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保险规划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9 18:03:1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保险规划

保险规划,内部人士教你做!

专家介绍:

星星 老师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精算专业,现就职于国内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负责上线产品的筛选。

一、基础篇

Q

1、保险前如何梳理自己的财务状况,确定保额?

答:

年保费支出别超收入15%(简七读财建议在5%-10%左右)。建议选择与自己的经济实力相当的保费开支。

保障型产品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的保额,通常建议投保人将意外伤害险的保险金额设定为自身年收入的10至20倍,而将重大疾病险的保险金额设定为年收入的5至10倍。

长期储蓄型人寿保险的金额,则根据到期需要使用金额,与已有储备和其他投资渠道获得金额之间的缺口确定。

Q

2、如果从个人风险发现的概率而言,重大疾病险/人身意外险/寿险/商业医疗险/财产保险等如何排序?

答:

针对于个人风险的话,建议:

1、人身意外险(特点:保费很低,保额很高,性价比很高。一旦意外发生就能在经济上得到补偿,缓解整个家庭的负担)

2、重大疾病险(特点:保费一般,保额较高。目前环境恶劣,癌症等重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一直在攀升,相信大家都曾见过周围亲戚朋友不幸患癌症的例子,往往这种重大疾病降临时,是对整个家庭的一种打击,花费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是正常现象了。所以,对于个人来说,重疾险还是很重要的)

3、商业医疗险(目前,市场上这一块的话,现在比价火的是高端医疗,很多保险公司在大型医院的国际部都开设专门的窗口,看病都是保险公司先拿钱,自己不用掏钱;当然高端医疗主要是针对一线城市中产阶层以上的,保费很贵;这需要看自己的经济实力了)

4、寿险(相当于一种强制储蓄;年轻时将一部分资金强制储蓄起来,到老了分期取出来;可以在我们各种投资策略中,搭配一款寿险产品)

5、财产保险(相对于个人而言,财产总是比自己的健康和寿命廉价的多。财产险这块大家能接触到的还是车险,所以,车险的话建议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尽量保,车过了5年的话,车辆损失险就没有必要了,第三者责任险还是比较必要的,有能力的话可以加上不计免赔)。

Q

3、请问即将结婚,如果投保的话,因为还没有孩子,收益人现在写的话,以后还能改吗?

答:

看个人的需要了,一般填“法定”即可。要是有特别想保障的人的话,可以将其设定为受益人,如果想更换受益人的话,可以到保险公司的营业网点办理变更,但是要能证明之前的受益人知道你要变更受益人哦。

Q

4、如何看待香港的分红险和寿险?

答:

很多人之前都喜欢去香港买保险,费率上确实要比内地便宜一些,但是今年保监会出了一个指导性文件,要求各保险公司进行费改,所以,这两年内地的费率会逐步与香港接近;香港保险的费率上的优势会逐渐消失。

香港保险业延续的英系的保险体系,确实会比内地的健全一些。

Q

5、如何看待理财型的保险?

答:

保险资金投资是比较稳健的,风险较高的项目保险资金一般不会去碰,相关资金使用的监管很严,所以理财型保险,风险较小,收益率相应的也不会像投资信托那么高。

Q

6、保险公司是否会出现兑付风险,是否会倒闭?

答:

保监会规定内地保险公司不能倒闭,只能是被拆分或监管;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很严,如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低于警戒线的,保监会都会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如果仍经营不善的,原来的保单会由其他大型保险公司接管,不会影响到投保人的利益的。

Q

7、想用商业保险代替现在的社保医保等五险 实现起来靠谱吗?

答:

商业保险是社保的补充,可以在社保之外给我们多一重的保障,主要合理搭配商业保险,是可以代替社保的;

但是社保一大部分都是单位给我们交,我们自己再少交一部分,对个人来说比较划算的;商业保险是需要自己交的,可以在社保的基础上花一定的保费就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如果替代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可能需要花费不少的保费呢!

保险规划

Q

8、低收入,工资刚刚够用人群和1万左右收入的人群规划保险有什么区别? 答:

区别主要是在支付能力上。

如果工资刚刚够用,可以考虑一份意外险,一年就花费几百块钱,保障最基本的意外风险;其他险种,可以不考虑,毕竟基本生活是第一位呀!

1万左右收入的人群,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可以适当补充保险保障:可以在意外险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的重疾险。

Q

9、本人男,32岁,在一四线小城市,私人公司打工,月薪3k,公司无保险,自己只在当地劳动局交着个人医疗保险。不打算交养老保险,因为对国家的养老保险规划实在是不放心。

我这种情况买保险该如何配置?只想重疾意外医疗之类的。

对于家庭支柱的人群,还是建议,花一点点钱买个意外险,主要是给家人一种保障;

重疾险及医疗的保费要比意外险都要贵一些,对于您的情况,还是建议先考虑重疾,因为普通的疾病,负担起来应该没问题,一旦发生重疾,可能对整个家庭的打击程度太大

Q

10、普通的工薪阶级,保险是不是配个重疾险就差不多了呢?是不是还要配个养老型的保险呢?

答:

工薪阶级主要担心的是意外风险,突出其来的变故,主要考虑意外险和重疾险比较合理。

Q

11、请问怎么给家长配置保险?

我已经给妈妈买了份意外险,保额是30W。现在再买重疾险和寿险什么的已经很贵了。

我还应该为妈妈补充些什么商业保险呢?

答:

1、意外险的话,可以适当提高一下保额,30万的确实不太高;

2、中老年人群买保险是很贵的,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买重疾是比较划算的,对于您的情况,意外险已满足您现在的需求了,此外,还建议妈妈们增强体质,多锻炼,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给子女一份安心.Q

12、如果给小孩买保险,一出生就买还是怎么买划算?

答:

宝宝在2-8岁之间,意外以及基本发生可能性都是比较大,孩子4,5岁前买都是比较合适的

Q

13、老师好 我买的一份终身寿险万能型,年缴6500元,已连续缴费5年 。总保额20w 重大疾病 5w .请帮忙分析下是否缴费20年 如果5年后(34岁)退订在购买什么比较好。个人偏好养老及重大疾病和医疗.由于重疾险5万保额确实有点低,可以提高重疾险的金额。

因为你现在比较年轻,建议5年后,再选择一款产品,可以考虑一下泰康健康有约的终身重疾,比较满足你的需求。

自由提问

Q

14、否每款险种,都可以购买多份叠加?

购买不同的寿险重大疾病可以叠加吗?

答:

寿险及重疾险大多数都是不能购买多份的;意外险一般可以购买多份。

不同产品是可以叠加的,但是涉及到医药费的话,都是以我们花的钱为限,不能给与高于我们的花费哦,因为保险的原则是非获利原则,不能因为出险而获利。

Q

15、我独女27岁+爸50岁+妈52岁,如何为三人投保最合适?

答:

二十几岁,在整个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考虑意外险-重疾险-寿险的顺序,要合理匹配保费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哦!

爸爸妈妈年龄比较大啦,再去买重疾险等,保费都很贵了,不太划算了;建议家里三个人以意外险为主;您的话,要看您的职业,生活习惯等,考虑是否再补充重疾险;

结婚的话,对于你来说,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其他的险种了;

指定受益人的方式,可以保障您父母的利益哦。

推荐第2篇:保险规划

经济091胡春梅09013108

三口之家家庭成长期的保险方案

一、基本信息:

1、家庭成员:先生,27岁,太太,25岁,宝宝,男,2个月。

2、资产负债表

资产

现金及活期存款预付保险费定期存款国债企业债、基金及股票

房地产汽车及家电其它资产总计

3、家庭年度税后收支表

收入 工资 60000 年终奖债券利息和股票分红

证券买卖差价60000

4、保险需求:最初想法是给自己和孩子上保险。

二、需求分析:

1)温馨三口之家,处于家庭成长期。家庭成长期是指家庭中孩子从出生直到上

大学前的接受初、中等教育阶段,一般为9-12年。最重要的家庭特征是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主要消费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件品转向医疗保健费、学习教

保险费

教育费 贷款月供 应急金 孝敬父母 人情应酬 生活费 合计

支出

1500 0

30000

4500

14400

负债

信用卡贷款余额消费贷款余额汽车贷款余额 -52800 房屋贷款余额 -336000其它

负债总计 -388800

育、智力开发费用开支。

2)保障方面:丈夫收入目前占比100%,为一级风险保障对象,更是家庭投保的

重中之重。夫妻二人互为受益人,保障家庭财产风险流失。 3)平时有自驾车出行。车险方面交强险和商业险要上足。 4)双方有,无。

5)年纪较轻,应提早考虑养老的补充和以后养育子女的储蓄规划。

代理人建议:为什么您要找代理人?因为他们专业,他们提出的建议有价值,能帮助到您。如果您要买什么我就不假思索地给您卖什么,那是不负责任。 保险是什么?

1、就是一种保障。本质上也是一种消费。

2、是理财的基础但绝非理财的全部。

3、保障规划的目的是给最需要保障的人做最合适的保障。

三、投保原则:

1、投保顺序建议:先生,太太,孩子。

2、先生考虑的顺序为人身寿险、、。

3、太太考虑的顺序为重疾险、人身寿险、意外险。

4、宝宝考虑意外险、、重疾险。

5、根据家庭收入水平,结合经验,保费支出控制在10-20%为好,即6000-12000元。说明:

寿险是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谁的责任最大就应该给谁先买。没有责任的无需购买,比如未成年人。

意外险与职业和活动范围有关,一般而言,男性应优先考虑。太太可以适当考虑。 医疗险本身作用有限,且不能重复报销,如有合疗可以暂不考虑。 重疾险与医疗险有区别。

重疾险指的是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发生重疾风险,收入锐减而治疗费用猛增,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和医保报销范围,而额外提供的一种经济资助。不需要发票,也与有无其它医保或商保无关,绝大部分只要确诊证明书就可以报销。少数必须见到病理报告,即从患病到报销有一定的过程。

四、保险额度测算

先生

1)人身寿险保障额度:本人年收入占比(60000/60000)*家庭基本生活年度支出

(1500)*期望保障年度(20年)+贷款额度=688800元。

2)重疾险保障额度:现阶段大病平均花费(100000-300000)+本人年收入(60000)*

平均恢复年限(2年)-社保报销额度(100000)=120000-320000元。

3)意外险保障额度:本人年收入(60000元)*期望保障年限(20年) =1200000元。 4)的医疗基金:一般意外的平均花费(13399元)*风险程度系数

(2)=26798元。 太太

1)重疾险保障额度:现阶段大病平均花费(100000-300000)-社保报销额度

(100000)=0-200000元。

2)人身寿险:暂为10万,等就业后重新设计。 3)意外险保障额度:暂为10万,等就业后设计。宝宝

1)意外伤害的医疗基金:一般意外的平均花费(13399元)*风险程度系数(1)=

13399元。

2)医疗险:一般住院的平均花费(13399元)*风险程度系数(1)=13399元。 3)重疾险保障额度:现阶段大病平均花费(100000-300000)-社保报销额度

(100000)=0-200000元。

综上,暂定额度为丈夫人身寿险40万元;重疾险10万元;意外险100万元;意外医疗25000元/年。妻子为重疾险10万元,人身寿险10万,意外险待上班后设计。

宝宝:意外医疗险1万元,住院医疗险1万元,重疾险暂定为5万元。

五、产品分析

丈夫

人身寿险保障期间最少选择20年,且根据家庭条件花费会逐渐加大,需要资金积累,所以建议将交费年限拉长,花费最少的保费拥有最高的保障。重疾险考虑病种要全面。意外险做为附加产品来设计,低保费,高保障。

妻子

重疾险和人身寿险选择10万元终身保障型。 宝宝

选择350卡不如选择长期险种。

一、350卡为一年短险,今年有明年不一定有。长期险种保证续保五年,每年都有保障。

二、350卡促销总额度10万貌似很高,但因为实行梯度式报销,实则并无长期险种报销额度高。

举个例子,假如小孩看病花了3000元,按350元卡,扣除200元免赔额后,1000-4000梯度报销60%,结果为(3000-200)*60%=1680元。而按长期险种无免赔,按80%报销,结果为3000*80%=2400元。两者相比,长期险种比350卡多出2400-1680=720元。

三、350卡为消费型,为纯消耗品,长期险种有一定现金价值,相当于保值了。

六、方案推荐 A方案:理想型 成员 保障险种

保障利保费年支出 益

先生 智盈人生

智盈重疾 附加 附加无忧意外医疗

400000 100000 600000 20000 100000 100000 50000 50000 10000

60001700

交费年限 30年30年

太太平安鑫盛

鑫盛重疾

600.00(小计:2300) 30年 550 185 117

30年 30年

宝宝平安鑫盛

鑫盛重疾

平安附加意外伤害(A)

平安附加住院

2份

1185(小计:2037)10337元

合计

B方案:实用型 成员 保障险种

保障利保费年支出 益

先生平安鑫盛

鑫盛重疾 附加意外 附加意外医疗

100000 100000 100000 20000 100000 100000 50000 50000 10000

1980 680 140

交费年限 30年

638(小计:2938)1700

30年

太太平安鑫盛

鑫盛重疾

600.00(小计:2300) 30年 550 185 117

30年 30年

宝宝平安鑫盛

鑫盛重疾

平安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A)

平安附加健享人生住院

1份

790(小计:1642)6880元

合计

个人推荐B,实用型,原因如下:

1、此为理财规划的一部分,家庭应急金按三个月家庭生活费考虑较保守,父母孝养金,人情应酬,车险保费由于数据缺失及时间紧张均未计算在内。保险毕竟是在保障家庭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规划,本质上是防范风险,而不能带来交费压力过大的财务风险。

2、方案A的意义何在?主要是为您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理财规划思路,条件是建立在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实际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一般均要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而在随着经济实力发生变化,保险规划也可以动态调整,这才是理财规划的灵魂所在。

推荐第3篇:金融与保险论文保险理财规划

金融危机后保险与保险监管

保险行业受到的冲击远远小于银行业

根据彭博社(Bloomberg)2010年2月的统计数据,金融危机中,全球保险业的损失只有银行业的1/6,需要新增加的资本金只有银行业的1/9。其中,仅AIG的损失就占保险行业的38%,新增资本占保险行业的58%,如果扣除AIG(因为其损失主要来自于衍生品投资业务而不是保险业务),那么保险业需要新增的资本金只有银行业的1/20。保险业基本上依靠自身的财务能力消化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银行业则不得不大量依靠外界甚至公共资金救助。从美国的数据看,截至2009年6月,接受美国政府资金TARP救助的保险公司只有3家,注入资金是440亿美元(其中400亿美元给AIG),而接受救助的银行是592家,注入资金是2450亿美元。

保险业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保险公司开展的类银行业务,而不是保险业务,因此主营传统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更小。从接受政府救助资金额上比较,没有或很少类银行业务的保险公司是80亿美元(主要是林肯、哈特福德公司),同时兼营银行和保险业务的集团是400亿美元(主要包括富通、ING、Aegon),而大量开展全银行业务的集团有1800亿美元(包括AIG)。

总结起来,金融从业者都认同,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是银行业造成的,保险业是危机的承担者,在危机中扮演了稳定器的作用。

从金融危机看保险业务的独特优势

分析原因,各国金融从业者都谈到保险业务具有特点,业务模式不同于银行,避免了许多类似银行的风险暴露。

第一,保险业务流动性风险较小。通过向大量、稳定的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收取保费,保险业务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生效保单,并不像银行业务依赖批发市场获取资金,同时也没有银行业务那么大的挤兑风险。金融危机中,当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被迫低价抛售证券时,保险公司还能拿出现金去购买这些证券。

第二,保险业务的杠杆率远小于银行业务。保险公司依靠自身长期资本来支持风险业务,不能通过向银行贷款去开展投资业务,资产投资是为了匹配保单负债,从而有效控制了杠杆率。这也主要得益于严格的保险监管,特别是偿付能力监管。

第三,保险公司注重长期业务,追求稳健回报,经营审慎,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很强。高盛伦敦公司认为,欧洲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远强于欧洲银行。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加强了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分析。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按照G20峰会的共识,给出了“系统性风险”定义的两个要素:一是对部分或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损害,二是具有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潜在可能,并制定了识别系统性风险的三项原则——规模、关联性、可替代性,IAIS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项原则——时间,用来衡量风险传递的速度。

根据这几项识别原则,2010年3月,专业研究风险管理和保险经济学的日内瓦协会对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逐项进行了分析评估,包

括投资管理、负债业务、风险转移业务、资本融资和流动性管理业务、信用担保业务,得出结论是:典型的保险业务并不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只有两类(再)保险公司的非核心业务,如果它们规模过大并且风险控制不当,才可能产生系统性相关的潜在风险。这两类业务是非保险业务资产负债表上的衍生品交易和利用商业票据或证券借贷进行的短期融资行为。因此日内瓦协会建议,对保险行业的监管,不应该只关注公司,而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业务。

保险监管对保险业防范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各界都认为,保险监管对保险业安然度过这次金融危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2003年,欧洲资本市场大幅下挫,加上9·11事件的打击,寿险公司的资本金和偿付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英国金融监管机构(FSA)及时干预,开会要求保险公司保持长期投资理念,避免恐慌性抛售;同时,展开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保险监管改革,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包括构建双峰估值法等新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加强信息披露,强化高管责任,实行动态偿付能力监管等等。这些新的更严格的偿付能力监管要求,促使保险公司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并大大增强了资本金实力。这为保险公司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盛也提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降低业务销售和风险管控标准,其他公司往往只能跟进,这时候只能由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干预,才能维护整个市场的稳定,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反观AIG,就是故意规避了保险监管,成为危机中损失最惨重的

金融保险集团。由于AIG在美国储蓄监督办公室(OTS)注册,OTS被英国认可为“同等监管者”,这样AIG在伦敦设立的金融投资子公司AIG FP就可以不接受英国FSA的监管。AIG FP大量发展CDS等高杠杆率业务,最后损失惨重。

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主要是对整个金融监管框架的调整,重点针对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空白和银行业务风险。保险监管的调整幅度并不大,主要强调要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强化消费者保护,强化公司治理监管。日内瓦协会的报告显示,欧洲现有的保险监管体系和偿付能力Ⅱ监管框架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是总体有效的。由于这次金融监管改革主要针对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AVIVA等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担忧,改革后的金融监管框架会忽视保险业务特点,可能并不适合保险行业,保险监管甚至可能在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中沦为“二等公民”。

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对中国保险监管给予高度评价

欧洲金融界都对中国保险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对中国保险监管给予高度评价,非常看好中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基金管理投资公司Threadneedle看好中国金融企业,投资了中国太保等上市保险公司,也投资了中国几家主要的上市银行。相比之下,他们认为中国保险公司的风险更小,投资前景更好。

私募投资管理公司Apax非常看好中国寿险公司,曾经积极参与AXA转让泰康股份的竞买。他们评价寿险市场的主要指标是:发展速度、产品和渠道、监管要求,他们认为中国寿险市场在这三项指标

上都非常突出,并特别强调中国保监会的严格监管对投资者是利好消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欧洲保险公司,包括英杰华(AVIVA)、Old Mutual都看好中国保险市场,也非常重视自己在中国合资寿险公司的发展。AVIVA特别强调,金融危机后,公司的战略资源将更多地向亚太区和中国市场倾斜。

几点启示

应强化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建设。这次金融危机再次证明,防范风险是监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金融监管只有切实防范风险,才能维护市场稳定,才能维护消费者信心,也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保险监管也应更加突出防范风险在监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在监管理念上,更加旗帜鲜明地强调防范风险是核心任务,将监管系统的思想统一到重视风险防范、切实守住风险底线上来;在监管机制上,逐步完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的机制;在监管制度上,着力完善并强化偿付能力监管,以此作为防范风险的关键抓手。

应根据我国行业发展阶段推进保险监管建设。在亚洲保险监管官论坛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谈到,必须注重本地区保险行业发展阶段,不能简单照搬当前欧美监管经验。国际标准有着适用与不适用的问题,在积极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在制定会计准则、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信息披露要求时,一定要适应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保险行业发展阶段,注重可操作性,这样才能真正防范风险,促进中国保险发展。

应专注于保险主业,提高专业水平,不应盲目混业。这次金融危机中,专注于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受到损失较小,追求混业的金融保险机构表现不佳,AIG更是被非核心业务拖垮了。AVIVA就谈到,集团利润主要来自风险保障业务等有有竞争力的业务,集团没有收购银行的想法,认为这对集团帮助不大,反而增加风险管理难度。Ol dMutual南非公司也谈到,公司一百多年来稳健经营,坚持满足客户的真正需求,主要就是专注于保险保障。日本在1996年颁布新保险法后,产、寿险公司都纷纷设立寿险和产线子公司,但这些年经营下来,新设子公司大都表现不好,许多已经关闭或者出售,主要产、寿险公司又回头集中精力抓自己主业。

因此,我国保险公司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应当专注于保险主业,切实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避免盲目混业。应加强研究,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突出保险行业特点。保险行业和保险业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在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社会和媒体不太了解保险行业,甚至不太区分保险和银行,笼统视为金融机构,将两个行业的监管也混淆在一起。下一步,在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大趋势下,中国保险业更应加强对自身行业特点和风险特征的研究,积极完善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在国内金融改革中争取保险行业和保险监管的应有地位,并在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中发挥保险行业的积极作用。

推荐第4篇:保险论文

保险行业文化、保险企业文化、保险监管文化三者关系探讨

摘要: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几年,我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企业竞争的进一步激烈,行业监管的进一步加强,可以说,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监管文化三方面入手,以“文化”为载体: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的保险行业文化,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行业发展软实力;推进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加强保险监管文化建设,完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对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永续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保险行业文化;保险企业文化;保险监管文化;文化建设;关系

一、保险行业文化总揽全局,是保险文化建设的中心

1、概念

保险行业文化是指保险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固并为保险行业共有和认同的观念、制度及行为,核心是贯穿于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长期形成的较稳定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2、背景及意义

原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塑造与现代保险业相适应的先进行业文化”,培育“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积极向上、艰苦奋斗、诚信规范、合规经营、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行业文化。

现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2年9月17日的中国保险文化建设推进会上指出,要从宏观战略高度认识保险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文化的力量助推行业科学发展,用扎实有力的举措推进保险文化建设。

这是保险业领军人站在全行业发展的高度上提出先进的保险行业文化概念,并详细阐释其内涵以及重要性,对建设什么样的保险行业文化,以及怎样建设的问题,做出了提纲挈领的要求和总结,对于中国保险业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保险行业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保险行业文化是保险行业的育人之本、立信之本和立业之本。

首先,它能够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规范自身行为,更好的提升服务水平和职业能力。它还可以起到凝聚人心,增强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作用,以激发主动性、创造性和奉贤精神。

其次,保险业是经营信用的行业,培育形成诚信经营的文化氛围和市场环境,既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保险业的公信力,又能深刻体现保险业促进经济、保障民生的责任担当,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

最后,培育先进的保险文化,树立起全行业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和从业人员的事业有成,通过经营行为的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落实、行业形象的显著提升,释放我国的保险需求潜力,实现文化软实力向行业发展硬实力的转化。

4、保险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监管文化的关系

第一,保险行业文化建设是保险文化整体概念的重心和中心,只有提升行业文化整体实力,才能指导企业文化和监管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也成为加快推进我国由新兴保险大国向世界保险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

第二,借助先进的保险文化,可以通过改革发展和制度规范去有效化解各方面矛盾和困难,进一步推动保险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将文化深刻渗透于保险行业的

发展模式、制度选择和政策取向之中,推动行业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第三,以保险行业文化培养干部,可以打造适应现代保险业要求的管理人才队伍、监管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营销人才队伍,从而提高保险业对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对经济建设的支持能力和对社会管理的参与能力。

第四,保险文化建设作用于改善我国保险行业整体的社会形象,以保险文化建设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行业人才队伍素质,增强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能力。同时,注意点面结合,处理好企业单元和行业整体的关系,既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又要全面推进保险品牌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刻把握保险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完善保险文化建设的宣导、督查、考核、评价等长效机制,确保保险文化建设深入、可持续地推进。

二、保险企业文化发挥主体作用,是保险文化建设的基石

1、概念

保险企业文化是保险公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保险企业文化是指保险活动中的一切文化内容、现象,是各种以保险业务活动为基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保险企业文化是指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形成和具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保险业健康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2、保险企业文化核心内容

一是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保险企业文化的基础。由于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保险产品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无形产品,保险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需要诚信体系的建立,要将诚信文化贯穿于保险活动的每一环节中,将诚信意识深入每一员工心中。

二是服务文化。服务文化是保险企业文化的体现。由于保险公司是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企业,当险种相似时,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效率的快慢、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就成为体现各企业保险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是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保险企业文化的保障。由于保险公司是非常需要团队合作的企业,其营销队伍的庞大,更需要加强团队文化,进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协调一致是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

四是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亦是保险企业文化的动力。保险公司针对不同客户日益不同的需求,必须具备创新文化,不断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3、保险企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监管文化的关系

第一,保险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与我国保险行业文化整体大环境、大方向相适应。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保险的需求,满足党和政府对保险业的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二,保险企业文化是构造保险行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积累,保险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学习、精神文明氛围、经营理念塑造、员工精神风貌、组织制度建设等等,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正是这些企业文化的聚集,共同构成了我国保险行业文化的异彩纷呈。

第三,保险企业是行业的主体,保险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将行业文化的实质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合力。

第四,保险企业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传统和外来行业文化。近几年来,随着保险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人,市场主体增多,外资保险公司、合资保险公司不断增多,促进了保险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对企业和员工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外来文化与我国企业文

化的关系,重视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影响,大力弘扬保险企业文化和行业精神十分重要。

第五,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是保险企业进行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可以促进监管文化的顺利实施,使监管文化的目标更顺利达成。保险企业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保险员工的诚信观念、整体素质、服务水平、团队意识、创新精神,进而便于保险公司进行管理改革,减少监管负担,实现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保险监管文化推进作用,是保险文化建设的保障

1、概念及重要性

监管文化是保险监管的“软实力”,先进的监管文化具有团队力量的凝聚功能、工作目标的导向功能、个人行为的自律功能、组织培养的激励功能和监管部门形象的塑造功能,是推动各项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精神动力。加强监管文化建设,既是监管机关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又是完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的迫切需要。

2、保险监管文化的作用

一是正确导向。保险监管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保险监管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促进监管的工作目标的实现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凝聚人心。监管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这种凝聚作用,保险监管系统的干部职工就能够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监管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产生对监管工作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发挥出整体优势。

三是行为规范。监管文化包括监管干部的行为准则,可以更好地规范监管干部的行为。对每名监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四是士气激励。监管文化建设有助于弘扬正风,摒弃邪气,调动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最大效能化,产生对监管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为监管事业的发展而努力拼博。

五是纽带连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保险监管文化的核心或落脚点,在于提高保险监管的效能,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在这个共同的价值观的框架下,监管人员更能形成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合力。

3、保险监管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关系

第一,保险监管文化监管保险市场、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文化发展。责任文化是监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管“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自觉的、强烈的责任文化意识,既是推动各项保险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保险文化繁荣发展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营养,更是大力加强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第二,保险监管文化是行业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障。监管部门打造“有令必行”的执行力文化,透过监管文化塑造和影响所有监管干部的行为,进而提升对保监会党委决策部署的执行力。监管文化配合着完善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保险业工作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第三,把以人为本、公正执法的理念贯穿监管工作的始终,监管文化就是坚持把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体现对人民的尊重,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并融入于保险行业文化,实现保险文化扎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

第四,保险监管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监管文化中的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企业文化的塑造提供了榜样,同时,监管体系文化建设的成功也能使保险企业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的作风,打造团结协作的集体文化,推动保险企业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不论在保险行业的监管层还是企业中,都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氛

围,共同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永续发展!

太平洋财险北京分公司孙宏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研究

【摘要】: 本文以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为背景,由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业绩关系的相关理论,得出建设好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推论。通过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案例研究,试图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保持长期优良的经营业绩。从而揭示出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基本方法。 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和论证。第一个层面主要从理论上总结了目前企业文化研究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及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二个层面是通过分析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诊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现状,指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对外资保险和国内其它保险公司的竞争是进行文化管理,必须在保险公司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整合,建设出基于能力的、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和能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全新企业文化。第三个层面在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提炼和整合。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的调查手段引入抽象的企业文化的诊断与研究。并提出要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关键在于必须充分地对企业原有文化进行分析诊断,在企业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整合,才能建设出既适合企业本身需要,又能适应企业竞争环境的企业文化,真正作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把企业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CI策划或创意,那么即使文案作得再漂亮,也不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因为企业大多数员工认为它和自己的生产经营实践没有关系,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本文的意义在于为现代企业建立强势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诊断 提炼与整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4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英文摘要4-8 1 选题背景及意义8-11 2 企业文化研究综述11-28 2.1 企业文化概述11-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与思想15-19 2.3 企业文化同企业经营的关系19-28 3 企业文化的建设28-35 3.1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28-29 3.2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9-30 3.3 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30-32 3.4 新时期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体现的特色32-35 4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现状分析35-61 4.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简介35 4.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环境分析35-37 4.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调查的变量与命题37-38 4.4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调查与分析38-51 4.5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SWOT分析51-55 4.6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诊断55-61 5 中国人寿企业文化提炼61-71 5.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双成”文化理念及其内涵61-63 5.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双成”文化理念的六大要素63-64 5.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运营理念64-71 6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实施71-73 6.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实施的总体规划71 6.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实施的“五年计划”时间表71-73 7 论文总结及企业文化研究的收获73-77 7.1 本文总结73-74 7.2 对企业文化研究的收获74-77 参考文献77-79 附录79-81 致谢81

推荐第5篇:保险论文

\"保险雏鹰训练计划\"的项目实践与大学生成长

1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我校通过“保险雏鹰训练计划”,积极探索以校企合作,调查保险经理人成功的路径,指引大校“雏鹰”职业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创新实践;保险职业经理人;大学生成长

一、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保险代理人“雏鹰计划”的初步构想

为了加速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大批掌握保险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金融保险实用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保险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尝试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不断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此,我院工商系金融专业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联合在校内设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进行共同投入,小组训练,实务操作,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为金融保险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为进一步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平台,更好的培养学生保险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2009年我院成功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保险雏鹰训练计划”,依托苏州良好的保险环境和市场条件,培养大学生保险雏鹰。

项目小组共八人,指导老师是我系李良老师以及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严建国经理 , “保险雏鹰训练计划”自2009年初正式启动,时间一年。

项目的预期目标:

1、调查报告:调查苏州市当前保险职业经理人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成长规律、成才过程中关键的技能与素质情况;总结高职大学毕业生在保险行业就业岗位分布、成长经验或不足,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2、组建校内保险职业经理人团队: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关系,进行保险展业、投保、承保、理赔过程训练,全面训练我们职业经理人相关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1 基金项目:200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保险雏鹰训练计划”项目。

3、实战任务:取得行业执业资质,力争一年完成实际保险费收入18万元;

4、团队训练:通过团队工作,提高我们的团结协作、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二、项目实践经历

1、在“雏鹰计划”正式启动以后,我们面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通过“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老师为我们借来了教材,项目小组每位成员都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保险行业第一张“上岗资格”证,保险考试的成绩应该是令人欣慰的,最终小组成员都顺利地通过了行业资格考试。

2、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结束后,为了能够让我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好的运用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老师指导我们进行多次现场咨询与服务演练。

通过现场咨询与服务,目的是培养我们有关保险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培养我们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保险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具备从事保险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具备从事保险销售、简单承保与理赔、保险客户服务等的相关职业能力,并为后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夯实基础。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好,我们小组需要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比如现场地点的选取,环境的选取和布置、个性化名片的构思和制作、服务宣传单的内容设计与组合,我们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件事情,时间为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自己学到了好多,例如,在制作一张名片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电脑操作技巧,如何把一张名片做得更加吸引对方以及一张名片的整个诞生过程;宣传单如何做得简洁明了等等。这些虽是简单的东西,但如果我不去接触它,那我永远不会懂,就好比一台复印机,如果你不尝试去用它,那你是不可能知道它是如何操作的,即使你的智商再高!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去应聘一家企业,在前期的是的试用阶段,我们可能会做一些琐碎的小事,教我们的师傅可能会让我们帮他复印一份东西,或是做一些办公用的Word、Excel,那是如果你平时没有接触过这类的事情,很可能会给你的师傅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失去这份工作,那就很可惜了。

3、利用假期时间,做好保险职业经理人实地调查,要亲自去保险公司拜访一些保险经理人,一个问卷调查,这要求我们在假期这样我们可以一举三得,一是:这样可以锻炼我们自身的勇气,以及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来:我们可以通过拜访使我们有机会接近那些成功经理人士,同时了解保险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对保险公司不再那样的陌生;三是: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所得的调查问卷对那些保险成功人士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在假期我们拜访了三家公司,中国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来到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时候,在一楼有一间主任室,我们便进了去,那时,里面的主任正在通话,我们等了一刻钟的时间,他接待了我们,我们在说明来意之后便和他交谈起来,我们谈得很随意,他姓殷,我们之后管他叫殷叔,殷叔的年龄刚好40,女儿在重庆工业大学读书,自己现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主任室中担任督导的工作,在保险行业做了8年,之前在黑龙江的工商银行做了10年的工作,是大学文凭,后来在谈到他的人身特殊经历的时候,才了解到他以前当过兵,我一直敬佩当兵的人,因为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正气,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他说,多学点专业知识,技多不压身,现在大学生要找一份工作太难了,大学生遍地都是,所以尽量往上深造!我们和殷叔交谈了大概两个钟头的时间,在我们临走的时候,他还特地出来送我们,这让我更加钦佩他的人格!通过保险社会实践,加强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责任感。

三、成长的见证

在我们实施“雏鹰计划”过程中,我们都成长了许多:

1.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以前的我是比较内向的,很多话都只是放在心里,不愿与人分享,现在我发现这样只会抑制自己的发展,人与人交流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会更多的促进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有所提高。

2.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所提高。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很多事情是要共同商议才做的最后决定,每个人想法都会被提出来讨论,如果觉得可行,我们在稍加改善之后就执行,如果自己的想法被采用了,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所以长期如此便提高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3.懂得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小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很多计划都难以实施,所以最后的成功都归功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4.专业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通过校内职业经理人团队的训练,团队成员保险行业实战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职业习惯、职业素质、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展业技能与技巧、理赔与客服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完成保险“保险职业经理人雏鹰”训练计划;让团队成员受到业务训练,学会生存,实现自身价值,提振信心,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

三、“雏鹰计划”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雏鹰计划”仅仅是一个开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为一名大学生,早晚都会面对自己的就业问题,然而身在学校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学习点东西来包装我们自己呢?这里的包装是由内而外的包装,“内”是指内在的精神品质,如:乐观的心态,饱满的激情,抗压力,责任感等以及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外”是指外在的修养,如:人际交往的能力,演讲的能力,职业道德修养等。我们是否想过社会对我们大学生是怎样的一个要求呢?而我们大学生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些问题都是应该让我们反思的!面对就业压力,我们应该怎样做?正如上文所说的,目前我国保险行业正处在初级阶段,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空缺,社会对创新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人生不能没有规划,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在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说到: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一定要有良好的规划,不能盲目努力。有的人只知道努力工作,但是没有规划。有些人有规划,但又不切实际。有人刚进公司,就想要成为CEO,这就是非常不现实的一种规划。如果把自己的规划定得太高,你会发现经过两年的努力,和CEO的距离跟两年前还是一样遥远,那时你会放弃自己的追求。也有人说:我不管,我自己做就可以了。其实这样没有目标地工作,再勤奋也没有用,而且5年、10年以后,你会发现你还在原地踏步......我一直给自己订规划,而且是三年左右订一个规划,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区间。

唐骏在刚进入微软的时候,只是一个写源代码编软件的普通工程师。他说道:看到和微软其他员工的差距,我没有放弃。我认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数第一,事实上我也就是倒数第

一。如何脱颖而出?我告诉自己只有勤奋这一条路。就是靠“勤奋”这一秘诀,唐骏的成功经历与我们很多保险职业经理人体现了一样的道理,成功要靠勤奋的耕耘,科学的规划,更要

【2】 有敢于争先,不服输,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

与所有在校大学生们以此共勉。 【2】 摘自:

推荐第6篇:老年人保险规划

老年人保险规划

老年人更需商业保险,却不是保险公司愿意承保的对象。老年人的保费高昂,是由其“高危”的特性所决定的。高风险决定了高保费,但高保费老人们吃不消;若保费收得少,保险公司无法承担赔付的损失。保险公司反复权衡后还是缩小了承保范围,如国内保险公司一般都把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而养老保险、重大疾病险则将年龄限制在55-60岁。即使未到投保年龄上限,但只要过了50岁,保险公司就会要求投保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体检,有一两项体检指标不合格,投保要求便会遭拒绝。在重疾、医疗等健康险产品方面,一般最高投保年龄为65岁,且过了55岁后只能缴一年钱获一年保障。保险公司对于这部分群体拥有绝对的否决权,只要上年赔付率达到一定比例,就不再予以续保。

目前有特色的“老年险”产品都只保障老年人的意外伤害,还没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健康医疗险。意外伤害保险虽然也很重要,但一般只对发生意外致残或死亡给以保障,目前除广州中意人寿的老年意外伤害保险涵盖了骨折这项责任,其他保险公司均将之剔除在外。同时,老年险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可以投保的,比如友邦两款“老年险”对投保人有明确的规定,即年退休金必须在5000元以上。

专业保险人士介绍说,与国内相比较,国外保险产品的投保年龄要宽很多,尤其是终身寿险、万能险、分红险等等,很多产品甚至最高投保年龄达到100岁。

老人险何处觅

从目前来看,年过50岁的老年人买医疗险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其他险种里去选择。

了解到,友邦“永安保”针对50-75周岁人群提供保障。这是一款综合意外保险,投保者每月只需支付50元-90元,就可享受10万元-20万元的意外身故保险金。另外,一旦发生骨折、关节脱位、烧伤等意外事故,被保险人都将获得补偿,此外还提供意外住院费用补贴。

友邦的另一款产品“安心保”是一款终身寿险,将投保年龄延伸至80岁,成为比“永

安保”更“老”的保险。对于老年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身故(包括意外、疾病、自然身故)均可提供赔偿。对于因意外导致的身故,该险种最高可提供相当于基本保险金额4倍的给付。每人每份保险费均为60元/月,而且投保年龄越低,保障越高。把“永安保”和“安心保”组合起来购买,老年人生前身后的保障可以说就比较周全了。

泰康人寿“康寿保老年意外保障计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为50-75周岁的老年客户精心设计了适合不同收入和需求的保险计划,保险范围涵盖老年人因意外而引起的大部分人身伤害,并承担高额的相关费用保障,更突出对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引起的高残、骨折、烧伤、重大手术等的保障。意外残疾保障为意外身故保障的2倍,意外烧伤保障与意外身故保障相同。此外,本产品的意外骨折、关节脱位、特定意外、医疗护理的保险金给付,在同等保费条件下也高于同类产品,意外护理保险金最高给付额可达8000元。只需每天投入一两元钱,即可获得一年的全面意外高额保障。

中意人寿也推出过一款“乐天年老年意外伤害保险”,分“翠柏”、“青松”、“绿榕”3个计划,保额分别对应的是10万元、5万元、3万元,保费在300-1000元左右不等,包含有5项保险利益:意外身故及残疾、特定意外伤害、意外医药补偿、意外骨折保险、意外全残收入保障;另外保险公司还给付1000元的抚恤金。

理财专家提醒,老年人在购买健康险时,尤其要弄清是否保证续保。因为风险控制的缘故,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短期医疗保险都不承诺保证续保,而对于投保人来说,保证续保是非常有利的;否则,投保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公司赔付之后,就可以拒绝为投保人继续承保。而老人重新患病的风险很大,患病的几率又高,保证续保可以化解这些风险,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一旦承诺保证续保后,就失去了对被保险人进行核保的权利,不论被保险人身患何种疾病,保险公司都不得对其增加保费,更不能拒保。

老人险购买宝典

保险公司是转移风险的,风险越大,产品价格越高。等到老了,风险已经很明显的时候再买保险,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有些大的风险可能已经?无法转移出去了。很多长期寿险产品在设计时并不是考虑一个人的特殊阶段的风险,而是将人的一生都纳入风险计算体

系中,老年人遭受疾病、意外风险几率高,是风险高发群体。曾有保险公司试图推出老年保险产品,但由于风险发生率高,加上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渠道狭窄,导致保险费居高不下,让老年人难以接受。所以,老有所保还得趁早。

据了解,在保险发达国家,养老金都以保险形式实现的。选择商业保险制定养老计划时,首先要注重保障功能,使自己在退休后依然能够有稳定的收入,这是第一重要的功能;第二是要注重保值,也就是说要看为自己未来规划的养老金是否能满足今后的消费水平;第三是尽早投保,因为虽然养老是55岁、60岁开始的事情,但年纪越轻,投保的价格越低,自己的负担也就越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25%-40%为宜。

业内人士建议,由于养老保险保障期限长,在漫长的几十年中,可能遇到通胀和利率调整,因此,在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可考虑分红型养老险。保险公司对分红险资金运用的收益中的一大部分付给投保人,运用资金时会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及通胀进行调整,这样可化解利率波动风险。

另外,投保人购买时也可以看养老金的领取方式。有的养老保险产品,在投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后,金额每隔一段时间按一定幅度递增。这种领取方式同样具有抵御通胀的功能。

老年人的保费高昂,是由其“高危”的特性所决定的。高风险决定了高保费,但高保费老人们吃不消;若保费收得少,保险公司无法承担赔付的损失。保险公司反复权衡后还是缩小了承保范围,如国内保险公司一般都把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而养老保险、重大疾病险则将年龄限制在55-60岁。即使未到投保年龄上限,但只要过了50岁,保险公司就会要求投保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体检,有一两项体检指标不合格,投保要求便会遭拒绝。在重疾、医疗等健康险产品方面,一般最高投保年龄为65岁,且过了55岁后只能缴一年钱获一年保障。保险公司对于这部分群体拥有绝对的否决权,只要上年赔付率达到一定比例,就不再予以续保。

目前有特色的“老年险”产品都只保障老年人的意外伤害,还没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健康医疗险。意外伤害保险虽然也很重要,但一般只对发生意外致残或死亡给以保障,目前

除广州中意人寿的老年意外伤害保险涵盖了骨折这项责任,其他保险公司均将之剔除在外。同时,老年险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可以投保的,比如友邦两款“老年险”对投保人有明确的规定,即年退休金必须在5000元以上。

专业保险人士介绍说,与国内相比较,国外保险产品的投保年龄要宽很多,尤其是终身寿险、万能险、分红险等等,很多产品甚至最高投保年龄达到100岁。

老人险何处觅

从目前来看,年过50岁的老年人买医疗险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其他险种里去选择。

了解到,友邦“永安保”针对50-75周岁人群提供保障。这是一款综合意外保险,投保者每月只需支付50元-90元,就可享受10万元-20万元的意外身故保险金。另外,一旦发生骨折、关节脱位、烧伤等意外事故,被保险人都将获得补偿,此外还提供意外住院费用补贴。

友邦的另一款产品“安心保”是一款终身寿险,将投保年龄延伸至80岁,成为比“永安保”更“老”的保险。对于老年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身故(包括意外、疾病、自然身故)均可提供赔偿。对于因意外导致的身故,该险种最高可提供相当于基本保险金额4倍的给付。每人每份保险费均为60元/月,而且投保年龄越低,保障越高。把“永安保”和“安心保”组合起来购买,老年人生前身后的保障可以说就比较周全了。

泰康人寿“康寿保老年意外保障计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为50-75周岁的老年客户精心设计了适合不同收入和需求的保险计划,保险范围涵盖老年人因意外而引起的大部分人身伤害,并承担高额的相关费用保障,更突出对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引起的高残、骨折、烧伤、重大手术等的保障。意外残疾保障为意外身故保障的2倍,意外烧伤保障与意外身故保障相同。此外,本产品的意外骨折、关节脱位、特定意外、医疗护理的保险金给付,在同等保费条件下也高于同类产品,意外护理保险金最高给付额可达8000元。只需每天投入一两元钱,即可获得一年的全面意外高额保障。

中意人寿也推出过一款“乐天年老年意外伤害保险”,分“翠柏”、“青松”、“绿榕”3个计划,保额分别对应的是10万元、5万元、3万元,保费在300-1000元左右不等,包含有5项保险利益:意外身故及残疾、特定意外伤害、意外医药补偿、意外骨折保险、意外全残收入保障;另外保险公司还给付1000元的抚恤金。

理财专家提醒,老年人在购买健康险时,尤其要弄清是否保证续保。因为风险控制的缘故,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短期医疗保险都不承诺保证续保,而对于投保人来说,保证续保是非常有利的;否则,投保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公司赔付之后,就可以拒绝为投保人继续承保。而老人重新患病的风险很大,患病的几率又高,保证续保可以化解这些风险,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一旦承诺保证续保后,就失去了对被保险人进行核保的权利,不论被保险人身患何种疾病,保险公司都不得对其增加保费,更不能拒保。

老人险购买宝典

保险公司是转移风险的,风险越大,产品价格越高。等到老了,风险已经很明显的时候再买保险,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有些大的风险可能已经?无法转移出去了。很多长期寿险产品在设计时并不是考虑一个人的特殊阶段的风险,而是将人的一生都纳入风险计算体系中,老年人遭受疾病、意外风险几率高,是风险高发群体。曾有保险公司试图推出老年保险产品,但由于风险发生率高,加上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渠道狭窄,导致保险费居高不下,让老年人难以接受。所以,老有所保还得趁早。

据了解,在保险发达国家,养老金都以保险形式实现的。选择商业保险制定养老计划时,首先要注重保障功能,使自己在退休后依然能够有稳定的收入,这是第一重要的功能;第二是要注重保值,也就是说要看为自己未来规划的养老金是否能满足今后的消费水平;第三是尽早投保,因为虽然养老是55岁、60岁开始的事情,但年纪越轻,投保的价格越低,自己的负担也就越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25%-40%为宜。

业内人士建议,由于养老保险保障期限长,在漫长的几十年中,可能遇到通胀和利率调整,因此,在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可考虑分红型养老险。保险公司对分红险资金运用的收

益中的一大部分付给投保人,运用资金时会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及通胀进行调整,这样可化解利率波动风险。

另外,投保人购买时也可以看养老金的领取方式。有的养老保险产品,在投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后,金额每隔一段时间按一定幅度递增。这种领取方式同样具有抵御通胀的功能。

推荐第7篇:保险规划总结

保险规划

1、风险管理成本是指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必须支出的费用或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是风险的代价。它一般包括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或机会成本以及处理风险费用三部分。

2、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基础,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其中,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

别的关键。

3、风险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衡量潜在损失的规模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主要采取损失概率、损失程度、损失变异性来衡量。

不使用损失的数学方差衡量。

4、风险衡量的内容包括财产风险的衡量、责任风险的衡量、人身风险的衡量。

5、财产风险的衡量

6、对人身风险的衡量包括:生理死亡、生存死亡、退休死亡。

7、衡量人身风险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生命价值法、需求法、资本保留法。

8、人身风险衡量的需求法是通过分析不同家庭一旦家长死亡的财务需求,并转换为投保的数额。一个家庭一旦家长死亡的财务需

求包括如下方面:遗产处理费用、重新调整期的需求、依赖期的需求(直到家庭最小成员成年或满18岁)、特别需求(房屋按揭、教育经费、应急基金)、退休需求。

9、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租赁、互助保证、贷款担保、基金制度等。

10、损失融资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称为风险自留,是指由经济单位自身来承担风险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另外一种称为风险分散或转移,即将风险转移出去,使得同一风险分散到相关的多个个体上,从而使每一个体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以前减少。

11、影响个人保险需求的其他因素主要有:保费附加、收入和财富、信息、其他保障来源、非货币损失。

12、一张保单中保费

13、有限责任常常促使财富较少的人很少用购买保险来规避责任保险。

14、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单的期望索赔成本对保单定价。如果个人对期望索赔成本的估计低于保险公司,保单看起来就具有了一个较

高的保费附加,个人对保险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亦然。

15、安全是每个人对于理财规划追求的重要目的,包括人身安全、经济安全、财务安全。只有在合理的经济安全(生理及安全需求

合理的满足)条件下,个人才在较高的需求层次上做出决定。

16、人类生命价值概念属于人类资本理论的一个方面。人类生命价值概念是有杰克博.格林1880年前后引人人寿保险的,但是直到

1920年,这一个概念才被真正作为人寿与健康保险的(经济)基础。人类生命价值观念是人寿保险的经济基础。人类生命价值将会因为以下四种方式导致损失:过早死亡、失能、退休和失业。

17、人类资本和人的生命价值理论是购买人寿保险的哲学基础。人类资本是个人潜在的生产力;人的生命价值是个人未来赚取的薪

资减去个人的维持成本。当赚取的金钱收入超过自己维持所需成本以后,对于其财务依赖者有金钱的价值,可以被视为个人所得收入完全贡献给家属生活之用而资本化的价值。

18、解释人寿与健康保险购买行为的消费经济理论是从人寿保险的实证经济学角度入手的。不是规范,是实证。人类生命价值这一

概念对人寿与健康保险计划提供了一个规范经济学方法。

19、消费理论与保险。在各种消费理论中,没有特别虑及遗产留给后代的可能性,或者死亡时间的不确定性。亚瑞在他的研究中,

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加上死亡风险的因素,审视了保险的作用,即个人可以通过购买适当的人寿保险和年金来提高终身预期效用。皮萨瑞德认为相同的有效的消费模式可以通过适当的使用人寿保险来获得。刘易斯的研究则加入了那些依靠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收入而生存的家属的偏好。他发现,人寿保险的拥有情况与家庭的收入以及孩子的数量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社会保险与由私人购买的人寿保险具有替代关系。

20、个人做寿险规划时会受环境影响: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

21退休基金等,而保证一定的收入流则是确保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拥有持续的预期收入。在考虑未来需求时,还应该包括通货膨胀假设、利率假设等。

22、医疗费用保险包括:住院费用保险。基本住院费用的给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房间伙食费用,另一部分是辅助服务费用,

包括医药费、透视费、救护车等费用。

外科手术费用保险

护理费用保险:专业护理费用保险;家庭健康护理费用保险;病危护理费用保险。

其他医疗费用保险:

23、大宗医疗费用保险:补偿大病医疗保险,综合大病医疗保险。

24、大病医疗保险的特征:承保费用(,主要医疗保险负责赔偿通常和惯例性的医疗费用)、免赔条款、共保条款(指医疗费用保 1

险进行的支付占总承保费用的百分比)、最大给付限额条款。

25、主要健康保险类别:重大疾病保险、一般疾病保险、住院费用保险、住院定额保险、综合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高额医

疗保险、门诊医疗保险。不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特殊医疗保险。

26、门诊大病医疗个人自负15%,医保支付85%。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个人自负20%,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80%。

27、住院或急诊室留院观察医疗,病人需自负1400元,1400元以上部分个人自负15%,1400-56000元,个人自负20%。

28、为财产保险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特定危险保险和一切危险保险。

29、大多数家庭所有者保单中都包含一项重置成本条款,主要适用于住宅和相关建筑,也可用于个人财产上。

30、综合个人责任险还包含了两种额外的保险:医疗费用和他人财产损坏。

31、不可抗辩条款主要目的是保护受益人。

32、投保人年龄误告的,年龄被低报的,保单所有者通常可以选择支付保费差额及利息或者降低保单保险金额的做法。对于年龄高

报的,保险公司通常通过支付准备金差额进行返还。

33、保单所有人和受益人之间的权利的划分取决于受益人的指定是否是可撤销的。可撤销的指定是不需要受益人同意,保单所有者

就可以自行变更受益人的指定。不可撤销指定是只有通过受益人的明确同意方可变更的指定。

34、寿险保单的所有权,可由现有所有者转移给另一个人。转让分为和现。

35、退保现金价值可由以下三种形式获得:现金、与原保单同类的减额缴清保险、保单面额不动的展期定期保险。

36、一般而言,定价预定利率越高,预定费用越低,则保险费率越低。也就是说越便宜。

37、分红险保险费计算的依据包括预定利息率、预定死亡率、预定附加费用率等要素采用换算表方法进行计算。不包括预定通货

膨胀率。

38、人寿与健康保险费率和价值的计算需要依据的假设包括:承保事件发生的概率、资金的时间价值、承诺的给付、包括费用、税金和意外事件的附加费。

39、确定净费率净费率没有考虑保险公司在销售、签发、

维持保单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也没有考虑税金、利润或未预见的意外事件。

40、年可续定期寿险只提供一年期的保险保障,及时被保险人健康状况欠佳或因其他原因变得不可保时,保险所有者仍然有权续保

该保单。

41、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所积累的资金、未来利息和未来保费加在一起,应足以使保险公司能够支付在保单剩余期间发生的所有死

亡保险金给付。

42、风险净额:以每张保单为基础的保单准备金随着被保险人的死亡可以视为消失或者结束,因此保险公司拥有的风险低于保单面

额。在任何一时点上,纯粹寿险保障的实际金额为在那一时点的保单准备金与保单面额之间的差距,这一差额称为风险净额。

43、寿险保单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份递减的定期寿险和一份递增的储蓄,两者加在一起,正好等于保单面额。

44、对于传统寿险,储蓄被视为水平缴费法的副产品。对于万能寿险和其他一些较新的保单,储蓄经常被视为一个更独立的部分,

专门设计来建立一笔储蓄基金,死亡费用和附加保费都可以从中提取。

45、因支付比假设少的死亡保险金而产生的节余也可以通过红利支付非保单所有者。(受益人?)

46、保险中的经济参与因素包括:1保证成本、非分红保险2分红保险 3当期假设保险

47、在早期,资产份额通常少于准备金,原因在于与保费假定的费用相比,实际的费用支出是不均匀的。

48、保险合同的订立过程由缴纳首期保费的投保申请开始 或不缴纳保费的投保申请开始,后一种情形是保险公司发出要约。

49、可保利益来自三类关系中的一种或多种:家庭婚姻关系、商业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50、投保单构成保单的一部分,一般包括一个条款说明保单和投保单(签发保单时附贴一份投保单副本)构成当事人之间的完整合

同。

51、保险合同的解释是为了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时的意思表示有效。合同解释的原则包括:不利于提出人的原则、诚信和公平交易的原则、合理预期原则。

52、影响保单演示可信度的基本因素包括保险公司以外的因素和保险公司内部因素对于保险价值的影响。具体包括:死亡率、利率、附加保费、失效率。

53、常见的成本比较方法有:传统净成本法、利息调整成本法、等产出法、现金累积法、比较利率法、内部回报率法、年回报率法。

54、定期寿险产品具有三大特点:可续保性、可转换性、重新加入性。

55、保额递减型保单一般用于偿还债务人(被保险人)在死亡时未能偿还的债务。保额递增型定期寿险的保单红利是保额增值的重

要来源,而且可以提供更灵活的保险安排。

56、到期定期寿险提供的死亡保障期间比平均余命定期寿险要短,所以保费相对要低。该保单也有现金价值,积累到某一点后逐渐

下降至零。

57、生死两全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数理角度和经济角度。从数理角度分析,在生死两全保险中,保险公司做出两个承诺,一

是被保险人如果在保险期间内死亡,给付全部保额;二是在保单期满时被保险人仍然生存,给付全部保额。 从经济角度分析,生死两全保险也可以分为递减的定期寿险和递增的保单储蓄。递增的储蓄价值加上递减的定期寿险等于保单的全部保额。

58、在纯生存保险的基础上,加入死亡给付,即一份同样期限的定期保险,就构成了生死两全保险的两个组成部分:水平保额的定期寿险和纯生存保险。

59、在整个缴费期内,多数终身寿险保单采用水平保费方式,有些采用非水平保费方式。终身寿险还可以采用不确定保费方式。

60

61、传统终身寿险通过红利来调整实际运营经营和预期经营之间的差异。而当期假定寿险可以通过现金价值和保费两方面的变化来

弥补实际与预期经验的差异。

62

63、在低保费产品中,增加当期利率、死亡率和费用率被用来降低当期保费水平。高保费产品中,有利的当期迅速增加现金价值,

从而尽快使保单自动维持生效。

64、变额寿险又称投资连结寿险,属于终身寿险的一种。死亡给付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保证的最低死亡给付。第二部分是

变额死亡给付,是由超额利息(投资收益超过预定水平的部分)增购的变额寿险单位。变额寿险有分红型和不分红型两种。在分红变额寿险中,红利的来源包括死差异和费差异,而不包括投资超额收益。 投资超额收益在抵消资产管理费用后,直接计入保单现金价值。

65 险。

66、万能寿险扣除死亡费用(按照被保险人的实际年龄和风险净额计算)和保单附加利益(如保费豁免)所需的费用,扣除这两项

费用之后所得资金余额为保单的初始现金价值。

67、遗产计划小组是由一位律师、一位保险专家、一位信托人员、一位会计师、一位理财规划师和一位投资顾问组成。

68、使用遗产计划工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财产可以用来实现各种目标;收益人获得财产的方式和比例符合遗产所有人的

愿望;在实现各项目标的前提下,使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最小化;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便可以支付财产转移的费用。

69、遗产计划的工具主要包括:遗嘱、生存遗嘱、赠与、共同财产所有权、信托。

70、双重遗嘱信托是允许继续生存的配偶在其有生之年充分享有财产所有人的遗产带来的收益,同时规定财产最终要转移给他人而

并不构成遗嘱的财产。双重遗嘱信托首先需要建立婚姻信托。婚姻信托应规定继续生存的配偶有权将信托的本金用于消费或赠与。

71、受托人可以使用信托本金或者信托人每年向信托实行赠与缴纳保险费,后者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但是信托人不应该指定赠与专

门用作支付保险费,受托人必须是被授权而不是被要求购买保单,受托人还可以动用信托基金来支付保险费。

72、受托人承诺向信托收益人进行连续给付,给付期限可能是的某一特定期限。给付期结束后,信托本金被捐赠给慈

善事业。

73、余额用于慈善事业的年金信托是至少每年一次向收益人支付固定数额的收益;余额用于慈善事业的单位信托是至少每年一次向

收益人给付,给付金额等于资产合理市场价值的固定比例,每年的给付额会有所变化;委托人将财产转移到余额用于慈善事业的信托后,将丧失财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剥夺了继承人对财产本身的收益。

74、健康保险理性的做法是要争取最长年限的缴费方式。

75、终生保障型保费比需要保障型的保险费高,赔偿金额却小于需求保障型。

76、损失敏感性合同包括:经验费率保单;巨额免赔保单和回溯型费率保单。

77、设计经验费率保单通常并不是为了在保险期内让投保人支付大部分的未预期损失。使用经验费率的原因是: 它可以降低道德

风险;为保险公司在如何根据投保人过去的损失来更新对预期未来的损失的预测方面提供了一个正式的方法。

78、多险种保单有多种不同称谓:综合型保单、组合型保单、一揽子保单。不是多触发原因保单。

79、非传统风险转移的工作包括: 损失和敏感型合同;有限风险合同;多险种(多触发原因保单);或有融资计划(种类)。不包括保障信托。

80、人寿保险信托除了具有财产风险隔离、第三方专业财产管理、保障家庭生活等个人信托产品所共有的功能外,还可以运用在企

业中,通过企业合伙人或股东之间相互投保人寿保险信托,一旦出现以外就可以用人寿保险信托所产生的信托财产购买企业股权,防止企业经营股权外流,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81、人寿保险与信托相结合的适用形式包括: 以信托财产支付保险费,但保险金不成为信托财产; 以保险金为信托财产,但保

险费要投保人另付;保险费由信托财产支出,而且保险金成立信托财产。

82、保险信托可作为全财富的规划,对于下列情况做财富规划的保护: 财产的继承保护;单亲者的资产保护; 避免夫妻离

异的资产保护;预防破产的资产保护。

83、人寿保险信托中,人寿保险公司有被保险人任意选择领款方法的规定,其方法包括:利息选择权、分期付款选择权、按年付款选择权。

84、团体保险的特征主要有: 以团体核保代替个人核保; 使用主合同; 较低的管理成本; 合同设计的灵活性; 使用经验费率。

85、团体保险机制能够非常有效地满足员工福利的需求。集中分配技术的使用将保障扩展到大量拥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寿险和健康保险的人身上。团体保险还将保障扩展到大量的不可保的个人身上。不过雇主往往需要支付大部分成本。

86、确定团体保障的保额的因素包括:适用于所有员工的某一固定金额;员工报酬的函数; 员工职位的函数;员工服务期限的函数。

87、通过附加条款,可以在团体定期寿险合同的基础上提供补充保障。这些附加条款包括:意外死亡和伤残保险; 生存者收入津

贴; 依赖者人寿保险。

88、生存者收入津贴:被保险员工死亡时开始按月 定的受益人给付; 通常只有在受益人生存时给付。

89、在设计一份综合医疗保险计划时,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以下成本控制方面的内容和技术:基本费用控制;第二手术意见;

术前和住院前检查; 效用评估; 其他成本控制计划。

90、消费领域的强制保障体系:汽车使用的责任险、财产险;电器使用中的责任险; 航空领域意外险。

推荐第8篇:保险规划总结

保险规划

1、风险管理成本是指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必须支出的费用或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是风险的代价。它一般包括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或机会成本以及处理风险费用三部分。

2、风险识别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3、风险衡量损失变异性来衡量。不使用损失的数学方差衡量。

4、风险衡量的内容

5、财产风险的衡量费用等。

6、对人身风险的衡量

7、衡量人身风险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生命价值法、需求法、资本保留法。

8、人身风险衡量的需求法是通过分析不同家庭一旦家长死亡的财务需求,并转换为投保的数额。一个家庭一旦

家长死亡的财务需求包括如下方面:遗产处理费用、重新调整期的需求、依赖期的需求(直到家庭最小成员成年或满18岁)、特别需求(房屋按揭、教育经费、应急基金)、退休需求。

9、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常见的非保险转移

10、损失融资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称为风险自留,是指由经济单位自身来承担风险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另外一种称为风险分散或转移,即将风险转移出去,使得同一风险分散到相关的多个个体上,从而使每一个体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以前减少。

11、影响个人保险需求的其他因素主要有:

12、一张保单中保费

13、有限责任常常促使财富较少的人很少用购买保险来规避责任保险。

14、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单的期望索赔成本对保单定价。如果个人对期望索赔成本的估计低于保险公司,保单

看起来就具有了一个较高的保费附加,个人对保险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亦然。

15、安全是每个人对于理财规划追求的重要目的,包括人身安全、经济安全、财务安全。只有在合理的经济

安全(生理及安全需求合理的满足)条件下,个人才在较高的需求层次上做出决定。

16、人类生命价值概念属于人类资本理论的一个方面。人类生命价值概念是有杰克博.格林1880年前后引人

人寿保险的,但是直到1920年,这一个概念才被真正作为人寿与健康保险的(经济)基础。人类生命价值观念是人寿保险的经济基础。人类生命价值将会因为以下四种方式导致损失:过早死亡、失能、退休和失业。

17、。人类资本是个人潜在的生产力;人的生命

价值是个人未来赚取的薪资减去个人的维持成本。当赚取的金钱收入超过自己维持所需成本以后,对于其财务依赖者有金钱的价值,可以被视为个人所得收入完全贡献给家属生活之用而资本化的价值。

18、解释人寿与健康保险购买行为的消费经济理论是从人寿保险的经济学角度入手的。不是规范,是实

证。人类生命价值这一概念对人寿与健康保险计划提供了一个规范经济学方法。

19、消费理论与保险。在各种消费理论中,没有特别虑及遗产留给后代的可能性,或者死亡时间的不确定性。

亚瑞在他的研究中,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加上死亡风险的因素,审视了保险的作用,即个人可以通过购买适当的人寿保险和年金来提高终身预期效用。皮萨瑞德认为相同的有效的消费模式可以通过适当的使用人寿保险来获得。刘易斯的研究则加入了那些依靠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收入而生存的家属的偏好。他发现,人寿保险的拥有情况与家庭的收入以及孩子的数量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社会保险与由私人购买的人寿保险具有替代关系。

20、

21、在进行分析时,可以将人们的未来需求分为现金类和收入类两部分。拥有现金的目的主要用于付清债务、建立教育基金、建立退休基金等,而保证一定的收入流则是确保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拥有持续的预期收入。在考虑未来需求时,还应该包括通货膨胀假设、利率假设等。

22、医疗费用保险包括:住院费用保险。基本住院费用的给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房间伙食费用,另一

部分是辅助服务费用,包括医药费、透视费、救护车等费用。

外科手术费用保险

护理费用保险:专业护理费用保险;家庭健康护理费用保险;病危护理费用保险。

其他医疗费用保险:

23、大宗医疗费用保险:补偿大病医疗保险,综合大病医疗保险。

24、保条款(指医疗费用保险进行的支付占总承保费用的百分比)、最大给付限额条款。

25、主要健康保险类别:重大疾病保险、一般疾病保险、住院费用保险、住院定额保险、综合医疗保险、补

充医疗保险、高额医疗保险、门诊医疗保险。不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特殊医疗保险。

26、门诊大病医疗个人自负15%,医保支付85%。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个人自负20%,基本医疗保险统筹

基金支付80%。

27、住院或急诊室留院观察医疗,病人需自负1400元,1400元以上部分个人自负15%,1400-56000元,个

人自负20%。

28、为财产保险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特定危险保险和一切危险保险。

29、大多数家庭所有者保单中都包含一项重置成本条款,主要适用于住宅和相关建筑,也可用于个人财产上。

30、综合个人责任险还包含了两种额外的保险:医疗费用和他人财产损坏。

31、不可抗辩条款主要目的是保护受益人。

32、投保人年龄误告的,年龄被低报的,保单所有者通常可以选择支付保费差额及利息或者降低保单保险金

额的做法。对于年龄高报的,保险公司通常通过支付准备金差额进行返还。

33、保单所有人和受益人之间的权利的划分取决于受益人的指定是否是可撤销的。可撤销的指定是不需要受

益人同意,保单所有者就可以自行变更受益人的指定。不可撤销指定是只有通过受益人的明确同意方可变更的指定。

34、寿险保单的所有权,可由现有所有者转移给另一个人。转让分为使用绝对转让的

最常见的情形是保单贴现。

35、退保现金价值可由以下三种形式获得:现金、与原保单同类的减额缴清保险、保单面额不动的展期定

期保险。

36、一般而言,定价预定利率越高,预定费用越低,则保险费率越低。也就是说越便宜。

37、分红险保险费计算的依据包括预定利息率、预定死亡率、预定附加费用率等要素采用换算表方法进行计

算。 不包括预定通货膨胀率。

38、人寿与健康保险费率和价值的计算需要依据的假设包括:承保事件发生的概率、资金的时间价值、承诺的给付、包括费用、税金和意外事件的附加费。

39、确定净费率净费率没有考虑

保险公司在销售、签发、维持保单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也没有考虑税金、利润或未预见的意外事件。

40、年可续定期寿险只提供一年期的保险保障,及时被保险人健康状况欠佳或因其他原因变得不可保时,保

险所有者仍然有权续保该保单。

41、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所积累的资金、未来利息和未来保费加在一起,应足以使保险公司能够支付在保单

剩余期间发生的所有死亡保险金给付。

42、风险净额:以每张保单为基础的保单准备金随着被保险人的死亡可以视为消失或者结束,因此保险公司

拥有的风险低于保单面额。在任何一时点上,纯粹寿险保障的实际金额为在那一时点的保单准备金与保单面额之间的差距,这一差额称为风险净额。

43、寿险保单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份递减的定期寿险和一份递增的储蓄,两者加在一起,正好等于保单面额。

44、对于传统寿险,储蓄被视为水平缴费法的副产品。对于万能寿险和其他一些较新的保单,储蓄经常被视

为一个更独立的部分,专门设计来建立一笔储蓄基金,死亡费用和附加保费都可以从中提取。

45、因支付比假设少的死亡保险金而产生的节余也可以通过红利支付非保单所有者。(受益人?)

46、保险中的经济参与因素包括:1保证成本、非分红保险2分红保险 3当期假设保险

47、在早期,资产份额通常少于准备金,原因在于与保费假定的费用相比,实际的费用支出是不均匀的。

48、保险合同的订立过程由缴纳首期保费的投保申请开始 或不缴纳保费的投保申请开始,后一种情形是保

险公司发出要约。

49、

50、投保单构成保单的一部分,一般包括一个条款说明保单和投保单(签发保单时附贴一份投保单副本)构

成当事人之间的完整合同。

51、保险合同的解释是为了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时的意思表示有效。原则、诚信和公平交易的原则、合理预期原则。

52、影响保单演示可信度的基本因素包括保险公司以外的因素和保险公司内部因素对于保险价值的影响。

体包括:死亡率、利率、附加保费、失效率。

53、常见的成本比较方法有:传统净成本法、利息调整成本法、等产出法、现金累积法、比较利率法、内部

回报率法、年回报率法。

54、定期寿险产品具有三大特点:可续保性、可转换性、重新加入性。

55、保额递减型保单一般用于偿还债务人(被保险人)在死亡时未能偿还的债务。保额递增型定期寿险的保

单红利是保额增值的重要来源,而且可以提供更灵活的保险安排。

56、到期定期寿险提供的死亡保障期间比平均余命定期寿险要短,所以保费相对要低。该保单也有现金价值,

积累到某一点后逐渐下降至零。

57、生死两全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数理角度和经济角度。从数理角度分析,在生死两全保险中,保险

公司做出两个承诺,一是被保险人如果在保险期间内死亡,给付全部保额;二是在保单期满时被保险人仍然生存,给付全部保额。 从经济角度分析,生死两全保险也可以分为递减的定期寿险和递增的保单储蓄。递增的储蓄价值加上递减的定期寿险等于保单的全部保额。

58、在纯生存保险的基础上,加入死亡给付,即一份同样期限的定期保险,就构成了生死两全保险的两个组

成部分:水平保额的定期寿险和纯生存保险。

59、在整个缴费期内,多数终身寿险保单采用水平保费方式,有些采用非水平保费方式。终身寿险还可以采

用不确定保费方式。

60、

61、传统终身寿险通过来调整实际运营经营和预期经营之间的差异。而当期假定寿险可以通过和保费两方面的变化来弥补实际与预期经验的差异。

62、

63、在低保费产品中,增加当期利率、死亡率和费用率被用来降低当期保费水平。高保费产品中,有利的当

期迅速增加现金价值,从而尽快使保单自动维持生效。

64、属于终身寿险的一种。死亡给付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保证的最低

死亡给付。第二部分是变额死亡给付,是由超额利息(投资收益超过预定水平的部分)增购的变额寿险单位。变额寿险有分红型和不分红型两种。在分红变额寿险中,红利的来源包括死差异和费差异,而不包括投资超额收益。 投资超额收益在抵消资产管理费用后,直接计入保单现金价值。

65、一人死亡保险,联合寿险。

66、万能寿险扣除死亡费用(按照被保险人的实际年龄和风险净额计算)和保单附加利益(如保费豁免)所

需的费用,扣除这两项费用之后所得资金余额为保单的初始现金价值。

67、遗产计划小组是由一位律师、一位保险专家、一位信托人员、一位会计师、一位理财规划师和一位投资

顾问组成。

68、使用遗产计划工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财产可以用来实现各种目标;收益人获得财产的方式和

比例符合遗产所有人的愿望;在实现各项目标的前提下,使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最小化;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便可以支付财产转移的费用。

69、遗产计划的工具主要包括:。

70、同时规定财

产最终要转移给他人而并不构成遗嘱的财产。双重遗嘱信托首先需要建立婚姻信托。婚姻信托应规定继续生存的配偶有权将信托的本金用于消费或赠与。

71、受托人可以使用信托本金或者信托人每年向信托实行赠与缴纳保险费,后者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但是信

托人不应该指定赠与专门用作支付保险费,受托人必须是被授权而不是被要求购买保单,受托人还可以动用信托基金来支付保险费。

72、受托人承诺向信托收益人进行连续给付,给付期限可能是给付期结束后,信托本金被捐赠给慈善事业。

73、余额用于慈善事业的年金信托是至少每年一次向收益人支付固定数额的收益;余额用于慈善事业的单位

信托是至少每年一次向收益人给付,给付金额等于资产合理市场价值的固定比例,每年的给付额会有所变化;委托人将财产转移到余额用于慈善事业的信托后,将丧失财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剥夺了继承人对财产本身的收益。

74、健康保险理性的做法是要争取最长年限的缴费方式。

75、终生保障型保费比需要保障型的保险费高,赔偿金额却小于需求保障型。

76、损失敏感性合同包括:经验费率保单;巨额免赔保单和回溯型费率保单。

77、设计经验费率保单通常并不是为了在保险期内让投保人支付大部分的未预期损失。使用经验费率的原因

是: 它可以降低道德风险;为保险公司在如何根据投保人过去的损失来更新对预期未来的损失的预测方面提供了一个正式的方法。

78、多险种保单有多种不同称谓:综合型保单、组合型保单、一揽子保单。不是多触发原因保单。

79、非传统风险转移的工作包括:;或有融资计划(种类)。不包括保障信托。

80、人寿保险信托除了具有财产风险隔离、第三方专业财产管理、保障家庭生活等个人信托产品所共有的功

能外,还可以运用在企业中,通过企业合伙人或股东之间相互投保人寿保险信托,一旦出现以外就可以用人寿保险信托所产生的信托财产购买企业股权,防止企业经营股权外流,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81、人寿保险与信托相结合的适用形式包括: 以信托财产支付保险费,但保险金不成为信托财产; 以保

险金为信托财产,但保险费要投保人另付;保险费由信托财产支出,而且保险金成立信托财产。

82、保险信托可作为全财富的规划,对于下列情况做财富规划的保护: 财产的继承保护;单亲者的资

产保护; 避免夫妻离异的资产保护;预防破产的资产保护。

83、人寿保险信托中,人寿保险公司有被保险人任意选择领款方法的规定,付款选择权、按年付款选择权。

84、团体保险的特征主要有: 以团体核保代替个人核保; 使用主合同; 较低的管理成本; 合同设计的灵活性; 使用经验费率。

85、团体保险机制能够非常有效地满足员工福利的需求。集中分配技术的使用将保障扩展到大量拥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寿险和健康保险的人身上。团体保险还将保障扩展到大量的不可保的个人身上。不过雇主往往需要支付大部分成本。

86、确定团体保障的保额的因素包括:适用于所有员工的某一固定金额;员工报酬的函数; 员工职位的函数;员工服务期限的函数。

87、通过附加条款,可以在团体定期寿险合同的基础上提供补充保障。这些附加条款包括:意外死亡和伤残

保险; 生存者收入津贴; 依赖者人寿保险。

88、生存者收入津贴:被保险员工死亡时开始按月 人,因为该津贴只对特定的受益人给付; 通常只有在受益人生存时给付。

89、在设计一份综合医疗保险计划时,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以下成本控制方面的内容和技术:基本费用控

制; 第二手术意见; 术前和住院前检查; 效用评估; 其他成本控制计划。

90、

推荐第9篇:保险十二五规划

保险十二五规划:支持险企稳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

2011年08月19日08:42新华网

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支持险企稳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

适时调整险资投资政策 不断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和范围

中国保监会网站18日公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保险资产战略配置,适时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动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未上市股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范围,鼓励开展资产管理产品创新。积极参与金融综合经营立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集团、保险公司稳步开展金融综合经营试点,通过与银行业、证券业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在证券承销、市场培育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纲要明确,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0万亿元。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行业总资产在金融业总资产占比明显提升,在金融业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比较优势。

纲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保险公司设立公司治理完善、股权结构合理、市场化运作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探索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提高投资效率,满足创新业务和另类投资的需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保险服务产业。

探索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实现途径,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整合保险产业链,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实体、医疗机构、汽车服务等相关机构股权。纲要提出,继续稳步推进保险条款费率市场化。人身保险要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业务,稳步发展投资型业务。财产保险要优化车险业务,积极开拓非车险业务,加大服务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创新力度。加快推动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鼓励保险公司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营销模式,推进银行代理渠道专业化转型,促进个人代理渠道优化升级,探索与规范发展电话、网络等新兴销售渠道。

纲要明确,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规范上市。积极推动人保集团和中再集团上市,推进人寿集团股份制改革。探索建立持续高效的国有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保险公司,鼓励资本多元化和股权多样化。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汽车和农业等专业保险公司。探索发展信用保险专业机构。(记者 丁冰)

(中国证券报 丁冰)

推荐第10篇:工程保险论文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财产保险》课程论文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设规模日趋宏伟,涉及、施工方法日益精细复杂,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值及工程造价越来越昂贵。如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高速公路,大型水电站等。这些工程项目主要是露天作业,施工复杂,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天灾人祸的冲击,可能给企业造成难以承受的重大损失。工程保险的目的正是为了企业和这些难以预测的巨额损失风险提供经济保障服务的。工程保险,保证企业在遭受这些巨额损失时能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工程保险是保险公司专为建筑施工企业设计的险种,工程保险既涉及财产保险,又涉及利润损失以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因此,可以说工程保险是包含诸多险种的一揽子保险。工程保险主要分为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国内建筑安装工程队工程期间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建筑工程财产的物质损失和有关的费用以及设备安装完毕后,试车考核时发生意外意外事故后所造成的损失负责经济赔偿。

关键词:损失

保障

补偿

1、工程保险概念

工程保险是保险公司专为建筑施工企业设计的险种,工程保险既涉及财产保险,又涉及利润损失以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因此,可以说工程保险是包含诸多险种的一揽子保险。工程保险主要分为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

2、工程保险主要内容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2.1直接费

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2.1.1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2.1.2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种费用,内容包括:

⑴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⑵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⑶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产、婚、丧假期的工资。⑷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⑸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2.1.3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 1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财产保险》课程论文

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内容包括:⑴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⑵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⑶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⑷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费用。包括: 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⑸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2.1.4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应由下列七项费用组成:

(1)折旧费: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及购置资金的时间价值。

(2)大修理费:指施工机械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3)经常修理费:指施工机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包括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与随机配备工具附具的摊销和维护费用,机械运转中日常保养所需润滑与擦拭的材料费用及机械停滞期间的维护和保养费用等。

(4)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安拆费指施工机械在现场进行安装与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以及机械辅助设施的折旧、新

搭设、拆除等费用;场外运费指施工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及架线等费用。

(5)人工费:指机上司机(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日人工费及上述人员在施工机械规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费。

(6)燃料动力费:指施工机械在运转作业中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煤、木柴)、液体燃料(汽油、柴油)及水、电等。

(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指施工机械按照国家规定和有关部门规定应 2.2间接费:由规费、企业管理费组成。 2.3社会保障费﹕

⑴养老保险费: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⑵失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⑶医疗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3、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2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财产保险》课程论文

4、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是指按照建筑法规定,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建筑安装施工人员支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

5、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其中包括)

(1)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 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2)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3)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费用。

(4) 劳动保险费:是指由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职金、六个月以上的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

其他:包括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业务招待费、绿化费、广告费、公证费、法律顾问费、审计费、咨询费等。

6﹑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7﹑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缴纳的养路费、车船使用税、保险费及年检费等。 参考文献:

《财产保险》第二版

中国知网

3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财产保险》课程论文

小结:工程保险已逐渐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悉和运用保险合同条款、风险索赔的程序,可以减轻承包商的风险压力,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后承包商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承包商对工程进行了工程保险,但有时保险公司不可能赔偿其全部经济损失。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和其它灾害的影响,所承担的各种风险比较大,因此承包商仍要经常注意各种潜在的风险征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并阻止受灾后损失的继续扩大。当然保险理赔并不是上上之策,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危险生产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相信只要这样下去,我们才可以做好保险理赔工作。不过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保险理赔工作还将会继续下去,做好工作就是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才是工作的必要性!

第11篇:平安保险论文

XX工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在中国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的实习论文

前言

实习是每1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1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1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1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怎样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抱着这种心态我走进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这里,我接受了更为有用的保险知识,而每天展业和演练活动,又增强了我的实战能力,使我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我感觉,在中国人平安,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多。

1 商丘工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目的

1、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丰富社会经验。

2、掌握信息管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2月—2013年4月

(三)实习单位概况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号2318。 公司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共为3,600多万名个人客户及约200万名公司客户提供了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等各项金融服务。公司拥有20多万名销售人员及近4万名正式雇员,各级各类分支机构及营销服务部门3,000多个。2005 年,公司实现总收入为645.90亿元,净利润达到人民币42.65 亿元。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三大产险公司。

中国平安的企业使命是: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公司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做品德高尚和有价值的人,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

1 在中国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的实习报告

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公司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执行“差异、专业、领先、长远”的经营理念。

平安的前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集团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及事业部,即保险系列的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寿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险);银行系列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平安小额消费信贷);投资系列的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及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证券(香港))、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资产管理)及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平安期货有限公司(平安期货)、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大厦)、上海陆家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陆金所)等,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向近8000万客户提供保险、银行、投资等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实习岗位介绍

我本次实习的岗位是平安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作为电话推销员进行人寿保险的推销工作。自保险业问世以来,保险代理人便应运而生,并成为保险业务经营不可或缺的部分。世界各国,凡是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代理也十分发达。目前,保险代理人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保险公司人员。我国多年来在广大城乡就形成了有保险代理处、代理人和保险服务员构成的保险现代管理体系。自1992年后,国内各保险公司大都推广了美国友邦上海分公司率先采用的人寿代理人营销制度。个人营销制度的迅速发展,为寿险市场的开拓和保险观念的普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寿险营销员已经150万人。 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虽然是代理保险公司招揽保险业务,但是他们的佣金却是由保险公司进行支付的,因而你不用担心代理人再会额外加收保费,更不必为保险公司与代理人的关系而产 2 商丘工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生疑问,认为代理人会损害自身利益。实际上,在规范的保险市场上,保险代理从业人员的利益与客户是休戚相关的,可以客户就是代理人的“上帝”,他们的收入是与销售出去多少保单和提供什么程度的服务是有密切联系的,因而两者的利益是相通的。

二、实习业务工作介绍

实习的内容主要是销售人寿保险,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销售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礼仪等各方面的知识。凭着对本公司产品的了解和与其它公司产品的对比,突出本公司产品的优点和公司的良好信誉,积极开拓客户源,向顾客推销产品,并尽量推销系列产品,完成公司分配的任。

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在中国平安做电话推销员,进行人寿保险的推销工作。人寿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对象的,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因遭受事故、意外伤害、疾病、衰老等原因导致的死亡、残疾、丧失工作能力或者年老退休责任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方式。因此,以经营人寿保险为主的保险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就具有无形性、同质性、广泛多样性和分散性等特性。而且人寿保险所涉及的往往是人的老、死、疾、残等。在中国这样一个儒教的过度里人们大多忌讳谈论这些话题。所以即使人们有巨大的保险需求,也很少有人主动的去购买保险产品。这就需要我们的人寿保险推销员来为客户介绍保险产品,引导客户发现需求,激发客户实现需求,推销公司的保险产品,提高公司的业绩,提升公司的形象。所以保险推销工作是保险公司的赖以生存的前提。 在进公司做业务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2周的培训工作,以确保我们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工作,提高和客户的沟通能力,能够更有力的进行销售工作。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加以创造和满足。

实习的目的也就是学习,学习社会和工作上的许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行动才能让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得以吸收和理解。但在保险公司更加强调行动的积极性,想法的先进性,被动的学习工作,效果是低下的,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出击。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许多知识才能尽快享用!在实习期间,我觉得这一点我做的不足,总是怕打扰同事的工作,所

3 在中国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的实习报告

以不敢贸然请教他们关于工作之外的保险知识和工作经验,从而使我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求知经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定会吸取此次教训,主动出击,把握更多机会,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在平安其工作流程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五个步骤:引导客户、了解客户、介绍产品、成交和售后服务。这五个步骤构成一个销售循环。其中售后服务包括收费、保全、理赔、递送生日卡或客户服务报等。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

第一 推销工作具有服务性。这种服务性表现为:

售前服务。其核心任务是树立保险企业良好的形象,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通过实体环境、信息沟通、价格等的有形展示,建立保险企业良好专业形象。(2)关心准顾客个人及家庭健康状况。(3)协助准顾客的事业。(4)设计、制作针对准顾客需求的险种、计划书。(5)准确的销售说明。(6)每个营业部开设24个小时热线联系电话等。

售中服务。其根本目的是促成交易,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建立客户咨询电话;(2)亲自送客户体检或财务检查;(3)为客户尽量减少投保手续、流程,建立“绿色通道”;(4)亲自递交保单;(5)寄一份感激客户投保的信等。

售后服务。其目的在于提高客户信心,避免保单失效以及顾客源,改善保险企业形象。良好的售后服务,有利于刺激保户再加保,增加保源,提高续保率。如果提供了令客户满意的售后服务,就会产生转介绍,这样又会获取新的销售机会,新的销售循环又开始了。工作方法有很多,如怎样与客户打交道,这包括怎样去拜访客户,怎样跟客户讲保险,怎样为客户保险计划,等等。

第二保险工作需要丰富的知识。人寿保险本身是一种合同也是一种家庭经济计划。它不但牵涉到法律、税金、医学、金融投资、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还要考虑到客户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及未来的经济计划和投资方向及客户的心理状态和消费习惯。

第三推销工作意义重大。人寿保险是帮助他人追求幸福人生的保证。推销员在推销工作中处处为客户着想,提供给客户优质的保单,使客户在遭遇不幸时及时得到经济帮助,渡过难关,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第四推销工作灵活自由。人寿保险推销工作可以由保险员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工作时间、对象及地点按照个人的计划自由调整安排。

4 商丘工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五 推销工作还有独特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领。所以,任何一家人寿保险公司都相当重视保险推销人员的培训与开发。

三、实习体会与收获

在平安实习的时间里我受益匪浅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是吸收了平安的优秀文化。每一次早会都唱公司歌,并高声朗诵公司训导、服务宗旨、工作信条等,我觉得我已经融入到了平安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二是进一步认识到保险不仅是一种风险管理办法,也是一种理财工具;保险代理人是在帮助别人,同时成就了自己。三是懂得了要迈向成功没有捷径,除了要有乐观的心态和毅力之外,更要拥有丰富的知识(Knowledge)、执着的态度(Attitude)、熟练的技巧(Skill)和良好的习惯(Habit)这四个专业条件,拥有这些特质可以让我们比别人更容易成功。四是增强了从事保险代理人等经纪中介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是我们用金钱买不到的机会,无论从工作、学习、做人上,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

1.学会了沟通。在保险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应该是分工合作关系,在我的实习部门我觉得每个成员的独立工作能力很强,但合作精神却处处体现。分工的同时需要沟通,否则就无法实现既定目标,无法让工作完成得更出色。新人上道,自然容易多犯错。我认真做好每件事尽管还是会出小差错,还是会心慌,但我会及时与部门里的同事沟通,及时获得他们的帮助。

2.耐心、细心、认真对销售人员尤其重要。对于其他人也是如此人身保险项目多情况复杂,面对客户要耐心讲解给他们听,还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给予客户意见,遇见不明情况暴躁易怒的客户要不急不恼,给他们慢慢说明,争取到客户的信任。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短暂而充实的实习时间给我提供了一次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绝好机会,人寿保险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笔笔业务一项项政策措施一套套制度体系构建起来的实体。真正动手时才发现知识掌握地不扎实,许多与保险联系密切的知识欠缺,导致融会贯通的能力极差,计算机操作也不够熟练。漏洞一点点现身,适时地帮助了我查漏补缺。

5 在中国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的实习报告

4.对于团队合作的认识加深,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实习起到桥梁过渡作用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奏。工作中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并且能从同事身上学到不少宝贵的经验。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单位规章、与人文明交往是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必备条件。

5.实习的目的也就是学习,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学习社会和工作上的许多知识。只有行动才能让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得以吸收和理解。但在保险公司更加强调行动的积极性,想法的先进性,被动的学习工作,效果是低下的,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出击。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许多知识才能尽快享用。在实习期间,我觉得这一点我做的不足,总是怕打扰同事的工作,所以不敢贸然请教他们关于工作之外的保险知识和工作经验,从而使我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求知经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定会吸取此次教训,主动出击,把握更多机会,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

第12篇:农业保险论文

课 程 论 文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2009级农林经济管理 题

目: 湖南省水稻保险案例分析研究 指导教师:

王慧青

评阅教师:

王慧青

2011 年 12 月

摘 要

湖南省自然灾害频繁,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粮食生产面临巨大挑战,所以加快探索建立湖南省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本文以湖南省的水稻保险为例,先介绍其历史和现状,再探究水稻保险先后停保的原因。然后还介绍了开展水稻保险的相关计算,包括保险总金额、保费及保险赔款金额的计算。最后关于以后水稻保险的开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相关建议。

Abstract

It\'s very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speed up the probe and build the Hunan Province agriculture insurance guarantee system.Because of that natural calamities happen frequently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Hunan, and that the peasants\' anti-disaster ability is limited and food production face huge challenges.In this article, I take the rice insurance of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and I introduce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ice insurance.Then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stopping rice insurance.And then I also introduce the related calculations of rice insurance, including insurance total amount, premium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insurance indemnity.Finally, I put forward some relativ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ice insurance on my own.

关键词: 水稻保险;保险金额;保费;赔款金额

1 湖南省的农业现状

湖南省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交汇地带,降水

分配不均,温度的季节变化显著,往往是湘北洪水未退,湘南干旱又至。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上世纪末,湖南省的致灾因子有40多种,以干旱、洪涝、暴雨、冰雹、大风、冰冻、寒露风、病虫害、滑坡等灾种最为严重。综观全省单因子灾情分布情况,旱灾的灾情占比最大,一般占总灾害的30%一80%,平均为50%;洪涝的灾情占比次之,一般在20%一50%,平均为30%;病虫害的灾情占比一般在10%左右;风雹灾的灾情占比一般为7%。目前,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恶化,致灾因素的变数加大,湖南省已成为全国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害损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因各种自然灾害,2003年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14.5万公顷,成灾面积325.4万公顷,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0.4亿元。

2 湖南省水稻保险的历程和现状

2.1 常规水稻保险

湖南省人保公司从1986年开始在安乡县等地对常规水稻保险进行试点,保险责任主要包括水灾、旱灾、雹灾、风灾和病虫害。由于农户分散,每家每户收钱和灾害查勘定损难,后发展到以县为单位统保,县人保公司与县财政或农委签订常规水稻保险合同,总保费由县财政垫付,从向农民支付的购粮款中扣回。水稻保险得到较快发展,1992年全省实现常规水稻保费收入达到1719.4万元,为历史最高。到1996年止,全省共实现水稻保险费3349万元,累计赔款4068.8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28.84%。保险公司因经营亏损严重,于1997年停办。

2.2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保险

湖南省人保公司从1989年开始,每个地市都开展过该项业务。保险责任主要是水灾、旱灾、盛花期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3.5℃损失,保额是五年平均亩产量×3元/公斤,保险费率为7%。由县级种子公司代制种农户统一投保,保费由种子公司垫付,收种子时扣回。由于经营效益不好,1996年停办。1989年到1995年共实现保费牧入839.5万元,累计赔款835.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99.52%。

2.3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保险

1995年湖南省人保公司决定开展此项业务,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制定办法,1996年开始试点,1997年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正式开展了“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保

险”,主要保险责任为低温灾害。由于开办该项业务的7年中有4年出现较为严重的灾情,经营亏损严重,2003年被迫停办。从1996年至2002年共承保42110亩,实现保费收人85.3万元,累计赔款金额为105.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23.71%

3 水稻保险先后停办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损失程度加重,保险公司无力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偿责任。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生产投入的增加,水稻生产的风险不仅增大而且更加集中,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有加剧的趋势,灾害事故的破坏力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据统计分析:1996年至2003年,湖南省仅因灾减产粮食的损失率达到10.41%(详见附表),而保险公司过去按5%—7%左右收取保费,仅纯损失率就至少要亏损三个百分点以上,这还没有考虑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遇正常年份偶有经营利润,该交的所得税不能少,而亏损年没有补贴,保险公司无法继续开展水稻保险,导致2003年水稻保险在我省全面停办。

(二)稻农的保险意识不高,承担保费能力有限,发生逆选择的机率较高。由于我国对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的作用认识不高,依靠自身和救济成为应对风险的定势思维,加之农民水稻生产规模小,收入低,保费支付能力弱,对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靠保险公司业务员到每家每户宣传发动,收取保费,其难度曾被农险业务员形容为“走千家万户,用千言万语,难收到千元万元钱”,有的业务员收的水稻保费还抵不了个人的工资。一旦出险,农民则认为保险公司是国家的公司,就要多赔,出现高风险地区农户投保的积极性高,低风险地区的农户投保的积极性也低,结果是风险高度集中,保险费率扭曲。若提高费率,农户承担不起。

(三)大面积灾害发生时查勘定损难度大。由于水稻是一种有生命的值物,一生中都会遇到灾害,而不同的生育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别大,减产的程度不一样,因此灾害的损失程度难核准。多数保险分支机构缺少懂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遇到水旱灾害,无法准确定损。

(四)法律和政策支持不够。农业保险法律缺位。《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只是明确“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没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也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加上有的行

政部门或新闻媒体缺乏对农业保险的正确认识,给农业保险戴上“乱收费”或“增加农民负担”的帽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缺乏必要的数据和资料。开办水稻保险必须掌握水稻生产的原始记录、灾害发生的时间、灾害损失情况、灾害的种类等相关资料,但是由于以前管理不规范,资料不系统、也不科学,尤其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栽培管理水平,不同的品种搭配,不同生育期的损失程度等资料缺乏,使得保险费率的厘订困难。

4 湖南省水稻保险具体应用

4.1保险金额的计算

目前,保险金额有两种办法: (1)按平均收获量的成数确定,即

个人承保:保险金额 = 双方商定价格×5年亩均产量×承保成数(5~7成)

县乡统保:总保险金额=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格×投保面积×5年平均总产量×

承保成数(5~7成) (2)按水稻全生育期投入的生产成本确定,即

总保险金额 = 每亩直接成本额×承保面积

据资料记载,水稻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械成本,全省统一确定为240元/亩。而水稻种植保险分四个时期定保额:苗期140元、分蘖拔节期160元、抽穗扬花期180 元、成熟期240元。在湖南省一般以240元/亩为成本额。所以总保险金额 = 240元/亩×承保面积。

4.2保费的计算

1、保险分为:基本保险(包括承保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和冻灾)、旱灾保险、综合保险(包括承保基本保险和旱灾保险责任)。基本保险费率为5%,旱灾保险费率为3%,综合保险费率为7%。

2、保险费的缴纳(湖南省2010年保险费率每亩每季为6%)

(1)按平均收获量的成数来计算: 保险费 = 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即每亩保险费 = 576元/亩×6% = 34.56元/亩。而保费的缴纳又由三部分组成:国家补贴50%即17.28元/亩,政府补贴30%即10.368元/亩,个人支付20%即6.912元/亩。

(2)按生产成本来计算: 保险费 = 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即保险费 = 240元/亩×6% = 14.4元/亩。国家补贴50%即7.2元/亩,政府补贴30%即4.32元/亩,个人支付20%即2.88元/亩。

4.3赔款金额的计算

(1)全部损失赔款计算:

赔付金额 = 每亩保险金额×受损时该生育期赔付标准×投保面积 (2)部分损失的计算:

保成本的赔付金额 = 保险总金额 – 收获总产量×单价

保产量成数的赔付金额 = 单价×[(每亩5年平均产量×承保成数)-(每亩收获

产量+非保险责任扣除产量)] ×受损面积 然而,非保险责任的赔款计算又要注意三方面不足,有效穗数不足的扣除、实粒数不足的扣除、千粒重不足的扣除。

5 开展和完善水稻保险的几点建议

5.1 水稻保险试点设想

1.明确经营原则。水稻保险应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基本保障、独立核算的原则积极开展试点。

根据湖南省农业风险损失相对严重的特点,实行风险共担,由财政、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和农民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2.建立风险准备金。试点阶段由政府划拨铺底准备金,每年按比例划拨风险准备金,实行封闭管理,保险盈余部分作为积累滚存。风险准备金资金来源:一是粮食风险基金;二是对水稻生产给予良种补贴;三是民政救济资金;四是省长基金。从上述资金中按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建立农业风险准备金,旨在建立农业生产的安全网,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和农业产业化的后顾之忧,减轻政府每年沉重的救灾压力,从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3.确立经营主体。试点期间,可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代办:①人保公司分支机构比较健全,全省各县都有支公司,有人员和地域优势。②有经营水稻保险的经验和教训。③有懂农业生产和保险的专业人员。全省人保系统中,有农业大中专院校毕业人员20多人,而且有一定的保险从业经历。④进

行过水稻保险试验和理论探讨,并有多项成果获得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开展水稻保险基础比较好。

5.2 建立农业保险的支持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农业保险试点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牵头,成立由农业厅、财政厅、税务局、保监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农业保险试点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推动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监督保险承保理赔和保险准备金的封闭管理情况,并将保险试点情况纳入当地政府年终考核指标。

二是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银行对参保农户的贷款需求优先立项、优先评估、优先放款、优质服务。

三是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农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国家应对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免征所得税。同时,为扶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国家可在一定年限内(如3年),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承保的其它财产保险业务给予下调1个百分点营业税的优惠,作为开展农业保险的铺底资金。

四是促进农业保险立法。保险监管机关要在农业保险广泛试点的基础上,促进农业保险立法,用法律条文明确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农业再保险以及农业保险监管等诸多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曾静刘忠.湖南省水稻保险调研报告.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6期 .

[2]湖南省财政厅关于2010 年农业保险规模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湘财金.2010年19号 .

[3]杨星.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山西农经.2003年3期 . [4]李军 庹国柱.农业保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 [5] 湖南省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局.1996-2003年 . [6] 湖南省2010 年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湘财金.2010.15号

第13篇:保险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的保险理论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保险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保险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我国保险业提供了理论先导 ,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对外开放深入发展,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保险业,保险理论,经济实力,党的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现将几年来研究的主要问题分述如下:

一、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认识比较一致。柳云在《保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经济补偿作用。保险具有社会互助性质,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付出少量的保险费,由保险公司组成保险墓金,其目的是为了一旦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遭受损失时,给予经济补偿。(二)能够有效地保护社会财富的安全。由于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对防灾防损负有法律上的贵任,因而保险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上的防灾防损工作,这对减少灾害事故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有显著的作用。(三)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由于保险的补偿从收费到赔款有一个过程,再加上各个业务年度灾害事故的发生频率有和损失程度亦不是平均的.因而保险公司就有可能掌握一笔较大的保险基金,这笔钱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或投资用于国家建设。(四)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无论是进口商品还是出口商品,都必须办理保险,保险费成了国际商品的一个价格要素。同时,在国际保险活动中,为了分散危险,通过相互交换分保业务,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间经济的友好往来。

二、保险与财政的关系喻瑞样在《保险基金与财政收入》一文中说,保险△广西社会科学要览△“利润”不是真正的利润,它主要应用于保险墓金的积累,而不应大部分上文财政。国家要求保险公司象大中型国营企业一样.既要交纳营业税,并要按照实现“利润”交纳55%的所得税,还要按税后留利交纳15%一20%的调节税。这样,保险“利润”大部分被财政拿去统一分配了.能作为保险基金积累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使财政松动一时,却潜伏看很大的危险性.一旦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经济补偿的压力很大时.就会陷人十分被动的局面.从理论上说.这种做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只图解除眼前困难,把保险费结余视同哭利润”.作为财政收入拿去统一分配,无异是拿保险荃金用于财政支出,其结果不仅降低了保险的赔款能力.也削弱了国家的经济补偿能力。周志诚在(理顺财政与保险的关系,提高保险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文中提出,保险的补偿职能.应该是我国办理保险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理顺财政与保险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能否把保险办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体现在财政与保险的关系上,不能把当年保收费收支结余的大部分上文财政,而应当用来充实保险基金。活性”,由于目前保险投资的资金数量还是有限的.因此在使用上要采取灵活的做法.既有可用于一些小型技改项目.也可用于一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还可以参加金融市场的拆借活动。

四、保险经济效益

三、关于保险资金的运用 自治区分公司投资处在《充分利用长期人身保险资金争取资金运用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一文中认为,保险赔款和保险资金运用尤如飞机的两冀,搞好了,保险事业就腾飞。该处在运用长期人身险资金时,坚持资金从哪个地区来,使用到哪个地区去的做法,使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确实感到开办人身险业务既是安定人民生活的好办法,又是筹集建设资金的最优渠道。同时.坚持借款单位必须参加有关保险的办法.从而既发展了新业务.又巩固了老业务.提高了公司的竞争能力。柳云在《运用保险资金,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一文中指出‘开展投资业务,对保险公司来讲.是冒有一定风险的,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谨慎从事,稳步前进。保险资金的运用必须坚持“三性”,首先是“安全性”,即对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可行性调查研究,各项申报手续必须齐全,到期还款的保证人必须可靠,使资金投入后能按期确保收回。第二是“效益性”,即对效益好、期限短的“短、平、快”项目,积极支持;对效益差的项目不能支持。第三是“灵论者普遍认为,保险经济效益是保险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统一,苏辉全在《如何评价和提高社会主义保险经济效益》一文中说.社会主义保险的经济效益,包括宏观的社会效益和微观的自身效益两个方面,两者根本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矛盾。作者还认为,社会主义保险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一)通过赔款(给付),直接帮助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保户恢复生产和经营或重建家园,安定生活。(二)配合公安消防、交通监理、畜牧兽医、气象和防汛等部门做好安全生产,防灾防疫等宣传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减少灾害事故所致的损失。(三)保险给企业家实行承包或租赁制提供经济保障.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四)为国家积攀资金。保险的自身效益就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为社会提供最佳的服务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经营结余。提高自身效益的途径是:

1、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承保质量.增加保费收入。

2、充分合理运用保险基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3、加强防灾理赔管理工作,减少社会财产损失,也减少保险赔款(给付)。

4、节约企业费用开支。梁传珑、黄文强在(谈谈保险的经济效益》一文中认为,从宏观角度看.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途径一是认真抓好以企业财产保险为主的展业工作,使更多的国家财产获得经济保障;二是按照“主动、迅速、正确、合理”的八字原则,认真做好理赔工作。从微观角度看,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途径一是积极开展防灾防损工作,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减少费用开支。

五、保险体制改革 陈德亮在(谈谈保险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中认为.我国现行的保险管理体制,基本上沿袭了50年代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仍属财政经营型的管理体制,国家对保险业实行重税政策,70%的保险准备金作为“利润”.上交财政。国家虽然强调了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但是却忽视了保险墓金的融通职能。企业性质、事业管理,这就是当前保险业的特征。由于这个特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权利高度集中,平均主义严重,基层公司缺乏活力等弊病,具体表现为:(一)在业务经营上管得过细,全国统一费率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保险业务。(二)在分配关系上“统收统支”,羞层公司收多收少全部上交,花多花少实报实销。(三)在千部管理上存在终身制。(四)中央企业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上经济利益脱钩。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下放业务经营管理权注、实行三级分保核算;

3、改革干部管理制度;

4、保险公司经营成果与地方同级财政挂钩。周志诚在《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长短期设想》一文中认为,我国保险体制改革要与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冲击现行保险“大一统”的体制。因此从总的趋势看,我国“大一统”独家经曹保险的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迟早要被冲破,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险经济补偿制度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从目前我国保险现状看.应该把理顺保险与财政的关系、保险与交通部门的关系作为改革的第一步,而在改革中需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l)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2)改革要逐步做到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相结合;(3)必须逐步完替立法手续,坚持以法办事;(4)加强保险企业的管理。

六、关于保险竟争 姜桂秋在《面对竞争的思考》一文中说,自恢复成立交通银行并批准该行可以经营保险业务的文件下发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了,对此,我有如下想法:(一)要充分发挥优势.保持人保地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雄厚的保险准备金,面对巨灾能及时、准确、合理地进行赔付。(二)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竞争意识。首先要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索质,使我们的干部具有强烈的奉业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要具有债政策、熟业务、重效益、善公关的一套展业本领。(三)强化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这就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做到“三心、三劲、三感”。“三心”就是耐心为保户解答间题,诚心为保户办实事.虚心接受保户的批评意见;“三勤”即脑勒、嘴勤、腿勤;“三感”是要有高度自觉的贵任感,强化管理的紧迫感,保户称赞的信誉感。(四)灵活利用政策.采取相应措施。为旅得竞争的主动权.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策和措施,如实行浮动费率,扩大无赔款安全优待等。(五〕理顺各方关系,维护展业秩序。要通过主动汇报请示工作,取得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了解、支持、帮助.还要主动搞好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关系1981年初,第一期广西保险报出刊,尔后还建立了通讯员制度。1984年10月,广西保险报改为双月刊《广西保险》,其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保险的方针、政策,以保险理论探讨,工作研究、资料介绍为主要内容。

一 要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上下功夫,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固根守魂。十九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纲领性文献。各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原原本本地学、靜下心来学,吃透精神实质,掌握精髓要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入心入脑。

二 要在深入宣讲、广泛宣传上下功夫,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党委宣传部要选调政治素质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党校职校教师组成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学校,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慊的语言,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辅导,帮助干部群众深化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三 要在强化本领、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向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看齐、对标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切实增强“八项本领”。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然而 ,相对于宏观经济、金融、法学等诸多领域 ,保险理论研究还缺少深度 ,研究水平比较落后 ,高质量的优秀论文还不多。《保险研究》作为保险行业的学术性理论刊物 ,在保险理论研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为保险理论研究提供了阵地 ,而且自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提高 ,已成为我国保险界公认的权威理论期刊。因此 ,《保险研究》理应承担起深化保险理论研究、提高保险理论水平、指导保险实践的重任。笔者就当前保险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与你们做一些探讨 ,希望对我国保险理论研究及《保险研究》期刊的发展有所裨益 ,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保险理论研究的方向我国保险理论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 ,研究力量比较缺乏 ,如何引导理论工作者选题 ,明确研究方向 ,更好地为保险实践服务 ,应是《保险研究》的一项重要职能。《保险研究》主要登载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方面的文章 ,侧重应用理论 ,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 ,工作报告式的实务性文章不少 ,关于基础理论和涉及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的文章不多 ,且缺乏深度。实践表明 ,缺乏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和突破 ,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十分有限。例如 ,我国寿险业自 90年代以来高速增长 ,人们普遍看好寿险业的发展 ,但到 1 998年寿险业增长趋缓 ,1 999年增长幅度继续下降 ,并出现了诸多险种因降息而被迫停办和调整的窘境 ,与保险界的普遍预期相去甚远 ,与我国加入WTO的要求也有很大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走势与利率水平的变动、收入结构与消费需求变动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从而导致寿险产品的设计脱离我国当前的消费需求。因此 ,《保险研究》应注重基础理论 (包括保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式 )的探索 ,侧重于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加强对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和探索 ,及时反映理论前沿的最新成果 ,既是时代赋予《保险研究》的重任 ,也是《保险研究》作为权威学术性理论刊物 ,显示其理论研究水平,确定其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当前 ,我国保险理论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阶段问题。这是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目前虽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不少 ,但还不够深入 ,该阶段的基本特征还需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理论概括。二是引进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趋势下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后 ,要研究引进与借鉴的可行性 ,实现我国保险业的创新发展。三是我国保险业的微观基础问题。如何转换保险公司的增长方式 ,防范和化解自身的风险 ,是业界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四是保险监管的问题。要根据我国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研究确定监管的目标、原则、内容、手段以及如何实现保险监管的有效性。

二、保险理论研究的方法纵观历年来《保险研究》所登载的论文 ,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相比较 ,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在于保险理论研究缺少经验材料和数据的支持 ,许多论文实际上是在同一层次上的重复性规范研究。虽然《保险研究》也发表了不少省市保险市场的调查报告 ,但这些调研材料又多为数据的堆集 ,缺乏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客观来看 ,由于我国保险业完整的经验数据和信息资料十分匮乏 ,对保险理论研究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保险理论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事实上 ,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方面 ,对保险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保险理论研究在方法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要注重实证研究 ,重视过程分析和动态分析 ,把案例 (不是特指《保险法》方面的案例 )研究摆在一个重要位置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描述和解释我国保险业已经发生的事件和过程 ,证实和证伪已有的理论 ,进而提出新的理论假说 (即使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也为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创造提供了素材 ,奠定了基础 )。二是要开阔视野 ,学习借鉴国际和国内一系列先进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数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手段 ,研究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收入分配、资本市场等领域的变动与保险业发展的相关关系 ,而不是就保险来谈保险 ,这样 ,不仅能够拓展保险理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而且可以得出很多新的认识和新的结论。

三、《保险研究》的运作《保险研究》能够成为我国保险行业的权威学术性理论刊物 ,与编辑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但作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 ,在编辑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还值得探讨。第一 ,关于论文的标题。翻开《保险研究》的目录 ,就会发现许多论文的标题都冠有“试论”、“浅谈”、“浅议”、“浅析”之类的用语 ,似乎在提示读者“该文水平不高 ,只是试着粗浅的谈谈而已”,这种标题在其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是很少见的。实际上作为学术论文 ,无论质量高低 ,观点是否正确 ,只要言之有据 ,论证严密即可 ,而无须在标题上表示出谦虚状 ,否则反而会影响刊物的品味。第二 ,学术期刊所登载的论文均属作者个人的见解 ,并不代表编辑部的观点 ,因此 ,对作者而言 ,应遵循文责自负的原则 ;对编辑部而言 ,应尊重作者的劳动 ,不能未经作者的同意而修改论文。如果因为版面或论文本身的原因 ,编辑部认为需要删节或修改 ,在论文公开发表前应征得作者的同意或在发表时作适当的说明。第三 ,作为在保险界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 ,《保险研究》的封

二、封三和封底的版面有着巨大的广告效应 ,而将其用作刊物的中英文目录和征稿、订阅说明 ,实在是浪费资源。其实学术研究与广告宣传并不矛盾 ,国内高水平的学术期刊 (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 )都不拒绝刊登广告。可考虑另设一页作为中英文目录 ,将封

二、封三和封底的版面用来刊登各出版社保险类新书的推介、各大保险公司的介绍以及其他与保险有关的广告 ,从而提高刊物的经济效益 ,促进刊物的良性发展。保险理论研究的思考。

最后,我们要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鍵在落实、在行动。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抓学习、创新思路谋发展,切实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其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思路,把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保险理论知识和创造出更多的实际应用,来为中国共产党下的我们谱写新的篇章,建设美丽新中华。

第14篇:失业保险论文

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姓名:陈晨学号:10050935院系:金融学院信用管理

摘要: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它关系到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显现出许多不仅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基金的筹集、领取标准、促进就业的效果等方面,期待尽快立法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关键词:失业保险;就业;问题;完善

我们了解,保险的种类繁多,从总体上,保险首先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商业保险分商业保险大体上可分为财险、车险、航运险和人寿保险几大类。人寿险又可分为

寿险(有投资型、储蓄型、养老年金型及普通型等)、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三类。

对于失业保险,我国自1999年1月22日起开始实行。它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失业保险具有如下几个主 要特点:一是普遍性。它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因此,在确定适用范围时,参保单位应不分部门和行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其职工应不分用工形式,不分家居城镇、农村,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只要本人符合条件,都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分析我国失业保险适用范围的变化情况,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从国营企业的四种人到国有企业的七类九种人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再到《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充分体现了普遍性原则。二是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来强制实施的。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根据有关规定,不履行缴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失业保险费,不分来源渠道,不分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

经过13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在保险方面上也取得过重大成就。很显然,十几年前制定的关于失业保险制度也已不能再适应现代发展趋势的要求。如何让失业保险制度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为失业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失业保险适用的环境已发生变化

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对失业人员进行生活保障, 以解决暂时失去收入对其

本人及家庭带来生活困难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人数越多,失业率越高,预示着对这一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表现出明显

的非均衡性,经济发展了,但是失业率并没有因此降下来。因此,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的功能凸显出来了,然而这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重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功能已不相吻合。

1.失业率较高、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失业不可避免地存在。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些企业由于生产的产品不再符合市场的要求而退出市场,或转向生产其他产品。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劳动者的技能因无法满足新产品的生产要求而遭淘汰,成为失业者。近年来,虽然中国保持着平均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但高增长并没有给人带来预期的高就业,而是出现了大量失业者。据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9.4%。失业问题略显严重。

2.再就业率较低,就业形势严峻。在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出台时,失业保险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在保生活,促进再就业的范围也只是局限于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适用对象和住处项目都比较有限。长期以来,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的适用仍停留在对失业人员的一般生活保障上,还不能保证使雇员避免失业的危险,在促进再就业方面还存在较大障碍,导致近年来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这与中国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不相适应。在巨大就业压力面前,我们应深入研究如何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特别是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中的作用,以稳定中国的就业形势。

二、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

1、立法层次较低。中国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1986年,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时规定》为标志,建立起中国的“待业保险”制度,其为中国初创期的失业保险勾画出了制度框架。尽管失业和待业之争与1994年就结束。但国家以法规的形式来正式表述“失业保险制度”,其仅仅是一种行政法规的形式,始终没有上升到基本法律的立法高度,这就影响了其实施的权威性。也正是由于欠缺最高立法形式,造成了对违法行为追究的不力。于此同时,《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由于欠缺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导致其实施机制较弱,是中国强制性保险制度变为实际的自愿保险。新旧制度衔接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协调,极易造成各地执行政策的差异。

2、失业保险金的缴纳不合理。中国的失业保险金的缴纳,确定一个最低缴纳数额控制线,各类企业采用统一的缴纳比例,没有考虑缴纳人的实际状况,这种看似合理的“一刀切”的方式导致了实际上的不合理、不公平。有些企业以各种方式拖欠、拒缴失业保险费,除了当事人有认识偏差外,主要原因是统一的筹资费率无法体现失业率和其缴纳额之间的关系,效益好,失业率低的企业通常因为很少享有而不愿参保,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因无失业人员也不能享受,从而挫伤了事业单位参保的积极性。

3、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标准不合理。目前中国失业保险金额领取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确定标准,各地按照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确定地方标准。这种形式难以避免随意性,加之人们易受平均主义影响,导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违背失业保险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应当与失业者所做的贡献联系起来,这样才利于调动就业者的参与积极性。

4、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效果不佳。一种有效的失业保险制度,不能只充当事后消极救助的角色,而应当扮演着保障失业工人生活和促进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双重角色,其显示了一种新的社会保障意识和新的社会目标。在德国,1969

年颁布的《劳动促进法》第一条就明确了这一目标:“劳动促进的主要任务是在整个经济、社会政策的范围内争取达到、保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不断改善就业结构,以避免,减轻或消除因失业给国民经济及个人利益打来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由于失业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低,失业保险总收入不高,从而导致没有足够的失业保险金用了促进再就业,只能对一部分失业人员提供较低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指注重于爆炸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忽视了促进失业员工再就业。这样就使失业保险金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也与建立这项制度的初衷相悖。

三、对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改革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失业保险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媒体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渠道宣传失业保险制度,使人们树立失业保险观,增强企业和个人的失业保险意识。

2.拓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1)《失业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应进一步扩大,最好是全国统一,将城镇所有具有失业风险的劳动者都纳入适用范围。这样,可避免各地在适用范围及对象上存在差异,有利于这项制度在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上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纳入失业保险对象范围之内。

3.建立相应的资格审核机构,对享受失业保险资格条件的进行严格审核。我国审核失业资格条件不够严格,欠缺相应的资格审核机构。为此建议在修订条例时,在条例第十四条增补“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条款,这样我国失业保险待遇条件不仅与国际接轨,且从制度的设计上堵住了那些不具备劳动能力,没有达到法定劳动年龄而又符合其他条件的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应明确界定“就业”与“失业”,设立专门的失业保险资格审核机构,督促失业者早日进入失业保障体系,隐性就业者申报就业,退出失业保障体系,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良性运行。

4.多渠道筹集失业保险基金。依照目前的形势,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加大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的失业保险收支缺口难以维系。鉴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城镇企业拖欠失业保险费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税费结合的方法强制征收失业保险费,扩宽失业保险费的征收范围,将城镇和农村的一些隐性失业人员纳入到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范围内。同时,广泛开辟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如鼓励个人和单位的投资、通过失业保险基金的高效运作吸引投资、通过开展公益性的活动等项目来吸引投资等。

5.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1)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各省市成立财政、审计、计划、劳动和工会等部门参加的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应切实加强对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严格审批失业保险基金的年度预算和年终决算,把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纳入国家财务检查和审计之中,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置于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之下,做到专款专用,无论是原准备金,还是其增值部分应全部用于失业保险。(2)加强对失业保险机构的管理。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管理机构等方面也都应向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过渡。鉴于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等问题,应合理确定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政企不分、政出多门和扯皮内耗等问题,逐步实现政府不直接经办失业保险,而成立专门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失业保险机构,保证失业保险管理和运行的相对独立。

总之,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中,一定要把推行积极的就业保障机制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国家、企业、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备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保障社会稳定、深化国企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15篇:保险实习论文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的趋势。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基础的内涵。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关键是制度,只有从市场行为、税收、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缩小贫困差距,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贫富差距;制度安排。

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1]。在西方发达国家,最富裕的20%人口的财富一般是最贫困的20%人口的6~7倍,而在美国这个比例甚至达10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其分化程度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将更大[2]。学者们认为,当前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现代化发展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多发、社会最不稳定时期[3]。如果制度得当,则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则会出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拉美化”现象: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各阶层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在该时期,妥善解决好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问题,对于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1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

1.1 相关数据分析。

对贫富差距现状的界定分析,主要是从当前学者们比较认同的基尼系数分析与统计局的数据对比分析中反映出来。

1.1.1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我国总体居民基尼系数在1994年达到峰值0.389,而后有一定水平下降(1996年0.375,1997年0.379, 1998年0.386),到2006年又回升到0.397。而社会学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差距更大: 1980年,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约0.3,到1988年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也只有0.382,但到了1994年的0.434以后逐年攀升, 2005年为0.456,2006年0.457,2007年0.458,每年增0.1百分点[4]。

1.1.2 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 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 567.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8 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 182.5元)的7.2倍。

1.1.3 农村内部差距扩大的同时,城乡差距逐年拉大。1978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212 4,1994年就到了0.32,1999年又上升到0.336 1。从实际收入看,以2007年为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 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1.2 基于社会发展现实矛盾的分析。

1.2.1 政府财富增长过快,政府占有社会财富过多 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了2份极具震撼力的报告。第1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2份报告涉及中国,在2001年至2005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口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中国30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在中国,超过76%的资产是政府拥有的,民间只有不到25%的资产。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曾载文披露, 2004年中国公车消费4 085亿元,公款吃喝2 000亿元,公费出国3 000亿元,中国每年“三公消费”近9 000亿元。因此,在政府过度占有社会财富、政府支出不受纳税人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纳税人事实上在用自己的血汗钱供养着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

1.2.2 社会财富通过权力寻租越来越集中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撰写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摘要指出:根据恩格尔系数和其他一些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推算,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由于数据不充分,难以重新计算基尼系数,但肯定会明显高于世界银行计算的0.45的水平。在中国城镇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这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包括金融腐败、土地收益流失、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垄断行业灰色收入等,数额已接近3万亿元,占了4.4万亿元遗漏收入的大部分。这说明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制度缺陷。

2 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贫富差距充分体现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不和谐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目标,就必须按照公正原则,形成合理的分配体系,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2.1 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经济和谐的必然要求。

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

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出现负增长。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收入差距过大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趋于缓慢。中国自己的发展经历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这一趋势。首先,贫富分化必然导致需求不足、消费疲软,容易形成经济萎缩。经济学理论认为,在既定财富规模条件下,分配越均等,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就越大。如果收入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消费需求就不可能保持上升趋势[6]。其次,贫富分化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从产业结构变动与发展的角度看,收入差距过大,财富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发展自动围绕小部分人的需求倾向。有限的资源及资金将主要流向奢侈品生产部门及相关服务部门,并形成畸形扩张。而穷人由于其收入低下,需求不足,用来满足他们生活需求的轻工业部门以及以轻工业部门发展需求为发展基础的机电等基础工业部门必然相对萎缩,产业结构也必然无法优化。

2.2 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阶层和谐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下岗失业人员也随之增加,城市贫困人口已成为新贫困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利益关系方面讲,贫富两个阶层间常常存在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的作用下,改革的成本和代价并不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来共同承担,也不是根据各个利益群体在改革中的获益多寡来承担。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居于竞争劣势地位、而且在承受能力上特别脆弱的贫困阶层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和代价,为改革发展和富裕阶层的崛起换取了时间和空间[7]。和谐社会则要求社会各阶层之间应该具有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确切而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应当具有如下标志: (1)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 (2)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 (3)社会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果能够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建设起实现互惠互利的公正规则,在不断增进高收入阶层利益的同时,使贫困阶层的处境也随之得到不断改善,逐渐缩小两极分化的巨大鸿沟,那么,

就能够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有效合作,避免阶层之间产生不满、抵触甚至是反抗的恶性互动,营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8-9]。

2.3 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

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剥夺理论指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仇视或仇恨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仇视指向也可能扩散。犹如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水流的外溢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能力最低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从而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近期,改革的成本和收益的不均等,分配领域中很多不公正、非法的现象已经引发了许多冲突,如农村对非法收费的反抗,城市领域的劳动纠纷、社会犯罪等[10]。如果政府在一段时期内不能将改革的利益较为均等地加以分配,一旦富裕阶层与受损阶层之间的差距变得不可接受,整个政权的道德基础就将发生动摇。历史经验昭示我们,没有哪个政权可以在经济严重不平等下维持政治稳定。

而只有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因此,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3 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建议。

从根本上说,贫富分化的扩大绝不是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必然结果,世界上有不少市场经济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是较为平等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政府的制度安排问题。事实表明,经济增长本身并不能自动解决不平等问题。

相反,不平等制度的扩大会妨碍市场化改革和未来经济的长期增长。只有当政府消除贫富分化的意愿和能力都很大时,改革开放的收益和成本的分配才有可能是公平的。贫富分化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分配和再分配制度领域里的公平、公正问题,这一问题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快速转型时期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存、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并存的局面[11]。顺利推进社会优化和社会转型,研究和解决社会不公问题,降低社会代价,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3.1 建设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仔细分析公众对贫富分化的心态,可以发现,大多数公众不满或仇恨的并不是贫富的分层现象,更多的是对富人致富的途径和方式的质疑。“富人的钱,干净吗”成了公众普遍的疑问。而一个个“问题”富豪的暴露,又正好印证了公众心中的疑问。权力寻租、裙带资本主义、腐败和非法致富,造成了民众强烈不满,并且使现存的贫富差距在大众心理上进一步放大,产生“示恶效应”和法不责众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设起来,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得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违法经营以及权力市场化,导致经济秩序混乱造成。因此,要严厉打击以各种非法方式获取非法收入的行为,堵塞各种非法收入的来源渠道;要完善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使按资本、技术等要素分配的行为趋向合理化;要完善人力市场,包括经营者市场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既要加强立法,健全经济法规,避免法律漏洞,又要严格执法,加大对扰乱市场经营秩序、违规经营、偷税漏税、假冒伪劣、金融犯罪等的打击力度;既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运用政治法律等“看得见的手”,双管齐下,以此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缩小贫富差距。

3.2 合理运用税收制度,加大调节力度。

税收系统是国家执行收入再分配的基础和支柱。政府有效的税收行为,一方面可以对先富阶层实施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可为各项福利政策或其他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采取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调节税,来对低收入者进行转税

支付方法的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税收系统的征税能力和效率相对低下。尽管我国实行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但在征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个人所得税2 000元起征点过低,缺乏对收入监控的基本能力,税制及片收、处罚等手段也相当无力,致使高收入群体的偷逃税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对高收入者缺乏有效的调节。鉴于这种状况,目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要建设居民收入监测制度。建设居民收入监测体系,一方面可利用纳税信息,另一方面则可利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相关信息,如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统筹账户金额等。通过这些信息推算出收入的绝对额。同时,还应利用价格指数、工资指数、实物耗费指数等来监测居民收入的相对变动状态。建设相对科学、全面的居民收入监测体系的重要作用,还在于为我们准确划定调节对象提供基础资料。

其次是要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当提高起征点。目前我国执行的个人所得税2 000元起征点偏低,要适当调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同时,目前应下大力气健全和完善征管配套措施,包括加强现金管理,大力推进居民信用卡或支票结算制度;尽快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在个人存款实名制基础上,对个人金融资产、房地产及汽车等重要消费品也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海关、工商、劳务管理、出入境管理、文化管理、驻外机构以及公检法等部门向税务部门提供有关人员经济往来和收入情况信息的制度等,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才能顺利推进[12]。

再次是要改革税收征管制度,合理增设新的税种。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办法是由税务部门直接向纳税人征收,这样收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缺乏监督,容易造成偷、逃、漏税现象。应改革税收制度,建设和推行个人应征税收入申报制和税务代理制,逐步建设起由企业、个人申报,审计和税收代理业务,形成纳税人、代理人和收税人三方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同时,适时开征股票交易净收入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个人财产税、奢侈消费税以及垄断企业特权经营企业特别税等,以加大收入调节力度,形成收入再分配机制,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化,遏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过快增长,防止两极分化。

3.3 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应把提高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这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解决我国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减少低收入人群,提高贫困者收入的有效途径。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需要从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两个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从拓宽就业渠道角度看,政策取向应该是:选择以增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就业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行动计划。具体而言,一是充分挖掘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潜力,发展多种经营,盘活企业闲置资源,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减少推向社会的下岗人员;二是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尽可能兼顾能够有效扩大就业的工程项目;四是拓宽国内跨地区劳务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从优化就业环境角度看,主要政策应包括:一是在宏观环境方面,各地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应制定相应的就业计划和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落实、实现。二是要健全完善城乡统

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三是要为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及时充分的就业信息、就业培训服务,使劳动者能够及时得到就业机会并具备良好的就业条件。四是制定实施推动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实施免征所得税,鼓励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自办企业。

3.4 建设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机制,是近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它的实质和功能都是为了解决在社会变迁和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贫富差距而引起的社会贫困以及社会发展问题。因此,

社会保障具有安全阀、减震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当前,在解决贫富差距这个难题时,我国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这些功能,在调节收入分配的同时,加快建设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处于社会低层的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避免转型时期出现暴富者对社会财富的疯狂掠夺和贫困阶层生活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形。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难以保障低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主要还是依靠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因此,当前要加快在农村建设和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等,并加以切实落实。同时,在城市居民中,应通过实行最低工资保证制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制,使失业职工、困难企业职工、退休职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在生活上基本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华琳。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04(10):24-25.

[2]唐 灿。重视城市贫富分化加剧现象[J].发展, 2004(9): 28-30,32.

[3]王铁锋。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综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5(6):112.

[4]刘大权。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N].经济日报,2001-08-30.

[5]孙红永。试析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扩大问题[J].前沿, 2005(5):189-193.

[6]刘晓辉。对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J].理论学刊, 2005(4):77-78.

[7]孙 辉,王传宝。贫富差距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论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1):83-88.

[8]吴忠民。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N].文汇报,2004-09-30.

[9]张昆仑。关于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冷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6-10.

[10]刘玉琼。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

(1):37-42.

[11]杨福贵。我国贫富差距现状、成因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3-5.

[12]财政部:去年240万名高收入者缴个税1 294亿元[N].[2011-03-21].http: //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09 -06/18/content_11558233.htm.

第16篇:保险期末论文

财产保险期末论文

浅论我国责任保险制度及发展

金融(92)

蒋宛竺

0912099

浅论责任保险制度及发展

蒋宛竺

金融(92)0912099

摘要: 责任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期间,还是商场、影剧院、运动场、各类职业人员等,均有可能出现意外事故,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致使责任人不得不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责任保险具有较强的经济补偿与社会管理功能,不仅为解决各类民事赔偿责任事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渠道,也是政府运用市场手段管理社会风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责任保险 保险标的 环境要素

一、引言

责任保险,顾名思义是指保险公司承担,由被保险人的侵权行为而导致的应依法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特殊的险种。从本质上说,它是侵权行为之责任风险转移,是基于民事责任的一种分散和防范侵权损害的法律技术,是一种愈来愈被人们认可、重视并希望被用来规避责任风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诉讼、索赔行为日益增多,法院的判决往往更加有利于受害人,使责任者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旦发生责任事故,面对赔偿、诉讼,将致经营者陷入困境,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参加责任保险,将这些无法确定、巨额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责任保险通过集中风险、分散风险承担众多致害人的责任,使其免除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保持生活安定。近几年,我国责任保险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和作用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对责任保险市场存在及其发展的诸多问题做深入研究,以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国际上责任险的发展现状

责任保险最早开始于19世纪的欧美国家,由于近代工业革命使社会进入机器工业的时代,这在极大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各种各样的工业事故后果越来越严重。但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变化相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而言,一般是滞后的。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也没有一次性完成法制化建设,随着古典自由主义思想逐步衰落,法制社会的思想逐步建立。相应的,在责任保险发展的最初几十年,并没有得到飞速的发展。直至20世纪中叶以后,在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逐步完善法制社会建设以后,责任保险才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责任保险发展的时间相对其它保险而言非常短,但是目前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保险险种。

(二)我国责任险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责任保险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汽车公众安全责任保险,但不久即因“弊多利少,副作用大”而较其它国内保险业务提前四年停办。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各地先后开办了涉外责任保险业务,近几年,各家保险公司也相继在责任保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责任险在经营中仍然存在业务规模小、新险种发展缓慢等问题,与现实的社会需求相比极不适应。

近几年,虽然社会给予责任险更多的关注,保险业界在发展责任险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责任保险尚未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离社会的要求还很远。同时,我国责任保险发展不仅仅是占整个财产保险业务的比重过低的问题,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责任保险发展差异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责任保险占整个财产险业务的比重越大,而在经济

欠发达地区,责任保险占比则越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给保险公司开发责任保险产品和服务带来了很多不便。

三、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的环境要素

(一)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社会环境要素

【一】责任保险市场的风险环境。

风险环境是影响责任保险需求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不断增加,所面临的事故风险也就会随着各种经济活动不断增加。西方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区间,是各类事故和民事法律责任纠纷案件的高发期。有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每天发生7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每3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每个月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每年因事故造成70多万人伤残,每年约70万人患各种职业病,每年发生的侵权案件约470多万件,涉案金额5900多亿元,而这些风险和涉案金额大多属于责任险承保的范围。

【二】责任保险市场的经济环境。

保险业的发展又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责任保险的发展与一国的经济条件密不可分,责任保险的发达程度标志着一国保险业的发展程度。近年来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日趋下降,与责任保险发展较为密切的第

二、三产业,如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煤炭、建筑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而这些领域正是安全隐患较大,是责任事故的高发区,相反经营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却较弱,一旦发生事故,公众的生命和财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责任保险在这些领域应该大有作为。

【三】责任保险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生死由命、息事宁人”等观念对人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的主动维权意识较弱,遇到侵权事件发生时抱着能忍则忍的态度,放弃索赔,而致害人一方则以种种借口减轻经济赔偿甚至逃避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于责任保险认知程度较低,保险意识不强也是现阶段存在的客观事实。但随着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由责任风险所引起的投诉和纠纷不断增加。公民维权、索赔意识的增强将为责任保险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责任保险的法律环境要素

【一】责任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和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与完善同步。

责任保险发展的历史,是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历史。国际司法界和保险界一般都认为,归责原则基本上经历了合同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三个阶段:第一是合同责任原则,第二是过失责任原则,第三是严格责任原则。比较过失责任原则而言,严格责任原则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二】责任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和法律的发展与完善同步。

从责任保险的发展看,法律制度的变迁引发了符合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的责任保险产品的变更创新。关于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我国《保险法》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九十二条从法律层面给责任保险提供了框架,各种责任保险的法律体系目前正处在不断建设与完善中。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废止、修订了大量不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和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法律文件,陆续颁布实施或修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各种侵权行为的审理有法可依、赔偿标准更清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责任保险也将成为政府部门运用商业手段代替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责任保险发展的趋势

首先,经济的发展必定促使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表明,责任保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次,责任保险本身所具有的突出的社会管理功能,使得许多国家认识并开始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安定社会生活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责任保险的发展问题,这无疑为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开发责任保险市场提供了较充分的法律依据。责任保险产生之本意在于填补被保险人因故意或过失侵害第三人利益而为损害赔偿所造成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保护受害人权益思想的发展,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其新的建构体系正在逐渐展现。

四、我国责任保险现状及滞后原因分析

(一)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责任保险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责任保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整个商业保险中所占比例较低,其保险品种、技术含量、偿付能力、服务水平都与保险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需要认真反思。

1、我国责任保险投保率极低。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滞后。

2、责任保险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责任保险产品少,承保范围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3、外资抢占中国市场。在国内责任保险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时候,在保险企业对责任保险的推广还没有积极性的时候,外资保险公司已开始抢滩中国市场。

(二)我国责任保险滞后的原因。

【一】是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地位有待完善。

我国现阶段,有关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现有的《民法通则》只是确立了“过错责任”的原则框架,涉及到各行业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虽然有些行业通过立法部门颁布了行业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但其处罚力度和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近几年发生的各类恶性事故来看,政府在处理善后事宜时,追究最多的是各级领导和当事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受害者所获得的经济补偿很少。

【二】是责任保险标的范围的理论研究落后,导致责任保险发展举步困惑。

我国责任保险作为财产险的一个险种,由于开办时间短,所占比例小,管理层认为责任保险是麻烦险种,形成认识上的误区。各家保险公司目前虽然都经营责任险,但主要限于产品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等老品种上,由于担心责任险市场需求不足,不愿花大力气在责任险上,导致了我国的责险种较为单一,产品开发速度相对较慢,创新力度不够,在险种开发和创新方面后劲不足。我国保险公司技术开发和风险管理水平落后,责任险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是无形的,在设计产品时无法将所有风险都一一考虑在内,加上保险公司自身的技术条件落后以及责任险经营情况不理想,对开发此险种并不积极。

【三】是责任保险在经济损害赔偿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力度不够。

在有组织的向立法机构提出立法倡议方面缺乏经验。群众索赔维权意识不强,在法律诉讼中法律主体不对等,个人通过法院向企业索赔,在举证等方面面临困难,不容易得到赔偿。即使诉讼获胜往往得到的赔偿也有限。为了尽快得到赔偿甚至愿意与致害人私了。很多人对责任险不了解,一些雇主宁可独自承担风险,也不愿意因投保而提高经营“成本”。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担心投保医疗责任险会引起病人的不信任,有些病人也担心医生投保医疗责任险会影响其责任心。

五、发展和完善我国责任保险的对策建议

(一) 尽快加强与责任保险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

监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研究发展责任保险的法律环境。由于各类有关责任的法律法规是责任保险产生的法律基础,因此促进人大加强各行业法规立法工作是当务之急。保险行业要联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促进各级人员加强各行业涉及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和鼓励责任险的各类法律法规。为发展责任保险提供广泛的法律基础。

(二) 增加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

保险业应切实从市场需要人手,并作好前期的数据搜集,特别要调研司法案例中侵权案件的种类和赔偿额,研究和探讨产品费率、承保面、责任范围,以此保证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引进较为成熟的险种,并加以改造。

(三) 我国的保险公司必须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中跳出来。

不能就保险论保险,要从保险业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责任保险的发展。保险公司在考虑商业利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考虑到保险业所肩负的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责任。在发展责任保险的过程中,要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要善于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本公司利益和行业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四) 简化诉讼程序。

设立专门的小额请求法庭,使小额索赔能够及时、合理得到补偿,为责任保险的迅速理赔处理创造条件。责任赔偿的纠纷,一般可分为4种:(1)损害重大,且受害人数众多者;(2)损害重大,但受害人数较少者;(3)损害轻微,但受害人数众多者;(4)损害轻微,且受害人数 较少者。对于前三种类型的责任赔偿纠纷,或由于损害结果重大,或由于受害者人数较多,常能引起受害人足够的注意去诉请法院依照法定程序予以解决;但对于第四种情形,如果用既有的法定程序去审理,则势必会因为民事诉讼程序的繁琐耗时,造成众多受害人放弃对应得权益的追求,也会对保险公司的理赔处理产生意见。因此,针对大量小额赔偿纠纷案件,有必要建立小额请求法庭,用简单方便、受费较少、时间较短的起诉、应诉、调查、审理、判决的程序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种小额纠纷,并很快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责任保险的全面开展是保险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它的出现与国家经济实力、法律制度、国民的法制意识息息相关。所以发展责任保险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强力:《金融法》,法律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版

(2)孙积禄:《保险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1997年9月北京第1版、

(3)杨屏.我国责任保险市场供求环境分析[J].时代经贸,2007

(4)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06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第17篇:农业保险论文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与社会管理机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而农业保险的实行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定农民生活,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加大农业保险的力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关键词:农业保险;新农村建设;风险管理 1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通过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多方面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农业基础,才为中国各方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基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农民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薄弱,致使许多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发展农业保险,创新农业风险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各种风险灾害的损失,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和必要举措。 2 农业保险的作用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三大功能。相应地,农业保险可以在农村农业建设中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2.1 保障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

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即保险保障功能,决定了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国农业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农业平均发展成本高5 个百分点,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和强度大造成的;与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18 个百分点,自然保护成本高27 个百分点,生态恢复成本高36 个百分点。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应对机制,虽然本身并不能消除农业自然灾害,但可以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2 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定农民生活

虽然农业保险主要是指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但也包括涉及农民生活方面的各种保险服务。针对农民生活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农业保险可以在养老、医疗、住宅、生育等方面,有效地服务于农民生活。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医疗健康方面的保险服务。例如,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利用其在农村的服务网点多和专业人才多的优势(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在农村的服务网点多达16000 多个,销售服务人员近60 万人) ,参与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宣传、承保、理赔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发展,提高了其运行效率。2007 年,参保农民3017万人,筹集合作医疗基金36156 亿元,受益农民达87419 万人次,享受合作医疗费用补偿近1815 亿元。

2.3 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预期收益低,农户有款不敢贷,有资不敢投;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农民的资信条件差,金融积累的能力薄弱,在金融业加强风险防范的现实情况下,农业、农民贷款极其困难,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的情况,农业保险通过对农民个人和农业生产设施提供保险保障,为借款人的贷款提供保险服务,转移了其放贷风险,增强了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促进了农业信贷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2.4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决定了农业保险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充分

1 发挥保险公司识别、衡量和分析风险的专业优势,积累农业生产风险的相关资料,为农业生产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完善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开展农业保险,转移农业生产风险,将政府的灾后救济转变为事前的保险安排,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保障方面的资金杠杆放大效应,调动更多的资源来参与农业风险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的救助效用;同时有利于政府从具体的灾害救济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宏观上更好地把握相关政策和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的管理效率。协助构建“三支柱”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保险通过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服务,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通过为政府代办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推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通过为农民工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服务,推动农村意外伤害保障体系的建立。 3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基本现状

目前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少,险种单一。通过调查,保险公司认为农业保险存在营销难度大,成本高和查勘理赔难度大,赔付率高等特点。一方面财产保险公司在有的保险项目中得不偿失。如2006年1~8月,黔江财产保险公司共收到农业财产保险费10170元,结果赔付了11万元,赔付率高达十倍之多。另一方面有的农业保险赔付条件苛刻,农民满意度较差。如在农房保险中主要灾害为火灾,一旦灾害发生后,农户损失巨大几乎片瓦无存,而在实际赔付时,农户一般只能得到200—1000元左右的赔款。又如2006年,中华财产公司承保的烟叶保险条款中规定,对旱灾造成的损失不纳入理赔范围,当年黔江区烤烟因旱灾绝收面积1000多亩,因此而未获得赔付,由此使农民对农业灾害保险丧失信心。 3.2 困难和问题

3.2.1 农业灾害风险大

农村面积大、人口少、产业多、底子薄, 农业生产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对于种植业来讲 主要是由病虫害和旱、涝、冰雹、低温、大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欠产歉收甚至绝收。对于养殖业来讲,主要是无法控制的疫病,导致牲畜成批死亡。对于农民生产生活来讲,因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农户无法承受。如农房火灾一旦发生,将会片瓦无存。又如农机具一旦发生故障性灾害,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事故。

3.2.2 农民认识不到位

在认识上,种养业大户均能接受政策性农业保险,而大多数分散经营的农户且认识较差。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风险观念淡薄以及对政策持怀疑态度。

3.2.3 农业保险管理难

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政府、保险公司及农户三者之间的权利及义务,要实行有效的管理,将面临以下问题:农村区域广,这给保险的宣传发动,组织管理、定损理赔均带来一定的难度。有利益冲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 涉及到保险公司以及入保农户双方的利益。社情较复杂,由于险情复杂灾害发生时的故意行为与和偶然事件在操作中很难界定。 3.2.4 理赔难估价

农业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与气候密切相关,灾后定损时,就是受灾物种的生长期、物种数量、质量、面积均难以准确度量。保险制度不健全,全国尚无统一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地方也未建立简便、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没有管理机构,由于

2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个新的政策, 政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工作经费。缺乏筹资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简便、有效的投保方式。监督机制不全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却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 4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步伐,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努力。

4.1 抓好宣传发动和增强参保意识

开展农业保险,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营造氛围至关重要。农业保险是农民增收的护身符,农业增效的一张安全网,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保护伞。各级和有关部门要把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一切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发动,讲清农业保险的作用意义,讲透有关险种条款,讲明责任利益,使广大农户进一步了解农业保险,从而激发农户参保热情,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参保率,推动农村保险更快更好的发展。 4.2 加大扶持力度和增加农险投入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在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中责无旁贷。各级政府要按照WTO 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业保障机制,强化农业防灾补损的职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变过去财政补贴目标的短期性、补贴方式的模糊性和补贴对象、数额的随意性,建立健全财政对农业补贴的长期和稳定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农业保险与农业项目扶持、农村信贷资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政府政策性支持。加强农险投入力度,拓展试点范围,扩大参保险种,积极稳妥地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4.3 加强协调管理和开展指导服务

农业保险是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保险模式,不同于商业性保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要求紧,定损理赔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明确职责,通过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依托镇村两级,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干部、农技人员的作用,共同做好政策宣传、风险防范、现场勘查、责任界定、定损理赔等工作,并建立必要的利益分享和责任约束机制,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条不紊的开展,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

4.4 坚持多种形式和建立互保机制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额率高、损失程度大的特点,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仅靠政策性农业保险承担全部农业风险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要以农业保险为导向,依托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专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实行“自愿缴费、合作共享、自我管理、专户监管、滚动发展”的经营机制,真正形成组织多形式、所有制多结构多层次、融资多渠道的农业保险新格局,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需求。 4.5 加强立法监督和提供法律保障

农业保险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制度安排,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证。因此,在执行农业保险时,为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

3 缺陷,要强化农业保险经营的法制建设,规范农业保险的经营行为。尽快起草制定《农业保险法》、《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就农业保险的地位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赔偿责任等作出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作用,避免政府支持农业的随意性,或因财政困难而忽视农业保险的支持。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农业保险利益各方的关系,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上保证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从而强化农民的保险意识,加快农业保险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5 结论

农业保险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化的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农业保险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农业保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与风险保障功能,在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农民收入、安定农民生活以及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农业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可以有效化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业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在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参 考 文 献】

[1] 蒋远胜.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优先顺序[J].中国农村经济,2007:14-15.[2] 张祖荣.农业保险补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41.[3] 胡文富.保险理论之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151-161.[4] 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31-43.[5] 赵学军.政府干预与中国农业保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21.[6] 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2-45.[7] 李公绰.农业保险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M].湖南出版社,1988:11-18.

原创 仅供参考,可恨的百度啊

5

第18篇:农业保险论文

内容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农业是衣食之源,是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农业发展日益重要。但同时,由于农业具有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高风险性等产业特性,使得农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及单次灾害损失程度的不断加大,农业发展的风险隐患快速增加。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农业大国,实施农业保险对于稳定我国农业经济,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进步,进而带动全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农业保险的发展,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农业保险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制度;问题与对策

目 录

一、农业保险概述 ......................................................................1

(一)农业保险的含义 .............................................................1

(二)农业保险的特征 .............................................................1

(三)农业保险的分类 .............................................................2

(四)农业保险的经营方式 ......................................................3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4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

(二)关于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6

三、总结 ........................................................................................7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

一、农业保险概述

(一)农业保险的含义

农业保险不同于农村保险。农村保险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是指在农村范围内所举办的各种保险。农业保险是指专门的保险公司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形式,直接受保对象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

(二)农业保险的特征

由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其他财产相比,农业保险具有一下特点:

1.地域性

农业保险的险种类别、标的种类、风险类型、风险频率和风险强度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差异,表现为同一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区域外的差异性。因此农业保险的机构必须进行合理的风险和费率的区划、因地制宜地开办适当的险种、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条款,确定明确的承保方式和条件。

2.季节性

农业保险在展业、承保、理赔及防灾、防损的过程中,既要遵守保险经济的基本规律,同时还要按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办事。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开展业务,组织业务管理,使农业保险的整个过程处理得恰到好处。

3.周期性

农业保险的经营特点最突出的一方面是高赔付,而影响高赔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灾害的周期性。

4.高风险性

1

农业保险风险高表现为农业风险的类型、周期、频率及强度均难以确定,一次灾害事故发生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很难集合同类风险对农业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与其他险种类别相比往往是承保的面积越大风险反而越集中,赔付率自然就高。

5.政策性

为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协调发展,把农业保险中的部分险种法定为政策性保险,并强制性推广,一方面能提高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另一方面能达到保护农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农业保险的分类

农业保险按农业种植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按风险性质分为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病虫害损失保险、疾病死亡保险、意外事故损失保险;按保险责任范围不同,可分为基本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和一切险;按赔付办法可分为种植业损失险和收获险。农业保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1.种植业保险 (1) 农作物保险

农作物保险以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为对象,以各种作物在生长期间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使收获量价值或生产费用遭受损失为承保责任的保险。在作物生长期间,其收获量有相当部分是取决于土壤环境和自然条件、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生产者的培育管理。因此,在以收获量价值作为保险标的时,应留给被保险人自保一定成数,促使其精耕细作和加强作物管理。如果以生产成本为保险标的,则按照作物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投入的生产费用,采取定额承保。

(2) 收获期农作物保险

收获期农作物保险以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收割后的初级农产品价值为承保对象,即是作物处于晾晒、脱粒、烘烤等初级加工阶段时的一种短期保险。

(3) 森林保险

森林保险是以天然林场和人工林场为承保对象,以林木生长期间因自然灾害

2

和意外事故、病虫害造成的林木价值或营林生产费用损失为承保责任的保险。

(4) 经济林、园林苗圃保险

这种险种承保的对象是生长中的各种经济林种。包括这些林种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果实、根叶、汁水、皮等产品、以及可供观赏、美化环境的商品性名贵树木、树苗。保险公司对这些树苗、林种及其产品由于自然灾害或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此类保险有柑桔、苹果、山楂、板栗、橡胶树、茶树、核桃、枣树等保险。

2.养殖业保险

(1) 牲畜保险

牲畜保险是以役用、乳用、肉用、种用的大牲畜,如耕牛、奶牛、菜牛、马、种马、骡、驴、骆驼等为承保对象,承保在饲养使役期,因牲畜疾病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伤残以及因流行病而强制屠宰、掩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牲畜保险是一种死亡损失保险。

(2) 家畜保险、家禽保险

以商品性生产的猪、羊等家畜和鸡、鸭等家禽为保险标的,承保在饲养期间的死亡损失。

(3) 水产养殖保险

以商品性的人工养鱼、养虾、育珠等水产养殖产品为承保对象,承保在养殖过程中因疫病、中毒、盗窃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水产品收获损失或养殖成本报失。

(4) 其他养殖保险

以商品性养殖的鹿、貂、狐等经济动物和养蜂、养蚕等为保险对象,承保在养殖过程中因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或产品的价值损失。

(四)农业保险的经营方式

1.法定保险方式

对于频繁发生、损失后果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应采用法定保险方式。这些灾害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进行,给广大农业生产者带来生活困难,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同时还会给国家财政造成额外负担。很多国家采用

3

这种强制保险方式,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可根据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和受灾特点举办区域性强制保险。

2.自愿保险方式

农副业生产品种繁多,经营分散,造成局部性损失较多。为了提供保障,应大力宣传保险的作用、增强保险意识,鼓励自愿投保,并满足农业生产者对保险的不同需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愿保险方式将为广大商品生产者乐意接受。

3.合作保险方式

我国《保险法》第149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农民合作办保险是件新事物,我国正在试办,可能会成为我国农村保险那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4.联合保险方式

保险公司或保险合作社与有关单位合作共保,特别是一些与职能部门和专业单位关系密切的险种,如畜禽保险与畜牧兽医站的关系密切,就可开展耕牛、生猪的联合保险,搞防治保险责任制,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保险公司承担损失补偿责任,兽医站负责防治技术,并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把经济补偿责任和防治技术结合起来。实行这种联合保险方式应具备一些条件,如有一定的禽畜防病、治病人员、财务制度健全,经营管理较好。合作双方应明确各自所承担的责任比例,实行“利益分享,责任共担”原则。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保险是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内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城市保险市场相比,尤其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对保险的需求相比,农村保险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三农” 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目前,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农业保险种类单一

4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 而将人的身体的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缺乏灵活性,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针对性不强。

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 率,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这样的保险费率使得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的补偿,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3.农业保险的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业保险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业保险。而专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农业保险业,使得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4.农业用地快速转化,农业保险发展领域亟待开拓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用地快速转化,传统的种植业面积加速萎缩,养殖业用地也大量减少导致传统型农业保险发展空间不断萎缩,新的发展领域亟待开拓。

5.产业结构快速转化,农业保险发展方向亟待调整

伴随都市型农业产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快速调整。在传统种植业、养殖业遇到发展瓶颈的同时,新兴农业产品需求旺盛,例如,“反季节及新品种瓜果种植“花卉种植”“非家禽家畜类养殖”“淡水养殖”等快速增长。

5

6.消费结构快速转化,农业保险发展政策亟待完善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农村服务产业的出现,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已经与农村服务业高度融合,农业保险也面临着传统农险与财产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保险等产品的整合需求,农业保险的各项支持政策亟待根据市场需求尽快调整。

7.主体结构快速转化,农业保险监管机制亟待改进

随着农业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市场潜力不断显现,也吸引众多保险公司急切进入这一领域。但农业保险一直有点多面广、风险巨大和专业能力要求高等客观难度,一些不具备风险抵御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小公司加入,只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服务水平下降、农民利益受损等负面影响。监管机构对此应高度重视,对农业保险的监管机制加快进行改进。

(二)关于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推进发展方式的改革创新,完善适合农业发展的保险体制机制

要坚持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基本原则下,结合都市型农业发展趋势,加强改革创新,完善农业保险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一是增强运作的市场化。重点是发挥保险公司的主导作用,放宽财政资金补贴范围,让更多财政资源流入都市农业产业各个领域,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村、农民等涉及“三农”服务产业保险的协同发展。二是增强选择的自主性。重点是建立市场反馈机制和保险需求转化机制,大力挖掘农民保险服务的新需求,将农民自主需求尽快转化为保险服务,行成更为完善的产品体系,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三是增强政策的灵活性。重点是加快完善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机制,完善资金预发、事中审计等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保险公司违规风险,保护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2.进一步推进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参保及防灾防损的积极性主动性

6

要坚持在政府主导、行业统筹、保险公司推进的管理方式下,加强多方协同、立体展开的农业保险宣传教育工作,在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的同时,更要增强农民防灾防损的主动性,以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

3.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的支持政策,提高保险公司满足农业保险 服务需求的创造性

一是加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等政策,以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经营负担,提高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例如,除免征营业税外,还应考虑减免其他的税种,如所得税等。二是加大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力度,促进保险公司加快新技术应用,加大教育培训投入,以尽快提高专业服务能力。三是加大对保险公司的人才引入和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促进保险公司从专业性大专院校吸收或委托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并提高现有农业保险工作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农业保险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4.进一步加强新兴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和应 对灾害的能力水平

一是利用现代化的气象技术,开展气象灾害研究,建立灾害常规分析和预警预告机制,提高防灾防损效率,努力缩小灾害损失;二是利用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开展承保、理赔服务工具研究和开发,不断提高承保、理赔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努力消除和化解保险服务中的矛盾和风险;三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保险条款和保费费率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实现多方利益的共同发展;四是利用现代化的金融技术,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和再保险机制,有效降低农险保险自担风险,实现农业保险与其他保险业务、其他金融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总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的作用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展农业保险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很有挑战的话题。深入探究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以及症结所在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一个任务,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不断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业。

7

参考文献

[1] 王馨风.土地生态学为和谐发展添福音.今日国土,2009(3).[2] 上官小放,唐志道.对完善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8(1).[3] 舒云康,我国现阶段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10.[4] 冯道星.农业保险存在四大难题.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 年第4 期(总第369 期).[5] 浅析都市型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沃保保险网,2013年4月.

8

第19篇:通俗的保险规划

那么寿蛇又是什么呢?”

“寿蛇,主要针对你的生命,比如你的人身安全、你的养老什么的。如果自己不加注意,很容易就掉进寿蛇张开的大口中去。寿蛇又分为三种蛇,分别是意外蛇、疾病蛇和养老蛇。当然,还有一些由这三种蛇不断杂交出来的蛇,种类就多了去了。”

“那你讲讲。”

“意外蛇,你今天已经看到了。其实,人的一生很容易发生意外,比如车祸、摔伤骨折什么的,这些都是意外蛇活动的结果。而疾病蛇就更常见了,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尤其是现代社会,污染严重,竞争压力大,所以疾病蛇比以前活跃多了。至于养老蛇,和意外蛇、疾病蛇有些不同,不太容易发现,相对来说隐藏地更深些,许多人直到老了才发现它的存在。它让你缺衣少食,晚景凄凉。”

“你刚才说还有一些由这三种蛇不断杂交出来的蛇,能给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好的,比如说你遭意外蛇咬了一口后,没有完全康复,留下病根什么的,这时就是疾病蛇在活动了。而到了老年时,你可能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更别说看病了,这时就是疾病蛇和养老蛇一起在咬你了。”

“噢!我明白了,人生步步皆是蛇呀?”

一说完这话,两人都大笑了起来。

防蛇作恶的保险家族

“这么多蛇,可怎么办呢?”

“别担心,保险就可以很好对付这些蛇。对不同的蛇我们可以有不同的保险去对付它,可以说,合适的保险是这些蛇的克星。比如说,我们有意外险对付意外蛇,疾病险对付疾病蛇,养老险对付养老蛇。”

但是,现在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林林总总,什么分红险、投资连结险什么的,让我无所适从。”

“意外险、疾病险和养老险,你已经知道了。我给你介绍市场上流行的分红险和投资连结险,其实可以说这是两种混合险。分红险可以获得不固定的分红,每年保险公司从赢利中拿出一部分来给投保人(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将利润的70%以上用于分),这有点像债券的利息。因此分红险本质上仍是保障型产品,它的资金投向大多以协议存款和投资债券为主。

“而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将投资与风险保障相结合的保险,可以提供人身意外、事故等基本保障。被保险人在获得风险保障的同时,将保费的一部分交由保险公司进行投资运作。既然是投资型产品,就需要承担较高风险,有赚有亏,这点你要了解。

“但是,如果你自己投资有方,或者说有更好的投资渠道,那么分红险、投资连结险不应该是你的投资重点,甚至可以不用考虑,你需要考虑的是完全属于保障类的险种。” 如何找到蛇的七寸

“找‘蛇’的七寸,其实也就是发掘自己和家庭的保险需求,按轻重缓急列出保险的顺序,分别计算自己还缺多少钱。在具体确定自己的保险需求时,有两个因素需考虑:

一是损害程度,二是发生频率。

一般来说,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越高,风险的威胁性就越大。比如,必须以助动车或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或职业工具的人,就应把人身伤残的风险放在首位;而那些发生频率少、损害程度也小的风险,就应放在后面。

“对一般人来说,投保首要考虑投保健康险和意外险,其次是寿险;未成年子女也可以考虑投保教育保障金。因为保险的首要目的是防范风险,防止因各种意外造成的损失,其抵御风险功能是任何其他投资工具无法取代的。因此,购买保险的基本原则就是:保障第一, 收益第二。所以,买保险不是为了挣钱,不要和其他的投资比挣钱多少,而是防止意外。如果是单纯要收益的话,债券、基金和股票都要更好些。”

人生三阶段如何买保险

“人生所处阶段不同,需要购买的保险也不同。”

独身期

这时,刚踏入社会,收入还不太稳定,最主要的意外疾病险。由于年轻,缴费一般较低,而保障却较高,若发生意外,父母也能老有所养。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类似于安全保障卡的保险很畅销,它每年只要交很少的费用(如100元),购买方便快捷,一年内如发生意外和医疗费用,则可以理赔。此外,也可以稍微考虑养老险,具体有普通寿险(保障型)、养老型险、生死两全险等多种可供选择。

家庭期

这时,小孩将出生、受教育、不断成长,而自己也不断变老;上有老,下有小,面临的各种蛇也最多。这时就应该把家庭成员当作一个整体来统一考虑了,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保险需求,具体如下。

第一,购买意外疾病险,其中家里的经济支柱是重点投保对象,也就是说给赚钱最多的人买最好最多的保险。首先为其买意外疾病险,万一遭遇不幸,赔偿金将给家庭设置一个保险屏障;其次可以为其购买人寿保险,如果不幸去世,所投保的寿险也会全额给付养老金。再次,可为其他家人选择重大疾病和医疗保险,以保证万一患病时不致对家庭经济造成冲击。医疗险有普通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住院保险,可按照每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项乃至多项。

第二,为了退休养老,年金类产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它能保证在退休之后不致为生活费而发愁。保险公司的此险种产品目前有的是按年支付年金,有的是逐月支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选择。此外,还可以把一些分红保险作为家庭长期储蓄的一部分,在拥有保障的同时,享受到专家理财的特色服务。 第三,若是为了筹备子女的教育经费,则可以选择教育金等储蓄性的商品。子女还小时,可以购买一些有关儿童保险的复合险种。这些险种能够覆盖孩子的教育、医疗、创业、成家、养老等等,能有效保障孩子的方方面面。

在具体搭配时,可根据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的不同决定投保的主次轻重。如果夫妇收入相当,则可以各用家庭保险预计支出的40%购买保险,孩子则用20%的资金。如果家庭中男主人收入较高,则对其的保费甚至可以达到家庭保险预计支出的一半。千万不能只给孩子买保险,而忽视了家里的顶梁柱。否则顶梁柱一倒,经济来源一断,孩子就只有受苦了。

养老期

这时,一般子女已经成家,经济上相对宽松,不妨考虑购买医疗险。老年人身体已大不如前,有可能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得早做打算。

给保险加“保险”

在遵循购买保险的基本原则下,还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认真诚实填写合同,及时合理地变更内容

在查看保险合同时,主要看保障是不是很全面,有没有说明除外责任,比如各大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条款规定的重大疾病险种包括哪些,什么才算意外保险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应选择保障范围尽量多的产品,比如看看常见的烧伤、烫伤等意外是否被列入保险责任等。

在填写合同时,要本着诚实的原则,比如不隐瞒病史什么的,以免在具体理赔时“竹篮打水一场空”。

寿险产品一般都会延续很长的时间,少则几年多至十几年、几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个人信息、经济状况、保险意识等极有可能发生变化。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投保人可以申请对保险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买主险时,适当搭配附加险

在购买主险时,还应该了解一下有什么附加险。这样,花较少的钱就能补充你所投保险种的不足,附加险一般包括健康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医疗险等等。

比如,大病统筹和公费医疗负责的病一般不分病种,费用根据有关规定按比例报销,没有保险金给付。因此,有了大病统筹和公费医疗并不能万事大吉。你可以买以下三种险来补充大病统筹和公费医疗。一是重大疾病险提供赔付金,这就意味着当投保人患上了其中列明的大病,在医疗费报销的同时,还可以额外得到赔偿金。二是住院医疗险可以分摊余额。三是意外医疗险报销意外医疗费。对意外伤害的医疗费,公费医疗或大病统筹采取的多是按比例报销办法;意外医疗险的报销范围更广,它报销的是除去免赔额的所有费用,且一般不限医院。而在上述三种险种中,第一种又是主险,第

二、三种是附险。买保险不要画蛇添足

世界上的蛇其实是有限的,整天杯弓蛇影没必要,保险太多了,肯定是画蛇添足。该买多少保额的保险,应视自己的家庭状况,计算实际需要多少钱。一般而言,买保险的资金(即年交保险费)在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最为合适。

保险买得越早越好。

买保险,我们希望‘打草惊蛇’,买了保险,蛇不来了。但是,很多时候,打草也惊不了蛇。所以,年轻时买些保险,不仅能更早地得到保障,而且费率相对低,缴费的压力也相对轻。而随着岁数增大,不仅保障晚,费用高,更糟的是还可能被保险公司拒保。

不要轻易退保

退保后你将遭受几重损失:一是没有保障了,彻彻底底把自己暴露在蛇群面前。二是退保拿回的钱少,会有损失。目前前

一、两年退保时要扣除手续费,两年后按保单的现金价值退保。三是如果万一你以后要投保新保单,则要按新年龄计算保费,年龄越大,保费越高,且同时还需考虑身体状况,说不定还会因某些原因遭到拒保或加费处理呢。

其实,如果实在需要用钱,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投保人可以书面形式向保险公司申请贷款。当然,贷款金额会有限制。第二条路就是变更为减额缴清保费。

按照一般规定,投保人未能在保费到期日后60天之内交纳保险费,保险合同效力将中止,保险公司暂不承担保险责任,但投保人仍有两年的时间可以申请恢复合同效力。因此等一段时间,待经济状况好转时申请合同复效,复效的保单仍以投保时的费率为基础计算保费。与重新投保相比,保费不会因年龄增长而增加。

保险公司靠什么活

刚才介绍了许多,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交了100元保费,如果我发生意外了,我可以拿到10万元,这不是捡了大便宜吗?那保险公司岂不亏死了?”

“错,保险公司如果总亏,那还存在干嘛?它们又不是活雷锋。它们用的是‘万一法则’。”

“那什么是‘万一法则’呢”。

“其实,也就是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在数学上称之为概率。比如说一千个人必须去游泳,按照以前的情况,估计有一个人会淹死。那么一个人被淹死的概率就是千分之一。在知道了这个概率之后,保险公司和这一千人商量,说你们每人交100元,如果出事了,就可以得到10万元的赔偿。你说,这一千人交不交100元?”

“会交。因为万一自己被淹死了,不是可以得10万元吗?” “对。让我们先假设大家都交100元,那么保险公司总共收了10万元,按照1个人淹死的概率,要付出10万元,保险公司不赔不赚。”

“但如果有2个人被淹死的话,保险公司就要赔本了。当然,保险公司也可以提高收费,或者将降低给被淹死的人的赔付金额。”

“对。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就要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确定该收每个人多少钱和给出事者赔偿多少。总之,这1000个人交的总保费要超过总的赔偿费,保险公司才愿意干。”

“我明白了,怪不得年龄愈大,买寿险什么的,费用就越高,因为年龄越大,死亡率、患病率就不断上升。”

“对,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业务不在保险范围内,而有些保险业务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抢着开展了。”

“比如说日常感冒,就没有什么保险公司会有这种保险。因为感冒太容易发生了,且大家又不愿花太多的钱买这种保险,即使保险公司推出这种保险,估计也是赔本赚吆喝的。”

投资要点

人生,就是在未知的丛林中穿行,周围不断有或隐或现的“蛇”在出没。穿上保险这套盔甲,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只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材质和型号的“盔甲”。但盔甲太重了,会影响前进速度。同样,买保险,够用就行。

1. 草丛中主要有两大类蛇,分别与人的寿命和财产相关,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寿蛇和财蛇。寿蛇又有三种:分别是意外蛇、疾病蛇和养老蛇。当然,还有一些由这三种蛇不断杂交出来的蛇,种类就多了去了。

2. 如果你自己投资有方,或者说有更好的投资渠道,那么分红险、投资连结险不应该是你的投资重点,甚至可以不用考虑,你需要考虑的是完全属于保障类的险种。

3. 购买保险的基本原则就是:保障第一, 收益第二。所以,买保险不是为了挣钱,不要和其他的投资比挣钱多少,而是防止意外。如果是单纯要收益的话,其他如债券、基金和股票都要更好些。”

4. 一般来说,家庭投保首要考虑投保健康险和意外险,其次是寿险;未成年子女也可以考虑投保教育保障金。

5. 目前在我国现阶段,普通家庭拿出收入的10%最合适。

6. 给保险加“保险”有五种方法:即认真填写合同,及时修改;买主险时,适当搭配附加险,比如买一些其他险来补充大病统筹和公费医疗;保险不是越多越好;保险买得越早越好;不要轻易退保。

问题

1. 你知道怎样买保险吗?你或你的家人买过保险吗?如果有,是什么保险?你理赔过吗?

2. 你家里的顶梁柱是谁?万一他(她)发生意外,你考虑过你家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3. 你认为应该怎样给你全家买保险?

4. 你认为保险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什么?你认为保险能挣钱吗?

5. 你知道附加险是怎么回事?

第20篇:机关保险十二五规划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方案

“十二五”时期(2010—2015年)是我市全面完善社保体系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实际,制定我市养老保险“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东营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成立于1992年12月,自1995年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全员养老保险。15年以来,基本建立起了规范的养老保险费征缴、养老金支付和保险基金管理运行机制,特别是近几年来,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2010年,全市共有参保职工60693人,参保率100%,完成省厅下达60000人参保任务的101.2%。共征缴养老保险费57275万元,完成省厅下达50000万元征缴任务的114.6%。2010年,全市共为13112名离退休和3344名遗属人员支付养老金55334万元,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都达到了100%。

1、加强征缴审核,确保基金应收尽收。为确保养老保险费足额征缴,我们为每个参保单位发放了《东营市机关事

1 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缴纳证》(以下简称《缴纳证》),单位缴费时,携《缴纳证》、《编制证》和工资表等手续,经审核复核无误后,再到征缴大厅缴费,确保了养老保险费征缴的准确性。

2、规范支付程序,确保发放及时准确。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养老金发放工作流程,确保养老金发放及时准确,每月认真审核离退休和遗属有关档案资料,提前打印出离退休、遗属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表,并及时到财政部门申请拨款,确保每月10日前将养老金发放到离退休、遗属人员手中,切实保证了离退休人员的利益。我市自1997年7月在全省率先全部实行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2010年1月又实行了财政国库直发,比原先发放提前了5天。

3、落实内控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完整。为落实省局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山东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暂行)》,制定了《东营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等多个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从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及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明确了各科室的岗位设置、职责及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了科学规范的运营机制、相互监督的制衡体制,筑起自控、互控和监控三条防线。各项业务都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业务经办环节实行“双人、双职、双责”,财务基金经办环节实行“双审、双控、双对”,做到了责任明确、

2 制度完善,有效控制和防范了基金风险,切实建立起了“运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控制度化、考评标准化”内控管理制度,确保了基金安全。

4、加强资格认证,防止养老金冒领。为防止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每年5月至7月,对全部离退休和遗属人员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目前我市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形成了以《资格认证表》为基础,以走访慰问、动态管理、指纹鉴定、QQ视频和异地协查为补充的养老金防冒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止了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

5、完善社会化管理,加强退管服务。在加强养老保险费足额征缴和养老金按时支付的同时,积极探索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新路子。2007年成功举办了东营市机关事业单位首届“社保杯”庆国庆书画大赛,2008年和2009年为全部改制破产单位和教育系统离退休人员进行了健康查体,2010年我们又联合市委老干部局举行了离退休人员门球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完善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6、落实服务制度,营造亲情化服务氛围。一票征缴服务大厅实行人性化管理,放置了休息座椅、饮水设备,配备了电子触摸屏、咨询服务电话、宣传资料等,为服务对象信息查询、了解社会保险政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认真落实首接责任制、服务公约、文明用语、承诺服务、岗位服务标准、

3 “123”服务制度、前台服务AB角制度。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限时办结。严格执行在岗“八个不准”和办理业务“三个熟知”。实行服务监督卡制度,即办事人员根据工作人员服务情况,将服务监督卡投到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意见箱中,这将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有力地促进了经办服务水平的提高,树立起了“社保人”的良好形象。

7、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我们将劳动保障政策、业务流程、工作动态、重要活动通过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网、报纸、电视、简报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本着“为谁服务,受谁监督”的原则,聘请了部分离退休老干部为义务监督员,帮助、监督我们的工作,真正强化了社会保险工作监督机制。通过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库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市级政策法规库;特别是通过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网站和“12333”热线咨询电话开通,进一步方便了职工群众政策、信息咨询, 方便了职工群众举报、投诉,切实增强了劳动保障工作透明度。

8、加强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一是创新社会保险申报业务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社会保险的网上申报、网上缴费。二是加大了对计算机和业务软件开发及其它等办公设备的投入,“核心平台二版”全面升级到 “核心平台三版”。三是并对县区网络设备进行整合,建立了统一的市级数

4 据中心和覆盖全市的金保专网。四是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网的社会保险查询模块全面改版并成功运行,增加了查询注册、验证功能。五是加强对业务系统设备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了对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经办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9、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我们认真贯彻《档案法》和省社保局与省档案局联合制定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我处档案管理工作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对各类档案材料的管理,合理利用各类档案资料,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进一步强化业务学习和培训,特别是文秘人员、档案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我处和垦利县、东营区档案室已获得“省二级档案室”称号,我处被省社保局评为《全省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局领导对档案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档案科,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档案全部进行了统一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十二五”时期养老保险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完善社保体系的关键时期,我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随

5 着我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为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仍不完善;二是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受人员编制限制,参保人员每年增加很少,而退休人员却逐年增加,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三、养老保险“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完善体系。主要奋斗目标有: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养老保险体系,到2015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万人;二是确保养老保险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始终保持100%;

四、主要措施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工作措施有:一是坚持不懈地强化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宣传,形成全社会重视、关注、参与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氛围。二是加强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和财政支持力度,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强基金监督管理,严格待遇支付,积极稳妥地探索基金管理、运营和监督的有效机制。四是加快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按照“完整、正确、

6 统

一、及时、安全”的原则,整合社会保险信息网络,推进办公自动化,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五是全面推进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进一步完善社区平台服务功能,确保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100%。六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基础工作。七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业务程序,实现社会保险规范化,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做到依法行政,办事公开、公正、透明。

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

保险规划论文范文
《保险规划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