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科学思维文献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5 15:07:4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地质科学思维

花岗岩岩石学研究思路及方法

摘要: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地质学的本科生,应该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有脱离教材的深入了解。面对马上到来的硕士生涯,对自己未来的研究领域应有充足的准备和清晰的思路。本文以花岗岩研究为例,简单叙述笔者在近期学习中对该类岩石研究方法的总结和心得。 关键词:科学问题;花岗岩;野外工作;地球化学;论点表达;心得体会

0 引言

对一个科学问题的研究需要一个提出问题、提供论据、表达论点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对花岗岩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1-12]

首先,我们会想,为什么要研究花岗岩,研究花岗岩有什么意义? 根据地质辞典的解释,“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深成酸性火成岩,SiO2含量多数在70%以上,颜色较浅,以灰白色、肉红色较为常见。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在20%以上,碱性长石常多于斜长石”。花岗岩的定义和分类命名与其组成矿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有关,但由于矿物含量界限是人为确定的,而自然界岩石的矿物组成是逐渐变化的,所以很难将花岗岩与其类似岩石严格区分开来。由此“花岗岩”有了广义花岗岩(亦称花岗岩类或花岗质岩石)和狭义花岗岩。广义花岗岩一般指花岗岩及与花岗岩具密切共生关系、矿物成分以含石英( >5%)和长石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本文所指花岗岩即是广义花岗岩。

普通人群对花岗岩有着较高的兴趣,这是因为花岗岩问题关乎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国家基础建设所需求矿产资源多数与花岗岩有关。花岗岩也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和装潢方面被利用。同时,许多奇特地质地貌也是由花岗岩风化形成供人们欣赏。

对地质学家来说,花岗质岩石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陆地壳相对大洋地壳演化时间更长,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地球演化的信息,因此,研究花岗岩对研究地球的演化历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随着近代地质学的发展,地质学家对花岗岩的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方法运用其中,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也逐渐增多,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1] 1 研究方法

由于知识有限,现将了解的研究花岗岩最基本的方法进行简要叙述。 1.1 野外工作

野外工作是地质学研究的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对花岗岩的研究是建立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地质学讲究“将今论古”,只有对研究对象现代的最基本的特征了解并研究透彻,才能反演获得其演变历程,而野外工作便是我们的第一步。对花岗岩的野外观察应包括以下内容:(1)地质体岩性的识别。这是首要步骤,通过在野外对地质体的岩性的识别,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工作,否则盲目的进行后续研究,只能是浪费人力物力。有些情况下对地质体并不能准确识别,但大致不会偏离较多,这便需要室内进行准确鉴定。(2)出露地质体的出露面积。其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覆盖体的风化程度,如果覆盖体风化程度较高则出露面积较大,另一方面为岩体本身体积,这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如果岩体本身体积很大,则出露面积必然很大,而地质体的出露面积能较好的反映出岩体体积从而间接体现岩体活动强度。(3)研究对象的构造特征。在一个研究对象演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地质活动,从而产生不同尺度的构造现象。通过对其构造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晰而且比较容易的反推出该地质体经过了何种类型以及何种程度的地质活动。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后续更加具体深入的工作对地质体的演化史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较为基本的构造现象包括断层、节理、接触关系、穿插关系、流面、流线„„在此过程中,则需要一定的时空思维,我们需要将我们所看到的平面现象推及到其空间分布,同时也需要通过现在的现象出当时发生的过程。(4)标本的采集。对地质体进行标本采集是进行后续室内或者实验室工作的必要条件。对标本的采集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一般我们需要新鲜样品,而有时候却需要蚀变样片,这根据实际

情况而定。[2,4-7] 1.2室内研究

当野外工作完成之后,将展开室内复杂而又关键的研究。室内研究方法繁多,现主要介绍近来接触的一些方法。 1.2.1 矿物学分析

在野外,我们往往不能对地质体的准确名称进行标定,而需要通过在偏光显微镜下对岩石样品的薄片进行观察而确定。镜下观察主要是针对组成岩石的矿物,其包括矿物的形态、大小、颜色(单偏光下以及正交偏光下)、结构、构造、蚀变情况等。以上方面均是对岩石进行准确定名的必要因素,同时我们也可以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等。另外,我们也要对镜下薄片里的特殊构造或者矿物发生的蚀变加以重视,这些现象代表具体的地质条件,也可以对岩石演化提供依据。对镜下成分不确定的矿物,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探针实验进行确定分析。 1.2.2 地球化学分析

随着近代地质学的发展,地球化学分析在花岗岩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花岗岩中的化学元素从岩浆形成到结晶再到冷却成岩并发生后期蚀变等都经过了一些列的化学反应,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我们识别花岗岩形成的地质过程,因此,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作为花岗岩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指纹。

对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分为4个方面: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

主量元素分析,地质学家主要在三个方面利用主量元素:岩石分类,大量的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主要元素数据,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进行岩石分类的尝试不仅必要而且成为可能:构筑协变图解,用双变量或者三变量投影展示数据,构筑平面图解来表示分时数据中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推测岩石形成的可能地球化学过程;与试验确定的岩石成分(其形成条件已经知道)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将花岗岩的化学成分投影到确定的相图上,获得岩石形成条件的信息,推测熔融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熔体随后的结晶作用历史。

微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石学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比主量元素更能有效的区分岩石学过程。我们通过微量元素分析可以进行一下工作:判断熔体演化过程中的部分熔融过程、晶体分离作、地壳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和展示元素活动性。与主量元素一起,我们可以用来限定岩石岩浆起源的大地构造背景。以花岗岩为例,可以根据大地构造环境将花岗岩分为洋脊花岗岩(ORG)、火山弧花岗岩(VAG)、板内花岗岩(WPG)和碰撞花岗岩(COLG),这几类花岗岩在地球化学数据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球化学数据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对研究岩石进行构造环境的限定。

地球化学中,放射性成因同位素主要有两种用途,首先它们可以用来确定岩石和矿物的年龄,我们可以利用等时线法和模式年龄法对岩石年龄进行厘定,以此与地质年代中的地质事件相对照,进一步确定岩石形成过程中的构造环境的变换。其次,它们可用于识别地质过程和示踪物质来源,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某些同位素化学性质相近,其含量比值在岩石演化过程中保持基本恒定,我们可以据此确定其源区及混合和混染过程。

地球化学对轻的元素如H、C、O、N和S的研究一般运用稳定同位素。这些元素通常是组成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流体的主要组分,因此可以稳定同位素用来直接研究流体以及水—岩相互作用。另外,稳定同位素同样可以用来确定物质来源和用作古温度计并且研究地质过程中扩散和反应机制。1

在运用地球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运用到的地质思维主要有:(1)整体思维,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做地球化学分析的用处以及运用那种类型的地球化学数据,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2)类比思维,我们将研究岩体的化学成分特征与已知岩体的为大众公认的化学特征相类比,从而找出其共同之处及不同之处;(3)发散思维,但我们发现我们研究岩体地化成分的特殊特性时,我们应积极的找寻出现该特性的原因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发掘,这需要我们进行发散的思考,联系多学1 引自文献[3]

科知识。

2 论点和结论的提出

根据以上的地质科学手段,我们可以对花岗岩岩石的具体特征有很好的了解。因此我们便要回归主题,要体现出研究花岗岩的意义。以花岗岩成矿来说,我们分析的地球化学数据和构造条件中哪些与成矿和控矿密切相关,他们又是怎么影响矿物富集过程的?当我们了解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机制后,我们能为寻找新的矿床提供哪些方面的良好的线索呢?再以研究地球演化为例,我们所研究的一个或者几个岩体毕竟不能代表整个地球,但是当我们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地质年代的大量的岩体后,他们所具有的一些共性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解释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当我们将这些问题逐一击破后,整个地球的演化历程便清晰可见,在这个过程中统计学规律不可缺少。得出结论,当我们将充足的证据用以证明我们的论点正确性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对我们观点的总结,我们得到的结论要与我们的研究意义相符,体现我们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价值所在。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结论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展示给读者。

在这两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有收敛思维,将有效地证据进行归纳总结,理出线索,找出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通过综合分析,最终统一。 [4-7] 3 个人心得和体会

从近期所读有关书籍和科技论文来看,对一个科学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充满逻辑性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最后得出结论,需要一步步的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若有较为薄弱的论证环节,则得出的结论在说服力上会大打折扣。

另外,对一个科学问题研究所得的结论没有完全的正确性,只有合理性。只要自己的论据有力的支持了自己的观点,结论让人信服,那么研究就有价值。同时,笔者也认为科学正是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之中进步的。这也启示我们,要有大胆的批判思维。

最后,卓越的成果离不开牢固的基础和执着的研究工作,这要求我们要打好基础,坚持到底,功到自然成!

参考文献

[1] 罗照华,黄忠敏,柯珊.花岗质岩石的基本问题[J].地质论评,2007,53(8):180-226.[2] 徐夕生,邱检生.火成岩岩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 Rollison H R,杨学明译.岩石地球化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 毛景文,闫升好,刘锋,等.新疆阿尔泰蒙库同造山斜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地学学报,2008,82(4):485-499.[5] 李鹏,吕新彪,陈超,等.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1,47(4).[6] 李良林,周汉文,陈植华,等.福建太姥山地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30(4).[7]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等.花岗岩混合问题:与玄武岩对比的启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一[J].岩石学报,2007,23(5).[8]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等.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J].岩石学报,2007,23(6).[9]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等.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三[J].岩石学报,2007,23(11).[10]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等.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J].岩石学报,2008,24(6).[11]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等.花岗岩研究的误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五[J].岩石学报,2008,24(10).[12]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等.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六[J].岩石学报,2008,24(10).

推荐第2篇:《科学思维方法论》(最新)

《科学思维方法论》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法的本质特征:同一关系。

2、归纳是由个别走向一般。

3、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是比较和分类的共同基础。

4、综合方法的思维本质是整体性

5、常规性猜想的特征:对享有理论的补充和深化。

6、演绎法的特点:结论必然蕴含于前提之中,有极强的严密性。

7、系统论的哲学基础是整体观。20、评审的形式:①系统论证;②综合评估。

21、比较可以分为:①相同点的比较;相异点的比较;②同异综合的比较。

22、分类可以分为:①现象分类;②本质分类。

23、类比的类型分为:①性质类比;②关系类比;③概念机制类比;④结构功能类比;⑤数学类比。

24、分析的类型:①定性分析;②定量分析;③因果分析;④结构功能分析。

25、科学模型的综合分A为:①直观模型的综合;②原理模型的综合;③数学模型的综合。

26、归纳法分为:①完全归纳法;②不完全归纳法;③探求因果联系的归纳法。

27、演绎法分为:①公理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

9、科学问题:是指科技人员在科技研究和科学思维过程中,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识条件下,想要达到而未能达到的科技认识的范畴;是科学认识主体对科学认识客体的已知背景知识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的主观反映。

10、物质模型: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具有可感的、真实的性质。

11、思想模型: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在思维中再现原型特征的抽象化的模型,是对原型的抽象性的反映。

37、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指人类在开拓认识领域、创造认识新成果过程中使用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方法。

38、公理:是指一定学说或理论体系中作为演绎推理基础的出发命题。

39、公理化方法:是指以公理为出发点,把一系列命题有机联系起来,构造一种体系,这是对公理的演绎和具体化。

8、系统是系统思维方法的核心概念。

9、原始的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充满着神秘感的拟人化的思维方式及方法。

10、古代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是在直接观察基础上的直觉的猜想。

11、培根是归纳法的创始人。

12、笛卡尔是演绎法的创始人。

13、未知是科学问题微观结构体系的核心要素

14、科学问题辨析的途径和方法是筛选法。

15、类比的前提是相似性。

16、转化的基础是差异性。

17、综合方法的思维是整体思维。

18、外推法是类比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

19、归纳法所得到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前提中不必然地蕴含着结论。

20、概括的逻辑基础是归纳。

21、猜想的结论是或然性的。

22、概括的基础是科学理论。

23、溯因从科学解释的逻辑可以看出,科学解释的过程是演绎式的。

24、具体方法具有深刻性、间接性特征。

25、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本质特征。

26、侼论在哲学省也叫二律背反。

27、亚里士多德的论点“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的

总和”是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

28、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申农。

29、信息是指信息思维方法的核心概念。30、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

31、1943年美国维纳出版的《控制论》,标准这控制论形成。他也成为了控制论的奠基人。

32、反应是控制论思维的核心概念。

33、控制论把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看做黑箱。

34、黑箱方法的发展是系统辨析方法。

35、系统思维方法最基本的精

神就是在解决给定问题的若干可行的方案、途径中寻找最佳的方案和途径,以大袋对问题的最优解决。

二、多项选择题

1、逻辑的演义方法的发展:①形式逻辑;②辩证逻辑;③数理逻辑

2、构成科学的要素:①科学概念;②科学理论;③科学定理;④科学推论。

3、科学思维方法的层次性问题,明确了科学思维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4、科学思维方法论的历史发展,①原始;②古代;③近代;④现代。

5、模型化方法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类型:①模拟实验;②理想模型。

6、人工符号语言的特点:①规范;②明确;③清晰;④经济;⑤没有歧义。

7、科学思维方法的特征:①客观性;②主观性;③层次性。

8、悖论思维的特征:①方向性;②统一性;③互补性;④思维性。

9、公理系统的类型:①古典公理系统;②实质公理系统;③形式公理系统。

10、现代公理系统的建构方法主要有:①符号化方法;②形式化方法。

11、科学问题的结构体系:①宏观;②微观。

12、科学问题的宏观结构体系要素:①基础性;②应用性;③推广性。

13、科学问题结构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实践性原则;③动态性原则;④综合性原则。

14、科学问题的微观结构体系要素:①已知;②未知;③对未知的发问;④应答域。

15、依据课题的内容划分为:①基础性研究课题;②应用性研究课题;③发展性研究课题。

16、科学问题演化的方式有:①连锁式;②辐射式;③递进阶梯式;④转向式;⑤跃进式。

17、根据科技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需要程度的不同课题分为:①重点课题;②非重点课题。

18、根据完成周期的要求不同,课题课分为:①战略性课题;②战术性课题。

19、评审的步骤分为:①预审;②初审;③学术评审;④综合评审。

③定律演绎法;④理论演绎法。

28、科学理论的重要特征:①普遍性特征;②深刻性特征。

29、猜想可以分为:①常规性猜想;②非常规性猜想。

30、猜想的检验遵循的途径:①逻辑证明;②实践证明。

31、预见分为:①定性预见;②定量预见。

32、模型分为:①物质模型;②思想模型。

33、模型化方法的特点:①间接性特点;②抽象性特点。

34、模型化方法的功能具体表现:①解释功能;②判据功能;③预见功能。

35、具体分为:①感性具体;②理性具体。

37、逻辑的方法具有的特点:①形式化;②可操作性;③系统性。

38、历史方法的特点:①描述性;②顺序性。

39、创造性思维方法分为:①联想与想象;②直觉与灵感;③逆向思维方法;④侼论思维方法。 40、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因素有:①目标;②意志;③兴趣。

41、构建现代公理系统的基本要求:①一致性;②完全性;③独立性。(简称“三性“要求)

42、数学思维方法的特征:①高度的抽象性;②精确性;③广泛的普遍性。

43、数学思维方法环节:①准备;②建模;③求解;④解释。

44、系统思维方法的特点:①整体性;②综合型;③最优性。

45、系统思维方法分为:①系统分析法;②系统决策法;③系统规划法。

46、对信息论有重大贡献的有:①美国科学家维纳;②前苏联戈尔莫戈洛夫;③美国科学家费希尔;④W·魏沃尔。

47、控制论思维方法最重要的概念有:①信息;②反馈;③控制;④行为。

48、控制论思维方法主要有:①反馈方法;②功能模拟方法;③黑箱方法;④系统辨识方法。

49、假说具有的特征:①科学性;②假定性;③易变性。

50、科学理论具有的特征:①客观真理性特征;②全面发展性特征;③逻辑系统性特征;④实践性特征。

51、科学理论的结构有:①科学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②科学理论的结构体系。

52、科学理论的基本结构要素有:①科学概念;②科学原理或科学定律;③科学推论。

53、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模式:①渐进式;②革命式。

54、假说检验的方法:①假说的逻辑分析;②假说的实践检验;③假说的证实、证伪与双重验证;④判断性实验。

55、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①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②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③理论的简单性;④理论的预见性。

三、名词解释

1、外推法——是类此推理的特殊形式,是从一个小的特殊的领域推到一个大的一般领域,或者是从 一个已知的领域推测到一个相似未知的领域

2、分析方法: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要求,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其特点: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

3、综合方法: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原因结合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同意认识的思维方法

4、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由该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

5、兴趣,是人们认识某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性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

6、假说: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研究的自然对象机器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

7、分析方法:是指把整体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并加以认识的方法。

8、综合: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分解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同一的、整体的认识。

12、抽象:是指把客观事物的某一属性、特征在思维中单独抽取出来加以认识的方法。

13、具体:是指思维中的具体,是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上,对抽象的结果加以综合性概括,从而形成思维中多样性的统一。

14、历史方法:是指按照事物运动变化的轨迹找到其中的规律。

15、科学假说: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

16、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就是把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辩证统一起来,以历史为基础,使逻辑的结构体系真正地反映历史,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更抽象的意义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7、黑箱方法:是指在功能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是只通过外部的观察、实验、利用考察对象的输入和输出信息及其动态过程、考察对象的功能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科学方法。

18、科学思维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领域中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论学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对科学认识领域中的一半科学思维的概括和总结。

19、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或方式。科学:是对在一定历史时代的科学实践活动和科学理论的统称。20、科学思维:是指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思维,是科学劳动者或科学认识主体思维的科学化会最优化。

21、科学思维方法:是指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劳动者进行科学思维活动的规则、途径、形式和手段的总和。

22、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关于科学认识客体的未知内容的欲知部分。

23、应答域:是指科学问题解答的范围界限。

24、客体、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科技认识过程中所选定的某一个或某及格狭义的科学问题。

25、比较:是指确定对象之间同异关于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26、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把对象划分为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并具有从属关系的小类的逻辑方法。

27、类比:是指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还存在其他相同或相似的属性逻辑方法。

28、归纳法:是指从个别,经过分析、比较得出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

29、穆勒五法:逻辑学家穆勒在总结前人的逻辑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探索因果联系的逻辑归纳方法,级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30、概括:是在考察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事物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认识的推理方法。

31、猜想:是指依据一定的经

验事实瞿推测解释这一事实的原理,并进而提出一定的假说的思维方法。

32、溯因:是指对已知的事实作出科学解释的方法。

33、预见:是指对未知的事实作出科学的推断,它是以因果性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

34、模型: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抽象描述。

35、模型化方法: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利用模型达到目标的方法。

36、逻辑方法:是指运用逻辑的手段去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40、数学思维方法:是指运用数学工具和手段进行科学思维或科学研究的方法。

41、系统: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

42、系统思维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研究事物的方法。

43、信息思维方法:就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信息的运动过程,从而用信息的理论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44、控制论思维方法:是指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进行科学思维的方法。

44、反馈方法:是指利用反馈原理去分析和处理受控系统,利用受控系统的输出信息来调节系统的行为,使系统沿着预期目标运行的方法。

45、科学理论:是指科学工作者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关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说明,是借助于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表述出来的知识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客观真理系统。

46、转换:是指旧理论向新理论转变的方式。

47、侼论:是指在一个看上去合理的理论中,却推出了来年各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在一个复合命题中,包含着两个等价的相互矛盾的命题,那么,这个理论中就包含着一个侼论。

三、简答题、论述题

1、近代思维方法的特点:①在实验和数学方法上由定向向定量发展;②分析方法的使用;③各科方法如假说法,逻辑法的运用。

2、现代思维方法的特点:①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②科学方法不断移植和渗透;③数学方法的广泛运用;④新的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

3怎样把握科学问题的时代性特征:①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科学问题,新科学时代总是在以往科学问题结束之际,在追溯过去展望未来的同时提出了科学问题的到来;②总是处于每个时代科技研究前沿阵地;③发展具有动态行。

4、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需要性原则;③创造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⑤效益性原则。

5、数学思维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与应用:①向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渗透与应用;②向语言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展;③向文学研究领域的渗透与拓展。

6、综合的类型:①科学概念的综合;②科学模型的综合;③科学体系的综合;④科学公理的综合。

7、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数学思维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①电子计算机作为高度准确的运算工具,扩大数学思维方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②电子计算机优越的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为应用数学思维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③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得数学这种高度抽象的知识并入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和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8、信息思维方法的特点。①信息思维方法是撇开了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以信息的运动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把系统有目的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②信息思维方法是把系统对外界的作用,即系统的行为日,归纳为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以及信息的反馈过程;③信息思维方法直接从系统整体出发、利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去综合研究系统的信息流动过程;④信息思维方法把信息作为一切又组织系统的相互联系的中介。

9、现代科技革命对科学思维方法提出了那些新要求:①能够适应现代科技系统的“目的性”要求;②能够适应对复杂客体的整体分析;③能够适应对事物的“有序性”的研究。

10、课题选择的重要意义:①课题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到种鸽科学研究的全局,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内容、途径和方法;②课题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成就的大小和成败;③课题选择是整个科学研究的战略起点;④课题选择也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11、数学思维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与应用的表现:①向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渗透和应用;②向语言学领域的身体和扩展;③向文学研究领域的渗透和拓展。

12、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程序:①准备阶段;②数学模型的建立阶段;③推导和求解阶段;④解释和预见阶段。

13、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遵循的原则:①信息系统要适应管理决策和物质生产的要求;②要求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信息的传递、处理要及时迅速。

14、黑箱方法的特点:①信息联系;②动态过程;③概率因果;④系统辨析方法。

15、科学思维方法的主观性特征主要表现?

①属于思维主体的行为,是客观规律主体化的结果;②有着主体对客体的构建,体现着主体的创造作用;③体现着主体的目的,它同主体行为的目的①揭示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信息变换过程;②揭示了各种类型的系统在信息上的统一性;③揭示了某些事物运动的新规律;④信息思维方法的应用对过去难以理解的现象作出科学说明,并掌握其活动规律为人类服务。

30、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准则? ①要适应管理决策和物质生产的要求;②要求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③信息的传度、处理要及时迅速。

31、简述反馈方法的特点? ①特别强调结果反作用于原因;②强调系统的稳定性;③强调有系统过去的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

32、简述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①是通向科学理论的中介和桥梁;②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③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④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有效途径;⑤不同假说的“争鸣”

48、归纳和演绎的辩证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p163 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前提和基础,演绎必须从一定的前提出发,二前提从何而来,显然是归纳的结果。演绎只有在真实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而前提是否真实,在演绎内部是无法确定的,而要靠归纳法永归纳事实去验证。另一方面,归纳也离不开演绎,演绎对归纳过程起着指导作用。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但这个归纳过程既非盲目的,,也非随机的,而是要以一定的先行知识为指导。总之,归纳和演绎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指导。

49、论述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内涵?p2

31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进而对事物作出抽象规定,这只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的完成。接着还必须以抽象规定为前提。通过理论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先以理论思维的形式,从反映事物的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范畴出发,逐渐达到愈来愈复杂、性,有效性联系在一起。

16、科学思维方法有哪些特点?

①在现代科技领域,观察实验和理论思维密切结合,相互渗透,观察实验方法理论化,理性方法实验化;②科学方法不断移植和渗透;③科学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门学科之中,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生产之后,它的应用范畴就更加广泛,产生了数学地质学、计算化学、生物数学等新学科;④新的科学思维方法,如反馈方法、系统方法、黑箱方法等伴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涌现。

17、学习和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人们将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科学思维方法,甚至创造出新科学的思维方法;②有助于科学认识主体与科学认识客体的结合;③有助于人们自觉地、科学地进行思维;④有助于人们通向真理,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18、科学问题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性特征;②主观性特征;③中立性特征;④探索性特征;⑤时代性特征;⑥复杂多样性特征。

19、科学问题的本质?

①初级本质是已知和未知的矛盾;②二级本质是未知和欲知之间的矛盾;③三级本质是科学认识主体和科学认识客体的矛盾。

20、近代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哪些特点?

①除了科学实验这种普遍有效的感性认识方法之外,数学方法及其与实验方法的结合,使科学认识由定性向定量进展;②分析方法称为这个时期经常采用的方法,表现在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永分类法初步整理经验材料等;③这一时期,科学思维的各种方法,如逻辑方法、假说方法、数学方法等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1、客体与科学问题的关系是什么?

二者关系式非常紧密的,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①一方面,众多的科学问题为课题的选择提供了前提,一门科学学科只有存在众多的科学问题,才能为科学人员的课题选择提供前提,才能有助于科学用人员选择课题;②另一方面,课题是众多科学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是科学人员要解答和研究的科学问题。

22、课题的类型:①依据课题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发展性研究课题;②根据科技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需要程度的不同课题可以划分为重点课题和非重点课题;③根据完成周期的要求不同,课题可以划分为战略性课题和战术性课题。

23、课题选择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②需要性原则;③创造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⑤效益型原则。

24、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正确解决对相爱能够的可比性;②必须建立精确的比较标准。

25、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①具有新颖性;②具有灵活性;③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性;④具有探索性;⑤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26、数学思维方法的作用?

①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②为科学认识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的方法;③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工具。

27、系统思维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①是人们认识复杂事物的有效手段;②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④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28、信息的主要特征? ①源于物质、但又不是物质本身;②与能量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于能量。信息表征物质系统的有序性;③信息部遵守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定律。

29、新消息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学术繁荣。

33、简述假说建立的方法论原则?

①解释性原则;②对应性原则;③简单性原则;④可检验性原则。

34、简述类比的特点?

从类比的推理公式可以看出,类比推理的前提不蕴含结论。所以,它不是必然性的推理,其结论是或然性。

35、类比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①解释作用;②启发和探索作用;③模拟作用;④在现代仿生科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36、科学理论之间的转换存在的特点? ①转换首先表现为概念系统的转换;②转换意味着处于不同理论框架中的科学家的认识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大不一样;③转换回引起理论框架的更替,但转换前后的理论是有联系的,他们之间存在着继承性。

37、转换法应用中的有效条件?

①先后理论的对立性;②先后理论上的渐进一致性;③要对先后理论作对应性论证。

38、演绎法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①演绎推理可以作为罗技证明的工具;②演绎推理对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③演绎推理为科学发现中的实践活动提供预见;④演绎推理能够岁科学假说进行逻辑检验,并为实践检验提供指导。

39、模型化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①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②能有效第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为科学进步开辟新的途经;③能够导致技术发明;④可以提高对某些模拟对象的研究速度,取得事半功倍的研究效果;⑤可以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可以检测工程设计中是否存在问题;⑥在社会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0、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①它在整个辩证思维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它在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工程中的作用;③这两方面的作用又是辩证统一的。

41、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有:

撇开有关人士对象历史发展的具体细节的描述,而以理论形态从总体上把握认识对象历史发展工程的内在规律性。

42、逆向思维方法的特征?

①逆向性;②对称性;③超常性;④新颖性;⑤奇异性。

43、祖洋提高主体的素质?

①要摆脱习惯的影响;②要克服从众心理;③不信权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④要勇担风险,敢为天下先。

44、科学理论的客观真理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首先,科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其次,科学理论的内容是客观的;再次,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得到证实的东西。

45、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其科学思维方法论的意义?

①科学发展的累进模式;②波普的不断革命模式;③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④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总之,不同科学发展的模式,各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某些方面或某种类型的特点,研究科学发展的模式是重要的,而要正确总结科学发展模式,必修依据对科学史和科学案例的分析,还要有正确哲学思维方法的指导。

46、论述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p1

35、p140 黑格尔在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认为“哲学的方法既是分析又是综合的”,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建立在客观事物和客观过程的基础之上。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分析,就没有科学的综合。反之,综合又为新的分析提供理论上的引导,没有综合性的结论,新的分析就难以进行,必须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把握和理解。

愈来愈具体的概念范畴,直到把事物本质的多样性从总体上到理论综合的形式再现出来。

50、逻辑方法的作用?p242 ①运用逻辑方法能获得新知识;②运用逻辑方法能进行预见;③运用逻辑方法可以提高人们表达和论证的能力;④正确使用逻辑方法可以提高人们识别谬误、驳斥和诡辩的能力。

51、马克思主义在《资本论》中是否运用了数学思维方法?举例说明。P33

5运用了。在《资本论》中,可以找到大量的这种经济数据的分析和经济规律的数学表达公式。在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中,曾经运用数学上运算变量和常量的定律来建立公式,以补充说明于不变资本的作用,并研究了计算剩余价值率的公式,考虑了工作日的长度、劳动的强度、劳动生产力这三要素、按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变化对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他还试图用微积分公式去表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

1、近代思维方法的特点:①在实验和数学方法上由定向向定量发展;②分析方法的使用;③各科方法如假说法,逻辑法的运用。

2、现代思维方法的特点:①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②科学方法不断移植和渗透;③数学方法的广泛运用;④新的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

3怎样把握科学问题的时代性特征:①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科学问题,新科学时代总是在以往科学问题结束之际,在追溯过去展望未来的同时提出了科学问题的到来;②总是处于每个时代科技研究前沿阵地;③发展具有动态行。

4、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需要性原则;③创造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⑤效益性原则。

5、外推法——是类此推理的特殊形式,是从一个小的特殊的领域推到一个大的一般领域,或者是从 一个已知的领域推测到一个相似未知的领域

6、分析方法: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要求,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其特点: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

7、综合方法: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原因结合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同意认识的思维方法

8、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由该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

9、逻辑的演义方法的发展:①形式逻辑;②辩证逻辑;③数理逻辑。

10、兴趣,是人们认识某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性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

12、数学思维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与应用:①向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渗透与应用;②向语言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展;③向文学研究领域的渗透与拓展。

13、假说: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研究的自然对象机器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

推荐第3篇:思维导图与文献阅读B

00: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展示 00:00:50 论文结构讲解

00:12:12 Mindjet 11初级使用技巧 00:22:26 Mindjet 11中级使用技巧:00:22:26 改变伸展方向,线条形状00:26:29 模板

00:27:23 图形对齐

00:29:00 关联关系

00:29:55 优先级

00:32:35 插入图片

00:35:01 更改框框形状、颜色00:36:40 notes展示大量文字00:38:57 插入附件

00:40:16 插入网页

00:42:07 展示功能

00:43:22 导出成其他格式文件 00:46:20 其他文件导入Mindjet

推荐第4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28讲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要想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就,需要发挥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中就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读书法。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

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1、什么是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对象分解为各个要素,并分别加以界定、阐释、研究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2、为什么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客观依据——是由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的客观性决定的;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事物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作为整体的事物”,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组成,所谓“整体”是对事物的一种“静态”理解

二是“作为过程的事物”,过程是阶段的有机联结, 所谓“过程”是对事物的一种“动态”理解,整体是个过程,过程也是整体。

事物自身的整体和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决定了认识它的时候必须既分析又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这是由客观事物客观辨证性质决定的

(2)重要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需要。只有对各个要素作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认识事物;同时也只有对事物各个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3、分析与综合的联系

(1)分析与综合相互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提。

(2)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过渡。一分方面是分析向综合的转化;另一方面是综合向分析的转化。

4、怎样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1)总体说来,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深入分析。

(2)具体而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很多。具体学科的内容、具体问题的内容不同,分析与综合的具体方法就不同。

各种分析与综合的具体方法的共性都要求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

(3)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方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做到: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 1

既分析又综合;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二、合理想象

在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培养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要注意: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二是要敢于超越;三是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四是要正确对对待灵感和顿悟;五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合理想象力

1、什么是合理想象?

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合理想象是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

2、为什么要有合理的想象?

合理想象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是推动事物发展必然要求。具体地说:(1)合理想象可以促进人们提出假说,发展认识。(2)合理想象是科学发明的重要途径。

(3)合理想象也是“思想实验”的重要途径。

3、怎么进行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必须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不能不立足客观事实、不根据规律的胡乱猜想。

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创造性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一是独立性。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打破陈旧,立足于独立思考。

二是求异性。其思维主体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善于发现和把握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三是新颖性。创造的本质就在“新”中,发现新现象、创建新理论、形成新观念、发明新技术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3、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1)它是人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最有价值的思维形式,可以不断地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

(2)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创造和其它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它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

4、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创造性思维往往表现为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5、创造性思维的要求: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求人们克服固守书本、墨守成规的旧思想,树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意识。 ▲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

二是要敢于超前。对待前人的理论要以实事求是 的态度正确对待。对正确的要坚持和发扬,对错误的要敢于纠正和超越。

三是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想象不是凭空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是脱离科学的轨迹。 四是要正确对待灵感与顿悟。机遇偏爱富于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头脑,偏爱有长期准备的头脑。 五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要能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四、知识经济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我们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经济时代更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说来:

(1)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这就决定了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决定性意义。

(2)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尤其是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必然要求创新。进行创新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需要。 热点点拔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分析]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的,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勇于和善于不断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我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题例解析

1、下列关于分析与综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①综合就是对通过分析与分解的各个要素进行机械相加②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③要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④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是( D )

A、从实际出发的方法B、实事求是的方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D矛盾分析的方法.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败坏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的两大祸害。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指手画脚,做官当老爷;形式主义欺上瞒下,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官僚主义引发 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据此回答3-5题

3、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这一事实说明(A)

A、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关系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4、形式主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这种做法违背了下列哲理(C)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5、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败坏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的两大祸害。从哲学上讲(D) ①是对事物现象的正确反映,属于感性认识 ②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属于理性认识

③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属于真判断④是由已知判断提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属于演绎推理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放军第三医院和西安希莱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大胆地将无限遥感技术和微电极技术结合,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电生理记录、分析及细胞功能定位系统,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获得重大突破。据此回答6-7题

6、难治性精神病治疗的重大突破蕴涵的哲理是(B)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7、专家教授在难治性精神病治疗过程中的大胆创新说明(C)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B、看问题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和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

D、理性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据此回答8——10题:

8、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B) A只要有理论创新就会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创新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9、人们要做到创新,就必须(A)

①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②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③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④突破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是 (C)

A、科技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B、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然结果

C、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

D、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二、非选择题

11、恩格斯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

(1)这里的“联合”、“分解”的含义各是什么?

(2)“它们”指什么?与(1)中的问题有什么联系?

(3)为什么既要“联合”又要“分解”?

参考答案:

(1)“联合”即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分解”即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即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2)这里的“它们”指事物本身。二者的关系是: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即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整体上和全过程上进行综合把握。

(3)只有对各个要素首先作周密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综合,从而真正认识事物,只有对各个要素的本质加以综合,才能真正认识客观对象。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如果不分析各要素,就无从认识事物;如果只分不联、不综合,就会导致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都有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1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创新和完善执政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这就要求我党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增强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上述材料说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试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增强党的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树立创新意识,完善执政理念。

(2)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要求执政党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②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③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过程。没有创新就难以实现认识的飞跃。

13、20世纪40、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任务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格局和所涉及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什么影响?

(2)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说明“创新”对于认识事物的意义?

(3)从政治学常识的角度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4)运用经济学常识说明科学技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中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对国际经济格局影响: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密切;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加大。对所涉国家经济结构影响:第

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创新性思维可以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②创新性思维针对实际情况,运用分析和综合等方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③现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创新性思维。

(3)①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有的全部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总和。②综合国力竞争将最终决定一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③历史和现实都说明,综合国力的低下会受制于人,甚至被动挨打。

(4)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②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力量。③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推荐第5篇:互联网与大数据思维 的文献综述

【题名】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

【作者】郭大蕾

【学号】

【系别】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前言】

“大数据”的提出由来已久,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个领域的数据量都在迅猛增长,而通过数据的分析、开发和整合,人类现在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从而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智能”、“大利润”和“大发展”。伴随我们的理念、思维方式、营销方法论势必也要进行变革,即所谓的大数据思维。而“美丽说”作为大型女性时尚社交网站 ,可以说是大数据思维运用中新型互联网社交网站的典型案例。

大数据,既是“因为小所以大”,也是“因为大所以小”。因为小所以大,是大数据的“有”。因为互联网上有很细节、很海量的数据,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可以通过技术方法在经济可承受的前提下把数据找回来。而因为大所以小,是大数据的“用”。由于有了丰富的数据,各类互联网媒体、服务才可以针对某一个特定用户,给他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将传统的“一对多灌输式的广告”变为“个性化推荐”。

“大数据”,其实并不是新的概念和现象。早在1980 年代,美国就有人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30多年来,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个领域的数据量都在迅猛增长,美国的企业界、学术界也不断地对这个现象及其意义进行探讨。最近这一两年,“大数据”这个概念在美国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重要。2012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投入2亿多美元启动大数据的研发任务,并把大数据定义为和历史上的互联网、超级计算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之所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是因为随着数据的爆炸,数据的收集、保存、维护、共享、使用等等任务,都成为横跨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和挑战。但这些现象和挑战的重中之重,还是因为人类分析和使用数据的能力大幅提高,通过数据的分析、开发和整合,人类现在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从而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智能”、“大利润”和“大发展”。

而我们一直生活在数据的世界里,但以往受限于技术,主要应用抽样、局部、片面的数据,或者在不能获得实证数据的时候依赖经验、理论、假设等去发现未知领域的规律。而现在,互联网推动了大数据由后台走向前台。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做全流量的监测。随着各类社会行为迅速向互联网迁移,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以及遍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使互联网承载远超以往的数据量。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数据的作用将远远超出以往。

大数据具有导航仪的功用。对于营销者来说,目标受众、目标客户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TA的偏好特征和传播相关信息的时机——根据数据判断TA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

我们也经常把大数据比喻成显微镜,因为大数据提供了从更细的颗粒度层面认知世界的可能和条件。真正的大数据,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把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数据联结起来形成对一个事物的完整描述,就像显微镜一样从更细的颗粒度层面认知世界。亚马逊则将大数据喻为“纠错器”:“长期以来,亚马逊一直通过大数据分析,尝试定位客户和和获取客户反馈。在此过程中,你会发现数据越大,结果越好。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商业上不断犯错?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数据对运营和决策提供支持。一旦进入大数据的世界,企业的手中将握有无限可能。”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还是发动机。互联网不再只是媒体,更是用户不断转化的平台。相应的,营销由独立转为系统性工程,而数据在营销全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必然要由参考工具转向驱动发动机。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引擎,将颠覆传统的营销决策模式及营销执行过程,给网络营销行业乃至互联网及传统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冲击。我们已看到,网络营销的大数据应用正在加速前进。虽然以大数据支撑的RTB,实时竞价)还在起步阶段,垄断媒体形成卖方市场、广告主决策过程并非百分百取决于业务层面价值仍对RTB形成阻力,但RTB应用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成规模,百度、阿里等也都推出了自己的RTB平台,都足以让我们相信,RTB一定会成为未来网络广告的主流。而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特别是腾讯、阿里、百度等领头企业更在其他业务层面搜集、挖掘数据,进行大数据应用的准备和尝试,更使大数据向网络广告之外的领域渗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抽样调查的主导地位将会被大数据思维之下的全样本调查所取代,并被逐渐边缘化。我们将有更高的机率准确认识、预测我们想要了解的事物,大至奥巴马竞选、奥斯卡奖项,小到客户的购买倾向、网络营销,海量的大数据中隐藏着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但是,伴随着方法的变革,我们的理念、思维方式、营销方法论势必也要进行变革,即所谓的大数据思维,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今天,大数据思维已不仅是一种潮流和趋势,更被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引用到营销中去,而“美丽说”作为大型女性时尚社交网站 ,可以说是大数据思维运用中

新型互联网社交网站的典型案例。

近年,随着电子商务的飞跃式发展,网上购物成为了年轻一代的主流消费习惯。淘宝、拍拍、当当、京东、凡客这些大型网上商城,为人们提供了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商品选择,可以说,几乎现实生活中的所有物品或是服务,下至大葱、蒜头,上至汽车、房子,甚至是空气、土壤,你都能在网上买到。而每一样商品又有数以千计的品类,哪样商品好,又该如何选择,这些传统的电子商务无法解决用户“买什么”的困扰。

作为消费领域的主流,一场电子商务的革命首先在女性时尚消费中掀起。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社交网站活跃用户70%都是女性,可以说,女性是互联网主体。她们拥有强烈的美丽需求和冲动,却没有网站可以很好地满足她们。这时美丽说诞生了,这个以分享、交流购物为主题的大型女性时尚社交网站,每个用户在接受资讯的同时,也是时尚资讯的发布者。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上被广为收藏的商品,发现潮流的趋势。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一种口碑营销,女性不再为“买什么”而困扰,因为美丽说的姐妹们给出了建议。

创造分享交流的购物乐趣

美丽说的口号叫:“你可以在美丽说收藏、发现、分享你的美丽点滴”。女人的天性是通过分享能得到一种别人的赞美跟肯定,这是最大的分享动力,而前提是要在网络上展示出“人”的形象。

以往,你在传统门户中得到的大都是关于时尚的资讯,一堆堆的网页,根本没有人关心发布帖子的人是谁。而在美丽说,网友可以从分享中得知关注的人的穿衣风格,可以寻找和自己风格相近的人,美丽说的达人模式也非常贴合草根阶层,女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网络上,如果被人置顶为草根达人,那么该会员的积极性被极大的带动了,也会发动身边的朋友积极加入该平台,一起分享快乐。

网友互动中发掘潮流

从时尚的角度出发,传统时尚媒体往往为品牌服务,信息推送至上而下。而美丽说通过网友们的网站分享,利用数据统计出女孩子的穿衣风格和规律,把符合她风格的东西从上亿商品中筛选出来,把最好的拿给用户,提供风格建议,同时引导时尚消费。

口碑效应的便捷式购物

美丽说网站的商品图片、价格等信息来自于淘宝和凡客等电子商务平台。例如,网友在淘宝发现“宝贝”,可以将这件“宝贝”的网址复制到美丽说发布,美丽说将自动抓取商品的价格、图片、风格关键字等信息。而有用户在美丽说发现这件“宝贝”,发现好多人在买这个,她将通过美丽说直达来源网站购买,整个过程非常便捷。

“美丽说”开启社会化电子商务新时代据了解,目前美丽说已拥有600w会员资源,而这个数字还在以不可思议的数字递增,其发展态势可谓迅猛。美丽说成为了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在它之后,“爱物网”、“蘑菇街”、“超有feel”、“妈妈说”、“血拼吧”、“爱逛街”等社区化分享购物网站也相继火了起来,成为了社交化购物的推动者,我们也可以在其中窥见出这块市场的丰厚——未来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将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市场消费,它还将向各个不同的领域渗透,或是在每个领域都进行更精细的层次划分。总的来说,谁能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谁就能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可以得知,没有大数据的支撑就没有大型时尚社交网络,由此也可以预见,未来的互联网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

【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的收集、保存、维护、共享、使用等等任务,都成为横跨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和挑战。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企业须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运用大数据思维方式,迎接挑战,也为自身创作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什么是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蓝调(2013)

2.《大数据时代》维克托· 迈尔 ·舍恩伯格

3.《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思考----- 机遇与挑战并存》涉惠杰

推荐第6篇:培育科学思维提高执政能力

培育科学思维 提高执政能力——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治国理政思维的重要讲话精神 厦门网2013-08-15 11:07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智慧,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既阐述战略问题,又研究战术问题,对于我们提高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的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学习领会深邃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与盛衰兴亡的生动记录。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习近平同志许多重要讲话都体现了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在论述反腐败斗争时,习近平同志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关于历史,习近平同志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史、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加强对我们党在江西革命斗争史的学习,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提高历史文化修养,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追求,认真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认真学习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知难而进、百折不回、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努力增强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开阔眼界和胸襟。树立历史眼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无论是想问题、做决策,都要强化历史眼光、历史意识,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现状、认清趋势、把握未来,自觉按照历史的规律不断前进。增强历史使命,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从辉煌、衰败到复兴的艰难历程,自觉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只争朝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习领会恢弘战略思维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中的战略思维,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从全局角度看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二是强调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三是强调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央政治局是一个整体,每位同志都要从做好整体工作出发,找准本职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增强工作合力,

做到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我们党需要有一批“踱方步”的人。所谓“踱方步”,就是从战略上思考党、国家和民族事业。

随着国际国内联系日益紧密,各行各业相互关联不断加深,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拓宽眼界和视野,善于把各种问题放到更高、更宽、更远的空间中去分析,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以地方工作的进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集中精力研究重大问题,坚持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努力从战略上把握发展走向,从战略上破解发展难题。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求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多做利于长远的基础工作,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各项事业抓好抓实。

学习领会严密辩证思维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也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两点论”,分析问题一分为二,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关于经济形势,他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是健康的前提下,我们决不能低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总需求不足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所加剧。关于经济增长,他强调,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关于改革方法,他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情况千变万化,形势纷繁复杂。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对任何事情都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剖析,既看到好的一方面,又看到不利的一面,提高辩证分析能力。始终坚持“两点论”,保持战略清醒,对任何形势都要进行客观的判断,既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看到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既不为一时的困难所迷惑,也不为一时的成绩所迷失,努力保持冷静的头脑。始终坚持“重点论”,增强战略定力,既善于全面思考,又善于突出重点,不管东西南北风,扭住目标不放松,不被任何困难所阻,不为任何迷惑所扰,坚定不移地接力干、往前走。始终坚持“转化论”,坚定战略方向,正确把握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对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做到提前应对、趋利避害,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

学习领会清醒底线思维

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高明的领导者,善于找到短板,守住底线,防患未然。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谈到作风时,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

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在谈到干部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坚决不放过,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谈到经济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谈到民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浮现。直面挑战,需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也需要管控风险、防守底线。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想细,既积极防范,更要积极转化,争取赢得最好的局面。守住为人做官的底线,贯彻落实好八项规定,把清正廉洁、反对“四风”作为从政的底线要求。同时,要像爱护江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一样,努力建设好、维护好江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守住经济增长的底线,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提升综合实力。更加坚决地推动发展升级,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守住民生工作的底线,着力解决棚户区和土坯房改造、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守住生态安全的底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绝不能为一时发展而污染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土壤和空气,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大力推进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和谐江西建设,在抓发展的同时切实抓稳定、保平安、促和谐。

中央要求,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要求我们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改造主观世界,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善于从宏观上思考问题,善于从矛盾转化中把握规律,善于从形势研判中发现风险,做到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共产党人良好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强卫)

[责任编辑:陈瑛来源:人民日报 ]

推荐第7篇:创新思维 超前谋划 科学监管

创新思维 超前谋划 科学监管

努力适应机改新职能推动监管事业新发展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将要承担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工作的新职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机构改革的新职能要求,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摆正科学监管的位置,在理论上认清科学监管的意义,在战略上落实科学监管的措施,在行动上真正成为科学监管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创新科学监管思维,超前谋划工作思路,在新的职能划归后,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开展行业调研,摸清行业底数。就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餐饮业等进行广泛调研,摸清餐饮行业数量及分布,充分掌握餐饮餐具消毒、原材料购进、贮藏等关键控制点情况。认真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调研,掌握违法添加禁用物质、违法宣传及标签标识是否规范等动态情况,重视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完善监督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二是要切实把好许可准入关口。就是要认真组织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深入学习、掌握和运用现有的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和相关制度,熟悉审批工作流程,细化各岗位责任人的审批权限,落实岗位责任。逐步提高餐饮业、食堂开办门槛,把好入口关,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对不符合要求发证的要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三是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就是要以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为重点,进一步组织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再评估。从规范入手,把住源头,加强对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指导,使《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等规章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通过索证索票制度,严把食品原料关,实现原料来源有保障、可追溯;通过监督检查卫生规范的落实,严把餐饮加工关键环节安全控制关,防范细菌性和化学性等食物中毒。

四是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校食堂与建筑工地食堂、餐饮业操作间与餐具消毒、季节性高风险食品、无证经营等高风险领域和品种进行专项整治,力争通过一次整治,建立一套制度,规范一个行业。积极探索建立保健食品、化妆品稽查监管制度,监督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规范,检查保健食品是否违法添加药物及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检查化妆品是否违法添加禁用物质及标签标识是否规范。同时,针对在保健食品、化妆品中违法添加非法物质、违法宣传、标签标识不规范的状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肃清市场环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五是要严格控制高危环节风险。把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农村自办家宴等作为重点监督对象;把食物中毒风险较高的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作为重点品种;把食品加工、存储、运输过程中的清洗消毒以及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等作为重点环节。在保证食品原料质量和防止交叉污染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和检测,及时指导和督促餐饮经营单位加强质量卫生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对农村、学校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完善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重大食品卫生和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的报告和处理机制,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六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农村自办宴席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我们要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县委、政府建立健全由乡镇政府负总责的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监管工作机制,同时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切实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的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农村自办宴席食品生产加工符合工艺流程,最大限度保障农村自办宴席安全,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按照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农民群众民主权利,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众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信息查询便捷化、多样化,推进系统自身建设,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和水平,促进地方医药经济发展,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基本原则

1.依法规范的原则。严格以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省、市有关文件为依据,切实规范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工作。

2.公开透明的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重大决策制定、重要项目实施、重点工作进展以及政务信息都要实行全程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便捷高效的原则。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多渠道、多形式为社会公众参与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和政务信息查询提供最大方便,提高公众参与度。

4.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涉及公众直接利益的事项作为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重点。

(三)目标任务

我局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在去年实施行政问责制等四项制度的基础上应当达到如下预期目标:一是干部职工的作风和形象明显好转;二是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三是内部管理的制度和机制有明显改进;四是依法行政的能力有较大提升;五是局机关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有较大增强;六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升。

(一)思想政治作风建设

⒈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机关活动,成立了创建“三型”机关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班子中明确专人抓创建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与先教活动相结合,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开展了创建“三型”机关征文活动,以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重点推动创建“法治型”、“服务型”机关。机关学习氛围浓,上半年组织中心组学习次天,科级干部参加天人次,做到学习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党组成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年初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分赴各县(市)药监局和县以下药品市场调研,收集意见和建议条,并召开专题会研究对策,形成调研文章篇,找到了全年工作的切入点。

此项目标中上半年中心组学习时间差天,原因是上半年先教活动学习多,计划下半年多安排中心组学习,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班子成员调研报告均安排在下半年完成。

⒉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建“三型”机关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形式教育、上党课、正面典型演讲和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去年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开展了创最佳文明单位活动。做好统战和群团工作,改选健全了工会领导班子,开展了次积极向上、健康为益的工会活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在阅览室、活动室增添了书、刊、报和跳棋、羽毛球等,开展了一次棋牌、球类友谊赛,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

⒊抓好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前的调研工作,就达州市局科室、编制、职位设置等问题向省局提出了建议意见,为省局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制订《补充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方案》和《干部交流办法》,针对各县(市)局班子结构和系统现有人才资源状况,首次启动“两推一陈述”和差额考察办法进行干部选拔,县(市)局“一把手”选拔、交流面达,补充选拔科级干部达以上,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建立干部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领导带头学、党员带头参加培训,引导干部职工参加业务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拟在下半年开展一次岗位练兵、法规业务知识竞赛活动。

(二)基层组织建设

⒈按照中央、省、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的部署,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共开展集中学习次,平均每位党员参加集中学习、自学学时,写心得体会篇,记学习笔记余字;对第二阶段查摆出的党风、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对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挂牌整改,已帮助群众、行政相对人和基层县局办实事件,通过开展先教活动,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的目的。

⒉按照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要求,深化“四好”活动,制定了“四好”活动创建规划,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制定了条具体措施推动“四好”活动的开展,为“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打下良好基础。建立落实了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上半年党组专题研究创“四好”和机关党建工作次,就重大问题作出安排布置次。

⒊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局机关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药检所党支部继续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党员示范活动和“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机关支部发展预备党员名,药检所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名,为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上半年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次,召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次。

(三)党风廉政建设

⒈认真组织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党内监督、党纪处分、党员权利保障三个条例,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增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自觉性。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市、县局党组分别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及各科(股长)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分别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三是将个大项、个小项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人,形成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管线”、牵头部门抓“块”,职能部门“包项”,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责任体系。

⒉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和“八项要求”,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搞好“四股歪风”专项治理。一是签订廉政承诺书,对各县(市)药监局,县、市药检所中层以上干部、市局中层以上干部共人分别签订了廉政承诺书;二是对四个县(市)药监局的班子成员人进行了廉政谈话;三是对中纪委五次全会作出的“四项规定”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认真学习,并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四是认真贯彻执行了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是认真进行了“四项专项治理”工作,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

⒊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强化行政监察,切实纠正部门和行政不正之风,重点治理“三乱”、“三不”等问题。一是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监督,将审批事项、条件、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开公示,张贴上墙,增加了透明度;二是对药品医疗器械案件加强了监督,做到了公开公正,重大案件能提交案审领导小组集体研究;三是对财务加强了监督,做到了收支两条线,财务审计工作加大了力度,正着手对所属四个单位财务审计的准备工作;四是对人事工作加强了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干部;五是对物资采购加强了监督,做到单位采购物品,办公室拿出计划,提交办公室研究,办公室组织人员采购;六是印发《廉政回执卡》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共印发《廉政回执卡》余份。治理“三乱”有待进一步加强。

⒋进一步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和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是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掌握群众和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并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方案,对群众和基层提出的条建议进行了逐个解决;二是结合先教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广告等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专项治理,得到了群众好评;三是以四项专项治理为重点开展了为期个月的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工作积极性、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 免费文档网http://wendang.freekaoyan.com

开展干部作风自查自纠活动,结合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和工作实际,认真剖析和查摆在思想观念、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廉洁从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抓好落实。

一、存在的问题

1、从思想上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足够认识,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全面,有时受生产影响而忽视抓理论学习,导致个别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政治理论不高。

2、个别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主要表现在对区队职工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杜绝“三违”行为。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区队领导班子深入职工群众解决实质问题比较少。对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指导的不够、要求的不严,导致区队班组建设同兄弟单位还存在一定得差距,班组长的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缺乏优秀技能人才。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自查自纠中查找出的种种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但由于生产过重,区队的日常事务又比较繁重,致使班子成员忙于日常事务,缺少进行集中系统理论学习的时间。因此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偏低。二是个别领导班子存在个别不良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现场、班组、与职工群众的交流等方面做得不够。极个别班子成员仍存在着消极的作风;存在工作不到位、不扎实、组织纪律性不够强等现象。三是安全第一思想树立不牢。对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贯彻和执行的不够到位,对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高,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

三、整改措施

我支部领导班子和党员自查自纠中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措施。

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一要坚持和完善班子成员和党员干群理论学习制度,科学制定学习计划,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二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刻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克服学习不深入,浅尝辄止等现象。加强对区队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努力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

2、密切联系群众,牢固树立公仆观念。一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经常深入现场、深入一线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二要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的宗旨。三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带头贯彻落实廉政勤政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增强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3、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敬业精神。一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中心,有计划、有专题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要进一步转变作风,讲求实效,弘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二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为矿井安全、和谐、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第8篇: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1.题目是“科学的思维方式”,那“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严谨。你所得出的结论要有靠得住的理论依据和

事实依据。法律上讲你要有完整的证据链,才能给一个人定罪。

2.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造成事物的客观存在,都是有多个因素决定的。复杂程度总超出我们的想象。考虑

到多个因素,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去考虑问题。

3.认识到我们知识的局限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学到的知识不够:第二就是目前的科学体系中的

相关科学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客观现实。通俗的说你学到的知识就是错的,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把不适用的理论应用到推理过程中。理论都是抽象出来的,有他存在的条件和范围。是

否适用要从复杂的事实中辨别。

5.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在我们的工作中,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要有区别的对待,不能用对待技

术问题的思维方式去对待管理问题。

6.防止用思维定势对待任何问题。以前的事实不一定能代表现在。不轻易说“就是它的毛病,那某某出问题

了,上回就是它造成的”。

7.要透过现象抓本质。

比如生产中某个温度稍微异常,仔细的人会列出123个原因,每个原因里又列出123个原因,逐步检查可能发现比如其他工序某个阀门没有关严等等,很小的原因。

再比如:三四岁的孩子,带他出去,经常到街上就喊腿疼要抱着,腿怎么了纳闷?但是到公园就跑去了,抓都抓不住。为什么?可能是人多的地方,看到的到处是大人的腿,缺乏安全感。或者抱着视野能开阔一点?肯定腿不疼。

8.对于重要的问题,不能过分自信,浅尝辄止轻易下结论,然后问“元芳你怎么看?”

9.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它包括已经过去和未来两个方面,世易时移,很多情况都变了,昨天获得的信息

可能已经过时了。比如某个要素以前挺好现在老是出问题,就要考虑到他所处的环境,它的条件是不是已经变化了。有时考虑到未来的多个因素对现状的影响,比如房贷,我贷款买房把我老爹愁坏了,我给他分析,

a.现在国家要发展经济,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钱越来越毛了,工资会越来越高,贷款不是问题了。 b.如果经济出现危机,还不了贷款银行也不会收你的房子,他也拍卖不出去了。

C.如果有什么意外发生,连贷款都还不了了,肯定还有其他的大事存在,这事就不用考虑了。

结论:适当有点负债率不要紧,有点风险也不要紧。

10.

11.站的高才能看的广看的远。

12.学会多少知识、理论都不重要,会用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不会用只是废铁一块,

把工具运用到得心应手的才是真正的行家,好比金庸说的人剑合一的境界。

13.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9篇:以科学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以科学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转自求是理论网)

围绕权力制约监督这个关键,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制度、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与制度建设内在要求相契合,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制度约束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更好地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这是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也是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这四项要求既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性,环环相扣,抓住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集中体现了制度建设规律。当前,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的重要论断,就要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以科学思维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构建总体要求,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新成效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战略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内容协调。“内容协调”是对原有“内容科学”表述的新发展,含义更明确具体,要求更具针对性、

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战略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内容协调,就要增强大局观念,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自觉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放在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去谋划、推进,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服务、促进和保障改革发展的功能作用。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着重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具体规定,拓宽发挥党代会、全委会、人代会和党代表、人大代表作用的制度渠道,切实依靠民主的力量防治腐败。明确权力行使责任,做到权责一致,主体清晰,责任合理。坚持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弘扬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改革和完善市场准入、选人用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制度,有效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广开言路,努力使反腐倡廉制度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坚持与建立和谐有序的反腐倡廉规范系统相适应,防止和消除制度间的冲突和矛盾。实现党内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互协调,下位制度与上位制度相互支撑,同一层次不同制度相互衔接,单项制度内部不同规范相互照应。

二、以系统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配套完备。反腐倡廉制度配套完备,就是制度规定全面周延、环环相扣,形成有机链条和完整体系。以系统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配套完备,就要围绕有效防治腐败,树立整体设计理念,把制度建设贯穿反腐倡廉建设的每个环节,减少和消除制度空白,增强制度规范的严密性、周延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度建设范围上,坚持把制度建设延伸到反腐倡廉建设各个方面。细化用权规范,构建严密的制度控权网络,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约束就跟进到哪里。完善对腐败行为的概念界定和具体规定,做到构成要件清晰、遴选合理、准确具体,使各种以权谋私行为都能得到应有的惩处。在制度规范对象上,实现各类主体从政从业规范全覆盖。既抓住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这个重点,完善权力行使规范,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又规范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从业行为,促进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在制度建设秩序上,形成协调配套、层次清晰的体系结构。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实施细则,既有原则要求又有具体规定,使行为模式要求和违规后果设定相辅相成,激励措施和约束办法相互作用,实体规定、程序办法和组织制度相互支撑。在制度建设组织保证上,特别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调整完善反腐败专门机关及其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从制度上强化其履职能力,确保运转高效。

三、以辩证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程序严密。程序严密,就是权力运行流程严谨、规范。以辩证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程序严密,就要准确把握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意义,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协调发展。当前,特别要防止和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现象,突出程序正义价值取向,遵循程序控权的基本规律,多维度体现程序设计要求,形成完善的程序控权结构,防止和减少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强化权力制衡作用,着重健全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工作运转关系,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监督的程序规则,完善人大对同级政府、司法机关的监督办法,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程序规则,完善部门权力岗位设置和运行程序,着力形成制约有力、运转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权利介入程序,着重健全各类公开办事操作规范,除法定保密事项外,坚持把全程公开作为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必经程序,破除民主监督的信息制约瓶颈。提高权力行使效能,着重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实施扁平化用权监管,精简办事程序。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程序,提高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程序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程序法,促进公正、高效、廉洁行政。健全党纪政纪案件的立案、调查、审理和执行程序,确保案件查处公正高效。同时,坚持把科技手段融入程序设计之中,重点发展电子政务、

建设电子监察系统,提高控权技术含量和程序控制能力,消除和减少程序控权中的人为因素。

四、以创新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有效管用。反腐倡廉制度有效管用,就是通过制度创建、完善和执行,有力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最大限度减少腐败的发生。以创新思维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有效管用,就要针对反腐倡廉难点热点问题,围绕有效预防、有力惩治,更新理念、调整思路、创新举措,提高制度设计质量,强化制度效用跟踪评估和动态完善,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着眼于抑制腐败动机和心理,重点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制度,健全廉政激励约束机制,实施严格的制度落实责任制,树立廉洁用权受鼓励、违纪违法受追究的正确导向,形成廉洁从政从业心理生成机制。着眼于减少腐败的机会和条件,重点完善各类主体行为规范和监督制度,形成伸手必被捉的制度环境。深化重要权力部门、资金密集领域和市场交易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制度措施的廉洁性审查,有效解决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着眼于提高腐败风险和成本,重点完善信访举报受理和保密奖励制度,健全反腐败国际司法协助体系和部门联办、区域协作机制,完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罚等适用机制,健全罚金刑、财产刑和资格刑设置及适用办法,增强发现、揭露、查处和惩治腐败的能力。着眼于及时预警和纠错,重点完善反腐

倡廉舆情监测和处置制度,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密切关注和应对重要领域、部门和环节的反腐倡廉舆情动态,防止个别问题发展成为普遍性问题。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和及时纠偏,促进权力正确行使。着眼于提高群众的认可度,以解决社会关注的反腐倡廉问题为重点,着力健全保证科学发展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制度和纪律保障机制,改革“三公”消费管理制度,健全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等问题的长效机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群众利益。

推荐第10篇:文物古建筑科学防火思维与对策

文物古建筑科学防火思维与对策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古建筑火灾频繁发生,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成为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本篇文章针对于古建筑防火工作的特殊性,结合实际调研结果为相关部门提出了专业性、实用性、有效性的防火工作思路,深入探讨了古建筑防火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

科学防火

思维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99-01

前言:古建筑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鉴证,有其特有的参观价值和科研价值,其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显得极为重要。由于我国文物古建筑多由木材建造,其耐火能力较低,极易被火灾损害。经过多年来国内外的古建筑防火研究和学术讨论发现,虽然,基础消防机构在古建筑防火方面重视程度不断很高,但由于缺少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指导工作,火灾预防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火灾预防工作思路陈旧,缺乏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办法。

一、建立完善的火灾消防体制

很多古建筑群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在旅游高峰期,人满为患的场景屡见不鲜,空间拥挤,导致安全保卫任务繁重,成为了相关部门预防火灾的一大隐患。根据文物古建筑“唯一性”的特点,其消防安全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火灾危险系数、文物保护要求、地理条件与水利条件等,通过科学、系统、合理的分析讨论进行制定和实施。一些特殊地区可以引进“消防技术专家评审机制”,在解决基层预防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文物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监督管理,从而形成与消防技术同步成长的古建筑火灾预防机制。

二、科学划分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区域

通过大量的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经验表明,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消防机构的意识会陷入误区,对文物古建筑群不加区分,笼统的按照文物古建筑群进行保护和预防,导致消防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出现漏洞。针对于这种现象的正确做法是,对于真正的古建筑群,采取重点保护措施,作为重点安全区域进行火灾设防。而古建筑周围的配套设施,例如,酒店、宾馆等仿古建筑和场所与古建筑文物之间的关系不大,消防人员必须认真加以区分,将其划分成为独立的建筑区域,相对于古建筑群来说,建筑区域可以适当降低火灾危险评价系数和消防安全设防等级。

除此之外,在古建筑群、古城古镇等古建筑密集区,例如:中国的平遥古城、西塘古镇、五台山风景区等也可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耐火等级、人员数目等,合理划分不同的消防安全区域,明确对应的预防等级和预防措施。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消防安全体系,是实现现代科学消防管理的重要基础[1]。

三、客观评价文物古建筑火灾危险系数

古建筑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洗礼和历史的变迁,遗留至今,其中必定蕴含着古人在建筑学上的智慧。很多古建筑都具备简单、实用的防火功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头墙的使用。建筑物高低起伏不定,土墙相对相接,将相邻的建筑完全隔绝。其原理类似于现代防火单元的使用。

一些古建筑内尚未安装照明设施,也没有其他火源存在。所以,针对于这些古建筑,消防部门不应增加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安装自动报警系统等于人为为古建筑物增加了火源,间接的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根据文物价值保护原则,不允许随意安装非必要的外来设施和金属管道等,不仅被破坏了文物原貌,其安全系数也比较低。因此,在评价古建筑火灾危险系数时一定要客观、真实,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评估论证,从而正确的制定消防安全保护方案。

四、有效控制关键火源,消除一切火灾隐患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许多基层消防单位都没有意识到,火源控制是古建筑防火最有效、最实际、最可行的办法。由于古建筑使用功能比较单一,所以火源较少,容易控制。通过实践证明,有效控制关键火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火灾的发生。

控制关键火源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中,相关的火灾消防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行应用。例如,统一寺庙燃香地点,在寺庙的其他地区严禁出现明火,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属、石料等不燃材料作烛台,大殿内的香案表面用铜、铁制品包裹严实。大殿内不设电气照明,将所有的线路埋藏与地下。用最简单的控制火源的办法排除一切火灾隐患[2]。

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火灾预防机制

在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古建筑资源会被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很难与消防安全专业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同步。其中剩余的空间资源被持续开发利用,建设了新的现代化建筑,这些建筑与古建筑融为一体,使区域防火安全形势复杂化,火灾危险系数极高。因此,地方在发展旅游行业的同时,必须对古建筑的安全负责。在区域内情况发生改变后,相关部门要对古建筑群进行专业的消防规划、降低人员密度,设置火灾监控体系,完善区域自救能力。对于新建设的建筑,可以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提高建筑消防设计标准,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督[3]。

六、第一时间控制火灾

对于文物古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必须以快速反应为基础,将火势控制在初级阶段。对于单独存在的古建筑,一旦扑救反应时间过长,就已经丧失了扑救的可能和意义。所以,时间是古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第一敌人。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古建筑周围要要安排专人24小轮流值守,定期检查古建筑群内的火灾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各类灭火器材是否能正常工作,避免使用时出现特殊状况,延误火灾扑救工作。

总结:保护古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合理的维修和利用古建筑文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而火灾是古建筑保护的最大威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门所面临的压力剧增,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的火灾预防道路,已经迫在眉睫。通过相关专家的研究得出,改善古建筑预防火灾预防效果要从普及科学的防火思维入手,建立专业的消防队伍,完善一系列的火灾预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辉.凤凰古镇古建筑群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1(16):66-68.

[2]张霁.高校历史建筑防火安全解析――以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和文字斋为例[J].重庆建筑,2015,01(16):24-26.

[3]邓颖芝.试论东莞可园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和防火对策[J].科技风,2015,04(16):208.

第11篇:文献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

动设计研究

姓名 学号

文献综述

1.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

(1)建构主义内涵的研究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 J.Piaget),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提出人类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从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出发提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皮亚杰关于认识的建构思想对建构主义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建构主义是一种思潮,是众多理论观点的统称。斯拉文提出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3]格拉塞斯菲尔德认为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认识论和教育中的一个广泛而庞杂的领域,哲学家、课程设计者、心理学家、教育家等整广泛使用这一概念,他们大多数人强调“学习者通过个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意义和学习所做的贡献”。[4] 建构主义是关于学习的理论。张建伟,陈琦认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5]在皮亚杰和布鲁纳早期教育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内化为认知结构。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将维果斯基的理论介绍到美国,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6]何克抗认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7]建构主义的内容是丰富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8]刘儒德总结了建构主义主要特征,提出建构主义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知识的建构就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下面临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会根据情境中的线索调动头脑中事先准备好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先前经验,来解释这些新信息、解答这些新问题,赋予它们意义。[9] (2)建构主义历史发展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Philips认为建构主义学家可以归为两大阵营,一是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者。二是社会学上的建构主义者。在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中,Philips

[10]又区分了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分别是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是基于他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关于人的认识的成为建构主义理论的萌芽,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中指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即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11]在阐释认知发展的过程时,皮亚杰提出了若干相关的概念,包括图式、适应、组织、同化和顺应。

维果斯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同一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受到皮亚杰的影响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但是他不同意皮亚杰将儿童的发展阶段按单纯的年龄划分。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是以发现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991年在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组织了“教育中的新认识论”系列研讨会,邀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包括格拉赛斯费而德和斯戴福等人,经过激烈的讨论出现了6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心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及控制论系统。[12] (3)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研究

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派的理论观点存在在很多的差异,但是它们还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Anita Woolfolk认为建构主义者观点的共同的要素是强调: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社会协商和分担责任是学习的一部分;内容的多元表征;理解知识是被建构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13]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论发展至今,它主要包含三大理念: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 它不是最终的答案, 更不是终极真理, 而是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被新知识和新理论所超越、所取代。激进建构主义一派对知识的观点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他们认为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刘儒德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概括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中面临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假设和解释而已。[14]李琦、陈广宇、李政等提出从不同方面理解建构主义知识观,他们认为从主体方面理解,知识是客观的;从本质方面理解,知识是社会的;从获取方面理解,知识要情境化;从表达方面理解,知识有默会性;从学习方面理解,知识是复杂的。[15]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元化的,学生对对象意义的建构也是多维度的。[16]高文根据相关的研究概括了建构主义学习的6条核心特征: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累积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17]张旭,赵静波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以下特征: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学习意义的活动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的;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的过程。[18] 在建构主义课堂中,重点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课堂不再是教师向被动的学生灌输知识的地方, 学生不再是空的容器等着被注满。师生角色被重新认识,师生关系也随之改变。潘玉进指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应该体现在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要进行师生角色的调整,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经验的差异进而搭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19]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是促进者,他们指导、调停、鼓动和帮助学生发展与评估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教师最大的任务就是提好问题。[20]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21]

(4)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建构主义比较关注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何克抗指出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

[22]括四大要素:情境、协商、会话与意义建构。袁维新等认为教师在发展课程时,应给与学生对环境资料进行同化的机会,并借由发展概念以解释或组织资料而进行顺应, 甚至运用新概念以解释不同的现象, 最后将新概念与旧知识组织起来, 以达到平衡的历程。[23]杨开城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七条原则:提供知识的多外部表征原则;提供丰富认知工具的原则;情境的真实性原则;学习者控制与教师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扶助差生的原则;知识获取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24]高伟认为建构主义批判传统教育去情境化的做法,强调情境教学,首先将学习放置于复杂真实的情境中,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其次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能够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25]

有学者提出,建构主义使得教学设计有了很大的转变,李艺总结了以下几点变化:从微观的教学设计转向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内涵由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转向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理论把研究重点由注重将知识分学科教授,把知识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单元,变为注重学科整合的整体性知识的获得,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综合性;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主动参与式的学习;教师或教学系统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强调“学习伙伴” 的重要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尊重学习者在学习成果上的个别差异,由学习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过程导向的教学目标;注重高层次的学习结果的培养。[26]谭敬德提出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既表现在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又表现在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各环节的影响,即有助于教学活动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注重学习主体个性特征,分析差异;加强学习情境设计,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为评价方式多样化提供理论支持。[27]于晓波总结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包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28]

基于建构主义的早期教育实践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基于建构主义的早期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当代建构主义受影响比较大的早期教育方案或课程包括:幼儿认知导向课程(High/Scope课程或高瞻课程)、凯米和德弗里斯早期教育方案、福门的建构游戏课程、全美幼教协会的发展适应性教育实践及瑞吉欧早期教育实践。

目前幼儿园的生成课程和以儿童为中心的项目活动课程都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设计,这些课程体现了尊重儿童,提倡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

[29]对解决幼儿园的课程问题有了很好的借鉴。建构主义也对学前教育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使得学前教育评价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和内容的多维性;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方法要以质性为主,定量和[30]定性相结合。建构主义使得学前教育评价从关注与教学本身转移到关注关注儿童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儿童学习观点对于我国学前课堂教学的现代认知、变革和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31]

综合以上关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是深而广的,看出建构主义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们研究的的内容的丰富性及建构主义对人的学习影响的深刻性。建构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关于知识与学习的观点有了深刻的转变。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影响是改变了传统的以行为主义为指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课堂逐渐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学前教育有着特殊的价值,这也是已有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少的地方。所以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开展幼儿园教育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的价值。

2.关于数学教育的研究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的产生源于人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早在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伴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逐渐形成了对数学最初的认识,由人类早期的“结绳记事”,“刻痕记事”可以看出数学在最原始的应用。数学教育产生是由来已久的,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及西方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集合、天文、音乐)都包含了一些数学内容。

(1)数学的特点及价值研究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变化规律进行抽象, 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逻辑推理的科学,它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形及它们之间关系。[32]数学是人们于现实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产生于具体的事物,同时随着不断的发展又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区别于具体事物的、抽象的。数学的抽象是对物体现象生活的一个方面的抽象化,即只保留量的关系而舍弃一切质的特点,只保留一定的形式、结构而舍弃内容,得到的是纯粹状态下的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量与量的关系,它是一种思想材料的符号化、形式化的抽象。[33]数学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数学的定义、公理的推断都离不开严谨的逻辑分析和演绎归纳。在数学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猜测、验证、推理、证明。每一个数学公式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思维的参与,离不开严密的推理。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学的应用的扩大化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数学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互联网,让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在科学研究的应用也是广泛的,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方法和思想的运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数学对产生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中,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时数学对人的发展及成长发挥着教育作用,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虽然天资不同,但是人类的后天发展的能量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教育能够使得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使得它与人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锻炼人的思维。[34]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见数学与人类思维的发展史密不可分的。同时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的好奇心、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2)现代数学教育理念

数学的学习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和解决所认知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主要思想,1980年4月,在全美数学教师联合大会上发表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中指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中学数学的核心”。1988年国家数学教育大会将“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作为大会研究课题之一。

数学应该成为公民具备的文化素养,学校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学习数学的机会。1991年初,美国总统签署了一份称为《美国2000年教育规划》的报告,提出让所有人都能学习有效的数学。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数学促进人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提出要试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通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开展对儿童数学素养的培养,并把情感和态度的培养放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数学学习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精选数学学习的内容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学习需要的数学。

从目前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数学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数学教育有对我们人类有着特殊的价值,并且数学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强调问题解决、大众化、服务性、应用性更加关注数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们对于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得数学教育也尽力朝着实用性、普遍性、服务性发展。 (3)有关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研究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价值研究。幼儿园数学教育对于幼儿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数学教育活动不仅提高幼儿的能力,发展儿童数学思维,对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林嘉绥从数学教育对幼儿认识世界的价值以及对为以后的学业准备两个方面谈到他对早期数学教育价值的理解,他认为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同时她也提出这也

[35]能为儿童日后小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胡勇军提出早期数学教育对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增强幼儿对数[36]学的兴趣。黄谨认为数学启蒙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需要,我们要充分重视数学启蒙对幼儿的作用。[37]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王小辉从早期数学教育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的角度研究了其价值及意义,数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思维品质。[38]幼儿处于逻辑思维萌发及其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是并不是说幼儿不能学习数学。数学教育对幼儿的意义在于能使幼儿学会“数学地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教育能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对于幼儿来说早期的数学学习能够给他们一些早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训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39]Greg J.Duncan,Chantelle J.Dowsett等人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与表现很有利地预测儿童今后学业能够达到的成就。[40] 关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的特征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其具有操作性、探究性及生活性。吴慧鸣提出在数学活动中,孩子亲身操作,亲身体验对发展孩子数学概念,空间思维等的意义,操作材料对是幼儿自身学习的重要方法, 是幼儿主动获取物体间数量关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发展感知与思维的重要方式。[41]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操作性学习的物质基础,是帮助幼儿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的数学操作活动包含了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成分,操作活动对数学活动还具备探究性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学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是幼儿实施操作动作,使外部动作内化的媒介。[42]幼儿认知发展的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43]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张宪冰认为探究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的方式,儿童对身边的事情天生就有种广泛的好奇和兴趣,儿童的好奇心促

[44]使他们在对周围的探索中乐此不疲。让儿童在探究性的获得中学习数学对于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黄胜梅也提出类似的观点,探究学习方式从儿童的天性出发,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探究精神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多的价值。[45]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性是指在生活中对幼儿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数学教育,周粮平认为数学教育如果脱离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样会导致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他从幼儿数学教育目标、途径及内容三个方面来论述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观点。[46]仇美霞认为现实生活是数学概念的源泉,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并以一定的形体存在于空间,强调将幼儿的数学教育纳入到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愉快学习,才能让幼儿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中密切关联,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47]的问题。韦永慧探讨运用生活化情境开展数学活动刺激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的作用,她认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幼儿学习数学的情绪是积极的、主动的,能促进他们形成自我的知识结构。

[48]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实施的研究。学者们比较关注具体的数学活动实施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引用到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张勇强等提出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机地结合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用游戏课件开展数学教育活动。[49]周欣提出开展个性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开展个性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需要有正确的评价理念,在教育活动设计的时候能够针对不同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活动内容和材料方面给儿童提供选择;根据儿童学习风格提供相应的活动方式。[50]王小辉提出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新知的兴趣;搭建探究平台,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总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合理结论;将新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促进知识迁移。[51]孙锦瑞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应该以数学文化为理念在文化情境中强调数学对幼儿的启蒙。[52]Carolyn Tucker等人提出运用儿童文学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53]

通过以上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献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研究倾向于理论层面的内容比较多,对于指导教育教学一线的具体的建议比较缺乏。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幼儿园数学活动有效的策略的提出,以使得研究结果能够对改进他们的工作有启发和借鉴。

3.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研究

(1)有关教育活动设计内涵的研究

荷兰知名的教学设计专家迪克斯特拉教授认为:“教学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而学习是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当一个人想接受教学活动当组织描述和认可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学时,就必须对教学进行设计”。[54]史密斯,雷根提出教学设计是指把学习和教学原理转化成对于教育材料的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的过程。[55]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书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育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56]我国学者乌美娜在《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57] 通过对先前学者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可以推出教育活动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相关学习理论、幼儿发展理论及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育活动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化地安排的过程。它是教师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具体化的过程,是对学习者如何开展有效教育影响的系统化设计过程。

黄瑾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和材料,通过教师和儿童双向的交流和作用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它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组织传递一定的教育内容,落实幼儿园教育任务的手段。[58]庄虹,陈瑶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的时空内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59]方案。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活动设计是学前专业核心的课程之一,融合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注重实际训练的应用型课程。[60] (2)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研究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从查阅到的文献查阅中可以看出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在如何进行教育活动设计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了应该遵循的活动设计的原则。朱家雄教授提出在进行幼儿园活动设计时需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61]郭宗莉,钟小锋认为教育活动设计应该以满足儿童需要为基本前提,最终实现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统一,他们提出要保持教育活动设计的整体有效性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活动设计过程的开放性;活动设计与获得实施的交融性;活动设计过程的师生呼应性。[62]但菲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包括目标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和整[63]体性原则。赵焕明提出综合性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应该包括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教学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教学活动应将学习和发展连结一体。[64]姚伟教授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

【65】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因材施教性原则。周云指出早期的科学经验对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正确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应该体现目标性、方法的灵活性、活动性、教师的指导性。[66]秦红指出在进行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时,需要坚持回归生活原则;关注发展原则;实践创新原则。[67]于冬青指出关键经验是儿童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进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时,要重视儿童获得必须的关键经验,并且以关键经验作为制定活动方案的标准及活动评价依据。[68] (3)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及基础。朱家雄教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中,从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69]活动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了详细地阐述。黄瑾从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和内容、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环境与资源、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育活动评价几个角度进一步阐述各个内容领域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有效策略。[70] 关于教育活动目标方面,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经明确的指示,教育活动的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中要求的每个具体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有学者指出活动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随着儿童的经验和兴趣随时生成新的活动目标,能够让儿童主动地探索,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要关注活动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统一。[71] 宋济明指出在选择合适的具体活动目标之前需要了解每个教学领域的总目标,然后了解每个单元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最后根据具体目标所包括的内容选择适当的目标。[72] 有关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袁爱玲,何秀英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有导入的一般策略、掀起高潮的一般策略、结束的一般策略、把握活动节奏的一般策略几方面。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有依据活动目标和内容的性质、特征选用方法;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差异选用方法;选用的方法

[73]应体现先进性;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创造更新。在具体设计教育活动步骤时,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并且要考虑到活动的新颖性。王瑞玲指出在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中有几点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是既要有活动的目标达成,同时也要关注活动的过程;第二既要关注物质环境,也要关注心理环境;第三既要关注教师的预设,更要关注儿童的自发生成;既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74] 作为幼儿园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对教育互动的不断反思与重建,促进幼儿、教师及所有课程参与者的成长。虞永平等指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若干评价原则,首先是教育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其次教育活动要体现交互主体性,第三是教学计划实施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第四是资源和环境的有效利用。[75]王秀莲提出,幼儿教育活动评价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首先的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其次是需要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再次是教育形式的合理性,最后是教育效果的适宜性。[76]李艳指出教育活动评价要遵循发展的、适宜的及分类的原则,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即活动目标的综合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活动的内容要生活化、趣味性和实效性;活动方式要多样化,有层次和连贯性;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师幼之间的互动;活动的效果要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全面的发展。[77]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教育、教育活动设计等相关文献收集与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探讨有其独特性与优势。随着人们对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视,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们需要提升开展高效的数学活动的能力。本研究以教育活动设计为出发点,以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为指导,在教育实践层面对幼儿园数学活动进行改进,使幼儿园数学教育能够做到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儿童经验的获得及认知的建构,培养儿童数学兴趣及积极的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2]刘迎杰.主题课程的建构——后现代主义与建构主义对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启示[J].淄博师专学报,2007(1):32-36.[3]Anita woolfolk著.陈红兵等译.教育心理学[M].徐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81.[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5.[5][6]张建伟,陈琦.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7][8]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9]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9.[10]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4.[11]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21.[12]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1-55.[13]Anita woolfolk著.陈红兵等译.教育心理学[M].徐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81.[14]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10.[15]李琦,陈广宇,李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知识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9):13-15.[16]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7.[17]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35-39.

[18]张旭,赵静波.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前教学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47-148.[19]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科学版),2000(4):9-93.[20]张奠宙.期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大国”风范[J].教育科学研究,2005(2):16-18.[21]赵延清,贾云宏.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3-65.[2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23]袁维新,吴庆麟.关于学习环模式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30(3):632-635.[24]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0(4):14-18.[25]高伟.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8-80.[26]李艺.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0-15.[27]谭敬德.格拉赛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及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1(7):25-28.[28]于晓波.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环境的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0.

[29]杨晓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幼儿园课程设计[J].山东教育科研,2002(2):25-27.[30]李贵希,刘花雨.建构主义知识观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57-59.[31]马云.建构主义与我国学前教育课堂教学的现代革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49-51.[32]史宁中.关于数学的反思[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31-39.[33]周春荔.数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2.[34][37][60]黄瑾.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13,35-37,61.[35]林嘉绥,李丹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10.

第12篇:文献评述“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文献评述“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英语教学中高效且常用的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本文通过对比分析CSSCI期刊中近10年左右的5篇关于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的文章,从对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的构建、思维导图的作用方式三个方面总结5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时,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论述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1、思维导图的定义

在这5篇文章中都对思维导图进行了定义,由于思维导图的概念从上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已经相当成熟,思维导图的定义也基本没有差异。即,思维导图是组织和表征发散思维的一种图形技术,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是内在认知结构的一种可视化表征,通过把人脑中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特征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

2、思维导图的构建

思维导图的构建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多样的过程。05年陈敏在《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思维导图的图表结构包括节点、连线和连接词三个部分,包括层级型、概念型、顺序型和循环型。08年后的几篇文章中涉及到的思维导图的构建就多样且复杂了,表示思维导图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使用颜色来驾驭整个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和空间感等等。

3、思维导图的作用方式

这5篇稳重分别从思维导图与语篇阅读、思维导图与教学策略、思维导图与二语习得等角度论述了思维导图对应于教学的重要作用。

2008年马武林和陈钰的《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以及2011年王翠萍和胡石、宋佳的《思维导图在阅读活动中的应用探析》都是着重探讨思维导图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2001年徐亮的《语言习得神经性机制性别差异对优化二语习得策略之启发》,2005年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2009年黄雪英、胡竹菊的《思维导图融入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则重点强调了思维导图对整个应于教学策略的影响。

但是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应于教学的影响主要由以下两点: (1) 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同时老师也可通过学生在学习后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理清思维的脉络,供自己或他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分析与思考:

教学中的思维导图确实不可小视。首先,英语学习说到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学习。英语中贯穿的逻辑思维能力,缜密条理的描述手段,都要求我们在点滴教学中将思维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真正能在为了考试而功利性学英语的同时,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质意义。思维导图正是一种思维的形象化、条理化、扩展化呈现。学生养成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知识、理解篇章、构建思路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习英语,也能培养他们将这种思路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同时,平日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纯文本的语言输入对于大强度的英语教学压力已经难以满足,英语教师有时为了赶课时不得不舍弃很多优秀的活动,将重点只放在语言点的长篇大论上。然而思维导图是一种便捷的方式,它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将学生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来,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的阅读和记忆。从而减轻教师课堂上的大量文字输入。

然而,问题随之出现,课堂教学中如若大量使用思维导图,学生的语篇语言输入必将减少,英语的学习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同时也必须回到context中去。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大概的内容框架和知识点体系,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和理解,但是需要学生自己课下进行大量的扩展和积累。这对于学习基础好,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然而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说,思维导图的大量应用可能会使他们的语言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亮.语言习得神经性机制性别差异对优化二语习得策略之启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6:6-8

[2]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01: 36-41.[3]马武林,陈钰.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现代教育技术,2008,03:55-58.[4]黄雪英,胡竹菊.思维导图融入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外语电化教育,2009,05:38-42 [5]王翠萍,胡石,宋佳.思维导图在阅读活动中的应用探析.图书馆学研究,2011,07:66-70.

第13篇:思维

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指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与感知觉一样,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同的是,感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个别事物及其外部特征和联系,而思维则是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在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重要特征。所谓间接性是指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例如,考古专家通过遗迹、文物来推知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所谓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如对鸟的认识,就是通过思维的概括性而得出鸟有羽毛、卵生这一本质特征的。

二.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 1.思维的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广阔性指思路广阔,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指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指善于迅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况变化时能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做出新的决定,迅速地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指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和变化,主动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机动灵活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指思维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推理合乎逻辑。

思维的创造性,指思维时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求异,以新颖、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指思维时善于冷静地考虑问题,不轻信、不迷信“权威”的意见,能客观地分析评价事物。

2.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⑴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掌握了这种思想武器,才可能做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本质地而不是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客观地、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主观教条地看问题。

⑵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启发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学中应该强调启发式、法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培养。

⑶加强言语训练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言语发展是分不开的。学生正确地掌握大量词汇和系统的语法规则,并能清晰、准确、灵活地使用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可使思维活动明确、系统、符合逻辑。

⑷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影响

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同思维;限制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发展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⑸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 实践活动是思维发展的源泉。实践不仅为思维活动提出新课题,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也提供了检验思维正确性的标准。加强实践锻炼,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缓解。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把动物分解为头、尾、足、躯体;把几何图形分解成点、线、面、角、体,都属于分析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例如,把单词组成句子;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节联成完整的场面;把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业成绩、健康状况等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作出结论等都属于综合过程。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例如,教师要讲清“思维”这个概念,必须与相近的“思想”这个概念相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它们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是理性认识;它们的差异点在于,思想是理性认识的内容,思维是理想认识的形式。通过比较,对思维这一概念的认识就更加准确了。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有共同点的事物划为一类,再根据更小的差异将它们划分为同一类中不同的属,以揭示事物的一定从属关系等级系统。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人可以分为男性、女性;大人、小孩;高个、矮个;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通过分析、比较,抽出人类具有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这就是抽象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能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一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系统化是指在头脑中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例如,生物学家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分了类,并揭示了各类生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这就是人脑中对生物系统化的过程。系统化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的基础上实现的。系统化的知识便于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广泛的神经联系,使知识易于记忆。也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和结构,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运用知识。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的定义

创造性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颇具争议的概念。心理学上,人们一般把创造性和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创造性是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倾向、一种特性。但是,关于什么是创造性,学者们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看法也就各不相同。从创造活动的过程看,创造性体现在个体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创造活动的成果看,创造性体现在能够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目前从创造性成果的角度来界定创造性较为人们所接受。一般把将创造性定义为: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产生出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特性。

创造性的表现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发明、制造出新产品,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多芬创作交响曲,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等等;可以发现新技术、新方法,如水稻改良技术的提出,放射疗法的提出等等;可以找出本来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规律,形成新理论、新思想,如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等等。

创造性不是个别天才所特有的,而是所有正常人都具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创造性是个别人的天赋,与多数人无缘,对自身的创造性缺乏理性的认识。其实,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产品的活动,如鲁班发明锯子。后者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如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自己发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首尾相加,将连加变为乘法。虽然这种方法不是高斯首创,但对他个人而言,也是具有创造意义的。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创造性不仅表现在较为罕见的真创造中,而且表现在更为常见和普遍的类创造中。生活中,不是人人都能有首创,但是各个都可能独创。可见,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独有的,一切心智正常的人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创造性。

2.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个体创造性的形成与发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要以先天素质为前提,又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既有认知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格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有:

⑴ 智力因素

对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家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创造性是智力的构成因素,有人认为创造性和智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能力。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①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②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④高创造性必须有中等水平以上的智商。以上观点是基于传统智力概念和智力测验而言的。今年来,随着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等理论的提出,智力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力已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多维的结构,因此,关于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有待于重新考察和探讨。

⑵ 知识因素

创造不可能脱离知识而无中生有,创造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转换的过程。创造必须以大量的知识为基础。当然,知识与创造性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创造性就越强。机械接受的、杂乱无章的知识并不利于创造,丰富的知识有时也可能让人形成心理定势,阻碍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创造力水平的下降。一个人的知识能否有助于他的创造性的发挥,关键看他的知识的质的组织状况,即是否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

⑶ 人格因素

心理学研究者通过比较高创造个体和低创造个体发现,创造性与某些人格特征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敏捷,独立性强,有幽默感,自信心强、抱负水平高,敢于冒险、富于幻想,坚忍不拔等人格特征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胆怯,过分的自我批判,怠倦,性格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兴趣狭窄等人格特征将妨碍人们创造性的发挥。 ⑷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对个体创造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二是在实践活动中,环境因素对个体创造性表现和发挥的影响。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都会影响其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家庭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氛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家长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家庭气氛比较民主,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其次,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孩子创造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容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教师较多采用指导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那么,这种教育就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再次,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发展。

在个体的活动实践中,外在的环境会影响他们创造性的表现。研究发现,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将促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内在创造动机,而不适当的外在奖励、任务、评价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妨碍创造性的表现和发挥。

3.创造性的开发和培养

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决于后天的开发与培养。那么,如何开发和培养个体的创造性呢?从创造性的心理成分看,创造性的培养应该涉及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方面;从创造性的发展过程看,创造性的培养应该考虑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多种途径。因此,创造性的开发和培养,应该是一项多方面、多途径的全方位立体工程。

⑴ 创设有利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造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反之,则会扼杀个体的创造性。营造创新氛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⑴加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建设,营造有利创造,鼓励创造的社会文化环境。⑵创设让孩子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家庭环境。⑶转变教育观念,实施创新教育,营造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学校环境。

⑵ 加强创造性思维方式与创造技法的训练,掌握创造策略 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和一些创造技法的训练,也是开发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① 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知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的、变化的、独特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流畅性,指发散的量,即在短时间内表达出的观念和设想的数量;二是变通性,指发散的灵活性,即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三是独创性,指发散的新奇性,即对刺激能做出不同寻常反应的新奇程度。培养发散思维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三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善于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题设想和方法,开阔思路,逐步养成学生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进行一些发散思维训练,如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练习;给一篇文章尽可能多地加上合适的标题或给一篇文章设想各种不同结尾的训练;对某一物品提出尽可能多的用途等等。

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而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方式。侧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历史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侧向思维的产物。培养侧向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联想和类比推理的训练。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联想的法则(如相似、对比、接近等)进行积极联想。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而把它们联结起来,因而往往能够发现某些事物的相同因素或某种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通过联想训练可以触类旁通,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活化所学的知识。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个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一种跃进式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对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许多事实表明,科学家在提出新思想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凭逻辑思维,而是靠直觉。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在学习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解决问题中缩短思维过程;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快速思考,即兴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类比联想,用形象化的方式思考问题。

② 创造技法的训练

随着创造力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用于训练创造力的技术和方法(即创造技法)应运而生。目前技法种类繁多,如检核表法、智慧激励法、分析借鉴法、触类旁通法、聚集发明法、特性举例法、未来预测法、信息交合法等等。

⑶ 塑造创造性人格,技法创造潜能

个体的创造性与某些人格特征之间十分密切。因此,注重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养,也是促进创造性发挥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教育中,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教育及培养相对薄弱,造成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较为缺乏。因此,学校教育尤其要重视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培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不同观点和意见的态度以及敢于向传统、习惯、权威提出挑战的精神。来自教师权威的压力往往会使学生自信心降低,批判精神不敢张扬,为此要特别注意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克服教师权威的消极作用。

⑷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技法创造灵感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重要阵地。课外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没有课堂那么严肃和紧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往往能积极主动探索和思考各种问题,并有所发现。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开广播、办报纸、创画刊、出诗集、设计各种模型与产品、制教具、撰写科技小论文、举办各类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拓展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空间。在各种课外活动中,通过查阅资料、观察、思考、设计、动手制作和实验等,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创造力。

第14篇: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科学思维

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科学思维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8月10日07:18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编者按

“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军事文化体现着军人的生存智慧,锻造着军队的“软实力”。尤其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军事文化在军事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可以说先进军事文化是军队发展须臾离不开的沃土、阳光和雨露。有了先进文化的滋养、依托、支撑,才能站在军事变革的时代潮头,才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才能真正实现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没有先进军事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为了贯彻胡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指示,本刊从今天起刊发一组专稿。

军事文化是军人精神的火炬,是军队奋进的号角。军委胡主席鲜明地提出:要“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官兵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为什么要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怎样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靠谁来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这都需要确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思维方法。

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必须强化战略思维,提升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军事文化是以军事活动为内涵、以提升战斗力为核心、以文化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精神文化形态、理论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科技文化形态和艺术文化形态等。所谓战略思维,突出特点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超越时空的限制,从根本上、方向上、本质上去观察、分析问题,做出科学决策。强化战略思维就能从战略的高度对先进军事文化作出科学的定位:即建设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时代发展为依托,以生成和提升战斗力为核心的先进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

首先,强化战略思维,必须把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为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首要的战略问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这既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方向。我军之所以屡遭挫折、历尽磨难而始终红旗不倒,军魂不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先进军事文化提供了政治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文化支撑。抓住了

就抓住了先进军事文化的魂;培植了官兵的军魂意识,就培植了先进军事文化的根。军队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重点目标。远到罗马帝国、奥匈帝国的覆亡,近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内到太平军、八旗兵的颓败以及蒋家军队的历史大逃亡,都能从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影响上找到诱因。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军队不变质作为首要的战略问题,确保我军能够经受住各种斗争任务和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始终成为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

其次,强化战略思维,必须把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为确保全面履行历史使命根本的战略问题。军队历史使命是先进军事文化根本的牵动力,先进军事文化是军队履行历史使命的根本助推力。我军的历史,就是一部历史使命与先进军事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发展史、辉煌史。在新的历史时期,胡主席提出了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的拓展,赋予了先进军事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使命愈是拓展,愈需要先进军事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因为使命任务拓展,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转型。美军就明确提出:“转型始于文化,终于文化”;“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我们必须树立先进军事文化与历史使命的统一观,真正把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为确保全面履行历史使命的根本着眼点,确保以强大的军事文化力提升全面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

再次,强化战略思维,必须把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为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本质要求的战略问题。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就难以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历史和现实表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不但体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永恒的主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影响和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复杂和深层次因素日益增多,对先进军事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一定意义上讲,军事文化的先进性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性。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盲目性,其源多出于军事文化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以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发展,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

纵观世界军事史,谁有了先进文化的依托,谁就能站在军事变革的历史潮头。葡萄牙和西班牙建立起近代最早的强大海军,主要依靠发达的海洋文化;英国军队的崛起,主要依靠高度发达的工业文化;美国军队半个多世纪以来称霸世界,主要依靠创新文化。旧中国军队“一穷二白”,穷的是装备,白的就是文化。惟其如此,毛泽东一言以蔽之: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说:没有先进军事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

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构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科学体系

系统思维,是指沿着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种思维可能性,选择多个思维路径,全面、历史、发展地思考问题,从而做出科学概括和正确决策的思维方法。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化、人才、廉政等诸多方面,必须强化系统思维,以包容自信的姿态弘扬中华传统军事文化,以多样开放的心胸借鉴世界先进军事文化,以综合创新的观念建设发展我军先进军事文化,构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科学体系。

以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创新发展先进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思想操守、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集中体现着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军队建设的兴衰成败。政治文化在先进军事文化科学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因为政治上的动摇是根本的动摇,方向上的迷失是根本的迷失。创新发展先进政治文化,必须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先进政治文化举旗铸魂的导向功能、献身使命的励志功能、知荣明耻的修德功能、审美陶情的净化功能、立说立行的实践功能,引导官兵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这就要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先进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官兵普遍理解认同、自觉培养践行,使先进政治方向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以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理论为先导,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指导理论文化。没有先进军事理论指导的战争是盲目的。我军所以能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以先进的军事指导理论运用于战争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其实,先进军事指导理论本身就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先进军事指导理论排除到先进军事文化之外,那无疑是一种偏见。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以及主要国家军事实践表明,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越来越发挥着主要因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战斗力的集中体现。创新发展先进军事理论指导文化,核心在于发展完善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先进军事指导理论。我们要突出先进军事理论指导文化的中国特色,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理论的实证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结合起来,渗透到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部实践,以发挥其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先导作用。

以激发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精神动力为重点,创新发展先进战斗精神文化。战斗精神文化是我军的鲜明特质。尽管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但战斗精神仍然在作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仍然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特有要素。特别要看到,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多元、相对和平社会环境,以及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嬗变,很容易使官兵淡漠战争意识、松懈战斗意志、弱化战斗精神,尤其需要建设先进战斗精神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斗精神的核心之点仍然是勇敢作战、不怕牺牲,但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品德、顽强的战斗作风、过硬的军事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军事高科技知识等,无疑都是战斗精神的重要支撑。可以说,用战斗精神和军事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军队才是不可战胜的,才是敌人最可畏惧的。

以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为核心,创新发展先进军事人才文化。未来信息

尽管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千变万变,但军以才治、战以才胜的内在规律没有变。如果说有变的话,就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对新型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创新发展先进军事人才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确立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核心素质的观念。这就要紧紧围绕提高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核心素质,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使先进军事人才文化体现于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之中,无论是依靠军队院校培养、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还是坚持部队在职培养,都要着眼提高核心素质打造先进军事人才文化。这就要围绕构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目标体系,创新发展先进军事人才文化,为形成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参谋人才、科技人才、实战人才、保障人才的人才系统发挥服务保证作用。

以构建军队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环境为保证,创新发展先进和谐统一文化。先进和谐统一文化,是统一意志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特质文化,在先进军事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先进和谐统一文化,除了传统的官兵团结和谐、军地军民团结和谐,还延伸至军兵种和谐统

一、信息系统各子系统和谐统

一、作战体系各子体系和谐统一,以及各作战单元之间的和谐统一。特别是未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基本特征就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尤其要靠和谐统一制胜,靠先进和谐统一文化来凝聚意志和力量,来统一思想和行动。如果各自为战,甚至以邻为壑,即使系统再完备、装备再先进,那结果也会是1+1

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实践活动,必须强化创新思维,拓展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发展空间

创新思维,亦称求异思维、破例思维、扩散思维或开拓思维。突出特点是善于冲破旧习惯、旧惯例和旧传统的阻力,从新的视角、新的途径、新的可能性去导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工作的先决条件,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杠杆。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强化创新思维,拓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发展空间,使先进军事文化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与官兵思想实际相符合。

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理论体系。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先进军事文化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指导。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首要是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理论,逐步建构先进军事文化的理论体系。要着眼“两个大局”,紧贴时代发展,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丰富实践为依托,着力研究先进军事文化的时代背景、军事特色、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先进军事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建设、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等关系,从而使先进军事文化科学定位,逐步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科学先

着眼使命任务,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科学内涵。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主要在于内容的创新发展,内容的创新发展主要取决于使命任务的拓展。新的历史使命为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历史机遇。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忠诚使命、履行使命、献身使命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要创新发展核心军事能力文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这是战斗力生成要素发生新的变化的关键所在,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要创新发展非战争军事行动文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我国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和军队履行使命的重要任务,也是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一个崭新课题。要创新发展高新军事科技文化,高新军事科技是战斗力生成的第一要素,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对高新军事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创新发展高新军事科技文化已是当务之急。也要创新发展“三战”文化、军营廉政文化等。总之,围绕历史使命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不仅使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突出了主体性,而且使先进军事文化增强了战斗力。

运用高新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新的实现形式。高新科技是创新发展实现形式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当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为支撑的新军事变革,导致军事形态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甚至质的变化,也必然导致先进军事文化的一系列嬗变。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新的实现形式必须提升高新科技含量。从部队先进军事文化的实现形式上,当前要实现由经验型向理性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由零散型向系统型转变,由配合型向匹配型转变,由娱乐型向战斗型转变,由随意型向机制型转变,由物化型向人本型转变,由专业型向大众型转变,由粗放管理型向精确保管型转变,由重投入型向重效益型转变,从而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新的实现形式,使先进军事文化更具时代感、科技化和吸引力。

紧贴部队实际,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支撑环境。人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支撑环境,既是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题中之义。更新观念,确立先进军事文化软实力与军事硬实力协调发展的观念,确立先进军事文化的主旨在于以文化人、以文强军、以文制胜的观念等;尊重先进军事文化劳动、先进军事文化知识、先进军事文化人才、先进军事文化创造等。创新机制,将创新理念、创新行动渗透体现到先进军事文化的制度机制之中,通过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内涵周延、便于长期坚持的组织领导机制、活动开展机制、检查评估机制、研究探索机制、奖褒惩戒机制和物质保障机制,确保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常态化。创新舆论,注重创新阵地建设、环境建设、舆论建设,使官兵时时处处受到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思想熏陶、心理感染和精神激励,人人投身到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实践之中,为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最大地发挥内在潜能。

坚持择善而从,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宏观视野。有的学者指出:先进文化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而言,就是要弘扬中华

优秀军事文化,吸收世界有益军事文化,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程中,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军事文化。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军事文化的伟大价值,从中寻找先进军事文化的底蕴和可资借鉴的精华,坚定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民族自信;增强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驱动力,既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盲执往古、泥古不化。同时,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外军的军事文化,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吸收、择善而从的原则,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吸收借鉴外军有益的军事文化成果。

第15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摘 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探究;创新;科学实验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空气的热胀冷缩”“水珠从哪里来”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对学生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只有打破常规思维,才能培养创新思维。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 “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三、虚实互补,优势互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对这类知识就不会只知理论却茫茫然了。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参考文献

[1]严闯.对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初探[J].学周刊,2014(10)

[2]金伟平.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浙江教育技术,2010(02)

第16篇: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关键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对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加强领导、服务发展、服务人民提出了新的要求,革新执政理念、转变思维方式势在必行。思路决定出路,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领导干部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改造领导干部世界观、方法论的必然途径和方法。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坚持不断的学习,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用新的发展成果改造自己,提升思辨能力。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的过程,不是理论知识的简单填充过程,而是一个有机地理解消化、生长形成自已的理论思维的过程,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已的认

识武器、思想武器的过程。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潜心思考,领悟贯穿在理论中的基本思想,科学态度和根本立埸,并经过吸收和消化,变成我们自已认识、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二、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思维方式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开启“十二五”宏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每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作前导,用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进行分析、思考,联系实际拿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切实摒弃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用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在实践中把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变成自已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使之成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理论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联系实际不够自觉的问题,加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优良作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同志想问题、办事情不实事求是,一味个人主义想当然,一叶障目瞎指挥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就起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没有把科学理论转变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把学习理论简单化,庸俗化。没有做到真正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滑向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同时也损害了科学理论的科学指导性。因此,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把科学理论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形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辩析是非,用科学的办法解决改革开放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17篇: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经典的文献 科学的指南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经典的文献 科学的指南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经典的文献科学的指南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经典文献,就是要以它为科学指南,着力提高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水平、带队能力和创新效能。

要有“当好班长”的担当。书记要潜心学习和研究当好“班长”的方法,强化责任担当,该说的话要说到,该点的问题要点到,不怕得罪人;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搞“一言堂”。同时,要尊重下级意见,确保决策更加科学、部署更加周密。

要有“五湖四海”的胸襟。各级党委委员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步调一致;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搞小动作,不搞背后议论。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

要有“胸中有数”的底气。这些年来,我们以“两联系一蹲点”为载体,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增强了“胸中有数”的底气,出台实施了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各级党委委员要用好“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把握好质量和数量的界限、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最大限度避免“拍脑袋决策”,使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措施,最大限度符合基层实际、满足群众意愿。

要有“弹好钢琴”的艺术。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全局的思维,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和做事的先后顺序,注意抓好平衡、协调推进。对确定的主要工作不但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当前,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司法行政工作精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品牌化方面存在的短板,采取切实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全面提升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18篇:文献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 廊坊市瑞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专 业: 财务管理 姓 名: 杜海元

指导教师: 翟会颖

2014年5月14日

1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 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廊坊市瑞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没有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过规划分析,并且汽车行业在我国一直属于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因此本文的叙述对汽车行业的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用盈利能力理论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这些文献给予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有关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论文和期刊。

2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企业都将面临全球的竞争挑战,而且汽车行业更新换代快,面临的竞争与日剧增。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企业所遇到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并且获取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性能力的目标,它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近几年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涵义综述

黄明、郭大伟在《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说,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钱爱民(2011)在《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中指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指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朱德龙(2010)《财务报表分析》中提出,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从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四个方面进行。

崔也光(2005)《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阐述,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利现金能力、降低本钱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个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体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赵改云(2010)《企业现行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之我见》中提出长期盈利能力是着眼于企业长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实现利润和占用投入资金比率的分析,评价企业投资的增值能力。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资金进入企业后,最终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资产。企业在一段时期内资产一定的情况下,获得的利润越多,

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表明资产的获利能力就越强。因此,可以进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衡量资产的运用效益,反映投资效果。

屠芳(2012)认为,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二者各有侧重。盈利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它主要是以应计制为基础,其表现为税后净收益的大小以及相关比值的大小;而盈利质量则主要反映盈利的确定是否同时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这样的盈利水平才具有较高的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这一指标越小,盈利质量越高。

田俊敏(2009)《改进盈利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中提出企业常用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企业的风险特征、理财行为特征及投资价值,为相关利益人提供多种多样的盈利能力信息,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投资和信贷的决策,也为评价企业绩效提供有效基础。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设计的指标,更加谨慎、稳健地反映了企业资本保全和增值状况,它体现了对所有者权益的保护,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侵蚀所有者权益的现象,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童翔飞(2004)《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财务控制与改进——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一文中,讲述了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这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债权人以及企业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共同关心的重要指标。

提高盈利能力综述

刘祥坠(2008)《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中明确指出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其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公司的股东带来价值。因此,经济增加值率越高,公司的价值越高,股东的回报也就越高;股东回报越高,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就越好,即公司的市场价值越高。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是讲求效益的,公司资本运作的效益越高,就越能吸引资本的投入。在传统的利润标准体系下,没有一个恰当衡量资本运作效率的指标,而在经济增加值率标准下,这个问题将一目了然,经济增加值率高即意味着该公司单位资本创造的价值最大。

倪燕(200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指出企业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她指出企业

4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越多,企业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陈荣奎(2006)认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利润表有关数据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利润表中有关项目和资产负责表中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来评价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和预期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最根本的有两个角度,即从利润形成结构来分析获利能力和从投资报酬率的角度来分析获利能力。利润形成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利润表有关项目之间的对比关系来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这是传统的获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等。

王芳(200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探索》中指出由于上市公司自身特点所决定,其盈利能力除了可通过一般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析外,还应进行一些特殊指标的分析,特别是一些与企业股票价格市场价值相关的指标分析。如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股息发放率、价格与收益比率等指标。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和权责发生制的使用,决定了某一期间的利润并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利润带来的资源并不一定具有确定的可支配性,从而使以上所述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影响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因素。决定盈利能力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现金净流量及利润的构成情况等。

程培先(2008)在《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指标探索》相关理论中提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忽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忽视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企业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忽视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

5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谢宏(2006)《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济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体现。对员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和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同时它也是集体福利,不断完善的重要措施。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综述

张宝清(2010)《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探讨》中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既容易理解,又有很强的操作性。

侯晓红,李琦,罗炜(2011)《大股东占宽裕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研究》中利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系列指标的结果进行处理评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

刘捷,王世宏(2011)《资本规模对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赋权的多指标分析方法有利于避免指标排序以及其权重选择的主观性。

孔宁宁,张新民,吕娟(2012)《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中构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企业盈利能力测评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的仿真结果比较可靠,而且测评准确度高,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穆林娟(2009)《财务报表分析》中提出: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两个或几个有关的经济指标的对比,找出差异,研究和评价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方法是以同一期重要财务报表上的若干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目前相关情况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初,早期研究主要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企业财务业绩评价,后期发展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多角度综合评价。

6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往的研究理论,为我们对现代企业盈利能力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Czyzewski and Hicks (2009) 《 Analysi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一文中对资产机构和现金持有量如何影响资产收益率(ROA)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成功的企业具有相对高的现金资产集中充足度,其对现金实际上会产生较高的资产收益率。

McKinsey Quarterly (2010)《A marketer’s guide to behavioral economics》,NedWelch 在 Maeketers have been applying behavioral economics-often unknowingly for years。A more systematic approach can unlock significant value.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2010)《 Balanced score card 》中提出平衡计分卡理论,它的基本思路是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表面现象和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的业绩目标,设计出相应以便系统、全面、迅速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为企业的平衡管理和战略实现服务。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组织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定义组织绩效目标,每个角度包括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测量指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行动方案,从而大大改进了以往绩效管理中由于仅关注财务指标造成的局限性,并在世界很多国家大型企业得到推广。

7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结 论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已经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这五十年对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中国的汽车行业到了崛起的时候了。而且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转换,现在的80和90后又是一个比较讲究享受的群体,他们的购车欲远远大于他们的实力,成为汽车领域新的一部分,这大大加快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学驾驶证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即将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因此,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不容忽视,它关系到企业管理者、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的经济利益。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需要从企业的指标分析方面、特殊指标如每股收益方面、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对比方面、资本结构方面、商品结构方面等研究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率越大,企业的价值越大,同时盈利能力越强,带给企业的现金量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因此赚取的利润也越多,保障了投资人、债权人和员工的经济利益。本文以廊坊市瑞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为例,利用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分析和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这也是企业的重点。

第19篇:文献综述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利弊分析的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中,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经历了一个从数量小、范围窄、限制多的试点阶段逐渐发展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的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 以来出现的改革步伐的加大,中华民族企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将进一步增大,外资对中华民族经济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深入。

关键字: FDI 民族企业 利弊分析

1.前言

2007 年“两会”期间,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人大代表宗庆后上交了一份提案, 名为《关于立法限制外资通过并购垄断我国各个行业维护经济安全的提案》。这个提案来源于达能欲强行以40 亿元人民币的低价, 并购娃哈哈总资产达56 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事件。这使得娃哈哈集团在引进法国达能集团直接投资后的恩怨浮出水面。

作为80后的一代,我们见证了娃哈哈的成长,也是娃哈哈产品的最大消费群体。因此,笔者运用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达.哈”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肯定FDI对我国民族企业的积极影响的基础上,侧重于分析关于FDI的消极影响。

1.1 主题思想

外商直接投资(FDI) 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引进FDI 对我国民族企业的效应问题,许多国内外文献已经作了相当充分的探讨,如Pearson (1991),研究的主流侧重于FDI 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相当多的文献认为,FDI 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出口贸易和劳动就业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笔者不赞成一些对FDI 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经济学家如阿瑟·刘易斯(Lewis) 和佩必斯(Prebisch) 的观点,但是, 胡宏兵(2004)认为由于国际资本的逐利动机和外国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与中国利用外资的目标之间的不一致性, FDI对我国民族企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消极影响。而对这些利弊的研究正是本论文写作的主题思想[8]。

1.2 相关概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定义为:“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济区域)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而发布年度投资报告的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则在此基础上,定义外商直接投资为:反映一经济体的居民(直接对外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他经济体的企业居民中的持续利益和控制力的一种包含长期关系的投资。其中暗指投资者对其他经济体企业的经营有很大影响力。由此,沈伯明(2004)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其核心是对本经济体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控制力。

[5]

1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分析——以娃哈哈为例

1.3 综述范围

在论文的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如:《中国的外资经济》、《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外资进入行为研究》、《“入世”与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战略》、《利用外资与金融风险防范》、《当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我国的对策》、《中国引进FDI 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娃哈哈”纷争迷局》、《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与发展方向探析——“娃哈哈·达能之争”的案例研究》、《反思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案例》、《“达娃之争”给拥有民族品牌的本土企业的启示》等。

本文针对笔者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前期阅读和思考,结合论文的主题思想,以及“达.哈”事件这一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我国民族企业在引进FDI时的新对策。

1.4 争论焦点

有关于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的争论,国内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加强的趋势,江小涓(2002)认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垄断市场。 ⑵ 导致失业。 ⑶ 外部冲击。 ⑷ 技术依赖性。 ⑸ 利益外流。 ⑹ 影响政府控制力。 ⑺ 国家安全。 ⑻ 必要性减弱

。 [1]2. 达能V娃哈哈之恩怨

2.1 纠纷缘起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其中娃哈哈持股49%。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 的控股地位。

傅钢(2007)认为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其合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强行收购**

[17]

2007 年4 月3 日,达能欲以40亿元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2.2 案例分析

⑴ “达.哈”事件是一场股权争夺战。 ⑵ “达.哈”事件是一场商标使用权的争夺战。 ⑶ “达.哈”事件是一场合同风险的典型事例。 ⑷ 达能在我国实施的并购类似恶意并购。

此外, 余四林(2007)此事件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在经济安全立法上的巨大空白。如果我们仅止于从“自由主义”式的交易司法角度进行审视, 恐怕会忽略其中更该令人警醒的典型意义, 因为它暴露出的是我国在经济安全立法上的巨大空白

[19]

2.3 启示

这场相互揭短的“达.哈”事件会给达能与娃哈哈双方都带来不利影响。从纷争骤起到现在,达能的股市价值大跌,这表示欧洲投资者已经开始对达能投反对票了。而长此以往,娃哈哈在消费者心目中几百亿的品牌价值也难免会“身价大跌”。不论这场纷争最后的结果如何,达能与娃哈哈都不是赢家。

那么,我国民族企业在与外资合作时,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得出一些启示,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争取中外合作愉快的双赢结果。蓝晓芳(2007)认为,

(1) 我国民族企业与外资的合作应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 (2) 签订合同前应三思而为,一旦双方订立合同就应遵守游戏规则,秉持“合约精神” (3) 对并购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 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5) 民族品牌的保护不应过于依靠本土企业的呐喊或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应仰仗法律的立法完善与有力执行[20]。

3.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概况

3.1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历程

张建刚(2007)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中,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⑴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起步阶段 (1979-1986) ⑵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持续发展阶段 (1987-1991) ⑶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2-1996) ⑷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结构调整阶段 (1997- 2 0 0 0) ⑸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质量升级阶段 (2 0 0 1 - 今 )

[6]

3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分析——以娃哈哈为例

3.2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利弊

我国实行开放政策, 利用外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 促进技术、管理等方面进步, 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拓展国际市场, 发展我国民族经济。从我国近20 年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业宏(2004)认为主要表现在:

(1)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增长。

(3)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市场化进程。 (4) 促进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国际化进程。

(5)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带来了部分先进企业文化,培养了现代企业管理人才。 (6) 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法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

[14]

但高新雅(2007)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发达国家在向我国民族企业输出资本的同时,从来都没有忘记和放弃对我国民族企业实施“西化”的政治战略。它们以其雄厚的资本挤压、削弱我国民族经济,特别是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13]。具体说来, 秦伟(2000)认为外商投资对我国民族企业造成了如下负面影响:

(1)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2)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3)有些外商投资对中国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4)某些外商采取不公平竞争行为。 (5)中方一些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6)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7)外商投资对国内企业民牌的侵蚀。 (8)外商对国内企业市场的挤占

[15]

3.3 我国民族企业受FDI冲击之原因

由于我国民族企业自身的一些原因以及政府对外资管理上的一些局限,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外资对民族企业的冲击。杜惟毅(2001)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上与外资存在差距。 (2)民族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比例偏低。

(3)民族企业缺乏规模效应。

(4)民族企业和外资竞争环境不平等。

(5)对引进利用外资的规划和管理不完善。

(6)有关吸收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10]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3.4 我国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之不对称竞争

我国民族企业在本土面临着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我国民族企业也采取种种措施提升竞争能力,求得生存与发展,展开与外商的竞争。这一过程自然离不开中国这一大的背景,民族企业在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时所面对的内外部条件是不一致的,也就引出了不对称竞争的概念。孟宪伟(2006)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生产成本的不对称。 (2) 技术水平的不对称。 (3) 市场结构的不对称。 (4) 品牌优势的不对称。 (5) 地缘优势的不对称。 (6) 政府作用的不对称

[16]

3.5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趋势

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意味着开放的中国将加速纳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面对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外商对华投资战略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多方面变化,这些变化与外商全球战略调整是同步的。邹昭晞(2006)把该趋势归纳为:

(1)从“浅层一体化分工”转向“深层一体化分工”。 (2)制造业公司服务化。

(3)独资经营取代合资经营或在合资企业中力争控股权。 (4)本土化。 [2]3.6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对策

不可否认, 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考虑, 利用外资对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外资企业对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们应该敢于正视并积极寻求消除不利影响的方法和对策。影响一国经济的不是直接投资本身, 也不是直接投资引进程度的高低, 而是东道国利用直接投资为本国经济发展道路服务的能力和东道国吸收、利用直接投资提供资源的能力。为了实现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发展我国的民族企业,林竹(1999)建议如下: (1)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模式。

(2)防范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引进多家跨国公司的投资。 (3)掌握合资企业的控制权。

(4)加强对我国民族企业的保护与扶持。

(5)聚集和增强企业实力, 培养有效竞争主体[12]。

5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分析——以娃哈哈为例

4. 总结

本文参考了大量关于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文献资料,并引用外商直接在华投资的经典案例——“达.哈”事件作为例证,在体现FDI对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风险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不健全。而我国近3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在开放的大环境中,我国的民族经济才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展望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国际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是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不仅不能限制外资进入,相反要积极引进外资。只要我国在引进FDI的过程中寻找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放大利益,避免弊端,从而确保我国民族企业的安全,促进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4 [2] 邹昭晞.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研究(1)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61-272 [3] 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1)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唐宜红.外资进入行为研究(1)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3-228

[5] 沈伯明,何元贵,聂聆,郜晓惠.“入世”与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战略(1) [M].广州:中山大

学出版社,2004 [6] 张建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1) [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11-15 [7] 张建勤.当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我国的对策 [J].湖北大学学报,1999,26(2): 33-35 [8] 胡宏兵.中国引进FDI 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J].东岳论丛,2004,25(6): 47-51 [9] 刘新萍.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经济 [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13(2): 1-4 [10] 杜惟毅.利用外资与民族产业的发展 [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2): 75-83 [11] 郭永芳.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商业研究,2002,(220): 48-50 [12] 林竹.转型时期利用外资与民族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J].天津社会科学,1999,(2): 36-40 [13] 高新雅.浅析外资引进与民族经济的发展 [J].集团经济研究,2007,9 月上旬刊(241): 93-94 [14] 陈业宏.外商投资与民族经济发展问题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4,(1): 74-78 [15] 秦伟.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 [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4): 101-103 [16] 孟宪伟.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不对称竞争状况的分析 [J].现代管理科学,2006,(2):31-32 [17] 傅钢.“娃哈哈”纷争迷局 [J].中华商标,2007,7: 26-30 [18] 梁昊.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与发展方向探析——“娃哈哈·达能之争”的案例研究 [J].理论界,2007,12: 86-89 [19] 余四林.反思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案例 [J].财会月刊(综合),2007,11: 83-84 [20] 蓝晓芳,孟庆君.“达娃之争”给拥有民族品牌的本土企业的启示 [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 61-62 [21] 乔新生.娃哈哈事件凸显中国的后发劣势 [J].西部论丛,2007,6: 42-43

[22]Stephane Dee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J].Economics of Planning, 1998, 31: 175–194

[23] Pierre-Xavier Meschi, Jerome Hubler.Franco-Chinese Joint-Venture Formation and Shareholder Wealth [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0: 91–111 [24] Georgios Fotopoulos, Helen Louri.Firm Growth and FDI: Are Multinationals Stimulating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2004:163-189 [25] Tony W.Tong.•Jing Li.Real Options and MNE Strategies in Asia Pacific [J].Asia Pacific J Manage, 2008, 25: 153–169

7

第20篇:文献综述

[1] 梁林梅,唐卉,洪岩.论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22),5-11

[2] 段洪涛,于朝阳.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辩证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3

[3]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远程教育杂志,2013,4

[4] 张治勇,李国庆.对建设网络公开课优质资源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3,01(7)91-96.

[5] 潘凌,王国锋.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08:123-126.

[6] 宫天然.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42-144.

[7] 吴浩.逃课·淘课·蹭课——网络公开课风靡现象的反思与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1,09,85-88.

[8] 冯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02,17-21.

[9] 曾华.美国名校开放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07:93-96.

[10] 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09,9-13.

[11] 刘永贵.基于信息视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04,26-29.

[12] 刘永贵,郑旭东.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与趋势——EDUCASUE年度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08,06,122-126.

[13] 伏秋平.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7,07,23-25.

[14] 刘涤非,赵励宁.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现代情报,2008,09,39-41.

[15] 帕特丽夏·加姆波特,马克·查,张建新.技术与高等教育——新时代的契机与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4,32-46.

[16] 周太军.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划分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6,58-64.

[17] 陈迥.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7,164-166.

[18] 宫天然.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42-144.

[19] 王小丹,胡凡刚.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调研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2,58-60.

[20] 潘凌,王国锋.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08,123-126.

[21] 王宇航.论高校“微网络公开课”的建设[J].教育评论,2013,01,108-110.

科学思维文献范文
《科学思维文献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