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个人隐私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8 15:07:1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网络个人隐私调查报告

“网络个人隐私”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个人隐私的调查

关键词:隐私权网络隐私法律保护

xxxx中学“网络个人隐私调查”研究性学习小组面向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从学生对隐私权、网络上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对法律的保护个人隐私的认识和看法等3个方面,对中学生网络个人隐私情况进行调查和测试,本小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先回收96份,经对全部的问卷进行分析汇总后,得出如下调查数据及信息: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高速普及,信息网络已经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当今社会对网络的深度依赖以及个人隐私在网络环境下极易遭受侵害,亦使得我们急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加强信息技术防范,以规范网络行为,提高技术保护水平,强化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促进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隐私权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人格权,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遭遇许多新问题,如何强化对网络空间个人隐私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一词源于英文Privacy,又被称为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

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和公开等。自1890年美国法学家布兰蒂斯和华伦首次提出隐私权(tl1e right to privacy)概念至今,国内外学者们对此概念的界定仍有不同的意见、但一般都认为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它的主体只限于自然人,其客体是隐私,包括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个人领域;其内容包括隐私的隐瞒权、维护权、利用权和支配权。

二、网络隐私权

1、网络隐私权的界定

网络隐私权并非一种完全新型的隐私权,而是作为隐私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目前学界对此尚没有明确的概念。小组成员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2、网络隐私权的内容

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安宁、私人活动与私人领域是网络隐私包含的重要内容,其中尤以个人信息最为重要。

个人信息,又被称为个人识别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通常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血型、民族、文化程度、婚姻家庭状况、病史、职业经历、财务资料、犯罪记录等内容,在网络环境中的个人信息是以个人数据的形式存在。

3、网络个人(数据)信息隐私权的内容具体包括:

(1)知情权:任何个人都有权知道网站收集了关于自己的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用途、目的和使用等情况。

(2)选择权:即个人在知情权的基础上享有对网上个人资料的使用用途拥有选择权。

(3)控制权:即个人能够通过合理的途径访问、查阅、修改、删除网络个人信息

资料,同时,个人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被随意公开、处置的权利。

(4)安全请求权:个人有权要求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持有人采取必要、合理的技

术措施,保证其资料的安全;当要求被拒绝或个人信息被泄露后,有权提起

司法或者行政救济。

4、此外,网络隐私权还应包括个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网上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网上交易、通信、下载文件等),不受他人的干

扰、干涉、破坏或支配。任何人包括网络服务商、不得不当侵入他人的网络空

间和窥视、泄漏他人的私事。

三、当前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现象:

1、大量的网站通过合法的手段(要求用户填写注册表格)或者是隐蔽的技术手段搜

集到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网站可能不当使用个

人信息(如共享、出租或转售)从而泄露用户的个人资料。

2、由于利益的驱使,网络中产生了大批专门从事网上调查业务的公司,进行窥探

业务,非法获取、利用他人的隐私。此类公司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

浏览和定时跟踪用户站上所进行的操作、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和内容,从

而建立庞大的资料库。任何机构和个人只需支付低廉的费用,都可以获取他人

详细的个人资料。

3、有些软件和硬件厂商开发出的各种互联网跟踪工具。用于收集用户的隐私,加

之网站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于此类行为有时会听之任之,使得人们在网络上

就像生活在透明玻璃缸里的金鱼,已经没有隐私可言。

4、黑客(Hacker)未经授权进入他人系统收集资料或打扰他人安宁,截获或复制他

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窃取和篡改网络用户的私人信息,甚至制造、传播计

算机病毒,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而引发了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法律问

题。

5、某些网络的所有者或管理者甚至是政府机构都可能通过网络中心监视或窃听局

域网内的其他电脑,监控网内人员的电子邮件。

6、公民个人缺乏隐私权的法律意识,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公开或转让他人或自己和

他人之间的隐私。

此外,还有垃圾邮件、广告铺天盖地、频频骚扰,对私人领域和私人生活安宁

的造成侵害,占据消费者有限的邮箱空间或增加消费者的额外支出。

正是由于互联网络操作简便、管理松散等原因,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和精神的安宁、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有6.8万名用户的信用卡被盗刷;中国第一大同学门户网站5460客户资料被Uelo 网站盗取,9000万个人信息泄露。

五、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受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我国隐私权的文化、法律基础相当薄

弱。至今没有隐私权保护的专门立法,对公民隐私权的规定散见于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之中。例举如下:

(一)、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宪法)

38、39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40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二)、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在《民法通则》中,没有直接将隐私权规定为公民的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款将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明确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方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将隐私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利益加以保护,体现在该解释的第1条和第3条的相关规定。

(三)、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如《刑法》第2

45、2

52、253条对非法侵犯公民人身、住宅、通信的行为的规定。可以理解为包含着对隐私权的保护。

(四)、诉讼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民事诉讼法》第120条、《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和《行政诉讼法》第45条都规定:

“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关于证据、资料,《民事诉讼法》第66 条规定,对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行政诉讼法》第30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五)、隐私权的其他法律保护

诸如我国的《律师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

(六)、网络隐私权的相关法律保护

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

我国现行法律已经开始重视对隐私的保护,特别是司法解释将其作为一项人格利益加以保护,无疑是立法的一大进步。而一些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的颁布。表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开始呈现出独立化和特别化的趋势,制定旨在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权的单行法律法规指日可待。

但是我国的隐私权立法存在着极大的不足:

1、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中没有直接出现“隐私权”一词,也并没有具体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和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方式,宪法只原则性地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住宅和通信秘密不受非法侵犯,为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的保护提供了依

据,却没有相关法律的配套,实际可操作性差。

2、我国法律是通过保护名誉权的方式来间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尽管名誉权和隐私权存在密切关系,甚至可能重合。

但有很多不同:

(1)权利主体不同。隐私权只有公民才能享有,而名誉权可由公民、法人等民事

主体享有。

(2)权利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

(3)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多为非法获取、传播有关他人息、私生活的事实。干扰他人私生活等。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

他人的名誉

(4)侵害结果不同。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必然造成他人人格的贬损、名誉的降低而侵害隐私权未必会造成他人的名誉的降低。

(5)弥补手段不同。对名誉权的保护可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

影响、恢复名誉等方法进行。对隐私权的保护一般只能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方法进行。因为当事人的私生活秘密一旦被传扬出去,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人格损害难以恢复。由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并不一定会侵犯名誉权,但会给当事人的身心、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故现行的保护方式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权。

3、我国关于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散见于宪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及各种司法解释中,规定比较简单、杂乱,内容缺乏衔接性、统一性,甚至有些无法普遍适用。

4、虽然有些行政规章有涉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条款,但也为数不多。若要这些系统地对网络隐私权加以保护,不是它们所能胜任的,而且在审判实践中可操作性也不强。

我国隐私权立法上的缺漏与司法的无所适从,必然造成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制不完善,更谈不上对网络隐私权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

六、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思考:

1、选择“三位一体”的综合保护模式

我国正值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之时,应当抓住时机,积极发展产业经济,但不应以牺牲公民个人隐私权为代价,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故笔者认为,我国既要立法,也要从行业、技术角度保护个人网络上的隐私。只有更好地保护个人的隐私权,电子商务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鉴于我国保护隐私权的现状,网络隐私权保护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式:

(1)率先制定保护网络隐私权的行政规章,在规章中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持有、利用与安全、披露和公开,数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数据持有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当使用个人数据的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立法周期、程序过长而导致网络隐私权保护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2)借鉴国际社会的相关规定,完善我国网站传播的行业自律。目前国内一些

网站已制定了保护网络隐私的条款,但这些声明大都由网站单方制定和修改,内容简单,为数不多。所以,我国要在立法的基础上建立行业自律体系,要求各网络经营商必须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的自律声明或规章,并公布于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告知用户所拥有的权利,并对用户个人数据的内容及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安全等方面做出规定。建立网络隐私达标认证体制,推进行业自身发展。

(3)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的规定。将隐私权明确规定为民法中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并对隐私权的主客体、内容、范围、特征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侵权责任等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逐步建立隐私判例制度与隐私案件审判制度,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司法救济及审判过程中的保护。还可在刑法中增设“侵犯隐私权罪”的罪名,并强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的责任意识,明确其司法、执法过程中的侵权法律责任。

(4)适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有关数据资料特别是网络通信领域收集、储存、传输、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过程中涉及公民隐私权的问题加以规范,确立个人信息的保护原则。如:采集限制、信息内容正确性、个人参与取用等原则。对当事人权利遭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信息采集人未按所声明

的目的使用信息、不当泄漏或出售信息及其他侵害他人信息情形与法律责任等予以明确。并规定政府合理使用个人信息的例外情况。

(5) 大力发展软件业,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

与应用,为用户个人提供隐私权保护的技术支持。

2、建立多角度综合保护的体系

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与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网络服务商缺乏尊重与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家监管不到位,都是阻碍网络个人隐私权保护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保护网络隐权,国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强化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意识,建立网络用户自治组织

我国政府应重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公民个人明白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知悉网络隐私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自觉采取防范措施、方法。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尊重他人隐私,从而整体提高社会的隐私权保护意识。

同时,政府应当支持、组织网络用户成立自治组织。教育用户进行自我保护和自律,该组织可以接受网络用户投诉,代表用户同网络服务商沟通、谈判或交涉,参与网站隐私权保护声明的制定与修改,维护声明内容的公平、公正,起到教育和保护网络用户的重要作用。

(2) 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监督管理

首先,政府应设立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机构。如美国的“电子隐私资讯中心”、香港的“个人隐私资料专员公署”。授权他们采用合理的网络监控技术,对有关网络进行跟踪调查,一旦发现网站没有按规定列出保护个人隐私的声明,没有履行保护用户隐私的承诺,就会对其发出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规范网络经营商的行为。

其次,政府对网络经营商的守法及自律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堵住网络隐私侵权的“源头”,行政执法机关一旦发现违法、违规情况,应及时做出处理,增大网络经营商违法经营的成本,进而加强他们的守法意识。

再者,政府可以牵头成立网络隐私达标认证机构,效仿美TRUSTe和BBBonline,负责对各个网络经营商的个人隐私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和认证、授权使用达标标志。达标认证机制是网络经营者建立公众信任,促进自我规范的重要途径。

(3) 加大对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司法机关应加强对隐私权侵权案件的调查、取证、受理和审判工作。应把网上侵害个人隐私的案件作为司法机关的一项工作新容,通过强有力的司法救济手段树立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威慑力,确保网络用户的隐私不受侵扰,使网络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不仅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必须提高公民个人法律意识,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监管,加大对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只要社会各有关方面和公民个人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必能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的网络新环境。

研究性小组成员:

推荐第2篇:6.3保护个人隐私

6.3保护个人隐私

1、尊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是我们人格尊严的体现。

2、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3、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4、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5、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我国宪法、民法等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

6、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7、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2)邮政法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3)律师法规定: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有保密责任等。

(4)我国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8、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1)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3)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包括: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4)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欢乐与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9、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推荐第3篇:保护个人隐私教案

个人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权中的一种,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在皇权至上的国和父权至上的家里,向来得不到承认和尊重,更不要说未成年的孩子了。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孩子们进行保护个人隐私的教育,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是建设文明法制的现代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势力,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权缺乏自觉的认识。故而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专门作为一节,足见本课在第六单元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2本课的基础知识有:

a隐私权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的社会意义;

b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特别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3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a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b理解个人隐私权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c学会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从个人隐私权的被尊重体会人的尊严;

b学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建设现代文明国家。

5教学重点: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和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因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媒手段越来越进步和普及,人们更加需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和空间。

6教学难点:在接受教育时,未成年人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权。因为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缺乏未成年人的隐私意识;再者,个人隐私的界定也难于把握。

二说教法

1引导和阅读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在阅读教材时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情景式教学

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景,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在讨论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参与学习的方法。

1、自主探究:针对一些案例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情感。

2、参与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尽可能多制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使学生都能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名画欣赏导入课题

通过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的杰作《偷窥》,提出若干问题,初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二)新课教学

因为教学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我把本节内容设计成两个板块,每一板块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第一板块:解决“‘隐私’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这是本节重点。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追根溯源――案例分析――火眼金晴

追根溯源: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本p44法律导航第一部分“个人隐私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案例分析: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火眼金睛:

给出实例,判断是非

a小琳在取款机前取钱时,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b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c2004年10月某娱乐周刊在报上以地图的形式登出了冯小刚的家庭地址。

d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2004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活动要求:每一小组组员合作判断上述材料哪些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哪些没有。如果其中一小组的剖析,另一小组有不同看法,可以直接提出。

通过此活动,学生能更好理解个人隐私权的范围以及对生活的意义。提高学生认识和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合作能力。

第二板块:解决“请保护我的隐私”的问题即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两个内容。这板块是本节难点,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安排了三个环节:法律导航——角色扮演——老师支招

法律导航: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查阅课本p44“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归纳总结出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有哪些规定,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来表演课本p43情境研讨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当这些矛盾激化时,究竟该如何处理?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合理的解决孩子的隐私权和父母及老师的监护、教育权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懂得要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懂得维权的方法是法律。

老师支招:学生现在知道出现问题时要运用法律,但法律并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所以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几种更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子女与父母、老师之间矛盾

具体方法:

1、当未成年人发现父母、老师想打听自己的秘密或侵犯自己的隐私时,应该平心静气的告诉父母老师这是自己的隐私,自己有权得守护这些秘密;

2、如果父母老师已经偷看、窥探,那么就违反了法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向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反映,请相关机构对父母老师进行批评教育;

3、如果父母老师侵犯自己的隐私给自己带来很大伤害,未成年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停止侵害、陪礼道歉甚至赔偿相应损失。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今天这堂课的感言。这句话里应包括“社会、隐私、法律、道德”

小结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能体会隐私与法律的关系,为下一课时“如何依法保护隐私权”做准备。

(四)作业布置:

辩论会:“分数属不属于隐私”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准备好辩论资料。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关于隐私权学习的实际效果,在生活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中去学习隐私权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规定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系统、一目了然,即体现教材的知识点,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推荐第4篇:保护个人隐私教案

《保护个人隐私》教学预案(第一课时)

班级:八(2)

执教者:袁忠胜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一、设计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坚持人本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创设情景和活动建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生成知识,提升能力,进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升华。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变的时期。作为未成年人,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意识不到,或者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会产生错误的想法或做法,而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我们隐私权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维权意识必须加强。

三、教材简析

【地位作用】本课选自广东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第二课《维护人格尊严》,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为本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课承接前课的内容,是本单元整个链接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认识尊重他人隐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以致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话实说”“情境剧场”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合作探究,学会如何尊重他人隐私,突破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通过“法制在线”“悄悄话信箱”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并且能现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保护个人隐私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尊重他人隐私和维护个人隐私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文明素质成为适应将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未成年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境创设法

情感熏陶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资源

视频

多媒体

六、教学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一、探究园:情景研讨P43 你的个人隐私受到侵害了吗?

1、以上家长、老师、同学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2、家长、老师出于爱护就可以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吗?你希望家长、老师怎样做?

3、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

4、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子女、学生隐私的行为?

二、学海导航: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

(1)、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在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2)、重要性:尊重他人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2、个人隐私权:

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

﹡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探讨分析:

1、下列行为哪些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哪些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

(1)、*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

(2)、*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谈恋爱了吗?每月收入是多少? (3)、*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4)、*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 (5)、*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 (

6、)*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三、学海导航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

(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探讨分析:

1、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小琳的烦恼:小琳是温州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一直以来小琳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忧。于是家中就出现:小琳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琳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琳的日记与信件这些天总有被人看过的迹象------ 一天,小琳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小琳在学校的情况。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琳。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发现小琳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像是男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小琳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杨老师要求小琳交待谈恋爱之事,小琳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小琳叫家长,小琳不敢告诉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对小琳连嘲带讽的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林自觉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伤了。问:

1.妈妈、杨老师的做法对不对吗?为什么? 2.妈妈、杨老师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3.面对侵权,小琳该怎样正确选择? 4.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私拆子女、学生的信件等隐私的东西?

1、家长与对老师的做法不对,是违法行为。虽然他们主要是出于善意,担心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处理的事或不能解决的烦恼,但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家长、老师应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我们应加以反对和制止。

2、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不应以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来了解子女或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来了解。如双方以朋友方式谈心,或找子女、学生的朋友、同学了解情况等方式。总之,相互的尊重,积极沟通,力求理解。这样做,既尊重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又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3、作为中学生,民主、独立意识增强,处于一个叛逆时期,我们既要理智的对待家长与老师对自己的善意,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双方加强沟通与理解。对自己的侵权,我们可以视伤害程度,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甚至是追究其法律责任。

案例讨论: 下列行为属于侵权吗?

1.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2.个别学校为防止学生考试作弊,在教室里安装了监视器。

3、女大学生求职时,被询问:你多大了?你多重?你有男朋友了吗?

(三)、侵犯隐私权后的处理方式:按照民法通则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 第一,停止侵害。第二,赔礼道歉。第三,赔偿损失。第四,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小结

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五、课后作业

1、辩一辩:你认为分数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为什么?(写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2、读一读:P48《阅读与感悟》(目的:了解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及表现,拓展知识面。

推荐第5篇:《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

《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能力目标: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中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意义;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隐私权的内容具体范围,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等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今年315晚会中的一幕:《大唐高鸿手机软件窃用户隐私》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受? 【生】 【师】这些你愿意告诉我们吗?你叫什么呢?你家住在哪儿?你多高呢?你多重?你最喜欢谁?你心里最怕谁? 【生】

一、个人隐私权 【师】什么是隐私?

1、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3)个人病情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5)我往来的朋友 (6)我双休日的安排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材料:小隐班来了一个新同学小红,小隐主动和她交谈,并问她家里的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家住哪里等,想和她做朋友,也主动告诉了小红自己家的这些情况。可小红说,这是我的隐私,我现在还不想告诉你。于是有同学给小隐打抱不平地说:“我们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隐私呢?不告诉我们肯定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我们说。” 【师】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处理这一议论? 【生】

【师】你有压在心底的小秘密吗?“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生】不正确。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播放音频

【师】对话中,接线员能通过顾客来电掌握哪些顾客的资料? 【生】

【师】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为什么? 【生】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生活中没有了隐私会怎样?

【生】如果人没有了隐私,就像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2、个人隐私权:

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具体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权、私人通信保密权、私人信息保密权 介绍电影《楚门的世界》 播放视频《楚门的世界》片段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生】

【师】你认为西方人是怎样看待隐私权的?他们为什么对隐私权如此重视? 【生】

【师总】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关于保护人格尊严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保护个人隐私权。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材料: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师】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生】派出所的行为是违法的。 法律导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师】我国的《邮政法》也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师】如果公民自愿公开自己的人生经历等信息,可以吗? 【生】可以

出示明星写的书、情书 【师】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生】

维护人格尊严;保证人格自由和独立;使人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保证私人生活的安宁;有利于社会稳定。 【师】未成年人有隐私权吗? 【生】

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被侵犯隐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被经常提起的偷看日记已经退到第三位,翻看手机短信和QQ聊天内容则上升为第一位,另外还有偷拍等侵犯隐私的方式。

法律导航: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松查,或者是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师】当自己的隐私和父母的关爱起冲突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生】

1、心平气和的与父母沟通,要求父母尊重我们的隐私

2、理解家长的用心,原谅他们的过错

3、平时要主动与父母交流

4、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

三、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自己的、他人的

故事一:我可以告诉你秘密吗? 小琳最近觉得很烦躁,她觉得被自己的很多秘密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她很想告诉另一个同学小雪。

【师】你觉得小琳可以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小雪吗?为什么? 【生】可以,这样有人分担痛苦会少一些。不过要选择倾诉的对象。 【师】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也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保守秘密的能力,有的人没有出卖别人隐私的意图,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难以保守秘密。所以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保护自己隐私的方法:

①管好自己的信件、日记等含有个人隐私的物品; ②不向他人讲述自己及家庭的隐私;

③当发现有披露、宣扬自己的隐私和损害自己名誉的行为时,应当依法给予制止。

【师】面对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该怎么办? 【生】 与侵权人协商;

请求司法保护,如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师】常言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 故事二:我想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 1)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 2)不私自闯入他人的住宅; 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故事三:我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

小雪最终还是把小琳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小冰,小冰又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小丁,于是„„ 【师】这种情况可能会怎样发展? 【生】很多人知道了小琳的秘密 【师】假如你是小琳,你有哪些感受? 【生】生气、愤怒、痛苦 【师】你认为小琳应该怎样做? 【生】

【师】你如何评价小雪的行为?

【生】不尊重她人隐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师】你认为小雪应该怎样做? 【生】

自我挑战:下列哪些行为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A.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

不是

B.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每月收入是多少?是 C.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D.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是

E.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不是 F.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不是

【师总】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播放视频《尊重隐私是现代科学时代的人格》 故事四:感悟隐私

自从小琳的秘密被传开以后,她“恍然大悟”了:我应该学会依法维护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

【师】保护隐私就要与世隔绝吗?

【生】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 教师寄语:隐私是绿草地

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愿人人都树立隐私意识 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 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 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推荐第6篇:《保护个人隐私》学案分析

《保护个人隐私》学案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个人隐私的必要性;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导学、课堂讨论等活动丰富知识,加深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尊重隐私和尊重隐私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依法行事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以尊重隐私为荣,以侵害隐私为耻的价值观念。

[学情分析]

针对的问题:社会不断发展,但中学生对隐私权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孩子、教育学生,常常有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网络的发达,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网络手段侵犯个人隐私事件时有发生。

学生的需要:了解保护隐私权与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知情权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了解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帮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学生有必要增强隐私意识和法律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给自己的隐私一个心灵的空间。

[教学重点]

了解隐私权的内容具体内涵,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知道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教学时数为3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导学法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中国人与外国人见面时问候话内容的不同——一个很熟悉的话题:

中国人见面一般喜欢问些什么?

你吃了没?干嘛去?最近在忙些什么啊?

而老外呢?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

like

to

meet

you!

师:从中国人和外国人不同的见面问候话中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中国人特别喜欢关注别人的私事。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关注也是正常的,但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涉及到一个法律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保护个人隐私”问题。(板书课题:6.3保护个人隐私)

[案例导学解读新知]

一、个人隐私(板书)

、含义(板书):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案例一](多媒体展示图片)

小琳在取款机前取钱时,好几个取钱的人围着她,观看她取钱。

师:

1、小琳取款时输入的密码和取款的金额,她愿意让别人知道吗?

2、小琳的取款行为与其他人有关吗?是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她肯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个行为纯粹是她个人的私事,不危害任何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构成隐私主要有两个要件:第一是“私”,即个人私事,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不危害社会。第二是“隐”,即隐瞒,是当事人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事情。

[课堂检测](生活回眸:隐私知多少)请判断下列哪些属于隐私?

(1)你家的存款金额

(2)我在日记本中写的心里话

(3)你的同学考试作弊行为

[案例二](多媒体展示图片)

某女大学生求职时,被询问:你多大了?你有男朋友吗?你谈过几次恋爱?

师:职场招聘人员的这种询问内容合适吗?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不尊重隐私会给他人身心带来伤害,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非常有必要尊重公民个人的隐私。

2、尊重他人隐私的必要性(板书):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个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案例三](你来当法官)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线索。李某认为这是他个人隐私权,警方不该这么做。

师:公安机关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个人隐私指的是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犯隐私权行为。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呢?

二、个人隐私权(板书)

、含义(板书):(学生先看书,再齐声回答)个人隐私权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师:在这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个人隐私权的三个关键点:

希望隐瞒的个人私事

•与公共利益无关,不危害社会的

•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公开

[课堂检测]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

A.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

B.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c.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

[新闻调查理性思考]

透过短片来思考:(多媒体播放“新闻调查”——谁动了我的隐私)

师:你觉得要不要保护个人隐私?你认为保护隐私权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2、保护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板书):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交往程度日益密切,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人们保护自己隐私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让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漫画赏析要点点拨]

[大家一起来剖析]多媒体展示:漫画——“偷看”小李发现小王近来神神秘秘的,一天,他在信箱里看到小王的一封信,拆开一看,“哈,原来小王在谈恋爱呀!”

师:小李的行为侵犯了小王的什么权利?小王可以寻求什么的保护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板书)

师:我国主要有哪些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呢?都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呢?

、我国法律的保护规定(板书):

学生对照教材查找答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邮政法规定;律师法规定等。

[直面现实提升认识]

(多媒体展示图片)母女对话:母:作为生育、抚养孩子的父母,为了子女的身心健康,有权私拆子女的信件。女:每个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未经允许孩子的信件家长不得私拆。

师:母女间的对话说明了什么呢?母女间的对话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常常受到侵犯呢?

(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老师点拨)说明了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因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家长或老师应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师:从这则母女对话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这则材料表明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即重要又必要。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板书)

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具体有哪些保护措施呢?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请学生看教材中“小链接”的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课堂讨论情感体验]

[大家一起来讨论]分组讨论:“成长的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独立意识渐渐增强,当自己的隐私和父母或老师的关爱发生冲突的时候,你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看哪位同学可以想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反对和制止他们的行为,据理劝说,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

2、理解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请注意:父母对子女成长也享有知情权、监护权(这里要明确知情权、监护权与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的对立统一关系)

[总结归纳明理践行]

[大家一起来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希望学生既能明理,又能践行。

[课堂延伸课外拔高]布置作业

、[课堂延伸]隐私权小调查(P/47)

2、[课外拔高]学有余力的同学成立兴趣小组,进行有关隐私权的问卷调查,小组合作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写一篇简单的关于个人隐私权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他人隐私的必要性

二、个人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2、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我国法律的保护规定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设计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预设性”教学会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会不会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教学效果?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态度情感思想得到转变,那么思想怎样才能内化为实际行动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推荐第7篇:《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能力目标: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中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意义;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隐私权的内容具体范围,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等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今年315晚会中的一幕:《大唐高鸿手机软件窃用户隐私》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受? 【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师】这些你愿意告诉我们吗?你叫什么呢?你家住在哪儿?你多高呢?你多重?你最喜欢谁?你心里最怕谁? 【生】

一、个人隐私权 【师】什么是隐私?

1、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3)个人病情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5)我往来的朋友 (6)我双休日的安排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材料:小隐班来了一个新同学小红,小隐主动和她交谈,并问她家里的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家住哪里等,想和她做朋友,也主动告诉了小红自己家的这些情况。可小红说,这是我的隐私,我现在还不想告诉你。于是有同学给小隐打抱不平地说:“我们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隐私呢?不告诉我们肯定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我们说。” 【师】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处理这一议论? 【生】

【师】你有压在心底的小秘密吗?“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生】不正确。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播放音频

【师】对话中,接线员能通过顾客来电掌握哪些顾客的资料? 【生】

【师】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为什么? 【生】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生活中没有了隐私会怎样?

【生】如果人没有了隐私,就像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个人隐私权:

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具体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权、私人通信保密权、私人信息保密权 介绍电影《楚门的世界》 播放视频《楚门的世界》片段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生】

【师】你认为西方人是怎样看待隐私权的?他们为什么对隐私权如此重视? 【生】

【师总】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关于保护人格尊严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保护个人隐私权。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材料: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师】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生】派出所的行为是违法的。 法律导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师】我国的《邮政法》也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师】如果公民自愿公开自己的人生经历等信息,可以吗? 【生】可以

出示明星写的书、情书

【师】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生】

维护人格尊严;保证人格自由和独立;使人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保证私人生活的安宁;有利于社会稳定。 【师】未成年人有隐私权吗? 【生】

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被侵犯隐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被经常提起的偷看日记已经退到第三位,翻看手机短信和QQ聊天内容则上升为第一位,另外还有偷拍等侵犯隐私的方式。

法律导航: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松查,或者是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师】当自己的隐私和父母的关爱起冲突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生】

1、心平气和的与父母沟通,要求父母尊重我们的隐私

2、理解家长的用心,原谅他们的过错

3、平时要主动与父母交流

4、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

三、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自己的、他人的

故事一:我可以告诉你秘密吗? 小琳最近觉得很烦躁,她觉得被自己的很多秘密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她很想告诉另一个同学小雪。

【师】你觉得小琳可以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小雪吗?为什么? 【生】可以,这样有人分担痛苦会少一些。不过要选择倾诉的对象。 【师】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也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保守秘密的能力,有的人没有出卖别人隐私的意图,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难以保守秘密。所以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保护自己隐私的方法:

①管好自己的信件、日记等含有个人隐私的物品; ②不向他人讲述自己及家庭的隐私;

③当发现有披露、宣扬自己的隐私和损害自己名誉的行为时,应当依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法给予制止。

【师】面对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该怎么办? 【生】 与侵权人协商;

请求司法保护,如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师】常言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 故事二:我想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

1)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 2)不私自闯入他人的住宅; 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故事三:我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

小雪最终还是把小琳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小冰,小冰又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小丁,于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师】这种情况可能会怎样发展? 【生】很多人知道了小琳的秘密 【师】假如你是小琳,你有哪些感受? 【生】生气、愤怒、痛苦 【师】你认为小琳应该怎样做? 【生】

【师】你如何评价小雪的行为?

【生】不尊重她人隐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师】你认为小雪应该怎样做? 【生】

自我挑战:下列哪些行为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A.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

不是

B.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每月收入是多少?是 C.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D.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是

E.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不是 F.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不是

【师总】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播放视频《尊重隐私是现代科学时代的人格》 故事四:感悟隐私

自从小琳的秘密被传开以后,她“恍然大悟”了:我应该学会依法维护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

【师】保护隐私就要与世隔绝吗?

【生】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 教师寄语:隐私是绿草地

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愿人人都树立隐私意识 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 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 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daodoc.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推荐第8篇:保护个人隐私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的第三课《保护个人隐私》的内容。此前学习第二课《维护人格尊严》,学生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了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特别是人格尊严权利中关于隐私权方面的内容,虽未深入讲解,但为本教学内容做了铺垫。本教学内容主要阐述了个人隐私权的含义,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为接下来学习法律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以及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权和尊重他人隐私权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以及其存在于社会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2)能力目标:通过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隐私权的合法权益。通过认识隐私权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认同隐私权对于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文明素质,在班集体中形成相互尊重隐私的风气。

三、教学重点: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确立依据:因为这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收到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的隐私权,包括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之内,同时又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利之一,受到法律的保护。学生只有理解了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才能理解隐私权对于个人、他人与社会的重要性,才能学会辨别什么事情是隐私,才能学会如何维护个人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四、教学难点:

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确立依据:隐私权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和现代,尤其由于学生不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才会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和对他人隐私的尊重意识模糊。对于隐私权,学生理解从对个人的微观的必要性的认识上升到对社会的宏观的重要性的认识,学生的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把这教学内容设为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说学情

学生经过了上节课《维护人格尊严》的学习,了解了人格尊严权利的内容和掌握了如何维护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八年级的学生作为了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与生理巨变的时期,同时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却意识不到,而且中学生对于隐私权这个比较现代的概念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加之历史上我国是一个缺乏保护隐私的国家,因此中学生的隐私权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家长。老师的侵犯,而个别的学生甚至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故此,学生既有了解学习个人隐私权有关内容的愿望和需要,也要必要增强其隐私意识和法律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一个心灵的空间。

第三部分: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调查采访法:通过调查采访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学会互动合作,使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调查采访的结果中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情景创设法:通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悟出道理,领悟知识要点,提高学生道德实践的能力,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调动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运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也体现了课程标准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案例分析的活动中分享与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二、学法:

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学习,在组里合作学习,互助探究。

活动体验法:在情景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从情感体验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互动交流法: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交流生活经验,扩展生活视野,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环节1: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活动一:实话实说(6分钟)

活动内容: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在下列情境中是怎样做的:

1、假如你是班里的值日生,值日时你看到地上有某位同学的日记本,你会?

2、你的好朋友告诉了你他的秘密,你会?

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使用了采访调查法,教师在课前将班里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让组长对组员进行采访调查,并简要记录组员采访的回答内容,教师随机抽取两组,让组长代表汇报总结该组同学的意见与想法,教师进行归纳与点评,并引出本课的主题词:个人隐私与个人隐私权。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情景和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内心真实感受去思考问题,通过采访调查的方式,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引导学生步入本课主题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小组采访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环节二:讲授新课(活动体验,生成知识)

活动二:情景研讨(10分钟)

活动内容:

以书本p43“探究园”中的“你的个人隐私收到侵害了吗?”作为本环节的活动载体,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探究园的图片,并解决老师设置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

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使用了情景创设法,教师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四幅图,并提示图的基本信息:短信、信件、小道信息、互道隐私(引导学生从关键词中归纳这些行为的共同点),让学生讨论:同学们在生活中还遇到类似于这四幅图的情景吗?并要求每组举例1-2例。学生在举例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归纳总结,记录下来。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下的问题:

① 你觉得大家说的那些是属于个人隐私?为什么我们都不想与别人分享这些事情?

(日记、信件、密码、个人活动等,因为这些秘密纯属个人的私事,这些秘密包括了自己内心的真实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未必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

② 请同学发挥想象力,如果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在窃取别人的隐私,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这个社会都会陷入混乱,社会会面临诚信危机,社会秩序也会混乱,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身权利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必要时要对小组的讨论进行提示,点拨学生的思路,最后每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从而引导对新课内容的学习。

新课讲授,讲授法律导航的内容:

个人隐私与尊重他人隐私的意义。

本内容不是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所以新课讲授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举例来归纳得出个人隐私的内在要素,针对个人隐私的含义展开着重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属于个人隐私,从而理解尊重他人隐私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研讨,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并归纳出什么事情属于隐私,着重把握隐私是什么,理解尊重他人隐私的意义。通过情景研讨活动,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活动三:辩论驿站(10分钟)

活动内容:

以“妈妈想看我的日记”作为背景进行讨论,辩论主题:我应不应该把日记给妈妈看?

正方:应该 反方:不应该

活动过程:

1、本环节我使用的是情景创设法,把事先分的组平均分为正反两组,并由每组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展开辩论。

正方依据:应该。妈妈作为我们的监护人,有义务了解我们的行为活动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我们行为或思想上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反方依据:不应该。日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秘密,是我们内心心理活动的真实内容。这些内容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我们并不像公开与分享,而且父母应该采取其他方式与我们沟通,例如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小字条加强沟通,而不是一位看我们的日记或其他隐私物品。

2、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的辩论观点归纳和记录下来,并作简要的点评。辩论过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必要时要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并且要注意不能使辩论活动变成吵架式的发言,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对弱势的一方要给以支持与点拨。

3、教师要对学生陈述 的理由进行点评时,要注意学生对问题是否有辩证的认识,观察学生的辩论技巧与水平,并留意学生的思维表现力。

4、教师设问:

①家长、老师出于保护的本意就可以侵犯我们的隐私权了吗?为什么?

(不可以,个人隐私权是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的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体现在在宪法与法律中明确的条款,是受到我国宪法与法律的保护)

②如果有人把你的日记内容全部公布在互联网上,你会怎么办?

(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的隐私权利)

③你觉得一个文明、现代的社会是如何对待隐私的?

(互相尊重,互不侵犯„„)

4、新课讲授,学习法律导航的内容:

个人隐私权及其法律依据,以及个人隐私权对于现代生活的重要性。

本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因此我将从隐私权几个基本要素着重讲解隐私权的含义:不危害社会,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公开,并针对这几个要素,举出相应的反例,例如学生知道了他的朋友偷钱上网的秘密,这是这个学生朋友的“隐私”,但其行为是违法的,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不受到法律保护,因此不能算隐私权,让学生反向认识隐私权的含义。对于“隐私权对于现代生活的重要性”这个知识点,将从活动中创设的情景问题切入,并让学生想象和思考,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毫无隐私的国家或社会中,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想象的过程,学生领悟到个人隐私权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公民地位与尊严的重要性,更加珍惜和爱护宪法赋予的隐私权。

设计意图:

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作为背景展开辩论,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也有个人隐私权,对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侵权做法应该正确地提出自己独立的意见。进而引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的矛盾。培养学生 对待问题的辩证意识和交流讨论的能力。

环节三:活学活用,能力提升

活动四:案例分析,课堂讨论(8分钟)

活动内容:

案例1: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

案例2: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2004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重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案例3:叶某在自动提款机前取钱时,有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思考:以上材料中的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吗?为什么?

活动过程:

通过展示案例材料,和提出设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把每个案例分析分给不同的组,让学生现在组内讨论。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对每组产生的知识点疑难总结,并在最后的点评分析的时候着重解决学生的疑难点。

案例分析思路点拨:

1、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犯隐私权行为。

2、社会公众人物只能享有有限隐私权,对其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和秘密是需要必要的公开

3、对比:很多银行的在柜台前设置一米线的做法。

(教师引导学生对个人隐私权含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

活动五:随堂练习(6分钟)

(单选)下列关于隐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

②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

③个人社会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也属于隐私

④隐私是与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多选)某外资银行一员工的私人通话被公司监控,通话内容被技术人员“传播”后,导致该员工与男友之间的隐私对话成了同事间的笑话。该技术人员的行为:( abc )

a.违背了社会道德

b.违反了法律

c.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d.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设计意图:即时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强化对知识的运用。

环节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

① 个人隐私的含义

②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准则

2、个人隐私权

① 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② 宪法和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权

3、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与尊严的重要标志

推荐第9篇:6.3保护个人隐私导学案

6.3《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导学案

班级姓名拟制:张自玺何振铎审核:思品备课组

【明确目标知方向】

1、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隐私的必要性;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重要性;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2、正确明辨何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并能正确的做出裁决。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中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意义;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懂得尊重他人隐私是诚信的具体体现。

【教学重难点】

了解隐私权包括的内容,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明辨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自主学习我能行】

学习P44第一目“个人隐私权”和P48“阅读与感悟”,独立思考:

1、什么是个人隐私?为什么必须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

2、什么个人隐私权?从P48可以看出个人隐私权主要包括哪几类内容?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P44第二目“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P43的“情境研讨”,独立思考:

3、我国在保护个人隐私权方面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本课共提到了哪些相关法律?

4、结合P45第二段知识,思考并回答P43的第2小题

【合作交流我快乐】

小明家的电话设了一个分机在爸妈房间,偶然一次小明才知道:当好友与自己通电话都用分机偷听自己的电话。小明很气愤,妈妈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怎么不可以听?我是怕你交错朋友,是为了你好。”

(1)儿女可用什么理由指出妈妈的错?(请用学过的知识谈谈)

(2)小明应采取什么方式说服妈妈改正错误?

(3)请结合案例谈谈,我们应怎样看待因爱而产生的侵隐事件?

【巩固提升有突破】

在北京及至全国,“私人侦探”虽没有合法身份,处境颇为尴尬,但仍拥有很多市场空间。现如今,他们又增添了新客户——有些家长请“私人侦探”帮助调查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其中多是为阻止孩子谈恋爱而委托“侦探”跟踪调查的„„

结合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尊重个人隐私对个人、社会或国家有怎样的意义?

【我有问题问自己】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6.3保护个人隐私》第二课时导学案

班级姓名拟制:张自玺何振铎审核:思品备课组

【明确目标知方向】

1、了解个人隐私权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2、在日常生活中能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教育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中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自主学习我能行】

学习P45第三目“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和P43的“情境研讨”,独立思考:

1、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和。

2、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同时还包括。

3、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包括:;;。

4、,,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合作探究我快乐】

我有我的观点:

如果想更好的保护自己,尤其是个人隐私,最好的办法就拒接与他人交往,因为有交往就会有侵犯隐私的伤害。你赞成吗?谈谈你的观点。

【巩固提升有突破】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某大学女学生在与网友聊天时,把自己的个人资料与家庭资料透露给网友,该网友给这女生的母亲打电话,称其是她女儿的同学,且她女儿得了重病,现住在医院里,要她速寄3万元钱到明账号上,结果这女生的母亲被骗了一大笔钱。

材料二;中学生小旺到小松家串门,无意听到小松曾得了肝炎,小旺将这一秘嫆告诉了全班同学,小松感到孤独和痛苦。

(1)材料一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你评价材料二中小旺的行为?

(3)为了解脱小松的痛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有问题问自己】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推荐第10篇:6.3保护个人隐私导学案

2013学年下学期龙坡中学导学案

初二级政治科(编号6301)

班级姓名学号

编写:初二政治备课组上课时间:第7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题:6.3保护个人隐私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2、相关法律规定?

二.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纲,认真默读课文P44的内容,并找出答案,不懂、不明白的要做好记号,5分钟后进行自学提问,看谁答得又快又对。老师巡视,收集学生疑难问题。

三.检测学习效果(先让学生把重要知识点背诵,时间5分钟;然后进行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1、个人隐私权也叫、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的权利。

2、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

3、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致使他人的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3、《邮政法》规定:通信和通信阅他人信件。

4、《律师法》规定: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有

5、未成年人的。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四.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更正,老师点拨、评析疑难问题。

P43的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五.课堂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与梁某曾因生意产生过矛盾。一天,王某收到了一条梁某发来的带有严重人格侮辱的短信。收到短信后,王某将梁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梁某向王某赔礼道歉。梁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A.人格尊严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2、下列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的行为是()。

①将朋友的犯罪证据交给公安机关;②父母监听子女的通话内容;③公安机关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④未经同意在网上查看好朋友的聊天内容;⑤老师查看学生的信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⑤

3、“一米线”是银行、邮电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账号、储户密码等信息泄露而采取的防范措施。这一措施维护了公民的()A 名誉权B 姓名权C 隐私权D 肖像权

4、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A.小李出于好奇心未经许可拆看了同事的信件

B.小张购买了一本关于某明星私人生活的自传

C.热心群众李某擅自窃听犯罪嫌疑人家庭电话

D.某公司职员私自在网上出售客户的个人信息。

5、电子探头是一种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有些司机在有电子探头的地方小心驾驶,在没有电子探头的地方随意违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司机应该提高自己的守法意识和公德意识②司机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③司机在行使自己的人身自由权④司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不违法

A.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6、某服装商场管理员张某在商场顾客更衣室里安装微型摄像头,对顾客的活动一目了然。张某的行为()

A.维护了顾客和利益B.维护了商场的利益

C.侵犯了顾客的隐私权D.不违法,只是道德问题

7、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这样做的好处是()

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B、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

C、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8、某晚上,小张看到小曾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人在。第二天,小张把他所看到的告诉了邻居。小张的做法()。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隐私权

B.合法且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障邻居家的财产安全

C.合法但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是爱管闲事的表现

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名誉权

9、某校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C.名誉权D.社会经济权利

10、个体医师李某于应某制药厂要求,为该厂提供曾在他诊所看病的方女士等6名患者的姓名、电话、住址、所患病及治疗效果等资料。此后该厂不断向她们寄发宣传资料并派人多次上门推销药品,致使左邻右舍议论纷纷。方女士等人得知真相后愤然起诉,要求李某停止侵害并赔偿每人精神损失费2000元。对本案的正确理解是()

A.公民依法享有名誉维护权B.李某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C.李某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D.李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11、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A.名誉权B.荣誉权C.人身权D.隐私权

1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A、邮递员怀疑某人信件有问题,进行扣压B、某领导对怀疑私藏枪支的职工家进行搜查

C、在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偷听他人电话D、父母适当限制未成年子女的通信自由

13、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接受审讯时,认为他享有隐私权,拒绝回答公安人员的所有问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不受法律保护

B.犯罪的人丧失了公民的资格,不享有隐私权

C.犯罪的人侵害了国家和他人的利益,自动丧失了隐私权

D.犯罪嫌疑人在被问到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时可以拒绝回答

14、近年来,“人肉搜索”在网络上流行。“人肉搜索”的特点是网民通过各种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索,被搜索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肖像、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账号、工作单位、家庭成员、财产状况等都会在网上一览无余。这种随意搜索、公布他人信息的做法()

A.是网民的权利,别人不得干涉B.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

C.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D.能遏制违法犯罪,伸张正义

15、下列关于隐私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B.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之中,侵害隐私权等于侵害名誉权

C.隐私权是公民享有不公开一切个人信息和私事的权利

D.尊重个人隐私权有利于弘扬“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优良传统

(二)简答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生活中,常看到很多的家长们自豪地将自己孩子的图片、头像作为QQ或微博的头像,里面总会提到自己孩子的名字,提到幼儿园或学校名字,生活照片也经常会暴露自己居住的小区,村庄。其实这些很容易泄露出家庭住址、家长从事的工作等等。“@南京女刑警”就发贴提醒:注意孩子隐私被泄露!。。。。。

思考(1)请你告诉家长们,作为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有隐私吗?请列举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盒子。

(2)“@南京女刑警”的发贴引起很多网友共鸣,其中绝大部分就是用自己孩子做头像的家长,他们表示这个提醒很及时,这说明了什么?

2013学年下学期龙坡中学导学案

初二级政治科(编号6302)

班级姓名学号

编写:初二政治备课组上课时间:第7周2课时 课题:6.3保护个人隐私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自学提纲)

1、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

二.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纲,认真默读课文P44-45的内容,并找出答案,不懂、不明白的要做好记号,5分钟后进行自学提问,看谁答得又快又对。老师巡视,收集学生疑难问题。

三.检测学习效果(先让学生把重要知识点背诵,时间5分钟;然后进行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1、尊重个人隐私包括尊重和尊重。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的行为。

2、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包括:未经同意,;;等。

3、现代文明的标志是、。

四.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更正,老师点拨、评析疑难问题。

我是一名八年级学生,我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里面有个小抽屉,一把锁将我的小秘密锁在里面。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抽屉上的锁被砸开了,打开抽屉一看,里面的信件、日记好像被翻过。我赶紧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不要慌,是我砸的,看你整天神神秘秘的,我不放心,想看看你到底有什么秘密。”我听后,又气又恼,不知该怎么办?

(1)妈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2)王红该怎么办?你是她的同龄人,请帮她出出主意。

五.课堂巩固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

1、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B.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对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关于个人隐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就是个人隐私②个人隐私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等③就是不让别人知道的不光彩的事 ④只要是与个人有关的事都是隐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内容属于个人隐私的是:()

①与朋友往来的信件②与友人交谈的短息③心中念念不忘那个人 ④长在身上外人看不到的胎痣 ⑤在自己卧室里做化妆美容⑥个人的财产状况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的是:(

①老师私自拆看学生的信件②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 ③某网站工作人员把客户的资料卖给信息公司④公安机关为了破案的需要根据有关程序查看某人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下列现象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①对获得荣誉称号的同学进行挖苦、讽刺②偷看他人的日记内容并告诉他人

③举报他人的违法行为,致使他人受到法律的惩罚④揭露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损

A ①②B ②④ C①④D ③④

6、尊重自己的隐私,我们就应该()

①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②学会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③不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④向别人吐露心声时,一定要选择值得信任的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7、小文同学无意中照到他家对面一个青年的在卧室里的生活照,很得意地把它挂到网上与网友交流,

并加上一段很不雅的评说。该行为()

①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②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③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④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公民在保护自己的隐私的同时,还要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因此,我们应该()

①随意打听别人的私事 ②不宣扬他人的私生活 ③不拆看他人的信件④对身心有缺陷的人,不存心揭短⑤利用他人隐私来哗众取宠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⑤

9、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追究。A领导B群众C法律 D纪律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①在银行里安装监视器②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里安装了监视器③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 ④刘丽丽的父母离婚了,李扬得知后广为传播 ⑤王某深更半夜偷车被小赵发现,小赵马上报警⑥出于好奇心而热衷于打听别人家庭关系和财产状况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D.④⑤⑥

1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A.借口关心他人而传播他人不愿意公开的秘密

B.李某把王某的犯罪行为拍下来向公安机关反映

C.某新闻媒体播放反映张某工作情况的录像

D.委托他人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

12、公民保护自己隐私的有效方法是()

①选择与值得信任的人交流和沟通②上网时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③有什么秘密都向网友谈④把自己封闭起来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13、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有()

①某网站开设“身份证服务核查业务”,向人们提供详细个人信息②父母以关心子女为由私自查看子女的信件③海南某男大学生偷拍女生在宿舍的换衣镜头并上传到网上④公安机关因追查犯罪分子刘某的需要,对其电话进行监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简答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曾几何时,针孔摄像探头成了市场走俏的“热”卖货,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银行、码头、小区、单位、学校等都安装了“第三只眼”。有人认为,针孔24小时值守拍录后,虽然“安全”多了,但个人的信息、嗜好、尊严、人格、自由等却没法得到尊重。

(1)材料中公民的什么权利没有得到尊重?该权利是具体内涵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的这项权利?

第11篇:10.2个人隐私受尊重教案[定稿]

10.2个人隐私受尊重教案

教学方法:

(1)教法:a针对尊重他人的隐私,采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侵害时的感受,从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b针对维护隐私权,运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2)学法:引导学生运用阅读讨论法,积极地参与学习,在教学励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依法维权。

导入:展示“发挥你的想象:他可能在干什么?”的图片。 1.生活中人人都有隐私,你的隐私被侵犯过吗? 2.你的好朋友把他的隐私告诉你,你会如何处理?

个人隐私是受尊重的,并受到法律的保护。这节课就来学习。

一、读学

1.隐私的含义。

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强调)。 个人信息:你住哪,你的电话,你的QQ号微信号,你父母一个月挣多少钱。 个人私事:家庭关系、身体状况、生活经历。

私人领域:私人住宅、个人行李、私人物品(日记,现在写日记的人很少了,很多人把日记写在QQ空间里) 2.隐私权的含义。

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隐私不受侵害。 注意:隐私权是相对的,有限制的,即个人隐私不能涉及危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比如发现偷车的人,进行拍照,这不算侵权)尊重他人隐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隐瞒和包庇犯罪。

比如对于机场而言,有权利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但也有保护乘客履行安全和尊重乘客隐私责任和义务;对于乘客而言,在行使隐私权的同时,必须履行接受安检的义务,不能因为安检有泄露隐私风险,而拒绝安检,这样可能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所以,我们在行使隐私权时,要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 生活中,侵害隐私权的表现有哪些?

比如说如果你上课玩手机,老师没收了你的手机,能不能偷看手机的相片、短信等内容?不能。

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买卖个人信息。比如一些机构获取了你的电话就把你的电话卖给一些公司,于是你不停的接到骚扰电话,推销的诈骗的等等。 3.隐私权被侵犯时,维权途径。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首先可以采取与侵害人协商,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行为,赔礼道歉。如何侵害人继续其行为或侵害情节特别严重,我们可以请求司法保护。

二、研学

情景故事一:生活考场辨一辨

教室里安装监视器:教室属于公众场所,不属于私人空间,在公众场所安装监视器不侵犯个人的隐私权。监视器能迅速传播教室内的信息,如果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有助于及时处置,保证学生的安全。

情景故事二:《谁动了我的QQ》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反映荣荣学习不够认真,成绩下降明显,,妈妈发现荣荣在家总上QQ 1 跟网友聊天。妈妈对此很怀疑,一天,妈妈正要试图看荣荣的聊天内容时,荣荣发现了。荣荣和妈妈大吵了起来„„

对于荣荣妈妈的做法,说说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分析:荣荣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妈关心她,怕她在QQ上结交损友。只是,她妈的做法不妥当。

过渡:那么,为了避免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该怎么办呢? 问题的解决:好好沟通。不做让父母担心的事。

过渡:我也很同意同学们的观点,而且老师知道,同学们除了和父母交流,还更愿意和自己的朋友分享秘密。荣荣就有一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情景故事三:《我还能把秘密向谁说?》

荣荣把和网友聊天的内容告诉了好友微微,并叮嘱她一定要保密,微微同意了。几天之后,微微和另两个好友在一起时,想起了荣荣的事,她把荣荣的事告诉了自己的朋友。 假如你是荣荣,你有哪些心理感受?(开放性)

套用我的一位大学老师的话就是:她咋呢样呢?太差劲了。 你如何评价微微的行为?

不道德,侵权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情景故事四:《**再起》

由于成绩不断下降,班主任老师怀疑荣荣有早恋倾向,为制止这种行为,老师悄悄拿走了荣荣的日记。老师为了警示其他同学,还在班上公布了内容,并在课下找荣荣谈了话。荣荣面对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班主任老师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请你告诉荣荣该怎么办?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首先可以采取与侵害人协商,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行为,赔礼道歉。如何侵害人继续其行为或侵害情节特别严重,我们可以请求司法保护。 比如,首先可以找老师聊聊,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行为,赔礼道歉。如何侵害人继续其行为,比如老师把日记让全校所有学生看,我们可以请求司法保护,报警或者起诉法院。

情景故事五:《上锁的心灵》 荣荣“恍然大悟”:我应该学会依法维护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这样大家就不会知道我想什么了。

一个人没有了朋友,没有了信任,他是痛苦地。我们的朋友荣荣心里有了一个结,谁能帮她解开呢?

告诉她维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只要树立保护隐私的意识,这样的事应该不会再发生了。比如如果对微微的人品有更多的深入了解,就不会告诉她了。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 比如:1.收藏好不想让别人看的东西。

2..不要轻易在微信、微博、QQ发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展示微博泄露个人信息导致孩子被绑架的例子。

三、展学 附加习题。

2 【拓展】

1.社会在保护公民隐私的一些措施。视频:北京西站一米自动排队机。

2.遏制恶意人肉搜索,加强隐私保护。视频:人肉搜索下的少女自杀。问题:你怎么看待人肉搜索?有利有弊。

3.林丹出轨、白百何事件。

辩论会:狗仔偷拍明星是否侵犯了明星的隐私权?

对明星丑闻的披露,来源合法真实又没有编造等,不构成侵犯隐私权;

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应当受到公众的监督,因此明星需要合理让渡一部分隐私权给公众,对其身体特征、年龄、个人嗜好、婚恋状况等隐私的披露,一般不构成对娱乐明星隐私权的侵犯。 从现实来看,明星隐私被侵犯的范围越来越大,而我国关于隐私权保护尤其是明星的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并不完善。

比如汪小菲和张朝阳事件,只是发布几张照片,并不侵权。 4.被偷窥的隐私视频。

5.比利时保护隐私视频:神奇的读心术。【教学反思】

第12篇:为了群体利益可不可以侵犯个人隐私

为了群体利益不可以侵犯个人隐私

谢谢主席,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讨论这样一个辩题:为了群体利益,能不能侵犯个人隐私。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何为群体利益,群体利益是指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的人所共有的利益。

而何为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者知悉的秘密。包括受法律上保护的隐私权和法律未保护的个人隐私。侵犯就是指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对他人权利或利益的伤害或危害,其手段是非法或者不符合正当程序的。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连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从隐私权的范畴来看。隐私权为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生活内容进行独立支配的人格权。首先,隐私权具有无公害性,自然人的隐私权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非法侵扰刺探知悉适用披露和公开等方式的侵害。并且,通过隐私权的设立寻求个人和政府之间利益的均衡,其设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私权利的保障来限制国家的公权力,防范国家权利的侵害。因此,隐私权作为一项自然人的基本独立人格权,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从法律未保护的个人隐私范畴来看(阴私权)。私生活的保护与其他权利的保护一样,都具有限度。某些隐私领域存在某些违法和违反道德的行为则不属于法律保护的隐私权的范畴。但是,对于这些个人隐私的介入,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遵守正当程序。如果认为某些个人隐私存在违法或违反道德的情况,在没有符合法律依据或正当程序的情况下进行介入,那么长此以往,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程度将会愈演愈烈,公民生活的安宁和自由也将毫无保障。因此,在个人隐私涉及违法问题时,即使为了群体利益也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侵犯,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也须在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下进行。第三:从价值角度来分析。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其存在也有更深刻的意义。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普遍道德,而且可以给予个人公共生活领域以外的避风港。而查尔斯弗里德则认为,隐私权其目的在促进“尊重,爱和信赖”。 群体利益应当受到保护,而当其上升到社会层面转化为集体利益的时候,个人必定要做出让步。但是个人隐私的干涉必须具有合法依据和正当程序,这样才能确保公民人格尊严不被侵犯,才能促进全社会进入文明发展的新时期!

第13篇:《保护个人隐私》活动探究型教案1

《保护个人隐私》活动探究型教案1

一、教材分析 课标依据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依据“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材分析

本框从学生身边小事入手,引出隐私、隐私权的含义和法律保护规定的相关内容。学生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框的学习打下基础。由浅入深,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理解本课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

长久以来,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现在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们隐私意识淡薄,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对法律了解不多,加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同时对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并受法律保护不是很清楚。加上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通过本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自主的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手段,实践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隐私习惯,增强人格独立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 / 5 教学重点: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五、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素材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美国机场安检需全身扫描引争议。 环节二:情境体验:

思考:美国机场安检对乘客进行全身扫描,侵犯乘客的隐私吗? 隐私——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不愿公开、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环节三:新知探究

分组讨论,每组写出你认为属于隐私的事?为什么是隐私?

师:它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现在同学们把黑板上的这些隐私,按照前些进行归类。

小结:通过探讨大家理解隐私的含义:“隐”指不为人知、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秘密。“私”就是指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其中,“私”是“隐“的前提条件。

视频欣赏:微信被曝重大高危漏洞,个人隐私视频易泄露.思考:在网络时代,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小结: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1)享有隐私,可以使人放松自己的身体与心灵,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

(2)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3)现代社会必须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生活。

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

2 / 5 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作用或地位):

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意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隐私权的内容: (1)私人生活的安宁权 (2)个人信息保密权 (3)私人通信保密权

案例分析:夜深了,天气很冷,小隐一家人睡的正香。这时,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现在他们要求小隐家开门接受检查。„„

1.你认为小隐爸爸要不要开门?说一说你的理由! 2.你所知道的隐私权的内容还有哪些?

派出所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而该故事中,派出所虽然是有搜查权,但是只有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搜查才是合法的,没有搜查证的搜查是违反法定程序的,所以是不合法的。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请看---- 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都拘役。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注意: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格尊严。

3 / 5 环节四:心灵感悟

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

在信息时代,重视保护个人信息数据是隐私权保护的发展趋势。据统计,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制定了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如,西德于1976年制定了《联邦数据保护法》,法国于1978年通过了《数据处理、档案与自由法案》,1984年英国制定了《数据保护法》,日本也于1990年实施了《关于保护行政机构与电子计算机处理有关的个人数据法律》。

环节五:行为提升 小郁的烦心事 老师:

您好!我刚转学到这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能成为您的学生我觉得真幸运.但近来我觉得好烦好烦,同学们总是爱打听我的家庭关系、电话号码等,我不愿意对不是很熟悉的人说这些,可这几天她们好象在背后议论我:是不是父母离婚?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丑事„„

思考:你认为小郁应该? A.告诉同学 B.不告诉同学 环节六:课堂小结

如果把这节课做一个比喻的话,我觉得他就像一座房子,因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用来隐藏那些不愿意公开,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隐私权就像一扇门,依法保护着个人的隐私不被非法泄露,自身安宁不被非法侵扰,我们公民也要树立很强的隐私意识,不要轻易的将这扇门打开,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力。隐私是绿草地,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愿人人树立隐私意识,同时尊重他人隐私,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环节七:当堂达标

下面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 ) A.揭发正在偷东西的小偷 B.检举贪污受贿行为

C.医生随意公开患者病情 D.将同学作弊的行为告诉老师

4 / 5 某街道办事处三名市容卫生检查员在执行任务时,发现张某家的临街凉台上悬挂杂物,有碍市容,便攀入阳台进行清理。张某次日回家,见此情景大为不满,便找街道办事处领导,要求严加处理。得到的答复是:市容卫生检查人员三次以上可直接进入无人的居民家中进行清理,是街道办事处领导决定的。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进入居民家中进行清理是市容卫生检查员的义务 B.办事处领导的答复维护了检查人员的合法权益 C.张某未尽维护市容义务反而找街道办事处是无理取闹 D.市容卫生检查人员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环节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第一、导入趣味性强。开篇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简洁地切入课题。

第二、以生为本,创设多项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让学生去参与,避免枯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很好地挖掘有演讲才能的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理解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

问题探讨:

1.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究、讨论中来,小部分学生在整节课中只是听,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被动。这一点未能及时给他们引导,帮助。

2.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较少,这对学生思维发展不利。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研究,多尝试,多实践。

5 / 5

第14篇:泄露传播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将被追责

泄露传播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将被追责

记者 郭毅 张冲

 2012-11-01 14:55:18

来源:( 2012-11-01 )法制日报人大立法

《黑龙江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条例》11月1日起施行。据悉,这是黑龙江省在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方面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条例共7章50条,从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系统、信息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测和验收,采集信息的使用与保护,违法行为的禁止和处罚等均进行了较为严格和科学、适度的规范。

建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网络

条例对这一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特殊行业从严管理,实行准入制度,严格要求相关从业企业必须符合国家准入标准和具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条件。明确规定广场、公园、道路、桥梁、高速公路等社会公共区域,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场所和部位必须安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实行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分担治安投入成本的原则。社会公共区域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各级政府负责建设,治安案件易发、多发的特殊行业、企业负责本单位的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最终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网络。

系统建设应当符合相关标准

条例明确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确保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并在实际防范中发挥监督作用,避免以往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拍得到,看不清”现象。以往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许多安全技术系统形成时间不久就无法正常使用,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条例对此予以规定。在以往监控系统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出于各自的职能和管理目的存在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条例规定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设备,节约资金,优化管理。

宾馆客房不得安装监控系统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或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在社会公共区域安装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和系统,确需安装的,应向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批准;不得阻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合法安装。宾馆客房和公共宿舍、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涉及他人隐私的场所禁止安装视频和音频监控系统。在公共场所安装具有视频监控功能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设置明显标志。 资料留存时限不得少于30日

条例明确,除涉密单位外,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监控报警平台应留有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网的接口,确因公共安全需要时,应与公安机关联网。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获取的视频、音频信息资料留存时限不得少于30日。未经批准擅自在社会公共区域安装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和系统的,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泄露、传播合法获取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用户明确要求保密的信息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擅自修改安防记录最高罚万元

条例规定,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运营服务单位应妥善保管相关图纸和其他信息资料,建立资料档案,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业务培训,逾期不改正或造成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擅自拆除、损坏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备、设施;擅自改变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擅自删除、修改、破坏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运行程序或记录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15篇:反腐应纳入法治轨道 防侵犯个人隐私

反腐应纳入法治轨道 防侵犯个人隐私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江耘)11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时表示,跟踪、监控等民间非法滥用私人侦探手段会引起过度的负面导向,反腐在支持公民举报的同时,应进行依法管控,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非法侵害。

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工作报告时均对反腐内容重笔着墨,“依法惩治经济犯罪、贪污犯罪和渎职犯罪”和“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在“两高”报告中分别被明确提及。

齐奇表示,反腐败的工作要进一步纳入法治的轨道,其一便是规范整合反贪局、经侦局、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等的侦查调查力量,加快推进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官员违纪违法的行为,“凡发现已经构成犯罪的线索,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及时进入司法程序。”

其二是加快反腐的基础性制度建设,靠改革来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和土壤,靠改革来设置权力制衡、扎紧权力的笼子,强化细化对官员的有效约束。

其三,齐奇说,当前在支持公民举报的同时,也要注意依法限制民间非法滥用私人侦探手段的行为,“比如为了进行跟踪,擅自偷偷安装GPS定位器;为了进行监控,擅自安装窃听器、摄像头等,这样下去,可能会引起过度的负面导向。”

“法治国家也要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非法侵害。”齐奇说道。(完

第16篇: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证据如何搜集?(材料)

在搜集证据时,如果对于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等信息无法搜集时该怎么办?

律师解答: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您可能只知道证据存在,但却无法调查收集到具体证据材料,而案件的审理、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需要这些证据加以证明。如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银行账号、银行存款、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需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去的档案材料等,按照有关规定,只能由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才能查阅、复制。此时、您可以提交申请、请求人民法院调差收集该证据。

此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调查取证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登记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差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判断是否调查收集证,并书面通知您,如果你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会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重新审查并作出答复。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的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举证期限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费用,又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在申请后7日内预交,到期不预交的则对其申请不予准许。

附:调差申请书范本

调差取证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法定(或委托)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职务,工作单位或住址,与申请人的关系

申请事项

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查询本案被告***在**银行的存款情况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与被告***离婚纠纷一案,已经贵院依法受理(案号)。

申请人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及银行存款全部由***掌管,申请人对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为了公平、合理处理双方财产分割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特向贵院申请查询***在**银行设立的账号为***的存款情况。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签名)年 月 日

第17篇:《护苗网络安全课堂》观后感: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护苗网络安全堂》观后感:学会保护

个人隐私

寒假,学校让我们观看扫黄打非网站视频,懂得了许多的知识,也有了深刻的感悟。

扫黄打非网站上的视频共有五个,五个视频所讲的是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一,保护个人隐私,

二、远离不良信息,

三、防范网络诈骗,

四、拒绝网络欺凌,

五、抵制盗版出版物。五个视频都很简短,前四个视频是关于网络上我们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而最后一个视频则是关于打击非法事物的视频。但总而言之,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观看了这些视频后,有了对扫黄打非的更具体的认识。

在视频中,那些学生通常是为了自己的愿望、私利或是自己的感情:好奇心,满足感,荣誉感。而很容易相信了那些坏人的的话语,掉入那些坏人准备好的“渔网”,又或者是因为利益而冲昏了头脑,而利用网络去侮辱被人而达到自己的的欲望。有的把自己的重要的个人信息透露,有的失去了钱财,有的甚至把自己的隐私照片都贡献了出去。这样的做法非常的不明智但同时这样也损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上到别人的自尊,给他人带来心理阴影。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而打非就是打击一些非法的事情,例如打击一些出售盗版书籍的小商贩,这些盗版书籍看似是没有什么危害但是里面会有许多错别字,还有可能篡改了一些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看似无害但是他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的知识上会有许多危害。

这些可能没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在整个国家中发生的例子有很多很多,看了这些视频,给了我们一些警示。

网络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方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网络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还可以随时随地和自己想的人联系这样就解决了许多的不方便,但网络也是十分危险的,在网络的背后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坏人。他们引诱着具有强烈好奇心青少年让他们掉进自己准备的坑里正因为这样才说网络便利了坏人是他们找到青少年的弱点趁虚而入。所以网络有利但更是有弊,他可能让我们失去尊严,失去朋友,甚至是失去生命。

这个视频教会了我很多知识,让我正式的看到了网络的深不可测和网络的危害。同时也对我们起到了警戒的作用让我们明白了不能因为好奇心或者一时之气儿里有网络做下错误的事。所以在日常的上网中我们要学会抵制不良信息,不随意暴漏个人信息,更不利有网络去伤害别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

第18篇: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初探

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初探

摘 要 在大数据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及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关注。针对我国目前较为严重的数据黑市和非法数据交易现状,以及政府数据公开所引起的隐私泄露现状,国家已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约束,并从技术层面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但仍存在隐私数据泄露现象的发生。基于此,本文认为需要政府结合大数据的具体情况如不可识别技术等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并加强执行力度,在技术层面上不断优化加密算法并引入新技术,公民个人也应不断提升隐私保护意识,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数据 隐私保护 数据黑市 数据开放 法律法规

作者简介:张铭茁,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研究方向:网络与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99

从大数据的出现到我国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短短几年的时间,大数据已经从一个抽象的概念演变为各国的战略要素,其市场规模无论在我国还是全球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及与其他各行业的交叉融合,存在的问题也逐一浮出水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目前,大数据行业的数据标的多数以个人数据和信息为基准,在大数据交易过程中,数据需求方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获得经济利益,利用个人数据挖掘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使作为商品的个人数据不可避免地面临隐私泄露问题。

一、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现状

根据2016年11月发布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有43%和29%的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和非常严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一个网站链接的点击、一份电子表格的填写、一段简单的聊天记录、甚至一张垃圾桶里的快递单,都能轻易地泄露个人信息。可见,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每天都生活在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之下。

(一)数据黑市与非法数据交易

目前,大数据交易的主要矛盾在于严重的供不应求。数据需求方需要大量的数据,但是,由于公共数据资源尚未公开、交易模式尚未完善等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取数据。与此同时,数据黑市非法收集、窃取、利用和贩卖用户数据,并通过其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低廉的价格,将为数众多的数据需求者引入其中,以形成非法数据交易产业链。

以2017年发生在国内的重大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如“京东”案、浙江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等为例,这类由不同行业、各大网站、企业内鬼所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案件,涉及的数据规模巨大,?乐厍址噶斯?民的权益。然而,这仅仅是大数据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那些藏在暗处,被非法数据交易巨大利益所诱惑的罪犯,依旧顶风作案,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窃取、转卖着各种个人隐私数据。

(二)信息公开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目前,政府数据开放步入正轨,由于政府和国企数据开放度不够所造成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等现象已逐渐被打破,政务数据资产化管理成为新的趋势,表现在各大政府部门陆续上线运行政府资源共享平台,及时更新政府等部门网站数据,以更好地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有效达到数据流通及数据资源利用最大化。然而,随着政府部门数据开放意识的提升以及对公共数据的不断开放,部分数据中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成为隐私保护新的重点。

1.政府公开信息存在漏洞

政府网站资料可自由查阅,确实为公众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由于部分政府部门在数据开放时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不足,导致这些网站频频出现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现象。2017年,安徽、江西等地的政府官方网站上,因为政府公开数据而造成的个人隐私泄露现象引发热议。这些事件中,政府对公示的项目并未进行任何处理,而是直接公布了公众的真实姓名,甚至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极为私密的个人信息。

2.企业通过公共数据挖掘信息

政府数据开放的主要目的是使大数据得以合理流通,让更多企业能开发利用数据从而创造价值,然而,企业对于数据的二次利用或数据挖掘很容易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存在于“不可识别”。目前,“不可识别”成了法律和数据行业必须进行沟通来确定统一标准的问题之一。从技术层面来讲,不可识别的数据是不存在的,根据六度分隔理论,一旦某人的社交图谱被掌握,他的个人信息便一定能通过技术+规则的方式识别出来。

二、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现状

根据前文阐述的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现状,目前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主要有法律法规、技术及个人三个层面。

(一)法律法规层面

1.通过法律法规保障个人信息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逐步加大对数据流通中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将保护“人格权”写入报告,强调了互联网对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其实,早在十九大之前,关于个人数据隐私的政策规章和法律法规制定一直在进行。200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电信网络和个人信息的安全受法律保护;2009年,《刑法修正案

(七)》首次引入个人信息保护的新罪名;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生效,其具有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公共数据资源安全开放等方面的条例,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中更是详细阐述了个人信息的保护,保证了个人或组织可以依法追究信息收集者的违法行为的权利,也成为了相关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执法依据。

2.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数据开放

一系列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基于政府网站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发生后,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并督促涉事网站隐匿已公开的相关信息。2017年11月9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不仅对事发网站进行问责与整改,还要求全省各大信息公开网站进行排查工作。随后,其他涉事网站也纷纷作出回应,均对事件进行了处理。

对于政府数据开放,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8年便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予以规范。然而,尽管该条例已经实施了十年,但其执行情况却并不乐观。受大数据产业的影响,公众和企业要求政府公开数据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导致政府一味地追求开放数量,而未对开放数据的质量予以把控。对于政府部门的数据开放,依旧需要不断探索,提出更加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能合理把握开放数据的尺度,在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中找到平衡点。

(二)技术层面

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从技术手段对数据黑市进行打击往往处于被动,想要先于黑客找到企业漏洞保护数据安全是对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巨大考验。此外,政府部门往往缺少相关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其很难从技术上对想要开放的数据进行处理。

(三)个人层面

除了法律法规和技术层面客观地保护个人隐私数据,作为个人隐私拥有者的公众也应从主观层面切实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众的隐私维权意识尚且不足,或是无法保障自己的隐私权益。主要表现在公众在受到隐私侵权即个人数据遭到泄露后,难以找到专门处理相关事宜的机构进行投诉,或金钱及时间成本过高,个人往往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因而就此放弃维权。此外,年龄较高的互联网使用群体普遍存在的计算机隐私保护知识缺陷,也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三、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建议

基于上述对于大数据产业背景下个人隐私泄露及保护现状的分析,应从政策法规、技术、个人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推进我国个人隐私保护的进程,让公众既能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捷,又能拥有自己的隐私。具体来说,优化大数据产业背景下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主要有以下三点策略:

(一)联系实际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由于大数据的特殊性,法律中存在的漏洞依然容易被数据黑市中的不法分子利用,使得法律难以监管在大数据产业中出现的诸多个人隐私泄露案件,各项看似极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实则难以付诸实践。因此,应在目前已经出台的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大数据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技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制定出在大数据背景下能真正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此外,在我国不断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的前提下,应明确数据公开的原则,对诸如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私密信息进行严格审查,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约束条件,并增加公民维权方式及途径,使相关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在对法律体系进行完善的同时,也应注意加大相关措施的执行力度。对于非法售卖个人信息的数据黑市,应从供需双方入手,对其源头及参与者均予以查处,使其从根本上消失。其次,在培养政府网站工作人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同时,也应通过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式,实行监督举报制度,推进数据开放的合规化发展。

(二)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首先,应从技术层面对数据黑市进行有效抑制。PII(个人身份数据)在法律上是严令禁止的,因此,要通过一系列复合加密算法将PII变成一个不可识别字符串,一旦黑客不知道加密算法或加密算法不可逆,这些信息便不能被还原。在此基础上,在数据流通不同节点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加密也不失为一项有效策略。除了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算法加密外,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如区块链技术来优化数据流通的过程。目前,贵州大数据交易中心已经尝试将区块链技术与数据交易进行融合,利用区块链特有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存储等技术,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了更为有效的保护。

其次,应增加政府部门的相关复合型技术人才。政府数据开放,除了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对涉及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后再公开之外,还应注意相关人才的培养,并建立专门的部门对数据进行处理及监督,从而消除自身技术上存在的漏洞。

(三)培养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意识

除了国家对于个人隐私泄露以及数据黑市的打击,处于大数据时代的公民,不能任由自己的个人隐私被人肆意窃取,更应树立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意识,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首先,对于各类软件和各大网站,在安装、注册或浏览网页前,仔细阅读其隐私条款,如果其中包含某些敏感信息的读取,立即停止安装、注册或浏览。其次,尽量避免在社交软件上暴露个人的位置等信息,关键信息如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务必打码,防止信息泄露。再次,及时更新电脑和手机系统,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基于2017年?L靡全球的勒索病毒的经验,系统更新往往伴随着对漏洞的修复,而不定期杀毒更能有效保障电子产品的安全,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最后,在保护自己隐私的同时,也应注意他人隐私数据的保护,坚决不获取、不传播他人隐私数据信息。

四、结语

在大数据盛行的时代下,个人隐私数据,是每个个体最为珍贵且不可侵犯的财富,个人隐私保护也成了目前的核心问题。国家和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来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数据,但仍需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度以及技术水平进行优化,个人也应注意隐私信息的保护。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努力下,着力保障个人隐私,必将推动数据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媛.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策略的研究.软件.2017,38(12).

[2]张萧然.政府信息公开岂能以个人隐私泄露为代价?.中国产经新闻.2017-11-16(001).

[3]刘洋.大数据交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法制与社会.2017(29).

第19篇: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

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2.学会如何维护自己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2.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隐私权包括的内容,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画欣赏

请同学们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之杰作

问:

1、这个人在干什么?(偷窥)

2、你们觉得他(她)有可能在偷看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回答)

(如日记,信件、密码、个人活动----)

3、你觉得你生活中的这些东西可以与人分享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这些都是个人秘密。)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

(二)法律导航 (P44)

.个人隐私的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名言:“在一个真正……――佚名”

(三)你说我说

案例: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

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犯隐私权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对个人隐私权含义的理解。

(四)法律导航 (P44)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五)“火眼金睛”

(1)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XX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重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越受瞩目的公众人物其隐私权越易受到侵犯。)

(2)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公开了个人的生理特性。)

(3)叶某在自动提款机前取钱时,有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对比:很多银行的在柜台前设置一米线的做法。)

思考:以上材料中的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吗?为什么?

(六)法律导航 (P44)

4.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权,如……

5.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七)你说我说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如:1.未经同意,偷看别人的信件(日记)或手机短信。

2.在试衣间试穿新衣或在浴室洗澡时,被人偷拍。

3.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被侵犯隐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被经常提起的偷看日记已经退到第三位,翻看手机短信和QQ聊天内容则上升为第一位,另外还有用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偷拍等侵犯隐私权的方式。

(八)案例分析:“小琳的烦恼”

(一)小琳是温州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一直以来小琳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忧。于是家中就出现:小琳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琳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琳的书包这些天还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后来你是怎样处理这事的?

过渡句:沟通是最好的做法。然而,当时小琳和妈妈都没有找对方沟通,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

(二)一天,小琳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小琳在学校的情况。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琳。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巡堂来到教室,发现小琳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像是男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小琳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杨老师要求小琳交待谈恋爱之事。小琳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小琳叫家长,小琳不敢告诉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对小琳连嘲带讽的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琳自觉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伤了。

你认为杨老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小琳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小结:今天老师举了小琳的事例,这些事也是小琳的隐私,我把她的事拿出来跟大家探讨,你们觉得我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见P45“法律法规”)

这是老师摘自新闻媒体报刊上的。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要注意什么?

(参考P45“法律法规”)

问: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可以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在生活中我们的隐私权还可以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见P44保护隐私权的主要法律规定)

(板书)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

邮政法规定:……

律师法规定:……

(十)探究园:情境研讨“生活中各种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

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子女、学生隐私的行为?

参考:①情境中父母、老师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虽然他们主要是出于善意,担心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处理的事或不能解决的烦恼,但这属于违法行为,我们应加以反对和制止。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家长、老师应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②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不应以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来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来了解。如双方以朋友方式谈心,父母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当年的经历唤起子女的共鸣,或找子女的朋友、同学了解情况等方式。这样做,既尊重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又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十一)课后作业

、辩一辩:你认为分数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为什么?(写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目的: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思考,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角度去理解隐私权,在生活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中去学习隐私权的内容。)

2、读一读:P48《阅读与感悟》(目的:了解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及表现,拓展知识面。

第20篇:案例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应兼顾个人隐私

http://lxks.offcn.com

【2017中公遴选·案列分析】 政府信息公开应兼顾个人隐私

【导语】2017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近日,安徽合肥、铜陵,江西景德镇、宜春等地曝出基层政务网站在公示中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个人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可以随意下载,引起人们警惕。

在低保、保障房等福利分配中,政府网站有必要公布受领群体的个人信息,这是公平公正的制度性保障。但是,信息公开到哪一步,公开的尺度和监督的边界在哪,都需慎重考量。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3条规定,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

综合分析 [意义] 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更多政府管理事务都需要借助网络施行。这既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对我们的治理理念提出了挑战。让更多阳光照进政务空间,不仅意味着要加强信息公开力度,也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

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是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一把标尺,考验着政府的基层治理能力、工作人员的办事态度和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见证着网民不断增加的隐私保护理念。公开政务信息是义务,保护个人信息更是责任。

[影响] 既未征求被公开者意见,又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对个人信息想当然地公开,有工作方式方法之误,也有懒政怠政之嫌。

简单粗暴地将个人信息加以公示,不仅违背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初衷,也暴露出审查机制的脱节。长此以往,势必会让群众对政府信息存储和处理缓解产生质疑,最终动摇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

对策措施

一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细化公开的主体与范围。

二是明确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并重,对两种公开方式的内容、范围、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加大主动公开的力度,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化制度

http://lxks.offcn.com

三是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升级。一站式办理需要一揽子数据的核实和调取,一键式服务更需个人信息的更新和维护。政务网站不仅是个数据库,更应是个保险箱。动态化的数据管理和维护,才能有制度化的个人信息公开。

四是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处理好信息公开制度与档案保管规则、个人信息保护的衔接措施,将公开落到实处。

个人隐私范文
《个人隐私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编辑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