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8: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机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随着党中央决定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机械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加强农机管理,以服务促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装备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并强调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最根本是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只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显。近几年,农机补贴和农机装备项目的实施.使各种新型农业机械不断涌现,农机装备数量飞速增加。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农机工作者,当务之急要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通过加强农机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装备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加强农机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农机化的过程中,只有提高驾驶操作人员的素质,才能使他们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才能使农业机械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效率和效益。否则,再先进的机械在不懂驾驶操作、保养者手里,也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发生故障、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岱岳区满庄镇吴乃军先后买了两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由于他懂技术、会操作、善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4年来,每年都随农机部门组织的跨区作业队作业,从未出现大的故障,每年纯收入5万多元,现已成为我区小有名气的农机专业户。而其同村的胡志起2007年买了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由于驾驶操作技术差,也不注重保养机器,随队跨区作业两年,作业期间故障频发,作业量很少,严重影响了收入,两年来仅收入3万多元。由此可见农机驾驶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机作业效益。

所以在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边讲解、边示范,对一般故障.既讲故障原因,又讲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技术。使机手既明白道理,又能亲自动手排除故障,全面提高机手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农机作业收益。

二、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加强农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质优价廉的农业机械,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民,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先进农机具的使用,使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农机装备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购置更好、更多、更先进的农机装备提供了资金积累,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对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民进行补贴的惠农政策,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对上争取。自2005年至今,已累计争取补贴资金2421万元,同时还实施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通过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全区农机化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农民投资农机、经营使用农机的热情更加高涨。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实施当年项目区6万亩耕地,增收小麦l20万kg,玉米153万kg,节工8.8万个,新增经济效益556.5万元。可见,只有推广使用先进的农机具,才能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使农村经济获得稳步、快速增长。作为农机部门,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质优价廉的农机具,就成了当务之急。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的农机具被引进和研制出来。而今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精少量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到处可见。仅小麦联合收割机我区就拥有1500多台,每年参加跨区作业的就有600多台,只此一项机手每年增收4万元。

三、抓住优势产业,创建特色型农机

树立“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思想,由原来单一粮食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向渔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整个大农业机械化的转变,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覆盖面,增加农民收入。围绕水产产业,重点开展增氧机、投饵机、水产品深加工机械及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畜牧产业,重点开展青贮切碎机、饲料混合机、喂料机、清粪机等机械及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蔬菜产业,重点抓好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通过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特色产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升农机化在农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岱岳区良庄镇、房村镇是有名的蔬菜生产大镇,由于设施农业发展的大都是时令中的稀缺品种,产品价格高,取得了高效益。现如今蔬菜种植农户年平均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林果种植户年均纯收入达到了4万元,高收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新设施、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了农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发挥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劳力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尽快把先进的农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解决好劳动力紧张、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成为农机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新课题。一种新型的民间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山口镇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2008年,是我区农机行业成立最早的专业合作社。从创建初期的固定资产10万余元,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208万元,大型联合收获机6台,新式播种机4台,玉米秸秆还田机2台,大型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大中型拖拉机6台,各类电机水泵40余台套,经济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农机经营者有效组织起来,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紧密联结,扩大了农机作业服务规模,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动农机农艺结合,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使维修、信息服务与机械使用有机结合,推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落实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健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有利于把农机手组织起来,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新型农民发展。因此,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是加快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实现农机化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农机专业合作社将逐步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导力量。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只有切实增强责任感,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体强化管理,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农机管理,增强服务意识,认真搞好培训,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才能有效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荐)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企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3

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 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消费 加快经济发展

加强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321”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