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曹植七步诗范文作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12 06:08:0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曹植《七步诗》阅读答案

七步诗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七步诗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注释 :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成者行大法( ) 2.萁在釜下然( )

3.漉菽以为汁( ) 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

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

三、《七步诗》一般写作: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七步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一、1.死刑 2.同“燃”字 3.过滤 豆类 4.曾经

二、锅 破釜沉舟

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相煎何急;七步成章

七步诗翻译: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即处以死刑。东阿王随声就做诗一首:“锅里煮着豆子用来作羹,滤豆子用来作汁。豆秸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哭泣:‘你我本是一个根上生长的,你为什么这样不留情地逼迫我、熬煎我呢?’”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

这篇“七步诗阅读答案”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推荐第2篇: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七步诗》的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曹丕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弟弟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廷中的政事滔滔不绝而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皇帝哥哥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忌之火油然而生。他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曹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许多大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有的说,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岂不是宫中一大害?有的说,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巧赶上一位大臣禀报,有人造反,图谋篡位。曹丕认定弟弟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 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

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

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

“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

“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Lu四声)菽(Shu)以为汁。萁(qi)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

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推荐第3篇: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与翻译

导读:《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七步诗(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推荐第4篇:曹植《朔风诗五章》

《朔风诗五章》是三国时期曹植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借助于“朔风”“素雪”“芳草”“秋霜”“飘蓬”“天阻”种种意象,情由景生,物随意驱,辉映烘托,将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诗中时而借用典故,时而化用《诗经》名句,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

朔风诗五章⑴

【其一】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其二】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晞。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其三】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其四】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其五】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译文

【其一】

抬头仰望那呼呼的北风,心中怀念着魏国的国都。多么希望骑上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然而)在那总是和风徐徐的南方,我却要思念着那蛮北的江南。多么希望能跟随在那些南飞的鸟儿身后,去实现我南征的宏图大志。

【其二】

时光荏苒,(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看起来并不太久,可对我来说却像过去了漫长的三年。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

【其三】 (八年之中),就好像翻越于高山峻谷之间,(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年复一年的风飘蓬飞和寒来暑往,不知何时才有我安定之所?千难万险纵可翻越,你我同胞骨肉却好像面临的是生离死别。

【其四】 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在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你(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还谈什么诚信?(请你明白,)我忠贞的意志就像那寒霜中的秋兰,北风前的桂木,决不易改。

【其五】 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却无人能帮我除去忧愁;雍丘之地,亦有川泽可供“泛舟”。可是,不是我不想高高兴兴地去“泛舟”游乐,而是一起同游的跟我志趣不投。即便是有雅兴泛舟,却连个撑船的人都找不到啊(指了解我政治怀抱的人)

背景

公元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的一个冬日,北风挟裹着飞雪,越过豫东平原,刹时间便把小小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化为茫茫白地。一位神色憔悴的诗人,却还在庭中徘徊——他就是屡遭朝廷贬谪疑忌的雍丘王曹植。一年前,他才被明帝“徙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北)”;而今,又被责令“复还雍丘。”诗人壮志难酬、身如飘蓬,再也按抑不住心头的悲怆,终于用那“骨气奇高”之笔,在风声雪影之下,写下了名作《朔风诗五章》。

鉴赏

这首诗共分五章。大约诗人落笔之际,正是朔风怒号之时,所以开章即以朔风起兴,抒写“用(以)怀魏都”之情。魏都洛阳,远在雍丘西北。诗人在那里,曾经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留下过少年的宏大梦想。从公元223年(黄初四年)旧历七月离开那儿以来,至今又已五年了。朔风北来,听去似乎全都是往日亲朋的呼唤之声。古诗有“代马依北风”之句,说的是北方代郡的良马南来,一闻北风之声,便依恋地嘶鸣不已。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因此凄楚地吟道:“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往)。”他是十分希望驱策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不过,诗人此时的怀念国都,已不是为了寻回少年之梦,而是志在“捐躯济难”、列身朝廷、报效国家。每当凯风(南风)吹拂,他总要记起“蛮方”(指江南)还有“不臣之吴”。他在此年上明帝的《求自试表》中,就以“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之语,表达了愿为征吴大业效力的急不可待之情。此章结句“愿随越鸟,翻飞南翔”,亦正化用了古诗“越鸟巢南枝”之典,抒写了诗人南征孙吴的壮志和渴望。其辞促情迫,正与上引《求自试表》之语异曲同工。

然而,诗人的这一壮志,总是化为碎坠的泡影。他的政治生涯,大多是在不断流徙的“汲汲无欢”中度过的。诗之

二、三章,由此转入对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抒写。“四气(节气)代谢,悬景(日、月)运周”,时光荏苒。诗人于公元227年(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并不太久。但在痛惜于光阴流逝的诗人眼中,却是“脱(忽然)若三秋(年)”,未免生出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这四句,化用了《小雅·采薇》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自身流徙往返的凄怆之感,与千年前西周戍卒重返家园的物换星移之伤,融为一体,显得愈加深沉、酸楚。从公元221年(黄初二年)以来,诗人东封鄄城、北徙浚仪、二徙雍丘。八年之中,正如翻越于高山峻谷,忽而“俯降千仞”,忽而“仰登天阻(险)”,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诗人因此慨叹于身如“风飘蓬飞’,不知何时才有安定之所。这两句,与次年所作《吁嗟篇》中“宕宕当何依”、“谁知吾苦艰”之语一样,饱含着诗人无数酸辛和泪水。如果仅仅是飘徙,倒还罢了。最使诗人痛苦的是,当局还明令禁止他与同胞兄弟相往来,这简直令诗人绝望。诗中接着四句,便是诗人绝望之中的凄厉呼号:“千仞易陟(登),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别!”极言险阻之可翻越,更反衬出当局者之禁令正如无情的“雷池”,难以跨越半步。兄弟的分离,恰似生死永别,令诗人怆然泣下。

诗人当然明白这悲剧是谁造成的。诗之四章,即中断对自身飘泊痛苦的泣诉,透过朔风素雪,向始终疑忌他的远方君王,发出了责询。前四句运用屈原《离骚》的比兴方式,以“芳草”喻忠贞之臣、“秋霜”比小人,愤懑地大声责问: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到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君不垂眷”以下,诗人又以凛然之气,表明自己的心迹:即使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也决无改易。请看看寒霜中的秋兰,朔风前的桂木吧:它们何曾畏惧过凝寒,改变过芬芳之性、“冬荣”之节!“秋兰可喻”二句,于悲愤中振起,显示了诗人那难以摧折的“骨气”之“奇高”。

第五章为全诗结尾,抒写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瞻念。君王既不眷顾,诗人的流徙生涯定是绵长无尽的了。想到这一点,诗人不禁忧从中来。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无知音,没有人能和他同销忧愁;雍丘之地,自然亦有川泽可供“泛舟”,但无同志,没有人能了解他临川思济的政治怀抱。在《求通亲亲表》中,诗人曾这样描述他的孤寂生涯:“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这正是诗人最感痛苦的,难怪他在结句中发出“岂无和乐,游(交游)非我邻(同志);谁忘泛舟,愧无榜人(撑船者)”的啸叹了。

前人称曹植的诗“肝肠气骨,时有块磊处”(钟惺《古诗归》)。《朔风诗》正是一首颇有“块磊”的抒愤之作。诗人抒写胸中愤懑,吸收了《诗经》、《楚辞》运用比兴的成功经验,借助于“朔风”、“素雪”、“芳草”、“秋霜”、“飘蓬”、“天阻”种种意象,情由景生,物随意驱,辉映烘托,将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诗中时而借用典故,如“代马”、“越鸟”之喻;时而化用《诗经》名句,如“昔迁”、“今旋”之比;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如“别如俯仰,脱若三秋”等等,均思致灵巧、意蕴深长,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诗人运笔的徐疾变化、辞气的抑扬宕跌,更表现了一种“兔起鹘落”的气象。就一章来说,诗情时有起伏。如首章前四句叙怀思,哀婉低回;后四句抒壮志,辞促情迫。就全篇来说,章与章之间,亦往复回环、顿跌奋扬,呈一波三折之形。首章徐徐振起,二章平缓悠长,三章啸叹直上,四章于结尾忽作金石掷地之声,五章复以悠悠之叹收束。这些,都可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王世懋《艺圃撷余》)。

作者 曹植(192~233),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爱,尝随征伐,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报负;后期备受曹丕父子迫害,郁郁而终,诗文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其诗注意对偶、炼字和色彩,富于音乐性,被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有《曹子建集》。

推荐第5篇:七步诗

《七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七步诗》诗的创作经过。体会诗人所表达出的痛苦、无奈、悲愤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常看电视吗?都看什么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看吗?这是一个好栏目,坚持看一定有收获!《三国演义》是《百家讲坛》的热门话题,有位教授曾用一个字评《三国演义》,说《三国演义》是一个“智”字;《水浒传》是一个“义”字;《红楼梦》是一个“情”;《西游记》是一个“恒”。咱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古诗,谁知道这首古诗与四大名著的哪一部有联系?(生:《三国演义》)从这首诗中,我们不仅会一个让人痛心的故事,而且会从《三国演义》的“智”中看到《三国演义》的“情”。

(板书课题“七步诗”)一起读课题(生读)

2、了解故事,初读古诗

你最初接触这首诗是什么时候?现在了解关于《七步诗》的什么?(引导学生从作者、故事谈,在这过程中,帮学生了解作者曹植与曹丕的“一母同胞”的关系,了解古诗创作的简单故事,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为了自己的王位,借口杀死自己的弟弟,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曹植即口一首《七步诗》,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是怎样的一首诗,能在顷刻间唤醒曹丕心中的兄弟之情、唤醒曹丕心中的良知呢?请一个同学把诗读一下!(指名读诗,强调“本自同根生”中的“自”而不是“是”;再读诗:个别读、齐读,以保证“读准确”的要求。)

3、走进古诗,再读古诗

从诗的表面来看,古诗写了什么?(煮豆子、燃豆萁)为什么会让要杀弟弟的哥哥念起了兄弟之情?豆子、豆萁与曹植、曹丕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作者以豆子自喻,把豆子比作自己,把豆萁比作哥哥,把豆萁对豆子的煎熬,比作哥哥对弟弟的残杀)

曹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七步之内作出了这样的诗,有人评这首诗“字字有情、字字含情、字字动情”从诗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生:我体会到诗人的痛苦)怎样的痛苦?(十分,万分)万分的痛苦!请你把这种痛苦放在诗中用声音告诉大家——(一生痛苦地读诗)

从诗中你还体会到怎样的情?(生:我体会到诗人的无奈)怎样的无奈?(万分、深深的)万分、深深的无奈!请你把这种无奈放在诗中用声音告诉大家——(一生无奈地读诗)

从诗中你还体会到怎样的情?(生:我体会到诗人的悲愤)怎样的悲愤?(万分、深深的)万分、深深的悲愤!请你把这种悲愤放在诗中读出来——(一生悲愤地读诗)

请大家万分痛苦、无奈、悲愤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生齐读全诗)

4、抓住字眼,深入读诗

这首诗“字字有情、字字含情、字字动情”,那么你是从哪儿读出这种痛苦、无奈、悲愤的?(生默读课文,在诗中抓字眼——“煮”、“漉”、“燃”、“泣”、“急”等)心里默念这首诗,抓住这几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翻腾的锅里煮着一颗颗豆子,锅下面的豆萁噼啪作响、越烧越旺,锅里面的豆子越煮越烂,煮掉了豆皮,煮烂了豆子,留下了浓浓的豆汁)豆子的煎熬是如此这般,让我们再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想!(生再次深情地读诗!)

5、想象情境,在情境中读诗

豆子的煎熬是这样的,曹植的煎熬又会如何?曹植是怎样来到大殿上的?(许褚领了3000虎卫军,从临淄抓回来的)曹植周围有什么人?(文武百官、军将武士)文武百官会向着谁?(魏主曹丕)军将武士会听谁的号令?(魏主曹丕)他们会说什么、会做什么?(生想象)再往远处想——行刑场是什么样的情景?(士兵已经准备好、行刑手已准备好刀)这些人,所有的人都听谁的?(魏主曹丕)对,是曹植的哥哥——魏主曹丕,而他的哥哥,他的亲哥哥,他要准备干什么?(将曹植置之死地!)要将曹植置之死地是谁?(他的亲哥哥,魏主曹丕)他的亲哥哥却要他的项上人头!此时此地,曹植在干什么,他心里在想什么?(生想象)

往事历历在目,过去的一切又一幕幕地重现,对面坐着的哥哥熟悉而陌生,曾经为他打抱不平的哥哥、曾经让他崇拜的哥哥、情同手足的,血脉相通的,骨肉相连的哥哥„„也是这位哥哥,今天此时此地,却要他死的哥哥,今天此时此地却要他的脑袋,以保自己王位的哥哥,他怎么能不陌生?怎么能不心痛?门外的士兵已经准备一拥而入,行刑场的士兵早已准备妥当,他的性命只在这一瞬间,眼前的哥哥模糊了,他再也看不清他的哥哥,他曾经最爱的哥哥,他现在最陌生的哥哥!他一边流泪一边吟诗——(一生深情地吟诗、全班深情地吟诗)

就在曹植吟诗时,他的母亲,同样也是曹丕的母亲——卞氏就躲在暗处,当她听到她的大儿子这样煎熬小儿子时,她会如何?(生谈)是呀,她怎么能看着自己的一个儿子把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杀死?谁能理解她的痛?谁能理解一个母亲的痛?一起把古诗朗读一遍,把他们母亲的痛读出来!(生读!)

听了这首诗,曹丕也潸然泪下,他在想什么?(悔、痛)带着这种感情再把诗诵一遍!(生读!)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萁成灰,豆成汁两个豆痛苦,一个兄、一个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是什么让他们这样?(生谈)

王位与亲情的对峙演绎了这样的故事,千年的王位争夺有几何?你又知几何?诗就要学完了,大家表现非常好,相信大家对古诗的理解一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你能否站在赏析者的角度上评一评这首诗?(生评)千年以后,另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根据《七步诗》又作了一首诗——《反七步诗》“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大家比较地读一读!

资料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郁郁寡欢中死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诗人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1、背古诗小游戏。

同学们会背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做个背古诗的小游戏,一人一句,可以接着别人的背,也可以背自己喜欢的,背不上来的,我们请他表演节目。

(带领学生走入古诗天地,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背古诗到有意识地从字、词、句中看画面,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变化。)

2、老师也带来一首古诗。(板书:七步诗)儿时就非常熟悉的一首诗,放到今天来学,就需要我们走近古诗,走近古人。

二、字字入眼

1、自己读读这首诗。背凭借的是头脑里的印象,而读要实实在在地把每个字看清楚,每个音读准确。这课难写难读的字很多,我们要字字入眼。

(让学生养成字字入眼的好习惯,要口到、眼到、心到。)

生自由读。

指读。

三、字字入心

1、字字入眼只是学古诗的第一步。我们还应该字字入心,大家学过不少古诗,自己也有一套学古诗的方法,说说你准备怎么去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意。

生自由交流。(结合注释、结合时代背景、查字典、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不少学习古诗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畅游诗海。)

2、刚才大家谈到了不少办法。是呀,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一句一句地学,边读边想,弄懂每句意思,遇到有问题的地方,拿起笔来,标个问号。注意理解意思时不要一字一字去套,要加上自己的理解。

生结合注释自学。

3、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4、学生说古诗大意。

四、字字动情

1、古诗也像记叙文一样要表达思想。请大家读读时代背景,捕捉你需要的信息,再回头来读读这首古诗,透过文字表面,你看到两幅画面了吗?联系时代背景去谈。

生交流。

(板书:

豆秸曹丕

同根生

豆子曹植)

2、看到此情此景,你们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悲愤、恨、惋惜、无奈、同情„„)

3、把你的这种情感融进古诗,读读古诗。

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4、七步之内写成一首诗,否则„„曹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生交流。(置曹植于死地)

以死相逼的竟然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哥哥,此时曹植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对曹丕说,他想说,他想说,他还想说。

(曹植的内心怎能平静,但他有话不能说,此时学生的情感已一触即发,搭建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让学生替曹植把内心的话倾吐,也为体会曹植千言万语都融入这首诗的心境,从而感受曹植的聪明和无奈。)

5、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他不仅想说,他还可能做,他会做什么?

生1:他想指着哥哥的鼻子大声质问。

生2:他想拉着哥哥的手与之倾心交谈。

生3:他想叫一声哥:“我们别再手足相残了。”

„„

6、他想,但他不能,因为曹丕是他的哥哥,但更是一个皇帝,高高在上、一言九鼎

的皇帝。他只能把自己所有的话,所有的情都蕴含在这首七步诗中。三十个字,一首决定命运的诗。字字都有情,字字都含情,读了让人字字动情。

把你心中的情感通过读再现出来吧。

自由读、指读。

(一次次地读,一次次不同的要求,认识理解的一次次提高,情感的一次次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五、拓展

一千多年后,郭沫若先生就“豆萁煮豆”这一现象也写了一首诗——《反七步诗》。课下自学,比较一下《反七步诗》与《七步诗》的不同。

附: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推荐第6篇:七步诗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七步诗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理解词句的意思。

朗诵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一首诗,七步诗,大家先大声的朗读一遍。

七步诗

曹 植

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大家也看到了,七步诗是曹植所写的,老师就先给大家讲讲曹植这个人。曹植大家不熟悉, 那大家都听说过曹操吧?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要说是曹操的儿子,也不足为奇,因为曹操有25个儿子,皇后生的有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曹植就是其中的一个。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这首诗。先看下题目,叫七步诗,那么为什么要叫七步诗呢,一日,曹丕把曹植召进宫,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曹植说:“都说你才华出众,熟读百书。今日命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如果做得好,我们都服了;如果做得不好,就立即处死!”曹植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曹丕的用意,知道曹丕想伺机除掉自己,稳坐皇位。他伤心极

了,伤心自己的哥哥竟只顾争权夺位,而不顾手足之情;他悲愤,悲愤自己有数不尽的冤屈,却没有倾诉之处......因为哥哥的权力太大了。他略加思忖,走过七步后,便低声念出这首在无奈、悲愤和重重压力下了这绝世名作,所以叫作七步诗

下面来一句一句的看一下。

煮 豆 燃 豆 萁, 豆棲是豆秆的意思。板书:萁,豆秆。问:谁来翻译一下这句?非常好!

豆 在 釜 中 泣。问:谁来猜测下釜字是什么意思?很聪明,板书:釜, 锅(讲: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釜在古代很常用,破釜沉舟(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是锅的意思,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本 是 同 根 生, 板书:本,原本,本来,整句的意思是:原本是同跟所生。

相 煎 何 太 急?板书:煎:煎熬、迫害。***你来翻译一下整句。 相互迫害何必这么急,,这里是暗指,你怎么这么急着迫害我。

现在大家知道整首诗的意思了,请大家来大声的朗读一遍。 好了,大家来归纳一下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讨论一下。 ***,***,***你来说一下。

板书:中心思想,以豆和豆萁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哥哥对他的迫害的悲伤与痛苦,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很显然七步诗救了曹植的命,七步诗的出现可以说不是偶然的,

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那为什么说他有历史的必然性呢,***说说你的想法?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曹植的“七步诗”其意义已不只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

推荐第7篇:七步诗

国学经典“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陈: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国学经典语句是什么?我有些迫不及待了.师:别急啊,你们要是记住上周张老师推荐的语句我就告诉你们 生:

师:你们记忆力可真好,今天我要给你们推荐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曾和李

陈: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师:那我得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植,他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才华很出众,特别在文学方面,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成仇。哥哥曹丕继位以后,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就想迫害曹植,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机惩罚曹植,除非曹植可以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因此这首诗的题目叫《七步诗》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做出了此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釜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釜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是同根一体,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兄弟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

陈: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今天我们三年级四班的孩子想把这首诗唱给大家听。全班齐唱

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亲兄弟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学校里我们全校同学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也应该相互帮助,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争吵。我希望所有的孩子在发生矛盾时想象这句话,能在学校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推荐第8篇:七步诗

《七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曹植和《七步诗》的资料;了解做豆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1、介绍关于曹植的资料;

2、介绍《七步诗》的创作经过;

3、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做适当补充,并对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给予评价,引入下一步学习。

二、读诗:

自由试读→听录音→师范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同桌互读。

三、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

1、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概意思,同桌或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

2、全班交流:

①第一句:这句是理解全诗的难点,如果学生讲不好,则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做豆腐的方法帮助理解。

②第二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问:豆子为什么要哭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有感情地读。

③第三句:作者这句诗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读出作者的感情。

④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四、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并进行感情朗读: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感情朗读,评价。

3、展开想象:如果你是曹丕,看了这首诗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4、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五、练习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推荐第9篇:七步诗

《七步诗》的诗意: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鸟鸣涧》的诗意: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

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江畔独步寻花》的诗意: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

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石灰吟》的诗意: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

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

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竹石》的诗意: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

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己亥杂诗》的诗意: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浣溪沙》的诗意: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诗意: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

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

朋友要去哪里呢?

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风情万种的地方。

才刚送走了春天,

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到江南,

还能赶上春天的话,

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推荐第10篇:七步诗

上课,背古诗。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都知道里面的哪些人物?

谁来说说曹操、曹丕、曹植的关系?

2、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读读这个故事。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七步诗》。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作者是?(魏国)曹植(板书)。

那么诗的题目:七步诗,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

师:明白诗题的意思了,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出示目标:默读一遍。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生答:有!)

二、请看自学指导一:指生读

1注意读书的姿势。开始

2、检测: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5个学生。

3、正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字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1、师:大家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第二个自学指导。

生自学,教师巡视。

2、检测:

师:刚才大家自学的都很认真,相信这首诗也难不住大家。

A出示第

一、二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

1、指名解释字义:持:用来。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lǜ):过滤。菽(shū):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2.指名说古诗意思: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B、出示第

三、四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

1.指名解释字义: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

2.指名说古诗意思: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师: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C出示第

五、六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

指名解释字义: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泣:小声哭泣。何:何必。

指名说古诗意思: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3.同桌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自学指导三

1、请同学们再读古诗2遍,注意诗中重读的地方,停顿和语速。试着给古诗画出节奏。

2、展示节奏,指名读、齐读

3、猜一猜,是诗中的哪句话让曹丕羞愧难当,免去了曹植的死罪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从诗的表面来看,谁和谁是同根生?(煮豆子、燃豆萁)豆子、豆萁与曹植、曹丕之间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作者以豆子自喻,把豆子比作自己,把豆萁比作哥哥,把豆萁对豆子的煎熬,比作哥哥对弟弟的残杀)

生交流。

(板书:豆秸曹丕

同根生

豆子曹植

4、看到此情此景,你们是什么心情?大家再来读这首诗,你又读懂了什么?读出了怎样的曹植?(悲愤、恨、惋惜、无奈、同情„„)

预设1:

生:我感觉曹植的心里特别悲伤

师:说说你的理由

师: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评价:读的真好,老师仿佛看见曹植的眼睛里溢满了伤心的泪水。再找1-2学生读。 预设2:

生:我读出了曹植心里的无奈。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评价:好样的,老师好像听到曹植那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预设3:

生:我读出了曹植心里充满怒火。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评价:真不错,老师好像感受到曹植内心的团团怒火在蔓延、在燃烧。再找1-2学生读

5、从哪个字读出这种感受的?(教师板书 煎)

(出示煎 图片)釜下是熊熊燃烧的烈火,釜中是备受煎熬的豆子。曹植在杀机重重的大殿上就像豆子在釜中一样被摧残被逼迫,此时他的心里仿佛在想哥哥啊哥哥,你怎么能如此的逼迫我呢?他非常地着悲伤、愤怒、无奈,可以说是“交织在一起”啊,带着这种感受大家一起读。

齐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里去吧。

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

六、默写:

大家背得可真好,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

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坐姿端正。先给你一分钟的准备时间。默写古诗。 同桌互改。

SN(交给组长,交给老师)

六、拓展

1、学习了这首诗,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兄弟、朋友情深的古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生说。

2、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兄弟、朋友情深的古诗。

第11篇:诗七步

诗七步

(一)

凝息 驻神 轻轻向前走一步

不经意间

碾碎了 些许风中的阳光

落地成了 七片瘦瘦的枯叶

(二)

又一步

诗人笔下的紫罗兰

雅然 盛开 偷偷告诉我 一只蝴蝶曾在这里 留下自己的芬芳

(三)

脚步被琴声锁住 小小的巫女 拉着一根哑了的胡琴

淡淡的空气里 浮动着神秘的旋律

(四)

雨 不停地落

砸在

还能感受到搏动的心上

木然回头 身后留下了一串 弯弯斜斜的脚印

(五)

别去的时候

我固执地 想拽住记忆的衣襟 也曾 一遍遍地默念 这一步迈出去 就不再回头

(六)

无力地向前 挪进我的下一站生活

微笑与不屑 谁都不会在意 静静地 守着我的天堂

(七)

走了多远我无法丈量 可内心已经愈加澄净 隐匿云端的天使 告诉我

下一秒

彩虹桥为我高高架起

第12篇:《七步诗》

古诗里的故事《七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

2、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3、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的感情,教育学生要相互关爱。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来到名师课堂,同学们听过“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吗?它是形容一个人特别有才华,这个成语最早是用来形容曹植的。说的是天下的才华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

1、PPT1出示曹植像,师:我们来认识一下曹植,画像上的人就是曹植。曹植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七步成诗。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

2、PPT2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在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5个生字。

2、了解《七步诗》故事的由来,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3、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1 师: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家谁知道《七步诗》是曹植在怎样的生活情景下写出来的呢? 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4、简介曹植和《七步诗》故事的由来。(PPT

3、4出示) 曹植有个哥哥叫曹丕,曹丕当上了皇帝之后呢,对才华横溢的弟弟一直心怀忌恨,担心弟弟抢了自己的王位,于是就想谋害他,让他七步之内成诗一首,做不出来就要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啊想啊„ „他想起了小时候和哥哥在一起用豆秸煮豆子的事,可如今,亲生的哥哥却要治他于死地,他一步一步地艰难的走着,边走边吟道:

5、PPT 5 出示:曹丕迫害曹植的视频。

(煮豆 /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念到这里,刚好走了七步。曹丕听了,顿时觉得羞愧难当,于是把曹植放了。正是因为这首诗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PPT6 影片看完了,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有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走进古诗,一起来看一下本首诗中的重点字词。 要注意煮豆 /持作/羹的羹,它的结构,为上下结构,上面是羊羔的羔,下面是美术的美,读作geng。漉菽/以为/汁这句诗中的漉和菽的读音,分别是lu shu。萁在/釜下/燃中萁的部首是草字头,因为豆子是草本植物,所以用的是草字头。这句中还需要注意的是釜,

2

为上下结构,上面为父亲的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下面不是金子的金,没有金上面的人字头。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几点,下面老师来示范朗诵一遍。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诵,并在朗诵的过程中,注意停顿、展开想象、身入其中。

三、反复朗诵、理解诗意

1、好,同学们朗诵的很有感情。那回想一下,我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呀?

对,我们就是通过先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并结合诗的写作背景来理解古诗,体会诗意。

2、PPT7 我们一起来借助课本上的注释来看一下这句:煮豆 /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持的意思是用来。羹呢是指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是指过滤。菽原本是指豆。在这句诗中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这句诗的意思是锅里煮着豆子,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用来做羹。

PPT8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萁是指豆秸,也就是豆子的茎秆。燃:燃烧。釜就是我们说的锅。泣:小声哭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PPT9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中本的意思是原本、本来。煎是煎熬、折磨。而相煎呢就是互相残害。何:何必。急:急迫。这句诗的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3

四、深入朗读、体会情感

刚才我们了解了诗的意思,这还不够,因为读诗不仅要弄懂意思,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几个问题。

1、品“泣“字,体悟情感

PPT10我们再来看这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这句中的萁指谁?豆又指谁呢?萁和都就如同曹植曹丕两兄弟。曹植把哥哥曹丕比作萁,把自己比作豆。这种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的写作手法就是---借物喻人。

这句中“泣”是什么意思?(哭泣)那豆子为什么会哭泣呢?我们生活中煮豆时不会哭泣,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萁在釜下燃,或者说因为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他,诗人曹植通过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与痛苦。 师:是啊,所以诗人说: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示)

2、品“煎“字,体悟情感

PPT11 你们看,锅下是熊熊燃烧的烈火,锅中是备受煎熬的豆子。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联想到了什么?或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个 “煎”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曹植在大殿上就像豆子一样被摧残被逼迫,暗示了兄弟相残,讽刺了曹丕的无情无义,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3、有感情朗读古诗

师: 是呀,这样的手足相残,同室操戈怎能不让人绝望、痛苦和无奈呢?让我们通过朗诵再次去感受他的哀怨与悲伤。

4 PPT12师示范朗诵

五、德育渗透

1、PPT13《七步诗》终于唤回了哥哥未泯的良心,曹植虽逃过一劫,后半生却落魄潦倒。但这首诗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劝诫人们避免兄弟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警世用语。

千百年后的我们,从《七步诗》中也应当学会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疑,而应当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课后请同学们将今天学习的七步诗,讲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听听。PPT13 谢谢!下课!

5

第13篇:曹植小传

曹植小传

曹操者,魏公也,字孟德,有四子,为其妻汴氏所生,名日:丕、植、熊、彰。爱丕、植二子,又更甚于植。植者,字子建,操次子也,有文之大才,极善于文,故操常谓丕曰:“子建之才可胜汝之十倍矣。”丕妒忌之,深恨之建。

明年,植以父任为临淄侯,兄丕继父任,为魏王,更甚暴于其父,魏国有日下之势也。操时年六十有六而亡,三子熊及四子彰皆往丕处报丧,独子建于临淄,每日饮酒作诗,不理临淄之事也。因故,不知父死之事也。丕大怒,忆父在时,言子建胜其十倍之事,遂令人往临淄,拿子建回京,欲问罪而杀之,以报前日之不快也。

比及子建至京。次日,丕上朝,令带子建,须臾,子建立于堂下,同行者,丕左右丁仪、丁庳二兄弟也。丕问曰:“子建,吾等父死,尔何故不至,欲无视当朝礼数乎?”遂令斩丁仪、丁庳二兄弟,子建喝曰:“兄欲治臣弟之罪不?何故拿吾下人问罪?”丕曰:“此二人误临淄甚矣,不斩,又何置之!汝以为汝如此方可脱得干系?”丁仪、丁庳曰:“临淄侯爷,汝待吾兄弟二人甚厚,吾兄弟二人无以为报,古人云:„士为知已者死‟。吾兄弟二人死而无憾矣,汝自珍重!”

斩丁仪、丁庳已,丕难子建曰:“父在时,常言汝文章之大才胜于吾十倍,今曰,汝于此殿之上行七步,作诗一首,汝便可无罪,如诗不成,亦斩,无赦!”子建闻此言,心中满怀幽愤,跨出一步,随口吟曰: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丕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不觉泪下,曰: “子建矣子建,吾与汝上朝为君臣,下朝为弟兄,汝难煞为兄!”

汴氏,即操之妻,丕、植之母,闻丕欲诛子建,立于帘后,听之良久,此时,出帘指丕骂曰:“汝,汝,汝为兄长,安能如此迫汝弟也,欲置汝弟死罪乎?”丕大惊,起坐,曰:“母后息怒!儿臣非欲诛子建,实为国不可无法也。”谓子建曰:“汝虽能吟诗自赎,然死罪虽可免,活罪亦难逃,汝从今贬为安乡侯”。 植拜谢而退,往安乡就职。(未完待续)

第14篇:曹植名言

第一部分:

1,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2,自顾非金石,咄咄令心悲。

3,孤魂翔故城,灵枢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

4,人生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5,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6,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

7,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

8,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9,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当。

10,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人如浮萍

第二部分: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3,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4,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木需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5,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难。

6,立功立事,尽力为国。曹植名言

7,皇佐扬天惠,四海交无兵。

8,隐然长寝,其乐无逾。

9,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

10,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11,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12,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13,傥终顾盼恩,水副我中情。

14,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15,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16,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17,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18,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19,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20,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21,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22,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23,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24,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25,愿为西南凤,长逝人君怀。

27,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8,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2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0,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31,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32,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第15篇:《七步诗》教案

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

罗雄街道腊峰小学:李向辉

教学目标

1、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2、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的感情,教育学生要相互关爱。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跨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回到遥远的三国去,去感受三国的历史和文化,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

(2)在三国,有一位诗人写过一首诗,至今还流传着,世人皆能吟诵,同学们也不例外,这首诗叫做(同学一起回答)。 出示课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七步诗》

2、检查预习,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

(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谁能说一说通过预习,关于这首诗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2)这首诗是曹植在哥哥曹丕的逼迫下写出来的,假如你是曹植,你会怎么说?(学生举手发言,教师予以点拔)。

(3)让我们时光倒流,一起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播放影片) 课件出示:看到此情此景,你看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这首是诗是曹植在他哥哥曹丕的逼迫下完成的,如果他不能写出这首诗,他就有性命之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课件出示古诗) 煮豆 //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相结合,教师着重指导停顿的地方。 (3)指导理解诗意: (先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注意课文中注释的地方) (4)学生自主理解,教师点名回答。

(5)教师课件出示诗意,加深学生的理解。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6)提问:什么是“豆”?什么是“萁”?(豆类植物脱落下剩下的茎) 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后把“豆”和“萁”的卡片粘贴在黑板上。 “豆”和“萁”是什么关系呢?(同根生)

(7)了解了豆和萁的关系后,大家能猜出谁是“豆”?谁是“萁”吗? (引导学生说出豆是曹植,萁是曹丕后,把“曹植”和“曹丕”的卡片粘贴在黑板上。)

4、理解感悟,体会诗人的情感。

(1)我们能读懂、理解诗句,我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一起去感觉诗人的内心世界。

(2)再读一遍诗句,找一找,看一看通过哪一个字,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把找到的字圈起来,体会到的诗人的情感标注在旁边。 (3)根据学生的回答着重讲解“泣”和“煎”。

① 谁在哭泣?(曹植)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植为什么哭泣?(学生自由回答) ② 从“煎”你看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4)当时曹丕是怎样对曹植步步紧逼,我们一起看视频。(播放视频)

5、扩展延伸。(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你会像曹丕那样对待自己的家人吗?会那样对待你的同学吗?为什么?你觉得兄弟之间,亲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2)当我们看到兄弟不合,甚至骨肉相残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劝他们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这首诗同学们都会读了,那么你们会唱吗?最后,我们一起来学着唱一唱,好不好? (播放音乐)

5、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 《七步诗》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中的《七步诗》。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流程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七步诗》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曾与曹丕竞争太子之位。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王。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因为曹植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而被押进朝廷问罪。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

2、教材地位及作用:《七步诗》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首诗。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大意的基本方法。本组教材的安排,是为了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不要求详细讲解。重点放在背诵上。

3、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件,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进行相关类别古诗的整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件和图画读诗,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插图,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感受诗句的情感。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大意的基本方法。多数同学能够独立学习。剩余部分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够理解。

三、说教学:

(一)情境激趣 揭示课题

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哪些人物、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有一段恩怨故事不知道大家清楚不清楚?

(设计意图:讲故事引题的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体会意境打下基础)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在师范读后,让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练读朗读后,教师 指名读,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三)理解诗意,深入朗读

1.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共同总结出理解古诗的方法:

2、看课件出示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四、说学情:

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当学生全部理解了诗意后,指导 学生朗读。并体会含义。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读,读出气愤,读出悲愤。

(设计意图:情感的体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充分理解意思后再能明白作者的感受。)

课件出示一组练习,帮助学生再次感受诗意。 《七步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 )。曹植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诗中用“豆”比喻( ),用“萁”比喻兄长( ),“同根生”指( ),“相煎”指( ),全诗表达了对曹丕( )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 )的残酷现实。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的反应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设计的这个板书是“归纳式”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本诗的中心。)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我设计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第一层是初读课文,感知诗意。第二层是充分想象,体会感情。第三层实感情朗读,再次加深领悟。最后通过赏诗,达到深华的目的。学生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确实加深了对曹植的理解,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对《七步诗》的理解,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理解表现出来了。

第16篇:教案(七步诗)

古诗背诵

教学要求:

1、复习小学六年所学的部份古诗词。

2、能对一般古诗有基本的了解。

3、读准确,能背诵《七步诗》、《鸟呜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式花》四首古诗。

4、能简单理解四首古诗的意思和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背诵《七步诗》、《鸟呜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式花》四首古诗。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背诵古诗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吟诗拉开上课的序幕。1’

2、进行对过去所学的古诗复习回顾:(教师问问题,学生分别作答)5’

3、质问:你们是怎样把新学的古诗背下来的?(熟读成诵,也就是死记硬背)1’

二、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新的古诗。首先我介绍两个人给大家认识。”(出示〈七步诗〉课件,引入新课)4’

1、课件第三张时,学生打开书本144页。自由读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诗的大意。(教师巡堂,学生有疑难可发问)3’

2、指名读,教师正音;齐读。2’

3、接课件第四张到最后总结。6’

4、学生练习背诵,个别背。(历史故事记忆法)3’

“很好,由于我们有图观和老师的讲故事,同学们能很快背诵出了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再看一首:”(出示〈鸟呜涧〉课件)

学生很快掌握了背诵这首诗的方法。(形成图像示意法)4’

5、课件示范读第三首和第四首古诗。

6、学生运用自已的方法进行练习背诵。(触景生情法和形成图像示意法)5’

7、抽检学生背诵情况。3’

8、小结:根据诗意,了解历史故事内容,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在头脑里形成画面,从而轻松背诵并记忆深刻!投注感情,切身处地地感受诗人情感。(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2’

三、回顾:

了解学生掌握四首古诗的情况:是否有人能一起背诵四首古诗!4’

四、总结:

“其实除了熟读成诵,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古诗的背诵!(出示课件)只要同学们勤动脑筋,认真思考,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背诵古诗,并能牢记,这是不难的。”2’

五、作业:

运用所学方法尝试学习背诵其它古诗,预习后面的六首古诗词。0.5’

第17篇:七步诗教案

七步诗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七步诗》

1、导言: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⑴曹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

个儿子。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⑵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

⑴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⑵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⑶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⑷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二、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 1

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

的残酷现实。)

4、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三、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18篇:七步诗1

《七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诗、煮、豆、何”,认识部首“四点底”。2.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3.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诗、煮、豆、何”,认识部首“四点底”。2.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教具学具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媒体 教学过程:

一、成语引入

1 出示:才高八斗,指名读,齐读

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极有才华,你们知道吗,这个才高八斗的人最初指的就是曹植。

2 简介曹植和《七步诗》的由来

曹植是三国魏杰出的诗人,是曹操第三个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他有个哥哥叫曹丕,两人是亲兄弟。因曹植有非凡的才华,曹操很疼爱他,一度想废曹丕的嫉恨。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就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作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曹植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3 齐读课题

二、古诗诵读

1、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学习生字

三、指导朗读古诗

1、下面我们要学会读这首古诗,在读古诗时我们还要认识今天另外要学习的三个生字。

2、师范读,生跟读

四、自由练习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指名读,思考:曹丕是被哪句话打动了而最终没有杀曹植呢?

据说当时曹丕听了以后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只能收回成命。这《七步诗》成了救命诗。齐读

4、全班交流读

5、看图背诵古诗

6、比赛背诵古诗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方法。

3、读词:古诗、读篇、煮饭、黄豆、豆荚、何必、为何、煮豆燃萁煮豆燃萁是一个成语,它出自《七步诗》,比喻兄弟间的自相残杀。

六、课外延伸

读了《七步诗》,我们不禁为曹植的才华所折服,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吧这首诗的由来讲给家人听,也可以搜集更多他的诗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吟诵给大家听。

第19篇:七步诗教案

《七步诗》教案

沁北小学刘小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古诗。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直接点题。

上课一开始,老师就会提出:今天我们将要赏析一首诗。老师 板书课题,学生看黑板,大声读出课题。

二、了解背景,进入新课

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弟弟,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 五言诗的奠基人。曹植非常有才华,南宋大诗人谢灵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来称赞他——“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是多么有才华,所以现在我们常用“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来称赞那些有才华的人。

他有个哥哥叫曹丕,两人是亲兄弟。因曹植有非凡的才华,曹操很疼爱他,一度想废曹丕立曹植为太子。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

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就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作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曹植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三、出示学习目标

请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古诗。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围绕目标学习《七步诗》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

出示自学指导一:

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注意停顿。

2、自由朗读一遍,如有不认识的生字请举手。

3、同桌互读,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停顿正确。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练习译讲。先译讲重点字的意思,再译讲整句诗的意思。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体会诗情,领悟意境

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同桌交流。

预设答案: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倾轧,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答案: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这首煮豆燃萁的《七步诗》终于暂时唤回了哥哥未泯的良心,曹丕他没有杀掉弟弟曹植。是啊曹植虽逃过一劫,后半生却落魄潦倒。但这首诗却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劝诫人们避免兄弟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警世用语。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在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蒋介石强行要求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在新四军撤退途中,蒋介石部署八万多国民党军队偷袭包围9000多人的新四军,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新四军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灭。周恩来听到消息之后,悲痛万分,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是啊,再也没有比兄弟反目,同胞相残更悲惨的事了。今天,千百年后的我们,学了《七步诗》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会像曹丕那样对待自己的家人吗?会那样对待你的同学吗?会那样对待你的同胞?)

学古诗,我们还要会运用古诗里的名句:

①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老人财产而大打出手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声: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②我们还想对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说一声:(语气加强) ③我们更想对那些企图分裂中国的西藏喇嘛们,说一声(声调高亢)

五、当堂训练:

(1)正确背诵《七步诗》(同桌互背)

(2)正确默写《七步诗》

第20篇:七步诗读后感

每天早晨,妈妈都要让我背一首古诗,七步诗读后感。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七步诗》。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来历令人惊叹。作者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两人竞争王位。曹植很有才华,曹丕则为人圆滑,赢得了曹操的欢心,后来当了皇帝。因为嫉妒弟弟的才华就想治一治弟弟。便令曹植走七步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把弟弟杀掉。果然才华横溢的曹植便作出了这首《七步诗》。

这里面的豆是指作者曹植,而这里的豆萁就是指哥哥曹丕。这首诗的比喻用的十分贴切。曹丕因为嫉妒弟弟连亲情都忽略了,真是太残忍了。

如果我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我一定会非常爱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亲情。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曹植的七步诗,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七步诗》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曹丕的弟弟,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死后,曹操在

二、三两个儿子中选继承人。由于曹植才华横溢,深得曹操宠爱,本想立为继承人,因此被曹丕嫉恨。曹丕做皇帝后,想迫害曹植。

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以兄弟为题材的诗,完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机智地吟诵出这首《七步诗》,曹植在这首诗里用豆和豆萁来形容兄弟是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不要互相残杀,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读后感《七步诗读后感》。

读了这首诗后,我觉得同学们就象兄弟姐妹一样,希望大家要将自己的同学视为亲人,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

在三国.魏时期,曹操有两个很出色的儿子,曹植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弟弟曹植,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便想方设法害死曹植。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原来兄弟之情在权利面前时如此不堪一击的。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这首《七步诗》。

诗的意思是这样的: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羹。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后来,这首诗的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涵,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成仇、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我觉得这首诗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它在教育着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团结一心,不要因名利权力而破坏感情,反目成仇。

国家也一样,比如朝鲜和韩国,本来是同一个国家的,现在却弄到断绝一切关系的地步。朝鲜,这个国家的生活一直都处于低水平。两国的不团结,令周边的局势变得不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其实,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安定团结、和谐相处了,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曹植七步诗范文作文
《曹植七步诗范文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