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4: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题小作”有章法

2013.4期

——对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

□马越舟

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逐步走向深入,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获得受众的格外青睐。要写好那种短小凝练、新颖别致、形式活泼、以小见大、“大题小做”的短新闻作品,既体现了稿件采写者的一种作风,也体现了一种能力。

一条好的现场短新闻就像一枚金元宝——“体积”不大,“分量”很重,“光泽”诱人。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从采访中沙里淘金,为读者捧出一枚“金元宝”呢?笔者收集了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篇目附后)进行概略分析,希望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小中寓大 攻其一点

短新闻的核心标志和价值,在于篇幅上的“短”。但常识告诉我们,文字上的“长”比“短”似乎更能说清、说全新闻事实。那么为什么要弃长而取短呢?其实,这体现了辩证法在新闻中的力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正是巧妙处理了“大与小”“点与面”“长与短”的辩证关系,现场短新闻才举重若轻。

“秤砣虽小压千斤”。其实不是秤砣自身重,而是人把它摆放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现场短新闻的选题就是压千斤的秤砣,必须选准放好。选题中的“题”,指的是一个小中寓大、内涵丰富而又典型新鲜的事实,就像麝香之于雄麝,牛黄之于全牛。“题”选得恰到好处,寥寥几笔、毫不费力,就能描绘出一个大新闻的全貌。选题是深挖新闻价值的过程,恰如炸桥,工兵通常会精确计算“炸点”,用最少的炸药瞬间炸毁整座桥梁,即“攻其一点”。同样,选题最终将思维聚焦到一个点上,而对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素材大胆舍弃。只有找到关键的“点”,才能最经济地彰显新闻“面”上的最大价值,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新闻实践中的深刻体现。纵观10篇佳作,每篇的选题都符合上述原则,都找到了爆发力十足的“炸点”。《难忘的时刻》选取的是小平同志最后一次接见外宾的“小场景”,透露的是邓小平告别政治生涯这样一个“大新闻”;《铁肩担国防》描摹的是民工支前队背粮进墨脱的“小事件”,展示的是“普通百姓肩扛国防”这样一个“大主题”;《万里圆月》描绘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的中秋之月,可读者感受到的是石油工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情怀。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寻觅到近乎完美的新闻“炸点”呢?恐怕主要得从两个层面同时着手——

一是“自上而下”,即记者观察到社会生活中明显的、剧烈的甚至是反常的变化,寻觅最能直观展现该变化的鲜活事实。以《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为例,美军入侵巴拿马是事实,但那是世人共知的大事实。怎样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美国悍然欺负弱小国家这样一个新闻主题呢?记者深入满目疮痍的街道采访,精心描摹“人们没来得及布置圣诞树,就不得不嚎啕痛哭为亲人戴上黑纱”这样的街景。精确的“聚焦”,带来了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二是“自下而上”,即在采访实践中,记者对接触到的新闻素材进行甄别,从中提炼出大主题。比如《鲜花不知送给谁》,就是记者采访国际数学竞赛金牌得主的凯旋仪式时偶然捡到的一枚“金元宝”。当时新闻主人公不知该将手捧的鲜花送给谁好,因为太多的人为他的成才付出了心血。一束不起眼的鲜花,承载了丰富深远的新闻信息。试想若记者当时只是写一条冠军凯旋的普通简讯交差会怎样?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选好题最根本的前提是记者深入生活,认真思考,辛勤寻觅。只有发扬“脚底板子跑新闻”的好传统,才有可能捕捉到精彩的题材。

博而能一 以意为帅

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各部分的有机组织方式。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这从理论上道出文章结构的作用,在于按照逻辑关系整理全篇素材,使之条理化,从而将文字捏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报道的“微型武器”。正因其篇幅短小(通常在1000字以内),所以结构安排显得格外重要。就好比书法创作,在同样尺寸的宣纸上,只写一个字比写100个字在章法布局方面要更费思量。分析10篇佳作,文章结构多姿多彩。比如《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采取“倒金字塔”结构,起笔就点出核心——“美军重兵入侵巴拿马,时满一周。记者驱车首都街头,只见战痕遍地,满目疮痍……”这样的安排符合一般新闻写作规律,满足了读者“欲知其新”的新闻阅读偏好。

《铁肩担国防》采用时间顺序式结构。12个自然段中,有7段一开头就是体现时间的短语。记者见闻以时间顺序排列,有条不紊,清楚明白,好像在请读者观看一个视觉日记式的DV短片。

《这段历史我作证》以新闻主人公——阿沛·阿旺晋美参观档案馆走过的路线,即空间顺序为结构。他在每件展品前发表的议论构成了文章的主干,读来好像身临其境。

《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采取的是记者视线转换的结构。从友谊关城楼,到旁边的边贸市场,再到部队哨所,读者随着记者的目光扫瞄中越边境,将和平到来之后的景象看了个遍。

其余几篇采用“复合式结构”。《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交替“掌管”文字,读者思绪在时空中自由穿梭,清晰掌握大英帝国停止对香港殖民统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采用的是时间与记者视角“并行”的结构,读者仿佛跟随采访者在塞外大漠亲历了新闻事件全过程。

无论哪种结构,这些名篇文气贯通,能让读者一口气读到尾。其秘诀全在“逻辑”二字。《文心雕龙》中强调文章结构的核心是“博而能一”,无论材料多么丰富,写作始终不离开那根逻辑主线,即古人说的“意”。

明代哲学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以意为帅,是我国传统记叙方式的精髓。统一而明确的逻辑主线,或明或暗地掌控全篇,将散落的明珠穿成项链。

谋划现场短新闻作品,如果牢牢掌握住“博而能一,以意为帅”的结构秘诀,那就如同一位高明的将军,能够不拘一格地调动手中的文字之兵。

惜字如金 声情并重

现场短新闻的“金元宝”特质的第3条是“色泽诱人”,强调的是作品的精美。精美精美,精巧才美。除了选题的精确之美,结构的逻辑之美,现场短新闻最引人的还是文字的声情之美。

在报纸新闻写作中,文字是永远的王道。现场短新闻篇幅受限,文字不仅要交代新闻要素,还要描绘背景,点染气氛。不具有相当的文字功力,很难驾驭全篇。

据统计,在10篇新闻佳作中,主要文字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引用和议论,其中叙述占所有文字量的约52%。在每篇报道中,交代新闻要素和背景,展现新闻事实,采用的主要是简洁的叙述。作者惜墨如金,能用1个字决不用两个。《华阳礁上补给忙》描绘惊心动魄的海上补给场面。“起航前,记者在值班记录牌上看到,华阳礁守礁官兵已经3个月没有吃到新鲜蔬菜了。”只这一句话,就很有现场感地叙述出新闻背景,展现了环境的艰苦,还暗示了此行的重要意义,可谓一箭三雕,文字之俭省几乎到了极致。这样的精彩叙述,在各篇中俯拾皆是。

描写在这些稿件中总占比约32%,且无一例外采用“白描”手法。“还是这间透着八闽风情的大厅,还是上午10点这一时刻,背景依然是那幅日光岩巨画,茶几上照例摆放着两盆鲜花……”《难忘的时刻》一开头,作者就笔带感情地将读者引入新闻发生地——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接见外宾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好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不仅能让读者如临其境,还能“如闻其声”。10篇作品几乎篇篇都有直接引语。特别是《这段历史我作证》和《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引语的运用格外成功。

10篇作品中议论的占比最小,通常在文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效果鲜明。《别了,不列颠尼亚》收尾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精彩的议论余韵无穷;《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最后一句:“这就是高唱„人权‟和„民主‟的美国政府给巴拿马人民的圣诞礼物!”一语道破主题,令人警醒。文无定法。以上分析,只粗略探讨了现场短新闻的基本采写规律。要写出好作品,还要在实践中不懈地探索。

附录: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题目

《难忘的时刻》,载1989年11月1日《人民日报》,作者孙毅。

《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新华社1989年12月27日播发,作者胡泰然。

《别了,不列颠尼亚》,新华社1997年7月1日播发,作者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载2003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作者孙阳、唐振宇、范炬炜。

《华阳礁上补给忙》,载1989年11月21日《解放军报》,作者刘冰、徐文良。

《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载1991年11月22日《解放军报》,作者张弛、高艾苏。《这段历史我作证》,新华社1991年6月8日播发,作者温闽、黄宝福、段继禹。《铁肩担国防》,载1990年8月27日《解放军报》,作者郑蜀炎、徐文良。《万里圆月》,载1990年10月14日《中国石油报》,作者刘东昌、陈晓。《鲜花不知送给谁》,载1990年8月7日《冶金报》,作者李军。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政工部信息组组长)

现场短新闻

现场短新闻写法(材料)

新闻佳作

新闻佳作

短新闻

短新闻

新闻报纸

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学案

短新闻教案

对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
《对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