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3 08:36: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对策思考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姓名 ***

摘要 随着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大,效率和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从社会主义本质来看,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本国对待效率和公平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深刻认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思考,认为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必须要将公平提升到与效率同等的地位上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合理分配、推进教育、完善社保和法制,才能使效率和公平更加平衡。

关键词 效率 公平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对策思考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论概述

效率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公平是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式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从社会主义本质来说,效率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公平就是要达到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因此,效率和公平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却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我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一直都被形象的称为“扩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没有蛋糕何来分蛋糕之说,所以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效率,空谈公平是毫无意义的。从本国发展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一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非常公平,但生产效率低下,社会物质匮乏,大家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得不到满足,根本就谈不上分配公平。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物质财富更加丰富时,公平才会增长,越是在不发达的阶段,收入分配就越达不到不公平。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社会也才能达到最大的公平。也就是说,效率使公平建立在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的。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效率的极大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公平为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保证,也就是说“分好蛋糕”可以为持续“做大蛋糕”提供持久动力,同时可以为持续“做大蛋糕”营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对效率有重大影响,分配公平合理能够使各个阶层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能够促使社会稳定发展,从而全面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相反,严重的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还是收入差距过大乃至产生两极分化,都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发生社会动荡,影响效率。但这里我们所说公平并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只能降低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只有相对公平才能同时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探索与实践过程

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国的领导集体渐渐认识和发展了对效率、公平的含义,同时也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否定了计划经济时代“吃大锅饭”的“大体平均,略有差别”的政策,认识到平均主义只能打击先进、鼓励落后,合理的扩大收入差距才能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效率绝对优先的时期,公平没有被提到议程上来。

在改革开放进行到八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察觉到了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而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同时为了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他还提出需要对富裕的个人进行一定的限制,比如征收所得税。此外,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一个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公平与效率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境界层面上来。提高效率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公平就是要达到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 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式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观点。随着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这一时期,领导集体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开始注重分配结果的公平,关怀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弱者的基本生存,倡导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

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再把公平局限于结果的公平,也开始强调起点和过程的公平。

在实践过程中,中国的领导集体逐渐意识到公平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公平,公平还存在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提出了权利公平、司法公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等。随着资源紧缺问题的不断加大,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增大,领导集体也逐步认识到效率不仅仅是要考虑到现在发展的效率,也要考虑到后世发展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反应了这一点。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经济社会在人口、资源和环境三个约束条件下持久、有序、稳定和协调地发展。这样的发展观指的是社会整体效率,而不单单是指经济效率。

三、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对策思考 在改革开放之初,将效率放在公平的前面在当时是有实际意义的。这样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保障公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使得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也引发了许多问题,虽然之后政府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更加注重公平,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最为明显的就是贫富差距不断的拉大,基尼系数从1990年低于0.4警戒线的0.35,上升到2008年远超过警戒线的0.47。这是很危险的,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容易造成社会低收入人士的不满,引起社会动荡。同时,一些人利用改革过程中新旧制度衔接中出现的“真空地带”或“灰色地带”,在短时期内攫取大量财富。一些人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却违背良心,不顾环境,损害了公众的利益。贪污腐败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些现象的存在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现在的仇富心理。

造成现在两极分化如此严重,社会问题越来越激烈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在分配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突出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65.5%下降到2007年的57.5%,下降8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5%左右;同期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下降11.7个百分点,而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一般介于50%到57%之间。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尽管国家领导集体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公平在社会分配中的重要性。但是从经济与社会的实践结果看,公平性矫正实现起来仍有很多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段时间内也难以逆转。现阶段,社会公平问题处在了突出地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经济发展必将受到抑制,社会也会动荡不安。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调整公平和效率关系,将公平提升到与效率同等的地位上来。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先生也说:第一步可以逐步减少收入差距的幅度,以后再逐步降低基尼系数的绝对值。所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不妨改成“公平和效率并重”。

要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在做大蛋糕同时分好蛋糕,必须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邓小平曾经说过“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他又说,“基本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坚持归公有”,就“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这充分说明了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据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计算,2005年,

二、三产业的公有制经济(国有+ 集体)与非公有(私有+外资)经济的比重是:资本为53:47,就业和增加值均为 39:61。我们虽然找不到更近些年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但按照国家公有制经济发展趋势估计今日公有制成分占全部经济的比重在25%左右。这一数据让人不得不担心公有制是否仍然保持着主体地位。同时,我们也不能只是片面追求公平,不然就会重复改革开放前的错误,降低效率。因此,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实现公平和效率平衡的基础。

此外,要在做大蛋糕同时分好蛋糕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其中包括:提高“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加大收入再分配的力度。提高“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于消费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针对“两个偏低”的现象,《建议》曾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把“民富”与“国富”放在同等位置同步考虑,无疑将有力推动发展蛋糕的合理分配。

二、努力发展教育,提高居民教育水平,转变人们的观念。教育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只有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才能尽可能保证起点的公平,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从几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生产力极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是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唯一途径。只有提高了人们的教育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率、做大蛋糕。除了要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之外,还应该致力于人们观念的改变,提倡回报、奉献社会。国外除了初次和再次分配以外,还有三次分配即慈善活动。相比而言,我国的慈善工作还远远不够。同时为了避免某些有心人士利用慈善敛财,国家还应该对慈善制度进行完善。

三、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提高中低收入者生活质量。制度保障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

四、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当今社会矛盾的激化,除了贫富差距过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非法收入过多。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健全、更加严苛的法律制度,减少非法收入。

当然,在力求分好蛋糕的同时,我们依然要努力做大蛋糕,虽然目前我们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贡献国,但是我们的人均GDP总量还达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做大蛋糕仍然是我们现阶段的一个主要任务。总而言之,在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对公平不够重视,现在我们必须牢牢把公平和效率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2010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关于国有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的探讨[J] [3] 卢周来.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学《建议》话解决收入分配问题[J].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现实意义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

效率与公平

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