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谈语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2: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谈语文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四个因素:一。积累知识和经验。二。切实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三。坚韧不拔的毅力。四。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前三个因素准备的再好,没有良好的人际关,即使有短暂的成功,也终将失败,甚至下场可能很凄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很好的口才,好口才是可以锻炼的,学习语文就是一条锻炼好口才的很好途径。下面我们来谈谈有关语文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语言和文字的分布又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语言有几千种,文字也有几百种。我们今天谈的语文就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和文字。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骄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上许多种语言和文字都消失了。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其中前三种语言和文字都已经消亡,即使有考古发掘也已很难辨认,唯独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延用至今。

一.那么,什么是语文呢?你们从小学学到现在,每天都学、都用、都说的是不是语文? 简单的来说,根据我的理解,“语文”指的就是语言和文字,也叫着中文,在大学里叫着“汉语言文学”。在中国特指我们日常所说的普通话和印刷出来的或者书写出来的汉字。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发言为声,包含意义,写出来是汉字,就是由音形义组成。1。先说说语言。我们可以推测,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交流,在劳动中首先创造了语言,它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的交流而产生的。当时人们可能不会写字,但是只要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就得与群体交流,就得运用语言。所以说,语言具有社会性,没有社会就没有语言,就没有交流,语言也必须在与人类社会共处中才能学好。我们知道狼孩、刘连仁、鲁滨逊的故事吧?语言也是我们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思维的媒介。我们思考问题时要分析,比较,综合,没有语言这些过程就无法进行。语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我们只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其实语言也是。侵略者千方百计要消灭被侵略地区的语言,传播自己的语言就是这个道理。像我们学过的《最后一课》及日本侵略中国时在东北强迫儿童学习日语等例子。

我们的语言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古代有《尔雅·释名》等语言字典,有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古人注音发明使用反切法,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取上一个字的声母和下一个字的韵母来标注,比如 “好”:呼报反(或者呼报切)。还有用同音字来注音,如“美”读如“每”。由于汉字的固定化,语言的声调虽有些微的变化,但大多仍延续古代读音。到了南朝时,有个叫周颙的,他发现了汉字有四声的现象,并且把不同读音的汉字归纳总结起来,到了唐代,古人写诗就开始注意用格律了。古音有四声,平、上、去、入,之后“入声”字归入到前面三种音调的字中了。解放后,在周总理的指导下,语言文字工作者对汉字进行了汉语拼音改革,我们的汉字才有了通行国际的读音,现在官方通用语是普通话,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通用语。现在的汉语比古代的汉语好学的多了。

再说说文字,远古时期,人类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我们听说过结绳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韦小宝不会写字,给皇上写奏章都是画画,别人看不懂,还起到了保密的效果)传说汉字是古代一个部落首领皇帝叫他的史官仓颉创造的。汉字从无到有是适应语言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记录声音的符号,绝对不是哪一个人就可以一下子创造出来,即使有某个人创造了某个字,也有一个大家认可的过程,不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字是不能存在的。(武则天自己造了一个字“曌”,现在只存在于字典里了,大家不认可吗。)仓颉作为史官,有需要使用文字的机会,他可能在整理和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可以肯定的。汉字的产生有一个

十分漫长的历史,有很多在古代表示某意义的字现在发生了变化,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产生新词新字。汉字造字有六种方法,它们是象形(日月)、形声(裹诩)、会意(休武)、指事(上下)、转注(考老)、假借(其难离)。汉字是兼有表音和表意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读音和它相配,同时表达某种意义。而英语则是表音的文字,文字的书写和字母的发音一致。汉字沿用至今,经历了甲、金、篆、隶、楷、草、行六种字体演变。自从汉字产生以后,它记录了其它文字无法比拟的无比丰富的古代文献资料。它忠于职守,严谨地记录了我国语言发展的历程,成为今天存在的最古老而又年轻丰富的人类文字之一。在汉字的整理过程中,这样几部字典值得大家注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9353字,清张玉书《康熙字典》47035字,在周恩来关怀下编撰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字海》等。

二.学习语文的意义和前景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必要,认为会说话不就行了。殊不知,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主权的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在培养后备人才,语言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你生在中国,既要学中文又要学英文,如果你生在外国,你可能照样要学本国文和中文。在五·四前后,曾经有很多中国知名人士提倡汉语拼音化,取消汉字,只用字母拼读,这样汉语言口语和书面语就一致了,就不用学十几年汉字了。我认为之所以在那个时代有人提,是因为当时人们思想解放反对封建,他们认为文言文也是封建主义的产物,也一并反了,连汉字也成了封建主义的帮凶,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汉字,提倡拼音化。到了现代,为了汉语国际化,又有人提出汉语拼音化。将来会不会取消汉字我不敢说,但是按照语言的发展规律,世界的发展趋向,中文不仅是联合国大会官方语言,而且中文可能成为世界人民必须人人皆知的语言。英语退居二线是不可避免的,据国外专家估计,2050年,世界汉语的普及率将超过英语,谁的经济实力强,谁的东西就可以得到推广,这是自然的法则。

鉴于此,我认为学好中文的意义应该有以下几点:

1、我们是中国人,学好语文责无旁贷,汉语和国旗、国徽、国歌一样是国家的象征,学好汉语也是我们爱国的表现吗。如果我们的中文水平没有来中国的外国人说得好是很丢人的事。现在大城市有很多中国人坐在公交车上看见外国人就爱品头论足,认为人家不懂中文,结果人家用中文反驳你,中文语速比你还快还口齿伶俐。人家学了汉语回国教汉语,把我们的工作岗位都挤掉了。

2、作为一个人,我们活在世上就要安身立命。我们常听到别人评价某某有才,什么才叫有才呢?有才就是会的“稠”啊,有口才,有文才,不都是有才么。这个有才的评价常常是指口才比较好而已。我们吃饭要靠这张嘴,饭菜的质量好不好却是靠这张嘴挣来的。在军队,在政界,口才好,协调能力强的人升迁就快得多。军队中会打仗的当指挥员,口才好的当政委(政治委员即党代表),指挥员成了将军,而政委成了国家领导。像朱军长和毛委员、刘柏承和邓小平,陈毅口才好又会指挥,所以既当元帅还当部长。有谁见过那些整天绷着脸闭着嘴不搭理人的人混的很好的吗?都是那些见了人就搭上笑脸开口说话就让人舒服的人爬上去了啊。

3、学好中文,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得到情感的陶冶。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气质、高贵的品格,都靠我们学习古今文化获得。培根说,知识改变性格,知识改变气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国学”成为热门,很多有钱人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学学校,以便于培养孩子的性格和气质。受了古典文学的熏陶,男孩子文质彬彬如绅士,女孩子知书达理如《诗经》中所说的“窈窕淑女”。绅士是中国女性追求的对象,“窈窕淑女”自然是君子的“好逑”。在大学里,中文系的女生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那些气质高雅、温柔有涵养的女孩子自然就是了。不像理工科的女生出来都呆头呆脑的,外语系的女生出来都俗里俗气的。

4、现在一流大学录取新生都实行自主招生考试,考题之中语文可是重头戏,语文功底

不好的常常被刷下来。陈寅恪给清华录取中文学生出的一题是“胡适之”,回答“韩退之”、“毛润之”的几个人后来都成了知名文学家;有一年“北约”出的语文面试题是“《西游记》中如来和孙悟空谁的本领更大”。高考征集志愿时,高校在录取同等分数的考生时,最后取舍以考生的语文分数来定夺。要想考上一本或者十大名校的同学,数学英语都不成问题,麻烦的就是语文要达到125—130分,北大中文系录取新生语文要达到130分。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数学英语都学不会,综合也难,语文是唯一挣分的科目了。

5、发展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世界上能听到中国声音的地方越来越多,有人说在非洲那样贫穷的地方看见美国人是稀罕物,看不见中国人是件难事。世界各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作为交流的媒介,语言成为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了传播汉语,我们国家在国外创办了200多所“孔子学校”,国内许多大学也新开设“对外汉语”专业,国家专业硕士中设有“汉语推广硕士”。相信大家只要认真学习语文,练好了口才不说,混个饭碗不成问题,说不定你就靠这个飞黄腾达了。(现在国家领导人文科出身的越来越多了;靠对外教授汉语挣大钱的也不少,如果将来拿个资格证书,到国外去教汉语,一个月少说也有几千——美金。)

三、怎样学好语文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和语文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谈谈怎样学好语文的问题。要学好语文,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多与人交流。语言本来就是适应交流而产生的,反过来语言可以促进人的交流。多与人交流可以锻炼我们的发音器官(对于有口吃问题的人更重要),使我们发音标准,口齿伶俐。长期不说话就会显得口拙、口笨。多与人交流对我们的思维也是一种锻炼,可以使我们思维敏捷,反应更快。在交流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语言精华。央视几位名嘴像李咏、撒贝宁、崔永元、白岩松等,开始时口才也不是很好,慢慢的锻炼,思维反应快了,说话就到位了。社会的发展也造就很多新词,像“白骨精”、“蛋白质”、“酷”、“秀”、“粉丝”等等,这些新词只有我们与人交流才能获得。广泛的交流,开发了我们的大脑,丰富了我们的词汇。

2、多给自己创造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机会。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机会越多,越能培养一个人的胆量、机智和思维,越能让别人了解自己。这样的机会包括:演讲、主持、发言等。多锻炼我们才不会出现怯场、晕台、关键时刻掉链子、脑子一片空白不好使的现象了。

3、平时多游历。这个可能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但我们还是要多为自己创造条件,到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之外去走走。这样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心胸,砥砺我们的志气。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在这方面十分重视。孔子曾在五十多岁时周游列国,渴望能得到重用,晚年才回家开始著书立说;司马迁在十八九岁就开始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借以扩大自己的心胸,增强爱国志趣;很多唐代名人如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等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流行所谓“漫游”,三五成群,到处走走,和文人诗者交流唱和。我每逢坐火车时就爱听人侃侃而谈,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南北风情、东西特色在枯燥的旅途上听来也是一种享受。

4、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古典文化像中国这样保存的如此完美,流传的如此久远,这笔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趁现在同学们还年轻,是学习的大好机会,要做到“与有肝胆人共事·甘面壁读十年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一个青年,初中毕业在家度暑假两个月里,他父亲让他在地里看西瓜,西瓜熟了随便吃,但是得背会一百篇古典散文,后来他成了国内知名作家,他说他一生写作的营养大都来源于那一百篇古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第一次走出家门游说诸侯失败,回家后“头悬梁·锥刺股”读书三年,再次出山一举成功,成了配六国相印的丞相;苏轼曾到王安石的书房,发现王安石能背会自己书架上的所有书籍;矛盾能背《红楼梦》;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书不离手,古典文学、史学书籍满床满屋。你纵然口若悬河,但

胸中并无点墨,那就成了毛泽东说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5、学习现代作家的典范作品。中国古典作品固然珍贵,但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翻译的国外名著典籍也必不可少。好比吃饭,肉和蔬菜都给我们提供营养。高中生必读的50篇名著很多是现当代作品。

6、博览群书,纵横涉猎。语言的学习,不但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关,也与其它方面的学习有关,如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大诗人李白的思想里流的既有儒家的血液也有道家的血液;现代学者陈寅恪,留学英、美、德、法,没有拿一张文凭,但是在文、史、哲和宗教方面的造诣在当时的国内无人能比,别人讲一科就很吃力了,他一人在清华大学开讲文、史、宗教三科。当代学界泰斗北大教授季羡林,通晓十九个国家的语言,尤其是一些已经消亡的古印度文等。印度古代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涉及宗教内容的作品,印度文坛泰斗泰戈尔在文、史、哲和宗教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凡此种种,语文的学习不能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7、随感而发,多写多练,培养写作能力。学了的东西不是拿来放到仓库里就保险了,我们要把它们转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写作。多写随想,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情感有触动的事找机会写出来;心中有了郁结,我们可能会感到难过,可能会去散步,或者去上网,找人聊聊,这个时候,如果养成写作的习惯,天长日久写作的水平就上去了。

学习语文,高

一、高二打基础,到高三就没时间学语文了,现在不下功夫,将来想努力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最后,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提出几点要求:

1、必备字典、词典、成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课堂笔记本,摘抄本。

3、至少一本与教材配套的教参。

4、每月至少读一本高中生必读的50本课外读物,并写下随感。

5、每周至少写一篇随感,日记可以天天写。

6、课堂要认真听课。

谈谈小学语文作业

谈谈高考语文加分

初三语文:谈谈散文

谈谈一年级语文复习方法

谈谈语文核心素养

谈谈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谈谈小学语文探究课

谈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

谈谈中职语文教学思路

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

谈谈语文
《谈谈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浅谈语文 语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