

1.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

)和(

)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一切权力都必须有(

)的授予或(

)的授权。

3.政务公开奉行以(

)为常态,(

)为例外的民主法治基本原则。

4.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

)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

5.行政机关是(

)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

6.贯彻(

)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7.(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8.必须严格(

)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9.(

)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0.(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科学(

)、严格(

)、公正(

)、全民(

)。

1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

)代法、以(

)压法、徇(

)枉法。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系。

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

)阶段。 1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改革进入(

)期和(

)区。

1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要完善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

)实施。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建立(

)宣誓制度。 18.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

)治国。 19.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制定通过的。

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

)其义务的决定。

2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国家。

2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

)、依法(

)执政、依法(

)共同推进。

2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法治(

)、法治(

)、法治(

)一体建设。

24.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

)为、法无授权(

)为。 2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实行国家机关“(

)”的普法责任制。

26.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

)、有权利就有(

)观念。

五、简答题

1.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建设法治政府有哪些标准?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哪六大具体措施? 5.建设法治政府中,公开和公正是什么关系? 6.如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7.依法行政的“硬法”主要包括哪些规范? 8.依法行政的“软法”主要包括哪些规范? 9.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要求有哪些?

10.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分为哪几种形式?

六、论述题

1..当前我国在依法决策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2.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深化我国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3.如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请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规定,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C 7.B 8.B 9.D 10.D

11.C 12.B 13.D 14.D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21.D 22.B 23.A 24.D 25.B 26.D 27.A 28.C 29.B 30.A 31.D 32.B 33.A 34.D 35.A 36.B 37.C 38.C 39.D 40.A 41.C 42.B 43.B 44.A 45.D 46.D 47.C 48.C 49.B 50.C 51.C 52.C 53.B 54.D 55.D 56.D 57.C 58.A 59.B 60.C 61.D 62.C 63.D 64.C 65.C 66.B 67.B 68.A 69.A 70.D 71.A 72.D 73.A 74.D 75.A 76.A 77.D 78.B 79.C 80.B 81.D 82.C 83.C 84.A 85.C 86.A 87.B 88.C 89.C 90.A 91.B 92.D 93.C 94.B 95.B 96.C 97.B 98.A 99.B 10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 4.ABCD 5.ABCD 6.ABC 7.BCD 8.ABCD 9.BCD 10.ACD 11.ABCD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C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 26.BCD 27.ABCD 28.ABCD 29.ABCD30.AD 31.ABC 32.ABCD 33.BCD 34.AB35.ABCD 36.CD 37.CD 38.ACD 39.BCD40.ABCD 41.BC 42.AB 43.ABD 44.ABCD45.AB

46.ABCD 47.ABCD 48.ABCD 49.ABCD 50.ABCD 51.ABCD 52.ABCD 53.ABCD 54.ABC 55.AB 56.ABD 57.BD 58.ACD 59.AB60.BD

三、判断对错题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正确 10.正确

11.正确 12.正确 13.错误 14.正确 15.正确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错误 20.错误

21.正确 22.正确 23.正确 24.正确 25.错误

26.错误 27.正确 28.正确 29.正确 30.正确

31.正确 32.正确 33.正确 34.正确 35.错误

36.错误 37.正确 38.正确 39.错误 40.正确

41.正确 42.正确 43.错误 44.正确 45.错误

46.正确 47.正确 48.正确 49.错误 50.正确

四、填空题 1.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2.法律、权力机关

3.公开、不公开

4.第三方

5.实施

6.依法治国、法治政府

7.中国共产党

8.依法

9.中国共产党

10.宪法

11.立法、执法、司法、守法

12.言、权、私

13.法治、法治

14.决定性

15.攻坚、深水

16.宪法、宪法

17.宪法

18.宪

19.1982 20.减损、增加

21.法治、法治

22.治国、执政、行政

23.国家、政府、社会

24.必须、不可

25.谁执法谁普法

26.责任、义务

五、简答题

1.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一是组织法定;

二是职权法定;

三是程序法定;

四是行为法定;

五是责任法定。

2.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有限政府。

责任政府

诚信政府。

透明政府。

效能政府。

3.建设法治政府有哪些标准?

答:一是职能科学;

二是权责法定;

三是执法严明; 四是公开公正;

五是廉洁高效;

六是守法诚信;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哪六大具体措施?

答:包括: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5.建设法治政府中,公开和公正是什么关系?

答:公开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公正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实体的要求。公开是公正的保障,公正是公开追求的最主要价值。

6.如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答:一是强化法治观念;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三是加强依法行政的公务员队伍建设

7.依法行政的“硬法”主要包括哪些规范?

答:硬法规范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8.依法行政的“软法”主要包括哪些规范?

答:软法规范包括:纲要、指南、标准、规划、裁量基准等。

9.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把“五大程序”作为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

第二,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行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明确提出重大决策的终身责任制和倒查机制。

10.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分为哪几种形式?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六、论述题

1..当前我国在依法决策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首先是解决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部门垄断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行政立法主体多,行政法规与法律之间、部门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之间、部门规章之间、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之间衔接不够紧密。行政立法速度过快,缺乏全国统一的立法程序标准。有的行政立法质量不高,如在形式上求大求全,内容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行政立法监督相对薄弱,如权力机关的监督不够明确,没有实质上的审查。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

其次是解决有些行政机关在决定问题时,从便于自身管理的角度来确定具体制度,忽视公众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的渠道和方式不够充分和完善,难以表达和决定各种复杂的利益诉求、公正地协调和平衡各种利益。

第三是从程序上解决决策的随意性问题。所谓重大决策权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国计民生,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决策行为。

2.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深化我国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答:当前突出的问题:

一是多头执法、职权交叉、各自为政;

二是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公;

三是行政执法缺乏常态化;

四是基层执法力量虚弱,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高。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二是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三是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四是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五是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六是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七是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如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答:《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八种形式: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五种具体方式: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和强化内部流程控制,严格防止行政权滥用。

监督机制是完善法治政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一是要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二是要完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三是要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四是加强监督机关的监督,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五是加强司法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当中,尤以司法监督作用明显。司法监督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

4.请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规定的,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

答:(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

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推荐第10篇: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参考答案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一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单选

1.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议机关制定。(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情况。(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选 2 分)

[A]德治 [B]以民为本

[C]对外开放

[D]法治

4.(

)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单选 2 分)

[A]硬法规范 [B]软法规范

[C]特定规范

[D]以上都不是

5.(

)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单选 2 分)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7.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当中,尤以(

)作用明显。(单选 2 分)

[A]党内监督 [B]人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司法监督

8.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单选 2 分)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9.城管粗暴执法凸显(

)缺位。(单选 2 分)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10.(

)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单选 2 分)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1.(

)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单选 2 分)

[A]党内监督 [B]司法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12.“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

)。(单选 2 分)

[A]波斯纳 [B]马克思·韦伯

[C]伯尔曼

[D]贝卡利亚

13.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单选 2 分)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4.(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单选 2 分)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 15.(

)同志明确指出:“有些行政立法和规则的制定尚未完全消除部门利益,借法扩权,以法争利的现象依然存在。”(单选 2 分)

[A]李建国 [B]马凯

[C]张德江

[D]李源潮

16.(

)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单选 2 分)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17.依法治国应当与(

)相结合。(单选 2 分)

[A]依宪治国 [B]依法行政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权

18.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

)。(单选 2 分)

[A]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9.(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单选 2 分)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0.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

)的基本要求。(单选 2 分)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21.构建法治政府测评体系,目的是将政府考核从主要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转移到主要考核履行法定职能、严格执行法律、建设法治政府。(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2.我国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3.(

)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单选 2 分)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24.依法行政的“法”不仅包括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硬法规范,也包括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软法规范。(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5.行政机关做重大决策时,应该提交国务院进行合法性审核。(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6.(

)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单选 2 分)

[A]权责统一 [B]依法决策

[C]依法履责

[D]严格执法

26.(

)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单选 2 分)

[A]公正 [B]公开

[C]公平

[D]效率

27.(

)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2 28.法治的核心是(

)。(单选 2 分)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29.政治权力的(

)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单选 2 分)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30.(

)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单选 2 分)

[A]朱德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毛泽东

31.“高效率”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政府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2.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3.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单选 2 分)

[A]社会化 [B]真实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34.不是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权力都是不正当、不合理的。(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5.(

)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6.从行政执法系统内部来看,有些行政执法机关的设置比较混乱。(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7.(

)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单选 2 分)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38.(

)要求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和职责。(单选 2 分)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39.(

)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单选 2 分)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41.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2.依法治国是(

)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单选 2 分)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43.(

)是法治的内在机制。(单选 2 分)

[A]监管 [B]问责

[C]选举

[D]监督

4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单选 2 分)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4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A]原则 [B]重大任务 [C]意义 [D]总目标

46.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法治政府最关键的标志。(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7.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运用符合法律规定是程序合法。(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8.(

)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49.(

)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单选 2 分)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50.公正是公开的保障,公开是公正追求的最主要价值。(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1.(

)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司法机关

52.(

)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单选 2 分)

[A]有限政府 [B]责任政府

[C]诚信政府

[D]透明政府

53.(

)是指政府权力要依法取得。(单选 2 分)

[A]程序法定 [B]行为法定

[C]责任法定

[D]职权法定

54.(

)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55.法律信仰来自于对法律的学习。(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6.我国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至今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7.所谓重大决策权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国计民生,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决策行为。(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8.政府权力有限是法治政府的根本和关键。(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9.“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

)。(单选 2 分)

[A]王岐山 [B]习近平

[C]温家宝

[D]李克强

60.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

[A]正确 [B]错误

二、多选

1.权责法定的宗旨在于保障政府(

)。(多选 2 分)

[A]不越位 [B]不乱位

[C]不错位

[D]不缺位

2.下列属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法定程序”的是(

)。(多选 2 分)

[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3.我国要加快建设(

)的法治政府。(多选 2 分)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多选 2 分)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5.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包括(

)。(多选 2 分)

[A]组织法定 [B]职权法定

[C]程序法定

[D]准则法定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多选 2 分)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7.(

)仍然是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常用的不当的执法方式。(多选 2 分)

[A]运动式执法 [B]突击式执法

[C]割韭菜式执法

[D]经常性执法

8.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具体方式有(

)。(多选 2 分)

[A]分事行权 [B]分岗设权

[C]分级授权

[D]严格防止行政权滥用

9.(

),这样才能构成法治政府的监督和责任保障机制。(多选 2 分)

[A]有权必有责 [B]有权要尽责

[C]用权受监督

[D]监督要全面

10.政务公开的范围主要包括(

)。(多选 2 分)

[A]决策公开 [B]执行公开

[C]管理公开

[D]服务公开

11.政府职能的设定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是指(

)。(多选 2 分)

[A]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D]政府内部的关系

1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措施有(

)。(多选 2 分)

[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3.法治政府应当是(

)正确的统一。(多选 2 分)

[A]目标 [B]效能

[C]效率

[D]方向

14.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方式有(

)。(多选 2 分)

[A]推进综合执法 [B]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C]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D]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

)15.法律是政府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

)。(多选 2 分)

[A]依法决策 [B]依法履责

[C]严格执法

[D]信息公开

16.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形式主要有(

)。(多选 2 分)

[A]党内监督 [B]人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17.行政问责立法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多选 2 分)

[A]明晰行政问责与行政纪律处分的关系 [C]明晰行政首长的问责处分权

18.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多选 2 分)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B]明确行政问责的内涵和外延

[D]制定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问责程序

19.下列属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的是(

)。(多选 2 分)

[A]廉洁高效 [B]守法诚信

[C]职能科学

[D]权责法定

20、政府诚信的基本要求是(

[A]诚信履约 [B]诚信执法

[C]诚信守法

[D]信息公开

第11篇:大渡口区法治政府建设

大渡口区法治政府建设 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发〔2015〕36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渝委发〔2016〕27号),认真落实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决策部署,为初步建成“新兴产业之区、品质生活之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1 —

(二)总体目标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三)基本原则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

(四)衡量标准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责依法全面履行。

措施:

1.严格落实中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部署。全面清理— 2 — 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的范围,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根据市级职业资格目录,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围绕“新区品城”建设目标,全面落实简政放权改革举措,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减轻企业负担,方便群众办事。贯彻落实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管理相关规定,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目录化、编码化、数字化管理。加强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办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加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应用,提高行政效能,激发社会活力。做好固定资产投资服务监管平台的应用,实施在线监测并向社会公开,实现区和市的纵向贯通。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切断行政机关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推进中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健全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严禁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增加许可条件以及变相进行许可审批的行为。定期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2.大力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将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全面完成区级部门、

— 3 — 镇街和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清理、规范和公布工作,建成区、镇街两级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体系。建立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加强对清单运用的监督和考核。根据国务院、市政府决策部署,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严格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没有执行依据的,一律取消,切实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

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贯彻落实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机制、程序、责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奖优、治庸、罚劣作用。规范区、镇街两级事权,强化镇街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职能职责。

4.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发展规划、投资管理、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政策和市级配套制度,全面落实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完善核准备案管理机制,贯彻落实我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清单,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认真执行《重庆市定价目录》,完善— 4 — 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政府定价公开透明。

5.加强市场监管。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破除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加快工商登记后置审批改革,深入推进“先照后证”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便利化,全面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全面执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市场行为负面清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切实防控市场风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透明、规范、高效的投资项目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实行综合监管,推广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能,探索“智能”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执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按照全国、全市统一部署,落实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应用,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一张网”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认真落实外资管理制度,优化对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促进企业在“双向开放”中实现共赢。

6.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坚持系统治理、

— 5 — 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有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培育、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完善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健全机构联系志愿者制度和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社群健康发展,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制止、打击和管控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运用,有效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追责。完善风险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风险数据库,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面推进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技术监督为支撑、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食品药品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和评价问责制度。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落实社会组织综— 6 — 合监管体系。

7.优化公共服务。全面落实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职能,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定化。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规范引导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内容和标准,形成与“新区品城”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统筹规划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监管。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8.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贯彻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制度。围绕“环保五大行动”,强化属地监管,加强环保领域行政司法衔接,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目标: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使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 7 — 措施: 9.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管理,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实行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统一报备格式的“四统一”制度。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依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将全区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区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库进行动态管理,并链接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库,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进行备案审查并公布,未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健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审查制度,加大备案审查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实现区级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库管理。

10.落实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坚持定期清理和专项清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每两年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法律法规或上位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完成有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根据规范性文件立改废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 8 — 目标: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决策质量显著提高,决策效率切实保证,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拖延决策明显减少并得到及时纠正,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

措施:

11.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根据《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律责任,规范决策流程,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

12.增强公众参与实效。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广泛听取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加强区政府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

13.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建立完善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选择论证专家要注重专业性、代表性、均衡性,支持其独立开展工作,逐步实行专家信息和论证意见公开。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

— 9 — 家库,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分级备案目录制度和第三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推介目录制度。

14.加强合法性审查。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政府法制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刚性约束,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区政府和各部门、各镇街、区属国有公司及有关单位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法律顾问队伍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完善法律顾问管理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15.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部门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16.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决策机关应当跟踪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和实施后第三方评估机制。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对应予追究责任的行政首长、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不因其调离、— 10 — 辞职、退休等职务变动情形而免于追究。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目标: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措施: 17.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承接市级部门依法下放的执法职权,依法规范和限定镇街受委托的执法职权,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出来的人员编制重点用于充实执法力量。完善区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探索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健全基层执法体系。按照全市统一部署,重点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农林水利、城乡建设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积极稳妥开展跨部门综合执法。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继续完善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切实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行政强制执行机制,提高行政强制执行效率。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

— 11 — 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联席会议相关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平台的应用。

18.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充分利用执法办案信息系统、现场执法记录设备、视频监控设施等技术手段,实行执法现场同步录音录像取证,实现执法行为全过程实时记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规定,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将执法程序、适用范围、措施手段面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调查取证、告知、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罚没收入管理等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执法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建立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19.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推进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建设,用好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探索研究非强制性执法手段的具体内容、方式及工作程序。开展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充分发挥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的作用。

20.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开展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探索行政执法监督员和监督建议书制度。运用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 12 — 开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加强执法监督,区政府法制机构每年同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对相关部门、单位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专项检查。

21.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对全区各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严格清理,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依托执法人员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和考试制度,实行执法人员培训考试规范化、制度化。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培训,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各执法单位要推行行政执法人员平时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明确其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等。

22.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加强行政执法正面引导,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的氛围。对妨碍行政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责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公正行使职权,不得让行政执法人员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情。行政机关履行执

— 13 — 法和监督职责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保证经费足额拨付。改善执法条件,合理安排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目标: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各方面监督形成合力,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责任人依法依纪受到严肃追究。

措施:

23.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各方面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起草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应有效落实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等要求,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落实行政程序制度。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的示范作用,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的建设。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严格执行公务员诚信管理办法,将诚信记录作为干部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 14 — 24.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在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下,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党组(党委、党工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级政府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报备规范性文件制度。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向政协定期通报有关情况,明确通报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切实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便利、创造条件。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修订完善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加强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监督,定期通报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情况,将出庭应诉情况纳入依法行政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机制,按照规定及时办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规范行政执法的相关制度规范。检察机关对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

25.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改进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

— 15 — 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确保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实施五年轮审规划,有效整合审计项目计划,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事项的审计力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加强对审计监督中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

26.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贯彻落实与行政违法投诉举报管理和监督检查有关的制度要求,畅通行政违法投诉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监督作用,加强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互动,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

27.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规定,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程序。落实重大项目批准公开制度,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和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信息发布等制度,充分利用微博、— 16 — 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即时传递政务信息,切实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互联网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加强政府网站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全区统一的政府网站技术平台,整合政府网站资源,加强与便民服务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逐步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28.完善纠错问责机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进一步明确问责范围、问责程序,加大问责力度,强化责任倒查和“一案双查”,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或者出现系统性腐败案件的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目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公正、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全面形成,行政机关在预防、解决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的比率大幅提升。

措施:

29.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和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建立常规监测、风险分析、预防措施和分级处理制度,

— 17 — 及时收集分析热点、敏感、复杂矛盾纠纷信息。加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监测,建立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综合性、专业性相结合的信息采集网。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群体性事件处置演练,强化依法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和能力。依法加强对影响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重点问题的治理。加大普法力度,强化依法维权的法治宣传,完善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途径,贯彻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

30.加强行政复议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委员会职能作用。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强化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充实配备行政复议人员,落实办案场所和有关装备保障,行政复议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规范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制作,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探索行政复议决定公开制度,提高专业性、增加透明度,进一步树立复议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1.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复议试点。认真落实《大渡口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相对集中行政复议试点工作。进一步用好公开听证审理方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规范执法行为重要作用。区政府法制机构要针对复议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对基层执法单位的业务指导,— 18 — 促进一线执法规范化水平整体提升。

32.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严格执行行政调解制度,建立由区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进一步明确行政调解范围,完善行政调解机制,规范行政调解程序。严格执行行政裁决制度,明确行政裁决的适用范围、裁决程序和救济途径,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有关行政机关要依法开展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仲裁解决经济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33.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村(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推进企事业单位、镇街、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鼓励通过先行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重点协调解决消费者权益、劳动关系、医患关系、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促进当事人平等协商、公平公正解决矛盾纠纷。严格执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整合调解资源,实现功能互补和程序衔接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34.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程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常态化开展“违法上访、非法维权”治理,维护信访秩序。优化传统信访途径,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推行“阳

— 19 — 光信访”,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目标: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措施:

35.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严守党纪、恪守国法的干部用起来。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强化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问题严重或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36.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坚持把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完善学法制度,区政府每年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区政府领导— 20 — 班子每年应当举办两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有序组织领导干部就近旁听行政诉讼案件的法庭审判。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轮训制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要把宪法法律法规列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每年法律知识培训不少于24学时;新法律法规规章施行前,行政执法人员接受实施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不少于3学时。将法治教育纳入全区“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纲要,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中法律知识培训不少于4学时。

37.完善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严格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的意见》和《重庆市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实施办法》,将考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落实公务员晋升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38.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牢记职权法定,切实保护人民权益。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埋钉子、留尾巴,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注重发挥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的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落实党政机关和各行业各单位

— 21 — 普法责任,构建“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格局,制定实施以案释法工作规范,明确行政执法部门以案释法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典型案例发布、以案释法宣讲等制度,使执法人员在执法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督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9.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强化区委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专项小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责。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每年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发挥牵引和突破作用,带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优化区政府法制机构设立模式,充实和加强区政府法制机构力量。各部门、各镇街要明确专门的内设机构负责法制工作,— 22 — 逐步配备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专职法制工作人员,切实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规格、编制、人员素质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培训,加大政府法制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建设高素质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

40.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区政府每年第一季度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政府部门每年第一季度要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41.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区委、区政府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各部门、各镇街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要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要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

42.加强理论研究、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强化政学研合作,

— 23 — 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支持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针对我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定期通报和曝光违法行政典型案例,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大力开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及有关单位要抓好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明确工作重点和实施进度,建立任务清单和推进台账,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措施及时丰富和发展各项任务措施,扎实有序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应当按照任务措施分工表确定的时间完成,原则上所有目标任务务必在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有条件提前完成的目标任务尽量提前完成。区级各部门、各镇街和有关单位要根据相应职责承担并履行好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相关任务,并做好统筹协调和工作对接,及时沟通协商,形成工作合力。作为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各部门、各镇街和有关单位要建立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制度,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24 — 区政府法制机构要牵头履行好督促检查的重要职责。

— 25 —

— 26 —

第12篇:法治型政府建设

题目:建立法治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2010

姓名文江

学号20100402032

任课老师王树梅

建立法治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和谐社会”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谐理念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法治型政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然而,面对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对转型期行政权力过大、权力失衡、监督乏力等问题,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呢?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的法制社会呢?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话题。

关键词:政府;依法治国;政府体制改革;权力制约。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中华民族跨入21 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如果没有法制、没有法律的调整和支撑,社会公平正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有秩序的运行就没有保障,实现社会和谐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目前政府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我国建设法治政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工作中权限不清,责任不明;政府机关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规范;政府工作人员中官本位意识仍然存在,政府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政府执法中,深层次的保护人权、发扬民主的要求没有满足;政府工作中立法、执法、监督的体系还不完备,法治工作效能发挥有限;政府工作中廉政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等等现状。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千千万万个“奉法者”的不懈努力,努力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制社会,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国家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当前的大事,也是我们走向法制社会的必经之路。为做到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型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合法性、程序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树立法制观念。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会形同虚设”。维护法律权威,是推进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潘恩说:“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 树立权力制约观念。只有使权利得到制约,才能推进依法行政。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思想家阿克顿勋爵也指出:“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所以正如学者哈托格所说:“大多数形式的法制概念被说成是导致一种受限制的政府形象。一个政府只有在它认识到有些事情是它不能做的时候才是合法

的政府。”所以,方政府放下架子、增进共识、服务于民的姿态,这意味着“责任政府”的宏伟目标已经深入行政系统末端。

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政府立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一种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是以完备的行政立法为前提条件,有了法,行政机关才能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立法的良性化;

2、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必须坚持民主立法,不断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

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行政执法是各级行政机关经常性的管理活动,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是法律得以实施的关键。从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2、要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 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3、要加快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执政为民,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对权力行使的有力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只有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才不会懈怠,政府工作人员才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

1、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2、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要加强政府专门监督;

4、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

二、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在于机制问题

什么是机制? 机制是关于事物发生、发展的机理,是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和方式,是促进其发生、发展的原动力。三十年前,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并从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机制系统庞大,关系复杂,需要研究和完善的机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具有关键作用的“三大机制”,即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三大核心机制。一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长效机制。我们经常说,依法行政取得成绩的原因在于领导重视,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在领导。这说明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机制是“首长”推动型。调查中普遍反映,现在依法行政的氛围不如《纲要》出台那个阶段。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一方面,我们很多方面的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成为一以贯之的主线,抵消了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甚至又影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让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成为“问题”的“问题”。依法行政要破除首长推动型的机制,矫正行政首长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方式,需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转化机制。必须建立机制推动型为主的建设法治政府新体制,弱化以个人的“看法和注意力”起决定作用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问题,确保其可持续健康发展,使这种动力具有原生性和内生性,形成保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本的、有效的和长久的机制。通过强化机 制的作用使政府法治建设回归到“法治”的应有之义上。

二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过程的监督保障机制。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上述动力机制、长效机制先天不足的有效弥补。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现行规定中,有的规定比较超前,有的规定难以兑现,有的规定还不完善。由于缺乏必

要的监督,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在执行过程中还是粗放式的,不论在一个部门还是在一个地区都显现出与落实《纲要》的要求有较大差异性和发展的明显不平衡性。因而总是把依法行政当作软指标,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把依法行政的情况纳入干部考评、升迁等管理的内容,与个人利益建立相关的联系机制。如何整合力量,加强监督,需要很好地研究。

三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评价机制。当前, 改革与发展又进入到了一个重要时期和关键时期。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 们决不能再走就经济抓经济的老路, 必须高度重视法治的作用,发挥法治的力量,用法治来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会得而复失,用法治的来创造和实现更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作用,是先进、成熟的社会管理理念。法治先行,必然步步先行;法治天下,必然昌盛久安。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法治工作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新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做好常规性和面上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着力抓好法治政府标准的实施。制定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标准已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社会管理创新规划。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目前形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标准草案和评价方案。一旦审定后下发实施,各级政府将认真承担起牵头单位职责, 组织做好宣传、指导和评价等工作,努力推进法治政府标准的贯彻实施。

着力抓好立法方式的改进。更加注重主导协调, 把立项论证、草案起草审核等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扎实。更加注重立法实效,着眼于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上位法 的具体实施性问题,有几条规定几条, 防止和克服“大而全”、“小而全”以及大量搬抄上位法规定的现象。更加注重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切实改进立法调研,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选择一些项目,探索网上与登报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探索建立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

着力抓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推进。在开展规范行政许可裁量权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在面上推开。认真总结一些地方和单位开展说理式行政执 法、行政指导工作的经验,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指导性意见, 积极予以推进。开展行政执法结果公开试点,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以结果公开促执法规范。组织开展以行政强制为重点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快政府法制监督网络平台建设。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审查机制,规范审查行为;加强监督指导,督促审查工作职责的落实;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合法性审查能力和水平。

着力抓好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的实施。全面实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认真履行职责, 健全工作机制, 规范工作流程,做好省本级规范性文件的“三统一”有关工作;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监督指导,落实工作职责。同时结合“三统一”制度的实施,推进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做好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文件清理等工作,努力实现规范性文件的全面、科学、有效管理。

着力抓好行政调解工作的推进。切实担负起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牵头职责,加强对行政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组织开展行政调解人员业务培训,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宣传力度,做好行政调解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工作,探索建立行政调解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着力抓好行政复议的能力建设。以促进案结事了人和、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为目标,以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切实防止和整改法

定办案人数不落实、复议职责不履行、案件办理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健全案件办理规程,完善行政复议格式文书,落实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制度。进一步改进行政复议办案方式, 加强行政复议和解、调解,推行行政复议听证。组织开展行政复议专项监督检查。试行行政复议典型案例指导。

着力抓好政府法制的信息宣传。进一步增强政府法制信息报送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和互动合作,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规章,宣传依法行政以及政府法制等工作动态、工作成效。加强政府法制门户网站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工作交流平台、信息公开载体、公众参与渠道、法治宣传窗口。

第13篇:法治政府建设下一步

瞭望 第39期:法治政府建设下一步

文章来源:【博汇教育-中国公务员网内蒙古分校】瞭望

各级政府要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来谋划和推进,像注重经济建设那样注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成效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来自高层的信息显示,就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把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推向深入,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今年3月,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同时,明确要求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去年8月,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日前,中组部、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研讨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作了随班采访。

在此次研讨班上,国务院领导在肯定法治政府建设成就的同时,还提出“两大差距”:法治政府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很大差距。

高层强调,各级政府要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来谋划和推进,像注重经济建设那样注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级政府负责人要做到将依法行政任务与改革发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按照高层要求,为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由行政首长挂帅的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定期部署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建设一个精通法律、精干高效的法制机构和一支素质过硬、勇于任事的政府法制干部队伍,也提上了日程。抓紧立、改、废

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当前中国行政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完备,但高层对此并不懈怠,指出立、改、废任务依然很重,根据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该立法的加快立法,该配套的抓紧配套,该修订的抓紧修订,该废止的尽快废止。

其具体表现如:有的领域行政法规体系的制定尚有空白,无法可依;有的领域内容未能随着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变化适时修订;有的领域配套法规未及时跟上;有些法规之间衔接不够,甚至存在相互矛盾之处;有些法规操作性不强,实践中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有的行政立法和规则尚未完全消除“部门利益”,借“法”扩权、以“法”争利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依法打架”甚至违法损害公民权利、不当增设公民义务的现象。

高层指出,当前要着力完善行政法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政府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要坚持民主立法,改进政府立法方式,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渠道,体现人民群众意见的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的干扰,确保出台的法律制度“有用、管用、好用”。高层还要求,要强化法律、法规、规章实施后的评估工作,定期清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大对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将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

在过去国务院层面数次大规模清理的基础上,去年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对与上位法相抵触、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并提出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并把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应此次专题研讨班举办方之邀,湖南省省长助理袁建尧在介绍湖南省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时列了一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地方政府规定性文件清理任务之重。2008年以来,湖南两次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11万件,其中废止和宣布失效的达4.6万件,2009年实行统一登记、编号、公布制度后,规范性文件同比下降了20%。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过去30多年中,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经多次,权威人士认为,成就很大,但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体制性障碍尚未彻底消除。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有待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据权威概括,目前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关系仍未完全理顺,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依然存在,仍然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一些部门职能权限界定不清,条块分割,职责交叉,权责失衡;一些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定性不准,一些事业单位履行行政职能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在GDP崇拜的历史惯性下,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或其部门深度参与到市场经济运行中,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使出种种手段,屡屡引起争议。

去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圣坤指出,政府拥有过多的资源、要素配置权力,同时,提供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又尚不完善,职能“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混杂存在,并形成了思维定式,导致对企业的过度干预和对发展的制约,某些方面已形成累积性矛盾,造成了经济结构的种种不协调。

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结合点。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都明确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

在日前的高层部署中,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首要一点也是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并转变之。得到重点强调的依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规范市场执法,创造和维护有序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科学界定职能之后,即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在过去多年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大部门体制改革将继续推进,并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及执行不力的痼疾,则需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来破解。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也在高层新部署之中。

此外,高层还要求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建设好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规范和发展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以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严格依法行政

在高层新部署中,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内容,严格依法行政分为四个重点环节,即决策、履责、执法和化解社会矛盾。

法学界有一句名言,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让正义“看得见”,是指以程序正义保证实质正义。

具体到我国行政程序领域的现实是: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尚待制定;有的已有程序规定不够严谨,未能完全体现公平公正;重实体、轻程序,有程序、不遵守,随意决策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程序流于形式,听证会“走过场”,“可行性论证”成“可批性论证”现象并不鲜见。

针对一些行政决策程序上的弊端,高层强调,要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的法定程序,严格

执行;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完善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为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项目和决策进行研判论证,提出风险等级和防范措施。

在行政执法领域,问题也仍然突出,乱作为、不作为甚至滥用权力的现象仍然存在。根据公开案例,有的执法人员乱执法、滥执法、粗暴执法,少数执法人员知法犯法、执法寻租、贪赃枉法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渎职失职、执法不作为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比较突出。

过去多年,粗暴执法激发冲突,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极端恶性事件发生多起。其突出表现在征地拆迁领域。

不少基层官员对于新的拆迁条例不理解,认为“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地方发展。今年3月份,长春市长久家苑棚户区改造项目,由于拆迁公司暴力强拆,导致一名户主被埋并窒息死亡,为此,长春市市长公开致歉,事发区区长被撤职。国务院纠风办日前通报了6起强制拆迁致人伤亡案件调查处理情况,该案名列榜首。

在粗暴的同时,执法还存在“软”的一面。一些地方执法部门对某些违法行为没有及时有力地制止,没有全面履行行政职责。以广州二沙岛违法建筑为例,该建筑群业主私自对建筑进行改建、扩建,在当地曾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后在广州市市长万庆良的过问下,才完成拆迁。

作为应对之策,高层要求,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一个重点是,要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在横向上,继续推进相对集中执法和综合执法,整合执法资源,切实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问题;在纵向上,根据不同层级政府职能的特点,合理配置执法权限,减少执法层次,下移执法重心,努力提高基层执法能力。

强化监督与问责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观察人士表示,以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和一些高级干部因重大责任事故而免职为代表,近来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行政问责力度明显加强,但其力度还有待加强,一些行政违法行为仍然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惩处。

据权威分析,有些地方和部门行政权力运行不透明,监督渠道不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没有落到实处;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行政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案不查、有错不纠、有过不惩的问题还相当程度上存在,有的甚至包庇、袒护违法违纪人员;有的行政机关干预法院依法受理、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积极出庭应诉,甚至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判决和裁定。

高层日前重申,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应当向社会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领域,都应当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

来自高层的信息还显示,行政问责立法将被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过错认定标准和责任追究启动机制也被要求完善之。

第14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高政发[2012]58号

关于印发《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现将《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法治 建设 方案 通知

——————————————————————————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政协办公室,县法院、检察院,县人武部,县群团。

—————————————————————————— 高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4月25日印发 ——————————————————————————

共印130份

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根据《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和促进“六个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提升政府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为建设城乡环境最优美、富民强县最协调、社会关系最和谐的幸福高淳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到2014年,基本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行政决策基本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行政决策水平明显提高;县镇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行政管理透明、高效,行政效能、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高;行政执法文明、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和公众监督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基本满意。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

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健全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五项机制,提高突发事

件预防、预警、应急处臵、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推行“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模式和“扁平化”、“网格化”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法治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单位)”创建,建成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完成县、镇、村(社区)三级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以及互联网等管理,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构建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住房保障 “六大体系”。

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按照“优化、完善、规范”的要求,继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审批监督。开展网上并联审批,实现网上行政执法案卷监控评查常态化,杜绝行政权力事项网上登记、网下办理现象。加强行政权力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监察平台、政府法制监督平台管理与衔接。进一步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一个窗口对外”、“能进则进”原则,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事项尽可能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制定工作规范,压缩办理期限,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完善“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作用。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臵、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并做到及时、准确、具体。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对群众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在规定时

限内办理答复,并做好相应服务工作。建立完善办事公开制度,规范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以及医院、学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程序,向社会公开单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工作规范、监督渠道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每年进行评议考核并向社会公布。

三、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着力构建行政决策制度。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2012年研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科学界定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和事项,完善行政决策听证、论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和论证程序。凡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要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听证、论证意见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采纳情况及其理由以适当形式反馈或公布。重大决策事项提交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研究前由县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等决策,决策机关或提请政府决策的部门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行政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要进行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经济运行等方面的风险评

估。通过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控制预案;凡未经风险评估或风险不可控的,不得做出决策。

完善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县政府部门每年要对本部门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实施情况评估,通过民意反映、抽样调查、委托专家学者或专门机构评估等多种途径了解决策实施情况,了解社会公众和相关利益方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必要时调整决策或停止执行。县政府每年选取1-2件关乎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行政决策进行重点评估。严格执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决策规定的决策行为,以及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提升政府制度建设水平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各类规范性文件制定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超越制定权限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所有政府规范性文件必须经县政府法制办审查,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以县政府名义发布。今后一段时间,规范性文件制定的重点为科技创业创新、城乡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社会建设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使制度建设与“六个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法治政府建设相协调。创新规范性文件起草机制,凡涉及民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规范性文件,起草过程中都要采取公开举行听证、组织座谈论证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规字”管理制度,所有

规范性文件均应列编“规字”统一登记、编号和公布。

实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坚持“立、改、废”并举,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或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清理。自2011年始,规范性文件每2年重点评估和集中清理一次,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5年有效期制度,超期的原则上自动失效,确需保留的,按有关程序重新审查认定或由制定机关重新制发。

五、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确保公正文明执法

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围绕构建“职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目标,持续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探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积极推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管理规范化,探索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领域的自由裁量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执法信息共享。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行说理式执法、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立高位协调、综合执法、基层自治、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五项机制,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建制镇延伸,推进城市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认真做好阳江镇“强镇扩权”工作,成立综合执法机构,合理配臵执法权限,进一步明确法律地位、职能定位、执法范围等,提高基层行政执法能力。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动行政权力名称、编码等要素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执法监督的规范化建设,健全执法依据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梳

理、调整并公布执法依据、执法主体和执法权限,保障执法依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围绕促进发展、保障民生,全面落实企业“零距离服务”,积极推行涉企“人性化执法”,进一步规范涉及投资环境的执法行为,加大食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征地和房屋拆迁、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大力推行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和整改。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行政执法监督重点和阶段性目标任务。完善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案件监督审查,做好重大行政处罚、重大行政许可备案审查工作,确保群众对执法行为的满意率达90%以上。

六、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解体系,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信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有效互动、形成合力。成立由县法制办牵头的行政调解专项工作组,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作用,推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制度对接,实行法院与司法部门指导人民调解,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医患纠纷等调解工作。支持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确保基本实现“应调尽调”,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理机制,坚持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研判制度,确保社会矛盾发现在早、处臵在小,力求矛盾纠纷发现率、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处于省市领先水平。依法加强信访工作,健全“大信访”工作体系,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检查、社会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大格局,引导群众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解决矛盾,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充分利用行政复议解决矛盾纠纷。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简化申请手续,引导相对人通过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积极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加强复议制度、机构、队伍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吸收专家学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审理,确保复议案件有2名以上专职行政复议人员依法办理。加强行政复议与信访、监察、司法、法院衔接,形成化解行政争议的合力。

依法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精神,建立被申请机关负责人重大复议案件出席应诉制度,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要依法积极应诉。开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行政应诉培训,组织旁听重大行政诉讼案件,建立健全重要行政诉讼案件报告、通报制度。

七、强化行政监督,严格行政问责机制

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各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监督,加强行政机关层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支持审计、监察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作用,监察部门应做好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监察。高度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依法保障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利。对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相关行政机关要主动认真开展调查,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和回

应,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严格行政问责制度。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细化问责范围和对象,增强可操作性。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问责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滥用权力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重点加强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及行政败诉案件的责任追究,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对因违法行政导致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八、落实学法用法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推进机关干部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长效学法制度,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并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依据之一。通过领导干部大讲堂、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县管领导干部学习宪法、基本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聘请专家解读有关法律、法规,每年举办专题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加大集中培训力度,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用2年左右时间,将全县领导干部轮训一遍。落实拟任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制度,测试考察结果作为任职依据。

注重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执法。对从事政府法制、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要组织专门法律知识考试。加强行政执法证件资

格管理,建立行政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公开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建立网上投诉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滥用执法权力、粗暴执法的人员,经教育不改的要依法处理并调离执法岗位。

九、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

健全组织机制。建立县政府及其部门行政首长负责的依法行政领导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机关建设。县政府每年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县中心工作,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要点。县政府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要依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充分发挥法制机构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加大法制干部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努力建设一流的法制工作人才队伍。

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实效性,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环境。

强化监督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听取2次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解决存在问题,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县政府每年向市政府、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县政府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每年向县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法治部门建设纳入依法治县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15篇:建设法治政府文档

建设法治政府

严格执法应是文明执法的基础,离开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同时文明执法反过来也能促进严格执法的实行,两者相辅相成,也缺一不可。首先文明执法离不开严格执法。所谓严格执法就是要严格按法律规定的内容,精神和程序执行,不偏离,不妥协。执法人员必须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执法,全面收集与当事人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然后依法作出处罚,做到轻过轻罚,重过重罚,一个行政执法行为,依法无效或者依法应予撤销,则说明执法过程或执法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违法的,那还谈得上什么严格执法。如果因为执法人员在程序等方面本身就出现错误,因而无效或应撤销的执法行为,那么无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如何文明,也不可能实现正意义上的文明执法。正如筑建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基础不牢固,任凭上面的建筑如何牢固,奢华,也只能是一座危房。所以,在执法过程中要实现文明执法,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程序执行法律,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执法,杜绝无效或引起复议败诉案件的产生.其次,严格执法的实现也有赖于文明执法的落实。如果执法人员语言不文明,说话粗野,业务素质低下,以恐吓训斥的语言攻击对方,就会引起被执法对象和周围群众的强烈不满,就会很容易激化矛盾,发生争执,这样的后果就是直接影响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样一来严格执法也就难以落实。如果能够正确的理解管理与被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运政执法人员和广大经营业户、车主之间能化矛盾为统一,相互尊重,执法人员态度和蔼,耐心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可以化解两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使广大经营业户、车主充分认识自己的违法行为可能造成道路运输安全的社会危害性,来减少冲突,使行政执法工作顺利进行,这样严格执法也就自然容易实现了。

所谓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党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善于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问题。依法行政,首要的问题是行政权力的法定化。必须明确,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只能在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自觉地把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这就是江总书记讲的"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在政府行政领域的主要方面,包括政府职责的划分、行使的范围、运行的程序等都要法定化,都要有法可依。

凡是超过法律规定的权力都是非法和无效的。

依法行政是建立法制社会的首要之举。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依法行政可以有效防止"人治"和政府职能的随意化,防止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防止滋生腐败。

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行使,是要我们用它来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腔热情为人民办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也是宪法体现的根本原则。

中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就必须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也是当今社会解决基层建设问题特别是农村各类问题的关键。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保护干部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必要性:

1、依法行政是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以免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也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辽宁省全省农业依法行政工作会议

面,各级政府机关以法律为依据管理各种事务,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受权力、履行义务,对那些不能够正当行使权力和不能够很好履行义务的人们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也必须依法管理各项事务,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必须用法律这把尺子衡量是非对错,而不是施权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干部的权力,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绝对不能够越权或者违法施政。法律约束被管理的公民,同时也约束施政的国家公务员,这是统一的。管理者依法办事是前提和基础,他们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管理,最终目的是使被管理者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有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才会有公民遵守法律,社会才能走上法治之路,公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公民才能有安全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中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体现“人民权力人民用”,“赋予权力为人民”的宗旨观念。人民需要行政机关,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保障,人民授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最终目的是通过管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依法行政相关书籍

,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各类事务时不至于偏离“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这一航道。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自由、财产和安全。

3、依法行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只有依法办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保护该保护人群的利益,对那些不履行义务、违法乱纪的人严厉打击,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局。

4、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5、依法行政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保证。首先它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的具体体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成功的经济需要市场的驱动,市场驱动除了需要建立经济类型的机制外,还需要建立负责和透明的政府系统,完善的法治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因此,市

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越迅速发展,对法治化要求就越高。这样,一方面需要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有效地利用法律、法规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管理者,各级政府行为必须更加规范有序,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没有健全的法律,就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不能够依法行政,就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就不可能改善投资环境,也就不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其次,依法行政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活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纪律是保证社会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增强人民的民主观念,法治观念和纪律观念,而这三种观念恰恰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依法行政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保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施行政行为。

6、依法行政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归根到底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据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法律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是立法意义上的法律。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原则,依法行政是将着眼点放在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保证。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5年,国家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财政行政执法行为应规范、程序正当、内容适当”的要求,这是财政部门进一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纲领性文件。因此,通过深入研究财政行政执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来提高财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是我们财政法制工作者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分析财政行政执法的现状,列举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做到文明执法和严格执法的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新阶段做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的同志认为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是一个矛盾,是相对立的,互不兼容,要做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就无法实现,反之,要想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其实,这是对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误解,因为有将严格执法与严厉处罚等同起来,以罚代管,将罚款作为唯一的行政处罚手段,而忽视了其他行政处罚手段,在某些人看来,责令改正违法行为,警告等不属于严格执法的范围,不罚款就意味着不是严格执法,因此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对立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当前财政行政执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行政机关能否依法正确实施行政执法,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部门作为履行国家财政分配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切

实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实施财政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化和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有效推行,财政法制建设不断发展,财政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依法理财的能力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改革和发展对财政法制建设和财政部门执法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1.部分执法主体不合法,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执法主体是执法活动的基础,主体不合法则所有活动皆不合法。各级财政机关是法定执法主体,临时机构、财政机关内设机构和委托行使执法权的部门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财政行政执法活动,而在实践中以“某领导小组办公室”(临时机构)、“某局某处”(内设机构)或“某局某稽查队”(委托机构)名义执法,或者制发规范性文件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财政部门执法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不够,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及执法水平参差不齐;面临财政职能转变,任务不断增加,部分财政干部跟不上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依法行政的要求不能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老观念、老框框、***惯仍严重影响着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等。

2.执法依据滞后,财政立法水平不高。从我国现行的财政行政执法依据来看,财政法律数量偏少,仅有《预算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政府采购法》等有限的几部,而财政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财政法规、规章偏多,且较杂乱,不统一,甚至有些互相矛盾,变动又比较频繁,一些急需法律调节的重要领域也仍有空白,不仅影响财政管理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到财政部门严格执法的效果。

3.有些执法行为还达不到合法、合理、高效的要求。财政行政执法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强制执行等。由于行政执法行为种类较多,故在具体执法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也较复杂。主要有:一是执法冲突时有发生。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不论在纵向间,还是在横向间都应当为实现财政管理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与支持。而在现实中执法不协调和冲突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行政效能和政府形象的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问题,中央政府随意以规范性文件调整分权体制,不利于财政民主性和法定性的体现,地方财政缺乏与其职权相适应的财政执法权,使部分财政执法陷入窘境;另一方面是部门间的执法协调问题,即“多头执法”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在财政行政执法中也时有发生,如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监督检查,财政国库管理与人民银行金库管理,财政税政管理与税务税政管理等执法领域,各部门间往往存在职能职责划分不清,权力交叉、模糊,缺乏协调配合。二是执法权责难以统一。财政行政执法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是财政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在实际工作中权责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执法行为偏离法律的轨道,侵害国家、社会和群众的利益。三是执法方式滞后。一些财政机关缺少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执法方式依赖性大,执法方式落后单一,执法效能低,进而造成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不到位等问题。四是执法程序达不到合法、合理的要求。近年来,财政部门在程序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还时有发生,如执法不按照法定流程走,随意增减步骤;不保留反映执法过程的档案,或档案不全;不履行告知程序,行政处罚告知书和决定书同时下达,剥夺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执法时不出示证件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财政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执法监督体制不够科学,有些监督过程还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外部执法监督体制不合理。对于财政行政执法而言,实行外部监督的包括:党内监督、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主体众多,但不少监督部门缺乏

应有的独立性,权力不足,一些监督部门职能重复、交叉过多,同时各监督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难以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内部执法监督制度不完善。当前最重要的内部执法监督制度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它承担着监督执法过程,保障依法理财的重要功能。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式方法存在着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考核评议缺乏经常性;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造成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往往是过错纠正了,但在处理责任人问题上却迟迟没有结果。三是执法监督过程不科学。执法监督责任制与执法实际脱节,没有自觉地把执法责任落实到日常执法工作的监督当中;一些配套制度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处在低水平上,执法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有些部门只注重纠正、惩治执法过程出现的问题,忽视执法监督的防范功能,等等。

二、规范和改进财政行政执法的建议

当前财政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先进的法治理念、制度与落后的行政执法观念、体制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培育依法理财理念,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将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监督力度作为建设法治财政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1.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培育财政执法人员的法治理念。财政执法人员是财政执法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因此,在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高财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一是大力加强教育培训。通过经常的、制度化的教育培训使各级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二是建立依法行政的激励机制。在用人、政绩考核等方面,把考核重点转到严格实施法律、履行法定职责、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方面,以推动财政行政执法工作。

2.进一步加快财政体制改革。财政部印发的《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十年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其中主体部分强调的就是“深化财政改革”。为此,我们认为,财政部门要深化改革,创新财政体制,一是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考核。二是要完善和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政实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公共领域的支出。三是转变财政职能,建设公共财政,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逐步减少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增加社会公共领域的支出。四是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五是要积极稳妥地继续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在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同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继续完善消费税、改进个人所得税等。

3.加强财政立法,完善财政行政执法法律依据体系。一是财政立法要与财政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既定目标,转变立法观念,做到财政立法服务于财政改革。二是妥善处理立法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的关系。财政立法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出台的法律法规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有适度的超前性,避免财政立法在制定颁布后很快就落后于形势发展的情况。三是坚持局部利益服务整体利益的原则,保证财政立法的统一。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坚持以大局为重、以长

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重,局部服从整体,避免财政法律法规互相冲突,互相矛盾。

4.大力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财政部门推行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依法理财的要求。因此,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除了要着力解决好立法和体制、观念和认识、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问题外,还应切实进一步推进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第16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XX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镇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XX镇法治政府建设与考评指标体系》,切实抓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的落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为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法治保障。

(一)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建立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依法行政是贯穿于政府行政管理的全局性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加以保障。近年来,根据上级的部署,我镇先后建立了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量化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镇要在做好依法行政各项组织建设和内部工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调整、完善XX镇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并以此作为平台和抓手,推动各部门、街道和乡镇法治政府工作机构的建立,形成高效实行、保障有力的常态格局;二是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实施细则》,探索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评估体系;三是加强对公民权益保障行动计划的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制定工作目标,增加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教

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优化保障公民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是依法行政的龙头。我们将按照《XX镇重大行政决策》的要求,在全镇继续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实施情况后评价等五项制度,着力规范、约束和引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同时,要将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工作作为提高依法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维护法制统一,使规范性文件更具合法性;要全面落实《关于申报XX镇人民政府2011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的通知》,加强对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调控;要继续完善规范性文件内部审批流程,统一文件的立项、审核、说明、备案和发布程序;要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和领导交办的合法性审核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的效率和质量;要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内部审查规则,加强对各部门和乡镇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把关,整体提高我镇政府及部门的依法决策水平和行政效能。

(三)转变行政执法理念,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工作是依法行政的重中之重,它事关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事关政府的形象。因此,我们要重点加强对各行政机关

行政权力的控制和约束。以规范行政裁量权作为当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切入点,按照《XX镇行政执法裁量权制度》,会同监察、审管等部门,强化日常监督工作,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要继续组织对镇各主要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为进行集中评查,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在此基础上延伸对行政处罚的监督链,通过加强调研和论证,探索建立与企业、民生、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敏感性强的行政处罚结果的公开机制和制度,实现对行政处罚执法行为的全程监督。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对主要行政行为进行一轮全面的检查规范,使我镇的行政执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行政执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转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既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我们要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继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倡导柔性管理、高效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政府转型。要结合机构改革和乡镇城管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相应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代办制和竣工联合验收制,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进一步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及时解决职责争议;逐步推行行政调解和行政指导制度,倡导人性化执法方式。总之,要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

尽量做到能用间接手段的,不用直接手段;能进行调解的,不采取行政强制;能进行说服教育的,不擅用行政处罚。通过上述管理形式的转变和创新,使我镇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五)拓展行政复议职能,加强争议化解能力。按照《XX镇行政争议调解机制》和《XX镇复议责任制》的要求,我们将根据新形势下行政复议工作的实际需求,树立行政复议工作新理念,不断调整、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以实现案结事了为复议工作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把所有案件办成铁案;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以化解矛盾争议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调解和解工作力度,力争从根本上化解各类行政争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办好案件的同时,要重点在案外延伸上做文章,进一步健全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联系互动机制,使其在规范执法、化解行政争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要继续建立健全信访与复议联动机制,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要全面落实首长出庭应诉规定,提高应诉工作水平和效果;对于司法机关的司法建议书要做到及时反馈,认真对照整改;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败诉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特别典型的败诉案件要启动问责程序。

(六)提升干部法制教育培训层次,增强干部队伍素质。继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29条具体意见,工作要求很高,因此,法制教育培训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要建立、落实干部学法制度,通过法制讲座、集中学习等形式广泛开展学法活动。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落实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轮训制度,同时,要健全乡镇的法制机构,逐步健立基层法制工作网络。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宣传,使全镇各级行政机关和广大行政执法人员对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明显增强。

第17篇: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考核

牛道口镇2017年法治政府建

设总结报告

2018年1月4日

牛道口镇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总结报告

2017年,牛道口镇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求,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度无行政诉讼案件,无行政复议案件,无该移送未移送案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全面营造政府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法治意识要深入人心,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常态,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达到。2017年我镇通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法治培训、宣传活动,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散发传单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扎实推进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法律六进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认真组织各级干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镇计生办利用计生干部下村的机会,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长抓不懈;镇环境治理工作组以中央、市、区三级环保考核督察工作为契机,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法》、《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条例》、《环保法》、《宝坻区散、乱、污企业工作治理》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镇民政面向弱势群体依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救助帮扶,全年累计救助825人;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退役军人社会安置工作,累计依法接收安置53人,有效稳控了涉军群体集体信访;镇农经办以煤改气冬季取暖燃煤改造为契机,发动村级组织、普法骨干、普法志愿者走村入户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时解说宣传到位,让政府的决策和工作的推进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有效落实。镇安监站为吸取市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多次组织开展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培训,将《安全生产法》高悬于实际工作生活中,进一步提高了辖区群众的思想认识。

(二)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充分发挥镇党委总揽全局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工作机制上,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执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行政工作机制。在工作落实上,明确了法治工作分管领导、责任站所和

经办人。在工作保障上,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了办公室和机关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在重大行政行为的实施上,强调了“广泛调研-意见汇集-科学研判-集体决策-行政实施”的工作步骤和准则。

(三)依法公开,严肃制度,确保政府政务公开合法依规。政务公开是我镇服务群众的一个得力平台。今年,我镇着力抓好政务公开栏、政务信息子网站的建设,及时更新政务公开栏目信息,及时发布政务信息,着力抓好部门办事流程的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方便群众来访办事。民政、建设、安监、计生、环保等部门办事流程均上墙公示,我镇统一为各村社区制作了法制宣传橱窗和法制宣传栏。

二、按照2017年度绩效考评细则指标逐条总结

(一)按照要求、时限完成本单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相关工作任务。

1、按照要求、时限完成本单位权力清单梳理及相关情况报告

按照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我们及时完成本镇权力清单的认真梳理情况。通过梳理,牛道口镇人民政府涉及行政职责25类、行政职权389项。其中:城市管理综合执法236项;环境保护5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2项;兵役管理与服务1项;社会救助10项;最低生活保障2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10项;安全管理6项;就失业管理与服务2项;社会保险管理与服务6项;水务管理7项;卫生管理4项;劳动保障7项;殡葬管理6项;房屋安全管理2项;消防通道管理12项;再生资源管理1项;住房保障2项;社区相关管理服务4项;文化市场管理5项;教育管理2项;无照经营6项;兽药、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7项;排水管理2项;河道管理5项。

2、严格落实责任清单制度

我镇政府对照文件要求,对现有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各项权责履行情况正常,未出现职责交叉、职责越位、职责缺位、权责不清、权责交叉等问题。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中心、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的精神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具体任务和分工,把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中心和个人。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做好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前期信息采集工作,

为顺利完成清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是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任。为确保梳理对象全覆盖,我们将镇政府各中心站(所)全部纳入梳理范围,按照依法实施,务求实效的要求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规范的梳理。严格做到了不擅自增加、扩大或放弃隐瞒所行使的行政权力,确保行政权力事项全面、真实、合法、有效。

(二)健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为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普法宣传服务效能,牛道口镇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逐步形成了全覆盖、有特色、见实效的普法宣传格局,推动了“谁执法谁普法”落地见效,促进了普法宣传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完善机制,强根固本。牛道口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并印发《“七五”普法期间落实政府机关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制定普法配档表,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作为普法依法治理专项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各部门单位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综合普法和联动普法。选聘素质过硬的法律人才,组建了综合型“普法宣讲团”。引导社会公益性组织,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团体、共青团组织等,投入到普法宣传中。

二是制定订单,提高认可。改变大水漫灌式普法,组织司法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法律团队深入机关单位、学校、村居、社区、企业等人群密集地区,以普法需求为导向,开展拉网式普法走访调研,大大提高了普法的社会认可度。

三是创新模式,扩大宣传。线上通过“牛道口普法”和“牛道口公共法律服务群”微信、微博公众号延伸普法宣传范围,扩大普法成果;线下狠抓普法阵地建设,结合村级服务站更新完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街”的普法宣传栏、普法走廊、普法电子显示屏等基础设施;邀请普法文艺宣讲传队,深入村居社区,开展法治文艺宣传;同时开通3部24小时法律服务专线通过行风在线,主动接受群众热线咨询,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四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推行“以案释法”,时时将司法系统法治微电影集锦,认真推送给辖区中小学校观看;推行“模拟法庭”,有针对性的为青少年学生等弱势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构建起学校与家庭、社会互动桥

梁;推行“节点普法”,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3.8”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宪法和行业法律法规,实现时机精准普法。

与此同时,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制度,将权利职责细化到每一个人,确保每项工作任务都有专人主抓主管,在主抓主管的工作中明确问责机制,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自警、自省、自查、自纠,树立良好的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

(三)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指导意见》,从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专家学者或职业律师中聘请法律顾问。我镇政府聘任天津天衡律师事务所苏桂祥律师为牛道口镇人民政府的义务法律顾问。同时为镇政府解答法律问题,必要时提供法律意见书;协助草拟、修改、审查合同和有关法律事务文书;接受镇政府委托,参与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依法科学决策等方面进行合法性咨询论证、审核把关;接受镇政府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非诉讼、调解、仲裁活动;应镇政府要求,向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接受镇政府委托、办理其他法律事务。

(四)全面推进街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

1、专职、兼职综合执法人员名单:

专职执法人员统计:李林江,赵士光,王金利,王志星,姚翔、荣永顺、罗昊

兼职执法人员统计:刘俊峰、刘玉光等

2、办公场所:牛道口镇政府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场所坐落于镇政府大院内;现有正式人员7人,协管人员12人,执法设施包括执法车辆2部,执法记录仪8部,摄像机2部,照相机2台,电脑4 台,打印复印机1台;,防暴头盔10顶。

现有办公场所一排房6间,内设大队长室、会议室、信访接待室、值班室、勤务室、活动室、休息室等

制度建设:考勤规定、队员职责、执法人员禁酒令、队内规章(包括执法文明用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要八不要、内务管理八不准等)、街镇综合执法职权清单、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流程图、信访工作流程管理暂行规定、暂扣

罚没物品管理规定

执法卷宗:2017年共计执法案卷2个 服装定制:按照市局统一规定定制的执法服装

执法信息:全面及时准确的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审核,内容要求真实,数字准确,避免出错。

(五)过程评估

牛道口镇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自查自评及工作纪实要求。认真完成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月报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及指标进度情况,并如实记录,统一汇总。根据区法制办《关于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认真对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重点对有行政执法权限的部门展开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行政处罚案卷自查做法

(一)成立了行政处罚案卷自查小组 组长:刘志丰(牛道口镇政法副书记) 成员:李振红、陈艳香、夏建良、李林江

(二)自查方式

我镇坚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按照实事求是、标准统

一、程序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真实、客观地对我镇行政执法部门办理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规范性的检查。对问题卷、错误卷、瑕疵卷进行及时纠正、整改。

(三)自查时间

案卷自查时间从1月8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

(四)自查情况

加强指导、认真落实,从抓好执法主体、事实证据、法律适用、执法程序等合法性上下功夫。全镇2017年有行政执法案卷的执法部门都积极的参加了自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卷、瑕疵卷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了改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尽管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抓好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及执法程序不够熟练,在工作中还存在有法规不熟、程序不清的现象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卷的制作。

执法案卷制作不认真,在工作上还存在拖、等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克服和改进:

加强执法队人员的日常学习,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人员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

在案卷制作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标准统

一、程序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到程序规范,适用法律合理,案卷合格。

(六)“三项制度”落实情况

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7】58号)和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文件《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坻区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宝坻政发【2017】37号)规定,为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我镇积极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截止目前具体工作如下:

1、成立机构,明确目标。(1)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牛道口镇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2)制定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我镇制定了《宝坻区牛道口镇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及工作要求。

2、主要做法

(1)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①规范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平台职权信息; ②按照要求统一使用规范执法文书; (2)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①规范执法案卷内容、标准; ②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及区法制办组织的执法人员培训;

③配备执法设备,目前7名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8部,摄像机2部,

照相机2台,电脑4台,打印复印机1台;

(3)推动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的建立

加强执法机构法制审核能力,街道已配备2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专(兼)职法制审核人员,满足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的需要。

3、取得的成效

牛道口镇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在区法制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正在逐步开展,依据工作要求,7月份已制定好实施方案,8月底前完成行政执法权过程记录制度,9月底前将健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10月底前全面实践各项制度措施,总结成果。

4、存在问题

(1)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

(2)增强执法人员的专业性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3)执法队任务繁重,执法人员不足;

(4)执法车辆不足,不能保证执法巡查的数量和质量。

(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积极落实,我镇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天津市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以及《关于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及时组件镇综合执法大队。加强镇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全面及时准确归集街镇执法数据。有专人负责行政执法平台,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我镇综合执法大队,按照“强素质、带队伍、建制度、严管理、促工作”的思路,坚持依法行政、权责统一,通过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和多次专项整治行动,有效的改善了我镇市容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执法大队各项工作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在2017年3月我镇综合执法大队被评为综合执法系统基层大队规范化建设达标大队。

2、理顺与区有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

牛道口镇综合执法队逐步建立大巡查机制,进一步整合环保、安全生产、

村镇建设等多条线上的行政执法人员,及时报告违法信息,快速处置违法行为,促进多方加强沟通协商。

3、加强镇街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全面及时准确归集镇街执法数据。

截止目前,牛道口镇综合执法队现配备日常执法电脑4台,执法队内相关执法平台均已接入,并正常投入使用,相关执法信息录入均按照要求进行录入。

4、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我镇综合执法队通过整合资源,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健全完善机制制度等积极参与评比。围绕队伍配置、办公场所、装备配备、内部设施、职责公开、办公区域和队室设置7大方面开展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建设。截止目前,我镇综合执法大队执法队员7人、协勤2人、兼职1人,办公场所以及队室设置均已完善,所有执法人员执法服装均已配备完毕,档案柜等内部设施已经配备完毕,相关职责制度上墙。

5、牛道口镇行政执法人员日常业绩和社会评议制度建设情况。半年来,我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制度,即日常工作由主管领导按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进行监督指导,半年,镇党政联席会议给予考评备案,年终进行总评,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出现职务行为过错的岗位和个人,情节严重者取消当年奖金和评先评优资格。

6、牛道口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杜绝“临时工”、“聘用人员”执法现象,切实提升行政执法整体水平,逐步实现对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切实加强镇行政执法人员日常执法,日常管理的规范化。

八、使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情况:平台使用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程序严谨、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执法监督平台录入的同时制定了专人、专用电脑执法监督平台的使用,为执法录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7年共录入行政检查600余条,履职率100%,无预警情况发生。

宝坻区牛道口镇人民政府

2018年1月4日

第18篇: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设法治政府与全民法治思维

背景链接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2014年11月,中央巡视组发现,一些权力部门责任担当意识不够,有的干部存在选择性作为等问题。2014年7月,国务院曾提及“选择性落实”,并视为“作风不扎实”的表现之一。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

——习近平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李克强

用立行立改的实际行动提升政府公信力,使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人民,并为今后发展打下更好基础。

——李克强

[法治政府的内涵] 法治政府应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制政府。

首先,法治政府是阳光政府。伴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政府必须减少管制层面,强化服务功能。一方面要健全政府职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观念。

其次,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一是政府权力有限。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授予的,因此,政府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才能获得权力和行为的合法性。二是政府职能有限。政府职能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也是政府行政权力作用的范围。三是,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张性、腐蚀性,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必须是有限政府。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再次,法治政府是诚信政府。诚信是获得人民信赖的基本条件,也是政府得以存在和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诚信原则是政府行使权力、进行行政管理所必须遵守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具有指导性,而且在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领域,同样具有适用性和拘束力。要做到诚实守信,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具有真实性、善良性、稳定性、透明性。

最后,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所谓责任政府,即政府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要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对公共管理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从法治角度来看,权力与责任是相联系和相统一的,有权必有责,行使多少权力必须承担多少责任。 [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增多。要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必须深化改革,同时也要求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反腐败的重要举措。

国家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各级政府来实施,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级政府,政府的决策与执法活动是否合法、是否适当,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也关系依法治国方略能否落实。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在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方面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产生重大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是统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两翼”。

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法治国家是主体,法治政府是重点。 [参考对策] 一是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提高全民法治思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树立法治权威,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中国法治的进程应该是褪去神秘的面纱,把法治的方方面面推向人民,让人民了解、参与、监督。把法治的思维带入普通群众心中,让人民体会到法治的过程,真真实实感受到法治带给人民生活的变化。 二是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普法学法用法守法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常识。创新方式,重点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把庭审搬到高级领导干部的课堂上,让领导干部通过旁听案件,甚至是参与应诉,亲自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三是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机制,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要健全行政决策形成机制和程序。依法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和量化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推动参与式行政程序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实施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完善决策听证制度;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组织评测等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要健全行政决策后评估和纠错问责机制。完善重大决策落实情况报告、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与决策效果评估制度,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讨论记录备案制度,建立完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 四是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简政放权、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削减行政权力,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切实划清政府和市场、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削减行政权力,制定权力清单,特别是把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许可权、收费权、决策权逐步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行政权力的运行受到严格的规范和制约,让人民群众和舆论有效监督,接受司法的监督。 五是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营造良好法制环境。要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加强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依法、依规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受理、答复依申请公开事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继续做好法制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健全信息报送工作制度,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提高信息质量。要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大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营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是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合理的激励评价制度是动力。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法治,推动中国前行的力量 建设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开头示例] 只有拥有法治思维,才能理解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所普遍尊崇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等价值追求的总和,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而现代法治政府应该是一个人本、服务、有限、责任、诚信、高效的政府。因此,培育法治精神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柱石。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结尾示例] 严复曾言:“贫民无富国,弱民无强国,乱民无治国。”法治中国不但意味着优良而科学的政体,蕴含着意义世界的秩序和洽切而和谐的人世生活;法治中国必然是良法之治的中国,必然是具有国家德性的中国,也必然是公民崇法信法守法的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培育法治精神,是政府职责所在,也是每个公民的期望所在。 申论范文

法治政府引领法治社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写入宪法并日益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动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法治政府建设这一环。

时下,法治社会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这让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借此更好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加速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各级政府理应切实行动起来,不断将法治政府建设引向深入,将日常决策、执行,乃至监督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责相连,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内作出决策,提供服务,并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树立法治意识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理,法治意识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树立。作为行政服务的主体,各级行政机关的广大公务员理应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表率。“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务员们要从思想入手,不断增强对依法行政的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在不断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及时掌握法律法规精髓的同时,牢固树立起依法行政的思想意识,努力做依法履职的先锋,进一步加强依法履责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规则治理的主动性,并将法治意识切实用于指导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每一项行政服务,确保行政服务的合法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前提。行政机关的行政权皆由人民赋予,自当服务于民,如果不能通过行政权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辜负。同时,我国现行行政法律法规对行政执法部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准确理解法律法规的精神,执法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理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实施,否则就是违法。一旦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就会让原本平等的行政关系变得不平等,也会让广大群众因此模糊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让法律的正确实施变得阻碍重重。故而,行政机关必须始终把握好依法行政这个前提,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让广大群众满意。

突出执政为民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为民服务永无止境。无论何时,各级行政机关自始至终都应该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执政为民思想落实到行政服务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强化行政服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便捷性的同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时,各级行政机关还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改进服务方法,创新服务举措,采取便于自身开展、老百姓也乐于接受的好的工作方法,确保行政服务始终紧贴人民群众,始终反映民意、民智,始终回应民需、民诉,确保行政服务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为人民群众打造行政服务快速通道,将行政机关打造成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

得民心者得天下。法治社会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而法治社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尽享法治社会的成果。同样,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政府的建设也必须跟上,各级行政机关无疑当共同努力,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第19篇:法治政府建设述职汇报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推动更好更快发展

长沙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沙市坚持用法治的思维方式、法治的制度体系和法治的创新措施来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事务,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以政府法制监督为重要抓手,全面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行政工作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保障力和推动力明显增强,荣获第二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浓厚法治政府建设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尚法保障 践行“尚法、务实、创新”的长沙政府法制精神,坚持用法治的思维方式来引领法治政府建设。一是主要领导表率作用进一步发挥。市长坚持“以案说法”,《政府工作报告》专题阐述“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决策有据、行政依法,确保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体现民主的力量,每一个行政行为都闪耀法制的光辉”。每年召开一次全市依法行政大会。自2013年开始,长沙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已形成制度。第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及法律法规有关地方规章设定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第6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邀请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翔主讲《法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与司法审查》问题。市政府领导、各区

1 县(市)领导、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都参加了集中学习。通过加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工作,领导干部法律思维与法治意识显著增强。二是法制机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加强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建设。作为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市政府法制办由部门管理机构升格为政府工作部门,增加行政编制8个、事业编制3个。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自身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政府行政决策和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行政机关执法效能进一步优化。推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案例指导,不断扩展依法行政考核的范围。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建立个人学法档案,提升了政府法制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提高了市直部门、区县(市)政府法制整体工作水平,真正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规范执法、尽职服务。

二、构建法治政府制度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完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构建“一决定一纲要一规定”制度体系。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定》,形成符合长沙实际、体现长沙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行动纲领。《长沙市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实施纲要》纳入综治考核,明确“建立切合长沙实际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本目标和推进“十个法治化”的主要任务,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率先出台全国首部规范政府法制工作的地方政府规章《长沙市政府法制工作规定》。发

2 布《长沙市政府法制建设报告》,建立政府法制建设“白皮书”制度。二是提高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制定质量。大力推进政府科学立法,对于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目前缺失的制度规定,及时向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尽快完善长沙经济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2013年列入长沙市立法计划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立法项目共有13件、规章立法计划的项目共有11件。《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长沙市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和《长沙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市政府规章组织制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继续深入开展立法听证工作,大力推进立法公众参与。2013年9月12日召开了《长沙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听证会,邀请来自全市的市(居)民代表、电梯企业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律师代表、媒体代表、街道代表等10位社会各界人士作为陈述人,围绕电梯使用管理者的确定、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要求、电梯安全监控要求等主要问题分别阐述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辩论,3名旁听人代表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立法听证陈述人的遴选充分体现了广泛性,并且创新采取由新闻媒体全程参与陈述人遴选工作的方式,使外界不再质疑陈述人的遴选程序。参会的陈述人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立法听证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工作。进行政府或政府办文件审查149件次;向法定监督机关报备规章、规范性文件61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均为100%;同时接受区、县(市)

3 人民政府报备122件,全部予以备案,并按要求及时在网上公布已备案规范性文件目录。创新性开展部门规范性文件“三统一”信息公示工作,在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公布。加大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力度,凡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阻碍长沙发展的各类文件,按程序予以废止或修改。

三、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一是积极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31件,受理349件,旧存13件,审结316件,所有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结案率87.29%;其中,维持275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87.03%;撤销及确认违法6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1.9%;驳回申请2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0.63%;经调解申请人撤回及其他方式结案的申请32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10.13%。二是加强行政复议应诉配套制度建设。制定了《行政复议立案审查规则》,建立完善了申请材料提交、送达地址确认等程序,为后期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和有效送达提供了有力保障。出台了《长沙市行政复议听证程序规定》,对行政复议听证范围、听证程序、听证结果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范,有力地保障了当事人参与行政复议的权利,增强了行政复议的透明度,提高了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质量。三是加大行政复议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协调与调解力度。加大行政复议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协调与调解力度,多个主体、多种渠道联动调解,抓住立案前、审理中、决定后的各个环节,通过召开案件协调会、法律释明、说服教育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换位

4 思考,疏导当事人的情绪,充分发挥协调和调解在化解行政纠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共协调、调解处理行政复议案件30余起,大大提高了复议工作的效率,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建立行政司法互动机制,召开行政司法互动会议22次,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避免了行政争议,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依法行政执法监督,为经济发展提供秩序保障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执法职责和执法要求层层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和每一名行政执法人员。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市人民政府向56个行政执法责任单位下达了行政执法责任书,建立规范有力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送征求意见函,征求社会各界对市直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市直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公开评议,净化、优化全市行政执法环境。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发证”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等制度,全市行政执法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聘用临时人员执法、无证执法、执法违法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培训,2013年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培训班4期,共培训市直单位和五区政府行政执法人员499人;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培训班3期,共培训行政执法人员129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二是完善修订行政裁量权基准。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行政

5 执法行为的通知》,督促各执法单位及时修订完善裁量权基准,确保裁量权基准的依法适用,并将裁量权基准的规范适用作为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首开依法行政讲评先河。召开依法行政讲评会,对区县(市)和市直部门的20个规范性文件和10个行政执法案例采用PPT讲解方式进行深入、直观的剖析和点评,首开全省依法行政讲评先河,成为我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一次全新实践。

五、推进法治政府工作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坚持用创新的法治手段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先后四次参与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立法修订,参加最高院组织的杭州“行政争端解决机制论坛”等高端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一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重点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规划、计划、重大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事项进行规范,充分发挥政府决策参谋机构、研究咨询机构和专家论证评估的作用,重视做好调研、论证、咨询、听证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2010年,首次组织《长沙市城市管理条例》立法听证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2次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其中《长沙市全民健身办法》、《长沙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听证会引入网络直播方式。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政府法制部门就长沙水业集团重组上市、长沙新广电中心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提出了专业的法律意见。二是开

6 展政府合同审查管理。率先成立政府合同审查管理处,制定政府合同审查管理办法,审查合同216份,涉及合同金额2000多亿元,有效防范了政府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风险。2013年,市政府法制办完成政府合同审查(含文件)74件,审查金额达1000多亿元,出具法律意见57份,所出具的法律意见基本得到认同与采纳,参加政府及部门各类涉法事务性会议40多次,确保了政府合同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共审查科技计划项目等多种类型的政府合同示范文本34个。参加政府及部门各类涉法事务性会议40多次,积极参与省、市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推进落实工作,完成了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城开发建设、“智慧长沙”等众多项目的合同审查工作。三是顺利推进简政放权工作。通过部门公告、单位网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承接省委、省政府下放的4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的办理机构、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具体内容。属于审批事项和年检事项的,全面及时地纳入到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中进行受理、办理。按照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要求,通过给区县(市)、中介组织、企业放权,包括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市本级非行政许可事项,市本级年检事项,市本级行政处罚事项和市级行政事业型收费事项,涉及的放权单位包括市直各部门和垂直管理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放权作用。四是成功开通市民服务热线。整合全市非紧急报警类政务服务热线电话,建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社会求助平台,建成涵盖广泛的平台网络,将市级所有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及部分公共企事业单位、区县(市)政府共108个单位网络平台全部纳入,形成了市、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的四级工作网

7 络。建成了规范的呼叫中心,共设45个坐席,24小时接听市民来电,已于12月26日正式运行。

近年来,长沙市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多次受到中央政法委、国务院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肯定和推介。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法治政府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依法行政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措施还需进一步强化,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路更清、要求更明,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法制工作的要求更高,我们将加强学习领会,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力争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和保障,改革也要在法治的大背景下来推进。新形势下,政府及其部门履职,必须树立“抓法治建设就是抓发展环境”的理念,着力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守法、行政依法的引领、推动作用。公务员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履职行为,身体力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二是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必经程序。推进行政决策听证机制,丰富听证组织形式,尽量拓展听证参与面上,建立听证代表名录,保证听证会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增强听证会过程和结

8 果的公开性与公正性,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有效避免发生“有人决策、无人负责”现象。实行重大行政决策评估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多渠道收集、掌握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对决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三是增强法制系统活力。进一步发挥政府法制机构法制人才培养高地的作用,畅通法制人才的输出、交流渠道。加强对基层政府法制机构、人员的指导,切实发挥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考核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机制。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真正实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整合纪委、审计、人事和政府法制办的行政执法监督力量,加强重点民生领域执法的监督力度,强化监督结果的运用。

为此,长沙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六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执笔人:唐曙光,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启贤,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决策咨询》编辑部主任)

第20篇:法治政府建设的衡量标准

法治政府建设

一、引论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标准”,这主要来自我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助理期间所得到的一些启发。 曾经被《南方周末》称之为“中共十七大”之后,中国“最耀眼的政治学者”——俞可平,他提出:政府要“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并认为这就是当今世界上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 随后,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同志,在《法制日报》的两会特刊中,也提出了政府要“从管理到治理,变善政为善治”的观点。

而我认为,“善治”必须以“法治”为基本前提。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也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这样的社会“治理”还能称之为“善治”吗?

二、那么,我认为衡量法治政府建设,至少有以下三个标准:

第一个是: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它既规范公民的行为,但它更制约公权力的运行。

举个例子来讲:某政府为全面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的改革,强制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以招标的形式来进行。假设,您现在就是该政府的法律顾问,那么,请您思考对这项规定的法律意见?

当时在研讨会上,有人认为:既然法律并没有规定农村集体经济

1的建设工程项目不得以招标的形式进行,那么,政府作出这项规定就是合法的。 然而,法律顾问的审查意见却是:“该项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建议删除”。

原因是,我们必须严格区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行为模式:

(1)对于私权利,法律没有规定的即可为;

(2)但是,对于公权力机关作出限制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或加重其义务的规定,则必须要有法律法规的授权,否则就是违法的。

因此,我认为,法治政府的建设必须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只有其合法性越大,善治的程度才会越高。

第二是:公权力运行的公开性 我认为,真正的法治社会,要求每位公民都有权获得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公权力运行的信息。

例如:从去年8月份开始直到今年4月份,我所驻点的政府就开展了四项公权力运行清理工作,包括:对其行政审批权、自由裁量权、行政职权以及职权的法律依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在其政府的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告,让这些公权力“晒”在阳光下。

因为,只有当公权力的运行具有公开性、透明性,公民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因此,公权力运行的透明程度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

第三是:公权力运行的责任性

我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地履行,都将导致公权力的运行缺乏责任性。

2举个例子来讲:在我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助理期间,某国有独资公司将其公司章程的修改内容,交给政府领导来审批。

然而,根据《公司法》第二章第四节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该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包括制订或修改公司章程。因此,法律顾问认为该公司章程的修改,无须报政府批准,建议退回。

因为,行政机关如果利用公权力,过度地干预本应属于公司自治的事情,则同样属于公权力运行责任性的缺失。因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性越大,则表明其善治的程度越高。

综上所述,我认为,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公开性以及责任性,就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三个基本标准。

法治政府申论范文
《法治政府申论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