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定陵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7 09:02:1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庐陵

——庐陵的教育和科举文化

隋唐以后,赣中地区的经济逐步发展,已达到了和中原地带相似的水平。北方的战乱,驱使各阶层人士南迁落脚在相对平安、自然条件优越的赣江中游,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文化也相应得到了发展。而教育,是文化之源,不仅对文化起着积累、传递、净化、提升的作用,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庐陵文化的形成和盛衰与教育紧密关联。庐陵文化在宋、明两代奇峰突起,这期间也正是庐陵教育发达的时期。人才是教育的产物。以正统儒学为主的教育思想,陶冶了庐陵人忠义坚贞的品质和刚正不屈的性格,奠定了“文章节义”之邦的思想基础。在以科举取仕的官僚选拔制度中,重教崇文的庐陵人大出风头,显名于官场文坛,影响和带动了乡梓重教良俗的形成。

一、鲁公播火

庐陵教化之功首推唐代著名忠烈大臣、大书法家、称作颜鲁公的颜真卿。我国书法史上的“柳体”和“颜体”是两面旗帜,称之为“颜筋柳骨”,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是习书法的范本。于是,人们往往认为颜真卿只是个大书法家。其实他是以忠贞刚烈的品格载于史册的。字如其人,端庄雄伟,遒劲郁勃,才传之久远。他是唐开元时进士,今陕西人,任殿中侍御史,因反对奸人杨国忠的丑恶行径,被排挤出朝廷任平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朝廷一片混乱,京城危急。他联络从兄常山大守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牵制了叛军的力量。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使叛军胆寒。叛乱平息后,他入朝历官至吏部尚书,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年逾八十的他前往劝谕,不幸被李希烈缢死。

这位功显名扬、忠贞不渝的名臣,因不愿依附权贵,从刑部尚书贬为峡州别驾,于永泰元年(765年)改任吉州司马。庐陵人十分尊敬这位忠臣名儒,学士文人皆以一睹其风采为荣。颜真卿也热爱这块山青水秀的土地,青原山、白鹭洲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最令人称道的业迹,就是在庐陵广置学舍,传播文化。颜真卿离开庐陵后往抚州,庐陵人修建颜鲁公祠纪念这位文化伟人。周巽在《鲁公祠序》中赞他道:“以兴起斯文为己任,益广学舍,聘贤士以淑我吉人,自此庐陵声名文物卓为江表冠”。庐陵大儒欧阳守道在为该祠写的记文中感慨地说:“鲁公事君有犯无隐,愠于群小,之死不回,此州之君子立朝不如此乎?鲁公远谪,所至安之,流落复归,终不惩艾;此州之君子去国不如此乎?鲁公八十元老,殒于贼手,高风劲节,谁其俪之„„以鲁公为此,此州俗化,受鲁公赐多矣”。颜真卿不依附权贵,正直无私,遭挫折而不屈服的节操和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精神,为庐陵人所仰慕,在赣中大地传播深远。他所倡导兴建的学舍,一直把他的精神与业绩当作楷模,代代流传。庐陵学子们见贤思齐,像颜鲁公那样重德崇文,逐渐酿成了一种良风美俗,正如光绪《吉安府志》所云:到了宋代,“欧阳修一代大儒开宋文章之盛,士相继起,必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敢谏为忠,家诵诗书,人怀慷慨”。自颜真卿播下兴学的种子始,庐陵教育走上兴旺之路;而鲁公守全大节的忠烈壮举,影响和催发了庐陵一批又一批忠臣烈士的诞生。

二、序塾相望

唐代以后,在科举制度的刺激下,地方政府和民间对教育较为重视,兴办了一些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在广泛传播着封建文化知识、教化人民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唐代庐陵的教育已起步,初见成效,到了两宋,则进入了快车道,不仅处于江西一流的处置,在全国也居上游,到了明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道光《吉安府志》中云:庐陵地区“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并非溢美之辞。

书院、私塾多是民间开办的教育设施,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书院演化成官办,成为州、县官学的一类,有的私塾变成了学校。书院和私塾组织开始比较简单,并无固定的模式,教学灵活,逐步走上了规范。唐代中期,江西有一批书院兴起,据史载,具有一定规模和积德性质的书院13所,而吉州就有4所:庐陵吉水的皇寮书院,唐贞观年间兴建,是我国私人最早创办的书院之一,刘庆霖创办;庐陵吉水的登东书院,唐乾符年间解世隆创办;泰和的匡山书院,后唐时的罗韬创办;庐陵县的光禄书院,开宝二年刘玉创办。这些创办者,或为地方官绅,或当地名儒。皇寮书院的创办人刘庆霖,原籍渝州(今重庆),在吉州为官,后在永丰居住,便建书院讲学授徒。匡山书院的创办人罗韬,在乡居住,朝廷曾征召他为端明殿学士,他托病不就,在乡间建书院聚徒讲学。朝廷还特地降敕书赞扬:“尔还乡后学者云从,馆起匡山之下,民风日善,俗成东鲁之区。朕既喜闻,无可嘉励,兹敕翰林学士赵风大书(匡山书院)四字为匾额”。明代的曾皋在《匡山书院记》中写道:“匡山之有书院也,肇自后唐长兴间。是时天下未有兴学之议,士大夫无讲于学者,洞晦罗先生崛起匡山,慨然以圣人之学为己任。朋来自远,书院筑焉”。当时,官学遭到了严重破坏,书院的创办开辟了新路,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地域和时间范围,为庐陵重教之风的形成和宋明两代文化的崛起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从唐至清全省建有古书院1071所,而属庐陵区域有276所以上,占26%左右。从后来科举的情况看来,凡及第人数多、优秀人才多的地方,书院也办得早和办得好。乡间农村的私塾,是普通农家子弟读书习字之处,教的是一些生产生活实用知识,后来也扩展为学些与科举相关的所谓圣贤之书。任教的多是乡间儒者,其中不乏确有才学之人,是传授封建文化的启蒙者。庐陵有多少这样的私塾,史无记载。

到了宋代,江西的书院发展很快,一些大族纷纷创办书院,主要供本族子弟读书,也吸收外地学子,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有的名气很大,成为文化学术交流的场所。据光绪《江西通志》等记载,宋代江西共有书院149所,分布于各州县的50余县之中。宋时,江西的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华林书院、鹅湖书院和吉州的白鹭洲书院,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学者李渔曾在《兴鲁书院记》中说:“江西名书院甲于天下”。江西书院之多,规模之大,教育质量之高,在宋代都居全国之首。这一时期的书院,实际上成了地方教育中心。北宋中期的庆历四年,朝廷倡导州县办官学,江西积极响应,州县立的学校纷纷出现。庐陵县学、泰和县学当年就设立了。

明代,江西的书院或恢复或新办,又呈兴旺,全省共有164所,属吉安府的有33所,除宋代有一定基础的外,当时新创办的书院,在全国也有一定名气。如著名理学家程文德于嘉靖十五年在安福创办的复古书院,著名学者王圻于隆庆二年在万安县北门外创建的云兴书院,还有永丰三都的云邱书院,是名流聂豹讲学之所。这些学院,不仅是培养科举人才之处,还引来四方学者,成为理学传播、研讨的场所。

重视教育,普遍设立书院、学馆是庐陵文化兴盛、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据明人所撰的《吉安人文记略》载:“自唐宋以至明末,吉水有书院五十有三,居天下第二”,“吉水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吉水文风盛于江右”。此说虽然有些夸张,但吉水的确是文风鼎盛之乡,培育出了一批出类拔萃之士。于是衍化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江南才子解缙在皇帝面前夸海口说家乡吉水村夫野老都会吟诗作对。与他不和的大臣不服,密报皇帝派员去查实,如是假的,就是欺君之罪。解缙幸好打探到了消息,立即派人潜回吉水,要私塾教师、落榜童生装扮成村夫,在要道旁捡粪耕地。待朝廷官员去乡间查访,所问之人果然出口成章。解缙凭机巧避免了一次责难。

书院的办学方式比较灵活,不仅是传授灌输圣贤之书,有时还请名儒大师前来讲学,传播学说。学生也可以参加讨论,发表意见,还可以游学求师,增长见识。文天祥在家乡私塾里受父亲督学,十多岁后到庐陵县的固江侯城书院求学,距他的家乡富田140多里路。在那里,留下了他倒植五株柏树立志成才的故事,至今还存活一棵。《吉安府志》中还有“万安鳌溪书院在渡头古社,宋文天祥游学于此”的记载。见多识广,才使文天祥在科举考试中大魁天下

三、白鹭洲书院

位于庐陵城东的白鹭洲,坐落在千里赣江之中,像白练中镶嵌的一片翡翠,碧水缭绕,洲上茂林修竹,沙白鸟飞,青翠雅静,景色怡人。因洲上多栖鸟类,人们便取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诗句的意境命名该地。原为禅林胜地。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新任吉州知府的江万里(后任丞相),见白鹭洲幽静雅致,认为是个读书讲学的好地方,便决定筑学舍,设讲院,创建书院。开始没有山长(院主持),便自立其事,自掌其教,他的言论、道德、风采深得士民拥戴。《白鹭洲书院志》称他“先生亲为诸生讲授,载色载笑与从容山水间,忘其为今太守”。第二年,他选中了名儒欧阳守道任山长。江万里离开吉州后,“先生闲居,其意念在国家,其精神在庐陵”。他入朝拜相后,与奸臣贾似道不合,辞相位,“常叹,平生士气之乐,惟鹭洲一事”。可见,创立此书院,倾注了他的心血,并为之感到欣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也就是创立书院15年后的科举考试,吉州考中进士43名,文天祥中状元,宋理宗皇帝亲书“白鹭洲书院”匾额以示褒奖。于是,书院名声大振,享誉遐迩,被称作与白鹿洞、鹅湖齐名的江西三大书院之一。白鹭洲书院的崛起,推动了庐陵教育的蓬勃发展和重教崇文的民风蔓延,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据光绪《吉安府志》载,从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南宋最后一届科举的咸淳十年(1274年),37年来共科考13届,有12届是白鹭洲书院创立后进行的,吉州共考取进士378名,居江西之首。以后600余年,白鹭洲书院历经沧桑,屡遭兵祸水患,毁而复修,几经周折,但这里一直是庐陵人民心中的教育圣殿,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几百年来,许多的名儒大师曾前来讲学传道,主持院务的也多是庐陵名士,云章阁、风月楼等建筑,成为珍贵的文物。

白鹭洲书院创建之初所取得的成就,得力于山长欧阳守道治学有方。他是庐陵永和人,进士出身。文天祥在《巽斋先生像赞》中称他为“横经论道,一世宗师”,“先生之风,可使懦夫立也”,说他对自己立身处世的影响:“后生从政,未知向风,惟先生终教之耳”。这位名师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十分注重培育学生的品格和务实的学风。庐陵有爱国主义的传统,欧阳修、杨邦

、胡铨、周必大被誉为“庐陵四忠”,欧阳守道坚持用家乡先贤事迹来教育学生爱乡爱民,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在品德修养上,强调要像孟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解释道:“浩然也者,盖人人所共有。惟其有之,故可养也。如其本无,则复何养?”而养气必先立志,“志立,则气从之”。那么,立什么志呢?他认为:“士贵立志,非富贵志也。信圣贤之言,而期于有立。不以贫厄更所守,斯之谓志。”“集义从养吾气,是气塞乎天地。”“君子之乐,以期胸中浩然与天俱春”(以上见《巽斋文集》卷十

二、十

四、十六)。欧阳守道关于立志养气的论述,对文天祥等庐陵英杰民族气节和坚持正气观念的形成,起到了教育熏陶作用。在治学方法上,欧阳守道反对空谈阔论,他认为如仅是熟悉一些四六句专门应付科举考试,那么“于身心则无得,于天下国家则无用”,有志者应羞于这样做。他主张所学知识要对社会、对国家有利,要关心民众的疾苦,匡时救世,才是有用之材。他要求学生“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以自标榜于一时”(见《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一)。他把这些观点灌输给学生们,使他们受益匪浅。在积贫积弱的南宋后期,朝廷希望选拔更多的务实志坚之士来维持局面。白鹭洲书院的考生往往能在科举考试中切中时弊,为富国强兵提出好的见解,受到朝中正直考官的赏识,考取进士的也就多了。欧阳守道十余年来倡导的良好学风延续下来,不仅使白鹭洲书院享誉天下,为庐陵的各类书院学馆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还影响和促进了庐陵人忠直不屈的品格的形成。

六、状元逸闻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目标便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大魁天下摘桂冠”,夺取“皇冠上的明珠”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状元”,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特产之一,影响深远而广泛,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出类拔萃人物最高赞誉的代名词,人们一直对状元怀着崇敬的心理。

科举考试的状元产生是极不容易的,要经过大小十几场甚至几十场考试,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奋斗,战胜一批批的对手,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后才能脱颖而出,是百万读书人中最典型的代表。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据李天白先生统计,经查实的有名有姓的仅613个状元(包括五代十国和辽、金等),江西出了42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

属现吉安市范围通过科举考出去的状元有16名:新干宋代的何昌言,吉安县的南唐王克贞、宋代文天祥、明代肖时中,吉水县的明代胡广、刘俨、彭教、罗洪先、刘同升、永丰县的明代曾、罗伦、清代刘绎,泰和县的明代陈循、曾鹤岭、曾彦,安福县的明代彭时,另有祖籍属庐陵县的明代杨慎、清代刘福姚,在外省参考。他们真可谓是千百年来庐陵读书人中的天之骄子,赢得了多少倾慕的目光和颂辞。他们有的获得高官厚禄,位高权重;有的一生平泊甚至落寞,但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之士,无一不是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没有一个是祸国殃民之徒。他们是庐陵优秀文化孕育的精华,体现了庐陵人的正派、刚直和文雅。他们的趣闻逸事,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天祥者,宋之瑞也”。文天祥是吉州最有名的状元。在殿试时的对策中,他直指时弊,慷慨激昂,显示了一个21岁青年的才华和豪气,一万多言,一气呵成。阅卷官们无不惊叹其文采,第一名是当之无愧。但有人认为言词过激,锋芒毕露,怕皇帝看了不高兴,就排在第七名。再经详定官员评定,提为第五名,上交理宗皇帝审定。理宗按安排的顺序从前往后看文章,发现前几篇没什么新意。看到第五篇时,见开篇便气势不凡,他精神一振,仔细读去,只觉情理通达,见解深刻,便把主考王应麟叫来拆开密封的卷头看名字,一看叫文天祥。当时朝廷内忧外患,理宗见“天祥”之名,便不由自主地说:“天祥者,宋之瑞也”,便高兴地提笔点为“第一甲第一名”。王应麟在阅卷时就赞成把此卷列为第一,因其他人反对才列第五,现在皇帝钦定了,很是高兴,立即将皇帝的赞语告诉了文天祥。于是,文天祥就把“宋瑞”当作自己的字。还有一种传闻,说是文天祥在京城候考时,陪同而来的父亲生了病,天祥要照顾父亲,很是疲惫,染上了感冒。殿试前皇帝要接见考生,人多门小,文天祥挤出了一身汗,考试时觉得浊气全无,一身轻松,文思泉涌。

误考得善报。吉水籍的彭教是明代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的状元。据张岱《快园道古》中介绍,说彭教于天顺七年赴京参加会试,在一旅店投宿。楼上一人倒洗脸水,一枝金钏随水落地,被彭教的随行仆人捡到藏在怀中。离店后走了十多日,盘缠不多了,仆人拿出金钏说是前不久捡到的,要拿去卖了以充支费。彭教听了原委,命仆人立即返回交给失主。仆人说去送还金钏,要耽误多日,怕你赶不上考试日期。彭教说,金钏是女子受赠之物,失去了,父母肯定疑心她私下给了男人,这可不是小事,弄得不好要出人命。仆人无奈返回。果然,失主正是一待嫁闺女,失去了金钏,受家人猜疑,便寻死觅活,不可终日。金钏送到,还了她清白,救了她一命。可是,彭教却因此事延误,没有赶上考试。谁知这年会试时贡院发生大火,烧死90余人,彭教侥幸避开一劫。八月时重新开考,彭教考中,第二年廷试竟考中状元,真可谓善有善报。

偶然不偶然。泰和曾鹤龄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的状元。他20多岁时便中了举人,准备下一次科考时,兄去世,他只得在家尽孝道,赡养父母,还要供养嫂侄和妻儿。父母去世后,全凭他一人操持家务,无法再去应试,只得教几个学生维生,难得有闲暇攻读。后来又开了家店铺增加点收入。待到侄子和儿子长大了些可以理事,他才重拾书本,参加会试,此时他已年近不惑,距中举人已16年了。

生活的艰辛使他老成持重。去京城赴试的途中,他与几个浙江的举人同乘一条船而行。这些人年轻而傲慢,一路上谈笑风生,很有点瞧不起年纪大的曾鹤龄。浙江举子们串通一气,故意找书中的疑难问题来问他。曾鹤龄知道他们有意刁难,并无诚意,只是应付一下,有时干脆回答不知道。浙江举子们讥嘲道:“老先生你不过是偶然中了举,才有资格去会试”。一路上,就干脆称他“曾偶然”。曾鹤龄也不计较,一笑了之。到了京城考毕发榜,同船的浙江举子全部落榜,曾鹤龄却荣登榜首。曾鹤龄便赋诗一首寄给同船的举子曰:“捧领乡荐谒九天,偶然乘得浙江船;世间固有偶然事,岂意偶然又偶然。”

超长试卷。永丰籍的罗伦是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状元。殿试的题目是问治道之纲目。罗伦答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为治之大纲,礼乐、刑政、制度、文为之具为治之万目,而心又为正大纲举万目之根本,学又为正其心为正大纲举万目之根本。他的这一套立论,不折不扣来自宋代程朱理学。论证严密,论据充足,还敢于直指时弊,直抒胸臆。殿试时越写越起劲,发的纸不够用,请求礼部监试官增加答卷纸,得到同意,便尽情倾谈心声。按规定,试卷还得由专职人员重新抄一遍再评阅,以防阅卷官识得字体或作暗记。这下可苦了卷子的誊正者,竟抄了30幅。宪宗皇帝要亲听读卷,读卷的是华盖殿大学士李贤。读罗伦的答卷时,李贤因年老,文章太长,跪在那里太久,读完了一时站不起来,宪宗赶紧命人把他扶起来赐坐。罗伦这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对策,使得他高中状元,名震京师。

年过半百时来运转。泰和籍的曾彦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的状元。曾彦早年入县学发奋苦读,却屡试不第,成了老童生。但他并未灰心,仍刻苦求学,在43岁中了个举人。又过了12年,终于会试过关参加殿试。主考是四川眉山人、内阁首辅万安。他在阅读曾彦的对策时,被其文采所折服,禁不住击节赞叹,其他评卷官也有同感。万安回忆起前一天考试前点名时有个叫曾彦的,颀长伟岸,一表人才。拆封一看,此文正是吉安府的曾彦,便排在第一,交皇帝定夺。到了传所中进士进殿见面时,万安仔细审视这定为榜首者,却发觉曾彦身材矮小,又老又瘦,惘然若失,怀疑以前可能是看错了人。退朝后,万安再取曾彦的殿试策阅读,觉得很是平淡。可已成定局,只好作罢。这种以貌取人的心态险些使吉安少了一个状元。此时,曾彦已54岁了,的确老了些,也难以在仕途上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抢先面圣,随机应变。吉水籍的胡广是明建文二年(1400年)的状元。他参加会试,名居前列。殿试过后,他的答卷与同乡王艮的不相上下,但王艮其貌不扬,做堂堂状元不太妥当,便定为第二名榜眼。状元定谁呢?礼部官员主张胡广,而翰林院赞成湖北石首人杨溥,争议不下,只好请建文帝定夺。建文帝看了胡、杨两人的试卷后,倾向于胡广,但不知两人的长相和应变能力如何,就命左右赶快宣“胡广秀才上殿”。胡广、杨溥二人早探得风声,在住所等候结果。杨溥是石首人,当时属湖广辖之,听到喊声,不知是指“湖广秀才”还是指江西的“胡广秀才”,犹豫了好一阵后才找衣服穿,打算先去看看再说。胡广也弄不清到底叫谁?可他认为应占先机,赶在杨溥之前到了殿中。建文帝见胡广相貌堂堂,有几分中意,又想到他的对策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之语,暗指要预防燕王兴兵篡位,正合建文帝征讨燕王的心意,就定胡广为状元。两年后,燕王朱棣自北京起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打进都城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解缙、胡广、王艮和吴溥都是吉安同乡,都受建文帝器重。解缙陈说了一番忠于建文帝的“君臣大义”,几人都表示要殉忠报国。过了几日,见朝廷的许多高官重臣也没为建文帝殉死,加上朱棣的确有雄才大略,胡广就改变了主意,认为朱棣是建文帝的叔父,当当皇帝也是可以的,反正都是朱家的天下,就和解缙都依附了朱棣,只有王艮饮鸩自尽。朱棣即位后,重用胡广,提升为翰林学士,后成为内阁要员。

文状元,酒状元。永丰籍的曾綮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的状元。殿试的题目出得很怪,以礼乐制度方面的经文为题,熟读圣贤之书的学士们许多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挖空心思仍难成文。可曾綮却知识面广,对策写得格外详明,近两万字的长文连草稿也没打,一气呵成。成祖朱棣读后,赞不绝口,说是“通贯经史,识达天人”,亲定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朝廷准备编修《永乐大典》,由解缙负责组织,大臣们推荐了不少地方人才。其中,一个叫陈济的江苏常州人,久有才名,学识渊博,被推荐任都总裁。陈济奉命入朝,按常例要考试。明成祖听说有一个如此博学的人才,禁不住感慨道:“朝廷的堂堂翰林院,竟找不到一个像陈济这样的地方学者。”大臣们说,曾綮并不比陈济差。于是,叫两人一起考试,题目是成祖定的,面试《天马海青歌》。曾綮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文气畅达,音韵铿锵,理词皆到,成文最先。陈济写得也快,但还是比曾慢了点,而且文辞也差些。明成祖大喜,赐给曾一条玛瑙带,此后名声更噪。成祖任他为副总裁,又升侍读学士,常伴君王左右。后来,他两次伴君北巡,三次主持会试,朝廷众多文告、条例,多出其手笔。

曾綮还有个嗜好,就是喜欢喝酒,酒量惊人。他考上状元不久,来了一个外国使臣,非常善饮,号称海量。陪使臣吃饭的大臣们叫苦不迭,说此人实在难以对付,酒量太大了。明成祖只得命各部门推荐能喝酒的人作陪。大伙知其厉害,怕了去,只有一个低品的武官敢应战。明成祖很不高兴,说我大明天朝,难道就没有一个善饮的大臣,让一个下级武士去陪酒,成何体统这太失朝廷的脸面了。有人推荐曾綮。明成祖问,你能喝多少能对付得了吗曾答道,决不辱圣命。明成祖大喜,命他去陪使臣,那个武官帮忙跑堂。一连几天,餐餐酒宴,曾把那使臣灌得醉薰薰的,使臣说下餐不喝了,可曾却还只是有点醉意,使臣只得甘拜下风。明成祖闻之大喜,对大臣们说,曾卿不管是文才还是酒量,都能称作我大明王朝的状元。

白鹭洲景观

古木葱茏的白鹭洲地近市区。洲上四面环水,波光粼粼。隔岸的青原山,连绵起伏,苍茫叠翠。这如画的景色,美丽的风光,古往今来,凡亲临吉安的人们,无不在白鹭洲上留下寻幽览胜的足迹。由于白鹭洲离岸较远,所以尽管洲心地势比江岸高,但因视差关系,站在岸上望之,总觉得白鹭洲远比江岸低,然而每遇洪水,江岸水淹,而洲心不殁,故有“水涨白鹭浮”之说。

1965年夏,郭沫若同志路经吉安时,也曾立于赣江西岸,纵览这个美丽的绿洲,并欣然命笔,写下了“面对白鹭洲,葱茏林木稠。无心寻古迹,有意浴中流”的诗句。 编辑本段“白鹭书院”得名由来

白鹭洲既以白鹭为名,所以宋代在洲上创建书院时,也就依洲名而称之为“白鹭洲书院”。

相传古时有一白鹭仙子,因羡慕人间男女情爱,飞到这里,变作一位美貌的村姑,与江边一位年青渔人结成情侣。后遭天神迫害,水淹洲渚,为救生灵,夫妻化作白鹭;白鹭仙子潜入水中洲底,奋力以身托陆洲,使洲永浮水面;渔夫则化作白鹭,日夕在洲上哀鸣,情缠意绵。后来,人们就把这座美丽的绿洲称作白鹭洲。

但是,据文献记载,白鹭洲的得名,渊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名句。由于白鹭洲屹立于浩阔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情景正与李白之诗句相合,所以被用作洲名。在北宋宣和年间,吉州通判徐俯的诗中已有“空看白鹭洲”之句。至南宋初年,尹直卿送周必大诗中又有“我公不向庐陵住,羞杀青原白鸳洲”。元代买思永为重修自鹭洲书院作记时也写道:“谓洲在二水间,取唐人诗句以白鹭名其洲,因以名书院。”清代吉安知府林逄春写了如下诗句:“庐陵文物照江天,院寺钦崇自昔年。水占芳名分白鹭,诗题古壁效青莲。”因此,白鹭洲名来源于青莲居士李白的诗句,而书院则依洲而定名,这就是白鹭洲书院得名的由来。 编辑本段书院历史

云章阁

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以来,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其间累经修建。据《庐陵县志》记载:“白鹭洲书院,在郡城东白鹭洲上。宋淳祐元年辛丑,知吉州军江万里建。奏于朝,置山长;理宗御书白鹭洲书院,以赐。院内立文宣王庙、棂星门、云章阁、道心堂、万竹堂、风月楼、浴沂亭、斋舍。”后增建“六君子祠”,祀程颐、程颢、周敦颐、张载、邵雍、朱熹等六人。

元代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书院被洪水冲毁,吉安路总管李珏修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红巾起义军与元兵战于吉安,书院大部被烧毁;时过二年,又遭大水,书院毁坏殆尽。至正十五年重建,恢复旧观。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黄宗明又重修。到嘉靖二一年,曾将书院从白鹭洲迁离,在城南仁寿寺址另建新院舍。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城南仁寿寺新建的白鹭洲书院改为庐陵县学,又将书院迁建于城北郊。至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吉安知府王可受将书院重新迁回白鹭洲上,并增筑吉台,开鹭池,立桥池上,扩建斋舍百问,其余堂、阁、楼、亭均重修。

至清代,书院又多次毁于水灾和战争,曾先后于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二年(公元1655年),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八年(公元1828年)、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等九次重修或重建。至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军与清兵激战于吉安,书院又被焚毁,至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经知府曾省三倡修恢复。洲头现存的风月楼、云章阁以及一排排的斋舍,就是同治二年最后一次修建时所遗留下来的建筑。而洲中心现存的鹭池,则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重修书院所开辟。而洲中心现存的鹭池,则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重修书院所开辟。白鹭书院自宋代创建,迄于清代,数百年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像文天祥这样出类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确是这所书院的骄傲。清代曾在白鹭洲书院主持讲席的著名学者施闰章有诗赞道:“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760多年来,这块对庐陵文化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圣地一直文风鼎盛,桃李满天下。

吉安古为庐陵郡地,自宋代以来,这里名人辈出,成为人文荟萃之区,素来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白鹭洲书院名列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是古代吉安的著名学府。白鹭洲书院的创始人江万里,为江西都昌县人,官至宰相。元兵南下进占江西,他在鄱阳家居,坚贞不屈,投水自尽,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贞节烈之士。书院的第一任山长(即校长)欧阳守道,是江西宋代知名的学者。《白鹭洲书院志》上有“刘辰翁、文天祥、邓光荐皆出其门”的记载。文天祥《祭欧阳撰斋(守道)先生》一文中也写道:“某弱冠登先生之门„„盖有年于兹。”即是说,文天祥于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在白鹭洲书院读了一年书;至宝祐四年丙辰,登进士第一名,被理宗皇帝亲自提为状元。从此白鹭洲书院扬名天下。理宗皇帝亲书“白鹭洲书院”匾额,作为对白鹭洲书院的嘉奖。总之,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迄于清代,数百年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像文天祥这样出类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确是这所书院的骄傲。清代曾在白鹭洲书院主持讲席的著名学者施闰章有诗赞道:“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

近年来,原白鹭洲书院的两座主体建筑风月搂和云章阁已整修一新。洲上设有白鹭洲中学,正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造就人才。 编辑本段江万里与白鹭书院

江西书院跨越千年,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坐落在吉安由江万里创办的白鹭洲书院是江西古代三大书院之一,历经600年的历史兴衰,也曾影响一时,在江西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编辑本段江万里

江万里(1198-1275年),字子远,号古心,今江西都昌县林塘江村人。祖父江辚,一生隐居,教授乡里。父江烨,一生专治程朱理学。万里家学渊源,幼年在祖父所建的书馆内读书,神隽锋颖,连举于乡,后从父教,学《易经》。18岁离家,赴白鹿洞书院深造,旋游学隆兴(南昌)东湖书院,朱熹弟子林夔孙为师问学。

宝庆六年(1226年),江万里以舍选出身,任池州教授。后召馆试,历住著作佐,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嘉熙四年(1240年)出任吉州知州,从政之余,特别热心教育。淳祐元年(1241年)创白鹭洲书院,使“缙绅德之,吏民怜之,悍卒化之。” 编辑本段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的创建

江万里为使吉州士风雍醇,乡俗质厚,淳祐元年(1241年)即着手创建吉州最高学府白鹭洲书院。他说:“某自入境以来,允为教化,为政先务„„惟学校之化滋、春华秋实。”认为只有培育人才,才能推移风情。他把办教育列为自己施政的一项措施。

江万里是位造诣很深的学者,自幼生长在理学兴盛的社会环境里。他来守吉州时,正遇上宋理宗大倡理学,诏以周敦颐、张载、程颢、邵雍、朱熹六人从祀孔庙。因此,他也决意创立书院,将书院辟为阐扬理学的基地。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新任吉州知府江万里见赣江中心一绿洲上花木扶疏,青翠雅静,令筑精舍,设讲堂,兴教育,创立“白鹭洲书院”,自任山长,讲学其中,“载色载笑,从容于水竹间,忘其为守,”本郡九邑俊秀在这里求学,如沐春雨,如坐春风。

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江万里离任后仍对白鹭洲书院很关心,还聘请了他的门生,吉安县永和名儒欧阳守道出任书院山长,欧阳守道不负先生厚望,执掌讲席十年,从严治院。虽然当时条件很差,但在名师欧阳守道的指导和管理下,仍旧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推动了吉安文化教育的发展,如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邓光荐、爱国诗人刘辰翁皆出其门。在他主持下,白鹭洲书院声名大震。 白鹭洲书院的规模

白鹭洲书院在当时的规模也相当可观,该书院记中说:“在宋则前有泮池,中秋石为桥,升阶为书院,大门悬理宗卸匾,进前则有棂星门,有文宣王殿,有道心堂,堂上有楼日风月,后有山长厅,厅上有阁日云章,日峻极,阁之上书籍备藏,环纵栏杆„„阁旁道舍森立,皆诸生肆上所,最后有浴沂亭。”又在《建置》条中说,书院立有“文宣王庙,棂星门,云章阁,道心堂,石竹堂,风月楼,浴沂亭,斋舍,庖福具备。置田租八百石有奇,绕十成濠池岁入租银五十两赡学。又建祠祀二程夫子,益以周、张、邵、朱为六君子祠”,“此洲之书院,可容诸生数百。”又征集了许多图书资料,还抄录《白鹿洞书院揭示》于道心堂侧。 白鹭洲书院的特点

据史料记载,白鹭洲书院的办学宗旨是敦教化,兴理学,明节义,育人才;办学特色突出,教学质量、学术水平都很高。宋代白鹭洲书院有何特点呢?首先是传习理学的阵地。江万里是朱熹的再传弟子,所办的白鹭书院,自然以传习朱理学为主。刘辰翁在江文忠公祠堂记中说:“自鹭洲兴,而后斯人宿于义理;白鹭洲兴,而后言义理者畅。”第二是崇祀先贤。白鹭洲书院一建立,就上祀至至,次及君子,文庙额书“正谊明道”,又摹唐代画圣吴道子手绘圣像于堂中,塑望率诸生习仪祭,春、秋郡县有祭,后改为年祭。通过祭祀以树仪型,鼓励生徒见贤思齐,奋发图强。这种教育形式,有一定的感染力,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例。第三择师选生。白鹭洲书院创办后,作为一郡的高等文化教育学府,能否使之成为吉州的教育中心和学术研究重地,关键是对教师的选择。江万里对择师这点十分重视。书院初建时没有选到合适的人任山长,就宁缺不派,亲自为诸生讲学。后离任时又延聘名儒欧阳守道为白鹭洲书院诸生师。此后。接任书院山长的,也都是品德高尚的名硕醇儒,不只山长,邀请到书院讲学的也都是各界大儒名家。由于有名儒讲学,白鹭洲书院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吉州文风盛极一时。选生即“集郡中九邑俊秀,受业其中”。第四是培育人才多。自白鹭洲书院兴,庐陵“制科飙举,名硕云蒸,几当宇内之半”。(《白鹭洲书院志》)春秋闱,科甲捷报震四乡。宝祐四年(1256年),金榜601名进士,其中吉州占44名,且大多数为白鹭洲书院学生,几乎占全国录取人数的群体十分之一,为全国之最。21岁的书院学生文天祥独占鳌头,理宗高兴地说:“此天之祥,及宋之瑞也”,亲笔题写了“白鹭洲书院”匾额,悬挂在书院大门上。从此,白鹭洲书院名扬全国,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 白鹭洲书院的影响

自江万里创办白鹭洲书院后,白鹭洲书院起了榜样领头作用,使郡州内外书院仿效之,遍及吉州县城乡的千百书院相继建立繁荣起来。在千百书院培育下,庐陵士子科举成名,学者成林,作家成派,仕宦成群,著述成山,志士成仁,使庐陵文化千年昌盛,成为江西文化的重心所在。因而世人称吉安为“文章节义之邦”。 白鹭洲书院的现貌

白鹭洲书院自创建以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曾被洪水战祸圯毁数次,有过兴衰变化,所幸的是历代吉州有识之士,乡宦名贤倡学业,崇诗书,屡毁屡复,学术活动久盛不衰。今天的白鹭洲书院被定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政府多次拨款维修。至今,白鹭洲书院现存古建筑除风月楼、云章阁外,尚有中山院、文山院、红楼,均系民国三年重建。此外,还有泮月池、复古亭等。云章阁高8.7米,占地274平方米,是原书院藏书、山长讲学和就寝之处,现仍完好如初。风月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博得众人赞叹,它雄踞洲的北端,三层方形建筑,楼高14.7米,占地面积115平方米。底层称为“浴沂亭”,二层名“风月楼”,三层曰“魁星阁”。楼顶雕龙画凤,层楼飞檐,雄伟壮观。登上风月楼顶,极目四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北面远眺井冈山大桥横卧江上,西面与钟鼓楼遥遥相望,南面可见崭新的吉安大桥飞架赣江东西,真是水阔天高,令人心旷神怡。

历史悠悠,白鹭洲书院几度沉浮,造就了江万里、文天祥、刘辰翁等历史众星。后人访谒白鹭洲书院,诗文多感慨系之:“自昔庐陵地,名贤史册香,文章宗永叙,节义重天祥,滟滟清波漾,振振白鹭翔,江公风范在,千古仰遗芳”。

推荐第2篇:定**

《定**》教学设计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速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把握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文,体味作者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语言、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体会作者感情。

2.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苏轼的经历,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视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苏轼洒脱不羁的个性和面对人生起起落落的淡然态度,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鉴赏诗词的能力,以及此词所表达的释家思想。

三、教学过程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结合常规教学

(一)导入: 提到宋词,有这样一个词人,跳不过也绕不开,他潇洒旷达,豪放不羁:他经历过大起大落,却依旧能够笑对人生,他是谁呢?对,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一起体会词人经历人生风雨之后的智慧与洒脱。

(二)解题:

定**,是词牌名。定**引,一作《定**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唐教坊曲,,《张子野词》入“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片二平韵,错叶四仄韵。《乐章集》演为慢词,一入“双调”,一入“林钟商”,并全用仄韵,有九十九字至一百零五字各体。

(三)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读,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2.分别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找二至三名学生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

(四)课文分析:

在词之前,有一小段序,这段序写了词人与友人一起同去沙湖遇雨的事,同 时也是写作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突然遇雨,词人和众人反应各不相同,别人都很惊慌,狼狈不堪,而苏轼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仍然从容不迫向前走,两者对比,便突出了苏轼的泰然自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诗、长啸”这是古人表示悠然自得、心情舒展的动作,徐行是慢慢的轻松的走,词人没有正面写雨,而是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反映雨下得很大,首句刻画出一个突然到来的无不利环境,词人的反应是什么呢?“莫听”“何妨”表现了他无所谓的态度,他不惊慌,不躲避,悠然地慢慢向前走,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词人的泰然自若和洒脱的情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生只要一根竹杖,一双草鞋,一件蓑衣就能应付各种风雨,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三句是对前两句话的展开描写。第二句说“徐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行呢?第三句就说是拄着杖,穿着草鞋轻快地“行”,进一步写出苏轼的洒脱。而“轻胜马”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马一般是达官贵人骑的,所以这句话包含着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即竹杖芒鞋的平常生活与高官厚禄的华贵生活。苏轼认为,平凡人的生活更加悠闲、自在,可能更适合他,这也是他经历过官场险恶**后深刻的人生体验,而后面一句,进一步写出他面对人生风风雨雨的态度,词中所描写的风雨既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时象征政治上的风雨,人生的风雨,词人有坦荡的胸怀,所以他临危不惧,泰然自若。

“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天带着些许寒冷的风,把酒都吹醒了,这句话表明,词的上片所发生的一切,词人都处于一种醉酒的状态之中,因此,他才在雨中吟啸,在雨中欣然前行,这些可能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可能酒醒之后就全部忘记,但也正因为这种无意识,最能体现真性情,体现出苏轼的洒脱,潇洒。“吹酒醒”把词人拉回到清醒的状态之中,同时看到西下的太阳放射温暖的阳光,这既是写景,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逆境中会有希望,在寒冷中会有温暖,那么逆境有什么可怕,人生的寒冷又有什么可怕呢?

于是词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顾来时路所经历的风雨,如今是一片宁静,这是词人想到了什么呢?归去。那归于何处呢?他不同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他追求的不是“身”的归隐,而是心灵的宁静,因而这里的归去,指的是“风雨”“斜照”,对他来说 风雨、微冷不会让他愁眉不展,阳光温暖也不会让他欣喜若狂,这些在词人看来没有任何差别。苏轼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他的思想已经达到一种佛教的“无差别境界”,只要自己对待一切都处之泰然,那么世间一切对于自己来说都

是一样的,外界的任何变化再也不能引起苏轼内心的任何波澜,那么,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忧患、喜悦,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生死祸福又有什么不同呢?词人归到一种万物皆空的状态,什么都不去在乎,自然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这几句话是苏轼对自己前半生经受的政治风雨的内心体验和反省,是借助自然风雨而得到精神洗礼的人生彻悟。

(五)课堂小结:

《定**》这首词表现了一定的佛家思想,苏轼的词都深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因而他的词都表现一定的深度,在思想上,给人一定的启示和感悟,从而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树立。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在苏轼的人生境界里走了一遭,对于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相信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感受,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一些风雨,一些不如意,重要的是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会对人生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那么这节课的价值也就得以实现了。

(七)作业:

1、默写并背诵《定**》。

2、了解苏轼的其他作品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

(八)板书设计:

定**

苏轼

醉:(梦)———泰然处之

醒:(现实)

归:心境 无雨无情

1001113 王新蕊

(周一

3、4节)

推荐第3篇:定**

一、导语

《定**》教案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诵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请学生朗诵)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苏轼)

二、背景介绍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上节课已给大家做过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他的一生非常地坎坷,屡次当官,屡次遭贬,就像他自己在晚年时期从被贬之地儋州北归时,路过镇江的金山寺,看到李公麟所画的东坡像时,感慨万千,写下的这首诗(幻灯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词,这首词就写于他被贬黄州期间,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一次非常大的转折点,由原来朝廷的重臣,一下被贬为偏远地方的团练副使,就相当于现在的民兵自卫队的副队长的职务,可见差别之大。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的小序,(幻灯片)序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序中给我们交待了苏轼写这首词的原因,是因为他在相田的路中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雨具先去”,没有遮雨的东西,(提问:就算有雨具苏轼会用吗?)“同行皆狼狈”,(提问:“同行”是谁?假如和苏轼同行的人还有我,可不可以?)“余独不觉”,只有我一人没有觉得大雨会对我有什么影响?不久,雨过天晴,所以写下了这首词。(提问:假如不交待已而遂晴,行吗?)

三、范读词作,整体感知全文结构

我来为大家范读一遍,在听的时候注意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提问:大家认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潇洒 豪迈)

刚才看了这首词的小序,我们知道了苏轼写这首词的原因是跟什么有关系?(雨) 这首词的上阕写雨中的情形和作者的感受,下阕写的是雨后的情形和作者的感受。

四、分析内容

1 我们先来看上阙“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幻灯片)

提问:在这一句里,有两个描写下雨的动词,它们是什么?(“穿”和“打”。) “穿”是穿透,“打”是打击。这两个字极言雨势之大。 提问:这首词写于三月七日,是春季,在春天这么大的雨吗? (没有,春雨是很温和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提问:可是在这里苏轼为什么这么夸张地写这场大雨呢?

(这场大雨来势是很猛烈的,它那打击着树叶的气势非常地象苏轼刚刚经过的一场一场风雨,人生的风雨) 引出乌台诗案(幻灯片)

苏轼被关了4 个多月,还差一点被砍了脑袋,幸好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苏轼才幸免于难。余秋雨在形容苏轼经过这场生死劫难后的心情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三年的时间让苏轼已经慢慢走出了原来那个可怕的阴影,当他再次面对人生风雨和挫折时,不再惊慌失措了,当大家都抱头鼠窜,东

1 奔西跑地慌忙躲雨时,序中说“余独不觉”,不但不跑,我还要一边吟唱着,一边长啸着,在这雨中慢慢的散步呢!这里我们体会到了苏轼的一种怎样的心境?(幻灯片显示:潇洒、闲适、自在、洒脱)

(幻灯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提问:苏轼在雨中手拄竹杖,脚穿草鞋,走起路来很是轻快,老师说的对吗? (明确)不对,草鞋的确很轻便,可是在下雨天,草鞋会又重又沉,并不适合行走,所以,这里的“轻”不是外在感受,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轻胜马”,什么人会骑马呢?当然是达官贵人了,所以这里的“马”就指代的是奔波官场的忙碌生活。由此可见,这里的“轻”实际是指“无官一身轻”。他曾在给好友李之仪的书信中说:(显示幻灯片)“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现在不做官了,很多人也不认识他了,他内心中其实是沾沾自喜的。现在的苏轼放浪山水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必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那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了。”

提问:这里不是自相矛盾吗?前面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这时哪里又来的蓑衣? (明确)并没有蓑衣,这里是虚指。实际上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度过一生的心愿。“任”有放任,自由的意思。在写这首《定**》前不久,诗人曾经还写过一首词,《临江仙》,深夜,醉酒而归的诗人大声地敲门,然而看门的家童鼻息已重,苏轼只好来到江边,望着滚滚而逝的江水,诗人感叹着岁月流年,感叹着人生沉浮,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不由得黯然神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此后我便放任自己的一生自由自在地度过了吧!苏轼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的心愿,从此后不再有那么多凡俗的事情来打扰他,就像《陋室铭》里说的:“无丝竹之扰耳,无案牍之劳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苏轼(超然豪迈)的一面。(幻灯片显示)

2 再来看下阙:(幻灯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很快,雨晴了,太阳出来了,三月的春风是料峭微寒的,特别是吹在刚刚淋透了雨的衣服上,苏轼不禁打了一个寒战,酒似乎也清醒了许多,转身望去,山那头初晴的斜阳却是在迎接我吗?这一句,饱含着一个历经磨难和痛苦的诗人美好的期望以及复杂的心情,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牢狱之苦,甚至是杀身之祸的人来说,过去悲惨的经历会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然而劫后余生更让苏轼体验到一种人生的哲理:就像天晴天阴一样,人一生的浮浮沉沉是很正常的事。现在的落难,并不能代表一切,那么大的灾难我都挺过来了,现在的我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迎来我人生中的“晴天”呢?就像我现在回转身看到斜阳晚照一样。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苏轼的想法的正确性,他后来在宋神宗去世后,又被朝廷召回,以后的再次遭贬我们暂且不论,至少在黄州,苏轼还是等到了他人生中的“晴天”。我们经常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苏轼的“世事洞明”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他旷达的胸怀,假如苏轼真的“江海寄余生”了,那他会等来自己人生中的“斜阳晚照“吗?

2 然而,现实中的苏轼还是要在黄州当他的团练副使,他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人生呢?

(幻灯片)“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问:“萧瑟处”,在这里表面上写刚才下过雨的路,实际上指哪里的风雨呢? (明确)指宦途的风雨。我刚才在大雨中信步时,是那么的悠然、自信,暴风雨并不会影响我的任何东西,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苏轼又该如何呢?“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说,从此以后我在面对生活时,无论是“风雨”也好,还是“晴天”也好,它们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我们往往在面对“风雨”(即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够勇敢去面对,而苏轼在这里说的还有面对“晴天”(即顺境和坦途)时的态度。这就值得我们去深思了。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人,当他们遇到人生中的“晴天”时,无法坦然去面对呢?

(比如范进中举,比如有些人的“喜极而泣”)

这些极端的事例就是在告诉我们,对待人生中的事情时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就是范仲淹告诉我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情。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苏轼此时此刻也是这样一种心情。正因为苏轼有着一颗豁达开阔的胸怀,即使是在他被贬期间,有过失意,有过消沉,甚至产生过要归隐的想法,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坦然去面对,放松心情,宠辱不惊。此时此刻的苏轼不仅仅是潇洒闲适了,他的心态转为一种旷达,一种通脱。(幻灯片显示) 五 艺术特色

这首词除了饱含人生哲理之外,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幻灯片)

1、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首词一方面写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另一方面写的是人生的风风雨雨。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序中的问题,(回幻灯片)就算真的有雨具苏轼会用吗?不会,因为有没有雨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轼心中的感受,因为他的心中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所谓怎样的天气,都不会影响他的心情。据记载,苏轼淋了这场大雨之后,回到家就大病了一场,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实际更是在说人生中的风雨。所以我们可以说,“同行”的人在这里也是泛指,可以是苏轼的好友,家人,也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们大家。

再来看第三个问题,假如不交待“已而遂晴”,可以吗?当然不可以,没有了这一句,我们就无法理解苏轼在雨过天晴之后的“山头斜照却相迎”的那种心境,正是有了自然界的风雨的变化,苏轼才会产生对人生风雨变化的理解,从而感受到在面对人生风雨时应该抱有的一种心态,即“也无风雨也无晴”。

2、以小见大,寄无限道理于有限事物之中。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表现人生中的大道理的方法,我们把它叫“以小见大”。苏轼以遇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斜阳这些眼前的有限的事物,想到了无限的 3 人生哲理:人生的浮浮沉沉就像这大自然的天阴天晴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看得太重,以致影响自己的心情,就像我们在学习纳兰性德的词时,他所说的“寻思起,从头翻悔”,已经过去的事把它再放到心上细细地想,那么人生就要从头来过了,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如付之一笑,把它放在一边。也像苏轼一样,放开自己的眼界,敞开自己的胸怀,去笑面人生,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 六 讨论: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苏轼那样的宦海沉浮,但困难和挫折肯定每位同学都有过,今天学了这首词之后,大家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观有哪些想法呢? 七 作业(幻灯片)

找出《定**》中最能打动你的词句,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推荐第4篇:定**

《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

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

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苏轼会怎么看?我们一起来看《定**》。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东坡会怎么回答。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听这首词,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

——没。

2、你怎么知道?

——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3、那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苏轼去黄州和历史还有关,和政治有关。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者苏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坐牢 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东坡获罪?独以名太高。是他弟弟苏辙说的。课外同学们可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他从社会的文化心理角度来阐述东坡怎么倒的霉。

四、朗读指导

1、“何妨„„平生”,应该读得从容,潇洒,豁达。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五、重点探究、拓展

1、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五祖的两个弟子曾说:“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苏轼让你想到谁?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像什么?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处之的态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他的江海是什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00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 shēn)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跨越或超越!)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春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不是。举点例子。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赤壁赋》呢?还是有点归的味道。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我突然又想到了苏轼另一首词: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心里有就有。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范仲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是故乡。

七、个性阅读

1、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苏轼?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人生的是复杂和多元的。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

——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

九、拓展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推荐第5篇:定**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苏轼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很多作品都为我们所熟知,比如说:《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江城子》等等。其中有很多的千古传颂的名句。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苏轼的另一名篇——《定**》,看看词人这次又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

二 初读课文,检查阅读

1、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

2、再请几位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如有错误,需要指出;

3、教师总结

三 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学生一起大声朗读小序;

2、朗读后,学生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3、请学生回答小序包含的信息;

4、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反馈,如有不足,进行补充

5、结合小序,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四 鉴赏正文,理解思想

1、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这首词;

2、学生齐读这首词并思考哪些词句让自己印象深刻,为什么;

3、请学生回答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及原因,给予一定的赞扬

4、细致分析词的上片

① 请学生翻译上片的内容,并作出反馈; ② 指出词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词:吟啸、芒鞋、蓑;

③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④请学生再次默读上片,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⑤学生思考后,如果还不能够体会,让学生再次听录音,稍后适当引导,以求深刻体会

5、细致分析词的下片 ① 全班齐读下片;

② 逐句翻译,重点解释几个词:料峭、萧瑟;

③ 逐句讲解,文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三句在文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结尾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 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文中“回首”指什么以及这里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⑤思考结束后,请同学作答,并作补充。

五 重点探究,拓展思维

结合文章的背景知识,在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之上,和学生一起,探究词人当时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宽大的胸襟和超然的心境。最后,概括出词的中心思想。

六 课堂小结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 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 这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淡然和心灵的超脱!这节课使我们对大词人苏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否他那种坦然面对风雨、困难的精神也感染了你们呢?下课后自己可以思考一下。

七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

2、就这首词写一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字数不限,但一定是自己的感受。

八 板书设计

定** 苏轼

上片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下片 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推荐第6篇:定**

《定**》教学设计提纲

学习目标:

1.鉴赏诗词的人物形象。

2.归纳:鉴赏诗词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我学,我积累

1.朗读三遍,对照注释和资料,疏通词意。(用散文的笔法表达出来)

2.初读感知,诗中主人公给你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简要说说)

二、我读,我提问

1.播放录音,,体悟情感。

2.一名学生朗读诗歌。学生将不理解的问题写在自己本子上,组内交流解决,将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教师处。

三、我讲,我探究

学生齐读诗歌,带着初读的理解,领会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合作): 请从词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方面,写出你的疑问,并尝试着解决。 (1)

(2)

四、我疑,我批判

教师对文本中有争议的一处找出来,引导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联系你所读过的苏轼的作品,说一说,概括苏轼的形象是否仅一个“旷达”了得?

五、我写,我比较

1.将本词改写成一首现代诗,题目可另拟。比较不同的表达效果。

2.结合本词,写一段话评价苏东坡。(可采用多种文学样式:如对联、诗词、颁奖词、评论性文字、抒情性文字等)

六、我读,我感悟

1.归纳:鉴赏诗词人物形象的方法。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3. 带着对文本的深刻理解,齐读课文,读出作者感情,自由朗读课文结束。

推荐第7篇:定**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本词主要内容,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旷达的襟怀,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3.领会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及双关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的襟怀。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以小见大及双关等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下雨了,没带伞的人拼命地往前跑,街上只有一个人,笃定缓步而走,经过的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啊?”那人却说:“跑什么呀,前面不也在下雨么。”这个人的回答看似好笑,不过,的确有这样的人做出了这样的事。他,就是大家熟知的宋代豪放词派的苏轼。他为什么能够在雨中吟啸徐行?为什么不觉得狼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与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苏轼的《定**》来共同领略他的内心世界。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示:

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三.自由朗读,赏析小序

1.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序的作用。

四.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 因李定等人诬告苏轼诗文“毁谤君相”,苏轼被囚于乌台。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后来苏轼被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此职位为虚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历经生死考验被贬黄州三年后苏轼写下了这首《定**》。 五. 师生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赏析上片

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风很大,雨点很猛,雨势很急。 穿(林)打(叶)

追问:面对眼前风雨,作者态度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莫听”“何妨”“谁怕”

分析:风大雨急,面对如此情势,一般人都会惊慌失措(同行皆狼狈),可是作者用“莫听”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从容处之,悠闲自若。从“何妨” “谁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旷达情怀)。 2.上片塑造了苏轼雨中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 穿着草鞋,拄着拐杖,在风雨中缓缓从容而行,时而吟诗时而长啸的潇洒乐观的人物形象。一个“缓缓”,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苏轼的镇定自若。 3.为什么作者会说“竹杖芒鞋轻胜马”?

明确: “竹杖芒鞋”本是草野百姓的装束,也表明了苏轼此时身遭贬谪。而“骑马”是官者的体现。那么,在这里“轻”字必然另有含义———“无官一身轻”。 轻”并不是他“身轻”,而是他的“心轻”,“胜”就胜在了他的乐观精神。 4.过渡:与“官”相对的就是“隐”,由此也引出了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是这条思路发展的自然结果。

5.“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也指人生风雨(政治风雨)。要坦然接受和从容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人生态度.

过渡:面对人生风雨,苏轼为何能做到如此从容?带着个问题,大家齐读下片。

赏析下片

1.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提示:“料峭春风”也指人生的逆境、政治风雨。与之相对,“山头斜照”也指人生的希望。此三句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着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

2.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风雨”和“晴”有何深层含义?“也无风雨也无晴”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作者认为无论是晴是雨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困窘也好,通达也好,都无所谓。这是诗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超脱的胸襟。也正是因为有如此的感悟,如此的襟怀,在苏轼才能做到从容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2)怎样达到“无风无雨的境界”呢? 明确:归去。对苏轼来说,“归去”实质上就是摆脱官场,淡出江湖,达到真正超脱的境界,这就是在苏轼身上一直贯穿着的佛道思想。

六.主题归纳:

本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现了他洒脱的性格,乐观旷达的胸襟。

七.课堂总结。

生命因脆弱而宝贵,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面对和接受睁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有人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事,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晴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八.再次朗读全词。 九.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以《我眼中的风雨人生》为题,写一篇小随笔,表达你对人生风雨的看法。

板书设计:

推荐第8篇:定**

定**》 苏

朱后树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

1、了解苏轼生平及其词风。

2、学习和掌握词的鉴赏方法。过程和方法

1、朗读背诵,整体感知本词。

2、自主、合作、探究出本词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品味作者超然洒脱、坦荡豁达的心胸,养成高雅脱俗的高尚情趣。

2、正确对待逆境与叵运,保持本色,展现真我。教学重点:

领悟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境界,学习即景抒情、即小见大、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品味词语,分析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1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配乐图画,教师充满激情地诵读介绍:

有这样一个人,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诚挚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生命演绎着本色的张扬。

无需夸耀,不容粉饰,他的名字本身就闪着熠熠的光彩。苏轼(板书),这是个在沉醉了几百年的中华大地上响亮的名字。

苏轼是一杯水,温柔多情,爱悬于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不掩饰内心的思念,甚至有时还会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唯有泪千行”的经历。天人永隔的分离,肝肠寸断的痛苦,刻骨铭心的思念,在如水般流淌,把本色细细说讲。一位至情的文人,不在乎“好男儿志在远方”的劝谏;不理会“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名言。他将灵魂深处那浅浅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诉说着,不理会世俗的眼光,至情的本色由我张扬。 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板书课题)

二、知人论世

学习诗词需要知人论世。(展示课件)看大屏幕了解“苏轼其人”。(学生看)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

1071年,请调杭州,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1074年,调任密州,作《水调歌头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密州出猎》;

1079年,移任湖州;

1080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此别号东坡居士),作《前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1084年,49岁恢复名誉,连升三级,官至翰林学士侍读。后与司马光政见不合,请调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郎,至礼部尚书;

1093年,“新光执政”,以“讽刺先朝”贬为惠州安置,并再贬儋州;

1101年,大赦,归任朝奉郎,归途中卒于常州。

坎坷的命运,非凡的经历,历练旷达的性格,成就一代旷世奇才。

(展示课件)快速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三、朗读背诵

1、展示“竹林听雨”优美动画课件,教师示范激情背诵。

2、要求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争取能背。

3、检查诵读。学生集体诵读后,教师鼓励说:背诵是鉴赏的前提,积累是智慧的灵光,学诗词必须多背诵多积累。暂时背不熟的同学上完这节课后也一定会背!

四、鉴赏品评

(一)梳理内容,描述形象

1、词语理解:(展示课件)这首词有些词语的意思需要大家弄明白,请看大屏幕,理解词语,学生回答(略)。

狼狈

料峭春风

向来

2、脉络梳理:下面谁来概括一下这首词的上、下阕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展示“脉络梳理”课件。

3、描述形象:联系背景,结合具体词语,展开想像,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苏轼形象。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抓住发言要点板书: 谁怕—从容不迫

归去—旷达乐观 形

概括学生答语中苏轼的形象:苏轼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精,顶风昌雨,不畏艰难,是从容不迫,旷达乐观的诗人。

4、学生集体背诵本词,做到口中念文词,心中有东坡。

(二)鉴赏艺术特色

诗歌欣赏除了要分析形象,还要分析技巧和语言。请大家讨论一下,说说本词写法上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并板书:

一语双关—自然与政治 一如家常—无语不可入 即景生情—无事不可入 即小见大—借题发挥 手语 言

(三)走近苏轼,感悟生活

同学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辱,总是相伴相生,苏轼对人生的态度和境界,对我们大家又有哪些启迪呢?请大家谈谈感悟。 学生自由探讨,踊跃发言。具体内容略。

五、迁移拓展

展示课件《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答案由课件展出。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托物寓人或移情于物。下阕描写缥渺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

答: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

3、比较《定**》与这首词,思考两首词的风格和情感。答:《定**》词风偏于豪放,这首词词风婉约;《定**》感情上旷达乐观,这首词则自伤自许。两首词相互补充,体现出苏轼本色真我的风采。

六、教师小结

(展示图画课件)教师小结:苏轼用至情、用真我、用生命张扬了本色,给我们以无尽的遐思和启迪,课下请多读点、多学点苏轼,让我们的青春本色更加亮丽!最后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将这首词大声齐背一遍。

(学生充满激情地背完时)教师语:下课,同学们再见!

七、教学后记

激情导入部分通过诗意的语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导语宜熟练背出。知人论世部分需直接简单,时间不宜过多。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苏轼人生坎坷,被贬黄州的经历对其思想的潜在影响。朗读背诵部分教师激情配乐背诵很关键,它对学生的朗诵、理解文本作者形象具极好的帮助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务必处理好这个环节,一举手一投足都尽量做到“我即苏轼”的程度。学生自由朗读和集体背诵意在让他们提高诵读水平,熟悉文本,为下面进一步深入学习服务。鉴赏品评词语解释部分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定,素质好、预习充分的简单提示即可。脉络梳理较容易,请一学生回答即可。作者形象描述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用时约12分钟。因为学生预习较充分,我主要采取让学生结合词语、联系背景展开课堂讨论的办法,全面概括作者形象。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词,比如“爱好自然”“无畏风雨”“泰然处之”“旷达乐观”等来概括形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可由表及里概括,可知人论世陈述,可结合词语论证等等。这个环节在设计上体现了敢于放手、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具有一定的难度,存在着启而不发、放后难收的风险,教师要灵活处理。概述形象了解作者后,全班集体背诵一遍课文。接着鉴赏本词写作手法和语言,这是本课又一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思考回答,教师注意总结并板书,用时约6分钟。走近苏轼、感悟生活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有不同见解与认识。事实上,学生所答感悟深刻,观点新颖。迁移阅读部分意在补充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苏轼其人以及其词风,同时检验学生对词的鉴赏情况,此过程用时约6分钟。最后小结时语言要简洁富有诗意并充满激情。学生背诵的安排一是强化诗词诵读;二是前后呼应,以教师的背诵开始,以学生的背诵收束,实现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启迪的教学转变;三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今后对诗词的愉快学习。

推荐第9篇:定**

《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情感

2、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

3、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品味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就是我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对苏轼最大的印象。大家读了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今天学习苏轼的《定**》一起,感受一下苏轼的成熟(板书文章题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朗读指导与整体感知

诵读三个基本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情感。结合此处分析诗歌的意象,情趣和理趣,及感情)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指名一名学生诵读。(3分钟)

1、教师指导:“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2、教师放背景音乐并朗读,学生听朗读,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的老者,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险,镇定从容,与风雨搏击,何等的乐观、潇洒。初步感受苏轼的形象。

链接

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5%FD%C5%C3%D3%EF&lm=-1

三、鉴赏、品味

1、品形象

读完诗后,你觉得本文是简单的写了一个半道中突遇狂风暴雨而不避的老者吗?他是有意这样做的吗?请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个人的看法。(分组讨论)

(1)教师穿插介绍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 1

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传说他被贬黄州除了党派之争还和他评判王安石的诗有关,即“乌台诗案”。)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讨论作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对诗人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2、品语言(抓诗眼,体会语言风格)

(1)、看看这首短短的词,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苏轼名句:“夜雨何时听萧瑟”。天晴后,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日月的阴晴圆缺,是惯见的循环。而宦途中风雨来袭,却不知伊于胡底!如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云:“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遭受风吹雨打的人,总要盼望天晴,但天晴何其难料又难盼!

因此,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如何到得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2)、如果让你找出最能体会作者心愿的词,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归(搏击风雨)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那么词人因何而归?“风雨”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那么词人在写作此词这段时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由此可见苏轼之归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途中自然界之风雨,还有政治上的风雨人生仕途的风雨。——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品表现手法

(1)“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作分析。 -------以小见大。词人凭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以“轻胜马”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诗人面对人生的风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谈谈诗人的顿悟和感受。

--------运用了象征,一语双关的手法。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

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四、比较阅读。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词中含有典故的句子,简述这两个典故的用意?

(2)这首词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与《定**》有哪些相似之处?

五、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请各小组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他人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那么你对苏轼如何评价呢?(各抒己见,言之有理)

小结本课: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四年里,生活艰苦,身心历经考验,但黄州成就了苏轼,使他突破小人的包围,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苏轼。正是这个真实的苏轼让后人对他投之以敬重的目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带着对苏轼的仰慕重读《定**》。

附板书:定**

苏轼

1、即景生情,情真意切。

2、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3、质朴中见深刻。

参考资料链接:http://space.tv.cctv.com/page/PAGE12360497017422913

推荐第10篇:定**

《定**》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生平简历——“三起三落”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不过,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醒:

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三、整体讲解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还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1、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请认真阅读词前短序,说说词中所写的是什么事?

明确:途中遇雨。

2、概括词的上、下阙的主要内容 上阙:冒雨徐行的心境 下阙:雨过天晴的感受

3、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竹杖芒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4、反复诵读体味并背诵全词。

四、品读探讨

(一)重点字词

1、词中“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渲染出雨骤风狂,而冠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吟啸且徐行”是上一句的延伸。“何妨”是“不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词人不在乎风雨,他在雨中吟诗,甚至脚步比以前还慢,潇洒中带些倔强。表现了作者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2、“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字有何含义?

这个“轻”字分明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在苏轼看来这种“竹杖芒鞋”的村野打扮比起皂靴宝马的官场气派更轻便、更自在,这里从一个侧面,透露了作者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二)名句赏析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是一种写意手法,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任平生”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此句意为: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料峭”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才是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却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反而感觉微凉;山头夕阳又送来些许暖意。作者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就是他的旷达了。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3、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众口流传的佳句,词人巧用双关,以“晴”谐音“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结合起来,了无痕迹。而“无”字在一句之内地重复使用,不仅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冲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来。“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含作者心静如湖水,不在乎外在事物得失的心理状态。他追求的是内心的退隐;所归之处是能使他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自然和仕途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词人始终泰然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带些抗争,也是一种执著;“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对此的升华。

A“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综上所述: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胸襟。

需要提醒的是:全词从表面上好像是写自然风雨,但仔细体味,这里写的己经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怎样对待这旅途中的风雨人生,应该说我们从这首词里找到了答案。当然,苏轼的旷达胸怀,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他在《临江仙》中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在这首《定**》之前,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五、重读这首词

六、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眼前的遇雨:可在雨中“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这是眼前景,但都隐喻着苏轼的经历:眼前的雨,喻人生的政治风雨;竹杖、芒鞋、喻苏轼被贬渔樵杂处,放荡出水;“酒醒”隐喻作者经历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

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个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超脱旷达。这些都渗透出他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一系列的人生哲理。

七、作业

背诵这首词 附:板书

冒雨徐行的心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

乐观 旷达 洒脱

雨过天晴的感受——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11篇:定**

《定**》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定**》的作者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他在屡遭贬谪的挫折之后,仍然达观处世的人格精神,曾给一代代人以精神的给养。所以我选择学习苏轼贬谪黄州时的两篇诗词来探究苏轼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感悟作者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在读懂苏轼的同时,指导自己的人生。 三维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理论知识分析诗词

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品味意境,感受词人的情感变化历程。

3、探究苏轼心境的大变化,感悟作者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在读懂苏轼的同时,塑造自己的人生。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准备: 课前印发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及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

【导课

知人论世】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眼中的苏轼。

我对苏轼的评价“旷达的苏轼”,“旷达”应该怎么理解?不是悲观,也不是乐观,而是看得开。

(教师补充)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一生被贬三次,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惠州,第三次是在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一个人一生被贬三次,这是多么巨大的打击,但苏轼并没有陷入泥淖不能自拔,反而养成了豁达乐观的性格,成就了一个巨人。

今天让我们走近苏轼,品味东坡之诗文,感悟东坡之为人,塑造自己之人生。

【品味东坡之诗文】

文学作品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他作于黄州时期的两首词,来体会苏轼心境的大转折,体味他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

苏轼是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

元丰七年(1084年)4月离开黄州,贬居黄州4年零2个月。

作品一:

凄惶的孤鸿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作背景: 苏轼,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就暂时寓居在定惠院。这首诗作于元丰三年2月至5月间,也就是苏轼刚刚贬谪黄州之时。被贬黄州是苏轼第一次遭遇到的大的政治挫折,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处”“不得签署公事”,应“思故而自新”,可以说他当时几乎丧失了人生自由。那此时他的心境如何呢?

鉴赏诗歌:

上阕写了时间和景物,营造了清旷孤寂的氛围,如“孤鸿”般的“幽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独来独往,飘忽不定。

下阕写孤鸿,实则写人。作者以鸿自喻,表达的是惊惶、幽怨而孤傲的情感。

小结:这首词应该是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的写照。一个遭到大难贬至黄州、剥夺了权利、失去了自由、曾经有政治抱负的人,它的那种悲伤难过、惊慌害怕、郁结在内心的怨恨、孤傲、不肯同流合污、低头屈服的情感,都在这首词中委婉的表达出来了。

“乌台诗案”给作者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就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零到黄州。这只凄惶的飘零的孤鸿命运如何呢?

作品二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学习序文:

序文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这是苏轼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沙湖,地名,在黄州城东南30里,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三月七日,苏轼和友人一道前往沙湖看田,道中遇雨,持雨具者已走在前,他们都被淋雨。苏轼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故作此。

2.鉴赏诗歌

上阕: 学生诵读,思考问题。

(1)、“穿林打叶声”是什么声音?狂风骤雨来临时,一般人会怎么做 ?苏轼是怎样的表现? (风雨声,而且是风狂雨骤。)风雨来临时,一般人一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找个避雨的场所,“同行借狼狈”。作者是怎样的表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他表现的是何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意。这一句,就把苏轼鲜明独特的性格表现出来。

(2)、“竹杖芒鞋轻胜马”该怎样理解?

“ 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作者此次出行是一身布衣装束,“马”,让我们想起身穿官服骑着大马。在作者看来,他手持竹杖、脚穿草鞋要比穿了官服骑着大马要轻快许多。“轻”,怎样理解?轻巧、轻快。在雨天行走,竹杖草鞋是轻的;还有无官一身轻之意,无公务缠身,心境也是轻松的 。

(3)、结合苏轼的经历谈谈你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的理解?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谁怕?即怕什么。

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4)小结: 上片写途中遇雨,作者的态度是不怕。边吟边笑边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人们经常把人生称为风雨人生,如何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苏轼告诉我们:任凭风雨人生,泰然处之,旷达面对。

下阕:学生诵读,思考问题。 (1)上片写 途中遇雨,

下片写 雨过天晴。

自然界就是这样的瞬息万变,刚才还狂风骤雨,现在已是夕阳迎照。 (2)由这一自然现象,你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

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

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变化莫测 。

阳光总在风雨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词人在大自然瞬息万变的这一瞬间心理感受如何?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字面意思如何理解?

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 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来说无所谓。

2、“风雨”、“晴”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风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也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比喻人生之逆境。“晴”比喻人生之顺境。

3、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

【感悟东坡之为人】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你对苏轼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 回顾前面学过的两首词,我们知道了苏轼初到黄州时也是失意伤感,惊惶幽怨的,但经过两年的自我调试,他能超然的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他的心境旷达了:什么风啊、雨啊、阳光啊对他来说都一样。他可以安然的面对自己的处境,不惊不怕,平和应对。

初到黄州时的苏轼,像一只凄惶的飘零的孤鸿,两年后,他准备在沙湖买田,想定居于此,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撒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襟。”这句话说的就是苏东坡。

【塑造自己之人生】

同学们: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人要走出坎坷,超越环境,需要思想和智慧。在我们面对挫折和磨难时,我们就学学苏轼,主动调整心态,凡事想得开、看得开,坚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风雨人生。

让苏轼这位达观的北斗,指引我们生命的征程。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语)

课后大家上网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更加全面的深刻的了解苏轼,请以“我想握住你(苏轼)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第12篇:大禹陵导游词

大禹陵导游词(秋游大禹陵)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绍兴大禹陵,很高兴为你们导游。(今天,老师带我们到绍兴大禹陵游览,我们高兴极了。) 我们穿过大禹陵神道,就会看见一个巨型广场,这是举行祭祀典礼的地方。广场中央矗立着钟亭和鼓亭。广场的西边有一个九鼎台浮雕墙,介绍了大禹生平的一些事迹:禹得天书、涂山娶妻、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等千古称颂的传说都能在这里看到。浮雕墙上方醒目地摆放着九只大鼎。传说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从此鼎成为了王权的象征,显示国家统一,政令统一。地面上有三幅铜雕。分别是龙、凤、狮,取吉祥、胜利之意,中间则是道教中的太极八卦图。广场东侧的方形平台就是祭坛。祭坛四壁分别雕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被称为四方神,守卫着大禹的陵寝。

穿过告成桥,我们即将进入大禹陵核心区域,分别有禹陵、禹祠和禹庙。禹陵,即大禹葬地,为大禹陵景区的核心部分。进入大门,向前拾级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大禹陵碑亭。碑亭坐东朝西,前有石筑甬道,前端为青石牌坊,高7.08米,宽10.10米,入内有青石甬道长123.6米,宽2.3米。此处为“大禹陵”碑亭。

向东继续拾级而上,登上山顶,我们可以看到大禹塑像。大禹塑像巍然矗立于会稽山景区石帆山顶。整座塑像为锻铜所铸,塑像高21米,其中像高16米,基座高5米,象征了绍兴正昂首阔步迈入21世纪。塑像体现的是治水英雄的形象,大禹昂首屹立,遥望古城大地,整个塑像与石帆山浑然一体。

各位游客,我们的大禹陵之旅结束了。最后祝大家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让绍兴美丽的城市能永远给您美好的回忆,谢谢!(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的大禹陵。)

第13篇:武侯祠惠陵

各位评委老师:

我抽到的是成都旅游片区,我讲解的景点是武侯祠,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各 位 游 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武侯祠游览。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武侯祠大街231号,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万里桥、锦里在它的东面,红牌楼、成都体育学院在它西面。总占地面积约十四万平方米。

我们今天游览的路线是:由正门进入,依次游览三绝碑、刘备殿,然后,再沿中轴线经过诸葛亮殿、三义庙,到惠陵。

在游览之前呢,我得提醒朋友们:武侯祠是全国著名的古建园林,进入景区后请不要吸烟,注意安全,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武侯祠始建于三国蜀汉章武三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这以后,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修葺,尤其是明洪武年间蜀献王朱椿的大修和清朝康乾时期的扩建,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屡次拨款划地。先后增加锦里、三义庙等景点,才形成今日我们所见到的规模。武侯祠有三大特色:第一,它埋葬着刘备和他的两位夫人,是全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其二,它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第三,它有着1700余年持续不断的景点开发史。正因为如此,它被人们誉为“三国文化的圣地”,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到武侯祠,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杜甫的那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的,古往今来,武侯祠不知曾打动过多少文人志士的爱国丹心呢!

接下来,就请随我一道来拜谒一下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陵寝吧。

请大家向左侧墙壁上看,看到什么?对,墙壁上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先生的题字――“惠陵”,各位可能会问了:“这刘备墓为何叫做惠陵呢?”别着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史载:公元223年,刘备东下伐吴招致猇亭兵败,落荒而逃至奉节白帝城,又急又气以至卧床不起,病入膏肓,临终前急诏丞相诸葛亮并委以军国大事,还上演了一出《白帝托孤》的悲情戏剧。四月,刘备病逝。八月诸葛亮将刘备的灵柩运回成都安葬于南郊,由于刘备生前仁慈爱民,能与民恩惠,是仁惠的代表,按照《谥法》,他的陵寝被命名为惠陵――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方青青土冢了。

再请看这门厅立柱上的对联,上联是:一抔(pou)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下联是: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上联中以曹操和刘备来做对比,用小小一抔土来形容惠陵,说它简陋而不张扬,时过千年却依然伫立,而曹操当年修建在漳河岸边的铜雀台早已荒芜,传说中为了防止后人盗墓而修建的72座假坟也荡然无存。这扬刘贬曹的是与非,正与邪,忠与奸,个中道理不言自明。下联说的是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这悠悠古道和寂寞的石麒麟还能让人回想起汉代朝廷的威仪来。是的,古往今来,历史淘尽了多少烽烟往事和英雄人物,只能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啊。接下来,请大家随我穿过门廊进入墓园,共同来探寻惠陵的神秘吧。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第14篇:刘弗陵

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即位后以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公元前95年-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武帝在弥留之际被立为太子。在此之前,武帝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将刘弗陵的生母赵钩弋赐死。武帝病死后,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刘弗陵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元”。

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故“政事一决于光”。因霍光大权独揽,与很多大臣结怨。左将军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不和,多次设法陷害霍光。公元前81年,霍光在长安附近检阅羽林军,并将一名校尉调入自己府中,上官桀乘机造了一封燕王刘日(刘弗陵兄)的信,派人冒充燕王的信使,送将弗陵,说霍光有谋反之心。第二天,霍光进宫朝见刘弗陵,得知这一消息,吓得伏地不起。刘弗陵却说:“你检阅羽林军,调用校尉都是最近的事,长安离北方距离那么远,燕王怎么能这样快就知道,即使能知道,写好信送到长安,也不能这样快,再说,你真的有心谋反,也不用靠调用一个校尉。所以,足证明这信是假的,有人想陷害你大将军。你不必害怕,请起吧。”霍光和众大臣听了,无不佩服刘弗陵年少英明。

不久,上官桀又伙同御史大夫桑弘羊、鄂邑公主等人,勾结燕王刘旦密谋杀霍光,废刘弗陵,由刘旦即位,霍光侦知这一阴谋后奏告刘弗陵,刘弗陵立即命田千秋发兵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迫使刘旦自杀,避免了一场政变。而这时的刘弗陵年仅十四岁,能够成功处理此事,颇让人称道。后人评价说:“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针对武帝末年因对外战争、封禅等所造成的国力严重损耗,农民负担沉重,大量破产,使得国内矛盾激化的情况。在霍光等的辅佐下,刘弗陵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与民休息。

对外方面,改变武帝时对匈奴长期作战的政策,一方面加强北方戍防,多次击败进犯的匈奴、乌桓等,另一方面重新与匈奴和亲,以改善双方的关系。从而使得武帝时期的大规模战争停止下来,有助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在经济方面,因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引起天下议论,于公元前八一年召开“盐铁会议”,对武帝时各方面政策进行讨论。这次政策大讨论的情况,保存在桓宽所编著的《盐铁论》一书中。经过争论,取消了酒的专卖,而保留盐铁专卖。

昭帝时,因内外措施得当。使得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史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年仅22岁的刘弗陵因患绝症病死于长安未央宫,死后的谥号为昭帝。

第15篇:乾陵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号称“天下第一皇陵”的乾陵。乾陵备受国内外关注,因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埋葬在这里,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罕见的,墓前的那通无字碑更是留下了千古悬念。今天我将带大家走进乾陵,对这座著名的陵墓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

乾陵建于公元684年,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墓,是唐十八陵中最西边的一座,因位于长安的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得名,是唐代“因山为陵”的典型,也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王陵墓。据考证,乾陵陵园是仿唐长安城的模式而建的,气势雄伟壮观,有宫城、内城、外城之分。墓室位于宫城中心,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内城四面各有一门,按照四方星宿分别命名青龙门、白虎门、朱雀门、玄武门。陵墓所在的这座山叫梁山,它有三峰,陵墓位于海拔最高的北峰。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形似美人的鼻尖,两峰中间为司马道。在古代,皇帝生前的专用道路叫御道,帝王死后,专为其修的道路称为神道,也叫司马道。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1.99米,高1.07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纹。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1.05米,宽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示。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司马道。由于时间久远,乾陵的地面设施遗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分布在宫城四门之外,唯朱雀门最多,也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神道两侧的精美石刻。这批石刻气势恢弘、造型逼真,充分代表了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和雕刻艺术水平,是唐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我们眼前的这对石柱称为华表,它高8米,直径1.12米,由圆石、仰盆莲花顶座、八棱形柱身、覆盖莲花座、双层方形基座五部分组成。这对华表巍然屹立于司马道最前端,是作为陵墓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衬托出乾陵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

华表北边这对栩栩如生的翼马高3.17米,长2.8米。翼马是人们想象当中的长有翅膀的飞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这两匹翼马都属于波斯马,外形相似,风格却不同。西边这匹翼马轮廓爽朗,棱角分明,东边那匹流畅优美,圆润柔和。翼马的设置为这座陵园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继续向北,我们看到是一对鸵鸟,采用传统的浮雕技法,只淡淡几刀,便将鸵鸟的形象勾勒得活灵活现。虽经千余年的风雨剥蚀,石雕上现已斑痕点点,但它不仅没有损害鸵鸟的形象,反而使它显得更加古朴粗犷。乾陵前为什么要设置鸵鸟呢?因为唐朝人心目中,它是一种来自遥远异域,带有几分神秘怪异色彩的神鸟。据说高宗生前特别喜爱,所以在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特意在乾陵安置鸵鸟。

后面的这五对石人石马,象征了皇宫的仪仗队伍。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残缺不全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大家到福陵参观游览,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寝陵,因其位于沈阳城的东郊,故又称东陵,它与新宾的永陵,沈阳昭陵被合称为清初的关外三陵。

前面的这十对高4米,重达数十吨石人,叫做“翁仲”,翁仲是秦始皇身边武艺高强的大将,他们双手握剑,高大魁梧,是守卫陵墓的卫士。

好了,现在我们继续向前走,去看一看乾陵的石碑。

各位游客,竖在大家面前的有两块经历1000多年历史风雨的巨型石碑,它们就是高宗李治的述圣记碑和武则天的无字碑。

我们先来看一看高宗的述圣记碑。高宗李治是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为长孙皇后所生,在朝廷顾命大臣、母舅长孙无忌的大力帮助下,被选为太子,继承皇位。但高宗体弱多病,实权掌握在皇后武则天的手中。高宗在位34年,于683年病死洛阳观贞殿。

这个述圣记碑,就是由武则天为他立的歌功颂德碑。碑文由武则天撰、中宗李显书,8000余字,开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全碑由7节组成,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故又称七节碑,寓意高宗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七节碑高7.5米,每边宽1.86米,重89.6吨。碑座上刻有各种碑纹。碑刻成后,还在字画上填以金屑。现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个别字的金饰。

与《述圣纪碑》遥遥相对的是无字碑。碑主武则天,原籍山西文水县,出生于四川广元。其父武士г是个木材商,后随李渊起兵反隋,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武则天少时随父四处奔波,12岁丧父后,在外受歧视,在家还受两个异母哥哥的欺辱,正是这些坎坷经历,锻炼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14岁时因才貌双全被选人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在感业寺削发为尼,不久被唐高宗接进宫中,先封为昭仪,永徽六年又被立为皇后。从此,武则天就开始参与朝政,并逐渐掌握实权。最终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的50年中,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继承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开元盛世,是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这块无字碑,通高7.53米,重约98.8吨。碑侧有线刻大龙云纹,碑额刻有互相缠绕8条螭龙。初立时,碑上未刻一字。为什么要立这样一通没有字的碑呢?武则天临终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或许这通无字碑说明武则天想让后世对她作出公允的评价。不管怎么说,在帝王陵前立无字碑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非常细心的朋友在这里一定会问:无字碑上好像有字啊!这是宋金以后刻上的。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多数是“到此一游”的意思。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和女真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组阵列是61尊王宾石像。这些石像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而下令刻立的。高宗驾崩后,举国哀悼,6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突出反映了强国外交的兴盛。61尊王宾石像立于朱雀门两侧,东29尊,西32尊,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从那时算起,这些尊宾像已在乾陵墓前站立了1300余年了。大家肯定很奇怪这些石人的头部怎么都没了?原因尚无法考证。不过从只有只剩躯体的王宾像,我们仍能看出当时精湛的石刻艺术。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登皮靴,双手前拱,表示祈祷。每个石人背后原来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长期风化,多数字迹已无法辨认。仅有两尊石像背面字迹比较清晰。从字迹分析,一人来自如今的阿富汗,另一人来自伊朗。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咏诗曰:“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

再往北就是乾陵所在地北峰了。据考证,乾陵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王陵墓。由于诸多原因,乾陵至今尚不能发掘,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想象它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收藏。有朝一日,乾陵地宫一旦开启,那必将是世界的又一大奇迹。

参观完乾陵,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乾陵的陪葬墓,乾陵共有17座陪葬墓,比较著名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名仙蕙,是中宗李显的第七女,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死时仅17岁。中宗即位后,追封她为永泰公主,并与其丈夫武延基合葬于乾县北原,陪葬乾陵。永泰公主墓地现在是乾陵博物馆所在地。章怀太子即李贤,是高宗和武则天的次子,懿德太子李重润是中宗李显的长子。这三座墓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壁画等珍贵文物,如《狩猎出行图》、《打马球图》都是国家极其珍贵的彩绘壁画。

好,1小时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拍照,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乾陵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第16篇:兰陵民俗文化

生产习俗

土地俗称——称田地为“湖”“地”。

劳动力俗称——下地做农活为“下湖”“干活”。

农作物俗称——小麦称“细粮”,其他称“粗粮”。皮屑称“麸子”,秸秆称“麦秸腿”。玉米叫“玉蜀黍”“棒子”“麻牙”“麻英”“麻蜀黍”等。

农活俗称——扬场(以木锨抛起谷物,利用风力去掉糠壳)、喂玉米(追化肥)等。

生产时令——有谚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立秋三天镰刀响”“三春不如一秋忙”。 工匠生产习俗

做豆腐、扎笤帚、钉盖顶(穿锅拍子)、制陶(烧窑)。

行业神崇拜

木、瓦、石匠拜鲁班为祖师爷,每年五月初七聚会叩拜。裁缝、纺织、刺绣以黄帝、嫘祖为开山始祖,每年九月十六祭奠。金、银、铜、铁匠以李耳为“老祖”,二月十五日举行仪式。鞋匠奉孙膑为始祖十月初一祭。染坊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九月九日祭。纸坊工匠尊蔡伦为祖师,三月十七日祭。

服饰

衣着——俗称穿戴。圆领大襟上衣、直挡宽脚裤、扎腿。(今有茄克、超短裙、喇叭库、紧身装、休闲服等。)

帽子——瓜皮帽、礼帽、火车头帽、军帽,另有孩子戴的虎头帽、大尾巴帽等。

鞋袜——“蒲毛翁”、麻鞋、绣花鞋,线袜、耕地穿的泥袜、孩子穿的虎头鞋等。

饰物——耳环、耳坠、发卡、戒指、香荷包等。

发型——“抓鬏”、盘头、“握纂”、辫子、烫发、披肩发等。

饮食——面食有馍馍、饺子、年糕、汤圆子、缸贴大饼、单饼、煎饼等。

菜肴——咸菜(生辣疙瘩、熟辣疙瘩)、萝卜豆子、韭菜花、焖菜(辣疙瘩丝子)等。

家具

家具有柜(同箱子,为上掀盖)、太师椅、八仙桌、坐床子、茶几等。

床具有麦秸苫子、草席(芦席、高粱秸席)等。

礼仪风俗

嫁娶:说亲、相亲、看家、见面礼、下柬子、过红、下福子、下聘礼、送日子、迎亲,填箱(封礼)、四色礼(男方送女方礼物,一般为肉、鱼、粉条、点心);拜天地、入洞房、闹房(闹新媳妇)、过对九(回门,又称长、短趟子)等。大客(kei)、小客(kei),结婚后要瞧客(kei)。

丧礼:死人,少年叫夭、没,成年人叫走、老。老人死后仪式比较复杂,有守棂、跪棚、泼汤、上香、三跪九叩、辞棂、行路祭、出棺、圆坟、五

七、百日坟、周年等。(行礼、孝衣(帽),因亲近长幼而有别,里面大有学问)

喜庆:生孩子——出红子(男女有别,男箭、女弓)、送米糖、红鸡蛋(大小红之分)、过百日、抓周、祝寿等。

迁居:“温锅”等。

称谓

亲属称谓——曾祖父(老爷爷、老太太),父亲(爹、爷、答、大、爸爸),母亲(娘、妈等)等等。

社会称谓——年长的称大爷、爷们等,年龄相近的称三哥、兄弟,女的年长的称大娘,结婚的少妇叫大嫂,未婚姑娘叫大姐(识字班、花木兰)。

节庆习俗

春节——腊月“扫屋”除旧,辞灶、接灶,做新衣、办年货、添碗筷(寓意添人口)。蒸年糕(谐音“年高”)、做豆腐(谐音“都福”),除夕贴对联、上年坟,磨眼插竹枝、桃枝、松枝,除夕守岁,喝团圆酒(年夜饭),过年吃素馅饺子(一年图个清净),拜年,初二叫闺女(俗说“初二三,好日子,家家叫妮子”),初五为“五日”,不动针线。初七叫“鬼节”,吃渣豆腐,叫“喝鬼脑子”等等。

元宵节——也叫正月十五。吃元宵(俗称吃汤圆子),有的吃饺子,蒸十二属相的面灯,四处照照。放各种各样的烟花等等。

春龙节——也叫二月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把石灰、草灰洒在地上,成一个圆圈,里面放上粮食(寓“五谷丰登、粮食满囤”之意)。“吃虫”(炒豆、煮豆、炒玉米花等)。

端午节——小孩手系五色线,吃粽子、煮鸡蛋(煮时放核桃叶、车前草等)、煮蒜等等。

中秋节——也叫“八月十

五、仲秋节”。俗话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吃月饼,吃石榴、吃团圆饭等等。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思亲团聚,农村现也多称老人节。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吃腊八粥。辞灶——腊月二十三辞灶。也叫过小年。烧香、烧纸等。

兰陵“猴呱哒鞭舞”

苍山县兰陵镇的“猴呱哒鞭舞”是沂蒙民间一种独具风格的民间乐舞,距离兰陵镇1公里处的西横沟崖村是“猴呱哒鞭舞”的发源地。“猴呱哒鞭舞”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节奏明快,动作性强,把舞蹈表演、滑稽动作、民间歌曲融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已发展成为苍山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8月被列为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变与传承 “猴呱哒鞭舞”,以男性打花鞭(花棍)模拟猴的姿态舞姿与手握竹板和撒拉机的伴舞者(多以女性)穿插逗乐为主,起先是贫苦人讨饭谋生的手段,表演者一般为夫妇二人,夫执鞭(即花棍,又可当打狗棍),妇执洛子(竹板,撒拉机),二人互相配合,动作简单,即兴发挥。据西横沟崖村现年80岁的老艺人张学法回忆,他7岁时跟姥爷孙茂章学艺,称“猴王鞭”,花棍形似孙悟空的“金箍棒”,动作模仿猴子的形态,灵活多变,与持洛子的相互逗乐,增强了该舞的吸引力。

到清宣统年间,该形式演变为一种“玩社”(自娱性群体活动),从演出形式到动作风格均发生了变化。舞蹈的成分明显增多,表演者由原来的二人增加至四人,即一人执鞭以舞为主,三人执洛子伴舞伴唱,演唱的曲目多为民间流传的歌曲,内容多以反映爱情及劳动生活为主,唱词本身带有大量的衬词,使曲调委婉动听,很有地方戏“柳琴”的韵味。在段落之间的间奏处配以行进速度的打击乐,更显得热烈而协调。

新中国成立后,该舞蹈形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表演者由原来的四人增至五人,二男舞鞭,三女伴唱伴舞,不再男扮女装。动作又增加了“对打花鞭”、“单鞭戏洛子”等组合,并将单调的打板演唱加入民乐伴奏,使节奏更加明快,气氛更为热烈。除逢年过节演出外,村、乡召开大会,或村民们办喜事、庆丰收时,艺人们也常前往献艺。

在这一时期,张学法是对这门艺术最为精通的人,他从姥爷孙茂章那里传承下来的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无论他到哪个村庄演出,都会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目前,张学法已成为这一民间艺术的惟一见证人和传承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猴呱哒鞭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息息相关。旧社会人们比较传统,女角多是男扮女装,后来民间艺人在生活中获得灵感,把花棍视为孙悟空的“金箍棒”,表演中突出猴的特点,与男扮女装的“相逗成趣”,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像力和审美情趣,富有鲁南特有的乡土气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历经百年沧桑的“猴呱哒鞭舞”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有边打边舞的热烈奔放,又有边歌边舞的清新明亮,已发展成为苍山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了解中国民间乐舞的艺术风格和发展民族文化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挖掘保护和发展前景

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掌握这门演技的人越来越少,加之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致使这独特的民间艺术一度受到冷落。1974年,全县在兰陵镇召开文化现场会,每个管理区选送节目,张学法带领两个女演员表演了“猴呱哒鞭舞”,吸引了现场的观众,也引起了镇文化站领导的重视。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给演员添置了服装、道具,组织部分基础好的村民排练,参加县文艺汇演获得了好评,也引起了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在1983年开展的一次民间乐舞普查中,该舞蹈形式被评为临沂市在全国独有的民间乐舞形式,并入选1998年出版的《中华民族民间集成·山东卷》。2001年,经过文化部门挖掘整理,“猴呱哒鞭舞”参加临沂第二届中国人寿杯民间秧歌会并获金奖。

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这一民间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受到了制约。张学法传授的三代民间艺人女角都已出嫁外村,男的真正掌握这门技艺的现只有孙建忠和曹洪兵二人,后继乏人的问题极为严重。“猴呱哒鞭舞”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首先是民族的,是在兰陵镇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其次,通过在市县演出的火爆情况看,它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而且这种舞蹈形式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是舞台上的,也可以是广场上的。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一定的传承和保护,对当地政府来说,无论是对于打造文化品牌,还是发展农村群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2006年启动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进程中,镇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小组,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和实施措施。组织人员深入西横沟崖村摸底调查,对兰陵“猴呱哒鞭舞”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成立民间艺术协会,建立发展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文艺汇演、举办民间艺术节等活动,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2007年8月,兰陵“猴呱哒鞭舞”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又被市文化局推荐申报山东省第二批非遗名录。

长城过门笺

门笺是剪纸艺术的一种,俗称 “过门笺”、“门吊子”或“花纸”。其形状如小幡,纹饰如人胜。古时用幡表达人们意愿的风俗,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表》。南宋始把幡胜“元旦(即春节)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清初,“除夕贴挂钱”,已与现在流行的门笺相似。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已经过了1000多年的演变。

苍山县过春节贴门笺的风俗已经考证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了。长城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长城门笺从单色发展到“挖补”套色,不但形式五彩缤纷,其中心花纹内容多以吉祥语或图案组成,承载和印证了地域的历史人文、民俗习俗状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尤以冯村“套色门笺”最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珍藏价值,历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和好评。部分作品被宋庆龄纪念馆和深圳、香港等美术家珍藏,并收集在《中国美术全集》一书。2007年8月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郭泥塑

小郭泥塑相传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以兴明乡小郭村为代表,群众传统手工捏制的“小郭泥人”已有近200年历史,生动传神、异彩纷呈。多年来,继承了家传和师传的某些独特技法,深受现代艺术的熏陶,逐步发展成一种民间特色艺术,深受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极盛时,销售区域遍及鲁南苏北、枣庄、临沂、徐州、连云港;等地,在冬闲季节,群众也带上制作工具到天津、南京、丹阳、开封、洛阳、河北等地就地取

小郭泥塑的原料是就地取材,又是一家一户即可成批生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它的造型完整统一,夸张而又情真,简洁而不粗俗。它的彩绘过程是:先在泥模的外型上涂白粉作底色,再根据需要涂以胶水调出的大红、桃红、翠绿、黄、紫等品色颜料,最后用墨来“提神”。经过这样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我国彩绘艺术的特点。泥人的底部和背部大都微露几点泥土的本色,乍看似不经心,其实颇具匠心。那泥土的褐石色做为红绿的中间色出现,更显得瑰丽中见古朴,跳跃中显稳定,不仅产生出一种色彩的装饰效果,而且特别突出了泥人的质感。另外,不论是泥人还是飞禽走兽的泥玩具,背后或底部大都装有芦哨,轻轻一吹,就会发出“唔唔”的音响,深受儿童们的喜爱。有的卖者用牛头泥哨还能吹出几个简单而有节奏的音阶,令人听着那“多来米,米来多,多来米来米来多”曲调,的确是饶有情趣。卖者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也可

小郭泥塑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戏曲故事、神话故事等,如“杨家将”、“孙悟空与猪八戒”、“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七品芝麻官”、“三国演义”、“财神”、“观音菩萨”、“罗汉”、“寿星”等;有仕女、娃娃;娃娃又有多种多样,如 髻娃娃、抱鸡娃娃、抱鱼娃娃、响娃娃(带哨音的)等;有动物,如老虎、对狮、猴子、鸡、狗、牛、马、羊、青娃等;还有人和动物在一起的,如骑马人、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这些题材造型概括夸张,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观之令人赞叹不已。

小郭泥塑之所以能够畅销各地,经久不衰,是与艺人们的苦心钻研,并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不断创新、提高分不开的。老艺人常说“做戏剧人物,要看戏台上生旦净末丑的形象和穿戴;做动物,要注意鸡、狗、牛、马的神气”。并说:“泥人是给孩子玩的,只要花梢好看就行,不能太真”。因此作品并不酷似实物,而是有所美化,有所夸张。但这种美化和夸张又都有一定限度,总离不了大谱。例如各种娃娃,往往要夸大头部,做成“肥头大耳”,这不仅表示健康幸福,而且也是儿童笔下的人物特征。他们做的“ 髻娃娃”,头几乎和身子等高,一派天真无邪的稚气。但为了再现武生和刀马旦的英姿,就没有把“杨宗保和穆桂英”的身躯缩得太短。这些表现手法,也就是传统艺人特别重视的“不似之似”。新一代的泥玩艺人,他们不仅继承着家传和师传的某些独特技法,而且深受现代戏剧、电影、年画、工艺美术的熏陶,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他们不囿于固定的形式,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创作,无论在题材上,或在形式上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使作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富有变化,逐步发展成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比较成熟的

小郭泥塑,作为家传祖技,塑制技法日趋娴熟,以它质朴无华,平凡自然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民间艺术,小郭泥塑心神所至,捏出了人生千滋百味,塑尽了人间万种风情,是浓缩的生命。

柳编制品

苍山柳编, 款式新颖, 品种繁多, 质量稳定, 是山东省有名的工艺品。曾获全省工艺品百花奖第一名,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苍山柳编,是鲁南地区的传统技艺。其制品早已成为沂蒙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其中的针线筐, 长期以来就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品之一。

苍山柳编制品, 集中产于庄坞、层山、卞庄、神山、仲村等镇,其中, 仅庄坞出口就达千余种。其中有供观赏用的花盆套、花篮、吊花篮、挂篮等百余种; 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各式提篮等共六百多种。制品原料以棉柳为主。其特点是大、中、小条挺拔均匀,条眼小,空心小,韧性大,质地洁白。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 又增加了用山红柳、煮柳和带皮柳等编制的新产品。白条产品涂施彩色, 再上清漆, 绚烂多彩。在工艺上亦打破了传统的横编法, 逐步吸取西欧竖编法。目前沂蒙柳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欧洲等2 8个国家和地区。

大仲村蓝印花布

鲁南地区不少县区印花布历史悠久。目前有印染作坊, 而以苍山大仲村镇小吴宅的蓝印花布为最好。

蓝印花布的颜料是靛蓝。它是从一种叫做蓝草的植物中提取的。物理性能稳定, 色泽素雅。现在费县、莒南等地仍有种植。我国很早就有采蓝、制蓝的记载。《诗• 小雅采绿》: “ 朝采蓝。” 这里的蓝就是蓝草。战国时曾任过兰陵令的荀子在《劝学》中说: “ 青, 取缔于蓝而青于蓝。” 可见当时苍山兰陵一带用蓝草制蓝已很普遍了。蓝印花布的图案多以七点花为基调, 形似猫蹄。结构用小圆点、短线、小块面组成,形成富有特色的装饰性图案。彩印花布多以大红、绿、桃红、紫、黄五色套印, 又称五色花布。由于多板套印, 能印出较大面积的色块, 再加上以桃红为主调, 形成结构丰满、色彩绚丽夺目的艺术效果。印花布的图案纹样以梅、兰、竹、菊、花、鸟、鱼、蝶、龙、凤为主, 有的采用“ 轱辘钱”、“ 盘长” 等传统纹样。有些题材如“ 鲤鱼窜莲”、“凤戏牡丹”等,用来象征喜庆、吉祥和幸福。印花布可做服装、床上用品和室内装饰,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它曾先后参加民间工艺品晋京展览和出国展览, 载誉中外。还被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收藏。不久前又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琴戏

柳琴戏是苍山人民最为喜爱的地方戏之一。据有关资料说,柳琴戏起源于临沂枣庄一带,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至于何时在苍山县流传兴起,据现在一些老艺人追忆和实地考察,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

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其曲调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等,曾受柳子戏的影响,不断加以融合和完善,以婉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它的旦角唱腔尾音上翻高八度,拉腔“啊嗯”,生角的唱腔尾音平落下五音,拉腔“啊哈咿”,因此,群众也叫它“拉后腔”。又因它早期吸收过“肘鼓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器,所以又称“肘鼓子”。

据考证,从1887年至1900年期间,柳琴戏便在苍山逐渐活跃起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芦塘村徐宗合和韩连城先生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临沂东北来的一个姓朱的。1895年吴坦村李玉琢先生拜本地徐二麻学唱柳琴戏。当时于沟的马纪昌先生也唱柳琴戏,他拜的老师是滕县来的。1900年前后东柞宋启运先生(外号宋难缠)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费县人,被尊称为吴四先生。由此可知,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是从广大农村开始的,它来自民间,流传民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早期,唱柳琴的艺人们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用说唱代替上门(叫开门)的谋生手段。在旧社会,沂河、武河、东泇河、西泇河下游经常遭受水灾,灾后庄稼颗粒不收,人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谋生。过去流传的一些民谣,如“决了江风口,水漫兰山头,老婆孩子顺水流”、“收不收,下莒州,沂武河畔唱春秋”等,就是当时悲惨情景和人们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那时候没有打击乐器,没有戏曲行头,伴奏乐器只是一把月琴,一副梆子。直至1900年前后出现了专业艺人,他们由二人或三人唱“对子戏”,剧目有《王小赶脚》、《小秃子闹房》、《姜子牙卖面》、《打狼段》等,以后逐渐演出了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戏,艺人叫做“三小戏”,于是由上门说唱发展到安场唱戏。

一是农村安场。演出形式一般是用一条凳子分前后场,用毛巾、彩带、长衫、短褂、饭搭子,后来又添了大礼帽、马鞭子和长杆短棍作为行头和道具,演员也采用简单的化妆,如用白粉把鼻子一抹,用锅灰把嘴一画,就充当剧中不同的角色,乐器也添了大锣、小锣和板鼓。演完后由村人齐粮、齐饭或齐钱,作为报酬。

二是赶集赶会安场,向观众要钱。当时戏班人比较少,在演出时,一个人往往担任几个角色,弹拉打唱都会。用艺人话说,“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说明配合默契运行方便的演出形式。这种演出形式艺人们叫“抹帽子戏”、“盘凳子”或“跑坡”。

三是售票安场。1940年前后,比较大的戏班(也叫班社)有了蟒靠、头盔、头面戏箱,演员基本也分成了生、旦、净、末的行当。这样的戏班多在集市借坊店院子或用布帐一挡,售票演出。这时候的班社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演出形式仍叫“撂地摊”。

1940年后,苍山比较大的戏班有十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东有董祥义(层山),南方有徐茂银、王桂兰(长城),北有宋启运(小岭)。他们长期在农村集市广场演出,逐渐形成了唱腔高亢、男腔粗犷朴实、女腔曲折婉转弹舌打得翻高八度花腔的尾音。但唱词不固定,艺人可以任意发挥,这种情况叫唱“水词”(也叫跑梁子)。其句式大体可分为五字、七字、十字三种,但要求不严格,唱词多少都可以唱。结构比较严格的唱词形式,有三句撑、五句半、八句娃娃、十二句羊子等,并注重了吐词清晰,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1954年,华东地区举行了这个剧种的会演,根据它的音乐奏主弦是柳叶琴这个特点,才正式定名为柳琴戏。至此,苍山柳琴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得到迅速的发展。据记载,柳琴戏的两百多个传统戏在苍山流行上演百余个。柳琴戏在苍山的异常活跃,吸引了许多外地戏班来苍山安场演出。至1956年3月,苍山柳琴戏老艺人李忠仁、宋启运等人,同在郯城县的柳琴戏老艺人刘富春、王桂兰、骆成勋等,及峄县、邳县四个县的三十一位老艺人组成苍山县柳琴剧团(系民办性质),为柳琴戏在苍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柳琴戏的繁荣与发展

1956年,苍山县人民政府根据柳琴戏老艺人李忠仁、董祥义、骆成勋的申请和各界人士的提议,为丰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决定成立苍山县大众柳琴剧团(1963年7月改为苍山县柳琴剧团,属县级集体单位企业,隶属文化科,团址设在兰陵,于1960年迁往卞庄镇)。从此,这个在旧社会长期靠上门或拾地摊演唱的小戏,登上了戏剧舞台,它不仅在戏曲百家中占据了应有的席位,而且还以它的独特的风格成为苍山人民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精神食粮。特别是苍山南部的广大农村,的确是“村村琵琶响,户户拉魂腔”,素有“柳琴之乡”的美称。

柳琴剧团初建时期,其演唱形式和风格还保留着旧戏班的习惯。为了加强领导,走上正轨,1958年,县里派进党员干部(团长张桂芳)成立党团组织,建立了团务委员会和艺术委员会,配备了编导、武功、音乐教师、电工等专业人员,几经整顿调整,使柳琴戏的演出带来三大变化。

一是从“抹帽戏”到行当齐全。建团初期,全团演职员共三十余人,其中演员二十一人。几次招收学员,1961年全团达到四十五人,随之一些知名艺人,如曹玉龙、陈怀英、王桂兰、杜素文陆续加入剧团。1962年11月,徐茂银携妻周玉珍、女儿徐宝琴返回苍山柳琴剧团,至1964年全团发展为五十一人,演员阵容比较齐整,生、旦、净、末、丑行当已经比较固定了。

二是从唱“水词”到上本定词,按谱伴奏。建团后,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组织编导人员对柳琴戏的传统剧目进行系统整理加工,实现了固定台本,设计唱腔,按谱伴奏。文场增添了大提琴(大底胡)、扬琴、三弦及笙、笛、唢呐等;武场除板鼓外,增加到四面铜(小锣、大锣、小钹、大钹),从而增强了舞台演出效果。

三是从“撂地推”到有组织的舞台演出。1959年5月,由县人委批准动工兴建苍山人民剧院,柳琴剧团随之恢复上演部分传统剧目,并积极移植上演看家戏。像《红楼梦》、《密建游宫》、《张郎与丁香》三出戏就是边演边排出来的。1960年苍山京剧团撤销,部分演员杨礼义、马希爱、张思云、代金月分到柳琴剧团任演员,韩贵全、孔富金任武功教师,并组织部分武打戏的排练,像《四杰村》、《花蝴蝶》、《三岔口》。舞台演出文武戏兼备,在鲁南、苏北一带颇受欢迎。 遵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956年至1965年,柳琴剧团立足本县农村演出。当时运输条件差,全体演员是推着胶轮车或肩担行头下乡为农民演出。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教育活动,1958年演出现代戏《魏隆民》,1963年分两个演出队上山下乡演出《夺印》、《丰收之后》、《杨立贝》、《小二黑结婚》等。这些演员大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对党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深知机会来之不易,他们农闲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农忙在县城和到外地厂矿演出。据统计,仅1960年在本县剧院演出一百七十九场,其中现代戏占演出剧目的百分之七十六。1965年全年演出四百四十场,农村演出占二百一十六场,并创作演出部分现代戏。自编现代戏《晴天》和《抱犊山区好后勤》(集体创作,徐东平执笔),参加1964年临沂专业现代戏会演,《抱犊山区好后勤》获演出奖。 先期的县柳琴剧团在长期的舞台演出和送戏下乡的磨炼中,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演员,像陈怀英、徐茂银、曹玉龙、桂素文、徐宝琴、王桂兰、刘俊华等。其中,徐茂银是新旧社会交替中苏北、鲁南一带典型的柳琴戏代表人之一。他生于1941年,祖籍苍山县二庙乡芦塘村人,九岁随父亲学唱柳琴戏,开始唱小旦,二十岁生、旦、丑都唱,但以小生为主,三十岁以后改唱老生。新中国成立前他和相瑞生、夏广胜、王林松、冯士选、尹作春等艺人,组班子在鲁南、苏北等地演出。1947年,他与夫人周桂珍去上海参加李忠仁组织的柳琴戏班,在徐家汇剧院演出。1949年,上海电影制片拍摄《武训传》,他夫妇二人应田汉、赵丹之邀,参加了电影《武训传》的拍摄。回到故里,被江苏省新沂县柳琴剧团招聘,正式加入国家文化艺术团体,结束了柳琴戏村头集场演出的形式,从此,柳琴剧和它的演员真正登上了剧院大舞台。1957年,他随江苏戏剧代表团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华东戏剧会演,主演了柳琴戏《休丁香》中的张万仓,获演员二等奖,受到了江苏省领导的接见,并由江苏省负责将该剧灌制成唱片。他功底扎实,扮相潇洒大方,唱腔朴实深厚,字正腔圆,被誉为柳琴戏中的“马连良”。1962年,他携全家调入苍山县柳琴剧团。来苍山后,他融会南北柳琴戏的演唱风格,主演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戏和现代戏,很受广大观众的好评,并为苍山柳琴戏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直至退休。徐茂银一生养育了三男两女,为求生存,其子女大都随父母学唱柳琴戏,其中徐宝琴、徐孝琴、徐孝文在父母的熏陶和严格要求下成长为专业优秀的柳琴戏演员,最小的三子徐孝全培养成乐队司鼓指挥(现在苍山柳琴剧团任职),成为名副其实的梨园之家。

在这个梨园之家里当数徐宝琴最为突出。她天生伶俐聪慧,刻苦好学,十二岁就独立登台演出。其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给她取名徐宝琴,意思是南有李宝琴,当时是苏鲁豫皖泗州戏(柳琴戏一种)唱得最红的演员,曾两次晋京汇报演出;北有徐宝琴。一是南北并驾齐驱,二是对徐宝琴的激励奋勉。徐宝琴不负众望,在她艺术前进的道路上,知难而进,不断攀登,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1961年京剧四小名旦许瀚英看完她的戏,给予很高的评价:“徐宝琴的表演端庄、沉稳、典雅、含蓄,讲究人物的内心情感,努力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清脆柔润,婉转甜美,吐字清楚,道白具有韵味,有以情伴声、以声附情、声情并茂的特色,是地方戏不可多得的好演员。”1962年,她随父母加入苍山县柳琴剧团,如鱼得水,主演过《秦香莲》(饰香莲)、《张郎与丁香》(饰丁香)、《红楼梦》(饰林黛玉)、《密建游宫》(饰吴香女)等剧目,深受观众喜爱。1969年4月,苍山县柳琴剧团撤销,她和弟徐孝文、妹徐孝琴被调到临沂专区柳琴剧团,受到格外重视,提升为业务副团长,连续六年被选为市政协委员。在她四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除了成功地饰演了多个古代妇女形象外,还成功地塑造了现代戏中秋瑾(《秋瑾》)、江姐(《江姐》)、红嫂(《红云冈》)、阿庆嫂(《沙家浜》)等英雄人物的形象。1978年由中国唱片出版社将她主演的《秦香莲》和《张郎与丁香》灌成唱片。1986年又由上海唱片出版社将传统戏《林娘》、《泪洒相思地》、《济公传》灌成唱片,在民间流传甚广。1998年5月,徐宝琴已内退在家,仍怀着一颗繁荣地方柳琴戏的

赤诚之心,与本团孙启忠,苍山柳琴剧团的郭贵兴、井凤英联袂恢复上演了《张郎与丁香》,使这出最有代表性的柳琴剧目录制成了影碟(由福建省长龙影视公司出版发行),再次在民间广泛流传,真正完成了她父母一生的夙愿,也为苍山人民留下一份宝贵的艺术遗产。

1966年6月至1969年“*”期间,苍山柳琴戏惨遭厄运,把上演比较好的现代戏当做“封资修”的产物统统禁锢起来,只许演几部样板戏,把传统戏的衣箱和道具当做“四旧”加以封闭和破坏。1969年4月剧团被迫撤销,二十五名青年演员调到临沂专区柳琴剧团,七名老艺人被迫回家,其他人员被分配到厂矿企业部门工作,成为苍山柳琴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遗憾。这个阶段正是全国大唱大演的时期。1970年10月,县里举办文艺培训班,并在文艺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苍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性质为全民所有制,免费演出。1973年10月,在苍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基础上改称苍山县文工团,属集体性质,国家补贴,实行售票演出。全团六十余人,从开始演歌舞、曲艺、清唱、小戏等发展到公开演出样板戏《沙家浜》、《龙江颂》(用京剧演唱)、《水乡游击队》、《盘石湾》(用豫剧演唱)等大型戏剧。自1976年至1977年期间,文工团自编小型现代柳琴戏多次参加省市文艺调演,逐步转向演出柳琴戏。1976年8月,许培祥出任团长兼党支部书记,以后相继以柳琴戏的剧种形式演出在“*”中被禁演的古装传统戏和现代戏,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因此,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文工团于1978年6月,经临沂地委批准,改称苍山县柳琴剧团。随着时代的变革,苍山柳琴戏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1978年前后古装传统戏搬上舞台,当时柳琴剧团的前身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文艺骨干和知识青年,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对古装戏的表演程式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提高技艺尽快登台演出。自1977年开始,先后到宿县、灌云、固口、邳县、郑州、新沂、临沂等地学习了《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桃李梅》、《春草闯堂》等传统剧目,成为剧团上演剧目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把一些退休的老艺人请回剧团进行口传身教。像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剧目《花园题诗》、《张郎与丁香》、《莲花庵》、《牧羊圈》等就是通过老艺人口述挖掘整理出来的。1979年徐茂银执导排练了柳琴戏传统剧目《张郎与丁香》。该剧除剧情贴近观众外,台词通俗易懂,唱腔原汁原味,丁香(剧中人)一曲“五里回头望”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丁香)走一里回头望,舍不得堂楼公婆娘;

走二里回头望,舍不得婶子和大娘; 走三里回头望,舍不得鸡鸭和牛羊; 走四里回头望,舍不得门前几行桑; 走五里回头望,杨柳枝遮住凤凰庄; 恨不能砍倒杨柳枝,丁香回头再望望。 „…

又如“范三(剧中人)打柴进山林”一段唱腔对世态炎凉辛辣讽刺, 采用了跺板的唱法,扣人心弦。

范三打柴进山林, 想起前朝几辈古人。 石崇夜梦蝎蜇手, 到天亮压惊盒子送上门。 范三打柴被虎咬, 人骂穷酸不小心。 这就是——

门前拴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 门前靠着要饭棍,四舅二姨也不上门。 这就是——

穷在眼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世上有多少不平事,都是敬富不敬贫。

„„

从中看出,该剧把喜新厌旧的封建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加之演员的精彩表演,在鲁南、苏北一带经演不衰。1980年7月,该剧在邳县剧院上演十五天演出二十九场,场场客满。同年8月,在徐州粮食俱乐部演出三十九场,场场爆满。仅1980年,这个戏演出一百一十五场,售票收入一万五千七百元,占全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成为柳琴剧团的看家戏。

由于苍山与江苏省的邳县相邻,“白词”(口语)就有南“茂”北“夸”之说,唱腔形成南北之别。南路唱腔细腻柔和,北路唱腔浓厚朴实。因剧团经常活跃在鲁南、苏北一带,不断地融会贯通,吸收了邳县、泗州等地柳琴戏的优秀唱腔,使本地唱腔形成婉转高亢、柔中带刚的特色。板式除了慢板、二行板、紧板、散板、导板、紧打慢唱外,增加了砸板(飞板)、顶板起大八板(长过门)、小八板(短过门)等,并借鉴了京剧的一些板式的打法。1981年,剧团乐队整理印制了近四十多种击乐点和打法。像起霸、走边、马淌子、水底鱼、滚豆子等锣鼓经还要求演员会背会做,从而注重了演员唱、做、念、打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以后的演出中,有些剧目还搞了配器,如移植上演的《秦香莲》、《哑女告状》、《狐仙小翠》等。

1976年以后,临沂地区连年搞文艺会演,引起县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组织编导人员有目的地到基层提炼题材,精心创作。自创的剧目从一剧之本的创作手法和音乐唱腔的设计上都有独到之处,连续三年参加临沂地区戏剧会演均获得较好的名次。1976年4月参加临沂地区农业学大寨专题节目会演,自编小型现代柳琴戏《把正方向盘》、《交锋》、《女铁匠》三个小戏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同年5月,赴济南参加山东省农业学大寨题材专题会演,柳琴戏《把正方向盘》获二等奖。剧组演员(危学玲、王淑云、彭廷春)受到省厅领导和省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京剧表演艺术家宋玉庆的接见。至此,开创了柳琴戏繁荣创作的新局面。从1977年至1978年间,先后创作的《虚实图》、《三登门》、《牵奶羊》等大、中、小型现代剧目,参加省市会演均获奖。其中,以发扬党的实事求是光荣传统为主题编演的现代柳琴戏《虚实图》,从编导手法、舞美服装设计和音乐设计上有所创新,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赞赏。1978年12月,该剧参加山东省戏剧会演获省演出奖和创作二等奖(作者李润德、裴恩亭、邢宝玉、夏复元)。同年12月底,县柳琴剧团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红旗单位”称号。

青年演员危学玲,天赋条件好,勤奋好学,1971年她饰演《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崭露头角。1977年她随剧团向蚌埠泗州戏剧团学习现代戏《李双双》,曾受泗州戏(柳琴戏一种)名演员李宝琴指导。她扮演李双双角色形象朴实,使《李双双》一剧走红,1977年8月在临沂剧院连演十三场,戏票皆在内部购空。在她主演的传统戏《秦香莲》、《莲花庵》,现代戏《闺女大了》、《儿女传奇》等三十多个剧目中,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十几个古代和现代妇女的艺术形象,演遍了苏北鲁南广大地区,在广大观众中留下了较好的口碑。1979年9月21日,部分演员参加临沂地区青年演员会演,演出传统戏《张郎与丁香》、《徐龙打殿》,演员王保霞获一等奖,赵增运获二等奖,赵宗勇、郭贵兴获三等奖。1982年9月参加临沂青年演员会演,演出传统戏《桃李梅》、《王华买父》、《哑女告状》选场,演员李玉山、赵宗勇、王保霞获二等奖,秦士云、刘爱丽获三等奖。这些演员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通过刻苦磨炼成为剧团的台柱子,他们取得的可喜成绩和创造的劳动价值,得到上级党政领导的赞赏和重视,给予他(她)们较高的荣誉。危学玲先后被推选为县共青团苍山县团代会代表、地区团代会代表、苍山县妇代会代表、苍山县工代会代表、苍山县第七届人大代表、中共苍山县第八届党代会代表,并发展为党员提升为业务副团长,荣获苍山“十六大杰出女性的”光荣称号。王保霞,苍山县第八届人代会代表、苍山县第一届政协常委。秦士云,苍山县第二届政协委员。1981年12月,王俭被评为“文艺先进工作者”,参加临沂地区农村文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培养,极大地调动剧团演职人员的积极性,他们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团结奋斗,使剧团不断发展壮大,由演出单行本发展到演出连台本戏,如《回龙传》、《雷宝童投亲》、《白玉楼》等。从1978年至1984年,剧团演出古装传统剧目四十多个,收入颇丰。剧团每到一地演出,都以整齐的阵容,完美的形象,受到观众的欢迎。1984年10月,柳琴剧团在枣庄南沙河剧场演出,一位叫王开张的老戏迷看了演出后,大发感慨,特墨书一首冠顶诗,赠给苍山县柳琴剧团:

赠诗怀旧忆大炉, 苍松翠柏绕抱犊。 山著文峰葬麓水,

县名赵镈埋忠骨。

柳色青青曾明桃, 琴韵悠悠万春甫。 剧团新秀承遗志, 团扇犹为忠魂舞。

仅此一例,苍山柳琴戏在广大观众中的声望可见一斑。

新时期柳琴戏的现状和嬗变 1978年至1982年,全国各地争相上演传统古装戏,曾鼎盛一时,基本演“透”了。剧团演出阵地从两线(铁路线、公路线)转向农村,演出剧目由古装戏改排现代戏。如1982年以后上演的《闺女大了》、《合家欢》、《小店春秋》等。1983年,苍山县委宣传部批转了县文化局《关于县剧团下乡演出的意见》的文件,剧团分两个演出队深入农村演出。

随着全国戏剧危机的到来,至1986年下半年剧团陷入困境。面临这种局面,剧团于1987年10月实行公开投标,组成了二十七人的承包队下乡演出,使剧团曾一度出现转机。1988年9月,苍山县委、县政府对苍山县柳琴剧团进行调整精简,调整后的剧团体制规格不变,并转发了《关于苍山县柳琴剧团调整精简的意见》。

调整精简后的剧团在人手少、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坚持“二为”方向,立足上山下乡,与县税务局、计生委、土地局、环保局、公安政法等部门密切配合,走文企联姻的路子,积极组织柳琴戏和其他形式的演出活动、演出形式。每进行一个类型的演出,由县委宣传部、文化局与上级单位联合下文,由各乡镇安排演出场次,为培育演出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组台演出坚持以专业演员为骨干,以聘约业余人才为基础,采取农忙聚、农闲散的形式;演出内容大都是结合行业特点自编自演一些小型柳琴戏,兼演小品、歌舞等。 像配合税务部门自创的小戏剧《征税记》,配合土地部门创作演出的《庙前**》,配合计生部门自编自演的柳琴戏《双喜临门》和戏剧小品《下东北》等。这些剧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受农民欢迎。有些剧目参加省地会演获奖,其中创作演出的柳琴戏《抱犊情》(作者李润德、张永恒、邢宝玉)参加1991年9月临沂地区举办的第五届沂蒙之夏艺术节,获编剧、导演、唱腔设计、表演等七项奖。柳琴戏《双喜临门》1994年9月参加临沂地区首届文化艺术节获编剧、优秀导演表演奖

一、二等奖,该作品还被收入《山东省计划生育文艺创作和获奖作品选》中。

自1988年至1998年十年间,剧团每年组排一两台文艺剧(节)目,长期奔波在乡镇农村、辗转在山谷乡野演出,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但缓解了经费不足的矛盾,而且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知名度,坚定了演员走向市场、服务农民的信念,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对扩大柳琴戏的影响和增强剧团的活力无疑吹来了一缕清风。纵观山东柳琴戏在苍山走过的半个世纪的历程,首先,从先期柳琴剧团1956年建制,到1969年撤销,1978年在县文工团的基础上又恢复改为苍山柳琴剧团至今,这期间单就柳琴戏的体制两起两落,都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得以繁荣发展。改制后的苍山柳琴剧团,在保持柳琴戏的渊源特点,送戏下乡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并不断地活跃在农村,与广大农民保持着鱼水关系,常有农民邀剧团演唱柳琴戏。1995年11月,东海县南长乡老古墩村开集,慕名前来邀请剧团助兴演出。在其后几年中,仅农贸市场开业庆典邀请演出近一千场次。2003年,临沂市举办首届“润通杯”柳琴戏优秀唱段电视大赛,苍山县文化部门组织了本县部分专业和业余的柳琴爱好者参加比赛,获取了优秀组织奖和五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危学玲演唱的《李双双》选段荣获一等奖。同年12月,她演唱的该选段参加山东省戏曲票友大赛,又获一等奖荣誉。这使我们看到了柳琴戏发展的乐观前景,也从中看出苍山党和政府的明智选择和柳琴戏工作者的执著追求。

“江山自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其荣枯和兴衰,无不遵循时代的变迁而嬗变。我们相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通过钟情于柳琴戏事业艺术家们的努力奋斗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柳琴戏这个扎根人民大众沃土的艺术之花,必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文艺舞台上,重放夺目的光彩。

兰陵民歌的流传与演变

民歌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来自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由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因此,民歌这一体裁不论是曲调还是歌词总是处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不同时代的民歌,有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在原始社会里,主要是反映人们对减轻劳动强度的要求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大多数民歌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剥削者、压迫者的仇恨和反抗以及对民主、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民歌便主要表现了劳动人民翻身后的自由欢乐、革命理想和建设新生活的精神风貌。但各个时代民歌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它和神话、传说、故事、戏曲、说唱、平话、谚语、歌谣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间文学体系。

关于兰陵民歌的历史,各乡镇农村传说不一。但从民歌本身的流传,我们可以从中探索到兰陵民歌的起源和演变。我国最早的民歌集《诗经》中有“齐风”、“鲁颂”。当时地处齐鲁治下、孔孟南乡的兰陵,也必然是民歌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隋唐至宋代,由南北运河的开凿、海上交通和一些内陆码头的建立,促进了文化交流。许多外地民歌小调传入兰陵,兰陵的一些民歌也传到了外地。到了近代,兰陵民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也就更加流行了。

兰陵民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音调、曲式、歌词丰富多彩,有优美抒情的山歌、节奏强烈的劳动号子、流利畅达的小调、还有旋律起伏的秧歌和花鼓等。同时,民歌的地方性比较突出,它与人们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如“小五更”、“放风筝”、“大踏青”等,在我县大部乡村都广为传唱。而有些民歌却只限于局部范围,如磨山、卞庄一带流行的“潘氏女”,兰陵、横山一带传唱的“绣荷包”。还有些民歌则显然是由于人口的流动变迁,从外省、外地带进来的,如“跑四川”、“河南谄”等。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兰陵民歌的历史和演变,下面就不同体裁的民歌分别叙述。

一、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是人们在集体劳动中,为了统一步调、协同用力、减轻疲劳所唱的歌。这种歌多由一人领唱,大家应和。但由于劳动的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了多种类型。在兰陵常见的有 “打夯号子”和“吆牛号子”等。

(一)打夯号子

“夯”是人们修筑堤坝或建造房屋时为砸实地基所用的工具,有木夯、石夯、铁夯等。我们这一带用的大多都是石夯。把一块石头凿制成长方体,底面平整,两侧各固定一根木把,四周拴上四根绳子。劳动时一般五人操作;领夯者手握木把,掌握方向;其余四人同时拉绳将夯抬起,然后一齐松绳落下,把土砸实。夯号,就是在打夯时唱的歌。它曲调简单,也没有固定的词。领夯者触景生情,顺口而作。如:“拉起来哟(领),嗨哟(合)!”“齐使劲呀(领),嗨哟(合)!”夯号刚劲有力,使操作者协调一致,劳动场面十分紧张而又活跃。

(二)吆牛号子

吆牛号子当地也称“喝喝油”或“打喝了(liǎo)”,是人们在使用牲畜耕地或打场时所唱。一般只有曲调,没有唱词,以衬词为主。其调悠扬、舒展、柔和、轻松。劳动者往往随着“号子”的缭绕余音,再伴以清脆的一声鞭响,的确别有一番情趣。每逢春耕秋种或打场季节,在村郊、野外这悦耳甜润的吆牛号子声,便此起彼伏地响彻云霄。它使人们忘掉了疲劳,充满了劳动的愉快和对丰收的无限喜悦。

(三)其他号子

除“夯号”和“吆牛号子”外,在兰陵还流传着一些号子。如两个人以上抬运笨重东西时,为了统一步伐和集中用力,人们常常发出“咳唷”、“咳唷”的号子声,这便是扛抬号子。

二、秧歌

秧歌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至五十年代初兰陵广为流传,成为群众在节日、集会时经常表演的舞蹈节目。特别是每逢农历正月,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走乡串镇交流演出,村村锣鼓喧天、彩绸飞舞,充分表达了人们欢度新春、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增进了村与村之间的友谊,群众把这一活动也叫“玩庄”。由于秧歌的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在表演艺术上也就多种多样。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随着秧歌小调的音乐伴奏而翩翩起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或几个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或小戏。除此之外,在这一带流行的旱船、高跷、游龙、狮子等,也是“玩庄”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三、花鼓调

花鼓调也属民间歌舞的范畴。用民歌曲调演唱的花鼓戏、花鼓舞在兰陵流传较广,因此,人们对花鼓调非常熟悉,不少人都会唱上几句。在旧社会,兰陵一带常常遭受水旱蝗灾,人们迫于生计,只好携儿带女远走他乡,以打花鼓讨饭为生。他们唱道:“俺打花鼓转道游,未曾开口面带羞,羞不羞的唱两句,唱好唱孬俺也开个头。”表现了穷苦人民离乡背井、羞愧无奈的心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鼓调成为群众喜闻乐见歌唱新生活的娱乐形式。如有名的“歌唱大生产”(也叫“吊帘子”花鼓),充分反映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兰陵花鼓在全省是比较有名的。它的唱法与鲁北、鲁西的花鼓不同,具有节奏鲜明、旋律起伏较大的特点,常常有八度和八度以上的音程大跳,加上演唱者运用真假嗓结合的方法,形成了幽默、风趣的独特风格。

四、儿歌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也属民歌的范畴。它一般与童谣合称为儿童歌谣。这类歌曲在我县民间流唱非常普遍。其特点是: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歌词内容大多反映了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感受和认识,展现了他们天真烂漫、向往美好未来的精神世界。儿歌的词曲有儿童自编自唱的,也有成年人拟作的。在兰陵广为流唱的有“拾子歌”、“打花柏”、“打七巧”、“小老鼠上灯台”、“小白鸡”、“儿童团歌”、“红缨枪”等。尤其是“拾子歌”,在兰陵流唱更为普遍,多为女童所唱。农村一年四季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伙伙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围坐在一起边拾边唱,眼观手动,口中吐词,有声有色,情景十分逗人,令人神往。

五、各种流行小调

除上面介绍的几种民歌体裁外,在兰陵还传唱着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流行小调。它的数量很大,约占整个兰陵民歌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类小调感情真挚,爱憎分明,反映了人民生活中的各个侧面,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当然,在这些流行的小调中也有像“姐儿妞”这类内容荒诞不雅的糟粕。

由于此类小调颇多,很难全面介绍,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一)抒情优美的

这类小调主要以描绘山水、景色、爱情为题材,倾吐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真挚感情。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和谐,优美动听,洋溢着一种美的追求。比较流行的有“放风筝”、“大踏青”、“绣荷包”等。

(二)欢快活跃的

这类小调欢快热烈,情绪开朗。歌词多以赶集、探亲、对花、猜花等为素材,突出表现了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琐事。在演唱形式上,多是采取对唱。这就更加富有情趣,亲切感人。群众比较喜欢的有“纺棉花”、“摘大桃”、“摘黄瓜”、“走娘家”、“瞧郎”等。

(三)幽默风趣的 此类小调多以逗趣或讽刺为内容。曲调与内容紧密结合,十分口语化,具有独特的风格。比较流行的有“老两口顶嘴”、“大实话”、“大瞎话”、“劝夫五更”、“小秃子闹房”等,从不同角度深刻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社会现象。

六、新词小调

这类民歌产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兰陵是老革命根据地,兰陵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因此,充满革命内容、形式朴实、激情豪放的新词民歌极为丰富,如“劝君莫当汉奸”、“参军歌”、“抗日小调”、“要打东洋大家一起来”、“打白山”、“打坊前”、“消灭二十六师”等。这些新词民歌热情讴歌了我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救国的光辉历史,赞扬了我党我军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在当时,对于鼓舞人民、打击敌人、夺取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兰陵民歌也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涌现出大量以社会主义建设为内容的新作。这些民歌有新创作的,也有用传统民歌的曲调填词的。如“歌唱大生产”,这是1959年在济南参加山东省民歌会演,兰陵长城镇赵宗文同志演唱的一首民歌。当时赵宗文同志已年近半百,戴着一顶线帽,穿一身老土布衣服,很不起眼。但没有想到就是这位朴素土气的庄稼汉登台一唱,便轰动了整个泉城。各大专院校音乐系的师生纷纷邀请他演唱,并录了音。后来省歌舞团用这个调子填词,由杨松山同志演唱,在1962年的全国民歌会演中又受到好评。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兰陵县广大音乐工作者,用兰陵民歌为素材,以饱满的激情又创作了大量的新民歌,从不同侧面歌颂党、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有一部分作品曾在省内外音乐刊物上发表,有的作品还荣幸地参加了省地和全国的会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由张文明作词、秦守印作曲的“今年元宵真热闹”这首民歌,1980年参加了全国民歌会演,1983年又由上海唱片社灌制成唱片。1984年农历正月初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三次播放了这首民歌的录音。在全省影响较大的兰陵民歌还有李润德作词、秦守印作曲的“金唢呐”、“大蒜谣”、“乐得老汉胡子翘”和秦守印作词作曲的“唱唱公社丰收年”等。

兰陵民歌无论题材、曲调,还是唱法,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源远流长。因此,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民歌手,如高桂兰、赵宗文、张明科、秦守印等。

民间艺术

兰陵县的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是由手工匠人在极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制作的,是一种集体的、传统的艺术,显示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智,凝结了非比寻常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审美价值。它和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歌等姊妹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动逼真的皮影戏

皮影艺术是剪纸工艺与戏曲艺术的紧密结合,当地称为“影子戏”。皮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在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影人,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我国皮影戏的雏形。清初时期,兰陵一带已开始流行,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观赏。

皮影戏最初是用素纸雕刻成形,后来采用羊皮或驴皮制作,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和罩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形象。皮影人一般高约一尺,身上有若干关节,用胡琴的琴弦绞连,接上三至五根的钢质细杆,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通过灯光投影,非常生动和逼真。音乐的伴奏和歌曲,也都是地方特色的民间腔调。皮影雕镂精致,色彩鲜明,刻画出各种性格特征的人物,主要着重于夸张人物的眉、眼、鼻、嘴和胡须等。其纹样装饰,男性多用龙、虎、云和水等,女性多用花卉、云和风等。涂染用色有红、绿、黄、蓝、黑等,又分深浅层次,文武小生、旦角、白净及其他表演白脸膛者,用透雕;黑头、红净和花脸等,则都用半透雕。由于是在平面的布幕上进行投影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皮影人物大多为侧面造型。兰陵的仲村、贾庄、新兴等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这类戏班。流传的剧目有《西游记》、《八仙过海》和《三国故事》等。模具造型生动,刻绘优美,便于携带,适宜流动性演出。

精细雅洁的刺绣

刺绣工艺在我县有丝绣、挑花、割花等形式,在枕头顶、鞋面、鞋垫、儿童帽、小兜兜等服装物品上,用五色丝线刺绣的各种图案,玲珑剔透,富有神味。这些物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美好的色彩,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良好的愿望和追求。每逢农贸集市,你若漫步街头,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被那些琳琅满目的刺绣工艺品所吸引:一对绣有鸳鸯戏水的枕头顶、一只手绣的五彩荷包会激起你纯真感情,一顶色彩鲜丽的儿童帽、一个嘴脸夸张的布老虎,也许又让你臵身于童年的天真、欢乐之中……特别是那饶有风趣的虎头鞋,更是别具一格,引人注目。旧时,幼儿周岁或生日,父母总要(或请人)替自己的孩子做双鞋,鞋头绣上一只虎头,俗称“虎头鞋”。虎为“百兽之王”,民间有穿虎头鞋壮胆、避邪的习俗,又有祝愿孩儿长命百岁的说法。虎头鞋非但做得考究,而且“虎头”也是想象多变:有红丝绣的“龙头”,绿丝绣的“凤头”,黑丝绣的“猫头”,还有“狮子头”等。造型优美而生动,虽经变形夸张,却很逼真,色彩艳而不俗,绣图清秀而有乡土风味。

古朴素雅的民间印花布

民间印花布这种工艺,在我县分蓝印和彩印,以蓝印流传最为广泛。蓝印花布是防染方法印制而成的。印花版过去采用油纸刻制,现大多改为塑料。用豆浆、石灰、蛋清等混合成为涂料,透过印版刷在白布上,晒干后再用靛蓝进行煮染。染出的布呈蓝底白花,古朴素雅,富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兰陵这类染坊较多,几乎遍及各乡镇,印染品各式纹样达数百种。长城村老艺人翁羽,祖传七代开染坊,现仍存印花版六十余块;卞庄镇驻地七十六岁的杨玉田保存多年的四块兜兜印花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专家们所赞赏。我县还有一些专门镂刻印花版的民间艺人,大仲村镇的王思凡刻制的印花版,刀法整齐利落,纹样清新细腻,多次承担了上级工艺部门交给的刻制任务,具有较好的工艺水平。

民间蓝印花布的图案构成既具有一般图案结构程式,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多以圆点、短线和小块面组成,最为常见的是以七个小圆点组成图案,群众称它为“猫蹄花”。民间印花布的形式简洁、明快、浑厚,富有装饰趣味,有些酷似汉代画像石。印花艺人把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印花版分别称为花布板、边版、角版和芯子版,印染时可根据需要,大小变化,调节使用,印出各式各样的花布、被面、褥面、门帘、包袱、兜兜等。

印花布的题材多以梅、兰、竹、菊、牡丹、鸟、龙、凤、走兽等为主,并带有明显的谐音和美好的寓意。如“富贵盘长”、“福寿双全”、“喜鹊闹梅”、“连(莲)年有余(鱼)”等,用来象征吉庆、平安和幸福。

印花布的用途很广,它既有较普遍的使用价值,又有一定的审美装饰价值。作为流行服装,它不仅在中国服装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至今仍受到不少群众的喜爱。仅从大仲村镇的两处染坊看,近三年来印染制加工蓝印花布数千尺,这些花布被当做展品、资料、纪念品或礼品,几乎遍及祖国各省市。在一些大城市甚至成了流行的时装,引起了服装行业的极大兴趣和纺织工业的重视。

栩栩如生的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在我县多以木、纸、布、泥土等为原料制成,以小郭村生产的泥玩具水平为代表。这个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能做。在新中国成立前,是穷苦人家养家糊口的重要手段。他们把本地产的黄泥,经多次踩砸,泥模成型,晾干烘烧,加以彩绘,进行批量生产。小郭村的泥玩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些恰似出土的唐俑。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泥巴,经过民间艺人灵巧的双手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戏人物、吉祥的寿桃和令人喜爱的胖娃娃。

小郭村的泥玩具,外部造型完整统一,夸张而又情真,简洁而不粗俗。其功夫主要在彩绘上。彩绘是在泥模的外形上先涂以白粉作底子,再根据需要涂以胶水调出的大红、桃红、翠绿、黄、紫等品色颜料,最后用墨来“提神”。色彩艳丽,对比活泼,给人以热烈明快之感,充分体现了我国彩绘艺术的特点。泥玩具的底部和背后大都露出泥土的本质,乍看似不经意,其实颇具匠心。泥土的赭石色作为红绿的中间色出现,瑰丽中见古朴,跳跃中显稳定,既起到了一种色彩的装饰效果,又突出了泥玩具的质感。泥玩具的背后或底部还大都装有芦哨,轻轻一吹就发出“呜呜”的音响,深受儿童们的欢迎。有的卖者,用牛头泥哨还能吹出几个简单而又有节奏的音阶,“多来米、米来多、多来米来米来多”,真是饶有情趣,用来招揽生意,可谓别开生面。泥玩具“抱花女”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为专家们赏识。李现志、李玉法父子制作的戏曲人物如杨宗保、穆桂英、张飞、赵云和童子骑牛,栩栩如生,成为不少收藏家的藏品。

五彩缤纷的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是具有双重价值的工艺品,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乡镇较大的集市都有剪纸出售。千姿百态、争相斗艳的枕头花、鞋花、帽花以及供恋人们选购的鞋垫花,应有尽有。朵朵纸花,表达了人们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大仲村集市上,美术工作者们曾见到过一位农家巧妇,她手执剪刀,飞快铰动,洁净的白纸上下飞舞,不一会儿,朵朵美丽的鞋花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边剪边唱:“鸡啄白菜狗撵鸡,小孩活到九十一。”招来一些女青年争相购买,场面十分生动感人。每当节日或婚庆嫁娶之际,更是剪纸艺人展示身手的好机会。在那唢呐声声,送嫁队伍招摇过市的时候,人们会发现,每一件嫁妆上都贴上了红色的剪纸纹样。脸盆上有,茶盘上有,镜子上有,连那入时的大立柜的玻璃上也贴上了大红喜字。

提到剪纸,不能不特别提一下兰陵县的门笺艺术。每当新春佳节,兰陵县一带的城镇乡村的色彩显得格外绚丽。家家户户不仅贴有春联,在门楣下还垂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门笺。它迎风飘舞,火爆兴旺,和春联、门画交相辉映,与冰天雪地、色彩单调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给节日的新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这是多么巧妙的表达情感的装饰形式,我们不能不对先辈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力表示钦佩。

门笺,俗称“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它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我省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市。其形状如小幡,纹饰引人入胜。古代用幡胜表达人们意愿的风俗,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到了南宋,开始把幡胜“元旦(即春节)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清初,“除夕贴挂钱”,已与现在流行的门笺相似。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走过了一千多年的漫长道路。“过门钱”改称门笺,在我省始于1959年,由原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叶又新同志命名。他把“过门钱”省去了个“过”字,又把“钱”字换成了“笺”字,二十多年来,己约定俗成。门笺在兰陵县主要在春节时张贴,其他地区也有在婚庆时张贴的。各地张贴的张数和大小也不尽相同。兰陵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其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蓝(或紫)”。结构为黄金律似的长方形,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

门笺的装饰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膛子由花卉、鸟、龙、凤、鹿等纹样组成;第二类,膛子由图案衬托着吉祥的文字组成。如“万象(春)更新”、“欢度(福)新春”、“吉庆(福)有余”等。由于门笺悬挂门楣下,要承受一定牵拉,因此膛子和边框、穗子之间必须像网络一样紧密相连。再加上构思巧妙,衔接自然,就使得门笺形成了一种富有线条韵律装饰特点的艺术风格。

兰陵门笺全部采用凿刻方法生产。由于产地不同,风格也各有所异。小岭风格比较精细,西城前的比较古朴,而长城和冯村两处又以挖补套色取胜。套色门笺,俗称换膛子,是把用五色纸刻的门笺图案拆开,重新搭配组合而成。这种套色方法,使得门笺这一形式更加绚丽多姿,统一中富有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门笺艺术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现已成为剪纸艺术宝库中一枝瑰丽的花朵。近些年来,不少美术工作者学习民间传统,创作了许多新门笺,热情地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被称为是“带花的标语”。

兰陵县门笺不仅在山东省一些地区流行,有的还远销江苏、河南、安徽及东北一些地区。上级文化和工艺部门对苍山门笺非常重视,多次前来征集。工艺美术家叶又新同志在论文中称赞它“可与法国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创作的色彩剪纸相媲美”,给予很高的评价。

索村泥陶

索村位于大仲村镇驻地南,该村泥陶制作历史悠久,镇境内县级重点文保单位城子遗址属大汶口至汉古文化遗址,出土大汶口时期的陶鼎、龙山文化时期的夹砂灰陶罐等。索村烧制泥陶,现有孙氏、邱氏两家手工作坊。索村烧制的泥陶器以红陶为主,品种20多个,初期烧制有大件如大缸、大盆等,现在主要烧制经济适用、美观的套件和单件泥制陶器,其中套件茶具,精美雅致,单件如双系罐,大小造型品种达6-7种,玲珑宜人的小花纹耳罐口径仅5cm。其制作泥塑的原料为当地地表下5-8米处的生礓土,制作工艺复杂,从取土、制坯、烧制等达15道工序,烧制达16小时,火候特别讲究,一般每窑烧制泥陶300余件。

兰陵民歌

兰陵县民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苍山民歌体裁广泛,大致分为劳动号子、秧歌、花鼓调、儿歌以及各种流行小调。特别是流传在广大农村的各种民间小调,约占总数的89%左右,无论在音调、曲式还是在唱法上,形成兰陵民歌独特的风格。《放风筝》,《大踏青》、《绣荷包》等,旋律和谐,优美动听;《纺棉花》、《摘大桃》、《走娘家》等,富有情趣,亲切感人;《老两口顶嘴》、《大实话》、《劝夫五更》、《小秃闹房》幽默生动。典型代表作花鼓调《歌唱大生产》,1959年参加山东省民歌会演,轰动了整个泉城,后经省歌舞团填词,参加1962年全国民歌会演中受到好评,被誉为古老民歌的活化石。

1980年,《山东省民间歌曲选》(山东省艺术馆编,山东人民出版)中,载入兰陵县民间歌曲11首。

第17篇:兰陵历史悠久

兰陵美

“苍山暴动”而设置苍山县。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

兰陵文化积淀深厚。在这块土地上,曾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曾两度出任兰陵邑令。汉朝的大文学家萧望之、著名文学巨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等都是兰陵人。见诸史册的还有季文子、左丘明、匡衡、鲍照、萧道成、何逊、王思玷等,他们或封侯拜相,或誉满京华,千百年后仍为世人赞颂。

兰陵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8年,在神山镇老屯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党支部。1933年党领导了“苍山暴动”,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总队。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粟裕、陈光、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战争年代,兰陵群众积极拥军支前,当时人口只有40万人,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20万人次拥军支前,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无私无畏的奉献。 兰陵境内有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35座,河流12条,淡水面积5.2万亩,人均淡水量为全国平均数的2倍,是全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 兰陵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交通通信条件便利。处于沿海地区大开放与黄淮海平原大开发的交叉地带,位于苏南、胶东半岛两大经济带的中间地带,地处日照港、连云港腹地,接受产业辐射有着较好的条件。分别距日照港、连云港130公里,距兖石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均不足1小时路程。206国道和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道、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兰陵名胜古迹、旅游景观众多。全县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为临沂市文化古迹最多县。兰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酒都”,兰陵美酒可追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一个独立源头,至今仍蜚声中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醉卧兰陵,写下千古名篇《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大蒜塔”矗立在县城中部塔山之上,登高可观苍山大地,尽收县城美景。全县有大小山峰611座,境内的抱犊崮海拔580米,为沂蒙七十二崮之一,系鲁南第一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势陡峭雄险,登之有上华山之感;文峰山海拔234米,古松参天,巨石嶙峋,风景秀丽,素有“鲁南小泰山”美称,“文峰积雪”为古沂蒙八大景之一。会宝湖碧波千顷,湖光山色,泛舟其上,目不暇及,心旷神怡。

兰陵不仅景美、酒美、山美,心更美。我爱兰陵!

第18篇:茂陵导游词

陕西咸阳茂陵导游词

【茂陵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位于霍去病墓前,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

四十多年来,茂陵博物馆从原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扩大到121486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米发展到15805平方米,馆藏文物由原来的20件增加到4100余件,国宝级14件。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马、玉雕铺首、四神空心砖、陶水管等多次到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摩纳哥、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轰动。

博物馆园林景色宜人,仿汉建筑群林立,亭台楼阁,碧波荡漾,苍松翠柏,芬芳馥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已形成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胜地。游览内容丰富,“戏观茂陵一绝、琳池鱼追游人”,千年编钟展演,聆听悦耳古曲,夜景流光溢彩,浮桥喷泉迷人;欣赏《汉武帝事迹造像展览》,领略西汉盛世风采,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来茂陵视察时,欣喜的说:“茂陵不光有个很好的博物馆,还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我走到那里,就把茂陵宣传到那里,全国所有的博物馆都应建成这样的博物馆。”

【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之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原上,南位乡的东南部,西距兴平市12公里,东距咸阳市10公里,其北面远依九骏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由于陵的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

刘彻(公元前157—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励精图治,巩固并加强了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形成了西汉一代的鼎盛局面,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

茂陵是西汉11座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中国历史上,如此规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骊山墓方能与之相比。这座在汉代陵墓中最为高大、宏阔的帝陵,是“汉兴厚葬”的典型。公元前139年,茂陵开始营建,至公元前87年竣工,历时53年。《晋书·索绋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3000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人瞠目结舌。

它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符。总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四周边长达千米,状如覆斗,被西方学者喻为“中国的金字塔”。 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当时陵园有许多殿堂、房屋等建筑,仅陵园管理人员就达5000人。茂陵东南营建军了茂陵县城有27.7万多人居住,当时较繁华。

汉武帝陵坐西朝东,面向他的广阔疆土,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墓道,象征着他至高无上的地位。陵园分为两重,都密布着从葬坑,地上还有陵庙寝殿等大小遗址。汉武帝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置于墓室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的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门”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梓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性强。梓宫的四周,设有四道羡门,并设有便房和黄肠题凑的建筑,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藏中便坐也”。《汉书·霍光传》曰:“便坐,谓非正寝,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简单地说,便房是模仿活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于墓中,以便在幽冥中享用。“黄肠题凑”是“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料皆内向,故曰题凑。”汉武帝死后,所作的黄肠题凑,表面打磨十分光滑,颇费人工,要由长90厘米,高宽各10厘米的黄肠木15880根,堆叠而成。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后,入殡未央宫前殿。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汉武帝身高体胖,其所穿玉衣形体很大,全长1.88米,以大小玉片约2498片组成,共用金丝重约1100克。

茂陵陪葬的珍宝在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汉书·贡禹传》云:“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新唐书·虞世南传》也载道:“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因为汉武帝在位年久,又处在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以随葬品很多,除190多种随葬品外,连活的牛马、虎豹、鱼鳖、飞禽等,也一并从葬。另据记载,康渠国国王赠送汉武帝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盛在一个金箱内,也一并埋入陵墓之中。由于陪葬品多,许多物品放不进墓,只好放入陵园内,以致西汉末年家民起义打开茂陵园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陵园搬取陪葬物,搬了几十天,园中物品还“不能减半”。1981年在茂陵东侧出土2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均为稀世珍品。自汉唐以来,政要学士,文人墨客等在此留下了无数的诗文墨迹、楹联匾额,衍生了光彩夺目的“茂陵文化”。

【李夫人墓】

外城之内的西北,距离武帝陵504米处,是李夫人的墓,在茂陵陵园里她的封土仅次于汉武帝。李夫人为汉武帝宠妃,中山(今河北)人。体形窈窕,擅长音乐,能歌善舞,屈伸俯仰,姿态轻盈。其兄李延年,也是一位超群的音乐家,善歌舞。侍候武帝,曾以唱《佳人歌》的方式推荐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时逢武帝的大姐阳信长公主在侧,她就叫武帝召见了这位美人,从此,李夫人得宠。生一子,封昌邑王。夫人红颜薄命,因病早逝。武帝怜其夭寿,非常惋惜,为其作长赋《伤悼李夫人赋》:“呜呼哀哉,想魂灵兮!”并追封她为孝武皇后,并以皇后之礼厚葬。

李夫人墓,在兴平市南位镇张里村南部。东南500米为汉武帝茂陵,西侧

200米是马村庄和留位小堡子。陵墓外形腰部有一环周两层台阶,当地人称其为“磨子陵”,亦名“英陵”。经实测,该墓封土底部东长127米,西长127.7米,南宽108.3 米,北宽102.5米,高23.99米。方形,上小底大,封土体积为15万立方米,占地面积13495.60平方米。在距墓顶13米处内收成台,台东西两边各宽3.5米,南北两边各宽4.5米。在陪葬墓中李夫人陵墓最大。

李夫人墓前竖碑,碑文中为:“汉李夫人荚陵”,系清乾时陕西巡抚毕沅题。这里英陵的“荚”字有争议,经研究考证,兹查《三辅黄图·陵墓》载:“李夫人墓,俗名英陵。”陈直注引《水经注·渭水》:茂陵“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作“荚陵”,似为误字。按清毕沅撰《关中胜迹图志》引《水经注》:“茂陵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如此看来,还是以“英陵”为准。

【霍去病墓】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是西汉武帝时期杰出的青年将领。8岁随大将军卫青出征,讨伐匈奴,屡战屡胜。特别是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纵横驰骋,决战千里,将匈奴主力横扫无遗,从而彻底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为汉武王朝巩固、开拓西北边疆立下辉煌战功。武帝爱才,待霍去病情同父子。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殁于军中。武帝甚为伤感,为了表彰他的战功,出殡之日举行了隆重的送葬仪式,“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从长安到茂陵四十公里的路上旌旗蔽日。军队整齐地排列道路两旁,文臣武将身着丧服,恭候迎送。并决定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连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勋,一个月之内就造起了这座祁连山墓,又在一两年之内,创作出巨石群雕兽像,置于墓冢上下,以加强“山”的气势。墓上各种巨型的石刻群,手法简练,气势浑厚,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化境,是我国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素为中外艺术大师所赞仰。霍去病墓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去病墓住于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西,据明代《嘉靖邓州志》记载,霍去病墓于州西北四十里冠军城内。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

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冢高约25米。霍去病墓是现存古墓中最早有石雕的墓葬。墓上广植林木,其间布设多种人兽石雕,再现了野兽出没、刀光剑影的祁连山真实意境,开创了以墓像山的墓丘封土新形式。墓前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现共存16件,可辨认的石像有14件,其中3件各雕两形,总共有生物17件,不同物像12件,即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短口鱼、长口鱼、獭蝠等。霍去病墓前石雕的种类和布置方式,有别于后世帝陵前的石像。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求之神似,种类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简练,风格浑厚。

西汉各代皇帝墓前都没有放置石刻,惟独的霍去病和出使西域的张骞墓前发现石刻,可能是霍去病在临终前向汉武帝提出请求才这样做的。汉族是没有在墓前放置石刻这一风俗的。最早的墓前石刻在霍去病和张骞墓前发现,可能是因为他们生前长期在西域战斗与生活,受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影响,接受了西域风俗中陵前石刻可以“镇墓”这一观念。到东汉以后,这种观念被整个中原地区所接受,陵墓前放置石刻于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现在的霍去病墓,从上到下,周围百米,已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墓地前建成园林式博物馆,仿汉建筑错落有致,曲径回廊花木为伴,成为“AAAA”级茂陵旅游景区的核心。

【霍去病墓地巨石群雕】

霍去病墓前的这组大型石雕作品,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时间最早、最完整的大型陵墓石刻艺术珍品。它们都是用巨石,按其自然形状顺势雕琢而成。刀法含蓄有力,刻工流畅,线条清晰,寓意深刻。有的注意形式,有的突出表象,有形有态,生动活泼,是汉武帝留在茂陵的十分珍贵的重大文化遗产,空前启后的“国之瑰宝”。在十四件造像巨雕作品中有十二件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开渠,著名作家贾平凹以及前辈文史大师郭沫若等,都曾对其有“叹为观止”的赞赏。这批巨雕中的“马踏匈奴”、“跃马”、“卧马”,最受历代学者和游人的推崇,并认为这些“马”的作品,可能出自汉武帝的授意。汉武帝痴爱宝马,天下闻名。在中国历

史上,为能得到宝马、良驹而出诗作的皇帝,汉武帝是第一人。

这些石雕采用了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给我们留下了一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风格粗犷古朴、气势豪放的陵墓石雕艺术珍品。这些石雕从形式到内容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其中“马踏匈奴”为主题雕像,其余则围绕这一主题,与坟墓所象征的环境结合起来作全面性的烘托:或展现山野川林的荒蛮艰苦,或体现战斗的激烈残酷,或表现西汉军旅的英勇矫健等等。

霍去病墓前石刻很显然已脱离了石刻艺术的初级、原始阶段,其艺术构思、表现手法、雕刻技法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正如现代的根雕一样,选材本身已成为艺术创作中造型构思的首要组成部分,西汉的艺术工匠们显然已经驾轻道熟地掌握了这一规律。石刻上有两处题铭,一为“左司马”,一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孟”。可见这批石雕出于官府工匠之手。而宿伯牙和霍巨孟两位山东人极有可能就是石雕工匠中的两位作者。

霍去病墓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

【卫青墓葬】

卫青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封五年(前106年),一代名将卫青离开人间。他死后,武帝下令按国葬礼仪将其葬于自己的阴宅茂陵旁边,形似庐山,以纪念他打击匈奴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见武帝对其情谊之深。

卫青墓位于茂陵东北1公里处,东紧邻霍去病墓。卫青的封土为覆斗形,北面有一个两层台。墓为山形,《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为冢像庐山”。 经过2000年的风化,山的形状看得并不真切。高24.72米,东边边长113.5

米,南边边长90米,北边边长67.6米,西边边长62米。占地总面积为8064.55平方米,体积94412立方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一部分,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北面中腰有平台,遥望之如一小山。。

墓前立一墓碑,写有“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十四个字,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所立。

第19篇:成吉思汗陵管理

成吉思汗陵管理

【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成吉思汗陵园管理局)领导名录】 党工委书记:祁·毕西日勒图(蒙古族11月离任)

杨博(11月任职)

管委会主任:吉日嘎拉图(蒙古族8月任职)

党工委副书记:郝门克(蒙古族)

管委副书记:那楚格(蒙古族)

叶其勒(蒙古族)

奇景阳(蒙古族)

【概况】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成吉思汗陵园管理局),内设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族事务和文物管理局、财政局、发展建设局、文化和旅游局、环境园林局等6个行政机构。核定编制18人,实有职工18人。2008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455万人次,完成公务接待209批次、5797人,接待国家领导人6人次,省部级领导213批次。200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实现税收900多万元,旅游区实现旅游总收入5923万元。

【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以迎接奥运火炬传递为重点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成立北京奥运会火炬成吉思汗陵传递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设文艺表演组、安全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场地设施组和后勤保障组等5个工作组,奥运会火炬在成吉思汗陵顺利传递。

【接待工作】2008年,接待了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7月9日,奥运火炬圆满传递;9月12日,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范曾捐赠成吉思汗画像和文化节闭幕式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08,成吉思汗陵管委会被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两级奥运火炬传递组委会评为奥运火炬传递工作先进集体,管委会2名人员获得火炬传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祭祀活动】深入挖掘成吉思汗陵传统祭祀文化。2008年按时完成了查干苏鲁克大典、夏季淖尔大典、斯日格大典、达斯玛大典等“四时大典”活动,2008年的查干苏鲁克大祭

中,通过以市、旗为单位的统一组织祭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祭祀相结合,恢复了中断70多年的统一祭祀活动,参加祭祀总人数达2万余人。紧紧围绕做好“一报一刊一书”(《成吉思汗陵》信息报、《成吉思汗研究》和“成吉思汗研究系列丛书”)工作,积极开展成吉思汗文化的研究利用和成果转化工作。《嘎日利祭文》、《托雷伊金火祭祭文》、《伊希哈屯祭文》、淖尔祭奠的《洒奶祭文》、《阿拉腾甘迪尔敖包祭文》、《伊金桑、苏勒德桑》等文化丛书编撰工作顺利完成。

【草原那达慕大会】充分发挥节会交流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和草原那达慕大会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景区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院三馆”筹建工作】“一院三馆”(成吉思汗研究院、成吉思汗陵博物馆、成吉思汗陵档案馆、成吉思汗陵文献馆)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成吉思汗研究院和博物馆建设方案、专家设计功能定位和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出,正进行深化设计等工作,“一院三馆”的建设为深入挖掘和展示成吉思汗陵文化内涵打下良好基础。

【整理文献资料工作】全面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工作。完成了成吉思汗陵有资料记载的国家领导、省部级领导、国内外知名人士拜谒参观成吉思汗陵的题词及图片的整理工作,出版了《历史的记忆—成吉思汗陵题词集》画册。为配合成吉思汗陵档案馆的建设,搜集整理了有关成吉思汗陵的文献、书籍、史料等共300多册,为深入研究成吉思汗文化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六是与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合作出版了《成吉思汗颂—全国书法名家邀请作品集》、《成吉思汗颂—内蒙古书法作品集》和《成吉思汗颂—内蒙古篆刻作品集》系列丛书,于12月29日在市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了“成吉思汗颂名人书画展”。开始筹划建立国内外研究成吉思汗文化的学者、专家信息库,为成吉思汗陵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应急预案》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宣传促销】2008年,抓住北京奥运会有利契机,立足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组成的立体宣传体系,以专题片、专题报道、专版、宣传周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成吉思汗陵旅游对外宣传报道,景区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积极参与“迎奥运火炬,促成吉思汗陵宣传”活动,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在央视4频道《走遍中国栏目》、“中国之声”、内蒙古汉语

卫视《蔚蓝的故乡》栏目、内蒙古蒙语卫视《闯三关》节目等新闻媒体,《爱驾者》、《实践杂志》、《人民画报》、《旅游界杂志》等平面媒体对景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成功举办了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范曾捐赠成吉思汗画像仪式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文化成陵”建设的新成果。牵头组织成吉思汗陵、红碱淖、白云山、二郎山四景区联合促销会。参加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郑州国内旅游交易会、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及珠江三角洲几大城市的旅游推介会、北京内蒙古旅游推介会、第四届西安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特别是12月20日参加了“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并在论坛期间演出大型民族风情剧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全面介绍了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投入人力、物力在原有成吉思汗陵网站的基础上,对网站(http://)进行全面改版、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管委会聘请北京大地风景规划设计院对成吉思汗陵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完成《成陵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经各方专家就旅游区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与规划、旅游营销策划等方面进行论证,规划方正在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为提高布拉克浩特整体服务功能,建设以会议中心、自助餐厅等功能为主的布拉克浩特三期土建工程,投入150万元对陵宫和东联旅游区的监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停车场监控系统安置,提高了景区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化、自动化水平。

【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初,管委会与内蒙古电视台联合举办“天骄圣地的祝福”大型春节联欢晚会,并邀请各界人士和群众一同观看演出。

【风景旅游区创建】启动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通过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创新管理监督机制、提升文明服务质量、加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健全安全保障体系、落实文明创建措施等六项工作。10月,成吉思汗陵被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步伐。管委会依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成陵旅游区管委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共计投入资金67万多元,对工龄满三年的38名临时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手续。

【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四个阶段,精心组织,认真策划,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第20篇:乾陵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年3月21日

考察地点:乾陵

考察方式:参观

考察报告: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北乾县城郊的梁山上。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北面有玄武门,南面有朱雀门,东面有青龙门,西面有白虎门,四门的石狮挺胸昂首,雄踞于门前,被誉为“东方第一封建陵园”和“世界第九奇迹”。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乾陵的选址,还颇费一番周折。据文献记载,弘道元年高宗死后,陈子昂等人极力主张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遵照高宗“得还长安”的遗愿,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了吉地,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下玄宫。经过三百多个昼夜的紧张施工,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安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22年后,武则天于神龙元年病故。在安葬武则天的问题上,朝廷发生了一番争论,中宗欲满足母后“归陵”的遗愿,遭到大臣极力反对。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为了表示孝心,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合葬武则天后,中宗、睿宗朝又将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因此,乾陵陵园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

乾陵是武则天亲自规划营建的,于公元684年修建,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从乾陵头道门进入,便踏上“司马道”。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1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它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传说翁仲姓阮,是秦朝镇守临洮的大将,威震夷狄。秦始皇树翁仲像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的帝王以翁仲石像守卫陵园。司马道的尽头就是“唐高宗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翁仲之北是两通石碑,西边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它是女皇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纪念碑,东侧一通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在两通石碑的紧北边,竖立着61尊蕃臣石像。东群29尊,西群32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

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重要价值。

乾陵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无字碑了。无字碑高大壮观,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吨。碑身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左右两侧各四条。两侧各线刻高4.12米的“升龙图”,长4.12米,宽1.19米,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升龙图象,显示了唐人的雄伟气魄。碑座南面线刻“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整个无字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美,为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初立碑时,未刻一字,故得名“无字碑”。对于碑身为何没有刻字这一问题,史学界有诸多猜测但却一直争论无果,目前主要有“德大说”、“遗言说”等。“德大说”是武则天认为自己以女子称帝,“功高德大”,难以用文字表达,故立无字碑;“遗言说”是说武则天临终前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不铭一字。不过如今无字碑上却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字,据导游介绍是后来的文人墨客刻上去的。

东跨司马道与无字碑相望的是述圣纪碑。两者相距约30余米,他们几乎处在东西直线上。碑高6.30米,宽1.86米,底座方形,高1.2米,四边边长2.94米。系石灰石岩质。大约重90吨。所用石料约31立方米。如此高大、如此之重的石碑,在目前现存的所有唐代碑石中堪称巨制,是乾陵陵园内第二件大型石刻。碑身上原刻5100余字,为阴刻正楷,竖行,共46行,由武则天亲自撰写,中宗李显书丹,笔画初刻填以金屑,分别刻于碑身四块石料的阳面,即从上到下的第二石、第三石、第四石和第五石。每块石料刻字1280字。然而,历经1300余年的人间沧桑,碑石文字大部分已严重剥落,字迹残缺不全,远非昔日可比。如今只有第

二、

三、五石尚有部分文字,稍清晰可读。与无字碑形成鲜明对比。述圣纪碑在外形上最大的特点是碑身从上到下有七个部分,是由七块巨大石料榫卯扣接而成,因此又称为“七节碑”。后人又把“七节”与天文数字中的“七暇”(日、月、金、木、水、火、土)相联系,意喻高宗李治一生的文治武功犹如“七耀”照耀天下。 乾陵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许就是六十一藩臣像了。在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的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他们中一部分是君长,一部分是君长的使节,还有一部分是被封为唐十二卫大将军、将军等官职的少数民族将领。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谁的到来。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如今字迹仍可辨

认的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 六十一藩臣像刻立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比较公认的则是唐中宗仿效高宗为“阐扬先帝徽烈”在昭陵刻立藩酋石像的作法,目的同样是为了阐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徽烈”。让人不解的是这“六十一藩臣”无一例外都是无头之人。仔细观察,他们的脖子似乎有被砍砸过的痕迹。为什么他们的头会被人砸掉,实在令人费解。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的头被八国联军砍掉了。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唐陵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石像,且个个毕恭毕敬,有辱洋人的脸面,于是统统砍掉了。但据史书记载,八国联军侵华时,足迹并未到过陕西,更不要说乾陵了。所以这一说法不攻自破。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像的头颅是被明朝的百姓砸掉的。据说在明朝末年,乾县暴发瘟疫,当时因病而死的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认为瘟疫的来源可能是乾陵中的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和洋人作祟,于是大家恨之至极,纷纷用强弓、镢头、锄头砸这些石人,使之身首异处,因而这些石像的头就都搬了家。这个说法有一定可信度,但地方志上没有记载,后人也没发现失去的石人头颅的踪迹。直至今天,这个谜仍无人能解。

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更在于它体内珍藏的无价文物瑰宝。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据乾陵《述圣纪》碑记载,唐高宗临终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宝一定不少。古往今来,多少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也找不到的乾陵地宫墓道口,却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乾陵附近的几个农民意外发现。后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仔细勘察,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如此一个满藏无价瑰宝的地宫,其发掘与否一直是文物考古界和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乾陵考古发掘,的确有着巨大的诱惑。但是考古发掘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必须依靠多种科技手段介入的工作,且乾陵考古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发掘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在这个问题上,尽管专家意见不一,但至少有一条却是大家不得不承认的:保护条件尚不过关。所以我国政府之所以一直坚持“不主动发掘”的原则,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对待乾陵开发问题上也坚持暂不发掘,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它们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再去发掘。 可以深信,乾陵幽宫重启之日,必是石破天惊之时。那时,盛唐文化的独异风采将让世界为之瞩目。篇2:西安考察报告 古城西安之旅——考察报告

姓名:陈艳梅 学院:文史 班级:历史09101 学号:200906030116 考察地点:陕西西安

考察时间:2012-03-25一2012-04-06 带队老师:柳毅老师

考察人数:历史09101班全体师生〔共38人〕 考察路线:2012-03-25日22:00常德火车站出发--- 03-26日16:00到达西安--- 03-27日参观考察茂陵--- 03-28日参观考察乾陵--- 03-29日参观考察半坡遗址--- 03-31日参观考察古城墙、碑林--- 04-01日参观考察骊山、兵马俑--- 04-02日—03日自由活动--- 04-04日考察大小雁塔--- 04-05日16:00从西安火车站返回--- 04-06日上午10:00到达常德。

西安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充满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令人神往!一提到西安就让我想到长安,十三朝古都的魅力无时不在吸引着我。想到她的古老,想到她历经的沧桑,想到她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盛名,想到她拥有着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想到始皇爷爷的陵墓、汉武帝和武则天等多位皇帝的陵墓等在此宝地,想到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也在此,这些对我来说都充满了强大的吸引力!再想到这儿有中国最庞大最豪华的古唐代长安城;有历史见证的明城墙,还有唐三藏求经归来,翻译经书的地方——大雁塔,还有传说中的亚洲第一音乐喷泉??真是让人迫不及待的的去寻访它的魅力!大一的是就知道我们大三要去西安考察,一听说这个消息,我的心就已经飞向了西安,经过了三年的期盼,现在终于实现了愿望,与西安古城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心里真是激动不已啊!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在3月25日晚上十点踏上了去往西安的火车,我仿佛 是踏上了通向中国古代的时光通道。虽然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但第二天4点多到达西安的时候我还是兴奋超过了劳累。出了火车站,就可以初步感受西安的文化内涵了,周围尽管有高楼大厦、有川流不息的公路、有商业中心,但西安保留着全国最完整的古城墙,看着她的一砖一瓦,还是觉得她有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 我们首先到了我们预先定好的酒店。柳老师想的非常周到,我们的酒店就在火车站附近,并且我们不用出门只要一拉开窗帘就可以欣赏到让人浮想联翩的古城墙。到了酒店,把一切事情办妥当后,大家就品尝西安的美食,享用了晚餐。老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我们好好休息,以更好的状态来进行我们后面的旅程。但是已经到了古都,我充满了活力,当天晚上就邀了几个朋友,一起去探寻了古城的魅力。 3月27号我们参观考察了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茂陵。 由于这是我们来西安以后参观的第一站,我们作为来到西安的客人,导游很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西安的一些情况,让我们对西安有了更多的了解。西安市一

个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城市,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西安是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我们的第二站参观的还是皇帝陵墓,但是风格迥异。我们参观的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乾陵。

乾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

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由于我一直以为对武则天比较佩服,也比较干兴趣,所以对于乾陵我最想见识的还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武则天生在一个男性以绝对优势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的运用她的智慧,操控这当时的政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为女皇帝。对于无字碑的原因有学术界有几种说法,我比较赞同的是功绩如何任由后人评说,因为我觉得她的智慧和功绩是很难用文字准确表述的。

我们的第三站是更具神秘色彩的半坡遗址。 陕西历史位于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1公里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

每天都远远的看着古城墙,31号我们终于和她来了个亲密接触;之后我们有参观看富有盛名的碑林。

墙内和墙外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风貌。城墙外高楼大厦林立,很具现代化都市的风貌,但城墙内因为国家采取保护措施,保持古城的韵味,对建筑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再加上城内除了古建筑外还有很多仿古建筑,极具历史感和文化气息。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踏上城墙后,我们看到西安又不一样。以前城墙是古人用来抵御外来侵略,而现在它已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月1号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完美结合的骊山和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上午我们坐缆车上了骊山,坐在缆车上看着这大好河山,心胸也变得更开阔了。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我们沿着阶梯往下走,呼吸这山上的新鲜空气,听着导游讲解这关于骊山的一些传说真是一种享受。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

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但遗憾的是我们这次只是远观了华清池,没能进去感受。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走进兵马俑展厅,你一定会为两千年前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一种神秘的魔力恍惚间会把人引入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这是古典写实主义的巨大魅力,他向世界展示出湮没两千多年的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页,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神秘篇章。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从导游那里我们了解到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有

一、

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这批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从小就在电视上看兵马俑,现在终于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如此壮观的场景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西安这样一座具有文化历史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要想把她了解透可真是件难事,所以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一些地方去观光。我们4月2号和3号是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各自去了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我这两条去了钟楼、鼓楼和西安商业中心区。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鼓楼和钟楼相对,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 4月4号我们参观了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大雁塔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这个塔我们就没有去登了,就远观了一下。还是直奔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去吧。因为是白天,音乐喷泉没有开放,不过还是依然漂亮~~摸摸池里的水,给篇3: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2015年4月18日—2015年4月25日

二、考察目的: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哲学上也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对于我们学历史的学生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再丰富的理论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况且,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源远流长,文化风韵积淀雄厚,西安原名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西安之行对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景实物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探究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历史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考察,充实了和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 1.乾陵

4月20日早上

八点,我们从西安市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果山上,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周后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地下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导游介绍说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卜、石兽、石碑等,在这里重点说一下石碑,东南的一碑人称无字碑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还有人说唐中宗李显不知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

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李显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藩王像。据说在李治去逝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虽然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都没有了了,但这是唐朝时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2、法门寺

当日

下午我们

前往的是

法门寺,

法门寺位

于陕西省

扶风县十

公里的法

门镇,始

建于东汉

末年,有

“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原指舍利,是释迦牟尼火烧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唐太宗时开创了迎舍利的风气,从此佛教在中国渐渐兴盛。同是,也从侧面反应出唐朝国力强盛、财力雄厚。从塔的建筑工艺上看,足以证明唐时期建筑工艺技术的精巧娴熟,在当时几乎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3、兵马俑 4月21日早上八点半我们从西安出发前往全世界人为之震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展厅北侧的“铜车马”展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

一、二号铜车马,造型逼真,装饰华美,全为青铜器打造,可见当时的青铜制造业已相当繁盛。铜车马为一前一后排列,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一号车为战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取天圆地方之意,伞里有36根伞架,代表秦统一六国后的三十六个郡县。伞下驭手呈站立姿势,双手驭车前驾四匹马。二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上有椭圆形车善,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无论是一号车还是二号车,从铜人的穿着服饰上均可看出,它们都是当时秦朝的社会上层人士,或官员,或贵族,或皇族。这就说明了当时秦朝的社会等级观念十分浓厚,印证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参观完“铜车马”展厅后,我们来到了一号坑,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庞大军团,一号坑的面积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凭栏俯视,东端三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三十八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进可攻,退可守,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忽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带进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端北侧二十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思索若何相互配合,战胜对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它们的呼吸声。二号坑由四个方阵组成,第一方阵是驾兵方阵,第二方阵是车兵方阵,第三方阵是由车、步、骑兵俑组成的混合方阵,第四方阵是骑兵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兵种齐全,机动灵活,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规模较小,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三号坑虽小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当时我就在想,作为指挥部,竟然没有统帅,这究竟是造俑者疏忽还是另有原因?参观完三个坑后,我们无一不为之惊叹,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的吧!周围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多数人对中华文化少有涉猎,但他们同样在那里啧啧称奇。他们所感受到的,不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不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艺,而是那股不可抵挡的气势。人们常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它的旋律几乎能感动世上所以的人,兵马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4、华清池篇4:西安历史文物考察报告

西安历史文物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3.4.24——2012.4.26 考察地点:西安、咸阳、临潼 考察方式:参观

考察流程:西安——咸阳——临潼 考察报告:

在2013.4.22日,我们全体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的师范类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西安文物考察。在这次时间短暂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先后游览了西安、咸阳、临潼等地的部分景点,我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启迪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俗话说:“30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万年看西安。”如果不到西安,我们似乎只是对于这句话一笑了之,但只有到了西安之后,我们才会明白这句话原来是十分正确的。

西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历史上十三朝的古都。进入西安市内,四处弥漫着的古典文化的气息使人有一种仿佛回到了古代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即使在同为古都的北京是不能让人感受得到的。我们是在23号的晚上到达西安的。从火车站出来即是西安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古城墙。坐在旅行社的大巴车上,夜晚的黑暗并不能掩饰住古城西安的风韵,现代的科技更是展示出西安这座古城不一样的柔情。我们都沉醉了,沉醉在这美丽的夜景中。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部分。但我个人觉得最精彩的还是第一展馆。

第一展馆位于第一层。主要是先秦和秦一代的文物,其中西周和秦一代的文物占了很大一部分。先秦的文物中只要还是以陶器为主,这是当时老祖先生活的一种写照。当然,还有一些铜器,但是所占的份额并不十分突出。夏商西周的文物中主要是以青铜器皿为主,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要称夏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了。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皿十分众多,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样式的钟鼎,造型精美的酒具,保存完好的刀剑武器?? 第一展馆的宝贝看得人眼花缭乱,无论是各种造型精美的青铜器,还是略显粗糙的陶器,都让我们这些现代子孙深深的折服于老祖先的聪明才智。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重点看了看一些重要的文物,但我个人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它都是经过千年岁月的打磨才熬到今天的。

第二层主要是秦以后的历史文物。它们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具有深刻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千姿百态的汉代陶俑已经明显反映出与秦代完全不同的风貌,而汉唐时代的陶俑有大相径庭。还值得一提就是汉、唐金银器和唐墓壁画,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欣赏了它们的美,至于更深层次的内涵,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解读。以至于我们在离开的时候,依然十分遗憾。

二、寻觅地下雄风——帝王陵寝 25号的我们开始正式踏上前往咸阳的道路。咸阳离西安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茂陵。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因而得名。它历时53年修建而成。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墓前列有著名的‘马踏匈奴’等石刻,颇具有观赏价值。而在霍去病墓的西侧则有众多是国家级石刻,其价值不言而喻。

离开了茂陵,我们下一站就是举世闻名的乾陵。乾陵为什么会闻名海外呢?主要是因为它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因而得名。它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历时23年才基本完工。乾陵气势雄伟壮观。据导游说陵区是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坡路,高低落差为80多米。一直上去便到了“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

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在往上即是无头的石雕像,据说这是仿照当时来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节雕刻的,一共有61尊。但因为后世各种原因才使得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纵观整个乾陵,最使人熟知的就是那块碑石——无字碑。因为《述圣记碑》是为高宗皇帝歌功颂德的,所以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反而是什么也没有刻的《无字碑》却成为后世之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历经千年风霜洗礼的乾陵虽然残破,但依然掩盖不了其宏伟大气的容颜。零星的几点建筑似乎正在诉说着大唐曾经的辉煌。曾经的无字碑,而今已经镌字满。是非功过,又有谁能够说的清楚呢?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死后也不过只是一抔黄土,而留在世上的巨大陵寝到底暗示着是谁的伟大?

参观汉阳陵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的深入到墓室里面去参观,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当时的发掘场景和历史原貌。汉阳陵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汉俑。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肩部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陵兵马俑 26号开始了我们的临潼之行,也是最后一天的行程,也可以说是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察。上午我们就早早的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 秦始皇陵兵马俑。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开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现如今,我们大家经常所见的基本上都是一号坑,它是现在所发现的三个坑里面最大的一个坑。其中所发现的秦俑也是最多的。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据统计,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 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轰动全球的奇迹。 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它分为四个部分。但是二号坑基本上没有被怎样发掘,据说主要还是我们当前的技术还没有达到保护这些兵俑的程度。因为在这些兵俑出土之前,它们身上是带有各种颜色的,但是因为一接触到空气,它们身上的彩绘图案就会立即脱落,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技术对其进行保护,所以我们考古工作者干脆不对其进行发掘。通过现在技术对二号坑进行探测,考古工作者发现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是一个混合型的军阵。对此,考古工作者有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预计在二号坑中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这还是相当丰富的。

三号坑则是被发掘的秦军的指挥中心。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相较于一号和二号坑,三号坑实在是太小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坑,却向世人真实展示出了当时横扫六国的秦军的指挥机构是一个什么样子。

谈到秦陵兵马俑,我们似乎鲁克就会想到秦始皇这个人,而那些曾经为秦始皇陵墓修建做出牺牲的劳动人民谁又还会记得呢?这似乎就是的悖论。我们承认历史是人民大众所创造的,但是名留史册的往往是那些大人物,而我们的劳苦大众又去了什么地方?

据史料记载,在修建秦始皇陵的时候,每年全国役使的劳力差不多有70万人,这在我们今天拥有近15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只有2000万人口的秦朝来说是不是这份劳役过分沉重了呢?当然,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参观完了秦陵兵马俑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骊山和华清池。我们为骊山的风景所沉醉,也为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所哀婉。参观完了之后,也就宣告着我们这次西安考察之行圆满结束了,时间也许短暂,但其中的收获却是值得我们一生回味的。篇5: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一、观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梁山上,是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和地上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

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这重点介绍一下石碑,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二、法门寺里说舍利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分,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二十年前,四枚舍利重见天日。第一枚舍利在1987年5月5日被发现,是藏于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之内。当时没有人料到,四日之后又在地宫中室汉白玉双檐灵仗之内竟又找到第二枚舍利。两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样,孰真孰假?在87年5月15日,答案揭晓。考古人员在藏于后室秘龛之内的铁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经科学验证之后发现,这枚舍利的材质是骨质,应是佛祖真身,其余两枚材质是玉质。这两日之后,又在置于前室的一个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发现又一枚骨质舍利。

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

六、华清宫

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战争的洗礼,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有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就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霸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对称,西岸是九曲汇廊。跟随导游我们参观的一系列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沟”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沟”池形如海棠,供贵妃沐浴;“尚食沟”是供大臣沐浴之处,“星辰沟”传说原址上面之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而得名。在星辰沟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入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次阁是贵妃沐浴后观景和晾发之处。现在的九龙沟是唐玄宗洗浴的地方,贵妃池是杨贵妃洗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的骊山的半山腰间的虎斑石处还有兵谏亭。这之后,就是骊山游览。最后参观了长生殿唐华清宫陈列馆。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华清池内有新添了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他艺术展馆。构成了集旅游、文物、园林、沐浴、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游览场所。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之典范。

七、气势雄伟的秦陵兵马俑

去西安,秦陵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不去秦陵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西安。秦陵兵马俑位于西安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的,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后1976年又能发现了2号坑,3号坑。1号和2号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3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我们首先参观了出土的一件精品文物,即1980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

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的一半比例制作。东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辒辌车”铜马车构造复杂,有大小3400多个零件组成,车长3.17米,高1.06米,四匹铜马通耳高91厘米至93厘米,铜马车的主体用青铜制作,另有1500多个零件用金银制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 接着我们进入兵马俑一号坑,它为一长方形地下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兵马俑布阵,坑的最东边排列着三排向东的武士佣,他们身披战甲,每列七十人是坑内的前锋,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排面向南、北、西列队,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担任警戒;坑中央是三十八列纵队,全部面向东,间隔排列在是一个过洞里,纵队之中有驷马战车,六乘由二十四匹大型陶马拖拉,每辆车后有三名身穿铠甲的武士佣,左持弓,右持矛,中间一人御车,整个阵容是向东攻击,意在赞誉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兵阵内陶俑身高在1.78米到1.97米之间,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军吏俑、将军俑。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与今天的相比有点小,材料说秦代的马以西域的品中为主,故体形小。之后简单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以驽兵方阵、战马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三号坑发现陶俑68件,一辆四匹马拉的车。

八、陕西民俗篇-陕西十大怪 到了陕西的人不仅是了解历史文物,游览观光,更要吃遍西安城。陕西有十大怪:一怪面条象裤带;二怪头盔象锅盖;三怪辣子是主菜;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手帕头上带;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姑娘不嫁外;八怪不坐蹲起来;九怪睡觉枕砖块;十怪唱戏吼起来。

到了陕西还要吃吃那里的羊肉泡馍,其中最地道的还数老孙家。那里的水果堆的象北方的麦子,尤其是临潼的石榴,甜的让你都不舍的把嘴里的石榴汁咽下。还有他们的辣子,不同北方的辣,他们的辣更到位更香更麻,吃到心里美滋滋的。 来到西安,自然少不了参观一下钟鼓楼和古城墙,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出,最繁华的地段要数位于东大街的罗马市商业不行街,汇聚了当今世界流行前线的服饰,这里应有尽有,置身于一个魅力的时尚之都。周长13.9公里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在这里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华岳仙掌,草堂烟雾,咸阳古渡骊山晚照,太白积雪,此乃“关中八景”。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 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还带着对汉代两帝帝陵形制铺张陪葬奢侈的思考,我们第三天乘车来到宝鸡乾县考察唐朝两个皇帝合葬的著 名帝陵——乾陵,这里合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皇帝,是世界上罕见的皇帝合葬墓,并且它还是属于陕西72帝陵当中仅有的两个未遭盗窃的帝陵之一,另外一个便是秦始皇陵了。不过也由于乾陵还未被盗或开启挖掘,所以陈列给世人并无多少文物,我们到了乾陵只是看了唐高宗的“述圣纪”碑、武则天的无字碑、司马道上的珍贵石刻以及六十一尊王宾相石刻,但其实我们看的都还只是乾陵陵园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唐太宗昭陵开创的形制,建陵工程不再像秦汉帝陵堆土为坟那样浩大,而是采用了依山为陵的做法,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可惜陵园后来因战乱等原因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除了两位皇帝的合葬墓,乾陵还另有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及八大臣等17座陪葬墓,我们在来乾陵之前已先看了其中的永泰公主墓,墓里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条长长的地下墓道,墓道两边井房埋有一定数量的陪葬唐三彩,而主墓室墙上还有多幅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仕女壁画,是考察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文物,只可惜在永泰公主巨大的棺椁里尸体早已不见了,留下的是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的公主死因之谜。在上午的时候我们还参观了宝鸡市的法门寺、地宫及其珍宝馆,在众多的国宝文物里直面了解唐朝皇帝八迎佛骨及唐僖宗封闭地宫之后1000多年这两段历史。

定陵范文
《定陵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