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百家讲坛《公平与效率》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8: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085公平与效率

演讲人简介: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1988年起起草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吕型伟,中国教育学会顾问。

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个全球普遍关注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在21世纪,将会经历一种什么样的变革和创新,这里用的是国际化和数字化。和全球化信息化是一个意思。

那么在讨论全球化信息化这个背景下的教育,很自然地,会联系到21世纪的教育的价值追求或者叫教育理想,那么很多方面,讨论,涉及了比如说,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国际化和本土和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21世纪教育面临的很多选择。也是对20世纪教育一种反思,那么我现在选择的题目是公平与效率。我觉得,这也是在中国目前,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中间,带有一种价值追求的这样一个性质的问题,因为,全球化和信息化,给人类,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个同时,也扩大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

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它会带来加快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处在世界贸易体系中间的不利地位这种情况下,也会可能产生很多新的挑战和困难。数字化的发展,它大大地加快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又扩大了数字化的鸿沟,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贫富差距在拉大,我上个星期参加北大论坛,讨论21世纪人文与社会这个问题上,中国证监会的首席顾问,原来香港证监会的主席,他提供一个材料,他说,现在全球25%的人,掌握了75%的财富。而且,根据预测,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数字化鸿沟拉大的情况下,这种差距有可能不是缩小,是拉大,所以,我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冷静地思考,我们在这样一个浪潮中间,我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那么,教育它可以成为缩小这种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加快教育的发展,我们能够在缩短知识差距上,我们赢得时间,那么,我们有可能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的决策不是很审慎,也可能会拉大这种差距,成为拉大这种差距的一个因素。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是我们在考虑21世纪教育问题的时候,应该加以考虑的。我总的一个框架是这样,在提纲上是这样,第一个我讲的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问题,主要是讲,中国现实的社会公平状况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它应该做出一种什么样的选择,第二个问题我想分析一下,在公办教育中间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第三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在民办校园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第四个就是政府和市场在协调公平和效率关系上它应该起一种什么样的作用,我想先讲第一部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问题。

教育公平,从根本上讲它是受社会公平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面对着社会公平的状况,它必然要影响到教育公平的程度,而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它和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现实是有直接的关系。当然,教育的公平,反过来讲它也会影响社会公平,它可能会起缩小社会差距的这种作用但是它可能也会教育上的一些决策问题,它也会拉大社会差距。所以,我想分析,中国现在社会公平的状况,中国是一个二元结构的社会,从历史上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差距的。这种差距和发达国家,有一点不一样的它是跨越历史阶段的差距,在东部一些沿海城市,正在讨论向知识经济,向知识社会发展的时候,在西部的很多农村地区,它还没有开始工业化它还处在前工业社会,所以它这个落差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历史现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认为地去拉平这种差距。

现在一个新的情况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率优先在整个的经济发展中间,已经占了主导地位,那么在这样情况下,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这种差距是不拉大的。我想不举这个具体数字,我只讲一点,就是说,按照世界衡量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标,经济系数,这个经济系数在中国,现在,梁定邦先生说的是40,我看到的材料是46。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是处在世界中上水平,也就是说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教育现在面对的社会的一个公平的实际。这样一个实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目前这样一种贫富状况,或者说,社会分层的这种现实的影响。

同时,中国教育在公平和效率上,还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中国在现阶段,它存在着教育供求的一种明显的不平衡。就是,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尤其是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和供求矛盾是十分尖锐的。而且,在短期内,我们还不可能完全缓解这种矛盾,等谈不上从根本上马上解决这个矛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育,如何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呢?我觉得,中国要解决教育上公平和效率这样一对矛盾,它首先要建筑在加快教育发展,这样一个基点上,因为,没有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就没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也可以说,如果经济上讲,发展是硬道理的话,道理也应该说,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才能缓解供求矛盾,才能从根本上逐步实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协调,那么,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要采取各种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和举措,这就需要效率的原则。

我们过去只靠政府,这样来办教育,现在看来这个供求矛盾是不可能得到环节的,所以,要用效率的原则,用市场的机制,来扩大教育资源,来缓解供求矛盾,我想这是我们现在所要采取的这样一种教育发展上的决策,但是,在实施这样一种利用市场机制,扩大教育资源的同时,又带来了教育上差距的拉大,和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显露,这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其他方面的一种关注,所以,在注重到教育发展过程中间,我们应该尽可能在目前这种状况下,保持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所以,我觉得,现阶段的选择,我是把它概括成这样,就是保证基本教育的公平。,同时,要尽可能地实现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优质教育和高层次教育上的机会均等。我想这是我要讲的一点。

第二,就是公办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资源关系,公办教育资源,现在远不能适应社会的这种需要,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想,我这个报告里面,我举个四个方面的关系,就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农村和城市,一般和重点,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我决定现在在公办教育中间,面临着这四个问题上如何选择。

我认为,公办教育中间,第一个首先是要保证基本教育的机会公平,要努力实现基本教育的普及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使得所有的人,能够都接受基本教育。这是联合国全民教育大会提出来的目标,这个目标,本来应该在20世纪实现的,现在我们事先两基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地区,初步实现了这个目标,但是,全国还没有。我想这个不去分析,目前我们普及教育的状况,但是,应该看到的一点,目前在普及教育上的城乡矛盾,地区之间的这种矛盾,是越来越显露的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教育的滑坡,这个问题到实际末已经显示出来了。目前,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初级辍学率的明显上升,危房的明显增加,这许多问题,表现了一点就是中国的农村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如果这个问题不引起整个教育决策上的关注,就有可能是整个农村教育在我们世纪初滑坡这样一种滑坡会加大城乡之间的教育矛盾,会使农村的广大居民得不到基本的教育机会,我认为这在21世纪的情况下是不应该这样的,所以我认为,现在应该尽可能做到实现普及教育,这个普及教育,从现在来讲,多数地区是9年,极少数地区5年到6年,也是一种普及教育的机会,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做到的。

第二,公办教育中,就是要通过市场和竞争的机制,实现有重点的非均衡的发展,提高公办教育的办学效益,就是我们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适当地加强一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建设,这对提高我们有限教育资源的效率,是必要的。特别是根据很多国家的经验,公办教育,如果不引起竞争机制,投资效益是不高的。有人说,现在我们公办学校弄得不好,就走到国有企业的困境里边去,所以,引进一点市场和竞争机制,来促进公办教育之间的竞争,我认为这是提高公办教育办学效益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种政策举措。

那么现在,我们是在进行重点建设,我这里提出一个观点,政府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公办教育投资上,现在是向某一些学校和学科倾斜,这种倾斜,我认为,对一个大国来讲,是有必要的。完全平均的这样来使用我们的资源,有可能会延缓我们的发展,尤其是我们需要一些参与国际竞争的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不用这种重点倾斜的办法,它是很难在短期内出这种效益的,所以我是赞成,有重点的非均衡发展,这个是有必要的。但是问题是用什么机制来有重点和非均衡的发展,是认为的把一些资源,向少数学校倾斜,这样倾斜以后,实际上出现什么结果?就是学校之间很难竞争,它实力之间差得太大。

我特别觉得现在在高中阶段,搞示范性高中,这个是看怎么建设,如果说,正确确定了一些学校,我就把这个钱一亿两亿甚至三亿投下去,这样来建设,建设示范性学校还是在同样的办学条件下,我们选择一些真正能够起示范作用的学校来重点扶持,这样,应该是流动的。这样,我说可以鼓励公办学校之间,办出水平,办出质量来。我觉得,我赞成有重点,非均衡发展,但是,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个问题就是在公办教育里面,政府和学校,要特别在公办教育中间,要考虑到社会的处于不利地位的地区和人群,他们的基本教育需要,民办教育,我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那么,在民办教育中间,我想首先的一点,就是要扩大教育市场的准入程度,要以多种形式,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尽管我们90年代以后,民办教育有了一个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到现在为止,民办教育的学生数和在校生数,如果我们统计,不包括幼儿园,是大中小学,高等教育只统计有发学历资格的这一部分,40多所学校,那么,看起来,大概2%多一点,占整个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的经费数,也占整个教育经费的2%多一点。

所以说,目前,中国民办教育的这样一种规模,我认为,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以,我觉得,要扩大教育市场的准入程度这个准入程度,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造一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这样一种政策环境。

因为,中国的民办教育和很多有几百年历史的私立学校历史的情况不一样,中国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它有着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有这样一种学校的声望,而民办教育不过就是十几年,最多

1、20年的时间,无论从资源的积累,无论从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声誉的这种形成,都还有个过程,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公办教育之间,有一种公平竞争的这一种环境,那么我想一些具体的问题,因为,正在有关立法机构,正在讨论民办教育法,还正在研讨过程中间。我觉得,寄希望于我们民办教育法,能够一方面,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一个法制化的这样一种依据,同时,又能够进一步地鼓励和促进,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那么最后一点,我想归纳一下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现实的环境里,要迎接国际化,数字化的这一种挑战,那么,教育,我想应该说,肩负着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要造就能够参与全球国际化,数字化时代的这种竞争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人才,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地提高,同时,我觉得教育和肩负着提高全民知识水平,提高国民素质整体水平,这样的一个任务。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在迎接国际化和数字化的这种挑战中间,才能有全面的这样一种基础和优势。

那么,实现这两个方面,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的协调,我觉得,政府和市场要发挥协同的作用,尤其是政府,我觉得,政府首先是要政府,在发展教育中间的责任要到位,保证教育公平,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如何尽可能为最大多数的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我想这一点,是解决教育公平的一个前提。那么,我想这里,要说的一点,就是说,中国目前政府的投资增长的速度,是快的,90年代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是三倍,应该说是快的。但是,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它是有距离的。特别是中央财政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中央财政的比例不断上升,地方财政比例下降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如何更多地转移支付来支持地方发展农村教育,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的教育需求问题,我认为这是保证教育公平性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另外,政府要创造一种市场竞争的一种政策环境,要保证教育市场的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一种竞争,使得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不管是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不断地提高它的效率,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建设成为在世界上,高水平的高效率的又是体现教育公平的这样一种新的教育。谢谢各位。

问:2005年,大概有4000万人就是高中生的高峰到来,但是,我们国家从明年开始,高等院校的招生,相对平缓地要给予限制,那么,刚才又听了谈教授的有关的讲话,研究基础教育的就说的一个公平,销售教育,效率和平等这样的关系,那么,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今年高等院校,学生进校的压力,我是武汉理工大学的,高校今年可以说在招生上不堪重负,明年又要下降,面对着中国家庭的这样一种需求,我想请谈教授,想请问您一下,在这方面,教育家有何良策,因为可能遇到非常大的矛盾,就是社会上的这样一个群体,对我们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对高校的要求这样一种挑战,谢谢您

答: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目前发展中间,面临的最难的一种选择。就是说,按照满足广大社会各方面的教育需求来看,我们要尽可能地扩大我们的教育规模,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那么现在这两年的高校扩招,实际上是受到这种推动的,除了拉动经济增长,这个经济学界这种观念以外,教育界很大程度是因为社会对高校的发展要求太迫切,而我们前几年控制规模,造成了一个很尖锐的矛盾,所以这两年扩招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背景。

但是,我认为在中国目前这个条件下,发展,总是有一种现实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供求的关系,就是你这个社会要有供给能力,我们有多大的供给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多大的需求,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叫适度超前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教育要超前发展,但是,为什么提出适度呢?因为,发展要根据我们现在可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的基础上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供给是不是已经充分调动了,就是说,社会可以向教育投入的,我们是不是用市场机制,把它能够最大限度吸纳,各种财力,来投资于教育,我认为这个仍然是我们要努力的,所以说我们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应该要进一步扩大教育供给,但是我认为即使这样的话,中国现阶段是不可能充分满足社会各种高等教育需求的高等教育在目前来讲,还只能是满足最基本的,或者是急需的。

所以,我想,要根据供求关系来确定我们发展的规模。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现在高等教育发展,尽管市场机制已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行政主导性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因为,如果说一个正常的市场调节的话,那么,人们要不要受高等教育,他家庭有选择,个人有选择,因为他有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说,我上了大学,我就来就业和收入和我原来预期的希望有很大的差距的话,那么有很多家庭可能会选择去上中等职业教育,或者经过培训以后,工作,工作以后再过一段时间,再来上大学,我们现在是长期沿着一个高中毕业非要找一个大学机会,然后,上了大学以后,各种问题都解决了。这样一种体制背景下,有刺激高等教育盲目发展的因素在里面。

我倒不是说完全是这样,有这样一个因素,所以我说,一方面要尽力地扩大规模,另外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对高等教育的这种调节机制,我想通过这种调节,我想,高等教育会慢慢地实现供求的平衡。我个人这样看。

吕:

可能我讲的内容,同这个主题有点不大符合,因为,现在的主题是现代化,全球化,国际化,网络化,都是这么几个化,我,想讲一讲,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全球化?有没有中国是要保留的,是要坚持的东西。我就想讲一讲,中国,不管怎么进步,中国还有应当保留的东西,这就是我今天想讲的现代化与人文精神,第一点,讲了我对21世纪教育的考虑。我认为,21世纪的教育,主要在建立两个基础之上,一个,就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或者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第二是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科学化,我觉得,现在对信息技术讲得很多,而对脑科学的研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而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你搞什么技术,搞什么网络,归根到底是要开发每一个人脑的潜能,归根到底落实到这一点上,你如果光研究网络,研究什么不研究脑科学,那你怎么行?当然我们对脑科学的知识,了解得极少,19世纪,脑科学的知识是个黑箱,20世纪是个灰箱还是还是半透明的,但是我相信21世纪的脑科学会有非常迅猛的发展,进成为我们教育科学的一个支柱,一个基础。所以我认为,21世纪教育两大基础。

这两大基础结合起来,就能够充分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这两个基础,我是持乐观的态度的。信息技术肯定要发展,网络技术肯定要发展,而且要普及,包括西部地区,那么,国家也要重点帮助它。早一点实现网络化。脑科学,不断多少困难,多少深奥,肯定也会发展,现在,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是空间提高,但是,人类驾驭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滑坡,自己管不了自己。这次9.11事件发生,我是在思考的,我觉得这恐怖行动是人类道德的破产。所以,全世界应该反对的,但是,我也反对用恐怖来反对恐怖。我这里引了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上帝死了,人类没人管了,但是,西方的学者都说了,中国道德不是由上帝管的。所以,他们要向中国来请教,几千年来,中国没有一个上帝,但是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5000年一直绵延不绝?很好,所以,他们要到中国,到东方来请教。

英国的有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他也讲,21世纪的希望,在中国。他主要是从这个角度上,因为,科学技术肯定中国要发展,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希望。西方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中国又如何?所以我们在讨论21世纪教育的时候,大家都把目标集中在网络化技术化这个对的。也有一部分人想到了脑科学的发展,这也对的,但是,德育问题怎么办?我今天讲现代化的德育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为什么德育问题解决不了我觉得,在我们国家来说,主要是三个问题。这在我们的提纲里面讲了一个就是对于工作的观念保守,我们老是老的标准,来衡量新的问题,德育观念是在发展的,比如说,中国人强调忠,过去强调忠是忠于皇帝,忠君是最高的道德,但是,后来就批判了,当然后来有个回潮,但是也很快就过去了,大家知道,忠概念不是忠于皇帝,而是忠于我们的国家,忠于我们的民族,忠于我们的人民,这个概念就起变化了。比如说,竞争,我们中国人历来是主张谦让,现在,提倡要竞争,我也想过,机关改革的时候,干部要竞争上岗,他跑到台上去就要讲,我有什么能力,如果我担任这个工作,我如何如何,他这样讲,他不能说,我这个人不行的,我能力也不行,经验也不行,大家说,你自己都认为不行,谁选你?所以一定要讲自己很行,所以,观念在变化。

第二,对德育的内涵,理解得太狭隘了,我们不是把德育当成思想自治教育,就把它当成一个行为规范教育,其实,德育的概念是很大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仅是行为规范。我认为,德育的内涵应该扩大到我这个标题里面讲到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个下面还要说到。

第三是方法简单,我们德育工作方法就是灌输,就是社教,我们错误地理解了列宁的一句话,列宁讲,马克斯思主义要靠灌输,这个话是对的。有灌输因素,但是,德育不能仅仅靠灌输。

第四个问题我就讲,应该把德育工作,建立人文精神建设的沃土上,我把它用沃土两个字,人文精神是一片土壤,德育是种在里面的一颗庄稼,我是这样来比喻的,当然任何比喻都是朴素的我想这样的比喻也可以考虑,人文精神是一片土壤,而德育是种在里面的庄稼,你不在土壤的上面下工夫,你光去搞庄稼,这个庄稼是长不好的。

当然,什么叫人文精神呢?这个问题要回答那么我自己的解释就是人文精神,应当包括文化品位,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精神世界,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都应该包括在里头。

道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但是它不是唯一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它的民族特色,有国家特色,甚至有地方特色,这种地区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人文上。它在一代一代地起作用,一代一代地培育这个地方的人,人文,我认为这是好事,正因为有这个,所以,中国的道德能够2000年5000年延绵地发展。

中国从秦始皇统一,到现在2000多年了,国家政治统一了,教育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通婚交流非常频繁,但是,我刚才讲到的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还是有各自的特色。2000年都没有化掉。那么,所以我就预见,今后1000年,中国的人文精神在世界上,会不会化掉我想不会,不但不会,我们还有意识地要保留,要发展,要弘扬它。这并不等于不要吸收外来文化,比如科学精神,民族精神我们肯定要吸收。

所以,我最后一个观点提出来就是人文精神会不会全球和,我的答案是几百年里头,甚至上千年里头,会不,我这个结论,比较武断,向大家请教。

公平与效率

效率与公平

公平效率

兼顾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兼顾

浅谈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辩论会

公平与效率论文

公平与效率读后感

公平、效率与就业

百家讲坛《公平与效率》
《百家讲坛《公平与效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