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9: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一、教学内容

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三、教材的基础和地位

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四、信息窗的解读

1、本信息窗的情境呈现的是民俗节上的一组照片,由建筑物、京剧脸谱、风筝、剪纸、杂技及杂机动作示意图等。

2、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本信息窗只设置了两个红点。

第一个红点: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第二个红点:你能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吗?

学习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让学生充分的讲。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情景图中的内容谈自己的发现,不要过早地揭示结论。

(2)加强操作和交流。由于学生初次感知对称现象,在这里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案,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从而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与交流的机会,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大量的找、拼轴对称图形。才能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还可以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的方法,加深对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

(3)自主练习共安排了7道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拼,动手剪一剪、折一折来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练习时不能仅完成课本中的题目,还要进行大量的补充,有些题目本身就是开放的,如第

1、2题,可让学生大量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共同辨别,以加深认识。

第3、

4、6题是动手操作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剪一剪、折一折等来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

第7题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学生了解镜面对称。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讲的过深,只是了解、感知即可。

“我学会了吗”栏目中,涉及了判断数字、汉字、字母、图标中的轴对称图形的题目。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练习时,应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通过交流与评价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1.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中都有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你们喜欢吗/ 2.(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后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会发现和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风筝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吗?京剧脸谱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吗?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活动二

教师结合情景图中的素材讲述这些是对称现象。启动新的问题进行拓展。 1.师: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现象?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吗?

3.师:哪个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学生回到情景图中结合刚才的发现,从对称的角度再次观察体验。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找出对称现象。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 (1)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对称的(2)蝴蝶是对称的(3)正方形、长方形(4)七星瓢虫-------- 看学生是否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情景图。 组织好交流,了解交流的深度、广度。 对各种合理理解,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三 折纸船

1、师:大家在民俗节上已经认识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 请打开课本29页根据书上的提示动手作一个纸船。

2、师:谁愿意把你的纸船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的做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自主练习第二题。

学生到实物展台前展示并介绍。 指导动手活动,鼓励、引导表达。

活动四

做一做对称动作

1、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副画呢,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自主练习5)

2、说一说哪些动作是对称的。

3、请你和同伴一起做个对称的动作。 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画有个整体的了解。 学生独立思考后可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任意做对称造型,请同学到讲台上表演。 是否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交流之中,按要求进行活动

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表演的机会。

活动五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后回顾学习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学到的知识。

活动六

你能收集有关对称的资料吗? 布置活动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使学生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六、轴对称图形图片展示:

八、教学反思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授课时,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加以猜测,说出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验证。采用折一折的方法,让学生都参与活动,给学生多一点思维和活动的空间。通过操作发现图形两边是完全相同的,从而理解‘完全重合’。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导,通过对称图形图片展示,加深理解。及时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观察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教学案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

优质课比赛教案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