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融情于景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4: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融情于景”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请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这里体现了“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露水化眼泪;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这里明写“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

触景生情,是指由于客观景物和它的变化发展,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继而感叹抒情。其特点是情随景生,辞以情发,情景相间,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

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情景交融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

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诗中融情人景

融情好伙伴

寒假融情方案

融英语语法教学于情景教学

融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14融情活动总结

情融电力心系党

把写作融于阅读中

融西方文化常识于英语教学中

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融景于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