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三年级起步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09 06:02:2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年级起步作文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段话阐述了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而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孩子来说,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也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我认为对于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不要刻意强调种种要求和规矩,而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首先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把写作变成自己内在 的需要,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想写”。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作文的指导和训练工作。

三年级作文应该如何起步呢?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课件兴趣是做好的老师,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应该是表达学生个人情感的需要,所表达的是学生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写,渴望写。

我个人的做法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每个学生都有被老师重视、被同学羡慕的心理,而这主要来自于他们成绩的高低和在班级学校参加活动所获得的的荣誉,因此,在开学之除我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因此学生对于取得各个方面的成绩也是特别重视的。在作文教学的开始,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消了学生们害怕写作文的顾虑。我跟孩子们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小作家,但就看你愿不愿意了,假如你们不愿意,当然不能成为小作家,如果你愿意当小作家,只要你勤观 察,勤动脑,勤动笔就完全可以了。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我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 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编写童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文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动物,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崔峦老师说:“作文课不是口语交际课,也不是讲作文知识课;作文是技能,不是只是,不能空讲做法,应该是写中悟法,写中用法,习作能力的跟在于阅读教学,在阅读能力的高地,实在阅读教学中悟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想办法把课外阅读挤到课内,至少要进行指导、展示和交流,以激励孩子持续的阅读兴趣。若孩子有几百万字的阅读量,他的阅读能力不强、习作能力不高也难。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臵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五、重视修改

修改并不是指老师要包教包改,而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袁微子老前辈曾主张:“写作文倡导学生自己修改,老师少去修改它,改的越少越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后加批语。”对于袁老的上述主张,我非常赞同,批改学生的作文,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词语、标点符号及病句等,切忌一改到底,教师只需要简单提出修改的方法,或者用各种符号标出该修改的字、词、句、段,至于具体应怎样改,则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修改作文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师生共议改、小组合作修改、同桌对改、个人自改等。勤于修改就是让学生享受习作修改所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不断提高习作的能力。

此外,在教师方面,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实践、创新。

推荐第2篇:三年级起步作文

三年级起步作文

学生对人物的描写:观察动作观察模拟对话场景观察神态等各个方面一步步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求快但求理解的准确描写的细致 。

观察身边季节的变化留心观察学校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感兴趣的东西 记下条目日记 。

一 淡化写作概念

教学中不必强调学生的作文的重要性 应多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 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遣写作的神秘感 让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 “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 ”。

二.顺天性 自然写作

写作就是用笔在说话 初学者不放解放思想先练“胡说八道”怎么想就怎么写 时间长了 有了经验 就知道哪些话该写 哪些话不该写 哪些需多说 哪些需宜少说 。

简简单单教作文轻轻松松学作文 快快乐乐写作文 应是我们的方向 。 三.适时点评鼓励,激发兴趣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

具体的方法:如在班上朗读,在板报上张贴,给广播站投稿,和家长沟通肯定等,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推荐第3篇:三年级起步作文初探

三 年 级 起 步 作 文 教 学 初 探

清水县东关小学 樊代成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怎么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的作文课,喜欢上写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教师的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使你的学生轻松作文、快乐作文。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其实很简单。 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多数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疼,觉得“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不知道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孩子最初学习写作,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学的。我们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兴趣,要让他们的热情燃烧。我们要把握好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活动、多媒体手段等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兴趣中学习,一边玩一边写,触动思维,作文就会很生动。一定要想办法排除学生对于作文的畏难情绪。比如,我在初次进行人物肖像描写的写作教学时,先用游戏导入,让学生为自己的好朋友画像,不告诉别人画的是谁,但要让别人看了画能猜出画的是谁。然后展示

1

并让学生猜,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在这中自由表达、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悄然体会到了作文的乐趣,在快乐中生成作文,在作文中品味快乐,怎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呢?孩子写作文的火种,自然而然就会燃烧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二、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累生活素材。

写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的过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好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积累写作的生活素材,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让他们主动参与,充分体验,自由表达。我觉得教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首先观察自己家里面的变化,比如家庭条件的改善、爸爸、妈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亲戚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等等。其次细心观察学校开展的各种丰富的活动,比如体育课的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玩沙包等等,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校外参观、春游、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校的运动会、手抄报展览、大课间活动等。这样,通过积累素材,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出的作文就会有真情实感,不至于到写作时,冥思苦想不知从何处下笔。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2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学习了《小摄影师》一课后,要求为课文续编一个结尾,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引导学生交流,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其次,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想、说、写”五个步骤引导学生作文。想:就是让学生构思,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我想表达怎样的情感,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可以运用那些优美的词语等等。说:可以说部分,也可以说全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建议运用说部分,分为说开头、说中间、说结尾三个部分。写:就是把刚才说的想的用语言文字写出来。经过前面两个步骤,学生写的时候就感觉容易多了。

四、引导学生修改草稿,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文初步写成后要进行修改,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这里的“念”即朗读的意思,如有用词不当,有句子缺少成分,读不通,写错的字等。在读中发现问题,又在读中进行增、删、调、改,达到修改的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之,三年级学生作文教学应根据其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应接

3

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乐于表达,愿意动笔;同时还要顺应时代潮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挖掘学生的潜力,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真正地喜欢作文。

推荐第4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浅谈

三年级起步作文浅谈

--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

蓝田县泄湖镇中心学校 谭岳维

【内容摘要】: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也是写作文的起步阶段。习作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们最害怕做的作业就是习作,往往觉得自己无事可写,无从下笔。那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一直头疼的问题。所以要教会学生写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推动力,不仅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要勤于观察,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还要有一种乐于表达的强烈欲望;积累生活经验,从而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兴趣 观察 表达 积累 经验 【正文】:我从教小学语文虽已整整十年,但一直以来教的都是高年级语文。去年九月份,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跟岗学习,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任教三年级语文。由于以前任教的都是高年级学生,从学情上分析,高年级学生已经在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在作文教学方面略显轻松。而这次面对的是三年级学生,起初我认为城市孩子见识广,家校的和谐教育也能与时俱进,但半学期下来,在习作中,我发现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孩子在二年级启蒙作文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到三年级就要写一篇文章,学生难以适从,此时的我,迷茫了。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也是写作文的起步阶段。经过这半学期的摸索和实践,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他们学习的过渡阶段,才开始写作文,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要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在上第一次作文课时,我就告诉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会看到、听到很多新鲜事,经历了这些事,你还会有一些感受和想法,作文其实就是把我们看到的、提到的、想到的等五官的感受写出来。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生活,这是多么有意思呀!学生听了,消除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写作的欲望,从而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勤于观察,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就是生活。”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观察生活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在指导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如指导学生观察一种动物时,让学生看一看它的样子,摸一摸它的身体,听一听它的声音。如春天来了,引导学生去找春天,观察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刚开始时可以先从一个小的景物开始,比如,春天树叶的变化,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变绿了?形状、颜色的变化。春天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并及时记下来;在教学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时,我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你从哪儿感受到春天来了?学生都能说出一两句自己看到的,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几句记录下来。这样,写作的材料就源源不断。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每一节课的前三分钟,我都用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昨天你在学校看到了什么事?在上放学的路上是否看到了新鲜的事?或者是在报纸或课外书中看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等,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有一双洞察事物的慧眼,即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再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学生就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从教材入手,让学生有的放矢。难的作文,长的作文,学生们怕写,那我们就从简单的短的开始练习。比如句子、段落的仿写;循序渐进到篇章的仿写。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章不仅义辞精妙,内容丰富,而且其中的许多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1.句式仿写。比如在教学以“奇妙的石头”为主题这单元的语文天地“读一读”中,我先让学生读,再观察这个句子运用的写作方法,接着我说了一个例句,然后,同学纷纷举手发言,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2.段落仿写。三年级的课文都写得很美,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灌输一些写作的技巧,或者让他们把自己喜爱的内容背诵下来。比如《风筝》一课,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是如何放风筝,写得多么具体多么生动。于是,我就指导学生在以后的习作当中,若是写放风筝,就可以模仿这一段来写。结果一个星期后,在有关春天的习作中,有学生写了自己在春天放风筝,并且恰当地运用了这一自然段,从而让学生们把所学文段与实际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

3.篇章仿写。特别是典型的例文,让学生深入理解例文,掌握例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指导写作。如学习了《松鼠》一文,我要求学生按“先描写动物的外形,再写生活习性的写作方法,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在仿写过程中实现从抱到扶、从扶到放手的过程。其实学生学那么多知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学会运用。有些学生就会把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运用,那就需要我们去点拨了。

四、阅读中积累语言、生活中积淀素材。

1、阅读中积累语言

其实,我们的作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多写多练之外,还要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才行。小学生读书的特点往往是看的时候兴致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却很弱,当时记得快,转眼也忘得快。因此,培养小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尤为重要。当然,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读书笔记的要求不能太难,但要看什么书,该记录哪些内容,怎样归类,这些都需要我们详细的布置。

一般,我把读书笔记的内容归为这样几类:(1)词汇积累。如美丽、美不胜收、景色迷人、风景如画„„如果能摘抄相应的段落或背诵相应文章则更好。(2)事物积累。如描写植物的放在一类,描写人的放在一类。(3)名言警句。比如自己所看到的名言,趁热打铁记录下来。(4)诗歌摘抄。文中学过的诗歌中优美的诗句的摘抄。(5)书籍记录。记录阅读过的书籍和简单的感想。

读书笔记一般不作硬性的时间规定,过多的要求易成学生负担而适得其反。一般鼓励学生互相借鉴,互相抄阅,比较谁积累的量最大,力求从学生自身的求知欲上激发学生积累知识的乐趣和兴趣

2、生活中积淀素材

要想作文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首先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孩子们的生活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有趣的事情,有让人高兴的,令人难过的,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写出来,就是一片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等。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学生和家长上公园时,都会看到许多吸引人的奇异的植物或动物;每天上学路上观察到的周围丰富多彩的景色;还有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例如这学期刚开展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当天我就布置回家写一写;期中考试过后,让学生动笔写考试后的体会或感想,这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只有多观察生活,作文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也就不会一拿起笔来就感到无处下手了,既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也为习作积累了素材。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复杂的工作。但是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教师,我们都具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小学作文教学就一定能够取得可喜的效果,孩子们才能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昌发 成功是成功之母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语文》

2006年3期上

2、

田荣俊

《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概论 》

2001年

3、《叶圣陶教育文集》 第三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版

4、

杨树芳主编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三年级起步作文浅谈

蓝田县泄湖镇中心学校

谭岳维

推荐第5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自升上中年级,涉足到学生作文教学,老师普遍感到:新教材的作文难教!根据这一问题,沉下心来细细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一、探求原因,反思不足 原因一:教材把握失衡

纵观三年级的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是这也给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教材存在的开放的空间越大,老师们就越难把握。很多老师都已习惯于老教材中明确的写作要求和写作内容,面对现在的习作,却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

就拿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来说吧,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面对这样的要求,老师会理解为写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下棋、游泳、打乒乓等,把原本非常宽泛的写作范围一下就限得极为狭窄,如果再加上必须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更少了。结果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乒乓比赛,要么是下棋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一下子让比赛给充斥了。再如三年级上册的最后一次习作,根本不提任何范围,学生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和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学生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就可以写什么。面对这样的习作,我们的老师更是犯愁,这可怎么办,什么都可以写,那不就没有写作规定了吗?这怎么指导呢?一直习惯于限制与规定的他们这样一来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为了便于指导,把没有任何范围的习作统一为:写一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原来没有什么烦恼的孩子为了能达到这次习作要求,一个个都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当然除此之外,作文教学超纲、拔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原因二:教学方法不当

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仍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何有精彩?如第六单元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本人费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习作前的辅导,等学生拿起笔写的时候我便在教室里巡视起来。A正拿着笔在思索,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就没有打搅他。可是等一周巡视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愣在那里,一副双眉紧锁的样子。于是上前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老师,我没有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地方都不有趣。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他一见我问他,就把憋了好久的话说了出来。看着他一脸的纯真,我一时语塞。

二、探求策略,彰显个性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可是诸多的原因束缚了我们的学生,使得他们面对真善美的世界却不敢流露,不敢表达,更谈不上尽情地释放。

策略

一、蹲下来看孩子

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生活、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叶澜语)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毕竟学生不是作家,而我们成人也不是评论家,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

策略

二、善于梳理、合理统筹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特点及意图是什么,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把握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其他的一切都将徒劳。三年级的习作教材放在语文园地里,每一个语文园地里安排了一次习作,每学期共八次习作。纵观这十六次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有四方面的特点。

1、兼顾了写实和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又让学生练习写想象,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发现在每一册教材里面都安排了两次想象作文。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习作教材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这个是作为中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我们也在习作教材里面得到了印证。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从上述习作教材的特点看,第二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第二点,其他都无从谈起。课标也说得很明确:

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如果说

一、二年级是写话,那么

三、四年级就可写“放胆文”了。

策略

三、勤于动笔,我手写我心

关于习作,如果我们仅仅注意一学期的八次习作练习恐怕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要让学生勤于动笔,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练笔机会。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四次小练笔,而下册也只安排了三次小练笔。老师们在教学中用好教材安排的这些小练笔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笔。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不失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渠道。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文训练要在阅读教学中相机生成。

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本学期,我班的孩子进入三年级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思考半天,孩子们不仅觉得无内容可写、即使是乱编也找不出两句话出来,语言积累太少,很难写成一篇较完整的作文来。

怎样把学生领进作文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使他们在这块未经耕耘的土地里,播种自己想象的种子,长出参天大树;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语,真正发挥作文的功能;让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他们的灵魂;让经典优美的文章,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呢?经过摸索、思考,结合我近段时间来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工作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循序渐进,在课文学习中融入作文教学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第一步,学生写出格式正确、语句通顺、生动、内容具体的作文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出来的,对于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我采取“夯实基础、小步走”的策略、让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刚学习作的农村孩子,平时课外拓展阅读很少,词汇量积累很有限,要把句子写通顺,生动是很难的。

二、模仿写作

从模仿课文的连词造句、积句成段、构段成篇的表达形式入手,符合小学生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心理特征。学生通过多次模仿写作训练,加深了对状物的写作方法的掌握,不再感到无从下笔,写得不精,但是条理都比较清晰。

三、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小练笔”训练 1.抓典型——仿写。

2、找拓展——续写。

四、努力创造实践机会,为学生习作提供素材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做摘抄的习惯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储备量

总之,作文教学有章法,却无定法,经过近段时间的研究、摸索,以及孩子们作文习作的进步,我相信我们只要在作文教学中勤于研究、摸索,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也适应学生的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找到一条快速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新路,还有待于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学同仁们进一步努力探索,互相探讨。

推荐第6篇:三年级作文补习——起步

三年级起步作文

赵飞飞

参加工作以来,仅教过三年级的作文。三年级是起步作文,带给我很大的困惑,纵使我跟学生说的再详细,批改再认真,总感觉学生依然没进步。直到下学期,总算摸索出一点经验。在这里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我觉得:每一篇大作,教师都应该精心准备,无论从教学前的预习,教学时的指导,到完成草稿后的讲评、修改,不要怕学生写出来的习作是雷同的,因为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自然而然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受。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就像是稚嫩的秧苗,到了下学期,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能有自己的思考了。而小作,应该给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让他们写其所想,抒其所感。当然,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从学习中、甚至从学生的身上挖掘,给学生以习作的资源,让学生有话可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时一定要放宽政策。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推荐第7篇:三年级起步作文研讨

从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看习作教学的课程化建设

瞿 风

语文教学中,由于作文与人的气质、审美、志趣、习惯等个性因素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常常是最不可琢摩的。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不同于基础知识积累那样容易,写作能力也就很难像教化学、物理那样,通过公式、原理的技能性训练而得到提高。正因为如此,我们常会感叹,作文教学几乎无规律可言!如何开展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哪些要素能构成习作教学的“基本动作要领”?它们又具有哪些共性?如何让孩子们的作文回到“我手写我心”的真实状态中?如何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做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

一、习作教学现状

从教师方面看,有以下表现:

(1)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各学段作文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基本功——篇——个性作文),因而收效不大。

(2)作文指导程式化,束缚了师生思维。传统作文教学追求共性的教育(接力赛跑,跑出集体荣誉感;秋天,收获),作文指导课总是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表达,项目一样不落,程式固定不变。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千篇1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当前作文教学对孩子束缚太多有密切的关系。

(3)作文指导过于细致。教师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不厌其烦的进行指导,包括如何开头,中间怎样写更加具体生动,又应怎样结尾,都一一详细讲解,反复强调。其结果却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在写作过程中越不敢越雷池半步,写出的文章就难免千篇1律。

二、课标中的相关要求:

课标核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首先要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其次要激发学生有创意表达的勇气。让学生在习作中“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是初步要求,更高层次的要求则是让学生表达得好,表达得有创造性。 自由表达:其一,命题选材的自由。其二,表达思想情感的自由。其三,语言个性表达的自由。

全册11次习作可根据教学情况做选择,不适宜本班情况的,或学生不感兴趣、无话可说的可以不做,也可以换内容,还可以安排成大小作文形式。习作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选做的题目应尊重学生,不要强求一律。

三、策略

从培养兴趣入手,分清三个阶段、开辟两种渠道、落实三项训练,使小学作文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训练系统。

1、重视激发习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

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喜欢写比写什么、写得怎样更重要。因为“喜欢写”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情绪、成功的体验会促进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前进;其次,他喜欢写,在写中自然而然促进写,提高写作能力;第三,写得好,又提升兴趣,从而走上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愿写,你逼他写,他就写不好,写不好就更不愿写、更没信心,恶性循环。

2、分清三个阶段

传统的作文训练三阶段是:写句子——写片段——写成篇的作文,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我以为,应该是从“基本功——篇——个性作文”。 (三年级解决叙述 ,四年级解决描写,五六年级解决说明、议论)

作文基本功:著名教育家丁有宽老师归纳出读写结合“五十”项基本功。简单罗列如下:

(1)句子;

(2)句群:连续结构、递进结构、概括与具体结构、总分结构、并列结构;

(3)构段:主从结构、点面结构、因果结构、承折结构、先概括后具体或相反、先总述后具体或相反、并列、先点后面或相反、主从、先因后果或相反;

(4)文章开头:交代四要素开头、开门见山开头、提问开头、描写引入开头、抒发情感开头。

(5)文章结尾:事情结果结尾、点明主题结尾、展示未来结尾、抒发情感结尾、描写结尾 。

(6)谋篇: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修改。

(7)记事: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事序为主、时序为辅的顺序。

(8)写景状物:景色描写、建筑物描写、植物描写、动物描写、场面描写。

(9)写人: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人物综合描写、一事表人、几事表人、几方面品质表人。

这九大类别五十个基本功,属于能够训练的作文范畴。

3、开辟两种渠道

(1)让作文技术渗透于阅读教学,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作文辅导。

三年级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应首先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习作方法从

哪里来?叶圣陶说: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这充分说明,作文所需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阅读教学对习作教学的积蓄作用和榜样作用。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单元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单元的习作也是紧扣专题设计的。所

以学习课文时尽可能抓住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做文章,注意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

比如:学习《回自己的祖国去》,首先初步认识冒号、引号并学习其用法;进而了解对话的四种形式,第三,引导学生发现以人物对话进行分段的写作方式;到《说声对不起》《惊弓之鸟》等课的反复渗透,就能基本上解决学生写作时标点混乱、对话不分段的状况。

《说声“对不起”》一课重点教心理活动描写,结合学生自己的体验,再创设一些情境,如被父母或老师冤枉时、公开课上的紧张等,结合《一只小鸟》的续写,学生就能初步领会并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妙处了。《小镇的早晨》可讲并列结构;《丑小鸭》一课初步渗透“对比” 及景物描写的作用(用“瑟瑟的秋风”和“飘落的树叶”烘托丑小鸭极度的伤心,让学生较深的感受到景物描写与人物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七色花》则渗透重复中的变化。《海底世界》重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渗透,在介绍海底生物或写一段说明文字时,学生才可能做到清晰、有条理。

学习三(上)第5组《说声“对不起”》第一段时,学生对“为什么向别人承认错误比埃二十大板还难受呢?”充满了疑问,继续探究的兴趣很浓。这时可趁机告诉学生:像这种先写出结果再来探究溯源的叙述方法叫做“倒叙”。你体会到运用倒叙方法有什么好处吗?学生纷纷发言,在学生对倒叙有了充分的了解后,鼓励学生:如果你也想吸引别人阅读自己的作文,不妨在习作中尝试一下倒叙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的许多课文中也有很好的训练点。《装满昆虫的口袋》:先概括后具体的构

段方式;《山沟里的孩子》并列式的构段方式;《松鼠》练习有条理地叙述比较复杂的事件过程;《田忌赛马》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炮手》以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语气来代替“说”的词;《美丽的小兴安岭》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等;

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忌讳讲解语言、文学及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避“超标”的嫌疑。但实践证明,在合适的时机,很多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不术语化,

学生是完全接受得了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必须逐渐掌握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并用来帮助自己写好作文。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习作方法就是作文的“规”和“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习

作方法,写起作文来才会游刃有余。

其次,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领悟、借鉴不同的写作技巧;(提倡师生共读,以《木偶奇遇记》为例)

第三,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写作风格,积累语言。(《飞鸟集》,冬天的雨,飞落在我的雨伞间,唱着忧伤的歌,久久不愿离去;秋天的雨,洒落在我的窗前,悄悄地提醒我:天凉了,多穿衣呀!)

(2) 激活生活空间,引导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力——习作教学回归生活

一个人真正的写作,第一要紧的能力是发现、积累写作素材,对写作素材进行筛选、组

织。写文章,第一要解决的不是审题,不是构思,不是行文,不是语言,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米”。即写作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内容,之后才谈得上“技术”。

众多作文研讨课,展示课上,演一个小品、讲一个故事,开展一次活动、做一个试验,

学生用当场“生成”的内容写作文。这是否解决了素材问题?表面看来,是解决了,实际并非如此。传统作文教学下的每一次远足、每一个游戏、每一回实验、每一篇作文,背后都存在一个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教学圈套。只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便不难发现,学生“收集素材”“选择素材”的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是老师将准备好的素材端到了学生面前,而不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摘取的。

如何解决素材问题?创设情境、开展活动,都是可行的,但这不是全部,应更多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积累丰富鲜活的习作素材,培养一颗细腻、善感的心。

学生生活看起来风平浪静、千篇1律,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学生缺少的不是素材,而

是发现。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可以教给学生两个方法。

a、推想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

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一节课一节课地想,一个课间一个课间地想,一个游

戏一个游戏地想,一个争吵一个争吵地想:

今天我哭过吗?笑过吗?后悔吗?尴尬吗?

今天我做错作业了吗?被批评过吗?和别人发生过矛盾吗?学到新东西了吗?

今天我见到陌生人了吗?和同桌有什么事?

今天我和同学闹过意见嘛?看到谁笑了吗?看见谁哭了吗?

今天有谁忘了关电风扇吗?有谁过生日吗?有谁忘擦黑板了吗?

今天我听到什么新闻吗?老爸有什么反常举动吗?

今天妈妈笑过吗?爸爸笑过吗?

今天老师笑过吗?发脾气了吗?街上有什么引起我注意的事吗?

今天我看什么书了吗?有人生病了吗?

今天我的心怦然一动了吗?想起了什么往事吗?„„

凡是能捕捉到的那一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慢慢地,学生就会学会用一双慧眼去捕捉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为我所用。

b、静默法。闭上眼睛,安静地坐着,一天的事情就会蜂拥而至。那些能“跳出来”的事情,往往就是心灵深处牵挂的事,有想法的事,值得写的事。

观察时,依傍的不只是眼睛,更是心灵。事情有没有意思、值不值得去回味与记录,说到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心灵感受。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粗浅看来,上课、作业、活动、吃饭,总在重复昨天。但细细品来,却那么多的新鲜、那么多的变化。

每天有那么多的事,记录哪一件有意义、有价值,写出来后别人感兴趣,想读,这就要选择。坚持这样的训练,将使学生筛选、积累材料的能力越来越强,关注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最终养成发现和思考的习惯。

4、落实三项训练:观察、思维和表达

(1)观察——关注丰富的内心世界

观察训练历来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训练。观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也是重要的。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严重纠缠于机械的“训练型”观察。观察一个橘子,远看,近看,闻一闻、摸一摸、剥一剥、数一数、尝一尝;观察一双手,就是盯着手写,手打开,看指头的功能和形状。作为一种训练,未尝不可。但这不是作文,是做数学题。橘子本身没有思想、没有思维、没有情感。那橘子的背后是什么?是妈妈的爱!是环保!是卖橘人的诚信!

在现实的写作世界里,不大会有人在作文前拿着个橘子神经质般地进行观察,不可能有哪件事等你反复观察够了以后再行消失。世事稍纵即逝,当你觉察到这个事情有意思的时候,事情本身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 ,这种机械式的观察并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的本质应该是自然的、不自觉地敏锐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因此,写作教学中的观察,更为重要的内涵是帮助学生修炼一双“发现”的眼、内视的眼。写一个橘子,要让橘子的图像显现在头脑里,在脑中反复地去看它,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它。观察不到的地方,用想象去弥补,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修复。看到橘子背后的东西时,人的情感和思想已自然渗了进去,从而在文章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作者的气味和情绪。这样,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真的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就会去关

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心灵的世界捕捉下来、呈现出来。就会觉得写作是与自己的精神想呼应的,作文是可以抵达心灵的。

(2)思维——培养学生个性的思想观点,从无序思维走向有序思维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引导儿童把常见的事物进行形象化描述、个性化的表达( 【案例一】);在阅读后,或推测事物的发展续写故事,或依据部分段落进行扩写、改写训练等。

【案例一】个性化的思维——秋天在公园里能听到什么声音?

我听见了落叶的叹息声。

对了,趴在地上,我也许会听到田鼠挖洞的声音,它们准备藏粮食过冬呢。

大清早,田野里农民忙着耕耘,有镰刀割麦子的“刷刷”声和人们的说笑声、脚步声。 花谢了,花瓣落下来,“呜──呜”哭着,她们很伤心,她们舍不得离开这美好的世界。

【案例二】无序思维——有序思维(例:说给 的话) 生活空间:亲人、同学、社会

选材的个性知识空间:体育、音乐、历史、文学、新闻人物

想象空间:童话、科幻、神话、虚拟世界

(3)表达——让训练服务于自由写作

作文训练本质上是无法序列化、训练化的。不是所有的作文能力都能训练出来。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背后还与“人的禀性、情感、阅历”等相关。“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这是一个漫长缓慢的滋养修炼的过程。因此,任何训练都应服务于自由写作。

a、落实细节训练

细节是写作上的一个核心能力,也是一个难点。训练内容有:怎样捕捉说话、怎样捕捉神态、捕捉瞬间、捕捉心理、捕捉静物、捕捉外貌、声音、捕捉环境、捕捉场面等。可以参考吴立岗教授的“素描作文”训练,它主要包括“静物素描”、“自然景物素描”、“人物对话素描”、“房间陈设素描、”“周围环境素描”等。每个素描训练,都需要我们设计多次训练,以求在多次训练中获得作文的基本能力。同样的,每一项细节训练不是一练了事,需要不断反复。以“捕捉说话”为例,可以分为以下几次来教学:

(1)认识冒号、引号,会正确书写;

(2)认识说话句的四种形式;

(3)认识表示“说”的词,写好提示语;

(4)提示语在前、在后的写法;提示语在中间,内容在两头的写法;

(5)以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语气来代替“说”的词;

(6)认识没有提示语的说话句的表现力;

(7)说话内容要符合人物身份;

(8)将一段叙述的话,以对话为主要手法,展开描述。

b、听读作文课

教师读一组文章,一般2—3篇。每组文章都有一个较为显著的、共性的写作技能。。一组文章听下来,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的碰撞,学生大多能对这些技能有较为具体、清晰的认识。

主题有(1)妙用景物描写(2)比喻与写景;(3)拟人与动物;(4)把人写“活”;

(5)奇妙的构篇;(6)诱人的悬念;(7)童话的真实;(8)开头与结尾;(9)过渡;(10)外貌与心理;(11)幽默与夸张;(12)构段方式等。

5、重视修改作文

修改习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权利是学生的,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常见一些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改的面目全非,这样的结果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每次的习作修改,都应该以学生为主,先教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方法,使用一些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反复修改。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采用面批的形式,以朋友的心态,对学生习作中的主要毛病提出修改意见,让他们自己去改。

关于修改,要开几堂课,讲列夫托尔斯泰、欧阳修、韩愈、贾岛等名人的修改轶事;讲修改符号,让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在一次次修改中,使学生逐渐养成这样的修改习惯:

1、通过轻读,查看和修改错别字、错标点,不通顺和不恰当的词;通过默读,查看和修改内容和结构;通过朗读,查看和修改语言,特别是语气的流畅、节奏是否响亮。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示例修改”。“示范修改”的指导方法,也就是选择学生作文中一篇具有共性问题的作文,作为修改例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对照作文训练要求找出毛病,提出修改的意见,然后由教师当堂示范,在作文上运用符号调、删、增、改,让学生弄懂怎样改作文。

还有一点,也应注意,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要循序渐进。每次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不可能把所有毛病都找出来,都改正,应结合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来考虑,确定每次学习修改的重点。一次训练一点,譬如,改正错别字,病句,用错的特点,文章层次不清,写的不具体,文章没有中心。

虽然早有人批评过将习作教学分解训练是机械化、教条式的行为。但是,如前所述,用此方法对培养高层次写作人才当然不可取。但在小学阶段,选择一些习作教学的基本点,探讨一些习作教学训练的基本定式,即有意识地进行习作教学的课程化建设,以此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过程的起步指导,使习作教学有章可循,提高效率,从而实现习作由入格、合格上升到破格、创新,其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推荐第8篇:三年级起步作文初探

三年级起步作文初探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开始写作文,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去写,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了拓宽学生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留心一件所见所闻,上第一节语文课前几分钟说说、讲讲最有趣、最令人高兴等的一件事或所闻,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得非常快,为以后的作文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学习描写雨时,提前布置让学生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在下雨之后再进行作文。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可以用《雷雨》这篇课文做范文,让学生学习文中是怎样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的。学生经过实际观察及学习了《雷雨》的作者怎么描写雨的,

已经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入手写,再经过教师课上对写法的指导,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写一种玩具,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并且描述玩具的样子。教师再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及阅读课上,

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四、方法恰当写作轻松

有了第一手资料,并不等于有了一篇出色的文章。要将积累的素材变成文章,需要运用知识,将从书上、别人文章中获取的营养,变成自己表达的方式和方法,写作就不太难了,当然方法就更重要了。我把小学阶段的习作归为三大类:写事、写人、写景,下面就从这三方面谈谈写作的方法。

1、写事。

写事是小学阶段写得最多的文章,这种文章看似简单,实际难,因为学生往往不能写具体,比如写一次春游活动,许多学生把春游从开始到结束一一记录了下来,完完全全就是记流水账,学生根本不知道具体写什么。我在教学中,首先教学生掌握写事的六要素及事情的

起因、经过、结果,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就好了。再如写一次游戏,把握游戏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所以我在教学“记一次有趣的游戏”时,首先组织学生做游戏,做游戏的过程中,我让每一个学生观察同学的动作、表情,胜利了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观察到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动作、表情、语言,然后,我又让学生谈谈自己游戏时的感觉,心情,心里的想法。就这样,我让学生亲自体验游戏的整个过程,不少学生写出了好文章。从那以后,我深切体会到,写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多体验,才能写出好文章。

2、写人。

写人物,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我首先从片段开始训练。比如:三年级上期有一次自我介绍的习作,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的外貌,具体方法是每人准备一块小镜子,第一节课的课堂上,让他们尽情欣赏自己的美貌,尽量用上好词,把自己描述得最美,同时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把自己的外貌描写写下来。第二节课上,我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特点,如懒惰,勤劳,勤奋好学,贪玩、调皮、好问等,都是特点,特点确定了,就举一个事例来说明它,具体的说就是通过写一件事来突出你的特点,外貌加特点,这篇文章就完成了。在讲评作文时我又告诉学生:写人的文章非常简单,就跟我们写自己一样,只要抓住特点,再通过一两件事来证明这个特点,那就完成了。

3、写景。

写景的文章同样要突出景的特点。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点,先领学生去实地观察,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远到近、从上

到下„„抓住顺序,突出特点就成功了。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我在作文教学中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谴字造句等多种方法,我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推荐第9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忠路民族小学罗荣15172879109

内容提要:三年级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对于三年级作文教学来说 。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三年级起步作文中的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用欣赏的心去评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

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三袋麦子》,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四 用欣赏的心去评价

忘不了一个作文写的极普通的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文本上打了个鲜红的A+等级时,眼睛中那惊奇的,兴奋的眼神,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对他点点头,给他一个赞赏的微笑。两个星期后,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回家后,捧着作文本上的A+看了又看,说自己的作文已经上了最高等级,还说我现在已经喜欢写作文了,而且一定要好好写,争取每次都得A+。学生的反映让我特别感动。其实,学生是那么容易满足,一个A+就能给他信心和动力。有了信心和动力,还愁写不好作文吗?从此,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做到

1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面对任何学生的作品,都带着欣赏的心去读,尽量少一些挑剔,再不好的文章都要找出它的闪光点,看到不足时以建议的口吻来说,而不是批评。我深刻地体会到:一次表扬可能带给孩子很多积极的影响,甚至是成就一位未来的小作家。一次批评,可能会让其丧失信心,扼杀其发展。特别是对刚起步作文的三年级学生,为何有太多的挑剔?又何必让孩子们从这时就对作文失去信心呢?

2、纵向评价,使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与勇气。不把学生进行横向的对比,而是强调个体学生的过去与现在的比较。只要比以往有所进步,就要肯定,而且,学生作文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

并非每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作家,也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想当作家,但作文教学一旦陷入了“培养作家”的误区,就会使得本来简单的作文复杂化。我们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用欣赏的心去评价,不是虚伪,而是以爱为出发点,用真诚的心态,诚心诚意地去发掘作品的闪光点,进而赞美它。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体会成功,才可能乐于写作,也才能善于写作。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推荐第10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事物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学生只有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在写文章时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能真实、生动。所以,我这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比如说,在教学生写《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时,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秋天的图片,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想写的,说自己发现的,最后再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学习总结,概括自己的经验,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源泉,他们的思路活泼了,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一种表达方式。所以,我每次在作文教学之前,会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遵循他们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自然的交流过程中主动地说,积极地说,畅快地说。但有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即使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无从说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去埋怨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低,而是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发表意见。比如,在教学《回族的风俗》这篇作文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知道的一切风俗,结果学生都抢着说,课堂上气氛活跃,情绪高涨,作文都写得很好。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写作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学生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或对事物看法的话,那么他们自然也会运用文学来阐述,做到从说到写,从述到作。

三、加强指导写的方法

习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关键切入点,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明确有什么可写、懂得该如何去写,如何才能写好。在教学《元宵节》这一习作时,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写,学生很难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写生动。所以,我分几步对学生进行指导:(1)展示元宵节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先观察。(要求:认真、仔细观察)(2)说一说观察到哪些方面?(生用笔先记记,越详细越好)(3)列提纲。(生自由畅谈:先介绍元宵节的时间,然后写灯展,再写烟花,最后总结,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看到的写了出来,也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使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难,只要用心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不但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要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并长久地保持这种兴趣和自信!

(作者单位 青海大通回族女子中学)

??S编辑 张珍珍

第11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三年级作文属于起步作文,在期末复习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刚刚学习写作文,写作方法讲深讲浅,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是把一些题目让学生反复地写作。这样做,极容易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复习课应该从“有趣、得法、实效”三方面下功夫。

一、有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作文复习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得法:注意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1.在观察中指导复习的习作。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作文的复习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让学生看关于一些水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一些水果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一些水果的色彩、形态,果、肉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作文复习的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一个我喜欢的物品”片断,我从家里拿来一个小闹钟,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外形→画面→联想→数字→联系生活的感想”等,在复习课上稍加指导,看到外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画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数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想到了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写出自己联想和感悟。有个学生这样写:

我高兴地接过小闹钟,仔细地端详起来。这只钟是长方形的,正面是西湖“柳浪闻鸯”全景图,画面绝大部分是美丽的西湖,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画面的一侧是一座南宋时期建造的花园,园里有座柳浪桥,湖边种着许多柳树。看着画面,我忽然明白了“柳浪闻莺”的含义。你看,轻风吹过,柳条儿迎风摇摆,那不就像绿色的浪潮一样吗?那秒针“嘀嗒,嘀嗒”的声响,不是仿佛黄莺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吗?

钟的右上侧有一扇塑料“小窗”,里面就是日历。日历是用塑料泡沫做底,显出的数字呈大红色。这红色的数字每24小时就变换一次,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了。那表示钟点的12个数字,“3”和“9”不过是两个等号,只有“12”和“6”是两个端端正正的阿拉伯数字,其余的8个数字都只是8个小方点,它们均匀地镶嵌在美丽的图画中。在“12”的下面有一条金黄色的小线,这条细线正指着另一扇绿豆大小的“红窗”。透过窗口,你只能看见一个数字。如果你拨动闹铃上的暗钮,让数字对准那条黄线,并上足发条,到了你对准的那个钟点,一串清脆的铃声就会提醒你。 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

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2.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复习中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3.言之有序,指导学生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很少顾及写作的顺序。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啊一定的顺序写了。如:

写一件事情,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写景,可以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写。还可以按观察的顺序写。

状物,可以知道学生按“名称→外形→习性(活动)→感情”的顺序写。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可以处是一篇范文,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写作顺序。然后知道学生观察实物,联想生活,确定写作的顺序。只要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即使写的不具体,也要进行表扬和鼓励。

4.言之有物,注意指导学生把重点段落写具体。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往往不知道什么是具体,什么是生动,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具体,写生动了。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可以不过分强调,但是到了复习的阶段,应该强调一下如何写具体了。

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所谓言之有物,写具体,应该包含一下几方面:

叙述事情,应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具体地说,能在一段话中写出两至三个人物活动的动作。

写景的时候,能够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仅能写出自己看到的内容,而且能写出想到的内容。在一段话中能使用一个比喻句,就是很伟大的创造了。

状物的时候,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出物的形状或形态;能联系生活,写出关于物的生活细节。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指导观察,二是提供适当的范文,为学生引路。

①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学习描写一种动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资料、图片等,使学生对动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实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察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整体后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只小燕子,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滑发亮的羽毛;从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等,这样各部分合起来,学生头脑里就自然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 知道学生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缝;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等等。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② 范文引路,读中学写,了解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和作文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段落,进行讲解,说明写作的方法和好处,然后贴船下篙,进行相似的模仿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会写具体,言之有物了。

例如我们要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个小动物的外形,可以出示片段: 梅花鹿

我很喜欢公园里的梅花鹿。(总写喜欢)//它穿着高雅,长得俊俏,浅黄色的毛外衣上点缀着朵朵梅花图案。我想,梅花鹿就是因此而得名吧?//(分写一)梅花鹿的全身总是干干净净的,从无污染的痕迹;两只大眼睛总是带着机警的神情,再配上头顶那两只珊瑚似的桂冠──鹿茸,真像是高傲的公主。(分写二)

大公鸡

我家养了许多鸡,我特别喜爱那只金黄公鸡。我爱这只金黄公鸡,是因为它与别的鸡不一样。//(总写喜欢)它高高的个子,身体十分壮实,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冠子,身上穿的那身金黄袍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分写一)它尾巴长长的,走起微微摆动,像个挺胸昂首的武士,实在惹人喜爱。//(分写二)

通过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总,总写了什么特点。什么是分写,是如何分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

然后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或者先总后分,或按从头、身、尾、四肢的顺序来观察小动物。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抓住毛色、形状、体态、大小等方面来细致地观察。观察动物,既可全方位观察,也可重点观察。如以大公鸡为例,我们就可以对它的毛色、眼睛、冠子、翅膀、尾巴进行多方面观察,描写外形,首先要捕捉特征。

再后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体描写所写的动物的外形特点,如大小的特点,肥瘦的特点,毛色的特点,头、身、尾巴、四肢等方面的特点。描写外形要着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条分缕析,层次井然,切忌语无伦次。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或从主到次。在描写的时候,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量地人格化地描述,力求把文章的语言描述的生动而富有情趣。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突出特点来描述。比如你要描写大象的外形特点,就应该抓住大象与众不同的地方来描写。 最后出示一幅图画或一个事物,让学生观察后练习写作。如观察另外一只大公鸡,让学生练习写“我喜欢大公鸡”。 5.降低难度,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

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说这个过度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同样,这一指导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刚从高年级下来教三年级时,往往会不习惯学生的作文,怎么那么短,那么简单。不要忘了,那还是八九周岁的孩子,他才开始学写作文。从说到写,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对他们过高的要求势必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学生大胆地写,自由地写,写出之后,再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欢作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快乐,这种“快乐”会使学生热爱作文,对写作充满自信,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了这种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其写出来的习作也会内容丰富。例如学生写《我喜欢的小动物》,有一个学生写小金鱼,只写了几句话,很简短,但他把外形、生活习性表达清楚了,就应该给与表扬。这对他以后学习作文是有帮助的。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上进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我们在作文讲评中,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以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赞扬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比如,及时公布优秀作文的名单,搞优秀作文展或推荐发表,把学生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好语句以及独到的见解和观察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读,意在表扬和提倡,由此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有效果: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习写作文,很难考虑篇的概念。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写一段话是可以。到了第二学期的作文复习的阶段,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写一篇文章,而不是写一段话。使学生竖立写篇的概念。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应该使学生认识三段式。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我常用的方法是读中学写。

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篇与习作内容相关的范文,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快速打开写作的思路。例如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小游戏做完而又画出模式构思图之后,展示范文,指导学生理解写作模式。

洗手帕

今天,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块皱巴巴的小手帕。手帕上有几只小白兔,看样子,它一点也不高兴。原来,手帕上沾满了灰尘,脏乎乎的。

老师问:“能不能用这块手帕揩鼻子?”同学们都喊起来了:“不行,不行!要洗一洗。”刘老师从讲台里拿了一个花脸盆,请两个同学打来一盆水,又拿出一块小肥皂,就开始洗手帕了。 “啪!”老师把手帕丢进了水里。但小手帕没有沉下去,刘老师连忙用手按了按,又来回摆了摆。等手帕全浸湿了,就捞出来打肥皂。打完了肥皂,刘老师就用劲地搓起来。搓呀搓,搓出了好多肥皂泡。可能是太脏了吧,连搓出来的肥皂泡也变成黑乎乎的了。刘老师放在水里清了清,水一下子也变黑了。刘老师连忙叫同学换来了一盆清水,又把手帕洗了一遍。 等老师拧干给我们看时,呀,洗得真干净呀!这时,我才看清了手帕上的全部东西,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和她的妈妈。它们全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好像在感谢老师哩!

老师评说:这篇作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是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文章写的全是老师洗手帕。这里有看,有听,有想。通过看、听、想,知道了为什么要洗手帕、怎样洗手帕以及洗的结果怎样。尽管洗手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要写具体也不容易,尤其是事情的重点→洗,要观察仔细,具体描述。老师怎么洗的呢?“丢→按→摆→捞→打(涂抹肥皂)→搓→清→换→清。从小作者的文章看,他观察得非常仔细,非常有条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深。

而后对照三段式模式图,指导学生写作:

这种方法告诉我们,写一篇文章,可以分为三段写。 【一看就懂】 ①开头→②中间→③结尾

起因→ 经过 → 结果

【一学就会】 这是学习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初学习作一般从这一方法练习开始。 ?/P> ?/P>

通过反复的“三段式”的练习,一般三至五次,学生即可确立基本格式。

当然,这只是叙事的三段式,还写景的三段式,状物的三段式等等。

四、指导学生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符合要求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在作文教学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

第12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体会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体会

仁怀市长岗小学

杨伶燕

习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后的高度综合。所以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有“作文难教,作为难写,作文难改”的感受。而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更是棘手。从未写过作文的小学生对作文有一种高深摸责的神秘感,总觉的写作文很难,不知怎么写,写些什么。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一上课就布置作文题,就可能使学生紧张胆怯,无从下手,进而由怯生厌。所以,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淡化作文的程式,从“字词、兴趣、阅读、范文以及讲评”这五方面做好具体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打好拼音、字词的基础关,让学生下起笔来无阻碍

俗话讲:“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习作课上说的很好,但不愿写,其中有一个原因上老有不会写的字,下起笔来障碍太多,自己构思好了,也说好了。但一写老有不会写的字,问别人还好一些,如果查字典速度慢,影响思路。尤其到三年级,字词虽不是重点,但万万不可忽视字词。老师一忽视字词,学生很自然就会轻视,学生对字词往往会出现见了认识但不能正确书写。所以我认为,从一年级起一定打好字词的基础关。然而,习作起步的学生难免有不会写的字。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完整的写,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写完在请教别人或查字典解决。把习作补充完整。

二、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要从低年级做起

提起作文,似乎与低年级没什么关系,因为从课程上看,低年级是没有作文课的,但是,新大纲在对低年级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让学生说完整话,写完整句,从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一段话,为三年级的习作奠定基础。新课程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阶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写话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话的兴趣和自信上,联系生活,引导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愿意写、热爱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习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符合他们的口语表达的情景,让学生有话可写。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找内容写,可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实践证明,只有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获得习作的比竭动力,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并在习作过程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要从低年级开始注重习作的启蒙和兴趣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主题课文《五彩池》,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感。作者抓住五彩池“神奇”的特点,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课文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课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局生动的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想象读、比赛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选好引路文

抓住课本上的范文,给学生引好路。让教材充分发挥范文的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其中对语言表达方法的积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渗透表达方法的积累训练,充分发挥语言表达方法的示范作用,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江南水乡小镇——桃源,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小镇新貌的赞美。

第13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精选公文范文--------------------------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我们以作文教学为例,三年级既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开始,又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我们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爱说想写的意识,就能为高段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认为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动力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同样,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既不想写,更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写作,让他们对写作充满渴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例如,我在教学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时,先让孩子弄清“课余”指的是什么时间,再让孩子谈谈自己在课余都干些什么?孩子们会说:吹泡泡、打乒乓球、跳绳等。其中有个孩子说自己喜欢钓鱼,但不知道钓鱼是不是课余生活。我告诉孩子们这不但是课余生活,而且是有意义的课余生活。孩子们的兴趣一下提起来了。因为他们对钓鱼很熟悉,有的说怎么钓,有的说要做哪些准备?还有的还说爸爸钓了好多好大的鱼,可自己一条鱼也没钓到,最后无功而返。说的这里,我问孩子们:“说起钓鱼大家滔滔不绝,那么你们说说当你第一次钓鱼时,是不是就会钓起大鱼?”孩子们齐声回答:“不是!”“既然不是,那么当你看见爸爸钓起一条条大鱼时,鱼儿就是不上你的钩,此时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我们可不可以把自己着急,生气的表情和怎么做的都写出来?”接着出示题目《第一次钓鱼》,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写出了三四百字的作文。虽----------------精选公文范文----------------

2 --精选公文范文-------------------------- 然语句有点罗嗦,但作为三年级的起步作文,能有如此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二、积累语言,让学生的写作有话可说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语言素材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积累训练时,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积累训练点心中有数,准确把握住目标,对各册的练笔有系统的把握。同时,积累训练要系统,对刚刚接触习作的孩子,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容易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教师要根据训练目标认真在教材中寻找读写结合点并进行系统训练。如训练对人物的描写,就从观察动作、模拟对话场景、描绘神态等各个----------------精选公文范文----------------

3 --精选公文范文-------------------------- 方面入手,一步一步对学生进行训练。训练时不求快,但求理解的准确,描写的细致。我们身边处处是写作素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条目日记……

如在三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写观察作文。我事先在街上称了几斤桔子,作文课上,每个小组发一个桔子,让孩子们先说说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然后让他们拿起桔子从颜色,形状入手仔细观察,汇报时,孩子们的小手举成一片,有的说是红色的,像皮球;有的说是黄色的,像灯笼;有的说黄里带青,像挂着树上的柿子;还有的同学说,最好看的是桔子的屁股有皱纹,像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接着是吃桔子,感受味道。最后,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这次作文,学生写的相当具体,虽然内容有千篇1律之嫌,但我觉得作为起步作文,只要他们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对今后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三、修改评价,让学生的习作更加精彩 ----------------精选公文范文----------------

4 --精选公文范文-------------------------- 在作文批改中,我先把学生的草稿本先收起来,把句子给梳理通顺,没有写清楚的地方给补上,再发给学生,让他们把老师修改的地方和以前的草稿对照,找出修改的好处。第二步,想想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表达方法。最后,在确定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抄写一遍。当然这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可作为作文的起步教学,老师多花点功夫是应该的。在作文起步教学中,老师还应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给予表扬。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善于捕捉,以此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和评价,就能突破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这一教学难点。 旺苍县国华镇中心小学校

赵淑华

----------------精选公文范文----------------

5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第14篇: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而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切实把好学生习作起步关:

一、培养良好的兴趣;

二、明确作文要求;

三、引导观察,掌握方法;

四、说写合作,降低难度;

五、交流修改;

六、重视讲评艺术,激发兴趣。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胡瑶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而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切实把好学生习作起步关:一是培养良好的兴趣;二是明确作文要求;三是引导观察,掌握方法;四是说写合作,降低难度;五是交流修改;六是重视讲评艺术,激发兴趣。

一、培养良好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激励人们学习、工作的能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他们就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认真地写好每篇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发挥教师先导作用。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习作条件,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之后,要求学生把每次活动中看到、听到感到最值得写的东西写下来。如我在和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课《玩儿得真开心》时,上课铃声刚响,我就带着学生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分别选出谁来扮演母鸡,谁来扮演老鹰,其他的都扮演小鸡。我让学生注意在游戏中注意观察老鹰是怎样捉小鸡的,母鸡是怎样保护小鸡的,小鸡们的反应又是怎样。这样一来,学生们根据自己在游戏中观察到的写了一段较详细的游戏。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兴趣爱好不一致,作为教师不但不能扼杀他们的各种兴趣,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对那些一时习作不感受兴趣的学生不要性急,平时要留心观察他们的爱好,以一种爱好培养另一种爱好。如有的学生对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不感兴趣,我就指导他们玩其他感兴趣的游戏,观察每个学生的动作、神态和场面,这样就要求学生用语言把自己所玩的游戏写出来,让其他小朋友也来玩。且对这些学生的作文最好采用面改的方法,及时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这些学生也会从自已的文章看到希望,兴趣也随之培养起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所谓要求是指重点训练项目或基础训练中的习作题的要求。在各组习作指导之前,应事先给学生点明,使他们心中有数,免得在指导时匆促应战例。三年级学生因为才开始接触作文,不知道如何审题,有的学生见要写作文,只会在脑海中搜寻以前写过的作文,根本就不会去看作文要求我们需要写哪类作文,更不用说对哪类作文的具体要求了。因此,老师在指导作文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要求,围绕本单元课文内容来组织作文教学,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来明确作文主题,知道此次笔下生辉是要写一次有趣的活动、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是身边美丽的景物等。老师再根据具体要求提出具体。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写我们身边美丽的景物,首先,要确定你写的景物,这里应该把\"景物\"这个概念讲清楚,让学生明确习作范围,景物是指可观赏的景色和事物。如门前的槐树、河上的一座小桥、公园的一座假山等。其次,就是要观察与思考。先观察景物的整体,再仔细看看它的各个部分,认真看看它的样子、颜色,闻闻它的气味,听听它的声音等。

三、引导观察,掌握方法

引导观察是指在老师指导下,有顺序、有目的地观察所写的对象。小学生习作时常存在无话可写,内容贫乏的毛病。作文教学务必引导学生加强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积蓄习作素材。这样他们的习作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教师在指导观察时,应根据教学要求对观察的程序作妥善安排,对观察的方法作必要提示,使学生由无意观察到有意观察,使认识由表及里深入发展,达到正确理解的深度,进而从阅读中学习习作方法,从中仿摹迁移,学会运用语言正确表述。如在指导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下生辉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吃什么,玩儿什么等。然后,在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小花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花猫的的外形,如远看小花猫它是什么样子的,近看又是怎么样的,它的脑袋、耳朵,眼睛等。同时,还播放小花猫捉老鼠的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加以描述。这样学生写起来便容易多了。

四、说写合作,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在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我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说的面要广,做到动脑又动口。这样,教师就能在学生的叙述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写起来轻松自如,得心应手了,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说写合作,推动学生树立习作的信心,使他们对习作有跃跃欲试之感。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作文千篇1律,在\"作\"的训练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写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千万不可去束缚他们的思想。 下面以写三年级下册作文一种美丽的花《油菜花》为例,我是这样指导的:

1、写出油菜花的名称。

2、描写全貌(花朵的大小、颜色、样子)。

3、描写花瓣的形状(极是平凡,被花瓣包围着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蕾

4、写花的姿态(伸展的、四射的……)

5、展开想象。学生按这些内容细致地观察、描述,尽管每一部分的语句不多,也能把一朵花说得形象了。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练说、同桌讨论、指名叙述等。先说后写能化难为易,同时也能转变那种说假话、说套话的文风。

五、交流修改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学生习作完了,教师要学生组织交流。可以请学生上台发言,教师在巡视中确定发言的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交流前向同学提出要求:边听同学的发言,对照自己的习作,边认真修改,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作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个人修改,同桌修改,小组修改,师生共同修改等。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也会学带很多的东西,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六、重视讲评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我重视讲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每篇作文我讲评两次。学生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思想、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写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写作。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只有引导观察,加强听说读写等发面的训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才会让学生逐步的提高作文水平由不爱写,没什么可写——

第15篇:浅谈三年级的起步作文

浅谈三年级的起步作文

【内容摘要】: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法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读书怕作文”。这是一部分学生的共同感觉。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也明确指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本来这应该不难,可一部分学生为什么怕作文呢?其原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基础。三年级刚刚步入作文,如果基础打得牢,对以后作文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

习作 基础 以说导写 以读助写 以看代写 以做引写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法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读书怕作文”。这是一部分学生的共同感觉。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也明确指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本来这应该不难,可一部分学生为什么怕作文呢?其原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基础。三年级刚刚步入作文,如果基础打得牢,对以后作文会迎刃而解。我教三年级语文多年,对指导作文有些体会:

一、以说导写

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以说导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程序,也是作文教学的原则。我教学生写一篇《一个熟悉的人》,重点写相貌、个子和衣着。我是这样做的。我以提问方式引导,边问边答,并且把主要词语板书出来。问:“这个人的头发怎样?”有的答:“是乌黑发亮的。”有的答:“卷发。”有的答:“是短发。”问:“他有一张什么样的脸?”甲说:“国字脸。”乙说:“瓜子脸。”丙说:“苹果脸。”按此类推,一步一步地引导。说完,让学生回忆,结合板书的词语,动笔起稿,然后叫一两位写得好的同学读一读,让大家议一议,再让同桌学生交换修改,这样学生就能写出一段较简短而又通顺的话来。

二、以读助写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以阅读密切配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在阅读方面下苦功夫。教学时要把习作范文和语文百花园紧密联系起来,先把范文和语文百花园中的短文读懂、读通、读熟,然后再练习写,使其形成一个由读到写的训练整体,使学生把写作知识和方法,及时运用于实践中去,迅速转化为作文技能。如:写《一种小动物》时,我先让学生把习作范文《鹅》一文读懂,知道作者写鹅的外形顺序是:额头→嘴→颈→身→脚。生活习性是仰颈高歌,勇跟强暴搏斗。学生明白了方法,又有范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公鸡》,就感到容易了。

三、以看代写

“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是新教学大纲指出的。观察是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关键,要想把作文写得具体,必须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它的内部存在。如我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时,早上我带学生登上学校的四楼阳台,向远处望去,问:“你们看见远处有什么?”同学答:“有小山、树木。”“还有晨雾。”问:“看得怎样?”答:“不清楚。”“模模糊糊。”“隐隐约约。”我们再把视线往回移,问:“山脚有什么景物?”答:“田野、庄稼。”“农民伯伯在耕种。”再把视线往最近的地方移,那就是身边。问:“你们身边有什么?”答:“栏杆上有各种各样的盆花。”通过有条理的指导观察,学生写起来也很有条理,使我意想不到,一篇由远及近的写景文章,看了如临其景。

四、以做引写

为了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练笔,而且写得逼真、生动,必须让学生亲临其境,亲身经历一下。有一次我指导学生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先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去搞一次绿色环保活动,活动前,首先说明,到校园里要做些什么,宣传牌准备写些什么内容。他们到校园后,各自执行任务,干得有条有理,得到老师的夸奖。活动后,通过回忆,稍加指导,就能抓住重点,有条理地把活动的经过写下来。我这样做,不仅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有一个实践和感知的过程,获得活生生的第一手材料。

总之,三年级的起步作文,主要是训练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或物组织成书面语言,力求文从字顺,为高年级的作文奠定基础。

第16篇:三年级作文起步该怎么做

三年级作文起步该怎么做?

三年级正是写作文起步的阶段,任教三年级二班语文以来,我也在不断思考这个问题,记得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文章里写的是“曾有很多的家长和小读者给郑渊洁写信,询问他是否有什么写作的秘籍,郑渊洁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独创了著名的、以训练孩子身体的六个部位为基础的“郑氏作文六法”:

*训练眼睛-观察世界 *训练鼻子-寻找灵感

*训练嘴-语言的表达 *训练耳朵-捕捉信息

*训练手-驾驭文字 *训练脚-先做人后作文

我觉得他总结的很精确。我的体会是;

第一、多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写作经典。读书是从根本上改变胸中无话可写的尴尬处境,是让自己写好作文的唯一途径。小学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多是文质兼美,不少是名人的佳作。因此,认真学好每篇课文,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广泛地阅读一些课外书籍: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成语典故等。这类文章语言活泼流畅,情节曲折动人。或歌颂美好,鞭挞丑恶:或预测未来科技美好前景;或表达一个做人的道理,很多同学们是很喜欢读的。优秀的书籍既可以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又可以通过阅读借鉴文章的语言技巧。对好的美文要背熟,一篇篇美文烂熟于心,大都能下笔顺畅,在写作文时才会语言优美、生动,妙语连珠。

二、多看。

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观察生活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我们周围那美丽的景色常常引人注目,生活中总会发生很多事情,用心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洞察周边的事物,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便会有源源不断的作文内容。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同学们在作文中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各种不同感受。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就会有内容可写。

三、多说。

把一天当中看到的、听到的事经常说给周围的同学听,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这样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更是有话可说才会有话可写,达到“言之有文”的训练。

四、多思。

有了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作文之前要多想一想,理清写作的思路再动笔。想好文章要选好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怎样安排,怎样谴词造句,这些在动笔之前都要想好

五、多练。

每天写五十至一百字的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听到的,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可以写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我手写我心,放开思想去写,大胆写,敢于写。这些事可以是发生在学校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家庭的、社会上的。此外,还可以写一写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剧、一本书的感受„„生活中一切有一定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在日记上。

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几点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给习作的定义决定了教师该采取何种有效手段进行作文起步教学。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很多学生因为对作文陌生而产生畏惧心理,不知作文为何,更不知作文何为,因此,引导领学生走出作文的神秘圈,打好书面表达基本功,实现段、篇之间的顺利过渡,应成为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结合平时教学,本人认为作文起步教学要考虑到二年级写话的过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起步训练。

一、注重观察与积累的紧密结合。

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大舞台。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这样的作文将会变得空洞乏味。作文成功的关键是对生活美要有所发现,必须依赖学生双眼背后的心灵。因此我教导学生要从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在对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课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努力去发现那五彩缤纷的生活,去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将不脱离实际,不再是一堆废话。

二、重视实践与写作指导相结合。

学生每时每刻都经历着许多看似微小却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们也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一写作文就词穷?我想这是学生的实践活动随意性强,没有目的性,教师活动之前没有进行周密的安排,活动之后,教师又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直到写作时才煞费苦心,因此收效甚微。我平时尤其注意学生实践与写作指导的结合。比如在指导学生《石榴》课后练笔“写自己喜欢的水果”时,我从家中拿来了西瓜,引导学生观察、讲解实物,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当学生知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描写后,再让学生观察从家中带来的水果,通过指名叙述,品尝后进行同桌互说,最后写作。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自然内容具体,层次分明。

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写小事。

高林生老师说过:写作教学要走出“代人立言”的误区,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需要出发,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大力提倡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三年级学生有很强烈的口头表达欲望,他们心里有话藏不住,总想说出来。要趁热打铁似的鼓励学生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要以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即使学生真的在表达中流露出不积极的思想,也比压抑在心里而口是心非好,因为老师可以及早发现而便于引导。如果此时能够较好地激发起学生自主写作的动机,对于作文起步来说就极为有利。我相信,只有内在的需要才能真正启动学生习作的欲望。当然,外在的诱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内在需要的形成。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语文课本中的多数内容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也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作文教学中,我对教材中某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会毫不吝啬地舍弃,同事依据农村实际,有机地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事物为写作的素材,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使学生慢慢地养成了注意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初探

三年级作文是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学生作文起步为后面几年的小学阶段作文奠定了基础,地位相当重要。由于三年级作文要求学生完成从说到写,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这就决定了三年级作文起步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后面的学习。好的作文习惯可以让学生一生收益,可以让学生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走好作文的第一步,为写好作文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降低难度,树立自信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同样,这一指导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刚从高年级下来教三年级时,往往会不习惯学生的作文,怎么那么短,那么简单。不要忘了,那还是八九周岁的孩子,他才开始学写作文。从说到写,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对他们过高的要求势必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习作例文只有几句话,我也要求学生写几句话,写几句完整、通顺的话。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学生大胆地写,自由地写,写出之后,再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欢作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快乐,这种“快乐”会使学生热爱作文,对写作充满自信,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了这种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其写出来的习作也会内容丰富。例如学生写《我喜欢的文具》,有一个学生写铅笔盒,只写了几句话,很简短,但他把盒形、盒面、盒里都表达清楚了,就应该给与表扬。这对他以后学习作文是有帮助的。

二、亲身实践,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无疑对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践出真知”,亲身实践符合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亲身感受更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秋天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金黄的桔子,我就布置学生回去写一篇日记《桔子》,结果不令人满意。我就布置学生明天每人带一个桔子来上课。那一节作文课上我就带着学生一起观察桔子外形,捏一捏桔子,闻一闻香味,尝一尝酸甜,再一起评一评,议一议,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情绪,说和写的愿望都很强烈,从后来写的效果看,预期目的达到了。一个练习里面有一项口语交际: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来敲门,你怎么处理?你认为合理吗?我先让学生分一下有几种情况,每一种情况请几个人上台来表演。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我就在想能不能给他们练练笔呢?一问,他们还挺乐意,从写的情况来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在学生未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或缺少相应的生活积累时,在起始阶段这种临场指导是有益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对高年级学生,再来如此这般的临场观察指导则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观察指导的时间多了,表达指导与表达练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此外,经常性的临场观察指导,会使学生形成错觉,以为作文内容是老师给的,长期以往会形成依赖心理,而忽视了生活积累。这时就需要教师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桔子》写过了,你是不是可以写一写《柚子》《梨子》等水果,用日记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学生在前面练习写《桔子》时亲身实践学来的一些观察方法会帮助他们去深入认识这些水果,写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经常进行类似的课内外结合训练,定能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从而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渗透观察,积累素材

对一个人来说,观察能力非常重要, 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对于刚刚作文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至关重要。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课堂,写什么才观察什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当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作文时的选材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而不是从观察开始,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这个多彩的世界,写作文时,再从大脑中提取相应的信息,用所学过的语言准确地将之描绘出来。这样的观察,才是学生主动得来的,才能不断得到发展,终生受用。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事物的能力比较弱,还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无序观察,虽说他们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但事物在他们头脑中的影像还比较模糊、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当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能运用从课堂上学来的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事物,这就是“得法于课堂,运用于课外”。到深秋时节,百花凋零,而这时校园里的菊花争奇斗艳。我搬了红、紫、黄三种菊花到班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跃跃欲试。我先带着学生从整体入手,由远及近地去观察;再观察菊花的主体茎、叶、花三个部分,茎什么颜色,叶子什么颜色、形状,摸上去什么感觉,花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等;最后再体味秋菊的精神。在观察菊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味觉等)、多个角度(远近、上下等)对菊花进行有序地观察,让菊花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写起来自然要容易多了。《菊花》过后,再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些其它的植物,比如《梧桐树》、《金桔》、《一串红》等。《桔子》等植物的一系列习作,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宣扬个性,发展思维

语言有个性表达的自由。由于心理个性不同,知识背景、经历不同,小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有的同学表现出客观叙述的倾向,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有的则喜欢用词的华丽„„“万紫千红才是春”,各具个性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因此,老师不要以自己好恶来影响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在三年级作文起始阶段对学生的这种“创意”进行打击,更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创意表达”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在教学中更应该得到保护和表扬。写《菊花》时有同学把花朵比喻成“空中正绽放的烟火”;写《一串红》时有同学把花比喻成“灿烂的红霞”、“一团团火”、“正在燃烧的火苗”(观察时有风)„„不仅仅是这些应得到赞扬和鼓励,更应得到赞扬和鼓励的是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学生“智慧的火花”的火花应在老师的鼓舞下越烧越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准确生动的词语,也不要忘了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个性和语言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稳步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开放、活跃的空间。

五、读写结合,发展语言。

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了近三十篇优美的范文,背诵了其中的十来篇,而这些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句却没有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学生在写作文遣词造句时依然捉襟见肘。这似乎有点“急功近利”,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平时教学读写结合得不够紧密或还没注意到,学生难以吸收,更难以运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 要将从阅读当中受到的启发、教育转化为写作的技巧,成为写作的借鉴,就必须注意读写结合,将从阅读当中“吸收”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写作时“营养”。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几十篇范文,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好材料。这些范文可是学生习作的好例子,要抓住这些“例子”的一些契合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将范文中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与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吻合的,其中有些《习作》要求中就有能模仿习作例文写一篇短文。比如《庐山的云雾》一课中二三两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分别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为了让学生能学会这种自然段的总分写法,我就让学生以“花坛里的鲜花千姿百态”为开头写一段话,巩固内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也是符合三年级以段为主的训练要求的。再如《我应该感到骄傲才对》这篇课文,我就设计了一个“续写”的环节,要求学生能运用中的词语,并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学来的词语,学生本来就对童话感兴趣,所以他们也乐于去写。很多同学的续写非常生动精彩,有书中的词语,有他们儿童化的语言,运用恰当,更为可贵的是有些同学的续写中还让小红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能以貌取人。学生不仅内化了语言,发展了语言,还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自我教育。这类似的读写结合训练很多,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的知识,发展语言,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对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就注意读写结合训练是开启学生习作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要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降低习作的难度,减缓坡度,帮助学生树立习作的信心,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并与阅读课的教学紧密结合,开展读写结合训练,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探索

一、课题的提出

1、作文教学对塑造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共同理想。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西安市,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通过作文的综合训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的表达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发展观察、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技能。通过自我情绪体验,作文还可以陶冶儿童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意识。正如朱自清所说,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未尝不可。”因此,加强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解决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坡度陡。一二年级忽视口语表达训练和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训练,忽视与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衔接,三年级一开始就正式启动作文教学,坡度太陡。 (2)无计划。作文教学是整体系统工程,由于它被分散在各个单元当中,教师对教材往往理解不够,固有的作文序列没有认识,各个年段衔接处理不好。

(3)不得法。教师如果不注意读写结合,不注意交给学生观察方法,批改时不得要领等,学生对作文就无所适从。

(4)轻情感。作文教学中忽视情感作用,造成学生记忆型障碍,趋同化心理障碍,挫折感心理障碍,有待解决。

二、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目标

根据现行的《小学语文指导纲要》确定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课文中用词造句以及常见的顺承、总分、并列等连句成段的方法。

2、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学会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语句比较通顺连贯的一段话。

3、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错的字和明显不恰当的词语、标点,调整语序混乱的句子。

三、作文起步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主动地观察事物,构思成文,修改作文,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

2、愉悦性原则

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生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于认知加工。”在作文起步阶段,教师就要运用各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兴趣,使他们向往作文,把作文视为乐事。

3、差异性原则

坚持因材施教即共性教育与个别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特点。为此我按作文能力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组,C组同学在字、词、句的基本训练上多加帮助,对他们采取重点批改的办法逐步提出要求,ɑ组同学在次基础上不封顶,逐步在文章立意结构协作方法上提高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主动、生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4、激励性原则

教师可以以开展竞赛、作文展览、编订成册、投寄报社等方式激发学生写好作文。

四、作文起步训练方法

1、激发兴趣训练 作文心理研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的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激发兴趣训练途径有:

(1)写下水文。有人说“学生不会写作文的原因,是教师自己不爱写作文。”教师下水对消除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很有帮助。如教师指导学生以“镇还是美丽的海滨小城”为总起句写一段话,自己先试着写,摸清了选准观察点安排内容进行有条理的继续的习作中的“拦路虎”然后针对性指导,在学生口欲说笔难表达时再读自己的范文,使学生情动而相随,达到“心为之牵,情为之动”的好效果。

(2)多打高分,创设愉悦的写作氛围。小学写作不等于作家的文艺创作,不可以任意拔高写作要求,只要学生的作文达到了本年段习作的要求,就要打高分。当然在打分时,要区别对待。对一贯以来写作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避免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教师在指出他们习作中的优点之外,也要冷静而客观的指出其不足,使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对那些形象思维不够发达,害怕写作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只有他的习作中有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也要热情鼓励,使他增强写作的兴趣。

(3)编印班级优秀作文集,设立班级作文园地,向各电台报刊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被编成书籍或在电台报刊上发表时,其喜悦心情总是溢于言表。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2、说写结合训练

据统计,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在头脑中储备了2000多个常用的词汇了,他们已经能熟练地用母语和他人进行交流。但是要他们把较熟练的交流语,转化为文字,又需要一系列的输出的工程。三年级是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年级。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为学生创设说话,说写结合,锻炼学生把内部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三者结合同一发展语言的能力。三年级始的习作训练《知错必改》、《我要找妈妈》、《搬煤饼》等均是看图作文,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想”和“说”,为了加大训练密度,说时可采取同桌互说,四人小组相互评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巡回个别指导,拿出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知道,要求学生说得连贯、有条理,然后留下20—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下来,学生就有把握写好作文了。

3、写结合训练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渗透“怎样写”作文的问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曾提出七条读写规则:(1)在阅读中学习解题,在作文中联系审题和拟题;(2)在阅读中学习归纳中心,在作文中联系表现中心;(3)在阅读中联系分段,概括段意,在作文中练习怎样拟写提纲;(4)在阅读中学习区分文章主次,在作文中联系怎样安排详略;(5)在阅读中学习捕捉中心段,在作文中联系怎样突出中心;(6)在阅读中学习评词酌句,在作文中指导练习谴词造句;(7)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观察,在作文中指导观察方法。以上

3、

6、7点,我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比较重视。

三年级作文起步训练中不必对学生提出中心、立意之类的太高的要求,而要与二年级过渡,学范句用恰当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句子连贯通顺。如第五册第28课《看冰灯》,“随着人流,冬冬钻过冰迷宫,又玩了冰制的大滑梯,还在冰灯前猜了好几个谜语。”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找出表示连贯的词“又、还”,让学生理解用连贯词可以把几件事连在一起写,平时写作可以中运用。

还要在范段中学习构段的方式,训练学生习作时的条理性。如在三年级课中出现的顺承式(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方位顺序写)、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等。教师可以以本为本,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段落段式改写其他段落。如第6册《黄山奇石》中可以让学生仿照第3段把第2段“猴子观海”和第四段“金鸡叫天都”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训练用并列式构段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段式,进行一题多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第6册第6单元第7题写电的用处,短文是用并列式来写的,可让学生用总分、分总、总分总来写。

4、创设情境训练

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正如说话一样,心中所积累,不吐不快。”教师采用组织活动方法,展现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一次,要求学生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用上“先、再、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详细写折纸飞机的过程。我先让学生动手折,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不一会儿教室里就飞机满天飞了。我是这样来启发学生写作的:

师:同学们一个个都折了飞机,只轻轻一挥手,纸飞机就飞上了天,多棒啊!陈老师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折个纸飞机出来。谁能告诉我怎样折纸飞机吗?看我能不能在他舌头的指挥下折出纸飞机来。

生:(说略)

师:按照你的指示,我果然折出了纸飞机。你的舌头将军真棒!可惜我记性差,就这么一遍,我又忘记了,谁再教我一遍?

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为了学生们“有米下锅”,结合班级活动课,我们举行了碰蛋、捏鸡蛋、钉扭扣、做手影游戏、“猜猜他是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5、从放到收训练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让他们把思路打开,把文章写活,把笔头写顺,产生强烈的作文兴趣(二年级第二学期),让学生亲自尝试写作的难易,产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愿望,此时加以指导(三年级始),分别以词、句训练和句群、段落训练为重点,指导学生写词语丰富、句子完整、通顺和上下文一致、前后连贯、条理清楚的文章。

6、课内外结合训练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念,抓住生活中作文教学的契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让每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都成为写作的源泉:如升旗活动、捐款活动、运动会、值日等。

(2)加强科际联系,在思品、美术、音乐、体育中开发写作因素。如结合美术课让学生写做布贴画的过程,结合常识课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写“春天”让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歌。

四、初步训练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写作起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写作兴趣提高了,从害怕写作文到喜欢写作。学生孙巧在日记中写到:“以前我总是不想写日记,因为有时候写什么不知道。现在每天一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我知道写日记有时候可以用上我们学过的并列段式、总分段式来写,如果写得具体生动就可以得好分数,如果有内容有条理比喻恰当等,那可以得高分。”

2、缩短了学生间写作水平的差距。期初根据作文能力分的ABC组学生分别随着作文指导的加强向高一层次流动,B组升为A组,C组升为B组。现在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作文基本上能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儿童情趣。C组同学也基本能做到用词准确、句意连贯了。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四注意”

安徽歙县富堨中心小学 朱健华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要做到“四注意”:

㈠、要注意由低年级的口头作文向三年级书面起步作文的过渡。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说这个过度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㈡、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老师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 课外活动,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㈢、注意命题,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㈣、注意讲评要以激励为主。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们的作文讲评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优秀作文展、推荐发表、向校园广播站投稿、范文宣读、学习园地好词好句好段选登等。另外,我还借鉴了一种新的记分法——“二次记分法”,做法是:每生准备两本作文本,一本为习作练习用,老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后让学生修改,达到合格作文要求后,老师在原基础分上加分,然后誊清在另一本作文本上(即个人优秀作文本)上,大多数同学都能得高分,不少还得超满分,这样持之以恒,修改作文已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学生愿做的事。这样既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厌烦心理,调动了学生修改的积极性,又改变了过去学生只看分数不看文的面貌,有效地减少了老师批改作文的无效劳动。

第17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

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

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第18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浅谈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浅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三袋麦子》,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第19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设计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开始习作,要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对于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年级作文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爱护学生想说就说、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要消除他们习作中的畏难情绪,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这些目标貌似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它表现在:

摘趣就是把握作文内容的趣味性。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作文,首先不是研究文,而是研究人。儿童有儿童的特点:儿童的个性是独特的,社会百态、天地万物在她们的眼里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都有七情六欲。童心是纯真的,他们追求快乐,热爱幻想;童趣是丰富的,它们有自己的快乐王国、生活的情趣。作文教学就是要顺应童心。因此,教学提供给儿童的素材要有意思,有真情,有趣味,这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刚接三年级,我将三年级的作文内容划分为三个板块:放胆作文、仿写作文、生活作文。放胆作文就是自由命题作文、想象作文、儿歌、诗歌创作等等。仿写作文

就是仿照习作例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的方法;生活作文就是日记,描述学生的见闻,感受生活。本学期我执教的第一节作文指导课是写一篇半命题小作文:运用歇后语编故事。新学期设计这一课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第20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教案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教案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把观察的方法交给学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就注意了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或先景后人,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和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抓住事物的重点、特点进行细致的深入的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从而去深刻认识事物。比如 “说话题”,让学生观察一个小物件,说一段话,我就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首先观察文具盒象什么体,整个是什么颜色,再观察表面、背面,揭开盒盖观察里面,之后,我就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文具盒的形状、颜色,文具盒这到底有什么用途,能讲给老师听吗?”由于这样一观察,学生便有很多话要说了,其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的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

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有了这些丰富的积累,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

三年级起步作文范文
《三年级起步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