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0: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

语文阅读课对于第

一、二课时的研究,是把一篇课文的学习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它是一种教学思想的划分,不是简单的时间的划分。第一个过程是通过对文本字句的理解,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写;第二个过程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写得怎样。说这两个过程相对完整,是每一个过程都要完成由具体词句到整篇文章的探索,就是在课文中走个来回。我们认为第一二课时的划分应该遵循“严而不死”的规律,两者关系应该是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实际为标准,(年段特点、个体差异)。例如低年段:主要是识字学词(课文学习以识字学词为主,内容上略知大意,情感上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中年段:识字学词+通过朗读,把握课文内容,掌握(了解、运用)关键词句和段落层次。(了解课文内容情感,与关键词、句、段结合起来)高年段:读通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把握语言文字的感情基调、表达方式以及运用迁移)

今天,我们着重想和大家交流的问题是阅读课第一课时应当完成哪些任务?因为真正操作起来,我个人感受第一课时的难度比二课时大一些。因为惯例上第一课时无非就是破题读文,总体感知,教字教词,扫清障碍而已。只不过每个第一课时都这么上,教学实在没劲,学生也没有兴趣。” 这也反映了当前第一课时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僵化(对第一课时的划分界限的认识僵化)、简单化(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理解简单化)、模式化(对第一课时教学方法的操作模式化)。 第一课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殊不知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只有有了第一课时的扎实,学生也才能顺畅地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进行公开教学,他经常向大家展示第一课时的教学,并且我感觉他的第一课时比第二课时还精彩,只不过好多老师只重结果,忘却了那开始的教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我们的语言文字。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怕语文呢,从某一种角度来说,这与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关系的。 所以说,语文第一课时是相当重要的,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对语文的喜爱适度和多种能力的养成。那么,第一课时到底怎么操作?我们认为课时基本目标应该首先想尽办法让学生产生“阅读需求”,其次,应当扎扎实实搞好初读。这也就是于永正教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

那么,第一课时应当如何上,如何提高它的有效性呢?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及实践,我们对第一课时的教学有了如下想法: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准确。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应该定位在读通课文和识字上。第一课时有几个共性问题要解决,首先是生字词的解决,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对课文文体、作者表达方式方法基本的辩识以及对文本传达出来的情感的初步感悟等。因此,在确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基本要素的达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有所侧重地考虑其他要素,然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我们把这一课的第一课时目标定位为(1)、学会14个生字,通过摘录笔记的使用,逐步形成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能力;(2)、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其次,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应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这节课上,我们冷靓老师采用了、默读、小声读、浏览、自读等方法,充分将课文读通、读熟、读流利。《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哪一个学段阅读的第一项要求都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有效突破字词障碍后,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阅读,走进文本。教学中要屏弃走过场的读书形式,特别注意强化练习读通长句。特别要关注一些学困生,没有充分的朗读练习,不能响亮流利地朗读课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必然容易受挫。教师可以适时范读,强化第一课时的朗读,为第二课时的开讲也作好了准备。同时,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些习惯:如字正腔圆,不唱读;姿势端正,要捧书读;边读边思,不“浪”读;边读边划,读出方法。读通读顺,才是根本。例如,冷靓老师在要求学生自读时,进行巡视,发现了一些学生读书时的问题,提出来,及时抽读,教师范读,指正,真正把句子读好,将课文读通落到实处。那么,落实到一节课,又该怎么操作,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我们有一些心得,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篇课文的引入教学具有艺术性,好的引入能让学生“入境始亲”。学生在最初接触阅读材料时,教师需要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阅读状态,带入相应的课文情境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呢?那就要看老师如何设计导入一堂课了。初读导入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音乐导入,可以用师生的问答导入,可以是看一段电影剪辑导入,也可以是介绍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导入„„不管怎样,一上去就要牵住学生的心,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上来,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冷靓老师一开课,就迅速抓住了课题,以毽子与铜钱关系吸引住学生,进而提出铜钱与铜板的关系,因为这种钱币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陌生、未知的。包括我自己,刚开始拿到教材时,也有点迷糊,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却是很重要的,为全文学习扫清障碍。

二、识字学词,落实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我们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当然各学段识字、写字教学的侧重点都应不同。但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不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字学词,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教学目标。四年级的年段要求是充分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写好摘录笔记,形成自学生字的能力。这节课以学生自学情况为基础,在充分交流预习摘录笔记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音难、形难字是哪些?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指导了“剥”、“落”“纳”、“楞”的读音,铜钱的儿化音。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首先要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读通”就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初读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划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示范读等,以期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所有语文特级教师都非常重视第一课时的初读环节。我们听特级教师上课,他们都会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间很充分,还少不了指名让学生逐段逐段地朗读,检查读到位了没有,然后才开始课文的讲解。于永正老师就主张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就像一朵花,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瓣、花蕊、花托都拽开,就会失去花朵的美丽。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感知把握,才能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感悟课文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初读课文的时间,然后指名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这节课上,我们以学生预习,初读之后的基础,了解学生从文中已经提取哪些信息,进行梳理,写事的文章应该迅速找出事件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发生了哪些事件,在学生讲得不完整、不简炼时,组织交流,给予方法,进行提升,引导学生自主将课文概括完整,完成四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四、抓住重点,巧理课文 有些教师认为,第一课时教学不能对课文进行精读感悟。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认为应该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以及课时划分和课时目标来确定,适当地进行精读感悟。在进行精读感悟时,老师要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去感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在这里,我们重点在于本文倒叙的记叙方法,抓住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梳理,教师以引读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明白2---13自然段实际是一个意义段。其实在我们试讲时,预设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有什么没有读懂的地方?”学生提出好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全文重点写卖山薯的老人,题目却是《毽子里的铜钱》”“老人为什么对于二婶的态度与我的态度完全不同呢?”“我为什么明知道毽子里的铜钱微不足道,却还要这样做呢?”虽然这个环节我们最终删去了,但是孩子们的智慧却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所以我们在预设第二课时教学时,就觉得应该充分信任、尊重学生,大胆让学生质疑,在品读之前,先在书上进行质疑性批注,品读时,在书上进行理解性批注,这是符合四年级年段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批注,也是我们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五、设置悬念,阅读期待

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这节课以课题毽子里的铜钱开课,也以课题毽子里铜钱结束,为二课时学习埋下精彩的一笔。

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浸润着我们的操劳和智慧;镌刻着我们的惆怅和欣喜。什么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是成功的?我想,如果它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读通了课文,真的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水平,那么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语文阅读课教学流程

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语文一二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阅读课教学成果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
《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