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入景,入情,入境[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5:56: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入景,入情,入境

—浅谈古诗文解读的深度与广度

李群山 三洲镇中心小学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光彩夺目。几千年来,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至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杰出的诗人和他们留下的无数千古佳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文亦是如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使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感受到是的魅力呢?我认为解读古诗文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个人见解。

例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走进作者,了解时代背景

李白一生七次游历宣城,而这首诗作于761年秋。这是李白最后一次游宣城,那时李白已经60岁了。离开长安后,他经历了十多年的漫游。长期漂泊的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更是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倔强、豪放的李白通过大量的游历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文。《独坐敬亭山》正是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是作者想

大自然寻求安慰的真实写照。

更多的了解李白,还看他的另外一首七言绝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豪迈,一个意气风发的李白,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正当壮年,风华正茂,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写下了这首名篇。

我们从这首诗中感受到的是一幅气势宏阔,极富动态美的壮丽画面。尤其是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两首诗中“孤”字给人的感受并不孤独。《独坐敬亭山》中的“孤”表现的是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的内心是消极的。而《望天门山》中的“孤”表现的是一种高大的形象,“帆”不是远去的,而是“日边来”。日出东升,与太阳同光辉,好一幅气派的画面,好一个雄心壮志的李白。

时过境迁,同一个李白,却创作出了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内心世界的作品。只有跨时间的了解李白,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诗意。

二、抓住意象,进入意境

“众鸟”“孤云”看似写景,却融情于景。“众鸟”不是“鸟”,乃世间名利之辈,而如今都得意高飞离去,“孤云”不是“云”,乃世间隐逸之流。我李白倘若与世俗不容,亦可以有隐逸的世外高人与我交谈。然而,高人亦是“独去闲”。名利之辈离我而去,隐逸之流也

离我而去,此时此刻的李白能不孤独吗?

同时代的诗人,李白的好友杜甫写作这样一首诗: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初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幅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语调清新,很难让人想到作者此时已年近五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真正道出了诗的意境。这两处景色并非实景,而是作者想象的幻化出来的景象。“东吴”不是东吴,而是诗人杜甫想念已久的长安。自己的壮志难酬,才华得不到施展,抱负难以实现,却又不能直言相告,只能寄情于自然,诉说自己的苦衷。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作者当时的心情有所好转。故前两句诗的语调轻快,景色明丽,但是,时局的稳定并没有改变作者仕途,明亮的笔调下却又隐藏着淡淡的愁。

李白与杜甫不仅是好朋友,处于同一时代,而且都经历的“安史之乱”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诗中,不同意象中,都能体会到不同的愁。

三、走出意境,深入作者内心,理解诗文背后的意义

在经历的风风雨雨后,诗人李白疲倦了,厌恶了。既然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那我就寄情山水,与山水为伴。如今身在敬亭山,看

世间名利之辈熙熙攘攘,看皇族权贵荒淫腐朽,看自己人生不得开心颜,李白不再有年轻时的豪气和雄心壮志。此时的他已超然物外,俨然一位世外之人。再看看这座敬亭山,空灵、纯净、寂静。山中之景便是李白内心之境,李白的身与山中之景浑然一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时的李白与山两两想看,视为知己,将自己的身心托付给大自然。

和李白有着同样遭遇的苏轼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所写下的。前两句诗看似写景却又在说理,告诉人们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然而,只是这样吗?不是。庐山不再是一座山,这座山代表是官场这个大的环境。正是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不一样,所以才导致人们的意见不一致。矛盾由此而生,当初的苏轼不明白才有了现在身处庐山的苏轼。而被贬之后的苏轼在庐山之中恍然大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是苏轼看透了官场的感悟还是知道自己永远也看不透的无奈。不过,这首诗中所透露出来的不得意却是路人皆知。

年轻的李白和晚年的李白让我们见证人生的变化无常,心里不由

生出无尽的悲凉。李杜的两相呼应让我们看清时代的腐朽与破败,心中不免对二人的遭遇深深地同情。而苏轼又一次的演绎了一段让人心痛的历史。四首古诗不仅阐明的作者的内心,更是渗透着对人生问题的思索:人与人、人与自然。如果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欣赏诗文,我想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人的内心,还有民族的精神。

让朗读入情、入境、入心

朗读感悟 入境入情(马陵山)

入学季:加拿大入境须知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入情入境才有“滋味”[全文]

批文入情(推荐)

入情入境,引发三情共振──《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入情朗读感悟真谛

入职感想—景彩宁

句句入心,声声出情

披文入情 诵读悟法

入景,入情,入境[材料]
《入景,入情,入境[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入景入情入境 材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