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大学语文认识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14 06:02:1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学语文论文

大 学 语 文 论 文

《卞玉京》

学院:商学院

专业:

姓名:黄倩

12级工商管理班

她捻起一枚绣过百蝶穿花的银针,对菱花镜,于舌尖上刺一粒殷红的血珠,将小染纤毫洇出一层朱砂,然后写下一字,曰:道。

道,是了,还是未了?在她如花火般明灭的生命中,她似了而非了。虽然,所有缤纷的一切她都不要,而其实,她是要过的,只是他不曾给他因为不得已的原因,也因为始终都不够那样深刻的铭记。

而面对他后来的回顾,乃至这一世祈盼的眼,她所能给的,亦唯有避而不见。所有一切尽在不言中。她不看这世间。这一去,竟是不再回头。无论预料中不曾到来的宿命,将为她寂寞空落的后半生增添几许的繁华馥丽,她都不看。既不能有,便一世也不能回头。有些事,有些时,只能是事过境迁,时过无踪,那时那地的的心和意,换做彼时彼景,再多婉约,再多期盼,亦只有枉然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也许,正是因了这决然而孤单的背影,对她,他始终期盼,甚至渴念,而她,始终不答。

她也是无奈的吧。不是不愿回顾,只是,朱颜已改,年轻的心早已不再,红尘如此冷漠,她亦唯有以冷漠相对,将韶华做了一根灯芯,放进青灯,焚成锦灰。

而之后,她在她的道心里沉睡,一睡,便是二十年。二十年,人生最华美的片段,似乎,也只是一个杂芜平淡的梦,转眼,他们便都白了头,也或许,是鬓未霜,心已老了吧。

而在多年以后,他不断的忆起他们的往事,在不能眠的子夜写

下对她的思念,直至她死他亦不能释然。其实,又是何苦?所谓眷念与不舍,此际看来,不过是因了求不得,因为不能的到,所以总是最美。而说到底,她还是留住了他,将背影化作一个绝世美丽而又略带凄清的梦,将他的一生锁住。

于是,他想起那个荒凉冷寂的秋天,在尚湖的小楼下,他,等着她来。

尚湖的秋天明媚而凄怆。他记得,那天,阳光还留有最后一丝温情,淡淡的卷起飒飒西风,枝头的黄叶尚未落尽,在风里飘摇欲坠。他想起他们生活的时代,以及他们那一代人的宿命,便如同这枯黄的树叶,有一种任风吹的无力与黯然。他叹了口气,也许,不是没有一丝悔意。早知如此,当初竟与她结俪,如同他的同辈们那般,寻一处世外桃源,看红鸳白鹭,做红尘醉客。

午后的风拂过微凉的袖袍,他静待着她的出现。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她的决然,亦不知,她是存了心要与他错过的。他的心中还有一点侥幸与期待。他以为,当初既是他拒了她一腔美意,那么,今天他主动前来,她即便不是受宠若惊,也会有暗暗的欢喜。

而其实,她是早已化成灰了的,在她的锦绣年华尚未褪尽时,她便知道,他们的错过,必得以一生作偿。秦淮河的风烟早已消散,看过了太多的幻灭,当初的梦亦无迹可寻。她爱过他吗?也许吧。她遥遥的望了一眼当年,随后便转了身。现世是如此冷漠凄凉,大时代的悲哀,将人世间的男欢女爱涤得凉薄。她早看的透了,所谓紅鸳白鹭,不过是灰烬上开出的花,再如何娇艳诱人,亦只是一种

华美的颓废。

此心已了,她知道,她的道,源于一场美的毁灭,这世间无论多美的事物,在她眼中,亦不过是个“道”字而已。而当年的一场美梦,甚至在她了然之前,便已消散成了飞灰。

所以,当她在枯藤下为他鼓琴,对他说那七年的艰辛时,她,是已经将他了然于世外的。

那个薄暮,寒鸦飞满白栎树的枝头,它们漆黑的翅膀如同一个个墨汁淋漓的顿点,将他们的牵念,一点一点的割断。那一刻,他望着她落满沧桑的脸,心里有酸楚的疼,有割舍的苦,亦有无奈与欢喜的微甜。他想,她肯与他一见,终究还是对他存了顾念了,虽然这顾念显得如此冷落,而他,已经觉得很好了。

他听她唱歌,她的指尖划过苍凉的琴声,遁入猎猎西风。在那个干枯的季节,他明白,她已不再将他视做爱人。对于她,他只是红尘中人,是不能同涂的过客。他知道她的绝然,在西风下如同一根残枝,脆弱而坚定的将所有过往折断在这寒冷的尘世。

缘知薄悻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他想起为她写的诗,琴声里低头,心中涌起怆然。他们,真的是多情吗?尘世的寒冷与无奈,大时代无限的压力与虚空,将他们的过往逼促成一片薄烟,随风散尽。那一刻,他觉得有些冷,还有些莫名的绝望。此情此景,如此出乎他的预料,却又如此的贴切,,契合成他生命中本来的单薄与寒凉。

她安然坐在他的面前,鼓琴轻歌,如此亲近,却又如此疏离。

她的平淡与荒芜,让他有一种无言的痛。他看着她,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春日,回到那青葱平定的岁月。

那个春日,恰似年华丰美,阳关明媚的像一张笑脸,照耀着他尚且年轻的心。他甚至还能记起她颊边的梨涡,记起她迎风掠发鬓的那一番风华。那时,她对他亦有过殷殷的情意,一如今日她这样的冷漠。

他想起,在她的行馆中,她为他画兰,风枝袅娜,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那时,他还不能明白她骨子里的那份绝断,在她明慧绝伦的美艳中,她秉性中绝然的部分,被温柔地覆盖成一种风骨,成为秦淮河畔又一幅高扬的艳帜,织成了又一段他与她的传奇。

而其实,他是真的在意她的,虽然不够彻底,不够坚定,但在心底里,他是在意的。只是,那在意比起她的一往无前,显得如此脆弱。所以,当他拆开她的信笺,读出她从红笺上捧出的心时,他本能的迟疑了,然后退缩,以及整整七年的沉默。

七年,足够消磨了一份深情。而当他在她的楼外吹起横笛,那一晚,月色清寂,落进她空空的眼底。她知道,他是来告别的。告别她在红笺上写下的心事,亦将那簪花小楷、小染纤毫的珍重情愫,送还与她。

不是没有一些凄凉的。她听着他的笛声,在月下杳若尘烟。那一刻,她不知道他们还会再相逢,亦不知,他的笛声原来是一支伏笔,需由她经年以后的苍凉的琴,为那红笺写下结局。

此去经年,尘世离乱。她循着命运的轨迹行走,无悲无喜的淡

淡接受。她的指尖不再有兰枝袅娜,她捻起银针,在舌尖刺下红珠,写成经书。而年华在她眼中,亦不过是一堆焚烧的锦灰,经不起风吹,一吹,便散了。她冷冷的合上书页,将尘世扫进门前的落叶。

他,依旧为她写诗,写一些长长短短的思念。她,也许是知道的。然而,既然已经选择了离开,以这样的绝然。她骨子里寒冷的绝然是不允许她作任何回顾的,她只是略略的停下身形,为他鼓一曲琴,然后,离去。

十数年过去了,她守着她的道,心无旁骛,精心自持。而在惠山脚下锦树林外,当他最后一次探她时,他想,以这样的方式,与她一生相守,对于他,也许是最好的了吧。秋风吹动树叶,他的耳畔依稀响起当年的琴声,苍凉,怆然,划过尘世上空暗暗地天际……

推荐第2篇:大学语文论文

《氓》之我见

摘要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关键词:恋爱、结婚、受虐、被弃

《诗经》是中国现实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想把握中国文学的整体特征,尤其是古代文学的特点,必须要深入理解它的源头是什么,它是沿着怎么的脉络发展。《诗经》它特有的表现形式,如赋、比、兴手法在后世文体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由于它距离如今的年代过于久远,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理解难度比较

大。所以应该适当地总结和补充诗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面貌,从而去联想当时的情形,体会女子的心理变化。

《诗经》中描写情感的诗比比皆是。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恋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的是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归来时的悲戚之感。再如“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将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切缠绵等等。而我要向论述的《氓》同样是将女子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的一篇文章。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使叙述中断。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待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些,都是作者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动人的诗篇。

从《氓》诗的内容来说,它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

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束缚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以“氓”的角度来说,本诗刻画了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始乱终弃的主人公“氓”,让他成了一个遗臭万年的负心汉形象,堪称古代陈世美。

但我们在唾弃谩骂他的时候,似乎更应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下导致他如此蜕变的原因,因为任何一个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地用好坏评

判。我认为文中的女主人公也应该从自我角度反思一下,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女性悲剧不再重演。

首先,她没有完全理解“氓”的内心世界,“氓”与她可以说是两个不同家境中长大的人,受的教育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氓”鼓足勇气来向她求婚,还必须找一个借口——“抱布贸丝”,可见二人属于私定终身,且女方家长一定是不赞成的,按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她似乎更应该找一个比“氓”有钱有势的人家,但她却在心里喜欢上了比自己穷的“氓”,可以说她是一个对爱情执著、大胆、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然而她出于女性的尊严和以后的生活地位考虑,依然要求氓找一个理想的媒人,“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啊,是你没找到合适的媒人”,可以看出两个人是提前初步定下了结婚日期的,“氓”正是凭借二人关系亲密才敢来贸然行事,没想到貌似勇敢的心上人却没能摆脱旧观念的束缚,给了他当头一瓢冷水,还提高了要求,“良媒”是一般贫困家庭能请得动的吗?这极大挫伤了“氓”的自尊和积极性,根据后文中氓故意不见女主人公,让她“泣涕涟涟”可以看出,“氓”是在故意治她的。所以女人公对“氓”的不信任和过高要求,为以后的婚姻蒙上了阴影,成了导致婚姻不幸的因素之一。

其次,女主人公的悲剧还在于她将生活和爱情混在一起了。爱情是美好而浪漫的,而生活却是现实而残酷的,特别对于一个下层老百姓来说,爱情与生活是有天上与地下之别的。女主人公结婚后,还没从过去的优越感中走出来,还沉醉于浪漫情调之中,这无疑会让贫民

子弟氓厌烦的,“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主人公太过于沉醉爱情,作为一家之主的“氓”岂有不累之理,物极必反,“氓”作为一个男人,他岂能不由原来的逃避走向后来的“暴力”,但他的罪过是不容宽恕和原谅的,女主人公难道不应该作一下自我反醒吗?

以上是本人对《诗经》中《氓》诗的浅薄理解与分析,望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注释:《氓》出自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12日出版的《大学语文·新编》第1页

推荐第3篇: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浅谈鲁迅

说起鲁迅,我总是有一种难言的感受。他犀利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让我对他无比的崇拜。鲁迅原本是要学医拯救病人的生命的。可在那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年代,手术刀的气力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把手中的刀换成了拯救国人灵魂的枪。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留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先驱。他笔下的三味书屋、闰土、社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这些文章就像小草一样清新自然。可他的另一本小说集《呐喊》却像声声惊雷,在那个陈腐黑暗的年代唤醒了很多铁屋子里的清醒者,让黑暗的旧社会有了反抗的气力与希看。《呐喊》是拯救民族,为革命先驱助威的号角,是让沉睡者觉醒,让勇士们振奋的战鼓!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曾经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真的,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明天》中的单四嫂子;还是《阿Q正传》中的阿Q,都能跃然纸上。《呐喊》是鲁迅先生经典小说集,更是中国的名著。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悲伤。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至今的我仍然感觉到有一点点心酸。是呀,我们盛唐时期,一走出国门,迎来的都是崇敬羡慕的目光。比如唐僧。外国人一听说是中国来的,都会赞叹道:您是大唐来的高僧啊!语气是多么崇拜向往啊!不像前些年我们往日本。导游不敢给我们发队帽,他怕我们大声喧哗,在外国人跟前丢了中国的脸;还老提醒我们在公共场合不要拥挤、插队;男同胞上厕所要上前一步可见我们在老外的眼中素质是多么差啊!是呀,这些年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但精神文明没有跟上。这就像一个跛脚巨人,是无法跑到世界前列往的!

曾记得,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竟被打断了腿。孔乙己的死,我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

他们可供炫耀的惟有学问而已,可学问在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呢?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满口“之乎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么走下去。“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啊,他的债谁帮他来还呢?封建社会欠下的债,又有谁帮它去还呢?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方面仅寥寥几笔,但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几代人。

曾记得,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上,带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作者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点头哈腰的。将当时人民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展露无遗。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

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但如果要问我最喜欢《呐喊》中的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Q正传》。《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是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阿Q性格极其复杂: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 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其实只是旧中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在未庄,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他专做短工,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他人欺负却又要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胜利,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他还常为生计发愁„„野蛮的压迫剥削使他贫穷;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愈发麻木愚昧。他的“革命行动”竟是去静修庵里胡闹。所以说,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了。这也是就中国人民的最大弊病。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从鲁迅先生的话里,我看出了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前他认为中国人病了,是因为我们的艺术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前往日本去学习医术。但是他错了,中国人的病并不是精湛的医术能解救了,就算华佗再世,他也会束手无策。正因为这一点,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这样才有了诸多传世精品,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自豪。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

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都来呐喊吧!都来反抗吧!在我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之后,鲁迅先生的《呐喊》却仍让我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在鲁迅的作品里,尽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尽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言语犀利,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啊!中国,快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今天,我也要学学鲁迅先生当年呐喊的精神,大声呼喊:同学们!让我们继续祖先们深厚优良的文化传统,接过建设精神文明的大旗,努力学习,为发扬祖国文明而奋斗!来吧,小主人们!让我们就从现在开始,人人讲文明,懂礼貌:向老师敬个礼,向同学问声好;帮妈妈扫扫地,帮老人捶捶背大家都从小事做起,先管好自己再帮帮别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成为物质精神的巨人,迈着强健的脚步走向世界。加油!

推荐第4篇:大学语文论文

语文,在词典里就解释为简单的“语言和文学”,其实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掌握一切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学习好语文这门学科,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语文这个学科,是我们从小就一直开始接触的。最简单的语文,我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之后上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一直上到大学,语文依然和我们息息相关。大学之前,学习语文是一件要分成很多细节的事情,比如字音、字形、背诵、默写、文言文、现代文、作文等等,是要求面面俱到的。或许加上高考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学习语文就是以分数为目的,而并非以学习语文本身为目的。而上了大学才发现,在大学里学习语文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它不在强调咬文嚼字,不再强调面面俱到,不再强迫我们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之下,我自己认为更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学习和吸收并掌握知识。现在我就这个学期学习大学语文谈谈自己的心得。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之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大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奠基石。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说明了“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如果一个人连学习语文的兴趣都没有了,就算天天坐在教室里也不可能学的好语文。我个人对语文的兴趣较大,这促使我能够在大学语文这个科目中有所收获。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有两个因素,一个来自于本身,一个来自于老师。本身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在于平时多看一些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陶冶自身的情操,同时也可以积累一些文学常识,也燃起了学习语文的激情了。同时,老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叶圣陶说过:“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从而可知,老师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学习语文学习。而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大学语文的学习中,老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了。综上所诉,兴趣是开启学习好大学语文的金钥匙。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之人生价值

首先,我想从教育的本质和大学教育的宗旨来了解大学语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一个人,即“取长补短”,而非“扬长避短”,去充分发掘人的潜力,认识自我的价值,即“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大学语文的学习是通识教育,并非专业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像高中时的培养学生的共性。这正是大学语文存在的大背景,大前提和大环境。通过我的学习感受,在课文中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均为及其难得的思想资源。以民为本,孔孟思想的核心“仁爱” ,仁者爱人: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安必须思危,高枕不能无忧;

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异中求同,同中求进;人情世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复杂多变,丰富多彩;论学品艺,以苦为乐,知难而进,执着人生的又一种境界……这些都是大学语文教以我们的做人的道理和我们所要具备的人生价值。此外,所涉及的相关的经典名著,这极大的培养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也增强了我们的爱国情操和文化责任感,而且,人文语文让我从哲学的角度去审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我以为,世界观是大我的存在,人生观是小我的存在,而价值观就是人的大我与小我之间的抉择。而人文语文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和“人文主义”,就帮助我认识了“我自己,即倾听自我心灵深处的呼声和需求,学会去爱人,去关心人,达到对个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综上所述,大学语文的学习为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之四层分析法

大学语文的教学在相对自由的前提之下,应该具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方法。语文老师教以我们一种叫做四层分析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在广阔的语文课文之中能应变自如。所谓四层分析法,从其表面意义可知,即将分析分成四个步骤:第一,声音层,从音韵、节奏、语言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层含义;第二,语义层,从词义、语义、主要内容对文章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第三,隐喻层,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以及分析,将文章中反映时代、社会的普遍现象雕琢出来;第四,象征层,在得以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之后,将文章的主题在此升华总结,反映人类或世界所带来的哲理。四层分析法的运用可以使我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表面的简单基本的语句表达,到文章真正蕴含的寓意大致的把握。现在我就自己所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我认为最能反映各个层次分析的代表的文章出来,对四层分析法进行我的心得收获。以《蒹葭》为例,该诗的大概含义为: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的佳人,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的佳人,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的佳人,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古诗的语义得以分析之后,对文章的分析和进一步理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隐喻层,常用在一些抨击时政的诗中,诗人不是想用喻体去说明喻旨,而是思考当两者被放在一起,并相互对照时所产生什么意义,产生另外一种什么意义。因此,隐喻不再是一种说明或解释,而是对社会现象的另一种衍生 。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之哲理

在我看来,语文和哲学觉有密切的联系。哲学原理需要通过语文表现出来,而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无不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哲学,其实就是更高一层次的人的思想升华。大学语文的所有篇章都闪现着哲学的光芒。从众多的文人作家中体会了他们的思想,升华出的思想结晶让今天的我们能偶进一步去审视自我为人处世的态度,能对自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思和总结,能在实践中指导我们,启迪我们。下面,我将把大学语文课本中的部分篇章语哲学道理联系起来,对其进行我个人的见解。(1)以民为本篇 两千多年前孔孟的“而爱”思想以至今天的和谐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无论其意图和根本目的是否一同,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相同之处都在于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稳定。这体现了哲学中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哲学观点。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在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民为本”已随着时代的变化改为了为人们熟悉的“以人为本”,其继承和发扬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为我国的和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2)和而不同篇 多元并立,多样共存,是万物万事的自然存在状态。讲求“和而不同”,不能一味追求提高“同”的比量,那可能会导致同化甚至消除“不同”,而应当在促进各个“不同”的要素自身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求得“和”的合理度,这样的和谐才是最持久,最安定,最稳固的和谐。其中的哲学道理可体现为矛盾的哲学原理。矛盾的哲学原理是深刻复杂却很权威的。矛盾是一切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分析法告诉我们,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观点之一为主要矛盾以及次要内部矛盾之间的关系。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始终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根本矛盾规定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其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面对这些矛盾,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矛盾,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针对主要矛盾和次要方面,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好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同时处理好次要矛盾。“和而不同”。其本身就已经承认矛盾的存在,敢于去揭露其差异所在。“大和”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的发展,“和”为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而“不同”则是次要矛盾,在“和”这个主要矛盾的相对稳定之下,统筹兼顾的让“不同”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将矛盾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一直维护的“和”这个大前提,真正的达到和谐。其实这个哲理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这样的大方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对我们其知道作用。例如在正确处理学习以及课余活动方面,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之间……都可以运用矛盾的分析方法进行指导分析。还是那句话“和而不同”“求同存异”。(3)人情世态篇 从某个方面说,人情世态才是一本多难言中其真相的大书,它卷帙浩瀚,无穷无尽,复杂多味,丰富多彩。哲学原理中阐述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可是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愚昧的社会意识可是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承认社会存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摒弃错误的社会意识。在人情百态这一章中,多是文人们就自身的所处的环境或是所处的社会所发出的感慨,描述着当时的社会现象或是自身的环境。在阐述的过程中,作者们将自我的意识加入其中。憧憬未来,向往美好的时候,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挫折,遭遇不幸,亦能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激励,在挫折中体验人生,品味百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这些意识不仅能激励作者本身,同时也会影响和鼓励读者,久而久之,在社会上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影响力,不断促进社会精神方面的进步,进而影响社会存在。综上所述,在学习大学语文的同时,哲学的渗透其中,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语文,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深味人间真情,在语文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语文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语文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语文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走进语文,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有语文温馨的人文关怀等着;走进语文,触摸每位作者的欢乐与哀伤,有语文独特的视角期待着;走进语文,有丝丝书卷气与深切关怀心撞击你的思想与胸臆,有语文浓缩千年文化积淀陶醉着。在经历了多年的语文学习,大学语文的学习依然感觉新鲜无比。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其实,课本中的一些文章在之前已经学过,…很多很多的知识,在大学语文的课文中得以收获,很多很多的经历,在大学语文的课文中得以体验,很多很多的人生哲理,在大学语文的课文中得以体会。

一篇散文,在缠绵绯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一出戏剧,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动人心魄的震撼;一首诗歌,在含蓄凝练中读出超脱凡世的清远;一部小说,在潮起潮落中成就惊世骇俗的向往。大学语文,是厚硕的双翅,让我搏击长空;大学语文,是心灵的回响,让我走向高贵的殿堂;大学语文,是几许清风细雨,让我享受云开月朗的爽洁。

大学语文的学习,是知识积累的平台,是经验收集的去处,是灵魂升华的天堂!以上是我对大学语文学习所有心得。

推荐第5篇:大学语文论文

论文题目

摘 要

《伤逝》是鲁迅唯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五四”时代的先锋青年男女涓生与子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却因无聊烦琐的家庭生活和失业所导致的经济困顿而不得不以悲剧告终。作者把同时代人描述的自由恋爱的颂歌作为时代的悲歌来表现,体现了作者对于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深刻思考。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更像一首悲情缱绻的悼亡诗,是鲁迅对现代小说形式的一个很有意味的探索。

关键词:五四思想解放 关键词:封建社会 关键词:自由恋爱 关键词:忏悔

• I •

要 .............................................................................................................I

一、美好时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恋爱时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家庭生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悲伤结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分手的绝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沉痛的悔恨

三、爱情悲剧根源

(一)时代原因

(二)性格弱点和缺陷

(三)经济的困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鲁迅解读《伤逝》

五、结 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 II •

伤逝——涓生的手记 一.美好时期

《伤逝》在浓郁的悲剧气氛中以“我”的悲诉倒叙开场:“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勇敢地冲破封建家庭与社会习俗的束缚,争取个人自由、幸福的青年,他们声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发自内心的豪言壮语堪称那个时代青年的自由宣言书,他们傲然面对社会上守旧势力的指责和歧视的目光,建立了自由恋爱的家庭,收获了个性解放的硕果,展示了那个时代先锋青年的勇敢无畏的先进。

二.悲伤结局

幸福还未曾停留,无聊烦琐的家庭生活便销蚀了他们爱的创造力,涓生的失业又给经济以致命的打击。他们不得不痛苦地分手,回到各自旧有的生活。不久,子君凄凉地死去,涓生则在无尽的悔恨与悲哀中寻思着人生的新路,他们在个性解放中终究没有实现爱的理想。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敏锐地感受到了个性解放潮流中隐伏的严重问题:既对勇敢追求自由恋爱表示理解与同情,又对个性解放在最基本层面提出怀疑性反思。在小说人物梦醒而无路可走的悲剧情景中,蕴涵了作者身处彷徨苍茫时刻的苦闷。

三、爱情悲剧根源

(1)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

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两人的爱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不能容忍涓生和子君叛逆地去追求爱情的自由。他们永远维护着封建伦理道德,压制人的自我和个性。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的结合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他们的准则,便生活在一个众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环境里。正因为如此,涓生才会失业,子君的叔叔也“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两人也很难找到住的地方,“大半是被托词拒绝”。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重压下,两人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负担,以至于子君最后不得不走向“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2)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和缺陷。

同居之后,两人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初涓生对待爱情勇敢、真诚,抛弃世俗眼光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然而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变大,涓生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渐渐显露出来。爱情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但是涓生却认为“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

• 1 •

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但非常不负责任,而且直接把子君推向了死亡。虽然涓生自己也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可能导致子君的死,但他还是选择了和子君分手,而子君也同样在最初的斗争中,以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现出非凡的果敢和坚决,但旧思想的束缚使她在和涓生同居后成了软弱、琐屑的家庭主妇,甚至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居吵架。最终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

• 2 •

(3)经济的困顿。

我们不得不承认,美满的爱情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起初十分深厚,但是生活的困顿渐渐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在涓生失去工作之后,他也失去了轻松的心情,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因此也与子君产生了矛盾。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拮据琐碎而同邻居争执不休,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再也没有时间讨论两人曾经孜孜以求的精神性追求,长此以往,两人的爱情也渐渐变质。

鲁迅解读《伤逝》

娜拉走后怎样?——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剧烈的战斗。

——鲁迅演讲稿《娜拉走后怎样》节选

结论

“五四”时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青年的一种追求,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效仿易卜生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看到个性主义的不足,提出了“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伤逝》实际上是这一思考的继续,只不过是用小说创作来表现,鲁迅在《伤逝》中描绘了一出引人深思的社会悲剧,激发社会对于追求婚姻自主之后的问题的关注。作品深刻揭示出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仅靠青年男女个性的解放,而应该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 3 •

• 4 •

• 5 •

• 6 •

• 7 •

推荐第6篇:大学语文论文

唐宋诗词研究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

沈丹

(09初英2班0935130033短号670721)

摘要:刘长卿诗歌好几百首,虽不是偏偏绝妙,但有自己风格的也不是三五几篇。这些诗歌内容不同,色彩各异。去粗取精,从中可归纳出如下特点,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即深沉蕴藉、凄婉悲伤、闲雅流畅和澹泊空灵。这与刘长卿的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包括刘长卿诗歌的题材特色、体裁特点、创作手法、文学继承特点等。所以,刘长卿诗歌在明清以来人们争为传诵,相为标榜。选他,论他,以他为尺准评估他人,一时蔚然成风,这是不无因原的。

关键词:艺术风格 诗歌特点 创作 题材 文学 诗歌

1.刘长卿诗歌艺术风格概观

1.1深沉蕴藉

刘长卿诗歌一方面感情深沉,一方面又含而不露,是指他的诗歌充满着一种浓郁的激情;含而不露,则是指诗人把这种浓郁的激情表现的很含蓄。

刘长卿对朋友感情深挚,对国家、对人民也是一样的如此。来看他的这首诗: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 这是诗人在穆陵关逢人北归,有感而发的诗。他描写了安史之乱给北方带来的凋敝景象。根据傅璇琮先生的考证,安史之乱时刘长卿不再北方,而在江南①,也就是说,他没有亲眼目睹安史之乱。但安史之乱的危害决不限于它所涉及的地区,诗人是敏感的,因此,他们在作品中进行的艺术想象,便不是毫无根据的。这首诗就是这样。在刘长卿的头脑中,南之“楚国”,北之“幽州”,一个是苍山依旧,一个是白日荒寒,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更进一步想象:“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百战之后的城池,肯定是千疮百孔,如今还有几家幸存。诗人通过简短的语言,便把他对归家命运、人民生活的忧虑烘托出来了,其感情是相当深沉的。

1.2凄婉悲伤

刘长卿诗歌一方面干亲深沉蕴藉,另一方面有凄婉悲伤。他一生不幸,尽管他努力克制自己,但那凄苦的心情却为他的创作罩上一层悲伤的氛围,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负谪后登干越亭作》是诗人第一次贬谪南巴途径干越亭时所作。诗的前半部叙述他遭到冤屈的苦闷、彷徨心情。接着,诗人按捺不住自己的痛苦心情,一个劲地把苦楚写于纸面:

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 诗人刚硬的性格屡屡触忤权贵而遭陷害,所以他称自己“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这一句理解不一,高仲武称之为“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②;房日晰则认为是对统治阶级和黑暗社会的“尖刻的讽刺”③。笔者认为这两种意味都有,但透过字面,似看到诗人更多的还不是讽刺,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所以,在这孤独的时刻,他面对青山,不禁要泪如雨下。在这莽莽苍苍的人海世界 ,孤独的他恰像一介穷鳞。力量太单薄太渺小了,“回天无力”,不免有几分绝望。“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他似乎看破了红尘。此时此刻,没人理解自己,还不如和鸥鸟相亲相伴,这样能忘却多少心中的怨恨不平!显然,这是在极度的悲伤中的一种自我安慰,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平衡。

1.3闲雅流畅

刘长卿是个除了具有深沉蕴藉、凄婉悲伤的特点外,还具有闲雅流畅的特点。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题灵祐和尚故居》 )

这是诗人悼念灵祐和尚的诗。诗人看到友人的禅房,不禁睹物思人,“多时行径空秋草”,友人已逝,昔日行径空留一片丛生秋草,这是多么的凄凉。风吹动着屋外的竹,沙沙鸣响,像昔日友人的磬声;雨花和着泪水一同濡湿了诗人的手巾,这是“哭”的描写,后两句诗感情深沉,语言有流畅自然,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毛病,亲切可爱。可见,流畅不是肤浅的代名词。诗要做到流畅,除了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外,更需要有感情的真诚、深稳。否则,便会流于平庸。

1.4澹泊空灵

澹,即恬静安定;泊,即恬淡,静默无为。澹泊,就是指安然恬静。空,为佛家用语,指超乎色相现实的境界;灵,神妙,灵奇。空灵,即指超逸灵妙,不着迹象。澹泊空灵这种风格是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 《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

这首诗是写诗人过横山顾山人草堂时的所见所感。“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在诗人的心目中,层层叠叠的山峰相互掩映,谁知这山峰与山峰之间有道路可通。接着,诗人便写他沿路所见景物:越过无数的山峰,诗人在向着目的地走去;在百花丛中,不时传来狗吠的声音;下雨了,细草随着雨丝飘散着香气;垂杨在风中静静地安卧。这首诗的意象有动有静,但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觉,却像是在凝固在那一瞬间里了。显得格外静谧、安详。诗人在动(人来千嶂),但画面上的他,仿佛已消失了人的活性,显得那样的淡然而恬静。诗人在这些景象中似乎有所顿悟,但已忘去了这以外的世界(包括他自己),而静静地观照着这与世孤立的一瞬。

当然,以上所谈的四种风格,这能说是刘长卿是诗歌中最突出、最有普遍性的艺术风格,它远远不能囊括刘长卿诗歌的全部特色,因为风格是多样的。

2.刘长卿诗歌艺术风格的成因

2.1刘长卿的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特殊的人生经历

整个刘长卿生活的七十多年,唐代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动。由盛而衰,一个接着一个的灾难使人们理想日渐萎缩,意气日渐消退,一场巨大的崩溃正酝酿着。

2.2刘长卿诗歌的题材特色

刘长卿诗歌题材比较狭窄,和同时代的大诗人相比,这一点是相当明显的。刘长卿经历了开、天隆盛的时代,但他的诗却没有杜甫宏放、粗豪的气势。他还有一些边塞之作,但这和盛唐边塞诗人的佳作比起来,那就太逊色了。

以《全唐诗》计算,刘长卿约五百首,其中送别诗就有一百九十首左右,再加上诸如寄赠、酬唱之类的诗,总数将超过一半。这些诗或送人远谪远游、或送人归隐、或送人入朝、或别人而迁谪、或赠人以感怀、或赠人求荐拔„„内容丰富,但说来说去,无非还是和他人交往。在刘集中,他自我的咏物抒怀、解题(乐府古题等)发挥的作品是极少的,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特色。和他人交往,换句话说,便是他和社会的联系,这是靠着这种联系,是他一直不曾和这个世界脱离。他的爱、他的恨、他的理想、他的追求都在这种联系中得以平衡。

2.3刘长卿诗歌的体裁特点

检阅刘长卿诗集,可以发现,从体裁而言,刘诗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即多短篇,多律诗,而长篇、古风、乐府这类则较少。从质量而言,他的律诗远远高于古体,至于五言诗是

否一定高于七言诗,这倒不一定。

由于刘长卿酷爱

五、七言律诗,所以,他后期的创作,不论是长律(排律),还是古风乐府都带有近体律诗的“味道”。

刘长卿一生坎坷,他把作诗当成一种消释心中块垒、平抑苦痛伤痕的工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心境,不可能是他像李白那样出口成章,挥笔就曲。他作诗决不是为了消遣,如果是,那消遣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他要苦吟,他要平静中去回味那胸中的冤屈,去抚慰受伤的灵魂;而冲口而出没变捕捉不到那沉浸于同科、拒绝痛苦的“快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长卿的“好诗”基本上也是这些痛苦中诞生的诗。痛苦是刘长卿更多更深地体验了人间的各色感情,也使他努力的铭心求索谱写这些体验的最佳诗句。这为他形成深情、凄婉流畅的诗歌艺术风格奠定了显示和艺术的基础。

刘长卿如此酷爱五言,甚至把这种诗体的创作手法也移用到七言诗的创作中,这委实和刘长卿特殊的性格气质、生活遭遇和文学修养分不开。

由于刘长卿笃爱五言诗,并且由于这种笃爱而使其七言诗也多少染上了五言诗的特色,从而是他诗歌的细弱、闲淡、含蓄的特色蔚然成风。

2.4刘长卿诗歌的创作手法

应该承认,刘长卿诗歌中确实常用比兴手法。刘长卿一生有很多不平,有很多痛苦,他把作诗当成了宣泄痛苦、平衡心理的工具,这是一种痛感中的快感。

当然,刘长卿诗歌的创作手法还有很多,他们都或深或浅地影响了他的诗歌艺术风格。比如,刘长卿就很善于活用巧用词语:“律变沧江外,年加白发中”,动词“变”和“加”,方位词“外”和“中”,既工对,又灵巧,深沉有力;“柳色孤城里,莺声细语中”,又是一组方位词“里”与“中”,它们的出现,是这联诗显得闲雅别致。

如果说多虚字是刘长卿诗歌缺点的话,那么恰好这也成了他的特点。多虚字,自然不能和多用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词的诗句比气势,竞骨力,但它“雅淡有味”,玲珑流畅,别有一番风致。

与用虚字相关的还有一点,这便是刘长卿最不爱用典故、隐语。

2.5刘长卿的文学继承特点

翻开刘长卿诗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他常常提及的前人: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王粲、潘岳、陆机、陶潜、谢灵运等。由此可以大致看出,刘长卿一方面受了屈原、贾谊、潘岳、陆机等伤感注意艺术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陶渊明、谢灵运等隐逸山水诗人的影响。

刘长卿对这一文学传统的继承是相当明显。刘长卿在诗中提得最多恐怕还是贾谊,明指的就有六七处。看来他酷爱贾谊。贾谊也一生不幸,远谪长沙,所作的《鵩鸟赋》悲愤沉郁、苍凉哀婉。刘长卿一生也多不幸,他几次停留长沙,抚今思昔,顿觉悲伤。

3.刘长卿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影响

刘长卿诗歌的缺陷或不足,在某种意义上反成了他诗歌的长处或特色,这是刘长卿得以独立成家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奥妙所在。

刘长卿诗歌无版重凝结之弊,确实易于学仿;刘长卿高尚的人格,不偶的命运,确实也能得到不少正直、失意文人的一掬同情之泪。所以,明清以来人们争为传诵,相为标榜。选他,论他,以他为尺准评估他人,一时蔚然成风,这是不无因原的。

注释:

①参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刘长卿事迹考辨》 ,第238—26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下,载《唐人选唐诗》 ,第290页。

③房日晰《刘长卿诗的思想评价》 ,《西南师范学院报》 (哲社版),1983年版。

参考文献:潘殊闲著《唐宋文学论稿 》四川出版集团,2010罗力刚著《唐宋文学导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7王水照著《唐宋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4

张学松等著《唐宋文学探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汤华泉著《唐宋文学文献研究丛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推荐第7篇:大学语文论文

“以柔克刚”对大学生的启示——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09初英2班沈丹670721(短号)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对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有巨大影响的道家文化中,“以柔克刚”思想就以其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思路和方法对大学生战胜、超越挫折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以柔克刚

【正文】:

一、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

挫折即是失败、失利,即工作、学习、生活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挫折是发生在前进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是“前进中的跌倒”,是“现实与希望的背离”⒃。挫折是一种外在客观事实,但更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因此,挫折对于人们,尤其是心理承受力较低的人来说,容易留下长期的心理上的伤痕。

大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心理上没有完全成熟,承受能力较差,受挫折影响较深,有的挫折会改变他的人生方向,甚至决定或结束他的一生。因此,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大学生挫折教育,主要包括挫折预防和挫折超越两个方面。

当前,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越来越为人们重视,但就整体来说,仍存在不足。一是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系统研究不多。一些教育工作者经历过许多挫折教育的成功个案工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但还需进一步对挫折教育作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研究。二是挫折教育借鉴儒家文化多于借鉴道家文化。内容上以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主,形式上以正面激励为主,强调学生应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其实,教育大学生战胜挫折固然要正面激励,引导和推动他们迎难而上。然而,在有的情况下,让他们正视现实,冷静反省,暂时舍弃或降低一些愿望和要求,放慢一些追求的速度,看起来是退让,但这种退让更能达到今后实质上的前进。这是由大学生挫折的以下特点决定的:

一是就人一生的成长历程来讲,大学生挫折发生在人生的“柔弱”阶段。青年人充满激情,富有理想,但毕竟阅历少,才识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柔弱”阶段,但它充满希望,必将走向坚强执着的中年和成熟睿智的老年。青年走向中年、老年,就是一个柔弱胜刚强的过程,就是一个新生事物冲破阻力不断壮大的过程。因此,青年大学生应该吸取“柔弱胜刚强”的进取精神。

二是就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讲,大学生挫折往往发生在进取心、好胜心强烈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特殊时期。富有激情,勇于进取,但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青年人一个普遍的矛盾。在同龄人中,大学生身上更明显地体现着这一特点。这是由于

(1)大学生进取心和好胜心强,行为动机强烈,对预期目的的期望值很高。这样,挫折后产生的失落感和焦虑感也就越强,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大。

(2)“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和较高的自我评价使他们缺乏对可能出现的挫折的心理和思想准备。

(3)由于成长于“小太阳”式教育的家庭中受教育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自主能力不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要保护大学生进取心和好胜心,降低其优越感和自我评价,补救其由于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所导致的缺憾,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其中,对受挫折教育学生进行“不争之德”教育无疑是.很有必要的。要教会青年有追求,敢竞争,但也要学会宽容和退却,妥协和迁就。要让他们懂得,追求高于现实的理想境界,固然是好事;但在遇挫折后现实地对待自己,干一番力所能及的事

情也未尝不是一种理想境界。如果真正能够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挫折,也就达到了道家所崇尚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了。

二、利用“以柔克刚”思想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

(1)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长期积淀下来的产物,它随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具体情境以及行为主体特定的价值目标而会显现出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老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代表,《道德经》必然带有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色彩,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教育者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道家“柔弱不争”思想就是一个充满歧义的问题。因此,要发扬“以柔克刚”、“不争”而为“人先”、“无为而无不为”的进取精神,抛弃其安于现状、逃避矛盾、否认斗争的消极因素,做到柔而不流于柔媚懦弱,刚而不失之于骄矜暴虐,退而不放弃原则和节操。这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道德理想境界,也是当代大学生要培养的品格和情操。

(2)由于相同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同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要注意区分集体思想教育和个别思想工作。这就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道家“以柔克刚”思想更适合于对受挫折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因为遭受挫折的学生处于“柔弱”之势,能够更深刻地体会“柔弱胜刚强”的辩证道理。而大学生整体上热情活泼,上进心强,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对他们需要进行奋发有为的激励,而暂时没有“退”和“柔”的必要。因此对学

生群体则更适宜于用儒家“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进行教育。必须同时告诉大学生,要正确评价自我,合理确定目标,对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作好心理和思想准备。

(3)许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传统文化中有些内容思想深奥、表达晦涩,因此教育者既要引经据典,又要注意灵活运用教育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通俗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如道家“以柔克刚”思想以水比喻“七善”、以草芽破土说明“柔弱胜刚强”、以蛇弯曲而行说明“曲则直”等等,都很形象传神。几千年前古人打下的这些形象比喻,今天我们仍然可在生活中观察到、感受到。运用这些通俗、形象的语言和事例阐释道家“以柔克刚”思想,能让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恍然大悟之妙,听来受益匪浅。用“以柔克刚”思想对遇挫折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分为正视现实、分析原因、重新奋起三个步骤。

第一步,帮助学生敢于承认挫折,敢于正视自身处于劣势现实。学生遇挫折后,高昂的热情被泼了冷水,一时会有强烈的失落感和焦虑感。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失败后可能会力图回避现实,教育者要采取“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缓解遇挫折后的失落和焦虑情绪,引导其承认失败的现实,正视“柔弱”的劣势。让他们懂得遇到挫折时,就要像水之安于谦下,风之处于孔隙,草芽之处于坚石之下,婴儿之处于初生阶段。这是事物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无耻辱可言,无卑微之嫌。要堂堂正正看待失败,昂首挺胸面对困难。挫折可以说是一种“祸”,但要相信只要正确对待,在“祸”的磨难中振奋起来,这种振奋很可能就是因祸得福的一个转折点。尽管正视挫折是痛苦的,有时甚至是刻骨铭心的,但也只有正视挫折,才能冷静反思,吸取教训,重新奋起。

第二步,指导学生分析“柔弱”的原因,吸取可供借鉴的教训和经验。恩格斯说“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⒄。对“挫折”这种“痛苦经验”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对挫折原因冷静分析和对失败教训从容吸取的过程。大学生挫折有主观上自我评价不准、实际能力不足、实践经验不够、处理方法不当、意志品质薄弱等原因,也有客观的困难和障碍等原因。分析挫折原因时要很好地借鉴道家所倡导的“不争之德”。要像水涤除污秽那样剔除私心杂念,去除急功近利思想,不逞能、不争强;要像水兼容百流那样,悉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要像水因地而形那样顺应时势,伺机待发。实际上,表面“柔弱不争”只是一种策略,要“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当然这个“莫能与之争”不是懒惰者梦寐以求的神话,而是养精蓄锐,以退为进,以“柔弱”、“不争”为形式,在认认真真的反省和扎扎实实的积累中寻求新的突破,实现新的成就。

第三步,要为学生指明“克刚”的方向和方法,开始新舶奋斗。正视挫折、分析原因,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奋起,战胜挫折。因此,要修正或重新确立奋斗目标,完善或重新选择奋斗方法。青年学生遇到挫折,一般来讲,一种情况是目标适当、方向明确,只是由于经验、能力、方法等主观原因而没有成功。这就要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滴水穿石,凭的是水的一种韧劲。人只要养精蓄锐、厚积薄发,长期坚持不懈地朝既定目标奋斗,就会终有所成。另一种情况是目标太高,阻力太大,直达目标不切实际。这就要学习小草破土的精神。草芽碰到坚石,就会弯曲自己,从坚石周围其他方向破土而出。小草破土,凭的是一种应变能力。人如果能够及时审时度势,不断选找新的方向,运用新的方法,是能够“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当然,还有的情况是不仅目标不切实际,主观条件也不够。这就要在彻

底反省自己的基础上,既学习水那样安于谦下,清静无为,降低自己的要求,现实地对待自己,又要像流水因之地形,顺应时势,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踏踏实实地奋斗。只有把挫折看成是前进的另一种姿态,把失败当作成功的铺路石,重新焕发热情,发挥才智,才能最终达到道家思想所提倡的“以柔克刚”、“不争”而为“人先”的目的。

【参考文献】: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老聃:《道德经》,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高帆等:《挫折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推荐第8篇:大学语文论文

试谈《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傅雷家书•爱情篇》、《一只特立独

行的猪》等三篇文章之启悟、教益意义

摘要:胡适致力于大学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对我国教育的改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此篇文章阐释了胡适先生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有对毕业大学生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写了一些感悟和看法。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教育对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王小波先生不仅文笔独树一帜,其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

关键词:教育理想信念爱情灵魂控制 自由

一.《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启悟

胡适, 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战士, 现代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 而且还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胡适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可以归结为: 以提倡新文化运动为主要贡献, 积极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的普及; 力倡教育与学术独立; 孜孜不倦地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 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尽心尽力、贡献卓著[1]。

在今天看来,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要根本解决社会变革问题, 只有革命, 教育救国片面夸大了教育的功能, 历史的事实也无情地宣判了“教育救国论”的破产。但教育救国的信念却是一点一滴的改变。[2]

胡适教育救国和发展学术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 他是建基于科学民主等现代思想之上, 注重教育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功能, 把教育作为国家民族振兴发展的根本, 以西方近代科学教育发展作为参照, 以再造中国现代文明为理想目标, 以全面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途径, 来作为国家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基础。这是胡适教育救国和发展学术的思想的全面性和丰富内涵。这一系列思想, 对中国新教育的发展, 影响是很大的。[3]

在我们现在看来,理想与信念的坚持更是很难,我们再大学校园这个比较安逸的环境中尚且不知理想为何物,更别提到了社会中。前一段时间听个朋友

说,现在的大学生问题很多,信仰缺失,没有理想浑浑噩噩,男生沉迷于网游和篮球,女生则热衷于各种各样的韩剧和综艺节目,我无意去批判某种生活方式,只是陈述而已,现在的我们自轻自贱,不拿自己当回事,不管怎样大学生都是在用国家和人民提供的资源,认真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感恩,也可能是因为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我们尚且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又怎么会去想理想与信念这些呢?想到不久之后我们走出校园所要面对的这些,再看胡适先生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更觉得大师高瞻远瞩,读来振聋发聩。

二.《傅雷家书•爱情篇》的启悟

真正的探索, 不在于创造更多的机会, 而在于触及更深的心灵[4]。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它的美好在于它的纯粹和忘我,这里面通着人性中最光明和崇高的部分,它使人进步使人向美和善的方向发展,爱情是一个人精神和心理上的的体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品尝到爱情的滋味,它要求人有感受和付出爱的能力,一个对他人冷漠,不会关爱不懂得奉献的人是不会爱的,就算是爱,也是狭隘和自私的,因为他的世界只有自己,一个爱生活爱生命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爱情的美好。

爱情会成为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想必大家看过《初恋那件小事》这部电影,女主角就是因为暗恋出色帅气的学长阿亮想跟他在一起,才去积极地参与生活,改变自己,最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灰姑娘变成了一个外向活泼的大女孩,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个故事情节的不合理性,也不去讨论女主角少女时代的感情动机是否成熟,但是单就事实来说,对阿亮的爱是一个契机或者说是一个激发点,甚至对她的人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很难去评论她当初的做法是否理智,因为对一个人狂热的感情就做很大的决定,不论这个决定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我想这足以说明爱情的力量,女主角是向好的方

向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热爱着生活,否则,事情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关于这方面的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就不再说了。我不知道许多年后她回想起来那段经历时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傻与莽撞,但我想就是因为她曾经为了这段感情或者这个人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所以这些其实已经不是爱情本身了,至少它见证了一个少女的成长,也许正因为这样,她才会对这段感情有那么深刻的体验,以至于许多年过后仍然无法释怀,以至于见到了当初深爱的他控制不住泪流满面。爱情让她明白了生活本身隐藏着太多太多的可能,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生活,已经触及了灵魂。

之前看路遥的《你怎么也想不到》时记得里面有句话:我终归不是林黛玉,视爱情为生活的全部。郑小芳与男朋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后来一起离开家乡来到省城,理所当然会在一起,但是后来他们的生活观有了冲突,最后只能分开,这里暂且不去评判孰是孰非,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坚持的东西,这里我只是想说其实人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把爱情当做自己整个的世界,除了爱情外还有理想还有事业还有真理,为爱情委曲求全的人人格不独立,也并不懂爱情。并不是说在择偶时都有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那就是在找同志而不是一起走一生的人,婚姻毕竟不同于事业,但如果两个人在精神上相契的话感情就会比较平稳。

两个人一起生活,个性什么难免有差异,就在于怎么磨合和包容,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胸襟的开阔很重要,善良的人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怜悯使人变得高贵,心胸开阔的人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爱情与婚姻不同,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还各有其独立性,但是我觉得没有婚姻的爱情或许会永恒会美好但是并不完整,因为没有灵与肉的统一,没有爱情的婚姻可能很安稳很平和没有滋味也不幸福。在爱情和婚姻中其实责任是互相的,不仅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而且在精神上互相尊重,然后一起走完人生路。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启悟

一句话智慧固然重要, 但是在强权肆虐的世界, 真诚、善良、大爱和勇敢的好心肠却是同样重要、甚至更为要的。这是王小波, 我们精神的父兄, 在他的纪念日暗示给我的东西。他还暗示我社会的健全与进步, 只能诉诸每个公民自身的努力与觉醒, 若寄望于充当“ 王者师则一切必会归于虚妄。这大概是王小彼与他的师祖胡适以及一些胡适弟子的不同之处。[5]

自由与民主是王小波特例独行的一个展示,他所坚持的总是与他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他也就成了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他的这种处世方式与他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主旨不谋而合,想来有智慧的人也必定有强大的内心,不然怎么可以在舆论和媒体的压力下仍然从容不迫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每个人生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总是会有人以种种名义去干涉去安排人的生活,有的人以控制别人为乐,有的人以被别人控制为乐趣,喜欢控制别认的人最本质来自恐惧和不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于是通过影响别人的生活来肯定自己,而且不论这种安排用意是什么,但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因为这是对别人生命的不尊重。不是说要去否定一切而是在接收东西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而安于被别人控制的人也是来源于恐慌与迷惘,他们习惯了被安排的生活所以万一有一天失去了这种安排,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更大的恐慌,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论是安排人还是被人安排(思想)都是人类的悲剧。但愿有那么一天,人类都得到解放,就不会有这些变相的压迫了。

参考文献

[1]马德坤 浅谈胡适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英才高职论坛 2006,3

[2]苏平胡适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3

[3]吴二持 胡适与中国新教育 汕头大学学报 2002,18

[4]王晶冰 从《傅雷家书》看大学生修养 思想道德研究,2004,3

[5]李静 《王小波:这一代的精神兄长》南风窗 2006,4

推荐第9篇:大学语文论文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

摘要:盛唐是唐朝的鼎盛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历史的巅峰。盛唐气象指的是盛唐诗歌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格。而诗人李白,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强烈的自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成为盛唐气象的典范。

关键词:李白 诗歌 盛唐气象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8 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代诗歌蓬勃发展。“盛唐气象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它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 ;它涵盖了盛唐文人在文学中表现出的开阔的眼界,自由活跃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激奋昂扬的气概。它展现了强大民族鼎盛时代的整体精神风貌。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像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李白《古诗五十九》(其四十六)

李白是盛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他的诗作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诗表现了唐代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并转向衰落时代的特点。

一、李白诗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这些积极用世、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盛唐的时代精神。

二、李白诗中表现了强烈的反权贵意识,也有着明显的否定功名富贵的思想。如果没有当时盛唐的开明的政治,李白不可能又如此高的成就。他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样豪气横溢的诗句结尾,千载之下,使人们也不难领略其英风豪气。杜甫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保持独立人格是取得创作成功的基本前提之一。

三、李白对祖国山川异乎寻常的热爱。

李白半是仙人、半是侠士的豪迈的诗人性格也只有借祖国壮丽山川才能极好地得到表现。他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那“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天姥山;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那“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的清溪……或雄伟壮美,或光明澄澈,均折射出诗人高尚的品行与人格,也写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高洁、光明的追求。

李白的诗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盛唐气象,其诗歌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使之成为中国诗歌遗产中的瑰宝。其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太白胸怀高旷,有置身云汉、糠粃六合意,不屑为体物之言,其言如风卷云舒,无可踪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不难看出,这里诗人虽然满怀失路的悲愤,却从未对前程丧失信心。在诗中,他刚说到“冰塞川”“雪满山”,似已身临绝境,却马上又以姜太公、伊尹自比,认为曙光就在前边。刚说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感到举步维艰,不知何往,忽又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示自己有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决心和信心。这种信心和境界只有在盛唐的熏陶下才有可能培养出来。在盛唐所有诗人当中,李白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其光彩四溢的魅力源于其独立自我的人格、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正是盛唐的伟大早就了他的这一性格,李白身居廊庙,却不屈于权贵。

李白的魅力还在于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李白不同与普通凡夫书蠹,汲汲仕途只为享受荣华富贵;他身处尘世,却不沾尘埃;希望功盖寰宇,却视富贵如浮云。歌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李白人称“诗仙”,他必定有仙人的境界,他潇洒自如,游戏山水之间,超然尘外,不履高位,不牵于外物。李白的“仙”在于他快意人生,达观乐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超越了世间之悲苦。

李白诗中有许多描绘自然景观的,但他笔下的事物绝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翻版和照相,他将自己的精神赋予自己描绘的对象。我们从诗人描绘的对象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情感,诗篇中蕴藏着一种抑制不住的热情,脱然欲出,意要拥抱自然。李白完全投入到雄奇壮丽的锦绣山河中,忘我的赞美它们。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紫烟”给瀑布提供了一个色彩鲜亮的背景;描写瀑布用一“挂”字,小字大用,化动为静,反衬瀑布的雄奇高阔;“飞流”洒脱自如地描绘出瀑布高阔轻盈的形态;“挂”“飞流”“直下”“落”把庐山瀑布表现得一派生机,充满青春活力;“三千尺”“落九天”任意夸张,驰骋想象,形象新奇而又真切,极能突出瀑布的雄伟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人立足云端,望见两山对峙,如在天地间设立一座大门,大江回环,穿门而过,景观雄伟阔大;诗歌视眼开阔,境界高旷,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李白喜欢歌颂雄浑、阔大的事物。李白的诗中已经融入了他的性格,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独特的审美追求。最有代表的是《蜀道难》,诗人泼墨挥毫,艺术手法交错叠用,共同构筑蜀山险峻。其句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语气词连用,惊呼蜀道之难,天下为最,“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诗人用一连串的夸张、比喻、渲染顿时勾勒出一幅险山叠嶂图。以上几首诗中描绘的景象虽不同,但展现的特点却很相似,江波之壮阔,恶浪之凶险,狂风之猛烈,雪花之壮观,高山之崔巍,它们的美的特征是一样的,是大气磅礴的,雄浑有力的。这是诗人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去极力展现大自然波澜壮阔的一面,创造一种崇高壮丽的阳刚之美。而培养其雄浑、阔达的胸怀的正是盛唐的盛世场面和气象。尽管李白的诗歌特色种种,但其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同时在艺术方法上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歌富有瑰丽的浪漫主义特征,常常随着情感任意挥洒,精神任意遨游。诗人完全脱离现实的束缚,表现现实中不所具备的景物,创造亦真亦幻的仙人境界。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此诗中李白充分发挥了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在梦境与现实中来回转换,虚幻但并未完全脱离现实,在寄寓自己的情感时又随意驰骋想象,超越现实。从仙境起笔,从传说中的虚无缥缈的瀛洲转入云霞焕彩的现实中的天姥山。从想象的山中,诗人转入梦境,描绘奇丽的幻境。诗人飞落剡溪后,看见了谢灵运当年的居处,他穿上谢灵运特制的的木屐,攀登谢灵运攀登过的青云石梯,正式进入山中。他描绘的全然是仙幻之景象,巉岩古怪,山花迷径,云烟清幽,水雾弥漫。诗人想象的神奇瑰丽的景观已经够让人吃惊,但李白的浪漫不仅是身临仙境,还能与仙人相会。彩霓、清风、神虎、仙鸾映衬在日月辉明的金银台上,又有仙乐和鸣。景色华美,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正直仙境极乐时,诗人摔出了仙境,摔在人间冰凉的枕席之上,情感一波三折,忽而欢乐至极,忽而惆怅无边。诗人在虚实两境中间来回遨游,纵横驰骋,情感悲喜变换莫定。诗歌表现的形象极为丰富。形象虚实结合,真幻难辨,纷然杂陈又互相渲染映衬,显得光怪陆离,神奇流宕。渲染、夸张、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充分展示了浪漫主义的笔法特征。

李白是盛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境界,思想高度都是他人难以达到的,他一生追求理想,向往自由,成名于诗酒。他以脱俗的浪漫精神,无限的想象与创造力雄踞我国古典诗歌颠峰。他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和绝句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李白与盛唐的关系就如大地母亲与参天巨木的关系。李白诗歌风格与盛唐气象是一个相互存在的概念,李白的发展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而盛唐气象的形成又促进了李白诗歌风格的稳定和进一步高潮。

推荐第10篇:大学语文论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陶渊明诗词鉴赏

土103刘星2102271213532

一、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浔阳柴桑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告终。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二、陶渊明思想及诗词特点

陶渊明思想,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取舍调和儒道二家,形成“自然”哲学。 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渊明的为人准则。 “崇尚自然”是他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他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天真的性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后得到自由的喜悦。

陶渊明诗的题材分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而田园诗则是陶渊明对我国古典诗歌的重大贡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和田园景色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将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以田园题材创作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是田园生活、农村风景、农夫农耕的真实写照,其中也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这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移居》其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特点,即围绕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有对生平的回顾,对社会的抨击,对高洁人品的表白,有激愤、忧愤。

行役诗是他宦游期间的作品,主题是悲叹行役的辛苦、失去自由的无奈,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自然、朴素、真淳是陶诗总体艺术特征。陶诗的声吻节奏,舒缓沉稳,淳真亲切。陶诗坦诚地记录心曲,不追求强烈的刺激,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他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宋黄彻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日常生活诗化,是他的开创,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了审美对象。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

写得诗意盎然,呈现出清明淡远的意境,达到前所未有的美学境界。

三、诗词赏析

陶渊明的诗词文章很多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等更是广为人知,陶渊明以其特有的生活态度、高尚的思想节操,荡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错误的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关在笼中的鸟儿尚且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更是思念生活过得深潭。那么我更希望到南边的原野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八九间茅屋。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的飘升。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这首诗写出了陶渊明离开仕途,归隐田园的简朴生活,抒发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安逸的心情。

此外,《五柳先生传》以“不”字贯通始终大量用这个否定词的意蕴:“自然”的人生哲学用语浅而含蕴深,不重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更是陶渊明的首创。成功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归去来兮辞》,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宣言

处以隐居田园的轻松愉悦,反衬对官场生活的鄙视厌恶,创造了情景交融、怡然自得的意境,语言清新流利,富有诗意。

《桃花源记》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这里展示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是一个人们向往的地方。这里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

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这与现实的黑暗社会做出了强烈的对比,表露出现实生活的丑陋。表达陶渊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后记

世人眼中的陶渊明,以菊、酒和隐逸著称于世,他的洒脱、他的淡雅都深深的将世人折服。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11篇:大学语文论文

********************** 课 程 论 文

题目:浅析《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生命观

课 程 名 称

大学语文

考 查 学 期2011/2012 学年 第 1 学期

考 查 方 式

课程论文

*******************

业 ****************************

指 导 教 师

***

大学语文论文

关键词:一滴水、生命观

摘要: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水让生命得以存在,水与生命息息相关。这篇论文是围绕《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生命观进行浅析,并从从文章中得到启示,继而升华文章,对其进行赏析,形成了我们独到的感悟与见解。

正文:

一滴水,能让沙漠中因迷失方向而饥渴的旅行者入饮甘泉。 一滴水,是干旱地区的父老乡亲们捧在手心怕融了的无价之宝。

生命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于这地球上,都离不开水的滋养,都与水息息相关。一滴水,可以用来擦脸、洗手,也可用来解渴、润肤,融入我们的身体,离不开我们的生命。那么,一滴水,它可以活多久?

一、文章剖析

在迟子建的一篇如童话般美好的散文——《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中,那一滴水,来自一场凌晨的大雾,遭遇了一场生命的轮回。它翩翩然落在草茎叶脉上,慵懒躺着,草叶轻轻颤抖,它便随之骨碌滑落,渗进身下的土壤,滋养了稻谷。它又跑进了一个小女孩的身体,渗入她的血脉,带着她成长、婚嫁和生儿育女,又伴着她面对衰老、死亡。自始自终,这滴水与小女孩的生命相关相连,融为一体,显然,当初水滴不仅仅是映照出了小女孩又黑又亮的眼睛,也映照了她的一生。文中水滴的生命以露珠开始,最终又以露珠的形式进入下一场生命之旅;而小女孩亦是一样,以“小女孩”出现,历尽一生,又以小女孩的身份相逢了那最美的事物。

全文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以小女孩发现露珠起笔,语调诗意昂扬。作者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女性深邃、自然、知性、独特的视觉和叙述方式,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刻画出她对生命的敬畏和歌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文章启示

1 大学语文论文

一滴水,可以让世界变得不再干枯;一生命,可以让世界满是欢乐;大自然的生命很奇妙,一滴水的不断循环,也揭示着大自然强而有力的生生不息。通过阅读《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你读懂了大自然的美好了吗?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循环了吗?

大自然生命的奇妙,触动着人们的好奇心。文章中多次提及到一滴水与小女孩的关系,一滴水引起了小女孩的好奇,一滴水又在暗喻着小女孩的一生。读完该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滴水演示着从露珠到落入泥土,滋润着稻谷。一滴水用它这一生,欢乐了自己,也滋润了大自然,同时也哺乳了人类。可见,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却功不可没。而文章用一滴水联系了小女孩的一生,文章中五次提及两者的关系,道出了小女孩平凡却无憾的一生。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是否让你感叹。实际上,大自然的巧手,造就了许多奇妙却又在不断演变的故事。

那么,通过一滴水,我们又想到大自然里的生生不息的例子呢?一棵参天大树,它用它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它的演变:一滴水滋润了一颗种子,它开始发芽了。数月,它成了一棵小树,朝气蓬勃。一天,一场大雨,吹弯了小树,就在这奄奄一息之际,温暖的阳光唤醒了小树,它又在成长了,直至成为参天大树,直至人们在其强大的臂弯下乘凉,直至人们分享着它的丰硕的果实,直至那场冬天,把它扫得体无完肤……当我们疑惑着在那颗种子是否能发芽、当我们疑惑着这棵小树能否顺利成长、当我们的疑惑这棵大树能够乘凉、当我们疑惑着这果实能够美味的时候,大自然已经用事实告诉我们,不要质疑大自然的能力,它的生命总在我们不经意见不断循环,以至生生不息,知道人类都在惊叹…..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我们只有惊叹。就如一滴水、一棵种子、一块落叶,虽然总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它们的能力却是如此惊人。所谓一鸣惊人,大自然都在表现着,只是人类有没有这一份心在关注。地球上,依然生存着很多奇妙的生命,或许你会认为,这一滴水,也许你会认为,它还来不及滑落泥土便被阳光吸收了;也许你会认为这一滴水,它还没来得及等来阳光,就已经被一场大雨吞噬了;也许你会认为这一滴水,它已经被小鸟吸允了。这里,大自然不止在演示着生命的不断循环,同样也在说明着同一样东西,同时也在扮演着许多角色,舞台这么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仅只造就那样一个生命。实际上,不管它们扮演着怎样的

2 大学语文论文

角色,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摆显着它们的存在,仅仅如此而已。

浅析了一滴水能活多久,从而延伸了大自然的不断循环,人类在感叹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同时,其实地球母亲是公平的,一滴水,我们可以想象到大自然的光彩,但是人类母性同样也是非常伟大的。我们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延伸了人类的母性。母性的光辉和伟大,同样很值得我们感叹。

三、文章升华

纵观全文,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生命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滴水哺育了生命,从而使生命不断繁衍,朴素的自然中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二)生命与自然是和谐的,从露珠到露珠的循环以及自然界生命与女人生命相伴随中透露着和谐之美的气息。

自然界的水是万物不断繁衍的必备条件。文章以凌晨一场大雾中的一滴露珠为出发点,从落入泥土滋养稻谷、变成小女孩体内的第一滴血到变成旺盛的奶水直至最后变成小女孩的泪水这一过程,分别隐喻了小女孩从成长发育、长大婚嫁到生儿育女,甚至到迟暮之年直至正常死亡的一生,表现得惟妙惟肖、酣畅淋漓。水是万物之源,是一切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一滴水当然不能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需要,文章以小见大,用一滴水满足小女孩的一生的生理需要来反应了水是万物之源这个真谛,有强大的震撼力。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流淌着成千上万的河流,正是这些河流和大江,孕育了13亿炎黄子孙,同时打造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有水就有生命的发迹,黄河,因为发源得早,润泽了一方土地,也因为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人而被中国人颂扬其为母亲河。纵观宇宙,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已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这代表该星球上很可能存在生命,也正因为这样,火星被誉为“袖珍地球”和“生命第二摇篮”,它将会成为一片新的生存空间。水利万物还体现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水文化塑造了不同人的性格。“大江东去”的水文化给人以豁达、豪迈的气势,感染了苏轼等一代大文豪;“小桥流水”的水文化给人宁静、惬意以及丝丝感伤,让马致

3 大学语文论文

远触动了心中思乡那根弦。

不仅如此,大自然与人类更是和谐循环着的。我们说的和谐,并不是用排他性去对待事物从而达到平静得如一潭死水的境界,而是一种在动态里达到的均衡境界。文章诗意地写出了一滴水和小女孩的和谐循环,更深一层,反映出大自然和人类是和谐循环的。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同大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就会开始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从而破坏自然内部的均衡状态。此时,大自然就会以“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灾害”“泥石流灾害”等生态灾害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报复,给人类以惊醒作用。当人类认识到大自然的反击时,必定会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开始理性地发展,因此,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物保护措施、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旅游综合环境保护措施等政策纷纷出台,人类开始用科学进步的力量来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加强节能减排,使大自然恢复均衡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文章总结

水的生生不息,亦是人类生命长河的源源不断。这一滴水,是大雾中诞生的露珠,是小女孩一生相伴的生命元素,也是作者乐观豁达的生命观的承载体,展现了作者立体、多方位的生命视野。

那滴水从一开始就不仅是映照出小女孩黑亮眼睛的镜子,它已经与小女孩的生命融为一体,她的成长、婚嫁,甚至衰老死亡,始终与这滴水相连结。

层面上写水滴经历了从露珠到露珠的循环,深层里却隐喻着自然界生命与女人的生命相伴随,它更是已经成为母性生命生生不息、人类藉此生命的力量不断繁衍的美丽象征。

第12篇:大学语文论文

学校代码

编 号

《大学语文》论文

(题目)(小二号黑体,居中)

学 院 专业(方向)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摘 要( “摘要”之间空两格,三号黑体、居中,

单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小四号宋体,1.25倍行距)

关键词: XXXX (“关键词” 顶格写,且与内容为小四号黑体)

ABSTRACT(为Times New Roman16号加重。行距单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正文为Times New Roman14号,行距1.25倍)

Key Words: XXXXXX(正文为Times New Roman14号,行距1.25倍)

目 录(三号黑体,行距为单倍)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绪论 …………………………………………………………………………………1

一、XXXXXXXXXXXXXX ………………………………………………………**

(一)XXXXXXXXX············································**

(二)XXXXXXX·············································· ……

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X·············································

(二)XXXXXX·················································· …...XX、……

结论………………………………………………………………………………… **

附录 XXXXXXXXXXXX(如果有附录,应列入目录)………………………………** 参考文献…………………………………………………………………………… ** 后记 …………………………………………………………………………………** 注:

1.一般列两级标题。行距1.5倍。亦可采取三级标题形式。

2.目录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绪 论(三号黑体居中)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宋体小四号,1.25倍行距)。

一、XXXXXXXXXXXXXXXXX(正文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标题与正文行距为2倍行距。如果有副标题,加破折号,小四号黑体居中。)

(一)XXXXX (二级标题和题序用四号黑体)

XXXXXXXXXXXXXXXXXXXXXXX[1],XXXXXXXXXX……(正文用宋体小四,行距为1.25倍)

……

(二)XXXXX

……

(……)……

结 论 (与正文空一行,三号黑体居中)

XXXXXXXXXXXXXXX(小四宋体,与正文要求一致)

附 录 (黑体三号,居中)

若附录有好几项,则每项附录均另起一页。

[1] XX.XXXXX[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2.

参考文献(3号黑体,居中)

一、中文部分

1. 刘小龙.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 吴海霞,沈剑平.电视论坛[C]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 ……

(宋体5号,1.25倍行距)

二、英文部分

1.Chow, W.S., Shyu, J.C.and Wang, K.C.Developing A Forecast System for Hotel Occupancy Rate Using Integrated ARIMA Model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Leisure & Tourism Management, 1998.(2).

2…….

(Times New Roman11号,行距1.25倍)

后 记(单起一页,黑体三号居中,单倍行距)

xxxxxxxxxx(内容格式与正文要求一致)。

第13篇:大学语文论文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

摘要: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在人的一生当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历代君王对儒学的推崇促使儒家文化成了古代中国的正统文化,而儒家思想则促使忧患意识成为我国古代文人的重要思想意蕴之一。各朝代的循序演替,使得处于朝代交替边缘的文人变的多愁善感,创造出了众多的优秀文化,也是古代文化灿烂的重要原因。事过境迁,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否还需要拥有这种忧患意识呢?

关键词: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从一定角度来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忧患意识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是一些有抱负的人,当这些关心国家兴衰存亡的忠义之士试图大展鸿图时,却或多或少地遭遇了残酷的现实。他们或因仕途坎坷,世态炎凉,个人遭遇不幸而激发起忧世愤俗之情;或因改革受挫,抱负未展,政治上屡遭迫害而郁结了满腹忧患;或因内忧外患,社会危机而超越个人哀愁,将忧患的情感升华为炽热的忧国,忧民之情。更为可贵的是,现实的失败并未改变这批有识之士追求理想的执着,他们将这种忧患意识带进文学,形诸于笔端,通过文学作品宣泄内心的忧愤与不平,从而也曲折地表达出其政治理想。可见,忧国忧民意识是关于儒家“忧道”观念的最好诠释和“仁爱”精神的最佳延伸,是数千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心潮的汇集,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升华,是驱动中国文化不断演变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忧患意识与悲观主义忧患意识还可通过文人的伤春情怀中流露出来。由于中国哲人对生命的总体看法是悲剧性的,因而即使是在白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春天,他们所看到的依然不是今日的繁盛,而是它明日的衰败,是白花凋零之后的萧瑟秋霜和无情风雨。

一、千年的儒家思想形成忧患意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追求的

一种最高理想,追求仁爱、主张实施仁政、反对暴力,通过努力的学习,加强修养,来提高人们的涵养德行。从儒家思想中可以明显体会出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的关注对象是现实人生。目的是想超越忧患,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尽善尽美”和“至乐”的人生境界。儒家的忧患意识深深地包含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发展命题,要求人在忧患当中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尤其是认识到人的尊严,人生的意义,由此形成强大的生命意志力,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并不断地提升主体人格,完善道德审美的人生标准,实现人生所确立的一个又一个要实现的目标,以实现人文关怀,启迪人生的智慧,照亮生命的旅途,完成人生的神圣使命。而受这种思想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古代的文人骚客。

二、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了忧患意识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可以说主要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华夏文明形成与内陆的农业文明,远离沿海。早期的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的低下,人类与大自然的抗挣显得很是力不从心,面对大自然对人类的种种袭击,感到了恐惧和敬畏。再加上战乱的时有发生,分而和,和而分,分而乱,乱而战,战而又和的循环之中,不断的战争发生,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中华文明,民族的思想中难免不会有一种忧患的意识。这种忧患的意识在内陆性农业的华夏民族精神生活与情感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就有部落首领以夜夙忧勤的形象出现的传说。到了春秋和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的思想、理论、主张、学说都表现出了忧患的特点。

三、儒家思想促使忧患意识的建构儒家思想将人生忧患意识建构在人的血缘情感层面上,凸现忧患意识的历史使命感和生命的严肃性。这种忧患的意识的建构,还表现在人与世界存在的真实性极其人生的信仰上,凸现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的特征,这种忧患意识的建构,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影响,儒家所奠定的这种深沉而浩大的忧患意识,作为在相对稳定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意识,已经积淀成华夏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到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决定了中国文人“以忧为美”的审美基调。

古代文人忧患意识的表现

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涵和表现也丰富多彩。

一:“愁”是忧患意识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愁”字贯穿始终的作品很多,特别是在古典诗词中,有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有柳永的“椅阑干处,正思凝愁”;有秦观的“落花万点愁似海”„„可谓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这一‘愁“字,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它是儒家”温柔敦厚“诗教说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这种特有的抒情方式也体现了我们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深沉特性。家国兴亡之忧患,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屈原的《离骚》。《离骚》是一曲愁肠百结的咏叹调,它表现的是一个伟大的悲剧,一种深广的忧愤。司马迁曾说过:“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二:“怨”也是忧患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怨”的情结,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它来源于诗人追求“美政”与社会各种反追求的现实力量之间的强烈冲突。正是有儒家理想人生价值观的支撑,有中国人民思想意识里面根深蒂固的家国兴亡忧患意识,屈原才有“路谩谩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誓言;同样表达家国兴亡之忧患意识的还有:曹植笔下的游侠少年才有“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畏;陆游才发出“轮口肝胆与谁论”的概叹;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忧患,文天祥才自明“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的志向„„尽管他们许身社稷,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常常付诸东流,难以实现,但这种以个体的失败深化了的忧患意识却更具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中华民族爱国志士苦恋情操的反映,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伟大人格的再现。

三:古文学中,不仅有家国兴亡的忧患意识,更有“忧民之忧”的忧患意识。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泛爱众”,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无一不闪烁着“民本”思想的火花。若非亲眼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杜甫又怎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若非有忧民之心,范仲淹不会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若非有忧民之心,罗贯中笔下恢弘的战争场面里不会写进刘备在曹军进逼之下仍携民渡江而不肯弃百姓不顾的绵绵情义„„孔子的“忧道”思想是忧患意识的思想基础。孔子曰“忧道不忧贫。”“忧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忧虑自己是否得道;二是忧虑自己是否弘道。其实质是倡导超越个体价值而以群体价值为重的价值观。其赋予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兴亡的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于是,在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下,中国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之奔波奋斗,苦苦求索,付出心血乃至生命。然而,理想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

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因此,所取得的成就越辉煌,就越不能骄傲自满,懈怠停滞,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等等。因此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我国在某些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很多领域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唯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代大学生应该像古代的学者学习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在身心、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是个体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时期,是人才成长、心理成熟的黄金时期。作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舒适的社会、家庭环境之中,从小到大在父母等亲人呵护下成长,人生经历中没有多少坎坷、痛苦和磨难,缺乏必要的磨炼,生活的无忧无虑,学习的一帆风顺,使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困苦的考验。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通过学习锻炼使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勇于奋斗的拼搏精神,敢于吃苦的艰苦奋斗作风。这样就可以在人生的征途中“任凭风浪起,稳做钓鱼台”。从容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14篇: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我之爱情观

很多人来到大学之后,发现自己来到的大学和自己理想中的大学还是有区别的,便开始放纵自己,使自己一步步的颓废了,堕落了。有这样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形容大学生活的:

青山青水青少年,陕科大里混四年。

浪费青春浪费钱,不如回家种大田。

人在教室心在外,时时想着谈恋爱。

学费全国最贵,上课一排全睡。

考试全都不会,分数全都各位。

抽烟打牌全会,打饭从不排队。

上街花钱干脆,白酒两瓶不醉。

逃课成帮结队,短信发到欠费。

飞车不知劳累,半夜点灯开会

学业不成恋爱成,一家三口出校门。 大学里必然存在学习和恋爱之间的矛盾,所以呢?大家需要合理处理大学里学习和恋爱之间的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恋爱,很容易;结婚,却很难。因为恋爱时没有想太多,毛主席曾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恋爱时结婚的前奏,结婚时恋爱的结果,结婚是在感情条件和物质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会执行的一个过程。大学里,有很多人对于恋爱都是抱着试试玩的心态,并没有想太多,而造成意外怀孕,在父母双方和外界舆论的环境下,就结婚了,此时。他们的恋爱观并没有成熟,物质条件也不充足,还有平时的恋爱太于草率,双方对于彼此都不是很了解,这就为结婚后的家庭不和谐因素埋下了祸根,所以,恋爱中的两个人要彼此之间充分了解,才有可能在未来具有美好的生活,才能实现“洞房花烛红似火,夫妻恩爱甜如蜜!” 进入大学之后,有人这样感叹:“我想早恋,不过已经晚了!”看似一句玩笑话,但在大学对于一部分人却是事实,初、高中时期,父母和学校的严加管教及繁忙的学习生活,很多人没有时间去谈恋爱。所以到了大学,有很多人很冲动,急于求成,造成了恋爱道路上的一次又一次失败。

冲冠一怒为红颜,美人在怀忘江山,最终落幕响悲歌。那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当年的抗清名将吴三桂,因为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圆圆,一举引清军入关,因为吴三桂是一个英雄,而陈圆圆又是一个大美人,为了一个美女而引清军入关,不惜背叛自己的国家,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在当代的大学里,有没有英雄,我们不得而知,大学里有很多人都是普通人,美人关是万千英雄都不曾度过的,然情关相比美人关就比较容易度过了。所以,大多数的普通大学生。对于情关还是可以度过的,困在情关之中是很折磨人的,既困扰着自己,也困扰着另一方,所以,在爱情面前要看开一点。

美酒如毒药,美人化骷髅。金珠玉宝成粪土,唯有一气怒成刀。红尘俗事哪堪尽?唯余长恨惹清高。

感情这点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有些感情上的事还没有处理完,另一件又发生了,也就是说“红尘俗事哪堪尽?”有些事就得看开一点。 如果你是我的,你就是我的。 如果我是你的,我就是你的。

爱情上的事,不可强求,一切随缘就好,要勇于面对爱情海洋里发生的一切。爱,就爱得轰轰烈烈,就爱得死去活来,爱得无怨无悔;伤,就伤得撕心裂肺,就伤得遍体鳞伤,就伤得痛彻心肺吧!爱情有时候不可强求,一切随缘就好,但有时候也要勇敢一些,既然爱,就要敢于承受伤害,受到感情上的挫折又何曾不是一件好事呢?受到一点伤害,也能总结一些经验,充实一下自己的感情世界。

两个人一见钟情,那是白娘子与许仙的美好浪漫爱情故事,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这种情况的,两情若不能相悦,身四年又何妨?感情是培养出来的,是从日常生活中彼此的交流中培养出来的。既然爱着一个人,就要为她(他)付出一些,爱情中谁为谁多做一些都是公平的,要敢于为爱情付出,才会收获爱情甜美的果实。

其实,爱情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你爱的人已名花有主,或许她(他)根本不爱你,那你就收住吧!因为真正喜欢一个人,没有必要天天在一起。毕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正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就希望她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因为最初喜欢她,也只是被她那独特的魅力所吸引而已。真正喜欢一个人,就要给她一点自由。与其给鱼一双翅膀,不如还其一方池塘。真正喜欢一个人,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和她在一起。因为喜欢一个人,也只是希望她能过得好过得幸福而已。

有谁不曾摔倒过?所以在感情中受到挫折也很正常,恋爱之中,两个人分手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一句“不可能”就以足矣!以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了!完全可以老死不想往来了!你快乐幸福就好!有人曾说过:“女人一生遇见的千万男人之中,就有一个与你白头偕老的人;男人一生遇见的千万女人之中,就有一个与自己白头偕老的人!”也许,你不是我的唯一,我也不是你的唯一!但我还是会祝福你的,毕竟我爱过你!爱一个人,最初的想法也只是希望她可以快乐幸福而已嘛! 男人嘛!在爱情上也不可以太执着了,该放不放,将来流浪;该弃不弃,还在原地;拿的起,放的下,敢想敢做,才是真男人!在恋爱中,你有你的选择,我也有我的追求!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可以很勇敢,也可以很坚强,没有对方,我也一样可以很好的活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是英雄所为,怎能为儿女私情所累!总之,总之,天涯何处无芳草?明天的路,还得靠自己,要快速走出分手的阴影,勇敢的振作起来。

试试想,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多少人与事,不懂得那些已经失去,不可挽回的东西,又如何能把握住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呢?如果你发现你的世界里唯一的那扇大门已不再为你敞开,就不必再在门前徘徊,或撞得头破血流终不觉悟。要学会放弃,然后寻找一个为你敞开的天窗,那么你同样能见到漫天的星斗……

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了一个人,就要一定去好好爱她。当你经历了爱与被爱,学会了爱,才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最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由于种种原因,真心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能在一起: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的,也不是最爱你的,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才会真的和你永远在一起。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同样,他不爱你的时候, 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一个人,爱一个人,不是义务;当一个人不再爱一个人,也不是罪过。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她,如果你已经不爱她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如果你还爱她,你应该希望她过得幸福快乐,希望她跟她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你要是阻止她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不爱她了,而如果你不爱她,你又有什么资格阻止变心呢?

爱不是占有!你喜欢星星,不可能把星星摘下来,放在脸盆里,但星星的光芒仍可照进你的房间。换句话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让爱人成为生命里永恒回忆。

如果真爱一个人,就要爱她原来的样子,爱她的好,也爱她的坏,爱她的优点,也爱她的缺点,决不能因为爱她,就希望他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万一变不成就不爱她了。 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都希望这个人陪着你;真正的感情是两个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没有丝毫要求。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得到;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如果你的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真爱是不会成为怨恨的。 两个人谈情说爱时时候,最喜欢叫对方发誓,许下承诺,我们为什么要对方发誓,就是我们不相信对方,我们根本不相信情人,而这海誓山盟又很不切实际,海枯石烂,地老天荒,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明知道,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地不会老,天不会荒;就算会,我们也活不到那时候,许下诺言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许下不可以实现的诺言。

请注意,“不能实现的誓言最动人。”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讲的人不相信,听的人也不相信…… 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的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适时的坚持与放弃。让我们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用泪水换来的东西是不牢靠的;让我们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学会放弃,使彼此都能有个轻松的开始。抓着不放时,只会让你一味的沉溺于回忆和痛苦中以致萎靡不振。放开手,让她的记忆风逝去,你会发现另一方天空,你会重新闻到生活的花香,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放弃,不是躲避,也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乐观的、豁达的处事态度。

第15篇: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记得在很早的时候,因为一篇《道士塔》而突然对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产生了兴趣,那时候仅在上初中,对他的文章产生兴趣主要由两个原因:一是道士塔就在我从小长大的城市,它所拥有的名胜古迹被写成了文章发表,内心有一种不以言表的自豪;再者,还有就是他硬笔下的文章与那时的内心产生了共鸣,同时对这片土地沉睡历史的忧伤,以及在那个遥远地方特有的苍凉,土地的辽阔带来的沉寂,就像那千年的岁月历史。而更深层次的,我想还有就是人类共同的对一种辉煌文明没落的伤痛。当然,一个中学的理科生,对那些更深层次的感觉恐怕只有意会,却难以言表了。而在用文学色彩的语言来描述,就显的更难了。后来,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应招下,离最初的感觉越来越远,只是完全为了应付那些空空的考试。渐渐地疏远了这些。但是,记得高二时的语文老师很好,她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又一次讲到了余秋雨先生,说到余秋雨深陷中国文人的口诛笔伐之中,对于他的这种写古情怀的不满,认为这是逃避现实,或者认为这是以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等等。那是老师并没有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也留给了我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先入为主的应试教育教导我们要写光辉面,可能是古事不太积极吧。但转而没有多想,把这点记入了自己的素材本,既然大家都批判,总有些反面例子的时候。在随后的时间里,由于地理上的限制以及高中生活的极度紧张的因素(用当时一句调侃的话说“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当然,吃的不知比猪好多少,干的和牛却没有可比性。)此后就很少再接触到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了。

而在选了大学语文之后,由于要写有关文学方面的论文,想不起到底自己可以写个什么样的,最后想起了余秋雨先生,想起了那本《文化苦旅》,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个问号。于是,再一次洗净手,静下心来,捧起书,走进一个作家,做一个恭敬却不合格的学生向他学习。这一次,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余先生,我选择了从他所写的三本书开始——《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千年一叹》。就算是在这个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

这三本书从时间先后上划分,当然最早的是《千年一叹》,出版于千禧之年,是应香港凤凰卫视之邀,在2000年即将来临之际,驱车自西向东,横跨欧非亚大陆,途经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尼泊尔,最后从西藏进入中国,经过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以及几个古代超级帝国所做的一部旅行日记。其次则是《借我一生》,出版于2004年,以余秋雨从自己出生记起,记述了余氏家族的兴衰,以及家族中诸多人物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我等不到了》出版于2010年,也是对家族中诸多人物的记叙,只是这一本中对于自己曾祖父辈描写更多,淡化了成长的经历,更多的是以余家人的角度,从对余家祖先的追溯为入口到现代,以余家的灾难来暗示一种中国式的灾难,一种自古的灾难,从国家到文化的灾难。再到当代的时候,也有对中国近几十年文化特征介绍。

而这几本书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则是《我等不到了》,追溯更早一些的也是《借我一生》,以余家的根源追溯到姜子牙、秦代,到后来的发展到《元史》中一个叫做余阙的官员,“余阙,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父沙喇臧卜,官庐州,遂为庐州人。”再到蒙古人改姓余氏等等,以余氏家族的发展历程,突出了一个与余姓相连的词——灾难。也就是对这本书中,余氏灾难延续的伏笔。进入近代,余氏家族余鹤鸣和朱氏家族的朱乾利的人生经历,则铺开了朱余两家后来几十年的纠缠不断的联系,包括联姻,包括回乡。余秋雨的父母的婚姻也在其中。而两个家族在两位老人上海闯荡几十年后,都拥有了一笔不小的家产,却都同时败落在了祖父辈,伴随着抗日战争,以及种种生活的恶性,慢慢的消亡。余家最先破产,标志事件是祖父的病逝,留下了大批的鸦片债,败尽了家产,祖母卖去了房屋用以还债。并带着七个子女搬离了租界,住进了贫民窟,。由于战争,灾民的增多,使得贫民窟中的传染病肆虐,在很短的时间内,余秋雨的三位叔伯,一位姑姑相继病逝,这使得祖母

更加的悲痛,但是祖母还是坚挺着,维持着这个家。为了给余秋雨的父亲志敬办理婚事,也是为了减少开支,为了生存,祖母带着朱家二小姐,也就是志敬的妻子,余秋雨的母亲,回到了乡下,而志敬则在婚事之后留在上海继续工作,朱家在嫁了两个女儿以后,再加上余秋雨外祖父的赌狗,气数也将尽,变卖去了房产,回到了乡下。抗战胜利后,余秋雨降生了,而这一年,余秋雨的另一个姑姑志云,由于难产死在了上海。至此,余家只有秋雨的父亲与叔叔志士。而在这里,灾难似乎远没有离去的意思,他还在酝酿更多的痛苦。志士为了追求理想,去了安徽,在那里继续参加革命工作。至此,余家过去千百年的灾难结束,而对于后来,灾难依旧在延续,他似乎并没有远去的意思,还在酝酿着更多的痛苦,只是与诗有关,与文化有关。此后的时间,结合《借我一生》与《我等不到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前的时代,在两本书中都为我们记述了大量余秋雨的童年时光,在那个天真无邪的岁月中,余秋雨先生代村人写信,记工分,四岁就进入小学年念书,母亲害怕小孩子被禁锢住,就代其写假期作业,以及自己游荡在这乡间野岭的记忆碎片。用一个小孩子的记忆来见证新中国成立之后古越大地乡村发生的变化,比如“依旧贫穷,却不再无望”的文化普及,有扫盲、放电影。还有整顿旧风气,惩治“恶婆婆”以及“懒汉”运动。以及自己的祖父被打为破产地主趣事。而更多的童年情怀,则潜藏在那大山深处,在那带给人们以无尽想象和会议的传说,以及那发生在广阔天地间家长里短的故事,组成了余秋雨先生的童年。到中学时,余秋雨的母亲担心乡村教学的质量,于是便又一次搬回了上海,而秋雨代人写信以及记工分所积攒的功底,使他轻易地考进了重点中学。但是,对于乡村那种淳朴气息下的生活,以及那种有黄鼠狼陪伴的无拘无束自由学习的环境,仍旧是充满了怀念。在上海,余秋雨目睹了姨妈仿效祖母终生未再嫁而专心致志培养表哥,从一个拥有高贵品质的夫人,向市井小民的转变。叔叔仍旧对祖父的阶级身份反感,并且对于文化的喜好,内心隐隐的一种悲伤。还有一些余秋雨发生在学校里的故事。通过这些,像我们描绘了属于那个过渡时代下不同阶级任务的特征,落魄姨妈的好面子,革命意志坚定的叔叔的忧伤,以及遗落了的外祖父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在度过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代后。进入了*,对于余家一场灾难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中,余秋雨的父亲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报,比如在解放后的第三天,有一个人在江宁路边掏出一本写了一句反共言论的本子,余志敬看了却没有把那人扭送公安局(而那时是没有公安局的)而被列为批斗对象。后来又因为一句“过河拆桥的主语是谁”而被定义为是为陈显丕、陈毅翻案,卷入了更大的**,被停职关押在一间单位的房子里,进行隔三差五的拼斗,朋友们的相继揭发使他充满了绝望,一个最顶层的人,如何能够翻得起两陈的案子,他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叔叔剥夺了他这个权利。余秋雨的叔叔因为喜好《红楼梦》而被人揭发,被批斗,而拼斗他的人,则是他曾经追随的人。而且他暗恋的人,也开始对他冷眼相对,叔叔受不了这种侮辱,选择了自杀,在三次割脉之后,终于离开了人世。所以,父亲失去了选择自杀的权利。他成为了祖母七个子女中唯一希望。由于*,学校也几近停课,而由于父亲被打为右派,失去了生活来源使余家陷入生存危机。弟弟们被迫去做工,祖母为了节省开支,也要回到乡下,而余秋雨为了减少一个人的开支,也为家里补贴一下,下乡做了知青。在开荒太湖的时候,*的阴影始终没有散去,即使是在非常沉重的劳作下。大家的书被没收烧掉,一个女孩曾经因为被叫做过外交部长而被调查,最后被迫自杀。那个时代所带来的令人感到恐怖的文字的力量,仿佛用用王洪文的一句“对于巴金,不枪毙就是落实政策”就可以感受得到的践踏。在那个大混乱的年代,无数人被打倒,无数的人张牙舞爪,披着文化的外衣,为虎作伥。后来,下乡结束后,回到上海,参与了挖防空洞,和新教材的编写(内容主要以鲁迅的为主),在极左的风声突紧的时候,余秋雨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奉化老家,在那里的一座蒋介石私人图书馆中,度过了那段时光。*中,任何一句话似乎在经过推敲之后,都可以成为定罪的依据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多少人为之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旦被恶人利用,似乎就是无穷无尽的灾难。最后,*结束

了,被打倒的人大都已平反,而那些对于*的清查,似乎不比*逊色,仿佛又是一场*,那些真正的打手,似乎一直还在等待,等待着下一次的出手,等待随时整人,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也迎来了中国的新发展,而余秋雨的事似乎也起了步,担任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在*之后的探索期中为上海乃至全国文化的复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在他辞去院长之后,曾经对他不满的一些人,似乎也已找到的一丝契机,开始了对他进行的铺天盖地的攻击,围攻,这种在文化上的斗争,似乎更加的便捷,更容易有这种三人成虎的效果。比如:《余秋雨,甭给我谈文化》,《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与文章》等一系列批判性的文章铺天盖地,不胜枚举,更有甚者直言余秋雨是*余孽。

或许,灾难是余氏家族的一种存在方式,千百年来,始终无法逃脱,而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词叫做敬畏小人。你在明,他在暗,他可以捕风捉影,随意编造故事,并以此为依据对你进行大张挞伐,而你去不能够以牙还牙,因为它们是小人,或者是真正的余孽,永远在打人。正如徐扶明所言“人生如戏,角色已定,有人永远打人,有人永远挨打”。

从这两本书的对比中,我所感受到的,是跨度六年的不同目的。前一本书,余先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记叙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不仅是从这些记叙中寻找曾经的童年,更像是在证明些什么,因为这之前,有大量有关他的一些批判性的文章,更有一些有关人格的污蔑,而且铺天盖地的鞭挞声,很容易三人成虎。所以,个人认为这时候写这本书,是有一定回击谣言的成分。同时,是在向人们传达一种信息,我们的文化正在被这些人毁灭。第二本书,更多的则是再诉说这种灾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种无可奈何,无法避免的灾难,无论你做什么事,似乎都会被弯曲,都会被文化毁灭,而这种对于文人而言致命的打击,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息,在过去会有,在现在会有,未来依旧会有,这是种深及文化根基的阴谋,他不会消失,放佛一直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来。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我想,这种文化的灾难,所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是无法用法律,或者用情感去解决的。*,多少人陷入了文字的灾难,他们其中有的甚至是不识字的,但在这场文字游戏中,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为之丧失性命,他们中有的十倍有文化的人用”合法”的文化屠刀杀死的,有的是为了文化死的,如余秋雨先生的叔叔,它是文人,他忍受不了这种被轻视,忍受不了对文化的践踏,接受不了,只有选择逃避,死成为了最好的出路。而有更多的“路人甲”,它们不仅仅是路人甲,有时还会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推一把,就像志敬的朋友,一个个的揭发,似乎这是理所当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变得疯狂,成为了兽,叫嚣着杀人,而当灾难结束后,似乎又都成为了受害者,伪装的武器,依旧是文化,因为文化,因为上级灌输的政策,它们的思想被奴役了。*之后,又有多少人卷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清查活动,他们举着清查的旗子,依旧继续打人,继续未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种文化的造假之风乘着改革开放的风,更加肆无忌惮,如今的他们,可以把一个人写的一文不值,坏到这个人连骨子里都是坏的,而想捧红一个人,铺天盖地的信息,仿佛是想告诉人们,这个人拉出来的屎都是香的。这种肆虐的文化,随着信息量的剧增,必然会给人们以难以想象的灾难,因为全民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我想,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形式的改变,使得民众更容易接受到信息,而这种便捷生活方式带来的,则是对规范文化的一种巨大压力,由于这种喧嚣的文化,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去追寻一种真正的文化,一种源于内心信仰的文化,这种对于精神文化的缺失,是我们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失去了一种抗性。而这种没有随意的攻击,我想,依靠法律层面是很难遏制的。更多的,是要依靠道德力量,以及一种源于对于文化冷静思考的内在约束力。

我想,自己所想或许更多的也是一种捕风捉影,或许也正在充当一个打人者的角色。似乎,没人能够摆脱这种灾难。

第16篇:大学语文论文推荐

写论文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下面一起去欣赏小编整理的大学语文论文范文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题目:大学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发展前景

当前,由于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仅是技能教育,导致高职院校过于注重英语以及计算机等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与培养,使得大学语文越来越不受关注。实际上,大学语文教育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影响着大学语文教育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认知误区,以求探讨二者相结合所形成的发展前景。

一、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认知误区

(一)大学语文只是一种工具,与职业教育无任何相关

多数人认为大学语文仅是一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觉得它仅是对于中学语文知识量的补充,未曾关注到大学语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所有文明瑰宝,而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懂得文明的延续历程与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可见,大学语文教育所教授的文明与培养的品格无疑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

多数人过分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属性相当强的课程,过于强调其理论价值,即便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某些问题,也并不从实际出发,而是引用大学语文中的某些理论泛泛而谈,使得理论与实际脱离,最终解决方法也仅是纸上谈兵,未能得到实效。长此以往,导致多数人都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并不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实际上,使用大学语文所教授的理论去联系具体实际,是能够处理职业生涯中所出现的那些问题的。

(三)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学课程,对职业生涯不具实际效用

许多人都觉得大学语文是专注于文学的课程,而在真正的职业生涯中很难遇到文学中那些“伤春悲秋”的事情,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对文学予以深入研究,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即便是学习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并无多大帮助,反而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甚至还有人认为倒不如将学习大学语文的时间去多记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多学门技术。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并不专注于研究文学,它旨在于通过文学理论,教授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品格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而这些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大有助力。

(四)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无作何关系

当前,由于职场上过于关注技能的培养,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只要自己具备一技之长,就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并非只是指技能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除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品格的培养,而素养与品格的培养与大学语文教育是完全分不开的。可见,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二者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之间关系认知误区的分析,尽管由于大学语文具备着人文属性,其相较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或是应用科学,对于职业的影响并不那么直接,但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语文教育,而大学语言教育的革新又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结合不仅具备着重要性而且还具备着必要性。那么,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又具备着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职业至上说在高职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由原来的普通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专业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科目开始大都以职业准备为导向,职业至上说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始更多地趋向于职业化。由于工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的步伐开始迈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之中。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与职业结构来说,一旦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真品格、技能水平强的人才。换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使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加以革新,以便既保有其原有魅力,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职位升迁离不开知识基础

新世纪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需要具备知识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既是最最基础的资源,同时又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由于知识在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日益升高,导致经济已逐步从传统的物质投入转变为知识投入,知识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如果只是单纯地培养技能而忽视知识的累积,那么将很难在职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因此,一旦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便能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三)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如果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旧困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就会与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脱节,而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地保有竞争力,那么具备一批高级地知识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专职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国一直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迈进。换而言之,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腾飞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才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品格所进行的培养,尽管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职业能力,但是如果只专注于专业课程而忽略人文课程的学习,那么这样的职业教育势必是不成功的,所以要想对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格加以培养,那么大学语文教育的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将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结合,才能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第17篇:大学语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探究李清照的词风变化

院系:教育科学院

专业:应用心理学

班级:

姓名:于雯婷

学号:

126班

12153132 探究李清照的词作变化

摘要:李清照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其中词最为出色,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安定美满的前期与流离孤寂的后期。她的前期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词抒发了强烈的家国之思。

关键词:李清照

词作

情感

引言:当江南的细雨菲菲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排成人字的雁儿已经回来,月光也洒满西楼,是谁低吟着,哀叹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她,李清照!这个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体验过国家破忘的巾帼词人。正是这两段不同的生活体验,使李清照的词由前期的闺情相思之作转为后期的书写个人身世的哀痛和山河破碎的感慨。

正文:

一:前期的天真烂漫和离别愁绪之作

一.少女情怀

早年的李清照是一个人性格活泼,开朗乐观的女子

(一)《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以自然清新的笔调,描写了主人公玩耍秋千后的活动和躲避客人的情景。刻画了少女天真烂漫和聪颖顽皮的的性格,房舍秋千,肥露瘦花,皆为衬景,整个人画面,清新朗明,含蓄有味,情致浓厚,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二)《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深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重来。

这首词书写了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与情人相遇时的欢愉情怀,刻画了她纯真,大胆,敢于追求爱情的开朗性格。

她的足迹走出了重重的闺门,目光投向广阔的大自然,因此笔触便也伸向大自然的怀抱,用词来记叙她在大自然界的畅游。

(三)《如梦令》

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二.闺情相思

(一)《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通过对雨后海棠的关注,表现怜花惜春的闺怨之情,

李清照婚后与丈夫相敬相爱,生活十分美满,所以每当与丈夫短暂的分离的时候,多愁善感的她便会被萦绕不去的思念紧紧包围,并用词来抒发分别后的离恨别愁和寂寞孤独的情感。

(二)《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二:后期的民族爱国之情之作

一. 身世飘零人往何处的亡国之愁

(一)《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

(二)《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还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看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从词意看,应当作于赵明诚死后。通篇都是写自己的怀愁。她早年的作品也写愁,但那只是写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这里所写的则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交织在一处之愁,所以使人读后,感受更为深切。 二. 理想追求和政治义愤

(一)《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中诗人以鹏鸟自喻,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意志和愿望,她要学那搏击长空的大鹏,凭着自己的努力,探寻到一条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二)《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参考文献:

《恋上古诗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淑玉词,断肠词》[M]

王新霞

乔雅俊

2009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大众阅读系列—诗词鉴赏》[M]

杨庆存

中国人民大学

2010年4月第1版

《唐诗宋词疑难释解》[M] 胡昭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年1月北京第一版

《宋词鉴赏》[M] 王兆鹏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一版

《不可不读的50首唐宋词-吴淡如新说》[M] 吴淡如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年11月第一版 《李清照评传》[M] 陈祖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五月第一版

第18篇:论文 我与大学语文

语言是博大精深的,有人通过交谈了解别人的心里,有人通过交谈知道别人的心机,有人通过交谈窃取别人的秘密,更有人通过交谈去陷害别人!交谈的语言是书本上语文的化身,其精髓时刻待人去挖掘。

学习《大学语文》,相对于知识来说,我认为能力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在我看来,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能力则是受用无穷的。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其在培养了自己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外,让我明白了,原来诗词是可以这样去欣赏的,文言文是这样的去理解的。尽管这些在之前的学习中已被熏陶,但《大学语文》的冲击力给了我更深刻的震撼。它需要“能力”去实践于不同的诗歌中,需自身能游鱼得水地运发挥。如今的我,爱上了平时没事就吟诵诗词,体会抑扬顿挫所带来别有一番的韵味。

我最喜欢外国文学部分。像是遨游在不同的国家,从“最高超的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俄狄浦斯王》——到《舞会之后》在沙俄贵族社会时期裹着正人君子、华丽外衣的上校的残忍与丑恶的灵魂——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通过《初见世面》来揭示对金钱的罪恶——再以《法门》阐述其既是物质之门,又是精神之门——用《装疯》来再现莎士比亚的经典。

第19篇:大学语文结课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姓名:郭小龙班级:学号:电话:10030220100791130743812

32青楼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摘要:古人给风月场所想了一个美丽的词:青楼。关于爱情,关于性欲,关于道德,这几项可以说是文学最基本的主题之一,而这几个最基本的主题可能通过妓女这一特定的角色而聚合在一起,因此文学从来都对妓女给予特别的青睐,古人还专门将这样的文学命名为“青楼文学”。 中国自魏晋以来,青楼文化开始逐渐兴起,到了盛唐两宋,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应该说中国青楼文化兴起于魏晋,鼎盛于唐宋。青楼文化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是随着唐宋文化的发展而风声水起,空前繁荣,同时青楼文化的风声水起,也丰富和促进了唐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一部唐宋文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青楼文化的繁荣史。

关键词:青楼文学、妓女、中国文学、文化发展

正文

青楼似乎是古代文人除了庙堂、家庭、江湖以外必不可少的

寄托之所,少了青楼文学,传统的文学大概就少了很多的韵味。有人做过统计,《全唐诗》将近5万首中,有关妓女的达2000多首,约占1/20。自从新中国成立,彻底消灭了卖淫这一丑恶现象之后,青楼文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文化土壤,但是,随着近些年某些地方的繁荣“娼盛”,妓女逐渐成为了当代小说中的重要角色,也足以说明作家们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程度。在现在生活中,已经没有人用青楼这个词,但是在我们看一

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总是存在青楼这样一个风花雪月的场所,由此可见,青楼在古代文化中是异常繁荣的。

唐宋时期,从京都到地方,从城市到乡镇,青楼妓院的大量

出现,不仅汇聚了一批琴棋书画了然于胸的才女,为城乡构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为当时的文人士子提供了诗词歌赋文学创作的素材,使青楼文化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尤

其是文人士子与青楼歌妓的结合,进一步拓展了青楼文化的崭新

境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唐代文化以中唐的唐玄宗时期为最,开元盛世为唐代的青楼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时李白、白居易、杜甫

以及后来晚唐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一批文坛大家的青楼作

品的出现,不仅为青楼文化增添了光彩,同时也抬高了青楼文化

的历史地位。

在这些名震华夏的文坛大家中,被世人称为诗仙李白竟有十

八首诗歌与青楼有关。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

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

园东。”再如李白的《邯郸南亭观妓》:“歌妓燕赵儿,魏姝弄鸣

丝。粉艳烁月彩,舞衫拂花枝。把酒顾美人,清歌邯郸词。”这

些诗歌不仅色彩绚丽,而且透露出一代诗仙无尽的情思。

白居易一生共有青楼诗三十首,除了“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

家”、“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李娟张态一春梦,

周五殷三归夜台。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等名句外,

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拿手脍炙人口长诗《琵琶行》了,青楼歌女的

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使白居易泪水潸然,竟然湿透了他这个江州

司马的青衫!

杜甫一生很少写青楼诗,但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在《陪

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中写道:“公子调冰水,

佳人雪藕丝……越女红妆湿,燕姬翠黛愁。”杜甫的这首诗,与

他的“国破山河在,群情尽望春”的忧患意识几乎达到异曲同工的

地步,因此后世文人傅乐成就曾说道:“唐代的社会,充满色情,

歌台妓馆,到处林立。文人士子,大都风流自赏,有不少韵事,

流傅于后代。以杜甫的严正,也有挟妓的诗篇,其余概可想见。”

晚唐诗歌多写是民生疾苦,也追求绮艳清丽的诗风 ,并向往

淡泊情思与致远境界。这一时期青楼诗写得最好的当推诗人杜

牧。他的豪放浪漫更是无人能比,《遣怀》之作“十年一觉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在《嘲妓》中,他吟道:“盘古当时有

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裩,瓦

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

乐坤。”他的生命虽然与娼妓紧密相连,却也忧伤自己的命运竟如同歌女一般凄苦。当然他的传世的得意之作应属《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听后庭花。”杜牧途径金陵,夜泊秦淮,看到岸上歌舞升平昼夜不息,想到国家内忧外患,一腔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便发出“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由衷感叹。

如果说唐代是诗的鼎盛时期,那么宋代便是词的鼎盛时期。因而到了两宋时期,赵宋秉承李唐的遗风,声妓之乐。盛况不衰,只不过把诗换成了词。“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已成为宋词创作的主流。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艳情”方面。检索《全宋词》人们发现,大凡两宋时期有些名气的词人,大多与青楼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一部宋代词史也就暗含了一部宋代青楼女子的生活史。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张先等文坛大家的青楼词无不是写得酣畅淋漓,至于柳永就更用不着说了,一部《乐章集》十之八九写的是青楼风光。倘若宋词离开了青楼,没有了婉约派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剩下豪放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么宋词就会顿失耀古烁今的风采了。

宋代的文人士子常有许多游赏活动,如琴书之乐、清谈之乐、山水之乐、纵饮之乐、品茗之乐、博奕之乐、流觞曲水之乐,总是携歌女纵游为伴,因此宋代的著名文人如欧阳修、柳永、晏几道、张先、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都与青楼歌女过从甚密。可谓是名士美人,相得益彰。先说一代宗师欧阳修,他在扬州作太守时,巧遇汝阴两名美貌歌女,酒席筵上两歌女戏约欧阳修他年来汝阴作太守。后数年欧阳修果然自扬州调为汝阴太守,此时两个女早已不知去向。欧阳修一次酒后留诗曰:“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可见,他对那两名歌女是何等的眷恋?

妓女自己创作的也不在少数,据说可考的最早的妓女原创作品乃是南齐名妓钱塘苏小小所作 “君骑青骢马,妾乘油壁车。何处结同心,西陵柏青青” 可谓清新自然。

当然像这样咏物抒情之作在妓女作品中的比例还不是很大,和士人相互酬唱的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这类作品很少有真情实感,价值反倒不大,倒是那些描写妓女真实内心生活的作品更有

催人泪下的力量。

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有这样一首“莫攀我,攀我心太偏。我是曲子江边柳,这人折了那人摘” 将自己比喻为江边柳(为多人所污),委婉地拒绝他人的求爱,心中的凄苦可见一斑。

另外,唐妓许月英在《叙怀》中写道“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亦是对妓女这一执业最彻底的控诉。

此外,也有相当部分的淫词艳曲,这些作品由于艺术感染力较差,多是含性暗示的挑逗,暂且按下不表。

说到妓女创作,不能不提到薛涛,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可以说是当时的传奇人物。她先从四川节度使韦皋,历数十年,先后与元稹、牛僧儒等名士相交往唱和。暮年着女冠服(女道士装)屏居浣花溪,且自制松花彩笺,人称“薛涛笺”。著作甚多,全唐诗为其单立一卷803卷(其他妓女诗人,像颜令宾之类的都是归在802卷里头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此人才华出众,与其他的妓女诗人相比,如果说他人是先成妓女后成诗人的话,那么她就是先成诗人后成妓女的类型。作品总体水平较高 倘混在其他唐人的集子里头,恐难分辨。

另外,可能会有人提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鱼玄机。此人虽然也与许多男性交往,但是她的身份还是女道士,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所以不能算在妓女里头。不过此人作品的质量数量也都不错,和上面的薛涛并称双璧。

宋朝的妓女诗人作品更多,但是以作品出名的相对较少。有个叫聂胜琼的写过一首《鹧鸪天》,因里头有一句“枕前泪共阶前雨 隔个帘儿滴到明”而名噪一时。 有意思的是,唯一出名的这一句却是摘抄前朝同行,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唐妓徐月英的作品 原文是“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只可惜那位颇有才华的徐月英生平不可考,就此沉掉了。

中国青楼文化兴起于魏晋,鼎盛于唐宋。青楼文化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是随着唐宋文化的发展而风声水起,空前繁荣,同时青楼文化的风声水起,也丰富和促进了唐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一部唐宋文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青楼文化的繁荣史。

其实,我个人认为看待青楼文化我们应该持有一个包容的态度,它是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也促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青楼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这种风气已逐渐被杜绝,但是青楼文化确实存在过、繁荣过,也是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陶慕宁《青楼梦》,慕真山人《青楼集》,夏庭芝

第20篇:大学语文结课论文

红楼梦读后感

——论宝黛的爱情悲剧

红楼一梦醉千年,木石情缘终难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若是只有那阆苑仙葩陪得上美玉无瑕,又如何生的金玉巧弄良缘话。

宝黛的爱情故事让人心怜又叫人心叹,有人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亦有人说这是一对来世情缘所要历经的磨难,具体是如何便是那曹雪芹在世,又能解释得清?而我等后人,便也只能从那小说中的描绘展开思考,凭意猜测了。

遥想宝黛初见,黛玉一见到宝玉就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见了黛玉亦是似曾相识“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那时,尽管是初见,可那相似的想法,却在一开始便如同一根线一般将宝黛连在了一块,便是到后来,贾府的长辈拒绝黛玉成为宝玉的妻子,宝玉依然坚持内心的想法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若是宝黛只是因为那一见而钟情,那便错了。宝黛他们有着同样的任务性格特点,宝玉出身贾府,是当时的贵族,而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有着叛逆的性格,他认为科举尽是无用功,他鄙夷那种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的虚伪,他因自己身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到男人便浊臭逼人。”便是这样的人物性格促使了他与那些与其品性想近,气味相投的

出身寒素的地位微贱人物的亲近,这也就进一步促进了他对与他有着相同叛逆性格的黛玉的感情。

而黛玉则是如同那宝玉一般崇尚着自由的恋爱婚姻,渴望逃离那个浑浊的世界,这也是他们以后相约同读禁书的原因,就是缘于内心都有着不安于现状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让约读禁书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谈到宝黛的爱情故事又不得不提起宝玉因“金玉良缘”之说而送给黛玉的旧手帕了。因为金玉之说和金麒麟所引起的黛玉对爱情的疑虑便因这两块旧手帕而打消了。“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手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何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起来也无畏,又令我惭愧。”这便是原文对黛玉收到帕子后最传神的描写,这样一种表明心迹的方法,使得黛玉对宝玉所产生的感情愈发的浓烈。

而在经过紫鹃之后,两人的关系完全公开化,这正是两人爱情最浓烈的时候,却亦是两人关系最危险的时候。到后来宝玉丢失了他出生带来的宝玉而变得疯癫,便是这么一个爱情悲剧的开端,王熙凤欺骗宝玉说是让其迎娶黛玉,而实际则是娶宝钗,而贾府的人也同意这种“冲喜”的说法,这就使得这场爱情的悲剧慢慢推向了高潮,宝钗对宝玉爱不爱暂且不谈,可这种完全不由自主的婚姻又如何教人内心产生喜悦呢。“那个时代的女子是没

有权利说爱的”便是人们读到那段时的想法,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悲哀啊!

而听闻了宝玉即将和宝钗晚婚之后,久病成疾的她受到了内心与身体的双重摧残,俗话说心病难医,就这样黛玉郁郁而终。此时黛玉的情景便像极了被她亲手所葬的落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如此,宝黛的爱情悲剧便真真正正的被推向了高潮,便尽如是黛玉那般美如天仙,最终结局却也悲惨如是。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时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这块顽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能大能小;原来高十二丈方二十丈的庞然大物,却缩小到扇坠儿一般,而且是鲜明莹洁的宝玉模样。一天,遇着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在它上面镂了几个字,携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了一遭。于是石头城内,荣国府中却生下一位衔玉而生的公子——贾宝玉。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神瑛侍者„„下凡,在警幻仙子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

他了。”

这是红楼梦开篇,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神话故事,来表明这一故事是一出命运的悲剧,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不仅是命运的捉弄,还有着性格和社会的因素。

到最后宝玉知道黛玉之死而与宝钗完婚,这便是宝黛之间爱情悲剧的结局。

曹雪芹不孤立地写爱情悲剧,而是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特别是描写了贾家的衰败,这是宝黛爱情悲剧的典型环境。“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矛盾,是封建势力与自由爱情矛盾。随着贾家的衰败,形势对宝黛越来越不利,贾母等人虽了解宝黛在爱情问题上的倾向,但他们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看待这一问题的。在他们看来,宝玉是个不孝子弟,而黛玉的思想作风也违背封建礼教显得很古怪,如果让他们二人成婚,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知道,当时贾府在经济上已陷入枯竭,家族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急待一个有办事能力的当家人,薛宝钗是理想的人选。她不仅思想上遵循封建的妇道,是封建礼教的淑女,而且她很会处关系,有管家的才干,只有她才能适应贾家的需要,充当挽救颓局的中流砥柱。因此家长们为宝玉选择宝钗,是一种共同的认识和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宝黛的爱情就必然是悲剧的结局。

在我看来,当这一切的悲剧沉淀下来后,露出的是个满目疮痍的时代,这个时代有着金陵十二钗的美丽,有着对科举的不认同,有着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有着那一回回声嘶力竭的哭喊,亦有着痛入骨髓的呢喃。可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化为了宝玉遁入空门之后的悲哀与寂然。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大学语文认识论文范文
《大学语文认识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