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给予树

发布时间:2020-03-03 01:25: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姓名:左素霞 工作单位:翼城县北关小学

电话:13903471978

爱的馈赠

---------精读引领课

人教版三版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 人教版三版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给予树》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爱的馈赠》中的《苏珊的帽子》《平分生命》 教学内容

《给予树》+《苏珊的帽子》《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重点语句,以及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的善良品质。

3.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重点语句,以及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的善良品质。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关爱他人的名言警句) 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 4.人人献出爱,世界更美好。 5.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爱的馈赠”这一单元。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圣诞节前夕的那个故事《给予树》板书课题,强调“给”读“ji”指导书写“予”字,齐读课题。

2.过渡语: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小孩子们都渴望得到圣诞老人能够送给自己一份特别想要的礼物。快速在文中找一找:

(1)一个叫金吉娅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到来之际到底送给了我们什么?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

【明确单元主题,明确《给予树》一文的主要内容,直奔课文重点段。】

三.学习文本,悟法得法

1.出示阅读提示1: (1)默读课文,用“---”画出体现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相关语句。

(2)用“Ο”圈出描写母亲心情词语,并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5分钟) 3.全班交流:

(1)预设:

句子一:“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名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句子二:

“我的钱就.....只购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够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2)妈妈开始担心----生气,妈妈为什么生气?(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小结:此时此刻的妈妈还生气吗?圣诞的乐音奏响了,给予树上有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另一个叫金吉娅的八岁小女孩,帮她实现梦想。妈妈早已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4.小练笔:假如你是收到礼物的小女孩,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起手中的笔,真实地写一写。

5.总结阅读方法:读 画 想 说 【这一环节,在深入、准确解读文本和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大胆取舍,以问题引领,通过抓重点语句,以及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采用读、画、想、说的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善良品质。通过小练笔,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

四.拓展阅读,用法练法

出示阅读提示2: 1.阅读内容:

丛书117页《苏珊的帽子》 129页《平分生命》 2.默读思考:

①面对苏珊的情况,海伦老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

②男孩为什么犹豫?最终他为什么答应给妹妹输血?

要求:用“---”画相关语句,并把这些语句读一读。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限时8分钟。

【这一环节是学生运用读、画、想、说的方法,将丛书引入课堂,让学生对丛书上的两篇阅读材料进行再阅读。既突出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特点,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五.总结提升:

1.小结:金吉娅美好无私,圆了小女孩拥有洋娃娃的梦想;海伦老师善良体贴,换回苏珊甜美的微笑;男孩勇敢坚强,做好了和妹妹平分生命的准备。他们用不同的举动,诠释着给予的分量。让我们珍视生命中爱的馈赠,用我们的双手去帮助身边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配乐诵读《爱心》诗歌。

【这一环节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总结升华,以诵读诗歌结束本堂课,更好的彰显情感主题。】

附板书设计: 读

给予树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
《给予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给予树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