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钟洋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13 08:37:32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钟世才先进事迹

头套着螺丝帽,增加的重量仍压不住他颤抖的右手,文件之上,是一串串歪歪扭扭的字迹。汗,顺着胳膊,像蚯蚓一样爬进衣袖,又湿润了桌子。额头上,一根根筋暴了起来。

然而,他却强忍着淋巴癌带给身体的剧痛,一丝不苟的工作着······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优秀共产党员、纪委干部钟世才。

为民请命 铁肩担道义

1991年初夏,刚过而立之年的钟世才调到钟山县纪委工作。从此,他三进信访室,两进审理室,从检查员到审理室副主任、主任,信访室主任,纪委常委,整整18年,默默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的就是矛盾,要化解矛盾,就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神。钟世才常说:“办理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最重要,只要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到钟山县投资的曾路生,为要回抵押在该县经贸局的3000元医药销售风险承包抵押金,四处奔走,历经3年却无结果。2004年,求告无门的曾路生到纪委信访室上访,时任信访室主任的钟世才立即受理。“按常规,曾路生反应的情况,信访室完全可以把问题转给有关部门。”一位同事告诉曾路生。

钟世才却没有这样做。“踢皮球永远也做不了事。”他坚定地说,“既然他找到了我们,就是对纪委的信任,我们可以吃苦受累,但决不能辜负群众。”

他带领信访室的同志首先到卫生局和医药公司了解情况。当被告知2002年以前医药公司属经贸局管之后,他们又奔赴经贸局,得到的答复是当时分管医药承包业务的领导退休了。

此事岂能因一个人退休就不办了?钟世才又找到了那位已退休的领导,终于查清原委。仅一个月时间,曾路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3000元钱。他说:“钱不多,但我看到了政府的姿态。”

2003年,钟山县石龙镇西江桥、月亮塘两自然村数百名村民因怀疑征地补偿款发放中有猫腻,群情激愤,一起到县纪委信访室反映情况。

面对突如其来的造访者,钟世才一如既往地笑脸相迎,此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然而,为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钟世才同村民挨个谈话,认真地做笔录。随后他又带人深入一线调查取证。历经3个月调查,一个村干部截留、贪污村民征地补偿款的案件,渐渐浮出水面。贪污村民征地款6万元的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被贪污的征地补偿款全部被退回。村民欢呼声一片。

爱岗敬业 带病办大案

在同事当中,钟世才一直有个“活字典”的外号,在法规条例的应用上,他从来不翻书,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这个身材瘦小、不善言谈的普通人,真的是个天才吗?

笔者在他的工作日记里找到了答案。在他的工作日记首页,抄录着《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说到这事,钟世才略显羞涩:“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我有一个专用的硬皮本子抄录各种条例。自从生病,没力气写子了,就偷懒只抄有关信访的内容······”

2006年3月,一直自信身体没问题的钟世才出现满脸浮肿的症状,在家人和同事的催逼下,他终于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医院做了一个检查,结果出人意料,淋巴癌!

在南宁医院和县医院住院治疗的日子里,钟世才受到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与煎熬:病情好转,恶化;好转,再恶化;更何况他的心还在工作岗位上啊。

听说钟世才得病的消息,许多同事不禁叹息连连:“这样好的人,怎么就得了这个病!”

2007年9月,身体刚有好转,钟世才就回单位上班了。“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由于身体虚弱,他四肢经常颤抖,甚至不能写字。写字的时候,为了把右手按在纸上,他在笔上套了一个大螺丝帽,已增加笔的重量。

2008年5月,一个十分棘手的案件转到了他的手上:钟山县回龙镇、红花镇民政办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套取、截留、私分、贪污民政救灾救济物资。

“这个案件估计背景比较复杂,建议应付一下算了。”在案情分析会上,有同志提出。

钟世才义正言辞予以拒绝:“不管有多复杂,只要关系百姓利益,不仅要查,而且要严查!”

为搜集证据,钟世才前往公安镇一位刚刚去世的孤寡老人家里调查。

2007年,上级部门曾到这位老人家里走访,因发现其家徒四壁生活困难,特意下拨1000元让老人修缮房子。然而,钟世才调查中发现,公安镇民政办有人竟把这1000元纳入个人囊中,结果老人直到去世也没有得到这笔修缮款。

钟世才下决心要把这个案子查个一清二楚。

然而,一时间,各种阻力接踵而至,指责声、怨恨声、谩骂声不绝于耳。

“邪不压正,只要我们还真理于老百姓,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关键时刻,钟世才沉着冷静,鼓励第一线的办案人员。

钟世才拖着病体,连续战斗在办案第一线,禁用2个月时间,这起案件就水落石出:钟山县民政局原局长等一批干部受到了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

他的付出,得到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200

1、2002年获县优秀党务

工作者称号,200

3、2004年获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被贺州市纪委纪检监察系统三等功一次······

廉孝两全 铁骨柔情传美名

走进钟世才家,四壁萧然,1996年买的沙发和茶几前,只有一台旧电视,除此之外,别无长物。钟世才每月1000多元工资,最多时要养活一家5口人。

他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这一切。查案时,有些人暧昧地笑着,递给他用信封装着的“小小心意”;一些人在他的全力奔走下得以澄清事实后,也曾感激地往他手里塞东西······

可钟世才把这些全部推开。他嘴边始终挂着一句话:“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钟山县纪委副书记邓杰说,她每次审帐,都情不自禁地想起钟世才。2001年的一天,她拿起钟世才递来的报销单,愣住了:单子上贴着面值80元的手撕发票,下方却注明——实报75元。“这5块钱也报了吧,现在还有谁这样报账的?”钟世才却坚持:“这顿工作餐确实是花了75元,我不能对不起公家。”

钟世才不但是工作出色的好干部,还是有口皆碑的贴心好女婿。尤其是他数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瘫痪的岳父岳母,被乡里乡亲广为传颂。

从1985年结婚那天起,他就把当时已年逾古稀的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侍奉。2002年,不幸降临到钟世才家:已经93岁高龄的岳父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不久,年近90岁的岳母又因跌跤骨折导致瘫痪。面对两个瘫痪的老人,钟世才悉心照料,喂饭喂水、擦身换衣······

在钟世才夫妇的悉心照料下,两位90多岁高龄的瘫痪老人,卧床两三年,直至逝世,总是干干净净,从未生过褥疮,房中连一点异味都没有。

但面对亲人,钟世才总是感到很愧疚:妻子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起了清洁工;儿子大学毕业他也没帮着找个工作。

······

采访结束后,我们看着钟世才在病床上朦胧睡去。才做过化疗,他需要休息。他的口中时而还说着与工作有关的梦话——人虽病了,但心仍然在工作岗位上。

面对此情此景,贺州市纪委领导说:“钟世才是我们贺州市纪检干部的标杆啊!”

推荐第2篇:钟南山同志先进事迹

钟南山同志先进事迹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他既是一名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医学专家,又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祖国争一口气

在旁人看来,抗击非典是钟南山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但钟南山不这么认为,他坦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早年留学英伦时的求学生涯。

1979年钟南山考取公派留学资格,前往英国伦敦爱丁堡大学进修。但英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导师不信任钟南山,把2年的留学时间限制为8个月,钟南山暗下决心为祖国争口气。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和糖尿病学会上发表。他的勤奋和才干,彻底改变了外国同行对中国医生的看法,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英国伦敦大学圣·巴弗勒姆学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学会分别授予他“荣誉学者”和“荣誉会员”称号。当他完成2年的学习后,爱丁堡大学和导师弗兰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钟南山回国报效的决心已定,他说:“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为党工作高于生命

2003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SARS疫情,国外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势力借机丑化中国。钟南山作为防治SARS的权威专家,利用经常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实事求是地告诉各国的专家学者在中国发生的SARS事件,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5月28日,钟南山应邀在全美胸肺学会(ATS)上作了《中国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情况及治疗》的专题学术报告,他专业、开放、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理有利有节的辩论风格,引起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著名的CNN电视台在《今日美国》中评论“中国大陆的SARS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令人鼓舞”。钟南山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势力借SARS事件丑化中国的“话语垄断”企图,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那段时间,钟南山既要在临床一线救治SARS患者,又要协调各地的防治工作,极少休息,身体很疲惫。老伴经常劝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为此朝他发脾气。但钟南山停不下来,因为他把自己为祖国服务、为党工作的有限时间,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宝贵!

看病“三个一样”

说起钟南山,广州市邮政局女工阿琼总是很动情。她说:假如不是遇上钟院长,自己就没命了。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吃了很多药也不行,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应该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而钟南山却不放心,继续细心地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怀疑是气管肿瘤。为确诊,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病情得到证实后,钟南山又亲自安排了医生手术,术中一看,好险,那隐蔽得很好的肿瘤竟已堵住气管的五分之四,什

1 么时候堵满了,阿琼什么时候就没了。阿琼深情地说:“钟教授的过人之处岂止在于他的医术,他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同样常人难及。”

对个别医生索取红包礼物的行为,钟南山深恶痛绝,“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能有任何折扣,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个品德。”在钟南山身边工作的人员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还有著名的“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三个一样”成了所内医务人员的共同追求。

科学不能明哲保身

钟南山是一个求实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早在留学英国的时候,他决定开展关于吸烟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当一氧化碳浓度在血液中达到15%时,同行们都不约而同地叫嚷:“太危险了,赶快停止!”但他认为这样还达不到实验设计要求,咬牙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实验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但钟南山却几乎晕倒。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还要加上抽800cc的鲜血。

在2003年抗击SARS战斗中钟南山更是这样。他坚持实事求是,不畏权威,勇敢地对“衣原体之说”提出质疑,促成广东省决策层坚持和加强了原来的防治措施,这也是广东省取得SARS患者病死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很重要的原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良知和勇气。

人要活在理想中

钟南山很喜欢中学老师的一句教导:“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他经常跟身边的人强调,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最重要,它是精神的灵魂和支柱。

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用“著述等身”、“声名显赫”来形容钟南山的成就一点也不为过。但这位68岁的老人,他仍然对事业保持着炽热的追求,在科学的殿堂坚持创新、永不停步。这种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围的人,熏陶出了一个勇于奉献、蓬勃向上的群体,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了国内瞩目的学术阵地——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博士学位授予点。

多年来,钟南山“奉献、开拓、实干、合群”的精神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南山风格”。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广东省卫生厅也专门行文,要求全省医疗战线的同志学习“南山风格”。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击非典战斗中表现卓越,他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

钟南山事迹介绍

钟南山同志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了发展祖国的医疗、教育和科研事业,他三十多年如一刻苦攻关,不断攀登,取得了累累硕果,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9年10月,钟南山同志通过国家外派学者资格考试,获得了赴英国进修的机会。在英国两年,钟南山与英国教授合作,先后取得了六项科研成果。由于成绩卓越,伦敦大学医学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边缘科学协会分别授予他“荣淮学者”称号。其主要贡献是阐明了吸烟(一氧化碳)对慢支炎病人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作用规律及高(低)氧对人工通气病人肺内分流的作用特点。

1982年,钟南山回国之后全身心投入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取得突出的成绩。在医学科研中,他重点研究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证实并发展了“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并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一书中多次被引用)、呼吸衰竭与呼吸肌疲劳(创建了运动隔肌功能测定法,研制了电脑化膈肌功能测定仪,探讨了无创通气恢复膈肌张力的途径)和慢阻肺及肺心病人营养状态及营养疗法(制定了中国人的基础耗能校正公式,研制出符合中国慢阻肺病人营养需求的全营养素“优特力生”)。他所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诱导气道平滑肌分泌内皮素,后者又可增强纤维母细胞PDGF-β及CM-CSFmRNA的表达,形成恶性循环,在气道高反应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阐明了皮质类固醇对该恶性循环遏制作用,发现了茶碱对内皮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并首次证明低剂量茶碱联合皮质类固醇吸入在哮喘治疗上的优越性,阐明了肺血管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失衡以及多种原癌基因表达异常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首次证实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早、中期就存在膈肌耐力减低、采用呼吸休息(非创伤性通气)疗法可使60%病人气促及跨膈压改善;他主持和参与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卫生部和省自然基金课题10余项;现主持国家九o五攻关课题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卫生部课题一项、世界卫生组织协作课题一项。先后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国家教委、广东省科委等各级别的奖别;在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的杰出领头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特别是哮喘及呼吸肌的医研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

3 他的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将呼吸衰竭各类抢救成功率提高到8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被聘为撰写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哮喘防治全球战略》文献的中国代表,他不仅自己潜心科研,更重视培养青年人才。他常常为青年医师选定科研课题、设计方案、指导实验,而出成果时他却退倒后面,宣扬别人。他所培养的学生,有的已成为广州市优秀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科研成果累累,成为“国家投入不多”、“取得好的成绩”的单位,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在临床治病工作中,钟南山同志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同事和病人的高度赞誉。他无私、奉献、拼搏、实干的精神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南山精神”。

在医学教育工作中,他自1992年起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后,在学院党委领导下与学院领导集体共同先后制定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医、研质量和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为目标,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总任务和“在2001年使广州医学院跨入全国同类省市地方院校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总结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带领全院教职员工深化改革,努力工作,使我院各项工作都呈现出了好的势头。他从1986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16名硕士,1994年又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为了表彰他对医学事业的突出贡献,1984年国家科委授予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85年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聘请他为医学顾问;199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给予他通令嘉奖;国家卫生部授予他“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广东省卫生厅授予他“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国家卫生部和人事部授予他“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五一”奖章;1996年2月他光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广东省医药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此外,他还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十五大代表、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科协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等。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模范共产党员钟南山同志活动的决定(穗字[1997]2号文),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并将他以报国为志向的宽阔胸怀,视人民为父母的高尚情操,以攀登为天职的进取精神和以清廉为本份的堂堂正气高度概括为体现共产党员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南山风格”,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条战线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学习钟南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随后,广东省委宣传部派出联合调查组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并在全省各大报刊作了宣传报道,从而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钟南山的热潮

推荐第3篇:雷洋洲先进事迹

419敬业奉献 雷洋洲事迹

雷洋洲,男,汉族,1952年11月出生,1974年4月入党,1977年5月至今任杜桥街道盈田村党总支书记,1984年起任村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是陕西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省、市、区人大代表。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雷洋洲坚持认为,要想富民强村、增加群众收入,必须牢固树立“城市发展我发展,我向城市发展要效益”的经营理念。2002年,村上得到渭南师院征地补偿款1900多万元,许多人都想把钱分了,他通过多种方式向党员干部群众讲道理、算利润,最终统一了大家思想,一致同意投资建学生公寓。现在,这个项目每年为群众人均带来2000元分红。大胆的谋划和审时度势的决策,使23个重大项目在盈田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这些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925多万元。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他号召户户创业,人人创业,依托城市区位优势,发展房地产、房屋租赁、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现在全村发展起来的精细加工、能源、建材等私营企业达30多户,住宿、餐饮、商贸流通达600余家,运输和建筑业500多家,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三十五年来,他没有在集体账上多报销过一分差旅费,更没有胡支乱花过一分钱,也没有利用职权为子女、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支持城市建设,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带头搬迁自家祖坟、带头拆迁自家房子、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带头开展义务巡逻,创造出了一周完成876个旱厕改水厕、两个月完成163户仓程路拓宽拆迁、平稳完成1139个祖坟搬迁等一系列难点工作。

他身患绝症,但即使住院期间,也经常过问村上的工作,听汇报、提意见、讲思路。常常是身体略有好转,他就坚持出院上班。2002年,为了加快村小学建设进度,他不等痊愈就坚持出院,昼夜不离学校,逐项检查督促工程进度。直到 9月1日学生住进了新教学楼,他才回到医院继续治疗。在他倡导下,村上为老人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发生活补助、办文艺演出、免费检查身体;为幼儿送书包、文具,为考上大学的学生发奖学金、讲法制教育等,在村民中营造了浓厚的尊老爱幼、尚学读书氛围。

三十五年来,他以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魄力,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依托城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村民长远利益的新路子,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郭孝义式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青年企业家、2012年度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盈田村有这样一个人,8年前,他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然而他毫不畏惧病患的折磨,毅然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为全村的发展谋划蓝图,为群众的富裕奔忙操劳,不但用透支的生命为盈田开创了一条城中村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而且为盈田赢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小康示范村”、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他虽然刚刚年过6旬,但却连续担任了35年的村党总支书记。他就是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郭孝义式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陕西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我们最敬爱的——雷洋洲书记。

他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特别善于抓学习的人

我们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1141户、4274口人。近年来,随着渭南城市“西扩北进”的战略推进,我们村由过去的“城市边沿部落”逐渐变成了城中村,昔日“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生活模式被彻底打破,城市意识、城市潮流和城市元素纷纷撞击着村民的头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在这种变化面前,雷书记清醒地认识到思想转型的重要性。他经常对我们讲:“要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要实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型,干部群众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发展就会有多远。”他带头学习新知识,坚持每天阅读报纸、收看新闻联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来启迪思想、汲取力量。20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那一年他刚从化疗中康复出院,身体非常虚弱,却要在短短半年间经历党总支、村委会、村民小组三次换届,然而他什么都不顾,坚持学习,那一年,他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记满了

7、8个大本子。

他把培养一支懂市场、守规则、敢拼搏、知礼仪的干群队伍作为整个团队建设和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做到思想上先人一步,本领上高人一筹,行动上奋勇争先,作风上率先垂范。为此,他可谓煞费苦心,针对我们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教育活动拉开了大幕。首先是建学习场地。很快,村级图书室就建成了,党员干部和群众有了固定的学习地方。随后,村上又投资5万元,购买了6000余本图书,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有了可学的东西。我们村的图书室可谓是万象包罗、琳琅满目,既有农业科普知识刊物,又有伟人的奋斗励志书籍,还有居民生活很实用的电工、维修等百科全书,就连针对孩子教育的文学名著、国学丛书这里也有。在解决了学习阵地后,如何把党员干部和群众“逼到”学习的轨道上,又成了他的“烦心事”。于是,村上很快又制定了《盈田村读书会制度》,要求村组干部每周在图书室学习4小时,党员每月在图书室学习4小时,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在图书室学习6小时,村两委会成员每季度读一本书,并落实专人登记考核。刚开始,大家还不习惯。随着学习活动的开展,大家都觉得,通过学习,自己教育孩子、经营门店、管理企业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慢慢的,大家都自觉地来到村图书室,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自觉行动。雷书记更是直接抓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行周二集体学习制度不动摇,并亲自做辅导。从2001年开始,先后举办时事形势、法律法规和政策、城中村改造和股份制、党员要增强在党意识等专题讲座70多场次,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多年下来,他写的讲稿就有2尺多厚。村上每年还组织党员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坚持每年召开青年妇女座谈会、中老年群众代表联谊会、志愿者服务动员会、青少年法制讲座等,对村民进行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创卫、城市拆迁、平安建设与村民增加收入、建设和谐家园的关系。逐步改变了大家固有的狭隘眼光和小农思想,使市场意识、文明观念、创新思维、拼搏精神不断浸润着大家的大脑,大家的大局意识和发展观念日益增强。 他是一个特别懂管理、特别善于抓管理的人

作为具有三十八年党龄的雷书记,深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对一个地方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他的意念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一种很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加强党员干部管理,他让党组织渗透到了全村每一个社会单元,先后协调组建了立成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洲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和奥斯曼洗浴中心三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做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员发挥作用。

他常说:“管理干部,严是爱,宽是害。只有把从严管理干部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村民中有说服力。只有党员干部身子正,才能底气足,腰杆硬。”多年来,党员干部无一例计划外生育;无一人利用职权多占一亩地,一院宅基。

把自己晒在阳光下,置于大众的监督下,这是雷书记处事的一贯作风。他多次在公众场合公开承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这不只是铮铮誓言,更是连续30多年的身体力行。要求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去做的,他一定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他首先不做;哪里有困难,他就在哪里;哪里遇到问题,他就在哪里;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

1983年,村上的计划生育工作陷入了僵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做自己妻子的工作,让妻子第一个做了绝育手术。顾不上照顾妻子,他又走村串户做其他人的工作。在他的带动和说服下,我村有94人做了手术,占到了全乡的76.4%。1991年,村上建飞龙宾馆,当时正值雨季,楼房基槽里灌满了水,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又第一个跳入水坑排险。在水中一站就是3个小时,以致脚都被泡起了水泡,但他仍坚持把水排完才上来。第二天腿疼得都不能走路。

创卫工作遇到阻力,他又迎难而上,亲自抓工作落实。安装路灯、旱厕改水厕、拆除乱搭乱建、绿化村道等,他都坚持在一线。2005年底,雷书记积劳成疾,又一次住进了医院。虽然他躺在病床上,但仍不忘村上的工作,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村里创卫工作的进度。副书记曹高利去医院看他。他拉着曹书记的手说:“创卫是关系到全村百姓利益的大事,村道硬化和人行道硬化要加快进度,回去一定要做好你姐姐的思想工作,不能拖后腿。”曹书记听了很不好意思。原来,曹书记他姐就住在我村4组,家门前有200多平方米人行道要铺设地砖,本着“谁受益谁硬化”的原则,需要花费近万元。姐姐、姐夫不理解,拒绝出钱。看到雷书记在病床上还惦记着这件事情,曹书记非常心疼,决心一定要做通姐姐的工作。从医院回来后,雷书记在全村12个组转了一遍。又发现了一个影响创卫的难题,就是私搭乱建。大家都知道,城中村寸土寸金,庄基往前占一线,一年净赚一两万。面对这个难题。雷书记没有退缩,坚持要啃这块硬骨头。因为他知道,拆除了这些乱搭乱建,优化了人居环境,可以为村民的房屋出租增加稳定的客源。工作中,他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无论谁家庄基出了线都必须拆除。这些拆迁户中,有他的亲戚、朋友、也有我们党员干部。11组组长王三军就是其中一个,他家的门楼又高大、又宏伟,据说是花了十几万元盖起来的。王三军会因为担任组长而去拆这多占的门楼吗?许多村民都在观望。雷书记就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比例子、讲道理、谈要求,终于做通了工作。当看到王三军拆了自己那么豪华的门楼时,村民一下子服了,都说雷书记不偏不倚,一把尺子量到底,非常公道。王三军都能拆这么漂亮的门楼,咱们那多占的建筑肯定是保不住。全村所有的违法建筑也由此全部拆除了。

看到村小学因年久失修,教室裂痕纵横、桌椅破烂不堪时,雷书记又坐不住了,“改变教学环境,建教学楼”的构想在他胸中萌生。但建教学楼需要一百多万,这钱怎么来?经过反复思考,他拿出了筹资方案,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到处寻找工程队,并倡议村民们捐款,向各界人士致电发函,就这样,终于,教学楼开工建设了。他却累得住进了医院。眼看秋季就要开学了,教学楼扫尾工作还没有结束,他心急如焚,顾不上病痛坚持出院,第二天就到工地昼夜督促工程进度。

9月1日学生如期住进了新教学楼,他才回到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在雷书记引导之下,全村党员干部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底色,坚持标准不放松,“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扇窗”,“平常看得见,关键时刻冲得上,危急时刻豁得出”。在仓程路建设中,雷书记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在征地搬坟工作中,他又和村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等干部一起带头搬迁自家的祖坟;在创国卫工作中,党员干部纷纷带头旱厕改水厕,带头担当创卫志愿者,人人争做没有任何报酬的村级卫生员。2010年全村选了272户卫生文明户,党员就占了83%。广大村民也以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盈田的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开始比风格、比奉献、比境界。一周完成876个改厕任务;两个月完成163户仓程路拓宽拆迁任务;平稳完成1139个坟茔搬迁任务,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据,就是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干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村子建设中,雷书记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党务、村务的各个环节。他常常说:“我们在任何时候,干任何事情,都要打铁先得自己硬,正人先正己,时刻在脑子里绷紧群众利益这根弦,利益决定成败,利益决定人心,决不能做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为规范村组重大项目决策管理,他指导全面推行了“四议一监督两公开”工作法。“四议”即村党总支提议、村两委会或组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一监督”即议事过程和实施过程由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跟踪监督;“两公开”即决议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全公开。为管好组级“钱袋子”,他又大胆决策,撤销了各组会计,并通过专业考试、政治考试、村民代表信任投票等程序选聘了4名联组会计,联审联批,严格执行100—300元支出由组长和党小组长双审双签,300—5000元支出由组委会研究同意,5000元以上支出由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深受村民信任。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事例,我们村3组前年要打一眼机井,大约需开支十万元,组上有了这个想法后,首先召开村民大会,在会上就此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拿出实施方案,然后把会上的决议通过书面报告上报村上,经过村上审批后,最后方才实施。

我们村还专门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主要对村组干部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重点对村组所有的联合开发项目,从前期的协商、合同的签订到最后的工程实施,进行全方位监督。项目开发合同若没有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签字,视为无效合同。我记得当时十一组要和开发商联合开发组级商业用地,最初商定每亩地补偿30万元。监督委员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为补偿价值太低,不同意实施。十一组又和开发商洽谈协商,最终使开发商将补偿价格提高到每亩60万元。仅此一项,为集体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他是一个特别懂经济、特别善于抓发展的人

要想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村子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城市发展我发展,我向城市发展要效益’的理念,借城市的‘换颜’工程为群众造福”。这是雷书记经常在党员干部会上讲的话。

2002年,渭南师范学院开始征地搬迁。新校址选在了朝阳大街南段,第一期就从我们村三个组征用了200亩土地,征地款有1900万元。村民们祖祖辈辈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大家都激动地要求快快分钱。关键时刻,是我们雷书记站了出来:“把钱一分,群众吃光花净了怎么办?”

一瓢凉水浇醒了很多人发热的大脑。

“是啊,到底该怎么办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村部分土地被征用后,很多人一夜之间成了万元户。他们盖房子、买车子、挂链子,坐吃山空。这种非理性的消费,实际上是在透支财富、透支未来。”雷书记首先做我们班子成员的工作:“大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和子孙后代抢饭吃,要想办法把短期财富变成长期收益,使村民不是富一阵子,而是富一辈子。”经过反复论证、深思熟虑,我们村两委班子一致决定拿这笔钱,与渭南师范学院联合进行学生公寓开发,搞再投资。得知村上这一决定,村民们炸开了锅。4组、5组、8组的群众都不同意,小组干部也拒绝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大家议论纷纷,有些人甚至说:“是不是某些村干部得了好处?拿了回扣?”。还有群众怀疑村上这个决定里有个人的企图和目的。

为了说服村民,雷书记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给大家扳指头算总投资、收回成本以及后期利润三笔账,分析利害关系:如果把1900万元分了,一个人一年分1000元,最多5年就分完了;如果投资公寓楼建设,与学校签订23年合同。23年内公寓由村上管理和收益,并且学校确保公寓每学期的入住率达到85%以上,入住率低于85%,由学校弥补当年投资损失。这样,村上13年便可收回投资,另外10年净赚利润,这样的无风险投资千载难逢。经过大量论证分析,大多数群众看到了前景,也开始理解并支持雷书记。但还有人心存疑虑,担心投资期太长,收不回成本。在这个的艰难时刻,我们雷书记果断决策,坚持村上的决定。他说:“如果等到每一个人都同意了再去投资,这样就错失了机遇,对大多数群众就是一种渎职、就是一种犯罪。”

十年的发展印证了雷书记的预言,稳定而可观的收益证明了他决策的正确:现在,每个村民每年春节都能准时拿到2000元的投资分红。村上还有17名村民在学生公寓里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回过头来,当大家看到有些城中村因把集体的资金分光吃净,村民生活无望、致富无门的现状时,大家才真正理解了雷书记,都服了他。但没有人知道,那段时间雷书记怎么过的。白天,要苦口婆心的做群众思想工作;夜晚,心呕的睡不着觉,直到现在,他只要看到电视剧里有人想为大家办点事,而大家又不理解的节目时,都会忍不住落泪。

2003年,村上又抢抓机遇,以205万元抢拍到了杜桥商场的经营产权。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商场一夜之间就增值了150万,第二天就有一个投资商出资350万元想把商场买走。随后,他亲自督促抓商场管理,使商场的收入逐年提升。现在,我们村有191户村民在杜桥商场卖菜、卖肉、从事饮食经营等,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了渭南城区的黄金地段。2008年,雷书记得知西三路扩建,杜桥商场要减少一半营业面积,就及时同村两委成员商量,把12组作为了新的市场发展点,最终带动了王真五个组的经济发展。原来50到80元一间的房子,现在租金到了150到300元,原来的普通住房,成了商业门店,房租涨到1000多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大胆的谋划和审时度势的决策,使23个重大项目在我们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这些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900多万元。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雷书记还号召我们依托城市区位优势,开展户户创业、人人创业。目前,我们村从干部到群众,从集体到个人,都实现了新的“跨越转型”。全村的项目和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巨变,合伙、承包、独资等各种经营方式遍地开花,发展起来的精细加工、能源、建材等私营企业达30多户,住宿、餐饮、商贸流通达600余家,运输和建筑业500多家。许多村民已经锻炼成为商海中搏击风雨的弄潮儿:10组组长王新建搞房地产开发,他领导的新洲地产每年向国家缴纳税收1400多万元;10组村民王建利个人投资900万元,办了渭南城区规模和档次最高的奥斯曼洗浴中心,安排了村上的富裕劳动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村党总支副书记曹高利办起了精细化工厂,现在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村委会委员张秋芳投资80多万元,办了杜桥汽修厂,解决了20多人的就业问题,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还很多。2006年,全村总产值1.9亿元,人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而到2011年,全村的总产值达到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这组数字的前后对比,就是村民生活发生变化的最好注解,也印证了雷书记在发展道路上的赫赫功绩。

作为城中村,拆迁改造是免不了的话题。雷书记常教育村组干部,拆迁改造工作要综合考虑群众的商业门店、住房和出租房等各个方面,要从解决村民长远利益和生活后顾之忧出发,要多办稳民心、安民心的好项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制定城改有形、无形改造方案,他全程参与,严把细节,一步不省、一个不漏,尊重民意、依照民愿,几上几下,制定出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科学合理的城改方案。2008年,他还倡导村上组建了渭南华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引导村民以股份制的形式推进城中村改造,抱团闯市场,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去年,我们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向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征求有价值意见建议32类128条。村改社区逐户征求意见,村民支持率达98.4%。今年,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工作原则,第一期安置小区已于4月9日顺利开工。下一步,我们将在如何强化监督、保证小区建设质量和完善配套设施方面下功夫,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变“要我拆”为“我要拆”,最终实现和谐改造。

他是一个特别懂团结、特别善于抓团结的人

雷书记常对我们讲团结的好处,不团结的教训,让我们牢记团结是执政团队的生命,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这些道理。他还说,“搞好团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每个班子成员顾大局、讲原则、有修养、有气量、能服众、能宽容、能吃亏,有时还要委曲求全”。

现实的教训好像历历在目,当时有个别组干部相互之间不团结,互相扯皮,对集体财产管理把关不严,致使有人把集体的资金放给私人做贷款,或以集体名义为私人做担保,为集体带来了近300万元的损失。

生活中,雷书记常常教育我们:要相互体贴,无论谁工作遇到困难,大家都要去帮他,替他担当,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四组组长李亚鹏夜晚回家骑着摩托车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上,第二天雷书记听说后,就带着水果去看望他;听说六组组长王树辉要带家人去内蒙旅游,前一天早上,雷书记就打电话,叮嘱他要带上感冒药,一路上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情就给村上打电话。其实他做的远不止这一点,在我们村,无论那个干部家里有了红白喜事,他都组织我们去给凑人气。无论那个干部家里有了病人,他都带着我们去看望。 工作中,他教育我们要互相尊重,互相监督,正确运用权力,不说过头话,不办出格事,不做忘形人。坚持每天出好门,走好路,说好话,做好事。对人要宽容,要有博大胸怀,要有大的气度,公道做人、做事,胸怀要坦荡,不要小肚鸡肠,不要只看人的不足,只看人的不是,总看人不如意,不顺眼,要多作自我批评,多从自身工作找原因。促进班子和谐,形成合力,搞好工作。工作出现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共同承担,不要推诿,相互扯皮。

为使正常离任干部退的舒心、退的畅快,他建议村上建立了“四位一体”离任干部关爱机制,即召开一次茶话会肯定成绩,增发2个月工资,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优先安排就业。让每名干部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真正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无缝对接”。现在全村有许多离任村组干部离岗不离则,依然奋斗在为大家服务的“岗位”上。六组原妇女组长景国侠离职后,仍然不忘发挥带头作用,坚持参与创卫保洁工作,赢得了全组群众的好评。十一组原会计王合群经常协助新干部管理、协调组上的各项工作。

他是一个特别爱群众、特别善于抓民生的人

在雷书记看来,群众的根本利益绝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很具体、很切实、很细微的一件件实事。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困难群众的家中,他的脚步常常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村上哪里水管漏了,哪家老人这几天身体不好,哪家有了新的增收项目等等,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被村民誉为“活电脑”。孩子高考填报志愿,哪家要投资新的项目,都要来让他参谋,他的建议大家都愿意接受,好像让人吃了定心丸一样。

9组李文平是一个困难户,雷书记每年都要为他争取民政救济。1988年他家不幸着了火,房屋被烧毁了。雷书记立即号召村民给他盖房子,雷书记不仅无偿从自家拉来了木料,同时又组织党员干部捐钱捐物、帮工出料,不到一个月,就给李文平盖好了三间大房,并置办了生活用品。李文平逢人就说,“没有大伙的帮助,我就成了流浪人了,千好万好,还是党好,还是雷书记好呀”。11组有一对兄弟,父母去世的早,哥嫂生活也不宽裕。兄弟二人智力低下,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经常吃不饱、穿不好。雷书记一碰到他俩,就给买饭吃,买衣穿,贫困户救济时就争取多给他们一些。由于住的近,兄弟俩还不时去雷书记家里蹭饭吃,每到冬天,雷书记的爱人还送棉衣给他俩,大家都开玩笑的说,这俩娃都成了雷书记的干儿子了。7组村民李竹侠外出旅游,在甘肃的张掖不幸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雷书记知道后,立即安排专人带上钱去看望慰问。病情稍有好转,病人想回家。雷书记又安排专车将她接到渭南治疗,给李竹侠从部队复原回家的儿子协调安置了工作,并安排康复后的她来村图书室做管理员。李竹侠及家人对雷书记感激不尽,总是激动的说:是雷书记救了我,是雷书记救了我全家。

逢年过节,最让他牵挂的是村里的困难户和老人,30多年来,雷书记坚持带领村两委班子逐个给他们送慰问品。每年还要开好几次会给年轻人讲尊老爱老的话题。另外,他还倡导村上先后拿出30多万元为村民集体办理养老保险,坚持为老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坚持送生日蛋糕,在重阳节请老人们看戏,每年免费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等等。七组村民李红军的母亲,在2008年重阳节的前夕,生病住进了医院,在医院,她对医生讲,你要让我尽快好起来,我还要参加我村上组织的重阳节会哩!过了重阳节不久,老人就不幸去世了。雷书记听到消息后,悲痛的说:“早知这样,就应该把重阳节往后挪几天,老人也就能在世上多活几天”。2009年重阳节,村上给老人送了一床电热毯,我村三组曹铁毛的母亲党淑贤老人,一回到组上,逢人就说:洋洲呀,想的真周到,他比我儿子都好。

在此,我要自豪的说,我们村的老人,他们的幸福指数最高,对生活的满意度最高。

为了给村民创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雷书记引导村民搞好平安建设工作,村口设岗排查,实行出入车辆领卡收卡、和生人出入盘查,并组建了一支120人的志愿者巡逻队伍,坚持节假日全天候义务巡逻,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率。现在,我们村已成为了全市有名的样板村和平安村,这个招牌为广大租赁户吃了定心丸,使我们村的房屋租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村上每年都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每年为优秀教师发5000元奖金,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从2001年至今,奖励91名大学生,发放奖金24万元;在儿童节向小学生赠送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雷书记每到一个地方,就把真诚带到哪里,就把温情带到哪里,就把问题解决在哪里,就把业绩贡献在哪里。他的行为感动了大家,也感召着大家,他犹如一块具有超强引力的磁铁,以自己的真情和激情构成强大的磁场,亲密无间地吸引着、团结着、带动着我们和他一起共同奋斗。副书记曹高利说:“跟雷书记干工作感觉很累,真是累得要命。但我们还是心甘情愿跟着他干,因为我们已经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地吸引。”

2004年12月8日,当雷书记身患食道癌的消息从西安传回村里时,我们村的许多村民含着眼泪跑到了医院,去看望我们敬爱的雷书记。手术整整做了8个小时,数百名村民手捧鲜花、提着鸡蛋,心急如焚地在手术室门外守了8个小时!————术后仅仅一个月,雷书记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村上。所到之处,人们流着泪、围着他,劝说他继续回医院养病。而雷书记却说:“我离不开大家,离不开盈田。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所以我还要回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关心这关心那,唯独没有关心他自己,想了老的想小的,唯独没有想自己。雷书记对村上的工作有着最为严格的、最高标准的要求,而对自己的生活却完全是粗放式的得过且过。尽管大多时候,因为过度的劳累,疾病会不停地向他发出挑战,但是随身携带的药品可以给他救急;尽管大多时候,他被村干部硬背着送到医院,但急诊一过,他仍坚持回到了他的岗位;尽管大多时候,孩子们因为心痛阻止他奔跑的脚步,但他还是躲过亲人疼惜的目光,大步流星地走进群众之中。因为,他知道,这里就是他的战斗的岗位,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无穷尽地挥洒自己的汗水和激情,只有在这里,他才能让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进一步升华,用忠诚和信念助推盈田腾飞!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第4篇:优秀共产党员钟扬先进事迹

优秀共产党员钟扬先进事迹

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扬同志,2017年9月25日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钟扬曾经这样说。

钟扬,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84年毕业于该校无线电电子学系,获无线电电子学工学学士;留学日本国立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获生物系统科学博士。1984-1999年在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2)、研究员(1996)、副所长(1997);1992-199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和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研究4年。

2000年起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植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教授、西藏大学教授等;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信息学与理论生物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2-2006年两次任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数理研究所外国人客员教授。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西藏大学),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中组部第

六、

七、八批援藏干部,曾任西藏大学校长助理。

钟扬教授现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他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钟扬教授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钟扬教授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国家发明二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奖、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党员、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2015“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特别关注教师”等荣誉。“钟扬青藏高原生物学研究创新工作室”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永远都在援藏的路上

16年前,钟扬只身踏上地球“第三极”,盘点青藏高原的生物资源,探寻生物进化的轨迹。他说:“研究生物的人当然应该去西藏,青藏高原至少有2000多种特有植物,那是每个植物学家都应该去的地方。”很快,西藏成为他科研的沃土,同时更成为他服务和奉献的家园。

2010年,钟扬成为中组部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3年后,他又申请留任第七批援藏干部。又是3年期满后的2016年,由于西藏大学相关学科建设处在紧要关头,大病初愈的他毅然再次申请留任。面对组织上对他身体状况的关心和担忧,他反复表示没有问题,还自费到医院作了体检,最终凭着体检合格报告和个人反复争取,入选了第八批援藏干部。 “在漫长的科考途中,我深深地觉得,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在钟扬看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当地生物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科研“地方队”。16年间,他为西藏大学申请到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位长江特聘教授,帮助西藏大学培养出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并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带出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开始参与国际竞争。“援藏,不仅是奉献,更是与当地师生一起,探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钟扬这样说,更是这样做。

二、找寻良种送给未来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种子殿堂令人震撼不已,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其中相当部分种子是钟扬提供的。钟扬和他的团队收集了近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在高海拔地区的濒危物种。这些种子相当一部分收入了国家种质库。只要有科研机构有需求,钟扬都会毫不吝啬地赠予。

这些珍贵的种子来自于大自然。扎西次仁是钟扬在复旦指导的一个藏族植物学博士生,在确定了“西藏巨柏保护的遗传学研究”博士论文课题后,师徒俩用三年时间在藏东南地区沿雅鲁藏布江两岸调查巨柏的分布与生存状况,直至将现存的3万余棵西藏巨柏登记在册,并对其野生种群一一标记分析。

有一种植物名为拟南芥,研究价值堪比果蝇和小白鼠。寻找特殊的拟南芥材料,成为全球植物学界竞争的方向之一。在钟扬指导下,许敏和赵宁两位学生利用休息时间,每周末都坐公交、爬山路,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区(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探寻,终于找到一种全新的拟南芥生态型。钟扬将其命名为“XZ生态型”,这既是两位年轻人姓氏拼音的缩写,更是西藏首字母的组合。“这是西藏的馈赠,也是大自然的回报”,钟扬说。

三、红树林奇迹落户上海

钟扬的植物情缘不仅生长在雪域高原,也盛开在距离相隔4000公里、海拔相差4000米的上海临港。在上海浦东南汇东滩湿地附近一块十亩大小的田地里,种植着一片绿色的树苗,那是钟扬培植的红树树苗。最高的树苗已经长出地面两米多了。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纬度最高的北半球地区,成功实现人工栽种红树林。对于上海,意味着可能产生更大的奇迹:如果在海边广泛种植红树,50年后,上海将拥有美丽的海滩,成为一座“迷人的海滨城市”。

2000年,钟扬到上海执教。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上海的海滨“光秃秃”的呢?钟扬认为,红树也能像法国梧桐一样,在上海生根。可是,刚开始,钟扬申报红树林项目,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支持。人们普遍怀疑:上海的天气条件,红树林能种活吗?在中国,人工栽种的红树林,最北的在温州。

钟扬决定试一试。8年时间里,红树林遭遇过无数否定和不可抗的天灾。2008年的冬天,罕见的冰雪冷冻灾害席卷整个中国南方,上海1月至2月的平均温度比往年同期低2℃。钟扬的红树林试验田刚刚经营第一年,就遭遇灭顶之灾。此外,出没的野兔时常啃食这批红树。“第一年栽的时候很痛心,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苗子还被兔子吃了。”钟扬没有放弃。第二年,新种的红树全部活了下来。更惊喜的是,第一年貌似死去的红树,竟然又“复活”了。那些红树尽管叶子都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可是根还在生长。钟扬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寓意,人和树都要坚持下去。”

四、心系国家不知疲倦

在一部名为《党员说》的微视频中,钟扬被这样定义:“一名党员,就是甘于成为先锋者,向更高的高度攀登。”钟扬教授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共产党人的誓言。

十几年不知多少次进出青藏高原,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连续奔波探查,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过高的工作强度,使个子高大的钟扬心脏肥大、血管脆弱,每分钟心跳次数只有44下。他曾说,“我有一种紧迫感,我再给自己十年时间。”如今,一场车祸残忍地夺走了他所有的时间。

钟扬曾这样诠释对生命高度的理解,“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这就是生长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山雪莲给我的人生启示,它将激励我毕生在青藏高原研究之路上攀登。”

的确,他播种未来,为国家挺起科学的脊梁;他燃尽生命,为社会留下不朽的温度。钟扬尽管走了,但他留下的种子将会给这个地球孕育无数新的生命。

推荐第5篇:湖南钟子进先进事迹

为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桃源县乡邮投递员钟子进

在湖南省桃源县剪市镇通往乡村的公路上,一辆绿色的摩托在行驶,车座两旁的邮袋装满了鼓鼓涨涨的报纸、刊物、信件。驾驶摩托的汉子已过中年,长得高大、魁梧,常年风吹雨淋显得黝黑的面孔上长着一双浓眉大眼。沿途,他正在热情地给机关、学校、乡亲们分发报刊、信件,所到之处不时地传来人们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和赞扬。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桃源县邮政局乡邮投递员钟子进。

1985年,钟子进成为一名乡邮员、农民“轮换工”。由于工作出色,成绩突出,1994年经原国家邮电部吴基传部长亲自批复,破例招聘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在乡村邮路20多年的风风雨雨里,他踩坏自行车17辆,穿烂“解放鞋”113双,行程超过66万多公里。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时、准确地把党的声音、致富的信息、亲人的情感、友谊的种子传播给山区人民。20多年完成了30多年的工作量,累计投递报刊、信件、包裹600余万份无差错,帮助农民致富累计增收达200多万元,为用户作了1000多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年年被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多次被省市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投递员”“优质服务明星”,1994年被邮电部、农业部授予全国“百优”投递员称号。2002年4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经受到李鹏、田纪云等中央领导的接见。2005年6月荣获全国邮政系统“十佳模范投递员”荣誉称号,2007年被湖南省邮政系统评为“爱心信使标兵”。他的优秀事迹多次在中央二台、湖南经视台、常德和桃源电视台进行报道。

把诚心留在邮路

钟子进是一个农民的儿子。1985年,他带着浑身的泥土气息,穿上了绿色的制服,成为了一名乡邮员,心里感到格外的自豪。当时,他所投递的段道,邮路总长度132公里,其中55公里是山间小道,有29个村296个村民小组,7585户,总人口2.5万。该乡十年有九年遭水淹,山间小路雨天一团糟,单车不能骑,步行都艰难。但2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掉过一次班,从不搭带捎转,丢点甩片,真正做到了把诚心留在邮路上,让生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光。

为了尽量方便农民,设法让用户满意,他刚开始工作就决定打破投递常规,把邮件捎转点全部改为直投到户,汇款实行送汇上门,一下子,投递网点由53个增加到154个,邮路总长度增加了51%。

在投递过程中,他坚持“五定”(定点、定人、定路线、定出班和回班时间)的走班制度,做到该到的地方一定要到,及时准确地把邮件送到用户手上。95年桃凌公路开工时,雨天多,有时村、镇干部开会,看到他走得辛苦,都要求替他减轻负担,把邮件带回去,钟子进想到按时把邮件投递出去是他应尽的职责,每次他都婉言谢绝。坚持走好每一个班,把邮件送到最后一个点。1998年夏天,钟子进去板桥村送邮件时,遇到一条几尺长的大毒蛇横躺在小道中间,十分可怕。这是一条唯一通往该村的小路。为把邮件送到直投点,钟子进硬是绕道5公里,圆满地完成了投递工作任务。2006年一个星期六的傍晚,钟子进刚跑完乡邮班回到局里,爱人从家里打来电话,说孩子病了需要住院,要他赶快回家。正当他准备往几十里外的家里赶时,投递段上张家湾木材加工厂来了一份江苏某厂的特快专递,对方要求该加工厂近日发出加工的半成品,并要求加工厂立即复电。一边是家里告急,另一边是用户火燃眉毛,怎么办?钟子进这时想到的是用户的利益和邮政的信誉,当即拿起电话向爱人解释。他冒着大雨,摸黑最后几乎是爬到了张家湾,把电报送到了厂长手里,厂长十分激动又十分惊讶。这天,他跑了120多里山路,虽然全身酸痛,但心里却为张家湾木材加工厂和江苏某厂达成了一笔十多万元的协议而高兴。第二天,他对着病床上的儿子流出了眼泪。

2007年,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报刊发行量,特别是党报党刊的发行量出现了下降趋势。作为投递员的钟子进,除了觉得脸上无光外,更是从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想,自己是个共产党员,高中毕业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是自己的应尽义务。这年10月,正是报刊收订时期,他拟了一份承诺服务自律公告:“欢迎订阅报刊,确保按时投递,如出现遗失,少一罚十。”自公告贴出之后,一时在剪市镇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当时服务行业都没有承诺的提法,广大用户怀着各种心理来看待他的承诺:老的订户如同吃了定心丸;部分订了报刊怕收不齐的用户,看到他的承诺后消除了疑虑;一些半信半疑的用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订了几份报刊来检验他是否做得到。这年他的报刊流转额比上年增长了70%。在他的承诺影响下,全局乡邮员都向用户发出了投递承诺书,从而促进了全局邮政业务的发展。他坚持承诺服务一直到现在,报刊流转额已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上升到如今的11万元。2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短少用户报刊的事,他用他的诚信,经受了用户最大的考验。

把忠心献给事业

“一个人尽管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但只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客户服务,同样能做出一番事业,同样能为邮政的腾飞增砖添瓦。”

这是钟子进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多年来,他把忠心献给邮政事业,他所投递的420多万份邮件无差错、无丢失、无损毁、无用户有理申告,直投率达100%,在200多本邮件清单上没有一件是代领的,疑难信件从不轻易退回,800多件疑难信件,件件都有着落。2002年,由于撤区并乡,他所负责的路段又有调整,原来的八公桥乡撤销,邮政服务范围扩大到剪市镇的29个行政村,2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5245人,服务面积105平方公里,邮路里程为132公里。(比原来增加12个行政村,增加人口1万1千人,增加邮路约50公里)当领导把新的艰巨的工作任务交给他时,他没有说半个“不”字。他用自己的默默奉献展现人生价值,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钢铁誓言。

钟子进的身上,经常带着一张用厚厚的牛皮纸绘制的小地图。说它小,是指地图上绘制的地域小。有谁曾见过以一个镇为版图的地图。可钟子进硬是把它绘制出来了。他按照“五定”的要求,在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志着剪市镇的29个行政村,296个村民小组以及投递点名称和进出口邮件大户等情况,他坚持按详情图走班,被群众称为剪市镇的“活地图”。

坚持直投到户是钟子进实践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实际行动。不管酷暑寒冬,天晴下雨,他总是克服重重困难,把报刊直投到点,给据邮件件件送到户,交接清楚,投递清单上没有发现代领的,盖章一片红。做投递工作,最难的是对疑难信件的处理,钟子进在千方百计投妥疑难信件上付出了不少心血。在他担任乡邮员的20多年里,对于收件人姓名错误,地址不详的疑难信件,他从不随便批退,总是千方百计查找,反复试投,使“死信”复活,群众称他为“活邮局”。八公桥在解放前叫“燃烧乡”,现在除老年人还知道外,中、青年人基本上都不知道。原“燃烧乡”乡长阙本加48年去台湾,去世前一再叮嘱自己的女儿想方设法找到他大陆唯一的侄女。93年钟子进收到这封信后,按规定可以按地址不详将邮件退回原处,但强烈的责任感驱使钟子进一定要为台湾同胞找到亲人。通过访问群众,多方查找,经过一个星期,钟子进终于找到了阙本加的侄女,并将信件送到了他的手中。后来还成了大陆和台湾他们之间沟通的代言人。94年阙本加的女儿回乡看望70多岁的姐姐,专程找到钟子进致谢,硬要塞给他1000元的酬金,他谢绝了。改革开放之后,台湾、港澳同胞写信回来寻找亲人的信件增多,收信人的地址都是解放前的老名称,按规定是无法投送的“死信”。可钟子进总是为其寻找,每年都要遇到十几起以上这样的事。

邮电分营后,邮政经营面临着许多困难。钟子进想到,他是企业的一员,企业好,他的日子才好。他在完成投递任务的同时想到发展经营业务。他的邮袋里除了报纸信件外,还背着零售报刊、邮票邮品、挂历,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邮政储蓄是邮政企业的一项拳头业务,对于钟子进来说,也是一件难事。八公桥这个地方比较贫穷,而信用社,农行,合作基金会等金融机构有四,五个。面对如此强硬的竞争对手,钟子进不是束手无策,而是知难而进。他利用自己在当地树立起来的邮政形象和邮政储蓄的优势,与专业金融单位竞争起业务来。他打破常规,做到每一笔汇款送汇上门,哪怕是翻山越岭,起早摸黑,他也要投递到用户本人手中。只要用户不急等着用,就动员他存入邮政储蓄。用户如果中途取款,他就上门服务。钟子进交了许多农民朋友,他义务帮助他们带包,带汇,代办各种邮件,帮助销售稻谷,牲猪,竹木等农副产品,只要发现储源,就穷追不舍,苦口婆心做工作。20多年来,剪市镇的山山水水,千家万户多次留下了他的身影,印满了他的足迹。15年来共揽储1000多万元,仅2005年上半年,揽储就突破了200万元。当地农村信用社一个负责人无可奈何地说:剪市镇有钟子进在,我们的业务就无法开展。几家金融机构不得不多次私下与他协商,企图给钟子进高额佣金为其揽储。有家银行甚至还想用预付2万元现金的办法,但钟子进想到邮政就是他的家,邮政事业是他所忠于的事业,在金钱诱惑面前他都委婉地一一谢绝。

把爱心撒满乡村

钟子进20多年来,在每天繁重的投递工作中,负荷达100-200斤的重量,有时一天要来回两趟行程达200公里。可他总是不忘带一个小邮袋,里面装着邮票,信封,针线,印泥和现金。有人临时要用邮票,或要取小额汇款,或订报刊,他当场就为其办理。所到之处逢到乡亲,遇危解危,遇难解难,甚至还慷慨解囊。他还是一名合格的科技员,销售员和点子大王。这些年来为农民代购种子1万多公斤,代购叶面肥8万多包,代购农药2000公斤。使680多个农户脱贫致富,惠及6000多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爱心撒满乡村。

八公桥段是个山区,人多田少,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群众渴望致富。让农民朋友富起来是钟子进的心愿,他决心利用报刊的科技知识,让生活在山里的群众走上致富路。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与报刊结下不解之缘,他订了《湖南科技报》等报刊,每天都传播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八公桥村十组村民向纯清,全家老小五口人,光靠种田维持生活很困难。钟子进主动上门,动员他订阅科技报刊。向纯清没有钱,思想也不开通。1999年钟子进拿出230元钱给向纯清订了各种科技报刊,引导他走上致富路。向纯清利用本地的优势种西瓜,2000年光靠西瓜一项就收入8000多元。受他的启发,全村掀起了种西瓜的热潮。第二年仅西瓜一项全村每户增收3000多元。岩板滩村村民李朝宏,92年后由于不讲科学,盲目开展种养,结果失败,欠下了万元债务。得知这一情况后,钟子进主动上门动员他搞科学种养,建议他订阅几份科技报刊。李朝宏一算账要160多元钱,心里舍不得。钟子进三番五次地做工作,爱心感动了李朝宏。李朝宏先后订阅了《湖南科技报》《农村新技术》等8种报刊,金额达310多元。在钟子进的指导下,李朝宏用科学种养的方法,终于成了全乡有名的种养专业户。96年仅葡萄收入就达1万多元,现在每年收入高达3万多元。在钟子进的帮助下,像李朝宏这样用科技知识走上致富路的典型,全镇就有40多个。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称赞说:“剪市的经济发展,也有钟师傅的一份功劳!”在剪市,因为钟子进的事迹多,名声广,就连3岁的小孩都没有不知道钟子进的。

钟子进还帮助农民朋友传递信息,助人为乐。97年,板桥湾村村民邓三元托他了解粮食销售行情,经钟子进多方打听,一次就销售稻谷5500多斤,收入达6000多元。前些年,新人岗村刘任远的儿子买了一辆中巴车,近年来效益不太好,想卖又怕没有好价钱。他找到钟子进拿主意,钟子进经过多方打听并反复与买卖双方协商,终于帮助做成了交易,并将三万元卖车款揽入邮政储蓄。

1998年8月的一天,风雨交加,钟子进上班途经剪市镇八头山村5组,突然想到了86岁的五保户李桂仙老人。虽然急着赶路,但还是放心不下,他决定要到她家看一看。推开房门,果然听到了李桂仙老人在床上呻吟,原来李桂仙老人已经生病。钟子进连忙把老人背到附近的村卫生所打针吃药,并代付医药费80多元。当他把老人又背回家里的时候,老人感动的泪水已经把他的后衣领浸得透湿。

钟子进的爱人在农村,前几年才在县城买了一幢房子开商店。他个人收入并不高,两个孩子读书,爱人患糖尿病,83岁的母亲患冠心病、高血压,家庭经济困难,一分钱掰做两半用。可是当他看到群众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慷慨解囊。20多年来,他帮助剪市镇新铺岗村86岁高龄的向砚伯等6位孤寡老人和26个困难家庭,共捐献钱、物(折合)达1.5万多元,替人代买车票1000多元。在投递的路上,得知有位五保户遭到火灾,生活发生困难,连忙把身上仅有的几十元钱全部送给了那位五保户。当有人问及他自己家庭困难还为什么这样乐于助人时,钟子进动情地说:“我从小出身很苦,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现在我参加了工作,我一定要感恩社会,回报他人!”

20多个春秋一晃而过,如今钟子进也年近五十,多年辛勤的工作使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在他的周围,有的同事提了干,有的调到了局机关或调换了轻松的工作。有人就劝他:“老钟啊,你是一个老劳模了,去给领导说一声吧,组织上会考虑照顾你的!”可钟子进总是笑了笑说:“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投递员,做了我应该做的一些工作,干了一些平平凡凡的小事,可组织上给了我很多荣誉,人民群众给了我很高评价,我受之有愧。何况我和剪市镇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我心爱的投递事业,为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桃源县邮政局

2010年3月15日

推荐第6篇:学习钟扬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钟扬先进事迹有感

王珊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群众掀起了学钟扬先进事迹的热潮。

通过学习十佳优秀教师钟扬那平凡又伟大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受颇深,从优秀教师钟扬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这些感人的事迹催人泪下,值得学习和深思,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优秀教师钟扬身上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爱党、爱国,始终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他立志于教育和科研事业务实敬业、不畏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他做学问严谨务实、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教学生言传身教,厚以载德,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悔地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他把爱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

我们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国家、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要从钟扬同志的先进事迹中汲取新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向优秀教师钟扬那样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献为荣。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脚踏实地,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在行动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指导老师:姚慧贤

推荐第7篇:公安刑侦钟某立功先进事迹

钟XX同志立功材料先进事迹

钟XX,男,汉族,198X年X月X日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2011年8月份参加公安工作,2011年10月份调任XX市公安局XX派出所工作,现借调到XX市公安局 “2〃21” 罗XX涉嫌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组织性质犯罪专案组工作。

XX市公安局领导一如继往地关心和培养新警,使这名新入伍的同志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侦查员。作为一名新民警,他把对党和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朴素情感化作实际行动融入所挚爱的公安事业上,较好地完成了自己岗位的职责,实现了从一个公安院校毕业生向一名合格刑事侦查员的转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他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警察这个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抒写着自己公安工作的每一步轨迹,奉献自己的力量,冲锋陷阵。

特别是在2011年XX镇“12.26”故意杀人案件中,钟XX同志抱着为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运用刑事侦查基础工作的各项理论,结合实际,为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黄X鸿(男,49岁,XX镇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新思路开展刑事侦查工作

作用一名刚从刑警学院毕业的新民警,钟XX同志一方面在工作之余还不忘加强理论学习,对于新形势下的刑警工作,钟XX同志积极学习各样刑侦基础工作及信息化运用平台,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2〃21”罗XX涉黑专案组成员,钟XX同志还积极参与

1刑侦大队各项日常的业务工作,用实践武装思想,2011年度至2012度年钟XX同志先后参与了XX镇“12.26”故意杀人案件、省厅督办XX“2〃06”涉枪故意伤害致死案、XX镇“2〃10”抢劫致人死亡案件、06年XX镇陈XX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一系列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中,钟XX同志敢于提他人不敢提,敢于想他人不敢想,运用新思路开展工作,一年多来,其亲手抓获了7名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

二、不放过一丝线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011年12月26日下午2时45分,温XX(XX镇XXX区XX村人)报警称其儿子黄XX(男,15岁,XX镇XX小学五年级学生)被人杀死在X镇XXXXXX村后河边的橄榄树下。经法医尸检:死者符合肝脏挫裂大出血死亡。

经过刑侦部门近2个多月的艰苦细致摸查,终于获悉发现黄XX有重大嫌疑,但该员自案发后便一直潜逃,且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抓捕归案难度极大,对此,XX市局决定成立追捕组,抽调精干警力全力以赴开展追捕工作,钟XX同志便是追捕组中的一员,钟XX被抽调到追捕组后深感压力大,但身为人民警察,服从命令是天职,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追捕组的工作中,从犯罪嫌疑人黄XX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黄XX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条件不宽裕,在他外逃时,随身携带的现金有限,外逃后为了求得生存,应该以打工为生。在对黄XX的基本情况作出综合的分析后,钟XX同志对黄XX的家庭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不放过任何一条与黄XX有关的信息。在调查中钟XX同志获悉黄XX有一亲戚在惠州市博罗县杨侨镇打工,结合侦查组

调查到的犯罪嫌疑人黄XX曾使用过惠州市博罗县杨侨镇的电话号码与家人联系,此电话号码有可能是找到黄枝鸿的重要线索。为了进一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2012年3月4日,钟XX同志作为追捕组的一员赶赴惠州市博罗县杨侨镇开展追捕工作,专案组经工作后获悉惠州市博罗县杨侨镇一名叫杨XX的男子系嫌疑人黄XX的表弟后,钟XX同志认为黄XX极有可能投靠其表弟杨X凤,并与杨XX在该镇的“XX管砖厂”打工,为了避免惊动黄XX或杨XX,造成嫌疑人再次外逃,专案组决定由二名同志乔装至“XX管砖厂”进行秘密跟踪、调查并伺机予以抓捕,对此,钟XX同志主动请缨,但经过近一天一夜的蹲点守候,除了杨XX外,未发现有可疑人员出现。

2012年3月6日,追捕组看到目前追捕黄XX的同志处于瓶颈的处境,决定改变追捕策略,直接从杨XX入手,一直要撬开杨XX的嘴,但对杨XX的调查必须是秘密的,避免被黄XX或其相关关系人察觉,针对杨XX在砖工打工之余还有用摩托车载客赚钱的日常行为,钟XX同志提议由其乔装成旅客,以坐车为名诱骗杨XX到指定地点,后再对其秘密调查。

3月7日中午,追捕组成员正在饭店吃午餐,此时线人来电称:发现犯罪嫌疑人杨XX载客使用的摩托车现停放在XX管砖厂门口。钟XX同志接到命令后立马放下手中的筷子,赶到XX管砖厂门口附近假装旅客,此时的天空下着雨,钟XX同志冒着寒风与饥饿站在路边守候犯罪嫌疑人杨XX的出现,一个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出现了,钟XX同志顺利搭乘上了犯罪嫌疑人杨XX的摩托车,并驶向目的地XX酒店,2012年3月7日在XX酒店成功将嫌疑包庇罪的杨XX秘密抓获。

经审讯,杨XX交代了其包庇黄XX的违法犯罪行为,还交代了黄XX已于2012年2月1日辞职,2月3日搭乘客车往河源方向准备逃往江西省龙南县,现人具体在那里他也不清楚。2月5日早上7时许有在江西省龙南县打过电话给他,说准备乘车到龙南县一个X杨村(具体那个村想不起来)。钟XX同志知道这个线索极其重要,这时他马上拿出身上的手机进行上网“百度”搜索,经搜索江西省龙南县有“杨”字的村共有六个(杨村镇:“杨村”、“杨太村”;龙南镇:“新杨村”、“红杨村”;程龙镇:“杨梅村”;夹湖乡:“杨岭村”),钟XX同志逐一将四个镇六个村的名称念给杨XX听,并引导其进行回忆,杨XX经过仔细回忆,最终确定黄X鸿在电话中说的是“杨村镇”。这一线索的查证,是这起案件侦办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011年3月7日晚,追捕组又辗转赶赴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并立即开展侦查追捕工作,为了查清嫌疑人黄XX具体去向,钟XX同志受命与追捕组另一名民警调取龙南县汽车站周边的宾馆、旅社以及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录像,以此获取黄枝鸿的去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钟XX等二名同志的坚持不懈,终于查清了黄XX从惠州逃跑至江西龙南县后,又坐班车逃至龙南县杨村镇,同时还查清了黄XX随身携带的行李、着装特征,为抓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2年3月8日晚,追捕组民警立马入驻龙南县杨村镇进行排查,2012年3月9日早上,在龙南县刑侦大队、杨村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追捕组分个四个小组对全镇的宾馆、企业(工厂)、农场、果园、15个行政村居委会、166个村小组进行逐一的排查。经过排查,发现黄XX可能藏匿在杨村镇杨太村一XX水泥厂,追捕组民警随即赶

到杨太村一XX水泥厂辨认是否黄XX,经仔细辨认,正是犯罪嫌疑人黄XX,随后追捕组民警展开抓捕行动,最终在江西龙南县杨村镇杨太村成功将故意杀人犯罪嫌疑人黄XX抓获归案。

钟XX同志不顾几天来连续加班辛劳,在龙南县公安局审讯室对黄XX展开预审,在凌厉的攻势下,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黄XX交代,因死者黄XX品质不好,经常带其儿子黄XX干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从而反对黄XX与黄XX在一起玩耍,并多次警告黄XX不要叫其儿子出去玩,也多次找黄XX的父母要求其管教好黄XX,但都没有效果。2011年12月25日中午2时许,黄XX回家后发现儿子黄XX不在家,便找到黄XX进行训斥,并告诫其不要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黄XX听后态度嚣张,黄XX便用手掐住黄XX的脖子,并殴打其脸部。黄XX拿起一根竹棒反抗,黄XX夺过竹棒殴打黄XX,并将黄XX推倒在地,拿起一块小石头砸打黄XX的头部,随后又从一旁举起一块重达20多斤的大石头砸向黄XX胸部,致黄XX口吐鲜血,黄XX随后一直潜逃。至此,“12.26”故意杀人案件圆满告破。

钟XX同志在该案中的认真、执着,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获得了领导的一致好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公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他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抚慰了死者的亲属。

推荐第8篇:学习钟世才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钟世才先进事迹有感:甘于平凡 乐于奉献

甘于平凡 乐于奉献

----学习钟世才先进事迹有感

人的一生,可以平凡,但绝不可以平庸,在平凡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摆脱平庸,升华平凡。人的一生,可以平凡,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就必然不会平庸,就必定会绽放绚丽的光彩。钟世才,钟山县纪委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重奉献舍索取,默默无闻,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书写着无悔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务实奋进,平凡中闪耀着伟大的光芒。

忠于职守,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遭遇有好坏,但是,人生的境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理想和行动。18年的纪检监察工作,让钟世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放得下的是个人的利益,放不下的是人民的利益。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看到了何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淡薄名利,心系百姓,无怨无悔,一生扑在工作上,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一个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特别是在病魔折磨下,还坚持工作,他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执著,令人敬佩!

在钟世才的执纪生涯中,“只要违法都要处理,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腐败分子”。这种坚持原则、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工作作风令人肃然起敬。身处卑微,而心志宏远,他18年来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他始终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鞠躬尽瘁、恪尽职守的奉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满怀深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钟世才怀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心,把汗水挥洒在了他平凡的岗位上,把青春奉献给了自己崇尚的事业。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正确行使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群众的信任,实实在在地担负起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重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淡泊名利,用爱诠释对人民的忠诚

如果说黎明的奉献是太阳,黑暗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鲜花,那么,作为人民的公仆,钟世才的奉献就是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忠诚。他,18年如一日,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秉公执纪、清廉如水,始终以一颗对党、对人民负责的心,鞠躬尽瘁,燃烧着自己有限的生命,是热爱和忠诚带给他平凡的力量。对待工作,他尽职尽责,淡泊名利,不因自己资格老,而怠慢工作,相反积极为年轻的局长出谋划策,为年轻人披荆斩棘,即使知道自己身患绝症,也坚持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对待群众,他热忱似火,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座右铭,殚精竭虑为群众排忧解难,帮个体经商户解决风险抵押金的退还问题、帮村民解决因政府征地遗留的补偿金问题;对待歪风邪气,他横眉冷对,秉公执纪,即使受到威胁恐吓,也决不退缩一查到底;对待父母,他恪守孝道,细心照顾两位瘫痪老人的生活起居,为两位老人洗衣抹背,十年如一日,直到两位老人安详的去世。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钟世才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赞歌。

爱岗敬业,用行动书写无悔人生

平凡蕴涵伟大,一个人干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数年如一日把事干好。钟世才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尽心尽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从检查员到审理室副主任、主任,从信访室主任到纪委常委,整整18年,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品质。不讨价还价,只踏实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是钟世才对待工作的理念。他始终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到他所热爱的纪检监察事业中,爱岗敬业就是平凡的奉献精神。

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人都不苛刻。一个人如果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那不妨做一棵小草为青春献上一丝新绿;即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也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孕育我们的土地捧上甘露。“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放眼现实,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我们一个集体,都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默默地奉献着。无论哪个岗位,都有无私奉献的身影;无论哪个部门,都有默默无闻的英雄。春暖花开,当我们携家带口外出踏青,有人却牺牲节假日穿梭于各个繁忙的现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奔忙;夏日炎炎,当我们坐在家里享受着空调的清凉,有人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书写辉煌;秋高气爽,当午夜的月光送我们进入梦乡,有人却在孤独的守在夜班岗位上;三九严冬,我们被温暖棉被包裹着时,有人还在寒风凛冽中放哨站岗。这是默默的奉献,是赤诚的牺牲。在这片热力迸发的沃土上,一批又一批的小伙子变成了鬓发斑白的老人。因为那些花儿已经变成了果实,成为了祖国历史永恒的记忆。

“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是钟世才多年来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真实写照。有人说他平平淡淡,的确,钟世才是平凡的,他的岗位也是平凡的。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以自己不断奋进的脚步,默默实践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他用自己的信念和执着,诠释着一个人民公公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品质。

青青翠竹山岩边,风袭雨击自傲然。

问君哪得碧如许,为有大爱阔无边。

只要有了钟世才这种“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精神,我们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黄柳波)

推荐第9篇:学习钟世才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钟世才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段时间以来,一个响亮的名子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名字叫钟世才。

读完他的事迹,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感触很深,从他的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才是党真正的忠诚卫士,什么样的人才是群众真正的贴心人,什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党员干部,那就是钟世才式的干部。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钟世才,就要学习他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的公朴情怀;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自强不息,带病坚持工作的坚强毅力;孝敬父母,善待妻儿的传统美德。 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

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的公朴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脱离了群众,我们干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层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成效的大小关系党的执政形象。我们要像钟世才那样,善于在老百姓的炕头、地头上,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当领导干部,讲原则是最该遵守的职业规范。领导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折射出一位领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金钱观,钟世才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杰出代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向钟世才看齐,坚定做一个人民权力的“保管员”,长修为政之德,长思贪欲之害,长怀律己之心,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始终坚持做正直的人,做讲原则的干部。

自强不息,带病坚持工作的坚强毅力。面对可怕的癌症,软弱的人会选择屈服,怨天忧人,萎靡不振,而坚强的人会选择抗争,用坚强的毅力去战胜病痛,决不能向死神低头。钟世才选择了后者,“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从钟世才与病魔抗争的坚定身影里,我们看到了一位领导干部与病魔抗争的乐观豁达态度;看到了一位基层纪检干部视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怀;看到了一位新时期党员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奋斗精神!

孝敬父母,善待妻儿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为政以德,“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钟世才不但是工作出色的好干部,还是有口皆碑的贴心好女婿,从1985年结婚那天起,他就把当时已年逾古稀的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侍奉。2002年,两位老人不幸瘫痪在床,又是他细心照料,使两位老人从未生过褥疮,干干净净,安然辞世。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像钟世才那样孝敬父母,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争做忠孝两全的党员领导干部。

推荐第10篇: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如果说苍蝇和老虎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有些灰暗,那么钟扬这样的同志就是我们的色彩绘画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道路上,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中华民族屹立起来的基石,而那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贡献的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创造出不平凡的世界,用自己初心和民族气节浇筑华夏儿女的灵魂,他们是永不逝去的伟人!

在钟扬同志的记录片中,记录了钟扬同志为了祖国科研和教育事业忘我耕耘、播种未来的事迹,宣扬了钟扬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他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的时代风采。有人用“疯子”、“战士”深深刻画了钟扬同志对科研的坚守和付出,他用了整整16年的时间,不忘初心的走着自己的追梦路,成果丰硕、赞誉颇多。然而他并不追名逐利,更是倾注心力去关心国家、社会的发展,关注专业学科的建设及人才的培育。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好的践行者,也是“两学一做”学习的标杆和榜样,钟扬精神也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学习的新时代精神。虽然他走了,但他的学生、他培育的每一粒“种子”,在他的用心浇灌下,早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相信他们一定会携带着钟扬同志的精神和梦想,奋力前行、开创新时代的美好未来。

色彩的多样在于初心不改,只有纯洁心才能画出最美的画卷。坚持党性纯洁是钟扬同志给我们树立的良好榜样。在入党誓词里我们庄严宣誓,我们说过我们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可总有人接受不了党和人民的一切考验,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而钟扬同志的事迹又为一些迷茫的人指明了方向,点亮了航海的明灯,为大家保驾护航。坚持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我们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我们要牢记我们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

钟扬同志是一个造船人,一位扬帆者,而此刻同行人愿意继续推动他的梦想,而更多人会从他的信仰中汲取精神力量,成为真正关注人类命运的工作者。钟扬同志在植物学研究中不畏艰险,在xz建设中矢志不渝,他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

第11篇: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推荐)

做一粒“种子”

——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的感想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对钟扬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学习后,我深受感动。想起了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句名句,随后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也是一名研究咨询事业部的工作人员,我从两个角度展开思考,并向钟扬同志学习。

首先,我要学习钟扬同志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钟扬同志是一位科学家,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工作者都希望做出优秀的成果,可是却忽略了过程,很多人缺少勤奋钻研、锐意进取的精神。钟扬教授用他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提供了示范: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钟扬老师坚持亲自采集植物种子,全程自行把控,从不向研究道路上的困难妥协。例如,为了收集藏区特有的某种桃核,钟扬教授需要收集8000个桃子。但这些桃子并不是随意选取的:考虑到遗传、杂交问题,两个样本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50公里。为此,钟扬一天要走800公里,最后把两大麻袋桃子运回拉萨的实验室里。如何把里面的种子取出来成了一个难题。在没有自动化采取技术的情况下,钟扬教授依靠路过实验室门口的的汉族、藏族、老师、学生等人的帮助,通过每人尝几颗的方式,最终把桃子吃完以得到桃核;再用牙刷把每个桃核认真刷干净,刷完后用布擦干,擦干后必须晾干,不能暴晒,否则种子质量就会坏……钟扬同志在藏区的16年里采集了4000万颗种子,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再例如,他在上海市种植了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红树林。这种实验并不被大家看好,尤其第一年种下的树苗遭遇罕见的冰冻,但他并不会放弃。这是因为他对海南、深圳和日本冲绳等地的红树林考察了长达10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再加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可想而知,成功是多么偏向这样的人。第二年种下的树苗全部成活,甚至前一年“冻死”的树苗也活了回来……许多次成功的科研实验除了无数人咋舌,更应该是我们学习钻研精神的最好教材。

另外,我要学习的是钟扬同志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钟扬同志曾主动辞去副局长的位置,而选择了薪水相对较低的教师岗位。在社会风气浮躁的当下,他这样的行为显得很不“聪明”、不“合群”,却更加突显了他宝贵的奉献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钟扬同志在复旦大学工作时,发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十分低,但这些地区却集中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一半以上的人才;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情况却刚好相反。青藏高原拥有将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却鲜有生物科研人才。因此,他放弃了在上海复旦大学的优越环境,不顾未来条件的艰苦,毅然决然地申请援藏。在西藏大学,钟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开辟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开辟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争取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荣誉……这些长期积累的成果,最终使西藏大学生态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除了收集植物种子,钟扬还在西藏大学留下了“种子”——人才。钟扬老师在学生身上倾注心血,建立了科研队伍,甚至接纳了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学生,指导这位学生完成博士学位。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作为一名党员,钟扬同志既心系科研工作,又用心培养人才,把国家和人民乃至全社会的需要变成自己的追求,并为此奉献自己的青春、努力乃至生命。这值得每位党员深入学习、体味,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

就像文前所说,一个人若没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那他必将虚度年华、碌碌无为。我想到工作、生活中的自己,反思自己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不足。作为一名党员,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一个长期的话题。我希望能像钟扬同志一样,做一颗种子,把精力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眼下,我需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研究任务中真正做到投入、严谨、刻苦,而不是应付工作;同时,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积累工作经验,做一名合格的研究咨询专员;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战胜畏难心理和利己主义,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不断结合,做一颗有用的“种子”。

钟扬同志虽然离开了,但他收集、培育了很多粒“种子”,可以造福当代和未来;他留下的精神种子更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愿我们每位党员都学习、继承他的精神,精于业务同时服务社会,做一粒渺小而又伟大的“种子”。

汇报人:孙兴

2018年7月8日

第12篇:钟扬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想

钟扬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想汇编

党委副书记 张晓清老师

再次听钟扬老师的事迹,又一次震撼感动泪目,钟扬老师对国家、对事业、对科学深沉的爱,成为他勇攀高峰、教书育人的原动力。他用有限的生命和时间,实践着伟大的理想和目标,追梦、拼搏、奉献,钟扬老师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勇于开拓、勤于耕耘,甘于奉献!

学工组长 李金凤老师

以前有幸聆听钟老师的报告,每每都为钟老师人生态度之豁达、学术态度之严谨、思考问题之深入、表达方式之睿智而深深折服。今天再次聆听钟扬老师的先进事迹,我们由衷地震撼、动容、敬佩,钟老师在学术道路上的坚持、在育人道路上的坚持,让我们都感受到了师者的追求和力量,他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何为真正地为人类福祉而努力。钟扬老师留下的精神力量将激励所有复旦人,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守初心、追逐梦想。

截图自纪录片《播种未来》

2016级科学学位研究生班辅导员

柴宏宇老师

一直敬仰和崇拜执着于理想的人,特别在这个思想越来越多元、节奏越来越短平快的时代。钟扬老师成为耸立在雪域高原上的精神坐标最根本的不是因为他的聪慧、他的身份,而是对于责任的担当和忘我的热情。钟扬老师的事业让我看到一个人应有的格局和存在,他的事业也是对校训的诠释。我们要成为像钟扬老师一样理想的追求者、信念的践行者,才能真正不负这个美好而充满挑战的时代!

2015级科学学位研究生班辅导员

张晶老师

今天有幸参加钟扬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来自他身边人的分享和介绍,颇有感触。金力教授在报告中用\"疯子\"、\"战士\"深深刻画了钟老师对科研的坚守和付出,他用了整整16年的时间,不忘初心的走着自己的追梦路,成果丰硕、赞誉颇多。然而他并非追名逐利,而是倾注心力去关心国家、社会的发展,关注专业学科的建设及人才的培育。整场报告下来,满是泪点,非常有触动,特别是钟老师的妻子在讲述他们走过的30多年的故事里,点点滴滴,一个伟岸的身影早已伫立在每一个人心中。一直以在,钟老师在乎的都不仅仅只是当下,他更关心长远的未来,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好的践行者,也是\"两学一做\"学习的标杆和榜样,钟扬精神也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学习的新时代精神。虽然他走了,但他的学生、他培育的每一粒\"种子\",在他的用心浇灌下,早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相信他们一定会携带着钟老师的精神和梦想,奋力前行、开创新时代的美好未来。

截图自纪录片《播种未来》

2017级科学学位研究生班辅导员

王玥老师

犹记得第一次是钟扬老师的党课上,钟老师亲自播放并且鼓励科研工作者可以走出都市。那时,我第一次认识到,我们学校有一位身体力行、走上高山的教授。

\"我有许多梦想,它们都在遥远的地方,为了梦想我独自远航\",钟扬老师如是说,但显然如今这艘梦想的船上他不是孤身一人。他的第一个博士已经成为了西藏大学的博导,延续\"西藏特有植物基因库\"的搭建;他的妻子、儿子提出将事故所获的赔偿金全部捐助给西藏的教育事业,延续他的教育梦想;他的同事将钟扬老师作为党员、作为科研工作者、作为教师的形象树立,这位生长于复旦文化的先进人物必然会在将来成为复旦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柱。钟扬老师是一个造船人,一位扬帆者,而此刻同行人愿意继续推动他的梦想,而更多人会从他的信仰中汲取精神力量,成为真正关注人类命运的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奋斗。是我从钟扬老师逐梦经历中汲取到的最大精神力量。

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

朱曾颖老师

钟老师作为植物学教授,克服高原反应的困难,主动援藏,为西藏大学的建设和高原种子的采集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作为研究生院院长,主持FIST课程,为研究生课程谋福利,不为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学科谋私利。\"国家的教育事业是他一生的牵挂。\"他的妻子这样说。作为丈夫、作为爸爸、作为儿子,钟老师或许是没有尽到职责的,但是他贤惠善良的妻子支持他,将他的保险赔偿金也捐给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世间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愿这朵藏波罗花的精神永驻复旦人的心间。

截图自纪录片《播种未来》

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

周雨轩老师

作为一名科学家,钟扬老师坚持亲自采集植物种子,全程自行把控,在科研上精益求精。他更是一名教育家,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在学生身上倾注心血,建立了科研队伍。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心系天下,把国家和人类的需要变成自己的追求,为人类事业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精神,又极大地感染着身边的和听说他事迹的人。\"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种子还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17级专业学位硕士班辅导员

周悦老师

张晓艳老师对钟扬同志生平的介绍平铺直叙,却让人对钟扬同志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我想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但同时也有一个伟大的家庭,钟扬同志能在这个时代,沉下心来做一件自己梦想的,又利国利民、造福苍生的事情,张晓艳老师讲的高原对钟扬同志身体的损害,他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他对做一名老师的热爱,人可贵在真诚地为自己家国之梦而奋斗,我想钟扬同志的精神会在复旦、在上海、在中国一直传承下去,学习钟扬同志就要学习\"不忘初心\",为家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既简单,但却不是容易做到的,钟扬同志做到了,我们也应该做到。

2016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班辅导员

万熙琼老师

钟扬老师是不忘初心的追梦人,牢记使命的拼搏者。从无线电专业到植物学学者,到生命信息学,在科学探索的路上,他就像一个战士,冲锋在最前线,忘我的工作。十几年的援藏工作,钟扬在西藏行路10万多公里,采集了无数珍贵的种子样本,他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的心里;他注重西藏人才的培养,寻找到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援藏新模式。

钟扬老师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学者,这已属不易,但他的宝贵并不止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他有追求梦想的执着,有为师者的责任感,更有对国家、对民族的赤子情怀。

第13篇:王乐洋同学的先进事迹

小荷才露尖尖角 花蕾吐蕊正待时

------记优秀班干部王乐洋同学的先进事迹

阳光能给人带来丝丝温暖,照亮人心,会在每个人的心中播下一粒光明的种子,待它长大发芽„„我想,她就是那阳光的化身,一个10岁的小女孩——王乐洋。

王乐洋,是陈仓区县功镇安台中心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学生。她德艺双馨、品学兼优、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连续四年任班长、组长,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她爱好广泛,品学兼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事执着、踏实,有毅力,责任心强,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待人有礼貌,以身作则,在同学中间有较高的威信,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一、在校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在家是妈妈的好帮手

她无论在家在校,都受到正确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她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儿,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壮地成长。在同学中,她是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老师和同学都很信任她。几年来,她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如每天检查同学佩戴红领巾、自习纪律、卫生清洁等方面的情况,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做得有条不紊。她处处以身作则,为同学树立了榜样。几年来,她上学从不迟到或早退,上课专心听课,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她一直担任多门功课的科代表。她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每天及时收发作业,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且主动帮助学习差的

同学补习功课。学校开展“文明小标兵”的活动,她带头不买零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见到有同学违反了学校规定,她勇于上前指正。有时遇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起来,她总是主动上前劝阻,并像个小老师似的跟他们讲些“同学之间要团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她和颜悦色,娓娓动听的解说常常能使犯错的同学沉下气来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她处处体贴同学,同学们遇事总爱找她商量。因此,老师们经常夸她是好帮手。她不仅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在家也是妈妈的小帮手。她平时非常体贴、孝敬父母,经常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天吃完饭后,就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扫地、擦地等等,样样都行。

二、勤奋学习,善于动脑,永不满足

俗语说:“有志不在年高”。别看她年纪小,她却胸怀大志,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学习上勤学善思,有独立钻研的精神,年年学业成绩都优秀;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她多次获得表彰,如: 2009-2012学年获学校“三好生”称号以及“优秀班干部”的称号;2012学年获得了学校“文明小标兵”的称号;此外,她还多次在校级的征文、演讲比赛、奥数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三、传递爱心,乐于助人,争做明礼诚信的小公民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她力争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每次坐公交车,只要有老人站着,她总让给老年人让座。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看到老人就主动让座。我们班有几个同学的学习成绩不好,学习兴趣不高,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组织全体同学开展了“一帮一,对对红”,让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交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段时间后,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班集体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能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她总是能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她以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换来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每一学年她都被同学推选为班级的中队长。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不仅关心着灾区受难的人民,为他们伤心流泪,而且拿出了自己积攒许久的零用钱,捐献给灾区,表达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四、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每次学校里举行文艺演出,她都积极参加,并协助文艺委员搞好班级的演出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她班总拿校级前三名。20

10、20

11、2012年镇政府为庆祝春节而举办的联欢会,举行了大型演出。她多次被学校舞蹈队选中,排练刻苦、动作到位,演出成功,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们的称赞,她的课余生活很丰富,经常参加的体育运动也很多。在众多的运动中,她特别喜欢跳舞和弹奏电子琴。学校举办了兴趣班,她也十分乐意参加了舞蹈班,由于她学得认真、积极,因此她常常得到老师欣赏。

这就是她——一个多么懂事、令人喜欢的小姑娘。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她将更加发愤,努力学习,争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陈仓区县功镇安台中心小学四年级一班

二零壹三年三月十五日

第14篇:学习刘洋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刘洋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第四届 “全国道德模范”——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乘务员刘洋兄弟二人“割皮救父” 孝老爱亲的感人壮举在铁路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

道德模范的精神感召力是无穷的,为充分凝聚起推动铁路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哈尔滨铁路局以 “立足岗位,我应该怎样敬业爱岗、孝老爱亲”为主题,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崇高的信仰,坚定实现伟大 “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太原铁路局在向孙奇、刘洋同志学习活动中,以客运服务十大品牌为引领,使 “奋发有为,敬业奉献”形成共识,让 “厚德重义、孝老爱亲”蔚然成风。成都铁路局以孙奇和刘洋同志为表率,深入学习和弘扬先进典型精神,把学习孙奇和刘洋同志精神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藏铁路公司结合新入路青工职业道德培训,用孙奇、刘洋同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鼓舞斗志,聚合扎根高原、奉献雪域的精神合力。

2013年6月18日,对于刘培和刘洋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日子,在湖北襄阳一家汽配厂工作的父亲刘盛均,作业时被突然喷出的高达千余度的蒸汽灼伤,全身96%的皮肤重度烧伤,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父亲的性命,刘培和刘洋不顾危险,忍着剧痛,暗自争抢着为父亲捐皮。为了凑齐父亲的治疗费,刘洋还不顾家人的反对,将刚买的新房低价出售。刘培和刘洋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全社会强烈关注,被誉为“中国好兄弟”。在今年9月揭晓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刘培和刘洋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85后年轻人,一下就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并且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一切对刘培和刘洋来说,责任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对此,刘洋坦言,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在5年工作过程中,刘洋的学习笔记多达13本,记录了机车操作和主要部件设备性能、常见应急故障处理。最近回归岗位后,他除了照顾父亲,一有时间,就拿出这些笔记重温业务。“不仅仅要开好每一趟车,还要把各个环节做到最好,才对得起模范这个称号。”

刘洋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模范精神集中体现了铁路职工充分体现了铁路人厚德重义、孝老爱亲的道德情操,是铁路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刘洋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大家纷纷结合自身工作生活实际,畅谈学习刘洋精神、争做新时期优秀铁路职工的信念。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更好地承担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第15篇: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先进事迹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先进事迹

新洋农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境内,隶属于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科工贸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垦企业。农场占地面积9.46万亩,其中耕地6万亩。人口9300人,职工5371人,其中在职职工2828人,离退休职工2543人。

新洋农场于1952年11月创建, 60多年来,新洋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按照“三基地一中心”的要求,将新洋农场建设成为国家级良种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啤麦基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百家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江苏省商品粮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数十项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洋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一、坚持一条道路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洋农场党委和全场职工唯一的选择。建场60多年来,不管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幻,不管农场建置、体制如何改变,农场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新洋农场更加自觉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发出了“将亏损帽子甩进太平洋”的铿锵誓言,甩开膀子大稿经济建设,在江苏农垦系统中,率先扭亏为盈。1978年以来,农场连续35年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盈利水平,“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二、夯实一个基础

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新洋农场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开凿河渠1500多条,开挖土方近3000万立方,修建防渗渠46.24公里,将6万亩耕地全部建成长1000米、宽100米,干、支、农、斗渠配套、排灌分开的农田水利体系。修建涵闸20座,泵站50多座,达到了百日无雨保灌溉,日雨200毫米不受涝的抗旱防涝标准。

营造农田主防护林带460多条、副林带7条,林木总面积14190亩,林木覆盖率达20.8%,农田林网覆盖率达100%。修筑了四纵七横、纵横交通的农田路网,汽车、拖拉机直通田头,职工出行风雨无阻。

1980年以来,先后浇筑水泥晒场30万平方米,亩均耕地拥有晒场5平方米。1993以来,累计投资2500万元,建起3座谷物烘干、仓储及种子生产线,新建5幢高标准的粮食仓储库,增加库容3万多吨。引进美国、瑞士的种子加工设备,有效地增强了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了种子的加工质量和粮食的储备安全。 全场6个农机服务队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0多台,联合收割机34台,农机总动力2万千瓦,每百亩农田拥有农机动力33.5千瓦。尤其是近两年来,投资2200多万元,引进一批国际先进的凯斯-7088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和高速插秧机及配套农具等,建成全国一流水平的农机总站。2010年起,在江苏垦区率先实现了麦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

农业形成了科技服务体系,农场有农业服务中心,生产区、大队有农技员。近10年来,研究制定了“作物高产节本栽培模式”和“最佳成本控制模式”,使农业生产像工业生产一样,在生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实行模式化、标准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支出,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

早在1976年农场就组建了江苏省盐城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30多年来,农科所在品种引进、选育和新技术的研究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将试验研究、成果推广和种子繁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农场的生产与经营,对垦区及周边农村的科技推广与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2%。

三、完善一套制度

新洋农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注重建立和完善农业经营管理制度,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7年实行“三包一奖”制,即以生产队为承包单位,实行“包产量、包成本、包利润、超利润奖励”责任制。超利润部分60%上交农场,10%单位留成,30%奖励职工,受到国家农垦部的表彰和奖励,当年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

1979年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实行多年的固定工资制,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1987年起实行“双层经营,双重承包”体制,即农场统一经营,大队承包经营,大队承包和职工家庭承包相结合,时称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田,充分发挥了国营农场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优势,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2007年,率先推行土地模拟股份制改革,采取“农场控股、合资种田,统一管理、按股受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管理模式。农场和职工全员参股,农场控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即农场、生产区、大队三级管理,农场、生产区两级核算。在生产措施上,实行“六统一”制度,即“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资供应、统一良种安排、统一农艺措施、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产品销售”。模拟股份制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土地产出增加,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国有经济实力壮大。

2011年,对农业模拟股份制进一步完善,推出了“公司经营、团队管理、权责明晰、目标考核、科学管控”的集体经营管理模式,使农场农业生产全面实行了组织化管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植、标准化操作、市场化运作,使国营农场现代农业大生产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保持农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行新的农业管理体制以来,全场年产粮食近7万吨,其中产销良种1.5万吨,粮食亩产稳定在2200斤上下,亩平净收益1500元左右。

四、强化一个班子

新洋农场领导班子有一个显著特点:他们绝大部分是农学专业出身,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与职工群众关系密切,是农业管理、技术上的专家。正缘于此,领导班子作风民主,每年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平台,向职工代表报告工作,广泛征集提案,同时召开各种研讨会,发动干部职工为农场发展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从而更加把关系农场发展的重大事情、把关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好。

领导班子在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思想解放,勇于进取。新洋农场农业重要的基础设施投入都走在江苏农垦各农场的前列,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2003年投资400多万元,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粮食烘干线;2008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粮食烘干仓储中心,增加国外最先进的烘干线,集中扩建5幢标准化仓库,增加库容3万多吨;2010年投资2200多万元建设农机总站,引进5台美国凯斯—7088收割机及一大批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

五、造就一支队伍 现代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物质装备,而且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支撑。新洋农场一是通过更新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放劳动力;二是通过大力兴办工业、服务业,转化了2600多名农业富余劳动力;三是通过内培外引,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农业职工队伍中来,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高素质的管理、技术队伍。目前,全场6万亩耕地,仅有248名人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7名,占管理人员总数的39.1%;拥有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28名,占总数的51.6%。职均管理土地240亩,年产粮食266吨,职均年创利35万元。

第16篇: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事迹梁朝洋

附件3:

成都医学院2010年优秀共产党员审批登记表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梁朝洋,2007级临床医学麻醉方向班学生(成都医学院附属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现任麻醉班班长,于201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2007年入学以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在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勤奋刻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为将来报效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校院领导老师的辛勤教育指导下,我明确了自己人生发展的目标,坚定理想和信念,激励自己向高素质人才靠拢,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政治素质过硬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举措,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麻醉班同学,积极认真学习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以及“十二五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组织了全班同学学习中共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方向,结合当代医学生的实际讨论了国家“医疗改革”政策方针。

自入学以来,就向组织上递交了入党申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思想品德端正,崇尚科学,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并在各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2008年,通过参加党校培训,认真地学习了各种政治理论知识,在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2010年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积极进取,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在党的知识的熏陶下,思想更加成熟,明确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理想。平时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二、“标杆“学生骨干

自2007年入学以来,一直担任学生骨干,曾任基础医学院二队区队长。踏实努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骨干管理条例,加强自身学习,从自己做起,严于律己,时刻心系同学,切实发掘同学的困难并解决,真正做到无私,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和信服。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得知身边有同学生病了后,立即组织班上同学前去看望,嘱咐同学照顾并及时向反映病情变化。2010年12月,在准备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咏恩.迎新”元旦晚会,起到了骨干的标杆作用,任何时候第一个赶到排练现场,认真指导每一个节目和细节,自觉申请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比如在火车上渡过一天一夜回成都租借演出服装等等,表率作用深入人心。从同学们的安全到学习,随时关心,时刻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动态,及时与他们谈心,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2007级麻醉班自成立一年以来,共组织班级社会实践活动三次次,成都“百工堰公园野炊“,宜宾”翠屏山爬山“”马儿崖水库春

游“,多次班会以及班级讨论会,全班同学精诚团结,同学情纯真,相互关心,共同进步。

开班之出,有两名同学重修,班级平均分70分,居全年级排名第四;2010学年秋季期末考试,成绩一跃而上,全班平均成绩87分, 排名第二。

在班级管理方面,公开量化各项评优评奖,认真履行学院党委赋予的职责,组织策划班级课外活动开展,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班风纯正,学风浓厚,班级凝聚力强。结合实际严肃班级纪律,首先从自身做起,时刻约束自己,严格执行学生手册各项制度,严明奖惩,对犯错误的同学进行:单独批评,同学批评,班级讨论批评。

及时向辅导员及学院领导汇报学生动态,严格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求,真正成为一名学生骨干的“标杆“。

三、课外活动先锋

在校期间,一直担任学校各级团委骨干,曾任基础二队团总支纪检部部长,基础医学院安全部副部长,学校学生安全部部长。多次组织策划学员队课外活动,“3.12“植树节,运动会等。多次参加基础医学院组织的晚会“歌舞青春“”元旦晚会“”青春万岁“等。被学校及基础医学院两次评为”优秀团干“。

组织策划了2008年至2010年的学校多项学生安全宣传工作,“119消防宣传“”3.15辨别人民币真伪宣传活动“”2010年6月学校安全知识宣传周“”安全防范主题晚会“等等,被学校保卫武装部连续两年评为”先进个人“”优秀骨干“。

在宜宾教学点上课期间,组织策划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咏恩.迎新“元旦晚会,本台晚会共16个节目麻醉班参演13个节目,全班44名同学全部上台锻炼。作为本台晚会总负责,该同志更挑战自己,主动申请本台晚会主持人,从自身到每一个细节抓起,最后晚会得到了医院领导,医务工作者,病人的肯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四、学习上的进步

作为一名学生骨干,各个方面都应走在前列。由于基础差,学习方面以前一直处于落后。来宜宾以后,刻苦钻研,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努力,2010学年秋季期末考试,平均分92分,单科成绩最低分90分,成为全班进步最快的成绩。

五、发明专利

积极发散思维,开拓创新,运筹帷幄。2008年秋季开始设计《一种多功能病床》,经过张晓主任的指导,于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ZL 200920079489.0,该作品参加同年的第十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在党旗下的宣誓。在成长的道路上,还要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党员,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7篇:《你是我的妹》读后感(钟知洋)

珍视那份亲情

——《你是我的妹》读后感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大公路第一小学五(5)班 钟知洋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你是我的妹》,里面讲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你是我的妹》读后感(钟知洋)。

这本书写的是在苗家山寨中发生的故事。故事中,有淳朴的民风、奇异的习俗和灵山秀水迷人的韵致;有“我”、阿桃、阿桃妹妹、妹妹老扁等几位女孩儿之间的亲情;有阿桃与龙老师之间那清纯而忧伤的感情;有阿秀婆疯癫、怪异的行为……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是那么的让人感动:阿桃为了自己的最小的妹妹,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我”为了给妹妹老扁买一双凉鞋,去锤石子锤烂了手,而在此之前,“我”却连一颗糖也不肯分给妹妹老扁;阿秀婆为了救“我”牺牲了生命……书中的故事催人泪下,书中的人物可以为了亲情甘愿放弃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生命!

在所有感人的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阿桃这两个a cla=\"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odejiejie.unjs.com/\">姐姐分别与自己妹妹之间的亲情——因为我也有个妹妹,读后感《《你是我的妹》读后感(钟知洋)》。 我这个妹妹呀,既不像阿桃的妹妹那样可爱,也不像老扁那样文静,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淘气包:今天打破杯子,明天撕坏一本书。刚才还在哭,现在又在闹;我这个妹妹呀,有多动症:整天爬上爬下,摔跤了爬起来;她还爱讲话——连吃饭时也闲不住,还要说上几句。

虽然妹妹有这样的不好,那样的不是,但她对我挺好。每次有吃的第一个想到的是我,每一次我取得了什么成绩,她总是骄傲地说:“我姐……”我受欺负了,她总是第一个帮助我;我挨骂了,她会对妈妈说:“谁没有犯错的时候,原谅姐姐吧!”我哭了,她会给我擦眼泪;我渴了,她给我倒水;我笑了,她为高兴;我干什么,她都陪着我……

亲情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当世界上其他人都远离你、抛弃你,离你而去的时候,只有亲人还留在你身边。在你失落的时候,亲情给你温暖;在你成功的时候,亲情给你鼓励;在你郁闷的时候,亲情给你开导……亲情的力量是撼人心肺的,它是那么的隽永、纯粹、无私!让我们更加珍视那份超越时代、超越环境,并且永远相通的亲情吧!

教师点评:本文感情真挚、浓郁,体会深刻且有独到之处,足见作者读书之用心。用大量的排比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以情取胜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第18篇:读钟世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他说:“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太大的想法,就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为党风廉政建设作出自己的一分贡献。”这是一个纪检干部说出的一个看是普普通通的话,但他却折射出纪检工作者的工作理念。

钟世才,一个普通的名字,却为什么使这么多人记住他吗?从他的事迹中我找到了答案。

XX年10月的一天,下午。新任县纪委办公室主任的邓杰正在办公室里处理公文,钟世才拿着一张餐票给邓杰签字报帐。邓杰一看,餐票的消费是80元整,是钟世才中午接待几个乡镇的纪委干部,按规定吃的是快餐,事先也已报告办公室。邓杰看过餐票,拿起笔就签“属实”。钟世才突然打断,不,还要写上“实报75元”。邓杰抬起疑惑的眼光望了望钟世才。钟世才说,实际花的就是75元。邓杰说,多5元钱,算啦!写上“实报75元”,财会也不好入帐。

钟世才认为,5元钱是小数,但多占公家5元钱就是损公肥私的大事,在个人的清白上就沾上了污点。他几乎带着恳求的语气说:“邓主任,你就如实写上‘实报75元’,让我睡得安稳点。”年轻的邓主任钟世才,只得如实写上“实报75元”。

XX年初,组织上要在县纪委常委中提拔一名县监察局副局长。XX年7月起就担任纪委常委的钟世才,论德才论民意论资历都排在前茅,但组织上考虑班子的年龄结构,想提拔一位比他年轻的同志担任副局长。时任县纪委书记的姚增庚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没有任何异议,更没有任何不悦。这以后,钟世才全心配合、全力支持这位年轻的副局长的工作。

个体经商户曾路生从XX年起为要回抵押在钟山县经贸局的3000元医药销售风险承包抵押金,已四处奔走了3年,均无结果。XX年夏初,曾路生走进纪委信访室。听完曾路生的陈述,钟世才立刻答应帮助曾路生讨回抵押金。按常规,曾路生反映的情况并不涉及具体个人,信访室完全可以把问题转给有关部门处理。钟世才不当“二传手”,他说:“群众是带着信任和希望来找我们的,我们可以吃苦受累,但决不能让群众失望。”

钟世才带领信访室同志,找到了卫生局和医药公司的负责同志,他们说, XX年以前医药公司属经贸局管。钟世才到了经贸局,又被告知当时分管医药承包业务的领导退休了。几经周折,钟世才找到了已退休的那位领导,查清了原委,找到了当时的承包合同。那份合同规定:承包人交纳3000元的风险抵押金,完成承包任务,经贸局就退还,否则就不退还。曾路生已完成承包任务,经贸局应该退还曾路生3000元风险抵押金。

一个月后,曾路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3000元钱。他打电话给钟世才千恩万谢,钟世才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做好一件事容易,但难在做好每一件事,钟世才正是认认真真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第19篇:学习钟佰均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钟佰均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读完钟佰均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感触颇多。作为一名身在最基层的党员,他却真正的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真正含义。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工作在最基层的党员,却没有用自己的工作体现出了一个党员的作用。论文化素质,我比他高;论工作条件,我比他好;论身体状况,我比他年轻;论工作,论觉悟,论党性,我却和他相差甚远,面对艰苦的环境,他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带领他的村民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发展产业,最终使村民们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他:

一、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上任伊始,钟佰均从解决党支部活力、村“两委”合力、村干部能力、村干部的工作动力、集体经济实力“五个力”问题入手,着力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研究制定了村“两委”干部工作制度、例会制度,规范了“三会一课”,建立健全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推行了村民代表听证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听证会,公布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季度工作安排,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接受党员群众民主评议,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党支部及“两委”干部在党员群众中的形象。健全了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将目标完成情况列入村干部年度考核,与年底的待遇、奖惩挂钩,把目标和责任联在一起,用责任制管责任人,用责任人带一班人,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动力。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职”和党员联系帮扶制度,坚持“鞭打快马”,对“双带”能力强的党员多交任务,多帮扶帮带,党员由配角走上主角,成为村民创业的主力军,并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党员群众创业进行扶持,在全村形成了浓郁的发展氛围。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把领导作用发挥好。时刻不忘党员和群众的期盼和信任,一方面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办事公道,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参与违法违纪活动,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带领村委会、党小组、共青团、妇女、

民兵等组织,按照既定目标做好本职的工作,并且协调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成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集体,共同为促进XX村各项工作的发展而努力。其次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建设新时期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在党员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党支部一直在有能力、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中培养发展对象,把一批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有文化、具有较强致富能力,同时又能带动周围群众奔康致富的年轻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现在石河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党员占30%以上,初中文化以上占50%左右,这些年轻党员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已逐渐成为石河村“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对群众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群众满意率高。

二、心系群众,服务百姓

如何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率先奔小康,让村民早日过上富庶美满幸福安康殷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农村村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的份量是很重的,村支部书记不光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勤政、廉政素质,还要有一颗视百姓如父母、甘为孺子牛的苦干实干的金字心灵,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新形势,不断充电换脑.多年来钟佰均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从而使西棘村村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各村的前列,百姓的富裕程度有目共睹。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干部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首要条件,我认为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向钟佰均那样的“三心” 一是一心为民的公仆之心。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工作的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群众利益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标准,“对群众有利的事就要多做”,不以事小而不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群众的利益。二是无怨无悔的奉献之心。绝对的服从党的领导,是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而正是这最基本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乔占山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共产党员。面对组织的调整无怨无悔,把自己作为党的一个螺丝钉,放到哪里都默默的做贡献。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和他一样,对上级服从,对党服从,听党的调遣,不讲条件,不讲待遇,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知难而进的无畏之心。他在被多次调整的艰苦的工作环境后,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克服了许多艰难困苦。正是他这样的大无畏的精神感染了他身边的群众,使群众都紧紧地凝聚到了他的身边。我

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知难而进的精神,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勇敢面对,而不是畏畏缩缩,止步不前。

我们决心以这次“全面小康比西棘荡,强村富民书记学钟佰均’比学竞赛活动为契机,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指导农民赚,早日带领百姓奔小康。

南门社区党总支

2012年8月18日

第20篇:四年二班韩洋同学的先进事迹

四年二班韩洋同学的先进事迹

韩洋同学是个全面发展、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活泼乐观、求思进取的好学生。

一、思想向上

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他人。平日里积极协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是老师信得过的得力助手。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组织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能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批评建议,这些年来,精神面貌一直很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认可。xxx善于团结同学,对同学以诚相待,凡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求必应,热心相助,他的课外时间最忙,都是一些同学问作业,问题目,他总能不厌其烦地听,耐心地解答,小学生学习雷锋先进事迹因此被同学们称赞为“小老师”。从小在良好家庭、学校的教育下,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能办的事力争自己办,基本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在学校、家里和村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公益活动。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明辨是非,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体贴父母,在父母亲的生日,会送上自己动手折的纸花,令爸爸妈妈很感动。从小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从不挑吃挑穿。

二、乐于助人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生活中,他也经常帮助别人,比如,他看见有同学受伤了,就把她扶到教室休息,看见同学的东西掉了,就帮她捡起来,看到同学没带文具就主动借给他。为了帮助他们解答疑难他总是十分耐心地讲解,有些问题,他已经讲了三五遍了,可个别同学还是傻乎乎的。对这,他并不灰心,他反复推敲,改变讲法,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他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在班上,事事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我热爱集体,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去做好老师交办的工作,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为了要保证带头晨读的效果,有时还会喊破喉咙,但他不理会声音嘶哑,继续做好。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对人讲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五十家子寄宿制小学

2015年4月20日

钟洋先进事迹
《钟洋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