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融情于景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6 06:06:2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请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这里体现了“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露水化眼泪;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这里明写“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

触景生情,是指由于客观景物和它的变化发展,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继而感叹抒情。其特点是情随景生,辞以情发,情景相间,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

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情景交融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

推荐第2篇: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摘 要】初中音乐更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它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乐感等来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教学初中音乐,教师就需要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融情于景,以情动人”的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文章就如何实现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创新研究;以情动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17-02

在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对初中音乐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方式、观念相对落后,对音乐作品的选择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初中音乐教学效率下降,使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了厌烦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素质等,教师就应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真正做到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一、改变传统音乐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音乐作为一门“副科”而往往不被师生所重视,由此导致许多学校看轻或不重视音乐这门学科――音乐课程在教学中被安排得最少,且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从而严重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势在必行。

首先,教师要抛弃陈旧的音乐教学观念,进行多元化教学,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其次,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山歌好比春江水》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自主预习,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音乐,欣赏完后,再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看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感悟音乐作品情感的能力。

再次,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教师应帮助学生改变音乐不重要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科学的学习观,并以此为基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首先,结合现实生活,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音乐来源于人类生活的社会实践,它是在人类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历史上,有许多与音乐有关的小故事,而在现代生活中,音乐也一直陪伴着我们,是学生看得见、听得到的。所以,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就应当选取一些典型且独特的音乐作品去创设融情于景、以情动人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他们走入音乐的王国。

例如,在进行《中学时代》中《校园的早晨》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游”,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的每一处风光,接着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心中学校的样子。待学生交流完,教师再在合适的时间引入、播放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音乐曲目,从而自然地将他们带入音乐中,去感受《校园的早晨》。这种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在具有现实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感悟音乐的美好,进而实现自身音乐素质的提升。

其次,进行启发诱导,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适时的启发、诱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积极性,当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后,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音乐知识,探索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音乐欣赏课《红旗飘飘》《红旗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手背在后面问:“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背后藏有什么东西?稍微提示一下,它是由红色和黄色组成的,是我们中国的象征,每周一我们都有什么仪式?”“升旗仪式,是国旗。”有学生立马就猜出来了。“对,是一面小国旗,那么老师今天为什么要拿小国旗来呢?”学生疑惑不解。“国旗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象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么这节课,老师想让你们欣赏一下《红旗飘飘》《红旗颂》,让大家再次感受一下我们祖国的伟大,好不好?”至此,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教师的一问一答给吸引住了,切实将他们的好奇与疑惑转化为对音乐学习的渴望,进而在这种“心念祖国”的情感中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实现了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方式有许多,如利用趣味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应积极迎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且科学、有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三、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应积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大多是活泼好动、乐于思考的,为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积极把握他们的这些特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和表现,并在课后进行详细回忆和归纳、总结,最后再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

例如,在进行《乡间的小路》与《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的教学时,学生普遍对前一首歌曲存在学习不积极、对理解作品所含情感的教学过程不感兴趣等问题。但是在《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这堂课中,学生的反应却很热烈,与之前的教学反应大相径庭,学生也更容易沉浸到这首歌所带来的震撼中去。由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教学表现,对音乐教学的内容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在音乐课程中适当增加类似音乐作品进行教学,以迎合学生的兴趣和口味,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音乐,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进而实现学生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是一门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等特点的教学学科。为了更好地实现音乐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教师应当积极地投身于音乐教学工作中,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观念,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所含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及音乐审美能力。

推荐第3篇:诗中融情人景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

4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1、首句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杨花、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读了开头两句诗,人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声声子规鸟儿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凉,更何况又传来远方老友的不幸遭贬的讯息,又怎让人不为友人担心、忧愁?

2、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描写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3、这起首二句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

5、

三、四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句中“愁心”二字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练习题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 手法,抒发了 。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6、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 ,又含有

7、

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表达了 。

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9、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

10、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

1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贬官

2、寓情于景 离别的忧伤

3、C

4、悲苦哀怨

5、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6、暮春 飘零之感,羁旅之苦

7、丰富想象将月人格化对朋友同情、关心、担忧的感情。

8、杨花落尽子规啼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杨花落尽子规啼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BC)

推荐第4篇:融情好伙伴

融情好伙伴

布尔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城,主要是汉族和哈萨克族占多 数。各民族和睦相处,这种民族团结精神传流到他们的下一代生活中。

从学前班到现在,有一对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巴合江和吴树森。他们虽然民族不同,但是他们两个比亲兄弟还要亲。他们两个现在是同一年级的同学,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友谊。 巴合江是一个自信和执着的哈萨克族小伙子。一个聪明可爱,思维敏捷,工作积极,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学习钻研,学习成绩优秀诚实上进,爱好广泛的优秀学生。他为了心中的梦想,坚忍不拔,奋力拼搏,从不退缩。哭过、笑过、迷茫过,可他不曾屈服过。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他热爱身边的一切。他是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

吴树森是一位品学兼优的汉族男生,在学校他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信任他。平时注意工作方法,比如早自习,有时候大家讲话,他便让讲话的人管纪律,让他们也尝尝当班委的滋味。他能积极带头能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较强。 他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互帮互助,互相关心。在课间十分钟,他们总是在一起探讨学习的乐趣,在双休日他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些工艺品,并一起去同伴家里借阅对学习有益的书籍,由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使他们在学习上总比别人略胜一筹。巴合江有不懂的问题时,吴树森总会给他耐心的解释,知道他理解、学会为止,使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生活中,他们总以兄弟相称。在吴树森烦恼时,巴合江总会为他排忧解难,逗他开心。当巴合江犹豫不决时,吴树森总会为他作出明确的判断。自从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以后,他们就更加团结友爱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带动了全班同学,让全班同学深深地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而这些道理是吴树森和巴合江让同学们懂得的。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足为奇的事,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巴合江她都能站在民族团结的高度去审视自行处理,不用去动不动告诉老师来处理。因为她是大家一致推选的学习委员,非常认真、负责,同学们有什么话都愿意说给她听,再由她向老师反映。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同学们学会了宽容、理解、和体谅。班级气氛十分和谐、融洽。是我班成为全校“民族团结先进班级”。

学校也多次给予她“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文明标兵”等称号。在学校和乡里组织的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担任小主持人,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有悟性、才气和上进心的好少年。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心声。

推荐第5篇:寒假融情方案

东湾镇中心学校2014年寒假融情实践活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激发少年儿童的科学梦、创造梦、报国梦,按照奇台县少工委《关于开展2014年寒假少年儿童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我校决定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寒假融情实践活动。现将东湾镇中心学校2014年寒假融情实践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二、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

各中队要把“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在暑假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少年儿童在寒假期间多读书、读好书,在学习过程中增长见识;动员少年儿童寻访、考察、访谈,寻找身边的优秀党员、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听他们讲述成长的故事。通过开展活动,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理解“中国梦”深刻内涵,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美好新疆和伟大祖国做好全面准备。

(二)继续广泛开展“我在城里有个家”融情实践活动

各中队要以融情结对子活动为载体,组织农村的少年儿童手拉手结对子,利用寒假前往各自家庭共同生活2天以上,并开展手拉手“六个一”活动:即做一个游戏、读一本好书、交一个不同民族的新朋友、找一个家乡新变化、做一天家务、写一篇心得。同时,要组织参加活动的儿童开展谈感受、写计划及参观体验等集体活动。通过共同生活,加强城乡儿童和城乡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少年儿童在融情教育活动中融洽关系、互相互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三)认真组织参加社区实践活动

各中队动员少年儿童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到村镇报到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少年儿童在实践中树立理想、得到锻炼。

(四)组织开展“迎新年”活动

以春节为契机,组织引导各族少先队员开展“手拉手。一起参加‘迎新年’活动”,给手拉手好伙伴写一封祝福信、寄一份贺年卡、送一份新年礼物、发一条祝福短信等。要组织、引导不同民族的少先队员互相拜年做客,一起过春节,引导少先队员感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要求

1、各中队要安排部署好寒假少先队重点工作,确保活动安全;要注重对寒假少先队活动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各中队要做好对寒假少先队活动的指导工作,并做相应引导,确保活动 的顺利开展。

3、各班在此次活动中选树2名手拉手融情实践个人典型和一次集体活动案例,并形成优秀典型小结(含不少于2张图片),与寒假活动总结一起少交德育处。

4、认真总结,及时上报

请各中队于2014年2月10日前报寒假活动计划、总结(每班至少2张不同内容的图片)

东湾镇中心学校2013年12月24日

推荐第6篇:作文以景写情(word)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

作文训练目标:

以“春日情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件事表现自己春天里的情感和思绪。

作文训练重点:以景写情 具体要求:

1.写一件发生在春天的事情。 2.有一条明确的景物线索。

3.景物描写表现思想情感。

作文训练设想: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了不少写春天的诗歌、散文和小说,诗文中的春天景物的描写中都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的触景生情,因春景触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对故人的怀念,有的以景衬情,通过春景描写来衬托自己的内心活动,有的借情抒情,描写的春景中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思想。“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景物的描写中都会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以景写情,诗文更具文学的形象美、含蓄美。时值清明时节,春色满园,春意盎然,自然令人春心荡漾,留连缠绵。初一作文一般为记叙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综合以上几方面情况安排一次作文训练,训练学生以景写情的作文写法。

作文训练步骤:

一、导写(作文写作引导) 【时间:10分钟】

(一)景中含情的诗句

列举写景的诗句,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 1感觉,那感觉让人窒息。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3、借景抒情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人借耳畔只有“钟磬音”,来表达自己向往佛门清净的情怀。景物的自然属性往往会给人以哲学的思考、人生的启迪。大自然是人类的鲜活的教科书,大自然的现象往往成为人类生活的隐喻。借景抒情,一般在文章的结尾,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示例:(1)轻轻吹过的微风中裹夹着几丝淡淡的清香,是从花丛那儿传来的。我走近花丛,轻触花朵,一朵朵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花儿们千姿百态地展现着自己的美丽。若是有一双鞋无情地踩了你,你也会倾尽所有把香气赠给鞋底。我该怎样形容你的无私?生活之中,亦是如此,少一份计较,多一份谦让,便也多一份美丽。

(2)在人们沉迷于春天的美丽与圆满时,春光就从我们凝视的目光中,从我们张开的手指间,悄悄地流逝了,不曾留下任何游丝样的痕迹。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春水落了,还有再涨的时候。但是,我们的青春能够去而复返吗?

二、命题(作文写作要求) 【时间:5分钟】

以“春日情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一件在春天里发生的事,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具体要求:

1.写一件发生在春天的事情。 2.有一根明确的景物线索。

3.景物描写体现思想情感。

三、习作(学生当场作文) 【时间:45分钟】

四、自改(学生初改作文) 【时间:5分钟】

五、互批(互换批阅作文) 【时间:5分钟】

- 3

修改建议: 受着这揪心痛苦。远处残雪只是薄薄一层,依稀可见的地面露了出来。淡淡的绿色如烟雾一样,浮在上面。

春风微微送来春天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丝丝缕缕的清香直扑鼻翼,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心扉一触即开,袒露在暖暖春风里,静静沐浴阳光的温热,一丝暖暖的情思慢慢升起,在心头凝结成浓浓的爱,与春风一起放飞在三月的梦里。自己仿佛生出翅膀,像鸟儿一样飞在天空,悠然自得的去追梦。任绵绵的春思化作春雨,滋润出一个充满爱的春天。

轻轻抖落昨日的喧嚣。让丝丝的春风扫去心中的躁动,像老树一样舒展一下僵硬的腿脚,与春风舞蹈。静静地倾听鸟儿优美的歌喉,划破静寂的原野,像一首春天的歌,抚慰着心田。和小草一起欢呼雀跃,纳春风入怀,静静享受暖暖温存。恋恋不舍目送残雪,融化成满地的细流,悄然离去,心中怅然若失。春天美景像似一条小溪,静静从心中流过,积郁的心,像被被洗过似的透明、清纯,宛若一轮皎洁的明月,散发着银色的光芒。

三月的春风,如少女轻柔衣袖,轻舞着树林切切私语,爱抚着小草嘱咐声声,轻吻着小河波光潋潋,拥抱着阳光温暖如春。风儿柔柔地拂过心田,心儿顿感清爽惬意,有些飘飘然了。让人不由想起那首:“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名诗。真是醉人春风呀!

深深地陷入春天的遐想中,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已经挥洒过来。红彤彤的霞光,涂抹在绿意朦胧的原野里。一片一片的残雪反射着红光,把周围晕染的红雾缭绕、绚丽动人、煞是好看。路边的杨柳身披霞光,像似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红衣女子,在春风里尽显婀娜多姿的风采。袅袅的炊烟,缠着春风沐着晚霞,在空中抒发着对春不舍的依恋之情。此时,春景被晚霞渲染到了极致,美得让人留恋往返。

暮色流彩的春景,让人有些不舍。我想,虽然这春天来得晚些。但是,它还是来了,不管你残冬如何的顽固,春天总会一步步把你逼退。自然的季节变换,是势不可挡的,就像人会慢慢变老,谁也不能逃脱。可是,望着这美景如画、春意盎然的春色,我还是感动不已。这春天来得太不容易了,从漫长的同残冬的对抗中姗姗走了。在抗击一次次残冬携着春雪的反扑中,春天那种顽强、坚韧的毅力。着实让人感动、敬佩。

当它把一个绿色茂盛、生机勃勃的美丽春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怎能不让我去赞美这可敬又可爱的春天呢?

- 5 -

推荐第7篇:融英语语法教学于情景教学

高中英语教研组活动---杨芳老师的上海访学展示课

王秀英:杨芳老师的该堂课,采用了上海先进的教学理念—把英语语法教学融入情景教学之中。一首美丽动听的英语歌曲,引领着学生们走进了虚拟语气的世界。通过买彩票中奖、高晓松醉酒受罚、孙杨违规驾驶受惩、张艺谋超生名誉受损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图片和电影《大话西游》的一段视频,结合情景设置的练习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虚拟语气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通过挑战自我环节—做高考试题,让教学和高考顺利接轨。该堂展示课,成功地引领我们走出了英语语法教学枯燥、乏味,老师讲得多、学生收获小的尴尬境地,让英语语法教学变得趣味十足,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杨老师的该堂展示课,让我真正意识到,只要我们抱着谦虚的态度,认真学习他人之长,我们就一定会有提高。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一定会提高自己。

王艺璇:杨芳老师

推荐第8篇:作文指导: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咏物言志写作技法

一、小课时,大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写法。

3、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训练,达到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写作的目的。

二、小方法,大用处

----写作中借景抒情、咏(托)物言志”

【方法展示】

1、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含义

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咏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咏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

2、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异同:

相同点:它们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首先,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不同点:

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第三、“托物言志”只要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运用

写景三注意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抒情三要求

(1)要真挚自然。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 【典型运用】

1、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古今中外好的文章无不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让读者读后回味无穷,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种景物,心中忽有感受,思绪满怀,进而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示例:“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分析:这段描写营造了乡村暮春的月夜静谧祥和的氛围,使人不觉生出一种惬意几许陶醉。

示例:“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分析:这段文字营造了一种荒凉惨淡的氛围,使人也不觉生出一缕忧愁一种压抑。

2、以景衬人,以人带景。

记叙文当中的景物描写都是溶入了人的情感的,周围的环境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必然的关联,其时人物的心情好环境就美丽的,心情不好环境就暗淡的。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以景衬人就是让景物为烘托人物服务。为了把景物写活,常常采用以人带景的方式由人物把景物带出来,让读者通过景物来了解作者的心境。

示例:“我喜欢在微风吹拂、细雨飘洒的日子里,撑着伞儿漫步垂柳间,观察那雨中的荷塘的景致。这时雨疏疏密密地落着,偶尔看到几只燕子穿梭于垂柳间。呈现出一幅‘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图画来。再看那雨中的荷叶上盛满的水珠,闪烁着明亮的光点。微风徐来,轻轻地吹着荷叶,大大小小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侧耳侧听雨落在荷叶上的声音,就如同游丝似的似有若无,缥缥缈缈,几朵红色的荷花像水中仙子,低首羞颜,似有千般幽思,万种情致,欲说还休”

分析:通过人物的视角来写景,人在图画中,以荷塘雨景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让人的情感溶入到了自然景物之中。

示例:“不知什么时候,绚烂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又将柔和的色彩洒在校园里,到处都移动着火焰般的红领巾、蝴蝶般鲜艳的花裙、飘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小树醒了,沾了露水;野花也醒了,她与露珠做了一个甜美的梦;小鸟醒了,亮出那清脆的歌喉,唱着向天空飞去„„此时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操 ,‘

一、

二、

三、四’的韵律,轻快的乐曲,伴随着同学们那矫健的身影。

分析:这段描写校园的早晨的一角风景,就是以景衬人的活动,通过人物的晨练来表现出校园的美丽的晨风,从而把平常的校园晨景写得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3、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好的文章作者都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到客观景物之中,所写之景都是被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示例:“再如那‘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站在花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搀和着芙蓉花香的空气,尽情地欣赏它的盛装:浅绿色的花萼,粉红的花片,金黄色的花蕊。它的娇嫩、恬淡时时透出一种妩媚面不妖治的风韵„„。它只默默地蕴蓄着生命,不在三月争艳,也不与九月菊花比美,等到秋风来,便发出一种令人惊诧的美,为深秋增色,真可为真正的花君子,花中‘国色天香’的好女子。”

分析:这段精彩的描写,是作者的借景抒情,借花寓意,展现了芙蓉花的美艳,表达作者的对君子之士们的赞美。

三、小作家,大舞台

1、我 喜 欢 秋 天

曾有许多人问过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点题)

我喜欢秋天,虽然它没有春天生机勃勃之貌,没有夏天姹紫嫣红之景,也没有冬天银妆素裹之纯,但我仍对它情有独钟。(再次点题,喜欢秋是因为对它情有独钟)

如果说绿是春天的使者,红是夏天的色彩,白是冬天的打扮,那么黄便属于秋天。在送走夏姑娘的同时,秋婆婆迈着她那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的到来,使万物脱下了旧衣,换上新装。树儿们都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秋婆婆精心缝制的新衣。花儿都收敛起绽开的笑容,鸟儿也都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另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似乎一切都显出几分无奈,几分孤独,几分凄美。过往行人也来去匆匆,无暇观赏两旁风景。这也许是秋天不能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吧。

但让我们把目光从这些令人倍感哀伤的景色中移开,移向那金灿灿的田野。田里的庄稼经过几个月的培养,现在已经成熟了,这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喜悦。辛勤工作许久的农民们带着满面的笑容,走向金色的田野,收获他们劳动的果实。他们在金色的大海中干得热火朝天,一时间,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活泼热情,秋天的丰收喜悦全来到了这广阔的田间。(排比句一气呵成,写出四季之特点)一阵秋风吹过,“大海”泛起层层浪,夹杂着人们清脆欣慰的笑声。看着此情此景,还有多少人会不喜欢上秋天呢? 有时会有一场小雨,秋雨小小的柔柔的扑打在人们的脸上,凉凉的。这时,人们忘记了一切不幸,尽情接受秋雨的洗礼。(“柔柔”、“凉凉”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秋雨的特点。)

我喜欢秋天,喜欢那萧条的美,喜欢那丰收的喜悦,喜欢那绵绵的小雨„„喜欢它的所有所有。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尽管它并不很出众。(扣题,点明主旨)

〖点评〗面对秋天,作者有独特的眼光:纵然有几分肃杀,有几分萧条,但从秋的成熟中,从丰收的喜悦里,作者读出了美。作者巧妙地把对秋的赞美之情,融进了对秋景的描绘之中。

2、飘落心灵的秋叶

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到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虽将那秋日里和煦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

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们那颗还是薄弱的心灵防线。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步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们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作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得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简评]:第二段:枯黄的树叶,扬扬洒洒,飘落在地,与作者失落、彷徨的情绪多么一致啊。第四段:梧桐叶与自己的命运十分相似;而那顽强生长的另一片小树叶,却启示我“应该振作起来”。这种启示使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明白了: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给你生存的暗示。

四、小题目,大作品

【常考小题】

1、题目;夜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情、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遥望夜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2、要求:①注意情、景、理的结合。②600字左右。③不用诗歌形式。

3、技法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只不过在题目以外,加了一些启发性的文字,借以引发考生的思路罢了。

(1)从命题要求看,写作这道文题,应该在文章的内容上包含情、景、理这三项要素。既要描写出夏夜的景色,要触景而生情,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进一步因景因情而发出议论,作一些理性上的思考与探讨。而情、景、理这三者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写好这样题目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

(2)这类文章的写作,景是基础,因景才能生情,所以要有简洁的写景文字;情是引线,因情才能明理,所以抒情既要充分,但又要落到理性的思索,不能有情无理。

4、例文示范:

(一)遥望星空

独自坐在乡间的小丘上,看着阳光渐渐变暗,听着鸟鸣渐渐变弱,触着清风渐渐变凉。我坐在那,静静地等待着。等待是漫长的,但对于我,这个过程是奇妙的,因为这有故乡的阳光,故乡的鸟鸣,故乡的清风。这是我的故乡,我时常在留恋的故乡啊!(遥望星空,思念故乡) 故乡的“夕阳西下”没有 “断肠人在天涯”的味道,有的只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罢了!(活用诗句,颇显文采) 故乡的四季都同样的令我痴迷。可爱活泼的春,激情四射的夏,饱满丰硕的秋,壮美含蓄的冬。对我而言,它们一样的,一样的扣人心弦。但我所期待的并非是这些,在我模糊的梦里,总是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星空,那是故乡的星空啊!(点题,故乡的四季令我痴迷,然而在我的梦里,故乡的星空更迷人.) 静了,一切都静了下来。随着空中太阳归去所划过的,纱裙似的,粉粉的霞;随着鸟儿归去所遗留的,青雾似的,倩倩的影;随着清风归去所残留的,雨烟似的,淡淡的痕。一切都静了下来。(比喻,生动) 跟着幕夜的脚步,我的心在忐忑的的蹦跳,我的呼吸没了规律,变得急促起来,身体开始向外微微的散着炽热。是什么令我如此兴奋不已?是什么令我如此不能自拔?

啊,就是它,一直紧牵我心跳得它,故乡的星空!(再次点题) 看着蔚蓝布满天空,看着黑夜包围空隙,看着月光照亮大地。 我盯着那遥远的,感觉却很近的天,不愿抬头仰望顶部的星空,只想远眺远眺。我想知道故乡星空的边际,想知道它有多么辽阔,仅此而已,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啊!(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思念切了,更不敢深思了。) 遥望星空,遥望故乡的星空,我有些不知所措,面对着大海似的星空,杂了思绪,乱了理智,杂乱了今生的情趣。(思念家乡的情绪让我乱了心绪。) 像是夜明珠用璀璨的光芒连接成的,美妙的星辰,顽皮的云儿,在幕夜里游荡,便使得这星辰若隐若现了。(家乡美艳的想璀璨的星辰。)

无论是昏沉的天,还是明朗的夜,不论我遥望多少星,我都始终相信,只有故乡的星空才能包容。养育最多的星,包括我这颗。

遥望星空,遥望我梦中惦念的故乡。(紧扣题目,点明中心。) 总评:遥望星空,小作者思绪万千,思维跟着夜的脚步漫游,夜愈深情更切,对故乡的思念越深,情真意切,意境幽远。文章语言唯美,值得一读。

(二)遥望星空

一股冷风突然从窗外吹进来,扬起了桌上那张考卷,一下子的寒冷把我从失意中唤醒,我急忙抓住即将飞走的考卷,然后目光再次落在那分数栏上。不及格„„ (环境描写设置悬念,渲染气氛。)

再一瞥墙上的时钟,我才发觉自己已经发呆了有三十多分钟!冷意渐退,我感到了这间屋子的闷热,有种想要离开的冲动。但我还是坐下了,继续盯着这张纸,眼睛竟不由得酸痛起来,然后耳畔响起一种无法言喻的声音催促着我,叫我不要再呆在这房间。刚拿起的笔于是被我扔在地上。(继续渲染气氛,冷色调环境描写突出我的气馁。)

我起身,勉强睁着由黑圈饰着的双眼,抬着因坐久而麻掉的双腿,走出了这间屋子,去寻找那若有若无的声音。

我凭着感觉走,而那时不时响起的声音愈加强烈。我最终爬上了楼梯来到屋顶,这时我才知道,这声音来自我头顶上方的那片星空。(点明题意)

我抬起头望着这片黑幕,却找不到声音的具体来源,只有那肿红了的双眼所看到的夏夜里的繁星。时明时暗的光芒配合这似从古代夜空传过来的声响,两者此起彼伏,律动着,翻滚着,汹涌着,继而又平缓,药剂般注入我的内心。(景情合一,渐入题意。)

点缀着的星星光芒还配合着月光。只是薄云无法完全遮住月亮的光,这光还要穿过云去,还要直达我的瞳孔,使我看到天上还有正在发着光的纱般的云。

这便是我所听到的夜的乐章,然而我怎能够被它所洗礼—— 我的脑海里还充满了各种琐碎,那一张张苍白的试卷,那一声声失望的叱骂,那种明明努力过却还是失败的复杂情绪——我怎能够被它所洗礼,我怎么能有理由欣赏这赐予成功者的夜景?(现实的无奈)

但,我突然看到,这缕环着光的云逐渐退去,一个发光的金边从云的右端露出来,很快,一个半圆终于出现在天幕,慢慢地,这个不完整的圆不断填充着自己,在云完全退去后,一轮明月绽开在星空里!(一轮明月是否也升起在了自己的心中?)

月光洒下,我看到自己被一道银光笼住,但却是透明得令我感到神秘。那声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响起了,我却发现这声音来自我,是从我内心所发出的!它扩散到黑色的天际,我不能不惊讶于演奏者与聆听者的角色互换,那片天空成了我的听众。

星光,星点,圆月。这声音愈加强烈,因为我知道,原来这声音是我内心的一股潜在动力,我即将告别这迷人的夜色,我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景人合一,遥望星空,星星点亮了我的心灯。)

爬下楼梯,再次跨进房间的时候,我拿起了地上的笔,也顺便把希望捡了起来„„(结尾重现希望,点明主旨。)

总评:文章入笔不凡,景物描写有意选择灰暗色调的语辞,渲染悒郁压抑的氛围,虽寥寥数语,但将考试失利的“我”沉闷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下文文脉细织,紧扣星空,每一处写景都不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而是渗透着人物的感情,借星光、星点、圆月逐步展现,情感发生极大地变化:“我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爬下楼梯,再次跨进房间的时候,我拿起了地上的笔,也顺便把希望捡了起来„„”既照应又深化,点明文章主旨。

推荐第9篇: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有【融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情缘演艺传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融泉娱乐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情鑫庆典有限责任公司】、【融华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融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是以股票,外汇,黄金、期货,股指期货金融产品服务咨询及代客理财为一体,有着专业的金融产品分析人员并且和广发证券、齐鲁证券民生大街营业部、齐鲁证券历山路营业部、民生证券、福汇亚洲有限公司、CMS外汇交易运营商、上海东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天津鑫天地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第一亚洲商人(国际)有限公司合作,本着客户利益高于一切,为客户解答各种金融产品疑问为宗旨.【情缘演艺传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设有分公司,主要以承接各种全国各地文艺商业性演出,及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济南、青岛、南京、香港等地酒吧的巡回演出。公司有多个舞团、多名专业模特及多名歌手、小品、相声演员,并且和国内深圳华之艺演艺有限公司、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韩流演艺有限公司达成长久性合作。【融泉娱乐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以为广大的年轻及单身朋友搭建一个交友娱乐平台,公司有红娘30人以上,现有会员达到了568人,并且在公司举行的娱乐单身聚会中配对成功的12对;和济南不见不散KTV、东方之韵KTV、幸福时光KTV、夜潮酒吧、

金矿酒吧、北京拿铁酒吧、北京BANANA时尚酒吧俱乐部、北京炫酒吧咖啡厅、上海紫叶城KTV酒吧、上海8号旋转音乐酒吧、上海Focus汇骏国际酒吧达成了合作协议,凡公司会员一律享受优惠。【情鑫庆典有限责任公司】我们提供地产项目奠基、开盘、企业晚会、专场演出、企业年会、周年庆典、上市庆典、开业庆典、活动执行、路演、会议、新闻发布会等全案策划执行。提供专业的舞台设计制作、灯光舞美设计制作、设备租赁、活动场地租赁。高品质婚礼、各种定制类庆典、会议、促销礼品等服务为主的多元化公司。公司有司仪26名,专业舞台设

计制作人员9名、

灯光舞美设计制作人员6名,紧扣客户要求精准定位,帮助客户控制成本,制定策划方案,提案征求客户意见力求完美,成功执行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融华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有工艺品水晶玻璃工艺、十字绣成品套件代理及批发零售;芝华士、人头马、拉菲洋酒代理及零售、办公用品零售批发、汽车装饰销售。公司在山东省内7座城市、国内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广州均有个人专卖店及商场内专卖专柜。 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雪毅

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军

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刘雪毅王军刘卫华

刘斌王涛杨世超

融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业务主管:王登雪

分析师:董欣郭运兵郑胜安刘雪毅 情缘演艺传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雪毅执行总裁:徐丽婷

融泉娱乐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尹静

部门经理:范玉张琪刘晓韩冰

情鑫庆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娜

庆典策划:吴凯潘泉

舞台设计制作人员:袁烁李刚梁进李娜金玉宝富强

白梅娜徐凯杨柳灯光舞美设计制作人员:李丽孟祥莱李贞王冉陈曦葛毅 融华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伟华

营销部经理:常温轮

推荐第10篇:14融情活动总结

吉也克镇牧业寄宿制中心小学 民汉“手拉手”融情活动总结

为了加深民汉小朋友之间的了解,鼓励民汉小朋友结对子,相互交流双方风俗习惯,增进民汉小朋友感情交流,互相学习语言,互相关心增进了解,增强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校开展了民汉手拉手融情活动。

两节课时间的手拉手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民族班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巴吾尔萨克、馓子、浆面条、糖等,汉族小朋友则从家里带来了月饼。送给新认识的小朋友。

为配合此次活动小朋友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给新朋友,三一中队准备了极具哈萨克族特色的舞蹈《黑走马》,以及用汉语唱的《小红帽》《去郊游》《老师您好》哈语汉语双语《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还有令同学们掌声不断的《街舞》,三三中队的小朋友准备了歌曲《偶像万万岁》《没有什么不同》《爱的主打歌》《姐姐妹妹站起来》《倒带》《大笑江湖》我、舞蹈《快乐男孩女孩》。

此次活动开展非常顺利就是欠缺影像设备的支持,是美中不足的一点。下次活动一定争取更加完美。

吉也可镇牧业寄宿制中心小学

2014年9月5日

第11篇:情融电力心系党

情融电力献给党

理想和热血将祖国照亮。

镰刀和铁锤为民族起航。

九十三年说不尽坎坷悲怆;

九十三年道不完灿烂辉煌!

南湖的游船,伴随着第一缕曙光。

腾飞的巨龙,屹立在古老的东方。

有你的指引,有你的感召,

九十三年党旗飘扬,铸就电力人山一样的臂膀。 九十三年光辉岁月,练就电力人海一样的情怀, 九十三年风雨兼程,电力人宁折不弯、英勇果敢; 九十三年苦难辉煌,电力人热情豪迈、百炼成钢。

有你的指引,有你的感召,

每个电力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每座铁塔都支撑共同的蓝天。 每一条银线都传递美好希望,每一道电网都创造灿烂辉煌。

你让所有的电力人都创造自己的故事,

你让所有的电力人都心怀同一个理想。

从太阳的思想汲取热能,让光明的生活升腾力量。

让电流汇成笑声,为魏县发展敲响,

让电流会成歌声,为两区同建弹唱。

让我们以电流温暖魏县大地的富贵与安康,

让我们以光明照亮循环经济示范县的希望。

城中村改造,实现住了楼房的梦想, 初中进城,魏县大地上教育公平。 粮棉基地县让我们不再为衣食发愁, 廉租房建设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富足。

古老的龙门重新焕发光彩,

宏大的和谐广场歌声弹唱。

四十六万魏县人正满怀豪情,

在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阔步前行。 道路已经开通,巨轮已经起航。

让我们以团结拼搏的力量

心怀光明的理想,

让坚定的信念举起辉煌的琼浆。

第12篇:作文辅导:以景衬情情更浓

作文辅导:

以景衬情情更浓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二中 王前保

一、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的能力。

2.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情景交融。“景”因情而变,并表现不同的心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再塑生命》中,沙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景物描写: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无助和恐惧。 沙利文老师来之后:

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莎莉文小姐牵着我的手漫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土播种。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愉悦和幸福。

二、感受情中景。

1.你能从下面句子感受到怎样的心情。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3)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含羞草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地上。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

(4)独自站在风里,风声很清晰。路旁树叶吹落一地,鸟声没有了。街上空荡荡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冷冰冰的月亮也许早就等候在那里了。

感受把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景物写得悦目,悦耳,舒心,就能表达人物的快乐、美好的心情。相反,如果把大自然的各种景物写得阴暗,可怕等,就会表现人物悲伤和忧郁的心情。

2.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景物描写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 (1),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3.比一比,悟其道。

(1)夜晚,蛙声四起,夏虫的叫声也不绝于耳,萤火虫在草丛上飞来飞去。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池塘里水波粼粼。一阵风吹来,芦苇里发出沙沙的响声。

(2)夜晚,蛙声四起,蛐蛐在草丛里吟唱,萤火虫在草丛上打着灯笼悠闲地玩耍。月亮渐渐地升到树梢上,像美女凝望着情人。池塘里水波粼粼。清风吹来,芦苇里发出沙沙的交响曲。苇林陶醉了,影影绰绰地像要倾倒……

三、感悟景中情。

1.读读这些句子,看看句中的景物和实际有什么不同。

(1)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觉得风也是黑的。

(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4)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

2.学生讨论小结:

感悟:(1)变色。(2)变形。(3)变态。(4)变味。在变化之中蕴含深情。

四、续写情中景。

(1)雨天,

的我在校园。

(2)清晨,

的我在上学路上。 示例:(1)雨滴顺着我的头发滴到我的鞋尖,好友苏晴转学了,真的不知道我能怎么办?在这样的雨天,那树叶似乎被雨水浸湿了,垂下头,顺着树叶流着伤心的泪水。在充满雨气的校园里,似乎到处只有眼泪。……

(2)清晨,我依然沿着最熟悉的路线,走向学校。今天路边的小雏菊比昨天开得更加灿烂,露珠将温柔的阳光折射于我的眼眸,心儿随着蜜蜂微微的舞动而变得愉悦,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又将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五、作文训练题:《走过那段

的日子》

悲伤、忧愁、高兴、幸福、快乐、痛苦、伤感、紧张、后悔、误解、失败、烦恼、无奈、„„)

六、学生习作:

走过那段失败的日子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八(1)班 薛绵金 指导老师:王前保 回忆起那次失败,就像阴云扫过我心头。

那天下午,教室静的出奇。因为,昨天考的数学试卷就要发下来了。同学们的心里像揣了一个兔子似的蹦蹦乱跳。这时数学老师——卢老师进教室了,他大概有四十岁,一米七八的身材。他一脸严肃,那黑黑的眉毛都被那绷紧的脸拉弯了,一看就知道这次没考好。

“这回考得实在‘太好了’,满分的一个都没有,过一百分的只两个,不及格的有41个。”说着他还把那一堆卷子对讲桌上一扔。

“我也不想点名了。来,几个组长把卷子发下去。”他恼怒的说。

可我在想:“不及格的一定没有我。”因为我平时数学还可以,我得意偷笑。等待着卷子发下来。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那卷子像个霹雳打在了我的心头上。什么“56分”,这不可能?我以为发错了,可一看名字,失败已经注定。我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外面下着雨,可我心中也似乎也在下雨啊!

在回家路上,我好似看见那树,那雨,那风,那云都那么阴暗,它们好象在说:“你看这个孩子没考及格,这个孩子没考及格。”

特别是雨像那恶狠狠的玻璃球,拼命似的向我额头上砸来。我也不理采它,任由它对我头发的摧残,我忍受着它的攻击回到家。

由于父亲知道我昨天考试,等我回来,面带微笑的对我说:“考得怎么样?把卷子给我看看。”我没有说什么,父亲感到不对,便从我书包掏出卷子一看,脸上立刻“晴转阴”。“怎么考得这么差?”父亲叹了一口气,“明天你不准出去玩。对了不止明天,只要你数学不考及格,那么你以后放假都不准出去玩。”

从那时候起,我明白了:“不能再贪玩了。我要收敛了。”于是我仔细听课,认真做题,不懂就问。

不久,我数学考了74分,父亲的脸又“阴转晴”了。我也笑了。

不过,我现在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你勇于面对失败。你就会成功。

走过那段幸福的日子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八

(一)班 方瑶指导老师:王前保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它不会清晰的出现在你的面前,它只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用心灵感受到。

那是一个寒冷的晚上,窗外的寒风无情的肆虐着大地上的落叶,周围的树也随风摇曳着,窗户时不时发出“嘎嘎”的响声。我坐在书桌上埋头苦思一张英语卷子上的题,可是,尽管我绞尽脑汁,也无法做的与答案一致。于是,我拿起电话,问另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大家答案似乎都不一样。我便想到可以向英语老师唐老师打个电话请教一下,可是我一想到可能唐老师觉得我是因为上课不听讲而连这题都要请教,伸向电话的手在空中嘎然而止。

但我终于按捺不住我心中的求知欲,缓缓的拿起了电话,拨了唐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喂„„”唐老师的声音很沙哑,似乎有一丝疲倦。“唐老师,我是方瑶,我„„想问„„您„„一道题„„”我似乎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刚才想好的措词,现在脑子里也一片空白,说话吞吞吐吐,拿电话的手也冒出层层的细汗,心里头仿佛有一头小鹿在乱撞。思绪被这莫名其妙的紧张弄得混乱不清,我几乎不知道我怎样讲完了题目。

“这道题应该这样做。”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一改往日老师严肃,变为像母亲一般的慈爱语气。“这句话的时态是过去式,所以排除A„„”老师很耐心地讲解着。我在桌上找笔,想记下他的话。无意中,碰到了闹钟,拿起一看,时针已迈过“10。”

猛地,我心中一股歉疚感油然而生。问完题后我急忙说:“唐老师,对不起,这么晚了还打扰您„„”话没说完,已经被打断:“你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是可贵的,我听到你请教就高兴。”

我终于明白,她平时的严厉来源于她对我们的爱,一种不愿挂在嘴边的爱。 又看看窗外,寒风似乎小了一点,树也没有摇得那么厉害了,窗户不再“嘎嘎”的响了。这时,我便想到了他们

语文老师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天走到学校都要20来分钟,可是不管怎样的酷暑,他总是每天早早地到校备课,仔细地检查我们的作业——因为爱,让我感到幸福。

数学老师也比平时更加关心我们,从身体到心情,再到学习状态。每次我们有不会的题目,他总是要我们写在黑板上。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解,生怕我们不懂——因为爱,让我感到幸福。

也正是因为这些爱,才使我那根致力于统考的神经和紧绷的心情松弛下来,以笑脸去迎接下次的统考。

再看窗外,风平浪静。

这就是幸福,因为有老师奉献精神:这就是幸福,因为有老师的关爱„„走过那段幸福的日子,让我充满信心,倍感温暖!

走过那段误解的日子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八

(一)班 黎雨露指导老师:王前保 大厅里妈妈站在我对面,静静的等待我回答。

“你到底说不说!”妈妈的眼睛死死地瞪着我,向我怒斥道。

我低下头,不敢说话,但又想起妈妈那张愤怒的脸,迟早是要面对的,我鼓起勇气抬起头望着妈妈哽咽道:“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真的很难,都已经开学了,您不问了行么?”泪珠不知不觉地在我眼眶里打转,就像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稍一触碰就会跌落下来。

“从小到大每次考试你都告诉我,为什么这次却不告诉我?再差好歹也有个成绩啊!”妈妈的声音更大了。随后,她又望到外面,看有没有惊扰到邻居,又羞愧地压低嗓子咳嗽了一下。

“难道对于你来说,分数就那么重要吗?”我也拼命地扯高嗓门,向妈妈大声吼道。

“这次考试考差了并不要紧,最关键的是能够发现问题,我们再慢慢地解决问题。”妈妈改变了语气,话重心长地对我说。

但对我来说,这是对我的一种嘲讽。“我自己会发现,不用你管!”我怒气冲冲地冲进自己的房间,狠狠地用力将房门“嘭”的一声关上,墙壁仿佛被震动了。很久,屋子里才像外面那样寂静了,隐约间,还能听到妈妈的叹气声。 我的心里装满了怨恨与不满,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冷漠,同学的轻视,回家后还要面对妈妈的质问!这个世界对我太不公平了!泪水像关不住的水龙头,冲破束缚,不停地流下。

突然,发现床头又出现了那一百块,旁边一张信纸。我打开看时,上面写着:“孩子,你是我的希望,我希望你进步啊„„”看完后心中的怨恨顿时一扫而空,只剩下满是的羞愧。

爸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我长大,尽管储蓄有限,但总给我钱,因为我就是他们的希望啊!而我,自已考差了,还向妈妈发什么脾气?把怨气全撒到妈妈的身上,像一把利刀深深地刺痛了妈妈的心。她也只是想知道我的学习状况,我却认为她在嘲讽我,对我失望,这其实也是妈妈地我的爱啊!母爱,不容被误解啊!

我恍然大悟冲出门外,俯着头走到妈妈的面前。

“妈,我„„”支支唔唔地说。 妈妈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对我说:“只要你明白就好,妈妈不是在乎分数,而是想知道是否进步了,你今天进步一点,明天再进步一点,成绩就会提高的。” 我紧紧地拥抱着妈妈,泪水再一次滚落下来„„

事隔几月,再次回想起来,内心充满了对妈妈误解的愧疚与深深的感激,妈妈的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我一定不会辜负她的期望,争取这学期再继续努力,奋发向上,取得好成绩,迎接更好的明天!

走过那段失败的日子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八

(一)班 付雪莲 指导老师:王前保 看见同学欣喜的从老师手里接过上榜的作文,眼中充满着羡慕与嫉妒。 一缕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心想:外面的世界也许是繁花似锦,五彩缤纷吧,而我呢,只有落花纷飞,满目凄凉。

看着桌上的作文本,总觉得特别刺眼,垂丧地打开它,看着上面的两句评语:“文中内容与题不符,写作前请认真审题。”立刻变成两把锋利的刀刃架在我的脖子上,痛极了。

下课后,我的好友李雪跑过来。今天的她似乎与平常不一样,她的眼睛闪烁着光芒,长长的眼睫毛扑闪扑闪的,十分动人。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成功的喜悦。

她用特有的微笑,问我:“怎么样?写得肯定很好吧,快说。”

不知怎么了,她的话像是对我的一种讽刺,像是在说:咦!平时都说写作是她的强项,今天哪儿去了。我不满地瞪着她,她怎么没看到我眼中的失望。

之后,他的眼睛定格在我没合上的作文本上。我想,现在你一定很高兴了吧!

“看见了吧,对,我就是这么失败的。”我自嘲自讽的说。

李雪见我这样,便安慰我:“没关系,这次失败了,下次再努力。” “这次我失败了,如果我努力了,下次还失败,那怎么办?”心中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失望。

说完,便愤怒地推开她,往门外跑去,她追着向外跑去的我。一直追到操场。一把拉住我衣后的帽子,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你„„”

还没等她说完,我便打断她的话,嘴角勾起嘲讽的笑:“不用你假惺惺的道歉。”

说完,她愣住了,呆呆地看着我,慢慢放开我的帽子。我从鼻腔发出“哼”的一声,扭头就走了。

自此,我沉浸在失败与痛苦之中。

午饭后,我与她相遇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俩都沉默着,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我能和你谈谈吗?”她鼓起勇气对我说,她见我没有吱声,便又说,“无论我俩之间的友谊是否继续,我还是要说,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要相信自己。” 顿时,我明白了——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我心中的阴霾烟消云散,接踵而来的是久违的光明。

现在,我也能从老师手里接过上榜的作文,回来时,我的心洋溢着愉悦。回到座位上我想起了李雪说过的话——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要相信自己。

“对,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我对着天空呐喊,“失败的日子我已走过。”

第13篇:把写作融于阅读中

把作文教学融于阅读中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地位,它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现今的作文教学状态令人担忧,教师懒于教,学生不愿写,教师疲于批改,,学生进步甚微等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作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作文现状。

当前许多学生怕作文,在有些学生中还流传着“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但却值得深思,怎样教作文,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写好作文。这是所有教者所探讨的问题。我也曾就此想过各种办法,做过各种尝试,但收效不大,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弊端,老师往往只重视课本内容,阅读讲解重难点,积累文字、文学知识,而忽略了在阅读中的作文教学。只有在每单元的表达中来讲解作文,目的明确,孩子们也是为了作文而写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为了达到目的而作;缺少探索与发现,缺少兴趣与推敲,更是缺少创新与融会贯通;所写的作文要么枯燥无味,要么生搬硬套,要么只是语言华丽而经不起推敲;读了也很难找到共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更有甚者通篇照抄资料,然后背下来。这样的作文又有何意义?

我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每课必练法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练习也应如此,因此,我每堂课都要进行一下作文训练,但这样做需要讲究方法,否则会影响到正常教学。我通常的做法是:把练习安排到正式上课前或快下课时,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词语串联成一个片断作文,教学当场点评。课下让学生二次练笔,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创作的兴趣,同时通过自己文章与课文比较,会进一步感受到名家作品的意蕴。

二)经典品味法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文章具有相似之处,有的是选材,有的是立意,有的是情感,有的是场景等等。这时,我们如能把这些材料归类一下,让学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后去具体仿写一段,往往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综合指导法

我在上完一单元或一学期课后,往往会带着学生把这些课整理一下,按照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进行分类、比较,赏析这些名家如何去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编排中间,从中感受到名家在审题、立意、选材等良苦用心,在此基础上来分析自己的习作,进一步去加工文章,通过定期的作文综合指导,使得学生在一系列分类训练之后,能够很好地把这些技法综合起来,独立完成一篇文章写作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篇章,老师可以合理利用他们来进行作文教学,在讲解课文的同时遇到优秀的句段,详细讲解分析后,让学生试着仿写,这样不仅达到了理解的目的,也达到了利用的效果。例如:在《秋天的味道》、《三峡之秋》这样的文章中让学生进行句与段的仿写,然后再进行写景作文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在有些文章中,进行想象教学,我在教学《腊八粥》这一课时,在讲到语言描写“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通过这段语言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八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说这话时他的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了,可看法不一,那就把你心中的八儿样子写出来。这样学生乐于写,也达到了练笔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板块。因此,语文教学的研究尤其是探究阅读教学与作文练笔的内在联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由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块内容组成了语文教学,一般的老师对讲读教学感到比较顺当,或者说比较得心应手,而对作文教学常常难以下手,离开学生的写作实际谈课文的写作特色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随心所欲, 而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感到困难重重。据我的观察和研究,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缺乏写作的实际经验。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读教学 重在“读”,作文教学重在“写”,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就是努力将“读”和“写”有机地结 合起来。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诚然,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好的方法,但我认为,立足课本,立足课堂,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

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会带来阅读、写作教学的双丰收。

第14篇:融西方文化常识于英语教学中

融西方文化常识于英语教学中

摘要: 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只有融入文化教学,才能把语言教学落到实处。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意识薄弱的特点,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农村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文化常识的传授时刻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把文化常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阐述融西方文化常识于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融入; 西方文化常识; 农村初中生; 英语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的试行,英语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也进入了重要时期。目前的外研版新标准英语课程,强调英语学习内容中语言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东西方文化教育的结合逐步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但是,如何把相关文化知识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怎样加强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预期的语言目标,这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再者,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一系列原因对西方文化知识缺乏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英语学习的效果。

一、农村初中生英语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1.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对生产力和社会方式的关系精湛见解。农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意识淡薄,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在文化需求上并不如城市般有那样的多元化、深层次、多角度,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如何促进经济上的富裕、生活上的满足以及空闲时刻通俗易懂、简单有趣的娱乐活动。

2.农村的部分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文化功底薄弱。大部分的农村英语教师整天忙于课程的教授以及作业的批改,尤其作为班主任的英语教师更加把大

部分精力用于调皮学生的管理上,根本无心顾暇于文化的摄入,教了多年的书,可脑子里的文化素养仍旧是以前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多年的“教学磨砺”后也所剩无几。根本跟不上快步向前的教学改革步伐。

3.农村信息闭塞。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中外文化的交流也变得频繁,如圣诞节、万圣节、足球运动、肯德基麦当劳饮食文化等传入中国并流传开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背景差异正在逐渐被缩小,但这仅仅是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尤其是大城市的学生。在农村,许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相关的节假日,到目前为止,笔者的学生听说过圣诞节,但不知道圣诞节是个什么节日,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圣诞节意味着什么等等诸多因素,在农村孩子们的心中只有模糊的概念。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应用新标准英语的失败,因为它强调把生活融入学习,而事实上农村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

4.难以营造一个语言氛围。经验表明,整节课纯英语教学在农村初中很少见,那么农村初中的西方文化氛围更是难以营造,让学生体验西方文化的活动不多。

学习语言,需要不断的聆听、揣摩、学习、练习。如果没有一个持续的熏陶、学习、体验和使用过程,仅仅依靠课堂的有限时间,那要求学生能做到流畅的听、说、读、写是不现实的。

二、如何把西方文化常识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

(一)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

由于上级加大了对教育投资的力度,我们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施。“物尽其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投影仪等的使用,使原本单一的讲解变得图文并茂,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声情并茂、寓教于乐。

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片,让学生更深切真实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例如在外研版新标准教材八年级下册Module6 Entertainment中学的内容是关于一部叫做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电影评论,老师单纯的讲解授课,学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因为这部西方电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太远,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这部电影的名字。我在给第二个班上这节课的时候索性安排在当日的晚自修时安排看这部电影,后来发现学生对电影里面的有些人物非常感兴趣,比如他们认为主演Jack的演员演的太精彩了,简直出神入化,是一位英雄,

进而对该节课也来了兴趣。后来再回头上这节评论课时也表现的异常活跃,似乎亲身经历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上课的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及时查阅资料。例如在七年级下册Module8 My past life Unit1的Activity1中出现三个名人,袁隆平大家都知道,Bill Gates部分学生也听说过, 至于Stephen Hawking无人知晓。当看到对比尔盖茨的描述中有这么一句话:He was born in Seattle ,USA.看着学生一脸的茫然,我知道学生们肯定对Seattle没概念,不知道在美国的什么位置,甚至没听说过这个地方。这时班里的捣蛋鬼叫了一声“老师,百度一下”。大家也都满怀希望得看着我,与其浪费大家的表情不如遂了大家的心愿。于是我适时打开教室中电脑的百度页面立即搜索到美国地图,指出Seattle在美国的所在的位置,这时孩子在认真追随我搜索的同时感到一片释然。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使学生感受到上网查阅资料带来的方便,可谓一举两得。

(一)农村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 文化导入的目的在于消除英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有文化比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质并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文化知识又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历史、习俗、礼仪等多个方面。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教师不断的学习,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机会来补充在文化意识方面的缺失,相关课程可以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在对比中英语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学习英语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这样有利于英语教师系统、全面地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灯。

(二)将文化常识的传授时刻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

长期以来,学生往往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把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转移到英语表达中去。他们误以为文化的基本方面是共同的,因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这就是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高、英语产出自觉性不强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有文化比较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

以便提高文化素质,能够准确的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例如:在七年级下册Module5的练习中出现了一篇有关Solomon的阅读理解,在分析题目时我告诉学生

Solomon中文翻作所罗门大帝,这时有个男生觉得很兴奋,嚷嚷着“老师我知道所罗门大帝”。当我邀请他给同学们介绍一下Solomon时,他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就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具体我也说不上„„”这时我就趁热打铁,给同学们介绍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其实孩子们都有好奇心,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我们老师在讲解枯燥的习题中何不穿插些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准确的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三)把文化常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中可以出英文黑板报,张贴英文海报、英文名言警句或者激励语,教室内留有“英语角”,方便粘贴英语国家名人的,并且顺带英文介绍或者外国某国的风俗介绍等 ;每学期可举行一次英语节活动,包括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或者组织“英语角”口语交流活动等 ;遇到重要的西方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学校可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这几年,本人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记得在八年级的第一个学期中,学校在开学初要求班主任自己布置教室。如果用几张对联式的写有中文字样的卡纸往墙上一贴,似乎不能突出英语老师的特色。于是我决定,用具有西方文化风韵,西方文化特色的英文来装扮我的教室。说干就干。在教室前黑板上方贴上复印店制作的Times New Roman字体的几个英文字“One Cla, One Family”(一个班级,一个家)。在教室两边的墙上分别挂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和美国演员卓别林的画像,并且分别在两张画像下面附有该名人的名言。如富兰克林下面的英语文字是:Never leave that until tomorrow , which you can do today .---Benjamin Franklin , American president (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B.);卓别林下面的英语文字是: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Charles Chaplin(你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关键。--- 美国演员卓别林)。在教室前门进门处的墙上附了“English Corner”的字样,并且在该栏目下贴着一些西方各个节日的图片并附有相关的英文介绍,并且该介绍都是本班同学手抄的,让中国本土的同学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在我们的精心布置下,整个教室焕然一新,而且具有浓郁的英语氛围,使学生有了置身其中,不由自主就想用

语言和文化的唇齿相依关系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而且课堂中穿插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农村中学的条件虽没有城市中学那么优越,但我们也要尽全力给学生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使学生得心应手地开展交际活动,进入一种像使用母语一样熟练、自然、自如应用英语的境界,为培养和造就一流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国家骨干英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2012.[2]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J],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4]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M],国外外语教学,2009(2).

[5]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1995.

第15篇:缘景明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诗歌的意境。

4、让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

单元教学重点:

1、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2、学习作者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

主要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知识总括

1、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 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意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物)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2、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第16篇:入景,入情,入境[材料]

入景,入情,入境

—浅谈古诗文解读的深度与广度

李群山 三洲镇中心小学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光彩夺目。几千年来,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至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杰出的诗人和他们留下的无数千古佳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文亦是如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使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感受到是的魅力呢?我认为解读古诗文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个人见解。

例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走进作者,了解时代背景

李白一生七次游历宣城,而这首诗作于761年秋。这是李白最后一次游宣城,那时李白已经60岁了。离开长安后,他经历了十多年的漫游。长期漂泊的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更是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倔强、豪放的李白通过大量的游历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文。《独坐敬亭山》正是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是作者想

大自然寻求安慰的真实写照。

更多的了解李白,还看他的另外一首七言绝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豪迈,一个意气风发的李白,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正当壮年,风华正茂,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写下了这首名篇。

我们从这首诗中感受到的是一幅气势宏阔,极富动态美的壮丽画面。尤其是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两首诗中“孤”字给人的感受并不孤独。《独坐敬亭山》中的“孤”表现的是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的内心是消极的。而《望天门山》中的“孤”表现的是一种高大的形象,“帆”不是远去的,而是“日边来”。日出东升,与太阳同光辉,好一幅气派的画面,好一个雄心壮志的李白。

时过境迁,同一个李白,却创作出了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内心世界的作品。只有跨时间的了解李白,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诗意。

二、抓住意象,进入意境

“众鸟”“孤云”看似写景,却融情于景。“众鸟”不是“鸟”,乃世间名利之辈,而如今都得意高飞离去,“孤云”不是“云”,乃世间隐逸之流。我李白倘若与世俗不容,亦可以有隐逸的世外高人与我交谈。然而,高人亦是“独去闲”。名利之辈离我而去,隐逸之流也

离我而去,此时此刻的李白能不孤独吗?

同时代的诗人,李白的好友杜甫写作这样一首诗: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初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幅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语调清新,很难让人想到作者此时已年近五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真正道出了诗的意境。这两处景色并非实景,而是作者想象的幻化出来的景象。“东吴”不是东吴,而是诗人杜甫想念已久的长安。自己的壮志难酬,才华得不到施展,抱负难以实现,却又不能直言相告,只能寄情于自然,诉说自己的苦衷。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作者当时的心情有所好转。故前两句诗的语调轻快,景色明丽,但是,时局的稳定并没有改变作者仕途,明亮的笔调下却又隐藏着淡淡的愁。

李白与杜甫不仅是好朋友,处于同一时代,而且都经历的“安史之乱”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诗中,不同意象中,都能体会到不同的愁。

三、走出意境,深入作者内心,理解诗文背后的意义

在经历的风风雨雨后,诗人李白疲倦了,厌恶了。既然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那我就寄情山水,与山水为伴。如今身在敬亭山,看

世间名利之辈熙熙攘攘,看皇族权贵荒淫腐朽,看自己人生不得开心颜,李白不再有年轻时的豪气和雄心壮志。此时的他已超然物外,俨然一位世外之人。再看看这座敬亭山,空灵、纯净、寂静。山中之景便是李白内心之境,李白的身与山中之景浑然一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时的李白与山两两想看,视为知己,将自己的身心托付给大自然。

和李白有着同样遭遇的苏轼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所写下的。前两句诗看似写景却又在说理,告诉人们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然而,只是这样吗?不是。庐山不再是一座山,这座山代表是官场这个大的环境。正是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不一样,所以才导致人们的意见不一致。矛盾由此而生,当初的苏轼不明白才有了现在身处庐山的苏轼。而被贬之后的苏轼在庐山之中恍然大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是苏轼看透了官场的感悟还是知道自己永远也看不透的无奈。不过,这首诗中所透露出来的不得意却是路人皆知。

年轻的李白和晚年的李白让我们见证人生的变化无常,心里不由

生出无尽的悲凉。李杜的两相呼应让我们看清时代的腐朽与破败,心中不免对二人的遭遇深深地同情。而苏轼又一次的演绎了一段让人心痛的历史。四首古诗不仅阐明的作者的内心,更是渗透着对人生问题的思索:人与人、人与自然。如果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欣赏诗文,我想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人的内心,还有民族的精神。

第17篇: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环境描写

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

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

欣赏:

1、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2、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在文章中穿插三言五句或点到而止的简要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突出中心思想。

怎样进行环境描写呢?

☆方法借鉴:

一、连串式描写

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可以自然地展开情节。在一篇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丝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中间接着说: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二、情景式描写

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如:《芦花荡》结尾中写到:‚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把老头子复仇成功后的喜悦舒畅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三,对比式描写

环境描写,还可以将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这种景物的对比可以突出中心。

如:‚首次看见外国,感觉是那样的新鲜,边境线上耸立着的那一个个哨所就像是一处处景点,全副武装巡逻的战士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那一块块界碑就像一面面永恒的风景。‛

‚日子久了,在叶子的眼里一切都变了,神圣的界碑不再是风景,只是块刻着国名的石头罢了。……就这样,今天踏着昨天的脚印,明天再踏着今天的脚印,在巡逻道上走了今天

再走明天,成天连人影都见不到,肯定能把人弄傻了。‛《界碑》——周京东

四、五觉法描写

‚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如: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听潮》

五:组合式描写

描写景物时,既有‚特写‛,又有背景式的画面‚广写‛。所谓‚广写‛,就是把众多的场景艺术地组合起来,展现出一幅生动广阔的画面。常见的组合方式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周围到中心‛等空间组合式,还有‚春夏秋冬‛、‚晨午昏夜‛、‚四季四时‛等时间组合式。

如: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子边靠河的乌柏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着矮凳,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驰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忧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

☆环境描写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环境描写不真实、不典型。恩格斯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才能‚创造‛人,才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感情的人。

误区之二:环境描写详略不当,喧宾夺主。茅盾曾批评过某些青年作者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法:‚有些作品,开头写了几百字的‘外景’,而后写到室内的人物,展开故事;这一段‘外景’与室内发生的故事不相关联。因此,‘外景’的描写成为赘瘤。‛(《关于艺术的技巧》)

误区之三: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渗透到环境描写之中。描写环境的目的是刻画人物,通过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不要把描写当成一贴膏药硬往文章中贴,或当成一种装饰品,去从形式上美化文章。只有在描写中融进真情实感,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环境描写不能为景而写景,更不可‚情不够,景来凑‛,应该学会让景物说话,这样它才能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写活景物的秘诀:

一、观察要全面调动感觉器官

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文章就犹如一幅静止的平面画作。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麽文章会生动许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

二、要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一年四季的草有着不同的特点: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

三、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把观察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起来,景物就可以突破有限的眼前,达到无限的世界。

四、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佳作欣赏:

那儿,写满了母亲的期盼

那儿,栀子花又开了,青碧的叶子上点缀着优雅的淡黄色花朵,氤氲的清香将回忆挟裹,我又想起了那年的栀子花开。

我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母亲为我操碎了心。我的顽劣淘气,经常给母亲招来一大堆麻烦。但每次父亲要扬起手打我的时候,母亲总会劝父亲说:‚孩子还小,打多了会让邻居笑话。‛

每次都是因为母亲,我才免了皮肉之苦。

我从心里感激母亲,母亲就像遮阳伞,时时刻刻保护着我。

那一天,我又要溜出去玩儿,不经意间看见母亲站在院子里,拿着什么东西在喷。我走过去,问道:‚妈,这是干吗呢?‛母亲站在那儿,凝视了很久才说:‚这棵栀子树种了8年,我精心照顾它,可它还是不开花,依然这么固执。它再不开花,邻居们就会以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了。我给它喷上药物,就说是虫子闹的,替它遮掩不开花的窘状,告诉邻居,它的花已经谢了……‛母亲转过身,继续喷着‚药水‛。

那儿的栀子树不就是我吗?淘气,不上进,倔强……那儿,写满了母亲的期盼。

看着母亲,我的眼角湿润了。我就像这棵忘记开花的栀子树,不好好学习,给母亲惹麻烦。而母亲,一直用她并不很宽广的肩膀为我支撑起一片蓝天,一直用爱精心地浇灌,呵护着我……从那以后,我仿佛开了窍,学习上突飞猛进。在学期末,我还当了班长。那年那月,因为母亲的良苦用心,那儿的栀子树终于开了花,淡淡的白色花朵在枝头炫舞,飘出沁人心脾的花香。

那儿,写满了母亲的期盼。母亲,谢谢您的良苦用心,您用母爱为我支撑起一片蓝天。 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除了您,还有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任我飞翔

在雷电交加的夜晚,狂风拼命地扯拽着生长在悬崖峭壁的残树,闪电将昏暗的天空撕开,只有那折了翅的小鸟还从容勇敢地屹立在残枝上,仰望着昏黑的天空。

我是折了翅的鸟儿,像断了叶的小草,失去了该有的青翠,该有的坚强,只剩下迷茫。 我总是蜗居在那死沉沉的一角,不见天日。时间分秒在流逝。我不愿与他赛跑,只剩下些许的悲慨,我把自己关在精神的死角里,那里有一把锁。

假期的来临并不意味着蜗居生活的结束,我拿起笔杆当作业的奴隶,毫无力量地写出一道公式,一个个汉字。烈日高悬,金光铺撒大地,窗户是透明的,却透射不了阳光,只有暗暗的冷。我用这淡淡的微光维持着我的生命,尽我仅的力量来攻破道道难关。我想要让那阳光照进我心里,却几近奢望,在即将爬上顶峰的时刻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又坠入闲沉的地狱——名落孙山,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谴责与阴冷。

我只有抓起堆积如山的考题拼了命地演算,想要用这种方法来抹掉我的痛苦,才能让我忘却一切,留下早以痛苦为主的狼藉场面。渐渐地,我感到我的心阵阵隐痛,我的血液开始变冷,开始凝固,直到永远。

我的眼神定格在窗外的蓝天上,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碧蓝,蓝的幽美;蓝的深邃;蓝的诱人。为什么我的天空不是蓝色?为什么那美丽的天空不属于我?

我不曾笑过。我总会在睡前看看天,然后告诉自己,星辰和我一样寂寞;我会在衣柜里放满黑色,然后告诉自己,春天里才有的蓝天白云。桃红柳绿并不属于我。我是多么的愚蠢,多么的自闭。我的前方就是一扇走向光明的青春之门,我曾认为它是一张黑色的大幕将我笼罩在无尽的黑暗中,而现实并非我所想,属于我的蓝天就在门的那一边,我只在无形中给它加了一把心锁。

是啊,我不能沉睡,捡拾起那一片片残梦将它抛向昨天。门其实开着,只是发现的过程让人陷入僵局。

我是折了翅的鸟儿,轰隆隆的雷声唤醒了我,我停歇在断枝的残枝上,酝酿着冲向风暴的勇气,我想起高尔基的〈〈海燕〉〉:它能搏击长空,拨开黑暗的阴云,去迎接阳光。

日光投射在漫无边际的大海,远处,高高的悬崖上,一只苍鹰抖落满身的灰尘,张开翅膀,像风一般飞向太阳,消失在强烈的日光中。

那便是胜利,我翱翔的属于我的蓝天中,沐浴着爱和阳光。

我的蓝天,任我飞翔!

请不要害怕痛苦,因为挣扎过后,你便能振翅飞翔——飞翔,那怕翅膀断了!

第18篇:观红景,品红情

基础医学院吴秋英11级定向五班20111043718270712271

观红景,品红情红色旅游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是珍惜和感恩。

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它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它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它是全国最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它是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就是瑞金。很高兴的是在今年十月十三日我们部分定向生在学校领导下参观了瑞金的一些红色旅游景点。比如说叶坪革命旧址,沙洲坝红色景区,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其中最令我难忘,印象深刻的是参观沙洲坝红井。

或许应该这样说沙洲坝的红井水情系天下!听着那短小的文章,我的思绪早已经飞到了毛主席所在时代,想象着毛主席关切老乡的神情,思索着毛主席卷起袖口和老乡们一起挖井的场景。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大爱的情形啊!听得正入迷时,同学们激烈的掌声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接着我们有几位同学也拿着木桶打起水来,是啊,真想尝尝那井水的甘甜,真想品品那红井水的故事。红井水育人,红井故事感人!现在的我更加能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安居乐业得之艰辛。

岁月的长河里永远流淌着战士们的鲜血,永远留下了战士们不惧的英姿。纪念馆里的一切带给我们的是历史,更是感动和敬佩。那里的每一根柱子,每一幅壁画,每一件物品,每一张照片,每一行文字,都定格了当年那艰苦的岁月,都展现了当时如火如荼的战争场景,都记录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位于瑞金市苏维埃纪念园内,是中宣部批准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陈列展示了大量珍贵文物照片,并采用油画成像,超实写仿真雕塑等先进展陈手段,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粉粹国民党多次“围剿”,创建巩固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并进行治国安邦伟大实践的辉煌历史。参观时,我就在想:如果没有老一辈,是不是我们现在仍然过的是当初一样艰苦的生活,是不是中国仍然不能独立。那么,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能够报答老一辈的就只是怀着感恩的心用心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强大,将来报效祖国。

回顾历史,我们懂得感恩;瞻仰革命旧址,我们明白学会珍惜。红色旅游点,永远是人生的大课堂。瞻仰革命旧址,参观纪念馆,面对当时如此种种,我的心怎能不受到震撼,我的思想怎能不得到升华!可以确定红色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的宝贵资源,精神遗产,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是我们前进奋斗,富国强民的精神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源泉。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增长不少知识。我真切地感觉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切地体会到是战士门抛头颅,洒热血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定的生活。

第19篇:缘景明情教案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情感的客观物象。 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 1.什么是意象?“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 意象即带有诗人主观2.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杜鹃 磁针 坚贞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3.什么是意境?

“意”,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中的艺术境界。 1.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2.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例 1: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例三: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1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鉴赏意境关键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乐景也可以抒发哀情)。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吟诵意象(抓特点)想象与联想 意境 明情

一、诗文扩写式赏析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仔细分析诗句特点,通过合理想象,抓住诗人心态,扩写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基本方法:

1:抓住诗句中的基本景点(意象)2: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 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握诗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 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成文。 1:抓住诗句中的基本景点(意象)

通过分析,这两句诗的基本景点有:①山 ②水 ③柳 ④花 ⑤村 。2: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 ①“山”的特点是“重”(层峦叠嶂)。②“水”的特点是“复”(曲曲折折)。③“柳”的特点是“暗”(绿阴正“浓”)。 ④“花”的特点是“明”(明艳、艳丽)。

⑤“村”的特点不明显,但从“山”“水”两景点可推知这“村”应是“山野之村”,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村”应该具有“朴素”、“原始”的特点。 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握诗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句,我们从“重”“复”可以推知画面应有“迷濛”之美;从“疑无路”可知,人的心情有些“迷惘”。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有了变化,从“暗”和“明”可以推知画面应是“明朗”“清新”的,人的情感里有一种“惊喜”

2

的因素。

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成文

例:青翠可掬的山层层叠叠。不远处,飞瀑从天而降,濛濛细雨落在草木上,草木愈见葱翠。清碧的山泉在诗人身边迤逦而行,蜿蜒的山径已依稀难辨。诗人正感迷惘,拐过一道山崖,前面花明柳暗,几间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试用上面方法扩写以下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浩瀚(想象)烽烟——孤、直长河——蜿蜒(想象)落日——浑圆

例:大漠浩瀚,没有往日的风舞狂沙。在这无边的苍茫之中,一缕边关的烽烟直上云间;长河蜿蜒,这游动的生命之水,流过荒凉,流过孤寂,流向远方,映着浑圆的落日,五彩的暮云,怎不让边塞孤寂的旅人感慨万千。

二、品味情景式赏析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境有何特点?)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答题时应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情调、氛围。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出运用什么手法抒发“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二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以清心灵妙的笔触,写出山水之美,渔家之乐。 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3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问题:

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3句诗,写一段鉴赏文字。 解答示例:

南飞的许多大雁,在秋天清冷的月色下,宿于白茫茫的芦花中(景), 作者用了冷色调的意象,渲染(烘托)了凄清、冷寂的氛围(境), 寓(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法), 抒发了朝代更替,国家破亡的愁苦与无奈之情(情)。 (解说诗句、分析意境、确认手法、情感 各1分) 描景——析境——论法(术语)——表情 练习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食。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迹,这是一幅萧索而凄清的图景,诗人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之情及路径难辨,欲行无路,无以对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怅;表现了诗人自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

三、炼字意境式赏析

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虚词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练习: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

5

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

来(《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20篇:情与景提纲1.16

综合复习之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导学提纲时间:2013-1-16主备人:任义高三语文理科石家庄精英中学

综合复习之情景鉴赏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中情景角度设题的各种题型

2、掌握情与景相关题型的答题步骤

一、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化景物为情思。”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更明确提出了景语与情语的概念并提到二者的关系:“不能入景语,又何能情语耶?”“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王国维则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

如 2008年天津卷第16题考查王维的《山居即事》的后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008年山东卷第14题第一问“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江西卷第14题第二问: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为全诗动人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9题考查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设题为:“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三、情与景的关系术语

在鉴赏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被一批“□景□情”的“专业术语”蒙住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有这样一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化情入景、触景生情、以景显情、以景衬情、缘情设景、因情设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等。

四、高考常见题型答题指导

(一)[题型——情景关系类]

1、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题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型——意境类]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月陂bēi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题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题型——作用类]

1、南乡子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题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

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情于景作文范文
《融情于景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