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柜员朱彩苏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28 08:38:03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银行柜员先进事迹

无悔的青春,在平淡中绽放的灿烂

——记******营业局储汇营业员*** 她是平凡的,普通的,却也是绚烂的,更是出类拔萃的。

***,24岁,就象她名字一样,文文静静,雅致端庄,清秀可人,让人感觉明亮而温馨。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以阳光般灿烂的微笑,热心真诚的态度,贴心细致的服务,给广大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就像一束置于窗前的银柳,不惊艳,不奢华,却平淡、雅丽、真实——

虚心学习、认真专研

要想在同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打造精品化服务,而对于我们每一位临柜人员来说,要做好服务首先要对金融产品、业务知识有比较熟悉和专业的了解。2009年的初夏,对于初入***的她来说是难忘的,为了尽快掌握业务知识,牺牲了所有节假日,牺牲了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全面细致地学习各项业务知识,不知道熬了多少夜,吃了多少苦。她时常告诫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一直以来她始终把业务学习和知识储备放在首位,只要是推出的新产品新业务,她都率先及时学习,掌握制度要求和业务流程,通晓每一个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她荣获***市速录师工种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010年她成 1

功取得“速录师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等多项从业证书;在2012年更是连夺全省***职工技能竞赛微机录入第三名、******练功比武操作能手等好成绩。

服务热情、兢兢业业

工作中,她本着“热情、礼貌、快捷”的服务承诺,对每一个客户的询问都能耐心解释、有问必答、贴心服务。当客户走进柜台,她会微笑的询问他:“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当柜台前的客户较多需要排队等候时,她会对正在等候的第二位客户说:“对不起,请您稍等一下。”客户办完业务后,她会真诚的道一声:“请慢走,欢迎下次再来。”此外,她还将服务措施与技巧有效的融入到感情中,把真诚无私的亲情注入服务过程中,用时尚得体的尊称、亲切自然的家常话与客户交流,推行亲情化服务。在长期的一线服务中,她始终做到视客户为亲人,尽最大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便捷高效的服务,做到操作标准、服务规范、用语礼貌、举止得体,以自己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任。依靠则周到的服务,她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不惜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客户。功夫不负苦心人,连续几年来,每个季度的揽存明星榜上都有她的名字。她深知要做好工作,仅仅业务能力强是不够的,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平时的她总是提前到岗,抢着做好内务工作,时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客户,对个别态度不好的客户,从不正面顶撞,而是好言相劝,耐心解 2

释,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竭力使每一位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勤业奉献、不求回报

***支局是她所工作过第一个网点,作为座落在商圈与居民区中心金融网点,支局的工作非常紧张,业务量极大。她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半就来到单位,晚上通常要在六点以后才下班,在支局她永远是来的最早,走的最迟。每年“元旦”、“五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她永远是坚守岗位,把假期让给家在外地的同事。几年来,她几乎没有真正完整地度过一个节假日。即使平时的轮休,只要工作需要,总是随叫随到,没有任何一句怨言。她始终认为,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天职。作为一个女人、妻子、女儿,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但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她把砝码总是放在事业上,用忘我的工作精神赢得领导信任和同事的敬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仅2012年一年,她个人就以成功揽储近700万元,销售理财产品578.7万元,银保产品53.7万元的优秀业绩获得了支局员工的高度认可。作为一名朝气勃勃的年轻人,她有着自己的理想、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支局的员工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

耐心从容、助人为乐

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服务的目的就是让客户满意,每一位到支局办理业务的客户,她能够很细心的记住并且准确的 3

称呼出常来,而当遇见很挑剔的、易怒性的客户,她总是耐心的讲解,从容的将问题解决。记得2012年初夏的一天清晨,刚刚打开操作电脑,她所在的营业窗口就迎来了面色焦急的一群人,其中一位中年妇女迫不及待的对她说:“闺女,我有几张定期存单不见了,能帮我查一下吗?”她微笑着说:“没问题,请问那些定期存单是用您身份证开户的吗?如果是的话,请出示您的身份证件,我马上根据身份证号码为您查询。”结果客户焦急的表示以前开户是把钱交给父母来办的,使用的是旧身份证,身份证号码也知道,时间久了父母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的了。说着说着客户就哭了起来:“这钱是在外面做生意攒了几年的钱,现在父母什么情况都不记得了,该怎么办啊!”面对这种情况,她二话没说,立刻询问客户大概开户日期,客户表示只记得是三年前左右时间存的,她坚定的对客户说:“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查出来。”随后她利用查找开销户登记簿的方法,从1月1日开始,在每天近三百笔业务中,一个一个的寻找着客户的名字,四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后,终于她看到了客户的名字,将客户三张累计十二万的定期存单从千万笔业务中查找了出来,并帮客户办理好挂失手续。当等待了近四个小时客户一家人结果挂失事项回执单后,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尽管那时按照规定客户不能提供相关信息时,她可以置之不理,然而她放弃了这些权利,因为她的心是欢快的,因为 4

她用自己的工作回报了客户,她相信她的真情已渗透到客户的心中,她的倾心服务可以感动客户。

***就是这样一个脚踏实地耕耘、默默无闻奉献的女员工,凭着无怨无悔的精神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作为一名普通的临柜人员,她始终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默默工作着,付出着,踏着时代的节拍,奏出了美丽的华彩乐章。用自身的品行彩绘着人生画卷。我们坚信,她将义无反顾地在***这片沃土上继续追求、耕耘,向着更高、更新、更远的目标前进。

推荐第2篇:银行柜员先进事迹

**同志于1996年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先后在工行**支行**办事处、支行营业部工作。现任**支行营业部非现金柜员。参加工作十多年以来,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想客户之所求,急客户之所需,排客户之所忧”的服务理念,无论在**任综合柜员还是在市行任非现金柜员,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一名新时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型工行女员工。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受到行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共识别优质客户(5千-5万元客户)1200多户,发展理财金66 户;代售基金1300万元,人民币理财产品 1600 万元;黄金 6000克;灵通卡新开户7500户,电子银行开户2800 户;代理保险业务800万元; 信用卡发卡300余张。

勤于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近年来,新的工作环境和全新的业务,使她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树立“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加强自身学习,炼就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作为一名青年员工,**始终把业务学习和知识储备放在首位。只要是银行开展的业务,她都率先及时学习,掌握制度和业务要求,通晓每一个细节,她坚持边干边学边练,努力做到技术全面,业务精通,不断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担任非现金柜员以来,她以更加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虚心向比自己业务能力强的同事学习请教,凭着扎实的银行业务功底和对银行业务较全面的了解,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类型的业务难题。她以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优秀的工作业绩,获得了全行员工的高度认可。为适应岗位要求,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领会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和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知识,学习银行各项规章制度,并自学了《市场营销学》、《金融工程》、《电子商务》等书籍。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一刻不敢松懈学习思想,在加强自我“充电”的同时,她只能在休息日参加函授班的学习,然后再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自学。由于她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还要承担起照顾孩子气的重任,所以经常学习到深夜。正是依靠这种顽强的毅力,通过几年的学习,她顺利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函授本科文凭,还通过自学取得了审计资格证书,在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外,她还苦练业务技能,在市行举行的业务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全面提升了自身的素质,迅速成为一名业务骨干。

长期以来**同志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并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在各方面的磨练下,她从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工逐步锻炼成为一名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的新世纪工行女职工。

一流服务,浇灌业务丰硕果

随着工行改革的深入,规范化服务的实施,对银行最前沿的柜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业务素质,更需要能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情感化的高层次的服务,同时还需具备敏锐的嗅觉以便及时捕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工作中,她本着“热情、礼貌、快捷”的服务承诺,对每一个客户的询问都能耐心解释、有问必答、贴心服务,依靠周到的服务使跟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不惜在班后时间亲自上门解答疑难问题,功夫不负苦心人,今年她成功营销了企业网上银行20户,电话银行30户,待发工资10户,代发工资户月交易量上1000万,为该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要做好工作,仅仅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次,有一位在该行开户的理财金客户来网点办理业务,见排队很长无法立即办理便大发脾气,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贵宾服务。当时主任出发在外,虽然客户不在柜台前,**见状立即将客户迎入大户室,为其倒了一杯水,请其稍等片刻,待自己手中对公批量帐记完后就为其办理,平息了客户的怒火。此后,该客户多次到网点办理业务,都受到了热情接待。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责任心赢得了客户,客户主动提出转入100万元存款。

热情服务,真诚赢得客户

在长期的一线服务工作中,**一直坚持做到视客户为亲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以自己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任。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操作标准、服务规范、用语礼貌、举止得体,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平时总是提前到岗,抢着做好内务工作,并按照省、市分行开展规范化文明优质服务的要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严格做到“三声”服务,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着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对个别态度不好的客户,从不正面顶撞,而是好言相劝,耐心解释,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竭力使每一位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去年,有一个单位的财务会计,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她一人照顾读小学的儿子,有一天她来办完业务因为忙着接孩子,结果把装有空白支票、印鉴章、2000多元现金的文件夹丢在了填凭条桌上,**发现后,立即通知了大堂经理,并抓紧联系该客户,20分钟后,客户几乎是用冲刺的速度回到了网点,当**向她举起那个熟悉的文件夹,该客户长长出了一口气,连声道谢。从此,她成为工行最忠诚的客户之一。

兢兢业业,奉献凝结无私情

市行营业部工作紧张,业务量大,**每天早7点半就来到单位,晚上通常要在19点以后才能下班,一天的工作时间近十二个小时。每年的“元旦”、“五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是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她主动放弃了休假,依然坚守岗位。几年来,没有真正的完整地度过一个“元旦“、”五一“、”国庆“。即使是平时的休息日,只要工作需要,总是随叫随到,没有任何一句怨言,她始终认为,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一名职员,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天职。作为一个女人、妻子、母亲、女儿,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但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她把砝码总是放在事业上,用忘我的工作精神赢得领导信任和员工的敬重。由于她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难题。由于网点7:30上班,为不耽误工作,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是早早把孩子叫醒, 用披星戴月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下午放学,孩子饿了,只能自己吃点方便面,**与其他母亲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每提起这些,总有一种对儿子的愧疚。今年春天,儿子做了扁桃体摘除手术,在儿子做完手术的第二天,**望着孩子肿胀的小脸,心痛得掉下了眼泪,但此时,正值旺季业务竞赛关键时候,因为单位人手紧张,**硬是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后就来到单位上班。这种敬业奉献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同。

**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客户、市行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在市行进行的民主评议中,得分多次名列前茅,被市行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多年考核评为优秀员工,并获得了泰安分行的表彰和奖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望工行改革发展前景,**同志倍受鼓舞,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勤于思考,锐意创新,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工行的改革发展献出自己的才智,是该同志不懈的追求。一个平凡、默默无闻的女职工,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工行事业执着的追求,踏着时代的节拍,奏出了美丽的华彩乐章,她义无反顾地在工行这片沃土上继续追求、耕耘,向着更高、更新、更远的目标前进。

推荐第3篇:银行柜员先进事迹

我叫xxx,一九九七年入党,交通银行xxx党支部朝阳街支行一名普通柜员.二0年底,做为转业军人的我,很荣幸来到了交通银行太原分行这个光荣的集体.说实话,当时心里的感觉是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心情是我又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可更多的感觉还是压力,对于银行业务当时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单位领导也很能理解我这个"老转",让我先到自己熟悉

的保卫部门去锻炼.近两年时间,我在干好本职保卫工作的同时,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银行业务,从最基本的点钞练起.慢慢我对银行业务有了一个初步的入门.机会终于来了,随着押运社会化,我们这些保卫人员面临转岗,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选择保卫工作,自己干得得心应手,而且也没有什么压力.可军人不服输的性格让我选择了对自已更具挑战性的业务岗位.同时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也使我感觉到,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材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分行近半年专业的脱岗培训,我以优秀的成绩结业.分配到朝阳街支行做了一名自己向往的柜员.记得第一次坐在柜台上接待客户的那一天,自己的心情特别激动,虽然是三十多的人,可我知道,我在银行还只是一名新同志,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今天我坐在柜台上就直接代表交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喜欢上了柜员(来源:好范文 http://www.daodoc.com/)这岗位.

柜员,银行最基本的岗位,就如一栋大厦,柜员就是象是其中的砖一样普通.可正是这普通的岗位却又是银行直接对外的窗口.每个柜员都直接代表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真正要做到让每一个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其间的难度确实相当大.且不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不好掌握每个客户的心理需求,就是柜员本人也是一样,有情绪化的时候.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客户都能满意,而自己决不带任何情绪.笑,是出自内心真诚的微笑,话,是体贴文明的职业用语.办理业务的过程也是快速准确.看似很简单的要求,要真正做到确实是不容易.朝阳街支行是全分行业务量大的支行之一,工作时间内的客户几乎是一个接着一个从没有间断过.每天上班伊始,放眼窗外绝对是一群焦急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这样给柜员造成的不仅有工作上的压力,更多的压力来自心灵,时间长了会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这就要求在工作中有一个不断调整自我心态的过程,只有自己的心情好了,才能真诚和客户交流,做朋友.每当自己感觉到心情有点烦躁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柜员,我代表的是交行,我的职责就是让客户满意".这样一来,心里释然,自然心情也就会平静下来.客户来银行的目的其实都是相同的,都是有事而来,只要我们能为他们着想真正为他们解决了问题,就能得到客户的理解与支持.每天我最喜欢听到的声音是出自客户口中的一声声真诚的"谢谢".其实是我应该感谢他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今天的工作岗位.在朝阳支行近三年的时间里,我每天至少要接待100位客户,基本上能做到让每个客户都对我为他的服务感到满意,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而有抱怨的客户,通过沟通,积极为他们解决困难,直至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最终成为我们行的忠实客户.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今天,服务已经成为同业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服务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抓常新的工作,需要不断赋予她新的意义和内涵,打造服务特色,营造服务环境,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都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境界.今年年初,太原分行党委在全行上下率先推行了"微笑交行"活动,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刚开始只是最基本的微笑,对客户微笑,对同事也同样微笑.为此分行专门花大价钱请了上海外服人才培训中心的老师为柜员讲解服务的具体要求和技巧.每一次的听课,都给了我的脑海里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从被动接受到自觉执行再到积极参与.每一个阶段都要克服以前的很多

习惯,再培养成一种新的更科学和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有幸成了分行第一批服务明星组成员,可我知道那只是服务中的初级阶段,真正的优质服务是无止境的,需要从工作生活中不断去发掘,去创新.如果说微笑留给客户的只是一个态度问题,那效率的提升就是真正考验柜员的业务能力,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即便你你态度再好,如果效率跟不上,也是不能很好地让客户满意的,随着"分行微笑交行效率提升"阶段的实施,我们的服务才真正有了质的飞跃,每天下班回家背交易代码,练习点钞,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业务更熟练一些,速度更快一些,让客户的等待时间更短一些

推荐第4篇:朱苏力访谈录

朱苏力访谈录:生活在此处

冬日的早晨,我来到了朱先生的办公室。我没有看到喜爱诗歌、创作诗歌的朱先生办公室门上的月亮诗,吸引我的是从窗口挤入的一缕阳光和朱先生亲切的笑容。话题从近年来朱先生每年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幽默、风趣、质朴,完全没有“官味”的致辞开始。

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

张瑞芳:网上您的学生留言“院长大人每一次都把毕业欢送会TRANSFORM TO 多愁善感会,弄得一些人热泪滚滚,弄得你我都如流水般稀里哗啦。但是仍然很期待下一次毕业欢送会,期待院长流水一般真切、朴素的感情。”您的真切与朴素来源于哪里?

朱苏力:我当院长以后,连续三年都这样发言。之所以让学生感动,我觉得很简单,我对学生是有感情的,生活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地方,你只要把这些让人感动的地方都说出来,就很容易感动人。

我的发言是想让学生感到北大不一样。这很重要,培养精英,怎样培养?就是让他感觉到他与别人不一样。我讲的精英,是这样一种意义,他不一定要以天下为己任,但要求他的智力上、情感上、对社会的关注上,与别人不同。这种精英会对自己有许多要求和约束。人有时恰恰因为没有精英意识,因此不自重。

中国目前为什么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呢,包括学界,就是因为没有精英意识。精英首先要自我意识很强,有些自恋,用王朔的话说,自恋并不好,但总比媚外好。自恋是探究自己的心理世界的,是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心理感受、经验感受作总结的。

我还要让学生感到,学者讲话和其他人讲话不一样。学术的话语和官场的话语、和普通的话语不一样,都是讲“你们要走好,要保重,要有理想、要脚踏实地、要作出大事”,如果总是讲“今天你以北大为骄傲,明天北大以你为骄傲”等,没有意义。每年要讲同样意思的话,但又不同,这个过程,是一次创造。有创新,学生就会欢迎。

张:其实不光是北大,任何一所学校都需要这样的讲话。

朱:这是一个挑战。在美国,学生入学和毕业的时候都会请人来讲话,都讲得很好。中国这么多学者、这么多校长都很有才华。为什么不能给学生讲呢?一年不过两次。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你讲的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懂,在这个意义上,不需要你讲。但它是一个仪式,你要做的是怎样给这个仪式增加色彩,给人一种怀念;尽管学生也未必会记住你的话,但他记住了那种感觉,那种氛围。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同时,这对我自己也是一个挑战。我每年都讲,不能讲来讲去就是那么几句话。你如果对生活没有仔细观察,对学生没有仔细的体谅,对情感没有认真把握,就会出现没得讲的情形。遣词造句不是天然的,需要用心。

张:我看到您每年抓的都是热点,例如,2003 年就是被媒体大肆炒作的“北大仁”、“北大改革”。

朱:有很多东西,道理很简单,你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出来,怎么样用生活实际将它联系起来却很重要。比如“脚踏实地”,我们讲陆步轩,讲“北大”可能变成你的负担。不管你怎么做,别人都会用北大人来衡量你,会说你“还是北大的呢”,或者是“哦,人家是北大的呀”。要让大家感受到这个东西;要感觉到语言背后的力量。

张:我想您的致辞如此地受欢迎,和您的文采非常有关,毕竟您写过诗。所以您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诗意。

朱:我觉着不光是一个修辞的东西。你一定要有感受,我对学生说“要安分守己,不要太有理想”,别人批评我不求上进,其实这些话是有点余味的。在这个时代“安分”不容易,“守己”更不容易。“守己”,必须是有理想的人才能“守己”。一个人勤勤恳恳,心里一定得有理想。现在大部分人随波逐流,随波逐流并不是理想,大家都在努力出国,你的理想就是出国?大家都要当律师,你的理想就是当律师?那当大家都是贪污腐败的时候,你就觉得贪污腐败没什么的了。“守己”一定是有人格的,对自己的人格有一定的追求的。我必须把这些重新提出来,而且要针对年轻人。

张:您似乎很了解学生,在您的致辞中您不仅提到了学生喜欢的电影、游戏,甚至还借用了《大话西游》中一句经典的台词(“我爱你们。如果一定要给这份承诺加一个期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

朱:我相信每个老师都会从学生那里听到这些东西的,关键是老师是不是真的关心学生,是不是认真体会学生,而且是不是有童心,如果老师都去争名逐利去了,当然不会注意这些了。

张:您总是将人生的哲理悄悄的融合于幽默中,而这种幽默中有很多感动。面对现在学生自身具有的新鲜文化,您觉得幽默对于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朱:一个聪明的老师应当能够做到幽默。幽默是智力上优越的一个表现,幽默必须是对生活的发现,这是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老师要对学生有各个方面的刺激,能够自嘲,能够摆出自己的弱点,这也可以算一种人格魅力。有人说“山高水长、先生之风”是人格魅力,但我觉得这不是,恰恰是缺少魅力,因为别人是把你当作距离之外的。我觉得真正的人格魅力,是像周恩来、毛泽东那样的人,走到哪里,都让人感觉到他的亲和。

张:可为什么有很多老师觉得将课上的活泼一点很难呢?

朱:这主要取决于对生活有没有发现,能不能用日常的生活的语言讲课。我们现在缺少个性化的语言。如果说在过去的时代讲话可能要比较严肃,但今天你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讲话。所以我比较感谢王朔,他重新把生活的语言带进了文字,让我们感到文字是生活的。用生活化的语言可以表达一个成长的问题,一个生活的哲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感动。

关于兴趣与爱好

张: 您的兴趣与爱好很广泛,您怎样看待兴趣与爱好呢?

朱:真正优秀的学者,他对生活世界一定要感兴趣。好的学者并不是“刻苦”读书的,学者不可能只是对书感兴趣,即使对书感兴趣,也是因为他对生活感兴趣。他需要书中的内容来帮助他来理解生活。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感受生活,理解生活,有自己的发现,所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怕考不上一个好大学,但是孩子可能苦一辈子。从我自己的经历看,我小时候爱看小说,父母亲不让看,甚至把书都烧掉过。因为看书太专心了,干了很多坏事(笑)。比如,写诗,我曾经想放弃它们,后来我发现所有喜欢过的东西都还会回来,包括那些学习过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这些对我都是有很多帮助的。所以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是鼓励他们去做的。

我觉得许多学生进了大学还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实际上很多选择是父母代为选择的,是社会代为选择的,没有学生自己的意见,只是看起来好像是自己选择的。

张:我们不能否认,父母为孩子、教师为学生选择,是出于他们对孩子、对学生的真爱。

朱:有许多人会用庸人的东西来爱你的,他不知道你的内心,他认为你将来这样生活才幸福。事实如此吗?要慢慢地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热爱,所有的老师都要有这种心态!一个人只有做他最喜欢做的、最能做的,这时候对他来说,对社会来说,才是最好的。

张: 与强调学生的兴趣相比,现在好像更多的是在强调学生的刻苦学习。

朱:适当的鼓励刻苦是必需的,对这个社会是有好处的。但是刻苦是一个对行为的描述,不是对心理感受的描述,刻苦是别人说的,但是你的心里一定要感受到幸福、快乐。这是很重要的,这才是“刻苦”比较全面的意义。如果说是战争年代,革命年代,我们没有太多选择,但是现在的时代已经有很大变化了;确实社会还需要一些人去献身,但是如果社会不需要的话,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更自由、更快乐?

关于中小学教育

张:作为一名积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教师,您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何评价?

朱:说到中小学教育,我觉得是很不好的。像我们这代人,尽管在自然科学上有损失,但是在社会科学上未必损失了很多。我们的阅读是自由的,比现在的学生自由。我们那个时候,没有老师来指导,自己去阅读、自己去讨论。而现在的学生总是被老师要求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那个时候书比较少,所以我们就更加珍惜读书,现在书多了,却少有人珍惜。

我想我现在的很多文章,让中小学老师看是不合格的,不合语法规范的。其实有时候,我追求的就是这个,不规则的语言,给人造成强烈的艺术感觉。我不是追求语言符不符合规范,而是追求思想能不能有效传达,我是从功能上来理解语言的,而不是从规范上理解语言的。看一篇文章,我不会找中心思想是什么,而是说整体上它给人一种什么感受,哪些话打动了我,哪些论证打动了我。而在中小学,老师教学生修辞,是讲个别字,是用“推”,还是用“敲”。我觉得要讲的是谋篇布局、气韵生动,跌荡起伏,这种东西你怎么来教?必须要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

中小学教育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许多人认为是问题的,我自己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所谓的“考试制度”。什么考试制度都不能考出天才,考试都是对付一般人的。有时,我认为现在的考试改革是一种利益争夺,就是把你的取消,我又确定新的规范,出新教材,确立新的权威。

中国的学生都说基础好,到了国外就不行了,可见这个考试体制有可能把那些真正创新性的人才筛选掉了。北大法学院2003年的新生三分之二是女同学,研究生免试推荐的时候,前十名,甚至前十五名都是女同学。这是因为考试制度中有太多的死记硬背。我不是说女同学不聪明,也不是歧视女同学,只是女同学由于市场竞争更激烈,她力求用高学历来弥补自己市场竞争的难度,她会比男生更加的努力。但这种努力是有机会成本的,因为她们可能不注意其他知识了。如果这个社会都是这样的话,对女性、对男性都是不利的。

张:那还是会有一种考试制度考试更合理吧。

朱:任何一种考试,勤奋的人和聪明的人会考得好一点,所以我们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我们要看到变革是有坏处的,霍姆斯说,大致是,我们不要把想象的收益同现在的弊端来比较,而是要把变革之后可能带来的损失与现在的弊端来比较。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我们总是讲教改,但是没有想到改革可能带来的其他的问题。

制度是一个大的制度框架,但每个人、每个学者也都是很重要的,应当用自己的能力来弥补制度的缺陷,比如,书面考试中适当的配合以面试的方式。我们过分强调设计一种最好的制度,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中小学考试要改,就应当减少考试,而不是用一种考试的形式代替了另外一种形式。

还有一点我想表达的是,中小学中过分的强调写作“神童”,所谓的少年作家,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

文学在一定意义上不是训练的,文学寻求自己独特的观察、体会和表达。我们说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好,其实这只是善于观察,然后用语言表达了出来,这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技能,不代表智力,不代表想象力。爱因斯坦想象,如果人像光速一样行走,宇宙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想象力就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这里面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演绎能力太了得了;这才是真正的想象力,我们一定要发现这样的才华。

当然,存在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知识类型还没有一个根本转变,如果不完成知识转型,我们的社会会非常可悲。我们会认为这些“写作神童”是天才,而不认为提出爱因斯坦这样问题的人是天才,有时候还认为他神经不正常,这是不对的。我们太多看重人文知识,背几首古诗之类的,但是不注重科学能力的训练。

关于人文、知识分子

张: 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说我们缺少人文呢?

朱:我们缺少人文的东西,却不一定缺少人文知识。可能社会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有了人文,人就不爱财了,有了人文,道德就好了。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社会正在变革,有些问题并不是有人文知识就可以解决的。婚外恋与人文知识有关吗?过去的苏东坡、白居易不是都有“婚外恋”吗?培根也贪污。而许多人文化低,缺少人文知识的训练,比如彭德怀,但是他的道德非常高尚。相反很多贪污腐败的人,都是知识分子。我的意思是说,你学了这个东西,并不是说你一定就想追求这个东西。

一个真正人文的人,并不是说他是一个学过人文知识的人。人文,是一种气质。

张:一流的大学需要人文气质,而不是人文知识!

朱:中国要建设一流大学,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类型要转变。文史哲,是没办法讲世界一流的。搞东巴文化,你肯定是世界一流的,因为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人搞。现在讲世界一流,很大程度上,得是一些可比的,而这个社会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越来越多。我们的学科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取舍,这样学校才具有可比性。我讲的这些东西可能比较得罪人,但事实上,社会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张:其实应该说一些得罪人的话呀,社会上对于知识分子还是很信任的,知识分子的言论还是很有导向性的。

朱:是的,知识分子有话语霸权。但是从王朔以后,中国诗人、作家的神话就被打破了。王朔说:作家只不过是码字吃饭的人。现在知识分子神话的观念也在被打破,对学者应当有新的理解。因为现在文化下移,普遍化了。但是整个社会还是大致按照传统知识分子的观念来理解知识分子的,还是唯有读书高。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在读书,至少在城市,4 0 岁还在读硕士、博士不足为奇。因此没有必要将知识分子看得太神话,他只是专门从事这一行业的。虽说仍然有可尊敬的知识分子,但如今知识已经不是垄断在某几个知识分子手上了。我们现在有那么多书、电视、网络,每个人只要用心,都是在学习。所以知识分子应当逐步地非神话,这样才能使社会比较健全;不然的话,一旦有垄断,就会有人利用这种身份进行“欺诈”,一种合法的诈骗。

张:知识分子应当关注现实社会,在这个社会知识分子是不是应当有更多的责任感呢?

朱:责任感当然需要,对社会有好处,但是也有坏处。我觉得不应当过分强调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这个社会许多人都有责任感,过多地谈论某些人特别有责任感,有时候会变成欺世盗名的东西。

责任感不是一种修饰,不必天天放在嘴上。如果我们不努力,过几十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来了,人家会问当年学者都到哪里去了?是不是真的学者?我觉得人还是要面对一个永恒的东西,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觉得人的悲剧是,他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自己对世界做了什么。我有时候想让自己死亡,然后躲在一个角落里,看看别人怎么评价自己(笑)。这是很悲剧的、很宿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宿命的感受,其实不好,真正的一个学者,应当有点宿命和自恋,这样他会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但这也有不好的一面,*的话,这是小资产阶级的东西(笑)。

张:您有很多想法都是与众不同的。 朱:我想许多事情,你不要觉得马上就会改变,而是潜移默化,制度建立是需要时间的。我想让大家感到,美是在我们生活周围的,你要改变这个环境,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的活跃,我很高兴看到我的学生已经在变。

张:我想您会看到很多优秀的学生,会写出很美的文章,会有很美的演讲与您相媲美的。

朱:我相信。但是,我说过,我们是不会缴械投降的,我们会负隅顽抗。你们必须用战斗来打败我们,而不是等你们来接班。毛泽东说:“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跑掉的”(笑),是要一场战斗的,不是时间的问题。我常和学生讲:“不要以为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你们就可以做到我这个位置了”,要激发他们去超越自己。会有超过我们的人,希望很多,但未必非常多。(笑)

朱苏力自介:祖籍江苏,1955 年愚人节(因此很不聪明)出生于安徽合肥(但一直很瘦)。1970 年入伍搞炮兵测绘(最高军职为班长),1976 年退伍后当测绘工人,游山玩水8 年,喜好写点新诗,一度想当诗人。1978年因高考成绩不佳,不幸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注:当时录取分数最高的是文史哲)。1982 年获得法学学士,并考研成功;但似乎又别有所思,赴广东海关分署从政。两年后二度考研,再次混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一年后,赴美自费公派留学。实验生活多年,几度见异思迁,专业换了不少,飘流各地,似乎才觉悟自己别无所能,只能读书、教书。1992 年归国,任教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任北大法学院院长。

推荐第5篇:驳朱苏力

灵巧的修辞,贫乏的理论--评苏力的法治“本土资源”学说

博主按:这是一篇法学理论方面的论文,是我的书稿《竞争性趋同——一种关于不同国家法制演进趋向的理论》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期望能通过一种较为严谨的论证向大家表明,在中国法学界一直炙手可热的本土资源理论,实际上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需要说明的是,朱苏力先生本土资源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来源,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与法律有关的“地方性知识”理论。我将在另一篇论文中指出这一理论本身的谬误。

灵巧的修辞,贫乏的理论 ——评苏力的法治本土资源学说

[内容摘要] 苏力的法治本土资源学说曾在国内法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但由于在论述上存在诸多重大的逻辑缺陷,该学说并不具有多少理论上的合理性。苏力认为变法式的法制建设模式会损害法律的确定性,但他显然混淆了法律稳定性与法律确定性的区别。苏力引以为据的哈耶克的有限知识理论,并不能被用于支持其对变法模式的反对立场。苏力关于“法律是由一个民族的生活而非法学家所创造”的论断,一开始就包含在他个人对法律的定义之中,他所设定的法律移植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完全排除了任何成功移植的可能性,因此他围绕这些问题所进行的论证只不过是毫无必要的同义反复。苏力高超的修辞手法可能掩盖了他对法律移植模棱两可的态度,但这种修辞上的优势却是通过牺牲论证的严密性和论题的一致性而得到的,因而难以弥补法治本土资源学说在理论上的贫乏。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变法 法律确定性 有限知识 法律移植

苏力曾在“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①]中探讨“中国的法治之路”问题,并提出在中国法学界颇有影响的“本土资源”概念。后来,苏力通过一系列的论著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概念,并使之成为一种具有丰富的学术与政策涵义的学说。本土资源学说的核心命题是“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的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②] 这一命题本身并不新鲜,“曾以各种形式为人们所重复”,但很少有人像苏力那样试图构建一种理论体系,以论证这一命题的合理性。

可以说,苏力是中国法学界较为少见的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待理论,理解理论的作用,并具有较强的理论构建自觉性的学者。在“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中,他首先考察了一些法律移植的历史案例,并在论证之前归纳出了文章的结论。但他紧接着强调,“仅仅有历史的例证并不具结论性和确定性。…恒常性(regularity)如果没有理论阐述的支撑,就不能使人获得确定的预期;而人们需要理论,是因为他可以据此说服别人,更重要的说服自己”。因此,中国的法学界和法律界不仅要指出依据和利用本土资源建立法治的范例,而且要“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要借助本土资源”。[③] 苏力对理论的上述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在学术论述中,结论并无多少重要性。对于任何专门领域的任何问题,外行通过猜测得出的最终答案,都有可能和专家提供的答案相差无几。但人们不能因此便否认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一个专家在回答其专业领域的问题时,除了像猜测者那样提供最终答案外,往往还需要将他的论证过程告诉人们。这种论证过程包含着一种 1

分析和推论的逻辑框架,它不但可以用于当前的特定问题,而且还可以用于在其他地方或在今后可能出现的同类问题。理论的主要意义,便在于提供这种用于分析和解释特定领域的现象的逻辑推论框架。

学术论述的重要之处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论证过程。因此,我在评析本土资源学说时,将着重讨论其论证过程是否严密。“本土资源”是苏力通过多部论著构建的一种学说,但这一学说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论证思路,却集中体现在他的“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中。在这篇论文中,苏力还讨论了“变法”、法律移植以及传统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因此,我将以这篇文章为主要对象,并结合苏力的其他论著,来分析本土资源学说作为一种理论所存在的缺陷。

一、变法与法律确定性

苏力将许多中国学者主张的“尽快建立一个现代的法律体系,以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更多并加快移植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这一法制建设模式称为“变法模式”,并试图论证变法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苏力认为,法律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变革,而在于为人们提供确定的预期,变法式的法制建设模式将破坏法律的确定性,从而让人们无所适从。

但是,苏力似乎未能对法律的稳定性与法律的规则性[④]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必要的区分。这两个概念都关乎法律是否能为人们提供确定的预期,但它们的含义却完全不同。在富勒所列举的“法律的内在道德的八项要求”[⑤]中,法律的稳定性是其中之一,它要求法律不应被频繁改动。如果法律频繁地发生变化,朝令夕改,即使法律公正合理,规定细致严密,执法和司法机构健全,法律工作人员素质无可挑剔,法律也无法起到提供确定预期的功用。苏力所援引的阿奎那的观点,说的即是这个问题:“即使是有利于一般社会福利的法律变革,由于法律发生改革这一事实本身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有害于公共福利,因此应当谨慎。”[⑥] 但法律的稳定性只是指“法律在时间之流中的连续性”[⑦],它并不涉及对法律内容及其运行过程的内在特性的评价。法律的规则性则与法律本身的内在特性密切相关,它同时涉及富勒所列举的法律内在道德的多项要求,包括法律的一般性[⑧]、法律的公开性、法不溯及既往、法律的清晰性、法律不自相矛盾以及官方行动与公开规则的一致性等。法律的规则性是指法律能够提供一种机制或凭据,据此人们可以大致可靠地预见自己的行为在法律方面的后果。这既涉及法律的内容,也涉及法律的运行。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不是就各种行为的后果及各种争议的裁决,事先确立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则,而是将它们委诸特定个人或机构的自由裁量;或者法律的用语过于含糊和抽象;或者即使确立了明确且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则,但执法和司法过程却难以保障这些规则的平等、公正、可预见的适用,那么即使法律本身很稳定,人们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形成可靠的预期。韦伯的“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要求法律可以理性地计算”;卢曼的“法律的功用就是协调人们的预期,以排除偶然性”;霍姆斯的“法律就是对法官如何行为的成功预测”;以及卡多佐的“法律是确立的行为原则或规则,以合乎情理的确定性证实一种预见”的观点,均是从法律的规则性角度来谈论法律的确定性。[⑨] 尽管法律的稳定性和规则性均与法律的确定性有关,但只有对这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分后,才可能合理地评价一项变法措施是否会破坏法律的确定性。毫无疑问,任何社会采取的任何变法行动——不管是废除旧法、制定新法,还是对原有法律进行修订,也不管变法将给法律带来的内容上的何种变化——都将影响法律的稳定性,并在这一意义上进而影响法律的确定性。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原本具有较强的规则性,变法措施不但会因为损害法律的稳定性而降低法律的确定性,而且还可能因为损害法律的规则性(如果新法的规则性不如旧法的话)而降低法律的确定性。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原本缺乏规则性,而变法措施的目的正是为了是法律更具规则性,那么通过临时牺牲法律的稳定性而获得法律 2

规则性的变法模式,则并不会像苏力所认为的那样不可取。也就是说,变法措施有可能在总体上促进一个社会的法律确定性。举例来说,如果关于盗窃犯罪的原有法律规定是:“盗窃他人财物的,视情节轻重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一规定不够具体明确而要求对其进行修订,并根据盗窃财物的价额、被盗窃单位的性质进一步细化不同盗窃行为的量刑标准。在改变了原有法律规定的意义上,这种法律修订无疑损害法律的稳定性,但它显然也将因为增加法律的明晰性而提高法律的确定性。

判断一个社会的变法措施是提高还是降低了法律的确定性,不能仅仅考虑该措施对法律稳定性的影响,也要进一步考察它对法律规则性的影响。苏力在批评他人借用马克思的“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的观点时曾表示,“这只是指出了一个理解、研究问题的方向,而不能替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否则,这种辩证法的观点就可能成为一种可以任意玩弄的口实,可以用来在任何时候为任何一种主张服务”。我也想强调一下,我的以上分析只是提出了一个评价变法与法律确定性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只有进一步考察一个社会的原有法律是否具有规则性,以及变法措施是否会促进这种规则性,人们才能从法律确定性的角度出发,恰当地评价这个社会的变法模式是否可取。

中国是否应该采取变法式的法制建设模式,从法律确定性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出恰当的回答,仅仅依靠上述关于变法与法律确定性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显然是不够的。对这一问题的恰当回答,还有赖于对中国法律现实的分析与考察。中国原先或现有的法律体系是否具有较强的规则性,这是一个涉及对具体事实进行判断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而对变法模式的可取性持不同的观点。但过去20年由法学专家参与推动的较大规模的立法及修法进程,很多情况下就是为了赋予中国法律更强的规则性,这一点似乎是人们难以否认的。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在第三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显然是一个通过“变法”以提高法律确定性的例证。

在刑法修订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主张在新刑法中明确罪刑法定原则,他们的主要理由就是这一原则可以有效地减少罪刑擅断现象(罪刑擅断显然会使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刑法后果难以形成确定的预期)。为了提高刑法的规则性,除了要求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他们还提出废除类推制度、取消从新原则、增强刑法条文的明晰性、确立刑事程序法的重要地位、强化司法活动中的制约机制以及限制司法机关越权解释法律等主张。[⑩] 刑法修订后,我国刑法学界普遍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有利于提高刑法的确定性和“科学性”。[11] 实际上,1997年刑法修订中提高法律确定性的努力,除了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外,至少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废除了曾经具有合法地位并适用了17 年之久的司法类推, 宣告了在刑法明文规定以外(哪怕是受到严格控制、实际数量极为有限) 也可以对某些行为定罪处刑制度的彻底终结。第二, 否定了在第一轮“严打”期间曾明文允许的“重法”溯及既往规定, 重新肯定并全面确立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强调定罪处刑必须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作为依据, 只有“轻法”才能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适用, 避免出现屡见不鲜的“风头官司”。第三, 消除了一些易生歧义的模糊用语, 使刑事责任的范围更为确定。[12] 第四, 分解了个别涵盖面过广的犯罪, 并设置多种情节, 对司法裁量权加以严格限制。[13] 此外, 还有关于根据法定情节以外情况予以减轻处罚的核准限制, 以及关于减刑、假释适用的程序性规定等等。[14] 详细考察中国的法律现实,并恰当地评价变法模式是否提高了中国法律的确定性,并不是我在这里要做的事情。但像中国这样一个经历过*——在此期间原有传统和法律都受到极大冲击——再走向法治的国家,一段时期内较大规模的立法和修法活动似乎难以避免。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限制权力的任意性,并使保障公民权利和生活预期的确定性司法成为可能。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几乎总是伴随着一种法典化的运动过程。因为,通过法典获得改善的法律确定性,可使法官的行为变得更可预测,当事人 3

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法院司法。在一般可获得的法典中,人们可查阅到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更重要的是,获得改善的法律确定性还意味着,司法行为的正确性必须存在于与法律规则的一致性之中,因而更可能被精确地加以审查。[15] 不管怎样,我仍乐意承认,变法提高法律确定性的具体例子举得再多,也不足以确立“变法必然提高法律确定性”的命题。但同样明显的是,只要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证伪“变法必然会降低法律确定性”的命题。实际上,变法措施是否降低或提高了法律的确定性,其否定或肯定的答案都仅仅是历史性的,答案的给出都必须与特定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在这里,我只是要指出苏力的论证过程所存在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重大缺陷。第一,他把法律的确定性等同于法律的稳定性,忽略了确定性包含的其他更为重要和丰富的内涵。这一错误必然会导致一个不可靠的结论:任何变法措施都将损害法律的确定性。第二,苏力在未对中国的法律现状进行细致考察和交待的情况下,只是基于关于法律提供确定预期功能的一般原则,便否定中国的变法式法制建设模式的可取性。这正是苏力多次提醒他人不要犯的错误,即用一般性的原则替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实际上,提出一项政策性结论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比这还要多得多。正如苏力所正确地理解的那样,理论总是基于所精心选择的事实,对特定的有限范围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阐述。[16] 而对于一项政策的影响,人们往往难以完全预见其范围。政策往往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两者仍有巨大的区别。任何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阐述范围,一项理论上的结论要建立在诸多假设性前提之上,而实行一项政策的实践性环境则永远也无法假设,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理论假设从而也是不确定的。就理论和政策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理论的合理性并不能保证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失败也不一定能推翻理论的合理性。

政策的制定往往要借助多种不同的理论,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所考量的因素,可能会超过了其中任何一项理论所考量的因素。中国是否需要“变法”,这不但要考量法律的确定性,还要考量确定的法律造成的后果是否可取。例如,中国的相关法律对土地权益流转的限制甚至禁止一直都是非常确定的,但如果人们对这种确定的状态感到不满意,则可能愿意改变相关的法律。对某种被认为是更可取的法律状态的追求,可能使人们愿意暂时放弃法律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富勒才会认为,“在构成法律的内在道德的那些原则中,要求法律不应当频繁改动的原则似乎最不适合于正式表述为一项宪法上的限制”。[17] 人们也很难想象一项宪法规定或惯例会不明智地要求法律一旦颁布后至少要等多长时间才能修改。

富勒还将法律的变动与溯及既往型立法加以比较:溯及既往型立法之所以会造成恶果,是因为人们可能已经根据以前的法律状态做出了某种行为,而对这种行为之法律后果的回溯性改变,可能会使当事人的愿望落空或给他们增添无法预料的负担;但是,在法律变动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事先提醒人们注意将要发生的法律变动,而且这种变动本身不会如此之快地生效,以便为人们适应新的法律状态留下充分的时间。[18] 实际上,通过规定法律从公布到实施之间的过渡期(这正是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中的通行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法律变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为了论证变法模式难以取得成效,苏力列举了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的例子,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苏力认为,“激烈的法国大革命尽管提出了《人权宣言》,提出了一系列现代法治原则”,但革命所取得的成就远较革命者最初想象的要小。而“一切革命中最温和的”英国光荣革命,却是最成功的。但是,即使苏力所指出的都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这种比较仍无法支持他对变法模式的否定立场。这两个例子最多使人们得到一种初步的启示:温和的革命可能比激烈的革命更有成效。这种启示有可能被证明是关于革命的激烈程度与革命成效之间关系的规律,但它无论如何不能成为评价革命是否可行的准则。[19] 苏力显然把与程度有关的规则错误地视为与定性有关的规则。[20] 不过,即使是从变革激烈程度的角度而言,通过上述比较所归纳出的结论也难以成为反对中国变法模式的理由,因为苏力所引述的许多 4

中国学者的变法主张,无论如何都不会比英国的光荣革命更激烈。

二、变法与“有限理性”

哈耶克的“有限理性”学说是苏力反对变法模式的重要论据之一。基于这一学说,苏力认为,“任何法治建设的规划也不可能穷尽关于一个社会的全部信息或知识,无法对社会中变动不居的现象作出有效的反应”,因为一个“有效运作的法律制度需要大量不断变化的具体的知识”。哈耶克的有限理性学说是否能够对苏力反对变法模式的立场起到支撑作用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简要考察哈耶克有限理性学说的基本内容,以便弄清该学说与一个社会的法治建设之间具有何种相关性,以及该学说在中国语境下可能具有的政策涵义。

有限理性和扩展秩序是哈耶克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哈耶克认为,每一个个人都因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所处的独特环境,而拥有一些他人所没有的独特的、具体的信息或知识。这种知识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易变性,任何个人或机构都没有能力全部收集和处理它们。在哈耶克看来,“每一个人对于大多数决定着各个社会成员的行动的特定事实,都处于一种必然的且无从救济的无知状态之中。…人们对于深嵌于社会秩序之中的大多数特定事实所处于的上述那种必然无知的状态,乃是我们认识社会秩序这个核心问题的根源”。[21] “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计划的。”[22] 如果计划者不能获取关于社会生活的全部信息和知识,当然无法制定有效的、全面的整体性社会计划。由于无法获得完全的知识,人们只能依靠分散在个人手中的有限知识。在经济方面,为了让这种个人知识服务于社会,人们只能依靠市场这一超越个人的信息收集机制。在这种非人格化的市场机制中,每一个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有限知识,来制定自己的个人计划,或通过与他人的自愿合作制定一些局部性的共同计划。人们在利用各自有限的独特知识制定和实施个人计划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善自身的处境,也促进的整个社会的繁荣。[23] 从有限理性这一概念出发,哈耶克进一步阐述了扩展秩序的作用。哈耶克认为,对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扩展秩序,是人们在本能和理性之间的遵守行为模式的“知识”和进化选择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在不断交往中养成某些得到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又为一个群体带来范围不断扩大的有益影响,它可以使完全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各自的目标而相互合作。这种扩展秩序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为每个人利用自己有限的独特知识提供了充分的制度空间,并使人们通过相互合作来弥补自己的无知。在这种秩序下,人类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展,使“普遍的、无目标的抽象行为规则取代了共同的具体目标”。扩展秩序作为一个整体,它不指向任何特定目标,而是仅仅提供一个社会结构,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将各自有限的独特知识用于制定和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24] 从哈耶克的上述论证中,人们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结论:一是人们应该看到人类理性的限度,并避免就社会生活制定全面的、详尽的整体性计划;二是应该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国家或政府的强制性力量不应该用于为整个社会制定统一的目标,并将社会财富集中起来去实现这一目标,而应将自己的作用限制在提供公共安全和保障财产权等普遍规则的实施上。第二个结论可以被认为是哈耶克对政治哲学的一项重要贡献。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人们不再需要借助人性恶的假设,来论证限制权力的必要性。根据哈耶克的看法,一旦有人掌握了为全社会确定统一目标和制定全面计划的权力,即使行使权力的人动机高尚纯正,由于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和知识,他也无法为不同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一个公认的尺度,也无法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制定可行的方案。所以,即使权力掌握在品德崇高的人手中,其范围也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

如果人们像苏力那样接受哈耶克的有限知识学说,从逻辑上就等于认同了两个与立法有关的准则:(1)法律不应是关于每一个个人具体需要做什么的规定的集合(这一准则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可取性);(2)法律不应将独断性的权力赋予任何个人或机构,并由他们来 5

决定其他每个人具体需要做什么(这一准则要求尽可能缩小政府权力,特别是缩小权力行使的自由裁量范围)。这两个准则中的任何一个被违反,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只能根据他人的决定和指示而行动,这就在制度上限制了人们对自己和(通过的自愿合作)对他人有限的独特知识的利用,并使扩展秩序难以生成和演化。

从哈耶克的思想与法制建设的这种相关性出发,来评价苏力所批评的变法主张,人们至少需要进一步考察这些主张的内容,以及这些主张被提出时的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背景。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判断中国的变法过程到底是缩小还是扩大了人们利用自身有限的独特知识的制度空间。苏力的“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发表于1995年,当时也是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25],法学界确实有“大量论文论述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命题。苏力认为这一命题“缺乏学术意义,但具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强调国家要运用法律来规制市场经济”。[26] 如果“学术意义”指的是科学研究上的理论意义,那么像“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样的直言命题,不管其本身是真是假,都不可能具有学术意义。在讨论理论的含义时,我们已经指出,对任何理论而言,最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一种由一系列假说组成的逻辑推论结构。任何一个直言命题都不可能容纳得下这种复杂的逻辑结构。每一个标准式直言命题都只包含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等四个部分[27],并且只能表述一个单纯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可能是一推论过程的前提的一组成部分,也可能是一推论过程的结论,但它本身并不足以构成一个用于分析和推论的逻辑结构。因此,若要追问是否具有学术意义,所追问的对象不该是“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样的命题,而是据以推导出这一命题的理论。这一点对于苏力自己的“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的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的命题(以及其他任何类似命题)也同样适用。

我无法肯定,那些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一命题的学者,是否为该命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但苏力对这一命题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解读,似乎有失偏颇。退一步来讲,即使如苏力所言,那些学者“强调国家要运用法律来规制市场经济”,他们的主张也不一定会与哈耶克的有限理性学说相抵触。如果他们主张中的“法律”指的是一套规定每个人具体必须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巨细无遗的指令体系,并使人们丧失利用自身独特知识的选择空间,那么这种主张当然背离了有限理性学说所隐含的准则。但如果这些学者主张的是用一般性的法律取代原有的指令体系,或抑制这种指令的任意性并限制其发布权限和适用范围,那么这些主张则恰恰可以得到有限理性学说的支持。为了弄清有限理性学说与这些主张的关系,必须要考察这些主张的实际内容以及这些主张被提出时的历史背景,否则,我们就无法确定我们所拥护或反对的到底是人和事的本来面目,而是我们为其所作的漫画。[28]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较长时期里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并不是用事先确立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法律规则,而是通过各种各样指向具体目标的行政命令来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在这种体制下,人们并没有利用有限知识来实行个人目标的自由和空间,甚至是被哈耶克视为自由社会基石的私有财产权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说,变法之前的中国法律现实,恰恰背离了哈耶克有限理性学说所包含的准则。一旦中国决定摆脱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变法主张的出现便不可避免。不进行法律的变革,人们怎么可能革除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呢?而在进行这种体制革命时,什么做法会比立法或修法更温和呢?

其实,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命题之下,很多学者的立法主张并不是国家应该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干预,而是为市场运行提供明确、可预见的规则[29],即以明确和普遍适用的法律来限制政府权力对市场的干预,从而为市场的自我运作,以及为市场参与者利用各自的独特知识进行自愿交易留下必要的空间。他们显然是把“法治经济”作为“人治经济”、“特权经济”及“长官意志经济”的替代选择而提出来的。[30] 他们认为,在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下,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受到了过多的限制,并经常要面对不可预测的政府指令,缺乏自主安排经 6

济活动所必要的自由和空间。这些学者所主张的,一方面是解除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的过多的限制乃至禁锢,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用一般性法律取代反复无常的具体命令。[31]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哈耶克反对各种对社会进程进行具体的有意识的控制或刻意指导的诉求,但他并不否定立法的必要性。哈耶克的法律理论特别强调自生自发的扩展秩序中,包含这两种不同的要素:一是业已确立的规则或规范系统;二是无数参与者在遵循和调适规则的过程中形成的互动网络的秩序(或称为行动结构)。与个人行为有关的规则系统和个人依据该规制系统行事而产生的行动秩序,并不是同一回事。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个人在遵循某些规则对特定情势进行应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整体秩序。那些被遵循的规则具有一种属性,即一旦被个人在行动中所遵循就能产生不受某个个人或机构控制的整体秩序。由此可见,扩展秩序不能被等同于明确的行为规则系统,并且也不是任何行为规则都有助于扩展秩序的形成。因此,包括法学理论在内的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便是揭示那些只要得到遵循就会导向自发秩序的规则及其赖以存续的条件的常规性。立法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那些能够给人带来“确获保障的私域”一般性法律,而不是政府为了具体的特定目的而发布的命令。

哈耶克认为,认识到每个人必然具有的无从救治的无知,对于理解经济市场的运行极为重要,并曾引用熊彼特的话说:“一个非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乃是由各个企业和家庭之间许许多多交易或流通关系构成的。我们可以就这些交易或流通关系确立某些原则,却永远也不可能观察到所有的交易或流通关系。”[32] 这些交易或流通都是每一个单个的市场参与者,根据自己对他人可能无从知晓的特定事实的认识,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进行的。市场参与者享有基于自己的事实判断和利益追求而进行交易的权利和自由,是任何市场得以运行的前提。市场上的大量交易是通过交易者缔结契约的方式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合同立法与经济市场的密切关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合同立法,应该主要着眼于保障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权利和自由,确保合同的执行,而不是详细规定当事人应与何人订立合同、订立何种合同或合同应包含何种内容。

我们不妨对中国的合同立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变迁进行简要考察,看看这方面的法律变化是扩大还是缩小了人们自由交易的空间。在现行《合同法》出台以前,中国的合同立法主要包括《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中关于合同定义及违约责任的简略规定。这些立法“在立法目的和基本精神上较多地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如强调国家指令性计划[33],对当事人合同自由的限制太多,行政干预[34]太强”。[35] 在市场中的订约自由是人们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具体的知识的前提,但当时的合同立法却严重压缩了人们的订约自由。例如,企业仍以所有制划分,权利受到所有制性质和级别的决定或影响,订约行为被身份所束缚,合同对象及合同内容受到很多限制,公民个人[36]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被排除在市场交易之外。[37] 相比而言,1999年制定的统一的合同法则更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并尽量保障当事人的合同自由不受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的干涉。例如,合同权利人可以更自由地转让合同权利;[38] 一些有瑕疵的合同不再直接规定为无效合同,而是由相关当事人决定其最终效力;[39] 合同的效力不再受不可胜数的地方性法规的影响;[40] 经营者的订约能力一般不再受经营范围的限制,[41] 也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等等。

苏力正确地认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应该“尊崇人民的创造力”,因为“每个个人都拥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或无法拥有的、具体的知识。…就是这些个人的…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限制、相互碰撞和相互调整,社会才得以形成许多人类赖以取得成就并仍然在发挥作用的规章制度”。[42] 但是,“人民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前提,是个人享有以一般性法律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即哈耶克所说的“法律下的自由”。因此,要评价中国的一些变法措施是否会束缚人 7

民的创造力,首先要考察变法前的法制状况给人留下了多大的自由,其次再看变法会扩大还是缩小这种自由。

对各种变法主张的详细考察已经超出了本文的写作范围,为这些变法主张辩护也不是本文的写作目的。这里只想表明,如果不进行这种考察或者至少提供一种假定的结论,那就缺少从这一角度对变法主张进行评价所必不可少的事实前提(类似于三段论中的小前提)。需要指出的是,能够提供有保障的私人领域或法律下的自由的一般性法律,并不一定是体系简陋、条文稀少或用语含糊的法律。此处的“一般性”指向的不是法律文件的篇幅,而是法律的规则性等内在特性。一般性的法律主要是指事先确定、普遍适用且当事人可据以形成确定预期的法律。个人自由多少主要不是取决于立法的数量,而是取决于立法的内容到底是为了限制个人的生活选择,还是为了使个人的选择免于政府权力的干预。其实,法律越是简陋的社会,个人的自由空间往往越少。纵向地从人类历史来看,一个社会个人自由空间的扩大,总是伴随着书面和公开的法律的增多。横向地从不同社会的情况来看,那些个人自由空间较大、扩展秩序容易生成的社会,也是书面和公开的法律更多的社会。这是因为,法律规定越是周密,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就越明确,个人自由空间的界限也越清晰。相反,法律规定稀疏的社会,个人自由往往难以得到明确的界定,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43] 显然,有限理性学说——像法律确定性要求一样——并不能成为否定一切变法主张的根据,因为有些变法主张可能恰恰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自由行动的空间,并使社会秩序更容易演变成为哈耶克所称的扩展秩序。任何变法主张在这方面的作用如何,都是有待考察和分析的具体事实。不同的人对这些事实的判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人们不能省略这一事实考察的过程,而用一般性的论证来反对或支持一种具体的变法主张。任何直接利用有限知识学说对所有变革主张加以否定的做法,在论证上显然存在严重的逻辑断裂。[44]

三、法学知识及法学家的作用

由于苏力的论证中存在严重的逻辑断裂,他的“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依靠民众的创造力和注重利用本土资源”的主张,并没有成为一个依靠严密论证而被确立的命题。这种基于直觉的主张可能具有朴素的合理性,但一如苏力对他人的批评,这种主张确实“缺乏学术意义”。不过,苏力提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1)在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中,专门的法学知识和民间智慧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2)本土资源是否必然优于外来资源,法律移植是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即专业知识与常识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与专业的法学研究者在一个社会的法制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从人类历史来看,早在各种分门别类的专业知识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获得了大量关于其所处环境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既涉及自然现象,也涉及人类社会的运行。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会出于各种目的而寻求技能和信息,尽管他既没有受过科学训练,也没有刻意使用“科学”方法。但是,科学一词最核心的含义,是指一种许多人不断从事的研究事业及其知识产物。这些知识产物被称为科学知识,是否意味着它们具有不同于其他东西(特别是常识知识)的特征?许多科学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专门学科,发源于对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关注与解决。例如,几何学源于土地的测量与勘定;天文学源于航海业与农业的需要;经济学源于家政和政治管理,等等。科学知识与常识知识的这种密切联系,使一些人认为科学不过是经过整理而系统化的常识。但这种看法忽视了这样一种现实,即那些从事专业研究的科学家——他们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并不一定比其他人更紧密——并不是被视为常识的记录者,而是经常被视为知识的创新者。[45] 在日常经验中获得的大量信息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虽然这种信息在一定的限制内足够精确[46],但它很难含有那种对事实为什么是其所是的说明。[47] 正是对系统的、可由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明的渴求,以及根据说明性原则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分类,才是科学与众不同的目 8

标。科学试图发现并以一般的概念及术语系统表述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的条件,而对这些起决定作用的条件进行阐述,就是对相应事件的说明。只有通过区分和隔离研究素材的某些特性,以及通过确定这些特性相互之间那种可以重复发现的依赖模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某种研究的成功,意味着某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命题,由于它们在说明体系中的位置而以一种确定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通过这种研究,人们可以发现渗透于各种事实范围中的关系模式,并且只要借助于少量说明性原理,就能表明关于这些事实的无穷多的命题构成了一个逻辑上统一的知识体系。并非一切科学都能像物理学那样呈现出高度统一的系统说明形式,但即使在各种社会科学中,也同样存在为事实寻找说明的需要。系统地揭示看似杂乱无章的各种研究素材之间的联系,以及确立表面上无关命题之间的相关性并对之进行说明,是科学研究的独特标志。[48] 常识往往是关于可观察到的事物的直接后果和性质的知识,因而只是和熟知的事物及人们碰巧所关注的素材有关。事物之间恒定的相互联系,由于不依赖于人们偶然和特殊的关注,因此没有得到系统的探究。因此,尽管常识包含着大量相互冲突的判断,人们仍心安理得。判断之间经常出现的冲突以及对这种冲突的不满意,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通过引入对事实的系统说明,通过确定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揭示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科学致力于发现这些冲突的根源,并逐步消除这些冲突。在追求统一的说明体系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科学,显然不会容忍明显的不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却经常包含在常识信念之中。[49] 有趣的是,与许多科学理论的短暂生命相比,常识信念往往更具持久性和稳定性,常识信念也因此更被人们所偏爱。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常识作为知识比科学理论更优越,而是因为常识没有致力于系统地说明它所注意到的事实。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即常识知识的有效范围实际上极其狭窄。常识知识能够幸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表述和传达常识知识的语言在两个方面具有严重的不确定性。首先,日常词汇的含义相当模糊,一个词语所指示的事物类,并没有与不被该词语所指示的事物类鲜明准确地区分开来。因此,采用这种词语的陈述的有效范围就没有确定的界限。其次,日常语言可能缺乏恰当程度的专门性,它们只能对事物进行宽泛的区分,因而不足以表征在对事物之间做更精细区分时所揭示出的重要差异。包含日常词语的陈述,无法以一种精确的方式系统表述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常识信念进行检验往往不容易进行,因为常识用语的含糊性使人们难以区分关于这些信念的确认证据和矛盾证据。

相反,在对系统说明的探求中,科学必须通过重新塑造日常语言,以减缓它显示出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所陈述的判断更加精密。[50] 提高精密度的一个明显而重要的结果,是使那些判断能够经受经验的更彻底的批判性检验。前科学信念之所以往往不能付诸一定的经验检验,只是因为那些信念可能会模棱两可地与某一类不确定的未经分析的事实相符合。对于科学陈述,人们则要求它们与严格指定的观察资料相一致,因此科学陈述必须面临更大的被否决的风险。但科学陈述与常识信念相比仍有无比重要的优越之处。科学陈述有更强的能力结合成为那种得到清晰表达的综合性的说明体系,当这种体系得到实验资料的适当证实时,在多种类型不同但可以在经验上辨别的事实之间,它们就能整理出那些往往是无可置疑的依赖关系。[51] 在对科学或理论知识与常识知识加以比较之后,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看清专门的法学知识以及法学家在一个社会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苏力曾经表示:“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52] 人们很难说这句话有何不当,但它的确算不上经过严密学术论证所得出具有理论意义的结论。在苏力看来,法律制度并不等于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法律是实践的,任何法律实践都同实践者紧密联系”。[53] 显然,苏力关于谁创造法制的结论已经包含在他对法制的定义之中:法制不是那些规范性文件中的书面规定,而是人们对这些规定所作出的反应以及因此形成的社会秩序。从法制这一定义出发, 9

人们不需要任何论证就可直接得出上述结论,苏力围绕这一结论所作的论证只不过是毫无必要的同义反复。根据苏力对法律制度的定义,法学家最多只是作为一个民族的一份子,和其他人一起通过参与“一个民族的生活”来创造法制。

但这样一来,法学家在创造法制的过程中是否还能发挥一些独特的作用呢?如果不能,那么法学家们作为一个从事专门研究工作的群体,其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和必要呢?应当承认,被一个民族实践着法律制度并不等于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但同样不容否认的是,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对实践中的法律并不是毫无影响。诚如苏力所言,一个社会的民众(作为法律适用之对象)“并不是木头,消极接受法律,接受法律的打磨;他们永远都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来修改、规避因此也是在重新塑造法律,进而改变法律运行的环境”。[54] 然而,那些可能要在实践中被人们重新塑造的法律(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众接受、修改、规避和塑造法律的意愿和方式。只要人们不是以一种立法虚无主义的态度,完全否定制定法在形成现实的社会法律秩序中的作用,法学家就能找到在法制建设中发挥自身独特作用的空间。

每一个人都可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具体境况,决定以何种方式接受、修改、规避和塑造法律。在这方面法学家并无特别的长处。作为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员,法学家的作用不在于告诉具体某个人,在何种情况下该如何行动才能获得最大的法律利益。这毋宁说是律师更擅长的工作。法学家的独特作用在于揭示给定的条件下,某一类型的立法手段与某一类型的社会目标之间的恒常关系。法学家关注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个人应该如何行动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是关注一项立法在给定的社会条件下,经由众多法律适用对象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而作出的应对行为,将导致何种社会秩序。为了发现立法手段和社会目标(一定的社会秩序)的相关性,法学家必须从总体上考虑法律实施者和一般民众(法律适用对象)对某项立法的可能反应。法学家以外的其他人关注的只是特定法律制度下的个体利益或个案处理,而不是法律制度的总体性社会后果。后者恰恰是法学家的法学理论所关注的重点。例如,斯密并不一定比他所观察的大头针工厂的企业主更有能力从事大头针的生产与经营,但他却比那个企业主更敏锐地洞察到劳动分工总体性的社会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严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从而影响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正如苏力所言,“恒常性如果没有理论阐述的支撑,就不能使人获得确定的预期”。正是依靠各种经受过验证的法学理论,人们才能对一些立法政策可能的社会后果作出更可靠的预测。法学家尽管不能创造一个民族的法制,但通过创造关于法制的理论——这些理论可能被用于指导立法——法学家在一个民族的法制建设过程中仍能发挥难以取代的独特作用。

承认法学家能够掌握关于一种手段(建立某项法律制度)与目的(社会立法目标)之间关系的更可靠的知识,并不等于承认应该由法学家来为大家制定法律。不能这样做的理由在于:(1)在社会目标的选择上,法学家并无高于其他人的特权;(2)法学家并不一定拥有关于社会条件怎么样(即是否具备确保某种立法手段达成某种社会效果的初始条件)的更可靠的知识;(3)即使是关于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法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不同的法学家也可能看法不一。法学家不应为他人制定法律。这其实并不是值得过分强调的命题,因为那些被苏力所批判的法学家们从来就没有举起自己的论文说:“你们听着,这就是法律”。他们也只是和苏力一样,在论著中表达自己的理论和看法,并希望以此参与中国的法制建设。

实际上,关于专业知识和常识知识,重要的不是两者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不同类型的知识的特性问题。因此,要否认法学家因其所掌握的知识的特性而在法制建设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一个社会只要有专门的立法机构的存在,就必然需要被用于指导立法的专门的法学理论和知识体系。因此,任何法学家都可以举着他的立法建议来到立法机构门前说:“你们考虑一下我的方案吧,它真的不错”。他们并无必要因此有任何心亏之感。在任何国家,几乎都有一帮人(人大代表或国会议员),他们有权制定适用范围超出他们自 10

己以外而及于其他人的法律。他们在社会目标取舍、对社会现实条件以及手段与目的关系的了解,并不会比法学家更可靠,但人们对这些人的做法并不存在根本性的质疑。[55] 问题的关键显然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民间智慧孰优孰劣(它们因各自的特点而各有不同方面的优势),而在于对专业人员的政治控制。这种政治控制途径的存在,使一个社会既可以尽量利用专业知识,又不必忍受专业人员的专制。

苏力曾经表示,法学家乃至法律人作为一个群体,所提出的各种关于立法或法律实施的建议或主张,总是掺杂着他们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追求。[56] 但这显然不能成为一种充分的理由,以排斥法学家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所提出的各种的立法建议。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由于理论研究者可能持有特定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之一的法学是否还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毕竟,研究社会现象的学者所珍视的社会价值不仅会渗透进他们的研究内容,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对与结论有关的经验证据的评价。实际上,社会科学家关于什么是重要的社会价值是的看法,甚至往往会决定他们所选择的研究对象。

韦伯是“价值无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社会科学家必须意识到在他们讨论的社会行动或制度中涉及到的价值,但作为客观的科学家,赞同或非难那些价值或那些行动和制度,则不是他们的任务。但韦伯同样认为,社会科学家完全是致力于那些由于与其文化价值的相关性而被他认为是重要的问题。人类行动以及包括社会制度在内的人类文化成就,是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对之持某种价值态度的价值体系。因此科学研究者对它们的兴趣,直接取决于它们是否与科学家本人的价值观相关,或者直接取决于它们是否与那些科学家本人的价值观一致或相左,因而对于该科学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价值相关性”就是对于各种社会科学的经验材料进行选择和加以组织的原则。在经验所提供的诸成分中,选取了一定数量从价值相关性角度看来有重要意义的成分,这一过程导致一个经过构建的具体现象,韦伯称之为历史的个体。研究材料的取舍取决于其与人们价值的相关性,不同的人则可能拥有不同的价值,价值相关性和价值相对性的结合,就给社会科学带来了一个相对性的成分。这样一来,社会科学就面临是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韦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把价值相关性所决定的科学兴趣与价值判断仔细区别开来。价值判断并不具有科学的客观性,因而科学必须不受价值判断的影响。即便在科学素材的取舍中渗入了价值成分,素材一经确定,也可以对中特定现象的因果联系出客观上正确的断定,而不受价值判断的影响。首先,事实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与事实在价值方面的意义,是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两个问题。价值相关性所带来的相对性只涉及后一问题,而不涉及前一问题。其次,知道了对于一个现象的描述,要确定其因果关系、确知其前因后果,必须明确地或暗含地使用一种形式化的验证图式,这种图式不受科学真理价值以外的任何价值体系的影响。这种形式化的图式是所有经验科学的基础,断言已经把握了因果关系的科学判断,只有与这种图式相符,才可能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韦伯仍认为由于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从同样一些素材中就不止产生出一种历史的个体。一般概念则是在分析个体和将它与别的个体加以比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样一来,在相同素材的基础上,有多少种价值观点,就有多少种一般的概念体系。因此,在社会科学中,不可能有一个普遍正确的一般理论体系。相反,在对自然现象的兴趣中,最主要的是出于对自然的控制,这是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共同目标的兴趣。除了这种对于控制的兴趣外,自然现象作为科学的对象,与人的价值是不相干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在科学上的兴趣,是集中于它们的抽象的一般性的方面,而不是在具体的个性方面。因此,自然科学的目的就是系统阐述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律体系。对于自然科学来说,一般性概念本身就是目的,对于社会科学则不是这样。人们对于人类和人类文化现象感兴趣的,不是其抽象的一般性,而是其个体的独特性。

韦伯似乎把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的主观趋向,过分牵强地区分开来。在 11

自然现象方面,进行控制的动机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控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科学领域里使人感兴趣的唯一动机和主要动机,控制是否在社会科学中就不重要,这两点都是成问题的。实际上,贯穿于韦伯的研究工作之中的一项主要观点就是,人类事务方面可以科学验证的知识对于指导理性行动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他特别强调需要一般的理论知识。如果从这一点上考虑社会科学的话,在认识的层次上,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或更多正确的一般理论体系,并且这些体系要能够适用于可能出现的任何具体情况。另外,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将研究者与他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完全从自然科学领域中排除出去。如果把价值相关性当作科学理论体系中相对主义的根源,那么可以说,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这种相对主义要比韦伯所认为的要大得多。只要对价值体系迥异的不同文明关于自然的各种解释加以比较,就会大致显示出,这种相对性的存在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57] 准此而言,在纯粹的逻辑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即使承认在发现普遍性规律和构建一般性理论方面,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为困难,这种困难也绝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的。

如果说韦伯在社会科学产生一般性理论体系方面过于悲观的话,他在社会科学家摆脱自身价值影响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方面,又似乎是过于乐观了。社会科学家如果能充分阐明其价值取向,并努力阻隔它们对事实判断的影响,这当然有助于产生更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是,即使人们能够做的绝对的诚恳[58],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也不能完全意识到已经掺入其分析中价值先见。无论如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由无意识的偏见和不言而喻的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困难,很难通过那种排除偏见的诚恳态度就能被克服。[59] 只有通过作为一个社会事业的科学的那种自我校正机制才能逐渐克服这些困难。正是因为现代科学鼓励思想观念的创新和交流,鼓励自由但负责任的批评;鼓励独立的研究者之间在知识上的竞争,甚至当他们的理智导向不同时也是如此;通过只保留那些在其研究中提出的、经受了一个无限大的学者(不论他们的价值取向或自身利益诉求是什么)团体的严峻考验的结论,现代科学才得以不断削弱偏见的影响。

应当承认,在社会研究中,对科学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筛选的制度化机制,并不能像在自然科学中一样行之有效,但人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因为社会研究中往往存在价值导向,所以不可能得到关于人类事务的可靠知识。另外,如果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研究中存在价值评价与事实判断相混淆的情况,或者研究者出于价值偏见而对事实进行扭曲,人们当然可以对其加以批评。但像苏力所做的那样,仅仅因为社会研究者可能存在价值取向或利益诉求,便先入为主地否认他人学术主张的合理性,这显然不是十分恰当的做法。因为,苏力的这种做法,完全有可能被别人用在他自己身上。

尽管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苏力在其论证过程中出现的逻辑缺陷及其相应结论的武断性,人们仍不能否认,法学家们提出的立法方案可能存在客观上的不合理性(即他们关于某一立法手段与相应立法目的之间相关性的判断出现了错误),或者掺杂了他们的主观价值偏见及个人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确应该像苏力一再提醒的那样,要努力防止法学家们“借助宏大话语对民众选择进行剥夺和强迫”。[60] 不过,尽管这种担心是完全有必要的,它仍不足以构成排斥法学家在立法中的独特作用的理由。实际上,如前文所述,防止法学家们(也许还包括其他任何人)剥夺民众选择自由的最佳途径,并不是否定或嘲讽法学家们各种各样的立法建议,而是让民众可以对立法者、立法过程及立法内容加以必要的政治控制。

四、本土资源与法律移植

对于法律移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外来制度与本土资源对继受社会而言孰优孰劣,以及外来制度与本土资源的适应性问题。这简单地说就是法律移植是否必要以及移植如何可能的 12

问题。苏力显然认为法律移植是不可能的[61],但他并非简单地无视人类历史上和当今中国大量存在的法律移植现象,而是要指出生活方式变化是决定性力量,而这不是法律移植所能做到的。如果法律移植不能与现实生活相匹配,则徒流空洞的法律条文而已。因此,要在中国建立一个运行有效力并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法治,最重要的是依据、借助和利用本土的传统和惯例。[62] 在苏力看来,西方国家中的法治传统或相当一部分法律制度是在市场经济“自然”发生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例如合同法、财产法、公司法、侵权法、票据法、银行法等。原先西方社会中一些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由于经济人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动力而不知不觉地被改造或废除了。特别是在英美法国家,由于遵循前例的根本原则和法院的作用,其法律和制度的变化也基本是演进式的。而在中国,自清末以来,法律制度的变迁,大多数都是“变法”,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这样的法律制度颁布后,由于与中国人的习惯背离较大或没有系统的习惯惯例的辅助,不易被人们所接受,中国近代以来法律现代化的努力也因此不很成功。[63] 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渐演进的制度比移植的外来制度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遵从,这只是一个无需太多洞察力即可明了的常识。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某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成,并且与其他社会的法律制度相比更为成功,人们是否就有理由认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它的逐渐演变过程。一种制度成功的主要原因究竟是它长期演变的过程,还是它所包含的内容,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人们到底有什么理由认为,对于法律制度的成功,制度的内容(初始内容以及演进过程中的内容变化)肯定不如制度自然演进的时间长短那么重要呢?英美法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相对而言是成功的,而恰好这些法律和制度的变化又是逐渐演进的,这是否就意味的法制的成功与法制的自然演进过程之间,必然存在某种重要的相关性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人们难免要问,在几百年的清王朝期间甚至连光荣革命那样温和的革命都没有发生过,为什么却没有演进出像英国那样成功的法律制度。印地安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在美洲一直平静地生活了至少好几个世纪,为什么不能演进出成功的制度,反而在欧洲人的进攻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呢?

当一个社会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由于可以免于其他社会的冲击以及缺乏据以比较的标准,人们最多只能看到社会制度在细节上的弊端和缺失,而难以在总体上评价社会制度的成败得失。只有在不同社会的对话与碰撞中,人们才能判断各个社会的法律制度孰优孰劣。在这里,优劣判断并带有任何道德色彩,而是仅考虑这些制度是否有利于相关社会在相互竞争中确保自身的生存。在欧洲人的舰艇首次抵达中国的海岸线之前,清王朝上上下下一直都认为自己是远胜于各方蛮夷的天朝。直到他人的坚船利炮兵临城下,中国人才开始对自身社会的文化和制度进行全面而痛苦的反思。

当一个国家面对更为强大的国家的威胁时,它除了寻求与别国结盟之外,还可能会努力使自身强大起来。在事关生存时,一个国家并不总是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其本土的传统制度演进得更为完善,而是往往有强烈的动机去发掘别国之所以强大的制度因素,并对它认为成功的制度加以效仿。一种法律制度与国家强弱之间的相关性,必然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人们如果不经过专门的科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只是凭借原有的社会常识,很难洞察法律制度与国家强弱之间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联系。因为就常识而言,虽然它所断言的知识可能是精确的,但它很难意识到在什么极限内其信念才有效,其实践才会成功。依凭常识的人,他们的技能往往只是习惯和传统的产物,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成功的理由。一旦其日常生活的连续性被打断,他们便茫然失措。

常识知识最适合用于某些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形,但由于认识不到这种合用性取决于诸因素的恒定,甚至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恰当因素的真正存在,常识往往具有严重的不完备性。系统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正是要消除这种不完备性,尽管这个目的并不一定总是能够实现。通过 13

揭示日常素材之间原本隐而不现的联系,科学研究可以在广泛的经验领域中发现和阐述有关各项事实之间关系的原理。这些原理不仅使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得到阐明,而且也为人们改变习惯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指引线索。科学知识既能使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更有效的运用传统与惯例,也能使他们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实际上,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满清朝廷统治下的中国人,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一个偌大的帝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会想到从社会制度中去寻找原因,并期望从他国的成功经验中找到救国的制度良方。近代以来,在中国主张法律移植的人主要是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这种在苏力看来难以接受的事实[64]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如果不考虑到一个社会或国家希望至少能和其他社会或国家做得同样成功——这往往事关国家的存亡——人们将很难解释,法律移植现象为何会如此经常地出现。而一旦有人提出法律移植的主张和方案,这些人若不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的学者,那倒真正会让人感到不解了。

实际上,法律移植的成效并不总是像苏力所认为的那样悲观。在评价一项法律移植工作的成败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确立一种评判的标准。如果成功的标准是所移植的制度一开始便得到人们的完全接受,或是完全达到制度移植的原初的目标,那么人们可以绝对肯定地说,没有任何法律移植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若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人们显然不可能完全适应一项全新的制度。另外,由于没有人可以做到全知全能,一项新的法律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不会出现立法者在立法时未曾意料到的问题。但如果评判的标准是所移植的制度是否至少基本解决了原有的社会问题或实现了最初的立法目的,则人们只能说,并不是所有的法律移植都取得了成功,也不是所有的法律移植都是失败的。

1986年制定的破产法的实施状况以及几部电影中的并不完全真实的情节,是苏力用以证明法律移植失败最常用的事例。但仅仅根据几个具体的例子,就想归纳出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普遍性结论,这显然是徒劳的。因为那些赞成法律移植的也可能举出几个移植较为成功的例子,来证明完全相反的观点。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对部门法的相关知识不太熟悉,苏力对这些事例的解读还常常会出现偏差[65],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结论的可靠性。苏力曾认为,破产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无需分别处理与破产企业有关的案件,从而节省交易费用(包括破产财产的分配)。[66] 他以一个具体的破产案件为例,说明为完成一个破产的“交易,法院、政府、银行、工厂、职工都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最后并未起到降低交易费用的“规模经济”效用。但实际上,将众多债务关系在同一案件一并处理以降低交易成本,显然不是破产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否则,人们就很难理解,当一个公司未出现破产情形但面临多个诉讼时,为什么法院不将它们合并审理。

在破产案件中的各种债务关系,不但另一方当事人各不相同,而且债务关系发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法院或其指定的清算组仍必须对不同的债务一一分别加以认定,因此并不能节约多少交易成本。对破产法立法目的的解读,必须联系到破产企业(主要是公司)投资者的有限责任来进行。一个公司一旦陷入破产境地,必然意味着该公司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入破产程序,各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只能完全听凭该公司在清偿顺序上的意愿。破产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就在于避免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以及根据各种政策考量对不同性质的债权予以区别对待。将各个债务关系放在同一个司法程序中加以处理,是实现这一立法目的的必要制度安排。如果将众多债务关系一并处理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那也只是这种制度安排的附带结果,而不是其主要目的。在对立法目的的理解出现偏差时,即使依据的事例真实可靠,也不可能得出关于立法是否成功的合理结论。

改革开发之初,计划体制的失败使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中国开始尝试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无视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与相关法制积累的成就和经验,安心等待一两百年的时间,让适合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从本土资源中“自然”的演进出来。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从国外引进公司法、票据法、银行法、合同法、侵权法等法律 14

制度。显然,中国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在制定这些立法时,并不像苏力所担心的那样完全照搬西方的观念和法律制度,或是对法律适用对象形成强迫性的暴虐。[67] 实际上,中国立法者所制定的许多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立法,并不是为了强制人们放弃原来的行为模式或接受新的行为模式,而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公司法的制定,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去成立公司,而只是为那些想要从事经营的人提高了一种新的经营组织模式,并使他们获得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其他没有设立公司的人,也不会有任何义务一定要和公司进行交易。如果有人想和公司进行交易却又怀疑公司的资信状况,在进行交易之前,也可要求公司的股东提供其他的担保,以免蒙受不利。同样,商业银行在中国的普遍出现,从来也不意味着人们必须把多余的钱存进银行。但相对于没有商业银行的情况,这至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存贷渠道。

中国当代的公司立法显然移植了不少并非来自中国本土资源的制度元素,而这些立法为中国人提供了一条利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的途径,进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人会认为中国的公司法制的制订和实施没有任何缺陷,或是公司立法的全部目的均已达到。但人们也很难说,如果中国不去借鉴别国的公司立法而是等待本土制度的自然生成,中国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尽管我不认同苏力论证破产法失败的理由,但我确实认为破产法的实施很不如人意。不过,在存在公司立法从而公司投资者只须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破产法的制订确有必要,因为在中国成立的公司并不会因为不存在破产法,就肯定不会陷入资不抵债的“破产”局面。如果这种局面的出现不可避免,一部并不完全合理的破产法总是聊胜于无。苏力曾经强调,“中国现代法治的建立和形成最需要的也许是时间,因为任何制度、规则、习惯和惯例在社会生活中的形成和确立都需要时间”。[68] 这句话也许很适合用在中国的破产立法上。破产法实施之初,一方面由于司法经验和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背负的各种历史包袱,法律实施效果必然是强差人意。但随着司法资源的积累,立法的完善以及在真正市场环境下新成立公司的增多,破产法的实施也必然会日趋顺利。最初的破产立法至少可以提供一种粗略的框架,以便于更为精细合理的法律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进出来。如果没有这种粗略的框架,这种制度是否能够出现都将是一个疑问。

即使是从“失败”的破产法身上,人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移植他国的法律制度并不是出于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由于现实需要的压力。一个国家若要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或者某种社会目标,而别国在这方面又有成功的经验,对别国现成的制度手段进行借鉴显然不是一个必须排斥的选择。一种成熟制度的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社会劳动,移植其他社会的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和劳动。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部分采用和接受了古罗马的《民法大全》。从因果关系上说,不能把这一现象解释为人们幸运地发现了几本古书,并且天真地相信这几本书包含的法律条文仍然有效。当时经济过程正在塑造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制定法律制度,特别是在订立契约方面,而古罗马法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假如没有发现古罗马的法典,中世纪法学家们自己最终也可能会制定类似的法律。罗马法之所以被采用,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件现成的东西,假如没有这件东西,就得花费力气来制作它。人们之所以接受罗马法,是因为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节约劳动和时间的途径。[69]可能有人会说,罗马法是欧洲人的传统的一部分,这种继受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国家移植法律,则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但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它未能指出移植和不能移植的界限何在:如果中世纪欧洲社会与古罗马社会之间的差别不是法律移植的障碍,现在的某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差别为何一定会构成这种不可克服的障碍呢?

当然,通过法律移植而节约时间和劳动所带来的益处,是否值得人们为了适应一种新的制度而经受一定的不便,这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答案的问题。这实际上表明,一般地反对法律移植并不可取,而将法律移植的赞成者视为专横的意识形态狂热分子则更没有道理。其实,在中国并没有那个学者严肃地认为,中国应该不问现实情况或不加鉴别地移植别国的法律制 15

度。如果苏力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认为“法律移植的方向正确”[70],法律移植不可避免,只是不能不考虑社会背景、不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进行法律移植[71],那么他通过大量的论文所竭力批评的,也许只是他自己扎好的一个稻草人而已。[72] 苏力之所以低估法律移植成功的可能性,显然是因为他为移植成功设置了一个几乎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比如,他在否认日本或其他亚洲国家是法律移植的成功典范时就指出,“尽管日本的司法组织架构是西方化的,但日本的法律的社会运作却是根植于其本土”。[73] 如果按照苏力的标准,法律移植的成功必须使法律继受者的法律运作脱离其本土环境,人们怎么可能找到移植成功的例子呢?若是放弃这种极端的标准,日本的情况恰恰可以证明成功的法律移植是可能的,因为它至少表明外来的司法组织框架可以融入本土的法律运作。一个国家进行法律移植可能只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对社会或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造。如果日本人必须首先变成西方人才能引进一些西方的法律制度,这倒反而说明跨文化的法律移植是不可能的。确实有不少人通过研究发现,日本并没有因为引入西方的法律制度,而从一个义务本位的社会完全转变为权利本位的社会,日本人对待自己的权利仍不像西方人那样敏感。但一个人在权利得到确当保护时的谦恭,和权利不被承认或保护时的屈从,毕竟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日本人也许还像以前那样喜欢通过协商而不是诉讼来解决纠纷,但对诉讼过程或结果的不同认知(如裁判结果是否有可预测性等),不可能不对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和结果产生影响。

成功的法律移植并非不可能,外来制度也并非必然不如本土资源。法律移植必要性和可能性,既取决于所移植制度的性质,也取决于所欲实现的社会目标以及现实的社会情况。因此,一般地断言法律移植是否必要和可能,并没有太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影响法律移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因素很多,各种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详细讨论这些因素并不是本文的任务,但这里不妨从两个方面对法律移植能否成功的问题进行简短的讨论。

首先,如果所移植的法律制度伦理色彩太浓并与社会的固有伦理相冲突,则法律移植成功的难度就很大。反之,如果所移植的制度主要是技术性的,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中国的票据法律制度并非根植于本土,但这些制度出台时并没有引起太大争议,在实施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太多的阻力。在婚姻家庭等伦理色彩较浓的领域,外来制度的引进就容易引发争议,实施起来也更容易遭到人们的抵触或规避。比如,尽管中国同性恋群体的人数并不少,但要建立同性婚姻制度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类似的问题包括有限的赌场合法化和有偿性服务的合法化等。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大量引介外来制度的恰恰是经济和商业领域的立法,而在婚姻家庭方面则不曾出现大规模的立法与修法动作。实际上,苏力用来佐证其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案例,则大都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其次,如果法律移植的后果并不会强制改变人们原有的行为模式,而只是在原有模式之外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则移植就更容易进行,效果也会更理想。合同法、公司法、保险法都是较好的例子。这些立法并不在于强制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而只是为人们提供以前不存在的交易手段、经营模式和规避风险的渠道。如果此类“选择提供型”的立法同时有主要是技术性的,则移植外来制度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即使是在伦理色彩较浓的立法领域,选择提供型的法律移植也可能较容易进行。例如,如果一个社会在夫妻财产制方面原来只有法定的共同财产制度,但通过借鉴其他社会的经验,在共同财产制度的基础上也承认约定财产制的效力,这显然不会带来太多的法律实施障碍。

苏力通过激进地否认法律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将其本土资源学说介绍给人们。在成功吸引足够多人的注意力之后,他又试图退回到更为温和的位置,并表示他实际上不完全反对法律移植,而只是反对盲目武断的法律移植。他的第一种说法难以让人信服,第二种做法又平淡无奇。但这种一进一退的论述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却不应被低估。

这种策略具有极大的修辞学上的优势。在两种主张之间的摇摆——一种主张能引起人们 16

的兴趣但难以令人相信,另一种合乎常理却平淡无奇——赋予了本土资源学说以巨大的弹性和空间。通过不断地将重心从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苏力的本土资源学说既可被称为富有创见,又可被称为清醒沉稳。不管读者是谁,都能从这一学说中找到自己能够接受的东西。天真的轻信者被许予一些非同寻常的新东西,而老练的怀疑者也能从中得到抚慰。但这种修辞上的优势并非毫无代价,它实际上是通过牺牲论证的严密性和论题的一致性而得到的。

这种修辞上的手段,很好地展示了苏力在论述中的一种倾向,即仅仅基于模糊的直觉,便对重要的社会科学议题进行引人注目的、投机性的普遍化处理。实际上,苏力很喜欢在其论述中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题记的采用。如果论证过程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适用恰当的隐喻可以较为传神地告诉人们一种学说的基本理论涵义,并加深人们对该学说的印象。但如果论证过程存在严重的逻辑缺陷,甚至基本的论题都缺乏起码的一致性,隐喻的运用则只能起到掩饰性的作用。对于一个学者来说,重要的是向人们坦承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对其加以掩饰。苏力的本土资源学说提供给人们的,与其说是经由认真的事实分析和严密的理论论证所得出的结论,不如说只是一系列夹杂着隐喻和暗示的富有诗意的警句。

不同的社会或国家往往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语言和习俗,并处于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这些不同的因素当然会对法律特性的形成有所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的区别,不但经常被视为形成不同的法律特性的原因,而且还被认为是使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障碍。孟德斯鸠曾认为法律与气候的性质、土壤的性质以及构成一个民族的一般精神、风俗与习惯的那些原则密切相关,并试图阐明法律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74] 但是,孟德斯鸠在这方面显然并未取得太大的理论成就。孟德斯鸠确实敏锐地观察到了由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不同环境下的法律之间的差别,但他关于这些因素与相应的法律特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断言,却是非常武断的。实际上,孟德斯鸠并没有对他所断言的因果关系进行必要的理论解释。

一个社会所处的地理、文化或经济状况等因素,可以说明它的法律的某些一般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因此就得到了详细而可靠的解释。仅仅依靠一般的地理、文化或经济状况等因素的描述和一些过于一般化的断言,并不能推论出这个社会的法律各种详情的可靠解释。要鉴定一个给出的解释的可靠性,需要尽可能完整地重构这个解释所包含的推论框架。尤其重要的是阐明解释所运用的假说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经验基础和适用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做法可以揭露一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即仅仅因为某些因素共同出现在一个或少量的事例中,就武断地认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恒常的规律性。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从包含在初始条件中的几组重要因素中挑选出其中的一组,然后便声称所考察的现象是被这一组因素“决定”的,并且能够根据这一组因素而得到解释。

与经验科学的其他任何领域一样,在法学研究中,对一个现象的解释在于把现象纳入普遍的经验规律之下,解释可靠性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诉诸于人们的常识,不在于它是根据有启发性的隐喻或类比而提出来的,也不在于使它显得符合事实与常情的修辞方法——这一切在假的解释中同样可以存在——而唯一在于它是否依赖于包含初始条件和普遍规律并被经验事实所确证的假说。那种认为地理、气候、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经济状况或任何其他因素“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法律发展和演变,并且跨社会的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概括化论断,仅仅在它能为明确的规律所支持的范围内才具有解释价值,这种规律能够表明法律的哪些发展或演变,是有规律地伴随这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的。

苏力在其本土资源学说中关于变法模式与法律移植的论述,并不是把所研究的现象纳入科学的解释框架之中,而是试图把它们纳入某种经不起经验检验或者根本无法通过经验加以检验的一般性观念。这种论述显然相当于一个假解释,它可能具有感情上的感染力并因此得到人们的同情,但它不会推进我们对所研究的现象的理论认识。在没有明确地阐明潜在的规律的情况下,断言某些因素之间的依赖或决定关系,这至多不过是认为它们是由一些不明的 17

经验规律联结起来的。而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非常贫乏的论断。只有确立了明确的规律,才能赋予这种概括性论断以科学的内涵,才能使它们接受经验检验,才能赋予它们以科学解释的作用。尽可能更精确地阐述这样的规律,显然是科学解释和理论发展必须遵循的方向。[75]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本文系书稿《竞争性趋同:一种关于不同国家法制演进趋向的理论》的一部分。 [①]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美国阐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学说,是法治本土资源学说的重要知识论基础之一。对于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法律地方性知识学说,笔者已另行撰文予以批评。 [②]同上注,苏力书,第6页。 [③]同上注,苏力书,第6页。

[④] 许多学者在与“法律的确定性”相同的含义上使用“法律的规则性”一语,因而后者涵盖了法律的稳定性。为了便于分析,在本文中,法律的规则性和稳定性将作为并列于法律确定性之下的两个不同概念而使用。请参见[英]丹尼斯·劳埃德:《法理学》、*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⑤]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邓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0—111页。 [⑥] 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论著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5页。 [⑦] 同上注5,富勒书,第94页。

[⑧] 在富勒看来,法律的一般性是一套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的系统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它要求必须存在某种类型的规则,不管这些规则是公正的还是不公正的。缺乏一般性的法律系统的最极端情况,是每一人的每一个行为将导致何种法律后果,完全取决于某些个人或机构的任意裁断。参见同上注5,富勒书,55页。

[⑨]苏力在其论证中引用了这些人的观点(参见同上注1,苏力书,第7页),但他显然未对法律的稳定性和法律的可预见性加以区分,因此不可能对变法与法律的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评价。

[⑩] 刑法修订前具有代表性的此类主张,可参见田文昌、陈平:“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现状与展望”,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3期;赵秉志:《略论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化的价值》,《法学》1995年第3期;陈兴良:《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陈泽宪:《刑法修改中的罪刑法定问题》,《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赵秉志、肖中华:《论刑法修改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胡云腾:《废除类推及刑法科学化》,《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1] 参见游伟、孙万怀:《明确性原则与“罪刑法定”立法化设计》,《法学》1998年第4期;李国如、张文:《刑法实施应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杨春洗:《罪刑法定的法典化——新刑法的一个重大发展》,《政法论坛》1997年第2期;张英忠:《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化的重大进展》,《政法论坛》1997年第6期;王作富、谢玉童:《罪刑法定与人权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曾月英:《罪刑法定原则确立、贯彻的基本评价及调整取向》,《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袁继红、卢建平:《论罪刑法定与刑事立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2] 诸如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 如今就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八种特定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在立法取消 18

了“惯窃罪”, 并废除了原刑法中内涵不清、有可能被任意解释的“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开放型规定。

[13] 譬如将“流氓罪”予以分解, 分别设立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淫乱罪、强制猥亵罪、侮辱妇女罪和猥亵儿童罪等, 明确了只有造成重伤、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行为, 才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判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盗窃罪情节也作了明文规定, 即仅限于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金融机构行为和情节严重的盗窃珍贵文物行为两种情况。 [14] 游伟:《论“罪刑法定”与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典》,《法学》1997年第5期。 [15] 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16]同上注1,苏力书,第269页。 [17]同上注5,富勒书,第94页。 [18]同上注5,富勒书,第95页。

[19] 也许苏力只是要举例说明革命或变法模式“并不总是成功的”,但即使这一点能够得到证明(这实际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无法对苏力的论文主题提供论证上的支持。因为,在人类历史上,一个社会因拒绝变革而遭受可怕后果(包括灭亡)的例子同样比比皆是。 [20] 这种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断裂和跳跃在苏力的文章中并不少见。例如,苏力曾引用弗里德曼在“有害的法令”一文中对“物价限制措施造成有价无市现象”的论述,来证明变法效果的不理想。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变法既可能是制定这种限制物价的法令,也可能是废除这种有害的法令。 [21][德]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22] [德]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23] 这样,哈耶克就从知识论的角度出发,印证了亚当·斯密对市场所取到的作用的看法:人们出于追求私利而参与市场交易,但却并非出于本意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3—16页)。斯密显然受到了其好友休谟的思想影响。在谈到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时,休谟认为,“确定财产权、权利和义务的那些规则,…对于维护公益和支持文明社会都有一种直接而明显的趋向。…但利己心才是正义法则的真正根源;而一个人的利己心和其他人的利己心既然是自然相反的,所以这些各自的计较利害的情感就不得不调整得符合于某种行为体系。因此,这个包含着各个人利益的体系,对公众自然是有利的;虽然原来的发明人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参见[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9页。

[24] 哈耶克的“普遍的、无目标的抽象行为规则”概念,显然源于休谟论及财产权规则时所用的“一般规则”概念。休谟认为,“所有物必须稳定的那个一般规则,不是根据特殊的判断而被应用的,而是根据必须扩展到整个社会的、不能由于好恶而有改变的以下一般规则而被应用的。…人类的贪心和偏私如果不受一种一般的、不变的规则所约束,就会立刻使世界混乱起来”。参见同上注,休谟书,第

543、573页。

[25] 1993年3月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7条,将宪法第15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6] 同上注1,苏力书,第3页。

[27] 如命题“所有的正方形均是四边形”,其量项是“所有的”,主项是“正方形”,联项是“均是”,谓项是“四边形”。关于直言命题的详细介绍,请参见欧文·M·柯匹、卡尔·库恩:《逻辑性导论》(第11版),张建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 在社会科学论辩中,先将他人的观点“漫画化”,然后在加以攻击,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熊彼特曾对经济学发展历史上的此类争论手法作过精彩点评。参见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46页。

[29] 从这一意义上说,除非人们无视那些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法制现实,否则就必须承认,市场经济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法律的“规制”。但是,这种“法律规制”并一定不是指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而可能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的限制,或者是确保交易当事人契约的可靠性。 [30] 文正邦:《论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31]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参见张正德、李成芬:《市场经济与法治的深层联系》,《法学杂志》1994年第4期;王家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法治》,《求是》1994年第5期;李敏娥:《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万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变迁》,《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曹继明:《论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32] 同上注21,哈耶克书,第10页。

[33] 参见原《经济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

[34] 例如,原《经济合同法》第44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对经济合同的监督”。这样的规范在现行《合同法》中不再存在。 [35] 梁慧星:《从„三足鼎立‟走向统一的合同法》,《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36] 参见原《经济合同法》第2条及《涉外经济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 [37] 杨鹏飞:《市场经济与合同法的发展》,《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38] 请比较《民法通知》第91条与《合同法》第78至86条的不同规定。 [39] 请比较《民法通知》第58条、原《经济合同法》第7条、《涉外合同法》第10条及《技术合同法》第21条与《合同法》第47至52条的不同规定。 [40]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4条。[41]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10条。

[42] 苏力在这里所用“规章制度”一语,在含义上应该更接近哈耶克所称的自生秩序。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就是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

[44] 假如这种论证方式在逻辑上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即使是英国的光荣革命也不应被称为“成功的革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出现成功的革命或变革。 [45] 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46] 例如,早在经济学最初的雏形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丰收将导致谷贱,分工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47] 例如,能够熟练运用轮子以节约体力的人,可能对摩擦力一无所知,对于放在有轮子的交通工具上的货物为什么更易于运送,也一无所知。另外,许多人能够了解对农田施肥的必要性,但却只有少数人会去关心这其中的道理。参见同上注45,欧内斯特·内格尔书,第5页。

[48] 熊彼特认为,“一门学问被称作科学并不意味着抬高它或相反”,一门科学是“任何一种知识,它发展了寻找事实和解释或者推理(分析)的专门技巧”。参见同上注28,约瑟夫·熊彼特书,第24页。

[49] 同上注45,欧内斯特·内格尔书,第8页。

[50] 在任何一批同行的工作人员之中,都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专业化的语言,愈来愈不为普通的外行人所了解。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采用不便于分析的日常概念将使人难以忍受。这也可以说明在法律研究乃至法律运行过程中,“法言法语”的运用为何难以避免。 [51]同上注45,欧内斯特·内格尔书,第10页。 [52] 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53] 同上注,苏力书,第76页。 [54] 同上注,苏力书,第76页。

[55] 苏力说,“即使当西方国家政府颁布有关的法律规则或进行法典化的时候,起法典内容中的很大部分是对已经通行于市民社会中的习惯性制定的认可,而不是或主要不是法学家或政治家的创造”。这一陈述是否准确反应了当今西方国家的实际立法情况,显然是大有疑问。但利用对某些重要事实问题的武断认定,提前阻止可能遭到的质疑,是苏力常用的一种论述手法。

[56] 参见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86页“社会科学与人文底蕴”一章。另外,苏力也曾多次讲座中发表这一看法。

[57] 牛顿曾以纯科学的工作来表述他的基督教信仰;莱布尼茨从理论物理和数学方面轻易地走到了神学方面;詹姆斯-P-焦耳曾经争辩说,没有热与运动之间的等量关系,有些东西(能量)将会在物质宇宙中消失,这样一来就违法了上帝的尊严。但是,这三个人的科学工作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而偏离方向,他们的科学工作甚至可以和任何信仰立场相容。如果用他们的信仰来分析和评价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把自己的科学工作放在神学的外衣之内。但就这种工作的内容而言,这件外衣是可以脱掉的”。同样,即使是那些持有明确哲学观点的社会科学家,如洛克、休谟、奈奎,特别是马克思,在他们从事分析工作时其实并没有受到这些哲学观点的影响。参见同上注28,约瑟夫·熊彼特书,第58页。

[58] 实际上,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甚至会出现基于价值取向而篡改事实结论的“特殊辩护者”。

[59] 但必须说明的是,一项研究的科学特性,与进行这种分析的动机的确毫不相干。例如,如果经济学家或法学家采取适合于他那个时代和环境的科学标准的方法,来研究证券交易投机的各种手法,则研究结果将会形成经济或法学科学知识的一部分,不管这些知识他是用来提供管制法规的建议,或是用来保护投机者抵制这种法规,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不过进行这种清醒的区分并不总是很容易,特别是当研究者将其成果用于政治目的时更是如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十九世纪的经济理论与政治自由主义的联合。这种联合有时足以使政治自由主义的失败变成了经济理论的失败。因此,如果一个学者不能放弃爱管政治闲事的癖好,为了避免使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受到牵连,他最好把政治秘方中的理论分析和价值推广都交代清楚。

[60]同上注52,苏力书,第78页。苏力似乎特别担心的是那些支持法律变革和法律移植的人,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那些反对法律变革和法律移植的人就一定不是代表某种价值或利益立场。

[61] 同上注52,苏力书,第68-81页。 [62] 同上注1,苏力书,第23-27页。 [63] 同上注1,苏力书,第11-14页。 [64] 同上注1,苏力书,第35页。

[65] 例如,在对电影《秋菊打官司》的情节进行解读时,苏力所说的逮捕实际上只是拘留,而这两者的差别在苏力的论述中并非毫不重要。

21

[66] 同上注1,苏力书,第98页。 [67] 同上注1,苏力书,第29页。 [68] 同上注1,苏力书,第23页。 [69] 同上注28,约瑟夫·熊彼特书,第143页。 [70] 同上注52,苏力书,第79页。 [71] 同上注1,苏力书,第36页。

[72] 实际上,在苏力一系列论辩色彩极强的文章中,他几乎从不注明或引述他所反对的观点的具体出处。因此,在一场场没有对手的辩论中,苏力总是赢得非常漂亮。苏力文章的说服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巧妙的修辞和雄辩的文风。不过,如果只是为了严肃的科学研究(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而不是出于包装一项政策或推销一种价值观,修辞技巧完全没有重要性。如果一部科学著作包括真的和重要的命题,它作为一个科学作品的价值不会由于它们的粗俗表达而降低。同样,一种理论或学说如果在逻辑上是残缺的,则不会因为表述方式的巧妙而变得科学合理。灵巧或雄辩的语言确实更容易使人接受它所表述的理论,但如果理论本身存在缺陷,这种语言只会对科学知识的积累起到负面作用,因为它常常使人难以看清理论所包含的缺陷。 [73] 同上注1,苏力书,第5页。 [74]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27-320页。

[75] [美]卡尔·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黄爱华译,载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325页。 分享 7 顶

22

推荐第6篇:朱枝涛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

织金二中 朱枝涛

朱枝涛,2005年7月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05年8月至今,任教于织金县第二中学,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2006年10月份,辅导本校高二年级杨超同学获贵州省数学联赛三等奖,2010年7月,所带的高三(5)、高三(7)两班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2010年9月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我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确保让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健康发展;以校为家,竭力让学生们会爬的走起来,会走的跑起来,会跑的飞起来!”我深知,班主任工作是艰巨而又重要的。自从我担任班主任的那天起,我就作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也曾经获校内三次“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中,我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一、将爱心献给学生,与之发生心灵碰撞

作为班主任,我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心理发展变化,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心理。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班上有某一位同学整天一言不发,或者稍微有一点痛苦的表情,我就会和他谈心,以朋友、家人的口气询问原因,当然,这样做同学们都很配合,效果也非常好。遇到天气变化的时候,我会本能的提醒同学们增减衣物、记得带雨伞等等。每次考试前我会提醒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带齐各种证件、学习用具。我经常鼓励所有的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当然集体活动前我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总之,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我几乎事事关心。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必须具备敏锐是洞察力,洞察每一位学生,特别那些性格偏内向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让他感觉到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他们的身边关心呵护着他们。

二、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与生互尊互信地进行思想交流。我一直把思想工作臵于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此同时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从来没有出过严重的违纪事件,并且我的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这让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三、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组织行为学。

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琐碎而繁杂,如果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班团委,各项工作就很难顺利的开展下去。所以每一新学期的开始,我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帮助他们营造了浓厚的管理文化之后,就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还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就拿现在的班级来说吧,现在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值日等日常工作都由劳动部长负责;每个时间段都设有具体的安全员,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部长负责,我们班主任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部长和各科代表负责。当然我们也要监管到位,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一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的得到开展。

四、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在学生的学习管理方面,我们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1、尖子生的培养。

2、中等生的促进。

3、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在织金二中“四步七环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我还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有几个学习懈怠的学生,上课睡觉、课余时间就上网打游戏、自己不学习还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打游戏,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学业更加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业。我并没有用纪律和制度处罚他们,而是从接近学生入手,找理由和他们套近乎。设法找他们的闪光点,找到一点就大力表扬。后来他们对我产生了感情,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以前的缺点也随之给改掉了,这样一来这几位调皮同学前进一小步,整个班级就前进了一大步。

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综合协调能力。

作为班主任必须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任课老师的一些优点。如性格、爱好、特长、教育教学方面的成绩等,以博得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因遵其师而重其教,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同时自己要与任课老师密切配合,要经常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以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课堂纪律如何,学习态度如何,情感态度如何等。对于这些我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恰当的抓好班级工作。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以便在学中练、练中学,以练固学,以学促练。例如我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经常开展各种班会活动、辩论赛等,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竞争欲。同时师生间交流了感情,增进了了解。

六、做家长管教孩子的黄金搭档。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所以应该也必须成为学生家长的朋友。在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交道,利用业余时间尽可能多的和家长沟通,但从来没有和家长们红过脸,无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给带来多大的麻烦,肚子里的气有多少,只要见到家长我总是笑脸相迎,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而是用商量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与他们交谈,充分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实现双管双教,做好黄金搭档。在做班主任工作时,我主要是从思想教育入手,以提高学习方法为核心,以纪律管理为手段,达到了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总之,作为班主任,工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教育学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可循,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培育一代新人,是科学,也是艺术,让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吧!

推荐第7篇:朱建成先进事迹

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热烈祝贺我公司朱建成同志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4月28日,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朱建成同志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接受表彰。

朱建成同志1973年参加工作,在原南宁铝厂工作中,从一线车间做起,通过自身实践总结学习,再到电大的技能提高,从一线的年轻工人,历任原南宁铝厂模具车间工艺员、模具设计技术员、技术部副部长、门窗幕墙事业部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总经理助理。2003年担任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至今,已有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一线工作涉及模具设计、加工、制造以及硬质合金、铝型材模具设计、门窗型材加工、设计、门窗幕墙装配设计、开发等,特别是在模具设计、制造、有色金属材料成型、铝合金挤压成型以及门窗幕墙设计方面有着高深的造诣。1998年以来共获得门窗幕墙设计和建筑铝型材相关的国家授权专利90项。主要事迹如下:

一、注重理论学习,并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朱建成同志作为一名在科技开发一线的技术人员,注重理论学习,并用以指导工作实践。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朱建成同志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及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忘我奋发,敢于承担责任,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勇于付出,在科技人员中具有表率作用。连续多次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近20年来,朱建成同志一直作为公司铝型材新产品开发的主要负责人,特别是门窗幕墙铝型材和窗型设计方面,是公司的主导人物,开拓了\"南南\"牌铝型材在广西区内的领导地位和家喻户晓的品牌地位,同时开拓了区外、国外的门窗幕墙市场。

至今该同志主持设计开发的硬质合金新产品34个、门窗幕墙系列型材品种达到7000个,96系列建筑型材获得2001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90项国家专利,包括1项国家发明专利、2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69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典型成功门窗幕墙设计代表作有:

1)TT129提升推拉门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旁盘古大观空中四合院(当年比尔盖茨曾租住);

2)TTYL101提拉窗用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新开发的超强抗风压、防暴雨GXNT145平压推拉门和GXNP70上悬窗应用于澳大利亚达尔文市SOHO高层写字楼;

4)首次使用缓冲器为国外客户瑞典公司设计开发的全静音、防夹手透光率高的推拉门窗,现已通过客户认可,今后全面推向海外市场。

二、积极开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朱建成同志除在科研开发中成绩卓著外,对市场经营也具有敏锐的眼光和超高的经营水平和能力,是南南铝突出的复合型人才。该同志除了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在经营岗位上还积极开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展现了其杰出的才能,取得了突出的经营业绩,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2004年至今,平均每年出口国外高端门窗销售收入3500万元,成为公司利润最高的门窗产品;使得南宁市本土企业也可以设计生产高端门窗幕墙产品乃至出口欧美等高端市场。

朱建成同志获得南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10项市级荣誉称号,并荣获2008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全区职工技术创新能手、2010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等区级荣誉称号,2011年兼任南宁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三、提高创新能力,为公司的稳定发展积蓄后劲

近几年来,公司本着“生产一代,储存一代,研发一代”的新产品开发战略,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作为科技带头人,朱建成同志深刻的认识到,要想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靠“引进来、走出去”打造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创新人才梯队,同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为积极创新人员提供良好的创新舞台。其次要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的勇气和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针对我们企业现状而言,创新决不等同于创造一项新的技术,而是利用技术创造经济价值;创新不是为了单一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是强调市场的适应性。获得市场和商业成功是衡量创新成功的唯一标准。

四、搞好团结协作,做好科技带头人

要想增强创新能力还要需要科学的态度和团队的协作。为了确保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在带领科技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开发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新产品从设计到研发到量产的过程,朱建成同志都积极带领团队和各个不同专业的人员对各工序及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试验验证,严防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到创新效果的因素。作为课题负责人,树立了大局观和团结协作的态度,有效整合公司的技术资源,合理规划,按步骤实施,及时分析改进创新效果,让创新效果尽快为公司实现商业价值。

同时,还树立创新的时间观念。一项有效的创新不仅要准,而且要快!适应市场的创新如果没有速度,要么有可能丧失市场机会,要么会造成公司资源的无谓浪费,因此该同志积极主张把创新力度和创新的时效问题也需列为公司衡量创新成果的重要指标,积极带领团队完成创新开发任务。

学无止境,学有目标。在科技创新这个广阔天地里,朱建成同志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成为公司的科技带头人,特别是在铝合金门窗创新设计中在全国行业内达到领先水平。

推荐第8篇:银行支行柜员先进事迹

自今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想客户之所求,急客户之所需,排客户之所忧”的服务理念,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受到行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看到支行的业务比较繁忙致使客户经常排长队的情景,我感到身上的担子不轻,暗下决心要尽快地学好业务,掌握快捷、准确、周到的服务知识。于是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熟记理解规章制度、服务规则,练习点钞和微机操作。苦练出成绩,一次一位个体工商户拿来十多万元零乱不整的钱来到支行存款,我专心迅速整理清点打捆,很快把准确数字告诉了顾客,顾客连声称赞。过一段时间这位顾客把存到其他银行的存款也转到了我行。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树立“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加强自身学习,炼就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从那以后,只要是银行开展的业务,我都率先及时学习,掌握制度和业务要求,通晓每一个细节,坚持边干边学边练,虚心向比自己业务能力强的同事学习请教,努力做到技术全面,业务精通,不断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随着银行规范化服务的实施,对银行柜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业务素质,更需要能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情感化的高层次的服务,同时还需具备敏锐的嗅觉以便及时捕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工作中,我本着“热情、礼貌、快捷”的服务承诺,对每一个客户的询问都能耐心解释、有问必答、贴心服务,依靠周到的服务跟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操作标准、服务规范、用语礼貌、举止得体,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平时总是提前到岗,抢着做好内务工作,并按照省、市分行开展规范化文明优质服务的要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严格做到“三声”服务,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着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对个别态度不好的客户,顶撞,而是好言相劝,耐心解释,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竭力使每一位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功夫不负苦心人。今年我的信用卡一月累计交表20张,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上级的奖励,另外,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wap、银行理财金卡、u盾业务都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将来。我没有理由沾沾自喜,也没有时间原地休息。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我会用我亮丽的青春,去点燃周围每个人的激情,感召激励我的同事们为支行业务的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推荐第9篇:银行柜员的先进事迹

我叫xxx,一九九七年入党,交通银行xxx党支部朝阳街支行一名普通柜员.二0年底,做为转业军人的我,很荣幸来到了交通银行太原分行这个光荣的集体.说实话,当时心里的感觉是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心情是我又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可更多的感觉还是压力,对于银行业务当时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单位领导也很能理解我这个"老转",让我先到自己熟悉的保卫部门去锻炼.近两年时间,我在干好本职保卫工作的同时,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银行业务,从最基本的点钞练起.慢慢我对银行业务有了一个初步的入门.机会终于来了,随着押运社会化,我们这些保卫人员面临转岗,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选择保卫工作,自己干得得心应手,而且也没有什么压力.可军人不服输的性格让我选择了对自已更具挑战性的业务岗位.同时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也使我感觉到,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材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分行近半年专业的脱岗培训,我以优秀的成绩结业.分配到朝阳街支行做了一名自己向往的柜员.记得第一次坐在柜台上接待客户的那一天,自己的心情特别激动,虽然是三十多的人,可我知道,我在银行还只是一名新同志,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今天我坐在柜台上就直接代表交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喜欢上了柜员这岗位.

柜员,银行最基本的岗位,就如一栋大厦,柜员就是象是其中的砖一样普通.可正是这普通的岗位却又是银行直接对外的窗口.每个柜员都直接代表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真正要做到让每一个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其间的难度确实相当大.且不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不好掌握每个客户的心理需求,就是柜员本人也是一样,有情绪化的时候.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客户都能满意,而自己决不带任何情绪.笑,是出自内心真诚的微笑,话,是体贴文明的职业用语.办理业务的过程也是快速准确.看似很简单的要求,要真正做到确实是不容易.朝阳街支行是全分行业务量大的支行之一,工作时间内的客户几乎是一个接着一个从没有间断过.每天上班伊始,放眼窗外绝对是一群焦急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这样给柜员造成的不仅有工作上的压力,更多的压力来自心灵,时间长了会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这就要求在工作中有一个不断调整自我心态的过程,只有自己的心情好了,才能真诚和客户交流,做朋友.每当自己感觉到心情有点烦躁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柜员,我代表的是交行,我的职责就是让客户满意".这样一来,心里释然,自然心情也就会平静下来.客户来银行的目的其实都是相同的,都是有事而来,只要我们能为他们着想真正为他们解决了问题,就能得到客户的理解与支持.每天我最喜欢听到的声音是出自客户口中的一声声真诚的"谢谢".其实是我应该感谢他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今天的工作岗位.在朝阳支行近三年的时间里,我每天至少要接待100位客户,基本上能做到让每个客户都对我为他的服务感到满意,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而有抱怨的客户,通过沟通,积极为他们解决困难,直至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最终成为我们行的忠实客户.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今天,服务已经成为同业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服务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抓常新的工作,需要不断赋予她新的意义和内涵,打造服务特色,营造服务环境,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都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境界.今年年初,太原分行党委在全行上下率先推行了"微笑交行"活动,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刚开始只是最基本的微笑,对客户微笑,对同事也同样微笑.为此分行专门花大价钱请了上海外服人才培训中心的老师为柜员讲解服务的具体要求和技巧.每一次的听课,都给了我的脑海里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从被动接受到自觉执行再到积极参与.每一个阶段都要克服以前的很多

习惯,再培养成一种新的更科学和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有幸成了分行第一批服务明星组成员,可我知道那只是服务中的初级阶段,真正的优质服务是无止境的,需要从工作生活中不断去发掘,去创新.如果说微笑留给客户的只是一个态度问题,那效率的提升就是真正考验柜员的业务能力,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即便你你态度再好,如果效率跟不上,也是不能很好地让客户满意的,随着"分行微笑交行效率提升"阶段的实施,我们的服务才真正有了质的飞跃,每天下班回家背交易代码,练习点钞,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业务更熟练一些,速度更快一些,让客户的等待时间更短一些。

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而我们太原分行在分行党委的带领下,绝大部分人都战胜了自我,以前自己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却都能很容易做到.这就是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我本人也一样,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在服务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种改变更多的是来息内心,是主动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怎样让客户更满意,让风险降得更低.让效益来得更高.这种质的变化通过我们的客户就能很好地反馈回来,因为我们的微笑,来交行的客户的笑脸更多.因为我们的快捷准确,我们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客户数量增长且质量进一步提高.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交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回馈给股东和员工的回报也就越高,我们脸上的笑容当然也就更灿烂.

推荐第10篇:广东省优秀护士—朱亚萍先进事迹

2009年广东省优秀护士--朱亚萍先进事迹

工作经历:

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工作27年。具有临床工作、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的一定知识及经验。

1982.8-1985.12合山市电厂医院任护士、护士长。

1986.1-2001.7在柳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分院任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护理部副主任兼急诊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历任医院团组织委员、团书记。

2001.08至今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04年10月起兼腹科临床新药试验管理(研究护士),现为结直肠科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医保专员及HIS系统信息员。2008年12月晋升副主任护师。现在读中大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医德医风、管理及临床护理:

爱祖国爱党爱专业,遵纪守法,医德医风好。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工作以来认真履行职责,参与临床管理,协助护士长工作,在护士长外出开会学习或休假期间,能代替护士长完成科室各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于临床护理第一线,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实践中寻找最佳护理途径,发现及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医护患沟通能力,关爱同仁、乐于奉献,与同仁共同进步。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及各项操作技能,主动护理疑难病例并解决相关护理问题。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

探索与创新:探索预防和解决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排尿困难的护理问题,使该临床护理问题得到解决;利用原信息系统自行设计、制作静脉营养袋标签,解决了由护士转抄可能存在的失误,节约了人力资源;致力研究腹部手术前胃管插入不到位及插入困难的技巧并解决了该问题;减轻了鼻胃管留置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提高了病人术后的舒适度;探索了胃肠肿瘤病人临床健康宣教新模式及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等。自编HIS系统操作指南并指导病区全体护士上线操作,缩短了护士的学习曲线时间,提高了效率。作为科室临床研究护士参与了临床药物试验及护理科研工作。

临床教学:严格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及执行护理三级查房,临床带教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年轻护士开展工作并对她们进行专科知识培训。2003年起负责腹科夜大学护士临床总带教,制定护理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带教、考核,增加了学生在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内容的多媒体讲课、分析护理问题及疑难病例护理讨论,并指导学生护理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及撰写;完成1位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的带教工作。

发表论文:省级以上第一作者论文10篇(见附表),第二作者以上论文11篇(略)。

获奖情况:2006-2007年度获中山大学优秀护士;2004-2005年度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护士。 2007年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年度考核优秀奖。 2008年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护理论文演讲二等奖;2006年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护理论文演讲一等奖。

其它奖项有:柳铁中心医院分院的“优秀护士”、“优秀团干”、“先进工作者”及 “优秀管理者”。 合山市电厂医院的 “优秀护士”。

朱亚萍常说她所做的一切工作,在她看来都是那么平凡、应该做的,所有给她的荣誉在她的心里也一直认为应该是属于我们的护理团队,没有团队就没有她的成绩。

她只想将自己的一点学成奉献给她的病人,减轻他们的病痛,最大程度为他们的舒适、康复服务;在每一天当她的病人康复与她道别的一刻,是她最欣慰的时候。

第11篇:经济学帝国主义?(朱苏力)

经济学帝国主义?

朱苏力 上传时间:2003-6-24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集)》[1]是一本经济学家的个案研究报告汇编。但是如果不是从作者的学科出身来阅读这本书,也不过分关注它所借助的学术术语之出身门第,并因此得以摆脱对此书的经济学的定位,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在学界看来许多属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对于关心改革中的中国社会的诸多学科、特别是法学的学者来说,这都是一本扎实、有见解、有启发的书;尽管在理论层面,它也许还没有提出更为一般的原理或核心概念,但有些篇章相当惊心动魄,发人深省,对我们的一些习惯看法提出了挑战。对于这本书的成就和不足,一些经济学家已经作出了细致且有说服力的评论,[2]无需我再来“叨叨”。引起我思考的倒是一个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说法:“经济学帝国主义”。

一.

的确,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扩张趋势,无论在社会学、人类学还是法学甚或是其他学科都面临着来自经济学家的挑战;有的学科甚至主动邀请经济学的加入,有的学者则似乎是皈依了经济学。1992年,贝克尔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是这一扩张达到了最为尊荣的一步。贝克尔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了许多传统的社会学问题:犯罪、家庭、婚姻,人口、种族歧视等,将一大块“社会学领地”纳入了经济学门下研究,尽管还没有成为经济学独占的领域。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又从宏观层面将历史研究、甚至社会历史中的意识形态都囊括进入经济学的制度研究。在法学领域,尽管无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微观经济学对法学以至法律实践的影响,至少在美国,甚至超过了上述学科。无论是传统的普通法领域,还是近代以来的政府规制,无论是宪法理论还是程序法,甚至司法体制都经过了经济学的分析。科斯、布坎南等人在法学界有着重大影响,而波斯纳早在1973年就一手对美国的几乎全部法学领域进行了经济学的重构(当然,成功与否是另一回事,而且也与人们的视角和政治观点有关)。一大批法律经济学学者已经进入了从联邦最高法院以降的各级法院和各州法院,法律经济学早已从纯学术研究进入了司法实践。即使在中国,经济学也在向各个领域深入。在大学里,由于樊刚、汪丁丁、盛洪、张宇燕等人的漂亮的经济学散文和随笔,使得许多文科学生从思维方式到日常术语都有明显的变化,交易费用、信息成本、囚徒困境似乎是最便利的分析概念或模式之一。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一说法在包括经济学界本身的许多学术人士中传播起来。例如,在美国,对法律经济学影响深广、被公认为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的科斯本人就认为经济学管不了那么多,也不应当管那么多。[3]这种说法自然也很快进口到中国来了。似乎,经济学帝国主义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种说法可以是哀叹、遣责,也可以是调侃或自我解嘲。

然而,当我们说经济学帝国主义时,我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在说,一些被定位为经济学家的人从事了其他领域的研究?或者是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主动利用了一些据说是由经济 1 学首先提出来的概念、命题或分析进路?或者是主流经济学的量化模型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在我看来,主要是前两种情况。而如果真的是前两种情况,我们就很难说,这是一种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现象。

我想以科斯作为一个分析的范例。科斯是对当代法学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但是,他又很难被仅仅界定为一位经济学家,甚至即使在经济学界,他就不属于“主流经济学”。他毕业于商学院,部分就职于法学院,他一直对量化模型相当反感,甚至对“理性最大化”这一经济学的根本假设也表示没有必要。[4]不仅如此,如果从其他角度看,他的最有影响的、创立了一个经济学派并使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两篇论文至少在其发表之际也很难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论文。《企业的性质》讨论的是为什么企业会发生。如果从广义的社会学角度来看,这研究的几乎就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即社会组织问题;[5]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个法学的问题(由此可见,真实世界在学科层面上必定是多维度的)。科斯的另一篇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更是首先发表在法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杂志上,并且,是法学杂志引证最多的论文。[6]此外,从1976至1990年间,根据《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引证科斯的全部文献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出自法律杂志而不是出自经济学杂志,[7]而这种比例还在增加。[8]我这里当然并不是要对科斯的学术身份有怀疑,也并不想通过这种定义之战来为法学或其他学科“挖”来一位重要学者或思想家来“光宗耀祖”。科斯的身份是与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包括哪些现象属于某个领域、学科相联系的,是与后来的某个学科的学者的引证率、科斯在什么系教书、他的学术朋友的研究领域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相关的;甚至与诺贝尔奖的名字有关。

而且,换一个角度看,我们似乎可以说,经济学领域本身似乎也在被蚕食。如果将哈耶克、科斯、布坎南、贝克尔、诺斯等人换一个界定(这些人如同科斯一样,重新界定其身份都并不是没有理由或没有可能的),那么似乎就该是经济学悲叹了。而最典型的也许是如今在经济学界很“火”的博弈论。我不想在此追溯博弈论的“原产地”,但可以确定地说,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传统产品;仅仅从“囚徒困境”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个“杂种”。1995年因博弈论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纳什先生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而且,从知识社会学上看,任何学科,当它“入侵”其他领域时,它自身也必然会面临着某种被蚕食、侵蚀的危险。知识/权力并不必定为某个人、某个学科所独占。但是,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并没有听见经济学家惊呼“数学帝国主义”、“社会学帝国主义”或“法学帝国主义”,也没有很多经济学家称现在的经济学不伦不类。

因此,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简单回答说,经济学研究现在很热,因此,经济学家有自信。其实如果从财政或就业来看,未必如此。至少在美国,法学院都比经济系更为有钱,毕业生就业更有保障,收入也更高。很显然,经济学家的自信心并不来自他们更有钱或就业便利,而是“功夫在诗外”。我们还可以回答说,我们反对经济学的扩张是因为希望保持严格的学科学术传统。我当然尊敬这种学术责任感和荣誉感,但是我们不可能用“跑马占地”的方式,以靠定义取胜的方式来维护学科传统,重要的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来。学术传统从来是通过学术成果,而不是通过划分边界来延续的。必须看到,学术世界同样是残酷的,学术研究也是一种产品,最终要靠征服学术消费者的心来选择。当然,我这样说也许本身就已证明我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一个俘虏,但又未必如此。一个真正有实力和自信心 2 的学科和学者应当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鲁迅先生说的“汉唐气象”。

而且,退一万步,我们要问,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进行研究?在我看来,引发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并不是学科本身(尽管我们只有在某个或某几个学科的传统中,才有可能发现问题,才可能找到研究问题的进路),而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既然社会生活本身并不是按照我们现在的学科划分那么界定明晰的,既然每个社会问题都可能同时具有多个学科的维度,既然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既然人们在这个领域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可能不弥散到人的其他活动领域,那么,有什么理由说某些领域应当由某个学科独占呢?因此,只要一个学者关心的是真实世界中的问题,那么就不可能,也不应当在传统的学科边界“饮马长江”,而必定为其求知的好奇心所驱动而“欲罢不能”。一个学者如果忘记了生活本身提出的问题,而沉溺于某个学科的现有的定理、概念、命题,那么就不仅丧失了社会责任感,而且丧失了真正的自我,也丧失了学术,因为他忘记了海德格尔的那个“存在”。也正是在问题的导向下,真正的学者才从来不会作茧自缚,而是总是试图不断自我超越。只要看看中外的真正的大学者、大思想家,无论是孔子、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马克思或韦伯,我们都很难给他们作一个精确的学科定位。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是为了学术而生活,而是因为生活而学术的。因此,重要的是思想和学术成果,而不是学科的领域。

二.

我并不因此否认学科传统的重要性,也并不因此主张废弃现有的学科分类。传统是我们可能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我国目前许多学科的发展之所以不尽人意恰恰是因为其缺乏真正坚实的学术传统;[9]而且现有的学科体系作为是一种实际运作的制度也不是任何人试图废除或重建就可能实现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将现有学科划分视为一套先验的、永恒的和应然的scheme。只要回顾人类学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目前的知识、学科体制都是历史演变、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10]这种体制从历史演化理性来看,具有合理性,它便于知识的累积和传承;但它确实又是许多偶然事件(例如,某个重要学者研究所跨越的领域、他对自我以及他人对他的定位等)碰撞的产物。因此,现有的知识体制不是一种终极真理,各个学科的边界的界定是可变动的,必定会随着社会的劳动分工而发展,随着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而发展,有的甚至会从学术舞台上消失(例如古代社会非常流行的占星学如今就从学术舞台上消失了)。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日益交叉化的趋势,即使是经济学也不例外。在这一过程中,也许有些昔日的“显学”会失去其显赫,也许另一些不起眼的学科变得醒目起来,或者本来就很醒目的变得格外刺眼。但只要不是过分self-important,以致有维护既得利益者之嫌疑,而是以学术发展和自我的学术兴趣为重,这又有什么了不起了。这一方面,也许许多学者应当向一些并非为了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而乐此不疲的集邮者、京剧迷学习。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许多问题不仅是有待于深入研究,甚至根本就有待研究;对于中国的问题,也并非如同人们很容易设想的那样,我们已了如指掌,而是一知半解,有时甚至是根本不理解。引入的“西学”学科,固然凝结了前人的经验,但决不应当而且也不可能成为界定中国的实际问题之学科性质和研究的圣经。因此,从我们的日常或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问题导向下,进行研究,这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种不尊重现有的学科“产权界定”但有利于效率之提高的现象(又一个“经济学俘虏”之例证);其 3 实,现在许多学者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跨越了自己本来学科的界限,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样一个大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经济学学者进入其他学科的传统领域,其实是一个正常的、好的现象。它不仅反映出中国学者的对真实世界的关切和学术好奇心与责任心,而且他们的进入可能激活一些实在太缺乏活力和学术理论竞争的学科领域。当然,经济学家的研究并不能取代其他学科传统的研究,因为“各村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他们的研究也必定会出错。但是,难道仅仅因为我们在本学科之内研究就一定不会出错,结果就一定更真确吗?上帝并没有给任何学者的研究发放其结果必定真确的保证。只要是真正的研究,那就在一定层面上,都是在积累我们共同的学术和知识传统。

事实上,眼前的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同时揉和了法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研究,无论是在所涉及的内容上,还是在所使用的方法上,尽管其作者已经被作者的学位、工作单位以及包括作者自身在内的其他社会标签体制标识为“经济学家”。对于我这位法学界人来说,它给于我的启发就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目前中国学者的法学(法理学的和经济法学的)著作。它使我看到了在一些具体的世界中法律、法规和政府机构的决策和行为是如何起作用(包括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的,它让我看到了在这些具体的世界中,社会生活是如何形成着规则,规则又怎样改变着社会生活,以及这一切活动的某些后果。例如,自发的股票市场是如何形成规则的(杨晓维文和陈郁文),政府垄断行业内的竞争与最后这种竞争又如何打破这种垄断的(张宇燕文),等等,这都是传统的法学理论所没有的,甚至是在传统的法学概念框架中难以想象的。当然,也许,这些个案本身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法学界也无法直接利用;但是,它给人的启发可能具有普遍意义,它所蕴含的某些社会生活的常识可能具有普遍意义,这些研究者研究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可能具有普遍意义;至少,它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变迁的记录,以及这记录中隐含着的中国学者的思想和情感。

波斯纳,这位极力推进法律的经济学改造(但不限于此,尽管人们习惯这样标签他)的学者,曾经说过(大意):即使法学家是一位社会清洁工,他们也不应只能固守传统的扫帚和拖把,而不能使用其他更为便利和有效率的工具。[11]话虽俏皮,但道理是对的;而且这道理不限于哪一个人,也不限于某一个学科。只有具备了这种常人的心态,我们也才有可能超越本来的学科,包括超越“入侵”的经济学“帝国主义”。

1997年6月初稿,1997年11月23日改定于北大蔚秀园

[1]《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集,张曙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年春夏季卷,页234-260。特别是周其仁的文章。

[3]参见,Richard A.Posner,“Ronald Coase and Methodology,”in Overcoming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 1995.

[4]“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140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984)第231页。“没有什么理由要假定绝大多数人都在从事除不幸福以外的最大化,而且即使这一点也不完全成功”。又请看,Coase,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Eays on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 (1988),第4页。那么为什么要假定企业努力将交易成本最小化,或者当交易成本许可时企业和个人要进行有利的贸易呢?因为“对于人的群体来说,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对任何物品的更高(相对)价格 4 都会导致需求量的减少”(同上)。但如果人们想最大化他们的不幸福,他们为什么不尽快通过购买更多的其相对价格上扬的商品来耗尽他们的资源呢?科斯在其他地方还说,他会很欢迎在经济学中放弃“个体选择前后一贯的”假设。“Duncan Black,”in Coase, Eays on Economics and Economists (1994);转引自Posner, Overcoming Law,同前。

[5]这在社会学上也是有传统的。韦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研究官僚制和各种政治权力的组织。

[6]有关的实证研究,请看,Fred R.Shapiro,“The Most-Cited Law Review Articles Revisited,”Chicago-Kent Law Review (1996);又请看,James E.Krier and Stewart J.Schwab,“The Cathedral at Twenty-Five: Citation and Impreion,”Yale Law Journal (1997)。在这两个根据不同数据库所作的实证研究中,科斯的这篇发表于1960年(实际是1961年)论文的引证次数都居榜首,而且遥遥领先,超出排名第二的论文——霍姆斯的名著《法律的道路》——近一倍。

[7] William M.Landes and Richard A.Posner,“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s on Law: A Quantitative Study,\" 36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85, 405 (1993年) (表6)。转引自Posner, Overcoming Law,同前。

[8]在1986-1990年间,法学杂志对科斯这一论文的引证比例上升到40%。转引自Posner,同前。

[9]参见,朱苏力,“法学研究的规范化、传统与本土化”,《中国书评》(香港),1995年5月总第5期。

[10]参见,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年。

[11] Richard A.Posner,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 1990, p.438.

第12篇:朱苏力演讲摘选

1、严苛不让人长记性,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2、尽管我们常常王婆卖瓜,说什么“知识改变命运”。这话没错,但弄不好也,甚至很误人子弟。它夸大了知识、博学、思想和理念的作用,捎带着也就夸大了知识传授者的意义;却低估了行动的意义,更严重低估了行动者的艰难。其实,至少我,或许还有其他老师,选择校园并不只因为酷爱学术、追求真理,还部分因为读书比做事、特别是比做成事更容易,也更惬意。校园教育注定是残缺的。它确实拓展了你某些方面的想象和思辨能力,却也可能因此弱化了你应对和创造生活的能力。

3、就算民主法治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也消除不了办公室政治。

4、真正的善良只能出自知情的选择和坚持。

5、中国不是正走向,而是被推上更大的世界舞台。主要还不是“奥运”,而是金融海啸。当然还有索马里护航、美国要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军备以及盘算中的收购悍马或沃尔沃。即使看似波澜不惊,也意味着波澜壮阔、也一定波诡云谲的挑战。不尽是机遇,一定有莫测的风险、陷阱、圈套,弄不好还有灾难。而所谓精英,就是人们感觉良好,他却见微知著,小心翼翼,默默为整个社会未雨绸缪。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仅有理想、知识或爱心还不够,你们必须,也相信你们会坚定、冷静、智慧和执着;还必须有人准备,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当仁不让,承担起对这个民族乃至人类的责任,直至为之献身。这就是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不是推荐这条路。没有。我只是指出有这么个选项。和天下的父母差不多,其实,我们更愿意你们平平安安;也算想过,却未必期待你们成为英雄。英雄路注定坎坷,更是狭窄;无人允诺,更没法保证,你选择了,终点就是成功,而不是悲壮。

6、我们愤怒于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或成见,但那非常的愤怒也暴露了我们曾有过非常不切实际的期待,而这本身就是偏见。为什么如此期待别人对自己“全面”、“客观”甚至“正确”的评价?其中难道没有一点深刻的不自信,甚或自卑?而创造者会以行动和作品创设标准!

7、我们关心别人的看法,会努力沟通,必要时也将抗争。但看法,和爱情、友谊、信任乃至你未来的事业一样,不可强求;强求会使一切变质。

8、不是苛求或批判,但也不是宽容,我只想暴露,你我在内,人类的一些弱点。永远不要低估这些至今没多少改变的人类弱点。

9、富裕不等于善良,但极度贫困甚至会剥夺善良。

10、“治国平天下”或“和谐社会”或“大国崛起”之类,只是“修身”和“齐家”是最起码的。如果连自己都撑不住,本职都干不好,还得那最多几十号关心你的人为你操心,还说什么社会贡献,谈什么人类关怀?

11、记住,在社会、职业以及家庭中,责任永远高于热爱。

12、前方拐角等着的有你们的传奇。

13、规划人生,却无法完成设计;向往未来,却只能始于现在。我们只能向生活妥协!但妥协也可以是一种坚持。不仅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和爱好都必定在社会中校订和丰满;更重要的是,成攻和失败,伟大和平凡,从来都不在起点,而只是基于结果的事后评价,甚至——改一改奥威尔的话——未必是你干的事,有可能是你赶上了什么事。评价标准是社会的,不是你个人的;跟自个儿比武,分不出高下。做你能做的事,因此,既不消极,也非无奈,它的另一意味就是超越,超越那个感性的自我。

14、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工作、学习、创造还是爱,无论追求功名、享受人生还是两者兼得,也无论最后是世俗眼中的成功还是失败。具体生活永远在琐细平凡的当下,千万别把它抵押给关于自己的“愿景”或“理想图景”,

15、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此刻不就是你曾经眺望过的一个未来?!

16、有所追求但不刻意,渴望成功但也接受平凡,

17、不要把生活变成一项志在必得的竞赛,因为生活不是竞赛。

18、真正的理想往往在激情之后。它不是夏日的骄阳,而是秋日的明亮,它要经受时光的煎熬和磨砺,要能够接受甚至融入平和、平凡、平淡甚至看似平庸的生活,从容但倔强地蜿蜒,在不经意中成就自己。它常常包含了失败甚至屈辱,还必须接受妥协、误解、嫉妒、非议。它同坚忍相伴,它同自信携手。

19、因为理想并不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它是社会的构建,基于一个人对自身能力、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理解、判断和想象。

20、真正的理想,无论大小,无论高下,最终都一定要用成果来兑现,否则最多只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但对这个世界多一个少一个都没有意义的愿望表达,甚至只是一通大话、一张空头支票或一个笑柄。

21、如果遇到了一些就是“找不到感觉”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你都可以甚至应当问一问你的父母,或设想一下他们的可能回答,即使他们的言词不那么雄辩,不符合教科书上的定义,甚至不符合什么“历史潮流”。也不是说你一定要听父母的话,那不可能。但如果你要真正能做大事,而不仅仅是当一个“知道分子”,那么起码你要能够同你的父母对话;你们要能理解他们的好恶,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愤怒和担心,他们的直觉、想象和判断,甚至他们的错误和平庸。否则,谁还能指望你有能力同无数的普通人对话?而你的成功,又能与谁分享?

22、你将为之服务、将捍卫其权利的,最终说来,就是他们,而不是什么抽象的正义。那个在你的教科书中常常出现的神圣化的“人民”,说具体点,就是他们,就是像你父母这样的一些人——一些看起来不那么成功有过挫折的人,一些聪明、才华、运气都不如你的人,一些虽关心他人但更关心自己和自己孩子的人,一些可能在生活的跋涉中失落了理想的人,一些分享了人类其他种种“弱点”或称之为“人性”的人。而且,多少年后,你还可能发现,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不只是儒家的一种政治理想,其中或许还隐含了一种,甚至是唯一的一种,真正理解你人生事业的进路?!

23、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社会则很不同。社会更多是一个世俗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24、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在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25、珍重自己,并不只是珍重身体;更重要的是要珍重自己的才华,要珍重自己才华的运用。在未来的航程上,最危险的并不是漩涡、暗礁、惊涛、骇浪,而是古希腊神话中塞壬女妖,她用迷人的歌声诱惑那些无畏且高明的水手,最终导致过往船只触礁沉没。而这种诱惑,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可能尤为突出。社会旧有的控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功能失调,现代的以法治为中心的社会控制体系尚未完成,因此在这一时期,种种诱惑可能驱使你们用自己的才智以各种名义、甚至以法治的名义干一些不道德的事、违法的事,龌龊的事、卑鄙的事;甚至做了,也可能不会被抓到,不受惩罚,特别是因为你有超过常人的聪明和才智。但我必须提醒你们,有许多事,如果你的良心不能认同,就一定不要做,一定不能做。

26、一定要知道,聪明和智慧本身并不能保证聪明才智的正当运用;干坏事的其实更多是聪明人。聪明才智也许可以保证你未来的富贵荣华,但不能保证你们未来的坦然幸福,更不能保证我们会为你们骄傲,母校和祖国会为你们骄傲,你的父母亲人会为你骄傲。

27、千万不要以为你我与这些共和国所不齿的人、这些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之间有什么不可逾越的、截然分明的界限。其实,我们和他们都是人,我们和他们的差别也许仅仅在人生的某一步以及后来的某几步。不错,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创造的,但创造并不意味着只会成为英雄,其实,赖昌星也认为自己是个生命的创造。

28、“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非英雄也”。

第13篇:法律社会学(朱苏力)

法律社会学(1)

朱苏力 上传时间:2006-2-3

第一讲 总论

一、

法律规则无疑具有重要性,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也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罗斯福新政、里根改革等。

但是,相关的一点是,法律的重要性能到什么样的程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法律变革并不是很成功甚至很不成功。有时候相似的法律变革却引起了不同的结果。(如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对比。)这种现象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中。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法律本身制定的好坏的问题吗?显然很难这样回答。

法律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法律社会学正是要研究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欧洲法律社会学的主要内容。比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是相同的。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也许有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我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法律制度是配合陌生人社会即现代商业社会设计的。

另外,法律社会学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把法律的实施看作是社会博弈。一项法律制定出来后,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博弈,不可能要求人们完全的毫无反应的依法律而为。(“法律必须被信仰”,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每个人对法律都会有所反应。

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纠正。法律形式主义虽然作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最高院关于“奸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单从刑法理论的角度考虑的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放到社会中去,问题就出现了。比如,有可能触犯这一条罪的人可能是哪些人呢?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回旋余地大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举证责任会有什么变化由此检查机关的资源配置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见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

法律社会学当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法律社会学可以看到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乃至微观上的个人的行动对法律的影响。

很多问题都可以纳入法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如女权主义、同性恋问题,以及在国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同社会的不同做法如对待安乐死的态度问题,西方由于基督教的传统和某些技术问题而对安乐死相当慎重。(再如人工流产问题,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问题,等等。)我们仅仅通过概念法学的角度都很难理解这些问题。只有把部门法的边界打破,把学科的边界打破,问题才能达到很好的认识和解决。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关于法律社会学,本课程旨在介绍一种思路、方法性的东西。而不是过多的实质性内容。

二、

法律社会学既是一门新的学科,又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萌芽在最古老的思想家的思

1 想中就存在。早期的思想家都是杂家,他们的思考不是按照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的边界来进行的,而是依靠他们的直觉和?如柏拉图是从社会正义的角度考虑法治的问题的,强调哲学王的统治,但他后来又发现这种哲学王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于是又提出法律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考虑也是关注了与政体相关的国家疆土问题以及中产阶级问题等。孔子曰:德在刑先。奥古斯丁、阿奎那讲自然法。再到霍布斯和洛克,他们虽然是谈法律,但其文章德主要内容竟是非法律本身的问题。(如《利维坦》虽然说的是自然法,却主要谈的是国家。)

真正意义上的法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它是随着律师和法官职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在这个意义上,法律社会学的先驱是孟德斯鸠和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等。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到了法律与地理、气候、政体、国家大小以及人种等的关系,虽然其某些结论看起来是很荒谬的,但是其分析问题的思路是正确的,揭露了很多人们没有注意到的联系。历史学派的萨维尼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这里的民族精神,虽然有些抽象化,但是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理解为社会综合条件。

近代意义的法社会学的两大传统实在19世纪中叶产生的。

在欧洲是一个传统。即宏观角度的传统,关注大的宏观的结构。其创始人是马克思、韦伯和迪尔凯姆。他们从自己的知识传统出发,揭露了法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虽然其有些结论比较粗糙或者太一般化。但是其思路对后世是有重大影响的。纠正了法律职业化所带来的对法律自身过多的关注的状况。此外,人类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法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又有哈贝马斯等代表人物。

另一个传统是英美特别是美国的法律社会学。它是从法官的传统中发展出来的,经验的色彩很浓。即使理论化较浓的法律经济学也是从判例中发展起来的。这个传统的发展主要是在1864年以后,当时,美国开始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的增加使得原有的法律不在适应,由于在侵权法、刑法、公司法等传统的普通法领域制定法并不加以干涉,法官就面临着改革法律的迫切任务。他们必须面对现有的社会条件和状况。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将来法律的主宰是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及卡多佐说“法律的终极目的是社会福利”等,都是体现了对法律形式主义、法条主义的反动。他们注意把非法律学科与法律结合,如心理学的知识,认为法官的审判是受他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女权主义、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促进了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马克思、韦伯、和迪尔凯姆被重新发现,此外还有福柯以及阐释学被重视,现代意义上的法社会学更加强调一个学科依靠多种学科知识解决某一个问题,被称为法律和社会科学(law and social sciences)。

总的来说,从宏观的角度讲,法律社会学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而存在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主要研究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它往往限于理论,对部门法虽有启发性,但对适用法律并无太大影响。这种意义上的社会学在现代社会比较弱化。而微观意义上的法律社会学并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它是研究一个具体的法律问题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包括具体关系和综合关系。它又包括两个传统:一是以问题的方式出现,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研究;二是跨学科的法学研究,如法律经济学、社会生物学、法律人类学、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统计学等(如心理学对刑事诉讼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当然,这些划分都不是绝对 2 的。

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重大时期,单靠法条主义不可能是中国法治发展的最佳路径。我们要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法律社会学(2)

朱苏力 上传时间:2006-2-8

第二讲 马克思的贡献 上

法学研究中,经验的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停留在那些似是而非的解说上。比如说法律文化,真的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文化吗?如果说中国人厌讼是一种文化的表现,那么文化又是什么呢?显然,它又不得不归结为厌讼等表现形式。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研究,应当剔除概念的东西,应当观察一个现象对另一个现象的影响,而不是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的影响。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变成一个可观察到的现象。(比如男女谁比较心软,“心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就可以变得非常经验化,支持女性比较心软的人会举出很多有关女性心软的实例,比如女性关心人,看见别人的悲伤会表示同情,等等。又如“这个人太坏”,为什么?肯定有一些事实让你这么认定。

又如刑法上的犯罪意图,其实也是通过对犯罪人的行为推测出来的。所以,在奸淫幼女的罪名上,似乎就不应该太过强调什么是否明知十四岁。)

我们这一讲主要来谈马克思。马克思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对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论述。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都没有看到经济对法律的影响,把法律看作是永恒的。黑格尔看到了变化(绝对理念的变化),马克思则认为一切都处在流变之中,这一观点被达尔文的研究印证。

马克思关于法律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把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法律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具有同构性。 法律从实质上是统治阶级或占主导地位的群体的利益、意志、情感的表现。(不要否认这一点,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是异性恋者,所以我们才视同性恋者为异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因为生活条件允许了,才会有保护动物的善举。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饥寒交迫的农民会参加什么保护动物组织。又如,古代社会为什么会株连九族,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刑罚残酷,实际上这跟当时人们的生活背景如一个家族的人往往生活在一块、容易互相包庇,跟当时国家力量弱小,只能以这种方式维持社会秩序有关。而现代社会为什么强调罪责自负,也应从这个角度去研究)。

我们研究任何社会的法律问题,都要结合当时的生产方式、政治结构等综合考察分析。(以后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及谱系学的研究中其实就有马克思的方法论在里头。如谱系学,把思想放到社会结构中研究而不认为是前人思想的影响。有如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正是马克思的所说的:人是创造历史,但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运阶级分析、3 利益群体的分析。(“是我们禁止流浪,但问题是谁流浪”。又如所谓“自由选择”,真的吗?)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原则的解释。

为什么自由平等成为市场经济社会的核心原则?许多人认为是人类理性的突然发现;马克思对此作出了分析。

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交换需要双方都是自由人,是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对方和第三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交易的正常进行。所以,意思自治受到了特别的强调。工人的劳动力是商品而不是工人个人,工人个人是自由的。不仅如此,交换过程也应当是平等的(古典经济学由于强调“主观价值”而对这一命题持不同意见),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利益,因为交换而发生联系。?

恩格斯从经验的角度,从更广泛的社会的角度做了分析,他指出,国际贸易要求商品所有者的流动不受限制,也要求他所接受的法律在各地应当是大致相同的,即平等的。要求资本主义法律的相同,与资本、劳动力的流通有很大的关系。资本主义法律塑造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人(赤裸裸的利益、金钱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整个刑法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个体形,不再株连九族。(考虑一下“父债子还”、“株连九族”的存在背景或原因)。资本主义原则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强调独立、自由的法律制度。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中隐含的原则,这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同构性。(可以看到计划经济的组织形式与计划经济的意识形态相联系。)

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步(否则只是为资本主义唱赞歌)。马克思是批判者。他认为,由于法律是占主导地位群体的情感、意志的表现,必然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它源于经济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只有创造出一个无产阶级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延续下去,才能实现自我的再生产。两个阶级之间的这种对立是必然的。资本主义的人权等观念是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推广而得到正当性的。

※关于犹太人问题。

犹太人流落欧洲各国。受到了歧视和排挤。法律禁止他们从事某种行业,不允许他们做农民,只让他们做商人、从事金融业。(基督徒是不能放贷的。由此可以看出歧视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结构促成的。又如唐人街的形成。)18世纪末,西欧的犹太人享有了许多权利,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为什么?

是启蒙运动的影响吗?但是同时代的印第安人和黑人为什么没有获此待遇?

是因为犹太人从事贸易,其生产方式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法律平等的规范剔除了种族、地域、文化、教育程度等等方面的差异,人被一般化了,而犹太人由于从事的是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最早介入了这个一般化的过程。由此犹太人最早获得了解放。而且犹太人得到解放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完善的西欧国家。

问题的产生不是哪个观念的产物,而是社会力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这正是谱系学的方法。

※美国的民权运动。

1865年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制定了三条宪法修正案。(

13、

14、15),规定了禁止畜奴和选举权利等等。在南方,随着北方军的撤离,南方开始了种族歧视、种族隔离。以投票税、文化考试等方式剥夺黑人的选举权。1896年的普兰西诉弗格森案,最高院判决隔离但平等。 4 后来美国社会也曾多次提出异议,1954年,最高法院的另一个判决指出:隔离不平等。1964年,民权改革。

为什么同样的法律会在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结果?

美国社会学者研究认为:欧洲的国家都是小国,而美国则是个大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实际上是不同的。内战发生时,北方已工业化,而南方还是农业社会,北方自然而然的对奴隶的歧视少;内战后,虽然试图改变南方,但没有有效的进行。南方的大土地生产方式需要的正是依赖和服从,而不需要自由的工人。这样,种族歧视就在南方有着深厚的基础。只要大农业的生产方式不改变,黑人就没有办法免于歧视。

20世纪以后特别是二战后,许多原因促成了美国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南方农业科技的发展,技术工人、黑人跑到北方。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农业灾害对南方大农场的破坏,另外还有冷战时期针对苏联的攻诘必须作出行动。所有这些都使得民权运动得以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现代,农村与城市)

※刑罚形式的变化

两个德国学者在1930年做了一个研究,指出刑事惩罚的形式也是受到了经济基础的影响。

19世纪以前,刑罚形式是罚金、鞭笞、肢体刑、放逐等。而现代社会却主要是监禁等自由刑。

学者们拒绝认为这是启蒙思想的作用。他们调查了许多档案,认为刑罚形式是与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的。当经济发展过快时,劳动力需求多,刑罚便轻。反之则重。而最早的监狱首先是用来使用劳动力的,劳动力的需求与监禁有明显的关联。

但为什么劳动力过剩时监狱还能存在呢?两位学者认为是路径依赖。认为监狱既然已经建立就很难再撤销。这又掉入了意识形态的窠臼。

美国的学者进一步研究。指出:不仅刑罚形式与经济相关,刑罚的严厉性与经济也有关。成反比。他们做个一个实证实验:失业率和监禁率之间有着共变关系。(头一年失业率增加,第二年监禁率增加。)

苏联的尤金认为:监狱的惩罚形式与以前不同。以前是重质量,但不可计算;而监狱却按照数学方式进行处罚,讲求精确。这种处罚方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常见。监禁刑体现出一种赔偿,这种惩罚与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的价值相联,与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强调数目字的管理相一致。由于资本主义对价值的抽象化,人们也以抽象的价值、用抽象的时机那计算社会上的一切。总之,监狱、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人权是一体而变的,乃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不是偶然的事件。货币化构成了社会基本的思维格式。资本主义生产是理性化的定量化的生产方式。

※ 19世纪英国的刑罚变革

主要内容是:法律统一,改革不人道的刑罚,废除许多死刑。

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贝卡利亚、边沁观点的流行。把其看作是观念的产物。

有一位学者指出:其实我们把封建社会理解的太残酷了。其实中世纪英国适用的死刑并不多,大概50多种。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才严酷起来,大概200多种死刑。根据国会的立法,至少有100多种罪可立决。这是由于当时英国走向工业化,社会转型,农业社会的社会 5 控制体系遭到了破坏,许多农民涌入城市,成为罪犯。政府只好用死刑遏制犯罪率。后来,由于条件的变化,罪行的变化,(如犯罪量的增加、财产特别是动产犯罪的增多),同时陪审团由于宗教传统和社区情感也不太满意,商业城市也反对,商业组织(而不是边沁)要求在刑事司法上变革,使刑罚更加确定而不那么严厉。这些变化是经济上的因素,是社会变迁的要求。

法律社会学(3)

朱苏力 上传时间:2006-2-18

1、要理性的预算法律的后果。法律制定出来后,到底有那些影响,又会影响谁?

2、文化、精神、思想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特殊的,其特殊性在于参与市场经济的人是以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获得利润的。资产者、经济参与者特别注重对长期利润的精细的系统的计算,即数目字的管理。资本主义经济是规模经济,注重长期收益而不是短期投机。这种长期的投资和规模性的经济,使得机会成本和风险增大,于是要求有一定的预期和规则,从而对各种可能的风险作出预测并提出对策,保证收到预期利益。

法律和法律文化就在形成这种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统一的法律使得人们的预期在原则上得到了满足。反过来,这种市场经济又要求法律必须是理性的,即坚持逻辑原则的始终如一,不管其是否合理,要保证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都有预期。因此,法律就不能太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求是,而是要法治化、理性化。

而之所以在欧洲产生这种理性化的法律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乃是因为在西方社会理性主义的文化传统非常久远,同时业已形成的统一的民族国家对于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着保障作用。

3、法律的类型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形式非理性

实质非理性

形式:带有普遍性的东西。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原则、原理。

实质:具体的,个别的,不系统的。

理性:运用法律的状态,在目的明确的条件下,对于最佳手段的合理选择。特别强调法官运用各种手段调整冲突。这种理性应该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公认的理性。换言之,理性就是指规则的适用是否是合乎情理的,可以接受的,而其结论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

(1)、实质非理性

例子:所罗门国王对于两个妇女争夺一个孩子的判决。

分析:没有人知道国王运用的是什么规则,以及为什么运用之。只知道结果是非常合理、6 公道的。(没有人知道其规则和推理)

(2)、形式非理性

例子:神明裁判

分析:有规则,但推理过程没办法预测。

(3)、实质理性

例子:张金栋案。法院似乎把公愤也带了进去。

分析:推理过程是理性的。但规则是不明确的,或只是一些道德的规则和政治原则。法律的原则变得模糊不清了。换言之,法律规则不是明确的,确定的。

(4)、形式理性

例子:1931年,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了一个案子。A偷了一架飞机,从一州飞往另一州。被判刑,法律依据是:禁止盗窃机动运输工具。但A上诉至最高法院,声称自己偷的是飞机。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高法院最后同意了A的说法。释之。

分析:有固定的规则,推理过程也很明确。但结论未必是合理的。

韦伯本人比较偏好形式理性。认为形式理性是资本主义最好的选择。但他也认为无法论证形式理性就比其他的更合理。韦伯承认相对主义的文化观,认为形式理性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四种分类,不是绝对的。这只是一种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理想型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各时代、各民族的法律。事实上,每个法院都在不同程度上集几种类型于一身。

但总体上来说,西方法律与东方还是不同的。

4、行为的意义和理解

韦伯强调意义和理解。先看一个人的行为是不知道他在作什么的,一定要努力理解行为人赋予行为什么意义。(对刑法也有作用)

这并不是说我们都能知道其中的意义,但我们要尽量的去理解之。

这对于理解一个法律文化的产生有助。

5、法治、法律及官僚化

(1)法律是由专门人员负责实施的一种合法的秩序。

首先,法律是一种秩序。这带有行为主义的意味。强调法律的社会性,而不仅仅是君主或人民的意志。

其次,法律是一种合法的秩序。强调人的主观的下意识的认同。由此区分了基于认同的秩序和基于暴力的秩序。

再次,强调了专门人员的作用。强调法律的职业化。现代的法律职业是与现代的官僚制联系在一起的。

(2)官僚制

官僚制和现代法治是同义语。就是管理上的理性化。所有的官员根据工作能力决定其位置,其活动根据组织规则和国家法律,其权限有法律规定,并同时负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下级要服从上级,但不是服从作为上级的那个个人,实际是服从法律。(注意这也不是绝对的。)

只有这样,现代经济、政治才能大规模的、理性而有计划的运作。现代法治的重要部分就是现代的官僚制,它是维持现代经济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

韦伯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

○公务是连续的,不因个人的原因而中断

○机构是依明确的规章组织进行的

a. 官员适用非个人化的标准。

b. 给予官员执行公务的必要权力,并不受追究

c. 权力和实行权力的手段要受到限制

○每个官员的职责和权威都是等级的构成部分

○雇员都不拥有行使职权必要的物质,但可使用之

个人收入和公务收入是严格分开的。可以使用执行公务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但必须对使用负责。

○官员没有权力处理他的职务,无权出售和继承

○所有的公文必须通过文件,保证机构能够运转起来

(3)官僚制的优点是可预测,有效、稳定。缺点是没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乃至形成一个铁笼。(韦伯是最早预见到现代性的危及的人之一。)

(4)对于中国的启示。

法律社会学(4)

朱苏力 上传时间:2006-2-23

迪尔凯姆,近代法国最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主要著作有:《论社会的劳动分工》、《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论自杀》等。

迪尔凯姆的研究方法与马克思和韦伯不同。马克思的方法是哲学的方法,韦伯强调的是解释(个体解释学的传统),而迪尔凯姆则注重实证研究和宏观把握。把个人看作是社会当中的个人。(与韦伯不同,迪尔凯姆认为在社会学研究中不应考虑行为人的感觉,其实很多人是自己给自己找理由,不能当真的。迪尔凯姆强调总体特征,必须把群体特征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否则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能看到功能。这正是功能主义的观点。)

其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人类学上的结构功能主义也有迪尔凯姆的影响。

迪尔凯姆非常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只有把人放到社会中才能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研究社会是怎么维系的。由此,他非常关注整个社会是怎么连在一起的,这就是社会的一体化问题或社会的团结问题。

与此相适应,迪尔凯姆的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反个体主义,总是在把握总体的情况下研究个体。

比如他对于自杀的研究。个别看来,似乎自杀总是一个个人的事情,与个人的经历、情感等等有关,但迪尔凯姆却把欧洲各国的的自杀统计数据总结起来进行研究。发现地域、宗 8 教信仰、年龄、性别等等因素对于自杀都有影响。这样自杀就不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不是一个个人想不开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强调从经验和事实研究社会,这是可能的。但事实并不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到的,只是可以感觉到。不是我们看到了什么东西,而是我们理解了某些特定的社会关系。所以我们才理解社会、国家、家庭、教授等等现象。这些事实与我们看到的太阳、石头等不同,它们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就是不易改变的、对个人有强制的、对人的行为有社会制约的、凌驾于个人或某个集团之上的一种固定的或不固定的对社会具有制约性的方式。

比如社会学意义上的法律并不需要明文规定和执法,却还是存在的。这对我们理解法律是很有益的。不可能所有的规范都写在法条上。

那么怎么观察和研究社会事实呢?借助可见标志。通过这种可见标志来观察之。(仍可以男女谁有同情心为例,把同情心转化成可测量的事实。)

那么法律是什么呢?

法律是一种社会事实,兵不一定需要通过法条规定、法律执行来表征。

法律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的可见标志。可以用来观察一个社会的连带关系,一体化过程。

社会整合问题

迪尔凯姆认为,传统社会是一种机械性一体化的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一种有机一体化的社会。

在传统社会,没有太大的社会分工,人们是通过社区的、每个个体的宗教、文化、种族、语言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一致性是这个社会的核心标准。人们缺乏个性,关系亲密,有共同的集体良知代表特定社会的共同观念、情感。这种集体良知不是个体能改动的,是一种保守势力,任何人侵犯之都会受到惩罚。

在现代社会,表面上看去每个个人都是自由自在的,但其实不是。由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交通、通讯的发展等,使得社会分工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需。人们日益专业化的同时履行着不同的社会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缺少普遍分享的良知,集体良知碎裂化,个人主义取代了原来的集体主义。但集体良知的碎裂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瓦解,因为现代社会由于分工的专业化使得人们必须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社会仍然能保持连带,这种连带对维系社会更有力,是一种有机连带。

不过,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都不绝对是上述两种社会中的一种,没有纯粹机械性或有机一体化的社会。但大致还是可以判断的。

那么怎么判断是哪一种社会呢?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法律。

两类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法律类型:压制型和赔偿型。

压制型的法律,对个人惩罚,剥夺自由、前途,施加痛苦。刑法是典型的压制型的法律。如果一个社会中某种行为与社会的共同良知相背,就会受到社会的严厉惩罚,即使这种行为未必有社会危害性(如同性恋)。压制型的法律是为了不使社会和谐遭到破坏,保护社会稳定,强化社会共识。

赔偿型法律,是恢复事物的原状,使原来弄乱的社会关系恢复。民、商是典型的赔偿型 9 法律。通过这种法律使社会正常运转。

在原始社会,压制型法律是主导,与机械一体化相联;在现代社会,赔偿型法律是主导,与有机一体化相联。

与此相关的是,压制型法律并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法律实施机关,有集体良知的制裁。而赔偿型法律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保证法律实施的连续、稳定,需要明确的法律和专业化的法律人才如法官律师。

社会失范和犯罪现象

在社会转型时期,会出现社会失范的现象。犯罪、自杀会增加。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失范问题。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实就是对社会集体良知的侵犯。(在人类社会有很多禁忌,不是规范的东西,也不一定有害,但触犯之就会受到惩罚。“我们不是因为是犯罪而谴责之,而是因为谴责之而认为它是犯罪”。)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与社会的集体良知有关。

迪尔凯姆认为,犯罪是一个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任何社会都需要犯罪。犯罪是社会发现和制造出来的,但不必定是犯罪本身所固有的特征。

为什么社会内部需要发现和制造犯罪呢?

犯罪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特殊的功能。社会需要犯罪来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功能1:社会可以增强和重新增强社会的集体良知。如欧洲中世纪瘟疫产生便惩罚巫婆,其实里面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对社会的一种稳定,为社会找一个发泄口。是把社会统在一起的需要。又如古代社会的“罪己诏”。

功能2:增进社会发展。集体良知构成道德的边界,但道德的边界不能太僵化,需要突破。有些犯罪就是对社会限制的突破,使社会限制减少从而使社会更有活力。并可以帮助社会形成新的集体良知。如同姓不婚。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犯罪并不是一种纯粹病态的现象。

影响和评议:

影响很大。

芝加哥学派由此而来。“失范学派”认为,不仅要打击犯罪,更要重建社会的一体化,使人们有归属感。

还有的学者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主张废除对妓女、毒品的限制。

《法律的运作行为》也受到了迪尔凯姆的影响。社会的文化越发展,社会分层越多,财富分配越不平等,分工越多,组织机构越多,则法律越多。

同时,功能主义的分析也遭到了批判:

1、受马克思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迪尔凯姆所认为的刑法是社会共同的集体良知掩盖了阶级性、阶层矛盾。法律不是也不可能是代表了一个社会中所有人的集体良知。解禁妓女,其实是一个男人的视角。

2、功能主义本身很难预测。表现出保守的倾向。倾向于凡是存在即是合理的。

第七讲 法律人类学

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法律人类学

人类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体制人类学;

2、考古人类学;

3、文化人类学。

其中文化人类学以初民社会为研究对象。法律人类学正是来源于此。

人类学其实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开始研究无文字社会,由于受现代文化冲击,原始社会越来越少,后来开始研究农业社会。

人类学和社会学很难区分。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研究的就是农业社会,马林诺斯基在序中就鼓励他朝着人类学的方向努力。但细究起来,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1、社会学研究往往是研究社会中的某一个方面,如犯罪、性别化等;人类学则往往是研究一个比较小的社区,长期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把整个社会作为一套制度观察,研究个案。

2、社会学可以是跨文化的研究,但不必定如此,甚至大部分都不是这样;而人类学则往往是跨文化的研究,如欧洲人研究非洲部落,汉族研究少数民族,城市里的人研究农村等。

3、社会学可以是实验,也经常是个案研究;而文化人类学几乎都是解释性的和个案研究,无法实证研究。从这一点看,社会学更像科学而人类学更像人文学科。

另外,人类学的消费者往往是研究者本文化的人,社会学的研究并不一定如此。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不是必然要研究法律,但研究中必然要触及这个社会或文化(这里的文化就是指的社会)中的制度,包括可能的准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规范性秩序、制裁机制等。

由此演化出法律人类学。借助于人类学对传统的法学方法进行批判。

法律人类学的历史:

主要围绕着初民社会、原始社会展开论述。(为什么?可参考萨义德《东方主义》。)这种研究主要是随着殖民主义向外扩张而开始的对殖民地的研究,以供殖民者参考。(福柯:“权力创造知识。” )近现代的殖民主义需要却无意萌生了人类学。

后来摩尔根、梅因借鉴一些资料对古代社会进行了分析考察。

到马林诺斯基的时候,开始了实地考察。马林诺斯基把社会从进化论中解脱出来。(进化论在殖民地侵略中起到了极坏的影响。殖民者总是宣称自己代表了先进的社会文明。)

到霍贝尔、卢埃林、布莱克曼的时期,法律人类学已成形。成为普遍的法律社会学、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著作:霍贝尔:《原始人的法》,埃利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等。)

法律人类学认为,每种法律都是具体的、地方性的偏见。没有普适性的法。这不是说初民社会就好,也不是说不能改革。而是认为改革要照顾社会的整体结构。

法律社会学(5)

朱苏力 上传时间:2006-2-28

第五讲:法律人类学

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法律人类学

人类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体制人类学;

2、考古人类学;

3、文化人类学。

其中文化人类学以初民社会为研究对象。法律人类学正是来源于此。

人类学其实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开始研究无文字社会,由于受现代文化冲击,原始社会越来越少,后来开始研究农业社会。

人类学和社会学很难区分。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研究的就是农业社会,马林诺斯基在序中就鼓励他朝着人类学的方向努力。但细究起来,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1、社会学研究往往是研究社会中的某一个方面,如犯罪、性别化等;人类学则往往是研究一个比较小的社区,长期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把整个社会作为一套制度观察,研究个案。

2、社会学可以是跨文化的研究,但不必定如此,甚至大部分都不是这样;而人类学则往往是跨文化的研究,如欧洲人研究非洲部落,汉族研究少数民族,城市里的人研究农村等。

3、社会学可以是实验,也经常是个案研究;而文化人类学几乎都是解释性的和个案研究,无法实证研究。从这一点看,社会学更像科学而人类学更像人文学科。

另外,人类学的消费者往往是研究者本文化的人,社会学的研究并不一定如此。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不是必然要研究法律,但研究中必然要触及这个社会或文化(这里的文化就是指的社会)中的制度,包括可能的准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规范性秩序、制裁机制等。

由此演化出法律人类学。借助于人类学对传统的法学方法进行批判。

法律人类学的历史:

主要围绕着初民社会、原始社会展开论述。(为什么?可参考萨义德《东方主义》。)这种研究主要是随着殖民主义向外扩张而开始的对殖民地的研究,以供殖民者参考。(福柯:“权力创造知识。” )近现代的殖民主义需要却无意萌生了人类学。

后来摩尔根、梅因借鉴一些资料对古代社会进行了分析考察。

到马林诺斯基的时候,开始了实地考察。马林诺斯基把社会从进化论中解脱出来。(进化论在殖民地侵略中起到了极坏的影响。殖民者总是宣称自己代表了先进的社会文明。)

到霍贝尔、卢埃林、布莱克曼的时期,法律人类学已成形。成为普遍的法律社会学、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著作:霍贝尔:《原始人的法》,埃利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等。)

法律人类学认为,每种法律都是具体的、地方性的偏见。没有普适性的法。这不是说初民社会就好,也不是说不能改革。而是认为改革要照顾社会的整体结构。

二、法律人类学对法学研究的贡献

1、对于单线进化论的批判。指出法律不是历史进化的产物而是一个文化的产物,这个文化包含的就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宗教等因素。所以法律的正当化应当是它能否满足自己的文化。所以,不能以所谓现代的法律来取代所谓古代的落后的法律,不能脱离具体社会变革法律。(如证人出庭制度为什么在中国实行的不是很好?在很大程度上与熟人社会有关。)

2、关于法律的概念。

法律不仅仅是成文法。在初民社会也有纠纷及其解决机制。那里也有实体性的规则乃至宪法性的规则,只是没有成文而已。说他们没有法律,乃是说他们没有成文法,没有西方法的一些特征,没有西方的司法机关等,但这些都不是法律的根本特征。哈特说过,当一个人 12 觉得有义务遵守它的时候,它就是法律。部落法律就是该部落社会习惯的总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这样对于法律的理解有助于扩展我们的视野,以理解一些潜规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成文法的局限,和法律变革的艰难。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民间法”的概念。当然,民间法的称谓可能有些问题,它容易浪漫化。民间法也不是什么超国家、超阶级的东西,它也可能受到特定社区中强权者的影响,或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民间法虽然有自己的好处,但也要以国家法律制约民间法。与此相联系的就是法律多元的现象。就是一个社会中同时有几种不同文化、传统的法律。如殖民地的法律。其实,这种法律多元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如美国(存在欧洲法律与印第安人的法律)。这种多元的法律互相交流、借鉴和发展,是一种流变关系。这种法律多元秩序是不可分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功能主义的分析,法律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法律社会学(6)

朱苏力 上传时间:2006-3-7

女权主义与法学研究

一、女权主义运动与女权主义法学

现在出现了许多以问题为导向的法理学。如种族问题、民族问题、性别问题等。女权主义法理学乃其中一种。也称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法学是女权主义政治运动的一个表现。这个流派以女性为主,但并不都是女性。

内部也有不同的派别。

1、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照搬

18、19世纪英国的自由主义法律哲学而形成的。创始人是密尔。强调抽象的人,女性也是人,应当拥有人的基本权利,特别是生命、财产、自由权等。应给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以所谓的政治自由主义为中心,认为只要给了妇女选举、结社等的权利,她们就团结起来选举出她们的代理人进入议会从而改变她们的现状。

这种思想是贫瘠的,抽象化,不考虑妇女的特殊问题。而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乃是活生生的人。(而且,这种抽象的人是以谁为标准的呢?男子,白人,有产阶级等。)强调以自由为本,但很大程度上又是以对妇女的压迫为代价。如言论自由可能导致淫秽物品的增多,往往带有对妇女的暴力。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经济问题对妇女解放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

认为妇女解放不是与意志而是与生产力、经济基础有关,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一个社会中妇女普遍不占有生产资料,就没有办法发挥其作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妇女解放的经典分析。指出大工业生产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前提,使女性从社会生产的边缘地带进入中心,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加强。女性的社会交往增加了,互相形成了共同利益,形成了作为运动的妇女解放运动。

3、激进的女权主义

二战后形成的。认为男女在生理、心理及相应的其他方面存在根本的不同。女性压迫的根源就在于男性。认为女性在生理上就是弱者。相信科技的发展能根本改变男女生理、心理差距。如人工流产、避孕药品、基因工程、试管婴儿等。

这种观点建立在当时社会的反传统的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科学技术的信仰上。其优点在于细致的考察了妇女特殊的原因。但过分强调男女差别,使问题简单化,把男女不平等固定化,当他们诉诸的科技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这种差距在他们那里就成为永恒的了。这显然是分裂主义的思路。

4、文化批判的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认为男女生理、心理上的差别是一个因素,但是不仅仅是这些。还有经济的因素、文化的因素。而且,还要对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文化进行批判,对现行政治、法律制度进行批判。建立全新的视角。

二、贡献

1、研究的问题

女权主义研究的是有关妇女的问题,特别是离婚、性别歧视、人工流产、色情淫秽出版物以及对妇女的性犯罪等问题。让社会听到一些以前被压制的声音。

(1)就业上的性别歧视问题

在职务提升和收入上,男性占了很大的便宜。怎样把妇女的付出变成社会财产呢?但这里有一个两难问题:若允许私有财产,则应该允许以自由意志雇工。(妇女的生育被认为是不创造社会价值的,至少没有给其雇主创造价值。)女性的就业权利却需要国家进行干预,那么,国家应干预到什么程度呢?(女性权利和对私有产权的激励)

(2)人工流产问题

如果承认妇女是独立的个人,则就应当可以对自己的身体作决策、自主。

但怀孕其实并不是妇女之私事,可能与丈夫的权利有关,跟整个社会的文化有关(如西方天主教文化禁止堕胎,认为受孕是生命的开始。)还有妇女的权利与胎儿权利的冲突等等。其实,关于人工流产,就体现了两种女性的关系:传统女性和职业女性。一种妇女价值的上升意味着另一种妇女价值的贬低。传统女性反对人工流产。

(3)色情作品

色情作品是否应当保护?会不会有侮辱女性的倾向?会不会有男权宣传?许多色情作品可能会贬低女性,鼓吹对女性的征服,会造成对所有女性的侮辱。

但色情怎么界定呢?边界在哪里?不同人有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另外确实有一些描写色情的现实主义作品,但反应现实不可以吗?文学必须是理想的吗?

大法官斯图特加:什么是色情,我看了就知道。

(4)对女性的性犯罪问题

关于强奸。现在的制度往往从男权主义角度考虑,要求女性提供证据,有自己强烈反抗的证明,置妇女于难堪的境地。这种批判是强有力的,但是又不能太过,否则又可能反过来造成男性的危险。

关于性骚扰。性骚扰很难界定。对于女性来讲,同一种行为不同人做就有不同的意义。

2、对于男权主义文化的批判

男女文化不同论

认为男女由于心理、生理、社会教育等原因,形成不同的声音。男性强调逻辑、分析、思辩、规则、个人主义、法律规定;而女性更强调情感、直觉、整体表达、和谐、集体主义和冲突和解。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差别,而是生理、心理等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别。

诉讼程序的设置是依据男性的思维方式,只要求回答yes或no,但女性往往会说:Yes,but„;法律上的理性常人(reasonable man)是以男性为标准的。

法律也保护妇女,但许多保护是从男性的角度。如有的酒店不允许女性作招待员,好像是对女性的保护,通过这种方式把女性从这种行当上解放,但问题是,女性的工作没有了,而且,如果是因为怕女性受到侮辱,为什么要解除女性的职务而不惩罚那些侮辱女性的男子呢?(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成本的问题,女性推出的成本是很低的,但惩罚那些男性的成本是很高的,比较困难。)

主张用新文化代替现有的文化,男女应重新界定其位置。

3、女权主义方法论

(1)着重研究妇女问题

(2)具体问题不是用一个系统的、逻辑的规则,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实体正义。强调人跟人不同,案子跟案子不同。

(3)强调社群主义、多视角主义

三、评价

女权主义是否有一定的方法论还值得商榷。激进女权主义过分强调了特殊性,乃至使法律作为一个规则失去了意义,增加了社会成本。女权主义强调社群主义的道德听起来很好听,但在高度工商社会中法律很难办到。另外,男女是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别,但未必无法沟通。

当然,男权主义的文化还是存在的。在我国,现在至少是某些妇女的生活地位在下降,男权主义文化在振兴,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对女性不利。最终来说,女性地位的提升还是要靠社会经济条件。

女权主义的观点在细节的问题上还是有启发的,而且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形式主义的问题,程序的问题等等。

所以,女权主义法理学的价值可能并不在于发现了什么女权主义法理学或方法论,而是这些理论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后果使我们重新考虑妇女、女性的问题并且可能对法律制度产生影响。

第14篇:朱汝强 梁彩红

税务信息化建设与“两权”监督关系浅析

添加:2006-4-16作者: 朱汝强 梁彩红来源: 税务学会录入:市科协 人气:669

------------------

税务信息化,是指将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税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应用于税收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中。而“两权”,是指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前者主要包括征收、管理、稽查、处罚等四个环节,后者主要包括人事管理权和财务管理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在税务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加强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两权”监督的有效方式。同时,在新形势下,要加强“两权”监督,也必然要走税务信息化的道路,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最终的唯一的选择。信息化建设与“两权”监督是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

一、税务信息化建设与“两权”监督的关系

税务部门的“两权”,包括了税务系统中的所有权力,如果不用好这两个权力,在“两权”运行中都很容易产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执法犯法的腐败现象。实行“两权”监督,是国家税务总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而提出来的,是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税务系统存在的违法违纪现象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是税务系统防范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举。税务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两权”监督,服务于“两权”监督,“两权”监督的要求又反过来推动了税务信息化建设。

(一)税务信息化将进一步为深化征管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的要求,通过信息化加专业化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信息化将科学技术融入税收征管之中,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专业化是对税收征管的各种资源进行重组和合理配置,这是税收征管的发展方向。税务信息化将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为实现高度的集中征收、一级稽查和专业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税务信息化的趋势是要应用在广域网支撑下的大型数据库征管软件,从而淡化地域差异,不但能支持信息的高度集中和实时共享,而且还支持各岗位之间工作通过工作流向有机结合流动。税务信息化的应用将有利于深化征管改革,为集中征收、一级稽查和专业化的管理提供可能,对系统的操作权限进行调整,实现了向管理局职能的转换和工作的有机衔接,全面实现了大范围内的征收过程、征收信息处理和征收机构的集中管理。同时在信息软件的支持下,稽查工作要实现选案、稽查、审理、执行的四分离,初步形成一个协调高效、打击有力的一级稽查体系。

(二)税务信息化将进一步推进规范执法,从而提高税收执法水平。税务软件要严格依照税收征管规程和税收征管法规设计,是依法治税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要统一规范征管业务流程,通过税务信息化,纠正税务机关的不规范行为,使税收执法更加规范、科学和严密。税务信息化在稽查环节的应用,将全体稽查人员的行为约束到软件规定的程序上来,使整个稽查工作按照四分离的要求相互制约,环环相扣,有利于稽查职能作用的发挥。通过计算机的选案,有效提高选案的准确率和针对性;顺着税务软件规定的程序走,将所有的稽查文书都通过软件进行集中处理,纠正了日常稽查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使稽查工作依

法透明;通过稽查与征管间信息的衔接和共享,充分提高了稽查的效率,也提高查补税款的入库率,发挥了稽查的威慑和打击作用。

(三)税务信息化将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税务软件要严格按照《税收征管业务规程》编写,业务操作环环相扣,征管数据无法随意更改。正式运行后,税收工作各环节都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这就为各岗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提供了重要手段,有效地规范了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以税谋私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1、建立计算机网络监控体系。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税收征管软件能为提高我们的征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不但要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不断增加投入,进行更新改造,还要建立以征管软件为主体,由防伪税控系统、金税工程交叉稽核系统和协查系统、增值税纳税评估系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系统、电话申报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系统、公文处理系统等若干个辅助应用系统相组合的功能齐全,数据实时共享的计算机监控网络,进一步延伸主体征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税收征管的技术水平。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税收业务的覆盖和管理,加强了对执法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使管理模式由“人管人”向“机器管人”转变。

2、加强内部的监督制约。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抓队伍建设也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减少执法的随意性。税务信息化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税收征管中的暗箱操作,不但监控严密,而且反映的内容客观真实,能及时地发现干部在税收征管中的违规行为,使干部队伍建设更加有的放矢。

二、“两权”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呼唤税收管理信息化

当前,一些地方认识不足,改革措施相对滞后,制约了“两权”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尽管从形式上初步完成征收、管理、稽查、处罚等执法权限的分离,但各环节职能划分尚不够科学、明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互为制约、互为促进的格局尚未建立。二是机构改革尚不到位,一些该从基层部门上收的执法权限没有上收,政出多门、人为变通税法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人事制度上,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机制尚不够健全;在财务经费管理上,一方面基层财权过大,另一方面公开透明度不强,导致了私设“小金库”、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税务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束缚了运用科技手段监督“两权”的进程。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我们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现代的科技手段对“两权”进行有效的监控。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对“两权”实施科学严密的监控

要改变当前的落后状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首先是要认识到加强“两权”监督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国家税务总局在2000年7月的全国税务系统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要加强“三个建设”,强化“两权”监督,即以强化对“一把手”的管理监督为重点,

加强班子建设;以推行目标责任制为重点,加强基层建设;以强化对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才能切实开展“两权”监督工作。其次是要认识到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纵观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很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是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内外监督的,像美国全国只有4个税务信息处理中心,菲律宾也只有5个,而新加坡只有1个,而我国税务系统目前有6万多个征收点,税务信息化建设已提到我们的重要议事日程,是急需完成的一件大事。我们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正在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实现税收管理监督的科学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朱总理在2001年11月考察金税工程时,对金税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还明确指示,金税工程三期要尽快立项,并要求建立覆盖所有税种、覆盖税收工作所有环节、覆盖国地税局且能与有关部门联网的税收信息化的“天罗地网”。国家税务总局也于2001年印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试点工作方案》。第三高度重视加强“两权”监督与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如果把这两者的关系孤立起来,必然会使得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规划、组织和实施,各自为政,造成顾此失彼,结果是两败俱伤,制约了“两权”监督和信息化建设。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加强领导是搞好信息化建设和“两权”监督的关键。各级领导一定要树立“科技加管理”的思想,把税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和“两权”监督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到税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会碰到的各种复杂局面,掌握现代科技环境下的税务管理、行政管理特点和技能,提高对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领导能力。要认识到“两权”监督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单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系统的大力合作、支持和配合,要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三分技术,七分协调”,技术部门是税务信息化建设实施的主体,各业务部门是税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三)以税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深化征管改革,从而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大力推进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的税收征管改革,这是一场革命,会触及个别的利益和灵魂。税收执法权之所以容易出问题,是因为在执法方面存在随意性。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务机关的减免税权没有了,但还可以审批税款缓缴;涉税案件可查也可不查,可查深也可查浅;查出了问题可罚也可不罚,可罚多也可罚少,如此等等。要解决好执法中的随意性问题,光靠苦口婆心的教育不行,靠责任追究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要靠在税收信息化的基础上,适应其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和上收税收执法权,通过推广应用信息系统削弱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权力,解决执法随意性和税务腐败问题,通过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征管领域的应用空间,以现代化的征管手段推动税收执法的规范化,通过改革,变综合性机构为专业性机构,变多种权力为单一权力,形成征、管、查、罚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格局。征收主要是受理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等事宜,并向管理、稽查传递纳税信息;管理主要是对纳税人进行日常管理和审核检查,掌握税源变化和纳税情况,提供稽查建议;稽查主要是对传递过来的稽查信息以及上级下达的稽查任务,开展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三者之间相互传递反馈信息,形成一个完整链条,上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信息就无法向下传递,下一个环节就能及时发现,从而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对涉税案件的行政处罚环节,建立起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处罚内容、处罚结果“四公开”和审理所初审、法制部门审核和上级局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的三级“审理”制度,确保了处罚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

(四)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以现代化的征管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对执法人员实行全程监控。征管手段的改进,既是提高征管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防止以权谋私的重要措施。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的征管改革是一场革命,建立行政管理、税收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应用等所有职能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把税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统一的征管软件中,达到“机器管人”的目的。如税收定额、纳税数额、停歇业等基本信息一旦生成,基层征收单位必须向上一级主要部门汇报后,方可变更,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基层执法人员的权力。所有的征税业务都由计算机处理,征税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征税结果由计算机反映,使税务人员与纳税人的直接接触变为间接接触,做到征收数据由秘密到公开透明,领导可以在办公室随时查看到税收的有关情况。上级机关可按月公布税务登记率、纳税申报率、税款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税务违章处罚率,从而实现对执法人员的全过程监控。

(五)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行政管理各方面的监督。税务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改革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就目前我们大多数地方来说,税务信息化主要还是在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应用,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还非常有限,主要是应用了公文处理系统、财务记帐系统,其实在此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在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办公自动化、税收法规查询等方面,只有按照金税工程三期工程的总体构架、思路、目标、步骤,在大力推进征管改革、促进税收管理系统的应用的同时,大力推进行政管理各方面的应用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财、物管理方面的人为因素,做到行政管理的公开、透明,实现人人监督我,我监督人人,促进对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和制约, 从而建设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税务行政管理体制。

(作者单位:玉林市国家税务局)

第15篇:优秀柜员心得体会

优秀柜员心得体会

五年前,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怀着对银行工作的无限憧憬,我成为了一名**银行的普通员工,从那天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迎来送往的平凡工作中,我不仅有对工作满腔热忱、更有颗追求完美的心,坚持不懈、韧劲十足地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以务实求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处理每一笔业务,以自然豁达、和善宽容的心境接待每一位客户,以团结互助、平和谦逊的姿态与领导同事一起为华夏银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中我领略到了服务的魅力,体会到了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的真正内涵,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并以此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客户的一致好评,范文之心得体会:银行前台柜员心得体会。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也高标准严要求地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扩充拓展自己的业务知识面,亲切快捷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服务,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业务知识全面、服务规范从容的多面手。几年来的实践也使我真正理解了服务的真缔,理解了服务的内涵,深知只有平时勤练技能和苦钻业务知识,才能熟练掌握服务的技能规程,提高自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准确、高效、快捷”的服务理念,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更好的业务。

一、微笑是文明优质服务的引言。微笑,是自信的一种表示,是无声的语言,她传递着友好的信息,她是人们交往中最丰富、最有感染力、最有征服力的表情。柜台是银行的窗口,柜台员工的精神面貌代表着银行的管理水平和形象,微笑是员工心灵的窗口,是职业风范有效展示形式。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和客户进行最真诚有效的沟通。比起年轻漂亮的同事,我没有先天有利的条件,但我相信“相由心生”,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最具魅力,才能把一颗真诚的心传递给客户,用我发自内心的足以赢得每一位客户信任的会心的真诚的微笑,来温暖客户的心灵,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我深知客户是银行的宝贵资源,有了客户才有我们的存在,服务是银行的经营之本、是银行的效益之源、是银行的灵魂、是银行的生命,所以无论工作压力多大,还是工作多累,还是家有烦心事忙碌到深夜,都不能摆出一副不开心的脸色,因为这样会使客户感觉他是不受欢迎的人,将会引起客户的猜疑和不满,无形中会把许多客户拒之门外。有一位客户来我行办理了几次业务后,他告诉我们,他到全国很多银行办理过业务,相比之下华夏银行??

为更好更快的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提升自身业务办结效率,加快自身在工作中的成长速度。现将我入行以来的工作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切实加快业务能力的学习。本人主要从事柜员相关工作,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认真体会到对提高基本业务能力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对点钞、打算盘、数字录入等基本操作能力的学习,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业务理论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理论学习,确保工作质量的提升。

2、作为一名基层网点柜员,全面加强柜面营销和柜台服务,这是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我们临柜人员最为实际的工作任务。我深知临柜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顾客直接了解我行窗口,起着沟通顾客与银行的桥梁作用。尤其在这样的农村基层网点,耐心的讲解和专业的知识对提升服务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优质的服务对于加强柜面营销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只有诚心的服务和专业的知识,才能满足客户提出的实实在在的金融需求,才能让客户感受到农行服务的品质。

3、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己的依法合规工作意识。认真学习和并坚持“三化三铁”等运营考核办法。这不仅仅意味着金融业务的无差错,更重要的是要坚持账表

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真实反映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确保资金运营的安全性。同时,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遵章守纪意识。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按章操作,合规办理业务。

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自身业务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平时学习意识不强,与一些优秀的老员工相比,还有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使自己的各项工作有新的更大的提高,争做行家里手。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银行提供着日益多元化的服务,以解决人们生活中许多琐碎的问题,人们光顾银行的次数也日渐增多。工作在第一线的银行柜员,他们的一举一动代表着该行业的职业规范,会给客户留下最直接的印象。银行柜员该如何体现银行的优质服务呢?

首先,要清醒的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今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服务更是体现了银行的软实力与竞争力,服务是银行经营的载体,是银行经营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银行经营必须通过银行服务才能实现,银行服务本质上就是银行经营。一家银行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其所能吸引的客户数量和工作效率。服务是品牌,是形象,是一个单位核心的竞争力,礼貌是服务的第一要素,柜台是向客户提供服务的第一平台。我深知临柜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顾客直接了解我行的窗口,起着沟通顾客与银行的桥梁作用。其实,客户实实在在的人群,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就来自我们所提供的实实在在的服务。而亲切的服务就从微笑面对客户开始。一听到微笑这两个字,有人一定会想:人人都有一张脸,每张脸都会笑,这有什么值得你好讲的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遭遇蹙眉冷脸的经历,在那一刻,你的心里不曾渴望过灿若阳光的笑颜吗?其实,微笑是最美的花朵,微笑是人间永远的春天,它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当你面对它的时候,你无法愤怒,无法吼叫,无法责备,更无法拒绝。现在许多行业都在提倡微笑服务,于是许多人煞费苦心的对镜练习,企图练出一副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可是直练到腮帮子发胀才认识到,微笑并不像点钞或者打算盘那样可以练得出来的,微笑不是一种职业化的笑脸,而是一种情绪,也可以说是一种气质的流露,是微笑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表现,是他们充盈的内心世界真实、自然的流露。

其次,要做好服务。除了要对业务知识有熟悉的了解之外,还要以客户为中心,跟客户交流感情,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保证客户满意,朝着我们银行的服务理念靠近。其实客户就是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的“考官”,如果我们银行员工每天上岗懒散,妆容马虎,甚至言辞冷淡,态度生硬,那换位想一下,你会对柜台里的工作人员付出应有的尊重吗?

再次,服务要注重细节。要让顾客觉得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很用心的在为他服务,我们要善于观察客户、理解客户,对客户的言行要多揣摩,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做好每一个细节。不要总是抱怨客户对你的态度,客户对你的态度,实际就是你自身言行的一面镜子,不要总是去挑剔镜子的不好,而是应更多的反省镜子里的那个人哪里不够好,哪里有需要改进。

什么是优质服务?优质的服务并非卑躬屈膝,而是以细心、耐心、热心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时刻让客户感受到优越感和被尊重。 “ 以客户为中心 ” ,是一切服务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银行服务的宗旨,是经过激烈竞争洗礼后的理性选择,更是追求与客户共生共赢境界的现实要求。做好银行服务工作,取得客户的信任,很多人认为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基础,细心、耐心、热心是关键。我认为,真正做到 “ 以客户为中心 ” ,仅有上述条件还不够,银行服务贵在 “ 深入人心 ” ,既要将服务的理念牢固树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又要深入到客户内心世界中,真正把握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仅做表面文章。我们经常提出要 “ 用心服务 ” ,讲的就是我们要贴近客户的思想,正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没想到的我们要提前想到,用真心实意换取客户长期的理解和信任。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们就得 尊重这个行业 ,就得具备 这个行业 应该具备的仪表形象。作为银行的一名员工,在与 顾客 及同事之间频繁的交往中,应该时刻警记尊重对方,考虑对方的需要。从细小的整洁、发饰、服饰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形象无愧于一个 合格的银行职员,让对方首先在形象上认可你、信任你甚至依赖你,我们应该给 顾客 一种 “ 稳 ” 的感觉 。银行柜员应该做到尊重客户。接递客户手中的现金、单据、卡证时,不要抛掷;有必要确认客户存款或取款的具体数额时,不要高声大喊;当客户前来办理某些较为琐碎而毫无利润可言的业务时,如大钞兑换小钞、兑换残钞等等,要有求必应,不可推辞。

柜员工作是银行最辛苦的工种之一。银行业务流量逐渐变大,工作中又不能出丝毫的差错,所以工作一天下来,人会非常的疲惫。有时候碰到与客户产生分歧时,更是感觉不被理解。很多时候,并不是柜员态度不够好,而是在这个行业中为了降低风险而制定的规定和要求,一些顾客对此非常的不理解,甚至不理会柜员的解释。因为受了委屈,一些柜员会偷偷地掉眼泪。生活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烦心事,也很容易被对方的情绪感染,这时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不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要时刻微笑着为大家办理业务,但有的银行柜台职员却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因为要和钱打交道,似乎金融工作人员天生一副严谨、不苟言笑的面孔。这让来办各种业务的客户们多少感觉有些别扭。所以,当我们带着微笑为客户服务时,总会使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好感。

有一位经济学家曾说过:“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你都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当有十二分热忱,这样你就会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你就能使你的工作成为乐趣,只有这样你才能真心实意的善待每一位客户。”所以我们每一个员工务必都要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和感恩。

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变动,在这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如何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商业银行市场中立足成为了主题,因此“综合柜员” 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众所周知,在白山分行辖内,一线人员配置紧缺,因此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就迫使我自己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按总行和支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好自己对私工作的同时,还应通过学习对公业务的办理和审核来完善自己职业技能,不明白的就提问,虚心的向其他同志请教。对待业务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自己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自己不会的学会。不怕累不怕苦,把自身业务的领域扩大化,使自己在商业银行竞争中为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学到的东西却不少。其他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度的推进,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很快我们就会在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上被其赶上甚至超越。所以我们不仅仅立足本职工作,更应该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使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为建行事业发出一份光,一份热。

作为储蓄岗位一线员工,我们更应该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的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以“客户满意、业务发展”为目标,搞好服务,树立热忱服务的良好窗口形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要让每个顾客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短短的几周的学习工作中, 使我深刻认识到: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是我们每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娴熟的工作技巧是做好工作的基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扎实工作,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干出更好成绩。

第16篇:优秀柜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是.....的一名普通柜员。

很荣幸能有这次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保险营销的经验,其实,谈不上经验,只能说是我的一点感受。我县经济落后,人员流动量小,人均收入更是少的可怜,有时连基本存款都很难保障,更不要说是5年期的保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行超额完成保险任务,总计470多万,我个人更是营销了56万。

回想这一个季度的成果,我觉得我还是以前的我,同事也还是以前的同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首先,要归功与我们行领导的英明决策:实行多劳多得,多卖多奖的奖励政策,使得我们有了干劲,全行一条心,努力求效益。

其次,要归功于行里加强了宣传工作,让大家切实了解保险的好处,一举改变了了我们的营销环境。保险在大家的概念中有很多的误区,感情上比较排斥。为了改变这一认识,我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一方面,请保险公司的员工来我行进行培训和宣讲,在改变同事的认知的同时,极大地扩大了保险的普及度;另一方面,印制保险宣传单页,广为发放,积极介绍保险的盈利性、理财性、保障性,收到了很大成效。

第三、以点带面,赢得信誉。这是我营销的中的一点小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介绍保险时我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介绍保险,我觉得赢得客户的信任会比苦口说教有效地多,所以我在介绍保险的时候积极向他们推荐我们的新业务,只要农行有新业务推出,我都及时到

各单位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把新业务的各种优点告知大家,请有关科室代发宣传资料。今年,我向客户推荐了贷记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支付密码、现金管理等十余种新业务,大家在使用中普遍认为这些新业务方便适用,灵活快捷,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提升我行形象,赢得信任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保险量。

第四、是及时征求意见建议,尽量满足各种需求。通过征求意见,我们共采纳大家合理化建议20多条,制订整改措施12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客户。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客户都会找到我调换新钱、零钞等,每次我都不厌其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春节之前,我也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他们在有关方面有无要求。通过这些措施,使客户看到我们对他们意见建议是真正重视的,培养了他们对农行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对保险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只要抱着永不放弃的劲头,付出超常的努力,不轻易言败,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17篇:农行优秀柜员

做 客 户 的 知 心 人

——记优秀柜员瑞雪同志事迹

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平凡的身影。一个始终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蒙古族女青年——瑞雪,现年27岁,一个普通、平凡的综合柜员。2011年,在支行领导的精心培育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她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念,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服务是我本职”的志愿服务理念,用辛勤和智慧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受到支行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誉。

每当看到窗口业务繁忙,储户排长队的情景,你就能看到她那凝重、认真的神情,娴熟、快捷、准确、周到的服务,赢得储户连声赞许的那一刻,她会透着甜甜的笑容,心里则提醒自己:“这是我的业务,我做得还不是更好”。耐心出业绩,有几次给一位储户整理清点上万元零乱不整的钱,赢得这位储户上百万元存款转到该行开户。这件事在全支行上下引起了重视,也让其他同事信心倍增,大家志愿服务的劲头更足了。

瑞雪同志,自2008年从事柜员工作以来,工作中兢兢

1业业,勤学苦练,熟炼地掌握了银行柜台工作的各个环节。她凭着自己丰富熟练的业务知识,精心工作,为客户解答疑惑,并为客户办理他们最需要最适合的业务,让他们更了解农行,更需要农行。一次,有家企业客户由于办公地点的改变,来支行办理业务成了他们的头疼事,在一次业务办理过程中,瑞雪了解到这些,建议客户办理企业网上银行,把客户的需要和企业网上银行的优点简要的向客户介绍后,客户觉得很有必要办,而且当天就准备好了相关手续,开通了企业网上银行。她用自己的爱心,服务于客户,奉献在窗口,成为储户们的贴心人。还曾先后多次获得“银行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优质文明服务标兵”、“柜台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用学习武装头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用学习搞好实践活动。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些。在学习中,她主动做到“两个坚持”,第一坚持学习各种金融知识;第二坚持写学习笔记。

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人们都知道,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每个人身体循环的血液。选择银行柜员这一岗位,是一件十分辛苦、繁琐的工作。全年365天,有310多天早出晚归,多数时间加班加点,特别是2011年的下半年,她身怀有孕还坚持奋斗在工作第一线,但

从没有听到报怨,喊苦喊累。瑞雪,这个金融工作的优秀年轻人,她把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

2011年12月底,企事业单位、个体大储户都要忙于对账和发放工资等诸多业务,她在怀孕近八个多月的情况下,还是利用业余时间加班整理。其中有一部分工作是代发工资业务,一天紧张工作下来,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来录工资表,临近年末,需要发放的工资量比以往要大,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连几天加班录入到很晚,终于都及时的发放到员工卡内,辛苦和开心,她应该最有感触。

她始终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观念,在工作中积极肯干,比学习、讲奉献,比服务、争先进。树立大局观念,维护集体荣誉,听从指挥,以实际行动,在储户心目中树立了“亲和”形象。真正做到了时时为用户着想,处处想着为大家排忧解难,时刻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努力践行爱岗敬业。

她坚信前面的路还很漫长,柜员仍须“上下而求索”。

第18篇:优秀柜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是.....的一名普通柜员。

很荣幸能有这次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保险营销的经验,其实,谈不上经验,只能说是我的一点感受。我县经济落后,人员流动量小,人均收入更是少的可怜,有时连基本存款都很难保障,更不要说是5年期的保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行超额完成保险任务,总计470多万,我个人更是营销了56万。

回想这一个季度的成果,我觉得我还是以前的我,同事也还是以前的同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首先,要归功与我们行领导的英明决策:实行多劳多得,多卖多奖的奖励政策,使得我们有了干劲,全行一条心,努力求效益。

其次,要归功于行里加强了宣传工作,让大家切实了解保险的好处,一举改变了了我们的营销环境。保险在大家的概念中有很多的误区,感情上比较排斥。为了改变这一认识,我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一方面,请保险公司的员工来我行进行培训和宣讲,在改变同事的认知的同时,极大地扩大了保险的普及度;另一方面,印制保险宣传单页,广为发放,积极介绍保险的盈利性、理财性、保障性,收到了很大成效。

第三、以点带面,赢得信誉。这是我营销的中的一点小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介绍保险时我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介绍保险,我觉得赢得客户的信任会比苦口说教有效地多,所以我在介绍保险的时候积极向他们推荐我们的新业务,只要农行有新业务推出,我都及时到

各单位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把新业务的各种优点告知大家,请有关科室代发宣传资料。今年,我向客户推荐了贷记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支付密码、现金管理等十余种新业务,大家在使用中普遍认为这些新业务方便适用,灵活快捷,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提升我行形象,赢得信任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保险量。

第四、是及时征求意见建议,尽量满足各种需求。通过征求意见,我们共采纳大家合理化建议20多条,制订整改措施12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客户。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客户都会找到我调换新钱、零钞等,每次我都不厌其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春节之前,我也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他们在有关方面有无要求。通过这些措施,使客户看到我们对他们意见建议是真正重视的,培养了他们对农行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对保险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只要抱着永不放弃的劲头,付出超常的努力,不轻易言败,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面试自我介绍的12条注意事项

求职者做面试自我介绍时,如果能够做到以下12点要求,那么,获得面试机会的几率就大,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整个答题过程请用普通话,俗语要中等偏慢,流利清晰。

2、开始时,考官通常会对你进入面试表示祝贺时,考生要以“谢谢”回答考官。

3、当考官读完面试欢迎语和试题,示意开始答题后,可以说:“谢谢,请让我准备一下。”或“好的,我准备一下。”

4、每题的思考时间不要太长,1-2分钟为宜。可以打草稿,写出自己的思路要点。

如果实在不知从何答起,可以用诸如“关于”之类的一句话缩短思考间隙,同时可以不留痕迹的思考答案;也可以重复该题目,这既给自己赢得了思考时间,也表示了对答题的重视。

5、尽量用“第

一、第

二、第三„”等句式,进行要点式答题,以显示自己的思路清晰有条理,也便于考官明明白白地去听你的回答。

6、没听清题或自己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可以请考官再读一遍题目,但不要超过两遍。如果遇到实在不会回答时,不要浪费时间,坦率地承认即可,争取把下一题答好。

7、答题保持适度的音量,既要让考官能听得到、听得清楚,又不能过于洪亮。考前注意保养好嗓子。如果感冒,要向考官说明,提示考官予以理解。

8、合理分配每一题的答题时间,不可太短,但也不要超时。答题超时后,请立刻收尾结束。

9、考试期间始终保持高度精神集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冷静,避免情绪化,更不可与考官争论。不要有疲惫的表现,也不要坐立不安。

10、适当的时候应利用一些肢体语言(点头,手势等)来弥补自己语言表达上的不足。遇到演讲题时,在征得考官同意后可以起立作答。答题中可以有停顿,但要注意控制。杜绝“啊”、“嗯”、“这个”、“那个”等词语的出现。

11、面试时间在上午时,作答应尽量详细;若面试时间在下午,则应简洁答题,最好有创新亮点。

12、当全部问题回答完毕时,考官一般会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此时不要多讲,以“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谢谢各位老师”为结语为宜。

第19篇:朱家平先进事迹

2009-2011年度南京市劳动模范推荐评选材料

返乡创业先行者,群众致富领路人

————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金牛山社区朱家平同志先进事迹

朱家平,男,1960年6月11日出生于南京市六合区金牛山脚下的山子林组。1980年,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的朱家平,来到了六合县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为了能够有所作为,他每时每刻都严格要求自己,将学习始终放在了第一位,每年都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管理知识等方方面面的学习培训,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凭着一股韧劲,凭着持之以恒的激情,凭着对工作踏实认真、任劳任怨的态度,朱家平于1988年5月18日创办了南京雄州无线电厂(1996年7月售股改制后,更名为南京雄州机电制造有限公司);2002年10月雄州机电与韩国裕盛公司合资成立了南京雄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朱家平在六合经济开发区新创建了南京超州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在这三个公司里,他一直担任着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二十多年来,朱家平创办并经营管理的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效益逐年递增,每年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上交各类税费,解决了六合当地300多人的就业问题。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三年来,由朱家平领导并经营的南京雄州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雄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南京超州机电制造有限公司,销售共计14600万元,共向国家上交了各项税金1380万元。

2005年以来,在工业企业取得一定利润后,有着企业管理经验的朱家平同志,不忘生他养他的家乡,多次回到家乡,愿为家乡尽点力,做点贡献。带着一颗回报家乡,感恩家乡,让家乡父老也走上致富的心,他来到了金牛湖街道金牛山社区这块生他养他的热土上,想带领左邻右舍一起致富,实现多赢。经过多次的交流沟通,从本组开始,一户一户的拜访,谈心,几年的诚意,终于感动了村民,并与他们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2010年1月,成立了南京金牛湖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朱家平,带领他的儿子朱超与有志青年李桂忠等人,开始实施“改变家乡面貌,回报家乡”的计划。

一、亲力亲为,打造金山农业园

2010年,南京金牛湖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朱家平同志立即带领公司一班人,对所流转的土地进行平整,他们不分昼夜地施工。当时,大家都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工作上困难很多,许多工作都是朱家平亲力亲为,他一边干一边学,还一边教手下的人。面对严寒与酷暑,冲在最前面的总是他,他向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肯学肯干肯吃苦,没有做不到的事。”在他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带领下,公司第一年就定植了一百多亩优质葡萄。在抓定植的同时,他积极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观光旅游打下了基础。

金山农业刚成立,工作上千头万绪,事情很多,不但要做好金山农业的工作,还不能影响工业企业的工作,因为工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好是搞好农业工作的后盾。所以朱家平同志常常是起早贪黑的工作,经常早上5点多就从六合来到施工现场,晚上到22点多才离开,有时要到24点才离开。回到六合有时,还要处理超州公司的工作。工作起来,他从不喝茶很少喝水,经常忘记吃高血压的药,一段时期影响很大。但他依然不减对金山农业投入的热情。 朱家平同志首先想到的是“要想富,先造路”, 他不但建设了田间生产用路,还同时建造了村庄道路。为了确保水泥路的质量要求,购买的是商品混凝土,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亲自指挥,检查水泥路的厚度等质量问题。如今,原来的田间小路已经成为了宽敞大道,村民雨雪天出门再也不用走泥土地了;田间、村庄绿化同时建,现如今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苗木、各种各样的花卉。在一期建设的同时,朱家平同志不辞辛劳,连续同其他四个组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明确了二期、三期目标。

2011年,金山公司加大加快了投入,在五十年不遇的先旱后雨的不利气候条件下,朱家平同志带领金山人战天斗地,一举定植了500多亩葡萄、油桃、枇杷等经济林果。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在公司1000多亩的流转土地上,已经建成了葡萄、油桃、枇杷、草莓等经济林果600多亩。配套滴灌设施400亩,6米宽钢架大棚面积400亩。截止2011年12月,金山农业已实际投资1500多万元。

在朱家平的带领下,2011年7月18日,金山农业特色葡萄基地已顺利开园,首次挂果产葡萄4万多斤。朱家平同志始终要求公司全体员工要把“让消费者吃上绿色放心水果”当作永恒不变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并且要求本着“质量第

一、信誉至上、服务到位、价格合理”的原则,做好一切工作。为了确保葡萄的质量,朱家平不惜多次奔跑与交流,聘请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赵密珍主任研究员作为技术指导与顾问,还聘请了一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负责技术工作。2011年初次挂果的葡萄荣获了奖项: “夏黑”葡萄先后荣获江苏省第四届“中山杯”早中熟品种评比银奖、2011年南京市葡萄大赛银奖、中国南方第四届“中山杯”优质葡萄评比银奖;“醉金香”葡萄先后荣获2011年南京市葡萄大赛优胜奖、中国南方第四届“中山杯”优质葡萄评比银奖;“甬优1号”葡萄荣获中国南方第四届“中山杯”优质葡萄评比银奖。根据目前的葡萄长势预测,2012年可年产葡萄20万斤;油桃也会初次挂果。

二、率先带头,与群众共同致富

1、租赁土地,提高农民土地收益。

两年多来,金山农业与金牛山社区的林东、林西、朱南、朱北、新生五个村民小组签订了1000多亩的土地流转合同。在土地流转合同签订过程中,朱家平是我们金牛湖街道第一个主动向村民提出租赁费以500斤水稻/亩为计价单位的人,租赁费用远远高于周边农田承包价,这样随着水稻价格的提升,农田租赁费将逐年上涨,农民土地收益将逐年提高。

2、提供留守农民就业,增加农户收益

金牛山村的农民大多数主劳力已外出打工,只留下了部分留守农民照顾家庭、老人与孩子。金山农业的园区建设,为周边100多名留守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使用了农村留守劳动力,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让农民离土不离乡,使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并且农户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预计在3-5年内,辐射带动面积可达2000亩,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

3、引导周边村民,开展自主创业

朱家平还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参与金山农业的生产管理,使农民更好的掌握种植技术。许多农民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对公司提出的一些管理理念不能理解支持,行动上与语言上设置了一些障碍,朱家平没有灰心丧气,不厌其烦地找农民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为了实现共赢,朱家平拿出资金进行投入,并准备好相应的苗木,对园区进行切块承包管理,采用定园定区负责制,培养农户有自主创业的能力。这一举措加强了农民的责任意识,使农民知道“谁付出的多,谁就得到多”,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4、关心困难群众,关爱社区与社会。

在个人致富的同时,朱家平不但关爱公司员工与周边农户,而且还关心社会。 “一个人富了还不行,我要带领我的家乡人一同致富。”朱家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直把公司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看待,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百姓谋取更多的福利,他和家人省吃俭用,从不计较吃喝;招待客人、请员工聚餐时却从不心疼手软。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地为员工排忧解难:只要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生病的事情,他都会主动带上礼品礼金前去慰问;员工家中经济出现困难,他会慷慨解囊,热心资助。他待人热心、和蔼,主动找员工交流谈心,在员工的心目中,他不但是领导,更是兄长。尽管投入金山公司两年多来,公司才仅仅有几万元的销售,利润根本无从谈起,可对农民当月的工资,朱家平不但从未克扣,而且每个月都是当月兑现。2012年春节后,在还没有任何收益的情况下,朱家平还主动为员工调增了工资。

朱家平同志在未见到任何利润的前提下,还主动向金牛山社区拿出部分资金,支持社区的市政建设。他说:“君出于民,民出于土,土地流转后,社区基层组织没有资金来源,社区要维护正常运行,没有资金怎么行?支持社区是我们的本份。”他的这一提议也可能是我们全区的第一个人,也可能是南京市的第一人。为了振兴地方经济,朱家平还主动为金牛山社区招商引资,介绍并引进其他投资客商前来兴办企业,想改变金牛山社区的整体面貌,让金牛山人真正富裕起来。

朱家平还主动积极为敬老院的老人捐款捐物;他还率先带头,组织公司员工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汶川地震捐款、玉树地震捐款活动,先后得到了社会与政府的一致好评。2010年成立金山农业以来,朱家平不仅在每年逢年过节为周边五个村庄的村民每户发放水果、酒等慰问品,还为60岁以上的老人分档次发放春节慰问金。朱家平和其企业多年来向汶川大地震、横梁敬老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等社会各界捐款22.6万余元,向金牛山社区捐款和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春节慰问金等16.6万余元。

三、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2011年下半年,由于扬滁公路建设工程的需要,刚刚布局完整的葡萄园需要部分占用,扬滁公路将由东向西穿过葡萄园。朱家平同志看着刚刚建设好的钢架大棚,长势旺盛的葡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一边是精心布局并种植的葡萄园,一边是国家市政建设的需要,作为党员的朱家平,丝毫没有犹豫,没有计较个人得失,毅然决然地支持了国家公路建设,对扬滁公路占用没有提出任何怨言,只是一句话:“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听命于政府的安排”。 许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人说朱家平是在犯傻。朱家平没有与日理会这些,他还抽调许多员工,亲自带领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拆迁移栽工作。得到了周边老百姓与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如今青奥会轻轨建设工程还将占用葡萄园的部分土地,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占用的具体位置,但在朱家平的心里已经充分做好了思想准备,只要是国家的决定,只要可以振兴地方经济,只要家乡繁荣,老百姓能够致富,他就会选择“无条件支持”。

四、展望未来,园区前景盎然

金山农业东邻风景秀丽的金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西接环境优美的桂子山石柱林风景旅游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2014年青奥会帆船比赛将在金牛湖举行,轻轨工程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是金山农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契机。金山农业在朱家平的领导下,将以金牛湖风景区为依托,乘青奥东风,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及旅游观光等以农为主的现代农业,逐步形成一个规模化、产业化、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生态农业基地,并按照“实施高效农业栽培——观光旅游——商务接待”的整体经营思路,形成自身独特的产业链。 朱家平同志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自始至终用他勤劳踏实的工作作风,带领着金山的员工与社区的农民,认真描绘着金山的明天。三年内:公司从“成为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示范企业,到研发出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色品牌果品,再到申报认定无公害基地与无公害产品,申报认定绿色基地与绿色产品,最终能够建立销售网点,进军超市配送”。三年后,公司将进一步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金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和“桂子山石柱林风景旅游区”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在未来的3-5年内,在朱家平的带领下,金山公司计划投入资金5000万元,计划将公司打造成为别具特色,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高效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旅游观光高效农业示范区,它将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第20篇:优秀党员朱伟先进事迹

做一名优秀的生产排头兵

------记四车间主任朱伟同志

该同志至04年9月进入公司以来,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事。作为一名党员,一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学习和工作,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认真领会并执行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和指示精神,并贯彻落实到岗位实际工作当中始终把维护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

刚进入公司该同志作为一个操作工,工作中不怕吃苦受累,勇挑重担,主动找事干,做到“勤动眼、勤动嘴、勤动手、勤动腿”,积极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分阶段提出较高的学习和工作目标,不断追求更大的进步。第二年以优秀的业绩担任主操,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积累,踏实的工作作风、果敢的处事能力、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对产品工艺知识了解透彻,遇到问题能及时的作出判断。凭自己在工艺知识方面的经验积累,能准确的分析解决问题所在。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担任班长期间,该同志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继续加强前面所述能力的锻炼,让自己逐步完善与提高。把工作重点放在怎样让生产现场员工提高质量意识上,提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是否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员工是否意识到本工序质量特性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是否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与发生不良情况下

的应对,是否能够对本工序成品实行首检,自检,互检能否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有效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现场的设备状态如何,场地卫生,6S工作,把班组基础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综合能力的极大提升,使该员工很快担任车间负责人,他本人有强烈的事业心,只要是职责内或上级领导布置的工作都会努力去做。作为一名车间带头人,首先是模范带头,他处处做表率。团结和带领班组骨干成员,善于出主意、想办法,尤其是去年底生产OPGW期间,由于交货期急,加上其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跟铝包钢不同。其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还要兼顾其它任务单的生产。他坚持每天在生产现场指挥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一个任务单都尽量往前赶,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关心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使每位职工都能安心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工作,尽职尽责,能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为车间全面完成全年产量质量指标作出自己的努力。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对公司有责任心,对社会有爱心,对工作有恒心,对同事有热心,对自己有信心!每天前进一步,做最好的自己!自己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工作职责。该同志以坚强的党性原则、高尚的人格力量、扎实的苦干精神、一流的工作业绩,切实履行党员的时代责任,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优秀柜员朱彩苏先进事迹
《优秀柜员朱彩苏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