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时间与效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0 09:08:3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培养时间与效率

培养时间与效率

晚自习如果三节课,第一节课主要要用于复习(预习没有时间暂且不谈,复习是最重要),第二三节课主要做作业。每门课花10多分钟复习,然后开始做作业。在开始做作业的过程中就不要再翻书、翻课堂笔记、翻参考书,这些都是不能做的。尤其是慎重使用计算器(有人说社会在进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你能力需要提升。所以强调时间的安排与效率的提高。

高一新生第一月主要与老师磨合,然后是对自己学习能力、方法的认可,做一个明确的判断,大概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从那里做。高一的学生不要放松,你的身份是学生,就要学习。不要认为初三太紧张了,高一可以放松一下,是没有必要的。学习是不能放松的,人有两样东西千万不能放松:一是思想品德,二是学习。初三学习苦是因为方法不当,方法不当就调节方法,但学习没有借口,千万不能找任何借口。

三.做好一些心理准备

1.做好寂寞忍耐的心理准备。高中课程特点是更抽象、更概括、更难以理解,同学间的竞争更激烈、更紧张,我们要适应这种环境与氛围。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我们是学生,这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就如爸爸妈妈上班要把自己抚养成人、要养家、要与朋友交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那是他们身份。自己的身份是高一新生,就是要做许多调整,不管是在学习方面都、考试的意识、个人成长的独立性、民主性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准备---即我们还需要成长,我们还有许多成长的空间。高一基础打实了对以后学习会有非常大好处的。比如通过学习你进步了多少名次,你的信心就来了。不要说老师功利,老师工作的衡量标准就是成绩,衡量学生的还是成绩。不要痛恨考试,学生的事就是学习好功课。就像家长不会痛恨工资一样的。如果既要工作,又不拿工资,那是不可能的,对不对。是学生,就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即学好就可以了。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压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高中三年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也会有挫折、有矛盾,但是我们要看主流。当我们在沉静学习中时,可能会放弃许多,但这个放弃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有懂得寂寞的价值,思想上要做好心理准备。到了高中,哪怕是本校的高中也是需要调整的,这个调整时间越短越好,适应能力越强越好。

2.同学关系以纯、真为主流。不是以谁穿得好、谁头发亮等为标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是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一与同学间的关系正确、合理的处理是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成绩的。因为同学是能够帮助你的,环境是愉悦的,走进教室都会有温暖的养神、目光注视你、鼓励你,对自己会有帮助的。同学关系是和谐的,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与同学尽量保持等距,有好朋友也是应该的,但不能因为朋友好坏而或者他们与老师的关系不好就影响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朋友应该懂得与老师配合,要让老师知道自己及几个好朋友是懂得尊重他的、是知道学习的,是值得老师教育帮助自己的。

四.高一学生要学会的几个方面

1.学会各课全面发展

有人说高一只要学会语数外就可以了,这是百分之百错误的。不能说高一只把语数外学好或者那门学科学就可以了,高一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学习习惯,无论高中多少门都能做到

泰山崩与前而面不改色。无论多少学科都有自己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科没有什么先抓不先抓的,都要全面抓。只不过优势学科保住少花点时间,劣势学科多花点时间扭转一下。

2.必须学会适应高中的管理

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文化特色,要服从学校的管理。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新的环境可能会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比如晚上睡觉同学之间的协调、早上起床洗脸、刷牙、个人卫生、平时衣服换下来是不是较快洗了等等都需要调整。还有当我们面对种种困惑与不解的时候要懂得向班主任或者信任的老师求助、求教,即把心理的困惑与不解向他们交流、谈心以解决掉问题。比如说向语文老师谈心了,是不是就与老师关系走近了?说不定明天语文老师上课就会关照自己多一点,那天考试后让我去批改试卷,,把自己的试卷面批一下,都可能的。要以自信宽容的心态融入新的环境,适应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如何适应高中的环境?就一条:尊重人、帮助人,多老师交流沟通,哪怕老师的规定不合理,也不要公开与老师冲突、顶撞,等待老师心情好的时候再聊一聊就可以了,因为每个老师管理的方法不一样。

3.学会自主学习

初中知识点是螺旋式的,在那个知识点上是一圈又一圈;高中的思维的维度、强度、容量都在增加。初中一天的作业不多,而高中很可能一天就有

5、6门作业,每门半小时,时间就很长,学习负担压力明显加重,所以不能像初中那样依赖老师那种填鸭式教学,要发挥自我的自主学习。高中老师弹性大,学生作业要来就看,没有就不看。尤其是现在以升学率为天下的时候,老师就愿意抓有希望想与老师配合的人,而不愿意抓不愿意配合、没有希望的人。所以我们学生在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与老师配合,让老师觉得培养你是值得的,是有希望的。不要来干傻事:你老师对我不好,我考零分,把你的平均分拖差了。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那么回事,没有什么意思。要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要天天订计划,而且计划定得很细。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主动的获取知识、自己主动地巩固知识、自己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说突然翻到一章,老师没有讲,自己也没有学过,自己去看,看能否看懂,然后做做题巩固一下,然后再做一个小的单元测验,如果能考得不错,你的能力就提升了,你要的就是这些能力。自主学习非常重要。如英语学习,有的学生说背单词累死了,还一点用都没有。其实英语不要死记单词,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章不离篇;把词放在句子里面,句子放在段里面,段放在章里面,章放在系统里面;还要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中国人学英语先翻译成汉语,再记)不能把英语译成汉语,要用《英英字典》(用英语解释英语)、《英汉字典》;用英语解释英语,看到什么直译成英语,用英语去思维、用英语去交流。是否可以订一天为英语日?除了老师上课讲汉语,其他时间自己全部讲英语?(在自主学习中《汉语字典》《成语字典》很重要)。有同学说自己词汇不够、语法不好,其实不是词汇不够、语法不好,是没有用英语去思维。假如把你放在美国,美国没有人懂汉语,你会怎么办?你会很快地学好英语。把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世上无难事,只要你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以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非常重要。不仅仅是高一,哪怕高三也要调整,这里仅以高一举例。

自主学习还要培养主动探求、研究的能力:如做数学题不能太呆板了,能不能把静态的

变成动态的?定值变成不定值?正和反的变化;数学的四种命题(初中两个:原命题与逆命题)也可以进行变化(物理、化学也一样);还要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不要照搬,借鉴别人的方法要在自己现在的学习方法上,进行调整(微调就可以了)。什么是好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初中的学习以简单模仿、教条的记忆,高中也要记忆,是理解+应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语言、学科性的语言去解答问题。不能信口开河,随意去讲,随意去说。所以要有更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如化学里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得到电子被还原还是失去电子被还原?你说是“得胜还朝”就是自己的观念。所以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与高中阶段的学科知识交叉多、阶段性强、综合性强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特征,考察知识的点比较深、触角广,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而不是放弃原来的方法,当你没有方法的时候,原来的方法就是方法。也不能一味地说别人的方法一律不接受。你可以听一听别人的方法有没有与你的方法相通的,有什么方面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调整就会对自己有帮助,适合就是最好。比如刚才学英语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不适合,是否可以调整一下?以前在学校里我每天上完课后晚自习前后,书与笔记都不看,都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在脑海里必须过一遍,过不了的立即再看书、笔记,一直到全部过去。就这种最苯的方法让我的名次上升为班上的前几名。当你没有办法的时候最笨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做自己应该调整的点点滴滴。所以寻找适合的方法非常重要。物理、化学的原理是否可以通过实验来巩固 ,原理总会通过实验来证明的;数学的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可以,历史试卷是不是可以用图表法、儿歌法?我们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4.要重新定位。在高中可能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或者做作业的细节方面没有到位,有差距,我们也不要把对手看得多么强悍。在那一方面没有别人做得好,可以调节,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一点,自己重新定位。许多人不注意自己的存在只看到他人的存在,自己就会活得很累,造成心理失衡,认为老师偏袒他没人看得起自己,认为既然别人看不起自己不与他们接触了,那就麻烦了。自我定位很重要,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到了高一是新的起跑线,终点在那里?人生才有终点,高中不存在终点。当然我们要尽量保证我们的学习效率要高、效果要好,要给自己一个近期的、长远的目标。尤其是学习目标要细化。如要考北大,每天译一篇英语文章、用英语写一篇日记,语文要阅读多少文字、数学要做多少题目、物理做多少、化学做多少要量化。除了老师作业以外,我们可以不可以还要做什么?行动永远大于思想。行动起来,先把事情一件件做了再说,也许做一件事情问题就解决了,以做事为主。重新自我定位不是定多少名,而是重新定位应该做什么。只有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明确自己怎样才能做好。尽管山外有山,还应该明白水下有水、楼外有楼,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给自己正确的评价,并且不断地向目标进军。不要一味地给自己光加压力、蛮干,要巧干。许多时候自己只要稍微注意基本性的方法调整就很好了。重新定位是定自己该怎么做,而不是考多少名。

5.高中课听不懂怎么办,不会听课怎么办?

第一. 首先学会记笔记。记主要的知识点、老师突然加重语气的地方、老师不断重复的地方、突然停顿的地方、老师讲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结论、老师讲的让我们醍醐灌顶的地方、不懂的地方。第二.大胆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一提问就回答,有举手习惯的就举手,不举手就在下面回答,错了没关系的。

第三、明确一堂课下来有几个地方不懂,第二天上课后先预习,看是不是还有不懂的,就再复习看看,不懂再问。学生要多寻找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没有关系。要与老师配合,寻找渠道与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什么地方经常是不太懂的,让老师有性的针地教学,折射有艺术的。不断地把自己暴露给老师,让老师针对自己的问题讲课就很好。本来是针对全班的,却把老师变成自己的私人老师,这就厉害了。这是需要我们动脑筋的。

不会听课,不代表不听课。不会听课只要把以上的工作做好了,要不断给自己自信:比如今天我这个地方听懂了,今天我那个地方听懂了。每天给自己多总结一下,给自己鼓励一下,会很好的。

第四.课听懂了,但作业不会做。课听懂了,是听懂了什么呢?课听懂了就必须把这堂课的精髓用最简练的学科语言表述出来,包括老师的板书、例题都能讲出来,并能像老师讲课一样的给老师同学复述一遍,这就是听懂了,如能这样,作业应该会做了吧?!说课听懂了,但作业不会做,说明课没有听懂。课后起码要做到几点:回忆起老师讲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学科语言把老师讲的主要内容总结出来,包括例题、习题复述给同学听,既有分析又有解题过程,作业还不会做吗?

第五.有同学说课听得懂,作业也会做,就是考试不会做。

那么你平时做作业有没有翻书的习惯?有没有翻课堂笔记的习惯?有没有边做作业边与同学聊天讨论的习惯?有没有这道题不会就把同学的作业看一遍再把过程默写一遍的情况?这都是作业没有会做的。要矫正这种情况就要做到平时作业要像考试一样的,不准翻书、不准问人、不准对答案,独立完成这才叫作业会做的。否则不叫会做作业。因此所谓课听懂了作业不会做、不会考试,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到位。所以平时作业千万不得翻书、翻笔记问人,实在不会就把这个题放下,把该用知识点复习一遍,过10分钟再做这道题,给一个缓冲点,否则马上做也会做出来,给自己10-20分钟的时间缓冲再去做那个题。哪怕是开卷考试也要用闭卷的心理去面对,否则以开卷的心理,答案都找不到。有的人开卷分很少,是因为书上学科性的语言讲不出来,答得似是而非的,当然得不到分。必须要放弃计算器。

需要提醒的是,高中最忌讳的事情是语文看3分钟,又去看数学,然后又再去看其他,这样看一点效果都没有。一门学科的学习时间不能少于20—30分钟。一门学科刚看上一点感觉再看其他学科,就又要把大脑细胞重新调动起来,是不合算的。不要走马看花。学习要实实在在。

高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懂与会,还要知道来龙去脉。即这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去是怎么运用的。这些点点滴滴。学习是需要一个场与环境的。这个场与环境需要每个人用心去体味、用心去想的。掌握我们该掌握的知识,弄懂我们该弄懂的地方就可以了。

6.要学会自我调节的能力

人每天都有情绪、有想法的,当这个情绪与想法有冲突、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怎么样去舒缓我们的压力,调整我们的情绪,。高中如果有音乐课可去学音乐,吹吹口琴也可

以;打打拳或者跑跑步;找老师、同学、父母聊聊天,宣泄掉不良情绪。要找的人是讲积极话的人、说俏皮话的人、乐观、幽默的人,不能找郁闷的人。人总喜欢与快乐的积极、乐观的人在一起。为此自己也应该做到微笑面对每个人。所以从高一起就要学会舒缓紧张状态的能力,到了高三就小儿科了。

7.高一开始,做一好题集,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错题集可以把考试题集试卷装订成册。好题集里面有好的题、句。。。到了高三的时候可以翻一翻。(课堂笔记也很重要,到了高三的时候觉得什么地方学得不太好,就把高一高二的课堂笔记拿出来翻,看老师怎么讲的,当时有什么例题,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课堂笔记应该有课堂笔记本,每科一本。最好课堂笔记课后记,把课堂上的东西整理出来。课堂上可以把要点记在书上,课后再整理一个课后记。课后记课堂上好的例题、感觉很好的地方、曾经不懂的地方,简化一点记下来。我对我的学生是要求记课后记的。比课题作业还要及时。

我们应该明确只要我们心定下来,只要我们学得到位、只要能够坚持不懈,与老师、家长多沟通、与同学多交流,不断感悟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

推荐第2篇:提高时间效率

提高时间效率

韩磊 1142042041

首先应该掌握正确方法,如计划管理法和工作日志法。这样可以使个人避免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其他建议还包含:

1) 设立明确的目标:把今天的目标写出来,找出一个核心目标,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标设定一些详细的计划,关键就是依照计划进行。

2) 目标切割:把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加强自我认同感,并减小焦虑。

3) 20:80定律:80%的时间来做20%最重要的事情。

4)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1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用于自我思考,避免成为任务的奴隶。

5) 与价值观相吻合: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永远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6) 每一分钟每一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7) 充分地授权:不必亲力亲为。列出目前生活中可以授权的事情,然后开始找适当的人来授权。

8) 同一类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重复做一件事情时,你会熟能生巧,效率一定会提高。

9) 做好“时间日志”:花了多少时间在哪些事情,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每天从刷牙开始,洗澡,早上穿衣花了多少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做了哪些事,当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才有办法改变。

10) 时间大于金钱,用金钱去换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跟顶尖人士学习。

推荐第3篇:时间就是效率

时间就是效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二章学习体会

我们都知道“时光一去不复返。”而且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是非常有限的,它不可以保存,不可以再倒流,不可以复制等等。所以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何其重要,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抓住时间的特性,唯我有用,是我们创造效率,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往往会被身边琐碎的事给耽误,给消磨掉时间,很多的时候是该做的事没有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今天做昨天的事,明天做今天的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不良习惯,工作没有主次之分。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何等重要。

那么如何地安排和利用、支配时间呢?首先要有计划性,对自己一天或一周甚至一个月的工作都有工作排期,分清主次,重要的事优先。其次,一旦自己的计划敲定,不能随意更改计划,第三,对自己的计划要有一个监督性,每天要回顾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没有完成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可行性,对不能实行的计划,或不能彻底到位的计划,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时间概念可言。

作为一名管理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一天工作要有计划,要有一个周密细致的安排,而且基本上要按这个时间计划严格控制执行。可以将自己的时间分割成三部分。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到管辖工作现场对下属一天工作任务内容的布臵,现场检查,倾听下属提出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不能解决的要进行整理上报;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加强对自身素质的修养(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下属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更大的效率;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在工作过程当中很多的问题工作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也是一名基层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及职责之一。

没有时间规划,做事杂乱无章,那就没有效率可言,我们要做时间的指挥者,不能做时间的奴隶。只有很好利用时间,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才能将工作安排好,完成好,才能真正实现“时间的考验”。

余 永 富

2008.11.25

推荐第4篇:效率的时间规划与管理

十、效率的时间规划与管理---Seion 11。

一般业务员最常见问题:不善于管理时间∵从来没人教

对业务员来说:时间==生产力==金钱了,∴如何善用时间≈收入有巨大关系

时间管理的几个秘决:

第一、随时随地在做最有生产力的事。

对Sales,最有生产力的事?拖延==时间管理最大杀手。为何拖延?∵怕被拒每天花至少75%以上做最有生产力的事 → 见客户(不可能不成功)

第二、时间就是金钱。

EX:一万元/月 →400元/天 →50元/小时。∴浪费一小时==50块钱

第三、克服对要求成交的恐惧。

花费时间介绍产品,却当场不做缔结 →须再三回访→浪费时间的主因之一。EX:马上要求成交vs拜访三次才要求成交===生产力3倍===收入3倍

EX:业务员→2~3 Case成交/周 ==>2~3成交/天 ∵决定当场要求缔结 第

四、完善的事前规划。

EX:拜访PC时忘带资料or没准备清楚 →无法给满意答案 →约下次∴拜访前,Rechk EX:早上起床时,养成习惯,花三十分做计划、三十分阅读(磁带)→运动员热身 第

五、充足的产品知识。

PC问起时无法立刻答复 →丧失最佳递接机会→ 回访,PC变心、没兴趣 →得从头来 第

六、拜访前,在电话中再确认约会时间 & 地点。

没确认→ 白跑浪费大量时间。一般Sales没养成习惯 ∵怕被拒绝→宁可不打电话 若客户忘了约会→ 改时间(需立刻约好下次时间)

第七、适当的拜访路线和区域规划。

一个东,一个西 → 交通时间Χ(同一区域集中同一时间拜访)

第八、规律的生活。

下班后,没妥善安排时间 → 让第二天精神疲劳、焕散 →做事无效率。什么人有影响力?有活力,自信,行动力or精神焕散,垂头丧气?

∴应是生活规律,开始工作时,保持最积极、活力的精神及身体状态。

第九、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时常浪费去做无效益的事:闲聊、喝茶、看报。。。

EX:每天早30分,下午30分→ 做最有生产力的事→ 300小时/年→ 37天/年收入利用午餐时间PC约会→ 多一个月收入/年→ TOP所用的方法。

EX:利用零碎时间学习:交通时间学习(300小时/年→ 37天/年→ 业绩?) 第

十、尽量提早见第一位客户的时间。

8:00am就拜访PC,时间宝贵PC==最有价值PC==不易约到 ∴上班前拜访==最佳时机EX:六点到办公室见PC(冬天)

 时间管理源于企图心 &成功欲望。(与公司制度有关→ ↘成长意愿 & 学习意愿)

推荐第5篇:关于时间和效率的名人名言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关于时间和效率的名人名言,一起来看看下文。

1、如果落日的余辉照射着你的双手,你发觉它们当天并没有做过有价值的事情,那你就应当把这一天看作已经失落。爱德华·杨格

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3、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的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 斯宾塞

4、时难得而易失也。贾谊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谚语

6、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于沙

7、丢失的牛羊可以找回;但是失去的时间却无法找回。 乔叟

8、对时间的慷慨,就等于慢性自杀。奥斯特洛夫斯基

9、把握住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拉美谚语

10、莫待萧萧两鬃丝! 朱学勉

11、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富兰克林

1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

13、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福特

1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潜

15、时钟随着指针的移动滴答在响:“秒”是雄赳赳气昂昂列队行进的兵士,“分”是**,“小时”是带队冲锋陷阵的骁勇的**。,所以当你百无聊赖,胡思乱想的时候,请记住你掌上有千军万马;你是他们的统帅。检阅他们时,你不妨问问自己他们是否在战斗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菲·蔡·约翰逊

16、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17、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李大钊

18、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19、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 弗·培根

20、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颜之推

21、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得正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有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雷曼

22、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歌德

23、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4、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

25、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26、昨天只是今天的回忆,明天只是今天的梦。吉卜龄

27、你若是爱千古,你应该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日还是不实在;你能确有把握的,只有今日的现在。 爱默生

2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29、如果你浪费了自己的年龄,那是挺可悲的。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一点儿时间很短的一点儿时间。 王尔德

30、“世俗有时间是金钱”这句话,所以窃取他人时间的小偷,当然该加以处罚,即使是那些愉快的好人,还是该如忌讳疾病地躲避他们。卡耐基

31、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佚名

32、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培根

33、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蔡尚思

34、浪费时间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及最昂贵的。富兰克林

35、世界上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宝贵。李大钊

36、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37、睡得多的人学得少。西班牙谚语

38、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糸此西飞之白日。李白

39、不要贬低黄昏,黄昏同清晨一样是成就事业的时间。天雄

4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1、凡是想获得优异成果的人,都应该异常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克鲁普斯卡娅

42、时间象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谚语

43、正当利用时间!你要理解什么,不要舍近求远。歌德

44、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贝多芬芬

45、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46、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罗曼·罗兰

47、我只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过得太快。一个人从来看不出做成什么,只能看出还应该作什么? 居里夫人

48、白日去如箭,达者惜今阳。朱敦儒

49、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塞万提斯

50、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不到充裕的时间。歌德

51、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弗兰西斯·培根

52、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裉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

53、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54、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蒙森

55、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天则是你惟一拥有的现金所以应当聪明地把握。李昂斯

56、时间是世界上的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57、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58、如果知道光阴的易逝而珍贵爱惜,不作无谓的伤感,并向着自己应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然是会成功的。聂耳

59、凭着日规上潜私的阴影,你也能知道时间在偷偷地走向亘古。莎士比亚

6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关于时间和效率的名人名言]相关文章:

推荐第6篇: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 

一、时间并不重要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常常伴随着觉得时间不够的苦恼。一方面想多给自己补习多做题,一方面学校上课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老师留的作业都做不完,哪来的时间?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减少休息时间,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书做题的时候,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这种情况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

  

对于这些问题,小编想用一句话解释:“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二、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要明白效率和实践的关系,很多同学计算自己的学习时间比成绩好的同学要多5-6个小时,但是依然成绩不佳。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一道普通的数学证明题,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他只需要花五分钟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而一个成绩比较差一点的同学,可能最少要思考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这样一算,学习好的同学一个小时可以解决12道这样的题目,而差一点的同学一个小时只能解决6道这样的题目。

同时,一味延长学习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会让人身心疲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效率上的差距只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而越是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越觉得时间多的用不完。这种现象可被看做是: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即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挤时间是没用的,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效率。当我们在思考如果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么样去从哪里抠多少时间出来,而是怎么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 

三、学会舍弃

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怎么挤一天也不可能挤出25个小时出来。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即使仅仅是学习,要看的书是永远看不完的,要做的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要背诵的东西是永远背不完的。

即使你的计划完美无缺,但是有一天突然感冒发烧要去看医生,那么计划就会被打乱。所以,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计划完,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一切安排得天衣无缝。

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成绩好的同学,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 

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做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是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题目。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但是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  

五、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安排时间

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我们必须学会用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面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如果学习过程中总是走神或受到各种干扰,那么最后你感觉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实际上真正“看进去”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所以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被随便打扰。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比如下课的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十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五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有提起笔做第六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八道,你就收获了八道题目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写的什么就上课了。

 

六、注意适当的休息

在制定时间计划的时候,保证必要的休息还是应该的。有很多同学在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的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其实高中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要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偶尔熬夜可以,长期如此肯定坚持不住。

 

七、提高执行力

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的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

时间管理并不是要告诉大家该怎么样列一张每天如何安排时间的表格,你只要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填满整张表格,但里面的东西可能对学习毫无帮助。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一张写满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试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试卷写满不是本事,知道该写上什么正确的内容才是本事。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列出表格把时间填满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填入正确的内容,然后认真执行,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 

[作者微信:在线教育提分高中(tifengaozhong),长按可复制]

在哪做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分!

推荐第7篇:公平与效率

建议

1、找下《三个和尚》视频或漫画引入讲公平与效率

2、化他人观点为自己观点

3、配合些图片漫画讽刺社会的不公等

厦门 尤德才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每个社会不能回避的难题,始终是人们论争的主题,甚至被称作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英国曾以自己“高福利国家”而自豪,它确实向公平迈出一大步,但它导致经济发展的低速度;美国与英国曾在大学实行“开门请进”,确实尊重人民受教育权利。但是,他们以牺牲教育质量为前提,值得吗?亚当·斯密提倡“产业主义”,发展“个性”并没错,实行“自由竞争”而国富。错在过分提倡“自由竞争”加大贫富差距而加深和激发社会矛盾;达尔文讲“进化”也没错,“优胜劣败”而强国。错在过份倡优胜劣败之说,以强权为公理,而防害他国他人,种下战争、混乱和内耗之祸根。总之,解决公平与效率这个矛盾是人类一大难事,

本人认为,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在各个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它本身变易的,但变易中亦有规律。公平与效率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而存在。即效率中有公平,公平中有效率;效率原则中隐藏无效率,公平原则中包含不公平;公平与效率在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公平就是效率,效率就是公平,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目标均有价值,谁都没有处于绝对优先地位,应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人们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客观因素来决定谁优先问题。社会如果单纯追求某一方面,把它推向极端,都会使它向自己的反面转化,都会“南其辕而北其辙”。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增强国力,用30多年时间走过其他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日的辉煌。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动,利益格局出现了巨大调整,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越来越受到挑战。表现在改革成果却并没有让全社会得到“公平”的享受,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就易产生钱权交易,官商勾结,潜规则盛行于社会,强势利益集团在财富的掠夺上肆无忌惮;执法部门的腐败失职使得公民权利难以得到保障,腐败愈演愈烈,官员越反越腐,贪污腐败已导致政府信用下降,“仇富”甚至发展到“仇官”、“仇国”;无权的使拳,社会治安恶化,“拜金主义”思潮泛滥,道德沦丧,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丧失,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问题;即使很多人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却没感到比过去更幸福,甚至要移民。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保这“四座大山”让贫弱阶层喘不过气来,缺乏幸福感,出现失落、愤恨、偏执、消极和敌视等现象。这些往往会成为愤世嫉俗,激进主义以及离经叛道的主要根源,也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忧。 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实际上是分配不公、权利不公、规则不公、司法不公、教育不公、言论不公、社会保障不公等等,于是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矛盾。最终就会逐渐就形成一种普遍对立,消极的社会心理。人们就会消极怠工,甚至诉诸激烈行动,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影响到经济持续发展。效率原则逐渐走向反面变成无效率。即效率原则中隐藏无效率。于是,社会就会提出公平优先,并且用公平来恢复效率。一些拉美国家出现的社会危机证明这点。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奥秘之一。就是早期实行公平优先,效率兼顾的方针。表现在把儒家思想“以和为贵”作为经营思想管理的指导思想,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工会、禀议决策制等所谓日本企业管理成功四,大支柱。日本人的伦理观的本质之一是“互相互让”,从而使日本企业职工爱公司如家,为公司发展而全力工作。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持续、稳定提高生产率,经济快速发展,堪称世界企业管理最高成就的象征之一。即:公平中有效率,只有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公平往往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公平就是效率,公平促进效率。。

但如果一味追求经济上“公平”,抑富济贫,搞平均主义,势必损伤人们追求“效率”的积极性。如当年的计划经济公有制里,貌似较为公平,均贫富,就会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所谓“公平”,实际上不利于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发挥的“公平”。这时,公平原则不但不再能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反而造成一种普遍消极的社会心理。如“吃大锅饭”心理,从而影响效率和经济发展。

即使我们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等些,但在达到某种程度后,我们蛋糕的规模就会变小。结果,各组织和个人为分割这一小块“蛋糕”的纠纷便显白热化。一旦社会出现利益的冲突,也就会出现不公平。所以,效率往往是实现公平的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即效率中有公平,公平原则中包含不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往往构成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份。在实际生活中,它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价值选择,其选择结果,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心理、观念、举止,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策目标乃至管理方式。

改革是一项大规模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子系统和每个矛盾都不能独立影响整体,也不可能脱离整体而成为一个孤立系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也受到其它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公平与效率发生冲突,就要进行调和兼顾。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为效率而牺牲一些公平,有时又会为公平而牺牲一些效率。但任何一种牺牲,都必须为增进另一方面的必要手段,否则,便没有理由这样做。

如在分配上实行即要根据贡献大小拉开档次,又不能过于悬殊,目的在于减少阻力,特久且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就我国国情而言,社会主义制度及传统“不患贫而患不均”的观念,历史“吃大锅饭”的习惯心理,目前体制不健全,不正之风,伦理道德下降,以及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封建专制流毒和“极”左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公民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和公民教育的缺失……,更应注重“公平”要素。忽视这些因素,就会“南其辕而北其辙”。就可能造成社会政治问题,最终会影响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只受“效率”原则支配,不仅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且千方百计用这个差别。在分配上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等制度,以努力体现这种差别,甚至扩大化差别,以便刺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物壮则老,久而久之,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就会加深对立和加深激发矛盾(更不用说由谁来制定分配制度,是否符合按劳分配,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这时,肯定和放大差别的办法不但不再能刺激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反而会造成一种普遍对立,消极的社会心理,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稳定。效率原则走向反面变成无效率原则。人们就会消极怠工,甚至诉诸激烈行动,要求消除这种差异。此时,公平是效率的保证,社会就会提出公平并且用公平来恢复效率。

为此,在社会决策中,重要的是发展和辩证眼光,立足于国情。一个社会即要讲究效率,又能维持公平是最为理想,但是如果发生矛盾呢?最佳途径是进行调和兼顾,使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由“矛盾而统一”。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一个持久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体制应是合理公正的,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实现效率,促进公平。

总之,讲公平不能没有效率,而讲效率则不能不注意公平。才能解决借公平为名搞剥夺国民自由有理,借效率为名搞剥削国民财富有理,误国误民。

兼顾公平与效率,就要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有政治,政治有经济。若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就会造成更大不公平。事实已证明,经济与政治割裂开来的观念已经证明阻碍社会政治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却出现特权经济的市场化。以经济效率追求压制社会公平,必然导致社会不公正,极易滋生贪官污吏与腐败无能,降低政府与市场效率。其结果是对市场法则的摧毁,导致社会失序、信仰危机、道德沦丧,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平已成为深化改革主旋律,社会稳定的根基。

本人认为,只有通过民主宪政这最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控制、自我新陈代谢、自我调节的免疫力祛病功能和机制,公平和效率才会进行调和兼顾,才能建立一种公平与效率兼得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效率,促进公平。是解决各种利益纷争所必需的政治体制,更是改革良性发展的前提,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公平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社会的最主要区别,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公平是文明进步社会的象征,也是人类所要求的,所祈盼的。也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更是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和殷切期待。

化他人观点为自己观点

重庆正尝试解决一个世界性难题:分好蛋糕。

如何理解“分蛋糕”的迫切性?重庆应该如何“分蛋糕”?

就此,本报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创立者李炳炎。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需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曾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1992年12月,邓小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谈道:“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

就当下而言,邓小平的警示以及重庆的实践,意味着什么?

李炳炎认为,就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不公正问题最容易在两个时期突出体现:一是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时,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只能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出现了“羊吃人”现象;二是在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时,最容易出现权钱交易。

一个简单的例子,目前俄罗斯有36位亿万富翁,其中33位集中在莫斯科,世界上没有任何城市会有这么多亿万富翁,就连纽约也只有31位亿万富翁。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这种转型交织在一起,任务繁难,矛盾错综复杂,利益格局调整就需慎而又慎,也就需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更为迫切。

关于收入分配的问题,中央历来重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在其论述中,就曾多次阐明了共同富裕的思想。早在2006年,中央政治局就曾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问题。

以公平为基础来追求效率,不是不要效率。一旦公平,效率更高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庆强调,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分好蛋糕,只有蛋糕分好了,蛋糕才能做得更大,其内在逻辑是:承认效率重要,但同时更强调公平。

公平和效率,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在李炳炎看来,一旦公平,效率更高;产生不公平,就会降低效率,公平和效率是辩证统一的。

李炳炎所谓的公平不是指绝对公平,而是强调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只有做到这样的公平,广大群众才心里舒坦,积极性才更高。

(下转A6版)

以公平为基础来追求效率,不是不要效率。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一起来干,产量可能翻几番。“只要产品能卖掉,原料能进来,工人肯干,利润就会更高那还有什么束缚呢?大家一起干,效率一定更高。”李炳炎说。

人们之所以认为公平和效率是相悖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现行的工资制度。

“马克思讲利润和工资是对立的关系时,‘利润’特指代表资本家的利益,工资代表工人的利益。工人的工资越高,企业或企业家获得利润就越低,所以这两个是始终对立的。如果将企业的净收入分成国家、企业、工人所得这三部分,就能实现利润和工资的同步增长。”李炳炎说。

而按照李炳炎创立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工资不计入企业成本,以净收入分成制取代工资制。企业的净收入可划分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三部分,该理论否定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工资范畴和利润范畴。按照这一理论,企业的净收入等于销售收入减去物耗成本,然后企业净收入将由国家、企业、工人共享,国家、企业、工人三方签好合同,约好分成比例。这样一来,公平和效率统一,可使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动力驱使下,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炳炎提出“分享经济”理论的多年后,美国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L.威茨曼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在不久前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俗称麻省大学)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就“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展开讨论。一位美国学者问:李教授的理论和重庆的实践有什么不一样吗?李炳炎的回答是: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都一样。重庆提出缩小“三大差距”,提出“民生十条”,其本质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分享经济”为重庆的探索找到了理论支撑,而重庆的探索又为“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找到了实践支持。

(小标)第二次分配往往力度不够,第三次分配往往是杯水车薪,应着重在一次分配中解决问题

当下,如何真正做到公平和效率的辨证统一?

李炳炎认为,所谓共同富裕,就是让大家都富起来,消灭贫困,消灭剥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李炳炎有八招。

首先,注重保持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当下,中国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公有制经济仍然是主体,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内的公有经济,要占国民经济的60%以上。)

第二,强调就业优先发展战略。(要扩大就业,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现在,穷人穷,就穷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这就要求把就业放在第一位,政府要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给能劳动的人安排就业。中国不只是发展尖端技术,发展尖端技术需要的人少,应该还要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找准国际市场。)

第三,改革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在这当中,要提高所得税起征点,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美国就有高消费税,你要住高档别墅,就收你很多的税,让你住不起。”李炳炎说:“政府把这部分钱用税收方式收走,用来资助穷人,发放养老金。此外,按照‘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原则,实现利润和工资同步增长。企业绩效考核不能只看利润,更要看工人的收入增长。”)

第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值得中国参考的是西欧尽管他们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五,农民太苦,要提高农民收入。重庆的两翼农户增收、发展微型企业等举措,便是很好的实践。

第六,加强法制建设,狠狠整治违法乱纪行为。

第七,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调节这些行业的收入。

第八,缩小地区差别。中国城乡差别大概1比2或3 。地区差别,东部的上海和西部的内蒙,差别是很大的。怎么办呢?就要加强对落后地区扶助。

推荐第8篇:规模与效率

规模与效率:华为研发费用真的过高吗?

2017-04-04 21:56

2016年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4%,达到5216亿元(751亿美元),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约合54亿美元),同比微增0.4%,研发投入高达764亿元(110亿美元),但由于利润率自2013年以来首次跌破两位数和屡创新高的研发投入还是引发了业内的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华为过高的研发投入拖累了华为的利润。事实真的如此吗?华为的研发投入真的过高吗?

由于去年华为的研发投入首次破百亿美元,所以我们不妨先看看去年主要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上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的研发、营收和研发占营收百分比的情况。其中研发投入超过百亿美元,按研发投入计算的企业排名是三星140亿美元、英特尔121亿美元、谷歌120亿美元、微软119亿美元、华为110亿美元、苹果100亿美元;按营收计算的企业排名是苹果2170亿美元、三星1810亿美元、谷歌883亿美元、微软853亿美元、华为751亿美元、英特尔594亿美元;按研发投入占营收百分比计算的企业排名是英特尔20.37%、华为14.65%、微软13.95%、谷歌13.59%、三星7.73%、苹果4.6%。

在上述6家研发投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中,华为的研发投入排在第5位、营收排在第5位、研发占营收的比例排在第2位。由此看,华为在百亿美元研发投入的企业中,以绝对值衡量,其投入实际上并不高,而且在研发促进企业规模(以营收衡量)的增长上与其他科技企业相差无几。例如以研发投入的绝对值衡量,除了苹果这个个例外,基本上是研发投入越高,营收越高,排名越靠前。

但当我们将上述企业的利润来和研发投入作对比的话,问题就来了。按利润排名上述企业分别是苹果600亿美元、三星250亿美元、微软201.8亿美元、谷歌194.8亿美元、英特尔103亿美元、华为54亿美元。

我们这里以研发投入的最大和最低为例,看看华为研发对于促进利润方面的表现,即华为与研发投入最大的三星相比,其以三星78.5%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仅为三星21.6%的利润;以投入最低的英特尔1.1倍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其52.4%的利润。如果说上述在促进企业规模(营收)的增长上,华为的研发投入并不高的话,那么在促进企业效率(利润)的增长上,华为的研发投入确实又过高了,或者说华为在研发投入的效率上,与上述科技企业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的统计仅是一个参考因素,因为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厂商因为技术纬度、市场竞争纬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企业运营中诸多与成本相关的因素,其获取利润的难度各异,并非只是受研发投入这个纬度的影响。尽管如此,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值得认真复盘,尤其借鉴别人在研发投入的经验不无益处。

从上述6家研发投入过百亿美元的企业中,我们发现苹果和三星是科技企业中,以营收、利润和研发投入三者之间表现最为突出的企业。所以看看这两家企业,尤其是苹果的创新模式对于华为提升研发投入的效率(促进利润增长)更具参考价值。 说到苹果,其实2016年,苹果的研发费用也已经高达100亿美元,远远高于2015年的81亿美元以及2014年的60亿美元。按照销售收入占比来算,苹果去年花费了5%的收入用于研发,高于过去3%的比重。日前,苹果首席财务官马斯特里披露了增加的一些原因,其中包括增加对芯片和传感器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马斯特里提到,几年前,苹果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更多由供应商来完成,但是苹果在基础技术领域开始亲自做更多的基础研究,主要是芯片和传感器。而最新的消息称,苹果已经在研发自己的GPU(图形处理芯片)。

提及芯片,早在iPhone4时,苹果就已经开始使用自主芯片(应用处理器),并从iPhone5开始进一步将架构替换为自主的Swift,这种采用自主创新的结果就是,尽管苹果iPhone的芯片主频落后(其实是实现了省电)只是同期其他Android阵营旗舰的几乎一半,但是性能不输,甚至超越,直至今日的大幅领先对手,而这已经成为iPhone的一个差异化亮点。

再看三星,其研发投入居6大厂商之首,并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屏幕的研发投入上。以屏幕为例,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三星在 OLED 屏幕上的领先地位已经显现出优势,大量来自中国手机企业的订单使其前期巨大投入能够迅速回收成本,而且今年已经收到来自苹果的天量订单,和三星相比,中国OLED屏幕制造商主要需要跨越两个技术障碍:提高屏幕分辨率以及使用塑料基板技术。在这两个领域,三星大幅领先于中国企业。在中国厂商中,上海和辉光电今年的技术将达到三星屏幕2014年的水平。和辉光电大约落后三年,其他中国厂商大约落后四到五年。另外三星在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10nm)也获得了高通骁龙 835 的订单。

不知业内看了上述苹果和三星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作何感想?我们看到的是它们的研发投入不仅是产品,而且是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或者不可或缺和替代的基础性产品,并可以借此形成自己在产业中独特的竞争力。以此衡量,华为的研发投入尽管多数也是聚焦于产品层面,但支撑产品层面背后的技术在产业中是否具备独特和不可替代性,尤其能否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仍有待精细化,也就是说要在大研发的基础上,找对产业中关键的技术点,且需要在关键技术点上尽可能地领先对手。

除了上述苹果和三星在研发投入的“准点”外,苹果提升创新效率的另外一个办法是驱动其产业链的相关供应商去研发最新的技术。

众所周知,苹果每年都会花费数百亿美元采购与iPhone相关的芯片、屏幕、相机闪光灯等部件,这个采购的金额自然会驱动着相应供应商去创新来满足苹果届时的需求。例如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和三星目前都在投入研发更小的芯片制程技术(例如台积电的7纳米和三星的10纳米),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下代,甚至下下代iPhone所需芯片的要求,而谁都清楚这些创新最终都会间接为苹果所用,转换成实在的营收和利润。

我们注意到,在去年研发投入排名前5名的台湾科技公司中,有4家公司隶属于美国苹果产业链,其中包括台积电、富士康、和硕科技和台达电子。其中台积电是苹果应用处理器的主力代工厂,而为了保有苹果供应商的位置,台积电去年在研发的支出达到了创纪录的22亿美元,同比前年10.67亿美元的研发支出大幅上涨。三星今年为了满足新款iPhone对于屏幕的需求,拟投90亿美元扩大OLED产能,而更早之前已经破产的蓝宝石公司,由于苹果的巨大采购量迫使这家公司拼命去研发最新的技术,按照苹果的要求试图大规模投产,但是最终失败导致公司破产,而苹果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承担相应的创新风险或者说让合作伙伴分担了创新的风险,进而间接提升了自己的研发创新效率。当然,华为目前尚不具苹果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但这种借力创新,甚至是转移创新成本的方式,华为确实值得认真考虑,不必什么创新都要事必躬亲,甚至陷入“惟我”创新论的误区。

最后,我们发现,无论是标志苹果创新的iPhone还是iPad,当时在所属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业中,苹果都是后来者。例如在智能手机产业中,早在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之前,诺基亚和黑莓都曾推出过这种产品,而谷歌早在2003年便推出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源版本,微软也是在iPhone问世前几年推出了Windows Mobile移动操作系统。而在平板电脑产业中,早iPad问世十年多以前,就有许多公司发布了各式各样的平板电脑,最典型的就是2002年微软推出的Tablet PC。

相比对手上述尝鲜式的创新,苹果则更多聚焦于市场和用户,即通过观察市场和用户,看到他们如何与自己的产品或竞争对手的产品互动,并观察遇到的问题中隐藏何种机遇的“需求捕获型”创新模式推出了体验最佳的产品,在规避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人的创新风险(前期研发投入的血本无归和弯路)的同时,间接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效率。例如苹果并非触摸屏的发明者,但苹果开发的触摸屏产品提供了比其他产品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当然苹果也赚到了比其他公司更多的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研发投入对于企业规模的营收的促进上,华为已经与研发百亿美元的主要科技企业实力相当,但在促进企业效率的利润上依然存在着距离,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华为与这些企业在创新方法论和模式之间的差距,所以在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根据产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复盘自己的创新方法论和模式对于华为未来最大限度发挥研发的真正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推荐第9篇:效率与公平

现中国社会公平才最重要

经贸与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2008级 陈学毓

【摘要】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先注重社会的效率,然后再注重社会的公平。这是因为当一个国家为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必定会使得社会资金比较集中,也就是以效率为先。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那么就得把视线转到社会公平上来。社会分配公平了才会让社会更加稳定。我们国家目前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国家目前应以公平为先,巩固社会的稳定。

【关键字】经济,社会,效率,公平

效率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以效率为先”说明国家的发展是注重社会效率,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味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得社会的公平性降低,从中引发的问题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中国社会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这32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了社会效率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我们看到了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收入明显增加,国民收入明显提高,GDP每年以平均8%的增长速度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其他的问题,因社会的分配不公平而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等,总之因此而导致的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有的学者认为“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是矛盾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若是以效率为先,那么肯定要牺牲社会的公平性;若社会的发展以公平为先,那么就要牺牲社会的效率。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为解决我们国家因注重社会效率使社会的公平性降低这一问题和由此而导致的其他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重心应转移到社会的公平性上来。

关于效率的含义,首先效率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一定条件下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在福利经济学中,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即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其次,用“最优化”概念来定义效率的代表主要有诺思提出的“制度效率”、纳什均衡描述的效率和帕累托提出的著名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公认的效率定义是帕累托提出的最优化标准。

关于公平的含义,首先,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叙述:公平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中,每个人都应当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权利,或是指在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前提下,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适度,不造成两极分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平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形式,一种思想意识。它可以是一种公平感,也可以是一种学说、理想、主张以及体现为一定的制度等。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不是永恒的。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公平受制于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客观性。公平的标准也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更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现在一般的分析,社会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判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指结果公平,是不是比较武断呢,我们从相关时期党的文件中可以看到,确实是这样一种公平指向。党的十五大就效率、公平问题进一步展开,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显然,这些文献里的公平都是指从按劳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造成的收入分配差异,是相对合理的,其逻辑结果必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对于效率而言,也就是缺乏公平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随着经济效率的提高,收入分配的状况可能会恶化,或者先改善后恶化。因此,效率的提高并不能自然而然的改善收入的分配。对于公平而言,既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在某些情况下收入的平等化有助于效率的提高。过低的工资水平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态度,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因为在过低的工资水平下,他们无法享受到起码的教育和保健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从而改善收入的分配状况,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收入的平等化不仅不能够提高、而且还会降低经济的效率。平等化的效率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效率损失,它为获得更大的程度的公平而不得不支出各种费用;另一个是间接的效率损失,它产生于平等化本身带来的各种“反刺激”效应。

只顾社会经济效率不顾社会公平是不行的,但同时,只顾社会公平而不顾社会效率也是不行的,因此有人提出了“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方法。

所谓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做决定收入分配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效率提高,所得的收入也会高;反之,经济效率低,所得的收入也低。只是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平的问题。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平等。在坚持效率优先的条件下,还必须兼顾公平。而,目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很多。

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所谓过程的不公平是什么呢?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垄断企业职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收入过高,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的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改制中内外勾结低价处置资产,利用内部信息或散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股票获取暴利,通过征地剥夺农民,通过关系或贿赂低价获得国有土地,以及农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等就属于过程的不公平。在进入市场的机会上的不平等很多是与规则的设定和对规则的把握有关的。 总体上看,规则设立很严,执行偏松,对裁量权的把握又因人而异。前者如人们要办一个企业,哪怕一个非常小的个体户都要很高的初始门槛;不必要地设立行政许可,创造寻租的机会。后者如审批和审判,在裁量权把握的尺度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与关系和财富挂钩的现象,这就使得进入市场机会不平等,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而且这种裁量权的把握往往和腐败相连,引起更多的不满。

目前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为0.46,收入分配相当不均,但是我们从城乡分别来看,城市的基尼系数是0.34,农村的基尼系数是0.37,也就是城乡作为两个部分各自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把城乡综合在一起就达到0.46,这说明主要是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收入差距,贫民区与灯红酒绿邻里相望的状态对比,冲击力要小些,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力也要小。总之,我们基尼系数较大,但是冲击力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大。

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人民群众接受效率优先形成的结果不均等,对公共管理“错位”和“越位”造成的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深为不满。进一步地,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是结果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已经造成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是机会的不公平,人们的天赋和潜力很难发展为创造力,较大比例地转为失业和社会救济,也是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之一。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不平衡,与收入分配差异过大也有一定关系。每单位GDP的增长所能包含的就业机会在最近若干年之内是不断减少的,就业机会减少会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

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发展的重点放到社会的分配平等化上来。当然,这不是说只考虑社会的公平而不考虑社会的生产效率。只有目前中国社会更加稳定了,人们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工作而不去考虑其他安全保障等问题,那么社会的效率才会更好的提高。

为做到中国社会目前的分配平等化就要做到一下一些工作:

一、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首先要减少那些不合乎市场经济要求的、甚至是不合法的收入。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看法,这些不合理和不合法的收入分配,并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结果;恰恰相反,他们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表现,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破坏。

二、促进机会均等。机会的均等意味着公平的竞争,也就是说,所有参加竞争的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收入的不平等即可以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以在机会不均等的基础上产生。相比较而言由于机会的不均等而造成的收入不平等要显得更加不公平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机会比较均等的社会常常意味着其收入的分配也比较平等。反之机会的不均等常常扩大收入不均等的程度。消除机会不均等就成了改善收入分配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限制某些行业和个人的垄断性收入。垄断既缺乏效率又缺乏公平,因此,政府一定要对其进行干预,为了保障公平,政府可以为垄断企业制定一个“公平价格”等。结果垄断利润将不再存在。与没有政府干预条件下的垄断价格相比,这个公平价格不仅可以改善收入的分配,而且也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四、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贫穷是收入分配中的一个特殊问题。贫穷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收入分配的改善状况,而其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实现设社会的分配均等化,就要解决社会的贫穷问题,增加贫穷人口的收入,改善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总之,解决中国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就要兼顾公平。没有社会分配的公平,我们将无从谈起社会的生产效率,也无从谈起人们的安定生活。只有处理好了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就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好,社会的各项事业才能有效的进行,才能实现社会真正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7。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郭飞,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统一,2004。

[4]、程传兴等,公平与效率的实现,2004。

推荐第10篇:兼顾公平与效率

兼顾公平与效率

——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大师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工资性收入占比过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0.3扩大到了0.48以上。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为指导精神,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政府的核心议题。

收入分配问题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在建国初期,我国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绝对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大大抑制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普遍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原则,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社会公平问题逐渐凸显。现在,我们应立足当前、回顾历史、放眼长远,看清效率与公平的内在联系,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首先要认识效率的重要性。效率是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的公平最终只能是普遍贫穷,普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不断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做好,才能为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所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能回到导致普遍贫穷的绝对公平中去,依然要认清效率的重要性,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基本分配制度不动摇。

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更要认清公平的重要性。公平是效率的保障,不顾公平而盲目追求效率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会使人民对社会制度的合理与公正产生质疑,进而产生社会不满情绪和仇富心理,处理不好甚至还会引起阶层冲突、造成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保障和前提,而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内在要求。政府应多措并举确保收入分配的起点、过程、结果公平,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要用历史眼光审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建国初期,政府没有认识到效率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公平,结果导致了普遍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把收入分配的重心放在效率上,把公平放在次要位置,导致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现阶段,我们已经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得较大较好了,是时候考虑怎么分好财富蛋糕的问题,用历史的眼光看到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初次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方向,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平的阳光将更加灿烂,相信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逐步构建,人人劳有所得、家家生活无忧、社会长治久安。

第11篇:百家讲坛《公平与效率》

085公平与效率

演讲人简介: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1988年起起草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吕型伟,中国教育学会顾问。

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个全球普遍关注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在21世纪,将会经历一种什么样的变革和创新,这里用的是国际化和数字化。和全球化信息化是一个意思。

那么在讨论全球化信息化这个背景下的教育,很自然地,会联系到21世纪的教育的价值追求或者叫教育理想,那么很多方面,讨论,涉及了比如说,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国际化和本土和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21世纪教育面临的很多选择。也是对20世纪教育一种反思,那么我现在选择的题目是公平与效率。我觉得,这也是在中国目前,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中间,带有一种价值追求的这样一个性质的问题,因为,全球化和信息化,给人类,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个同时,也扩大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

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它会带来加快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处在世界贸易体系中间的不利地位这种情况下,也会可能产生很多新的挑战和困难。数字化的发展,它大大地加快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又扩大了数字化的鸿沟,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贫富差距在拉大,我上个星期参加北大论坛,讨论21世纪人文与社会这个问题上,中国证监会的首席顾问,原来香港证监会的主席,他提供一个材料,他说,现在全球25%的人,掌握了75%的财富。而且,根据预测,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数字化鸿沟拉大的情况下,这种差距有可能不是缩小,是拉大,所以,我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冷静地思考,我们在这样一个浪潮中间,我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那么,教育它可以成为缩小这种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加快教育的发展,我们能够在缩短知识差距上,我们赢得时间,那么,我们有可能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的决策不是很审慎,也可能会拉大这种差距,成为拉大这种差距的一个因素。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是我们在考虑21世纪教育问题的时候,应该加以考虑的。我总的一个框架是这样,在提纲上是这样,第一个我讲的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问题,主要是讲,中国现实的社会公平状况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它应该做出一种什么样的选择,第二个问题我想分析一下,在公办教育中间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第三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在民办校园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第四个就是政府和市场在协调公平和效率关系上它应该起一种什么样的作用,我想先讲第一部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问题。

教育公平,从根本上讲它是受社会公平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面对着社会公平的状况,它必然要影响到教育公平的程度,而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它和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现实是有直接的关系。当然,教育的公平,反过来讲它也会影响社会公平,它可能会起缩小社会差距的这种作用但是它可能也会教育上的一些决策问题,它也会拉大社会差距。所以,我想分析,中国现在社会公平的状况,中国是一个二元结构的社会,从历史上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差距的。这种差距和发达国家,有一点不一样的它是跨越历史阶段的差距,在东部一些沿海城市,正在讨论向知识经济,向知识社会发展的时候,在西部的很多农村地区,它还没有开始工业化它还处在前工业社会,所以它这个落差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历史现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认为地去拉平这种差距。

现在一个新的情况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率优先在整个的经济发展中间,已经占了主导地位,那么在这样情况下,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这种差距是不拉大的。我想不举这个具体数字,我只讲一点,就是说,按照世界衡量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标,经济系数,这个经济系数在中国,现在,梁定邦先生说的是40,我看到的材料是46。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是处在世界中上水平,也就是说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教育现在面对的社会的一个公平的实际。这样一个实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目前这样一种贫富状况,或者说,社会分层的这种现实的影响。

同时,中国教育在公平和效率上,还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中国在现阶段,它存在着教育供求的一种明显的不平衡。就是,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尤其是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和供求矛盾是十分尖锐的。而且,在短期内,我们还不可能完全缓解这种矛盾,等谈不上从根本上马上解决这个矛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育,如何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呢?我觉得,中国要解决教育上公平和效率这样一对矛盾,它首先要建筑在加快教育发展,这样一个基点上,因为,没有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就没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也可以说,如果经济上讲,发展是硬道理的话,道理也应该说,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才能缓解供求矛盾,才能从根本上逐步实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协调,那么,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要采取各种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和举措,这就需要效率的原则。

我们过去只靠政府,这样来办教育,现在看来这个供求矛盾是不可能得到环节的,所以,要用效率的原则,用市场的机制,来扩大教育资源,来缓解供求矛盾,我想这是我们现在所要采取的这样一种教育发展上的决策,但是,在实施这样一种利用市场机制,扩大教育资源的同时,又带来了教育上差距的拉大,和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显露,这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其他方面的一种关注,所以,在注重到教育发展过程中间,我们应该尽可能在目前这种状况下,保持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所以,我觉得,现阶段的选择,我是把它概括成这样,就是保证基本教育的公平。,同时,要尽可能地实现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优质教育和高层次教育上的机会均等。我想这是我要讲的一点。

第二,就是公办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资源关系,公办教育资源,现在远不能适应社会的这种需要,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想,我这个报告里面,我举个四个方面的关系,就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农村和城市,一般和重点,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我决定现在在公办教育中间,面临着这四个问题上如何选择。

我认为,公办教育中间,第一个首先是要保证基本教育的机会公平,要努力实现基本教育的普及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使得所有的人,能够都接受基本教育。这是联合国全民教育大会提出来的目标,这个目标,本来应该在20世纪实现的,现在我们事先两基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地区,初步实现了这个目标,但是,全国还没有。我想这个不去分析,目前我们普及教育的状况,但是,应该看到的一点,目前在普及教育上的城乡矛盾,地区之间的这种矛盾,是越来越显露的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教育的滑坡,这个问题到实际末已经显示出来了。目前,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初级辍学率的明显上升,危房的明显增加,这许多问题,表现了一点就是中国的农村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如果这个问题不引起整个教育决策上的关注,就有可能是整个农村教育在我们世纪初滑坡这样一种滑坡会加大城乡之间的教育矛盾,会使农村的广大居民得不到基本的教育机会,我认为这在21世纪的情况下是不应该这样的,所以我认为,现在应该尽可能做到实现普及教育,这个普及教育,从现在来讲,多数地区是9年,极少数地区5年到6年,也是一种普及教育的机会,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做到的。

第二,公办教育中,就是要通过市场和竞争的机制,实现有重点的非均衡的发展,提高公办教育的办学效益,就是我们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适当地加强一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建设,这对提高我们有限教育资源的效率,是必要的。特别是根据很多国家的经验,公办教育,如果不引起竞争机制,投资效益是不高的。有人说,现在我们公办学校弄得不好,就走到国有企业的困境里边去,所以,引进一点市场和竞争机制,来促进公办教育之间的竞争,我认为这是提高公办教育办学效益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种政策举措。

那么现在,我们是在进行重点建设,我这里提出一个观点,政府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公办教育投资上,现在是向某一些学校和学科倾斜,这种倾斜,我认为,对一个大国来讲,是有必要的。完全平均的这样来使用我们的资源,有可能会延缓我们的发展,尤其是我们需要一些参与国际竞争的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不用这种重点倾斜的办法,它是很难在短期内出这种效益的,所以我是赞成,有重点的非均衡发展,这个是有必要的。但是问题是用什么机制来有重点和非均衡的发展,是认为的把一些资源,向少数学校倾斜,这样倾斜以后,实际上出现什么结果?就是学校之间很难竞争,它实力之间差得太大。

我特别觉得现在在高中阶段,搞示范性高中,这个是看怎么建设,如果说,正确确定了一些学校,我就把这个钱一亿两亿甚至三亿投下去,这样来建设,建设示范性学校还是在同样的办学条件下,我们选择一些真正能够起示范作用的学校来重点扶持,这样,应该是流动的。这样,我说可以鼓励公办学校之间,办出水平,办出质量来。我觉得,我赞成有重点,非均衡发展,但是,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个问题就是在公办教育里面,政府和学校,要特别在公办教育中间,要考虑到社会的处于不利地位的地区和人群,他们的基本教育需要,民办教育,我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那么,在民办教育中间,我想首先的一点,就是要扩大教育市场的准入程度,要以多种形式,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尽管我们90年代以后,民办教育有了一个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到现在为止,民办教育的学生数和在校生数,如果我们统计,不包括幼儿园,是大中小学,高等教育只统计有发学历资格的这一部分,40多所学校,那么,看起来,大概2%多一点,占整个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的经费数,也占整个教育经费的2%多一点。

所以说,目前,中国民办教育的这样一种规模,我认为,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以,我觉得,要扩大教育市场的准入程度这个准入程度,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造一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这样一种政策环境。

因为,中国的民办教育和很多有几百年历史的私立学校历史的情况不一样,中国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它有着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有这样一种学校的声望,而民办教育不过就是十几年,最多

1、20年的时间,无论从资源的积累,无论从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声誉的这种形成,都还有个过程,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公办教育之间,有一种公平竞争的这一种环境,那么我想一些具体的问题,因为,正在有关立法机构,正在讨论民办教育法,还正在研讨过程中间。我觉得,寄希望于我们民办教育法,能够一方面,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一个法制化的这样一种依据,同时,又能够进一步地鼓励和促进,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那么最后一点,我想归纳一下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现实的环境里,要迎接国际化,数字化的这一种挑战,那么,教育,我想应该说,肩负着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要造就能够参与全球国际化,数字化时代的这种竞争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人才,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地提高,同时,我觉得教育和肩负着提高全民知识水平,提高国民素质整体水平,这样的一个任务。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在迎接国际化和数字化的这种挑战中间,才能有全面的这样一种基础和优势。

那么,实现这两个方面,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的协调,我觉得,政府和市场要发挥协同的作用,尤其是政府,我觉得,政府首先是要政府,在发展教育中间的责任要到位,保证教育公平,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如何尽可能为最大多数的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我想这一点,是解决教育公平的一个前提。那么,我想这里,要说的一点,就是说,中国目前政府的投资增长的速度,是快的,90年代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是三倍,应该说是快的。但是,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它是有距离的。特别是中央财政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中央财政的比例不断上升,地方财政比例下降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如何更多地转移支付来支持地方发展农村教育,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的教育需求问题,我认为这是保证教育公平性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另外,政府要创造一种市场竞争的一种政策环境,要保证教育市场的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一种竞争,使得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不管是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不断地提高它的效率,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建设成为在世界上,高水平的高效率的又是体现教育公平的这样一种新的教育。谢谢各位。

问:2005年,大概有4000万人就是高中生的高峰到来,但是,我们国家从明年开始,高等院校的招生,相对平缓地要给予限制,那么,刚才又听了谈教授的有关的讲话,研究基础教育的就说的一个公平,销售教育,效率和平等这样的关系,那么,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今年高等院校,学生进校的压力,我是武汉理工大学的,高校今年可以说在招生上不堪重负,明年又要下降,面对着中国家庭的这样一种需求,我想请谈教授,想请问您一下,在这方面,教育家有何良策,因为可能遇到非常大的矛盾,就是社会上的这样一个群体,对我们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对高校的要求这样一种挑战,谢谢您

答: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目前发展中间,面临的最难的一种选择。就是说,按照满足广大社会各方面的教育需求来看,我们要尽可能地扩大我们的教育规模,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那么现在这两年的高校扩招,实际上是受到这种推动的,除了拉动经济增长,这个经济学界这种观念以外,教育界很大程度是因为社会对高校的发展要求太迫切,而我们前几年控制规模,造成了一个很尖锐的矛盾,所以这两年扩招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背景。

但是,我认为在中国目前这个条件下,发展,总是有一种现实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供求的关系,就是你这个社会要有供给能力,我们有多大的供给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多大的需求,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叫适度超前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教育要超前发展,但是,为什么提出适度呢?因为,发展要根据我们现在可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的基础上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供给是不是已经充分调动了,就是说,社会可以向教育投入的,我们是不是用市场机制,把它能够最大限度吸纳,各种财力,来投资于教育,我认为这个仍然是我们要努力的,所以说我们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应该要进一步扩大教育供给,但是我认为即使这样的话,中国现阶段是不可能充分满足社会各种高等教育需求的高等教育在目前来讲,还只能是满足最基本的,或者是急需的。

所以,我想,要根据供求关系来确定我们发展的规模。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现在高等教育发展,尽管市场机制已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行政主导性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因为,如果说一个正常的市场调节的话,那么,人们要不要受高等教育,他家庭有选择,个人有选择,因为他有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说,我上了大学,我就来就业和收入和我原来预期的希望有很大的差距的话,那么有很多家庭可能会选择去上中等职业教育,或者经过培训以后,工作,工作以后再过一段时间,再来上大学,我们现在是长期沿着一个高中毕业非要找一个大学机会,然后,上了大学以后,各种问题都解决了。这样一种体制背景下,有刺激高等教育盲目发展的因素在里面。

我倒不是说完全是这样,有这样一个因素,所以我说,一方面要尽力地扩大规模,另外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对高等教育的这种调节机制,我想通过这种调节,我想,高等教育会慢慢地实现供求的平衡。我个人这样看。

吕:

可能我讲的内容,同这个主题有点不大符合,因为,现在的主题是现代化,全球化,国际化,网络化,都是这么几个化,我,想讲一讲,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全球化?有没有中国是要保留的,是要坚持的东西。我就想讲一讲,中国,不管怎么进步,中国还有应当保留的东西,这就是我今天想讲的现代化与人文精神,第一点,讲了我对21世纪教育的考虑。我认为,21世纪的教育,主要在建立两个基础之上,一个,就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或者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第二是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科学化,我觉得,现在对信息技术讲得很多,而对脑科学的研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而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你搞什么技术,搞什么网络,归根到底是要开发每一个人脑的潜能,归根到底落实到这一点上,你如果光研究网络,研究什么不研究脑科学,那你怎么行?当然我们对脑科学的知识,了解得极少,19世纪,脑科学的知识是个黑箱,20世纪是个灰箱还是还是半透明的,但是我相信21世纪的脑科学会有非常迅猛的发展,进成为我们教育科学的一个支柱,一个基础。所以我认为,21世纪教育两大基础。

这两大基础结合起来,就能够充分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这两个基础,我是持乐观的态度的。信息技术肯定要发展,网络技术肯定要发展,而且要普及,包括西部地区,那么,国家也要重点帮助它。早一点实现网络化。脑科学,不断多少困难,多少深奥,肯定也会发展,现在,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是空间提高,但是,人类驾驭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滑坡,自己管不了自己。这次9.11事件发生,我是在思考的,我觉得这恐怖行动是人类道德的破产。所以,全世界应该反对的,但是,我也反对用恐怖来反对恐怖。我这里引了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上帝死了,人类没人管了,但是,西方的学者都说了,中国道德不是由上帝管的。所以,他们要向中国来请教,几千年来,中国没有一个上帝,但是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5000年一直绵延不绝?很好,所以,他们要到中国,到东方来请教。

英国的有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他也讲,21世纪的希望,在中国。他主要是从这个角度上,因为,科学技术肯定中国要发展,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希望。西方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中国又如何?所以我们在讨论21世纪教育的时候,大家都把目标集中在网络化技术化这个对的。也有一部分人想到了脑科学的发展,这也对的,但是,德育问题怎么办?我今天讲现代化的德育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为什么德育问题解决不了我觉得,在我们国家来说,主要是三个问题。这在我们的提纲里面讲了一个就是对于工作的观念保守,我们老是老的标准,来衡量新的问题,德育观念是在发展的,比如说,中国人强调忠,过去强调忠是忠于皇帝,忠君是最高的道德,但是,后来就批判了,当然后来有个回潮,但是也很快就过去了,大家知道,忠概念不是忠于皇帝,而是忠于我们的国家,忠于我们的民族,忠于我们的人民,这个概念就起变化了。比如说,竞争,我们中国人历来是主张谦让,现在,提倡要竞争,我也想过,机关改革的时候,干部要竞争上岗,他跑到台上去就要讲,我有什么能力,如果我担任这个工作,我如何如何,他这样讲,他不能说,我这个人不行的,我能力也不行,经验也不行,大家说,你自己都认为不行,谁选你?所以一定要讲自己很行,所以,观念在变化。

第二,对德育的内涵,理解得太狭隘了,我们不是把德育当成思想自治教育,就把它当成一个行为规范教育,其实,德育的概念是很大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仅是行为规范。我认为,德育的内涵应该扩大到我这个标题里面讲到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个下面还要说到。

第三是方法简单,我们德育工作方法就是灌输,就是社教,我们错误地理解了列宁的一句话,列宁讲,马克斯思主义要靠灌输,这个话是对的。有灌输因素,但是,德育不能仅仅靠灌输。

第四个问题我就讲,应该把德育工作,建立人文精神建设的沃土上,我把它用沃土两个字,人文精神是一片土壤,德育是种在里面的一颗庄稼,我是这样来比喻的,当然任何比喻都是朴素的我想这样的比喻也可以考虑,人文精神是一片土壤,而德育是种在里面的庄稼,你不在土壤的上面下工夫,你光去搞庄稼,这个庄稼是长不好的。

当然,什么叫人文精神呢?这个问题要回答那么我自己的解释就是人文精神,应当包括文化品位,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精神世界,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都应该包括在里头。

道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但是它不是唯一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它的民族特色,有国家特色,甚至有地方特色,这种地区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人文上。它在一代一代地起作用,一代一代地培育这个地方的人,人文,我认为这是好事,正因为有这个,所以,中国的道德能够2000年5000年延绵地发展。

中国从秦始皇统一,到现在2000多年了,国家政治统一了,教育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通婚交流非常频繁,但是,我刚才讲到的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还是有各自的特色。2000年都没有化掉。那么,所以我就预见,今后1000年,中国的人文精神在世界上,会不会化掉我想不会,不但不会,我们还有意识地要保留,要发展,要弘扬它。这并不等于不要吸收外来文化,比如科学精神,民族精神我们肯定要吸收。

所以,我最后一个观点提出来就是人文精神会不会全球和,我的答案是几百年里头,甚至上千年里头,会不,我这个结论,比较武断,向大家请教。

第12篇:公平与效率兼顾

公平与效率兼顾

难道高级职称的教师每个月会比一般老师对教育的贡献多300元以上吗?工作量一样工作成果一样但收入差距却在300元以上,这太不合理了。

一:教师编写的论文要获区或市三等奖以上或发表在某刊物上才能评职称。实际上每年参选或获奖的论文都是垃圾论文,根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不仅浪费读者时间、浪费纸张、浪费资源而且浪费教师宝贵的时间。唯一好处就是养肥了教育局的评审团和领导,因为评选论文是要交昂贵的评审费。而很多老师发现不管怎么写几乎都不可能获奖,要想获奖就必须通过“二哥”用昂贵的钱来摆平,这是潜规则。由于高级职称工资比初级一年要多收入几千上万元,所以很多老师不惜血本。

二:很多老师为了高级职称还需要自费交很多钱,比如各种毫无意义毫无效果的培训,指定的人事局计算机考试,考试和考题等材料贵得离谱,没办法为了职称很多老师也是不惜血本,这样加重教师经济负担,养肥了教育局领导等。

三:评职称需要交昂贵的评审费,这笔钱又被地方教育局拿走了。

难怪一些地方领导和一些受益的老师这么拥护职称评定。

四:评上了高级,要想拿高级职称的工资,还必须争聘,只有聘为高级才能享受高级待遇。聘高级过程更是毫无公平可言,校长在学校权利非常大,他的话就是王法,怎么聘标准他来制定,他说什么就什么,没人敢反对。所以在我们学校校长副校长等8个领导几乎是保送不需要争。老师们就只能争剩下的名额,平时大家都很团结,但这个时候老师们争聘人人自保,各不相让,闹的不可开交,互相说对方短处互相拆对方的台,互相说对方的荣誉等是造假的。有个老师学历最低属工人编制居然轻松的评聘上了高级,很多老师提出质疑,校长却说他有关系自己到教育局争到名额,并没有占用我们学校名额。

以上不公平例子只是冰山的一角,还有很多让人气愤的例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评聘职称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根本没有公平性,存在极大的人为因素。评聘职称养肥了一部分人,损害了绝大多数教师的利益。由于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收入差距太大(一年差几千元),已经严重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安定稳定,已经严重影响到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评聘职称不仅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破坏教师间的团结,影响团队协作。

职称工资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职称评定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评聘职称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为了待遇的公平,为了避免同工不同酬,为了社会安定稳定,为了避免教师间的争吵,为了广大教师能团结协作。这几年要求取消职称工资职称评定的呼声日益高涨。应立即改革教师的工资制度,由绩效工资取代职称工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如维持现行状态。比如工资改革,实行的绩效工资,被广大教师称谓“讥笑工资”、“官效工资”等等,其中人为操作的自由度太大了,谈什么公平全是由当官的说了算。尽管现行的职称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基本上有章可循,如果取消了,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对于说高级老师比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多300元,这样的老师我只能说他是搅屎棍子,大脑进水了。提出这样弱智的问题,可能是遗传的劣根性。举例说:在军队里,新兵蛋子会问司令员我每天训练工作比你辛苦多了,为什么你每月比我多几万块钱。在政府里,新进的公务员敢问局长、部长你们的讲话稿都是我写的,你们只是照着念一遍而已,为什么你们每月的工资比我多不止一万呢?

第13篇:电机效率与功率因数

什么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衡量在异步电动机输入的视在功率(即容量等于三倍相电流与相电压的乘积)中,真正消耗的有功功率所占比重的大小,其值为输入的有功功率P1与视在功率S之比,用cosψ来表示。

电动机在运行中,功率因数是变化的,其变化大小与负载大小有关,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绕组的电流基本上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很小。此时,功率因数很低,约为0.2左右,当电动机带上负载运行时,要输出机械功率,定子绕组电流中的有功电流分量增加,功率因数也随之提高。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一般约为0.7-0.9。因此,电动机应避免空载运行,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 什么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一般用P1表示。而电动机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输出功率,一般用P2表示。在额定负载下,P2就是额定功率Pn。

电动机运行时,内部总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绕组上的铜(或铝)损耗,铁芯上的铁损耗以及各种机械损耗等。因此输入功率等于损耗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也就是说,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什么是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内部功率损耗的大小是用效率来衡量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电动机的效率,其代表符号为 ,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效率高,说明损耗小,节约电能。但过高的效率要求,将使电动机的成本增加。一般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其效率为75~92%。异步电动机的效率也随着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空载时效率为零,负载增加,效率随之增大,当负载为额定负载的0.7~1倍时,效率最高,运行最经济。

第14篇:浅谈公平与效率

浅谈公平与效益

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放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一阶段(1978—1987年)的核心内容是“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第二阶段(1987—1993年)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的提法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并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公平优先”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实现,国家采用没收、赎买、公私合营等手段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在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上采取了“公平优先”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但很快这种积极性就下降了。平均主义是假公平,它只讲结果的公平,不管生产过程中规则的不公平。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一样,分配享受相同的物质财富,这对劳动者是不公平的。这种平均主义的公平不是真正的公平,它在使经济失去效率的同时也失去了公平,结果使效率与公平“鸡飞蛋打”一场空。设计新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

“公平效率二者兼顾”的按劳分配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初期。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上采取了“二者兼顾”的原则。提出了要“克服平均主义”,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从根本上打破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后来,先富带动后富。这时,劳动好的,生产多的,多得奖金,收入增加。分配制度的调整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提高了,但由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强调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而人们对此理解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因而带来了改革实践中的摇摆和反复。在当时这种经济制度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基础不完备,计划制造成的行业间收入差距,企业收入不公平就显现出来。就出现有些企业收入多,有些企业亏损。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党的十五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原则上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具体实现机制,使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表述得更为明确、实现途径更加具体。“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部门和行业之间、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悬殊,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悬殊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如果贫富悬殊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变质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失败。为了使改革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当前和今后应更加注重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的社会公平。同时,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现实性。已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能力,逐步解决多年来累积形成的贫富差距。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为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需要在收入分配政策上进行调整,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公平与效率是矛盾关系,而这对矛盾又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我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发展变化,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并不断完善,

分配制度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经济改革的向前发展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竞争,明确在经济体制上要以市场经济为制度取向。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则明确提出“兼顾效率和公平”,这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公平正义,贫富差距,分配政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常常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之下,我国经济腾飞,贫富差距骤然拉大,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部门和行业之间、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悬殊,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人民生活受到冲击,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分配政策和公平正义的争议,其中也不乏怨言和质疑。面对这样的情况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和公平”,这几个字的微妙变化,正是我国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但政策的推行和落实首先要被人民大众所了解、接受,大家是否了解十八大对公平与效率的调整呢?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调整之后的“兼顾公平与效率”是否得到人民认可?在人们心中,“兼顾”二字可否在现实中实现?会不会人们把“兼顾”只当成是无法实现的理想状态?带着这样的顾虑和问题,我们对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11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明确知道我国十八大关于公平和效率关系调整政策的仅有13人,占总人数的约十分之一,足可见我国政策的推广工作还待提高。如果推广工作未做好,人民不了解新政策,政策和人民自然就会出现隔阂,政策的实施缺少了群众基础,也就缺少人民的支持和监督,同时,人们还停留在不合时宜的旧政策方针上,怨言不断,负面心理会愈加浓重。从调查中还可以得到,有将近一半的人得知十八大政策调整是通过课堂学习,也许有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高校的缘故,但可以看出高校教育的作用。其次,约三分之一的人是通过网络媒体得知十八大政策调整,应利用网络媒体的便利性,扩大宣传“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新方针,以得到更多认可,推进实施。

“公平与效率在现实中能否实现”的问题统计消除了我们的顾虑,80%的人认为在现实中公平和效率可以兼顾,这为十八大提出的“兼顾公平与效率”获得群众认可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事实上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而美国和瑞典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只关注了其中之一,而是一直都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同时,

第15篇:公平与效率辩论会

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同学一起探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辩题简化一下(市场经济下公平与效率谁更重要),首先,我们从逻辑上分析一下‚重于‛的含义。逻辑学告诉我们‚重要性‛是不可量化的,不存在‚重要系数‛这样的东西。另一方面,直接比较其大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行的。然而,逻辑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比较方法:1‚冲突比较法‛即看看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舍谁取谁,然而,冲突比较法也有其局限性,故而有第2种方法:‚有无分析法‛即先将前者降为0,后者保持不变;再将后者降为0,前者保持不变。之后,在两种情况间作‚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比较。

明确了逻辑的思路,我们就可以展开对问题的分析了。人类社会行为分为伦理、政治、经济三个领域,其评判标准分别为道德标准、法律标准、经济标准。从‚有无分析法‛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没有道德的伦理行为,还是没有法律的政治行为,都不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唯一会引起争议的就是人的经济行为了,可我们要说,在经济领域尤其要重视公平。经济学中早有定论:公平或效率的优先地位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公平重于效率或效率重于公平。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不能脱离‚在市场经济下‛这一前提。举例而言,我们讲‚雪中送炭‛而不讲‚雪中送扇‛并不是因为‚炭重于扇‛而是因为仅就‚雪中‛这一前提而言,炭的确比扇更应受到重视。

市场经济本质决定了市场经济本身对效率有着自发的且无节制的追求,不加以控制就会为祸天下,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那种以贫穷在面上漫延以换得财富在点上积聚的作法,以及那一次次肆虐一时的经济危机,无不告诉我们不加控制市场经济只能是一只吞噬人类文明的洪荒怪兽。

打个比方讲,一个已启动的市场经济仿佛就像一个已激发的核反应堆,只有控制才能使它由为祸变为造福。而《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控制只能靠司法女神手中的正义与公平。有人说:‚对效率无止境的要求就像市场经济的四肢,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与其不可分割。‛那么,‚市场经济‛这个孩子它缺什么呢?是四肢吗?不是!他缺的是大脑,是思想,是精神,是公平与正义的精神。最后,我想引用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对效率的解释:‚所谓有效也就是说让资源的使用达到以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个要使自己的处境更佳必须以其它人处境更差为前提。‛我想问对方一辩同学,您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呢?

1….老板对每一个员工都因该要公平平等的看待,做到赏罚分明,这样一来,做事做得多的就多拿钱,做得少的少拿钱!!员工们的工作态度会改变,工作效率也会相对的提高!!

2…富士康在文化里提出了‚爱心、信心、决心‛,但很多曾在富士康任职的员工则表示,自己对于‚信心、决心‛体会很深,但对‚爱心‛却感觉不够。相比于同类制造企业,富士康的确能确保员工三餐、员工的雇主责任险等,但由于决策层都为台湾人,他们对于中国大陆的文化缺乏深层理解,存在信仰层面的高度缺失,使公司行为一切以事为标准、以结果为导向,造就了高效率、高绩效,员工们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几乎全用在了流水线上,也同样因为缺少信仰与精神层面的建设而造成人文沙漠。

3…咱们国家的发展,过去一直都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政策使我们国家确实发展的很快,但是也使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展到现在,对公平的只是‚兼顾‛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高房价,比如廉洁问题等等。对公平的不够重视是不是已经开始在阻碍效率的提升了呢?感觉我们已经处在了拉弗曲线的下降端,所以国家要把公平放到和效率同等重要的地步。

4…秦朝的灭亡是一个典型例子。秦的集权很有效率,法也严苛,结果陈胜吴广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而反秦,导致秦二世而亡。

5…汉景帝时,晁错建议削藩,效率倒是很高,结果激起了‚七国之乱‛;相反,汉武帝用主父偃‚推恩‛之策,效率说不上高,但几代之后,诸侯就弱小得不足以对抗中央。

6…过于注重效率造成决策轻率鲁莽,员工工作量过大,最终耗尽人力。企业无情削减员工,并要求剩余员工提高产出,只会导致错误率上升,实际降低了人均生产力。

7…工作效率高不一定是好的,比如规定一个班组1天生产100个齿轮,而作业者擅自减少作业中和动作中的浪费,做了120个齿轮,这就是‘表面效率’。这种效率看起来是提高了,是好事,但是其实这是表面现象,由于有关方面的需求是100个,因而多生产出来的20个就是浪费。

8…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企业一旦提前或超额完成计划,就要敲锣打鼓的去上级部门报喜。但是由于计划本身不反映市场的需求,再加上超计划完成任务,结果使大量的产品积压在商业部门卖不出去,最后只得由财政部门来补贴损失。因此对于提前或超额完成这种计划的这种‘高’效率,不能简单的认为一定是好事。

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和日本因为战争被破坏而急需恢复经济,他们对美元和美国的产品需求量都很大,这就使美国企业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正所谓‘不怕卖不出去,就怕生产不出来’。这时企业的效率似乎的月高越好,提高企业效率就成了当务之急,大家都拼命超额生产,用不着考虑市场问题。所以追求高效率的泰罗制适应了当时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美国企业的市场前景逐渐不太妙,于是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变。这说明了提高效率不一定是好事。

第16篇:平等与效率观

中国古代是想家的平等与效率观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从自己的平等观出发,也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作过古典的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现在看来古代思想家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理解是比较简单和素朴的。

孔子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治理国家的统治者,不担心贫困而担心不平均,不担心人稀少,而担心不安定。如果财富分配均匀了,就没有贫穷;境内和平了,就不会感到人少;境内平安了,就没有倾复的危险。孔子把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看成是社会稳定的条件。“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特别强调公平对社会稳定的用,提出了社会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的观点。“宽则德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当然,孔子所说的公,我们只能把它理解成公平。公平的内涵是什么,不能用现代意义上的平等概念来界定。不过在当时,能提出公平是社会稳定、百姓乐业的基础,就很有价

值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提出平均分配社会财富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把分配与生产、平均与效率联系起来思想萌芽。如《管子》一书的作者提出了“均地分力”和“与之分货”的思想。给农民生产要素,让其获得比较平均的土地,实行地租制,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荀子提出“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和物相持而长”分”就是给农民分配一定的生产要素—土地。“分”的结果就是“多力”,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了,“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能生产更多的产品,使消费品的供应与人们的欲望即需要“相持而长。”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了“受禄之家”、“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的分配思想,已经包含了只要增加一点公平分配,就会提高效率的萌芽。司马迁提出的“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的思想,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使“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同样包含了平等与效率思想的萌芽。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还提出了具有浓郁平均主义色彩的限田、均田的主张,使农民保留一部份土地, 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的压力。有人还提出通过轻赋簿税调节财富分配。“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唐代的白居易曾提出:“夫利山散于下,则人逸而富:利壅于上,则人劳而贫”。白居易的思想就是说政府敛赋收税要注意上下关系的协调,利益在下面,则老姓富而生活安逸,人们的积极性就高,生产的效率也高。这个思想和当今的社会要藏富于民,富民富国的思想十分贴近。以上的不全面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把社会平等与生产效率联系起来。认为尽可能“利可均布”“散利于下”,即平均地分配财富以缓解收入上的高低悬殊,提高效率。这些思想虽然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是文化主流,声音很微弱,影响并不大。但我们在探寻平等与效率思想的发展史时,是不应该忽略的一笔财富。

浅析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处理对策

平等与效率都具有相当广泛的内涵。在奥肯这里,平等与效率的含义有着明确的界定。“所谓效率,即多多益善。但这个‘多’须在人们所愿购买的范围内。”即在资源一定的前提下,提供的产品越多越符合消费者需要,说明资源配置越有效率。而平等,包括权利平等、经济平等和机会均等三个方面。权利平等又包括政治权利、法律权利、公民权利、生存权利等基本权利的平等;经济平等包括财富和收入分配上的平等,主要是收入平等。在此基础上,奥肯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权利平等、收入平等、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价值分析和判断。

1.1 权利平等与效率。奥肯认为基本权利的分配应当是广泛的、平等的、无偿的,它不能用来进行额外的奖励或处罚。这些权利作为一个整体维护了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的尊严,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保护了金无法标明的某些价值,抑制了官僚主义,由此获得的利益和价值远远超过由此付出的经济上的非效率代价。总而言之,权利平等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就整个社会而言,权利平等无疑对经济效率具有优先权,是对效率所需要的自由参与和公平竞争的前提保障。

1.2 收入平等与效率。在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按照对产出的贡献付给报酬。这种按贡献分配的方式和制度必然反应为收入上的不平等,市场的自发作用还会强化这种不平等,而收入不平等目前确实在各方面起着推动效率的作用。“购买效率的代价,使收入和财富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也就是说,效率的提高必然以牺牲平等为代价。反之,社会如果追求平等的目标,就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对生产和分配进行调节。但是,这种干预和调节会阻碍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功能的发挥,削弱或放弃用物质奖励来刺激生产的机会,这样就会导致非效率。这就表明了收入平等与效率在同一层面上一对矛盾,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但是,奥肯还认为,市场制度产生的巨大收入差距也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从而影响了效率;而且,“收入分配上的平等与权利分配的平等一样,会成为我们道德上的选择。”这种超越经济领域的变量增加了收入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某种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更增加了现实抉择的难度。

1.3 机会平等与效率。奥肯不仅强调了机会均等对效率和收入平等的重要作用,认为“:对平等是好的事物,对效率肯能也是好的。”“机会不均等就是非效率。”“更大的机会均等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平等。机会的不均等肯定增加收入的不均等。”而且,对于许多机会不均等的状况,社会可以用增进效率和收入平等两方面的公共政策来减轻。可见,在奥肯也看到机会均等于效率的关系还有另一方面。市场机会均等的幌子往往掩盖了,市场中的个体由于拥有财富和收入等资源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大量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尤其是接受教育、发展潜能等实质的深层的机会不均等,这种机会不均等在形式的表层的机会均等下愈益强化,其极端形式表现为垄断的市场格局,使权利平等大打折扣,是社会的经济福利大幅度减少,成为效率提高的巨大障碍。因此“,源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是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同时,也更可以补救)。”其实,这也从事实角度反证了机会均等于效率实质上的一致性。 2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策

2.1 效率优先原则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效率优先。因为公平与效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所以,实行效率优先原则就意味着是公平的,合理的所谓效率优先原则就是指分配制、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必须把效率作为优先考虑的价值目标。效率优先原则意味着人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这样,效率提高了,生产上去了,社会财富增多了,人们享有的社会公平就更多了,生产的发展是衡量一切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由于效率属于现实生产力范畴,而公平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范畴,因而从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发展因素的序列中的一般关系来看,效率优先是必然的,兼顾公平是必要的,因而是合理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因素中,生产力的作用是巨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的越来越充分。宏观地看,生产效率越低下,社会公平实现的就越不充分,人们就越缺少自由、民主、公平;反之,生产效率越高,社会财富越丰富,在社会物质文明增强的基础上构建的人类社会秩序就越完善,人们所享有的自由、民主、公平就越充分,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也就越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产生的效率就越大,所以,在二者的关系中要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当今,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要改变的是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国家的行政门用计划调节的,它导致了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低效率,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运行以市场为轴心,实行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如果一个企业效率好,就会发展壮大,如果效率不好,就会日益衰落乃至被淘汰出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效率有限原则是符合这一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其重要原因就是在竞争中机会公平,效率优先,对于企业来说,在竞争中,在同一市场条件下,效率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应以效率为先,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在企业内部,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企业的效率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2.2 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并不否认公平,更不能牺牲公平只顾效率,正确的做法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因为只有坚持公平才能够调动效率的创造者,即主体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主体的努力被社会所认同就能够激发他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反之,不公平会使主体失去工作热情,降低公平效率,所以,只有兼顾公平才能促进效率的提高。而且,公平所反映的秩序的合理性会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个体被认同和肯定,个体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而整个社会整体才能够处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下发展,个体间相互协调形成很好的团队精神,能够提高社会整体效率,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高效率。总之,兼顾公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弱势群体,对这些弱势群体,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政府应当兼顾公平,通过种种措施,如向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把这部分资金转移给弱势群体,如发放失业救济金,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部分人得到应有的帮助,以获得应有的教育机会和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挖掘这部分人的潜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

平等与效率关系视角下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读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越来越大,短短一二十年,我国就进入了世界上社会差距最大的国家之列”。社科院发布的《2008 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所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基尼系数从 1982 年的 0.249 拉大到 2008 年的 0.47。总的来说,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因此,如何在平等与效率的协调中,既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在有率的经济中促进平等”,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掀起了一场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革为开端的改革开放浪潮,其发展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差距的扩大化。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78 年到 1987 年,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地区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2、1987 年到 1992 年,提出多元分配格局理论1987 年,党的十三大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指出“非劳动收人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社会主义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人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3、2002 年以后,形成了多元的分配格局。20 多年的人 论 坛改革开放,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同时也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从 1982 年的 0.249 拉大到2008 年的 0.47,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因此,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十七大在分配格局上明确指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首次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强调了“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出了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的措施

三、平等与效率的相互关系对我国分配制度与政策的启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我国分配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在平等与效率的权衡和协调中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共同富裕”绝不等于平均主义,必须承认竞争和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机会均等以鼓励良性竞争来缩小差距。同时,必须意识到,鼓励良性竞争和合理差距应该建立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即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开展竞争。“所谓‘社会公平’,是社会为了实现已经确定的目标( 例如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 而制定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得到执行,目标实现了,就实现了社会公平”。在社会公平中,政府和社会必须保障的、必须承担的责任的底线,就是所谓的“底线公平”。“底线公平”虽然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上, 但它直接处理的并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权利与责任 )、政府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是全社会除去个人之间的差异之外,共同认可的一条线,这条线以下的部分是每一个公民生活和发展中共同具有的部分——起码必备的部分,其基本权利必不可少的部分。一个公民如果缺少了这一部分,那就保证不了生存,保证不了温饱,保证不了为谋生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因此需要社会和政府提供这种保障。“所有公民在这条底线面前所具有的权利的一致性,就是‘底线公平’”[17]。底线公平并不牺牲效率,相反,就整个社会领域而言,这种基本权利的平等无疑对经济效率具有优先权,是对效率所需要的自由参与和公平竞争的前提保障。要保证基本生存权的平等,在现实操作中,国家应该完善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体系,保证公民最基本的生活。与此同时,依照奥肯的思路,相关社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漏出效应的控制,使效率的损失最小化(如严格低保资格的审核等)。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底线公平只是对基本生存权的保障,只是平等与效率的均衡的基础。要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实现平等与效率的均衡,必须注重发展权的平等,这就要求机会均等。“机会均等与收入平等成正比关系。机会的均等与收入的平等一般是互补的、成正比的,并非对抗的”,“更充分的机会均等会给一代代人带来更多的社会流动性。增进机会均等的努力和个人主义的、功名主义的、实行奖励和允许各种等级性的竞争性经济是能并行不悖的”,“更为广泛的机会均等不一定产生更多的挫折。只要人们从事于多方面的竞争,并以多种标准去评判自己的贡献,社会就可以继续竞争,同时又不伤害谁。衡量标准愈多,人们对自己的打分就愈高。这对于自尊是有好处的”。 在政策层面上,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必须制定发展型社会政策,增加对涉及发展领域的转移支付,增加对农村教育和就业培训等领域的投入。这些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效率损失最小的、相对平等的增长模式。同时,政府还须增加医疗、失业救济及工伤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支出,以便保护和投资国家的人力资本。机会均等有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参与的能力和积极性,有利于收入分配体系朝正常方向发展。其实,在具体的政策情境中,奥肯也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权衡平等与效率的万能公式,只是指明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与思路。即“在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加平等”。他认为“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然而,作为更多地获得另一方的必要手段,(或者是获得某些其他有价值的社会成果的可能性)无论哪一方的牺牲都必须是公正的。尤其是那些允许经济不平等的社会决策,必须是公正的,是促进经济效率的”[20]。虽然他在书中也举了很多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协调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方法都是针对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而言。因此,面对贫富差距扩大,市场化过度,潜在社会风险,我们必须依据具体国情加以斟酌,制定和执行一些权衡平等与效率的再分配政策,尽力控制漏出效应,力求在“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并在效率里添加一些人性。”

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数理经济逻辑———基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前提 分析平等与效率关系的主要逻辑如下:平等和效率是两种消费品,弱者和强者是两个(种)消费者,强弱两者关于平等、效率的消费和竞争交易受到收入预算约束。在强弱两者的纯交换经济中,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假设满足一系列条件,那么经过两者关于平等、效率的交易和讨价还价博弈,则有:(1)强弱两者各自关于平等、效率消费的替代达到了最优;(2)强弱两者各自关于平等、效率的边际替代率达到彼此相等;(3)通过上述替代强弱两者各自的消费都实现了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4)总之,这表明强弱两者之间的交易和博弈达到了均衡。应指出,这种均衡既不是必然存在和稳定的,也不是必然不存在和不稳定的,而均衡的存在和稳定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因而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决定上述均衡具有存在性和稳定性,究竟需要哪些条件

运用数理经济学理论方法可以建立平等与效率关系新的逻辑框架。假设平等、效率是两种消费品,弱者、强者是两种消费者。在强弱两者关于平等、效率的纯交换经济中,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两者经过竞争交易和讨价还价博弈,有可能实现均衡。这种均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具有存在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相应的平等与效率关系满足凸性、紧致性和连续性;其具有稳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上述关系满足总量可替代性瓦尔拉斯律和齐次性。

三、平称与效率的动态配制:

平等与效率如何抉择,是人们讨论的一个重点,即使人们不能得到答案。奥肯没有做出平等与效率的最终抉择,却让人们明白平等与效率的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中平等与效率有粉不同的配!状况.有些社会主张牺牲一些平等去换取效率,有的则会用效率换取更多的平等。这关键要看对于这个社会形态来说,什么是更重要的正义。一个人人收人平等但总体发展水平很低的社会并不可取,这个社会可能会选择牺牲一定的平等,一个社会高度发展但收人差距悬殊的社会也组藏巨大危机,它储要牺牲一定的效率。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正在牺牲平等来换取效率.虽然中国需要发展,但是不能仅仅注重效率,要针效率对平等的现实侵害状况进行政策调整,防止不平等的加剧,对社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就像郑老所说,不能让人民的“不公平感”转化为“剥削感”。

第17篇:公平与效率论文

公平与效率: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摘

要〕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是实现率与公平统一的实践基础和目标,应该在二者关系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不同维度来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任何将二者关系机械化、教条化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效率与公平,国情,共同富裕,共时性,历时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愈益拉大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的观点以来,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争论就没有中断,而且随着我党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如何对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俨然成为一个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问题。笔者也在不断地思索,时而有一些想法,在此提出,希望有助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和非历史的统一;二者在统一过程中何者“优先”、何者“兼顾”必须视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而变化,而不能一成不变。

一、中国的国情:探讨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

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有关理论,在一种纯粹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或经济统计数学模式中推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式,即使推演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存在于所谓一般的、理想的或线性的经济环境中,而是存在于非常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之中的。所以,笔者认为,如今我们探讨二者的关系,一定是在二者关系在某种环境中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和条件下,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这一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国情绝对不能舍弃。中国的国情不是可有可无的外界变量,二是内在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及其历史变迁之中的,或者说二者的本质关系只有在中国具体的、变化中的国情之中、日益逼近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之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升之中,才能实现和展开。任何脱离这一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国情来谈论二者的关系,无论其数学模型如何精致、逻辑推理如何缜密,也是没有意义的,难听点说,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教条主义(或者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或者是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需要高度关注的是:我们有十三多亿的人口,城乡、地区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巨大,庞大的经济总量与极小的人均产值,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显著的不平衡,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的二重性,我们在体制上、政策上高风险的尝试性探索等等因素,都会使得任何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变得面目全非。这是我们在研究和实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论和政策措施时所必须高度关注的;再说一遍:这些因素不是无关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噪音”,而是我们必须实践于其中的条件、环境和背景。

二、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基础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认真分析可以得知,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目标。“富裕”指示着效率,没有效率的发展不可能实现富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加,而效率无非是以最少的代价(时间、资源、人力等)取得最多的收获,无效率的经济过程至多是简单再生产的维持,而不可能有财富的增加。有效率就会有富裕,这具有必然性。为了富裕必须追求效率,这是追求富裕的历史规律的客观要求;舍弃效率不仅违背实现富裕的规律,而且任何其他的方法和路径都只能是缘木求鱼。这一点无须多加言说,无数的经济学著述对此作过有说服力的论证。

笔者所强调的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富裕,而是“共同”富裕,“共同”就是“公平”的体现。没有“共同”的“富裕”只能是“不共同”的富裕:部分人的富裕——少数人的富裕——极少数人的富裕,从而也是部分人的贫穷——多数人的贫穷——绝大多数人的贫穷。这毫无疑问也是历史的规律。这个“共同”就是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致富的机会、条件和环境,平等地享有共同发展的成果,这就是公平。为此我们在政策的决定和执行上、制度建构上、运作体制上、激励机制上都要使全体人民在平等的起点上、在平等的条件下,平等地享有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公平,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富裕本身没有社会性质的差异,但富裕不是无主体的富裕,它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和存在状态却是有社会制度之别的,而“共同”则从生产关系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富裕,才从本质上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的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因此,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首先表现在二者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具体地统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实践之中。离开共同富裕谈论二者的关系就是抽象的、无益的。

对此还可以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的高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财富的增加,才能达到富裕;只有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坚持产品的“按劳分配”,才能有基本的公平、“共同”的富裕。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追求效率,而为了保持和提升、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就必须追求公平;没有效率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没有效率的公平和没有公平的效率都是违背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也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们必须在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理解和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完善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效率宁可不要。

二是,单纯从经济制度意义上来看,我们将近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单纯机械地理解为它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或者就是服务于、服从于并以社会主义为目的的市场经济——显然这两种理解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主从关系上是有区别的,暂且不论;另一方面,如果说社会主义的本质趋向是公平——全体劳动人民的当家作主,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等,市场经济的本质趋向就是效率——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高效率地获取(创造和分配)财富,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就会有不同的实际表现:或者是讲究公平的效率,公平服从效率,效率是目的,公平是手段(学界大多数论述均属此类:公平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它在有限范围内能够提高效率);或者是讲求效率的公平,效率服从公平,公平是目的,效率是手段(对此学界的论述较为罕见)。笔者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对于我国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总体性、决定性和统帅性,市场经济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就连市场经济极为发达的西方也在高喊“只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的口号),因此总体上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该是后者:效率为了公平,效率服从公平——这也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和“共富”关系的论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显然部分先富就是讲求效率的结果,而部分先富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即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共同富裕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就是乌托邦。

三、不同“经济单位”的不同组合: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共时具体性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现状错综复杂:历时性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共时存在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使得整体的生产分工链条上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的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既然任何经济单位都必须面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那么就有一个具体地如何处理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二者之间“何主何从”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就是要让那些有条件并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地区、行业、部门、产业、企业和人(简称为不同的“经济单位”)高效率地先富起来;而对于国家来说,这部分地先富绝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为进一步实现全体共富创造条件。不服从公平的效率即不服从全体共富的部分先富必然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其后果已经有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以为佐证。

再细致些说,效率与公平的几种关系组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抑或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把二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等等,不但不是“一刀切”式、“一窝蜂”式的关系,而且即使对于同一个“经济单位”也是灵活的、变化的、具有策略性的。在国家发展的同一个时间点上,不同的经济单位可以灵活地采用上述关于效率与公平的不同关系组合,在确保微观效率的前提下,通过效率与公平的不同关系组合也就是公平的量的积累来推进公平的实现。因此笔者反对那种中央一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一阵风地全国上下、各经济单位都争先恐后地惟效率马首是瞻,中央一说“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就一窝蜂地都无效率地“注重”公平,等等。中央是从总体高度,根据发展中出现的关键和突出问题来明确二者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这个具体阶段的一般关系,各个“经济单位”则应该在有利于实现国家根本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关系组合。这就叫实事求是、因情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看来,任何把二者关系公式化、机械化、教条化的做法都是违背辩证法的,因而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四、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组合: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历时具体性

以上论述表面:只要为了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可以进行灵活地组合。改革之初,突出的问题是整体上缺乏效率,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部分先富的政策就是十分正确的。而当那些先富起来的部分已经足够地富,而未富起来的部分已经极端地贫,以至于先富部分已经不能够再继续保持富裕,或者蕴藏着极大的社会稳定危险的时候,就说明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不及时恰当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导致先富和未富部分两败俱伤、前功尽弃,这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实施“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口号和措施就是必然的。但现实的历史进程不会这么机械,笔者认为,在大多数时候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该是基本平等的:公平是目的,但必须通过有效率的手段来实现,效率虽然是手段,但当不讲求效率连生存也有问题的时候,效率就是至高无上的;但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要随着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而变化。

共同富裕的确首先是一个目标,但不是所谓“最终的”、与具体过程无关的“目标”。共同富裕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是这个过程中追求共同富裕之各个环节的必然结果,因而也必然规定整个过程的本质;一个与共同富裕无关的社会历史过程,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固然是目的,但恐怕也不是通过任何手段就可以实现的;不通过与共同富裕有本质联系的手段,也断然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是共同富裕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深刻表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是必要手段,但不是充分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也是达到共同富裕即实现公平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充要手段之一。这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随着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以及所突现的不同问题,而决定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不同组合,这也是实事求是、因情而异。那种把邓小平同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教条化的做法是违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的。

总之,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势下,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上考虑,根据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无疑是符合我国国情及其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明智之举,否则将铸成中华民族历史性的灾难。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至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使二者保持适当的历史张力,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具体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必要的领域、必要的“经济单位”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只要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合理的、正确的。

第18篇:论平等与效率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共4页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摘要: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其1975年出版的《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他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本文就是读过它后引发的一些思考,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分析。 关键词:平等与效率 机会均等 市场经济 转型期

奥肯认为平等与效率二者之间,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尽管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更多的方面确实相互矛盾的。因此,谁的抉择不应当是只强调一者而完全不顾另一者,也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使二者的要求同时满足,而应当是考虑如何使二者以一种公正合理的方式达到相互妥协和限制。他在《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中写道:“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无论哪种牺牲都是公正的。”1

阿瑟,奥肯在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时,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强调二者的“兼顾”。这也是他在同一问题和其余两派不同的地方;但同时与它们又有共同的出发点。即认为“效率和平等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对此,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 首先是给平等概念定义问题。如果把平等定义为社会成员权力的“机会均等”,那么平等与效率就是统一的。平等就是效率、效率就是平等。社会只有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获得劳动权力的机会均等,让人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赛跑,社会就得到效率。保持公民机会均等的社会条件越充分,社会效率也就越高。社会资源配置越合理有效,表明社会越平等。社会效率越低,也就表明社会平等程度越差。奥肯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对平等是好的事物,对效率可能也是好的。” “不平等的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和非效率。”“我坚信,更大的机会均等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平等。”“机会的不均等肯定增加收入的不均等。”因 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共4页

此,社会保持平等的努力,就是尽力保持每个公民的“机会均等”的条件。只要做到这一点,也就基本上认可实现了社会的公平。

第二,如果把平等定为最后所得到的劳动收入的均等。那么平等和效率又是矛盾的。因为从机会均等的前提出发,排除社会其它不公平因素,每个人天赋能力的差异,也会引起收入的不均等,但是这种不均等是保持社会效率的条件,而这种不平等又是以机会均等为条件。如果否认这种不平等的合理性,只能是牺牲效率来换取社会低水平的平均。“源于机会不平等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2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即使社会给每个公民提供了机会均等的保障,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体现在天赋能力的遗传,另一方面显然是家庭的地位),会使人们收入产生差别。如果差别过大,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情况,这也会影响到社会平等,同时也牺牲了效率,这就需要在平等与效率之间作出抉择。这也是阿瑟·奥肯论述的主题。可以说,“兼顾”理论的确在处理该问题上是比较周全的。

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解决平等与效率难题时应当以此作为重要借鉴,从而以较小的社会平等损失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率,以及以较小的社会效率损失赢得更大的社会平等。

我国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多年改革路程也基本上是按这一思路走下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采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下放部分分配自主权,扩大市场机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促使收入分配主体增多,收入分配渠道扩大,出现了社会收入分配多极化格局。具体讲有:(1)社会收入的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收入差距拉开,打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局面;(2)社会收入分配的多源化。工资以外的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各种类型的其他收入越来越成为人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3)收入决定市场化,国家对社会收入的指令调节比重大幅度下降,而市场调节比重上升;(4)逐步形成了一部分“社会高收入”者。某些“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中的中方管理人员,某些个体工商业户主、文体明星等收入巳高出一般居民收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个别人的财富甚至达到上亿元。

以上四种现象,有些是经济市场化所必然出现的事情,也就是市场经济法则 2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共4页

允许的事情,但有些是属于转轨期中由于制度发育不全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暂时的经济现象。从另一方面看,上述现象表明我们社会收入分配已拉开差距,摆脱了平均主义旧体制的制约。但从深层次上看,这种收入分配格局,与一个能保持社会稳定、人们心理能够承受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体制,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依然存在着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不得不大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效率,同时也是一种的不平等、不公平。突出的有: 第一,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开,在目前基本上还是就全社会或不同的社会集团之间而言的。目前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平均发放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平均主义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要分配倾向。平均化的工资倾向大大削弱了工资的激励功能,使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成本越来越高。虽然,企业工资总额增加了许多,但企业的效率并没有随工资的增加而提高。在我国公有制企事业中,平均主义分配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由于转轨期中,两种经济体制的摩擦,形成了某些制度上的“真空区”。法律不健全或执法不严,加上“权钱交易”,导致一部分人“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大量增加,形成一批暴利集团,短短几年使一部分人的收入高出普通劳动者收入的百倍、千倍,这引起了人们心理新的不平衡,妨碍了效率的提高。

第三,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不仅落后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而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也有很大距离,我们仍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经济发展还刚刚起步。在这期间,特别需要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居民通过“创新”、“创业”,向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劳务,提供新的科技、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改变自身的地位,改变社会面貌,增加个人收入。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产生了房地产市场、股票债券市场。这是用市场这个公平竞争的场所,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通过产权的股份化建立起一种现代企业制度。但由于我们的许多法律制度不健全或者不配套,特别是少数人利用“权力”,通过炒房地产、炒股票而大发横财,同时逃避社会调节的监督,短时间成了“暴发户”。买地皮不是为了开发,买股票也不是为了投资而获取投资收益,而是单纯为了投机。如果社会对此不加以矫正的话,会直接损害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的长期效率极为不利,结果是既无效率、也无公平可言。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共4页

以上我们所提到的这些经济现象同我们确定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相悖,因此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明晰化,真正确立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地位,真正把企业的收益同市场联系起来;职工收入同他们的劳绩联系起来,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模式,真正发挥“工资”的激励机制作用,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真正和市场联系起来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力上的差别,只有承认它,才是对社会“平等”的承认,才会有效率。搞平均主义,正是否认了社会的平等,同时也就损害了社会的效率。

第二,借助市场机制理顺社会各类人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加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特别应往意处理好各种高收入阶层与大多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合法的收入,市场允许的收入都应保护,同时应严格限制那些利用体制性漏洞获取的高额收入。完善以税制为中心的社会收入分配调控体系,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功能。同时要增加各种“灰色”收入的透明度,尽力防止少数人逃避社会税收的监督而扩大“灰色”收入。

第三,通过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加强对各级权力机关的监督;通过廉政建设等各方面的措施,解决日益膨胀的“社会黑色收入”的问题。“黑色收入”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只有通过法律手段,通过各种社会监督机制才能使其减少到最低点,减少到社会可以承受的水平。同时要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第四,通过深化改革,减少两种体制摩擦并存的空间,减少体制性“真空区域”,减少少数人利用体制性转换所带来的漏洞谋私的机会。借助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机制尽力向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机会均等的条件,真正使他们的收入差别体现出的是一种个人能力的差别,而不是社会外加的差别,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2]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三联书店,1995,P40.[3]高兆明.从价值论看效率与公平--再论效率与公平[J].哲学研究,1996,(10).

第19篇:公平与效率读后感

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读后感

财政与税务学院 缪俊湘 12103013011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的进行了较为详尽和深刻的论述,从权利和金钱,到收入平等与机会均等,最后谈到了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该书集中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市场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市场也该加以约束。

阿瑟·奥肯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它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其内容大致可概述如下:第一,认为平等与效率的选择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抉择,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选择。他说:平等与效率是“目前最棘手的抉择问题。”“一种恐怕是更为困扰人心,更为普遍的抉择,而且它在社会政策的各个方面困扰着我们。”第二,为什么要提出平等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呢?因为平等与效率在同一个层面上是一对矛盾。“我们无法在保留市场效率这块蛋糕的同时又平等地分享它。”“因为平等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要做到平等(实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夕要提高效率就要扩大收入差距。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市场越起作用,效率就越高,收入就越多,平等就要受到损害。相反,实行有利于平等的收入均等化政策,如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人们就不愿增加工作量,遗产税太重,就不愿储蓄,积累率可能下降,这些都会使效率受到损失。政府规定最低工资率给低收入者补助,则被认为是对少干活者或不干活者的不恰当鼓励,从而引起更大的效率损失。因而两者不可兼得。第三,由于平等和效率二者之间的矛盾性,因而不可兼得,很自然就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序数问题。由此,在经济学上产生了相应的分歧。

“效率第一”的观点。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哈耶克就持该种观点。弗里德曼认为“效率第一”。平等只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人都有机会得到私有财产,所以用政治或法律来限制一些人获得财产或减少一些人的财产的做法,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哈耶克指出“由特殊干预行动对自发过程造成的分配状况的‘纠正,,就一个原则同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而言,从来不可能是公正的。”他们认为最大的平等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以自由为前提,因而应当把市场竞争放在首位,侧重经济效率的根高。 “平等第一”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罗尔斯认为:把收入均等化放在首位,实行

平等优先。“让平等居先”,对处于不利的群体中的个人,尤其应当平等分配。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仅收入不可能公平分配,甚至资源也不可能有效配置。

“两者兼顾的观点”,也就是阿瑟·奥肯的观点。他不同意以上两派各执一端的观点。“罗尔斯有一个清晰干脆的回答:把优先权交给平等。密尔顿·弗里德曼也有一个清晰干脆并且是一贯的回答:把优先权交给效率。我的回答很少是清晰干脆的,我不能接受罗尔斯的平等主义的差别原则。与弗里德曼不同。”阿瑟·奥肯的具体看法是:

(1)平等与效率必须兼顾。因为资本主义是一种权利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双重交错的社会结构和价值标准的社会,它既追求法律上的权利平等,又造成经济上不断加大的差距。正是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赏罚来鼓励和刺激人们去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制度,它创造出有效率的经济,因而市场需要有它的地位。但市场也必须被界定在它必要的范围内。平等与效率两者齐头并进是有的,而在许多场合又是不可兼得的,正因如此,奥肯认为必须采取兼顾的办法。“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然而作为更多地获得另一方必要的手段(或者是获得某些其他有价值的社会成果的可能性)无论哪一方的牺牲都必须是公正的。尤其是,那些允许经济不平等的社会决策,必须是公正的,是促进经济效率的。”

(2)“兼顾”的关键在于“度”。“真正的问题通常在于程度。国家以什么代价用平等来交换效率”也就是要恰到好处地增进平等。平等之所得正和效率之所失相抵,保持社会效率的总和不变。

(3)大多数收入不平等的根源是机会不均等,两者成正比例。“大部分对不平等来源的关注反映出一种信念:源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

(4)应采取协调平等和效率的政策措施。一是将大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分配给工人,让工人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从而既扩大平等,又提高效率,二是实行负所得税或有限工资津贴,从而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又不损害效率,不影响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增加国家的教育经费,使劳动者有受教育、接受培训的机会,纠正机会不均等,从而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收入的均等化,四是实行“混合经济”结构,即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包括某些部门资本主义国有化在内的社会化的经济相混合的经济,从而使以利润为动机、关心效率的私人经济与不以利润为动机、关心社会福利,关心平等的公共经济两者相互补充。综合以上评述可以看出,阿瑟,奥肯在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时,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强

调二者的“兼顾”。这也是他在同一问题和其余两派不同的地方;但同时与它们又有共同的出发点。即认为“效率和平等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对此,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

平等与效率具有相当广泛的内涵。平等包括权利平等,经济平等以及机会均等三方面,而效率则是指“多多益善”。

对于权利平等和效率的关系,作者认为最基本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法律权利、公民权利、生存权利等基本权利的平等)的分配应该是广泛、平等以及无偿的,它的获得无需任何货币费用,并且不能用来进行额外的奖励或处罚。这些权利维护了每一个公民的尊严以及最低的生活保障,保护了一些金钱无法标示出的价值。由于权利是禁止交易的,那么可以被看作非效率的,阻碍了可能有利于买卖双方的交易,但是这些“非效率”的权利保证了人们能够一心工作而无后顾之忧,看似“非效率”,但却间接产生“效率”。因此“权利平等”拥有至高无上的优先权。

对于收入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作者认为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总是按照产出的贡献给以报酬,但是这样的分配方式必然会引起收入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刺激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整个社会却又必须维持一定的平等以维持公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那么政府必定要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对生产和分配进行调节,这样的结果便是导致非效率。这就说明了收入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体了。但是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势必导致效率的上升,从而影响公平,那么政府就应该通过补充性来源(比如退休金)、非货币津贴等方法来平衡收入。

对于机会均等和平等,作者认为:“机会均等概念远比收入均等难以捉摸,而且它使任何有意义的衡量都落空了”,因为人们很难找到一根“起跑线”,让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同样的起点。在机会均等问题上,一步赶不上便步步赶不上,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没有接受良好教育,找不到好工作,没有钱去进行某种职业教育,只能找一个凑合的工作。“非效率是可以按复利形式增长的”,机会的不均等肯定会增加收入的不均等,那么就直接熬制了人们获得资本方面的歧视,债权人的没有信心直接阻碍了穷人在开办企业、购买住宅、教育以及所有俄形式的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

既然平等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那么如何抉择平等与效率就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既没有百分百地支持罗尔斯的“公平优先”,也不赞同弗里德曼的“效率优先”,而是主张兼顾“公平”和“效率”。如果平等和效率都有价值,而且双方都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妥协。作者在这本书的第四章所用的标题为“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可以看得出“效率”在原始积累阶段

的确优先于“平等”,因为没有“效率”就没有了“平等”的资本;而当一个经济体拥有了一定的高效率之后,那么维护“平等”则成了首要目的。过分的贫富差距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以及社会的仇富情绪。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

(1)通过人力资本政策,扩大接受教育、培训和发展潜能等实质的深层次的机会均等,从而尽可能使每个人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社会所做出的使教育资助、职业培训及就业的机会均等化的努力,既可以改善效率,又可以增进平等。

(2)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和转移支付、负所得税、有限工资补贴等再分配政策,让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缓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的矛盾。但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某种程度的损失,这就是所谓“漏桶原理”。这种再分配的效率损失主要是基于富者和穷者经济刺激的不利影响以及转移支付时的收入损失和行政管理成本。因此减少漏桶的漏出量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及调动员工积极性来减少漏出量。

《平等与效率》让我对当今中国经济有了更多的见解。改革开放快30年,我国一直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确是刺激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30年后的今天,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收入上的差距,都导致了城市中犯罪率的居高不下,治安环境变差,穷人生活举步维艰。现在我们不应该在死盯着“效率”,而应该想办法“平等”。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我国应通过高额的累进税、遗产税、负所得税等在分配政策,让社会成员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可以加大所得税征收的上限,这样能够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负担,并且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变相地进行房屋补贴,保证公明的最低权利;可以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给以到西部投资的公司政策上的鼓励,做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加大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资,让人们有了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可能。

市场总是趋利的,如果政府不加干预,那么“平等”便是一句空话。只有政府才能够解决平等与效率的问题。

第20篇:公平、效率与就业

文章标题:公平、效率与就业

正确认识公正、效率与就业的关系,对于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端正在就业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

文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公平就是社会公平,它主要是指社会财富占有的平等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效率就是劳动效率,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社会公平即社会财富占有的平等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又可归结为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仅就劳动平等而言,它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任何人的收入都只能主要来自劳动,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同另一种劳动相交换,从而获取消费品,不能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人们在获得收入的方式上是平等的。二是每个劳动者有平等地参加劳动的权利。而劳动平等与报酬平等,最终又可归结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只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就能体现现阶段的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从而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社会公平与劳动效率的关系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与劳动效率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尽管存在着矛盾,但又是相互统

一、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没有公平就谈不上效率。这一思想在近

二、三十年西方出现的组织行为理论中也得到了反映。这一理论认为,职工在一个组织中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职工在主观上所决定的他是否得到了公道的待遇,他付出的劳动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补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道的待遇和就有的补偿,可以理解为平等劳动的权利是否得到落实以及一定量的劳动支出是否得到应有的报酬,即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否得到最终体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劳分配既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差距过大的分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劳动者心理不平衡,影响社会安定,从而降低或破坏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力就不能高速发展,效率也就谈不上。例如,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本身也是一种公平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先富起来的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即为社会提供有用劳动。如果不把握住这个条件,非法致富也允许,就会失去公平,非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导致人们心理失衡,产生消极破坏作用,从而降低效率。另一方面,效率又是实现公平的条件。没有效率,生产力不能高速发展,实现公平就缺乏物质基础。没有效率,导致劳动者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更不能为劳动者提供平等地参加劳动的机会,公平就无从谈起。所以,只有坚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才能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反过来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条件。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上必须把握的基准思想。据此制定的分配政策在实践中才会有较好的效果。任何忽视按劳分配的倾向都是有害的。当然,由于在执行按劳分配原则过程中容易出现某些偏差,以及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市场因素的复杂情况,有时会出现分配不公的现象,导致收入差距过大或过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国家除了不断调整分配政策外,还应采取行政、经济手段进行干预。一方面,通过税收等手段,对由于非劳动因素而导致的不同经济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另一方面,对经济条件差、致富困难较大的地区和劳动者,要加以扶持,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在物质技术上给予帮助。目前,为了控制贫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应着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这将成为今后深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要落实每个劳动者有平等的参加劳动的权利,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一内容表现在就业问题上,就是要实行充分就业政策,为每人劳动者提供“各尽所能”的机会。一个人要生存,就应参加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任何人都不应剥夺这种权利的义务。当然,劳动者有平等参加劳动的权利,不能绝对地理解为每个人都必须有工作岗位,不存在任何失业现象。因为平等参加劳动者有一个前提,即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和技能,就有可能失去工作岗位导致失业。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实行的充分就业是包含合理失业率的充分就业。政府有责任花费更多的力气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应该当作一般的经济问题来对待。正是因为每个劳动者的能力和技能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适应不了高技能的工作岗位,就应向报酬较低的低技能工作岗位流动。这样能迫使每个劳动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以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工作岗

位的要求,它既体现了公平,又体现的效率,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较为完善的统一。当然,对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过来、吃惯了“大锅饭”的人产来说,要接受从报酬较高的高技能工作岗位向报酬较低的低技能工作岗位流动的现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里的关键是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应认识到过去那种“干与不干都一样,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

返了。市场经济讲的是实力,靠的是竞争,是生存的竞争,要在这种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正视现实,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积极投身于市场,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公平、效率与就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公平、效率与就业。

时间与效率范文
《时间与效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